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的学科素养范文
时间:2023-12-05 17:31: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的学科素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体育;核心素养;途径
2014年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并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之中”。体育教学作为学校体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无疑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切实贯彻落实到学校体育教学之中,本文针对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
1 学生核心素养的概念与内涵
随着我国学术界关于学生核心素养研究的逐步深入,核心素养的概念与内涵逐渐明晰。概括的讲,学生的核心素养,指的是涉及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方面能力的要求,是学生个体适应未来社会,实现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学科课程学习所形成最基本、最重要的素养,是学生在课程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养成的具有该学科特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品质和基本经验的综合。由于每个学科的特点和性质不同,不同学科的核心素养也存在一定的差别。具体到体育学科而言,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合,是以学生发展素养为核心价值追求,具体包括:体育情感与体育品格、运动能力与运动习惯以及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三个主要部分。本文在研究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途径与方法这一问题时,就是从这三方面进行探讨的。
2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2.1 学生体育情感与体育品格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体育情感主要围绕学生的体育兴趣来开展,最终目的是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让学生喜欢体育运动,热爱体育运动;培养学生的体育品格则更倾向于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比如: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团队精神、吃苦耐劳、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等均属于体育品格的范畴。
培养学生的体育情感和体育品格,在体育教学中应注意如下问题:一是,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比如:在开展趣味性和娱乐性较强的教学活动时,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在挑战类项目的教学中,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挑战精神;在集体合作类运动项目教学中则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二是,结合学生身心特点,选择适宜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体育情感和体育品格。比如:针对中学生采用竞赛法比较合适,而对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则采用情境教学法更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2.2 学生运动能力与运动习惯的培养
培养学生运动能力和运动习惯,主要包括培养学生基本运动能力、培养学生专项运动能力和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等三个主要方面。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运动能力和运动习惯应注意如下问题:一是明确培养目标,根据培养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W生提出了不同的运动能力培养目标,因此,要确保体育教学中学生运动能力的有效培养,必须首先要注意明确培养的目标,并根据培养的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二是构建家校联动的机制,通过学校和家庭之间的配合来切实促进学生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的养成。
2.3 学生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的培养
培养学生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科学的健身方法和促进健康的行为养成。学生健康知识的掌握是学生对体育健身知识、运动技能和相关健康知识的获得、转化和评价的能力,伴随着思维、理解和感悟等活动,是自主健身的先决条件。健康行为的养成是学生为完成设定的体育锻炼任务,联系实际采取的有意参与、强化练习、比赛运用和持续健身的决策能力,伴随着动机、态度及价值观取向等活动,是自主健身的实现载体。
培养学生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一是要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健康知识。比如:在篮球传接球技术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就可以抓住这一时机向学生介绍篮球运动中手指挫伤的预防知识,让学生了解如何才能够避免手指挫伤问题的出现;在开展正式的练习之前任课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检查场地器材的安全性,让学生了解哪些问题是导致运动伤害的潜在风险以及如何排除等等;二是,在学校情况允许的前提下,应专门开设健康教育课程,以此来促进学生对健康知识的全面掌握和学生健康行为的良好培养。
在当今的社会大环境下,帮助学生培养其核心素养,让他们在体育活动中能够放松身心,劳逸结合,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基于体育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一直在路上。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学前教育 科学素养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水平较低的现状不适应社会及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需要,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科学素养势在必行。
一、重视科学教育,激发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
科学学习的兴趣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来说,科学的启蒙更多的是科学兴趣的培育。一个缺乏科学兴趣的老师怎能唤醒幼儿的科学兴趣呢?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通常是文史类出身,高考时之所以选择文科,有的是因为理科基础薄弱,有的则是对理科知识不感兴趣,再经过专门的文科学习,造成了自然科学认知结构的不良,渐渐失去了科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因此,唤起兴趣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有效学习科学教育的重要前提和保障。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每当我们致力于影响学生的认知结构,以便最大限度提高意义学习和保持时,我们就深入到了教育过程的核心。”
