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大纲范文
时间:2023-03-19 07:16: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学大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执笔人:谢文和审核人:韩满林修订日期:20__.9.5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为smt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是专业理论课程学习结束后走向社会前的
一次十分重要的实践性专业学习和专业水平考核。其任务是:
(1)综合学习和掌握smt技术及其应用知识
(2)认真参加毕业设计课题研究和设计,考核合格。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
根据三年制高等职业教育smt专业的培养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
(1)真正掌握smt技术及其应用知识
(2)完成毕业设计课题的加工工艺编制和软件编程,并上机运行考核
(3)按时完成毕业设计课题的论证、设计任务。
三、课题和课时分配表
序号
内容
总时数
讲课时数
实践时数
1
毕业设计目的、安排及要求
6
6
2
毕业设计课题选择与讲解
12
12
3
毕业设计课题社会调查及资料收集
24
24
4
毕业设计课题方案论证
78
12
66
5
毕业设计课题方案上机运行、考核及修改
120
24
96
6
毕业设计课题论文书写与整理
30
4
26
7
毕业设计答辨
30
4
26
合计
300
62
238
四、课程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一)理论教学内容
1.毕业设计有关事项
内容
毕业设计目的、安排及要求介绍
基本要求:
认真了解毕业设计的目的、安排及要求,积极参加毕业设计
2.毕业设计课题选择
内容
毕业设计课题选择与讲解
基本要求
认真学习,真正了解课题的要求
3.方案论证
内容
毕业设计课题方案论证的基本原则、方法和要求
基本要求
认真学习,真正掌握方案论证的基本原则、方法和要求
4.方案上机运行、考核及修改
内容
毕业设计课题方案方案上机运行、考核、修改的方法及要求
基本要求
确实掌握上机运行、考核、修改的方法
5.毕业设计论文
内容
毕业设计课题论文整理与书写的基本格式和要求
基本要求
确实掌握、认真完成
6.毕业设计答辨
内容
毕业设计答辨的要求及安排
基本要求
了解毕业设计答辨的要求及安排,认真做好准备
二)实践教学内容
1.课题调查及资料收集
内容
毕业设计课题社会调查及资料收集
基本要求
认真完成
2.课题方案论证
内容
毕业设计课题方案论证
基本要求
认真学习、研究、探讨,按时完成
3.课题方案上机运行、考核及修改
内容
毕业设计课题方案上机运行、考核及修改
基本要求
真正掌握上机运行、考核及修改方法,力求精益求精
4.论文书写与整理
内容
毕业设计课题论文书写与整理
基本要求
按时按要求完成
5.答辨
内容
毕业设计课题答辨
基本要求
认真参加毕业设计课题答辨
五、大纲说明
1、教学对象:
本大纲适用于高中毕业后入学并接受了三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工科类smt专业的学生。
2、教学原则
(1)结合实际,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2)坚持把能力训练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
(3)面向学生,贯彻因材施教;
(4)坚持理论教学、现场教学与实践教学三位一体的教学思路。
3、教学建议
对安排在校外进行毕业设计的学生应有明确的要求和考核办法
六、推荐教材
名称:《smt专业毕业设计指导》
编者:____*
篇2
关键词:气动技术 教学大纲 探索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技能教育也在发生着变化,已经由知识型向技能型转化,就必然要对现今技能教育的课程教学进行改革,而作为课程的教学灵魂在于教学大纲,所以根据技能教育改革的要求,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技能教育、对教学大纲的修改已迫在眉睫。
以某高级技工学校的《气动技术》课程为例,经过对多次该课程的认真听课、学习、探讨,已经提高了对本次修订工作的必要性的认识,分别在对任课教师、学生及相关科目任课教师进行了多次专项抽样调查和了解,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大纲修订探讨,最终对本课程进行了修改的探索。
一、教学目标要求的调整
高级技工学校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一线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所以修改后的教学大纲在原大纲能力培养要求的基础上,将原目标要求整合为“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进一步突出技能教育的特色。这也能体现该校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综合职业能力目标,要求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单科知识和单项技能,而且更加注重解决综合问题能力的培养。针对以上实际需要来确定气动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调整教学内容。使《气动技术》这门课的教学目标更侧重于现场实际应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内容结构的调整
修改后大纲将原大纲的教学单元、学习目标、课程内容调整为项目名称、学习目标、学习内容、评价建议、教学建议。
1.项目名称
利用现有气动实训设备,把之前每个教学单元整合为现在两个典型工作任务,反映了该职业典型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过程能够促进从业者的职业能力发展,同时完成该任务的方式方法和结果多数是开放性的。它具有工作过程结构完整、以人为本、开放性方式和结果的特点。
2.学习目标
修改后大纲在学习目标上,不但要求提供专业能力的教育,而且要提供专业以外的学习机会。使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并对未来产生持续影响的个性化发展过程,学习计划由学生或学习小组制定,通过职业实践活动持续追求一个最新的结果,促进学生职业能力、职业意识和社会责任心的综合发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最终实现职业成熟。
3.学习内容
学习内容应包括“基础模块”、“职业模块”两个模块,基础模块是必修模块,其内容为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其内容确定的原则是突出共性教育。要学习作为职业人必备的气动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学习各专业知识共同需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职业模块是学习相关专业所需的限定选修内容,其内容确定的原则是淡化理性抽象思维,突出基本技能和应用。要学习相应职业岗位中已被大量使用,或正被推广的知识与技能。学习具有时代特征,且易被高技学生所接受的知识与技能;学习进一步掌握职业技能所必备的知识和提高必备的职业素质,这些对学生将来就业非常重要。
4.评价建议
实施多元化评价,突出评价的激励作用,修改后大纲坚持总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小组成员互评与学生评价相结合的原则,突出评价的导向、激励的功能,注重考核与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和针对性,为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保证。
三、教学方法的调整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加强与学生交流、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主动性。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通过具体案例讲授。
整个课程分为若干个项目进行教学中按照“做中学”‘做中教“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增强合作意识。采用项目教学,以工作任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在实操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教学过程全部在气动实训室内进行, 授课方法以多媒体演示及实物教学为主,结合确定项目、自主学习、制定方案、项目实施、反馈评价的五步教学法进行,这充分体现了学习即工作的工学一体化的特点。
四、课程重点和难点的解决方法
