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的设计范文

时间:2023-12-05 17:32: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智慧城市的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智慧城市的设计

篇1

目前,各部委已经开展了数量众多的智慧城市相关试点实践工作。2012年底开始,住建部启动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先后已公布3批试点城市名单,把智慧城市创建和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及安全运行、城市管理、便民服务等结合起来,引导各地更加智慧化地管理城市和服务公众,探索新型城镇化推进模式;工信部自2013年开始开展国家信息消费试点,目前已公布了两批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名单;2014年8月,国家发改委等12部门确定全国80个城市为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国家旅游局分两批确定了33个城市为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科技部组织智慧城市研究课题研究,现已完成“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智慧城市管理公共信息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863计划“智慧城市(一期)”的项目研究,并继续支持相关的后续研究;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牵头展开智慧城市相关的标准制定工作。

现如今,智慧城市已不再是种种口号和概念,而是迈入了实际的建设阶段,在此阶段,应更注重建设实效和保证建设质量。从笔者本人的观察和了解来看,第一、二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虽然已经过了两三年的探索实践,但还是有点“纠结”,即虽然在顶层设计等方面已经做了不少工作,但仍存在着4个方向的问题。

第一是顶层设计问题,如何协调城市各个委办局之间的关系,这一点还需要从体制机制上进行理顺并合理设计;第二是建设主体的问题,现在国家提倡以“政府引导、市场运营”的模式来建,但这也不是全面适合,具体项目采用何种模式,在建设主体或者投资主体的问题上,地方政府还是比较困惑的;第三是关于数据和资源的共享问题,各个部门间的行政壁垒造成了资源、信息难以共享,导致重复建设,形成信息孤岛;第四个问题在于投融资方面,对此,我们仍然没有找到最好的突破口。

回过头来看,“顶层设计”一词是在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建议中首次提出的,意思是要从全局的角度统筹考虑某任务或某项目中涉及的各方面要素,统揽全局、整体谋划,从高层次入手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对于智慧城市而言,现在之所以提“顶层设计”而不是“规划”,是因为与规划相比,顶层设计更强调从系统方法论的角度关注任务和项目的发展,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更科学也更贴近目前城市的需求,范围也更广,并具有“自上而下”设计等典型特点。

当然,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在实践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问题。一方面智慧与城市定位不准确,盲目追求高技术、新技术,没有实现信息技术与城市各功能模块的深度融合,缺乏吸引力,民众感觉不到智慧,感觉不到生活的变化。另一方面,设计与环境不够融合,设计者对于所在城市的战略定位、特色、资源条件、人口构成、产业等缺乏深入分析和研究,制约条件与边界条件考虑较少,浮于表面,解决不了城市深层次的矛盾。第三,建设资金的来源需要多元化,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大量资金,单凭公共财政的力量很难支持智慧城市建设,需要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引入社会资本。第四,创新智慧城市的运营与维护模式,智慧城市不仅仅是项目建设,还要可运维,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使用带来了智慧城市运维的创新。

篇2

关键词:智慧城市;技术基础;创新技术;IPV6;云计算机技术

中图分类号:F27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03-0082-02

文化物质的积累、科学技术的进步都是伴随着城市而逐渐演变的,而城市大发展的动力慢慢变成智慧的成果,就是大众人民可以不间断的享受创新技术带来的服务与产品,目前智慧城市的建设已经得到了国家的重视和各个政府的大力的推动,越来越多的智慧城市将呈现在民众的面前,所谓智慧城市是指根据科学合理的城市发展理念,根据最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在泛在互联网和信息全面感知的基础上,实现人、物、城市功能系统之间无缝连接与协同联动的智能自感知、自优化,从而对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功能、商务活动等多种城市需求做出智能的响应,形成具备可持续内生动力的安全、便捷、高校、绿色的城市形态。智慧城市实现的是城市系统的优化升级,使城市各系统根完善、更智能、更协调、更发达,使城市中的人和物更智慧、更和谐,使城市中的人生活更幸福。

1 智慧城市三大技术基础

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技术创新、民众意识、政府管理等各方面共同作用,而其中技术创新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基石。“信息”是智慧的核心,因此“信息技术”是支撑智慧城市的核心技术。

1.1 通信技术广泛化让智慧城市拥有了神经系统

一个人要将看见的、听见的、触摸到的各种信息传递到大脑,需要有遍布全身的神经系统。对于智慧城市来说,拥有这样的神经系统,是实现智慧的最根本要求。泛在的通信网络就像城市的神经系统,只有有了它,信息才有可能通达。

1.2 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让智慧的能力贴近普通民众

在有互联网技术以前,信息处理只是聚集在少数专用机房里的大型计算机设备的事情,和普通的民众关系不大。虽然信息可以传递,但信息传递的范围有很大限制,远不能到达城市的末梢。互联网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获取和处理信息的方式,使得任何一个普通民众都能够随意获取和产生信息,智慧的能力只有真正贴近了普通民众,智慧的城市才有可能实现。

1.3 嵌入式技术的发展,让智慧的能力扩展到物

从技术层面来看,“智慧城市”是以网络信息为基础的城市信息体系,其智慧能力的差别来自于对信息获取能力的差别,智慧的城市不仅需要更多的人能够随时获取和产生信息,城市里的各项基础设施也需要能够进行信息的自动采集、动态监管。从技术角度来看,就是各种各样的设备需要具备独立运算和联网的能力,嵌入式技术的发展使得这些成为可能,因此嵌入式技术是智慧城市的技术基础之一,它使得智慧的能力从人扩展到物品。

2 智慧城市的应用局限性与技术瓶颈

2.1 智慧城市应用局限性

目前的智慧城市应用大多是一些处理数据采集和数据传输的简单场景,简单数据采集和数据传输模式虽然有一定的领域,但碰到一些复杂的领域就无法应对了。在我们的现实世界中,还有很多复杂的情况,需要不同类型节点协同进行智能计算的应用领域。而且这些简单的数据采集和数据传输只能简单的局限于对数据的安全性、实时性和可靠性的要求均不高的领域,万一出现数据被盗用、篡改等情况,也不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但对于一些数据错误、丢失、延时,将会造成重大损失的领域,如:医疗手术控制、火车交通控制、大型机械设备运转控制等,由于拘束的限制,这样的领域物联网都还没有触及。目前智慧城市典型应用中,设备一般在较为适宜的环境下工作,而现实环境中则会有相当一部分的应用要求设备工作在相当恶劣的环境下进行操作,甚至有些特殊行业的设备可能面临极端高温和低温、瞬间温度剧变等极端恶劣环境,而目前我们的传感器技术尚无法达到这点。我国目前智慧城市应用已初见规模,但是最多也不过数千个节点共同工作,还远远没有达到数万、数十万、数百万海量节点规模,伴随着节点规模的增加,节点、网络的接入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要求将呈指数级增加,故对节点组网速度、节点管理、协议高效性、数据并发等技术特点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2.2 智慧城市技术瓶颈

以上分析的智慧城市应用存在的局限性,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技术瓶颈所引起的。解决技术瓶颈、才能打破局限,扩展需求,将使智慧城市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我们主要存在四方面的技术瓶颈。其一,传感器技术瓶颈。如何推出更小、更强、更便宜的传感器。智慧城市发展首要是大量布置各种传感器,使这些传感器与物品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成为物品的一部分,因此传感器不仅要微型化,而且这样微型化的节点不但要拥有相当的处理能力,还需要能耗低,然而这样小型高性能的传感器目前只能用于尖端的领域,尚无法大规模应用。其二,通信网络技术瓶颈。如何做到既大容量又高性能。智慧城市中很多的应用都将是无人干预的自动操作,其与人的通信行为有很大的不同。从规模上来看,可能要面对上千万、乃至上亿的海量节点,规模将远超过原有的通信规模。其三,平台处理技术的瓶颈。如何做好海量感知信息的处理和管理。如何及时处理海量感知信息,是智慧城市发展面临的另一个技术瓶颈,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深化,需要综合运用云计算等技术推进平台处理技术不断发展,解决海量数据的存储、归类、处理、检索需求才能打破这种局限。其四,安全性技术瓶颈。如何应对更为复杂的物联网安全问题。目前阶段,信息的安全问题其实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其实安全问题是智慧城市发展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它将直接决定智慧城市的发展前景。

3 创新技术推动城市化进程

3.1 大力推动感知技术的发展

智慧城市首先需要通过感知世界来获取信息,感知技术的发展是智慧城市发展的前提,感知技术其实包含了两种不同的技术:传感器和无线传感网。感知技术需要不断向着高性能、低能耗、微型化、低成本方向发展,才能为实现各种智慧城市应用提供丰富的想象空间,扩大智慧城市应用的范围。传感器是一种能把物理量或化学量转变成便于利用的电信号的器件。无线传感网(WSN)是由部署在一定区域内的大量传感器节点组成的,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形成的一个多跳自组织的网络系统。其目的是协作地感知、采集和处理网络覆盖区域中被感知对象的信息,并发送给观察者。无线传感网核心技术主要集中于网络拓扑控制技术、多跳可靠数据交互技术、信道资源调度技术、物理层技术、协同计算与处理技术、分布式信息感知技术等。无线传感网以其智能化、低功耗、自组织的特性提供了全新的智能化通信、控制手段,是目前大范围、低成本获得传感信息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其中无线传感网关键技术包括:射频识别技术(RFID)、IEEE 802.15.4、Zigbee/Zigbee Pro技术、Z-Wave技术、Wireless-

