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案例范文

时间:2023-03-17 15:38: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理健康教育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篇1

关键词:新课改;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案例教学;定位;分析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重要性

所谓的案例教学法就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点的教学方法,在讲授、分析案例的基础上,有利于学生学到更多“活”的知识。在中学教学阶段,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助人、自助能力是其核心目标。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能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通过全方位分析案例,给学生展示感性的知识,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掌握这些抽象的理论知识,使其对该课程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它能够营造一个良好的交流环境,为学生创造更多展现自己的机会,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在互动中引导学生更好地成长。主要是因为案例教学法本身就是一个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它不同于传统教学方法,更加注重学生智力的开发。此外,它有利于教师更好地融入到学生中,贴近、鼓励学生,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现自己的机会,在参与课堂教学的同时,不断树立信心。

二、新课改下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案例教学定位分析

1.以实际教学为基点,定位案例选择。在中学心理健康教学中,从已有的实际情况出发,合理定位案例是非常重要的。在充分利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准确定位教学原则,使看似毫无关联的三者巧妙地融入,相辅相成,不断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以此为基础,合理选择教学案例,准确定位,使选择的教学案例更加客观、合理,符合教学任务的客观要求,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又和教学内容紧密相连,能够使枯燥、乏味地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应用到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2.以学生角度为媒介,定位案例选择。在选择案例的时候,教师需要充分了解中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心理特点,以学生感兴趣的热点话题为基点,对教学案例进行合理化的定位,使所选择的案例更具实践性。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不同方面入手,比如,心理测试、团体训练,去了解班级中的每位学生。同时,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尊重他们各自的人生观、价值观乃至世界观,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尽可能和学生达到共情。在此过程中,教师才能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当下关注的热点话题、感兴趣的方面,为准确定位案例选择作好铺垫。

3.以心理学角度为纽带,定位案例选择。教师想要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去定位教学案例,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专业化的技能,需要整理一些经典的个案,从中选出具有代表性、能够充分展现教学目标的个案,巧妙地引入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全方位的分析、讲解。在选取个案的时候,如果选取的是以往咨询类型个案,必须遵循心理咨询师守则,规避其中的私人信息,个案咨询的年限、时间、地点,甚至是个案的结果,这样才能对个案当事人起到保护作用。如果选取的是世界上著名的开放学经典案例,不需要对很多方面进行规避,但需要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要意识到案例整理、分析的重要性,多收集一些不同类型的案例,在需要的时候,能够迅速取用,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查询相关资料信息,寻找适合教学内容的案例,有更多的时间备好课,进行课堂教学。

三、案例教学定位需要注意的方面

在进行案例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对相关方面引起重视。一是:在选择案例的时候,必须以教材内容为基点,准确定位教学方法,确定案例教学法是否能够应用到相关教学中。二是:在应用案例教学法的时候,必须具备一定的认知水平,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因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引导学生学好各个方面的理论知识,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作好铺垫。三是:在呈现案例的时候,要根据教学内容,运用适宜的案例呈现方法,要避免各种暗示信息出现在课堂教学中。同时,要能够灵活掌握案例,一定要对那些个人倾向、导向性的暗示语言、情绪情感等予以规避。为此,在应用案例教学的时候,其定位必须遵循相关的原则,需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兴趣等方面出发,准确定位案例选择。总而言之,在中学心理健康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应用有利于改变课堂教学现状,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为学生创造更多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学好相关学科。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对案例选择进行准确的定位,才能充分展现案例教学法的特点,不断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比如,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更好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中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作者:闫苗苗 单位:吉林市双吉中学

篇2

如:今年刚开学,我们班来了一个新生,胖胖的,很帅气的一个男生。可过了两周,发生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我发现了该男生玩自己的生殖器,我很惊讶,也很担心,这是心理不健康的一种表现。遇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呢?

一、了解事情发生的原因

第一步,我把他的家长请到了学校,了解他的家庭情况。家庭情况一切正常。第二步,访查了他要好的几位同学,得知该生近段时间爱上网,会不会是在网上看了一些不健康的东西呢?

二、和学生谈心

将该生叫到办公室很诚恳地和他谈心。他很害怕,也很羞涩,一直将头埋得很深,不敢看我。从他的表情上,我看出了他的自尊,看出了他强烈的道德意识,简单地询问后,我告诉他说:“要做一个健康的人就要正确认识青春期的发育。网络像一把双刃剑,能帮人,也能伤人,关键是看你如何正确使用……”一席话,让该生认识到了不健康的网络内容,对身心健康发展的危害。

三、帮助学生克服心理上的障碍

与生物老师沟通,特意上一堂人体结构与性的生理课,让他明白这是人生长过程中正常的生理现象,没什么丢人的,不用有心理负担,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四、教给学生正确调整的方法

先调整生活方式,要求他在校加强体育锻炼、多参加课外活动;在家多做家务,多看一些有益的书籍;再调整学习方式,要求他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让他感觉每一天都过得充实,不空虚,这样,心态自然也就调整好了。身体健康了,学习成绩也就上去了。

五、老师也应正确对待

要懂得尊重学生,不随意传播,以免伤及学生自尊;不能因此而歧视该生,应在感情上多与学生沟通,多与该生谈心,在学习多鼓励和支持他,在生活上多帮助他,帮他树立自信心,让他明白:“老师是关心我的,老师是喜欢我的,老师是相信我的,我能做得很好。”给予学生希望,切忌一棒子打死。

过了两周,我发觉该生活泼多了,学习也认真多了。一些坏毛病也改了。再次找该生谈心,他开朗地笑了。从他的笑脸上我看到了他的进步,看到了他心理的健康。

篇3

一、案例的分析与矫正

单相思,美丽的忧愁

案例一:一位中学生来信说,她爱上了一位学校的实习教师。她经常幻想和这位实习教师到公园开心游玩。后来,这位实习教师被分配到其他中学任教并结交了女朋友。从此她整日郁郁寡欢,上课也无心听讲,成绩一落千丈。

分析:“爱情”是一种纯洁的感情,渴望“爱情”是一种美好的向往,乃人之常情。在处于青春期心理发展不成熟的青少年身上“单相思”时常会发生,这样的孩子一般性格内向、固执,富于幻想,并且误将对方的热情当作对自己的爱情。

“单相思”虽然看似纯洁,但对于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来说它是一种畸形的情感,是心理发展不够成熟的表现。如果任其发展下去,不仅会给青春期的学生带来很多伤心和痛苦,严重的还可能会导致精神障碍。

矫正:教师应针对实际情况,给她介绍一些摆脱“单相思”的做法。学会转移,使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生活内容上来。如。多参加体育锻炼、散步、看电影等;学会宣泄,不要把痛苦埋在心里独自品味,应找信任的亲人、朋友倾诉一下心中的烦恼和痛苦;学会升华自己的情感。拜伦、瓦特、契可夫、莫泊桑等人年轻时都曾有过“单相思”的经历。而正是情感挫折后的悲伤、沮丧和绝望,促成他们发奋图强,最终成为名人。青春期的“单相思”并不可怕,只要正确处理,就会逐渐走出这个阴影,迎接新生活。

背后的议论

案例二:一名高二男生A倾诉,一个同学当着别人的面说他的短处。使他很丢面子。之后,只要有人低声交谈,他总以为是在对自己指指点点。从此以后,他对人际交往失去了信心,整日胡思乱想。不愿学习,成绩直线下降。

分析:处于青春期的独生子女,对于人际关系往往有恐惧的心理。男生A总有一种不能克服的对他人产生怀疑的念头,其实是他不自信的结果。同学一句逆耳的话给了他精神上的负担,引起了他的恐惧,再加上他性格内向,不能正确认识同学的批评。其实同学所说并无恶意,而是他自己的不良性格在朝着极端偏执的方向发展。

