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科学的性质范文
时间:2023-12-04 18:07: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文科学的性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中职升本 化学与社会 人文科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9C-0056-02
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广西教育厅从2013年起在部分本科院校开展对口自主招收全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试点工作,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从2014年起招收中职学校毕业生。但中职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基础薄弱、学习动机不强、学习习惯不科学等问题。衔接好中职与本科教学,加强基础科学教育,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成为了“中职升本”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为“中职升本”学生开设化学与社会课程,不仅能增长其基础科学知识,也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满足社会发展对高素质、高层次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一、“中职升本”学生学习现状
(一)学生基础薄弱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对口招收的中职毕业生专业有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机械设计制造、汽车服务工程四个理工科专业。对2014年首批“中职升本”学生调查发现,由于在中职教育过程中,侧重的是学生技能培养,大多数学生没有系统化地学习高中数理化等相关基础课程,没有形成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未能很好地适应普通大学课程的培养方案、教学方式与方法。为此,针对“中职升本”培养计划,需新增设基础英语、数学、物理、语文、化学等相关基础学科,促使“中职升本”学生顺利完成由中职学生向大学生的过渡,弥补高中相关文化基础课的缺失,更好地与大学课程内容衔接。
(二)学习动机不强
大多数“中职升本”学生从小学到初中阶段,学习成绩不理想,对学习缺乏兴趣与信心,之后选择中职学校学习一门技能。虽然他们通过自身能力,经过中职“特别高考”,进入大学本科继续深造,但是和同年级普通本科学生相比仍有差距。在相同环境下,学生跟不上本科教学进度,学习动机不强。
(三)学习习惯不科学
由于中职学校重技能考查,轻理论教学,学生在理论学习过程中比较散漫,没有养成良好的预习、复习的习惯,导致学生对相关原理现象、概念理解模糊,没有形成系统认识。在大学基础科学学习过程中,对理论课程接收能力比较弱,大部分学生采取突击硬背的方式通过理论考试,对于所学专业原理并不理解。
二、开展化学人文科学教育的必要性
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是育人和促进社会发展,通过品德的培养、知识的传授来实现人的各方面的发展。人文文化是“为人之本”,科学文化是人对客观实际及其规律的认识,人文主要为科学导向,科学主要为人文奠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两者相互交融,相互影响,有利于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爱因斯坦指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
化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是研究物质分子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是一门与其他学科紧密联系的学科,是各个应用性学科的基础。它深入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满足社会的需要。但是随着化学技术的发展,各类环境污染、化学武器、食品安全、药品质量、等问题制约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如何运用好化学这把双刃剑,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对今后教育培养工作具有现实意义。因此,对于“中职升本”的学生,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一个有利于社会的人,使学生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在全面地介绍化学学科基本概念、原理及其应用的同时,开展人文科学教育,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中职升本”学生。其次,从人文教育角度构建基础知识,贴近生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也是提升学生学习热情、适应“中职升本”学生的需要。
三、化学人文科学教育开展路径与对策
化学与社会课程紧扣“化学与社会”主题,结合“中职升本”学生特点,对人文科学教育进行探索,丰富学生知识结构。
(一)精选教程,构建人文科学教育
市面上关于大学化学基础学科的教程内容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基本化学知识为主线,涉及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四大领域,基本涵盖化学学科的基础理论;另一类是以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化学问题为主线,围绕社会、政治、经济、道德等方面建立对化学原理的理解,创造性地将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结合在一起,如中国化学会和美国化学会共同推介的“Chemistry in Context:Applying Chemistry to Society”(化学与社会)一书。
针对“中职升本”学生基础薄弱、知识结构不完备等特点,需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采用难度适中的教材,精编教学内容,合理组织教学。本着“教育生活化”的理念,笔者选择了化学与社会(蔡萍编)一书。该书共10章,从知识性和实用性阐述了化学的发展史以及在能源、环境、生命、材料、医药、日常生活等方面的作用,并在书中贯穿化学基本原理、思考题以及趣味阅读,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进行教学。
篇2
关键词:心理原型,成人童话,超现实
矗立在19世纪文学高峰的英国作家狄更斯以《匹克威克外传》开始蜚声文坛,并用他的小说肯定了生活素材的美学价值,使之成为新现实主义艺术的第一个成果。这是一部现实主义杰作,绝不能以一般文人创作的小说来衡量,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它高于小说之上,更像是一部成人童话。
狄更斯的小说固然不是儿童文学,但其作品的人物、结构、叙事方法以及结局常常隐含着童话模式。认识这种模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狄更斯小说的奥秘和风格。
狄更斯早期的童年生活天真浪漫,后来父亲入债务人监狱,他被迫做学徒,社会底层生活的艰辛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欢乐美好与辛酸屈辱这两段反差强烈的童年记忆对狄更斯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对美好童真的崇尚,使狄更斯特别依恋童年生活,对儿童的同情关爱及对弱者的理解帮助则成为他写作中贯穿的基本主题。他的意识深处有一股浓浓的“儿童情结”,即 一个见多识广的成年人却总是用儿童的心理和眼光去描写生活,那些光怪陆离的景象是通过一个小孩的眼睛、一个富于新鲜感、变形的镜头来观察的。这使他的小说在众多的现实主义作家中显示了自己的独特风格——用童话模式反映现实生活。
一、塑造“真空”中的童话式人物
这类人物形象一般以超历史、超社会的面貌出现,通常用“从前有一个国王,他有一座漂亮的王宫…”这种模式开始,虚幻环境使人物形象失去了现实感。《匹克威克外传》中的人物生活在19世纪的英国,虽然作者现实主义写作功力极强,但小说中的人物与故事的可信程度极低,他们通常被化身为某种伦理观念或道德规范的抽象符号,不与具体的生存环境发生冲突心理原型,而只是与某种对立的伦理观念或道德规范发生冲突。其根本原因在于人物与环境之间缺乏联系,无论受到多大挫折,他们仿佛生活在真空世界里,永远一如既往,不改初衷。这正是童话式的时空观和艺术境界。天性善良的匹克威克先生虽然是一个真空中的扁平人物,以最纯粹的形式出现,但无论走到哪里,他都是一个快乐的理想主义者,其实就是一个长不大的“儿童”,即典型的童话式人物。
二、由悲到喜、因果报应的童话式结构
童话故事一般以善弱恶强开始,让代表善的人历尽磨难,为了证明善的力量强大,作者总要借助一段曲折的故事来阐明以达到训喻目的。匹克威克不管怎样遭难受辱,最终都有大团圆结局。这种结构模式既是狄更斯人道主义理想的体现,也是他儿童式心理原型投射的结果。 狄更斯的经历和深层感情心理决定着他在不自觉中进入到了童话式的创作境界里。他看到现实的社会结构制约和扼杀了人类的天性,愚蠢和残酷的枷锁使人性扭曲,但他始终乐观的相信人性本质是善的,相信它最终能摆脱重重羁绊而完善起来。狄更斯始终还怀着儿童时的天真与浪漫,做着善必然战胜恶的童话结构模式的翻版论文格式范文。
三、超现实逻辑与童话式带有神奇色彩的巧合手法的运用
童话故事中,作者往往抛开现实逻辑,以幻想式的超逻辑去推动故事情节朝大团圆的结局发展。作者像魔法师一样,让各种人物呼之即来,挥之则去,还常常借助神力来为人物排忧解难,使情节朝着既定的方向推进。小说中金格尔的最后出现,显然违背生活逻辑,他走投无路,匹克威克不仅宽宏大量地原谅了他,还为他安排好了一切,令他感动的幡然悔悟,痛改前非。这种巧合手法的运用,体现了狄更斯始终一贯的创作心态与审美心理。狄更斯不断在他的小说中创造"奇遇",从深层意义上看,实际上蕴涵了儿童认识世界的那种超现实逻辑,是童话风格的体现。
四、"从此他们过着幸福生活"的童话式结局
说《匹克威克外传》是一部童话,是因为没有一部有情节安排和妥善结尾的小说迸发过如此的青春气息——一种任意漫游英国的气息。这并非一部小说,因为凡是小说都有结尾,而严格来讲,《匹克威克外传》并没有结尾。事实上,我们看到白纸黑字完结的地方并不就是照艺术意义来讲的结尾。当时的评论家说这本书本来可以在另外随便什么地方结束,可以在匹克威克先生被纳普金斯先生释放之后,也可以在匹克威克先生被人从水里捞出之后,总之可以在一百个别的地方结束。事实上是,这部书刚好在匹克威克先生在德里治附近租了一所房子之后就结束了。但是我们知道他不会就此停步不前,匹克威克先生还是走着同样的大道,经历着同样的冒险。我们还知道心理原型,如果我们在英国不管什么地方踏上这条道路,我们就有可能见到匹克威克其人,他准还是同样的年龄。像杰斯特顿在他的《查尔斯·狄更斯》一书中谈到的那样,“严格的说,狄更斯并没有创作一种文字,他创作的是一种神话”。
总之,在世界文学史上,狄更斯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简单的背后则是伟大。他的伟大不仅在于他深刻地暴露了英国各个阶层的生活实况,而且也在于他确立了一种新的美学原则,一种面向当代人日常生活的原则。但是狄更斯对英国社会存在着乐观主义的幻想,作品中的现实是理想化的现实——即成人的童话世界,一切全都淹没在一片祝饮的喧嚣中,淹没在家庭喜事和皆大欢喜的欢闹声中。正如狄更斯在小说结尾处写的那样,"让我们把我们的老朋友留在这种最纯真的幸福的时刻吧,假使我们要追寻的话,是经常可以找到一些幸福的时刻,来欢娱我们在尘世间的短暂的生存。大地上有黑暗的阴影,可是对比起来,光明更为强烈。有些人像蝙蝠或者猫头鹰一样,对于黑暗比对于光明,更有眼力。我们呢,没有这样的眼力,却更乐于看看陪伴我们度过许多孤寂时刻的想象中的伴侣们,在世界上的短促的阳光正充分照耀着他们的时候,对他们投上临别的一瞥。"
参考文献:
[1]朱虹著,《狄更斯小说欣赏》[M].,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
[2]赵炎秋著,《狄更斯长篇小说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
[3](法)莫落亚著,王人力译,《狄更斯评传》[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
[4](英)皮尔逊.赫著,谢天振等译,《狄更斯传》[M].,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
[5]罗经国编,《狄更斯评论集》[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人文性;亲情意识;感恩教育;审美观念
一直以来,语文教学的重点都被局限在了知识技能的掌握上,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应对考试,导致学生逐步成为考试的机器,完全忽视了语文人文性的发挥。在素质教育下,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要借助恰当的教学方法来有效地展现人文性特点,以确保学生在高效的语文课堂中综合素质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同时,也为学生健全地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亲情意识的培养
亲情意识的培养是素质教育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人文性特点的具体体现之一。所以,在素质教育下,我们要在教会学生基本的语文知识技能的同时,也为学生亲情意识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确保语文课程人文性特点得以最大化实现。
