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摆脱精神病的困扰范文

时间:2023-12-05 17:31: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如何摆脱精神病的困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如何摆脱精神病的困扰

篇1

为了给精神病患者创造更理想的治疗环境,开放式这种人性化管理模式越发受到重视。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往往会因症状、环境、管理模式的影响而发生出走现象,开放式管理的应用,使患者可以与家属和其他患者进行接触,能够自由活动,且通过定期的技能培训,提高了治疗效果,减少了精神病患者的出走行为。

关键词:

开放式管理;精神病患者;出走行为

目前精神病患者的管理方式一般为两种:开放式管理和封闭式管理。封闭式管理虽能通过限制精神病患者的行动确保其安全,但在一定程度上则影响了治疗效果。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各领域均在追求一种新的理念———人性化[1]。因此,在精神病患者的管理模式上,开放式管理取代了封闭式管理。开放式精神病房作为家庭化的病房设施得到广泛使用,患者住院期间也可以接受家属的照料,过上正常的家庭式生活。相关调查显示,六成以上的精神病患者对传统的封闭式病房管理持抵触态度,并提出了增加开放的要求,希望住院期间活动范围扩大,并增加与家属见面的时间。经对各地实施开放式管理的精神病院调查发现,开放式管理深受患者和家属的欢迎,不仅提高了患者的康复效果,更重要的是减少了精神病患者出走行为的发生[2]。

1精神病患者出走的原因

1.1精神症状导致患者出走精神病患者表现的精神症状有很多,如大多数患者并不承认自己患有精神病,由于缺少自制能力,在认为自己无病的情况下往往选择不住院而选择出走。大脑由于病证的干扰,很容易产生妄想并受其支配,认为住院是家属或其他人对自己的迫害,因此会想方设法逃离医院。有些患者则患有命令性幻听,表现为经常会听到有声音让他出走,患者则会听从命令支配,并付之于行动。一些精神病患者存在某种病态心理,如上访或告状,因此急于离开医院去实施。还有的精神病患者会因疾病的困扰而产生消极心理,有的极易产生自杀想法。如果医院防范过于严密,则会导致其想法难以实现,便会寻找机会逃离医院,然后自杀。

1.2周围环境导致精神病患者出走环境也是影响精神病患者出走的因素,如住院期间精神病患者可能会感到生活过于苦闷、单调乏味、受到拘束和限制,因处处不自由而产生不适感,所以会想到出走;也可能是对治疗方法过于恐惧而选择逃离。比如电休克的治疗,如果治疗前医护人员不能解释清楚或患者对医护人员的解释选择无视,很可能因为感到恐惧而选择出走。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精神病患者,也会因不能够忍受严重的药物副反应而选择出走。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有模仿型精神病患者会模仿其他出走的患者而选择出走;或是与病友产生矛盾,害怕受到病友的伤害而选择出走[3]。

1.3其他原因导致精神病患者出走

1.3.1病情好转不想继续住院一些精神病患者在感觉自身病情有好转后,由于对将来的工作、学习、生活、婚姻等问题过分考虑,对自身在精神病院住院这一事实产生一种“羞辱感”,所以想要尽快离开医院,摆脱精神病患者这个身份。

1.3.2有重要的事情要到院外做却又不能出院有些精神病患者可能只是要回家为家人过个生日,或是遇到重大节日想与家人一起过,也有的是想要探望其他住院亲人。无论何种理由,都表明患者有强烈外出的愿望,但又因需继续住院观察而不能实现,最终选择出走。

1.3.3厌恶心理导致出走由于个别医护人员态度过于生硬、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对精神病患者造成了劣性刺激,从而使精神病患者产生厌恶心理而最终选择出走。

2精神病患者出走的方法

精神病患者出走的方法很多,具体有如下几种。强行出走,如采取暴力撬门或者窗栏杆,翻墙出走;外出参加检查、治疗、散步和洗澡时,故意隐藏起来或悄悄离队出走;平时表现良好,以此赢得工作人员的信任,趁工作人员放松警惕时乘机出走;趁夜班工作人员较少、护理人员工作松懈时,设法偷取工作人员的钥匙然后出走;平时在医院各处寻找不牢固的门、窗、地板、通风口,遇到机会就出走;尾随工作人员或者前来探视的家属,偷偷出走等[4]。

3开放式管理的应用

3.1开放式管理的应用方法开放式管理具体的应用方法是由专人进行负责和管理,定期组织精神病患者进行读书、看报、体力劳动、娱乐活动,定期组织联欢会及球、棋类比赛,患者穿病员服在室内和院内进行自由活动,财务和购物都由自己来支配。另外开放式管理还要附加一些综合技能的培训,如生活技能培训,即首先由护理人员帮助精神病患者建立一个切实可行的生活作息表,凭此来指导患者每天都按时起床、洗漱、整理床铺,并且根据季节和气候的变化来增减和更换衣物,指导精神病患者自行修剪指(趾)甲、洗澡和打饭,培养患者个人兴趣爱好的发展,发挥特长并及时给予鼓励;另外还要进行社会角色训练,这种训练先从最简单的社交礼仪开始,如教导患者如何与其他人进行打招呼,交谈时应该先从互相问候入手,然后寻找话题以做进一步交谈。还可以利用公共设施来约好朋友去逛街购物;技能培训还包括社交技能培训,即组织患者进行读书绘画、知识竞答、体育竞技等一般的社交活动;药物的自我处置技能训练,首先由护理人员对家属和患者进行健康知识宣教,讲解抗精神病药物的相关知识,通过简单易懂的话语让家属和患者了解药物的副作用和疾病复发的表现,使其能够学会处置症状的常规技能[5]。

3.2开放式管理对精神病患者出走行为的影响精神病患者在康复过程之中实际上是一种对社会的再适应以及健康行为的重建过程。过去大多数的精神精神病防治机构的环境、设施以及管理模式都停留在封闭状态,住院患者的病种并不区分,全部在病室之中活动,不可以随便外出。这样的方式不仅不能减少外出行为,反而会由于处于病态中的患者进入陌生环境后,产生焦虑恐惧心理,甚至感觉自身受到歧视,社会功能发生障碍,康复能力受到影响。而通过应用开放式管理中专人负责组织活动以及进行各种附加综合技能培训,很好地将护理人员、家属、精神病患者融为一个整体,相互之间可以随时沟通,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在为精神病患者提供全身心的服务的同时,也极大地减少了精神病患者的出走行为发生的概率,充分体现出医院人性化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6]。

4结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服务要求也随之提高,良好的护理管理模式不仅能够改善患者和医疗工作者之间的关系,还能够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精神病患者由于伴有一些行为、智能或思维障碍,且大多对自身疾病缺乏认识,在诊疗过程中常表现出较大的抵触情绪,甚至发生过激行为。故在对这类患者进行治疗及护理时,有着较高的要求。而历年来,精神病防治机构对于如何管理精神病患者一直有很大的争议,开放式管理和封闭式管理也各有其支持者,但是由于近几年医疗界所提倡的人性化服务被奉为了真理,开放式管理越来越受到了认可,采用开放式管理以及综合技能培训之后,精神病患者的精神病症基本上都有了很大的改善,通过定期组织活动,使得医院的人文环境有所提高;家属的探望也减少了患者因为担心家人而外出行走;患者的主动性、社交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服药依从性和康复效果都有了显著的提高;精神病患者的自卑心理、悲观情绪、焦虑、恐惧、出走行为也大幅度的降低。因此,实施开放式管理对于纠正患者的出走行为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汤妙瑜,陈春红,吴树跃,等.精神病医院完全开放式病房管理与护理对策[J].临床护理杂志,2008,7(1):66-67.

[2]李丽平,李遵清,李留芝.半开放式管理及康复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5,20(7):44-45.

[3]贾建平,王荫,华杨莘,等.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六):痴呆患者护理[J].中华医学杂志,2011,91(15):1013-1015.

[4]李菲菲,李志新,吴艳.精神科医护人员与住院患者对优质护理服务评价的差异性研究[J].中国现代护理杂志,2012,18(19):2295.

[5]郭南军,李志勤,金朝晖,等.护理风险管理在精神科封闭病房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4(3):148-150.

篇2

最近,青青妈妈特别苦恼,青青已经上幼儿园大班了,但是仍然胆怯害羞,小朋友们都在一块儿玩时,她却自己一个人单独待着。可以看得出来,青青特别想去和他们一块儿玩,但小朋友喊她加入,她却脑袋摇的像波浪鼓一样,直往老师身后躲。在生人面前她更是局促不安、不敢说话,可把妈妈愁坏了。

当小孩子遇到陌生人或不熟悉的环境时,会出现害羞、不安或尴尬等反应,这些反应是可以理解的,是对陌生人和环境所产生的不同的回应方式。但像青青这样过分害羞则会带来一连串问题,如妨碍正常的社交发展、降低自我形象等。内向、沉默、怯生、胆小、缺乏自信、没有主见、迟熟等,都可以说是过分害羞的征象。如果不及早改善,将使孩子终生受到困扰。若家有“过度害羞”或“过于内向”的孩子,家长可考虑从以下几方面帮助孩子走出生活的阴影。

首先,家长要认识到“害羞”只是一种人格特质。此种特质有些人是与生俱来的,但大多数人是受到后天影响所致。因此害羞对孩子而言,在成长过程中是可以改变的,家长首先要树立这个信心。

其次,家长必须了解孩子的个性,并承认害羞是自然的事实,不必大惊小怪,也不必操之过急。孩子需要支持或帮助的时候,要给予注意和体谅,给他营造一个安全舒适且愉快的生活环境。在孩子试图突破害羞时,也许会遭遇恐惧或尴尬,此时就需要父母给予更多的鼓励,只要孩子的行为稍有改变,不论表现如何,都应赞美他的勇气和独立自主;在孩子遇上困难时,少些评价,多些建议,常与孩子交流,练习人际沟通的技巧,给孩子表现的机会并且及时加以赞扬;不断搭建平台、创造条件,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第三,要看到害羞孩子积极的方面,他们常常有着丰富的内心生活,比起一般孩子更有思想、有创意,甚至有艺术天才。他们精力集中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会使其终生受益。因为害羞的孩子与别人建立感情较慢,所以他们一般只拥有较少的几个关系不错的朋友,而不是有一大帮熟人或朋友。他们小心翼翼的作风使他们有机会更仔细地观察别人。他们的感觉非常灵敏,常是很好的聆听者。害羞的孩子一旦克服了自己最初的所有保留,他们会是很忠诚的、很愿意奉献的孩子。因此,家长要注意看清孩子温和、谨慎的生活作风这一面,帮孩子摆脱恐惧的牵绊,让他去做自己想做的人,做自己想做的事。

但家长的目标应该明确,要发挥他们的特长,向他们提供对付恐惧的工具,使其能舒适地与别人相处,并自我感觉良好。

如果孩子的害羞问题严重地渗透到各个方面,或者对家长的帮助没有反应,那么家长应该向专业的心理咨询医生请求帮助。

25 孩子5岁还总是尿床正常吗?

