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心理学的主要特征范文

时间:2023-12-05 17:31: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设计心理学的主要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设计心理学的主要特征

篇1

关键词:幼儿心理学;教学改革;创新

幼儿心理学教学的首要目标是让学生初步掌握幼儿园教学工作必需的心理学知识,其次是树立热爱幼教事业的专业思想和提高自身素质的自觉性,也为学生的其他专业课程学习和日后的学前教育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2012年笔者所在的学校被确立为中职国家示范校,要想让幼儿心理学这门课程更好的适应新的教育形势,更好的发挥作用,在此简单的谈谈我对幼儿心理学教学改革创新的几点思考。

一、教师变 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变

(一)将心理健康教育引入幼儿心理学课程的日常教学活动中

为增强幼儿心理学教学的实效性,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学科技能,除了教师自身要加强个人最新教育理论的学习及掌握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外,笔者还建议将心理健康教育引入幼儿心理学课程的日常教学活动中。一方面实现了幼儿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横向衔接,另一方面使枯燥的理论学习变得生动和有趣。

(二)多种教学方法并用

1. 游戏法与讲授法并用

游戏法是幼儿园教学与其他教学最显著的区别之一,借用游戏法,能提高幼师学生对这门课程学习的兴趣 ,集中注意力,激发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讲授幼儿想象发展主要特征的内容时,设计抽纸条的游戏让学生从装有写着不同要求纸条的盒子中随机抽取不同的内容充分发挥想象进行故事创编、问题解决、或根据纸条内容进行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充分发挥想象的同时加深对幼儿想象主要特征的理解和记忆。

2. 自主学习与小组学习并用

由于中职生多是被动接受知识,自主学习能力差,因此教师必需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可适当的采用分组教学法将班级学生根据授课内容分成不同层次的小组,预先将学习内容布置下去,由各个小组进行资料收集、整理、最后各组选派代表进行成果汇报,教师进行点评,并对优秀小组进行鼓励和加分,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意识,让学生在轻松掌握相对枯燥的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和信心。

3. 多种教学辅助手段并用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当采用多种教学辅助手段,诸如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各种影音资料包括记录片、动画flash、幼儿园教师教学视频等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分析讨论,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增加了学生对幼儿园及幼儿园教学的感性认识。

4. 常规教学与见习实习活动结合

幼儿园见习、实习活动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及常规教学的有效延伸,因此,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我们必须将这两者紧密结合。我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见习为两周左右,实习则是一学期,因此在学生见习期前我会结合幼儿个性评价一章节的内容布置学生选择见习班级的1名幼儿写观察日记,并进行简单的评价,见习结束后进行全班讨论并评选出优秀日记。实习前我则会选择诸如《幼儿心理发展特征之我见》(3~4岁、4~5岁、5~6岁任选一)、《对幼儿情感发展的比较》等题目任选其一进行试验并写出报告。让学生切实体验到学习幼儿心理学在工作中的意义和作用。

二、方法变 探究性学习代替常规学习

1. 巧用情境探究法

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教学内容与要求,创设探究性学习的情境,启发和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让学生置身于探究性学习的情境中,激发学习内驱力和探究欲望, 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 尊重学生,营造和谐氛围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民主、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产生主动质疑的内在动机,认真地思考探究问题。一方面要鼓励学生敢于发问,敢于表达不同的观点并认真听取;另一方面对于表达能力差的学生给予鼓励,肯定其敢于发言的精神,消除学生“ 说不好”挨批评的顾虑。

3. 结合实际,让学生敢于探究

我们应积极鼓励学生对身边发生的现象进行探究,培养学生善于思考、 敢于猜想和求证的精神,例如幼儿的活动心理,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活动中有哪些不同的特点,如何根据这些心理开展教育活动等,这些都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去观察和了解,并进一步探究现象背后的原因。

三、评价变 常规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

评价中职生学习专业知识效果的好坏,应贯穿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在知识的应用方面。笔者认为应将常规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建立多元化的学生成绩评价模式,强化实践性和知识的应用性。根据幼儿心理学课程的学习任务特点,配合学习过程考核。如平时根据所学知识模块,将平时的出勤、课堂提问、作业、笔记以及测验作为常规评价的内容,而将学生的课堂创意设计、观察日记、幼儿心理调查报告、幼儿心理学知识竞赛等作为发展性评价的内容,将两者有机结合,最终给出客观中肯的评价,并注意增加对学生的情感性评价,例如用给每位学生期末一封信的形式,表扬学生的进步并诚恳的提出学生应该改进的地方等,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幼儿心理学的乐趣,也对培养其良好的心态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反思

通过对幼儿心理学课程的改革和创新,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另一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对教师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幼儿心理学教师掌握相关延伸学科的知识并能与幼儿心理学课程更好的整合及应用的能力。二是如何把握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很好的掌握原教材知识点的“度”的问题,只有把这些问题很好的解决了,幼儿心理学教学改革创新才能真正落到实处,真正为学生的其他专业课程学习和日后的学前教育工作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许高厚,施铮.课堂教学技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篇2

【摘 要】在现阶段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对于学生们的教育不在局限于传统的素质教育,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也逐渐对学生们的心理思想得到了广发的关注,通过对学生心理学的研究可以发现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而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学研究;适应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4-0011-02

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学生们的心理状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对学生心理状态的观察及调整,可以为学生们的学习及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根据调查显示可以发现,情绪智力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学生们心理状态的调整,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展现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从而为我国人才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大学生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1.可以及时发现学生们的心理状态。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为了使学生们在学习的逐渐适应整个时代的发展,不仅要提高学们的学习能力,也要在一定程度提高学生们的心理状态。对于现阶段的大学生而言,他们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其自身的发展能力与整个时代的发展有紧密性的联系。因此,通过对学生们心理特征的了解可以为学生们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指导方案的建立提高学生们的学习能力。

2.在结合实际的情况进行心理特征教学。在大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要使学生们的整体状况及时适应时代的发展,就应该充分结合学生们的心理现状,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从而使学生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勇敢的面对社会的挑战。因此,通过对学生们的全面了解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解决问题,通过对不同内容的关注及时发现学生们的心理变化,从而根据行为特点了解学生们的基本现状,为整个时代的发展提供充分的保证。

3.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了解学生的特点。对于现阶段的大学生而言,他们在日常的生活过程中与整个社会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以及共同性,因此,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一定的约束,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们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们的基本能力适应时代的发展,就应该在根本意义上提高学生们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与现实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学生们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及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适应时代的发展,也为其综合能力的形成提供充分的保证。

二、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基本现状及状况研究

1.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基本现状。在我国现阶段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可以发现,虽然在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较为可观的进步,但是,大学生在适应社会等能力的方面还存在着很多不足的因素,在学习及生活过程中对于事物的认知能力相对较差,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其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差,因此,在整个学习及生活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与此同时,对于现阶段的大学生而言,他们的生活环境相对较为安逸,而在教学过程中,相关院校不能及时发现心理健康教学对学生们成长中的重要因素,从而使学生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一些专家学者认为,在传统模式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传统因素的影响,不能主动地接受知识,主要的学习模式就是为了应付考试,从而使学生在生活的过程中很难承受社会的压力,也缺乏生活的自理能力,为学生们的发展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2.现代大学生适应社会的心理基础。

(1)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研究。对于现阶段的大学生而言社会品德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社会品德的建立可以使学生适应时代的发展,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正确地看待世界、形成良好的道德规范等内容。而在相关事项的研究过程中,通过对大学生在社会中自我价值的研究,可以使学生实现核心的价值观,从而使学生在生活过程中可以与社会的发展紧密的结合,而在心理因素的形成过程中,可以使学生建立除家庭之外的社会社交关系,为学生们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通过对大学生发展现状的分析,可以及时了解学生们的成长状况,根据学生们综合性的发展模式形成科学化的教学模式

(2)对大学生社会行为中的思想研究。在大学生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其主要的表现行为主要体现在与人的交往过程中。因此,通过对学生们思想健康的研究,首先对于人际交往的关系而言,其基本的研究角度是根据学生们的人际交往现状,通过这一特点的研究揭示了大学生内隐攻击性的关系;其次,通过间接的人际关系研究,在网络化时代的研究背景之下,虚拟性的人际关系成为学生们交往过程中较为重要的手段,因此,根据这一特点主要分析了网络时代下对大学生人际交流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三、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建立和谐性的“人在环境”。对于大学生的生活现状而言,大学生适应社会心理学的问题在学生们实际生活的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因素,而在个体行为的变化过程中其行为不仅会影响到自身的发展因素,也会使相关的社会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因此,“人在环境”的基本理念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过程中也就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大学生在学习及生活的过程中容易受到新鲜事物的影响,在事物的分析过程中其心理因素十分不成熟,会忽视相对重要的内容。所以,在心理学的研究过程中要通过对社会环境的分析,优化学生们的心理研究,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认到自己的行为特点,有助于学生们形成良好的心理与行为的发展特点。

2.依照积极心理学的基本思想。在大学生适应社会的心理学研究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们心理素质以及健康心理的素质研究,而在这个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学生们的心理研究,从而全面的发现学生们的成长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同时建立起有效性的研究理论,帮助学生在生活的过程中解决相关问题,促进学生们身心健康的发展,而这种模式也是积极心理学中所提倡的基本原则。通过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可以提高人们的幸福感,从而在根本意义上提高整体的生活质量。因此,在大学生的教育过程中,不仅要重点关注学生们的心理问题,还要考虑到如何防治及解决相关问题,从而更注重学生们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例如,在大学生网络健康问题的研究过程中,不仅要及时发现网络应用现象对学生们健康的影响,还应该及时制定网络问题的解决因素,通过科学化管理制度的建立,使学生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形成积极性的心理思维能力。

