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的意思范文
时间:2023-12-04 18:07: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非遗传承的意思,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我国地域辽阔,是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有着各自独特的文化艺术,并且很多民族文化艺术已经被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璀璨辉煌。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绝大多数都来源于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或是传统技艺,或是独特的生活方式,其种类繁多、覆盖面广。众所周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扬的核心因素就是传承人,所以传承人应当受到特殊保护,而现阶段我国在传承人的保护与传承机制的建设中有众多不完善之处,这都亟待解决。
一、我国非遗传承人保护及传承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申报,轻视保护
当前,有一个问题亟需人们重视,即各级科研单位和各级地方政府,甚至是某些高等院校,都非常重视非遗项目的申报工作,却忽视了遗产保护的重要性。这从侧面反映出有些单位的领导干部以及部分学者在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方面存在较大的认识偏差,其思想意识需要进一步提升。往往在申报非遗项目的过程中,各单位表现得非常积极,号召大家都各显其能,共同协作,尽最大的努力保证项目申报成功。然而,当非遗项目申报成功后,却没有建设科学、合理的项目保护与传承机制,并且各个单位又回到各自为政的状态。非遗保护工作比较复杂,在实际开展中会有层层困难,一般都会超出在申报项目时所预测到的问题。所以,当申报完非遗项目后,实施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就显得异常困难,很多指标都无法达到,并且被列入到申报名册中的传承人,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获得与书面描述中的地位和价值。
(二)非遗传承人呈现断层趋势,生存环境不容乐观
传统戏剧、曲艺、音乐类目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现代社会流行音乐文化对其产生了强有力的冲击,绝大多数青年人都遗弃那些经典的传统音乐文化,甚至有些老年鞒腥艘步ソソ其遗忘。非遗中的民间传统工艺也由于不具备可观的经济价值而很难形成广阔的市场,所以很少有学徒愿意去学习。非遗中的传统医药类项目也在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被现代医疗设备所替代,其生存空间所剩无几。新时期,青年所接触的信息较多,喜欢快节奏的生活,视野也更开阔,对传统的生活方式持有怀疑甚至排斥的态度,就直接舍弃了传统的文化艺术和民间工艺,这导致非遗传承人出现严重的断层趋势,使得非遗保护工作非常严峻。此外,非遗传承人的生存发展环境也不容乐观。市场经济快速发展,非遗传承人也需要面对生活的压力,而非遗行业基本都是生产文化及精神产品,其本身的生产成本比较高,而当前我国居民生活消费中很少涉及这些精神文化类产品,这让传承人的生存状况变得比较差,久而久之,只会让整个行业发展得非常缓慢,并且走向消亡。
(三)非遗传承人现有的认定制度存在缺陷
我国在非遗传承人的认定过程中普遍采用的是层级认定方式,并且传承人也明确分成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和省市级非遗项目传承人。通过分析我国现有的认定机制的相关法律法规,笔者很明显地看出几个问题,包括认定数目不明确、认定程序不科学以及认定条件比较抽象等。首先,非遗项目传承人的数量没有明确规定,显然,对于某个非遗项目被认定的传承人数量越多则推广的力度也会更大,将会促进非遗项目健康长久地发展。其次,认定程序不科学、不合理。目前非遗传承人一般都是被推荐的或自行申请的,而这些传承人都生活在民间,对相关的申请制度几乎没有了解过,所以自愿申请的流程并不适合。最后,认定条件模糊,较为抽象。我国规定非遗继承人不能为集体,而在发达国家则对传承人的主体身份没有任何限制,采取“个别认定”“团体认定”“综合认定”等方式。
二、非遗传承人保护及传承机制建设的有效对策
(一)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督导检查工作
政府部门应该结合目前非遗传承人的现状,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非遗传承人保护机制,从而能够明确传承人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在审核各地方部门递交的非遗项目申报方案时,一定要重视非遗传承人的保护与传承机制,确保传承人的切身利益。当非遗项目申报成功后,就应该积极督促相关部门要按照申报书所写的关于保护传承人的方案,派遣专人不定期地进行巡视检查,确保传承人的保护工作落实到位。
(二)加大对非遗传承人的激励力度和扶持力度
各级政府部门对本地的非遗传承人做好普查登记,对于特定弱势的非遗传承人群体要给予一定的扶持力度,为他们提供可靠的生活保障,这样就可以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非遗传承工作中。同时,也要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确保非遗传承人的财产性权利和精神性权利,让他们依法享受获取报酬的权利。通过多种方式,增加对非遗传承人的激励力度和扶持力度,可以利用社会募捐等方式建立专门的非遗传承人保护基金会。政府部门加强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力度,让当地老百姓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有利于拓展非物质文化产品的市场,这也能增加非遗传承人的经济收入。当传承人有了一定的资金支持,就可以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也能吸引到更多青年做非遗传承人的学徒,这也有效地解决了传承人的断层问题,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进一步发展。
(三)健全认定机制,确保科学合理
首先,非遗传承人的数量认定必须科学合理。根据非遗项目的具体情况,尽量提高传承人的认定数量,鼓励年轻人去拜师学艺,并且给予物质奖励,这样就会不断扩大非遗传承人的数量,也会进一步推广非遗项目。其次,非遗传承人的认定标准必须科学合理。很显然,认定标准是判定非遗传承人是否符合标准,那么认定标准就直接决定了传承人的认定数量。为了适当提高认定数量,认定标准可以适当放宽。扩大传承人的候选范围,尤其是初学者,要给予充分的鼓励,给予他们特定的认定标准,可以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去拜师学艺,且继续给予资金扶持,这样就会慢慢培养出一批批技艺精湛的非遗传承人。最后,认定程序多渠道化。要突破传统的个人申请与他人推荐相结合的认定程序,当地政府部门应该主动寻找和发现非遗传承人,并且协助他们申请,鼓励民众多推荐非遗传承人,充分发挥社会资源,并且做好登记,由专人去调查,最终协助其申请。同时,评定对象也应该多元化,不仅包括个人认定,还要包括集体认定,只要是具有非遗文化价值的传承人或传承群体,都可以认定为非遗传承对象。
三、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宝贵的文化产品和精神产品,代表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因此,加强非遗传承人保护及传承机制建设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只有不断改善和优化保护与传承机制,才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进一步弘扬和发展。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篇2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6-0204-01
一、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进校园的形式在年轻人中普及开来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更应注重传承性保护。传承性保护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保存和弘扬的过程,而保存和弘扬之间,弘扬则更为关键。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步入到现代化的网络时代,原来传统的文化被现代文化所冲击,特别是80-2000以后出生的年轻一代,他们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已经变得不了解,变得陌生,因而,年轻一代中对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不再有兴致和热情。非物质文化遗产失去了年轻一代的关注和认同,也就没有了未来。所以,让年轻人了解和熟悉传统文化,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普及,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年轻一代中弘扬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的关键所在。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送进校园,其实是在某种程度上讲,是对年轻人的一种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的强化。传承,首先是要人们接受,去学习,去认知,只有这样才可能谈得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的自觉。令人担忧的是,年轻人不再愿意接触中华民族自己的传统文化,他们对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越来越陌生,他们离自己的民族的本源越来越远,自然,也就对自己民族的文化价值不再认同。
