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创新理论范文
时间:2023-12-04 18:07: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技术创新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从农业的技术创新供给来源来看,无论是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企业的R&D或者技术引进都是农业技术创新研发的源头。其中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是湖北省农业技术创新供给的最主要来源,而企业的R&D和技术引进只占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据统计,湖北省有研究机构157个,其中农业科学领域65个,占41.4%。这一比例充分表明科研机构的农业类成果的重要性[6]。当前体制下,湖北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进行科研活动的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因此科研创新活动的选题受到政府意向及目标的影响,缺乏动力去了解农民生活生产及市场适用技术的需求,造成了供需双方信息的偏差。因此,科研机构主导型农业技术创新模式恰好弥补了这一弊端。2)从技术创新的采纳动力机制来看,在共同的目标驱动下,新技术供需双方更加容易实现耦合。而湖北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作为技术供给方担当了主力军的作用,其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并非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而是为了提高学术上的造诣,追求学术声望;再者,技术需求的主体需要与时俱进地搜寻、采纳新技术获得生产上的优势,向来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如此一来,由于供需双方所面临的动力激励不同,农业技术需求与供给的脱节在所难免。这就需要一个主导者来调节以实现农业技术创新研发与扩散的对接,科研机构能恰如其分地扮演这一角色[7]。
2科研机构主导型农业技术创新模式的形成及特点
科研机构主导型农业技术创新模式是指以农业科研所及高等院校设置的农业研发机构为创新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和中介组织为主要技术推广主体,以传递知识性技术为其主要目标,集创新理念、研发活动、成果转化、批量生产到市场推广为一体,并以农民为最终受体的新型农业技术创新模式。产学研合作形式是构成这一体系的重要基础。科研机构是该模式的创新主导者和组织管理者,而政府完全放开权力,只提供政策性资金支持,科研机构可以直接领导和委派高等院校等机构完成任务。科研机构主导型首先采集信息,通过农村实地调研了解农户在技术方面的需求,然后进行创新研发,将农业技术研究成果与信息传播到农村,供农民学习采纳。因此,政府是该类农业技术创新模式的经济支撑和政策支持,而科研机构则是其知识技术发源地和科研成果入海口[8]。科研机构主导型农业技术创新模式最大的特点是科研机构具有特殊的社会地位,它既充当了农业技术发明主体,又充当了农业技术首次商业化使用主体的角色,在农业技术创新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种特殊地位使这种模式在农业技术创新方面具有其他模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在科研机构中,农业科研人员既是农业教育人员又可能是农业推广人员,因此农业教育、科研和技术扩散等功能在这种类型的农业技术创新模式中能够达到很好的结合,有利于产学研一体化和技术成果的转化。此外,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经常出现核心技术不能突破的问题,而科研机构具备突破这种核心技术的能力,能及时给予技术支持[9]。在农户主导的农业技术创新模式中,农民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和市场信息敏感度,导致科研机构和高校大量的科技成果被束之高阁,投向无门,而科研机构拥有发达的信息体系和优秀的专业人员,能及时向市场推出新技术。正是由于科研机构特殊的社会地位和身份,所以科研机构与公司、企业的地位同等重要,缺一不可,是农户主导型农业技术创新模式和市场企业主导型农业技术创新模式有效结合的中间模式,更具实用性和有效性。同时,科研机构主导型农业技术创新模式具有较强的自组织性,容易实现信息流、物质流、技术流三者的协调统一,该模式的主体为科研机构,多翼指企业、高等院校、政府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如中介组织、金融机构等)为参与者,双驱指外部市场机制的驱动力和内部竞争与协同机制的驱动,因此,这一科研机构主导型农业技术创新模式又可总结为“一体多翼双驱自组织”创新模式。
3科研机构主导型农业技术创新模式的运行分析
农业技术创新系统不仅是开放系统,而且是非平衡态的非线性相互作用系统,农业技术创新系统与外部环境以及系统内部各主体之间都存在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创造出农业技术相应成果,从而形成农业技术创新系统中的涨落,这种涨落主宰着农业技术创新系统的发展方向和模式,这就必须用到自组织理论。自组织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开始建立并发展起来的一种复杂的系统理论。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复杂的生命系统、社会系统的形成和发展机制问题,即在没有外部力量强行驱使的情况下,内部各要素是如何协调运作,自动地由无序走向有序,由低级有序走向高级有序的。因此下文应用自组织理论思想研究农业技术创新系统的演化问题,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分析科研机构主导型农业技术创新链模式的运行[11]。
3.1内部驱动运行机制
3.1.1以内部主体要素之间的竞争与协同行动为内部驱动力
该模式的主体部分是科研机构,它是农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承担者,而技术创新所需的资金、信息等各要素主要来源于政府部门、农业技术需求主体和交易市场。因此一项创新活动的完成离不开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各要素的分工与合作。首先,从事农业技术创新系统的不同活动对应着不同的主体要素,以及从事相同活动的不同主体要素之间,都存在竞争。根据不同主体在知识储备、实践经验及身心状况等方面的差异,这些竞争既可以表现在仪器、工具、设备等物质手段上,也可以表现在工艺、方法、流程等知识手段上。正是这些竞争使农业技术创新系统内部充满活力,不停留于现状,不断创新与完善。其次,在市场经济风向标和政府政策的指引下,农业技术创新系统各主体要素为了长久的生存与发展,不断调整自己的工作任务,相互合作,以实现共同的农业技术相关产物。正是这些内在要素的整体协存共变性使农业技术创新系统内部不断重组与进化。总之,农业技术创新系统运行的根本动力来自于这些内部主体要素之间的竞争与协同行动,体现了农业技术创新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本质。
3.1.2以科研机构为主体参与农业技术创新整个过程
从创新理论上讲,科研机构是农业技术创新的主体,主要负责实现农业技术需求主体(特别是农户)与涉农企业及市场的对接,在农业生产者日常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农业技术基础上创新研究,使之成为可以产业化的农业技术成果。其原因是科研机构拥有一大批专业从事农业技术创新的科研团队,同时既有农业技术创新的愿望,又有农业技术创新的条件。科研机构不但积极参与农业技术创新,同时利用专业人才、充足资金、先进设备等开展自主创新,致力于通过农业技术创新带动农业生产。目前,大多数的农业科研机构功能已不仅仅停留在农业技术的试验、示范上,而是更多的转向农业技术的研发与推广。从创新实践来看,当农业技术需求被科研机构认识到后,科研机构就会根据农业技术需求产出相应的农业技术相关成果,并据此确立自己的竞争优势,这将在创新研发环节的不同主体之间形成涨落。涨落创新给系统提供了选择对象,一旦系统选择了某种涨落,该环节的涨落会得到其他环节的响应,这种响应使得这一涨落不断放大,引起的巨涨落就会影响系统的演化。科研机构将最终主宰整个农业技术创新系统的演化方向和模式,充分体现科研机构主导创新链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同时,科研机构及相关联的各环节还充当信息传递的主要载体,既负责下游部门与上游部门的信息输送,又与产业链外部进行信息交流,使需求信息、技术信息和市场信息在这一自组织系统内畅行无碍。
3.2外部驱动运行机制
3.2.1以科研机构为主导驱动农业技术创新
从农业技术创新的诱因看,农业技术创新主要是由市场因素、技术因素以及市场与技术的混合因素所驱动的。科研机构主导型农业技术创新模式以科研机构为主体能够及时掌握市场的技术需求情况,同时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发明,在技术推动与市场拉动的综合因素驱动下,农业技术才得以不断地创新。针对市场导向的变化,对该模型的具体运行过程加以描述。即现有的农业技术已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现代化农业生产,农业技术需求主体迫切需要新的农业技术满足生产活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通过调研获取这一信息,根据市场需求,制定研发计划,并将市场信号传达给政府部门,获得政府的资金和政策扶持,随后投入研发新技术。在此过程中,市场导向的变化就是该系统运行的外部驱动力,而一项农业技术创新相应成果作为创新过程的随机涨落能否被应用于农业生产过程,就需要市场的检验。科研机构充分利用自身的人力资源优势,组织专业人员在市场进行推广和试验新技术成果。
3.2.2以科研机构为主导推动农业技术扩散
农业技术扩散是指从农业新技术、新发明从创新源头开始向周围传播,被广大农户和涉农企业采纳并使用的过程[12]。农业科研机构通过建立以政府、企业及农民合作组织为纽带的多渠道技术传递途径,保证将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最终传递给农户,从而使农业新技术、新发明在较大范围内得以应用。创新的技术成果一般以知识产权的方式出现,例如农业气象信息、农田水利与土壤改良技术、农业经营管理方法等非物质形态,有时则以物化的形式出现,例如高端农业机械用具、转基因种子、新型化肥和农药等物质形态。在传播和扩散新技术的过程中,技术既可以以独立的非物质形态传播,也可以与物质载体结合起来一起传递。那么,科研机构将依据研发技术的表现形态进行技术流传递。科研机构应农户所需,研发出新品种、农药及肥料等生产资料时,技术流以物化的形式出现并与信息流相结合,捆绑式地推广[13]。
3.2.3以科研机构为主导促进农业技术应用
农业科研机构不单是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基地,也是一个较好的推广展示平台,通过科研项目合作、实验示范园区建立、技术人员培训、直接教学等途径,转化到农业生产,最终将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得以实践运用,成为农民看得见、摸得着的样板。农业科研机构将引导农民种植农业新品种、采用农业新技术,从而推动农业科技的产业化发展。当科研机构向市场普及推广某种高产有效的新耕作技术时,技术流则以独立的非物质形态出现。即科研机构将该技术以知识产权的方式输出到涉农企业,涉农企业进一步将这一创新技术与农业生产资料相结合,投入生产、加工,推广到市场,市场实现技术扩散的角色,进而农业技术需求主体从市场获取所需,市场机制将供需信息反馈给科研机构,至此完成了创新链条第一轮的运作。接着开始新一轮创新,最终会形成一波接一波的创新浪潮。
4结论与思考
篇2
关键词:项目管理,农业技术进步,农业技术经济学
项目管理是国民经济中许多经济组织和科研组织需要用到的管理手段。在理论上项目管理专家把上世纪80年代之前的项目管理称为传统的项目管理,80年代以后为现代项目管理。传统项目管理主要包括范围管理、时间管理、费用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四个方面,这一阶段项目管理主要应用于国防科研、建筑工程等领域,致力于预算、规划和达到特定目标的小范围活动。现代项目管理在传统项目管理基础上增加了质量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采购管理和综合管理五个方面的内容,项目管理的应用也逐渐扩展到制造、金融、电信、软件开发等许多行业,国外许多大公司投入大量时间和资金及培训来提高项目管理能力。我国自20世纪60年代华罗庚教授等数学家在全国推广统筹法开始了项目管理的研究与应用,20世纪80年代中建筑工程项目实行招标承包制初步形成了建筑市场和工程项目管理模式,20世纪90年代开始了我国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研究工作。在我国的项目管理体系内,理论核心包括了项目管理的概念、观点、原理及与项目环境和管理行为有关的内容,诸如领导、权利、成员及组织的目标等,这些基本的内容与农业技术经济学有密不可分的学科与应用联系。项目是一个特殊的将被完成的有限任务,它是在一定时间内,满足一系列特定目标的多项相关工作的总称。项目管理是以项目为对象的系统管理方法,通过一个临时性的专门的柔性组织,对项目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以实现项目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项目目标的综合协调与优化。农业技术经济学是一门技术科学与经济科学相交叉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农业技术进步中的技术经济关系。农业技术经济学以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特别是以技术经济效益原理为主线,对农业技术进步的现象和特点进行解释,对农业技术进步在农业经济系统内的地位进行分析,对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村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农业技术进步的一般规律进行探索。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越来越多的知识性项目蕴运而生,农业技术就是其中一类重要的知识性项目。
