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统计学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2-04 18:07: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统计学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统计学的意义

篇1

 

 

一、引言

 

《统计学》是一门搜集、整理、分析数据并进行推断的方法论学科,其目的就是探索数据的内在规律性,使人们对所研究的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把握,其专业技术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对于经管类专业的《统计学》课程来说,其培养目标就是使学生能运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去分析和解决社会现实中的实际问题,为今后从事经济管理工作打下基础。因此,经管类专业的《统计学》课程教学应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新要求,本着“服务专业,突出应用”的原则,加强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经管类人才。但从教学实践来看,尽管近年来国内院校经管类专业统计教学在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改进,但是,当前非专业《统计学》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仍不够理想,为此,以在杭高校的经管类专业学生为例,通过统计调查探究《统计学》在经管类学生科研创新及实践中的应用状况及教学满意度,并据此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及建议。

 

二、经管类专业《统计学》教学现状分析

 

为探析经管类专业《统计学》教学满意度,从教学目标与课程安排、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教学应用与效果评价等多方面设计调查问卷展开统计调查。本次调查总共发放问卷550份,回收521份,其中有效问卷485份,有效率达93.1%。在所有受访者中,男女同学的比例为36∶64,符合经管类专业学生的性别分布特点,问卷涉及各个专业,具有普遍代表性。

 

(一)学生对统计教学的基本评价

 

1.课程设置与本专业目标的符合度较高。调查结果显示,51.34%的人认为统计课程与本专业培养目标基本符合,26.80%的人认为比较符合,10.10%认为很符合,只有2.89%的人认为很不符合。可知《统计学》课程设置与各专业的培养目标符合程度较高。

 

2.统计学在以后专业学习中的作用较大。在调查的群体中认为《统计学》该门课程设置基本有用、比较有用和非常有用的人数占63.30%,只有4.95%认为是基本没用的,可以认为设置《统计学》这门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

 

3.统计教学的专业针对性不够强。63.09%的同学更倾向于分专业组织上课,他们认为不同专业对于统计知识的接受程度、基础知识掌握程度是不同的,增强统计课程学习的专业针对性很有必要。但同时,学生反映当前非专业《统计学》课程主要通过介绍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特别强调各不同专业需要掌握的共性统计理论知识,与专业的融合不够,导致教学效果较差。

 

4.男女同学对《统计学》课程的难度、兴趣度及实用度等方面的看法存在显著差异。50.52%的同学认为《统计学》课程基础实用,29.90%的同学认为课程难度大,24.54%的同学认为统计学枯燥无味,只有11.34%的同学选择课程是生动有趣的。由此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该课程的教学虽然是有用的,但是由于难度较大使部分学生无法接受而且上课的兴趣不大。可见,《统计学》教学需要改进以使更多学生对该课程产生兴趣,使实用性扩大。

 

进一步探析男女同学对统计课程的看法差异,运用假设检验对课程难度、兴趣度、实用度、基础实用度、生动及抽象程度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男女同学对课程难度(P值为0.018)和实用度(P值为0.002)的看法存在显著差异。

 

5.学生对实践中巩固统计学知识的意愿较强。学生是否愿意在实践中巩固统计理论知识是实现统计学的关键。调查结果表明,80%以上的同学愿意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的统计学知识,可见在课程教育中应增加更多的实践训练。同时,在考核方式上,绝大部分学生也愿意增加实践操作考核。

 

(二)《统计学》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教材主要存在结合案例不足及缺乏趣味等问题。学生普遍反映:教材结合案例不够(39.18%)、材料缺乏趣味(38.14%)、忽略统计软件应用(37.73%)以及过于注重数学公式推导(36.49%)等问题是当前统计教材存在的主要问题。

 

2.教学内容与专业融合度不够并过于机械化。被调查者认为教学内容主要问题在于与相关专业融合不够的占57.88%,认为教学内容过于机械化的占40.82%。

 

3.教学方法和手段过于传统落后。调查结果显示,三分之二以上(68.45%)的学生认为统计教学方式多为灌输式教学,启发式、互动式、案例式教学不足的问题非常突出。此外,统计实践教学的缺乏、师生交流过少等问题也不可轻视。

 

4.考核方式单一,考核内容过于理论化。考核方式中存在的问题最为突出的是考试内容过于理论化(占55.05%),其次是缺少对应用技能考核(占41.65%)。由此可见学生更愿意接受实际操作性的东西,对于理论的内容认为考核中可以少出现。

 

(三)《统计学》在学生创新研究和实践中的应用状况

 

1.对统计方法的运用认识大多限于统计描述分析,对统计推断方法的应用价值了解不够。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统计调查方案设计(62%的同学选择了此项)、问卷设计(61.3%)、统计调查方法(49.9%)及统计图表分析(44.7%)等方法对将来用途较大,其余依次是相关回归(32.4%)、假设检验(29.9%)、参数估计(26%)、统计指数(22%)和时间序列分析(15%)等。可见,当前学生对统计方法的运用认识大多还限于统计描述分析,对于统计推断方法的应用价值了解还不够。

 

2.统计调查和整理方法运用较广泛,对于统计推断方法的运用相对较少。调查结果显示,当前经管类专业的学生曾运用过的统计方法主要集中于问卷设计(70.4%的同学选择了此项)、统计调查(46.8%)、方案设计(46%)、统计图表(35.6%)及频数分析(23.8%)等最基本和最简单的方法,对于统计推断方法的应用,除相关回归(22.8%)和假设检验(21.5%)外其余则较少。可见,当前经管类专业的学生对统计知识运用的深度及广度还远不够。

 

3.学生在各类实践竞赛和创新研究中运用统计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为薄弱。在大学参与的各类竞赛及创新研究中,运用过统计知识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城乡调查(74.7%)和企业调查(77.8%)中,而其他创新研究及竞赛(如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大学生“新苗人才”培养计划、课题研究、创业设计大赛等)中应用统计知识和方法的极少。由此需要大力度地提高学生运用统计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统计教学满意度评价模型构建与分析

 

(一)教学目标与课程安排对统计教学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统计教学目标与课程安排所包含的项目评价得分构建多分有序Probit模型分析其对《统计学》教学满意度的影响,Ordered probit模型拟合结果显示似然比LR为196.86,显著性水平小于0.01,表明模型具有显著性意义;同时输出教学目标与课程安排对统计教学满意度的影响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显示,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教学目标、专业融合、理论课时以及实验课时因素对于统计教学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可见,清晰的教学目标,能够让学生明确这门课的内容和要求,了解该课程的应用情况;理论课时与实验课时的合理分配,能够让学生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当这些满意度提高时,能增加统计教学满意状况提高的概率,且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对教学满意度的影响最大,从系数来看它的提升对教学满意度等级的提高效应最为明显。而专业针对性前系数较小且不显著,说明它对教学满意度状况的提升影响相对较弱。

 

(二)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对统计教学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是影响教学满意度的重要因素,根据所包含的项目评价得分构建多分有序Probit模型分析其对统计教学满意度的影响,似然比LR为263.55,显著性水平小于0.01,表明模型具有显著性意义。各因素影响结果如表2所示。

 

表2显示,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教学内容、课程内容、教学媒体、实验教学方式以及实践训练的满意情况会影响统计教学满意度。从结果来看,这些影响因素的系数符号与数值大小与实际相符。评价一门课的重要指标就是这门课的教材内容,因此该模型下其前的估计系数最大;此外,当课程内容具体丰富、有实例、教学媒体效果良好时,学生更有兴趣学习这门课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统计学》教学满意状况提高的概率。统计与生活息息相关,好的实验教学方式与实践训练能够培养学生将其所学到的统计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上,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这自然会增加他们对于统计学的好感。而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中的其他因素的系数较小且不具有统计显著性,因此它们的提升对教学满意度的提升影响相对较弱。

 

(三)教学应用与效果评价对统计教学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理论知识和实际的结合应用是评价一门课程教学成效的直接因素,也是课程教学满意度的重要评价尺度。根据教学应用与效果评价所包含的项目评价得分构建多分有序Probit模型分析其对统计教学满意度的影响,似然比LR的值为222.51,显著性水平小于0.01,表明模型具有显著意义;各因素影响结果如表3所示。

 

表3显示,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影响统计教学满意度的因素有教师讲授技巧、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统计软件应用以及课程考核方式。

 

现实中,老师的讲授技巧和实践教学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该课程的兴趣、学生听课状态以及吸收知识的情况等。面对枯燥乏味的讲课,学生可能对这门课产生厌倦甚至是反感,更可能造成他们的高缺勤率。如今的社会越来越重视创新,当然学生也希望能够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因此创新能力对于教学满意度的评定情况具有正影响,且影响较大。此外,课程考核方式也会影响学生的满意程度,学习认真,统计学知识掌握较好的同学可能会希望通过一定的闭卷考核方式来证明自己的实力,而对统计学略知一二的学生可能更倾向于开卷的考核方式,因此他们对于考核方式的满意度也是影响因素之一。而教师理论水平以及学评教评价方式前系数较小且不显著,说明其对教学满意度的提升影响相对较弱。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当前经管类专业学生对于《统计学》课程的总体满意度不够高,统计教学仍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与本专业目标的符合度较高、实用性较强,但专业针对性不够。

 

2.《统计学》教材结合案例不够、缺乏趣味、注重数学公式推导且忽略统计软件应用。

 

3.教学内容与相关专业融合不够,内容过于机械化;统计教学方式则多为灌输式教学,互动式等教学方法应用不足。

 

4.大部分同学对当前采用的纯粹理论考核方式表示不满意,而更倾向于实践测评。

 

5.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统计调查方案设计、问卷设计以及统计调查方法对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有帮助;70%以上的学生在城乡调查、企业调查和专业调查中能运用统计调查和统计整理方法,但对其他统计知识的应用极少。

 

从教学目标与课程安排的视角来看,教学目标、专业融合、理论课时以及实验课时的设计对于统计教学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在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所包含的因素中,教学内容、课程内容、教学媒体、实验教学方式以及实践训练的满意情况会影响学生对于统计教学满意度;教师讲授技巧、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统计软件应用以及课程考核方式等则是影响统计教学成效的重要因素。

 

(二)对策建议

 

1.统计教学内容的调整和创新。统计教学应避免把时间放在讲授抽象理论、数学定理等方面,增加趣味性教学内容和案例分析,并根据专业需要调整相应的教学内容,增强统计教学的专业契合度,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

 

2.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转变。调查结果表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最突出的问题为灌输式教育,互动教学不足,所以即由“灌输式”转变为“互导式”教学。在统计教学中,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思考时间。将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同时,运用统计案例教学,培养学生运用统计思维的基本思想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通过课程案例学,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重视课程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基本统计业务操作技能和基本统计分析技能。

 

3.优化考核内容及方式。基于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等改革成效的督促,考核方式及评分标准应随之进行匹配,将考核方式由记忆性的闭卷笔试改为多样化的着重考查学生对所学统计知识的应用能力考核,以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考核方式应采用综合考核的形式,根据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期末项目研究报告、上机操作和实践成绩等综合评定其学习成效。

 

4.构建统计实践教学平台,提升统计实践应用价值。依托学校实验中心建成全校大学生基础实验设备平台、统计建模演示与实现平台、统计调查方案设计大赛仿真模拟等平台,为统计的创新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篇2

关键词:合同农业;交易成本;“公司+农户”

中图分类号:F32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6260(2009)06-0029-07

一、问题的提出

以产业化方式经营农业已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从产业化组织数量和各类组织带动农户的能力看,“公司+农户”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主导模式。截至2006年底,全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总数达154842个,比2000年增长132.2%。其中,龙头企业71691个,占产业化组织总数的46.3%,联结龙头企业与农户的服务组织70874个,占产业化组织总数的45.8%(黄连贵 等,2008)。

迄今为止,人们对于“公司+农户”的模式存在不同的理解,大体区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市场交易形式。农户随行就市将农产品卖给公司,公司一次性收购,不签订合同,自由买卖。二是完全一体化形式。即公司与农户通过劳动、资本、土地等要素的联接,将农户生产活动内化为公司的经营车间,所有生产要素由企业中的权威配置。三是公司与农户保持各自独立的主体地位,通过签约形式建立双方间固定供销关系的经营模式,通常称之为合同农业或订单农业。目前学者们普遍认为农户与公司交易中,通过合同建立交易关系形成的中间型组织模式是普遍的形式(万俊毅,2009;赵德余 等,2004;生秀东,2001,2004)。从统计数据看,2005年龙头企业与农户以合同方式联接的占55.3%,以股份合作方式联接的占15.2%,以其他方式联接的占13.5%。

上述数据表达了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为什么合同交易能成为农户和公司的共同选择?这个问题也暗示着:为了理解市场与企业间的权衡关系,有必要更确切地分析“公司+农户”采用合同交易的潜在优势与生成机理。

二、组织形式的选择:一个简化的交易成本经济学分析框架

交易成本经济学作为理解如何安排交易治理的一个普遍性框架而出现,并成为了经济学、管理学与组织学的主流研究范式。这一分析框架的基本观点为:一项交易要选择可供选择的交易成本最小的治理结构来完成,即把属性各不相同的交易与交易成本最小化的不同治理结构“匹配”起来。Coase(1937)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将市场理解为用契约形式执行的交易,而企业则被视为用权威形式执行的交易,认为企业是对市场的替代性制度安排。受Coase经典论文《企业的性质》影响,很长时间里,人们关注市场或层级的问题,似乎除了市场就是企业。Larsson(1972)指出:“企业与市场之间直接协调和自动协调的两分法,使人误解为性质截然不同的协调方法,它忽视了企业间合作的事实。”现实中存在大量的合作生产和合作经营,并非“非做即买”,由此引申出介于市场与企业之间的中间组织理论的萌芽。威廉姆森(2004)具体化交易成本概念,以组织的适应性为核心问题,依据交易特性带来的交易成本与组织管理成本的变化,进行组织形式选择的比较分析,区分出市场、中间型组织和科层三种基本组织形式,揭示了组织形式选择的逻辑。图1 简化的交易成本经济学分析框架

根据威廉姆森关于组织形式选择的理论逻辑,通过绘制图1建立一个简化的交易成本分析框架。图1横轴的两端代表组织形式选择的两级:市场和企业。采用市场组织治理交易时,成本主要表现为市场交易成本(C2);采用企业形式治理交易时,成本主要表现为企业内部管理成本(C1)。因此,偏向市场组织的一端,表现为不断增长的交易成本与不断下降的管理成本;偏向企业内交易的一端,表现为不断增长的管理成本与不断下降的市场交易成本。由此,经济组织形式的选择问题可以表述为交易成本与管理成本的权衡过程,以折中交易成本与管理成本之间的两难冲突,达到总成本(TC)的最小化。

