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舞蹈范文
时间:2023-03-29 11:41: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幼儿舞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舞蹈是一种美德艺术,不但具有特殊的审美功能,而且能促进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发展,它可以塑造各种活泼可爱的幼儿形象,同时在舞蹈演出中可以培养孩子们的爱祖国、爱人民、吃苦耐劳、勇敢向上的精神。古希腊哲学家疏善在《论舞蹈》中说:舞蹈是一种彻底的和谐的艺术,既净化了心灵,又锻炼了身体。我国汉朝班固在《白虎通.礼乐篇》中也这样谈到舞蹈:心中喜悦,口于歌之。手欲蹈之。幼儿时期学习舞蹈,目的也在于此,但在教学上,我们要注意多运用一些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去激励孩子们学习舞蹈的兴趣,使他们在舞蹈中感到快乐从而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
1.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舞蹈题材
教师要选用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幼儿感兴趣和适合本班幼儿具体情况的、具有教育性、艺术性、兴趣性的题材,题材本身要能引起幼儿的审美情趣。如《泼水歌》就集民族性、教育性、艺术性、兴趣性为一体。歌曲通过一个小姑娘把水泼到一个男孩子皮鞋上而引发一段故事,孩子听到这个音乐就会特别感兴趣,有的孩子会手舞足蹈、摇头晃脑起来。 但在教授舞蹈的时候,由于孩子年龄小,对音乐的领悟力低,如果教师只是注重让孩子听音乐而学习舞蹈,就会造成孩子对音乐的疲乏心里。这时候教师要把故事内容讲给孩子,让他们在脑海中形成一个故事的概括,这样教师教授起来就会变得轻松自如。所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音乐和舞蹈教材,直接关系到活动的成败,也是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前提条件,是提高幼儿对舞蹈感兴趣的基础。
2.加强幼儿舞蹈课的游戏性,让幼儿动起来
游戏是幼儿喜爱的一种活动,而舞蹈本身就与游戏有着重要的联系。在一日活动中,恰当的给幼儿提供音乐刺激,激起幼儿愉快的情感,使幼儿的音乐天赋得以很好地发挥,主动参与活动。我们知道,幼儿舞蹈不是凭空臆造的,而是从社会生活中发掘出来的。从游戏演化而来的舞蹈有许多。如起源于劳动游戏演化而来的《秧歌舞》、起源于美国街道轻松玩乐的街舞都有浓厚的游戏色彩,互相的挑衅和斗殴都在舞蹈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影响着一代又一代舞者。总之,通过音乐游戏教学活动,在音乐视野、音乐知识与技能方面均应逐步扩大、逐步深化,从而启迪幼儿智慧,发展幼儿的舞蹈才能。使幼儿根据音乐的风格、特点和内容情节、变化等等,在音乐声中,发挥创造性,能较真实形象而有感情地表演内容,在学习中体验快乐,继而激发再学习的兴趣,促进动作和机体的协调。
3.发挥音乐的功能,帮助幼儿学习舞蹈
舞蹈发展到今天,是与音乐形影不离、难分难解的。虽然,音乐可以脱离舞蹈进行独自演奏,但舞蹈却离不开音乐。如果一节课中没有音乐,教师只是枯燥的喊一、二、三,二二三的让幼儿练习动作,那么,教学是毫无效果的。音乐和舞蹈是一种相互表现,相互促进的统一体。舞蹈可以解释音乐,音乐则可以为舞蹈展开氛围,激励情绪。
对于幼儿学习舞蹈来说,音乐是第一课。首先,舞蹈应该注意乐曲的节奏,幼儿的思想活跃,在表达情感上也是明朗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选择一些形象鲜明、优美热情、节奏明快的音乐和儿童歌曲,让孩子多听、多想、多欣赏,或者一首曲子反复的听,使他们随着音乐手舞足蹈,教师不要加以限制,更应该提倡奥尔夫音乐教学方式。反复欣赏音乐使孩子们具有一双善听的耳朵,而音乐直接激发了幼儿对舞蹈的兴趣,他们自己就能根据音乐创编好多舞蹈动作,这在舞蹈教学中我们常常会看得到。其次,对幼儿来说,就避免了学习舞蹈的枯燥和疲劳,对教师来说,减轻了教学中反复教授而没有效果的苦恼。
如动物模仿动作的学习,教师可以在引导幼儿观察生活的基础上,把握动作特点,自由创造表现。像兔跳,可以是双脚并拢跳,也可以是双叉跳;像鸭走,可以双手放在嘴前模仿鸭子的扁嘴巴,也可以双手放在体侧模仿鸭翅膀;像鱼游,可以双手放在身后做鱼尾巴,也可以双手一前一后做鱼鳍模仿游的动作……大自然蕴藏了无数的舞蹈语素,也给了幼儿模仿创造的动力,教师的点拨更让幼儿在模仿和创造中获得美的感受。可见,模仿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而且有一定的心理接受的合理性。不过早地强调"即兴",给予"模仿"充分的感性认识,让幼儿通过模仿超越旧的自己,创造新的自我,是实现"学舞蹈"的重要基础。
4.幼儿舞蹈应该充满童趣,以幼儿为主题
在长期的舞蹈教学中,我发现具有主题单一、节奏明快、情节有趣等特点的舞蹈幼儿容易接受。比如:《男儿当自强》、《中国功夫》、《小小康巴汉子》等这些舞蹈,孩子们喜欢,也感兴趣。他们自己就能边唱边创编,感情真挚饱满,学得特别快,一节课基本动作就能掌握,一群威武的功夫小子在摸、爬、滚、打中锻炼了意志。又如《嬉水的小丫丫》,我先讲故事:一群小姑娘来到小溪边玩水,他们看到碧绿的荷叶上盛开着粉红的荷花,高兴的呼喊远处的小朋友来看溪中美景。通过故事讲述,幼儿理解了音乐所表现的内容,表情和动作在表演别到位。
在舞蹈方面,不能过分要求技能技巧,应该多考虑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的承受能力,创编幼儿舞蹈更是如此。有的教师往往要求幼儿技能技巧到位,这样,既限制了幼儿发挥想象力,又使幼儿对舞蹈失去了兴趣,让他们感到舞蹈动作太难,产生排斥心理。幼儿年龄小,不能像成人那样追求扎实的基本功、高难度的动作以及规范的手位和脚位,而应该让幼儿主动参与到音乐与舞蹈的艺术活动中来。教师通过观察及时发现幼儿对舞蹈的表现兴趣,从而保护兴趣的萌芽,使其稳定而不断的发展,从而激发幼儿的上进心、自信心、自尊心。
幼儿舞蹈发展到今天,已经不仅局限在幼儿教育范围了,孩子们活泼可爱的舞姿,经常出现在各种舞台上,经过舞台锻炼,不仅巩固了教学,也使幼儿的舞蹈表现日趋成熟,开阔了孩子们学习舞蹈的视野,增强了艺术审美能力。因此,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捕捉幼儿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才能创编出更好的、适合幼儿的舞蹈。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幼儿学习舞蹈、热爱舞蹈!
