安全方案预案制度范文
时间:2023-12-05 17:32: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安全方案预案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局域网;安全设计;安全控制;病毒防治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越来越多的服务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同时也给信息行业带来很多挑战,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体系是保证信息安全的关键,为确保各项工作的安全高效运行,保证网络信息安全以及网络硬件及软件系统的正常顺利运转,计算机网络和系统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局域网的信息安全从四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局域网的安全威胁
局域网络安全隐患是利用了网络系统本身存在的安全缺点,而系统在使用和管理过程的疏漏增加了安全问题的严重程度。局域网的安全威胁通常有以下几类:
1. 欺骗性的软件使数据安全性降低
由于局域网很大的一部分用处是资源共享,而正是由于资源共享的“数据开放性”,导致数据信息容易被篡改和删除,数据安全性较低。
2.服务器区域没有进行独立防护
如果局域网中服务器区域不进行独立保护,局域网内计算机的数据快速、便捷的传递,造就了病毒感染的直接性和快速性。
3.计算机病毒及恶意代码的威胁
网络用户没有及时安装操作系统补丁和防病毒软件、也没有及时更新防病毒软件而造成计算机病毒侵入。
以上特点,造成局域网内的病毒传播速度快、数据安全性低、电脑相互感染、数据经常丢失。
二、局域网的安全设计
明确了局域网的安全威胁,首先应从局域网的安全设计来考虑局域网的安全,主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设计。
1. 网络物理安全设计
网络的物理安全设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服务器后备供电问题
为防止市电突然断电引起硬件损坏和软件系统故障,服务器配置UPS。
(2)电脑主机室设计
机房应加装空调、防火、防雷系统,安装门禁系统,出入机房严格管理。
(3)结构布线
数据线和电线分不同的管道辅设,网络节点全部采用铁盒安装在地板上。
2. 网络结构安全设计
隔离内网与互联网络是网络结构安全设计的主要考虑的,采用两种方案:
(1)完善路由器和防火墙组成的第一道隔离带,加强二者配置。
(2)引入一种软件部署成服务器,形成第二道隔离带。
3. 网络应用系统安全设计
尽可能建立安全系统平台,利用专业安全工具和及时修补应用系统的漏洞等方法,提高应用系统的安全性。建议配置一台硬件垃圾邮件防火墙。
4. 网络管理系统安全设计
管理是网络安全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建立可操作性的、健全的网络管理制度与专业的网络管理软件相结合,保障网络的安全运行。
三、局域网的安全控制
1. 利用桌面管理系统控制用户入网。
用户入网访问控制是保证网络资源不被非法使用,为网络访问提供了第一层访问控制。
2. 采用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技术是在两个网络之间实行控制策略的系统,是建立在现代通信网络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基础上的应用性安全技术。
3. 杀毒软件强制安装
对所有运行在局域网上的计算机强制安装杀毒软件。
四、病毒防治
防止病毒侵入要比发现和消除病毒更重要,防毒的重点是控制病毒的传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教育,明确病毒的危害,增强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时常进行病毒监测和扫描,对不明的文件运行前进行查杀,有效地防止病毒在网络中的传播。
2.检测每台计算机的杀毒软件的安装情况和病毒库更新情况,以及操作系统或者其它应用软件的补丁安装情况,如发现客户机或服务器存在安全缺陷和漏洞,拒绝其接入单位网络。
3. 小心使用移动存储设备。使用U盘、移动硬盘等移动存储设备传递各类数据,已经成为各类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在使用移动存储设备之前进行病毒的扫描和查杀,可把病毒拒绝在外。
4.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数据加密。数据加密是不依赖于网络中数据通道的安全性来实现网络的安全,而是通过对网络数据的的加密来保障网络安全的可靠性。
局域网网络安全一直是信息安全的重点,本文从网络安全设计、网络安全控制、病毒防治进行了论述,对于一个安全且运行良好的局域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建.川师大校园网安全方案设计与实现[D].四川大学,2005
[2]陈明.计算机网络设计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篇2
1、根据规定组织放射工作人员参加专业技术、放射防护和有关法律知识培训。
2、放射工作人员,工作时佩戴个人剂量元件并按规定参加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体检。
3、按规定对放射诊疗场所和诊疗设备进行防护与状态检测。
4、严禁对妊娠妇女进行X线检查,尤其是妊娠8—15周的妇女。
5、对儿童进行X线检查时,应尽量采用X线摄影检查,照射野面积一般不超过胶片面积的10%,并采用短时间曝光的摄影技术。
6、新安装、维修或更换重要部件后放射诊疗设备,请取得资质印证的服务机构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7、工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业务技术和射线防护知识,正确掌握适用范围,合理使用X线诊断。
8、在不影响诊断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采用“高电压、低电流、后过滤”和小照射野工作。
9、工作人员在使用X线摄影时,应严格按所需的投照部位调节照射野使有用线束限制在临床需要的范围内并与成像器件相匹配。
10、施行X线检查时注意受检者防护,对受检者非投照部位,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摄影中除受检者,其他人员应在机房外等候,对受检者需要扶携时,对扶携者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11、进行X线摄影检查时,合理选用胶片以及胶片与增感屏的组合,熟练掌握暗室的操作技术。
X射线影像诊断质量保证方案
1、根据规定组织放射工作人员参加专业技术、放射防护和有关法律知识培训。
2、放射工作人员,工作时佩戴个人剂量元件并按规定参加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体检。
3、按规定对放射诊疗场所和诊疗设备进行防护与状态检测。
4、严禁对妊娠妇女进行X线检查,尤其是妊娠8—15周的妇女。
5、对儿童进行X线检查时,应尽量采用X线摄影检查,照射野面积一般不超过胶片面积的10%,并采用短时间曝光的摄影技术。
6、新安装、维修或更换重要部件后放射诊疗设备,请取得资质印证的服务机构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7、工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业务技术和射线防护知识,正确掌握适用范围,合理使用X线诊断。
8、在不影响诊断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采用“高电压、低电流、后过滤”和小照射野工作。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为了保障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与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制定本制度。
一、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前,应当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健康检查,符合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标准的,方可参加相应的放射工作;
放射工作单位不得安排未经职业健康检查或者不符合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标准的人员从事放射工作。
二、放射工作单位应当组织上岗后的放射工作人员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两次检查的时间间隔不应超过2年,必要时可增加临时性检查。
三、放射工作人员脱离放射工作岗位时,放射工作单位应当对其进行离岗前的职业健康检查。
四、对参加应急处理或者受到事故照射的放射工作人员,放射工作单位应当及时组织健康检查或者医疗救治,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医学随访观察。
五、从事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的医疗机构(以下简称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应当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六、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应当自体检工作结束之日起1个月内,将职业健康检查报告送达放射工作单位;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出具的职业健康检查报告应当客观、真实,并对职业健康检查报告负责。
七、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发现有可能因放射性因素导致健康损害的,应当通知放射工作单位,并及时告知放射工作人员本人;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发现疑似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病人应当通知放射工作人员及其所在放射工作单位,并按规定向放射工作单位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八、放射工作单位应当在收到职业健康检查报告的7日内,如实告知放射工作人员,并将检查结论记录在《放射工作人员证》中;
放射工作单位对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不宜继续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应当及时调离放射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对需要复查和医学随访观察的放射工作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安排。
九、放射工作单位不得安排怀孕的妇女参与应急处理和有可能造成职业性内照射的工作。
哺乳期妇女在其哺乳期间应当避免接受职业性内照射。
十、放射工作单位应当为放射工作人员建立并终生保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职业史、既往病史和职业照射接触史;
(2)历次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评价处理意见;
(3)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疗、医学随访观察等健康资料。
十一、放射工作人员有权查阅、复印本人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放射工作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
十二、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的诊断、鉴定、医疗救治和医学随访观察的费用,由其所在单位承担。
十三、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的诊断鉴定工作按照《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和国家有关标准执行。
