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新创业的知识范文

时间:2023-12-05 17:32: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创新创业的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于创新创业的知识

篇1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高职;实训基地;建设;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4-0127-02

2010年4月22日,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加强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强调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内涵是:面向全体学生,结合专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高职院校作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生力军,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如何适应创新创业教育的需要,为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提供支撑平台,是一个亟待探索的实际问题。

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实训基地建设模式

(一)探索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新模式,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提供真实的实践平台

生产性实训基地是完全按照企业化模式运作的经济和教育综合体。学生实训教学的过程就是实际生产操作的过程,通过带有生产任务的实训项目,让学生在完成生产任务的过程中体会实际工作的要求,积累工作经验,实现学生与行业的“零距离”接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生产性实训基地采取校内外一体化的建设思路,采用校企结合的方式来建设,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产业学院模式 由高职院校和具有相当规模的企业在理念、机制、模式、条件上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深度合作、互动双赢的校企联合体。产业学院以提高企业生产(经营)能力与效益为第一目标,以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与训练能力及效果为第二目标。如我校与浙江物产物流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建设的“浙江物产―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物流产业学院”,依托浙江物产物流投资有限公司在杭州、台州、武义等地的物流基地,由企业提供土地,学校出资购置一批先进的物流运输设备设施,建立基于ICT的视频互动系统,共同建设具有强大的区域辐射功能,既能承担学生专业顶岗实训任务,又能面向社会经营的综合性物流基地。

工厂模式 即“引厂入校”,建立“前厂后校”或“前校后厂”或“亦厂亦校”等模式,把工厂搬到校内。如我校通过“请进来”的方式与浙江物产元通(机电)集团有限公司合作,由学校提供厂房,双方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建设“元通快修下沙分店”。由元通集团负责经营和管理,学校汽车专业教师担任技术总监,学生在校内即可以实现顶岗实习。

技术应用性公司模式 为了实现培养创新型高素质技能人才实践环境条件,我们注册建成了以服务于企业生产经营第一线为主旨的技术应用公司。技术服务性公司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载体之一。这类公司的目标有三,一是为企业一线解决技术应用性问题;二是获取技术应用实践培训的案例及训练条件――培养创业与创新人才;三是适当创收。如学校汽车专业的学生,在技术应用性公司中参与研制了“开放式汽车故障诊断教学鉴定平台”,这套仿真教学设备的各种电器与电控系统教学鉴定系统的设计应用了现代化物联网技术,具有系统仿真教学和在线教学功能,填补了国内实践教学中的空白。

工作室模式 “公司化”的工作室能真正与社会接轨,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强化“创业实践”,如艺术类专业的工作室、电子类工作室和计算机工作室等。这些工作室从社会上承接相关业务,按照相应的业务流程对接课程改造成为系列实训项目,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完成设计、策划或制作,其成果交由市场或客户检验。实训与经营性生产融合,学生能够在完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通过项目化实训培养技能,体验劳动价值。

(二)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和配套设施

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是创新创业教育观念转化为教育实践的桥梁和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

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推动创业实践,促进科技和创业教育成果转化。成功的创业实践既能有效地验证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效,反过来又能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更好地开展。要开展创业实践,就要有阵地,否则只能在电脑上虚拟,在纸上设计,因此创新创业教育的落脚点是建立实践基地或场所,让学生边学习、边实践、边创业,通过开展创业实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锻炼创新能力,训练其市场开发和经营能力。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创新项目孵化基地(研发公司) 学生根据承接的浙江省大学生科技活动创新计划、学校的挑战杯创新项目、创新创业综合实践项目等各类项目任务的需要,经创新创业管理服务中心临时注册,进入项目孵化基地开展项目的研究与创新工作,时间一般比较短,以完成某一特定项目为基础,有条件的也可以正式注册。

创业项目孵化基地(模拟公司) 学生团队按公司性质经创新创业管理服务中心注册,具有稳定的业务来源和较长期(1年以上)规划,经过一定时间的孵化,可以具备正式注册的条件。

创新创业管理服务中心 创新创业管理服务中心作为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大学生创业园和科技园的管理和服务部门,主要设置如表1所示的几个机构。

(三)建立大学生创业园和科技园

通过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的培育和孵化,一些项目可以转入大学生创业园和大学生科技园,可以享受最为优惠的政策,主要依靠政府的政策支持,一是给予人事和户籍、免费风险评估、政策培训、无偿贷款担保以及部分税费减免等政策支持;二是设立创业基金,给予租金补贴、无息贷款、启动(种子)资金支持。还可以接受最为系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如提供经常性的咨询、指导和跟踪服务,如我校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合作建立的物流科技园,已经成为促进科研转化、孵化科技型初创企业的摇篮,已经有多家单位入驻,在科技园内创业发展如鱼得水,在业界亦已崭露头角。

实训基地管理与运行创新

(一)在创新创业组织机构管理上推行“准社会化管理”机制

“准社会化管理”机制,就是学校成立学生创新创业管理服务中心,学生开办公司程序完全社会化,同时对相关人员的职务、分工、业务联系等结合专业提出总体要求和指导性意见。例如,创业区各公司的办公室主任、秘书职位优先推荐文秘专业的学生担任;财务会计由金融、财会专业的学生出任;对外联系开拓市场业务的岗位,营销专业的学生则是首选。

所谓“准社会化管理”也就意味着任何一名学生担任任何一个职位都须经过竞争、考核筛选后由学校主管部门按公司、企业组织程序正式任命上岗或下岗。对于学生创办的某些专业社团公司,如旅行社、电信等主要由对口专业学生加盟,依托社会知名大公司联合运作管理,直接面向市场。这种“准社会化管理”,一方面,学生通过承担相应工作,学习处理各种社会交往关系;另一方面,及时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社会实践,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能力得到全方位提高,满足了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的要求,保证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二)以项目为载体,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创意”能力

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是教育,核心是创新创业,载体是项目。通过一系列具体的创新创业项目,引导学生参与科技创新,体验创新创业过程,提升从事创新创业的基本素养、基本技艺和基本能力。让项目团队进入实训基地,不仅可以提高现有教育教学资源的投资效益,而且可以推动实践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建立开放的实践教学体系,使课内实践教学与学生科技创新实现有效结合。项目来源主要有两类:一是学校依托与合作企业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以应用项目为载体,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应用课题研究,如生产工艺的革新、管理流程的优化等项目;二是依托省大学生科技活动创新计划以及学校设立的创新创业综合实践项目,积极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申报项目,让学生接触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探索新领域,鼓励学生发明、创造、实践,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注重校内专业实训基地的共享与互通,为培养复合型的创业人才提供支持

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培养复合型人才,这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高等教育适应科技进步的现实性选择。“复合”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就是不同的两者或两者以上的合成。复合型人才,是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人才。针对以商科人才培养为主的办学特质,在创办高职之时,我校就大力倡导以工科知识为依托的商科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通过校内实训室的共享和开放,让经济、管理等专业的学生,能够具备专业岗位相对应的工科背景,如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可以在产品陈列室进行金属材料、化工原材料、建筑材料等商品识货技能的训练;汽车营销专业学生可以在汽车实训基地的汽车结构、汽车文化等实训室进行相应的实训,使学生能够熟知汽车的基本结构,在汽车的性能、特点、使用要求、维护保养等方面给购买者提供可靠实用的建议,以取得购车者的信任。

(四)增强校内实训基地的企业文化氛围,提高学生对创业环境的感知

在校内实训基地营造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对于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加强实训基地自身的发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经营实践中所凝结和积淀起来的价值观念、精神力量、经营境界以及广大员工所认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企业文化环境,把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进行有机的结合,可使学生更快地成为社会人和职业人。实训基地可通过与所服务面向的主要企业合作,引入典型工作任务(产品)相关企业的企业理念和职场箴言、生产工艺流程、产品技术规范、企业质量标准和安全规范等,并以标语、图表等多种形式布置在实训场所内,使学生身临其境,时时感受到企业文化的精华,处处体验着企业理念的浸润,耳濡目染地接受职业素质养成的潜性教育。

综上所述,通过多种途径的建设,要努力将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打造成集“创业思想集聚中心、创业项目研发中心、学生就业创业中心、学生实践教学中心、科研成果转化中心”于一体的“工学结合”示范基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为学生就业创业、创新人才培育、科技成果转化等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徐秋儿.产业学院:高职院校实施工学结合的有效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7,(10).

[2]葛高丰,王伟.“三基”一体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9).

[3]詹碧华,田园,等.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硬件资源开发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09,(4).