一、农业技术进步与项目管理的关系
(一)农业技术进步具有项目的特性
农业技术进步就是农业新技术不断运用于农业生产,并使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农业新技术通常是通过提高单位投入的农产品产量,或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或增加农产品的新用途等形式对农业生产水平提高发挥作用的。农业技术进步活动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技术创新项目,如研制开发、工艺进步、技术改造等活动,这些活动具有开创性、前瞻性、风险性、一次性等特点,都有明确的目标和时间、成本、质量等约束条件,每一个活动也就具备了项目的特性。另一类是这些创新成果的应用,如日常的生产、营销活动的组织,这些活动具有周而复始、连续不断的特点,这些活动由于面对社会需求的不同,每一次组织活动也可当作一个项目来管理。
(二)农业技术创新离不开项目管理
1.农业发展要靠技术创新项目来实现。农业技术创新的过程是一个个项目诞生、实施、运作过程的集合,农业科研机构不断参与技术创新和不断变化的市场竞争,项目也就不断产生。每一个创新项目构成了技术进步的载体,成功的项目为农业带来了活力,也构筑了农业发展的阶梯。
2.项目的成功离不开科学的管理和实践。项目构成了农业技术创新的载体,项目开发的成败也就决定了农业的发展速度和综合实力。随着项目规模的日趋扩大、技术复杂程度的日益提高、专业化分工愈加精细,以及涉及的项目利益相关方和管理层越来越复杂,投资者必然对项目的质量、工期、投资效益等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就必须对项目进行有效的管理三、加强项目管理促进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发展
篇3
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为农业科技型企业的兴起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一批科技型农业企业兴起,有力地推动了科研与经济的有效结合。但由于长期计划经济体制及传统观念的制约,加之人才、资金等方面的困扰,农业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还存在以下问题:
1.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有待于完善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与农业知识创新体系、农业技术创新及其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主要包括农业企业、农业科研机构和大学。目前,农业科研机构与大学具有较强的农业技术开发能力,但是由于受内部传统考核管理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其开发出来的技术往往难以形成有效的技术供给;而农业企业有很强的技术需求,但技术开发能力比较弱。
2.农业科技企业创新意识不强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企业大多数处于创业成长期,技术积累和经济实力较弱,加之一些企业家的短期行为和技术外部性特点等因素的影响,农业科技企业普遍存在着技术创新意识不强的问题。
3.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管理力度不够
技术创新是现代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也是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而技术创新是一项高风险活动,技术创新风险按阶段划分,可以分为决策阶段风险、技术开发阶段风险、生产阶段风险和市场阶段风险。面对这些风险,农业科技企业在技术研发组织体系及技术队伍建设等方面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加之,政府对农业科技企业扶持不足,使农业科技企业难以应对技术创新风险。
4.农业科技企业创新能力不足
在西方发达国家,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而不是政府研究开发机构,因为前者的经费投入和经费使用均占绝对优势。然而,在我国,企业没有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一方面,从技术开发能力看,我国科技力量的2/3以上在企业之外,企业缺乏高水平的技术人才;另一方面,大中型企业设立专门技术开发机构的比例偏低,并且,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开发机构要么资金不落实,要么缺乏高水平的技术人才,要么没有明确的技术开发方向,要么基础条件薄弱,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我国,技术创新的主体不是企业,而是企业外的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
5.农业技术创新缺乏激励
目前,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水平不高,大多数企业的产品缺乏科技含量和竞争力。造成这种状况除长期的计划经济的影响以外,缺乏有效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是一个重要原因。同时,技术创新的外部效应,技术创新周期和高风险等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企业技术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农业企业也面临着同样的处境,其结果是企业轻视技术的自主创新,竞相引入成熟技术,虽扩大了生产能力,却未形成技术创新能力[①]。
6.现有的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要求
创新人才是创新活动的主体。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研究轻开发的弊端,造成了其研发实践能力较差,难以满足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的需求。
二、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优化
根据我国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的实际,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有效运作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及配套政策的支持。
1.完善农业知识产权制度
①在法律普及方面。加强农业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和宣传教育,建立一支适应国家农业创新体系建设需要的农业知识产权队伍,增强全社会的农业知识产权意识。目前,农业知识产权审查、审判人才、律师人才奇缺,特别是农业知识产权法律人才和管理人才的供需矛盾将是困扰我国建设法治国家的一大难题。因此,应大力发展农业知识产权教育事业,大力培养农业知识产权专门人才,提高灵活运用农业知识产权战略、策略的能力,促进农业科技工作更好开展、各学科更好发展。这是我国解决农业知识创新与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协同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同时要在全社会开展农业知识产权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重点结合典型案例宣传我国现行的一系列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
②在司法方面。加强农业知识产权的司法队伍建设。根据农业知识产权案件的专业性、技术性特点,要尽快培养一批专业法官,设立专门审判机构和专业法官集中审理农业知识产权案件。另外,还应采取多种形式对案件所涉及的专业技术问题进行鉴定,其途径包括聘请农业技术专家担任陪审员、委托专家组进行技术鉴定和走访有关农业技术专家等。
2.建立合理的市场结构
不同的市场结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是不同的,促进技术创新的理想的市场结构是介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之间的“中间程度竞争”的市场结构。目前我国农业技术市场化程度较低,不利于农业技术创新。如我国的种子行业是国有种子公司垄断的市场结构,种子法律法规对农业科研单位、农业科技企业经营种子做出很多限制。因此,应建立合理的市场结构,以激励农业科技企业进行农业技术创新。
3.建立由政府引导,以企业和社会力量为基础的技术创新投资机制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是农业科技的重要投资者,而在我国目前财力有限,不可能大幅度地增加农业技术创新的投入的情况下,应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力量共同投资的多渠道、多途径的投入机制。由于农业技术创新存在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要尽快设立农业科技创新融资担保基金,资金主要来自政府拨款、社会捐赠和定向募集等,启动资金应以政府为主。同时,支持和引导高新技术项目从资本市场融资,推动农业高新技术的发展[②]。
4.建立和完善我国农业技术风险投资机制
①要加大政府的政策扶持力度
首先,要制定和实施农业技术创新风险投资的扶持政策,在税收方面给予减税或免税。其次,建立农业技术创新风险投资保障体系。为鼓励农业技术创新风险投资,应对投资者在投资中的经济风险予以保险,为农业技术创新风险投资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再次,要规范资本市场,发展和完善支撑条件。
②发展农业风险投资公司,建立多层次的农业技术创新风险投资体系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建立社会、个人、企业多方参与,并同国际接轨的我国农业技术创新风险投资运作模式,引导民间的大量游资投向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筹资渠道的多样性。
5.加大农业共性技术开发的政府扶持力度
共性技术是指在很多领域内已经或未来可能被广泛应用,其研发成果可共享并对整个产业(而非个别产品或企业)或多个产业及其企业产生深度影响的一类技术。[51]共性技术尤其是农业共性技术有很强的共用性、外部性、基础性和关联性。开发农业共性技术往往投资大,外部性强,所以,一般农业科技企业不愿意进行农业共性技术开发。因此,需要政府通过项目引导,协调组织大学、农业科研院所及有关农业科技企业进行农业共性技术开发,项目应重点支持能够对农业经济发展起重大作用,并显著提高农业产业技术水平的技术领域。
6.消除条块分割的科技管理体制,促进产学研一体化
要通过整合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科技力量,加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优化技术创新人才的资源配置。大力支持和鼓励应用开发型科研院所进入企业或改制为企业,促进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其次,企业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与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广泛的技术创新项目合作;再次,加快创业中心、大学科技园区的建设和发展,重视科研中试基地、成果孵化基地的建设。此外,要改革农业高等教育体制,调整优化教学培养结构和方式,面向市场,加强培养农业科技创新所需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篇4
一、理论分析———农业创新系统参与主体的网络功能
迈向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创新系统旨在克服全球气候变暖、土地污染、农业资源枯竭等瓶颈制约,稳步高效地提升我国农业技术创新整体实力,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长远发展,因此,现阶段的农业创新系统需要一个更广泛参与的网络,即在参与主体之间形成的社会学习和知识共同创造的过程中,不但包括科研院所,而且包括了政府部门、农业技术企业、农业非政府组织(农业协会等)、绿色非政府组织、农业合作社、农户等(VanBueren等,2003)。这些参与主体在农业创新过程中扮演了“权利推动者”、技术推动者”、“流程推动者”(Haus-childt等,2001)和“关系推动者”(Fichter,2009)等四类角色,而无论是那种类型的创新模式,都体现了这些参与主体在不同层次创新中执行一定的功能(如表1所示)。由此可见,创新变成了一个由不同参与主体共同合作的事情,每个创新主体将自己的知识和资源带入到合作中。基于对参与主体在不同层次创新过程的功能总结,并结合Moore等(2011)的理论,本文将农业创新系统中参与主体作用分为三大网络功能:知识的共同创造、垂直政治功能和水平中介功能。
