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工程研究报告范文

时间:2023-12-04 18:05: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物工程研究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物工程研究报告

篇1

姓名:张三

三年以上工作经验 | 男 | 28岁(1982年1月1日)

居住地:加拿大

E-mail:

教育经历:

学 历:硕士

专 业: 生物科学,技术

学 校: 华中农业大学

2000 /9--2006 /6华中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硕士

我的硕士课题及成果:高效重组苜蓿中华根瘤菌的构建和应用研究

以pTR102 为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HN307,其上克隆有来自苜蓿中华根瘤菌( Sinorhizobium meliloti) 的四碳二羧酸转移酶基因dctABD、来自肺炎克氏杆菌( Klebsiella pneumoniae) 的nifA 基因和来自pDB30所含的发光酶基因luxAB,再通过三亲本杂交把该质粒导入根瘤菌中.已成功构建5种苜蓿中华根瘤菌的重组菌株,并进一步检测到与出发菌株相比具有显著增效作用的重组菌,并做重组菌株和出发菌株的竞争结瘤实验检验重组菌株的结瘤能力。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 即可到岗

工作性质: 全职

希望行业: 制药/生物工程

目标地点: 北京

期望月薪: 15K

目标职能: 生物工程/生物制药

工作经验:

公 司:辛普森集团

行 业:制药/生物工程

职 位: 生物工程/生物制药最高学历

1、负责TNF-a抗体的人源化改造,包括抗体cDNA文库的设计、文库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菌株筛选

2、作为项目负责人,全面负责“IL-12抗体人源化改造”项目,包括上游策略设计、抗体CDR3的亲和力成熟、构建Fab表达文库及筛选

3、负责Herceptin和Rituxan两种仿制药的CHO细胞表达载体的构建。构建多种调控体系下的表达载体

4、进行项目研究报告的书写,以及项目负责人的定期项目报告与项目小组讨论

自我评价

熟悉生物新药开发流程,精通基因克隆,文库构建等分子克隆技术,以及常规蛋白检测手段;熟悉蛋白纯化和细胞培养相关技术。

熟练查阅相关专业资料,熟练应用电脑办公软件以及生物相关的软件和生物信息学技术。

篇2

生物工程专业综合实验是一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复合型实验课程。实验教学改革以培养高质量学生为目标,结合地区经济发展,融合教师科研项目,联合社会企业人才,内涵式发展建设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平台,探索了以学生能力和素质为核心的实验教学模式。

关键词

生物工程;综合实验;内涵发展;教学改革

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核心,以挖掘学生潜力为目标进行实验教学改革是非常有意义的尝试。生物工程是集生物化学、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发酵工程、生物物质分离工程等众多生物技术的综合性学科,是一门实验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生物工程专业综合实验”(简称“综合实验”)在本科生培养计划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是一门能使学生综合已学知识来设计和操作实验,对学生实验技能和实验方法进行综合训练的复合型实验课程[1-3]。加强实验教学是体现学科特点,提高教学重量的关键环节,在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1生物工程专业综合实验的发展进程

我校重庆理工大学一直以来秉承“以产学研为特色,以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为主,突出为兵工和地方经济服务,以促进科技成果向产业和教学双转化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自2002年生物工程专业建立后,学院就将“综合实验”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开设。课程目的一是强化学生对生物工程实验基本操作,二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实验”安排在第七学期末,学生在完成基础专业课和专业实验后,通过“综合实验”的学习和锻炼可对前期所学理论知识有更直观和深刻的认识。“综合实验”共72学时,经过了广泛调研和精心准备,总计开设12个试验项目。实验设置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专业学习和地区经济有机结合,实验选题主要以现有西南地区生物工程产业为主,结合专业学习中生物中游(发酵)和生物下游(分离)技术。例如“气体提升式反应器培养植物细胞”“废水生物处理及参数测定”“大豆异黄酮的超声提取分离纯化实验”等;二是基本实验技能和中试应用有机结合,即实现了学生在走向行业一线之前的大练兵,又增进其生产意识。例如“采用机械搅拌罐培养大肠杆菌”“发酵液的预处理及与滤饼质量比阻的测定”“酶制剂的盐析沉淀及酶活力的测定”“亚硫酸盐法测容积氧传递系数”等。“综合实验”内容全面、领域范围广,食品和环境都包涵在内,但也过于庞杂,学生做完实验后没有一个完整产品的生产过程概念,并且和生物化学实验有部分重复,如盐析沉淀和凝胶过滤实验。经过多年的教学总结,我们对专业综合实验不内涵式发展建设生物工程专业综合实验教学模式张丽杰(重庆理工大学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重庆400054)断调整和改进,删减和生化实验重复的部分,并把独立的实验整合成完整的生物技术综合实验,如下游分离实验,学生学习从酵母菌经过细胞破碎、过滤、脱除杂离子和蛋白质,最终结晶得到海藻糖晶体技术,使学生对整个下游生物技术过程有了整体把握,并在做实验的同时有机地应用其他学科所学理论。