篇2

关键词:新创企业;国际扩张;组织学习;企业绩效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9)06-0077-05 收稿日期:2009-09-30

一、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企业跨越国界寻求新的市场或建立新的生产基地。学术界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并形成了一系列的企业国际化理论。过去,当我们提到国际化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规模庞大的跨国企业利用其资源优势在全球范围内扩张,理论界也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了大型跨国企业上。然而,理论和实践的背离使得上述想法受到了根本的挑战。20世纪80年代末期,全球经济中出现了一种特殊的国际企业,它在创业的初期或创业很短的时间内就开始涉入国际市场,而且国际化程度相当高。这些企业在短短的几年内就展示了一条快速国际化的路径,形成了新创企业国际化这一特殊的现象。它们在建立的早期阶段从多国资源中寻求竞争优势,并在多国进行产品销售,此现象同时发生在很多国家和地区。这些国际化企业通常规模较小,但却能成功地在国际市场上和设立很久的大型公司竞争,其背后必然存在着值得深入探讨的东西。许多文献高度关注并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

以前关于新创企业国际化问题的研究,主要侧重于阐述技术知识、技能、资源、学习、进入模式、新创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机理的特殊性以及新创企业国际扩张的重要性等方面。另外,绝大多数的研究对象几乎都是国外新创企业,尚缺乏对我国新创企业的具体研究。本文针对我国国际新创企业的特点,研究新创企业国际扩张、组织学习与其绩效的关系。研究成果可以为我国新创企业的“走出去”战略提供理论指导,对我国新创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培育竞争优势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二、文献评述与研究假设

1 理论模型

图1概括了本文的研究模型。本文重点研究新创企业国际扩张的两个方面:国际多元化和国际市场进入模式。我们认为,国际多元化和国际市场进人模式可以影响企业的组织学习,组织学习进而影响企业的绩效;进一步,新创企业的国际扩张也会对企业的绩效产生直接的影响。另外,根据以往的研究,国际多元化程度不同,企业也会选择不同的进入模式。

2 新创企业国际扩张与组织学习的关系

(1)国际多元化与组织学习

新创企业国际多元化说明企业逐步依赖国外市场作为增长和提高绩效的手段。Johanson等(1990)的研究表明,企业的国际化实质上是一系列经验学习的过程,国际化进程的主要特征就是通过参与不同国外市场阶段来进行持续性学习。同时,国际经营的多元化可以促进企业的组织学习。企业的国际化促使了组织学习的发展,企业一旦作出国际化经营的决策,为了减少不确定性,通常都会通过出口贸易来获取相关知识和经验,而这显然是一种学习过程。这些观点说明:

假设H1:新创企业的国际多元化对其组织学习存在着正向的影响。

(2)国际化进入模式与组织学习

尽管国际化阶段理论认为企业的国际扩张呈现一种演进模式,但是,一些创业型企业会放弃某些阶段,直接采用较高的控制易和较快的国际化推行速度,而这些交易要求企业与多个国际市场的主体建立密切的联系。新创企业采用较高的进入模式和较快的国际化推行速度,可以显著提高企业组织学习的能力。这类进入模式通常要求企业与市场、客户之间保持密切的联系,这就增加了企业接触不同信息来源的机会。同时,较高的国际化控制模式和较快的国际化推行速度,要求新创企业加强与市场、客户的联系,这种密切联系有助于企业的快速学习。由此,我们可以得出:

假设H2:新创企业的国际化进人模式对其组织学习存在着正向的影响。

(3)新创企业国际扩张与国际化绩效

以往的研究表明,从事国际经营的新创企业的绩效通常要比没有从事国际经营的企业更好。Feeser等(1990)发现,增陡幅度较大的新创企业从国际市场获得的收入比增长幅度较小的企业要高。Bloodgood等(1996)指出,企业的国际化强度与其经营收入之间存在着正向的关系。随着企业进入更多的国家,它可以在更广阔的市场方向上运用其技能和产品,从而提高其增长幅度与盈利能力。国际扩张使企业与各个市场的重要客户保持密切的联系,使它们能够较经济地获得关键资源。国际多元化可以使新创企业进入市场网络,并从中受益(Hitt et al,1997;Weerawardena et al。2007)。所以。新创企业选择不同的多元化和国际进入模式,都应对企业的绩效产生积极的作用。由此可得:

假设H3:新创企业的国际多元化对其国际化绩效存在着正向的影响。

假设H4:新创企业的国际化进入模式对其组织学习存在着正向的影响。

(4)新创企业组织学习与国际化绩效

当新创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时候,它虽然会面临不确定性和一定的危机,但这会促使他们加强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特别是由于动态能力的加强和技术的深化,借助国际扩张,新创企业还可以利用自己特有的资源和能力来实现增长和盈利收益。组织学习是一个知识收集的过程,通过知识的收集加工和再吸收,可以促进企业进行创新,还可以促进企业组织结构的优化,从而有利于企业在国际扩张过程中绩效的提高。新创企业的国际化扩张。促进了组织学习,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会促进企业国际化绩效的提高。由此,我们可以得到:

假设H5:新创企业的组织学习对其国际化绩效存在着正向的影响。

(5)新创企业的国际多元化与国际化进入模式

在国际多元化经营的企业一般具有较为全面的知识结构和较为雄厚的技术力量,这种能力会促使这些企业倾向于在国外建立一个新的企业,而不是收购当地的企业。在不同国家的市场中开展业务的企业,要面临各国的市场差异,要应对不同的需求特点、竞争对手、供应商和合伙人。除此之外,通过与当地知识库的互动以及不断面对新的创新系统,国际经营环境的多元化可以帮助企业增强其知识储备。这可以促使企业在国际化经营的时候选择更高的进入模式和更快的速度。国际化多元化程度较高,企业掌握比较多的国外市场知识,在选择较高的进入模式时将面临较小的投资风险。可见,企业国际多元化程度的提高,会使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的不确定性大大降低,企业将倾向于选择较快的国际化进程。

假设H6:新创企业的国际多元化对其国际化进入模式存在着正向的影响。

三、研究方法

1 变量操作性定义与衡量

(1)国际多元化

新创企业国际多元化说明企业逐步依赖国外市场作为增长和提高绩效的手段。本文中是指企业在国外经营的范围。国际多元化主要包括四个组成部分(见图1)。

关于新创企业从事国外经营所在的国家数量的测量,由于涉及商业机密,不可能得到较详细的数据,我们在问卷中采用较模糊的问法,然后得到一个平均数据;国外市场的技术多元化在本文中将参考世界经济论坛(WEF)编制的世界技术报告(06-07)中各个国家的技术分数进行衡量。在问卷中通过提问“目前公司的主要国际化业务集中在哪些国家和地区”,然后将填写的国家技术评分平均化,作为考核技术多元化的指标;文化多元化的衡量参考Hofstede(1993)的国家文化划分法。主要通过问卷评分来调查;地理多元化一般是通过熵标准来衡量的,这个熵标准是根据本国市场以外的国际上市场的收入比例确定的。

(2)国际化进入模式

关于国际化进入模式,本文主要从控制程度和推行速度两个方面进行衡量。控制程度将根据出易、许可协议(包括许可证协议、特许经营、交钥匙工程或管理合同)、合资企业、直接收购当地企业和新建企业的顺序,控制程度从低到高的顺序。推行速度将通过问卷调查,为问卷第二部分6个题项。研究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

(3)组织学习

学者们对组织学习尚未形成共识,而对衡量一个组织或团队组织学习的程度,各研究对组织学习的操作性定义也并不一致。组织学习的操作性定义与衡量,总体上是由研究者依实际研究情境来加以诠释的。其中。由Sinkula等(1997)所发展的量表对组织学习内容的衡量较为完整和全面。本研究采用他们的量表并加以修正,其中包含3个构面。该量表将组织学习视为由学习承诺、分享愿景和开放心智等3个构面所组成。

(4)国际化绩效

Murphy等(1996)将国际化绩效定义为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达成特定目标的程度。本研究采用这一定义,并分为两个方面来衡量。第一部分为财务绩效,衡量的是销售增长率、市场占有率、营运净利率、投资回报率、运营成本和产品利润率;第二部分为非财务绩效,衡量的是新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能力。共有8个题项,也是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衡量方法与其他指标一样。

2 研究对象与问卷设计

(1)研究对象

本研究为确保测量工具的效度及信度,国际多元化、国际化进入模式、组织学习和国际化绩效等概念的操作性定义及衡量方法,主要采用国外已发表的学术论文中成熟的量表,同时根据研究内容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做部分适当修改,成为初步的问卷。

