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人的使命范文

时间:2023-12-04 18:07: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非遗传承人的使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非遗传承人的使命

篇1

关键词:基层文化单位;遗产发现;活动开展;传承人工作;人才培养

在当前形势下,基层文化单位在非遗保护工作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遗产发现,是重中之重

华夏古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在生息繁衍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文化遗产璀璨夺目、蔚为壮观。像一颗又一颗光芒耀眼的珍珠,散落在历史长河中,散落在田野村落里。捡拾散落的文化遗珠,文化馆、文化站等基层单位必须要做,必须做好。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所有工作得以进行的前提。在发现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搜集,开始整理,进行归档,组织记录。在深入细致的前期工作前提下,组织人力,协调物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深入研究和再次“加工”。

基拥ノ坏墓ぷ髯龅煤貌缓茫单纯依靠由下而上的展示、汇报是不够的;仅仅依靠自上而下的抽查、验收也远远不够。只有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和奖惩机制,才能最大限度激发人的积极性,唤醒人的参与意识和使命感。基层文化单位,是非遗保护工作的一支生力军;评价机制与奖惩机制,就是确保这支军队战斗力的法宝。在这支生力军的带动下,全民保护的氛围将会日渐浓厚。捡拾散落的文化遗珠,需要依靠一双又一双质朴而虔诚的手。只有努力作为,才会富有成效;只有全民参与,才会蔚然成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需要从基层文化单位做起,也需要从每个人做起。

二、活动开展,是活力源泉

如果非遗保护只是个人行为,工作成效和社会反响都将十分有限。通过组织和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在群众中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活泼生动,影响深远,动力持久,成效卓著。文化室在农村,文化站在乡镇,文化馆在县城,不同单位面对不同受众,文化活动的规模和特色因人而异、因地制宜。艺术展览、展演,为群众提供近距离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机会。因为了解,所以喜欢;因为了解,所以支持;因为了解,所以参与。非遗保护工作赢得了人们的认同,就是取得了成功。庙会、游园会,是重要的展示舞台,庙会上的传统文化节目,游园会上的传统艺术品,成为多少人心中最悠远醇厚的记忆。把活动开展与节日相结合,把活动开展与旅游相结合,把活动开展与文化交流相结合――非遗保护活动的开展,思路越开阔,成效越显著,影响越深远,活力越生生不息。

三、传承人工作,是关键节点

文化的传承,最终是人的传承。非遗保护工作的关键节点是传承人的相关工作。时代在飞速发展,文化日新月异,人群的审美取向日益多元,在这样的背景下,非遗传承人的工作面临诸多挑战。在生存与艺术面前,有的人选择了坚守,有的人选择了逃离。选择坚守的传承人,面临着不同的发展挑战。作为基层文化单位,应该充分整合资源,深入调查研究,积极搭建桥梁,努力筹划解决。让传承人不再是孤独的坚守者,让众多生存和发展的困境得以发现和解决,是摆在基层文化单位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政府部门和社会力量对非遗工作越来越重视,推进的举措越来越有效,非遗传承人的境遇已经得到了很大改善。基层文化单位需要在此基础上,把工作做得更实、做得更细、做得更富有成效。确定为非遗传承人,仅仅是万里走完了第一步。让传承人手中的技艺,成为他们赢得尊重、得到认可、得以生存发展的最宝贵资源、最有利手段,是基层文化工作者的共同课题。

四、人才培养,是队伍保障

在非遗保护工作中,基层文化单位始终战斗在第一线。这支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的队伍,需要优秀的“战士”。人才培养,是开展非遗保护工作的队伍保障。文化馆、文化站的工作者们,往往自身就是艺术工作者,他们有的擅长音乐,有的精通舞蹈,有的谙熟美术……从专业的角度发现美,用专业的手段保护美、宣扬美、传承美――这正是他们开展工作的最佳切入点。在拥有过硬艺术素养的同时,基层文化单位的文化工作者们,还应该具备文化保护者、媒体宣传者、艺术研究者等多项能力和素养,确保在非遗保护工作的各个环节发挥重要作用。一个有专业素养的人,意味着个人事业的顺利;一群有过硬素质的人,预示着整体事业的成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战斗。

由此可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基层文化单位位置不可替代。在政府部门文化政策的主导下,各级各类基层文化单位已经、正在、必将发挥重要作用。文广新局、文化馆、艺术馆、文化站,均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无论是文化遗产的发现,还是活动的组织开展;无论是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工作,还是自身的队伍建设,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基层文化单位的积极参与和保驾护航。

历史行走到今天,中华文明的血脉不能中断。文化艺术的长河中,不仅有正史经典的俊逸浩繁,也应有非遗文化的精彩妆点。用心去发现,用情去珍惜,用智慧去留存,用行动助其代代相传。在时代与历史面前,基层文化单位,责无旁贷、重任在肩。

篇2

【关键词】历史教学 中学历史 心理因素

长期以来,历史课堂教学往往注重教师的讲、学生的学等具体的行为过程,而忽略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心理因素,从而导致了教学目标难以达到。因此,中学教学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因素,只有这样才能使历史真正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心里,达到历史学科的教育目的,符合新课程历史的教学目标。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综合能力的新一代人才,而其本质任务是培养学生成为人的基本素养:一个是科学精神,一个是人文精神。而中学历史,作为一门陶冶人的学科,它对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在历史教育中启迪学生的心智、培养学生的爱心,使学生在心灵上受到历史的感染,其素质得以全面提高是历史教师的根本责任。从更加宏观的意义上来审视历史教学所担负的历史使命: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哲人说:“科学告诉我们世界是什么,技术告诉我们能做什么,人文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科学与技术素质是自然科学的使命,而培养人文素质的是包括历史学科在内的社会学科;另一方面是传承民族文化和塑造民族精神,“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象征,失去了传统文化的我们,会随之失去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创造的集体记忆和精神寄托。”综合性很强的历史学科是一门传承民族文化和塑造民族精神的重要学科。

一、学生历史学习的心理因素

1.遗传素质因素。遗传素质指人们从父母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征,如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特征等。它是学生历史心理发展的生理前提和自然条件,也是学生历史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素质在高级神经系统所表现出来的速度、强度、灵活性等,给气质和性格的行为方式带上一定的色彩,影响着个性。遗传对儿童心理的影响因年龄而有所不同,总的趋势是遗传因素对心理的影响随着年龄增大而减弱。

2.史学习动机。对历史学习来说,比较典型的学习模式是加涅的加工模式。这种信息加工的模式来看历史学习过程,其实就是学习者通过对来自环境刺激信息进行内在的信息加工而获得能力的过程。学习一个历史学习情景,通过感官转移成一定的神经传递信息,这些神经信息又经过神经系统的转换,使之能储存和被回忆起来,这种被回忆起来的信息又再次被转换成另一类神经传递信息,这种转换的结果就是创作、重现、辨别等历史实践活动。这些形形的转换式,就是历史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相应参与的心理活动,如感知、记忆、思维构成了历史学习的基本心理过程。使得学生从小受到的历史智慧的熏陶,加强其历史学习的动机是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有效新途径。

二、教师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心理策略

加强对中学生的心理引导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新形势下,在历史教学中面对学生暴露出来的越来越多的各种心理问题,我们迫切感到,通过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通过使用心理策略来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刻不容缓。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如何通过历史课程的独特优势,将历史教学与学生的心理因素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以及其优良品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当然,教师也可以有意识找学生谈心,特别是后进生。及时检查教学效果,了解学生接受和理解的程度,以便不断改进教学。

笔者通过对学生心理因素的剖析,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1.增强学生自信心,营造和谐的历史课堂气氛。从心理学角度看,要想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须创建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才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使得在面对升学考试带来的压力时师生关系轻松和谐,历史课堂充满生机,学生不会感觉枯燥、压抑,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

2.掘优秀人物的成长历程,发挥优秀历史人物的感召力。没有坚强的意志,一个人智力水平再高,也不可能成才。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挖掘教材中古今中外优秀人物的成长历程,引导、教育学生分析、总结他们成功的原因,特别是逆境成才的动人事迹,这对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耐挫力具有非常深远的现实意义。再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感悟优秀历史人物的成长历程,可以培养他们稳定的情感、顽强的意志和健全的人格。

3.强化史实教学,培养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现在的中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部分学生冷漠狭隘、缺乏竞争意识、克服困难的能力差。在历史教学中,春秋争霸、战国争雄、楚汉之争、玄武门之变、靖难之役等都是激烈竞争的结果。要敢于让学生正视这些有着强烈竞争意识的史实,在这种竞争中,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由此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发展。通过这些史实分析,可培养学生敢于承担风险、参与竞争的精神。

篇3

2005年,国务院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并确定了“国家+省+市+县”的四级保护体系。

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此后国家每年都会不同程度地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其主要发展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

2017年,国家更是强调“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非遗作为最具文化价值的文化品类,这12年来,其传承与保护情况到底如何?还有怎样的想象空间?《经济》记者带着这些问题,来到全国红色文化资源大省――陕西一探究竟。

40-50岁的传承人挑大梁

记者来到陕西省文化厅,看到凤翔泥塑、安塞剪纸、耀州窑陶瓷、澄城刺绣等12个独具陕西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被展示在装修风格一致、具有汉唐风韵的门面房中。“这12个门面房无偿提供给各地市文化局,用于展示陕西优秀传统文化。”陕西省非遗处处长刘卫东说。

截至目前,陕西省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6人、省级398人、市级1281人、县级3977人。

记者分别走访了延安市、铜川市、宝鸡市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0余人。

延安市文化局副局长孙文芳告诉《经济》记者,目前延安市共有12个国家级非遗项目,但只有8个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其中陕北民歌传承人贺玉堂、安塞腰鼓传承人曹怀荣、安塞剪纸传承人高金爱已去世,剩余5位传承人的平均年龄超过73岁,而且安塞剪纸传承人李秀芳已瘫痪在床,失去了传承能力。”谈及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现状,孙文芳眉头紧锁,十分揪心。“好在前两年以采访他们的下一辈或者周边人等用数字化方式做了一些抢救性传承,保留下来一点,要不然可怎么办啊?”