矫正:让他分析一下自己的优点。他说自己最大的优点是从来不做亏心事。他的优点决定了他是一个受人欢迎的人,同学们即使在背后议论也是客观公正的。对别人的一句议论也承受不了,是缺乏自信的表现。同时让他回忆一下以前曾有过的辉煌经历,使他对自己恢复信心。

为他制定逐渐扩大交际范围的计划。告诉他在出现怀疑思想时,放松自己,告诉自己不要怕别人的议论,或把类似的自我解脱的话写在纸上。

走出封闭的自我

案例三:一位高一男生诉说自己从小到大,父亲教育方式粗暴,经常打骂他,有时甚至当着其他人的面责骂他,对他的自尊心伤害很大;在学校,他对同学不信任,想和他们交往又不敢,惟恐别人伤害了自己。

分析:从该生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家庭教育简单、暴力,表现在他的性格上就是孤僻、冷漠、对他人缺乏信任等。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教育对孩子性格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本例中,父亲的主观意愿是好的,即希望他将来有出息,但父亲的做法是不对的。而他因为父亲的做法,就错误的认为别人都会伤害他,为了避免伤害,他就不与同学交往。

矫正:首先要树立信心。从心底里去接受别人,感受别人的友谊,短时间内完全可以克服自己的性格缺点,交到知心朋友,逐步改变自己与他人的交往习惯。例如每节课后至少主动和同桌说一句话,每天至少主动和宿舍同学说一句话。每天至少和其他同学共同活动一次,如一起讨论问题、吃饭或者聊天等,经过这样一段时期的交往习惯培养。便能够经常与其他同学交往,逐渐找到知心朋友。

独立,生活的阳光

案例四:高二的一名女生,她是在单亲家庭中长大的,母亲对她宠爱有加,从不让她独自做任何事。班主任重排坐位。把原来的同桌调走了,她感到无法接受。原同桌学习成绩比较好,与其在一起时,她感到学习效率很高,并制定了完整的学习计划,准备期末考出好成绩,但愿同桌调走,学习计划被打乱,她心中非常苦闷。

分析:依赖型性格的形成主要是童年时父母的过分溺爱,孩子没有独立自主的机会,久而久之,在心中逐渐形成对父母的依赖心理。到了学校。博学的教师或学习优秀的学生就成了他们的依赖目标。这位女生没有主见,遇到问题如果没有外在的帮助很难独立地解决。依赖性较强。

矫正:首先。对她进行独立解决问题的训练。在没有外力帮助下,提高学习成绩。从烦恼中摆脱出来等。其次,在独立解决问题的情境中,使她学会运用他人的间接经验来创造性地解决自己的问题。最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模拟训练。使她认识到自己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增强自信心。

要让她知道只要积极主动地学习。就能拥有好的成绩。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制定学习计划,采用符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她的成绩就会有所提高。要让她知道只要自己能独立,生活就会充满阳光。

二、几点思考

这几个简单的案例仅仅是处于青春期孩子的成长缩影。而作为教育工作者在现实中又应该怎么做呢?

1 现在的中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在社会和家庭的影响下这些孩子天生有一些性格缺陷,如自私、偏执、不善与人交往等等。而在有特殊家庭背景的学生群体中出现心理问题和行为异常的比率会更多些,如父母离异、单亲、有巨大变故的家庭以及家长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家庭,作为教育工作者针对这一群体应给予更多特别的关爱。

2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提高家长的心理教育水平,让家长适当了解心理知识对孩子成长是大有裨益的。学校更是学生成长的“主阵地”,教师在这块阵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在升学与就业的压力下教师与家长对青年学生的教育往往集中在升学教育这一焦点上,家长、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中心话题是“升学成绩”,而忽视了中学生最渴求的情感温暖,青少年在成长期遇到的种种困惑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排解,使他们把情感积压在心中,伴随在成长的整个过程中,以致最终导致不良性格的形成。

另外,中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大量是心理问题而非品德问题,把心理问题认定为品德问题是错误的、片面的。为了有效地解决学生青春期的各种成长问题,提高教师和家长的心理教育水平是当务之急。

3 青春期教育不容忽视。青春期问题处理不当,不但会影响其健康发展,严重的甚至会使学生走上犯罪道路等。当前不少学校对青春期教育重视不够,方法不对,堵多而疏少。所以在对中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尊重学生的人格。未成年人与成年人一样,都有被人尊重的需要。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更加脆弱,尊重的需要比成年人更强烈。有心理问题的孩子,自尊心均受到过不同程度的伤害。因此,在进行心理疏导时,必须时刻防止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只有充分尊重其人格,才能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克服其心理障碍,使他们健康成长。

第二,平等对待。老师只有把自己置身于与接受辅导者完全平等的位置上,与他们做知心朋友,注意倾听他们的倾诉,以朋友的身份给他们出主意、想办法。充分取得他们的信任,才能有效地引导他们渡过心理危险期。

篇4

【关键词】案例;叙事技术;心理健康教育;应用

1979年,心理学家萨宾在美国首次提出了“经验和叙事结构”的观点。1986年,他主编了《叙事心理学:人类行为的故事性》一书。自此,叙事正式从心理学家族中显现出来。20世纪80年代,澳大利亚麦克・怀特夫妇与新西兰的大卫・艾普斯顿在家庭治疗的基础上提出了叙事心理治疗的理论。叙事是指通过倾听、探讨来访者的故事,理解故事的起源,然后通过重构新故事来重塑来访者的生命经验。叙事的目的在于通过运用外化技术将问题与人分开,让来访者能够从客观的角度看待问题,重新燃起面对问题的勇气、力量和能力,从而减少问题对人的困扰,提高人们应对问题的能力。

一、叙事技术概述

叙事方法具有广泛而独特的作用。重要的不是叙事疗法名称本身,而是叙事的方法。它使心理过程与内容结合,使心理学与日常生活Y合,使心理与社会文化历史结合,可以克服以往心理学研究把人从文化内容、社会历史文本中抽离出来的弊端,为我们的教育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背景。

叙事运用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主要是让学生先讲出自己的问题故事,然后通过教师的询问,澄清问题故事对个人的影响以及个人对于问题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说故事不仅是为了向别人传达一件自身经历,还可以让学生在重新叙述自己的故事中发现自己内在的潜能和人生目标与意义。

在咨询实践中,学生由于心理问题成因复杂,叙事往往由学生自己主观建构。那么教师需关注两类故事的相互作用:一类是学生个人经验故事,一类是人类文化中的故事。每个社会阶段都有其主流文化,受主流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个体叙事及问题是其主观意向的表达和被其主观文化认可的体现。教师要善于发现被忽略的隐藏在叙事背后有意义的故事,以引导学生达到新故事重建的目的。

当人们处于叙事中时,他们所面对的不是一种工具或技术,而是叙述者的生命故事,反映的是叙述者的生命态度、生命要求和生命抉择。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很重要。同样的事实,因为不同的解读,就会释放出不同方向的力量。我们每个人都有历史的痕迹,有许多的故事,故事中积极的内容被发现,向上的动力就会源源不断。

二、叙事案例及分析

(一)帮助学生认识学习目标

1.辅导过程

小鑫是会计专业高一学生,有些懒惰,学习动力严重不足。

小鑫:老师,我对学习没有兴趣。

辅导老师:没兴趣?说来听听。

小鑫:我也不知道怎么说。

辅导老师:你学习的目标是什么?

小鑫:在高三时不去实习,而是进高考班。(注:职业高中高三时学生会分流,一部分去企业顶岗实习,一部分继续留校学习,参加高考。)

辅导老师:那你进高考班的目的是什么呢?

小鑫:考大学啊。

辅导老师:读大学可以给你带来的是?

小鑫:我也不知道,就是我妈妈想要我读。

辅导老师:噢,那你妈妈对你的期望是什么呀,可不可以多说一些啊?