小斌5岁,自幼有尿床的习惯,每周4—5次,有时白天过于疲乏或者紧张就会遗尿;遗尿后往往不能醒转,仍继续睡觉。

经综合医院泌尿科及神经内科检查,小斌的肝肾功能、尿常规、CT和核磁共振(MRI)结果均无明显异常。小斌系足月顺产,自幼发育良好,1岁走路,2岁能顺畅讲话,3岁自主排便,白天小便正常。与小斌交谈得知:有时夜里他做梦想要小便而到处找厕所,找到就尿了,但是尿了床自己也不知道。

篇3

(贵州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

摘要:一名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在康复劳动中消极怠工,故意与其他戒毒人员吵架,出现自暴自弃,心情抑郁、不喜欢与其他戒毒人员交际,觉得这个世界太假。咨询师根据求助者的情况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采用合理情绪疗法,经过8次咨询,对其问题进行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严重心理问题 心情抑郁 合理情绪疗法

1.一般资料

刘某,女,19岁,汉族,初中文化程度,贵州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身高1.57米,眉清目秀,体态丰满。生长在某县某镇上,独生子女,从小父母离婚,跟随母亲。

2.主诉及个人陈述

2.1主诉

求助者入所后消极怠工,故意与其他戒毒人员吵架,自暴自弃,心情抑郁、不喜欢与其他戒毒人员交际,觉得这个世界太假,躯体患疾病(尖锐湿疣),这种现状持续时间三个月,想摆脱前来咨询。

2.2个人陈述

我很小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婚了,所以从未感到完整家庭的“爱”是什么滋味。在我四岁那年母亲再婚,她搬去了另外一个镇,记得搬家那天,我坐在椅子上,希望他们连椅子和我一起搬走,可是狠心的大人没有像我希望的那样连椅子和我一起搬走,而是只搬走了椅子,把我独自留了下来与外公外婆住。虽然那时的我才四岁,但我已会唱《美丽的西双版纳》了,当我唱到世界这么大却没有我的家。。。。。时,在场的人都哭了,妈妈也哭了,但她还是没有把我一起带走,我在外婆身边任性地成长。8岁左右,因为读书的困扰妈妈不得不把我带到她身边,在妈妈的怀抱里,我自由快乐的成长。那时妈妈开“麻将馆”生意很好,妈妈忙于生意,无暇顾及我,桌子上的钱随便我拿,任我自由的花,包括报名妈妈都从没有陪我一块去,那时觉得自由的日子挺快乐的,小学的成绩一直很优秀。

到了初中,妈妈还是一如既往地忙于她的生意,而我却变了,变得不是小学单纯快乐成绩优秀的我,我在外面有了自己的“姐妹”,干一些现在想起来很无聊的事,今天看别人不顺眼就打,明天别人看我们不顺眼被打,我们几个“姐妹”中我是最温柔的,我总在局外静静地看热闹,从不参与她们的斗争,但她们也不恨我,记得有一次我被人打了,姐妹三个就在旁边像往常我看她们那样看着我和别人拼,最后我还是拼赢了,嘿,还好,没给她们丢脸。这就是我的初中生涯,在无理取闹,拼拼打打中度过。

尽管平时妈妈和继父很少管我,但在有限的团聚时间里对我都还是挺疼爱的,没想到有一次继父居然夺去了我的,无情地占有了才十六岁的我。残酷的现实改变了我,从此以后“家”在我脑海里荡然无存,我开始了更疯狂的流浪生活,在外面交朋友,喝酒,玩乐,在一次玩乐中朋友介绍我认识了一个吸毒的男朋友。不久我好奇地问他要,想尝试一下,那一次我被吞噬了,整个人昏过去了两天。如果说被继父是我人生的第一个地狱,那便是地狱里的魔鬼,我再也不能做一个自由的自我,一步一步沉沦下去,我的躯体无时无刻不在为挣扎、拼搏,为了它我无事不干,无所不能,走着与正常人背道而行的路。直到我遇到了比我大二十多岁的男友,这让我过了一段衣食、无忧的日子,尽管我在那个小镇上成了众人唾骂的风流人物,我一点不在乎(我已经丧失了尊严)。可是好景不长,我被抓了,而且送到了这里。在这里,我沉思所走过的路,往事像电影一幕一幕地重复在脑海里:我的继父对我挺好的,后来居然侵犯了我,我所谓的“大男友”让我享受到了被爱的快乐,可现在不理我 。到这里半年我没有和任何其他学员沟通过,唯一让我信任的民警居然把我给她的信公开于众。一切的一切让我仇视这个世界,一切都是假的 ,生活没有意义。尽管我在强制隔离戒毒所这半年里民警们坚持连续几个月每天准时带我去打三针、看病,甚至我的管教民警还给我买好吃的东西,等等,但我都感到这一切都是假的。

3.观察和了解到的其他情况

3.1咨询师观察到的情况

求助者眼睛又圆又大但没精神、目光呆滞,愁容满面且疲惫,坐相端正。声音微小但清脆,言辞间有紧张感,但言语表达得体。反复陈述自己的身体症状,总强调这个世界太假。

3.2咨询师了解到的情况

(1)管教民警反映该员消极怠工,不完成任务,不遵守纪律,在所里曾有过一次吞食铁皮,对生活、学习、劳动失去动力和信心,总是和别人发生争吵,且不在乎自己的戒毒期限,不在乎受到任何惩罚,觉得民警对她的关心都是虚伪的。

(2)其他强戒人员反映,该员平时悲观,孤僻, 自暴自弃,不相信他人,不喜欢与其他戒毒人员交流。

4.心理测验的结果

征得来访者的同意,作了《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验。

测验结果:躯体化因子2.1分,抑郁因子2.3分。表示该求助者在在躯体化、抑郁项目上呈现症状。

SDS标准分:63分,为中度的抑郁。

5.评估与诊断

5.1资料分析、评估及诊断结果

对该求助者搜集到的资料和了解到的情况和主诉、个人陈述基本一致,他人反映与测量结果也与其印证,可以证明这些资料的可靠性,并据此做出初步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

5.2诊断依据

(1)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来访者的知、情、意是统一,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有现实冲突:因吸毒被强制隔离戒毒,自暴自弃,偶尔失去理智——吞食铁片。

(3)病程:病程三个月。

(4)精神痛苦程度:心情抑郁,自己摆脱不了,希望借助别人的帮助才能摆脱,内容已泛化。

(5)社会功能:社会功能受到影响,不能按时按量完成学习生产任务,害怕交际,对他人失去信任。

(6)测试结果:征得来访者的同意,作了《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验,测验结果:躯体化因子2.1分,抑郁因子2.3分。两因子分超过了常模数值,SDS标准分:63分,为中度的抑郁。

诊断结论:严重心理问题。

5.3鉴别诊断如下

(1)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来访者的知、情、意是统一,有自知力,主动求医,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与一般心理问题鉴别:求助者长期情绪不好,理智不能控制,内容已泛化,社会功能受到严重影响,所以排除一般心理问题。

(3)与神经症鉴别:由于该求助者的内心冲突与现实处境相连,有明显道德性质,属于常形冲突,因此可以排除神经症。

5.4原因分析

(1)生物因素:患尖锐湿疣,年龄19岁,女。

(2)社会因素:从小父母离异,被继父,被强制隔离戒毒,在康复劳动中消极怠工,为了想摆脱生产劳动而吞食铁片,觉得他人都不可信,不愿与他人交际。

(3)心理因素:对事物缺乏深刻了解认识,记忆中的负性情绪记忆及生活中的挫折形成了以偏慨全、糟糕至极的错误的认知模式。

6.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以上评估与诊断,经同求助者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6.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

(1)纠正不合理观念。

(2)学习体会劳动、学习的乐趣。

(3)改善交际状况,不再回避交际。

(4)缓解苦闷、抑郁情绪。

6.2终极目标与长期目标

(1)完善个性,建立自信与自尊。

(2)学会科学合理的认知模式,建立良好的人际沟通模式,逐步达到人格趋于完善。

(3)树立人生目标。

7.咨询方案的制定

7.1主要咨询方法

合理情绪疗法

7.2理论基础

合理情绪治疗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首创的一种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该理论认为,使人们难过和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情的不正确解释和评价,事情本身无所谓好与坏,但当人们赋予自己的偏好、欲望、和评价时,便有可能产生各种无谓的烦恼和困扰。合理情绪疗法的核心理论是ABC理论,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C代表这一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合理情绪疗法治疗实践的核心是通过改变求助者的想法和观念(B)来改变和控制其情绪和行为结果(C),并建立起合理的、正确的理性观念,协助求助者克服自身的情绪问题,以合理的信念创造生活,并以此来维护心理健康,D指对个体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E指咨询效果。将不合理的信念B加以归纳和简化其主要特征是:绝对化的要求、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三个非理性观念。

本案例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非理性信念上,通过协助求助者找出负性想法和不合理信念,建立合理信念,最终达到新的情绪及行为的治疗效果。

7.3双方各自的特定责任、权利与义务(略)

7.4咨询安排及费用

(1)时间安排及次数 :开始一般每周1次,巩固期2周一次,每次50分钟左右。具体次数从最初接受个案到全部结束,共计8次。

(2)咨询费用:免费

8.咨询过程

8.1诊断阶段

(1)阶段目标:本阶段的目标为建立咨询关系,收集相关信息,确定问题类型,制定咨询目标,制定咨询的实施方案。

(2)阶段过程

①由于在戒毒所里求助者和咨询师关系的特殊性(管理与被管理者的关系),所以咨询师反复向求助者强调保密原则,为了体现咨询师与求助者的平等关系,咨询师换上了便装,减少求助者的防备心理。

②向求助者耐心说明心理咨询的性质。

③了解情况,收集临床资料:通过与求助者会谈,咨询师自行观察,在征得求助同意的情况下向求助者的管教民警、同寝的其他学员了解情况,充分收集临床资料。

④实施心理测验,将测验结果反馈至求助者,并作分析。综合测验结果及其临床表现,诊断求助者为一般心理问题。

④探寻求助者的心理矛盾及改变意愿与求助者共同协商制定咨询方案。

8.2咨询阶段

(1)阶段目标

本阶段目的除加深咨询关系外,合理情绪疗法调整求助者的认知,改善其对学习、劳动的态度及人际交往状况,消除困惑、失望、使抑郁、悲观、等不良情绪得到极大改善。

(2)使用方法:合理情绪疗法。

(3)阶段过程

使用合理情绪疗法,调整导致求助者不良情绪障碍的不合理认知。

首先引导求助者自我探索,使之认识成长中存在的错误观念及个性方面的不足。回顾成长过程,求助者发现父母的离婚、母亲的搬家、继父的在其心中烙下很深的印记,只要一想到这些在人前的木讷、卑微,就会觉得难受、困惑、抑郁。引导求助者认识这种状态缘于其内心某些想法或解释,通过分析求助者发现自己在童年时即存有“我无人照顾、无人爱”、“我是卑微低劣的”、“我曾风流下贱”、“我的生活洽注定了无望”、“我们没什么追求的”等不合理信念。这些信念直接影响了求助者自尊、自信、兴趣的形成,加之性格敏感和现实生活环境压抑(失去自由),抑郁情绪形成。此外,由于躯体上的疾病(尖锐湿疣)导致自己悲观失望,对生活失去活力和兴趣,消极怠工,自暴自弃。

其次对认知理论、合理情绪疗法加以解释,使其认识到不合理认知对人的负面影响,同时懂得如何调整认知,改良情绪。让求助者学会通过不合理认知的特征:绝对化要求、以偏概全、糟糕至极,识别不合理认知的办法。例如:针对求助者的以偏概全,我提出问题:你继父伤害了你,你妈妈也伤害你吗?你来到这里其他学员伤害过你吗?如果不是,那应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针对求助者的糟糕至极信念,我提出问题:你真的什么事情都做不好吗?你就没有值得骄傲的回忆吗?你不会唱歌吗?求助者驳论:我曾经学习很优秀,我曾经被同学称为百灵鸟。布置作业,让求助者重新评价对其成长影响深远的那些观念,并与之辩论,从而修正这些观念。下次咨询前带来分享。

再次,修通阶段,这是合理情绪疗法最主要的阶段,所谓修通,就是咨询师运用多种技术,使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有的非理性信念,并代之以合理的信念,从而使情绪症状得以减轻或消除。

分别对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进行修通,运用最常用最具特色的来源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辨证方法,即所谓“产婆术”式的辩论技术及“黄金规则”与“反黄金规则”等方法,使求助者修正或是放弃原有的非理性观念,并代之以合理信念,从而使症状得以减轻或消除。

咨询中,求助者对自己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分析比较到位,领悟得比较好,认识到自己之所以变成现在这样,大部分原因在自己身上。咨询师和求助者一起分析,运用不合理信念辩论和想象技术,帮助求助者扩展了自己的思维角度,与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动摇并最终放弃不合理信念,并帮助求助者建立以下合理信念:

第一、求助者之所以被强制戒毒,完全因为自己吸毒的违法行为;