非z传承是活态传承,其最大特点是人在艺在,人亡艺绝。

在陕北民歌的传承上,孙文芳他们选出了新的传承人――王玉成。《经济》记者采访王玉成时了解到,2006年,他因为偶然的机会在公开场合唱了几嗓子,人们都说他有天赋,加上他自己从小也喜欢唱民歌,所以自此开始了唱民歌的生涯。

经过短短一年的时间,王玉成创办了自己的艺术团,不仅一个人承包了团里所有的支出,还想办法给艺术团的成员发工资。“为的就是让艺术团的人能够坚持下去,把陕北民歌唱遍大江南北。”王玉成说。

2014年,王玉成的艺术团成为“陕北民歌保护传承基地”。也的确,王玉成为了陕北民歌的保护和传承做了很多事情,如定期带艺术团的成员下乡采风,办民歌比赛,每年招收10-20个学生,积极参加文博会等。

收效还挺显著,王玉成解释说,陕北民歌关键在于原生态,而陕北人民大多天生都有一副好嗓子。“口传身教的方式还比较管用。”

安塞剪纸的传承人数量稍微多一点,其中以李福爱、余泽玲、余琴等人为主要代表。《经济》记者分别采访了这三位传承人,了解到他们除了会剪纸外,还会画农民画,题材以表现陕北的风土人情为主。

余琴的一组农民画让记者印象深刻,她以黄土地上人们即将消失的生活场景、劳动场景为题材进行创作,可谓“非遗中的非遗”。她告诉记者,剪纸是陕北妇女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一种方式。以前一位寡妇用剪纸的形式表达对自己丈夫的思念,“把他一生的情况都用剪纸表现出来了。”

余琴她们剪纸已剪了30余年。30年前剪纸是为了给家里增添点节日的气氛,做装饰用,现在剪纸“有时候是为了追忆黄土人民的生活,有时候是作为一种闲暇时的消遣。”

但不可否认的是,剪纸传承的主力是她们。

存在同样情况的还有耀州窑烧制技艺的传承人孟树峰。《经济》记者了解到,他已退休,目前以到各地活动讲学为主。记者到铜川市耀县见到的传承人是沿用传统工艺的其他人。“耀州窑陶瓷研究所主要做研究工作,并不涉及技艺的实战。”耀州窑陶瓷研究所相关负责人单超告诉记者。

在陕西省其他市也是如此――真正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很少在一线,新一代传承人的年龄大概是40-50岁,他们这个群体成了非遗传承的主力。

多方式扩大非遗影响力

记者在走访过程中,不仅看到了非遗的现状,也了解了非遗传承和保护领导层面的一些想法。

陕西省文化厅方面,刘卫东表示,他们不仅重视组织机构建设,为非遗保护提供组织保障,还努力探索保护工作的新方法、新方式,采取积极举措推进项目科学保护,而且从基础教育入手,普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等。比如,积极开展非遗“四进课”,在全省部分中小学试点开展了传统体育进体育课、传统技艺进手工课、传统美术进美术课、传统音乐进音乐课的试点探索。

在扩大非遗影响力方面,政府层面鼓励与旅游结合。

把文化与旅游结合得最为紧密且目前已初见成效的当属延安市。每年从4月份开始,延安市就迎来了旅游旺季。“目前已经打出品牌的是延安市安塞县,它是腰鼓之乡、民歌之乡、剪纸之乡、绘画之乡、曲艺之乡。”孙文芳介绍说。

安塞腰鼓是陕北特有的地域文化现象,表现了陕北人的精神风貌和陕北古老的历史,并能较全面地展现陕北文化的状态――第一,陕北的山、水等自然景观呈现出的文化;第二,陕北人在生存和发展中形成的文化;第三,陕北交通工具、生产工具、生活用品等呈现的文化;第四,反映陕北人气质、性格、行为处事、风俗习惯等精神层面的文化。

陕北民歌以抒感见长,内容丰富,题材广泛,通俗易懂,易于流传。这便是古人所说“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写照。“信天游”就是民歌手们随心所欲唱出来的。

孙文芳说:“这些都是延安市丰富的文化资源,未来会加大力度进行推广和宣传。”

此外,为扩大当地非遗影响力,陕西省还积极采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做出了有影响力的影片。

比如,孙文芳策划制作发行的目前国内唯一用剪纸动画艺术形式反映新农村建设的30集剪纸动画《延河湾》,以及《东方红》、《赶牲灵》、《兰花花》、《想起我的男人背地里哭》四部微电影。孙文芳说:“将古老的陕北剪纸、民歌与现代高科技动漫及时尚微电影相结合,可以探索民间剪纸和民歌的产业化发展和国际化传播之路。”

其中《延河湾》荣获了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工程奖和全国“金喜鹊”原创动漫优秀作品奖;四部陕北民歌系列微电影先后荣获第三届亚洲国际微电影节优秀影片奖、第三届中国微电影大赛最佳影片奖、金鸡百花电影节・国际微电影展优秀影片奖等30多项大奖。

记者观看了微电影《兰花花》,其讲述了陕北高原上最美的女子兰花花本与杨五娃青梅竹马,彼此相爱,却被赌博的父亲输给了周家,五娃为了救花花不幸被抓,花花为了五娃跳下了山崖的故事。

“根据这个故事创作的民歌《兰花花》,是陕北民歌中的经典之作,被称作陕北高原上的《梁祝》。许多年过去了,那动人的故事和凄婉的旋律,依然在黄土高原上传唱。”孙文芳表示。

有此想法的还有铜川市的政府官员,铜川市文物旅游局局长惠善利曾公开表示“要按照5A级景区的标准建设耀瓷文化景区”。

单超表示:“耀州窑文化的价值远远没有被挖掘出来,目前与耀州窑相关的只有耀州窑陶瓷这一款非遗产品。”

铜川市耀县是以煤矿为主的县城,目前迫切需要进行消费转型升级。单超认为,还需对耀州窑遗址进行保护。“耀州窑的代表不仅是青瓷,还有唐代的唐三彩等,这些工艺都是很先进的。”此外,还需与耀州窑博物馆、陈炉园区、黄堡园区形成命运共同体,一同挖掘文化资源,打造文化旅游生态。

非遗传承人观念有所进步

令人可喜的变化是,在政府的推动下,非遗传承人已经意识到政府给的扶持资金远远解决不了他们的根本问题,依此状态下去,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生活,走入寻常百姓家将成为空谈。

记者明显感觉到非遗传承人力图改变现状的迫切感。

在采访中,记者问及剪纸传承人是否愿意把剪纸商业化,余泽玲说:“我也很矛盾,商业化吧,担心失去了传统的东西;不商业化吧,看此情况生存空间会越来越小。”

余泽玲用剪纸这门技艺供孩子读书,并保证了家里大大小小的开支。“现在我做两手准备,一部分是做传统的剪纸,另一部分是走商业化路线。”余泽玲说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

陕北说书传承人曹伯炎在这方面找到了平衡。

曹伯炎很早就意识到民间传下来的段子固然经典,“但没有市场,没人愿意听。”曹伯炎瘪着嘴,摊开手,表示很无奈。

但陕北说书还是要继承和发展的。于是曹伯炎在传统的段子中融入了现代的元素,比如,使用传统段子的旋律,加上现代化的词儿。同时,曹伯炎多次对《经济》记者强调:“像《刮大风》这种传统的段子是必须要学会的,这是核心竞争力。”

多年来,在传承方面他也一直这样要求学生。在曹伯炎家族的推动下,陕北说书已从地摊文化转向在人们心目中有地位、有影响力的台面文化。这与他们“用心说书”是分不开的。

记者走访“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文化品牌产业――凤翔泥塑、耀州陶瓷”时发现,他们的特点是都采用订单式销售模式,走的路线也偏向中低端。胡新民表示:“我也希望一年制作几件顶尖的、无可挑剔的作品,但各种事情缠身,没办法潜下心来创作。”

耀州窑陶瓷中的唐宋陶业,从拉坯到花纹的创作全是纯手工,一个四件套的功能性陶瓷卖只180元。而真正价位比较高的,基本是因为创作者或者花纹制作者较有名气,人们主要以收藏、增值为目的购买。

总体来说,这些做得比较好的传承人,其思想观念都能与时俱进。像陕北民歌传承人王玉成等,基本都把非遗传承作为一项事业来做,用各种方式把非遗的种子撒得更多、更远,而不是以前那种“只传自家人”的传统观念。

非遗产业化发展是未来方向

尽管如此,非遗活态传承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知名文化学者袁茂林告诉《经济》记者,他下了这样一盘棋:以文化产业园区为载体,以文化广场的形式进一步挖掘和展现延安的历史文化,并找到与当下的契合点;以非遗传承研发基地为落脚点,汇聚非遗传承人、特色非遗产品,形成集观光、体验、学习为一体的乐园;以非遗博物馆、民俗馆为依托,以“三黄两胜”(黄河、黄土、黄土风情;文化胜地、革命胜地)为特点体现寻根文化。

袁茂林解释说,1942年5月23日,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文艺发展指明了方向。这个特殊的日子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鉴于此,袁茂林把“5・23”这个文化符号根植于文化创意园区的名字中,让人们重温75年前同志的《讲话》精神――牢记“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等教导,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以延安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在厚重的黄土地上用文化补‘钙’,用文化产业的大手笔来撬动文化和经济的共同繁荣。”这是袁茂林最终的目标――形成文化、旅游、金融良性循环的产业链。

但这些目前都还只是构想,具体落地实施还需资金推动。

孙文芳也向记者说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开发是我心里的一块大石头。”这些年她做了很多尝试,想了很多办法。

