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城市设计范文
时间:2023-12-05 17:31: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以人为本的城市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城市公园;行为活动;景观设计
Abstract: urban people eager to embrace of natural, breathing the fresh air, the more eager to relax, ease the pressure, the park is the preferred leisure place, its importance is self-evident. In the current situation, people in what way to use the park, what kind of park visitors to the environment is attractive, stylist and how to make can meet the demand of human behavior design? This paper studies the behavior of people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discusses the behavior and city park landscape design,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create real visitors need to meet the park environment.
Key words: the city park; Activities; Landscape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24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人的行为活动类型及特点
城市公园环境怡人,是一个充满趣味的地方,成为人们尽情追逐梦想的空问、享受兴奋与,也是丰富生活、净化心灵的场所。游人丰富多彩的行为活动使公园绿地成为城市居民生活的剧场,吸引着无数表演者与观众。我们在观察中发现记录游人活动更有助于理解人的行为,故将游人行为活动分类如下:
1.1 传统行为活动
公园中活动项目非常丰富,具体有:晨练、观赏、教育、聚会、游玩、休憩、艺术、买卖等。这些活动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某一活动常常会引发连锁效应,产生更为丰富的活动。如合唱团引来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合唱、观看、聆听、学习。又如打牌引来观众,有人坐在旁边,虽不参与其中,但却体验着热闹的气氛。再如投食喂鸟引来观鸟的成人和孩子,构成一幅和谐的画面。
1.2 非传统行为活动
由于使用人群的兴趣和对闲暇生活的追求不同,像遛狗、骑脚踏车、滑旱冰以及用遥控器操控玩具车等非传统行为活动也出现在公园里。说这些活动具有非传统性,是因为这些活动在公园里并不常见,一是不为大多数人接受,二是设计者忽略了这方面人群的需求,缺乏对此类活动产生条件的创造和满足。
1.3 不良行为活动
公园里出现的不良行为活动中破坏公物行为表现尤为明显,主要有:改变用途(如横穿草地踩踏出一条新路、把树枝当单杠);毁坏东西(打碎玻璃或照明灯罩);拆卸、偷盗;丑化形象(乱扔垃圾、乱涂乱画)等。
2 以人的行为活动为依据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
公园为使用者提供行为活动的条件并影响其行为,公园绿地环境也凶为使用者及其行为活动的存在而富有生机与活力。设计应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组织各种为人所用、为人所体验的空间。通过对城市公园中人的行为活动类型及特点的分析,归纳出指导公园景观设计实践的导则。
2.1 符合自然生态环境要求,增加城市环境吸引力
自然生态环境条件是难得的景观特色资源和生态要素,在进行公园环境设计时应珍惜并加以利用。遵循自然生态规律与人居环境发展规律,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提高人类居住、工作、休闲、交流、健身、娱乐、美学及科学文化等方面的生活质量 。公园应符合城市自然生态环境要求,园内绿化覆盖率和人均绿地面积需达到一定指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自然景观的多样性。通过植物造景及建立乔木、灌木、草皮、地被植物有机结合的多层次植物群落维持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形成高低错落、层次丰富、富有特色的景观,并充分发挥植物的生态效益。
2.2 遵循人的行为轨迹,体现以人为本的特色思想
这是公园景观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因为公园容纳了人类各式各样的行为活动,与人的关系最为密切。在公园景观设计中,以人为本即以人的行为需求和行为特征为依据和根本。具体来说是指在环境心理学和环境行为学原理的指导下,一切以人的活动需求、景观需求和空间需求为根本出发点。人的内心深处藏有本能的对户外事物的渴望,我们希望亲近它们、观察它们、接触它们,这就需要和F1然保持紧密的联系。
使用者对公园环境的需求是多层面、多方位的,但总的来讲,他们希望在活动过程中获得亲切、舒适、轻松、愉悦、安全、自由、有活力、有意味的心理感受。设计应以人为环境的主体,创造符合使用者活动需求和感受的空间,景观要素的取舍安排以满足人的生理、心理需要为前提,合理组织人们对聚散、行走、停留等不同空问的不同需求。
2.3 需求引导功能,功能决定形式
城市公园的根本作用就是为游人提供各种户外闲暇活动场地,使城市居民有一个调节、放松身心的去处。公园使用对象的扩大化和人的行为活动的多样化将导致公园功能的复合化,使用者的需求引导公园功能,使之衍生并逐步完善。在空间中,人们有时希望有能与别人交谈的场所,有时又希望与人群保持一定距离,有相对僻静的小空间。冈此设计应提供相对丰富、有一定自由选择范围的环境。
设施完善即设施齐全且具有美感,舒适且富有诗意。经调查,大众对公园基础设施的需求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休憩设施、遮蔽设施、饮水处和厕所,其中休憩设施的功能完善应放在首位。完善的公园设施不但能够满足使用者的需求,而且让他们在特定空间中体验审美趣味,这关系到物质环境给人的空间感受。
2.4 进行社会化管理
公同作为美化城市环境,为游人提供游园、科普、健身的多功能场所,应在抓好自身管理的同时,逐步开拓社会化管理模式,让市民参与到公园建设、维护中来。首先,应提高自身服务质量,从公园的养护、管理着手,不断丰富公园功能,让广大市民在感观方面得到享受,功能方面感到齐全、实用。其次,通过科普宣传、知识讲座、公益广告等宣传教育手段来提高公众文明素质,促使他们自觉爱护周围环境。再次,举办一些全民参与性活动,如在园内搞义务植树或开展市民认养、认建绿地活动,提高他们对园林绿化工作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3 结语
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外部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科学、合理的设计将极大提高城市外部空间的质量。如何准确预知人的行为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同区域、不同文化、不同气候条件下生活的人们日常行为往往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对人的行为与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研究是一项漫长的、需要持之以恒的工作,而这又是做好公园设计所必需的。
篇2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乡规划;差异化发展;存量规划;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一、城乡规划的转型背景
人才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在于处理好城乡二元结构、区域二元结构和城市内部二元结构,新型城镇化战略基于促进城镇化方式的全面和根本转型而提出和实施,相当于开辟了一条新的城镇化发展道路,这条发展道路以促进生态文明、增强城乡之间的优势互补、以人为本、优化环境、节约资源为主要宗旨。
具体来说,在指导思想上,要实现从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的转变,着力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挥人在城市化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在动力机制上,要实现从重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商业经济为主向重视城市经济为主的转变,保持工业经济和商业经济,即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协调与均衡发展;在发展重点上,要实现从重视规模扩张向重视功能、作用扩张的转变,不可偏重于城市规模的扩大,要把心思更多地放在城市的职能和质量上,发挥其在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提升城市居民水平、与农村优势互补的巨大作用;在空间形态上,要实现只把大城市作为中心城市向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转变,大力促进城市群的出现;在城乡关系上,要实现只重视城镇发展而忽视乡村发展向城乡互相带动、共同发展的转变努力促进城乡一体化格局的形成;在制度创新上,要从自下而上的探索向顶层设计和基础创新相结合的政策保障方向转变。