3.建立优化的问题解决模式。通过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心理现状的研究,可以将问题的本质与相关解决对策结合,使学生在整个过程中提高社会的适应能力。与此同时,在问题的研究过程中,不应该分散性的分析整个问题,而是应该在系统的理论中寻找解决的答案。首先,在问题的研究过程中要对所研究的内容进行系统性的考察,根据学生们的心理适应能力以及行为表现等方面出发,系统性的对学生们社会的适应能力进行研究,从而在根本意义上提高学生们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责任心以及基本的道德意识等内容。其次,在问题的分析及研究过程中,要进行系统性的设计,而系统性的问题研究是整个过程中相对较为重要的内容,根据问题研究的基本目标,提出符合问题现状的设计思路以及解决方案。例如在大学生自我分化的课题内容的研究过程中,相关的研究人员不仅要了解自我分化的基本含义以及主要特征,还应该充分地考虑到学生自我分化的基本现状,通过全面性的问题分析制定出优化的经济方案,在根本意义上解决学生们自我分化的现象,形成良好的团队训练意识,为我国人才的优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而言之,在现阶段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对于大学生的培养不能只局限于素质教育,要注重学生们对社会的心理适应能力,而在这个过程中就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相关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们的心理状态,发现学生们的发展现状,从而制定出优化的教学计划。因此,通过对学生心理及行为道德的研究,使学生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展现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激发自己的思维模式,提升自己的适应能力,从而为我国人才的培养提供充分的保证。

参考文献:

[1]龚玲,张大均,王金良.我国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调查与评估[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0(3):86-92.

[2]邓红霞.浅谈大学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3,(1).

[3]柳春香,任泽港,江雅.大学生适应性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J].高校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2,(3).

篇3

摘要:传统财务理论始终假定人是完全理性的经济人,有充分的决策能力来进行有利于自身的决策,经济主体追求最优决策的价值判断依据是该理论作用的基础。但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行为财务理论悄然兴起且日渐发展,对原有财务理论框架下的有效市场假说和理性人假设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这一理论通过研究人们在投资决策过程中认知、情感、态度等心理特征,以及由此引起的市场非有效性,从而解释金融市场中的异常现象,以其真实市场行为的理论分析展示出自身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行为财务理论已成为国内外财务学界研究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在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主要介绍了行为财务理论的内涵和研究对象,系统阐述了行为财务理论的理论基础,对行为财务理论与传统财务理论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行为财务理论;传统财务理论;有限理性

传统财务学作为一门较为成熟的理论学科,有其自身较为完善的体系和坚实的理论基础。它始终假定人是完全理性的经济人,有充分的决策能力来进行有利于自身的决策,经济主体追求最优决策的价值判断依据直接构成了传统财务学尤其是价值管理的理论基础。在有效市场假设条件下,资本市场的股价即使出现偏离,也是因为信息不对称和信息接受过程中短时间的差异造成的。但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市场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不能用传统财务理论解释的异常现象,因此,充分吸收了现代心理学和行为学理论的一种新的研究理论即行为财务理论随之兴起。该理论不仅突破了传统财务理论研究的基本框架和研究范围,而且以人类现实的经济行为研究和分析传统财务理论所无法解释的诸多财务问题。

一、行为财务理论的内涵及研究对象

行为财务理论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虽然已经有近30年的发展历史,但至今还没有一个为学术界所公认的严格定义。在对此问题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学者们通常将人的心理活动行为结合到财务理论的研究中,并从财务行为发生、变化的内在心理机制以及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入手,探索财务行为与其他经济现象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揭示财务现象的本质。

(一)行为财务理论的内涵

行为财务理论是将行为科学、心理学和认知科学上的成果运用到金融市场中产生的理论体系,是传统经济学、传统财务学、心理学研究以及决策科学的综合体。其主要研究方法是基于心理学实验结果,提出投资者决策时的心理特征假设,研究投资者的实际投资决策行为,以及投资者在做出判断时是怎样出错的,或者说是研究投资者在决策或判断时的系统性偏差。它试图解释实证研究结果与传统财务理论不一致的异常之处。

概括起来,行为财务理论是在不断放宽甚至放弃传统财务理论的理性人假设和有效市场假说的基础上,以人们决策过程中的实际心理特征为变量,研究金融市场异象、资产定价和投资组合等系列问题的一种理论体系。其主要特征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行为财务理论是将心理学、行为经济学和财务学相结合的一种边缘性、交叉性理论体系。它不仅是在行为经济学理论基础上延伸发展起来的,是行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而且在决策过程中,还考虑人们的认知、感情、态度等心理特征,兼顾了行为人的信念、偏好及与决策相关的认知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其次,行为财务理论突破了传统财务理论关于人是完全理性的经济人的假定的影响,只注重投资决策模型对投资者实际决策行为的影响,更多的强调投资者非理性或者有限理性。第三,行为财务理论以人们实际决策心理为出发点,研究金融市场与传统财务理论相违背的异常现象和资产定价等问题。

(二)行为财务理论的研究对象

行为财务理论的研究对象是财务领域的相关现象及其本质。由于行为财务理论研究的核心是财务主体的行为观念,而行为观念又必然会对财务信息的处理流程及其管理产生影响,包括对人们的动机形成、生产水平、决策动机、利益分配的影响。基于此,我们将行为财务理论的研究对象界定为“人们的行为和财务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就是说,行为财务理论不仅要研究人们的理性决策,而且也要研究与人们行为相关的人的心理感受、他人的行为和社会规范等。

二、行为财务理论的理论基础

(一)心理学基础

行为财务理论的发展与财务理论中引入心理学研究成果是分不开的。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证明,人们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会明显地呈现出如下常见的心理特征:损失回避、心理账户、过度自信、后悔厌恶和确认偏差等。因而,传统财务理论与心理学研究的交叉为行为财务理论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心理学关于个体的判断与决策的突破性研究为行为财务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行为财务理论利用了投资者的信念、偏好以及决策相关的认知心理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突破了传统财务理论只注重投资决策模型对投资者实际决策行为进行简单测度的范式,以“非理性或者有限理性”的投资者实际决策心理为出发点,研究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行为规律及其对市场价格的影响,从而更透彻、真实地刻画投资者行为,由此使行为财务理论以心理学对投资者实际决策过程的研究成果为基础,重新审视了整体市场的价格行为。

(二)行为经济学基础

实验经济学是在可控的条件下,针对某一现象,通过控制某些条件,观察决策者行为并分析实验结果,检验、比较和完善经济理论,目的是通过设计和模拟实验环境,探求经济行为的因果机制,验证经济理论或帮助政府制定经济政策。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学被普遍看作是一种必须依赖于对现实世界的观察,而不能依靠在实验室里做受控制的实验来进行研究的非实验性科学,其研究依赖于各种合理的假设,这些假设在决策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尝试用实验的方法来研究经济学,修改和验证各种基本的经济学假设,使经济学的研究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实验和各种数据的收集,从而所得出的结论越来越贴近于现实。

行为经济学是伴随着实验经济学、经济心理学而产生的,是运用心理学、社会学、决策科学等理论和方法研究个人或群体的经济行为规律的科学。行为经济学研究的成果以实际经验为根据,修正了传统经济学中有效市场和理性人的基本假设,认为现实中的人类的行为不只是自私的,他还会受到社会价值观的制约,从而影响利益最大化要求的实现。

行为财务理论利用实验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的理论成果,修正了传统财务理论的基本假设,指出由于人们认知过程中的偏差和情绪等心理方面的原因会使其无法以理性人方式做出无偏估计,由此确定市场并非是完全有效的。

(三)传统财务学基础

行为财务理论并没有否定传统财务学理论,而是在接受人类行为具有效用最大化倾向的前提下,以人类行为有限理性为基础,对其进行修正和补充,丰富其分析问题的视角。

尽管行为财务理论是在对传统财务理论的质疑中提出来的,但行为财务理论实际上是对传统财务理论的深化和拓展,我们不能将两者简单地对立起来。同时还应该看到,由于有限理性假设的复杂性和心理因素的不可度量性,行为财务理论尚不能完全对金融市场中的各种现象做出普遍的解释,两者实际上是紧密联系的,所以在研究和应用行为财务理论时,还应以科学的态度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在分析、研究和实际应用中应当予以全面考虑,不能将两者割裂开来。

三、行为财务理论与传统财务理论的比较

尽管行为财务理论是在传统财务理论的基础上,对传统财务理论未能解释的金融市场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的修缮,但从行为财务理论的内涵、研究对象及其理论基础等方面,都可以看出它和传统财务理论存在显著的差异。

(一)假设基础不同

传统财务理论是建立在理性人和有效市场假设基础之上的。然而,大量的实践观察和实证研究表明,心理因素会干扰这两个基础。基于此,行为财务理论对传统财务理论提出了质疑。首先,传统财务理论认为人都是理性人,有充分决策能力,能够做出有利于自身利益的决策,追求经济价值的最大化。