十四、放射工作人员的保健津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十五、在国家统一规定的休假外,放射工作人员每年可以享受保健休假2~4周。
享受寒、暑假的放射工作人员不再享受保健休假。从事放射工作满20年的在岗放射工作人员,可以由所在单位利用休假时间安排健康疗养。
医院个人剂量监测制度
一、医院按照《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和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安排本单位的放射工作人员接受个人剂量监测,并遵守下列规定:
(1)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周期一般为30天,最长不应超过90天;内照射个人剂量监测周期按照有关标准执行;
(2)建立并终生保存个人剂量监测档案;
(3)允许放射工作人员查阅、复印本人的个人剂量监测档案。
二、个人剂量监测档案应当包括:
1、常规监测的方法和结果等相关资料;
2、应急或者事故中受到照射的剂量和调查报告等相关资料。
放射工作单位应当将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及时记录在《放射工作人员证》中。
三、放射工作人员进入放射工作场所,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正确佩戴个人剂量计;
2、操作结束离开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时,按要求进行个人体表、衣物及防护用品的放射性表面污染监测,发现污染要及时处理,做好记录并存档;
3、进入辐照装置、工业探伤、放射治疗等强辐射工作场所时,除佩戴常规个人剂量计外,还应当携带报警式剂量计。
四、个人剂量监测工作应当由具备资质的个人剂量监测技术服务机构承担。
个人剂量监测技术服务机构的资质审定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协助卫生部组织实施;个人剂量监测技术服务机构的资质审定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和卫生部有关规定执行。
五、个人剂量监测技术服务机构应当严格按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技术规范开展监测工作,参加质量控制和技术培训;
个人剂量监测报告应当在每个监测周期结束后1个月内送达放射工作单位,同时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六、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按规定时间和格式,将本行政区域内的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数据逐级上报到卫生部。
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协助卫生部拟定个人剂量监测技术服务机构的资质审定程序和标准,组织实施全国个人剂量监测的质量控制和技术培训,汇总分析全国个人剂量监测数据。
—
篇3
【关键词】建筑安全;管理制度;安全评估;方法手段;问题和对策
前言
建设工程一般具有规模大,施工工艺流程复杂以及工序多等特点,在施工过程中,一般需要投入大量的施工人员和施工机械设备,而且作业还具有明显的交叉和流动问题,工程施工中所遇到的不确定因素和防范措施也比较复杂和多样化,这就使得安全控制工作涉及范围大、控制面广,从而决定了建筑安全管理的复杂性。因此,有必要利用相关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通过安全评估来消除建筑中的不安全因素。
一、建筑安全的现状
就建筑安全的现状而言,我国当前建筑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建筑安全生产事故放生的比较频繁,其中,当前主要的建筑安全问题主要包括如下几个问题:
1、高处坠落
人员从临边和洞口坠落(包括屋面边、楼板边、阳台边、预留洞口、电梯井口、楼梯口等处);从脚手架上坠落;井字架与龙门架物料提升机和塔吊在安装、拆除过程中坠落;安装、拆除模板时坠落;结构和设备吊装时坠落。
2、触电
对经过或靠近施工现场的外电线路没有或缺少防护,在搭设钢管架、绑扎钢筋或起重吊装过程中,碰触到这些线路就会造成触电;使用各类电器设备触电;因电线破皮、老化,又无开关箱等触电。
3、物体打击
施工人员受到同一垂直作业面的交叉作业中和通道口处坠落物体的打击。
4、机械伤害
主要是垂直运输机械设备、吊装设备、各类桩机等对人的伤害。
5、坍塌
施工中发生的坍塌事故主要是:现浇混凝土梁、板的模板支撑失稳倒塌、基坑边坡失稳引起土石方坍塌、拆除工程中的坍塌、施工现场的围墙及在建工程屋面板质量低劣坍落。
二、建筑安全的管理制度
1、建立建筑安全管理制度的必要性
首先,建立建筑安全管理制度,保证工程安全施工是实现施工企业效益的基础;其次,建立建筑安全管理制度,保证工程安全施工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再次,建立建筑安全管理制度,保证工程安全施工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精神的体现;最后,建立建筑安全管理制度,保证工程安全施工是保障人权、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2、建筑安全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
1)搭建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管理平台,建立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三位一体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2)实行建设工程安全监理制度,对监理单位及监理人员的安全监理业绩实行考评,作为年检或注册的依据,规定监理单位必须按规定配备专职安全监管人员。
3)夯实企业基础工作,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按照《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筑企业必须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明确各自的责任。建议包括以下内容:
①总分包单位之间以及企业与项目部之间均应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工程各项经济承包合同中必须有明确的安全生产指标,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中必须有明确的安全生产指标,有针对性的安全保证措施,双方责任及奖惩方法。
②施工现场职工人数超过50人的必须设置专职安全员,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的必须设置2-3名专职安全员;5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工地要按专业设置专职安全员,组成安全管理组,负责管理安全生产工作。
③应建立企业和项目部各级、各部门和各类人员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制度。企业一级部门、人员和项目经理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由企业安全管理部门每半年考核一次,项目部其他管理人员和各班组长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由项目部每季度考核一次。
4)建筑企业在工程开工前应制定出总的安全管理目标,包括伤亡事故指标,安全达标和文明施工目标以及采取的安全措施。项目部与施工管理人员和班组必须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并将安全管理目标按照各自职责逐级分解。项目部制定安全目标责任考核规定,责任到人、定期考核。
5)施工组织设计中应包含施工安全技术措施,针对每项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隐患和可能发生安全问题的环节进行预测,在技术上和管理上采取措施#消除或控制施工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防范发生事故。
三、建筑安全评估方法
1、建筑安全评估方法说明
为加强对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及施工的监督管理,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建筑施工水平的提升,根据相关规定,结合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制定建筑安全评估方法。其中,建筑安全评估方法按以下步骤实施:
第一、进行开工前建筑安全生产及施工条件评估。
第二、进行施工过程各阶段安全生产及施工评估,主要包括基础阶段安全生产及施工评估、主体阶段安全生产及施工评估以及建筑装饰装修阶段安全生产及施工评估。
第三、进行单位工程安全生产及施工综合评估。
2、建筑安全评估的对策
(1)开工前安全生产及施工条件评估
①评估时间
工程安全监督手续办理完毕后,质量安全监督科室履行监督交底告知程序时组织实施开工前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条件评估。
②评估方法
质量安全监督科室按相关规定的要求实施评估,评估结论不符要求的,不允许开工建设,根据违规情况下达《建筑工程安全隐患整改(停工)通知书》或《责令限期改正违法行为通知书》,整改完,符合要求后重新进行评估。
③评估内容及要求
第一、按规定程序审批通过的且针对性、指导性、可操作性较强的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及危险性较大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
第二、施工现场应沿四周连续设置硬质围挡,实行封闭管理、封闭施工。围挡高度不应低于1.8m,围挡不能随意开口。
第三、施工现场应配备足够数量和不同种类的消防器材。
第四、外电架空线路与施工现场的各种最小安全距离不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时,必须采取绝缘隔离保护措施,并应悬挂醒目的警告标志。
第五、施工现场建筑起重机械的选型、位置确定应符合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要求。
(2)施工过程各阶段安全生产及施工评估
①评估时间
质量安全监督科室收到参建单位申报的《阶段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验收报告》后,履行现场到位监督抽查时组织实施施工过程各阶段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评估。
②评估方法
质量安全监督科室按相关规定的要求实施评估,评估不合格的工程不予通过各阶段的质量、安全监督抽查,不允许继续施工,根据违规情况下达《建筑工程安全隐患整改(停工)通知书》或《责令限期改正违法行为通知书》,整改完,符合要求后重新进行评估。
③评估内容及要求
按照建设部《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的检查标准及评分方法,对安全管理、文明施工、脚手架、基坑支护与模板工程、防护、施工用电、物料提升机与外用电梯、塔吊、起重吊装、施工机具等十项内容进行评估。
(3)单位工程安全生产及施工综合评估
工程竣工后,质量安全监督科室应根据历次日常监督抽查和各阶段评估的情况进行单位工程综合评估,填写《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及施工综合评估报告》,并将其作为对建筑施工企业年度安全生产评价的重要依据。
四、结语
由于建筑施工具有产品固定,人员流动的特点,而且露天高处作业多,建筑施工变化大,规则性差,不安全因素往往会随工程进度的变化而改变。这也给建筑的安全管理带来了流动性大以及管理复杂困难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难题,各建筑施工企业有必要健全建筑安全管理制度,采用科学的安全评估方法确保建筑的安全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润礼. 浅议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现状与制度创新[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11).