当某项交易治理的交易成本与管理成本的取值如图1所示,那么总成本曲线(TC1)最低点决定的H1点成为组织形式选择的均衡点。由于不同交易客体、交易主体、交易环境隐含不同的交易特性,交易特性的差异会影响治理交易的内部性质和属性,从而形成不同的交易成本与管理成本取值区间。不同的交易成本曲线与管理成本曲线所决定的总成本最低点,构成了不断变化的均衡点,从而形成了现实中多样化的组织选择类型。具体而言,当某项交易治理的管理成本偏高时,在图1中表现为管理成本曲线(C1)向左上方移动,新的管理成本曲线(C12)与交易成本曲线(C2)决定的总成本曲线(TC2)的最低点H2成为组织形式选择的均衡点。均衡点从H1移至H2意味着:组织边界向市场方向移动。表明管理协调成本上升时,出于节约管理成本的考虑,组织中会保留更多的市场成分。如果管理成本太高,中间型组织形态就会滑向横轴的左端,即采用完全的市场交易。当某项交易治理的市场交易成本偏高时,组织出于节省交易成本的考虑,组织的边界就会向企业方向推移;如果市场交易成本过高,组织形态就会转向横轴的右端,即采用完全的企业内交易。由此可见,企业、市场,以及处于市场与企业之间的中间型组织类型的选择过程就是交易成本与管理成本持续不断的权衡过程,根本目的在于寻求管理成本与交易成本之和最小化。

三、农户的经营模式、经营特征与潜在合作需求

(一)农户经营模式:自给模式转向市场化经营

1.生存压力淡化――农户经营模式转变的前提条件

农户的经营模式与其生存状态密切相关。对于处于生存线边缘的“生存农户”而言,追求生存最大化是其根本的行为目标,是典型的风险规避型。在小规模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下,尽管从生产效率角度来看是低效的,但由于是多品种、小规模生产,品种间产量波动的非同步性为农户预留了品种间产量调剂补缺的行为空间,通过赋予农户收成的稳定性保障农户的生存。因此,对于“生存农户”而言,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是其规避生存风险的有效策略选择。1978―1984年,我国普遍推行了家庭承包经营制,农民获得土地经营的真实权利与身份自由,农地产出率不断增加,承包地尽管不足以使小农致富,但吃饭问题基本解决,家庭生存问题越来越淡化。也就是说,家庭承包地确保了农户的生存安全,生存对农户生产行为的约束作用已越来越弱。这为农户转向市场化经营奠定了物质经济的基础条件。

2.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农户经营模式转变的诱致性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改革将小农与外部市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农户的生产和生活领域更深、更广地卷入开放的、流动的、分工的社会化体系。一方面,随着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推进,农产品市场的交易环境日渐宽松,交易空间不断扩展,一个以市场导向为基本特征的农村经济新体制正在逐步形成。以农产品市场交易为基础的货币收入成为农户家庭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市场化改革的推进,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农户生活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农户的医疗、教育、日常消费等方面的支出越来越大,产生了持续性的货币支出压力。在产品市场化交易的货币收入,以及持续性的货币支出压力下,诱发农户从低效的自给模式转向市场化经营模式,生产目的由满足自身需求转向市场化经营的利益目标。

(二)农户经营特征与合作需求

重建的农户经济,确立了农户独立经营的微观主体地位。农户作为一个生产组织,在其内部形成了劳动监督的自我执行机制,有效地解决了我国农业集体生产带来的生产效率问题。但我国人多地少,土地按人口均分,普遍而言农户的经营规模只可能是“小农”形式。分散生产的小农户受理性和能力的局限很难驾驭市场交易伴生的交易风险,在市场交易中处于劣势。

1.农户生产管理的优势:“天然为低”的管理成本

农户经营的优势在于:面对的是“天然为低”的管理成本。农户是基于血缘关系的生产组织。这种天然的“关系”特性决定了作为生产组织的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不仅限于经济利益的工具性关系,而更多地表现为情感性关系。双重关系纽带的重合使得农户内的组织成员从许多方面对农户家庭的整体目标和利益目标的认同,生产性努力动机无需通过家庭内部精密的劳动计量并同报酬挂钩来激发,在农户组织内部形成了生产劳动的自我监督执行机制。“天然为低”的管理成本有效适应了农业的生产特性。因为农业生产具有经营的灵活性,农业劳动存在监督与考核的困难。由此可见,重建的农户经营体制的优势在于:农业生产中形成了“低而平直”的管理成本曲线G(见图2),解决了我国农产品生产的劳动生产效率问题,将中国丰裕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发挥出来,给农村经济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强大动力和活力。

2.农户市场交易的劣势:“高而上升”的市场交易成本

我国分散生产的小农户传统上与市场处于脱离的状态,受其理性和能力局限,要与大市场有效衔接非常困难,面临较高的市场交易成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产品市场经历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型。这种转型使得农户市场经营的交易成本问题日益凸显,农户收入函数发生了质的变化。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农产品整体上供不应求,特别是粮食问题没有完全解决,经济也没有完全融人世界经济体系。在这种“卖方市场”结构下,小农户的市场交易成本问题不是核心问题。因为农户只需负责生产,生产多少都能以较好的价格销售出去。在这种“生产约束型”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户家庭经营的劳动生产效率优势带来的农产品增产与农户市场化经营的增收目标具有一致性的增长趋势。因此,尽管重建的农户经济没能解决市场交易问题,但在“卖方市场”结构下,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被掩盖,农户增产基本能保证增收。

1990年后,我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供求格局从过去的长期短缺,转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农产品市场日益成为买方驱动。农产品供求的结构矛盾取代总量不足成为主要矛盾,“谷贱伤农”成为一个长期性问题。从消费需求看,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吃饱,而是要求吃好,要求农产品的品质高,品种多样化,还要达到保健、安全的目的。与此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背景下,我国农产品市场面临进一步开放的严峻挑战,国内市场逐步国际化,导致农产品市场竞争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大。市场成为农业生产最主要的约束因素,农业生产者所面临的风险从生产领域转向市场流通领域。而分散、小规模经营的农户受理性和能力局限,难以准确判断市场需求动态和市场信号,与市场交易伴生的高昂的交易成本成为影响农户收入的决定性变量。具体而言,市场交易成本包括:(1)价格搜寻费用,包括产前要素购买价格与产后产品出售价格;(2)品质度量费用,包括对购买的投入要素、服务的质量评价费用,对自身出售产品的质量评价费用;(3)交易的谈判成本、监督费用以及因监督不足而遭受的欺诈损失等。孔祥智(2003)指出,由于分散的小农户在市场交易中处于弱势地位,由此造成了三大“黑洞”:一是“交易黑洞”,小规模农户在与工商企业进行原料和产品交易中,得不到平等的谈判地位,往往受到多重盘剥;二是“信息黑洞”,由于信息不对称,小规模农户不可能获取准确的市场信息,从而出现买难卖难现象,重复性的结构调整将进入一种恶性循环状态;三是“利益流失黑洞”,小规模农户难以分享与农业相关联的二、三产业的增值利润,从而造成利益流失。由此可见,随着我国农产品市场结构的转型,“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衍生的高昂的市场交易成本问题成为制约农户收入增长的首要因素。这表现为图2中随市场化经营程度提高而“上升”的交易成本。因此,农民需要组织起来进入市场成为各方面的一个共识。

3.农户的潜在合作需求:节约市场交易成本

以上分析表明,农户经营尽管面对的是“低而平直”的管理成本曲线,但转向市场化经营的“小农户”存在“卖难”、“买难”问题,且由于处于讨价还价的弱势地位,容易受到价格、成本波动的冲击,面临着不断上升的市场交易成本。在农业市场化、农民进入市场与市场交易成本过高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下,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成为农户实现市场化经营利益目标的关键。由此,农户对市场稳定提出了要求,寻求具有市场网络与市场开发能力的组织进行合作,寻求通过组织创新解决产前、产中投入要素的“买难”和产后农产品的“卖难”问题,从而达到既改善生产效率,又改善交易效率的目的。

四、农业企业的产生与组织形式选择规则

(一)农业企业的产生

从农村突破的制度变迁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给农业企业进入农产品市场创造了良好机会。传统的国营、供销合作企业是我国改革前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但由于其改革滞后,不适应市场竞争环境,导致改革后各类农产品的流通渠道出现重大空缺。这为其他企业进入农产品市场创造了良好机会。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现了外国公司、私营企业与国、合企业集中进入农业领域从事生产和购销活动的新气象。先期进入我国市场的外国公司、新创办的私营企业以及经过改制以后的国、合企业,尤其是多成分股份制企业,无论是在资金融通、技术引进、设备改造、质量保障方面,还是在企业管理、市场开拓、信息收集、经营网点分布方面,都具有先天优势(杜吟棠,2001)。毋庸置疑,在整个农业价值链中,资金、技术、市场营销及管理技术等现代要素主要存在于公司之中,这些优势条件,正好与农产品价值链上游的农户形成了互补型的比较优势。公司成为引领、组织农户进入市场的一个潜在合作主体和重要的推动力量。各级政府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态度从肯定,到鼓励,再到扶持,进一步推动了农业龙头企业的快速发展。

(二)组织形式选择的决策规则

公司与农户经营的显著区别在于:公司广泛采用雇工经营,采用层级制的管理方式,面临的并非“低而平直”的管理成本曲线。因此,公司对于组织形式的决策必须兼顾管理成本与交易成本。对于公司而言,理性决策规则就是管理成本与交易成本之和最小化的规则。

农户经营特征表现为:“天然低的”管理成本特征,但面对不断上升的市场交易成本。因此,对于农户而言,交易成本与管理成本之和最小化问题可以简化为交易成本的最小化,即交易成本最小化的交易组织形式是农户的理性选择。

(三)组织形式选择权的配置

由于公司与农户作为交易的主体双方,具有地位不对等的关系特征。大量分散化、小规模的农产品生产者,作为供者,形成了竞争性的农产品供给市场;由于规模经济性,当地一般仅有少数的农产品加工或流通企业,公司成为拥有一定程度市场力量的买方;在农业分工领域,农户拥有农产品生产信息控制能力优势,公司具有市场、技术优势,处于产业链的核心增值环节。公司与农户双方市场力量的差异以及比较优势的竞争力差异导致组织形式的选择往往在公司主导下形成。农户作为从方,决定是否接受该合作契约,并以一定的从方策略响应公司。因此,组织形式选择是在公司主导、农户响应下形成。

五、“公司+农户”:为什么采用合同交易

(一)合同农业的选择:交易成本与管理成本的权衡

任何交易的产生都是既定约束条件下利益相关者博弈的均衡解。“公司+农户”采用合同交易成为一种普遍形式,这必然要求回答:为什么合同交易能成为农户和公司的共同选择;这个问题也暗示:为了理解市场与企业间的权衡关系,有必要更确切地分析“公司+农户”采用合同交易的潜在优势及其存在基础。

公司与农户间存在着三种典型的交易组织形式选择:市场、一体化与合同农业。采用市场交易组织方式,意味着公司与农户间按照价格机制交易产品,各取所需,这种交易方式不能有效地降低农户的市场交易成本,因此,农户会尽量减少利用市场与公司进行直接交易。对于公司而言,采用市场交易可规避内部管理成本,但面临上升的市场交易成本,而农产品交易特性以及农产品市场结构的转变会进一步加大公司的市场交易成本。一方面,从农产品交易特性看,在外观上,农产品同质性极高,不同农民所生产的同种农产品在外形、色泽等特征上的差异很小,难以像工业品那样在产品上进行标记;在内在品质上,具有极大的异质性,而且农产品具体的口感与质量只有在食用后才能够知道,对健康的长期影响也许是永远无法知晓的,具有典型的经验产品特征。农产品外观的同质性、内在质量的异质性以及经验性产品特点可能导致公司在采用市场机制收购农户农产品时,因信息不对称而使产品分等定级的计量成本高昂。另一方面,当农产品市场结构转向买方市场时,消费者导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需求日益受到重视。在市场诱导与政府推动下,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规范不断推广。高质量的、标准的、规范的农产品加工生产要求高度专业化的投资。专用性投资在市场交易中易产生潜在的“敲竹杠”问题。为减少专用性资产的投资风险,公司需要稳定地获得一定数量的、必要质量属性的原料供应。这要求公司事先与农户交流,从而保证原料产品供应的数量和特定的质量规范。这时,延时交易、农户的身份、重复交易变得重要。因此,随着农产品市场结构的转变,相比于合同等更紧密的垂直协调,采用开放、匿名、瞬时的市场交易成本问题更为突出。

选择一体化组织形式意味着公司将农户纳入企业内部管理,实行农产品种养、加工与销售等环节的一体化。在这种组织形式下,农户的市场、生产风险降到了最低,农户收入稳定,收入水平高,对于农户而言是一种有效的选择。但对于公司而言,虽然可以规避市场交易成本,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科层组织存在管理成本不菲的弊端,而农业的生产特性可能进一步限制了这种组织模式的扩张。因为农业生产是通过利用有构造生命自然力进而利用其他自然力的活动。这一特点决定了农业生产活动主体必须根据农作物的生物需要指令做出灵活、及时的反应,也决定了农业生产绩效(包括农产品的产量与质量)既与气候等自然条件相关,又与农业活动主体的生产性劳动努力行为相关。采用雇工生产,企业难以对农户的生产给出标准化、严格的指令,难以将农户生产性劳动的努力程度与其绩效直接挂钩,或者这样做的成本极其高昂,因此,对于组织管理主体――公司来说,面临高昂的监督管理成本。

以上分析表明,受农业特性以及农产品市场结构转变的影响,随着组织形式向科层或市场集中,组织成本曲线将出现非线性的增长趋势。对于公司而言,基于交易成本与管理成本节约的折中,某些交易混合使用科层和市场机制,利用处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合约”作为交易的一种联结方式可以获得最小的总成本,即合同农业成为公司的一种有效的选择。对于农户而言,合同交易可以稳定农户农产品投入要素供给和农产品的需求,减少农户必须承担的事前与事后的交易费用。事前交易费用包括要素与产出品的市场价格搜寻费用、品质度量费用、谈判费用以及专用性投资过多或不足的损失;事后交易费用包括市场风险损失、交易监督费用以及监督不足带来的欺诈损失等。并且,在组织合作过程中,农户可在一定程度上分享到农产品价值链上下游各环节的整合带来的增值收益,从而带动农户增收。因此,在公司主导、农户响应下,合同农业可能成为交易双方的共同选择。此外,交易成本与管理成本曲线取值的变化特点,进一步拓展了中间型组织选择的范围,以至于“公司+农户”大部分的交易是“隆起的中部”,即合同农业成为普遍的选择。

(二)合同农业的组织形式:潜在优势

就逻辑关系而言,“公司+农户”采用合同交易的组织形式恰好结合了“市场”和“企业”的特点,将“价格协调”与“权威协调”兼收并蓄,同时将“平等的市场交易关系”和“目的性的合作关系”合二为一,是克服市场失灵和内部科层组织失灵的一种处于边际状态的组织形式。

