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简述范文
时间:2023-12-05 17:31: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简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随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集科学性、 先进性特色于一身的专业课建设与技能紧密结合,按照高质量、 高起点、 高标准的标准,不断提高学生自身实践活动的功能。本文阐述了自身参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的收获与反思。
【关键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实践 反思
几年来,学校经常组织我们学生深入到对口的企、事业单位进行参观、学习现场劳动,联系实际了解专业企、事业单位的生产、技术流程,对其主要机构设置、人员分工等企业概况有一个感性认识,为学好专业知识创造条件。在业务方面,通过认识实习对电气控制系统的要求,参观有代表性的工厂、研究所及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生产设备,使我们逐渐拓宽了知识面,同时了解企业生产管理方面的情况为今后从事工业电气自动化工作打下有力的基础。
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探索
1.1 提升自身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再认识
1.1.1 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定位就是培养以强电为主、 强弱电结合、 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软件和硬件相结合培养的学生.要求我们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适应地方经济建设需要,要求必须掌握较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强,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分析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一般都要为学生提供工程训练的机会, 并且强调在某一方面具有比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实践类型有技能实训、 课程实践、 毕业设计、课外实践等多种方式。培养具有较强适应能力、 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高级应用人才。 要求我们在知识结构方面必须掌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基本知识; 系统掌握典型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组成、 工作原理和应用工具。 在能力结构方面: 具有一定的实践软件编程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能够进行小型控制系统和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较强的专业技术实践能力和必要的基本工程技能。 在能力专长方面: 具有一般电子设计软件的应用能力,以及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制作能力。在设置学习方案时,要注意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从而使我们能够不断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1.1.2 提高认识. 强化专业实践教学的地位
首先要达成“实践才是工程专业的根本” 的共识,牢同树立“实践教学同理论学习同等重要”的学习理念。其次是积极参加校内实训中心,提高实验实训的使用效率。我们可以根据自身特长和兴趣到实训中心进行操作和技能训练, 在此从事科技实验、技术革新等多方面具有创造性的技术训练。在参加校内实训基地等方面,鉴于目前学校的校企合作方式, 要求我们在加强岗位技能训练的同时,还要增加一些技术革新、 产品设计、 方案论证、 管理训练、高技术操作等内容。在参加稳固的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 自己还要通过深入调研,了解用人单位的生产、 岗位设置、 人才需求以及企业的发展规划等状况。 在最后一学期,根据自身的个人特长,通过顶岗实习、用工实习等多种形式,构建专项能力、 综合能力和应用能力相互独立的实践学习体系。根据专业定位目标对课程实验进行充实和改造。在综合设计性实践训练中,除了依据教师提供的一些小型设计课题,还要在自己遇到问题时,教师与学生共同研究解决。同时,我们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爱好,在完成教师交给的基本训练后.结合自己情况选择参加难易不等的实验项目课题。这样,我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才能得以体现,从而激发自己探求知识的欲望和培养研究性学习的习惯。
1.2 要构建学习方案和自身发展体系
目前,我国经济面临制造业产业转移、加速工业化进程的重大机遇期,而信息新技术要适应经济发展对科技人才和劳动者的新要求,就必须加大培养电气自动化知识的学习力度,在构建专业培养方案和发展体系中充分考虑。在实践方案和发展体系中必须坚持的原则:一是要正确处理专业基础与强化实践相协调。专业学习不仅具有实践动手能力强的特征,还应表现在有较强的理论应用能力。因此,在学习理论知识结构时,要注意拓宽知识面,同时要注意加强实践锻炼;二是要正确处理理论应用与实践创新的关系。自动化与电气工程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擅长应用,也应该更多体现为与应用相结合。如进行技术改造与个人创新素质有很大关系。因此,在制定培养方案时,着重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建立并制定创新目标,给自身的个性发展创造更多的空间与时间等。
2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实践反思
2.1 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综合素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业务能力素质、心理素质、文化修养、身体素质等。除了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外,还要努力为学生打好管理科学、外语综合能力的基础。以致力于学生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2.2 积极参加第二课堂.培养动手实践能力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将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以高素质的应用型课程作为主要目标,也就是将重视实践建设当做自身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经过参加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的实践实习,使自己对本专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深入的接触社会对自己以后的工作学习将产生积极地影响。通过实践,希望学校能够在每个学年安排一定的教学计划,经过实践历练来逐渐增强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逐渐提升整体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l]张爱玲,韩富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及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l,19(01):71-73.
[2]韩力,詹忠贤,严欣平等.构建面向2l世纪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教学计划的思考[J].高等程教育研究,1999:21-23.