本文以我国国际新创企业为研究对象。关于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国内都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本文中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实际调研的经验,认为新创企业需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从成立之初6年内,开始进行相关的国际化业务;目前国际化的业务比例至少占公司总业务量的10%以上。

(2)问卷设计

本文根据以上的变量和操作性定义,结合国内外已经成熟的量表,制作出研究的调查问卷。根据研究对象的特性和各地区的经济水平,重点选择四个地区进行调研,分别是河南、广东、江苏和东北地区。主要采用走访、邮寄、电子邮件等方式,共发放各种类型问卷320份,回收142份,其中有效问卷114份。按照结构方程模型的要求,有效记录个数必须达到变量个数的10倍,基本满足条件,因此可以认为本次调查的过程和结果基本满意。

3 结构方程模型的设立

本文采用结构方程建模(SEM)对新创企业国际扩张、组织学习与绩效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对我国新创企业同际扩张、组织学习与绩效关系所建立的结构方程模型包括测量模型和结构模型两大部分。根据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将各变量分解为潜变量和观测变量,并用不同的符号表示出来,如表1所示。

四、数据分析与解释

1 模型的估计评价

本次调研的行业分布比较分散。通过对企业成立至开始国际化进程的时间进行统计,发现成立3―5年内开始国际化的企业占到54.4%。为了更好地了解有效问卷的基本情况,本部分将对有效样本进行基本的统计分析。包括平均数和标准差等。对于变量的信度检验采用Cronbach α系数值来进行。结果显示,各变量的Cronbach α系数值均大于0.35的最小标准,内部一致性较好。信度可以接受。

本部分在利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处理分析后。将采用AMOS16.0对整个模型进行验证。

利用AMOS16.0对模型Ml(本文的初始模型)进行验证分析与评价。X2/df>5,且GFI小于0.9,所以模型MI拟合得不太好,需要对模型M1进行修正。

2 模型的修正

本文通过对模型Ml的修正指数(Modification Index)进行研究,发现e8和e10的修正指数最大,两者可能具有一定的关联度。e8表示Y12(分享愿景)的残差,e10是Y22(非财务绩效)的残差。分享愿景指的是组织中的主管会将公司未来发展的愿景与员工互相分享,而非财务绩效主要包括新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能力。从理论上可以发现,如果主管不太愿意跟下属进行沟通,那么员工很难会对市场开拓和新产品开发等方面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因此,e8和e10具有某种相关性。

对模型M1进行修正以后,得到模型M2。计算表明,国际化绩效与组织学习(p>0.05)的回归系数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模型中潜变量组织学习对潜变量国际化绩效的路径系数与零没有显著的差异。这说明对于采集的有效样本数据,这两个潜变量间的影响关系并不存在。因此,应继续修正模型M2,删除组织学习与国际化绩效的路径,得到修正模型M3。可以看出,模型的X2/df=3.992

前面路径系数(或因子载荷)没有经过标准化,称作非标准化系数。非标准化系数存在依赖于有关变量的测量单位,在比较路径系数(或因子载荷)无法直接使用,采用标准化系数,可以直接比较不同系数作用的大小。由此,给出最终修正模型M3的标准化系数表和标准化整体结构图(图2)。

3 研究假设检验情况

通过图2可以看到各个变量之间的路径系数。各个路径系数达到了显著的水平,由此可知假设H1,H2,H3,H4,H6都获得了证实。由于在模型M2中组织学习对国际化绩效影响的路径系数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由此在本文模型中可以认为组织学习对国际化绩效没有影响。最终修正模型M3删除了两者的联系,重新计算各个变量的影响关系,且各个拟合指标符合预先设定的要求,因此模型M3符合要求。

表2给出了本文中各个假设的检验情况。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对新创企业国际扩张、组织学习与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的研究,主要结论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我国国际新创企业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且发展迅速。通过大量的问卷调研,发现国际新创企业分布范围很广,大多在成立3~5年内就开始了国际化经营,且国际化销售比率多数超过总业务量的10%。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水平快速提高,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且现代化的信息沟通技术日新月异,这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创企业国际化的进程。此外,调查过程中还发现,很多国际新创企业的创始人都有一定的国际化经营经验。改革开放后几十年,许多原来国有外贸企业或外贸部门的员工纷纷下海创业,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国际新创企业的发展。

2 新创企业的国际扩张提高了企业组织学习的水平。对于新创企业来说,对国外市场、文化和环境不太熟悉,因而国际扩张具有很大的挑战性,但是通过国际扩张可以学到很多新的围外知识,这些知识经过转化可以用来解决今后国际化经营中的问题。许多追求国际多元化的企业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学习。因此,所进入的国外市场的多元化程度越高,组织学习的机会就越大。研究结论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篇3

关键词:知识创新;管理;生产现场;运用;方法

在目前激烈的国际化市场竞争中,知识创新是决定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性因素之一,这就要求企业能对外部环境做出快速反应。如何全方位地开展创新,是企业必须突破的核心性课题之一。本文仅对此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知识创新与知识管理的基本内涵

当代最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知识是主体与环境或思维与客体相互交换而导致的知觉建构,知识不是客体的副本,也不是由主体决定的先验意识。”根据皮亚杰的思想,我们把知识定义为主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贮存于个体内,即为个体的知识,贮存于个体外,即为人类的知识。

一般而言,知识内涵由于本质上的差异,知识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显性知识(explicit-knowledge),另一类是隐性知识(tacit-knowledge)。显性知识一般是指可以文件化、标准化、系统化的知识。而隐性知识一般是指比较复杂,无法用文字描述的经验式知识,不容易文件化与标准化的独特性知识。Nonaka和Tadeuchi认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在相互转化中形成了一个不断成长的知识螺旋,从而促进了知识的发展。以Nonaka的“场”的概念来说,知识是经过社会化、外在化、结合化以及内隐化的过程,产生知识类型的转变。

知识管理活动是围绕着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转化来进行的。在现实生活中知识以不同的形态存在。在知识转化导致知识创新的整个过程中,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和显性知识的内部化尤其重要。只有当隐性知识显性化,继而显性知识内部化之后才可共享,从而形成知识。

二、生产现场的企业知识创新与管理的措施

根据生产现场的特点,要实施生产现场的知识创新与管理,有以下几个措施:

1、企业实行准时生产,以准时生产思想作为现场知识创新与管理的指导思想。

2、组建创新团队,以创新团队为主体,实施知识创新与管理。通过知识螺旋的社会化和结合化过程,以团队协作促进员工间的相互学习,实现广泛的知识交流与共享,从而使某项隐性知识不再仅仅为单个员工所拥有,而是被团队成员所共有。

3、在企业推广工业工程技术。工业工程是一种工程技术,在今天,它对人们研究与开发的若干企业管理模式具有很强的支持功能。

4、构建知识管理平台。知识管理平台从知识管理的核心过程――知识生产、分享、应用以及创新过程的系统支持,主要就表现为以下几点:具有支持内部与外部信息、知识资源获取的通道;具有存储知识的知识库;具有支持获取、提炼、存储、分发以及呈现知识的工具;具有支持知识工作者进行知识分享、应用以及创新的工具。

三、以JIT作为现场知识创新与管理的指导思想

准时生产方式基本思想可概括为“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JIT生产方式以准时生产为出发点,首先暴露出生产过量和其他方面的浪费,然后对设备、人员等进行淘汰、调整,达到降低成本、简化计划和提高控制的目的。在生产现场控制技术方面,JIT的基本原则是在正确的时间生产正确数量的零件或产品,即时生产。它将传统生产过程中前道工序向后道工序送货改为后道工序根据“看板”向前道工序取货,看板系统是JIT生产现场控制技术的核心,但JIT不仅仅是看板管理。

1、生产流程化。即按生产汽车所需的工序从最后一个工序开始往前推,确定前面一个工序的类别,并依次的恰当安排生产流程,根据流程与每个环节所需库存数量和时间先后来安排库存和组织物流。尽量减少物资在生产现场的停滞与搬运,让物资在生产流程上毫无阻碍地流动。

2、生产均衡化。生产均衡化是实现适时适量生产的前提条件。所谓生产的均衡化,是指总装配线在向前工序领取零部件时应均衡地使用各种零部件,生产各种产品。

3、资源配置合理化。资源配置的合理化是实现降低成本目标的最终途径,具体指在生产线内外所有的设备、人员和零部件都得到最合理的调配和分派,在最需要的时候以最及时的方式到位。