具体而言,与企业相比,公司与农户的双边关系具有相对独立性,农户并不是公司的员工,公司也并非农户的“老板”,双方各自保持了相对独立的所有权自主性,使得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类似市场的激励优势。在具体运作方式上,主要表现为公司将农产品种养环节外包给地点分散的农户,农户承担种养环节的土地、物质设备等固定资产投资并拥有资产所有权,农户成为加盟公司的相对独立的作业车间,由农户负责生产日常管理并独自承担生产风险。这种“外包”式的不完全企业化、准外部化合作,既给公司、农户一定的自主性和激励诱因,也带来了公司管理成本的节约,包括员工管理费用、生产监督费用、投资管理费用等。与市场相比,公司与农户的双边关系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等级性、目的性合作,公司要求农户按合同进行生产,对农户实行准车间化管理,从而将农户生产纳入公司一体化的生产流程。这种对农户生产进行“选择性干预”的不完全市场化、准内部化分工,既给公司和农户一个稳定的生产决策预期,也带来了公司与农户交易成本的节约,这包括市场搜寻费用、质量监督费用、产品质量和数量不确定所造成的事后损失等。随着时间的进展和交易的重复进行,交易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大大降低,双方的交易行为也会变得更加具有规律性,进一步支持了公司与农户间更好地协作,使组织具有更大的合作适应能力。

六、结语

从理论分析看,采用合同交易方式是公司、农户在既定约束条件下,对交易成本和管理成本进行权衡的选择结果,是克服市场失灵和内部科层组织失灵的一种处于边际状态的组织形式,具有一定的潜在组织优势。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合同农业也不例外。其在获得相对于企业与市场的相对优势时,也具有在总体层面上的劣势,突出表现为:一是不具有完全市场竞争下的高诱因激励。二是在缺乏统一所有权控制的基础下,缺乏对对方的有效控制权,并造成诸多交易协调方面的问题。因此,“公司+农户”经营模式是一个“前途和风险的混合体”(Fryxell,et al,2002)。

“前途和风险的混合体”在“公司+农户”经营实践中折射出一种并存的冲突现象。一方面,既存在 “公司+农户”的成功案例,如温氏集团、雨润集团、东进公司等。另一方面,“公司+农户”合作落实到实际的执行层面上,普遍存在不稳定性,协调方面的问题减损了合作的效益或可行性,主要表现为合作中大量的毁约现象。据调查,近年中国订单农业的违约率曾高达80%左右(刘凤芹,2003)。这说明,不同的公司在利用“公司+农户”的组织形式时存在显著的绩效差异;同时,从整体层面来看,“公司+农户”组织失灵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这意味着“公司+农户”组织形式所蕴涵的优势只是潜在的,并非完全在实践中无条件地展示。经济组织有效发挥作用离不开好的治理机制(威廉姆森 等,2008),如果不能很好地治理公司与农户间关系,这种优势将不能转化成现实利益。这提出了细节性观察、进一步挖掘“公司+农户”组织形式下正式合约治理、关系治理具体制度安排形式的必要性与重要

性,进一步研究的重点是如何安排契约治理机制以提高“公司+农户”的合作绩效。

参考文献:

杜吟棠. 2001.“公司+农户”模式初探:兼论其合理性与局限性[J]. 中国农村观察(1):30-38.

黄连贵,张照新,张涛. 2008. 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成效及未来发展思路[J]. 经济研究参考(31):23-31.

孔祥智. 2003.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认识、问题及对策[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5):1-5.

刘凤芹. 2003. 不完全合约与履约障碍:以订单农业为例[J]. 经济研究 (4): 24-30.

生秀东. 2001. 劣市场、准市场与农业产业化:“公司+农户”运行机制探析[J]. 农业技术经济(6):53-57.

生秀东. 2004. 订单农业的运行机理和稳定性分析[J]. 中州学刊(6):37-40.

万俊毅. 2009. 公司+农户的组织制度变迁:诱致抑或强制[J]. 改革(1):67-70.

威廉姆森. 2004.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M]. 段毅才,王伟 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7-64.

威廉姆森,马斯. 2008. 交易成本经济学经典名篇选读[M]. 李自杰,蔡铭 等 译. 北京:人民出版社:291-295.

赵德余,温思美. 2004. 我国农业产业化组织形成的动因与线索[J]. 农村经济(4): 5-8.

COASE R H. 1937. The nature of the firm [J]. Economica New Series,4(16): 386-405.

FRYXELL G E,DOOLEY R S,VRYZA M. 2002. After the ink dries: the interaction of trust and control in US――based international joint ventures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39(6):65-86.

LARSSON R. 1972. The handshake between invisible and visible handst [J]. Studies of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23(1):24-52.

The Mechanism of Contract Farm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

HU Xinyan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AU, Guangzhou 510642)

篇3

关键词:移动终端;教学效果;即时反馈系统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13-0084-04

一、引言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的兴起,无线网络、3G、4G等立体无线网络环境正在形成。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也对教育改革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念。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反馈始终在其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教学反馈是指教师对教授课程所达到教学效果的备忘记录及评价。教学反馈为教师提供教学效果信息,即时调整教学策略。即时的教学反馈能够快速得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信息,有针对性地对题目或学生进行专门的讲解或指导。

已有的移动终端教学设备多采用遥控器,如乐佰特互动教学系统、北京松博科技公司的“按按按”互动遥控教学系统等,虽然实现了传统教学与移动设备的结合,但由于类似遥控器的设备交互通常比较简单、采集的信息有限、可视化呈现方式少,而且未考虑利用长期的历史记录分析教学规律以及教学领域对象的关系,所以未能很好实现教学辅助和提升教学的功能。

本研究所使用的移动终端授课环境――智动课堂系统,是一种利用网络技术、交互技术、平台技术、无线通讯技术、学习终端等建构起来一种课堂教学环境。该系统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理论与计算机网络技术,将移动学习思想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智动课堂系统使用带有丰富教学资源的平板电脑(Pad终端)完全代替传统纸质课本,能够非常方便地记录下教师、学生同系统的交互行为,学生同教师之间通过系统进行的师生互动行为,利用基于事件的方法进行行为数据的采集和有效分析能够反映出课堂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教学反思,辅助教师进行教学决策。该系统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将教师端、学生端和服务器端连接在一起,同时还可使用该系统进行多种教学活动,如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抢答、即时反馈等。其中即时反馈系统将学生课上的教学行为全部收集下来并存储到服务器中,进而进行分析处理并当堂反馈给教师和学生,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即时反馈。

即时反馈系统采用基于事件的方法,依靠教师和学生的各个行为点进行数据采集,使用计算机进行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并以图形化的结果反馈给教师,为教师进行教学判断提供依据。

二、移动终端授课环境

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将移动终端设备与传统课堂相结合,就形成了更符合信息时代教育特点的移动终端授课环境,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完美融合。智动课堂系统是天士博公司开发的以移动设备为载体,进行移动教学和学习的教学系统,现已在多所中小学进行实际应用,教学效果良好。

平板电脑是智动课堂系统的基本组成设备。平板电脑在硬件上轻便易携,功能强大;在软件上,大多平板电脑采用Android操作系统,因其开源性,许多在Windows操作系统上运行的软件都有对应的Android版本,发挥出强大功能。安装在Pad中的智动课堂系统使智动课堂客户端软件可实现多种课堂活动,包括PPT课件、课堂练习、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即时问答、即时测验等,各部分都可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与即时反馈。教师和学生均可通过Pad获取特定的教学和学习资源以及网络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Pad还可对学生Pad通过该客户端进行监看、锁屏以及表扬等操作,保证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性作用。图1表示智动课堂系统教师端界面。

一套完整智动课堂系统相当于一台服务器,在该服务器中安装有智动课堂服务中心、课件制作软件以及相应的配套软件。服务器与Pad之间可形成一个结构完善、功能强大的新型教学环境。教师可按照自己所需制作形式多样的课件,在线下载整理课程所需的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智动课堂系统优势明显,不但功能强大,更符合教师学生的学习愿望;智动课堂系统可与白板等多种教学媒体结合,丰富教学环境;该套系统摒弃传统课堂教师以讲授为主的特点,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媒体应用优势,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即时反馈系统以该智动课堂授课系统为依托,前期进行了充分的设计、分析和讨论,记录了课堂随堂测试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所有的行为,最终确定向教师所要反馈的教学信息和相关图表。

三、基于移动设备的即时反馈系统设计

随着各种移动终端设备的出现和推广,移动学习作为继网络学习之后又一种新兴的学习和教学方式,已逐渐引起各界的关注。移动学习各终端之间通过无线通信技术连接,教师与学生可以通过安装在移动设备上的移动学习软件进行教学、学习和交流。它一方面继承了网络学习不限地不限时的优点和教学资源迅速共享的优势,同时还能像传统教学一样进行实时的对话和面对面交流。

即时反馈系统设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反馈系统所依托的硬件环境、实现反馈系统的软件架构、系统反馈的结果。

1.设计框架

(1)硬件环境

即时反馈系统以智动课堂移动授课环境为基础,学生端、教师端及服务器端通过无线网络进行互连。其硬件环境如图2所示:

其中,服务器是整个智动课堂系统的中心,在该计算机中包含课件制作系统、课堂服务系统、数据库系统。教师Pad/学生Pad是一台安装有智动课堂教师/学生客户端的Android系统平板电脑。

在教学过程当中,学生Pad端将学生的行为数据以特定的形式传送到数据库进行保存;服务器端负责进行数据的提取、处理并进行特定的分析,形成统计报表或图示;教师端向服务器端发出请求,服务器返回不同形式的结果,可直接返回到教师Pad端,也可返回到大屏幕(白板)上,供学生参考;教师和学生接收到返回结果,首先进行自我分析和评价,反思自己的教学和学习行为。这样,就实现了一个完整的反馈过程。

(2)软件框架

即时反馈系统是基于J2EE的技术架构,可移植性强并且具有安全和再用价值。即时反馈系统采用客户端请求,服务器端返回Html统计页的通信形式实现反馈过程。在该过程中,智动课堂系统请求统计数据,统计服务模块进行数据处理并生成Html页面显示到客户端。

反馈过程中,教师端通过与智动课堂服务器端的业务协议,向其发出统计页请求,服务器端接收指令将接收的数据进行处理,并按照指令要求以网页的形式发送给指定位置或设备。其反馈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如图3所示:

考虑到即时反馈系统的可扩展性以及与计算机端的有效结合,统计结果通过通用的http协议以网页形式到Pad端或者白板端,以适用不同类型的终端设备和不同平台的多种不同的操作,以保持系统的一致性与可兼容性;学生课堂学习抛弃传统课堂的纸质课本,所有学习资源均整合到学生Pad中,所需学习资源可由指定网络地址或服务器下载。当随堂考开始时,学生Pad每次操作都会实时地发送数据给智动课堂服务;教师Pad包含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多种课堂教学活动,可进行多学科教学。教师Pad可以调用查看并显示通过统计服务生成的Web页,打开反馈信息图表。

智动课堂服务是即时反馈系统及整个智动课堂系统的核心部分,它一方面负责显示Web统计页,另一方面智动课堂服务负责对实时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同时还需接受教师端发送的控制指令对整个课堂教学及统计服务随堂考的开始与结束进行通知。

2.反馈结果设计

随堂考即时反馈系统利用移动终端设备,以基于事件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采集学生学习行为。通过考察学生随堂考过程中的答题各项行为表现,采集相应的教学信息,形成图表,反馈到教师和学生面前。

即时反馈结果旨在帮助教师了解学生情况,指导教师进行全面辅导以及个性化辅导。具体反馈结果如表1所示:

在随堂考过程中,学生行为信息以及随堂考试卷试题信息多种多样,教师可通过系统所反馈的信息得到有用的学习信息,对教学和辅导发挥指导作用。

四、实现及应用

即时反馈系统从数据层、服务器层、客户层(或呈现层)三个层面进行实现。

数据层采用关系数据库,用于存储学生在Pad端的操作行为。通过对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学习行为进行分析,分离出能够呈现学生学习状态同时可抓取并记录的属性,将其存储在关系数据库中,以备服务器层提取分析。

服务器层(统计服务层)将存储下来的行为数据进行读取和分析,通过编程代码实现数据提取、数据处理,并响应客户层请求将数据处理结果以直观形式展现出来。

客户层(内容呈现层)是用户接口和用户请求的发出地。即时反馈系统主要通过教师端发出业务请求,获取所需要的反馈结果信息。反馈结果以网页的形式展现,同时预制多种接口,以适应不同移动设备、不同操作系统及不同浏览器,同时增加系统的可扩展性和易操作性。

1.元数据层的实现

即时反馈系统针对智动课堂系统随堂考模块进行分析和反馈,使用关系数据库存储学生行为数据,采用临时表存储采集的信息。

即时反馈系统数据模型主要包括四部分――试卷模型、测试模型、试题模型、过程模型。

试卷模型用于存储随堂考模块教师所下发试卷的主要信息。其字段信息包括试卷名称、试卷编号、总分数、下发时间、是否主动提交等。

测试模型用于临时存储试卷下发和收取过程中学生的操作信息。主要字段包括试卷编号、学生姓名、学生编号、下发时间、上交时间、是否主动提交等。

试题模型用来记录测试中各个试题的详细内容。主要字段为试卷编号、试题编号、试题类型、试题分值、正确答案等。

答题过程模型用来记录测试过程中学生的做题信息。主要字段包括学生编号、试卷编号、试题编号、所选选项、是否有效、是否正确等。

2.统计服务层的实现

该层是反馈系统的核心部分,该层实现对所抓取的数据进行存储、提取、分析、处理,并生成图形图表。统计服务层采用Hibernate框架实现数据的对象化封装,使用MySQL数据服务。

3.内容呈现层的实现

统计服务层所生成的图形结果以网页的格式进行展示,同时供计算机端和Pad端调用。

统计过程中,教师Pad端向服务器发出指令,调用数据分析结果,接着统计服务层收到指令并同时分析指令类型才会执行回调方法,将对应的页面传递给教师Pad端或者计算机端(白板端)。Pad端通过内置浏览器控件打开网页链接进行展示统计图表,教师在Pad端进行操作时,可点击统计图中的某个功能点进而打开计算机端(白板端)的指定功能。其具体调用过程如图4所示。

4.应用成果

智动课堂系统已在若干小学和中学进行试用,其即时反馈系统在实际教学应用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教师可通过不同形式的反馈结果查看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自身的教学情况,以便能及时调整后续教学和查漏补缺,学生也可通过查看白板端的反馈结果反思自身学习行为,发现存在的不足。图5为智动课堂系统在某小学的应用场景。

即时反馈系统针对智动课堂系统的随堂考模块基本实现了5方面的即时统计分析,学生即时答题情况分析、学生即时答题正确率和提交人数分析、所有题目正确率分析、学生成绩等级分析以及学生答题时间过程分析。教师对该反馈模块有较好的评价,认为该模块对于即时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给学生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指导具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教学即时反馈系统以快速性、即时性、针对性、教学性为设计原则,充分考虑到教师、学生对教学反馈信息的需求。基于移动终端的教学即时反馈系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式形成教学反馈,反馈信息清晰明了地展现出了学生的现有学习水平,教师和学生将其与学习目标相比较,找出差距,进行讲解和反思以缩小差距。

五、结论

即时反馈系统具有实时性、快速性、分析性、诊断性等特点,对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能起到指导作用。教师通过反馈结果及时改进教学,学生通过反馈结果及时发现自身不足并及时改正。该即时反馈系统使用PC计算机作为服务端,连接Pad教师端和学生端,利用计算机的高速计算能力对随堂考过程中记录的各种数据进行处理,产生反馈报告并以图形化形式表现出来。该系统通过计算机大大加快了数据的处理速度,真正实现了教学评价的即时反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即时反馈系统还不支持主观问题的即时评价和反馈,不过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理论研究的加深,相信更全面的即时反馈系统已离我们不远。

参考文献:

[1]余胜泉,刘军.手持式网络学习系统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模式[J].中国远程教育,2007(5):64-69.