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的转型面临的挑战
(一)规划的目标理念向以人为本转变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要求城乡规划回归到人的本位,以提供美好健康的生活环境为根本目标。规划师需重新审视自己的社会责任,在工作中更加强调对社会问题的研究与分析,从注重人口规模转向注重人口结构分析和人的需求研究,从片面关注城市居民转向全面关注城市居民、进城务工人员、农村居民及留守人口的社会需求,并以人的视角进行规划和设计。这不仅仅是规划目标理念的转变,还会涉及到空间话语体系的变革。
(二)规划的价值观向社会、经济、文化及生态多元价值观转变
在经历了空间超常规的快速发展之后,如今先发地区的城市空间框架基本拉开,而环境、社会、文化及特色等方面的问题开始凸显,传统专注于空间增长的宏观结构规划已不能解决新时期的城市问题。以经济增长为基本导向的依赖路径要逐渐向统筹经济、社会及环境均衡的科学发展路径转变。城乡规划必须适应城市发展模式的价值观转换。
(三)规划的主导范式向存量规划转变
在国家宏观调控和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背景下,城市发展道路急需由粗放
式、资源高消耗式增长向内涵式、资源集约式发展转型,控制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与提升品质是未来城市空间发展的主要方式。城乡规划的空间要素从增量土地向存量土地转变,增量和存量规划并重成为未来一个时期城乡规划工作的必然选择。
(四)规划的工作方法向精细化规划研究转变
面对日渐成熟的建成环境和复杂的城市问题,规划的工作方法需要从粗线条式规划向精细化规划研究转变。通过对存量土地的梳理和再利用,对历史、文化价值的重新认识和挖掘,对社会问题的研究和分析,以及对优势资源要素的判断
和整合,达到城市功能提升、品质改善、特色重塑和多元包容的目的。
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规划转型的措施
(一)促进城乡协调差异化发展
1、低环境冲击发展,构筑安全友好的城乡生态文明关系
首先,要构筑安全友好的生态基底,强调区域层面的生态协调和生态管治。在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中明确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敏感区、水资源地及基础设施廊道等限制和禁止建设区域。在次区域规划中 (如城市群规划、都市区规划 )将省域层面的空间管制要求进行细化、落实,突破行政区划和部门职能的限制,按照监管型、调控型、协调型和指引型四种不同类型,分类落实空间管制内容、方式和部门,制定统一、可实施的规划管治措施,确保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构筑区域整体低环境冲击发展模式。一方面加强区域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将人类文明融入生态文明中,强调对生态空间的关注和友好利用。以绿道为例,通过绿道对生态空间的串联和对环境、游憩、文化与经济多元功能的承载,建立生态空间和人居空间的联系纽带,将人的休闲活动引入生态空间,让公众关注生态空间的保护,且赋予其更多的意义。
2、以县域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单元
县域层面的规划需要协调好以下五种关系:
①协调好城乡规划 (坐标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目标 )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指标 )的关系。
②摸清城乡资源本底,开展完整的城乡空间资源评价,并形成县域空间资源管理体系,严格落实“六线”空间管制,保护好基本农田、水资源、生态林地、自然保护区及历史文化遗产等。
③统筹县域三次产业空间布局,优先确定粮食主产区、经济作物生产区和农业养殖区等第一产业的空间布局,合理确定工业园区、物流园区、旅游区的选址和规模,促进产业有序集聚。
④建立由“中心城市―中心镇 (县域副中心 )― 一般镇 (城镇组团 )―中心村 (农村新社区 )―基层村”构成的完整城乡居民点体系,并以此作为城乡人口分布和设施安排的依据,打破传统“就城镇论城镇、就乡村论乡村”的封闭型二元规划体系。
⑤为推进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事业提供保障。一方面在城镇的各类设施标准、容量与布局规划上充分考虑服务乡村的要求,体现“以城带乡、城乡共享”的理念;另一方面明确道路交通、给水排水、电力电信及社会服务等设施向乡村延伸的方向,为实现“自来水下乡、垃圾进城、公交到村”的城乡设施一体化提供规划保障。
(二)应对城市发展阶段变化,探索存量规划模式
目前总体规划面临的是量大面广且日益成熟的城市建成区,规划主导范式开始从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转变。在国内一些大、中城市开展的总体规划修改实践中,已经普遍遇到上述问题。其基本的应对思路是,在有限的空间框架里,通过中观结构的优化和空间秩序的梳理,以及优势战略资源的整合、重组,达到功能、品质和效率提升的目的。因此,在当前阶段,总体规划的核心要素有待从适建土地空间向优势战略资源转变,总体规划的空间视角也有待从分立向统筹、从宏观结构向中观秩序转变。
(三)探索以人为本的城市设计和低碳生态社区规划
1、以人为本的城市设计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面临空间话语体系的转变,也就是要从人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来认识和规划城市,以人们易于接受和理解的方式来表达规划构思。而这正是城市设计的优势所在。国内的城市设计需要从过去的重形态、轻功能,重蓝图、轻实施,以及重设计、轻研究向基于人的需求和行为模式的功能安排与设计转变。
新时期城市设计的编制理念包括:①人性化―以人为本,基于人的需求进行设计;②特色化―注重对特色资源的挖掘利用;③现代化―包括设计理念现代化、管理手段现代化和设施现代化。城市设计的编制重点包括关注实质功能、关注细节品质、关注文化特色及关注城乡整体空间环境的构筑。
2、低碳生态社区规划
低碳生态社区是在“低碳经济”“低碳社会”“低碳城市”等概念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指通过碳排放量来衡量城市社区的生态状况,通过一系列减碳、固碳的建设及技术手段,达到减少碳排放的目的,与生态社区相比较,是一种可以相对量化的城市社区发展标准。通过用地、能源、交通、绿化、建筑与管理等综合手段,最高效、最少量地使用资源和能源,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国外低碳生态的典型案例有英国的贝丁顿社区、德国的弗赖堡瓦邦社区等。我国低碳生态社区规划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预计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该类型规划将日益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许复新.论新型城镇化对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战略意义[J]. 中国发展. 2013(04)
篇3
城市设计课程教学的教学目的是通过理论教学、设计实践(校内)、生产实习(校外)等的各个教学环节相结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传统的城市设计课程教学通常采用的是先理论教学,再制定设计任务书,然后进行方案设计指导,后形成城市设计成果的教学方式。通常这种教学方式到最后的结果是老师们往往自然而然的倾向于注重成果的表达,这在成果评定过程中尤为如此;而整个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设计理念的引导及思路的形成却被忽视,最后由于评分标准的不完善,变成了设计成果图面表达效果的比拼,导致城市设计的学习“重成果包装、轻成果内容”。事实上,当前的城市设计教学应告诉学生紧跟新型城镇化的时代步伐,真正理解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及发展模式,变传统“量”的城镇化到当前“质”的城镇化,城市设计教育也应注重教学过程中思维和理念的培养,而不单单是设计的成果表达。可以说设计过程中设计者角色和价值观的培养比结果更为重要。总的来说,传统的城市设计教学结果是设计成果的大同小异,这也显示出教与学的笼统和肤浅,更为重要的是体现城市设计课程的封闭性,对相关学科的知识引入相当薄弱。在国家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今天,我们不禁要思考:我们当前需要的是怎样的城市设计人才,以应对这个行业的人才需求,作为教育工作者,针对不同层面城市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在教学中引领学生一起思考,到底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内容[3]。
2城市设计教学改革的思路
2.1理论学习与设计实践并举
理论学习在于帮助学生了解前沿的设计思想和理念,培养其对学科新兴动态的敏锐嗅觉;设计实践在于帮助其更好地理解与运用理论知识;注重理论学习与设计实践的相互促进,要求学生除要具备相关理论知识功底和正确的价值观外,还更需要学生在“做设计”的过程中来提升,实现老师教学与学生实践的灵活贯穿,通过实践反馈的过程来加深理论学习,进而提高设计能力和理论知识水平[2]。