在课程的重点部分教学中采用工业实例引导,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动画演示、气动透明元件、气动剖面原件、工业图片、教学影片、气动训练设备等进行直观教学,以便加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在课程的难点处安排了课内实践及讨论内容,通过工业实训项目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应用技术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动手能力。
1.在实训教学环节上,开发出若干项项模块式实训(典型工作任务)项目单,均为工业应用实例,课内实训内容均由实训项目单落实。在实训环节的组织上,采用2-3人一组两套实训设备,每个人都要单独按要求做,并鼓励每组同学对于同一目标用多种方案实现并比较优劣。通过设计并组装带有探索性的实验回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心。在训练中,各小组成员要团队工作、分工合作。实训内容包括回路设计、元件选取、回路组装、回路调试、故障排除、整理设备、小组讨论及实训记录。每组所做项目的结果和时间记入过程化考核成绩,这样实训时学生们都会非常紧张地投入,为完成项目的要求,同学们会利用课余时间主动要求做,经过这一过程,会挖掘他们创新潜力和培养动手能力。
2.使学生置身于气动实训室的工业“仿真”环境中,将所学的知识即可以用气动控制回路设计仿真软件进行模拟,又可以对照实训室的工业元件。同学们的设计思路既可以在电脑上仿真进行错误判断也可以在实训设备加以实现。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在“学”中“做”及“做”中“学”,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
五、教材的选用
结合技能教育以及我校学生学习特点,要求教材在内容真正做到了联系实际(联系生产、联系技术、联系工艺),实现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新颖实用的教材选用,“最先进的实训设备”及“工业应用案例式的实训项目”将全面提升学生的气动技术应用能力,有利于理论与实践、“工”和“学”的有机结合。
总之,修改后大纲一定要精选应用最广泛、并且能被学生所接受的知识、技能与能力,调整被现代气动技术逐渐淡化的内容,要删除繁杂的运算和缺少普适性的人为技巧,降低难度,突出专业学习及生产生活中具有普遍适用的内容。将传统的能力要求整合为“基本技能要求”与“职业能力要求”,使教学要求更符合技能教育发展状况,体现技校“技能教育,技能就业,技能成才”的办学理念,同时也使学生在“工”的体验“学”的升华,“学”的认识在“工”时得到实践。
参考文献
篇3
1.目的。以健身育人为最高宗旨,在“健康第一”教育思想的指导下,通过理论和实践两个环节的体育教学,培养体魄健康、身心健康,具有现代意识和精神的社会主义合格人才。
2.任务。第一,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科学的健身原理,体育锻炼方法和运动保健知识,提高学生的健身意识,以指导健身实践。第二,在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提高学生参与一、二项以球类为主的体育活动所必备的运动技术和技能基础上,重点掌握健身操、武术和游泳技能,增强自主锻炼能力,为未来的自我健身实践打下基础。第三,在全面发展学生体能的基础上,突出有氧耐力和力量素质锻炼,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第四,结合体育课程教学,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和群体竞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参与性、进取性、创造性和竞争与合作性意识以及良好的体育文化修养,塑造健康的心理素质。
二、大纲制订及教材选编的原则
1.本大纲是依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性纲要》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有关文件的精神和要求,在原体育课程教学大纲的基础上,通过总结几年来我院体育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并结合具体实际修订编写。
2.从培养学生健身能力出发,体育理论课以上海高校统编的《高校体育与健康教程》为教材,并对其内容作适当调整,同时补充我院自编的体育参考教材的内容,使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体育健身、健康和保健知识。体育实践课以我国传统体育项目中的武术、国际盛行的有氧健身操和游泳项目为普修教材;以部分运动项目为选项教材,使学生掌握参与比赛所必备的运动技术和技能。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运动技能,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能力。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使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和手段。
3.从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出发,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和大学生的身心特点,体能教材在选用上既注重学生体能的全面发展,又重点突出有氧耐力和力量素质的提高。
4.选编教材力求主次分明,重点突出。教材内容在技术上保持其合理性,在难度和量度标准上以绝大多数学生通过努力所能掌握和达到为原则,教材在整体上力求体现其科学性、系统性和合理性。
三、课程设置与实施方案
教学内容与要求根据《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指导纲要》的基本要求,并结合我校体育教学师资、场地、器材等实际情况,对课程设置做以下规定。
1.必修课。基础体育课:每一届新生入学后在第一学期完成基础体育课的学习任务,获得“合格”后才能进行选修课的学习,未获得“合格”者在选修课时继续基础体育课的学习,直到获得“合格”后才可以进行选修课的学习。《大学体育》理论课:一共12个学时,每学期4个学时,分3个学期由教师决定时间讲授。具体内容为:第一学期是身体素质理论和选修课内容介绍;第二学期是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内容和运动保健、运动损伤内容;第三学期为选修课项目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裁判知识。
2.选修课。选修课是在基础体育课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兴趣由其自己选择项目上课的课程。其分类为以下几方面。(1)专项选修课。专项选修课是学生第二学期和第三学期体育课的上课形式。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暂定开设项目为: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长拳、太极拳、初级剑术、太极剑、散打、跆拳道、健美操、形体训练、瑜伽、交谊舞。各项目可根据学生水平开设普通班和提高班。每个学生在第二和第三学期必须选一个且仅限选一个项目进行学习。一经选定后不得随意更改项目和上课时间。如有特殊情况确实需更改项目者提出申请,取得任课教师和体育教研室主任同意后,在体育教研室的调配下进行。要求每个学生必须掌握两门或两门以上的运动技能,也就是说第二、三学期所选修的内容不能相同。因此第二、三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一样。(2)任意选修课。任意选修课是大二下学期和大三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在现有项目中选项学习的课程。其上课时间为学生课余时间。具体实施情况待条件成熟以后再另行安排。(3)运动训练课。该课程指体育特长生和学校各项目运动队的训练。在校三年期间根据比赛任务进行训练。根据学生的出勤率和完成比赛任务情况给予一定的学分奖励。
3.课外体育锻炼课。指学生的早锻炼和课外体育活动。(1)早锻炼: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早操拟开展广播操、健美操、健身舞以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等活动。早操由体育教师和班主任协作完成,在体育教师的技术指导下开展活动。各学院班主任负责学生的考勤及组织工作。(2)课外活动:学生根据自身兴趣课余在班主任或学院的组织下自觉进行所喜爱的体育项目的体育娱乐和运动竞赛等。
4.运动保健课。该课程针对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等特殊群体学生开设,以康复和保健为主,以理论知识为主要授课内容的一门特殊形式的体育课。选修该课程的学生必须具有县级以上医院证明,在开学5周内持证明到体育教研室办理上课手续。
四、体育课考核办法
