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医学与健康管理范文

时间:2023-12-04 18:07: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功能医学与健康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功能医学与健康管理

篇1

功能医学是以“分子医学”与“现代生物学”为基础,本着恢复身体各器官正常功能为目标的临床医学。其特点是以找出人体不健康的因素为出发点,考虑人体各部复杂联动关系,从源头进行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说到功能医学对于身体的管理,其实和企业管理着异曲同工之妙,简而言之,无论身体还是企业,当问题发生在萌芽状态下一定最易解决,虽然这时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会多上一些,但当身体或企业如同一栋楼般垮掉时,一切悔之晚矣。也因此,正确认识和看待对功能医学对于身体的干预和治疗的重要性,无疑是具备健康素养最直观的体现。今天,我们请到了朗博医疗的汤宇院长,请他来对此做一个详细的解读。

认知医学功能

由于对很多疑难杂症无计可施,使得越来越多医学研究者向人体器官的功能变化寻找答案,“功能医学”作为一个理论体系也就这样被提了出来。功能医学强调人体的生化独一性,即每个人由于遗传和环境的不同所拥有的生理、生化代谢等方式都是唯一的,因此健康管理要以患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疾病为中心。

了解人体器官功能现在及将来运转情况

如果我们能在生病之前,了解到各个器官功能的指数是否在正常范围之内,并发现那些已经下降的指标,了解他们将来会对我们造成的影响,便能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改善。

医院检测我们哪里生病,功能性医学检测告诉你为什么生病

传统的医学检测更多是检测疾病,检测身体哪里已经发生病理性变化,功能性检测不仅是告诉你哪里生了病,更多的是强调哪些指标的下降才导致了你疾病的发生,提供一种全新的辅助治疗方式。

了解身体为什么会有不舒服发生

功能性医学检测则能发现亚健康形成的原因,具体检测出身体已经不在正常范围的微量元素和指标,这些也就是造成我们亚健康的原因。

了解为什么会比同龄人显得更衰老

我们每个人指标的变化程度不一样,衰老程度也就不一样。只有真正了解人体各种健康和衰老指标,才能发现我们比同龄更老,身体状况更差的原因,也才能真正的有针对性的延缓衰老。

告诉我们现在应该补充哪些营养保健食品

通过检测血液中各种所需营养浓度,能具体知道体内部缺少哪种元素,了解身体真正需求及需求量,根据自己代谢反应,再来决定补充具体营养。

医学检测需量身定制

功能医学以及健康干预所做的工作,是将检测出的身体具体数据做为干预调理的依据和基础,并最终让身体恢复正常。关于功能医学的检测项目有很多,我们不妨根据以下几项有代表性的功能检测,对其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心脑血管健康管理――探究健康的主要杀手

心血管系统是一个“密闭”的管道,是人体重要的循环系统。不良的生活方式,不合理的饮食习惯,过量的饮酒,不规律的作息时间等,将会导致血液中的血脂过高,垃圾过多,损伤血管壁完整性,引起栓塞的形成,进而造成脑中风或心肌梗死。

检测意义

心脑血管代谢症候群健康评估可深入了解血管壁是否光滑,血管是否有炎症,动脉硬化是否在形成,血液中的垃圾是否过超标,根据检测分析结果提早干预治疗,可避免以上问题引起的脑中风、心肌梗死、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

检测项目:血脂肪代谢与比值、血管壁完整性、慢性发炎因子、糖化反应、氧化压力

适用人群: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或病史者、有糖尿病家族史或病史、曾经有过妊娠期糖尿病或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人、长期处于工作压力之下者、懒于运动的沙发族。

女性激素――成就动人女人味

在快节奏的社会里,都市女性的担子越来越重,孩子、老公、父母……一个女人要照顾家人,还要外出工作,承担家务。40岁不到,月经没了,小了,脾气大了,常莫名其妙的烦躁,这时该如何解决?

检测意义

女性激素紊乱是月经病、、体能、生殖功能等妇科疾病的根本原因。通过深入了解女性自身分泌激素的原料是否充足,分泌功能是否异常,激素运用是否异常,激素代谢是否异常,以及外源性激素对身体内分泌的影响,制定科学的干预治疗方案,能帮助女性获得健康美丽。

检测项目:雌激素代谢健康检测、停经前/后激素健康检测、甲状腺激素健康检测、环境激素系列检测。

适用人群:25岁以上的女性、情绪紧张、多疑、易怒、月经不调、对无兴趣者。

照顾好你的肝脏――肝脏至病因检测与治疗

肝脏是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它不仅参与蛋白质、凝血因子等重要物质的合成,同时还是人体的“解毒工厂”,掌管着体内各种毒素的分解。

检测意义

评估肝脏状况以及受损程度,分析帮助肝脏解毒和毒素代谢的营养原料是否充足,找到肝脏功能异常的致病因素,从而制定科学的干预治疗方案,恢复肝脏功能。

篇2

自1909年美国IgnatzLeoNascher医生提出老年医学(Geriatrics)的概念,一个世纪以来,美国老年医学专家的医疗和教育工作使老年医学得以不断完善,迄今已经形成了一门完整的学科。1942年成立全美老年医学会,1945年成立全美老年学会,1965年设立老年人医疗保险,1966年开始老年医学专科培训,1974丰在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创建老年研究所。20世纪0年代,设立老年医学研究基金开始资助本科医学院校的临床和科研人员探索改进医学生课程中的老年医学内容,职业卫生局资助建立老年医学教育中心如南德洲老年病教育中心(SouthTexasGeriatricEducationCenter,STGEC),退伍军人医疗系统成立老年医学科研、教育、临床中心(GeriatricResearch、EducationandClinicalCenters,GRECC)。

2美国新型老年医疗模式

美国除了传统的护理院(nursinghome)外,还有各种现代综合服务的老年医学诊疗、保健方法不断涌现。这些新型医疗模式旨在全面提高医疗质量、便利老年患者和降低医疗消费。设置老年病房(acutecaref-0rⅡ1eelderly,ACE)。美国的老年病房一般设立在大型三级医院,由老年医学专科医生负责,专门收治老年患者,并会同其他专科医生对老年患者的会诊与治疗。该医疗模式能有效诊治老年患者疾病,及时发现和防治老年病综合征,缩短住院曰。开设老年髋部骨折专诊(hipfractureservice)。老年人体质虚弱,容易摔倒,且老年人骨质疏松,从而导致髋部骨折发生率高。老年髋部骨折专科诊疗流程简捷,由老年科医生负责患者的术前评估、围手术期处理和术后亚急性期诊疗与康复,可使老年患者尽快手术、减少并能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缩短病程和住院日,加速患者康复,降低治疗费用。实施亚急性和过渡性医疗(subacuteandtransi.tionalcare)。在急性病或慢性病急性发作缓解或控制后,老年患者往往不能很快恢复,但其住院过久可能会引起活动能力下降、院内感染等问题,造成其疾病的恶性循环。在亚急性和过渡性医疗模式下,老年医学团队负责老年患者的康复理疗、压疮治疗、抗生素治疗、肠内外营养、精神行为病症等诊疗服务,并负责安排老年患者的出院后连续诊疗、保健以及指导相关机构改善社会和家庭环境,为老年患者在急性病或慢性病急性发作控制后提供合理而安全的连续性诊疗服务,有利于患者恢复。开展全面的老年人服务项目(programofall—in-clusivecarefor血eelderly,PACE)。老年人服务项目是一种为衰弱老人提供基础诊疗、预防、日问锻炼与娱乐活动、急性病诊治及慢病长期管理等全套医疗保健服务模式。老年科医生定期对患者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服务内容和方式,对难以解决的病案邀请专科医生会诊。同时,为保证老年患者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使其能够继续居住在社区,减少住院次数和入住护理院的几率,提高和维持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费用,组织召开家庭会议,商议护理、诊疗方案。建立退休养老社区连续医疗(continuingcarereti.rementcommunities,CCRC)。美国将退休老人聚居,对其提供连续性医疗、保健及日常生活服务与支持。大部分老人加入CCRC时属低龄,比较健壮,生活能够自理,CCRC为其提供基础医疗保健和预防、及各种生活服务支持。随着老年人年岁增长及急、慢性病患病率升高,需求逐渐增多,老年医学团队根据每个老人的具体需求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和长期慢性病管理,除急性病需要住院外,老年患者在CCRC社区可享受连续性的医疗保健服务。

