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学科知识范文

时间:2023-12-05 17:32: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美术学科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中美术学科知识

篇1

关键词:职校学生 激发兴趣 提高效率 强化结果 创新思维

长期以来。数学教育是以逻辑性为基础,注重学生对抽象事物的理解,忽视数学领域中形象化的内容,如直观、美感和乐趣,使教学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而职校学生普遍缺乏学习的内在动力,不会学习、不愿学习数学而导致害怕学习,甚至讨厌学习数学,因而造成整体课堂教学效果低下的结果。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教学已成为当今教学领域的热点。作为一名当代数学教师如果能够熟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理论和操作技能,并能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选择现代化教学媒体,且使之与传统的教学媒体合理结合,就能够极大的丰富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其主要表现为:

一、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指认识事物和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是主动认知、参与活动的直接动因,是开启智慧的钥匙,是战胜困难的动力,对现代教育而言,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数学本身比较抽象、枯燥,学生对该学科兴趣淡薄,加之学生的年龄特征(自控能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单一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造成学生数学创新素质能力难以提高。而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的困难。它以形象生动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及时有效的反馈,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长期的注意力,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达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例如,立体几何的学习中,学生对于画在平面上的立体图形总找不到立体感,学习兴趣不高,效果一般。现在利用多媒体技术形式组织教学过程,画出该立体图形的视图,在电脑上切换不同的视角,让学生观察。在学生有了大量感知的情况下,通过移动和渐变的视觉效果,抽象出物体的几何形状,揭示立体图形的定义。这样由形象到表象到概念都有具体形象的过渡,对于空间观念较差的职高学生而言,降低了认知的难度,从而保持并促进学生的兴趣性和积极性,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提高学习效率

心理学实验表明,感知越具体,表象就越清晰、深刻,越有利于促进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有利于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化,从而建立数学概念、培养数学能力。由于职校学生无意注意占主体,注意的范围小,持续时间短。基于上述特点,充分发挥计算机多媒体的优势,寓教于乐,是提高职校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多媒体创造的美妙情境,可以集中显示时空变换的流动性、视听兼备的立体美、景色物态的色彩美、语言表达的韵律美;能把学习内容在大和小、动和静、虚和实、近和远、快和慢、局部和整体之间相互转化,打破时间、空间、宏观、微观为学生视听带来的限制,使学生的视野在短时间内完成较大的跳跃,加大教学密度,减少教学时间。尤其是信息增殖率的扩大,多次反复重现和化抽象为具体的特点,使教学内容鲜明生动,富于感染力。有效的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使“寓教于乐”成为可能。如在讲“棱柱、棱锥、棱台的认识”时,棱柱的上底面逐渐变小,就变成棱台;当变小为一点时就变成棱锥。用投影片来演示它们之间的关系,但是原来的棱柱就不存在了,学生无法进行对比。于是。我选用了计算机课件,这样就可以克服这个困难,既能保存原来的棱柱,又能得到新的棱锥、棱台,也使学生清楚的看出变化的过程和结果。通过计算机课件形象直观的演示,揭示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一来学生觉得相当有意思,自己就主动想去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辅助教学最大的特点是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分散难点。只要点击鼠标,就可以进行大量演示,在课堂中无论一个老师是多么善于表达、比划,也难以表现一些抽象和具有共性的知识内容,而这些知识内容又往往是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多媒体教学中的过程再现等操作,便可以轻松解决问题,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讲“圆锥”这一节时,老师如果能把三角形旋转得到圆锥的过程用多媒体制做出来,学生的空间观念很快就建立起来了。还比如在数学中概念对学生来说往往抽象难懂,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难点。如能利用计算机,可以把一些概念直观化,使知识简单、明了,让学生容易接受。再如:“椭圆的认识”中利用动画展示画椭圆的过程,使学生很容易的掌握了椭圆的各部分名称并理解了相互之间的联系。可见,这样的教学,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给学生丰富的感知、表象,化难为易,学生掌握得较扎实,教学效果良好。

四、强化学习效果

练习是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效的练习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对方法的掌握,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学习能力;反馈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反馈的及时性,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极大的影响。特别是练习过程中,反馈的及时性决定练习效果。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某一结论的正确与否反馈越及时,学习者对于这一问题的记忆越深刻。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在及时反馈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一个老师面对几十个学生,很难对每个学生的问题做出及时的反馈。而多媒体教学可以采用一人一机,人机对话的形式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很大程度上强化了学习的效果。例如,学生如果输入错误答案,计算机就会及时做出判断,并给出相应提示,再次显示对数加法基本方法,使学生对自己的错误和正确的计算都能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再有一种形式,计算机可以在错误提示后,随即出同类型题目,学生反复练习,直至完全正确。这样的练习反馈对于计算方法、计算能力,概念理解程度,规律运用等的检验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强化了学习效果。

五、培养创新思维

篇2

关键词: 初中生 美术兴趣 优质课堂

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提出了“教育过程最优化”理论,“克服了教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片面性”,教学活动已经“不单纯是提高效率,而是要达到最优,即对该条件来说是最佳的结果”。然而,当今的中国初中教育体制仍然以中考科目为重点,忽视了对学生美术兴趣的培养。在美术课堂中,往往教师缺乏授课激情,学生缺乏听课兴趣,长此以往,美术课便成了形同虚设的课。然而,美术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如何激发、培养乃至提高初中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是构建美术优质课堂的必由之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事物产生兴趣时,他们才会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率。那么,到底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呢?

一、深入学生内心,根据学生特点培养兴趣

初中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的能力都不完善,他们在看到一些事物时往往不会产生太大的热情与联想。美术需要学生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新奇事物,产生感觉和画画的冲动,并且能用自己的笔描述出来。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思维表现特点,根据学生表现出来的个性,从不同的方向加以引导。

例如,在初一美术基础课上,教师要求学生画同桌的画像,有的学生很快就能完成,有的学生提出画别人的画像,甚至有的学生会画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画像。其实,分析这些学生的心理,能很快完成同桌画像的学生往往比较自信,善于观察同桌,能较快抓住同桌的特点;提出画别人画像的学生可能觉得画同桌有难度,或者更熟悉另一个同学;画小动物画像的学生往往缺乏自信,怕自己画不好人的画像,而产生画小动物画像的想法。有的老师会对学生提出这些要求感到生气,甚至批评学生,这样的批评往往会打击学生学习绘画的兴趣。其实教师应该给学生自由创作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从对绘画产生兴趣开始,只有产生了兴趣,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