体育课的考核应根据学生的运动成绩、运动技术掌握情况及学习态度综合评定,划分等级:90~100分为优秀,70~89分为良好,60~69分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必修课和选修课考核办法:运动成绩:50%;运动技术评定:20%;平时成绩和考勤:30%。如篮球技术考试标准设计。男生考试办法:全场往返运球上篮两个来回,球未投进的必须补进才能进行下一次运球或结束,考试采用记时的办法进行考评。成绩在28秒及以下者分值均为满分20分,成绩在60秒以上的分值均为1分。女生考试办法:全场往返运球上篮,球未投进不必补投,考试采用技评记分的办法进行考评。技评记分办法如下:①行进间运球手脚配合协调,运球熟练,不违例,三步上篮动作熟练、流畅,一次性进球。得满分20分,等级优秀。②行进间运球手脚配合比较协调,运球比较熟练,不违例,三步上篮动作比较熟练,得18~19分,等级优秀。③行进间运球手脚配合基本协调,没有违例,三步上篮动作基本正确。得14~17分,等级良好。④行进间运球手脚配合不太协调,运球时快时慢,不走步,三步上篮动作基本正确。得10~13分,等级及格。在考试的过程中,凡是出现走步、两次运球、翻腕等违例情况,三步上篮动作不正确,不进球的,出现一次扣掉1分,依次累加,扣完为止。得分在10分以下的均为不及格。运动保健课考核办法:考试成绩,70%;平时成绩和考勤,30%。课外体育锻炼课由班主任酌情考核。一学期累计缺课次数超过该学期总课时三分之一者,取消该学期体育考试资格。
五、实施要求
教学大纲是教师制定教学计划的依据,在具体实施中应做到:1.正确认识和把握《大学体育》课程的目标体系。特别要加强身体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的研究。2.积极探索“快乐体育”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为结合部,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良好的教学情绪,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3.改变教师作为大纲的被动执行者和已有知识传递者的传统角色。注意加强教学内容和手段的创新。4.加强安全教育,杜绝安全事故发生。5.树立“学生为主”的思想,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六、解析
篇4
一、中日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在编排体例上的差异 二、中日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在具体内容上的不同首先,表现在小学语文教学总目标方面。
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这样概括的:“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日本的教学大纲作了这样的规定:“培养对国语的正确的理解能力和适当的表现能力、思考力、想象力以及语言感觉,同时培养学生对国语的深切的关心和尊重的态度。”从中我们看到两国都把培养正确地理解语言、表现能力作为语文学科的首要目标。不同的是我国强调“在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日本不把思想、道德教育列为小学语文学科的任务,而强调“培养学生对国语的深切的关心和尊重的态度。”通过对国语的尊重态度的培养,使学生对这一重要性能够自觉地去认识,对国语进一步关心。当然这种态度的培养,是与国语教育、培养一定的表现力、理解力和充实、丰富学生的语言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
第二,表现在听说读写等能力培养方面。
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在听说方面,主要从听说内容、方法和习惯的培养上提出要求。如“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听话集中注意力,不随便插话。”再如“听懂程度适合的讲话和别人说的一件事,能转述内容”,“听别人读程度适合的儿童文学作品和科普作品,能边听边想象”,等等。具有一定的层次性。日本的教学大纲主要从“正确地听”和“主体地听”两方面来要求。如“正确地听”,体现在听话的姿势和态度上。一年级,“听话时看着说话的对方。”二年级,“听对方把话说完。”三年级,“没听明白的地方反问或复听。”四年级,“一边听一边记下话的要点和中心点。”五年级,“注意细节。”六年级,“考虑话的内容中事实部分和想象部分之间的关系。”再如“主体地听”:一年级,“话的内容大体能听懂。”二年级,“考虑对方说话的顺序。”三年级,抓住对方说话的重点,从自己的立场出发试着总结归纳。”四年级,“抓住话的中心点,总结自己听后的感想。”五年级,“理解对方说话的意图,讲出自己的评价。”六年级,“将话的内容和自己的生活、观点进行对比。”从中可以看出,“主体地听”,在听话的程度、方式方法上不仅作了具体要求,而且逐步与“自我”联系起来。使听话这一“客体”行为很强的活动逐步变成一种能动的“主体”行为。在说话训练方面,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在要求上同听的表述形式大体一致。比如“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一段意思完整、连贯的话”;“能当众说话,语句比较通顺、有礼貌”;等等。日本在说话训练方面分两部分,即“有对方意识和目的意识地去说”与“正确的说话方法”。如“对方意识和目的意识”,一年级,“被询问的事能回答,并主动寻找话题来说。”二年级,“根据对方说话的内容来继续话题。”三年级,“听取对方话的内容,深入话题来说。”四年级,“对应不同的听说对象和不同的场合,考虑说话内容的主次来说。”五年级,“对应不同的听说对象和不同的场合,使用适当的语言,并考虑具体情况来说。”六年级,“对应不同的目的,考虑时间和说话的顺序,有计划地去说。”很明显,强调带有明确目的和注意听说对象,针对不同需要、不同场合、不同目的,选择不同话题,以不同的表达方式来陈述自己的意思,是日本小学语文教学大纲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发展需要,提出的具有较强时代气息的听说训练要求。也是日本听说训练的重要特点。在“正确的说话方法”方面,日本的教学大纲将听说读写的有关内容相互渗透,同时进行。如一年级,“经历过的事,考虑顺序来说。”二年级,“理清事情的条理后再说。”三年级,“为了突出说话的要点,考虑一定的段落、层次来说。”四年级,“为了突出说话的中心,有主次地去说。”五年级,“有明确的意图和确切的根据说。”六年级,“对应不同的目的和意图,恰当地说。”另外,在说的方面,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特别强调从一年级开始讲普通话,重视普通话的推广和普及。在日本,只是从四年级开始,提出“理解共通语和方言的区别,在必要的时候能用共通语来说话。”
在阅读训练的要求上,中日两国的教学大纲都比较重视朗读、默读和背诵的基本功训练。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强调阅读中要注意“感想、意见”和“有目的地去读”。如三年级要求“读后小结感想,并考虑如果是自己会怎样去做。”“从自己的立场出发,自己认为重要的地方不要落掉了去读。”四年级,“注意读后个人的不同感受。”“对应不同的读的目的,归纳重要的地方,注意必要的细节。”五年级,“理解作者对事物的看法、想法和感受。为了收集必要的知识和情报去读文章。”六年级,“理解作者的基本观点,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对应不同的目的、需要,选择适当的书来读,并下工夫寻找适合自己的、有效的读书方法。”由此可以看出,日本在阅读训练的要求上,突出读书和自身生活、社会生活的需要以及读者与作者情感上的密切联系。在另一方面,日本还比较重视阅读态度的培养。比如,一年级就要求“培养愉快地去阅读浅显读物的态度。”二年级,“提高对浅显读物的进一步阅读的欲望。”三年级,“培养阅读各种各样读物的读书态度。”四年级,“扩大读书范围。”五年级,“通过读书,加深思考。”六年级,“培养选择适当的读物来阅读的习惯。”显示了对培养学生读书兴趣的重视。在读写结合上,日本强调“依照文章的表达思路来读”,“区分事实和想象(感想、意见)来读”,“想象、鉴赏”以及“读后根据自己的目的和需要发表看法”等等。
篇5
关键词: 中高职 英语教学大纲 对比与衔接
一、引言
英语课程是中高职教育的一门必修课程,要搞好中高职英语课程的衔接,笔者认为首先应该落实中高职英语教学大纲的衔接。英语教学大纲是根据学科内容及其体系和教学计划的要求编写的教学指导文件,它以纲要的形式规定了课程性质与任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结构、教学内容与要求等。它是进行教材编写和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也是检查学生学业成绩和评估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准则。由此可以看出,中高职英语教学大纲的衔接是课程衔接的基础。
近几年来,中高职英语衔接引起学界的关注。笔者在中国知网上搜索所有相关文献,通过对文献的研读发现,这些研究涉及:中高职英语课程衔接现状和对策研究;中高职英语教学衔接研究;中高职英语教材衔接问题探析和高职与中学英语课程衔接中情感教学的研究。在这些研究中,涉及中高职英语教学大纲的研究不多见,马莉丽和黄伟芳在英语课程衔接研究中都指出中高职英语课程目标与教学要求衔接不畅,提出要统一修订中高职英语课程教学大纲,衔接英语课程目标和要求,从源头上实现英语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目标和要求的有效衔接。这些研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涉及英语教学大纲的研究,但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不够。因此,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将对《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2009)和《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征求意见稿)》进行对比,了解二者的衔接现状,找出不衔接的地方,并提出中高职英语教学大纲有效衔接的策略。