[2]司耀龙.基于B/S结构的英语诊断性测试系统的构建[J].电化教育研究,2009(5):61-63.

[3]贾积有.高性价比的便携式智能电子学伴及其在传统教室的应用探讨[J].中国电化教育,2012(3):120-126.

[4]王晓春,朱麟.ISI:一个师生共建的个性化学习服务平台[J].现代教育技术,2008(10):93-96.

[5]宋正国,刁秀丽.多元智能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评价[J].软件导刊,2006(2):14-15.

[6]吕啸,余胜泉,谭霓.基于发展性评价理念的网络教学平台学习评价系统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11(2):73-78.

[7]陈万平,初春红,出红霞.浅议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评价[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

[8]冯天敏,张世禄.网络课程的学习评价设计[J].开放教育研究,2004(3):34-36.

[9]曹梅.网络学习中学习评价的要求及实施[J].中国远程教育,2002(1):45-48.

篇4

关键词:一体化交通;帕累托改进;博弈

中图分类号:U29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5-0088-02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交通的需求日益增长,而交通产品供给的刚性使得两者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对经济发展也产生了明显的瓶颈作用。实践证明,传统的单一运输方式已无法解决我国交通供需矛盾,而交通运输一体化通过将各种运输资源有机整合,能够有效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已成为缓解我国目前交通运输紧张局面,解除其对经济发展瓶颈作用的必然选择。

一、一体化交通运输的内涵

交通系统一体化是指把所有的交通资源(交通工具、交通设施、交通信息)进行统一调配,以达到交通运输系统的整体优化,以便最充分地利用交通资源和最好地满足所有的交通需求(包括所有的使用各种交通工具和设施的人与物)。

交通运输一体化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尽可能准确且实时掌握交通信息,这样才能在对交通资源(交通工具、交通设施、交通信息)进行有机整合时有的放矢。在充分掌握相关信息后,还要掌握交通需求的变化规律,通过不断优化交通政策、交通规划、交通管理等措施来对未来的交通需求施加影响,以达到交通需求管理的目的。由于一体化交通几乎包含了所有的交通方式,所以其进行的需求管理也是统一进行的。同时,一体化交通体系是一个动态系统,它在进行需求管理时也应当适应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所以一体化交通的优化是一个不断反馈、不断修复的动态过程,只有这样才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交通的一体化,在实现统一的交通需求管理的同时,不断优化交通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二、一体化交通运输形成的必然性

“囚徒困境”模型是博弈论中的经典范例,我们讨论一下它的结果:(坦白,坦白)构成了此博弈中双方的最佳策略均衡,但当俩囚徒都抵赖时得到的惩罚要比这个结果要轻得多。俩囚徒在选择策略时都以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但最后却没有实现最大利益,这反映了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存在着矛盾。

但是在交通运输领域中情况会有一些不同,因为运输基础设施提供的公共性使得运输企业之间在考虑合作的时候主要基于合作所能带来的收益而不是成本,这时最终博弈的结果会发生变化。

假设城市A中有两家运输企业B、C,分别经营轨道和公路运输,且它们在各自的领域内处于完全垄断的地位,即此时不存在重复铺设线路的情况,相互之间没有替代性。起初,两家企业没有形成相互对接的一体化运输的体系时,他们的运输量仅仅是各自的运输线路中存在的有效运输需求,此时假设他们的得益分别5,5。若企业C在B的运营场所附近建立自己的运输点,负责把企业B的一部分旅客转运到C的运输点上(因为不存在运输线路之间的替代性,一种运输线路不能设置在城市中的每一个区域),这时企业C得到了额外的有效运输需求,其运输量增加,得益也相应增加到8,而企业B的运输量没有受到影响,得益仍然为5。同理当企业B选择对接的时候情况也是大体相同的。若两家企业同时选择对接时,即初步形成了交通运输的一体化,此时在相互对接的道路上就存在了一定的替代性,竞争就出现了,但是基于运输需求的派生性,对接以后需求总量应当有所增加,对竞争造成的损失有一定补偿,它们各自的得益值也分别变为7,7。它们的得益矩阵如下:

显然在这个博弈矩阵中的均衡点为(7,7),即它们都会选择对接。在实际生活中上述假设条件中的“相互之间不存在替代性”很难达到,因为如果在一条线路上只存在一种运输方式,线路上将会变得十分拥堵,一定替代性的存在是必要的,只要能够使企业的收益不要从高水平的帕累托最优点下降到低水平的点就可以了。此时固定线路的建设不需要企业承担或只是承担很少的一部分,只要对接是有利的企业就会在利益的驱动下选择对接,而不必太多考虑成本。从上面矩阵中也可以得出一体化交通体系中各种运输方式之间是存在正的外部效应的,这也就是一体化的交通运输的必然性。

三、一体化交通运输的经济效益评价

(一)帕累托最优和帕累托改进

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ality),也称为帕累托效率、帕累托改善。帕累托最优是指的是在不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而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的一种资源分配状态。帕累托改进是指一种变化,即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达到帕累托最优时,会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交换最优:任意两个消费者,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相同,且两个消费者的效用同时得到最大化。

2.生产最优:这个经济体必须在自己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上。此时对任意两个生产不同产品的生产者,需要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相同的,且两个生产者的产量同时得到最大化。

3.产品混合最优:经济体产出产品的组合必须反映消费者的偏好。此时任意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必须与任何生产者在这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产品转换率相同。

当上述三个边际条件均得到满足时,称整个经济达到了帕累托最优状态。

(二)一体化交通中的帕累托最优和帕累托改进

假设社会上只有两种交通方式(事实上,下面的论述同样适用于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情况,在此为了讨论的方便而故作此假设),由其提供的交通资源由其生产可能性曲线AB(如图)决定。先来讨论短期的情况。

交通运输固定设施的供给具有刚性,短期一般无法改变,交通资源供给约束为曲线AB上的一点C(严格地讲,现实生活中的交通资源约束应该不在AB上,因为AB上的点均为帕累托有效点),此时一体化交通主要是通过合理地引导有效运输需求,减少运输时间,提高运输可达性来进行帕累托改进的,如图:

在既定的运输资源约束条件下,消费者所处的状态是点M,此点属于无效率的点,是两条无差异曲线的交点,还存在着帕累托改进的余地,如在某运输节点上,消费者A、B同等的面对两种运输选择X、Y,假设它们是等效用的。若A已经决定要选用X,此时若B同样也选择X,则他们面临的可能是拥挤,使它们处于点M,但是如果B知道A要选择X,且知道他若选择X可能面临的是拥挤而降低自己的效用水平时,从理性的角度出发B将会选择Y,因为他选择Y以后,A的效用水平不变,自己的效用水平却会提高,表现为无差异曲线的上升。此时整个系统业会因为这一选择而实现了帕累托改进。而正是由于一体化交通的存在使得各种运输方式能够有效地对接,合理地分流了运输需求,缓解了运输压力,从而向帕累托有效靠拢。

长期的情况较为简单,因为许多资源要素的约束是可变的,表现为生产的可能性曲线向高水平移动,同时由于是长期,故相关部门可以通过调查不断调整城市交通的布局,使城市的资源约束点尽量处在生产的可能性曲线上,增加有效的运输供给,从而提高社会运输的效率。

四、加快我国一体化交通运输的政策建议

(一)加强区域交通运输发展的规划协调,从总体上调整、优化区域交通运输结构和空间布局

以区域内高速公路等快速通道建设为契机,加快运输通道的配套与衔接,完善交通运输网络结构,实现功能协调,高效便捷。同步建设多极化、网络化运输系统,充分考虑区域经济产业布局的要求。过去的交通运输发展都是在行政区域或行业内部进行的,但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需要根据发挥优势和共同发展的指导思想,打破行政区划及行业界限,统筹规划和积极发展各种运输方式,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形成具有规模效益的综合运输能力。

(二)加快交通运输市场一体化

建立公平、公开、公正、合理竞争的市场环境,打破区域内部各地区之间的贸易壁垒,实现不同运输方式的联合互补,强化区域整体发展观念,使区域内不同地区的生产要素能自由流动,努力形成区域发展的统一大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在交通运输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降低市场交易费用,更主要的是还可以促进建立区域范围内各种运输方式分工与合作的市场机制,并使分工与合作通过市场来完成,从而使区域内交通运输的整体效益达到最佳,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和运输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杜彩军.关于城市货运交通一体化的思考[J].运输系统与工程信息,2004,(4).

[2]苏红顺.埃奇沃斯箱模型的静态图形与动态图形的实现[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6,(4).

[3]贺文华.商务谈判的经济分析[J].商业经济,2007,(7).

篇5

研究当今各种城市环境景观形态设计失败的原因,多为设计脱离了人类作为环境的主人的行为感受和需求,或为忽略了当地环境的生态规律。21世纪的社会要求我们更加关注“人”,但又不能一味的满足“人”的欲求,而是从人的需求出发,创造符合生态发展规律的生活方式。而“人居环境科学”(the science of human settlements)正是一门以人类聚居(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了解、掌握人类聚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更好地建设符合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这为景观设计带来了指导方法,使得对环境的理解更为人性化和合理化。

一、人居环境学发展原则

依据吴良镛院士所着的《人居环境科学导论》,我们可以得知人居环境的概念及其构成。引用其书中观点,人居环境,是人类的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是人类在大自然中赖以生存的基地,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而人居环境科学就是围绕地区的开发、城乡发展及诸多问题进行研究的学科群,它是联贯一切与人类居住环境的形成与发展有关的,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新的学科体系,研究对象即是人居环境。

1、人居环境的框架及原则

人居环境的核心是“人”,人居环境研究以满足“人类居住”的需要为目的。就内容而言,人居环境包括五大系统:自然系统、人类系统、社会系统、居住系统、支撑系统。其中,“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是两个基本系统,“居住系统”与“支撑系统”则是人工创造与建设的结果。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和谐与矛盾共生,人类必须面对现实,与自然和平共处,保护和利用自然,妥善的解决矛盾就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

对于人居环境的建设大概有几个方面的要求:提高生态的意识;与经济良性互动;发展科技;重视发展整体利益;与艺术的创造相结合等。

2、人居环境学的系统性

人居环境学是涉及人居环境的有关科学。与“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学”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总的来说,它们都以环境为研究对象,但各自的研究范围、内容、与侧重点及所采取的手段并不一致。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涉及的是具体的科学技术问题,全球变暖、臭氧空洞的产生等,而人居环境科学关心的则不仅是如何把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引入人类聚居形态,对五大系统的各个层次的人工与自然环境的相关内容均应引入到规划中去,用以提高环境质量、形成宜人的居住氛围。

人居环境科学是一个学科群,人居环境科学是发展的,永远处于一个动态的过程中,其融合与发展离不开运用多种相关学科的成果,特别要借各自相邻学科的渗透和展扩,来创造性的解决繁杂的实践中的问题

二、景观设计原则

景观设计虽然是建立在环境艺术设计概念之上的设计门类,但它所蕴涵的内容却涉及到美、建筑、园林和城市规划四个方面。景观设计最通俗的解释就是美化环境景色,可以说是以塑造建筑的外部空间的视觉形象为主要内容的艺术设计。这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环境系统设计,它的环境系统是以园林设计所涵盖的内容为基础,设计概念是以城市规划设计总揽全局的思维方法为主导,其设计系统是以美术与建筑专业的构成要素为主体。

1、景观设计的人性化原则

景观设计要做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原则,就要求设计者必须在充分了解所住居民的年龄结构、职业、生活、工作习惯、生理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人性化设计。目前我国许多居住区内园林绿化在很多方面忽略了这一点。比如:有的楼盘用绿地做隔离带,却忽视了人们生活的方便,两分钟的路程可能得走上十几分钟,导致许多人直接从绿化带穿过,破坏了绿化;有的居住区绿化设计没有把残疾人的行为考虑进去,给残疾人的出行带来不便;有的居住区没有为老人和幼儿开辟专用活动场地;有的居住区景观设计粗糙,没能真正、准确地创造人们所需环境。

根据奥斯卡?纽曼所作的人们行为活动与城市形体环境关系的研究,认为人的各种行为活动要有相应的领域,他提出了由私密性空间、半私密性空间、半公共空间及公共空间构成的空间体系设想。运用在居住区园林环境设计中,就是要按照人们的不同需求和不同的活动内容,适当地进行区域的划分,以适应不同年龄层、不同兴趣群和不同文化层的人们开展社交和活动的需要,既要有综合的集中空间,又要有适合集体和个人的分散性活动空间,空间类型尽可能丰富,以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

2、景观设计的生态持续性原则

人居环境学是以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相结合的综合构成,它是尺度不一、形式不一的综合构成。人们的生活与人工环境之密切不难理解,但与自然环境的密切性却往往受到忽视。上个世纪最后一位伟大的人文主义者——芒福德,指出:如果环境文化已经深入人心,我们的审美观念就不会只停留在一些风景名胜震撼人心的地貌上,而应该同等对待大地的每一个角落,还必须强调绿色空间不仅是为了游憩和观赏,更重要的是为了人作为自然的一贯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三、结语

篇6

关键词:北部的森林 退化 损耗 生态经济学 密歇根

一、介绍

自然资源专业人员经常会对经济学和生态学做出两种不同的反应。处理稀缺的人造资源和自然资源分配的经济学被那些关心社会对环境与自然资源影响的人们看作是没有帮助的。生态学(关于稀缺资源的自然分配)则被逐步认为是一种更有用的分析社会对环境与自然资源影响的方法学。在某些方面经济学常常被误解为金融的同义词,例如:金融决策(利润、“底线”等),但如果按照资产净值和效率这些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从更广的范围去考虑,它会使人们感到迷惑。多年来,资源经济学家已经在理论与实践中强调自然资源和环境问题。并且这些早期成就的最新部分正在演变成一个新分支---生态经济学(Prugh 1995)。

