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2-04 18:07: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现代大学制度要求实现学术自治与学术自由学术自治与学术自由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根基。现代大学制度的发展对学术研究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何有效地实现学术自治与学术自由,学术评价是其中至为关键的一环。当前我国对于高校教师的考核测评,主要是以科研成果的数量、发表和出版的刊物级别为主要依据,高校往往将高水平论文的发表与职称评定、科研项目的立项等相结合,这种过度量化式的学术评价严重违背了学术研究的基本规律。这样的学术评价体系不仅不能保障学术自由和学术创新,反而易导致学术之间的无序竞争,这与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是背道而驰的。因此,我们在对定量性的评价进行批判时,应更多地思考在适当降低量化考核的标准的同时,如何建立以质量为主要标准的学术评价制度,奖励那些确实有学术价值和影响的研究成果,以此来推动学术环境的创新,推进学术自由和学术自治的发展。
2.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复杂性、多样性要求建构科学合理的评价系统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目前还处于一个探索研究的阶段,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要实现健康有序的发展就需要通过评价活动来实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具有复杂性、多样性的特点,表现在其学科划分愈来愈细化,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综合愈来愈明显,这就导致了其最终的成果形式也逐渐多样化。单一的评价标准不能客观合理地反映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结果,且人文社会科学评价还涉及许多无法量化的评价指标,因此,定量的评价标准不能很好的适用于跨学科、综合学科、交叉学科的评价,这就需要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标准。深入分析人文社会科学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建构完善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发展的必然要求。
3.全方位的人文社科评价离不开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全方位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宏观层面指的是对学科的评价、中观层面指的是对科研机构的评价、微观层面指的对科研成果以及科研人员的评价。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评价多指微观层面的评价,对于科研成果的评价关系到人员评价、项目评价、学术成果评价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评价主体、评价方法、评价标准的选择都需要科学化、规范化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系统,否则就会使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受到限制。
4.已有丰富的自然科学研究评价理论可供借鉴当前我国的人文社科评价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与自然科学研究相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具有一些不同特点,如较强的主观性、滞后的效益、价值的间接性、评价对象的复杂性、某些研究对象的不确定性等,应根据这些特点来构建一个不同于自然科学评价体系的更为独特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自然科学评价体系研究起步较人文科学较早,形成了一些经过实践证明较为成熟的评价方法,虽然还有很多不完善之处,但对于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来说还是积累了一些经验可为之借鉴。
二、构建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的要素分析
系统是指“部分构成整体”,是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的结构形式联结而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我们可以将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看成是一个系统,系统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因此构成评价体系的要素也是多方面的。当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关于评价系统的要素构成,主要有“三要素”、“四要素”和“六要素”理论。“三要素”理论指的是科学的评价系统是由评价者、评价对象和评价手段三个基本要素构成,除此以外还可以包括一些其他要素,如评价目的和评价结果。“四要素”理论是指科学评价的系统应该由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参照和评价目标四个子系统构成,总体来看,这两者所包含的内容是基本相同的。“六要素”理论主要包括评价主体、客体、目的、标准及指标、方法和制度六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六个要素中,评价目的构成了评价体系的首要要素,因为任何评价都需要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法来达到评价的目的,它制约着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方法、评价标准及指标、评价程序等制度的制定或选择。所有的评价都需要确定评价的内容和评价的准则,换言之都需要确定评价的标准或评价的指标,这关系到整个评价系统的性质。在评价的实施过程中,需保证评价活动本身的公正、公平以及可持续发展,一旦被证明是正确的方式、方法、标准、程序就形成了评价的规程,即就是评价的制度。评价主体通常是评价活动的实施者,也被定义为具备一定的评价知识和技能,能够参加评价活动的人或机构。它可以是对评价对象发表评价意见的个人、团体、媒体、社会机构等,其中在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学术共同体的评价,即同行评议。
评价客体即被评价的对象,评价客体可以是学者、研究机构、学术研究成果、研究项目、学术媒体等。只有明确了评价的目的,才能确定评价对象;只有确定了被评价的对象具有可比性,才能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进行评价。评价目的指的是评价要达到的预期希望和总的原则要求。评价目的不同决定了使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甚至决定了要选择不同的评价专家、确定不同的评价程序。评价的目的连接着评价的客体和评价方法,是最为重要的评价要素。评价方法是指评价中使用的工具或手段。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性质本身决定了其研究对象一般来说是有人参与的,这样就包含了与人有关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并不是所有的定量评价都适用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除了一些可量化的因素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还涉及到很多无法量化的指标,评价需要时间的积淀和历史的评判,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价值观和历史观还需要对其进行定性评价。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成果的复杂性、多样性决定了我们在对其进行评价时应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评价目的选择不同的评价方法。评价标准指的是在评价活动中应用于对象的价值尺度和界限。评价的标准依赖于评价目的,也就是说评价目的决定了评价的标准。如果说评价标准是总的衡量尺度,那么对于评价标准进一步细化则构成了评价的指标,例如,引文量、获奖数量等。而定性的评价指标,主要按其是否符合创新性、规范性、价值性和科学性的原则来设定。评价制度是指有关部门制定的保证评价活动正常进行、要求有关人员共同遵守的规程,包括了评价专家的遴选、评价对象申诉、评价结果公示、反馈意见、评价结果共享等。评价制度的保障是整个评价体系的支撑点,因此良好评价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综上所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活动是一个系统,构成评价体系的多个要素之间是紧密联系的,他们是构成评价体系的有机整体,是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进行准确、公正、客观、全面评价的前提和基础,对一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最终评价,是各个评价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三、构建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制度保障
构建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是繁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客观需要,同时还可避免学术不端行为、抑制学术腐败现象的频发。学术评价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学术失范现象泛滥、独立的学术评价机构缺失、非学术因素的干扰和渗透等,这些因素对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实施都造成了严重的干扰,进而影响了评价的过程和评价结果,这些体制方面的缺陷需要通过制度的变革来实现。
1.建立专门的评价机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需要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而科学的评价机构是构建评价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当前,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已有一些评价机构和组织,他们依附于政府机关或其他实体单位,但是发挥的作用都不明显,这主要是由于其对学术评价中出现的问题未能进行科学地、有效地认证和鉴定,设立独立专门的评价机构就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学者提出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建立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它应该是一个独立的、专门的、权威的机构,它可以对学术研究成果、研究项目、科学研究机构、学术研究者以及学术机构委托的一些其他的评估业务等进行评价,只有这样才能从体制上保证评价活动的公正性。因此,建立专门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机构是实现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科学化、规范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繁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现实需要。
2.健全完善同行评议制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具有模糊性、描述性等特点,这就决定了它不能像自然科学成果一样通过科学实验和反复、精确的数学计算加以验证,也不能用指标和数据进行简单测定,因此,由从事相同或相近领域的专家来判定研究成果的价值就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主要评价方法,即就是同行评议法。同行评议法是一种定性评价方法,其特点是操作较为简单,评价结果易于被使用。由于充分发挥了同行专家的经验知识、调查分析能力,从而避免了这种评价方法本身所固有的局限性。然而,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活动中使用同行评议法仍然会存在一些随机因素,如评价者主观意识的影响、同行专家知识和经验的局限性等,这些使得评价的结果常常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尤其是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各种新兴、综合、交叉学科的不断产生,研究范围日益扩大,对于那些应用性较强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影响成果价值的标准既要考虑其学术价值同时还需考虑成果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同时,同行评议制度还应实行专家回避原则,其重点是对同行专家的有效制约,从而可避免一些非学术性因素的干扰,使评审结果公开、公正,接受学界的监督。