篇4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河北省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公民消防安全素质,有效预防火灾,减少火灾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河北省消防条例》、《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规定》等消防法律法规,结合河北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河北省行政区域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以下统称单位)、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均应依照本规定开展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第三条 各级公*、教育、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住房和城乡建设、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安全监管、旅游、文物等部门应按照各自职能,依法组织和监督管理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制定相应工作标准和考核办法,纳入相关工作检查、考评。相关工作情况于每年年底前报至本级消防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依托省、市和区(县)消防安全委员会建立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协作机制,每年召开一次工作例会,通报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具体的工作措施,共同做好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第四条 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应符合公*部、教育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大纲(试行)》(公消[2011]213号)要求,主要包括:
(一)消防法律法规
(二)国家消防工作方针、政策;
(三)火灾预防知识;
(四)火灾扑救、人员疏散逃生和自救互救知识和技能;
(五)其他应教育培训的内容。
第二章 管理职责
第五条 省、市和区(县)公*机关应履行下列职责,并由公*机关消防机构具体实施:
(一)掌握本地区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情况,向本级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提出工作建议;
(二)将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纳入社区警务室工作职责和派出所日常消防监督检查内容;
(三)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依法监督管理社会消防安全培训机构,查处未取得相应资质违规培训等行为;
(四)协调有关部门指导和监督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五)每年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对消防安全专业培训机构开展一次监督检查;
(六)定期对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负责人和专(兼)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的负责人开展消防安全培训。
第六条 省、市和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应履行下列职责:
(一)指导和监督中小学校按照《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内容开展消防安全知识教育;
(二)指导和监督学校在课堂教学、学生校外社会实践、团组织和少先队活动中落实好消防安全教育内容;
(三)将消防安全知识纳入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在职培训内容;
(四)会同公*机关消防机构,开展消防安全示范校创建活动;
(五)会同公*机关消防机构,督促、指导学校每年至少开展一次消防应急疏散演习和消防安全主题宣传活动。
第七条 省、市和区(县)民政部门应履行下列职责:
(一)将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减灾规划并组织实施,利用每年“国际减灾日”、“防灾减灾日”等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将消防安全教育培训纳入创建“减灾示范社区”内容,结合救灾、扶贫济困和社会优抚安置、慈善等工作开展消防安全教育;
(二)将消防安全教育培训纳入社区工作者队伍培训课程,指导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制定防火安全公约,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发动社区志愿者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和宣传活动;
(三)将消防安全教育培训纳入社会福利机构的管理内容和相关考评,将消防安全知识纳入从业人员岗前培训内容,指导社会福利机构每年至少组织一次从业人员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和消防安全疏散演练。
(四)依法在职责范围内对消防安全专业培训机构进行登记和监督管理。
第八条 省、市和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履行下列职责:
(一)指导和监督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将消防安全知识纳入干部、职工教育、培训内容;
(二)依法在职责范围内对消防安全专业培训机构进行审批和监督管理。
第九条 省、市和区(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应指导和监督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物业服务企业等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将消防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纳入建设行业相关执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和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及考核内容。
第十条 省、市和区(县)文化、文物行政部门应履行下列职责:
(一)指导和监督文物保护单位、公共娱乐场所和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文化站等文化单位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二)推动消防文化建设,开展消防文艺作品创作和演出,将消防安全教育纳入文化下乡活动。
第十一条 省、市和区(县)新闻出版广电部门应履行下列职责:
(一)指导和协调广播影视制作机构和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制作、播出相关消防安全节目,开展公益性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二)指导和监督电影院开展“消防宣传进影院”活动,组织放映消防安全知识宣传片;
(三)在“送电影下乡”活动中加入消防科普影片。
第十二条 省、市和区(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履行下列职责:
(一)指导、监督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二)将消防安全知识纳入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人员和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以及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内容,将消防安全知识纳入从业人员上岗和转岗前培训;
(三)将消防法律法规和有关消防技术标准纳入注册安全工程师培训及执业资格考试内容;
(四)将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纳入全国“安全生产月”等活动内容并进行考评。
第十三条 省、市和区(县)旅游行政部门在重大活动、旅游重点时期应指导和监督相关旅游企业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督促旅行社加强对游客的消防安全教育,并将消防安全条件纳入旅游饭店、旅游景区等相关行业标准,将消防安全知识纳入旅游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及考核内容。
第三章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
第十四条 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的特点,建立健全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制定消防教育培训方案,明确机构和人员,建立消防教育培训档案,保障教育培训工作经费,按照下列规定对职工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培训:
(一)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二)组织新上岗和进入新岗位的职工进行上岗前消防安全培训;电焊、气焊等具有火灾危险性作业的人员和消防系统的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从事建筑物、构筑物消防安全管理、消防安全监察和建筑消防设施操作与维护等工作的人员应取得建构筑物消防员职业资格;
(三)每年至少组织在岗职工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
(四)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其他单位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
(五)在单位内部显著位置设置消防宣传栏、消防安全警示牌等,利用单位广播、闭路电视、电子屏幕等进行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六)应将本单位的火灾危险性、防火灭火措施、基本消防设施的操作与维护、灭火器材操作使用方法、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人员疏散逃生知识等作为单位职工消防安全教育培训的重点,保证职工做到懂本岗位火灾危险性、懂基本消防常识、懂预防火灾措施,会报警、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人员疏散。
第十五条 各级各类学校应开展下列消防安全教育工作:
(一)落实《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将消防安全知识纳入中小学校公共安全教育内容;
(二)在中小学安全教育日、防灾减灾日、119消防宣传日和开学初、放假前、相关实验课中对学生开展消防安全教育;
(三)每学年至少组织学生开展一次应急疏散演练,对寄宿学生至少开展两次安全用火用电教育和应急疏散演练;
(四)利用校园媒体,聘请消防专业人员讲课,或适时组织学生到当地消防站、市民防灾馆等消防科普教育基地参观学习。
第十六条 教育机构应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认知特点,保证课时或者采取学科渗透、专题教育的方式,每学期对学生开展消防安全教育。
小学阶段应重点开展火灾危险及危害性、消防安全标志标识、日常生活防火、火灾报警、火场自救逃生常识等方面的教育。
初中和高中阶段应重点开展消防法律法规、防火灭火基本知识和灭火器材使用等方面的教育。
学前教育机构应采取游戏、儿歌等寓教于乐的方式,对幼儿开展消防安全常识教育。
高等学校每学年应至少举办一次消防安全专题讲座,在校园网络、广播、校内报刊等开设消防安全教育栏目,对学生进行消防法律法规、防火灭火知识、火灾自救他救知识和火灾案例教育。
第十七条 有条件的普通高等学校和职业学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设置消防类专业或者开设消防类课程,培养消防专业人才,面向社会开展消防安全培训。
人民警察训练学校应根据教育培训对象的特点,科学安排培训内容,开设消防基础理论和消防管理课程,并列入学生必修课程。
师范院校应将消防安全知识列入学生必修内容。
第十八条 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在有关部门指导下开展下列消防安全教育工作:
(一)组织制定防火安全公约;
(二)在社区、村庄的公共活动场所和醒目位置设置消防宣传栏,悬挂消防安全挂图,利用文化活动站、学习室、警务工作站等场所,对居民、村民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三)定期组织志愿消防队、治安联防队和灾害信息员、保安人员等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四)利用社区、乡村广播、视频设备不定时播放消防安全常识,在火灾多发季节、农业收获季节、重大节日和乡村民俗活动期间,有针对性地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五)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社区居民或村民应急疏散演练。
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确定至少一名专(兼)职消防安全员,具体负责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
第十九条 物业服务企业应在物业服务工作范围内,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开展经常性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本单位员工和居民参加的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
第二十条 由两个以上单位管理或者使用的同一建筑物,负责公共消防安全管理的单位应对建筑物内的单位和职工进行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