根据 Costanza 等人的观点,生态经济学的概念:它是一个跨越多学科的领域,在这一领域集中了三个相关的目标,即可持续性、分配的公平性和配置的功效性。因此生态经济学家对远景的认知和如何建立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和新途径更感。生态经济学家的认知包括下列四个方面:(1)我们的星球是一个闭合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人类社会只是一个子系统;(2)一个可持续的将来是对地球这个生物圈内所有物种而言的;(3)因为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素,我们必须谦虚谨慎地看待所面对的问题;(4)随着我们对地球上各个子系统间关系的深入了解,我们的政策应当变的更加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Costanza 和Daly (1987) 指出单凭经济学家或生态学家不可能解决上述问题,因此,新的综合方法——生态经济学是非常必要的。

上述认知可能在一些方面较难实现,例如:物种间量的分布和两代间的平衡分布。但是,我们能够在其他方面向前发展。明确的讲,对于自然资产和其与可持续能力关系的认识,是更需要的(Prugh 1995)。根据‘北部森林’的例子,森林资源的储量和流量能够被用来评价可持续发展的前景。这能够并且正在通过自然资源核算来体现。

为了提供自然资源核算如何能应用,本文回顾了自然资源核算的起因与目的,概括了几个关于自然资源核算被应用的例子并且给出了一个关于密歇根北部森林资源的储量和流动量的实例。

二、自然资源核算

自然资源核算正在被许多国家所采纳,在美国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仍存在着国会巨大的抵制(美国商业部经济分析局1994, Rylander 1996)。人们逐步认识到自然体系具有吸收废物的作用并提供非消耗的自然资源和可消费的自然资源。然而,前面两项在合计国家财产(如:国内生产总值 GDP)上并没有得到重视。在最近一些年,人们已经增加了人类在利用自然方面的监测,并且正在开始将监测引入到我们的核算体系中并使之制度化。

(一)自然资源核算的起因与目的

国民生产和收入核算体系 (SNA), 是20世纪中期发展起来的,建立的目的是提供经济性能指标、是一个分析经济增长趋势的系统方法并对政策分析提供相关数据。国民生产和收入核算体系(SNA)并不包含所有的对人类富裕有益的经济活动或者所有商品和服务,它起初的设计目的是提供经济生产信息。然而,人们已经证实了过去50年快速的经济增长是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而进行的。这些已经导致了人们对社会福利和可持续发展的注意。特别是,在增加产品时没有考虑自然资源和环境的能力(the capacity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the environment) (例如:能够用于生产的自然资本, 排污池等) 将导致将来生产能力的降低甚至造成恶化。这种考虑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系统地考虑自然资产已经对提高国民生产和收入核算体系(SNA)产生了很大效用。在考虑到自然资源和环境时,国民生产和收入核算框架——传统的GDP就会出现几个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国民生产和收入核算典型地记录着人造资产在一定形式上的贬值,如设施和设备等,但却忽略了各种形式的自然资产如空气、土壤及不可恢复的森林资源等等,并且废物吸收和生命支持的重要角色也被忽略。

2) 自然和环境资源根本不包含在国家资产负债表内,并且很少单独用环境质量指标来评价。

3) 用于处理的投资(Cleanup costs )(例如:恢复环境资产的投资)经常不考虑累计(在恢复的过程中造成的)的环境损失。对于私人公司,为保护环境而支出(如采取措施去抗击或控制产品和消费品的负面作用)就意味着获得更少的收入。相反,当这样的投资是由国家公共部门来完成的话,国家的支出将会增加。

4) 许多商品和服务是通过自然环境来提供的,他们并不在市场上交易,因此,这些也不可能在SNA系统中反映 (Abaza 1992)。

因此,这些缺点突出了GDP和类似的措施不能反映自然资源和环境对经济繁荣的作用。如果不认识清楚,这些疏漏会对现在和将来的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负面作用。

传统的核算体系集中采用GDP而不是净的国内生产总值,部分原因是由于在评价贬值方面还存在困难。同样地,自然环境资源损耗和退化的度量标准也在引起人们的注意。可持续发展的度量标准应该反映贬值、损耗和退化。通过以上认识便产生了按照环境因素调整的净国民产值(EDP)和净收入(ENI)的发展。按照预想,这些修订的度量标准将更好地反映真正的收入、提高环境服务意识、考虑人造和自然资产的对冲、扣除保护环境支出的种类、考虑经济活动造成的损害。环境资源核算(ERA) 或者自然资源核算 (NRA) 是从这些早期的尝试中衍生出来的。Abaza (1992)指出在开发自然资源和环境核算体系进展中存在几个里程碑。他指出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各种工业化国家开始执行环境资源核算(ERA),而其他国家还在考虑什么样的工业化过程会在他们国家发生。在1983年,联合国环境开发署召集了一个咨询会议去探究环境资源核算(ERA)的发展。后来,在1984,1985,1986和1988年联合国与世界银行相继合作召开了相关的工作会议。

考虑到自然资源的损耗和退化(Bartelmus 1993, Markandya 和Perrings 1993, Prudham 和Lonergan 1993),为了使社会福利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度量标准相统一,进行环境和自然资源核算的主要目的是修订国民生产和收入核算体系(SNA)。为了加快解决自然资源核算问题,世界资源学会将出版物“消耗的资产”(Wasting Assets ,Repetto et al. 1989)发送到由世界银行和联合国发起的一系列环境资源核算会议当中。Bartelmus 指出自然资源和环境核算的可靠性是在由联合国环境计划开发署和世界银行联合组织的会议中第一次进行探究的。因此,一致认为环境核算能够与联合国的国民生产和收入核算体系(SNA)相结合 (Bartelmus 1993)。这便产生了结合生态与环境核算体系(SEEA)来修订的国民生产与收入核算体系(SNA)(联合国 1993年)。在最新的国民生产和收入核算体系(SNA)中, GDP被调整为考虑环境的国民生产总值 (EDP)和考虑环境的国民收入 (ENI)。修订后的国民生产和收入核算体系(SNA)能够帮助制定可持续发展政策。

这些调整的措施,如同它们的前身,是按照现在条件考虑人口、技术、政策、支出、消费和参数来计算的。即:它们提供一个静态的可持续发展。这其中也包含着准确的自然环境资源核算价格如何反映它们对人类安宁的贡献。那些修订的措施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改良的方法。根据修订后的国民生产和收入核算体系(SNA), Prudham 和 Lonergan (1993年) 认为在了解人类、社会、经济体系和自然体系关系的需求中自然资源核算(NRA)已经形成。后者的功能是提供消费市场资源的来源和非消费的资源(很大程度上是非消费的非市场资源,例如人类的娱乐场所和同性质的服务)。目前,在许多的院士中间达成了一种共识:保持国家自然体系的价值—作为国家总资产的一部分,是使一个国家的人口在将来如同现在一样富裕的一个必要条件。

许多关于国民生产和收入核算体系(SNA)的争论在于如何处理系统目标间的冲突,也就是要反映社会福利与经济输出两个方面。如果社会福利和经济输出被看成是相互独尊的个体,那么整体经济核算体系将不能使总输出和社会福利核算体系的支持者感到满意。目前许多研究已经指出了1968年联合国制定的国民核算体系的问题。

(二)实例研究

几个国家关于自然资源核算的研究在过去的10年间已经完成。一份由哈佛大学国际部修订的最新报告‘考虑森林资源的好处:概念和经验’对自然资源核算(NRA)的概念和方案给出了一个全面的阐述。早期由Peskin 和Lutz (1990), Abaza (1992), 以及 Prudham 和 Lonergan (1993)撰写的论文也回顾了几个国家在这方面的详细研究。在这里给出了最常用的几个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和工业化国家的实例研究。四个发展中国家(印度尼西亚、墨西哥、巴布亚新几内亚和菲律宾)的自然资源核算框架被首先描述,而后是6个工业化国家(日本、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美国和芬兰)的框架 (摘自Lutz 1993 ).

印度尼西亚

Repetto等人 (1989年)是检验自然资源衰减对国民收入估算影响的发起者。他们的方法包括汇编一定时期内资源的储量和流量登记表。对于研究每一种资源在核算期内开始的储量(例如1年)是按照资源的总价值、单价和由它们增加的产品来记录的。从储量中增加或减少的要注明,如核算期内单价的变化。在每个核算期的结束,计算出最终的储量和最终的总价值 。因此,物质的账目是:期末存货=初创的储备+增加量-减少量。单价主要用于储量与价值的转换。这就为检测物质与经济衰减提供了基础。

墨西哥

在1990年和1991年由van Tongeren 等人进行的实例研究中则完全采用的是生态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SEEA)分析框架。重要的是,它验证了在分析过程中使环境资料与经济学一体化的可行性。石油的开采与损耗、森林减少、土地利用和资源退化是研究的重点。在这份研究之前,石油的供给被认为是随意的,其衰减一直被忽略。研究中将石油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单独拿出来做了说明。调查还包括那些经常连贯的活动如森林的破坏、土地利用变化造成森林面积的减少等。研究中的主要步骤是:关于自然资产量和退化情况(如:侵蚀、污染、固态废物等等)数据的编辑,两种方法的评价(将来收入的折现量/防止损耗或退化的投资)和不同经济方案的综合比较。巴布亚新几内亚Bartelmus 等人 (1992、1993年) 承担这项研究是为了检验一个国家进行综合核算的可行性,这项研究要求这个国家是在开发相对较早的阶段并且实际环境问题仍然是有限的条件下进行的。这项研究是在有限的资源和有限的时间框架内完成的。作者能够利用他们的框架突出一些出现的环境热点。农业、林业、采矿和能源部门作为了研究的对象,并且计算出按照环境调整后的净国民生产总值,两种不同的计算损耗的投资方法(净价值/用户的投资)也得到了验证。这项研究也突出了在自然资源核算中拥有自然资源数据库的重要性。

菲律宾群岛

菲律宾的环境与自然资源核算工程(计划) (ENRAP) 是其他国家众多方法的综合并且在一些方面和印度尼西亚的经验类似。菲律宾的环境与自然资源核算工程(ENRAP)现在已经在菲律宾群岛形成了一种制度。ENRAP工程的第一阶段集中于森林产业。随后的阶段将集中于生态系统类型和资源范围(如流域watersheds)。这项工程将是其他国家效仿的典型例子。

日本

日本由TNordhaus 和 Tobin (Abaza 1992)开发的一个环境资源核算(ERA)系统,在很大程度上是来源于“经济安全度量标准”的概念。这种方法强调了计算GNP时要扣除用于消除污染的花费和造成污染的成本。然而,Abaza (1992)指出这种方法从来没有被日本国家统计局采纳。

加拿大

一个名叫STRESS 的大型信息系统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被开发,其主要是便于对不同类型的环境数据进行收集、存储和操作。STRESS是建立在人类对环境引起的压力及隐含的人口与环境关系基础之上的。按照这个基础开发出三个不同的数据库程序:(1) 自然资源的存储量与流量及它们与经济的联系; (2)环境状况数据库; (3) 自然生产力数据库。Prudham 和Lonergan (1993年) 指出在加拿大有两个适用的国家级资源核算程序。第一个程序是用生物学的、不可恢复的和循环系统资源账目将收益账目和财产账目连接起来。第二个是利用统计学并且比第一个的使用条件更受限制,它是对国民生产和收入核算体系(SNA)的补充。这一系统将提供自然资源的卫星统计资料并且对包含在国民经济平衡表中的自然资产进行评估。Vincent 和 Hartwick在1997年指出近些年来的前端研究主要集中在加拿大的森林资源。

法国

法国核算体系是一个设计最复杂的系统。它是为了在三个基本维:经济、社会和生态上分析和描述自然环境而设计的。起初的意图是针对自然资源减少,提供一个能实时修正国民生产和收入核算体系(SNA)合计的数据库。然而随着计划的进展,认识到国民生产和收入核算体系(SNA)过于强调经济目标,所以法国将其演变为用公共环境数据库按照质量和数量的形式为各种目标提供各种原则的体系。因此,法国体系是为弥补经济与生态资源核算的不足而设计的。Peskin 和 Lutz (1993)报道:按照投资的适度水平这些核算的开发已经在一些有选择的部门当中进行了。

澳大利亚

在澳大利亚将环境和经济结合起来统计核算已经引起了疑问(Young 1993)。和澳大利亚经济中最终的商品和服务价值相比,国家内的环境退化和可恢复资源的损耗已经显得非常次要。因为各种产业和服务组成了经济的主要部分,只有6%的劳动力受雇于可恢复的资源业。同时,研究人员已经提议建立以部门和区域为单元的核算账目。一项研究表明由于价格的波动和储藏资源的新发现,如果将国民收入和生产核算账户内的储存矿物价值的变化合并起来考虑将会比可恢复资源的开发和退化对经济的影响更大。被提议的资源核算方法是建立较好的环境质量和个人福利指标体系。

美国

在美国历史上,能够收集用于减轻污染的消费数据是很有限的(Peskin 和 Lutz 1993)。 后来,一项切萨皮克市的专项研究采用了由Peskin (1989)开发的核算体系,在这个体系当中‘自然’部分被加到了工业、政府和家庭等传统的部门当中。核算账目中的信息对深入了解环境与经济目标的联系提供了帮助。作者指出在实例研究账目中将环境与经济完全地结合在一起考虑,目前还有困难。整体考虑的主要障碍是在经济与环境间缺少因果关系的信息,反之亦然。然而,由于政治的压力现在关于自然资源核算的成就已经被严重的缩减了 (Rylander 1996)。但是几个对矿物、建筑用材和旅游业方面的国家级实例研究已经完成。 (美国商业部,经济分析局1994)。

芬兰

Hoffren等人 (1997年) 为后来政府官方自然资源核算(NRA)系统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并给出了芬兰森林的物理变化、生态索引和最近的货币价值趋势。这项研究是根据现存的数据库而开展的。物理账户包括森林面积、生物多样性数据、树木材料、碳的粘合物、大气污染物质和酸的沉积作用。开发出了用于生态系统、物种和娱乐的森林质量指标体系。另外,整体系统的指标体系也被开发出来。货币核算账目包含树木和其他的森林产品、森林成长、碳的固定、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娱乐的价值、对酸的沉积作用的投资和持续性的收入。

通过上述几个国家事例的分析,Abaza (1992)将这些对环境和自然资源核算的方法概括为下列几种: (1) 环境指标的鉴定和重新分类; (2) 自然资源核算(法国); (3)在市场上交易的自然资源的贬值(印度尼西亚); (4) 全部的环境和自然资源量的评估 (联合国 1993, Hoffren 1997)。 联合国的生态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SEEA)是目前所开发的各种方法的集成。

(三)生态环境和经济的综合核算

生态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SEEA)是在环境核算方面各种经验的集合(详细内容参见United Nations 1993)。它包含了自然资源核算、货币的卫星核算和福利核算。主要的目标是(1) 编辑与货币账目和资产负债表相结合的物质账目; (2) 将传统的总储量与输出量分开以利于阐明一定的环境关系,主要是治理费用的支出; (3)完成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对自然资源损耗和退化的货币账目核算; (4)资产概念的延伸包括自然资产;(5) 账目核算一致性的调整(Bartelmus 1993)。对于那些北部森林的极地资源,生态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SEEA)将提供一个评价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框架。特别是,这一体系能检验物理储量和流量及它们对货币量的影响。