但行为财务理论通过大量的心理学和行为学研究,认为市场上投资者并非都是理性的而是有限理性的,在面临不确定的市场时,通常是以正常行为取,用现实中投资者真实的行为模式替假设。其次,传统财务理论把市场预设为一个完全有效的市场,这样,无论在何种情景下,投资者都可以运用有效市场,根据成本和收益进行比较,从而做出使自己效用最大化的决策。行为财务学恰恰就是在这最基础的假设上,对传统财务理论进行了反思。行为财务理论认为,市场并不是完全有效的,这样的假设更贴近实际,也打破了传统财务理论的认知。第三,传统预期效用理论是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之一,它认为人们都是理性的,当人们面临不确定性时,决策主体可以对各种可能出现的结果加权估价,从而选择预期效用最大化的方案。期望理论在预期效用理论重建过程中成为行为财务理论的重要理论基础。期望理论成功地替代了传统预期效用理论,并且解释了不少预期效用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理论严格规定的理性。

(二)解决的问题不同

传统财务理论旨在解决两个问题:其一,通过最优决策模型解释什么是最优决策;其二,通过描述性决策模型探讨投资者的实际决策过程。传统财务理论已很好地解决了第一个问题,但是,由于该理论未充分考虑实际情况,投资者的实际决策并不一定是最优决策,因此,在解决第二个问题时遇到了困难。

在行为财务理论早期研究者Kaheman和Tver2sky的研究成果中把心理学与经济学融合到了一起,对不确定状态下人们如何做出判断和决策进行了研究,描述了不确定情况下人们进行决策判断的实际过程,解决了传统财务理论未能解决的第二个问题。

(三)对投资过程的认识不同

传统财务理论把投资过程看成是一个动态均衡过程,根据均衡原理,在理性人假设和有效市场假说前提下推导出金融市场的均衡模型。行为财务理论基于心理学原理,把投资过程看成是一个心理过程,包括对市场的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投资者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产生系统性的或非系统性的认知偏差或选择偏好。这些个体偏差加上金融市场上可能出现的群体偏差或羊群效应,可能导致投资中的决策偏差,使资产价格偏离其内在价值,从而导致资产定价的偏差。

(四)学科特征不同

传统财务理论是较为纯粹的、单一的财务理论学科,它是建立在经济学、管理学的基础上,并利用大量数学模型解决现实财务问题,具有数理财务学的特点。而行为财务理论则以心理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为依据,是传统经济学、传统财务理论、心理学研究以及决策科学的综合体,是一种交叉性、边缘性学科。行为财务理论突破了传统财务理论只注重最优决策模型,认为理性投资决策模型就是决定金融资产价格变化的实际投资决策模型的假设,开创了投资者实际上是如何进行决策的研究领域,从而把人的行为模式建立在更加现实的基础之上。

(五)研究方法不同

传统财务理论主要研究以财务预测、财务计划、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等财务方法,进行筹集资金、投资管理、成本管理、资本回收、资本分配等,其主要运用财务数学模型来分析财务问题和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依然坚持用理性人决策模型和预期效用理论来分析投资者行为和金融市场。它的研究方法较为单一,且排斥实验的方法。

篇4

课程设计使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生动有趣的方法,环环相扣,使学生在活动中激发心理冲突,获得真实的心理体验,掌握实用的心理知识和心理调节技术,实现“助人自助”,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与心理品质的提升。

[关键词]

工程技术类师范生;心理素养培养;体验式课程;教学设计

心理素养培养体验式课程是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为师范类大学生开设的公共选修课程,也可以作为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相结合提高学生心理素养的第二课堂课程,是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成长系列体验式课程。

一、体验式课程教学设计的依据

当今社会,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和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更加复杂多样,他们的思维方式、心理需求也正在发生着巨大的转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心理上存在不良反应、适应障碍、依赖性严重、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抗挫折能力差、人际关系处理不当等诸多问题。心理素养的提升对个人发展与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越来越被广泛认识,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已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心理素养培养体验式课程是针对未来从事职业学校教师工作的工程技术类大学生设计的,是我校实施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相结合的重要途径,要加强课程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必须深入研究、精心设计课程。

二、体验式课程教学设计的意义

心理素养培养体验式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实用性、参与性很强的课程,因其主题针对性强、学生主体性发挥充分、形式活泼新颖等特点,深受工程技术类师范学生欢迎,是心理健康理论知识与学生成长实际紧密联系的重要途径,对推动个体心理的成长与班级或团体的心理品质的提升能起到重要作用。课程一方面针对学生的成长需要、社会生活需要、学生的年龄特点、群体特点等,促进大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成长、自我完善,促进大学生健康的人格发展和情商提高。另一方面,为将来成为中职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辅导奠定基础。

三、体验式课程教学设计的特点

体验式课程教学设计是在一种全新的视野之下,最大的特点应体现在一切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出发,以师范类学生积极的、良好的心理素养培养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根据他们心理成长中常见的问题专门设计,旨在构建更加贴近学生实际心理需求的心理素养培养活动课程体系。体验式课程由过去通过单一的心理健康知识的灌输,转向对课程的体验。将知识原理与心理游戏、测试、体验活动、团体辅导等巧妙结合,通过学生的广泛参与,体验反思过程,切实提高课程的实效性。

四、体验式课程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

(一)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心理素养培养体验式课程训练将大学生心理成长作为一条主线,从人格发展、情绪情商、心理健康三个维度设计课程项目,根据学生在大学四年级的心理发展变化有针对性的设计训练项目,例如大一新生的适应性问题,大二、大三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恋爱问题,大四学生的职业规划问题,还有各年级学生人格发展问题、心理健康问题、情商培养问题,课程组教师集体研讨,归纳出关键问题作为课程项目主题,其中,人格发展方面包括自我同一性、公民意识、诚信、正直、责任感、时间管理、自主学习、批判性思考等项目;情绪情商方面包括情绪管理、战胜挫折、恋爱观从众心理、人际沟通、学会宽容、换位思考、职业规划、理性消费等项目;心理健康方面包括克服害羞、远离抑郁、压力释放、提升幸福感、学会感恩、克服自卑、提升自信等项目。在教学设计上,第一部分是情境导入,以大学生活的问题案例、视频、故事、音乐作为引导,引发大学生对问题的思考;第二部分是通过心理学的原理剖析解决问题;第三部分是通过小组研讨、主题游戏、小测验、心理剧等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在实践互动体验中交流问题,主动思考解决问题,在行动中总结反思成长。

(二)课程教学方式方法设计

工程技术类师范生心理素养培养体验式课程主要是“心育”,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心理素养培养体验式课程应以体验式教学为主要特征,如采用活动体验、案例分析、研讨交流、小拓展活动、课堂讨论与分享、头脑风暴、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参与式、体验式、项目课程等寓教于乐的课程方式,利用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矛盾性、过渡性、可塑性的特点,使他们在模拟或具体实践情景中达到对自我的认识、探讨、接纳与完善,获得心理成长。

(三)课程教学环境设计

心理素养培养体验式课程对教学环境有特殊的要求,教室整体设计要宽敞明亮,色彩协调,气氛温馨、舒适,能够营造活动气氛;使用活动桌椅,方便活动实施;也可以在户外公园、草坪,创造自然和谐的心理感受,是学生放松体验,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实现教学目的。

(四)课程设计及实施的要求

心理素养培养体验式课程要求教师了解学生,有足够的经验与阅历,有团队工作资历与能力,能够帮助学生进入活动情境或案例情境,促进学生获得活动体验,针对学生存在的普遍性困惑与问题,引导学生借助团队的力量,获得自我的成长。要求学生能够放开自我、对自我有一定反思的能力,具有自我探讨的愿望,具有一定的团队合作意识,能够倾听他人的发言,具有分析问题的能力。心理素养培养体验式课程是一种系统的教学活动,有完整的教学过程。为了充分发挥体验式课堂教学的作用,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教师需要把整个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需要在课程训练中,将心理学理论与学生成长实际紧密联系,探索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有效教育形式,推动个体心理的成长与团体的心理品质提升。

总之,心理素养培养体验式课程教学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教学目标明确具体,以活动构建内容,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方法,使用专用的教学环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及学生之间相互的启发促进作用,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提升教学效果。

作者:王冬梅 单位: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传媒与数理学院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建构主义;小学英语教学;英语创新型人才

建构主义(Construcfivism)又称作结构主义,是认知理论的一个分支,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迸一步发展,是与素质教育相吻合的、西方教育心理学的最新教学理论,最早由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瑞士著名心理

学家皮亚杰(J.Piaget)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传统的外语教学过分地强调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关注教师、教材,学生被动地接受,死记硬背是他们在这种教学下形成的主要的学习方式。建构主义课堂教学鼓励学生联系己有的知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其目的就是发展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学会思考的能力

一、学习是主体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

(一)创设建构知识的学习观

建构主义作为学习观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这个观点强调学习者主体心理建构的重要性、个体建构方式的自主性以及学习环境的情境性和互动合作性。为理解而学习是建构主义的一条重要理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观是建立在其独特的知识观的基础上的。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认同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要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以几个方面发挥主体作用:要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在建构意义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要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

(三)发展不断建构的认知过程

在建构主义看来,课本知识,只是一种关于某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解释或假设,并不是解释现实世界的绝对参照。在建构主义思想指导下可以形成一套新的比较有效的认知学习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较理想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二、在问题解决中自主学习

