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习方法范文
时间:2023-12-05 17:31: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美术学习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小学美术是对少年儿童进行基础教育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文化课程,也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通过正确的教学方法,从中使学生获取美术知识与美术技能,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此,美术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观察、体验、欣赏、表现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使每个学生都有一个饱满的学习热情。课堂上让学生始终在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习上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愿望。
一、让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上有自和选择权。这种学习方法可根据学生自己的学习特点,按照自己的学习愿望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此时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学习特点,给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儿童学习美术艺术是一个特殊阶段,它能反映出儿童的天性,表现出儿童的形象思维和特殊的思想情感。如果教师不解放思想,不采用生动、灵活、科学的教学方法去指导儿童的创作灵感,而是给它们规定一些条条框框限制孩子们的绘画,限制了孩子们的思维。孩子们的绘画难免死板,没有生气。这样的教学,不但不能提高儿童的绘画技能,相反会使儿童的思维受到限制,创造力也被受到限制。
为了儿童的未来发展,为了造就儿童丰富的艺术创造力,为了培养现代人才,我们应高度尊重、保护儿童的自由活动和想象力,让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与个性,以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作品,让学生真正有自己的学习空间及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二、让学生合作学习,才能共同提高
在以班级为单位的教学形式下,课堂上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把传统的师生单向互动,改变为多向互动。并在讨论、交流中才能共同提高。合作学习是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学习,通过这样互动交流,才能使学生毫无保留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同时也能养成他们能听取别人意见的良好习惯。久而久之更能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达到共同完成学习的目的。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指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合作学习,能使课堂气氛融洽,使学生能体验到平等、民主、和谐、友谊,也体验到在集体中探求知识和积极参与的乐趣。合作学习能开启学生的新思路,增强他们的团结协作意识,给学生带来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
三、让学生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创新品质
篇2
初中美术课堂教学学习方法每每在教学研讨会上有的同行就会提出,这堂课上的不够生动或者是课堂气氛死气沉沉的。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位年长的同行说:“还是教学方法不得当。”这句话让我有所思,于是我总是在寻找一种最能调节课气氛的方法,那就是通过不同的方式找一些小游戏,功夫不负有心人,小游戏使我的课堂异常的活跃。
一、游戏的设计要具有灵活性
运用多种美术教学方式和手段,激活学生的各种感官。课堂游戏的设计要有灵活性,在美术课堂里“玩”也始终有一个度,这个度就是艺术性,换一种说法就是玩也玩得有艺术 ,必须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情感、观点、态度和价值取向,不能满足于课堂上玩耍的热闹,而使教学目标落空。
在教师创设游戏的环境下,游戏需要教师的支持和指导,但并不是教师在游戏过程中引进教育的严肃性,游戏应保持性质不变,从而避免把教师指导游戏变成教师“导演”游戏,把学生自主的活动变成教师控制的活动。往往就是因为教师的刻意安排,会使得学生难以参与其中。因为,教学本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美术教学更是如此,学生的参与也本就是一种即兴创造,而如果一切都安排得好好的,那么学生的参与就有可能失去一种氛围,学生就有可能失去参与艺术的冲动。当然教师在游戏过程中不能教学目标不明,放任自流,为游戏而游戏,造成课堂时间的浪费。因为教学活动毕竟不同于游戏活动,它是有着明确而具体的教学任务和目标,它不是游乐场,只供孩子玩乐。教师采用游戏教学正是出于教学过程优化的考虑,假如它的教学效果甚微,或者采用其他简便的方式也能达到相同甚至更好的效果,那么这一课堂游戏也就失去它存在的意义了。
二、游戏的设计要新颖,能吸引人
人的本性总是趋向于不断追求新颖和变化。虽然课堂游戏还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然而在实践中它正模式化,经常出现类同的游戏内容、游戏方式以及游戏评价,因此类同的游戏活动多了也会失去吸引力。所以游戏的设计最主要的是新颖,能吸引人。例如在“格尔卡”一课中我先让学生听音乐,学生觉得为什么一上课主要听钢琴曲“命运”,然后我说“现在进入小游戏时间”。钢琴曲听完了,我们现在拿出一张纸在纸上听着刚才的音乐随便画线条要跟上乐曲的节奏。学生觉得这个游戏太有意思了,还很新颖。学生带着好奇心就会主动的去学习,同时又向学生传达了你们的这种跟奏画形成的线条画是一种主观情感的表达方式——表现,所以学生带着好奇心又学习了什么是表现。
三、游戏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水平
伴随着初中生生理、心理发生的显著变化,其智力发展也取得了巨大进步。这种智力进步体现在量和质两个方面,在量方面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由于初中生各种基本智力因素(如言语、感知觉、记忆、想象及思维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和完善,使得他们能更轻松、更快捷、更有效的完成各种认知任务;在质的方面,主要表现在初中生认知结构及思维过程的具体变化上,新的认知结构的出现使得初中生在解决问题时,能逐渐熟练地运用假设、抽象概念、逻辑法则以及逻辑推理等手段,提高了解决问题的精确性及成功率。针对这一时期学学生的心理的特点不同的年龄,游戏的组织应有所不同,否则学生并不会热情地参与到游戏中来,游戏的意义也就不大。例如在七年级“手绘线条——会说话的图画”一课中通过基本型的联想让学生分组第一小组是圆型,第二小组是正方型,第三小组是长方形,第四小组是三角型每个小组运用基本型展开联想。第个小组每个成员分别联想出五种不同的事物。看哪个小组完成的质量高、速度快,抓住学生的好强心理,只要一比赛学生的竞争劲头就足,再通过一种基本型联想不同的事物发散学生的思维。整个课堂进入了一种高度集中、高度兴奋的状态,同时完成了本课的学习目标。而到了八年级“敦煌莫高窟”一课中我让学生做中国名胜古迹接力赛分小组看哪个小组知道的多到谁那儿卡住了,谁就表演节目。学生带着兴奋去了解祖国的名胜古迹、名山大川。所以游戏的设计最主要是抓住学习的心理,同时游戏的设计要适应学生的心理。
四、游戏要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学生都有争强好胜、不甘落后的心理,都有比一比的愿望,谁都唯恐落后。因此我们采用对抗赛的形式,用击败对手的游戏为动机开展游戏时,成员之间无意间会把自己和群体视为一体,成功、失败都有共同感受,意识到大家是相互依赖的,只有相互支持才能成功,增进了团队的合作精神。在课堂游戏中我大多都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如《我的小天地立体纸模型》一课,我用游戏贯穿全课进行教学。首先,我让学生自由组合“家庭”,先参观现在带各式漂亮的房间设计,如何以“家庭”为单位商讨设计方案,最后制作家具、家庭用品等。各“家庭”成员在制作过程中分工合作,制作出各种精美的家具以及各种不同的生活用具、器皿等,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增强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五、游戏要适度,切忌为游戏而游戏
篇3
论文摘 要:美术教学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师尊重,爱护并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知识的浓厚兴趣,重视学生全面提高课堂实践,探析教师如何选择生动内容与教法,营造学习氛围,使学生在生活中认识美术走进美术。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具有独特作用。尤其是美育列入教育方针以后,美术教育受到了空前的重视,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进入了重要的发展时期。
从事多年美术教学工作,我们深知美术学科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培养艺术家,也不是单纯提高美术技能,而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使他们能够生活得更加生动活泼,充满艺术情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趣味和修养,促进他们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坚持美育的方向,以“育人”为中心,把促进儿童青少年审美发展作为美术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和任务,要运用各种工具材料进行艺术表现和艺术创造,获得艺术感知,艺术欣赏和艺术评价能力,体验视觉、听觉、动觉等活动带来的愉悦,丰富审美经验,通过艺术活动发展个人潜能,提高生活情趣,健全人格,使艺术能力与人文修养得到综合发展。
美术教学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师尊重,爱护并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知识的浓厚兴趣,重视学生全面提高课堂实践,探析教师如何选择生动内容与教法,营造学习氛围,使学生在生活中认识美术走进美术。
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美术是一门与生活联系十分密切的学科,生活处处有美术,美术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开放学生美术学习活动的空间,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认识美术,走进美术世界,让美术丰富学生生活,这样学生和能感受到美的真义,才能真正热爱美术,并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教育家袁振国在《当代教育学》中明确指出:“教学即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方式。”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哪些方面呢?
