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内控体系范文
时间:2023-12-05 17:31: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务管理内控体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事业单位 价值创新型 财务管理
一、价值创新型财务管理概述
1.企业价值及其衡量方法
企业价值指的是现代企业全部资产的市场价值,它和企业利润存在差异,其中,企业价值是指企业新创造的价值以及企业潜在或者预期的获利能力,企业利润则仅仅是企业新创造价值的一部分。具体到事业单位,价值是指事业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获取的、以净现金流量表示的报酬,与获得该报酬相适应的风险报酬率当做贴现率而计算所得的现值。由此,价值和预期风险存在反比关系,和预期报酬存在正比关系。
根据现代财务管理理论,报酬和风险保持正比关系变动,当事业单位取得较大的报酬时,该事业单位必将遇到较大的风险,如果事业单位经营风险增加,则其生存状况及获利能力又将随之受影响。基于此,只有在报酬和风险之间达到较好的均衡状态情况下,事业单位才能获取最大的价值,而现代财务管理目标即在于价值最大化,所以,现代管理制度和新型管理体系下,事业单位的着眼点应从以往简单的会计利润,转变为事业单位价值的增加和提升。
2.价值创新型财务管理的基本思想
在事业单位管理过程中,价值创新型财务管理以事业单位本身整体发展计划的动态分析为基础,有机结合单位内部财务活动与单位竞争长期目标,进而实施事业单位价值管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则要求事业单位加强单位财务和单位长期目标之间的联系,由两个角度入手,推进事业单位的价值链管理。而事业单位选择和实施价值创新型财务管理时,主要从单位财务长期目标、长期目标价值管理、价值型管理会计和价值型财务会计等四大领域切入,强化财务管理对事业单位长远目标的关注。
对现代事业单位来说,财务长期目标要求事业单位紧密结合资本市场与竞争长期计划,实现单位外部金融资源与单位自身发展长期目标之间的相互匹配,这和单位财务发生极大的差异;长期目标价值管理以事业单位内外部价值驱动因素为主要对象进行分析,比如单位成本控制、变革管理、价值创造管理、机构投资与并购等,显然,长期目标价值管理有机融合了事业单位价值管理、管理控制过程与长期目标管理;价值型管理会计立足于事业单位财务表现及其所遇竞争对手的外部信息,并将二者相连,为单位发展争取最大的竞争优势;价值型财务会计是从事业单位长期目标实施控制和长期目标决策的角度出发,妥善处理单位内部财务数据,并从数据中获取更有用的财务信息,实现事业单位价值的增加和拓展。
二、加强财务管理在事业单位内控中的重要作用
1.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加强财务管理有利于事业单位实施内部控制、规避风险,一套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和实践也需要财务管理的良好运作和不断完善。对事业单位而言,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应成为单位内部财务部门开展内部控制、加强财务管理的前提条件,建立健全规范的会计管理模式是事业单位实现内部控制的基础所在,以实现事业单位业务经营信息及财务会计资料的完整性与真实性,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和效率。
2.践行会计监督职能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尤其是《会计法》相关内容,比如,“各单位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本单位实行会计监督。”、“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违反本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事项,有权拒绝办理或者按照职权予以纠正”。会计的监督职能使得财务管理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过程中作用巨大,财务管理逐渐从以往那种附属的、局部的职能向相对独立的、全局的职能转变,会计人员应能够在财务科目处理中肩负起会计监督的主体任务,将会计监督职责履行于事业单位日常经营的全过程。同时,事业单位还应构建相应的内部控制体系和财务管理制度,从制度上确保会计监督职能的有效落实和实施,实现财务管理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全过程的监管作用。
3.注重过程管理
传统财务管理多以事中管理或者事后管理为主,这使一些财务风险很难及时发现、及时解决,甚至有些财务问题在发现时就已经难以解决。现代财务管理模式要求财务管理前移,加强过程管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更要推行过程管理方式,以尽早发现财务问题、财务风险,进而积极采取措施,有效化解风险、解决问题。
4.提高财务分析准确性
财务分析越准确,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进展越顺畅,其自身抗风险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越强。特别是有些事业单位还必须承担起一部分自我经营的任务,其更要提高财务分析准确性,以便为单位管理决策提供真实、可靠、有用、科学的依据,最大程度上减少乃至有效规避因财务分析失准而导致的经营决策失误和风险。
5.推行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之于现代企业尤为重要,其对于事业单位同样重要。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及合同过程管理的实施,事业单位将得以量化财务指标,构建内控体系,对于该体系存在的问题和缺陷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从而将内部控制贯穿于事业单位经营全过程,并在不断地风险评估和量化风险指标过程中,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三、构建事业单位价值创新型财务管理内控体系
1.建立价值创新型财务管理体系
事业单位应积极建立一套价值创新型财务管理体系,并在该体系下,设定单位内部财务长期目标,使事业单位能够以价值增加为基础,向其长期计划管理提供相应的财务决策支持和相关的资本需求。同时,事业单位要开展长期目标管理会计,借助于单位内部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指标,对单位长期计划的运行状况实施长期目标控制。由此,事业单位能够将价值创造、管理控制活动及长期目标管理均设定同一目标下进行,实现单位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的持续提升,这也意味着事业单位价值创新型财务管理本质上是事业单位所实践的周期价值增加的变革管理模式。
2.增加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作用
财务管理本身具备了一定的内部控制作用,在价值创新型财务管理内控体系下,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应具有更加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和更加强大的内部控制作用。一方面,财务部门须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使财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确保管理秩序井然、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另一方面,事业单位还应严格遵守我国关于会计方面的法律法规,并将会计工作职责落实到事业单位决策、执行、监督和反馈等各个阶段。此外,事业单位还须看到以人为本的重要性,本着“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建立一支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都过硬的财会队伍,有效控制事业单位所遭遇各种风险。
3.加强事业单位新型内控体系建设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应注重自身内控体系的革新和完善。事业单位应从现有的法律法规及内控基本规范和内控制度出发,将内控的具体要求融入单位日常管理中,为财务部门的管理和监督培养群众基础;提高内控体系实施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对于单位内部任何问题和缺陷,能够及时发现、敢于解决,提高内控作用和效果;加强价值创新型财务管理中会计监督职责,确保财务制度的有效落实和执行,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能力;建立反舞弊机制,在开展反舞弊工作中,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信息的顺畅沟通,使相关信息能够在单位内部各个层级之间及时传递和良性沟通,为价值创新型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峰.浅谈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制度的创新.财经界(学术版).2012(02) .
[2]赵霞.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创新.财经界(学术版).2012(06) .
[3]王娟.事业单位改革进程中的财务管理优化初探.湖南商学院学报.2012(03).
[4]张顺梁,金奕敏.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技术与市场.2012(08) .
