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的监督职能范文
时间:2023-12-05 17:32: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务管理的监督职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销售合同;合同管理;财务监管
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企业的种种经济往来,多数是通过合同形式进行的,包括与客户签订的销售合同,与供应商签订的采购合同,与金融机构签订的借款合同等。合同是企业与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等平等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不断行使合同权利与履行合同义务,进而实现企业的经济目标,这是企业运行的主线。
对于企业来说,销售是其重要的收入来源,是企业利润的源头。相应地,销售合同是财务部门核算收入、编制财务报表的基本依据,合同管理亦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财务部门作为企业的经济警察,应当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销售合同管理的全过程中,发挥财务监管的职能。但是在实践中,不少企业的财务人员仅停留在会计核算的基础上,不能主动参与到销售合同的管理中,导致财务人员对经济业务性质不了解、对销售合同的执行情况不掌握,使财务核算滞后,披露的财务信息与经济业务的进度脱节。同时由于整个销售合同的评审、签订、执行、结算的过程没有财务部门的参与,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
一、销售合同管理中财务监管缺失可能引起的风险
1.财务风险未在合同评审时予以提示
目前不少企业签订销售合同的流程为由业务专家、律师等组成评审小组,销售合同经评审后,由营销部签订。整个过程没有财务部门参与,导致许多涉及财务核算的风险及问题并未在合同订立前予以提示。例如,项目利润是否能够保证,用户费用能否支付、相关处理方式是否符合财税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2.财务核算失真
部门未能主动参与到销售合同的管理中,极有可能导致财务人员仅是被动地接受营销部传来的结算单据,依据自己对结算单据的理解进行核算,例如与中间商的协议明确规定了回款的数量及质量要求,但财务部根本未取得中间商协议,也就无法依据协议规定对中间商转签合同所形成的应收款项分类管理。销售合同中财务监管的缺失,致使财务人员对经济业务性质不了解、对销售合同的执行情况不掌握,使财务数据失真,财务核算脱离合同规范。
3.销售合同履行过程中,财务部门的监督作用无法发挥
销售合同订立后,存在的风险主要有:合同双方当事人没有恰当地履行约定义务;未按合同约定金额、期限支付款项;由于疏忽,未按时催收到期合同款项;合同亏损。财务部门应当督促和配合相关业务部门做好合同的执行工作,建立管控措施,保证合同顺利执行,保障资金安全以及合同利润。若财务部门未参与销售合同的管理,则对合同内容和相关条款不了解,监督作用也就无从发挥。
二、财务监督在销售合同管理中发挥作用的若干关键点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加强销售合同管理和风险控制措施变得尤为重要。财务人员如何更全面地参与到销售合同的管理当中来,如何加强财务部门在销售合同管理中的职能都是财务人员必须考虑的问题。
首先,需要管理层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是公司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司销售合同评审、签订、结算等关键环节设置财务监督,决策过程中应更多地进行财务数据的分析,在企业管理中应以财务管理为核心。
其次,财务部门应该配备高素质人才,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努力改变财务工作环境,设置专门的销售合同管理职能,从事前、事中、事后对销售合同加强管理监督。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1.财务部门应加强对产品销售价格的控制与监督
产品售价是销售合同中的核心内容。财务部门应以产品成本核算为基础,会同市场、营销部门根据市场需求与竞争情况,结合企业产品营销策略等因素制定销售定价政策,包括产品价目表(应包括浮动范围、执行期间等信息),收款政策等。销售定价政策作为企业核心决策方案应经管理层审批,经审批确定的政策文件送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备案,并根据市场变化定期对现行定价进行评估、修正与重新审批,价格政策一经确定后就要求业务部门严格执行,财务定期或不定期检查。
2.财务部门作为企业的经济警察,应参与销售合同评审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具体规范(征求意见稿),合同审核应当建立不同部门会同审核制度,财务部门、内部审计部门和合同归口管理部门应对合同出具审核意见。就销售合同而言,营销部在取得订单后,财务部门应参与合同的评审及签订,审核合同是否符合国家财经法纪、税法及企业内部管理要求,对于虚构经济业务的行为应事前予以抵制,将风险控制在源头。
3.销售合同实行财务部门与市场部门的归口管理,市场部及财务部应把关合同的真实性、合法性
作为企业销售业务的载体,销售合同的信息量极大。同时,销售合同为财务的结算执行提供了依据。因此,销售合同的备案不能仅在市场部,财务部门也应备案。一旦合同发生变更或达成解除协议的,应重新走流程审批并及时报市场部及财务部门备案。合同正本由营销部负责履行、保管,合同履行完毕应按有关要求及时归档。
由于不同销售合同反映的经济事项各不相同,因此,财务部门应对合同进行分类,细化合同的管理,例如,销售合同包括普通销售合同、商协议、中间商协议等,普通销售合同又可分为自订货合同、转签合同、负责的合同、中间商负责的合同等。细化分类,有利于具体业务的管理。作为合同的监督部门,财务部门与市场部门应通力合作,从市场的角度与财务的角度把好关,对虚假销售合同业务坚决予以抵制。
4.财务应严格监督销售合同的履行
销售合同的履行对于财务而言就是合同的跟踪及考核。
(1)跟踪合同的履行情况。财务部门对送存备案的销售合同应严密关注具体履行情况,针对不同合同建立不同的收益成本核算体系,对于按现有口径核算出的薄利或者利润亏损项目,应牵头组织人员分析亏损原因。
(2)根据合同约定,考核应收款项。财务部门应增加对应收款的考核职能,对于符合合同约定收款条件的项目,应通知营销部及时催收,并制定应收款项回款的考核、奖惩制度,以增强营销人员的回款责任心。
5.财务部门参与建立客户信用管理政策
销售合同的主体是本企业与客户。客户信用评估和授信既是信用管理工作的开始,也是信用管理者运用专业能力最多、投入精力最大的工作,是企业客户信用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企业应定期组织(或至少每年)相关部门对客户资信情况进行评估,就不同的客户明确信用额度、回款期限、折扣标准、失信情况应采取的应对措施等做出规范。评估过程应有财务部门的参与。对评估确定的赊销客户的名称、批准赊销额度等信息应送财务部门备案。
6.财务部门对合同项目做好事后分析与总结
财务部门对合同做好分析,能快速而有效发现销售合同签订、执行、结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问题的总结分析,有利于以后类似销售合同存在风险的事前防范,合同执行过程中的费用控制,合同执行完后的结算考核与回款管理。
三、结论
综上所述,一方面,企业签订的销售合同内容是财务部门进行收入核算、编制报表的重要依据,财务部门对销售合同的有效管理,有利于增强财务核算的准确性与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另一方面,合同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与财务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财务部门应当要主动参与到销售合同的谈判、签订、履行以及收尾工作中,将销售合同管理纳入日常财务监督工作中,维护财务在企业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知情权,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作用,维护企业的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6号―合同管理》解读.财务与会计,2011(5)
[2]洪芳华.浅谈企业经济合同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经济生活文摘,2011(9)
