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内部监督范文

时间:2023-12-05 17:31: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如何加强内部监督,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如何加强内部监督

篇1

【关键词】检察机关;基层检察院;内部监督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4-033-02

一、加强检察机关内部监督的意义

检察长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会议上强调,检察机关是党领导下的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检察队伍是以党员为主体的队伍,必须坚决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按照立党为公、执法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要求,努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真正把全面加强和改进检察机关党的建设同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事业紧密结合起来,同建设和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紧密结合起来,确保党的建设各项部署落到基层、落到实处,以党的建设带动和推进检察队伍建设,带动和推进各项检察工作。

加强检察机关内部监督,一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必然要求。二是推进检察机关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的检察机关在执法办案工作中要做到“自身硬”,否则检察机关就没有公信力,强化法律监督也就成了一句空话。三是推进高素质检察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检察机关是惩治和预防腐败的重要力量,这一工作性质决定了加强检察机关内部监督的必要性。

二、基层检察机关部门监督工作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近年来,基层检察院在内部监督工作上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对保证各项检察业务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仍然存在以下三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是对内部监督的认识还不到位

侦查部门和负有内部监督职责的批捕、、控申等部门,对检察机关执法活动中可能产生的违法违纪行为的危害性认识不够。主要表现在:监督者与被监督者同在一个机关,“出入相见”怕得罪人;被监督者接受监督的自觉性还不强,接受和自我监督的意识还不强。

(二)是对已有制度在执行和落实上监督能力不强,力度还不够

尽管各级检察机关对内部监督工作都不同程度地做了一些努力,成立了纪检监察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强化内部监督的制度,但有的制度存在着可操作性不够强,纪检监察的部门职责和范围也存在不明确的问题。总的来说,内部监督制约还处于机制不够健全、覆盖面不够完整、监督制约力度不够大、监督制约质量效果不够理想的状态。

(三)是监督意识、创新工作意识还不强

当前检察机关实行内部监督主要有两种模式:1.内设业务部门对干警和案件进行管理监督模式。虽然这是一种主动监督方式,也可以贯穿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对公正行使检察权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它体现不了“检察一体化”的统一监督效果,同时部门内部还存在着管理与被管理的特殊关系,这种关系平常很融洽,也造成监督意识受影响。2.纪检监察部门对干警进行纪律监督模式。这种模式通过违纪调查和执法检查,对干警履行职责,遵守法律、法规、办案纪律、廉政规定等情况,进行监督。虽然力度大、威慑性较强,但通常是事后启动,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和被动性,难及时纠正违法、失误造成的不良后果。但限于人力、精力对新时期如何更好地开展具有检察特点的纪检监察工作研究的还不够深入。

三、完善基层检察机关内部监督的几点建议

(一)统一思想认识,加强干警思想教育,从源头上堵住违法乱纪现象的发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通过抓教育,使广大干警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形成廉洁自律、蓬勃向上的氛围。因而,我们应该始终把思想道德建设放在首位,坚持以人为本,以建设一支“忠诚、公正、清廉、严明”的检察队伍为目标,以“三化”促教育,逐步形成了一套廉政教育预警机制,为干警正确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筑起一道抵御腐败的思想道德防线。如我院现正在实践“三个一”标准即:每月分析一次干警执法情况和执法思想动态,每季度听取一次纪检监察和业务部门负责人对执法监督工作的进展情况汇报,每年召开一次执法监督总结大会。充分发挥内部执法办案监督领导小组的作用,变事后监督为事前防范和案中监督。通过内部执法办案监督,干警的责任意识、自律意识明显增强,加大了对自身执法活动的监督力度,最大限度地降低干警违法违纪的可能性,确保了案件的质量,为推进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廉洁执法、严格执法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二)规范监督、充分发挥纪检监察部门在内部执法监督的主体作用

在内部执法监督工作中,我们应该始终坚持在党组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纪检监察部门监督的主体作用,保证内部监督工作的顺利展开。

1.明确纪检监察部门执法监督的对象和重点,确保执法监督工作有的放矢。在执法监督工作中,明确监督的对象和重点,可以避免盲目性,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如规范纪检监察部门执法监督的主要对象是反贪污贿赂部门、渎职侵权检察部门、侦查监督部门、公诉部门、监所检察部门、控告申诉部门等行使检察权的主要业务部门。纪检监察部门执法监督的重点是当事人不服不立案、不批准(决定)逮捕、不和公安机关提请复议、复核的案件、撤销案件、错案赔偿的案件;上级或其他专业部门否定检察技术部门鉴定的案件;变更强制措施的案件;法院判决无罪的案件;下级院提出请抗诉,上级院决定不抗诉的民事行政案件;本地区办理的大案要案;上级批转、领导交办、人大转办、新闻媒体曝光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案件等。

2.明确纪检监察部门执法监督的内容,确保检察机关的执法活动依法依纪进行。不折不扣地执行法律和纪律,是我们公正执法,文明办案的有力保证。如纪检监察部门执法监督的主要内容,一是监督业务部门执行

3.明确纪检监察部门执法监督的主要方式方法,正确处理程序和实体监督的关系。正确处理好程序监督和实体监督的关系,既要重点监督办案程序,及时预防和纠正检察干警在办案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又要注意监督案件实体,及时发现案件质量中存在的问题,把两者有机的统一到内部执法监督工作中来。在程序监督上,我院尝试性的实行了“纪检监察信箱制度”就是要求干警每月将自己的廉洁自律和部门负责人对其部门干警的监督情况向纪检监察部门写出思想动态分析,根据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院纪检监察部门狠抓制度完善与创新工作,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在严格责任追究的同时注重关口前移,着眼治本,完善制度,认真执行诫勉谈话、重大事项报告、个人收入申报、礼品礼金上交登记、廉政报告等民主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了党风廉政责任制的报告制度、警诫制度、考核制度、责任追究制度,以及廉政档案制度,干部学习制度和车辆管理制度等十几项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初步形成了“用制度监督、以制度管人”的内控监督机制,堵塞了因制度不健全面违规违纪的漏洞。通过程序监督,规范了执法行为,促进了干警依法办案;在实体监督上,针对控告、申诉、侦查、批捕、重点环节,针对具有执法权的重点部门,针对上级领导交办和群众中影响较大的重点案件,实行全程同步办案监督。