例如,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也为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亲情意识,使学生懂得“严”也是爱。所以,在授课的时候,我选择了自主探究的方式,首先,我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同一首诗母亲和父亲的评价却截然不同?”然后,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自主阅读,并思考上述的问题,这样不仅能够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性,而且,还能让学生体会父母对孩子的爱,进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亲情意识,同时,也确保学生语文素养得到相应程度的提升。
二、感恩教育的培养
感恩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个人精神素养的培养。但是,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较强,导致感恩意识较差,严重不利于学生健全的发展。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地进行感恩教育,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进而,为学生良好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唯一的听众》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也为了让学生知道老教授是一位能给予他人真诚无私帮助的慈祥可敬的老人,体会作者对老教授的感激与敬佩的思想感情,同时,也使学生学会感恩,学会感谢给予自己帮助的人,在本节课的授课时,我选择了问题探究法,组织学生对下面几个问题进行探究理解:(1)文本中所说的唯一的听众是谁?(2)老妇人为什么说自己是“聋子”?(3)你能读懂老妇人“装聋”的用意吗?……组织学生结合上述的问题进行思考探究,同时,培养学生的感恩思想,使学生学会感恩,进而,有效地展现语文学科的人文素养,并促使学生获得综合而全面的发展。
三、审美观念的培养
审美观念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的基础,更是学生健全发展的保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深入挖掘教材价值,有效地将教材中所包含的美展现给学生,进而,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下提升语文素养,同时,也为学生健康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山中访友》时,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也为了提高课堂的效率,更为了有效地展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在授课的时候,我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重点句子进行解读,比如:“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捡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嗅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清香”等等,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读,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体会文本中的美,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下获得良好的发展,而且,还能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学生在美的情境中找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从而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
总之,在素质教育下,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要从多角度入手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促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技能的同时,也为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全面发展做好保障工作,同时,也确保语文学科魅力得以最大化的展示。因此,作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师,我们要深入挖掘教材,以确保学生在高效的语文课堂中综合素质水平获得全面的发展。
篇4
论文摘要:培养21世纪全面发展的人,必须实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的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两种基础素质。
21世纪,全球各国在经济、社会,政治、科技、文化思想观念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形成了全球各国在各个领域的既竞争又相互依存的多变的复杂局面。特别是发达国家,国家集团和区域集团之间的激烈竞争与依存关系,实质上是科学技术和高技能人才的竞争。因此,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适应21世纪国际竞争需要的以掌握高新技术和高技能为主要特征的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高技术、高技能专门人才,已经成为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重要历史责任。这一时代特征告诉我们:在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时,首先要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要有全球和国标视野,要有强烈的竞争和质量意识,要站在科学技术前沿,贯彻科学发展观,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技术、高技能人才。
人的全面发展是相对片面和偏颇发展而言的,强调人的发展应是多维度的、多样化的、应力求完美的和谐发展。2i世纪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极大丰富奠定了的坚实的基础。人在追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越来越要求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发展趋势已为世界发达国家所证实。在我国现阶段不仅是大学生追求的目标,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对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提出的必然要求。
现行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中,重科技轻人文,重智育轻德育,重“做事”轻“做人”的单纯技术教育仍然存在。这是实用主义在人才培养上的反映,致使我国高等教育至今仍然处于一种不完整的“半人”教育状态。
培养21世纪“全面发展的人”,必须实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的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两种基础素质。在信息和高新技术高度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人文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这里所指的人文素质是指人能否正确处理人与他人的关系(尊重人,理解人,合作共事,同情心、爱心、诚信、态度等)、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规律、人与自然和诣共存、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等),人与社会的关系(包括文化的、伦理的、心理的、法律的、哲理的、传统的等)和正确对待自己(品德、敬业和价值取向等)。在我国,专业教育(约占教学总学时70%左右)占绝对主导地位的今天,强调在科学技术教育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当今社会,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活动有所蔓延。一些地方封建迷信、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成为社会公害;一些成年人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等等,也给青年人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给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的渠道。与此同时,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也通过网络传播,腐蚀人的心灵。在各种消极因素影响下,少数年轻人人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这些新隋况新问题的出现,给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
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就是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入到校园文化的各个层面,真正做到“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形成昂扬向上的文化氛围,从而起到教育人、影响人的作用。
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校园文化功能主要表现在陶冶情操,规范行为,增长知识等方面上。校园建筑、校园景观以无声的方式对高校学生进行教育,演讲会、辩论会、学术报告则以有声的活泼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文化的“输出”,图书杂志、文化活动、社会实践以看得见的途径对学生进行文化的、品德的教育,大学精神、大学理念则以无形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价值观、人生观的教育。这种校园文化拓宽了高校的育人渠道,增强了校园文化对学生行为观念的引导与示范效果,使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的教育特征更加明显。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校园文化按照“真、善、美”的最高价值目标与理想,对社会现实文化现象进行分析,对“假、丑、恶”的文化现象进行鞭挞,对各种社会力量进行凝聚和整合,从而引导高校师生行为积极向上,引领社会文化健康发展,发挥先进文化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医学院校;新生教育周;人文素质教育;隐性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0-0049-03
对于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我们从来就不缺少关注和实践。特别是在医疗技术越来越发达,医患冲突越来越频繁的当下,我们已然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是医学生的隐秘守护神。如果医学生在校就具备了一名医生所应具备的人文素养,那行医时就能很好地避免和缓解一些危机。医学人文素养是要通过某些载体传授的,而医学生本身课业负担较重,在教学计划内增设显性人文课程是难以实现的。在新生教育周阶段,通过隐性课程的方式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既符合医学院校的教育教学实际,也符合刚入校新生的隐性需求。
一、医学院校在新生教育周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1.医学人文本质的需要。医学不同于其他自然科学,它服务研究的对象是人,人具有生物学特性的同时,还具有社会属性。医学与人的心理、社会特征、文化环境等因素息息相关,可以说医学的本质是人学。“医学承载的对象是人的生命和健康。在治病救人,揭示生命、健康和疾病奥秘的同时,医学必然包含着对生命的认识,对患者的情感,对人类命运的责任等至关重要的人文态度。”[1]热爱生命是医学人文素质的核心,“救死扶伤”是医学人道主义的目的,关爱生命和维护生命的健康是医学人文精神和医学人道主义的体现。在医学新生的教育中,培养他们关爱生命、关心病人苦难、关注现实的医学人文精神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2.提高医学新生人文素养的需要。大学生在高中阶段课程紧凑,学业负担较重,时间精力多放在追求分数上,对人文知识涉猎不足。并且我国高中阶段文理分科较早,导致理科生的人文素质训练缺乏,由此造成了大学新生人文素养的先天不足。
