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人文的关系范文

时间:2023-12-04 18:07: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学与人文的关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学与人文的关系

篇1

[关键词]鲁迅思想 科学人文

以后,随着西方列强入侵,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蒙昧无知的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同时,一些中国人开始从各个方面开始检视自身与西方的差别和差距,思考中国落后被动的原因,从而提出向西方学习、“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20世纪初,鲁迅接触到西方的文化,了解西方科技的发展,也在考虑中国的问题。鲁迅1898年进江南水师学堂,后转矿路学堂,1902年入东京弘文学院,1904年到仙台医专,所学的都离不开自然科学。鲁迅的生活轨迹和知识背景决定了他不可能成为反科学者,而是一位科学的推崇者。

首先,他厘清对科学的各种误解,高扬了科学的地位。当进化论传入中国时,有“喜新者凭以丽其辞,而笃故者则病侪人类于猕猴,辄沮遏以全力”,守旧者闻说人源自猴不能接受。鲁迅反驳道:“人类进化之说,实未尝渎灵长也。自卑而高,日进无既,斯益见人类之能,超乎群动,系统何昉,宁足耻乎?”在《科学史教篇》中,鲁迅论及有人“以当时人文所现,合之近今,得其差池,因生不满”,他们非议古希腊学术,鲁迅作出了批评:“若自设为古之一人,返其旧心,不思近世,平意求索,与之批评,则所论始云不妄,略有思理之士,无不然矣。若据此立言,则希腊学术之隆,为至可褒而不可黜。”

第二,他肯定了科学进步对提升人类物质文明发展的推动作用。在《科学史教篇》的开篇,鲁迅写道,当今之世,人们无不为科学之伟大而惊视,“自然之力,既听命于人间,发纵指挥,如使其马,束以器械而用之;交通贸迁,利于前时,虽高山大川,无足沮核”,由于科学的进步,人类不断地拓展出新的疆域,“发隐地也,善机械也,展学艺而拓贸迁也,非去羁勒而纵人心,不有此也。”美洲的发现、科技的运用、学问与艺术的发展、世界贸易的扩展等,都有赖于科学,是科学使人心摆脱了枷锁的束缚。

第三,他意识到科学的进步将推进思想的革命。20世纪初,居里夫人发现了镭,鲁迅写了《说鈤》一文,予以热烈的赞扬:“有一不可思议之原质,自发光热,煌煌焉出现于世界,辉新世纪之曙光,破旧学者之迷梦。”鲁迅更深刻地看到这一科学发现对于人类思想发展所具有的意义:“由是而思想界大革命之风潮,得日益磅薄,未可知也!”

第四,他主张科学兴盛,则国家富强。在鲁迅最早写的学术论文《中国地质略论》中,提出了中国衰败、“救之奈何”的问题。鲁迅认为持续不断地发展工业、矿业,繁荣必有成效,也可以阻止并抵抗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野心。鲁迅高扬科学兴国的旗帜,在《科学史教篇》中,他以1792年法国大革命时抵御普鲁士、奥地利等强敌的战争为例,突出了科学家卡诺、蒙日用科学振作国人、震怖外敌的伟大历史作用。

鲁迅在尊崇科学和物质文明的同时,也非常重视精神的解放与重建。鲁迅不反对学习西方,科技兴国,但更看重“立人”,即在科技发展的同时更注重民族精神的重建。鲁迅在《科学史教篇》和《文化偏至论》等文章中明确提出,科学是要发展的,但必须顾及“致人性之全”。中国人的精神是否达到完全、健康的独立,成为中国富强的关键所在。

鲁迅对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的总体关系可以用《科学史教篇》结尾处概括:“故人群当所希冀要求者,不惟奈端已也,亦希诗人如狭斯丕尔(Shakespeare);不惟波尔,亦希画师如洛菲罗(Raphaeloaelo);既有康德,亦必有乐人如培得诃芬(Beethoven);既有达尔文,亦必有文人如嘉来勒(Garlyle)。凡此者,皆所以致人性于全,不使之偏倚,因以见今日之文明者也。嗟夫,彼人文史实之所垂示,固如是已!”即科学与人文应共生互容。

鲁迅看到19世纪后叶,西方社会显现出对科学与物质文明依赖过度的弊端,“诸凡事物,无不质化,灵明日以亏蚀,旨趣流于平庸,人唯客观之物质世界是趋,而主观之内面精神,乃舍置不之一省。” “物欲来蔽,社会憔悴,进步已停,于是诈伪罪恶,蔑弗乘之而萌,使性灵之光,愈益就于黯淡”。鲁迅意识到,物质和科学的发展会加速人的欲望,如果不加注意,就容易出现一种通病,会导致人文精神、人性关怀的缺失。他怀疑科学、物质文明无节制的极大发展,可能会构成对人生的一种“威胁”,他提醒,如果片面追求科学和物质文化,可能带来负面的影响和潜在的危害。比如环境保护问题、诚信问题、道德底线的突破问题,还有安全感问题,这些问题在多少年后的今天都出现了。原子弹对于无辜民众的伤害,垃圾信息在互联网肆意散播等,这些都是科技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如何把科技引向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方向发展成为极具现实意义的课题。

科学与人文相统一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思路。鲁迅认为,作为思想者的知识分子,必须“有研究,能思索,有决断,而且有毅力”。确实,“独立自主”是鲁迅一生坚守的人格底线,并视“至独立者”为“至强之人”。希望青年人“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进行,忘掉一切利害,推开了古人,将自己的真心的话发表出来。”总之,就是要“自己思索,自己观察”,坚持独立思考。独立思考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指创新精神。在探求科学真理的道路上,求真务实是我们应该坚守的原则,在此基础上的创新精神则意味着更大的进步。中国要发展,要强盛,也必须唤醒自己的创新精神,进入到实际的创造过程中去。

篇2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学生;人际关系;培养

初中语文教学要使学生认识语文现象,揭示语文规律,其目的是实施语文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语文是交流的工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任务。而这项任务往往被一些学校和教师所忽视,从而造成考试成绩高、交流交际能力差,应运而生的是“书呆子”,这就背离了语文教学的目的和培养目标。

一、对良好人际关系的理解

日常生活中,异常尖锐或不可调和的矛盾并不多。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站到对方的角度设身处地考虑,为别人着想,柔和地解决问题,就会得到别人的理解、支持和拥护,营造和谐的氛围。相反,不为别人着想,以硬碰硬,往往会使对方产生抵触情绪,甚至还会激化矛盾,对解决问题丝毫无益,更与我们创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背道而驰。因此,良好的人际关系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体谅和相互协作、相互理解和无私帮助。

二、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培养

1.在师生互动中学会尊重

师生关系是学校生活中重要的人际关系。教师要获得学生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体现在教学的全方位和全过程。教师经常以饱满的热情走进课堂,真诚地问候学生,让学生感到教师喜欢自己;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注意倾听,尽量给予积极的评价,并适时地将掌声献给学生;对学生回答中的偏差,不是简单粗暴地否决,而是及时转移,保护和珍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一定要承认每个学生都具有创造潜力,珍惜他们创造性思维的萌芽,欣然接受“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现实。学生质疑教师,挑战权威,是学生安全感最极致的表现,也是教师尊重学生的最高境界。

2.在与同伴竞争中学会合作

小组讨论是学生与同伴交往的轻松形式。小组成员的学习目标相同,但各自达到目标的途径却不同。学生一方面要使别人认同自己的观点,同时,也要发现同伴观点中的合理性及不足,相互吸收,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的过程中,兼容并蓄,建立良好的伙伴合作关系。

辩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也有积极的意义,对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更具挑战性。就辩论的同一方而言,辩手之间只有抛弃个人的表现欲,相互合作,才能形成集体的力量,取得最佳的辩论效果,满足辩手获得成功的需要。但是,辩论双方的利益是相斥的,一方需要的满足会阻碍他方需要的满足,于是出现唇枪舌剑的竞争。而由于这种竞争是团体性质的,对个体的心理压力不是太大。教师要使学生明白,辩论是为了对有争议的问题有更全面的认识,而不是“你输我赢”的淘汰。要在合理的竞争中学会相互合作,建立“你行我也行”的共同发展理念。课堂是学生的,把学生的时间还给学生。这些活动突破了活动人数的限制,满足了每一个学生的交往需要,活动内容也带有创造性、研讨性,学生不必为回答不出问题而担心。

对中学生而言,沙龙似乎有点成人化,然而,正是这种成人化的活动,满足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社会化的需要。从别人的观点中吸收营养的合作心理十分真诚,学生普遍有一种畅所欲言的满足感。这样营造出一种具有感染性、催人积极向上的教学情境,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需求。