第二、民警对她的关心不是虚伪的,周围戒毒人员对她帮助不是虚伪的。

通过合理信念的建立,求助者逐步减低各种不良的情绪体验,使其拥有比较现实、较理性、较宽容的人生哲学。在求助者有所领悟后,鼓励其学会理解和宽容,并善于宣泄不良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积极面对现实。

指导求助者学习放松训练,运用合理情绪想象技术帮助求助者停止传播不合理信念。

布置家庭作业: 认知性的家庭作业是合理情绪疗法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形式,RET自助表和合理自我分析报告RSA,本次要求求助者填写RET自助表,下次带来分享。

最后,帮助求助者审视成长过程中的错误观念或信念,求助者认识到影响其成长的那些观念存在着以偏概全、糟糕至极等特征。帮助其与错误观念进行辩论,建立取代不合理认知的积极认知。求助者“第一次用理性的眼光来看待分析自己的成长”,对自身的个性特点重新做了审视,认识到完善个性的重要。通过认知调整,求助者打消了“我低人一等”、“我的生活注定了无望”等不合理信念,代之以“生命是平等的,都有发展的权利”、“过去不等于未来”等合理认知。引导求助者“容纳痛苦,挑战自己”,求助者找到生命的可贵和未来的希望。

8.3结束与巩固阶段

总结性回顾求助者成长历程中重要事件和其对此生成的错误观念,认识这些错误观念对其深远影响,进一步认识认知的重要性、及其惯有的认知模式,讨论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认知模式。

实施咨询的过程中,求助者借机与其重新认识自信与自尊,找回快乐的自我。让其分析并总结这次成功体验中应有的收获。

9.咨询效果评估

9.1求助者的自我评估

我获得了很久以来没有过的自信,从原来消极怠工的态度变为积极学习、劳动、主动与人交往,并受到管理民警的表扬和鼓舞,虽然我还存在着问题,但我会努力改造,不断完善自己。

9.2咨询师的评估

通过回访和跟踪,咨询基本达到预期目标,随着咨询活动的推进,求助者的不合理认知得到调整,自信心增强,人际关系也在改善。求助者不但完成了自己的生产劳动任务、遵守了纪律,还相信了这个世界原来并不都是“假”的,美好的未来需要自己去努力。

9.3他人对求助者的评估

据管教民警反映,该来访者劳动态度端正,积极参加学习,能主动帮助他人并和谐相处,性格变开朗了许多。

9.4心理测验的前后评估

征得来访者的同意,再次作了《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验,测验结果:躯体化因子1.9分、抑郁因子1.7分。

根据测试结果,其状态是:抑郁因子在常模数值范围内。由此可见,本咨询使来访者改变了症状和认知。

9.5求助者社会功能恢复的情况

求助者在较之以前能积极的参加学习、劳动、与其他学员相处情况较融洽。

9.6求助者某些症状的改善程度

通过咨询,求助者较好的解决了内心的冲突问题,抑郁症状得到消除,人际关系有所改善,能学会用新的思维方式,用合理信念去应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10.咨询经验总结、思考

10.1人格缺陷、意志薄弱对戒毒人员具有明显的负面影响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写到:“在改造工作中,再没有比改造曾经沧海的女孩更费劲的了”。她表明违法犯罪的女性有别于男性的显著心理特征。女性戒毒人员在强制隔离戒毒所被封闭式管理、强制性的劳动,还有在他们之中常见的“生命已走到尽头”、 “混日子”等观念和行为习惯使其心理呈现出一些明显的偏差特征。缺乏完善的人格,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与心理防卫机能不成熟、不完善,因而很容易产生不健康的心理倾向和行为。

10.2采取恰当的措施,给予心理咨询,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训练,使其学会将自己的封闭、忧伤、痛苦以恰当的方式宣泄出来,以减轻心理上的压力

例如文化娱乐活动,团体咨询,音乐放松疗法,箱庭疗法,等等,减少心理负荷,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走向新的生活。

10.3针对该案例求助者从小生活带给她的创伤事件,需要继续用一些方法进行处理和治疗,已达到重塑信念和人格的目的

介于之前已建立的咨询关系,还需要处理好求助者的移情和分离,让求助者达到真正的自我成长和人格独立。

由此可见,在强制隔离戒毒所加强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切实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对洗涤失足者心灵的沼泽,放飞心灵的梦想具有深刻意义。同时对我们这些特殊场合里的咨询师也是严格的考验,没有深厚的底蕴、扎实的功底是无法胜任的,我们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篇4

一点小心机

在这人人都手执智能手机的年代,不管去到哪里,见到美景美食

>> 名模卖烤鱼 名模的优势 世界名模就是品牌 飞行名模SKY ARROW 名模爱情梦 名模辣妈 超级名模super model 昔日名模悔吸烟 名模陈碧舸 小模特不输名模 烤鱼大王曾是世界名模 名模名人金嘴点评 名模眼中时装周 为美丽,名模拒绝开刀…… 超级名模——不老的神话 名模盛典炫动京城 内衣名模竟是国际大毒枭 于娜:从名模到演员 名模心计 T台如何化险为夷 打工妈妈育出“小名模”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医学 > 名模、女星支招自拍秘技 名模、女星支招自拍秘技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本刊编辑部")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自拍你需要

一点小心机

在这人人都手执智能手机的年代,不管去到哪里,见到美景美食都要自拍一下,每个人都有自拍经验,不过为什么自己的自拍照总是比不上别人?大概是因为忽略了一些小技巧,教你由明星自拍照中偷师,做个镜头前的可人儿!

时尚节目主持,前超模Tyra Banks常于《America’s next top model》中教一众新人拍摄技巧,其中最重要的一个tip是find the light!面向光源拍照,拍起来才能看清楚人的样子,要是不小心背光,整张脸都要印堂发黑了!超模Amanda Ware也分享:“光线相当重要。避免从下方照来的光线,因为它会让你看起来有双下巴!也避免从上方直射的光线,它会让你的眼睛看起来很怪。正面光线永远是最好的!”

举机拍摄角度是照片成败的关键,大部分人的最佳角度是七分面,另外,相机要高举大概45度,可以令面部看上去更有轮廓,有瘦面效果。如果想照上半身,相机都要举得越远越好,颈部肌肉用力收紧,吸气收腹,就能让你看起来更苗条。

App store有海量的拍照app,由美肌到瘦脸到秒变大长腿,一个按钮通通OK。甚至可以加入不同的漫画图标塑造可爱的感觉。而不同的社交平台也有自带美图功能。Line Camera内有许多不同特色滤镜,还可以消除黑眼圈、调亮肤色和V脸。而Instagram更新后,除了不同的滤镜色调亦加入不少相片处理功能,是一众爱美女生的至爱。少女时代的Jessica和允儿都爱用创意照片的功能来美化自拍照哦。

谁说自拍一定要看镜头?校准角度,目光微微移开镜头再按一下快门就ok,更可以营造出无辜感!小S、范冰冰都是个中高手。如果怕不看镜头,眼睛无从安放,也可以变身墨镜达人,各种傲娇自拍照可成。

一只手拿手机,另一只手其实也可以大有用处,轻轻放在脸庞,可以增加照片的唯美感觉,更可以遮掩不想出镜的瑕疵,若隐若现更显神秘感。早前日系杂志清一色“腮帮子痛”的封面不无道理。

早前,美国精神病学协会向全世界公开认定,“自拍成瘾”是精神病的一种,归在“强迫症”的门下。不过女人的任性在此处就显现了,我们有病,我们知道,我们不治。我们不在乎热衷自拍是不是强迫症,只在乎为什么,她、她、和她的自拍照比我们的更明艳生动。文_范殷殷 自拍、真人两个样?

放下自拍神器 拿起保养神器

一键磨皮 肌肤零纹路?

温和去角质+美白才是王道

很多MM最爱用的修图功能就是:一键磨皮。秒速缩毛孔,去色斑,去痘印……不过往往下手太重,脸部变得没有一点纹路,假得可以。就算不懂行的宅男们都知道:此人P过。不想每次修图都修很大,那么确保肤色均匀才是王道。 温和去角质不再“灰头土脸”

不管是何种肤质都要了解一点:去除老旧角质,可以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和吸收力,对改善皮肤是有帮助的。关键要在去除老旧角质的时候保证不“伤及无辜”。皮脂比较厚的油性皮肤,去角质的频率大概是一周1~2次为好。最常见的磨砂膏或软化剂,更适合角质厚、较粗糙的肌肤,让去角质更为彻底有效。而薄弱、干燥的皮肤,去角质的频率可以减少到半个月一次。这样是为了防止过度溶解角质而使肌肤变得脆弱,造成其他肌肤问题。传统的磨砂膏威力太强也不适合,选择乳液状或凝胶状质地的产品,它们去角质的效果比颗粒状的磨砂产品温和许多,可以在短暂的涂抹或温柔的按摩之后达到去除角质的目的。

另外无论是什么肤质,都可以早晚配合化妆水,用化妆棉拍打、擦拭肌肤,达到“除旧布新”的效果。 先按摩,再敷脸打造90后的通透感

总是抱怨美白精华不够够力,有没有想过是吸收的问题?kevin老师就支招,想要美白效果加倍,先按摩,再敷脸:肌肤清洁后先用家用蒸汽机把面部肌肤毛孔打开,然后做按摩,用化妆水至少拍打一二百下。之后用美白精华,从下往上抹开,在容易长色斑的两颊重点涂抹,再进行拍打。护肤完成后,重头戏上演了,面膜敷20分钟。把美白面膜放到最后这步,是因为它的密闭效果非常好,可以在短短的十多分钟里,把前面的营养集中深透,撕开面膜时,你可以看到皮肤瞬间有了通透感。 PS去黑眼圈不留痕?

眼周真正提亮眼神才够魅

自拍大头照,最容易暴露的肌肤瑕疵莫过于浓重的黑眼圈。美图软件都会自带点击去黑眼圈的功能,一键了无痕迹。而回到现实生活中,要摆脱黑眼圈的困扰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选对眼部保养品

对付黑眼圈问题,首先是要选对适合眼周肤质的保养品。常见的黑眼圈有三种类型,分别是色素型、血管型黑眼圈和眼皮衰老结构型黑眼圈,针对色素型的黑眼圈要选择有美白功效的眼部产品,对于血管型黑眼圈则要选择具有排毒促进细胞循环的产品,而对于眼皮衰老结构型黑眼圈则要选择补充胶原蛋白的营养产品。无论是什么类型的眼霜,都可先用指尖将眼霜预热,再涂抹于眼部。这样使用起来比较滋润,眼部肌肤也更易吸收。 不可忽略的眼部保养技巧

眼眶周围的皮肤特别薄,皮下组织又特别少,所以要中指或无名指轻柔按压双眼,由眉心开始轻轻往外按压绕成圆圈,重复做四至六次,既可舒缓眼部疲劳,对于血液循环不良所导致的黑眼圈也有效果。要注意的是,按摩力道不可以过大,否则反而可能因为摩擦、外力,让黑眼圈更恶化。 点击去除双下巴?

