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程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6 13:44: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课程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大学外语(1)是通识必修课,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让他们在英语听力理解、口语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翻译能力及词汇量等方面达到基本要求,能基本满足日常生活、学习和未来工作中与自身密切相关的信息交流的需要,同时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二、大学外语(1)教学基本情况
1、本学期我担任的大学外语(1)是一门新课,课前认真备课,钻研教材,教学中能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和需求力求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有所改进。20本科数字媒体、美术学、音乐学和舞蹈学都属于艺术生,英语基础比较薄弱,英语学习缺乏自信。这学期,课堂上注重加强学生的词汇、造句、翻译等方面的基本功训练,并针对每个单元教学内容测试和作业,督促学生及时复习和检测所学的知识。
2. 教学中努力探索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运用视听媒体,采用听说法、讨论法等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注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注重知识的归纳和总结,加强学法指导。例如:如何记单词,课文朗读技巧,对话、叙述原则等。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了提高。
三、大学外语(1)教学存在的问题
艺术生入学英语成绩不高,基础差,底子薄,词汇量不够,发音不准确,课前不按要求预习,教师迫于无奈,总是替学生完成本该学生自己完成的诸如查生词、通读全文、发现问题等预习工作,而这更加重了学生的依赖心理。还有学生的阅读量太窄,缺乏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教师设计了一系列课前课后测试对学生有一定的督促作用,但仍然不够,今后仍然要引导学生增强学习自主性和扩大阅读量。
四、大学外语(1)课堂教学策略
大学外语(1)课程涵盖比较广泛,内容也比较枯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下面是我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总结出的可以在今后继续尝试的一些教学方法:
1、讨论法
所谓讨论法,就是就问题进行讨论。教师可根据主题提出讨论题目,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推出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最后给予总结评价。讨论法基于问题进行讨论,每个学生都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独立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等。例如,在学生过完春节返校学习,可以分组讨论春节习俗,该主题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效果自然是最好的。在组织讨论时,教师应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和习惯进行表达,所以讨论前应有相应的词汇和句型准备。同时,教师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学生讨论时给予必要的帮助,巡回指导,鼓励表扬学生,做好引导与评价都非常的重要。
2、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法,利用该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比如旅游主题,可以在课前先安排学生任务,布置学生查询旅游景点的相关信息。学生具备了相关的词汇,背景知识后有利于进一步的课堂任务教学。为巩固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师可再根据主题,布置课后任务给学生,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旅游经历,查找资料,制作PPT,最后在班上介绍展示。这种做中学的学习方式不仅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3、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进或创设活动的真实场景,形成使用英语的语言氛围,把学生引入到某种情景中去,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是人在景中,在情景中实践,情境由此而生,这种教学法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与学习自觉性。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创设教学情境,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和工具。比如关于电影的主题,教师可以设计具体情境,假设学校电影节即将开幕,届时将会有不同类型的电影上映,布置学生制作英文电影海报,根据已知情境,要求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如互相邀请看电影,对电影进行评价等。
4、讲座法
篇2
关键词:钢筋接头; 等强度滚轧直螺纹连接; 应用; 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工程概况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新分院医疗综合楼位于合肥市高新区,总建筑面积15.45万㎡,其中地下建筑面积为5.9万㎡,地上建筑面积为9.55万㎡,地下2层,地上4层,建筑总高度为23.9m。本工程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结构形式为桩承台+筏板基础,承台最大尺寸为3000mm×3000mm×1000mm,地下室底板厚度最大为700mm,梁最高高度为1250mm,楼板最大厚度为300mm,设计有多排钢筋,施工难度较大,在工程中直径大于18mm的钢筋均采用剥肋滚轧直螺纹连接。
二、钢筋剥肋滚轧直螺纹连接的特点
钢筋的连接方式有绑扎、焊接、机械连接等,随着近几年高层及大跨度建筑不断涌现,对钢筋连接的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得钢筋机械连接技术得到了进一步推广应用。钢筋剥肋直螺纹连接技术是钢筋机械连接的最新形势,其具有以下特点:1)设备投入少,接头成本低;操作简单,丝头加工速度快;2)施工方便,质量容易控制,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小;3)连接质量稳定可靠,接头强度高;4)使用范围广,现场无明火作业,可对直径16mm~50mm的钢筋实现水平、竖向及斜向等各种方向的连接。
三、钢筋滚轧直螺纹连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1、材料要求
钢筋的级别、直径符合设计要求及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及《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GB1304的要求,有出厂质量证明及进场复试报告。连接套筒有明显的规格标记,一端孔用密封盖扣紧;进场时有产品合格证;
2、钢筋丝头加工
钢筋端面平头剥肋滚轧螺纹丝头质量检验带帽保护丝头质量抽检存放待用。
钢筋端面平头:平头是让钢筋端面与木材轴线垂直,端头不得弯曲,不得出现马蹄形,宜采用砂轮切割机或专用设备。
剥肋滚轧螺纹:使用钢筋剥肋滚轧螺纹机将待连接的钢筋接头加工成螺纹,加工时,采用水溶性切削液,当气温低于0℃时,掺入15~20%亚硝酸钠。严禁用机油作切削液或不加切削液加工丝头。
钢筋丝头质量检验:钢筋丝头的牙形、螺距与连接套的牙形、螺距相吻合,有效丝扣内的秃牙部分累计长度小于一扣周长的1/2。
带帽保护:检查合格的丝头加以保护,在其一端头加带塑料保护帽,另一端拧上连接套,按规格分类存放整齐待用。
3、钢筋连接
连接套筒规格与钢筋规格一致。连接前检查钢筋螺纹及连接套螺纹是否完好无损,发现有质量缺陷的退回重加工,质量合格方可使用。直螺纹钢筋接头的安装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3.1安装接头时可用管钳扳手拧紧,应使钢筋丝头在套筒中央位置相互顶紧。标准型接头安装后的外露螺纹不宜超过2P(P为螺距)。
3.2安装后应用扭力扳手校核拧紧扭矩,扭紧扭矩值应符合规范要求
将带有连接套筒的钢筋拧到待接钢筋上,按操作规程用扳手拧紧接头。
采用预埋接头时,连接套的位置、规格和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带连接套筒的钢筋应固定牢,连接套筒的外露端应有保护盖。
连接完好的接头立即用油漆做上标记,防止漏拧。
四、钢筋滚轧直螺纹连接技术在工程中具体应用部位
1、该工程基础底板厚度为700mm,基础底板面筋及底筋均为22@200,根据图纸设计及钢筋施工方案要求,基础底板钢筋采用剥肋滚轧直螺纹连接,Ⅰ级机械连接接头,接头率为50%,不限制接头位置。剥肋滚轧直螺纹连接技术在底板施工中的应用,较大的加快工期,避免了当地梅雨季节对基础工程施工的影响。
2、本工程局部塔吊位于建筑内部,塔吊标准节在顶升过程中,塔吊标准节与次梁交界处,次梁钢筋截断,次梁钢筋预留200mm,预留钢筋套丝长度为2倍套筒长度,采用通丝套筒连接,且此部位接头为Ⅰ级接头,梁上、下铁在同一断面上。通过预留钢筋接头,后期采用机械连接,有效的解决了建筑平面超长超宽,塔吊布置遇建筑内,塔臂可覆盖整个建筑,进一步加快了工期。具体见下图:
3、该工程分为两期建设,目前为一期工程,在一期与二期交界部位,基础底板预留,采用Ⅰ级套筒连接,套筒采用短钢筋封堵。机械连接接头必须使用同一个厂家的接头,确保机械连接的质量,保证一期与二期底板钢筋连接质量。具体见下图:
五、施工中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及解决措施
1、钢筋套丝长度不够,解决措施:进行技术交底,严格操作工艺,确保套丝长度满足要求。
2、钢筋套丝剥肋长度超长,解决措施:对现场操作人员进行现场培训,加强操作管理,定期抽检。
3、钢筋套丝深度不足,解决措施:对钢筋加工机械定期进行检测,取得合格证书后方可进场。
4、钢筋与套筒未能进行有效连接,解决措施:检查套丝长度,在套丝长度满足规范要求的情况下,检查安装好的外露丝扣长度。
六、施工中注意事项 1、 套筒必须要有出厂合格证,螺纹规格、外观质量必须符合要求,采取目测、游标卡尺、螺纹塞规进行检查。 2、 钢筋原材料强度必须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钢筋直径偏差必须在允许范围内,如有过大的下偏差,会造成剥肋后直径偏小或不圆整,易出现加工的丝头有秃牙、断牙现象,影响接头的强度。 3、 丝头加工时必须控制加工参数在允许偏差范围内,剥肋直径、滚丝头、涨刀环、滚压行程等必须先按钢筋直径调整准确,才可开始加工。 4、 钢筋丝头加工后,目测外观质量,并用卡尺和止、通端螺纹环规逐个检查,不合格的要剔除重加工。加工之前可用同规格、同批次钢筋下脚料进行调试。 5、对合格的丝头,及时加上保护套,以免锈蚀或碰坏。 6、 安装的接头由现场监理见证取样,复试接头的强度性能。
七、接头的现场检验与验收
接头的现场检验按验收批进行, 同一施工条件下采用同等级、同形式、同规格接头, 以500 个为一个验收批进行单向拉伸检验与验收, 不足500 个的仍为一个验收批, 若连续检验10 个验收批, 均一次合格时, 验收批接头数量可扩大一倍。对每一验收批接头, 必须在工程结构中随机抽取3 个试件作抗拉强度试验,按设计要求的接头等级进行评定。当3个接头试件的抗拉强度均符合相应等级要求时,该验收批合格。如有1 个试件的强度不符合要求, 应另取6 个试件进行复检, 复检中如仍有1 个试件试验结果不符合要求, 则该验收批为不合格。Ⅰ级、Ⅱ级、Ⅲ级接头的抗拉强度必须符合下表的规定:
