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科学的特征范文

时间:2023-12-04 18:07: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文科学的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文科学的特征

篇1

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采取集体大课、分组教学以及分学科教学相融合的教学方式。本文将以“海洋生态系统与澳洲文化探索”部分(以下称“海洋组”)为例,呈现统整项目课程中集体大课设计和具体实施。

教学定位:导入课程,激发兴趣

集体大课通常安排在统整项目课程的初始阶段,采取由同一老师集中教学、全年级学生统一在同一个地点、同一时段学习的形式。

集体大课是统整项目课程的概览课程,也是导入课程,其主要作用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对某一问题、某一主题进行探究,并为后期学生根据兴趣选择分组教学作铺垫。因此,集体大课追求的是广而不深、全而不细,立体认知、系统学习。

开发设计:主题引领,问题驱动

1. 教学目标

集体大课中的每个组别都需要将课程总目标进行科学细化和具体落实。

“海洋组”的教学目标为:

(1)初步认识海洋,知道海洋生态系统与海洋的区别。

(2)了解并学习海洋生态系统,知道海洋生态系统的构成,并能够初步区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深海和浅海。

(3)认识澳大利亚,了解澳大利亚地理位置、历史由来、国家情况等,认识澳大利亚国旗。

(4)了解澳大利亚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美丽的人文风景。

(5)了解澳大利亚大堡礁及其环境问题。

(6)学习并深入认识海洋生态系统及澳大利亚当前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原因。

(7)树立保护海洋、爱护地球的意识。

2. 教学内容

“全球生态与世界文化”课程内容包括两大板块――科学和人文。科学板块即生态系统相关知识,人文板块即世界文化相关知识。与之相对应,“海洋组”课程主要内容分别是海洋生态系统和澳洲文化(以澳大利亚为主)。

其中,海洋生态系统部分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海洋。以“什么是海洋”“海洋和海洋生态系统有什么区别”两个由学生提出的问题为主要驱动,贯穿整个课程学习。

(2)海洋生态系统。包括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生物构成,初步区别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等。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地理构成,学习深海、浅海等。

(3)海洋环境问题。了解海洋垃圾、海洋污染(石油污染、赤潮)、海洋生态系统破坏(生物死亡或灭绝)等海洋环境问题。

澳洲文化(以澳大利亚为主)部分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版图及历史由来。

(2)澳大利亚基本的国家情况,如国旗、国徽等。

(3)澳大利亚的自然资源:动物、植物、矿产及地理景点。

(4)澳大利亚环境问题:大堡礁被破坏,土地荒漠化等。

具体教学内容设计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如图1所示。

具体实施:学生中心,体验感悟

1. 课前导入:绘本共读

师生共读“叮铃和叮铃铃”系列绘本之《叮铃和叮铃铃 一起去海底》。教师带领学生到奇幻的海底世界“探险”“寻宝”,让学生在有趣的故事中初步了解海洋环境和海洋生物,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想象力。

2. 兴趣激发:假如我是海底的一只鱼

(1)教师明确要求:孩子们,请想象你是一条鱼,来到了海洋世界……你会看到什么?闻到什么?听到什么?触摸到什么?你的感受是什么?请你写一写、画一画。请使用铅笔和彩色笔,在4分钟内完成。

学生在填写学习单时,两名授课教师巡场指导,巡场时打开iPad拍照功能并实时将学生填写的情况和完成的作品分享到大屏幕。

(2)学生分享:请学生上台分享作品,个别学生iPad投影展示。

学生在自主分享时,教师不组织学生点评而用语言不断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帮助学生发散思维。顺应儿童天性,发挥儿童的童真、童趣,进而引导学生回归对大自然美好的向往和热爱。

3. 初识海洋(教师引导为主)

(1)教师过渡:亲爱的孩子们,刚刚大家的分享都非常有趣,同学们说在海底会看到鲨鱼跳舞,会闻到咸咸的味道,会听到鲸鱼的歌声,会摸到柔软的海草……那么,老师想问一问,你们知道海洋里都住着谁幔浚ㄇ胙生举手回答)老师听说,海底里住着海龙王(简单介绍海龙王的传说)。

(2)认识海龙,了解海洋:孩子们,海龙王的故事讲完了,其实这海龙王可能真的存在,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海龙的图片)是的,这是海龙,它生活在美丽的大海里,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跟着它,一起到它的家园――真实的海洋去看看吧!看看海洋里到底住着谁?(播放纪录片《地球脉动》之海龙和海洋概览的剪辑片段)

4. 认识海洋(学生讨论为主)

(1)认识海洋生物。孩子们,谁来说一说,你看到海洋里都住着谁?(请学生回答,根据回答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同时将学生的答案贴画在白板上)

(2)认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假如说海洋也是一个大城市的话,那么住在海洋里的这些动物和植物都有一份工作。第一种工作叫生产者,第二种工作叫消费者,最后一种工作叫分解者。让我们通过一个简短的动画来看看,这些工作究竟是做什么的吧!(播放纪录片《海洋》鲸鱼捕食及海藻进行光合作用等剪辑片段)

(3)区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请学生根据纪录片内容,在课件上连一连、画一画,帮海洋居民们找到对应的“工作”――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并说一说什么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教师相机指导。

(4)认识陆地与海洋、深海与浅海。课件出示陆地与海洋的对比图片,深海与浅海的对比图片,请学生思考并说明陆地与海洋、深海与浅海的地理区别。课件出示居住在深海、浅海的“动物家族”和“植物家族”,进一步引导学生对比分析深海、浅海的生物区别。

(5)认识浅海的瑰宝――澳大利亚大堡礁。播放《地球脉动》之深海、浅海大堡礁的剪辑片段,课件出示大堡礁,教师简单介绍地理位置、生物种类、具体情况等。

5. 认识澳大利亚(学生讨论为主)

(1)教师过渡:我们一起到美丽的大堡礁游览了,孩子们,请一起告诉我,这么美丽的大堡礁在哪个国家?是的,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是一个美丽又特别的国家。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个国家吧!

(2)了解澳大利亚地理位置和基本情况。课件出示谷歌地图,点击澳大利亚版图,引导学生从全球视角认识澳大利亚,发挥想象认识澳大利亚的版图(抽生回答),了解澳大利亚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国家。

(3)认识澳大利亚国旗。课件出示澳大利亚国旗,引导学生同桌讨论,通过观察法认识澳大利亚国旗,说出澳大利亚国旗的图形、色彩等。课件出示英国国旗,引导学生继续通过观察法和对比法,说出两国国旗的异同,分析国旗图形、色彩等背后的含义,认识到澳大利亚是英联邦国家。

(4)认识澳大利亚国徽、动物和植物:课件出示澳大利亚国徽,引导学生类比认识国旗的方法,通过观察法认识澳大利亚国徽。并通过认识国徽上的代表性动物、植物,如黑天鹅、袋鼠、金合欢等,理解澳大利亚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

(5)了解澳大利亚代表城市和著名景点。课件出示澳大利亚代表城市和著名景点的图片,在音乐声中带领全体学生坐上“小飞车”,“游览”澳大利亚。随后介绍绘本《这就是澳大利亚》,鼓励学生到绘本中进一步了解澳大利亚。

6. 认识海洋环境问题

(1)课件出示澳大利亚海洋环境受污染的图片,与游览时美丽的景色图片进行对比。引导学生说一说――“我看到了什么”(海洋垃圾、被石油和废水污染的黑色海洋、海洋生物死去、大堡礁珊瑚礁退化等)。

(2)教师介绍当下海洋环境问题,并播放保护海洋环境公益片,留下问题――“保护海洋,我们能做些什么”(这一问题不在课堂上做详细讨论,留待分组教学深入研究)。

7. 课堂小结

请你根据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和了解的信息,画一画真实的海洋世界。

8. 课程评价

本次集体大课的评价以多元评价和自主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中,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才是评价的主体,儿童始终被置于中心位置。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并进行自我反思和学习评价,是统整项目课程集体大课评价的重点。

首先,教师以丰富的语言、亲近的态度参与到学生学习的全过程,随时关注学生学习状态,提高学生注意力。

其次,评价以学习单为主要工具。其中,课程学习单是学习支架。学习单写、画结合,以画为主,形式新颖、充满趣味,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在完成学习单的过程中,学生自己想、自己写、自己画、自己评,充分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后续延伸:性兴趣,自主选择

当6个组别的老师依次上完集体大课,学生对整个课程的内容框架有了整体的学习、了解、体验之后,回家与家人进行分享、交流和讨论,最终做出自主选择,自愿参与到六个大组中的一组,开展深度的主题学习和探究,即为期4周左右的分组教学和分科教学。