大学是形成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而新生教育周是一个关键过渡期,也是学生接受专业思想以及树立人文精神理念的有利时期。这时加以适当的引导,效果最佳。而作为医学生,人文素养是医学生整个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良好的医德医风就要从医学生入校抓起,从源头上提供连续不断的养分。
3.医学生未来职业的需要。自从现代医学领导世界医流以来,医学技术的冷峻和客观取代原本与医学融为一体的亲情和仁爱趋势渐盛[2],这对医疗环境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根据一项专业调查表明,医学生口语表达、心理干预、协调沟通等能力层面相较于综合性学科学生存在一定的差距,反映到医疗中,出现只见病情不见人、不能有效胜任工作需要和要求的现象。[3]这些现象和趋势给医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未来的医者能否承担起为广大患者解除病痛、树立生活信念、营造健康人生的崇高职责,不仅取决于他们在校间储备掌握的大量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更主要取决于医学生在校间确立起的人文关怀精神理念和价值取向。而这种伴随他们终身职业的道德精神,有赖于医学院校以高尚的医德作为人文素质教育核心的培养目标。医学生只有尽早对自身职业有了清晰的认知和感知,尽早领悟和学习到人文精神的真谛,才能在走上社会后自觉弘扬高尚的医风医德,以医患和谐为荣、以救死扶伤为荣,进而促进其自身发展乃至推动社会整体的进步和发展。
二、隐性课程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有力载体
人文素质教育与一般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不同,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养成教育,主要依靠医学生的感悟和体会。隐性课程便是一种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无意识地习得知识的课程。在新生教育周实施人文素质教育隐性课程,就是通过有意识的构建让学生无意识中获得人文素质的教育和熏陶。
1.隐性课程的传授方式适合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人文素质教育仅仅通过纯粹显性课程教学是很难触及学生灵魂的。首先,“显性课程是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在固定的场合里展开学术性知识的传授,实施目标明确且可以量化”[4]。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是难以量化和直接传授的,它最好通过间接的方式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影响学生的发展。而隐性课程便是以一种相对灵活和隐性的方式――暗示、感染、模仿和认同等对学生施加影响,并且在心理健康发展、提升实践能力、社会适应等多方面让学生获得发展[5]。
2.新生教育周隐性课程的内容补充了专业学习中人文素质教育的不足。有研究表明:广州地区医学院校普遍意识到医学人文关怀教育的重要性并开设了相关课程,但医学生人文意识依旧较为薄弱,对人文关怀的认知依然不足。究其原因,虽然高校广泛开展了相关人文课程,但参与度仅为62.6%,重视程度不足;其次,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与基础医学课程的融合不足,约48.7%的医学生认为教师没有或者很少介绍与课程相关的医学人文关怀的内容[6]。这种现状和问题在我国各地区医学院校屡见不鲜。因此,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不是通过独立的几门相关课程便能实现,而是需要建构与医学专业知识相融合,并具有系统性的医学人文精神的教育。在医学生步入医学殿堂的第一课,通过隐性课程教育的方式在全体医学新生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显得尤为必要,它很好地补充了专业学习中人文素质教育的不足。
3.隐性课程的实施是对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系统整合的有益探索和实践。医学院校在传统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长期偏重于显性课程,而对人文素质教育隐性课程开发处于滞后状态。显性课程教育带给学生更多的是知识和技能,而在主动性、创造性、适应社会环境和人际交流沟通能力形成方面则需要隐性课程的潜移默化作用来完成。从人文素质教育系统的整体性来看,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同等重要,不能偏颇。所以说隐性课程的实施是对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系统整合的有益探索。隐性课程教育通过暗示、同化、激励与心理协调改变大学生的情感、行为和生活方式,它可以使大学教育由“知识本位”、“能力本位”转为“人格本位”。学生的性格会升华到一个更高的阶段,他们会具有更多优秀的品质――助人为乐、奉献社会、有远大理想。
三、同济大学医学院新生教育周人文素质教育隐性课程的实践
同济大学医学院在新生教育周构建实施的隐性课程包含四部分:物质形态的隐性课程、精神形态的隐性课程、制度形态的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中隐含的隐性课程。
1.物质形态隐性课程的实施。(1)参观附属医院。同济大学医学院一直提倡学生“早接触、早临床、早实践”。在新生入学一周内安排学生参观各家附属医院,使学生对专业和职业有一个主观直接的认识和感受,为他们学习专业知识和正式从事医学活动做好全方位准备。安排学生观看手术直播,让学生走进急诊室、走进病房观察带教老师与病患的实际接触,切身感受病患之痛、体验病患所急、了解病患所想。这些接触和直观的目睹有利于医学新生从一开始就不断鞭策自己着眼于“人”而非“疾病”,思考如何给予病人更多的人文关怀,并将其注入自己的灵魂深处。当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再把人文精神价值实践在自己行医过程中。(2)参观解剖学实验室。医学解剖学是医学教育中的重要基础课程,是每一位从事医疗工作者必修的一门课程。而面对遗体进行的实践操作是医学生必经的培养环节。因此,安排医学新生参观解剖学实验室是让学生尽早接触认识人体的形态结构,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对待人体标本。参观的同时配有专业老师的讲解和学长学姐的解答,在参观互动过程中让医学生懂得尊重逝者。这是提高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患者与以人为本的医疗工作意识的重要基础。
2.精神形态隐性课程的实施。(1)卓越医学生事迹报告会。卓越医学生事迹报告会通常会邀请在科学研究、社会实践、出国交流、创新创业等某个方面表现突出的学长学姐与医学新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心得。卓越医学生的分享不会局限于自己成功的结果,他们还会给予新生过程、方法、思想理念乃至做人交友方面的具体指导。因为卓越医学生与新生的年龄和经历相仿,他们的成长经历和优异成绩更容易得到新生的认同和信任。新生从他们的交流分享中不仅能获得努力的方向、可借鉴的操作路径和清晰的目标,更能从他们的言谈举止中感受到卓越医学生所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和人文关怀。可以说这种朋辈榜样式的教育不失为一种有效的人文教育途径。(2)院史院情教育。医学院院史对医学新生有着非凡的意义,它能够带给人不同的心灵感受和启发。医学院悠久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展现了办院之路的曲折与艰辛,彰显了办学精神;展示了传承者开拓创新、奋发有为创造辉煌的足迹,凸显了人文精神。从而激励广大医学生继承和发扬“同心同德,济人济事”的优良传统,满怀感恩之情,满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更加奋发图强、锐意进取,用实际行动担负起对医学院、对社会的责任,为医学院创造更多精彩和感动,为医学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努力和贡献。(3)授予白大衣仪式。对于医学生来说,白大衣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是一种职业、一种使命的象征。举行白大衣授予仪式是医学生郑重选择医学的开端,是医学生完成医学身份转换的象征。通常白大衣授予仪式包括导师授予白大衣、导师领读宣誓医学誓言和导师寄语等环节。医学生誓言引用自希波克拉底誓词,内容包含从医者必须具备的思想品质、伦理道德和行为要求,誓言表达了医学生献身医学的价值观和事业信念。当医学新生身着白大衣庄严宣读医学生誓言时,仪式感会使学生不自觉地产生一种神圣感和庄严感,对于增强医学新生对医生这一职业的认同感有很大帮助。让医学生从穿上白大衣起,就牢记自身肩负的重任和使命,坚守救死扶伤的信念。(4)新生晚会。人文素质实质是指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和精神品格,文化素质包括文、史、哲和艺术等内容。而新生晚会就是一台由全体医学新生自导自演,体现学生文化艺术涵养的盛会。医学新生通过晚会的平台展示个人才艺促进相互间的交流与沟通,分享入学感受和对医学专业、医生职业的认识。同时,他们还会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手段塑造医者形象,反映社会现实,展现正确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这种健康高雅的文化艺术活动为学生们所热爱,他们会在这种寓教于乐的活动中获得启发,潜移默化地进行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的校园文化熏陶,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3.制度形态隐性课程的实施――专业培养方案等介绍。制度形态包括各种管理制度、管理方式、规章守则、保障措施、奖惩制度等。学生只有在了解学习了学校管理培养制度基础上,才能根据制度进一步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在良好的校园制度环境中养成优良品德。
同济大学医学院的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医学职业素养,具有扎实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的临床专业技能,适应国家卫生发展和人民群众医学卫生需要,现代医学模式和医学科学创新发展需要的高级临床医学人才。繁重的课程学习内容,医学生的行为准则和奖惩方式等会在新生教育周介绍给医学新生。学生通过对相关制度的学习,让其将客观的制度约束内化为自我约束,向成为一名有社会责任感和职业操守的医者的目标努力。
4.显性课程中隐含的隐性课程――新生教授研讨课。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固然,许多事情有赖于学校的一般规章,但是,最重要的东西永远取决于跟学生面对面的教师的个性,教师的个性对年轻心灵的影响所形成的那种力量,是无论靠教科书,靠道德说教,靠奖惩制度都无法取代的。”
教师的道德品质、理想信念、思维方式、思想见解、人格榜样都会对医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的新生研讨课邀请的是在各自专业有建树且有良好道德风范的一线专家前来为新生叩开医学各领域的大门。他们良好的性格修养、渊博的知识积累和自身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的尊重,由此产生由认同到模仿乃至内化的教育效果。他们的授课方式和内容不同,看待分析问题的视角也不尽相同。有的以学生感兴趣的医学科学常识为切入点,有的从自身学医行医经历出发,有的以临床科研中遇到的伦理和人性等问题或是时事热点话题为切入点。他们教会学生从医学、道德、科学、政治等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而他们有一致的教育目标:使学生不仅理解疾病和生命,而且理解生命的重要、医生的价值,真正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会医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新生教育周通过构建隐性课程的方式对学生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是同济大学医学院近年来的育人实践。通过学生的反馈和教师的观察,这一实践对学生产生了持续有益的影响。
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是一个长期潜移默化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的,它会随着教育和环境熏陶的加强以及学生自身的努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主体作用在隐性课程信息传递的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他们只有经历“反映―选择―整合―内化”的复杂的认识过程,才能真正掌握隐性课程所传递的人文信号,才能充分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因此,在新生教育周构建人文素质教育隐性课程只是一个开端,如何让学生更快更有效更大量地接收到人文信号并内化为人文精神还值得进一步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赵建立.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构建和谐医患关系[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63-65.