[3]郑荣进,黄家善,陈兴武.培养电气T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特色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8(07):54-56.
篇2
关键词:智能 建筑 电气 工程 自动化
中图分类号:TS958文献标识码: A
智能建筑广泛运用了高科技技术,比如数字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光纤技术、控制技术、电视技术、数据库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等,以建筑为平台,能够提供系统的通讯网络化、办公自动化等服务。但智能建筑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则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因为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是推动智能建筑高速发展的核心动力。在当代的建筑领域当中,电气工程的完成情况将会给建筑的整体进程带来直接的影响,电气工程与整个建筑工程的每个方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而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合理有效利用,可以进一步保证建筑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
一、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概述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需要通过对传输的信号进行屏蔽、对设备接地信号进行处理以及选取合适的抗干扰方法等,来实现电气的自动化。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电气工程主要使用的是用计算机来进行集中控制的方法,这个方法可靠性不是很好,运行的效率不高,到了九十年代后期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集散式控制的方法,伴随控制技术、通信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相互结合,九十年代末,电气设备的控制技术也得到了高速的发展,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
二、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基本功能
根据单元机组电气控制以及运行的特征,把ECS监控运用到发电机、变压器组以及厂用电源等电气系统的控制系统当中。电气自动化基本功能具体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保安电源以及柴油发电机组的操作与控制。第二,高压启、备变压器的操作与控制(两台机器共同使用)。第三,220千伏/500千伏开关手动同期并网或者自动同期并网。第四,保护控制厂高变保护、发变组保护以及励磁变压器。第五,发电机的励磁系统主要包含灭磁操作、启励、控制方式的相互转换、减磁操作、增磁操作以及pss的投退等。第六,对隔离开关的控制、发变组出口220千伏/500千伏断路器以及操作。第七,三百八十伏低压厂用电源操作、监视以及低压备自投装置控制。第八,六千伏高压厂用电源操作、监视以及厂用电压快切装置的状况投退、监视以及手动开启等;第九,lps系统以及直流系统的监视。在对一些主保护以及安全自动装置的设计方面,难度系数比较大,设备要求必须要在DCS中来实现它的基本功能,这样费用就有可能大大的增加,因此这些装置是可以留下来的。不过它们和DCS需要接口,需要使用硬接线,之后使用通讯的方法来传输自动装置的相关信息,最后利用DCS来对事故进行回忆。
三、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设计理念
1.电气自动化DCS控制系统。
电气自动化分布式控制系统也叫DCS系统,相对集中式的控制系统来说,该系统是一种比较新型的电脑控制体系,这个系统与传统的电气控制系统相比较,功能更多,更加高级,并且更加先进。这个系统是在传统的集中式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该系统有很多的优点,比如可靠性强,实时性强,并且可扩充。所以,在电气工程实施的过程当中,该系统也得到了大范围的使用。不过,随着该系统的大面积使用,一些问题也在不断的涌现,比如,受到DCS系统模拟混合体系的制约,该系统目前使用的仍然是传统的仪表,进而降低了该系统的可靠性,同时还给维护以及维修增加了一定的难度,维修以及维护的成本无形中也在增加。因此,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仍需要不断的改革和创新。
2.信息集成化的控制系统。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包含的信息技术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在管理的层面上纵向深入的发展。第二,信息技术可以在电气自动化设备、机器以及系统之间横向的发展。信息集成化控制系统在电气工程中的监督和控制可以展现出动态的,并且更加直观的画面,因此可以更加准确并且及时的得到电气工程中的数据信息资料。
四、建筑领域中电气自动化的具体应用
1.电气自动化在电气接地系统的设计。
电气接地系统中最主要的一个系统是TN-S系统,它的保护线与中性线是分开的,同时该接地系统把一个三相四线以及PE线组合在一起。一般情况下,在建筑过程中,当对变电配电所进行设立时,往往会使用这个系统。PE线不能导电,中性线N可以露在外面,并且可以导电。应该注意的是要把PE线和中性线N明确的分开,它们的接地点就是变压器的中性点,除了这些之外,就不存在其它的接地点了。该系统的PE线本身是不存在电流的,对地面来说不存在电压,安全性能是非常高的。一般情况下,对于民用的低压供电系统以及建筑用的TN-S系统,在建筑工程项目中使用时,一定要使用与TN-C-S接地系统类似的技术方法。在使用一些电子设备时,一旦电子设备有一些特别的需求,往往也是能够使用TN-S系统的。使用之前还要考虑一下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问题。一般在复杂的建筑工程项目中多会考虑使用TN-S系统,在该种建筑当中,电气工程设备的用电往往是以单相为主,在负荷的方面,比重相对是比较大的,因此随机电流负载于中性线N中经常发生。在建筑工程项目中,荧光灯等设备的用电量相对比较多,之后再加上3次谐波都存在于N线当中,并且都作用在N线上面,这就加大了电流量,不安全的因素也就越来越多,事故的发生率不断提高。比如,N线与PE线接在一起,再加上和设备的外壳相连,就更加容易产生一些事故。所以,一定要对安全因素进行认真的考虑,进而确保电气工程的正常运行。