二、中高职英语教学大纲对比
(一)中职、高职英语课程教学目标
中职英语课程教学目标: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高职英语课程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在职场环境下运用英语的基本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从上面可以看出,中高职英语课程教学目标都重视素质教育、通识教育的目标,都提到“英语学习兴趣”、“学习方法策略”、“自主学习能力”和“文化”这几个方面,但是表述没有明显的递进和层级关系,是一种平行关系,而不是衔接关系。中职英语课程课程教学目标重视英语语言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初步的职场英语应用能力,高职课程目标中没有提及英语基础知识,而是强调职场环境下运用英语的基本能力,尤其是应用英语进行口头交流的能力。总体看来,二者虽有一定的衔接,但是中职、高职英语课程教学目标衔接不够。
(二)中职、高职英语课程教学内容结构
中职英语课程内容分为三大模块: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其中基础模块体现分级要求(较高要求和较低要求),各学校根据所在地区、学制、专业等实际情况选择教学要求的层次。高职英语课程建议以职业需求为主线开发和构建教学内容体系,建议高职英语教学分为两个阶段,即基础英语阶段与行业英语阶段。基础英语阶段的教学内容可与行业英语阶段的教学内容自然衔接,或将行业英语教学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基础英语教学分为较高要求(适用于未来职业对英语能力要求高的专业)、一般要求(适用于未来职业对英语能力要求比较高的专业)和基础要求(适用于未来职业对英语能力要求不高的专业)。从中可以看出中高职英语课程内容模块和分层各成体系,没有统一规划,不利于顺畅衔接。
(三)中职、高职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比较(部分)
在阅读能力要求方面,两者衔接不畅。中职的要求明确具体,高职的描述宽泛,中职阅读基本要求对一般常见题材和应用文进行具体的要求,而高职阅读基本要求只提及能基本读懂一般题材的英文资料,理解基本正确,没有涉及英语应用文的阅读。反之,中职较高要求只对一般体裁的阅读提出要求,高职对一般题材和未来职业相关的应用文提出要求。
通过对英语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内容结构和英语课程要求这几个方面的对比,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职英语教学大纲》和《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征求意见稿)》各成体系,缺乏连续性、系统性、层次性,内容重复,导致英语课程的衔接不畅。
三、中高职英语教学大纲有效衔接
英语教学大纲是学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它是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也是检查学生学业成绩和评估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准则。因此,要做好中高职英语教学的有效衔接,必须先从源头上做好英语教学大纲的衔接。
(一)将中高职教育纳入统一的部门进行管理是基础。
由于政出多门、条块分割、相互孤立、相互脱节,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之间互不了解,互不交往,缺乏必要的协作与交流,缺乏统筹兼顾的科学管理体系,从而出现二者“教”、“考”差距较大,培养目标不一致等不衔接现象,严重影响中、高职的内部衔接。因此,有必要把中高职教育纳入统一的部门进行管理,成立中高职英语教指委,委员们来自全国各地长期从事中高职英语教学的专家和行业的专家,根据行业企业对英语的要求,结合中高职业英语教学的实际,共同研讨制定中高职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二)对中高职英语教学大纲进行一体化设计是关键。
在制定中高职英语教学大纲时,要进行一体化设计,即对中高职英语教学全盘考虑,对中高职英语教学目标、课程教学内容结构、英语课程要求等方面进行整体优化设计,相互衔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时间与精力的浪费,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英语应用水平。
1.一体化设计的理论依据
语言习得理论:外语学习具有层次性和阶段性。外语学习要经过外语学习的态度和感受层次(入门阶段)、外语知识的获得与综合层次(原始知识积累阶段)、外语知识的有效应用问题(中级阶段),才能达到有效交际,并运用外语进行思维和创新(高级阶段)。所以中高职英语教学大纲的制定应该遵循语言习得规律,根据学生的不同认知层次,制定出层级清晰、相互递进的教学大纲。
教育经济学理论:由于教育资源的稀缺性和教育活动主体(学校、学生等)对自身经济利益的追求,要求教育活动过程能实现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产出,即效益和效用最大化。因此,首先要做好中高职英语教学大纲的有效衔接,避免英语教学内容的重复,要坚持简约、经济的原则,使整个衔接系统的每一个衔接面、每一个衔接口、每一个衔接点都能实现最优化。
2.一体化设计应该遵循的原则
(1)系统化的原则
把中高职英语教学作为一个整体设计,做好环节与阶段衔接,追求整体设计优化,梯度升级。首先是合理设定教学目标。中职英语课程教学目标是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高职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具备比较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用英语解决与工作相关的问题,具备较强的职场英语应用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有效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其次是要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上做好衔接。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教材编写要统筹规划,在词汇、语法、内容等各方面做好递升关系,形成有机融合,循序渐进,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2)层次化的原则
鉴于区域性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各异,不同专业的就业去向对英语能力的要求差异较大,以及学生未来就业岗位对英语口、笔头沟通能力的要求不同,中高职英语教学大纲的制定除了在纵向上体现出系统性原则外,在横向上还应该体现出层次性的原则,根据专业特点,以学生的职业需求和发展为本位,制定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基础要求、一般要求和较高要求。
(3)应用性的原则
中、高职英语课程是为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一般技能型、高级技能人才的目标服务的,所以中高职英语教学大纲要体现应用性的原则,强调英语教学要注重对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培养。将英语教学内容分为英语基础模块和职业模块,将所学英语语言知识、基本技能运用到仿真的职业工作场景,提高学生的职场英语应用能力。
(三)评价体系的衔接是实现中高职英语教学大纲有效衔接的重要保障。
在实际的中职英语教学中,很少有学校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实施,许多中职学校不重视公共英语课程,英语课时开设少,中职学生英语基础差,给高职英语教学带来极大的压力,导致高职英语教学无法达到大纲标准。如何实现中高职英语教学大纲有效衔?评价体系的衔接是实现中高职英语教学大纲有效衔接的重要保障。
中高职英语评价体系可以将英语应用能力分为三个等级:初级、中级和高级。每个等级可以再分为合格和优秀;根据职业分类和职业对英语的要求,确定中职生和高职生毕业时应该达到的英语等级。评价内容可以按照大纲分为基础和应用部分,实现中高职业评价体系的有效衔接,从而为实现中高职英语教学大纲衔接和课程衔接提供制度保障。
中高职业英语教学大纲的有效衔接是英语课程衔接的基础,需要政府部门的支持,需要行业专家的指导,更需要中、高职英语教师的共同努力。此外,还要对中高职英语教学大纲进行一体化设计,衔接中高职评价体系,才能实现中高职英语教学大纲的有效衔接,引导中高职英语教学健康、高效、快速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马莉丽.中高职英语课程有机衔接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2.