篇2
1.1研究对象
以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人文社科类教师和本科学生为调查对象,对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教学评价体系进行研究。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参阅《体育教学论》、《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新论》以及有关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方面的期刊论文,为构建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框架奠定基础。
1.2.2问卷调查法以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教师和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就如何对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进行评价以及由谁评价、应采用什么指标评价等问题进行调查。共发放教师问卷50份,学生问卷200份,分别收回46份、187份,剔除无效问卷14份。所有问卷经效度、信度检验,符合研究设计要求。
1.2.3访谈法对山西省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面的专家以及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领导、师生进行访谈,了解国内有关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评价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意见。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高师体育人文社科类课程的特征
体育运动的科学基础包括体育生物科学、体育人文社会科学和体育技术科学三个方面。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是体育人文科学和体育社会科学的合称,其研究任务在于揭示体育与人、体育与社会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和一般规律。其与体育生物科学、体育技术科学的不同主要表现在研究对象与任务、方法的不同。体育人文社会科学侧重于揭示体育与人的社会属性之间的联系;体育生物科学侧重于揭示运动中的人体的生物机制与规律,而体育技术科学则倾向于探讨运动的技术规律。基于此,三者在课程设置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上便具有了较大的差异。体育人文社科类科学更加注重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实现社会化。
2.2国内高师体育人文社科类课程教学评价现状
从对现有文献资料的总结归纳来看,目前我国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的评价主体主要侧重于学生评价,其次是专家评价。
2.2.1学生评价从现有的文献来看,对学生的评价是否有效有认同和否定两种观点。认为学生评价有效的理由是:学生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对象,和教师的日常教学直接接触,对教师的教学特点和教学态度等都比较了解和熟悉,因此学生有权对教师进行评价;作为大学生,对社会和教师的教学行为都有一定的认知能力,能做出较为负责的评判;从使用统计学的理论来看,学生评价人数较多,评价结果比较可靠。持否定观点的学者认为:学生评价会根据师生之间的关系亲疏程度给予打分,老师对学生的要求比较宽松时或者学生对自己的成绩比较满意时,则给老师较高的评价;老师要求严格时或者学生对自己取得的成绩感到不满意时,则给老师较低的评价;有些评价内容具有一定的学术性,学生很难做出准确的评判;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学生评价会影响到师生关系。
2.2.2专家评价作为专家,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有一定的权威性。因为他们对各学科的研究比较深入,通过自己多年来在学科内的研究,已经对课程的性质、内容、特点和最新的进展有深入的了解,对教学评价能够从更加合理的方面来进行把握,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所以专家评价法被很多高校采用。但是,专家评价法的缺点是:他们不能像学生一样长期听课,对教师的了解及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及某些方面缺乏全面性和准确性。
2.3体育人文社科类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
通过访谈获悉,山西师大体育学院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经多年的教学评价工作,已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教学评价体系。目前主要采用学生评教,另外每年的四月、十一月由部分学校领导和专家对个别教师进行听课和评课。经过调查,这种评价体系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教师的教学质量。从学生评教方面看,学生评价会受师生关系、学生自身认知水平、学生对课堂气氛的认可度及自己获得知识和取得成绩等变量的影响。不同学期教师所获得的评价不能代表教师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或降低,而是与所带学生及师生关系有关,因此,评价信度受到教师的质疑。获得差评教师的情绪受到评价的影响,进而改变自己的教学态度。当把获得好评作为目的时,对学生的要求可能会降低,进而影响到教学质量。
2.4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根据多元智能理论,科学的评价应该是评价理念科学化,评价主体多元化,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同时应注重评价结果的有益化,注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水平的提高。不同的评价主体在评价中应该各有侧重,找出适合于不同评价主体的评价内容进行评价,从而使评价更具科学性。当前多元课程评价理论相对成熟,为构建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多元评价体系提供了理论基础。评价的多元化主体高校都已具备,更为全面、客观、合理并且能让教师看到自身进步的新课程评价新体系。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更好地体现了人本主义理念,因而构建注重教师自身发展的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2.5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构建
2.5.1基本理念
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教学因为评价体系构建不能依靠单一的评价方式来完成,每一种评价方式都存在合理性,又有其局限性。因此,必须建立合理的完整的教学评价系统。在评价主体上看,多元化的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应由专家评价、学生评价、同行评价、教师自评、领导评价共同来完成;在评价指标上看,多元化的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评价指标需更加明确具体;在评价方式上看,应该将过程和结果结合,既可以对基本的教学情况进行评价,又可以对教师素质、创新能力等不易测量的指标进行合理评价,从而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使教师的研究创新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在评价功能上,多元的评价不仅能选出优秀的教师,而且还能鼓励更多的教师不断进行自我完善。此外,评价的结果要及时的反馈给教师,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改进教学。改进后再进行评价,就能使教师不断地总结经验完善自己,使教学质量能得到更快的提升,最终促进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更好地开展。
2.5.2指标体系
本次研究为了确定评价指标,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评价指标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1)参照目前我国高校中已使用的评价指标,吸收其中合理的成分,并结合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的具体情况加以修正。(2)作为体育人文社科类教师,其基本素质应纳入本课题所确定的重要指标。(3)社会的要求。社会的发展需要学生有强健的体魄,广博的知识和身心的全面发展。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这也是对高校教师的教学要求。笔者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总结、探讨,初步编制了对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教学评价指标重要性程度调查的问卷。所设计的问卷采用Likert五点尺度评量法,依据调查要求把每个评价指标的重要性程度,分为“非常重要”、“重要”、“一般”、“不重要”、“非常不重要”五个程度;根据重要性程度给出相应的分数,分别为“5分,4分,3分,2分,1分”。
2.5.3教学评价指标的确定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分析,用分数筛选的方法从初步设计的62项指标中选取分数较高的指标。最终得分在总分50%以上的作为入选的指标。其总分为265分,即得分在132.5分以上的可以作为入选的指标。对可以入选的指标进行归纳分类并通过统计分析得出参考权重。由表1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通过调查选出的重要评价指标基本涵盖了现行的评价指标,并且更加具体、全面。从教师素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效果、教书育人等六方面进行评价,既注重了对教师基本能力方面的评价,也对教师素质和个性发展以及创新能力、教书育人等方面进行了评价,比较全面合理。可以说是对现行的教学评价体系的很好地补充和完善。
2.5.4评价的主体及其权重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及专家访谈,对体育学院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教师教学评价的评价主体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同意学生作为评价主体在教学评价中所占的比例最大,教师自评、专家评价和同行评价在教学评价也占到一定比例。由此可见,教师教学评价主体应是学生评价、专家评价、同行评价、教师自评相结合的多元化主体评价,而不是单一的学生评价。(1)专家主要应对教学目标设定的合理性和教学内容选择的合理性进行评价。作为专家,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有一定的权威性,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评价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2)学生参与教师教学评价的整个过程。教学活动中最直接的受益者是学生。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对教师的教学最有发言权和评价权。学生在教学评价活动中的参与,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3)同行评价应侧重对教材处理和教学手段进行评价。同行教师对教学内容、学科知识等都非常了解,通过听课、互相交流等方式对教师的教材处理是否得当和教学手段选择是否合理做出评价,更能有效地促进被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4)教师自评应侧重对教学效果和教书育人方面作出评价。教师本人对自己在某些方面的认识比其他人对自己的认识更加彻底,因为教师本人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构思最清楚,教师可以通过自我反省,对自己在教学中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对自己在教学中是否做到了帮助困难学生,是否能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管理学习和有意识的创新,以及是否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进行评价,有益于教师的自我提高。(5)领导评价应侧重对教师的教学态度以及教学手段进行评价。领导通过听课,可以了解教师在教学中的优点和缺点,通过肯定优点,鼓励教师积极改进不足,可以进一步地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办学质量。总之,不同评价主体,都有其最适合评价的内容,所以应该把专家评价、学生评价、同行评价、教师自评、领导评价结合起来,以取得合理的评价效果。