2.2综合能力培养为导向
城市设计课程设计的教学导向在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这其中的综合能力培养具体包括:设计理论分析能力、实践设计能力、设计创意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五种能力的培养;在城市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中,每一个教学阶段都必须有明确的授课计划,辅之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重点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设计实践能力和创意能力,而其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贯彻在设计课程始终的[2]。
2.3教学互动改革为重点
强调教学互动,改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为互动式,这其中的引导和鼓励非常重要,目的在于培养其积极主动去学习、分析比较的兴趣,具体教学技巧上,可以通过分组讨论、模拟答辩、方案互评等多种教学模式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在这个过程中,注重收集不同类型的学生设计及实际工程项目等,让学生进行多方案讨论对比。而在讲授理论课时,注重教会学生一个观点:设计没有标准答案,也没有对与错之分;要注重做一个成功的设计,就应该尽力协调各方的利益,实现共赢。
3城市设计教学内容优化研究
3.1“价值观与角色”的再定位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市设计教学,首先应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关注公众利益,维护弱势群体,节约长效资源是城市设计的出发点及落脚点。而现阶段,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市场经济活动日益频繁,使得许多城市的开发建设都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作为设计原则,城市设计作为城市开发建设活动中的重要指导手段,在市场经济背景下,设计师们也难免不“随波逐流”,因此在城市设计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培养良好的职业操守在现阶段显得更为重要[4]。同时,应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角色”的重新定位,这其中“角色”的第一个理解就是设计对象,设计过程中常以“以人为本”作为主要的设计原则,应该让学生明白:“以人为本”并不是仅仅只考虑“人”本身,而应是把“人”置于与人类休戚相关的自然生态系统中;亦或是,“以人为本”的根本就是要为人类创造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对于“角色”的第二个理解就是设计师本人的角色定位,对于这个的理解就是:个人与团队的协调关系。教学过程中也应让学生了解,在以后的社会实践中,一个城市设计项目,往往不是一个或几个设计师能做好的,而是由多个部门、多个专业的人员组成多元设计团队,其中不仅涉及到包括设计师、城市管理部门等城市建设相关专业人员,还可能涉及到经济、社会、文化、法律等各方面的专业人员。在这个团队协作过程中,多个专业成员都应参与其中,树立对城市设计任务的“协作关系”,充分发挥各专业优势,集各方智慧,协同设计并共同推进项目实施[5]。
3.2“空间与时间”的再认识
城市设计的核心内容是创造优美的城市人居环境空间,而在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城市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其终极目标是在可持续发展前提下实现居民对高品质生活环境的追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注重对“空间”的理解,其核心涵义就是协调好城市形体环境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创造一系列动态空间及静态空间,并以人们在其中的行为和感受作为空间定义的标准。城市的发展历程表明,城市形态永远是动态变化的过程,而不是终极状态。因此,积极应对并处理好城市发展过程中不断变化的城市问题是城市设计工作的特点。因此,教学以及设计实践指导过程中应让学生明白,城市设计的重点不是终极蓝图的描绘,或是脑海定未来场景的遐想,而是预测并揭示这些终极蓝图的影响要素和作用机理,并在设计成果中建立一个可优化可调整的作用体系,给将来实施者和使用对象以弹性发展的余地。
3.3“观念与技能”的再培养
新的时代背景对学生的“观念与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设计过程中应培养学生建立全局观和整体观,协调好设计地块与周边乃至更大范围区域的关系;培养学生“小中见大”的能力,从事物的局部了解其整体与全貌,包括城市设计中对不同尺度序列空间的把控和协调,做到空间起承转合、合理并流畅。培养学生学会洞察人与场所之间关系的能力,同时发掘场所中人的活动和设施之间关系;并培养其学会调动自身的情感,站在业主的角度,去重视使用者的感受[6]。“技能”的再培养核心在于学生的设计创意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设计意识和视觉分析理论、调查分析、观察阅读、设计表达能力、图示交流能力等方面。同时,应培养学生与多样人群进行交流和交往并能通过分析总结提炼出“设计语言”的技能,作为城市设计师,最重要的是要尽量多地去与委托人、使用者、反对者和决策者交换意见。
4结语
篇4
科学发展观对城市建设工作有着直接的、具体的、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近年来,我市建设事业发展势头强劲,城市道路、供水、供电、通信、园林绿化、环境卫生、公交、燃气各项基础设施及公益性设施建设取得了飞速发展,城镇居住环境普遍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但是,与周边城市相比仍有相当一段距离。面对现实,要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一个面向未来、奔向小康、宜居、宜业的新沙河,作为建设部门最根本的就是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审时度势,精心谋划,以科学规划为龙头,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环境保护为突破口,以规范管理为手段,全力推动沙河市全面发展。
一、坚持规划先行,有序调控和引导城镇空间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从来都是城市规划的根本原则,可持续发展是城市规划的目的所在,以人为本更是城市规划的基本要求,可以说,科学发展观早已融合、渗透到城市规划理念之中。因此,我们一切建设工作均坚持规划先行原则,运用科学发展观,创新思路,与时俱进。以特色为灵魂,努力提高规划质量,充分凸现规划对城镇和村庄建设指导的科学性、前瞻性、适用性和效益性。
首先,坚持城镇总体规划要以综合竞争力、产业发展和居住环境为重点,处理好城市与区域、局部和整体、近期和远期、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城市发展和耕地保护的关系。
其次是高标准搞好城市设计和详细规划设计,增强规划决策的科学性。科学的发展观要求城市设计和规划设计要根据城市的自然特征、历史特点、文化特质,坚持建筑美与自然美相结合,使建筑物和城市广场、道路、园林、雕塑及其他自然景观有机结合起来。为确保规划设计的先进性和科学性,我们应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一方面组织有关人员参观国内外先进城市,了解现代城市建设发展趋势,借鉴先进经验;另一方面邀请国内规划设计界的知名专家、教授,为我市城市建设出谋划策,切实提高我市城市设计水平。
二、坚持与时俱进,创新规划思路,推进沙河城市建设
首先以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拉开中心城区框架,努力推进主城区北进、西连、东拓、南建,为城市发展提供广阔的自然空间。
其次,优化城市用地布局。详细划分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建设用地和不可建设用地的范围、界线(红线、绿线、紫线、蓝线)及改造、开发强度,并制定永久不可建设用地的控制、保护措施。坚持内涵挖掘与外延拓展结合,向外随着新市委大楼的落成,规划建设新的城市行政服务中心,城市内部通过市场手段盘活晨光里、矿建、二十冶生活区,为城市再发展提供空间支持。
再次,加快社会公共设施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继续完善城市干道网工程,完善道路交通网络,开辟绕城道路,疏散过境及货运交通。开辟城市内部自行车通道、步行通道,使城市内部交通的可达性落实在城市内部街区。城市排水设施尽可能逐步实行雨污分流制,尽可能保留池、塘、沟、渠等自然水体,开辟低洼地为水产养殖区或城市景观区,提高雨水的蓄水能力。建设雨水管道,使降落在城市的雨水能就近注入自然水体,推广实行可渗透性道路铺装,降低径流系数,节省汛期的电力排放运行费用。统筹规划安排文化、教育、体育、医疗卫生城市大型社会公共设施建设用地。
篇5