首先,美术课学习内容要贴近生活。
生活是教育的源泉,脱离了生活,美术教学就失去了创造的活力。我们在美术教育中要真正引导学生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乐趣。因此,在美术教学中不应一味拘泥于教材规定的题材作为内容,在题材、形式的选择上要留给学生自由空间。
其次,设疑解难,启发思维,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美术课堂中,设置并提出疑问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积极思维的一种表现,也是探索学习中存在问题的动力。设疑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点燃学生智慧火花的助燃剂,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说:“保持和重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有关心理活动,第一次出现的注意和兴趣的强度。”美术教师在课堂中善于运用设疑,提出启发性问题,步步诱导,层层点拨,促进思维,从而解决教学要解决的重点与疑难问题。
第三、沟通情感,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态度。
情感是求知的动力,是发展学生智力和思维的重要因素,是人们认识活动的内驱力。美术课堂教学是一种沟通师生心灵的艺术,教师与学生之间真诚、积极的情感交流可以造成和谐、愉快、合作的教学气氛,建立最佳的教学情境。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知者莫如乐知者。我们在课堂上要寓理于情,渗透和体现在教学的心思与教态之中,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和学习的兴趣。往往一束期待的目光,一句真情的话语,一次鼓励性的评价,不仅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而且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甚至可以改变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人生态度。师生的情感联络和交流得到加强,学生就能发挥更大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教学内容的更好完成。
第四,培养个性,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挥,突出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是未来教育个性化的重要体现。我们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承认学生的差异,调动各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力求了解每一个学生的能力、兴趣、努力程度、学习方法以及行为倾向等。注意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所用教材与教法的反应,他们的优点、弱点,以及问题之所在。教师要对他们的优点给予机会,使之充分发挥;对于他们的弱点,则努力找出原因,设法弥补;对于他们的各种问题,都详细研究,帮助及时解决。美术课与其它学科相比,最突出的特征是它的表现性、多样性和个性化,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不应制定整齐划一的学习标准,学习内容和要求不能规定得过死。教师要把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培养学生审判感受力作为教学的中心目标,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不同审美感受和各自的审美表现,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成长。不同学生由于个人性格、气质、生活环境的不同,往往有着不同的艺术倾向和趣味,教师要尊重学生艺术趣味的多样化,不能以自己的喜好对学生表现枉加评判,而是要鼓励他们大胆尝试,不怕失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想。
总之,要想让学生在美术课中兴致勃勃,主动学习,就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反思新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艺术,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当代教育学 》 主编:袁振国 教育科学出版社
篇4
关键词: 高考美术辅导 素描教学 教学方法
一、引言
在历次考试时,考生在素描考试中都会暴露许多问题,加以归纳总结,有以下几种情况。
1.缺乏整体观念。整体是由局部组成的,没有局部的整体是空洞的不真实的;然而,没有整体的局部,再精彩、再深入也是毫无意义的。把握不住这一点是不少考生共同的毛病。由于缺乏长期性作业的训练,一些考生在考试中不是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全面推进,而是急于求成,缺乏对整体效果的把握,一味死抠局部,造成局部之间无法很好地衔接。常常是某一部分已经画得非常突出和完整,而其他部分还是空白,其画面效果可想而知。
2.缺乏理解对象。物体的起伏凹凸、明暗虚实,都是光线作用于物体的内在结构的外部表现。要想深入地刻画对象,必须做到“知其所以然”,研究其内在结构关系。有的学生面对模特儿,不是积极主动地由表及里地分析研究对象,研究外部表象的内在成因,而是机械被动地抄袭对象,因此很难深刻地、真实地表现对象。
3.缺乏敏锐感受。在素描写生的过程中,常常看到有的学生不论画谁,不论对象的长相如何,气质怎样,都画得像一个人,模特儿似乎成了摆设,成了他们胡编乱造的参照物。这种现象有一定的代表性。这是考生认识上的误区。有的考生认为:模特儿像不像没有关系,只要画面效果好就行,反正评分的老师也不知模特儿什么样。像不像确实不是衡量素描作品优劣的惟一标准,但它却能检验学生对事物所具备的敏感性和表现能力。
二、观察是创作优秀作品的前提
考生真正地学会观察实物,这是极其必要的和相当困难的。许多考生往往忽略了这一点,还没坐稳就急着开始动笔画起来,这种认为画的成功主要靠手头表现功夫,或者依靠数量积累的认识与方法的想法是十分有害的,会逐渐养成一种难以纠正的习惯性毛病,而一旦个人的观察方法形成,再改变它就将十分困难,因为个人本身已经形成了一种先入为主的思维观念形式,要改变这种固有的观念和习惯很困难。教师在教学当中要十分注意这一点,以达到艺术教育的目的。
1.放开视野。要一眼看到整个对象,而不是将视点焦聚对准整个对象的某一部分,就好像是在看着整个对象想心事发呆一样,而对各个局部的细节视而不见。因为不能将视点焦聚对准整个对象的某一局部,所以视觉只能得到一个似乎清楚又模糊的整体印象,这种印象也恰好是我们所要求的整体感觉。而在这种整体感觉中,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全面感受到对象的基本形特征、动态与神态气势、比例、结构及体面明暗深浅对比和虚实关系。当把眼光张大到整体,一切多余的东西都会消失,只剩下必要的、基本的东西。
2.善于比较。如果说前一种方法取得的是整体印象,那么这种方法将是前者具体的补充。它可以通过对整个对象各个部分相互之间的比较来得出它们各自与整体的确切关系和联系。在观察比较的时候,头脑中有一幅印象中的完成素描作业,也就是古人所说的“意在笔先”。如果考生能注意并认真地做到这一点,那么就会有明确的学习方法和清晰的目标,从而少走弯路。
三、构图是创作优秀作品的保障
构图在视觉上能否给人以舒服的感觉,与对象的摆设安排和个人选择角度有密切的关系。在确定出最佳的构图方案并开始动笔起稿定位的时候,考生一定要看出并找到所要表现对象的形体最突出部位点,然后根据所感受观察到的对象基本形体特征的这四个部位点在画面的上下左右用笔轻轻地确定下来。并且以画面上的这四个点为界限,考虑下一步打轮廓时如何调整形体比例关系。由于形体自身体面起伏而不同,各自转折的边缘线也就会随之产生不同的清晰虚实转折线,比如我们对简单的几何形体中的圆球和正方体的轮廓线进行观察就会发现这种不同的变化,既然简单的形体都是这样,更何况形体变化复杂的结构呢?打轮廓的时候,我们应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方法,根据整体观察时得到的具体感受,在画纸上多采用比较长的低括直线来轻轻地画出对象大的基本形特征。为了更好地捕捉到正确的大形,有时可以借助类似几何形的概括方法去认识对象,这样能单纯地看到并画出对象的整个形体的最基本特征。