2.5.5结合教学过程的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应注重评价效益。在此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初步建立了教学评价反馈模型,以18个工作周为例,列表见表3。在不同的时间点设定不同的评价指标,再分别由不同的评价主体进行评价,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把评价的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并改进教学。学期末进行综合评价,通过与各个阶段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来检验教师的教学是否得到改进,评价是否起到反馈调节的作用,并把最终的评价结果反馈给教师。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通过本研究可以看出,现行的高师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在评价主体、评价指标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2)教师教学评价的评价主体由专家评价、领导评价、学生评价、同行评价、教师自评互相结合更合理。(3)多元的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不仅是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而且不同评价主体都应有其侧重点。
3.2建议
篇3
笔者从事思政教育数十年,对高职院校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了深入研究,深刻认识到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对于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分析高职院校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现状的基础上,试图剖析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为高职院校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1高职院校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现状及原因分析
哲学社会科学在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引导人们主动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是理科出身,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学习在基础教育阶段非常欠缺,进入大学之后也是以专业技能的学习为主,学生对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摄取不受重视,甚至被忽略,人文素质的培养和塑造对于学生成才和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笔者认为,造成目前这种状况具体原因如下:
1.1社会因素:哲学社会科学教育遇冷
近年来,在高职教育迅猛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违背教育规律,急功近利发展的现象,突出表现为高职院校不断重视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授,一味加强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在学生职业道德以及人格的养成过程中的熏陶教化功能。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应运而生,目前又普遍面临着学生就业困难以及社会对人才专业技能要求较高的严峻挑战。因此,从“实用”角度出发,校方纷纷加大了对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力度,在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实训设备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再无精力顾及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再者,高职教育学制短,专业教学任务重,校方更重视实训课程的质量,技术理论课次之,而哲学社会科学教学基本流于形式,出现“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查起来非常必要”的状况。
1.2学生因素:素质堪忧
目前,高职生源大多列在第四、五批中录取,生源的教育背景不同,文化理论功底较薄,甚至大多数理科学生基本上没有学过哲学常识,无法适应起点较高的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较多学生反映难以理解其基本内涵,理论学习上通常表现为放弃,进行“学职业技术不需要社会科学理论”之类的消极宣传。全球化的浪潮带来西方各种思潮和价值观的涌入,中国社会的急剧转型、现代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与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压力无一不猛烈冲击、影响和改变着高职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泥沙俱下,由于过于注重经济的发展而忽略精神文化方面的内涵建设,致使某些学生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远远多于对精神信仰的追求,对现实主义的关注极大地超过了对终极价值的思考,导致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标不明。
1.3师资、教材因素:师资力量欠缺、教材脱离
实际高职院校大多数由以往的中专院校“升格”、“整合”而来,本来哲学社会科学师资力量就普遍薄弱,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教学科研骨干数量极少,大家、名家更少。办学规模急剧扩充,更导致师资严重不足,以往的小班授课不得不改为大班开讲,或者非思政专业背景或非哲学专业背景的教师客串,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极少数教师还没能做到对的“真懂、真信”,在教育教学中忽略对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对一些西方学术观点缺乏正确地分析和批判,把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只是当成纯粹的知识传授课程来对待。当前高职院校哲学社会科学教材因为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思想内容单一、是非标准简单,割裂了厚重的理论与鲜活的实践之间的血肉关系,变成了干巴巴的教条,空洞无力的说教对高职学生的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的教学效果产生极其不良的影响。
2高职院校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的作用
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有助于将青年学生培养为“社会人”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教育,要求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帮助学生明确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远大的理想、陶冶高尚的情操、强化良好的公民道德意识、锻造坚强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教导学生立足现实、放眼未来,遇事客观理性、不轻率、不浮躁、不盲从、不走极端、不急于求成;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把握时代脉搏、正确把握自己的人生道路,对现实社会作出正确的思维判断和价值选择。理工科专业的高职学生同样应当且必须具备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政治法律素质,才能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增强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自觉性,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信念。而优秀的人文素质、健康的人格情操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品质是自然科学教育无法实现的。当前我们生活在气象万千的网络时代,各种文化思想的激荡、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青年学生的影响都不可低估,价值观念的碰撞、行为准则的差异,导致学生的诚信缺失、心理失衡、道德失范、精神失落等。在协调社会环境变化与个人行为习惯的矛盾中,哲学社会科学倡导的科学认知方法、科学精神理念,对于人际关系、资源配置、社会平等与公正等方面的研究和在文化生活、意识形态、价值取向及人生态度等方面的关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确立了精神支柱,营造了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氛围。
2.2有助于将青年学生培养为“聪明人”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与自然科学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具有揭示自然、社会、思维发展规律的作用。高职院校通过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充实学生的文化理论知识,不断更新和优化各类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和处事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有利于高职学生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一方面,鼓励高职学生延伸科学思维的空间,扩展辩证思维的跨度,培养学生整体把握客观世界的全局意识和辩证思维能力;另一方面,激励学生敢于打破传统思维的定势,开阔知识视野,拓展思维领域,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激发学生丰富大胆的想象力,突破所学专业领域的限制,了解和掌握其他专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更好地适应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需要。近些年来实施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颇具成效,验证了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有着自然科学教育不可比拟的独特功能。因此,高职院校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力促社会人文教育与自然科学教育的结合,才能培养学生勇于实践、不断创新的时代精神,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自主创新的能力。
2.3有助于将青年学生培养为“职业人”
任何实践活动都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没有正确理论的引导,高等职业教育将迷失方向。高职院校应意识到高职教育的目的并非“制器”而是“育人”,过分强调专业教育、重视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训练,轻视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陶冶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会导致学生人文底蕴的欠缺和人文素质的低下;会导致学生在思想道德、文明礼仪等方面不能达到相应的要求;会导致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差以及道德失范等严重问题,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就业和进一步发展。高职院校重视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才能使学生在人文精神的熏陶下,成为以德为先、以俭为本、爱岗敬业的人才;成为吃苦耐劳、脚踏实地、开拓创新、学以致用的人才;成为视野开阔、素质全面、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兼备的人才;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和满足就业市场的需求。高职院校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注重理、工、文的相互渗透,才能使学生一方面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职业拓展能力,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另一方面具有对工作对社会的高度责任心,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3结束语