[3]陶志明.合同管理在会计事前监督中的运用[J].财会通讯・理财,2008(6)
篇2
关键词:财务职能 产权理论 财务本质 财务目标 财务环境
一、企业财务职能的概念
财务职能,它的涵义在我国的理论界有不同的表述。刘恩禄教授对财务职能的表述是“财务管理的职责和功能”。尹书亭教授的表述是“企业理财人员在企业理财实施过程中应履行的职责和发挥的功能”。吴水澎认为财务职能是“科学地处理企业与有关方面的财务关系,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因此,可以说财务职能是财务在经济活动过程中的本质功能。它回答的问题是“财务是干什么的”。这个功能离不开财务的本质,又受财务的环境影响,同时也是达到财务目标的前提。
二、传统财务职能观点
传统的财务职能观点即没有引入产权理论之前的财务职能观点,这一类研究都是围绕“职能”的含义展开的研究,称为传统观点。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观点:郭复初教授认为,财务本质决定财务职能,财务的职能是指财务本身所具有的特有功能,它表现在:筹资职能、调节职能、分配职能和监督职能等四个方面。他对财务职能与财务的作用进行了区分,认为财务的作用是财务职能的发挥对各方面产生的影响。余绪缨认为,企业理财的基本职能是围绕企业财务目标,正确进行科学的投资决策、筹资决策和收益分配决策,并在决策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理财的运筹作用——调节、配置和平衡作用,正确处理好企业内部条件、外部环境和企业目标之间的动态平衡,以促进企业财务目标——股东财富最大化的顺利进行。可见,传统的观点虽然都着重于从“职能”角度看财务职能,但对财务职能的认识很不统一。有二职能说、三职能说、四职能说等等,共性是这些表述基本上围绕“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内容展开,有的着重从功能上来界定财务职能,有的着重于从职责的行使上来界定财务职能,有的则从二者结合的角度界定财务职能。
三、财务理论研究中的产权观点
在财务职能研究中引入产权理论以后,基本形成了两种观点。
一种把企业本身作为财务主体来论述财务职能。伍中信是这一观点的代表,他认为,在财务的几大职能问题上,可以把筹资、调节、投资、分配等四大职能作为资源配置这一基本职能的具体职能看待,并把它们看做一个整体与财务监督职能并列起来作为财务的两大基本职能。两者的关系是:在资源配置过程中进行财务监督,在财务监督过程中进行资源配置。其中资源配置职能是财务的第一大基本职能。
另一种以财务分层理论为基础,从财务管理主体(所有者和经营者)角度来研究财务职能,并且偏重于从职责的行使上界定财务职能。从所有者角度来看,首先,所有者要对企业的长远计划和财务战略负责,所以具有财务预测、财务决策(重大财务决策)、财务计划(中长远计划)等职能;其次,所有者要建立内部控制系统给经营者以激励和约束,所以具有组织职能;最后,所有者需要总揽全局监督经营者财务活动,所以具有监督职能。这样所有者财务职能就包括财务预测职能、财务决策职能、财务计划职能、财务组织职能、财务监督职能等。从经营者角度来看,经营者要对短期计划和日常财务决策负责。经营者具有财务预测职能、财务决策(日常财务决策)职能、财务计划(年度计划)职能、财务组织职能、财务指挥职能、财务协调职能、财务控制职能等。
四、从三个角度看财务职能
财务功能离不开财务的本质,又受财务的环境影响,同时也是达到财务目标的前提。本文从这三个方面来看财务职能。
(一)从财务本质看财务职能
财务职能是财务本身所固有的本质属性,是本质的具体化。对于财务职能的不同认识,主要是对财务本质的认识不一致所造成。对于财务职能的不同认识,主要是对财务本质的认识不一致所造成。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很多学者,如张国干将财务解释为“分配关系”,其财务职能归纳为分配职能和监督职能。改革开放后,有些学者提出将财务本质理解为某种经济关系或某种资金运动,因而出现了对财务职能的重新理解。如刘恩禄、汤谷良认为,财务管理职能具体分为: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
在研究财务职能时要注意,财务职能可以细化成多个,但其基本职能是组织企业资金运动和处理企业与各方面的财务关系。组织企业资金运动和处理企业与各方面的财务关系,则应将财务职能同财务管理内容如筹资、投资、分配等活动区别开来,将财务职能同财务管理环节(方法)如计划、控制等区别开来,将财务职能同财务管理原则如财务协调等区别开来,将财务职能同资金运动规律如垫支资金、增值等区分开来。
(二)财务目标与财务职能
财务职能是由财务本质所决定的,但财务职能又是财务所能达到目标的前提。财务目标是企业在特定的理财环境中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所要达到的目的,是整个财务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财务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应达到的预期结果和基本要求,是企业财务管理的行动指南。而财务职能的内涵则是如何实施财务管理,即如何组织企业的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以达到既定目标。
财务职能是由财务本质所决定的,但财务职能又是财务所能达到目标的前提。在此前提下,余海宗、袁洋认为,企业财务目标与企业目标应是一致和相关的。企业的生存目标要求财务管理部门保持以收抵支和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减少破产风险,使企业能够长期、稳定地生存下去。
(三)财务环境对财务职能的影响
财务环境是企业财务管理赖以生存的土壤,是企业开展财务活动的舞台。从系统论的观点看,环境是存在于研究系统之外的对研究系统有影响作用的一切系统的总和。财务管理是一个系统,对该系统有影响作用的一切系统的总和,便构成财务管理的环境,即对企业的财务活动和财务管理产生影响作用的一切因素的总和。财务环境既包括宏观的理财环境也包括微观的理财环境,其中宏观的理财环境主要是指企业理财所面临的政治、经济、法律和社会文化环境,微观环境主要是指企业的组织形式及企业的生产、销售和采购方式等。这就对财务部门信息处理能力及效率提出了挑战。
综上观点,财务是组织资金运动以及处理财务关系,本人更为赞同伍中信的观点,将财务职能分为基本职能和具体职能,基本职能为资源配置和财务监督职能,同时这些职能可以从所有者、经营者等不同层次去运用,其中的具体职能与具体的管理活动以及经营环节、财务内容相联系,并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参考文献:
[1]郭复初.财务通讯[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7
篇3
关键词:统管模式;检察财务管理制度;改革;完善
财务管理制度是检务保障当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不但对检察事业的发展进步有着很大的作用,对于检察机关的职能发挥,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司法体制当中,检察机关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确保法律监督职能的充分发挥,进行了司法体制的深入改革。在统管模式下,检察财务管理制度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与完善,才能够满足新时期检察机关职能的充分发挥。
一、检察财务管理制度的特点
(一)公共管理性质
在检察机关中,财务管理制度主要是对公共财力进行内部控制,确保合理的分配公共财力。而检察财务管理制度能够对国家财力、公共权力的滥用进行有效的制约[1]。作为国家公共安全管理当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检察财务管理制度在社会公共安全管理宏观调控体系当中,也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能够实现社会管理职能的进一步优化。检察财务管理制度除了能够对检察权的平衡、协调加以确保,还能够对社会公共安全管理职能进行推动和调节。通过检察财务管理制度,对治理能力进行提升,对物质保障进行强化,因而对于现代公共管理意义重大,公共管理性质也十分明显。
(二)检察业务工作特色
在检察财务管理制度当中,财务规范与检察业务具有最为密切的联系。例如,涉案财物管理制度,在检察财务管理制度当中,就具有明显的检察业务工作特色。其指的是公安机关将案件移送检察机关,对于其所附带的涉案款物进行管理;或是在贪污受贿案件中,关于涉案款物的扣押和处理的制度规范[2]。此外,检察机关在履行其法律监督职能的时候,对于渎职案件办理的费用支出、人民监察员经费、政法转移支付装备办案费用、办案侦查装备费用、协助办案费用、常规办案费用等,都体现了明显的检察业务工作特色。
(三)国家财政法律制度运行规则体系