2.电气自动化设计中保护系统的设计研究。
在直流以及交流接地保护的设计当中,电气工作接地的核心部分是中性点以及地的接地。协助配电功能的等电位接线端子在箱柜中存在,最主要的是一定要高度关注接线端子的安全,一是,严禁露在外面;二是,不能和屏蔽接地混在一起。第三,不能与PE线连在一起。在高压系统当中,中性点接地技术可以进一步的保证接地保护的安全运行,更加便于有效的去除使单相电弧接地过电压,同时还方便维持三相电压的平衡性,还便于确保在低压系统中单相电源的正常使用。建筑领域往往比较复杂,因为有很多的自动化控制设备存在,在对这些设备使用的过程中,电位以及微电流会高速并且频繁的运行,这样就给供电增加了一些非稳定因素。主要的处理方法体现在:第一,从引线的角度来看,横截面积比较宽的铜芯绝缘线是最好的引线材料;第二,其中的一头与基准点位连接,另外一头直流接地;第三,PE线和N线不要和引线连在一起。
3.计算机数据收集与处理系统在建筑电气中的使用。
计算机数据信息收集以及处理系统的基本功能主要有:参数的输入、计算异常时自动报警、对历史信息数据的回忆、对事故序列的记录、显示参数以及打印相关报表等。在建筑领域使用电气自动化设备时,应该合理利用计算机技术,这样可以有效的确保建筑电气设备信息数据的精确以及及时的传送,同时还可以方便对建筑电气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
五、结语
综上所述,伴随国内经济以及科技的快速发展,建筑领域对电气工程技术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而电气工程是整个建筑工程中的核心,它的进展程度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开展,因此,该技术必须要进行不断的创新,而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有效使用,不但可以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运行,还能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智能建筑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3.106
智能建筑是指,通过现代科学技术,结合住户的实际需求,为住户打造一个舒适的、智能化的生活环境。智能建筑可以有效的提升住户的居住满意度,可以实现建筑资源的优化配置。在智能建筑的建设中,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技术是其建设的重要部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对打造舒适的智能化建筑具有重要的作用。
1 电气自动化的概述及其重要性
1.1 电气自动化概述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逐渐向智能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建筑物的高效化、智能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在关注建筑智能化的同时,也重视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在智能建筑的建设过程中,电气自动化工程基本上成为了职能建筑的一部分,电气制动化对智能建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智能建筑的电气自动化,主要是通过电气自动化的控制系统,实现对建筑内部各系统的智能化、自动化控制,并且电气设备可以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对自身做出相应的调节[1]。
1.2 电气自动化对智能建筑的重要性
智能建筑在实现其智能控制的过程中,需要依靠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支持才能得以实现。例如:智能建筑要实现对室内环境温度的调节,需要通过传感器对室内的温度进行检测,在通过电气技术,实现指令的传输;并且,智能建筑自身就是依靠电力才能得以运行,因此,电气工程是智能建筑自身运行的基础[2]。因此,可以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是智能建筑的基础部分,在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实现其的合理应用,以此促进智能建筑作用的最大化发挥。
2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分析
2.1 电气自动化技术
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在智能建筑中,可以实现对建筑内部的全天不间断监控。在许多大型建筑物当中,建筑的结构较为复杂,电气工程的设计也较为复杂,有建筑内部的电气组件较多,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造成建筑故障。而一旦电气组件发生的故障无法及时消除,就会直接影响到建筑内部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给建筑的户主带来较大的不便。而智能建筑可自身具有自动化检测故障的功能,通过智能系统可以对建筑内部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在大楼某一电气组件出现问题时,智能系统通过网络可以实现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处理,并通过网络将故障信息反馈给管理人员,从而实现对故障问题的快速解决。智能建筑的智能系统可以降低维护建筑电气系统正常运行所需的人力成本,同时还能实现对建筑的全面O控[3]。
2.2 电气自动化系统