3.在与作品共鸣中学会理解

语文学习的源头:一是书本,二是生活。教师要让学生自主地阅读文学作品,让他们在人类的文化遗产中思索,感悟作者在作品中所表达的认识和对人生的理性思考,把课堂学习向生活延伸,学会处理生活中的问题,改善生活质量。

教师要充分挖掘作品的人文精神,营造良好的人文气氛,关注作品中人物的内心、情感、命运,与作品中的人物形成共鸣。然而,由于作品的产生有特定的时代背景,与学生自身生活的阅历、贮存的信息有一定的距离,学生往往会用现代的眼光审视过去的生活,从而表现出对作品的不理解甚至是指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掘教材中的情意因素,因势利导,相机点化,让学生的思维训练和情意因素相伴而行,使理智与审美形成合力,站在作品中“人”的角度去鉴赏他,理解他。

语文教师要把握好自已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积极引导学生与教师对话,与同学对话,与作品对话,让学生在丰富的人际关系中游刃有余,感受人情的醇美和人生的丰富。

参考文献:

[1]彭小明.语文研究性学习[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2]王荣生,宋冬生.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谢广田,等.聚焦课改决胜课堂[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篇3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历史分析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含义。科学精神的大致内涵,即以物为尺度,追求真实、探索规律、推崇理性、实事求是、重在获取真知、实现最大功效。①

科学是求真,人文就是求善,就是解决精神世界的认识问题,它回答的是“应该是什么”、“应该如何做”。人文不但是一个知识体系,而且是一个价值体系、伦理体系。人文精神体现以人为中心、追求美好、实现浪漫情怀等价值理想。②可以说,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在探悉对象和发现自己的活动中形成的两种文化或知识成就的升华,是人对外在的物性和内在的人性把握中产生的两种观念和价值体系,也是人类寻求生存和发展的产物。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分野、对峙与交融、互渗,造成了人类知识与智慧的曲折演进;它们之间的冲突与融合铸就了人类文明与文化的生动发展与综合提升。

当代对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片面理解。很长一段时间,人们把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对立起来,这源于人们对两种文化有片面的理解。当代对科学的理解主要受实证主义和功利主义科学观的影响。逻辑实证主义科学观只重视“科学的逻辑”,而严重忽视了科学赖以产生和发展的人文背景,只强调科学的实证精神,严重忽视了人的创造精神或创新精神;强调科学与人文两个世界的截然区分,严重忽视了科学与人文的关联和科学的人文意义和人文价值,而功利主义科学观只是从工具或技术的角度来理解科学,而严重忽视了科学活动本身的人文意义和人文价值;只是从控制自然、获取无知利益的角度来理解科学的社会价值,而严重地忽视了科学的其他社会功能,特别是对文化建设、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的重要意义和作用。③

与上述两种科学观相呼应,西方人本主义的文化观和现代新儒家的文化观影响着人们对人文精神的理解。西方人本主义文化观对科学的理解并没有超出狭隘的实证主义和功利主义的视野。同时,他们所理解和阐述的人文主义或人文精神也是极为片面的。离开社会历史条件抽象地谈论人的本质,这使他们的文化带有浓厚的虚无主义色彩。而现代新儒家文化观的特点是反科学主义和泛道德主义,强调科学在人文世界与人生经验中有其自身不可超越的限制,强调儒家的人文精神是“本”,科学技术只能作为“用”。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文化观与现代新儒家文化观进一步加深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对立。

当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必要性。尽管历史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若即若离,但是当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走向融合具有必要性。萨顿看到了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分裂的状况,他指出:“我们这个时代最可怕的冲突就是看法不同的人们之间的冲突,一方是文学家、史学家这些所谓的人文学者,另一方是科学家。”④就拿科学精神来说,“科学精神不能控制它本身的应用。首先,科学的应用常常掌握在那些没有科学知识的人手中,而即使是科学家,在一种强烈的感情影响下,也可能滥用他们的知识”⑤。事实恰恰如此,近代以来,科技发展已经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危机,其中最突出的是资源和环境问题。

资源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人们普遍关注的全球性问题之一,随着人类社会对能源等资源消耗的增加,如果不加限制地过度开发,人们有可能在短短的二三百年内将地球上千万年积累的石油、煤、天然气、各种金属等宝贵的矿产资源挥霍殆尽。与资源问题密切联系的全球性问题是环境问题。水土流失、水和空气污染、热带雨林的毁坏、臭氧层的变薄等环境问题,不仅直接影响着人类的健康,甚至还威胁到人类的生存。技术及其发展同当代世界的环境问题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另外,科学技术发展显然还同诸如军备竞赛、核威胁、胚胎克隆、兴奋剂的使用等许多问题密切相关。可见,科学技术的异化现象及其对人、自然与社会的负面影响的确存在,而且,如果不加以有效的控制,将会导致灾难性后果。

但是我们决不能将科学技术的异化及其对人、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归咎于科学技术本身。一方面,资源、环境等问题并不都是由技术造成的。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每一种异化现象及其对人、自然与社会负面影响的背后都有社会制度上的原因或人自身的原因。因此,目前资源与环境危机的困境,科学和人文都应担负责任。要摆脱困境,就必须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道路。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是当代社会发展所必需。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

纵观历史进程,我们有理由认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是历史的必然。当今对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问题已达成共识:反对将科学与人文完全分离和绝对对立起来,倡导两种文化之间更加广泛的对话、更加宽容的理解、更加融洽的合作,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走向融合。

寻求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通,已成为现代认识活动的“主旋律”。在两种世界的融通中,我们对“客观事物”有了这样的理解:客观事物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其优先存在是不容质疑的,否认了这一点就抛弃了科学精神;但它的“表现”,在人面前显示出来的种种属性及其变化的可能性,都是与人相关的,是随着人的观察角度、认识和实践能力的变化而变化的,即它表现于同人的相互作用中,使得我们视野中的世界必然带有人的痕迹,不承认这一点,就是背离了人文精神。

寻求科学与人文的融通,无论是在自然、社会还是在研究领域,都全方位地展开着,如对于基因组计划的伦理问题,基因工程专家和伦理学家产生了相同的关注点;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文化的繁荣,使得技术专家和艺术专家结成了联盟。科技的平台必须也是人性的界面,人文的世界必须增加科技的含量,成为当代文化事业的一个共性特征;科学与人文之间在观念、方法、学科、精神上的互融正在成为一种日益普遍的文明建设活动。

这种融通正在成为社会各界的自觉意识。我国申办奥运就是一个例证,我国提出的申办奥运会的口号是: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这表明我们对科学与人文融通的强烈追求,可以说,科技和人文在中国实现全面腾飞的过程中犹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

北京奥运体现科学与人文精神

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绿色、科技、人文”为主题,向世人表明,北京奥运不仅要做到“更快、更高、更强”,还要“更纯洁、更互助、更人道”,充分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

绿色奥运。为实现绿色奥运,北京市政府投入巨资,用于绿色奥运场馆及交通、能源、环保建设。发展天然气、电力等清洁能源是解决北京市当前能源问题的主要措施,极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根本性地解决能源问题。能源结构调整是北京市实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理念的重要保障措施。

在绿色奥运概念中,绿色能源即新能源和节能是其中最主要的概念。世界银行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到21世纪中期可再生能源将为人类提供50%的商品化能源。我国将加速可再生能源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应用;增强我国设备制造和生产能力;建立产业化配套服务体系;健全法规和机制,实现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商业化发展。

人文奥运。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就是通过没有任何歧视,具有奥林匹克精神――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精神相互了解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做贡献。⑥实现人文奥运,要进一步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推行奥林匹克教育⑦,提高国民素质。

科技奥运。随着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越来越多地用于体育运动。运动训练方法的不断提高,运动场地器材的不断更新,乃至世界反兴奋剂斗争的不断升级,无不说明科技的魅力。

实现科技奥运,北京奥运会不断引进高新技术,这包括优秀运动员选材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反兴奋剂检测芯片的研究等,在引进高科技的同时,不乏人文关怀。

注 释:

①②肖峰:《论科学与人文的当代融通》,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18~320页。

③孟建伟:《论科学的人文价值》,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8~53页。

④萨顿:《科学史和新人文主义》,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40~49页。

⑤萨顿:《科学的生命》,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140~142页。

⑥孙红敏:《2008年北京实现“人文奥运”之探析》,《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5)。

⑦贾爱萍:《奥林匹克运动兴起的教育与体育背景》,《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3)。

篇4

【关键词】人文关怀 现代医院 实践 发展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6-325-01