篇4
当代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社会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社会科学研究面临以下几个挑战[3]:(1)研究目标是探索未知领域;(2)研究对象不再是单纯的自然环境或者是人类社会,而是由人类、社会与自然构成的复合系统;(3)研究组织越来越复杂,随着大科学的分工越来越细化,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研究组织已由单一科研机构或科学家组成科学研究群体;(4)研究问题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例如,重大工程管理问题中不仅涉及工程技术,而且涉及社会、经济、环境与人文领域,干系人不仅有政府、企业,而且关系到数量巨大的公众,因此,当代社会科学研究常因所研究的问题变量多、随机性强以及要素关联复杂而无法建立数学模型或无法求解。至于单纯的定性方法更缺乏分析问题的深刻性与精细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传统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复杂问题面前的“窘迫性”。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单纯利用某一门学科知识不能很好地、甚至不能够解决日益复杂的社会科学问题。
学科交叉与融合是两个有紧密关联而侧重点又有一定区别的概念。交叉,主要指汇集,反映的是系统科学中的“集成”思想;融合,更强调相互渗透、合为一体,更多的是在化学层次、生命层次、质变层次上的结合,反映的是系统科学中的“综合”思想。学科交叉与融合的背后隐藏的是普遍性的哲学规律,即世界万物都是相互融合与相互作用的。在科学目标、科学价值以及科学组织管理层次高度统一的“大科学”时代,学科交叉与融合实现了当代社会科学研究在理论层次以及基础和应用层次的相互融合,打破了传统学科的划分,使社会科学研究者获得了更加广阔的视野,从而在方法论上实现创新。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对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研究,既包括宏观问题,也包括微观问题;既包含结构性问题,也包含非结构性问题;既包含可定量的问题,也包含难以定量的定性问题;即使一个领域的同一类问题,也有研究目的不同、研究视角不同、研究者学术偏好不同的差异性,因此,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不能只依一个理念、从一种角度、用一种方法、使一种工具就能解决问题,特别是当前社会科学研究中面对的社会现象与问题较为复杂,这就更需要在研究过程中,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结合、科学理论与实际经验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人与计算机相结合,并使这些结合相互渗透、合为一体,即形成“融合”,融合不仅能涌现出新的前所未有的研究能力,还能涌现出前所未有新的学科分支与学科领域。随着社会科学研究中大量复杂性、跨领域性和综合性问题的不断涌现,当代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在进行前瞻性探索时往往需要借鉴于其他相关科学领域。这种借鉴,不仅仅局限于社会科学领域内,通常还会涉及自然科学、科学技术,这是当代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学科交叉与融合的典型特征。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大力推动学科融合与交叉,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更不是单纯的研究技巧,而是因为只有通过学科交叉与融合才能产生新的认识与分析复杂社会现象的能力,增强对社会问题研究的精细化与准确度,进而提高对社会问题复杂性的预见性和驾驭力,因此,学科交叉与融合是当代社会科学研究取得创新性成果的一条重要途径,许多成功案例表明“在学科交叉与融合的边缘发现科学问题,在学科交叉与融合的过程中解决科学问题”已成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律。由此可见,社会科学研究运用学科交叉与融合,充分体现了系统科学思想中集成与综合,在集成之上综合,在综合之上集成,即运用综合集成思想。系统科学中的综合集成思想是我国以钱学森为首的系统科学家历经几十年探索提出的认识、研究和处理复杂系统问题、体现东方哲学智慧与文化特征的方法论。因此,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开展学科交叉与融合需要充分运用综合集成思想,以“定性定量、科学实验、虚实结合、综合集成”为指导原则。当前,实现交叉与学科融合主要有两种途径:(1)以解决某一特定问题为契机而将多种学科聚集在一起的跨学科研究机构模式;(2)通过开设多课程知识点的综合课程来实现学科交叉与融合的高校交叉学科教育模式。
二、实践体会:开展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指导原则
自上世纪末,学者们在研究工作中就不断发现和体会到所研究的社会科学问题日趋复杂,如大范围环境治理问题、重大工程管理问题等都不仅涉及工程技术,而且涉及社会、经济、环境与人文领域,干系人不仅有政府、企业,而且关系到数量巨大的公众,因此,常因问题变量多、随机性强以及要素关联复杂而无法建立问题的数学模型,至于单纯的定性方法更缺乏分析问题的深刻性与精细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传统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复杂社会问题研究面前的“窘迫性”。近年来,国内社会科学研究者开始以复杂系统为基本理论,综合博弈论、运筹学和统计分析等数学方法、人工社会、元胞自动机、多主体系统、心理学、行为科学、文化基因等多学科交叉的计算实验方法开展对复杂社会系统多要素行为、宏微观层次之间相互影响以及系统整体状态演化规律的研究,研究领域涉及经济系统演化、公共管理、环境综合治理、重大工程管理等,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回顾和总结多年来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的探索,本文形成了以下几点建议。
(1)从现代“大科学”时代的高度来认识基于学科融合与交叉的当代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的重要性,要认识到学科交叉与融合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总体上说,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推进学科交叉与融合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学科领域看,它既涉及对社会系统与社会科学问题的科学认识,又关系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在当代大科学时代的相互渗透与融合的动力学机制,还关系到现代社会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及知识结构设计等;从政策角度看,它涉及发展和繁荣社会科学的战略思考和安排,又关系到相应的政策设计与落实,还关系到能充分体现这些战略与政策的具体规划与执行,更要创造有利于学科交叉与融合和有利于多学科人才协同工作的文化氛围。
(2)要深刻认识到,在综合集成思想指导下,大力开展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创新,并形成当代社会科学研究新的方法论体系,它不仅包含着对社会科学研究问题新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创新,还要求研究人员在方法论创新的基础上形成具体的研究方法、手段、技术、工具的“落地”,实现方法论到方法的转换,以及新的方法在解释现象、揭示规律和指导实践等社会科学研究实际应用中的成功应用,很难讲关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创新是成功的。因此,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创新其实质是关于科学哲学的多层次、整体性的反思和变革,而不能仅仅认为是一些研究方法的改进和新技巧的采用。
(3)要进一步深刻认识当代社会科学问题的系统复杂性。正是这种系统复杂性,使得社会科学问题既有结构性又有半结构或无结构性、既有同构又有异构、既有同步又有异步、既有静态又有动态、既有稳势又有演化、既有物理又有事理还有人理,因此,必须要区分不同场合、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不同主体,综合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才能更准确、更透彻、更精细地揭示社会科学问题的本质、发现规律、解释现象、指导实践。
(4)运用多学科交叉与融合方法研究社会科学问题不是个别问题的研究“技巧”,而是当代社会科学研究的大趋势,因此,需要有宏观上推动这一大趋势的战略思考与战略安排,以逐步形成促进、鼓励学科交叉与融合的大气候、大环境、大制度和大文化。
(5)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社会科学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运用多学科交叉与融合方法开展社会科学研究,关键是人才。这样的人才除了要有“大科学”理念外,还要有较广阔的知识面并掌握跨学科研究问题的技术与方法,如果一个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在整个受教育阶段仅仅接受传统的“文科”知识教育与训练,对文科之外的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特别是对现代系统科学、信息科学基本不知或知之甚少,那他必然很难在一个复杂社会科学问题面前能够产生跨学科研究的联想,更无力运用多学科手段来分析、解决问题。应该说,目前现状不容乐观,现在大学的社科人才培养还较严重地表现出学科割裂现象,相比而言,现在的理工科专业倒比较重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相反,人文社科专业很少开设理工知识课程,如果这样的情况不加改变,大量年青的人文社科新生力量在学科交叉与融合问题上必然“先天不足”,一谈学科交叉与融合就容易“心虚”与“乏力”,这一状况应引起有关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6)应当建立若干以学科交叉与融合为特色的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运用跨学科方法研究社会科学问题并不意味着任何单位、任何团队、任何个人在研究工作中都必须运用学科交叉与融合方法,这要看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需要,但从整体上讲,在我国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选择若干有基础、有能力、有经验的单位和部门,建立以学科交叉与融合为主要特色的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让他们专注地、持续地开展相关研究是必要的,这些基地既能够成为我国跨学科开展社会科学研究的创新基地,又能够起到重要的推广和示范作用。
(7)大力营造有利于跨学科研究的学术文化氛围。跨学科研究是一件创新性极强的工作,首先,跨学科研究的问题一般都是比较复杂的问题,本身就具有研究的难度。另外,跨学科又涉及多方面的系统整合,又有一系列新的复杂问题要解决。因此,从事跨学科研究必然有较大的风险,取得创新性成果的时间一般也较长,因此,如果研究价值观不科学、不辩证,在衡量科学成果的指标时唯论文数量、或过于短视或急功近利,都容易使人浮躁、逼人追求“捷径”,而使人不愿意作艰苦的跨学科的创新性研究,为了避免这一情况出现,需要我们对研究人员的业绩考核、对研究成果的认定以及对研究中出现的失败都要有更科学、辩证、宽容的态度,真正让跨学科创新文化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得以体现并蔚然成风。
三、结语
篇5
(一)建设高水平综合型大学的需要
在众多学科当中,人文学科的建设、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某种意义上说,一所综合性大学的精神筑基学科便是人文学科。实践证明,如果大学没有人文学科丰沛的学术孕育,其它学科将有沦为工具化、技术化、功利化的危险,最终也很难得到长足的发展。一个大学如果没有一流的人文气氛、完善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整体的人文社会知识通识教育和通才培养,就不可能成为一流的大学,甚至称不上是现代意义上的综合型大学。
(二)培养现代社会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现在社会需要文理兼通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他们不仅具有符合现代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所需的专业知识,而且须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但我国传统的文理分科教育模式忽视人文教育对理工科学生的重要性,造成理工科大学生在心理、审美、伦理、社交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对其全面发展造成负面影响。此外,从心理上来讲,单纯的专业知识型教育使他们心灵脆弱,缺乏应变能力和抗挫折能力,灵活性和适应性有待提升。