2影响生物工程综合实验发展的瓶颈

2.1实验内容过于单一,学生选择的余地小

目前的综合实验主要集中在微生物的发酵、从酵母菌中提取纯化海藻糖,只是涉足生物技术领域中比较小的领域,不利于学生的就业。生物技术领域包括的范围很广,如生物制药、环境生物技术、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学生如果能够结合西南地区经济选择课题进行尝试创新实验,对他们创造力的开发和专业认知都会有所帮助,还有助于扩大就业面。

2.2实验教学模式单一,制约着学生创造性的发挥

目前生物工程专业综合实验还是按照老师准备实验药品、老师讲解实验内容、学生按照讲义步骤做实验、学生书写实验报告、老师批改实验报告的模式进行。学生没有自己的想法,完全按照老师的思路完成任务,出现问题不会思考,这对于本科教学是个致命的硬伤,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及创造性完全被制约[4-6]。由于学生没有参与到试剂的配制、设备的选型和实验方案的制定,对生物技术的操作要领没有真正的掌握,如不明白试剂配制的精准会直接影响实验的结果,而在大学里缺失的一课在社会上可能会以惨痛的代价来弥补。在这种教学关系中,学生就像张着嘴等着喂吃的孩子,而老师就是给他们准备好饭菜的保姆,让人实在不敢想其后果。

2.3实践课各自一体,不能满足培养专业工程人才的培养目的

我校生物工程专业的实践课程的设置满足了本科教学要求,但实践课中的课程设计、生产实习、专业综合实验及毕业论文(设计)各成一体,使学生不能系统的掌握专业技能,无法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造成了教学资源与时间的浪费。2.4实验内容的系统性还有待于加强生物工程专业综合实验目前只有下游技术进行了系统化,和上游及中游还没有完全整合。培养学生成为工程技术人才,对生物技术上游、中游和下游的完整理解和掌握是必不可少的,每个环节对生物技术开发和研究都非常重要,学生只有全面掌握才能灵活应用到实践中,并且增大就业面和就业机会。

3实验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

改革生物工程专业综合实验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由被动的接受老师灌输知识到主动积极参与实验,鼓励实验创新,增强动手动脑能力,培育毕业生成为真正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3.1改革单一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综合实验创新模式示意图由图1可知,改革后的综合实验以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口径、围绕区域经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为原则,教师与学生采用平等讨论、切磋交流、协同合作的方式,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氛围。老师负责课题遴选[7-9],结合西南区域的生物工程优势和特色经济建立课题库。随着时间推移和社会发展,课题库可不断更新升级,确保综合实验的持续性、开放性和区域特性。而且,选题还充分兼顾了生物上游、中游及下游技术的完备知识体系,确保学生在增强能力的同时也为就业打下基础,更好地为地区经济服务。实验开展采用分组模式,兼顾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锻炼,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也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3.2以创业为导向,将专业综合实验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及毕业设计有机结合面对越发严峻的就业形势,为体现大学教育服务社会的价值,需要书本知识和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生物工程专业涉及到生物领域的方方面面[10-12],学生在大三掌握专业基础课及基本实验技能后,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业思想。以《综合实验》为纽带,串联课程设计(第六学期)、生产实习(第六学期末)和毕业设计(第八学期),围绕区域特色课题进行全面系统研究。学生在掌握课程设计理论后到工厂企业进行参观实习,补充设计经验,然后选择课题进行试验(即生物工程专业综合实验),在毕业设计环节继续对该课题展开深入研究,并完成论文。在综合实验中鼓励学生敢于创新,即使是不成熟的想法也给予肯定和奖励。对于不成熟但具有可行性的想法,集中师生智慧和集体力量给予突破。通过系列培育,促使学生基本完成具有可行性的创业规划,其中包括最佳工艺路线的选择(可在专业综合实验、生产实习及毕业设计中完成)、市场研究报告(可在生产实习中完成)、工厂设计(可在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及毕业设计中完成)等。在实践过程中专业和实用的知识不断积累沉淀,为今后服务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3.3转变传统考核方式,制定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考核细则

改革后的专业综合实验将学生文献查阅、实验可行性分析报告、实验前准备工作、动手操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作为评分标准,而不单以实验结果的好坏判定,使成绩更能也可跟真实和全面地展示学生的反映学生的综合水平和创新能力。

4实施教学改革的方法和手段

4.1合理安排教学培养计划中的理论课和实践课

生物工程专业综合实验由上游、中游和下游三部分构成,由于上游技术(菌种筛选和基因工程实验)需要时间较长,可以在第五学期末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等课程完成后安排一个2周的综合实验,让学生掌握微生物培养、分子克隆、PCR等生物技术。其他理论课可以适当增加实验课,有利于学生更好理解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单元操作技能,在综合实验时可以熟练利用基本实验操作为课题服务。如生物分离工程增加实验课程,使学生掌握过滤、细胞破碎、萃取、离子交换树脂、膜过滤等单元操作;发酵工程可以增加使用发酵罐实验课,让学生熟练掌握如何发酵的技术,而不是只在综合实验中涉及一次。另外综合实验可以安排在第七学期前期,避免和学生考研冲刺时间冲突。第七学期的理论课不宜安排过多,否则学生精力不够,弱化实验效果。