(三)开拓创新,积极探索新的预防防线

开拓创新,不断探索新形势下预防工作的新途径,把监督预防放到首要位置。变查处惩治为主为监督预防为主;变事后监督被动查处为警钟长鸣事前防范;变被动接受监督为主动欢迎监督。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监督预防工作思想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

1.跟踪监督办案全过程。推行“一案三卡”制度是加强检察机关内部监督,从源头防治的重要举措。为此,我们一方面应以反贪、渎职、侦查监督以及公诉部门为重点推行“一案三卡”制度,将责任落实到各局科室,落实到每一位办案人员。另一方面确定重点对象范围,即以自侦部门所立涉嫌犯罪案件和侦查监督、公诉部门不捕、不诉案件实行“一案三卡”,跟踪监督办案过程,不仅使案件的办案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同时容易发现漏洞环节以便及时予以纠正,真正做到从源头防治。

2.适时开展对案件质量回头看。适时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对案件质量回头看,及时听取相关单位的意见和建议,是落实“一案三卡”制度的重要环节,也是内部落实党风两者建设责任制等制度的检查和督导手段。一方面可以掌握办案人员有无违纪情况,促进公正办案、廉洁自律。另一方面可以听取意见和建议,便于及时改进,促进检察工作的顺利开展。

篇2

一、 当前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存在的主要

(一)、管理体制存在缺陷,不利于会计监督的开展。首先是没有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健全、不落实,会计监督如同“空中楼阁”的现象普遍存在。例如出纳一人保管现金、支票、财务专用章及法人名章,往来款项及资产长年不清查核对等,这些基本的内控制度都不存在,履行会计监督职能更无从谈起。其次是会计管理体制存在缺陷。现行管理体制下,会计人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性,致使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弱化。国家财政部门是全国会计人员的业务领导部门,而会计人员在劳动、人事、工资、福利等方面却隶属于各个企业单位,会计人员的聘任、升迁、利益及奖惩完全决定于企业管理部门,致使企业会计人员在厂长、经理负责制下仍经常面临“顶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顶不住”的尴尬局面,最后一些会计只能唯领导命令是从,完全按照管理部门的意志行事。

(二)、会计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也是实施会计内部监督制度的重要因素。会计人员素质低有两种情形:其一,未经过严格的岗位培训,会计人员业务水平不高,即使遵循了会计规范,由于其认识水平的局限性,不能辨别真伪,缺乏敏感性和能力,而导致反映经济活动的会计信息失真;其二,会计人员素质低,为了个人利益而不顾国家的利益,缺少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

二、强化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的对策

现行会计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病及会计人员素质的下、法律意识淡薄的问题是会计监督弱化的关键所在,因此,改善会计监督对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以先进的机技术为手段,强化财务规章制度,减少人为因素。

加强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最大限度地消除制度执行中的人为因素,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设定硬的软件程序,把管理制度和企业规章变成大家共同遵守,谁都无法擅自更改的计算机程序,通过计算机硬件授权,用程序约束所有人的行为,以保证制度的贯彻执行。通过计算机手段,借助统一的财务管理软件,使管理工作的“手”伸长,“眼”变亮,特别是通过计算机程序将规章制度固化,形成制度硬约束,减少国企的种种“内部人”行为,从技术上解决信息不及时、不对称和监督乏力、滞后问题。

(二)、改革现行的会计管理体制,建立起适应当前经济形势会计管理新体制。

一是对国有企业实行会计委派制。即国有企业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应由国家设立统一管理机构进行管理。在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成立会计管理局,采用属地原则,通过制定管理办法和措施,对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会计工作进行管理、在会计人员的管理方面,一是对企业会计机构负责人和会计主管人员实行委派制,其余会计人员由企业按照会计管理局对会计人员的管理要求和程序进行任聘;二是将企业会计组织、人事、公资关系等从企业分离出来,由各级会计管理局管理;三是国家会计管理局赋予会计人员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权利。当前,会计任免权由经营者掌握,只有把国有企业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任免权直接掌握在国家会计管理机构手中,使企业会计由其授权充分发挥依法监督企业经营者及其活动的作用,才可避免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二是对其他的人员,可成立会计行业管理协会进行统一管理。它虽不是政府机构,但必须是一个在专业技术指导和职业资格认定上具有高度权威性的行业自律组织。总之,成立会计行业管理组织来管理会计人员的目的还是使会计人员不受企业管理部门的制约,增强独立性,以便更好地实施监督。

(三)、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保证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工作质量。

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受诸多因素制约,但关键还是在人,因此必须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增强法制观念,以保证会计监督工作地质量。会计人员只有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较强的监督责任心,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勤于监督,才能有效地实行监督。会计管理部门应开展定期地培训、考核活动,不断提高会计人员地业务素质,同时还须通过不间断的职业道德,培养每一个会计人员的主人翁责任感、使命感和参与意识,充分调动会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爱岗敬业,养成自觉的会计监督习惯。

(四)、会计人员之间的相互监督也是搞好内部会计监督的一个重要方面。

实际工作中,一些会计人员丧失原则,贪污挪用公款公物、损公肥私、中饱私囊等原因之一就是会计人员之间的相互监督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只有使会计人员相互监督才能保证财经法规在单位的贯彻执行。一是要建立会计人员流动制度,逐步实行定期轮岗制和末位淘汰制。根据会计人员工作表现淘汰不称职人员,使会计队伍处于、竞争的气氛之中。轮岗期原则上为2-3年。这样就便于其在工作上互相理解和配合。二是要制定会审制度,定期进行会计会审工作。在总会计师或稽核的领导下,会同内部会审标准,召开会计会审会议,组织会计人员将会审期内所有的帐表、凭证等交付会议评审,加盖“验讫章”,对有纰漏的要及时纠正。三是要在财务主管的领导下,随时清查财会人员掌握的现金、实物,检查帐证、帐表、检查有无违法违纪行为等。

(五)、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机构的作用是执行会计监督制度的保证。

篇3

【关键词】新形势;企业;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企业以及单位内部管理方式,通过各种措施的实施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的风险防控。但是当前由于部分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风险管理水平比较低下,需要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制定符合现代化管理水平的内部管理措施,提高企业风险控制能力。