(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它不仅包括结构性的知识,而且包括大量的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学习过程同时包含两方面的含义:①对新信息的理解是通过运用己有经验,超越所提供的信息而建构成的。从记忆系统中所提取的信息本身,也要按具体情况进行建构,而不单是提取。②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其结果是不同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唯一标准的理解。

(二)以合作学习为主要策略

①强调有利、开放的学习环境;②强调学习中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③重视学习的层次性;④学习内容的多元化;⑤学习环境的自由性;⑥教学目的的超越性。

三、用建构主义理论促进外语教学

(一)外语学习的本质特征

这个语言体系即不同于学习者的母语,也有别与其所学的目标语。起主要特征是具有过度性和开放性。随着学习者对目标语体系理解的深化,中介语语法也在不断被改写、更新,以逐渐接近目标语语法。

(二)要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这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还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建构的促进者和建构环境的创设者

(三)建构主义知识观在教学上的应用

建构主义知识观对教学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学生是认知的主动者,是知识与意义的诠释者、创造者、发明者以及问题的探究者;作为教师则是问题和情境的设计者、讨论沟通的引导者和协调者,以及知识的促进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主动性,把学生视作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者,指导学生主动地做出合理的、正确的价值判断。

就教学的方式而言,建构主义教学观反对知识的外部传授,强调活动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主张通过活动区教育、小组活动教育、集体活动教育等方法,使学生在一定的情境及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通过与丰富生动的学习情境的互动,不断同化外来信息,并调整自身的认知结构来顺应外来的新信息,建构出新知识。就学习的情境而言,建构主义教学观要求教师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我们的评价模式也应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篇6

关键词: 任务驱动 现代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教学实践

多年来,随着教育观念和教学理论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多种教学模式,其主要理论基础之一是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的理论,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内容:“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和“动机”理论。与该理论对应的。传统教育的教学模式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属于“传递―接受”模式,因此,无论哪种具体的教学模式,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围绕教师如何“教好”做文章,遵循的教学基本程序都是:(1)组织上课;(2)复习检查;(3)讲授新知识;(4)巩固运用;(5)总结与布置作业。传统教育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的是教师的“教”,由于教师主宰课堂教学,因此学生处于“被填灌式”的学习状态,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随着人才培养新模式和素质教育的实施,新教学模式的研究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课题之一,其中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是近年有代表性的现代教学模式之一。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达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首先来自于信息科学和教育科学。但并不是信息科学与教育科学相关内容的简单相加,而是二者的有机结合。不同学科理论的碰撞会产生强烈的火花,逐步达到更高层次的融合,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创新和发展,形成新的理论体系。教育也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发展的。其次,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另一类理论基础是心理学和认知科学。教育的建立和发展需要以心理学的理论为依据。必须建立在对教育对象的知识结构、认识基础、心理特点及群体中所存在的个别差异的分析基础之上。同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还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发学生的智力,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等等,这些都离不开以研究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为主要内容的心理学理论指导。再次,逻辑学、哲学和社会科学为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提供了丰富的思维理论和方法基础,指导教育教学活动的理论与实践。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作为引导者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教师为学生提供多种资源让学生自主学习并进行问题探讨,最后由学生表述完成意义建构。采用该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运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建构主义教学模式贯彻了主体性教学原则,建立了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机制。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充分思考讨论的机会,使学生创新能力得以提高,使教学进入最佳境界。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的任务驱动法的基本思想是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主线。具体做法如下:

1.教师备课时设计一个任务,作为课堂教学的导入,将本节课所有的知识点包含在该任务中,这就要求教师纵观本课程全部内容,任务要明确,不要太大,所以设计任务是教师备课的关键。

2.上课时教师先给出任务,不急于讲解,由学生讨论,分析任务后提出解决该任务需要做的所有事情,包括隐含在该任务中的新知识点,这个阶段学生为完成任务积极思考,是学生参与教学的过程。例如上课时教师给出以下任务,把1~15这15个数填到四张卡片中(教师给出卡片的样式且卡片上的数允许重复),使得只要在15个数中任选一个数,这个数就等于它所在卡片上的第一个数相加的和。在这个任务中包含了一节课的所有知识点,二进制的概念、二进制与十进制的相互转换、BCD码。给出任务后,课堂气氛会非常活跃,学生的注意力、好奇心会驱使他们为完成任务积极思考,寻求答案。

3.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阶段教师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老问题要求学生提出解决方案,新问题由教师讲解引导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阶段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教学。经过学生充分思考讨论后,教师根据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讲解知识点,这时学生的注意力被牢牢吸引,紧跟教师思路,师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长此以往教师的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大幅提高。

4.由学生自主完成任务,教师检验任务完成情况。这个阶段学生听完教师讲解后已经有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自行完成任务。

5.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义务教育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双边活动的主体,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和环境条件下更好地发挥各自作用和功能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刘成章.信息技术教育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篇7

关键词: 乌江流域 少数民族 服饰 礼俗

乌江是长江南岸最大的支流,流经云南、贵州、重庆和湖北四省市,化屋基以上为上游,屋基至思南为中游,思南以下为下游。乌江流域是我国西南地区著名的少数民族居住区,居住着苗族、布依族、彝族、土家族等四十多个少数民族,随着历史进程的发展和变迁,本流域形成了自己的区域文化和特色,产生了异于其他地区的民俗风情与服饰特征。本文从服装社会心理学的视角,以本流域彝族、苗族和土家族服饰为例,分析其与礼俗的关系。

一、本流域服饰外观特征解读

服饰文化是反映一个民族文化的载体,人们通过一民族外在的特征可以透视该民族的发展历程、风俗信仰,从而了解该民族深层的文化观点。乌江流域彝族、苗族、土家族沿江而下,分布在上中下游,风格各异的图案纹样是其服装的重要特色。

1.多装饰风格的构成形式

乌江流域少数民族妇女包头帕的较多。以银饰而言,苗族最复杂多样;以刺绣而言,苗族、彝族很突出;以蜡染来讲,布依族、苗族、土家族都有精湛的技艺。另一个鲜明特点是,少数民族服饰重视装饰,衣裤、腰带、饰物上分别装饰有条纹、几何纹、草木纹、云状纹、羽状纹、鸟状纹等纹样。除头部和颈部的首饰之外,腰部和脚踝上也有不少佩饰。

(1)彝族。生活在西南各地区的彝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并形成了大同小异的服饰习俗,与他们的历史、、婚姻、节日庆典的关系非常密切。

彝族服饰体现了多种装饰工艺的运用,美观大方,纹饰丰富多变,色调简洁明朗。整体服装多刺绣纹样装饰,衣服的胸襟、背肩、袖口或整件衣服上布满用彩色丝线绣的各种花纹图案,常用的纹饰造型有旋涡纹、万字纹、+形纹、小人花图案、动物几何纹样等。

(2)土家族。土家族妇女上衣左开襟袖大而短、无领,衣襟和袖口有两道不同的青边,但不镶花边。妇女服饰上的衣袖与裤脚图案完全采用“挑花”法,也就是在布上用针刺上连贯的“十”形纹,以联成线条或方块,再组合成花鸟鱼虫等图案。在构图中,运用色彩变换,体现出韵律感。女鞋较讲究,除了鞋口滚边挑“狗牙齿”外,鞋面多用青、蓝、粉红绸子,鞋尖正面用五色丝线绣各种花草、蝴蝶、蜜蜂。

(3)苗族。苗族服饰丰富多样,主要特征是镶绣、织补、蜡染工艺精湛,色彩斑斓。女子一般穿大襟或对襟衣,配百褶裙或长裤。从内容上看,服饰图案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物,这些形象记录被专家学者称为“穿在身上的史诗”;苗族服饰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属银饰品装饰,包括银角、银扇、银帽、银围帕、银飘头排、银发簪、银插针、银顶花、银网链、银花梳、银耳环、银童帽饰。

2.绚丽色彩的符号性

色彩的选择直接反映着一个民族的审美心理。乌江流域各少数民族的服饰色彩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

(1)彝族。彝族服饰一般以黑或近黑的青蓝等色为主,衬以红、黄等色。这与彝族长期历史文化所积淀的尚黑、喜红黄的审美意识有直接关系。彝族认为,黑色象征刚强坚韧,红色象征他们崇拜的火,黄色象征善良和友谊。彝族服饰尤为注重红、黄、黑三色的搭配和图案的选择,单纯之中显露出丰富的感觉。刺绣花纹图案用红、金、紫、绿等颜色进行装饰。

(2)土家族。土家族衣服以青、蓝、白、印花布为主,少女着花衣,讲究大红大绿。用色彩绿、红、黄或为黄、绿、红,这种形同色异,不换形而换色的方法,使呆板的、单一连续的纹样丰富起来,艳丽多姿,给人以美的享受。

(3)苗族。苗族从用色上看,她们善于选用多种强烈的对比色彩,努力追求颜色的浓郁和厚重的艳丽感,一般均为红、黑、白、黄、蓝五种。从构图上看,它并不强调突出主题,只注重适应服装的整体感的要求。

乌江流域民族服饰虽然色彩艳丽、层次丰富,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出红、黑、白三色的主导地位。西南少数民族大多信仰藏传佛教,红、蓝、白、黄为藏传佛教所崇尚的颜色,西南少数民族其外在形象特别是色彩形态表现为总体特征以暖色系为主调,冷色与中性色参差其间,其视觉冲击力强,给人以深刻印象。