4.2打造专业教师团队,培育创新型人才

本专业教师要互相沟通,避免重复讲授某一知识点或某一实验技能,把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和专业综合实验、毕业设计结合起来,在兼顾教师科研项目的同时,以培育学生为目标,帮助其完成感兴趣的课题或者引导学生整体把握项目的意义。

4.3加强横向合作

与其他高校、工厂企业、科研机关建立实质合作关系,互惠互利地引进和共享资源。使学生能够根据需要走出课堂,参观学习实际生产工艺和技术设备,增加对本专业的认同感和学习动力。

5结束语

改革后的综合实验实现了四个转变:由知识传授为主转变为知识与能力并重发展;以理论传授为主转变为理论与实验并重;以硬件建设为主转变为软件硬件协同发展;校企分开培养转变为校企合作培养。综合实验具有可持续性、开放性和区域特色,更能提高学生对本专业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培养创新氛围,让学生养成创新习惯和提高创新兴趣。通过专业综合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积极主动学习,在巩固所学理论知识的同时,建立创新合作机制,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为学生走向社会、创业和继续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成为符合社会发展与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肖连冬.生物工程综合性专业实验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广东化工,2009,36(8):317.

[2]玉巧,钱志刚.生物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6,(6):51-53.

[3]张建丽,范蕾.生物工程综合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5):144-146.

[4]裴立德,张大玉,等.综合型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1,18(6):4-6.

[5]阳太林.以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中心改革高校实验教学[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10):34-38.

[6]陈剑锋,陈菁,谢航,许明塔,等.构建生物工程学科创新实验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3):22-24.

[7]张丽杰,赵天涛.科研实验对促进生物反应动力学教学效果的探讨研究[J].中国教育教学杂志,2009.21(5):22371-22374.

[8]张云茹,张彩琴,余瑛,等.生物化学实验蛋白质的沉淀反应与盐析作用解析[J].实验室科学,2011,14(2):60-63.

[9]张丽杰,赵天涛,全学军,等.一步法分离纯化海藻糖的工艺:中国,ZL200910103610[P].3.2011.

[10]张云茹,鲁秀敏,余瑛.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分析及改革[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增刊):60-61.

[11]赵天涛,张丽杰.工科院校的综合实验教学改革与探讨[J].中国教育教学杂志,2009.21(5):22346-22347.

篇3

关键词:生物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X17 文献标识码:A当今世界,生物技术革命正在悄然兴起。面对这一新的发展机遇, 2007年4月8日,国家发改委颁布了“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从而吹响了我国向生物产业全面进军的号角。

1 形势与需求

1.1 全球生物产业的发展态势

近十年来,全球生物产业的产值以每5年增加2倍的速度增长,很多国家生物产业增长速度超过30%,约是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的10倍。美国能源部、农业部研究报告指出,到2020年美国10%的基本化工原料将取自农作物资源,2050年达到50%;生物服务市场以年均20-25%的速度快速增长,2005年全球委托合同研究达163亿美元,占研发投入的24.7%。很多学者预测,生物产业规模必将超过信息产业,产业规模大约是信息产业的10倍,到2020年,全球生物产业产值预计将达到30000亿美元,到2025年,人类社会将全面进入到生物经济社会。

1.2 我国生物产业的发展趋势

生物产业整体规模保持高速增长。2008年,我国生物医药实现产值8666亿元,同比增长25.23%。2010年我国生物产业产值超过1.5万亿元,2011年我国生物产业产值接近2万亿。

国际化步伐加快。2008年,全国生物医药实现出货值723.24亿元,同比增长13.75%;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实现出货值233.13亿元,同比增长16.58%。我国生物企业继中古、中德在生物领域合作步入良性轨道后,中英、中印、中加之间的研究机构和企业合作步伐也不断加快。

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药物基因和蛋白筛选国家工程实验室等10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启动建设。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建成运行。治疗型乙肝疫苗、人工耳蜗等一批重大技术和产品研制取得重要进展。

2 优势与不足

2.1 比较优势

资源优势。黑龙江省土地总面积45.4万平方公里,人均耕地面积4.65亩,是全国人均耕地3.3倍。全省未利用地达9675万亩,可利用后备耕地资源近2250万亩,占全国可开发耕地的22.5%。全省共有高等植物2532种,年产各种农业秸秆5600万吨,薪炭林900万吨,林业废弃枝桠、木材加工等剩余物至少4000万吨,中药材物种856种。粮食产量和商品量位居全国第一位。