关键词:城市设计、人体视角、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城市道路线性空间是一个最易识别、最易记忆的场所,它不仅仅承载着城市交通的功能,也是一张体现城市形象的名片。但是随着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往那种界面连续、空间尺度宜人的街道空间渐渐消失了,反之出现了交通拥挤蔓延、街道空间活力衰退等一系列问题。因此,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和重视城市道路线性空间的规划设计,这对于提升整个城市的形象、凸显城市的风貌有着重要的意义。
2、基于人体视角的城市设计探讨
建宁路是南京重要的城市主干道,东侧为中央门汽车站,并临近南京火车站,是南京老城的主要北入口门户,南侧靠近护城河及明城墙风光带,西侧接近阅江楼风景区,环境区位优越。本次规划范围为建宁路东至中央门节点,西至仪凤门段,总长度约3560m,城市设计研究面积约220ha。
本次建宁路(两侧)城市设计突破了惯用的鸟瞰视角分析方法,注重以人为本,探寻一种结合“人视、车视”角度的动态设计理念,对道路线性空间的城市设计进行了新的探索。
2.1 动态视线分析控制城市制高点和开放空间
道路除具有识别性和连续性之外,还具有方向性[1]。通过沿道路方向上的建筑物和城市环境的变化,构成了人们对城市基本形象的感知。因此,道路方向上的视线焦点处显得特别重要。由于建宁路本身线形相对蜿蜒曲折,因此必须首先对道路不同方向上的视觉感受变化进行分析,重点对道路转折处的视线焦点进行重点控制,加强引导,新建地区的建筑高度与周边建筑可进行区分,以形成局部标志性景观。通过模型模拟视线分析发现,建宁路沿线需重点控制引导的视线焦点有6处(图1)。其中第1处为中央门节点(图2),也是游客从龙蟠路进入南京主城的重要门户,可结合规划的地铁九号线站点形成城市标志节点形象;同时规划考虑建设绿地广场,保证明城墙遗址的开敞性,与东侧神策门公园和西侧滨水绿地相联系,构筑完善的城市绿地网络。第2处(图3)和第3处(图4)为建宁路至东往西方向的视线焦点,也是规划中的地铁九号线和地铁七号线的换乘站点,此处规划结合地铁站点进行高强度开发,并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建设城市综合金融办公综合体,形成钟阜路综合商务中心。第4处民生街节点(图5)和第5处金川河节点(图6)为建宁路至西往东方向的视线焦点,前者结合“铁领商务、创意金川”研发区的打造,规划建设100m的高层建筑,与周边建筑高度进行区分,形成钟阜路商务研发区西侧的地标节点,体现现代科技创新气息,后者结合城中村改造契机,规划建设街道级服务中心,完善周边生活配套。第6处为大桥南路至北往南方向的视线焦点(图7),规划整合四平路广场周边用地,将明城大厦西侧地块整体改造,建设地标建筑,与大桥饭店二期形成长江大桥南入主城的门户形象。
2.2 动态界面分析控制沿街建筑界面和建筑退线
沿街界面是道路两侧第一层面建筑立面及沿街街道空间所组成的竖向界面。人体工程学中认为人头部的水平转动角度左右均不宜超过45°,水平有效视野为左右35°之内,最佳视野为左右15°之内;人头部的垂直转动角度上、下均不宜超过30°。由此可以发现,基于人体视角观察道路沿街界面其实是有一个视线的高度区间,行人对道路以及整个城市的直接感知几乎来自于这个高度区间内的街道形象。由于建宁路线形曲折,现状道路红线宽窄不一,沿街建筑新建与保留夹杂,且现状建筑退线并不一致。因此,为形成特色的城市界面,构筑统一整体的城市形象,对沿街界面的控制不能延续机械的统一退线,必须动态加以处理,可采用多元融合方式进行协调。
2.2.1区段整合、整体统一
结合建宁路现状和上位规划引导,建议建宁路沿街界面分为民生街以东和民生街以西两个区段进行整合控制,保证沿街界面的整体统一效果。其中民生街以东区段用地改造潜力较大,且周边以商业和办公界面为主,考虑人流量相对较大,需有宽阔舒适的沿线开放空间和局部较大的集散广场,因此规划对沿街建筑界面退后道路红线20m左右,从而形成连续宽敞的线状开放空间。通过布置绿化、小品等街道设施,吸引更多的行人逗留。民生街以西区段基本保留现状,周边以住宅及其他混合界面为主,人流量相对不足,沿线街道空间相对狭窄。因此规划在满足基本的步行需求外,在局部待改造区域加以拓宽,形成节点开放空间,保证街道活动的丰富。同时鼓励沿街新建高层建筑直接落地,加大建筑退后距离,形成活力街道空间。
2.2.2新老协调、软硬融合
现状保留建筑本身界面并不整齐,前后错动较多,规划建议新建建筑后退距离需要与两侧现状建筑相协调,局部难以协调的区域,建议采用树阵等软质界面融合的方式加以调节。尤其是铁院路以东、建宁路以南区域较为复杂,地块内现状高层建筑米兰假日酒店、中国熊猫集团本身前后退线并不一致且难以拆除,在建的沿街建筑金盛百货和中央金地本身并不与道路红线平行,因此,该区域沿街界面的协调统一难度系数相对较大。本次规划从行人、机动车视线角度出发,建议周边界面采用软硬融合的处理方式,这样整排连续的枝叶繁茂的行道树保证了沿街界面的连续统一。
2.3 视觉感应原理控制沿街建筑高度和绿化视廊
按照视觉感应原理,街道的宽度D与沿街建筑高度H之间的比例直接关乎到整个街道线性空间的开放程度。当高宽比介于1:1至1:1.25之间,这样能为人的视觉景观提供和谐的完整城市空间感[4]。因此有必要对建宁路沿线新建建筑加以控制,从而保证街道空间的舒适宜人。
规划建宁路道路红线宽度在50-70m之间,其中东段因用地改造潜力大,可拓宽至70m,西段受现状影响,拓宽余地有限,相对较窄。规划过程中发现,节点6中120m高层地标建筑,由于受建宁路南侧现状24层商住楼的影响,不得不在原建筑退线基础上再向北退后40m,只有这样,才能满足适宜的街道高宽比要求(图8)。
绿化视廊是通过视线的引导将道路与周边景观资源进行沟通和联系,通过廊道的景观渗透从而丰富沿街界面的整体形象,增加街道空间的趣味性,同时也可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谊与互动,这也是街道作为一种社会公共活动空间的体现。为了充分利用现状护城河、金川河等水系资源优势,本次规划在建宁路上控制多条南北向视线通廊和绿化节点,从而形成水路交融的绿化系统网络。尤其是金川河以东属于重点控制区域,除原来南北向的道路通道视廊外,规划控制形成多条建宁路至南侧护城河间的绿化通道,这样既提高明城墙遗址和护城河滨水绿带的开敞性,又能使街道变得富有生气和活力,从而增加建宁路本身的魅力。
4、结语
街道作为城市的骨架,是展示城市自身形象的一面橱窗。而目前的城市设计往往片面的追求平面和鸟瞰效果的美观,往往忽视了城市活动的主体——人,人与城市的和谐才是城市设计成功的精髓和关键。因此,应更多地从人体视角去品味街道,考虑人的视线感应和心理需求,从而正确地分析把握城市制高点、开敞空间、街道界面等要素。
[参考文献]
[1][美]凯文·林奇著,方益萍,何晓军译.城市意象[M].华夏出版社,2001.
[2]芦原义信著,尹培桐译.街道的美学[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
篇6
关键词:智慧城市;以人为本;城市建设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面对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原本短缺的资源和脆弱的环境在中国人口的迅猛增长、经济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需求不断提高,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加上城市建设的逐渐发展,城市污染也迅速愈发严重。片面的追求经济发展已经导致了城市中的生活区环境严重恶化,使城市的规划和发展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我们要如何对城市规划才能使其沿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1.城市规划重视人的生活和发展
城市规划的人本主义传统 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田园城市城市规划基于建筑学,一直以来都被广泛地当作一门技术学科来看待,但现代城市规划是为了应对工业革命以来城市所面临的新的问题,以改善市居民的生活居住环境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智慧城市的概念开始兴起并流行开来,2008年11月,在纽约召开的外国关系理事会上,IBM提出了“智慧的地球” 这一理念,进而引发了智慧城市建设的热潮。对于智慧城市的构建,对于现在21世纪的智慧城市而言,需要能够充分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来感知、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整个城市的各项社会政治经济活动的需求做出智能的响应,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更加美好。
一座好的城市成为人类理想中的宜居家园,完成人类的共同理想。水清天蓝的生态环境、舒适美好的居住环境、通畅安全的交通、低量的能耗和低碳排放、清洁安全的水和食品、便捷的医疗服务、无处不在的网络连接,这就是我们所期望的满意生活,这也是城市管理者的目标。城市作为众多人们居住的地方以及人们从事各项社会政治经济活动的中心,人是城市之根本,没有人,也就无从说是一个城市。因此在建设城市以及在城市的规划和管理应当重视城市中人的日常生活和对未来发展的各种需求,满足人的安全、医疗和教育等最基本的需求。
由于在城市早期建设和管理中缺失了对人生活和发展的重视,使得城市仅仅发挥出了其作为社会政治经济活动的场所的作用,忽略了人的需求对社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城市的发展也伴随着很多问题的出现、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交通拥堵、医疗和教育等公共资源短缺,这些问题困扰着人们的生活和发展,对于城市的管理者和建设者来说,这是一个极其困扰的问题和一个新的挑战。这些在城市发展中所存在并在不断恶化的问题,给城市的未来发展、社会政治经济活动的进行产生巨大的阻碍,对人们的健康产生巨大的不利影响。城市的主体是人,城市的存在、发展更离不开人,人是城市建设的归宿。对于解决现阶段的城市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和困扰,建设者需要能够坚持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高度重视满足人们对生产生活的需求,为人们打造出一个怡人的生活环境。