篇2

库恩:科学革命的阐释

在人类认识史上,有一个难题一直困扰着哲学家,那就是:自然科学是否存在有方法论的理想模式?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关系是怎样的?传统的看法认为:自然科学家说明自然现象;而社会学家则是理解社会现象,一个是关于事实的判断,一个是关于价值的判断,两者之间存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从19世纪开始逐渐形成两大对立的派别:一是以实证主义和逻辑经验主义哲学家为代表,认为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在认识论或方法论上没有原则上的区分,自然科学在进步和发展中建立的认识论或方法论的理想模式完全适用于人文科学,另一派与此相反,狄尔泰、泰勒等人认为,在阐科学意义上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完全不同:“自然需要说明(explaination),人则必须理解(unelerstanding)”〔2〕库恩从科学史角度反对实证主义的教条, 同时又对泰勒等人的阐释学区分不以为然。在库恩看来,自然科学同样需要阐释,也与文化相关。1988年库恩与泰勒为此展开一场大辩论。泰勒认为,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区别:人文科学的对象本质上是自我解释的;而自然科学的对象则不必,也不应该被理解为自我解释。如果说自然科学在某种意义上是解释的,那么人文科学则是双重的解释:不仅提供解释,而且是解释的解释。库恩基于对自然科学的历史发展或进步的动态模式,对库恩的区分方式表示置疑。他认为,“自然科学在任何时候都是建立在现代实践者从他们的前人那里继承来的概念基础上的。这个概念是历史的产物,它包括在文化中,是现代实践者通过训练模仿得来的,而这只有通过阐释学的技巧,由历史学家和人类学家去理解其思想模式后,才能影响社会的其它成员。”〔3〕在此, 库恩已意识到我们所接触的世界被前理解所表述过的世界;我们关于自然知识,是对先天知识以及它所倒置的成功或失败的一种反应。如电池、共鸣器或电子振荡器以及化学反应等,都属于人类活动的一个有意义的范围,处于历史中并具有与历史不能分割的意义。在他的《从必要的张力》一书序言中,库恩使用了“释义学”这个词,是为了对亚里士多德《物理学》一书作释义学的理解。库恩实际上已经揭示了自然科学的释义学特征。

与此相关的一个问题是实在论问题。实在论是这样一种观点,即认为在某些领域里信念的真假,依赖于对象在该领域里的真实特性即它们所拥有的特性,而不管人们的信念、实践或标准是什么。泰勒就自然科学对象这一意义来说是实在论者,库恩则在自然科学方面对实在论发起猛攻。在库恩看来,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环境中,人们对自然会作出不同的科学说明。他引用泰勒《阐释与人的科学》一文中同样的“天空”例子说:“虽然我们不能把我们的天空与日本的天空相比较”,但是可以肯定,“我们的天空与古腊的天空是不同的。”〔4〕而且, 我们和希腊人对天空的分类也不同,因为我们的天体分类学与希腊人的天体分类学截然不同。库恩立论的科学革命,他坚持相互竞争的科学的实践和标准的不可通的约性,并且否认我们能够立于科学历史而达到对世界真正认识。这在人文科学领域如此,在自然界也同样如此。

如果说在上述两个问题中,“库恩和我(指罗斯)站在一边”〔5〕始终保持一致的话,那么在最后一个问题上两人则出现了分歧。这个问题即:对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来说,是否在认识论上存在有区别的解释活动?泰勒坚持一种强的观念,在那里,诠释是人文科学独有的;自然科学独立于文化,因而是非诠释的。库恩反对泰勒的区分方式,但仍然承认两者存在有不同的解释活动,特别是在实践中,当我们面对不熟悉的或使人迷惑的本文(text)时,历史学家和人种学家必须经常进行诠释,而物理学家或经济学家则根本不必这样做。罗斯反对库恩的这一区分,把科学的解释范围界定为实践的解释,在这一背景下,任何把科学同其他文化领域区别开来的普通的方法论或合理性的标准,都是不存在的。罗斯认为在某种程度上,库恩的这种区分同罗蒂曾经在阐释学与通常的演说之间所作的区分是相似的〔6〕。

罗斯与库恩的分歧是从他阅读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开始的。首先在他对库恩的“两种理解”中,罗斯比库恩本人“更乐于把他的科学陈述观点远远地作为一种实践,”并声称这样做是“为了加剧两个库恩的明显区分。”他说“我的目的不是诠释,而为了发展科学的解释,而这在库恩那是经常不被注意的”。〔8〕因此与库恩不同, 罗斯把范式看作实践活动的共同领域而不是信仰的共同领域。其次,语言与世界实在的关系,在库恩那里没有得到有意义的说明。罗斯强调语言和社会实在的不可分离性,认为语言的区分及其使用方式,深深地同我们社会实践情境联系在一起。同时这种实践情境,离开了合适的语言来源就不可能存在。在此基础上,罗斯提出了他对科学知识的批判分析。

罗斯:科学批判理论

如果说现代阐释学最初是人文科学阵营内部,以理解作为人文科学独特方法开始去反对实证主义科学认识论的“称王称霸”,那么罗斯与库恩出发点相同,都是从自然科学出发对泰勒等人的阐释学进行分析的。一方面与库恩一致,罗斯看到泰勒为建立人类科学唯一性所作的论证恰恰也适用于自然科学的陈述,从而证明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并没有阐释学方法论的区分。另一方面不同于库恩,罗斯否认阐释学或阐释学的解释区别于其它质疑形成。他认为库恩对此所作的区分“是不成立的”。〔9〕

罗斯的主要哲学思想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对作为实践活动领域的科学的关注。第二,我们不能把科学的认识论范围和科学的政治范围截然区分开来。正是说明科学知识增长的实践,在政治范围内,也必须理解为贯穿科学本身和对我们其它的实践和团体产生重大影响的,进而最终影响我们自身理解的种种权力关系。

在罗斯看来,“在人文科学中存在有一种与其自身的实践背景的合法关系,但是这种关系在物理学或生物学中具有同样的重要性〔10〕。在他的《知识与权力》一书中罗斯谈到,科学家经常联系实践的敏感性、精确性、有效性以及技术技能从事科学研究。他声明,重要的不在于我们是否完善地描述自然特征或者自然是否由我们“创造”,而在于我们通过实践在一定的场境中与自然交往是恰当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罗斯在实践方面比库恩走得更远。罗斯把库恩科学革命的思想发展为激进的库恩—库恩。不同于库恩:把科学团体当作信仰者的共同体,“对于库恩来说他们是实践伙伴的共同体”。(11)前者认为共同体不能容忍基本的异议,后者认为科学共同体充满了不一致。科学共同体的特征,是由共同的问题和技巧以及由对相同成果的说明规定的,而不是独立地由共同舆论决定的。异例不是理论之间的冲突,而是实践的困难。而危机的到来,则标明科学家们不再有共同的活动领域。区别于库恩,库恩并不是强加给科学历史一个固定的发展模式,常规科学和危机并不是历史的过程,而是实践科学的方式。那种通常认为在某一范围内科学革命核心概念和理论变化是同一的观点,对于库恩未必是事实。新的设备、技术或现象,能够在某一确定的研究中发生同样的基础性变化。

罗斯用“实践理性”代替了长期以来统治科学的“理论理性”,进一步阐明了科学知识与政治和权力的相互关系。在他看来,科学实践以及自然世界通过实践呈现的方式,是语言与实践构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实践属于副科学称为“统治”的领域:“统治并不是仅仅指政治结构或国家的管理……统治就是去构造其他人行为的可能范围”。(12)一个行为领域,是由材料背景,技术能力和在该背景中的共同理解这两者组成的。罗斯认为,科学实践在它有助于以两种方式构造我们的行为领域这一意义上是政治的。它改变了我们的材料背景和技术能力;也有助于规定(及被规定)表明行为的概念和实践。他说:“我们同自然世界的联系……在广泛的意义上必须被看作是一个政治观点”。(13)罗斯是从两个方面阐明科学解释的政治特征的。一方面科学革命改变了旧的自然秩序的理想,揭示了一个无限的宇宙,同时也是改变了人类面临的种种问题。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自然世界已不再是中立的,而是不断变化的。另一方面,我们与自然世界的关系也包含了政治观点。因为我们对自然的理解及其评估包含了客观的理性,这种理想反过来又与我们作为行为者的自我观念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如海德格尔所说:“客观性是揭示对象的一个主观的特性”。罗斯强调,无论如何,客观地理解自然的恰当观点是什么,并不能从我们是谁以及我们能够和应该怎样彼此联系这些政治问题中分离出来。

对于怎样理解权力和知识,最近大多数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的解释是:权力和知识是人类关注的不同领域;但两者仍以某种重要的方式相互作用。罗斯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在他那里,权力关系,知识的产生和评估“不代表不同的领域”,而是以某种相互关联的方式“关注同一领域”。(14)在《知识与权力》中,罗斯对权力和知识作了重新的考察,他把权力从狭窄的社会相互运行,展为包括实践及事物过程变化的更丰富的内涵。同样地,科学知识也是能动的,知识不是一种拥有或可交换的东西,而是由不同的相互竞争的共同体思考获得的一个过程。因此,“一个陈述,技能或模式并不孤立地被看作是知识,在对它的认识过程中依赖于其它许多的实践和能力关系,特别地依赖于再生产的改变的和扩展的关系”。(15)对于这样一个复杂的实践领域,罗斯称之为“场境”(fielel)。它包括了一个比信念网络更多的内容:技能和技术,可供操作和使用的仪器及物质系统,可用的资源(包括资金、设备、信息及职员等)、团体结构及相关的其它社会实践或政治关注,等等。

