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编导的专业类别范文

时间:2023-12-05 17:32: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广播电视编导的专业类别,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广播电视编导的专业类别

篇1

专业考试报名方法

1、考生报考专业如生源省省级招生主管部门要求该专业类别考生参加统考且成绩合格后方可有资格参加校考选拔,报名时需提供考生所在省发放的该专业类别艺术类专业统考合格证;如无相关要求则只需提供所在省发放的艺术类专业准考信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考生,须取得生源省份省级美术类统考合格证,方可在参加专业校考。)

2、报名参加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动画、服装与服饰设计四个专业校考的考生按美术类参加考试并发放美术类校考合格证。美术类校考合格的考生在高考报名时可选择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动画、服装与服饰设计四个专业进行报考。

报考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考生,须取得生源省份省级美术类统考合格证,方可在参加专业校考,考试内容详见“五、专业考试科目”(吉林省、山东省考生不参加校考,使用省美术统考成绩进行录取),取得该专业校考合格证后可报考本专业。

3、拟招生人数、考试时间、地点:见下表。

东北电力大学2018年艺术类专业考试信息表

省份 拟招生数

考点

报名时间

校考专业

考试时间

江苏

48

南京晓庄学院:南京市建邺区北圩路41号(南京晓庄学院莫愁校区)

网报

表演、广播电视编导、数字媒体艺术、美术类

1月20日

辽宁

33

鲁美附中(美术):沈阳市大东区望花中路146号

1月24、25日

美术类

1月27日

辽宁大学(非美):沈阳市沈北新区道义南大街58号

1月27、28日

表演、广播电视编导

1月29日

黑龙江

55

黑龙江东方学院:哈尔滨市平房区哈南十九路1号

网报

表演、广播电视编导、数字媒体艺术、美术类

2月2日

吉林

15

东北电力大学:吉林市船营区长春路169号(艺术学院、媒体技术与传播系)

2月5日

表演、广播电视编导

2月6日

河北

54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信工路18号

网报

表演、广播电视编导、数字媒体艺术、美术类

2月24日

山东

6

潍坊招办(富华会展中心):潍坊市东风街189号

网报

表演

2月28日

备注:

(1)考试时间为我校申请拟考试时间,具体时间以考点和准考证公布时间为准,其中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如果报名人数超过260人,260名之后的考生面试时间顺延一天(既笔试的第二天面试)。

篇2

报名与考试

艺术类考生须分别参加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文化课考试和艺术统考,其中,艺术统考包括美术与设计学类(美术、书法、唐卡)、音乐学类(声乐、器乐、作曲)、戏剧与影视学类(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和舞蹈学类。

(一)文化课考试报名要求

凡符合普通高校招生报考条件的考生,均可参加艺术类专业报名。报考艺术类专业的考生必须先办理高考文化课考试报名手续,后参加专业考试报名,在高考文化课报名时要选择为艺术类专业考生。报考艺术类专业考生高考文化课考试报名时间为:2018年11月1日至9日。

各市(州)教育考试招生机构须于2018年11月20日前上报艺术类考生信息数据库和照片。

(二)艺术统考报名方式及时间

2019年艺术统考采用网上报名、网上缴费、网上打印《报名登记表》、网上进行考务安排等。具体时间如下:2018年11月22日8:00至11月30日18:00,考生登录甘肃省教育考试院网站(ganseea.cn或art.ganseea.cn),根据网站提示进行报名并在线缴费。考生报名并缴费成功后,从规定时间起可登录甘肃省教育考试院网站打印《报名登记表》,具体安排如下:美术与设计学类2018年12月10日8:00,戏剧与影视学类2018年12月24日8:00,音乐学类2018年12月30日8:00,舞蹈学类2019年1月13日8:00。

(三)艺术统考网上报名要求

1.考生应在规定时间内登录甘肃省教育考试院网站进行报名,报名时间截止后不再安排补报。

2.考生在网上报名且完成缴费确认后视为报名成功,未缴费确认的,视为报名无效;网上报名且缴费成功,无论何种原因不参加考试的,不退还报名费。考生未报名或报名无效不得参加考试。

3.考生在网上报名时应选定报考艺术类专业类别,报名时间截止后不得修改所报专业类别。笔试考场座位、面试次序安排在报名结束后由计算机随机生成,与报名先后顺序无关。

(四)缴费

参加艺术统考的考生须按《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甘肃省财政厅关于大中专院校招生报名考试费等收费标准的批复》(甘发改收费﹝2010﹞1915号)文件标准在网上报名时向主考院校缴纳考试费。

(五)考试时间及地点

1.美术与设计学类统考(美术、书法、唐卡)

考试时间为2018年12月16日,地点在西北师范大学。

2.戏剧与影视学类统考(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

广播电视编导笔试时间为2018年12月30日;播音与主持艺术笔试时间为2018年12月30日上午,面试时间为2018年12月30日下午至2019年1月1日;地点均在西北师范大学。

3.音乐学类统考(声乐、器乐、作曲)

声乐、器乐、作曲专业笔试时间为2019年1月5日上午,面试(作曲笔试)考试时间为1月5日下午至1月11日,地点在西北师范大学。

4.舞蹈学类统考

考试时间为2019年1月19日至1月22日,地点在西北民族大学。

艺术统考各类别笔试具体时间安排详见附件1,面试具体时间详见《报名登记表》。

(六)艺术统考考试内容及分值

篇3

音乐学类统考不再分专业方向

继2015年之后,2016年湖北省继续实行美术与设计学类、音乐学类、舞蹈学类、戏剧与影视学类全省专业统考,其中包括戏剧与影视学类分表演、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服装表演等四个专业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音乐学类不再分专业方向组织统考。考生报考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中的音乐表演、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等专业,需参加全省音乐学类专业统考。此前,湖北省音乐学类统考分为音乐理论、艺术管理、音乐教育、音乐表演等四个专业方向。

凡是报考湖北省统考涉及专业的考生,必须参加全省统考且达到全省统一划定的专业合格线。所有院校招收这些专业时,不得接收未参加统考或统考不合格的考生参加校考,不得录取未参加统考或统考不合格的考生。

艺术本科(一)增设“平行志愿”模块

在保留以往的“梯度志愿”模块基础之上,2016年湖北省艺术本科(一)增设“平行志愿”模块。“平行志愿”模块用于填报直接使用省统考成绩录取的院校(专业)志愿,“梯度志愿”模块用于填报组织了校考且使用本校专业合格证录取的院校(专业)志愿。两大模块同步投档录取。

“梯度志愿”模块设两个院校志愿,一个一志愿和两个二志愿,各院校志愿设六个专业志愿。“平行志愿”模块设六个院校平行志愿,每个院校设六个专业志愿。考生在填报艺术本科(一)志愿时,只能在“平行志愿”模块和“梯度志愿”模块中二选一,不能同时填报。

艺术本科(二)、艺术高职高专等两个批次仍实行平行志愿。

各批次平行志愿可兼报不同统考专业类别

2016年艺术类平行志愿不再按美术与设计学类、戏剧与影视学类(广播电视编导)、戏剧与影视学类(播音与主持艺术)、戏剧与影视学类(表演)、戏剧与影视学类(服装表演)、舞蹈学类、音乐学类等分类设置“平行志愿”模块。

篇4

长春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管、文、理、经、法、教育、艺术等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是吉林省高层次人才培养、应用技术研发、高新技术产品研制、高水平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1992年被吉林省政府确定为首批三所省属重点高校之一,于2014年全国首批、吉林省首家完成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0000余名,其中本科生15435名,博士、硕士研究生2169名。 教职员工1800名;设有20个学院,2个教研部,1个工程训练中心;拥有2个省重中之重立项建设学科,8个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及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4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4个本科专业。

我们热烈欢迎有志青年报考长春工业大学!