[2]赵明,陆菁,等.促进医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前提和途径[J].教育与社会,2010,(10):20.
[3]刘晓飞,王中海.当今社会医学类硕士研究生人文精神反思与重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4,(48):3.
[4]冉春芳.国内高校隐性课程研究综述[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4,(1):124.
篇6
一、自然科学视野中的档案学
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世界档案馆运动兴起,亟须能够胜任具体工作的馆员。因此,“最初的档案学教育就是从职业技术训练中发展而来的”[1]。当时的档案学缺乏以科学为基点的长远规划,还没有从“自在”走向“自为”。
20世纪以来,自然科学以其“实证”信念使自己更像“科学”,并成为人文社会科学门类的学科竞相效法的目标。诚然,“如果说古典力学是成熟科学的理想形式,那么生物学,尤其是进化理论,则成了社会思想各种主导流派更为直接的灵感”[2]。在此背景下,档案学也和其他学科门类一样,努力以自然科学的方法与程序来规范自身,并希望最终能够成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学科。直到今天,档案学的自然科学化诉求仍然是学者们追逐的目标[3]。自然科学视野中的档案学研究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
第一,误以为科技即科学
“科学”作为西方文明的产物,长期被中国学者所误读。余英时指出:“中国‘五四’以来所向往的西方科学,如果细加分析即可见其中‘科学’的成分少,‘科技’的成分多,一直到今天仍然如此,甚至变本加厉。……中国人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真正认识到西方‘为真理而真理’、‘为知识而知识’的精神。我们所追求的仍是用‘科技’来达到‘富强’的目的。”[4]以科技为科学,在档案学研究中也不乏表征。例如,认为“有关档案存贮技术、传递技术方面的分支学科具有明显的自然科学属性”[5];又如,认为“现代科学技术在档案工作中的应用与发展,极大地激发了档案科学精神,档案科学精神体现在崇尚科学,尊重科学,重视科学技术在档案工作中的作用,积极研究与利用各种先进的技术设备与手段来提高档案工作效率”[6]。
第二,重视其他具体自然科学在档案学研究中的运用
科学的实质是逻辑实证精神。档案学想要成为一门“科学”,就必须遵循自然科学的模式,其逻辑框架应该阐述类似自然科学的问题。然而,在现实档案学研究中,科学理性更多地表现为其他具体自然科学在档案学研究中的运用。例如,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是系统思维与辩证法结合运用的产物;档案存储环境控制技术、有害生物防治技术和修复技术、有关档案变质的各种因素等问题的研究,直接涉及生物学、物理学及天文学领域;而档案缩微复制技术、计算机辅助档案管理研究则与现代光电技术和计算机科学的进展有关。
第三,自然科学化不是档案学的发展取向
档案学的自然科学化只是整个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化的一部分,是自然主义方法论在20世纪初强势地位的一种必然反映,其突出意义是解决了档案学的相关“技术”问题。然而,“在档案技术装备不断更新的同时,档案利用率却持续低迷”[7] 。同样,1898年荷兰学者缪勒、斐斯、福罗英《档案整理与编目手册》以来注重科学实证“精神”所带来的学术效力,也没有提升档案学的学科地位。这表明档案学并不完全符合自然科学的学科规定性,自然科学的方法或自然主义的方法论不能直接套用于档案学研究。
二、社会科学视野中的档案学
在自然科学化道路上的迷失,使得档案学努力成为一门新兴的社会科学。学者们宣称,“档案学是一门社会科学”[8]。事实上,档案学的社会科学化诉求由来已久。早在官僚体制下,档案作为行政管理的附庸,一直与行政学、政治学渊源甚密。英国档案学家詹金逊甚至认为“鉴定原则在于查明档案文件原初的行政目的”[9]。以社会科学化为诉求的档案学研究,根据某些社会因果关系解释档案馆活动——尽管,馆员和用户作为档案活动的主体能够明白自己的目标及其实现手段,但档案学家仍需揭示出促使我们这样做、而我们又不知道的真正原因。总体上,社会科学视野中的档案学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和其他具体社会科学门类相结合
在认识到档案和档案工作中隐含着若干类似社会科学发展中的某种价值选择之后,档案学开始比过去更多地向社会科学的邻近学科开放。由此出现了与社会科学相关学科交叉而形成的一些档案学的分支学科,如档案社会学、档案美学、档案馆管理学、档案馆经济学、档案馆哲学、档案心理学等分支学科。目前,无论是档案学整体的社会科学化还是有关分支学科的社会科学化都已是不争的事实,这无疑超越了以往档案及档案管理“内部”的狭窄领域,拓展了学科视野。
第二,设法使档案学的理论发展和社会理论的原则相结合
在档案学社会科学化研究中,学者们秉承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论断,一方面,以社会理论为原则演绎档案学的学科理论;另一方面,在档案学史研究中,努力揭示档案学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内在联系,从而将档案学史视为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发展的一个经典注脚。这固然扩大了方法学手段,但遭到了脱离实际的批评。
第三,社会科学化不是档案学的发展取向
应该说,档案学在建立自己的学术谱系时,对于社会科学有着天然的认同感。但正像国际档案理事会电子文件委员会在1997年制定的《电子文件管理指南》所指出的那样,档案馆应在归档文件的整个生命周期,指导和监督由其他参与者采取的措施,这些参与者汇集了文件的责任者、管理员、制定法规和行为准则的领导以及调配资源的负责人。因此,档案和档案工作无可避免地要涉及人的精神和价值问题,档案学必然具有人文学科的某些特征。而在社会科学的学科规定性中,其研究对象必须是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研究旨趣是揭示社会规律。档案和档案工作虽然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但该现象和活动时刻涉及人及其价值问题,本质上表明档案学并不完全符合“社会科学”的学科规定性。所以,通过“社会科学化”使档案学真正成为社会科学意义上的“学科”,总体上是失败的。
三、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档案学
在18世纪自然科学兴起和19世纪学科制度化完成之前,档案学和几乎所有学科一样都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人文知识。以“实证”为核心价值的学科制度化,促使了人文与科学的分途,并使得作为一门人文知识的档案学接受了科学的洗礼,它的人文取向得到了及时“纠正”,并出现了上述“自然科学化”和“社会科学化”诉求。以文件生命周期为代表的实证理论,甚至成为现代档案学成熟的标志[10]。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档案学研究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
第一,关注“人”自身的研究
档案和档案工作中的人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人在档案收集、整理、鉴定、保存和利用中的主体认识和现实感受成为研究的重点,表现出强烈的人文关怀。这样,“关注人——档案业务工作者、档案行政管理者、档案教育工作者、档案学研究者、档案利用者——的未来行为与整体行为,关注更大时空内的人的社会责任,从而构建现代档案学的新体系”[11],成为档案学界的学术目标。20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技术在档案理论与实践中实现无限扩容。面对新一轮的档案学“技治主义”,人文性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其实质是要找回一个与物质世界相呼应的人的精神世界。
第二,重视人的价值
在具体研究中强调档案和档案工作的“应然理想”而不是“知识真理”。以人文信念摒弃科学实证,其动力源自“人的发现”,而“人的特有本性在于其价值性”[12],由此导致了档案学研究中价值论范式的产生。价值论范式立足于人的主体价值,在研究取向上致力于从实然到应然的转变,意味着人对自我主体地位的确认以及对自身认识之自觉程度的提高。由此,“一些过去不为档案学关注的问题,比如:档案工作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科技文化发展与档案工作改革问题、档案信息总量飞速增加与档案部门适应问题、信息时代来临与档案工作对策问题、 档案工作国际化问题等等 , 陆续进入档案学关注的视野”[13]。显然,价值论范式的理论思考受到了西方人文主义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而其现实基础则是档案由传统的国家管理模式向社会管理模式的转变。
第三,人文科学化不是档案学的发展取向
人文科学视野下的相关研究围绕“价值”概念建立档案学理论,努力解决现实档案工作中的价值问题,从而影响人们的价值观,表达某种最终目标或善良愿望。其基本思路是:预设某个理想,然后希望现实档案工作能够达到理论所描绘的那个理想图景。这一研究思路不是基于具体“事实”,而是基于自我的主观“价值”想像,从而将价值问题与事实问题对立了起来。例如,提倡档案个性化服务的理想是善良的,但人的个性是千差万别的,考虑这部分用户的个性难免会顾此失彼地无视那部分用户的个性;考虑全体用户的个性,则会失去个性。其症结在于:研究者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档案世界,形成了外在评论式的研究,从而既悬置了事实问题,也遮蔽了价值问题,个性化服务的价值弘扬变成社会和档案学者赏赐给用户的恩典。显见,由于事实与价值的对立,使得人文档案学也未能构成关于档案学的完整表述。尽管,作为一种学术视角与价值选择,人文档案学自有其学术意义,但档案学作为一门学科在整体上并不符合人文科学的学科规定性。