对于权力与知识、科学的关系,罗斯察觉到至少有两个重要的观点是传统哲学未提及的。第一,正是要求对象领域精确或更易于了解后努力,使权力与知识趋于一致。第二,社会运动或变革可能同时在认识论和政治上产生影响。罗斯总结说:“权力和知识既不是两个不同的东西,又不是同一个东西”。(16)两者代表我们认识世界和彼此交往的不同方式。没有对权力与知识的相互关注,就不可能达到对科学知识正确的批判性的认识。

几点结论

从上述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库恩与罗斯对科学的阐释,科学的合理性及其发展,科学与实践的关系等问题存在着很多共同一致的看法,同时也有分歧。

(1)库恩与罗斯批判地分析了实证主义和逻辑经验主义, 从方法论与本体论方面打破了科学理性的一统天下。不同在于,库恩是从科学革命的角度展开这种批判的。库恩不满意于当时逻辑实证主义撇开科学史孤立研究科学著作时,能够让历史发挥更大的作用”。罗斯也反对实证主义科学知识和科学研究,“超越根限的地位”。(17)但他是从科学知识与权力的关系,从科学实践(包括技术设备,物质条件等)的角度进行批判的分析。

(2)罗斯与库恩都关注于自然科学领域, 关注自然科学的阐释特征,责怪泰勒等人对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阐释学区分,认为自然科学也同样需要阐释。尽管如此,库恩还是承认在认识论上存在有不同的解释活动。他说:“虽然自然科学可能要求一个称作阐释学基础的东西,但它们本身并不是阐释学的事业。另一方面人文科学则经常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18)它彻底需要阐释学的阐释。这是因为人文科学缺乏范式,没有自然科学式的常规解疑研究。罗斯反对库恩上述区分,认为它“预设了科学理论的一种构想(19)”

(3)罗斯与库恩都反对自然科学的实在论, 强调科学本质上不是一项一成不变的事业,反对科学行为定下不变的,不可违反的规则和规范方法论。但是对于范式及科学革命等,两人仍存在着分歧。作为科学哲学中社会历史学派的代表人物,库恩创造性地在科学哲学中引进了心理学与社会学,为突破实证主义的科学主义作出了重大贡献。

注:

〔1〕〔7〕〔8〕〔10〕Rouse, Joseph.Knowledge and Power:Toward apolitical philosophy of science,filst published 1987 by lornelluniversity Pxi,chap2,P27,P177,P32,P187,P40,P181.

〔1〕狄尔泰《狄尔泰全集》第5卷P144

〔3〕〔4〕kahn,Tomass,The Natural and the human seience,in the Interpvetive Turn.ed.by David R.Hiley and others,cornell 1991,P22,p19,P23

〔5〕〔6〕〔9〕Rouse,Joseph.Interpretation in Human and Notual Science;in theInterpretive turn,ed,by David R.Hiley and others,cornell 1991,P44,P45注〔3〕P43

Foucault.Michel.The subject and Power;In Dreyfus and Rabinow 1983,P221.

篇3

[论文摘要]目前我国医学课程体系设置存在人文教育理念不尽突出,教育部门主导思想不尽明确等一系列问题,应明确加强医学人文科学教育的宏观方向,以此构建医学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互渗透的医学人文教育课程体系。通过加大医学专业知识与人文科学交叉型课程的比重,重视发展实际工作所需综合人文技能的学科建设等系列方式推动人文课程体系的建立。

一、目前医学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问题

随着医学教育改革的深入,医学课程体系中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如设置医学人文课程的意识淡漠,跨学科知识结构的师资力量薄弱,医学人文教育的实效性差,教学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都影响着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的发展。

(一)课程体系设置中人文教育理念不尽突出

我国现有医学教育重心在于注重医学科学教育,而忽略其人文教育的功能。具体课程体系设置中匮乏医学科学与相关人文科学交叉型课程,更无融合医学科学与医学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由于公民素养及医师职业素养塑造功能未得到足够的重视,造成实际教学中 “重科学,轻人文”现象。

目前我国医学院校中普遍存在人文教育类课程比重偏少,(低于10%,西方发达国家中同类课程约占25%)且以意识形态教育为主,重度缺乏医学科学与人文科学交叉型的融合课程。

(二)相关教育部门主导思想不尽明确

目前,相关教育行政部门与校方对于医学教学中人文教育重要性的态度不尽明确,教学评价手段与反馈机制不健全,并极少融入人文教育评价指标。作为人文教育的官方主导因素,其推进力度并不强,难以适应在公民社会中与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相一致的医学人文教育需求,从长远说对医学生自身以及对医疗体系的发展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三)某些不良社会意识导致部分医学生人文观念淡化

以追求功利代替对医师职业精神的追寻。形成职业自我约束意识的相应机制薄弱,高度的医师职业认同感并未得以建立。医师应有的职业自信心,自豪感与责任感隐没在对于功利的追求与各种不良社会意识的影响之中。

医学人文教育具备树立医学生高度的医学人文观念,丰富社会文化知识,全面认识医学的自然学科属性与社会人文属性关系的功能。培养医学道德情感,规范医学道德行为理应成为人文课程体系设置的着眼点,从而构建医学人文素养,发展临床综合技能,培养公民意识与规范的医师职业意识。将医学生的职业成长建立在融合临床技能与发展良好的医患沟通技能之上,掌握和谐处理医患关系的技巧,建立人本主义的医疗态度也应成为医学人文课程体系的本质追求。

(四)跨学科知识结构的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多数医学院校匮乏具有医学专业背景与人文教育背景的复合型教师。在针对性培训与进修缺乏的情况下,造成部分教师医学课程授课相对单调,教学效果参差不齐,缺乏吸引力。现阶段,缺乏跨医学科学与人文科学知识结构的教师问题已经成为阻滞我国医学人文教育发展的一客观障碍。

二、医学人文教育课程体系设置的宏观方向探讨

医学院校需根据人才培养实际目标,在未来人文教育课程设置的宏观理念方面,明确加强人文科学教育,以构筑医学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互渗透,多学科交叉的学术环境,丰富学生专业知识结构。力争创造医学科学与社会人文科学课程相互包容的教学氛围,充分发挥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结合对医学生施加的强大意识塑造功能。

基于我国现有医学教育注重医学科学教育,忽略人文教育功能的现状,课程设置中应逐步构建医学专业类课程与人文科学课程共同组成的课程体系,加大医学科学与人文科学交叉型课程的比重,加大医学专业课程与医学人文类型信息的交叉使用量,并逐步发展一系列此类型核心课程。

在这一大趋势下,尽快探索系统化的人文课程教育手段已成为当务之需,并且应使其体系化和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体系化的教学方式成为深入推进人文教育理念,打破阻碍人文精神教育深入发展的瓶颈与拓展医学人文教育内涵的内在需求,从而推动我国的医学人文课程体系整体人文理念的进步,为医科院校有效融合大学的科学精神与大学的人文精神提供理论与方式探索。

三、医学院校人文教育课程体系设置的具体构想

(一)加大医学专业知识与人文科学交叉型课程的比重

设置具有跨学科性质的医学专业知识与人文科学交叉型课程是符合认知规律与医学生个体认知发展规律的有益尝试。此类型课程兼具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双重属性,在医学实践中,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技能应是密切结合,难以割裂的。并可在此基础上,根据各学科的重要性将此类交叉型复合课程分为核心课程、指定选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等。课时设置上应坚持在基础教学与临床教学阶段均开设此类课程

(二)重视发展医学生实际工作所需综合人文技能的学科建设

为发展实际工作所需综合人文技能,实践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课程中应加入思考医师自身职业与患者及疾病关系的相关内容,指导学生在临床实践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决策和判断。例如,可设立了纵贯各教学阶段的医患关系课程或社会学、行为科学、伦理学、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等综合讲授型学科,把这些课程纳入教育计划,使其成为医学院校课程设置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结合我国医疗实际,将基层医疗实践类课程引入课程体系

在课程设置体系中加大社区服务类教学内容。学生在学习期间必须到社区进行实际训练或为所在社区提供定向服务,以此加强学生与社会和患者的接触。把社区医学或家庭医学课程作为医学院校的长期课程,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基层医疗实践中,深度体会与思考人文教育的现实需要与深刻内涵。

(四)重视特色学科在人文素养培育中的天然作用

课程设置中要明确加强特色学科,如医学英语等在医学人文素养教育中的天然作用。专业医学英语作为语言文化类课程,具有高度融合医学专业信息与人文信息的天然学科特征。目前,我国各医学院校所开设的医学英语课程已明显呈现出加大人文教育的趋势,人文精神这一理念对于医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广泛共识,并且成为推动医学人文教育发展的重要价值观基础。融合医学信息与人文信息的特色学科将成为医学人文课程体系的重要环节。