二、服饰构成与礼俗

人们穿衣有一定的风俗习惯,称为服饰习俗。人们的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文化心态、宗教观念等,都积淀于物质的服饰之中。民族礼俗服饰是流行在特定区域内被人们承认并遵守的有道德约束力的行为规范,是民众在发展历程中创立的礼仪服饰形式。乌江流域服饰色彩艳丽丰富,多刺绣、镶补等装饰纹样的构成形式与其意识形态的独特性及礼俗发展的延承性有着密切的关联,图案构成以线造型为主。

1.利用文化观点解读服饰纹样

将服装与外观纳入广泛的文化结构中,考虑各种服饰、纹样与群体信念之间的关系,几乎所有的物体一旦被赋予某种意义,便会表现出文化上的重要性,服装自然也不例外。“从注重人们创造有意义的符号学观点来看,文化的本质在于某种历史上的记忆以及社会大众对这些记忆的反应行为两者间的交互作用”。[1]少数民族礼俗从历史角度看,是本民族文化的深层体现,在远古没有文字记载的情况下,民族礼俗就是最直接有力地记录;从文化角度来看,文化提供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抽象意象或表现,集体的仪式是历史进程传承到现代的烙印。

社会共享的价值观通常依附于文化的信念系统,某种整体外观或服装款式也算是一种文化形式,可以用来将不同的人群分门别类。乌江流域少数民族也是由此来区分彝族、苗族、土家族的服饰。少数民族服饰积淀了原始宗教的内容,其内容是多元的,渗有浓厚巫术及宗教观念的巫符神图,也是服饰图案中广泛采用的护身求吉的“灵物”,如万字、“十”字、人字、寿字等。

(1)彝族。彝族服饰上的万字纹、十形纹是吉祥的象征,受巫文化和其他宗教文化的影响,发端于彝族羊角占卜的宗教性活动。纹样生动的造型和鲜明的色调,表现出彝族人正直、勇敢、热情、爽朗、明快的性格特征,也反映出他们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观念。服饰图案纹样体现了彝族对自然的理解和崇敬。

(2)苗族。苗族纹饰造型,龙凤、鱼纹、旋涡纹、几何纹、花草、纹龙纹表明了苗族文化与古中原文化的渊源。鱼变龙、龙变鱼的观念,鱼是多产的象征,是生命力的象征。蝴蝶纹用在衣服衽边。裤脚、肩部、腰等部位的挑花和刺绣上“十”字、万字纹,万形纹是由“十”字演变而来,是实用向美、向装饰转变的结果。角纹是与牛崇拜有关的,具有宗教、祭祀和祈求财富的象征意义。[2]苗族服饰图案蕴含着苗族自身的巨大的历史印迹、生存理念、宗教意识和审美情趣,从一个侧面揭示了苗族的精神世界。

(3)土家族。土家族是崇拜虎的,小孩穿戴虎帽、虎鞋是希望他们受虎的围护,邪恶不敢侵害,避邪壮威。

少数民族多装饰风格的特点脱胎于中华源远流长的服饰特征,纵观中国服饰史,不难发现历代服饰多纹样重装饰的特点,巧夺人工的刺绣、细腻精美的织锦、寓意吉祥的纹样等,都表现出了古老民族文化的深厚和别致。乌江流域少数民族在服饰图纹上取材于大自然,并受到图腾崇拜和地理环境及历史文化的影响。

2.丰富的装饰纹样与礼俗的关系

礼俗影响着人的一生,反映到服饰上也就伴随着他们一生的各个方面,从出生到成人,从少男少女到谈婚论嫁直至人生的终结,礼俗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体现出意味丰富的服饰内涵。在一些民俗学家的眼里,“每一个人之所以经历人生礼仪,决定因素不只是他本人的年龄和生理变化,而且是在他生命过程的不同阶段上,生育、家庭、宗族等社会制度对他的地位规定和角色认可,也是一定文化规范对他进行人格塑造的要求。因此,人生礼仪是将个体生命加以社会化的程序规范和阶段性标志”。[3]像苗族华美的银饰、土家族纯朴的服色、彝族服装的纹饰,已经成为一种礼俗意识贯穿整个民族。

如彝族少女在15岁前,穿的是红白两色童裙,头发梳成独辫;15岁以后,要穿中段是黑色的青年姑娘的拖地长裙,单辫梳成双辫,戴上绣满彩花的头帕,把童年时穿耳的旧线扯下换上银制的耳坠。整套服装的平面造型纹样表现在服装边缘及角角落落,将美好的祝福与寓意绣于密密麻麻的针迹中,传达彝族儿女对人生的热爱,并在每一个重要的节日庆典时,承载着古老的传说和神话。

节日礼仪的传承性意味着在历史长河中,随着民族的迁徙、融合、交往,各民族的传统风俗不断变化,并赋予地方特征。土家族是典型的各民族的文化积淀带,交流的因素越发明显。土家族乞巧节上妇女尽情展现女性风姿,年轻姑娘捣凤仙花染指甲,用绸带缠细腰,犹如仙女下凡。女儿会是土家族男女社交盛会,妇女展示美丽的服饰。妇女所穿衣服多层,皆露漂亮衣边,不分老幼,上穿滚有多道花边的短大袖子的左襟大褂,下着八幅长裙。

礼俗的存在表现在物质和精神两个领域,而民族服饰具有物质与精神统一的特性,因此当本流域民族服饰成为礼俗的载体时,也就使得礼俗仪式显得庄重且民族色彩浓郁,而且礼俗的文化内涵也因此彰显的更加厚重。

三、本流域服饰文化的同一性与延承性

彝族、苗族、土家族服饰的图案、色彩及形式的多样化,是其对祖先意识的传承,在这过程中既表达了对祖先的追忆祈求护佑的心理,同时又加强了其民族群体的聚集力,只要穿上带有标志性的服饰,立刻就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将他们聚合到一起。

“不同的非语言符码在特定范围整合成沟通的基本模式、服装是一种消费性人造产品,用来表达个人的身份或意图,附有意义的人工制品不只是物体,同时也是符号。诸如色彩、质地、款式及设计等各种因素,都会影响我们知觉到的整套服装,当我们合并考虑其他文化规则时,这些因素和审美规则有关”。[4]服饰纹样是用来表现穿着者的审美意识与情感的,表现不是模仿自然,而是根据创意和对自然物象的感受,借助外在的艺术形式抒发自己的情感,这样,纹样就成为了寄托创作者情感的载体。

身体和服装协调一致地构成具体可见的外观情景,但是同时也指涉了更为抽象,而且在文化与交际两方面更为重要的社会规范。在我们日常的沟通工作中,电影、卡通、电视、音乐、广告与杂志,影响着我们对外观的解释。在充满媒体的生活中,外观变成了一种格式,苗族银饰的显著标示、土家族织锦的质朴图案、彝族服饰的绚丽色彩,这些风格具有大众共享的意义;同时,媒体也能巩固各种不同的传统形象,将这些具有风格的服饰通过媒体传达给大众,强化民族服饰的型与意。

四、结语

区域少数民族服饰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是区域文化的载体,分析解读相关符码,有助于我们了解本流域少数民族的文化心理和精神特征,对了解民族的生存方式与历史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该区域民族的服饰特征,我们可以了解了民族服饰纹样的艺术内涵,作为一种物化的精神产品,它包含着生产方式、、民俗特征,折射出了本流域少数民族的审美心理特征。

当今社会,礼俗文化作为制度和意识形态已经逐渐淡却,文化的交流融合和商业化的社会观念使得本流域的民族服饰特征演化成了一种节日符号,变成了庆祝节日礼仪的表现形式――表演性服装,但它内化于民族群众的心理中的意识影响仍在发挥作用。民族群众应增强文化自觉,加强对礼俗文化的关注,以保持本流域民族服饰的特色,为区域文化的发展增添绚丽的内容。

参考文献:

[1]Susan B.Kaiser著.李宏伟译.服装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56.

[2]杨正文.苗族服饰文化[M].上海,贵州民族出版社,1998:252.