这种核算的过程包括物理核算(例如能源物质平衡、环境分析和经济活动中物质的流量;环境统计开发的构架、 测量经济活动和他们对环境媒体影响的残留效应;用于补充能源物质平衡方法的NRA体系), 货币账目核算(市场值和供应品成本)和自然资产评价 (用市场和非市场的评价方法)。在许多实际例子当中,账目核算的第一部分(物理核算)也常常是较难实现的。在下面的这一章中,我们将结合密歇根北部的森林解释物理核算。

(四)物理核算的一个例子:密歇根的北部森林

密歇根州位于美国的中北部并且和具有广袤北部森林的加拿大接壤。在密歇根,那里有771000公顷北部低地的针叶森林(云杉、北部的雪松、金钟柏和落叶松)。随着对可持续发展重要性的认识,我们已经开始注意森林资源的流量,然而我们没有通过森林的类型和所有者去评价其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自然资源核算(NRA)框架能进一步监测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性。

在物理核算方面,开始用一个开放的储量并且加入净变化 (增长与种植园的开发减去减少,例如收获、浪费、死亡率和土地转换等) 来得到一个期末存货量。流动和储存的物质价值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评定(并没有在这个例子中应用)。物理储量和流量提供了对森林条件的认识,然而货币账目核算只告诉政策制定者森林资源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 (Hoffren 1997)。

利用恰当的数据和模型,我们也能够检测出未来森林隐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Leefers et al. 1997)。 尽管自然资源核算(NRA)通常被认为是依据过去经济发展情形进行的分析,但是它也有意识分析的效用。在密歇根,这些北部的森林资源并没有被木材加工业过度利用。估计现在的木材开采量是1.7 x 105 m3 /年(1995年测),而森林的总的资源量超过了34.7 x 106 m3 (J. M. Vasievich, 美国农业部),开采的木材量低于总量的0.5%。如果开采率提高一倍,缓慢增长的森林资源总量仍然可以维持25年。按照现在的开采率到2020年时,木材的储量将会增加39.8 x 106 m3 。传统上,我们的分析集中在持续的资源供给量而不是持续的资源储量。自然资源核算(NRA )使我们从上述两方面,按照物理的和货币的条件思考问题。

如果按照现在的采伐速度,尽管密歇根北部森林、低地的松类森林资源可能不出现消减,但是还存在许多关于怎样计算和计算什么的问题。在美国许多种植园主都从事了森林业,其中可能一个种植园主的森林资源量减少,而另一个种植园主的森林量是增加的。正的净值可能掩盖了潜在的问题。另外,评估的问题依然存在,当供应超过了市场的需求时,森林资源的经济价值就会降低。尽管存在一些问题,但是这种物理核算、货币核算和自然资产评估等系统方法却为检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了重要的框架。 三、结论

在我们这个社会中,完美的生态经济关系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去建立,其最终目标是保护地球这个生态大系统。如果我们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借助经济这一杠杆来保护生态使我们这个大的生态系统达到可持续发展。

现在的国民生产和收入核算体系(SNA)没有充分反映出自然资源与环境的衰退。例如,由工业引起的保护性支出只作为中间性的支出,相反只有那些由家庭和政府承担的支出才作为最终的支出。在这篇文章的后半部分,用于保护性的消费被当作经济增长来处理。尽管人造资产的贬值从国民生产总值(GNP)中被扣除变成了净国民生产总值,但是自然资源和环境的衰减仍然未被考虑(El Serafy 和 Lutz 1989)。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可能被概念性的认为是自然资产的贬值。事实上,许多由环境和自然资源提供的商品和服务并没有在市场上流通,因此,不能通过国民生产和收入核算体系(SNA)来反映。

按照我们的分析,自然资源核算(NRA)框架具备了依据过去经济发展情形分析(Ex post analysis)和有意识分析(ex ante analyses)的潜能。而且,自然资源核算(NRA)调整了传统体系分析(SNA)并将我们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储量与自然资本上。因此,自然资源核算(NRA)在经济学与生态学间架起了桥梁。

对于那些关注可持续发展的机构(例如瑞典的Beijer国际生态经济学学院),其下一步工作可以让研究人员汇编那些来自加拿大、芬兰、挪威和其他国家自然资源核算(NRA)的工作成果。通过汇编这些信息,国家之间的相关性便能明确并且能从生态经济学的角度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改进。

参考文献

Abaza, H., editor. 1992. The present state of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accounting and its potential applic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UN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Series Number 1. United Nations, New York, New York, USA.

Bartelmus, P. 1993. Environmental statistics and accounting. Chapter II in A. Markandya and C. Costanza, editors.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a review of the current debate.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UNEP),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s Unit (EEU),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Series Paper Number 8. Harvard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Cambridge, MA, USA.

Bartelmus, P., E. Lutz, and S. Schweinfest. 1992. 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accounting: a case study for Papua New Guinea. Environment Working Paper Number 54. The World Bank, Washington, D.C., USA.

Bartelmus, P., E. Lutz, and S. Schweinfest. 1993. 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accounting: a case study for Papua New Guinea. Pages 108-143 in E. Lutz, editor. Toward improved accounting for the environment. A UN Stat-World Bank Symposium, IBRD-World Bank, New York, New York, USA.

Costanza, R., J. Cumberland, H. Daly, R. Goodland, and R. Norgaard. 1997. An introduction to ecological economics. St. Lucie Press, Boca Raton, Florida, USA.

Costanza, R., and H. E. Daly. 1987. Toward an ecological economics. Ecological Modelling 38(September):1-7.

El Serafy, S., and E. Lutz. 1989.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accounting: an overview. Pages 1-7 in Y. J. Ahmad, S. El Serafy, and E. Lutz, editors.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World Bank, Washington, D.C., USA.

Grambsch, A. E., R. G. Michaels, and H. M. Peskin. 1993. Taking stock of nature: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for Chesapeake Bay. Pages 184-197 in E. Lutz, editor. Toward improved accounting for the environment. A UN Stat-World Bank Symposium, IBRD-World Bank, New York, New York, USA.

Hoffren, J. 1997. Finnish forest resource accounting and 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 Tutkimuksia Forskningsrapporter Research Report 224, Helsinki, Finland.

IRG/Edgevale/REECS. 1996. ENRAP (Environmental and Natural Resources Accounting Project) III main report. Report prepared for the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 and Natural Resources and the United States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Resources Group, Washington, D.C.; Edgevale Associates, Virginia, USA; and Resources,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s Center for Studies, Quezon City, Philippines.

Leefers, L. A., K. Potter-Witter, and J. M. Vasievich. 1997. Modeling the multiple-owner timber supply problem in the Lake States. Pages 356-361 in Proceedings of the 1996 Society of American Foresters Convention, Albuquerque, New Mexico, November 9-13, Bethesda, Maryland, USA.

Lutz, E. 1993. Toward improved accounting for environment: an overview. Pages 1-14 in E. Lutz, editor. Toward improved accounting for the environment. A UN Stat-World Bank Symposium, IBRD-World Bank, New York, New York, USA.

Markandya , A., and C. Perrings. 1993. Accounting for an ecologicall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 summary. Chapter I in A. Markandya and C. Costanza, editors.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a review of the current debate.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UNEP),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s Unit (EEU),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Series Paper Number 8. Harvard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USA.

Okubo, S., and M. A. Planting. 1998. U.S. travel and tourism satellite accounts for 1992. Survey of Current Business 78(7):8-22.

Peskin, H. 1989. Environmental and non-market accounting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Pages 59-64 in Y. J. Ahmad, S. El Serafy, and E. Lutz, editors.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World Bank, Washington, D.C., USA.

Peskin, H. M., and E. Lutz. 1990. A survey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i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Environment Working Paper Number 37. The World Bank, Washington, D.C., USA.

Peskin, H. M., and E. Lutz. 1993. A survey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approaches i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Pages 144-176 in E. Lutz, editor. Toward improved accounting for the environment. A UN Stat-World Bank Symposium, IBRD-World Bank, New York, New York, USA.

Prudham, W. S., and S. Lonergan. 1993. Natural resource accounting (I): a review of existing frameworks. Canadian 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 16(3):363-386.

Prugh, T. 1995. Natural capital and human survival.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Ecological Economics Press, Solomons, New York, USA.

Repetto, R., W. Magrath, M. Well, C. Beer, and F. Rossini. 1989. Wasting assets: natural resources in the national income accounts.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Washington, D.C., USA.

Rylander, J. C. 1996. Accounting for nature: a look at attempts to fashion a "green GDP." Renewable Resources Journal 14(2):8-13.

Statistics Canada. 1990. A framework for environmental statistics. (Draft). Environment and Natural Resource Section, Statistics Canada, Ottawa, ON, Canada.

United Nations. 1993. 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accounting: interim version. Studies in Methods, Handbook of National Accounting, Series F, Number 61. United Nations Publication, New York, New York, USA.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 1994. Integrated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satellite accounts. Survey of Current Business 74(4):33-49.

篇7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泱泱大国,几千年来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斗争中创造了灿烂的民族传统文化,它是我国人民的宝贵财富,是艺术教育教学工作取之不尽的源泉,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从长远的眼光来看,孩子是文化传承的核心。作为普及教育之一的艺术教育能否分担文化传承的忧患?能否将传统的民间文化镌刻在孩子们的心灵?长久以来我们不难发现学校教育是传承和弘扬传统艺术的重要途径,时代呼唤民间艺术教育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孩子们心中。

艺术类教师应对民间艺术作深刻思考,以促进自己的教学和创作。现在我就在音乐教学中如何更好地渗透传统艺术进行阐述。

一、探本求源,采风燃情。

“格物致用”,所以传统民间艺术都来自于日常生活中。于是各种不同形式的民间艺术作品默默地发挥着作用,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惊喜。因为学生对民间艺术的了解很少,因此如何让他们接受,的确是件不容易的事。为了让学生了解传统民间艺术,激起学习兴趣,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活动。

1.走进家里去寻宝。

一对绣花枕头、一只彩陶花瓶、一把羊皮手鼓、一支竹笛、一件戏服、一条彩带……孩子们带来自己寻到的宝,课堂俨然像一个小小的博物馆。这样的活动,是让他们认识民间艺术的一种最直接的途径。

2.走向自然去寻根。

引导孩子带着一双发现民间艺术的眼睛,随时用相机收集、用录音设备记录蕴藏在民间的艺术:那里有最原生态的花儿,有悠扬的民歌,有生动的皮影,且一片树叶就能吹出旋律……让孩子在民间探古寻源,把生活变成大课堂,也是学习民间艺术最有效的方法。

3.走进节日去体验。

传统的节日本文由收集整理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民间艺术的大荟萃。走进节日,参与民俗活动,亲身体验民间艺术在这些节日中最具特色的东西,莫过于“过大年”,年画对联,剪纸窗花,舞龙高跷,唱大戏,扭秧歌,做祭祀,活动丰富多彩,可以说是民间传统艺术的“满汉全席”。

4.走近艺人去学习。

进入民间艺人的工作室,亲身体验民间艺术的创作过程。邀请秦腔艺术家走进学校课堂,现身说法,亲自指导孩子们学习戏曲的一招一式,让学生更加规范地学唱戏曲经典唱段。

5.走进网络去拓展。

网络是个更广阔、更丰富的空间,当孩子有了亲身的感受和体验,让他们走进网络去领略更丰富的民间艺术,使孩子们对民族文化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丰富自己的艺术认识。

二、因地制宜,融入课堂。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传统艺术是否能以更大的比例进入艺术教学课堂,融进教材里,凸显民间艺术的价值,通过孩子主动、积极的建构方式来获得对民间艺术的重新认识和对民间文化的基本信念呢?这是我们几年来一直思考与探索的课题。为此我们做了以下努力:

1.整合民间艺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如何在课堂里结合教材渗透家乡的民间艺术?把家乡的花儿、社火表演、秦腔唱段的学习等纳入音乐课堂中,并且定期开展民间艺术的综合实践活动,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推介民间艺术。这样整合不仅丰富了课堂,更重要的是保证了民间艺术的传承,实现了教学的有序性和长效性。

2.坚持创立探索实践平台。

(1)开办各种民间艺术学习兴趣小组,充分利用第二课堂,让同学们行动起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小组亲身体验民间艺术魅力。

(2)建立校本课程,让所有老师都成为“德育先锋”。如,音乐课上,老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现代戏曲选段,让学生分角色地模仿,换位体会旧社会民间艺人的苦难,进而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美术课上,进行“剪纸制作大赛”,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等等。

(3)反馈实践成果。同学们可将自己所学编排成一戏曲选段,在请教艺人和老师后,将它搬上舞台,进行自我展示。这既是对本土文化继承的一个缩影,又锻炼了学生,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

三、创新学习,在实践中创作。

没有创新实践,便没有继承和拓展。虽然孩子的思维与民间传统艺术造型思维很相似,这样的思维结合也十分自然,学生在学习时也可以从中得到很大乐趣。但让孩子们学习传统艺术并不是一味效仿,而是既要在实践中继承优良传统,又要有新的拓展,有新的突破,使他们的创造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才是我们学习传统民间艺术的目的。

1.继承学习。

临摹、复制民间传统艺术,如秦腔的身段和唱腔、皮影、社火、秧歌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民间传统艺术在学习和创作过程的创编、构思、构图、制作等,从实践中体味传统艺术构思的大胆想象,唱腔的独特,动作的巧妙,构图的无拘无束,造型的变化夸张、色彩的强烈热闹﹑线条的粗犷简略,取其糟粕,存其精华。

2.创作融入。

在模仿和复制之后,让孩子们在积淀了民间艺术精华的基础上,通过移情、变化、重组等手法进行一系列创新,创编出多种与自己生活联系紧密的艺术作品。也可尝试将民族的与世界的相结合,将中国的与外国的相结合。孩子们在不断吸取民间艺术营养的基础上,积极注入新时代的元素,使其在继承中发扬,在发扬中不断创新。这真正实现了音乐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新课程理念。

篇8

[关键词]移动环境;教师学习共同体;教师专业发展;微内容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10-0090-04

引言

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是教师学习,没有有效的教师学习就没有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一直以来,人们频繁地使用教师培训的形式,通过使教师完成专业发展课程来保证教师的有效学习,甚至在许多人的眼中教师培训就意味着教师的高效学习。教师培训经常是以“不变应万变”,这会导致一群具有不同知识背景和文化层次的人在同一个房间里,面对同一位教师,接收同一种授课方式。很多教师认为专业发展课程几乎没有为教师提供支持和帮助,这种课程也不适合成人的生活节奏,不能识别教师个体的需求和背景,不能为教师指明在实际情景中如何应用。有限的资源、培训时间和高成本的花费,这些都对教师培训模式提出巨大挑战。而当前的实际情况也的确如此,大部分的教师在工作日里,因为紧张的课程计划,挤不出时间来参加培训;另外,任何一所学校的资源都是有限的,这些资源可能很难满足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再有就是没有教学反思就没有教学进步。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教师的发展公式为“成长=经验+反思”。与传统教师专业发展的构建模式相比,移动环境下的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学习作为一种崭新的学习模式,可以为教师提供对话的平台,促进教师反思;还可以有效地解决教师培训中出现的这些问题,能更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