结 语

在当前医学人文教学理念快速发展的有力支撑下,医学教学中人文课程体系的设置越来越得到重视。满足医学教育发展需要,全面提升医学生科学素养与人文综合素养的人文类型课程已成为医学课程体系设置的重要研究方向,对于推进我国医学教学内涵的完善和人文精神理念的弘扬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磊、吕立朝,《试论医学英语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模式的研究方法》,《陕西教育》2008年5月

篇4

关键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统一;基础;调整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2004902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统一问题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那么何谓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统一?简单地说,统一就是两者一致或者两者构成一个整体。从后者来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一起显然构成了人类对整个世界的一个完整的互补的认识体系。于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统一应该更多的是指两者的一致性问题。那么两者应该在什么基础上或什么意义上一致呢?人们主要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观等方面去判断它们是否一致。由于人们选择统一的基础和角度不同,因而在一致性问题上存在着很多争议。不过,如果我们愿意调整统一的视角和基础,那么两者的统一问题就会容易得多。

1影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统一的主要因素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能否统一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统一,受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人们的价值观等。首先,从研究对象看,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对象的共性使得它们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容易具有共性,研究对象的差异性又决定了它们在研究方法上的差异性。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来看,一般认为这两者有很大的区别,即自然界是无意识无目的、没有自觉能动性,而人类社会则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具有自觉能动性的特征。相应地,人们认为自然科学可以进行数学化和逻辑化的研究,因而其可预测性和规律性强。而社会科学的可预测性和规律性则要差得多,甚至有人认为它们不具有可预测性和可重复性。如果把社会科学再划分为人文科学和狭义的社会科学两部分,那么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区别就更大了,而这个区别根源于人与自然的所谓本质上的区别,而狭义的社会科学已经较多地采用了数学和实证等自然科学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相似性源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某些方面的相似性。简而言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部类的区分实质上来自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两大部分的区分,而人文科学和狭义的社会科学的进一步区分则反映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其次,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统一,还与人们的价值观有关。这表现在:一方面,自然界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也不是完全一致,有的甚至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比如,自然界内部的动物界、植物界和无机界之间就不同,但是我们并没有因此而去说研究自然界的各个学科之间有什么不一致。另一方面,自然界,特别是动物界与人类在许多方面具有相似性,然而由于人类的自我中心主义,包括动物界在内的自然界却被人类认为是低等级的,从而与人类分隔开,相应地,在研究方法上也有分别。比如,生物学、医学和兽医学之间本应该存在很多相同点,而我们总是人为地分开它们。相反,现在由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生物种类日益减少,这将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和资源,于是导致了所谓生态伦理和环境伦理等学科的出现。而这些交叉性新学科的出现不仅说明了人类与自然的一致性,而且说明了学科本身的创立也是基于人类的需要和某种价值观。所以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能否统一在许多方面是由人类自身的价值观或需要决定的。

第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统一还与方法论有关系。对相同的对象根据不同的研究方法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结论,甚至会形成不同的学科,如西医和中医、理论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西医和中医虽然同属于医学,但是至今还时有相互排斥的情况,这也许是由于不同的范式所导致的。而人文科学和狭义的社会科学虽然它们的研究对象都是人,但是它们研究的是人的不同方面,因而具体的研究对象实际上是不一样的。而因对象的不同而导致的方法论的不同那就另当别论了。

2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统一应建立在多层次多角度的基础上

在某种意义上说,两者统一的难度实质是统一标准严重不一致,有的主张以方法论为标准,有的主张以科学语言为标准,有的主张以可预测为标准等等,但是无论以哪一种为标准,都难以统一两大科学。因为这种统一往往或者以自然科学单方面的特点为标准片面地评判社会科学,或者以社会科学的标准去片面地评判自然科学。实际上,两者在这些方面确实存在着各自的特点,而且都有各自的理由。因此,我们应该尊重而不是回避或者无视它们各自的特点。那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应该在什么基础上进行统一呢?笔者认为两大学科的统一应该是一个多层次的多视角的统一,是一个多样性的统一。下面笔者将主要从本体论、方法论和价值观等三个方面进行说明。(本体论层次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科学理论层次即方法论、科学语言等、还有应用层次)

(1)在本体论层次上主张弱自然主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所以难以统一,从根本上讲,是因为人们认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存在根本的区别。笔者认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固然存在区别,但是这个区别不能被无限夸大,以至影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统一。如前文所说,大多数的意见认为自然界是无意识无目的,而人类社会是有意识有目的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人自己单方面的看法,我们并没有征求动物界的看法。常言道,“狗眼看人低。”但是谁能保证不会出现“人眼看狗低”的现象呢?事实上,至少在高等动物中,少数动物的社会化水平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而人类却单方面地贬低它们为群体性。这种人类种族优越论的预设实际上是传统哲学的主客二分思想的一种表现。人类把本来浑然一体的世界人为地分割成两个决然对立的部分,并以此为基础把人类的认识也相应地划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部分。如果人类出于认识的需要,对世界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这本来是人的认识活动的一个必要条件,但是不能把认识中的二分反过来当作本体论的二分。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及马克思认为自然界和人是一个有机体的思想,水而更高超,它们可以为两大科学的统一提供坚强的本体论基础。

如果我们愿意调整自己的本体论的看法,那么相应地在认识论中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二分法就只有相对的意义,而且所谓对自然界应该采取说明的方法,而对人类活动的意义必须采取解释或理解的方法,这看法的基础也就不再牢固。

(2)从科学方法论来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区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各自内部的特征也不是完全一致或一成不变的,这既为两大科学的潜在统一提供了有利条件,又说明这种统一只能是多样性基础上的历史的动态的统一。首先,从历史上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只是到一定发展阶段后才分开,而在分开之前它们已混在一起已有相当长的时间了,特别是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辩证哲学思想至今仍然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说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方法论是可以一致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区分主要是19世纪以后的事情。而现在不仅社会科学越来越多地运用所谓自然科学的方法,而且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交叉性学科,这更是它们直接统一的例证。随着时间的延续,这种相互渗透性也许会更多。其次,自然界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的特征也有不太一致的方面,因而才有有机物和无机物、动物和植物、生物和非生物、人类和非人类等的区分。相应地,物理学和生物学存在着很多不一致的特征。但是我们并没有因此否定自然科学内部的统一。同理,我们也不应该否定物理学、生物学和社会科学三者之间具有统一性,但是这是一个有差别的多样性的统一,而且这种统一不需要把人类社会完全还原为生物的强自然主义。

(3)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实需要来看,也需要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统一。虽然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狭义的社会科学自分开以来,各自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人类发展科学的最高目的是为了服务于人类自身。当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自然产生着日益严重的冲突,这固然是人类实践的结果,但是也与片面的自然科学观有一定的关系。而生态伦理学、医学伦理学和科学发展观等学科和思想的出现说明了人类已经开始在思想观念和实践活动层面上对两大科学进行整合。如果说近代工业革命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分门别类地迅速发展及其与传统社会科学的分野,那么如今工业发展及其被滥用的恶果又促进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融合。

3统一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篇5

关键词:教育转型;人文素质;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6-0269-02

主席强调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应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军队工程技术院校必须迎头赶上,把素质教育作为培养高级军事技术人才和军事指挥人才的核心工作来抓。素质教育包括广泛的内涵,笔者试图仅就我军工程技术类院校人文素质教育问题发表几点见解。

一、加强军队工程技术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紧迫性、必要性首先表现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未来人才素质的内在要求。科学技术日益综合化趋势决定了当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已成为当今世界理论科学和技术科学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点。这就要求掌握高技术的未来人才必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对军队院校尤其是工程技术院校尤为重要。军队院校没有一定的人文素质教育,不但无法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就是与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也是不相符合的。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要求是能打赢未来高技术战争,而未来高技术战争要求军事人才不但要有军事组织能力,而且要有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更要有快速反应、随机应变的能力。战争的残酷性、激烈性对人员素质的要求远远高于对一般职业技术人员的要求,未来的军事人才必须具备掌握和运用现代高技术武器的能力和组织指挥的能力,以及处理各种复杂情况和突发事件的能力等内容的综合素质。归结起来不外乎自然科学素质和人文科学素质及其应用能力。其中人文素质及其能力占有突出的位置,而且作为组织指挥人员越是层次高,对人文素质的要求越高,不但要有军事素养,还要有政治、经济、历史、法律方面的素养,而且还应掌握战争的规律。这些都集中体现为人文素质及其能力,而这又正是当前工程技术类院校教育所普遍薄弱之点。未来战争和军队现代化建设都迫切要求军队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二、我军工程技术类院校学员人文素质现状的调查分析

在军队现代化建设对军事人才的人文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我军院校特别是工程技术类院校学员人文素质的状况如何呢?通过调研的结果反映,从总体上看,学员的人文素质状况是好的,但也存在不少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部分学员人文知识缺乏