二、建立系统的科学教育体系,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课程建设是当前高校推动素质教育的核心举措,也是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主要渠道。要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就应该建构新的科学课程体系,实现文理渗透,面向学生增设科学史、科学社会学、科学哲学等综合课程,使科学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实处。科学教育要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而且要贯穿于专业教育之中,掌握科学方法中的哲学方法、一般方法和具体方法,培养大批基础扎实、宽厚、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领域专业训练的复合型人才,以增强社会的适应性。学生应该重点掌握通用的一般方法,如自然科学中的常规方法(如观察与实验、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归纳与演绎、理想化等)与非常规方法(如自觉与灵感、科学美学思想等)。通过科学方法教育,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了解常用的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掌握具体的科学方法,并进行必要的科学思维训练(包括严格的逻辑思维训练和非理性、非逻辑的创造性思维训练),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若开设过多的科学教育课程,可能负担过重。一方面,可以建构一种文理融合的课程,如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的内容可以放在人文社会科学(历史和哲学课程)中,把科学、科技与社会关系的内容可以安排在社会研究课程中学习。另一方面,从人文学科中挖掘科学素养的内涵。从而构建系统、有效的科学教育体系,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三、在多途径中开展科学教育,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
1、组织各种科学兴趣小组,开展科普讲座
学生需要定期和不定期地举办科普讲座,组织参观科普展览,科普论文评奖活动等,对提高其科学素养很有帮助。第一,鼓励学生阅读大量的科普书籍。如阅读现代科技方面的书籍,可弥补他们对现代科学知识及其发展状况的空白。很多科普读物,都是科学发明的开拓者或诺贝尔奖获得者自己的著作,既有趣,又很适合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阅读。第二,鼓励学生走进实验室,让他们探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杜威认为,儿童生来具有四类兴趣或本能:“社会本能”“制作本能”“探究本能”与“艺术性本能”。探究是儿童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科学教育最适合发展儿童的探究本能,教师要为其提供广阔的空间和舞台,这就要求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培养能熟练实施探究式科学教育的幼儿教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在学校期间就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探究式科学学习的能力。
结合学生的不同需要组建各类科学兴趣小组。如“天文兴趣小组”、 “数理爱好者协会”、“自发组织理论讨论会”、“摄影爱好者协会”、“环保兴趣小组”、“机器人研究会”、“家用电器小发明小组”、“现代通讯研究会”等等。科学兴趣小组可以让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思想变成现实。发动兴趣小组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各种废旧或容易得到、价格比较便宜的材料或工具,自己建立实验室,自己管理,这比实验室开放更切合实际。为了更好地鼓励学生搞研究,在科学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考虑学生头脑中的已有经验及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教学方法上,可以实施发现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还可以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在教学成绩的评定上应该灵活、科学而多样化。这是一种很好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尝试。让学生真正感觉到学有所乐、学有所长、学有所用。
2、营造良好的、崇尚科学的教育环境
营造良好的、崇尚科学的教育环境,可以通过组织系列人文讲坛,建立积极活动的科技协会,创办科技小刊物,举办校园科技节、体育节、文化节等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活跃校园科学文化氛围。在继续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和实用技术的同时,紧跟时展步伐,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丰富科普宣传内容,切实加大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观点和科学方法的传播力度,不断提高学生在科普工作中的参与程度。充分发挥科技场馆、博物馆、动植物园、科技活动场所和科普宣传画廊等基础设施的平台作用,坚持培训与宣传相结合,研究和探索符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际的科普发展措施,从而切实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科学素养。
3、开展各类科学知识竞赛,加深对科学知识和概念的理解
在课余时间里,可以组织开展各类科学知识竞赛,活跃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如精心举办“天文知识竞赛”、“环保知识竞赛”、“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大学生电脑机器人竞赛”等这样的科技活动,开展各种科学知识竞赛意义十分巨大,它不仅能促进学生学习“科学技术概论”这门课程,还能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又能让一部分有特长的人有机会表现自己。在竞赛过程中,观众的科普水平会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不知不觉得到提高。从而,加深和巩固学生对科学知识和概念的理解与把握。
参考文献:
【1】 王志明主编:《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篇3
关键词:体育意识;体育习惯;鼓励;体育竞技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4-0200-02
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现今的体育教学更要努力致力于怎样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和知识素养。身体康健才是做一切事情的保障和基石,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必须具备高尚的体育素养。而且一切事物都应该从萌芽抓起,教育就更应该从小抓起,而什么是体育素养?体育素养又跟体育教学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和内在的联系呢?教学当中又应该怎么样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下面就以上问题进行简约的分析。
一、明确体育素养的含义
什么是素养?素养即修养,素质。三者意义相近,都指一个人的各方面能力,包括道德水平、为人处世的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等等。它涵括了品德、智力、体育、美学和劳动等等。体育素养就是要通过体育教学,学生们通过不断的努力锻炼,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等都得到提高,得到锻炼。早在上个世纪,人们就已经开始研究体育素养,开始重视体育素养的培养。通过体育课的锻炼,让学生能养成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及体育意识,能够在日常中多参与体育活动,具有一定的体育行为;能够通过体育运动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发挥自己的特长,拓展体育技能;在平时的体育运动、体育竞赛中养成良好的品德,坚强、有目标、有恒心、有毅力,通过体育锻炼整体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为以后能够成为一个全面的对社会有用的新型人才做好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分析小学生体育素养现状
小学生处于智力体力发展的初级阶段,对于体育知识的积累很少,合理运用体育的科学规律就更欠缺了,所以导致他们的体育素质相对较薄弱。其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小学生体育认知不清晰,运动意识薄弱。小学生对于体育的认识、体育素养的认知较所有年级的学生都低,他们的认知水平较为低下,处于思维认知的初级阶段。在小学生看来,体育仅限于上体育课,对于课间和课外活动认识缺乏,如跑步、跳高、跳远、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等一系列的运动,他们就不认为这是体育运动了,只因为这不是在体育课上的运动。小学生处于思维认知能力的初级阶段,对于体育的认知尚不清晰。