二、以工科为主的综合型高等院校人文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为了拓宽办学渠道,吸收办学资金,传统理工科院校在向综合型高校转变的过程中,人文教育得到一定重视而得以发展。这些院校引进了一批人文学科领域的人才,人文学科以及选修课程普遍开设。与此同时,具备人文特征的学生社团也纷纷建立并得以蓬勃发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文教育的成绩,以及学生对于人文知识的渴求。但以工科为主的综合型高等院校的人文教育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限制了人文教育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一)人文教育的规划者———各级领导
以工科为主的综合型高校工科教育发展基础好,对工科教育的投入建设更容易凸显成效。相比之下,这些高校的人文教育基础薄弱,加之人文教育是逐步积淀、见效较慢的长期工程,所以,受政绩观的影响,各级领导或多或少偏重工科特色学科的发展而对人文教育重视不足。对于工科器材购置、实验研究投入大笔资金,而对文科教育发展及人文教育建设投入资金有限,文科建设及人文教育发展受限。此外,此类高校的领导成员多是工科出身,自身学历背景等因素导致其对工科教育建设经验丰富,对于如何开展人文教育存在误区。部分领导将人文教育作为“软任务”来抓,甚至出现临时突击的现象,使得此类高校人文教育边缘化,缺失严重。
(二)人文教育的参与者———全体师生
在以工科为主的综合型高校中,理工科教师占相当大的比例。他们在专业授课过程中间接地流露出的情感、表达的思想观念对理工科学生价值观的塑造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部分理工科教师或是传递类似“文科无用论”的观念,或是单纯完成专业授课而不重视学生的基本人文素质。这些高校中的人文社会学科教师虽然在授课过程中间接的扮演着人文教育者的角色,但仅仅依靠这些老师来扛起人文教育的大旗,显然力不从心。而对于学生而言,由于长期以来“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全不怕”的观念的流行,加之教师授课的影响以及学业压力大等原因,很多理工科学生对人文素质修养重视不够,甚至表现出排斥、厌恶的情绪。而这些高校中人文类专业的学生由于校园缺乏足够的人文氛围等原因,导致人文情怀难以被激发。人文教育的缺失使得部分学生基本的人文素质都难以达标。
(三)人文教育的土壤———教育环境
人文教育与教育环境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人文教育的开展需要营造包容的教育环境,而一个充满浓厚人文气息的教育环境也离不开长期人文教育的积淀。高校人文教育的开展必须以学校为主导,而企业与社会的人文文化熏陶不够,缺乏相应的文化基础与背景。特别是这些高校的招聘会中企业招聘重视技术性人才,而提供给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学生的职位寥寥,给人文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无形的消极影响。而由于这种潜在的影响,也导致校园文化缺乏人文气息,长期以来形成了“重理工,轻人文”的校园文化氛围,也使得这些高校人文教育开展步伐缓慢。
三、以工科为主的综合型高等院校人文教育发展路径探究
(一)从高校领导与学校发展角度分析
掌握决策权力的管理层对于高校的发展起着主导性的作用。所以,如何在学校管理层面凝聚加强人文教育工作的共识至关重要。作为高校的领导干部,要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人文教育的意义,更新教育观念,进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加强人文社会学科的建设。随着科技革命的不断深入,社会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加大,作为以工科为主的高校,须通过加快发展文科专业的方式弥补“短板”,使自身更加趋向于全方位、多领域发展的综合型高校,以提高学校实力和地位。而且,要在全校学生范围中开展人文教育,使其综合素质得到提升,更符合社会的需要。为实现以上目标,学校应进一步改革教育体制,完善课程体系,应在保留专门化学科分科的基础上,适度增加人文教育方面的课程安排,淡化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界限,加强学科教育之间的交叉融合,使受教育者接受更多人文教育的熏陶,由“专”才变成“全”才。
(二)从师资建设及学生认知角度分析
教师作为高级知识分子、传道授业的中坚力量,应自觉摘除对专业认识的“有色眼镜”,自觉抵制“文科无用论”等不利于高等教育发展大局的言论。从一定程度上说,人文社会科学为自然科学奠定了思想基础,影响着自然科学的发展方向和研究深度,因此,作为自然科学领域的教师,应认识到人文社会科学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身体力行,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以课堂为媒介向学生传播出去,对学生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作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学校在人文教育方面的缺乏,并将其转化成自身工作的压力与动力,加强自身在科研领域的力度,为学科建设贡献力量,同时应锐意进取,创新教学方法,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人文教育的发展注入活力。此外,学校应加强在人文教育方面的政策引导、人才引入和资金投入,以提升学科水平。在以工科为主的综合型高校中,工科学生所占比重较大,他们是应当接受人文教育的重要主体,他们对于人文教育的重视程度与追求力度直接决定了整个学校人文教育的广度与深度。所以,作为学生,特别是工科学生,要清醒的认识到社会对于综合型人才需求加强的事实,应广泛涉猎,主动接受人文教育,不断提升自身人文素养,使自己成为文理兼修的综合型人才。
(三)从人文教育氛围营造角度分析
篇6
首先,建立与其学科特点相适应的学术评价制度,要尊重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特点,体现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差异。我国理工农医类高校现行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评价制度基本上是对自然科学学术评价制度的简单模仿,忽视了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学科门类之间的学科差异,存在着以自然科学的标准来裁量、评价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的现象。其后果是造成哲学社会科学在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上都从属于自然科学,丧失自己的学科特色。与自然科学相比,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民族性、阶级性、本土性以及真理检验的直观性,价值实现的潜在性和间接性,成果多样性及引文的长周期性等特点。这些特点都要求我们在对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价时予以尊重。
其次,建立与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特点相适应的学术评价制度,有必要在一定范围内恢复同行评价制度。当代学术研究中,与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交叉并存的趋势使学科分化越来越细,隔行如隔山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领域,似乎每个人都可以插上嘴说两句,但事实上,只有同行才能作出真正科学、客观的评价。在进行研究项目的评审时,也只有同行才能发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如方法的可行性,研究意义的大小等等。尽管同行评价可能受到个人学识水平、主观倾向或学术成见的影响,也可能因为利益关系而失去公正性和客观性,并非无懈可击,但相对于行政评价和量化评价,其优势也是明显的。近年来学术界所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评价机制的批评几乎都指向量化法,因为量化法重量而不重质,将学术研究等同于工厂里的流水线,是根本违背学术发展规律的。Www.133229.COM行政评价体现的是行政思维而不是学术思维,行政思维凭借行政力量会极大地妨碍学术自由和学术创新,而对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来说,学术自由几乎就等于学术生命。同行评价虽然并非无懈可击,但其弊端的出现是非本质性的,可以通过单盲法、双盲法、公开式、交互式、集体法等多种方法来尽量保证评审的客观性。只不过同行评价程序的复杂性需要增加评价的成本投入,延长评价的时间,这需要得到高校领导和管理层的理解和支持。
再次,建立与哲学社会科学各学校特点相适应的学术评价制度,还要求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的内部差异。哲学社会科学或通常所称的文科各学科之间的差异并不比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之间的差异小。以哲学和社会科学为例,以前我国学术界、教育界普遍不承认二者之间的差异,而统称之为社会科学。近年来,尽管哲学不属于科学,自然也不属于社会科学的观念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认可,但在学术评价制度上没有相应的体现。我们现在将所有的学术研究统称为“科学研究”或“科研”,而哲学并不属于科学,对它的研究应不应该属于“科研”呢?如果不是,我们每年申报那么多的科研项目,填写科研成果,是否名不副实?不仅哲学,其他传统人文学科如文学、史学、历史学等能否称之为科学也一直存在争议,这个争议不仅仅是名义之争,更本质的是学科研究方法之争。社会科学从一开始就以自然科学为榜样,并向其借鉴研究方法,强调研究成果的可量化和可重复性,而这些特征不可能在哲学等人文学科的研究成果中体现出来。理工农医类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的师资力量薄弱,往往难以独立组建院、系、所等二级单位,某些理工类高校的人文学院或社会科学学院因此成为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上都差异很大的学科的杂烩。这一特点反映到学术评价制度上就是忽视哲学社会科学内部各学科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的差异,往往只根据某个强势学科的特点来制定学术评价标准,并对其他学科进行评价。而这些强势学科往往是实用性的社会科学如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它们的学科研究方法已经完全自然科学化,讲求实证、定量分析、模型分析等,与传统的文、史、哲等人文学科相比,差异巨大。用这些学科的学术评价标准来评价文、史、哲等人文学科,会造科的研究成果因为无法“科学化”、“实用化”而遭到忽视甚至歧视的状况。
三、尊重从事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高校教师的贡献,为他们潜心学术提供必要的保障
基本的物质利益是保障学术研究工作得以开展的前提,如果研究者整天要为稻粱而发愁,是不可能沉下心来做学术研究的。目前我国高校教师的薪酬水平普遍偏低,尽管其总体收入水平居于社会各行业中等偏上的位置,但与其他行业的同等学历人员相比,高校
转贴于
教师薪酬明显偏低,而且增长速度缓慢。王勇明等人对我国40所高校教师所作的一份薪酬满意度调查显示,在所有被调查的教师中对于薪酬“较满意”和“很满意”的仅仅只有14.84%,而表示“较不满意”和 “很不满意”的却占到被调查教师总数的41.01%,另有44.15%认为“一般”[8]。2010年10月,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江苏省教育厅联合主办的“2010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直言不讳地指出,仅仅靠国家规定的工资收入,高校教师的待遇就太差了[9]。目前高校教师的收入之所以还算体面,主要是建立在“创收”和“项目提成”的基础之上。但并不是每个学科都能够有足够的“创收”机会,因为不同的学科和研究方向决定了与市场需求联系的紧密程度。一些应用学科因为天然地紧跟市场需求,更易产生经济效益;某些传统的基础学科如文史哲等则很难通过市场获得“创收”。但这些教师同样面临住房、婚姻、子女教育等方面的经济压力,如果缺乏必要的物质保障,他们可能就会“潜心创收”而非“潜心学术”,或者急功近利,通过各种不正当的手段来获取学术资源和研究经费,从而引发学术道德失范等问题。
篇7
关键词:医学生人文关怀精神医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Medicine is a natural science and social science highly integrated disciplines,its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 is humanistic care.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lack of humanistic care spirit in medical education,and expounds to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of medical students'humanistic spirit through changing the concept of medical education,strengthening the medical student's humanistic care consciousness and creating a good campus culture atmosphere.