f0mst——接头试件实测抗拉强度fstk——钢筋抗拉强度标注值
fyk——钢筋屈服标度标准值
接头的连接验收,在接头安装现场进行, 现场所有连接好的接头必须用油漆做好标记。验收过程对已作标记的接头进行检查, 看是否符合接头连接的有关要求。若未能达到要求, 必须整改至符合要求为止。在有现场监理工程师见证的情况下, 由技术部会同质量部门负责连接接头抽检及验收。
结束语
钢筋滚轧直螺纹连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技术在质量保证、施工成本、节能降耗、安全环保方面都有良好的效果。通过钢筋剥肋滚轧直螺纹连接技术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新分院工程中的应用,有效地保证了钢筋连接质量稳定且处于较高水平,使连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节约工期、成本。同时也积累了工程项目全面质量管理经验,提高了管理人员和职工的质量意识。在施工工艺控制、过程质量控制方面,为以后的推广应用积累了一定经验,也极大地促进了新技术、新工艺应用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情境教学模式 大学英语 听说课程
前言
近些年来,作者在对大学英语听说课程的调查中发现,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教师依然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学生只能被动的去接受知识教学效率不高,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对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的对大学英语听说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二本文主要对情境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听说课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下面进行详细的研究。
一、情境教学模式概述
所谓的情境教学模式主要是根据教学的内容,借助一些外在事物来为学生营造一个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知识,帮助学生快速掌握英语知识,与此同时,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情境教学模式是当前较为常用的教学模式之一,教师通过将创设的情境与学生的生活建立直接的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例如,通过角色扮演、英文音乐欣赏、语言描绘、英语视频播放等方式来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潜移默化地引领着学生的学习方向,对提升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有着极大的作用。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对英语听说课程教学的要求也不断的提升,教师不仅仅要完成教材的教学指标,更要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确保学生英语学习的有效性。因此,教师需要不断的创新英语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在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相关的英语知识,同时,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也有着极大的作用,另外,情境教学模式的运用能够有效的解决英语教学中的重难点,从而保证课程教学的顺利进行,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情境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听说课程中的应用
1.在课前引入环节中的应用。课前引入环节对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有着极大的作用,然而,在以往大学英语听说课程教学中,大多数教师经常会忽视课前引入环节,甚至没有意识到课前引入环节的重要性,在学生状态不佳的情况下直接进入正课,势必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甚至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大学英语听说课程教学中应重视课前引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保证学生在状态良好的情况下学习,确保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
情境教学模式在课前引入环节应用的方式有很多,例如,可以通过提问、讲故事等方式将学生带入语言情境,同时,可以通过回答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大学英语听说课程的教学做好语言情境的铺垫。当然,在课前引入环节所提出的问题要与课程教学有着直接的联系,同时还要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为主,这样才能有效的吸引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what sport do you like?You get used to what color clothes?After graduating from what your ideal?从学生的生活出发提出简单的英语问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爱好进行回答,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更有利于提升大学英语听说课程的教学效果。
2.在课堂中的应用。情境教学模式在课堂中的应用,能够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英语情感,并从中增强对英语的认识和了解,从而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更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情境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听说课程中的应用,应充分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利用声音、文字、图像等结合的表达方式来对学生施教,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形、有声、有色的语言环境,刺激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官,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另外,在英语听说课程教学中,应遵循着以听力优先的原则,在学生英语听力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应选择难度适中的听力材料,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听力能力极为重要,具备一定的听力能力才能听懂对方所讲英语的意思。一般情况下,英语听力材料以2-3篇为宜,并让学生结合所听到的发声进行跟读和模仿,从中提炼出核心句式、词汇等,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知识,更有助于学生听力能力的提升。在英语听说课程中,材料形式的选择应本着多样化的原则,如,多人对话、两人对话、辩论、陈述等方式,以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参与到英语听说练习中,从而有效的提升学生英语听说能力。
此外,可以通过播放英语影视作品的形式创设情境,用动感、真实的画面来打动学生,让学生从发声者的体态语言、面部表情等来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对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着极大的作用。另外,在播放英语视频短片的过程中,通过纯正地道的读音、形象生动的画面以及美妙迷人的情节等来帮助学生感受西方国家的文化,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等,让学生处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更有利于领会英语,从而习惯英语的表达方式,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
3.在听说课堂总结中的应用。课堂总结是大学英语听说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更有助于学生认识自身的不足,从而进行针对性学习,对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着极大的作用。然而,在以往大学英语听说课程教学中,课堂总结多数都是以教师为主导单方向的进行,缺乏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交流,整个课堂总结环节枯燥乏味,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整理,整体学习效率不高。而将情境教学模式应用到大学英语听说课程总结的过程中,注重的是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在一些重难点知识汇总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些汇总情境来促使学生参与到情境学习中,不仅可以提升课堂总结的效率,同时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着一定的作用。
三、总结
总的来说,学生作为大学英语听说课程教学的主体,在情境教学模式应用到大学英语听说课程中,应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在情境活动中使学生产生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的提升大学英语听说课程教学的效率。通过本文对情境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听说课程中的应用分析,作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主要对情境教学模式在课前引入环节中的应用、在课堂中的应用、在听说课堂总结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大学英语听说课程教学的质量,实现学生英语学习上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李国艳.发挥信息辅助作用 夯实情境教学效果――多媒体辅助下初中英语情境教学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04).
[2]董菊.基于情境教学理论的英文原声电影在综合英语课程中的应用[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
[3]徐秀兰.掌握课堂教学要领 让语法教学更生动――浅谈译林版小学英语Grammar time板块[J].生活教育.2015(09).
[4]訾韦力,武力宏,郑华伟.多维模式的形成性评估促进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实践研究[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1(05).