2.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以及市场的作用
任何城市规划制度都是与一定国家和该城市的社会经济状况相关,因此,其发展并不是一致的,也是不尽平衡的。城市规划直接在社会,经济,政治体制运作所许可的范围内生存,发展和发挥作用,因此,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对城市规划起决定性作用,而这些都是建立在与人为本的基础上。城市规划不是一种纯建筑学的形式主义设计,在规划理念上认识到了城市中最广大民众的利益是城市规划的基础。对于从事城市规划的工作者,要以人为出发点的价值核心是衡量一切建设工作成功的关键所在,并要求以人和人们需求来评估功能分区的划分与布置,充分体现出鲜明的人本主义理念。城市规划中的“以人为本”,是以城市中全体市民的根本利益为本.科学全面的认识以人为本的内涵,要做到把以人为本为建设的理念。
怎样才能把我们的城市建设得更好?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政府层面应该更加关注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和战略,建设一个舒适的城市,从哪些方面体现,达到哪些指标都应该去做一些具体的梳理,一个城市是否具备条件迈向“智慧城市”,关键在于是否具有前瞻性、是否对通过信息化促进城市转型发展有明确的思路。
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宏观战略和规划上的作用以外,还更要重视发挥市场在微观建设的作用。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人的生活发展和工作发展的需求,通过市场了解和满足人的生活和工作发展需求的最有效的途径,也是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力量。市场的发展都是为进一步更好地满足人的生活和工作发展需求,食品的不断丰富,交通运输工具不断便捷,智能系统的不断完善,教育培训机构不断增多,网络的全球化,都是市场在不断满足人的需求,同时也是人的需求在催动着市场的发展。
市场的发展离不开人,人的欲望和需求对市场有着巨大的影响,对那些无法很好满足或者是无法满足人的需求的企业,将其逐渐淘汰出市场中。在建设智慧城市中,坚持以人为本就像一只无形的手对市场的进行一次优化和资源的重新优化配置,从而使得市场能够在智慧的城市中得到更好的发展,更好满足人的各种发展需求,但这也离不开政府的引导。相对于政府调控,市场调控则是更多从微观方面推动城市的发展,努力通过市场中各类参与者的力量从微观的方面和政府的调控结合构建起一个以人为本的理想城市。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所起到的作用很重要,自动高效地优化各类资源配置,是建智慧城市重要的力量,在建设智慧城市中,二者结合能够真正高效落实政府的统一规划。
3.以人为本和城市建设
在政府和市场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上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同时在建设中需要相互协调,讲究步骤化推动,是个循环渐进的过程,不能一口气建设成智慧城市。在城市规划建设中,除了必要的政府的行政协调外,以人为本理念应该作为协调的核心。在对智慧城市的建设中,有时政府的行政协调并不能很好的把握住建设的关键,无法高效地对各项步骤协调,而以人为本的理念则可以高效地对各项建设进行协调。更好了解知道城市居民对各方面的需求,以及各项需求之间的急缓,这样才可以很好的保证整个智慧城市的建设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
以人为本是城市规划核心,同时也是城市建设的指导理论,而城市规划则为充分发挥和体现这一理念提供了平台。智慧城市和以人为本理念都是坚持满足人的各项生活需求和发展,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营造更美好的环境基础。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这一理念是能够成功建设的重要思想保证和理论基础。智慧城市离我们并不远,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我们一定能实现这一目标。
4.结语
以人为本理念的核心作用还体现在随时纠正政府的行政协调的错误,减少了很多不利影响。不能很好地把握住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或者是建设中的协调,行政协调容易受到执行者以及一些外来因素的干扰甚至是扭曲,将会对整个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造成巨大的不利影响。以人为本理念则能很好的对行政协调中出现的一些错误进行纠正,同时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做决策和执行的过程中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确保智慧城市的建设能够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贝利著,顾朝林等译《比较城市化——20世纪的不同道路》
[2]创新2.0视野下的智慧城市,联合国公共管理网络,2012-08
篇7
关键词:新区规划;发展;设计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regional history cultural heritage and protection, urban public space mold, the ecological plann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o build on urban characteristics, upgrade the city grade modern city planning design key points of the new city were thought and exploration, and combined with the project example explains in detail and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Keywords: new city planning; Development;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城市的发展,原来很多属于城市边缘地带或者郊区都面临着重新规划、开发建设的问题。城市新区的规划不是推倒重建,而是如何利用原有城镇基础进行合理改造、统一规划,如何保持与本城市风格的融合、文化传,挖出本城市的风貌特色,以及做好生态规划和实现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都是城市规划建设者不断思索探讨的课题。
1 新区规划与城市设计的区别
新区规划与城市设计研究的对象都为城市,但两者又有一定的区别(图1)。城市规划理论从一开始就分化出综合规划和形体规划两种途径,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实践和发展,分别演化成了现代城市规划和现代城市设计两门学科。以霍华德、盖迪斯、克里斯泰勒为首的综合规划派,是前者的代表。而以柯布西耶、沙里宁为首的形体规划派,他们对城市的兴趣在于人造形式方面,而不是抽象组织。他们则是现代城市设计的的先驱。
图1 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研究对象比较
城市规划的主要任务是依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合理配置城市各类用地和空间资源,综合部署城市各项建设,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现代城市设计实质上就是在城市空间形态建设方面减少直至消除技术发展、人类实际需要、人类生理适应能力之间出现的不协调现象的调节途径,它以提高和改善城市空间环境质量为目标。城市规划是指导城市合理发展、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和手段。依据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一般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城市新区一般是在城市总体规划中依据各城市的发展实际和布局特点提出的符合城市长远发展目标的新建设地区。新区规划是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完成的指导薪区各项建设的详细规划。新区规划和城市设计区别主要在于:新区规划偏重对客观事物的理性认识,对城市的经济、社会方面都会有所涉及,追求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城市的发展要考虑整个地域的经济结构,然后平等地处理居住、工作和憩息等功能的相互关系;按它们的需要和逻辑来制定开发方案;并以市民每天作息的规律来协调他们居住、工作和憩息的地点。城市设计则相对感性,更多关心形式与美学的问题,偏重于关注视觉方面的物质形态。同时,现代城市设计已从关注传统美学问题逐渐转变为关注满足人类基本需要的环境构成场所要素的问题,控制城市发展中的形态问题尤其是环境特征问题,成为现代城市设计的主要价值取向。所以,新区规划倾向于理性,而城市设计倾向于感性,城市设计是介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间的领域。