一、移动环境下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界定与目前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

1.移动环境下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界定

“学习共同体”该术语在学术界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而目前学术界公认的是薛焕玉的定义,他认为“学习共同体(Learning Community)”是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由定义看出学习共同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①学习共同体是一种策略;②学习共同体是一个学习团体;③学习共同体是一个系统的学习环境。因此,在共同体中每个成员之间都是一种平等互助的关系,学习者和助学者之间的关系是可以转换的,在学习共同体中,成员之间不再是孤立的个体,他们彼此紧密联系,有着共同的学习目标。

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M-learning)是在非固定的、非预先规划的时间和地点的非正式场所,利用移动设备与虚拟的和物理的世界交互发生的个人的、协作的或者混合方式的任何学习,也包括正规场景,利用移动设备促进个体探究和协作。移动学习作为一种依托移动信息技术兴起的学习方式,它能够为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有效学习提供便利条件。移动学习所特有的学习内容自主性、学习过程持续性和学习资源丰富性的特点既符合成人学习的需要又适应成人学习的节奏。教学作为一个终身都需要学习的专业,有效的学习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尤为重要,而移动学习作为一种崭新的学习模式,它能够为教师有效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撑。

移动环境下“教师学习共同体”(Teacher LearningCommunity)是指一个由分布在不同地区的教师,依托无线通讯和流媒体技术,自主建立的一个脱离了时间和空间直接相连的无线环境中的虚拟共同体,彻底突破了有线网络的局域限制,真正做到了随时随地,人们可以在任何一个可以使用移动通讯设备的地方参与到这个环境中来。教师学习共同体立足于教师群体,通过教师相互之间生活史、专业经验、教学实践的交流和对话,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得以共享、积累和传承,进而形成教师的专业文化。以广大教师为参与对象,以移动互联网为交流平台,以合作交流为目的,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共同愿景而建立的虚拟共同体。它既可以作为一种新型虚拟学习共同体的开始,也可以作为一种对现实生活中学习共同体的巩固与增强。与传统的教研组、备课组相比,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组织结构松散而开放,活动内容综合且多元,活动方式更具互动性,活动主体更具自主性和平等性,因而在教师的专业成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目前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

目前,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已经成为世界范围教育改革中的热点问题。从目前现状来看,它存在着以下困难:①教师的专业发展缺乏与其他老师的互动交流。教师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由于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传统环境下的教师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的教师之间的交流方式单一,大多处于封闭的状态,在其专业发展中缺乏与其他老师的互动。②实践性知识的共享性较差。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往往将这些经验性知识存储于大脑之中,不能与他人进行有效分享,而这种经验性知识一旦随着教师调动或离职,就将流失。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教师培训不能有效地落实。目前的教师培训形式是要求农村教师或者是城郊教师在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后抽出时间到城市某一固定的场所进行培训,有限培训时间和高成本的花费对教师培训模式都有着巨大的挑战。④即时交互性差。目前的网络教师共同体,基于网络区域教研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与移动教师共同体相比也存在了一定的问题即交互及时性差,教师不能随时随地地参与学习。

二、移动环境下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组成要素以及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模式

由移动环境下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定义可以看出构成移动环境下教师学习共同体的要素主要有五个部分:一是共同体成员:有兴趣的老师、访客、一些教研人员、专家、特级教师、具有共同愿景的教师;二是技术工具:移动通讯设备和通讯技术,以及移动终端技术;三是移动环境下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目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四是可用的资源:微博、教师教学实践的反思日志、学术论文、教学案例、站内的短信以及教学笔记等;五是移动环境下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活动:主要有实践性问题解决方案沙龙,教学案例互评,协同完成小型的任务等等。这五个要素的作用关系如图1。

一些有着共享价值观和共同愿景的教师,基于共同的目标和兴趣而自组织在一起,利用移动通讯设备和通讯技术,通过集体创造与实践、合作、对话和分享性活动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团体,它是由学习者(即教师)及其助学者(包括教育专家、学校领导、学科教研员、骨干教师等)共同构成的。他们彼此之间具有平等交流,权利共享的特点,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共同体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共同体成员每个个体知识成果作为共同体群体知识建构的起点,经过共同体协作产生协作知识成果,推动着协作知识建构的发展。协作知识成果又经过个体成员知识建构过程被个体成员吸收和消化,逐步融入共同体个体知识结构,达成共同体每个成员知识建构。同时共同体协作知识建构是综合的知识建构过程,既包括共同体群体的知识建构也包括个体成员的知识建构,交互的过程是个体知识与群体知识双向转化的过程。通过交互沟通,促进知识的整体建构。

三、移动环境下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从移动环境下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的过程模式来看,一个共同体的构建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边缘性参与,之后逐步进行积极互动和冲突调整来完成共同体建设。移动环境下提供的工具软件为教师之间的参与、交互和互动提供了方便。利用移动环境下的几个典型应用工具,我们可以构建起一个移动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模型。如图2:

在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初期,移动环境下的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共同体的存在,而只是通过阅读、简易信息聚合(RSS)和美味书签收藏(Delicious)别人的有价值的阅读内容(微博、教学反思日志、教学实践性问题解决方案等)等来完成内容的掌握和资源的学习。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教师逐步形成自己固定的阅读链接群,并开始关注“这些有价值的内容”背后的“创造者”的存在,进而开展有意识的交互和沟通。进而具有相同爱好、兴趣和学术研究方向的人逐渐聚集在一起,开始积极的互动,在这期间他们可以通过手机QQ、发送短消息、彩信、个信、微信等开展同步的交流;也可以通过写微博、或者是利用手机发送邮件开展异步交流;或者是利用Wild进行协作共建,成员之间互相帮助并共享感兴趣的内容,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此时移动环境下教师学习共同体大体形成,教师在共同体内进一步交流、知识分享和沟通,提高共同体的凝聚力。

移动环境下的工具发展的日新月异,模型中使用的工具相关应用的一个代表,在实际构建时可以找到相应的替代品,这些RSS产品具有丰富的信息来源、信息时效性、无垃圾信息等特点。RSS阅读器会自动更新你定制的网站内容,保持新闻的及时性。在这期间共同体成员之间的交互如图3:

在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的过程中,成员与成员之间可以通过保存美味书签(Delicious)来进行内容收藏、分享;利用微博进行内容创建、浏览和评论;利用RSS进行内容聚合和分享;利用飞信、E-mail、微博等进行异步沟通;利用QQ、手机短信、彩信、微信等进行同步交流;通过Wiki技术协同完成项目。由于工具的多样性,除上述互动形态外,各成员还可以利用其它方式获取信息(手机报等),分享资源和沟通交流(米聊等)。

四、移动环境下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特点

1.移动环境下教师学习的非正式性

移动学习更多的是一种随意性的行为,学习者在浏览资源中,在与别人的交流中,在游戏中,都可以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获得知识的顿悟,从而实现个体知识的建构。微博草根性、原创性更强,当教师在无意间获得知识的顿悟时,或者是对自己所见的现象有所疑惑时,在没有网络的地方,只要有手机就可通过QQ和MSN直接书写,或者通过发送微博来共享自己的顿悟或疑惑,或者通过手机互联网进行知识查询等方式来学习。比如,当教师在课堂教学或者课堂管理中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教师可以用手机拍摄一些画面,把这些画面通过微博传到共同体,然后通过手机QQ与共同体成员进行交流,从而能及时获得解决办法。教师可以在任何地点进行学习,可以不受传统教学和一般网络教学的空间限制,同样不受时间的限制,任何时间都可以进行学习。移动终端的大量涌现和普及,为移动教育的普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任何持有移动终端的人都可以成为移动教育中的学习者和教育者,即使在偏远山区的人也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进行学习。

2.移动环境下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立更加容易

在人类学习生活发展的历史实践中,学习活动的时空限制性是无庸置疑的,即或是远程学习和E-learning建立起了异地互动的平台,但仍然受到地域的限制,即必须在拥有一定网络设备的专用实验室才能进行异地交流。而移动学习真正的第一次在人类学习活动历史上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性。教师无论在办公室、教室还是在地铁、野外,只要拥有移动通讯设备,如PDA(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智能电话(Intelligent Telephone)等,就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学习,充分利用零碎的或模块的时间,达到想学就可以学,使学习真正成为了社会实践的一部分。目前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主要的途径是教师培训,而教师培训模式最大的挑战就是缺少培训时间、有限的资源和高成本的花费。移动环境下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的成员不需要在现实生活中见面,不需要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开会,也不需要高额的培训费用。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成员来自不同的地区,教学资历各不相同,有成熟教师、重点培养的骨干教师也有新手教师,因此参与移动环境下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教师在学科、经验背景等方面具有较大差异。只要教师拥有移动设备就可以随时进入学习共同体中参与讨论、学习,可以随时将自己的实践性的问题在共同体中发出请求帮助,同时还能共享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及学习不同级别的教师(如专家,特级教师,或者是其他学校的教师)的教学经验,取长补短。

3.微内容决定移动环境下教师学习共同体成员的联系具有暂时性

移动设备呈现的内容均以微内容的形式,所以移动环境下教师学习共同体所进行的活动及任务都受到一定的限制,即这些活动和任务都是小型化的。教师移动学习共同体的成员是以小的学习目标和研究任务来凝聚一起的。一旦这些目标和任务实现或完成,教师学习共同体成员间的社会性联系大部分就逐渐的中断,而新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会带来新成员之间的社会性联系。移动环境下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开放性就决定了共同体成员间的学习联系多为暂时的,不同的学习任务中参与的成员会有所改变。

4.移动环境为教师学习共同体成员提供实时实地交互性

实时交互是移动环境下教师学习共同体开展学习活动的基础,推动着学习活动的发生、发展、持续和深化。共同体成员借助移动通讯工具进行交流和沟通,分享知识,协作学习,形成多层次、多维度的学习网络。通过知识信息单向、双向和多向的交互,共同体在学习网络中有效促进个体知识与群体知识的建构。个体知识通过移动通讯设备逐步向全体成员传播,形成群体共享知识;群体共享知识又通过学习交互,逐步传递给个体成员,最终被共同体全部的个体成员所理解和吸收。移动环境下的信息共享更加便捷迅速,可以通过各种连接移动网络的平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即时信息,其信息速度超过传统纸媒及网络媒体。这为教师共同体成员之间的联系提供了实时实地的交互。实时交互是移动环境下教师学习共同体促进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实时交互过程不仅满足教师随时获取知识的需要,还使教师的思想情感获得及时的交流,增强共同体的归属感与凝聚力。

5.聚集方式的灵活性,提高教师交流的信任度,有利于教师知识共享

移动环境下教师学习共同体成员的聚集是在广泛的移动工具应用过程中完成的,共同体成员可以通过阅读微博(或微博中的链接)去接触成员,也可以通过RSS阅读器认识朋友,或者通过美味书签以“一对多”的方式分享内容,以及其它诸多的移动工具完成成员间的互动。在此过程中,移动工具的多样性导致成员聚集方式的灵活性。在教师学习共同体形成过程中,通过内容的学习和分享逐步上升到内容背后人的交互,当人开始互动之时,共同体的模型就基本构建起来了。当共同体成员如果遇到了一些感兴趣的问题,又想当面交流或者学习,米聊移动平台可以测得成员之间距离,使得移动教师共同体的成员之间的诚信度得到提升,使他们更容易参与到共同体中交流。这不但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还能促进教师的知识共享。

结语

移动环境下教师学习共同体是借助移动通讯技术支持的新型学习模式,是当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随着教师观念的转变和移动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环境下的教师学习共同体将会不断深入人心,将会成为教师提升专业素养和实现终身学习的主要方式。本研究就移动环境下如何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以及在此环境下各成员之间是如何互动进行了研究,并在锦州市农村中学进行了实践,但由于目前移动技术用在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研究尚未成熟,其支持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移动技术和理论研究仍然值得做进一步探讨。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基础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农村教师移动半松散型区域教研模式建构与应用研究”(11YJC880102)和2010年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般项目“农远工程背景下区域教研基地构建的研究与实践”(W2010037)研究成果之一。

篇9

(浙江绍兴文理学院教育学院,绍兴 312000;浙江大学“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国家创新基地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杭州 310028;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积极心理学与教育研究中心,新南威尔士 2751)

[摘要]镜像神经元系统是近十年来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取得的最重要的发现之一,有关其个体发生学存在适应说和联想说两种对立的假说。前者认为镜像神经元系统是进化的产物,由生物性的遗传基因决定。后者认为镜像神经元系统是联想序列学习的产物,是个体在感觉运动经验的获得过程中形成的。回顾这两种假说的各自证据,可以发现联想说更占优势。据此理论,学前教师应充分创设有利于联想序列学习的情境,以促进儿童镜像神经元系统的发育,提高儿童的运动技能、艺术感受与表现以及人际交往等能力。

[

关键词 ]镜像神经元系统;适应说;联想说;联想序列学习;学前教育稿件编号:201411180001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认知哲学研究”(编号:13JZD00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七批特别资助项目“现象学与神经科学对话中的他心问题研究”(编号:2014T70578)、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具身情绪启动儿童隐喻理解的实验研究”(编号:Y201328164)

通讯作者:陈巍,绍兴文理学院教育学院副教授,博士,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E-mail:anti-monist@163.com

一、问题提出

人类个体在生命早期如何学习新的行为、掌握新的技能,并与他人建立有效的人际互动,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一直是发展心理学与学前教育学研究的热门话题。上世纪90年代中期,帕尔玛大学的神经科学家陆续在豚尾猴大脑腹侧运动皮层的F5区、顶下小叶(IPL)的PFG区发现了一种特殊的运动神经元( motor neuron),它对于执行或观察具有特定目标指向性(goal-directed)的行为都会做出激活反应,并且无论是个体自己的动作执行,还是观察他人的动作执行,甚至只是听到他人执行这一动作所对应的声音时,都会被激活。由于其反应属性就像镜子一样可以映射他人行为,因而研究人员将之命名为镜像神经元( mirror neuron)。最新的证据显示,人类大脑左侧额下回后部(pos-terior IFG)和顶下小叶喙部(rostral IPL)以及辅助运动系统(SMA)、内侧颞叶(MTL)也构成了一个相似的镜像神经元系统(mirror neuron system,MNS)。较之猴的镜像神经元,人类的镜像神经元系统的功能更为复杂,大量科学证据显示,该系统参与了一些高级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例如模仿、语言理解、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以及共情(empathy)等。阳那么,人类的镜像神经元系统从何处来呢?是先天存在于人类大脑中的,还是由后天的经验“诱发”产生并逐步成熟的?相比成人镜像神经元系统及其功能的丰富研究,上述涉及镜像神经元系统个体发生学( ontogeny)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在这方面存在两种对立的假说:适应说与联想说。