Key words:Medical students;Humanistic care spirit;Medical education
人们对医学发展的认识日渐成熟,医学已经由传统的单纯的生物模式转换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人们越来越认同医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高度结合的综合性学科,其本质特点是人文关怀[1]。医学人文关怀是指在医护过程中除了为患者提供必须的诊疗技术服务之外,还要为患者提供精神的、文化的、情感的服务,以满足患者的健康要求[2]。注重"以人为本"的医疗服务精神,在医疗实践中实施人文关怀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是社会高度发展的必然。所以加强对医学生人文关怀精神的培养,是当代医学教育必备的基本内容,也是当代医学教育前进的方向。
1 当代医学生人文关怀精神的缺失
尽管医疗过程中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已被认识,但临床医疗领域及医学教育中仍存在着人文关怀精神的缺失。
1.1重技能,轻人文 我国目前医学院校的教育中存在着突出的"重技能,轻人文"的思想。医学院校在教育中重视医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学习,而轻视了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社会对于一名优秀医务工作者的衡量标准更多的关注是否拥有高学历、高职称和熟练的知识技能上,因此医学教育过程中,学校及教师认为专业课程和技能操作的考试成绩基本能够反映学生真正掌握知识技能的水平。而人文社会课程的学习多流于形式,有的医学院校甚至对人文社会课程进行了压缩,学生平时学习不努力,考前死记硬背就能够应付考试。这不仅使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难以培养,而且也影响到全面文化素质的提高[3]。
1.2缺乏沟通能力 医学是一门需要与人沟通交流的学科,良好的沟通能力在医学实践中是非常重要的。医学临床实践、诊治活动等都离不开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交流。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常发现医学生与患者沟通不够,甚至一些医学生由于缺乏技巧,影响了医患之间的信任。因此医学生的沟通能力直接关系到未来医疗实践及医疗质量。目前的医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缺乏集体主义意识。在大学期间有的学生常独来独往,自我封闭,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有的同学沉溺于网络的虚幻世界不能自拔。他们很难与不同价值取向的人融为一体,以至于缺乏合作精神、自制力及协调力。
2 加强对医学生人文关怀精神的教育
2.1转变医学教育观念 转变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先导。我们必须从传统的教育观念中解放出来,把提高医学生的全面素质作为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首先要纠正当前医学教育中人文关怀精神培养的缺失。医学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级医学人才。医学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是教育学生作为医疗工作者应该热爱医学事业,用崇高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来对待临床工作,推动良好的医德医风的形成[4]。其次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渗透,使他们有机的统一起来。关键在于如何改变医学中技术至上的观念,寻求技术运用的人文精神。对人文教育的课程要加大改革力度,不要让课程教学仅限于照本宣科、死记硬背,而要多采用一些切合实际、形式丰富的教学手段。
2.2积极发挥专业课教师潜力,强化医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 医学院要充分发挥医学专业课教师开展人文教育的潜力,在专业教育中促进科学与人文相融合,让人文关怀精神的教育内容渗透进专业课的教育和临床实践过程中,使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和理解人文关怀精神对医务工作者的重要性。另外还可以邀请一些有权威的医学专家开设专题讲座,例如介绍医学生人文素质、如何当好一名好医生、医学科学的未来发展等。专家教授人生阅历丰富,对医学理解深刻,并且在艺术、文学、哲学等方面都有较深的造诣,能够将医学生密切关注的问题讲解深刻。学生们将从系列讲座中感受到浓郁的人文关怀气息,大大提高了他们的人文素质。另外可以把医学生人文关怀列入到临床实习的重要内容之一,指导教师可以对医学生在实习中的人文关怀、医德医风表现进行评定,评定结果可以作为实习的一项考核指标,并与评选优秀毕业生、推荐研究生等相关联[5],为医学生今后成为一名优秀的医务工作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2.3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人文素质教育不同于知识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良好环境的熏陶。校园是与医学生的生活、学习休戚相关的场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无形的激励作用,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校园文化建设既要开展高层次的政治教育活动、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活动、高品位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校园的文化;还需要从文明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有良好的行为规范。因此进行职业道德的培养,不能让学生仅限于课堂学习,要通过各种方式和形式,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让学生接触社会、体验民情,例如到孤老院献爱心、与希望小学一帮一、无偿献血等。做好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奇.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33.
[2]卢建敏.关于医学人文关怀的几点思考[J].医学与哲学,2005(4):38-46.
[3]胡振宇,金凌云.医学教育中人文关怀精神培养的缺失及对策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8(5):99-101.
篇8
[关键词]图书馆学 社会科学 学科性质 实证方法
[分类号]G250
1 当前图书馆学研究方法的困境
一门学科的发展史也是这门学科研究方法的发展历史,科学知识和方法论从来就构成科学的两大部分。从1981年刘迅先生在《图书馆通讯》发表《要重视图书馆学方法论的研究》一文,开启了图书馆学方法论研究的序幕以来,我国对图书馆学方法研究如火如荼,取得了不少成就。一方面,学者引入、移植了大量的研究方法,并构筑了较为完整的图书馆学方法论研究体系;另一方面,沿着专门方法是衡量一门学科成熟的重要标志的基本命题出发,大量学者试图研究构建图书馆学的专门方法。然而,在现实研究中,图书馆学所使用的方法极为有限,对于实际工作的总结多为概括与描述,缺乏科学论证与推理,经验方法为主要方法,使图书馆学研究难免长期停留在经验总结式的感性认识水平上;而在理论构建中,研究者又似乎把理论当成纯粹思辨的产物,大多出于研究者的主观臆想而缺少经验、数据的支撑。虽然思辨方法能够把图书馆置于整个社会系统中进行理性考察,但却造成了图书馆学研究的泛化,使得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的脱节。在专门方法的研究中,对图书馆学专门方法的有无及其何谓图书馆学专门方法仍然没有取得共识,而即使大多学者赞同文献计量法与引文分析法为图书馆学的专门方法,可这两种方法在目前图书馆学的实际研究中应用的比率也比较低,并没有成为图书馆学的核心研究方法。图书馆学方法论研究的困境直接影响到图书馆学的科学性,“图书馆学是不是一门科学,至今仍然是一个问题”,我国图书馆学的科学化至今仍是一门未竟的事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方法论上的保障。那么在现阶段,图书馆学研究方法论的出路又在何方呢?
2 从图书馆学的学科定位来寻求图书馆学研究方法的出路
影响图书馆学科学性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对图书馆学的学科性质定位不明,目前,学界对图书馆学学科性质的认识存在5种代表性观点,即认为图书馆学是一门社会科学、综合科学、应用科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对于图书馆学学科性质的论争,笔者赞同王子舟先生的观点,即图书馆学应是一门社会科学。从科学对知识门类的划分来看,当代的科学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以自然现象为研究对象;人文科学以人的内在世界为研究对象;社会科学则以社会现象与社会规律为研究对象。显然,图书馆现象既不是纯粹的自然现象,也不仅仅研究人的内心活动。“图书是保存人类记忆的社会机制,而图书馆则是将人类记忆移植于现在人们的意识中去的社会装置”,图书馆是应社会对知识信息的需求而产生并随其发展,尽管每个人的知识信息需求不同,但图书馆知识序化与用户的知识需求是超越个人的,其一经采用,就会形成一种无形的强制力,并以一种相对稳定的形式发生作用,因而图书馆现象是独立于个人的、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社会存在,图书馆知识序化及用户知识需求机制超越个人的强制力显示了图书馆现象的社会性。
此外,对于图书馆学非科学性的认识,也在于图书馆学研究内容的局限性。侯经川先生指出“图书馆学学科名称的失当和学科定位的庸浅是这门学科难以立足的根本原因”,以机构命名的图书馆学研究长期为一种“馆内科学”,研究内容局限于图书馆内部具体的工作方法、操作技巧与工作流程,而没有真正把图书馆现象作为一种客观的社会现象来研究,当一门学科仅仅研究其工作技巧与规则,对这门学科的学术性质与学科地位存在怀疑也是理所当然的。“社会是图书馆的支柱,反过来,图书馆必须满足社会的要求并对其负有责任”,我们只有突破图书馆学机构研究范式,将图书馆学的注意力从内部转向外部,持续保持对图书馆作为社会机构的功能,即人的知识信息需求与满足机制的研究,深入研究图书馆的社会性,才能克服当前庸浅的学科定位,以此为基础,逐渐改变人们对以机构名称命名的图书馆学的印象,才能从学科的层面来认识图书馆现象。
3 社会科学的科学化历程与图书馆学研究方法的启示
当我们厘清了图书馆学的学科性质,把图书馆学定位于社会科学时,再看看社会科学是怎样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并成为独立的科学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时,我们似乎找到了突破图书馆学方法论困境的一条出路。