篇2
【关键词】财务 内控 体系 建设
我国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常常会存在着很多操作风险隐患,尤其是财务工作中,其资金损失的风险或多或少都有存在。在风险造成损失后,企业都会将原因简单的归结为监管不力,而其中对于风险的全面管理改进却研究不足。企业财务管理中,针对风险需要一个整体性的、有效的内控管理体系,以确保企业的资金及运营安全。
一、企业财务内控管理的现实意义
对于内部控制的概念与实施来说,主要是从商业银行的操作管理发展而来,COSO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是根据《银行机构内部控制体系框架》为基础转变而来。进而对于操作风险的控制有一个成熟的体系与国际国内标准。随着我国企业经营模式的丰富以及市场化程度的提高,除了银行外的其他企业,风险管理的压力也在逐渐的增大,尤其是财务管理中风险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对于企业的资金安全、法律安全、合同安全等等都十分重要。在企业内外部欺诈风险、设备与人为操作风险对企业的经营发展决定性越来越强的今天,运用内部控制手段对企业风险进行有效管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企业财务内控管理体系的构建
(一)财务内控制度的建立
财务内控制度是针对企业按照行业准则与工作要求对企业面临风险制定的工作准则,内控制度的建立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内控管理层的组建。风险对于企业来说是涉及多层次,需要企业领导高度重视的工作。一般要在企业组织结构中独立出来,行使独立的职能,风险管理的最高机构一般为董事会内部下设内部控制委员会与风险管理委员会。企业领导层的主管风险管理的主管主要掌握风险管理的总体计划与管理方向。二是明确操作风险管理行为标准。以总体风险管理为基础,制定风险管理计划,并根据风险管理进度调整,在遇到临时的、大面积的严重风险时,要以实际为主。三是以审计为主的监管制度。内部控制对于整个企业是需要各个环节都要注重的问题,而对于财务管理来说,其重点在于企业的内部审计上,企业内审制度,是对于企业高管、资金走向、劳资问题进行监管的最有效方式,因此,企业财务要有专门的内部审计人员与内部审计原则。
(二)财务流程的完善
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工作实施的一个目的是完善财务的业务流程。一个完善的业务流程本身就是对风险的一种有效管理。以我国传统的企业财务流程为框架,财务工作在流程上普遍存在着工作内容真空区域大、劳动冗余、管理无序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就是一种操作风险。企业需要在财务流程上不断实现调整与优化。主要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财务集中处理,进行内部虚化。这样的主要目的是简化繁琐流程,成立财务后台处理中心,实现财务工作与业务工作的分离。二是财务管理与其他行政管理相分离。财务管理形式内部控制的权力需要与其他行政管理工作相分离,其他管理不能够干涉财务尤其是内部审计工作,要保证内部控制的权威性。三是财务管理的操作流程要实现清晰。对于企业其他经营管理工作来说,具有其独特的方式与特征,尤其是营销工作,其工作的灵活性很大,流程控制太严格,会降低业务人员的自主性和创造力。而对于财务管理流程来说,严谨与明晰是对其最基本的要求,尤其是在风险的评估与审查中,需要严格的责任制度与管理流程。
(三)风险管理的程序的明确
内部控制对于风险管理来说是其最主要的工作,但不是全部内容。风险管理程序的明确,可以进一步促进内部控制工作的效果。主要是有以下程序:一是风险评估。对于企业财务的风险评估要括:部门、员工的职责,考核指标,业务审批,大额资金使用,运营数据和资料完整等方面;二是全面风险管理。全面风险管理主要确保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面监督。其中尤其是事后监督十分重要,能够发现业务操作中反映的问题;三是会计检查。会计检查主要是通过每天的财务检查与企业定期的内部审计来实现。会计检查对于发现和防范业务操作中的问题,评价和监督企业的会计运行质量有够起到一定的作用。
三、企业财务内控管理体系构建要注意的问题
(一)加强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管的联系
由于内外部欺诈行为是个较为隐蔽的行为,一般企业单靠内控手段很难察觉,因此加强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督的结合,有利于发现外部风险的形成,有利于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建设。忽略外部监管,往往会将自查工作流于形式,这种工作状态持续下去,会对企业造成致命的风险。
(二)提高信息管理技术在内控中的应用
无论是ERP系统还是其他财务电算化软件,应用信息管理系统对于企业进行全方位尤其是财务方面的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趋势。且很多大的企业都在做信息化管理的升级。内部控制工作对于财务管理来说,在工作量上所占的比重不是太高,但是在工作作用上却十分关键。尤其是有二级或是三级公司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能在时效上实现更大提高,节约了人力与时间成本。
(三)加强内控管理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
员工的综合能力不强,财务与业务的掌握不够综合,对于一些涉及业务风险的问题,不能在财务工作中发现,或是业务人员在办理业务中,一些资金上的风险察觉不到,最终影响业务进行或是形成财务上的坏账情况。更多情况下,办业务的人员分不清内控与业务之间的关系。由于专业能力不强,不知道那些操作是违规的,不知道哪些操作对应的内控规章是什么,或是盲目的答应客户要求,或是由于不清楚业务是否有内控限制。另外每位员工的职业道德素质需要不断的提升,主人翁意识要不断的加强,将风险管理作为自己最重要的本职工作来对待。
参考文献
[1]汪倩.从内控体系构建入手提高工程施工企业财务管控成效[J].中国总会计师.2013(03).
篇3
关键词:企业财务;内控管理体系;构建路径
目前,企业财务内控管理体系,是一套能够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确保企业经济安全,确保相关制度和法律法规得以全面贯彻落实而构建的系统方法,企业财务内控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的一大核心内容。就企业财务内控现状来讲,许多企业在开展财务内控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所以本文重点探讨了企业财务内控管理体系的构建路径。
一、企业财务内控管理的基本概述
(一)企业财务内控管理的内涵
企业财务内控管理的具体含义将控制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具体应用到企业财务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去,对企业的财务活动起到科学有效的约束、评价和规范的理论和方法,目的是帮助企业实现预期财务目标,保证企业安全、高效地运行。财务内控管理在企业中并不会单独存在,而是一种连续的管理和控制行为,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始终,并与企业其他活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使企业及时认识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偏,保证经营管理按照既足的计划高效地进行。
(二)企业财务内控管理的意义
首先,可以维护企业的资产完整和安全。企业财务方面的内部控制管理主要通过分散和制衡权力的方式保证资产使用的安全性、透明性和可靠性,也会通过控制论中提倡的手段对企业资产进行保管和使用,这样不仅有效防止资产由于保管不善造成的损失或被盗窃的可能性,还杜绝了不合理使用和盗窃现象的发生,可有效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其次,进行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可以推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企业已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经济实体,这就需要企业明确产权关系,建立权责明确、各方密切合作的管理制度,财务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制度的核心环节,推动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使得企业明确了自身的权力、责任和义务,确保其管理运行的顺利进行。
二、企业财务内控管理的问题现状
(一)企业财务内控组织结构有待完善
由于多年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管理者尚未完全转变管理观念,导致管理层和决策者在财务内控方面过于保守,对内控管理的意识薄弱,监督和执行的力度不够,以至于错失许多良好的投资机会。由于管理层监督意识薄弱,造成了内部控制管理体制的缺失,目前我国也未出台措施规定一套具体的财务内控实施方案,导致各大公司在执行时没有统一的范本作为参照,内控制度披露时杂乱无章、质量低下,内控体系不全面且缺乏与其他部门密切、有效的配合,严重抑制了财务内控管理对于推动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作用,对企业的发展也是一个很大的阻碍。
(二)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存在财务风险
随着近几年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更新,一些企业没有与时俱进,对其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调整、改革和创新,这无疑会导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市场经营管理方面的信息了解不全面,此外,由于企业计划组织的不科学和不完善,加之企业本身的经营管理活动也存在一定的风险,这些都是造成企业财务危机以至破产倒闭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缺乏经验,仅仅停留在表层的记账管理上,缺乏对内部财务风险的控制,由于管理方案的不科学导致公司财务存在重大风险,且由于缺乏严密的监控和督察措施,这些重大风险一般不会被发现,给公司财务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这些重大财务风险都是管理体制的不完善导致的。
三、企业财务内控管理体系的构建路径
(一)完善企业财务内控制度
针对我国企业财务内控管理流于形式、缺乏合理有效的制度约束的现状,企业有必要采取相关措施完善、规范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具体方法如下:首先,财务人员个人的责任落到实处,加强管理部门的责任,将责任细化到个人并明确出台相关措施,从根源上完善财务内控管理,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通过与国家级财务主管部门例如国资委等的合作交流,将衔接工作落到实处,确保财务工作按照国家的意志和规定进行并走在行业内前列,此外,通过规范财务内控体系使会计核算、资金管理控制以及会计监督更加有效地开展,财务工作才能得以顺利进行。
(二)加强企业内控风险控制