在智能建筑中,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将多个系统以及建筑的基础设施整合在一起,可以实现对建筑设备的自动化控制。这种整体性的结构,可以实现对建筑整体的有效管理,提升建筑管理的效率。例如:在建筑内部出现水管爆裂的情况时,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对实际情况危险程度的判断,并对建筑的管理人员做出警报[4]。在智能建筑中,还配备了紧急预备系统,在发生紧急事件时,该系统可以给建筑内部的人员提供逃离路线,向室内人员播报灾情的实际情况。
2.3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特点
电气自动化技术融合了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以及智能操作系统,具有通信、故障检测、实时监控、危险预报以及自动化控制等功能。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对建筑内部的远程监控以及远程管理,通过对现场信息的掌握,可以对建筑内部的远程管理。在智能建筑中,通过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减少电气设备的维护成本,同时还可以实现对建筑的全面以及全天不间断监控,可以保证建筑的安全性。
3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
3.1 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应用
当前较为常见的电气自动化系统主要有:TN-S系统与TN-C-S系统。TN-S系统可以有效的区分保护接地线以及中性线,同时,还能识别其它线路。TN-S系统通过对线路的识别,可以有效的了解设备线路的运行情况。在设备线路出现问题时,通过TN-S系统,可以对设备的线路故障进行排查,在找到设备的故障原因之后,系统可以给维修人员做相应的提示,从而实现对故障的预警与排查。此外,TN-S系统还具有防静电的功能,设备线路出现电子聚积的情况时,系统会对该情况进行分析,并作出预警,从而实现该问题的解决。TN-S系统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可以明显提升建筑的安全性[5]。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系统的所有运行动作都是依据用户的指令进行。自动化系统在接收到用户的指令之后,会迅速进行指令操作,完成用户下达的任务。在智能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需要有系统性的考虑,例如:采用KVM模式,可以实现的控制中心与每一台智能设备的有效连接,进而可以通过系统的自我调试功能,实现对建筑的自动化管理,与此同时,系统还能接收用户的指令并执行。在智能建筑配电系统的设计中,为了提升建筑资源的利用效率,可以采用多级配电系统来实现。
3.2 在应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2.1 重视安全接地装置的设置
在智能建筑建设的过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选择有多种。在接地技术的选择中,可以选择安全保护接地技术、静电接地技术以及直流接地技术,这些技术的选用,可以有效的提升建筑的安全性,达到保护建筑电气系统正常运行的目的。在大型建筑中,会使用到大量的金属设备,这些金属设备如果使用不当,会造成的设备漏电现象,给建筑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同时,金属设备配备了大量的金属导线,一旦导线出现绝缘层老化,导线金属层外露的情况,也会出现漏电现象,会给住户带来极大的安全风险。因此,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需要重视安全保护接地技术的选择与应用。在建筑内部的所有金属设备中,需要安装金属保护接地装置,在金属设备出现漏电现象时,可以起到保护作用。
3.2.2 直流接地
在现代社会中,大型建筑内部中运行着大量的电子设备,这些电子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需要有微电或微电位的技术支持,以实现信息的交流与数据的传输。因此,要保证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就需要保证供电的稳定,通过直流接地装置,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建筑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保证供电的正常。
3.2.3 防雷技术的应用
随着大型建筑高度的不断提高,防雷技术在智能建筑中应用显得越来越重要,防雷成为了高层建筑必须具备的功能。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电子设备以及网络通信设备在智能建筑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单个智能建筑应用的电子设备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多,智能建筑的防雷功能显得越来越必要。因此,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还需要重视建筑防雷工程的建设,配备最先进的防雷技术,从而实现对智能建筑的高效防护。
4 结语
在智能建筑的建设过程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提升建筑资源的使用效率,降低设备维护的人力成本。并且,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智能建筑将会朝着越来越智能化、集成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展宗波,赵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下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6(11):177-178.
[2]段鹏.试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中的应用[J].门窗,2016(09):202-36.
[3]周柏龄.电气技术的设计与施工在智能电信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门窗,2014(09):105-109.