为了将来,我们是不是应该把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引进校园展示,让更多的年轻人去认知和认同呢?远的不说,就拿我们广西这一特定区域来说,我们是不是更应该让更多的广西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送进校园展示?让西方文化艺术和广西本地区民族文化艺术在这些年轻人面前展示,让这些年轻人在领略西方文化艺术的同时,也学习和认知自己民族文化艺术的魅力。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性保护应该多以公益性方式予以推广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或历史,其特性决定了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社会商品价值和社会精神价值。也就是说,当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文化资源被社会加以利用时,市场经济规则在作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意义便被转化为可谋取经济利益的社会经济价值,通俗的说,就是现行流行的“文化产业”。当然,文化产业的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性保护,在客观上,是有积极意义的。例如,《刘三姐》、《花木兰》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用电影艺术形式,推向世界时,获得巨大的成功,这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辟了良性循环的发展思路。
像《刘三姐》、《花木兰》能赚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是一个特例,绝大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其特定的区域性、特定的民族性,以及在趣味性等方面,其局限只能在特定区域或民族间流行。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摆脱濒临消亡的厄运,只有政府和非盈利社会团体(事业单位)承担主要责任。也就是说,政府应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精神价值买单。
我有个亲戚在桂林彩调团当演员,月薪一千二左右,这种工资水平对于退休老人还算勉强,而对年轻人来说就有点偏低了。同时,由于彩调在桂林市区也不受大多数人待见,其票房少得可怜,于是剧团掉入了不演不亏,越演越亏的恶性循环。后来,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便将桂林彩调团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保留剧种,纳入桂林地方政府的财政,剧团的生存得到了彻底解决。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区域特定性及民族的特定性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必须有针对性
篇3
关键词: 各级非遗名录 优秀文化资源 开发利用 探索
有着八千年跨湖桥文化的萧山,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绚丽多姿,丰富多彩。经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大胆探索,积极进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经各级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国家级、省、市、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同时建立了非遗传承人各级保护名录体系,还有非遗展示馆、博物馆、教育传承基地也在相继展开。
如何使这些非遗优秀文化资源得到传承和开发利用,使我区的非遗资源得到合理有序的开发和保护利用,笔者对此进行了调查和研究,作了一系列的思考和探索。
一、萧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家底究竟知多少
从2004年5月到2008年5月,萧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和普查领导工作小组,经过对全区22个镇乡,4个街道,一个农场的深入普查,普查前后历时五年,举办普查人员培训班30多次,请来省、市有关专家多次进行讲课。按照民间文化资源普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目标和方针,经区级非遗专家认真研究考证评审,各级人民政府批准,目前已有二项国家级、十一项省级、十三项市级、34项区级共60项优秀非遗项目。列表如下(略):
二、萧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项目的特点和现状
从这次较大规模较大范围对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面普查情况看,具有以下特点:
1、历史悠久,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比如流传在楼塔的民间丝竹乐《细十番》,据查始于唐代,由江南“十番鼓”变析而来。《南宋官窑》始于宋代王朝南迁建都临安(即今杭州)而专设的宫庭瓷窑,有中国瓷器明珠之称。
2、种类较多,涵盖面较广。一是地方音乐和曲艺,主要有楼塔的民间丝竹乐《细十番》;有流传于萧山东片地区《莲花落》。二是民间风土习俗如《新塘赛龙舟》等。三是为庆祝节日人们自发组织的临浦镇的《横山傅龙马灯会》、河上镇的《河上板龙》等灯会舞蹈。四是民间手工艺制作有因材施艺、因色取俏、形像逼真的《河上红石雕》;有古色古香之特色的《木纹拼嵌画》;还有绣工精美、构图新颖的《萧山花边》等民间工艺制品。
3、影响深远,多种民间文化艺术享誉全国。在民间表演艺术代表中,民间戏剧《萧山绍剧》和民间曲艺《莲花落》,翁仁康的莲花落《说也说不清楚》获全国第十届群星奖金奖,莲花落《一只邮包》获全国第十一届群星奖纪念奖,曲艺表演艺术家翁仁康无疑是萧山民间文化的品牌。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存在的问题
1、从萧山区现状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社会共识还未能有效形成,各级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未能引起充分重视,各项组织政策扶持措施不能有效保证,表现在专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人员少,保护专项资金缺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队伍没有得到合理建设。
2、保护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资金严重缺乏。由于缺乏专项资金,很多该深入的工作只能浅尝辄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队伍建设有待稳定和加强。从目前情况看,镇乡一级队伍不够稳定,文字功底也普遍较差。
3、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年龄结构老化,已呈现断层趋势。如民间杂技《翻九楼》其特点是高、惊、险,由于没有充分的安全措施保障,至今没有年轻人敢涉足。
四、对构建萧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的探索
萧山区历史悠久,流传在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如何传承优秀的民间文化艺术,在保护中发展,在继承中创新是当前我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根据国务院42号文件精神,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机构的设立和队伍的加强都提出明确的要求,《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也已正式出台,这标志着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走向法规化和政策化。
1、建立独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行政机构。目前萧山区没有独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非遗干部都是文化馆兼职的。
2、建立完整的从上到下的非遗工作队伍体系,有利于长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挖掘、整理工作。
3、建立非遗专家委员会,有利于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评审、研究工作。
4、加强传承人队伍建设,定期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和展演活动。在《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中有明确的要求,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开展示或展演,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展示的平台,达到宣传、保护、利用的目的。
5、建立宣传团队,负责及时向社会媒体公开宣传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的进程,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针政策,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培训、研究、出版等。
6、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络宣传平台。利用萧山文化网负责向社会宣传和介绍萧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动态。
7、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数据库管理。随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管理软件”的研发成功,全国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数据今后将接受文化部统一管理。
篇4
【关键词】刘爱云大师 湘绣资料 英译研究
一、引言