孙文芳想以“国家级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项目为龙头,科学规划,统筹实施,加强陕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和活态传承。比如,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启动实施“延安民间艺术产权交易中心”、“民间艺术品O2O交易平台”和“民间艺术专业村”建设项目。同时,在枣园路和桥儿沟建设“延安非遗街区”,开发“民间艺术一条街”和“特色美食一条街”,集中展演民歌、说书等民间音乐,展示剪纸、农民画、布堆画、刺绣等手工艺制品,提供凉粉、煎饼、羊肉等名优小吃,让外来游客集中感受、体验陕北文化的底蕴。“一方面带动民间艺人增收致富,另一方面也带动延安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孙文芳说。

她希望能尽快启动“延安非遗博物馆”和“非遗数据库”建设工程,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性保护,并实施“非遗陕北”民间手工艺大赛、非遗美食大赛和王向荣师生陕北民歌演唱会等项目

篇4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10-0291-02

作为文化遗产的关键性组成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它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同时也包括与上述文化类型表现方式有关的物质载体或文化空间。[1]根据非遗的概念和外延为评判标准,安徽省合肥市非遗资源丰富多样,现今,合肥市共有4项国家级非遗项目,15项省级非遗项目,87项市级非遗项目,162项区县级非遗名录项目。

一、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

(一)合肥市非遗的种类和数量

“合肥”最早起源于司马迁的《史记》:“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鲍、木输会也。”[2]它作为安徽省的省会城市,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交通、金融和商贸中心,同时也是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会员城市,素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之称。就其行政级别以及文化历史传承的地位而言,应该是安徽省文化遗产开发相对成熟的地方。但经调查研究发现,合肥市文化遗产种类在省内的种类相对较少、数量也处于劣势,仍有很多的非遗还未被发现或者申遗成功。例如,在安徽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共有7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属于合肥市的仅有5项,仅仅占据7.1%。[3]通过对安徽省文化厅所公布的信息梳理发现,到目前为止安徽省登记的非遗种类及数量中,属于合肥市的非遗数量共有238项,仅占安徽省非遗种类的2.4%。

(二)合肥市非遗保护现状

独特的人文、地理、历史特征,以及合肥古城独特的人文气息、地理环境、历史氛围造就了丰富多样且极具地域特色的文化遗存。除了丰富的物态文化遗产,其现存的非遗也是多种多样,各种非遗种类达238种。但随着历史的不断变迁、现代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合肥地区的民间技艺呈现出不断消亡的趋势,大批民间文化载体也逐渐流失。一些依靠口头和行为来表达的艺术也逐渐被人们淡忘,退出了人们的视线。同时,由于现在人们追求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丰富的物质生活,浮躁的社会风气使现代非遗类传承人不能够静下心来钻研技艺,使许多传承非遗的艺人们虽年事已高却找不到合适的传承人,从而导致传承人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他们传承技艺的条件艰苦,可能已经失去了传艺的能力。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要求从2006年开始,合肥启动市级非遗保护工作,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为指导,通过普查的方式,将民间文化进行登记注册,并经过专家遴选,最终把首批13项文化遗产列入合肥市非遗名录。2007年,合肥市非遗保护进入规范化阶段,建立了国家级、省级、市级、区县级等四级非遗项目。2008年年底,随着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落户于合肥市文化馆,标志着合肥市非遗保护进入成熟与关键期。在非遗保护中心,市民们不仅可以看到声色并茂的影像材料,更能欣赏到非遗传承人精彩绝伦的文化技艺,从而使非遗文化传承到千家万户。

(三)合肥市非遗利用现状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合肥重要的文化资源,同时也是重要的经济资源,合理地对此进行开发和利用将会对合肥的经济发展形成一股推动力。在如何保护非遗这个问题上,当前讨论出来的具有可行性的渠道有两个,即非遗资源化与非遗开发利用产业化。对非遗资源的健康开发,不仅可以充分挖掘非遗资源中蕴含的经济价值,更为重要的是为非遗保护注入了活水之源。例如,国家级名录保护项目“庐剧”进行巡回演出,通过在合肥市的三县、七区下基层演出对其进行开发性利用;“纸笺加工技艺”利用中开发新品种,满足新时代消费者的需求。

二、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问题

通过调阅文献资料,以及实地调查发现,合肥市虽然在开发利用非遗资源上投入了很多的精力,但仍面临四大问题。

(一)非遗保护政策不健全

虽然在“十二五”期间,合肥市已经按照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政策鼓励标准,给予30个左右的省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政策鼓励,对凡是被认定为省级和国家级的公共服务平台和文化科技研发重点实验室,将给予100~200万元不等的奖励。但非遗保护的政策仍有所欠缺,当前对非遗的保护更多地是倾向于资金、政策的扶植和倾斜,但对非遗文化保护中的人才培养、管理优化等关键问题没有提及或者是执行力度不彻底。

(二)资金持久投入度不足

当前合肥市针对非遗的保护,提出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方针。对比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显然更强调“传承发展”是非遗保护的应有要义。但是,对非遗的保护当前更多地局限于“短平快”的开发,企业和个人过多地追求眼前利益,往往打着非遗的幌子,争“名”取“利”。却很少将利润资金再投入到非遗项目的传承和保护中,甚至扭曲和歪曲非遗的事实。

(三)非遗传承人存在“断代”危机

非遗的主要传承载体就是人,人是传承的重要环节。但是,传承人却陷入了困境:传承人年事已高,可能已经没有教授技艺的能力了。年轻传承人缺乏老一辈传承人的热情和使命感。传承人群体缩小,想要传承非遗的人越来越少。同时还有部分传承人只享受国家给的政策却不尽义务去传承和保护非遗,缺乏对传承人的考核机制。

(四)非遗传承形式单一

目前,合肥市非遗传承方式依然传统、形式单一。对非遗的记录方式更多的是书籍记录,记录得不够详细,描述得也不够彻底和全面,达不到全面描述非遗技艺的内容和特点的目的,而且在进行文字记录的同时,每个接受者的理解也不同,可能出现偏差。一步一步的缺失会造成非遗一步一步地扭曲和消失。在高科技技术发展的今天还是需要技术层面的革新,利用新的形式去传承和保护非遗。

三、对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建议

(一)完善相关地方政策,地方与国家政策相辅相成

合肥政府要密切关注国家对于非遗保护的相关政策,积极利用国家的政策优势,为当地的非遗保护和继承工作提供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明确部门职责,服务非遗的申报和登记事务。与此同时,加强政府人员对非遗的认识,提高其服务技能,全面地管理好非遗项目,快速便捷地为非遗项目办理手续。

(二)培养高素质的传承人才,形成合理的保护和传承机制

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保护体系培养高素质管理人才,与国内高端院校合作培养全面的管理人才。在非遗工作开展中积极探索非遗保护面临的机制问题,一步步地完善机制,形成体系。合理完善的机制和体系才能更好地便于非遗工作的开展和研究,非遗才能永续传承,充分地被利用。同时非遗继承人员之间应该形成完整的继承规则和学习培养机制,培养更多更优秀的继承人来继承和发扬合肥非遗文化。

(三)非遗文化数字化,实现非遗文化的现代化发展和传承

传统的非遗记载形式已经无法满足对非遗的记载和传承。很多时候,文字可能不能全面具体地描述非遗的技艺。完善非遗的室内多媒体传习设施,通过对非遗的线上和线下的立体传播,强化对数字多媒体场地、设备等硬件设施的完善,才能更好地将其保护、传承下去。

(四)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整合社会资源

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各行业协会需发挥行业带头作用,主动积极地开展非遗相关的工作和项目,促进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利用。规范建设非遗基地,建立更多分类别的基地展馆,便于对孩子从小的教育,培养非遗保护意识。在全国政协委员李修松看来,中国应该,也一定会有属于自己的迪士尼乐园。他所在的安徽,就有中国目前自主创新做得最好的特色主题公园园区——芜湖方特第四期东方神话,其将一些国家级非遗项目做成了游乐体验项目。运用文化创意结合科技手段,将厚重的文化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吸引孩子去玩,去猎奇,从而去探索。

四、结语

对于非遗的研究有利于为现在生活的生产发展提供依据和创作源泉,有利于对非遗进行创新,转化为文化产品及文化服务;保护非遗便于合理地利用,利用非遗特殊的文化价值拉动经济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对于非遗的传承和保护要从各个角度去研究,政府要树立阳光政府的形象,提供便捷的非遗项目申报和保护的一系列服务。行业协会需要发挥行业间的合作和带头作用,主动为非遗工作出谋划策,提供发展机会。学校需要配合非遗工作培养专业的高素质人才,中小学则要从小培养孩子们的非遗保护意识和学习意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EB/OL].

[2]中国合肥门口网站[EB/OL].