2.小学生体育运动量少,行动缺乏。由于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的时候,体育运动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多参加体育锻炼和体育活动,不仅能促进身体的正常发展,使他们长得高,长得快,还可以促进智力的发展,思维的锻炼,使他们健康茁壮地成长。所以体育运动对于小朋友来说至关重要,是不可缺少的。由于孩子们对体育意识薄弱,加上身体弱小,以及作业繁重,还有现在很多家长不重视体育只看学习成绩的不正确态度等等原因,导致小学生体育运动量少,体育行为缺乏。
3.小学生体育技能薄弱,技术含量较少。体育技能即是指某人在某项体育活动中的能力,体育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发现自己的特长,加以培养锻炼,让他们能掌握某种较强的技能。比如跑步、跳远、跳高、篮球、足球、乒乓球等等运动。小学生由于所处的年龄特点,处于认知和接受事物的初级阶段,导致他们体育技能薄弱,这是不可否认的,我们只能加以正确的引导,让他们在纵向中对比,不断提升自己。
三、提高小学生体育素养的课堂实践
1.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养成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体育意识,就是学生自身能够主动认识到自己要多锻炼才能使身体健康、思维发展的意识。而体育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在具备体育意识的前提下,积极主动参与体育活动,从而加强锻炼让自己身心健康成长的活动。体育是一个长久的活动,是人的一项技能。我们的教学任务之一就是要教会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明白体育锻炼给自己带来的益处,从而主动热情地参与体育运动,养成积极参加运动的良好习惯。
2.根据学情,安排教学内容。小学生包括了6~12岁或13岁的孩子,他们的年龄不同,认识能力不同,思维能力也不同,教师教学面对的对象不同,教学的内容就必须不同。教学要符合学生学习的特点,因材施教,从而到达教学的目的,否则只能缘木求鱼,或者揠苗助长,不仅让学生受累,教师教学也累。如:跑步,3000米长跑就只能让初中学生参加,如果你硬是要让小学二年级的同学参与,那这个任务他们是不能完成的。六年级的体育课,就只让学生练习整队,学生就会觉得太简单,教学内容单调,从而导致课堂气氛沉闷,达不到锻炼效果。所以教学就是要根据学生具体的学情,去安排教学内容,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3.多激励,多鼓励,培养学生自信心。在小学生眼里,教师就是上帝,教师所说的、所做的就是对的。所以在日常教学中,当面对学生出问题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多鼓励,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如: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可以经常这样说:小朋友你做的非常好,很不错哦;加油,下次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老师相信你。这些鼓励性的话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4.通过竞技比赛,提高小学生体育素养。小学生攀比心态严重,在适量的体育竞技比赛的驱动下,会激发学生的虚荣心,让他们产生求胜的欲望。在虚荣心的鼓动下,他们肯定会积极参与,主动备战,从而提高了他们的体育素养。所以,好的教学者一般都会通过适当的体育竞技比赛,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总之,在分析学生体育素养现状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我们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应该具备体育意识,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教师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教学法案,多鼓励他们积极参加锻炼,这些策略定能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参考文献:
篇4
一、课例设计理念
课例设计在以上要求基础上遵循学校体育“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教学中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微课辅助学生学习,通过情景体验式实践教育,小队合作探究,寓教于乐在技能学习的同时德育渗透,探究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新途径。
二、课例学情分析
高校大学生,已具备了成年人的体格及生理功能,心理尚未完全成熟,自我概念增强,喜欢合作探究和展示自我(特别是男生),在篮球运动方面也基本掌握了一定的篮球技术动作,具有一定的攻击性,但绝大部分学生基本功不扎实、配合意识较差(特别是女生)。因此,教学中要做到区别对待,关注学生差异和兴趣,发展学生自信,以鼓励为主,及时反馈,组织学生互帮互助,师徒结对,合作探究。
三、课例教材分析
《传切配合》是篮球运动中运用较广泛的进攻基础配合之一,学习传切配合的目的是:学生通过学习明确传切配合是2-3人间有组织、有目的的进攻合作行动的方法。传切配合的特点是:参与人数2-3人,局部地区完成,灵活性和随意性较大。传切配合是组成全队进攻战术的基础,是运用最为广泛和有效且的进攻战术基础配合。课例重点是:横切,纵切,隔位传切配合(空切)技术动作的运用;课例难点是:恰当传切配合的时机选择和接球上篮的动作链接。
四、课例教学流程
教师提前备课整合资源制作或下载传切配合相关的教学微视频,课前一天通过班级qq群把微视频推送给学生提前预习。课中教学流程包括准备活动部分、基本活动部分、结束活动部分。其中准备活动部分包括:(1)课堂常规部分:①体委整队、师生问好、报告人数、安排见习,教师强调体育品德教育和上课规范;②教师宣布课的内容《学习传切配合》并分组6组(男123组+女123组)。(2)一般性准备活动部分,包括:①简单队列练习、全场慢跑2圈;②关节活动;(3)专项准备活动部分:传球与切入练习(图1)。基本部分包括:(1)小组内合作探究学习3类传切配合与展示;(2)小组间合作探究学习3类传切配合与展示;(3)小组间半场4vs4尝试运用3类传切配合。结束部分包括:(1)肌肉放松练习;(2)课堂小结、课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课后拓展包括:①在课余篮球锻炼中尝试和队友配合运用包含横切、纵切或空切传切配合;②观看奥运会篮球比赛视频1标注本场比赛内的传切配合时间段用迅雷看看软件截取相关的传切配合片段反复观看并学习,尝试运用;③上交给体委你所剪切的传切配合片段,体委合成传切配合班级集锦微视频,并在班级中展播学习;④观看NBA直播,识别传切配合;(3)宣布下课,师生再见。
五、课例场地布置
课例所需场地器材包括:篮球场3块、标志桩18个,篮球50个,呼啦圈6个,秒表、哨子、文件夹各一个,ipad及其支架3台。具体场地布置示意图可参考下图2。本课例场地器材及其布置仅供一线教师参考,具体教学可根据学校场地、器材、师资等硬件灵活改变。
篇5
关键词:科学素养;科技教育;机制探讨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8-076―04
科技教育是提升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不但与国家竞争力密切相关,而且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全球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世界各国都把科技教育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并将其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全力推进,努力发挥科技教育对公民科学素养的导向、激励和培育功能和作用。
一、强化科技教育对公民素养提升的促进作用
科技教育关注现代人所必需的科学素养,是个人和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必需品”,也是塑造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内容。科技教育的目标指向是培养具有基本科学素养,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的公民。科技教育不但能够帮助公众更好地了解世界和人类自身,而且能够使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作用有效发挥。一个国家的科技教育水平越高,公民科学素养的水平也会越高,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支撑力也就越强,这种内在的逻辑关系把科技教育与国家科技竞争力紧密联系在一起,也使得科技教育成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举措。事实证明,公民科学素养是建立国家科技自信的重要基础,为了保持竞争优势,发达国家把科技教育作为重要支撑手段,坚持不懈地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在提升公民科学素养和增强国家科技竞争力方面收益显著。近年来,我国科技教育取得长足进步,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技教育在帮助公民树立科学观念、培养科学思维、确立科学价值、形成科学信念、掌握科学方法等方面的潜力还远远没有发掘出来。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加强科技教育是提升公民科学素养的必由之路,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选择,在我国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和提升公民科学素养应该成为重要的优先选项。科技教育高度重视人的因素,高度重视公民科学素养培育,高度重视全社会科学发展的协调性,因此,科技教育既能够促进公民内在创新潜能的拓展和延伸,也具有在更高层面上推动精神文明进步的功能。科技教育不但为社会公众认识科学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来源,帮助公众增强科学认同感,树立科学意识和科学理念,而且能够激发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从而在全社会树立共同的科学知识观与价值观。由于科技教育强调将科技知识导人公民教育过程,从而形成一种渗透并弥漫于社会群体和个体的科技氛围,不断强化全社会的自主创新热情和潜质,达到引领和支撑国家科技竞争力发展的目的。