2 城市新区规划中引入整体城市设计的目的
新区规划中引入整体城市设计的目的可用12个字概括:城市意象•地域特色•自然生态。
2.1 城市意象――城市新区形象塑造
规划设计首先要“辩方正位”,用现代语言就是要分析周围的关系,摆正应处的位置,这就是把城市及其各部分必须当作整体来看待的朴素的整体思想,也即表明中国自古就有的整体观念,城市新区形象塑造也必须树立整体的观念,这样才能塑造出整体性很强的城市,也即是“自上而下”的城市设计方法的合理利用。
城市新区开发类型的定位是新区形象根本的制约因素。不同的新区功能、开发强度、开发标准将会形成不同的形象。从新区的主要功能来看,可将城市新区分为住宅区、金融贸易区、工业区、高新技术区、旅游度假区、综合开发区等几类,每一类新区对应着不同的形象。生态环境与高效的城市服务相结合的新理念、新形态的现代化城市,满足未来信息社会对城市空间载体的各种需求,城市建设与经济建设、环境协调有序发展,环境优美,设施现代化,服务高水平,人员高素质,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的园林式、生态型,集行政办公、文化科研、高新科技产业和居住于一体的城市新区,将之贯穿于各个片段中,新区的形象就变得清晰明了。
2.2 地域特色――城市新区地域特色营造
地方特色,狭义地说就是一个地方的场所感地方特色就是使人能区别地方与地方的差异,能唤起对一个地方的记忆,这个地方可以是生动的、独特的,至少是有特别之处,有自己特点的。地方特色有非常明显的、平凡的和实用的功能。研究城市特色就要研究影响城市特色的主要因素――地域,中国古代建筑就地取材,使得它们明显地折射出地域文化差异,就算是刻意的模仿,也未必能消除这种差异。例如乾隆集锦江南园林于承德与北京,我们看到的小金山、烟雨楼、文津阁等与南国有格局上的相通却依然是北国风格。其尺度、比例、建筑与山石用材以及色彩、装饰何曾相同。这样通过研究古代建筑中的地域特色可以为今日城市特色所借鉴,避免城市面貌雷同。在商业步行街的整体形象设计中,就遵循发掘地域特色的城市设计原则:
(1)商业街在城市意义上作为城市核心区的公共空间,承载着城市地方文化精神与现展需求。商业建筑同时也是商品的舞台,具有戏剧性的一面,恰当融人不同风格元素,亦是现代商业建筑的自身表现需求。
(2)在步行街的建筑形象上,充分利用地方特色的建筑空间、建筑材料、色彩及符号,将传统文化的神韵以富有表现力的现代建筑手法演绎出来。
(3)立面采用现代的材料、现代的手法,青灰、白、深灰线脚及驼黄色墙体等,构建具有地方色彩的现代中国建筑风格。
(4)提取建筑的亭、廊、山花、马头墙、披檐、景墙、骑楼等符号,进行现代抽象处理强调细节设计,通过现代材料与构造表达建筑效果,构件分割简练轻巧,创造出清新典雅的建筑形象,提炼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形象。
2.3 自然生态――创造宜人的生活环境
城市新区由于规划区内生态系统多样,地形地貌条件复杂,所以在发展中保持建设开发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平衡,形成自然运行过程良好的生态新区,是城市设计的首要目标。绿化网络系统不同于生态绿地的最大特点是它更加亲近城市的日常生活,它的尺度、规模都较小。某地区除了拥有较大的山体、水域之外,还分布有大量相对较小的独立山包、水塘、坡地以及较好的植被等地形、地貌,绿化网络系统正是利用这些地形地貌而形成的,它不仅保护这些地形,而且充分利用好,更好地发挥它们的特点。不仅起到了辅助生态的作用,还具有了美化城市,丰富休闲生活的功能,创造出了宜人的生活环境。
3 城市新区规划引入整体城市设计的意义
工业革命以前,城市建设就是以城市设计的方式进行的,建设与设计一体化完成,在建造过程中直接完成城市的立体空间塑造。工业革命后,城市问题复杂化,城市功能与城市环境也更加复杂多样,传统城市建设方式出现了滞后现象。与工业文明紧密相关的新文化背景下的城市建设方法和体系呈现细化和分工,出现一定程度的分裂,城市形象的整体性受到影响。在新区规划中引入整体城市设计研究,将给这种分裂现象带来整合。
入整体城市设计思想与否在新区规划中显得至关重要,其实质意义在于:
(1)从以设计者为主体的传统设计价值观转向以使用者为主体的新价值观,使得新区规划中从源头上注重人的需求和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延续,体现以人为本和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生态城市构思,创造出一个既有人情味又有地域特色而且富有整体形象的城市新区。
(2)城市设计从传统的以三维空间的塑造到现代的以人为本设计理念再到生态思路为主的可持续的设计观,其实也表明了城市设计正朝着系统化全面完善的设计方向迈进,即是用系统的人性化的生态的城市设计观念指导新区规划建设,才能避免重走过去那种虽功能分区明确却缺乏人体尺度与活力的新城建设弯路。
4 结 语
篇8
关键词:
设计 景观设计 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设计,是一种有意识地将某些构思和意念进行物化的科学有序的理性活动。这种活动受社会生产力条件、历史文化背景及审美思想体系的制约。在设计过程中通常要考虑诸多的因素,但是究其本质,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处理好设计者、设计对象与设计受众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它们之间彼此制约与作用构成了设计过程之中最基本的原则。[1设计的本质是为人类服务而创造的实践活动,对此,设计者在设计中必须加以认清,并且应时刻在设计过程中运用一种“起之于人,归之于人”的设计思维方式,以“人”的尺度来把握设计造物。人的需要是人们活动的内在动力。在设计中设计者想要做出好的设计作品应该在于对设计细节的把握,而这种把握应该从对人性的关怀开始。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是客观决定的,设计是为人服务的,这一点是从人类制造和实用工具(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产品)开始的,从来不应该改变或异化。设计服务的对象始终是人,设计的基本特征是技术性与人性的浑然一体、人与物的高度融合,并充分表现人类的智慧、情感和文化。[2]在设计中“以人为本”不是单纯的强调功能性的设计行为,应该是一种思维方式或价值取向。这种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是通过长期的积累而慢慢形成的,这种意识会贯穿整个设计的过程而不只是出现在设计的某个环节或者部分的结果上。设计者在分析、解决问题时,既要坚持“物”的尺度,也要坚持“人”的尺度,要处理好物、功能、价值等的实现与人之间的关系。另外,在设计中坚持“以人为本”为原则进行设计,也应该包括对人的限定以及对人的利用,可以考虑人与产品发生关系时所产生的效益,这就是设计中设计受众与设计对象保持着一种持续的相互作用的双向关系。
2 景观设计中的“以人为本”
现代城市功能的不断多元化使人们的审美倾向和生活需求变得更具有差异性和独特性,人们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有所提升。人性化的景观设计不仅给生活带来方便给空间创造美感,而且让使用者与景观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在景观设计中人与景观保持着一种持续的相互作用的双向关系。设计师将人的意识形态表现在景观作品上,景观也同时被人体验享受着。人有衣食住行、社会交往、情感交流等的需要,而景观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类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上的要求。景观设计研究的其主要目标是对人类居住环境进行生态化、景观化、宜人化、舒适化的改造。优秀的景观设计既应强调人性化设计的空间功能,又要有尊重自然、利用自然、设计结合自然的观点,给人产生一种回归自然本真的归属感。
在2011年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举办的国际论坛中叶普·埃格德·安德森这位丹麦设计师兼艺术家在丹麦的一个项目令人印象深刻。项目目标是对一个海岛进行重新的设计以满足人的使用并带来景观效果。这个区域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项目之一,基地海水拍打到海面上,会形成另外一种效果,具有一定的高度,但是人们无法看到和使用这个空间。设计师和他的团队采取了一种很妙的设计形式,他们在基地中加入了一些大的石平台头,(图1)人们可以坐在上面,让景色变得非常干净、深远而美好。这个设计在当地非常受市民的欢迎,许多市民在平台上悠闲地聚会或闲聊,或者一个人看书、晒太阳、发呆(图2)。政府发现市民非常喜欢这个项目,所以当地的市长让他们在其他的海岛边缘地带也做了这样的设计,以分散一些人群,项目完工后依然有很多人使用这个空间。这个项目虽然是在自然海岸边加入了规整的人造形状设置物,但是从审美角度来看,这种组合没有生硬感反而让人感觉很和谐,更重要的是人们能很好地享受到人造物带来的乐趣与空间实用性。叶普·埃格德·安德森相信改变的能力,只要运用了对的方式,人们便会随着设计师的设计方式而行为。好的景观设计应该是人性化的、功能性的、美观的,评价一个设计的好坏最直接简单的方法就是,看看人们是不是喜欢与这个景观发生互动。
3“以人为本”在景观设计中的体现
3.1功能性需求