(一)知识共同创造农业创新系统中,所有的参与主体都可能成为知识的创造者,他们散布在不同的组织或个体中,这些参与者们的“异质性”知识通过渗透性边界选择性地流入、流出和聚集。知识创造效果不再是由农业科研机构或大学的自身知识能力所决定的,而是取决于农业创新系统所有参与者的知识资源及协同状况(柳洲等,2008)。因此,农业创新系统将承载着不同学科知识、运用不同思维模式、具有不同价值观且利益相关的参与主体聚集在一起,在互动中彼此通过参与者的知识子系统的状态调整实现异质性知识“游走”与耦合,从而生成新的知识,即实现了知识共同创造功能。由此可见,政府部门、农业科研机构及大学、农业技术企业、农业非政府组织、绿色非政府组织、农业合作社和农民等参与主体在创新网络中的功能被重新界定,由过去分散的发挥作用的独立单元转变为彼此合作共存的协作单元。然而,这些参与主体之间关系不一定是稳定的,在创新过程中以利益联结的参与主体可以自由地为他们的利益和需求而结合或分离。可以说,农业技术创新产生于社会学习中不同参与主体之间的知识共同创造,这些知识共同创造形成一个创新网络并连接着农业创新体系的不同部分。
(二)垂直政治功能这项功能主要是指在创新体系不同层次参与主体之间的垂直或者分层关系,类似“权利推动者”创新模式:解决或处理在更高层次结构中获得一个参与主体支持必要性的问题。在农业创新系统中,这项功能是由制度企业家执行的,此时制度企业家在创新网络中扮演政治功能,他们根据不同利益相关者的特点,通过在政治活动中游说或参与促进某个创新项目的转化,从而使新制度得以确立与扩散(Suddaby等,2005)。这些“制度企业家”往往都是政府部门,通过引导和制定农业技术创新的整体规划与政策,协调农业创新系统中互相连接的组织,从而促进农业新技术的产生、传播和实施。
(三)水平中介功能水平中介功能是指农业创新系统中不同类型的参与主体之间知识传播的水平创新过程。从创新系统的角度来看,某些参与主体会联系不同类型的组织者,为潜在合作方提供供需信息,协助达成创新合作,从而以创新经纪人的身份充当整个创新系统的催化剂(Howells等,2006)。具体地,参与主体的水平中介功能包括:(1)明确各方需求:通过问题诊断和预见,明确创新需求以及对应所需的农业技术、知识来源、资金和政策支持;(2)组织网络链接:使各参与主体之间的链接更为便利,如跨区域科研院所之间知识交流链接;(3)创新过程管理:参加创新的参与主体来自不同的制度背景和文化背景,使创新过程比较复杂,这就需要持续的创新过程管理,使得这些矛盾和问题得以协调和解决。一般来讲,农业创新系统中任何参与主体都可以充当创新经纪人的角色。在创新网络中,这三项功能共同构成了农业创新系统参与主体所能扮演的所有职能。以上三种功能基于这样的假设,即假定所有的参与主体在创新网络中执行一定功能,成为一个创新共同体,然而,不是所有参与者都能够预期地在所有时间执行所有不同的功能,每个参与主体在创新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一样的。因此,在确定农业创新系统参与主体的网络功能的理论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分析参与主体的创新网络结构,解决哪些特定的参与主体分别执行这些网络功能,以明确农业创新系统中不同参与主体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更有效地保证参与主体各项功能的充分发挥,促进农业创新系统的良好运行。
二、实证分析
(一)研究对象———样本的选择为了调查农业创新系统中参与者三种网络功能的角色分布,经过调查对比,选取“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干旱半干旱区节水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为研究对象。“干旱半干旱区节水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于2012年1月获得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立项,包括了旱区节水型生态灌区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西北生态脆弱区经济作物高效用水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微灌工程系统集成与配套设备开发等9个课题。项目由科技部直接管理,以杨凌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国内唯一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管委会为牵头单位,成立专门的节水项目管理领导小组和项目管理专家指导组为辅助机构,涉及陕西、内蒙古、甘肃、新疆、宁夏等9家科研单位,31个任务团队,300多名科研人员,多家农业技术企业和近万名农民,这些参与主体形成的农业创新系统已经能够在多部门合作中开发新的农业知识和实践,其中一些已制度化,产生的影响已经超出了其区域的边界。因此,对本文来说这是一个理想样本。
(二)方法与软件的选择本文以“干旱半干旱区节水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所形成的农业创新系统网络(以下简称WSA)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构建二元关系的社会关系网络来分析系统中参与主体的功能分布,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数据类型和研究目的相一致(林聚仁,2009),因此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So-cialNetworkAnalysis,SNA)进行实证分析。对应地,选择最为常见的社会网络分析的软件———Uci-net软件作为数据处理的分析工具。
(三)数据来源在数据获取方面,如何获得WSA项目中各参与主体的关系数据是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基础。通过实地调研、专家访谈等方法调查发现,整个WSA项目涉及各类参与者约1.2万人,全部参与者之间的关系数据较难获得。因此在调查的基础上,选择WSA项目9个子项目中主要参与人51人、推进项目完成的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7人,共计58人为核心参与主体。其中9个子项目的编号分别为A~I。基于每个项目的研究情况,采用电话访谈法和面对面访谈法选取每个项目组的核心参与人员若干并编号,如A项目组包括了A1~A7,B项目组包括B1~B5,如表2所示。政府部门选取WSA项目管理领导小组和项目管理专家指导组的主要成员7人(刘天雄、黄修桥、蔡焕杰、贾志宽、杜历、史海滨、韩文霆),分别以V1~V7表示。
(四)网络总体特征分析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大学、农业技术企业、农业非政府组织、绿色非政府组织、农业合作社和农民等社会组织或个人通过相互连接形成了WSA项目的创新网络,而创新网络的总体特征决定着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效应。因此首先分析WSA项目创新网络的总体特征,为参与主体网络功能的分布奠定基础。WSA项目网络中,参与主体(政府部门、企业、农户等)是“行动者”的集合,每个子项目、承担子项目的组织都是“事件”的集合,在收集关系数据的基础上构建2-模隶属关系网络矩阵,利用Uci-net6.237软件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在整个网络中,WSA项目的网络结构密度为0.1119,这意味着各子项目之间联系相对紧密,孤立点比较少;平均距离为2.054,表明网络中存在中介使得各子项目承担组织和参与者之间顺利沟通;凝聚度为0.532,说明网络中各项目的参与主体之间联系较为紧密,与密度计算结果一致;群体中介性为7.27%,表明网络中的技术结构较为分散,不存在高度权利集中者控制网络的信息和利益。由以上分析可得,WSA项目形成了相对优质的创新网络,密度、凝聚度指标保障了网络各节点(参与主体)联系紧密;平均距离指标表明了网络中开放性程度较高,各节点(参与主体)之间能够彼此之间吸收知识、信息、技术等能量;群体中介性指标表明了网络中没有过于绝对的集权,保持了各节点(参与主体)持续的创新活力。因此,验证了WSA项目是有效可行的样本,确保了后继研究的准确性。
(五)参与主体的知识共同创造功能分析WSA项目的网络中,参与主体越多、网络的规模越大,节点之间交流的机会就越多,知识共同创造的机会也越多,创新能力也越强。本文利用程度中心度来衡量WSA项目网络中最主要参与主体的分布,程度中心度越大,则说明该参与者在农业技术创新、知识生成、产品或服务价值创造过程中与其他参与主体之间进行合作、创新的可能性就越大。经过计算,整个网络的程度中心度为23.86%,选取58个参与者中排名前十的参与者的程度中心度如表4所示。由表4可得,排名前十的参与者在整个WSA项目研发和推广中起到主要作用,他们与网络中其它参与者的紧密度较高,干旱半干旱区节水农业的关键技术通过他们相互协作研发并推广,其重要性和影响力超越了其它参与主体。这些参与主体分别来自A、G、C、F等所隶属的4个组织和V所隶属的政府组织,而项目A所隶属的组织(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V所隶属的政府组织(即项目管理办公室和专家指导组)占了66.7%,主导地位明显,这是因为:(1)WAS项目成立之初科技部明确将杨凌示范区管委会指定为该项目牵头单位,其有责任承担并促进项目的合作和研发的顺利进行;(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多年来一直带动西北地区农业科技的发展,在WSA项目中和其它省份的科研机构合作,引导整个项目的发展,如项目A负责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蔡焕杰带领其团队与项目G负责人宁夏水科院杜历及其团队之间有共同的科研过程。由此看出,WAS项目的网络中,执行知识共同创造功能的参与主体是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主的大学或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当然,其它参与主体在整个创新网络也不同程度地承担着知识共同创造的功能,但知识、信息等的共享程度较低,相互联结的程度较弱,对农业创新系统效率提升速度较慢。
(六)参与主体的垂直政治功能分析创新网络中,执行垂直政治功能的参与主体往往是那些在突破制度障碍和约束以及开拓农业创新领域过程中担当了开拓者和先锋者的组织或个人,即制度企业家。而由于农业技术创新具有公共性、复杂性等特点,农业创新系统中充当制度企业家角色的往往是政府部门,具体到WSA项目中,制度企业家主要包括了来自该项目管理办公室和专家指导组的7名核心成员(分别用V1~V7表示),这些成员分别来自于杨凌示范区管委会、杨凌示范区财政局、中国农业科学院等组织。基于Frans等(2013)的经验,采用制度企业家参加短期会议的参与率来测定其垂直政治功能,例如研讨会、实地考察、开放活动或者公共典礼等,在这些场所中制度企业家超越项目合作伙伴而直接参与信息传播、游说和制度制定。为了确定制度企业家的参与率,选取这些制度企业家在2012—2013年内参与的8个主要事件(分别用Ev-1~Ev-8表示),图1显示了这些制度企业家2013年参与短期会议的网络图,7个核心人物连接8个事件,并得出以下结论:(1)V1(刘天雄)参与了6个事件而处于核心地位,该参与者为杨凌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且是WAS项目管理办公室主任,其利用资源创造新制度和改变现有制度以推动项目的顺利实施,如组织“干旱半干旱地区节水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推进会,帮助加强组织管理和沟通交流,及时解决项目实施中的有关问题。(2)V2(黄修桥)、V3(蔡焕杰)参与4个事件位居第二,如V3(蔡焕杰)组织实施了“2013年‘农业高效用水协同创新中心’博士生暑期访学—专家授课”短期培训。这两位参与者通过开展这些制度性创业活动,突破了制度政策壁垒,有力地推动了该项目的研发和实施。(3)其余的参与主体参与的事件都在2个以上,他们促进目的成果直接转换给其它的参与主体。由此可见,农业创新系统离不开制度企业家的催化剂作用,这些制度企业家通过政策导向和制度保障去鼓励和引导其它参与主体克服农业技术创新中的市场风险、研发风险与自然风险,帮助其它参与主体实现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生产经营的有效对接。(七)参与主体的水平中介功能分析参与主体的水平中介功能是那些衔接各参与主体之间需求、提供各参与主体之间的沟通平台、确保各参与者之间有效联系的组织或个人,农业创新系统中的每类参与主体都有可能执行这种功能。WSA项目的网络中,利用中介中心度衡量网络中参与主体作为媒介者的能力,即确定该参与主体是否为桥点。通过专家访谈法得到7类参与主体相互关系的矩阵,计算出7类参与主体的中介中心度如表5所示。由表5可得:(1)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及大学的中介中心度位居首位,标准化中介中心度都为11.667%。WSA项目中,政府部门为了尽快达到创新效果,运用其不可替代的行政权力解决项目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并协调各参与主体的利益关系,同时对WSA项目实现过程进行监督管理,促进各参与主体的创新成为可能,因此其中介特征显著;而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主的科研机构是WSA项目关键技术的主要来源,连接着各类参与主体,促使创新资源在各参与主体之间流通,因此,该类组织的中介中心度也高。(2)农业技术企业和农户的中介中心度位居第二,标准化中介中心度都为10%。他们是农业创新系统中创新资源获得者、组织者和协调者,中介特征比较明显,如陕西省泾阳县桥底镇6组的农户们获得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WSA子项目组的节水灌溉技术支持后,实现了农业节水增产增效,这些农户将节水技术传递给其他农户,扮演了技术中介的角色。(3)农业非政府组织、绿色非政府组织、农业合作社等组织类型中介中心性最弱,说明该三类组织创新能力较差,更多地依靠科研机构、农业技术企业等系统内核心组织才能实现创新。由此可见,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及大学是农业创新系统中执行水平中介功能的主要参与主体,而其他的参与主体的该项功能相对较弱。
三、结论与启示
篇5