篇4
【关键词】数学;课程;弱点;改革
前言:数学课程的改革与其他学科是具有一定差距的,首先中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和大学数学课程改革具有不同的意义,其次数学课程的学习主要以理解与计算为主,改革的成效无法在教育模式上作出很精确的评估,但改革二字在任何时代都不过时,与时代需求结合才是最明智的改革方向。
一、我国数学教育史上的改革历史和成效总结
我国数学课程改革从建国以来就已经开始了,其中分为中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和大学课程改革,我们姑且从近十年的数学教学改革说起,总结其成效和历史经验。
十年课程改革是新理念扎根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十年,是广大教师开拓创新的十年。面对新形势、新课改,十年来,我们以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稿、《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以严谨、求是、务实地态度,立足本校实际,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验工作。
从教师队伍素质上看,十年来,教师的知识观、质量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原来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到注重学生态度、情感、人格、能力的发展,由过分追求学科的严密性转到注重数学教育的育人性;由注重学生学习的结果转到注重学生实践探索和交流的主动学习。教师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促进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教师在课堂上放下了教师的尊严,以平等、民主、和蔼的态度引领学生开展学习,教室内从以往的“教”堂变成了“学”堂,教师在教学中以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的角色出现在学生面前。互动、和谐、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逐步形成,学生已基本形成探索性学习方式,养成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教师注重教与学方式方法的改变,探索多样化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教师更加注重教学过程的设计,能通过情境的选择与设计,探索过程的组织,为学生留有更多的参与和思考的空间。在教学过程中也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索,注重师生互动与合作交流,以及关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孩子忙起来,动起来。
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越来越多的教师试图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探索和运用启发式、探索式等教学方式,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探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合作与交流。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活泼,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目前我国数学课程教学存在的弊端和漏洞
尽管十年课改给我国数学课程教学从老师到学生都带来了可喜的变化,但随着时展而衍生出的弊端和漏洞仍然存在。
首先,小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较差,知识面狭窄;部分知识单元的教学要求偏高,耗时过多;不少内容陈旧、过时;忽视数学的实际应用;课程缺乏弹性。一些教师的确是仅仅为了学生分数的提高,而不惜花费大量时间一味地灌输和重复同一问题,对于同学的情况老师并不了解,针对性不够强,或者说只是针对存在体系问题的教材中的知识,而没有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的讲授方式,学生的收获及成效不大,学习的积极性也极低,其实是低效的。
中学生正处在比较叛逆的时期,对于学习数学课程也体现出与这一年龄相对应得弱点与弊端,这种“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形式上扩大了教师的影响,但对学生的数学思维空间造成限制,做的许多工作是表面化的,对揭示数学本质、促进学生数学思维没有本质影响。
大学是学习数学课程的又一个阶段,它所处的位置决定了它的侧重点,进而出现与小学、中学数学课程不同的弊端。大学数学教育目标的重点应从掌握数学课程体系转移到学会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上来,加强直觉思维、发散思维、辩证思维的培养和训练。而应该发展数学思维,发展创造力、批判力和想象力等。高等数学本身就是抽象的,老师还只是根据教材按部就班,不求变通讲解这是导致大学生学不好高等数学的重要原因之一,这是高等数学讲解过程的一大弊端。
三、针对未来我国数学课程教学的几点建议
针对上述目前数学课程教学存在的弊端,笔者认为应该实施具有针对性的课改,在肯定之前课程成功的同时,着重处理现有的突出问题。
小学数学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从教材、教法学法、课堂几个方面进行分类论述。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确定以后,在组织和编排上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能否使学生顺利地掌握数学基础知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另外,教师教法的多样性与否关系到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以及学法多样性与否,以及课堂气氛的活跃性互动性与否关系到学生掌握的主动与否。
对于中学数学,信息技术作为新的科学辅助工具开始应用于数学教学,发挥了黑板粉笔所不可代替的作用。但其应用过程中一定注意孰轻孰重。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必要的课程而非所有。因为有些章节关键在于掌握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用黑板粉笔效果比多媒体教学要好。信息技术像把双刃剑有弊有利。同时改革信息技术不适应中学生的部分,防止由于运用不当而束缚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
大学数学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占重要地位,因此是否进行大学数学课程改革将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成败与否。大学生是比较接近社会应用的人,因此要切实做好大学生数学课程的创新问题。也要让大学生学有所用,推行好实践应用。要有开放的创新空间和制度,关键是整个社会的努力,不能仅靠学校和老师。整个社会都应对这个问题引起重视,学生是主体,尊重主体的发展方向又要加以引导。
四、结语
总结来讲,课程改改革中的数学教师为课程实施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应该以为了让学生能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获得必要的数学,在数学上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展为标准,牢记育人宗旨,并与时代结合,才会保证课程教学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光明.数学教学效率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
篇5
关键词:常微分方程;高等院校;工程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2-0350-116
《常微分方程》一直是各高等院校的数学类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其是其他很多专业课,比如,《数值分析》《偏微分方程》《动力系统》等课程的工具和基础。《常微分方程》的课堂教学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其他相关课程的学习甚至是学生的毕业后工作上的具体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还影响着学习者的逻辑判断推理以及数学思维的培养。作为教学者都知道,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要做到因材施教,相同的知识内容由不同的教师处理,那就会产生各自的讲解方法,下面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来介绍作为教师应该如何处理教与学的关系,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并付诸实践。
一、首次课很重要
部分教师对于课程的第一次课有一个误解:认为只需要简单介绍下课程章节、作业要求、课堂纪律、考核标准等。作为合格的大学教师,如若我们的绪论课仅仅就是上面所涉及的部分内容不免就让人觉得落伍,而且乏味。对学习者而言,如果教师如此讲课,则只会对所学课程只能是一知半解,更做不到有什么深刻认识!