小鑫情绪有些波动:我妈妈为我付出了很多,我从小生病,为了给我治病,妈妈带我去了很多地方求医,妈妈对我的期望其实也不高,只是希望我健健康康的,能够开心一些,和正常人一样就好。妈妈为我做了这么多,我想好好报答妈妈,唯一的方式就是好好学习,进高考班,考上一所大学,让妈妈不再替心。

辅导老师:嗯,想要让妈妈开心,我觉得你也是可以的,那你觉得妈妈给了你哪些支持啊?

小鑫:妈妈总是在细心地照顾我,在我取得一点点进步的时候也会鼓励我。

辅导老师:如果你考上大学你觉得妈妈会是什么样的反应呢?说来听听。

小鑫:如果我考上大学,妈妈会很高兴。她会认为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我虽然有病,但是也能跟正常的孩子一样学习和工作,我不是妈妈的负担,我是妈妈的骄傲。我还可以在毕业之后挣钱给妈妈买礼物,妈妈在收到我的礼物之后,也会很开心。我是一个有用的人,我能够做很多的事情,比如上班做会计,我妈妈也是会计,我和妈妈还可就会计上的一些事情进行讨论……

2.案例分析

小鑫的叙事咨询,主要涉及的是学习方面的内容。从对话中可以看出,当小鑫说出“学习没有兴趣”时,辅导老师并没有按照常规的方式与小鑫面谈,而是进行关于学习目标的追问。在小鑫谈到自己的学习目标是因为妈妈时,辅导老师没有问“你觉自己是什么想的?”而是顺着问题去问“妈妈对你的期待是什么?”这有利于学生从重视他人对于自己的期望来考虑问题。通过过老师的追问,小鑫进行了一定分析和探索。尤其当小鑫将未来的故事说出来时,其实她自己已经找到了学习的目标。也就是说,小鑫学习“没有兴趣”并不是真正的没有兴趣,而是内在的经验没有被她觉察到。当与妈妈的事件叙述出来的时候,随着故事的叙说,会带出厚厚一叠有关的经验。这种故事的描述有如打开另外一个空间,即将小鑫经验里多姿多彩的内容展现出来。

(二)在人际关系中理解自我

1.辅导过程

小鑫因为有皮肤病,身上有不少皮屑,皮肤白一块,红一块,没事的时候喜欢拨下手臂、腿上的皮屑。在宿舍里,有两个女生特别爱干净,虽然知道小鑫的病不会传染,但还是向小鑫表达了不满,有时候会表现出挑衅的态度。小鑫对此感到很委屈。

辅导老师:看来这个皮肤病还是给你带来的不少困扰啊。

小鑫:嗯。

辅导老师:能不能告诉我,在什么情况下它对你的影响会少一些呢?

小鑫:平时我不吃刺激性的、油炸的食物会好一些,我生活有规律的时候,不熬夜也会好一些。

辅导老师:我要告诉你一事情,老师有糖尿病,我这个病还看不见症状,每天验血才知道血糖是不是高了。

小鑫:老师,我感觉皮肤病还是好过糖尿病,我不用扎针验血。老师,你也要注意啊。

辅导老师:小鑫,听你这么说,我感觉你是一个会体贴他人的好姑娘,在宿舍里,你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啊?

小鑫:老师,其实我也不对,有事没事就到处抠身上,我也知道同学们看到皮屑会有想法,但是觉得他们太过分了,这个病也不是我想要的啊。她越说,我就抠得越夸张。

辅导老师:如果我好好理解我们的病症,好好地照顾它,就控制下自己少抠一点,让它情况好一些,同时也理解一下宿舍的同学,不要因为她们的讽刺就心怀不善,可以吗?

小鑫:嗯。

2.案例分析

从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将小鑫的病症看成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个体,这是将小鑫与病症分开,让小鑫可以看到病症对自己的影响以及小鑫可以控制病症的能力,让小鑫具备更多的面对病症的勇气和自信。老师的自我暴露,是为了让小鑫学会换位思考,同时也引导小鑫思考宿舍里的故事,强化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善意。

通过上述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不少学生带着故事进行咨询,这些故事反映了他们的内心世界以及他们对于自我能力的一些界定与预设,还包括他们内心的困惑和问题等。叙事的意义在于让当事人有自我反思和重构故事的机会,鼓励他们在探索经验故事中获取更多的自我意识。

【参考文献】

[1]Del Corso, MC Rehfuss. The role of narrative in career construction theory.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2011, 79(02): 334-339.

[2]Hazel Reid, Linden West. “Telling tales”: Using narrative in career guidance.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 2011, 78(02):174-183.

篇5

     当今社会充满了各式各样的激烈竞争,给人们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尤其是未成年人,沉重的学习压力,过度的考试焦虑,人际交往迷茫,抗挫折能力低等心理困惑使稚嫩的心灵必须要承受超负荷的重担。这不仅影响中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也影响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民族的整体心理素质是否能够提高。在全社会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更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培养出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因此,***市文明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处与市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学中联合实施“阳光心灵计划”。具体安排如下:

一、活动主题:

关注心理健康,培养阳光心灵。

二、活动目标:

 在全市未成年人中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增强未成年人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促使我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形成良好的自助、互助与求助的心理氛围,增强未成年人的心理调适能力,优化未成年人的心理品质,提高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协调发展,真正做到“阳光心灵”。

三、活动内容:

    根据未成年人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成未成年人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其教育内容方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

    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施加一定的教育和辅导,促使未成年人心理素质的妥善解决,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和个性品质的和谐发展,从而预防各类身心疾病,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内容。

    1、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因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策略,学会微笑面对学习,树立积极乐观的学习心态。

   2、情感和意志的心理健康教育。根据未成年人的心理发展特点进行人格、情感和意志的辅导,让未成年人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做情感的主人,学会正确处理理智与冲动,个人和社会,挫折与磨砺的关系,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性格特点。

   3、人际关系心理教育。要培养未成年人能够正确认识、评价和表现自己的能力,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规范和技巧,养成宽宏大度,自我克制;尊重他人、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4、个性心理教育,把塑造个性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让未成年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

    5、青春期教育。加强青春期教育,包括青春期性知识,性心理教育以及性道德,性法律教育,让学生形成自我调节的控制能力,正确处理好男、女同学的间的交往,做到自尊与互尊。

(二)补救性心理健康教育

    补救性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在预防无效的情况下,由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运用心理学的原理与方法,对存在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的学生给予直接指导,诊断和矫治,帮助他们克服困挠,恢复心理健康。主要内容以心理卫生为中心的教育内容。包括处理未成年人的教育,问题行为的早期发现及矫正。做到早期发现,及时补救,逐步消除学生的不良心理和行为。

四、活动时间:

2010年4月25日 — 2011年7月31日

五、活动途径:

    1、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突破口,市教育局要积极发动学校建立“心情屋”、“温馨港湾”、“心灵氧吧”、“聊聊吧”、“聊天俱乐部”、“心灵驿站”、“谈心室”等命名的心理咨询室。

    2、全市各中小学校要建立机构,建立心理咨询档案,专人负责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3、通过聊天沟通、开展心理游戏活动、举办心理讲座、指导学生写心理周记等形式多样的心理教育活动,帮助孩子们排除在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心理障碍。

    4、与南京“陶老师心理咨询工作站”建立起业务联系。以目前各校心理咨询队伍为基础,建设完善的***陶老师心理咨询工作站,组织学习南京“陶老师心理咨询工作站”和长春校园心理剧的成功经验,运用网络媒体等多种方式普及心理健康尝试,做好心理健康咨询。

5、注重发挥专家学者作用,培养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人才,招募心理健康教育志愿者,形成专兼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