4、在企业推广工业工程技术。工业工程是一种工程技术,在今天,它对人们研究与开发的若干企业管理模式具有很强的支持功能。如灵捷制造系统、柔性制造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以及精益生产系统等,都需要工业工程的开发与应用。可以说,工业工程是生产方式实现的支撑性技术体系,特别是改善活动依托的理论与方法主要是工业工程。

5、构建知识管理平台。要剖析知识管理系统,首先还要从知识管理的核心过程――知识生产、分享、应用以及创新过程的系统支持,主要表现为:具有支持内部与外部信息、知识资源获取的通道;具有存储知识的知识库;具有支持获取、提炼、存储、分发以及呈现知识的工具;具有支持知识工作者进行知识分享、应用以及创新的工具。

篇4

预算管理对于我国事业单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预算管理对于我国事业单位的资金支出都会做好合理的安排,从而保证了事业单位日常运营资金和专项项目资金,有助于保证事业的日常运转和专项的有序进行,达到预算管理设定的预期目标。预算管理不仅仅只是预算的简单编制,而是要贯穿于事业单位的整个经营管理过程,做到事先预算,事中执行监督,事后评价,通过不断的循环,来提高预算管理和运营的效率。有效的预算管理,能够促使事业单位运营更加的健康,同时资金的效率更高,促使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得到提高,让单位的管理制定更加规范,最终来提高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在2013 年 1 月 1 日,我国财政部宣布新修订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施行,相比较于旧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应经济发展的新要求进行了相应的改变和增加,通过更加合理的制度和规范合理的预算口径,来促使预算管理更加的规范和具有科学性,从而体现了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意义和地位,同时也表明了在国家层面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对于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有了更高的要求。

一、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主要变化

新的会计制度的实施,让旧的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得到一定的解决。对于事业单位的预算的规范和科学化管理也必然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提高。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主要变化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引入了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

在新的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需要按照规定来计提折旧,同时对于固定资产的折旧和无形资产的摊销进行“虚提”,而不需要在计提折旧时计入支出。这种情况不仅能够保持事业单位的预算口径,而且还能够提高预算管理的效率。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了解到事业单位资产的价值变化,这样也有利于事业单位了解到自身的内部成本,从而为预算提供数据基础,来提高于预算管理的效率。

(二)加强了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

对于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会计核算得到的加强。对于财政补助的核算口径,增加了科目来进行规范,使得事业单位的财政补助和结转能够有更加清楚的账目。这对事业单位的更加严格财务预算,资金的合理利用效率,资金的流转情况都能够有效的得到改善。对于财政补助和非财政补助情况,新的会计核算有了更加严格的区分。对于财政补助,在要做到专款专用的同时,对于财政补助的结转不能转入其他事业单位的部分的结余,这样有利于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中能够更加的规范,避免结余的不清晰造成事业单位资金短缺问题,促使事业单位持续健康发展。

(三)完善事业单位会计科目体系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现有的科目体系进行了改善,通过会计科目的设定对事业单位资金的收入,支出,结余进行了更加严格的规范。对旧的会计科目进行完善的同时,对于事业单位的核算内容,科目的明确的设定,使得科目能够更加的具体,对于资金流动能够控制的更加严格。同时对于计量口径的确定也进行了相应的完善,这样使得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财务管理以及财务预算变得使得这些变得更加的便捷,也使得这些操作更加的科学规范。

(四)改进了财务报表体系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参考了国际惯例,对于会计报告的内容进行了扩展和补充,改进了报表中的项目和结构。改进后,事业单位的不仅能够更加清楚的对收支情况进行反映,而且对于事业单位的结余情况也进行了反馈,这就使得会计报表更加的具有科学性。科学性的财务报表能够更加清晰的反映事业单位的运营情况,更好的满足各个方面的信息需求,提高事业单位的管理效率。

二、新制度对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影响

(一)提高了预算编制的科学性

事业单位编制预算可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通过预算事业单位的收入和支出,可以做好资金规划,保证事业单位的正常的资金运转。在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的收入项目更加的细化,特别是财政补助收入,进行了重新定义。同时对支出科目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对于事业单位的支出,进行了更加详细的划分,区别开了财政补助支出和非财政补助支出。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的收支情况与财政补助项目的收支情况分开,有助于保证财政专项资金的专款专用。同时对单位的非财政补助情况进行预算,有利于事业单位了解本身的营收情况,做到合理预算,从而提高预算的科学性。

(二)加强了预算监督管理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预算过程中非常的强调整个过程的监督管理。实行“事前预测,事中监督,事后评价”的模式,做到从预算编制,到预算执行以及预算评价过程中的时时监督,贯穿真个预算管理过程。在新事业单位制度下,改变了以往重视预算编制放松管理的情况,提高预算管理和监督人员要意识,增加他们对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严格的预算管理能够增强预算的作用,提高资金的效率。新会计制度在科目上更新和完善,使得监督管理变得更加的顺利和有效。在监督管理情况下,预算管理能够更加的有效率,促使事业单位能够科学的安排资金运用,使得自身发展持续健康。

(三)提升了预算评价的有效性

预算评价是对预算执行结果的评判,在新的制度下明确了财务部门在预算评价中的主体作用。这种情况下能够明显的提高单位绩效评价意识,同时在预算管理的同时,将绩效管理融入其中,并贯彻到预算中。同时将财政资金和自有资金分开,在提高预算效率的同时,对于预算最后的评价质量也有非常大的提高。对于财政资金加强了管理,使得财政资金能够保证财政支出项目的使用,这样能够区分各个预算最后执行的结果,从而有利于做出更加有效的预算评价。另外,其他科目的科学规范化也有助于使得预算管理的资金使用得到细化,从而能够使得预算更加的具体,通过不同的科目进行预算管理,使得资金的使用情况得到有效的控制和合理的安排,从而有效的提高预算执行结构,最终提高预算评价的有效性。

三、新制度下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有待提高的方面

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原有会计制度不足和新的经济形势下得以出台,能够促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和效[学术参考网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服 务,欢迎您的光临dylw.net]率得到有效的提升。虽然新的制度出现,预算管理对于现实中复杂的财务问题,仍然会存在一定的薄弱面,因而了解到新制度下预算管理的薄弱面有利于我们在财务管理过程中重视现有问题,避免问题,做好财务预算,提高事业单位资金的效率。

(一)预算管理方法不明晰

在预算管理过程,新制度在设定科目时,对于“事业支出”科目下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没有给出非常非常明确的界定,这就会容易造成混乱。对于财务人员在进行预算管理时,不能进行准确判断,一方面会给预算编制造成困难,另一方面还会因为不能判断造成不统一,会降低预算管理的准确性。管理方法不明晰,使得口径不统一,预算管理不规范,从而影响事业单位的支出预算,降低预算的科学性,最终降低了预算的效果和资金的效率。

(二)预算管理受人为因素影响

在新的会计制度中,“事业支出”项目下的支出包括了经费支出,而对于项目的“专项支出”在人员界定不清的情况下,则会容易造成混乱。预算管理人员在界定不清楚的情况下,会凭借以往经验来进行编制预算,这样也会造成口径不统一,预算资金执行较为随意,造成预算编制不够严谨,影响日常收支的预算情况,从而影响预算的执行,最终导致预算效率不高。

(三)单位预算管理滞后制度要求

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虽然在13年1月1日出台,但从事业单位的制度完善和监督上观察,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上相对于滞后新制度的要求。新制度的新变化需要单位财务人员去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一定程度上要改变以往积累的经验,来适应新的制度要求。同时,不同事业单位在业务单元和资金来源上也各不相同,在现有的制度和科目设置情况下,事业单位需要重新的将资金来源重新归入不同的科目,这不仅给财务编制人员增加的工作量,同时对于预算管理的执行和评价,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包乌云格日乐.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的预算管理探析[J].管理视野,2013;09(下)

[2]何海花.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的预算管理[J].财会研究,2013;08

篇5

人类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对它的研究日渐深入。“知识管理”是美国麻省莱克星著名的恩图维星国际咨询公司10多年前首次提出的。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发达国家开始大面积推广和普及知识管理。迄今已召开12届国际知识管理大会。目前51%的美国公司已实施了知识管理,在英国100家大公司中,已有43%的公司推进知识管理。现在,许多著名的大公司都已设立CKO(知识主管)职位。取得了巨大成就。