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到2015年,我国正在接受正规教育的人口占比为48%,从业人员继续教育人口占比为52%。对于科技教育而言,前后两者属于既有关联又有差异的系统,正规教育阶段的科技教育可以通过有组织的系统化学习来推进,而继续教育则必须以非系统化的柔性方式开展。目前,我国正规教育的高中到大学阶段对科技教育的重视程度较高,但是义务教育阶段对科技教育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我国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人口占比高达29%(见表1),按照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理念,义务教育阶段既是科技教育的关键阶段,也是提升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突破口,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当今世界正处于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型期,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加速了人类社会向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转型。一个国家的公民如果不具备必要的科学素养,将难以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满足时代的发展要求。应对挑战的有效之策就是加强科技教育,努力培养公民科学思维,挖掘公民科技智慧,激励自我超越意识,建立科技发展愿景,通过共同的科技价值观为引导,增强公民获取和运用科学知识的能力,提高公民参与科技创新的热情,形成持续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强大动力。
二、明确科技教育顶层设计的国家战略导向
篇6
作为体育教师不仅是塑造人类形体美的“工程师”,而且也是塑造人类灵魂美的“工程师”。在体育教学中,我们不但要教给学生必要的运动知识、技能,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真正地将实施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就要以孩子的身心健康为目的:身体强壮、心理健康。
作为初中生心理素质主要是:1具有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2具有愉快和稳定的情绪;3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4具有完整的人格。 体育对促进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主要表现:
1调节情绪,体育运动中伴随着多种多样的情绪体验,比如:新鲜、好奇、惊喜、胆怯、高兴、懊丧等通过体育运动使自己的情绪得到调整是情绪向有利的方向发展,有利于促进心理健康。
2培养意志品质,在体育运动中,要通过意志努力克服身体疲劳,克服胆怯、害怕等不良的心理状态,因此体育运动对于意志品质的培养和锻炼具有特殊的价值。
3加强友谊,改善人际关系,体育运动别是在集体项目的竞赛中,同伴之间、队与队之间交往频繁,对加强人际交往,促进与他人合作提供了条件。 心理素质是人的身体、心理和社会素质之一,是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的“合金”。简单地说,心理素质是以生理素质为基础,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而逐步发展和形成的心理潜能、能量、特点、品质与行为的综合。从心理学角度讲:心理素质包括情感,信心,意志力,和韧性等等,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环境与教育的影响逐步形成的。体育课作为培养孩子们心理素质的手段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7
[关键词]课内外阅读;语文素养;听;说;读;写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9-0010-01
“语文素养”是新课标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核心概念。《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并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应该积极进行课内外阅读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在阅读中会说会听,让课内阅读扎实有效
语文教材中选入的课文是由教育专家、心理学专家和特级教师共同斟酌、审校的经典篇目,具有较强的教育性,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因此,教师应该有效利用好语文课本,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熟练运用语言的技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一年级的起始阶段,教师要注重训练学生表达的完整性,培养学生认真聆听的好习惯。例如,在课本的看图说话活动中,我问学生:“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学生甲说:“小鸟。”学生乙说:“我在图上看见了一只小鸟。”我及时表扬学生乙:“你表述得很完整。”随后,学生丙高举小手,我示意他站起来。他响亮地说道:“图上有一只快乐的小鸟在高声唱歌。”对此,我问全体学生更喜欢哪位同学的表述,很多学生都认为丙同学的表达最好。基于此,我让一些学生说出喜欢丙同学所说句子的理由,然后我进行总结:“同学们都说对了,丙同学不仅把句子说完整了,而且这个句子读起来很美,并加入自己的合理想象。”通过这样的课堂引导与追问,让学生掌握了完整表达的技巧。久而久之,这样的课内阅读训练活动一定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在阅读中凸显“读”字,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顺、把课文读通,而且要引导学生把儿化音、轻声读好,感受中国文字的音韵美与语言美。例如,教学《春天的手》时,教师通过范读、学生自读、师生合作读、生齐读、配乐朗读等方式,让学生全方位地接触文本语言,培养学生的语感,感知行文节奏。因此,教师不需要做过多的讲解,而是让学生在自由阅读中感悟语言的优美,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由文本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理解,读中感悟,受到情感的熏陶,感受春天的美。
三、在阅读中想象,以读促思
想象是学生把文字变成形象的再创造过程。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例如,学完《一粒种子》后,我提问:“文中写到这粒种子几次‘挺一挺’?”学生异口同声地答道:“四次。”紧接着,我让学生想象种子钻出地面后会看到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很多学生说:“种子会看到一个热闹的新世界。”基于此,我追问引导:“为什么地面这么热闹,你愿意告诉刚钻出地面的种子吗?”在我的追问下,学生很热心为这粒种子当地面导游。有的学生说:“青蛙一个冬天没有唱歌,现在正在‘呱呱’地练嗓子。”有的学生说:“各种小动物都在夸‘春天真美丽,真暖和’……”这种续说的教学活动,既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又能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在阅读中积累,以读促写
只有在阅读中“厚积”,才能在写作中“薄发”。例如,学习《水乡歌》后,我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要求学生仿写诗歌,写自己的家乡肃南。有了丰厚的阅读积累作为基础,学生的诗作应运而生:“肃南什么多?灯多。千盏灯,万盏灯,点亮肃南新生活。肃南什么多?树多,千棵树,万棵树,大树小树手拉手,保卫家乡水和土。肃南什么多?花多。雪莲花,格桑花,山川草原满地花,花香飘进我的家。”由此可以看出,精彩习作的背后,需要教师借助阅读合理挖掘学生的写作潜能。