在国民收入分配、宏观调控等过程中,财政法律制度是最为重要的政策和依据。对于检察财务管理制度来说,其目的也在于基于复合财政法律制度的财务活动下,合理的对检察工作进行指出,从而确保在国民收入分配参与中,对检查公共需求进行确保。在宏观国民收入分配中,国家财政的地位不容置疑,其直接和间接的影响着国民收入分配。而在宏观财政调控当中,检察财务管理制度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而检察财务管理制度在实际运行中,其运行机构为检察机关,运行规则就是财政法律制度。
二、统管模式下检察财务管理制度的问题
(一)法律范围分散
关于检察财务管理制度的内容,在很多法律规范,诸如规范性文件、部门规章、行政法规、法律当中都有所涉及。例如,在《会计法》、《预算法》、《政府采购法》、《预算法实施条例》、《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行政单位财务规则》、《行政单位财务制度》,以及一些相关的通知、意见、决定、规划、标准、纲要和检察机关内部财务管理规定当中,都涉及到了检察财务管理制度。由于法律范围分散,缺乏统一规范,因而在实际执行中效果不佳。
(二)地方化与司法独立的矛盾
在检察财务管理制度地方化、检察司法独立之间,存在着较为突出的矛盾。对于检察机关的预算经费,要想得到增加,检察机关领导需要与地方财政部门领导多番交涉,因而检察机关的工作经费时常面临不足的情况,使得很多案子难以进行有效的办理,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也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3]。在检查财务管理当中,需要协同地方党委、政府、财政部门,而检察机关作为被管理者,其检察司法独立性自然难以得到有效的确保。
(三)财务管理制度实践当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的检察机关当中,由于实行了统管模式,因而其法律监督职能独立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但是在统管模式下,检察财务管理制度并没有与法律监督职能有效契合,在实践当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会计核算科目经济评价、检查工作职能特点之间,不能很好的融合,当前一些检察财务管理制度,与检察业务工作性质也不相符。同时资金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等不够完善和健全[4]。检察机关的财务管理在监督制度、内控制度等方面,也较为薄弱。此外,在账务处理方式、财务管理方式、制度执行方式中,也较为落后。
三、统管模式下检察财务管理制度改革的完善
(一)统一财务管理制度
在统管模式下,为了对检察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应当对财务管理制度进行统一。可以依照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特点,对相应的财务管理法律规范文件内容进行归集和整理,由国家财政部、最高人民检察院根据检察机关司法体制改革的具体情况,共同制定出一种程序规范、可操作性强的统一的检察财务管理制度,从而使检察机关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能够拥有更加明确的规范和标准,取得更好的财务管理效果。
(二)去地方化并加强司法独立性
对于检察机关的经费来源,应当尽力摆脱地方财政的控制,转而由省一级财政进行分配,这样才能够实现检察财务管理的去地方化,检察司法独立性才能够得到更为有效的确保[5]。在检察财务管理中,虽然具有行政治理的性质,不过,检查机关作为法律监督部门,法律监督权显然更为重要。随着我国法治水平的不断提升,检察机关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国家财政部门应当针对检察经费,设置专门的保障机制,确保检察机关拥有充足的资金,更好的发挥法律监督职能。在检察财务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当中,大的方向必然是去地方化和加强司法独立性。在统管模式下,检察机关的经费由省一级财政打足打实,对于检察机关的独立性确保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三)财务管理制度完善的具体措施
在统管模式下,检察财务管理制度要想实现真正的完善,应当确保建立的财务管理制度与程序,能够很好的匹配检察机关的权力模式。将特定目标设定为检察权力模式,充分确保检查机关法律职能,通过财务管理形成完善的财务治理、管理控制、内部控制制度和体系[6]。在实际执行中,应当对支出会计科目核算进行改进与完善,对原有财务管理制度中,与检察业务工作不相符的规范和制度进行改革。同时对资金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基于统管模式下,对国有资产管理方式,也应进行健全。在检察财务管理制度中,对于监督制约制度、内控制度等,应当进行不断的强化。此外,应监理信息化的财务管理机制,提升财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培养和吸收同时掌握检察业务、法律知识、财会业务的人才,确保检察财务管理制度能够发挥出更好的作用。
四、结论
篇4
关键词:企业财务;统一管理;监督职能
1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
企业建立什么样的财务管理体制,如何管理会计人员,是保证会计职能发挥作用的首要问题。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对会计人员实行的是由使用单位、考核的管理方式,它包括会计的人事管理、职务晋升、工资核定、职称聘用及福利等全方位的管理。在这种管理模式下,会计人员的经济命运是掌握在企业管理者手中,不要说发挥会计监督职能,就是会计信息的真实都难以保证。这是因为:
1.1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企业经营中,企业的经营目标是由经营管理者负责完成的,而财务决算资料是经营成果的具体反映,一旦实际经营情况与经营管理者追求的目标有差距,就会要求会计人员做技术处理,以满足“经营目标”的需要。会计人员顶不住高管层的压力就会使会计信息失真,这是因为会计人员的职务升迁、工资奖金的发放及各项福利待遇等都是由企业经营者掌管的,会计人员必须就范。这种情况在国有企业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特别是一些经营承包企业,前几年还是什么优秀企业、模范企业、地方经济支柱企业等,突然间沦为绩差、亏损、资不抵债企业。近年来证券市场上频频出现的银广夏、郑百文以及猴王股份等违规造假事件,就是这种财务管理体制弊端的具体体现。
1.2这种管理体制不能保证会计人员站在公正、公平的立场,处理各种会计事项。因为,会计人员作为企业的一员总是要站在企业立场上来考虑处理问题的,而且企业的经济利益与会计人员自身利益是息息相关的,这种经济依附关系,也是会计人员参与造假的动因所在。因此,这种管理体制是不完善也是不合理的,应进行改革,创建一种新的管理体制,使管理者的经营管理权与管理任用会计人员的权力相分离,从体制上最大限度保证会计人员能够站在公正、公平的立场来处理会计事项,客观公正地反映会计信息,保护投资人及有关各方面的利益,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
2如何实施企业财务集中统一管理
企业建立一种什么样的财务管理体制,才能保证会计人员做到客观公正地处理各项会计事务,又能积极主动从事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笔者认为应对企业财务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既由投资人设立一个财务管理委员会(隶属于董事会的一个机构),专门管理企业所属会计人员的任用升迁、工资核定、职称评审、福利以及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办法。为会计人员创造相对独立的工作环境,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具体做法是:
2.1会计人员集中统一管理,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权与会计人员的人事管理权相分离,使会计人员相对独立,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为会计人员创造出能公正、公平处理会计事项的工作环境,使其敢于行使监督权,消除那种“领导定调子,会计填数子”的现象,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2会计人员的工资由财务管理委员会核定,总部财务处发放,使会计人员的工资报酬与所在企业相对分离,消除会计人员与造假的主动性,尤其是在企业的工资资金与经济效益挂钩就更加明显。使会计人员少一些制约,多一些责任,让他们能有种超脱感,保持平常心,做到公正、公平,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准确和及时,维护投资者的利益,为企业服务。