篇4
关键字:智能建筑;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
中图分类号:TU976+.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概述
随着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进步,智能建筑产业应运而生,并且发展速度很快。现代建筑物的电气发展经过电气化阶段、自动化阶段,如今进入了智能化的阶段。智能建筑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是很迅速的,智能建筑技术是由一系列最先进技术结合而成的新技术,包括方面很多比如有电子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技术及多媒体技术。尤其是智能建筑系统工程,作为弱电系统工程的发展和拓展,其综合性很强,涉及到的专业领域比较广,同时一些新的弱电系统进入到智能建筑技术的领域。建筑物使用功能性越来越广,同时需要相关的技术不断地更新和进步,这样才能共同促进智能建筑技术的快速稳定的发展。
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
2.1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采用现代化技术对建筑内所有的机电设施进行控制管理,这些技术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和通信自动化技术。这些技术的实现必须建立在同一个综合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计算机管理系统是由设备自动化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及智能卡系统和多媒体系统组成的,其作用对建筑内部的设施可以进行全面的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管理系统同时还包括了环境控制系统和防灾与保安子系统。同时,环境控制管理子系统又包括:暖通空调控制系统、运输设备控制系统、电气控制系统、给排水系统。防灾与保安子系统包括:防盗报警系统、闭合电视监控系统、火灾报警及联动控制、出入口控制系统、访客对讲系统电子巡更系统。
2.2通信自动化系统
通信自动化系统,主要提供建筑内的语音、视频、图像等数据的通信,既要保证建筑内语音和图像的传输,又要国通通信网络建立与建筑外远程数据的连通,从而实现资源的共享。通信系统以程控交换机为核心,同时建立通信网内局域网、工作站和高速主干通信网来满足多功能电话、传真等终端的及时通信。主要通信类型包括:语音通信、无线通信、数据通信和图形及图像通信。
2.3办公通信自动化系统
办公通信自动化系统,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管理科学作为其基础;借助于各种人机信息系统进行办公人员的办公活动,以而能够实现互通数据和信息共享的功能,从而达到降低工作强度和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3系统
3.1通信网络系统CAS
CAS是建筑内的语音、数据、图像等传输的基础,同时是与外部通信网络(如公用电话网、综合业务数字网、计算机互联网、数字通信网及卫星通信网等)相联的,可以确保信息相联通。主要包括:
(1)电话通信系统。建筑或建筑群的固定电话通信系统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规模、使用属性以及公用网的具体情况,可选择接人远端模块局或采用虚拟交换、自设独立的数字程控用户交换机(PABX)或综合业务程控用户交换机(ISPBX),并应与公用电话交换网连接。
(2)计算机网络系统。将地理位置不同、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进行互联从而实现通信,结合网络软件进一步可以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共享是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主要目的。计算机资源主要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数据。互连的计算机是分布在不同的地理位置的多立的“自治计算机”。联网的计算机既可以为本地用户提供网络服务,同时也可以为远程的计算机用户提供网络服务。遵循共同的网络协议就可以实现计算机的互联。
(3)无线通信系统。建筑物由于屏蔽效应出现移动通信盲区可以通过设置移动通信中继收发通信设备进行通信。
(4)公共广播系统。根据建筑规模、使用性质和功能要求确定公共广播系统的类别需求。公共广播系统通常可以分为:业务性广播系统、服务性广播系统、火灾应急广播系统。
3.2办公自动化系统OAS
办公自动化系统,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行为科学等先进技术应用到其中,部分办公业务可以借助于各种办公设备。最终实现办公设备为办公人员服务的人机信息系统。主要包括:
(1)物业管理运营系统。物业管理运营子系统主要作用是来协调用户、物业管理人员、物业服务人员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且能够实现有效完成的目的。以经营目标的方式来管理对投入使用的建筑物、附属配套设施、设备生产及场地、用户、服务等服务,同时对建筑物内各种不同应用设备的运行与维护实现一体化的管理。
(2)办公管理系统。在日常办公中,办公管理子系统可以通过办公自动化系统来协助管理人员,分析、整理、统计办公过程中的大量信息。
(3)信息采集系统。信息采集子系统应具有物业信息服务、新闻、科技、金融信息服务、用户个体服务、文化娱乐且务、生活保障服务等功能以及电子显示屏信息另查询功能。
(4)网络管理系统。为了计算机网络的日常运行维护和监控能够提供有力的保障,网络管理子系统的配置设计应采用合理分配,方便简洁的原则。
3.3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S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属于中央监控系统的一种。通过采用集中监控的方式,对建筑物内的各种电力设备、空调设备、冷热源设备、防火、防盗设备等进行实时控制,从而达到建筑内环境舒适、充分考虑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目的。
3.4防火自动化系统FAS
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其设计要求应符合国家标准的有关规范和规定。火灾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是独立运行的。将火灾报警器输出的报警信号传送给建筑物设备监控系统,自控系统对消防系统只可监视不应进行控制。由建筑物设备监控系统控制的设备此时受消防系统控制,火警控制在监控中处于最高的优先级。
3.5保安自动化系统SAS
根据被保护对象的风险等级确定相应的防范级别进行保安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整体纵深防护和局部纵深防护的设计达到所要求的安全防范水平,主要有以下系统:
(1)入侵报警系统。根据具体要求和环境条件结合各类建筑安全防范要求,应该设置周界防护、建筑物内区域或空间防护、重点实物目标防护系统。
(2)配电视监控系统。根据各类建筑物安全技术防范管理的需要,电视监控系统应对现场情况进行有效的监视和记录,并可提供对各类报警信号及时、迅速和可靠的复核手段。
(3)出入口控制系统。智能建筑的主要出入口、通道、重要办公室等一些地方设置出入口控制装置。出入口控制系统主要由出入口的识别装置、出人口的信息处理、控制、通信装置和出入口控制执行机构等三部分组成。
(4)巡更系统。在主要出入口、主要通道、紧急出入口和各主要部门等一些位置设置巡更点。安防人员可以采用在线瞳离线方式进行巡查报告。对实时性要求高的项目应采用在线方式。
4.智能建筑网络
智能建筑的实质是诸多智能设备终端的网络化问题,只要是实现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集成。由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消防联动只要是利用集散型的控制方式,因此,我国的FAS系统是独立的控制系统,只保留有通信接口期待能够实现与BAS系统的集成。
综合布线系统作为全新概念的布线系统,传统的布线系统不足以与其相比较。其优越性主要体现在:
(1)综合布线系统的开放性,向所有的通信协议开放;
(2)灵活性,设备的开通更改只需增加设备和跳线管理;
(3)可靠性,设备结构器件通过ISO等组织认证,在星形拓朴结构中,一条线路的故障并不影响其它线路正常运行;
(4)先进性,采用最新通信标准的5类、超5类、6类双绞线或光纤,更稳定有效的进行实时传输多路多媒体信号;
(5)经济适用性,将分散线缆综合到统一标准布线系统中。
从网络架构上来分,网络可划分为局域网,控制网,广域网和城市网。利用TCP/IP协议,使局域网和广域网实现了无缝连接。城市网是在局域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数据网,介于广域网与局域之间把多个局域网互相连起来,构成覆盖范围更大,支持高速传输和综合业务,成为适合城市范围使用的计算机网络。
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稳定的发展,我国建筑行业的技术得到不断的进步和更新。智能建筑作为新时期的建筑代表,对建筑行业的具有很大重大的意义。建筑单位必须要积极引进智能建筑新技术这样才能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同时要不断的研究智能建筑中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为以后的智能建筑的发展和进步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刘洪涛. 关于智能建筑中电气施工技术的探讨[J]. 2010.
[2]刘安香. 浅析智能建筑中电气施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 2011.
篇5
关键词:电气工程;建筑;自动化技术
中图分类号: F4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中的电气工程的要求越来越高,电气工程不但要满足建筑施工、照明、家电用电等基本的要求,还以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满足着现代建筑智能化、美观、安全的要求。探讨电气工程安装和自动化技术在建筑中的运用,可以满足人们对建筑电气工程的新要求。
建筑电气自动化技术概述
电气自动化技术,是一套集电工学技术、信息学技术恶化自动化控制技术为一体的现代电气系统。电气自动化技术运用与建筑中,被称为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简称BAS),它是指通过自动化的中央监控系统,对建筑群或者单个建筑内的电力设、空调、照明、消防等设备进行集中的控制和监控,确保建筑内时刻保持舒适、安全的环境和提供智能化生活基础,同时节约了资源,提高电力能源的利用率。建筑设备自动化技术是建筑施工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其主要的技术优势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实现了电气设备的集中控制和高效监控
现代建筑的面积和结构越来越复杂,需要的电气设备的数量和类型也越来越多,各种功能的、型号的和结构复杂难以监控的电气设备成为建筑使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难以即使的发现和维护。电气自动化技术实现了对每一个电气设备运用状态的数据采集、传输和反馈,可以将电气设备的运用状态做数字化的监控,将发现的异常信息向管理中心进行传递;另一方面可以执行管理中心的指令,对电气设备做出操作和调整。
将建筑内的各电气系统统一联动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地建筑内各电气系统,如空调系统、照明系统、消防系统、配电系统等统一起来,实现各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增加联动性,共同的为建筑内环境的维护和安全提供服务。
增强了安全性
建筑电气系统的设计和安装大多采用暗线的方式,设备和线路的安全故障难以及时的发现和处理。建筑设备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对电气设备进行实时的监控,将其运行的数据进行分析和上报到综合的控制中心,对出现的电气故障做出警报和维修数据的支持,能够更好的保证建筑电气系统的安全性。
电气工程在建筑中的运用及其自动化技术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主要设备
建筑电气设备自动化系统主要包括中央处理设备、数据资料收集设备DDC、通信设备和现场测量和控制设备四个部分组成。中央设备包括CPU处理器、显示器打印机和操作键盘以及不间断UPS电源组成;数据资料收集设备DDC由微处理器、基础软件和输入输出模块组成,实现中央处理设备与现场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简单的数据处理工作;现场设备包括各类测量元件如温度传感器、电流传感器等,控制元件包括三通阀、继电器等设备,现场设备位于电气系统的末端,为中央处理器提供实时的数据支持。电气自动化的工作流程是:有现场感应设备采集电气设备运行数据和故障信息,传输到DDC系统,DDC将现场的仪表信号进行初步处理后传递到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根据预定的程序发出指令,打印或者在显示器现实故障信息,并发出指令到DDC,DDC接收后在对现场控制设备输出操作和控制信号,由控制设备完成断开、保护等动作预防电气事故的进一步发展。
中央处理器的安装技术
中央处理器要配备不间断供电设备,保证处理器在电气故障条件下的正常工作,不间断电源的容量要满足建筑内整个电气系统用电的总流量,并留出一定的扩展容量。建筑自动化控制系统与区域控制系统之间,可以利用同一线路上不同的趋于处理器来实现一个控制系统。
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布线技术