【关键词】农技推广体系 改革建设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009-02
引言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它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农业可持续发展,就不可能有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如何把农业技术更好的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需要构建合理的农业推广体系。国内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和发展的实践表明,各个国家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其发展过程中,都在努力适应本国的国情, 各个国家在推进农业发中都十分重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政府设立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在稳定队伍、完善示范基地和推广手段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非政府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是对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有效补充,满足了农业生产对技术推广的多元化需求。
近年来,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市场经济中的各种不适应已经显现出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地在实践中进行了相应的适应市场经济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方面的调整,专家和学者也对农业技术推广在理论上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李忠国[1]论述了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必然性,提出了其主要环节: (1)分离公益性职能与经营;(2)实现农业技术推广主体多元化;(3)创新农业技术推广管理体制;(4)创新农业技术推广运行机制;(5)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方式、方法。高启杰[2]针对农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特殊性和我国农业技术创新模式与制度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未来我国多元化合作农业技术创新模式的总体思路、备选类型以及完善农业技术创新与政策的具体建议。在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方面,朱希刚[3]提出:应该培育多个农业技术推广主体,采用多种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在农业技术推广运行机制研究方面,查世煌和杨靖钟[4]认为,农业技术推广运行机制可分为目标机制、动力机制、协调机制、激励机制等,这些机制互相掩映,交叉作用,共同构成农业技术推广运行机制体系。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庆的农业生产面临严峻挑战。如何提高大庆市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提高大庆市农产品质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搞好当前种植业结构调整,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保持农村稳定等一系列“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越来越多地受到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和领导的高度重视。由于农村人口众多,综合素质比较低,因此,我市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科研和农民科技培训事业任务艰巨,意义重大。本文在深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大庆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做简要分析。
1.大庆市农业技术推广现状分析
1.1 科技创新与应用脱节
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多年来形成的强研发弱推广、科技创新与应用脱节、研究人员缺乏深入实践开展推广服务的积极性,从而导致科技成果难以在农村推广和扩散。
1.2 推广渠道不畅,系统功能失效
目前,农业科技创新应用未建立完善的供求关系,推广服务形式单一,渠道不畅。从事农业科技推广的主体,不是农业科技成果的拥有者、经营者,而是政府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这导致政府行为联结农村科技的供给与需求。政府虽然也引导各类专业科研机构、农业院校、各类学会及农村科技信息、咨询服务机构和中介机构进行推广,但由于没有“系统机制”,导致系统功能失调。
1.3 新兴农民组织尚弱,农民接受农技较难
首先,作为个体的农民接受农业新技术不容易。一家一户,生产分散、能力弱、缺乏再生产能力。在传统的农技推广体系运作困难的情况下,要求直接将科技成果向农民传播推广,确实难以奏效。其次,具有专业性、吸纳技术积极性较高的新型团体、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服务组织规模小、技术辐射覆盖面也小、服务能力与抗风险能力亦弱,利益性推广行为较重,发展缓慢。
2. 大庆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大庆市农技推广事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许多有益的经验,但也面临若干难题:
2.1农业技术推广事业经费普遍不足,基层乡站没有推广事业费
当前,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主要是进行政策宣传、新技术推广、技术指导和农民科技培训等公益性事业,推广效益主要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村稳定。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规定:“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向农业劳动者推广农业新技术,实行无偿服务,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推广农业技术所需的经费,由政府财政拨给”;“各级人民政府在财政预算内应当保障用于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并应当使该资金逐年增长”;“并提高其在农业总投人中的比重”。我国目前的推广工作仍是政府行为,推广经费应由政府来保证。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每年用于农业新技术推广的事业经费都难以保证,市、县两级严重不足,而且在逐年减少。从我市70个乡(镇)综合服务站调查现状看,全市70个乡镇没有一个拨给推广事业经费和活动经费的,全靠乡镇站自己通过服务创收来弥补,但在开展“技物”服务创收活动中又没有流动资金,开展“物化”技术服务非常困难。各项福利待遇、办公费及差旅费等只能解决一小部分或根本没有,“有钱养兵、无钱打仗”现象普遍存在。这样势必制约我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作用的真正发挥,直接影响了推广事业的发展。
2.2基层乡(镇)农业技术人员、站长调动随意性较大
由于我市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技术人员的“三权”在下,乡(镇)综合服务站实行“条块”管理,以块为主,在干部任免上随意性很大,不征求上级农业主管部门意见,人员调动频繁,专业人员干非专业的工作,非专业人员干专业工作的现象比较普遍,专业技术人员也往往是抓“中心”工作多,抓业务工作少,影响了推广工作正常开展。
2.3农业技术推广组织的多元化发展迟缓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需求的多样化,为农民提供的服务必须多样化和综合化。提供服务的推广组织也必然要多元化。但是目前我市群众组织发展迟缓,专业协会、研究会、合作社、中介组织等多数只停留在低层次上,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出现了“县有中心乡有站,到了村里就断线”的局面。缺乏积极的扶持和正确的引导。
2.4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作用发挥不够
从全市农业技术推广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现状调查看,专业技术人员作用在参谋部、服务部、技术部、信息部、培训部、指挥部的六部功能)发挥不够,当然有其主观原因,也有其客观原因。
面临这些问题,加强大庆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进行必要的改革势在必行。
3. 完善大庆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对策研究
3.1 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
按照县乡一体化的指导思想,完善基层农技推广管理体制。在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的管理体制顺利收归县级主管部门后,围绕提高和完善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服务能力建设这个中心,重点加强县级推广机构的服务能力和装备建设,强化乡镇一级、发展村一级。加大财政投入,使公共服务机构有场所、设备、试验示范基地;人员普遍受到轮训,素质提高,服务能力提升。逐步实现县有指导服务中心、乡有服务站、村有服务网点。
3.2增加对农业技术推广事业的投入
虽然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经多年建设,已具备了一定的服务设施和服务能力。但对照当今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显然投入力度不够。虽然近几年在科研项目增加了资金投入,但在推广项目投资,推广体系建设投资和科研仪器、设备等方面,投资严重不足,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基本条件得不到有效的改善和提高,势必影响到推广系统职能作用的发挥。要按着“两法”规定和文件要求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事业的投入,要把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编制内的人员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证足额到位。
3.3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
第一,充实推广人员队伍。根据需要定期向社会招聘专业对口的农业大专院校毕业生,以充实农技推广队伍,不断提高推广队伍的业务能力和水平。第二,加强对农技推广人员的培训与交流。在每个项目的推广过程中,首先要对推广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使其了解新技术的增产原理、使用规程等,在实际推广时,能达到会讲解、会指导、会排难、会现场示范,从而赢得农民的信任和支持;根据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的实际需要,对县农技中心、区域站人员有计划地实行纵向、横向交流,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推广人才。
3.4加强创新,激发活力
在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制改革的同时,应积极推动运行机制的创新。在改革中大力推动农技推广机制创新,加强责任管理,提高推广效能,逐步建立一套组织体系完整、职责任务分明、运作方式高效、绩效评价合理的农技推广管理制度。一是完善人事管理制度。科学设岗、竞聘上岗、以岗定人,逐步实现农技人员的资格准入。二是健全考核评价机制。明确服务内容,量化考核指标,实行工作日志,建立由服务对象、服务区政府和主管部门三方参与的考评机制,并将考评结果与奖金分配、职务晋升、职称评聘、继续教育、解聘续聘等挂钩。三是创新推广方式方法。根据农业发展新特点、农民需求变化和农技推广规律,不断创新农技推广方式,实行基层推广人员包村联户制度,探索推广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逐步形成推广人员抓科技示范户、科技示范户带动普通农户的科技人户机制,提高农业技术的到位率和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结语