3美国老年医学教育现况

美国于1988年在全美内科资格认证中加入老年医学专科资格认证考核,1995年设立老年医学教育和培训国家论坛,发表老年医学和健康保护白皮书,包括老年医学训练、分布、应用的建议和获政府健康体系资格认证人员所必须具备的条件,详细列举了医学生、住院医师、研究生、老年病专科医生训练、继续医学教育和资格认证的内容等。1998年美国老年病协会发表老年病专科研究生训练指南,明确了老年医学基本教育目标、核心教育内容及专业目标嘲。目前全美125所医学院校都设置了老年医学必修课程,旨在医学生中普及老年医学基础知识,不少医学院校还建立老年医学临床和研究中心。以及122个老年医学专科培训基地。老年科医生需要经过系统性专业培训和资格认证考核,包括取得医学博士学位、3年住院医生培训后取得行医执照,以及1.3年老年医学专科培训并通过资格认证考核。

3.1老年医学课程相关内容

美国老年医学课程设置合理而全面,主要包括:①衰老的生物学:基因、生物化学、细胞、衰老进程的理论。②衰老的心理社会问题:正常行为、人口统计学和流行病学、公共卫生和政策问题、医学伦理学和法律、社会资源和规划、对老年人的态度、生物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③老年病及老年相关临床问题:衰老过程中的器官组织解剖和生理学、疾病和衰老相关障碍的病理及病理生理学、疾病和衰老相关障碍的流行病学和自然转归、评估和管理。常见问题有外科手术的评估、麻醉的选择、事故和跌倒、住院相关损害、医源性问题、营养问题、行为问题、社会问题。④老年人的评估和管理:面谈和功能记录、交流和相处技能、老年人体格检查、特殊临床试验、临床诊治的做出、病历的保存、预防医学、循证医学、临床药理学、康复、医护团队/科间合作、治疗的连续和机构间交接、人道主义关怀。⑤老年病教育、管理和研究:规划的制定和评估、基本原则和教学方法、教学的技能、研究设计和方法、研究技术、文献回顾和解读、规划的管理。

3.2老年医学研究生课程

研究生课程包括6类内容脚。第1类用于达到BHPr要求的老年病初级和高级咨询专业人员的质量准入标准。第2类培养教员,保证老年病服务领域具有合格和优秀的师资。第3类培养研究生成为老年医学教育的领导、骨干及学术专家。第4类培养研究生成为熟练的老年科医师,胜任老年人健康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第5类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包括综述、制定科研计划、科研实践及撰写科研论文等必需技能。第6类培养是为研究生获得成为医学管理者及从事临床计划、目标、评估等方案制定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其课程设置覆盖了老年医学所必需的所有元素。临床训练包括初级医疗、综合老年病评估、院内院外患者的咨询、护理院的医疗、家庭医疗、临终关怀和姑息治疗、康复、衰老的心理精神问题、医学伦理、住院患者的救治、老年病的私人门诊以及牙科和精神病治疗。科研训练包括理论课程和实验室的实验、与导师和实验室成员讨论预实验问题、复习文献、确定实验内容、完成实验内容、撰写论文。管理训练包括健康管理和美国医学管理者协会课程、一些高级导师课程。

3.3老年病医师资质证明

老年医学是美国医学专业委员会(AmericanBo.ardofMedicalSpecialties,ABMS)认证的2级专业组织。ABMS是美国医师资格监督的初级实体。主修ABMS认证的老年病训练课程的研究生必须完成内科学、家庭医学、或心理/神经病学住院医师的课程。经过1—2年的课程后,通过参加美国内科学和家庭医学或心理学和神经病学委员会组织的考试,可以获得老年医学资质证书。

4对我国老年医学医疗和教育的启示

4.1发挥现代老年医学的特点与作用

当今临床医学过度的专业化,不利于身患多系统疾病的老年人,导致他们辗转于各个专科,得不到及时、正确、有效的治疗,增加了患者、家属和社会的负担。因此,老年科医生首先在掌握全科知识基础上应有侧重的发展技术专长。教师在教育学生时,以老年患者整体健康需要为中心,综合考虑患者生理功能和多种急、慢性病的相互影响,权衡各种诊疗措施的预期效果和不良反应,协调各专科的会诊意见,多学科协作。还要系统考虑患者心理、精神和行为等方面的病症,以及社会和家庭环境因素对患者健康和功能状态的影响。

4.2骑立连续性健康保障服务的理念

老年医学在教学中应将医学实践从疾病治疗延冲割健康管理,使学生深刻理解健康管理的重要性。时,注重传授健康管理知识、加强学生健康管理技能的训练。另外,在健康管理中提供连续性的健康保障服务至关重要。老年人常患有多种不可治愈的慢性病,对其医疗服务需要一个连续的过程,即老年人在疾病慢性期、康复期可以在社区或家中接受继续治疗或功能康复训练,如病情反复再回到医院就诊。美国的PACE项目即是一个比较成功的范例,值得我们参考和学习。我国应注重老年人养老保健工作,也需要大力发展以社区为基础的老年健康管理及健康保障体制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鼓励学生积极投身基层健康促进事业。

4.3制定合理的老年医学教育计划

老年医学作为独立的学科,在我国还没有得到充分认可嘲。虽然,老年医学已纳入医学生的学习课程,但教育资源明显不足,没有系统完整的教学组织,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南不够完善。因此,高等医学院校必须在政府的支持下,联合多方面力量,制定出一套可行、有效的培养老年医学人才的教育计划并大力实施。如在医学院校本科设置老年医学必修课程,老年医学研究要重点突出老年医学整体特色,在医学生每年度新生招录时设置针对社区老年医疗保健服务的定向生;在青年医生中开展老年医学继续教育工作,建立完善的住院医师培训制度“”,加强系统规范的专科训练,完善老年医学资质认证制度等。另外,医学院校还应重视老年医学课程的设置,其课程的设置要符合老年医学发展的需要,开发具有特色的课程,如借鉴美国的老年医学课程相关内容。

篇3

关键词:现代医学模式 卫生事业管理 策略

一、我国卫生事业管理的现状分析

长久以来,传统的医学模式下的卫生事业管理往往是基于生物观的视角,单一运用治疗手段,单纯将患者治愈作为卫生事业管理的终极目的,这种传统卫生事业管理方式过于看重医疗器械和医疗技术进步,从而使卫生事业管理工作与可持续发展渐渐背道而驰。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没有建立系统的卫生事业管理体系