报名要求

1.具备参加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所要求的资格;热爱所学专业,有一定的专业基础;所报专业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要求。

2.考生一律在考试前两天(吉林省考生在考试前一天)到所在省份考点报名(部分省份采取网上报名、缴费,按所在省份要求执行),我校美术类各专业考试内容相同,成绩通用,录取时以高考考生实际填报志愿为准。

3.报名及考试时必须携带本人身份证、艺术类报名资格证(吉林省考生须自备白底小二寸照片两张,艺术类报名资格证复印件1份)。

招生专业、计划及范围

学院

专业(文理兼招)

层次、学制

授予学位

学费

(元/年)

预计招

生人数

招生省份

考试内容

艺术设计学院0431-85118287

视觉传达设计

本 科

四 年

艺术学学士

 

5940

50

 吉林、河北

山东、安徽

 湖南、山西

 江苏、江西

1素描  2.色彩

注:吉林省、河北省、山东省、安徽省、湖南省考生采用美术类省统考成绩录取,无需参加我校校考。

环境设计

50

动画

50

纺织服装学院

0431-85118336

服装与服饰设计

50

信息传播

工程学院

0431-85716573

广播电视编导

6820

120

吉林、山东

山西、安徽

湖南、江西

1.影视作品分析(根据现场播放影视作品回答问题进行分析)

2.文学写作(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文学写作)

注:安徽省考生采用省统考成绩录取,无需参加我校校考。

1.考生律在考试前两天到所在省份考点报名,报名时必须注明所报专业(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文化课考试及成绩公布

凡校考合格者,按当地要求报名,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我校将在规定日期内在长春工业大学本专科招生网公布合格考生名单,不再发放纸质合格证,考生如有需要可自行打印。

录取原则

校考合格(我校不组织校考的省份须省统考合格),按综合分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同等分数情况下,外语成绩高者优先录取。

综合分计算方法如下:

美术类专业:综合分=文化课成绩总分×60%+专业成绩总分。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综合分=文化课成绩总分+专业成绩总分。

注:江苏省美术类专业校考满分为200分,其他省份校考满分均为400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各省校考满分均为200分。

咨询电话及网址

招生办公室:0431-85914753

网 址:http: //bzkzs.ccut.edu.cn

艺术类校考考点设置情况

美      术     类

省 份

报名时间

考试时间

报名及考试地点

江 西

待定

待定

待定

江 苏

1月24-27日

(网上报名)

1月31日

江苏师范大学(徐州市铜山区上海路101号)

山 西

1月28-29日

1月31日

太原师范学院(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大学街319号邮编030619)

编      导     类

省 份

报名时间

考试时间

报名及考试地点

吉 林

1月5日

1月6日

长春工业大学招生办公室(长春市延安大街2055号综合楼3楼)

江 西

待定

待定

待定

山 西

 1月5日-10日  

 (网上报名)

2月2日

山西传媒学院(晋中市榆次区山西高校新校区文华街125号)

山 东

1月18日-2月14日

 (网上报名)

2月18日

由青岛市招办部署考试地点(以青岛市招办网上公布为准)

湖 南

2月21-22日

篇5

2015年湖南艺术高考报名时间为2014年11月1日至10日

严格执行相关政策规定

1.我省普通高校招生政策规定,凡报考艺术类专业(含按艺术类招生的所有专业)的考生必须选择相应或相近的专业类别参加省统考。取得省统考专业合格资格的考生,方能参加省外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以下简称“校考”),我省将于2015年1月28日前公布各专业类别的省统考合格资格线,并在湖南招生考试信息港(hneeb.cn/)上公示取得合格资格的考生名单(不另行发放合格证)。

篇6

一、我国高校传播学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分析

如今,高等院校传播学本科专业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开设在最初的综合性院校,一些单科类院校,比如师范类、理工类、财经类、农林类等院校也都陆续开设了传播学专业。各级各类院校的传播学专业,是否能够结合自身地域、文化、经济等方面发展的特点,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是笔者非常关注的问题。传播学专业的学生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方面的知识能力:一是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二是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只有实现二者的融合,同时做好两个方面的教学工作,才能使培养的人才既“上手快”,又“有后劲”。要完成这一目标,就需要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来支撑。

(一)理论层面课程设置

在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下设机构中,并没有成立单独的针对传播学专业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因此,关于传播学专业本科阶段的主干课程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笔者对一些有代表性的院校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收集整理(见表1)。

1.学理性课程。笔者对上述高校中学理性课程名称出现不止一次的课程作了统计。从中不难看出,几所高校不约而同地开设了“传播学概论”这门课程;“新闻学概论”和“传播学研究方法”这两门课程开设的比例也超过了半数;另外还有2门课程,开设比例达到了40%。除此以外,武汉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还开设了“新闻史类”的课程;复旦大学和深圳大学增添了“新媒体类”的课程。

2.术理性课程。笔者对上述高校中术理性课程名称出现不止一次的课程作了统计,80%的高校开设了“新闻采访与写作”这门课程(其中包括分开设置“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的高校);“传播伦理与法规”和“媒介经营与管理”课程设置情况也超过了半数;“广告创意及策划”类的课程有40%。

(二)应用层面课程设置

相对于理论层面的课程设置有一定的共同性而言,各个高校传播学本科专业的应用层面课程设置则差异较大,这是由不同高校各自传播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所决定的。侧重的方向不同,所开设的应用层面的课程自然会大不相同。但是,笔者通过统计对比,根据其各自侧重的不同方向,各个高校都尽可能地提供了其专业方向相对完善的课程组合,在这一点上仍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见表2)。从表2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各个高校传播学本科专业的应用层面课程设置中,开设率较高的集中在以下几门课程:网络技术基础、网页设计与制作、多媒体应用技术、电视摄像、电视节目制作、动画制作等。上述课程都可以归纳到两个方向的范畴中,一个是广播电视方向;另一个是网络方向。其余的课程设置,则重复性不大。笔者认为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决定的,不同级别的学校其学生未来发展的定位是不同的;另一方面则是学校类别和教师学缘结构决定的,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类教师资源,突出特色办学,也是各校传播学专业追求的目标。

二、吉林农业大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实践探索

吉林农业大学作为广义上的单科类院校,其传播学专业从2004年开始正式招生以来,至今已有4届本科毕业生。从这4届毕业生的去向来看,每年都会有3‘~5人考取研究生,其余的则会就业,就业去向又主要集中在各级电视台、广播电台、广告公司、企业宣传部门等单位。虽然2006年学校针对课程设置中不尽合理的地方进行了修订,但整个课程体系仍是以广播电视传播为主要培养方向,修订也主要集中在课程开设顺序及个别选修课的调整。因此,目前学生的毕业去向选择面仍过窄,无形之中也增加了其与其他高校相关专业毕业生的竞争激烈程度,提高了就业难度。针对上述问题以及七年来在实践教学中得到的反馈,我们对2011年新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探索f生的改革。

(一)划分专业方向

吉林农业大学作为省属院校,其传播学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并不一定要面面俱到,在顺应时展的前提下,如何形成自身特色是我们一直关注并思考的问题。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媒体已日益成为公众的资讯工具,未来即将发展成为公众主要的资讯工具。因此传播学专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也应关注,甚至专注于新媒体,这已赢得了很多同仁的共识。因此,我们经过反复论证,决定在新的课程体系中设定两个专业发展方向:“广播电视方向”和“网络与新媒体方向”。学生在大二下学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发展方向的模块课程。

(二)完善课程体系

现有的课程体系主要是以广播电视的课程为主,并没有涵盖传播学专业应有的知识范畴,也没有整合和利用农业大学特有的资源。按照上述高年级分设两个专业发展方向的构想,我们必须精简广播电视的课程,增加网络与新媒体的课程,加大跨院系的选修课程的数量,并填补一些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开阔学生视野,使其具备更大的发展潜力。