万事开头难,第一次教学成功与否关系着整个教学是否会顺利进行,我认为不管什么课程首先要使得学习者了解它的起源发展以及所关注的主要对象。讲述者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对这门课程起源发展以及前沿要有准确地把握和透彻的认知。比如,我在第一次课中会这样介绍。
1.常微分方程的起源和发展
牛顿和莱布尼兹创立了微积分,关于其起源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的表述十分贴切:数学中的转折点是笛卡儿的变数,有了变数,运动进入了数学,有了变数,辩证法进入了数学,有了变数,微分和积分也就立刻变成了必要的了,而它们也就立刻产生,并且是由牛顿和莱布尼兹大体上完成的,但不是由它们发明的。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微分方程并在当时有很多数学家对此有着浓厚的兴趣。
接下来,我就会介绍微分方程的发展历史,并把它大致分成了四个阶段:经典阶段;解的存在唯一性研究;解的定性理论和稳定性理论阶段;前沿发展阶段。在每个阶段中都拿出一两个经典的历史上的例子来说明问题。
2.常微分方程的主要问题
常微分这门学科是由实际问题出发,又回到实际问题中去的学问,每一个微分方程的建立都是由实际问题而来,而建立的方程最后都是去解决实际问题,并在解决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改进。
在此认识的基础上,我就会在课堂上充分展现这门课程的魅力:以它的发展过程为脉络,每个关键的转折点我都会添加有趣的历史上的真实案例来讲解。一方面可以很好地展现它的美,另外一方面可以很好地说明此课程与工程实践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时刻提醒学生学习是为了解决问题。
二、重视基本概念
《常微分方程》大多数学校在大学二年级上学期开设,学生已经经过了一年的大学生活的洗礼,习惯了大学课程的特点,但是在一年级大多数会开设《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这三门课程,相对来说难度较大,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为了调动学习热情,要强调我们课程的特点与所学过的那三门不同,侧重的是基本概念与基础知识。
其实,学习者认真回忆一下自己从懵懂开始学习数学直至大学整个求学之路不正是沿着人类数学知识的发展路线去学习的,越到后来“高级”的数学越是“简单”。那么,以前所掌握的“宝贵”的解题技巧和公式就毫无价值而言,此类东西也不是数学的本质,学习者学习东西就要学习本质的,作为教师教授也要教授本质的内容。相比较而言,重要的是各种概念和各种方法的思想,而不是各种诸如求解方程的巧妙的方法,不能让学生深陷于此。
三、与工程实践紧密联系
《常微分方程》是一门相对“精彩”的课程,如果只是停留在本本主义,那就太浪费这门课程啦。尤其是石家庄铁道大学是一所工科院校,铁路工程师的摇篮,校内有很多实践基地,而且数学系也有自己的实践创业基地,这些都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把自己的教学内容和工程实践联系起来。例如,讲授第4章的“质点振动”这一节时,可以通过高速列车的悬架系统出发,引入振动方程,而且可以带学生具体实地参观学校的相关实践项目基地,使得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了解质点振动方程在力学等方面强大的应用。对于带有阻尼的强迫振动更是可以举出生活中的例子很好地去解释共振现象。要做到这点,教师必须平时进行大量的积累,在备课时要多参考相关的资料尤其是发展前沿,虽然会耗费时间,但是我认为是物超所值。
四、及时总结
对于课程进行到新的部分之前,要及时总结。每次上课前要总结前一次课,每章结束要总结这一章。但是不能误解为就是把相关的知识点和关键题型再重述一遍,或者在深入一点就是弄个所谓知识脉络图。除了上述这些是必要的之外,最重要的是把此部分的重点难点以及涉及的内容与其他部分的联系讲解明白,所谓的一心两点,即抓住一个中心,知识的分界点以及联系点。
总结课最难做的就是期末的最后一节复习课。很多大学课程都存在一个共性问题,即期末复习课变成了考前的辅导课,教师在课堂上勾画一些考试重点,而学生对此也是热衷得很。但是,我认为此种做法很不负责任,也是对自己的教学没有信心的表现。期末复习,就是要从宏观整体上把这门课程做一个概括总结,正好和绪论课做一个首尾呼应。
五、结语
《常微分方程》在数学类专业的本科生课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何教好学好以及掌握这门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学质量的好坏衡量标准并不是考试成绩的高低,也不是会做多少道题目,而是对相关的思想和方法的理解运用,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能够养成严谨的逻辑思维推理习惯,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故而,作为课程的教授者应该在这方面努力,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更新教学内容,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而尽一份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学分制 大学物理实验 实验基本环节 分析问题 创新的精神
学分制是高等学校的一种教学制度,以学生取得的学分作为其学业完成情况的基本依据。学分制的原则是:学生某一课程成绩合格,即取得该课程的学分。不同课程的学分累加,若达到学校规定的总学分数,就准予毕业。实施以学分制为核心的实验室管理及实验教学模式的创新,是加快我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步伐,建设一流的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大学物理实验在物理学的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今后在探索和开拓新的科技领域中,大学物理实验仍是强有力的工具。而我校在学分制下该课程设置有48学时和30学时,实验内容覆盖广,而且大学生在大学生涯遇到的第一门实验启蒙课程,就是大学物理实验。要打下坚实的实验基础和具有较强的科学实验能力,我们大学生必须主动地、积极地、创造性地去学习;通过实验去学习探索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与锻炼科学实验的能力。而有些同学在学习过程中不擅长动手操作,把它当作理论课一样对待。实验不同于理论,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学习方法也应用有所不同。基于在学分制下那么怎样才能学好这门课程呢?我通过一年的大学物理实验的努力学习,总结以下几点来说明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学习要则。
1.要重视大学物理实验的三个基本环节[1]
在大学物理实验中,要完成每一个实验必须要经过三个基本环节:实验前预习、 实验操作、撰写实验报告。
1.1实验前认真预习
由于课堂实验时间是很有限的,要想在规定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要求的实验任务,做好实验预习是十分重要的。 实验预习就是在实验进行之前,通过认真阅读和理解实验教材,并辅之以阅读一定的参考资料,明确实验目的、原理、步骤、数据处理方法、注意事项等,并写好预习报告的过程。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对实验中涉及的仪器设备,尤其是以前未使用过的,要尽量了解其结构原理、性能特点、使用方法等,必要时可到实验室参观实物,做好实验预习,做到胸有全局。这样才能在实验中避免手忙脚乱,实验后对实验结果茫茫然。
1.2认真完成课堂上的实验操作规范
实验的过程是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实际操作仪器进行实验测量的过程,它是对学生的实验技能、预习情况的综合检查。为了顺利进行实验,首先要认识仪器,熟悉操作步骤,调试安装实验仪器,实验试做和观察。其次要规范操作实验仪器,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认真测量,准确读取和记录数据。读取数据要符合读数规则,记录数字应为有效数字,并要注明单位。记录实验数据时要真实,这是一个大学生的基本道德素养。最后要数据检查。要求的数据测量完成后,不要忙于撤除仪器,首先自己检查数据的合理性,然后交教师检查。如果问题较大,应重测。
1.3撰写实验报告要规范
撰写实验报告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和训练大学生以书面的形式总结实验工作或报告科学成果的能力。实验报告中除了有准确的测量记录和正确的数据处理、结论外,还应该对结果作出合理的分析讨论,从中找到被研究事物的运动规律,并且判断自己的实验或研究工作是否可信或有所发现。
撰写实验报告中最重要的内容是认真地处理实验数据。实验数据是对实验定量分析的依据,是探索、验证物理规律的第一手资料。实验数据的记录以及对数据进行计算并求得最终的结果,验证跟理论值是否相符,误差的大小,最终得出的结论,对实验思考题进的讨论以及讨论的结果和对实验进行的总结。一份认真的,高水平的实验报告才算是为本次实验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2.要注意养成善于分析问题的习惯
实验时最好是带着问题去做。实验中要善于捕捉和分析实验现象,理论结合实际,指导实验操作;做完实验后一般要有所回味,这样才能得到提高。实验最后总要获得实验结果,结果是否正确靠什么来判断?实验数据的好坏说明什么问题?这些问题要靠分析实验来解决。在大学物理实验中,千万不可认为实验的目的只是为了做出标准的数据结果。往往有些同学,当实验数据和理论值一致时,就会觉得心满意足,简单地认为已经学好了这次实验,而一旦实验数据和理论值差别较大时,又会感到失望,抱怨仪器装置,甚至拼凑或抄袭别人的数据。这两种表现都是不对的。如果出现实验结果和公认值不一致的情况,实际只要找到不一致的原因所在就可以了,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如在实验的过程中遇到问题,不要出现畏难情绪马上求助于教师或抄几个数据草草了事,而应该把它看成是学习的良好机会,要积极思考,尝试独立排除实验故障,做实验并不是为了测量几个数据,关键是锻炼自己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科学的思维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决不能在实验室里梦游、游乐。
3.要注意锻炼自己的实验动手操作能力
要学会正确使用各种仪器,并力求自己排除实验中出现的故障。应该说,能否发现实验故障并排除是实验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表现,要想提高实验能力,必须自己多动手。对于如何记录实验数据,如何安排仪器布局,如何正确操作仪器等,只有在每次实验中有意识的加强锻炼,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
4.要注意培养自己勇于创新的精神
大学物理实验的最后一项内容是设计性实验,设计性物理实验是大学物理实验中一种新的创新型教学模式,对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在设计性实验中,不轻意放过每一个实验现象,不怕挫折和失败,艰苦努力,力求以最小代价取得最好的实验结果。 总之,实验课有它本身的特点和规律,要学好实验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也绝非太难的事;只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步掌握规律,培养对实验课的兴趣,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悟作舟。培养自己勇于创新的精神,就能炼好基本功,提高自己的科学实验能力。
总之,大学物理实验课具有其它课程无法替代的重要性,我们当今大学生必须重视大学物理实验,学好大学物理实验。
参考文献:
[1]竺江峰,鲁晓东,夏雪琴.大学物理实验教程[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年9月.