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的财务风险是固有存在、不可避免的,只能通过分散投资或者投资组合的方式来将风险降低到最小化。此外,企业财务内部管理的加强与完善对于内部风险控制也是大有裨益的。为有效地避免财务内控风险,企业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规章和体系势在必行。除此之外,企业有必要进行财务部门内部的全面预算管理,首先在收支发生之前做好相应的预算和收入、支出计划,并在进行实际工作时严格按照计划的收支进行控制,保证成本费用严格控制在计划范围之内,这样可有效避免由于财务超支导致的内控风险,保证企业的财务工作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和水平内。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由于我国目前的财务内控管理中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因此,政府、企业管理者、企业工作人员以及社会公众都有责任、有义务对其进行监督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规范和改善,从而完善企业财务内控制度、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提高内部控制的质量以及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使企业向着健康、稳定、高效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孔姣良.企业财务内控管理体系的构建策略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4
篇4
一、电网企业进行财务内控的重要性
实行财务内控政策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财务管理是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的基础和核心,它分别以风向管理和价值管理为导向和主线,只有不断完善财务评价管理体系才能使企业得到健康快速的发展[1]。
完善企业财务内控政策对供电企业至关重要。财务内控政策对供电企业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因为供电企业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较深,甚至已经到了根深蒂固的程度,所以仍有一部分企业仍然延续传统的内控体系和政策,致使经常发生一些违规操作,不利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二是因为电网企业是垄断企业,在经济转型和企业改革的当口下,电网企业应该不断创新内控体系,为其他企业提供相应的典范,所以内控体系对电网企业的要求更为严格;三是因为民众的监督和关注,电网企业作为垄断企业,应该严格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提高企业管理的水平,以自觉接受政府和社会的监督,尤其是近年来民众对垄断企业的关注越来越高,为了维护企业的形象和信誉,电网企业只有不断完善财务内控体系,才能接受住公众的考验,赢得公众的信任。
二、财务内控评价管理体系的探索
如上所述,财务内控政策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对电网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只有有效地开展企业的财务评价管理工作,才能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的财务集约化管理。企业的财务内控评价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三点:优化机构设置、建立评价体系,建设指标体系、健全制度体系和开展评价工作,加大管控力度等。
(一)优化机构设置,建立评价体系
根据企业的经营环境和发展战略,对企业的机构进行相应的优化配置。依据企业的业务活动,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优化重组;依据财务集约化管理的要求,完善企业的财务会计政策,改善企业的财务业务活动,并建立相应的评价管理体系。同时要注意结合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应用,将ERP引入企业的办公、经营和财务等管理活动中,提高企业的办公效率、经营水平和财务内控能力,实现企业业务和流程的协调化以及财务集约化管理的标准化[2]。
(二)建设指标体系,健全制度体系
只有建立完善的指标体系才能使得管理工作更加的规范化和精细化,所以要建立指标体系并健全制度体系必须做到以下两点:首先,要明确企业的组织机构、岗位职责和工作目标,同时根据集约化管理和内控评价体系的要求,对相应的职责和目标进行更加明确的划分,做到管理的具体化和细致化。其次,要打破原有的管理理念和模式,将职能管理转变为流程管理,当前的财务和会计管理更多的是实行职能管理,但是该种管理方式打破了进行业务处理的原有流程,使得各职能部门比较分散和独立,不利于信息的共享和传达,降低了会计处理和财务管理的效率,不利于工作的进行,所以应该借鉴国外管理的先进理念和经验,打破职能之间的界限,将岗位之间的主线链接起来,总结出适合自己企业的财务制度和内控政策。
(三)开展评价工作,加大管控力度
开展财务评价工作对企业的管理经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不断加大财务管控工作的力度。首先,要严格落实各项政策和制度,将财务管控工作落实到每一个环节中去,同时通过内控评价工作来发现制度的弊端,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和改善措施。其次,要善于发现制度的薄弱环节,并加强风险防控,从而避免各种风险的发生。最后,要对各项财务工作实行实时防控,及时发现每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问题的根源所在,针对问题的根源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3]。
三、财务内控评价管理体系的实践
(一)建设财务评价指标体系
建设财务评价指标体系时要同时遵循准确性和真实性的原则,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两点,一是建立会计报表和会计报告的评价体系,二是建立预算指标和同行指标的评价体系。在建立会计报表和会计报告的指标评价体系时,要保证能够通过评价系统对数据的准确性和报表的完整性进行相应地检测,同时可以保证能够利用财务指标对评价工作、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工作作出相应的分析,利用建立的指标体系即可掌握企业的整体概况。在建立预算指标和同业指标的评价体系时,要保证能够对每个岗位的职责进行细分并配有专门的负责人,同时能够保证利用指标可对预算情况和同行情况进行相应的评价。
(二)开展财务稽核,降低财务风险
财务稽查工作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财务检查工作,它的开展有利于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改善企业的经营利润,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保证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的有序进行,就必须开展财务稽查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要将制度建设作为首要工作。健全的制度使得财务稽查工作变得有章可循,为稽查工作提供了相应的保障,使得稽查工作可以顺利的进行下去。同时,健全的制度可起到完善企业资产管理和核算管理的作用,可大大提高工作的效率。
2.要把财务检查作为核心工作。首先要制定详细的财务检查计划,并明确财务检查的内容和重点,定期进行财务检查工作。在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财务检查时,要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错误,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和整改措施,对于检查工作中发现的优秀事迹要要做到及时表扬,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要把财务重点作为基础工作。在开展稽查工作时,必须要依法进行,做到对稽查对象严格要求,科学合理地对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篇5
关键词: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F25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3-0-01
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不断完善,逐步建立起以市场经济理论为指导,以“开财”、理财为重点,利于自我发展的财务管理机制。近年来,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也有少数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出现了内部控制不严,甚至缺失的现象,导致各类经济大案、要案时有发生。
一、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缺乏会造成财务管理混乱、内部控制运行体系紊乱的局面。当前,行政单位在财务管理内控制度方面缺乏,主要存在以下现象:内部控制分散、重叠、脱节、矛盾、空白、低效;财务人员职责不够清晰,未细化到岗位责任制和操作规程,权责不清;缺少岗位职责的恰当分离,不能达到互相制约、互相牵制的目的,会计事前、事中、事后审核监督流于形式。甚至有的行政单位有章不循,只是将订立的制度“印在纸上,挂上墙上”,仅仅是为应付有关部门检查,而在具体执行上却大打折扣,使内部控制制度名存实亡。造成上述缺乏现象的原因主要表现在:
(一)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理念待加强
一是各级领导对财务管理内部控制认识不够全面,重视程度不够。行政单位的财务是预算财务,较企业单位财务而言,其业务相对单一而简单,不需要象企业一样进行成本核算,追求利润最大化,因而使得有些单位领导重视不够。
二是多数行政单位分管财务的领导和财务部门领导不是专业财务人员,没有受过专业培训,缺乏财务专业知识,对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认知度不够。有些领导认为建立健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就是建章建制,忽视了内部控制是一种业务经营过程中环环相扣的、动态监督的机制;有些领导把内部控制等同于内部审计,忽视了岗位之间相互制约和业务部门检查监督前两道防线的作用。
三是财务人员内部控制意识淡漠。在实际业务工作中,有时没有严格遵守财务制度和报账程序,没有严格按照《会计法》的要求,做到财务部门各岗位相互配合、相互制约、互相监督,缺少“查错防弊、堵塞漏洞、消除隐患”的意识和措施。
(二)财务人员业务素质待提高。行政单位财会人员存在整体业务素质不够强的现象,具体表现在:
一是部分财会人员是半路出家,后期也未经过系统的财会专业培训,只是通过继续教育,取得“会计从业资格”后匆匆上岗,大都是“边学、边干、边提高”。
二是由于行政单位财务人员职级与专业职称等级不挂钩,职称不作为提升行政职务的依据,财务人员职级普遍晋升较慢,导致财务人员对会计继续教育的积极性不高,缺乏进取心,缺乏主动学业务,钻技能的“动力”。
三是行政单位的财务部门多数为办公室的内设机构,财务业务不受重视,为单位的“边缘业务”。
(三)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待健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财政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现执行的部分财务管理规定、制度、办法已不适应新时期财务管理工作,亟待国家财政部门修改、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例如:由于物价上涨原因,政府采购目录中规定的协议酒店标准间房价已超过现行的差旅费管理办法中的出差住宿报销标准。