2.3统一会计核算方法、政策、制度,能更好地维护企业整体利益,便于解决全局与局部利益关系。只有统一的会计政策、制度,才能保证企业各项制度、政策和重大决策的层层落实,维护企业整体利益,也只有统一会计核算方法,才能有效防止下属企业滥用会计处理方法调节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欺瞒投资人。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准确、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维护各方利益。
3实施企业财务集中统一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
3.1财务管理委员的职责
财务管理委员主要负责企业所有会计人员的聘任、工资核定、职称评定及会计核算方法、政策、制度制定,而日常的会计管理工作可交由总部的财务部门来负责,包括对所属企业会计人员的委派,制定职责权限,会计人员考核奖惩的实施,内部监督机制的建立及会计人员专业培训、职业道德教育,工资发放等工作。
3.2会计人员工资水平的确定
工资水平确定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1)可以从企业总体水平来确定。(2)可以参照企业当地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从业人员的工资水平来确定。
3.3建立合理有效的考核和竞争机制
要制订具体考核目标,明确会计人员职责权限,认真履行法律、制度赋予的权力,防止会计人员与企业管理层出现对立,其目的是要奖优罚劣。具体考核办法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制订:(1)会计人员实际工作能力、业务水平及参与经营管理的能力。(2)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评价。(3)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评价。
引入竞争机制的目的就是要让会计人员树立危机感,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防止产生安逸思想。并通过公正、公开、公平竞争的方式,把德才兼备的会计人员选派到重要会计岗位,同时淘汰不合格的会计人员,使会计队伍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和战斗力。
3.4加强专业培训,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篇5
关键词:农村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对策
农村是国家政府加强与民众交流、增强党与人民血肉联系的前沿阵地,因此,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成为我国农村工作中最重要的任务。然而,在一些地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不利于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甚至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建设力度,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我国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会计工作基础薄弱
农村会计工作是做好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只有首先保证会计核算的准确性,才能为财务管理工作提供有利的数据,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展开。然而,目前我国不少地区农村会计基础薄弱,会计工作受重视程度低,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比如,会计人员不注意对账簿的保管,经常出现账簿损坏或丢失的现象;会计账簿的设置不规范,对财务管理制度认识不清,导致账务记录不清楚,没有设置明细的账务分类,使得会计信息不准确;一些农村没有正式的收据,出纳、对账工作不能及时进行,在凭证传递时不遵守相关程序规范,出现问题互相推卸责任,这就给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增加了难度。
1.2 财务管理混乱,制度不健全
一些村干部自身责任意识不强、法律意识不健全,他们对农村财务管理认识不清,没有相应的财务知识,所以在进行财务部门和人员的设置时,不能按照规范进行,收支制度不规范,一些土地征用的收入、上交的收入等不能及时入账,甚至利用自己手里的权力,私设金库,为自己谋取利益,出现问题,找不到相应的责任人,严重影响了农村财务管理的质量。农村财务管理工作需要规范制度的支持和保障,然而,目前大多数农村没有形成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人员素质不高、责任意识不强,经常出现人员调动的情况,导致账目遗失。有些村级干部直接管理账务和现金支出,内部监督力度不够,导致违法乱纪现象的出现。
1.3 财务公开制度落实不到位
财务公开是农村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村民了解村级财务收支的一个窗口。有关部门出台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制度,在公开的内容、程序、时间、形式和监督等多方面作了严格的规范,但是个别村由于思想认识不够,制度落实不到位,在公开的内容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对于基本建设等重大支出项目没有专项公布;无关紧要的公开,而实质性内容公开不细;少数村财务人员业务水平不高或工作责任心不强,校核不细,产生失误,严重影响财务公开的质量。
1.4 财务监督力度不够
一些农村的财务管理工作没有完善的监督制度,民主监督力度不够。在实际财务工作中,财务管理部门内部没有形成良好的工作规范,各部门、人员之间监督不到位,经常出现各种财务问题;村民的民主监督只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实质性的作用,且大部分村民的民主监督意识不强,不懂得履行自己的监督职能,致使监督作用无法发挥。
2 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措施
2.1 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实行规范管理
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和制度设立时间早,更新慢,制约着农村财务发展,因此,要根据农村发展的情况和国家相关政策实施,制定完善财务管理制度,科学地设立相关部门,明确各自的职能。根据《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要因地制宜地建立和完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制定货币资金管理、财产物资管理、票据管理、债权债务管理、开支审批、对外投资、承包合同、财务公开等制度,做到制度规范行为。实行审批审核多层把关,规范工作流程,规范会计核算,加强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工作,使农村财务管理向规范化、系统化方向发展。
2.2 加强对农村财务工作的监督
各级农业部门是农村财务管理的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对农村集体财务的管理和监督职能。财政、审计、民政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支持、指导和配合对农村集体财务的监督审计工作,设立相关的审计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农业部门的监督职能。定期向群众宣传财务监督的知识,让村民了解农村财务管理与自己切身利益紧密相关,提高他们自觉监督的意识和能力,发现财务人员出现违法违纪的情况要及时揭发、汇报。