篇8

一、企议主要议题与内容

会上,来自英、美、德、法、意、中等多个国家的研究者在会上做了广泛的交流与探讨。其中作为主题发言人之一,伦敦大学教育神经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Andrew Tolmie教授首先介绍了教育神经科学这一倍受关注的新兴学科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并展望了其对音乐教育未来发展的重要影响及启示作用。Tolmie教授认为,教育神经科学不仅对人才培养与综合国力的增强具有重要意义,将其研究成果应用于音乐教育的教学与研究领域也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教育神经科学对音乐教学中所涉及的记忆、思维及情绪等高级认知功能进行深入探究,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音乐认知活动的实质、特点及规律,同时可以更深入、准确地认识脑与音乐教学行为间的关系及不同环境与音乐教育方式对神经机制与心理机能所产生的影响,从而为音乐教育改革提供综合了神经生理与心理特性的多层面依据。

来自赫尔辛基大学行为科学学院脑认知研究组(Cognirive Brain Research Unit,Institute Of Behavioural Sciences)的Mari Tervaniemi教授以《音乐教育与脑科学――梦想与现实》(Music education and brain science:dreams and realities)为题,探讨了音乐训练经验对儿童与成人音乐家的脑结构和功能的影响。Tervaniemi教授认为研究音乐教育情境中的脑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已有研究证明,音乐活动具有调节和改善脑结构与功能的重要作用,不仅音乐训练可以促进儿童与成人脑的发育,而且音乐听赏与音乐创作等活动也可以作为特殊手段应用于神经与心理疾病的治疗中。同时,Tervaniemi教授指出现阶段研究者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第一,目前,绝大多数研究仅限于在实验室环境中开展,凭借现有研究技术与方法还不能解决所有真实教学环境中的实际问题;第二,每个被试的脑的解剖结构和功能不是完全相同的,但是现有研究结论却是基于对被试的群体研究所得出的均值而得出的;第三,每个被试对音乐的感受和偏好不尽相同,但现有研究大多是采用相同的音乐刺激材料:第四,需要开展更多的长时间的追踪调查,才能使研究结论更具有说服力。

其后,国际著名的音乐心理学家和音乐教育家GrahamWelch教授做了题为《儿童歌唱能力发展过程中的神经心理学特点》(Neuropsychological feature of children’s singingdevelopment)的发言。作为国际音乐教育协会主席(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Music Education,ISME)(2012-2014)和“教育、音乐与心理学研究”协会(society for Education,Music and Psychology Research,SEMPRE)的主席,Welch教授在发言中首先从神经机制入手,对儿童在歌唱过程中的脑区激活位置与程度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倡导将关于神经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于声乐的教学方法之中。在此基础上,Welch教授分析了目前关于“音乐教育中心智与脑”的研究所面临的挑战,并呼吁研究者们开展专门针对儿童的神经心理生物学(neuropsychobiology)的实证研究,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改善儿童声乐教学方法。

此外,会议还组织与会者参观了用于开展神经科学研究的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m,EEG)实验室、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实验室以及位于英国科学博物馆中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ositronemission tomography,PET)等脑实验设备,这使得参会者们进一步加深了对神经科学的研究技术与研究范式的了解。随后,研究者们就各自特别关心的问题展开了头脑风暴式的热烈讨论。与会专家和学者普遍认为,探究神经科学与音乐活动的脑机制与功能是一个非常具有发展潜力的研究方向。目前,借助fMRI、PET、ERP以及EEG等实验设备,研究者便可以观察在从事音乐活动的过程中,人脑的神经活动机制。但这不仅需要神经科学研究者们的努力,同时也需要音乐教育者的积极参与,并将研究成果运用于教育实践,从而最终对音乐教育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二、会议宗旨和意义

召开此次研讨会的含义和影响都是非常深远的。它不仅标志着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或者说研究(学科)视角正在形成,而且正如研讨会宣传语中所说,会议旨在“连接心理学、神经科学与音乐教育的世界”,即希望打破学科壁垒,架设起一座不同学科间沟通的桥梁,从而将音乐教育工作者与对其感兴趣的心理学和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者联系在一起,构建一个跨学科联盟,并将脑与神经科学研究成果普及与推广至音乐教育领域。众所周知,传统的教育教学实践与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往往是以现象学思维为基础,而传统的教育学研究一直是一种基于直接经验的社会实践活动,一些经验看起来比另外一些更为有效,这就形成了一些大家比较认可的“传统”的教学方法。而现代学科的不断交叉与融合需要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开展多学科、跨学科甚至是超学科⑤的合作研究。通过神经科学、心理学与音乐教育领域研究者的合作探究,将会逐步改变传统音乐教学那些过于抽象和孤立的观点,弥补现有音乐教育政策和实践的不足,这也必将促使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论域的形成(见图1)。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目前在各个学科之间在研究问题、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上各不相同。神经科学研究一般遵循发现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形成科学的知识体系的严格程序。而教育领域则主要受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思辨性是其主要特征之一。而且,神经科学的相关成果在音乐教育实践中的具体应用还需要通过大量的实验和应用研究才能最终得以实现。尽管目前基于心理学的音乐研究已经探讨和解释了人类的音乐经验和音乐行为的心智模型等一系列问题;基于神经科学的音乐研究,也已经记录和分析了音乐体验和音乐活动等对脑结构与功能的影响,但针对实际的音乐教育和音乐学习情境,还没有联合起从事科学、教育和艺术等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建立起一个足够强大的学科基础。因此,在神经科学的基础研究和音乐教育的应用研究之间构筑起沟通与联结的桥梁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音乐教育者应该采取更为积极的态度,投入到神经科学与音乐教育的合作研究中去,主动了解并谨慎接受神经科学的研究发现,继而在音乐教育的实践中验证并运用神经科学的理论观点。为此,我们应该在心智、脑与音乐教育之间形成一种互动与互惠的关系,即音乐教育者不应总是处在被动接受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的位置上,或是单纯由音乐教育研究者提出问题,然后请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者对此进行实验室研究,再将结论反馈给音乐教育。而是需要音乐教育者和神经科学家之间在研究问题的提出和问题解决方法等各个方面展开合作,共同致力于教育环境中的有效学习和教学,从而推动科学和教育的共同发展。

三、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当然,将心理学、神经科学与音乐教育链接起来,我们还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与挑战。首先,我们亟需思考的是如何促使研究从实验室环境进入到真实的音乐教育环境,从而将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解决课堂音乐教学的现实问题当中。目前,来自赫尔辛基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正在尝试在实际演奏和真实的课堂环境中开展脑实验研究(见图2、图3)。这将促使研究者们从音乐教育领域的实际问题出发,探究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的现实转化,并综合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的研究视角和结论,从中科学合理地提炼出更有效的音乐教育规律与实践措施,并为音乐教学提供一种强有力的动力和基础。

其次,心智、脑与音乐教育之间沟通的道路不应该是单向的,而是互动和互利的。这就需要具备多元学科背景并有着共同研究目标、研究取向和共同的学术话语体系的研究者们积极展开科际合作。但是目前这种合作还面临着很多困难。一方面,现有从事神经科学与音乐教育交叉研究的大多是脑科学领域的研究者。在这些研究中,音乐主要是作为实验刺激材料,而很少有学者专门从音乐教育的视角着眼,提出改进和革新的策略;另一方面,音乐教育领域的研究者对脑科学的关注颇为滞后,对于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研究发现缺乏敏感和了解。而面对不同领域间的学科跨度,我们需要在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者、教育政策制定者以及音乐教育实践者之间搭建起一个相互交流、共同合作的平台,从而使相关学科的研究人员能够消弭知识上的鸿沟。

以英国伦敦大学下设的教育神经科学研究中心(Centre of Educational Neuroscience,CEN)为例,它是由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UCL)、伦敦大学教育研究院和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Birkbeck,University of London)联合成立的多学科综合研究机构,旨在将教育科学、心理科学、认知科学以及神经科学等进行整合,为人类的学习提供跨学科解释,同时推动教育神经科学研究成果的现实转化,为学校的教学实践与政策制定等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样,2005年初,北京师范大学已率先在国内成立了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原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研究所),目前这里已经组建了基本认知过程与学习、语言认知与学习、数学认知与学习以及情绪与认知的相互作用等多个项目组,并邀请了包括数学、语文、英语、音乐、体育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合作研究。笔者有幸先后进入上述两个研究机构工作和学习,并深深感受到跨学科、跨机构合作的巨大潜力和优势。

再次,神经科学对大多数教育者来说还是一个非常陌生的领域,需要广泛地宣传从而减少普通公众对脑科学的误解与“神经神话”的流传。为此,我们可以在音乐教育或音乐心理专业期刊、书籍和其他大众刊物上不断公布与脑与神经科学有关的研究成果,帮助研究者、音乐教师和普通公众理解这一新兴领域。例如,2005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了“脑科学与教育译丛”系列图书,其中包括《艺术教育与脑的开发》和《脑的功能――将研究结果应用于课堂实践》等。随后,《心智、脑与教育:教育神经科学对课堂教学的启示》《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等一系列图书也在国内翻译出版。目前,《教育生物学杂志》和《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等学术期刊还专门开设了“教育神经科学”专栏。同时,我们还应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及网络等传媒手段,及时、准确地向公众传播有关脑科学与音乐教育交叉研究的科普信息,并通过举办科技博览、专家讲座以及家长培训等形式提高社会公众的脑科学知识素养。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市场上有不少书籍、网站等出于某些商业目的大肆鼓吹所谓的“基于脑”的教育计划,还有诸如“关键期”、“左、右脑分工”等对脑科学的原始研究作出错误解释的推论。为此,各类媒体应做到客观、科学地宣传脑与教育神经科学知识,既要努力转化为非专业人员能够理解的文本,又要保持其科学性与严谨性。

篇9

一、 翻转课堂的定义与特征

翻转课堂(the Flipped Classroom)2007年起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林地公园”高中。当时该校的两位化学老师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为帮助缺课的学生补习,利用录屏软件将自己的教学课件和讲课声音录制了下来,并上传到了网络,要求学生在家里观看视频,然后将遇到的问题带回到课堂上师生共同解决。后来,两位老师的教学方法受到了学生的普遍好评。因此种授课方法和程序与传统的学生上课学习内容,课后复习的方式正好相反,因此被称为“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实现了学生在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过程中的时空大逆转。学生的知识传授主要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依托于教师制作的视频材料,视频材料要求短小精悍且清晰明确,确保学生在注意力比较集中的有效学习时间内进行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学习,帮助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内化过程主要依赖于课堂中老师的介入帮助和同伴互助学习而完成,促进学生小组协作学习能力的提高,并最终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由此可见,翻转课堂的真正意义在于重新构建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观念。