技术优势。我省哈兽研研制先后获得各类科技成果254项,其中国家发明一等奖2项,二、三等奖各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50余项科研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哈药集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在国内率先推出重组人干扰素a-2b等产品,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省农科院培育的高产优质大豆绥农14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哈尔滨工业大学任南琪教授等在国际上首创了以厌氧活性污泥为产氢菌种的发酵法生物制氢技术,使国际生物制氢产业化目标至少提前了十年。

人才优势。哈兽研沈荣显院士是国内该领域唯一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医科大学杨宝峰教授是我省首位国家973 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世界首例基因敲除猪的完成者赖良学博士、世界首例克隆骡子的主要完成人李光鹏、世界首例胚胎细胞克隆猴的完成者孟励、世界首例体细胞克隆大鼠完成者周琪、世界首例体细胞克隆雪貂的完成者李子义等人都是我省培养的杰出人才。

2.2 存在问题

原始创新较少。我省生物领域的原创技术,除生物疫苗外,其它的97%以上的药品均为仿制品。产业规模偏小。2006年在全国生物制药行业工业总产值的排位中,我省的位次在10名之外,除哈药集团外没有第二家企业能够形成较强的产业优势。研发投入偏低。全省101家生物高新技术企业的R&D支出为1.9亿元,占整个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1.6%。而全球大型制药公司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比重在9%~18%之间,著名生物技术公司的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比重则在20%以上。

3 战略规划

3.1 生物医药

重点开发生物基因治疗类药物、新一代头孢菌素系列产品和具有独特地域品质的中药产品。到2020年,建立起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具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成为我国重要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销售收入达到600亿元。

3.2 生物农业

开发重要绿色农用生物产品6个,建立绿色农用生物产品生产基础地5个,到2020年全省生物农用产品推广面积达到5000万亩。培育10-15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种业(种畜、种禽、种苗)、绿色农用生物产品生产企业(集团)。

3.3 生物能源

建设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的中试基地,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型生产企业。到2020年前,根据资源和市场情况,进一步进行生物柴油、燃料乙醇、生物质发电和供热、生物质致密成型燃料和生物制氢的工业化建设,形成1-2个大型龙头企业,建设成为全国领先且规模较大的生物能源基地。

4 政策建议

4.1 加强科技合作招商引企

引入国内大型企业集团,如中粮集团、深圳科新、天津泰达、华晨集团、亚泰集团等,利用其雄厚的资本或在生物产业多年积累的成功经验迅速扩大我省生物产业规模;引入世界500强中的国外生物企业,如:美国辉瑞、强生、安进等公司,跟踪国际生物产业前沿技术,拓展生物产业国际市场。

4.2 主动组织设计重大、重点项目

通过主动组织设计重大、重点项目,优化配置各部门科技资源,突出以企业为主体,加强“产学研”的结合,使企业真正成为投入主体、转化主体和收益主体,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使它们在不同发展阶段都能得到政府资金的扶持,为我省经济增长提供更多的增长点。

4.3 加强以俄罗斯为重点的国际科技合作

依托对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等国的地缘和人文优势,重点积极开展同上述国家的国际科技合作。引进上述国家先进生物技术和产品,吸引这些国家的高层专家、学者来我省交流、讲学,共同从事生物前沿技术的研发活动,为我省生物企业和引进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4.4 建设生物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以共享为核心,以整合、配置优势资源为主线,在我省现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的基础上,建设面向我省生物产业发展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为生物产业创新活动提供科技基础设施和条件平台,重点包括:功能基因平台、植物新成份筛选鉴定平台、转基因动植物技术研究平台、功能性微生物技术研究平台和基因表达产物分析平台。

参考文献

[1]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国家发改委.

[2]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3]《中国生物产业发展报告2006》.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技术产业司中国生物工程学会.2007.1

[4]李学勇.中国生物产业调研报告[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8.

[5]《中国生物技术发展报告》.科技部农村与社会发展司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2003.6.

篇4

关键词:基因工程;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5-0097-02

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生命科学进入了以生物信息学、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等为标志的崭新领域[1]。《基因工程概论》是一门以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等相关学科为基础的专业基础课程,这门课程是各高校生物技术、农学、园艺等专业的主干课程,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和综合竞争力的目标[2]。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各方面的教学探索工作,充分利用多媒体和各种网络资源开展新型教学模式,并及时补充植物学生物技术领域最新研究进展,激发学生对于生命科学知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紧跟生命学科发展前沿,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由浅入深,双语教学