湘绣作为中国著名的四大刺绣之一,2006年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它集诗、书、画、绣、金石为一体,是具有极强艺术特色与鲜明湖湘文化特色的刺绣。湘绣不仅是湖湘文化的特色与瑰宝,更是我国甚至世界艺术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经过2000多年漫长的历史传承与洗礼,汲取了特有的湖湘文化和区域民族的特色,以及现代的先进工艺。在紧密结合国家文化“走出去”的发展战略、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三大前提下,湘绣文化也迫切需要走向世界。
二、刘爱云大师的湘绣资料研究
刘爱云大师是湖南长沙人,1938年出生,是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以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湘绣代表传承人。她的个人简历中各种奖项荣誉堆积,技艺特点包括湘绣的各N针法以及特殊针法传承,专业词汇频现,艺术成就、社会效益中出现大量的湘绣作品名,具有中国文化喜用溢美之词、四字格用词的特点。如何准确地翻译这些资料,诠释湘绣文化,对译者来说具有一定难度。本文认为可以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入手。宏观上对原文进行结构调整、删减等。微观上准确把握专业特色词汇的翻译,并把溢美词、四字格词汇意译朴实化等。通过这些翻译方法与策略,译文可以更好地实现湘绣资源文化传播,带动湘绣文化在海外的发展与传播。
1.奖项荣誉词汇翻译。刘爱云大师的个人简历中频频出现各种奖项荣誉词汇,比如:……1992年,被评为湖南省二轻工业系统‘巾帼建功’先进职工三八红旗手;1993年荣获全国轻工业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称号;1995年,被评为‘高级工艺美术师’;1996年,被国家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14年,荣获第三届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 这些奖项中有些是国内外辨识度较高或者是比较简单通过直译后,外国人比较能够理解的,如“工艺美术师”可译为“Master of Arts and Crafts”;“先进工作者”可译为“advanced worker”。但是“巾帼建功先进职工三八红旗手”、“薪传奖”这些就不太好直译了。“巾帼”原指古代妇女的高贵装饰,人们便称女中豪杰为“巾帼英雄”,后人又把“巾帼”作为妇女的尊称。巾帼建功这个名词是在1991年,全国妇联在全国城镇发起“巾帼建功”活动,号召广大城镇妇女在各自的岗位建功立业,因此是称扬妇女建功立业的意思。“三八红旗手”是指我国在三月八号妇女节颁给优秀劳动妇女的荣誉称号。主要是表彰在中国各条战线上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显著成绩的妇女先进人物和集体。其中的“三八”也是指代的“妇女”,“红旗手”则是指“先进人物”。因此 “巾帼建功先进职工三八红旗手”这个奖项的意思实则表扬各行各业妇女中的先进人物,中文喜用重复词,三个词组意思差不多,英文只需译为“Woman Pace-setter”。“薪传奖”意为“柴虽烧尽,火种仍可留传。比喻道术学术相传不绝。”因此,“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可译为“‘Xin Chuan’Prize for Inheritor of Chinese Intangible Heritage Culture”。
2.专业术语翻译。湘绣作为一个具有中国民族区域特色的本土文化行业,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具有本土特色的行业词汇,文化的差异导致在译入语文化中相应词汇的空缺,这些专业术语由于在译入语的语言环境中处于缺省状态,译者往往采取比较灵活的各种翻译方法来进行翻译,以达到交际的目的。比如:刘爱云大师是湘绣毛针技艺第一代传承人,拥有极丰富的“毛针法”单面绣、双面绣、双面全异绣经验,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技艺特点。其中“毛针”、“单面绣”、“双面绣”、“双面全异绣”都是属于湘绣有的专业词汇。“”是繁体字,为“蓬松”的意思,“毛针”意为一种能绣出蓬松毛发感觉的针法,是一种当代湘绣新创造出来的一种针法,对于字面上的文化特点可以予以保留,因此可直译为“Fluffy Hair Stitch”,体现出它的特色。“单面绣”、“双面绣”、“双面全异绣”可以分别意译为“single-sided embroidery which done only on one side of a piece of fabric”,“double-sided embroidery where both sides embroidered the same design in same color”,“disparate double-faced embroidery where different design,color and stitches on either side of a piece of fabric”。再如:1973年,她以毛针、花游针相结合的绣法绣制了二幅双面绣狮子,突破了传统用伴游针及简单掺针方法绣狮子的呆板形象。其中“花游针”、“伴游针”在其它刺绣针法里面没有出现过,属于湘绣的特殊专业针法,因此也没有相对应的术语翻译,可以用音译加上释意的方法来分别说明:“Huayou stitch(a kind of irregular and overlapping stitch embroidered along with the object shape)”,“Banyou stitch(a kind of regular stitch embroidered along with the object shape)”。
3.四字格等特色词翻译。溢美之词以及四字格的词汇经常会出现在湘绣资料的翻译中,常见于湘绣作品名称、湘绣技艺特点等之类的说明中。比如:“以针”、“以线晕色”,享有“绣花花生香,绣鸟能听声,绣虎能奔跑,绣人能传神”的美誉,其独创的“毛针法”技艺高超,享誉天下。这句话中的 “以针”、“以线晕色”、“技艺高超”、“享誉天下”这种连续的四字格,在视觉上给读者造成冲击,增强语义效果,形式工整,结构灵活,符合汉语的用词特点。在翻译时,四字格需要分析其语法结构,偏正结构翻译时尽量采用中心语结合修饰语,并列结构翻译时可以对重复的语义进行删减,符合英语简明扼要的特点。再如一些著名的湘绣作品名称有《百鸟朝凤・洞庭春色》、《锦绣潇湘》等,也多用四字格的溢美之词形式,可根据此法,分别译为“Hundreds Birds Worshipping The Phoenix・Spring in Dongting Lake”,“Splendid Hunan”。
三、结语
通过对国家湘绣非遗传承人刘爱云大师的资料进行翻译实践和研究,并从宏观和微观的层面探讨了具体的典型的翻译策略与方法,将有利于湘绣文化对外传播的有效性,并对其它相关湘绣资源的英译研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穆凤良,许建平.源语意图的识别与翻译―关于翻译的文化因素思考[J].中国翻译,2001(04).
篇5
【关键词】研究现状;SWOT分析;保护和传承
一、关于汉语方言保护与传承的研究现状
汉语方言俗称地方话,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方言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是历史发展的产物。1986年我国将推广普通话作为国家语言工作的首要任务,自从这个任务开展以来,方言的发展就受到了诸多限制。除此之外许多论文研究的重点均在方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对于方言保护和传承方面的研究较少。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方言对于传统文化等领域的发展传播起着不可比拟的作用,又将眼光转向了我们的方言保护与传承。例如:我国汉语方言保护方面开展了一项规模巨大的国家工程——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在学校内进行双语教学(方言+普通话);实行非遗传承制度,对一些掌握方言的传承者进行津贴支持等。由此可见,方言保护和传承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应该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于此。
二、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方言的优缺点以及方言发展的外在机会和威胁
自古以来,汉语方言对大家的生活和发展都是很重要的,它体现了方言区人们生活的方式、思考的方式。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更新,普通话的不断推广以及新兴的网络语言、饭圈语言的冲击,汉语方言遭到了人们的忽视。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方言,本文将借助SWOT分析法来分析汉语方言的优缺点以及方言发展的外在机会和威胁,以便于做出最有用最恰当的方式去保护方言和传承方言。
(一)SWOT分析法
SWOT分析法是指综合考虑企业的内部和外部情况,再进行系统评价,最终选择最佳经营战略方式的方法。S是指企业内部的优势(Strengths),W是指企业内部的劣势(Weakness),O是指企业外部环境中的机会(Opportunities),T是指企业外部环境中的威胁(Threats)。
(二)方言的SWOT分析