四、构建超越学科依附的、具有自主学科地位的档案学
在目前的自然、社会、人文学科三分体系中,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分别固守客观性和价值性的两端,社会科学以客观性与价值性的双重关联而处在二者之间。在这种学科分类框架下,档案学的学科属性是模糊的。早期的档案学研究混迹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两者思维方式的互竞与妥协也几乎完整地表现在档案学的发展历程中。“人文”概念的提出,使得档案学增添了视角,并从二元对立的传统学科分类模式中分离了出来。人们发现,档案学与价值、性质等人文科学的范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档案和档案工作中,始终存在无法实证或未经证实的理论而又为人们所相信并信仰。例如,法国《穑月7日档案法令》第37条所规定的“每个公民都有权了解在任一档案库房保存的档案的内容”,就是一个人文价值选择,它在本质上是不可论证的。所以,E·希格斯认为,《穑月7日档案法令》是浪漫主义的,“因为将一切档案向公众开放,只能是革命时期的权宜之策,事实证明任何统治者都难以完全做到”[12]。相反,一些经过“实证”的结论却可能很快被抛弃。例如,某些基于“科学实证”的鉴定方法在现实档案鉴定中反而表现出无能。
我们认为,科学、社会和人文都只反映了档案学的某一侧面,而没有也不可能反映档案学的全部本质属性,因而未能有效地提升档案学的学科地位。它们的历史功绩更多地在于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揭示了档案学发展的多种路径。总体上,档案学既然以研究档案、档案工作以及档案学自身的有关问题为职志,就必然涉及人和社会,不能仅仅借用自然科学中的实证和逻辑来建立档案学。同样,档案学也不可能是典型的社会科学或人文科学,不能简单地套用社会、人文科学的视角和方法来建构档案学科的理论体系。因为,社会科学以“社会”为核心,是“社会”之学;而人文科学以“人”为核心,是“人”学。档案学同时关注“社会”与“人”,档案与社会、档案与人,是档案学的永恒命题。所以说,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或人文科学的学科标准都不能规范与框定档案学的发展。
我们相信,档案学有自身学科的特殊性,档案学科需要建立的是以档案与档案工作为起点和终点的独立科学。档案学虽然需要相关学科的加入并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结论,但它的学科独立性不应受相关学科介入的影响。诚如李财富、丁华东指出:“档案学的可持续发展主要还是依靠自我发展,鲜明的学科特色只能出自自我创新,真正的动力也只能来源于档案学界内部而非其他学界。”[15]惟其如此,档案学才有希望构建为一门成功整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学科优势的新的综合性学科。
注 释:
[1]谭琤培:《对档案学学科性质研究的新见解(下)》,《兰台世界》2000年第7期。
[2][英]吉登斯·安东尼:《为社会学辩护》,周云红、陶传进、徐阳译,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3]潘玉民:《档案科学研究需用科学精神》,《档案学通讯》2001年第4期。
[4]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谭琤培:《对档案学学科性质研究的新见解(上)》,《兰台世界》2000年第6期。
[6][7]李圭雄、黄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档案工作中的融合与共建》,《湖北档案》2004年第9期。
[8][13]蔡丽娜、张利:《也谈档案学的学科定位》,《档案学通讯》2005年第3期。
[9]武文秀:《国外现代档案学思想的总体特点分析》,《湖北档案》2008年第4期。
[10]傅荣校、韩云云、陆加敏:《论档案学研究角度的转变》,《浙江档案》2008年第5期。
[11]王协舟:《基于学术评价视阈的中国档案学阐释与批判》,《档案学通讯》2008年第1期。
[12]常江、胡海波:《从实在论走向价值论的当代哲学》,《理论探讨》2007年第1期。
篇7
对三大基本问题的探索
基础理论研究是基石,有了它们,其他研究才能获得更坚实的落脚点。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和学科体系是一门学科最基础的理论,对这三大问题的探索决定了学科理论构架,出版美学也是如此。
1.对出版美学学科性质的规定
大多数研究出版美学的学者对其学科性质进行自己的规定,综合来看有应用科学、交叉科学或边缘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说法:(l)认为出版美学是一门实践性的应用科学较早对出版美学进行研究的《出版审美论》一书并没有系统地将出版美学作为一个学科进行研究,只对出版审美活动进行论述,书中也论及“出版审美活动的实质”,但语焉不详,认为“出版审美活动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一种活动”。l1]实际上,出版活动是与实践紧密相连的,而将出版美学的主要部分一一编辑美学归人应用科学,也得到了不少学者的认同:“编辑美学是美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边缘性、综合性的应用科学”,l2]“所谓编辑美学,应该是专门研究编辑工作与现实审美关系的一般规律的美学学秽。I,](2)认为出版美学是一种边缘科学或交叉科学由于出版美学是出版与相互交叉、融合的一门学科,其诞生之初就被视为一门边缘或交叉科学。在研究中,大部分学者以编辑活动为切人点:“编辑美学是在编辑学与美学边缘上发展的科学,是研究编辑对编辑实践的审美关系的科学。它既可以称为编辑学的一个分支,又可以成为美学的一个分支”;川编辑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具有文化建构性质的边缘学科”。[5I当然,也有学者将视角扩大到整个出版活动,如认为出版美学“属交叉学科与边缘学科”。16-(3)认为出版美学是一门人文科学出版美学是出版学和美学相互交叉的产物,其学科性质也受到这两门科学的影响。美学是一门人文科学,出版学是一门社会科学,从美学角度来看,出版美学是一门人文科学,而从出版学角度来看,出版美学又是一门社会科学。多数学者更侧重于美学理论的运用,即认为出版美学是一门人文科学。论及出版审美活动的实质时,高斯便用对美学实质的探讨取而代之。刘玉清也认为出版学“是美学原理在出版实践中的运用”。l7]代剑萍、李金正、张建则岁编辑”美学角度进行论述:“编辑美学的本质也就是在研究编辑审美主体与编辑审美客体的和谐关系的本质”,l8]“图书编辑美学”是“通过将图书编辑活动纳入广阔的美学知识谱系所建构出的一种后现代性的跨学科理论体”。[9]以上学者并没有对出版美学的性质加以明确,多侧重其美学性质,而方静则旗帜鲜明地表明出版美学是一门人文科学。
2.对出版美学研究对象的探讨
关于出版美学研究对象,大多数学者仍然是从出版的核心活动一一编辑活动的角度出发,探讨编辑美学的研究对象。归纳来看,其观点主要有以审美活动为研究对象和以出版活动为研究对象两种。(1)侧重美学的观点—以审美活动为研究对象靳思源从审美价值的角度出发,认为“编辑美学的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编辑实践中的艺术活动”,1101姚德源则强调审美主体(编者、读者、作者)的作用.冯军胜看到的是美学精神;张惠民、方静更强调实践性,认为编辑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编辑实践中的艺术活动。(2)侧重出版学的观点—以出版活动为研究对象靳思源将编辑美学研究对象分狭义和广义两种,其狭义的研究对象是“编辑实践中的艺术活动”,“广义来说,还应包括:知识产品本身的和谐与秩序、编辑学的发展对美学研究和美学实践的影响、编辑审美力的培养、编辑美育教育等”。“’]黄理鹰虽然也认为图书出版美学是研究审美关系、揭示审美规律的科学,但他还认为其研究对象还应集中于出版活动。ll2]刘玉清认为,出版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印刷出版物和电子出版物在内的出版物,电子出版物的纳人丰富了出版美学研究对象的外延。
3.构建出版美学学科体系的尝试
出版美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目前对其学科建设的研究尚不成熟,但一些学者也做了有益的探索。(1)对编辑美学的体系构建大多数学者并未明确提出学科体系这一说法,多从编辑过程出发,对编辑美学进行合理的分类,这其实是出版美学学科体系的一个雏形,为后面的研究提供了参考。张介明从编辑的审美心理、编辑的审美感知、编辑的审美情感三部分论述编辑的审美心理;I”】姚德源从编辑对象美、编辑操作美、编排设计美、编辑信息处理美、编辑风格美1141几方面论述编辑美学。丛林将编辑美学原理、编辑工作的美学原则、编辑美学修养口5]纳人编辑美学的研究范畴。代剑萍则从哲学的角度对编辑美学进行分类,将其分为编辑美学本体论、本质论,编辑审美主体论、客体论几部分。[l6]另外,也有学者从美学理论的角度建构出版美学的学科体系,如认为出版美学主要包括编辑出版活动中的审美主体的审美意识,审美客体的审美标准和审美特征以及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审美关系等。(2)对出版美学的体系构建尽管如此,也有一些学者站在出版学的高度,尝试构建出版美学的学科体系。如黄理庵明确提出图书出版美学的学科体系,他认为图书出版美学是一个“活”的体系,包括整体的研究、过程的研究、成果的研究和效应的研究。[l时还有些学者对出版美学学科体系的探讨更多地在出版物的不同类别上进行构架,如包括出版与美学的关系、出版美学的特征与研究方法、出版物的美学本质与特征、出版物的内容美与形式美[,9]等。