篇5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南;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046-02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各高职院校的竞争形势也愈演愈烈。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形成独特的办学特色已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当务之急。云南省作为民族文化大省,其独特、多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给本省的高职院校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必将为云南地区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活力和支撑力。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界定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一种历史的符号记忆,也是体现民族个性和民族精神的“活化石”。然而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严重的冲击。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高职院校来说,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学习和研究民族文化和民族教育的有利资源,尝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整合成为一门特色课程,对于提高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高职院校应当认识到自身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的独特地位,充分发挥保护与传承文化的桥梁作用。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高职校园的意义

(一)高职院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意义

高职院校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场之一,是职业教育的“地方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土性”的完美结合,云南地区的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挖掘、整合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总结区域内传统民族文化特点,不断丰富和完善特色课程建设。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困境,以云南省傣族慢轮制陶技艺为例,云南有长达四千余年的制陶史,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景洪曼斗寨、勐罕曼峦站寨、勐海曼扎寨及勐龙寨等地均保留着较为完整的傣族传统制陶技艺。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深入,传统的傣族陶器已开始走向衰弱。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针对这一现象开设了陶艺设计与制作课程,课程中强调民族性与地方区域文化在教学实践中的融合,针对市场需求进行课程内容设置、调整,以期适应社会需求从而打破了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作坊式”传授,取而代之的是高职院校的“课堂式”教授。高职院校已成为本土文化资源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平台。

(二)非物质文化对高职院校发展的意义

1.文化传承是高职教育事业发展的内在需要。无论是普通高校还是高职院校,从其出发点来看都是基于知识的传授,它们只是在实际的教学中侧重点有所不同。针对民族文化丰富的云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较好的课程来源,与普通的文化传承相比,它与高职教育的结合更加密切。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有着浓烈的本土化气息,而且它本身也有很好的实践性把它开发成特色课程,不仅提高了学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自觉,更重要的是丰富了高职院校的课程内容,提升了其核心竞争力。

2.非物质文化是丰富云南省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重要手段。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教育活动的途径和内容是与大学生的道德情操、知识技能、思维方式、心理素质和文化结构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的。我国的高职院校具有本土性的特点。所以,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不仅要反映学校的教育理念,还要反映出地方文化特色。我国的高职院校大都起步较晚,缺乏深厚的历史和文化积淀。作为云南省的高职院校,最大的优势就是民族文化底蕴的深厚,高职院校应该基于这种现实,积极整理本土的优秀文化资源,提炼其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进一步丰富了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文化自觉。

3.非遗传承人成为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师资力量的短缺是高职院校面临的最大困境。在少数民族地区,提高高职师资力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师资队伍的多元化发展,根据地方特色,提高兼职教师的比重,聘请一些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高职院校中担任专职或兼职教师。通过这些经验丰富的民间艺人的言传身教,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直接的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和内在价值,不仅最大程度的培养了优秀的传承人,而且为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结构提供了重要的师资来源。

三、高职院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途径

(一)特色课程的开发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课堂,首先应该考虑其是否具有可行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民俗文化,其自身所内涵的价值丰富,并不缺乏其教育功能。而现有的课程很少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难以满足企业和学习者的需要。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笔者认为,应该在课程开发阶段综合非遗传承人的意见,考虑此专业开发的可行性,然后对社会用人单位进行市场调研,制定课程目标,借鉴国内与此相类似专业的经验,确定课程门类,并确定其课程的具体课时分配。随后,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授课方式。在课程实施环境开发上,要充分利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优势,与当地的相关企业进行沟通和合作,使课程开发更有实践性。

(二)社团活动的开展

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高职院校的社团形式各式各样,但却少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类似社团的出现。开展此类社团能够加深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例如:围绕这些非遗文化进行知识竞赛、文艺演出和学术交流活动、定期的出版一些刊物和报纸、借助暑期、寒假等假期,深入到非遗所在地区去进行实践活动。还可以组织学生走出课堂,从而加深对非物质文化的理解。

(三)理论研究的深入

目前学术界更多倾向于理论上的研究,“非遗”热的兴起无疑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较好的研究课题来源,同时高校学者的加入,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高职院校应该将理论研究与现实运用相结合,建立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机构,同时与周围的社区、学校联合设立研究场所,不但学校的科研工作者要加强其研究,还要让更多的研究机构学者走近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举办广泛的交流活动

交流活动是高职院校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最直接的传承桥梁。各高职院校可每学年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教学成果展示活动。同时,各高职院校还可以相互参观,也为各校提供交流平台,达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当然高职院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的交流不应单单停留在单个地区举行,还应主动与其他地区的高职院校多进行沟通和交流,借鉴其优势,提升自身水平。除此之外,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交互性、快捷性,开办文化论坛等网站,让学生不受时空和地域限制进行交流。

四、总结

总体来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云南地区高职院校的发展密切相关,如果能够将两者很好的结合,无论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还是云南地区高职院校的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这种理念不仅能调动各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办学的积极性,还在习得技艺的同时传承了民族文化。这将是云南高等职业院校发展过程中一次独特并创新的尝试,最终使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得以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申报规定[R].2000.

[2]黄明东,刘光临.西部高等教育要走特色发展之路[N].光明日报,2004.

[3]傣族慢轮制陶技艺[EB/OL].2011-10-02(6).

http://.

[4]雷久相.用优秀的校园文化提升高职核心竞争力[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

[5]黄艳芳.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6]李重阳.浅谈地方大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的地位和作用[J].科教文汇,2009.

篇6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技艺 人文危机 教育

中图分类号:J5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7-0009-03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际工作中,由于抢救性为主导保护原则的影响,对非遗的技艺形态以及传承状况关注较多,而对技艺的人文因素关注相对较少。但是,这并不影响人文成为传统技艺的重要文化构成,它是非遗的文化精神;是非遗“活”的价值;是传统艺人伦理道德的光辉;是非遗文化性的彰显。所以,从文化的精神价值角度而言,对传统技艺中的人文因素应该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尤其是对当下存续的人文危机,应该深入地思考与研究。

一、传统技艺的人文危机

(一)传统技艺的“人文”形态

关于“人文”,我们首先就会想到“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核心主题是人的潜能与创造力。但人文主义其概念的归属是一种思潮,或者说是对人的存在的关注,属于一种世界观,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反对绝对的“神权”,提倡人性的可贵和重要性。它的意义与“人文”非常的相近,但“人文”的范畴却更加的广泛,《辞海》中是这样解释“人文”的:

① 旧指诗书礼乐等。《易・贲》:“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今指人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② 指人事。《后汉书・公孙瓒传论》:“舍诸天运,征乎人文”。人文,是人类社会中的诸多文化现象的总称,和自然物质世界相对,其中就包含了人文主义的范畴,而“诗书礼乐”恰恰是人文的一种表现形式,都是人类社会所独有的,人类所独家掌握的。人文的范畴大体包括了法律、教育、道德、伦理、哲学、美学等一切人类的文化现象,无论从人类社会的现实状况,还是从定义范畴的逻辑角度而言,包含了人类所掌握的各种技艺为载体的人文形态,那么具体来说传统技艺的人文形态是什么呢?

辽宁抚顺锔瓷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振海,经常提到他的“八字箴言”――“缝补生命,修复艺术”,以及“三句规则”――“接活儿如同父母到,做活儿如抚养婴儿,出活如同儿女行”,这是“医、美、孝、爱、诚”的大爱;“同仁堂”药店的对联“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百年传承的“训条”保证了产品品质百年不衰;“江南药王”胡庆余堂,始终坚持“戒欺”和“真不二价”,为古往今来的消费者提供信誉上的原则保障;台湾响仁和鼓传承人王锡坤,坚持精益求精,细心打磨木质鼓身,即便是鼓皮遮盖之处也绝不怠慢;故宫博物院钟表修复技艺传承人王津师傅,几十年如一日面对无限重复的文物修复工作,克服内在焦虑;台湾优人神鼓的阿丹师傅,坚持带领队员每天静坐三个小时,禅艺双修。

以上所提到的远远不能涵盖传统技艺的人文因素,诸如做工原则,经营信条,传承规则,职业道德,心理状态,文化特质,伦理规范,等等。人文的延续,是非遗技艺的重要文化构成,这是传统技艺的精神所在,是现代社会提倡的“匠人”精神最为质朴而现实的形态,渗透着工匠的智慧,稳定的职业心理,高尚的人格修养,执拗的性格,规范的道德伦理,等等,正因为有它们的存在,非遗传统技艺才会有文化的“味道”,文化的规格,文化的尊严。

(二)传统技艺人文危机的表现形态

传统技艺的人文危机具有多样性,主要表现为:文化的无知,缺乏继承者,无视艺人的社会地位与尊严,伦理道德的没落。

1.文化的无知

文化的无知主要表现为两种,一种是传承人对自身技艺的文化内里、精神意志领会有限,将注意力更多地关注到纯技艺层面,可以说“学手艺赚钱”或是类似的功利性心理普遍存在。一种则是消费大众对技艺的无知,这主要源于一方面是大众对传统技艺产品的消费较少,另一方面快餐化的使用功能至上的消费心理的影响,使大众对传统技艺的产品和相关文化关注较少。

2.缺乏继承者

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必须依赖物质形态的承载,核心是人对于技艺的掌握,几乎所有的传统技艺都面临着后继乏人的现实,有的无人求学,有的后继之人难担大任,有的传承者健康堪忧无法传艺,有的则是人已去艺已绝,还有的技艺是独门绝学其他人几乎无法掌握。不管哪种情况,如果技艺不能得到有效的传承,那么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就难以发扬光大。

3.无视艺人的社会地位与尊严

由于传统技艺在大众消费中的比重减少,使大众对传统技艺的生活依赖降低,从而导致对传统技艺消费心理的弱化和转移,进而对艺人的关注减少,艺人在社会生活中被边缘化。在以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为评判成功标准的当下,部分手艺人的经济基础贫弱,生存状况拮据,更加剧了手艺人社会地位堪忧的现状,这种危机其内里依然反映出社会对传统技艺及其背后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形态的忽视。

电影《剃头匠》中就真实反映了现实传统剃头匠人的状况,其中老剃头匠到新城区老主顾儿子家里,就遭到了其儿媳的嫌弃。电影《百鸟朝凤》中的吹打艺人在婚礼上受到雇主的轻视,虽工钱不少但轻视艺人的技艺、职业操守和人格尊严。山西已故世界级剪纸大师库淑兰,一生贫困,贫病交加,这和她色彩缤纷、充满乐观、洋溢童趣的剪纸作品形成了反差,也与众多文化组织授予她的种种世界级最高荣誉不相符。

4.伦理道德的没落

伦理道德的没落主要表现为:(1)对于手艺传承规矩的打破;(2)经济利益与自身技艺坚守的矛盾;(3)传统师徒关系的瓦解;(4)自身道德修养的缺失。

首先,传统技艺的师承形态有多种,比如: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内外皆传,等等。但总结起来基本就是技艺传承的性别区分和是否血缘关系之间的传承,现如今年轻一代观念转变,对传统技艺的关注日减。无论哪种传承形态都面临少有人问津的窘境,这种代际关系的传承对其文化的延续非常脆弱,很多技艺的传承者大多面临“人死艺绝”的境地。所以,目前传承的紧迫与责任要远大于传承的对象选择,很多传承者就必须打破旧有的传承规矩,然而对于坚守历代师承规矩的传统艺人来说,打破祖训是对家族和祖师的背叛,他们需要承受内心巨大的谴责。