四、确定大关系是创作优秀作品的关键
在基本的形、比例关系确定出来以后,要将画面放置到远处进行检查。因为在画面跟前我们很难检查出基本形、比例是否正确。而当把画面推远,一切细节局部就变得不那么清晰了,从而比较容易地一眼看到整个画面的比例关系,而不是其中的某一部分,具体方法如下。
1.作品实物对比法。将作品与实物对比,感觉一下所画的对象,但一定要记住是看到画面的整体,而不是画面中对象的某一细节。这时,如果你画中基本关系捕捉得正确,那在你视觉印象中对象的感觉残像就会与画面中对象的形象吻合,如果基本关系捕捉得不对,就马上修改。
2.作品感觉对比法。初学素描的学生在打轮廓时虽然应该主要依靠感觉来进行观察比较,着重加强对眼力的训练,使它能比尺子或两脚规更准确地判定距离,但有时也需要借助手中的铅笔来进行形的确定和校正检查工作。它除了可用于垂直或水平检查方法外,还可以运用在确定出对象各部位的形体比例、长短距离等关系。
五、结语
素描训练是乏味和单调的,每一环节都力求进步是相当艰难的,它是锻炼学生的毅力和恒心的苦练阶段,不少学生望而生畏。教师应该首先对他们充满关怀和耐心,以引导他们突破各个难关,因为对于中国美术高考教育来说,课程本身就起到一个让学生从另一个视角来观察和认知这个世界,一种对自我的潜意识的挖掘和体现,从而迈入所谓的艺术殿堂。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应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和可喜之处,并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用赏识的目光看待他们,从心理上多予以关怀、沟通,多次帮助其修改画面,讲清修改原因和意见,做到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力求更大的进步。总之,在高考素描教学中,只要善于研究,善于反思,就一定能成功。教师应立足学生,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在探索中让学生从迷惑中清醒过来,渐渐有轻松愉悦之感,不断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专业水平与艺术修养,这应该是我们的共同追求。
参考文献:
[1]封一函.超级写实主义[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篇5
对比法,即依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之间具有某种联系的教学内容放在一起,加以对比分析,以确定其异同关系,认识其本质差异。对比教学法的运用,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培养学生举_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能培养学生从事物表面现象找出本质差异的分析能力。经过实践,笔者认为把传统绘画和现代绘画进行比较,是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现代绘画的有效教学方法。那么,如何将两者进行比较呢?以《伏尔加河的纤夫》和《内战的预言》两幅美术作品为例说明。
1. 引导学生从作品表现形式上进行比较
引导学生首先从作品类别上进行区分,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伏尔加河的纤夫》是一幅典型的传统绘画作品,而《内战的预言》是幅现代绘画作品。《伏尔加河的纤夫》注重画面的真实性。人类把画从“不像”到“像”历经了几百年,直到文艺复兴时期一大批艺术家的出现,把解剖学、透视学、光学等知识带入绘画的时候,才让我们在平面上看到了以假乱真的艺术作品。所以鉴赏传统绘画就是要从空间感、质感、体积感入手。而《内战的预言》构思、创意具有独特性。从19世纪末到今天,把作品画得“像”已经不是什么难事了,艺术家开始追求的是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如画面构思奇特——观者看到只有在噩梦当中才会出现的情境:画面是把人撕开再拼凑起来的一具支离破碎的人体,狰狞恐怖的面孔支撑在一只手上,身体七零八落。人物自己的手抓着自己的上半身,脚踩着自己的五脏六腑,自残的形象给观者强烈的视觉冲击。
2. 引导学生对作品背景进行比较
《伏尔加河的纤夫》作者是画家列宾,作品背景是19世纪60年代,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宣布法令——废除农奴制。可是,由于封建剥削势力的根深蒂固,俄国农民并没有改善他们的悲惨境遇。作品刻画的是11位衣衫褴褛、骨瘦如柴的纤夫形象,他们饱受压迫,生活艰辛。1这幅作品激发了人们对19世纪俄国人民命运的思索。《内战的预言》作者是西班牙画家达利,作品作于1936年西班牙内乱之前。画面中央是一个巨大而残缺的人体,象征受难的群众。蔚蓝的天空,布满了乌云,大地上撒满了土豆,象征着西班牙荒芜的土地,所有这一切都是对战争的有力控诉。
3. 引导学生从作品风格特点上进行比较
列宾是俄国19世纪后期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画家,他以无比丰富的创作和卓越的表现技巧,把俄国现实主义绘画艺术发展到高峰。画中刻画了 11位饱经风霜的劳动者,他们在炎热的河畔沙滩上艰难地拉着纤绳。纤夫们有着不同的经历和个性,他们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但这是一支坚忍不拔、互相依存的队伍。这支队伍凄苦、惆怅、无助,画笔直抵纤夫的心灵深处,亦是画家心境的真实写照。达利是20世纪西方伟大的超现实主义大师,也是最能表现20世纪西方社会的混乱与动荡的艺术家之_,他善于把事物形象进行夸张、变形。在他的画中,现代人的梦幻、苦难、心灵的骚乱、战争给心灵带来的巨大痛苦与扭曲,都一眼可见。看他的画,往往有一种非常压抑,却又是痛快淋漓的感觉,让人觉得那些连你自己都说不清道不明更不知如何表达的情绪,他都替你表达出来了。
通过传统绘画与现代绘画相比较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从多种角度鉴赏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揭示不同风格作品的创作意图、深刻内涵或目的差异。
二、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感悟作品
启发式教学是素质教育中_种重要的、积极提倡的教学手段,它要求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教师起到积极的主导作用,学生则能呈现其重要的主体地位。通过这种启发式教学,不但能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依靠自己解决问题,教师不能包办替代。2所以,教师必须运用各种手段启发引导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促使他们自主地掌握和运用知识。以美术作品《百老汇的爵士乐》为例说明。《百老汇的爵士乐》这幅作品在西方现代绘画史上是一部非常重要的艺术作品,但是画面完全没有具体形象,只有纵横线条的分割、排列,色块的穿叉点缀,让学生对这幅作品进行鉴赏有一定难度。笔者做了如下教学思路设计。
1. 抓住文题,启发感悟
鉴赏艺术作品,最重要的是先“解题”。题目_般是艺术家传情达意的“窗户”,作品通常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和艺术情境都要通过题目去传达。我们可以先不让学生看作品,先让学生解题,结合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说明什么是“百老汇”。高中学生应该已经从其他人文学科对这个概念有所了解,所以这样切入会相对简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和教学所需加以归纳:百老汇”是美国纽约非常著名的一条大街,贯穿纽约南北市区,在南北和东西街道的结点上,夜总会、事务所、银行、戏院比比皆是,夜晚降临,贵族的先生、女士们就会来到这里休闲、娱乐。“爵士乐”是指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非洲黑人的大量涌入,带来的当时最为流行的爵士音乐。
2. 根据作品情境,配以音乐辅助鉴赏
题目当中提到一种音乐形式“爵士乐”。那我们不妨在教学中穿插一段爵士音乐,既可以让学生了解爵士乐的常用乐器和乐曲风格,又可以请学生谈谈听后的感受。在这个教学环节当中,很容易引导学生把握以下两个信息:爵士乐”是用萨克斯、单簧管、小提琴、大提琴、架子鼓等乐器演奏,它的曲风愉悦、轻松、明快,振奋人心。
3. 进一步引导学生把音乐感受和美术元素结合起来鉴赏艺术作品