篇6

小菲是我班一位四年级的女生,她长着一对会说话的大眼睛,头发黄黄的,稍稍有些蜷曲。成绩上游,非常腼腆,性格内向,在同学面前不苟言笑,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老师提问时总是低头回答,声音听不清,脸蛋涨得绯红。下课除了上厕所外,总是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发呆,老师叫她去和同学玩,她会冲你勉强笑一下,仍坐着不动。平时总是把自己关在房里,不和同学接触。遇到节假日,父母叫她一起玩、作客,她都不去,连外婆家也不去。

小菲就是这样一个胆小自卑的女孩。自卑畏怯的心理,大家都不同程度的有,有的同学在小学三年里顺利地走过来了,也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和优势,面对激烈的竞争,却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儿也不如别人,自卑的心理使得自己缺乏竞争勇气,缺乏自信心,走进四年级的学习,心理可能就忐忑不安。一旦中途受到了挫折,更加缺乏心理上的承受能力,总觉得自己确实不行,在激烈的竞争中,这种心理障碍是走向成功的大敌。

二、成因分析

通过对她一学期的深入观察与了解,我发现主要有这几方面的原因:

1.个人因素:

通过观察,我发现她长期受自卑、羞怯、焦虑和恐惧等负面影响,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一直怀疑自己的优点。即使在成功面前也难以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这样就严重影响她的身心健康发展。

2.家庭因素:

现在的家庭多是独生子女家庭,造成家长对孩子有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待,导致许多的小学生肩负重担,过重的压力在学生未能达到父母期望时,便使学生形成自卑心理,否定自己,怀疑自己,不安、烦恼、孤独、离群等情感障碍随之而来。母亲对孩子的学习辅导力不从心,父亲每晚工作到深夜才回家,偶尔才过问一下孩子的学习情况,对孩子的期望也很高,但表现的方式却十分粗暴。

3.教师因素:

在学校里,如果教师对一些同学了解不够,关注不多,就容易造成对这些同学的评价偏低,一旦如此,几个月或者几个学期以后,这些同学便逐渐产生失落感,在老师那儿,他们得不到适时的表扬和赞叹,久而久之,便否定了自己的一些行为和想法,慢慢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与水平,也就越来越不自信,此时自卑感却慢慢占了上风。另外,老师对少数心目中的优等生日益产生的偏爱,对多数属于中间状态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沉重的压力,普遍滋长严重的自卑心理。再加上老师片面地认识学生,对优等生日趋偏爱,更进一步加深小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学生的自卑心理日趋严重。

有多年班主任工作经验的同事告诉我,小菲出现这种情况,极可能是因为她的心理有一定问题。如何帮助她克服自卑心理,走出这个阴影呢?我制定了相关计划,采取了以下措施。

三、教育和辅导策略

这半学期以来,我在班级里进行了“班级是我家,管理靠大家”的活动管理实践,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惊喜地发现小菲的情况明显好转,她在班级各项活动的影响下,逐步消除了自卑心理,真正树立起了"我能行"的良好心态。现在她不但喜欢与同学一起做游戏了,而且积极参加班级管理、年级管理。看到她身上的变化,这可谓是感受良多:

1.激励教育,唤起信心。

“师爱是教育的基础”,为了去除小菲畏惧心理,我在课余经常有意无意地找小菲闲谈,中午她在校午睡时,帮她盖好毛毯。让她帮我拿作业、发作业本。上课时,从不公开点名批评她。发现她有所进步,及时表扬,经常对同学说:“看,我们的小菲今天坐得真端正!”“我们小菲同学回答问题的声音真响亮!”“我们的……”在各项班集体活动中,全班同学逐渐把班级看成一个整体,而小菲也是我们整体中的一员。渐渐的,小菲开始喜欢和我接近了,有一次,她还天真地问我:“老师,你是老师吗?”“我不像老师吗?”我反问。“不太像,你上课老爱笑,老师上课是不笑的!”我欣然地拉着她的手说:“好孩子,这是因为你不知道,其实上课爱笑的老师多得很!”

2.树立信心,激起动力。

记得有一次班级举行小组间的演讲比赛,胆小的小菲被所在小组选作了代表,我知道这是小组成员故意给她的机会,我就发动她的好朋友去劝说她积极参加,并让他们一起上。开始她不愿意,最后加上家长和老师的鼓励,她上了。而且表现得还不错。我和其他老师都在自己所任课上以她为典型进行了表扬。她第一次在同学们面前有了开心的笑容。从此她改变了许多。对学习似乎也有了一定兴趣。而后,经过不断鼓励,巩固,她进步了。有一天她问我:"我能行吗?"我笑着说:"你这么棒,当然行。演讲都表现得那么好,还有什么不能克服的呢!"她激动地不住点头。从此,她真的非常努力,成绩有了质的飞跃。

3.重视家庭,提高能力。

小菲心理上的自卑,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庭的教育环境与方式。因此,我把她的父母请来,详细地分析了小菲在校的表现及原因,与他们进行交流,反馈情况,共同商量解决孩子不良心理状况的办法,建议家长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我们要为自卑的同学提供表现的机会。比如在家里:有客人来到家里,家长可以让孩子为客人递茶、剥糖果等,也可以让她与客人玩一会儿,给大家表演一个节目。同时,适当地让孩子做家务,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通过家务劳动,锻炼与家人交往的能力。对孩子的进步给予肯定、表扬。

4.进行评价,促进自信.

开展形式多样的评比活动,用激励的方式使其扬长避短,我们让她自主设立了自己的成长档案,每月评一次,让她通过自评、小组评,把自己所取得的进步记录下来,在评价中,小菲从他人的肯定中得到了满足,获得了自信;在自我批评中,学会反省,逐步完善自己。为了调动她的自我教育意识,每个月都给她以正确的评价,把小菲突出的个人事迹在班集体中、家长会上集体表扬。这样,充分调动了她的积极性,使她在一次次的评价中自我激励,迸发个人力量,不断自律、自信、自强。

5.参与管理,自信自强。

通过自主管理课题的深入,我们将更多自主的空间给了学生,在班级中,我们提倡"班干轮换制"、"组长负责制",在年级中我们推出了各项管理岗位,让学生充分自主,不断自律、自信、自强。在经过一番激励之后,小菲也积极投入到各项自主管理中来,从班级的小组长开始,她对自己、对同学、对事情的看法有了明显的变化,她不再沉沦在自卑之中,更多展现出来的是一种自信、自强。在管理中,小菲发现了一些管理上的问题,通过与老师交流、与同学协作,她所在的小组不但各项评价合格,而且在班级中也名列前茅,看到自己取得的成绩,小菲脸上露出了笑容。从此,她的行为更自律,态度更积极,学习更自信。 

四、总结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辅导,通过我们慢慢地去关心她、帮助她,她现在有了很大的变化。小菲学习成绩不断提高,学校期末考试总分班级第六名,下课能主动与同学交往、做游戏,上课能举手发言且声音较大声。家长也反映在家学习主动,乐于把班级的事讲给父母听,主动帮家长做些家务。

之所以会产生自卑的心理,往往是因为缺少了自信,或对于自己的某个地方不满意而感到自卑。不管自己有再多的不好之处,都不应该对自己失去信心,信心是自己的,一旦失去了,就很难再找回了,但是只要对自己一直充满信心,就不会害怕自卑。对于那些自卑的孩子,我们要多关心他们,让他们感到家的温暖!