1.专业基础课。在专业基础课中,我们选定了5门学理性课程,其中“传播学概论”和“广播电视概论”为原方案中课程予以保留,新增“新媒体概论”“新闻学史论”和“传播学研究方法”3门课程。其中“新媒体概论”作为与“广播电视概论”相对应的专业方向发展的概论性课程,可为学生选择专业方向提供参考;“新闻学史论”有助于打牢学生的专业基础,具备长远发展的潜质,同时它也是一些高校传播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课程;“传播学研究方法”作为研究方法类课程,也是一个专业课程设置中所必需的。另外,传播学专业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语言与文字功底,原培养方案中我们在低年级开设了“中国古典文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两门课程,由于新方案要在低年级增补一些理论课程,考虑到学时的限制,我们决定将上述两门课程整合为“中国文学赏析”这一门课程来开设。同时,为了充分利用校内资源,突出自身办学特色,我们开设了“农业科技概论”这门课程,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打好基础。

2.专业主干课。我们对原有方案基础课之外的专业课程作了梳理,把一些术理性课程以及两个专业方向都需要涉及的应用型课程作为主干课开设。其中,“数码摄影”强调数字化的拍摄和后期处理;“电视摄像与照明”是原方案“电视摄像”和“电视照明”两门课程整合后开设的课程;新添加的“文案策划与写作”课程旨在加强学生的文案策划与写作表达能力;“媒介经营与管理”也填补了原课程体系中媒介管理类课程的空白;其余课程,即平面设计、非线性编辑、新闻采访与写作、媒介经营与管理、广告创意与制作、编辑出版、媒体政策与法规则是两个专业方向都要涉及的原方案课程,予以保留。

3.专业方向选修课。(1)广播电视方向。对于广播电视方向课的设置,相对较为明确。根据原有方案的实施情况,结合学生的反馈,我们决定在广播电视方向设置“广播节目制作”(由原方案的“录音技术”和“播音与主持”整合)、“影视后期包装”(由原方案的“影视合成”和“影视动画”整合)、“农业科教片与专题片创作”(新增),其余课程为原方案课程,包括影视语言、电视节目制作、影视作品解析、栏目与节目策划。(2)网络与新媒体方向。对于网络与新媒体方向,国内成型的课程设置还很难找到,大家还都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其实,新媒体只是一个新的平台,其包含的内容几乎无所不在,主要包括资讯、娱乐、商务和社交。从传播学的专业特点来看,我们应该重点关注资讯方面的内容。结合现有的硬件设施和师资状况,并考虑学生未来的发展,我们购买了大量的相关教材,反复讨论,并逐一落实开课教师,充分兼顾了教师和学生的利益。最终决定在网络与新媒体方向开设7门选修课程:网络传播概论、网络技术基础、多媒体技术及应用、网络新闻编辑、网页设计与制作、数字媒体、农业新媒体运营。整个该方向课程中,除“网页设计与制作”为原方案课程以外,其余课程都是新开设的。

三、关于单科类院校传播学专业人才培养未来发展的设想

(一)专业联合培养很多媒体行业的负责人表示:他们更需要传播学之外专业的毕业生,究其原因只有一点,学生的内容制造能力不足。针对这一现象,我们不妨尝试在本校非传播学专业的大三学生中进行二次招生,由其入学时的专业(比如农学等)负责培养学生的内容制造基础能力,由传播学专业培育学生从事媒体工作所必需的媒体和运营能力。这也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突出办学特性、提升人才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二)行业辅助培训深入媒体,按照专业人才培养规律循序渐进,开展确保质量的毕业生产实习,是传播学培养合格毕业生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目前,虽然各级院校都注意开展学生的教学实习与毕业生产实习,但具体的实习质量、规模以及整个实习的标准都参差不齐,没有统一的科学要求。如果能够通过各地各级政府部门,筛选指定若干媒体部门作为毕业生入行前的培训机构,而不仅仅是作为一个不管不问的定点实习单位,按照行业规范对学生实施一年左右的入行培训,那么对于统一行业人才教育标准,增强各级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意识,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篇7

地方电视媒体凭借地方文化资源等优势,在大活动的成功策划与举办上,影响力、吸引力、辐射力和带动力得到了迅速提升。如广东清远电视台与澳门莲花卫视联合举办的“世纪嘉年华大型集体婚礼活动”,山东菏泽电视台与山东电视合举办的“2010年山东城市形象大使选拔赛”,江苏徐州电视台成功举办的“刘若英个人演唱会”,都为地方电视台举办大活动做出了有益的尝试。深入探讨如何创新活动方式,让大活动成为地方电视媒体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地方电视媒体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树立产业意识,创新市场观念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由计划向市场的转型,中国广播电视发展迅速。但是,与其他行业相比,转变仅仅是初步的,极不彻底,与党和国家的要求、市场竞争的需要和广大观众的期盼还相距较远。一些地方传媒从业者自我束缚、因循守旧、惧怕创新的现象还比较普遍。

广播电视既有意识形态特殊性,又有一般的产业属性。长期以来,我们对广播电视的双重属性缺乏完整全面的认识,往往在强调其意识形态属性时忽视其产业属性,影响了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只有进行产业运作和产业发展,才能增强活力,提高竞争力,壮大实力,才能反哺广电事业发展,更好地完成党的新闻媒体的使命。

漯河电视台一直把活动作为产业来运营,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完全和市场接轨,并按届别、阶段、时效把活动分类,保持活动的持续性、长效性、新闻性和可操作性。同时,我们把活动作为一个产品推向市场,让市场来认可它,让有需求的人来购买它,这样的活动从某种意义上就变成了商品,能够给电视媒体带来现实效益。可见,只有走市场化的道路,产业化经营,才是地市电视媒体发展的道路。

创新市场观念,还要实行体制创新,有条件地将可经营资产剥离出来进行市场化运作,将电视台大活动部、室推向市场,与事业部分别管理,分别运营,增强活力,增加动力,创造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11年,漯河电视台着力推进演出公司建设,把舞美、舞蹈、剧务等繁琐电视外延项目逐步推向市场。

制定发展目标,创新活动策划

虽然地方电视媒体活动不断,但大活动不多,因此要抓住每次活动的机会,尽量把活动的内容细化,扩大知晓面,形成强势影响力。2008年,为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漯河电视台策划举办了《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明星演唱会》,活动策划让改革开放唱主角,让明星来助阵。晚会邀请了费翔、老狼、阿牛、青春美少女等娱乐明星现场演唱,并与当地歌手同台献艺,共同讴歌改革开放的成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社会反响强烈,观众好评如潮。这次活动不但举办的规格高、效果好,晚会还创收100多万元。原因是,我们把此次活动放在了全国、全省的大背景下来组织策划,从主题到节目都追求更高的标准,从而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2010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漯河电视台打破常规,举办了《五月放歌》大型歌唱比赛活动,让全市各单位组织职工参加比赛。通过活动的开展,对劳动模范事迹的宣传,不但扩大了影响,而且增强了广大职工爱岗敬业的精神和主人公意识,也为电视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此外,大活动还照顾到少年儿童群体,每逢暑假,漯河电视台都要开展声乐、器乐大赛和家庭才艺比赛,并邀请中央电视台《神州大舞台》导演现场筛选节目,实现中央台与地方台互动。举办此类活动,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把活动作为一个项目来运作和经营,不达目标不放松是举办活动带给我们的启示。

打造品牌节目,创新活动内容

电视节目的品牌包括节目整体形式、包装、编排风格等,品牌节目是维系一个电视媒体的生命要素。在这个“内容为王”的媒介竞争时代,一个电视媒体如果没有几个叫得响的品牌节目,是缺乏竞争力甚至是无法生存的。品牌是管理意志的体现,建立独树一帜的品牌经营体系,对电视媒体品牌的打造至关重要。