评价
1.出版美学研究还在初级阶段
总的来说,我们对出版美学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首先在研究范围上,对“编辑美学”的研究多于对“出版美学”的研究。其次,从出版物的类别来说,对出版美学的研究也不够全面。多数学者的研究还停留在图书出版中,并没有从整个出版物的角度进行研究。第三,对出版美学的研究也没有囊括出版的整个过程,印刷或复制、发行等部分较少有人涉及。当然,这与出版学学科体系建设的不完善有一定的关系。
2.出版美学从性质上说是一门社会科学
(1)从与实践的联系来看,出版美学是一「1应用科学。将出版美学定义为一门应用科学,主要是从编辑行为的角度而言的。多数学者认为,编辑活动是一个紧密贴合实践的活动,因而编辑美学应归于应用科学。但出版活动不仅仅由编辑活动组成,出版学也不仅仅是研究编辑活动的学科。实际上,出版学是一门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科学,它包括理论出版学、应用出版学和出版史学。理论出版学是“从理论上探讨出版业及其发展的规律”,应用出版学是对“出版工作及其规律的研究”,即对编辑、印刷或复制、发行、管理等工作的研究”。l20]出版美学是研究编辑、印刷或复制、发行、管理等出版活动的美学规律,可以将它归为应用出版学,故其也是一门应用科学。
(2)从科学体系结构分化与综合的角度来看,出版美学是一门交叉科学毫无疑问,出版美学是出版学和美学相互交叉、融合的科学,这也是多数学者的观点。但如果说是“编辑学、美学、科学美学、工艺美学、科学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交叉则扩大了出版美学的外延,也影响了对出版美学本质的判断。出版美学是两门学科的交叉,我们只能运用出版学和美学这两门学科的原理与规律对其进行研究,而不能进行随意地扩大。
(3)从研究对象的归属来看,出版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出版美学究竟是跟随出版学的社会科学还是跟随美学的人文科学?回答了这个问题也就确定了出版美学的性质。但大部分学者并没有对此进行深人探讨。有学者认为出版美学是编辑出版学科体系下的分支学科,但本质是人文学科,理由是对美学原理、研究方法和理论构架的借鉴和参照。[2l]我们认为,既然是属于出版学科体系下的分支学科,那么出版美学就应该与其母学科出版学性质一致,是一门社会科学。毕竟,出版美学不是一门纯粹的理论科学,而是与编辑实践活动紧密相连的应用科学,从这个角度来说,它也应该是一门社会科学。
3.出版美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体系
篇8
关键词语文 学科性质 分科教学
文章编号1008-5807(2011)02-137-01
一、问题的提出
语文自1904年独立设科,至今已走过一百多年。语文教育中最核心的是“语文学科性质”。语文学科性质统帅语文教育全局,决定语文教育的发展方向。然而,语文学科性质的争论已然成为一个旷日持久的难题。尽管“新课标”敲定语文学科性质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然而学术界并未停止对语文学科性质的思考。
由于语文学科性质不明,导致语文教育问题层出,尤其是忽视了语言知识教学,把“文学教育”当作了语文教育的全部。中小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并不理想,甚至有的大学生在语言文字知识上仍屡屡犯错。
二、概念界定
属性是对象的性质及对象之间关系的统称。如事物的形状、颜色等都是事物的性质。属性有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之分。本质属性是决定一事物之所以成为该事物而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属性。本质属性一定是特有属性,而特有属性不一定是本质属性。
语文的学科性质,是将语文同其他学科区分开来的本质属性,当然,也是语文的特有属性。一方面,语文基于本民族共同语,是本民族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另一方面,语言承载了本民族的共同知识和价值观念,传承民族文化和文明。
由此,可以得出语文学性质――以汉语言为基础,培养学生对母语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传承人文精神、民族文化和文明的人文科学。
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并非语文学科性质
新课标对语文学科性质的定位是: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学生的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科学的特点。有的专家说:“我们相信,科学与人文的统一,可以成为人们的共识,也反映了社会各界对语文教育的期望。” 这种说法其实言过其实。
(一)“工具性”并非语文的学科性质
工具性,是指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思维的工具,传承文化的工具。语言只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但并非唯一交际工具。图片、肢体动作等都有交际功用。语言也并非唯一的思维工具,图像、画面等也可以作思维工具。除了语言,还有许多载体,如实物、录像、图片等都可以承载文化。
至于语文学科的实践性,更不足以使“工具性是语文学科性质”的论断成立。除了语文,有太多的学科(物理、化学等)具有“实践性”,况且,许多学科实践性远强于语文。“工具性”并不为语言特有,并不是语文的本质属性,只是语文的特点。
(二)“人文性”并非语文的学科性质
“人文”一词含义并不清楚,它有时指人文主义(humanism);有时指人文教育(liberal education);有时泛指人文学科(the humanities)。
语文固然属于人文学科,但人文性却并非语文学科特有其他人文学科,如历史、美术等也具有人文性。人文性并非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无法把语文和其他学科区别开来。因此,人文性并不足以成为语文的学科性质,只是语文学科的一个特点。
(三)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非“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非对等的范畴。人文性是相对于科学性而言的,正如人文精神相对于科学精神,人文思想相对于科学思想,人文主义相对于科学主义;“人文”和“科学”才是对立统一的概念。“工具性”是相对于“目的性”而言的。相反,“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相互融合的。一方面,真正的语文教育把语言作为一个依托、平台,人文性以工具性为基础,工具性体现人文性;另一方面学生通过作品的学习,感知、领悟、审视语言,提高语言能力。把“工具性”和“人文性”作对等范畴,并不妥当。
四、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语文教育最大的问题是将“语文教育”异化为“文学教育”。
新课标重语文的人文性,不刻意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提倡让学生直接在语料中掌握语文规律。而教师却认为淡化语文知识就是“忽略语言知识”,甚至许多教师根本不教语言知识;导致学生在一些基本的语言知识上屡屡犯错,阅读、鉴赏、作文都因受到影响。语言的交际功能都无法实现,谈何人文性、人文精神?汉语当如何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有专家称“目前语文教育最大的失败,如果撇开政治因素不谈,恐怕要数时下语文教学的去知识化、技能化倾向了。”
五、“语言”和“文学”分科教育
当下语文教育如此混乱,根本原因是没把“语言教育”和“文学教育”分开,反将语言、文学、社会科学混在一起,语文教育成了“三不像”。有专家称“目前语文教育最大的失败,如果撇开政治因素不谈,恐怕要数时下语文教学的去知识化、技能化倾向了。”
解决之道就是将“语文”和“文学”区分开,实行分科教学。可效仿大学分设“汉语课”和“文学课”。汉语课为必修课,文学课为选修课。
“语言教学”应当教学生基本的汉语知识(语音、词汇、语法、修辞、文字、标点符号等),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汉语的能力和思维能力。“文学教学”应当让学生学习中外优秀文学作品,了解语言特点,熟练运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进行人文教育,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完善价值观体系,促进学生自我实现。
分科教学需协调“语言学科”和“文学学科”。语言和文学虽分属不同学科,但二者并非截然独立。语言中自有人文要素,文学也以语言为载体。在语言教学中,教师不能脱离文本,单独讲授语言知识;“文学教学”中,教师也不应完全忽视必要的语言知识,需将二者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屠锦红,徐林祥.中国语文教育研究六十年述评.教育导刊,2010(上).