总之,作为教师应注重让幼儿在真实性舞蹈情境中,通过师生互动,获得动作发展、情绪体验、合作交流成功带来的成长快乐。在追求舞蹈教育创新道路上,教师不能盲目地求新求异。其实,我们更多的需要一种对教育本真的回归,要善于在最熟悉的地方寻找"风景",不能因为盲目地给予幼儿"自主",而让幼儿失去"学舞蹈"的机会。
篇2
幼儿的舞蹈欣赏活动包括了幼儿欣赏舞蹈艺术作品、欣赏现实生活中社会事物和自然现象呈现的动态美。艺术作品中的美,是艺术家按照一定的审美目标、审美实践要求和审美理想的指引,根据美的规律所创造的一种综合美。生活美是一种经验现象,是人们经常能够欣赏和感受的。不同年龄段幼儿舞蹈欣赏活动的内容要根据幼儿能力发展情况进行选择。
第一,3~4岁幼儿舞蹈欣赏活动的内容可以选择艺术美中贴近幼儿生活的舞蹈内容和形式,带有模仿性很强的动物形象、姿态的舞蹈作品;选择欣赏自然环境、生活环境中的幼儿熟悉的感兴趣的舞蹈动态,例如:小猫伸懒腰、玩耍时的动作,蝴蝶翩翩起舞的姿态等都可以给幼儿开展舞蹈欣赏活动。
第二,4~5岁幼儿舞蹈欣赏活动的内容可以选择描绘儿童生活的舞蹈作品、幼儿感兴趣熟悉的童话剧等。例如:舞蹈《十一点半》、幼儿童话舞剧《丑小鸭》等;适当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间舞蹈;幼儿熟悉的事物、舞蹈形象以外,还可以欣赏幼儿生活中不常见的舞蹈形象,欣赏日常生活中幼儿感兴趣的活动。例如:企鹅笨拙的走路样子等。
第三,5~6岁幼儿舞蹈欣赏的内容则可以选择不同风格的作品,在欣赏的同时注意活动的可延伸性。例如,欣赏完芭蕾舞蹈以后可以尝试自己垫着脚尖跳舞等。还可以选择欣赏在日常生活中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欣赏自然环境中有代表性舞蹈动态,并能够分析其特点。
2 幼儿舞蹈欣赏活动内容选择的原则
2.1 幼儿舞蹈欣赏活动内容要有思想性和艺术性
舞蹈是美育手段之一,传情是舞蹈艺术的特点。舞蹈的思想性必须通过艺术性来体现,所以幼儿舞蹈欣赏内容选择时既要考虑到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例如,欣赏幼儿舞蹈《我不上你得当》,通过对舞蹈内容的欣赏,让幼儿懂得我们不能随便地跟陌生人离开,面对好吃的、好玩的等等诱惑,要坚决抵制。这就是舞蹈作品对幼儿的教育意义,体现了它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2.2 幼儿舞蹈欣赏活动教材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我们为幼儿选择的舞蹈欣赏活动内容应该是生动、活泼、有模仿性和趣味性,能够反映幼儿日常生活,是幼儿能都理解和接受的。动作简单、形象、健康、活泼、大方,确切地表达所反映的思想内容。
例如,我们要选择《天鹅湖》的片段作为幼儿舞蹈欣赏活动的内容,作为成人或许更喜欢欣赏黑天鹅32圈的旋转技巧、天鹅之死的凄美动人,但是对于幼儿来说,他们会更喜欢四小天鹅的音乐节奏和动作特点,他们会对小天鹅的脚上动作更加关注。所以我们选择的欣赏内容一定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才能更好地完成我们活动的目标,提升幼儿的审美素养。
2.3 幼儿舞蹈欣赏活动教材要形象化、具体化
由于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形象和具体的,因此舞蹈教材要形象化、具体化,抽象的内容和动作是幼儿不能理解和接受的。例如:舞蹈《罂粟花的眼泪》这个舞蹈作品,舞蹈通过服装和道具的配合,表现了吸毒者血与泪的控诉,对于成人来说非常具有教育意义。但是这样的作品对于幼儿来说,题材过于沉重,表现形式太过抽象,服装和灯光也以阴暗为主,不适合作为幼儿舞蹈欣赏活动的内容。
2.4 幼儿舞蹈欣赏活动教材要社会化、多元化
教材的内容除了有幼儿生活、社交生活内容外,还要有自然界方面的内容。不仅可以使幼儿从不同角度受到教育,还可以使教育内容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同时选用优秀的国内外的舞蹈作品,还能够使幼儿获得多种多样的情绪情感体验和美的感受。例如:给幼儿开展以小鱼游为主题的舞蹈欣赏活动。我们可以选择鱼缸里小鱼游的动作让幼儿欣赏,感受小鱼吐泡泡、喂食等场景里欢快的情感体验;同时也可以欣赏舞蹈《小金鱼》,通过舞蹈动作来感受小金鱼和同伴之间游戏的动态,能更大程度使幼儿获得多种情感体验,是欣赏内容多元化的体现。
3 舞蹈欣赏活动指导
每个幼儿都有热爱美好事物的天性和学习艺术的潜能。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情感性、愉悦性、形象性、想象性、活动性等特点,符合幼儿的思维水平和认知特点。3~6岁的幼儿对鲜明而有特点的音乐和舞蹈动作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一阶段正是培养幼儿的舞蹈感受力、审美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关键时期。人在认识一个具体事物的过程中,开放的感知觉通道越多,对于该事物的认识就会越全面、越丰富、越深刻。教师在进行舞蹈欣赏活动时,不仅要让幼儿的视觉感官参与,也要让幼儿有听觉、运动觉、触觉的多感官参与。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表演舞蹈,进行最直接的感知体验。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舞蹈欣赏能力的差异性,幼儿舞蹈欣赏活动的指导也要分年龄段开展。
3.1 3~4岁幼儿舞蹈欣赏活动指导
该年龄段的幼儿喜欢观看运动中的物象,这为开展舞蹈__欣赏活动奠定了基础。幼儿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认识也是该阶段幼儿的一个重要特征,这样的表现方式为后继的舞蹈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条件。
(1)以激发幼儿对舞蹈的兴趣为主开展活动。3~4岁幼儿舞蹈欣赏活动的目标是让幼儿喜欢欣赏舞蹈动作,对欣赏对象中各种形象,动作感兴趣。所以这个年龄段我们不管是舞蹈欣赏内容的选择也好,欣赏活动的组织也好,都要以激发幼儿对舞蹈的兴趣为主开展活动。幼儿对舞蹈产生兴趣,才能更好地开展以后的舞蹈活动。幼儿兴趣的激发可以根据幼儿对这个舞蹈题材的以往经验来引导,也可以通过幼儿没有见过的事物,增加他的好奇心来引导等方式灵活处理。例如,幼儿欣赏幼儿舞剧《丑小鸭》,就可以结合幼儿认知的小鸭子的形象和走路的动态来引起幼儿的关注,进而联系自己在幼儿园和小伙伴的相处情景展开欣赏活动。
(2)挖掘丰富的舞蹈审美资源,拓展幼儿的舞蹈欣赏体验。舞蹈欣赏活动绝不仅仅是欣赏艺术作品,生活中有很多可以用作舞蹈欣赏活动的素材,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来说,贴近幼儿生活的舞蹈元素是他们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这就要求我们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要善于观察和发现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并好好的引导幼儿来激发对舞蹈的兴趣。一定不能局限于日常教学活动。例如,教师组织幼儿在户外散步,看到大雁飞过,候老师可以引导幼儿对大雁飞过的队形,飞翔的姿态进行欣赏和表演,把生活中的现象和幼儿的身体动作、姿态结合在一起,丰富、提高幼儿的欣赏体验。
(3)合理控制舞蹈欣赏活动的时间。幼儿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要在有效的时间段里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就要选择舞蹈欣赏内容的时间,知道什么时间做什么能引起幼儿兴趣。欣赏活动时间不宜过长,可以根据活动目标制定欣赏内容,更好地开展舞蹈欣赏活动。
3.2 4~5岁幼儿舞蹈欣赏活动指导
该年龄段的幼儿有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和自己偏爱的情节,比如小女孩喜欢宫廷舞蹈,小男孩更喜欢军旅题材的舞蹈作品。以此为基础组织相应的舞蹈欣赏活动,教师应该在满足幼儿舞蹈欣赏需求的同时,拓展幼儿的艺术视野,在指导该阶段幼儿的舞蹈欣赏活动时就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鼓励幼儿大胆的表达对欣赏的舞蹈作品的自我感受。敢于表达是树立幼儿审美自信心的重要手段,教师应该给每个幼儿表达自己审美倾向的机会。在幼儿完成对舞蹈作品的欣赏过程后,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和引导,让幼儿对刚才欣赏的舞蹈作品的内容进行描述,并且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加深对幼儿舞蹈作品的印象,提高幼儿的舞蹈感受力。在引导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强调作品中希望幼儿能够理解的舞蹈动作和舞蹈的主题,使幼儿的舞蹈审美能力得到相应的提高,对培养每一个幼儿的艺术感受非常有意义。幼儿表达情感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他可以通过语言来描述,可以借助肢体语言来表达,但不是说欣赏完舞蹈内容后必须要表演相应的舞蹈动作,才表示他完成了舞蹈欣赏活动。