HART技术、蓝牙技术、NFC技术。

3.2 推动网络能力增强

在当前智慧城市的初级阶段,物联网应用数量尚不大的情况下,现有网络基本可以满足物智慧城市的通信要求,但各种问题已经开始逐步显现;随着智慧城市发展的深化,物联网业务数量扩大,网络必将产生巨大压力,甚至也可能进一步影响到现有的人与人的正常通信。因此需要对通信网络的适应性进行研究,在现有网络的基础上,研究和开发适应和满足智慧城市通信特征的网络能力改进,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通信网络运维体系,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网络层业务特性管理、网络资源分配机制、网络性能优化机制、灵活的QoS体系、灵活的网络安全能力、移动性管理机制。其中IPv6技术与云计算机技术就是其中的主要技术,IPv6是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的缩写,它是IETF(Internet Engineeri-

ng Task Force,互联网工程任务组)设计的用于替代现行版本IP协议IPv4的下一代IP协议。它具有更大的地址空间,IPv6中IP地址的长度为128位,并加入了对地址自动配置的支持;IPv6的地址分配遵循聚类的原则,对IP包结构进行了简化,提升了路由转发效率;增强了对组播及流控的支持,增加了对网络层的数据加密,并对IP报文进行校验,增强了网络的安全性;可以较好地满足物联网海量节点、高安全性等应用特点的需求,是物联网网络技术的发展方向。云计算将网络上分布的计算、存储、服务构件、网络软件等资源集中起来,基于资源虚拟化的方式,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它可以实现计算与存储的分布式与并行处理。云计算的主要特征主要有这几个方面:以高度可扩展的弹性方式交付服务;利用因特网技术和方法来开发和交付服务;资源虚拟化及资源的自动管理与配置;可实现海量数据的分布式并行处理;低成本并对用户透明。

参考文献:

[1] 彭继东.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模式研究[J].城市观察,2012,(2).

[2] 李忠.智慧城市建设技术思[J].建设科技,2012,(4).

篇3

关键词:智慧城市政策;建设实践;政策计量;建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 F299.2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1968/tsyqb.1003-6938.2016109

Abstract This paper extracted 292 programs from 5625 coding discourses in 131 local smart city policy documents in China. 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se programs, smart applications,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and key technologies, smart industry, information resources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 were acknowledged as the main 5 domains in smart city practice. According to geographical and diachronic analysis, Zhejiang and Jiangsu were thought to be leading provinces in smart city construction, and 2011-2013 were thought to be abrupt time point in smart city evolution. At last, this paper suggested that local governments should balance consistency and homogeneity, diversification and individualization, sigma completeness and local advantages in programs selection in smart city policy design.

Key words smart city policy; practical programs; polimetrics; construction strategy

1 引言

智慧城市是可持m发展理念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的产物,是缓解当前“城市病”,加快区域城市化建设的主要建设理念。智慧城市强调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1]。从实践层面看,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经历了萌芽期和推进期两个典型发展阶段:2010年宁波市率先启动了智慧城市建设规划,随后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深圳、武汉、佛山等城市相继提出具体的建设目标和行动方案,有些地区甚至把智慧城市建设列入了“十二五”规划,推动了智慧城市的政策实践。截至2016年初,全国已经有597个智慧城市相关试点,累计投入经费达几万亿[2];到2014年底,100%的副省级以上城市、89%的地级城市和47%的县级城市都已启动了智慧城市建设[3],出现了“过热”甚至盲目建设的不良趋势[4];另一方面,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广泛应用,智慧城市的应用领域和应用范围逐渐扩大,智慧城市规划范围与领域也日益丰富,并体现于智慧城市规划政策体系。为进一步厘清智慧城市建设范畴与应用领域,明确智慧城市的建设重点,本文选取了省市县三级智慧城市政策文本131份,并对智慧城市应用领域进行了识别统计与政策计量分析。

2 中国智慧城市政策文本

2.1 智慧城市政策文本采集

智慧城市政策主要有四种类型:第一,智慧城市专项规划或政策建议,主要包括总体规划、中长期规划(一般3-5年)、建设方案、指导意见、实施方案和项目管理办法等;第二,智慧城市建设内涵蕴含于“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规划”,在信息化规划中单辟章节或者以智慧城市建设理念统领信息化规划政策;第三,采用“城市信息化”“数字城市”等关联概念作为政策主题,与智慧城市建设理念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第四,聚焦于智慧城市建设的示范项目与示范工程,是智慧城市建设的细分政策或衍生政策。

按照最大努力采集准则,通过省级和重要城市的政府门户网站以及不同搜索引擎交叉检索,本文共获得各类智慧城市政策样本272份,其中第一类智慧城市政策样本131个,作为此次研究的政策文本。从行政区划分布结构看,省市政策21份、地市政策70份和县市政策40份;从政策类型分布看,年度规划16份、五年规划53份、总体规划25份和政策建议37份;从时间分布看,2010年4份、2011年12份、2012年14份、2013年27份、2014年29份、2015年27份和2016年18份。政策样本在政策类型和政策结构上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2 智慧城市应用领域识别

在政策文本编码中,笔者确立了以段落为主的编码规则,其中若干政策建议可采用语句或词组作为编码对象。依据内容分析编码的操作流程,并进行了开放编码与预编码,提取、合并整理后得到有效代码292个。在第二轮编码中,主要按二级编码或三级编码进行标引,共标引5625个编码片段,主要涉及智慧应用与服务(2884个)、信息基础设施与关键技术(1032个)、智慧产业发展(939个)、信息资源与数据资源建设(564)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182个)五个方面,并有极少政策文本涉及公众信息素养与信息公平、智慧城市法规与制度建设内容,认为已经基本达到一定的理论饱和。

在信度控制中,本文采用重复编码进行信度控制。通过对4个政策文本的重复编码,发现抽样组编码数量分布相关性高达0.943(相关系数),而通过MAXQDA内嵌的跨代码一致性测算,两次编码的文件存在一致性均值达到89.3%,频率一致性均值达到87.2%,说明编码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与可用性。

2.3 中国智慧城市应用领域总体结构

中国智慧城市政策文本经编码和标引共编制政策理念代码5625个频次,131个政策文本平均每个政策文本标引了43个代码频次,而政策代码平均表达强度为20次。在一级代码维度中,智慧应用与服务是智慧城市政策应用实践领域最重要,占比达到51.3%,平均政策强度为10.34;其次是信息基础设施和关键技术,总占比为18.3%,平均政策强度为7.88;智慧产业发展约占16.7%,信息资源与数据资源建设占10.0%,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占3.2%,还有0.4%提及公众信息素养与信息公平。

3 中国智慧城市应用领域分析

3.1 智慧城市应用与服务领域

智慧城市应用与服务的平均政策强度为10.34,

即平均单个政策文本会提及10类左右的典型智慧城市应用。具体而言,131个政策文本共提及智慧城市应用或服务51类,前10类累计占比达到60%,是当前智慧城市政策关注的主要应用领域。131个政策文本中,智慧政务的提及率最高,累计355个政策片段,约占应用总量的12.4%;其次,智慧健康有220个政策片段,智慧交通有198个,智慧城管184个,智慧教育162个,智慧公安132个,这些智慧城市应用主题都是平均政策文本提及率大于1的应用主题(见图1)。

3.2 信息基础设施与关键技术

智慧城市信息基础设施与关键技术主要涉及信息通信网络、功能性信息基础设施(大数据中心、云计算中心、运营控制中心等)、三网融合和关键智慧技术四类(见图2)。其中,信息通信网络是主要政策关注点,累计567个政策片段提及信息通信网络,约占应用总量的56.6%,且政策表达强度达到4.33;功能性信息基础设施也有208个政策片段,占应用总量的20.8%。在信息通信网络中,高速宽带网络和移动互联网是地方智慧城市政策发展的重点,其中高

速宽带网络中光纤网络、下一代互联网(IPV6)和骨干传输网络是关注重点,移动互联网络中“4G”是政策诉求主体,是“3G”政策提及率的2倍左右,仅有江苏和上海两地提及“5G”概念。特别地,在关键智慧技术中“物联网”的关注比例高达67%,“云计算”关注比例为19%,而“大数据”的关注比例仅6.3%,体现了三者的差异性。

3.3 智慧a业发展

在智慧产业发展中,“两化融合”和“新兴智慧产业”都是智慧城市政策关注的产业类型(比例分别达50.2%和45.5%),累计占比约96%(产业创新占比为4.3%)。在两化融合产业政策中,地市和县市政策比较关注“智慧农业”和“产品智能化”,而省市政策和地市政策更多提及“互联网+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在新兴智慧产业政策中,“现代信息产业”和“电子商务”更被关注度最高的产业形式。此外,还有28个政策文本提及物联网产业发展,27个政策文本提及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3D打印等),24个政策文本提及智慧产业园区建设。