学生在学习基因工程相关概念和知识的同时,通过了解基因工程的发展历史,特别是在基因工程发展过程中一些推动人类解开生命之谜的标志性事件和经典实验,来更加充分地理解学习的内容,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孟德尔是如何针对豌豆七对独立表现型在其杂交子代中出现分离的现象展开详细研究的,最终经过统计发现了基因分离与自由组合定律,开创了遗传学和基因工程的先河,通过诸多生动的实例,使学生充分了解生物技术领域内基因工程的发展历史,同时也让学生深深感受到每项令人瞩目的科研成就的背后,科研工作者需要付出超乎想象的艰辛与努力,才能够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3]。其次,在讲授基因工程内容相关概念的时候,需要进行双语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接触到一些专业词汇,为其今后阅读国外基因工程研究进展文献报告和从事基因工程相关研究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二、教学方法的设计

传统教育教学方式往往是教师作为教育主体,按照课程设置和既定思维,将事先设置好的内容按部就班地讲解给学生的被动学习模式。整个授课方式较为枯燥,限制了学生对于《基因工程概论》所学内容的想象力和趣味性,不利于学生自我科研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基因工程原理》作为农学生物技术等相关专业的理论课,需要依据教学大纲,进行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辅助学生学习等形式的教学内容的设计。以学生作为课程的主体,教师作为主导去鼓励和启发学生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教师仅仅能把知识灌输给学生,但并不能帮助学生完全接受和消化所学内容,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提问式教学和包括完成课程作业、课堂分组讨论等反馈式教学方法,及时了解学生对于知识掌握的情况,帮助学生温故而知新,并结合平时完成作业情况,从多个方面对于学生的成绩进行综合评价[4]。只有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才能使其真正领会相关知识,开阔思路,实现多学科内容的交叉[5]。要从学生学习实际需求出发,注重将每一个基因工程发展史上的重要技术的研究思路和实验引入课堂,例如红色荧光蛋白、绿色荧光蛋白的发现及其在现代基因工程研究过程中是如何与目的基因形成融合蛋白来进行基因定位等方面的研究的,以较为生动的例子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基因工程技术的魅力所在和其存在的重要性[6]。另外,在《基因工程原理》课程中的较为抽象的部分重点内容,如乳糖操纵子的作用原理,单纯的通过依赖多媒体教学方式使得授课内容过于笼统,在结合多媒体的同时,这部分教学内容以板书的方式则更能让学生准确地了解其作用机制。另外,通过实践教学发现,在理论教学过程中,通过文字的演示适时配合一些简短而生动的生物学动画和影像资料,如酵母单杂交和双杂交的基本原理、链式聚合酶反应、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及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等相关教学,通过动画和影片使学生对于所学知识从抽象思维到直接具体化,引起其学习积极性,帮助其理解所学知识。

三、紧跟基因工程学科发展前沿

教材的内容仅仅是基本,但并不是全部。基因工程研究发展日新月异,课本上的基础内容还停留在过去发展的某个阶段,过去有些未能解析的生命作用机制之谜如今得以解答,生物新技术特别是二代测序技术等快速发展使得我们可以更加有效地进行生命科学研究[7]。因此积极追踪基因工程学科发展前沿,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及其未来可能从事的科研工作提供很大帮助。教师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也开展大量科研工作,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结合自身的科研实例,将自己的事例搬上讲台,例如在介绍载体构建章节相关内容中,可以结合自己在科研中是如何构建pCambia3301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GBKT7酵母表达载体和pMD18-T克隆载体的例子进行说明,再例如在实际的科研实验中是如何进行农杆菌GV3101转化等。通过介绍自己最新的科研进展和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结合引导学生到图书馆检索并阅读相关科研文献和研究报告,例如在介绍基因表达与调控章节部分内容时,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到今天,利用标记型RNA干扰替代传统常规RNA干扰的方法能够有效地避免基因脱靶现象的发生,通过引入基因工程最新研究成果,一方面能够丰富课程内容,活跃课堂气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成功地把学生从书本中引入到书本外,另一方面在介绍过程中极大程度上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对于所产生科学问题及其相应解决方法的思考。这种教学模式受到学生的广泛关注,学生课下通过媒体与老师和其他同学就某些科学问题展开详细讨论,比如基因工程研究在农业、医药、食品和化工等领域的重要应用,转基因技术对人类发展的重要作用,但其同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也存在潜在威胁[8]。在热烈讨论的过程中,老师通过让学生从数据库中查阅大量科研文献特别是一些最新发表的外文研究报告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解决其学习中存在的疑虑和困惑。除此之外,考虑到未来学生对于基因工程、生物技术方面相关实验技术的需求,在适当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自己现有的科研资源,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加自己的科学研究工作,让学生能够接触到基因工程实验中重要的科研仪器和生物制品,学生通过辅助老师使用这些仪器设备和生物制剂来完成一些较为基础的科学实验,从而提高自身动手能力,并能进一步加深其对《基因工程概论》课程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做到让学生真正地走出书本。