(2)舞蹈欣赏活动组织形式的多样化。这个阶段的幼儿舞蹈欣赏能力比3~4岁有所提高,能逐渐理解舞蹈作品中简单的动作含义,对不同的舞蹈种类分辨能力有一定的发展。幼儿舞蹈欣赏活动的方式可以多样化,我们可以先对欣赏的内容对幼儿加以引导,然后再欣赏,也可以让幼儿先欣赏以后表达自己的意见,老师再引导幼儿有针对性的欣赏;同样的,可以选择反映同一或接近主题的舞蹈作品让幼儿欣赏,使得幼儿较好的感受该类作品的艺术特征。还选择风格差异性较大的舞蹈作品让幼儿对比,以感受不同风格作品带来的艺术感受,加深对作品的印象。对比欣赏选择的作品虽然要求有差异,但是彼此间应该是有联系的。这样就能更好地在欣赏过程中的增加幼儿创造性表现能力
(3)帮助幼儿学会欣赏舞蹈作品的方法。幼儿在开始欣赏舞蹈作品时,往往是听声音、看画面的过程,只知道用很漂亮、很美丽等语言表述自己对舞蹈作品的认识。随着幼儿认识能力的提高,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从舞蹈作品的构成元素上欣赏并评价。从细节入手引导幼儿欣赏是进入舞蹈欣赏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幼儿发现美的重要方法,为下一步艺术表现奠定基础。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同时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舞蹈欣赏理论知识,能够较严谨的分析舞蹈作品。例如:我们欣赏傣族舞蹈,就可以从手的细节动作和变化等方面引导幼儿进行欣赏,还可以通过幼儿对舞蹈服装、舞蹈背景等内容的关注程度等方面来拓展组织开展专题性的舞蹈服装欣赏等活动。
3.3 5~6岁幼儿舞蹈欣赏活动指导
该年龄段的幼儿,由于观察力的发展,能够关注到更加丰富、细腻的肢体语言,对舞蹈的服装、道具、灯光等元素的欣赏能力也有所增强。所以在幼儿舞蹈欣赏活动中我们应该注意:
(1)对舞蹈作品的欣赏要逐渐倾向于对舞蹈情感的欣赏。舞蹈艺术由于综合了听觉艺术、视觉艺术等其他门类的艺术特征,其情感表达与其他门类艺术相比更容易被幼儿感受到。该年龄段的幼儿虽然对舞蹈作品欣赏经验的积累,感受力和理解能力有了更大的进步,他们能对舞蹈作品中的动作、队形变化产生更大的兴趣,并能基本理解到这些动作和队形在舞蹈中的魅力。但是,教师应该引导幼儿更加关注舞蹈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内涵以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例如:在欣赏幼儿舞蹈《宝宝会走了》时,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让幼儿关注幼儿学步过程中的可爱与滑稽的动作,更应该让他们体验到坚韧的精神和成长的快乐。
篇3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影响到了艺术教育的发展,大众对艺术教育的认识不足,导致很多高中生对舞蹈学科不甚了解,也未接受过系统的舞蹈培训。从现在的高校招生制度来看,高职院校招收的大专学生舞蹈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舞蹈基础薄弱。
所以,对于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的舞蹈教学来说,扎实学生的舞蹈基本功是教学开展的第一步。那么,对于学前阶段的幼儿舞蹈教学开展实践,幼师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才能满足教学工作的需求。所以,学校舞蹈教学的开展,一定要注重对学生的舞蹈技能训练,加强学生对舞蹈技能的应用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幼儿舞蹈创编,循序渐进的促进学生舞蹈技能的发展,这样才能为将来的幼儿舞蹈教学提供专业上的保障。
2、学生必须掌握全面的舞蹈知识
新世纪以来,教育界对学前教育事业更加的关注,同时也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识和修养对于艺术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完全胜任舞蹈教师这一职业,也关系到学生将来是否能够将自己学到的知识科学的传授给幼儿。
所以,在学校的舞蹈教学课堂实践中,学生不仅要系统地学习舞蹈理论、舞蹈美学、舞蹈教育等知识,还要对国内外的舞蹈历史和舞蹈教学内容有一定的了解。系统的舞蹈课程学习,有助于艺术院校的舞蹈学生掌握广博的知识,只有对舞蹈学科知识的全面积累,学生才能在将来的幼儿舞蹈教学实践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3、学生综合能力为幼儿舞蹈教学实践提供了保障
艺术类职业院校的舞蹈学生在毕业之后,一部分从事演出,一部分从事教学,尤其是进行幼儿舞蹈教学的学生较多。针对这一点,学校舞蹈课程设置,不仅仅只局限于培养专业的舞蹈人才,而是为了让该专业的学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养,能够更好的为日后的幼儿舞蹈教学进行实践。显然,学生的从业能力都是可以在学校的培养的,而这些能力恰恰是幼师在将来的幼儿教学工作中所必须具备的才能。艺术院校的舞蹈教学实践,更应该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对学生身体协调能力、心理素质能力、自我调节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将对学生的专业素质、教学能力、语言能力、应变能力以及舞蹈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贯穿在教学实践中。
艺术类职业院校的舞蹈教学利用三年的时间,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将来在幼儿舞蹈教学中表达、分析、观察、表演、创作、指导等各个方面的能力。让学生在舞蹈教学实践中进行充分的锻炼,在舞蹈教学活动中体验如何进行幼儿舞蹈教学,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最高“境界”。现今,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思想的教学实践,舞蹈教学备受各界关注。艺术院校开展的舞蹈课程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必要手段,也是学生将来从事幼儿舞蹈教学工作必备的教学技能。
篇4
多年的舞蹈教学实践,使我走近了幼儿,走进了幼儿舞蹈。也对幼儿舞蹈的创编有了一些自己的认识和看法,并总结了一些经验和心得。下面,谈谈我对幼儿舞蹈创
编的几点看法:
1.选择题材,确定主题
主题是舞蹈作品的主旨,要创编什么风格的舞蹈,表现什么主题,对幼儿有教育启迪作用。这是创作之初应考虑的。就像童话剧《拔萝卜》,老太婆、小花猫、小老鼠一个拉着一个,大家齐心协力,才拔出了大萝卜。表现的就是团结就是力量的主题,深受幼儿喜爱,所以它代代相传,经久不衰。幼儿舞蹈主题的选择应把握以下几点:
1.1主题要新颖、有时代感。与时俱进,能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舞蹈的主题一定要体现着时代精神。我在为幼儿创编手语表演"感恩的心"时,除表演手语之外,插入一段故事情节,即一失学儿童提着篮子去割草的情景。他看见别的孩子背着书包去上学,于是蹲着看、站着看、跳着看,直到看不见为止,既羡慕又伤心。于是有人送来书包、铅笔盒……原来是党的政策的阳光沐浴了他,两免一补、校车工程、蛋奶工程等政策,使失学儿童重返校园。情节展现为感恩的心找到了落脚点,教育孩子从小要懂得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感恩生活。升华了主题,紧紧把握了时代的脉搏,又具有一定的现实教育意义。
1.2主题一定要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好奇、好问、好动、爱模仿是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幼儿舞蹈能够适应孩子的这些特点和需求。体现出童心童趣,反映着幼儿最熟悉的生活,使孩子的思想情感得到充分的抒发和表现,心理得到最大满足。