将SWOT分析法运用在保护和传承方言的过程中有利于大家更加精准有效地认识到方言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优缺点以及外界所存在的机会和挑战。这样就有利于大家在保护方言和传承方言时对症下药,获得最有效的结果。1.方言的优势(S)(1)方言本身具有的文化价值。方言是地域文化和传统文化的传播载体,并且方言本身也具有很重要的文化价值,考察一个地区的文化离不开对当地方言的考察。例如考察遂宁的观音文化那必然是要学习遂宁当地的方言,只有这样才能明白用方言诵读的佛经是什么意思。(2)方言具有多样性。一般地说,存在历史比较长,分布面积比较广,使用人口比较多的语言可能会有较多的方言,我们的汉语就以方言众多而著称。这也就形成了方言多样性。在不同方言区人们对同一事物的叫法不一样,这就增加了方言的多样性、趣味性。这种趣味性是普通话无法比拟的,普通话在通用的基础上也造成了单一性。2.方言的劣势(W)(1)方言的排外性。方言的语音、词汇具有各自地区自身独有的特点,这在表现地域特色的同时也造成了对外来人口的排外性,方言区以外的人在听方言区群众述说时会因方言语音、词汇的特性无法明白别人在讲什么。(2)方言的意义与普通话的意义存在差异,具有不定性。由于方言的多样性,在不同方言中不同词汇可以表示相同意思,相同词汇也能表示不同意思。因此非本地区的人如果根据普通话的意义来解释就会导致话语意义的错误。例如:在遂宁方言中的“毛的”,对应普通话是“头发”的意思,而不是有的人理解的长毛的意思。(3)方言缺乏系统性。虽然方言从语音、词汇以及语法上面来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但是通过实践可知方言的系统性并不如普通话的系统性完整。在词汇方面有的方言选择词条系统性不够,例如:有的方言“天文”类关于各种“雨”的说法搜集很齐全,但是却没有“下雨”这一词条。3.方言保护和传承的机会(O)(1)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给予了优秀传统文化更多的发展平台。方言的发展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而国家大力提倡保护传统文化,这也为方言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利契机。(2)国家对汉语方言的机构扶持。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方言,国家也开展了各种专项,加大对汉语机构的扶持。我国汉语方言保护方面开展了一项规模巨大的国家工程——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这项工程为方言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更加便利的途径,更加有效的保障。(3)科学技术发展的多元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方言保护的工作也得到了一个有利的发展条件。例如在2008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就启动了“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通过科学技术的手段来记录当代中国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以避免随着时间流逝个别方言也消失不见。4.方言保护和传承的威胁(T)(1)普通话的大力推广。自从我国将推广普通话置于国家任务重中之重的地位,方言的发展便受到了冲击,生存空间也受到了限制,甚至有的方言在这种冲击下最终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也导致方言的多样性逐渐减少。(2)社会发展以及人际流动导致方言的使用频率降低。由于生存发展的需要,方言区的青壮年外出求学务工,方言在本地区的传承遭到了中断。除此之外,随着时间的推移,普通话向各方言区的渗透也导致方言的使用频率降低。同时新一代青少年对方言的了解越来越匮乏也造成了方言的使用率下降。因此随着长者的逝去,本地的方言也失去了其原汁原味,并且随着这种趋势的增强,方言的使用范围也会缩小,更多的使用只局限于家庭团体中,对外仍然是使用普通话。(3)强势方言的侵入。随着各种人群的流动,不同的方言进行了交流、融合。但有一些弱势方言也随着这种方言之间的交往被强势方言逐渐给吞并以至于最后消失在方言的历史长河中。在经济发达地区语言的渗透速度就比较快,例如客家方言,这就会导致弱势方言逐渐走向衰亡。(4)网络语言、饭圈语言等新兴语言的兴起。各种“新语言”的兴起更是压缩了方言的生存空间。随着科技的发展,追星人群的扩大,网络语言以及饭圈语言得到了迅速发展,使方言的存在感更为削弱。
三、方言保护与传承的措施
方言是各个地区不同的思考方式、生活方式的体现,是方言区内部人民群众认同的情感纽带。但是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强势语言的侵入以及人际流动,方言的发展空间缩小,甚至于有的弱势方言、使用群体较少的方言已经消失了。基于这些情况,大家应该做出有效的措施来保护方言,保护文化传承的载体。
(一)国家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将方言保护置于法律保护下
方言是一种极具个性的地域特色,但是随着普通话的推广,这种地域特色慢慢地被削弱直至消失。面临这种危机,国家应该做出有效的措施来抵御这种危机。例如建立健全方言保护条例,像推广普通话一样制定相关的法律,将方言保护置于法律的保护下。开展重大的语保工程,制定一个专项来进行语言保护。2019年教育部办公厅在结合各地总体规划进展、研究力量情况的基础上,制定了《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汉语方言调查项目2019年立项计划》。
(二)政府做好保护与传承方言的意识引导,扭转公众对方言的错误认识
公众对于普通话和方言二者之间存在一个错误的认知,认为现在应该大力发展普通话而轻视方言的发展。但是在很多文化宣传中只有依靠方言才能将本地特色韵味表达出来。如果使用普通话来宣传地区特色文化有可能会丢失其中的韵味。除此之外,很多外出者会认为方言“土”而对方言产生一种排斥念头。对于这些错误认知,政府应该利用好自己的职能,发挥自身独有的作用开展极具地方特色的方言文艺活动,让民众认识到方言的魅力,认识到方言和普通话可以是双轨制运行,扭转公众对方言的错误认识。
(三)媒体发挥自己的宣传作用,建设起方言传播的有效渠道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方言的保护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例如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的建立。除此之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传播媒介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有效。在方言面临危机的情况下,媒体也应该发挥好自身的作用,通过媒体宣传,建设起有效的传播渠道。做方言的专题节目,开设以方言为主的情景剧等,例如四川本土情景剧《幸福耙耳朵》以及四川方言版的动画片《猫和老鼠》;也可以通过现有的微博、微信公众号以及抖音等渠道做好方言的传承和保护,例如武汉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阮桂君老师所做的以“留下方言,记住乡愁”为宗旨的公众号《方言与文化》;或者通过电台节目传播和保护方言,例如《方志四川·音频电台》等。
(四)教育部门发挥好自身的教育功能,开展具有特色的方言课程
教育部门在方言的传承与保护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教育部门应该加速行动起来发挥自己的作用。由于方言的地域独特性以及方言的多样性,在与不同地区的人交流时只能选择共通的普通话,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新一代的年轻人渐渐对本地区的方言产生了一种陌生感,对许多本地区方言不再熟识也不能做好方言的保护和传承。因此教育部门可以在中小学、大学内开设行之有效有趣的方言课程,让学生重拾方言增强对方言的乐趣进而更加深刻地了解方言。浙江省教育厅提到方言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和辽阔土地的一种见证,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积淀。为了保护这种见证和历史的积淀,浙江省教育厅鼓励学校和老师积极探索富有地方特色、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资源以便于保护和传承方言。
(五)社会公益组织借助群体优势,发挥集体力量做好方言保护
群体的力量一直是很强大的,通过群体的力量去传承和保护方言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举措。社会公益组织一直是整个社会发展中一个非常醒目且非常具有话语权的组织,它凝聚了来自社会各方的力量并且掌握了各种有效资源。所以可以通过社会公益组织,利用集体的力量去做方言的保护者和传承者。通过红十字会提供资金和资源来投入到弱势方言区,尽集体的力量去扶持当地有关方言项目的发展;再例如像支付宝里面的公益项目,每天捐献一元钱就能积少成多用于资助方言保护。
(六)文化事业、文化产业齐发力,为方言保护和传承提供更广阔的舞台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也是方言保护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通过两者性质的差异使用各自独特的方式去促进方言的保护和传承。在文化事业方面可以通过编撰更新地方方言志,将本地区的方言集中记录下来形成文字材料。例如《四川省志·方言志》。或者建立方言类博物馆,将方言的历史作用以更直观的方式表现出来。而在文化产业方面,可以依托如今红红火火的旅游业,在旅游创收的过程中保护和传承我们的方言。依托旅游业为载体,在旅游活动中添加方言评谈、快板、民歌小调等极具地区特色的活动,这样既丰富了旅游内容又能推广各地区的方言。
(七)社会个人树立正确的意识,做方言的保护者与传承者
在工作和学习的过程中,许多人接触到的都是普通话,以至于造成了在年轻一代生活中方言的流失以及对方言的错误认识,所以个人要树立正确的观念。方言是具有本地区特色的语言,大家应该喜爱它传承它,不能因为它“土”就抛弃它。在人际交流的过程中,大家也可以将自己的方言传播给其他地区的朋友,让他们领略不同地区方言的魅力和特色,做方言的保护者和传承者。
四、结语
建国初期在汉语方言方面的研究很少,由于经济政治发展的需要,推广普通话成为一件重中之重的事项。为了更好地推广普通话,人们调查研究各地的方言,找出学话的相关规律。由此可知即使推广普通话给汉语方言的发展带来了许多的限制,但不可否认的是这项任务也提供了一些契机让人们去研究汉语方言。而前人的研究也为后来的研究者积累了大量弥足珍贵的资料和文献,为如今的汉语方言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这些资料与文献也让大家了解到汉语方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汉语方言的语音、词汇以及语法方面,而在汉语方言的保护与传承方面相对较少。这也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一些可能,让后人可以从汉语方言的保护和传承角度来继续探索我们的汉语方言。对于个人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发展,方言都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而如今方言的发展受到了普通话以及新兴网络语言的限制,逐渐走向衰落。所以不管是个人还是社会都应该行动起来,通过现有的资料、资源以及科学技术对方言进行保护和传承。方言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各地区情感联系的纽带,保护和传承方言也是对传统文化对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一种保护。新一代青年即将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对于这项工作是责无旁贷的,行动起来做方言的传承者和保护者。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詹伯慧主编.汉语方言及方言调查[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1.