篇7

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内容

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一、课型

新授课,以陈述型知识为主

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二、教育目的

1.通过举例让学生明白体会心理健康的重要,并且引起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的兴趣

2.通过讲述使学生知道心理健康的标准

3.通过写名片的形式达到教师对学生初步了解的目的,且让他们提出建议

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三、重点

让学生体会到心理健康的重要,知道心理健康的标准

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四、难点

能够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心理健康的重要

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五、教学过程

(一)简单介绍心理活动课及自我介绍

首先说明本课无教材,指出无教材的好处??这是一节心理活动课,本来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关于心理方面的问题,不必按照教材按部就班。但同时,这要求师生之间有更多的互动,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想要学习什么,由此安排好适合这个班级的课程。随后,自我介绍及留下联系方式。

师:简单介绍心理健康课的特点??互动,体验与参与

本课不同于其它课,更注重学生自己的体验,帮助你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一条路。在心理预防和心理治疗中,很注重当事人自己的想法,通过谈话等手段可以获得比心理测验多无数倍的资料。许多心理学家想了很多方法让当事人表达自己的想法,举例:如箱庭疗法??在一个盒子里,由当事人自己放玩具进去,看他们放的玩具和放的方式来了解他们的内心。所以,在这堂课中也需要学生更主动积极的表现自己。

心理活动课是一节相对轻松的课,但是为什么要上这节课呢,引入心理健康的重要。

(二)心理健康的重要

1.讲述心理健康对生活态度及身体的影响

(1)以张国荣为例说明对生活态度的影响

师:同学们知道几年前的愚人节那天,发生了张国荣跳楼自杀事情吗?

师:因为他承受了太大的心理压力,心理素质没有强到可以抵抗这些压力。有一个世界性的研究,发现城市里的自杀率高于农村的,男性的高于女性的。这说明随着压力的增大,心理素质差的人更有可能选择极端。

(2)说明心理对生理的影响

举例:有一个死刑犯人,听说自己会被割腕而死,行刑那天,他被带到了一个小房间,眼睛蒙上了黑布。他感觉到手被划开,随后听到了“滴答,滴答”的声音,感觉到自己的血慢慢的流尽。死亡。但实际上,他的手只是被轻轻的划开,而他所听到的只是滴自来水的声音,但他认为自己在滴血,最终心力衰竭而亡。这就说明,心理对客观的生理也有着影响。

2. 指出良好的心理,会帮助人们做出准确的应对

师:天堂和地狱的例子

地狱中,人人拿着长勺企图喂饱自己,因为其不可能而使生活十分痛苦。在天堂中,人人拿着长勺互相喂食,所以这是天堂。

这个小故事中包含着许多哲理,我想说的是:

生活中,人们往往面对一样的困境,重要的是你的选择,怎样的心态想法,决定了你的生活道路。

3.总结心理健康的重要

师:由此可见人的心理健康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在现代。

有位教授曾经指出??心理健康在贫困时代是奢侈品,在发展中国家是点缀品,在发达国家是必需品。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学生:物质是精神的基础

在贫穷的时候,人和人之间都差不多,到富裕的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拉大,竞争更激烈,压力大,所以心理健康显得重要。

师:有一个参考的理论,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

师:介绍马斯洛的背景。马斯洛是一位美国心理学家,提倡人文主义。同学们对他可能不太熟悉,在他之前,盛行的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弗洛伊德注重本能,认为人只是动物的简单进化,人所做的一切事都是出于本能的驱使。而马斯洛反对这个观点,认为人不同于动物,本能的需要只是较为低级的需要,人还受其它需要的驱使。需要是有不同的层次的,于是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

师:介绍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提出人有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生理需要,及尊重的需要。请大家思考一下,哪一个是是最基本的,需要首先被满足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归属和爱的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是基本需要,在能保证生命延续的前提下,才可以去满足其他的需要,那些都属于心理需要。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随着时代的发展,物质生活的丰富,心理健康也日益重要。

(三)心理健康的标准

师:那么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心理健康。这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因此有许多标准,比如前面提到的马斯洛,他就提出了十条标准:

1、充分的适应力;

2、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度的估价;

3、生活的目标能切合实际;

4、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适当的情绪发泄与控制;

9、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能作有限度的个人发挥;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情况下,对个人基本需求作恰当的满足。

认识自己

人贵有自知之明。一个人如果只看到自己的短处与缺点,就会丧失信心、缺乏朝气;如果只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又会自以为是,自我欣赏。这种自卑与自负皆不利于自我成长,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才能算是心理健康。

悦纳自己

自己对自己是喜欢还是讨厌,是衡量心理健康的又一条标准。心理健康不仅要求自己能如实了解自己,而且要对自己愉快地接纳。悦纳自己不是说要宽容或欣赏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而是说自己虽然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我仍然喜欢我自己、不憎恨自己、不欺骗自己,并设法使自己发展得更好。每个人要懂得正确的扬长避短。尤其在青春期的时候,生理上的发育和心理上的发展不协调,会产生很多的矛盾。

调适自己:

个人的行为总是受社会的规范和环境的约束,两个人的需求又往往与规范和环境不符,并发生冲突。因此,个人必须经常调适自己,以使个人和环境保持和谐的关系。不能或不会调适自己的人,就会经常产生心理问题,只有经常很好地调适自己的人,才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最后,还有一个小内容,希望大家做一张名片。

(四)小活动??做名片

1.讲述名片的目标??为了彼此交流

2.告知名片的要求:姓名,最喜欢的一件事,最不喜欢的一件事,最能代表你的特征,你的偶像。另外也可以附上你对课的提议。

3.收齐名片

听课教师反馈::

1.同学们在听到例子的时候,都显得很有兴趣。应该注意例子的安排。

2. 马斯洛关于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尽管很有用,但是相对比较枯燥,只捡几条相关的讲一下,效果比较好。

对这堂课,应该加入一个关于心理健康的小测试,能引起学生更多的兴趣。但是,缺少这方面的资料。可以就心理健康的一方面,来给他们做一下测试。

看过“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的人还看了:

1.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2.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教案

3.高中生心理健康教案

4.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

篇8

525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一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优化心理品质为目标,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活动目的

通过开展5.25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系列活动,达到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构建和谐校园、和谐心灵的目的,为大学生搭建起锻炼心理素质、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的平台,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和压力,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

三、活动时间:20xx年4月15日-5月25日

四、活动方案:见附件

五、活动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本次活动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办,大学生心理协会承办,各学院心理辅导站协办。积极发动全校学生广泛参与,力争丰富多彩。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活动充分要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如QQ群、微博、贴吧等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各学院心理辅导站要充分发挥心理辅导站成员、班级心理委员的骨干作用,结合本学院实际开展富有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积极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三)突出主题,务求实效。各学院要紧紧围绕各项活动主题,教育和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心理健康,提高心理调适能力。

(四)认真总结,不断提高。活动过程中要注意收集、保存相关资料,活动结束后各学院要形成活动总结,请于5月26日前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发至邮箱。

心理美文征文大赛活动方案

一、活动时间:20xx年4月14日5月15日

二、活动主题:我成长 我快乐

三、活动对象:全体学生

四、作品要求:

1、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真情实感,不得抄袭(抄袭者按零分计)。

2、字数在8001000左右(诗歌除外)

3、作品写在稿纸上,在封皮上注明所在学院、班级、姓名、联系电话,由各学院心理辅导站站长收齐后于5月15日12:00前统一交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护理学院2219室),电子版发送至xx,联系人:xx(大学生心理协会会长)。

四、奖励方式:

本次活动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若干名,择期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品,获奖作品将上传至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网站和在《xx工学院》刊登。

我绘我心心理健康手抄报创意设计大赛

活动方案

一、活动时间:20xx年4月14日5月15日

二、活动主题:提升学生心理素养,发掘学生潜力,促使学生思考生命意义,学会以乐观的心态面对人生。

三、活动对象:全体学生

四、作品要求:

1、作品规格大小统一为A3,单面版式;

2、内容要求:主题鲜明、思想积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报头名称自定,要求围绕主题、简名、贴切,不能以手抄报命名。

3、版面要求:版面制作均使用手抄文字和手绘插图,版面制作不能有任何剪贴。版面自由设计,图文并茂,同时须具备知识性、趣味性与可读性等。

4、注意事项:要求手写,不得打印,不支持使用网络用具(如word, Front Page),每个作品参赛人数不得超过2人,作品背面须注明参赛者学院、班级、姓名、联系电话。