设计过程中的功能性特征是设计受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演变过程中所产生的基本性需求的体验。人的行为需要影响并改变着景观环境空间的形式。例如,在一个公园里,我们可以从人们在午间时分享受公园环境的行为上观察出人们对景观和环境的需求和关注点。人们关注的不是这个环境的设计师,而是拥有阳光、可以提供午餐的地方,由此可见人的行为需要是空间设计的基本依据。从功能出发,“以人为本”的设计就要以人为中心,综合考虑群体的人、社会的人,考虑群体的局部与社会的整体结合、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结合,使社会的发展与更为长远的人类的生存环境相和谐、统一。“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不仅要给生活带来方便,更重要的是,应当使使用者与景观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人为”的景观环境能最大限度地迁就于人的行为方式,体谅人的感情,使人感到舒适愉悦,而不是以一种逼迫的姿态让使用者去适应它、迁就它、理解它。设计师应当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好的方式和模式,而不是限制或强制改变人们喜欢的生活方式。
3.2个体情感需求
“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应满足受众个体的情感需求,这种情感需求不仅要满足受众个体由景观优质的使用功能带来的愉悦、舒适的体验,景观的个性化也需要满足他们情感的个性需求。景观的个性化是指一定时空领域内,某地域景观作为人们的审美对象,相对于其他地域所体现出的不同审美特征和功能特征。景观的个性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和一个地区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地区的反映。它体现了某地域人民的社会生活、精神生活以及当地习俗与情趣,在其地域风土上的积累。设计作品只有与当时当地的环境融合,才能被当时当地的人和自然接收吸纳。景观设计应该将该结合地区的文化古迹、自然环境、城市格局、建筑风格等的特色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创造出舒适宜人、具有个性且有一定审美价值的公共景观空间。一个城市或地区在其形成发展中所具有的独特的历史底蕴、景观风貌、文化格调等能提升该地区的形象,从而提升该地位和经济效益,进而提升居住者的自豪感和归宿感。如果人们对于自己居住的环境较为满意并且感到舒适愉悦,那从景观的角度来看产生的附加效益也将无法估量的。
3.3生态价值
2011年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学院举办的国际论坛的议题为——设计的生态。设计的生态是相对于自然的生态而言的,也就是人工的生态,或者说是人工设计的生命(包括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系统。在工业高速发展、城市化脚步越来越快的今天,人类的生存空间的延续性与生态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景观的生态性设计应配合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和入文风俗习惯,充分利用地域特点,充分考虑阳光、雨水、河流、土壤、植被等因素,从而维护自然环境的平衡。例如景观设计中植物若多选择当地品种,不仅经济、易成活,而且能营造出与当地环境相融的植物群落生态系统。景观环境构筑物、公共环境设施设计产品材料等若尽量使用当地产的材料建造成本也会经济合理。生态性设计还应该通过景观环境不断地向公众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性教育。生态性设计应着眼于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关系,在设计过程的每一个决策中,都应充分考虑到环境效益,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强调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保护人居环境的生态美,保持生物系统多样性。“以人为本”但不“因人而损”,人为的景观设计目的在于创造出与自然环境相协调、适于人类更好的自然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4、结语
“以人为本”是景观设计中的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和审美需求的标准,是景观设计追求回归生态的理念,也是景观设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原则。人类在技术进步的帮助下,景观设计可以进一步协助人们去实现他们心中对生活勾画的愿景,为人类提供健康愉快的生活环境,带领人们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而这些都应成为未来人类在景观设计领域中不断探索的不竭动力和美好期望。
注释:
[1]王浩莹,王琥.设计史鉴:中国传统设计技术研究--技术篇[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10):17.
[2]凌继尧等.艺术设计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0):212.
参考文献:
[1] 王浩莹,王琥.设计史鉴:中国传统设计技术研究—技术篇[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10):17.
[2] 凌继尧等.艺术设计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06(10).
[3] 李龙生.设计美学[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09).
[4] 刘志峰,周杨静.以人为本视野中的景观设计研究[J].安徽筑,2010(5):6-9.
[5] 徐文军,吕军利,郝晓红.以人为本的生态意蕴[J]. 生态经济,2006(10):356-358.
图片出处:
篇9
有着丰富教学与实践经验的日本九州大学教授、亚洲景观设计学会主席佐藤优先生习惯用丰富的实例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是记者采访中留下的印象。随着佐滕优先生侃侃而谈,我们感受到的是他所倡导的城市"全方位设计"带来的"新概念地铁"、"温馨细致"的医院,这些实例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从使用者而不是从设计者的角度出发,以人为本设计公共设施,达到功能性与舒适性的最佳结合。
走在世界前端的地铁
"我们用十年时间,设计了走在世界最前端的地铁。"佐藤优先生带着理想得以实现的满足感对记者说。当时,佐藤优设计的是日本福冈市七隈线地铁。设计方案名为"以人为本线(humanline)",目标是要设计建造一条以人为本的地铁。这是佐藤优的设计理想所在,但却有人指出,这不过是一种过于理想主义的想法,是不可能实现的。
尽管听到了怀疑的声音,但并不足以动摇佐藤优的决心。他认为,"以人为本"作为一种设计理念,所有的设计,都是参照这些基准来讨论的。
那么,是如何实现整体的设计?佐藤优说,这个目标的实现经历了一个过程。1995年在福冈召开了"全方位设计艺术大会",佐藤优3年前担任庆典专门委员会表彰部会长等职务,策划了跨市和大会组织委员会之间的综合设计方案。这个设计,引发来自世界各地人们的共鸣,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该设计获得了最高标志设计大奖和通产大臣奖。当时的获奖设计也是以"全方位设计"作为策划的主要理念,以宣扬和平和开发人的潜力为主题,指出福冈的魅力不仅仅表现在经济和技术方面,还大力宣传了"人的魅力",并确立了一种新的自我意识。
为了体现人性化的设计目标,地铁所有的出入口都有自动扶梯和电梯。电梯在站台中央,可供残疾人和健全者共同使用,并配备声音引导系统,盲人乘客能够清楚听到声音指引的地铁,令人惊叹。另外,在所谓的"大家的厕所"里,设置了专供人工、人工膀胱的使用者使用的设施、扶手等,尽量追求公共设施的最优化,消除了残疾人外出活动的不便和担心。站台上,安装了透明的屏蔽门,提高了整体的空间感。站台全部是直线型的,列车与站台之间没有高度差,且空隙很小。使用轮椅和婴儿车的人能够明显感觉到它的优点。
重视患者感受的医院
"以人为本",具体到医院就是以患者为本。佐藤优认为,以往的医院一般只强调医院的功能,而忽视了患者的感受,其实这是不应该的。
应该如何减轻患者的重负,如何营造一种温暖的充满信赖感的氛围呢?这不仅仅要着眼于建筑物的设计,更应该从包括色彩、照明、家具、标志等视点出发,追求"全方位设计"。这个理念在九州大学医院的二期工程中得以实现。该医院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入了感性的视角,制造出更让患者感到轻松愉快的环境。
就说九州大学医院吧。该医院的一期工程于2002年竣工。九州大学医院以371位患者和175位医院工作人员为对象,针对旧病房和一期新病房的印象,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基本的目的达到了,但是,还存在对医院工作人员来说不够舒畅,对患者来说不够亲切不够细致等方面问题。总的来说,就是"人文关怀"的不足。
既然如此,佐藤优提出,医院要体现人文关怀的要素,就要找到让人感到沉重郁闷的"罪魁祸首"--医院的颜色。白色可以满足使医院显得明亮的基本要求,但是,全部使用白色无疑增加了紧张感。病房的家具在白色的医院中是一个重要的点缀,但是,通常会因为预算的原因而被推迟考虑。
无论是走在世界前端的福冈市七隈线地铁,还是重视患者心灵感受的九州大学医院,它们的设计获得认可的关键在于:都是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设计出"以人为本"的环境。这些项目的实施,使统合各种知识的新方法得以确立,并成为今后城市规划和设计的新基准。
对话
美与仁德:二者须臾不可分离
赢周刊:作为一名环境设计专家,您是怎样理解"美学创造价值"这一说法的?
佐藤优:我个人是从三个方面来理解这个问题的:个性的尊重、爱美之心和技术与感性的融合。
赢周刊:它们分别指的是什么?