篇9
关键词:美术教学
人文精神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与价值
人文精神是人本教育的核心。人本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视人格完善为教育的终极目标。突出人文科学的价值,将人文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全部过程中,使整个教育人性化、人格化、个性化。强调学生自己去思考、感受和发现,自己体会人生哲理和文化价值;强调人的自由、尊严和人格,重视学习者的自发性和主动性及发展潜能。鼓励学生自己求知、自己探索、自己去澄清、判断价值,从探索和澄清中获得知识和成就感。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相互尊重、相互接纳、相互关怀。在人本主义教育内涵中,不仅强调自我意识的完善,并且倡导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自然,培养学生能够与他人合作,有效交流、和谐共处。
二、人文精神在美术课程中的体现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美术课程标准关于课程性质的一段表述,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将美术课程定性为“人文性质”。
如果说自然科学更关心物,人文科学则更关心人。所谓人文性涉及人的生存意义、尊严、价值、道德、文化传统,知、情、意、人格都是其中的内涵。人文性更多地是由哲学、宗教、历史、文学、艺术等人文科学所体现出来的。
美术作为人文科学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人的理想、愿望、情感、意志、价值、道德、尊严、个性、教养、生存状态、智慧、美、爱、自由等人文特征都内蕴于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艺术家所创造的美术作品中。因此、引导学生关注美术知识、技能与人的情感、价值观、人类的变化、个性、生存状态等关系是十分必要的。同时,美术课程所阐述的“基本理念”更是从人文教育出发,从不同侧面,体现出鲜明的人文精神。
三、美术教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1、联系学生生活经验,体验生活的乐趣
美术课程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来组织学生学习的,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学生通过观察生活来感受生活,体验来自生活的情感和乐趣。如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生活、自然环境、自然景观等,并用点、线、面、色彩、空间、明暗、质感等绘画要素,进行对比、和谐、节奏、韵律、均衡、黑白、排列、堆积、组合等构成因素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美,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美感相联系,将自己对生活和自然的感受、体验与艺术家对它们的表达联系起来。尝试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表达出自己的体验和感受,或将自己对生活和美的理解写进美的成长记录袋里。同时,美术课程充分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并联系学生心理、生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学生经验相联系。如利用游戏、表演等方法,让学生来参与、交流、体验、表现生活,使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愿望。通过创设多种多样的方法和形式,挖掘其内涵,使学生从自我中心走向与他人共处。学生在活动中通过交流、体验,能够积极主动学习,由生活激发兴趣,带着饱满的热情去体验、表现、创作。
2、注重学生情感体验,提高审美情趣
美术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创造表现。任何美术表现形式都包含着一定的情感和思想。美术是人类情感的温床,是情感交流的场所。美术中的形、色、质是人类情感的载体,是作用于人的感官的直观形象与符号,容易唤起人的情感体验。学生通过美术学习与自己情感生活的连接和相互作用,学习用美术方式表达和交流情感,使学生的不良情感情绪得以释放和宣泄,恢复他们心理的平衡。从而获得创造、表现和交流的能力,达到健全人格,陶冶情操的目的。同时,美术作为重要的人文学科,人类不同历史所创造的杰出的美术作品中,包含着人类对真、善、美等最高价值的不懈追求。通过对美术的学习,将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不断提高,情感不断得以陶冶,从而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责任感,形成尊重和保护生命和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3、了解人类文化背景,尊重多元文化
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符号性载体之一,记录和再现了人类文化和思想的发生、发展过程。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通过美术与文化的联系,可以了解不同地域文化背景,学会尊重多元文化。我们所接触到的很多美术作品都有象征意义,这是由文化所规定的。人类社会的神话、史诗、传说、典故、宗教、寓言都是规定象征的重要原因。这些象征关系的规定性来源于希腊神话,如果我们不理解这些规定性,就不可能真正解读作品,甚至还可能对作品做出错误的解读。
篇10
一
这样讲,是有确切的针对性的,首先,在我国学术发展的相当一个时期里,不论何种学科活动,方法论往往被一般哲学的所谓“原理”取代。而哲学则用“家长式的”权威在实际中否定了具体科学的独立地位;其次,在这种以“一般哲学原理”为权威的、逻各斯中心论的、以至据其“一般性品质”的多少作为学科分类的方法原则的观念下,不同科学门类之间,则被赋予了等级关系、主仆关系,从而导致否定具体学科方法论探讨的必要性;由此在后果上,科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历史与逻辑,概念与现实,一般与特殊,抽象与具体等本质的有机品格则被人为地割裂和肢解,被“计划性”地分配在不同等级的科学门类中,一方面致使研究失之于抽象空泛的“谈玄”,一方面则相对应地失之于庸俗唯物主义的狭隘和实用主义的“末技"上;造成前者缺乏对象,后者过分孤立。
这种状况,一方面表现出直接与(因袭前苏联不良学风〉对,特别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机械教条的错误理解有关;一方面也更深刻地与人类(特别是西方)长期占主导地位的唯(自然)科学主义的“实体思维”联系着。而根本上,两个方面则又是同一问题性质的两种表现形式。
从历史辩证法的观点看,尽管这种因袭了自古希腊到近代一直盛行的理智主义或唯科学主义的科学观曾经在历史上,甚至至今在人类科学文化总体系统中,在它所具有的“功能一结构”地位上,为科学由从巫术和神话中分离出来,从宗教神学中挣脱出来,为现代人类的存在和发展均作出了贡献。但由于这一思维在其定势上,一方面追求用单一的“实体”、“本原'“一般”来说明整个宇宙,从而把具体、特殊、偶然等事物和现象视为非本质的因而是无意义的加以排斥,以至导致了理论科学纠缠于某种虚无的思辩“实体”上,一方面也导致人类把价值准则归结在对自然存在的绝对认知和无尽的索取上,致使将存在的意义局限于物质感性的享受和追求上,同时也使发陈于文艺复兴时期的那种人文主义精神遭到抑制,或被片面地发展,使人性降为动物性。
这也正是当今世界大到“文明危机”,小到“艺术和艺术史学的危机”的深层原因。而这也正说明被自然科学所认知的那种真理,必须通过历史主体的烛照,使之成为具体历史的、人类性的真理才是现实有效的。这便是人文精神乃至人文科学价值再需确认的原因。应该说,部类艺术理论与一般艺术理论之间的关系问题的提出,与此有着深刻的联系。
维特根斯坦曾讲道人类曾一直预感到必定有一个问题领域,在这个领域答案先验地均衡地存在,并且统一为一种完备的、规则的结构而存在”。
二
应该说维特根斯坦的思考不仅具有深刻性,同时也具有敏锐的具体性。这种深刻的敏觉有其历史的和逻辑的渊源及基础。我们除了在黑格尔为代表的古典美学见到其内在根源外,二十世纪初索绪尔的共时性语言学的研究和发现,?及克罗齐洞见“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均属于在不同领域的研究中表现出的历史的内在同一性的共识。这种共识的共同特征就是见出了历史的历时性的内容同时也作为共时化的存在,即历史的发展使时间内容积累和转化为空间的实在。这一实在使我们见出原被理解为由低级向高级递进的事物,在本质上更多地呈现为横向的衍展和拓伸,从而逐渐构成一种“平级”的(卢卡奇语)、“均衡”的、有“规则”的和日趋完备的共时性的“功能一结构”(卡西尔语)系统。使存在无论在哲学意义上还是在现实本身,真正获得了多样化特质的对立互为、自足而开放的品质。由此,使高品格境界的统一建立在对充分分化的、多种独立特性的基础的现实肯定上。使一般只能是具体的一般,使具体也只能是一般的具体。