五、作品提交时间

作品以学院为单位提交,各学院至少提交5张,由心理辅导站站长收齐后于5月15日12:00前统一交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护理学院2219室),联系人:xx(大学生心理协会会长)。

六、奖励方式:

活动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若干名,择期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品,获奖作品将于5月25日大学生心理健康日进行展览。

5.25吾爱吾心理健康演讲大赛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呵护心灵,健康人生

二、活动对象:全体学生

三、活动流程

(一)初赛及复赛:

各学院要认真组织、层层选拔,确定2名选手参加决赛,大学生心理协会从复赛优胜者中确定1人,于5月18日前把决赛选手的学院、班级、姓名、联系方式及演讲稿上交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护理学院2219室)。

(二)决赛:

1.时间、地点:5月25日晚7:00,地点:明德讲堂。

2.5月19日(周二)上午10:00参赛选手到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进行演讲顺序抽签。

四、奖项设置

活动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7名,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品。

五、评分标准

(一)仪表形象:(15分)

1、着装整洁,大方得体;上下场致意,答谢。(5分)

2、仪态端庄大方,举止自然、得体,体现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动作适度。(10分)

(二)演讲内容:(50分)

1、主题鲜明、深刻,观点正确,见解独到,符合主题内容。(25分)

2、内容充实、新颖,事例动人,贴近生活,富有鲜明的时代感。(15分)

3、行文流畅,用词精练,结构完整合理、层次分明,详略得当。(10分)

(三)语言艺术:(35分)

1、要求脱稿演讲,因不熟练,每停顿一次减0.1分。(5分)

2、发音标准,声音洪亮,口齿清晰,语速适当,表达流畅。(10分)

3、节奏处理得当,演讲技巧运用自如。(10分)

4、表现力、应变能力强,能活跃气氛,引起。(10分)

(四)时间:限时5分钟。(计时从我演讲的题目是《》开始,到我演讲完毕结束)。

比赛得分:评委在前三位演讲结束时统一打分,以后每演讲一位打一次分。评委打分后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汇总后取平均分,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若出现同分,则精确到后三位,依此类推。

xx工学院办公室 20xx年4月14日印发

525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二

一、活动主题

把爱说出来。

二、活动背景

在两会胜利召开期间,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又一次次被很多人大代表作为提案提请出来。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青少年时期是人的心理与生理成长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和性格的养成,一些精神疾病的发生,往往都是由于在这一时期心理不健康造成的。近年来,随着我国各种社会矛盾增多,竞争压力加大,人口和家庭结构变化明显,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也明显增加,根据有关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约13%的小学生、15%的中学生、19%的高中生和23%的大学生有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1%~3%的青少年存在着心理问题,我国15岁至35岁人群自杀行为已成为首位死因,青少年犯罪率也不断上升。

因此,加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已成当务之急,刻不容缓,这既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的需要,又是保证青少年正常学习和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经济和谐稳定蓬勃发展的需要。因此,为了响应两会,我们团队特做出此次活动,借此希望能号召更多人重视以及参与到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中来。

三、活动目的

1、为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百花齐放、格调高雅、健康文明的文化氛围,在丰富师生业余文化活动同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大学生的健康心理同时,向社会各界人士宣传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关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防患于未然;

2、引导中学生以良好、阳光、理智、健康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

3、希望借此能对活动参与者有更多正面的帮助。

4、通过策划举办这种有意义的慈善活动向社会传递出大学生健康积极的一面。

四、活动意义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改善青少年的社会心理环境,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满足青少年精神和心理需求,为他们能够与父母沟通搭建一个很好的平台。并借此慈善活动,丰富青少年的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展现青少年热情富有活力的青春风采,让孩子远离一些不利的社会影响。

五、活动概述

此次活动,主要凭借慈善的作用以加强亲子之间的沟通为主题,推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建设为目标,通过丰富的形式为在校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心理环境。此次:

1、活动会邀请12个班级参与,务求活动的高质量。希望能以点带面为建设良好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环境贡献力量;

2、活动以丰富的形式呈现;

3、在活动中,会邀请院里优秀的心理老师和在校老师等进行活动的指点和专业辅导辅导。以争取给学生和家长最正确的指导。

六、活动对象

福州某中学的学生们及其家长。

七、活动时间、地点

时间:xx年5月6日至5月中旬;

地点:福州某中学的操场、教室。

八、活动形式

主要通过视频短片、演讲、亲子游戏等形式呈现。分为三个环节包括前期准备,前期宣传,活动实施。

九、嘉宾邀请

1、举办活动的中学的校领导;

2、校心理咨询与训练中心的老师;

篇9

一、填空题(合计

23

题)

1.

良好班集体中蕴含的心理教育功能有激励功能、

情感功能、

培育功能。

2.

教师的归因偏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教师自我的归因偏差,

二是教师对学生的归因偏差。

3.

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

发展性目标、

防治性目标。

4.

根据讲授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的不同,

讲授知识法可以分为讲解、

讲述、讲读、

讲演四种方式。

5.

心理健康活动课堂活动形式有:

角色活动、

表演活动、

游戏活动等。

6.

学习辅导应包含的两个方面的涵义是:

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潜能和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心理上的困惑。

7.

学生心理健康测评标准有描述性标准和解释性标准。

8.

一个完整的心理咨询过程可大致分为判定问题、

探索问题、

解决问题、

反馈跟进四个不同阶段。

9.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由最低层次到最高层次依次为:

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爱和归属需要、

尊重需要、

自我实现需要。

10.

学校心理健康测评的功能包括:

指导功能、

发展功能、

诊断功能、

咨询和治疗功能。

11.

校长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及其成员的管理包括决策、

计划、

实施、

监督和评价等要素。

12.

学校心理健康活动课程的目标是提高人的心理素质。

13.

Guilford

认为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有:

流畅性、

变通性、

独创性、

精密性。

14.

心理健康教育室的组成结构包括:

心理咨询室、

心理测量室、

团体健康教育室、

心理阅览室、

心理松弛室、

办公兼接待室。

15.

班主任常用的心理咨询方式主要有:

个别咨询和__团体咨询。

16.

心理健康活动课程的形式是以学生的活动为主要形式,

而且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形式组织活动。

17.

学习辅导主要包括:

学习动机辅导、

学习情绪辅导、

学习能力辅导、

学习行为辅导。

18.

创造性思维特点有:

流畅性、

变通性、

独创性、

精密性。

19.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

形成、

维护、

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基础。

20.

心理教育活动课的基本活动途径有:

认知式、

情境式、

行为训练式。

21.

对心理辅导活动课程的评估主要是对课程设置、

心理辅导课专职教师、

课程效果的评估。

22.

一项完整的测评工作由测量和评价两部分组成。

23.

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主要有:

教育、

引导、

辅导。

二、名词解释(合计

13

题)

1.

创造性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

运用一切已知信息,

产生出某种新颖、

独特、有社会意义或个人意义的产品的智力品质。

2.

访谈法是指研究者与被调查者面对面以口头交谈的方式,

直接收集资料的一种调查方法。

3.

心理评估是以心理学的方法和工具,

对个体或群体的心理状态,

行为偏移或障碍进行描述、

分类、

鉴别与诊断的过程。

4.

教育机智是指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及能根据新的、

意外的情况迅速地做出反应,

果断地采取恰当教育教学措施的一种独特的心理素质。

5.

自我表露是指教师通过与学生分享其个人成长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经历来

推动学生认识自我、

发展自我。

6.

心理测验是采用某种可以将心理现象量化或划分范畴的测验或量表来取样,然后对所测查的对象进行描述。

7.