紧致脸部轮廓要靠每日坚持

自拍时伸长了脖子,为的就是消除那难看的双下巴,拍完后还要用修图软件将脸部轮廓往上推,手一抖,脸就被修歪了。要对抗地球引力,光靠自拍神器可不行,日常保养时,紧致、修复等程序一个都不能少。 正确的洗脸方式

如果你习惯顺着地球引力的方向垂直洗脸,那么脸部一定会加速下垂,双下巴也会更快找上门,正确的洗脸方法是让脸部与地面尽量平行,用打圈的方式将洁面品涂抹在脸上,用泼水冲洗掉所有的泡沫。还有就是淋浴的时候要尽量避免水流向下冲洗面部。 对外加强防晒预防老化问题

篇5

上床以前头昏欲睡,上床以后脑子静不下来,思维活跃,浮想联翩,心里很焦急,愈急就愈睡不着,患者可能会试用各种方法使自己静下来,或做其他放松试验,但往往无效。此时,患者对周围的各类声、光刺激特别敏感,时钟的嘀嗒声、汽车的喇叭声、行人的脚步声、室外的灯光等,都会成为其失眠的诱因,患者恨不得周围没有任何光线和声音。但即使在十分安静的环境里,患者也会有“理由”失眠,就是自身的心跳也会烦得自己无法入睡,这样折腾数小时才能睡熟,但很快东方欲晓,又该起床了……

这里为您描述的,是一位神经衰弱患者的经典失眠片段。可以说,几乎所有的神经衰弱患者都经历过类似的不眠之夜――神经衰弱带给人的困扰可想而知。长此以往,患者自认为病魔缠身,以致情绪紧张、焦虑、烦恼、睡眠不足、食欲不振、免疫功能下降,还可并发其他疾病。神经衰弱不仅严重地影响患者学习、工作和前途,也给其家庭增加了负担,甚至影响家庭的和睦。而对疾病、个人前途的忧虑和家庭的不和,又构成新的社会心理因素,反过来使疾病进一步加重,形成病理的恶性循环,影响疾病的预后。

神经衰弱虽不危及患者的生命,也不影响寿命,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生活。遗传、环境、职业、心理以及某些躯体疾病等因素都有可能诱发本病。

性格缺陷:重要的致病因素

神经衰弱是指精神容易兴奋和脑力容易疲乏,并常伴有情绪烦恼和一些心理生理症状的一组神经症。一般认为,较持久的精神紧张或内心心理矛盾冲突是本病的近因或外因;性格缺陷等不良心理素质或认知、应付能力不足是发病的基础和内因。

患者病前常有学习或工作负担过重,情绪紧张,睡眠不足,长期处于心理矛盾、冲突和情绪压抑的状态。但是,并非所有心理因素均可诱发神经衰弱。不良的精神因素是致病的重要外因,但更重要的还取决于患者当时对这些精神刺激的态度和情感体验,以及躯体状况能否承受这种心理压力。

性格缺陷是本病重要的内在致病基础。患者的性格多偏向于胆怯、自卑、敏感多疑、多思多虑、依赖性强、缺乏自信心等,少数人则表现主观、急躁、任性、好强、缺乏自制能力。体质不良或近期遭受感染、中毒等躯体疾病,均容易诱致神经衰弱。

少数患者亦可由急性精神创伤所致。患者有慢性躯体疾病、性格有缺陷或家族精神疾病病史,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容易促发本病。

症状千奇百怪

神经衰弱的症状多种多样,有的甚至很离奇。

精神疲劳、脑力迟钝这类患者感到精神不足、萎靡不振和容易疲倦,不能集中注意力,记忆力减退(但对自己的疾病发展经过、看病医生则记得清清楚楚),工作效率减退。早晨起床后即感到精神不佳,晚上反觉精神好一点。

神经过敏外界一点小刺激就能引起患者烦躁和不安,怕吵、怕光、怕气味等。情绪不稳,易发脾气。

头部不适80%以上的患者有头脑不清爽,头重脚轻,头昏胀、有压迫紧缩感等。头痛多在工作、脑力劳动、不愉快、遇到困难、心情紧张、焦急时加剧,但疼痛一般能忍受。

睡眠障碍失眠较多见。躺在床上胡思乱想,焦虑不安,深怕睡不好。常有多梦、惊醒、早醒。部分患者自述整夜未眠,但别人却听见一夜鼾声。

自疑有病有的心慌、心跳,即认为是患了心脏病;有的脸色发红,发热感即认为是患了肺结核;胃部不适,不想吃饭即认为是患了胃病或胃癌,甚至有人觉得“肠内有一股气在上冲”;有的小便次数增多、遗精、,女性常有月经不调等。

心理治疗打“头阵”

心理治疗是治疗神经衰弱的基本方法。由医生向患者系统讲解该病的医学知识,让患者对该病是功能性疾病及可治愈性的本质有充分了解,从而能分析自己起病的原因,并寻求对策,消除疑病心理,减轻焦虑和烦恼,打破恶性循环,并予讲解治疗方法,使患者主动配合,充分发挥治疗作用。个别心理治疗是在集体或小组治疗的基础上针对个别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心理辅导。森田疗法,主张顺应自然,是治疗神经衰弱的有效方法之一。

药物治疗仅对症

大多数神经衰弱患者在心理治疗基础上再采用药物对症治疗。常用药物有:(1)抗焦虑剂,可分别选用安定2.5~5.0毫克,舒乐安定1~2毫克,阿普唑仑0.4~0.8毫克,氯羟安定1~2毫克,3次/天,连用1~2周。(2)抗抑郁剂,适用于有情绪忧郁、消沉和压抑的患者,常用药物有多虑平、阿米替林(又称阿密替林)。可选用多虑平25~50毫克,睡前服1次。(3)解除睡眠障碍的药物,可分别选用三唑仑0.25~0.5 毫克,硝基安定5~10毫克,或氯硝安定2~4毫克,每晚睡前服,连用1~2周。

营养与饮食疗法

有益食品包括红枣、桂圆、天麻、核桃、五味子等。常吃新鲜葡萄、葵花子配酸奶(向日葵子50克,酸奶1杯)。喝果蔬汁:新鲜的莴苣叶搅碎浸泡出汁液,每天晚上饮1~2汤匙,或食用新鲜莴苣。睡前饮牛奶有助睡眠。用1汤匙食醋兑1杯温水服下,有时效果也很好。还可以在睡前饮1杯酸奶,加1个香蕉。睡前勿抽烟、饮浓茶、咖啡等,以免神经兴奋。补充营养素,如乳酸钙或钙箝合剂加镁、褪黑色素、维生素B族、泛酸及肌醇、银杏萃取物、Y-氨基丁酸加肌醇、卵磷脂等。

中医“看破”神经衰弱

中医对神经衰弱的发病原因说法很多,最主要的是“七情致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1)情感所伤。中医认为情感所伤可使肝失条达、气郁不舒、郁而化火、火性上延,而忧动心神、神不得安则不寐。(2)体虚久病,身体虚弱,肾阴耗伤,不能牵于心,水火不济,心肾不支而使神志不宁,因而不能寐。(3)劳倦思虑太过会伤心脾,伤于心则阴血暗耗,伤于脾则食欲欠佳,心所失养,则心神不安、夜不能寐。(4)饮食不节,或过食少食,使肠胃受伤,胃气不和,表现为卧不得安,即不能入睡。

中医治疗有自己的优势,不仅疗效佳、疗程短,而且所用的药物无明显毒副作用。现将中医治疗神经衰弱临床疗效较好的7则验方介绍如下:

(1)丹参汤

丹参30克,水煎。每日1剂,早晚分服,1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1~2个疗程即可收到明显疗效。经临床验证,此方治疗神经衰弱引起的失眠症疗效较佳,治疗神经衰弱引起的头晕、头痛疗效也不错。

(2)百合汤

百合30~60克,用冷水浸泡1小时后,先用文火煎煮,煮沸5分钟后,取下药罐,放凉后吃百合饮药汤,每日1剂。1周为1个疗程。一般1~2个疗程即获良效。百合味甘性寒,具有养阴清火安神的作用,故治疗阴虚火旺型神经衰弱疗效较佳。

(3)莶草汤

莶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连续服用3~5天。据临床验证,本方治疗神经衰弱引起的失眠、惊悸等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4)三七粉

三七粉0.5克,临睡前服用。本方对老年人因神经衰弱导致的失眠有良效。一般在服药30分钟后,即可入睡。

(5)半夏薏米汤

法半夏15克,薏米30克。将上药水煎,以米熟为度。取米汤200毫升,分早晚2次服用。本方治疗神经衰弱引起的失眠有良效。

(6)苦参枣仁汤

苦参30克,酸枣仁20克,加水淹过药面,煎取15~20毫升,于睡前20分钟服用。10~15天为1个疗程。本方对神经衰弱诸症均有效,特别是对失眠症疗效尤佳。

(7)补中益气丸

按说明服用。本方对气虚型神经衰弱诸症有良效。一般半个月为1个疗程,1~2个疗程即可见效。本方对心阴虚、肝阴虚、肾阴虚等阴虚火旺者无效。

按摩效果也显著

自我按摩治疗神经衰弱的主要原理,是通过按摩反射性地影响神经中枢的功能,使神经中枢的兴奋和抑制过程恢复平衡,头晕、失眠、多梦等不适得到改善。按摩还能舒筋活血,通利关节,使肢体疼痛减轻或消失,神经衰弱的某些发病因素也可消除。头、后颈、脚掌及手指根等部位有不少镇静、安眠穴位,按摩刺激这些穴位有镇静催眠作用。具体方法如下:

按头每晚临睡前半小时擦热双掌,贴于面颊,两手中指起于迎香穴,向上推至发际,经睛明(内眼角稍上方凹陷处)、攒竹(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等穴,然后分开向两侧至额角而下,食指经“耳门”(耳屏上切迹的前方,张口时凹陷处)返回起点,如此反复按摩30~40次。

搓胸取盘膝坐位,用右手平贴右肋部,向左上方搓至左肩部,共30次;然后左手平贴,自左肋部搓至右肩部,共30次。

揉腹取盘膝坐位,用一手掌叠于另一手掌上按于腹部,以肚脐为中心,先顺时针方向揉腹30次,再逆时针方向揉腹30次。

抹腰取盘膝坐位,两手叉腰(四指向后)沿脊柱旁自上而下抹至臀部,共30次,如发现压痛点,可用手指在局部按压20~30秒钟。

揉膝取坐位,两手按于两膝膑骨上,由外向内揉动30次,然后再由内向外揉动30次。揉动时手不离开皮肤,轻度用力,膝部感到舒适即可。

搓脚掌取坐位,用左手握左踝关节,右手来回搓左脚掌(足底前半部)30次,然后右手握右踝关节,左手搓右足掌30次。

为神经衰弱考生“支招”

随着高考临近,不少高三学生也加入到神经衰弱一族当中。这些考生把成败得失看得很重,因而心理负担过重,情绪高度紧张,一旦超过本人心理、生理负荷时,就会出现心理疲劳和脑力下降。这时如能适当休息,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和计划,合理分配学习、休息及娱乐的时间,很快就可以恢复。但有些考生由于自身素质及社会家庭的压力,又急于投入到有效的学习中去,即使休息的时候也念念不忘学习,总在批评自己:“总这么休息,能考上大学吗?”于是不断提醒自己:“一定要睡好觉!”结果越是努力提醒自己,反而越睡不着,休息不好,学习成绩和脑力均在下降,越下降,越着急,越着急越睡不好。如此恶性循环,就形成了神经衰弱。神经衰弱考生应从下面几个方面,调整自己的状态。

心理减压首先应认清,这种“病”是可以治愈的,不是什么绝症,也决不会变成精神病。尽管自觉脑力不济,照样能应付日常生活和学习,不会造成精神残疾。应将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可能分清。比如,希望自己能总有精力,永无疲劳,能考上名牌大学,但实际上学习已经是超负荷,这时应该休息了。不要为脑力下降而焦虑,必要时也需降低自己的奋斗目标,要量力而行,要把目标确定在自己能充分发挥潜能,而又不导致精神崩溃的限度。将目标降低,轻装前进,能收到出人意料的好结果。

休息调整身体有症状,其实是一种信号,它告诉你:“大脑太累了,压力太大了,需要休息调整了。”这时,想一下子消除症状肯定是无济于事的。应该先冷静地分析一下,这种情绪紧张和心理压力来自何方。从表面上看,神经衰弱确实影响了学习,可实质上它也能及时地阻止你超负荷运转,使你暂时摆脱沉重的心理负担,获得休整、喘息的机会。

心灵放松神经衰弱考生往往想通过人为的努力来消除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的烦恼症状。但有时这些努力不但无效,反而越发集中注意力,越想努力消除,症状越重。要想打破恶性循环,需做到以下两点:(1)不把注意力集中于这些症状;(2)不去有意识地直接消除症状。这时,可以放下复习备考,做些跟学习无关的事,如打扫室内卫生、看自己喜欢的书籍、欣赏音乐,等等,休息一会,让心灵放松,再投入复习备考,反而会有更好的效果。