一、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主要内容

一是货币资金控制。货币资金控制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它要求企业应保证收入环节的货币能够得到充分回收,货币资金的收入与支出应按照起初的预算进行支出,各种款项的记录必须准确无误。它是企业能否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重要条件。二是成本费用控制。成本费用控制就是要把握好企业的成本与利润之间的关系,加强企业的成本费用控制体系,有利于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三是应收款项控制。无论是生产型还是技术型的企业,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必然会出现销售与收款的过程,为确保此过程正常运营,就要加强销售与收款的控制管理,避免坏账损失对企业造成的不良影响。四是筹资、投资控制。企业筹资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准备足够的运作资本,为了降低筹资可能带给企业带来的各种风险,企业应加强筹资活动中的会计控制,使筹借资金得到合理使用。对外投资的控制更应小心谨慎,尽量减少投资过程中的风险。五是实物资产控制。实物资产是企业资产中占比最大的一项,主要包括存货和固定资产。相对于固定资产,存货的流动性较强,易发生产品错记、漏记,因此应建立健全存货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可以保证企业良好运营,节省不必要的开支。

二、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

1.企业管理者对内部会计控制不重视,内控执行不力。当前,绝大部分企业的会计内部控制都存在问题,对其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够重视,尤其是内部会计控制缺乏完善合理的制度以及足够的认识。其中不乏企业管理者对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着误解,认为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在人为制造矛盾。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每当遇到问题时多是强调灵活性、有章不循,使内部控制失控现象严重。大部分的企业所订立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几乎对领导起不了任何约束作用、形同虚设。目前,各种经济犯罪案件层出不穷,分析这些经济犯罪案例,原因可能多种多样,但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不健全、不完善、管理和监督不到位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

2.整体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环境弱化,体系不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涉及范围广,从单位到各部门都息息相关,是企业管理中一个重要的系统工程。因此,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应是科学合理而又严密。但是,在多数企业中,各部门控制基本都是各管各的,没有形成互相配合、相互协作的默契,就是“疏于管理,淡化责任”;其中小型企业中尚未建立内部牵制机制,就更别谈对内部会计控制的履行了;还有些企业则是通过对组织机构的调整,如并购、分立等,使组织机构以及授权方式产生变化,导致原有的内部会计控制部分或全部失效。某些单位部门受利益驱使,重经营而轻管理,部分管理者并非专业人士,管理水平有限;偏重事后控制,通常是违规违纪行为发生后才设法堵塞或惩处,失去了应有的效力。

三、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措施

1.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现代企业应该结合自身情况,按照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原则,建立起健全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科学明确地划分各职能部门的职责、权限范围、程序、责任等,保证企业各部门成员的权利和责任有科学规范的分工,且是明确的。应做到:确保资产保管与会计核算的职务要分离;经营责权与会计责任相分离;授权与执行、保管、审查、记录等相分离。对业务主办、会计记录、财产保管等职务要设立授权批准,并订立明确的控制标准,定期进行考核,以便员工按照规定的标准正确处理各项业务,实现预定目标。从而科学划分企业内部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机制。

2.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单位负责人的法律责任制度。在我国尽管已颁布和实施了《会计法》,随后又颁布了许多的相关法规制度,但目前会计信息的虚假程度已经严重到令人发指的地步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中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建立健全及有效实施负责”,此规定将利于彻底根治会计信息失真等现象,使始作俑者承担其应有的法律责任。

篇4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监督;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7-0114-02

现阶段,我国处在一个社会经济转型的特殊时期,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各类经济成分日益涌现,而会计内部监督体制的不成熟不完善,造成一系列问题的出现。随着今年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施行,对行政事业单位实际工作中遭遇到的问题,应该认真分析和思考,对症下药,采用有针对性的措施有效解决,逐渐完善其会计内部监督体系,从而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1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监督的介绍和重要性

会计监督是行政事业单位运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了解会计监督内涵和重要性,才能更加顺利的开展接下来的工作,为整个单位的运行起到关键性的纽带作用。

1.1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监督的介绍

会计监督,是严格按照国家财经政策和会计法规等相关制度,对于单位财务收支等一切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的监督和控制。而在行政事业单位中,会计监督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预算管理排在第一位,因为它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有着密切的联系。其次,“三位一体”将事业内部、政府及社会三方监督结合在一起,并且其内控监督体系日益完善,进而推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监督工作开展。

1.2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监督的重要性

加强会计内部监督,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它能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公开透明度,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制度的不断健全和完善。

2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监督存在的问题

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工作之中,财务管理是整个单位运行的基础工作,面对当前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和经济活动,会计内部监督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包括会计监督意识薄弱、会计监督体制不完善、会计监督执行力度不坚决、内外监督脱节这四大方面。

2.1会计监督意识薄弱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工作存在相关执行人员认识不充分,监督意识薄弱的问题。从会计人员本身认识不足造成的监督意识薄弱,到相关领导不够重视造成的执行力度不够,这都是现阶段面临的首要问题。相关领导不重视的态度,不利于会计监督体系的完善,导致财务管理工作不能顺利开展;而会计监督人员并没有充分意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意义,相关财务收支工作监督不到位,造成违反财经法律法规的现象时有出现。

2.2会计监督体制不完善

我国的会计监督体制还处于不成熟不完善的阶段,缺乏规范性的制度,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机构设置不合理,致使部分会计监督工作有名无实。从事会计监督工作的人员及其岗位徒有虚名,甚至不少非专业人员混迹其中,缺乏应有的职业素养,难以做好本职监督工作。由于监督人员监督意识较弱,加上领导不重视,很多审批流程只重视形式,形成条框式的审批制度,缺乏约束性的财产监督体系,造成实际工作中财务收支管理不善,继而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公共服务效率,降低了监督工作的效果和执行力度。

2.3会计内部监督执行力度不坚决

在会计内部监督体系不完善的大背景下,部分会计监督力度不够,只是走过场的形式化监督,难以发挥监督的实质性作用,使得相关条文规定形同虚设。会计监督工作相关人员纪律松弛,为违法违规提供了温床,为不法分子非法获利提供了可乘之机,如挪用公款、违规套取现金等频频发生,这些都是需要坚决取缔的。

2.4内外监督脱节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中,会计内部监督工作地位相对弱势,没有能力和条件充分利用外部监督结果,没有很好地将内部与外部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很难最大限度地发挥内部监督和控制的真正作用。因此,加强内外监督的沟通交流,有助于单位监督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监督工作的效率,更好地为单位其他工作运作提供条件。

3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监督的措施

面对层出不穷的问题,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内部监督已经刻不容缓。笔者认为:全国各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在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2012〕21号)的框架下,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有效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其中:主要措施包括“两提高两健全”,即:提高相关负责人的责任意识、提高会计人员职业素质、健全完善内部审计和监督制度、健全完善外部监督等四大方面。