新颖的创新模式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创新教学模式首先要从创新教学方法开始。多少年来,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人们一直把课堂当做传授知识的场所,没有将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纳入其中。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往往表现得非常严肃认真,仍然采取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模式。长期的这种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思维,导致学生思想僵化,失去学习兴趣。要使学生对美术课堂产生兴趣,就必须改革教学方法。教师应当使美术课生动形象,充满活力,鲜明直观,使学生自觉投入到美术课堂中,这对学生的智力发展和思想品德发展都具有独特优势。

三、充分利用教学资源,采用直观教学法

单调乏味的课堂氛围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在目前初中美术课还未完善的情况下,美术教学资源仍然缺乏,落后的教学设备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有些美术作品经过多次印刷,颜色陈旧,图片效果模糊,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也很正常。如果教师在美术课堂上只是生硬地让学生画画,学生难免会产生排斥心理,也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因此,有效地运用现代教学设备显得非常重要。教师可以在备案时自己找些资料,比如画册、幻灯片、光碟等,在课堂上让学生观赏,通过视觉享受激发学生兴趣。可以准备丰富的素材资料,让学生不再感到课堂枯燥无味;可以让学生欣赏大量美术作品,从而使学生增加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例如,在初中美术油画课堂中,教师没法进行现场示范,我们可以通过投影来播放作品进行演示,让学生欣赏作品,通过观察绘画过程掌握绘画技巧。

四、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有计划地进行训练

做任何事都要有目的、有层次地推进,学习美术亦如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切忌“一把抓”,在课堂上,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多写生绘画,少临摹。同时,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教师应当进行分层训练,按年级的高低提出不同要求。低年级的学生主要进行简单的线造型练习,从简单的造型画起。如果老师对低年级学生的绘画要求超出他们的能力,学生就会感到困难,从而信心不足,甚至放弃。学习美术需要循序渐进,教师应当多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快速记住事物的特征,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不同的学校,教学情况亦同,教师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特点,从自身出发,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通过丰富有趣的课堂形式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提高学生学习美术兴趣后,课堂教学模式变得更加优质化

在提高了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创新了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了教学资源及有计划地进行了训练之后,必将使得当前的美术教学模式更加优质化。这种优质化,不仅体现在教学资源的丰富程度上,还体现在课堂的活力上。学生在这种模式与这种气氛下进行美术学习,不再处于被动位置,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美术学习中。这样不仅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还能够培养学生对日常事物的敏感度,提高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为创造创新型社会做出努力。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开设美术课堂的目的,推进初中美术事业的发展。

六、结语

在现代教育中,学生的体美发展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学校必须重视美术课程,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情,为打造美术优质课堂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美术教师;学科素养;提高策略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8-0191-02

美术教师学科素养与专业素质的提升与其所受的教育密不可分,所以优化与加强美术教师所学课程的内容作用巨大。美术教师自身也要注意锻炼与培养自身的能力,使自己对于美术的认识更加深入,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更加自信与优异。

一、提高策略

(一)美术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

1.重视美术的创作能力

美术教师必须具有的最基本的素质便是学科素质,即美术的创作能力。一般而言,提高美术教师学科素养与专业素质的主要途径和手段是开展美术创作活动,加深教师对于美术本质的理解与感受。如果美术教师具有很强的创作意识,这不但对学生的创造思维具有促进作用,还可激发学生对于创造活动的热爱,从而使他们热爱美术,具有创造的欲望。所以教师要提高美术创作技能技法的娴熟度,提高创作意识,做到有计划地完成作品等专业素质。

2.美术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已具有一定的知识,能够教授他人,为了细水长流,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也要积极汲取知识,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素质与素养,做到终身学习。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承担着高强度的工作,而这种生活状态使得大部分教师在平时的读书学习中难以静下心来,如果教师不喜欢读书、读书少,会给本专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拖后腿”现象,对美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具有不利影响。因此,美术教师一定要利用一切可以学习的机会进行学习,并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理论知识的探索,做到与时俱进,增强自己的智慧,使自己的素质有所提高,从而促进学科素养与专业素质的提高。

美术学科具有人文学科与实验操作两个特点,其教学内容里包含了大部分教师自身的经验与体会,而这些经验与体会的独特性、深刻性、时代性、科学性的程度决定了教学质量的好坏[1]。在一些经济较为落后地区,美术教师在教学内容的更新、改进及改革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所以,美术教师不仅要拥有先进的教学理念、积极思考问题的能力,还要在专业上有一定的造诣,能够具有发现问题的能力,并且可以研究与探索问题,将最前沿的思想与动态有选择性地介绍给学生[3],让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培养自己独特的视角、思维以及学术眼光。

3.加深对美术作品的解析和判断能力

美术活动中的一项基本形式是美术鉴赏。在进行鉴赏时,需要鉴赏者利用自身生活经验,掌握有关知识,并对作品视觉上的感知进行想象、体验、分析、判断与感受,达到视觉上审美享受的目的,从而对美术作品进行理解与欣赏。美术创作的审美可以反映生活,在进行艺术鉴赏时,须通过社会与道德两个方面对作品进行分析,而二者的统一,则确立了对于艺术批评的标准包含审美性与价值性的两个原则。价值性的原则是艺术在人类生活中不断创造的价值和生成的意义,其主要包括人类性、社会性等原则,即艺术作品中所蕴含或表现的社会伦理性、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等议题。审美性原则,作为艺术把握世界方式之一的本质属性,它包括情感性、艺术性等方面[4]。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美术教师,除了具有多元、科学、完善的美术鉴赏素质外,还必须对美术鉴赏包含的流程有正确的了解,并熟悉掌握。在具备了以上素质后,美术教师必须拥有对于艺术的敏锐直觉、良好的形象思维能力、审美优异的感知及理解能力、运用正确的艺术鉴赏方法和知识对美术作品展开具有创造性的评价的能力。

4.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学生在学习时不能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而应转变自身的认识主动进行学习,从而使自己的学习能力有所提高,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使自己成为有用的人才。所以,教育观念的改变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美术这门学科,我们要根据其自身的特色,把情境教学的方法、互动式的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分组研讨的方法带到课堂,使美术课能够上活、上好。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营造教学情境、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十分有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于教学情境的设置,则在培养学生方面失去了实用价值。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情境化,加强学生自身能力在真实的教材、背景及真实教学场景中的形成与发展。

5.加强对于美术本体发展的关注度

美术教育的进步与发展取决于美术的形势与内涵。如果想提高美术教师的专业能力及美术的学科素质,就必须让美术教师加强对于美术本体发展的关注。所以一些高等师范院校在进行美术教育的课程过程中,美术学科的教学论着重于对学生的行为规范与教学技能进行训练,而教育学的课程则着重于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这种情况一定会造成以后美术教师的学习内容局限于美术的学科内容以及传授方式上,造成美术教师视野的狭隘。在这种情况下,既不能了解美术教学活动给学生带来的实际效果,也不能透彻、全面地了解美术学科的内容及背景。