课堂心理氛围是指班集体在课堂上的情绪、

情感状态。

8.

归因是指根据有关信息、

线索对人的内在状态或依据外在行为表现推测行为原因的过程,

也就是把他人的行为或自己的行为原因加以解释和推测。

9.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生理、

心理发展特点,

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

10.

行为矫正法是对学生自我改善、

自我改变的努力给与奖励与惩罚,

目的是帮助学生消除成长中的不良意向、不妥行为,

帮助其形成有助于个人成长的行为,树立良好的形象。

11.

面质是指心理咨询教师对学生的认知方式及思维习惯提出挑战与异议的过程。

12.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是指教师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提高学生的心理机能、

发挥学生的心理潜能、

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13.

自我效能是班杜拉提出的一个概念,

用以阐述人的动机行为不仅受到行为结果的影响,

而且受人对结果的期望

这一认知因素的影响。

三、简答题(合计

16

题)

1.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原则是什么?

答:

科学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

教育性原则;

经济实用性原则;

保密性原则。

2.

学生心理档案使用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

使用心理档案要严格保密,

不能对学生产生任何负面影响。

(2)

心理档案资料不能作为评定学生操行的依据,

也不能存入学生的人事档

案中。

(3)

一般情况下也不宜向学生本人公开和随便查阅。

(4)

某些测验结果如果解释不当,

也会对学生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

(5)

建立档案的最终目的,

应与心理卫生教育、

咨询、

教育科研工作配套使用。

(6)

档案资料仅具有参考价值,

并非百分百之可靠。

3.

如何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

答:

(1)

精心设计场景,

创设参与情境;

(2)

整合教学目标;

(3)

注重行为指导;

(4)

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

(5)

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

4.

心理健康活动课程的课堂教学方法主要有哪些?

答:

心理健康活动课程的课堂教学方法主要有:

(1)

讲授法(1.5

分)

(2)

讨论法(1.5

分)

(3)

自我反省法(1.5

分)

(4)

角色扮演法(1.5

分)

(5)

训练法(1.5

分)

(6)

实践活动(1.5

分)

(7)

测验法(1.5

分)

(8)

作业法(1.5

分)

5.

对心理测验分数的解释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

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

一个人的任何一个测验中的分数,

都是他的遗传特征、

测验前的学习与经验,

以及测验情景等方面影响的结果;

(3

分)

(2)

确切解释应根据常模及信效度资料;

(3

分)

(3)

应把测验分数看成一个范围,

而不是一个确切的点;

(3

分)

(4)

对来自不同测验的得分不能直接加以比较。

(3

分)

6.

心理健康测评原则有哪些?

答:

(1)

客观性原则(2

分)

(2)

科学性原则(2

分)

(3)

系统性原则(2

分)

(4)

发展性原则(2

分)

(5)

教育性原则(2

分)

(6)

综合性原则(1

分)

(7)

伦理性原则(1

分)

7.

班主任怎样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呢?

答:

(1)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3

分)

这种和谐关系的建立,

需要在以下方面努力:

真诚、

接纳、

尊重、

理解、

倾听、探讨、

分享。

(3

分)

(2)

营造健康的心理物质环境。

(6

分)

8.

心理健康教师需要具备的人格特点有哪些?

答:

教师需要具备的人格特点有:

(1)

正确的价值观(3

分)

(2)

合理的职业动机和浓厚的职业兴趣(3

分)

(3)

个性和志趣方面(3

分)

如成熟、

敏感性等。

(4)

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3

分)

主要表现在有诚挚的同情心,

乐观的主导心境;

稳定的情绪、

坚强的意志;

正确对付应激;

自信、

自制、

宽容;

谦虚、

好学、

不断进取等。

9.

目前采用的学生自杀预防策略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答:

(1)

自杀倾向的早期发现(2

分)

(2)

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2

分)

(3)

建立自杀预防热线(2

分)

(4)

开设自杀预防讲座及课程(3

分)

(5)

建立危机预警系统(3

分)

10.

班主任教师的心理健康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0.

答:

(1)

认知正常,

胜任工作;

(2)

坚定的职业理想或职业信念;

(3)

良好的职业道德;

(4)

良好的职业兴趣;

(5)

良好的人格特征;

(6)

正确的工作动机;

(7)

坚强的意志;

(8)

稳定的情绪和理智的态度。

以上每点

1

分,

都回答出来加

4

分。

11.

简要说明心理健康活动课程的设计过程?

答:

(1)

确定目标及其意图;

(2)

确定活动内容;

(3)

确定活动方式。

以上每点

3

分,

三点都答出加

3

分。

12.

简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主要有:

(1)

全面渗透、

多渠道全方位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2

分)

(2)

创设良好心理发展环境的方法(优化环境法)(2

分)

(3)

发展优先,

防重于治的方法(2

分)

(4)

心理辅导的方法(2

分)

(5)

心理咨询的方法(2

分)

(6)

心理评估的方法(2

分)

13.

如何正确对待和使用心理测验?

答:

对心理测验的正确态度有:

(1)

心理测验是研究儿童心理行为保健和疾病防治中的一个重要方法和工具。

(3

分)

(2)

心理测验作为一种研究或测量工具尚不完善,

主要是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

(3

分)

(3)

每一种心理测验都有明显的局限性,

主要取决于测验的编制理论、

目的、方法和时间。

(3

分)

(4)

心理测验只能从某些角度,

在一定条件程序上反映问题,

不可过于迷信,更不可把测验结果看成绝对真理。

(3

分)

14.

自我认识辅导如何实施?

答:

(1)

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水平(3

分)

(2)

如何认识自己帮助学生了解达到正确认知自我和把握自我的途径(3分)

(3)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概念(3

分)

(4)

指导学生依据自己的特点管理自己的生活和学习(3

分)

15.

青春期常见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主要有哪些?

答:

(1)

过度关注自我;

(2)

情绪的两极化;

(3)

性别角色混乱;

(4)

人格冲突;

(5)

人际关系冲突;

(6)

性心理问题。

以上每点

2

分。

16.

简述学校心理健康活动课程的设计过程?

答:

(1)

确定目的及其意图;

(4

分)

(2)

确定活动内容;

(4

分)

(3)

确定活动方式。

(4

分)

四、论述题(合计

4

题)

1.

结合实际说明,

教师应具备哪些自我心理保健能力?

1.

积极认知的能力;

2.

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

3.

心理训练和放松能力;

4.

形成良好、

稳定的教育心境;

5.

勇于改变、

自我成长的能力;

6.

建立有效的心理支持系统。

2.

结合实际说明,

如何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程序是:

1.确定心理档案的内容。

(6

分)

学生心理档案的内容应包括两大方面:

一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资料;

二是反映个体心理状态和心理特点的资料。

具体来说,

主要有:

基本情况、

心理测评资料及建议、

心理咨询活动记录、

心理档案的记录形式等。

2.选择合适的测评工具进行施测。

(6

分)

一般通过几种途径来获取准确信息,

一是通过标准化的测验,

二是自编问卷调

查,

三是非测验法

3.对结果进行整理、

分析、

解释和记录等。

(6

分)

主要包括对结果的统计与解释,

提出教育培养建议,

撰写测评报给,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档案。

结合实际,

酌情加

1-6

分。

3.

论述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联系和区别?

1.联系:

(1)

心理品质教育是德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4

分)

(2)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有些渠道是共同的;

(4

分)

(3)

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德育的重要基础。

(4

分)

2.区别:

(1)

理论基础有区别;

(3

分)

(2)

具体目标有区别;

(3

分)

(3)

教育内容有区别;

(3

分)

(4)

方法上有区别。

(3

分)

4.