和传统课堂相比,翻转课堂体现的主要特征在于:(一)教师角色的转变:翻转课堂使得教师从传统课堂中的知识传授者变成了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这意味着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和应用的中心,而成为了课堂学习的建构者和推动者。此外,教师还应通过多渠道、多层面的及时反馈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并给予恰当的指导。(二)课堂时间的重新分配:在翻转课堂中,教师的讲授时间被缩减到极限,目的是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时间去积极探索,完成任务情境。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组协作学习能力的提高,更有利于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的提升。此外,翻转的形式避免了传统课堂中关于学生任务操练与复习方面的松散性,在高效利用课堂时间的基础之上最大潜力地挖掘了学生的课前预习时间,进而促进了教与学时间的双延长。(三)学生角色的转变:在传统课堂中,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学生不想甚至不会去积极主动地调控自己的学习内容或学习量,然而在翻转课堂中,学生不但要独立完成课前内容的学习,更需要在课堂中与教师和同伴通过互动协作的方式去构建更深层次的知识。由此,学生成为了独立的能掌控自我学习的学习个体。

二、 主要理论框架

翻转课堂依存于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理论,从理论渊源上来说,均源于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的相关理论,这其中包括源于皮亚杰认知冲突理论的建构主义和协作式学习理论,源于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合作式学习,以及源于皮亚杰的体验式学习和学习风格理论等,下面就主要理论进行介绍:

(一)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早由瑞士哲学家、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属认知心理学的分支。建构主义以图式概念为基础,并认为图式的形成、变化和发展是人类认知发展的本质属性。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经历同化、顺化和平衡三个过程。同化主要指个体将外部的信息纳入到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中的过程,顺化指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信息的刺激而发生相应的调整和改变的过程。因此,同化是个体认知结构数量的改变,而顺化则是个体认知结构在质性上的变化,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化的过程不断地和外部的信息发生交换与碰撞,最终形成新的平衡。因此,个体的认知结构就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发展和提高。

在皮亚杰研究的基础之上,后来的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并扩充了建构主义理论,并由此涌现出了不同的派别,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维果斯基提出的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他强调社会文化背景对学习者的影响,并由此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他认为,学习是文化参与的过程,因此学习并不是简单的刺激――反应的过程,而是学习者主动地依靠已有的知识结构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是指导者、监督者和评价者,老师可以对学习者的学习进行全程监管和指导,但不能干预其学习。因此,在建构主义理论下,学习具有主动性、独立性和平衡性,知识具有建构性、社会性、情境性和复杂性。在课堂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互动中来,发挥能动性,从而实现自我认知结构的新的平衡。

(二)学习风格理论

根据邓恩(Dunn)夫妇的研究,学习风格理论指“学生集中注意并试图掌握和记住困难的知识和技能时所表现出来的方式,包括学习者对学习环境的选择、情绪、对集体的需要以及生理的需要”。[1]简言之,学习风格就是学习者在学习中所表现出的一贯的、稳定的、独特的学习特征,这种特征不会因为环境、社会等周围因素而发生改变。当然,在不同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等外在因素的影响下,不同的学习者会表现出不同的学习风格特征。感知学习理论把学习者分为:视觉型、听觉型和触觉型。视觉型的学习者主要通过视觉的刺激,即观看视频、图片等形式来获取知识。听觉型的学习者主要依靠听和说的方式获取知识,他们更喜欢参加讨论或辩论等学习活动。而对于触觉型的学习者而言,各种体验式学习活动才能最有效地激发其学习热情。

由此可见,不同学习者的学习风格迥异,我们既然不能要求学习者改变学习风格,就应该从课堂活动的设计入手,通过丰富多样的课堂学习活动的设置来满足不同风格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最优化。翻转课堂无疑在这方面充分改善了传统课堂中呆板的教学活动设置,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

篇10

创新型人才是可以培养的吗?有人认为创造性思维是先天的,有人认为是后天习得的,大家众说纷纭,争执不下。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各个学科都在进行尝试,也有很多著作,但缺乏有效的措施。

什么是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核心要素是什么?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对于这些问题,人们在认识上存在分歧,在实施上少有可信服的案例。虽然国内外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做了很多研究,但是在创新力本质的认识上仍没有达成一致。

当今的教育遵循教育学原理,教育学起源于西方,其基础是心理学和哲学[1]。所谓科学教育只是符合心理学原理,然而,心理学不是万能的,有些现象是心理学无法解释的,对于那些心理学还没有搞清楚的现象,如何进行有效的教育呢?另外,心理学的解释是人为之物,这些解释一旦发生偏差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很多教育现象,如创新能力、意志品质等, 都是个体拥有的,每个个体都各不相同,心理学难以给出充分的解释,教育又该如何处理呢?

教育究竟是什么?教育应该遵循何种途径?

教育的本质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是有意识的活动,是特殊的传递经验的形式和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社会活动与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相比,二者的施予对象和活动结果具有明显的区别。而教育活动与一般的社会活动相比,有着不同的活动目的:前者的目的在于促进施予对象(被教育者)的发展,而后者的目的在于满足施予者本人的利益。

因此, 教育的本质属性在于教育的目的性,更具体地说,就是教育者按照预期的目标培养被教育者。然而,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呢?

从中国的发展历史看,自黄帝以来,史书上所记载和颂扬的多是那些德和才兼备的人物。从中国的教育历史看,夏朝已经建立了面向官方的教育制度,西周以“六艺”为教育目标,汉代以后以儒家文化为主导,清末又引入了西方近代教育,近代先生提出了“五育并举”的健全人格教育方针,以及当前奉行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方针。从大的方面看,自古以来的教育目标都可以分成两方面:做事和做人。

从西方的教育历史看,其教育目标仍然是“学会做人”和“学会做事”。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道德,要“学会做人”,另外还要教人智慧,明辨是非,正确做事。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具有理性,不同于动物,高于动物,用理性引导限制指导欲望,人就上升成为人。发展人的理性,使人超越动物的水平,上升为真正的人,这是教育,特别是德育的任务,而理性灵魂则表现为思维和认识。虽然中世纪大学开始形成时较为偏重知识教学,然而到近代,西方的教育家和哲学家们也逐渐将教育融入教学。关于教育目标所涉及的内容,康德也认为教育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技能性的、明智性的和道德性的,其中技能相当于通常的知识和技能,明智性的内容是指运用技能解决问题,即思维能力[2]。

因此, 从古今中外的教育历史看,教育的本质在于教育的目的性,而教育的目的是使被教育者获得为人之德和做事之道。

现代教育系统

1. 教育研究与教育实施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人,然而这种目的如何才能达成呢?教育是改变人的活动,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又不确定的系统,然而教育却又常常被赋予太多的责任,有的来自国家层面,有的来自家庭层面。而且,教育往往会被赋予重大而又确定性的责任。例如,限定时间内培养出某个行业所需要的人才,于是如何使教育变成一个可控的、确定的过程便成为人们的梦想,一些人专门研究如何通过可控的手段和途径达成特定的教育目标,这就是教育研究,这样的研究逐渐发展成一个学科,成为教育科学。

通过多年的发展,现代的教育系统已经分成了两个相对独立的系统:教育研究和教育实施,虽然看起来二者有关系,但实际上是相互独立的,如图1所示。

教育研究和教育实践分开的优点是,教育研究人员可以专门进行教学设计的探讨,而不需要真正去上课;而一线教师可以专门上课,通过不定期的接受教师培训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虽然这样的分工可以使得教育研究人员和教学实施人员分别专注于各自的工作,使得各自的工作更加富有成效;然而,这种成效是依赖于各自的评价系统的,研究人员可能取得高校认可的研究成果,但是对于教育实施未必有效;而中小学教师可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然而他们未必是按照研究人员的成果实施的,甚至未必和研究成果一致。虽然目前教师培训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的基本国策,如国培计划等,然而这种培训中知识是通过教师的言语传递的,教师通过言语报告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讲给一线教师。这样的培训存在两点疑问:一是,高校教师的研究成果未必是有效的,传递的未必是有效真理;二是,即使是有效真理,经言语传输的又能得到什么呢?