1.3主题应具有教育意义。就像手语表演"感恩的心"一样,幼儿舞蹈潜移默化地使幼儿身心得到净化。从小就学会了感恩,懂得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孩子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任何一件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对我们都有一定的启示,成为我们构思一部作品的素材。因此,幼儿舞蹈的选材应始终追寻幼儿的脚步,从孩子们所喜闻乐见中,所想、所作中选材,即所谓的"求童心,唤童趣",选择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素材,这样才能创编出好的作品。
2.幼儿舞蹈动作的创编
幼儿舞蹈的动作应从幼儿心理、生理及年龄特点出发,不应过于繁琐,过于复杂,动作不宜太难,力度不宜太大,应适合孩子们的接受能力。幼儿的身心特点决定了幼儿舞蹈更具天真、单纯、活泼、形象、夸张和拟人化等特点,所以幼儿舞蹈的创编要适合幼儿特点,注意观察幼儿的生活,反映幼儿的情趣,达到感染幼儿与教育幼儿的目的,从而更好地为孩子们所接受,要克服和避免幼儿舞蹈创作中的"成人化","专业化"的倾向,从而创作出使幼儿感到亲切、易学、好玩的舞蹈作品。幼儿舞蹈动作的创编,主要来源于以下途径:
2.1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加工、美化动作。幼儿舞蹈的动作,来源于现实生活,经过不断提炼、精心加工才渐渐成熟。如舞蹈"洗手绢"中,有一段小姑娘扑蝴蝶的表演,悄悄走过去,轻轻地用手一捂,慢慢地打开放飞,这些动作都是从原始动作,不断提炼、加工、美化而成,非常形象、传神。
2.2从民族、民间舞中提取动作。编排幼儿舞蹈"爱我中华"时,藏族、傣族、彝族等各民族娃娃,就借鉴了少数民族舞蹈的代表动作,并加以简化,使其神似,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2.3借鉴中国古典舞或其他与舞蹈艺术有共同之处的一些动作。中国古典舞是我国艺术宝库中一颗耀眼的明珠。在编排舞蹈时,我们可以借鉴古典舞的动作,并予以继承和发扬。其它与舞蹈艺术有共同之处的,我们也可以博采众长,加以批判的继承。在舞蹈《中国娃》中,对于古代娃们,我借鉴了中国古老戏剧中的圆场步及一些手位、脚位及眼神来亮相;近代娃则以京剧中踱方步为基本动作;现代娃主要运用了一些艺术体操动作,整个舞蹈以武术操来贯穿。
2.4可结合季节或民俗选材。有句话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舞蹈亦是如此。要多了解民俗,乡土味的动作、风格,更能体现地方特色。创编的幼儿舞蹈会更有魅力。比如,根据夏季人人爱摇把扇子,在街头巷尾闲谈纳凉而创编出舞蹈《妞妞嬉扇》,就很有季节特征。
3.选择适合幼儿舞蹈的音乐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音乐通过节奏、节拍限定舞蹈动作的时值和速度,能帮助舞蹈在整个过程中表达情绪、体现性格、烘托气氛;帮助组织舞蹈动作,在舞蹈和舞剧中担负着交代和展现剧情的任务,舞蹈音乐的选择,往往会决定整个舞蹈的成败。
幼儿舞蹈的音乐首先要注意曲调明朗、简单、形象化,且节奏感强,歌词也应顺口、押韵,富有感染力,让孩子们听后能展开想象,有想跳、爱跳的欲望。另外,幼儿舞蹈音乐应有童心、纯真、富于幻想的特点,人的思维与情感皆附丽于大千世界,任何形式的音乐最终都是为舞蹈服务的,而任何新颖独特、形式多样,能反映幼儿内心生活世界的舞蹈形象,都是来源于生活,只有深入孩子的生活,了解孩子的生活与想象,对孩子的生活有独特的感受和见解,同时要掌握儿童舞蹈语汇,创新儿童语汇等。
选择好的幼儿舞蹈音乐,发展和丰富孩子的想象,发掘孩子的潜在能力,启发孩子的创造性、主动性、参与性,力求塑造新颖、富有个性的舞蹈形象。可是任何幼儿舞蹈音乐都是成人创作和选择的,因此对幼儿舞蹈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代儿童的自我意识趋向复杂成熟,知识丰富了,审美需求不断提高,因此,创作者必须与时俱进,提高自身文化素质,拓宽视野和知识面,提高境界来表现绚丽多彩的儿童生活。因此,选择适合幼儿舞蹈特点的音乐尤为重要。
篇5
摘要:舞蹈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它是人类传情达意的产物,它符合人类身心需要的本质特征,具有愉悦身心、健美肢体、联络情感和团结群体等功能,成为人们生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幼儿经常参加生动、活泼的舞蹈教学活动,可以促进他们的智力发育,增长他们的体力,可以使幼儿拥有高雅的气质,这对他们一生的发展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关键词:幼儿;舞蹈教育;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5-0219-01
舞蹈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它是人类传情达意的产物,它符合人类身心需要的本质特征,具有愉悦身心、健美肢体、联络情感和团结群体等功能,成为人们生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幼儿经常参加生动、活泼的舞蹈教学活动,可以促进他们的智力发育,增长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身体动作的协调性,同时陶冶他们的性情和品格,通过长期的舞蹈训练,可以使幼儿拥有匀称的体型、高雅的气质,这对他们一生的发展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1.开展幼儿舞蹈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家霍尔特.特里说:“对身体来说,舞蹈可以强身健体,纠正错误姿态,调整肌肉,加强动作的准确性。在情感方面,舞蹈队幼儿适应团体活动、接受领导、遵守纪律都有帮助,对儿童的个人言行举止,表情达意也有助益。跳舞除了身体和感情并用,显然还要精神集中。如果要身体按照规定的形式舞蹈,一定要提高警觉、训练有素、敏结过人。”霍尔特.特里从人的身体素质、情感、注意力三方面高度概括了开展幼儿舞蹈教育的重要性。我认为,正规的舞蹈教育,对培养幼儿注意力和记忆力,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都能起积极作用。
1.1 培养幼儿集中注意力。教师在示范舞蹈动作时,小朋友们必须记住它的律动、流动路线、节拍、内在感情,并将这些信息输入大脑,很快用身体表现出来,这对幼儿而言,没有高度的指向和集中式不可能完成的。对幼儿从小进行这种正规、持续、反复的训练,可以培养他们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高度注意的习惯。这种注意力的培养对一个人的发展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1.2 有助于提高幼儿记忆力。小朋友们在学习舞蹈时不仅要记住音乐形象与音乐节拍,还要记住舞蹈动作律动,记住每一舞剧所表现的情感。如果没有良好的记忆力是无法完成一个舞蹈、一部舞剧中的若干舞段的。而一堂舞蹈课与一堂文化课相比,舞蹈所需的记忆远大于文化课。因为音乐的节拍是变化的,舞蹈的动作时变化的,舞蹈的情感是变化的,必须记住它的变化过程,记住那些瞬间的定格。孩子们在舞蹈课上得到的这种锻炼无疑对培养他们的记忆力是有促进作用的。
1.3 促进幼儿思维健康发展。比如,舞蹈老师要教孩子们表演小猫,问孩子们小猫是怎么叫的,孩子们回答:喵喵喵;问小猫是怎么走路的,孩子们就学小猫轻轻的走。而此时舞蹈室里根本就没有小猫,孩子们是动用日常的生活知识对老师的提问进行加工处理,并用肢体表现出来。这个过程就是孩子们运用思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也进行了积极的思维活动。这样,多次反复训练,有利于孩子思维能力的发展。
2.幼儿舞蹈教育的特点
幼儿舞蹈是舞蹈艺苑中的一支鲜艳的花朵,它除了舞蹈艺术具有的特性外,又有它自身的个性与特点。突出表现在活泼、天真、夸张、有趣。从幼儿的心理和生理的角度来看,他的另一个特征是“小”,既时间短,内容不能复杂,结构简单;其次是“浅”,太深了,悬念多了,孩子们看不懂,这就要求舞蹈不要太长,要短小精悍,活泼有趣,有一定的简单情景。
2.1 幼儿舞蹈的直观性。舞蹈形象是一种直观的艺术形象,它是通过人们的眼睛来进行审美感觉的。这就决定了舞蹈作品中的情景和人物心理状态、情感,都必须通过舞蹈形象直接表现出来。由于幼儿正处在生长的阶段,大脑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思维特点是形象和具体的。比如当你设计闭上眼睛,靠在双合掌上,孩子们就知道这是娃娃的睡觉;当你张开双手在身体两旁上下起伏,孩子们就会想想这是小鸟或蝴蝶在飞翔。因此,幼儿舞蹈语言的形象是直观的,抽象的内容和形象是幼儿不能理解和接受的。