篇7
工业工程自产生至今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但我国工业工程的发展相对欧美日本起步较晚。1980年,天津大学等高校创办工业管理工程专业;1992年,教育部批准工业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并招生;1993年,教育部批准设立工业工程专业工学硕士点并招生;1999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培养工业工程工程硕士,2000年4月已经招生。迄今为止,全国开设工业工程本科专业的高校已达100多所。目前,我国工业工程专业的培养质量参差不齐,对工业工程人才的培养模式还在不断探索完善之中。工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水平影响着工业工程人才培养质量。本文就是总结目前国内工业工程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设置方式,结合本校的工业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经验,探讨如何改革工业工程专业培养模式,使之更加有利于工业工程人才的培养建设。
二、国内工业工程专业的培养模式
目前国内的工业工程培养模式可以总结为三种:一种是培养管理型人才;一种是培养工程型人才;一种是培养专业型人才。管理型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工业工程的学科特点,即工程与管理的交叉学科,强调运用运筹学、系统工程的知识对生产系统进行整体分析和设计,并对其实施效果进行技术性和经济性评价,以提高企业的整体运行效率和效益。其课程体系设置也是工程与管理并重。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工业工程专业多开设于管理工程学科下,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就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工程技术基础。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工业工程专业多开设于机械工程等工程学科下,上海交通大学、重庆大学就是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对某一专门专业的工程能力的培养,相当于专门为某一行业量身打造的工业工程人才。如某些设在冶金、化工、电子学科的工业工程专业,强调学生具有特定领域的技能。北京航天航空大学、西安电子科大就属于这种人才培养模式。
三、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工业工程专业培养模式改革我校自从2001年开始招收本科专业,根据十年来的经验及往届毕业生反馈,从2011年开始对专业培养模式进行改革。
1.培养目标重新定位
学科教育课程设置我校提出工程与管理并重并注重夯实工程基础的培养模式,培养出的工业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应具有扎实的工程专业理论与技术并掌握坚实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分析、规划、设计、评价与创新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应用所学知识对现场系统进行整体优化的能力。
2.课程体系改革
综合以往的教学经验,总结国内外课程体系设置的优缺点,我校制订了2011版培养计划。新版培养计划分为通识教育、学科教育、专业核心、专业方向、实践与创新五个教学环节。通识教育主要指的是大学英语、大学物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政治与革命史方面课程的学习。由于是矿业大学的工业工程专业,通识教育中还包括采矿概论的学习。
3.校企联合办学模式探索
结合工业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如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每一个实习环节。结合学生的就业,有针对性地选择典型的行业和企业,尝试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与之形成稳定的联合关系。在实习过程中引导学生针对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方案,实现校企共赢。
篇8
关键词: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小学教育本科;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G40-05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2-155-03
在众多国家中,新西兰被认为是世界上基础教育最优秀的国家之一,国际PISA项目测定也显示其中小学生读写与算术能力水平远高于其他国家。优秀的师资促成了优秀的基础教育。就小学教育而言,新西兰各大学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以下称小教专业)为小学输送了大量优秀师资。奥克兰大学作为新西兰综合排名第一的大学,同时也是新西兰几个最大的职前教师培训单位之一,其小教专业有着完整而成熟的培养体系,成为新西兰其他大学小教专业的“样板”。对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小教专业培养体系的分析,探讨其对我国小教专业的有益的借鉴与启示,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奥克兰大学小教专业的培养目标
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成立于1883年,作为新西兰ITE计划(职前教师教育计划)的27所培训单位之一,其小教专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完整而成熟的培养体系。奥克兰大学小教专业的主要目的是为新西兰小学和中学(包括毛利人学校、太平洋岛屿族裔学校)培养能进行有效教学的教师,使教师具有广泛的学科知识、教学技能和处理冲突能力。除此之外,小教专业还为小学教育硕士专业提供优秀后备军。奥克兰大学小教专业最大的特色在于不仅能真正做到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而且专业的设置还以市场就业为导向,这主要体现在:第一,学习新西兰最优质的教学与学习的实践理论(best―practice theories),并掌握如何将它们很好地运用到学校和课堂;第二,通过每学期大量的教学实践经历让学生体验到真正的教学生活,并能理解教学的真正意义;第三,在第三学年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与就业申请一个以证据为基础的创新框架。学生毕业后通过新西兰教师协会(New Zealand Teachers Council)进行教师注册,经认证合格后可取得教师资格证。该资格证有着很大的通用性,不仅可以申请一年级到八年级的教师岗位,也可以申请高中教师岗位,还可以申请非教学岗位,如申请社会工作、人力资源、新闻、政府各部门等岗位。
二、奥克兰大学小教专业的培养体系
(一)学年安排
奥克兰大学小教专业为3年制本科专业,每一学年为9个月,中途有3次各为期10-14天不等的休假,每一学年学习的侧重点各有不同,整体上按照专业学习“理论+技能”的培养模式。第一学年主要是由教授给学生做讲座、学习专业课(上册)和教育实习为主,教授讲座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新西兰的教育历史和课程设置有清晰明确的了解;学生学习专业课(上册)的目的是发展学生读写和算术能力以及对新西兰多元文化的掌握。与此同时,第一学年学生就开始进行教育实习,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对教育的深厚兴趣,并为以后的毕业论文撰写获取第一手资料。第二学年则是在第一学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新西兰教育历史和专业课(下册),并选修通识教育课。通过专业课(下册)的学习使学生的读写与算术能力、多元文化的理解与掌握能力进一步提升,并通过更长时间的教育实习使教学技能上一个新的台阶。第三学年以实践为主,包括长达10周的教育实习以及各类教育参观活动,同时开始开设选修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兴趣和特长。如果学生想申请取得其他专业的学位也需要在第三学年申请。
(二)课程设置