四、建立综合评价制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考核和教学评价是评定课程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在传统教学评价体系中,学生单纯依赖课后复习资料和教师授课课件进行死记硬背,最终往往很难准确评估学生对课程的综合学习情况。为了更加科学、更加有效地衡量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水平,建立综合评价体系,从多个角度去考察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和对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避免学生死记硬背,让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知识,例如说《基因工程概论》第三章内容限制性内切酶,让学生明确限制性内切酶的定义同时,通过举例和课堂练习、课堂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在基因工程和分子克隆实验中如何构建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及其利用限制酶进行不同类型的载体构建。在评价体系建立过程中,课堂练习、课堂讨论等灵活评价成绩占总评成绩30%,而期末考试成绩占70%,且期末考试试题中主观题和实例应用题的比重较大,概念题和简答题等客观题比重较低,综合检验学生对基因工程相关知识的应用能力。《基因工程概论》是一门涉及生物技术等多个交叉学科的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翔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基因工程概论》课程改革是一项需要不断探索、调整和改革的重要工程,如何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对知识掌握的灵活性,就需要教师针对课程改革内容进行深入思考,既要照顾课堂实际教学情况,同时又要着眼于未来,特别是在生物技术、基因工程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必须紧跟基因工程学科发展方向,结合自己的科学研究工作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具有扎实理论知识和良好科研素养的高级专业人才[9]。使得学生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环境下能够做好充分准备,以扎实的专业知识武装自己,提高自我适应性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任如意,魏继承.基因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高等理科教育,2008,82(6):112-114.

[2]林娜,魏琴,张超,等.《生物技术概论》课程特色教学实践[J].中国科技信息,2008,(16):240-241.

[3]吴茜茜,刘斌,吴克.我国生物工程研究进展与人才培养的特点[J].生物学杂志,2002,18(1):45-46.

[4]马利兵,王凤梅.基因工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新课程研究,2011,(213):100-101.

[5]范桂枝,李晓灿,詹亚光.基因工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农业教育,2006,(6):55-56.

[6]齐宇歆.对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建设的理性审视[J].现代教育技术,2011,(21):24-27.

[7]马慧,李浩戈,陈丽静,等.《基因工程》教学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7):148-149.

篇5

2010年11月28日~12月3日,当美国人还沉浸在感恩节的温馨氛围之际,来自全球共60000余名影像及其他临床科室医师及物理、数学、生物工程等相关学科专家齐聚芝加哥迈考密展览中心,参加第96届北美放射学会年会(RSNA)。RSNA 2010共收到论文、海报等4200份,共有700多家医疗设备厂商参展。

2008年和2009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压制了放射市场的许多潜在需求,不过在经历了两年的经济低迷期后,随着医疗机构获得了越来越多资金,医疗设备厂商也迎来了产业需求的回升,2010年成为全球放射行业回暖的一年。

个性化医疗成大会主题

本次大会主题为Personalized Medicine: In Pursuit of Excellence(追求卓越的个性化医疗)。在大会开幕式上,RSNA 2010主席Hedvig Hricak博士表示:“虽然个性化医疗不是一个新概念,不过当前它仍处于口号阶段。很多医生一直在寻求个性化的医疗方式,但却缺少掌握它的方法和手段。”

在本次大会上,Hedvig Hricak做了“肿瘤影像学:癌症个性化治疗的指引之手”的报告,详细讨论了影像学对个性化医疗发展的促进作用。她强调在未来十年,分子影像学、综合诊断、生物学驱动的介入放射以及治疗诊断学将大放异彩。

首次举办中国专场

在本届放射学领域盛会上,中华放射学会举办了专场报告会“China Presents”(中国研究报告专场),这是RSNA首次推出以中国为主题的会议。

在中国研究报告专场上,中国科学院复杂系统与智能科学重点实验室田捷研究员做了有关采用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进行针刺机理研究的大会口头报告《Acupuncture Research by MR Imaging》(磁共振成像在针刺机理研究中的应用),展现了古老的中医和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美妙结合。虽然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已经逐步接受并认可了针灸作为补充替代医学治疗手段,不过针刺机理研究的主导权还是由国外的研究团队把持。在《Acupuncture Research by MR Imaging》的报告中,田捷研究员在对针刺机理研究进行系统性综述的基础上,不但对占针刺机理研究主导地位的理论提出了质疑,而且为困扰针刺机理研究领域的争议性问题提供了初步解答,提出了一整套既符合中医针刺自身特点又获得国际研究领域普遍认可的研究框架、评价方法和规范化的体系。

此外,田捷研究员带领团队在RSNA 2010上用两个教育展板展示了团队在医学影像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它们分别是“Unified Reconstruction Framework for Multi-modal Medical Imaging”和“Automatic Segmentation of Liver Tissue and Vessels for Liver Surgery Planning”。这两个教育展板介绍了基于团队自行研发的医学影像处理与分析开发包MITK所做的相关研究和应用。MITK研发的主要目的是为医学影像处理领域提供一个一致的算法框架,以整合医学影像重建、分割、可视化等各类算法。其中展板“Automatic Segmentation of Liver Tissue and Vessels for Liver Surgery Planning”介绍了田捷研究员带领团队基于MITK开发的针对肝外科手术的CT图像中肝实质及血管分割方法,获得了RSNA 2010大会颁发的优秀展颁奖。