1977年,美国医学家恩格尔(Engel)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从此人类对医学有了更为理性和全面地认识,关于医学的目的和价值问题的探讨成为热点,我国医学人文学的教学与研究也出现了热潮,一些医学院校陆续开展了医学人文学的教学,医学人文学方面的著作也相继问世。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我国医学人文学开始了自己的发展。医学人文学的建设与发展,不仅可以提高我国的人文发展水平,更重要的是可以促进整个现代医学的发展,而现代医院恰恰是一个最佳地点。

1 医学作为直接面对人的科学,与其它科学相比,更应强调人文关怀,从而尽到对生命的责任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这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终极目的。坚持以人为本,既有着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展的进步精神。科学技术的价值最终要通过人们的生产生活状况体现出来,要以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来衡量,故应强调科学技术的社会属性,突出科学技术的人文价值。医学除具有科学技术的一般属性以外,还有其特殊性。其特殊性在于医学是一门直接面对人的科学,即以人为研究的客体,又直接服务于人的科学。医学比其它任何科学都更应强调人文关怀,要求医学工作者具备完善的人性修养。

进入21世纪以后,在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的潮流中,医学也得到了迅猛发展,但同时也伴随而来越来越多的因误诊而导致的医疗事故、医疗纠纷,“见钱才开”、“见死不救”的医德失范,药品和医疗器械销售中的肮脏交易,以及存在于医疗卫生行业的其他腐败现象等。这些都是医学与人文精神脱离的严重后果,不仅无益人们的健康状况的改善,而且最终将束缚医学自身的发展。因此,现代医学要呼吁人文精神的回归,呼吁医学与人文的完美结合。无论是从增进人类健康角度看,还是从医学自身发展角度看,都必须加强医学人文学的建设,在构建医学与人文完美结合的现代医学模式的同时,促进人类社会的文明。

2 在现代医院中,要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稳定医疗护理队伍,改善医患护患关系,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现代医院人际关系主要由医患护患关系组成,真诚负责、相互信任是建立协调、和睦的医患关系的基础。医患之间要真诚相待、相互信任。医生必须对病人的生命、疾病负责,全身心地投入救治。病人也要讲真话,对医生和护士高度信任。医护人员应根据病人所患疾病的种类和程度,病人的文化水平、社会地位、心理特征和心理承受能力来决定讲话内容,什么时候讲,在什么地方讲。同时还要遵循知情同意的原则,要尊重病人对自身治疗的自。患者患了急病、重病之后,感情容易变得脆弱,尤其是急诊患者,心理较复杂,往往恐慌、紧张、焦虑,需要比常人更多的人性关怀。医护人员一句贴心的话语,一个关爱的动作,一个鼓励的眼神,往往能给患者以莫大的安慰和支持,瞬间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总之,在现代医院中要为医护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提升医护人员自身的科技素养与人文素养。人文关怀的关键是要整体提升工作人员自身的科技素养与人文素养。要使每一位医护人员都懂得,良好的职业形象应该是精湛技术、浓烈爱心和丰厚人文素养的完美组合。因此,医护人员既要学习医学业务知识,掌握先进的科学医疗护理技术,又要扩大视野,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通过人文知识的积累和道德内化的修炼,提高综合性的人文素养[1]。通过对患者的细心体察、精心治疗、细心关怀来施展技术,提高水平,在释放慈爱之心的同时,锻炼提高自身的社会、心理、文化素质,达到真善美人格的融合,使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充满活力与自信,保持健康的心态和高尚的职业道德,从而给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3 不断加强现代医院医护人员医学人文学建设,使人文关怀在医疗活动中尽可能发挥其最大作用,以适应现代医院发展趋势的需要

目前,现代医院中大多数医学工作者内心深处还是遵循着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虽然在部分高等医学院校和医药卫生机构的一些人在呼吁重视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交叉学科的教学和研究,但是响应者寥寥无几。不少医学院校一度只重视医学科学知识与技术的传授和培养,相对忽视人文知识的学习与训练,这种局面带来的先天不足,亟待在医疗服务的实践中予以弥补。要真正实现医学模式的转变,实现医学与人文的完美结合,就得培养大批既有高精尖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又有丰富而深厚的人文知识的新型医学人才。因此,必须加强医学人文学的建设,把人文社会科学尤其是与医学有关的人文社会方面的交叉学科纳入到医学教育的教学计划当中,实施完整的医学教育[2]。

作为一名已经踏上工作岗位的医学工作者,回顾之前的学习历程,翻看旧日的课程计划安排,发现系统医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占用了我们相当多的时间,而真正的有关人文科学方面的学习与交流真是少之又少。通过一年半的临床实践工作,更是深刻的体会到人文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大学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不是制造机器。对于整个医疗体系,每个医生、每个护士、每个老师的作用都可能微乎其微,一个学校、一所医院和一所大学的文化内涵也需要经过几代人,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才能培养起来。同样对于一个科室来说也是如此,若只引进技术型人才,不关心人文教育,科室内部没有很好的文化氛围,虽然在短期内在各种经济指标、手术量等方面有所突破,但缺乏持续性发展的机制,科室内部有可能不团结,科室也不可能稳定。作为学校,我认为应该从身边的教学开始做起,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人文教育就成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现代医院,目前有相当多的医护人员,包括很多高层次的医学专家都没有进行过系统的人文科学教育。应该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不断加强现代医院医护人员医学人文学建设,使人文关怀在医疗活动中尽可能发挥其最大作用,以适应现代医院发展趋势的需要。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科学;人文;理性;人类

一、从人类理性看科学与人文融合的理论溯源

前工业社会,人、自然、社会是和谐的统一整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社会来临,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作用中,科技因素突显出来,它在推动社会突飞猛进的同时,打破了人、自然、社会原有的和谐状态。一种因素突显引起失衡,必然需要另外的因素来制衡,在这种动态平衡之中,社会才能得到发展、自然才能得以平衡,从而人实现自己的发展。因而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今社会,人文精神更应得到重视。这是人类理性的要求,也是人类理性的体现和回归。科学与人文同源共生、互利互动,两种文化都是人性的品质和才能的表征,它们根植于人性之中,是人类理性的两条不同表现路向,缺一不可,二者涉及“是”与“应当”、事实与价值、工具与目的的关系。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理性内容具有具体性、多样性和相对性,有价值理性、目的理性、工具理性、交往理性等概念,并争论不一,从马克思的实践理性角度可以整合这些概念。理性具有合逻辑性、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基本内涵,这保证了科学与人文虽有诸多不同之处,但是作为人类不同文化的表现却可共存于人类社会之中。

一般说来,“理性”(英语中来自拉丁语的reason,德语的vernuh)是指人自身的内在本性或能力,“理性”具有“超越性”与“规范性”双重品格。如果作词源考据,理性的双重品格正源自古希腊阿那克萨哥拉的超越的“努斯”(nous)精神与赫拉克利特的规范的“逻各斯”(logos)精神。“努斯”是指生命冲动的力量,是在超越具体有限事物而对万物的动因或运动的终极来源的寻求中所反思到的;“逻各斯”则是指逻辑规范的力量,通过对“始基”和“一”的不懈追求而日益突显出来。人类认识发展的主线是从神话到哲学,再到科学。在原始时代,也就是在神话思维时代,人们对世界充满好奇和追问,但当时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只是停留在一种神话幻想的方式,不能说明和解释世界,图腾和巫术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随着人类生存能力和生产能力的提高,生活世界发生变化,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与了解加深,思维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不再是神话思维,而是迎来了哲学与科学的思维方式,召唤理性成为了必然。人类正是因为具有理性精神才成为人,区别于其他物种,人类的理性表现在思维方式上,它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又对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中起着导向性的重要作用。

现代社会最根本的问题是所谓理性的吊诡,或者说是理性的自我否定,这不是简单的完全否定,而是对于绝对理性主义的批判和否定,消除理性的至高无上性和绝对性。对理性某一特质的单纯追求会造成理性的偏失,出现“理性主义”、“科学主义”等种种观念问题。对理性的反思与批判,引出“合理性”概念,来强调人、主体评价、价值等因素,从而理性不再走向绝对与孤立,人类由对纯粹自然的关注到对自身的关注。由对自然科学的关注到对社会文化的关注,科学与人文的关系被关注。事实与价值、认知与评价、描述与规范等应该互相结合,无论用事实取代价值,否认价值的科学实证主义,还是以价值取代事实,否定事实的文化科学、价值哲学等均有偏颇。

传统的、绝对的理性主义是在本体论意义上产生,柏拉图是奠基者和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理性至上,是人作为人的本质,在黑格尔那里,绝对精神是理性的最高形式,是宇宙的最高本体、世界的最终本原,自然、人类和社会不过是绝对精神的外化和表现。启蒙理性主义是从认识论和人性论的角度来考察理性,理性是人所特有的一种能力,它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性,它把人从神性的过分张扬中解放出来。理性从关注彼岸世界的“绝对精神”回到了此岸世界的人类社会,人作为人成为人,具有理性能力的人根据其理性精神构建社会,赋予社会中的一切事物以意义,人类生活展现出意义。理性不再是处于绝对的神化地位,而具有价值因素,这为关注价值领域,关注主体内在精神追求的人文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