美国的彼得・F・德鲁克是知识管理的创始人。作为一种理论,在国外它处于“前范式”时期,其论著大多是对一些实践经验的描述、总结与分析。《哈佛商业评论》等先后发表了彼得・F・德鲁克、野中郁次郎、阿特・克莱那等著名知识管理专家的论文。美国的巴顿、拉兹洛、拉各斯、塞斯菲尔德等出版了《知识与创新》、《知识优势》、《第三代管理思想》、《知识对经济的影响力》等书。杜拉克出版了《创新与企业家精神》、坎特出版了《管理的前沿》等书。彼得・圣吉,马席克等出版了《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21世纪学习型组织》等。但是,基本上局限于企业如何进行知识创新,提高企业素质和竞争力上,对知识管理的作用、模式、方法、路径介绍较多,案例分析较多,而且各自为政,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

1998年初伴随着知识经济热,知识管理传入我国,引起了经济学界、管理学界、社会学界乃至哲学界一些专家学者的关注,但是人数较少。近几年已有人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有社科基金项目。个别省社科规划项中也有少量的知识管理资助项目。武汉已经毕业了我国第一名知识管理方向的博士生。我国EMBA已将知识管理列为重要课程。河北经贸大学等少数高校已设有知识管理硕士研究方向。北京、上海、武汉、大连的少数专家学者对知识管理作了初步研究。复旦大学出版了《知识管理丛书》,北京、云南、山西一些出版社也先后出版了几本知识管理方面的书。一些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专家教授先后在一些报刊杂志上发表了一些知识管理方的论文。但是,纵观这些成果,其特点有三:一是对国外介绍性的东西较多,创新性成果少;二是介绍知识管理基本知识的多,深入研究知识管理深层理论问题的少;三是研究宏观问题的多,描述企业知识管理案例的多,研究企业知识管理深层次问题的少。尤其是迄今很少有人深入到我国知识型企业去调查研究,有针对性的成果不多。

研究趋势可用国际化、规范化、本土化、科学化来概括。

国际化。目前世界上关于知识管理的研究已经完成了事实资料积累的任务,尤其是美、日、英等国的知识管理专家率先对企业知识管理案例进行了分析,发表了一些成果,对某些问题有了较为相近的看法、观点。今后,国际学术界、企业界、政府界对知识管理问题的研究和讨论将进一步加深。知识管理研究的国际化趋势将进一步加强,东西方对话的机会增多。

规范化。目前世界上对知识管理的研究处于前范式时期,随着实践的发展、研究的深入,对知识管理的基本范畴、体系结构、研究方法、原理、原则、机制、模式、方式等将逐步达成共识,形成相对独立的,被多数学者认可的理论体系,实现由前范式向范式的转变。

本土化。各国的国情不同,知识管理的理念、环境、方式、方法等也就不同。各国学者将对知识管理结合自己的国情进行科学研究,提出自己的理论,有效地指导实践。这在发达国家、落后国家会有一些差异。但是,落后国家可以发挥“后发优势”,大胆地借鉴发达国家的科学成果,勇于创新,取得高质量的科研成果。

科学 化。科学研究是一个系统的、规范的地过程。对知识管理的研究无论从选题上、路径上、方法上,还是内容上、实证上都有许多不科学的地方。随着研究的深入,这一问题将会逐步得到解决。我国学者在这方面尤其要高度重视,遵守科学研究的规范。

二、企业知识管理创新研究的意义

我国企业的平均寿命、健康状态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大力推进企业的体制、技术和管理创新。过去,我国学者在企业体制、组织、技术、文化、管理创新方面做了许多开拓性的工作,取得了不少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但是,进入新世纪之后,企业面临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是加入WTO,溶入经济全球化之中;二是面对知识经济的严重冲击和挑战。这样就有许多新的不适应。其中,管理创新的任务尤为艰巨和迫切。

知识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国外已成功地实行了知识管理,国内联想、海尔等高知识型企业已开始了知识管理实践。虽然我国目前尚未完成工业化任务。但是,这不等于我国没有信息化、没有高科技企业。根据国外的经验,中、高知识管理的企业应进行知识管理。这种企业在我国是数以百万计的。因此知识管理大有可为。然而,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对知识管理尚处于朦胧状态,不知其为何物。

从总体上讲,国外企业的知识管理模式、理念、方法虽有合理之处,但不完全适合我国的国情;我国企业的知识管理尚处于“不自觉”阶段。形象的说法是:“国外的不好用,国内的不会用”。因此,就有一个结合国情进行创新的问题。这一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分析中、高知识型企业的知识管理创新基因、寻找其基因谱,发现其机理,从共性上、根本上来解决我国企业知识管理创新的问题,提出可操作性的意见。这对于企业知识管理创新的基因诊断、基因修复、基因重组、基因再造,提高企业生命力,推动其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目前国内外对企业知识管理研究的重点在两个方面:一是知识创新;二是知识管理。研究企业知识管理创新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可以将这一领域的研究往前推进一步,具有世界意义。

三、企业知识管理创新研究的基本内容

企业知识管理创新研究的内容有很多,主要有两大部分。

企业知识管理创新的基因。企业是一个生命体,但又不同于自然生命体,而是一个人工组织系统。目前我国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7―8岁,民营企业只有2.9岁。而世界500强的平均寿命是40―42岁。瑞典的斯道拉公司寿命长达700多年,为世界之最。为什么企业有的短寿,有的长寿?对此,中外学者都进行过一些研究,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但是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

我们认为,既然企业是一个生命体(人工组织系统),那么,企业知识管理创新存在着基因。问题是这些基因是什么?如何对企业知识管理创新的基因进行诊断、修复、重组、再造。我们应紧密结合国内外知识型企业的典型案例,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企业知识管理创新机理、企业可持续发展机理研究。这一部分是研究的重点。研究并发现企业知识管理创新的基因不是目的,其目的是为了减少“企业病”,保障企业健康,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企业知识管理创新基因谱的基础上,认真研究企业知识管理创新的机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机理就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如:知识人生成机理、虚拟组织发展机理、企业环境优化机理、企业学习机理、企业创新机理、企业基因突变机理、企业基因修复与重组机理、企业基因再造机理。总之,要根据企业的生命周期,运用基因理论,对其知识管理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机理进行系统研究,提出可操作性的、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推动我 国企业知识管理创新,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四、企业知识管理创新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科学研究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企业知识管理创新研究的思路是:

缘由理论溯源与分析确定研究对象及方法建立分析体系实现研究目标。即:在观察和经验的基础上,发现企业不能可持续发展,提出企业知识管理创新问题;对原有企业管理理论进行评析,对企业知识管理理论进行梳理与评价;把企业知识管理创新、实现企业可持续作为研究对象;确定多种研究方法;建立企业知识管理创新范式分析系统(基因谱分析、模式和机理分析、目标和途径分析、中外企业实证分析);实现研究目标(提出企业知识管理创新范式)。

研究这一问题可以采取许多方法,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方法、结构主义分析方法、经验分析、多范式的主题研究方法,以及案例分析、科学抽象的方法,等等。

主要参考资料:[美]彼得・杜拉克,《创新与企业家精神》,海南出版社,2000

[美]巴顿,《知识与创新》,新华出版社,2000

[美]欧文・拉兹洛等,《管理的新思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白云等,《基因的革命》,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钟万君等,《基因重组未来经济》,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美]彼得・F・德鲁克等,《知识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篇6

热词:出版业 知识经济 时代观照 创新机制 机制构建

以知识经济为主要特征的知识时代,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也正在进行全新而深刻的变革。出版业作为一个传统的经济领域,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上,只有与知识经济范式相融合,才能保持其产业优势,获得可持续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出版业需要按照市场的需要,不断地对知识资源进行开发、加工与创造,生产出适用于各类媒介的产品(图书、报刊、音像、电子出版物等)。

知识经济时代出版业的生存特征

第一,知识的传播范围扩展到了全球范围。知识经济具有强烈的流动性,在出版业的框架中,知识的流动是其重要的职能之一,在知识和经济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情况下,出版物中承载的知识不断地向全球范围内传播。

第二,运营模式更加规范。我国正积极地追求从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迈进。在这一过程中,除了要不断增加国际出版交往、从中获取更多的发展契机外,还应与国际出版业的出版模式相契合,通过规范化的运作逐渐缩小,不断提高出版物的质量与水平。

第三,出版物的载体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出版物的载体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基于光电子技术的传播媒介正在成为时展的必需,网络、即时通讯工具等为载体的出版物因其容量大、检索方便、出版周期短等特征,正在对人们的阅读习惯产生冲击。