2.2 幼儿舞蹈的模仿性。幼儿对新鲜事物好奇心强,他们感兴趣的都要去学,学习的一种突出形式就是模仿。模仿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增长知识能力的最主要手段,如:用双手向下按两下比作浸泡毛巾,两手握拳向相反方向转动比作绞毛巾,双手在两前绕圈比作洗脸;他们还喜欢模仿各类动物,如:小鸟飞,小鱼游,青蛙跳,小鸭走等。幼儿舞蹈活动中想象与联想所揭示的知识性内容就是模仿所提供的,因此幼儿舞蹈具有模仿性。
3.幼儿舞蹈教育的作用
一个好的舞蹈作品,能够使幼儿在收到美的熏陶的同时,还能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从而促使孩子们身体素质、思想品德、智力开发及美育教育等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3.1 促进幼儿骨骼发育,提高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幼儿由于年龄特点,骨骼及肌腱非常嫩,可塑性强,从幼儿时期开始训练舞蹈,可以矫正一些不良习惯导致的形体毛病。如有的孩子凹胸,轻微驼背等不良形态,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舞蹈训练后都能得到矫正和改善,还有利于他们的气质、风度。仪表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3.2 促进幼儿勤动脑,开发孩子们的智力。
3.2.1 培养幼儿奋发向上的心理素质。舞蹈课的训练是很辛苦的,而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经常因为苦因为累而掉眼泪。孩子在练习时应经常鼓励他们,激发每个孩子的好胜心,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并且培养自尊、自爱、自强、自信的健康个性,从小就树立了知难而上、奋发进取的精神。
篇6
从幼儿的视角出发,舞蹈作为美育是有着积极意义上的生命美育,让幼儿在其他课程中融合舞蹈教学中的真、善、美主题潜移默化幼儿的心灵,使感情得到升华,心胸得到开阔,情操得到陶冶。正如陈鹤琴先生提倡的“要给小孩子多运动、多强健、多游戏、多快乐、多经验、多知识、多思想”的教育思想。幼儿的游戏是教学发展的最重要源泉,在游戏中学,正是《纲要》里提出的情景化、活动化、过程化、经验化的学习目标,所以我们必须要以幼儿化、生活化、游戏化的方式开展幼儿舞蹈教学。将幼儿舞蹈艺术教育与社会、语言、艺术课程有效的衔接在一起进行跨课程教学,不仅获得该课程的知识,还收获更多的拓展知识。艺术活动是一种情感和创造性活动,将舞蹈教学与社会、语言和艺术课程融合在一起,更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知识积累。这样的方式既遵循了幼儿学习的特点,又符合舞蹈发展的规律,是从动作的发生、发展、变化来组织舞蹈语汇的,并通过想故事、讲故事、演故事、舞故事的教学手段来完成舞蹈的构思、结构、提炼、发展、升华。这个过程是有情景、有内容并且幼儿是在发现动作参与舞蹈创作的过程中来完成教学,这才是舞蹈与幼儿教育的真正结合点。
二、舞蹈教育跨课程教学的成效
幼儿舞蹈艺术教育的目的是强调结果还是注重过程,是“你教、我学”还是注重“做中学”,是否尊重幼儿原发的创造性等等的问题都需要我们根据幼儿的发展来进行探讨。那么在幼儿舞蹈艺术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我们应当注重过程,跨课程的教学是弹性的、灵活的、能够激发幼儿情感的、有创造性的,教师与幼儿在课程中也会是积极的、主动的。
1.提高幼儿学习积极性
以前在幼儿舞蹈教育上,教师更多的是注重模仿,忽略了幼儿的想法,忽略了幼儿自我学习经验的获取。在社会、语言课程上,让幼儿在故事情景中有自己的想法,做自己认为的动作,让幼儿以不同与他人的方式来运动,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相信通过这样的方式长时间的学习,幼儿一定会获取许多自发的舞蹈经验,认识更多的身体语言符号,学会美、创造美。
2.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在社会、语言课程上,针对课程内容进行即兴舞创编时,幼儿会不断的动脑子搜寻生活中的印象,然后做出与众不同的动作,就是“与众不同”让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如在教学中老师提出小鸭子如何走路的,有的孩子就双手靠后或者双腿张开,而有的幼儿就会双手合并做鸭嘴状等的不一样的动作,幼儿正是在这样的情景中构思着自己的故事,思维着这些动作的表现方式。在这样的长期地、积累地与故事发生冲撞的过程中,用自己的想法和身体表现出了创造性的潜能。
3.充分扩展幼儿的视野
在这种幼儿自创舞蹈的过程中,比如,蚂蚁搬豆,可以这样搬、那样搬,他们会发现身体动作的多样性。又如,在小花猫扑蝶的即兴舞中他们会发现大自然的奇妙,进而进入到另一个场景中去探索,同时扩展了幼儿的视野。
4.教师是引导者不是训练者
在最后一点上要注意,教师是导演,负责启发幼儿,引导幼儿可以顺利进入到故事情景中去,不必强求幼儿有多么完整和专业的舞蹈动作,也不能去替孩子讲故事、编动作,给幼儿足够的空间发展。所以教师是幼儿的支持者,而不是训练者和代替者,教师是协助幼儿完成他的故事、动作,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护幼儿原发的创造性,这是现代教育所付于给我们的责任。
三、结语
篇7
法国的心理学家瓦龙把儿童分为三个阶段,即第一阶段,从出生到3岁,统称为“动作发展时期”;第二阶段,从3岁到6岁,是“主观或个性时期”;第三个阶段,6岁到12岁,是“思想时期”。3至6岁的幼儿已有丰富的思想力,他们喜欢看到原来一无所有的地方突然出现某种东西,喜欢以强烈的色彩和瞬间显现的状物来刺激自己的感官,更喜欢摹仿自己在某时某地所看到的景物。他们爱早晨出生的太阳,爱夜晚的星星月亮,爱河里的小鱼小虾,爱大海的浪花与风帆,爱蓝天的飞鸽与白云――爱一切自然的美。他们心灵纯美,求知欲强,好奇好问好动,兴趣广泛,但是也单纯、幼稚、自控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男孩和女孩在感知力、辨别力、摹仿力、创造力和肌肉伸缩力方面有着诸多的不同。并且,即使是同样性别的孩子,由于个性差异,亦会出现不同的外部形象与性格特征。这些幼儿的特点和差异给幼儿舞蹈启蒙教学提出了“怎样教”、“教什么”的问题。
舞蹈艺术的教育与其他科学文化的教育一样,是需要体系化规范化的。而“一切从娃娃抓起”的教育警讯也可应用于舞蹈艺术中。幼儿舞蹈是舞蹈的启蒙与基石。幼儿舞蹈是由儿童表演或表现幼儿生活的舞蹈。幼儿舞蹈是对儿童进行德、智、体、美综合教育的重要手段。那么幼儿舞蹈又要有怎样的发展和改革才能发挥出魅力呢?
这很简单,首先我们从它的目标和意义来看,幼儿舞蹈通过科学系统的训练方法,培育孩子们良好的姿态和高贵的气质,增强孩子身体的协调能力,培育身体对节奏的敏感性,给孩子美和艺术的熏陶,开发他们的艺术潜能。同时,学习幼儿舞蹈还能培养和增强儿童的注意力、模仿力、表演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等,增强儿童的学习效果,实现儿童学习成绩的提高,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幼儿舞蹈的特点是边歌边舞,形象直观,易于被儿童理解和接受。幼儿舞蹈对儿童的身体素质、情感、审美、注意力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明显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那么先明确这些而制定相应的体系化内容是必要的。目标明确了,成功近在眼前了。
一个人的性格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虽然人的生理条件,尤其是神经系统的特点,对性格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微小的。人的性格是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受到社会的各方面的影响和多方面的教育,长期塑造而成的。幼儿园开展良好的舞蹈教育,使幼儿在轻松、活泼、愉快的环境中通过身体动作去感受音乐形象,通过表情、动作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易使幼儿形成活泼、开朗、热情、大方的性格,因此,幼儿舞蹈也是幼儿形成良好性格的重要工具。舞蹈教学对幼儿品德的形成也是十分重要的。通过民族民间舞的学习,幼儿可以激发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热爱本民族音乐和舞蹈的热情。
幼儿舞蹈的发展依然如上所诉,方向目标都是明确的。幼儿舞蹈的改革又将如何进行呢?