6.对教学情况进行反思

对每学年、每学期乃至每次课的教学情况,教师都必须做到反思与总结[5]。教师要认识到自己教学力量的薄弱,要学会借助大家的能力,例如邀请资深教师来听课,并进行点评,还可以开展学生座谈等方式,及时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与心得,整理教学随笔,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

7.美术教师要不断拓展自己的艺术视野

要想成为一名具有高学科素养与专业素质的美术教师,不仅要牢固掌握本专业的有关知识,并能传授给他人,还要让自己与其他专业联系起来,拓展自己的艺术视野,发现其他学科与美术学科之间的密切联系,拓展美术教学。美术教师把其他专业与美术结合起来,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使各个学科之间能够相互渗透,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避免了课堂的单调,而且还适应了现代教育的形式[6]。

(二)为美术教师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

现代教育形式愈来愈细,专业性强,而且更加多元化,面对紧迫的形势,美术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更新自己。这不仅需要美术教师自己的努力,还需要有关部门为他们提供一个科学、系统、合理的工作环境,让他们拥有足够的物资与经济条件。当他们感到压力较大时,有关部门要给予他们支持与鼓励,促进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此外,还要加强教师职业培训的开展力度,促使他们更好地进行学习。教师职业培训具有一定的长期性,即使美术教师拥有较为扎实与丰富的专业知识、学科修养和优秀的教学能力,仍需进行长期的在职培训,以养成对精益求精的钻研态度[7]。

二、结论

在现代教育改革进程中,美术被赋予了很多新的内涵,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地深化,这就对美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优秀的美术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学识,拓展艺术视野,使自己不断进步,从而提升自己的学科素养与专业素质。

美术教师学科素养与专业素质的进步、发展,需要具有一种积极主动的创新性和主动性,这样才可以让自己具有优秀的美术教学能力,让自己投身于现代化教育教学之中,从而提高今后的美术教学质量。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获取有价值的成长。近几年,随着国际社会在艺术教育方面出现的较多改变,致使以视觉文化作为核心的美术教育改变为了以创造力作为中心的美术教育,开发具有创意的思维需要以高阶的思维作为其基础。所以,教师在教学开展与教学设计期间应着重关注对学习的情境设计与开放,指导学生发展创意思维能力,让学生获取更具价值的成长。

美术教师专业素养的不断提高能够使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教师,其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旁征博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而做到积极主动地学习;其也具有高尚的人格与思想境界,能成为学生的好榜样,协助学生进行全方面的学习。具有高学科素养与专业素质的教师有优美的语言、文雅的举止、大方的神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带给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使学生拥有振奋的精神、高昂的情绪,能够积极主动、快乐地进行学习[8]。所以,我们要采用多种途径和多种方法,提高美术教师的学科素养与专业素质。

参考文献:

[1]王晓蓉.关于如何提高中职学校美术教师专业素质的一些建议[J].科学中国人,2015,(26):120-120.

[2] Zhang Y,Li W,Yan T,etal. Early detection of lesions of dorsal artery of foot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by high-frequency ultrasonography. J Hu zhong Univ Sci Technolog Med Sci, 2015,29(3):387- 390.

[3]邢瑞香.提高美g教师专业素质的有效途径[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5(4):202-203.

[4]王丽华.教师专业成长中的自我意识[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

[5]王珊琪.不断提高中美术教师的专业素养[J].青年时代,2015,(3):126-126.

[6]Izumi S, Muano T, Mori A, et mon carotid artery stiffness,cardiovascular function and lipid metabolis m after menopause[J].Life Sci, 2015,78(15):1696-1701.

[7]袁海芸.激发学习兴趣,彰显示范魅力――浅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教师示[J].画刊,2012,(01):34-35.

[8]尚尚.浅谈普通高校美术教师的基本素质[J].理论研究,2015,25(4):51-52.

篇4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美术;课堂教学

高中美术教学是美术教学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加强高中美术教育将变得非常重要[1]。以往高中美术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美术课堂教学更是出现“满堂灌”的问题,学生们的个性、创造力以及美感等均无法很好的表现出来。高质量的高中美术课堂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们对美的热爱之情,积极培养学生们的兴趣和爱好。伴随着新课标改革,我国的高中美术课堂教学逐渐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迎来了新课标下高中美术教学,本文针对高中美术课堂教学方法进行研究,以应对新课标下教育制度的改革。

一、新课标理念下要求美术教学更加贴近自然

美术作为一门艺术,其源自于现实,这样美术艺术融合于生活之中,如此才能够赋予艺术恒久的生命力。新课标理念指导之下,高中美术教学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教师需要带着学生走出教室,让学生们感受自然景色的美好。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完全放松身心,从自然界吸取创作灵魂。教师教学过程中应指导学生积极关注生活一点一滴用心体会生活,同时还应注意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细节,并将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提升到艺术层面[2]。

二、促进师生互动提升课堂活跃性

传统美术教学模式中其形式非常单一,而且教学的氛围并不好,新课标改革之后,很多高中学校开展美术教学中都非常注重提升课堂教学的活跃性。同时很多教师都是向学生单一灌输课本理论知识,进而引导学生们积极思考,使得学生们有自己的见解。随着新课标理念的形成,很多学校采用分组讨论模式,让学生们使用语言或者肢体动作表达思想教学方法,这样既可以拉近师生的距离,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们艺术创造思维。如高中美术教师让学生们多多参与画展,让学生们体会到画作表现形式,理解画作家创作意图。参观画展的时候,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现实问题,加强学生的思考问题能力锻炼,让学生们在实践过程中可以自我思考[3]。

三、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新课标改革之后,普通高中美术教学课堂中应积极提倡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并且还应积极引导主动探究艺术本质,主要探索表现方法和交流方式。让学生们学会艺术的思维方式去认识世界,进而促进其他学科课堂体系建设。高中美术课堂教育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若课堂中全部由教师讲解那么将会变成灌输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发展。通过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还会无形之中养成学生们不动脑筋的习惯。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该以一种教学模式来要求学生,应该更多鼓励学生参与交流,积极培养学生们的自我反思能力。

四、创设课堂活动问题情境

新课程标准尤其强调以人为本,课堂教学时应重视教学问题情境设置和教学环境创设。教师通过故事、表演或者音乐等形式来对具体的美术作品或者美术现象进行探讨,加深学生对不同美术历史事件和不同的区域文化有所认识。教师将美术课堂教学置于现实之中,让学生们自觉融入到生活,进而激发学生们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并在活动之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4]。