奥克兰大学小教专业以专业课为主,具体而言,第一学年全部安排专业课(上册)并安排教授以讲座的方式进行授课,第二学年继续学习专业课(下册)并开始增设通识课,第三学年则是以实习为主,并为学生的兴趣以及申请其他学位设置选修课,所有课程(包括实习)共350学分。专业课主要是为促进学生教学的专业发展而准备,专业课程有:新西兰教育史;发展、学习与教学;小学教育艺术;小学语言与文学教育;小学数学算术教育;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小学多元文化学习;教学与学习评价;小学健康教育;小学科学教育;支持教学。其中,专业课重点是小学语言与文学教育、小学数学算术教育两门课程,这两门课程在3个学年中贯通。通识课程的设置主要是为了满足学生的兴趣并为学生申请其他学位而准备,通识课程可以从以下课程中选择一门:音乐、美术、当代出版艺术;商业与社会;生命科学;物理科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公共关系学;语言学。第三学年的选修课也将围绕专业课与通识课程展开,学生如果致力于教学工作则继续选修与教育相关的课程,如学生要申请其他专业的学位则依据第二学年的通识课程,选修与通识课程内容相关的课程。
(三)教育实习
奥克兰大学小教专业的教育实习有着极其严格的规定,遵行循序渐进的原则,学生在3年内至少在3所不同的小学进行教育实习。首先,在第一和第二学年学生不能直接对一个班的小学生进行教学,而是先分配到小学班级学习小组并能和一位小学生交流,主要目的是观察班级小组,了解学生的性格;其次,在此期间如果学生的教学技能和沟通能力有一定的提高,则将协助小学教师对一个班级小学进行教学管理,并负责该小学班级的趣味课程;最后,到了第三学年,在第一和第二学年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学生只需在小学助教(associated teacher)的协助下,开始为期10周的全职教育实习。在全职教育实习期间,奥克兰大学派数名讲师对学生的教育实习进行全程跟踪。需要指出的是,助教和讲师的作用在学生教育实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助教代表小学为实习教师提供指导,协助实习教师管理好班级,组织班级活动,在特殊情况下(如实习教师无法管理班级)为学生实习创造有利条件,并且代表小学为大学提供学生实习情况的反馈;讲师则为实习学生提供理论指导,补充理论知识,并且代表大学与小学进行沟通,为学生实习提供便利,同时也对实习教师的实习成绩进行打分。
(四)评价方式
奥克兰大学对学生的评价以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as.sessment)和总结性评价(Summative assessment)结合起来评价学生的成绩,它要求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评价,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最后基于形成性评价,结合学生的全年表现做出一个总结性的评价。学生在校需要接受各种类型的评价,主要包括平时作业、日常表现和各种考试,除教育实习外,不对学生打实分,而是划等级,从A+划到D-不等,最终确定“通过/失败”(见表1)。评价的内容也是多种多样,包括小组学习、课堂测验、研讨、论文、课前预习情况、计算机使用能力等。通过形成性评价,有助于学校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反馈学习上所出现的问题并迅速做出修改。总结性评价基于形成性评价所得的结论,用于为学生的每一门课程成绩划定等级,其应用条件、目的和时限都有明确规定,主要用于评价学生是否可以取得每门课程相对应的学分和学生是否可以顺利毕业,同时总结性评价也是为小学教育硕士专业选拔研究生的重要参考。
三、借鉴与启示
自1998年我国教育部实施“面向2l世纪培养专、本科学历小学教师专业建设”项目由杭州师范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率先设立小教专业,到2002年小教专业被教育部正式确立为本科专业目录,截至2011年,我国开设小教专业的高校共计131所。我国小教专业培养在不断摸索中取得重大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少问题,例如,小教专业地位不高、课程设置不合理、毕业生就业难、学生教学技能水平低等。笔者认为,借鉴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小教专业的培养体系,我国小教专业可采取以下策略进行改革。
(一)提高小教专业的地位
奥克兰大学作为新西兰27所职前教师培训单位之一,非常重视小教专业的建设。它将小教专业视为最有价值的专业之一,认为该专业不仅能使教师“与孩子们共同进步并分享他们的成功”,而且其学位也受到许多非教育机构部门的承认。在我国,虽然小教专业被列入本科专业目录已将近10年,但其地位还不是很高。研究发现,造成此类问题的原因有三个:一是相对其他专业其历史短而未引起足够重视;二是高校小教专业强调学术性而研究小学不足;三是忽视专业特点导致培养效果不明显,小学教育专业与其他专业一样,培养模式简单同一化。因此,我国亟须提高小教专业的地位,例如,高校与地方教育部门合作宣传小教专业、突出小教专业的师范性与示范性特色、国家事业单位招聘岗位适当向小教专业倾斜等,通过此类途径促进小教专业的良性发展。
(二)实行教授一年级授课制
奥克兰大学小教专业将大部分的专业课程设置在第一学年,要求教授在第一学年给学生上课,并能过一系列的讲座与研讨来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进而促进学生良好的教育价值观的养成。纵观我国高校的小教本专业的培养方案,大一、大二学年以基础课(公共课)为主,大三集中学习专业课,大四进行教育实践和毕业论文设计,而教授授课也大多是在大二学期之后。由于我国小教专业地位相对来说还比较低,因而不少学生对该专业认识不够,以致不少学生对小教专业的前途感到茫然,因此,让优秀的教授或专家在大一开始给学生授课显得非常有必要。优秀教授或专家给大一年级的学生上课,并非期待教授立即给学生传授他们一时不能理解的高深学问,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进校之初就能在与大师巨匠的零距离沟通中,在很高的起点上领悟科学、宇宙、人生的真谛,并充满信心找到自己未来的人生目标。
(三)推行教育实习长效制
通过奥克兰大学小教专业的培养体系,我们可以发现,其十分重视教育实习。教育实习面向所有学年,而且实习时间也比较长,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能充分感受到教学的魅力,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技能。反观我国的小教专业实习制度,除了部分院校实行顶岗实习或一学期教育实习制度,大多院校的实习期也只有2个月,而且集中在大四上学期。由于实习期过短,而且仅一次机会,这不利于学生教学技能的提高。因此,我国可以参照奥克兰大学的实习模式,学生从大一、大二、大三每学年各实习1个月,大四进行一学期顶岗实习,使教育实习贯穿整个人才培养全过程,从而提高教育实习的效果。
篇9
关键词:沙漠掘金;情景模拟;战略管理课程;4E2S教学模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0-0284-03
引言
战略管理课程是大学本科工商管理类课程中的核心课程,如果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生产运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比喻为管理类课程的四肢躯干,那么战略管理类课程无疑是管理类课程的灵魂。学生在掌握了管理课程的躯干学科后,将在战略管理课程中体会到综合运用管理学、经济学基础知识,以全面、创新的思维观念,综合、灵活的战略方法,分析内外部环境,制定、实施企业战略,并最终进行战略评价、修正的全过程。
由于战略具有综合性、系统性、指导性、风险性、长远性、竞争性等特点,如何通过对教学目标、要求、内容的不断修订使战略管理课程的教学更适应时代的发展,社会的需求,如何通过更多更新的教学手段、方法在短短的课堂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些是战略管理课程教学实践所必须面对的永恒的问题。
自从20世纪30年代,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者提出利用实验、情景模拟、分组讨论等方式进行多元化授课开放式教育的主张以来,模拟类授课方式以其体验性、趣味性、综合性、实战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国外的高等教育教学之中。模拟类课程中的沙盘模拟自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引入中国以来,也已在高校企业管理类课程的实验教学中大量使用,唐飞(2010)以用友公司的ERP沙盘为例阐述了沙盘模拟对于企业战略管理理论教学的支撑作用。而在专门的战略管理模拟课程方面,在2011年5月,美国培训发展协会ASTD举办的“ASTD2011年国际会议会展”中参展商提供的各种类型的模拟课程中就包括发展战略模拟课程。目前,国内专门的战略管理模拟课程,多由各种培训机构开发授课,而针对大学高等教育教学的战略模拟课程系统的开发并不常见,而对情景模拟类课程在战略管理教学中应用的讨论则更是寥寥。本课题组针对战略管理课程的特点,具有开创性的提出了将沙漠掘金情景模拟应用于战略管理课程教学中的教学改革思路。