作为军队工程技术院校,一方面,其生源绝大多数为文理分科后的理科高中毕业生;另一方面,课程设置又以基础自然科学和军事工程类专业技术为主。这就决定了多数学员人文知识相对贫乏。具体表现为:一是涉及的人文科学知识面窄。学员们大体只在一些笼统单一的基础课中涉及到文学、历史学、哲学等知识,而对一些其他人文学科,多数学员则停留在闻所未闻或仅闻其名知之甚少的阶段,不少学员甚至连军事学知识也很少涉及。二是掌握的程度浅。就已涉及的人文学科而言,学员们也只是掌握一些基本常识和简单道理,未能就各种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产生应有的作用。调查中,当问及“为什么不设法多掌握一些人文科学知识,比如读一些人文科学方面的课外书”时,有的学员认为“没有必要,因为现在是科学技术决定一切,学好科学技术就行了”;有的学员回答“学理科学惯了,对人文科学提不起兴趣”;有的学员则说“我对人文科学很感兴趣,但平时学习任务重,怕其他书读多了影响专业课的成绩”。当然也有读课外书的,但据了解,读小说、“文化快餐”的多,而读哲学社会科学的少。当问及“什么是人文科学”、“什么是社会学”、“心理学主要是研究什么的”等问题时,有55%的学员回答不出来,有的即使勉强作答也是漏洞百出错者甚多。调查中,我们列了《诗经》、《红楼梦》、《三国演义》、《史记》等文史名著,回答没有读过的占83%,有的回答还是小时候看过的有关的小人书。

(二)部分学员人文精神缺失

在问及“你是否经常思考怎样才算一个真正的人”、“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何在”、“你是否经常对人类(包括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表示极大关注”、“你是否经常向往和追求人类真善美的最高境界”等问题时,回答“经常”的学员占52%,回答“有时”的占21%,回答“几乎不”的占27%。这表明,部分学员对人生缺乏思考,对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缺乏关怀,人文精神不足。当问及原因时,有的学员认为“这些问题太大,该由哲学家来思考和回答”;有的学员认为“平时紧张,忙于学习、考试、训练和完成其他各项任务,没时间思考这些问题”。应该指出的是,军校已开设的一系列政治理论课基本上已对这些问题作了科学讲解和正面引导,但部分学员只是将其当作可应付考试的现成答案加以简单接受,而未使之内化于心灵,并引发进一步的、经常性的体验和思考。

(三)不少学员人文素质外化能力较弱

研究表明,良好的人文素质,包括广博的人文知识、高昂的人文精神、较强的人文素质外化能力,有助于增强人的目的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人文知识贫乏,使不少学员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方面的能力不强,具体表现为:

第一,语言表达能力弱。在政治理论课作业、论文,以及思想汇报、个人小结中,常见少数学员错别字叠出、标点符号用错、语句不通、篇章结构混乱等现象。在课堂讨论、辩论和演讲活动中,不少学员总低着头,不敢积极参与。

第二,适应社会、处理人际关系、自我心理调适能力低。有的学员缺乏独立意识,对他人(甚至父母)有较大依赖性;有的则过于追求自我独立,甚至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过于敏感,常有防范心理、嫉妒心理、报复心理;有的学员存在焦虑、忧虑、压抑感;有的学员爱感情用事,言语观点和行为偏激,学习生活中经受不了一点困难和挫折。

第三,对文学艺术作品缺乏起码的鉴赏、审美能力。面对各类作品,多数学员往往徒叹其美,而不知其创作技巧、艺术特色和社会价值等内在特征。

第四,组织、管理指挥能力弱。不少学员缺少为帅之志、为将之能,在集体活动中要么不敢主动担当组织、管理、指挥任务,要么在担当任务时不善周密策划、不懂合理安排与协调。

三、对军队工程技术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几点建议

军队工程技术类院校担负着为我军现代化建设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历史重任,如何使我们的学员成为学得进、留得住、素质高、适应力强的跨世纪军队建设人才,这里面有许多工作要做。然而笔者认为,当前应充分重视和加强对学员的人文素质教育,以全面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具体地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改革和完善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用系统的思想理论武装学员

军队院校开设的政治理论课是对学员进行系统政治理论教育,提高学员政治思想觉悟和理论政策水平的主渠道。政治理论课教学是进行政治育人、培养政治上合格学员的主阵地。政治理论课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关系。目前开设的政治课,有些本身既是政治理论教育课又是人文素质教育课,因此,我们应进一步搞好“哲学原理”、“军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各门课程的教学。同时,有选择地增设一些选修课程,培养和提高学员的文化和心理素质。

(二)围绕“如何做人”这个核心问题,开设一些专题讲座,帮助学员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丰富的知识引导学员

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其目的,主要是引导学员如何做人。可以在不同层次的学员中开设下列专题讲座:一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包括“文化典籍简介”、“古典名著导读”等,尤其应突出“中国传统军事文化和中华武德”教育,以激发广大学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达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立志军营建功立业之目的。二是“古今中外文学艺术鉴赏”,如“中国古典文学知识讲座”、“名歌名曲欣赏”等,尤其要突出“中国军旅文学赏析”的内容,以此陶冶学员的思想情操,丰富学员的人生蕴涵,提高学员的文化品位。三是怎样做人和与人相处。可在学员中进行“军校大学生形象设计”、“军人交往艺术”、“军人美学”、“青年心理健康”等选修课和专题讲座。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健康向上的育人氛围,激励学员的积极情感,提高学员的审美情趣,用优良的环境影响学员

教育环境的好坏对人才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优良的校园环境,可以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熏陶。校园文化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人际环境和学术环境。校园的自然环境建设力求达到四季有鲜花,路旁有绿树,教室宿舍办公楼窗明几净。要注意增添校园自然环境的文化内涵,如设立新闻动态显示屏幕;对楼堂馆所进行宣传性和规范性命名并建立标记;主干道路、教学区、学员宿舍区增设英模人物形象宣传标语灯箱等。通过这种有形的文化环境改造和宣传媒体,使学员置身于文化与知识的海洋,在无意中接受教育。

篇6

(一)对文化素质教育的意识不够

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如俗话所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使作为教育机构的财经类高职院校对于文化素质教育的意识不足,从根本上也不加以重视。这大多是由于对当下的时展与社会的结构快速变化了解认识不够。社会的急剧变化使得人才需求越来越向全面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在要求专业的技术型人才的同时,更加注重其整体素质,对其创新意识与创造性的能力要求也较高。但这方面的能力的培养,仅仅通过专业性的知识教育是不能够取得实际上的完全实现。因其本身就是一种综合性比较强的能力,在其整个的培育过程中就要求从学生的整体上来进行教育教学,不但重视知识性的教育,而且更加注重学生的人格塑造。当然,不仅仅是教育者,而且学生在这方面的意识也明显表现出不足。

(二)师资力量不足

从整个的教育队伍建设而言,在人文科学这一块就显得有些捉襟见肘,加其对其意识不足,也不在这方面进行一些培训或者引进人才。

(三)教学资源的硬件配置欠缺

根据调查与研究以及社会媒体等的报导,可以清楚的看到高职院校对于文化素质教育方面的资源配置相当欠缺。因为文化素质教育不仅包括对于文化知识的认知,也含有对于整个心理的健康发展,而且对于文化素质教育而言,身体上的素质培养也还是最为首要的。所以文化素质教育也是十分复杂,相当综合的教育类型。因此,教学中的硬件设施如体育场所的建设、体育用品的购置、图书馆的建设等都要一一进行武装。只有好的环境才能为学生的全面素质的发展提供一个有利的基础,因而对其建设一定要加强。

二、探讨新路径

(一)以创新为主导

从创新的角度来看,对于财经类高职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探讨与研究,要以当下的新形势为主要背景,比如说,其强烈的综合性特点突出,学科之间的交叉越来越多,渐渐趋于复杂化,与原来的专业性越分越细恰恰相反,其现在要求全面的综合、重组。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体系化的需求已经成了大潮流。因此,在进行其文化素质教育的探讨时必定也要以全面综合的视角去切入。创新一方面是发现新事物,另一方面是靠发明新的东西,还有一种途径就是对原有的东西进行整理、筛选、分析,从而重整其结构。如同金刚石与石墨一样,结构不同其表现出来的性质与用途也各异,甚至相差十万八千里。对于人文科学这一块而言,其创造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因此,只能站在原有遗产的基础之上,对其进行重新的组合与应用,一方面使内容上更新,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入新的元素,使其活力增添,更加富有新时期所需要的特征。

(二)从传统文化中提取理念,注重人格培养

我国拥有厚重的文化基础,尤其是在人文科学方面,其遗产简直让人喘不过气来。因此,要对这份财富加以合适的运用。文化素质教育不仅仅是讲授一结文学常识或者几篇诗词等,它要求的是一种人格方面的培养。因此,要注重那些如古人所仰慕的君子之道,或礼仪之道,或中庸之道等。再者,由于中国文化里边的核心元素在于一种对人际关系的处理和自身的行与知的关系处理,所以对于从中提取二者的主要元素,用于现代社会的教育教学之中也未尝不可,比如从这两方面出发,其一可以令那些学生学习到交往中所应注意的尊重对方,其二,也可以利用这些理念去将学生对于知识理论的学习与实际上的身体力行的实践行为结合起来。在中国文化里汲取的是理念,是一种人文关怀,也是现在所说的一种人道主义。使其对于社会,对于人类,对于整个家庭以及与人的交往,工作等都可以变得和谐起来,这是从心性方面来培养一个学生,有助于其自身的实践能力与人格塑造。