五、利用多媒体手段开展教学

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与其他学科比较,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伴随着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可以直观表达出美术画面。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让课本上的静态画面动起来,让学生们产生新鲜感,有利于提升美术课堂教学效率。新课标理念下高中美术课堂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并且通过多媒体技术还能够活跃课堂,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随着多媒体技术不断应用,美术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可以将创作流程、创作理念、创作成品展示出来。高中美术教学将多媒体手段教学纳入到今后教学之中,让教师通过多媒体手段来完善课堂教学的不足。

六、注重科学知识渗透

传统高中美术设置教学内容时,一般都是按照美术学科知识和技能进行纵向结构安排,进而忽视了美术学科和其他体系学科之间的联系。新课标改革制度下,构建科学完善的知识体系,强调美术课堂学习的科学性,提倡美术教学以学科教学为主,加强各种学科之间的知识融合和渗透[5]。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还应注重美术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之间的渗透,进而让美术教学内容更加全面。

七、结束语

随着我国角度制度改革,新课标理念的形成,使得高中美术教育更加注重提升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新课标理念下针对高中美术教育不断进行改革,积极改进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并以此培养学生们的创造力,使得学生的美术素养不断提高。本文通过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美术教育相关策略进行分析和探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措施以应对当前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牟琳琳.美术课堂引导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

[2]张贺双.教育传播学在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4.

[3]海日.中学美术课堂教学设计的主题思考[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篇5

随着时代的发展,为了适应新的社会与人才要求,在课程改革中再次体现了美术新课程其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特殊贡献。在重新新制订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中把美术学习定位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特征。所以在新课程标准下随着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改变,决定了美术教学中要注重与其它学科之间的整合,其中包括文学、音乐、地理、历史等,尽可能做到相关学习内容的链接,从而体现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拓宽美术课程的内容,加强与其他学科、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的教学方式与方法。通过相关课题的研究,笔者发现在美术课堂中进行学科的融合与渗透加强了教学中美术教育的人文色彩,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拓宽了学生视野,从而能更有效地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陶冶高尚情操和完善人格,并懂得如何学习、学会学习的方法。

高中学习阶段正是一个人一生中形成个人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这个人生重要的过程中,“美术鉴赏”课程能够用艺术语言来引导高中学生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文化观。因为中外优秀的美术作品往往反映了人类丰富多元的文化观念,“美术鉴赏”课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多元的文化观。优秀作品中一些人物形象、艺术家的故事,对处于青春期的高中青年学生来说,极有可能成为他们人生的榜样。

例如《美术鉴赏》教材中很多课题与其他多种学科都有诸多的整合与渗透。

第一课《美术鉴赏及其意义》中,对“鉴赏”一词有明确的解释:所谓“鉴”,就是甄别、归类、分析、判断,具体地说,就是要弄明白一件美术作品的作者、创作年代、材料、手段(方法)、语言形式和内容等直接呈现给我们的东西,以及美术作品产生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等相关知识。由此可见“美术鉴赏”不仅是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更是对历史、文化的研究与体会。反之,一件优秀的传世作品对历史也是一种记录。例如第三课《具象艺术》一课中出现的《清明上河图》就体现了具象艺术的记录功能。通过具象再现性美术的记录,我们可以对各种文化、时期、社会状况下的人类生活、面貌、情感、习俗等有了图像上的认识。

在《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一课,明确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的判断受到了时代性、地域性和艺术创新三个方面的制约。说明在进行美术鉴赏时,不仅要整合历史知识同时还有地理学科知识。不同的地域创作的美术作品可能会是截然不同的,这些因素也影响了美术作品的鉴赏和判断。

同样美术学科看似与科学学科没有交汇的,但却仍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在教材《艺术美与形式美》中形式美的规则中的比例与尺度就可以让学生联系物理学部分内容去领悟。

当然美术与信息技术和音乐学科间的联系更是密不可分。当我们现在进行授课时,利用有效、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可以把课堂从教室延伸到了广阔的互联网上……当我们利用多媒体技术导入适时的音乐情境时,把“凝固的音符”幻化为“流动的音乐”。

由此可见,高中《美术鉴赏》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和历史、地理、信息、音乐、物理等学科具有不同程度的整合与渗透。

笔者通过针对高中美术新课程中与其他学科相互整合与渗透的研究调查与整理,得出在高中新课程中充分整合与渗透相关学科的知识,可以使学生不仅学习了基本的美术常识和各类专业学科知识,而且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到人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科学技术的发展性,学科之间的交叉性、融合性等,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并引导学生学会了正确的学习方式,具体阐述如下:

一、课程间的相互整合与渗透可以有效促进教师教学质量

课程间的学科渗透不仅仅属于教学方法范畴,更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新教学理念的体现。它的实施与贯彻与教学质量的提升并不矛盾,相反有效的推进课程间的相互整合与渗透,对于提升教师教学质量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教师进一步提升自身学科素养。在实施课程间的学科渗透与整合的实践中,我们发现这对于教师自身学科素养的提升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不由自主地去主动探索学科间的渗透点、提升点和教育点,这对于提高教师对新教材的把握能力和学科知识点的重新组合都起到了促进作用,从而有效的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2.丰富教师的课外知识,提升教师的知识素养,促进教师的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兴趣提升和能力培养。推进课程间的学科渗透与整合,不仅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而且大大丰富了教师自身相关渗透与整合学科的知识,提升了教师的知识层面,扩大了教师的视野,从而使教师在课堂不仅能够充分展现渊博的专业素养,更能够充分展现自身广博的人文、自然科学知识,从而使学生对其产生极强的亲和力,“亲其师则信其道”,这种心灵上趋同性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会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3.催生新型教师文化和课堂文化,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推进课程间的学科渗透与整合,强调的是学科间的合作、探究,经过专家引领、交流碰撞、自我反思、同伴互助的探索过程,更能够有效地改变以往惰性、强势、竞争的教师文化,从而形成积极、民主、合作的教师文化和课堂文化,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二、课程间的相互整合与渗透可以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具有主动性、发展性和独特性的群体,因此在课堂上挖掘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基础。在实施课程间的相互渗透与整合的课题过程中,我们发现该课题的实施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拓宽学生视野,陶冶高尚情操和完善人格,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由此可见,在美术教学中进行多种学科的相互整合与渗透对促进教学,促进学生与教师的发展均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职业高中;美术鉴赏;有效教学;策略