针对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应培养一支精干、高效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着力推进农业技术推广的组织创新,形成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业技术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业技术推广的制度创新,开展示范性农业技术培训,形成多元化合作推广机构。同时,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保障措施与支持政策,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支持力度,才能迅速有力地扭转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发展缓慢的局面,为大庆市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使大庆市农业和农村发展走上科学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李国忠.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创新问题研究.农业经济[J].2004, 1:33
2.高启杰.农业推广模式的类型及其发展方向.北京经济论坛[J].2006, 5:3-8
篇6
关键词:农业技术;基层;技术推广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333146
1 影响农业技术在基层推广的原因
1.1 农民对于新技术的认可速度太慢
农业本身就是较为弱质的生产行业,尝试使用新技术时候需要面临着一定的风险,而且收成很大程度上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导致农民因为怕承担风险的原因,绝大部分农民对于新技术都持保守态度,而且,我国的市场经济调控对于农业影响也很大,所以农民一般会先观望很长时间才决定开始使用新技术。
1.2 新的农业技术的确存在一定的风险率
一般农业技术单位都会将新技术进行一定的实验后再在基层进行推广,但是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操作方法上农民并没有完全按照要求进行,就使得新技术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都是采用土地家庭承包制度,基本上都是较小的农业规模,很大程度上阻止了农业技术推广。
1.3 新农业技术在基层推广困难
尽管目前农民文化水平正在逐渐上升,但是依然处于较低水平;很多农业技术人员在基层推广过程中都积极性不足,认为农业技术推广并不重要。一些管理层面也没有主动提供足量的资源和资金帮助农业技术在基层的推广,所以农业技术在基层的推广受到严重阻碍。
1.4 研究成果未必满足实际需求
当前我国的农业新技术层出不穷,但是能够真正应用的仅为1/3左右,不能提高基层农业技术的整体水平。
2 农业技术在基层推广出现问题的应对措施
2.1 通过增加农业技术在基层推广的资金和资源来改善推广条件
目前我国对于农业技术在基层的推广较为重视,所以各种规定和政策相继出台,以求可以更好更快促进农业发展,从而确保经济发展稳定和社会和谐富强。为了促进农业技术在基层发展,国家应当加强对于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投入,通过改善条件疏通农业技术在农村推广的渠道,应当设定相关的推广机构进行各种项目的推广,确保农民群众可以第一时间了解新技术,保证农业技术真正在农村推广。
2.2 加强农业技术基层推广人员和农民双向培训工作
注重培养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要注重同时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个人素质和整体素质,并且注意吸收农业技术熟练和理论扎实的高端人才,注意培养理论和实践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从而达到整体提高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素质,并且要注意提高农业技术人员的生活质量,采取激励政策以及福利等方式确保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生活保障;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工作,要注意培养农民的基层农业技术,让农民去认识和掌握新的农业技术,并且主动在农业生产中应用新的农业技术,借助现场演示等方式培养农民的农业技术,从而更好地在基层推广农业技术。
2.3 通过新的农业技术帮助农产品提高竞争力
要引导农民主动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并且按照实际情况指导其在实际生产中应用新农业技术。需要通过帮助农业技术学院学生在农村基层就业,达到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目的。提高农业方面研究成果转变为生产力的转换率也是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中的一大重要环节。如果不能将我国每年出现的大量农业技术研究成果应用到基层,那么这些新的农业研究成果就无法帮助农业生产提高效益。因此,我国相关部门在进行农业科研方面课题审核的时候,需要注意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并且深入分析项目可行性,将资金应用到最为合适的项目中去,确保基层可以享受到最为合适的农业技术支持,这也很好的促进了农业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
3 总 结
农业技术在基层推广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应当将该项工作进行深化调整,对农村的生产结构进行合理调整,从而确保农业技术在基层的推广能够与农村的生活水平相符,确保城市和农村的发展间距逐渐缩短。从整体角度而言,如果可以很好地提高农业技术在基层的推广,那么就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现代农业的生产力和水平。所以,需要借助国家的财政部门设立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健全农业社会的保障措施,并且注重对农民的农业技术培训工作,引导科研单位注意开展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健全监督机制进行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通过多种明确可行的措施来真正实现农业技术在基层的推广工作,并且达到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 产业内贸易;贸易竞争力指数
政府应在把握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做好农业生产、加工等各环节的服务工作,这是政府对农业实施支持和保护的出发点。首先,我国政府应积极参加国际相关农产品标准的制定,了解国际农产品技术动态;构建完备的农产品质量检验体系和质量认证体系;强化农企的卫生环保意识;在完善农业质量监测体系的基础上,加强农产品的质量监管,尤其是对有毒有害物质的监测,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我国农产品的竞争能力。
一、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建立农业服务保障体系
政府应设立专门的农业信息服务中心,收集澳大利亚已经实施和即将出台的农业贸易政策、措施和隐蔽性强的各种技术、环境和卫生标准,以及国际标准组织推出的最新技术政策与标准,并将信息分门别类,建立相关的数据库使农业生产企业和广大农户可以方便的通过互联网查询到所需的最新资讯;再次,整理和分析我对美出口企业受限制的案例,并认真总结经验与教训,汇编成册,供有关企业参考借鉴,降低前期的考察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建立相关的培训、督导机制,定期对相关出口企业和生产农户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应对各种技术贸易壁垒的能力,引导农企和农户按照国家和世界标准化组织制定的各种标准来生产和加工农产品,将可能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以免造成农户和涉农企业的不必要的损失。
政府须建立规范、专业、高效的农产品交易流通机制。借鉴国外经验,运用现代交易工具进行农产品交易方式的探索,如农产品远期合约交易和期货交易,以此实现农产品价格形成、平衡价格波动及调节供求等经济功能,提高农产品交易效率,减少农业生产的盲目性和波动性,保护广大农户的基本利益,为农业的健康良性发展提供信息指导和运作保障。
二、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提升我国农产品的质量
我对美总体和各类农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都较低,且我国对美出口的农产品主要是一些低技术含量的初级产品,这对于我国农业的发展和对美农产品贸易都是不利的。而且澳大利亚各种非关税壁垒层出不穷,尤其是绿色贸易壁垒更是对我国农产品的出口造成了极大冲击。因此我国应该积极推行科技兴农的战略,全面提高我国农产品的质量和档次,以应对日益激烈的中美农产品竞争。具体措施如下:首先,应提高农业从业人员(包括农业科技人员、生产人员、贸易人员)的专业素质,在基础教育方面加大对农业方面的政策、财力支持,鼓励学生从事农业科技等方面的研究,并建立起长效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人才加入到农业产业中来,以期在较短时间内能够取得农业科技方面的重大突破,同时建立涉农的职业学校对基层的农业技术人员和生产者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以便科学的进行农业生产。
政府应发挥积极引导作用,在科研机构与农企间建立起有效的联系机制,为他们搭建桥梁,一方面使农业科技研究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另一方面使农业科技成果能够快速的被农业生产企业引进消化吸收,从而转化成现实的农业生产力,既促进了农业生产企业的发展,提高了他们的竞争力,也使科技真正有了用武之地,形成两者间的良性循环。
宏观政策跟进,引导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在土地政策上,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使农户在发展农业生产方面不再受制于耕地的限制,通过该政策措施引导农户和企业实行适度规模化生产,推进横向联合经营,充分发掘各种潜能以期形成农业生产中的规模经济,从而达到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将某些农产品的比较优势真正转化为竞争优势,以便获取产业内贸易中的利益。我国绝大多数农户和农业生产企业呈现小规模、分散化的特点,存在着明显的外部不经济,大大制约了农业产业的做大做强。所以走规模化经营是必由之路,但考虑到我国的现状,人口众多,尤其是农业从业人员多,土地资源又稀缺的情况下,发展像西方发达国家诸如澳大利亚、美国等的大规模土地集中经营的模式,也不符合我国的国情,在此条件下可以考虑在有条件的地区进行适度的规模经营,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度,应以农业生产企业为主,走机械化、产业化农场式经营的模式;对于不具备条件的广大小农户,政府应引导和鼓励农户采用农业合作社的形式,由合作社来组织和调动广大的中小农户,实现信息共享、技术共享、风险与利益共担的方式,真正实现外部规模经济。
三、强化农业技术创新,提升农产品质量
农业技术创新是农产品差异化的源泉之一,而农业技术的创新根源于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在接近完全竞争的农产品市场上,各企业应时刻警醒竞争的惨烈,只有通过技术创新才能使传统低效农产品的生产成本降低,效率更高,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才更具有竞争优势;通过加工技术的创新,对初级农产品进行精深加工,能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形成易被市场接受的差异化产品,使我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更具特色和竞争优势。同时,企业应建立起整套的激励体系,鼓励农业生产科技人员创新,并配以灵活、有效、健全的科研机制,使农业科技人员想创新,而且能创新。因为技术上的一小步就会引致产业内贸易的重大发展,基因技术、品种改良、现代养殖技术等高科技日益渗透到农业的方方面面,未来进入产业内贸易的农产品中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会急剧增多,技术的持续创新与提高是各农产品生产企业参与产业内贸易的重要条件。所以农业生产企业要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将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作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竞争激烈的中美农产品贸易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于潇.中国-新西兰产业内贸易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
篇8
立波站长经常对从事农机推广的人员强调,作为县级农机推广部门,是农机化项目的主要实施单位,发挥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只有选准、选好农机化项目,才能带动农机推广工作的不断发展,提高和壮大全市的整体农机化水平。他亲自主抓农机化项目工作,经常往返于省州之间,协调有关部门,跑资金、跑项目。几年来,经他主持完成的农业部、省、州、市科研推广项目达40余项,争取农机科研推广资金达150万元。