艺术理论定位于人文科学领域,也正是基于这样一个原则,在与自然科学,与较为临近的社会科学的分析比较中,在参与了构科学本质特征的同时而获得自身地位的。
从本体论角度看,由于自然科学承担着人类生存所必须的关于对自然界的真理的认知,故在对象和目的上则以认识的客观性、必然性和可检测性为自身特征,由此在保持价值中立的原则上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区分开来;社会科学尽管是从人文科学母体中分化出的科学领域,但由于其主要是关于特定的社会结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的、具有整体性和客观形式化的科学领域.从而也就与强调人文精神的、具有明显的主观性、具体性等特点的人文科学区别开来。如果说自然科学主要体现为人对自然界的需要和依赖、社会科学主要体现为满足需要的存在方式和规范,那么人文科学则主要是关于这些需要和方式在主体性原则上的价值判断与评价三者无疑既有功能平等的相对独立性,同时本质上又作为有机的功能结构系统而存在。
正如“一般艺术理论”及人文科学归属于文化科学整体系统并显示出这种结构的性质那样,任何部类艺术理论作为一般艺术理论中的一种具体的艺术理论,两者关系也同样具有这种结构的性质和特征。
三
基于上述原则,即存在是一种被历史实践展开的、多种独立个性平级有序的,并因矛盾而呈开放性发展的功能一结构系统,据此,我们认为:
1、由于诸如音乐、美术、戏曲、舞蹈等各部类艺术理论均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立特质和功能,从而也决定了其具体理论研究的独立性。就此意义上,它们具有着与“一般艺术理论”平等关系的资格和根据。同时还因为这些不同门类的“维系于感性的知识活动”,随历史文明水平的提高,将逐步“转化为和无限形式相同一的普遍性,”“转化为自身内中介自身的知识活动,转化为本身是知识活动的一种定在,转化为启示。”从而无论是部类艺术理论之间,还是部类艺术理论与一般艺术理论之间,均表现为一种知识交流和相互启示的文化关系。
这种思想倾向的前提如前所述,是由于历史发展对存在属性、包括科学文化形态的横向衍生延展,逐步形成了反黑格尔式的“学科帝国主义”等级阶梯的一种平等有序的功能一结构系统的知识论见。在这里,就象高级社会形态中所表现出的那样,哲学已不是王国,思维也不是国王之特权,人人都具有认知、判断和评价事物的头脑。哲学,成为“根据过去的知识对目前思想倾向的一种明达的批评活动。”?正如恩格斯曾指出的那样:各门a体科学不断地从哲学领域中分化出来,最后只剩下一个纯粹思维的领域——形式逻辑和辩证法——人类的一个伟大的认识工具亦适如当代无主导哲学的“后哲学文化”呈现出的状况,哲学从帝王的宝座上被驱赶下来,以“平民”的身份,以其持有的批判精神和睿智的思维能力,“散播”于各具体科学苑地,从而使各具体学科具有了哲学性,同时也强化了具体学科的独立个性和科学品格,强化了具体学科功能的有效性。就此而言,如果现实和将来,象历史上曾多次表现出的那样,某种或某几种部类艺术理论的地位可能被特别地凸现,那也是因为这种或这几种部类的艺术创造实践,在其特有的审美功能上与特定的历史环境更相吻合的原因所致。正因此,这种外部规律所导致的价值嬗变作用,既刺激了各部类艺术理论的个性研究和发展,同时也恰恰构成了理论的一般性课题和为一般艺术理论研究提供了基本对象。
2. 就“文化科学”(卡西尔之概念)的总体系统关系在时代意义上所应有的批判态度而言,基于一般只能是具体中的一般或是具体的一般,具体也只能是蕴含一般性的具体的原则,无论部类性的艺术理论还是一般艺术理论,都只能是具体的理论——都有其自身所特定的具体对象性和对象的具体性。正如马克思曾强调地指出:“具体之所以具体,因为它是许多规定的综合,因而是多样性的统一。因此它在思维中表现为综合的过程,表现为结果,而不是表现为起点,虽然它是现实中的起点,因而也是直观和表象的起点。”?故而一般艺术理论”的对象、范畴和任务.即无论是概念还是内涵,作为历史性的范畴,特别是历史文化结构系统整体当中的一个特定范畴,就决不是简申地对各种艺术活动和各种艺术理论形而上学地归纳或演绎,即不是所谓“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而是客观实在的“具体总体作为思维总体、作为思维具体,”?是“思维对客体的永远的、没有止境的接近”的需要和表现。?作为现实中的起点,它必然要在历史现实和“文化科学”总体功能一结构系统中接受再认和再定性、再定位。只有这样,“一般艺术理论”才可能在历史的、从而也是新的结构关系中,真正找到既不重复于部类艺术理论功能,也不悖离规定艺术本质之规定的自身特殊性,找到自己的对象、范围和任务,其中包括那些必然的、被列宁称为“确定”的“不确定”性的内容和方法,w由此构成历史性的和真理性的实践与创造行为,构成真理的具体过程。
从历史系统关系及其艺术本质内涵开拓中,我们应对“一般艺术理论”概念的设定再审视,同时在新的层面上,亦体现为“本原性”原则上,见及它蕴含的、深邃而普遍的、可能作为沟通自然与社会,乃至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关系交点性的历史品格,并因此提供重新估计和解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等一系列存在问题的价值认知资源和具体指涉社会实践的参照原则。从现实情况看,这种理解,回应性地也解释了部类艺术理论独立品格的普遍发展迫使“一般艺术理论”自我审视和再谈两方面关系的历史原因。
3、不论部类性的艺术理论还是一般艺术理论,其学科特征除了与自身对象的特殊性直接关联外,也与研究和解决这种矛盾的基本方法分不开。换句话讲,方法的有效性也表现出矛盾内在的特殊性。
四
基于上述理解,下面简述我们对两者关系的几点具体认识:
1、由于各部类性艺术理论均有着相对于一般艺术理论更直接、更直观具体的特定对象,如美术理论根本上是以视知觉功能为基础的、空间造型审美活动为对象的一门理论学科,从而使它一方面无论是在创作与欣赏的研究方面,还是在基础理论与批评方面,以至自身史学和价值规律方面均具有“整伴”的性质,即一般艺术理论的性质。一方面这些普遍的性质大多又始终是以其个性的方式存在和表现出的。也即其各范畴理论研究根本上是围绕着视觉造型的本体规定性而展开的。它始终直接或是内在地针对着由其本体性质规定的体裁形式和造型语言及语言传达、接受等问题,从而构成自身的理论体系。表现在方法上也构成了与其它部类艺术研究和一般艺术理论侧重不同、甚至性质不同的特点。如其主要以图象学、形式主义和目前世界上兴盛的符号学等方法来进行理论研究;而一般艺术理论固然其具体性可以表现为具体、直接地涉及某一种或所有种类的艺术活动,但它无论怎样都既不能代替也不能使自己等同于某种或所有具体部类的专门艺术研究。一般艺术理论所必须的具体性,是基于客观性质的抽象的具体性,“是思维用来掌握具体并把它当做一个精神上的具体再现出来的方式。”?因而,它既要依据各种艺术活动和其各自相应的专门性研究寻取其间共同的性质和基本规律,又要凭借和参照文化科学广阔的领域对不同种类艺术呈现出的普遍的性质加以特质的、或即总体本质的规定。这就使它根本上是围绕着艺术与存在关系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价值势能及其社会历史功用和意义等问题建立起来的理论体系。换言之,它的具体对象和任务的焦点,主要集中于艺术与审美感性活动在人类文化发展及其总体功能一结构网络系统中的价值认知与传输散播上。从而也从存在整体中获得对自身的培植和肯定。总之,它决不应是单向度地和单维度地'?唯艺术而艺术”的活动,而应表现为为艺术而研究存在与社会,为社会与存在而研究艺术这样一种双向的,同一的价值定位和本质特征。这种本质的定位所凭借的具体的思维总体性,作为理论“所专有的方式掌握世界”,正是一般艺术理论有别于部类艺术理论所应有的具体特质。表现在方法论上,依其学科性质和对象的抽象的具体性和双向同一性,则显示出多方借鉴其它学科方法的不确定性的特点。而这也同时说明艺术作为存在本质属性复杂而集中的体现,作为各种社会关系总和的、感性的和表象的展现,从而也肯定了实践的、能动性的、因而不断发展迁变的那种“精神的东西一般以它自身为对象”的特殊矛盾性。
2、随逻各斯中心论的瓦解和其思维与批判精神能力的“散播”,至使无论是部类艺术理论还是一般艺术理论都获得了独立的理论品格,从而也构成了看世界、解释世界的多角度、多个性的可能。这一方面促进了各种艺术发展充分极向度拓展?直至自律转换为他律制约,以至于自身内部在本体论、艺术功能、价值探讨等诸多方面既为一般性理论研究提供了对象,同时也构成了一般性理论,在形成平等对话、交流和相互促进关系的同时,也特别凸现出了对象与范围的重合而角度与核心任务所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差异。只有这样,各自才能保持自身存在的意义,才能发挥各自的功能。才能消除空洞性或是主仆性关系,同时促进文化科学的建构。
3、由内在逻辑结构的规定.部类艺术理论与一般理论在各自独立的功能上发挥对人类社会、对历史发展的独特作用的同时.某种部类理论——-从自身个性本体问题衍及到存在本体问题及到存在本体价值问题时,亦即直接呈现为一般艺术理论的特征;相应,一般艺术理论一当具体揭示特定存在属性要求而开掘某种部类艺术资源时,亦往往表现出部类艺术的某些特征——而这恰恰是目前理论研究在克服过去那种或是抽象而空洞,或是过分片面、孤立的技术探讨之弊病的时代趋势。
4、任何部类的艺术理论缘其存在本体属性规定的对象的体裁形式,永远具有独立的价值和根据,并将不断随历史的发展而不断衍生出更多的艺术形式,由此体现出存在属性的发展。这同时对一般艺术理论提出了自我审视的要求。这一工作同时是揭示艺术一文化人类学等有关存在深层机制关系、从而使一直蛰伏于艺术中的某种更具崇高意义和未来意义的东西必须有一有机而有效环节或方式传输向存在整体系统,以至可能其本身即将历史地承担起文化核心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