其实音乐和美术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对人们心灵感受体验结果是相同的,都是在鉴赏音乐和美术作品之后,对情感起到不同的震撼作用,或平静、或愉悦、或兴奋、或悲伤。“爵士乐”的曲风给我们的审美体验是“愉悦、轻松、明快”,那在美术语言当中,什么颜色让我们感到“愉悦、轻松、明快”呢?通过这样的“异类同感”式教学,学生一定会回答:红色、黄色、蓝色、橙色、淡绿等明度较高的颜色会让我们有和欣赏‘爵士乐’同样的心理感受。”从而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出如下信息:画面应该有南北、东西交错的线条,结点上有很多夜总会、事务所、银行、戏院,呈现的是红色、黄色、蓝色、橙色、淡绿等明度较高的暖色氛围,这和爵士乐的欢乐气氛相吻合;黄色的小色块就像节奏鲜明的打击乐,大色块就像是钢琴或大提琴的浑厚音色,大小色块就像声音扩散一样交织在一起形成美妙较有规律的爵士乐。[3 ]
4. 通过画面,进一步引发联想
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根据作品启发学生产生联想:这些颜色不同、纯度不同、比例不同、冷暖不同的色块交织一起,虽然没有具体的形象,但是却留给我们更多的联想空间。如可以结合20世纪初的美国社会现状进行联想:把不同跳跃的色彩联想为百老汇夜晚霓虹灯;明快的色彩还能想到美国人节奏明快的生活方式;画面中小色块的分布感觉像美国发达的汽车工业——小汽车。
在教学当中,教师如果能够采用这种层层启发的教学方法,就会很容易使学生把握画家的创作过程和创作心理,从而体验到抽象绘画实际也是现实生活的整合和表现,只是在艺术形式上有别于画得具象的传统绘画表现形式,这样,学生再理解这类艺术作品就容易得多。“高中生已进入个体发展的青年期,身心发展都达到成熟水平,观察力、记忆力和想象力的发展都进入最佳时期。”[4]只有这样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真正形成更加深刻的审美鉴赏能力。
三、 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搜寻艺术之魂
西方现代绘画作品随着时代的变革越来越成为鉴赏的主流。由于这种绘画形式大多没有具体形象,意蕴相对含混,它也能最大程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所以我们要尽量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选择一些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相关联的西方现代绘画进行鉴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鉴赏热情。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如果我们稍做留意的话,就会发现在现实生活当中,西方现代绘画的佳作不时映入视线,“作品与服饰’’、“作品与居室’’、“作品与环境”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以蒙德里安的作品《红、黄、蓝的构成》为例。画面结构非常简洁,几个大小不同的矩形被黑色的、粗重的线条控制,主导颜色是右上方鲜亮的红色,不仅纯度极其饱和而且面
积巨大,画面四块灰白色有效配合了画的右下方的一点点黄色和画的左下方的一小块蓝色,红色正方形在画面上牢牢控制住平衡。在作品中,三原色坦然纸上,再无其他颜色。水平线和垂直线是画面当中仅有的线条;方块和直角是唯一的形状。分割与组合的巧妙,节奏、动感的画面,非常具有美感。学生取得了鉴赏蒙德里安《百老汇的爵士乐》作品的审美经验后,会很欣然接受这种艺术形式。那我们不妨在教学中再进一步创设这样的教学情景:
[1] 结合作品的构成形式,自己创作一幅以红、黄、蓝三原色为基调的作品
学生的操作热情很高,在绘制的过程当中不断地互相讨论并时有争论。每位学生都在精心策划着不同色块的大小、比例、构图,分割线条的粗细等。有几位学生的作品还不时受到其他同学的称赞。最后,教师应提供给学生_个展示作品的机会,可以把作品贴在教室黑板上,也可以贴在墙上,近距离地观察各自的作品,再和原作进行比较,学生很快就会发现作品的优缺点,然后进一步修改作品。
[2] 引导学生把自己的作品创意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
创意的构思、设计、制作,是引导学生捕捉发现美的过程。可以把作品应用到“作品与服饰”、“作品与居室’’、“作品与环境”等各个领域,待学生完成作品之后,教师可以把自己搜集的案例向学生展示,以有趣的实物为例说明这种艺术自身的美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如生活用品玻璃杯(蒙德里安的抽象形式装饰)、鞋(直线、三原色,方块图案的布料)以及家居、建筑设计等。事实上,在我们的曰常生活中抽象艺术无处不在,它给我们带来的抽象感就在我们身边。[]
这种鉴赏与动手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分为两个教学阶段。前阶段的教学环节使学生从功能和审美的角度鉴赏西方现代绘画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作品,打开了学生们的艺术视野;而后阶段的教学环节,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动手,有创意地完成一件设计作品,并在设计当别强调“有创意”这就要看学生能否运用以往所学的美术设计知识发挥自己的形象思维能力,体现创新意识,体会将现代的抽象作品与我们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的种种乐趣。
四、 运用批评的观点,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评价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 ‘美术鉴赏’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基础上更高层次地拓展与延伸。”对于高中生来说,通过学习,他们不仅能欣赏一些“西方现代绘画’’,同时对美术作品还要有能力进行批评。它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检验依据,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必不可少。因为美术学科具有其他学科不_样的特点,它具有开放性的评价体系。我们鉴赏美术作品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大胆对艺术作品进行评价,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使学生能在不同审美趣味和审美观念中碰撞出既开放又具有个性的审美态度和审美观念,这才是审美的最高境界。
美国艺术批评家沃尔夫吉伊根所著的《艺术批评与艺术教育》1书中总结了几点指导学生进行艺术批评时所遵循的原则,在我们的教学当中,相当具有借鉴意义。
1.以学生自身感受为主体,对一件或一类作品进行批评
传统的教学只是让我们教会学生理解艺术作品,而现在的教学更加侧重于让学生自己获得对作品的理解。这种理解并不是教师能教会的,它需要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
2.尊重学生的反应
教师应该避免针对艺术作品反应而强行设置某种程度;相反,他们应该相信学生最初做出的反应。[6]学生在面对作品时,会有瞬时的心理反应,即使面对同一幅作品在不同时期也会有不同的心理体验。教师应鼓励学生摆脱对教师的依赖感,解放焦虑和僵化的思想,充分尊重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避免引导学生接受早已预定好的对作品理解的课堂讨论。
3.为学生提供面对有争论作品的机会
西方现代绘画作品对学生原有的认知和价值观提出了挑战,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争论作品的机会。面对机会,可以让学生交流一下各自的学习心得,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悟作品。
4.为学生创设安全、自由的批评环境
高中学生处于生理和心理逐步成熟时期,各个知识领域的认知也相对客观。对西方现代绘画作品无论从作品美术语言的角度还是从历史研究的角度、文化的角度都会有能力进行客观的作品评价。但教师如果不能为学生提供安全的、开放的、言论自由的评价环境,学生就不能坦率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只有让学生敢于表达,才算是批评与思考的有效运行。如果学生处在出现错误处境或尴尬的环境中,那么批评和思考就无从谈起。我们在批评的教学环节中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是合作,而不是竞争。