他注重对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研制开发。亲自组织科技人员,先后开发了前单轮拖拉机、扣种犁、大豆单体精点机、化肥深施器、烟叶机械刨埯机、覆膜机、马铃薯播种机、挖掘机、贝母分选机等一大批新机具,为全市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机具保障。其中,前单轮拖拉机通过了省级鉴定,生产推广达120台;马铃薯播种、收获机械获吉林省首届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成果三等奖、获延边州经济技术创新二等奖;化肥机械深施技术获省政府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大豆机械化综合增产技术获省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一等奖;2bf深施肥播种机获省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二等奖;玉米精少量播种技术、烟叶机械整地施肥技术获省政府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三等奖;主要农作物节本增效综合生产机械化技术获国家农业部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三等奖、省农业丰收计划二等奖。在他主持实施的“节本增效工程技术”、“丰收计划”项目中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共新增各类农机具20600台(套),节约玉米种子1400多吨,大豆种子4200多吨,相对节约化肥施用量(标准n)5000多吨。增产粮豆9.5万多吨,节省工日320多万个,节支增收近2亿元。
在每引进、开发、研制一项新技术、一种新机具,他都要求建立试验示范田,掌握准确详实的理论数据后,再大面积推广应用。**年,在他的争取下,省农机局无偿调拔给**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1台。为做好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的推广,他分别在江南、官地、贤儒、沙河沿等四个乡镇建立试验示范田10公顷,确定试验示范农户8户。通过一年的全程跟踪管理指导,获得了宝贵的数据和资料,水稻平均增产幅度为27.83%,大豆平均增产幅度为8.87%,玉米平均增产幅度为23.27%,为今后大范围推广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由于他精心组织,大量细致的工作得到了省农机局领导的肯定,为此,省农机局专门为该站拔付了2000元的推广经费。为大面积推广此项增产技术,他继续协调省局及大连等离子体公司,积极引进该机具。在他的努力下,三年共为该市引进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达19台,年可处理各类作物种子20万公斤,播种面积达3000公顷,辐射全市15个乡镇。
篇9
1相关文献回顾
1.1国外研究现状
W.G.Hoffmann通过对工业内部消费品和资本品的比较,认为技术差异会引起资本品工业的优先发展;熊彼特认为创新甚至不是随机地均匀地分布在整个经济系统,而是倾向集中于其中的某些部门及其邻近部门02。罗斯托的主导产业理论认为依靠技术且具有较强扩散效应的为数有限的主要部门会对其它部门产生重要作用03。这些研究一致推断技术变动会促进产业结构改善,也成为后来在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变动上的理论的不断深化的基本方法。
1.2国内研究现状
研究主要集中在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等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影响产业结构诸因素的依存与制约关系以及对产业结构演变作用机制等,主要有两种观点:技术升级导致新产业形成,新旧产业的交替及不同产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体系中地位的变化而引起产业结构变化;技术升级剌激需求结构变化和产业相对成本变化,从而促进产业结构变化。研究成果有:傅家骥、王伯鲁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角度剖析科技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与过程。周叔莲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分析科技创新影响产业的投入状况以及生产要素的配置和转换效率05。陈国宏、于尚志、王云平研究技术升级进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并对以上两种观点做了一定的论述,尽管在对相对成本的影响中指出弹性对于产业结构的影响,但并没有进行实证研究。孙军构建一个在封闭条件下内含需求因素的产业结构演变模型,分析在需求约束条件下一国的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演变路径,得出一系列与从供给角度出发所不同的结论。宋辉等运用投入产出模型、朱玲运用层次分析法、唐德祥等运用面板数据(paneldata)模型、赵新华等采用因子分析法等方法研究科技对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机理和路径。黄茂兴等提出待选技术系统在区域内能量的积累程度来选择合适技术,技术选择效果直接影响到产业结构升级。李健,徐海成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对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动态效应进行系统分析M。
综上所述,国外在此方面研究起步早,取得的成果也很丰富,实践价值较高。国内尽管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之处:研究多局限于经济学领域,从宏观或微观层面去探讨,研究成果主要见于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中,涉及科技创新与产业互动机制的研究较少,同时大部分研究做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少;缺乏中观上的衔接,尤其科技创新与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作用的机理、协调关系评价等问题的研究少。
2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科技创新的耦合协调模型构建
2.1理论分析模型构建
科技创新通过加速效应、关联效应、替代效应、集约效应、引发效应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作用是混合、交融、互动的(见图1)。从供给方面看,不同行业(部门)出现技术创新影响生产函数,提高要素的边际生产力,从而对其他要素产生替代效应,一定程度上抵消收益递减规律的影响,引导生产要素的流向、流量和流动格局,实现对其它生产要素的渗透与提升,使各行业(部门)的要素投入配比变动①导致各行业(部门)产出的变化,促进要素转移与再配置,从而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质态优化和动态提高②。科技创新通过更新、完善原有的农业生产流程和产业技术,促使农业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推动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就业结构的转变③;从需求方面看,科技创新导致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需求结构和中间投入结构发生变动,原有的产业结构面临着新的技术结构选择,最终产业结构会为适应科技创新要求的发生变化。同时,科技创新改善农业的技术素质,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改善出口产品的比较成本结构,从国际市场需求方面作用于国内产业结构和外贸结构,使其出现相应变动&3。同时,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为科技创新提出新的课题和技术要求,促使科研与农业生产联系紧密,形成新的技术层次和结构,两者相互依赖和促进,良性互动。由于这种相互作用机制,科技创新与农业产业结构优化都呈现出加速发展态势。
1.2定量分析模型构建
考虑到研究是涉及多个指标的时间序列数据以及中国经济的波动的非平稳性,而对于非稳定经济变量,使用经典回归模型会出现‘‘伪回归”等诸多问题,使得估计的参数丧失应有意义,而协整以及建立在协整关系基础上的误差修正模型(ECM)为研究非平稳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奠定了理论基础。ECM可以由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DL)变换而来,ADL模型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可以改成多种形式而不影响模型对样本数据的解释能力,也不会改变回归参数的最小二乘法(OLS)估计值。ADL模型的一般形
3实证研究
3.1指标选择及数据来源
从创新投入和产出两端测量科技创新(TEC)①,评价指标包括:R&D经费支出、R&D人员全时当量、三种专利申请受理数、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国外技术引进合同金额、科技成果登记数、科技拨款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总额比重、大中型工业企业购买国内技术成交额、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高技术产业R&D经费内部支出、教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本、专科学生数占总人口比重13个指标。
衡量农业产业结构(INY)指标: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第一产业从业人数占总从业人数比重、种植业结构指数、农产品品种结构指数、深加工农产品出口额占出口货物额比重、林牧渔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6个指标。
研究样本区间为(1995-2010年),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1996-2011年)、“bjin-fobank.com”、“sts.org.cr、“中国农产品深加工行业研究报告”以及历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处理及建模使用软件SPSS16.0和Eviews5.1。
3.1.2指标修正与无量纲化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第一产业从业人数占总从业人数比重两个指标是随农业产业结构的改善呈递减趋势,属于逆指标,为便于与其他指标进行加权综合,进行倒数换算,使原来的减函数指标换算成为增函数指标。
由于评价指标具有不同的量纲,为避免由于量纲的差异而影响评价的客观性,采用统计学中标准化处理方法,基本公式如下:
3.3原始数据浓缩
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分别对衡量科技创新的13个指标和农业产业结构水平的6个指标做数据浓缩处理。SPSS16.0输出结果①如表1所示,从13个实际变量中抽取出三个因子提供的累积方差占总方差的91.263%,说明可以用三个新变量来代替原来的13个变量,分别定义为F1、Fi和F3。主因子F综合得分是用F1、F2和R三个因子加权平均得到②,权重由方差来得到,计算公式如下:
3.4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科技创新的耦合性评价
(1)我国农业产业结构演化趋势分析从图2可知,农业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农业增加值比重逐年下降,由1978年的28.19%降到2009年的10.35%。种植业所占比重下降,牧渔业份额大幅度上升;粮食产量稳步提高,经济作物大幅度增长,比重由1998年的26.43%提高到2009年的41.09%;农业从业人数比重由1978年的70.5%降到2009年的38.1%,品种结构指数进一步优化,牛、羊等肉类产品、水果产品等产量所占比重由1998年的22.13%提高到2009年的38.45%,深加工农产品出口额占出口货物额比重由1998年的35.8%提高到2009年的51.9%,农业产业结构虽然显著改善,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农林牧渔的结构不尽合理,畜牧业、渔业在四业中所占的比重仍然较低,优势不突出;二是各地结构调整趋同现象严重,没有形成较大的、各具特色的产业经济带、经济区以及竞争能力强的主导产业和产品;三是品种结构中优质品种率低,产品质量不高,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名、优、特、珍、稀品种改良、开发力度不够;四是有些农产品种植规模大起大落,谷贱伤农、菜贱伤农等问题时有发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2)协整回归分析
①单位根的检验。对变量数据序列TEC、NY进行ADF单位根的检验,见表2,序列ADF检验统计量值大于5%的临界值,说明变量都存在单位根,接受原假设,变量一阶差分进的单位根检验得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原假设,因此变量序列都是_阶单整I(1)序列,这说明TEC与INY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关系。
括号里的t检验值具有95%的可靠性,误差修正系数为负,符合反向修正机制,这反映INY受TEC水平影响的短期波动规律。短期弹性为0.1353,误差修正项系数为负,显示TEC对INY影响的短期波动向长期波动均衡调整力度为0.1353,说明长期均衡对短期波动的影响较大。这些都表明TEC与INY的短期动态模型比较稳定。