我想如下几个方面入手是很有效的: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幼儿学习兴趣;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感受力。以往在教幼儿学习舞蹈时,老师一遍一遍教,幼儿机械地重复学,幼儿缺乏兴趣,注意力不集中,动作连接不上,做得也不到位。老师很卖力地教,越教越生气,幼儿心不在焉地学,越学越糊涂,更不用说舞蹈情感的表达了。必须强调的是:教师在用手势时,尤其要注意自己的面部表情,微笑是上课必须保持的,并用眼睛与孩子交流。和蔼、自信、大度,再配上果敢、干练、洒脱的手势,效果尤佳,切忌烦躁、厌倦、无精打采和惊慌失措。要让孩子打心眼里喜欢你、亲近你、崇拜你,才能当好老师,教好课。如果我们针对幼儿的思维形象具体、记忆以形象记忆为主等心理特点,在教幼儿舞蹈时采用设置情境,编小故事的方法,则不仅能使幼儿很快地掌握舞蹈动作,而且有利于舞蹈情感的表达。在教学活动中,营造轻松、投入的舞蹈氛围还需要教师本身对舞蹈活动参与的激情,这也是激发幼儿创造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在活动中,教师丰富的表情、忘我的投入、优美的形象和舞姿,能给幼儿带来一种新鲜的活力,激发幼儿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舞蹈活动中去,充分发挥孩子的表现力、创造力。
总之,幼儿舞蹈教学改革不仅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特点来进行,而且要适应迅猛的发展形势和千变万化的世界,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培养具有开拓型的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
篇8
一、幼儿舞蹈教育的重要意义
在最早的人类生活中,人们通过手舞足蹈来表达自己的态度、意见,将自己作为人的最自然的方式表达出来,也是现在孩子学习语言前的表现。舞蹈与幼儿的天性相适应,对于促进幼儿的交往以及学习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幼儿舞蹈就是幼儿使用具有节奏、造型的连续的肢体动作将自己内心的感受以及想象表达出来,这是幼儿的天性是相符合的。通过幼儿的表演,舞蹈能够反映出幼儿的情趣,是一种反映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感染力的艺术形式。通过舞蹈教育,能够使幼儿的情操得到陶冶,让幼儿感受到美。幼儿舞蹈是幼儿艺术教育的重要形式和手段,能够丰富幼儿的内心以及情感世界,促进幼儿实现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幼儿舞蹈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1、幼儿舞蹈能够有效提升幼儿的身体机能
在幼儿舞蹈教学中,动作是最主要的表现形式,通过舞蹈动作能够了解和感受到幼儿的态度以及情感。幼儿舞蹈以幼儿的身心特点为基础进行创作,让幼儿参与到舞蹈教学中能够提高幼儿的身体机能,促进幼儿肌肉、骨骼等方面的发展。同时,舞蹈还能够促进幼儿的新陈代谢,加强肌肉的发育,使孩子的各个关节之间更加协调。从幼儿阶段开始舞蹈学习,能够使孩子的呼吸、心跳、肠胃运动速度加快,充分发挥神经以及循环系统的作用[1]。
幼儿时期,孩子的神经系统还处于发育过程中,对于刺激,大脑皮层的反应没有规律性可言,一般情况下,兴奋是比较多的,孩子很好动、注意力不够集中,肢体不够协调,经常犯困。舞蹈能够对身体机能的变化发挥作用,并且保护幼儿的神经系统。
幼儿舞蹈依据幼儿的身心进行创作,需要人的肢体,如头、肩、手、胸、跨等相互配合进行的,经过专家的鉴定,舞蹈动作对于肢体的训练都是安全的,并且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幼儿阶段的孩子发育还不够完善,如果进行了不科学的训练,肌肉就会无力、协调性不好,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因此舞蹈对于幼儿来讲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其身体机能的健康发展是极为有利的,还能够增强幼儿的肢体协调与节奏感。
2、幼儿舞蹈有助于幼儿智力、审美能力发育
在观赏舞蹈的过程中,幼儿能够了解到不同身体部位发挥的舞动作用,有助于幼儿感知以及审美能力的提升。在舞蹈学习过程中,需要集中精力进行节奏、动作以及情感的表达,提高幼儿的注意力、身体协调能力和模仿能力,记忆歌词、舞蹈动作、形象、节奏以及队形变化,促进幼儿记忆力的提升,在舞蹈工作中强化对事物的认识以及理解能力。
舞蹈具有一定的创造和想象作用,与幼儿依靠表象了解事物的特点相适应,幼儿的想法是有个性的,并且是天真的,使得舞蹈的创作有一定的空间,幼儿依靠自己的想象以及心灵感悟表现舞蹈,人体语言能够使他们的联想更加丰富,根据创造性。对于相同的音乐,不同幼儿的感受和舞蹈是不同的,通过他们的观察、理解以及创编,有助于促进幼儿智力的发育。
舞动能够调动人的情感、动作、表情,能够为幼儿营造丰富的审美空间[2],是美与欢乐相结合的教育方式,通过舞蹈情境的创设,使孩子们更好的感受人世间的美好事物,懂得真善美,促进感受美、欣赏美等能力的提升。
在舞蹈教育中应重点突出快乐,让孩子们能够顺其自然地感受到舞蹈学习中的美与快乐,使审美情趣更加完善,强化审美能力。
3、幼儿舞蹈有助于提升观察力、记忆力、思维以及注意力
幼儿舞蹈教学中,教师需要保持幼儿的注意力,使其能够集中注意力。不用年龄段的幼儿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于年纪比较小的幼儿,使用温柔、亲切、缓慢的语气与幼儿交流,用前倾、柔软的姿态对待幼儿,使其能够将注意力集中到教师的身上[3]。对于年龄较大的幼儿,应有力度、速度变化,并且充满情感的语言,具有活力,多变姿态的体态对待幼儿,使其能够快速的集中注意力。在舞蹈教学中,观察模仿是比较常见的教学方式,能够集中幼儿注意力,使舞蹈动作更加完整,促进幼儿观察力、记忆力、思维以及注意力的提升。由于舞蹈的题材和形式比较多样,幼儿在练习、表演过程中,能够欣赏到优美的舞姿,聆听到悦耳的音乐,能够得到艺术的熏陶。
4、幼儿舞蹈能够培养幼儿意志以及形体气质
现代社会中,很多家庭中都是一个孩子,这些孩子从小受到父母以及祖辈的宠爱,娇生惯养,不愿意交流,容易形成内向、害羞、孤僻的性格,这些孩子在刻苦的训练下,能够磨练其意志品质[4]。舞蹈是一种表现艺术,需要现场即时进行人际交流,需要幼儿有勇气进行表演。进行幼儿舞蹈教育,有助于提高幼儿的集体意识,使孩子更加活泼、开朗,锻炼其意志力。虽然舞蹈是一种美,但是学习舞蹈的过程却是痛苦的,幼儿需要具备吃苦的精神和很强的意志力,在学习、表演的过程中能够克服胆怯、内向,提高自信心,形成坚强的意志。通过舞蹈学习,强化幼儿的自信心,使其意志得到锻炼,更好体会舞蹈带来的快乐。
在舞蹈教师中,教师经常会发现有些孩子存在着驼背、耸肩等不好的习惯,在舞蹈教学中,教师需要时刻提醒幼儿改掉这些坏毛病,能够形成良好的身体体态。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幼儿的这些习惯能够被很好的纠正。舞蹈对于塑造人体的造型美具有积极的作用,科学的训练能够使幼儿身体的协调性以及灵活性得到提升,促进幼儿的骨骼发育[5],促进幼儿消化机能的提升,强化身体素质。受过舞蹈训练的孩子在气质方面能够得到锻炼,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使其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对于其今后的发展也是极为有利的。
篇9
【关键词】幼儿舞蹈创编策略
中图分类号:J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幼儿舞蹈除了表现出舞蹈艺术所具有的共性外,还突出表现为天真、活泼、夸张、有趣。从幼儿的生理和心理角度来看,选择的舞蹈时间不宜过长,内容要简单,要活泼有趣,有一定的简单情节。这也就形成了幼儿舞蹈的直观性、模仿性、童趣性、纯真性的特点。
舞蹈的形象是一种直观的艺术形象。人物的心理状态和舞蹈情景都是通过舞蹈形象表达出来的,由于幼儿的大脑神经系统发育尚未成熟,思维特点也仅限于形象和具体的事物。比如当你张开双手在身体两侧上下起伏时,幼儿就知道这是小鸟在飞翔,当你空心拳放在嘴边,幼儿就知道你在吹喇叭。所以说幼儿舞蹈具有直观性;模仿性,幼儿阶段,他们会对新鲜的事物表示好奇,感兴趣,喜欢去学习,而学习的突出形式就是模仿,这样,模仿就成为幼儿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他们模仿生活中的动作,这就是幼儿舞蹈的特点―――童趣性;纯真性,纯真、幼稚是幼儿情感和思想的特点,在幼儿舞蹈教育中,是以幼儿的思想和生活为选择题材,所以说幼儿舞蹈具有纯真性。