职业高中美术鉴赏课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利用有关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一番切身的体验、认识、判断,充分挖掘作品中存在的涵义,调动学生的智力与潜能,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艺术修养及思想品格,树立科学合理的审美观、人生观、世界观。当前,我国职业高中的美术鉴赏课中还存在一些弊端,未能将学生的美术学习及其生活有机联系在一起,职业高中美术鉴赏课的实际教学中还有不少误区需要广大的美术教育者去改进。

一、新课程标准下职业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存在的几个误区

(一)一味地追求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

当前职业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的小组合作学习并没有明确进行小组合作的主要目的,时常让学生花费时间去讨论一些毫无价值的问题,难以全面挖掘小组各成员的智慧,有着明显的应付的特征。课堂教学虽然热闹非凡,但实际已经严重破坏掉了教学原本的功能,导致美术鉴赏失去了其真正的意义。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教育者未起到引导者的作用,未对学生进行智慧的启迪,未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这种教学极其的片面和庸俗,对学生美术鉴赏水平的提升没有任何的价值可言。

(二)片面强调自主性学习

随着美术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职业高中美术教学中出现了这样的观点:课堂教学上,教育者要少讲,要把充足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其自由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所有感受都是对的。同时,教育者要多赞扬学生,强调教育者不得用自己的主观意识对学生观点的正确与否做任何的判断,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以及学习的主动性。同时,这种观点还认为教育者若直接指出学生的感受是错误的,那么,其教育就存在很大的灌输性。教师若对作品进行一一解释,那么就走的是一言堂的教学模式。笔者认为这样的观点有着一定的不合理性,因为如果学生对作品的解释完全与作品的基本意义不相符,这就充分表明学生在鉴赏美术作品时茫然性很大,若教育者不及时给予必要的纠正,那么将会使学生的“自主”变为“自流”,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看起来是给予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但其实并未做到真正的自主,并且还会使得学生在这种自主学习下养成随意应付学习的习惯。

二、强化职业高中美术鉴赏课有效教学的具体途径及方法

(一)教育者应具备良好的人文意识和人文素养

美术教育者自身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而且还必须采用各种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意识,促进自身良好人文素养的形成。作为美术教育者,我们若连最基本的人文意识与人文素养都没有,那么很难将人文素质教育贯穿于美术教学的全程。此外,尊重也是吸引学生学习的关键因素,教育者所具有的人格魅力是学生对教育者尊重程度的界尺以及学生的模仿对象,在教育者的人格魅力的影响下,学生对美术学科产生了兴趣,进而产生了求知欲,这在当前的教学中是一种理想的教学手段,但前提是教育者必须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应积极引导学生把美术、自然、社会及其他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做一番深入的思考。我们将美术课纳入到人文学科范畴,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充分理解美术本体的同时了解广阔的世界,获悉优秀美术作品背后所隐藏的人文精神。如此一来,学生就会在美术作品的人文精神的不断熏陶下,养成良好的艺术修养与人文修养。

(二)突出学科本位

职业高中美术鉴赏课中的文化知识非常丰富,和历史、哲学及宗教等学科间的关系密切。但教育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少讲一些历史、哲学及宗教等方面的知识,要注重美术语言的教学,从而充分显现出美术课程的特点。教育者不得利用美术作品去探究历史、哲学理论以及宗教文化,而应在这些学科知识的背景下对美术作品进行分析与判断,从而实现职业高中美术鉴赏课最终的教学目标。

(三)运用先进的网络进行教学

在以往的美术鉴赏教学中,教育者均通过课本图片或者幻灯片进行作品的展示。由于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印刷品画幅的限制及幻灯片投影效果欠佳的影响,美术作品自身风采的全面展现受到了严重的制约,这对于美术鉴赏教学是十分不利的。所以,教育者应充分运用先进的计算机与网络开展美术鉴赏活动,这样才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学生也可以在多媒体教室里通过点击鼠标、敲动键盘来自主地选择美术作品,并利用网络与教育者、同学交流美术鉴赏感受。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美术鉴赏教学的效率也随之提升。

(四)增强课堂利用效率

一直以来,我们都积极引导学生在校园以外的场所来鉴赏美术作品,如博物馆、美术馆等,但有特定教室的课堂依旧是现代美术鉴赏教学的核心场地。首先,国内有不少职业高中在教学的视觉氛围布置上存在不合理性,有的依旧以黑板报或名人名言为主。西方国家的美术教室则不同,其在布置上注重发挥美术学科的视觉优势,让学生一踏进教室就切身体会到美术鉴赏的良好氛围,这是我国美术鉴赏教学在视觉布置上应该努力的方向。其次,教育者在教学中应积极为学生创设合理的学习情境,并融入到学生群体中,与他们进行互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例如,教育者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与需求,开展探究、合作式学习活动,从而激发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职业高中美术鉴赏课中,教育者应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有利因素,根据学生实况,大力推广创造性的、与教学规律相符的教学方法,从而促进职业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夏岩.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美术鉴赏课的有效性教学研究[J].大舞台,2012(12).

2.高巍.高中美术教学多元化策略[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04).

3.任周龙.高中美术鉴赏课有效教学的初探[J].新课程教研,2010(02).

篇7

众所周知,在县城高中中,美术学科几乎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虽然它存在的意义对于高中教育是不言而喻的,但在社会教育的实践中,教育的执行机构以及受教育者对于“教育教学”表面的功利追求,于是她――高中美术教学被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这一状况下,广大的县域美术教师在从业时,许多人迷茫了,仿徨了,不置可否了。其实,大可不必。每一个踏入社会的人,无论他身处何处,从事何种职业,都有一种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在诉求,它是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其社会价值的组成部分。马克思说:“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不能做”。所以既然选择并进入了高中美术教学行业,我们就应该努力在自己的工作领域立足于现状实现自我的价值,实现自己专业化成长,而不是蹉跎岁月,虚耗生命。每一位县城高中美术教师,应尽量利用和拓展目前的平台,来谋求作为美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之路。因为我们的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也就是我们作为县城美术教师的价值的实现过程,是在认识我们职业工作的教育意义基础上,不断提升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

县域高中的美术教学,目前面临怎样的现状的呢?它对于美术教师的专业成长有怎样的利弊呢?