3.4 信息资源与数据资源建设

在信息资源与数据资源建设领域,基础信息资源与数据库建设的政策表述强度明显高于信息资源开发(71.4%比28.6%);但在政策扩散范围中,信息资源开发政策的传播范围略广于基础信息资源建设,前者有78个政策文本采纳,后者有73个政策文本采纳。在信息资源开发政策中,政府信息资源公开与开发、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建设是重点,累计占比达到83%,其次是公益信息资源开发,约占14%,而信息资源市场开发的提及率和提及范围都较小;在基础信息资源与数据库建设中,共提及14类基础信息资源开发与建设,其中地理信息资源、人口信息资源、法人单位信息资源和宏观经济统计资源提及率最高,而城市建筑物数据、信用数据和法律法规数据的提及率也较高。

3.5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中,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和网络安全监管是最重要的政策议题,分别占比为40.3%和28.2%(见图3)。在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中,网络容灾备灾中心、关键基础设施防护和可信网络的政策提及率较高;在网络安全监管中,安全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的政策提及率较高;在信息安全保护技术中,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政策关注度较高。此外,还各有10个政策文本提及信息安全产业发展和信息安全责任意识。

4 中国智慧城市应用比较

4.1 智慧城市应用的区域差异

利用政策文本中应用领域政策片段的共现关系,构建省域区域与二级应用代码之间的二模矩阵,则构成25省市与72个智慧城市应用之间的矩阵(见表1)。其中,共现关系通过某一区域政策文本在该应用代码中的平均政策强度来显示。

利用政策应用强度的组间差异测试,发现政策结构之间两两差异并不显著,整体体现出结构的相似性。但通过对政策区域和政策应用领域进行多维尺度的度量(见图4),可以发现区域结构之间呈现一定的群落现象。首先,浙江和江苏是中国智慧城市政策的领先省份:一是智慧城市政策的扩散范围广,浙江、江苏智慧城市政策几乎覆盖所有的地市范围,先后出台相关智慧城市合计55项,占总政策样本的

42%;二是智慧城市政策启动时间早,浙江宁波启动于2010年、江苏扬州和南京启动于2011年,均早于政策时间中位数2014年;三是应用领域覆盖广,浙江覆盖了67个应用领域,江苏覆盖了62个应用领域,均领先全国。其次,上海、天津和重庆的智慧城市政策具有很强的相似性,政策应用强度高,并集中在以城市发展或产业服务为对象的50个左右应用领域。此外,大部分省市的智慧城市应用领域表现出相似的应用结构与范围分布。

而在对应用领域的多维尺度度量中,应用领域可分为左上角的公共应用领域和右下角的个性化应用领域两部分,而23项个性化应用领域的政策应用强度均不超过2;另一方面,平均每省市覆盖36个左右应用领域,而每一个应用领域也渗透到12个左右省市,并没有体现出“数据层面”的学者所广泛批评的“大而全”规划。具体而言,依应用采纳率分布可划分为四类典型应用:核心应用、重要应用、选择性应用、个性化应用(见表2)。

4.2 智慧城市应用的历时差异

智慧城市政策样本的时间分布于2010-2016年,同样可构建政策应用的时间分布矩阵(见表3)。在配对T检验中,不同时期之间的政策应用结构仍然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政策强度比较中,政策应用领域的年度结构差异相对比较显著,其显著性因子大多居于0.05-0.1之间,体现了智慧城市应用领域随时间的变化。2011-2013年是智慧城市应用领域变化较大的时间区间,体现为与其它年份之间的差异显著性,也说明智慧城市应用内涵在2011-2013年趋于成熟,应为我国智慧城市政策的突变节点与关键节点。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本文通过对智慧城市应用的扎根统计,基本描绘了当前我国智慧城市在实践领域的主要应用轮廓,进一步加深了对智慧城市的理解。在结构分析中主要得到三个基本研究结论:第一,从应用领域看,智慧城市政策在实践环节主要包括智慧应用与服务、信息基础设施和关键技术、智慧产业发展、信息资源与数据资源建设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等五个方面,其中智慧应用与服务在统计上最为优先。具体到智慧应用中,智慧政务、智慧健康、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智慧教育和智慧公安等是目前最受关注的应用领域,体现了智慧民生、信息惠民的应用导向。此外,信息通信网络建设、基础信息资源开发、两化融合、智慧产业也在各自细分领域居于主要地位;第二,智慧城市应用的区域差异并不十分显著,在省市领域中浙江和江苏的智慧城市政策显示度和推进力度都明显领先于其它地区,在应用领域中形成大约50个左右核心应用在全国智慧城市政策中的采纳比例都较高;第三,智慧城市的具体应用领域S时间具有一定的波动性,并且政策应用领域的年度结构差异相对比较显著。其中,2011-2013年之间应用领域差异比较显著,体现了该时间段的政策波动与政策学习过程。

进一步比较智慧城市实践体系与建设理念、研究框架的内涵差异,发现未来我国智慧城市政策制定中应考虑到:

第一,智慧城市实践框架的认识一致性与同质化陷阱。回溯到智慧城市国家战略与社会发展、产业发展、技术发展、应用服务和政府治理“五位一体”的建设理念,在产业发展、技术发展和应用服务得到了明确地应用领域回应,并拓展了智慧城市建设理念的内涵,在实践应用层面构建起更宽广的建设体系。相比王世福[5]基于智慧城市研究文献所提炼的由战略体系、社会活动体系、经济活动体系、支撑体系、空间体系共同构成的智慧城市研究概念模型,智慧城市政策在应用层面与理论研究的关注点基本一致,同时导致智慧城市规划建设的同质化问题比较突出[6]。因此,一方面智慧城市多样性和层次性的建设内涵给各地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个性化建设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智慧城市认识一致性也可能导致智慧城市规划的同质化陷阱。

第二,智慧城市实践的模式多样性与区域差异性。王根祥[7]、钱明辉[8]等研究发现,在国家之间通过开展智慧城市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信息通讯技术的研发及应用,已经形成各自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的重点领域和鲜明的地区城市特色。具体而言,美国突出技术引领、澳大利亚突出产业推动、欧洲注重体系性与理念引导、新加坡和韩国等亚洲国家注重项目推动;美欧更注重智慧城市在应用改良领域的作用,亚洲国家更注重城市发展等等。结合国内进一步的研究[9-10],中国具有广阔的地域空间,而且区域间发展差异客观存在,应该突出智慧城市建设的地域差异和模式差异;而在实践数据层面,智慧城市应用的区域差异并不显著,说明在智慧城市建设理念和应用层面还需要进一步突出建设实效、突出结合自身特色的发展理念,最终实现城市竞争的“亮点”[11]。

第三,智慧城市实践的规划规模与重点领域。进一步考察应用领域的省市覆盖率和省市应用采纳量分布情况,发现各省市在智慧城市应用领域选取上具有一定差异性,但整体差异性并不显著,体现了各省市在智慧城市应用选择策略上有共识也有分歧,对智慧城市的规划应该在地方财政承载量的基础上,坚持重点领域建设与地方特色项目建设并重的规划结构。智慧城市重点领域是当前认知度较高、实施效果显著的应用领域,具有技术和市场可行性;地方特色项目是突出实际建设成效和地方需求,突出与地方生产力水平和政府治理水平相匹配,突出与已有的城市信息化建设进程相匹配[4]。地方智慧城市规划规模与领域选择虽是一个考虑多重因素的复杂决策结果[12],但应成为未来智慧城市应用规划的选择常态。

总之,智慧城市建设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机遇,是突出区域发展优势的有利途径,但也要充分考虑地方实际需要,不宜在虚拟空间“大兴土木”。

参考文献:

[1] 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关于印发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EB/OL].[2016-08-27].http:///gzdt/201408/W020140829409970397055.pdf.

[2] 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国脉互联智慧城市研究中心.第五届(2015)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报告[EB/OL].[2016-10-20].http:///20160111/n434109090.shtml.

[3] 萧琉.高度信息化社会将引领我国迈入转型发展新时代――2015年中国信息化十大趋势[J].市场观察,2015(Z1):51-53.

[4] 单志广.开拓健康有序的中国特色智慧城市发展之路[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14(7):16-18.

[5] 王世福.智慧城市研究的模型构建及方法思考[J].规划师,2012,28(4):19-23.

[6] 胡小明.智慧城市的同质化与科学规划新视角[J].上海城市管理,2012(4):7-11.

[7] 王根祥,李宁,王建会.国内外智慧城市发展模式研究[J].软件产业与工程,2012(4):11-14.

[8] 钱明辉,黎炜t.国内外智慧城市实践模式的政策启示[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9(1):99-106.

[9] 杨瑛.新标准观指引下的智慧城市顶层设计[J].电子政务,2016(3):27-34.

[10] 李重照,刘淑华.智慧城市:中国城市治理的新趋向[J].电子政务,2011(6):13-18.

[11] 黄璜,袁嘉炜.智慧城市的政策分析:过程、信念与政策设计[J].电子政务,2014(1):23-33.