出版业与知识经济的关联及其对知识经济的推动

1.出版业与知识经济相互促进、彼此制约

在知识经济时代,出版物是作为对知识进行学习和创造的成果存在的,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因此,在《著作权法》等法律的保护下,知识创新者对自身权益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为了获得出版和作品发表的机会,对出版业的出版动态十分关注。在这种情况下,出版部门的行为和意愿就成为了知识创新者的风向标。当然,出版业与知识经济是密不可分的,出版业本身很难引导出版的方向,它要与知识经济的特征相结合,在大量的知识创新成果中进行选题,以此开拓出版物的广度与深度,使知识经济在更高层面上运行。

2.通过知识的存储实现对知识经济的推动

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任何对社会组织有价值的知识或者知识创新的成果,只有通过编辑和出版,才能将其保存下来。这种“存储”对知识经济能够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知识不受时空约束,可以在十分广泛的范围内传播,在社会其他资源的“协助”下,能够最大限度地转变为现实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的向前发展;经存储而保留的成果会在累积之后产生创新的意愿,这为知识经济的可持续性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从这个角度讲,出版业不但能够促进知识创新,还能扩大其创新的范围,最大限度地发挥知识的作用。

3.重构知识体系,优化知识经济范式

在知识经济体系中,知识按照自身的结构模式运行着。而这种“自觉”的运行方式需要建立在社会上已有的、得到认可的出版物之上。而出版物作为出版业的产品,这种知识体系也就理所当然地由出版业规定和构建起来。只有经过编辑加工之后,知识才得以出版和传播。从这个角度讲,出版业对于知识经济具有明显的优化作用,不但能够存储和重组知识体系,还能够直接参与到知识经济的创立与发展过程之中。

知识经济背景下出版业的创新机制与构建

如何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不断进行机制创新,构建与其相匹配的运行模式,是我国出版业需要思考的问题。知识经济背景下的出版业只有不断地谋求对知识的存储、组织和优化,才能使出版业获得长久的发展动力,为知识经济和人类的精神文明作出更多的贡献。

1.依据知识经济的要求,创新出版观念

观念创新是任何创新的先导机制。在目前乃至今后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出版业的思想观念和知识经济的要求之间还会存在明显的差距,这种差距需要实际行动去弥补,但在行动之前,却要对整个出版业进行观念上的革新,提升其市场化程度。为此,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同时做出努力:①强化出版企业的文化建设。在面对知识经济的过程中,只有强化企业文化建设,才能在产业(企业)内部确立起共同的出版理念与奋斗目标,这对改善出版企业形象,增强企业实力,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②加深对知识价值的认知。在知识经济背景下,知识是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存在的,其价值应该在社会活动中不断地凸现出来。对出版业来说,一方面要通过宣传和教育使从业者牢固树立起知识价值的观念,另一方面还要构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外部和内部环境,使知识价值最大限度的得到体现。③重塑人力资本的概念。人力资本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要素,出版业要转变人事管理方式,积极主动地对人才的潜力进行开发和使用,通过多种手段全面提高从业者的综合素质和对知识应用的能力。

2.以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进行制度创新

任何创新意愿的最终实施,都是要在制度框架下完成。为了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出版业创新机制的构建同样要以制度为依托,全面深化出版变革:①依据知识经济的要求,全面激发从业者的工作热情、工作积极性和主体性,在人事、用工、分配政策方面不断做出调整,使优秀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②放松对出版业的政府规制,全面推行政企分开,分批次地将出版机构(企业)推向市场,缩紧政府对出版业的干预,变以往的直接管理为间接管理,逐步完成从“管理”向“领导”的转变。③通过并购、拆分、联盟等方式,适时调整出版企业的规模,优化出版业的行业格局,在转换经营机制,建立法人治理模式的基础上,尽快组建起一批大型、特大型的出版企业、集团,这对整合和优化出版资源、出版结构,提高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具有明显的帮助。

3.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努力实现管理创新

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范式,对经济体系中社会组织的运行和管理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出版企业除了要进行观念创新和制度创新外,还应在管理创新方面做出必要的努力,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出版业的经营战略:①在传统经济范式中,出版业往往追求“规模为王”。实际上,在出版业中,“规模收益递减规律”是长期存在的,一味地追求规模会使出版企业最终陷入到危险的境地。因此,需要适时的转变管理方向,追求“效益为王”,实现从生产型管理向经营型管理的转变,甚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选择资本运营的方式,增加产业收入,分散产业风险。②在知识经济的框架下,出版业的发展应该是开放式的,要不断突破出版产业的地域限制,变传统的封闭管理为全方位开放式管理,通过合资、参股等形式,使出版企业不断具备现代企业特征,融入到知识经济的运行体系之中。③对出版业资源的地位和作用进行评估,重新确定不同类型资源对于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和贡献度,并以此为基础,完成从“以物为本”的管理模式向“以人为本”的转变,发掘人的潜力,激发人的热情,扩大产业规模,提高出版物的质量。

4.以消费者为出发点,积极进行产品创新

篇7

关键词:集体企业;监管;产权;治理结构

城镇厂办大集体企业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大多为安置返城知青和待业青年而设,是当时的特殊历史背景下承担特殊使命的特殊经济组织。这种特殊的经济组织先天不足、后天失调,虽历经三十余年的演变,其产权性质依然模糊、治理结构依然缺失。从最早的劳动服务公司到集体所有制企业,再到后来的集体所有制企业的改制、改组,集体企业的内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特指集体所有制企业,还包括集体所有制企业出资成立的公司制企业和股份合作制企业等。

集体企业的产生、发展过程,主办单位(或主管单位)的监管伴其左右。虽历经起步、发展壮大、改革重组等阶段和产权界定、主辅分离等外部监管环境的变化,但行政隶属的干预式监管特色并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2011年以来各地集体企业经过改制改组,产权属性得到了净化、监管体系得以健全、发展能力得到提升,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当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集体企业的监管形式仍有优化、创新的空间,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一、集体企业的产权特性:终极所有权仍然难以明确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最早产生的集体企业是由国有企业批准或资助兴办的经济实体,当时我国尚未有完整的企业法人登记管理办法,集体企业从法律定位上讲仅仅是依附于主办国有企业存在的附属经济单位,并不具备独立的市场主体资格。1991年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以下简称《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后,集体企业开始以集体所有制的组织形式在工商行政机关登记注册,具备了企业法人资格。90年代后期,集体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改革、公司制改制等,形成产权表现形式更为复杂的企业组织形式,包括集体所有制法人共同出资、集体所有制法人和自然人共同出资的公司制企业以及集体所有制(股份合作)企业等。

集体企业组织形式以法律的权威确认了以何种商事登记方式存在,获得依法经营的资格。但仅从集体企业的组织形式上是很难看清楚法律意义上的产权归属问题,必须根据不同组织形式下的终极所有权或实际控制权的确认,才能对集体企业的产权性质窥其一斑。

(一)集体所有制企业的产权表现为“共同共有”

根据《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是指财产属于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实行共同劳动、在分配方式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组织。也就是说集体所有制是一个由部分成员所构成的团体对社会的一部分特定的生产资料拥有不可分割的所有权。集体所有制企业的职工既是劳动者,也是企业资产的所有者,其产权表现为共同共有。“共同”为抽象意义上集体企业成员所组成的一个“集体”;“共有”是集体企业内的成员人人都有份、共同拥有,但具体每个人各自占多大的份额是不清楚的。集体所有制企业的终极所有权是模糊的、不确定的。

(二)集体所有制(股份合作)企业的产权相对明晰

集体所有制(股份合作)企业由集体所有制企业改制而来,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企业。我国没有出台《股份合作制企业法》,各地区出台的暂行办法对集体所有制(股份合作)企业的界定标准有很大的差异。一般而言,集体所有制(股份合作)企业是以合作制为基础,实行以劳动合作与资本合作相结合,按劳分配与按股分红相结合,职工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股权平等,民主管理的企业法人组织。

集体所有制(股份合作)企业是资合、人合相结合的企业组织形式,一定程度上界定了产权的归属。但由于各地区所规定的暂行办法不尽相同,有些地方政府的文件将股份分为基本股、积累股和期限股,在表决权、获得股息权及是否拥有继承权做出了不同的规定。也有的地方政府文件规定集体所有制(股份合作)企业的股权分为职工个人股、集体共有股、社会个人股、社会法人股等,适度向本企业以外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经济组织、自然人转让股份。