普通高中的主要任务是升学预备教育,这是举国如此。在我们这样经济相对落后的苏北县城来说,学生通过高考谋求人生的改变,教育教学机构也以此为中心工作,就导致了美术、音乐、体育等非高考科目被边缘化了。因为不被社会、机构所重视,不少美术教师自己心里也妄自菲薄了。其实不必如此,我们也可以看到两点,第一,在学生心中,他们对于美术的艺术享受还是有发自内心的本能的向往的,实践证明只要教师重视并认真认真准备每一课,绝大部分学生还是可以被吸引进我们的“殿堂”的,这也应该成为每一位县城高中美术教师努力奋斗,完成专业成长的动力,其次,由于被边缘化而得到大量宝贵时间,恰好可以被教师利用,完成自我的专业化提升。

县域高中美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以教研组为单位,积极营造氛围,呼唤高中美术教师成长的内趋力

组内通过交流与沟通,宣传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性,使每位美术教师明确,美术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色抬美术的理论与技能知识水平,同时包涵教育教学的能力。只有具备这样的专业化水准,才能突出自己的专业的独特和个性魅力,体现出美术教师的职业是不可替代的,让每位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自我重视起来,消除他们的“惰性”。这样在校内的教研组,以点带面让它动起来,将能重不断衍射,把整组人的思想激活起来。每位美术教师明确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内容,要求,使每位美术教师自觉树立自我专业发展理想,朝着理想与目标自我塑造,自我压力,自我跟进,最后不断实现自我专业发展。美术教师的专业水平的专业化成长。

二、县域高中美术教师专业化的前提是教学的专业化

教学在密切结合课标,逐步提高教学水平。我们是从美术教师为终身职业的一个群体。教学是我们的首要工作,我们要跟上时代的节奏,要把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每堂课里。县域高中美术教师的专业化首先是教学水平专业成长。

首先,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这就要求我们认真备课,研究教案,做好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去探究和享受艺术之美,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激发他们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艺术是开放的,美术教师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承认他们对美术的不同认知,并给予积极健康的导引。

其次,要能够轻松而严谨地组织教学驾驭课堂,要想迅速有效地上好课,就要及时向有经验的同行们请教,选择性吸引同行们的成功之处,为我所用不要一味模仿。虽然模仿是提高教学水平的捷径,但在模仿中要不断调整演化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并结合自己的创新,使自己的教学能独树一帜。

再次,美术教师要重视教学反思的撰写。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每次具体课堂的总结,找到课堂问题会症结,进行纠正在修正中前行,这不仅是美术教学,其实各学科教师教学进步,无不如是。教师反思作为对教学实践及其成败得失进行反思,有利于教师及时总结教学中的得与失。而且写教学反思,不仅是实践的小结,同时又开启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之门,激活了教师的智慧。

最后,美术教师认真上好公开课,以后开课的教案构思到实际上课这一过程,对提高教学水平大有裨益。公开课都要做好充足的准备,要试上反馈,修正,磨合,最终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而经历了这个“痛苦的过程后,常常会觉得自己的教学水平会有一个不小的提升。

三、县域高中美术教师专业成长重点要落在美术理论与技能水平上的提高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没有比较精深的专业理论和技能,根本无法胜任不断发展的美术教学,所谓美术教师专业发展,则更是无从谈起了。

首先,县域的美术教师应注意通过阅读美术理论,美术史,美学等方面的理论著作或学术论文等,以提高自己对美术学科的较深认识。一般的县城由于经济等因素的限制,较大城市来说缺少美术馆、博物馆等,相对而言,县级的学生在美术鉴赏方面的能力相对较弱。美术教师要想上好高中美术欣赏课,就必须自己先博览群书,广泛涉猎,到大城市办事、旅游时,多看看美术馆、博物馆,以获取最新的美术咨询,开阔自身的艺术视野,这样就能在教学中,肆意纵横、旁征博引,学生也就会被深深的吸引,从而慢慢的跨进艺术殿堂的大门。

其次,作为高中美术教师专业技能必须得过硬。县级高中,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美术专业高考生,一般县城专业画室较少,学生多在学校学,当美术老师面对学生,而不敢出手示范,那就是笑话。在教学之余,美术教师还要坚持自己的美术实践,笔耕不辍,不断提高自己的美术创作能力。只有坚持理论与创作相结合,才能更加有效地拓展美术教师对于美术学科知识理解的深度与广度,才能既会“讲”又能“画”,教学就能充分体现美术学科的独特魅力。当自己的创作成果得到社会认可,有机会参加了社会专业团体,如书协、美协,这将使美术教师对自我价值的认可,也有了一个专业交流、学习的平台,使他们能更坚定地进行自己钟爱的美术教学工作。

四、美术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级活动平台,使其成为教师专业化的外推力

篇8

关键词:联系;结合;审美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4-060-01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造就学生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到作用,尤其是高中开设美术欣赏必修课目后,美术欣赏教育受到空前的重视,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进入重要的发展时期。高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新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更是层出不穷,口新月异,同一堂欣赏课,不同的老师由于教学观念、审美观念、知识修养、学生状况的差异有不同的教学方法。—般说来,高中美术欣赏现代课堂教学应重点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要把握学科特征

我们知道,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最重要的文化载体之一,是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的一种重要的意识行为,高中学生通过对美术欣赏的学习、参与文化传承和交流,陶冶情操,了解和形成以美术学科为特征的知识、能力、情感和个性。

把握学科特征,一方面要防止过分强调美术学科的特征。如上课大量使用美术专业名词、专业术语,或直接套用教材,将学生本来以为生动有趣,轻松愉快的美术欣赏课,上成深奥难懂的学术研究课,这既不符合高中学生的认识规律,也不符合美术欣赏的学科特点,学生享受美的愿望得不到满,美术的学科目标也难以实现,并将导致学生对美术欣赏兴趣的丧失,其原因在于美术老师没有将教材知识融会贯通,自我消化而深入浅出的表述出来。

另一方面就是要防止一味迎合学生兴致,将美术课上成历史课或政治课而失去学科特征,对美术的“边角余料”过多阐述,没有回到审美教育的主渠道上来,忽视了《大纲》中规定的美术欣赏的目的,教师口若悬河,学生也兴致勃勃,殊不知已误入歧途。如有的教师过多介绍美术作品的历史背景、轶闻趣事或过多挖掘作品的思想内容等,这都忽视了艺术作品本身所具有的审美功能,造成喧宾夺主。

要把握学科特征,教师还要准确把握高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目标,注重美术与其它学科,特别是子学科内在联系的研究,从大文化的角度了解美术与其它学科的共性,从学生熟悉的或已经形成的知识经验切入,让学生随老师设计的思路潜移默化地进入美术欣赏的学科知识中来,顺理成章、逐渐深人。如高中教材《美术作品的形式美》中对什么是形式美的教学可采用如下方法:先放一段事先准备好的外国流行歌曲(学生不熟悉的)。然后设问:你觉得这段歌曲美吗?(要选择学生喜欢的),它表现了什么内容呢?(由于学生不熟悉,对外文歌曲表现的内容一般不能描述),教师以此继续发问:你不知道歌曲表现的内容,那它美在哪里呢?(学生一般都能问答出它美在旋律、节奏、音色、音质上来)。教师在此基础上归纳:旋律、节奏、音色、音质就是歌曲内容的存在方式,它所产生的美感,我们就把它叫做形式美。美术也有形式美……进一步展开。