篇4

城市公共安全;公共安全评估;智慧城市;大数据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prospect of constructing and improving a public safety assessment system under the concept of smart city. The level of traditional safe city construction can be improved and the traditional city public safe system can realize the entity, modeling and computable relay on the internet of things, cloud computing, and big-data technologies. In this way, city safety system, which is sensible and automatically measured, is constructed.

city public safety; public safety assessment; smart city; big data

当前,智慧城市的建设已经从理论层面落实到中国很多城市的实际建设层面。中兴通讯作了不少实践,并有一些自己的提炼思考。在智慧城市中,城市公共安全的建设作为基础性需求,不容忽视。为有效预防、减少和降低城市公共安全风险,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必要规范城市公共安全风险评估工作。

本文从智慧城市建设的实际出发,探讨基于智慧城市建设理念的城市公共安全建设与评估体系,为具体智慧城市系统建设提供借鉴。

1 智慧城市建设理念

智慧城市理念论述众多:从城市管理者角度来看,智慧城市意味着一种发展城市的新思维、新策略,是新型城镇化的必然需要,是一种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实现城市全面数字化后可视、可测量的智能化城市管理和运营模式,可以推动城市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的跨越式提升。从信息化专家的角度来看,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一种形态,是城市的信息化经历数字化、智能化后的必然结果。从市民角度来看,智慧城市意味着生活品质、民生服务、居住环境等得到极大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入渗透到市民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智能、便捷与舒适成为城市生活的典型特征。

智慧城市是借助信息技术,把已有的各种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形成技术集成、综合应用、高端发展的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城市。基于此,我们认为智慧城市具有信息(Information)、智能(Intelligence)、创新(Innovation)、市民与城市互动(Interaction)的“4I”特征。

城市作为人类社会高度发展的组织形态,作为众多个人构成的集体活动实体,实际上在城市整体需求上也体现出了与个人需求相对应的层次需求模型。马斯洛理论把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 Needs)、爱和归属感(Love and Belonging,亦称为社交需求)、尊重(Esteem)和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5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由此,安全需求不论对个人还是一个城市都是仅次于“活着”或者“存在”的基础性需求。

一个城市的安全需求是众多个人安全需求的集合,是一种公共安全的需求。城市安全关系到城市中的每个人。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安全是一个基本模块。进行安全城市建设,必须坚持安全建设与评估两条腿走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1-15]。

2 智慧化的安全城市系统

构建

在智慧化的城市公共安全建设中,物联网是城市公共安全基础信息采集、汇集的基础架构,大数据分析则是对海量基础数据进行模型分析的基本技术支撑,而云计算架构则为高强度的、成本可接受的柔性计算能力获取提供了基础保障。这些新技术的成熟应用是使整体城市公共安全体系构建成为可能的关键。

2.1 城市公共安全建设现状

近些年,城市公共安全的信息化建设主要落地到平安城市建设方面。构建平安城市业已成为政府建设共识。但当前平安城市的建设尚存在如下具体问题:

(1)信息系统缺乏整合

相关信息主要为公安等具体部门服务,缺乏从城市层面的共享与整合,其他城市管理部门建立了大量“烟囱式”的监控系统,缺乏标准互不相通;部门间的信息没有实现共享,“信息孤岛”现象非常普遍。基本上各方各自建设,各自享受自己的建设成果;各城市的电子防控系统多呈现分而治之状态,一个平安城市系统中有几种甚至十几种安防平台,且大多数之间没有实现互联。

(2)信息系统与城市中其他系统联动较少

缺乏业务的有机整合,视频监控系统自成一体,覆盖面小,应用面窄,缺乏与应急联动、警务指挥、城市管理等业务的高效整合,视频监控信息与警用地理信息系统(PGIS)及其他公安信息没有进行关联。

(3)各城市普遍存在“重建设、轻应用”的现象

智慧城市建设过程,对与智慧城市建设相配套的运作管理机制、服务模式、政策措施,要进行妥善的分析和梳理。建设与管理并重才是实现智慧城市最终目标的重要保障。信息化部署完成了,它只是个系统,是工具。此后,需要相应的城市管理人员和市民一起使用这套系统,并从中汲取“智慧”的价值,这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智慧城市。

2.2 智慧理念下城市公共安全实践

当前,依托智慧城市理念和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从技术角度看,城市公共安全建设可有如下升级方向:

(1)大联网平台建设

随着GB/T28181-2011《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于2012年6月1日正式生效,大联网平台建设已经成为未来几年平安城市建设的首要任务。城市公共安全建设的视频监控联网管理平台,必须开放系统能力,能够与主流监控厂商前端设备进行信息对接及互操作,可进行不同平台和设备之间的业务组合和调用,实现不同平台信息的往来交互。

(2)信息全网可调用

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大联网平台建设的逐步深化,使得区域内经过授权的监控平台的操作台,均能够在区域范围内自由调动信息。同时,以上的互联和共享将完全在权限可控的状态下进行,以最大限度保证海量数据的有序使用。

(3)业务流程实战整合

发展应用型的城市公共安全建设专业化系统。城市公共安全系统的核心在于系统与警务的日常工作紧密结合,这样视频信息才能成为真正的“大数据”。和警方已经建设或者正在建设众多数字化的业务信息系统有效关联,使得平台系统更加贴近公安部门的实际业务应用,做到“三实”,即实际、实战、实效,从而贴近公安实战,促进信息共享,提高工作效率。

(4)高清设备的大量使用

公安对于城市公共安全系统建设从追求数量转变为追求质量的阶段。更高的清晰度成为提升视频监控质量的首要诉求。高清摄像机和高清编码器等被平安城市建设大量引入,同时移动高清摄像机也被各方案补充引入。

(5)视频智能分析深度应用

海量的视频文件、日志信息的挖掘、分析,可以有效提升治安监控系统的工作效率。通过对视频内容进行视频诊断、视频浓缩、视频检索、视频压缩等先进视频处理技术等,使视频资源从粗放无序的数据真正转化为精细可用的信息,并最终实现高效应用。

(6)云计算的大量使用

高清视频的广泛使用及城市级视频网络的完善将会产生大量视频数据,只有云计算的强大架构扩展能力,高可用性将使海量视频数据的有效处理成为可能。这对于对城市安全管理意义重大。

基于以上对城市公共安全系统建设的理解,中兴通讯提出了自己的平安城市解决方案,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

3 安全城市的评估和实践

从实践中看,无论在之前的平安城市建设还是最新智慧城市架构下的智慧公安系统建设,不少地方都已经构建城市公共安全类相关系统,在不少城市也已经初步形成较完整的体系。但在这些系统建设中,是否有从城市公共安全评估的角度出发,更严谨地在事前基于评估数据更合理规划整体方案,在系统建成后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评估城市安全水平的提升或变化,从而适度调整相关系统侧重或在后续建设中更加科学地、有针对性地对重点地区、重点问题进行安全系统规划和实施,这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实际情况中这方面通常被忽略。很多系统的规划设计,往往是侧重在“设计”系统本身,说明系统本身要解决的问题。而对系统所要解决的真正问题缺乏量化。相当于说,事先缺乏定量评估问题,事后缺乏定量评估成效。很多系统上马了,只能笼统地说“有了提升”,最多总体而言某个指标提升或下降了之类。而这些和城市公共安全评估应达到的“以评估指导规划,以评估调整布设,以评估安排升级”的要求有很大差距。

3.1 城市公共安全风险识别方法

影响城市公共安全风险评估进展的主要因素包括:评估时间、力度、展开幅度和深度,所有这些因素都应和城市实际安全状况和城市特性的不同点相符合。对不同的城市而言,应该选择适合本城市特性和发展水平的风险评估方法。这样的评估过程与正在进行的平安城市或智慧城市安全建设是一个并行关系,相互吸收经验,相互促进。

根据对各要素的指标量化及计算方法的不同,城市公共安全风险分析可分为定性分析、半定量分析和定量分析,或这些分析方法的组合。

3.1.1 城市公共安全的定性分析方法

定性分析方法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风险分析方法,在城市公共安全分析中也同样如此。定性分析方法对风险产生的可能性和后果可用如“低、中、高”这样定性表达程度的表示方式。

但在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的实际定性分析过程中,有时仅仅使用“低、中、高”这样的程度表达并不能显著分辨不同风险值间的差别,因此,在实践中,有时会考虑给这些主观判断的值设定一个数据化的结果,比如,设“高”为“3”,“中”为“2”,“低”为“1”。该“3”、“2”、“1”,并非一个客观的实验值,相反只是一个相对值。对本意仅用来确定等级的对应等级数据进行过度解读,可能会导致错误的决策。

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的定性分析常用于:在开始细致风险分析前的最初风险鉴别,以找出可能需要更细致分析的风险;或者相关风险可能不值得花更多资源去进行更充分分析;或者实际具备的数据不足以进行更细致定量分析的场合。

城市公共安全的定性分析是基础性的分析方法。即使在可采用更进一步评估方法的场合,定性分析依然是非常重要的选择。

3.1.2 城市公共安全的半定量分析

半定量分析是在定性分析基础上的提升,同时也是对花费更大的完全定量分析的妥协。在半定量分析中,定性分析的某些定性分析数据可能已是确定数字,但每个子项所确定的数字并不一定与具有非常精确的对应关系。