近现代科学与人文的分离,造成人类道德与精神的危机,究其原因在于理性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严重扭曲、分裂,因而反思理性、整合理性是解决科学与人文分裂的出路。工具理性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不能最终解决人的精神问题。工具理性描述世界的实然状态,不能取代价值理性而成为一种对应然状态的表述,它注重可计算性,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导致根据数学结构来阐释自然,把现实同一切内在的目的分割开来,从而把真与善、科学与伦理分割开来”。西方追求确定性的理性传统,成为科学精神的思维基础。近代以来,人的理性能力主要与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相联系,因而对理性的理解出现偏差,更多的是关注与科技有关的工具理性。理性追求确定性,形成科学理性的确定性、客观性、逻辑性等特质,但是理性并不简单等同于科学理性,大写的“理性”更应有合逻辑性、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统一之意。

二、从科学自身的发展看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内在要求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都有其产生、发展的历史,人文文化是伴随着人的出现而出现的,时间上先于科学文化,二者又相互影响、促进。哲学大约产生于公元前7世纪至前6世纪这一期间,当时科学与哲学是不分的,二者浑然一体,科学包含在哲学之中,统称为“智慧”。古希腊自然哲学是科学的前身,是科学产生的土壤,关注自然,把人作为研究客观世界的主体,人和自然分开,人作为独立于自然的主体,对自然界的客观事物进行研究,这正蕴含了科学精神的萌芽。从15世纪下半叶开始,逐渐产生了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践和对自然进行分门别类研究的近代自然科学。17~18世纪,许多学科已经取得严密的科学形式,相继从哲学中分化出来,建立了独立的科学门类,如天文学、力学及为它们服务的“数学方法的发现和完善化”。恩格斯清醒地看出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是以哥白尼的太阳中心学说开始和以牛顿的经典力学为标志,这表明自然科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学科,这是人类认识的重大进步。

人文一词来源于拉丁语,包含有四重意思:人道或仁 慈的性质或状态,慈爱或慷慨的行为或性情;人类;人性,人的属性;人文科学。可见,人文是关于人的文化,形文化。科学是关于认识对象的本质及其变化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包含丰富的内容,它包括科学主体即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工作者,科学客体即在科学活动中被认识和研究的对象;又包括科学工具、方法、手段、目的等;科学又可按照研究领域的不同,分为多种学科。因而,在不同领域,形成了有特定组织形式的科学家共同体,他们普遍认可共同的思想观念、研究方法、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等,思想观念、研究方法、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等受到科学共同体所处时代的时代特征与历史文化等因素影响。因而,科学不再仅仅是僵硬固定的公式、定律、原理等形式表现,科学就是一定文化的代表,并且只有在一定的文化大环境中才能产生,文化形式的改变,终究是由人类的生产和生存方式决定的。科学探究的是客观自然物和现象的本质,这种探究活动通过人的实践进入人的生活世界,科学在本体论、认识论、存在论等领域产生影响,影响到社会,形成独特的科学文化。

在文艺复兴时期,科学作为一种异己的力量反对宗教权威,向一切教条挑战,深受社会的欢迎,推动了思想解放,解放了人类的体力。随着科学的飞速发展,出现了唯我独尊的“科学主义”思潮,它在压倒其他文化形式的同时,负面效应日益显现,反科学主义浪潮日见高涨,科学和人文两种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关系不协调甚至紧张的状况,加剧了人类社会种种危机。科学与人文的分裂对立日益加深,冲突愈加严重,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可怕的冲突”。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裂及其矛盾不是两者本身所固有的,而是由于人认识的差异或人为因素造成的。源于古希腊的原子论传统,走向机械论,西方近代工业文明兴起,实验和定量方法引入,实证研究得以实现,科学的发展日益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科学文化战胜并取代了有机论和神秘主义,成为主导文化。近代哲学以二元论的思维方式形成了自然界与人相互分离的基本观念,认为自然界是脱离人类社会历史之外的客观存在,研究自然的科学与社会历史文化之间无关。事实上,二元论所导致的机械论范式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而导致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一种古老而又赋有创意的整体有机论范式得到重视。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有着不同的范式,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两条路向,应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中的不同方面和问题,二者不可通约,却可以对话。互促互进,共存于人类的存在和活动方式之中,的“实践”是沟通二者的桥梁。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二者同根——源于人,同向——为了人类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因而,它们不应该是绝对对立。新的科学技术的发明与应用,需要新的人文因素与其相适应,“每当一种新技术被引进社会,人类必然会产生一种要加以平衡的反应,也就是说产生一种高情感,否则新技术就会遭到排斥。技术越高级,情感反应也就越强烈。”而人文因素改变,科学技术的更新换代也迫在眉睫。

20世纪50年代末,斯诺明确指认了“两种文化”现象,之后布罗克曼提出“第三种文化”,同时伴随着“索卡尔事件”、“科学大战”,科学人文主义思潮成为20世纪的主流,获得了新的发展。当代西方出现多种新兴学科和方向,对科学和人文进行研究、探讨,有科学的社会研究、sts(科学、技术与社会),20世纪80年代,在英国等地兴起的ssk(科学知识社会学)、css(科学文化研究)等。科学史学之父萨顿首倡科学人文主义,力图使科学人性化;

三、从人类的生存看科学与人文融合的现实基础

人的类本质随着人及其活动方式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从人的依赖性社会到物的依赖性社会,再到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科学与人文实现融合与共同发展。“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在人的世界中,人、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发展,是人的类生存的需要。

从古至今,人类的思维方式经过了几个时期的转变,与此相应,作为时代精神的哲学,也表现出几个转向,即从本体论转向认识论,又转向实践论。古代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客体性形而上学是本体论思维方式,以自然为中心;近代以笛卡尔、康德等为代表的主体性形而上学是人类中心主义思维方式,把人抽象化、绝对化,看成是脱离自然的、不受自然规律制约的、无所不能的独立存在;现代哲学的实践论思维方式,是一种哲学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方式,从对绝对的本体世界的好奇经过近代人性抽象化的形上追求,转向对现实的此岸人类生活的关注,人恢复了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有机统一,是在现实中从事实践活动的活生生的具体的 人。

从原始的图腾崇拜,到神权至上,人的主体性只有在理性从神本主义的蒙昧中觉醒之后,才得到了彰显。人从唯神论中解脱出来,争取自由得益于人本主义思想的兴起,可是,近代哲学对理性的推崇,发展到黑格尔那里却走向了自己的反面,人本主义逐渐发展成为“人类中心主义”。人类自认为是世界中心,人类认识、改造、利用自然界的时候,科学至上,对抗大自然,破坏生态环境。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曾为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它使欧洲在民主和科学两方面都创建了辉煌成就。但科学技术盲目发展,人对自然横加掠夺、压迫,造成了人与自然乃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极度紧张,工具理性的迅速膨胀遮蔽了价值理性,也剥夺了人作为人而成为人的丰富性,人的生存及其活动的价值和意义被忽视,造成了人本身的工具化和异化,人类陷入尴尬的境地。人成为“经济人”、“理性人”,人作为有意识存在物的主体能动性被忽略,人精神世界的丰富性被抹杀。人变成了单向度的人。因而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人在自然、科学、社会中的地位。

人类的劳动能力包括体力和智力两类,人的体力能力除了依靠自身的工具之外,还要发展体外工具,以获得强化和延伸,而体外工具的发明和应用就是智力能力的展现,但活动空间和生存工具的扩大与强化无法替代内省的精神诉求。人是一个物质与精神的二元存在物,他在这个世界上生存有着肉体与精神的双重需要,人、人的实践活动是沟通自然、社会的桥梁,世间万物作为有意义的“在”。必须是与人发生关系并被认识到的“在”,反之则是“存在着的无”,人类正是在这个生存和发展自身的劳动实践过程中,体现了物质与精神的融合。人类历史实质上就是人类劳动实践的历史,人文文化是人类历史的积淀。科学在人对客观自然界认识和改造的劳动实践中发展,正是人类为实现自己生存的劳动实践活动实现了人类作为类的生活,在寻求物质生命的过程中实现了人的精神生活。