3.1提高相关负责人的责任意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明确指出: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责,当然这其中也包括会计内部监督控制。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强化单位负责人的法定责任意识,提升其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主要通过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只有全面系统的掌握相关政策法规,才能加强自身监督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保障此项工作的严肃专业特性,才能顺利开展会计内部监督工作。另外,单位负责人还应该通过树立榜样典型等措施来提高会计人员的热情,营造出一个有责任、有热情的监督环境。

3.2提高会计人员职业素质

在提高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同时,会计人员还应该保持着“活到老,学到老”的心态,通过进修培训及参加行业继续教育等途径不断完善提高自身职业素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增加自律意识。另外,单位会计人员的选拔和任用,要严把入门关,设置合理的入行门槛,过低的门槛会造成单位内部混乱,不利于以后工作的有序开展。对选拔合格的会计人员,重点要做好其职业道德的培养工作,较强的职业道德,有利于自身抵制金钱礼品等社会诱惑,只有做到自律,才能更有效地开展监督工作,屏蔽一切行为,创造一个纯粹透明的监督环境和空间。

3.3健全完善内部审计和监督制度

健全内部审计制度,需要从四大方面入手,首先设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必须具有良好的独立性,并配有相应资格和能力的内审人员;其次要提高内审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通过培训、评价、定期案例分析和轮岗机制,加强内审人员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其三要结合单位自身特色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由于每个单位、每个行业的情况有所不同,如果采用条框式管理,就会束缚审计部门的发展,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最后要配合外部审计部门工作,保持好密切的联系沟通,并且接受其他审计机构的监督。只有做到以上四点,才能不断健全完善内部审计制度,推动监督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单位应重点从预算、收支、政府采购、资产、建设项目、合同管理等方面完善内部监督制度,严格建立不相容岗位、内部授权审批、归口管理、预算控制、财产保护、会计、单据和信息公开等一系列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方法。只有完善和建立以上各个项制度,并保证制度得以严格执行,会计监督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为各行政事业单位提高公共服务效率提供保障。

3.4健全完善外部监督

在健全完善内部的审计和监督制度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外部监督的健全和完善。为了更好保障各单位公共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我们要加强非法行为的惩罚力度。首先,自觉接受社会公众监督,结合当前部门预决算信息公开的要求,做好财务公开,提高透明度。在做好财务公开的同时,设立举报制度。其次,充分利用国家审计机关及社会审计中介的成果。行政事业单位内审部门要做到与国家审计机关、社会审计中介及其他相关部门相互配合,密切沟通交流,要充分利用外审部门的审计成果,以便提高内审部门的工作效率和专业水平。最后,在保障内部监督体系完善的同时,完善评估、分析和检查体系,促进内部和外部监督工作的有效结合。

另外,为了顺应当今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趋势,会计监督需要构建一个会计数据信息化体系,并加以保密制度的配合,提高会计人员的电脑操作水平,及时有效的查漏补缺,让会计数据处于一个安全保密精确的环境之中。

积极应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监督的一系列问题,有针对性的采取以上措施,不同单位根据自身情况,有差异化的进行会计监督体系的不断完善。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规避问题,促使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工作顺利有序开展。

4结论

会计内部监督是行政事业单位中不可或缺的工作,各单位应该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要求,保障此项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最大限度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各单位必须重视并加强会计内部监督的执行力度。探索适合自身的内部监督体系,是一条艰难曲折的道路,面对一系列问题的出现,要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及时解决,使得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持续健康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于璐瑶.关于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的探究思考[J].商.2013(10).

[2]周娟.浅谈加强事业单位的会计内部监督[J].财经界(学术版).2013(10).

[3]傅娆.浅谈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J].中国市场,2014(9).

篇5

【关键词】医药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有效措施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应当循序渐进,并通过不断完善,才能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从而加强内部控制力度。就目前国内医药企业来讲,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致使企业内部控制力度不够,从而限制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上的提高。本文就医药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进行探讨。

一、目前医药企业中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的领导层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到位

部分医药企业的领导层对于内部控制的认识过于片面,认为内部控制和实现企业的发展是对立的,认为两者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单纯注重企业的发展,而不重视内部控制。还有的医药企业领导认为,所谓内部控制就是各种规章制度的集合,只要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就可以促进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这种形同虚设的规章制度,没有任何约束力可言,从而导致医药企业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存在许多问题。

2.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落后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必然是离不开信息化建设的。但是,就国内目前的情况来讲,部分医药企业信息化建设依然比较落后。这直接导致企业在药物生产、存货管理、规模控制、营销方案、收账款管理、现金管理等具体环节上不能实施有效的控制手段。除此之外当企业面临市场和经营风险时,也不能及时反馈相关信息,从而加大了企业在经营和管理上的风险。

信息是企业进行决策的关键依据,没有完善的信息系统,企业进行内部控制时,相关的信息也无法在企业各部门之间有效传递,导致企业内部的控制建设受到阻碍,内部控制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3.企业内部监督机制的缺乏

监督机制是企业内部所有体系正常运行的保障。除此之外,监督机制对于控制制度,以及生产经营管理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如果只有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却没有监督机制的存在,就不能保障内部控制制度客观有效的实施。监督机制的缺乏主要表现为不能独立履行监督职能。比如,部分医药企业设立了监督部门,但是在职能权利上却具有很大的约束性,难以对企业内部实行全方位的监督,还有一部分医药企业设立了监督部门,却是隶属于其他部门,没有独立性,在实行对内部的监督时,往往会有很大的局限性。

二、医药企业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策略

1.提高企业领导层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加强建设效率

领导是企业的核心,同时也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核心,更是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的基础。要加强对医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首先要从领导层入手,提高他们对于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认识。在企业领导重视内部控制建设的前提下,才能确保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力。医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要进行内部控制的学习,从而真正认识到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同时,让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负责,并承担一定责任。这样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必将真正重视内部控制,带头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内部控制工作在企业内部全方位的开展。并在执行内部控制制度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不足,及时改进。