作为地方台电视媒体,面对着众多的国家级和省级电视媒体,如何打造一个在收视群体中叫得响的品牌节目显得尤其重要,也是增强竞争力、提高收视率的一个有力手段。在确定把活动作为一个品牌来经营时,一是媒体领导要对品牌经营引起高度重视,真正把品牌看做是媒体的生命线,实行政策倾斜;二是要建立强有力的品牌营销策划班子,加强对媒体品牌的策划、营销工作;三是要加大对品牌经营的投入力度。

在举办活动的过程中,漯河电视台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确定品牌战略,倾力打造每一个大活动,并将其作为品牌节目来经营。每到重阳节,社会上包括政府机构都要举办各种活动来弘扬敬老爱老的美德。该台抢抓机会,与有关部门合作,举办一年一度的漯河市“十大孝子”评选活动。活动吸引了社会爱心人士、热心公益企业来参加,他们纷纷出资赞助活动的开展。多次活动影响广泛,社会效果良好,经济效益可观。“十大孝子”评选活动也成为市民翘首以盼的活动,成为漯河电视台的一个品牌节目。2010年漯河市被授予“全国排球城市”荣誉称号,漯河电视台主动介入“361中国女排联赛”,成为河南队主播电视台,向中央电视台传输现场信号,实现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现场直播。此外,“激情广场大家跳”、“激情广场大家唱”等活动的开展更是让全市5万多市民踊跃参加,如痴如醉,并受到中央文明委、河南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委以及广大市民的肯定。

加强内部管理,创新活动制度

活动开展的成功与失败关系重大,漯河电视台通过一系列严格的制度管理和激励机制,大大调动了活动组人员的积极性,确保了每一次活动顺利、成功的举办。在活动举办前,负责人要填写《活动审批表》,并将与活动赞助商签署的合作协议书一起报台经管办审核,经管办提交相关台领导审批,方可具体实施。在审批通过后,提前按大型活动中心的内部工作流程,进行活动准备。在活动运作过程中,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经理负责活动管理的全部过程,包括导演的聘任、活动经费的开支、摄录人员的确定及播出系统的传输等。该制度还把考核项目经理的纯利润作为年终评优、晋级的重要依据。

经营方面,活动的总收入中,如果没有广告回报,则全额计入该中心的活动收入。如果有广告回报,广告回报部分,计入该中心的广告收入,不计入活动收入。漯河电视台2008年开始举办第一届房交会,到目前已积累一些经验,2011年明确提出净利润实现翻番,并远赴徐州台学习,取长补短,举办活动势头趋于良性化发展。

在保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凡是有利于地方电视产业发展的我们都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地方媒体的发展,并不影响广播电视作为党和政府喉舌的性质和功能。其实,现在地方电视媒体的生存环境并不轻松,竞争十分激烈。这就要求媒体经营者要树立市场意识、产业意识,把大活动作为增强媒体影响力,增加经济收入新的经济增长点来看,打破常规,给足政策,办出特色。要彻底摒弃束缚我们头脑的计划经济意识形态的窠臼,认清竞争加剧的现实,才能放下包袱轻装前进,跟上时代改革的步伐,让荧屏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成为地方台电视媒体发展的排头兵。

强化人事管理,创新用人机制

人才是活动能否组织好,品牌能否树立好的关键。要充分考虑地市电视媒体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建立和完善激发人才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综合作用。漯河电视台在活动人员使用上更是大胆创新,特别是导演实行内部竞争上岗制度,竞争上岗者为项目经理,负责该活动各项事务。同时可以对外公开招聘编导、执行导演、舞美等工作人员,活动结束自行解聘。

总而言之,在选人用人上,地方电视台需要突破以下方面的思想瓶颈:一要突破“单位院落化”造成的排外思想。过去的院落高墙,造就了封闭和本位主义的单位文化。受这种文化熏陶的职工和领导,在潜意识里几乎都认为单位的招工、招干应该以本单位职工的亲属或子弟为先,对单位用人制度的社会化有着先天的抵触心理。二要突破“身份档案化”造成的歧视思想。计划经济体制造就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即人跟着档案走,而不是档案跟着人走;任何人的人生轨迹似乎都无法摆脱档案的约束而自由灵动起来。三要突破“分配平均化”造成的无为思想。市场经济体制在保障机会平等的前提下,鼓励人们积极竞争并享受与自己的付出成正比的劳动果实。但计划经济体制追求的结果平等、员工参与竞争的可能性和积极性都被抹杀了。四要突破“晋升排队化”造成的辈分思想。论资排辈是一种反市场价值取向的思想观念,它混淆了业绩与能力的评估标准。应该是谁干得好谁就应该得到提拔和重用,打造一支专业素养高、职业精神强的员工队伍。

篇8

【关键词】高等教育;影视语言文学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

Abstract: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film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education to a necessary part of th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teaching content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employment-oriented explore the necessity of decency curriculum. The status of the film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education, according to Henan 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the Henan Higher film literature education specific initiatives included in the education system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Key words: Higher education; Film and television language literature education; Chinese language study specialty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高等教育的传统专业,河南省高校开设次专业相当普遍。但目前都面临着比较严重的存在招生难、就业难的困境。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众多,比如就业市场供过于求、专业培养重理论轻实践等。而此专业未能紧跟现代语言文学发展及需求现状,尤其是未能及时将现代社会急需的影视文学教育纳入其教育体系中,应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所以本文重点将从必要性、体系建构、教学和实习实践环节研究、现状调研和具体举措五个方面完成以就业为导向的河南省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影视语言文学教育体系建构。

一、河南省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下构建影视语言文学教育的必要性

当今文学的生产和传播事实上已变为以影视文学作品为主。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影、电视、网络等新兴媒介发展迅猛,影视艺术具有的生动直观、快速便捷、浅显易懂的优势,使得影视语言文学成为汉语言文学的主流形式,传统的书面语言文学已经退居次要和边缘。在这种形势下,传统汉语言文学教育以书面语言文学教育至少落后于当下汉语言文学发展二三十年。这种落后的现状就造成了该专业学生知识体系不完备,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存在明显缺陷,使得他们对影视语言文学缺乏应有的赏析、创作和科研能力。这种局限性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

以笔者所在的郑州财经政法大学成功学院为例,该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共毕业2007级、2008级两届毕业生,这些毕业生除很少一部分从事专业无关的工作外,绝大部分还在从事专业对口的本行工作。他们的工作去向主要是学校、培训机构、企事业单位、报社、杂志社、出版社、网站、电台、电视台、传媒公司等,工作岗位一般为教师、秘书、记者、编辑、编导等,根据工作内容可分为教育类、文秘类、宣传类、编辑类、传媒类。根据毕业生反馈的信息来看,影视语言文学相关理论和技能的缺乏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就业和从业,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教育类的工作来说,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教育类就业主要集中在担任中小学语文教师,目前多省中小学教育的新课改都明确提出在中小学语文教育中加强对影视文学的教育,由于毕业生的知识结构缺陷,面对中小学生日常大量接触的影视作品,在从事语文教育中基本上没有无法给以相应的知识讲授和引导。

对文秘类、宣传类、编辑类工作来说,由于这类工作目前经常性的涉及到摄影、摄像、图片影像类相关文字稿本的策划撰写与编辑,毕业生虽长于书面文字工作,但由于对影视语言的陌生而在工作中捉襟见肘。

对传媒类工作来说,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影响最严重的。目前传媒行业发展迅速,人才需求量极大,在这种社会需求之下,汉语言文学的专业的相关性使得大量的该专业毕业生投身于传媒行业。然而众多的电视台、电影厂、剧团、传媒公司等要求从业者除了有较好的语言文学素养外,更要具备影视策划、创作和制作能力,有较高的影视文学欣赏水平,对当下影视剧和各种影视节目的发现现状和前景能够较准确地判断,能够撰写剧本、节目台本、主持词等,以及具备一定的影视策划和编导能力。显然,毕业生的由于传统汉语言文学教育导致的影视语言文学素养的缺乏成为该行业职业发展的难以攻克的瓶颈。