试述合格家长应该具备的品格和素质。

(1)

树立高尚的品德,

培养良好的行为举止;

(2)

培养热爱生活、

豁达开朗的态度;

(3)

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4)

转变教育观念;

(5)

了解孩子,

正确对待孩子的发展;

(6)

要信任自己的孩子;

(7)

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篇10

 

情绪低落有妙计

班级:初二(3)班   教师:张凌取

时间:08年5月19日   星期一    人数:48人

主题:

寻找缓解和消除消极情绪的方法。

活动目的:

1、认知方面:认识消极情绪对学习、生活所带来的危害,懂得消极情绪是可以克服的,了解调节情绪的几种方法。

2、情感方面:激发和强化调节自己消极情绪的动机。

3、行为方面:寻找并初步掌握适合自己的情绪调节方法。

活动形式:

小品表演,讨论交流。

重点难点:

1、重点:使学生掌握用“改变认识”来调节情绪的方法,即“理性—情绪”自我调节方法。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用合理的想法来代替不合理的认识和想法。

活动准备:

1、指导学生排练小品:“他落入了情绪的深渊”

2、准备录音机和音乐磁带“内心和平曲”、歌曲磁带“幸福拍手歌”。

活动过程:

1、引入课题。

同学们,我们希望自己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但是不愉快的情绪总是难免的,那么不愉快的情绪频繁地出现或延续下去好不好呢?下面我们先来看一个小品,请同学们边看边思考两个问题:

(1)小品中的人物表现是什么情绪?

(2)这种情绪给他的学习和生活(行为)带来了什么影响?

2、认识消极情绪的危害。

(1)小品表演:“他落入了情绪的深渊”

内容:学生A、B各自在看发下的数学考卷。A自方自语:“唉,这下完了,79分,比上次下隆了10分,爸爸妈妈一定会对我很失望。……这道题怎么多扣我2分,×老师从来没对我有过好感。”然后就趴在课桌上闷闷不乐。B叫A:“××,放学了,我们一起走吧。”A不理。B上前看A的考卷说“啊呀,第三道题你不是复习过了吗?怎么做错了,真可惜。”A冷冷地回答:“是呀,我脑子笨,有啥可惜,有的人开心也来不及呢?”B安慰说:“你不要难过了,我上次测验也只有75分。”A回答:“猫哭老鼠,假慈悲。”

旁白:第二天,A的考卷没有让家长签名,看见数学老师总是避开,数学课无精打采,作业也越来越不认真,还常常迟交。……

(2)学生讨论,教师启发引导,并板书。

学生讨论以上两个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启发学生认识小品中人物表现的情绪是消极情绪,并把消极情绪比喻为落入了深渊。伴随这种消极情绪的行为往往是不良行为,不良行为必然导致不良后果,并将学生的发言归纳成板书。

板书:(有*的暂不写)

事  情

想  法

情  绪

行  为

数学测验成绩比上次下降了10分

成绩不可以下降。*

难过、伤心。

上课没精神。

是我太笨了。*

悲观、自责。

作业马虎,拖拉。

同学都幸灾不祸。*

讨厌、恼怒。

不理同学,尖刻。

老师对我没好感。*

害怕、紧张。

躲避老师。

父母会对我失望。*

内疚、不安。

不敢告诉父母。

(3)归纳:

这个小品告诉我们,消极情绪往往会使一个人的行为发生种种不良的偏差。结果不仅阻碍了学习潜力的发挥,影响了与同学的关系,形成对师长的消极态度,甚至还会使一个人的性格发生扭曲。

(4)启发提问:

同学们,你们愿意因落入消极情绪的深渊而产生这样的结果吗? 当然不愿意。我们不能像那位同学一样受消极情绪的摆布,也不愿意做消极情绪的奴隶,我们要做自己情绪的主人。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板书:知道在适当的时候自动管制自己的人就是聪明人。[法国]雨果:《悲惨世界》)

雨果的这句话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吗?我们要学会缓解和消除消极情绪的方法,使自己走出消极情绪低落的深渊,做一个能自我调节的、能战胜自己的聪明人。

3、开展“走出深渊,登上顶峰”的活动。

(1)说明活动方法:

回忆——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归纳方法——联系实际

(2)学生回忆情绪深渊并进行小组讨论:

①在音乐声(“内心和平曲”)中静心回忆:引起消极情绪的事情;情绪表现是什么;你是怎么想的;消极情绪会带什么影响。

②小组讨论:

A、当你落入情绪深渊时,是用什么办法来缓解和消除不良情绪的?

B、同学们提出自己在学习、交往和生活中难以克服的不良情绪,请其他同学帮助。

③教师在小组讨论时巡回了解。

(3)教师引导全班讨论,并用板书把发言归纳出来。

板书:调节情绪常用的方法

1、强制压抑:强压怒火,克制,自我提示,延迟发作。

2、转移回避:听音乐,做别的事。

3、合理宣泄:打枕头,写日记,找人倾诉。

4、幽默解嘲:“刚才我的音量调得太高了。”

5、自我安慰:把丢钱当作是捐款。

6、理解宽容:“他这是为了我好。”

7、激励进取:发奋学习,努力工作,争取成功。

8、调整目标:“按我目前水平,先要争取达到70分。”

9、改变认识:“我并不笨,只是潜力还没有发挥出来。”

10、助人奉献:为他人、集体和社会做好事。

(4)用改变认识的方法来转变消极情绪:

让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刚才的小品,讨论以下问题:

①小品中那个同学的消极情绪和不良行为与他的想法有什么关系?他有那些想法?

(将学生的回答写成板书中的“*”部分)

启发并归纳:这个小品告诉我们,消极情绪的产生虽然同数学测验成绩下降10分这件事有关,但这件事并不必然导致消极情绪和不良行为。引导消极情绪和不良行为的根本原因并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不合理的想法。由于不合理的想法才使人产生了消极情绪和不良行为,并导致了不良的后果。

②如果我们让小品中的那个同学不合理的想法改变一下,用合理的想法来代替,能不能使消极情绪和不良行为改变呢?消极情绪和不良行为会发生什么转变?

启发学生回答,并写成板书:

事    情

想    法

情    绪

行    为

数学测验成绩比上次下降了10分

成绩总会有升有降

自     信

愉     快

上课专心听

我还有潜力没发挥

作业主动,认真

同学们没有恶意

尊重同学

老师是公平的

主动问老师问题

父母还是爱我的

主动与父母沟通

③谁来试试用改变认识的方法来解决刚才那个同学提出的情绪困难?

结合学生提出的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改变认识的方法来调节情绪。归纳学生发言中的不合理想法,找出相应的合理的想法,并板书。

板书:

1、不合理:没被选上中队长,太丢面子了。

   合  理:没当中队长的人不定比当上的差。

2、不合理:学习成绩落后,会被别人看不起。

   合  理:学习成绩落后是暂时的,别人未必看不起,何况我有许多其他长处。

3、不合理:我必须在各方面都表现能干。

   合  理:世界上没有样样都能干的人,我只能争取干得好些。

4、不合理:我一回答问题心就跳得很厉害,我真没用。

   合  理:大胆回答问题是可以锻炼的,只要有恒心,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5、不合理:承认错误是一件痛苦的、不光彩的事。

   合  理:勇敢地承认错误、改正错误是好事,这是一种好品质。

(4)归纳:

从以上讨论分析可以知道,当我们生活中因为一些事引起消极情绪时,如果我们能理智地用合理的想法来代替不合理的想法,那么消极情绪就会转变为积极情绪,不良行为也会转变为积极行为。因此,我们要走出情绪低落的深渊,关键往往就在于改变一下自己不合理的、错误的想法。

4、掌握适合自己的情绪调节方法

(1)提问:根据自己的情绪特点,你觉得自己应该经常运用哪些情绪调节方法?

(2)在回答中教师引导学生正确地把握情绪调节方法,并鼓励和暗示学生一定能通过自我调节,以积极情绪战胜消极情绪,成为一个能战胜自己的人。

5、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