2.加强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

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的过程中,需要完善的信息系统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在加强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上,首先,企业要善于学习,可以学习引进优秀先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体系,并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研发出一项能够契合企业战略目标管理,日常的经营管理活动以及有利于实现内部控制的信息化建设。其次,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沟通机制,也对实施内部控制有着重要意义。可从以下方面着手建立完善的信息沟通机制:一是召开内部会议,领导和员工关于企业内部情况直接沟通交流,领导也可以直接对某些决策进行宣布,保证信息直接传递,会议中员工可以了解到企业经营目标方面的信息,明确自身职责,以及在内部控制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领导也可以直接了解到关于内部控制进度的信息,并从员工一方听取员工的意见和看法;二是网络交流。将信息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在各部门之间传递,对信息的输入进行控制就可以避免失真现象,保证信息真实、有效且广泛的在内部传递,让各部门及时获取到需要的信息,转而给部门员工下达工作任务,员工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展开工作。这大大的促进了内部控制信息化的进行。

3.成立内部监督部门,健全监督机制

内部控制制度的贯彻和落实,不能缺少有效的监督,在内部控制实施过程中需要成立内部监督部门进行内部监督。

企业内部监督是一个全方位的工作,因此在内部控制的每个环节都要贯彻落实内部监督机制。企业在确保高效、合理以及独立的前提下,成立内部监督部门,这直接决定了内部控制是否能够得到全面、客观、真实的监督。监督部门在实施监督的过程中,对医药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从产品生产到库存管理再到销售管理等各个环节进行监督,要加大监督力度,并将日常监督的考核结果与各个部门之间的绩效考核相结合。

三、总结

医药企业的内部控制在日常的成产和经营活动中占据了重要位置,为了保障企业的经营活动能够持续有效的开展,必须从建设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上做起,合理的运用内部控制:提高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建立内部完善的信息系统;并且成立内部监督部门。通过这些有效措施,将有利于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社会带来巨大的利益。

参考文献:

[1]杨爱冬.医药生产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19):12-13.

篇6

1、内部会计监督和财政监督的概念内部会计监督是内部监督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内部监督中起重要作用。内部会计监督,是指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依照法律的规定,通过会计手段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的一种监督。内部会计监督的根本目的于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准确和单位资金、财产的安全、完整,确保单位的各项财务收支及其会计核算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财政监督是指财政机关对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执行财税法律法规和政策情况,以及对涉及财政收支、会计资料和国有资本金管理等事项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活动,主要包括预算执行、税收征管与解缴、财务会计、国有资本金基础管理等方面。

2、内部会计监督和财政监督的关系从财政监督和内部会计监督的概念可以看出,二者的监督主体、监督对象、监督范围都是不同的,财政监督是一种外在的涉及面较广的强制的政府监督活动,内部会计监督则是微观的局部的单位内部监督活动。二者虽有区别,但在会计核算和执行财经法规上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对于一个单位,如果能很好的执行财经法规和财经纪律,严格按会计制度以法办事,具有健全的内部会计监督体制,就会大大节约财政监督的成本,发挥财政监督的职能,内部会计监督就会在财政监督中起到重要作用。

二、内部会计监督的必要性分析

1、财政部门的内部会计监督是财政监督的有力保障财政部门要履行财政监督职责,首先要搞好财政部门内部会计监督。财政部《关于加强财政监督基础工作和基层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到:要进一步完善财政部门的内控机制,进一步加强财政内部监督工作,推动建立健全各级财政部门内控机制。要提高内部监督的覆盖面,不断加大内部监督力度,把预算管理机构制定政策的科学性、执行政策的规范性、内部管理的完善性等作为内部监督的重点。内部会计监督作为内部监督的重要手段,主要涉及财务会计等内部经济事项方面的监督,这些经济事项能够反映出财政部门对于财税政策以及财经法规是否正确执行。因此,财政部门只有把内部会计监督搞好了,对外的财政监督才有说服力,执行起来才能信服于众。

2、内部会计监督是提升内部监督层次,逐步实现由检查性监督向控制性监督转变的有力手段。一提到财政监督,人们往往就会想到财政检查,毋庸置疑,财政日常检查和专项检查是财政监督的有力手段,但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的普及,网络的运转,极大的推动了财政监督的信息化建设,财政部门完全可以通过实时监控了解掌握被监督部门的经济运行情况及财经纪律执行情况,但前提条件是被监督单位有一套健全的内部会计监督体系。如果被监督单位弄虚作假,财政部门则会得到虚假的信息与会计资料,财政监督的控制环节就会失败。所以,只有搞好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做好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才能使财政部门正确履行财政监督职责,逐步实现由检查性监督向控制性监督转变。

3、各部门、各单位的内部会计监督是财政监督的延伸和补充财政部门在进行财政检查时,一般要对单位的内部会计监督机制进行检查、考评。财政监督检查出的问题,很多与单位内部会计监督不健全有关。比如,会计核算不规范,资产处理不按规定上报,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等等,都暴露出单位内部会计监督不到位,没有一套严密的切实可行的内部会计监督机制。一些省级的财政监督办法中提到: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度,对本部门、本单位内部财政、财务会计管理、预算编制执行、制约制度以及直属单位的财务收支、资产管理和会计信息质量情况进行监督。所以,建立单位内部监督机制尤其是内部会计监督机制既是上级部门的要求,也是进行财政外部监督的有益补充。

4、内部会计监督的到位与否直接影响财政监督的效果财政监督分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通常情况下财政部门对单位进行着动态、实时监督,通过对单位上报预算,检测单位的基本情况以及上报预算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根据预算,随时掌握财政资金的分配、拨付、使用、结存情况,如果会计内部监督不到位,那么财政日常监督就会存在问题,而如果什么事情都实施专项检查,势必要投入较多人力、财力,加大监督成本,影响正常工作,所以各单位建立内部会计监督,目的也是提高财政监督的效力,让监督的关口前移,让财政监督规范化、制度化、法律化。

三、如何搞好内部会计监督

1、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根据内部控制原则建立如下制度: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授权审批制度、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和绩效考评控制等。根据这些原则建立相应的管理办法,建立岗位责任制等完善内部会计监督机制。

2、成立内部会计监督机构内部会计监督机构可以是内审部门,也可以是专门的内部会计监督机构,但必须明确职责、权限,规范内部会计监督的程序、方法和要求。成立内部会计监督机构需要单位领导重视,主要领导要担任内部会计监督机构的负责人。

篇7

关键词:新准则;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方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完善,如何建立和规范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如何加强企业的内部财务会计管理控制制度,成为当前我国很多企业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尤其是新会计准则实行以来,对于变化如此多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需当更加规范。然而很多企业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没有办法建立起一套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内部会计管理控制制度的不健全,监督的不完善,使得很多财务控制制度流于形式,进而导致一些新的问题产生。鉴于此,本文作者根据目前我国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探讨新准则下如何进一步强化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措施。