2010年11月30日,中华医学会放射学会成功主办了“RSNA 2010中国之夜”。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院长兼放射科主任、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主任委员郭启勇教授,候任主任委员冯晓源教授,各位副主任委员以及GE医疗等公司的中国区负责人悉数出席,共吸引了与会专家、医疗设备厂商公司代表以及在美华人放射专家等400多人参与。郭启勇院长在中国之夜做了致辞,他指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医疗需求的增加,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广泛关注。我国的医疗科技水平也不断攀升发展,截止到目前RSNA共收录了176篇中国放射学领域的论文。这代表着中国影像工作者在RSNA这个世界学术舞台上的话语权不断得到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Hedving Hricak博士亲自为以郭启勇教授为首的中国放射学医师授予了荣誉奖章。

iPad在放射科中的作用得到重视

在本届北美放射学年会上,与会人员就iPad在放射科发展中的作用这一话题进行了热烈讨论。纽约东梅多区拿骚大学医学中心Toshimasa Clark博士认为:“随着远程放射学的发展,随时随地在计算机终端采用3G数据服务进行读片的概念值得进一步拓展,研究者们需要对iPad的潜力进行评估。”拿骚大学医学中心研究者创造出了一个简略的组件模型查看研究报告,然后他们评判了iPad在处理以下5个组件时的表现:显示性能、网络连接、DICOM可视化、报告生成、 RIS界面、数据安全。

“如果一名临床医生要求参与一项急诊检查的读片工作,那么在3G无线数据网络内的任何一名放射科医生都可以很容易地使用iPad查看关键的检查数据,核实、编辑甚至完成住院医生的原始报告。”Toshimasa Clark介绍道。

介入放射学获得重点讨论

由于美国还没有彻底从经济衰退中走出来,因此很多美国人非常关注那些能够帮助他们节省治疗成本的医疗技术。其中,介入放射学正是为经济衰退中预算紧缩和让患者尽快康复所量身打造的医学。为此,RSNA 2010设置了很多议题,讨论影像引导下的介入治疗技术,以便使介入手术更安全、便捷,比以往更经济,同时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或者根本不需要让患者住院就能使他们康复。推动介入放射学的规范化成为2010北美放射学会介入放射学相关科学报告和继续教育课程的主题。

在2010年11月28日RSNA 2010的开幕式上,维也纳大学放射科教授Christian Herold博士做了放射诊断学的年度演说,他演讲的主题是评估和处理局灶性肺部病变的创新技术。来自德国慕尼黑的一个研究团队在报告中指出,对于一些高度血管头部和颈部肿瘤,Onyx胶栓塞比聚乙烯醇栓塞更加安全和有效。来自法国的研究人员发现,由于三维乳腺断层合成一个完整的靶活检目标,因此他们可以活检病变甚至二维X线摄影看不到的病变。

影像领域最新技术展示

在本届年会上,GE医疗、西门子等医疗厂商携其新产品、新技术亮相,向全球放射界和医学影像界展示自己。

1. GE医疗展示最新技术进展

在RSNA 2010上,GE医疗重点展示了多项旨在支持其健康创想战略并在全球范围内帮助改善辨认保健的技术。GE医疗重点展示了公司CT产品组合中最新的低剂量技术― 一种基于模型的被称为Veo的迭代重建(MBIR)技术。Veo通过应用革命性的新建模技术,改变了CT影像的“规则”,降低了噪音,提高了分辨率,同时改善了低对比可检测性和伪影抑制能力。

GE医疗集团还展示了一个高性能介入组合实验室,它以更低的价格和总拥有成本提供出色的影像质量和业界最高级别的DQE探测器,可以帮助将介入手术的成本控制在中小型乡村医院可负担的范围内。

2. 西门子展示分子CT和分子MR复合成像解决方案

篇6

成年心肌细胞也能再生

成年心肌细胞被J为是不能再生的细胞,而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曾春雨科研团队,用实验结果颠覆了这一传统认知。该团队心肌再生课题组王伟副教授等人历时6年研究,直观地显示了成年心肌细胞不但具备再生能力,而且通过调控后,其子代细胞还具备收缩功能。相关论文近日在国际心血管领域顶尖期刊《循环》杂志在线发表。曾春雨介绍,这一研究揭示了成年心肌增殖的生物学特征和心肌内源性再生的重要途径,为临床促进心肌再生,治疗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带来曙光。

益生菌可缓解对虾食物过敏

海鲜过敏,让海鲜爱好者“苦不堪言”。近日,从浙江工商大学(下称“浙商大”)传来好消息,“浙商大”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傅玲琳带领团队研究发现,特定益生菌对虾食物过敏具有缓解效果,相关的益生菌菌株也已获批了国家发明专利。食物过敏是由一种叫“免疫球蛋白E”引起的异常的免疫反应。现代研究表明,益生菌可通过肠道调节自身系统免疫反应。这一项研究成果为全面了解和缓解对虾食物过敏提供了支撑和借鉴。