(三)关注当下,紧跟时代潮流

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现阶段的信息化技术为主的综合体系的发展势头下,必须在文化素质教育方面紧跟时代潮流,利用一些新型的技术工具,如多媒体、自媒体、网络视频等进行一些远程教育、翻转课堂,因为人文交流的渠道的拓展与接收信息的及时有效,可以让学生了解当下的一些文化发展动向,将其固有的知识结构体系打乱进行不断的重新组合。如同上面所言,不仅仅教育者对于文化素质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学生也往往如此,对于人文科学方面的东西只是来源于其个人的喜好。因此,大多数人的意识也明显不足,要促使学生在新的信息化时代全面的发展,就必须先更新其传统的观念,总是认为文化知识的功能与作用在今天这样的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中没有多大用处。只靠讲解是不够的。教师要对其分析文化在当下社会中的作用,其次,要从人类文明的角度,以历史的视野展开,将人类的文化发展作以整体上的理解,使其明白文化素质提高的作用点在哪些上面。最后,还是要紧扣当下新时期的特点,通过对其分析物质性的享乐排他主义的发展何以会使世界不再令人着迷,现代人类所遇到的大困境只有通过文化的继续发展与增强,整个社会才能更加和谐有序的向前发展,也只有使其懂得了其重要性的关键点,激发起其对于社会,对于人类,对于整个世界的发展的责任。其积极性相对会得到一些提高,其对于文化素质教育才不至于进行排斥,其在这方面的自主性才会提高,其人文教育的目的才能很好的去通过学生这个通道得以实现。

(四)文化素质教育要体系化、全面化

文化素质的教育属于人文科学,包含着整个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比如身体、心理、智力或情感各个方面。所谓文化素质教育是一个以人为出发点的全面而周详的教育体系。因此,不但要从硬件教学设施的建设中来加以加强,而且还要引入各种学科的新型理论与基本原理进行分析研究。比如学生处在这个时期的特征分析,就必须从生物学上的生理方面来分析,再加以心理方面的辅助才能完整。再例如关于学生身体方面的知识,不仅要使其填饱肚子,最为重要的是要从医学的角度出发,从养生的大前提出发注重其营养搭配。肢体的运动等方面不仅是体育课程,它还关系到舞蹈、节奏、呼吸等。总括的讲,文化素质教育要构建起一个可行性的体系,从各种学科的复合与交叉中来捡取所需要的部分。

三、结束语

篇7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文科;创新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C9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5-0125-02

“互联网 ”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而形成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行为模式,给传统产业带来了颠覆性的挑战,也对传统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和人才培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互联网 ”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研究平台

人文社会科学由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构成。人文科学包括文、史、哲以及美学、宗教学、伦理学、文化学、艺术学等,主要是以人类的精神世界及其精神文化为对象的科学;社会科学主要研究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如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法学、教育学、文艺学、民族学、社会学等。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是关注人的问题或者由人构成的社会问题,都是以人类社会独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为研究对象。由于研究对象的复杂性,人文社会科学很难像自然科学那样用数学公式精确地描述和求解问题;人文社会科学较少采用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较多采用思辨研究方法。在思维方式上,自然科学重点关注典型,通过典型现象的规律,概括并推广到个体和具体问题;而人文社会科学则无法归纳总结出普遍规律来描述和解释所有个体行为。

在“互联网 ”时代,信息互联互通,个人在真实世界的活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记录,这种记录为社会科学的定量分析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数据。由于能够测得更准、计算得更加精确,这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研究平台。[1]目前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以“人文计算”、复杂网络分析、大规模数据分析为特征的研究方法逐渐被采纳,如通过对全国手机用户在各省区间的漫游数据进行分析,能够发现手机用户的流动规模和迁徙规律,为铁路运输、交通管理、人口普查、公共安全、商业消费等提供数据参考,提升管理效率。在商业领域,可以通过数据的分析,监控顾客在店内走动的情况,观察顾客对店内商品的关注度来判断顾客的喜好;在了解客户需求和确定目标市场的基础上,进行细分市场的定位[2],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用强调特点的方式来打动消费者。企业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挖掘出消费者尚未察觉到的潜在需求,进行消费者需求的引导,从而为企业产品创造更多的价值。

二、“互联网 ”拓展了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空间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工作、协作,并由此形成了网络社区。在庞大的网络社区中,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联系、交往,现实社会关系网络进一步延伸到了虚拟空间。通过调查博客、微博、论坛等基于互联网的各种应用,能够收集人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反映不同人的性格、偏好、意愿,可以实现接近公众真实需求的细分。而当人们的兴趣、爱好、价值观、生活方式、沟通方式等都可以数据化以后,根据这些特征细分公众,在商业领域能够进行精确营销,调查公众对品牌、产品的偏好,从而开发出全新的商业模式和服务方式;在政治领域可以了解公的心态,分析公众舆论,预测社会群体演化,有效减少社会危机发生的不确定性,增强风险预警能力,实现由事后决策向事前预警的转变。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人们能随时随地地获取信息,开放、创新、共赢、合作的产业生态系统逐渐形成。上述的这些发展变化大大拓展了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空间。

三、高校文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

(一)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

创新型人才具有思想独立、能够自发地开展工作、具有强烈的独立自主需要和高水平的自我控制能力、观察能力强、愿意尝试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等特征。

目前,国外高校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研究重点放在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研究上。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其指导思想和改革的目标是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是以创新素质导向为基础,围绕与“创造力”相关的个性品格、思维方法及实践技能,将这些具体素质的培养结合到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中,达到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例如哈佛大学主要是从重构课程体系入手,通过设立核心课程、对本科学生开展通识教育以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综合化,其核心课程的设置成为美国高校的课程设置模式;麻省理工学院重视学生的探究式教学,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探索、课内与课外有效契合以有效训练学生的学习方法[3];德国和法国的高等学校非常重视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采取与企业的合作教育,使学生在企业有一个较长时间(半年甚至一年)的实践锻炼过程;加拿大高校注重对学生开展现场实践教学,通过和企业的合作教育对学生进行创新价值教育,提高“创新熵”。

国内研究主要涉及高等教育理念、体制与制度、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以及环境氛围营造等多方面的内容,如武汉大学实行“创新学分”实践教学模式、首都经贸大学的“三师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等等。[4]

(二)高校文科创新型人才培养

目前,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大多数是在高校理工科学生中进行。借鉴相关的研究成果,在高校文科创新型人才培养中,我们应该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倡导创新精神,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开发、培育与创新行为关联度高的素质项目,以提高文科专业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1.更新教育理念,实施素质教育

在办学理念上,应从“以学科为本”转变为“以学生为本”,实现“一切以学生成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树立以下教育理念。(1)分类培养的理念。按照学生本科毕业后升学、就业、出国等不同的出路,设置不同的培养目标和创新能力培养项目,形成“立足升学”、“面向就业”、“对外交流”三种类型的本科生培养机制。(2)注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理念。人文社会科学相关专业的学生思想比较活跃,对有志于创业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凭借学校特色和专业优势,在社会服务、文化创意产业等进行创业,开展与社区服务、新媒体发展相关的业务。(3)强调实践和操作能力培养的理念。实践是培养和发展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先决条件,通过构建各个文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对实践教学项目的设计、校内实验平台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研究,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方案,把实践教学贯穿于本科阶段的整个学习过程。(4)突出国际视野、信息素养、学习能力及全面素质培养的理念。

2.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在“互联网+”背景下,传统的流水线式教育正在向自组织学习转变,学校和课堂由封闭式变为开放式,课程周期以微课程为主,学生学习安排更加个性化,学科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学习内容不限于书本,还有来源于实际的需求。在此背景下,一刀切式的教育方法正在向个性化发展: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由占主导地位变为引导者和帮助者,教师主要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能力稍逊的学生提供额外教学,依据学生的入学水平、学习进度和学习路径来组织教学;学生学习收集信息、处理数据和呈现信息,对自己的学习进展负主要责任;在课堂上学生根据自己的进度来学习,参与协作学习或专题学习,并将各学科的一些内容进行整合。可以探索以下教学模式。(1)“平台+模块”文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平台”指利用信息技术建设能够“模拟工作情境、再现工作流程、反映位要求、提供角色体验”的综合性训练平台;“模块”指专业课程的模块和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模块。(2)以问题为导向和以讨论为基础的案例教学模式。通过案例教学与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相结合,让学生站在一个具体的决策者、高层管理者或者实际执行者的角度思考问题。(3)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和实践模式。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就某一特定的主题讨论和学习,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陈述;在实践活动中,以小组为单位解决一个具体的现实问题,或者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某个项目培训、某个地区的调研。(4)讲授、讲座与研讨会相结合的模式。(5)翻转课堂模式。(6)MOOC模式等。

3.建设能够培养创新特色的课程体系

第一,进行核心课程的分类设置,设立培养学生的不同知识和能力的课程群。如某类课程群突出学生分析、判断能力的培养,某类课程群则强调培养学生更好的实际执行能力和管理能力。第二,设置较多的分析技术和方法课程。如定量分析能力、统计分析以及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的分析方法。第三,强化学生的实践认知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通过对实践教学项目的设计,校内实验室和实训基地、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研究,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方案,把实践教学贯穿于本科阶段的整个学习过程。

[ 参 考 文 献 ]

[1] 王劲.大数据时代的管理变革[J].学术论坛,2013(1):189-190.