在应用半定量分析时需要小心,因为半定量分析可能不能正确地区分各种不同风险,尤其是当分析结果或可能性处于极端状态的时候。因此,在实际分析时可将“可能性”分解成两个要素“暴露频率”和“概率”。所谓暴露频率是风险来源存在的程度,而概率是当相应风险源存在时产生后果的可能性。在上述两者间关系不是完全独立时需要审慎对待分析结果,因为相互干涉后的分析结果可能产生偏差。这是半定量分析需要注意避免的问题。

3.1.3 城市公共安全的定量分析

城市公共安全的定量风险分析主要关注两个基本数据:风险事件发生概率和风险对应可能损失的资产。这两者相乘的结果称为年度预期损失(ALE)或年度成本估算(EAC)。理论上可依据ALE计算威胁事件的风险等级并有针对性地做出相应的决策。

ALE的具体计算方法是首先评估城市单项资产的价值V;然后根据客观数据计算威胁的频率P;最后计算威胁影响系数μ:

ALE=V×P×μ

显然的,城市公共安全整体ALE值应该是各单项ALE的总和。

但上述方法存在数据可靠性问题。定量分析依赖准确数据,而准确数据整体上依赖于人类的科学发展水平。对于某些安全威胁,人们确认已可掌握相应数据信息,但对于另一些威胁来说,可能还无法掌握实际数据。这是定量分析当前的局限性。

在定量分析实际应用中,对于这样定量化的困难,可尝试使用客观概率和主观概率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客观概率用于有人们已经掌握客观数据的情形;主观概率则针对尚无法掌握直接根据数据的情况,此时将利用包括经验数据、主观判断等进行替代。举例来说,在社会稳定度评估中,对于攻击行为的威胁可考虑如动机、手段和机会等要素。

总体而言,完全定量分析方法的使用是有相当难度的。但从城市公共安全精细化、智能化及未来发展来说,定量分析毕竟是城市公共安全最希望采用的方法。

3.2 “全生命周期”公共安全评估实践

我们认为,一个真正的智慧城市公共安全系统在城市公共安全评估价值这方面应具备“全生命周期性”。所谓“全生命周期性”,是指应在智慧城市公共安全系统建设的规划设计、实施部署、使用运维、系统升级4个阶段全面引入城市公共安全评估方法,通过评估数据的变化指导上述4个过程形成闭环,不断提升整体城市安全系统的水平及有效性。

具体来说,在系统规划设计阶段,首先要做的是基于现有信息系统形成的各类数据,有针对性地对待建系统所要解决的公共安全问题现状进行评估,形成各类辅助决策分析结果,指导规划设计体现出应有的重点问题的侧重性、区域的差异性等。

针对平安城市的高清智能卡口布设问题:

(1)规划阶段进行风险识别和定量分析

利用比如历史报警数据、案事件区域数据、车流量数据、人口分布数据等计算出整体区域风险度分布图。将该数据所体现的区域差异性和整体卡口布设其他因素进行叠加,最终确定实际卡口布设位置、区域密度方案。

(2)在实施部署阶段多次联调测试及系统试运行

获取相关测试数据,进而评估系统整体有效性,发现系统不足,及时调整、改进系统本身及相关部署。

(3)运维阶段进行长效的公共安全评估

系统将在这个阶段持续给出城市公共安全状况评估,这不仅是给决策者对城市整体安全管理所用,也是给系统运营维护方面甚至于系统自身进行系统参数调整的必要依据。如果说决策人根据相关评估进行决策和调整是传统安全系统应做到的,那么系统自身根据自身产生的安全评估在事先系统设计模式下进行相关参数调整才是真正“智慧”城市公共安全系统的智慧体现。

毫无疑问,如果安全评估体系长效机制建立起来的话,系统升级参考相关评估进行就是非常自然的事了。系统的自我调节总是有效有限的,社会状况的变化、科技水平的提升则是永远的,所以,在反应现实公共安全状况的评估持续给出情况下,规划新的系统升级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系统升级某种意义上又回到了“规划设计”阶段,在持续评估的机制下,整个城市的公共安全体系将形成这样一个全生命周期、不断螺旋式提升的正向轨道。辅助这个全生命周期循环的形成,也正是智慧城市公共安全评估最大价值所在。

4 结束语

当前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方兴未艾。智慧城市建设投资巨大、影响深远,而城市公共安全是城市基础性需求之一,因此非常有必要在智慧城市的规划阶段就将城市公共安全评估体系纳入其中。传统上城市公共安全定量评估分析的方法,可以应用最新的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从而降低评估的成本。这正是我们在后续智慧城市建设中需要不断探索、落实的事情。

参考文献

[1] GB/T 20000.4-2003. 标准化工作指南第4部分:标准中涉及安全的内容 [S]. 2003.

[2] ISO Guide 73:2009. Risk management - Vocabulary [S]. ISO, 2009.

[3] ISO 31000:2009. Risk management - Principles and guidelines [S]. ISO, 2009.

[4] AS/NZS 4360:2004. Risk management [S]. AS/NZS, 2004.

[5] 刘茂, 王振. 城市公共安全学――原理与分析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6] 张继权. 城市公共安全学――应急与疏散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7] 深圳市政府. 深圳市公共安全白皮书 [R]. 深圳市政府, 2013.

[8] 宋明哲. 现代风险管理 [M]. 北京: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3.

[9] 刘波等. 灾害管理学 [M]. 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98.

[10] 薛澜等. 危机管理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11] 公安部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调研小组. 第20次全国公安会议专题研究报告 [R]. 公安部, 2003.

[12] 马鑫, 黄全义, 疏学明. 物联网在公共安全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0,19(3):12-16.

[13] 田依林. 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模型 [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7,47(2):2-5.

篇5

Abstract: Smart city construction is conducive to improve urbanization’ quality and promote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is the trend of city development. Smart city infrastructure is the cornerstone of smart city and its construction level will determine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smart city, so government needs to greatly enhance the intelligent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bility. This article research the concept of wisdom smart city and infrastructure, analysis the smart city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mode status, and put forward the suggestion of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mode.

关键词:智慧城市 基础设施 建设模式

Keywords: Smart city, Instruction, Construction mode

一、引言

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的问题,人口膨胀、资源短缺、交通阻塞、环境污染等城市病已逐渐成为我国各个城市发展面对的重大挑战。智慧城市的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从而为城市中的人们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和谐、可持续成长,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有重要的意义。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是支撑智慧城市发展的基石,其建设水平也会决定智慧城市的发展前景,因此建设智慧城市需要大力提升智慧基础设施建设能力。

二、智慧城市基础设施

目前智慧城市有很多种的定义,比较权威的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对“智慧城市”概念的描述是:“智慧城市是目前全球围绕城乡一体化发展、城市可持续发展、民生核心需求这些发展要素,将先进信息技术与先进的城市经营服务经验进行有效融合,通过对城市的地理、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系统进行数字网络化的管理,对城市基础设施、基础环境、生产生活相关产业和设施的多方位数字化、信息化的实时处理与利用,为城市治理与运营提供更简洁、高效、灵活的决策支持与行动工具,为城市公共管理与服务提供更便捷、高效、灵活的创新运营与服务模式。”国脉互联将智慧城市分为智慧基础设施、智慧人群、智慧产业、智慧管理、智慧民生、智慧环境等6个部分,其中智慧基础设施也就是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它是智慧城市的DNA,也是智慧城市健康运转的生命线。在整个智慧城市理论体系中,国脉互联认为智慧基础设施主要包括3方面内容:第一,信息网络设施,包括有线宽带、无线宽带、城市物联网及三网融合等,这是智慧城市的信息传输系统;第二,信息共享基础设施,包括云计算平台、信息安全服务平台及测试中心等,这是智慧城市的公共数据存储、信息交换及运营支撑平台;第三,经过智能化改造的传统基础设施,主要是对包括水、电、气、热管网,以及道路、桥梁、车站、机场等设施的感知化与智能化建设,从而形成高度一体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具有自然垄断的特性,有准公共产品性,网络经济性和智能化等特点。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不同于传统的基础设施,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是智慧城市建设运营的基础,可以保障智慧城市各项功能能够顺畅、稳定、协同运作的硬件设施。智慧基础设施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拥有对外界的感知功能,实现物质世界和信息世界的实时数据连接,搜集并获取有用数据。此外智慧基础设施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衡量指标。

三、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

智慧城市的迅速发展使得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管网、智能交通、智能电网等领域成为投资热点。据统计,在智慧基础设施数据中心方面,在2012年总数量已经达到510530个,市场总规模达到119.3亿美元,预计到达2020年,中国数据中心保有量将超过8万个,总面积将超过3000万平米;智慧基础设施智能电网方面,在十二五期间总投资预计为15000亿元,预计到2020年中国总投资将达4万亿元;智慧基础设施智能交通方面,2013年的市场规模达到近400亿元,预计到2020年,全行业的市场规模将接近2000亿元;智慧基础设施智慧管网方面,2013年全国建设总投资约41亿,预计到2015年市场需求将达到60亿。由此可以看出,基础设施的投资规模每年都在快速增加,将成为未来几年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领域。

我国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和不足:当前我国各地在推进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中,感知终端能力不足,覆盖范围不广;信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程度不够,运营管理效率较低;智慧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盲目超前、重复建设、产能过剩等现象;投资主体分散,政府投入大量财政资金,对民间资本开放不够。因此,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在建设时必须进行统一规划,选择合适的建设模式,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价值和效益。