改善睡眠要想改善睡眠,首先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注意学习和生活有规律。晚饭不宜过饱,临睡前不要进食,不饮用具有兴奋作用的饮料,不要进行大运动量的体育锻炼,不听节奏感太强的音乐等。

篇6

我国大学生多数处于青年中期(18~24岁)这一年龄阶段。在这个阶段,个体的生理发展已接近完成,已具备了成年人的体格及种种生理功能,但其心理尚未完全成熟,他们正处于人格塑造最后阶段,承受着来自学习、就业、交友、经济来源等各方面的压力。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同龄正常青年组常模,心理问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一般人群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令人堪忧。如何帮助大学生应对心理危机、解决心理问题,也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目前,我国各地纷纷设立了五花八门的专业心理咨询和心理门诊机构,但是,目前高校心理咨询中心的使用情况并不乐观。据了解,一些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开工不足等资源浪费现象。相关调查也发现,尽管各高校都有心理咨询中心,但认为高校心理咨询机构能起到积极作用的仅占52.1%,还有17.9%的大学生不知道本校有心理辅导机构。[1]这种对专业心理救助漠视甚至消极否定的态度极大影响了专业心理救助功能的发挥,威胁到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正常开展。现阶段,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心理危机事件频发不止,了解大学生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态度,采取有效措施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一大学生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消极态度的原因

Fischer和Turner1970年编制的《对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态度》(ATSPPH)问卷将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态度分为心理帮助需要的自我认知、对耻辱的忍受性、人际开放性、对心理健康专家的信任性四个维度。所以从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态度的四个维度上分析造成大学生形成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消极态度的原因。

1大学生对心理咨询专家的不信任

如今不少大学生有病不医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存在不信任心理。对咨询人员的能力和水平的信任度是大学生是否愿意寻求专业心理帮助的关键。随着心理健康工作的普及和相应的心理健康工作人员的稀缺,导致心理健康工作人员准入门槛过低,从未学过心理学,不具备系统的心理学知识和心理咨询技能的人员,只需经过短期培训,死背几本考试用书和模拟习题都能轻松过关,拿到执业资格,这就造成心理咨询专业队伍良莠不齐,咨询人员的专业能力令人质疑。同时如果心理咨询人员无法提供实质性、专业化的建议和帮助,造成大学生对心理咨询服务的水平失去信任,在某种程度上也阻止了大学生寻求专业心理帮助。

2大学生对耻辱的忍受性低

社会文化存在很大的社会成见,这样的成见将会使个体对心理求助的结果作出弊大于利的判断,使个体对专业心理帮助的态度趋于消极。长期以来大学生错误的将心理问题与“精神病”混淆等同,担心寻求专业心理帮助会被其他同学误认为有“精神病”,受这种负面社会成见的影响,大学生接受专业心理帮助的羞耻感和心理压力较强,怕被周围人知道,暴露了自己的隐私,会被贴上“精神病”的标签,招致周围人的议论和嘲笑。所以不少大学生宁愿自己承受心理压力也不愿意将自己的心理困惑暴露给别人,从而导致他们不愿意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新建本科院校,在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予以了高度重视,新生入学心理测评及心理档案的建立,各类心理咨询团体辅导活动的开展,学校将心理健康课程作为必选课在全院推行,使得大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专业心理帮助,对耻辱的忍受性高。

3大学生对心理帮助需要的自我认知产生偏差

对心理帮助需要的自我认知是指个人对自己需要专业性心理帮助的认识过程。很多大学生对心理问题的知觉和对自身应对能力的判断不准确,错误地认为心理问题不属于疾病的范畴,不能意识到自己是否有心理问题,甚至一些大学生根本不知何谓心理咨询;即使些许感到自己有心理问题,总觉得自己心理问题不严重,不需要心理求助,相信自己能解决。他们对心理问题严重程度和自身应对能力的判断发生偏差,其结果可能会忽略某些有预警意义的症状,直接影响大学生寻求专业心理帮助的态度。

4大学生自身人际开放性低

人际开放性是指个体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想法,允许别人了解自己的真实自我。目前合肥学院虽然将心理健康课程作为必选课在全院推行,然而,学生大多忽视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不愿去上课,导致自身缺乏心理保健意识和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加之学生自身不愿意将自己的想法告知心理咨询人员,以致心理咨询人员不能够准确的了解求助者的真实自我,导致心理咨询的成效不大,最终使得学生对于专业心理帮助持有消极态度。

二对消除大学生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消极态度的建议

大学生不愿心理求助,或不知道如何进行心理求助,不是个别现象,需要引起全方面的关注。作为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采取各种教育措施,为大学生心理求助创造便利条件;另一方面应该改善当前工作,改善大学生寻求专业心理帮助的消极态度,提升心理健康服务的实效性,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1提高心理咨询师资队伍素质和专业形象,提高大学生对心理咨询师的信任

高校应根据国家颁布的心理健康服务标准,对专业心理咨询人员实行资格审查和职业准入机制,对从业者的专业素质、专业能力、知识水准、个人特质、人生阅历等提出岗位要求,定期给予专业咨询人员培训和深造的机会,不断提高咨询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针对学生不同需要,综合采用个别咨询、团体咨询、电话咨询等多种服务方式,促进学生与专业机构间信任关系的建立,为学生提供更为有效的专业化帮助,使学生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不断提高学生对心理咨询人员的信任性。

2鼓励大学生积极寻求专业心理帮助

目前多数大学生受社会文化偏见的影响,对心理咨询的认识存在误区,众多高校虽然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了5・25心理健康月活动,由于学生参与性不高造成成效不高,故学校可以建立以学生为主体,全方位、多方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通过讲座以及交友会、谈心会、心理剧场、心理沙龙、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帮助大学生了解常见心理问题,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专业心理帮助,不断鼓励大学生积极寻求专业心理帮助,

3加强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提高大学生寻求专业心理帮助需要的自我认知程度

各高校可以将只在大一年级全面实施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扩大到大学的四个年级,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其内容在每个年级要各有侧重,更具针对性的帮助学生解决在不同年级面临的问题,其形式要多样化,不仅有心理健康知识的教学,还应有心理训练及辅导。多渠道向大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提高大学生对心理问题的知觉和自身应对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对寻求专业心理帮助需要的自我认知程度。

4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扩大大学生的人际开放性

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有助于大学生的人际开放性,高校应通过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间的团体活动,帮助学生改善人际关系。同时专业心理咨询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个人特质,要亲切随和,能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这样当学生遇到心理困惑时,他们才愿意积极主动地寻求专业心理帮助,在专业咨询人员面前能够展现真实的自我,才能够促进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

参考文献

[1]王洵.大学生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态度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

[3]邓志军,蔡水清.当前大学生心理求助的特点、影响因素及教育对策[J].宜春学院学报,2006,27(5).

[4]杨颖.大学生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态度及其与应对效能和归因方式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

[5]余晓敏.大学生心理求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

[6]卞旭,栗治强,董强,周秀云.大学生心理求助态度研究[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7]徐丽.大学生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态度的实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

[8]肖波.心理求助行为影响因素初探[J].内江科技,2008(11).

[10]姜海燕.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求助的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6).

[11]李翠云.大学生心理求助、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7.

篇7

【论文摘要】: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个人成长,还关系到整个社会和民族未来的发展。因此,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历程,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发现大学生的心理疾病从而正确引导大学生排除心理障碍、消除心理阴影、预防心理疾病是目前高校教育的首要任务。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具体表现

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困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而心理障碍则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它出现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身心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等。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对大学生活感到极度不适应。人的一生中会有多次的生活环境的变迁,每次环境的改变都有一个从不适应到逐渐适应的过程。人的适应能力与自身的生活能力有关,并受到性格和智慧的影响。一般而言,在当代的在校大学生中,不适应问题在大一的新生中表现的尤其明显。大学生第一次离开父母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陌生的环境和一群陌生的同龄人生活在一起,心理上会发生强烈震荡。当代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新一代成长起来的独生子女,在家里是父母眼中的特宝儿,在学校是老师眼中的天之骄子,他们在生活上对父母有种很强的依赖感,在心理上又有一种很强的优越感,这也是导致他们环境适应能力不强的主要原因。大学生活不适应问题是大学生心理问题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可以说,大学生的其他很多心理问题也是因为一开始适应问题没解决好而引起的,这应该引起高校教育的足够重视。

2.人际交往障碍。从人的本质上来看,人是一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人要想在社会上获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处理好人与人之间这种复杂的关系。尤其是对大学生而言,离开父母、离开家来到一个陌生的集体当中,更始要学习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大学是通向社会的桥梁,当代的大学生一方面希望不断扩大交往范围,通过交往获得信息,达成互相理解,满足人际交往的需要;另一方面他们的交往能力和交往条件又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完全适应所面临的交往情景。他们既要和人交往,但又不善于交往,因此会感到孤独和寂寞。同时,在与他人相处时,如果与周围人关系融洽,心情就会舒畅,关系冷淡或紧张,就会心烦意乱。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是多方面的,如果处理不好,心理上就会产生孤独,情绪上自然低沉压抑。从品质道德方面讲,自私、蛮横、孤傲、猜忌、心胸狭窄的人在集体环境中不受人欢迎。同时,从小在封闭环境中长大的学生容易发生交往问题,怕和人打招呼,怕与人接触,在集体场合不敢大声说话,与异性接触感到紧张等心态,这些都与缺乏社交经验有关。马加爵的案子就是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最典型的代表,因为过度的人际交往障碍,引发心理畸形,实施暴力行为。

3.恋爱问题。大学生恋爱人数日益增加,而且越来越早期化。现在大学生中恋爱问题也是心理问题的主要方面。恋爱是大学生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他们正处于所谓"恋爱季节",限制他们恋爱是不实际的,只能正确引导。围绕恋爱产生的心理问题有多种表现:有的因没有异性朋友而难耐孤独,烦躁,情绪不定;有的一厢情愿陷入单相思,无法自拔,引绪低落;有的面临几个追求者无法选择;也有的发现两人不合适想中断关系的;有因误会或为误解、猜疑所困扰,忧心忡忡、郁郁寡欢的;有为失恋痛不欲生,并由此而产生强烈自卑、忧郁、焦虑、悲愤甚至绝望的等等。恋爱最使人激动,也最易于给人带来痛苦。因恋爱引发的抑郁、精神障碍,甚至自杀、他杀,在大学校园也不在少数。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剖析

当代的青年大学生正处在生理、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生理发育基本成熟、心理发育尚未确定,尤其是情感丰富与情绪不稳定的矛盾状态十分明显。

社会转型、改革开放、经济转轨、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碰撞、融合,市场的激烈竞争,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引起了人们心理的巨大震颤。我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理与心理发展不平衡

由于家长对子女的过高期待、过分保护、关爱,造成孩子生活能力差,对家长的依赖性强,导致孩子认知和情感发育不正常,致使当前大学生心理断乳期延长。当前,许多家长对孩子过分保护和关心。为了让孩子专心读书,大多数家长把孩子生活中所有的琐事都承包下来,造成孩子的生活能力差,对家长依赖性强。过分的溺爱易造成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识",认为别人的付出是应该的,自己有权利得到父母的爱和照顾,而无需尽义务。不能约束自己的行为,行动时不考虑后果。孩子生理成熟了,认知能力和心理却未成熟,生理与心理发展不平衡。长期以来,在高考指挥棒的调遣下,学校和家长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往往采用应试教育的方法,只重视智力教育,而没有将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渗透到其中,忽略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可以说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从高中开始就已经存在,父母整天的叮嘱、监督、束缚和管制限制了学生的自由,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抵触情绪。这些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不良影响,使其心理失衡,严重的会形成心理障碍。心理问题在新生入学时呈现潜伏状态。由于摆脱了高考的压力,学生普遍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可以暂时远离紧张的学习生活。告别了高中阶段高密度的课时、繁重的作业和频繁的考试,学生体会到了难得的轻松感觉。开始了在学校的住宿生活之后,他可以长时间脱离家长的监督和管束,从而获得了从未享受过的独立和自由。陌生的大学校园环境也使学生感到新鲜与好奇,对新事物和美好未来的憧憬使其暂时忘却了心中的烦恼。尽管新的校园生活环境为学生对自己的心理问题进行自我调节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是很多学生并没有把握住这个有利的时机。高中时期形成的心理问题,在新生入学阶段,其症状往往有所减轻甚至消失,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己经彻底摆脱了心理问题的困扰,心理障碍仍以潜伏的状态继续伴随着他们,一旦遇到其心理压力过大或出现心理波动时,心理问题又会复发。