所以,为了更好的结合当下语言文学发展趋势,更好地拓宽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渠道,应将影视文学教育纳入河南省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中。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影视语言文学教育的教学内容体系建构及课程设置

根据相关行业需要,将影视语言文学教育纳入到汉语言文学教育体系中,应当达到这样的培养目标:使学生除了可获得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传统知识技能外,还能系统掌握影视文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了解影视理论和创作的发展动态,有较强的剧本创作能力、文艺编导能力及较强的影视评论能力。所以,必须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增加影视艺术概论、影视文学、影视语言、影视写作等必要课程。

将影视文学教育纳入到汉语言文学教育体系之中,应当是有机的纳入,在内容和课程设置上与现有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形成符合专业规律的严密体系。现有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高等教育的专业课程设置主要有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三个层次,一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为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的课程由各高校根据专业方向和专业特色自由安排。

在这一课程设置体系里,我们认为,应当把影视艺术概论的地位定为专业基础课,讲授影视艺术理论知识、影视艺术特性、影视艺术发展简史、影视艺术类型、影视艺术鉴赏与评论等关于影视艺术的基本理论,在所有的影视相关课程之前开设,打好理论基础。这样,影视艺术概论与美学、文艺理论等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课就构成了有机的理论体系。

在影视艺术概论之后,还应陆续开设视听语言、影视文学、影视写作等三门专业课。其中,视听语言讲授画面造型语言、镜头、剪辑、蒙太奇、声画关系等影视视听语言的基本理论,培养该专业学生对视听艺术最基础的认知、创作和制作能力,这门课可以与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形构成有机的语言体系。之后开设影视文学课程,讲授影视文学的基本特征、类别、历史、制作、评论等,与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世界文学等文学课构成有机的文学体系。之后再开设影视写作课程,讲授影视剧本写作、影视改编、电视综艺节目文案、专题节目文案等各类应用影视文本的写作,与基础写作、应用文写作构成有机的写作体系。

在以上四门影视基础课和专业课之外,还应多开影视相关选修课,如摄影、摄像、影视作品赏析、影视理论专题研究、影视制作等,拓宽学生影视视野,增加学生的影视理论素养与技能。

当然除了在课程设置上影视课程要到位外,应配备专门影视实验室,使学生学习影视相关技能,并且按照影视方面能力培养规律在相应学期设置实践环节和实习环节。这样教学与实习联动,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让学生具备影视相应能力。

三、河南省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关于影视语言文学教育现状的调研

通过对河南省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关于影视语言文学教育的现状的调查,发现情况是非常不理想的。

(1)目前河南省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体系设置情况。基本上相关高校还是沿用传统的汉语言文学的课程设置和实践实习安排,一二十年来如一日,说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不为过,严重落后于的时代和社会。

(2)开设影视相关课程的情况。查阅了数十所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计划,关于影视的课程基本没有。有大概不到百分之五的高校如河南科技大学、周口师范学院等开设了影视文学、影视编辑与策划等关于影视的课程,都只有一门或两门。每门课时量很少,只开一学期每周二课时;地位极低,都是选修课。就作者所查到的高校没有将影视课作为主干课、必修课的。甚至有的高校文学院同时开设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其汉语言文学专业也并无影视课程,如平顶山学院。

这说明相关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对影视语言文学的教育并不重视,甚至认为毫无必要。

(3)开设影视语言文学教育相关课程的高校的相关实验室及实践实习安排情况。据调查目前只有许昌学院、洛阳师范学院等几家高校有影视实验室,实习基地里有几家电视台,其他相关高校没有影视实验室,实习基地也以传统的学校、企事业机关单位为主,不涉及电视台。而这有影视实验室的高校,也主要是因为该校文学院同时设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文学等传媒专业,其实验室事实上是为这些专业而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未必能实际使用到。所以总体情况是:影视实验室与影视实践实习安排俱无。

(4)目前河南省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影视语言文学课程师资情况。相关高校的师资构成几乎还是传统的汉语言文学各分支专业的硕士、博士、讲师、副教授、教授,往往一个文学院没有一个电影学、广播电视学、戏剧影视文学等专业科班出身的教师。影视相关专业出身的教师更倾向于到传媒院系任职,因为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无人重视,地位很边缘,也无法形成像样的教学和科研团队。

从调查的结果汇总来看,将影视语言文学教育纳入到河南省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体系中任重而道远,我们亟需转变观念,从各个方面大力推进。

五、河南省高校将影视文学教育纳入汉语言文学教育体系的具体举措

(1)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相应的专业规划和标准、要求,确定影视语言文学教育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要地位。

(2)组织相关领域专家编撰适用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影视语言文学相关课程的教材。

(3)重新设置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流程,将将影视文学教育课程科学地纳入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流程中。

(4)制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影视语言文学相关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实践大纲、实纲等。

(5)加大河南省高校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高校的影视教育人才引进力度,并同时加强对现有传统汉语言文学课程教师的影视语言文学教育培训,包括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培训。

项目简介: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全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课题立项项目《以就业为导向的河南省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影视语言文学教育体系建构》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YB2012201。

Construc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Henan provinc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take the employment as the guidance system of the film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education

篇9

关键词:媒介融合;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媒介融合虽然早已存在,但直到2000年1月10日美国在线和时代华纳的合并才引起新闻传播学界的广泛注意。这一事件使人们不仅意识到了媒介融合的必然趋势,也发现了融合浪潮中新媒介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新媒介带给传统媒介的冲击不仅仅停留在受众的争夺上,更体现在对受众接受习惯的彻底改造上。新的媒介正在改变大众传播的面貌,个人对个人、个人对多人、多人对多人的传播网络已经形成,传播者和受众“一体化”将成为新闻传播的主体特征。

一、媒介融合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2003年,美国西北大学教授戈登将媒介融合划分为五种类型:所有权融合、战略性融合、结构性融合、信息采集融合和信息表达融合。在这五种类型中,前三者是组织行为,指的是不同种类媒介之间(如电视和报纸)的融合;后两者是个体行为,指的是从业者的技能融合。媒介融合需要大量具备媒介融合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提供支持。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蔡雯认为,这五种类型的划分标准并不一致:前三者从媒介组织行为角度划分,后两者从从业者角度划分。尽管如此,它却圈出了现今人们称之为“媒介融合”的所有范围。实际上这五种融合的划分方式反映了媒介融合进程中的某些因果关系:前两种融合的愈演愈烈使得第三种融合成为必然,而组织行为的变化又必然要求组织中的从业者作出相应的调整。戈登认为,媒介融合既包含了媒介组织行为的融合――不同形态媒介的界限逐渐消失,也包括个体行为的融合――从业者应当具备融合的媒介技术。

虽然不同的学者对媒介融合的具体范围划分有不同意见,但是即使不认同把从业者层面的技能新要求划入媒介融合的范围内,人们也不得不承认媒介融合会对从业者提出全然不同于媒介匮乏时代的新要求。媒介从业者素质的融合是由媒介组织行为的融合趋势、背景决定的。为了满足这一发展趋势,就必须有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做支撑,这样才能实现媒介从业者素质的融合。

二、中国媒介融合的现状和人才需求

我国高等院校新闻传播教育规模自2002年以来急剧扩大,新闻院系开始大量涌现。《中国青年报》副总编辑陈小川认为,中国今天的新闻教育理论框架诞生于信息匮乏时代,用过去的理论框架来培养今天的新闻记者,是完全不适合的。在当今时代,新媒介的迅速发展成为媒介融合的内在驱动力,但与此同时我国的媒介融合还面临着一些障碍,如在政策层面上,媒介融合的进程受到媒介采访权的行政分隔等因素的影响。而具体到媒介层面,其自身也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