“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科学在古希腊诞生之初,是一种纯粹的对科学的追求,对理性、对真理的追求,科学发展到如今,与技术、社会密切联系,产学研一体化,科学成为当今特有人文文化的产物。科学求真,“真理概念本身就其内容而言就依赖我们的合理的可接受标准,而这些合理的可接受标准则依赖于并预设了我们的价值。”一般作为事实的科学,不应该与价值、人文分开,规律和真理是被人认识到的,各种人文因素掺杂于其中,所以,科学是人的科学,是在人文环境中被人建构出来的,真理是暂时的、有限的、相对的,而不是高高在上脱离于人的社会性存在的绝对客观和真理。对真理性与价值性的追求是人的本性。也正是在对真理和价值的追求之中,人实现了自己的生存,通过科学与人文的融合,人类实现其求真、求善、求美的生活。求人与自然之真、求人与人之善、求人与自我之美,以达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的真正和谐。这是建立在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基础之上。

现代汉语的“科学”一词译自英文或法文的science,science来自拉丁文scientia。scientia涵义广泛,是一般意义上的“知识”。不仅指自然科学,也包括人文科学。广义上的“科学”就是希腊人所开创的一种自由探求的精神,“为知识自身而求取知识”,这是希腊和中世纪的“知识”传统。这种“求知”的精神成为孕育近代自然科学的母体,同时也是人文科学的母体,所以,近代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同源,始于人类的求知精神,二者亦是同向的:科学研究、认识与掌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及规律,是人生存之基础;人文为人类提供一个意义的世界、心灵的家园,是人为人之本,“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关系,二者即分别处于较低和较高层次。前者是后者的出发点和基础,后者对前者进行批判和引导,与此同时建设与完善自身。”[g’

篇6

关键词:高等教育;科学素质;人文精神

近年来,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所表现出的对生命的漠视,应引起人们的警觉。这不仅关系到能否对生命负责,同时也关系到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抗挫折的能力。爱因斯坦说,教育的核心价值是让人性得到提高。因此,应让学生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不是教育出来的机器。

一、现代大学生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教育的非对称性

(一)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的分离

人文精神彰显了人的存在意义,体现了生命的价值,是一个时代的文化价值观;科学素养是人的知识和能力,是人们处理与自然、他人关系的方法和方式。19世纪以前,大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人,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寻找真理、完善人格,包括剑桥和牛津,都并不是为了培养知识分子,而是为教会或政府培养服务人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从工业化开始,高校的人文精神教育受到了挑战,因为人类社会迫切需要掌握科学技术的专业知识,大学的使命转变为培养技术人才。科学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教育的作用逐渐取代人文精神教育。中国的大学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成立,虽然大学建立的主要动机是使国家富强和建立军事力量,主要内容是开展自然科学教育,但保留部分文化教育,特别是中国传统人文教育。到20世纪50年代,单方面学习苏联,大学在全国各地进行了调整,人文与科学的分离教育在全国实施。一些大学的重点是科学的发展,甚至取消人文社会科学系,科学与人文精神被人为地分离。

(二)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分离的影响

清华大学教授彭林指出,对于20世纪的大学生来说,“高分低能”是一种由于人文精神的缺失所导致的不良现象,而且这种“有知识,无文化”的不良现象愈发严重[4]。而今,虽然人们认为提高人文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但有关经典传统文化的测试结果令人担忧。在中国,儒教和道教已经超过两千年了,但实际上人们接受测试时,27.1%的人认为老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4.2%的人认为老子是法家的代表人物,另有4.2%选择了“我不知道”。人们不知道道家代表人物不仅是文化知识的缺乏,更是人文精神的极度缺失。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高等教育长期实行高分化的专业教育,使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完全分离。

(三)高校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育的必要性

人类社会教育的历史和现实已经证明,科学素养应该与人文精神相结合,否则就是不完整的,甚至是危险的。药物教授事件是一个典型运用专业知识犯罪的案例,还有一些自杀、谋杀、杀害教师、弑母等恶劣行为在大学中的出现。这就使我们去思考,究竟是什么让学生接受了高等教育,却如此漠视生命。这不仅仅是关于如何尊重生命的教育课题,更是应该提升学生的责任感、社会意识、集体意识,提高对人生挫折的抵抗能力的教育,因此,高校迫切需要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的育。

二、将人文与科学整合并实施育

(一)科学和人文统一的高等教育内涵

科学与人文对社会进步和人的解放有很大的贡献,但由于人文精神的领域狭小和科学技术的功利性,相比较下人文精神似乎毫无用处。今天,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同时它也明显给人类带来了灾难。为了避免人类的毁灭,人们必须控制其发展,让它为人类服务,这是使科学和人类适应时代和技术发展的需要。科学技术作为一项基本的手段,人文精神作为价值目标,目的是促进自然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和谐发展。科学与人文不仅要关注人类科学和技术,而且要注重人文精神的科学价值。在科学与人文教育领域,自然科学是基础,人文价值是目的。只有自然科学与人文精神协调发展、相互补充,才能够为人类生活提供真正的服务。因此,高等教育应该把人文精神和自然科学的核心结合起来,在教育的协调下以人文精神为导向,注重个性发展,并强调科学与人文在专业发展中的融合。通过科学研究促进教育创新,并强调人文和科学相辅相成。

(二)科学与人文统一的高等教育的目的

在21世纪,人类社会正面临着以下问题:所有人的生命将在地球上的核战争中消亡;人类能否从生态破坏中存活下来;产业持续发展、人口不断增长和南北对峙等问题很可能导致全球冲突;由于生产自动化的快速扩张导致的结构性失业。因此,21世纪的教育必须培养解决这些挑战的能力。联合国教育专家S.Rasskh和G.Vai-deanu,提出“我们不忘了文艺复兴时期哲学的有益作用和启蒙时期的教育,尤其应牢记古希腊的宝贵例子。正如马克思指出,在古希腊,一个持久、强烈的理想能够塑造出一个无论从精神上,还是身体上都完整的人。我们的最终目标是通过科学与人文教育相结合来塑造完美人格”。

(三)科学与人文统一的高等教育的实现途径

人为分离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教育是偏颇的,因此许多人越来越倾向于协调发展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并且积极探索和实践,同时取得了显著成效。

1.设置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一般课程。大学应该开设一些常规的课程,这类课程应该包括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如科学技术哲学、基础科学、天文、地理、美学、心理学、艺术、历史、经济等。这些课程的教学,一方面,要强调道德和责任,以及对个人信仰和文化的尊重;另一方面,要突出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审美观。此外,一般的课程应注重激励、启发和感染学生,追求宏观的知识和丰富的自然,突出完善人格的教育目标。设置一般课程不能只注重课程教育,还需要强调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的整合,课程需要与生活连接起来,并且有很强的科学、人文和开放性,培养学生能够适应发展的各个方面。

2.创建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教育的校园文化。学生的人文精神是要受到氛围熏陶的,构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与浓厚的人文氛围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有效途径。要创建校园文化,一方面,应该组织系列讲座,创造一个自由的学术氛围,让每个学生各抒己见,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愿意与他人沟通、交流;另一方面,应该定期举办文化节、科技节、文化沙龙、读书俱乐部、影视评论、诗友会和其他此类活动,倡导学生参加各种活动,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得到升华。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要加大资金投入,改善教学条件,更新实验设备和补充资源库。同时,高校要加强校园景观建设,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人文景观,使学生在一流的实验室、优美的校园环境中陶冶情操,升华情感。

参考文献:

[1]郑晓江,李嘉禄.生命与思考[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

[2]杨海波.人文内涵的培养与研究[J].中华长春理工大学:高教版,2008,(3):115-118

.[3]王雪楠,叶宝晟.科学素养教育对中国的启示[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60-64.

[4]朱黄河,黄万林,马雪松,龙河南,谢小薇,曹才荣,赵华伟.江西部省级官方公共人文社会科学素养[J].社会工作,2011,(10):58-62.