其次,在以经济发展为先导的社会环境下,部分技艺由于是传统古法或手工制作而具有耗时长、产量低、价格高的特点,而在市场竞争中缺乏优势,所换取经济价值有限,一些技艺承载者会寻求更有效率的生产方式,改变原有的技艺,使得其原有技艺形态和内在精神被改变,降低了手艺的品质,破坏了文化的原真性。但面对现实生活需求,艺人的生活处境也不能被忽视,两者之间产生了强烈的矛盾。

再次,传统师徒之间所坚守的至高道德准则忠、孝、礼、义,在当下受到冲击,以往“师徒如父子”的人文伦理越来越淡化,甚至在道德上出现了诸多问题,比如某位食品制作技艺的传承人,身体重病之时,曾经的徒弟少有人前去探望,茕茕孑立,更妄谈床前尽孝;某位传统修造技艺的传承人,在他的弟子中出现“欺师灭祖”的现象,技艺出于师门而否定师门和师徒关系,用学来的技术胡作非为,甚至还有的学艺者对师父进行诽谤和欺诈,可以说这种师徒关系的道德内里与情感内里已土崩瓦解。按照传统,旧时的艺人在选择技艺继任者的时候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来对其弟子进行文化修养、道德品行上的考量,以确保技艺传承无恙。而在当下,面对技艺的衰微和大多数艺人的年事已高,他们内心也希望尽快将技术传承下去,但学艺者这种在人性和道德上的不确定性,也会增加技艺本身存续的不安全因素。

最后,有相当一部分的传承人,虽然技艺精湛,身担真传,然而其自身对于这门技艺的人文内涵理解有限,丧失对技艺的传承和呈现过程中的道德坚守与伦理把持,意志模糊、随波逐流,缺乏传统艺人的朴实精神特质,利用自己的技艺进行虚假夸大宣传、谋取暴利。

二、人文危机的应对

传统技艺人文危机的形态具有复杂性,其表现也存在于各个文化层面和社会意识层面,从传承人的思想意识上来说应当树立“坚守”的理念。坚守什么?坚守历代传承的技艺文化、技艺精神、技艺传统、技艺的伦理道德、技艺的规矩;从现实的技术层面来说,笔者认为还是要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应对危机,这就必须运用最强有力的传播方式――教育,以教育为媒介和手段,具有稳定性、规模性、持久性,对文化受众具有强制性作用。

(一)坚守

解决危机的根本还是在于技艺的自强,技艺自身相对稳定且完整的文化形态的存续,成为一切突破和创新的前提,因为只有存在,才可能被认识,才可能提出相应的方法。而此时坚持技艺的原真性形态和自我内部一切文化形态尤其是规矩的坚守,成为文化上、技术上、意识上的必然要求。而这些坚守,又构成了有别于现代技术的突出的文化精神样式。

坚守,是艺人执拗的人文性格,是技艺自身的内壮之举,这种坚守摆脱了世俗潮流的影响,克服了自身的内在焦虑和惰性心理,出离了只为利益和金钱“做活儿”的事业追求,使得艺人散发着朴实坚韧的人格魅力。锔瓷技艺传承人王振海常说“艺人要守住艺的传承,守住艺的本真,守住人的德行”。那么如何坚守?根源还是在艺人的意识中。

首先,艺人应当具有“安贫乐道”的人生观。这里不是指必须贫困才能从艺,而是指要以安贫乐道的精神来对待自己的手艺,出离物欲的束缚,心无旁骛,全身心地投入。其次,艺人要明了当下自身在文化上的重要意义和地位,进入到现实文化存续的角色中来,清楚自己是传统文化传播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增强对自身技的文化认同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尤其是被认定为传承人的,更要意识到自身在文化传承上的历史重要性。

(二)充分发挥教育的传播作用

这里所指的教育分为两种,一是以法律规定的义务教育为基础的教育模式。从政府层面而言,发挥教育的作用,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实施保护的业务指南》和我国的《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中都有相关的要求和说明,要求教育部门要将优秀的文化遗产编入教材,加入学校的课程中。比如,2011年11月,香港慧因中学,就在正规的学校课程中开设了“以区为本――长洲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课程”,涉及八个训练范围,18个学科,课程周期为三年,由老师们自编教案、教材。通过三年的熏习,使学生对非遗项目及其相关的文化有了了解,这就已经达到了文化传播的基础性目的,完成了认知阶段的任务。这种教育形式,可能在能否激发学生学习传统非遗文化的兴趣方面还有待商榷,但对于普及传统技艺和培养树立民族文化责任感十分有利。

二是以传授技艺为主的教育方式,包括了文化普及型和专业技艺传承型,前者比如“非遗进社区、进校园、进乡镇”活动,以培养大众传统文化接受与传统文化氛围为主;后者主要指艺人的“收徒”传艺行为,这是培养技艺传承者的教育,也是核心形态的教育,更是最难把握的一个环节。传承人在选择继任者的时候,除了在技艺上的考量以外,还应该尽可能地对学艺者进行传统文化素养、道德人品上的考量,并在传艺的过程中既要传艺,也要将本门手艺的规矩、礼法、道德、伦理、文化、历史等一并严格灌输,务必形成稳定可靠的文化技艺心理。尤其是在伦理道德上,既关乎传统技艺自身文化形态的原真性传承,又涉及技艺传播过程中所影响的大众文化认同。进一步讲就是文化安全问题。文化安全问题最需要道德和伦理的保驾护航。至少要传承者学会遵从“祖训”,学艺、学做人。

三、结语

综上所述,人文层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经济的发展会越来越多地显露出问题,而坚守传统和发展现代特色的传承教育是解决传统技艺人文性危机问题的关键。坚守,提供的是技艺自身内壮的道路,教育是文化向外部环境辐射传播的渠道,为内在“坚守”注入强大的现实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修订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2]苑利,顾军.非物质文化遗产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缩印本1989年版)[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343.

篇7

[关键词] 教育 电视 节目 特点 定位

教育是立国之根本,如何办好教育是一个国家振兴的关键。每个人的发展都和教育息息相关,因此,教育不仅仅只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而是全民的责任,搞好全民教育,是我们国家在新世纪的重要使命。目前,电视媒体以其独特的魅力已经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搞好教育类电视节目,已成为教育传播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电视教育,由于它面对的是层次复杂的大众群体,如何在文化知识对接上既适应广大观众的观赏需求,又能兼顾学术品位,成为制约教育电视节目发展的关键问题。央视科学·教育电视频道,承担着弘扬中华文化,启迪人类智慧,探索世界奥秘的历史使命。《百家讲坛》节目在这一方面做得就很好,尽管一部分人并不认同,觉得是在炒作以提高收视率,然而在传承中国优秀文化上,《百家讲坛》功不可没。2006年,《百家讲坛》的收视率节节攀升,被评为年度十大优秀栏目之一,仅次于《新闻联播》,排名第二。从电视节目影响力测量要素[1]:公信力、工具性和观赏性三个指标衡量,《百家讲坛》确有其成功的必然。

一、《百家讲坛》成功原因分析

首先,它拉进了专家学者与百姓的距离。

一直以来,全国经典图书的出版发行业都濒临于滞销状态,很少有人去买一本自己看不懂的古书去读。而畅销的竟是那些少年作家韩寒、郭敬明,以及一些影星歌星出的书。中国的经典一度是被少数文化人解读的边缘文化。这种中国文化低靡的状态,实际上是中国人的悲哀。

而《百家讲坛》节目在不断地尝试摸索过程中,终于博得广大观众的好评。这曾是收视率排在末尾面临淘汰的节目,随着2004年的《清十二帝疑案》的播出后得到转机,又在2006年的易中天的品三国和于丹的《论语》心得的播出下达到收视高峰。随之而来的是,中国人开始掀起了经典热。一些经典名著以及专家的心得开始畅销。

显而易见,此栏目让人们开始重新认识经典,原来《红楼梦》、《三国演义》真是韵味无穷,《史记》,《论语》以及那些孔孟老庄都蕴含着生活的哲理,我们伟大的思想家在几千年前就提出了在今天以至未来都适用的哲学道理,他们是中国人永远的自豪,作为他们的子孙后代,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拜读呢?一个国家文明的标志不是只有几个人去研究文化,而是全民族都有一种研读文化的热情。《百家讲坛》之所以使很多人对经典文化产生热情,在于它不是那么严肃地说教,而是以通俗的语言,讲述意味深长的哲理。在网络论坛上,也有很多人产生了质疑,说《百家讲坛》不够严谨,没有新的东西,是老生常谈。然而,我们要考虑到它是面对大众的,它要对中国的老百姓负责任。它的作用更多的应该是引导,引导人们产生对经典的热情。

在日本人、韩国人都在研究孔孟老庄的时候,中国人却在读言情小说、看肥皂剧,这不应当是我们看到的,我们要看到一个智慧的民族,一个清醒的民族。正如西方的足球,西方之所以一直产生世界杯的冠军,在背后我们也看到了一个热爱足球的国度,很多人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足球,并且有全民的足球运动场地。所以在那里孕育出一个罗纳尔多,一个贝克汉姆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次,它贴近生活,趣味性强。

在学者们讲授的过程中,他们不断联系现实的社会生活,同时在讲述过程中不断造成悬念,步步为营,从而引领观众的思维不断处于一种想要知道究竟的境地。它充分利用影视剧中不断设置冲突的方式而使人产生兴奋状态,这无疑能提高观众的兴趣,而决不是仅仅利用人的心理来骗取收视率。它的内容精辟而易懂,与生活的关系又十分密切,是它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为什么大家都爱看《百家讲坛》呢?有的人纯粹是由于兴趣。一个人看一本书,是憋闷的,而大家都在看同一本书,其乐无穷,因为这样总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教义。有句古话说“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大家一起读书,而且是和学者一起读,何乐而不为呢?所以,《百家讲坛》激起了很多人读书的热情。中华民族历来就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优秀传统。只是在社会的不断变化下,人们开始变得浮躁,所以,媒体要给社会营造一个读书的氛围。

央视科教频道作为全国教育频道的领头军,可以说它在引领教育栏目的时尚。究竟央视科教频道有哪些可赞之处,又有哪些不足之处呢?