[2]黄伟芳.基于一体化角度的广西中高职衔接英语课程标准的研究与实践[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5).
[3]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篇6
[关键词]高职生:就业指导:教学大纲
目前高职生自身的现实需求与市场经济运行对高职生的客观需求不一致,充分就业是各国政府四大宏观经济运行目标之一,地位仅次于经济增长目标,高职生基础就业能力的缺失是各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随着高教改革的深入,高职生是越来越庞大的一个群体,他们的充分就业,对社会的稳定举足轻重;高职生是具有一定人力资本价值的人力资源,他们的充分就业、自身作用的发挥,对经济增长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高职生就业指导教育的进一步深化研究有着积极深远的意义。
编者在江西省教改课题《高职生就业指导课程研究》调研的基础上,特对高职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再造,教学大纲主要特色内容如下:
课程名称:就业指导 课程类型:必修课
总学时:34学时(其中:理论课学时为24学时;实践课学时为10学时)
学分:2学分 适用对象:全日制高职院校各专业学生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就业指导课是全日制高职专科各专业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就业指导课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是通过课堂教学和相应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就业形势,熟悉就业政策,提高就业竞争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了解社会和职业状况,认识自我个性特点,激发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了解就业素质要求,熟悉职业规范,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就业与创业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提高就业竞争力及创业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
根据《就业指导》的课程性质和教学任务以及课时要求,设计了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本课程以讲座和参观实践的形式进行教学,每个学期安排2-3次讲座,在实施实践的环节会开展参观等活动。
三、实践环节
本课程实践环节主要通过正反两方面典型案例分析、人才市场考察、企业调研、聘请就业指导专家及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人专题讲座等形式进行。
各系(分院)可以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和学科要求灵活开展就业实践活动,具体情况如下:
一年级主要进行就业体验,了解、体会实习基地就业环境;二年级主要进行就业实践,到实习基地进行实习;三年级主要进行就业、创业,到就业、创业孵化基地进行就业、创业。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中采用课堂教学与课外训练相结合的方式,主要采取实例分析、情景模拟、小组讨论、师生互动、角色扮演、社会调查和第二课堂比赛等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本课程采用教学与训练相结合的方式,每一部分的教学内容首先就业指导教研室的教师进行理论教学,然后再由学院各系(部、分院)有针对性地进行实践教学活动。
五、成绩考核方式
作业占40%,重在对学生的就业知识及其应用能力进行考核;操行与平时上课表现,成绩占20%;实践课考核占40%,重点依据学生参加的课程实践活动以及完成的人才市场调研报告、用人单位调研报告、专家讲座的心得体会等内容进行考核;学生最后成绩为优、良、及、不及四个档次。
六、教师队伍
授课教师主要由就业指导教研室教师、各系(部、分院)就业工作负责人、辅导员、行政管理干部和职业指导专家、企业经理、成功的大学毕业生以及有教育学、心理学、行政管理等相关专业背景的教师所组成。授课教师由学院就业指导办公室负责选聘,报教务处审定。
七、推荐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教材:
高职高专公共基础课规划教材《高职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梁丽华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2012年1月第一版
参考书:
1、《大学生就业指导(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课改教材)》科学出版社出版2009年2月第一版
2、《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周立著,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2009年7月第一版
篇7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大纲;教材;优势;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4-0-01
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教育部为了进一步推动高中数学的开展,结合新课改也进行了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改革。教学大纲和教材对于教学质量以及课程的性质有着直接的影响,并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知识的培养和塑造产生了直接的联系。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高中数学新教学大纲和新教材的优势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对新课程改革下如何更好地进行高中数学的教学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希望对同行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
一、高中数学新教学大纲和教材是课程改革的关键内容
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目前的高中课程已经不仅仅是传统的教学大纲、教材以及教学计划,还应该将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为了更好地实现新课改的目的,提高新课程改革的效果,教育部门进行了高中数学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改革。新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是教学过程更加轻松,并且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满足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二、高中数学新教学大纲和教材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
高中数学新教材的制定是根据新课改和高中数学新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编制的,并且是在两省一市的试验基础上修订的。高中数学新教学大纲和教材的修订是严格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进行的,并且与全面实行素质教育有许多共同之处,下面笔者对其相同之处进行简要的分析。
1.高中数学新教学大纲和教材更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不同于之前的教学大纲和教材,高中数学新教学大纲和教材将立体几何、代数和解析几何进行了重新安排组合。新教材的知识体系和初中数学的知识体系进行了很好的衔接,适合学生的逻辑思维,并对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坡度进行了合理的确定。除此之外,还把高中数学当中的工具性的教学内容调整到了较前的位置。并且将具有相关性的知识点整合到了一起,更加符合高中生的学习规律和认知能力,有助于学生进行课前的预习和自主学习,并且符合全面发展综合素质教育的理念。
2.将数学方法融入到教材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高中数学新教学大纲和教材将数学方法渗透其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学到相关的知识点还能真正掌握数学思维和方法,并且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新教学大纲要求数学老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教会学生数学知识,还应该将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融汇到课程内容中去,这样才能确保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并且能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并且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新教材中加入了实际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高中数学新教材中加入了许多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作为教学案例,加强了教材和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知识,还培养和锻炼了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在高中数学新教材的每一章都插入了一张图片,来告诉学生数学是来源于现实生活的,并且可以根据实际中的例子来展开本章的教学内容。新教材中通过阅读材料进行数学方法和数学模型的教学,然后根据实际问题设置习题。新的数学教材通过创新,使得枯燥的数学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充满了趣味,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培养了学生将数学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4.增加了实习环节,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高中数学新教学大纲和教材中增加了教学实践环节,提出了许多“研究性的课题”和实习活动。新教学大纲和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学生在实习环节中,通过和社会群众的交流、沟通、学习,来分享学习心得,并且可以有助于学生进情感的交流、知识更全面的掌握以及 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
5.通过情景问答,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高中数学新教学大纲和教材中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情景问答,通过情景问答来营造活泼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是学生产生“疑而未解,又欲解之”的冲动,使其主动想要学习,学习效果自然会大幅度提高。
三、结束语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数学新教学大纲和教材符合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理念。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调整,更加符合高中生的学习能力,实习环节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情景问答环节改善了课堂氛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高中数学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志青.浅谈新课程下的数学培优的教学策略[J].才智,2013(03):77.