2.3 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有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财会人员是保证财务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最重要前提,因此,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介,召开座谈会、研讨会,举办培训班、知识竞赛,制作黑板报、张贴画、标语等,宣传财务管理的知识,加强对财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财会人员作为特殊从业人员,既要有良好的业务素质,还要有较强的政治观念和职业道德水平。因此,要通过举办业务讲座、法制讲座、学历教育、继续教育等,定期对财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从而提高整个财会队伍的素质。总之,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是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村级干部要提高自己对财务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采取积极措施解决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缓解农村建设中出现的矛盾,为农村发展和国家安定服务。
篇6
摘 要:财务监督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促进企业管理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分析当前企业财务监督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提高企业财务监督质量的意见建议。
关键词:企业 财务监督 思考
一、引言
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点,是确保企业经济利益的重要保证。而财务监督管理工作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有效手段。简单而言,财务监督,就是运用单一或系统的财务指标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或业务活动进行的观察、判断、建议和督促。它通常具有较明确的目的性,能督促企业各方面的活动合乎程序与合乎要求,促进企业各项活动的合法化管理行为的科学化。可以,有效提高企业财务监督管理工作对于提高企业管理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当前企业财务监督管理工作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逐步完善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有了极大地提高,正规化、法制化程度逐步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在财务监督管理工作方面还存在着的不少的漏洞,影响了财务监督工作的开展。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财务监督观念还没有深入人心
相对于财务管理工作而言,财务监督工作在企业中还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往往觉得财务监督属于多此一举,难以引起其重视,甚至有些抵触情绪;对于企业业务部门而言,往往将财务监督放在自己的对立面上,配合意识不足。而一些从事财务监督的人员则对自身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到位,工作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监督职能执行不够。
2.财务监督组织建设还没有完善
在一些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型企业中,财务监督工作没有专门的组织机构,其受到人力、物力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往往将财务部门与财务监督部门合署办公,导致既是运动员也是裁判员的局面出现,影响了监督职能的履行。而在制度层面上,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对监督的重点、环节没有进行明确,导致监督执行难的问题屡屡发生。监督部门的独立性不够,导致了监督不到位,影响了问题的解决。
3.财务监督执行力度还达到要求
一方面,就企业内部监督而言,不少企业受到利益的驱使,有意识的减低或避免财务监督工作的开展,在人力、物力保证方面重视度不够,导致其在工作过程中执行难。特别在一些中小企业中,往往缺乏必要的制度约束机制,企业往往依靠个别人员的决策来运行,导致了监督工作难以长期开展。另一方面,就企业外部监督而言,不少会计师事务所、证券监管所等部门的资质、客观性难以保证,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外部监督工作的开展。
4.财务监督人员素质还不够全面
就财务监管人员自身而言,一是业务能力不强。不少企业监督人员是由财务管理人员兼职,其对财务监督的重点和难点了解不清楚,业务能力不强;二是工作经验缺乏。一些工作人员直接从市场中招聘而来,对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了解不透彻,在实际监督执行过程中,难以有效找准问题所在,及时对企业、对业务部门进行有效监管。三是工作主动性不足。受到财务工作自身发展的限制,企业对财务人员的发展没有清晰地规划,影响了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提高企业财务监督管理工作质量的对策分析
针对当前企业财务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提高财务监督管理工作必须要从建立企业规范的管理体系入手,用制度管理代替人员管理,建立完善配套的组织管理系统,落实责任制,提高监督管理的执行力。
1.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是有效促进财务监督管理的重要保证。特别是对于企业而言,要重视对监事会的建设,进一步按照《公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明确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各自职能,通过一系列控制有效管理,来明确强化监事会、监事人员的职能,从而有效确保企业财务监督制度的落实。
2.提高企业人员思想观念
在人员的思想观念方面,企业要从领导层开始,逐步向企业人员灌输财务监督意识,使企业上下从适应到逐步配合财务监督工作的开展。对领导层而言,要认识到财务监督对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作用,主动按照财务监督的要求落实制度;对于企业相关业务部门而言,则要从自身开始,认真主动配合企业财务监督工作的开展,特别是数据、信息共享上报层面上要做到准确及时,确保财务监督工作的顺利完成。对于财务监督人员自身而言,要加强职业道德的培养,充分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认真履职尽责,促进工作的高质量完成。
3.规范企业监督制度体系
一是要建立健全财务监督体系。特别是要在组织建设、人员选拔方面落实财务监督独立、客观的原则,实现财务监督的科学性。二是落实财务监督全过程管理。从财务预算管理、执行管理、核算管理等等全过程中落实监督制度。在监督过程中,要注重将监督职能进一步细化,管理指标层层分解,从横向到纵向落实到企业的相关部门和人员,将监督工作贯穿于财务管理的全过程。三是注重外部监督的引入。企业要加强与会计师事务所等第三方监督机构的沟通,引入外部监管力量,促进企业内部监督的质量,形成完善科学的监督体系。
4.提高工作人员自身素质
从监督人员自身建设而言,一是要加强对监督工作的认识,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特别是在如何实现监督的全覆盖、科学性方面多下工作。二是要提高职业道德水准,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认真履行自身职能;三是企业要为工作人员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人才培养体系、职业成长规划等方面,帮助工作人员成长,提高其工作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江景.企业内部财务监督探析.商场现代化.2012(3).