(4)格兰杰(Grange)因果检验
张晓峒认为滞后期数的选取是任意的,以X,和Yt为例,如果X,-1对Y,存在显著性影响,则不必再做滞后期更长的检验16,检验结果见表4。由于针对以上假设估计的F值在10%的水平上显著,可以认为TEC是INY的格兰杰原因,这表明TEC显著的促进了INY,而相反则不是,INY不是TEC的格兰杰原因,从理论的角度来看,二者应该是双向因果关系,这从另一方面验证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对TEC的反作用不显著。
(5)科技创新水平对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分析
①脉冲响应分析。图3表明INY对其自身冲击的有明显的响应,在第1期INY增加约0.15%,并呈逐步下降趋势,到了第3期的时候到达了0.09%,然后小幅度下降,第6期后逐步稳定在0.05%水平上,整体效应为正,这说明INY对于自身的标准差新息的正向响应较强,并且具有持续性。图4显示INY对TEC-个标准差新息的冲击的反应较明显,表现为一种波动状态,第1期达到最低峰值-0.05%,然后逐年增强,到第4期时候达到最高峰值约为0.03%,此后逐步逐渐衰减,到第10期这种冲击反应消失。
②预测方差分解。EG检验仅能说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但不能说明关系的强度。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的预测方差分解模型的预测方差分解是一种判断经济序列变量间动态相关性的重要
从对ATEC的预测方差分解可以看到,INY开始就受到自身扰动和TEC水平增长的影响,但在前二年受TEC水平增长冲击的影响较大,分别为17.07868%和13.47479%,此后TEC作用逐渐减弱,在第10期仅为10.68112%,而自身的解释能力愈来愈强。在一定时期内,依靠TEC,INY的调整和升级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但在相同技术水平条件下,INY调整的边际收益率是递减的,为达到产业结构优化新的平衡,就要不断地剌激TEC,提高技术水平,使每个时期的结构调整边际收益递增,促进INY。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与升级,TEC经历从初级到高级、从积累到释放的变化过程,两者始终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因此,从总体上看,TEC与INY之间存在较为持续的正向拉动作用,这与前面分析的结果是一致的。
3.5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水平与科技创新耦合偏离趋势分析
从图5可以看出,在2001年前,INY变化的幅度快于TEC变化幅度,体现TEC对INY的促进作用较强,在2001至2004年期间,TEC与INY水平变化趋势较为一致,耦合性较强,而2004年以后,INY水平变化趋势相对于TEC开始下降,二者耦合关系开始发散和偏离,差距不断扩大,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来看。对二者关系以2004年为界来做相关系数的假设检验,结果显示:2004年以前的显著性概率sig.(2-tailed)=0.032<0.05,拒绝原假设,说明二者关系密切,而2004年以后的显著性概率sig.(2-tailed)=0.106>0.05,接受原假设,表明二者关系已经发生变化,不再具有显著的密切关系。而且回归系数也发生显著性变化:由0.816下降至0.494,降低了39.46%,同时,图5显示在2008以后INY变化呈现水平化发展态势,而TEC始终保持增速发展状态。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INY速度已经偏离TEC速度,没有达到协调发展。因此,从二者发展态势来看,未来如果没有协调二者发展的创新制度的或政策引导与介入,TEC对INY的加速效应、关联效应、引发效应会逐渐减弱,偏离趋势会进一步加剧。
4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水平与科技创新耦合偏离原因分析
4.1科技创新中的农业科技创新弱质化产生第一次偏离
尽管我国提出重点加强农业领域的科技创新,但长期以来由于受重工轻农思想的影响,同时由于农业技术创新的周期相对工业要长,且受生物生命周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大,面临着主体缺位和动力不足等问题,适用技术供给相对短缺,使得实践中科技创新主要方向偏离农业领域,主要集中在航空航天、信息通信、新材料以及新型能源等领域,这些产业逐渐在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削减农业发展,从而引起新一轮主导产业的变更。而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的开发与利用,又会使农业的重要性渐渐减弱,这种弱质化使得科技创新与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产生第一次偏离。
4.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与结构优化需求不同步产生第二次偏离
由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能力弱,这种现象反映了政策导向的偏差。每年通过技术鉴定、审定的农业科技成果有6000多项,而能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科技成果仅为30%~40%,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65%~85%的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10-15年。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数量少、质量差、规模小、速度慢和效率低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因素。
4.3非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的引致需求弱化技术创新产生第三次偏离
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的某些特征会诱发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进而产生集成效应,提高技术创新效益并诱发新一轮创新,促使农业技术创新向更深层次和更宽领域发展。由于目前农业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农业产业结构不能实现内生地决定着技术创新,难以形成新的技术层次和结构,制约创新植入增长的效率,一定程度上延迟技术创新的方向、速度、进程和规模,使农业科研与生产偏离。
3.4缺乏有效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与机制产生第四次偏离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线断、网破、人散的问题近年来尽管有了些改观,但存在问题还比较严重。农技推广机构普遍存在‘‘三低”问题,即高学历、高职称专业人员比重低、年轻人比重低、工资待遇低,大多是一些非专业人员;缺乏知识更新和进修深造机会,对新技术的熟悉程度和操作能力不够;推广机构专业分工过细,人员知识结构单一,不适应高效农业多样化发展;乡镇或区域性技术推广机构存在体制不顺、保障不足等问题,导致农技推广的“最后一公里”难以破解。
3.5部分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无效供给产生第五次偏离
一是农业科研管理体制基本上还是政府主导型,导致科研取向不是面向市场和农业,而是面向政府,同时农业科技成果评价与人员绩效考核体系不合理,导致选题与实际生产需求脱节;二是科技成果含大量水分,而现实中又主要采用项目推广方式,重点推广那些获奖的项目,这将夸大农业科技成果的供给总量;三是科研活动缺乏面向市场需求适时调整的运行机制,因而许多农业科技成果的适用性较差,这主要表现在技术的先进性、经济的合理性、生产的可行性以及应用的风险性等方面不理想;四是科技成果的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适应,过于重视农产品产中、常规以及基础技术的研究,而对产前、产后、高新技术、应用和发展型技术的研发重视不够。
1.6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与最终应用者条件的不和谐产生第六次偏离
一是部分技术对最终应用者的素质要求高,需要较高的知识水平、技能以及良好的技术采用态度与观念,而农民在这方面的整体素质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和扩散。
二是一些技术与农民增收需要不适应。从农业科技成果来看,总量虽然不少,但存在“三多三少”问题,即增产性技术多,质量效益性技术少;粮食作物方面技术多,经济作物和多种经营方面技术少;产中技术多,加工技术少。
三是技术的采用要求农民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形成规模化生产,而农户土地经营规模小,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来承担采技术所面临的风险,也不利于农户采用‘‘规模性技术”。由于新技术应用的风险性,农民要求应用技术更具有直观性和短期获利性。
四是农业新技术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由于我国农业投资领域缺乏风险投资基金,致使一些生产单位、农户畏惧高投入,不愿冒险采用新技术,致使大量的农业技术创新成果只能停留在实验阶段。
五是农业生产的比较利益低,这进一步削弱农民对农业技术的采用与购买意愿。
5对策建议
(1)建立强化科技创新中的农业科技创新规模的机制
加大国家各类科技计划向农业领域倾斜支持力度和奖励力度,支持发展农业科技创新基金,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农业科技创新;要对农业科技创新制定一个长、中、短期相结合的规划,明确科研创新方向和重点,稳定支持农业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科技研究;加强农业科研队伍建设,各级农科院要依托重大科研项目,根据农业发展需求,重点培养引进农业领域急需科研领军人才。
(2)建立多方面力量参与科普工作的新机制,扩大成果转化效率
出动科普宣传车、设立科技咨询点、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手机等媒体宣传新成果新技术;从农业生产需求出发,制作技术应用指导课件;重视试验示范作用,选择交通方便的地方建设一些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供农民参观学习;鼓励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利用该组织在农村社区中的经济优势和组织优势,以组织为推广媒介。
(3)建立农业科研与农业生产实际需求紧密结合机制
首先,农业科研的导向应向国家需求、市场需求转变,从单纯实验室研究应向研究与转化并重转变,从科技人员小集团良性循环向农业需求大循环转变;其次,选题立项时,不但要听取科技人员、专家、管理人员的意见,还要进行农村调查,保证成果适应农业生产实际需求;第三,在项目的审批环节,项目要经过技术经济论证,在项目验收环节,改革现行的专家验收制度为市场验收制度,即以项目的增产或增效的效果是否显著,农民是否满意为主要验收标准;第四,要“硬化”成果、减少浮夸,强化中试基地建设,还要注意产前、产中、产后的配套技术组合。
(4)加强教育,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统筹各级各类农业教育培训资源,积极开展生产型、服务型、创业型职业农民培育;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积极参与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要从农民的实际出发,依据不同地区和农民的不同层次进行多渠道、多形式的技术培训,使农民从科技的学习和运用中得到实惠,培养农民技术员和技术致富能手。
(5)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
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完善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农产品为单元、以产业链为主线、以综合试验站为基点的新型农业科技资源组合模式,发现和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培育以企业为主导的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涉农新兴产业。加强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稳步发展农业技术交易市场。
篇10
关键词:农业科技企业;影响因子和驱动因素;动力系统
目前我国农业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农业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地位日趋重要,但我国农业科技企业的创新普遍动力不足,如何建构农业科技企业自主创新动力,在当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农业科技企业自主创新是指农业企业将农业技术与农业经济相互促进和相互转化的过程,包括对农业新技术的研究、掌握,又包含对农业产品的商品化过程。它以知识产权的形式出现,然后通过投入、研发、完善,形成一个市场所需的产品,通过市场化完成这个创新的全过程。
一、农业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因子
我国大部分农业科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人才、资金和技术是农业科技企业自主创新最重要的三个直接影响因素。