第二十一条 歌舞厅、影剧院、宾馆、饭店、商场、集贸市场、体育场馆、会堂、医院、客运车站、客运码头、民用机场、公共图书馆和公共展览馆等公共场所应按照下列要求对公众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一)在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和消防设施等处的醒目位置设置消防安全标志、标识等;
(二)根据需要编印场所消防安全宣传资料供公众取阅;
(三)每日利用单位广播、视频设备播放消防安全知识。
养老院、福利院、救助站等单位,应每半年对服务对象开展经常性的用火用电和火场自救逃生安全教育。
第二十二条 旅游景区的经营管理单位、大型群众性活动主办单位应在景区、活动场所醒目位置设置疏散路线、消防设施示意图和消防安全警示标识,每日利用广播、视频设备、宣传栏等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导游人员、旅游景区工作人员应向游客介绍景区消防安全常识和管理要求,相应责任部门应制定介绍内容。
第二十三条 在建工程的施工单位应开展下列消防安全教育工作:
(一)建设工程施工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教育;
(二)在建设工地醒目位置、施工人员集中住宿场所设置消防安全宣传栏,悬挂消防安全挂图和消防安全警示标识;
(三)对明火作业人员进行经常性的消防安全教育;
(四)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
在建工程的建设单位应配合施工单位做好上述消防安全教育工作。
第二十四条 新闻出版广电部门应积极开设消防安全教育栏目,制作节目,对公众开展公益性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做到每周有消防内容播出。
第二十五条 电影放映单位等应积极组织放映消防安全知识宣传片或消防公益广告,加强消防安全知识教育。
第二十六条 公*、教育、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安全监管、旅游部门管理的培训机构,应根据教育培训对象特点和实际需要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培训。
第四章 消防安全培训机构
第二十七条 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在河北省行政区域内举办消防安全专业培训机构,面向社会从事消防安全专业培训的,应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依法批准,并到省民政部门申请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
第二十八条 成立消防安全专业培训机构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具有法人资格,有规范的名称和必要的组织机构;
(二)注册资金或者开办费一百万元以上;
(三)有健全的组织章程和培训、考试制度;
(四)具有与培训规模和培训专业相适应的专(兼)职教员队伍;
(五)有同时培训二百人以上规模的固定教学场所、训练场地,具有满足技能培训需要的消防设施、设备和器材;
(六)消防安全专业培训需要的其他条件。
前款第(四)项所指专(兼)职教员应具有相应专业资格方可上岗;专职教员应不少于教员总数的二分之一;具有建筑、消防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职称,并有五年以上消防相关工作经历的教员不少于10人,实操教师应具有中级以上消防职业资格;消防安全管理、自动消防设施、灭火救援等专业课程应分别配备理论教员和实习操作教员不少于2人。
第二十九条 申请成立消防安全专业培训机构,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应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申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受理申请后,可以征求省公*机关消防机构的意见。
公*机关消防机构应配合对申请成立消防安全培训专业机构的师资条件、场地和设施、设备、器材等进行核查,并出具书面意见。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根据有关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的规定,并综合公*机关消防机构出具的书面意见进行评定,符合条件的予以批准,并向社会公告。
第三十条 消防安全专业培训机构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章程规定,开展消防安全专业培训,保证培训质量。
消防安全专业培训机构开展消防安全专业培训,应认真执行《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大纲(试行)》和职业技能标准,落实规定课时和内容,推行小班教学和模拟实践教学,将消防安全管理、建筑防火和自动消防设施施工、操作、检测、维护技能作为培训重点,提高实操培训课时比例,定期开展分专业的岗前培训和授课质量评估,对经理论和技能操作考核合格的人员,颁发培训证书。
消防安全专业培训的收费标准,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向社会公布。
第三十一条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依法对消防安全专业培训机构进行管理,监督、指导消防安全专业培训机构依法开展活动。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对消防安全专业培训机构定期组织质量评估,并向社会公布监督评估情况。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在对消防安全专业培训机构进行质量评估时,可以邀请公*机关消防机构专业人员参加。
第五章 奖 惩
第三十二条 省、市、区(县)、乡镇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对在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中有突出贡献或者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奖励。
单位对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成绩突出的职工,应给予奖励。
第三十三条 公*、教育、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住房和城乡建设、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安全监管、旅游、文物等部门不依法履行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职责的,上级部门应给予批评;对直接责任人员由上级部门和所在单位视情节轻重,根据权限依法给予批评教育或者建议有权部门给予处分。
各部门组织有收费要求的消防安全培训,参与经营性消防安全培训机构,指定或变相指定消防安全培训机构,或向消防安全培训机构收取管理费等各种费用的,上级部门应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公*机关消防机构工作人员在协助审查消防安全专业培训机构的工作中疏于职守的,由上级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三十四条 学校未按照本规定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十七条规定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工作的,教育、公*、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主管部门应按照职责分工责令其改正,并视情对学校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
第三十五条 单位违反本规定,构成违反消防管理行为的,由公*机关消防机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予以处罚。
篇5
关键词:LAN;威胁;安全控制;病毒防治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扩展,各类网络版应用软件推广应用,计算机网络在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实现数据集中、数据共享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网络与信息系统建设已逐步成为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设施。为了确保各项工作的安全高效运行,保证网络信息安全以及网络硬件及软件系统的正常顺利运转是基本前提,因此计算机网络和系统安全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局域网安全现状
广域网络已有了相对完善的安全防御体系,防火墙、漏洞扫描、防病毒、IDS等网关级别、网络边界方面的防御,重要的安全设施大致集中于机房或网络入口处,在这些设备的严密监控下,来自网络外部的安全威胁大大减小。相反来自网络内部的计算机客户端的安全威胁缺乏必要的安全管理措施,安全威胁较大。未经授权的网络设备或用户就可能通过到局域网的网络设备自动进入网络,形成极大的安全隐患。目前,局域网络安全隐患是利用了网络系统本身存在的安全弱点,而系统在使用和管理过程的疏漏增加了安全问题的严重程度。
二、局域网安全威胁分析
局域网(LAN)是指在小范围内由服务器和多台电脑组成的工作组互联网络。由于通过交换机和服务器连接网内每一台电脑,因此局域网内信息的传输速率比较高,同时局域网采用的技术比较简单,安全措施较少,同样也给病毒传播提供了有效的通道和数据信息的安全埋下了隐患。局域网的网络安全威胁通常有以下几类:
(一)欺骗性的软件使数据安全性降低
由于局域网很大的一部分用处是资源共享,而正是由于共享资源的“数据开放性”,导致数据信息容易被篡改和删除,数据安全性较低。例如“网络钓鱼攻击”,钓鱼工具是通过大量发送声称来自于一些知名机构的欺骗性垃圾邮件,意图引诱收信人给出敏感信息:如用户名、口令、账号ID、ATM PIN码或信用卡详细信息等的一种攻击方式。最常用的手法是冒充一些真正的网站来骗取用户的敏感的数据。以往此类攻击的冒名的多是大型或著名的网站,但由于大型网站反应比较迅速,而且所提供的安全功能不断增强,网络钓鱼已越来越多地把目光对准了较小的网站。同时由于用户缺乏数据备份等数据安全方面的知识和手段,因此会造成经常性的信息丢失等现象发生。
(二)服务器区域没有进行独立防护
局域网内计算机的数据快速、便捷的传递,造就了病毒感染的直接性和快速性,如果局域网中服务器区域不进行独立保护,其中一台电脑感染病毒,并且通过服务器进行信息传递,就会感染服务器,这样局域网中任何一台通过服务器信息传递的电脑,就有可能会感染病毒。虽然在网络出口有防火墙阻断对外来攻击,但无法抵挡来自局域网内部的攻击。
(三)计算机病毒及恶意代码的威胁
由于网络用户不及时安装防病毒软件和操作系统补丁,或未及时更新防病毒软件的病毒库而造成计算机病毒的入侵。许多网络寄生犯罪软件的攻击,正是利用了用户的这个弱点。寄生软件可以修改磁盘上现有的软件,在自己寄生的文件中注入新的代码。最近几年,随着犯罪软件(crime ware)汹涌而至,寄生软件已退居幕后,成为犯罪软件的助手。2007年,两种软件的结合推动旧有寄生软件变种增长3倍之多。2008年,预计犯罪软件社区对寄生软件的兴趣将继续增长,寄生软件的总量预计将增长20%。
(四)局域网用户安全意识不强
许多用户使用移动存储设备来进行数据的传递,经常将外部数据不经过必要的安全检查通过移动存储设备带入内部局域网,同时将内部数据带出局域网,这给木马、蠕虫等病毒的进入提供了方便同时增加了数据泄密的可能性。另外一机两用甚至多用情况普遍,笔记本电脑在内外网之间平凡切换使用,许多用户将在Internet网上使用过的笔记本电脑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擅自接入内部局域网络使用,造成病毒的传入和信息的泄密。
(五)IP地址冲突
局域网用户在同一个网段内,经常造成IP地址冲突,造成部分计算机无法上网。对于局域网来讲,此类IP地址冲突的问题会经常出现,用户规模越大,查找工作就越困难,所以网络管理员必须加以解决。
正是由于局域网内应用上这些独特的特点,造成局域网内的病毒快速传递,数据安全性低,网内电脑相互感染,病毒屡杀不尽,数据经常丢失。
三、局域网安全控制与病毒防治策略
(一)加强人员的网络安全培训
安全是个过程,它是一个汇集了硬件、软件、网络、人员以及他们之间互相关系和接口的系统。从行业和组织的业务角度看,主要涉及管理、技术和应用三个层面。要确保信息安全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注重把每个环节落实到每个层次上,而进行这种具体操作的是人,人正是网络安全中最薄弱的环节,然而这个环节的加固又是见效最快的。所以必须加强对使用网络的人员的管理,注意管理方式和实现方法。从而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培训。增强内部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内部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同时要加强法制建设, 进一步完善关于网络安全的法律,以便更有利地打击不法分子。对局域网内部人员,从下面几方面进行培训:
1、加强安全意识培训,让每个工作人员明白数据信息安全的重要性,理解保证数据信息安全是所有计算机使用者共同的责任。
2、加强安全知识培训,使每个计算机使用者掌握一定的安全知识,至少能够掌握如何备份本地的数据,保证本地数据信息的安全可靠。
3、加强网络知识培训,通过培训掌握一定的网络知识,能够掌握IP地址的配置、数据的共享等网络基本知识,树立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二)局域网安全控制策略
篇6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ecurity, reliability and fluency of the intelligent operation ticket in the power system, and as the initiator of this ticket for the dispatch,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security and the error prevention in the internal dispatch work flow and external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dispatch and the monitor. Meanwhile, the emphasis contains network topology, switching and line operations,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the dispatch and the monitor, which is used to improve and strengthen the method of the dispatch's security and error prevention in the intelligent operation ticket.