一、新准则下强调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自我调节和自我约束的内在机制,处于企业管理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位置,而会计控制制度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等生产经营活动中进行控制,而会计控制因它是一种价值控制,可将不同岗位、不同部门、不同层次的业务活动相结合,进行综合控制,它是内部控制的中心环节。而会计控制的综合性最终表现为其控制内容都反映在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成本费用收入比例、净资产收益率等这些综合价值指标上。企业要做好内部控制要以完善会计控制为先导。

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方面,是建立内部控制框架体系以及考核评估企业内部绩效的重要参照标准。其根本目的是规范企业的财务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信息的真实和完整;防止并及时纠正错误以及以下利润操控行为,保护企业的财产安全和完整;最终确保相关的会计法律法规得到有效确实地实行。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实行,企业内部的会计监督作用越来越重要,相应的企业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财务会计的目标是通过提供资产真实的价值,向现实和潜在的投资者提供未来决策相关的企业经营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我国新会计准则完全体现了这种会计目标,而当前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尤其是金融证券方面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完善。因此,实际市场上还没有建立起一个成熟的价格市场,同时财务会计人员的素质也不是很高。在这一个重要的时期如何保证新准则的有效实施,并能够完全体现为投资者决策提供可靠信息的会计目标,还需要监管部门不断地努力。同时,我们应该可以看到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才可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因此,要确实认识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同时贯彻执行新会计准则还必须完善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

二、目前我国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

1.对于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新会计准则的贯彻和实施需要各个部门间相互配合,而健全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则可以从内部进行完善。因而准则体系要求越完善其相应的内部控制的作用也就越重要。而目前很多企业对于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重要性认识认识不足,很多企业管理者仍然把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仅仅停留在成本、资金等方面的控制上。没有把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看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缺乏应有的风险控制、防范意识,认为建立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只是纯粹的防止出现会计出错。有的企业尽管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却流于形式,内容通常不够全面。由此可见,建立一个良好的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需要从思想观念上开始转变,充分认识其重要性。

2.风险意识差,风险评估能力不强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也越来越多,尤其是从新会计准则实施以来至今仍然有一些企业的控制现状来看,其风险意识还没有形成,更缺乏风险评估的机制。能否搞好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工作更多的是取决于控制人员的责任感和风险意识,如果控制人员素质不高,可能就会错误的估计和判断问题,导致容易发生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

3.内部监督的审计机制不够完善

目前有很多企业还没有建立健全的内部监督的审计机制。有些企业的内审部门隶属于财务部门,与财务部同属一人领导,内部审计在形式上就缺乏应有的独立性。不能够将内部审计的监管作用发挥出来,更不利于会计内部控制的实施。另外在内部审计机制的职能上,很多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仅仅是审核会计账目,而在内部稽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和企业内各组织机构执行指定职能的效率等方面,却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如果想要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得到有效地贯彻和实施,加强内部审计监管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4.内部控制的信息系统比较落后,内控评价标准不够完备

当今信息化社会中高效的信息系统的使用在现代企业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新会计准则的实行很大程度上也是和会计信息新系统的支持有关系的。当前很多企业的信息化程度比较低,信息系统有的比较落后还没有来得及升级和更新。此外,当前企业间也缺乏一种客观评价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标准,对于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与否、实施效果如何缺乏统一的评价方式。因此,建立一个客观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标准也是当前我们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

三、新准则下强化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政策建议

1.充分认识内控制度的重要性,并完善企业的控制环境

首先要从思想高度上认识和肯定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作用,增强企业内控制度的风险意识和防范意识。其次,应当建立良好的企业控制环境为基础,控制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贯彻和执行以及企业经营目标及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另外,要培养和塑造先进的管理控制方法和高素质的管理人才。管理控制方法作为管理当局对其他人的授权使用情况直接控制和整个公司活动实行监督的一种方法,包括制定企业各项管理制度、编制各项计划等很多内容。先进的管理控制方法还应辅以积极的人事政策,争取培养和引进一批具有高素质、掌握先进的管理方法的人才队伍,来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观念、方式和风格,从而最终形成一个

有着良好企业内部控制氛围的企业环境。

2.构建确实可行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风险防范体系

企业应该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设,努力构建适合自身的风险防范体系,对风险进行必要的评估,争取使得大部分风险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企业内部的职能部门如财务部门、监督部门等应该联合起来一起建设风险防御体系。具体来说可以使外部监管部门与企业自我监控相结合。在认真做好内控管理防范的前提下,自觉接受外部监管部门的监督和管理。可能的话还可以将经济手段与法律相结合,做到依法办企、依法管理、科学决策。此外应该将各个管理部门和基层职能部门结合起来,对每一个基层的工作都应该加强监督,努力把控制风险的防范体系工作具体落实到内部会计控制建设的各个细节,争取真正将工作落到实处。

3.加强内部监督的审计机制建设

内部监督的审计机制是会计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是内控制度必须关注的组成部分。建设好内部监督的审计机制可以有效保证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健全。事实证明要确保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被切实地执行且执行的效果良好,内部控制过程就必须被施以恰当的监督。实际工作中建设有效的监督审计机制首先要对内部控制系统进行有效和全面的内部审计。内部审计要独立进行,配备称职和得力的人员,应得到适合的培训,内部审计作为内控系统监督评审的一部分,应当向董事会或其审计委员会直接报告工作。此外,不论是经营层或是其他控制人员发现了内控的缺陷,都应当及时地向适当的管理层报告,并使其得到果断处理,要树立全员控制意识,帮助企业更有效地实现预期控制目标,促进企业控制环境的建立,为改进内控制度提供建设性建议,实现组织预期达到的内控水平。

4.强化内部控制的信息系统建设,完善内控评价标准

强大高效的信息系统体系有利于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提供全面的财务数据,同时也可以有效监督企业的日常会计业务和销售经营状况。通过及时的信息系统分析与财务数据考察也可以避免企业经营风险的发生。所以企业应该建立一套先进和却是适合自身的会计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努力用现代化手段对会计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此外,应该加强企业内部财务人员的信息系统知识培训,争取将先进的信息系统和高效的人员匹配起来。

此外,良好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也应该有一个客观的评价权衡体系,这样才可以有利于企业比较分析、查证纠错,争取达到经营管理和内部监督的良好结合。在评价过程中最好能够和财务会计相关人员的业绩联系起来,这样就可以促进和激励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了。

总而言之,在新会计准则实施的背景下,良好高效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有利于企业在市场环境下的竞争。企业只有真正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才可以在技术信息日益发展的今天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李小伟.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探析[J].时代经贸,2007(9).