(二)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不足

学生未接受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知识匾乏。根据2004年10月在北京师范大学对100名在校大学生所进行的调查,17%的学生表示自己对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非常了解,34%的学生表示对这方面的知识比较了解,而49%的学生表示对这方面的知识并不了解。由此可见,目前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状况并不乐观。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地防止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但是,目前很多学校都只是流于形式或是缺乏相关内容的课程,并没有使心理健康教育发挥实质上的作用。缺乏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原本脆弱的心理缺少了有效的防护机制,这不利于预防心理疾患。有的学生误认为健康的概念只是局限于生理上没有严重的疾病,在出现心理波动和心理失衡时,意识不到这些状况会发展为心理障碍,这增加了预防心理疾病的难度。一旦出现心理问题,学生面对情绪失控的状况,常感到非常恐慌,找不到摆脱困境的办法,不会向心理咨询机构求助。心理健康知识匾乏导致学生心理调适能力不足,从而增大了心理问题发生的可能性。由于缺乏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知识,学生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不足。他们只关心自己的学习和身体健康状况,忽视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这埋下了诱发心理问题的隐患。"目前,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认识上的偏差。首先,是对健康定义的片面理解,学生往往没有认识到心理健康也同样是评价一个人是否健康的重要内容之一,很多学生只注重身体健康而忽视了心理健康。其次,是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片面理解,学生通常容易认为心理健康就是没’病’,只有患精神病的人才是有问题的,而对大多数人来讲,不必考虑这个问题。此外,是对心理健康水平的片面理解,有的学生自认为没有什么心理烦恼和心理困惑,就是心理健康水平高的人,学不学心理健康知识,重视不重视心理健康与自己无关,自我感觉良好。"这种错误的认识使学生在遇到情绪不良、心态失衡或是压力过大等情况时,认为一时的心情不佳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很快就会过去了,不至于危害到自己的身心健康,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心理健康正面临着心理疾患的威胁。缺乏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使很多学生错过了避免形成心理问题的最佳时机。他们往往是在心理问题日益严重,以至于直接影响到其正常的生活时,才不得不采取应急措施或是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三、解决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相应的解决对策也不应是单一的。针对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如何及早疏导、干预,防患于未然,朔造大学生健康的人格,这是摆在高校教育工作面前的重要课题。解决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我认为应主要从学校和学生自身两方面来考虑。

(一)学校方面对策略

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挫折的普遍性和必然性。在教育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挫折是普遍存在的。学校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不仅如此,学校还应引导学生正视挫折,对困难和失败有足够的心理承受力,随时做好应对挫折的准备。

其次,要让学生认识到挫折的两重性。心理卫生学认为,真正能引起适应困难的,主要不是那些挫折、应激和冲突本身,而是当事人对于它们的看法以及用来应对的方法。挫折对个人的影响具有两重性,只看到其消极影响是片面的,挫折的作用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它是一种内驱力,能推动个体为实现目标而做出更大的努力,花费更多的精力,还可以增强个体的容忍力,提高认识水平。

(二)学生自身方面对策

首先,要对自己宽容,不过分追求完美,正确认识自身的缺点。要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如果学生能够坦然地接受自身存在心理问题的现实,承认自己有缺陷并且敢于面对这一缺陷,那么心理问题对于他们来说也就不再可怕了。

其次,要正确地认识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总是过分在乎别人对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害怕让别人失望,这是一种压抑自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造成某些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事实上,一个人无论怎样努力,也无法满足所有人的愿望,自我价值的实现并不是完全取决于他人的意见和评价。

最后,还要合理地释放压抑的情绪。大学生面临着学习的压力以及就业的抉择,背负着较重的心理负担,适当地宣泄不仅能有效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还可以使学生的心理障碍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参考文献

[1]史仲芳,心理与健康,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M].1987.

[2]王树茂,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学,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M].1986.

[3]俞国良,青年交往心理初探,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M].1987.

篇8

一了解基层官兵的心理状况的原因

通过几年基层中队任职,在大量与官兵谈心、座谈讨论、问卷调查等方式显示,感到部分官兵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心理缺陷和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担心、害怕、怀疑、着急、怨恨、焦虑等六个方面:

一是担心处理不好上下左右的关系。部队作为一个大学校,当兵进入部队后,就意味着要在这所大学校中生存,就要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有上下级关系,有战友关系,还有与地方政府、单位之间的协调关系等,就部队内部来说,许多战士入伍时父母亲友反复叮嘱他们:“到部队后要好好干,要与领导、战友搞好关系。”因此,不少战士到部队后希望找老乡,找熟人,找依靠,希望多交朋友,帮助实现自我价值,生怕处理不好各种关系,影响个人成长进步。有的新战士一踏进军营,就四处打听部队有没有老乡领导,一旦听说某某大队领导是老乡,就感到心里很踏实,似乎找到了靠山,一旦得知没有老乡当领导,就感到心里没底,觉得孤立无援。有的老战士面对个人成长进步问题不是先考虑自身素质、工作表现怎么样,而是先权衡自己与领导的关系“铁不铁”,愿望实现了,就觉得领导对自己“够意思”,愿望没实现,就抱怨自己没有关系或关系不够“硬”。

二是害怕适应不了艰苦紧张的生活。基层部队作为防火,灭火,抢险救援为一体的前沿部队,平常执勤任务十分繁重,加上人员少,训练重,工作多,导致每一名官兵都要长期处于一种工作状态,时刻保持高度警备。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青年官兵中独生子女逐年增多,他们大多缺乏艰苦生活的磨砺。从而部分官兵长期不能适应艰苦紧张的生活,时常感到焦虑、厌烦和紧张,特别是站岗、训练、考核、检查和执勤等时机,心理压力之大表现得尤为突出。

三是怀疑竞争不过同年入伍的战友。火热的军营生活充满着竞争;战友之间既要比学习、比训练,又要比内务、比养成。正是这些竞争,为部队建设注入了积极向上的生机和活力。然而,有的战士由于在各种比试中存有差距,便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当看到身边的战友取得成绩、同班的战友进步比自己快,一起入伍的老乡超过了自己时,心里总有点酸溜溜的感觉,有时还会感到“愤愤不平”,个别的甚至诱发成心理障碍和疾病。

四是着急实现不了父母亲友的期望。当前,由于部队官兵的生活待遇有了很大的提高。许多战士绝大多数是带着学技术、入党、考学、转士官等个人目的来到部队的。然而,现实情况是,“愿望”与“现实”之间存在很大差距。当一些新战士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心理压力剧增。家人的过分期望给许多战士造成了巨大心理压力。

五是怨恨解决不了家庭带来的难题。当前,基层思想工作最难做的战士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家庭遇到涉法问题的战士,另一类是家庭不完整或父母感情不和的战士。面对社会、家庭带来的“烦心事”,他们中有的抱怨社会人情冷漠,有的不满地方官员腐败,有的痛恨父母给自己带来的心理伤害。

六是焦虑排解不了生理发育的烦恼。基层部队官兵中,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关注的,就是青年官兵随着性生理的逐渐成熟,也带来了一些心理上的困扰和烦恼。他们有着与异往的强烈渴望,但由于受客观环境的限制难以满足。有的战士成天想入非非,陷入幻想之中;有的见到异性格外兴奋,表现出不正常的激动;有的借机外出找驻地异性聊天,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方法与异性接触;有的违反部队规定到驻地找对象,发生不正常的现象。

二对基层部队官兵出现心理状况的建议

根据以上部队青年官兵出现的几种心理状况,我认为基层部队开展心理教育应把握以下几个注意:

第一、要进一步统一认识,确实把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作为当前基层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官兵立身做人、成长进步的必要基础,是培养新型军事人才的基本要求,是部队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保证。开展心理教育和疏导工和,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必然要求;是培养官兵良好心理素质,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确保部队高度稳定和集中统一的迫切需要。部队各级领导和机关一定要带头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把这项工作作为当前基层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严密部署,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确保实效。基层部队政治干部和业务骨干要重视对官兵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的调查研究,特别要针对新兵入伍、老兵复员、干部调整使用、参加重大活动、战士入党、考学、转士官等敏感时期,认真分析官兵的心态,切实掌握工作主动权,把心理教育疏导工作抓好抓实抓到位。

第二、要普及心理科学知识,采取多种方法开展心理教育。当前,基层部队心理教导和疏导工作还处于初步状态,这就要求基层部队在今后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要不断地普及心理科学知识,要以总政编印的《心理科学知识读本》、《士兵心理指南》和《军人心理健康常识》等为基本教材,干部要重点掌握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学会分析心理现象、维护心理健康和解决常见心理问题的一般方法;士兵主要结合日常工作和生活,了解心理科学常识提高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能力。要把普及心理科学知识纳入基层经常性思想教育,科学文化学习和卫生常识课程,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并逐步形成制度,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同时,还可以邀请地方单位心理学专家,医生给官兵上心理课,帮助官兵了解常见心理障碍或病症的起因,表现及治疗的知识,以便平时注意防止和消除这些病症的诱发因素,摆脱不良心理状态,达到维护心理健康,保持心理平衡的目的。

第三、要加强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心理教育、疏导和卫生工作服务机制。加强部队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重点在人才骨干队伍建设。基层部队要充分依靠思想骨干队伍,准确掌握和及时报告官兵的心理动态,广泛开展心理互助活动。部队上级机关要把心理疏导骨干培训的总体安排,每年政工干部培训都应把如何做好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作为培训的重要内容,通过培训,不断提高政工干部实施心理调查、心理分析、心理引导的能力。基层部队要像重视分析思想形势那样,定期分析官兵的心理情况,及时制定切实可行的心理科学知识学习教育方案。有条件的单位,应尝试建立干部战士的心理档案或卡片,把心理咨询和疏导的内容、任务和要求,纳入经常性思想工作之中。

篇9

[关键词]:中产阶层;亚健康;认同危机;城市生活;互动障碍;相对剥夺感

前 言

随着市场转型的发生,资源配置方式发生了重大变迁,由过去非竞争型计划配置方式变为竞争型的市场配置方式(李强,2002)。资源配置方式的改变带来了社会阶层结构的巨大变迁,“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的阶层结构被打破,“类中间阶层”①日益衰落,新中间阶层尚在形成之中。许多学者寄希望于这个新兴阶层,希望他们会最终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完成社会阶层结构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转变。在审视这个群体的时候,我们发现,中国中产阶层在现有地位上感到竞争所致的紧张、压力,普遍存在“地位焦虑”现象(张宛丽,2004)。出入商务大楼的白领们常常会为疲劳、头痛、嗜睡、脱发、食欲不振,视力模糊所折磨(新周刊,2004)。互联网狂躁症、精神病症、自闭症、偏执狂等心理疾病同样困扰着他们,这些生理和心理不适正是“心理亚健康”反映。中国中产阶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亚健康”症状呢?本文认为要从社会层面寻找原因。

一、文献回顾

国外学者们较早意识到,经济发展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带来了更严重的心理问题。弗罗姆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对不同阶层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但对各阶级都造成了程度不同的孤立和不安全感(郭永玉,1999)。现代人忙于追求金钱、权力、荣誉,自以为在追求幸福,一旦真的得到这些东西,又感到茫然和空虚,这是现代人的通病(转引自郭永玉,1999)。现代文化基于个体竞争原则之上,孤独的个体不得不与同一群体中的其他个体进行斗争,不得不凌驾在他人的痛苦之上。同事之间的相互竞争与潜在的敌视、恐惧、日益消减的自尊结合在一起,在心理上导致了个体这样的情感:他是孤独的(卡伦·荷妮,2001)。