关键词: 网络拓扑分析;倒闸和线路操作;调控信息交互
Key words: network topology;switching and line operations;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the dispatch and the monitor
中图分类号:TM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4-0069-03
0 引言
随着电网规模不断发展,电网的集成度、复杂度和关联度大幅提高,这就要求在电网调度环节具备高标准理解力和执行力,确保电网调度100%正确率的安全运行,保障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稳定发展。
为了应对目前电网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响应电网调度专业的反馈信息,本文立足智能操作票,将研究重点放在调度安全防误方面,具体论述的内容包含网络拓扑分析、倒闸和线路操作、调控间的信息交互,以上三者之间的关联关系如图1所示。
1 网络拓扑分析模块
目前智能操作票系统都含有相关电力系统图形连接关系,为了确保此连线方式的正确性,进而辅助调度员安全正确拟票,将所涉及的电力系统连线方式网络拓扑分析工作交与计算机来处理,把调度人员从繁琐复杂的网络拓扑关系分析中解放出来,将调度人员工作主要重心移到拟票中来。由于目前用户普遍提出了当工作量增加的情况,智能操作票软件相对而言缺乏实效性的客观问题,因此,在选取算法进行网络拓扑分析时,不仅要考虑算法本身的鲁棒性,还要考虑网络拓扑分析模块的时效性。
对电力网络进行拓扑分析包括很多方法,如:搜索法、矩阵法、基于电压等级的方法、有色Petri网模型方法等。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为搜索算法,但它在计算机处理中需大量占用CPU的时间。通过比对多种网络拓扑分析方法的优缺点,按照电力系统对网络拓扑部分提出的设计要求和使用反馈,利用图论有关原理,采用基于关联矩阵的方法对电力网络进行拓扑分析。
针对电力系统网络拓扑总体架构(如图2所示),具体研究和分析关联矩阵方法。
算法模型设计:用关联矩阵法进行电网拓扑分析,其大致过程如下:①根据接线图和开关状态可得节点―支路关联矩阵即邻接矩阵A,再进行转置运算,得到支路―节点关联矩阵B;②两者进行矩阵乘法运算,得到节点―节点连通矩阵C(1)=A*B,此时的C(1)是一级连通矩阵;③C是一个对称阵,利用其对称性进行自乘运算,即C(i+1)=C(i)*C(i),i为1,…,n-1,进行举证运算的同时与上次运算结果进行比较,若相等,则得到全连通矩阵。它充分反映了网络中任意两个节点之间的连通关系;④分析全接通矩阵,得到网络拓扑分析结果。
2 倒闸和线路操作模块
依据目前智能操作票的主要内容通常包含倒闸和线路操作两个方面,这是调度员发出调度命令以及现场工作人员实行操作经常涉及到的两个最基本操作。
为了从源头加强安全操作的级别,调度员在拟票过程中需结合网络拓扑分析成果的基础上有机式且非独立式的完善防误逻辑操作设计,提高调度专业安全防误的普适性,最终实现智能操作票的安全、稳定流转,确保电力系统工作的有条不紊地进行。
2.1 倒闸操作规则和设计流程
2.1.1 倒闸操作规则
电气倒闸操作具体指的就是刀闸与断路器的操作,基本的倒闸操作包括以下四点规则:①满足断路器“先断后合”,隔离开关“先合后断”的基本原则。具体做法:在停电操作过程中要先断断路器,其次再断隔离开关;在送电操作过程中要先合隔离开关,其次再合断路器;②高压断路器不允许带电手动合闸;③在没有继电保护或断路器不能自动跳闸的情况下不准送电,否则当送电过程中设备发生故障或进入不正常运行状态时,没有相关机电保护的运作将无法保证设备或电力系统的安全;④在操作过程中,发现误合隔离开关时不允许将其拉开;相反,如发现误拉隔离开关也不允许将其重新合上。绝对不能犯“误合刀闸再拉、误拉刀闸再合”的错误。否则为双重误操作。
2.1.2 倒闸操作流程设计
依循倒闸操作规则,并结合第1章论述的电网接线网络拓扑分析,调度人员拟票过程中的相关倒闸操作设计流程如图3所示,满足“一票否决”的安全保护机制。
2.2 线路操作规则和设计流程
2.2.1 线路操作规则
线路操作的规则如下:①热备用转冷备用:没有任何条件限制。②线路冷备用改为线路检修:即挂接地牌,必须要求该线路不带电,并且确保该线路所连接的所有线路侧刀闸都是拉开状态。若线路侧连接的是手车开关,则该手车开关必须是冷备用状态。③线路挂工作许可牌:如果是进出线,则必须已经挂接地牌,否则不能挂工作牌;如果是线路中段,则必须保证该段两侧的开关或刀闸均断开。工作牌可以挂多块,在工作牌重叠时,显示此处共重叠了几块。④线路拆工作许可牌:没有任何条件限制。⑤线路检修改为冷备用:必须该线路上的所有工作牌都已经拆掉。⑥冷备用转热备用:没有任何条件限制。
2.2.2 线路操作流程设计
依循线路操作规则,并结合第1章论述的电网接线网络拓扑分析,调度人员拟票过程中的相关线路操作设计流程如图4所示,满足“一票否决”的安全保护机制。
3 针对智能操作票的调控间安全信息交互
在智能操作票系统中,调度内部工作流转结束后(即完成操作票的批准阶段),下面需要关注的工作是如何安全可靠地将智能操作票中的操作任务中的逐项令无一缺失地转化为现场监控操作指令。
在满足安全防误生成操作票基础之上,调度指令正式下令采用通信握手通信机制,监控端每接收完成一条逐项令时,及时向调度端回复对应回令。采取以上设计益处在于:一方面确保调度端下令在监控端的正确接收实现闭环过程,另一方面防止逐项令跨项操作进而产生的乱序操作现象。
针对目前调度端与监控端普遍采用电话语音的方式确认指令下发和接收过程的具体工作方式,现在由调度端发起,在确保安全流转前提下,实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起到“双保险”的工作模式。
3.1 调控间信息交互字段设计
调度端包括下令和回令确认时,主要包含的关键字段所组成的数据包分别如图5和图6所示。
监控端回复信息包括接令确认/拒收和回令,主要包含的关键字段所组成的数据包分别如图7和图8所示。
设定确认时间间隔t0,当超出t0时刻,系统将自动启动相关调度下令或监控端回令,确保终端――终端之间的信息接收握手情况。
在字段中设置标记flag,目的有三:①作为调度端、监控端握手的标示;②作为令收、发的区别字段,实现相关令的可追溯和检索;③作为令与相关责任人相关联的标示,实现相关令的时刻状态相区别和历史查询功能,实现责任到人的人性化管理机制。
3.2 调控间信息交互流程设计
为确保调度下令所发生的信息交互安全性,同时在各个交互阶段所有信息需入库留存备份以供查找,下面为调控间信息交互的具体流程设计。
①操作票经批准后,进入调度端下发操作命令阶段,在实际场景下,调度员通常先通过电话确认监控端命令接收人,然后下发命令,同时记录下令人信息、下令时间、接令人信息;②在监控端一侧,监控员在计算机终端接收到事先预置的操作命令,并比对事先电话语音信息,比对核实后,打电话回复调度端当值调度员,并发送接令确认信息,具体包含接令人信息、接令确认时间、等待接令确认人信息;③在操作命令(包含所有逐项令信息)确认完毕后,监控人员依次按照逐项令信息进行相关安全操作命令实施,实施完毕后由监控人员借助电话发起回令确认;④调度员获取监控人员回令确认结果,在调度端自行维护回令确认信息,具体包括回令人信息、回令信息、回令确认时间、接收回令确认人信息;⑤将调度端的回令信息同步至监控端,最终实现调、控端的操作命令信息交互闭环管理。
4 结语
通过以上三方面分析和设计,在智能操作票系统中的调度安全防误领域,采用关联矩阵的方法提高网络拓扑分析模型的鲁棒性,降低调度人员依据电网接线图拟票流转时间;采用倒闸和线路模块化、并列式判别流程设计,提高解决调度操作中实际防误闭锁问题的普适性和安全防误问题暴露的及时性;采用调控间信息握手的端到端通信机制,完善调度与监控端的闭环管理流程,提高调度侧对外的安全机制。
参考文献:
[1]赵玉成.智能操作票系统研究与开发[C].华北电力大学.