(一)人才
1、高水平的农业科研人才。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具备适应不同阶段、不同层次吸纳、更新、运用知识的能力,并把它贯穿于农业生产系统的全过程,自上而下形成一个系统化、层次化的知识渗透群体,能共同将知识彻头彻尾转变成财富。
2、熟悉国际国内农业市场、具有现代管理知识和能力的农业企业家和管理人才。他们既要有一般意义上企业家所应当具备的素质如在经营中不断实现技术、管理和制度创新方面的能力,又要有其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个性特点如掌握农业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具有可持续发展观、通晓农业知识和市场经济对农业的特殊作用和影响。
3、熟练掌握先进农业技术、工艺的农民。这类农民在具体运作过程中拥有经济实用、通俗易懂、便于操作运用的乡土性教材,可以传授教导其他农民。
(二)资金
农业科技创新具有风险性、时滞性等特征,因此资金富裕程度是农业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条件。众所周知在自主创新初期需要投入大量启动资金,而且随着创新的持续进行,资金需求规模也会扩大。
(三)技术
农业科技创新需要先进技术做基础。对后来企业来说,创造新知识的活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有效吸收和利用外部知识的基础上的,因此特别需要强调与企业吸收能力发展密切相关的先验知识。如农业生物技术发明,农药、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转基因产品的测定方法、标准,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酶联免疫技术、分子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需要一般科学的支撑和农业前技术科学做铺垫。还应注意到,一些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往往能引致一系列技术创新,通过领域的自主创新,牢牢控制世界农产品市场。
二、农业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的驱动因素
驱动农业科技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系统的因素可分为两大类:直接驱动因素和间接驱动因素。其中,利润、市场和竞争力是最重要的三个直接驱动因素。此外,市场需求和竞争、基础设施、文化因素、科研机构、政策环境等也对农业科技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系统产生重要影响。
(一)利润
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目标。首先,利益驱动因市场需求而生。只有当某种需求能够创造经济效益时,企业进行自主创新才会有利可图,企业也才会产生自主创新的冲动。其次,利益驱动是市场竞争的最终目的。当竞争压力转变成利益驱动力时,企业就会奋起创新,以求胜算。再次,科技成果的商业化需通过利益驱动而启动。一项新的科学技术发明,只有当能够给企业带来超额利润时,才能激发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热情。
(二)市场
1、市场需求。当前,国际国内市场对动植物良种、科学产品(如绿色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这些新的需求,客观的刺激企业必须站在市场的前沿,具有前瞻性和不断探索精神,因此,创新的规模与需求规模成正比,需求拉动创新,创新满足需求的同时又会诱发新的需求,从而拉动新一轮创新,循环往复,使得需求拉动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和持续的动力。
2、市场竞争。一般情况下同行业之间存在竞争的激烈,因此,竞争与经营危机压力是迫使企业主动寻求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动力,也是企业技术创新形成与发展的契机。
(三)竞争力
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将大力推动企业开展核心技术的创新活动,形成一批具有核心技术的产品及技术标准,从而有可能改善我国农业科技企业在知识产权、技术标准等方面的弱势地位,提高我国农业科技企业技术与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三、农业科技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系统的构成
农业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系统的构成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农业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系统的构成要素主要是知识产权制度促力要素,市场需求拉动力要素,市场竞争压力要素,技术推力要素,政府政策行为推动力要素,文化的精神动力要素。农业科技企业是自主创新活动的直接实现者,科研机构、基础设施、科研中介机构为农业科技企业提供创新活动所需的知识,设施和服务等资源,政府利用其政策工具对这三种创新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政府以市场为基础进行引导、疏通,采用市场与政府互动的方法,它对企业的自主创新产生推动力。各动力要素间的联系和互动体现为各种资源在各要素间的流动。农业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系统受到国内外环境的影响。国内环境分为软环境和硬环境两类,软环境是指市场环境和文化环境,硬环境是指相关的基础设施。根据耗散结构理论,农业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系统必须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与国际环境有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即知识、人力等的交流,这是农业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系统在全球化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必然选择,也构成了自主创新的推动力。
四、农业科技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系统运行原理
根据农业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系统的构成,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农业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系统的基本运行原理(如图1所示)。
按照各部分所起的作用,可以把农业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系统分为环境层、基础层、亚核心层及核心层。
(一)环境层
环境层包括市场环境、技术环境、国际交流状况或开放程度。三者构成农业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系统的推动力。企业竞争制胜的前提是能够提供比竞争对手更为物美价廉的物质产品或服务,这无形之中就表明企业必须有先进的技术,进行技术创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现在,为了满足客户和市场的需求,许多企业已经通过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生产等创新手段,按用户要求定制不同产品,是产品开发能力大大地提高,生产线、流程切换更加灵活,生产的“柔性”更强,形成了以市场需求推动自主创新的导向机制。
(二)基础层
基础层包括农业基础设施和文化因素农业基础设施是指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服务的产业设施,主要包括水利设施、生态环境设施、农村电网设施、农业中低产田改造建设和农业科技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直接相关的科技基础设施等。有利于创新的社会文化对于消除和限制创新领域存在不正当的竞争及相互压制现象极为有利,并且文化因素是农业产业专有因素,潜移默化地影响农业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系统的总体特征。这二者形成动力系统的原动力,也是动力系统存在的基本力量。
(三)亚核心层
亚核心层包括政府、高校和科研机构。政府通过制定并执行政策和法规,管理和规范系统中其他动力要素的活动,同时政府还规划设计了一系列的项目和措施,直接参与实际的技术研发和扩散项目活动。在创新系统中,政府可以直接有效地调控机制的具体运行,特别是在一些市场机制无法发挥作用的地方,政府可以凭借其特殊的身份完成其他创新主体无法实现的系统功能。基于农业弱质性、公益性和基础性的特点,政府还需要不断规范农业投入行为,自觉承担起宏观农业投入主体的责任和义务。从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实际情况看,国有农业科研院校始终是农业技术创新的主力军,是自主创新的重要依靠力量。将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利发明和科技成果转让给企业,是推动企业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途径。由此政府政策和科研机构的研发始终是农业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系统的支持力。
(四)核心层
核心层是农业科技企业。农业科技企业指作为农业企业的基础上,以市场为主导,以农业技术商业化为主线,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微观经济组织。由于农业科技企业的先导性,赋予了农业科技企业在推进农业工业化进程中的核心地位。按技术含量分类,对一部分从事上游高精尖农业高新技术科技企业(如生物工程,新材料开发、高科技农产品等)占据市场前沿,需要在国际上提高我国农业科技企业的竞争力,因此环境层中的国内外交流对他们来说是现今的重要推动力;一部分处于技术中游的农业科技企业,市场环境的推动力有利于他们找准市场定位,另外技术环境推动力将提高企业的潜在实力。
(五)科技中介机构
科技中介机构是指为科技创新主体提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以支撑科技创新活动和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组织,是大学、研究机构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与纽带。它促进了知识的转移、转化、吸收、应用和创新,是创新主体的黏合剂、动力系统的催化剂。
(六)知识产权制度
知识产权制度是当今国际社会所公认的推动创新的基本法律制度和有效机制,是提高农业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的关键环节和核心推动力。根据我国的国情,我国农业必须保证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如:主要粮食及油料、棉花作物品种资源研究开发及高产、优质新品种选育的生物技术,普遍、多发性农业病虫害与畜禽疫病的防治技术,以及针对我国地理、气候特点的可持续发展技术体系等方面,具有独立创新的自主知识产权,保持主动的竞争地位,形成独特的产业优势,实现可靠的自控能力。自主创新和引进利用的有机组合与有效协调,是支持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加快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现实选择。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国际国内交流、市场环境、技术环境是任何一个企业自主创新的推动力,它直接影响企业发展的基础环境的变革,而企业发展的基础层进一步支撑创新。对于一个企业的竞争力来说,核心层中的知识产权制度是创新最直接最重要的动力源,但对于整个企业动力系统的持久运行来说,它是前几个层次最终合力的结果,而亚核心层所对应的对资源的配置能力、对新知识的创造力是以环境层和基础层为依据,是核心层的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的支持力。亚核心层和环境层因此成为动力系统的关键环节。不论运行原理如何,各动力因素互相协调共同促进自主创新行为的顺利进行。可以看出各个动力因素对自主创新的作用方式并不相同,它们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并互动地促进自主创新。
参考文献:
1、孙倩,邓心安.我国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原因的期权博弈分析[J].农业科技管理,2007(4).
2、王志本.“入世”后我国农业科技知识产权发展战略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3(4).
3、孙冰.企业自主创新动力机制及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07(10).
4、王宏杰.我国农业企业自主创新现状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7(1).
- 上一篇: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前景
- 下一篇:体育场地设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