个人的问题并非总是由自己造成的(Vincent N. Parrillov、John Stimson、Ardgth Stimson,2002)。社会力量即使对最私人的和看似心理的决定也会产生作用(涂尔干,1897)。我们受到自身无法控制的、广阔的、宏观的社会运动支配。社会造成了在许多个人相互关系中的日常问题,也带来了我们如何界定和感受自身的混乱(Vincent N. Parrillov、John Stimson、Ardgth Stimson,2002)。

菲利普·辛巴多发现,即使专家也会错误地认为孤独和羞怯是个人问题,我们只是对个人作出评判,而没有对社会情形作出评判(Philip G.Zimbardon,1997)。对汤尼斯来说,社会意味着全部非个人的、抽象的和无个性的关系复合体(Robert Nisbet,1997)。许多人都 忙于赞美自由与财富即将来临的时代唾手可得时,人类将为之付出社会和心理的代价(菲迪南汤尼斯,1887)。受汤尼斯影响最大的芝加哥学派认为,现代城市生活天生就是令人生厌而致病的(Robet Maclver,1962)。由于大量人口结集于城市,人的背景多元化,而有类似背景的人在城市不同地域分隔而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表面化、无名化、过渡性、世故及理性的(韦思,1938)。尽管人们居住、工作在一起,但却缺乏情感维系,在这种情况下,一种竞争、互相剥削、扩充权势和财富的气氛便易于形成,人也变得异常寂寞和精神紧张(韦思,1938)。闲暇变得一片空虚,由于接踵而来的不安,人们只能在虚幻的兴奋和幻想中寻找逃避(Robet Maclver,1962).

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社会个体日益异化与软弱。卡尔·马克思认为,为了解放自身和发挥自己内在潜能,人们必须对自然环境和其生活有意识地采取合理控制。然而,由于大规模公共和私人官僚机构需求,大众社会的非人性化,工作场所和复杂的、相互依存世界的支配,个人根本无法对自己的生活和环境加以控制,其后果就是造成一种异化感,即个人感觉是自身生活环境中的陌生人,和人类失去了对其生活至关重要的某种东西的感觉(Andrew J.Weigert,1981)。米尔斯运用马克思的异化概念来描绘白领阶层的生活,他们厌恶工作,无休止地贪图玩乐,这种骇人听闻的活动交替方式耗尽了他们的精力。可能正是由于他根本就不清楚自己将向何处去,他的行为才表现得狂乱而匆忙;可能正是由于他不知道威胁的东西是什么,他对恐惧的反应才是麻木的(米尔斯,1951)。越来越多白领的工作只是一些缺少挑战、毫无意义和平淡乏味的案头工作,仅有有限创造性的表现机会或升迁机会。当周围的人与你干同样的事,每个人都在互相看着的时候,很难得到个人认同感和成就感(Vincent N. Parrillov、John Stimson、Ardgth Stimson,2002)。认同感和成就感对于社会个体至关重要。当个体意识到自己行为与某些应当做的行为之间存在差距时,消极的自我评价就会出现(Susan Shott,1979)。当个体对他人的姿态进行解读,如果对自身想象是消极的、自责性的,就会产生一种羞耻感,他们表现得语言温吞、支离破碎、视线游离,面红心跳、言辞无力(Thomas Schelf,1988)。特纳认为人们有这样一些需要:(1)确正他们的自我概念……这五种需要都创建何者将会发生的预期,这些预期并未实现,就会发出恐惧和愤怒等破坏性情感,然后开始负罪、羞耻、压抑、痛苦,并形成恶性循环(Jonathan H.Trner,1994;1996)。

默顿认为,社会价值结构的不同组成部分之间的分离和文化所规定的目标同欲达到这些目标所采用的制度化的合法手段之间的分离,是人类不幸的原因(转引自李强、王进,2005)。失范状态往往是社会急剧变迁的一种后果,并导致越轨行为在数量上、规模上和强度上的大规模增加,给社会成员带来程度不同心理适应上的困难(李强、王进,2005)。

群体内和群体外的比较导致人们不同的情绪反应。群体内成员的比较产生相对剥夺感或和相对满足感,取决于个人的所得与参照的人是更好还是更糟,而不是取决于和群体外成员比较时产生的相对从属感还是相对优越感(Davis.J.A.1959)。古尔相对剥夺的定义同样涉及群体间的比较,但由于价值期待和价值能力两个概念的提出,古尔的比较扩大为价值期待与价值能力之间的比较,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当自身利益与其他群体相比较实际上增加时,也会产生相对剥夺感;可以解释为什么在没有把自身利益与其他任何群体相比较时,依然会产生相对剥夺感的现象(李俊,2004)。

二、中产阶层的认同危机导致心理亚健康

“认同”包括同一性和独特性两个方面,每个社会阶层都是同一性和独特性的统一。人从自然和动物世界分离出来,具备了理性和想象力,也具备了把自己与世界、与他人区分开来的能力,由此形成的主观感受叫做“同一感”。社会阶层需要获得这种感受,认识、接受并认同自己(郭永玉,1999)。民族、宗教、阶级、职业等等,都可以为某个社会阶层提供自我同一感。缺乏同一感,人们就不能在社会阶梯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导致认同危机。

(一)社会认同危机导致中产阶层心理彷徨

1、衡量中产阶层客观标准模糊导致社会认同危机

当前中国社会是否形成或存在中产阶层,以及到底有多大比例的人口可以被归类为中产阶层,学术界有不同的估计和判断,对“中产阶层”概念的界定和归类指标分歧较大(李春玲,2003)。新阶级理论家是基于阶级关系来定位“中产阶级”;工业化和后工业化理论家是依据职业来划分“中产阶级”;后现代主义和文化主义取向的阶级理论家则以文化消费特征和主观认同来分类“中产阶级”(转引自李春玲,2003)。结合中国国情,陆学艺认为,“中产”是对职业、收入、消费、受教育程度的综合考量。(陆学艺,2002)。李春玲认为,要从职业、收入,消费及生活方式和主观意识四个方面划分中国中产阶层(李春玲,2003)。胡俊认为,中产阶级远非总是表现为严格确定的、一望可知的集团,他们散落在各种职业、部门、文化和其他共同体的复杂结合之中,甚至在经济、意识形态上都不是统一的整体(胡俊,2004)。李强也认为,中国现阶段还不存在明确的中产阶层(李强,2002)。

2、指标测量困难导致中产阶层社会认同危机

虽然有关中国中产阶层衡量标准的争论颇多,但对中产阶层这一概念,还是存在某些一致性的看法(李春玲,2003)。确定一个人是否属于中产阶层,理论上可以从受教育程度、职业、收入、消费及生活方式、主观认同几个方面衡量。但在操作化过程中,至少出现两个方面的困难。第一,个人信息的私密性和隐匿性。尤其在对收入的测量上,“灰色收入”、“黑色收入”、“隐性非货币收入”的存在,使中产阶层实际收入状况难以准确测量。第二,李春玲等人在2003年做的全国12省调查中,发现以单一指标确定的各类中产阶层比例都不算太低,但用综合指标衡量时,中产阶层的比例大大下降(李春玲,2003)②。当前中国社会各个维度的分化还没有完全统一起来,因而不能造就一大批人在各个维度上都处于中间位置的群体,并产生社会认同。

(二)自我认同偏下导致中产阶层心理上的压力

李春玲曾经对中产阶级自我认同状况进行分析③。在该分析中,自认为属於社会中上层与中中层的比例合计为46.8%,认为属於社会中下层和下层的人们在城市中的比例分别占到23.2%和20.8%(李春玲,2003)。从这个资料来看,中国中产阶层自我认同偏下,这由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原因造成。改革以来,中国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利益分化,近年来的一些收入调查证明,中国高收入曾在总收入中占有的比例过大,它不仅侵占了低收入层的份额,而且侵占了中等收入层的份额④。如果将中国居民收入做成人口金字塔的话,那么中国总的收入结构是中层比较小,但中下层比较大,中间阶层实际上已被推到了中下层的地位上(李培林、李强、孙立平,2004)。

此外,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城市公众的总体生活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一部分人进入中产阶层(沈晖,2004)。但大多数中产阶层既没有拿现在生活与过去生活相比,也没有拿自己生活与农民生活相比,而是选择了拥有大部分社会财富的豪富阶层和发达国家的中产阶层作为参照群体。仰望那些身居金字塔顶端的豪富,中产阶层只能自惭形秽,将自己归入社会“中下层”。错误参照群体的选择,导致了中产阶层自我认同的非理性。

三、城市生活特性导致中产阶层心理亚健康状态

城市生活对不同阶层心理状态有不同影响,对中产阶层影响尤其巨大。这是因为现代社会结构的一般发展规律是,中产阶层崛起于现代大工业,集中于对第三产业有较高需求的城市社区(张宛丽,2004),并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延伸,向城市周边地区扩展。中产阶层生于城市,长于城市,城市生活特性在中产阶层心理留下极其深刻的烙印。现阶段中国中产阶层被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域所分割,主要集中在大型城市(张宛丽,2004),而这恰恰是“城市病”最严重的地方。

(一)城市生活“非人格性”导致中产阶层心理孤独与寂寞

1、科层组织“非人格性”将人异化成工具

现代组织普遍采用马克斯·韦伯的科层制,组织根据合法程序制定,靠一套完整的法规制度规范成员行为。在组织内,按照地位高低规定成员间命令与服从的关系,成员间只有对事的关系而无对人的关系(马克斯·韦伯,1911)。生活在组织中的个体日益丧失自我个性,只是作为组织运做的一个零件而存在。越来越多白领的工作只是一些缺少挑战、毫无意义和平淡乏味的案头工作,仅有有限创造性的表现机会或升迁机会。当周围人与你干同样的事,每个人都在互相看着的时候,很难得到个人的认同感和成就感(Vincent N. Parrillov、John Stimson、Ardgth Stimson,2002)。认同感和成就感对于社会中的个体至关重要,当个体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与某些应当做的行为之间存在差距时,消极的自我评价就会出现(Susan Shott,1979)。

2、城市生活“非人格性”使人孤立与隔离

城市生活是一种强刺激环境,给城市居民特别是中产阶层,带来过度的心理负荷。为了适应这种环境,保持自己社会地位和工作优势,中产阶层不得不改变他们的心理与人格,不得不理智地对待纷至沓来的各种人和各种事,不得不工于心计以区别那些重要与不重要的刺激,对不重要或不涉及个人利害关系的刺激不予以关注,而集中精力对付那些重要或对个人利益有关的刺激。这使他们渐渐形成老于世故或“奸诈冷淡”的人格(齐美尔,1903)。城市中的白领通常作为高度分化的角色相遇,他们之间的接触多是肤浅、短暂、支离破碎、非人格的。这使人们易产生厌烦心理,促使他们丧失了对别人“较有人情味的方面”的感受能力,人与人之间变得麻木不仁甚至冷漠无情(夏建中,2005)。

(二)城市生活“四高”导致人口中产阶层心理紧张与不安

城市中“高人口数量、高密度、高异质性、高流动性”给生活在其中的中产阶层带来心理压力。由于大量人口结集于城市,人的背景变的多元化,而有类似背景的人在城市不同地域分隔而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表面化、无名化、过渡性、世故及理性的(沃思,1938)。其次,当大量人口集中在有限的土地上,其分工化程度便会加大,而社会构成也变得非常复杂。尽管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接近了,但人际关系却变得疏离。这也就是说,尽管人们居住、工作在一起,但却缺乏情感维系。在这种情况下,一种竞争、互相剥削、扩充权势和财富的气氛便易于形成,人也变的异常寂寞和精神紧张(转引自顾朝林,2002)。再次,城市人口自由流动及其社会位置可以不断转变,导致城市社会分层网络化和多样化(转引自顾朝林,2002),人的需要不会再被个别地满足,人被分类,为了保持在社会阶层结构中的优势,中产阶层不得不形成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惯和消费方式,而这些支出常常使他们感到巨大的压力,迫使他们更加努力工作,以维持这种阶层“壁垒”。最后,中国当前就业形势严峻,中产阶层虽然在社会分工中暂时处于有利地位,但并不代表每个人都能永远占据这个位置。新劳动力(特别是高校扩招后增加了很多高素质的劳动者)不断涌入市场,对他们的社会地位构成威胁,这种威胁会对中产阶层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主要表现就是对现存处境的紧张与不安,对未来前途的担忧与迷茫。