篇7

【关键词】医学专业课程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 统一

众所周知,未来世界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未来人才的标准是: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而且还要具备现代观念意识、完善的个性和良好的伦理道德等人文修养。因此,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当前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医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更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需要。

目前,我国许多学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式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①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②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改善校园文化氛围;③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④将人文素质教育贯穿于专业课程教育的始终。笔者认为前三点容易做到,但专业教师如何在专业课程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使二者达到内在的统一是个难点。下面谈谈个人的看法,供大家商榷。

一、医学专业课程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

医学专业课程教育属于科学教育范畴,是以物为中心的教育,传授的是科学知识,培养的是科学精神,积淀的是科学素质。它关注的是人与物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整个物质世界的关系,旨在通过传授科学知识来培养人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素质,引导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变化做出准确的事实判断,探索客观世界的各种规律。它重在发展人的能力,是“如何做事”的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是以人为中心的教育,传授的是人文知识,培养的是人文精神,积淀的是人文素质。人文教育关注的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与整个精神世界的关系,旨在通过传授和阐释生活意义、人生哲理等人文知识来培养人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引导人们对社会的各种现象包括自己的行为做出合理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它重在提高人的文化修养、道德修养,提升人格的内在价值,是“如何做人”的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是相通的,前者是精神的支柱、追求真理的动力,后者是探索自然奥秘的实践,二者相得益彰。人文精神完全可以渗透到专业课程中去,使学生不仅获得具体的科学知识,而且受到高尚的人文精神与道德情操的熏陶。

二、医学专业课程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

医学教育中存在着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的不平衡状态。大部分学校开设的人文课程较少,专业课程的设置一般都在60%以上,占据了学生大部分的时间,而且备受学生的重视。教师队伍中,人文课教师的知识结构单一,缺乏较为理想的跨学科专业结构的教师;部分专业课程的教师“重专业、轻人文”,他们往往只强调专业知识的重要性,而没有意识到人文知识的积累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但是,专业课程的教师常常占学校教学人员的大多数,如果这部分人仅仅是纯专业性的,不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我们就会丢掉这片教育的主阵地,文化素质教育就难以深入,也难以持久。因此,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贯穿人文教育的精神,实现科学化的人文教育和人文化的科学教育的有机结合,是使人文素质教育得以持续、深化和提高的重要环节。

三、医学专业课程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统一

(一)提高医学专业课程教师的人文素质

医学专业课程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统一,关键在教师。教师对学生而言是活榜样,“身教重于言教”。健康高尚的教师文化和教师形象对学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所起的作用是直接的,它更容易使学生产生价值的认同,而自觉培养与效仿。教师的人品、学问、胸襟、气质以及创造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对科学真理的追求、对人生的感悟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学生在毕业多年后,对学校里面印象最深的常常是专业课老师的人文素质状况。因此,要求教师自身不仅要有很高的科学文化素养,而且要有较高的人文素质。

1.要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教师是学校的灵魂,教师只有具有崇高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才能影响学生,才能培养学生克服困难、攀登科学高峰的志气和毅力。很难想象一位缺乏科学精神和敬业精神的教师,能培养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为科学精神献身的学生。教师教学中要表现出对科学的极大热情,敢于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与学生平等相待,要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自由进行辩论;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如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以及谦虚谨慎、和而不同、相互尊重的人文精神等。

2.要有良好的道德准则

符合道德准则是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道德准则就其范畴来讲,不外乎对人、对己、对事等方面,即如何对待自己,如何对待别人,如何处理事情。这就要求:作为师长,为人要态度豁达,恭敬谨慎,性情温和而又有主见;要行为谦逊而又严肃认真,能够接受别人的意见,又不为纷杂的意见所迷惑;行为正直,遇事从大处着眼又能从小处着手。

3.要有较强的读书能力

教师不但要自己会读书,而且要有指导学生如何读好书的能力。要多读经典的书,多读好书,如古文、诗词、散文、名著等,它们能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气质,会使人受益终生。

(二)课堂教学中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统一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最主要的途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

1.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

任何一门科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背景,都离不开科学家的执着追求。因此,专业教师如果能善于发掘教材,讲出自然科学的人文内涵,这种人文素质教育可能更为深刻具体,更具说服力。如,教师在讲科学概念、原理、方法时,一定会提到发现科学规律的动机,提到科学家如何通过艰苦的努力甚至牺牲生命取得的创新,以及这些成果的应用对社会造成的影响等,还会以自己的认识、情感、体会去影响学生。

2.要引导学生求“真”求“美”

教学中难免会出现教师在课堂上讲错了、突然忘了要讲的内容、学生提问教师不能准确回答等意外情况。教师是否敢于面对,不回避,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积极处理,这种敬业精神和严谨的科学作风就是教师自身人文素质的体现,并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和启发学生去感受和鉴赏科学的“美”,比如人体细胞的多姿多彩、DNA的双螺旋结构、胚胎的发育过程等等。美的追求能丰富人的生活内涵,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与品位,发展与升华对美的追求,使之系统化与理性化始终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

3.要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和发展,结合时事及时讲解我国在医学行业的发展状况,要挖掘优势,同时也讲不足及努力的方向,以此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三)在实践课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1.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

医学专业实践课的操作大多数是在模型上进行的,由于模型不能说话,无法将治疗和护理过程中的感受与医护人员交流,导致学生无法进行实际的人文关怀。因此,我们要求学生树立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思想,将模型当成是一个有生命、有思想、有各种需求的人,多动口,加强与“病人”的交流;多动手,反复练习,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能。

2.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团队意识

在实际工作中,不仅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个体素质和技能,而且要有较强的合作协调能力。不同单位、工种、行业的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对完成一个项目是非常重要的。在实践课中,采取分小组进行,大家分工合作,互相配合,荣辱与共。教师要对小组的分工进行指导、适时调整,对小组成绩要评判合理,促使成员人人参与、积极配合。经过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处理与他人的合作关系。

3.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经受挫折、坚持不懈的顽强毅力

篇8

关键词:社会进步 人文学科 消极影响

在当今社会,人文科学这一概念被人们越来越多的提及,然而对于人文科学的内涵和外延的界定中外的学者的看法却不尽相同。在中国,人文作为一个动态的概念,《辞海》里有这样的解释:“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同时对于人文科学有这样的的解释:“人文科学…狭义指对拉丁文、希腊、古典文学的研究,广义是指对社会现象和文化艺术的研究,包括哲学、法学、文艺学、伦理学、语言学等。通过对前人观点的学习,我个人认为广义上的人文科学顾名思义就是同人类利益有关的学问,是与中世纪神学相对立而言的。然而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来细致,学科划分的界限越来越明确,现在人文科学仅指以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为目的的科学。

人文科学以人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为对象,它直接作用与现实的人,直接作用与个体必然作用于人类。人文科学能传承文明,弘扬民族精神和提高全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由于人不但有理想而且有情感,从而最能直接通过人的情绪感受作用于人。人文科学的作用不同于自然科学和技术,其价值和功能不在于直接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在于提高人文素质,提高思想道德和审美素质,使人越来越摆脱自然属性更加社会化,人文科学于这种价值根源不在于人心,而在于人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在于对社会生活与人自身发展规律性的把握。

正像我们通常所说的,理想与现实总是有一定差距的,人文科学所推崇的满足人的精神方面的需要的同时提倡重视人的、尊重人,强调人与自然的不同,强调以人为本,关心爱护人,尊重人,来衡量一切的尺度,承认人的价值;但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对待自然的态度,却始终以为自然是为人而存在的,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人文科学使人与自然关系对立起来,强调人应该摆脱自然性,逐渐社会化,为了满足人的需要,可以去征服自然,自然界是于人类不同的另一个世界,不去考虑自然也是保持一定规律的生命存在。然而随着人文科学的发展,人与自然关系发生了逆转,尽管表面上看来出现的一系列自然灾害是大自然的独立现象,但是从本质上来看可以说是包含人类在内的整个生命世界在起作用,特别是最近发生的许多自然灾害,例如地震、海啸的频发,旱涝灾害的威胁加重,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加速,海平面上升等等。

虽然自然灾害对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构成了可怕的威胁,但是人类拼命地抵抗,通过科学的手段逐渐战胜这些危害。也就是在与天灾斗争的过程中,人文科学得到了极大发展,让人类充分挖掘了人的智慧,充分认识到人的力量,从而让人类进入了另一误区:人能够主宰宇宙,通过科学人能够支配自然。然而当人类陶醉与战胜自然的喜悦中时,却殊不知自然会给人类回应是更大的灾难等着我们。人的力量对于自然环境的影响已经达到会导致人类自我灭亡的程度。如果人类再继续为了满足贪欲,使用这些力量必将自取灭亡。

人文科学在处理人与社会关系这一问题上,崇尚人文精神,主张人可以自由探索,承认和提倡自由社会体系内人所具有的价值,鼓励给每个人最大限度的个人自治权,支持宗教自由,政教分离,民族平等,言论自由,婚姻自由,推崇社会保护保护个人创造的财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其中以人文学者约翰・洛克所提出的“个人观念”和“自由观念”最为突出。

人文科学本身就是一门与人自身相关的学问,目的在与揭示人的本质,塑造人的精神家园,建立价值体系,让人们富有生气,富有活力,富有创造力,也只有人文科学才能为安顿人的精神世界,提供一个真实的家,这个家不在辽远的天国,而就在现实的人间,正像诗人诺瓦里斯用他的诗所表达的:哲学原就是怀着一种哀愁的冲动到处去寻找家园。人们必须在自身周围建立诗的世界并生活其中。然而当人文科学所推崇的自由观念和个人观念被人深置于内心后,人内心的私欲就开始膨胀,个人代替集体,利益代替了公平。当达尔文的进化论被引入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更是让人与人的关系充满了竞争和排斥,从而更是加剧了人性危机,信仰丧失,原则丧失,以至于当今社会中,组织抬头,成为世界性的问题。