在教学当中,教师能够根据以上几点进行艺术批评,那么在我们的课堂上就会产生可喜的教学效果。如果再面对西方现代绘画作品,学生就会大胆地表达出各自不同的心声。一种声音可能会说:我喜欢‘西方现代绘画' 我在学习当中认识到西方现代绘画或色彩鲜艳,或恐怖怪异,或夸张表现,比传统美术更有艺术的感染力。另外,现代艺术绘画还能带给我们无限想象的空间,有时作品就像是表达我的心声一样,我非常喜欢西方现代艺术。以后我会抱积极的态度,理解它、欣赏它。”还有一种声音可能会说:我不喜欢西方现代绘画。因为现代艺术太过于抽象,理解起来也过于复杂,它不像传统作品那样直观。”不同的声音还有:对西方现代艺术,我保持中立的态度。因为我们今天鉴赏的这些作品无疑是优秀的,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并不是每幅绘画作品都有好的创意和绘画风格。我们也不能完全认为都是好的。” 不同的声音还有“对于艺术作品,不会像我们做数学题一样,有且只有一个固定答案,艺术是和我们每个人生长的环境、个人的喜好、审美的经验等诸多因素结合在一起的,所以鉴赏西方现代艺术,我们要有一个包容的空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允许每位同学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的蒙德里安。”[7]
篇6
当选择好教学方式“篮子”后,教学方法就是各种各样的水果,可以各取所需,自由搭配组合,选取合适的教学法。美术教学法是师生为了完成美术学科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相互作用的一系列活动方式的总称。所以教师对教学方法的研究是极为重要的,新课改中学美术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以语言讲解为主的
1.讲解授课法
讲解授课法是教师通过语言描述、说明和解释,口传心授向学生传递信息、传授知识的教学活动方法,是讲述、讲解、讲演等教学方式的总称,是美术鉴赏教学必须采用的基本教学方式。关于美术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美术规律的学习是必须要采用的。讲解授课法是美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方法,运用其他教学方法也不能缺少讲解授课法的配合。
2.谈话问答法
谈话问答法是美术老师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或学生提出问题要求教师解惑,并通过正确的解答使学生获得新知识和巩固旧知识的教学方法,是课堂上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互动式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是一种深受学生喜爱的课堂组织形式,有着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优势。通过问答,使学生精力集中,专心听讲,思维活跃,引导学生定向地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能提高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去获取新知识或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有利于师生情感交融。这也是教师在美术鉴赏教学中较常用的教学方式。
二、以直观形象为主的
1.表演示范法
表演示范法是美术鉴赏课中教师配合讲解授课法及谈话问答法而进行的示范操作,通过让学生观看教师的示范操作,使学生通过直观形象获得知识和对技法的了解的教学认识。美术教学的许多知识和技法问题仅用语言讲解是不够的,必须借助表演示范法使学生获得直观视觉信息,绘画的笔法、技法、配色等这些知识须通过表演示范解决,通过演示,学生立刻一目了然。教师的表演示范过程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更进一步领悟所学知识。
2.情境创设法
在美术鉴赏教学中,为了深化主题,突出被鉴赏作品鲜明的时代、民族个性特征,可以针对美术作品、美术家、美术现象,用有关的音乐、文学故事、影视作品等方式来创设相关情境,也可以通过学生上台直接扮演,增强学生学习乐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帮助学生对美术产生深刻体验,激发想象,感染学生情绪,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在鉴赏《韩熙载夜宴图》时,教师根据五段画面内容,用音乐分别播放琵琶演奏、舞曲、轻音乐、笛箫合奏,也可以让学生上台扮演画面中的角色,从中品味艺术的魅力。
三、以实际操作训练为主的
鉴赏应与绘画、工艺相结合,鉴赏课不应一味地看作评讲理论,学生应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创作、设计与制作等练习,以学生独立动手操作练习为主,通过临摹、写生、默写、创作、设计、制作等操作手段进行实际动手训练,使学生获得审美体验,加深对艺术的理解,也掌握一些技法及美术创作能力。其实,美术课堂教学就应该有很多时间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际操作练习,美术学习个体性强,美术的表现与个体感受、想法是分不开的,教师的指导就是学生进行训练,是有针对性地进行观察能力的训练,造型技法的训练,形象思维的训练,艺术创造的训练,实用工具材料的训练等,一句话就是对学生眼手脑协调并用的训练。在学生的训练中,教师辅导要准备充分,对学生提出明确的练习目标,明确交代操作的方法步骤,使学生明确地按步骤有序进行操作练习,以达到美术鉴赏课的真正学习目的。
中学美术课程教学的目的,不是把所有学生都培养成艺术家,而是着眼于全面素质和艺术品位的提高,通过美术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和艺术敏感性。美术教育理论和体系随着教改发展不断变革,这也给中学美术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把握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在现阶段高考不变的情况下,要深刻研究中学美术课程教学的方式方法,从而实现中学美术课程教学的目的,并对社会的发展起到应有的作用。
篇7
现阶段的教学理论大多都存在着缺乏教学的整体性、动态性的问题,只是单纯的从一个角度或是层面进行探讨教学,不够深入。而探究式教学却可以让学生从多角度去实验、思考、讨论。在新课改中,探究式教学成了各个科目所重视的教学内容,因为探究式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教师应该明确探究式教学方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根据学生现处的生理和心理状况进行合理的教学过程的设计。初中美术课堂为探究式教学提供了舞台,而探究式教学则提高了初中美术教学的水平、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要重视探究式教学带来的重要性和作用性,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氛围,提高教学水平。
关键词:
探究式教学;初中美术;实际应用
教师是美术教学课堂中的引导者,应该具体的分析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和实际的学习情况,从而完善探究式教学在美术课堂中的运用,首先,课前、课后的探究式学习要积极的进行,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其次,在教学的内容上要采取多种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填鸭式”教学法,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让学生通过探究式学习,培养起自己自主学习的意识,积极的参与到教学中去,从而实现高效率的初中美术教学课堂。
1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