(三)公司制的集体企业具备了现代企业的产权特征

1993年我国公布实施《公司法》后,集体企业的改制主导方向是公司制改革,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治理结构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相对于股份合作制企业而言,这两种企业组织形式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首先,理论上比较完备,从两种企业诞生以来,关于这两种企业在法学上的研究,可谓洋洋大观。其次,立法上比较完善,特别是经过对《公司法》的多次修改,基本上使公司在运作中遇到的问题处理作到了有法可依。就公司制的集体企业而言,股东是明确的,股权相应也是明晰的。但追根溯源,这些股东中的集体所有制企业本身的终极所有权是不清晰的。

(四)集体企业的产权界定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996年,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了《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单位清产核资产权界定暂行办法》,第一次对集体企业进行了有组织的产权界定。此后政府对集体企业的职能管理部门并不明确,对集体企业的产权界定更无相应的政策规定,造成十余年的真空期。由于缺乏必要的法律和政策支持,集体企业的产权界定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集体企业的治理结构特性:法律基础不同,差异较大

依据《公司登记管理条例》所设立的集体企业为公司制企业,根据《企业法人登记条例》所设立的集体企业为非公司制企业。由于两类企业所依托的法律基础不同,决定了其治理结构各具特色。集体所有制(股份合作)企业尽管同为非公司制企业,但因其股权设置的独特性,形成了混合型的治理结构。

集体所有制企业的最高权利机构是集体企业的职工(代表)大会,相当于公司制企业的股东会。集体企业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相当于公司制企业的经营层,但公司制的经营层是一个群体。厂长(经理)对企业职工(代表)大会负责,是集体企业的法定代表人。

改制为公司制的集体企业,按照《公司法》中关于法人治理结构的制度安排确定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及监督机构的制衡机制。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由公司股东组成,所体现的是所有者对公司的最终所有权;董事会由公司股东大会选举产生,对公司的发展目标和重大经营活动决策,维护出资人的权益;监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构,对公司的财务和董事、经营者的行为发挥监督作用;经营层由董事会聘任,是经营者、执行者。

集体所有制(股份合作)企业的治理结构兼具集体所有制和公司制企业的部分特征,实行股东大会和职工(代表)大会合一的制度,股东和职工(代表)大会是企业的权力机构。根据企业的规模,企业自主确定是否设立董事会及设立监事会或者监事。集体所有制(股份合作)经营层仍然按照集体所有制企业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

三、建立监管机构与产权代表统合的监管形式

(一)监管方式的演变

集体企业的主办单位对集体企业的监管方式先后经历了行政化管理和半行政、半产权管理的两个阶段。在公司法出台之前,集体企业虽然具备一定的经营自,但在业务、人员等方面与主办单位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为达到对集体企业的控制,不可避免地使用行政化手段。在产权管理和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完善的过程中,主办单位认识到集体企业的产权与国有产权之间有着天然的鸿沟,为做到依法经营,从而采取一定的“隔离措施”,表面上尊重集体企业的独立产权,实际上仍实施一定程度的行政化管控。这种形式上独立的市场主体与实际的依附关系表现为半行政、半产权管理。

(二)做实出资人与监管体系的法制化

集体企业的主办单位不是法律意义上的股东(出资人)。即使在集体企业的创立、发展过程中曾有部分资金的注入或物质的支持,但因没有严格的产权界定,主办单位难以股东身份行使出资人权利。在目前产权界定的配套法律、政策缺失的情况下,必须承认集体企业所有权的完整性和独立性。

2011年以来部分行业推行的加强集体企业管理的措施有了很大的进步,包括建立集体资产经营平台和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集体资产经营平台作为集体资产的出资人代表,与同一主办单位所监管范围内的集体企业建立产权纽带关系,起到了明晰产权、理顺投资级次的作用。但如果建立纵向的省、地市、县集体企业资本纽带关系则有很大的法律障碍。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发挥了主办单位领导层的高效决策作用和一定意义上的集中。但由于没有明确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在集体企业治理结构中的具置、与单个的集体企业的治理结构之间的关系,因此仅仅是内部的一种议事机构,不具备法律意义上的决策机制,更不具备独立的法人主体地位。因此,在推进集体企业的改革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这些问题的复杂性,更加客观、审慎的完善对集体企业的监管,做实出资人主体和建立法律化的监管体系。

(三)监管机构与产权代表统合的监管形式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并强调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可见集体资本仍将以一种独立的产权形式存在。集体企业的出资人在目前无法追溯到自然人的情况下,要尽量通过改革、改制,归集为“集体法人”所有。这个“集体法人”是集体企业的联合体,也是集体企业职工的联合体,可以将目前的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注册为社团法人或基金,担负“集体法人”的角色。有利于以资本关系为纽带,做实出资人管理机构,实现集体企业出资人与决策者的统一,保障集体企业监管的法律有效性。

篇8

[关键词]失地农民;就业安置;模式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2.138

[中图分类号]F249.2;D4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22-0-01

就目前状况来看,失地农民面临各种诸如居住安置、就业安置以及其他问题,其中就业问题是当前失地农民面临的最为重要的一个难题,因为就业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日常生活,而对于创新失地农民就业安置模式的分析就成为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

1 失地农民的基本内涵及其就业现状分析

1.1 失地农民的基本内涵

由于工业化、城市化以及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对农用土地进行占用,并使得拥有这些土地或者拥有其经营权的农业人口失去这种权利,从而形成失地农民。按照是否自愿放弃这种权利的失地农民又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主动型失地农民,即自愿放弃土地集体所有权或经营权的,因为他们队非农业产业收益有一个较好的预期;一种是被动型失地农民,即非自愿放弃权利,他们是在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土地被征用而产生的。本研究对于失地农民的范围定为被动型失地农民,即非自愿放弃土地集体所有权或经营权的失地农民。

1.2 失地农民就业现状分析

1.2.1 我国失地农民数量大且分布不均

我国失地农民的数量逐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呈现上升趋势,且增长速度飞快。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相关研究数据发现,1997-2010年全国非农业建设用地共183.1万公顷,其用地增长率虽然比1987-1997年间的建设用地所有降低,但是按人均耕地不足0.05公顷来说,平均每征用1公顷的土地就会造成20人失去土地。如果按照这个数据来推算,到2030年我国失地农民的数量能够达到7 800万人。另外,从部分地区,如浙江、广东、山东等地区,其城市化速度很快,而失地农民的问题就比其他地区更为突出。

1.2.2 失地农业的就业渠道非常狭窄

有关实证调查发现,我国仅有2.7%的失地农民被安置就业,而却有20%的失地农民处于赋闲在家的状态。而从处于就业年龄阶段的人员中来看,当前我国有将近6万人处于暂时无业和失业的状态,其比例占据了52%,且这种比例正处于逐渐上升的趋势。由于政府和企业在失地农民安置方面能力十分有限,其就业渠道十分狭窄,使得因征地而造成的“农转非”人员中,有51.8%的人口比例处于就业年龄阶段而无法就业。

1.2.3 失地农民收入不稳定且失业率高

在失地农民中,大部分人口都是一种非正规就业,如从事一些比较脏累、危险且收入低的工作,或者是从事一些城市人不愿做的拾遗补缺类型的服务业,这种就业不仅工资水平低,且工作性质不稳定。

2 创新失地农民就业安置模式分析

2.1 创新以土地换取就业的安置模式

这种模式是在对土地进行征用之前,地方政府与征地单位之间达成并签订一个用工协议,当土地在征用之后,失地农民能够被招收。这种模式在计划经济时代非常有效,且失地农民还能转变为工人。但是,随着市场化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逐渐提高了用工标准,如技能方面以及综合素质方面的要求等,而失地农民在这方面就失去了竞争力,不能被有效收用。另外,就目前来看,失地农民在企业中的工作大部分是一种临时性的,工作十分不稳定。这种模式要想在经济市场化的条件下取得成效,就要提高失地农民的素质,并对其劳动技能进行培训,从而提高其市场竞争力,最终被企业妥善安置。

2.2 创新以土地换取社保的就业安置模式

这种就业安置是将失地农民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中去的一种模式,这种就业模式的优点是:①建立健全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②失地农民的地位有所提高;③解决了失地农民的医疗费用问题;④对失地农民老后的生活有所保障,并增强了其社保能力。但是由于其得到的补偿基本都用来购买社会保险,失地农民的补偿程度并没有得到实质性提升。因此,在此基础之上,政府应加大对失地农民的补偿,通过各种途径,如医疗保障、养老保障以及失业补偿等方式对失地农民进行妥善安置。