(四)财务管理监督机制待完善。一是部分行政单位没有设置专门的内部审计监督机构,财务监督检查职能由财务人员自己执行,造成“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现象。二是部分行政单位审计人员非专职人员,业务能力难以胜任审计工作。三是部分单位审计部门与财务部门是同级别机构,审计人员存在“怕得罪人,做老好人”的思想,使得单位审计监督工作疲于应付。
二、加强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对策
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为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促使有关单位严格执行财经法规制度,节约使用财政资金,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合理配置及有效利用,从源头上控制和预防,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出以下对策:
(一)树立内控观念,强化内控意识。一是单位领导要树立内控观念和意识。按照《会计法》和《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的规定,单位负责人是单位财务与会计工作的第一责任主体,对本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内部控制制度的合理性、有效性承担主要责任。加强内部控制是领导应有的责任,领导干部要带头抓内部控制,支持财务人员实施内部控制,教育职工执行内部控制,理解内部控制。二是财务人员要增强内部控制的意识。财务人员按照法规和相关文件政策办事,是其基本的职业规范。防止无原则,惟命是从的人治情况,树立人人平等的观念,以标准制度为依据,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不循私情。
(二)抓制度促规范,加强财务人员队伍建设。无规矩不成方圆。规章制度的建立是为了更好地执行,要将财务人员队伍打造成“懂业务、高素质、强作风”的团队,应做到:一是要把好“用人关”,对不适合在财务岗位上工作的人员,应坚决予以调离。二是建立财务人员定期轮岗交流机制,防止财务人员在同一岗位上工作时间过长,降低财务风险。三是强化财务人员内部管理,制定《财务人员岗位责任细化书》,明确财务人员职责分工、工作流程,便于相互沟通、监督。
(三)灵活教育培训方式,提高财务人员整体素质。财务管理内控机制的成效最终还要依赖于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一是坚持“两手抓”,在抓好业务发展的同时,着力抓好会计人员的思想政治、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教育,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财务人员自我约束的素质和能力,做好廉洁自律,奉公守法。二是建立定期培训机制,采取多种方法对财务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轮训,做好“持证上岗”。定期进行法制宣传培训,开展“以案说法”教育,增强财务人员的法制观念。三是建立“评先促学、评劣促改”的激励机制,对优秀的财务人员进行表彰,加大宣传力度,在物质上给予奖励,在政治上给予关心。达到“以强带弱,以好帮差”,提高财务人员整体素质。
(四)强化预算控制,加强资金管理力度。每个行政单位年度经费预算就是本单位当年的“财政法规”,也是最重要的内部控制手段之一。虽然行政单位大都实行了部门预算制度,但部门预算涵盖范围有限,预算之外的追加调整项目仍然很多,弹性较大。追加项目越多,预算的随意性越大,权威性和约束力就越差。为了加强财政资金的管理,规范合理地使用预算资金,必须做到:一是对部门预算资金实行“年初预算二次分配制定”,根据各部门的工作性质和业务量,将年度公用经费和项目经费包干分配,进行全年总数控制。二是加强“三公”经费管理,严格控制开支。根据人员编制数,对各单位的公务接待费用实行年初定额分配、全年执行总数控制;严格执行国家公务用车制度,严把车辆购置关,杜绝超标准配备;对在编在用车俩实行“一车一卡,定点加油”制度;对出国经费,严格执行“出国人员审批程序”,做到“事前严格审批,事后规范报销”。三是严格执行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公务卡使用制度,保证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
(五)加快财务信息化平台建设,做到“透明理财”。加强财务精细化管理,贯彻和执行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规范会计科目,将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和财政预算控制数相结合,构建本单位统一的财务管理应用平台,各业务部门报账员通过前端报账(业务)系统,实现与后台财务系统集成应用,形成业务部门人员和财务部门的人员相互监督、提醒,达到“五个实现”(即:实现数据共享,提高财务管理工作透明度;实现科目、部门、人员、项目等多维度的专项核算与管理,便于财务数据的核算、分析;实现进一步规范、优化业务报销流程,每个岗位均有处理时限要求,逾期未处理的会被预警提醒、起到督办作用;实现对各部门预算经费进行事前预设、事中稽核、事后监督的全程;实现会计档案规范化管理,统一费用审批单、各类费用报销凭证单的规格,使用条型码功能对会计记账凭证和费用审批单进行编号,便于凭证查阅检索,提高工作效率)。
(六)发挥审计监督职能,加强财务管理。严格审计程序,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同时把行政审计与其他专业审计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审计资料、审计信息的共享。
(七)建立违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追究制度。规范财务管理秩序,建立违反内部控制的追究制度,凡遇违规违纪问题,要追溯经办财务人员责任。领导应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负责,对由内部控制失效造成的损失承担责任。内部审计部门对检查发现的问题隐瞒不报、上报虚假情况或检查监督不力的,也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
篇6
关键词:国企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
引言
进入新时期,我国全面深化各项改革领域,其中,国有企业改革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对于我国国有企业来说,企业中的财务管理以及相关的内部控制体系和制度是相当重要的,它关系着国企的长期健康发展。因此,我们要积极探索和研究国企财务管理以及内控体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从而促进企业的茁壮成长。
一、新时期加强国企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提升整体管理质量和水平
国企财务管理工作和内部控制体系一般来说联系是比较紧密的,但是,由于体制上遗留的问题较多,因此,财务管理工作和内部控制体系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层次发展不均等问题,提升国企内部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无论是从生产运营的角度来看,还是从管理效率提升的角度来看,都是有着明显推动作用的。
(二)有助于提升企业外部抗风险能力
众所周知,国内内部管理质量的优劣,特别是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外部风险防控能力的强弱是有着直接联系的。特别是在新时期国企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节点上,国企从内部财务制度管理入手,充分发挥内部控制体系的关联性,也是企业外部抗风险能力的必然诉求。
二、对当前国企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中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管理者管理意识淡薄,重视度不够
国企在运营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管理者管理意识淡薄,重视度不够的现实问题。究其原因主要为:第一,企业高层管理者们对内控制度理解不深,对经营目标实现过程中的内控工作要点和作用理解不深,导致内部控制体系要么残缺不全,要么只是形式主义;第二,国有企业各级领导包括基层员工在内,对财务管理相关制度也没有深入思考,制度本身更多的成为了摆设,造成管理容易出现停滞不前的境况。
(二)财务管理与内控制度出现脱节现象
虽然部分国企管理者们开始意识到财务管理和内控制度的重要性,但是,在设计内控体系的时候,很少结合自身企业发展实际和当地的实际状况,一味的挪用其他固化的制度体系,造成了财务内控制度与企业管理模式、管理原则相违背的情形,有的国企甚至出现了内控制度和自身财务管理制度相冲突的情形,极大的影响了制度本身具备的监督功效。
(三)责权利不统一导致执行力差
责权利不统一导致执行力差容易导致出现制度落实难的情况,据不完全调查显示:很多企业中的内控制度的执行不力跟企业自身内部执行力情况的好坏呈正相关关系,也与内部分工不明确有着直接必然的联系。当前,很多国企都在积极调整中,但是,受限于改革管理的思路不清晰、改革调整力度不够、历史遗漏问题较难解决等因素干扰,困境解决仍存在较大难度。
三、完善国企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的几点建议
(一)不断改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
国企要想快速、健康、可持续性的发展,一定需要首先从内部管理质量抓起,拥有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是财务管理等相关制度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的关键所在。而要真正改变国企内部控制环境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第一,强化内部各级领导和员工的思想,树立明确统一的认识;第二,企业管理者们要以身作则,通过外部培训或内部宣导等方式,对包括法律法规、企业文化、管理细则等在内的多角度多方面进行强化;第三,完善相关配套的改革制度,协调不同制度的内在逻辑性和内在关联性。
(二)不断加强企业的内部监督,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的审计机制
不断加强企业的内部监督,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的审计机制是我国国企的必然要求,也是外部环境的必然要求。通过促进建立符合自身企业实际的相关控制制度,逐步打造形成良性的监督氛围,对常见问题进行快速处理,对突发事件进行流程化处理,同时,积极吸收借鉴外界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对现行体制作出与时俱进的调整,对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及时发现处理。通过不断的纠错,保证人员的行为符合体系建立的基本要求,保证管理过程和方法符合体系的自然规律,保证实施效果符合预期期望。
(三)不断健全企业内部的相关控制体系
国企内部由于组织机构相对比较复杂,制度建设过程也就相对更为漫长。新时期,特别是十、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国企的改革之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点就是相关内控制度的调整和改革。除了包括应有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外,还应包括详细的内部分工体系和信息内外部协调体系等。确保在国企内部运营过程中,不会出现事和人分离的情形出现,不会出现责任无人承担的情形。