卫生管理部门中,医疗、计生、经管及环保各个系统没有建立一套协同合作的管理体制机制。各个部门往往只看重部门利益,忽视对病患的责任义务,是的我国卫生事业的公平性大打则扣,人民群众的健康无法得到切实的保障。

2.医疗专业设置滞后于疾病谱的变化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致病因素的变化导致了疾病谱出现演变,现今许多疾病不再是生物传染因素引起,而是来源于负面的心理、社会因素,因此面对现代医学模式下的卫生事业管理要求医疗专业临床实践要适应新的疾病谱。然而我国医疗卫生服务方式,医疗卫生事业的管理方式没能迅速适应新的发展形势,使得当前我国大部分医院的经营管理和专科设置乃至整个卫生事业的发展无法适应现代医学发展,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

3.发展的不完善导致临床治疗出现混乱

医院要向人民群众提供全面、连续、有效的医疗、保健、预防、康复和健康咨询等服务,也就是要不断深化医院服务的内涵,医院服务群体不再局限于到医院就医的少数病人,而是着眼于长期目标,考虑到国民的大多数,预防为主,防患未然。当前我国卫生事业部门对于疾病的治疗出现局限性,这样使得医疗服务的范围变得狭隘,不利于卫生事业的发展。

二、现代医学模式下卫生事业管理策略分析

随着现代医学基本理论的变化,人们的健康预防观念和疾病诊疗观念都会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医院要及时对工作重心进行调整,合理转变医疗专业结构重心,将人的健康问题放置于社会系统中去理解,这拓宽了卫生事业管理的视野。

1.转变医疗专业的结构重心

现代医学模式下卫生事业管理要以市场为导向,科室设置要紧贴当前疾病谱的发展,如果疾病谱变化需求量大的,则要增扩床位数量,增设相关科室,相反,疾病谱变化需求量小的则缩小,甚至渐渐撤消入不敷出的专科门诊。因此现代医学模式下的卫生事业管理要将疾病与健康的研究以实体为中心转向系统为中心,将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一方面是随着抗生素的应用,患感染病的病人收治率出现下降趋势;另一方面当今社会竞争意识强,各类人员工作负担重,心理负荷也增加,一些人由于适应不了变化了的社会环境,而出现心身性疾病等正在冲击着社会,威胁人类健康。医院适应新的形势,增设新的专科势在必行。医院要适应时展要求,增设心理治疗专科使这些病人得到心理的调节和放松,同时适当的取消部分感染专科的床位。

2.建立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在生物医学模式时期,医生的目光局限于患者的身体和疾病,而忽视了病患同时还是一个具有心理活动的人,生物医学模式时期医生的思维拘泥与“治病不治人”的阶段,靠的知识药物或手术的运用来消除疾病,并没有认识到特定的环境、社会关系、心理状态的变化也会影响病人的生理功能,从而结合生物―心理―社会的现代医学模式,就充分地将人体与环境、社会以及心理等因素三者之间的相互关联与相互影响考虑在内,使人们更加全面的了解到疾病与健康间的关系。以高血压病人的治疗为例,高血压患者患病的根源不仅在于身体因素,某种程度上是性格特点、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习惯及社会人际关系等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单纯药物治疗高血压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的情况下,为了有效治疗疾病缓解病患痛苦,应该引导患者除去社会、心理等因素的困扰,从而难免疾病复发。

3.以预防为主,防患未然

医院的社会功能要紧贴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疾病谱的变化。现代医学模式下的现代医院已不再单纯的负责人类生活的健康医疗,还要肩负起全面指导监督人类生活的历史重任。医院要向人民群众提供全面、连续、有效的医疗、保健、预防、康复和健康咨询等服务,也就是要不断深化医院服务的内涵,医院服务群体不再局限于到医院就医的少数病人,而是着眼于长期目标,考虑到国民的大多数,考虑到全面健康的历史认知。现代医学模式下卫生事业管理要求医院在服务内容上,不仅要向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易懂、普及的医疗服务,还要不断加强监测、预防、疾控,同时积极开展社区服务工作,加强对大众的健康教育,提高人民的自我保健意识。

基金项目:2010年度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课题“新形势下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任晓波、郭强.医学模式转变对医院管理的影响.医院管理杂志[J].2000(7):228-229

[2]俞岚、李经辉.现代医学模式下的医患关系和医院管理.重庆医学[J].2007(1):43-45

作者简介:

篇4

关键词: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计划生育;信息平台;设计

近年来,计算机、网络及信息等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应用于社会各领域,其中在医疗事业中的应用,推动医疗收费、患者管理等工作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各个公共卫生部门基于自身业务需求,均逐步参与到信息系统建设中。但是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区域计生资源分配不合理、机构盲目重建浪费,导致信息孤岛现象普遍存在,不利于我国医疗事业信息化、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对此,本文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基础,设计区域计划生育信息平台,将相关信息有机整合到一起,使得信息能够互联互通,提供信息利用率。

1 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区域计划生育信息平台设计

1.1需求分析 对于信息平台的设计,我们需要充分了解具体需求,以保证平台设计更具针对性和合理性。①功能性需求:该需求主要是针对区域范围内的儿童与妇女特殊群体建立的计划生育档案,对保健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和说明,其中儿童方面主要涉及医学证明管理、死亡登记等[1]。②非功能性需求:该需求主要是为了保障系统平台得以正常运行的需求,包括数据输入、处理等。如从性能角度来看,通过测试,符合系统性能需求才能够投入到实际使用中。从技术层面,通过有效、无效数据执行和核实。

1.2系统总体设计 根据上述需求,本文设计的系统平台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即数据中心、育龄妇女档案及计生业务管理。①针对数据中心来说,主要负责平台数据交换、管理和维护,保障数据能够在平台基础之上进行良好的传输,满足各项工作需求。②育龄妇女档案包括妇女年龄及疾病控制等信息。如疾病控制,根据法定报告的传染病病人基本情况进行管理。③计生业务系统主要负责生育指标、收养子女审批等有关工作[2]。各个系统下面都设置了多个功能模块,系统间既独立存在,又互相影响,能够保障系统处于良好运行状态下。

1.3数据库设计 区域计划生育系统涉及大量数据,主表包括育龄妇女基表、再生育信息等。育龄妇女数据体现了数据之间的联动性,如妇女在三级医院发现怀孕后,需要医院将数据信息及时传输给社区卫生或者保健机构,有该区域服务机构提升提供相关保健服务。计生数据具有较强的实效性,为了保证计生数据安全性,应预防计算机软硬件出现异常故障,同时保证在故障发生时进行备份,保障相关历史数据完整性。故本文在系统设计时,每天零时定时启动,同时定期检查备份文件是否完整,从而保障数据安全性。

1.4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基于计生系统涉及内容多、且复杂,本章将以部分功能为例进行详细的说明。本系统实现架构采用C/S,选择的开发工具、语言分别为PowerBuilder8.0、PowerScript。信息时代背景下,针对信息系统建设可以通过自行开发、合作开发等方式。本文选择的是当地计划生育系统推广软件,在此基础上做出相应的调整。