[3]邢向东.关于深化汉语方言词汇研究的思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2):117-122.
[4]吴福祥.汉语语义演变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古汉语研究,2015,(04):2-13+95.
[5]金玉卓.地域文化视野下的方言保护与传承——以四川遂宁为例[J].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9,39(03):45-50.
[6]贺巍.汉语方言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语文研究,1991,(03):1-10.
[7]马启俊.中国语言资源保护背景下的汉语方言俗语活态保护与开发应用[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06):57-61.
[8]王雪纯,杨睿,何倩文,何丽丽.方言保护与传承的调查研究[J].统计与管理,2017,(02):41-42.
篇6
可惜的是,现实世界与我们的期望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科学家们发现的物种越多,其概念就越模糊,生命形态的多样性使它们之间的界线变得难以寻找,物种与物种之间甚至开始相互掺和,生命的种类连成了一条没有缝隙的链条。
“物种”分类总有漏洞
“物种”概念的产生至少要追溯到瑞典植物学家卡尔・林奈那里,他在1735年发明了生物分类学的体系,首创了纲、目、属、种的分类概念,将地球上的生物分成了8800多个物种。生物王国命名混乱的局面也被他调理得井然有序,生物资料开始变得清楚,易于整理了。可是即便在那时,生物学家也看到了林奈分类法的模糊地带,一些物种只能通过勉强可感觉到的细微差别区分开来。在19世纪,达尔文发现,按林奈的分类法,一个物种内部个体之间的差异常常比物种内隔离开的不同群落间的差异更加明显,有时甚至比不同物种间的差异还要明显。达尔文由此认为自然界是一个连续的系统,不应考虑物种的分类。但他的这种观点虽然认识到了物种间的连续性,却也忽视了物种的间断意义,因而也无法得到公认。达尔文之后的生物学家们依然在努力寻找将物种切割分开的方法。
后来,生物学家们找到了一个看上去很可靠的标准――“生殖隔离”法:如果两个生物个体的不能产生有生育力的后代,那么这两个生物个体就属于不同的物种。举例来说,马和驴相互的后代是骡子,骡子的个体比马或者驴都更加高大,但是骡子没有生育能力,所以马和驴属于两个物种。但是这个标准排除了地球上数量非常巨大的其它有机体,比如细菌。细菌根本不能进行,它们是无性生殖的。另外,一些有性别的物种也不能用“生殖隔离”方法区分。自然界存在一些特定种类的鱼,它们不能生产雄性鱼,但是雌性鱼需要通过来激发未受精的卵子的发育。因此雌性鱼和其它物种的雄性鱼。这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孤雌生殖,但是由于雄性鱼并没有使卵子受精,这也不是异种。看来,靠生物的行为认定物种是很困难的,特别是对于盯着博物馆样品的古生物学家来说更是如此,因为想要弄明白已经成为化石的动物们的性生活几乎是不可能的。
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古生物学家乔治・辛普森提出了“进化分类学”的概念。他认为物种是一种“血统”,物种内的个体从共同的祖先传承下来,它们保持着一些祖辈特征并且追随共同的路径进化。进化分类学适合与化石打交道的生物学家,涵盖的范围也非常的广泛,足以容纳无性生殖和孤雌生殖的种族。但是在提供一种识别种族的标准方面,并没有什么进步。
DNA分类法也会出错
生物学家们的一连串努力的失败使他们感到了有些气馁。物理学家们有原子物理,化学家们有高分子化学,生物学家们担心如果他们不能以同样的精确度来解释“物种”这个生物学基本单位的话,实在是有伤颜面。例如,在美国的科罗拉多州,渔业专家们每年以数十万美元的费用来保护一种濒临灭绝的鲑鳟鱼亚种,耗费了大量的财政。然而在2007年,通过对这种鲑鳟鱼亚种的基因进行分析,大多数受到保护的鱼实际上属于非常普通的鲑鳟鱼亚种,虽然它们和濒危亚种长得很像。
这个事件给生物学家们提了个醒,我们不能从进化和形态上给生物分类,也许可以通过分析生物基因来进行分类,于是“DNA条形编码”这种鉴别技术开始变得非常火热。生物学家们好像得到了“救命稻草”,以致于目前大部分有关物种分类的论文都离不开这种方法。
“DNA条形编码”这个词暗示着这一方法是一种非常直截了当的程序,就像在超市收银台处使用激光扫描条形码区分商品那样。生物学家先用机器将一个基因序列测出,随后再对其进行分析,数小时之后就能“生产”生物样品的条形码,真是既快捷又便宜。DNA条形编码中涉及到的最具代表性的一段序列取自线粒体,线粒体DNA来自母系遗传,是追溯动物母系族谱的有效工具,所以它是反映物种区别的一个指标性特征。
但是线粒体DNA只遗传母系,如果源自同一母系、但父系不同的两个物种,在过去的岁月里早已分离很久,线粒体却显示它们仍是同一物种,这就会误导生物学家的分类。例如,根据线粒体DNA条码的显示,非洲象和亚洲象属于同一种类,而细胞核DNA的条形编码――既包含母系遗传又包含父系遗传――讲述了一个不同的故事:实际上,非洲象和亚洲象之间的差异就像现代亚洲象与古代猛犸长毛象之间的差异那么大,它们之间实际上已经产生了生殖隔离,无法产生下一代。
换个角度看“物种”
物种之间的差异可以表现在很多方面,除去形态学和基因的差别,还存在气味、生长季节、发声法、特定的食物和捕猎对象、听觉或者一些其他鲜活的特征。这些特征也许不能在博物馆的橱窗里展览,但是它们可以产生有性或无性、生存或死亡、群居或独处的差别,并且这些差别并不仅仅影响着一类物种。也许当我们换个角度来看看“物种”分类对我们的影响的时候,我们反而会透彻很多。
世界各地存在一些疟疾肆虐的区域,科学家们正在对蚊子进行DNA条码研究,打算把其中的一些隐藏的亚种找出来。这些蚊子都是同一种类,但我们研究它们对人类的危害时,从物种角度来分析已经没有意义了,我们需要对这些蚊子进行重新归类,把其中对人类有害的种类挑出来,将它们不引人瞩目的细节放大,从而帮助公共卫生劳动者更有效地在资金受限的基础上把攻击目标锁定,使得一些孩童免遭死亡的威胁。
篇7
关键词:深度阅读;语文教学;经典阅读;实施建议
G633.3
笔者发现在2014年北京市颁布的《北京市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所制定这二十一条建议该中关于“传承经典,把中华传统文化经典、革命历史题材作为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的基本素材”方面就有四条,足见北京市对语文学科中增加经典阅读量的重视程度。除了北京之外,上海、江苏、福建等省份、直辖市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经典阅读教学,在近几年的高考题中也设计相关内容。但是也存在相当一部分省市,还未开展经典阅读教学亦或是认为阅读经典会浪费学生备考的时间。
但是笔者认为现阶段中学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经典阅读量,大力开展相关阅读活动的前提是语文教师明确知道“经典阅读”是什么,也就是了解经典阅读的内涵实质,进一步地就是明确“经典阅读”对于学生的意义和作用,然后才能更好地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来开展经典阅读教学。
一、经典阅读的内涵实质