社会科学是以社会现象与社会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科学,虽然对社会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代,但作为专业的学术体系与学术制度的社会科学则出现在19世纪中叶。当时,社会科学的主要科学门类如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都取得了相对独立的学科地位。在此之前,人类对社会科学的研究包含在哲学中,“独立于哲学,反抗哲学,是现代社会科学建制化或科学化的根本要求和表现”,当时反抗哲学的工具就是从已成熟的自然科学借鉴而来的实证哲学或实证主义,沿着客观实证的道路去揭示和再现人类社会,“实证”是近代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实证地研究社会思想来源,可以追溯到圣西门,圣西门认为“关于人的科学迄今为止只是一门猜想的科学,为此人们应努力使人类科学具有实证性质,把它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上”。社会认识的实证化倾向在孔德那里得以强化和发展,它将“实证”问题上升到哲学高度,创立“实证”哲学,孔德依据对社会现象的本质认识,提出了实证认识社会的基本方法,即:整体方法、观察方法、实验方法、比较方法、历史方法。到了20世纪20年代后,逻辑实证主义成为科学哲学的主流,逻辑经验主义以归纳推理为理论构建模式,认为科学就是能被经验所证实,而批判理性主义以假说演绎为理论构建模式,认为科学就是能被经验所证伪,虽然逻辑经验主义与批判理性主义基本哲学倾向不同,但他们都是在“理论――经验”模式下讨论问题,都以经验作为判别科学与非科学的唯一标准。
20世纪下半叶,虽然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进入了多元主义时期,但以分析的、经验的、定量的、客观的实证方法仍然是社会科学的主要方法,客观性与实证性仍然是社会科学的基本内核,“迄今为止,一体化的和实证的科学观仍然是社会科学哲学的主要思潮之一,是人们衡量社会科学是否属于科学的主要标准”,社会科学理论不仅仅是一些观念或词闻藻,而是一些可以用经验和可检验的形式加以阐述的命题。
实证,即可检验、可验证、可证实,一种观察陈述或假说只有得到足够充分的实证材料或实验结果的支持,才被认为是科学的。实证是近代社会科学认识形式的基本倾向,而“近代社会认识形式的实证化倾向,是与社会研究科学化的要
求内在相关的”,社会科学正是借鉴从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从而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科学门类。可见,在社会科学科学化的历程中,一开始并没有强调专门研究方法的运用,而是借鉴成熟的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从而实现了社会科学的科学化。芝加哥学派也是从图书馆的社会性出发,把社会学研究的实证方法引入图书馆学,强调图书馆学研究的社会性与客观性,给当时以经验技术为主导的美国图书馆学补上了“近代科学方法论”这一基础课,从而领导了西方图书馆学科学化的历程,“他们是从图书馆外部的视角选择和社会紧密联系的研究课题,并采用内容分析、田野调查、调查统计分析等社会学的最新实证研究手法分析图书馆问题。”早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就已认识到图书馆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到了80年代,其研究方法体系初步形成,标志是查尔斯・H・布沙和斯蒂芬・P・哈特合著的《图书馆学研究方法》,该书的主要论点是在图书馆学研究中能够有效地运用科学方法,从观察、实验和其他有成果的研究方法中吸取系统化的知识,他们建立的图书馆学方法论体系为:实验方法、调查方法、历史方法、运筹学方法、其他研究方法。该方法体系强调的也是社会科学的实证方法,对比较图书馆学、内容分析法、图书馆用户研究等专门方法只是在其他研究方法中论及。
目前,在我国图书馆学研究中,经验描述方法为实际工作的总结方法,而理论构建方法主要为哲学思辨方法,正是这种方法的经验性与思辨性才使得图书馆学长期处于形而上学阶段,图书馆学专门方法的研究并没有使图书馆学摆脱困境。当我们把目光转移到图书馆学的上位学科来寻求图书馆学的研究方法时,这似乎是一条出路。图书馆学的理论需通过对经验数据的分析与概括而形成,并按一定程序被经验数据检验,图书馆学的观察陈述或假说,只有得到充分实证材料的支持,才能认为是正确的。叶鹰先生在论及图书馆学科学化的路径时,也提倡以经济科学、物理科学为参照学科,采用现代科学方法尤其是数理方法等实证方法,以主流科学方法和话语系统与学术界进行平等对话和交流。
4 图书馆学实证研究方法的基本内涵
实证(positive)一词,来源于拉丁文,其原意是“肯定”、“明确”、“确定”,准确性、精确性、确定性、可重复性等是“实证”的基本内涵。实证方法在具体学科中有不同的运用,在图书馆学实证研究中,蕴涵着以下基本认识取向:
4.1 尊崇科学理性
理性精神与人文精神是科学发展的两条基本线索,尽管西方对理性规定的认识莫衷一是,但作为科学精神的内在要求,理性的界定具有某些共通的规定,即理性是对普遍必然性的追寻和确认,“理性的本质不在于认为事物是偶然的,而在于认为事物是必然的”。理性作为思维能力和价值尺度的统一,应用于一定的社会客体,则转化为一种理性的方法,科学方法在本质上是合乎理性的。实证方法,就其思想渊源,则直接根源于培根的经验理性观,培根认为理性是“一种人人具有的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在图书馆学界,人文精神浓厚而理性精神缺乏,近代图书馆的形成、公共图书馆运动、资源共建共享、全面开放等理论和实践的成果中,都包含着深厚的人文情愫,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在图书馆理论中,人文主义、面向人的思想已构筑了一块理论基石,以人为本、人文关怀已经成为图书馆学研究的学术传统和基本价值取向。相对而言,图书馆学理性精神的追求滞后,理性是科学的内核,而科学是理性的外现,目前我国图书馆学的非科学性,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图书馆学研究中理性精神的匮乏。
4.2 尊重客观事实
孔德认为,科学的任务是拒斥那些“不能解决的”(既不能证实也不能的)问题,而是要依靠事实,借助于观察来确定事实,并发现诸现象之间经常地重复出现的联系的那些规律,以求得确切的、肯定的知识。实证方法的根本点就在于它遵循培根的“以被观察到的事实作为一切思维的基础”这一方针,社会事实是实证方法的基础,实证方法就是从社会事实出发,来研究社会的发展规律。在图书馆学理论研究中,我国一直重视对图书馆学本质的探求,众学者根据当时的社会环境及其对图书馆学的理解,形成了要素说、矛盾说、规律说、文献信息论、知识交流说、知识组织说、知识集合论及知识管理论,我国对图书馆学的本质,众人各持一端,争持不下。实证的图书馆学研究则舍弃对图书馆学本质的追求,把视线转移到用户的信息知识需求,强调事实与经验的重要,从图书馆实践工作中来选择那些与社会紧密联系的现实问题,采用社会调查、统计分析、内容分析等方法,探求用户知识信息满足机制的客观规律性。
4.3 坚持理论的精确性
“实证”意思是实在、有用、确定无疑和严谨之意,实证研究的基本特点就是把数学作为理论分析的基本工具而普遍采用。目前,在我国图书馆学理论的构建中,大多数理论都是基于研究者的主观与臆想,出于研究者的体验与理解,哲学思辨方法成为理论构建的主要方法,构筑在思辨方法基础上的图书馆学理论以想象的联系来代替现实的联系,具有高度的模糊性与歧义性,所得的结论过于抽象,这造成了我国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虚化与范化,同时也是国内图书馆学理论与实践脱节的主要原因。而以实证方法构建的图书馆学理论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强调定性或定量的数据、研究者的客观和中立的立场,所得出的结论是具体而明晰的,一般都能用公式、数据、图形来表示,并可应用于图书馆实践。实证研究可克服当前图书馆学理论过于抽象、思辨,找到理论与实践沟通的桥梁,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图书馆学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可见,至少在现阶段,相对于哲学思辨方法,采用精确、定量的实证方法的研究尤为迫切。
4.4 坚持理论的可检验性
可检验性是实证方法的重要特性,以实证方法推导出来的理论在原则上都是可检验的,如果一个假说不但无法接受经验的检验,而且在原则上也不可能被检验,那就不能称之为实证科学的理论,而我国图书馆学理论构建的困境在于此,即大多理论是研究者思辨的产物,既不能证实又不能证否,它只是一个封闭的理论构架,虽然自身可能逻辑自掐恰,但缺乏自我纠错机制而流于玄想。而以实证方法得出的图书馆学理论以图书馆实践为基础,或者能解释已知的实践结果,或者能预言未来可能得出的实践事实,在解释或预言中,可以把理论同实践中得出的数据相比较,从而证实理论的正确性。图书馆学理论构建应将研究者个人的知识以他人能够判断其真实性的方式认知,即坚持理论的可检验性,以理论的可检验作为自身的保护机制,这也是图书馆学获得社会承认的基本条件。
篇9
关键词:科学精神;人文精神;辩证统一
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定义
通常我们会将科学精神定义为关于事实的知识,注重知识与事实相符合,它是一种求实求真,开拓进取,用于批判的精神,用于解决是否真假的问题,是我们进行实践探索,追求真理,坚持实事求是的指导精神,更是整个科学范畴中的关键部分。而人文精神我们则往往定义为关于价值的知识,注重行为要遵循道德,用以解决美丑善恶等等问题,不但是促进个人拓展完善自身的关键,是我们正确确立目标,信念,正确建立三观的重中之重。
两种精神看似差别很大,但两者之间的关系其实却是互补共生的,科学与人文精神之间实际上也就是真与善之间的关系,这正是如今我们所研究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所最为关注的。无论是科学精神还是人文精神,它们都是组成完整的人类精神所不可或缺的部分,有这两种精神,人类才有实践探索,认识世界的动力,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这两者精神品格。其次,我们倡导学习和普及科学文化,是科学化的人文,也是人文化的科学。除此之外,国家所倡导的科学文化,也绝不仅仅具备单一的内涵,必然是科学化的人文知识和人文化的科学知识。最后,其实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科学本身也就是一种人文精神,因为科学也是一种认识活动,其目的也是为了造福人类、促进社会发展,其中所蕴含着深刻的人文精神。
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交融
(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互交融的过程
科学和人文从开始的分割、分裂到走向互补、交融,需要一个很漫长且艰难的过程。科学和人文之间的分离是一个历史的现象,科学和人文发生分离存在着必然性。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时期,西方哲学经历了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分化与发展。在古希腊时期,文学被划归为神学,严重压制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发展。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启蒙思想家大力的倡导古希腊哲学的理性和人文精神,文艺复兴时期但丁的《十日谈》强烈的抒发了对人性解放的需求,在这一时期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获得了统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西方哲学发展史上同样也经历了分离与融合的过程。