各个子系统对应的功能有所差别。如针对区域育龄妇女基本信息的维护,要完成对育龄妇女户口信息、身份信息及学历等相关信息的录入和维护。本部分可以采用PowerBuilder的control类、menu类等进行实现[3]。如区域人员调入、调出是计生工作重要内容,为了更好地推动该项工作数据处理自动化,使得数据更加规范、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离化设计,避免信息出现交叉现象。本文选取出生医学证明作为案例。如查询功能,可以根据儿童的姓名、出生证编号等进行组合查询,按照姓名查询时,可以输入中文名字,以此来获得需要了解的信息,见图1。

针对修改功能来看,可以点击列表当中的修改,弹出详细信息进行修改。一般来说,出生医学证明编号不允许修改,需要具备对应权限的管理人员才能够对信息进行调整,以保证信息安全性[4]。

2 系统测试

系统测试是系统设计与实现必不可少的环节,利用测试工具对系统功能与性能进行测试,能够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且能够掌握各种应用的适用性。针对本文系统设计需求来看,在测试中主要对系统进行安全、强度及性能测试即可。详细来说:

针对系统管理测试,主要对系统登录、权限分配等进行测试,测试内容为创建新用户、分配对应的权限,以此来查看是否能够对用户进行管理。针对育龄妇女管理系统的测试,对信息增加、删除及修改,以保证数据具有时效性。性能测试,采用专业测试工具,对系统业务响应时间、数据库访问次数等进行测试,查看测试系统是否能够保持正常、持续运行状态。测试结果如下:系统使用进程60个,分析次数30次/s,没有失败分析,物理内存、CPU使用率分别在10%~50%和8%~25%,系统运行可靠。

针对系统运行情况来看,系统采用PB编程语言进行研制和开发,且在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基础之上,能够充分收集区域育龄妇女等生育、节育等基本信息,并围绕着实`工作能够进行相应的录入和修改,以保证数据实时上传,从而为区域人口管理提供更多支持[5]。此外,计生信息系统统计报表等需要上传到特定服务器,由于系统设计建立在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上,能够免去重新录入数据的麻烦,使得工作更加便利。在整个测试过程中,项目组人员高效及时解决了系统存在的各类缺陷,保障测试结果有效性。在测试中,我们发现系统存在编码格式不统一等现象,经过调整后,系统运行稳定,且符合设计需求,可以投入到实际工作当中,提高区域计划生育管理水平。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针对计生管理平台的设计,我们还要坚持与时俱进原则,积极引进新技术,优化系统性能,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计生工作。

3 讨论

根据上文所述,21世纪,社会各领域进入到信息化、现代化发展趋势当中,在提高管理水平、细化数据分析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计划生育管理作为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工作,与国计民生存在密切联系。传统计生管理工作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信息孤岛、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普遍存在。而以信息、网络等技术为基础的信息系统,能够将各类信息整合到一起,规范计生管理工作。

本文将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作为基础进行区域计划生育平台设计,引入先进软硬件系统,根据平台设计需求,设计了计生管理平台。同时,对该平台安全性、使用性能等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显示符合应用需求,能够为我国计生工作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田蕾.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3):126-128.

[2]仲晓伟,盛志华.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医院实时预约挂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医疗设备,2016(01):99-101.

[3]范炜玮,赵东升,王松俊.基于云计算的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军事医学,2015(04):257-260.

篇5

近日,中医防治慢病新成果专家研讨会在京召开。会上“纹疏经络治疗仪”因其汇聚了国内最新物理学、材料学、生物学、软件学、磁疗学以及中医针灸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而备受瞩目。

纹疏经络治疗仪是根据中医经络学理论和“天人合一”原理,将中医针灸瑰宝“子午流注纳甲法”进行编程并固化成软件,只需核准治疗时的时间及地理位置,仪器就能准确计算出患者的最佳治疗穴位,即开穴,然后运用手柄、足柄治疗头发出的永磁脉冲磁场和锗磁复合能量场,穿透人体40~60公分,就能完全模拟针灸的治病原理。临床证实,纹疏经络治疗仪通过对穴位、经络、病灶以及全身脏腑的综合调理,能迅速疏通经络、促进气血循环、调节脏腑平衡、活化细胞,具有止痛、消炎、祛肿、改善微循环障碍和组织细胞纤维化等功效,对坐骨神经疼、腰肌劳损、颈椎病、膝关节炎、盆腔炎后遗症、乳腺增生等多种慢性疾病有突出的治疗效果。(樊岚岚)

功能医学将得到大力发展

2012年9月23日,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功能医学发展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在京成立。

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理事长白书忠指出,要充分发挥企业及社会团体的资金优势,充分发挥医院和科研机构的人才条件优势,动员社会力量支持和推动功能医学学科的发展和应用,在功能医学专业技术人才、我国功能医学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标准化的发展等方面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把公益事做好、做细、做实,为我国民众的健康作出贡献。

作为致力于功能医学发展的公益性组织,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功能医学发展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对我国功能医学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记者 刘仁佥)

门急诊护士“包干”年内在京试点

今年内,北京市所有三级医院的七成病区将实现优质护理服务全覆盖,同时,将启动在大医院门(急)诊、手术室等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试点工作,护士将打破专业分工,对患者实行“包干责任制”护理。

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雷海潮称,到今年年底,100%的三级医院和区域医疗中心的二级医院优质护理服务要覆盖70%以上的病区,其他二级医院优质护理服务要覆盖50%以上的病区。下一步,病房外的其他医疗区域的护理服务也将向优质标准看齐,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无缝隙的整体护理,提升护理服务质量。雷海潮透露,今年内,在门(急)诊、手术室等部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据北京市卫生局统计,各试点医院护士直接护理患者的工作时数增加了,护理服务到位率明显提高,试点病区陪住率下降了30%到50%,患者自聘护工减少,保障了患者安全,减轻了患者负担,住院患者满意度达96%以上。

为保证切实提高护理质量,北京市卫生局表示,将合理配置护士数量,特别是临床一线护士,到2015年,北京市注册护士总数将达到85万人,3年内再增约1.3万人,使每千人口注册护士达到4人以上。

河南南阳:提高医保待遇

近日,南阳市全面提高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标准。这次医疗保险政策调整范围广、幅度大,惠及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全部人员,切实减轻了参保人员的个人负担,提高了参保人员的医疗待遇水平,使南阳市的医疗保险政策更加惠民、利民。

参保居民在一级、二级、三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报销比例,分别由原来的70%、65%、60%提高到80%、75%、70%。

参保居民按规定转往统筹区外住院医疗费用的报销比例由原来的60%提高到70%;参保居民在二级、三级定点医疗机构普通门诊就诊的报销比例,分别由原来的50%、40%提高为55%、50%。

参保职工年度最高支付限额由原来的25万元提高到30万元。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由5万元提高到6万元,大额补充医疗保险年度支付限额由20万元提高到24万元。

(记者 王伟 特约记者樊新生)

无创产前DNA检测专项基金会成立

近日,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无创产前DNA检测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

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白书忠理事长在讲话中强调,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无创产前DNA检测专项基金正式成立了。他说,我们支持建立无创产前DNA检测专项基金,其目的就是动员社会力量支持和推动无创产前DNA检测技术学术研究与临床应用,支持基因组学向临床转化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为我国无创产前检测产业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标准化发展作出贡献。

他希望专项基金成立后,一是要搞好宣传,积极向社会募集资金,提高专项基金开展社会公益事业的能力;二是搞好资金项目的论证分析,把每一项公益事业做实,做出成效;三是加强资金的管理与监督,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四是推进无创产前DNA检测方面的规模化、标准化临床应用,培养一批具有较高专业技术服务素养的产业人才。