良好的教学环境有助于学生激发自己的学习欲望、提高学习兴趣,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性的“填鸭”,而是学生自主性的学习。教师可以通过创建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振奋学生的情绪,让学生置身于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之中,让学生在探究美术问题的教学情境中积极地发散自己的思维,使学生愿意学习、乐意学习。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装点我的居室》一课中,为了让学生置身于探究问题的教学情境之中,教师就可以安排学生到一个布置好的教室中,在教室的一些地方放一些手工制作的装饰品,或是放一些家中常见的装饰事物,并指着其中的一个装饰品问学生:“这个装饰品在这个教室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它是否与教室的整体风格相搭配?”然后再使用PPT播放一些有关家居装饰的图片让学生欣赏,而后再问:“大家观察到这些装饰品起到的作用了吗?这些装饰品又是用什么制作而成的呢?”有的学生回答:“是用粘土制成的。”然后教师就再引出有关《装点我的居室》一课中的理论知识,教师在这里就巧妙地将现代教学媒体融入到教学情境创建中,让学生身临其境的观察事物,将多种感官融合到学习中去,在快乐的氛围中吸取知识。
2实施小组讨论教学,在开放的课堂中发掘探究潜能
小组合作教学是一种较为重要的教育方式,它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发掘自己的内在潜力,通过同学和同学之间的交流,交换自己的看法。在开放性的讨论教学环境中,学生的思路变得开放了,探究式教学就是要给学生一个自由探讨的学习环境,将传统的先讲后练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先讨论后点拨,把学生的主动权教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例如在九年级上册《土与火的艺术》这一课中,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们进行合作学习,探讨这一课中自己心中存在的疑虑,但是这样的教学过程依旧是需要教师的引导的,教师要密切关注讨论的进程和学生心中存在的疑虑,及时的进行引导;观察学生在探讨过程中提出的问题以及学生提到的自己的见解,及时变更和完善自己的教案;充分的调动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善于捕捉到学生的闪光点,并加以表扬。为了更好地进行这一课的教学,教师可以适当的给予启发性的语言,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看看老师带着这些土制品,还有幻灯片中关于火的照片,你们觉得它们美吗?如果美,那又美在哪里?”在小组讨论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互助学习的能力,再加上教师适当的引导和鼓励,就会使得初中美术教学课堂变得更加的充实和活跃。
3课后的创新作业,有助于学生开展探究性自主学习
课堂上教师给学生留下的课后问题,有助于学生在课下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独自进行美术的学习探究。在初中美术《现代工业设计欣赏》一课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看有关交通工具、家用电器等现代产品的视频,并向学生提问:“这些现代工艺美在哪里?”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是不需要给出答案的,而是让学生通过互联网等途径自主的进行查询,并在下一节课中让学生交流一下自己的答案成果。课后,教师布置的作业要具有创新性。首先,要留因材施教的课后作业。客观的看待学生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布置因材施教、分层次的作业,例如教师可以将作业分成三个层次来布置,一是搜集一些与教学课程有关的图片,二是画一幅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作品,三是背诵一些相关的绘画知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以及喜好来选取其中的一个完成,这样的课后作业不仅可以减少学生的学习负担,还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其次是留写日记的课后作业。日记是一个可以任意施展自己喜怒哀乐的地方,学生可以通过写日记的方式,记录下自己一天学习到的知识点,甚至还可以在日记空白的地方,根据自己的喜好,绘画一些图案。最后,可以留一些具有想象力的作业。想象力是学习好美术的一个重要特质,是发明和发现一切具有创造性活动的源头,所以在进行初中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美术教学中可拓展、延伸的地方,积极鼓励学生扩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变通能力,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潜力,布置具有想象力课后作业十分有必要。通过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积极发展探究式教学,就要从高素质的角度来认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正确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美术教学中来,将传统的传授课变为探究课,让学生自身的潜能得到巨大的激发,让初中美术课堂变得更加的有吸引力。
4结语
总之,探究式教学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发现和创造。探究式的美术课堂的发展需要教师在不断地实践中去探索和完善,重视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促进初中美术教学方式的合理性,进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韩红姣 单位: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第一实验学校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学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高中美术课已不单单是传授知识的课堂,它已经变成了同学们通往人生道路的一扇大门,美术作为一门学科能够陶冶情操,提高学生发现生活中关的能力,从而指导学生热爱生活,用积极勇敢的态度去面对所遇到的困难,可见美术在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占据的重要地位。在我国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能力需求以及方法的应用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应对高中教学方法进行研究,从而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一、高中美术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1、美术教学方法缺乏必要的理念支撑。在我国的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一味的进行专业能力的提升,并没有意识到其中美术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性,对美术理论和理念没有一定的探索,可以说在这样的理论缺乏普及的情况下对高中美术进行教学是十分难的,对教学方法的应用来说也带来了一定的困境,教学方法受到教学理念的直接指引,所以,在现阶段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的教学活动是一种盲目的美术教学活动,学生对美术教学理念知晓不全面或者根本无从知晓,这种对教学理念的不彻底理解,对教学方法的支撑作用极小,甚至不会起到任何作用,教学方法缺乏理念的支撑。
2、学生自身对美术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虽然现今的高考相比于旧时的科举有了很大的完善和提升,但仍旧是采用了一考定终身的旧的传统考试模式,许多学生为了高考不惜舍弃许多休息娱乐的时间而去学习课本知识。而提起美术,就没有了兴趣,认为反正自己也不是美术专业的学生,学习它还不如利用这一节课的时间去做两道试题,说不定考试的时候就有。于是,提起美术课,许多学生干脆不去,被学习搞得身心疲惫的他们对美术课都提不起精神,何来的审美修养、情操陶冶呢?