一、幼儿舞蹈教育的重要作用
1、幼儿舞蹈教育能够培养幼儿集体观念和竞争精神
我国著名的舞蹈家吴晓邦曾说,艺术以它的感染力去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高尚品质,鼓舞人们的乐观主义和进取精神。舞蹈是一种群体的表演艺术,在幼儿舞蹈教育中,舞蹈的表现形式大多体现为集体合作表演,这就需要幼儿在训练和表演过程中学会与其他伙伴合作。一个舞蹈节目的成功并不是单靠某一个人的突出表现赢得的,而是需要集体中的每个成员相互合作,最终取得节目表演的成功。而在平时训练时,分组练习可以提高效率和质量,根据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可知,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谁都不愿意落在后面,都想当“小老师”、“小组长”。通过小组之间的比赛,可让孩子们通过团结合作与其他组竞争来鼓舞他们的乐观主义和进取精神。
2、幼儿舞蹈教育能使幼儿学会感知美、表现美和审美能力
舞蹈具有感知美、表现美和提高审美能力的功能。如在欣赏傣族舞蹈《孔雀舞》时,孔雀舞蹈的动作优美、柔韧而且又轻盈敏捷。通过膝部柔韧的起伏,手臂手腕、手指柔软的运用,以及表演者身体各部位组成的经典造型三道弯,幼儿看过之后会产生视觉美。舞蹈通过身体语言来表现人物、事物的深刻内涵,并融入自己的情感,久而久之,幼儿的情感也得到了锻炼。他们学习舞蹈的同时身体形态也得以训练,这是其他艺术形式所不能替代的。如手臂波浪、脚尖步等动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使他们的肌体的运用从本能的无意识状态过渡到具有舞蹈功能的意识状态,通过舞蹈训练使四肢动作协调,躬胸、驼背等不良习惯逐渐消失,举止动作优雅、大方。体现了幼儿舞蹈教育能够培养幼儿的感知美和表现美的功用。而在舞蹈表演的过程中,幼儿通过人体动作的美、队形的美、服装的美、音乐的美、歌词的美等对舞蹈进行多方位美的欣赏,发展了幼儿的审美素质。
3、幼儿舞蹈教育能够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
从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是可以看出,好动是幼儿的天性,舞蹈与音乐是密切结合的两种艺术,往往人们都会根据音乐编排舞蹈或在音乐的伴奏下跳舞,而舞蹈中蕴含着音乐的节奏与旋律。舞蹈可以帮助孩子构成一种原始的节奏感,使孩子自然地发展对音乐的直觉。音乐还可以激发幼儿的感情,在音乐中舞蹈,加强了幼儿们学会去体会音乐、感受音乐、理解音乐的能力。如表现花草树木,可以选择一些柔美的音乐;表现战士英勇的斗争,可以选择激昂的音乐;表现快乐,可以选择轻松的音乐。因此,舞蹈与音乐的结合学习,促使幼儿们学习、理解、感受、体会音乐。舞蹈已成为音乐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教育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在幼儿启蒙音乐教育中,以此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及情趣
二、幼儿舞蹈的创编策略
1、提炼幼儿的肢体动作为舞蹈动作
教师可将幼儿平时生活和学习中作出的动作提炼成为舞蹈动作,如:把幼儿平时耸肩、眨眼、晃头、撒娇等动作提炼成较为固定的、夸张的、可爱的舞蹈动作,再让幼儿观察习得。此外,选择幼儿熟悉和喜爱的卡通形象开展舞蹈教学,孩子们兴趣浓厚,情绪饱满,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舞蹈的意境中。第三、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传授一些舞蹈词汇,如扩指、旁按手、双托手、转腕、吸腿等,从而丰富幼儿的舞蹈知识。
2、引导幼儿观察,启发幼儿自己创编舞蹈动作
孩子们最喜爱小动物,教学中可为孩子们提供形象逼真的小动物图片、录像等栩栩如生的实物来引导幼儿观察,然后发挥幼儿已有的认识水平,并以此形象为诱导,让幼儿大胆想象、模仿。如在创编舞蹈《小狗乖乖》,教师事先带孩子们参观宠物商店,引导他们仔细观察小狗的活动特征,如:小狗边跑边叫,耳朵一会竖起、一会耷拉,前腿抬起时,俨然一副绅士的风度。小狗追咬尾巴时淘气的样子,逗得孩子们哈哈大笑。教师借此机会以小狗为主题进行教学活动,孩子们立刻情绪高涨,思维活跃,模仿设计出了一系列动作,孩子们参与兴趣得到了充分调动。
在模仿原形的基础上,教师设计开放性的问题,拓宽幼儿的思路,引导幼儿想象,帮助幼儿感知不同状态下小动物的内心世界,启发幼儿用动把动物的内心表现出来。这是一个更高的层次要求,如:小狗见到主人时友好的神态是怎样?用什么舞蹈动作来表现?孩子们讨论:小狗见到主人后舔主人的手,会在抬头看主人时摇动它的头,并不停的摆动尾巴;当主人摸它时,它会很乖巧地趴在地上,一动不动,一副满足得意的样子;小狗见到陌生人后会大声地叫,样子很凶,小狗见到陌生人还会睁大眼睛、高高仰起头、边跳边叫地扑上去等等,孩子们一边描述一边手舞足蹈,把小狗的内心表现得很生动。
3、选择生动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教师与幼儿一起创编舞蹈动作。
爱听故事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教师可以以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作为舞蹈题材,如学习蛙跳步《小青蛙找家》一课,我首先以谜语的形式导入课题,介绍了小青蛙的可爱形象,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浓厚兴趣,我再通过讲述自编故事《小青蛙找家》来引导幼儿参与讨论。如:小青蛙长啥样?小青蛙要怎样才能回家?幼儿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创编出了小青蛙的
各种姿态:有的幼儿两手屈肘做“扩指双托手”表示小青蛙的前腿,双脚“大八字位”半蹲表示小青蛙的后腿,还有的幼儿“大八字位蹦跳”的同时上体前俯,双手手心向下扶地后,再蹦跳一次,上体直起后再做“双托手扩指”。这样一次次蹦跳,嘴里还不停地“呱呱”直叫,叫声和笑声迭起,课堂上一派轻松愉快地场景。在教师故事情节的启发下,幼儿在表演情绪上也有不同变化,如:小青蛙找不到家时焦急万分的样子,回家后开心快乐的样子,幼儿都能表现得栩栩如生,想象力也得到了充分发挥。
4、学习民族歌舞文化,利用民族孩子和其家长能歌善舞的特征创编习得民族舞蹈
藏民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歌舞文化优秀独特。作为在从事学前舞蹈教育的教师,理应向孩子们传授藏民族优秀的族歌舞文化。孩子们的家长几乎都会唱会跳,故学校可以请素质较好,歌唱得好,舞也跳得好的家长到学校教授孩子们的歌舞,幼儿园的教师也可以向家长学习。这样,家长、孩子、老师一起跳一起习得,效果一定很好。
让幼儿学习舞蹈,有利于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促进幼儿的形体和气质的美感。在学校教授舞蹈,老师要开拓创新,不能完全照搬课本上现成的动作,要根据孩子们的特点,选择可以选择的材料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因素编排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舞蹈,学前舞蹈教育才能更好地发展创新。
参考文献:
篇10
(一)幼儿的含义
幼儿的年龄段在3-6岁,此阶段正处于身体与心理各方面发展的初期。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开展幼儿舞蹈教育不但能提高幼儿的注意力和观察力,同时又能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另一方面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幼儿舞蹈教学还能够帮助幼儿对自然、社会和生活进行初步的了解与认识。
(二)幼儿舞蹈教学的意义