五、在阅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绘本图书也是一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书目之一。例如,读完绘本故事《我是怎样长大的》后,我让学生回家种一粒种子,写观察日记,并配上简单有趣的图画。同时,我及时指导与鼓励学生,让学生有小作家的成就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这样的阅读实践活动,既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在阅读中提升爱国情感,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例如,在学习唐诗时,我先教学生阅读并背诵经典的散文语句:“唐诗生于唐朝,唐朝生于中国,中国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唐诗。我爱唐诗,更爱中国。”让学生从诵读中真切地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伟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篇8
【关键词】美学素养;课堂教学;英语教师
一、美学及其本质的探索
(一)既古老而又年轻的美学
人类的审美意识和美学思想的历史是很古老,从原始人开始就有了初级的爱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活动。但是,美学作为一门科学,却又是十分年轻。尤其是强调美学素养的美育思想,在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著名思想家可教育家孔子便十分重视对于“诗”“乐”的学习。在西方,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就提出“培养一些有本领的艺术家”的言论。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到了近代,对于美的研究已成为人们难以舍离的物质和精神的需求,虽然是有意或无意的,由此美学理论应运而生。人都有美感的能力,但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美感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形象的直接性和可感性。离开了具体的形象,美感就不存在。故此,美感是形象性、思想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体。随着美和美感的发展,出现了作为审美意识集中表现的艺术,在长期艺术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艺术理论。因此,我们将美学定义为是研究美、美感和艺术美的科学。
(二)美学的本质探索
美是事物所具有的该事物的一定特性与社会人们意念正方向指向的极致部分高度和合而形成的关系属性。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现代社会由于生活的多样化、知识信息的广泛化,审美活动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美育也成为时代的客观要求。何谓美育,它是通过现实美和艺术美打动学生感情,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和感化,从而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既是科学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它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我们在英语教学中要有意识、有目地、有计划地进行美育教学。特别要抓住主阵地——优化课堂结构,渗透美育。在英语教学中,通过渗透美育,促使学生对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以美求真、以美激情、以美育人,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同时也把英语学习变得生动、活泼而有实效。所以美育也是中职生最易于和乐于接受的教育。如何在中职英语课堂中渗透美育?如何能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的快乐,从而感受美,欣赏美,让学生始终对英语保持浓厚的兴趣?
二、美学素养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美育,通常亦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这是由美育的性质与自身的特点决定的。那么,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有什么实际作用呢?
(一)有利于培养新型人才
我们正面临着知识经济的时代,教育只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注意知识结构的综合化,而不囿于某一学科的单一知识,才能够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教育的精髓是启迪智慧,培养创新精神。美国诗人惠特曼说过:智慧是从灵魂中引发出来的。智慧是知识、修养、经验与情感的有机结合,已成为人的一种素质。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人不管干哪一行,如果不懂得美学和审美,就不可能真正做好工作,成为优秀人才。事实也表明,真正有名望的大学者,他们的成功和他们所受到的良好美育是分不开的。1978年度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格拉索在回答“如何才能造就好的科学家”的问题时说过:“往往许多物理问题的解决并不在物理范围之内,涉及多方面的学问可以提供广阔的思路,如多看看小说,有空去看看动物园也有好处,可以帮助提高想象力”。
(二)有利于提高思维能力
人类认识事物的思维形式分为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两种思维密切相关。从思维的发生学来说,形象思维是基础,没有形象思维也就没有逻辑思维。所以,要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尤其对于广大青少年来说,更要注意形象思维教育。一般来说,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和道德修养同思维能力是成正比的,但也并非是绝对的,还要有合理的心理结构,才能将知识、道德转化为一种智慧。日常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有些人书读得不少,人品也不错,可就是不会运用,甚至成为形象思维能力低、缺乏想象力的书呆子,这和缺乏美育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
(三)有利于促进心理结构的“内化”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就是要将道德、知识等教育转化为人的一种精神素质,使之成为真善美相统一的人格。美育由于冲破了狭隘的功利主义,并且是一种自由形态的教育,所以比较容易与其他教育相结合,并渗透到其他教育之中去。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个人仅知道什么是不够的,只有从情感上产生爱好,才能心悦诚服,才会在行动中发挥出最大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可见,美育具有全方位的作用,能够把其他教育带动起来,形成为一个有机体。
三、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美学素养的展现
(一)教师的教态美
美育教学的完美实现,首先要增强外语教师的审美意识,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修养。教师教态要亲切自然,态度端庄大方、热情活泼,衣着美观得体,既可让学生感受到美的愉悦,又为教学活动创造了一个美的氛围。所以,教师亲切而自信的目光、期待而专注的眼神可以使学生产生安全感,消除恐惧感,缩短教师与学生的感情距离;教师热情洋溢的微笑、友善慈祥的面容可以使学生获得最直观、最形象、最真切的感受;潇洒得体的身姿手势,无时不在感染着学生,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例如,中职英语课本知识接近生活,情景性强。英语教师们必须集言语、表演、造型等艺术手段于一堂,全方位地给学生施加影响,以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并带动学生积极地参与英语学习,使英语课充满阳光!每当上课铃响,英语老师总是精神饱满、面带微笑地走进教室,并亲切地向学生问候:“How are you?Nice to meet you.”每当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时,老师可微笑着竖起大拇指说:“Excellent!Good job!”然后点头致谢:“Thank you very much.”反之,则摇摇头或摆摆手并鼓励学生:“Try next time.”