3、教条主义严重高中美术课更多的是鉴赏,通过对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进行学习,强化高中生对于美的认知。而对于那些优秀的美术作品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不能要求每一位学生都按固定的套路去欣赏作品。很多美术老师对作品有了自己的理解之后就会给作品贴上自己的标签,通过不断的暗示、诱导使学生抛弃自己的观点,让他们走向既定的思维轨道。美术课本来就是一门思想性的学科,这样的教学方式无疑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的个性得不到张扬。
4、教学方法的针对性较差在教学方法中,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才是美术教学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可以说在现阶段的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缺乏一定的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教师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只是一张集体讲授,没有针对每一个学生的不同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又无法用理论进行自解,所以在实践中遇到的个案问题就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对高中美术教学质量的提高产生一定的障碍。
二、建立高中美术教学科学方法体系的措施
1、将高中美术纳入考核范围
美术中审美能力的培养是要从小学就开始的,一个拥有审美能力的人能够用积极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世界,从而热爱生活、学会感恩、造福社会。人们并不是出生时就具有审美能力,它需要后天的学习与培养,需要不断地练习和实践,然而受科考制度的影响,学生们似乎已经习惯了用考试来检测自己的能力和爱好,所以将美术纳入考试的范围,可以督促学生学习美术、了解美术。
2、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正确认识高中美术教学在素质教育全面取代应试教育成为新兴的教育形式以及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我们要做好美术教学、全面发挥美术教学的积极意义、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教育目标,就必须革新头脑中已有的思想观念。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人类头脑中所具有的思想观念会对其所有的行为活动产生巨大地影响。首先,学校的领导可以组织相关的教职人员学习新课改与素质教育的相关内容,确保教师能够全面领会新课改与素质教育的相关理念,掌握素质教育同美术教学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教师对美术教学的思想认识,树立端正的态度;其次,调整美术课程的课程安排,依照实际情况适当的增加美术课时,避免各个任课教师以各种理由霸占美术教学的教学时间,阻碍美术教学的正常开展。从而,有效地提高美术教学的教学质量,推动美术教学与素质教育的目标的实现,加强学生的全面发展。
3、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1)注重实践课,提高学生绘画能力有句名言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生活还是美好的,而这美好大多来自大自然,可以说美丽的大自然蕴藏着无限的力量和能量。所以对于美术教学,尤其是高中美术教学来说,实践野生课无疑是不可缺少的。学校领导应适时组织学生去野外写生,使学生的美术功底有一个很大程度的提高。
(2)增设兴趣课,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教学是由教师来执行的,而教学任务是由学校下达的,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进行教学都是由学校的教研室把关。所以学校应该加大对教研组的监督力度,鼓励或要求他们编写出适应性、趣味性、开放性和探索性强的课件。这样好的学习工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们的好奇心,同时可以激发他们对于美术的兴趣,这对他们的学习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4、丰富教学方法
兴趣是学习的直接动力也是优化美术教学的重要手段,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丰富教学方法,通过不同的途径来培养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
(1)合理的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辅助教学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普及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多媒体设备和技术也成为了十分重要的教学工具,具有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推动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作用。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我们就必须要合理的使用多媒体设备,利用多媒体设备开展高中美术教学。首先,教师要加强对现行教材的研究,寻找其中的不足之处,继而通过互联网来搜集相关的教材,弥补教材中的不足之处;其次,要利用多媒体设备丰富教学内容,给予学生更加强烈的感官刺激,全面调动其学习美术的学习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提高美术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效率,推动教学目标的实现。
(2)注重活动性教学为了更有效地培养学生个性,激发其创造性,可多采用活动式教学,以活动的方式作教学的基本方式。我们认为学生能力的培养,个性的形成都是在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实现的。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活动,绝不可过多地限制。在教学中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自由的,无拘无束的活动环境中,迸发他们创新的热情,增强其自信心,如参观、考察、游历以及开展各种形式的展览、竞赛等,能训练学生的直觉、想象力、观察力,激发创造动机。当然,学生的自主活动需要教师精心策划与指导,教师应给学生多提供社会与生活的情景,提供多元文化氛围,提供多样材料,媒介的创作工具,发挥学生的个性,引导他们大胆实践,大胆创造。
(3)情感教学情感教学是在情感基础上进行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柔性的教育来帮助同学们放松思想,提升学习的积极性。高中本来就是学习最紧张的时刻,即使是在美术的学习中紧绷的神经也得不到放松,情感教学就是要通过建立教学与学生之间心灵的沟通,帮助学生放松身心,去发现美创造美。让学生在学习美术时,从被动地传授到主动地去研究、思考问题。
结束语
教师要对学生发展的角度有所转变,从单纯掌握美术学科知识技能向美术多元化综合发展,让他们从内心去感受多彩的美术。
参考文献
[1] 王俊杰.浅谈美术教学中表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教研),2011(7):7.
篇9
一、严格遵循美术教学的原则
美术是选型艺术,也叫视觉艺术,它具有视觉艺术的直观性和具体性,而且其形象的表现又是静止的并对物质具有特殊的依赖性,从而决定了美术教学的特点。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思维的自主性、技能教学的实践 性、创造性思维的特殊性,以及个体操作与集体教学要求的矛盾性等。中学美术教学就是根据其自身的这些特点而确定了符合其自身规律的教学原则。
中学美术教学究竟主要有哪些原则,遵循这些原则有些什么要求,笔者有如下认为:
(一)审美性原则。1989年中央颁布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明确规定:“中学美术教育的 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文化素质”,并再次要求把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作为主线贯 穿于美术教学活动的始终。可见,审美教育,是中学美术教学的首要任务,它起着决定本学科教育性质的作用。
(二)直观性原则。美术教学中首先要求的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而美学问题、技巧问题,又往往很难用 语言表达清楚,这就只有借助直观教学的手段引导学生深入地观察、感知客观现象去形象地认识世界。如把握 构成美术的基本因素—一形体、比例、结构、空间、明暗、色彩、笔、墨、线条等,才能获得较明确的概念。
(三)启发性原则。教与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一对基本矛盾,而教是矛盾的主导方面,教师必须启发学生积 极思维,以调动其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填鸭式的满堂灌是起不到美术教学效果的。
(四)精讲善练原则。中学美术教学多属技能性的内容,而且技能的本身就在于多练、苦练,但每课时又只有45分钟,要腾出尽量多的时间让学生练习,不精讲就完不成教学任务。“精讲”,就是要求教师在作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高质量地少讲,把所用之道理讲清楚,把重点、难点讲透,把方法、步骤和要求讲准确,以达到指导“善练”的目的。“善练”,就是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有明确的训练目标,有严格的训练计划、方法步骤,按质按量地完成规定的学习内容。
(五)以点带面,面向全体的原则。我国现行的班级教学组织形式,基本上是以年龄为基准组建的,由于学生的来源及其生活条件、所处之社会环境的不同,对美术的兴趣爱好乃至天赋差别,造成水平的参差不齐是 必然存在的,而教学活动是集体的,要求也是以统编教材为依据即划一的,这便产生了统一要求与水平程度参差不齐的矛盾。
然而我们的社会制度决定了我们的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唯一的办法,只有以点带面,抓两头带中间,在不同基点上去要求、提高。
(六)创造性原则。创造性是美术学科的显著特征,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才能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创造性才能是衡量一个人能力大小最主要的标志,是人的智力结构中最主要的因素。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发展学 生智力的重要内容,也是时代和现实社会生活的需要,切不可忽视。美术教学在这方面具有特殊的地位。
以上之中学美术教学原则,既有他们间的区别,但又是互相联系的,教师要善于从实际出发,把他们配合起来,灵活地、创造性地遵循和运用。
二、认真研究和选择美术教学的方法