篇9

关键词 科学技术 价值基准 以人为本

1 科学技术的本质和价值基准

关于科学技术的价值,人们有不同的看法。产生差异的根源在于对科学技术本质的不同认识。马克思、萨尔顿、海德格尔关于科学技术与人的关系的论述表明,科学技术的本质是展现人的存在本质的一种方式, 是人类本质力量的一种体现,人与自然之和谐统一正是人的本质的存在方式的表现。

科学技术的本质决定科学技术的价值基准。从科学技术的本质出发,以人为中心,从人的立场和视域出发,科学技术才有价值和意义。所以,以人为本,以人为尺度,为人类造福,应当成为科学技术的价值基准。这个价值基准既体现了发展科学技术的主体目的性,又表明了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与完善的内在要求与价值方向。只有正确认识和展示科学技术的本质, 重构以人为尺度的科学技术价值观,才能规范科学技术向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本质展现的方向发展。

1.1 以人为本的价值基准,体现了科学技术人文价值的理性回归

科技作为人类的一种重要社会活动,其最终目的当然是为了提高人在自然中的生存地位。发展科技正是为人类解放而创造物质条件。科技的任何现实运用,必然与人有关,因而,科技在现实中应用价值的人文属性是显而易见的。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基准,体现了科学技术的人文属性要求,要求人类在进行科学探索、科学实验、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当中,一定要对人类社会问题予以高度关注,把人文精神始终贯穿于科学活动的全部过程,要注重从人性和人文关怀的角度, 对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实行社会控制,避免科技活动中负面影响的产生,以保证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自身的健康发展。人文关怀的实质是以人为本,强调要尊重人,充分肯定人的价值, 人类自身的存在与发展应是决定科学技术取舍选择、发展方向的最终依据。要力求把科技发展控制在有利于人文关怀的范围内,以尽量减少其对社会利益的损害。

1.2 以人为本的价值基准,承袭了科学技术的本质

科学技术的本质决定了科技在追求知识和真理的同时也在追求着人类自身的进步与发展,科技不仅要力求还原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更重要的是依据发现的客观规律去实现人的意志,把自然对象从“自在存在”改变成为符合人的需要的“属人存在”,科技活动的全过程始终应贯穿着人文精神。爱因斯坦在1931年对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学生说:“如果想使你们一生的工作有益于人类,那么,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他的话对人们应该有重要的启发,科学的兴衰与人类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必须要突出人文关怀,在科学的视野中重视科技活动及其成就对于人的利弊、对人类命运的影响,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统一起来,由科学技术所带来的危机才会被科学技术所克服,科学技术才能真正成为人类克服各种危机的可靠保证。

1.3 以人为本的价值基准,符合科技与人之间互渗互促关系的要求

科技与人之间本来存在着互渗互促的关系,一方面,人类正是借助于科学技术,使自己从动物界中走了出来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另一方面,科技作为人类的认识成果,由人类创造和应用,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回顾历史,社会的每一个进步,都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前提;人的解放与社会进步同步,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前提,而归根结底要以科技的革命性进展为前提。科技革命引发的知识革命,极大地提升了人的理性力量、认识水平和思想境界,从而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最根本的源泉和动力。尤其是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和高科技的兴起, 科技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力越来越大,人类对它的依赖性就会增强,科技的负面效应也会突出,因此,强调科技与人之间互渗互促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技术价值基准,对科技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人文价值的引导, 对科技的功用和发展方向做出合乎人文精神的规定, 使得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达成和谐统一,对真善美的追求实现有效的沟通,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健康、持续发展,也有利于实现科学技术最大限度的服务于人类生存的终极价值目标。

1.4 以人为本的价值基准,坚持了人在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人是社会的主体,在社会活动实践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是永恒的主题。所以,在高科技时代更应以人为本,提倡科技人文精神,在崇尚、尊重科学,积极研究开发利用先进技术的同时,更应该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重视满足人的需要,追求人的发展, 实现人的价值,使科技进步、经济发展与人的幸福和人的价值的实现相一致。科技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相协调,这应该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要求,也应该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2 科学技术的人文价值目标

2.1 实现科技发展与人的协调

康德在其目的论哲学中明确提出:“人就是现世上创造的最终目的”。因为,“人乃是世上独一无二的能够形成目的概念的存在者,能够从一大堆有目的而形成的东西,借助于他的理性,而构成目的的一个体系”。康德提出的人不依赖于他物而成为目的的思想,对于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科技与人的关系,是有启发意义的。科学技术价值的实现主体是人类自身,科学技术是在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自然界的过程中产生的,这也是人类有别于其他的生物的地方。科技作为人类的一种重要社会活动,其最终目的当然是为了提高人在自然中的生存地位,发展科技正是为人类解放而创造物质条件。树立发展科技以人为本的理念,把科技发展同人的生存、发展、自由和解放这一崇高目标联系起来,严格把握科技运用的伦理尺度和伦理范围,避免科学技术的滥用、误用和恶用。要把科学技术发展的目的归结到人的生活本身,从人们的“美好生活”的高度来审视科技进步,科技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人们幸福地生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要发展以人为中心的科技, 科技应该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应关注人的生存处境和人的精神生活的提升,在科学技术发展的目标中应包含与人类最佳结合的内容,使得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达成和谐统一,使科技发展与人的发展保持协调。

2.2 关注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平衡

发展科学技术的价值在于真善美的和谐统一,追求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由和完善是科学技术的终极目标。社会的发展应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科技进步应与社会协调发展相平衡。现代科学技术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迅猛发展,一方面扩大了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领域,提高了人与自然作斗争的能力,从而把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另一方面也给人类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近几十年来人口的过快增长、粮食供应短缺、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等问题使作为科学技术发展主体的人类的生存受到了威胁。只有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保证科学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主体在发展和应用科学技术时,关注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的和谐统一。从科技与社会的互动关系考察,衡量科技进步与否的标准,无疑在于科技是否朝着对人类终极关怀的方向发展,是否有利于推动社会的整体进步。

2.3 综合协调人、自然和科技的关系

人类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要改造自然界,但同时应积极地适应自然界,把改造和适应自然界有机地统一起来,使自然环境可以承受人类的改造活动,从而将改造活动限制在对生态环境危害最小的合理范围内。人类通过科学来认识自然,但人类不能成为科学技术及其丰硕物质成果的奴隶;科学研究和技术的应用理应更多地服务于恢复人的价值、人格、尊严、个性和自信心。科学技术是调节人和自然关系的重要手段,因此,人类在自觉地建立人类与自然的平衡关系时,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而要做到这一点,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中必须要树立生态文明意识,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注意科技进步的生态化趋势,实现工业化与生态文明的有机结合。从而为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2.4 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作为主体的活动,必定会受到人们自身的信仰、观念、意识形态、生活方式及身处的时空条件的影响,必定渗透着某种价值判断与选择,也就是说必定带有主体性。科学技术的危机实质上是一种人类价值观念的危机。现代技术之所以成为威胁人类的恶魔,其实是对技术本质的误解,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错误的科学技术观和对科学技术的误用。如果回到根基上来看问题,科学技术的危机归根到底还是人的问题,特别是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如果人与人的关系利益化、金钱化、客观化,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就会盛行,就会造成人性的扭曲和异化。人们为了满足自身日益膨胀的欲望, 不可避免地会向人所生存于其中的自然环境大肆攫取,在经济活动中就会丧失人文理性, 造成文明的畸型。爱因斯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指出:“我们认为今天人们的伦理道德之所以沦丧到如此令人恐惧的地步,主要是因为我们的生活的机械化和非人性化,这是科学技术思想发展的一个灾难性的副产品” 。如果人的行为是合理的,人们能够合理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科学技术的危机和负面价值也就会降低到最小的程度。所以,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创造精神文明,唤醒其内在的人性觉悟,使人们能更理性地看待自然,看待社会,看待人类自己,更科学地揭示客观规律,更合理地改造世界。依赖科学和理性,对客观规律和人性有正确的认识,促使人的行为合理化,既合乎规律又合乎人的需要和目的。

参考文献

1 (德)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 (美)萨尔顿.科学史和新人文主义 [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3 (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M].北京:三联书店,1987

4 (美)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篇10

[论文摘要]重视和加强人文教育是21世纪人才竞争的需要,是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从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来看,由于历史的原因,还存在着诸如人文素质教育滞后、政治思想素质效果不佳等突出问题。因此,必须从各个层次与角度认识和反思这一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一、对高校人文教育的认识