(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发展过程
科学精神就是在实践中追求真理,是人类求实的一种自觉的意识。人文精神是从人的角度出发,关注人的基本需求、尊重人、爱护人和促进社会发展。科学、艺术、人文在人的精神世界中被看作是一个整体。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艺术、人文也逐渐的细化、专业化,这样就造成了科学、艺术、人文由原来的整体不断的分离。但是现在我们要提倡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相互交融,只有这样才能让人们的精神世界更加的完整,让我们的精神世界中既有理性、也有感性,让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相互交融发展。
(三)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辩证统一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互交融时一定要讲究辩证的统一。在统一的过程中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统一的过程不是简单把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全部放在一起,而是分别取其中的精华,对两者的问题要予以摒弃,以此在发展中不断融合。
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辩证统一的重要性
弘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当前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辩证统一是时展的需、也是建设我国先进文化的需要同样也是维护执政资源、提高执政能力的需要。只依靠自然和社会科学社会发展难以进行,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的灵魂、是科学文化的生命,两者辩证统一是人类进步不竭的动力。现今科学技术发展越来越迅速,科学的地位也在不断的提高,科学给人们所带来的影响也在迅速扩大。科学教育受到了整个社会的重视,但是人文主义却渐渐落后于科学,致使科学与人文逐渐的分离。而根据马克思的“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性”的要求,要求我们以辩证的态度看待问题,所以我们必须辩证统一的认识科学与人文精神。如果我们把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割裂开来,那么整个社会将会变成只追求学术而对其他人文要求无所顾忌的畸形社会。科学知识也是人文文化,科学精神也是人类的一种精神,如果没有了人文精神的协助,科学只能是盲目的;而如果只追求人文精神,忽视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也只能是虚妄的,并且整个社会发展也将停滞。
四、结语
总而言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二者实际上是相互补充的。实践活动要想得到成功,就必须将两者结合起来共同发展,不能忽视其中任何一方,这也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平衡的保障。除此之外,我们想要正确的认识世界,二者的结合发展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这样,才能使所追求的价值和真理具有完整性。因此,对于个人而言,大力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重,对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进行实践活动或是认识活动,对于两种精神辩证统一关系的坚持也是极为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顾宸,吴健.论科学精神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04)
篇10
【关键词】护理实践;定量分析;实用和需求
社会科学的发展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其概念最初由法国哲学社会科学家孔德提出,促进了传统的人文学科的发展,从而使社会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社会学对于社会发展战略和社会政策研究,及其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具有独特的优势,从医疗护理方面来说,社会学的知识体系具有一般社会学、部门社会学和社会学研究方法。
1护理专业开展社会学知识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和社会科学的发展,从医疗护理方面来说,科学发展带来了许多与人心理相关的疾病,用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全方位地认识事物,学习社会学知识帮助护士理解社会因素,这使护理学在疾病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对病人实施全面护理。护理队伍素质的现状与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学习社会学知识,了解护理工作的社会性,可以使护理工作者深入地了解社会,懂得心理、社会护理的重要意义,探索和改变危害健康的社会心理因素,使实施整体护理不仅仅流于形式,预防和解决危及人们健康的社会问题,极大地提高了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推动整体护理和护理社会化的发展。
社会学在护理教育中在当代西方社会的医疗保健中非常重要,我国护理教育中也用到很多社会学相关内容,但实用性不强。探索社会学教育在临床护理工作的意义,分析临床护士所使用的社会学相关特点,达到社会学的教育效果。
因此,学习社会学有助于理解社会因素与健康的关系,由于社会的疾病谱和死亡谱发生了很大改变,学习社会学知识有助于我们理解社会因素对人类健康影响,即社会因素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这使得它成为是21世纪逐渐延伸的护理服务的需要,推动了护理工作范围的延伸,是进一步实施整体护理的需要,使护理人员能在护理实践中更好地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在与病人及其家属沟通时,全面了解患者的生理病因和社会病因,协调、改善各种护理人际关系,从而正确处理病因,促进病人全面康复。社会学知识是适应护理工作社会化需要,在当前社区环境中,扎实的社会学知识对于护理工作的意义在于更好地促进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为社会各类人员提供卫生保健服务,用社会学相关知识去指导护理实践,并有助于培养高层次护理人才,能更好地开展卫生服务。
2研究工具与方法
研究工具主要是:调查问卷。采用问卷调查、比较研究等定量方法。
资料分析方法包括量性资料的分析方法、质性资料的分析方法。
质量控制包括三个阶段:问卷设计阶段、资料收集阶段以及资料的整理与录入阶段。结果:护士都认为护理工作非常需要社会学知识的指导,学习社会学知识后有较大的收获,使他们能够从社会学角度去看待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发现的问题:社会学知识在护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表现为:其相关课程在我国护理院校中普遍不受重视,社会学学习的效率较低,生物医学模式在护理工作中依然占主导地位,很多护士不懂得心理、社会护理的重要意义。
社会学知识需求情况的讨论:护士对社会学知识的需求程度很高,认为在护理工作中最需要与实践紧密联系的社会学知识,必须协同心理学、社会学等其它学科,尤其是医疗护理中的社会学相关知识,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对病人的整体护理,完成现代病的社会预防和社会护理措施,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加强社会学内容与护理学科的横向联系,因此,巩固社会学知识在护理继续教育在护理工作中具有实用性。
目前临床护士工作比较繁忙,应该组建一些能够帮助护理人员,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设置理解健康疾病背景的社会学知识课程,根据本研究的对临床护士调查的结果,社会护理工作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影响医疗资源、应用、需求。可以合理选择社会学相关教材或知识,针对最需要的内容进行授课或培训,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也加强了护士整体认识和理解问题的能力,切实加强管理方面社会学知识的学习,以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对整体护理理念有了更深的理解。其优势主要表现为个人整体知识素养方面让护士了解社会,从宏观和微观上都会得到更加深入的理解;从临床护理实践方面,有助于提高人性化的临床处置能力,在思维方式方面,通过社会学的学习,护士能更加理解、同情、关心患者,扩展了思维,考虑问题。这些积极的情感态度又能促进整体素养的进一步提高,对临床护理实践都有一定的帮助作用,使护士在不同的医疗环境中都能够胜任,有助于他们更加超越的高度看待自己的工作,可以说是直接指导了他们的社会实践服务。
3对策与建议
要在护理工作中加强社会学知识重要性的宣传,认识到社会学知识在护理教育中的重要性,巩固社会学知识在护理继续教育中的地位,医院可以加大相关知识的培训,并加强对学科的建设,感受到护理社会化的必要性。
加强社会科学与护理学科的联系,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将社会学课程与其它相关的学科整合,鼓励护理人员积极学习,以满足现代护理事业发展的需要,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和行为,加强了与社会的联系,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并很容易将学到的知识自觉地结合临床,可设立纵贯临床前期的医患关系培训,更好的为病人服务。
护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临床护士已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鉴于社会学科的性质,社会学教育的方向也应该面对临床,适应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重视对社会学等人文社科知识的学习,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社会措施,达到人文社科课程的整体优化,更好的完成护理工作,使护理人员更加热爱护理工作,自觉探求自身工作的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唐弋.在护理继续教育中增设社会护理学势在必行[J].护理杂志,1995,12(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Z].(2005年――2010年),2005,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