首先,现有大众媒介组织的经营管理机制,即“事业化管理,企业化经营”,难以促成适应市场发展需要的融合媒介。其次,缺乏高效的营销手段和品牌管理手段。这在限制了现有大众媒介发展的同时,更阻碍了媒介所有权融合和新融合媒体的诞生。再次,运作资金短缺的问题。无论是媒介组织行为方面的媒介融合,还是媒介从业者行为方面的媒介融合,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后盾。最后,高素质的媒介融合管理人才和采、编、播人才短缺。大规模的媒介融合在我国是近年才出现的,而为某一特定媒介培养人才的模式尚未改变。

虽然遇到了一些阻力,但是作为一种新的媒介发展的必然趋势,媒介融合在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的所有权融合集中在传统媒体拥有网络版的单一形式上,而战略融合在中国发展得更加灵活、更有成效。在战略融合方面,手机报、手机电视发展迅速,网络电视、手机博客、数字广播、触摸媒体等多种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媒介正在兴起。在结构融合方面,节目外包和节目购买等市场行为也已经兴起。

中国媒介市场的所有权融合、战略融合和结构性融合也必然要求信息采集和新闻表达的融合。这五种融合都对媒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前三种要求培养融合媒介的高素质管理人才,而后两种则要求有掌握媒介融合技术的采、编、播人才。

三、现有传媒专业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笔者通过对多所大学2008年的本科招生简章进行分析后发现,常见的专业以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为主,基本上都以传统媒介类别划分。新闻学专业主要为报纸、杂志类媒体培养记者;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为电视、广播培养播音员、主持人,另一个方向是为电视、广播培养记者、编导;广告学专业主要为广告业培养策划、执行人员;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学生主要是学习出版业运行规律以及文字编辑、排版技能。在一些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被安排在新闻与传播类专业中,这个专业被称为动画方向或者广告实务方向。

在课程建设方面,一般本科院校都为新闻传播类专业学生设置了大量相同的课程。这些课程分为两类,一类是文学类基础课程,包括外国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近现代文学史等;另一类是新闻传播类基础知识和技能课程。

资金支持对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培养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对媒介融合的重要性。新闻传播专业所需的设备、课堂教育以及引进优秀人才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目前,许多新闻传播院系在本科人才培养方面都存在着专业设备紧缺陈旧、实验室使用率不高和优秀教师资源缺乏等问题。

四、媒介融合背景下传媒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展望

现有的培养模式是依据传统媒介形态设置的,没有考虑媒介融合的因素。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本科教育培养的人才目标是什么?媒介融合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跨媒介的新闻工作能力,能够同时为报纸撰写稿件、为电视拍摄新闻节目、为网站写稿。在专业细化的今天,市场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在这个目标下,本科教学的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和课程建设都要作出相应的调整。

1.专业设置

在务实的人才培养的宏观目标下,新闻传播类专业的本科教学模式应该是在让学生初步掌握新闻传播知识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的媒介职业道德操守意识和掌握实际操作技能。专业设置不应按照传统媒介形态分类,而应转向以媒介产品生产过程分类,设置记者、编辑、主持人和创意策划等专业。记者专业要使学生掌握新闻写作、评论的能力,熟知电视台、网站和小屏幕媒体等多种媒体的产品要求的差异,熟练操作常用设备;编辑专业要求学生掌握纸质媒体、网络的排版技巧,以及音频、视频的剪辑技巧;主持人专业的学生要在训练发声技巧、掌握标准普通话的基础上,熟知采访技巧,洞悉受访者的心理活动;创意策划专业的学生,要学习节目、广告的策划和执行。

2.课程建设

在课程建设方面,将入学第一学年作为基础知识学习阶段,除提前招生的主持人专业学生外,其他学生暂时不分专业。一年后,根据学生意愿和课程分数确定学生的专业方向。各专业的学生继续学习理论课程,并加强专业相关的技术、软件学习。每个学生在毕业前须选修数门其他专业的特色课程。

在大规模确定专业倾向以后,学生仍然可以在学校同意的前提下调换专业。为了保证学生调换专业后没有学习障碍,学校在设置专业课程时需全盘考虑,包括学生在各专业中调换的可能性以及四年周期中专业课程的梯度设置。考虑到新闻传播各专业之间的相通性,结合目前本科教育中课程时间设置的特点,放开专业限制,允许学生调换专业是基本可行的。

3.拓展资金来源

单单依靠学校财政拨款难以满足购买大量先进设备和打造优秀的教师队伍的需要。新闻传播类专业应当通过自身努力积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例如:可充分利用已有的媒介设备、实验室,接受节目外包业务;新闻传播院系参与到学校的宣传工作中,并起到主要作用;可以与媒体合作,播放由学校制作的节目,学校以贴片广告的形式筹集资金。

参考文献:

[1]蔡雯.媒介融合前景下的新闻传播变革[J].国际新闻界,2006,(5).

[2]喻国明,戴元初.媒介融合情境下的竞争之道――对美国电视的新竞争策略的观察与分析[J].新闻写作,2008,(2).

篇10

 

一、报名资格

凡符合普通高校招生报考条件,且具有一定艺术专长者均可报名。

二、计划编制

2021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计划按照历史等科目类、物理等科目类分别编制。高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对人才需求的分析、预测,结合自身办学条件、毕业生就业情况和生源情况,按照教育部和我省有关计划编制原则和要求编制招生来源计划。

三、考试招生工作方案

在苏招生高校应根据教育部和江苏省有关规定,统筹考虑疫情防控要求和学校实际,科学制订艺术类专业考试工作方案和招生办法,包括招生专业、考试时间、考试地点和方式、考试科目、防疫措施、招生计划、录取规则等要求。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工作方案和招生办法须经学校党委常委会研究审定,报属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向社会公布。

四、文化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

1.2021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实行“3+1+2”模式,包括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考试科目以及考生选择的3门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考生首先在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选择1门,再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科目中选择2门。

高考总分值为750分。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以每门150分计入总分,其中外语科目含听力考试30分。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每门均为100分,其中物理、历史科目以原始分计入总分,其余科目以等级分计入总分。

2.综合素质评价围绕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自我认识与生涯规划等六个方面进行写实记录,建立个人档案。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学生高中毕业前,个人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将以统一格式提供给高校。

高校要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要求,制订科学规范的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组织教师等专业人员对档案材料进行研究分析,采取集体评议等方式作出客观评价,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

五、专业考试

江苏省2021年对美术与设计类(以下简称“美术类”)、音乐类以及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行全省统一专业考试(以下简称“省统考”),其他艺术类专业由有关招生高校自行组织专业考试(以下简称“校考”)。

(一)省统考

省统考采取全省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评卷(面试评分)的形式,考试科目和分值等要求按《省教育考试院关于印发2021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招生美术与设计类、音乐类、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统考考试指导意见的通知》(苏教考命〔2020〕3号)执行。

省统考涵盖专业范围按《省教育考试院关于调整江苏省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专业省统考涵盖专业范围的通知》(苏教考招〔2019〕17号)和《省教育考试院关于补充江苏省普通高校招生美术与设计类专业省统考涵盖专业范围等事项的通知》(苏教考招〔2020〕6号)执行。

(二)校考

根据教育部及江苏省有关规定,省级统考已涵盖的专业,高校一般应直接使用省统考成绩作为考生的专业考试成绩。确有必要补充考核的艺术类本科专业,高校应面向省级统考合格生源组织校考,并须将考试工作方案报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定。省级统考未涵盖的艺术类专业,高校可组织校考。对于美术学类和设计学类专业,除经教育部批准的部分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含部分艺术类本科专业参照执行的少数高校)外,高校不再组织校考。民办高校、独立学院的艺术类本科专业及所有高校的艺术类高职(专科)专业,如与省统考专业相同或相近,须使用省统考成绩录取。