[2] 李文莲,夏健明.基于“大数据”的商业模式创新[J].中国工业经济,2013(5):83-95.

篇8

【关键词】美术教学;人文精神;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9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3-0110-01

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使得人文精神成为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的关注点,这也引发了广大中小学教师对人文精神前所未有的关注和探究。人文精神是人本教育的核心,人本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它把人格的完善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突出人文科学的价值,并将人文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全部过程,使教育人性化、人格化,强调学生要有自我思考、感受和发现的能力,还强调人的自由、尊严和人格,重视学习者的自发性和主动性及发展潜能。高中教育长期的应试教育使我们忽略了人文教育,这就使得我们的教育水平,特别是人文教育水平与时展的要求相距甚远。在今天普遍都不重视人文精神的语境中,学生的人文精神必然缺失。因此,学校应高度重视并加强人文教育,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本文试从美术教学的角度就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加以初探。

一、高中美术教学的现状

(一)对美术在高中课程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高中教育阶段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知道,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关注的对象是不同的,如果说自然科学更关心物,那么人文科学则更关心人。所谓人文性涉及人的生存意义、尊严、价值和文化传统。人文性更多地是由哲学、宗教、历史、文学、艺术等人文科学所体现出来的,在高中阶段,美术课就承担着重要的人文教育责任。

(二)美术教学重技能训练,轻人文教育

在高考指挥棒下,学校、教师和学生的目光都盯着文化高考升学学科上,忽视艺术、体育学科的作用,美术课的课时得不到应有的保证,教学条件得不到相应的保障。对美术教学考核只看高考美术考试上线多少人数。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技能训练,忽视人文教育,特别是高考美术培训,只注重专业性,削弱了人文性,教学成了机械性的工作,学生获取知识技能的过程也缺少了应有的乐趣,教学内容完全迎合考试的要求。通过对素描、色彩、速写等几门课程的考核,就以他们的成绩作为衡量学生成绩的标准和结果,而忽略了学生个体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在这个过程成为知识的附属物,训练技能的机器,他们无瑕关注社会现、体验社会的广博和温暖。

(三)教师的新课程理念和人文素质有待提高

现代教师应具人文关怀的情怀和创新意识、开放意识,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教师要清楚的认识到人文精神对于人类的重要性,自觉、努力地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发觉人性的闪光点,做人文精神的示范者和引导者,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为人文型的教师。在思想观念和知识结构上都要不断地加强学习,更新改进。信息化时代的中学生拥有比任何时代的学生都要多的知识和信息,作为教育者更不应墨守陈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些教师还是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缺乏对现代教学理念和方法的探索。用传统的观念和方法实施教学工作,教学方法单一,往往用大量简单重复的训练使学生掌握一门专业技术,没有给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缺乏人文精神,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个性发展。

二、高中美术教育中人文精神培养的途径

(一)联系生活实际,体验生活的乐趣。

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学生通过观察生活来体验生活的情感和乐趣。要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生活、自然风光等,并用点、线、面、色彩、空间、明暗、质感等美术语言,通过节奏与韵律、均衡与和谐、比例与尺度等形式美法则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美,把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美感相联系,将自己对生活和自然的感受、体验与艺术家对它们的表达联系起来,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学生在活动中通过交流、体验,能够积极主动学习,带着饱满的热情去表现和创作作品。

(二)注重情感体验,提高审美情趣

美术作品是人类情感的载体、精神生活的再现。任何美术表现形式都包含着一定的情感和思想。美术作品中的形与色,光与影是作用于人的感官的直观形象与符号,容易唤起人的情感体验。学生通过美术学习与自己情感生活的连接,从而获得创造、表现和交流的能力,达到提高审美情趣、陶冶情操的目的。

(三)尊重多元文化,开阔审美视野

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符号性载体,记录和再现了人类文化和思想的发生、发展过程。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通过美术与文化的联系,可以了解不同地域文化背景,学会尊重多元文化。通过欣赏自然美和认识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对比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通过走进博物馆、美术馆、民俗馆,了解其中的民族民间美术等文化形态,了解它们与其他地区或其它民族美术文化的异同;通过参观、座谈、调查、访问艺术家工作室等参与活动,了解中外艺术家的艺术思想、生活及作品诞生的过程,或结合有关资料,让学生了解相关国家的地理、历史、风俗人情、社会风貌、增进对不同国家、民族,不同风格美术作品的了解与尊重。

(四)融合其它学科,提升人文素养

篇9

【关键词】人文关怀 现代医院 实践 发展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6-325-01

1977年,美国医学家恩格尔(Engel)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从此人类对医学有了更为理性和全面地认识,关于医学的目的和价值问题的探讨成为热点,我国医学人文学的教学与研究也出现了热潮,一些医学院校陆续开展了医学人文学的教学,医学人文学方面的著作也相继问世。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我国医学人文学开始了自己的发展。医学人文学的建设与发展,不仅可以提高我国的人文发展水平,更重要的是可以促进整个现代医学的发展,而现代医院恰恰是一个最佳地点。

1 医学作为直接面对人的科学,与其它科学相比,更应强调人文关怀,从而尽到对生命的责任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这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终极目的。坚持以人为本,既有着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展的进步精神。科学技术的价值最终要通过人们的生产生活状况体现出来,要以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来衡量,故应强调科学技术的社会属性,突出科学技术的人文价值。医学除具有科学技术的一般属性以外,还有其特殊性。其特殊性在于医学是一门直接面对人的科学,即以人为研究的客体,又直接服务于人的科学。医学比其它任何科学都更应强调人文关怀,要求医学工作者具备完善的人性修养。

进入21世纪以后,在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的潮流中,医学也得到了迅猛发展,但同时也伴随而来越来越多的因误诊而导致的医疗事故、医疗纠纷,“见钱才开”、“见死不救”的医德失范,药品和医疗器械销售中的肮脏交易,以及存在于医疗卫生行业的其他腐败现象等。这些都是医学与人文精神脱离的严重后果,不仅无益人们的健康状况的改善,而且最终将束缚医学自身的发展。因此,现代医学要呼吁人文精神的回归,呼吁医学与人文的完美结合。无论是从增进人类健康角度看,还是从医学自身发展角度看,都必须加强医学人文学的建设,在构建医学与人文完美结合的现代医学模式的同时,促进人类社会的文明。

2 在现代医院中,要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稳定医疗护理队伍,改善医患护患关系,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现代医院人际关系主要由医患护患关系组成,真诚负责、相互信任是建立协调、和睦的医患关系的基础。医患之间要真诚相待、相互信任。医生必须对病人的生命、疾病负责,全身心地投入救治。病人也要讲真话,对医生和护士高度信任。医护人员应根据病人所患疾病的种类和程度,病人的文化水平、社会地位、心理特征和心理承受能力来决定讲话内容,什么时候讲,在什么地方讲。同时还要遵循知情同意的原则,要尊重病人对自身治疗的自。患者患了急病、重病之后,感情容易变得脆弱,尤其是急诊患者,心理较复杂,往往恐慌、紧张、焦虑,需要比常人更多的人性关怀。医护人员一句贴心的话语,一个关爱的动作,一个鼓励的眼神,往往能给患者以莫大的安慰和支持,瞬间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总之,在现代医院中要为医护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提升医护人员自身的科技素养与人文素养。人文关怀的关键是要整体提升工作人员自身的科技素养与人文素养。要使每一位医护人员都懂得,良好的职业形象应该是精湛技术、浓烈爱心和丰厚人文素养的完美组合。因此,医护人员既要学习医学业务知识,掌握先进的科学医疗护理技术,又要扩大视野,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通过人文知识的积累和道德内化的修炼,提高综合性的人文素养[1]。通过对患者的细心体察、精心治疗、细心关怀来施展技术,提高水平,在释放慈爱之心的同时,锻炼提高自身的社会、心理、文化素质,达到真善美人格的融合,使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充满活力与自信,保持健康的心态和高尚的职业道德,从而给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3 不断加强现代医院医护人员医学人文学建设,使人文关怀在医疗活动中尽可能发挥其最大作用,以适应现代医院发展趋势的需要

目前,现代医院中大多数医学工作者内心深处还是遵循着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虽然在部分高等医学院校和医药卫生机构的一些人在呼吁重视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交叉学科的教学和研究,但是响应者寥寥无几。不少医学院校一度只重视医学科学知识与技术的传授和培养,相对忽视人文知识的学习与训练,这种局面带来的先天不足,亟待在医疗服务的实践中予以弥补。要真正实现医学模式的转变,实现医学与人文的完美结合,就得培养大批既有高精尖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又有丰富而深厚的人文知识的新型医学人才。因此,必须加强医学人文学的建设,把人文社会科学尤其是与医学有关的人文社会方面的交叉学科纳入到医学教育的教学计划当中,实施完整的医学教育[2]。