一、沙漠掘金模拟和战略管理课程的契合点
沙漠掘金情景模拟是由加拿大鹰飞(Eagle’ s Flight)公司开发的一款经典的情景模拟课程,它通过对沙漠探险队的情景模拟引导出现实生活中的企业组织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可能碰到各种问题,最终讨论给出企业组织未来发展的合理方案。
沙漠掘金情景模拟的背景设定为5~6个初始状况相同的探险小队,由学生5~6个人进行自愿分组,各组员不同的角色由每组经无领导讨论决定,具体角色分工为:探险队长、副队长、探路者、会计、侦查员等。各队通过教学模拟地图、幻灯等教具辅助,购买完水、食物等各种旅行所需物资,并咨询过熟知沙漠天气的智者后,开始进行21~25天的探险历程,最终成功返回并获得总金币最多的队伍获胜。沙漠掘金模拟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式培训教学方式。目前,经多年的改版与演变,该课程已较为成熟,广泛应用于各类培训机构的在职培训、企业内训以及高等院校的MBA课程之中,但还未曾在大学全日制本科教学中应用,本课题组总结出了沙漠掘金模拟和战略管理课程的契合点如下,基于此本课题组希望将此引入本科教育体系。
(一)沙漠掘金模拟与战略管理理论发展的潮流相契合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呈现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企业竞争范围逐步扩大,已进入无国界竞争阶段;二是企业间的竞争演变为基于顾客、供应商等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关系的网络思维下的竞争。因此,战略管理理论研究者逐步加大了对战略联盟理论,企业变革、转型理论的研究。沙漠掘金课程情景模拟了沙漠探险队在气候、地形等诸多不确定因素下的掘金过程,正好与现实生活中企业变革、转型的阶段相互辉映,既符合时代的发展潮流,又符合学科发展的前沿方向。而本课题组在沙漠掘金情景模拟教学实践中发现,假如各个队伍通过战略合作的方式配合进行游戏探险,则每个队伍成功返回目的地的希望则大大增加,这又与战略联盟理论相印合。因此,在战略管理课程的适当阶段穿行沙漠掘金情景模拟课程的教学,将使学生对战略管理理论的学习更加有效。
(二)沙漠掘金模拟能简单立体的展现战略管理课程的主干
企业战略管理的各个环节,从战略制定环节的内外部环境分析,战略分类与选择,到战略实施与战略评价,都可以借助沙漠掘金模拟的探险队的掘金之旅来进行实战分析讲解,而上述的战略环节加上战略管理的定义与理论流派介绍,基本上构成了目前流行战略管理教材的主要内容。由此可见,从战略管理角度对沙漠掘金情景模拟课程进行剖析不仅是可行的,而且能很好的融合在战略管理教学的过程之中,更可以使学生记忆更加深刻,从而在管理思想和知识水平上有进一步提高。
(三)沙漠掘金模拟相对于其他的模拟类课程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对于其他模拟类课程,沙漠掘金模拟应用到战略管理课程上具有独特的优势。首先,沙漠掘金模拟不需要太多的资金投入,相对ERP沙盘模拟等模拟课程的实验室建设的大量投入,进行沙漠掘金情景模拟的成本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一间教室,一台电脑,一个投影仪,几张印制的地图,即可以进行沙漠掘金情景模拟课程,这对师生无疑都是非常方便的。其次,沙漠掘金情景模拟不需要占用太多的课时,战略管理课程目前在新疆大学的学时为 48 学时。如果模拟课程的时间太长,将使教师完成理论教学的时间受到严重压缩。不同于ERP沙盘模拟等模拟课程,沙漠掘金模拟课程的情景模拟时间4个课时左右即可以进行完毕,这对战略管理课程理论教学的影响并不会太大。再次,沙漠掘金情景模拟并不需要过多的指导老师相互协作。沙漠掘金情景模拟中一位老师基本上可以对整个情景模拟过程进行掌控,而ERP沙盘模拟等大型的模拟类课程一个人无法同时控制六个盘面,联络协作老师将使引入模拟课程的成本增加许多。
二、4E2S教学模型探索
根据模拟性教学的一般原理,本课题组不断研究将沙漠掘金情景模拟在战略管理课程中应用的教学实践,最终总结出适合于研究型教学的4E2S模型。4E2S模型总结了沙漠掘金情景模拟在战略管理课程中应用的六个阶段,即模拟简介与分组(Explain and Group)、战略制定(Establish)、战略实施(Enforce)、战略评价(Evaluate)、报告形成(Summarize)和课堂演讲(Speech)。
(一)模拟简介与分组
此阶段为沙漠掘金模拟进行的课前准备阶段。模拟简介阶段应介绍进行沙漠掘金模拟的目的、背景、规则、基本要求等。此阶段教师应事先准备好较为详实的书面资料,分发给学生,而在课堂上只进行简单的说明,留给学生探索的空间,由学生自己去主动学习、了解,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模拟简介进行的时间与模拟练习的时间中间应有一节课的空余,这样可以方便学生就不清楚的地方与教师进行答疑、互动,并完成分组;而分组阶段应按照自愿组合的原则,使学生在讨论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位置,并建立各团队的队名,队徽,队伍愿景使命等。
(二)战略制定
这个阶段是模拟练习能获得好成绩的最关键阶段,但在首次进行沙漠掘金模拟时此环节不应过长,可以在正式模拟练习开始前的10~15分种内完成,这样能使学生对沙漠掘金模拟可以保持一定的新鲜感,从而更激发其参与的热情与能动性,而且在仓促之间做出的战略决策可以更加锻炼学生的反应速度,也与现实生活中瞬息万变的市场形势相呼应。此阶段首先由各小组对沙漠天气、地形及团队成员状况等内外部条件进行分析,形成一个总体的战略倾向,是携带水、食物刚好满足要求并最快路径到达宝藏处的低成本高风险战略,还是力求稳健购置齐备指南针、帐篷,尽量多通过村庄的稳健型策略,在这个阶段应大体确定;对未来探险中的路线选择、购物负重计划、咨询计划、是否通过绿洲、是否通过村庄、掘金天数、是否和其他团队战略联盟等各种可能的战略行动之间的组合构成了各小组不同的战略计划。
(三)战略实施
这个阶段是情景模拟真正的实践阶段,教师应在这个环节充分发挥好自己的引导作用。第一,应预先布置好模拟场地。可以选择教室,也可以选择在室外合适的场所进行,活动场所的转变以及对沙漠环境模拟的逼真性都将刺激学生更好的进入模拟探险的状态,激发其积极性。第二,正确把握模拟时间,确保情景模拟的顺利进行。对于模拟每一天的时间应有确定的标准,让各个小组感觉时间紧迫又不至于不够用。第三,对于模拟现场的一些突发事件应及时处理,如果没有重大影响或偏差,不应随意中断模拟练习。
(四)战略评价
这个阶段主要是对前一阶段模拟活动结果的一个总结,深入的战略评价分析应放在书面报告撰写阶段完成。此阶段由教师对各小组完成模拟情况进行统计,由各小组代表对本小组的模拟完成情况进行总结,主要评价者由学生来担当。这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自己小组模拟练习完成的情况进行积极思考沉淀,吸取成功经验,总结失败教训。教师在最后进行总结陈述,并启发学生从战略管理的角度来思考整个情景模拟过程。
(五)报告形成
这个阶段是实践与理论结合的核心枢纽。各小组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的正规格式,按照战略管理分析的基本框架撰写战略分析总结报告。一般可分为小组简介、小组愿景使命、内外部环境分析、战略分析与选择、战略实施、战略评价、结论这几部分。战略分析报告应对情景模拟尽量深入剖析,可以综合采用虚拟的PEST分析、EFE矩阵、SWOT组合矩阵、平衡计分卡等多种分析方法,使情景模拟实践与战略管理理论知识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使学生的逻辑思维、写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六)课堂演讲
这是完成整个情景模拟的最后一步。各小组通过对在战略分析报告中总结的精华部分予以提炼,对本小组整个情景活动中的表现和收获做最后的展示。通过这一环节,各小组可以互相学习成功经验,同时进一步将战略管理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融会贯通。同时,学生制作PPT幻灯的能力,演讲能力,团队配合能力也将会有进一步的提升。
结论
柏林工业大学杜霖教授曾把学习比喻为“呼吸”,学习者不但应“吸进”文化知识,更应“呼出”,通过思考分析将记忆的东西转化为实际问题和任务去解决。本文提出的4E2S教学模型在战略管理课程中为学生更自由健康的进行“呼吸”提供了更为清新的空气,为战略管理课程教学实践做出了创新、有益的探索。
参考文献:
[1] 唐飞.沙盘模拟在“企业战略管理”教学中的应用[G]//Proceedings of 2010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Training (Volume 4),2010.
[2] 李烨.从企业管理主题变迁透析战略管理理论的新发展[J].华东经济管理,2008,(10):113-116.
[3] 赵洁.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模拟性教学模式[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1):73-75.