2. 教育的层次系统

前面的分析表明,目前的教育学科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系统,系统中的子模块之间形成了图2的层次关系,即始于理想的人这一教育目的,到教育结果产生,即产生被教育的人之间形成了多级的层次关系。

一个教育系统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模块,分别是教育目的、教育目标、课程设计、教学设计、教育实施。这五个模块中,教育目的和教育实施模块面向的对象是人,即教育目的是“培养……的人”,而教育实施也是教师和被教育的对象之间直接发生的社会活动,这种社会活动直接影响教育的结果,即教育目的的达成,也就是产生被教育的人。

中小学教育的现状

中国的儿童三岁开始进入幼儿园,从此便开始了漫长的学校教育生涯。按照目前中国的大学入学比率估计[3],连同民办的大学算在内,中国高中生进入大学的比率已经大大提高,2014年为74.33%。因此,相当一部分中国学生的在校教育时间是19年。

作为中国的高中毕业生,要经历15年的学校教育;作为一名大学毕业生,要经过19年的学校教育。中小学学校期间,每天都在练习,每周都要测验,每个月都要考试,每学期都要进行期末考试,每学年都要进行年级考试。在目前的主要依赖考试成绩的教育机制下,对学校的考核指标主要是升学率,学校对学生的考核主要靠成绩,学校对教师的考核主要也是所教授学生的成绩。

虽然目前我国的学校教育采用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但在一切以成绩作为默认衡量指标的前提下, 其实教师教学只有一个目标, 就是知识与技能, 其他都成为摆设。因此, 每位教师都会只关注所教的学生每学期的成绩,因为只有这一学期的成绩属于“我的成果”,难以指望教师为学生做更长远的考虑,更不用说一生的考虑了。小学只考虑小学的阶段,初中只考虑初中阶段,高中只考虑高中阶段,每个阶段的教育目标是本学段内取得好成绩,因此,目前常用的教学方法是将本学段的知识不断讲解,将本学段所要学的技能不断练习,更有甚者,有的学校要求学生在假期里预习完下一学期的教学内容,虽然教师也不能保证这样能得到好成绩,但这样的方式让他们放心,这是教师们能确认已经学会的最好方式。也许提高学生的能力是更好的提分方式,但是那样可能来得慢, 日后学生可能取得好成绩,但那时的成绩不属于“我”。

在这种一切以成绩论的机制下,教师将学生视为自己“挣分”的对象,再好的学生不能拿到高分对于教师也没有吸引力,因此不能要求教师都要以培养人为目的;因为,即使培养出了优秀的学生,这种成就也只能属于最后一个学段。其结果是,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不能随着学龄的增加而提高,大学抱怨高中,高中抱怨初中,初中抱怨小学,小学抱怨幼儿园。

从目前的教育情况看,学校注重成绩而忽视能力与人格教育的现象普遍存在。虽然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理念,这些理念听起来都是以培养高尚的人格为目标,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却形同虚设,至少难以落实。

以上所描述的情况不是个别的,而是普遍存在的。人们注重成绩却忽视能力素质,难道考试成绩与能力以及人格培养存在本质的冲突吗?

思维能力教学的实践

1. 两种类型的教学

学校已经成为教育的默认场所,学科知识已经成为教学实施的主要载体,因此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仍然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目标。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本身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有限,人们越来越关注学生获得知识的方式,因为不同的知识获得途径,会带来不同的附加效果,这种效果往往比知识本身还重要。

认识论认为,人们获得知识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直接经验,二是通过间接经验。直接经验是通过自己亲身实践创造或者发现的知识,而间接经验就是通过阅读书本或者别人告诉的知识。在教学中,学生获得知识的方式也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教师通过言语传递的,二是学生在直接完成活动中发现的。据此,我们可以将教学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解释型教学,二是创造型教学。在解释型教学中,教师通过各种手段将知识解释给学生,使学生明白知识的含义,从而获得知识;然而,在创造型教学中,教师需要给学生设计好活动,学生通过完成相应的活动来创造知识。

在以双基为目标的教学中,主要采取的教学方式是解释型教学,因为这种方式可以快速高效地让学生掌握知识,但是学生除了获得理解能力和知识之外,难以得到其他的能力。而在创造型教学中,学生除了获得知识与技能外,或可得到创造能力。

一般来说, 只以获得技能为目标的教学称为训练,例如,各种体育技能训练以获得某种特殊技能为目标,思维训练以获得某些特殊的思维技巧为目标。对于基础教育来说,学生还没有到专业发展的阶段,应该以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基本素质为目标,因此不宜采用训练的方式进行教学。

2. 思维能力的教学

思维能力是成功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稳定的主观条件[4]。思维能力又分为分析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性思维能力,前者是成功解决相似问题所需要的主观条件,也称为迁移能力;后者是指解决新异问题所需要的主观条件,尤其是解决复杂的高难度问题所需要的主观条件。思维能力是一个人终生所需要的,是一个人取得成就的必备条件,也是创新型人才必备的条件。因此,我国教育的新课标也将思维能力列为各个学科的重要教学目标。

我们课题组经过五年的研究和实践,对思维能力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取得了以下成果。

(1)思维能力的本质

思维能力是近年来心理学广泛研究的概念,但是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甚至还没有形成共识。然而,思维能力又是新课程标准中的一个重要成分,是教学人员无法回避的概念。由于对思维能力本质的认识缺乏共识,人们在研究思维能力教学时所指的目标也是很模糊的,有时是指思维的过程,如杜威的思维过程[5],有时是指思维的具体操作,如德博诺的思维技巧训练[6],有时是指思维的效果,如林崇德的思维的品质等。但是,究竟思维能力与其他的性能有何不同,本质上有何区别,从目前的解释上来看无法找到答案。例如,思维能力与方法、知识、思维技巧有什么区别?目前的文献很难解释清楚。

我们经过研究认为[4]:思维能力与知识、方法的区别在于使用方式的不同,知识方法的使用是有意识的,而思维能力的使用是无意识的,而从记忆的角度看,知识和方法是以陈述性记忆或者程序性记忆存储的,而思维能力是以内隐记忆的形式存储的,而内隐记忆的具置也是无法说清楚的,思维能力的存储特点和使用方式是一致的。

研究表明, 内隐记忆主要是靠隐式方式获得的,即不能直接作为行为的目标。例如,我们说话时是靠语法发挥作用的,然而我们单独学习的语法规则反而不利于言语对话。同样,思维能力是解决问题时所需要的,但是这种作用是隐式的,我们所能感觉到的只是问题本身,至于何时解决是不确定的。思维能力的获得是通过解决问题实现的,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得到的,离开了解决问题,而单独地讲授问题解决过程是无法得到思维能力的。

(2)教学目标的确立

解决高难度的问题需要反复思考,不但需要知识技能和方法,还需要激活这些成分的思维能力,同时还需要强大的意志力和开放的人格。因此,我们将思维能力的教学目标设置为五维:知识、技能、思维能力、素质和人格。研究和实践表明,知识和技能都可以通过解释和练习获得,因此可以通过解释型教学得以实现。然而, 思维能力,尤其是创新思维能力是亲自解决问题的体验,是直接经验而非间接经验,因此只能通过创造型教学获得。而且,思维能力属于隐性知识,是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属于“道”,因此只能通过隐式教学方式获得。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我们提供了创新思维能力的教学目标分类,教师可以更有效地描述创新思维能力的教学目标。

(3)思维能力教学的模式

在实践中我们探索出了一套比较稳定的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即创造型教学的一般模式:即目标设计;新异问题设计;问题探究;启发点拨;结果展示;质询反思;归纳总结;练习巩固;拓展迁移。

(4)新异问题的主要特征

我们的实践和研究表明, 一个有效的新异问题应该具备以下特征:问题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活动;问题活动基于学生的经验, 学生可以动手操作;使用教学目标所涵盖的内容对问题的解决是必要的;解决该问题的难点和关键是应用教学目标;问题对于学生应具有新异性;问题对于学生应具有挑战性。

利用以上的问题特征,我们设计了小学数学1-6年级的720道新异问题,并以此设计了相应的720个教案,形成了《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教程》1-6册。实践表明,这些教案可以在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5)思维能力培养的启发策略

思维能力是学生在亲自解决问题中获得的,强大的意志力是在学生解决复杂困难的问题时获得的。因此,学生的参与度越高,思维能力教学的效果就越好。据此,我们提出了提示最小化原则,即当学生遇到困难时,为了让学生解决问题,应尽量给予最小的提示。同时,我们还给小学创新思维能力教程的每个探究问题提供了参考的启发问题。

(6)专家示范引领的随堂实训教师培训模式

思维能力教学要求教师具备问题设计能力和启发点拨能力,这些能力不是通过几次报告就能够获得的,只能通过教师在创造型教学中获得。以往的教师培训主要以演讲为主,教育专家做报告,然后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并授课,专家对授课进行点评,这种方式并不适合思维能力教学的教师培训。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笔者和研究团队探索出了一种专家示范引领的实训教师培训模式,即项目组专家先进行课堂示范和评课,然后与教师一起设计,进行同课异构,最后让教师独立设计和授课。这种方式结合了学徒式教学和常规的培训方式,不会给教师添乱,不但可以让教师有抓手,可模仿,而且可以潜移默化地升华教师的教学理念。与专家演讲的方式相比,这种方式更有效,但对专家的要求特别高。

五年来,这些思维教程和教学方法在门头沟区、朝阳区、海淀区、河北三河、河北高阳县等地的四十多所小学试用。统计数据表明,学生的思维能力半年后就显著提升,成绩明显提高。

思维能力和意志力是人的稳定因素,这些因素的改善不仅能提高数学成绩,对其他课程也会有正面的作用,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做事能力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对教育未来的展望

历史永远前进,时代不断变迁。追求成就却是古往今来不变的人生诉求,人才培养是教育永恒的主题。受西方教育思想的影响,沿袭几千年的以人为本的中华教育突然转向双基训练,几十年的教育培训产生了成千上万的演讲式教师,然而目前,教育的车轮又回归中华古老的传统教育。

知识和方法是客观的,是可以写在纸上的,是可以观察到的;然而思维能力和意志力是主观的,只能存在于个体中,是无法观察到的。知识和方法是可以通过解释加以理解和记住的,然而思维能力和意志力却不能通过理解得到。关于创新力,心理学家林崇德认为是由创新思维和人格组成,人格心理学家荣格认为人格就是“道”[7]。那么,人才培养本质上就是“修道”,而教育的问题就是如何修道,正如道德经所说“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