(二)教师的语言美
美育教学的完美实现,首先其次要注意语言修养,以最直接的方式影响学生的美学素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教学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英语教师的语言艺术水平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自然流畅的语调,抑扬顿挫的节奏能使学生置身于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保证教学信息在传输的过程中发挥最佳的效能,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和英语语音语调。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专业语言,要在简明、准确、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和韵律、节奏等方面下工夫。英语教师必须坚持用英语教学,让学生用英语来想英语。同时,相应的“体态”要尽可能符合英美人的习惯,这种“仿真”,使学生产生新奇感,并置身于英语语言环境之中,以满足学生语言美之心理需求。
英语的一门音律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英语教学的语言不仅要具有与其他学科一样的形象性与确凿性,还应追求语言的韵律感、幽默感、新鲜感。作为一名英语老师,除了口语流利外,还要学点洋腔洋调,注重语意与语境、语调与语速相结合。学生在欣赏中获得了令人陶醉的美感,就会增强说英语的欲望。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语言要风趣,有幽默感。英语教师不应总板着面孔上课,这样学生就如芒刺在背。笑是感情激流的浪花,课堂里常有笑的细流在潜动,师生感情融洽,课堂气氛活跃。教师要善于用风趣的语言开导学生,讲究幽默,把情趣和理趣结合起来。语言要优美,爱美是人的天性。爱迪生说过:“最能直接打动心灵的还是美。”自然美、人文美能打动学生心灵,教师优美的语言更能直接打动学生的心灵。美的语言悦耳动听,学生不仅兴趣盎然,而且容易入耳入心。
(三)教师的板书美
美育教学的完美实现,最后还应注意板书的设计与书写。板书是教师课堂教学思路的高度浓缩,是教师的微型教案,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它是对教材的一种艺术再创造。板书设计要文字精练,一目了然,运用和谐的色彩,图形、表格等清晰构图。创造板书的形式美可以强化课堂教学效应。板书形式的美,顺应了学生喜新、好奇心理,能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感知,生发美的思索。科学实践证明,人对不同色彩的注意程度是截然不同的。色彩搭配合理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单调的色彩使学生心理上产生厌倦情绪。精心设计的色彩搭配、和谐美观的板面,更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意识,也是课堂美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这样有利于加强记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四、英语教学是提高学生美学素养的有效途径
在了解美学的本质以及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美学素养的展现之后,英语教师在实际英语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去实现提升学生的美学素养:
(一)在说写训练中表现英语美、创造英语美
英语的审美教育不仅是让学生在思想上受到英语美的启迪,感情上得到英语美的陶冶,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口来表现英语美,用自己的笔来模仿和创造英语美。
1.交际英语充分体现英语美。语言的最本质功能就是交际功能。英语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实践过程其实就是体现英语创造美的过程。对于高职高专的大学生来讲,交际英语主要体现在目常交谈中,如果想说“我吃过饭了”,可以说I’m full。在日常学习中,教师可以随机、灵活的安排一些活动,如在新学期的开始可以让新生用英语介绍自己,或为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讲简单有趣的英文笑话、故事。为进一步提高口语能力,可举行英语演讲比赛、辩论赛、英语角等系列有益活动,让学生把英语美体现在实践活动,从而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和创造英语美的能力。
2.在书写中创造英语美。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注重指导学生欣赏英语美,模仿和创造英语美,以达到英语的审美教育的目的。写作训练先从模仿入手,从仿写地道优美、表情达意的单句,过渡到结构严谨、语言简洁的段落,再到构思巧妙、布局合理的篇章,让教材中漂亮的英语框架结构为我所用。教师可适时地开展英语作文比赛,创办英文刊物和小报,鼓励学生向英文报刊杂志投稿、写英文日记等,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二)在朗读中体验英语美
朗读是训练英语语感的基本方法。英语课本中有许多生动活泼的对话、丰富多彩的句式,蕴含着作者的情趣意旨,还有许多“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佳句妙章,需要通过大声朗读、细心咀嚼才可真切地感受到其中的内涵与美感。当然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应指导学生组织英语模仿比赛、对话比赛、朗读比赛等,鼓励学生模仿要惟妙惟肖,诵读要绘声绘色,表演要生动逼真。当学生从心底发出“美”的赞叹时,学生就会在朗读中体味到英语美的真谛,犹如尝到了甜蜜的果子,能激起他们强烈的追求口语表达的意念和信心。
(三)在视听中欣赏英语美
英语节奏感强,语音语调抑扬顿挫,富有音律美,要引导学生经常听音,学会听音。随着多媒体影像进入课堂,我们可把多媒体课件、英语教学光盘应用到教学当中。但首先应选好听的音像材料。应找一些原版的非常理想的配录音,例如《走遍美国》、《新概念英语》等供学生欣赏。其次,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听,例如点重音、标意群、画升降符号,如何揣摩纯正优美的语调中那种特有的韵味,从而对此进行模仿。当然除了听教材录音外,教师切记莫忽视音乐教育,音乐作为一种艺术手段与人的情感息息相关,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思维和记忆能力。好的乐曲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会引起人们的共鸣,使人振奋,更会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滋润学生心灵,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审美情趣。
总之,英语之美,不胜枚举。英语语言富含的美学价值使其可接受性大大提高,表现力大大增强,尽显其独特语言艺术魅力,成为世界语言中的奇葩。中学英语教学是进行美学教育的大舞台。教师应积极探索美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习得语言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陶冶审美情趣,激发对美的向往与追求。
五、总结
本文尝试从美学的本质、美学素养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美学素养的展现,提出英语教学是提高学生美学素养的有效途径。由此可见,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美学思想的渗透,只有美的教学形态、语言以及形式,才能启真扬善,使学生在课堂中快乐学习,达到课堂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宝句.浅谈外语课堂的美学应用[J].科教论坛,2010年7月.