建筑电气自动化的设备较多,对导线的布线要求也不同。首先要注意一些设备需要专门的导线,如通信线路、温度传感器导线和流量监控设备的线路,一般需要屏蔽线后者专门配备的导线。电源线、DDC、计算机和网关等电子设备应连接在单独的弱电接地干线上。电气自动化系统中有大量的电子设备,这些设备又分属于不同的系统,各个系统对导线的连接和是否接地有着不同的要求,需要在实际的操作中认真区别。
DDC区域处理器的安装技术
DDC的安装时电气自动化系统安装的重点,为了保证其完成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的作用,其安装需要遵循以下的三个原则:第一,DDC安装的位置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满足数据采集的作用。DDC的位置选择在被监控设备较为集中的位置,以便于数据的采集和建设管线的铺设。并选择光线良好,便于检修的位置,一般可选择安装在电控箱内。第二,DDC控制器的电源可由就近的电力线路提供,但要配备备用电池组,保证在故障条件下的正常运行。第三,建筑电气控制系统各个RPU之间的通信是透明的,可以选择同一线路不同的RPU组成一个控制系统。
输入输出设备的安装技术
输入设备的安装要遵守正确发挥其性能和便于调试和维护的位置。不同类型的输入设备安装的位置不同,水管型的温度传感器、水管流量计和蒸汽压力传感器不宜在管道焊缝附近;风管型湿度传感器、室内温度传感器、空气质量监控器等避免安装在通风口处;水道、风管等温度、湿度的传感器安装要与管道工艺的安装同时进行。输出设备的安装,安装前要进行模拟操作,电动阀门的口径要与管道的口径一致,不一致时要采取渐缩管件,保证满足设计的要求。
安装过程的质量控制
1、配电装置配电装置是电气工程的重点,供电的可靠性直接关系电气系统的稳定。因此,对配电设备从进货到安装调试都要严格的按照设计的规范进行。如整定电流过小,开关容易跳闸、停电;整定电流过大,会出现过载现象,造成电气设备和人员的安全事故。因此,在建筑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安装中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配电装置,仔细检查和核对,避免出错。
2、配电箱。配电箱型号有很多,工作的原理和适用的情况也不同,使用时受干扰的情况较多。施工单位在进行配电箱的选择时要按照图纸的设计选择并根据实际的情况作出更改。
3、传输线。通信设备是保证电气自动化系统实现远程监控和控制的有效保证,所选用的传输线可用光缆、同轴电缆和塑料绞线。在传输距离较远和强干扰环境下要采用光缆避免干扰,通信线路一般选用的是屏蔽线,或是使用配备的专门的导线,与电源线、信号线要平等铺设,其间距不小于0.3m。
总结:
电气系统是现代建筑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建筑设计中运用自动化电气技术,可以提高建筑内部电气运行的使用效率和适应人们对现代建筑智能化、安全和舒适的要求,最大的发挥建筑的功能。研究电气工程在建筑中的运用和自动化技术,在实际的操作中严格按照技术要求及操作规范进行施工,保证安装的质量,确保建筑电气系统的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 韦庆功. 浅谈建筑电气工程的科学设计与施工[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12)
篇6
【关键词】 工作过程系统化 课程体系 教学资源库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自2004年设立以来,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办学指导思想,跟踪市场需求变化,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和企业行业发展的需要,在培养电气自动化技术高技能人才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总结出一套具有可操作性和应用推广价值的经验和做法。
1.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1.1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构建课程体系的基本原则:打破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全面重构职业教育课程理论与实践模式,建立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由专业教师、企业技术骨干、课程专家组成建设团队,围绕电气控制设备及系统的运行岗位和维护维修岗位进行工作过程分析,确定对应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根据能力复杂程度整合典型工作任务形成综合能力领域,根据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递进重构行动领域转换为课程,根据完整思维及职业特征分解学习领域为学习单元,融合学校和企业教学资源,设计具体的学习情境;通过教学团队的合作与分工,融“教、学、做”为一体,工学结合,形成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利用学院内部监控、教育行政部门评价、社会评价等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不断修正、完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1.2课程建设
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组建课程建设团队,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与设计,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制订核心课程建设计划,引入岗位操作规范、行业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到相关课程教学中,开发课程标准,建设了与全新课程体系相适应的工学结合的专业核心课程。
1.3教学资源库建设
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了多门课程的多媒体课件,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突出职业技能水平考核,与企业技术专家共同开发、编写充分体现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要求的特色教材和技能测试题库。
1.4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
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把讲授的重点由单纯讲解知识本身转向同时讲授知识的方法和思维方法,确立学生学习“主体”地位。采用项目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研究式教学、案例式教学、情景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法,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激发学生的潜能。积极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紧抓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