[2]李新春.高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学生适应性情况的调查分析及对策[J].学周刊,2013,34:51-52.
[3]钟候波,汤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生活实例”运用状况的调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S2):166.
篇8
引言
成功地完成教学任务,不只是把课堂上的知识点和重点内容阐述给学生。教师更要努力的设计科学的教学大纲。教学大纲设计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教学过程。当代社会的教学再也不是以往的传统模式,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也要十分注重方法。设计一个合理的教学大纲就是科学教书的起点。 一个完整而又科学的教学大纲至少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练习部分。当设计教学大纲的时候,教师们应尝试用一个有效的、易于理解的方法去实现预设的目标。试以以下四种不同类型的教学大纲来阐述如何将语言学理论用于英语教学大纲的设计中。
一、简介四种类型教学大纲
1、结构教学大纲
结构教学大纲又称为语法教学大纲,也是较为传统的教学大纲类型。结构教学大纲以语法为依托,通过视听的手段来完成教学。它意在将所学的语言规则用于真实的语境中。教师可以依据语言的复杂程度进行适当的输入。通常情况下,只要求学习者们掌握一些浅显易懂的法则,然后随着不断的学习再输入一些更加细致、有深度的内容。教师通常会将结构教学大纲和其它教学大纲结合到一起使用。
2、情境教学大纲
在使用情境教学大纲的时候,教师们通常会设计和模仿一些语言使用的真实情景。也就是说,情境教学大纲最主要的内容就是语言使用的不同情境而非语言的规则。教师所要做的就是把将要学习的语言知识与不同场景相结合,在具体的语境下教会学生如何使用新知识。与结构教学大纲相比较,情境教学大纲更具有优势。因为通过情境教学大纲,学习者能够直接参与到语言的学习中而非纸上谈兵。同时情境教学大纲也有自身的弊端,那就是在课堂上模仿的情境往往不够真实、具体。
3、会话教学大纲
会话教学大纲首要的目的就是提高语言学习者的会话能力。设计会话教学大纲的时候,要依据不同学习者的需求来选择内容。会话教学大纲特别关注学习者使用语言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过程。
4、任务型教学大纲
任务型教学大纲是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通过完成一系列任务来学习语言。这不仅能锻炼学习者的个人能力也能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最主要的是在进行任务的过程中提高了学习者使用语言的能力。任务型教学大纲与传统的教学大纲截然不同。在传统的教学大纲中,教师往往扮演着最主要的角色,学生却是被动的。在任务型教学大纲中,学生才是主角,教师只负责引导和辅助学生。
二、语言学理论在英语教学大纲设计中的应用
1、在语言学理论指导下设计结构教学大纲
受结构主义的影响,结构教学大纲将语法视为核心。结构主义语言学家尤其强调对语言结构的描写和分析。对于那些对英语一无所知的初学者来说,结构教学大纲是最好的选择。因为他们最初学习的就是一些简单的问候语以及名词的用法。教师通过结构教学大纲能够迅速、有效地完成教学内容。例如:在讲解名词单复数使用规则时,教师首先会给学生一些例子如: apple―apples、pear―pears等等。通过例子学生们就能总结出在名词复数的变化规则是在该名词后加“s”。随着进一步的学习,学生们就会发现还有很多变化规则。此时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来描述这类语法现象并得出以下内容:
2、在语言学理论指导下设计情境教学大纲
学习语言的首要目的就是能在日常生活中或某一领域里自如地使用它。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大纲的时候就要将具体的情境置于课堂之中。话语的真正含义既包括字面意思又包括引申含义。约翰.奥斯汀在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中提到“说话即做事” ,所以教师在课堂上所讲解的句子含义应该置身于真实的场景中。例如:当说“Morning”的时候可以理解为朋友、邻居之间的问候,是为了增进友谊。也可能是因为两人之间发生过矛盾,说“morning”是暗示对方想要和好之意。情境教学大纲的优势就是能够很好地将所学的语言规则用于实际的交流中。但教师在设计此类教学大纲时,要考虑到该语言使用的文化背景。 典型的例子就是“Excuse me”和“Hello”之间的区别。在大多数使用英语的国家里,“Excuse me”用于表示引起他人注意从而进行话题转换。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使用“Hello”,就会被误解为是某种不良的职业。所以教师在设计具体的情境时一定要考虑到文化因素。
3、在语言学理论指导下设计会话教学大纲
自哈姆斯提出交际能力之后,语言教学开始关注于提高学习者使用语言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能力,打破了传统语言教学只关注对语言规则描写的常规。教师尝试训练学生能够在真实的情境中成功地运用语言交流。在会话教学大纲中,教师不会直接地告诉学生怎么说,而是先通过视屏或语音让学生熟悉会话的内容然后让学生模仿。在不断地模仿和熟知的过程中运用会话内容。例如:为了能让学生在具体的场景中使用“why”和“because”进行对话,教师会首先让学生听一段相关的内容如:“---Why do you like panda?---Because they are cute.”通过反复的播放,学生就能够复述对话的内容并且掌握句型“Why do you like...? Because they are...。”
4、在语言学理论指导下设计任务型教学大纲
布垄菲尔得在 Language一书中提到语言学是心理学的分支,这部分的心理学被称为行为主义。行为主义强调没有经历人就无法感知事物。依据行为主义的理论,学习者需要参与到英语学习的过程之中而不是被动的死记硬背。任务型教学大纲就能很好的将空洞的语言知识与实际的操作相结合。为了完成任务,学生会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方案、实施计划并进行反馈。在探索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牢记所学。这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常在进行整个任务之前,教师会提供一些相关的资料给学生,这有助于学生任务的完成。然而问题是究竟教师应该输入多少新知识给学生呢?根据克拉伸的输入假设原则,输入量应适当超过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这样学生既能掌握现在所学又要努力地去探索一些未知领域。这就充分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不断的探索中成长起来。
篇9
关键词 纲要 编订 教学大纲
1问题提出
国家教育部于2002年8月颁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为纲要),《纲要》是国家对大学生在体育课程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新时期普通高校制订体育教学大纲,进行体育课程建设和评价的依据。《纲要》在第十八条中明确指出:各高校应根据本纲要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制订教学大纲。可以说《纲要》的颁布与实施,彻底结束了高校体育教学大纲由全国统编的时代,高校体育课程建设将进入一个有据可依,自主发展的崭新时期。
2编订教学大纲着重关注的几个问题
2.1领会《纲要》精神,明确课程性质
在编写教学大纲之前,首先要反复学习和深刻领会《纲要》的精神实质,如《纲要》中贯穿始终的指导思想和教育观念为:健康第一思想、素质教育思想、终身体育思想和学生主体观、大课程观及综合评价观等。在充分理解和深刻领会的基础上,确立编写教学大纲的指导思想。其次,在大纲中要说明体育课程在学校教育、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并详细阐明体育课程的性质,它将为教师正确认识课程性质,把握课程方向提供积极有效的指导。
2.2从实际出发,确立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决定着课程的方向,制约着课程的内容、方法及评价的设计与选用,因此,在确立课程目标时,要紧紧围绕《纲要》的目标体系,一方面在目标结构设置上,围绕课程目标体系中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五个领域设置目标,既要有面向大多数学生的基本目标,又要有针对部分特长生和学有余力学生的发展目标,充分体现目标设置的个性化;另一方面,课程目标还应从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譬如场地、设备、器材等物资环境,校园文化背景和体育氛围等,学生的生源背景,包括学生来源和不同学生的职业准备等特点;另外还要充分认识高校体育与中学体育的衔接问题,以及大学生终身体育需要等问题,使课程目标真正体现“健康第一”思想、素质教育思想和终身体育思想。