[2]徐利明.用内部控制制度强化会计基础工作[J].经济师,2007(12).

[3]高大钢.以会计制度建设为核心构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2).

[4]李云婷.从新准则思考与分析我国会计内部控制制度问题[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7(6).

篇8

一、建全健全检察机关内部监督机制的原因

"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检察权作为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一项专有权力,同样需要靠有效的监督来保证正常行使,这也是实践经验的总结。近年来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冲击、社会不良风气、拜金主义思想的影响,个别检察人员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扭曲,出现了一些检察系统高级领导干部腐败犯罪案件,这些问题的屡屡出现,暴露出检察机关内部监督机制欠缺、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因此,建全和完善检察机关内部监督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检察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是检察制度,因而其体系构成应为以"检察监督"与"法律监督"为核心范畴的检察法律制度、检察制度建设实践、检察理论、国外的检察制度和实践,以及我国检察制度的历史发展。它是随着检察实践的发展不断发展的理论。因为制度和制度环境直接界定了人的可能的收益和成本,从而决定了众人作出各种行为的可能性,而众人的行为又直接决定了相关制度被遵循的程度及其绩效。从司法改革的角度来看,要把有限的司法资源最大化去实现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要求检察机关必须注重公正与效率的统一,所以可以用法经济学的视野来构建检察机关内部监督机制。

"法律的生命在于公正的执行"。执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从受案到结案乃至于到归档,都需要执法者不仅要严格按照实体法要求去办案,同时要重视对程序法以及相关规章制度的遵守。建全和完善检察机关内部监督机制,就可以防止和减少实践中的各种不规范、不符合法律规定现象发生。

二、建全和完善检察机关内部监督机制的必要性

(一)满足社会公众期待的需要。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社会主义国家机关的权力均来自人民,检察机关的权力也概莫能外。检察机关的权力是法律监督权,是对整个国家司法活动的监督,公众自然会多一份信任。但同时,信任也是更高的期待,社会公众期待检察机关能始终保持司法守护者的良好形象。这就要求检察机关要通过不断完善内部监督机制来塑造形象,使人民群众放心,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满足人民的期待。

(二)增强自身法律监督能力的需要。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中国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的社会结构、思想观念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受此影响犯罪领域中新型犯罪也不断出现。比如引起重大社会反响的广东许霆案即是一例。法律体系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同时也不断适时更新,这一切均对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要顺应新形势,检察机关必须建立起以内部监督和制约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良性机制,使法律监督权能够根据时代和局面的变革与变化自觉调整和更新,不断增强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能力。

(三)程序正当性的需要。

从公正角度来讲,"司法公正是司法制度赖以存在和具有至上权威的基础,是司法永恒的主题"。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这深刻揭示了权力之间相互监督制约的本质。检察机关作为刑事诉讼主体,必须遵循程序正当原理,检察机关内部监督机制的构建与完善,也要彰显程序的力量,体现程序的特征,按照公正与效率的价值要求,遵循监督制约的一般原理,使检察系统内部各权力之间互相配合又互相制约。

三、建全和完善检察机关内部监督机制的途径

(一)修改法律及相关规定

修正《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细化内部监督主体、方式和法律责任等,切实执行内部监督制约各项规定,完善相关配套规范文件。最高人民检察院于1998年制定的《关于完善人民检察院侦查工作内部制约机制的若干规定》是职务犯罪侦查权的内部监督与制约在制度层面上的规定:一是要发挥内部业务职能部门监督职能;二是充分实现内部纪检、财务部门监督作用。三是有效发挥工作机制监督职能。四是加强上级检察机关的纵向监督。

(二)端正执法思想,转变观念

首先是树立内部规范意识,破除"惯例"观念;在工作中往往存在按"惯例"办事的做法,并无法律依据,且不符合严格现代法治精神,所以必须摒弃,要树立现代司法理念,严格按法律规定去办案、按制度规范去执法,用规范保证公正。其次是树立内部主动监督意识,破除消极不作为观念。目前以"人"为中心的监督模式的主要是检察机关内设的纪检监察部门,通过有关涉及干警违法违纪情况的举报以及对干警执法、执纪情况的检查等,对检察官的行为规范进行监督,包括履行职责情况、遵守法律法规和办案纪律情况、执行廉政规定情况等。这种监督方法由专门部门进行监督,监督的力度比较大,但具有局限性和被动性等缺陷,基本上属事后监督。[7]所以检察机关内部职能部门必须主动了解情况、发现线索。树立不作为也是违法的意识,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综合运用各种法律手段和措施,加大内部监督力度。最后是破除方便自身办案的观念,树立服务群众、执法为民的意识。

(三)提高检察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法律监督能力

首先要在法律监督能力上抓提高。加强法律监督能力建设首先要从思想上明确"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问题,明确检察权是人民赋予的,检察权的行使必须确保公正和廉洁,必须接受外部和内部双重监督。法律监督能力建设需要多方联动,才能取得实效。在内容上要以业务工作为中心,以队伍的专业化建设为着力点,推动各项检察工作深入发展。基层检察院的工作主要是办案,办案业务工作是基层检察工作的重心,加强法律监督能力建设,归根结底是为了搞好业务工作,而抓好业务工作的关键是加强队伍专业化建设。[8]因此,法律监督能力建设必须落实到搞好各项检察业务工作上。其次,加强法律监督能力建设,在制度上要强化规范化建设,构建执法能力建设的长效管理和考核机制。再次,加强法律监督能力建设,在组织保障上要从检察工作和本院实际出发,加强领导,统一规划和部署。

(四)建立健全规范执法的长效机制

我们现在之所以出现这样那样执法行为不规范的问题,就是因为我们的办案流程太原则、太粗糙、执法人员的自由裁量空间和权利过大。所以,我们检察机关规范执法行为机制建设的重点应放在明确、细化、具体、严格办案流程上,尽可能地缩小执法者自由裁量的空间和权利。一方面国家立法机关应尽快出台更加细化的执法办案流程,另一方面,基层检察机关应制定试行适合本院实际的办案工作流程,同时,人大、纪检监察、新闻媒体应加大对不规范执法行为的查处和监督力度,形成监督合力优势。