钱理群先生十分重视经典阅读,他认为经典文本的阅读可以在精神上延长人的寿命,可以使得人能够在广阔的世界文化的宝库中,与古圣先贤一起去追问生命的意义,通过和语言文字的亲密接触可以和写者同喜同悲,虽然自己没有经历过但却通过阅读、想象仿佛都一一历了。这说明经典是人类精神的养料,现代人不想让自己的精神世界一片荒芜则需要它的养分。意大利著名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在他的《为什么要阅读经典作品》中写道“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它们对读过并喜爱它们的人构成了一种宝贵的经验,但是对于那些保留这个机会,等到享受它们最佳状态来临时阅读它们的人,它们仍然是一种丰富的体验。”[ ]通过这段话可知经典文本的魅力就蕴含在它能够带给人以丰富的经验体验上,并且这种魅力只有真正去阅读的人才能感受得到。
那究竟什么是经典?从词源学的角度上看,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 ]中解释“经”,说“经者织也”,“经”的本义是纺织机等列布设的纵向的绷紧的丝线(以供纬线穿梭交织)。从本义引申了一个是动词,作为“治理”,如“经世致用”、“经邦纬国”;还引申了一个名词,即作为典范的书籍,如古代的四书五经;至于“典”,《说文解字》中“典”[ ]的本义是指重要的书籍,“典者五帝之书也”,两者意思有相近之处却略有不同。现代汉语多使用双音节字词,便将二者“经”和“典”结合到了一起,逐渐形成了现在人们所说的“经典”――权威与典范并存的重要的传世之作。从文化层面看,经典是古今中外,各个国家的优秀文化的所凝结的文字之和,蕴藏着人类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文明和智慧。人类的文明依靠的是体外遗传,这种遗传是凭借着文字沉淀在文本之中,才得以跨越时空得以延续,经典则是最为精粹――时代、民族文化的结晶。一个民族在现实生活中常常可以从经典中汲取养分,来解决自己所要面对的一些问题。学者余秋雨先生曾说,中国是个文化概念而不是地域概念,那么中国人之所以都被称之为中国人,不仅仅是因为都有着共同的祖先,世世代代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更是因为受着同样的文化的熏陶有着共同的文化基因和类似的思维模式。经典就是这样的一个沟通古今,融汇了本民族的精粹文化在其中的一个桥梁和枢纽。学生凭借阅读经典,便能够知晓我们的祖先从何而来,知道了我们的历史进程,知道中国是怎样一步步地走向了现代化的今天,其中的文化基因便能融入我们身体之中,成为我们血肉之躯的一部分。只有经历如此过程,我们的学生才能真正得成为中国人。二、中学语文教学中增加经典阅读量的必要性
教育,伴随着人类的诞生而产生,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教育一直伴随着人类,并将在未来和人类共存亡。人类的文明对于人类后代是不可通过自然遗传获得,只能通过后天的教育学习才能习得。基础教育阶段中教师所教授的,学生所学习的内容,皆为人类世代的认知总和中的基础和精华。毫无疑问,教师就是人类文化文明的传承者,也是人类智慧思想的启迪者。而语文教师作为中华文明的传承者,有责任将中华文明传承下去,让学生学习其内容,继承其精髓,内化成为自己的国文母语的素养;有义务使得学生通过国文母语的阅读和运用,能够发展出一种对于母语的敏感,培养起思维能力――实证与推理、想象与联想、辨识与批判、反思与创造的能力以及语言文字的鉴赏能力。我国经典著作便是语文教师教,学生学的,最佳凝结着中华文明的教学材料。
在全球化下的今天,中国和国际已然接轨,中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之间的联系也愈发得紧密,我国国民生活在一个多元化的文化氛围中。而国外的优秀的经典文学作品是全人类共有的宝贵遗产。我国学生不能将自己的视域局限于国内的文学作品之中,否则只能如“井底之蛙”固步自封,学生的世界观将因此是缺失的。基于此在语文教师在传承我国的文化经典之外,还需引导学生秉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阅读和学习其他国家的经典文学作品。
然而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下,人们的阅读碎片化和阅读浅显化趋势。越来越多的人无法进行深入阅读,继而无法形成深入思考的能力。然而在当今社会,能够迅速获取信息、快速阅读的能力和深入阅读深入思考的能力却是同样重要的。中国青少年阅读亦受阅读大情况的影响,阅读习惯多以碎片化的电子阅读为主,阅读纸质书籍较少且多以畅销书籍为主,阅读经典书籍就更少。可知现阶段学生的这种阅读状况并不乐观。
当下在中学生中提倡经典阅读,是一个迫在眉睫的事情。因为涉及到阅读书目选择的和阅读活动开展既要学生自主阅读兴趣、认知程度、以及可以利用的课内外时间,更需要结合书籍的经典程度和意义价值,所以在中学生时期阅读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本身就是个难题。但如是一味迁就学生的现有阅读口味,让他们大量去阅读非经典的书籍,甚至是阅读快餐式的书籍,很有可能会腐蚀青少年的心灵、败坏他们的阅读口味。正如钱理群所说的:“经典阅读正是这样的向导――用人类、民族文明中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我们的青年一代,使他们可以成为一个健康的健全的人。”[ ]
三、经典阅读在实际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建议
实施经典阅读在实际语文教学中,因学生学段不同以及性别爱好不同,在实施过程中应该因时因人而异。如《北京市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里就曾大致的根据小学、初中、高中分类并提出了三个建议。中学阶段中,初中阶段的建议是积极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通过阅读学习与课内古诗文相关联的作家、作品,来增加学生国学经典的阅读数量。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表现中国人民为了解放事业前赴后继、英勇斗争的革命历史作品;高中阶段则建议多积极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可采用专题学习的形式来加深学生对中华璀璨国学文化、悠久历史文化的了解,教育学生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发扬传统美德。也可以基于校本课程,选择经典国学作品以及重要革命文献,有重点地指导学生进行研读。
篇8
――美国:奥布里・米伦斯基
一旦人们衣食无忧,生活不用发愁,就会“反求诸己”,越来越关注自己的身体,渴望能找到保持健康体质,驻颜防老的好方法。然而,像社会上流传的这样那样的“灵丹妙方”到底在哪里?是在吃食里?在睡眠中?在“性”福里?还是在自然界或在人体内部?因为人体是难以想象的那么复杂而神秘,还有很多方面未被知晓,影响人体健康的因素又是那么的繁多难以意料这众多的因素相互交错,曲折迷离,真假难辨,是非不清,使人不好选择有效的养生和健康之道。
人类基因组序列揭示人体密码
进入21世纪,人类在认识健康与疾病的本质方面,取得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突破,那就是成功地获得了自己的全部遗传密码――人类基因组序列。这一部难啃的“天书”窥探到生命的无穷奥妙,揭开了地球上所有生命的一切活动都是我们肉眼看不到的细胞活动和物质分子活动。
我们的身体是由约60亿个细胞组成,这些独立生存并具备相同功能的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了组织,再由组织构成器官;器官之间相互连接,统一起来形成系统;各个系统有序不紊地结合在一起协调一致完成各系统之间,不仅是物理上而且是在生化上的有机联系,达到真正的功能合作,构成生命和谐统一体,就是人体个体。所以说,细胞是生物体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生物体的一切生理活动、生命的基本特征及各种生命现象都是以细胞为单位体现的。