在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理事会领导下,在无创产前DNA检测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必将从源头上减低缺陷儿童出生率,为增强国民身体素质作出贡献。

(记者 刘仁佥)

微生态学专业委员会召开

篇6

[关键词] 疾病管理;髋部骨折;老年;防治;应用

[中图分类号] R6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5(a)-0173-04

The clinical effect of disease management o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hip fracture

YE Xiu-fang YE Xiao-fen LIU Yong-li LI Qiu-ping ZHANG Yan-ping RAO Chun-fang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People′s Hospital of Jiangmen C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Jiangmen 529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disease management o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hip fracture. Methods 48 cases of 65 years old associated with hip fractures patients from October 2013 to October 2014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48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with 24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model,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disease management model.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the mastery of hip fracture prevention knowledg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an before (P

[Key words] Disease management;Hip fracture;elderly;Control;Application

髋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也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和好发疾病。近年来,髋部骨折患者的人数不断增加,且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髋部骨折对老年人的危害性很大,患者的病残率和死亡率较高。发生髋部骨折后的1年内,死于各种并发症者达20%,而存活者中约50%致残,生活不能自理,生活质量明显下降[1-2]。髋部骨折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无疑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疾病管理是健康管理的一种策略和方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广泛应用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管理和控制中[3]。本研究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采用了疾病管理,并在老年性髋部骨折防治中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了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骨科收治的48例符合年龄达65岁以上,诊断为骨质疏松症的同时已经发生髋部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自愿为原则入组。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4例。其中观察组中,男13例,女11例,平均年龄(75.05±7.17)岁;对照组中,男14例,女10例,平均年龄(75.32±8.30)岁。48例髋部骨折患者中股骨颈骨折3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18例。观察组24例患者中,全髋置换4例,半髋置换9例,DHS或DCS内固定术11例;对照组24例患者中,全髋置换5例,半髋置换10例,DHS或DCS内固定术9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无意识障碍及精神系统疾病,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且自愿参加。

1.2 方法

1.2.1干预方法

在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对其进行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DXA)、骨折风险评估(FRAXR)。给予患者常规使用维生素D制剂、钙剂及双膦酸盐治疗。给每名患者发放指导资料一份,并由护理人员负责对其进行健康知识宣教、生活注意事项宣教及康复指导。此外,观察组由疾病管理师介入,行健康评估、个性化方案建立、建立个人疾病健康管理档案。

1.2.1.1 健康评估内容 疾病管理师对患者的一般资料、家庭环境因素、生活习惯因素、疾病因素、药物因素及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等进行调查记录。

1.2.1.2 个性化方案建立 ①饮食管理:疾病管理师给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指导患者多食用含钙的食物,保证蛋白质摄入量,并保持清淡饮食。②运动管理:疾病管理师根据患者的情况为其制定合理运动方案,指导患者每次锻炼半小时,每周锻炼3~5 d,指导患者保证合理的日晒时间,进行适量的户外锻炼,促进骨健康,达到康复治疗效果。③不良习惯纠正管理:疾病管理师嘱咐患者治疗期间禁忌烟酒,避免食用影响骨代谢的食物及药物。④防跌倒管理:采取防止跌倒的各种措施,如将患者的活动区域收拾整洁干净,及时清除地板上的水渍,在患者活动时加强人员陪同等。⑤疾病管理师指导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功能锻炼。⑥开展专题讲座:组织患者参加专题讲座,资深专家告知患者老年髋部骨折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和护理,使患者对相关知识有所了解,以提高其疾病防治知识水平。

1.2.1.3 心理健康管理 医护人员在患者治疗期间定期对患者进行访视,了解患者的治疗及康复状况,与患者进行亲切交流,告知患者其治疗及康复情况,并详细耐心地解答患者提出的相关疑问,对有心理问题的患者进行耐心疏导,促进患者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

1.2.1.4 建立个人健康管理档案 将患者个人信息、健康评估情况及治疗方案由疾病管理师建立档案,定期随访。

1.2.2 随访方法

对照组只按医院常规要求,仅仅于6个月及12个月时间随访1 次,记录患者的情况。观察组由疾病管理师长期跟踪,定期随访,了解患者遵医行为、饮食情况,督促、指导用药,指导康复功能锻炼及指导家具防跌措施的落实等。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在管理前后对防治髋部骨折知识的掌握程度,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两组髋部骨折术后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评分情况;采用焦虑及抑郁评分量表在管理前后对患者进行评分,观察两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情况。参照董列军等[4]研究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管理前后的心理状况进行评分。SDS评分: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2分为重度抑郁。SAS评分70分者为重度焦虑。

1.4 判定标准

患者对防治髋部骨折知识的掌握程度判定如下[5]:对患者行《髋部骨折防治知识测试》,总分为26分,专业人员统计患者的得分,掌握程度分为下列四个等级,优:20~26 分;良:15~20 分;一般:10~15分;差≤10分。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评分参照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进行。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用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对髋部骨折防治知识掌握程度的比较

在管理后,对照组管理前后的对髋部骨折防治知识的掌握程度均无明显变化(P>0.05);而观察组管理后对髋部骨折防治知识的掌握程度较管理前显著提高(P

表1 两组患者对髋部骨折防治知识掌握程度的比较[n(%)]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2%,较对照组的25.0%显著降低(P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n(%)]

2.3 两组髋部骨折术后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评分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在出院后6个月及出院后12个月的髋关节功能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

表3 两组髋部骨折术后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评分情况比较(分,x±s)

2.4 两组焦虑、抑郁评分情况的比较

对照组在管理后的SAS评分及SDS评分较管理前无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管理后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较管理前明显降低(P

表4 两组焦虑、抑郁评分情况的比较(分,x±s)

与同一组管理前比较,*P

3 讨论

髋部骨折通常指股骨颈及股骨转子间骨折,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也是导致老年人活动障碍的主要因素。近年来,我国正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导致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各大医院每年都会收治许多老年髋部骨折患者[6-8]。随着年龄的增大,人的生理功能逐渐减退,骨密度因此出现下降趋势,导致骨质出现疏松,当老年人受到外界作用力或自己跌倒摔伤后常会导致骨折发生,调查统计表明髋部骨折的发生率最高,约占37%[9-10]。

髋部骨折对于患者具有极大危害,患者骨折后不能进行正常生活及工作,骨折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1-12];此外,髋部骨折也对老年人的生命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由髋部骨折所导致的老年人残疾率及死亡率较高,老年人髋部骨折一般1年内的死亡率在20%左右,致残率约为50%[13-15]。从上述数据可见,髋部骨折对老年患者的危害之大。

探讨老年髋部骨折防治的研究尤为重要,不仅对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提高该病的临床防治水平具有重要价值。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观念的更新,我国护理工作已逐步由单一的疾病护理转变为集治疗、预防、康复和促进健康为一体的多元化护理模式,健康教育已成为系统化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一些社区通过定期健康教育讲座及一些医院的护理人员通过健康宣教等手段对于髋部骨折防治也获得一些较好效果,但是这种方式仍较为分散,缺乏系统性及连续性,而疾病管理正是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疾病管理是针对疾病而采取特定管理措施的系统,疾病管理对患者自我保健、自我护理较为重视。疾病管理注重使用循证医学理念及加强患者个人保健能力以达到防治疾病的效果,其以持续地改善患者的健康为基准来评估临床、人文和经济方面的效果。因此,疾病管理比起传统患者对医院单一的治疗模式,更能调动社会、家庭、患者的积极性,疾病管理的应用是变被动的疾病治疗为主动的健康管理,可达到节约医疗费用支出,维护健康的目的。可见,疾病管理对提高髋部骨折防治水平具有促进作用。

为探讨疾病管理在老年髋部骨折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以发生髋部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显示,疾病管理模式处理的观察组管理后对髋部骨折防治知识的掌握程度较管理前显著提高,并发症发生率为4.2%,较传统模式处理的对照组的25.0%显著降低;在患者出院后6个月及12个月,观察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观察组管理后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较管理前明显降低。通过上述数据,本研究说明疾病管理可显著提高老年患者的髋部骨折防治知识水平,改善患者术后的髋关节功能,并能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2011年)[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1,4(1):2-17.