[2]丁志斌,石红梅.英语语言之美的哲学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
[3]崔允都.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杭州:淅江教育出版社,1998.
[5]伍新春.学习与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崔允都.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7]郑杰.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8]马玉红.发现英语美—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J].黑龙江教育,2006年第10期.
篇9
关键词:生活化问题教学;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9-0265-02
最新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强调:“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体现“科学认识与观念”、“科学思维和方法”、“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课程目标体系,为高中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化学知识融入到生活中去,不仅能够培养学生把化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使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不再是枯燥的读书,使他们体会到化学知识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学生感兴趣的或者耳熟能详的生活事例引出问题、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对生活事例的探究中学习理解课本知识,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不仅可以完成教学任务,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参与一定的含有化学问题的实践活动,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究中应用化学,让生活引进课堂,从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回归生活是当今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必由之路。
一、生活化问题教学的内涵
化学生活化问题教学,是指基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关注生活、社会、科学中的各种现象,利用各种资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合作等方式理解化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应用化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过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生的兴趣和动机,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带着问题探究,使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这与我校开展的问题法教学不谋而合,生活化问题教学就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和化学教育“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归于生活”两者基础上的,以源于生活的问题出发,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情感体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更好地运用书本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的生活事物中学习和理解化学,体会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感受化学的作用,体验化学的魅力。
二、生活化问题教学的意义
化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化学。高中化学生活化问题教学是当今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是实现新课改目标的有效策略和方法之一。化学生活化问题教学对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实施生活化问题教学可以激发学习兴趣。两千多年前,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将生活元素融入化学课堂教学,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课堂学习,从而极大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还可使学生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如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加入一个科学小故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加入一个小实验就可以让课堂气氛达到等。学生主动地、积极地投身于课堂的学习中,让学生走进生活、融入社会,感觉学有所用,从而极大地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2.有利于培养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服务生活,让生活过得更丰富,更有意义。在教学中,渗透学生感兴趣的知识,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化学,如食品、保健、化妆品、药物、环境等,拓展生活视野。同时及时关注最新的科技前沿,如介绍载人飞船的船体材料、火箭燃料的助推剂,介绍最新研究的有机光伏技术等。实施生活化问题教学,创设生活化情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有利于培养社会责任感。生活化问题教学可使学生感知化学科学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如介绍侯德榜先生的侯式联合制碱法时,可以介绍时代背景和侯德榜先生的高尚情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关注与化学有关的如食品烹饪、美容保健、毒物、穿戴、环境、日用品、药物化学等社会热点问题,了解绿色化学、可循环利用思想,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思想。
4.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化学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在“为化学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和研究提供更多的机会,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要培养出高素质的创造性新型人才,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不仅是学习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也是自我发展的推动者,通过转变教师观念,改变教学方式,从而实现“教的变革”到“学的变革”。坚持“生活化”教学理念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也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5.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化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起引导作用。所以教学“回归生活”才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生活化问题教学的实施策略
1.从生活现象引入新课教学。教师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景,并从中引出学习课题,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的生活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和动力。
为了使学生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有效建构,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事实证据,将化学知识与生活建紧密的联系,为学生建构知识提供有力的支撑。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知识有真切的感受,才不会只是在抽象的水平上对概念和规律进行记忆。
2.用生活经验理解化学概念。在化学教学中,为了克服学生在理解化学概念时的困难,可先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生活问题引导学生解决,然后再将其中的思想方法横向迁移到所学习的化学概念的研究中,为化学概念的学习提供认知支持。因此,“联系生活”的有效化学教学,必须充分估计学生可能存在的错误生活经验。
3.回归生活解决化学习题。把改革习题形式和传统的教学方式作为突破口,进而改变传统习题枯燥、抽象、脱离实际的“纯化学”模式,增加习题的生活气息,更多地利用学生所面临的环境,向真实生活情境转化,让习题回归生活、回归自然。这就要求教师在习题设计上多动脑筋、多下功夫,充分发挥习题的素质教育功能,让习题具有趣味性、激励性、挑战性,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解答化学习题,在动脑动手的同时,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利用课堂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4.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我们生活的世界,化学现象比比皆是,但我们却常常熟视无睹,问题就在于观念上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主动意识。在这些常见的化学现象中,有很多具有较强的启发性、代表性和应用性,可以将其转化为高中化学问题,使之走入课堂。如对氯气一节的教学,通过一则新闻报导材料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导课,并配有记者专访某化工厂氯气泄露事故的视频,然后结合教学情境向学生提出一些启发性问题(如:①为何发生氯气泄露时,人应往高处逃生?②为什么可以用钢瓶来储运液氯?③氯气泄露后,有什么办法来处理?),学生很快进入问题思考状态,同时也激发了探求知识的兴趣和欲望。