篇7
【关键词】煤炭运销企业;财会工作;问题;方法
当前煤炭运销工作处于一个高度开放、机动性较强的大环境中。不确定因素的增多,使得对煤炭运销的财务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个好的煤炭企业要想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并能让企业在与同行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加强对运销工作的财务管理。
1 煤炭运销企业财会工作中的主要问题
1.1 不能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
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就是实行会计监督,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保证会计行为的合理合规。内部会计监督要求会计人员对本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进行会计监督。但是,管理者经常干预会计工作,会计人员受制于管理者或受利益驱使,往往按管理者的意图行事,使会计的监督职能几乎无法进行。目前,在一些单位中,企业管理者为追求自身短期利益最大化,指使、授权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做假帐,伪造会计凭证,办理违法会计事项,使得会计工作受制于管理当局,不能独立行使其监督职能,破坏了正常的会计监督工作,阻碍会计工作的有效监督。
1.2 从业人员素质较低
大多数煤炭企业的财务人员的素质相对低下。他们中的很多人没有经过严格的财务能力培训,而且又缺乏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对运销财务管理工作并不很熟悉,更有甚者,一些财务人员只是通过人脉关系进来的,之前根本就没有接触过相关的财务工作,不能很好胜任。此外,他们对于财务管理的意识比较薄弱,实际工作中,更多侧重的是核算,常常忽略对财务的管理。这势必会导致财务人员不能很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能,发挥自己在对财务的管理上的作用。因此,财务人员一定要认清当前形势,努力走出思想误区,更新财务会计的工作理念,积极应对市场挑战,真正履行好作为一名财务管理人员应尽的责任。
1.3 财务管理理念不能及时更新
如今进入到市场经济环境下,煤炭行业向市场开放,许多煤矿以承包的形式向民间发展。在其运销过程中,仍然是粗放式的财务管理理念。此外,有些领导者对财务工作不够重视,对财务工作乱加干预,甚至还错误地认为,对煤炭运销进行财务管理并不是必需的,插手干涉正常的财务管理,致使运销工作完全乱了套,处于混乱状态。
2 加强煤炭运销企业财会工作的方法
2.1 实现财务管理的制度化
首先,煤炭运销企业财务部门要按照现行法规与制度的要求,结合煤炭运销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符合煤炭运销企业发展要求的财务管理制度,保证煤炭运销企业经营发展到哪里,财务管理就落实到哪里。其次,煤炭运销企业财务部门要在保证财务核算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财务信息的主渠道作用,实施跟踪煤炭运销企业的动态化管理,及时提出财务建议,使核算型财务管理转变为管理决策型财务管理,从而成为煤炭运销企业决策者的左膀右臂。再次,在内部控制上,应当对财务机构的设置、人员的职权、凭证资料的签署、传递、汇集流程、财务记录和财务报告的编制与报送事项做出明确规定。
2.2 建立“管理型”企业财务会计工作模式
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会计属于“核算型”模式。事后算账是财务会计工作的主要内容。财会人员主要是对企业已经发生了的经济业务进行记账、算账和报账,只是对企业已进行了的经济活动被动地反映和监督。因此,企业财会工作的任务就是对企业的资金占用、资金来源以及财务成果进行事后核算,而无需进行财务预测及决策等方面的工作。在“管理型”财务会计工作模式下,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重点是放在富有成效的科学管理上。就是要采用先进的财务会计管理方法对企业的财务活动和会计工作的全过程进行严格管理,以提高企业经营决策的经济可行性、经济活动的效益性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2.3 坚持民主管财和科学管财
科学管理的保障是民主管财。阳光透明的民主管财是实现精细管财科学化的重要保障。充分发扬民主,不搞“家长制”,不搞“一言堂”,对重大财务决策坚持民主讨论,集体研究;经费管理从严,在民主集中制的基础上,坚持“一支笔”、“一本账”、“一盘棋”。科学管理的前提是专业管财。专业管财的科学性体现在“管财执行者”本身,高素质的财会专业队伍是实现精细管财科学化的首要条件,要满足现阶段煤炭运销企业的发展需求,财务人员除传统的财务核算能力外,还应该具备预测决策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与开拓创新能力。各级煤炭运销企业要高度重视财务工作,对财务人员必须加强政治修养、增强法制观念、强化职业道德和诚信教育,营造出良好的职业道德氛围;必须对财务人员加强后续教育、加大培训力度,营造出浓厚的业务学习氛围;必须稳定财务队伍、关心财务人员成长,营造出和谐的财务工作氛围。
2.4 更新财务管理理念
在市场经济大潮流中,运销财务管理人员不断更新思想观念,走出思想误区,打开原有的管理思路,多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并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管理中去。我们应该杜绝盲目地去追求资本的累积,应该以科学的思想为指导,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做出理性决策,充分利用好手头的资金来源,有效整合,实现利润最优化、最大化,推到煤炭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2.5 加强单位负责人的财务责任
基于科学发展观,国企负责人的受托责任应包括财务责任、管理责任、法纪责任和社会责任。财务责任主要是指企业负责人有责任要求企业的财务人员要按照会计制度、会计准则要求,客观公正、及时地编报会计报表,提供真实合法的会计信息以及保护本单位资产安全完整和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负有责任。
3 结束语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煤炭运销企业作为一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提高经济效益是关系煤炭运销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煤炭运销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不但要进行现代化的生产和经营治理,而且要求会计工作也必须实现现代化。
参考文献:
篇8
2. 处理好会计人员和会计主体的关系 会计主体是会计为之服务的对象,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主体就是行政事业单位,而会计人员由于采用不同的会计管理模式,可能足会计主体内部的管理人员(单位会计模式),也可能是外部人员(会计核算中心和会计委派模式)。如果是内部管理人员,需要处理好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领导与会计人员的关系,避免重复出现会计人员受制于单位领导而无法独立行使会计核算和监督职能的现象;如果会计人员隶属于财政部门或主管部门(会计核算中心和会计委派模式),更需要处理好会计人员与会计主体的关系,否则会计人员很容易被派入的行政事业单位所架空,无法深入细致地了解单位的业务活动,也就无法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