四、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模式

通过分析国内外的智慧城市建设模型,基于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量大、政府财政支出有限的现状,国家正在鼓励和推广引进社会资本到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在社会资本进入的背景下,应当依据城市发展的程度及建设规模选择合适的投融资模式。

一是针对非经营性项目和经营性项目采取不同的投融资运作模式,如非经营性项目可开展BT模式,准经营性项目可以开展PPP模式,纯经营性项目可开展招投标拍卖、BOT模式、TOT模式等。二是按照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分类选择建设模式:信息网络设施,如有/无线宽带、物联网等网络基础设施,可采用国有独资企业建设运营、BOT模式等;信息共享基础设施,如云计算平台、大数据基地和信息安全服务平台等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可开展PPP模式、BOO模式等;智能化改造的传统基础设施包括智能电网/智能管网,可开展BT模式、ABS模式等。三是建设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三位一体”,一些风险可控和城市重点建设项目可由政府或政府组建的国有独资公司包揽建设;部分项目投资建设后可实行O&M(委托运营)模式。

五、结束语

发展智慧城市,是我国促进城市高度信息化、网络化的重大举措和综合性措施。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是发展智慧城市的基础和前提。选择合适的投融资模式对可提高智慧基础设施建设的能力,减少成本增加效益。上文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模式提出一些意见,其中还有一些不足需要在实践中依据实际不断改进。

参考文献:

[1]李林.智慧城市建设思路与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1-2

篇6

〔关键词〕 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实践,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离开农村到城市寻找就业机会的农民工队伍非常巨大,据统计,现在我 国常年外出务工、经商人数达8600万人,全国处于流动状态的农业人口已达1.3亿人。① 这些城市农民工,为当地创造了财富和税收,促进了城市经济和社会的 繁荣,然而,长期以来,这些人却被社会保障拒之于门外。因此,我们应该建立城市农民工 的社会保障制度,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城市农民工抵御城市工作生活中的风险,增加他们的安 全感和对城市的认同感,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一、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实践及其分析

(一)上海模式。 上海市在分析外来从业人员职业风险的基础上,自200219月1日开始实施《上海市外来从业 人员综合保险暂行办法》,对外来从业人员(指符合该市就业条件,在上海务工、经商但不 具有上海市常住户籍的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员,不包括通过市人事局引进的专业人才 以及从事家政服务、农业劳动的人员)实行综合保险。综合保险由市劳动保障局主管,由劳 动保障行政部门的外来人员就业管理机构经办。这种模式主要有以下特点:

第一,一个保险三项待遇。对外来劳动力只实行一个保险即综合保险。三项待遇是指工 伤、住院医疗和老年补贴,即单位使用的外来从业人员只享受工伤、住院医疗和老年补贴三 项待遇,无单位的外来从业人员享受意外伤害、往院医疗和老年补贴三项待遇。

第二,费率固定,费基完全统一,缴费周期为每3个月缴1次。使用外来从业人员 的所有用人单位其综合保险费率都是12.5%,其中养老补贴为7%,大病医疗和工伤保险为5.5 %。外地施工企业由于只参加大病医疗和工伤保险,缴费比率为5.5%,缴费基数为上年度社 会平均工资的60%。企业给外来从业人员办理综合保险,一次必须缴纳3个月的费用。

第三,待遇一次性发放。这样有利于解决长期困扰的农民工频繁流动问题。一次性支付对工 伤保险来说尤为有利,工伤人员可以领一笔钱回原籍养老,减轻企业的负担,而且工伤待遇 标准相对较高,除了全额报销住院费用,其他的四项补贴最高的可达44万,最低的10级工伤 也能享受一次性支付的工伤待遇1万元。外来从业人员不实行养老保险,不设立个人账户, 只做养老补贴。用人单位和无单位的外来从业人员连续缴费满1年可获得1份老年补贴证,其 额度为本人实际缴费基数的7%;外来从业人员男满60岁、女满50岁时,可凭老年补贴证,身 份证明到户籍所在地的商业保险公司约定的机构领取老年补贴。

第四,委托商业保险公司管理。大病医疗和工伤保险委托平安保险公司承办,而养老补贴则 委托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办理。②

(二)广东模式。 即将农民工纳入现行城镇职工基本社会保险制度。广东省颁布了《广东省社会养老保险条例 》和《广东省社会养老保险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将城市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 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执行完全统一的政策。其主要有两个特点:

第一,不另设专门的制度,而是将农民工直接纳入现行城镇职工基本社会保险体系,主要 参加养老、医疗和工伤三项基本社会保险,不参加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

第二,允许农民工享受养老待遇,但其辞工返乡时,其个人账户的养老保险资金全 部转回其户籍所在地的社会保险机构,当地没有社保机构的,退给本人。

(三)对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现有模式的分析。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农民工的不断增加,各地都在探索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制 度建设的新路径,对现有的各种模式进行分析可以把它们归为三类:农村模式、独立模式 和城镇模式。

农村模式即把城市农民工纳入到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建立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这 种模式,既不符合农民工的意愿也不符合实际。首先,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本身就存在 很大的问题,不能对农民工起到什么保障作用。其次,在城市化的进程中,相当一部分农民 工已经在城市居住多年,他们也不愿意回到农村,这时再将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纳 入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显然已不现实。

篇7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智慧城市建设;应用

引言

伴随着不断深入发展的物联网技术,现阶段智能城市建设正在我国如火如荼的开展之中,特别是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下,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入城市当中,因此加强对以物联网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创新,成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重中之重。而本文将以此为基础,分别从建筑、交通、旅游、医疗等方面着重围绕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研究。

1物联网技术下的智慧城市

在智慧城市建设当中,物联网是其中的一项关键技术。简单来说,互联网在结合通信网下诞生了物联网,因此其在应用等方面也成为了互联网的拓展和延伸。在物联网技术当中,具有感知能力的装置可以负责感知和识别物理世界中的各类信息,并借助与互联网的交互传输功能可以使得人物和物物之间顺利进行信息互联对接,从而完成对现实世界的全面掌控[1]。物联网技术出现和发展下,我国的城市发展模式也逐渐朝着智慧城市方向前进,智慧城市也被人们看作是集各综合物联网应用产业于一身的综合体,并且其主要通过物联网技术完成感知和管控城市的重要任务。智慧城市在物联网技术下能够以更加智能的方式存储、计算海量数据信息,从而使得无论是生产技术、文化生活还是城市的其他方面均能够更加智能化,进而推动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

2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2.1智慧建筑

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在智慧建筑当中,指的就是建设智慧化的小区,即将物联网技术等运用在社区生活的各方面、各环节当中,实现家居安防、家居智能等一体化的智慧小区。而在此过程当中,云管理平台以及业主的手机客户端是实现小区智慧化的关键,物业通过运用物联网和互联网技术,将云管理平台同业主手机相连,使得业主利用手机客户端即可随时随地对各类物业信息进行查看,享受全方位的物[2]。以故障报修为例,智慧建筑将利用物联网技术在电梯、水电网等内部系统当中设置自检系统,同时安装故障定位装置,从而有效确定故障的具体影响范围,之后由云管理平台向业主发送故障处理情况、进展、结果等相关信息,帮助业主对故障报修进行全过程动态管理。

2.2智慧交通

所谓的智慧交通指的就是利用物联网技术将各种交通工具融于统一的网络当中,使得人与交通工具能够在统一的交通网络当中建立起感知与互动,进而有效提升运输效率、保障服务水平、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以智慧停车场为例,通过在停车场安装监控探头,并利用传感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将其与主控室相连接,进而在主控室大屏幕上能够将当前车位占用情况直观、清晰、准确地展现出来,从而实现对停车场的全面监控。同时,在监控停车场中的时间监控功能,可以及时准确地获取具体的车位占用时长,并将其传输至停车场监控系统当中,而监控总系统将以此为根据计算出停车场的分时段占用率,之后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停车管理安排计划。与此同时,停车场监控系统也将与收费系统和物业管理系统等进行数据之间的传输与交换,进而实现资源有效共享,提高交通运输管理的有效性,如图1所示。

2.3智慧旅游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旅游行业也掀起了一阵“狂潮”,红火发展的旅游行业与物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相互结合之下将诞生一种全新的产物即智慧旅游。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通过web收集和整理海量的信息,并不断添加形形的旅游元素,结合游客的实际情况与具体需求,借助内部软件对全部旅游资源进行智能化分析,为游客进行“私人订制”如制定专门的旅游线路、线上完成旅游产品交易及相关业务咨询等,为游客提供智能化的旅游服务。与此同时,为游客提供一系列如酒店住宿、餐饮选择、消费维权等其他相关服务,进一步增强游客的满意程度,尽可能满足其旅游需求。

2.4智慧医疗

(1)通过运用物联网技术建立包括个体从出生到死亡期间,身体全部变化情况在内的个人健康档案,并进一步扩大共享医疗健康信息资源的范围。从而使得患者入院求医时,医生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了解患者的病情,提升诊断的效率和准确性。(2)还可以运用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城市中建立起包括医疗设备、药品信息等在内的公共卫生系统[3]。通过优化整合医疗信息资源并积极实现共享,能够使得政府在面对各种突发医学事件如传染病等时,可以立足于各种医疗信息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相关决策,节省宝贵时间。(3)物联网技术还可以运用在远程急救当中,在救护车内安装监护设备帮助急救人员采集患者的各种生命体征信息,之后通过CDMA网络直接将信息传输至急救指挥中心或是医院急诊中心,进而为患者赢取宝贵的救治时间,提高其存活率,如图2所示。

3结束语

总而言之,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使得城市建设与物联网技术结合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而事实证明,在物联网技术下构建出的智慧建筑、智慧城市确实能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便利。因此,在大力推动智慧城市的过程当中,还需要在医疗、教育、住宅等各方面落实好与物联网技术、互联网技术等的完美结合,进一步推动城市建设的智慧与智能程度,努力为城市居民打造和谐、舒适的生存环境,真正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笑娟.物联网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发展应用.《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5:2.