二、央视科教频道优点分析

第一、它从日常生活出发,是老百姓的节目。有很多栏目,像《半边天》、《讲述》、《走进科学》等,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融入知识内容,使老百姓在看报道时学到知识,积累生活的经验。

第二、现实感强。它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奇异罕见的现象,并能像福尔摩斯断案一样,各个击破,从而得出结论。它的很多节目大多取自现实社会中活生生的事实,但却鲜为人知,从而让人们对自然有更全面的认识。有一期节目叫做《神秘的家族死亡名单》,讲述的是一种罕见的家族遗传病,在这个家族系统中,每一代都会有百分之五十的发病率,患病者在四十岁之前发病,发病后开始出现四肢瘫痪,最终卧床不起导致死亡。这一家族中有个人觉得奇怪,非要探个究竟,在走过了几家大医院后才查出什么病,并做出了合理解释。

第三、节目内容丰富。它总能给观众意想不到的精神食粮。央视的节目包含生活的各个角度。无论政治、法律、历史,还是电影、科技、保健,应有尽有,这是其他电视台所不及的。

虽然CCTV-10已经得到了观众的广泛喜爱,但它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三、央视科教频道缺点分析

首先,过于大众化。教育节目应该满足各个阶层的观众的需求,而科教频道的节目还没有明确哪些节目应该给高级知识分子看,哪些应该给普通群众看,哪些应给知识水平较低的偏远人群看。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节目都没有自己的特色,因为它们都是给普通大众看的,这样不利于高端的科学或者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本人认为应该适时播出一些国际科学的最新动态,以激发国人的科研热情。

其次,有些节目信息量少,缺乏自己的特色,像是新闻报道。有的节目,虽然在传播知识内容,但在叙述过程中,更多的却偏重于讲故事,并且不断设置悬念,使人更关注的是事情的发展而不是知识本身,有些喧宾夺主。其实,叙述故事能扩大人的兴趣,适当的穿插是能增强效果的,但长篇累牍地讲述故事而忽视教育节目的根本目标是不可取的。教育节目更应当围绕教育的特性展开,具有区别于其他节目的教育特征。

第三,科教频道人文类的节目偏高,理工类节目偏少。人与社会是分不开的,每个人都不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但自然科学的很多规律却能提高社会人的生存质量,丰富社会人的生活,带动社会的快步发展,这是社会竞争决定的。人与人之间存在竞争,扩大一点就是国与国之间存在更大的竞争,一个国家科技的强大与否决定着这个民族的生存命运。

总之,CCTV-10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已经播出很多优秀的电视节目,然而它也在不断成长,难免存在不足,希望央视科教频道的策划人员能及时和观众产生互动,制作出更加优秀的电视节目,以科教兴国为己任而不是为提高收视率而将很多节目办的大体上相似。

四、教育电视节目的定位

电视节目的定位取决于节目的基本属性,依据受众对象、节目内容和节目形式三个方面。[2]

教育节目的宗旨是通过传播具有教育性质的节目,来提高人民的综合素质。所以,教育节目必须具有很强的教育性。那么,教育类节目到底该如何定位呢?

第一、教育电视节目要因材施教,满足各类人的需求。

所谓因材施教就是要满足不同人群的教育需求,如不同的人应当具备怎样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同时又应当具备怎样的社会道德。从大的方面看应该有德、智、体、美,对于不同人群是有不同要求的。所以它既要满足高等知识分子继续求索的需要,又要对广泛大众进行普及性的教育。同样类型的节目对于不同的人群要有针对性。

第二、教育电视节目要有更强的专业性。

教育是一个民族的强大支柱,提高教育水平,提高国民素质是一个国家的历史使命。因此,教育电视节目的制作目标不是为了提高收视率而一味迎合大众口味,从而偏离它的宗旨。教育电视节目,其内容策划必须要有明确的教育目的,在此基础上展开有声有色的编制。像CCTV-5就有很强的专业性,因此得到了观众的广泛关注。一个热爱体育节目的人不论什么时间打开电视机,总能满足他的需求。教育电视节目的取材应该是更加广泛的,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世界,因而就会不断出现新的知识和新的价值取向。教育节目既要能帮助孩子学习成长,又要能帮助成年人不断充实自己。

第三、教育电视节目要提高传播效果。

在智育方面,教育电视节目帮助不同文化层次的人获取知识。如何才能让观众更加有效地获取知识呢?由于电视具有单向传播性,不能得到及时反馈,所以,电视教学的效果很不理想。那么该如何弥补这一缺憾呢?首先,电视策划人员应当使得观众和电视产生交互。策划人员应经常调查观众对节目的反映,从而不断改进。其次,电视教学节目要有意识地重播,使观众理解深入或弥补由于错过而失去学习的机会。第三,电视节目应当发掘出那些适合电视教学的学科。一般这些知识内容不能难度过大,或者寻找一些更能通过画面来传递知识的内容。在德育方面,教育节目要加大力度宣传那些品质高尚的人的事迹,在当代,仍有千千万万的雷锋在奉献。教育电视节目应当使我们看完就能受益非浅,有的节目未必要每天都有,如果能在一周内有一两期而节目的质量却很高,这样也能使观众更加喜爱。因为高质量的节目总能使观众在期盼中得到惊喜。所以,教育电视节目要不断寻求最优的传播方式,办出自己的特色。

第四、教育电视节目要与时俱进。

篇8

[关键词]新时期;基层群文工作;文化惠民;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3 — 0058 — 02

群众文化的土壤是群众,“文化惠民”是群文工作者的神圣使命。是全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快步提高之后的一项伟大工程,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项重大举措,是一项惠及全国人民,普及大众文化的工程。其中包括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工程、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和电视进万家工程等重点项目。

如何才能让群众文化充分发挥其应该有的作用呢?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把文化作为国家发展的“软实力”写进党的工作报告,充分体现了当中央高度的政治智慧,为我们建设群众文化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指明了方向。打造新时期群众文化品牌是实现大众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促进社会、文明、和谐与进步的保障,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群众文化要找到适合地域特色的定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文化的口味也变得挑剔起来。一些群众艺术馆、文化馆为适应人们的文化观念的转变,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做了些不切合地域发展实际的文化定位,从而使群众文化逐渐丧失了其特有的社会地位和功能。事实上,群众文化并不能为大众文化和娱乐文化所替代,群众文化有其赖以生存的土壤和发展空间,有其独有的艺术个性和魅力,有广大的受众群体。大连市西岗区是中国第一个“曲艺之乡”,这里居民对民间文化有传统需求。西岗区委、区政府以百姓喜欢、百姓参与和百姓满意为目标,因势利导,在全区街道社区普及开展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并使规模逐步扩大,活动内容日益丰富。同时,通过区、街道和社区三级网络,创建起覆盖全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居民需求和政府主导,使西岗区的群众文化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社区和谐、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并现。在政府为民办的实事中,文化惠民项目每年都不少于5项。设立文化活动专项资金。社区文化建设投入每年增长22%,年均投入200余万元,并将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纳入各级部门和街道社区的百分考核目标管理。持续投入机制和服务体系完善,使西岗区的群众文化建设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全区目前有文化活动室156个、小型剧场12个,特色文化队伍有354支、30多个种类。经常将自己关在家里的居民纷纷走进社区参加各种文化活动,全区常年参加活动的居民达万余人。根据居民群众对社区文化不断提升的需要,西岗区以抓特色精品带动普及,实施了“一街一品、一企一色、一校一景”的“三一工程”,形成了民间文化、广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和社区文化相融合的城区文化特点。全区积极开展“文化四进社区”活动,天天有活动,月月有演出,年均组织广场文化活动百余场,年参与群众达10余万人次。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西岗区的群众文化也呈现出高品质发展的趋势。已创建起戏曲、摄影、少儿民乐、评剧演唱等9个市级特色文艺活动基地。其中每年一届的京剧周活动已举办了;每年还承办市级大型文化活动20余场次;区群星艺术团每年都到社区巡回演出,现已走出社区街道,走出辽宁,仅文艺创作就获得国家和国际奖项15个。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以自身为活动主体,以娱乐方式为主要内容,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求为目的的文化;群众文化是人们用以表达喜、怒、哀、乐等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它产生并贯穿于浩瀚历史长河的劳动生产过程,因而才使群众参与成为现实。正是因为主动参与,群众在活动中才能实现自我教育,获得情操的陶冶和审美享受,并在健康的审美享受中建立和升华高尚的审美趣味,提升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境界。这是群众文化特有的社会地位决定的。它同时符合群众文化的娱乐审美、宣传教育、文化传承、生活实用的功能。

篇9

【 关键词 】教育;文化批判;天性;自我解放

文化活动作为人类高度自主的活动,其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类的自由和自我解放。教育作为一种高度自觉的文化活动,通过传承、传播、创新文化来实现人的解放。然而这一终极目标必须要通过教育的文化批判活动才能实现,回避了教育的文化批判活动,教育活动就会变成简单的文化复制活动,教育甚至会变成一种压迫人、束缚人的活动。因此,如何实现教育的文化批判功能也就成了我们教育研究所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文化发展的二律背反及文化批判的必要性

(一)文化活动是人类不断追求自我解放的过程

人是不完善,并且能够充分意识到自身不完善的存在物,人类创造文化的过程是人类不断追求自我完善、自我解放的过程,文化构成了人类特有的规定性,使人获得了区别于动物界的根本标志,以至于前苏联学者斯比尔金说:“在人之外或人之前不可能有文化,同样在文化之外或在文化之前也不可能有人:文化―这是人的本质,人类的特性”。而马克思曾做过这样一个精辟的论述:“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因此,文化活动是人类的一种自由的自觉的活动。人类创造文化的过程也就是人类从人的类特性出发,围绕这一原点不断地做出价值选择、价值判断,并不断趋近价值目标的过程。人性中有先天的察赋、本能,我们称其为天性,也有由人后天的文化活动所造就的人的习性。