5.创设宽松的实验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利用生活资源的元素做实验,可使学生独立的思考,大胆探索,敢于幻想,创造出自己的新思路、新问题、新设计、新途径、新方法,为了完成实验,学生获得充分的前期制作经验和动手欲望,而前期操作经验是相关技能或能力形成不可或缺的练习体验,且前期操作本身就是向学生传播非语言的教育信息,使化学实验增添了一个物化的信息源,增强学生的投入意识,获得良好的首次效应和动手欲望,不自觉的程序逻辑式实验成为灵活的、自觉的探索性实验。这种成功的体验和喜悦能持久地保持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对真理的探索。
6.开发利用生活资源,搞好丰富的课外科技制作。为了充分发挥生活资源的这些独特功能,我们组织学生课外开展科技活动,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能力、增长学生的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将这些应用于今后的课堂教学,进一步发挥生活资源的教育功能。通过我们的实践来看,科技制作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种高中阶段的科技活动为学生今后的深造和走向社会后从事创新、原始创新和高科技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
把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为新课程增添时代气息的源泉和活力,生活化问题教学是学习化学知识、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方法。生活化问题教学思想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它不是简单的回归生活和生活概念理解,而是借助于“生活知识”这个载体来容纳学习内容,利用“生活场景”架起知识点和应用能力之间的桥梁,用问题探究作导向,帮助学生丰富知识层次,把握学习内容,充分挖掘出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提高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真正起到提升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整体框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篇10
关键词:学校教育;中小学生;科学素养
目前,社会的发展突飞猛进,各个领域日新月异。这对于每一个人提出的新要求,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早在十几年前国务院和教育部提出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培养科学素养的问题。但在科学素养培养的教育实践上,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揭示这些问题,探讨其原因,提出改善科学素养培养的建议,应是当前教育研究中的一个紧迫问题。
一、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形成中的问题
1、注重知识传授,轻视自主探究。
新课程理念强调,科学课程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和生活经验,使之在探究的情境中通过实践获得感悟和发现,进而建构知识体系。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实际上是学生自身的发展。所以,实现学生的有效发展应是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根本目的。然而在教育实践中,学生科学素养形成不是着眼于学生本身的发展,而是科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实用价值。另外仍有不少教师沿用传统的教学思路和方法,直接传授客观规律、原理和结论的教学套路以及重视知识结论的直接传授(或变相传授),轻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及其过程中的感悟、发现和生成性知识的获得。
2、.畸重知识与能力,忽视非认知因素
在学生科学素养的内容上,片面强调知识与能力层面的内容,而忽视非认知因素层面的内容。这表现为三种情况:其一,在课堂学习中仅提出知识和能力要求,不提非认知因素的要求。其二,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仅注重考试范围中的知识与接受知识的能力,探究、批判、创造的能力则不在学习的视野中。其三,误解非认知因素,仅把它视为掌握知识的手段,而不是学习的内容。如认真的态度、学习的兴趣被认为是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手段。其实以科学旨趣和科学精神为核心的非认知因素,是学生科学素养的核心,也是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标志。
3、注重课程学习,轻视学生生活经验
课程学习主要是以学科教材为依据、受教师课堂教学制约的学习。在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方法上,强调课程学习,轻视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这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在认识上,认为学生的发展是教师教的结果,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主要是教师课堂教学的结果。在学习时间的安排上,只有课程学习时间,缺少学生独立钻研时间。在学习管理上,对课程学习有严格的管理、指导和检查,对学生课外的学习生活则缺乏足够的关心。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独立钻研被排除在科学素养的形成方法之外。
4、注重学习结果,轻视钻研过程
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但在科学素养形成的实际评价上,常常只重终结性评价,忽视形成性评价。在终结性评价中,又常常只重知识和在试卷上知识运用的评价,忽视只有在活动过程中才能反映出来的实际能力和非认知因素的评价。在试卷评价上,常常只重解题结果,忽视解题过程,标准化的考试是其典型表现。因此,科学素养的形成最终被看成是一个静止的状态,而不是一个随着学习生活的进行而不断变化的过程。
二、当前改善中小学生科学素养教育问题的策略与思考
1、树立正确的学生科学素养观和恰当的知识观
科学是人类对自然认识的结果,也是人类本质力量的自我印证。科学是以人为依托的,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也就是从科学的角度对人自身素质的一种认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就是以科学文化为材料来培养学生内心自由的精神和行动上的创造性。另外从学校教育角度来讲,要有一个相对明确的知识观。它主要包含有其一,知识是人们经验的总结。这种经验既可能是人们解决生产生活中具体问题的经验,也可能是人们观察事物得出的经验。其二,知识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产物。人只有在活动中通过与对象的相互作用才可能产生知识,其中包括中小学生在内的每个人的创造性只能表现在活动中。其三,知识具有视角性。它是与问题相联系、从某一个视角得出来的一整套方法体系。所以,我们所说的培养中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就是培养中小学生拥有或创造新的方法系统的品质。
2、提高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
教师的素质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方向。教师只有自己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才有可能指导学生通过科学研究式的学习形成自己的科学素养。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应实现两个转变。其一,从专业型教师走向综合型教师,实现文理兼顾;其二,从教学者走向教育者,从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转变为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教师要实现这两个转变,在内心自由与外在创造性上都有新的发展,从而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3、坚决执行以科学探究为中心的教与学。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中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不仅要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订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收集证据、进行解释、表达和交流等,而且要形成科学的认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离不开真实的探究活动,为此,教师必须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而不是简单地通过讲授把知识和结论教给学生。
4、分层次教学,螺旋式上升。
科学素养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在科学素养教育中要有层次地安排科学教育内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体会到成功和发展。学生只有理解了科学的价值、体验到了成功,才不会丧失对科学的兴趣,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科学方法是人们在科学研究中所遵循的途径和所运用的各种方式及手段的总称。掌握科学方法无论从学习知识的角度或者从发展能力的角度来看都是非常重要的。在中学阶段,要求学生掌握科学方法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教给学生普通的自然科学方法是很有必要的。在科学教学过程中,通过采用下列程序来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
1.搜集有关资料、文献和数据观察,实验,条件控制,测定,记录。
2.分析、研究和处理有关资料、文献、数据(表格化、方程化和图线化),最后进行分类。
3.得出规律性结论。抽象的科学,发现规律,模型化,提出假设,验证假说(得出结论、形成概念)。
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而需要付出大量劳动的过程,它既是师生双方共同活动的过程,也是学生亲自钻研的过程。学校教育只有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教育行为,才能真正达到有效形成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作者单位:南阳市第二十六中学)
参考文献:
- 上一篇:学校如何开展家校合作
- 下一篇:道路交通安全应急处置预案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体育课程教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