佐藤优:先谈谈个性的尊重。什么是美?让我们看看"美"这个汉字,从字形上看,就是"羊""大"。大的羊,在羊群中非常醒目,十分威风。现在我们发现,大的、醒目的、具有个性的东西,总是与"美"联系在一起。在社会中,引导社会前进的,正是在优秀理念指引下的显著的行为。另外,"羊",它还有宗教的意义,是祭祀的牲口,这便意味着"牺牲"。这是人类最为崇尚的"美"的行为。
篇10
关键词:以人为本;心态;思路;方法
中图分类号:TU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3)09-0056-02
1 前言
有一段时间,设计是因为工业革命而兴盛;有一段时间,人们被机器的效率乐昏了头,让人去适应机器,努力去供奉机器。直到有一天,我们迷失了自己,逐渐不能适应我们自己创造的机器时代,大家意识到,机器是我们自己设计的,为什么我们要让自己适应机器,而不让机器适应我们呢?“以人为本”理念应运而生。
有预言说,今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情感化的建筑,冷冰冰的建筑和城市空间将会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人”的建筑。当我们开始一天的生活时,我们的城市、建筑,公共空间等等,都成了体现人本的场所。然而,
“以人为本”的理念一直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设计理念,也是我们设计的共识。从经济、实用、美观的基本要求,到现代主义的生态、节能、环保的理念、再到民生诉求与经济发展,我们的设计一直在呼吁“人本”的理念。作为建筑师、规划师,也都在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努力满足这些要求。但是,依我看真正的、完全的“人本”却远不止这些。为什么一个功能设计的很到位的建筑,却被冷落一边,而有时一座不起眼的建筑,却使人们流连忘返,究其原因,是“人”的因素。尊重人、关注人性和生活,以人为中心,让我们的设计充满感染,直抵内心,才是设计的重点。
依我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包含三个方面:首先是心态,始终站在人的角度,以人的切身体会去指导设计;其次是思路,从人的日常生活出发,做到设计源于生活;三是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摒弃不必要的方面,化繁为简的进行设计。
2 心态:善意的进行设计
2011年8月9日,一场暴雨袭击了北京这座现代化大都市,几个年轻的生命被雨水吞噬,城市在紧急情况下竟然变的如此脆弱,一场大雨,就使我们的城市沦陷。
类似的一系列城市危难接连发生,我们的城市正在超速发展,但超速发展的城市却在危难中弱不禁风。显然,这和我们设计者的心态有关,在设计者心中,只有功业政绩,只有需要完成的任务项目,只有速度效率,只有成本控制,只有即期政治或商业利益,在边干边完善的理念下,人客观上成了各项工程及创新技术的试验品。这种设计理念下,自然也就没有了人,没有了人,也就没有了所谓百年基业。只有发展而不见对人的关怀,这样的发展势不能持久。
2011年10月,北京开展了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主题是“仁:设计的善意”(Ren:Good Design)。“仁”的含义很好的诠释了“以人为本”的设计心态。“仁”意味着关爱他人,关爱人民。而好的、优秀的设计也同样使大多数人民受益,从而体现出设计的仁爱精神。在现阶段,发展中的中国以及中国人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好的设计,在我看来,“善意的设计”心态是体现“人本”的设计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一步。
善意的设计,是回归人性的设计。善意地进行设计,要求设计者包括制度安排者,在设计任何一栋建筑桥梁、任何一种产品、包括推行任何一种制度之前,做到心中有人、推己及人、从人的切身体会出发,如此心存善意,我们的设计作品才会经得住考验。对发展的设计,同样应该更多注入人的因素,注入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理念。在这一过程中,如何突破利益链条,超越权力的自我激赏自我认同,抛弃意识形态和急功近利的政绩观,超越商业及资本的唯利是图,实现资源与人的和谐,把人、人和环境的和谐协调作为设计的核心思想,呈现最大的善意,这是现实的挑战。
3 思路:源于生活的设计
设计来源于生活,生活又直接影响着设计,人类的一定意识、情感、文化等精神因素,需借助于一定物质形式未表达,所以作为人类生活方式载体的设计必然承担了一部分对人类精神的承载和表达功能。这就是把人类生活的具体化,并构成了设计与生活的互动关系,设计是生活和人的统一,两者相辅相成。
我们可能不知道,一个飞利浦的LED灯泡,西门子的洗衣机,甚至一把家用爬梯,都得过国际设计大奖。如果打开德国红点设计大奖的获奖作品的网页,肯定有不少人会觉得意外——原来我们生活中身边常用的东西,都获得过大奖的垂青。其实,
“设计”这两个字,并没有那么高高在上。设计师不同于艺术家,艺术家可以天马行空,其作品照样可以挂在庙堂之上供人欣赏。但设计师更像是个服务的工作,为的是设计出让顾客满意的产品。脱离了市场,设计师的设计,永远只能是纸上谈兵。
在某个“国际著名设计师邀请展”上,几位日本设计师设计的椅子作品让人们眼前一亮。并不是他们的设计与众不同,甚至也没有任何标新立异之处,只是普普通通的两把椅子,就足以把观众折服。这两把椅子有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简单。简单到它们放在你的面前,你绝对不会想到这两把椅子会是设计大师的作品。特别是寺原芳彦设计的学生椅,看上去跟我们平时坐的椅子没什么区别——白色的坐板和靠背,不锈钢的腿。但就是这样一个设计,设计师花了整整两年半的时间才完成。原来,设计师设计这把椅子的目的不是赏心悦目,而是“就座时的舒适感”。这看似简单的7个字,做起来却不简单。相信现在的学生和办公室一族都有过长时间坐在椅子上后腰酸背痛的经历。针对学生长时间听课和作业的需求,设计师摈弃了花哨的外观,将设计重点放在久坐后“不易疲劳”上。经过对人体工学的研究,设计师在椅子的臀部设置了立体曲线,使其能承受长时间的使用。设计师用一句话诠释了这件作品:“本作品的设计不是针对特定少数对象,而是针对不特定多数对象(主要是学生),不彰显‘个体的主张’,追求功能性与舒适度以及造型之间的平衡。”看似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包含了最能体现设计之美的哲理——不是哗众取宠吸引眼球的怪异造型,而是功能性与造型之间的平衡。
其实,设计与设计师本身的生活体验是息息相关的,所有的设计其实都是在设计生活,设计师没有了生活体验,设计也就不存在了……,设计师每做一个设计之前,有必要首先去体验当地的设计及其所反映出的生活方式。而反映在设计本身,则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城市空间的设计。空间对于城市而言,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为生活,每个人都需要居住、工作、休息和娱乐等环境,而这些最基本的需求构成了各式各样的居住小区、办公楼、商场、公园等城市的实体空间,因此城市环境就是城市提供人们活动的城市空间。城市空间不但是我们生活的容器和场所,也是我们出行的通道,生活在其中的我们是使用及维护城市空间的生物体。好的设计会帮助我们更好地使用和维护城市这个实体,也就是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生活。生活是我们每一个人最重要的事情,生活永远需要乐观、向前,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让我们自己更好地生活,这也是我们存在于世上的全部意义。
4 方法:化繁为简的设计
视觉造型艺术的“简洁”的含义是指一个视觉造型式样中,能用尽可能少的结构特征把丰富的内容和多样化的形式组成一个有序的整体,用符号学的语言来说,就是用尽可能少的符号,表达出尽可能多的意义。这种简洁性是任何造型艺术所追求的目标,亦是建筑造型艺术所追求的。然而当今建筑界,出现越来越多的“科技含量高、空间繁复、操控复杂、装饰累赘”的建筑,让用户抱怨憋气,怨声载道。强大的功能和不着边际的设计,往往强人所难,产生隔膜和障碍。有名人言:糟糕的设计是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平庸的设计是把复杂的事情复杂化,优秀的设计则能够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有人说,设计的最高境界是让用户感觉不到刻意设计的存在,即设计者通过设计产品这一媒介与用户无缝对接,换句话说,让科技去适应人,而不是人去适应科技。wright说:“在用三条线可以解决问题的时候,用上五条线是愚蠢的:同样在用三磅力已足够的地方用上五磅也是愚然的。”当然“简洁”不是“简单,“但是在讲话和文章中去除那些有力生动的词不能说是简洁,在建筑中作这样的消除同样是愚蠢的!”这些话强调了“简洁而丰富”的意思。
- 上一篇:财务管理内控体系
- 下一篇:设计心理学的主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