结束语
国企内部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需要得到不同层面的共同关注和共同努力。在深化制度建设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制度之间的上下承接关系,也要注意协调出现的各类问题,要坚持统筹兼顾和与时俱进,同时,深化内部改革的力度,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切实保证国企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稳步推进。(作者单位:广东粤电发能投资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陈倩.新形势下财务管理的完善、创新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1年02期
[2]刘俊英.内部控制的完善有赖于内部审计的加强[J].山东纺织经济.2010年05期.
[3]李瑞喜.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J].南方刊论.2009(9)
篇7
1.1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的核心是管理,是通过财务规划、数据分析、经济预测、资料收集等方式对企业资金配置和运用的合理协调,以达到最佳使用效果、提高经济效益。财务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至关重要,并且涉及到筹资、投资、资金调配、资金结构优化等企业发展的各个方面。财务管理并不是单纯的投资筹资亦或资金调配,也不是单纯的数据分析整合,财务管理并不是某一个部门或者企业内部某一个角色所承担的职责,而是涉及到企业各个方面的综合管理。如果企业不进行财务管理或者没有进行完善的财务管理工作,企业的资金将很难合理流动、内部资源将很难顺利循环、生产经营活动将无法维持。
1.2内部控制
企业的持续经营和流畅管理离不开对企业内部各个部分的协调和组织,这种协调和组织就是企业的内部控制。企业治理结构的明确与构建、财务审批执行体系的建立、预算体系的建立与执行、部门职责权限的规定、岗位职责的定位与明确等都是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一部分,虽然内部控制作为一项明确的定义被学者所提出并未很久,可是企业出于自我提升的需求而进行的这些内部控制工作早已有之。内部控制作为一项理论被逐渐明确和完善,使内部控制从理论和实践上得到了相互促进和共同的发展,也使企业内部架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从而提升了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与发展潜力。
1.3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的发展
企业从内部出发进行财务管理活动,进行财务管理所产生的资金流转、数据采集和分析等行为必然构成企业内部活动的一部分。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都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其理论的形成和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始于20世纪中期,资本市场的扩张和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对财务管理领域的内部控制建设起到里程碑意义的是1987年美国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赞助的COSO委员会的成立,该组织成立后,了《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并且不断对其进行补充和完善。在当今经济局势下,企业对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都越来越重视,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需求逐渐从大型企业向中小企业扩展,财务管理也成为所有企业提升经济效益、改善自身管理的内部需求,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控制体系对财务管理的影响越来越重要。
2内部控制与企业财务管理的联系
2.1同属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部控制和企业财务管理都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企业通过完善内部控制,可以保证内部流程的合理性,避免因操作流程的漏洞而带来经营风险,同时可以在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发现企业管理的不足,做到扬长避短,促进企业持续经营。而财务管理是以资金为中心,从各个方面改善企业的经营状况,最大限度地优化企业发展的环境。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在促进企业持续经营、推动企业发展上有着共同的积极作用,企业的会计行为作为财务管理活动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内部控制的重要对象。
2.2受社会经济环境的同步影响
在资本市场上市交易的公司作为公众公司,受到全社会的监督,在社会的监督下,公众公司不得不提升其内部控制水平和财务管理能力。能够在资本市场交易的上市公司往往资金充足、实力雄厚、管理规范、结构完善,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对其他企业构成了较大的竞争压力。其他非上市公司,不管其规模大小,都希望自身内部控制水平和财务管理能力能够与社会和国际相接轨,因此往往参照上市公众公司来制定内部控制制度和财务管理策略。在这种情况下,内部控制和企业财务管理受到相同因素的影响,其变化往往会同步进行,一方有变化,另一方就要做相应改进。
2.3领域互相交叉,相辅相成
从学术研究上来看,虽然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分属不同的领域,但是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研究的对象都是企业,都是以会计和财务方面的管理措施为核心进行研究和改善,研究领域相互交叉,相辅相成,二者相互结合,为规避经营风险和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而共同起作用。如果内部控制领域背后没有财务管理研究作为支撑,那么内部控制就无法周密进行,财务细节和会计规范便无法得到明确和落实。如果财务管理领域没有内部控制研究作为基础的话,财务管理活动将仅仅局限在表面,无法在企业的细节得到贯彻,无法真正实现财务管理目标。
3内部控制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3.1内部控制推动了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
企业的内部控制分为内部管理控制和内部会计控制,企业改善内部管理控制如完善人事制度、改进公司结构、优化审批流程等为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创造了优异的环境;而企业改善内部会计控制如优化票据核验流程、改进财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企业、完善财务负责制度等直接影响着公司的财务管理活动,在公司进行会计行为的过程中,优化了会计行为结构,推动了企业财务目标的实现。推动内部控制制度落实、强化内部控制体系的主要目的是实现企业的财务目标,使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能够有序开展。不论是管理控制还是会计控制,其最终目标都促进了财务报表的落实,推动了财务目标的实现。
3.2内部控制保障了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
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为了使各部门更加协调,以减少摩擦、促进融合、规避风险、推动进步,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是由各个承担不同工作的部门组成的整体,为了协调企业各部门的正常运转,信息传递工作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尤为重要。内部控制政策的完善和实施,在企业内部形成了良好的运营环境,企业各部门之间、各成员之间的交流更加顺畅,财务管理的相关活动可以更加流畅地开展。内部控制的完善和发展实质上是细节的把握和流程规范的优化,这种细节和流程规范的改进有效地保障了企业财务活动的顺利进行。
3.3内部控制实现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新途径
很多企业在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的过程中实行了全面预算管理的新模式,开辟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新途径。全面预算管理模式是内部控制与财务管理相结合的产物,企业的财务往来和资金内部流通通过预算管理平台来进行。企业进行预算编制的过程,内部控制体系在积极发挥着作用;企业进行实际资金操作的过程,财务管理工作也贯穿在整个流程中。通过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模式,一方面企业能够改进内部控制,有效地减少运营成本;另一方面,依托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可以进行成本分析、资金预测,提高了财务管理水平。
3.4内部控制提高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
企业的工作效率决定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内部控制制度强调细节,优化流程,使经营管理过程中各个环节联系更加紧密,企业各部门之间配合更加默契。财务工作千头万绪,异常复杂且繁重。在进行数据分析时,需要落实各项数据的来源;在进行财务审批时,需要层层落实责任;在进行成本预测时,需要精确核算成本构成方案的各个部分。内部控制制度的改善增加了财务报表的准确率,使财务数据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汇总和分析;落实了各项财务活动的权限和责任,使财务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
4改善对策和建议
4.1改善财务管理的职能和作用
内部控制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企业的管理模式决定了它的内部控制方式,而其内部控制方式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财务管理模式。企业应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对于大型企业来说,应明确机构部门职责,采用集体决策的科学方式来制定运营政策,改善财务管理的职能,明确财务管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扭转对财务人员的偏见;对中小型企业而言,企业所有者应划分清楚个人财产与企业财产的关系,分清个人感情管理和规章制度管理的区别,运用完善的规章制度和科学管理体制来管理企业。企业还应改善财务管理人员和内部控制人员的岗位设置,做到专人专责,合理完善组织架构。