2.3探索与创新,构建新型课程体系
历史与现实表明,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发展运动技能、培养锻炼习惯,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更多地依靠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参与。《纲要》还指出:应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这一新要求的提出,为高校体育课程结构改革提供了一个广阔发展的空间,为此,围绕《纲要》编写大纲,一定要打破原有的课程结构设置,结合学校体育教学设备条件、师资队伍结构和学生实际情况等,尽可能地开设灵活多样、适应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新型课程,构建体育大课程结构体系。
2.4由学生发展需要,选择课程内容
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首先要分析现行课程内容与新《纲要》课程目标之间所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其次要通过优化重组课程内容,使其适应和满足新课程目标的需要。由于新课程的目标指向已拓展到“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五个领域,课程目标也已从原来单一的“生物学”范畴扩展至“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多个范畴,并且《纲要》还要求依据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科学性与可接受性相结合、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等五项原则来确定课程内容,因此笔者建议,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充分发挥体育课程教学的多种教育功能、健身实用功能和实践性强等特点,有意识地将健康教育与传统体育教学内容相结合,将体育文化的相关内容和大量具有终身体育性质的项目,以及具有民族性和地方特点,符合学校和学生实际,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纳入课程体系中。值得注意的是,大学体育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接轨点,在此阶段,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运动技术技能,更要向学生传授体育健身的知识与方法,指导学生科学锻炼,培养学生良好的健身态度、能力和习惯,使其在大学时代就具备丰富的健身知识,掌握科学健身的方法,形成正确的体育意识,并通过实践充分体验健身的乐趣,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基础。
2.5淡化绝对评价,改进优化评价方案
《纲要》对学生评价的指导思想已由原来的重鉴别、甄别、选拔功能转向重强化、激励、发展功能,评价的内容也由重运动成绩转向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内容涉及到体能、知识技能、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合作精神和情意表现等五个方面。评价的方式也由教师唯一方式转向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三结合的方式。为此,在学生体育学习评价的内容与方法上,要改变以运动技术及运动成绩为主要衡量标准的办法,适当增加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及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自觉性等内容的比重,尤其要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考虑学生个体差异,灵活规定一些项目和考试标准等,同时要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智慧和创造能力,设计和制订出科学合理的体育学习评价方案。
3结语
综上所述,自主编订《体育》课程的教学大纲,要充分领会和贯彻《纲要》精神,从一切为了学生发展需要出发,进一步明确课程性质,设置合理的课程结构,结合本校和学生实际,选择教学内容,改进和优化学生体育学习的评价方案,为完成《纲要》课程总目标提供的必要保证。
参考文献
[1] 滕子敬.体育与健康课程为什么要目标统领学习内容[J].中国学校体育,2002(05).
篇10
关键词 教学大纲 互动 高校 专业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iscussion on College Core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Interactive Teaching Syllabus
MENG Yongdong
(College of Hydraulic &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Yichang, Hubei 443002)
Abstract In order to change the current syllabus, this paper refer to the experience of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introducing the interactive students and teachers teaching syllabus in the college core curriculum, as an intermediary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for changing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syllabus, which is used to deal with on the check, and cannot play its actual role, and changes the static syllabus to the dynamic teaching program. Its core idea is to establish the syllabus as a contract between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order to greatly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classroom teaching, to impel the conversion the center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Key words teaching syllabus; interactive; college; professional course
0 引言
互动式教学大纲(英文:Syllabus)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档案管理文件,在西方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广泛使用,主要用来在课堂上的实施以改善教学工作质量。通常在课程的第一次课开始由教师发给所有学生,同时在课堂上互动讨论,将教学大纲内容和要求向学生解释清楚,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该门课程的主要内容,以及教师和学生在该课程中所承担的作用和角色,相当于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和学习之间的协议,即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责任合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会依照大纲履行各自责任,进而使教学质量能够得到提高。