[2]曹宇.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全国各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2016:3

篇8

摘要:视觉传达设计是一门研究视觉及其应用的学科,也是现代艺术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深受西方文化和传播学影响的学科。可以说,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很多地方都孕育了传统历史文化的内涵,视觉传达设计的整个发展过程也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缩影。因此,我们很有必要了解整个视觉传达设计发展的历史,以及它所反映出的社会文化价值。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发展历程;社会文化价值

视觉传达设计(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的含义是:以某种目的为先导,通过可视的艺术形式传达一些特定的信息到被传达对象,并且对被传达对象产生影响的过程。例1:外观设计:建筑,工业产品。例2:宣传:机构形象的推广,商业广告等。在中国与世界上很多国家,视觉传达设计一词被等同于平面设计,在大学专业划分里,这也是平面设计方向的学科而广于图形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的设计师一般也称为平面设计师,并且与工业设计师,服装设计师,网页设计者,IT工作者有所区别。

视觉传达设计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重视传统,很多优秀的视觉传达设计作品都是利用现代的设计思想和科技手段对传统的视觉元素进行再创造而得来的。可以说,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很多地方都孕育了传统历史文化的内涵,视觉传达设计的整个发展过程也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缩影。

视觉传达设计可以说是起源于人类开始思考之日。人类为了记录自己的思想和活动,最初是通过实物来记事,例如结绳记事。随后人类开始采用图画的方式,用可视的线条来说明人们心中构想的形象,最具代表性的事图腾标志。图画意义的逐渐规范化使得很多图画演变为象形文字,文字的出现使人类进入了手工图像时代,在这个时代里,视觉传达主要表现为标志、字体、书籍以及一些包装,此时文字成为视觉传达的主要载体,它与图画互相搭配,使这些手工图像逐步进入了社会公众渠道,并刺激了以后印刷图像的产生和发展。到了20世纪中期以后,电视、录像等一系列电子传播技术与媒介相继产生,使人类视觉信息的传播速度达到了空前的迅速,范围空前的广泛。这时的视觉传达设计已经不仅仅是美术技能和印刷技术的简单组合,而是艺术与印刷、影视、材料等多种技术的紧密结合。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不仅使文字数字化,而且将声音、图像、数字、语言、文字等结合起来,带来了全新形式的视觉传达形式和特征,视觉传达设计业将从实物信息媒介向数字信息媒介转移。同时,多媒体技术全面介入视觉传达设计,实现了图文一体化和视听一体化。

视觉传达设计这一术语流行于1960年在日本东京举行的世界设计大会,其内容包括:报纸杂志、招贴海报及其他印刷宣传物的设计,还有电影、电视、电子广告牌等传播媒体,它们把有关内容传达给眼睛从而进行造型的表现性设计统称为视觉传达设计电影海报,简而言之,视觉传达设计是“给人看的设计,告知的设计”――(日本《ザィン辞典》)。

总之,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深入,视觉传达设计业将完成由单一媒体向多媒体组合的转变过程,电子技术将使视觉传达设计展现出更加美丽的前景,视觉传达设计将通过各种极具吸引力的内容和形式渗透到生活的每个角落,在信息传达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设计伴随着科学技术和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视觉传达设计作为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的门类,为大众服务,必然与社会的各种阶层、各种类型的消费者息息相关,同时它也涉及了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首先,视觉传达设计要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社会各行业都不约而同的要抢占市场份额,他们大都借助视觉传达设计的手段尽最大努力来包装自己和宣传自己。

其次,视觉传达设计对社会的发展也有反作用。一方面,优秀的视觉传达设计不仅有助于促进社会环境的净化,也有助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有助于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也有助于提高消费者的品味以及企业和社会的整体形象。我盟应该提倡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优秀的视觉传达设计,利用他们来引领社会时尚发展潮流。另一方面,不好的视觉传达设计不仅不能发挥它应有的功能,反而会造成社会环境的视觉污染,误导消费者,降低企业的形象。

视觉传达设计是社会历史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也是促成社会文化生存并不断发展的动因之一,因此,视觉传达设计同样是一种文化创造。它不仅是对社会的物质文化的体现,更能表现出不同国家、不同社会的精神文化层面,包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标准等。我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设计工作者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文化积淀,不断的挖掘体现我国形象的元素,注入现代的设计理念,一定能创造出优秀的视觉传达设计作品。这既是对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是对新文化发展的一种探索。

参考文献:

[1] 卓越网

[2] 什么是什么

篇9

[关键词]公路超限问题;治理;社会成本;降低

[中图分类号]F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1-0120-01

1 问题的提出

考察我国物流业不难发现,关于公路超限问题的普遍存在,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尽管从我国物流运输成本的结构来看,车辆超限行为的发生有其深刻的经济目的。即降低物流单位成本。然而,却从宏观层面造成了社会成本的居高不下。考察诸多反映公路超限治理的文献发现:其一般较少从社会成本的角度,来分析公路超限问题的弊端。关于这一点,将对问题治理的货币评价带来缺失。本文所指的“社会成本”归因于:由公路超限问题使然,所导致的负外部性的出现。根据经济学原理不难理解:公路车辆所作出的超限行为,在产权封闭性的特征下,使得该行为所创造的租金由自身全部获得;而该行为所引发的一系列破坏性结果,却由全社会共同承担。由此可见,负外部性的持续出现便成为社会成本居高不下的诱因。

具体而言,上述社会成本可以归纳为:①由公路超限所引发的交通事故。这类型社会成本须通过间接测算来获取,如:为处理交通事故,路政方面所消耗的人力与物力的货币评价。②公路等一系列路政设施的损坏。这种社会成本的计量可以通过测算维护与维修受损路况所支出的费用获知。③生态环境的破坏。公路超限问题的出现,必然作用于自然环境系统的承受能力。由此,对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恢复与补偿支出,便构成了该类型社会成本的产生。

综上所述,本文以“公路超限问题治理对降低社会成本的机制认识”为主题,目的在于:通过对公路超限治理的实施,对降低社会成本的途径给予一定的探讨。为了行文需要,以下内容安排为:①降低社会成本的内在要求探究;②公路超限问题治理的机制认识;③小结。

2 降低社会成本的内在要求探究

上文已经指出:该社会成本的产生,应归因于公路超限行为所导致的负外部性的出现。并且,这种外部性的形成原理又表现为:此行为所产生的全部收益被当事人获得;所导致的破坏性结果却由全社会承担。因此,探究降低社会成本的内在要求时,就须围绕上述“原理”来进行。在庇古原理的分析框架下展开探究,不难知晓:对于负外部性的治理大凡通过收费的形成完成。其中,对于所收费用的组成应包括:①外部成本内部化的费用;②治理外部性的费用。

具体如下所述:

2.1 针对该社会成本产生的干预要求

“干预要求”实则体现为一种激励要求。在机制设计理论中提出了“激励兼容”原理,即对当事人实施的激励行为,应能使其与激励实施主体的目标函数相吻合。其中,当事人具体为公路车辆行驶者;激励实施主体具体为路政工作人员。

根据以上逻辑作出干预的要求则是:给予实施车辆正常装载量的人员进行正激励;反之亦然。其中,正激励的实施不应通过货币返还的形式来实现,原因为:①当事人按照规则合理确定装载量属于正常行为;②使用货币返还形式,容易滋生路政部门的失范行为。为此,可以引入积分的形式,在通道使用上获得优先权。这里还须注意一点,在展开负激励的时候一般通过罚没措施体现。如果将当事人所交纳的罚金,看做是其“购买”自身的违规成本;那么,该罚金的货币评价,能否达到消费者剩余上限则成为关键。

2.2 针对该社会成本产生的补偿要求

“补偿要求”可以被理解为:治理破坏性结果所需要的费用要求。由庇古原理可知:对于负外部性的治理需要从两个方面展开,将外部性内部化、征收治理负外部性的费用。由此可见,这里的补偿要求就体现为后者。关于这个问题,路政部门通过划拨经营性与罚没性收入的形式,给予路政设施维护与维修。然而,在罚没性收入的构成上实则只体现了“购买自身违规成本”的要素,对于征收治理费用似乎力度还不够。为此,在今后的罚没收入数量设计上,还应考虑开展补偿要求所需费用。当然,关于这一点可以通过概率的发生进行估算。