[4] 亨利·明茨伯格.战略历程——纵览战略管理学派[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篇10
关键词:综合性实验;“案例驱动”;邮件合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4-0269-02
一、引言
大学计算机是大学非计算机专业新生所开课程,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很多学生在大学之前已经对计算机的操作非常熟悉,因此初接触大学计算机这门课程,很多同学会认为其中大多内容自己已经熟知,但实际上他们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却很差。因此大学计算机这门课程看似简单,但实际教学尤其是实验教学并不容易。本人结合多年一线教学经验提出在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巧用综合性实验来引起学生兴趣,引出相关知识点讲解,这也可看作是“案例驱动”教学的一种变形。实验教学改革目前已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很多课程都已引发了实验教学方面的改革,如针对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实验教学改革,操作系统课程。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以及对计算机硬件方面的,有关大学计算机方面的也有一些研究,本文在此提出一种新型的实验教学方法,巧用“综合性实验”来使实验教学更生动有趣,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综合性实验”另解
这里的综合性实验与传统意义的不同,在此它指的是可以综合应用该课程囊括众多知识点的实验。为方便说明,以一个具体例子来详细介绍。
大学计算机实验教学中综合性实验的一个典型例子是含有照片的邮件合并(如制作学生证、借书证等胸卡类卡片)。这个实验首先需要使用Word软件编辑主文档,其中需应用到Word的许多排版格式、布局操作,如为了方便布局,胸卡类卡片一般采用表格来进行布局,这就需要用到Word表格的很多操作来完成;至于胸卡的大小涉及纸张页边距等页面设置的相关操作。完成该实验第二步需要数据源,邮件合并的优点在于可以批量地生成文档,因此数据源一般会是已经存在的或可以经过编辑方便生成的Word表格或Excel数据表等。在本实验中要求学生从本校教务处的学生名册中下载作为数据源,而网上下载的学生名册(Excel数据表)并非刚好适合胸卡制作,因此需要对此Excel数据表进行编辑,而此编辑过程中可能需要用到“自动填充”、“选择性粘贴”、“数据行列的添加删除”、“函数”及“工作表的编辑”等诸多操作内容。第三步的邮件合并也不仅仅是将数据源与主文档的链接这么简单,因涉及到照片,需要使用“域”及“域代码”的相关内容,而关于“域代码”还可与第二学期的高级语言程序课程进行联系,为第二学期的课程埋下伏笔。最后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影响整个结果显示是否正确。即需要将合并结果进行保存,且保存位置与照片在同一目录。另外想要将照片顺利合并至文档,还需要有一个重要的准备工作,即对照片的编辑,包括照片大小尺寸的统一和照片名的批量编辑等,这就需要图像编辑工具才可实现。
由上可知,虽是一个小小的邮件合并的一个实验,却会涉及到众多知识及相关操作才可实现。该实验本身也会引起学生兴趣和好奇,故这是一个很好的可以综合应用众多Office及网络等相关内容的“综合性实验”的例子。
三、“综合性实验”设计与实现
在此仍以含有照片的邮件合并作为实例来详细说明“综合性实验”的设计及如何实现。具体以制作胸卡为例。首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教学内容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在此我们采用“案例驱动”的方式来进行引入:同学们需要到某工厂参观学习一个月,为进出方便,要为每一位同学制作一张胸卡。让同学们思考该任务如何完成,从而引入邮件合并。同时提出邮件合并的其他应用,如通知类(录取通知书、会议通知等)、标签类(如商品药品标签等)和胸卡类(如学生证、工作证、出入证和借书证等)。引入了邮件合并,就需要介绍其原理及操作了。主要有三部分组成:创建主文档、数据源和合并。而第一部分主文档的建立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最终的版面布局是否美观实用,因此,这一步不容忽视。具体实施时要求用Word文档制作,要求字体、页面、排版布局美观实用,有每个同学自己的创意风格。第二部分的数据源,一般为已经存在的word表格、Excel表格或数据库表等。具体操作时需注意数据源项目要与主文档相匹配(照片列用照片名代替),可用Word表格、Excel表或数据库中的表。在此实验中让学生自行从教务处网页下载自己所在班级的名册,但下载的名册有些地方需要进行修改才可以使用,如需将学号列中前后的单引号去除(如’0954010240’,需运用mid函数及选择性粘贴等操作来完成),另外还需要添加“照片名”列,该列中具体项可使用自动填充完成。总之这部分主要是考查对Excel表知识的掌握情况。最后一部分是完成邮件合并,即将第一部分的主文档与第二部分的数据源进行合并,生成最终需要的结果文档。这是整个实验的重点和难点,是决定着整个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具体操作步骤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重点演示和讲解。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照片名字段的“插入合并域”这一操作,其他字段可直接选择数据源中相应字段名插入合并域,而照片名需要先执行Word系统中“插入”菜单下的“域”命令,在域名列表框中选择“IncludePicture”(其功能是通过文件插入图片),并在域属性的文件名或URL处键入任意字符来占位(如2),按下组合键“ALT+F9”显示域代码,选中之前键入的占位字符“2”执行邮件合并中的“插入合并域”命令,选择“照片名”字段,再次按下组合键“ALT+F9”隐藏域代码,则第四步就完成了。最后执行第五步合并文档,选择邮件合并中的“合并到新文档”命令,合并后保存,此时除照片外的所有字段已经完成并显示出来,照片的显示需再对合并结果全选并按“F9”键刷新方可。
四、实验总结
设计并完成了相关实验后,还需要对实验进行总结,总结实验中遇到并需要注意的问题,总结实验所涉及到的知识、用到的方法技能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综合性实验的作用。仍以含有照片的邮件合并这一综合性实验为例,在该实验中有关照片的合并操作是难点,也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需提醒学生特别注意。另外在实验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邮件合并时需要将数据源关闭;(2)合并后的文档一定要保存,且与照片存于同一目录下,合并后,全选,然后按下F9,刷新就可以显示照片了;(3)个别软件可能会影响F9刷新功能,致使照片无法正常显示,只需将软件关闭即可。最后引入该实验的拓展思考:(1)是否还有其他邮件合并的操作方法?(2)插入照片时所用域代码“IncludePicture”的含义是什么?可以引申引入下学期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的相关内容。通过使用邮件合并批量生成版面设计美观实用、图文并茂的合并文档,综合运用练习了Word文档、Excel表格、网络应用及Photoshop图片制作(在此运用了批量修改照片尺寸及批量生成照片名的操作)等。通过实验使学生理解掌握了邮件合并的应用技巧,提高了学生充分综合运用所学计算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
五、结束语
在大学计算机的实验教学过程中,通过选取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实用的内容来设计“综合性实验”,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实验课的积极性,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的计算机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另外在实验时的注意事项和拓展思考以及最后的总结非常重要,提前讲解注意事项可以提高实验的成功率,拓展思考及总结可以使得整个“综合性实验”的作用得到提高和升华。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设计此类“综合性实验”,不仅适用于大学计算机这门课,而且对其他计算机类课程(如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网页设计和动画制作等)同样适用。
参考文献:
[1]陈一明.大学计算机[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9.
[2]左利云.基于程序设计的“案例驱动”+“程序侦探”教学法[J].福建电脑,2009,(10):36-37.
[3]聂永红,刘永娟.《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改革与实践研究[J].教学管理,2006,(6):93-94.
[4]王涛伟.程序设计类课程实验教学改革与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1):7-14.
[5]马华,陈振.应用型本科院校程序设计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1,(2):19-22.
[6]张其亮,韩斌.操作系统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析[J].计算机教育,2010,(4):91-93.
[7]傅向华,周虹.加强能力培养的“计算机图形学”实验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2,(12):94-97.
[8]李金萍,陆玲,刘自强,徐玮.数字图像处理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科技视界,2012,(3):23-24.
[9]陈付龙,齐学梅,罗永龙.四维一体计算机硬件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3,(2):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