生命的神奇在细胞内
人体最大的细胞是女性的生殖细胞――卵子,像句号那样大小,肉眼可见。其余的细胞在光电显微镜下,能窥其全貌。它的结构分为三部分,即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最外的膜均匀细密地包绕着细胞周围,是细胞内外物质流,信息流、能量流的出入门户,以永不停歇地正负离子除极复极的生物电现象表现出来。膜内是一汪汪胶状液体,均匀透明,浸泡着功能特异的细胞器,个个都是活跃分子。有专门从事细胞内消化作用的溶酶体:有使新陈代谢处于动态变化中的高尔基复合体;有专门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所需能量的线粒体,还有一种特有的细胞器叫细胞骨架,是骨架纤维中最粗的一种。它保持细胞特定形态和参与细胞的运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被看作是细胞的骨骼系统。
位于细胞的中央有一个最大也是最重要的细胞器,就是细胞核。由核膜、核仁、染色质和核基质组成。在细胞生命活动过程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是细胞内遗传信息贮藏、复制和转录的场所,也是细胞功能及代谢、生长、增殖、分化、衰老的控制中心。由于细胞核是由蛋白质构成的,所以恩格斯说过:“生命的本质是蛋白质”。由此可知,每个细胞在人体中都是一个小小的独立王国,有序地、自控性能很强的独立代谢体系,在整体活动的制约下,执行着特定的功能,最为重要的是,它还具有遗传信息,即全套基因,却有分化成为各类细胞或发育为完整个体的潜能,这是多么不可思议啊。
今年5月20日美国生物学家文特尔和史密斯及其同事在极具权威《科学》杂志上宣布,他们创造了一个人造生命,这意味着人造生命时代已经来临!这到底是人类文明的进步还是人类文明的毁灭?我们只有拭目以待。
解读DNA
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基因到底是什么?啥样?其实这是用化学染色的方法从细胞内抽出来的一种白色、线性、黏稠的物质,这就是基因线团,也即是常说的DNA(脱氧核糖核酸),这些线性状物通常紧密地挤叠在染色体结构中。这种极长的DNA纤维由两条链以螺旋的方式(双螺旋)相互缠绕而成,并且是按顺时针方向盘绕的,如同一把普通的开瓶塞的螺丝刀,这就是人们常听到的染色体基因的双螺旋状结构。
染色体的数量及其结构在不同的生物体内变化很大,每个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从4~500个不等。人类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有46条,其中和卵子细胞例外,都有23条染色体。在遗传的过程中,从父母那里各接受了半套染色体,换句说话,构成你的染色体的基因是由你的双亲均等地赋予的,而你也将会把自己一半的染色体和基因传给你的每个子女。通常情况下,父母各自只传给子女一条性染色体。女性的两条染色体表示为XX,而男性则为XY。如果双亲提供的都是一条x染色体,那么后代就是女性(xx),而后代只要有一条Y染色体,那么在任何情况下都只能是男性。
上一辈人的身高、体态、动作、音容、性格可以遗传给下一代人,甚至连健康或疾病状态也可以垂直传给子女。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
难道说基因遗传命运就不可以改变么?当然,有些是难以或者说暂时还无法改变的,如染色体病,由于先天的染色体数目异常或者结构异常而引起的具有一系列临床综合征。
一般分为常染色体病和性染色体病两种。常染色体病共同表现是先天智力低下,生长发育迟缓、伴有五官、四肢、皮纹、内脏等多方面的先天畸形。性染色体病为性征发育不全或多是畸形,或伴有智力较差。
在自然流产胎儿中有20%~50%是由染色体异常所致,在新生婴儿中,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0.5%-1.0%。还有,遗传性基因缺陷是通过卵子或传递的,这是几乎所有胚胎细胞都含有同样的遗传缺陷,这种缺陷关键是存在于生殖细胞内,代代相传,最典型的是血友病。形成家族性群体遗传病,这些染色体基因缺失突变在显微镜下都看不见,但所致疾病却活生生地就在眼前。如威廉姆斯基综合征:面容特殊、智力低下、声音嘶哑,注意力不集中、放荡不羁。软腭一面一心综合征:腭裂、典型面容、心脏缺陷、易感染等。这一类真正意义的遗传性疾病,需要通过婚前检查、或胎儿检查、产前检查或者通过遗传咨询防患于未然。
人类所患疾病都与遗传基因的改变有关
现代医学证明,人类所患疾病都与遗传基因的改变有关,只不过程度的不同而已。如常见的癌症、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甚至连感染性疾病也存在易感基因问题。所以至今医学对众多疾病,特别是对新发“怪病”的认识还处于混浊、迷惘状态。但目前达成共识的是从受精卵到胚胎至出生、发育长大的整个人生过程中,围绕着遗传基因的正常、变异、移位、缺失等,建立在新陈代谢的基础上的生长、健康或者疾病是自然、社会环境、心理、神经内分泌、免疫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人体内的3万~4万个基因,就好比大型交响乐队中的各种乐器演奏一样,并不是所有的基因都同步行动的。很多基因的作用只不过持续数小时或数天之后就关闭,而且再也不发挥功能,到了一定时候或者受到某种因素的作用,另外的一些基因又被异常地启动或者发生突变。可以说,染色体的基因遗传命运并非从开始就固定一成不变,完全由基因说了算,主动权还是掌握在人自己手里。
科学解读中医养生有道
祖国医学对基因学说从未论及过,没有西医这样真实、深入、准确精细地研究,但从中医的“天・地・人”、“阴阳五行”、“男精女血”、“氤氲化生”等对生命现象的含混描述中,似乎
我们能冥冥领会到“先天”基因的意思。不错,中医在基因遗传命运中,确实养生有道,能给人们许多宝贵的启迪。
中医把“生之始”和“人之物”作为呵护养生的关键时刻,是与基因遗传初始易变的理念相符合的。从受精卵植入子宫内膜开始,细胞分裂增殖发育成胎儿到出生这10个月,可以说是人一生健康、愚智,疾病的决定期,这取决于子宫内的生物学性状及内环境,还有孕妇的身体情况。一旦怀孕,即刻以新的姿态开始新的生活。食物要多样丰富,心情轻松愉快,多晒太阳,适当运动,特别是不能随意乱服中西药品,防止病毒感染,有病需要治疗,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叶酸、维生素一类是必须用的。
中枢神经系统的发生、发展至关重要,脑的发育是爆发性的,这是由于基因指定的神经细胞会快速不断地生产出来。但是,虽说受到基因的指令,如果缺乏建造神经细胞所必须的物质还是无法使脑的发育完善,胎儿期的脑,尤其需要的营养物质是蛋白质。特别是在妊娠早期,要避免致畸物质的侵扰,如心理、精神压力过大、营养不良、感染疾病、药物烟酒等,会直接妨碍基因的作用。其结果是,基因的开闭不能顺利进行,使四肢、内脏及五官的发育产生畸形。妊娠期间,接触致畸物质越早,胎儿受到的损害越严重,绝对避免接触致畸物质是不容置疑的。
健全的子宫状态才是一生健康的来源
事实证明,出生后几十年的成人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肥胖症等,也与子宫内胎儿生长方式,妊娠过程的状态等密切相关。所以说,健全的子宫状态才是一生健康的源泉。说明了怀孕后到分娩的10个月内,孕妇的行为直接关联着下一代的身心健康,所以这个时期要有良好的生活方式,要有高的道德情操,特别注意养心、养神、养身体。
从浸泡在羊水里,完全依赖胎盘进行气体交换、获得营养和进行排泄的足月胎儿,成功地转变成一个能大声啼哭,呼吸空气的新生儿是一个奇妙的过程。从子宫内到自然界,这是完全不同的生存环境,新生儿有个逐步适应的过程,这又是关乎今后健康成长的重要时期,其他方面妇儿科都有详细交待。在这里特别强调母乳喂养的重要性,母乳不但是营养价值高,而且也是维护人的好基因的必须物质。所以不要过早断奶。