[2]贺宏锟,史浩山.基于关联矩阵的网络拓扑辨识方法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6(40).
[3]Mackiewicz.Overview of IEC 61850 and benefits[J].Power Engineering Society General Meeting, 2006. IEEE, 18-22 June 2006 Page(s),8pp.
[4]孙雅明.变电站智能型微机防误操作闭锁系统的研究[C]. 天津大学.
[5]J.Charzinski.Performance of the error detection mechanisms in CAN [J].In Proceedings of the 1st International CAN Conference,Mainz,Germany,September 1994.CIA.
[6]B. Fernandez-Saavedra, R. Alonso-Moreno, J. Uriarte-Antonio. Evaluation methodology for analyzing usability factors in biometrics[J]. Aerospace and Electronic Systems Magazine, IEEE, 2010, 25(8): 20-31.
篇7
关键词:燃气具;CO;风险分析;排烟管道
在燃气具应用范围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市场当中的燃气具类型也不断增多,而根据其具体输出热负荷以及使用环境存在的差异,国家标准将其分为商用以及家用这两类器具。当这部分器具在实际燃烧中所产生的废弃物大多为CO2、N2以及H2O,并包括有微量的CO等物质。在国家标准当中,对燃烧后的CO量具有明确的规定,为了避免CO超标造成危害,需要做好燃气具CO浓度超标的安全风险分析以及应对工作。
1烟气中CO危害检测与标准要求
1.1CO的产生与危害
在燃气器具中,CO产生的主要原因有燃料燃烧不充分、空气同燃气配比不合理这两大方面。在理想状况下,燃气当中并不具有杂质,当其与理论空气量混合、完全燃烧之后,烟气当中仅仅具有N2、CO2以及H2O,即不会产生CO。而在实际情况下,并不能够完全保持该种情况,并导致CO的产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燃气具在应用一定时间后,就会产生一定剂量的CO,如果燃烧环境没有排烟管道的设置、或管道走烟不够顺畅,其中存在的CO则将在燃气具周围释放,当浓度超出标准后,则会对周围人员产生危害。
1.2CO检测与标准要求
在燃气具国家标准当中,对烟气当中存在CO的浓度作出了严格、明确的规定,虽然在不同标准当中对CO浓度大小限量值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其都是作为强制性条款要求。在标准中,如果有一条强制性条款不能够与规定要求相符合,则该样机不合格;只要检测到器具CO浓度超过国家标准,该器具就判为不合格。检测中,按照器具各自依照的国家标准,对处于热平衡状态下的烟气进行取样,对干烟气当中的CO以及CO2进行测量,之后使用下式对过剩空气系数α=1情况下烟气当中的CO浓度进行计算(1)式(1)中:c1为干烟气当中的CO浓度;理论空气系数α=1;c1a为干眼器样中CO浓度测定值;c2t为室内空气当中的CO2浓度测定值;C2a为干烟气当中CO2浓度测定值;C2max为理论干烟气样中CO2浓度。
2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分析
对于燃气具CO浓度超标这项情况而言,企业是主要的安全风险产生点,也是风险产生的源头。如果能从源头对质量安全风险进行控制,则能够有效实现风险的化解与防范。通常情况下,燃气具CO浓度超标情况发生的主要因素有以下方面:①人员。在部分生产企业中,其检验以及技术人员在数量以及质量上不能够对生产要求进行满足,人才在技术方面较为欠缺,员工缺乏责任心,在上岗前也没有经过统一的培训。在该种情况下,很难保证产品的出厂质量。此外,部分管理人员在社会责任感以及质量意识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在主观上,想通过低价策略对客户形成吸引,而在实际生产当中则降低质量要求,进而导致问题的发生;②仪器设备。在部分中小企业当中,生产设备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简陋问题。检测仪器匮乏情况较为严重,不配套、不齐全情况较为普遍,且存在没有按时计量检定的情况,也没有做好设备的日常保护与维修。当硬件设施不能满足标准要求时,在技术层面也不能够保证生产出具有稳定质量的产品。而在很多标准中,都给出了CO浓度检验工作中所需要使用的仪表设备,不仅明确了仪器的名称,且给出了应用的量程范围以及规格,比如《中餐燃气炒菜灶》(CJ/T28—2003)中就列出了气体密度计、气相色谱仪、吸收式气体分析仪、CO红外仪(规格0%~0.2%,最小刻度0.001%)、CO气体分析仪(规格0%~0.2%,最小刻度0.001%)、CO2红外仪(规格0%~15%,最小刻度0.01%)、CO2气体分析仪(规格0%~15%,最小刻度0.01%)、氧气热磁仪(规格0%~21%,最小刻度0.1%)。但部分企业还是出于对成本方面的考虑,没有严格遵照规定,进而埋下了安全隐患。③材料与零部件。要想生产出质量满足要求的产品,与合格的零部件以及原材料具有密切的联系。在部分企业当中,为了降低成本,在材料采购时经常采购质量不满足生产要求的配件或材料,导致安全风险在终端产品当中出现。④检验方法与生产工艺。在企业生产中,如果所使用的流程不合理、生产工艺不科学,都可能导致质量风险的出现。当产品完成生产后,质量检验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不仅可对生产成果进行直接评价,也可对产品质量风险进行识别。通过对风险的识别,能实现对风险的化解以及控制,并在后续生产当中实现风险防范。对于燃气具生产而言,做好产品检验方法的规范以及严格控制是企业运行当中的核心,是生产合格产品的重要保障。⑤生产、检验环境。在企业生产中,建立持续、稳定的产品生产环境是十分重要的,需要保证其实验室能满足行业标准要求。在温度方面,要保持在20±5℃以内,在每次实验中,保证室温波动在5℃以内。同时,应具有良好的通风换气条件,在空气中,CO2含量需要控制在0.5%以内,CO含量需要控制在0.002%以内。电源条件方面,所使用的电源电压波动需要控制在±2%以内。在实际生产中,做好这部分参数的控制十分关键,如果其条件不能够对标准要求进行满足,则不能有效把握检测数据的准确性,进而导致质量风险的发生。
3CO超标风险防范
要想对CO超标风险进行有效防范,做好源头的管理十分关键,只有对企业风险分析的重视程度、认知水平以及应对能力进行提升,才能够从源头对燃气具应用当中各类质量事件的发生进行防控,以此对公众的健康安全进行保障。具体而言,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好CO浓度超标情况的控制:①建立起由领导负责,质量、生产、技术等人员参与的风险管理小组,在产品出产前,需要对其质量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实现风险管理的前期预警。在具体生产中,要做好生产过程中的监控,作为检验岗位,要在工作当中做好把关工作,在严格按照标准的基础上,做好检测以及检验工作。此外,需要对存在的安全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对市场当中的质量投诉信息以及不良反应信息进行收集,并定期做好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效性评价工作。②建立质量风险管理体系。在企业内部定期开展质量安全专项检测,对产品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消除,对产品安全风险的把关能力不断提升。同时,需要对质量安全责任制度进行建立,在以职责分工的基础上,分层级地做好责任书的签订工作,以此对工作人员的生产责任感及质量安全意识进行增强,实现安全主体责任的落实,在对整体质量管理水平进行提升的基础上,做好风险防范长效机制的构建;③对工艺流程进行改进优化,做好实验室建设,以此对检测力度进行增强。同时,要对辅料、包装材料以及原料的采购做好严格控制,做好物料验收情况的评估,做好原材料控制工作,最大限度地消除存在的安全风险因素,尽力在企业风险原点以及现场做好质量问题的解决工作;④加强对企业员工以及管理人员的教育以及安全培训工作,积极推进质量安全诚信评价体系建设,做好责任主体不良记录管理工作。同时,做好人员以及单位质量安全不良记录管理,通过公示、通告等方式做好信用惩戒,对质量安全防范机制进行不断完善。
4结束语
在人们的生活中,燃气具已经成为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对燃气具CO浓度超标质量安全风险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在燃气具生产企业的实际生产中,需要对该问题引起充分重视,做好生产中的技术控制和风险防范工作,保障生产出质量满足要求的燃气具。
参考文献
[1]边红彪,齐格奇,范学勍.日本控制燃气安全的经验和做法[J].中国个体防护装备,2014(02).
[2]高海英.燃气具的安全与使用[J].煤气与热力,2013(08).