[2] 吴云峰,孙志颖,李锋.老年髋部骨折191例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25):3163-3164.

[3] 周芬,孙玉梅.健康管理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全科医学,2009,11(1):42-44.

[4] 董列军,黄红芳.症状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在创伤性骨折心理护理中的应用[J].中医正骨,2012,24(6):76-77.

[5] 孙家元,张英泽.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处理[J].国际骨科学杂志,2013,34(1):11-15.

[6] 赵慧玲,唐海萍.持续质量改进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疼痛及负性情绪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实用医学,2015,27(8):1110-1111.

[7] 余江,蒋科,吴思宇.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并发症危险因素评估[J].创伤外科杂志,2013,15(5):404-407.

[8] 张丽,李文源.骨质疏松症患者健康管理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10,17(9):17-20.

[9] 李贞.老年痴呆病人髋部骨折的预防与管理[J].中医临床研究,2015,7(30):119-120.

[10] 柳俊杰,刘长美,朱立倩.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健康教育流程的设计与管理[J].全科护理,2012,10(11):2967-2968.

[11] 席文,宋娟.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7):1294-1296.

[12] 蒋俊威,刘凯,王红川,等.老年髋部骨折治疗的临床流程效果分析[J].华西医学,2014, 29(6):1056-1059.

[13] 吴云峰,孙志颖,李锋.老年髋部骨折191例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25):3163-3164.

[14] 王璞琳,郭锦丽,白帆.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进展[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3):137-139.

篇7

1 全科医学与临床医学的范畴各异

1.1 全科医学研究范畴 全科医学是以健康为中心。以所有社区居民为对象,以家庭为单位。以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为导向,强调提供综合卫生服务为特点的一门临床二级学科,以解决社区居民主要健康问题,满足基本卫生需求为目的,融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基本医疗为一体的有效、经济、安全、方便、综合、连续性的基本卫生服务。

1.2 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医学研究范畴 把人的机体分解为各个区块和若干个组织器官,用局部的、个体的、细胞的、分子的方法、观点来观察疾病,以疾病为主要研究领域,关注的是已病的个体如何恢复健康,更关心患者身上的病而不是一个社会人,对已发生了疾病的患者身上的病加以施治。以恢复某个组织器官的功能为己任,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如何防控往往显得被动无力。

2 全科医生与专科医生的区别

2.1 全科医生的工作范围 服务人口较少而稳定,为居民解决社区主要常见健康问题,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经济、有效、连续、综合、适宜技术的卫生服务,注重于人、伦理生命的质量和患者的需求,为社区所有居民服务,以满足患者基本卫生需求为目标。以维护患者的最佳利益为准则。

2.2 专科医生的工作范围 服务人口多而流动性强,处理疑难重症,应用高新技术,价格昂贵,只为就诊的患者服务,注重于疾病的病理诊断和治疗,提供片断的专科服务。根据全科医生与专科医生的异同,全科医生应发挥桥梁作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或全科医生应主动与专科医生联系,利用双向转诊与专科医生互动,全科医生应亲自介绍患者到指定专科医生处应诊,利用义诊机会请专科医生参加。扩大专科医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利用健康教育的契机请专科医生授课,专科医生直接零距离与患者互动。实行开放式问诊,收到很好的效果。使上级医院的专科医生为患者服务的连续性得以延续,全科医生应在居民中间经常宣传上级综合医院诊疗范围和特色医疗,供患者自由选择。

3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全科医生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的协调作用

医学的最大目的应是如何保持健康,而不是单纯治病,医学必须从单纯研究疾病转到也研究健康上来。发展全科医学和社区卫生服务是弥补多年来疾病治疗(临床医学)、疾病预防(公共卫生)之间脱节的最佳选择和最好办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全科医生应广泛与社区居民、患者、社区行政管理干部、上级综合医院的专科医师进行联系,保持医疗信息互通,医疗资源共享,把上级综合医院的医疗特色介绍给社区居民和患者,使他们不盲就医,综合医院把适合自己特色的患者收上来,以人为本,人性化服务,在社区卫生服务和从事全科医学的全科医生将是弥补临床医学与公共卫生之间的裂痕使者,使其协调发展。

4 全科医生与专科医生的互动作用

篇8

1.1坚实的学术和社会资源优势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是一所以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眼病的三级专科医院,并于2008年初和2008年下半年先后被批准为北京市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试点单位,为北京市青少年防近信息服务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保障。青少年近视为“治未病”工作的重要切入点,主要开展青少年近视的防治,各项青少年近视的课题研究为网络平台的建立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学术经验。本平台是由北京市中医局、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和北京科技大学联合主办的项目,属政府公益行为,不增加学校、学生和家长的负担,同时视力健康关系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每一个家庭对此都十分重视,愿意积极参与。

1.2人员配备专业性强在近视监测方面,医院内部建立了青少年近视的三级监测网络,第一级为监测管理小组,下设监测管理办公室;第二级由视光中心主任和眼科各部门负责人组成;第三级由眼科各科室护士长、住院总医师组成。同时,设立防近专家委员会,下设于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之下,由分管院长和眼科专家等组成,负责青少年近视技术和监测的相关事宜。在近视防治方面,配备了由眼科专家、针灸专家、统计学专家等组成的专家团指导研究的有序实施。

1.3先进的信息技术与设备与北京科技大学合作,采用SOA、Ajax、Java、XML、Web3.0、SaaS等先进的软件开发技术、可视化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以保证系统的功能实现与性能的稳定可靠,全面实现了计算机系统管理和办公自动化,为各级部门利用平台电子资源提供了不受时空限制的有利条件;另一方面,随着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网络已无处不在,为学校、学生和家长查询、使用相关医学信息提供了便利。

2网络平台在青少年防近健康信息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健康信息管理的任务是处理卫生保健机构的信息需求,具体包括卫生保健领域健康信息系统的开发、整合、评估和质量保障[7]。而一个好的健康信息平台标准为能够有效缓解社会健康信息供求失衡、能够整合医疗信息资源、能够严把健康信息质量关,引导人们树立正确健康观、能够通过信息获得减轻患者医疗负担、能够普及健康知识,利于医患沟通和能够发现和挖掘有用信息[8]。本网络平台通过构建健康管理、系统管理和宣传平台,较好的完成和实现了健康信息管理的要求。