2.3 创新自主创业的就业安置模式

自主创业就业安置模式也就是政府要通过各种途径来鼓励失地农民进行自主创业,如对农民进行创业培训以及各种技能培训等。除了对失地农民进行征地补偿以及再就业之外,政府要联合企业对农民进行自主创业方面的教育和培训,并为他们提供各种便利条件进行创业,如对其进行资金或政策方面的支持等。这样就能够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目的,从根本上解决其就业的问题。另外,要综合考虑失地农民的主观因素,如他们不愿意接受自主创业这种就业方式,针对这种情况,要对其进行教育和培训,积极引导其自主创业。

3 结 语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越来越深入,并不断向前推进。这种发展日益加大了对各种建设用地的需求,使得周边地区逐渐被城市的不断扩展而占用,为此征用了大量的近郊农村土地,最终导致大量失地农民的出现。由此可见,加大对我国失地农民就业安置方面的分析和研究,找到科学、合理的就业安置模式已成为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

篇9

【关键词】知识创新 中大型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 探索

前言:人力资源是企业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源源不断的动力之一。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已经不能与当代的企业发展相适应,只有不断的创新,将知识技术结合进去,全面发挥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运作中的优势,才能够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

一、传统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缺陷

(一)缺乏先进的管理模式

目前许多企业仍然无法避免人力资源管理不得当的现象,他们受到传统思想的束缚,没有做到及时的改进和优化。另外,少数的企业没有制定出长远的战略性目光,只在乎短期的经济效益增收,无法形成正规的人力资源体系,缺少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这些问题都导致企业的经济效益下降,管理运维环境混乱。甚至有少数的管理者仍然采用着“关系户”式的人员聘用机制,缺少专业的人才约束系统。

(二)缺少健全的激励制度

健全的激励制度是使员工努力工作的前提,也是企业内部的合理保障内容。但许多中大型企业此方面都出现了严重缺乏的情况。对于一些贡献突出的员工,没有给予科学化的奖励,对于一些工作成绩不佳的员工,也没有任何实质上的惩罚。这样的情况使得责任无法落实到个人的身上,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也不是很高。另一方面,许多企业的保障措施并不健全。在医疗体制内容上,没有按照国家的规定进行及时发放。在“五险一金”的交付上,也出现了推迟或者是延缓等情况。

二、基于知识创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的构建

(一)基于知识创新的企业人力资源开发

学习是知识创新的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最好的方式。在企业发展中,学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个人学习、团队学习与组织学习。个人学习很简单,企业可以建立新型的“人才知识库”。在内部为员工设置专门的知识图书馆,扩充图书馆的书籍数量与种类。在企业管理方面、专业化生产方面以及娱乐新闻方面都有所罗列。这样既能够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还可以使内部人员的知识结构得到调整,为企业生产或管理作出贡献。第二,团队学习。企业可以以各部门为划分,组织成立“知识兴趣小组”。将员工按照自我组合的形式进行归结。在小组内部,成员们既可以互相探讨与生产活动相关的创新化内容,也可以进行一些组内的实践研究,为企业的发展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第三,组织学习。组织学习的规模一般较大。主要是在企业内部开展一些总体的交流座谈会。会议上不仅局限于自身的工作部门,还可以实现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与资源整合。以企业的至高战略为主,进行合作式的集体学习。以“扩领域”为主要发展目标,以“跨学科、跨部门”为实际手段,在互相交流中做到相互感染、相互影响。在团队学习的过程中,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能够更加健全,员工的积极性可以被充分的调动起来。

(二)基于知识创新的企业人才激励

激励体制是诱发员工工作动力,体现员工热情的重要方式。简单来说,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受到某种动机的支配,才能够有信心坚持下去。而主要的激励方式有以下几种:第一,从生理上的角度来讲,企业要合理调节好工作与休息的时间,不能一味的要求“加班”。员工身体上的疲惫会使工作效率降低,工作热情下降。同时要给予员工适当的福利。企业可以在节假日为员工发放一些奖品或者是奖金。还要定期的安排员工进行身体检查,以保障最佳的工作态度。从安全性需求来讲,企业应该在制度上予以相关保障。如:健全医疗保险制度、对意外事故进行事前预防保障等等。从归属感上来讲,企业要形成和谐的内部文化,遇到解决不畅的事情要在互相协商的基础上进行完成,不能以领导一人的意志为主,要多听取员工的建议。为了形成建立员工之间的友谊,部门经理可以定期的举行一些聚餐或是出游活动,培养员工之间的感情,形成企业内部的团队凝聚力。从人员的尊重意识上来讲,管理者要建立健全、透明化的绩效考核制度。将每一位员工的考评成绩和晋升原因都在内部的网站上公布,以促进公平性与信任度。

结论:综上所述,本文从中大型的企业管理缺陷出发,对基于创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行了探讨,以“学习”为主要方式,以“激励”为核心手段,全面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强化企业结构的分布规律,为管理内容的创新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汪晓媛.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员工信任与知识共享关系研

究[D].苏州大学,2012.

[2]魏涛.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动因分析及整合研究[D].西南财

经大学,2012.

[3]彭娟.基于构型理论的人力资源系统与组织绩效的关系研

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

篇10

关键词:教师评价 制度改革 专业发展

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永恒主题。当前,随着教师社会地位和待遇不断上升,整体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满足人们对优质教育的期盼,成为一个人们重点关注的社会问题。各地结合实际采取系列有力措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效,促进教师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长期以来,在教师评价方面,有重在德、能、勤、绩的教师年度工作考核,有重在评先评优、晋级的教师激励考核,有重在配套绩效工资政策的教师工作绩效考核,乃至于有的地区和学校仍然以学生考试分数和升学率考核教师工作等。教师的考核评价众多,但并未真正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特别是教师普遍关注的专业成长评价还很薄弱。因此,按照“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职称)系列”的要求,根据教育部小学、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建立科学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机制,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一、开展动态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

开展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理念是“让每一位教师都优秀起来,让优秀的教师更卓越”, 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每一位教师都有专业发展的愿望;二是每一位教师都有专业发展的潜能;三是每一位教师都有多方面的专业发展。要遵循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全员性、全程性、全面性、发展性、层次性等基本原则,既考虑到“一般教师——优秀教师——专家型教师”在适应期、成长期、成熟期、专家型不同发展过程的共性,又兼顾个体差异,避免“一刀切”和用“一把尺子”评价所有的教师。因此,动态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要实现四个转变:一是在评价内容上,要由重升学率的单一评价转变到要教师专业发展的多元评价;二是在评价方式上,要由重自上而下的他评为主转变到以教师内在需求发展的自评为主;三是在评价结果上,要由重甄别优劣的处理转变到激励教师主动自觉发展;四是在评价重心上,要由重终结性评价为主转变到形成性评价为主。

二、构建科学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体系

教师专业发展评价应是多元的评价,也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评价。要以发展性评价理论为指导,关注教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态度和专业精神等发展情况,构建评价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要素、关键要素和核心要素。

4个A级指标:师德水平、课程力、教学反思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师德水平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灵魂,课程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能力,教学反思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教育科研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13个B级指标:师德水平包括依法执教、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关爱学生4个方面;课程力包括课程观念更新力、课程理解力、课程实施力、课程开发力和课程评价力5个方面;教学反思能力包括反思行为和反思质量2个方面;教育科研能力包括课题研究和成果运用2个方面。

18个C级指标:按照教师“适应期——成长期——成熟期——专家型”专业发展历程及特点,兼顾共性要求,体现个体差异,细化B级指标成18个可操作、可检测的C级指标,做到过程与结果、定量与定性、现实与可能相结合,设置具体评价内容。

4个A级、13个B级、18个C级指标有机结合,构成了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标准评价体系。

三、建立多元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机制

教师既是评价对象,又是评价主体,因此,要建立教师自评、同伴互评、学校评、学生评、家长评等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机制。一是开展教师自评,将评价变成教师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发展的过程。二是开展教师互评,有利于加强沟通与融合,了解同伴长处,比较自身优势,取长补短,同伴互助,促进共同发展。三是开展由学校领导、中层干部、各类教师代表等组成的考核评价,有利于帮助教师立足现在、兼顾过去、面向未来,提高专业发展评价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四是中小学生、家长等对教师的评价,也是评价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评价过程中,可采取问卷调查法、座谈访谈法、听课评课法、数据分析法、资料查证法等多种方法,多形式、多渠道、多角度广泛收集信息,确保全面、准确、真实、公平、公正地评价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