这样从学生兴趣所至的子学科入手,既把握了学科特征,又在欣赏美中深入浅出地传授了审美知识,有利于学生触类旁通地形成知识系统和审美经验。

二、要基础知识学习和作品欣赏并重

美术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美术作品的欣赏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作品欣赏重在感受美,知识学习重在研究为什么美。美术基础知识是美术欣赏所必需的“拐棍”,如果说欣赏是一把锁的话,基础知识便是一把开锁的钥匙。如果美术欣赏课教学只重视对作品的直观感受分析,而忽视广美术基础知识的学习,缺乏对作品的形式要素的探究,其结果必将导致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欣赏方法难以掌握,欣赏能力难以形成。

美术欣赏只是停留在简单甚至肤浅的层面上,高层次的美术欣赏应以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为理论支撑,就像欣赏一辆好车,如果不了解汽车的构造原理、引擎马力、气缸容量以及驱动方式、安全措施等技术性能,那就不能感受到一辆好车的真正魅力。

篇9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高中美术;教学思考

普通高中美术新课程实施以来,作为第一线的实践者,我与大多数的同行一样,满怀热情地投入到新课程的改革中,课堂出现了新的活力,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空前高涨,有了很多从教近十年来从未有过的收获和喜悦。

课程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大势所趋,不是一两个专家能说了算的,我们为什么不能以一颗宽容的心,一种发展的眼光看待我们的新课程改革呢?

下面我谈一下我对美术新课程改革的理解和认识。

中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知识框架,从全新的角度,按学习活动方式划分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强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强调参与合作、强调情感体验,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通过美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新教材的 “新”体现在美术学科本体的回归,高中美术课是一个普及性的教育,它让学生了解到高中的美术学科,并不仅仅是只有“欣赏”这一单独学习内容,而是还包含着更多内涵,如设计、工艺、摄影摄像等。

新课改美术学科的具体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基本教学理念的变化——新课程更加注重学习方法和过程,倡导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艺术的本质特性和文化内涵,更加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用美术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方法,表达与交流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设计思路和内容标准发生的巨大变化——新的高中美术课程增设了反映美术学科发展成果的现代设计、现代媒体艺术等内容,设置了“美术鉴赏、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现代媒体艺术”五个内容系列,九个模块的教学内容可供学生选择。

具体课型设置上也产生的较大变化——如新教材将“美术欣赏”课转变为“美术鉴赏”课。一般意义上说,美术欣赏指领略与玩赏,局限于感知、想象、情感体验等感性认识方面,注重“赏心悦目”的审美过程。而美术鉴赏是高于一般欣赏水平的,是从哲学、美术学、历史学、社会学等角度对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艺术技巧、思想内容、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分析、鉴定、鉴别、评价与评论后,所作出的审美价值判断。美术鉴赏相对于美术欣赏更深一层次,新课程标准对“美术鉴赏”学习的要求更为具体,即:懂得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恰当的使用美术语言,以自己的观点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描述、分析、解析和评价艺术作品,并与他人交流;新教材在内容拓展的同时,更注重美术鉴赏基本方法的学习。

课程的改革不仅是内容的改革,也是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美术教师应如何面对新课程改革呢,一味的找客观原因,发牢骚是不可取的,更不应该把矛头指向我们的教育改革专家,对其进行人身攻击。我们应该认真领会新课标的精髓,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上好我们的美术课,这才是目前高中美术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要在改革中反思、探索。为此,我感觉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构建超越学科的生态型知识结构,加强美术教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美术教师大都具有美术专业知识和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对强调学科知识的常规教学胜任自如。美术新课程却更强调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强调美术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培养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等等这些要求促使我们美术教师要紧随社会发展,学习与美术课程相关的其他新技术、新知识,学习促进学生思维和人格发展的教育教学方法,形成开放状的生态型知识结构,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学生接触到不同时代和题材的作品,这些作品既是从艺术角度进行审美欣赏的材料,也是从历史文化的角度了解历史事件、社会生活、东西方文化差异和人复杂情感的材料。它大致可包括三个方面:

1.美术课与其他学科:如历史、政治、文学、哲学、地理、宗教、甚至物理、化学互相沟通、互相联系、互相渗透。只有加强美术教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才能胜任高中美术教学,我们要以丰厚的专业技能知识、渊博的美术史论、文学、历史、哲学等知识为底蕴,以积极饱满的工作热情为保障,以广博的教育教学知识和丰富的教育教学方法为指导,在课堂教学中才会如鱼得水,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美术学科自身各领域(或门类)之间的综合。如绘画与设计结合、设计与鉴赏结合等,另外主题性的美术表现,也可以有综合材料、综合资源整合运用。

3.课堂教学与课外美术活动综合策划。体现为美术课与社会生活实践的结合沟通,使同学们在综合性学习中,得到一定的社会文化知识和经验的积累。

二、积极构建道德课堂,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教学手段,让学生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美术新课程要求教师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组织教学活动,注重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们内在的发展需求和美术教学相吻合,实现学生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以“一切为了学生”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的个性意识和创新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和学生分享知识、交流情感、体验和观念,从而达到教学相长。

三、教师要自主整合开发课程资源,开设校本课程,将丰富多彩的乡土美术引入课堂。充分挖掘、开发整合各种课程资源,调整课程内容。由于乡土美术包含着广泛而独特的地理知识、历史遗迹、民俗文化、民间故事等内容。让学生通过美术教学认识传统的地方文化,不仅有利于乡土文化艺术的传承,也有利于乡土美术教育的发展,容易激发学生对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的喜爱之情,培养他们民族美术的认同感。从而使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

高中美术新课程改革的目的,不是把学生培养成艺术家,而是着眼于全面素质和艺术品位的提高。通过美术学习,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和艺术敏感性,让学生掌握一些美术技能技巧。美术教师只有付出更多的智慧和精力,认真解读新课程标准,提高课堂效益,创新求变,才能实现高中美术教育的目的。

美术新课程标准是否得以顺利实施,关键是它直接的使用者——一线的美术教师是否能领会它的精髓并运用到我们的教学中。作为新时期的美术教师,我们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承担起新课程改革的重任。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积极构建道德课堂,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被动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学习,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贡献一份力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汹涌奔流,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这场变革给教师带来的不仅是严峻的挑战,更是不可多得的机遇,在这场变革面前,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做出自己的回答,找到自己的位置,坚定自己的立场。