4.2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企业经营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岗位员工的素质决定了该岗位的效率,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决定了企业整体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企业的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工作纷繁复杂,如果没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较强的业务素质,这些业务就很难开展。很多企业对财务管理的认识较为滞后,对财务管理人员的认识仍停留在“出纳“”记账”等原始层面,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这些财务人员在内部控制视角下,对企业财务流程的建设和完善、财务报告的撰写、项目的评测和风险的评估等工作都无法开展。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以提高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和财务管理综合水平。
4.3培养内部控制意识
篇8
[关键词] 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01. 034
[中图分类号] F2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1- 0055- 02
在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财务工作贯穿始终。目前,许多企业受经济利益以及经济管理体制等多方面的影响,在财务工作上存在一些诸如信息失真等方面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转,对经营者、投资者甚至社会都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构建科学完善的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体系势在必行,对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推动企业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意义
有的企业将强化内部财务控制作为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措施,从而获得巨大成功,有的企业因为未对内部财务控制引起足够重视而出现巨额经济损失。基于此,企业界和管理界越来越重视内部财务控制。而对财务控制的有效评价对企业具有重要的导向、诊断、强化以及调节这4方面作用。
1.1 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有效运行
强化企业内部财务控制是确保企业财产不发生流失的有力保障,是企业实现自我经营、自我发展、自我约束以及自我完善等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在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应及时发现并解决财务方面的相关问题,确保企业稳健发展。通过构建企业内部财务体系,能够有效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相关财务记录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完整性,从而成为企业发展的助推力。
1.2 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和完整
通过建立科学完善的内部财务控制体系,可以为企业财产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提供强力保障,进而提升企业生产经营效率,促使其既好又快地实现既定战略目标。企业管理层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制度,实现对各个部门财务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从而达到规避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经营效果的目的。企业建立健全内部财务控制制度能够帮助其及时发现并有针对性地解决财务问题,进一步增强其财务风险抵抗力,从而确保企业财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1.3 提高企业会计工作质量
目前,一些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期间违法违规现象时有发生,究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企业管理层未对内部财务控制引起足够重视,其内部财务控制体系还存在某些不足导致的。由于没有清醒地意识到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重要作用,严重限制了企业的正常运转,同时也对社会、经营者及投资者的正当利益造成不利影响。基于此,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应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完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全面贯彻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从而实现对企业会计工作的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提升企业会计工作质量,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2 当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现状
2.1 企业内部环境对进行有效的内部控制产生阻碍
经济效益的提高可以说是企业发展中的核心问题。目前,多数企业都过于重视对利益的追逐,没有正确认知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对企业经济效益产生的巨大支持作用,以及其降低企业成本的功效,因此,往往会忽视企业内部有效机制的建设。另外,某些企业虽然开展了内部控制机制的建设,但缺乏相关的专业人才,而企业又往往不重视在职人员的相关培训,致使建设中的内部控制机制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未能达到企业内部控制预期的效果。
2.2 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
在企业进行财务内部控制措施建设的过程中,有两方面因素会导致其出现掣肘:①企业决策者对财务部门的各项工作进行随意干涉,使相关的程序和制度流于形式;②财务人员未能全面考虑企业各个方面实际情况而盲目进行财务内部控制措施建设,均使制定的内部控制措施无法展现其预期效果。
2.3 企业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缺乏有效的监督
目前,我国多数企业仅建立财务部门,而与之对应的、独立的财务审计部门却被忽视,这就导致企业在整体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无法对财务内部控制机制实施行之有效的监督管理,其结果就是内部控制极易出现各种问题,而一旦问题出现,也不能得到及时解决,甚至无法在短时间内找到导致问题出现的真正原因。使解决问题无从入手,消弭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会延迟、缓慢。
3 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对策
3.1 建立健全制度,明确各方责任
首先对财务会计部门组织体系进行合理构架,使其功能得以良好发挥。①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和需求以及会计工作内容、人员配备进行岗位设置和人员划分。②规范岗位人员行为,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应明确各岗位在财务会计管理范畴中的详细职责、权利、工作范围,并建立责任考核机制和奖惩机制。③建立轮岗制度。应明确会计人员轮岗的时间、周期、方式,并形成固定制度。轮岗制度可以很好地提高员工的综合工作能力,使其具有更高的专业水平,减少工作中失误频繁出现。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构成防御体系,防止相关会计人员进行弄虚作假,损害企业利益。可以说,轮岗制度不仅可以实现企业会计人员对各项职能工作的熟悉程度,还可以使内部财务控制得以有效实施,利用互相约束、互相监督的机制,防范会计人员因个人利益导致的犯罪行为。
3.2 明确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机构
建设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时,需要同时构架健全的企业内部控制相关机构。在这一机构中进行工作的所有人员均要进行明确分工,并对其职责进行明确规划。以保障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得以顺利实施,进而最大限度地真实反映企业一切生产、经营、发展情势,为企业进行战略化决策提供翔实、可靠的数据和信息。在进行分工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是,财务管理部门的最高领导尽量不要进行财务的具体活动,其工作间的相容性越小越好,另外,某些财务活动中应设置多名工作人员,以达到相互监督和制约的作用,防止出现作假、作弊等损害企业利益的问题发生。
3.3 加强预算与核算控制
加强会计预算控制首先要以企业经营管理目标为出发点,对相关单位进行合理授权,根据企业实际的经营事项、发展、现状进行详细预算,进而控制预算实施情况。在这一过程中,被预算单位可以对企业自身的预算整体情况进行清查和完善,使企业真实情况与预算结果相符。其次,被授权的相关单位要进行预算真实情况的及时反馈。重点对被预算单位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进行核查和检验,并与台账进行对比,明确实存数额与账面数额是否相符合,不符合的要进行再次核查,找出问题所在。另外,企业应建立严格的会计核算制度,内容包括审批程序的明确、会计核算机构的流程、原始记录规范化管理等;采用定额方式对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合理规划、安排、使用;还有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所有费用、产品成本也应一并进行核算。建立层层管理的财务收支审批流程,对会计人员管辖范围进行明确设定,保障相关规定严格有序地执行。
3.4 采用信息化的财务管理手段
建设企业内部的信息化共享平台和数字化管控体系,实现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有机结合,实现对人力、物力、财力信息化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的使用和信息平台的建设可以有效监督企业财务资金分配、使用过程,可以及时发现在财务内部控制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获取最新的财务信息,纠正数据的偏差,大幅度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能力和效率,同时提高企业对各种自身资源的合理化,实现配置优化。
3.5 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