人文教育是指通过授予受教育者以人文学科知识,使其在认识自我世界、认识和适应社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能力和审美能力等方面得到发展,包括提高自身修养与素质的各种教育活动的总称。

从20世纪90年代在国内进行的人文精神大讨论中,我们重新认识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从属于不同的教育思想体系,科学教育着重强调知识的传授,把培养科学精神和开发智力作为教育的根本目标;而人文教育则注重人性的养成与人格的塑造,强调教育是人的价值的引导及创造过程。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受传统思维定式的影响,在高职院校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专业、轻素质,重教育、轻德育,急功近利等现象,造成部分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差、心理脆弱,走出校门后,独立生活能力差、社会适应能力低、处理人际关系能力差,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能适应工作环境。这充分暴露出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力度不够,因此,在高职院校中加强人文教育,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原华中理工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扬叔子教授说到,长期以来,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存在着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过弱的文化陶冶,使学生人文素质欠缺;过窄的专业教育,使学生学术视野与学术基础不够;过重的功利主义导向,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与扎实的基础训练不够;过强的共性制约,使学生个性发展不足。无数事实证明,人才质量的差别不仅在于他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在于人的基本素质,其中,人文素质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科学与人文融合是人本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1.科学与人文融合是人本身发展的需要。人的存在与发展不仅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以维系自然生命力的发展,而且还必须有一定精神需求的满足,使人在情感上获得幸福体验、幸福享受。物质和精神的创造与享受能力的发展,主要途径在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因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正是人生存与发展本身的要求,两者缺少任何一方,都是片面的教育,都不足以承担人的全面发展的重任。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人没有全面的科学和人文基础知识,没有一定的科学和人文素养,是难以有所作为的。高质量的人才需要有科学技术的专业知识,但不管科技如何发展,不论知识经济如何受到人们的关注,人永远不会物化到失去自己的思维与情感的境地。总之,人的发展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内在需求。

2.科学与人文融合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代社会的教育,客观上已经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工具”。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在于教育的竞争,尤其是科学教育的竞争。因此,必须有效地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

首先,科学技术越发展,社会生产力越进步,人类社会的发展就越需要人文精神作指导。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社会认识自然、征服自然与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越发深入;科学技术的发展还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但是,正如诺贝尔物理奖得主费因曼所说,科学这把钥匙既可开启天堂之门,也可开启地狱大门,究竟打开哪扇门,则有赖于人文指导。

其次,科技的发展不断削弱人类的道德和文化价值观念,引起人类精神和道德的危机,造成人类物质与精神的失常。人类精神生活的贫困化,必将削弱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基础。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与精神基础所受到的威胁和削弱,所潜伏的危机和隐患,将使人面临着“要么共同生存,要么共同毁灭”的严重困境。

再次,社会进步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并需要人文文化、人文教育来指导和关怀。现代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劳动的性质,带动了职业的迅速变换,加速了工人的全面流动。人们发现,仅靠单纯的科学技术、先进的工艺流程对生产率的提高并不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相反,和谐的人际关系、社会责任感、事业心、稳定的情绪、良好的心态等对提高生产率则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生活的社会化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闲暇时间,社会进步把人们从以往人与自然的单一、被动的关系中解放出来,扩展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更丰富、更全面的主动联系,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同时,人们开始普遍感到精神生活的相对贫乏与滞后。实践证明,要解决这些问题,单靠科学教育是无能为力的,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人文精神和人文教育,更确切地说,就是要依靠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有机融合。

著名学者钱伟长教授指出:“我们培养的学生首先应该是一个全面的人,是一个爱国者,一个有文化艺术修养、道德品质高尚、心灵美好的人;其次才是拥有学科、专业知识的人,一个未来的工程师、专门家。”这一论述十分中肯地说明了在大学生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这也是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所在。

三、实施人文教育的途径和措施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关键。教师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是思想道德素质和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育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关键在教师队伍素质。因此,要实施文化素质教育,必须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1)加强师德建设。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应基于教师的人格,历代教育家提出的“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体现。要想培养出高素质的大学毕业生,必须有高素质的教师作为坚强的后盾,必须时刻做好教师的师德建设和现代教育理论培训工作,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2)加强教师的工作能力,不仅使他们授予学生以“鱼”,还必须教会学生“打鱼”的本领,即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学习现代教育技术,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3)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师、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在大学生素质教育活动中的指导作用。在实际教学中,要将这三支教学力量有机结合,切实承担起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光荣使命,使“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不仅体现于对专业知识的传授,也体现在思想道德的引导上。(4)有计划地组织加强文化素质的师资讲习班、研讨班,采取各种形式来培训教师,提高现有教师的学术水平与文化修养。

2.加强课堂教学中文化素质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的渗透。科学和人文,是人类文明发展中两条并行不悖的主脉。从理论上讲,科学强调逻辑和理性,帮助人们摆脱愚昧、认识真理,提供知识和方法,增强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直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物质财富的增加,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因此,科学更具有刚性,更能解答或解决实际问题。人文则强调和谐和感情,关心人的精神世界,引导人们追求善和美,赋予人类的生产、生活、乃至科学活动本身的意义和价值。因此,人文更具有柔韧性、渗透性、包容性和导向性。科学有人文相辅,可以更加明确其价值和意义,明确正确的发展方向,在创新思维上有所启迪;人文有科学支撑,可以更加严谨和厚重,避免模糊和玄虚。科学与人文相互融合,即在此层面上实现“天人合一”,可以刚柔并济,相互借鉴,相辅相成,有利于彼此的健康发展,并共同推进社会的进步。

自古以来,哲学、科学、艺术是三位一体的关系。正如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先生所说,建筑师要有哲学家的头脑,社会学家的眼光,工程师的精确,心理学家的敏感,文学家的洞察力。但最重要的是,他应该是一个有文化修养的综合艺术家。课堂教学是文化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文化素质教育的实施必须紧密结合科学素质教育,否则,二者的并举格局就不易形成。要积极寻求文化素质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的巧妙结合,在学生精神发展的主线上努力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首先,要尽可能地打破学科专业界限,充分体现学科交叉、文理渗透;其次,理工科教学应适当增加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文科教学应适当增加现代自然科学和生产技术课程,同时充分给予学生选择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权利;第三,在教学方法上,要在引导学生参与教学上下工夫。文化素质教育课要注重师生互动,专业课要在讲清专业内容的同时,还要描述科学家们的坚毅、科学知识的严谨等科学精神。

3.重视智商开发与情商开发的结合、虚拟社会引导和现实教育的结合。正确处理好情商与智商的关系,对个体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孔子说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说,你想成为一个杰出的人,或有助于社会发展的人,首先要考虑他人,考虑社会,处理好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之间的关系。因此,加强人文教育,既要重视智商的开发,也必须重视情商的发展。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生,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是还必须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待人接物、学会独立思考、学会为人处世。因此,我们必须教育学生做一个有良知的人、做一个有智慧的人、做一个有修养的人。人文素质培养起始于人性的自觉,着眼于情感的潜移默化,中国的传统文化十分重视这一点,也就是说不能强迫学生怎样做,而是要启发他们从心灵深处去自悟。正如富兰克林的一句名言:“留心你的思想,思想可以变成言语;留心你的言语,言语可以变成行动;留心你的行动,行动可以变成习惯;留心你的习惯,习惯可以变成性格;留心你的性格,因为性格可以决定命运。”

信息社会和网络时代的到来给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冲击,通过网络,人们可以进入一个虚拟的社会。在虚拟社会中,人们可以放松心态,现实生活中不敢做的事、不敢说的话在虚拟社会中都可以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但虚拟社会并不是现实社会,让学生拒绝网络也是不现实的。因此,教育和引导尤为重要。虚拟社会必然需要通过人这座桥把现实社会进行延续,没有现实社会的文化养分,虚拟社会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所以,要教育青年学生不要沉溺于网络,而是学会合理地利用网络,善于在网络中寻求积极的营养成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要突出人的核心地位、主体地位,使学生既能在虚拟社会中畅游,又能够在现实社会中和谐相处。

4.加强对人文教育的研究。教师参加教育科学研究是提高其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教师通过实地调查、实验研究、筛选经验、科学论证等,可以实现教育工作的科学化。这样,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模式就由“经验型”转向“科研型”,教师本身的模式也由“教书型”转向“专家型”与“学者型”。在全国高校中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会遇到许多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需要认真地进行研究。我们应从本校实际出发,根据文化素质教育的要求,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要通过对文化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取得有效的成果,指导文化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提高文化素质教育的水平。

[参考文献]

[1]瞿葆奎.中国教育研究新进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教育部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编写组.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M].北京:三联书店,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