2. 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按照校企合作、资源共享、双方共赢的原则,建设集教学、培训、技能鉴定、生产、技术服务于一体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完善校外实习基地管理机制,使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得到锻炼。
2.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按照市场经济资源配置的理念及运作方式,引进企业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构建校企合作项目年度效益评价机制,增强自我造血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校企优势互补)、运行机制市场化(利益共享机制)、基地功能多样化。学生在完成真实工作任务的过程中,逐步树立质量意识、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目前建成校内实训基地达到20余个,通过校内生产性实训,学生进行专业技能集训,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完成生产与实训任务,掌握综合操作技能,从而具备校外顶岗实习能力。
2.2借助校外实训基地,强化生产性实训
近年来,电子电气工程系在校企合作、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不仅通过“订单式”培养建立了稳定的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同时也与企业合作,在校内建设了高压控制实验室、电子产品制作等生产性实训室。这些实训基地的建设,能够实现“实训与生产相结合”、“教学与技术开发相结合”、“员工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功能,通过现场教学与现场实训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中实现教学和实训、生产的互动,有效地落实了学生基本技能的实验和实训。目前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校外实习基地达到22个,保证学生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
3. “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
通过引进、培养、聘请高水平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来自企业一线的技术专家、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通过国内外进修学习、企业工作锻炼、承担项目开发工作、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等多种方式,使专职教师获得高级维修电工以上的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水平证书,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能;按照“不为我有、但为我用”的工作思路,充分考虑兼职教师的工作特点,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和聘用制度,提高兼职教师管理水平,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团队2007年被评选为山东省教学团队。
4. 建立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
以工作过程导向为切入点,积极探索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建立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校企共管机制,实现实习岗位对口、实习过程可控、实习管理规范。做到:一个目标、四个落实、六个到位。一个目标:学生顶岗实习半年以上达到100%。四个落实:顶岗实习单位落实、企业指导教师落实、考核标准落实、实习经费落实。六个到位:顶岗实习全过程管理到位、学生顶岗实习到位、教师指导到位、顶岗实习课堂建设到位、考评跟踪到位,经费支撑到位。逐步建立起校企联动、分工协作、共同考核、证书管理的实习基地运行机制。
通过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的改革和实施,师资队伍、实验实训条件等有了很大改善,培养出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建设成1个国家级实训基地、1门国家级2门省级精品课程、1个省级教学团队。同时毕业生也以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技能过硬而受到社会广泛欢迎,部分学生很快成为企业业务骨干,深得企业的好评。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2] 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 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7]12号).
[3] 姜大源.论行动体系及其特征--关于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考,《教育发展研究》,上海,2002年第12期.
[4] 吕鑫祥.新形势下对技术型人才的重新审视[J].高等技术教育研究,2002,(3).
[5] 丁继安.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性学习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 石伟平,徐国庆.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国际比较[J].职业技术教育,2002,(1).
[7] 王成方.对高职教育中技能培养问题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1,(34).
[8] 丁继安,吴建设.高职学生应用能力特征浅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8).
- 上一篇: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与流程
- 下一篇:数字化设计与先进制造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