[3]孟国立.浅谈燃气企业的安全管理[J].中国西部科技,2011(14).
篇8
[关键词]逆向物流;战略价值;逆向物流管理
1引言
长期以来,企业管理者只重视正向物流活动,而忽视沿供应链逆向渠道所进行的逆向物流活动,对顾客退回物品以及产品使用后废弃物品的处理一直排除在企业经营战略之外。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环保法规约束力度的加大,对企业伦理道德的呼唤,原先被忽视的逆向物流逐渐受到物流学者和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重视。国外许多知名企业把逆向物流战略作为强化其竞争优势、维系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提高其供应链整体绩效水平的重要手段。
2逆向物流的内涵及战略价值
2.1逆向物流的内涵
逆向物流这个名词最早由Stock在1992年提出,他认为逆向物流是一种包含了产品退回、物料替代、物品再利用、废弃物处理、再处理、维修与再制造等流程的物流活动。以后许多学者对逆向物流的定义和内涵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综合这些学者的表述,逆向物流意指以重新获得产品的使用价值或正确处置废弃产品为目的,将原材料、半成品、制成品等从产品消费点一端(包括最终用户和供应链上客户)返回产品的来源点一端(生产地或供应地)的过程。逆向物流是闭环供应链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是与正向物流紧密联系的物流网络,从操作环节上看,包括资源减量化(ResourceReduction)、再制造、再利用、再循环等环节,从物流活动上看,它主要包含退货逆向物流和回收物流两部分,包括以下环节:回收、检验与处理决策、分拆、再加工处理。
2.2逆向物流的战略价值
逆向物流战略现在已经成为国外企业的竞争战略之一。根据美国逆向物流专家(Rogers和TibbennLembke,1999)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全部物流成本占美国经济总量的10.7%,逆向物流成本约占总物流成本的4%,美国1/3以上的企业关心自己产品的最后处置问题,特别是在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电子产品制造业、出版业和目录销售等行业。目前,许多国际知名的IT企业已将逆向物流战略作为强化其竞争优势的主要手段。例如,SunMicrosystems拥有国际零部件翻修中心,来自亚洲或拉丁美洲的零件经过翻新,可以达到最新设计的要求。正如Stock所描述的:“公司对退货如何处置,已经成为一项标新立异的竞争战略,并正成为提高效率的全新领域。”因此,实施逆向物流对企业具有以下几方面重要的战略意义。
(1)倾听消费者的反馈信息,改进产品或服务,提高顾客的忠诚度
通过设计良好的逆向物流系统,在顺畅进行产品回收和再处理等过程外,企业还可以收集宝贵的客户反馈信息。企业开展逆向物流活动,其实也是一种处理客户投诉的方式,可以及时消除客户不满、恢复信誉、确立企业的品质。此外,从产品的设计、质量到售后服务,使用过该产品的消费者对产品都能提出极具价值的建议,这为企业改进产品质量,设计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提供帮助。再有,通过对产品退货率及退货分布情况的统计,企业对经销商、零售商的销售情况了解更为详细,依靠逆向物流系统,有效加强对销售渠道的控制。最后,越来越多的厂商承诺无理由退货,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退货率,要减少逆向物流的发生,厂商必须在产制环节上下工夫,努力提高产品质量。
(2)逆向物流可以降低物料消耗成本,增加利润
随着不可再生资源消耗数量的增加,资源枯竭的威胁加剧,企业获取资源的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减少物流耗费,提高物料利用率成为企业成本管理的重点。美国宇航局重新利用改制与翻新的零部件,使飞机制造费节省了40%~60%。在我国,废旧电池的回收现在也开展起来,人们可以通过以旧换新的方式,减少对旧电池的肆意丢弃。由于废旧产品的回购价格低、来源充足,对这些产品回购加工可以大幅度降低企业的物料成本,从而增加企业效益。
(3)逆向物流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提升企业形象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环境意识日益增强,消费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顾客对环境的期望越来越高。另外,由于不可再生资源的稀缺以及对环境污染日益加重,各国都制定了许多环境保护法规,为企业的环境行为规定了一个约束性标准。企业的环境业绩已成为评价企业运营绩效的重要指标。为了改善企业的环境行为,提升公众形象,许多企业纷纷采取逆向物流战略,以减少产品对环境的污染及资源浪费。
3企业逆向物流实施的障碍分析
尽管逆向物流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在具体运作逆向物流业务时,可能会遇到以下几方面的障碍。
3.1企业管理层对逆向物流的意识不强,重视度不够
主要表现在:生产企业对回收责任的意识淡薄,还继续持有以往卖方市场的陈旧观点,认为产品一旦售出,所承担的责任就结束;企业认为逆向物流不仅不能带来经济效益,还会造成资源和时间的浪费;没有认识到逆向物流活动的复杂性,不重视对逆向物流的管理,认为只要投入很少的时间和精力就可以处理产品的逆向物流。
3.2逆向物流与正向物流相冲突
回收品业务流程包括逆向物流和正向物流两部分,其中正向物流部分与常规品业务流程重叠。在紧急情况下,这两种业务在加工、库存、配送等环节都可能会相互冲突,企业为了确保常规业务正常运作,不得不放弃回收品业务。
3.3逆向物流使供应链风险逐级扩大,加大了企业自身风险
逆向物流虽然能使下游客户减少或规避经营风险,但由于采取宽松的回收策略而加大了自身的风险,即风险由下游往上游转移。另外,供应链也存在需求信息逐级放大效应,即“牛鞭效应”,致使上游所获信息严重失真。上述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供应链的风险逐级放大效应更加明显。
3.4经济利益与环境效益的矛盾
由于环保法规的约束,企业必须通过产品回收减少产品对环境的危害,以达到国家的环保标准。然而,产品回收却不一定能带来经济利益,甚至可能造成亏损。
3.5产品回收的不确定性增加了那些使用逆向物流回收材料进行新产品生产企业的成本
在逆向物流系统中,回收产品的供应通常不由生产企业决定。回收产品的数量、质量以及回收时间等通常是由产品的拥有者决定的,他们不会像物料供应商一样,在制造商有需求时提供所需的物料,而是要等到他们不再使用这个产品的时候,才会把这些回收产品提供出来。这种供应的不确定性导致的非经济批量流,会增加企业的运输和处理成本,也使那些使用逆向物流回收材料来生产新产品的企业,难以制订完整连续的生产计划。
4企业实施逆向物流管理的策略思考
前面我们分析了逆向物流的价值和我国企业实施逆向物流存在的障碍。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逆向物流运作和管理模式。
4.1首先要提高企业加强逆向物流管理意识
针对300多位负责供应链及物流的企业经理人所作的调查报告显示,有40%的人认为,逆向物流失败的首要因素是管理层没有深刻认识逆向物流系统的重要意义,以至于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逆向物流多由对不满意产品的退货、不合格材料和残次品的退(召)回、包装品的循环复用、废弃物的处理、有害物品的回收等引起的,因此,我国多数企业认为逆向物流是负面的。再加上对逆向物流的操作缺乏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手段,使得企业只注重在正向物流上下工夫。相比之下,我国企业领导对逆向物流也普遍不够重视,并将其排除在企业经营战略之外。因此,必须通过宣传教育使其认识逆向物流的重要性,通过法规约束强化逆向物流的意识,促使企业尽快实施其逆向物流活动。
4.2构建一体化正向物流与逆向物流管理系统,降低物流管理总成本
逆向物流不仅仅是物品的回收,它涉及企业的原料供应、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为此逆向物流需和正向物流共享供应链上各环节的资源。在实施逆向物流的过程中,与正向物流系统整合,比如分销中心和集中式回收处理中心在场地选址上相近,既扩大中心最大辐射半径,减少场地的重复投资,又能与分销中心共用车辆设备,发挥各运输设备的最大运能,从而降低单位运输成本。正逆向物流的整合不仅仅是设备的互补共享,更关键的在于双方在信息资源共享整合,提高信息系统的集成度。在物流过程中,正向物流的信息与逆向物流的信息交叉同步传递,通过信息的共享可以明确产品的单位退货率、缺损率、零部件易损件、产品设计缺陷,然后企业综合双向的信息来判断产品质量的稳定性、物流速度、周期、总运作成本,为提高客户满意度、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和物流质量提供决策依据。
4.3加强逆向物流的起始点控制,降低物流操作量的随机性
在Rogers和Tibben-Lembk提出的逆向物流管理措施中,加强对起始点(Gatekeeping)控制是重要一环。由于逆向物流与正向物流有着不同的特征,如逆向物流的分散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使得逆向物流战略在开展时面临巨大的风险。而起始点控制就是在逆向物流的流程入口对产品是否应进入流程进行判定,并初步决定回返产品在逆向物流渠道上的流向和处理方法。在实践中,通常零售店的雇员是逆向物流起始点处的把关者,因此,必须加强对这些雇员的培训,在退货逆向物流流程的入口,对顾客要求回流的物品进行审查,加速逆向物流流程。当然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手段。例如,美国一家电子游戏Nintendo公司开发了一套专门的起始点控制系统,在顾客退货时,零售商可以通过扫描进入数据库获得该产品的销售信息,解决产品的非质量问题。在实施这个系统后,Nintendo公司的商品回流降低达80%,回流额度降低到2%以下。
4.4在供应链的范围内构建企业逆向物流系统,实现供应链利益最大化
逆向物流活动是一个复杂的活动,涉及供应商、制造商、中间商、顾客等节点企业,如果其中某一节点企业没有处理好退货问题,就会影响整个供应链的绩效,因此企业要实施逆向物流,还必须与供应链上的其他企业合作。另外,面对激烈的竞争,企业为了提高顾客满意度,留住顾客,于是采取宽松的退货策略,这使得企业将下游客户的风险转向企业自身。由于供应链上存在“牛鞭效应”,上游企业所获的信息将出现严重失真,这又会为企业带来更大的风险。为了实现供应链最大利益,尽量减少“牛鞭效应”所带来的风险,企业必须与供应链上的其他企业共享信息,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减少不必要的商业退回类逆向物流。