威胁人类生命的癌症与基因遗传密切相关
篇9
【关键词】模因 翻译模因 翻译模因的进化 教学法
引 言
模因(meme)一词首次由理查・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中提出。道金斯将模因定义为“文化传承的单位,假设它是类似于粒子性基因,它在文化环境中,凭借其表现型对自身的生存和复制的影响而被自然的选择”(Dawkins,1982)。模因的发音与基因相近,基因是遗传和变异的主要物质,而模因是“文化传播的主要单位,或文化模仿的单位”(Dawkins,1976:206)。模因是通过复制或模仿传播,传播的载体是人的大脑,而传播的工具是语言。模因有其必然的特性,即长寿性、多产性和复制的保真性。既然模因通过复制和模仿得以传播,那么模因的传播就是模因的内容,即文化信息复制和模仿的过程,但不同文化间模因的传播就需要进行翻译。
Chesterman在《翻译模因论――翻译理论中的思想传播》(Memes of Translation――The Spread of Ideas in Translation Theory)中指出模因是翻译理论中的基本概念,给出五个“超级模因”,源语-目标语模因、对等模因、不可译性模因、意译和直译模因以及写作即是翻译模因,并探索翻译模因进化的方法(Chesterman,1997)。在提到翻译理论进化问题时,他将之划分为八个阶段:词语阶段、神谕阶段、修辞学阶段、逻各斯阶段、语言学阶段、交际阶段、目标语阶段及认知阶段(同上,1997:20-42)。每个阶段都会产生一些理论概念或思想,但是相同的理论又有可能出现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他的模因翻译进化阶段为建立翻译模因库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翻译理论的发展及教学提供理论科学基础。
翻译模因的进化过程
1.词语阶段
人们最初讨论翻译问题时认为,不同的词语对应不同的意义,词语是意思的“储藏室”,同时,词也是语言的基础,那么,可以认为,词语是翻译的首要单位。亚里士多德认为,语言符号能够反映现实。翻译之所以可行,源于事实的永恒,即词的含义不会因以另一种形式表达而改变。Chesterman将这一时期的翻译者比喻成“泥瓦匠”,他们用同样的“砖”将原有的“建筑”在他处重建成新的“建筑”。现在看来,这里的“砖”并不是指词语本身,而是指词语代表的含义。他将这一时期的翻译比喻为“translation is rebuilding”,翻译是重组的过程(Chesterman, 1997:21)。这一阶段下翻译的问题很明显:不同语种的词语是否真能表达相同的含义。
2.神谕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针对宗教类型文本的翻译。宗教类型文本如圣经,本身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而译者也对此深信不疑,那么问题是,神谕既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怎么能用另外的词语替代?由于宗教文本的特殊性,致使这一阶段的翻译是在保证目标语语法正确的前提下字字对译。同时,这一阶段还产生了对直译与意译的讨论。这一阶段的翻译可以称为“translation is copying”,翻译是复制的过程。这一阶段的译者本身没有任何权威性,他们要完全服从于源文本,是源文本的复制者。
3.修辞学阶段
神谕阶段遗留下一个问题,即是不是所有的文本都应用直译法翻译?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的学者认为非神谕的文本应该用更加灵活的翻译方法。翻译更像是解释说明,译者首先要迎合读者的需求而非受制于源语文本。这一阶段翻译被看成是仿效,而不是简单的复制。这种仿效不是模仿某个东西某个实体,仿效的是积极创新的过程。因此,该阶段中译者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为了翻译的目的,可以对源语文本作适量的修改。
Chesterman将这一阶段命名为修辞阶段是因为语言学习的经典传统是修辞学的学习。在罗马的教育中,翻译希腊语是练习修辞的重要方法,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目标语翻译。翻译已经不是以源语为基础的复制而是以目标语为基础的修辞,译者首要考虑的是观众是否接受。
4.逻各斯阶段
早在1680年Dryden就提出过度的仿效和直译都不是有效的翻译,应将两者进行中和。由于这一阶段文学文本是学者们考虑的对象,因此仿效的翻译方法已不可行,单纯的仿效只会毁了源语文本的精髓。文学翻译的目的不是将翻译呈现在读者面前,而是要翻译源语文本的风格,这种风格目标语读者会感觉陌生,于是反过头来参照源语,读者要接受的是源语文本的精神。
这一阶段中,语言被认为是一种创造力,一种能使人类行为、整个世界具体化、形式化的创造力。语言就是逻各斯,它是具有创造力的神谕。一个民族的语言就是这个民族的精神,因此译者的作用尤为重要,译者提供了本民族缺少的模因。显而易见,该阶段中,“translating is creating”,翻译就是创造(Chesterman, 1997:27)。
5.语言学阶段
篇10
文化,中国历史上最早是指“以文教化”和“以文化成”的总称,从字面意思上解释,文化是一个动词,无论是“教化”还是“化成”,都体现了一个行为过程。“文”是指道德、哲学思想、艺术等,引伸到企业文化中就是企业所倡导的企业精神;“化”是指教化,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共同持有的理想、信念、价值观、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合。而在我们企业的所谓企业文化中,总是带有小农思想,地主遗传的寨主的特点,企业总有特权阶级,他们可以迟到、不论是开会、上班、集会等等,他们可以在上班时间利用公司的资源去做私人的事情,而他们却要求下属上班及时,工作认真负责任,他只要钱,只要权,只要那种在市场上拼杀的爽劲。然而他要他的下面人要遵从某种文化。
家有家法,帮有帮规,草寇也是一样,他们为了生存,也会去做所谓的企业文化,如某企业把赵本山的“几卖”作品逆向理解。他觉得小品中的本山一角不是在骗,而是智力上的“棋高一着”。并对赵本山角色所用的“忽悠”津津乐道,让招商员工不论采取何种办法,只要把客户套牢,乖乖的把自己的钱拱手掏出就是本事,其实这种思想的极端也只能是一个字:骗。其实一个企业主不好好的打造产品质量,而用残次品去“忽悠”顾客,我想这个时代,稍有眼光的企业主不会再做。这无疑于缘木求鱼。因为这个时代企业靠单纯的嘴皮子“工夫”已经是“小儿科”。试想;企业不注重质量、不注重宣传、不注重灌输员工练就过硬的“工夫”,而只在灌输员工动歪点子、想歪招子去推销自己的产品,那我想这企业也就快到“寿终”的时候了!
有市场就在江湖,有人的地方也应就是江湖,江湖的规矩更有江湖味,某公司年会中大奖不喝酒不给兑,员工维权被开除。深圳某公司在年会上要求中奖者必须喝足一定量的啤酒才能兑奖,这让中奖员工吴保志难以接受,最后无法兑奖。难怪《没有任何借口》一类的书籍能成为管理的“圣经”,拓展训练一类的方式能成为增强“凝聚力”的杀手锏……还有一些匪夷所思的另类培训应运而生,比如下跪培训、乞讨培训、拥抱异性培训,甚至还有让员工喝冲厕水的培训,这些表面听起来感觉得非常美,其实只不过是打着培养员工应变能力、锻炼员工心理素质之类的旗号罢了,一个比一个变态,一个比一个冠冕堂皇。所有这一切,最终极的目的,无非是消灭员工的个性和尊严,把员工打造成老板得心应手的盘剥工具,培训成企业主的寨主痞子气罢了!
- 上一篇:医疗机构医疗管理制度
- 下一篇: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