3. 建立和健全会计管理机构的规章制度 有效的会计管理机构必须有健全的规章制度作为保证,在财政部门或主管部门内设置的会计核算中心(会计局),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和健全内部的规章制度,包括机构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岗位责任制度、核算和监督制度等。单位内部的会计机构也要根据有关改革措施和要求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并且严格执行,这样才能在制度上保证会计核算和监督职能的充分发挥。
4. 解决好会计人员的待遇 会计委派制和政府会计管理模式中存在着会计人员的隶属关系和待遇问题。会计核算中心的会计人员主要来源于现在岗的单位会计人员、财政部门或主管部门调入的会计人员和向社会公开招聘的会计人员等,工资、奖会、福利等待遇各不相同,不利于会计人员的公平竞争。从会计人员的隶属关系上看,表面上隶属于财政或主管部门,但是实际上有的人事关系仍在隙单位,形成了多重管理,加重了会计人员的经济和思想负担。因此要统一会计人员的隶属关系,统一会计人员的工资等待遇,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会计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公平竞争的基础上搞好会计核算和监督工作。
5. 各单位都应根据各自的情况,科学合理地编制资金使用计划 制定费用消耗限额及定额,严格控制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优先保证正常运转需要,最大限度地挤出资金用于事业发展,对于节约潜力大、管理薄弱的支出项目要实行重点管理和控制。对薄弱环节和重要岗位要加强控制,细化责任,做到制度管人,责任到人。不相容职务一定要分开,保证资金安全。所有资产都要定期核对.切实做到账账、账实相符。
篇9
(一)涉及面广。首先就企业内部而言,财务管理活动涉及到企业、供应、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与资金不发生联系的现象是不存在的,每个部门都在如何合理使用资金,提高资金使用率上接受财务的指导、监督和约束,同时,财务管理部门本身为企业生产管理、营销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活动提供及时、准确、完整、连续的基础资料。
(二)综合性强。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管理是一个由生产管理、营销管理、质量管理、技术管理、设备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物资管理等诸多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财务管理渗透在全部经营活动中,涉及供应、生产、销售的每个环节和人、财、物的各个要素。所以抓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内部管理就要坚持以财务管理为突破口,通过价值管理来协调、促进、控制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三)敏感度高。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成为面向市场的独立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企业要生存发展,必须扩大收入。收入增加意味着人、财、物相应增加,都将以资金流动的形式在企业财务上得到全面的反映和体现,并对财务指标的完成发生重大影响。因此,财务管理是一切管理的基础、管理的中心,抓好财务管理就是抓住了企业管理的牛鼻子,管理也就落到了实处。
二、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一)财务管理的参谋作用。它要把好企业投资决策关,决策是企业管理中一项最为重要的工作,决策是有成本的,这一点容易被人忽视。财务管理的一项极为重要的职能就是为企业当好参谋。财务管理要为企业把好以下“四关”:(1)财务管理要为企业把好经济行为关;(2)财务管理要为企业把好调查研究关;(3)财务管理要为企业把好投资管理程序关;(4)财务管理要为企业把好成本控制、风险与收益关。
(二)财务管理要确保资金的使用与安全。目前,不少企业在资金管理中存在三个问题:一是资金入不敷出,存在资金缺口;二是资金被挪用、被挤占;三是叫人头疼的“三角债”。如何解决好这三个问题,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当务之急。我们的体会是:首先要开源节流,增收节支;其次要通过短期筹款和投资来调剂资金的余缺;第三必须对资金实施跟踪管理,做到专款专用,防止资金被挪用和形成新的“三角债”。加强资金跟踪管理,制定资金使用“三个到位”原则:一是满足生产所需,原辅材料费按要求分配到位,不得挪用挤占;二是员工的工资,按工时定额兑现并做到及时发放;三是国家的税收,按税法预留到位使用。
(三)科学合理筹集使用资金。财务管理要确保企业资金保值增值。企业的财务人员从根本上说来,是对企业资金负责,而不是对某个具体的人负责,而从法治上说,又必须保护财务人员的职责与个人权益,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财务监督作用。
(四)财务管理要掌握好合理的利润分配,调动各层次人员积极性。利润分配是企业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投资者的决议对企业净利润所进行的分配。利润分配在企业管理中起到杠杆作用,他对正确处理企业与各方面的经济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五)强化成本控制管理。推进责任成本管理,将费用成本开支层层分解到最小工作单位和个人,实行全方位成本管理,从管理中取得效益。
三、充分发挥财务总监作用
(一)加强以财务为核心的全程监督企业财务总监通过列席参加相关会议、开展调研、查阅报表、实施质询、专访谈话等方式对企业重大的财务情况、资金运作、资产质量及经营者行为等实施全过程监督,围绕事前、事中、事后三个基本环节,有效发挥监督职能。
1、以“三重一大”为重点开展事前监督。在企业决策前,财务总监可对有关决策项目提前介入并调研论证,着重从风险防范和控制的角度进行判断,向公司高层决策者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在企业决策时,可以对企业决策过程进行审查和监督,确保重大决策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2、以重大经营活动为重点开展事中监督。要紧扣企业中心工作,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开展监督检查,选准切入点和突破口,确定检查目标和检查工作方案,有选择地对企业重大投资、重点工程建设、招标投标等经营活动深入了解,对发现的违规行为,及时提出纠正意见和建议。
3、以企业存在问题的督促整改为重点开展事后监督。要对企业财务运作、投资担保、经营效益、资产运营、利润和薪酬分配等重点问题进行审查,对已发生的问题或存在的隐患,要督促进行整改,帮助企业改进和完善规章制度,堵塞管理漏洞,促进企业持续、规范运行。
(二)加强对企业内控有效性的监督企业董事会要加强对企业内控有效性监督,对企业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要素进行有效性的评估,评价企业内控制度在合理保证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性、经营管理合法合规、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等方面的有效性,督促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风险防范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企业财务总监行使财务监督职能的途径