二、镜像神经元系统的起源与发育之争

在个体发生学上,适应说认为镜像神经元系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是进化的产物,是人类进化过程中为完成某一特定的功能而形成的一种属性。目前许多研究者都认为镜像神经元是对行为理解功能的适应结果,后天经验对镜像神经元系统发育的影响非常微小。与之相对,联想说的基本观点是,镜像神经元是联想序列学习( associative sequence learning,ASL)的产物而非基于特定功能形成的。个体将在执行和观察同一行为中获得的感觉运动经验联想起来,就形成了镜像属性。

(一)适应说的内涵与证据

对镜像神经元系统的研究主要是运用脑成像与电生理等认知神经科学技术,但这些技术由于伦理限制等原因很难在婴儿群体身上运用,且很多实验过程不适合婴儿研究,因而迄今为止也没有直接证据表明在新生的人类或高等灵长类动物大脑中存在镜像神经元或者具有镜像属性的神经系统。有关镜像神经元及其系统的适应说总体上依赖于进化心理学与进化神经科学的证据。

早在镜像神经元被发现之初,就有大量研究者认为它是自然选择或进化的产物,其功能特性与生物强大的遗传倾向特性之间存在普遍联系。具体而言,“面部加工及其镜像神经元系统,或至少是涉及面部运动的部分,均依靠出生时就已经存在的大脑网络。该网络的基础很可能是由基因预先决定的”。之所以需要此类神经元,是因为“镜像神经元机制具有重要进化意义,灵长类动物凭此理解其同类做出的动作”。此外“它们构成了相对简单的动作知觉机制,这种机制在动物的进化过程中被多次运用”。针对模仿行为,有研究者甚至认为,人类镜像神经元系统的结构之所以变得复杂,是为了更好地整合一系列脑结构和文化环境,以至于模仿变得在进化上对于人类极为有利。脑无需为了这个目的再进化出一个新的系统,通过改造已经存在的系统使其拥有必要的属性即可调控这种模仿行为。由此“具有一个镜像神经元系统或许就是人类进化上获取模仿能力的一个必要步骤,并间接地推动了10万年前人类文化进化史上的一次‘巨大飞跃”’。如,模仿使得类似火的使用等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发现得以迅速被掌握,并被广泛传播。总之,这些观点认为镜像神经元是在高等动物进化过程中被“设计”(design)去执行一系列的社会认知功能。目前,适应说支持者所提供的证据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是镜像神经元系统进化的种系发生学( Philogenetically)证据。有学者指出,人类额下回区的喙部(基本上与BA44区联系)与猴脑F5区是进化上的同源组织。以一种功能性视角来看,许多论据认为作为著名的语言运动中区Broca区一部分的BA44区,除了言语运动表征功能之外,还包括(如猴F5区)对于手部动作的运动表征功能。这也解释了从手势运动到言语运动的进化历程,以及两者之间的紧密关联。例如,演讲时通常伴随不随意的手势。进化认知神经科学的证据进一步显示,鸣禽的高级发声中枢( HVC)与视觉联合区(auditory association region,Field L)中存在一类具有镜像属性的神经元。其中HVC区、猴脑F5区以及人脑Broca区具有进化上的同源性。

其次,如果适应说成立,那么先天存在的镜像神经元的功能属性应该在个体发育早期的社会认知活动中就会有所体现。这方面的证据主要集中在有关新生儿面部动作模仿的研究中。如有学者在实验室情境中发现新生儿具有模仿成人面部动作的能力,其中最有力的观察来自于张嘴和吐舌两个动作。如果成人实验者张开嘴而非吐舌,婴儿会提高张嘴的频率而非吐舌的频率。新生儿的模仿行为不能被描述为反射行为。反射是被一个刺激自动引发,而非被有目的的主体自动激活。尽管新生儿的模仿也依赖于成人实验者的行为,但实验者吐舌的动作并不只是触发了新生儿吐舌的动作,它同时改变了婴儿自发吐舌这种动作出现的频率和呈现的方式。新生儿可能要有一个时间上的滞后才能重复这种行为,而重复的动作可能每次都是不同的。

(二)联想说的内涵与证据

对于联想说来说,重点在于质疑适应说的上述证据,并回答镜像神经元系统是如何在感觉运动经验获得过程中形成的,尤其是后天的经验与学习过程会对镜像神经元系统产生何种程度的影响。库克( Cook)等人认为在个体发展的整个进程中,镜像神经元是在联想学习的领域一般性加工中形成的。虽然它们可能有心理功能,但并非一定要有一个特定的进化目的或适应功能。

联想序列学习解释认为,镜像神经元的反应属性是通过如下步骤获取的:在学习前,具有高级视觉属性的感觉神经元(例如位于纹外皮层( extrastriate areas)的神经元)与具有感觉运动属性的运动神经元(例如位于前运动皮层和顶叶皮层的神经元)之间不存在系统化的联结。在那类可以产生镜像神经元的学习过程中,编码产生特殊运动指令的运动神经元与编码运动感觉属性的感觉神经元之间形成了关联性的激活。这种经验可以通过模仿、镜像自我观察、对自身运动的观察或执行与他人的同步动作而获取。关联性的激活增强了那些编码感觉属性的神经元与编码运动指令的神经元。这要满足两个原则:一是邻近性(contiguity),观察者在同一时间看到并且做出与被观察者相同的动作(如婴儿看到成人的吐舌动作,并做出相似的动作);二是相倚性( contingency),通过一个事件推测另一个事件(如通过成人吐舌动作可以预测婴儿会发生相应的模仿)。在学习之后,感觉神经元的激活会传递给那些与感觉神经元之间存在强烈联结的运动神经元。这些运动神经元也就演变成了镜像神经元。目前,联想说得到了一系列实验室实验的支持。

按照适应说的观点,如果镜像神经元是一种自然选择的基因适应产物,那么进化赋予的结构体现在功能上就应该具有某种程度的稳定性。换言之,镜像神经元的发展对那些妨碍其适应功能的环境扰动应该具有抵御或“免疫”能力。然而,来自大量实验的证据显示,镜像神经元或镜像机制无法抵抗对不相似动作的编码。不匹配或逆镜像( counter-mirror)感觉运动训练会消除自动模仿,甚至会反转磁共振成像(fMRI)和运动诱发电位(MEP)的镜像反应。如有研究者对被试进行了大约90分钟的不匹配感觉运动训练:当观察到一个小指运动时,他们就重复进行食指运动,反之亦然。在这项训练之前,他们的手指运动表现出镜像运动诱发电位反应。如观察食指运动比观察小指运动诱导出更多的食指肌肉运动,反之观察小指运动比观察食指运动诱导出更多的小指肌肉运动。在实施这一短暂的训练之后,这一模式就被改变了,即观察食指运动比观察小指运动诱导出了更多的小指肌肉运动。这暗示镜像神经元具有超越适应说设想的极强可塑性( plasticity)。上述结果也印证了以往研究中发现一些长期接受某类技能训练的个体在观察其他个体执行相同动作时会产生更强烈的镜像神经元放电。例如,对钢琴表演中的手指动作的观察表明,钢琴家的镜像神经系统激活程度比普通被试更高。其次,按照适应说的观点,镜像神经元的产生是为了更好地帮助生物体适应外部环境,并与其他个体之间进行有效的社会互动。然而,近期的研究发现,镜像神经元或镜像机制无法抵御对无生命刺激的编码。任意关于声音、色彩和形状的刺激都能在感觉运动训练之后诱导出镜像的运动诱发电位、磁共振成像和行为效应。例如,有研究者对被试进行了大约50分钟的感觉运动训练:当看到机器钳子打开时,他们就张开自己的手;当看到机器钳子闭合时,他们就握拢自己的手,如此反复训练。在这项训练开展之前,钳子运动诱发的自动化模仿比人类手部运动要少,但训练后的24小时,钳子运动所诱发的自动模仿效应和手部运动诱发的效应一样强烈。这说明镜像神经元的活动并不具有对象特异性。

结合上述证据,联想说认为,来自种系发生学上的证据恰恰支持了联想序列学习对于镜像神经元产生的设想。研究者可以有充分的理由假设,凡是具备联想学习能力的物种(例如鹦鹉、狗、大象与海豚)都具有类似的镜像神经元系统。至于新生儿面部模仿能力,已有研究发现,闪烁的光线、欢快的音乐等一系列唤起刺激都能诱发新生儿吐舌这一动作,而当婴儿在观察一个机械的“舌头”时也会诱发更频繁的吐舌动作。此外,联想序列学习理论较之适应说也更容易实现操作化的检验。

三、镜像神经元系统的发育对学前教育的启示

与适应说相比,联想说为镜像神经元系统提供了更灵活、更多样的发育途径。基于联想序列学习理论的镜像神经元个体发生学刻画了幼儿社会认知发展的生物基因与后天学习的耦合动力学图景,也为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艺术教育、科学教育、社会教育与语言教育等五大领域之间的整合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心理学解释框架。

篇10

[关键词]西南科技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创新

[中图分类号]G52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4)01-0144-02

[作者简介]严复雷(1975-),男,甘肃武威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实务与政策。

[基金项目]西南科技大学教改项目“经济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12xn0028)”、“四川省特色专业建设项目”(11sjz152)的研究成果之一。实践环节教学工作是高等教育本科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提升本科生实践能力素质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指出“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征求意见稿)》中指出,坚持“需求导向、全面开放、深度融合、创新引领”的原则,有效整合社会创新力量和资源,探索建立协同创新的新模式与新机制,实现国家创新能力的显著与持续提升。《西南科技大学2012年工作计划(征求意见稿)》中指出要“强化实践育人”。 西南科技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人才培养方案不断优化完善,专业特色逐步凝练。

一、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实践教学特色

1增加实践教学学分比重,突出实践教学地位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经过多次修订完善,形成了目前使用的2009(修订版)人才培养方案。在2009(修订版)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学分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学分达到365个,占总学分的221% 。实践教学学分比重的提高,直接保证了实践育人理念的执行。与此同时,在实践教学环节,制定了课程类实验、专业认识实习、学年论文、学术报告、毕业论文等实践课程的教学大纲,保证实践教学规范运行。

2增加实践创新学分,突出工科院校特色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开设工程训练、创新实践、电子实训三门课程。这三门课程由工科学院开设,任课教师也是工科专业教师,把工科理论与实践融入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中,对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使实践教学更加丰富。

二、以课程体系建设为平台,夯实实践教学体系基座

1实验课程体系更加完整

西南科技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基于学校平台层面上的工程训练、创新实践、电子实训等实践教学;基于经济学平台的实验教学,例如统计学课程实验、会计学课程实验、计量经济学课程实验;基于专业平台的技能实验教学,例如国际贸易单证课程实验、证券与期货实务实验、国际贸易综合模拟实验等;基于专业特点的专业认识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这四个方面的实践教学体系既充分考虑了西南科技大学的工科背景,又以专业特色为出发点,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较为全面的、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2实验项目类型集中在综合性、创新性实验

开展基于实验项目的实践教学,让学生亲历完整的研究、设计、实现的实践过程,更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实验项目中,演示性实验比重不到10%,绝大部分实验都是设计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的。例如《证券与期货实务实验》中,任课教师实盘操作,要求学生虚拟操作,选择在开市时间进行实验课程教学,把证券交易理论与实际交易紧紧结合,突出了实验的真实与仿真特点,学生兴趣浓厚,实验课堂教学效果好。在《国际贸易综合模拟实验》实验课程教学中,指导教师首先把实验背景和主要交易信息告知学生,然后布置实验任务,规定学生在课堂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操作,并及时提交课堂作业,下堂课时指导教师对作业进行评价,再进行下一步实验。学生动手操作,教师指导,提升了实验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图1西南科技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三、开展实践创新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执行2009(修订版)培养方案至今已有五年,笔者认为学生通过参加工程训练,了解机械制造、水泥陶艺制造流程、污水处理、微生物的分析测试等工科实验,为他们将来创业奠定了基础,增强了信心,同时也能够很好地理解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辩证逻辑关系。在创新实践课程中,创新学理论与当今成功的创业实践案例的结合,提升了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电子实训实验课程,学生通过对电子元器件、电子设备和电工产品等的了解,专业兴趣明显提高,对学校的正面评价也增多。

此外,鼓励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活动,特别是全国性的各类竞赛,这对于检验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非常重要。例如每年一度的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国贸专业的学生与工科类专业学生组成项目组,密切配合,取长补短,把公司设立、市场调研、商业模式和产品科技创新等内容不仅用专业术语写出来,而且要向评委进行专业陈述,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竞赛活动促进了人才的全面发展。

四、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拓宽实践教学广度和深度

通过建立实训实习基地,加强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有助于提升学生专业认识、了解社会需求和专业需求、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开阔视野,加快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积累,并能为学生将来就业提供一定的帮助和选择。

西南科技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主要依靠省部共建的经济管理学院实验中心,实验中心教学硬件和软件设备较为齐全,管理规范,经济类专业课程的实验教学既可以利用教学软件开展,也可以利用国际贸易仿真模拟实验室、金融工程实验开展个性化的实验课程。经济类专业的校外实习基地大约有10个,例如交通银行绵阳分行、国信证券绵阳营业部、绵阳海关、绵阳出口加工区等,这些基地既可以供学生实习参观,又可以进行毕业实习,通过实训实习基地的实践教学,拓宽了实践教学的广度和深度。

五、完善管理制度,保障实践教学质量

1健全管理制度,保障实践教学良性运转

建立校、院两级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例如,学校出台了《西南科技大学实习教学管理办法(试行)》、学院出台了《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实习教学管理办法(试行)》。同时,经济系也对实践教学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必须保证实践学时符合课程学分规定要求,二是实践教学必须有相关图片、文字等佐证材料,并作为课程考核的依据。通过规章制度保证了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2建立激励制度,激发师生投身实践教学活动

为了激励教师做好实践教学工作,学院在实验课程工作量计算上予以适当增加,经济系对于教师带领学生到企业认识实习或毕业实习予以工作量之外的额外津贴。对学生来讲,创新实践学分的加分制度较为灵活,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也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这样激发师生愿意从事实践教学活动。

3完善实践教学监控体系,全方位掌握实践教学过程

学校和学院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监控体系。在开学第一周上交实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案、实验课程PPT等文件,填写实验课程申请表或校外实习申请表,学院教学办根据教师申请,统筹兼顾,安排出本学期实验室教学课程表,上报学校教务处。学院实验中心为实验课程提供软件安装、调试等技术保障。学校、学院教学督导组根据实验课表安排,随机抽查实验教学情况,全方位掌握实验教学过程,切实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尹宁伟中国一流大学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的新趋势[J]中国大学教学,2012(5)8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