当前我们国家已完成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提高高校的课堂教学质量。现在我国高校广泛使用的教学大纲是高校进行教学辅助的重要文件,这跟西方先进的高等教育管理思想和理念还尚有一定的差距,在其设计和使用上仍然需要加以改进。本文通过借鉴和引入国外互动式教学大纲的设计和使用方法,并结合高校专业课程的特点,进行互动式教学大纲的设计并进行课堂实践,以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1 教学大纲现状分析
为了了解当前高校教学大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笔者在2013年秋季学期对S大学H学院组织5名同学分别就该学院各系开设的课程开展了本科生专业课程教学大纲使用状况的调查,调查方式采用QQ等即时通讯工具所建立的群组,以及通过发送Email电子邮件。调查对象是该学校的82位专职任课教师和30位有留学经验的教师。调查问卷发放后共回收21份合格问卷。问卷回收率低的原因是很多老师不想参加电子调查问卷或没有时间来参加这项调查,另外,这也间接反映了教学大纲在高校教师中不被重视的现状。下面针对调查情况进行分析。
调查的课程是该校2013年秋季学期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学生是进行该项调查的主要参与者,他们使用统一的调查表,并将调查表发放到正在上或者将要上相关专业核心专业课的本科生手中,让其对当前教学大纲的作用、效果和不足填写问卷。由于该学校现在并不要求任课教师要将教学大纲发放给上课学生,作为学生并不了解教学大纲的具体内容,所以问卷中涉及的调查内容并不针对具体的教学大纲,泛指任课老师所发给学生了解到的任何与课程教学有关教学指导文件,并以此区分有无教学大纲。调查结果显示:在36门核心专业课中仅20门课程提供了具有教学指导作用的教学提纲文件(并非完全意义的教学大纲),其占总样本的55%。
对于提供调查结果的20门课程的教学大纲也不是特别令人满意。接近27%的课程教学大纲存在未明确课程名称的问题,近32%的课程教学大纲没有提供方便学生与老师联系的Email和QQ等网络联系方式,不到8%的课程教学大纲没有指定安排学生答疑的具体时间和地点,将近70%的课程教学大纲人没有明确教学和考核方式。近50%的教学大纲没有给出合理的教学进度计划安排,30%的教学大纲没有指定学生需要使用的教学材料和参考书。
2 互动式教学大纲的功能要求
高校核心专业课程互动式教学大纲的功能和作用,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指导:撰写教学大纲是高校教师进行课程内容讲授的首要工作。它首先要作为所授课程的教学计划,使任课老师开始授课前认真思考为什么要讲授该门课程,在课堂中具体要给学生传授什么内容,如何进行内容的讲解,如何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评价。是任课教师能全面规划上课内容、讲授方法,是任课教师进一步备课的指导文件。
(2)契约作用:教师和学生作为高校教育的两个重要主体对象,教师的教和学生是高校教育的基本构成。教学大纲通过对教学进度、考核规则、考勤要求等内容对教师的责任和学生的要求进行约束。目前教学大纲内容和约束作用在中国高校存在严重的缺失,具体表现为:①由于缺乏教学大纲的约束,致使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具有较大的随意性,教学内容为单方面主导,从而使教学内容无法按既定目标保质保量地完成。②对于学生来说,由于教学活动的随意性,使学生对课程的整体内容没有足够的认识,无法完成课前预习和相关内容的准备,导致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消极的学习态度,教学质量的下降。因此,教学大纲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扮演约束教学行为和契约的作用。
(3)沟通媒介:教学大纲相当于课程的一张名片,教师可以通过他们作为一种媒介,提供给学生所学课程基本信息,让学生明白该门课程要传授学生哪些内容、达到怎样的一个学习目标。互动式教学大纲是第一堂课教师要向学生展示和解释内容的载体,包括了课程名称、时间和地点安排、学分数、老师联系方式(电话、QQ、Email等)、答疑安排(时间和地方)、课程相关材料等。
(4)知识结构图:教师在撰写教学大纲时应该根据课程内容,从自身较高的角度出发对课程知识结构进行简明的阐述,勾勒出完整的知识结构图,便于学生对课程有个全面的认知,使学生学习目标明确、主次分明,能够很好把握课程学习方向,理解课程作业涉及的初衷和需要解决的深层问题。
(5)学术指导:高校除了开展常规的教学任务之外,应该引领大学生进行科学创新,培养其创新思维。高校教师应能把握自身学科的发展方向,了解和总结学科研究进展,主动参与到学科前沿科学问题的研究,将科学研究成果引入到课堂教学中。
(6)教学评估依据:任课教师的教学工作态度是否端正,教学理念和方法是否先进,从教学大纲本身即可得到充分了解,因此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可依据教学大纲进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参考。
3 互动式教学大纲设计
为了达到互动式教学大纲作为教学指导文件,作为沟通媒介发挥其契约作用,完成学生学术指导和为教学管理者提供教学评估依据,互动式教学大纲应当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课程基本信息:其中应包括开课学年和学期、课程的名称、上课地点和周学时安排;(2)任课教师联系信息:包括教师姓名、职务职称、工作单位、办公地点、答疑安排和联系电话、Email、QQ等;(3)课程选修前提要求:主要包括先修课程,以及其他由任课教师提出的其他必须具备的要求(如:计算机、英语等的掌握和熟练程度);(4)开设课程的简要介绍(课程包含的主要内容和教学目标等);(5)学生学习该课程需要阅读的相关书籍、文献等资料;(6)学生的作业要求(课堂作业、课后作业的安排,作业质量评价标准);(7)学生课程最终成绩的评分方法、考核依据,平时成绩、考勤和卷面成绩所占的权重;(8)明确学生的责任,说明课程考核政策制定的理由;(9)对有特殊需求(如:残疾人、非汉语系少数民族)的学生的特别安排;(10)课程进度表,包括各周课堂、实践学时安排,各周教学的主题,相应文献阅读要求,教材章节及相关作业提交时间等;(11)学生顺利完成课程学习需要投入的时间(如除课堂学习外每周投入若干小时);(12)完成课程学习需要的补充阅读信息;(13)供学生记录其他选课学生的姓名、电话等信息的表格,便于互相交流;(14)签名处,代表学生已经认真阅读了该教学大纲,理解大纲内容并同意大纲所列的课程学习要求。
4 推广互动式教学大纲应注意的问题
当前高校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正在发生着转变,人才培养模式要求高校应培养创新型、个性化人才。鉴于此,互动式教学大纲正在该方面进行探索和尝试。以下就在高校核心专业课程教学中推广互动式教学大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1)互动式教学大纲制定的目的是为了将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导地位转变为学生自发探索为主导地位,改变教师的单向传授为师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任课教师在选择课程教材时,不能仅限于一本教材,而应该以一本教材为主,适当选择多种教材为辅助教材。也可通过汇集同类内容的的学术论文,编写形成具有课程特色的的教学资料。
(2)互动式教学大纲应突出学生学习课程知识的体验性、研究性,体现学生的认知能力的培养,使学习过程由吸收、理解、记忆过程转变为探索、发现、研究、创新的过程。
(3)互动式教学大纲内容强调教师教学工作和学生的科研活动结合,开展研究性学习,将高校人才培养和科研有机结合。任课教师结合课程内容在教学大纲上列举研究方向,学生自发组织科研小组,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相互交流讨论,自主提出课题研究计划,开展理论分析和实验,以完成课程相关的研究工作内容。
5 结论
当前我国高校所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现在我国高校广泛使用的教学大纲是高校进行教学辅助的重要文件,这跟西方先进的高等教育管理思想和理念还尚有一定的差距,在其设计和使用上仍然需要加以改进。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高校教学大纲的具体不足及与国外的差距,通过借鉴和引入国外互动式教学大纲的设计和使用方法,并结合工科类高校核心专业课程的特点,通过问卷调查形式研究分析了工科类高校教学大纲的存在现状,总结提出了互动式教学大纲的主要具体功能要求,进行了互动式教学大纲的设计思路的探讨,并分析了进行课堂实践推广的要点,以此实现高校专业课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谭金华,龚晓燕.工程类专业课互动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科教导刊,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