(三) 城市生活“匿名性”导致中产阶层心理空虚与放纵

在日常生活互动中,会逐渐产生各种不同的类型格局,这些类型会随着生活中与他们相处经验和接触程度等不同,渐渐地由面对面的情境逐渐远离到匿名的情境,也就是指互动的双方对彼此并不是有很深了解,所以产生了匿名性⑤。 城市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表面化、无名化、过渡性、世故及理性的(沃思,1938),中产阶层尤其强调尊重个人隐私,在社会生活中已形成一套私生活领域的行为及交往准则(张宛丽,2004)。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匿名性是中产阶层行为最显著特征。个性被淹没在复杂的角色扮演中,没有人能够知道他人的真实面貌,个体行为处在一种没有社会约束力的匿名状态中,他们会做出许多原本不敢的事情,导致行为和心理放纵。此外,真实的情绪长期得不到宣泄,感情需要得不到满足,会产生心理空虚、焦躁。

四、人际间互动障碍导致中产阶层心理亚健康状态

(一)亚文化零乱导致中产阶层心理孤立和混乱

亚文化是维系一个阶层的重要软力量,生活在共同文化中的个体往往拥有共同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具有群体归属感。我国中产阶层产生于社会“双重转型”过程中,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知识社会重叠在一个时空,中产阶层价值观念受社会结构多重分割的影响,呈现出三种不同社会属性(张宛丽,2004)。传统性价值观(安于现状,循规蹈矩)、现代性价值观(开拓进取,注重个人价值)和“后现代性”价值观(个性体验,不受社会规范约束)同时并存(张宛丽,2004),多种相左或相反的亚文化共存于同一时空中。塞林认为,当某种文化与其异质的文化相遇时,往往容易产生与异质规范相抵触的行为。现代社会为了维持其体制,发展其社会机能,在所有领域加深了专门化。尤其是中产阶层的职业分布,较其他阶层更具多样性和异质性。结果就是,相互重叠的各种不同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斗争,行为标准和价值观念产生分裂和混乱。

(二)社会失范导致中产阶层心理茫然和混乱

社会失范是指旧有的社会秩序遭到普遍否定或严重破坏,逐渐失去了对社会成员的约束力;新的社会规范尚未形成或未被普遍接受,不具有对社会成员有效的约束力,使社会成员处于混乱的、相互冲突的社会规范之中(李强、王进,2005)。失范状态往往是社会集聚变迁的一种后果,会给社会成员带来心理适应上的困难。

1、权威失范使中产阶层产生不安全感

中产阶层产生于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市场转型而发展壮大。在这个过程中,旧权威日益衰弱,丧失了原有的约束力和影响力;新权威还没有被普遍接受。结果就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权威真空”(李强、王进,2005)。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当个体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就会产生安全需要,即避免外界危险或任何可能危害个体事件的需要(李强、王进,2005)。中产阶层衣食无忧,是市场转型过程中的相对受益群体,他们在政治及意识形态中秉持稳健、保守的立场,权威失范使他们对安全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如果这种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对于那些工作压力巨大,精神紧张的中产阶层来说,则容易出现适应上的困难,产生各种心理亚健康症状。

2、角色失范使中产阶层产生角色紧张

角色,是指人们与自己所处特定社会地位和特定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和行为模式,是人们对处于特定社会地位,具有特定社会身份人的行为期待(郑杭生,2000)。长期以来,人们已习惯于扮演旧体制中的角色(李强、王进,2005),社会也已经形成对不同阶层的行为期待。中产阶层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后出现的一个新兴阶层,公众对他们的角色期待分歧较大,而他们对本阶层的角色理解也多种多样。比如,有的中产者按照美国同类阶层的方式生活,而有些中产者的参照群体却是另外一些发达国家的同类阶层,不同国家由于历史渊源和文化传统不同,中产阶层的角色扮演方式差异较大,以至中国中产阶层对所要扮演的新角色缺乏真正理解,造成角色混乱。此外,公众和中产阶层对角色行为期待不一致,可能会使有些人仍然按照旧的角色模式(如旧的“类中间阶层”的角色模式)来衡量新兴中产阶层的行为,认为他们某些行为不可理解(如“月贫族”、“丁克族”现象)。角色失范给中产阶层带来角色行为的“两难困境”,如果不能摆脱这种困境,会导致强烈的不安和焦虑。

五、“相对剥夺感”对中产阶层心理状态的负面影响

“相对剥夺感”是一种横向攀比后产生的不满、怨恨、愤怒等主观反应,对心理健康有严重影响。中产阶层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职业声望、教育水平都处于社会的中间,作为一个新兴的阶层,他们是改革开放的相对受益者,为什么会有“相对剥夺感”?从已有研究来看,大多数学者对相对剥夺的界定主要集中于参照群体上,认为相对剥夺是在与另一个群体的比较中产生。但这却无法解释当自身利益与其他群体相比较实际增加时,也会产生相对剥夺感;更无法解释在没有把自身利益与其他任何群体相比较时,依然会产生相对剥夺感的现象(李俊,2004)。

(一)价值期待带来的“相对剥夺感”

价值期待⑥是人们认为他们应当获得的一般价值地位,价值地位既指现在又指将来的地位。一般而言,人们期待保持他们现有的价值地位,而对将来应该获得的条件有许多期待和要求(李俊,2004)。参照群体是价值期待的主要来源,在现实生活中,个体或群体之所以会有价值期待,是因为其所参照另一群体的生活状态对其产生了刺激(转引自李俊,2004)。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中产阶层和其他民众普遍处于一种“失范”状态,出于不断分化和整合之中的各个群体不仅与自己地位相近的群体相比较,而且也把距自己较远的群体作为参照物。中产阶层受西方发达国家影响尤其深刻,在生活方式上讲究独特品位,惟西方文化格调马首是瞻(张宛丽,2004)。但中国毕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虽然中产阶层在国内过着令人羡慕的生活,但与西方发达国家中产阶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和国内上层阶层相比,他们依然距离较远。正是因为转型时期参照群体的泛化,中产阶层难以实现价值期待和价值能力之间的一致,因此容易产生相对剥夺感。

(二)价值能力带来的“相对剥夺感”

价值能力是人们认为他们能够获得或保有的一般价值地位,它有两方面含义。在现在,价值能力由价值地位来体现,即人们实际能够获得或由他们环境所能提供的地位。在将来,价值能力是他们的价值潜能,又可以区分为观念中的价值潜能和实际中的价值潜能。决定人们目前行为的,是观念中的价值潜能而不是实际中的价值潜能(转引自李俊,2004)。中产阶层普遍接受过良好教育,有良好的人力资本,他们对自己期望往往较高。具有强烈自我意识和较高成就感的人,往往不会满足于现存地位,努力会寻求机会向上流动的机会。但这种上行流动却并不容易。首先,随着大学扩招,每年都有大量新、高素质的劳动力涌入市场,威胁中产阶层现存地位。此外,随着市场改革的深入,改革早期“精英循环” 阶段很快被另一个“精英再生的阶段取代(宋时歌,2004)。社会阶层结构出现了组织精英、经济精英和文化精英相结合的趋势, 出现了总体精英,他们掌握了大多数的资源,其他阶层的人很难进入精英阶层。当中产阶层感觉现有地位受到威胁,向上流动又困难重重时,相对剥夺感就产生了。

(三)效率与公平间失衡带类的“相对剥夺感”

中产阶层大多数来源于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虽然在身份上实现了跨越,但是与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仍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中产阶层的父母、兄弟、姐妹、朋友可能是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他们心理状态必然会受到社会主流情绪的影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提法是中国社会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伴随着时代的前进日益表现出其“不成熟”的一面(吴忠民,2004)。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换代,各个行业、部门为增强经济效益而不断地精简人员,中国社会出现了大量的事业人员和“下岗”职工。由于缺乏公平的竞争机会和分配体制不完善,中国现阶段的贫富差距迅速拉大(吴忠民,2004)。收入差距不合理,教育机会不平等,政治地位悬殊等社会不公正现象必然导致民众相对剥夺感的产生。中产阶层亦受到这种情绪的感染,对社会公正产生怀疑,感觉自己被剥夺了。

结 论

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认为(C.W.Mills),许多个人遭遇的困扰,只有在更广阔的社会领域这一级水平上,将个人生活与社会历史这两者放在一起认识,才能得到真正的理解(转引自李强,王进,2005)。既然中产阶层的心理问题由社会原因造成,那么就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加以解决。

首先,要对中产阶层有清晰认识,形成合适的角色期待,使他们的社会行为有章可循,不会因为认同危机和角色失范而导致他们心理紧张和迷茫。其次,要协调各个阶层间的利益分配,调整利益格局,调控各阶层间的收入差距,体现社会公正原则,降低中产阶层和其他利益受损阶层的“相对剥夺感”。再次,在提高城市物质文明的同时,更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使生活其中的人都能感受到人文关怀,不再感到孤独与寂寞。最后,中产阶层和其他各阶层要对心理问题重新认识,遇到心理问题不能讳疾忌医,应该找心理工作的专业人士帮助解决。

参考文献

[1] 郑杭生、扬雅彬:《中国社会结构变化趋势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 李强:《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分层结构》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 郭永玉:《孤立无援的现代人》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 卡伦·荷妮:《我们时代的病态人格》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版;

[5]《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 顾朝林:《城市社会学》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 文森特·帕里罗、约翰·史汀森、阿黛思·史汀森:《当代社会问题》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8] 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下)》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9] 新周刊杂志社编:《向中产看齐—一个阶层和它引领的生活》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0] 李强、王进:《社会失范与心理障碍》,《医学与哲学》2005年4月第26卷第4期(来源“万方数据库”);

[11] 李俊:《相对剥夺理论与弱势群体的心理疏导机制》,《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来源“万方数据库”);

[12] 夏建中:《现代西方城市社区研究的主要理论与方法》,2005年05月10日, xgx919.blogchina.com/1470436.html

[13] 焦文峰:《马克斯.韦伯专题:韦伯科层制理论分析》,2003年5月24日booker.com.cn/gb/paper54/1/class005400006/hwz6317.htm

--------------------------------------------------------------------------------

① 直到80年代以前,无论收入而言还是福利而言,国有企业职工都是当时城市中分享较多资源的阶层,处于分曾体系的中间。但由于中产阶层通常是由白领层组成,是管理者、技术人员、办公室人员等脑力劳动者,而我国的国企职工很多是体力劳动者。在此意义上,可以将当时的国企职工称为“类中间阶层”。

② 以单一指标界定的中产阶层比例,近1/6的人是职业中产,接近1/4的人是收入中产,超过1/3的人是消费中间层,接近1/2的人是主观认同中产。如果以4个指标共同界定中产阶层,那么中产阶层的比例大大下降,仅为4.1%.也就是说,在当前中国适龄社会人口中,只有4.1%的人符合通常意义上的现代中产阶层的标准。

③她所用的资料来源于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于2001年11~12月在全国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山东、黑龙江、河北、河南、江西、四川、贵州、内蒙古)73个区县收集的问卷调查数据,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调查对象为16~70岁人口,获取的有效样本为6193例。

④世界银行《1998/1999年世界发展报告》按照“五等分法”测量一些国家的贫富差距,中国的数据是:最低收入的1/5人口占有全部收入的5.5%,次低收入的1/5人口占有全部收入的9.8%,中间收入的1/5人口占有全部收入的14.9%,最高收入的1/5人口占有全部收入的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