美术教学原则是美术课教学的基本准则,是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是用于指导中学美术教学的一般性原理 ,也是具体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的依据。认真贯彻教学原则,有利于正确处理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和教与学的关系,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很多,但根据《中学美术教学大纲》精神的要求和笔者长期从事美术教学的经验体会 ,最常用而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大致有如下几种。
(一)讲授法。这是一种由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即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方法。它包括讲述法、讲解法、讲读法等。一般理论性的讲述、美术常识、欣赏教学以及技法课训练前的讲解,都采用讲授法。用这种方法教学的长处是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强、效率高,照顾面宽。但其缺点是容易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缺乏感性知识,如无法解决怎样画等问题。
(二)演示法。演示法是为了配合讲课和练习,通过操作性的示范表演,使学生增加感性知识,加深印象,明了作画(或其它美术作品制作)的方法步骤。这是美术课尤其是技法课教学常采用的主要方法之一。这种 方法在形式上可以分为:当堂作画要求之全过程演示;按作画步骤要求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的同步性示范;有意识地找准难点作局部演示。
(三)练习法。练习法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以达到巩固知识、形成各种技能技巧、把新知识变换为能力之目的的一种方法。这是中学美术教学活动中最主要的教学方法。这种练习包括视觉 观察练习、造型技法练习、工具材料之操作练习和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练习等。按新编教材的要求,它在整个初中的教学活动中要占80%以上份量。
(四)谈话法。谈话法是通过同学生互相交谈来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包括启发式谈话法、提问式谈话法和指导式谈话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启迪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和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信息的积极反锁 .但谈话法的缺点是意见容易分散,不易控制,运用不好还容易使所传授知识支离破碎。
(五)参观法。参观法是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扩大视野,使教学同实际生活相联系并从中受到实际教育 的一种方法。其内容有参观书画摄影展览、作业观摩展览、还有历史文物、名胜古迹、建筑物体、自然风景、 动物花卉等。这是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热爱生活教育的一种较好的教学形式。
篇10
关键词:美术教学;激发兴趣;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7-0243-01
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好美术的关键。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着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尤其是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采用鼓励教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热情,力求达到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协调统一,才能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1.和谐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产生动力、提高效率,产生最佳效益,是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关系。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发挥着主导作用。在教学中,我们要转变观念学,会"蹲下来跟学生说话,去聆听学生们的心声。"学生不是无知的孩子,是独立的、是学习的主体。我们要尊重学生、帮助学生、保持与学生平等的姿态。在此基础上教师和学生才能做到真正的平等地学习和交流,课堂的气氛也才能真正地开放和活跃起来。在生活中,我们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处处关心他们,成为他们值得信赖的朋友。小学生的"向师性"特别强,他们不仅把教师当作模仿的榜样,而且希望得到教师积极的肯定。因此,教师应拿起表扬的武器,鼓励学生,增加信心,努力向上。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才能取信于学生,享有较高的威信,使学生乐于接受,才能实现教育效果最大化。
2.加强艺术欣赏
美术欣赏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教学手段。美术欣赏,主要以完美的形象、卓越的艺术技巧来拨动人的心弦,使人精神奋发,从而产生强烈的教育效果。当学生有了深刻的审美情感体验以后,他们才能感受艺术美的魅力,进而迸发出想象的火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1 自然美的欣赏。大自然是学生欣赏的最好课堂,让大自然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带领学生嬉戏于丰富的自然美景中,引导他们欣赏山水花鸟、草木鱼虫;聆听鸟语蛙呜、海浪声声;带领学生徜徉于优美的生活环境中,观赏校园环境,让学走进自然,在感受美、欣赏美的过程中学生的想象也就随之迸发,为今后的艺术创作打下基础。
2.2 艺术美的欣赏。选择部分同龄儿童的优秀作品和一些大师作品让学生欣赏,从中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潜能。如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梵高的《向日葵》、马蒂斯的《金鱼》等应该经常出现在美术教室的各个墙壁之上,欣赏作品并让学生交流讨论,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见解发表对作品构思、造型、构图等的看法和感受;从线条、色彩、形象中体验和感知其中蕴涵的情感。如欣赏油画《向日葵》,可引导学生感受画面给人的动感和单纯强烈的色彩对比等。在欣赏优秀儿童作品时,这些作品天真浪漫,富有儿童情趣,是儿童心灵世界的反映,这类内容学生觉得亲切,容易产生共鸣。
3.体验现实生活
美术课程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素材来组织进行的美术活动,学生通过观察生活来感受生活,体验生活的情感和乐趣。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艺术是被有意识地抽取出来的,极平常的但能触及人内心世界的东西,其感染力常常出人意料。要使美术文化进入到学生的"生活经验"。归纳到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只有以"生活世界"作为背景和来源时,美术课堂教学才能真正成为沟通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理想生活的桥梁。小学的教学则充分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教学形式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学生经验相联系。
如: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生活、自然环境、自然景观等,并用点、线、面、色彩、空间、明暗、质感等绘画要素,进行排列、堆积、组合等构成因素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美,将自己对生活和自然的感受、体验与艺术家对它们的表达联系起来,尝试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4.重视学生主体
在美术欣赏中,教师往往在课始出示范作后,便一讲到底,造成教师投入,而学生漠然的尴尬场面,欣赏成了"讲赏"。而通过教师的讲,学生充其量只是对作品作解剖麻雀式的理解而已。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只有学生主体主动积极参与才能调动学生自身的创造潜能。美术欣赏更是主客体的统一,欣赏活动必须依赖学生主体的直接参与,才能激发学生欣赏的情意、获得深刻的体验。教师过多、过细的讲解,既不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又不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养成。
为此,可采取的教学策略是:①课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预习,引导学生收集与欣赏内容相关的资料,让学生有备而"赏",缩短学生与欣赏内容的距离,产生欣赏的直接兴趣;②在出示欣赏作品后,让学生仔细地"读画"几分钟,然后再请学生说说对作品的印象和直觉(初步的感觉);③用思考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可以从色彩、线条、给人的情绪上去细致地体味;④必要时,对于欣赏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欣赏评议,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并为班级交流欣赏成果做准备。这样的欣赏则更多地体现了学生自主参与、自主发展。
5.分层布置作业
平时上美术课,由于受时间的限制,只能利用下课前几分钟时间点评几个人的作品,大部分同学得不到面对面的讲评,只是交给老师,接受老师所评判的等级而已。学生基本上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地位,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的调动。如果老师能进行合理诱导,让作业成为学生创新的园地,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能在学习过程中一步步得到提高。要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布置作业就要尽可能地适应各个层次的学生,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能够完成的作业而不感到艰难,使每个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总之,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必须充分以调动、引导、鼓励等多种方式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得以持久性地保持下去。
参考文献
[1] 贾先声,浅议中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J],科技博览,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