篇9
县直各学校、各中心校,民办学校:
为迎接第22个“世界读书日”(4月23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在全县中小学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不断提升学生思想素质和文化素养,打造书香校园,根据县委宣传部《第三届“全民阅读·书香xx”读书季活动方案》要求,县教育局决定开展2017年全县中小学“书香溢校园,知识伴我行”读书季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目的
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整合校内外资源,引导中小学生阅读优秀经典书籍,培养良好读书习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建设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书香校园,以读书活动提升校园文化品质,让好书滋润心灵,让读书陪伴成长。
二、活动主题
书香溢校园,知识伴我行。
三、活动时间
2017年4—6月。
四、活动对象
全县中小学师生。
五、活动内容
(一)优化校园书香环境。各校要加强学校图书室和阅览室建设,要以注重实效、突出实用、惠及师生为目的,高标准、严要求,加强中小学图书的科学管理和规范使用,切实发挥图书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中小学生阅读能力和综合素养。要对照标准,进行图书配备,做到品种多样、结构合理、内容丰富。要根据学生规模和图书的实际使用状况,及时增新剔旧,补缺添漏,以满足学生的阅读要求。中小学图书室、阅览室全天候向师生开放,方便师生随时借阅,自由阅读。此外,各校要结合实际在校园建设读书吧,在教室或走廊等处建立开放式图书架、图书角或图书柜,方便学生阅读,用好句、好诗、好词、好文营造校园浓郁书香氛围。
(二)开展丰富多样的读书教育活动。在学生中大力倡导“多读书、乐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理念,分年级向学生推荐好书,指导学生科学制定读书计划,引导学生学国学、读美文、诵经典、提素质,让读书成为学生每天的生活爱好。结合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朗朗书声”经典文章早读会、“读书有益”好书共享、读书大赛、课本剧表演等多种形式的校园阅读活动。同时,利用校园内的围墙、走廊、宣传栏、广播,开展经典短文、好词好句时时读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组织开展“与大师面对面”“作家进校园”等活动。4月21日至22日,我县将举办著名哲学家、作家周国平“阅读与人生”专题讲座暨第三届“全民阅读书香xx”读书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届时将安排部分教师与学生参加,具体活动方案另行通知。各学校也可邀请本土或域外作家、名人等深入中小学校,开办阅读讲座、畅谈读书心得、举行互动交流、分享写作趣事、传授写作技巧,以作家的读书与成长经历启迪师生,激发学生读书和写作兴趣。
六、活动要求
(一)高度重视。读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和精神成长的重要载体。“让读书成为习惯”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时代要求,对深化中国梦教育、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校要高度重视、周密安排,推动本次读书季活动扎实开展。
(二)大力宣传。各校要充分发挥校园广播、校园网、校报校刊、宣传橱窗、电子显示屏、国旗下讲话等宣传载体与渠道,对全体师生、家长进行读书宣传教育,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和书香校园文化,建设充盈书香气息的特色学校。
篇10
强制性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检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危险因素预防控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整个建设施工过程。在控制过程中,要求对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突出重点,针对重大危险因素和具有重要影响的关键因素,进行重点控制。
1.预防施工中带来的不安全因素
①立足消除和降低危险,构建系统安全,落实个人防护;
②预防为主,防控结合,预案与应急措施联动机制;
③分包到位,实行针对性管理应变策略。对极不可承受的危险要禁止作业,对重大危险要立即整改,对中度危险要限期整改,对轻度危险要加强监控和保护。
一般按照以下优先次序进行选择:根除危险因素;限制和减少危险因素;隔离、屏蔽防止危险因素产生连锁作用;采用故障安全措施;减少故障及失误;安全规程;矫正行动。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的一般原则告诉我们,危险因素控制措施依次包括消除危险因素、降低和限制危险、使用个体防护装置等。在选择危险控制措施时,优先选用底层的措施,只有下一层的措施不能使用,或受到技术、经济和管理等实际因素制约时,才选用上一层措施。制定安全目标、指标、组建机构、落实人员职责;制定管理方案,包括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等;制定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作业规范、管理制度等;加强监督、检查、测量及测试;对危险作业、危险设备、危险场所,加强运行控制。
建设施工中不安全因素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控制管理对象是整个施工过程的具体危险因素,施工过程的危险因素包括技术工艺因素、材料因素、机械设备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等五大类因素,每种因素都包含一定数量的具体危险因素。根据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危险因素预防控制工作可分为:施工准备阶段的安全方案制定和初始评审及相关准备工作;工程实体施工全过程的危险因素识别分析、预报和定期评价分析、根据评价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发生事故后的应急管理和紧急救援等不同阶段的内容。
1.非人为因素控制措施。必须建立安全物质材料和建筑实体材料招投标制度;建立安全物质材料和建筑实体材料进场复检制度,确保使用的材料符合国家相关质量安全标准。选用安全性能较高的机械设备;指定专人操作危险性较大的机械设备,特殊设备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定期检修保养机械设备、及时更换零部件,确保机械设备安全正常运转.据工程项目所在地的地质、地形、气象条件、周围环境,科学合理地布置施工现场,保证施工现场安全、整洁、有序;指定专人接收天气预报,及时掌握天气变化趋势,以便采取对策;
2.人为因素控制措施。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进行专项安全施工方案设计、采用成熟的施工工艺标准和安全技术标准等。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应包括内容有:临时用电安全方案、基坑护坡支护安全方案、脚手架搭拆安全方案、模板支撑体系安全设计方案、高处作业临边洞口安全防护方案、建筑构配件吊装安全方案。使岗位安全化、操作标准化,根据各个工种所涉及的危险因素和技术工艺特征,编制科学合理的安全操作规程、安全作业指导书,通过专门的培训教育或岗前的技术交底,使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真正落到实处。
第三方施工管理因素
各级领导及相关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对涉及危险因素管理的相关领导和人员进行定期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危险因素管理的目标和意义;施工项目危险因素的辨识和评价;危险因素触发条件及控制措施;危险因素管理的日常操作要求和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等。在对危险因素进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各项危险管理的规章制度。其中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重大危险因素控制实施细则、安全操作规程、培训制度、交替班制度、检查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危险作业审批制度、异常情况紧急措施和安全考核奖惩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检查房屋建设工程项目是否完全按照施工承包合同的规定、投标文件的承诺和批准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者专项施工方案的规定,建立健全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组织机构、配备足够的数量而且符合安全资格的安全管理人员,比如项目经理、安全员等,现场的安全机构是否有效地进行运作,同时又能满足房建设施工现场的安全需求。 管理者应当在项目施工的过程中对建设工程组织定期和专项的检查,同时也要认真地做好安全检查记录。
实行针对性管理。目前,在房建设当中,对于工程进行分包是常用的形式,因此对与管理者说,必须要对各分包部分进行有效的监管,才能保证工程整体的安全施工。所以管理者应该在现行法律法规和委托管理合同的授权下,妥善地正确地处理好分包后的安全工作,防止分包项目安全管理的缺位。要及时审查分包合同中是否明确了施工总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各自在安全生产方面的责任。在实施安全管理时,必须督促总承包商严格履行实施工程承包合同中的各项安全生产承诺,防止施工单位以包代管,造成施工现场安全监的缺位。同时,要按分包合同加强对分包单位的安全管理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