2.1构建健康管理平台平台为中小学生和家长提供近视健康管理服务。以信息采集、个体化评估指导、系统干预,包括多套干预措施,尤其是中医特色的经络按摩、梅花针等干预措施,学生可通过回答问题,实时了解自己的眼部症状表现和用眼习惯,并根据给出的保健预防措施及时调整不良习惯、按照规范进行眼保健操、体育活动、功能训练等健眼措施,指导学生和家长掌握护眼爱眼知识,养成健眼防近好习惯。数据库保存学生历年眼科检查档案和学生和家长定期填写的护眼日志,通过后台数据分析和挖掘,观察学生个体化视力变化,评价诊疗方案。同时,对北京市青少年近视的发病率,年龄、性别等情况进行分析,全面掌握青少年近视的综合信息,实现总体评估、状态评价、预警。各级领导可以通过统计分析的数据、报表了解各自管辖范围内的青少年近视情况。同时可以了解到政府指令在各级单位执行的情况,便于逐级监管。

2.2构建系统管理平台该平台是一个面向全北京200多万青少年的大型健康管理系统。系统管理功能齐全,通过角色、权限、功能,系统配置、资源的绑定实现系统的可订制化。主要包括:数据维护备份功能;多种主题的统计报表与图形化分析;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展示区县近视分类、分层汇总信息;利用知识库,实现知识编辑、,导航、搜索;利用智能问答技术,实现常见问题自动回答;利用人工智能专家系统,实现每个学生健康评价、预警、建议,提供个性化近视预防服务。

2.3构建宣传平台平台利用网站不同栏目和多层次网页,进行近视防治知识的宣传。主要包括:1)北京市各级政府关于近视防治的政策法规;2)医学知识,主要有眼科知识、近视防护、近视防治操作技术规范;3)互动交流;4)通过专家问答的形式提供近视防治指导;5)宣传政府推动眼睛健康活动;6)就医指南,提供干预建议、设备推荐、医院推荐等;7)提供分析数据,动态展示北京青少年近视发病和防止情况。在健康领域,可将健康信息归于三类,一类是与学生的健康相关的信息,也是健康信息中最核心的一部分;一类是指能够被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利用的信息,这些信息不会具体到某个人,相对而言是一个群体的健康信息,卫生管理部门根据这些信息做出相应的行政决策;第三类是与每一次的健康信息都相关的财务信息[9]。本网络平台的构建整合了前两类类信息,实现了北京市青少年近视的实时监控和长效管理。

3构建青少年防近健康管理网络平台的社会效益

3.1整合资源,节约成本对于学生和家长而言,通过网络平台的手段能够实现个人近视健康信息在线查阅、在线防近教育和近视相关信息的推送服务,促使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达到主动、自我近视健康管理的目标。此外,通过提供准确、全面的个人近视健康信息,就诊建议和就诊记录,有助于视光医生了解学生近视防控和发展信息,为临床诊治提供有力支持。如此则有效地整合了卫生信息资源,减少资源浪费,降低了医疗成本。对于政府和医院来说,通过有效的管理近视健康信息,能够追踪学生的视力变化、防近措施的实施和生活习惯的改变,获取更全面、更深层次的信息,不仅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和防治手段提供强有力的依据,同时也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资源。

3.2转变医疗模式,促进健康管理在疾病的防治中,中医强调“治未病”,而现代医学也从传统以疾病为中心的医疗模式转变为以健康为中心、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管理模式。如此,“治未病”思想与健康管理就有了异曲同工之妙,二者均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均以预防为原则。通过数字化健康管理,不仅为个体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从被动的求医问药,到主动的预防保健,实现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全方位健康管理服务,也为中西医结合提供了新思路。

篇9

【关键词】 社区发展 制约因素 应对措施

1 制约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因素

1.1 重视不足。各级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存在着对社区卫生重视认识的不足。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大医院的积极扩张上面,是社区卫生资源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明显的配置不合理。严重制约了社区卫生事业的发展。

1.2 资金缺乏。社区医院的设备和就诊环境相对较差,直接制约了社区居民的就诊意愿,很难发展成为长期稳定的金牌客户。由于社区医院上级财政拨款有限,自筹资金的能力较弱,资金短缺现象非常普遍。

1.3 人才的缺乏。社区医院人员待遇相对较差,导致各级人才缺乏,大医院协办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又实行轮转式服务,是社区医院的人才队伍不能相对的稳定和固定。卫生部规定:全科医师培训全脱产需要四年时间,而转型医生半脱产需两年,一方面人才紧缺,一方面有需要培训,运转起来很是困难。

1.4 双向转诊落实不到位。许多城市确立了双向转诊制度,但实际运行效果不佳,存在着上转容易下转难的问题。双向转诊实际上处于很尴尬的境地。

1.6 健康档案建档率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了片医负责制。片医入户进行普查,为社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但入住率低的社区建档率相对较低,原因是社区物业现阶段还不能提供详细的居民信息。所以这一块的工作很被动,运作起来很困难。

1.7 社区的各项功能有待充分发挥,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3]。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的功能已经明确,但从功能的实现上看,还没被充分发辉,工作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2 应对措施

2.1 发挥政府重要职能。社区卫生服务的良好运行,作为主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政府必须承担重要职责。

2.2 加大财政补贴和支持力度。政府加大社区卫生服务的支持力度和财政补贴,改善社区医疗条件,同时社区医院也要加大宣传力度,争取社会资金的支持,拓宽资金来源。

2.3 培养合格的全科医生和社区护士:加强社区卫生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优秀的人才是保证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的关键。加快建立以全科医生为骨干的高素质社区卫生服务队伍,不断推进卫生人员岗前培训,加快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

2.4 完善双向转诊制度:政府要采取得力措施,转诊的社区医院与上级医院双方必须要明确规定转诊的病种范围、适应症、转诊程序和技术保障措施,签订双向转诊协议。

2.5 加大片医管理力度,早日实现片医负责制全覆盖。提供主动式全程保健服务,给社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贴心的服务。

2.6 力争居民建档率达标。通过沟通协调,跟社区物业管理、房屋销售部门达成意见统一,提高社区居民的建档率。并以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建立全行业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全市资源共享[3]。促使社区卫生机构实现功能转换,使健康教育、疾病预防、计划生育、妇幼保健、康复医疗等内容真正进入社区。提高全民素养,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与发展。

2.7 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制定合理有效的工作细则,从点到面,把工作做实做细。实行奖惩分明,定编定岗,合理分配制度,充分发挥工作人员积极性。

参 考 文 献

[1]初级卫生保健规划目标.公共医学.预防医学,2005,8.5.