作为一名已经踏上工作岗位的医学工作者,回顾之前的学习历程,翻看旧日的课程计划安排,发现系统医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占用了我们相当多的时间,而真正的有关人文科学方面的学习与交流真是少之又少。通过一年半的临床实践工作,更是深刻的体会到人文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大学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不是制造机器。对于整个医疗体系,每个医生、每个护士、每个老师的作用都可能微乎其微,一个学校、一所医院和一所大学的文化内涵也需要经过几代人,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才能培养起来。同样对于一个科室来说也是如此,若只引进技术型人才,不关心人文教育,科室内部没有很好的文化氛围,虽然在短期内在各种经济指标、手术量等方面有所突破,但缺乏持续性发展的机制,科室内部有可能不团结,科室也不可能稳定。作为学校,我认为应该从身边的教学开始做起,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人文教育就成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现代医院,目前有相当多的医护人员,包括很多高层次的医学专家都没有进行过系统的人文科学教育。应该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不断加强现代医院医护人员医学人文学建设,使人文关怀在医疗活动中尽可能发挥其最大作用,以适应现代医院发展趋势的需要。

参考文献

篇10

1儿科护生人文素质缺失的现状

基础薄弱的中职护生在校期间,在一些社会“实用主义”宣传的不良影响下,重视专业文化课程的学习,认为对其入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对忽视对自身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对广博的社会人文知识更是无暇顾及。所以部分护生的人文修养缺失、护患沟通不良等问题都在现实中凸显,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价值观冲突,信仰危机

由于缺少人文精神的熏陶和引导,繁重的课业压力、社会对护理人员的认可度不够等都使部分护生出现信仰危机,缺乏远大的理想和抱负,甚至是没有理想,对职业未来感到迷茫困惑,学习动力不足,社会责任感极度缺乏,进入临床科室后为患儿及家属服务的思想淡薄空洞化。

1.2缺少奉献,专业思想不牢

现今大部分护生都为独生子女,自身在成长过程中就缺乏吃苦耐劳和无私奉献的精神,选择专业时因为看到护理专业就业面相对宽泛,便出于功利性的目的而选择了此专业。学校教育对这方面又缺乏引导与培养,使护生在进入儿科临床后,看到患儿哭闹,就缺乏耐心、厌烦嫌弃,不能够真切地体会患儿的病痛与家长的焦虑。同时在进入临床后,发现护理工作技术含金量低、繁重、琐碎、并且大部分为体力劳动,得不到认可和尊重,因而导致专业思想不稳固。

1.3能力欠缺,知识单一匮乏

有的护生专业知识构建不合理,知识层面较为狭窄。综合素质比如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心理承受力等比较匮乏,在对患儿家属进行疾病健康宣教时,显得力不从心,难以适应科室工作的需要。

2培养儿科护生人文素质的必要性

近几年随着医患矛盾的日益加剧,人们越来越重视医护人员人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从古至今,医学、人文科学就有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思想,从医者人文素质的提高,逐渐成为医学界广泛关注的问题。时代的发展、医学的进步、职业的性质等都要求现阶段的护生更加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

2.1满足现代教育的统一需求

科学文化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双向轨道。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的核心所在,人文精神是科学精神的灵魂依托,二者相互促进,缺一不可。为了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达到和谐统一,在儿科护理临床教学也应该在传授科学理论的同时重视护生的人文教育。

2.2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需求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模式现今也发展到了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人们对于医疗护理的需求逐渐向更高层次方向发展,要求护理人员提供更人性化、更贴心的护理服务。因此,人文理念、人文情感的素质培养对于即将走上临床岗位的护生显得尤为重要;在日常护理带教学习中要求对护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逐渐被强化,越来越多地涵盖在教学中。现代医学发展要求要高度重视提高护生的人文素质。

2.3体现护理工作的内涵需求

儿科护理工作主要是对患儿的关爱、照料,维护其健康与生命,要以母性的慈爱、善良、温和为基础,这些都是人文素质的内涵体现。护生不仅要学会关爱患儿,更要心甘情愿地照顾、服务于患儿,发自内心真切地从患儿角度出发去工作,护理工作要体现关爱、尊重、奉献等人文精神。比如在为患儿进行体检时,为了防止操作时手部冰凉引起患儿的不适,可以先将手部捂热,再去接触患儿。这些细节可体现出护士良好的人文素质,从而赢得患儿及家属的尊重。如果缺乏人文精神、人文关怀,任何娴熟的技术操作都只会变成一项简单、机械、冰冷的程序。

3提升儿科护生人文素质的渠道

人文素质的培养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工程。随着自然科学与社会人文科学的日渐统一、相互融合,多方位、多途径提高儿科护生的人文素质,才能适应人文科学的统一回归。

3.1强化理念,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理念的树立,使儿科临床护理教学更趋向于人性化。人文素质教育应贯穿于临床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如在带领护生进行查房时,关爱问询患儿、轻轻地抚触患儿,对患儿家属进行耐心解释安慰,这些都体现出“以人为本、服务于人”的教育理念。在护生对护理职业有感性认识后,将这种培养转变为教育理念,挖掘出护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独特内涵,最终使护生培养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化。

3.2营造氛围,创设人文环境

人文素质培养的先决条件首先要创设良好的人文氛围。以关心爱护患儿为中心,比如在儿科门诊和病室内营造一种充满家庭氛围的人文环境,以符合儿童心理特征的可爱卡通人物形象装饰病室环境,家具色调清新、柔和,设施布置应尽可能体现家庭式的温馨、舒适和宁静。具有人文氛围的就医环境使患儿和家长感到亲切、放松,减少患儿的紧张与恐惧感,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促进疾病恢复。带教老师指导护生一对一给住院患儿及家长讲解日常护理要点。询问病史时,先由带教老师与患儿家属交谈,创造和谐良好的交流气氛后,再指导护生主动进行有效交流。在给患儿查体时,应多用如“你真勇敢”“男子汉”“真棒”等赞扬鼓励性的语言,来取得孩子的配合。“六一”儿童节、患儿生日等重要节日给患儿发放小玩具、礼物等举措也可明显增进护患之间的感情。

3.3鼓励多元,选择灵活的教学模式

儿科护理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需要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从而让护生更加易于接受。一般可采用案例分析、角色互动、护患沟通、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教学模式,从多方位为护生补充知识,训练技能,提高素质,帮助护生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同时培养他们与患儿及家长的沟通技巧,锻炼他们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与患有疾患的孩子多接触交流,会触动护生的同情心,激发起对待患儿的爱心和责任心。在进行各项专科操作中,要促使学生科学对待、具有进取精神,形成团结友爱、互学互帮、共同进步的团队协作氛围。

3.4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在临床带教实践过程中,带教老师应首先与护生建立良好融洽的人际关系,为护生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人文氛围。教师以身作则,进行每项操作都主动积极地与患儿进行沟通,关怀患儿,践行言传身教的作用。在操作示教时,将规范礼仪融入其中,不仅对患儿是一种安慰,同时也能给护生建立自信心,使他们认识到具有人文素质的操作,不仅能促进患者恢复健康,对患者更是一种人文享受。通过言传身教使护生不仅掌握专业技术,而且学会关心、理解、爱护患者。为加深护生们的认识,可举一反三,列举反面的案例,对比不同的效果,使护生更加坚定提升自身人文素质的决心。

3.5加强师资建设,提高带教水平

临床教师应该具备健全的人格,仁慈的心,广博的胸怀、高度的责任感和较强的带教能力,同时应该热爱护理本职工作,以良好的医德、师德影响学生。教师应该加强人文知识学习,提高自身人文修养,注重情商培养。启动“引进来、送出去”培养模式,定期邀请医学院校的老师授课,教授具体适宜的教学方法,举办心理学、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公关学等社科人文方面的系列培训讲座,丰富带教老师的人文知识。选派科室的护理骨干去北京、上海等知名医院儿科进修学习,学习先进的护理技能、理念,培养人文底蕴,使人文科学知识与护理专业知识有机结合和渗透,通过教师的人品、学问、胸襟、气质以及创造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3.6以评促学,构建科学评价体系

人文素质培养的效果需要实践检验。因此,建立相应的考核评价体系是促进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本科室与院校教师根据临床特点,共同研发建立了职业素质测评、职业技能鉴定、岗位素质评价的职业能力综合评价体系。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学生自评与带教老师评定相结合,按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把人文素质教育如受伤沟通、团队协作等纳入护生培养的整体规划中。比如将学生在科室期间与患儿进行的各种有效交流、组织活动、微笑护士评比、零投诉护士、满意度调查、演讲比赛等表现和护生的综合素质评定、各项评优挂钩,逐步完善护生人文素质评价内容和评价手段。

4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