篇10

美术鉴赏是普通高中美术课程五大系列中的第一个系列,是满足高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需要的高中核心课程之一,是云南省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中的必修模块。经过课改后几年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实践和研究,我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策略有了自己的感想。

一、正确认识高中美术鉴赏课程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美术鉴赏课程对于学生来说,具有重大价值:可以陶冶学生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有助于传承人类文化艺术,形素养;能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获得多种情感体验,促进身心健康;能受到多种情感教育,更好地感悟生活。

教师首先必须充分认识美术鉴赏课的意义和价值,明确自己身上担负的教育责任,要引导学生明白学习美术鉴赏的重要性,师生都不可以认为它是“小学科”,从而马虎对待、简单学习,必须重视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助力学生成长,让“小学科”发挥大作用。

二、挖掘美术鉴赏课程具有的人文主义性质

人文科学关心人的发展,它与自然科学是互补关系,谁也不能代替谁,它们二者就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双翼。美术是人文学科的核心之一,美术鉴赏课程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古今中外的美术作品中蕴含人的愿望、情感、道德、尊严、智慧、美、爱、自由等人文特征,因此,人文性质是美术鉴赏课程的基本性质。

教师必须充分了解美术鉴赏课程的人文性,一方面应主动学习人文知识,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做好知识储备。另一方面应将人文主义精神融入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使学生受到人文主义精神熏陶,促进学生认知发展,帮助学生建立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根据学生现有知识水平与接受能力开展教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果知识学习过于脱离他们已有的学习和生活经验,难以理解和接受,就会失去学习兴趣,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因此,我认为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千万不能脱离学生实际,脱离他们现有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如果过于强调专业性知识的学习,则会导致学习层次过高,理解难度过大,学生必然难以接受,教学也无质量可言。必须明白普通高中美术课程不是为了培养专业的美术家,而是为了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我校的高中生百分之九十来自于农村,对于美术知识、美术作品和美术鉴赏,他们的知识范围和实际体验都少得可怜。因此,我尽量结合他们现有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和理解能力开展教学,站在学生角度,尽可能把内容与他们的学习经验结合起来,采用学生能接受的语言、能明白的例子进行教学。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觉得好学,进而乐学,教学才能一步步走向深入。

四、充分利用美术课程资源,进行合理化选择

美术课程资源主要包括学校资源、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网络资源。教师不能只依靠一本教材教学,而要善于利用各种美术课程资源。那如何利用课程资源呢?我认为,教师一方面要经常思考:我可以利用的美术课程资源有哪些方面?哪些具体内容可以融入我的教学?怎样融入教学才最好?另一方面教师平时要勤于观察和积累,自觉养成好习惯,凡是遇到能用于美术鉴赏教学的资源和信息都要保存或记录下来,包括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并进行适当整理,然后创造性地将这些收集到的资源融入教学中。我平时就很喜欢收集社会、生活、新闻、报纸、网络等方面的资源信息,然后将它们合理地运用于教学中,这些多方面的资源信息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特别是取自我们身边的事例,学生特别容易对它产生亲切感,学习更主动和投入,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

五、充分利用本地资源,教学中融入地方特色

美术鉴赏涉及民俗特色、民族风情、社会历史、生活习惯、风景名胜、地方产品等方面内容,而且各地方都有丰富的地方课程资源,如果能很好地加以利用,不仅是对课程内容的有益补充,而且能引发学生对本地传统和历史的关注,还能帮助学生将课程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更好地理解美术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

我的家乡有许多非常好的资源,如我将腾冲的玉石雕刻、油纸伞、皮影戏融入到《什么是美术作品》一课中;将松山战役引入《战争与和平》一课中;将本地傣族服饰、腾冲和龙陵的农民画融入《不同的歌声》一课中;将易罗池灯会、端午节花街、傈僳族的“刀山火海”引入《各异的风土人情》一课中,等等。这样的课程设计不仅让学生兴趣大增,同时了解本地文化,进而产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对于传承本地优秀历史文化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另外,我因地制宜积极尝试开发校本课程。如因我校背靠著名的太保山森林公园,校园依山而建,景色优美,环境优雅,又紧邻历史悠久的佛教玉佛寺、道教玉皇阁,加上学校思齐台孔子塑像所代表的儒家文化,形成难得一见的“三教合一”现象。另外校园内还有明朝三大才子之首杨升庵的故居等,综合以上因素我设计了《发现之旅――我的美丽校园》一课,让学生带上相机分组寻找并拍摄校园之美,为拍摄的照片配上优美的文字,最后各组利用多媒体向大家展示本组作品,学生积极主动,兴致高涨,展示的作品和优美的文字具有内涵和深度,不禁让我惊叹于学生的非凡创造力。此时此刻,“美”的发现和感悟已相互交融,“美”的内涵已得到悄然延伸。

六、教学要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

课程改革后的美术鉴赏教学不应只是单纯地赏析和理解,还应与生活相联系。我认为与生活相隔离的美术鉴赏教学是空洞的,只有将二者紧密联系才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应用。美术鉴赏对于学生以后的成长、生活都有重要意义,这也是我多年开展美术鉴赏教学的观点之一。

在教学《战争与和平》一课中,我引入发生在2014年3月1日昆明火车站的暴恐案和仍在战火中的叙利亚作为例子,让学生观看我精选的图片与视频片段,残酷的现实生动阐述了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深重灾难,引发学生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祈盼,取得很好的效果。这样的实例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感悟,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生命意识和关爱生命、热爱和平的情感态度。

七、教师要加强综合性学习,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

在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时,不仅只是进行形式上的简单了解与认知,还需要结合其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社会风貌、地域特色、生产发展水平等方面知识,对它进行全面和深入的感悟与赏析,有时还需用到文学、音乐、考古等领域知识。如鉴赏唐代仕女画需了解当时社会生产发展、审美取向、社会文化等知识;了解不同地域的建筑特色需结合当地地域风貌、自然条件、人文风俗等因素进行。因此,美术鉴赏课程的学科综合性非常强,涉及的知识面也很广,教授这样的课程,如果教师只具备单纯的美术学科知识,是远远不足以有效开展教学的。

所以,高中美术鉴赏教师除了具备较强的学科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备广博的多学科、多领域知识。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自觉加强综合性学习,多学习历史、文学、音乐、地理、人文等方面知识,多了解有关社会风貌、生产发展、社会思潮、地域特色等方面内容,才能有效将这些知识引入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帮助学生走上审美大道。

八、灵活设置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大胆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