篇10

康复护理首先要完成与一般护理相同的目的,即使患者减轻病痛和促进健康。此外还要预防残疾,减轻残疾程度,最大限度地恢复其生活和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回归社会。康复护理除一般护理内容以外还有:

1.1综合性的康复治疗观察患者的残疾情况以及康复训练过程中残疾程度的变化,并认真做好记录,向相关人员报告。康复治疗是综合性的,如药物、物理治疗、针灸、运动疗法、作业治疗、按摩推拿等。护士要与各有关人员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洞察和了解情况,提供信息,在综合治疗过程中起到协调作用,以便使整个康复过程得到统一。

1.2预防继发性残疾和并发症如偏瘫患者应预防挛缩畸形的发生,因为挛缩可阻碍康复计划的进展。所以在护理时,要矫正患者姿势,也可指导利用器械辅助矫正等。

1.3学习和掌握各有关功能康复治疗、训练技术配合康复医师及治疗师对残疾者进行功能评价和功能训练,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和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例如偏瘫、言语障碍者,除言语治疗师集中训练外,护理人员应该利用每一个机会与患者交谈,使言语训练能随时随地的进行,使患者的功能更快得到改善。

1.4训练、指导患者进行“自我护理”康复护理的原则是在病情允许条件下,训练患者进行自理,即“自我护理”。对残疾者及其家属要进行必要的康复知识的宣传,通过耐心地引导,鼓励和帮助,使他们掌握“自我护理”的技巧,从而部分地或全部地做到生活自理,以便适应新的生活,重返社会。

1.5心理护理残疾人和慢性病患者有其特殊的、复杂的心理活动,甚至精神、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康复医护人员应理解患者、同情患者,时刻掌握康复对象的心理动态,及时地、耐心地、做好心理护理工作。

1.6病房管理康复病房不但是治疗疾病的场所,也是进行某些功能训练的地方。对设施和环境的要求与一般病房要有所区别,以便康复患者能在这个环境里使其功能得到尽快的恢复。

2规范护理管理体系

2.1管理体系及康复指导康复医学科的护理管理是在护理部的领导下、在科主任的业务指导下开展工作。科室设医生组、治疗组、护理组,各组设有负责人,护理组负责人直接对护士长负责。并成立病房康复医疗护理小组,对住院患者实施整体康复治疗与护理。康复医疗护理小组由医生、护士和治疗师组成。主治医生或总住院医师担任组长。对新入院患者,主管医生全面体检,进行功能评定和临床处理。治疗师协助主管医生进行功能评定和具体的康复治疗。护士除进行常规入院处置与常规护理外,也应该掌握患者的功能情况,了解康复治疗过程、方法,并负责患者简单的康复治疗、训练指导,以及实施患者的入院及出院等。

2.2学习与评定科室每周四下午组织召开功能评定会议,由主管医生报告病历,介绍病情及目前功能情况,训练目标及措施。每个患者人院后至少有康复治疗前、治疗中期、治疗后三次功能评定。护士汇报护理评价、护理计划及健康宣教内容,大家进行补充讨论,以完善康复治疗护理方案。

3完善各项护理工作制度

3.1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根据住院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康复医学科医护人员紧张的现状,我们制定出合理细致的护理工作周、日程,对每项常规工作都规定了相应的时间,以便使护理工作既不与医疗工作相碰撞,又能按时完成全天的工作,这样既节省了人员配备,又提高了护士的工作能力。

3.2为患者创造良好的治疗、训练和休养环境康复医学科病区,病房的建筑设施,已具备相当优越的环境条件,有中央空调,室温基本保持恒定,病房宽敞明亮,室内的通风、采光都能够达到患者满意的要求。环境只是一个基本条件,服务质量更重要,首先要求保洁员、护理员随时保持病房的整齐、清洁,送餐到床头,开水在室内随时可取。每周全病房更换床单并进行空气消毒l次,平时床单随脏随换。要求每日护士、护理员打开所有的窗户通风,并逐个整理床单位。安静整齐的病房环境也给患者带来了良好的治疗心情。

3.3强调以人为本的优质服务要求护士礼貌服务,有问必答,只要患者有疑问,就要回答,直到患者满意为止。有一些解释不清的问题,及时请教上级护士或医生。使用文明用语,即使患者或家属有不对之处,也应耐心解释,直至满意为止,绝不允许与患者发生争吵。根据日间病房特点,日间患者基本上是在做物理治疗,病房内基本无人,为避免患者物品丢失,要求病房内无人时将门锁上,护士随进随开。

3.4护士素质与业务能力的培养

3.4.1护士素质的培养培养护士良好的职业道德及表达、沟通能力,有意让护士主持工休会、护理查房、讲课等。引导护士的语言技巧,护士长、上级护士示范讲解、指导帮助。培养护士具有细心的观察能力和科学的思维能力。

3.4.2业务能力的培养以不同形式开展业务学习,并使其制度化。业务学习是提高护理人员专科业务水平的有效方法。①科室每周定期织织业务学习,要求全体医护人员参加,开始中职以上人员授课,以后逐渐扩大到全科所有人员都准备材料,参加讲座,其内容从康复医学的基本知识、康复评估方法、康复治疗方法、康复护理方法和康复医学科常见病的诊断与康复治疗、护理到有关康复医学及相关学科、边缘学科的新知识、新技术,从广度和基本的内容不断向深度发展,一人总结材料全科人受益。②要求护理组长参加科主任查房参加科主任每周一、三、五3次大查房。听取对新住院患者和疑难病例讲述其临床表现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康复治疗方法的选择及如何针对不同个体区别对待等。对新病种纵向讲述其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康复功能评估方法、康复治疗方法的选择及预防措施等。及时总结每次查房的内容,并作好记录。坚持不懈地参加查房制度,可以提高专科业务水平,同时也能及时发现护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作出修正和处理、从而提高护理水平,杜绝差错和事故的发生。③每月定期组织全科护理组业务学习,内容、形式不定,同时培养护士自学习惯,护士长、上级护士在每次学习后布置思考题,作为下次提问内容。为使护士能及时准确的评价患者的功能情况,要求护士掌握常用的康复评定方法,如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肌力评定、肌张力评定、关节活动度评定等,护士长经常提问或作为季度理论考试内容。

3.5患者的管理与健康宣教

3.5.1患者的管理要求患者在治疗期间严格遵守病房的规定,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每个患者的治疗时间都提前安排好,使治疗得以顺利、有序高效地进行。由护士长组织召开每月1次的病休座谈会,内容主要是强调和讲解各种规定和注意事项,同时征求患者对护理工作中的意见和建议,并予以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和要求予以及时解决和处理。

3.5.2健康宣教健康教育的内容符合康复特点,要求护士一对一进行宣教,入院和出院前各宣教1次,住院期间每周宣教l次,由责任护士来完成,方法是根据不同的病种及心理特征,进行口头、文字、图片等方式进行宣教,使患者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治疗方法和转归。宣教内容包括环境、治疗程序及病区特点等,对不同年龄、不同民族、不同家庭背景的患者有针对性给予讲解,力求达到人人都能“三明白”,即明白自己的医疗费用、明白自己的病情和功能情况、明白自己做过什么检查及目的。

3.6严格的护理考核机制在完善了工作程序和各项制度后,由护士长和负责人全面检查督促指导。遵照医院护理工作质量控制标准,每周定期对病房护理工作质量、保洁员的工作均进行严格的检查考核,利用周会反馈检查情况,并提出进一步整改措施。

4康复护理管理的效果

康复医学科经过逐步完善和强化护理管理、改进工作方法,使护理工作走向人性化、程序化的运行轨道,工作也变得有条有序,处处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现代医学管理模式。科室在加强医疗护理管理的前提下,医疗护理质量也大幅度提高,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护理质量是衡量医院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到康复医学科来住院治疗的患者越来越多,床位使用率一直居高不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规范化的护理管理,各种完善的制度与考核机制,可提高护理管理水平,促进学科的发展。各级护理人员只要按制度、按规程工作,就能使工作有序有效地进行。同时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也得到了提高,工作效率与护理质量明显改善。护理人员的行为举止与护理操作,直接影响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医疗、护理质量是决定治疗效果的前提,加强护理管理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基础。

要给患者做健康宣教,护士必须自己要掌握大量的专科知识。因此,提高护士的康复护理技术水平及基础理论水平是极其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