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机制主要由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实施。由于这部分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对内部控制机制的正常运作具有极大的影响性,因此,就要求企业财务管理人员首先应具备丰富的专业性财会知识和经验;其次还要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和知识,具备较高程度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和操作水平,才能很好地完成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机制的运营,提高对企业财务的整体控制能力。
4 结 论
根据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可以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对企业的发展产生着巨大的作用。因此,构架科学的、规范的、完善的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须,也是企业适合现代化发展进程的需要,建设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机制可有效防范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风险,企业内部各方面的力量均应该投入到其机制的建设中。不断完善不足,不断补充新元素,起到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保证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吴小兵.论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基本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1(1):89-90.
[2]马传丽.浅谈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J].财经界(学术版),2010(2):126-127.
篇9
一、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精细化管理
(一)内涵
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精细化管理是一种以精细化为原则的新型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和企业文化,它以财务管理理论和经济管理特点为依据,对企业风险、内部审计、财务管理相关工作进行管理和控制。
(二)特征
财务精细化管理离不开数据分析,数据的收集、分析越科学精确,财务管理工作就越能顺利进行,其精细化的水平就越高。财务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流程化管理,与传统的职能化财务管理不同,它不但更加精细还能实现流程化、专业化管理,使各环节、各流程之间实现分工明确、合作紧密。财务精细化管理坚持以人为本,财务管理工作的执行、完成、评价都是人进行的,人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在人性化的管理、监督机制下,人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效能得到充分激发。财务精细化管理具有系统性、整体性,能够统?I协调管理各部门、人员、细节的工作。
财务管理精细化使财务管理不再仅局限于企业、财务部门、财务管理工作等整体,还能对企业内部进行深入、强化的管理,使管理渗透到各个领域、环节、部门、个人。这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财务风险、不利的财务状况,实现了财务管理的整体化、系统化和有序化,还节约了企业的管理资源、管理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二、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精细化管理体系的科学构建
(一)落实精细化管理思想
精细化管理思想是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精细化管理体系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内容,也是这种管理体系科学构建的重要前提。企业应该树立正确的精细化管理思想,落实相关工作。精细化管理思想的重要内容是精准、细严,精准是指在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中,要充分应用精确可靠的信息和已有的资源做好相关工作,避免失误。细严,即在精细化财务管理工作中,在遵循财务管理制度的前提下,合理有效的收集信息、分配资源,保证信息的准确可靠,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减少成本,使企业获得最大的效益。精细化管理思想的树立和落实,要考虑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和财务管理状况,如果不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日常工作中没有做到精准、细严,就会使企业遭受重大损失。
(二)建立健全精细化管理体系
财务管理控制体系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制度基础,因此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控制体系。一个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应该包括对财务收入和支出、企业运营费等的审批、记录、计算等的管理控制,包括严格的风险监控机制,财务核对、汇报、监督机制等。企业要对财务管理体系中的各项工作进行精细化处理。此外,企业还要把具体工作职责落实到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身上,并协调好部门之间、人员之间、部门与人员之间的各种关系。
(三)财务风险控制的精细化
风险控制是企业财务控制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因此财务风险控制也要做到精细化。只有做到财务风险控制的精细化,财务管理才能对有害因素进行有效的处理,实现精细化。财务风险具有随时性和不确定性,对与其利益相关的财务管理来说,进行风险控制是企业常见的也是必要的财务控制管理工作内容。企业在对财务风险进行精细化处理时,应该做到认真处理财务风险的内容和对象,精细处理风险的目标设定、识别监督、评估等工作。在财务风险控制的整个过程中要落实精准、细严的思想。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实现精细化的过程中,会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可能会产生更多的财务风险,对这些财务风险的处理做到精细化是其本身要求,也能促进财务管理工作实现精细化和顺利完成。
(四)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企业财务实现精细化的内部管理和控制,与以往相比其工作内容会变得更多、更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对相关工作人员会有更高的要求。传统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综合素质等都不能满足财务精细化管理控制的需求,因此企业要对他们的知识技能等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考核结果应该与员工的绩效联系起来,这可以有效地提高员工的学习、工作热情。此外,企业要更新招聘财务管理人员的标准,从总体上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五)职责落实
职责落实关系到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能否顺利进行、能否实现精细化,是财务管理体系中的关键要素。因此,企业在财务管理控制精细化的实际工作中,要落实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企业财务实现精细化管理和控制的工作主体是财务部门,但是其他部门也有重要的作用。企业应该根据不同部门的特点、职责、属性,给予其相应的权利,协调各部门的工作,促进各部门的沟通交流。各部门配合财务部门的工作,才能促进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实现精细化的顺利进行。首先,企业领导要科学合理、公平公正地划分各部门、员工的职责归属,使工作具体落实到下级。职责划分清晰可有效地避免责任推卸的现象,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其次,企业要重视对财务人员的管理和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使其工作实现科学规范,从而推动财务内部控制实现精细化管理。最后,企业还要建立完善的责任问责制,责任落实后不仅要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和准则,还要加强对相应责任人的监督管理,一旦出现问题就要找到责任人,避免发生缩水、歪曲责任等情况。企业在提高管理人员、相应责任人的知识技能的同时,还要培养他们的职业观念、道德素质,使他们在日常工作中发挥榜样模范作用。
(六)严格审核
企业的内部财务控制精细化管理要想取得成效,除了要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外,还需要进行严格的审核。审核工作要想达到标准,首先要确立严格的规章制度。然后,根据规章制度严格审核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的解决情况。审核越严格、仔细,就越能为企业提供需要的信息,其自身作用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要想实现审核工作的严格高效,就要建设高素质的考核队伍,提高考核人员的素质和考核工作的效率、质量。此外,企业要建立激励机制,这能有效地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三、结语
当前企业面临的经济状况日益复杂,企业要想在新时期顺利转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就要构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精细化管理体系。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在精细化管理思想的指导下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和相关制度,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严格落实相关部门、人员的职责,审核其工作成果,从而使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管理工作实现精细化,有效地促进企业的发展。
篇10
摘 要 企业财务内控体系的构建对于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与企业的长远发展意义重大,如何构建企业财务内控体系具有深刻的研究意义。由于我国房地产企业只有短短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加之对财务内控理论研究的缺乏,使得房地产企业的财务内控体系存在着严重问题,本文从当前房地产企业财务内控体系存在问题的分析入手,对企业财务内控管理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房地产 财务 内控体系
一、内部控制的含义和遵循原则分析