高校艺术类专业校考原则上在学校所在地组织。确有必要在异地设立考点的,须经考点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同意,且校外考点数量最多不得超过5个。高校应加强校内外考点管理,确保校内外考点的组考工作标准一致、程序一致、监管一致。有关高校要认真总结2020年试点经验,进一步完善线上考试工作方案,积极采取线上考试方式。高校部分艺术类专业确需组织现场考试的,应使用相关专业省级统考成绩或采取线上考试等方式对考生进行初选,对通过初选的考生再组织现场校考,严格控制现场考试规模。鼓励高校在初选时加强考生文化综合素养考核。有关高校现场校考规模及其他考务安排要严格遵守当地疫情防控工作要求。

1.省内高校的校考

省内有关院校招收非省统考专业,其专业考试由招生高校自行组织或采用委托考试的方式进行。

当招生高校采用委托考试方式时,委托高校须向被委托高校提出委托考试申请,双方协商一致后,由被委托高校向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备案。在考生报名前,委托高校与被委托高校均须向考生公布委托考试相关专业、要求、考试安排、合格证发放等事项。

2.省外高校的校考

省外高校在江苏省设立校考考点及有关考试管理工作,按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执行。其中,民办高校、独立学院及高职(专科)院校原则上只能在院校所在地组织专业校考。

(1)按院校招生专业大类设置,在我省安排招生计划数达20人及以上的院校,方可在我省设点校考。

(2)艺术类专业点设立不足四年的高校,凡省统考涉及的专业,一律不得组织校考,应直接使用省级统考成绩。

(3)招生院校在我省设点考试的专业,只能在我省指定的考点对我省考生进行专业校考,在院校所在地和其他省(直辖市、自治区)考点不得再接受我省考生参加所涉及专业的校考,否则考生的专业考试成绩我省不予认可,由此产生的遗留问题由招生院校负责处理。

(4)在我省设点校考的院校须使用统一平台进行校考报名和缴费。非我省高考报名的考生,不得在我省校考考点参加院校校考。

3.专业校考合格考生的确定

根据教育部文件规定,实行专业校考的招生院校必须严格坚持专业选拔标准。

(1)凡报考有关院校艺术类本科专业的考生,如其所报考专业是省统考涵盖专业,须根据江苏省及招生高校的要求,参加相关专业省统考且省统考成绩合格(合格线在考生省统考成绩时划定并公布),方能按招生院校的录取规则参加录取。高校在组织专业校考时须严格审核考生资格。省统考未涵盖的其他艺术类专业,考生可不参加江苏省组织的专业省统考,且不受省统考合格线限制,如院校要求考生须参加相关专业省统考且合格的,考生须按照院校的要求执行。

(2)高校应严格控制校考合格证发放数量,原则上不超过去年比例,各专业校考合格人数不得超过该专业上一年度录取人数的4倍。专业考试成绩信息由招生院校及时告知考生。

(3)有关招生院校须按教育部规定的时间和方式报送校考合格名单。江苏省将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审核,如招生院校确定的专业合格人数超过规定的标准,对超出部分的低分考生,我省不予认可,由此产生的遗留问题由有关招生院校负责处理。

(三)考试违规考生处理办法

对在艺术类专业考试(含省统考、校考,下同)中被认定为违规的考生,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进行处理。其中,对在艺术类专业考试中被认定为作弊的考生,取消其当年参加高考报名的各科、各阶段成绩(含高考文化考试成绩和所有艺术专业考试成绩),并将考生违规事实记入其高考诚信电子档案;已被录取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的,由相关高等学校取消其学籍。《刑法》规定,凡组织作弊、替考或帮助他人作弊,涉嫌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凡在校考中被认定为作弊的考生,有关招生高校须及时将其作弊情况书面报江苏省教育考试院。

六、录取批次设置

录取工作分批次依次进行,录取批次设置为本科提前批次和专科批次,其中,艺术类提前录取本科院校分3个小批依次录取。

第1小批:经教育部批准的部分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含部分艺术类本科专业参照执行的少数高校)和原“211工程”院校校考的艺术类本科专业、中央部门所属高校的非美术类校考的艺术类本科专业。

第2小批:使用省统考成绩录取的省内外高校的艺术类本科专业。

第3小批:除第1小批以外的其他院校校考的艺术类本科专业。

艺术类专科院校在普通类批量投档前完成录取。

七、划线办法

艺术类本、专科录取控制分数线按照艺术类(历史等科目类)、艺术类(物理等科目类)以及不同专业类别(美术类省统考、音乐类<声乐、器乐>省统考、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省统考、艺术类专业校考)本科和专科层次招生计划的一定比例,并结合考生文化分、专业分等因素分别划定。经教育部批准的部分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含部分艺术类本科专业参照执行的少数高校),可自行划定本校艺术类本科专业的文化和专业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并在录取前报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备案。

八、填报志愿

志愿填报采用“院校专业组+专业(类)”模式。院校专业组由院校根据不同专业(或专业类)的人才培养需要和选考科目要求设置,是志愿填报的基本单位。一所院校可设置一个或多个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内可包含数量不等的专业(类)。同一院校专业组内各专业(类)对考生的选考科目要求相同。同一院校选考科目要求相同的专业(类)也可分设在不同的院校专业组中。考生的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须符合报考院校专业组的选考科目要求,方可报考相关志愿。

艺术类设置传统(顺序)志愿、平行志愿两种方式。本科提前批次中,第1小批和第3小批实行传统(顺序)志愿,第2小批实行平行志愿。专科批次中,使用校考成绩录取的专业实行传统(顺序)志愿,使用省统考成绩录取的专业实行平行志愿,填报专科批次志愿的艺术类考生只能在传统(顺序)志愿或平行志愿中选择其一填报。传统(顺序)志愿设置1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包括4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平行志愿设置2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志愿设置4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

各批次志愿录取结束后,设置征求志愿,征求志愿设置与相应批次志愿设置一致。填报征求志愿时,考生只能在传统志愿或平行志愿中选择其一填报。

参加全省专业统考且成绩达到规定要求的考生,可以填报使用省统考成绩录取高校的志愿;参加专业校考且成绩合格的考生,只能填报取得校考合格高校的志愿,其专业考试成绩只适用相关校考合格高校。

艺术类考生不得兼报同批次体育类、定向培养士官的志愿;艺术类使用专业省统考成绩录取的美术类、音乐类以及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同批次之间不得同时填报。

九、录取

各招生院校的录取原则、办法须报院校主管部门核准并以《招生章程》的形式向考生和社会公布。

(一)投档规则

根据专业考试方式的不同,分别采取不同的投档规则。使用专业省统考成绩录取的院校专业,按平行志愿的投档规则投档;使用校考成绩录取的院校专业,按传统院校志愿的投档规则投档。

平行志愿投档原则:对于高考文化分和专业分均达到相应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考生,按照“按分排序,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考生的投档分由高考文化分和专业分按一定比例构成。当投档分相同时,依次按高考文化分、语文数学两科之和、语文或数学单科最高成绩、外语单科成绩、首选科目单科成绩、再选科目单科最高成绩由高到低排序投档;如仍相同,比较考生志愿顺序,顺序在前者优先投档,志愿顺序相同则全部投档。

1.使用省统考成绩录取的院校专业

美术类、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投档分=[(高考文化分÷文化满分)×0.6+(专业分÷专业满分)×0.4]×750,结果四舍五入取整。

音乐类:投档分为专业分。

2.使用校考成绩录取的院校专业

经教育部批准的部分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含部分艺术类本科专业参照执行的少数高校),对文化分、专业分均达到相关招生高校自行划定的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考生,按院校要求投档给院校。