(二)文化的异化,其实质是人的异化

当人类作为文化活动的主体时,人类根据自身的需要能动地创造文化,但是当文化作为人类创造出来的成果时,文化演化成了一个外在于人类的客观精神世界,并遵循着自身的发展逻辑。任何一种文化形态,都有产生、发展、繁荣、僵化和消亡的过程,一种文化范式在其产生的过程中,通常会以革命性的批判姿态将自己批判的矛头直指旧有文化的价值谬误,拯救人们于旧文化对人的奴役和控制当中,将自己的价值目标指向人的精神自由和对人的终极关怀,并以极具启蒙性的理性话语和思维方式,唤起人的价值认同和情感接受。如文艺复兴运动时的人文主义思潮、启蒙时代的科学理性思潮等等。而当此种文化发展壮大起来并取代旧文化而居.于社会主流文化的统控地位以后,以前的启蒙性话语开始退场,代之以“权力话语、宗教话语、道统话语”卿来控制人们的思想。而在这时,人们已经将这一文化的一系列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等内化于自己的文化心理中,以此取得自身合理性存在的依据。这往往容易使人们丧失对该种文化的批判精神和理性自觉,对文化进行批判会被认为不尊重祖宗,不尊重道统,从此文化开始走向神秘化、绝对化和霸权主义,走上了束缚人、奴役人的道路,并最终走向了异化。在这种文化控制下,人的尊严和价值受到了挑战,人丧失了主体性,人害怕拥有自由和承担责任,人由一个行动的反思者变成了一个外在命令的执行者,人甚至失去了超越自身的勇气和力量,人趋向完美、追求自由和解放的道路被阻隔。文化的异化,其实质是人性的异化,是文化背离了人的天性。我国古代的圣人、先贤定礼仪,广教化,其最初的目的是让人民摆脱受自然束缚的愚昧状态,让人们有理性、有道德地生活。在汉以前我国的伦理道德还是自然的、相对的,是一种自然关系的演化,汉代董仲舒等人提出“罢默百家,独尊儒术”,根据“天意”编造“三纲”“五常”之说,使儒家所提的伦理道德神秘化、绝对化了,伦理纲常也就成了一种“绝对命令”,成了人们遵从的文化道统和“精神皇帝”,而人成了文化的附庸和傀儡,并最终走向异化。西方中世纪处在神权的黑暗统治之下,神道取代了人道,人性泯灭。自然科学以帮助人们摆脱神权的救世主身份,了这一宗教神统,帮助人们摆脱了中世纪的愚昧、无知和偏见,解放了人的天性。但是,随着自然科学力量的不断扩张,以牛顿经典力学和数学为标志的自然科学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目睹一系列的生态危机、道德危机、信仰危机,人们感受到自然科学的泛化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空前的,无不将这一人类的灾难看成是人性泯灭的悲剧。历史地看,一种文化之所以能够发展、繁荣起来,是因为它以人为价值主体,并顺应人的天性,而当它背离人的天性,忽视人的主体价值之时,也就是它开始走向僵化、衰亡之时。文化的异化最终带来的是人的异化,文化危机其实质就是人性的危机,人的价值世界、意义世界的危机。

二、文化批判是教育不可回避的责任

教育不可回避文化批判这一活动,这是由教育的基本性质和历史使命所决定的。

首先,教育以实现人类的自我解放为终极追求。真正的教育从一个处在特定文化背景下的具体的人出发,以文化这一客观精神世界为活动的舞台,从中攫取有利于人类发展的、符合人的类特性的“文化财”,通过教育的爱,将其传递给个体,来唤醒个体的人格心灵和自我意识,并把人内在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实现个体对自我的不断超越,使个体成为自我发展的主体。真正的教育帮助人超越个体狭隘的生活,让个体不断地接近人类的优秀文化,使个体的命运与人类的整体命运紧密相连,使个体的创造力成为人类共同的财富。因此,真正的教育不仅致力于个体人的完善,还以全人类的解放和自由为终极价值追求。

其次,教育是文化的一种生命机制。 从词源学意义上来说,文化具有培养、培育、教养的意思,这是最典型的教育本义。从教育人类学的理论立场来看,教育是文化的一种生命机制,文化作为一种群体共享的意义体系和超有机体的社会存在,要实现意义共享和传递,必须借助教育。教育不仅实现了“文化密码”的遗传,还实现着“文化基因”的重组,从而实现着文化的优化。故此,德国文化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提出,教育是一个文化过程,它同时实现了文化的积淀、文化的传递和文化的再创造三个有机过程。 再次,教育通过培养自我解放的新人,实现对旧文化的批判。教育通过培养具有批判意识和批判能力的新人,使文化保持发展的生机,从而进一步孕育和产生新文化。教育对文化的革新和创造不仅表现在文化产品上,更为根本的是变革人们的文化心理结构,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在现有的文化背景下培养超越现有文化的新人,而这才是文化批判、文化创新的根本之所在。教育通过批判文化来解放人,这是教育完成其终极追求的必经之路。 三、教育如何实现文化批判

历史经验表明,生活于一种文化模式中的人往往对生活于其中的文化缺乏必要的反思和批判精神,“文化变迁从来都没有表现出某种文化类型的内在超越和自主转型的”,在某种文化模式内部开展文化批判往往造成文化批判的不彻底、不全面。同时,文化的独特性决定了一种文化不直接构成另一种文化的评价标准和价值尺度,我们也不可能直接拿某一种文化形态来批判现存文化,也就是说不能拿一种文化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等来评价另一种文化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等,否则会出现对一种文化的全盘否定,出现文化霸权主义。

实践证明,并不是任何形式的教育都能培养具有文化批判能力的自我解放的主体,它取决于具体的教育活动方式。为此,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为引导式、对话式的教育。灌输式教育只会培养出受文化奴役、缺乏批判意识的人,正如著名教育家保罗・弗莱雷在其《被压迫者教育学》中所说的:“学生对灌输的知识存储得越多,就越不能培养其作为世界改造者对世界进行干预而产生的批判意识”。灌输式教育消除了学生对文化的思考和批判,压制了他们的创造力,使他们完全忠实于自己所接受的文化。因此,灌输式教育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自主的文化活动,教师的这种教育活动阻碍了学生追求自我完善和解放,他们的行为实际上是一种压迫行为,在这种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学生都不能成为自我解放的主体。因此,要实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双重解放和完善,就必须转变灌输式教育为引导式教育。在引导式教育方式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人格上的平等,为他们实现双向的对话和交流提供了平台,在这个平台中双方在对话和交流的教育情境中理性地建构各自对世界的文化观念,使双方都能作为世界改造者的角色参与到自身的发展中来。因此,引导式的教育既解放了受教育者,同时也解放了教育者,使得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成为自我解放的主体。(作者单位:安徽怀宁县清河中心学校)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2]金生弘.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32.

[3]于春松.文化传承与中国的未来[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133.

篇10

一、问题与思考:艺术设计学院教育对传统手工艺的忽视

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把文化概括为“物质的和精神的”——“器物和习惯形成了文化的两大方面——物质的和精神的。器物和习惯是不能缺一的,它们是互相形成及相互决定的”①。从文化遗产的角度来说,精神文化的内容决定了物质文化的生产和构成,民族手工艺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工具,手工艺的特点形成了物质文化形态的民族特征。云南各少数民族有着自己独特而完整的民族文化系统,在物质文化方面,从村镇大环境、建筑形态到器物、服装、生活用品,几乎所有内容都是由手工艺造就的。同时,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入侵,已经使得许多民族民间手工艺失传、变质,使手工艺成为传统文化当中最为脆弱的部分——这就是“非物质文化保护和传承”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的原因。

我国现代艺术设计从20世纪90年代起快速发展,20多年来培养了一个庞大的艺术设计生产队伍。大部分设计院系都以视觉传达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为主力方向,其核心是引入西方现代设计的理论和体系,这对于我国的设计学科跟上现代化、国际化的步伐无疑是必然的,但也伴随着对传统民族民间手工艺的忽视,甚至对中国传统文化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设计院系的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所了解和学习的较为少见,了解民族民间传统工艺的更是凤毛麟角。这带来了现代设计和传统工艺文化的分离甚至是对立。

人才培养的定位和走向是影响社会物质文化走向的一个重要因素。设计生产活动对物质文化有着极大的建构能力和革新作用,对于民族传统文化则表现为一种破坏力。比如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现代工业技术的引入,传统的民居大量变为现代国际风格的建筑,传统手工生产的服装、工具、日用品被工业产品取代,现代化的先进技术改善少数民族村镇的生活形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但随之而来的文化的变革也造成了对传统文化的破坏。对这种文化危机的重视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兴起,但在遗产保护、抢救的呼声中,许多经验也证明,仅仅保护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传统价值和现代化之间的问题,我们认为,艺术设计教育有着无可回避的责任和使命,设计的创新特征与民族文化传统的关系有其复杂性,在艺术设计教育中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命题。

二、研究与实验:民族民间手工艺文化与设计创新的结合

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是云南最早的设计院系,在教学中,通过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研究、整理,对云南民族民间手工艺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和新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模式和教学资源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开发和创新,从课程、网络工具、实验室、产学研创新平台等方面进行教学资源的建设,并与手工艺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工艺大师进行教学合作,还连续9年举行与地方政府合作的“校地合作”大型创新设计活动,逐渐成为一种立体化的教学模式和系统。具体的教学资源设计和产学研实验内容如下。

(一)课程作为主领——民族民间工艺精品课程

以民间工艺研究为主体的课程是民族文化融入设计的教学模式的主领和核心,云南民族民间工艺与旅游商品设计作为云南省教育厅精品课程,“探索如何利用云南特色民族民间工艺开发设计云南特色旅游商品的思路,利用特色民族民间工艺培养社会需要的特色人才,增强地方艺术教育特色”②。该课程注重对云南民族民间手工艺进行详细的田野调研,对丰富的特色工艺进行文化挖掘和价值确认,以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数字方式生动再现云南特色民族民间工艺,在学生学习和领会民间工艺技术和文化的基础上,进行艺术设计的创新。