(一)强化重要信息传递流程对企业财务进行有效监督,财务原始及基础资料的获得相当关键。财务部门向董事会报送重要信息应纳入到企业正常的信息传递工作流程,做到及时、完整、有效。还应建立知晓企业重要信息范围的工作规范,将企业需提供的重要信息列出明细,并分解到各职能部门,由各职能部门在送企业领导的同时,送董事会成员阅知。这样就能及时获悉企业的大额资金流向、重大财务会计信息。
(二)加强企业内部的“沟通”
财务总监要借助企业有关部门的力量进行工作,有效整合监督,形成监督合力。一是加强与财务的沟通,及时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利用内部审计的成果作为监督参考;加强与纪检监察的沟通,及时获悉效能监察情况,执行情况及违法违纪情况。
(三)实现与企业外部的“协同”
篇10
摘要 会计监督职能是企业财务部门重要的一项职能,主要针对企业单位内的经济活动运行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规范。本文主要从影响会计监督职能的主要原因以及强化会计监督的主要对策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 强化 会计监督 促进发展 对策
会计监督职能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功能是对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控制与规范,确保其达到预定的目标等,不仅能提高企业的经济事业管理,同时还能有效的提高经济效益实施会计监督职能,为企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
一、影响会计监督职能的主要原因
(一)企业内部的原因
(1)企业领导缺乏法制观念
在企业的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企业内部领导缺乏法律意识,通常依靠行政手段对内部财务与经济进行行政管理,会计工作人员一般均采用“自家亲信”,也就是说宁可要一个唯听是从的会计人员,也不要一个监督能力较强的会计人员。一定程度上,使得会计工作人员对企业的监督力度不能得到有效的实现,其实就是一种“名存实亡”的制度 ,因此,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常常出现挪用公款、以及违反法律法规等现象。
(2)会计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偏低,对监督职能的认识不够充分
随着我国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由于受到社会的不良影响,使得企业内部会计工作人员在权力与利益面前乱了阵脚,严重缺乏纪律性,不能够正确的对处理企业付出与回报之间的关系,他们已经将贪污受贿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只要对上级进行盲目的跟踪,按照领导的命令办事就可以,至于企业内部财务收入与支出的差距马马虎虎核算一下即可,一定程度上造成会计工作人员不能够按照正确的会计职业道德要求进行工作,再者对会计监督认识不充分等多种因素,严重导致会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丧失监督的职能。
(3)受企业内部管理体制制约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效益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企业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目前,在企业的会计管理体制内,企业财务部门只是表面上履行会计业务以相关的政策制度,实质上却从不组织人事,给会计人员的工作造成困难。
(4)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混乱复杂
据调查分析,当前企业内的财务呈现出一片混乱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企业与各个部门以及企业与上级之间,在财务资金管理与使用问题上出现明显的分歧,导致分配不明确和权责不明显等现象,造成企业财务管理比较混乱,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资金使用的效率,甚至资金大量流失,根本无法为企业财务资金提供安全性保障。
(二)外界的主要影响
(1)法律法规不健全,致使执法力度不严格
我国《会计法》中明确规定会计人员的行为主体与内部监督制度的法律地位,由于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配套,导致此法在执行过程中严重缺乏可操作性。除此之外,监督力度不足、惩罚对象不明以及会计体系不健全等因素均是造成执法力度不严的原因。
(2)外界对企业缺乏监督,导致会计在企业发展中无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虽然会计事务所在近年来的发展中占据主要地位,但其执行标准、规范以及环境等条件得不到相应的完善,致使会计事务所与企业为了谋求生存,在某些方面制定一些虚假信息,使企业无法充分发挥其会计监督的职能【1】。
二、企业强化会计监督的主要对策
(一)强化企业会计法制建设,为企业会计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加强会计工作人员的法律法规意识,并对其法律教育知识进行宣传。另外,企业内部需制定相应的学习培训机制,促使员工在学习过程中增强自身的法律观念,以便于更好的实行会计监督职能,促使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建立健全的企业会计监督制度,防患于未然
强化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培养其爱岗敬业、客观公正以及依法办事等多项职业道德。并建立与会计职业道德相关的规范化工作,使得会计工作人员在不断的工作过程中积累和总结经验,强化自身的职业道德。此外,企业还必须加强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监督力度,定期对其进行检查和督促,确保会计人员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以便于更好的维护企业的外在形象。同时还需逐步强化会计人员的监督能力,促使企业财务会计工作有秩序的进行等【2】。
(三)提高企业财务部门的风险意识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影响其发展的决策性因素,并根据其具体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制定科学化的解决对策,以此规避企业内部的财务风险。同时还要加强企业内部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尽量从根本消除和贯彻企业风险的防范意识。
(四)建立企业财务监督机制,充分发挥财务部门的监督作用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制定一套相对完整的财务管理方案,以此规范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并逐步完善企业财务资金管理。另外,还可以成立相应的资金结算中心,采取统一管理的原则,针对企业内部的财务进行核算与管理,全方位的加强企业的风险意识等。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强化会计监督职能势在必行,因此,企业必须不断规范会计人员的工作行为,确保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便于能有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