3 公路超限问题治理的机制认识

通过对于降低社会成本内在要求探究的阐述,不难知晓:展开公路超限问题治理的机制认识,应围绕着上文两个方面展开。同时,在针对负激励所进行的货币评价测算时,须依托专门机构进行。

3.1 针对该社会成本产生的干预机制认识

通过货币评价建立社会成本的干预机制时,应把握这样几个方面:①合理确定当事人所需支付的费用。对这个方面的把握,主要在于控制物流成本的非合理增加。路政交通作为公共设施,支撑起了我国物流业的核心运作;而我国物流业的有效发展,将推动我国区域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由此,物流在运作过程所形成的社会成本,实则将与其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的外部性相抵消。②科学确定当事人所需支付费用的种类。以企业物流为例,其本身的主营业务便是运输环节。可见,运输成本所占权重将成为该企业运营成本的主要部分。由此,在对起收费开展货币评价时,还应在收费标准上给予调整。

3.2 针对该社会成本产生的补偿机制认识

正如上文指出,补偿机制属于庇古原理所阐述的第二个方面。在日常清理与减轻社会成本的工作中,资金投入来源于正常收费和罚没收入部分。为此,对于补偿费用的计算而言是个难题。因此,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可以将补偿费用作为观念上的部分纳入到总费用中;只是在对总费用进行划分时,需明确补偿费用部分。

在开展货币评价测算的同时,还需要并行建构相应的行政处罚措施予以辅助。具体来说,随着我国流通经济的不断发展,跨省际公路运输已成为常态。可以设想,通过对公路超限问题的连带责任处罚机制建立,按照当事人所在公司、公司所在县区、县区所在城市、城市所在省份的逻辑路径,给予行政处罚。这样一来,就能够在“激励兼容”原理的作用下,形成逆逻辑路径的管控机制。

综上所述,在有效降低社会成本的要求下,须从经济与行政手段上给予公路超限问题治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则需要侧重于经济手段的开展。通过经济手段开展问题的治理,能相对灵活、及时地处理现实存在的公路超限问题。

4 结 论

篇10

P键词 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教师道德发展

Abstract With the convening of the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8th CPC Central Committee, China proposed to push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culture and power, to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the three big eighteen proposed "advocate" advocate "," prosperity, democracy, civilization and harmony ", advocating freedom, equality, justice, rule of law, advocate" patriotic "dedication, integrity, and friendly", also shows the specific contents and requirements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concept in china. In this paper,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as the angle of view, elaborated the contemporary teachers as a special group in the society should have the moral quality and teachers' moral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provide an important basis for teachers to improve their moral quality and screening, selection, evaluation and training of teachers, and provide direction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morality.

Keywords Socialist; core values; teachers’ moral development

1 研究背景

核心价值体系表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灵魂,为社会发展和稳定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支撑。当今中国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关键时期,国人面临着转型期间出现的各种困惑,其中,文化困惑冲击最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正确的方向。通过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顺利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理论层面为主导统领理想、精神、道德等不同层面。[1]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师对学生的德育以多种形式始终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为更好地为学生树立榜样进行德育与教师的自我发展,培养教师道德素质十分关键。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推进的时代背景下,以此为指导提高教师道德素质至关重要。

2 教师应具备的道德素养

在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应具备的道德素养包括很多方面。根据文献查阅,教师的基本道德素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职业素养、学习素养、责任意识及个人修养。

2.1 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教师职业素养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是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与集体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2]这种给予教师角色良好关系的协调,为教师自身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更好地促进了教师的职业发展。

2.2 学习素养

学习素养是教师为不断提升自己,达到期望水平,内在、稳定的学习品质。它包括很多内涵,理性素养、科学素养、终身学习理念等。教师作为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更要不断学习,保持科学严谨的态度,与学生形成学习共同体,共同进步,这一点在教师道德中是十分重要的。郑勤华等人在北京市于2012年大规模抽样调查显示:终身学习素养呈下降趋势且拐点趋于年轻化,由此各高校更应重视教师这方面的培养。

2.3 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是指主体清楚明了地知道什么是责任,自觉认真地履行职责和参加活动,把责任转化到行动中去的心理特征。[3]当然,责任意识不仅包括教师职业道德里的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也包括持续发展意识和服务意识等。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与社会其他职业相比,社会对教师有更高的责任要求。

2.4 个人修养

个人修养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教师的言行举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进而成为学生的模仿对象。所以,教师拥有崇高的思想境界,端庄的礼仪,合适的举止,良好的生活习惯等是十分必要的,教师的良好品质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道德环境,以此熏陶学生,逐步得到学生的认同、模仿乃至内化,提高学生群体的个人修养。

3 教师道德的未来发展

当今社会,国家不断出台一系列政策,提出对社会各个行业的道德要求以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师作为其中一个重要行业,在新的社会背景下,教师的道德素养也应该与时俱进。教师的辛勤教育使得新的一代不断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道德,教师的道德素质的传承性,使其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4]

随着时代的更新,教师在未来的发展中,应不断更新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理念,注重道德修养。道德主要体现为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也是最重要的成分。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体现为教师作为社会公民的道德情感。“敬业”体现为教师工作中的道德行为。“诚信、友善”体现为教师社会交往中的道德认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正确道德认知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将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等道德规范在工作中转化为行为,真正地将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教师在与家长、同事、管理者等进行人际沟通中应做到诚信、友善。道德关系是道德意识的实现,又是道德活动的目标和结果,而道德关系一旦形成又影响、制约着人们的道德活动和道德意识。[5]当教师选择某种理想的道德关系来调整师生关系、同事关系和与管理者关系时,那么其道德行为也会达到理想的模式,此时教师的社会关系变会以良性循环的方式发展,教师道德就在不断成长。所以,教师道德的未来发展重点是将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转化为道德行为。

现今,转型教育对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期望,面对家长、学生、教育部T、社会等各方面对教师的要求,使教师的压力日趋增加,社会各界在对教师提出高素质要求的同时也要给予其相应的社会支持,一味地对教师施压,并不是未来德育发展的目的,仅仅教师道德的提高,并不意味着全民道德的提升,也不意味着德育教育就一定能够更好,还需要一定的社会支持。学校、家庭和社会对教师的社会支持,也是教师道德更好发展的支柱。

4 小结与展望

随着党的十的召开,我国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并提出了“三个倡导”,从三个层面对全国人民的道德素质提出要求。教师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担负着教育下一代的责任,在道德方面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教师应该具备的四种主要的道德素养以及教师道德的未来发展,可以有助于教师道德素质的提升以及为教师的甄别、选拔、评价、培训提供一定程度的依据。

教师道德素质的提高可以推动社会道德的进步,但是,仅仅依靠教师单方面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教师作为社会的一小部分群体只能尽己所能地去影响他人,其主要的影响对象是祖国的下一代,儿童及青少年的道德发展更是关乎我国文化建设的未来,因此提升儿童及青少年的道德素质至关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从小模仿的对象,家长们往往起着言传身教的角色,由于独生子女的增多,父母对于孩子过于溺爱、放纵式管理,导致部分孩子道德素质发展的不完全,由于家长的管教方式,往往导致儿童和青少年出现不良品德行为,尽管教师们能够做到以身作则,没有家长的支持,想要提升下一代的道德素质也是无能为力,家长的道德素质影响着对下一代的教育。另外,社会对于全民道德提升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大众媒体的传播、先进事迹的流传以及社会风气的影响等方面都应该受到关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风气甚至是上升到国家等各方面都影响着国民素质的提升。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从儒家伦理思想体系,“仁、义、礼、智、信”的德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圣为贤的道德理想,到如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可见道德一直都备受关注。我国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升全民素质,这就要求全国各族人民都能够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努力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争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

最后,德育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以人性思维为出发点,赢得学生的信服,是德育工作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教师能够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理解学生行为,关注学生感受,正确、公正地对待全体学生,除此之外,教师能够不断更新自身观念,不断拓展德育渠道与创新工作方式,综合运用多种教育艺术和手段,与时俱进,有的放矢是新时期的新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开创新时期德育新局面。[6]

教师道德其实质是一种角色道德,我们的研究应该注意时效性,不同时代、背景会有不同的道德行为规范,随着时间的推移,受到新的社会文化的影响,即使是同一种研究的结果也会有所变化,所以教师道德的研究一定要注意与时俱进,做到科学严谨。注意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的结合,不仅要提出教师道德建设的问题及原因,更要提出其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找到真正有效可行的道德认知、情感转化为道德行为的方式,如提供模仿的榜样、净化学校风气等。在今后的理论研究中,必须以更加科学严谨客观的态度对待教师道德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把这些问题作为研究的前提和出发点,使教师道德研究这一领域更加有活力,并将学校、家庭和社会联系起来看待道德的发展,以期促进全民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徐永慧,郭艳坤,朱晗.多元文化视域下高职院校核心价值观教育初探.思想政治论坛,2011(3).

[2] 杨太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责任意识现状与强化对策的研究.天津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2012(5):9.

[3] 包雅玮,梁慧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域下的教师职业素养研究.鸡西大学学报,2013(11):15.

[4] 孙秀林.论教师道德在社会道德结构中的特殊性.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