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最初简单表述为内部牵制,是指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为实现有效的经营与组织活动,防止错误以及非法业务发生所设计的业务流程。内控理论经过不断的研究和发展,企业财务内控的概念逐步演变为“由企业管理层实现的,在适用相关法规基础上,为实现企业财务报告准确可靠性,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效益的财务管理过程。
企业财务控制作为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发展意义重大,在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合法性原则,是指企业在制定财务内控制度的过程中必须以相关法律法规为基础,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进行财务内控管理活动,防止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违法、违规现象的发生。
(二)适应性原则,是指企业在所制定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应与企业自身发展情况以及企业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相适应,并根据企业的现状、战略规划情况和不断变化的所处环境进行及时调整和优化。在此基础上努力实现内控制度的易于操作和切实可行性。
(三)一贯性原则,指的是企业财务内控制度要保持一致性和连续性,防止朝令夕改等不利于内控制度贯彻执行的现象的发生,保证财务内控工作的严肃性和有效性。
(四)整体性原则,指企业内控体系的建立既要符合企业的现状,又要保持发展的眼光,与企业的长远发展规划相适应,并在贯彻秩序过程中做到与其他内控制度的协调,保障企业内控制度的整体效果的发挥。
二、房地产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日趋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内控水平较之以往有了明显提高,但是问题仍然不可忽视。财务内控意识的淡漠、治理结构的不合理、内控制度的不规范、内控监督乏力以及财务内部控制管理人员素质低下的问题,造成房地产企业财务内控体系在企业财务管理与发展中无法发挥应有作用。
(一)财务内控意识淡漠
由于房地产企业在我国的发展只有短短的几十年,加之我国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较薄弱,使得企业的决策者忽视财务内部控制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企业管理过程中单纯把房产的开发与销售作为工作重点,对财务内控不重视以及对财务内部控制片面理解的问题的存在,企业管理者财务内控意识的淡漠,造成财务内控体系作用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难以得到有效发挥。
(二)企业治理结构不合理
当前我国很多房地产公司存在着股权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股权结构中“一股独大”的现象、财务管理工作中“内部人控制”的问题。企业高层管理者由于内部控制观念的淡薄,对企业财务越权管理,控制人集财务管理控制权、管理权、监督权于自己一身,权力发挥的任意性,导致房地产企业财务内部控制能力降低。
(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规范
财务管理缺乏风险控制意识,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内控制度尚未建立或者制度不够健全、内部控制程序不合理、控制目标不够细化,执行违规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着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作用的发挥。当前,房地产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房地产企业在面对我国变幻莫测的经济大环境时,诸如政策性风险、投资风险、经营性风险、成本控制风险在不断提高。规范、合理的内控管理制度的缺乏,是困扰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提高的一大难题。
(四)企业财务内控监督乏力
虽然我国的房地产企业制定了财务内控制度,且较为全面,但在执行过程中却存在执行不力现象。部分企业没有设立内部控制专门机构,这就使得财务内控制度的执行和落实缺乏保障,无法对财务管理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有效制约。有些企业虽然设立了内控专门机构,但赋予的职权十分有限,财务管理中发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处理。此外,在企业财务外部监督方面,由于企业信息的封闭性,造成社会以及公众等外部监督主体难以实现对企业内控的有效监督。
(五)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低下
我国房地产企业发展历史较短的自身特点,以及当前我国内部控制理论研究不够深入,使得先进合理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很难纳入到企业管理的机制之中。对企业财务人员素质培养的忽视,导致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内部控制观念滞后,财务内控管理知识欠缺、内控管理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财务管理人员无法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建议,这对房地产企业自身竞争力的提高产生了严重影响。
三、构建房地产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对策分析
当前,我国房地产企业的财务财务内控体系难以与企业财务管理和企业发展情况相适应,已经逐渐成为影响房地产企业发展的因素之一,构建和完善财务内控管理体系,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增强企业财务内控意识
我国房地产企业的财务管理者,尤其作为企业决策层的高层管理者应注重财务内控意识的提高,注重财务内部控制监管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加强企业财务内控工作观念,摒弃落后的财务内控思想,在注重吸收传统经验的基础上,注重吸收财务内控新的管理知识,实现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降低房地产企业运行成本,实现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二)优化财务内控组织结构
为避免企业股权结构中“一股独大”的现象、财务管理工作中“内部人控制”的问题的发生,房地产企业应注重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组织结构的优化。充分发挥企业董事和监事会的作用,通过专门内部控制监督机构的设置,为公司财务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同时注重对企业财务内控管理机构的授权,保障财务内控执行的独立性和有效性,充分发挥财务内控体系在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的作用。
(三)树立财务管理风险意识
房地产企业投资大、周期长、社会影响大的特点,要求企业财务内控管理体系构建过程中必须树立风险意识,达到规避和消除各种财务风险影响的目的。房地产企业必须要把财务风险防范意识渗透到财务内控工作的全过程。通过财务内控预警系统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保障企业财务风险预兆出现时,可以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加以防范。
(四)强化财务内控有效性
规范房地产企业财务内控的有效性监督度,通过企业财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使内部控制监督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企业内部控制对于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以及经营业绩有效监督的实现意义重大,在实施企业财务内部控制、规范企业会计审计、核算的过程中,要注重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权威性和的独立性,使财务内部控制反馈的信息得到充分重视,保障财务管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
(五)完善财务内控流程
科学有效的财务内控流程是充分发挥企业财务内控作用,实现财务管理活动规范运行的重要保障。加强内控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完善,通过财务内控流程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实现房地产企业业务的一体化。此外,在执行过程中注重与企业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避免职能交叉与制度缺失等问题的出现,使企业财务内控流程不断完善,
(六)提高财务内控人员素质
注重房地产企业财务内控人员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由于财务内控涉及内容广泛,对企业财务内控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极高,这就要求注重对财务内控人员的教育培训以及业务指导,通过对财务内控人员综合素质培训,为企业财务工作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才,同时必须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奖惩考核与激励制度,切实推动财务管理人员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
四、结束语
房地产企业财务内控体系的构建,与企业财务的管理活动进行的顺利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随着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财务内控体系的构建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适应当前企业发展面临经济社会环境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新要求,构建起一套合理有效的财务内控体系对房地产企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王兆金,秦江萍,冯纯纯.浅谈公允价值在投资性房地产行业的应用.北方经济.2009(02).
[2]梅斐杰,钱雅丽.房地产泡沫的成因和防范措施的探讨.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6(03).
[3]罗淞尹,段柯伊."贵"在制度,"赢"在执行――浅论国企财务内控制度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导报.2008(32).
[4]曾江涛.浅议如何加强建筑企业集团的内部控制.中国总会计师.2010(05).
- 上一篇:防雷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 下一篇:以人为本的城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