(五)建立符合当前检察实践需要的办案质量管理体系

篇9

一、基层检察院纪检监察工作现状

目前纪检监察工作的主要有以下四点现状:1、对内部监督的认识模糊。在部分干警的头脑中,对纪检监察工作存在一定的“偏见”,对纪检监察工作意义认识不清,歪曲了纪检监察工作指导思想;2、对内部监督流于形式,监督手段单一。纪检监察的督察更多的是对干警遵守诸如上下班制度、车辆管理、着装等规章制度的监督,还停留在对表面问题的检查上;3、纪检监察的职能发挥不够充分。大多数基层检察院纪检监察工作基本上是处于被动式或应付式,做得较多的是应付上级和本院领导交办的工作;4、纪检监察工作的科技含量很低。以笔者所在检察院为例,纪检监察部门还沿用传统的监督模式进行纸上监督、静态监督、事后监督,已经远不适应发展的需要。

为何会出现以上几点现状,究其原因在于纪检监察机构不健全,工作人员少,基层检察院纪检监察干部工作繁杂,少数纪检监察干部主观上或客观上存在消极思想,其能力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对工作存在畏难情绪,信心不足。

二、加强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性

认识到纪检监察工作现状之后,接下来便是探讨如何改变这些现状了。笔者认为首先应当认识到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性,有了认识才能谈到改进。人民检察院一直被群众誉为最讲理、最公平的地方。人民检察官如产生不廉洁行为,不仅是个人的品质问题,而且是关系到损害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玷污人民检察院形象的大是大非问题。要维护人民检察院的良好形象,使人民检察院严格依法行使职权,离开了纪检监察部门,检察权将失去有效监督,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将会发生。违法违纪事件得不到及时查处,就会使个别检察干警铤而走险,亵渎司法权威,损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而导致公正与效率的工作主题难以实现。

三、加强基层纪检监察工作的对策

(一)认真开展教育活动,筑牢思想防线。基层检察干警由于职业的特殊,容易受到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袭,成为各类腐败分子拉拢对象,加之少数干警特权思想严重,自身素质不高,骄蛮自傲,为所欲为,偏离了“为谁掌权,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政治方向,甚至目无党纪国法,拉关系、搞人情,图私利,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作谋取私利的资本和工具。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能力的提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对基层一线干警的纪律教育和。(二)健全机构,提高专业化建设。一要落实上级要求,建立健全基层检察院纪检监察工作机构,力争提高其地位和影响力。按照上级院及上级部门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工作机构,制定相关工作规章,建立健全管理制度,针对本单位的具体情况,本着以人为本,从严治检的原则,制定一批具有科学性、针对性,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力求使制度达到细化、量化,任务目标明确,检查落实标准清楚,措施办法具体,奖励惩罚有法可依。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各项法规制度的可操作性,从而使监督管理工作达到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二要大力加强专业化建设,不断提高基层检察院纪检监察队伍的整体素质,要注重调配优秀人才到纪检监察部门工作,大力增强纪检监察人员的整体素质,着力建设一支专业化的纪检监察队伍,加强队伍的培训教育,提高专业化程度。(三)明确职责,创新工作机制。检察机关的纪检监察工作既是执法办案的必要保障,又是全院整体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纪检监察部门和政治处、办公室一样在全院内部是一个相对宏观、具有基本职权即内部监察权的组织协调部门。笔者认为,明确了这个一定位,基层检察院纪检监察工作才能做到职权明晰。这就要求配套制定执行监督办法,对制度落实情况定期检查或不定期抽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同时要严格实施执法办案内部监督相关配套制度、暂扣款物、同步录音录像工作管理方面的监督制度,做到依法、文明、安全办案。在具体工作中还要注重创新机制,完善对执法质量和执法行为的监督和考评,使考评和监督工作贯穿干警执法办案整个流程,实现执法办案全过程监督,从而实行科学合理的奖惩机制,在年终考评中由纪检监察部门根据全年勤政、廉政情况对各部门和全体干警奖优罚劣,形成激励作用。

篇10

按照COSO委员会在《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中提出的理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营运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其具体构成要素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和监督。

按照上述理论,我认为,构建具有良好绩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从五个方面入手,即

完善企业的控制环境

任何企业的控制活动都存在于一定的控制环境之中。所谓控制环境,是指对建立、加强或削弱特定政策、程序及其效率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主要是指重大影响因素。控制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贯彻和执行以及企业经营目标及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首先应注意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建设。控制环境是一种氛围,其主要内容包括经营管理的观念、方式和风格;组织结构;董事会;授权和分配责任的方法;管理控制方法;内部审计;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实务;外部环境的影响等。

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

面临企业内外环境的日益复杂化,以及企业间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经营风险不断提高,如何辨别、分析防范和控制经营风险,已成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般来说,企业的风险管理就是按公司既定的经营战略,利用各种风险分析技术,找出业务风险点,并采取恰当的方法降低风险。企业的风险管理要以预防为主,即通过增加、补充或规范各内部控制环节来减轻可能面临的风险;其次,要建立内部监督机构对企业高风险区域经常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已存在的或潜在的风险;最后,要善于转嫁风险,如购买保险等。总之,企业的风险管理必须贯穿并渗透于企业控制的全过程。

设立良好的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确保管理阶层的指令得以实现的政策和程序。控制活动出现在整个企业内的各个阶层与各种职能部门,涉及的控制对象包括人、财、物、产、供、销等各方面。

控制活动是针对关键控制点而制定的,因此,企业在制定控制活动时关键就是要寻找关键控制点。企业一般根据其经营活动的关键绩效领域确定其关键控制活动,一般包括对人的素质、任职资格以及业绩考核的控制,企业运营的控制,包括计划决策管理、销售收款、采购付款、财产物资管理、质量管理、融资投资管理、资金管理控制等,以及对内部信息系统的构建、内部监督机构运作等方面进行的控制。

建立统一的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就是向企业内各级主管部门(人员)、其他相关人员,以及企业外的有关部门(人员)提供信息的系统。通过管理信息系统,企业内部的员工能够清楚地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知道其所承担的责任,并及时取得和交换他们在执行、管理和控制企业经营过程中所需的信息。

一个良好的信息系统应有助于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具体讲,应有助于控制标准的建立和修正、控制活动成效的评定、控制报告的拟定和以及改进建议的及时传达。企业应按控制系统的需要识别使用者的信息需要,在此基础上收集、加工和处理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及时、准确和经济地传递(包括向下的、向上的和横向的沟通传递)给企业内的相关人员,使他们能够顺利履行其职责。

加强企业的内部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