其他校考高校,对文化分达省录取控制分数线且专业合格的考生,按院校要求投档给院校。

艺术提前本科第1小批录取院校,需通过江苏省艺术类专业考试管理系统,下载报考本校的考生信息。正式录取一律以网上录取系统下载的考生电子档案为准。

(二)录取办法

高校对进档考生,根据本校《招生章程》中公布的录取规则和标准以及有关招生政策,自主、择优录取。

十、加强组织领导

省统考由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

院校校考由招生高校自行组织。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专业校考工作严格按《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高校特殊类型招生校考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19〕1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20〕13号)执行。高校是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责任主体,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同志是直接责任人,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主要负责同志要对有关工作亲自把关、亲自协调、亲自督查。高校党委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层层压实校内党政部门工作责任,坚决杜绝简单下放、层层转交。各高校特殊类型考试工作方案和招生办法须经学校党委常委会研究审定。要健全校内自我约束、监督机制,强化监督管理,保障招生政策、纪律的执行。要严格执行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议事规则和程序,坚持“集体议事、集体决策”,会议记录须存档备查。各有关高校要按照国家教育考试安全保密工作规定和教育部关于特殊类型招生考试组织有关工作要求,参照高考考务管理规定,细化完善安全保密、命题制卷、考试组织、阅卷评分、监督管理等办法,确保试题试卷的绝对安全,确保考试选拔的公平性和科学性。高校招生管理部门负责统一研究制订艺术类专业招生考试报名条件、资格审核、考试评价及录取的办法,统一组织考试及选聘本校教师及校外专家参加相关评判工作,统一公示合格名单及录取结果。学校纪检监察部门要全程参与监督,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切实建立起分工明确、高效有序、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严禁委托个人或中介组织开展考试招生有关工作;严禁高校将审核、考试、选拔等工作下放至学校内设学院或部门独立负责;严禁高校通过各种虚假专业考试方式来圈定合格生源。

高校要严格执行教育部及江苏省艺术类考试招生管理的相关规定,严禁举办任何形式的艺术类专业考试应试培训和推广活动;严禁高校教职工组织或参与上述活动;严禁各级各类学校为各种艺术专业应试培训机构提供培训场所或设施。各有关高校要严格执行,自查自纠,已开办艺术类专业考试辅导班的,立即停办;教师参与专业考试相关辅导活动的,立即停止;为培训机构提供培训场所或设施的,立即清理。违反规定的,将取消有关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资格,相关教师依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其他未尽事宜,按江苏省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意见执行。教育部如有新的规定,按新规定执行。

 

附件:1.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及参照执行院校名单

      2.2021年省外高校在江苏省设点组织艺术类专业校

考工作程序

 

附件1

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及参照执行院校名单

 

一、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名单

中央戏剧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音乐学院

中国音乐学院

   北京电影学院     北京舞蹈学院

中国戏曲学院      天津音乐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鲁迅美术学院      吉林艺术学院       西安美术学院

上海音乐学院      上海戏剧学院      南京艺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景德镇陶瓷大学    山东艺术学院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湖北美术学院       武汉音乐学院

广州美术学院      星海音乐学院     广西艺术学院

四川美术学院       云南艺术学院       西安音乐学院

新疆艺术学院       解放军艺术学院     四川音乐学院

沈阳音乐学院

二、参照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招生的院校名单

清华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东华大学          北京服装学院       江南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北京印刷学院(仅限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动画、绘画等本科专业)

苏州大学(仅限艺术设计本科专业)

浙江传媒学院(仅限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摄影、录音艺术等4个本科专业)

浙江理工大学(仅限艺术设计本科专业)

内蒙古大学(仅限音乐表演、表演、音乐学等3个本科专业)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仅限表演、播音与主持艺术、戏剧影视美术设计3个本科专业)

浙江音乐学院(仅限音乐学、音乐表演、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舞蹈表演、舞蹈学、舞蹈编导、表演、艺术与科技8个本科专业)

哈尔滨音乐学院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上海电影学院、音乐学院)

以上名单以教育部最新公布为准。

 

附件2

2021年省外高校在江苏省设点组织艺术类

专业校考工作程序

 

为规范省外高校在我省组织艺术类专业校考工作,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工作程序。

一、考点设置

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和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等3个考点负责承担省外高校在我省设点校考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

二、设点申请

设点院校的艺术类专业考试工作方案和招生办法须经学校党委常委会研究审定、属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报考点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同意。设点院校须于2021年2月5日前登录江苏省艺术类专业考试管理系统(以下简称“校考管理系统”),填报相关专业考试信息,并提供有关材料。

设点院校应与考点签订协议。协议内容须包含考生信息安全、试卷安全保密及考风考纪等方面的内容。具体事宜由设点院校与考点共同商定。协议一式三份,双方各执一份,报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存档一份。

三、报名与考试

在我省设点校考院校须使用统一的校考管理系统实施校考管理工作,考生报名、准考证打印、考场编排、考生信息下载、缴费等工作均通过该系统完成。考前一周左右接受考生网上报名和缴费。

考点应积极配合设点院校做好各项考试工作,并根据教育部及我省有关文件精神,规范本考点的专业考试组织实施工作。

1.考点须成立校考工作考试委员会,负责本考点考试各项工作的组织、协调及实施。设点院校代表要参与相关职能组的工作。

2.考点负责设点院校在本考点的有关考务工作,提供必要的场地和设备,做好设点院校和考生所需的信息、政策咨询和后勤保障服务等工作。

3.校考试答卷的安全保密工作由设点院校负责,考点须按照院校要求提供试答卷保密室或必要的保障设备。

4.考点要强化考风考纪建设,考点考试委员会要加强对监考教师和工作人员的培训,严厉打击违纪舞弊行为,坚决杜绝群体性舞弊事件发生,并按规定收集相关违规材料和证据。

5.有直系亲属参加2021年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的人员均不得参与相关考试工作。

6.设点院校进行视唱、演奏、表演等面试科目测试并当场予以评分的,须由不少于5人的专家评委进行测评并综合评定最终成绩。

7.校考成绩由招生院校及时发放给考生本人,并按教育部有关要求及时报送校考数据。

四、违规处理

对在校考中违纪舞弊的工作人员,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教育部令第36号)的规定严肃处理。

对在校考中被认定为违纪的考生,由招生院校按《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进行处理。对在专业考试中被认定为作弊的考生,各考点和招生院校应及时向江苏省教育考试院通报有关作弊考生信息,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将按《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进行处理,并将作弊事实记入其高考诚信电子档案。

对在专业考试组织中出现违反规定或重大疏漏而造成恶劣影响的招生院校,一经查实,将取消其在我省组织校考的资格,并建议相关单位(院校)严肃处理有关责任人。

对在组织专业考试中出现违反规定或重大疏漏造成恶劣影响的考点,一经查实,将取消其考点资格,并建议相关单位(院校)严肃处理有关责任人。

对在校考中被认定为实施组织或参与组织考试作弊的、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的,根据《刑法》相关规定,应移交司法机关,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收费

根据江苏省物价局、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明确我省高校收费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苏价费〔2007〕423号、苏财综〔2007〕92号、苏教财〔2007〕89号)规定,在我省设点考试院校的收费标准为考试费每科60元。

设点考试院校应按与考点签订的协议向考点支付相关费用,该费用主要用于考场及相关设施的更新改造,考试组织管理,专家评委及考务人员的加班、食宿、劳务费等。设点院校应按每考生5元标准上缴江苏省教育考试院,作为招生宣传、系统平台开发与维护、考点建设与管理等支出费用。此外,网上报名过程中所产生的网上支付手续费由设点院校承担,直接由网上支付平台收取。上述费用不得再另行向考生收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