1.提升幼儿的道德品德。在具有教学意义的幼儿舞蹈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舞蹈教学方法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不断提升幼儿的道德品质。2.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审美情趣的构造是多种心理生理机能相结合的一种体验,幼儿能够通过舞蹈教学将人体表情、姿态、动作与内心体验的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调节,是幼儿进行具有童心的审美情趣培养的重要手段。3.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以及增强幼儿体质。爱动、爱跳是幼儿的特有天性,舞蹈是有肢体动作的不断组合连接、美化与提炼而构造的人体动作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幼儿舞蹈教学,可以有助于幼儿激发对美好事物的想象力,从而更好的提升幼儿的智力发展,同时舞蹈也需要进行专业系统的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科学,协调的舞蹈训练也是对幼儿自身体质的锻炼。
二、幼儿舞蹈教学特点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舞蹈教学不同于其他时期学生教学,它需要根据幼儿自身的生理特点与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从生理特点的角度来看,幼儿处于人生中生理发展的特殊阶段,肢体的协调与对音乐的感知能力等方面都有待提高。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幼儿处于人生的初级阶段,对事物的认知能力不够,缺乏生活体验。同时幼儿的内心感知能力与理解能力都比较差,因此在舞蹈动作设计和编排上要形象生动和简单易学。幼儿针对舞蹈学习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和模仿性。幼儿认识舞蹈是从生动有趣的形象动作开始的,例如孔雀开屏、小河流水、杨柳随风飘动等等。往往一个舞姿动作做出来幼儿一眼就能辨认出是孔雀还是蝴蝶,是小鸡还是小猫。幼儿时期幼儿会对生活中存在的任何事物充满天性的好奇心,而且她们也非常热衷于去发现和探索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所以幼儿舞蹈教师必须围绕这些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幼儿舞蹈教学。
三、幼儿舞蹈教学方法
(一)情景启示法
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的有限性与想象力的无限性给了幼儿教育一定的启示。情景启示法需要舞蹈教师在幼儿的舞蹈教学过程中,能够根据环境和音乐来对幼儿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进行引导,教导幼儿学会通过舞蹈动作来表达自己对外界事物或内心情感的表达。舞蹈老师可以抛开教师课堂的限制,时常带幼儿到野外采风,根据幼儿对大自然的喜爱,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与创造能力。教会幼儿们能够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常见事物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进行描述。例如小竹是如何突破重重岩石的压力破土而出的,小鹅是如何游泳的,柳叶是如何随风而摆动的,还有如何运用舞蹈动作来表现小鸟飞翔的等等,幼儿教师只有通过对幼儿自身理解能力与教学方法的结合才能有效的增强孩童的舞蹈表现力。幼儿们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很多小事物,小细节得到启发,并在此基础上更能对舞蹈动作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增加对舞蹈的喜爱。同时这也是幼儿舞蹈教师进行舞蹈教学的良好素材。
(二)口传身教教学法
舞蹈是肢体语言的一门艺术,它不光需要具备规范的动作,同时还要掌握相应的音乐节奏。在幼儿舞蹈教学中,幼儿自身的年龄特征与舞蹈的特殊性决定了口传身教的教学方式更能完成舞蹈教学的任务。大多数幼儿都不太喜欢受约束,对固定的舞蹈动作套路的掌握是非常不容易的,这就需要幼儿舞蹈教师在教学中掌握幼儿自身的特点,对幼儿进行有意识的舞蹈培养。口传身教要注意如下两个方面:第一、语言生动,动作形象化。每个舞姿动作都有相应的舞蹈专业术语,在幼儿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儿童舞蹈语言来进行教学,首先能让幼儿听得懂其次是让幼儿做得到。第二、动作规范,节奏鲜明。幼儿的世界是天真无邪的往往是想到什么做什么,这时候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和规范动作练习。在幼儿舞蹈教学中新动作的学习需要反复不断的练习,新动作学习不到位会直接影响后续动作的连接,动作之间错误的联系会对舞蹈整体的学习造成难以逆转的影响,一旦前期的动作学习不到位,后期想要转变过来就非常困难,同时也会影响舞蹈的整体学习。
(三)角色转换教学法
在幼儿舞蹈教学过程中,幼儿舞蹈教师要做好角色转换和换位思考等,学会在平时的教学中引导和启发幼儿在舞蹈方面的学习。例如在舞蹈《萤火虫》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在播放《萤火虫》舞曲的氛围下,通过一些语言和情景的设计来对学生进行间接的引导。“你们见过萤火虫吗?”“你们知道萤火虫会飞吗?”“它们闪闪发光会不会觉得像天上的什么啊?”舞蹈教师的引导加上美妙的幼儿舞曲,让学生更能主动的参与到舞蹈的学习中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力,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四)模仿教学法
模仿是社会学习的基础,有专家指出,要让幼儿舞蹈教育科学发展,从舞蹈中提高幼儿的行为发展和思维发展,模仿是关键。模仿在幼儿舞蹈教育中不仅是幼儿舞蹈学习的基础,也是幼儿舞蹈教师提高幼儿舞蹈教学的关键,更能在舞蹈教学中开拓幼儿的思维和培养幼儿的艺术审美认知。模仿教学法是指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让幼儿学会模仿。幼儿的思维是非常单纯的,所以他们在看见自己喜欢感兴趣的事物就非常乐意的去模仿和探索。例如舞蹈小花猫组合,双手五指张开放在脸旁,手臂来回拉动,就想小猫的胡须不停晃动一样;双膝跪地,双手伸直从胸前像头顶划开,慢慢的收回枕在耳旁好似刚睡醒伸懒腰的小猫;小手拉小手一起转圈圈更像是一群在游戏的小花猫。模仿是培养幼儿舞蹈学习的基础。
(五)游戏教学法
正如著名的幼儿教育学家蒙台梭利说过“儿童游戏活动是幼儿教育的关键”,她认为只有在儿童游戏活动中音乐、身体、运动三者之间的结合是最容易的。儿童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更能构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在这种寓教于乐的学习氛围中幼儿会感到特别亲切和自然,从而对幼儿学习舞蹈的积极性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舞蹈教学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其实就是幼儿游戏的一种高级形式。游戏是幼儿自发的一种行为活动,它属于幼儿与生俱来的天好。游戏教学能从小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的习惯,往往游戏都是以团队或小组为基准的活动,要想做到更好或取得胜利那么就必须大家团结合作,所以游戏教学法既培养了幼儿的独立思维能力同时也是良好习惯的培养。
(六)鼓励教学法
每个学生在学生时期都希望能得到老师的肯定或赞美,幼儿时期更是如此。老师的一个肯定和赞美或许是选择继续认真学习下去的源泉和动力,幼儿舞蹈教学更是需要这种鼓励。往往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动作示范期间幼儿学习本能反应是不会做,恰好这个时候教师正确的引导和鼓励会激发幼儿敢于尝试,养成不怕困难的学习态度。同时在舞蹈教学过程中适当的肯定和赞美也是对幼儿舞蹈学习自信心的培养。舞蹈教学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新和探索的过程,在幼儿的舞蹈教学中只有多种方法相结合,并且综合的进行运用。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幼儿舞蹈教学的目标,提高幼儿对舞蹈学习的兴趣。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