(二)民间工艺的学院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设计课堂

民族民间手工艺的民间传承有家族性、自发性、随意性的特点,这对于民间手工艺保持原有的民间特征是有利的。随着社会的变化,民间愿意拜师学习手工艺的新一代已经越来越少,后继乏人已经成为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失传的一大原因。基于此,我们认为高等学校的设计教育应该是民族民间手工艺传承的一个重要补充,在高校中引入民间手工艺课程,不仅能使手工艺遗产得到更广泛的传播,让一批批未来的设计人才具有民间手工艺文化的知识和意识,也有可能在高校学生当中产生许多有志于学习、传承手工艺的继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设计课堂”工作坊活动就基于此目的,分批聘请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人,以开放课堂的形式进行,手工艺人全天以实作示范的形式进行教学,主要有三个特征:

第一,注重展示性和开放性。以集中的方式展示完整工艺流程和非遗全貌,学习和研究结合,让更多的参观者感受手工艺文化的魅力。

第二,注重互动性。传承人现场示范并讲解,直接指导学生实作,学生具有创意的想法和方案也被传承人借鉴和采用。

第三,注重长期性和灵活性。通过分批分类原则,分批邀请不同类别手工艺的传承人进入校园展示、观摩,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长期保留下来。

这一活动以工作坊的形式成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形成与社会、政府相关部门的互动交流,并且活跃了校园的文化、学术氛围,也使手工艺传承人更加有文化的自豪感。

(三)教学资源数字化——课程研究专题网站及软件

手工艺非物质文化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一是物质形态的,如手工艺作品、文物、工具、图样等,通过文字、实物、模型、图片、视频等可以进行描述与展示;二是非物质形态的,如技法、工艺流程、创作思想、设计构思、手工艺品的使用过程等,这些不仅需要有效的手段进行展示和示范,还需要有身临其境的亲身体验的参与;第三,即手工艺所存在和发挥作用的文化环境,如器物使用的生产、生活环境,作为商品传播与评价的市场环境、手工艺人的民族文化背景等,这些因素与当地民族的宗教、制度、习俗等内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比如节日、仪式、民间传说与故事、民族历史等就直接影响着手工艺品的题材、形式,以及其所服务的方式。这些内容需要更综合的方式和媒体来进行展示和诠释。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技术是现代教学手段的一大革新,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数字化的教学手段能整合更多的媒体,比如文字、图像、视频等,同时能够形成教与学的互动,这在民族民间手工艺文化的教学上是非常有效的方式。我们对此做了一系列的资源整合和开发,主要有以下几项:

1.云南民族民间工艺与旅游商品设计精品课程资源网站。以精品课程为主体,开发了课程资源网站,既是教学模式、成果的展示,同时也具备网络化学习的功能。

2.花腰彝服饰文化网站。我们为此设立了专项的研究课题,进行了多年的田野调研和工艺资料的整理,开发建立了专题网站,包含大量的文字、图片、视频资料,还运用电脑三维动画技术剖析花腰彝服饰的制作和穿戴过程。③

3.个旧锡工艺多媒体交互展示软件。个旧锡工艺是云南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其工艺制作过程除了描述和展示以外,还应该具有体验的内容,另外锡工艺品中有一些在设计上具有功能构思的奇巧与趣味,也需要用交互的手段进行展示。参观者可以通过体态和手势来与工艺的各个步骤进行互动,从而体验到手工艺制作的。④同时,通过锡工艺品的交互式展览,可以三维立体地欣赏艺术品,把功能运作过程、器物的文化背景和相关文化知识同步介绍,对于不可触碰的文物级工艺品的欣赏是很好的手段。

4.“锡工艺品DIY设计及定制网络平台”概念设计。锡工艺品的制作需要专门的工厂或作坊,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工艺的复杂也使得个性定制具有较大难度,这也造成锡工艺品与时尚生活产生较大距离,市场推广也就有很大局限。“锡工艺品DIY设计及定制网络平台”的概念在于,系统化地开发一批模具和图样,形成数据库,消费者可以在pc电脑、触摸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上通过软件自己设计造型,或者选择模具、图样,构成完整的作品,通过网络提交工厂生产,最终被购买。这一方式可以让大众在虚拟的空间中感受自己设计制作锡工艺品的乐趣,同时也有可能成为一种传统手工艺时尚化和大众化的网络营销模式⑤。

(四)实践实训基地——民间手工艺实验室

民间工艺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也需要专门的设备、工具以及空间,与普通的课堂教学有一定区别,空间上也与一般教室不同。针对不同工艺类型,学院专门成立实验实训教学中心,与民间工艺相关的有10个实验室,由外聘的手工艺文化遗产传承人和专业教师向学生传授手工技艺,带动起了多个师生合作的大学生创新实践团队。

(五)产学研平台建设——民族文化创意工程研究中心

艺术设计院校的职能是服务于社会的文化建设,除了培养人才并输送到社会岗位以外,还应该注重以产学研结合的方式直接服务于社会文化与经济。工程研究中心的目标是立足于云南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与云南本土经济建设紧密结合,以产业化开发来保护云南民族文化资源,同时发挥云南民族文化资源的市场潜力,一手抓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一手抓文化创意产业的振兴,具体研究方向为动漫与数字媒体艺术创意设计、文化创意产品研发、云南民间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存。

民族文化创意工程研究中心是把艺术设计创意、民间工艺文化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产学研平台,让作为社会科学的艺术创造、文化研究不仅仅停留在纸上,让学术成果和知识也不仅仅局限于“象牙塔”内,而是能够实际地推广到社会所需要的技术和产品当中。

(六)教学与实战的综合实践——“创意云南”校地合作活动

教学的目的是培养未来的专业人才进入生产的实战岗位,而在学校内实现结合实际需求并具有高水平的设计实战训练是高校难以突破的环节。一般的方式是在教学中引入实际项目,或者让学生直接进入企业实习,但这里有一对矛盾:一方面是高校的人才培养要求教学要具有学术性和普遍意义,另一方面是企业项目要求的职业化。这种学生的创意自信和创作个性的培养与商业项目的职业化要求的矛盾,给学校的实践教学环节带来了一个有价值的课题,尤其是对于民族民间手工艺文化与设计创意的结合,既需要理想化和学术化的大胆想象,又需要与社会和市场紧密结合的实际解决途径。对此,我们确立了与地方政府合作、从地方民族文化出发的“创意云南”计划,每年选择一个有典型民族特色的县或市作为学生毕业创作的对象,整合所有专业方向的师生力量,对该地进行全方位的调研、采风、交流,完成各专业方向的设计创意。从2004年到2011年,已经完成了9个县市的创意活动。包括2005“包装喜洲”、2006“创意富民”、2007“彩绘峨山·还原香格里拉”、2008“创意富民”、2009“创意鹤庆”、2010“创意瑞丽”、2011“创意个旧”、2012“创意寻甸”。

“创意云南”可以说是我们以教育服务于本土的一大宏愿,这一教学模式并没有停留在“象牙塔”内,而是真正符合云南省的经济建设实际,不仅有设计生产的实效,同时也有高层次、有战斗力的人才的大量输出,是可持续和可增长的,正因为如此才可能每一年都在不断地向成熟和深度迈进。而且这一模式已经影响到省内众多院校,每年都有许多院校前来取经交流,还辐射到了省外有影响的高校(比如2009年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与NOKIA合作的“新通道设计与社会创新夏令营”等)。这些方式和经验的积累对于学生的培养作用是巨大的,各专业的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前都“真刀真枪”地进行了一次专业性极强的实践,并且是在整个学院教师团队的指导配合下完成,这种从调研到创意到设计再到最终的完成展出的创作全过程具有非常强的训练作用,这些人才在云南的文化产业建设中将是一支发挥重要作用的生力军。

设计创新如何介入到传统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已经成为一个世界级的“大课题”,比如日本的“一村一品”计划;CUMULUS(国际艺术、设计与媒体院校联盟)倡导的设计中对非物质文化的重视和可持续的设计理念⑥;2008年的《2008京都设计宣言》也把对地域文化、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提高到全球共识的层面⑦。以上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所做的工作是对民间手工艺文化的立体化教学开发,也是对艺术设计创新价值的传统文化注入。民族民间手工艺文化与现代艺术设计有非常大的结合空间,传统的手工艺技艺和文化应该成为艺术设计价值的文化来源,也应该成为艺术设计取材的重要宝库,而现代艺术设计应该成为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创新的有效途径,甚至可以说艺术设计能够成为传统手工艺的一种现代形态。

(注:本文为2011年度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课题《以云南民间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的艺术设计创新平台建设研究》成果,批准号:QN201137。)

注释:

①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M].,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②摘自《云南民族民间工艺与旅游商品设计》精品课程网站,网址:.

③花腰彝服饰文化网站,省略/ .

④何璞主持制作“个旧锡工艺多媒体交互展示软件”,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在2011年 “创意个旧”展览中公开展示。

⑤森文与研究生制作“锡工艺品DIY设计及定制网络平台”,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在2011年“创意个旧”展览中公开展示。

⑥Cumulus is the only global association to serve art and design education and research. It is a forum for partnership and transfer of knowledge and best practices. Cumulus consists currently of 176 members from 44 countries. 省略/.

⑦2008年3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国际艺术、设计与媒体学院联盟(CUMULUS)会议上,CUMULUS执委会成员及部分CUMULUS会员的代表共同签署了由CUMULUS前主席、赫尔辛基艺术与设计大学Yrjö Sotamaa教授撰写的《2008京都设计宣言》。表达了全球141个CUMULUS会员院校对于建设可持续、以人为本和创新性的人类社会的共同责任。省略/cumulus/initiatives-a-partners/kyoto-design-decla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