泡菜中的乳酸菌可降低胃癌患病率

韩国圆光大学生命环境学院教授金玉振研究发现,泡菜中所含乳酸菌可抑制胃癌成因之一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机率,进而降低胃癌患病率。幽门螺杆菌受到具有相应抗菌效果的乳酸菌阻挡,无法附着在胃粘膜上,因此降低了细菌感染的风险。此前,对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通常是采用抗生素疗法。由此导致耐药性细菌的增加以及对于新型药剂的需要,也在医疗界引起了广泛争议。

结婚对男士体重影响:身高体重指数明显上升

男人结婚后容易发胖?最近,英国科学家在《社会科学与医学》杂志上研究报告称,男性婚后的身高体重指数很可能会明显上升。结果显示:已婚男性比未婚男性的身高体重指数明显高出不少,且很可能婚后才开始“发福”;孩子出生之后3年内男性也会明显增重;而相比没有孩子或孩子已成年的父亲,家有低于19岁的孩子时,父亲的身高体重指数也明显更高;一个不那么令人愉快的发现是,离婚往往使人消瘦。

篇7

一、转基因食品生产现状

自1983年转基因烟草和马铃薯成功问世以来,美国农业部(USDA)和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于1994年将第一个转基因植物食品延熟保鲜转基因番茄推向了市场化生产,转基因农作物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美国批准商业花种植的转基因农作物品种已有11种。目前至少有18个国家进行了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生产,其中美国占全球的68%,阿根廷占全球的22%,加拿大占全球的6%,中国占全球的3%,这四个国家转基因作物总占全球的99%。其中大豆玉米棉油菜4种转基因作物占全球种植总面积的16%,而全球转基因作物中大豆和玉米的种植面积占转基因作物的总种植面积的82%,如加上棉花油菜比例增至99%。在这短短的十余年时间转基因作物以及食品在市场很快占有一席之地,转基因食品也很快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二、为什么要生产转基因食品

农业科学家利用DNA重组技术、细胞融合技术等基因工程技术基因导入农作物体内,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转基因新品系,一是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作物产量,减少环境污染;二是延长果蔬产品的保鲜期;三是改善食品的口味和品质。

三、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分析

1.转基因作物本身可能演变为农田杂草植物在获得某种特定基因,可能会增强其生存竞争性,在生长势、越冬性、耐受性、种子产量等方面强于非转基因植物。若被推广种植,释放到自然环境中的机会特别大,将会迅速地成为新的优势种群,进而演变成农田杂草。

2.基因漂流影响其他物种。转基因作物中的一些抗除草剂、杀虫剂和病毒的抗性基因通过花粉杂交等途径向其同种或近缘野生种转移,从而产生出一些可抗除草剂、杀虫剂和病毒的所谓“超级杂草”,造成不可估量的农业损失和生态灾难。另外,自然界存在植物病毒的重组现象,随着抗病毒转基因作物的大面积推广有可能产生侵染力、致病力更强的“超级病毒”,从而造成更大的危害。

3.可能对非目标生物造成危害,影响生物的多样性。植物在引入抗虫或抗病基因后,往往具有较强的“选择优势”,大量的转基因作物进入自然生态系统中,造成生物数量剧减,甚至会使原有物种灭绝。

四、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分析

1.毒性问题。关于转基因食品的毒性问题,目前只有一些相关的实验报道,尚无人体的研究报告。苏格兰Rowlett研究院的Pitsaw博士曾声称培育出了带凝集素(Latin)基因的改良马铃薯,但是这种马铃薯能够破坏老鼠的肝脏和免疫系统。

2.过敏反应问题。在自然条件下存在许多过敏源。在基因工程中如果将控制过敏源形成red种子公司把巴西坚果中的2S清蛋白基因转入大豆,以使大豆的含硫氨基酸增加,结果对巴西果过敏的人就对转基因大豆产生了过敏反应。

3.营养问题。一些研究人员认为,外来基因会以一种人们目前尚不甚了解的方式破坏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降低食品的营养价值,引起营养失衡。美国伦更毒性中心的实验报告指出,与一般大豆相比,耐除草剂的转基因大豆中,防癌的成分异黄酮减少了。

4.对抗生素的抵抗作用。抗生素抗性基因是目前转基因植物食品中常用的标记基因。但抗生素标记基因对人体的健康是否会造成不利的影响,例如是否会水平转移到肠道微生物或上皮细胞,从而降低抗生素在临床治疗中的有效性,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

五、转基因食品安全与否存在着很大的争议

1.中国专家认为转基因食品安全。中国科学家认为目前的转基因还是相当安全的。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担忧,主要因为对转基因知识了解得还不多,今天我们种植的绝大部分作物也不是“原生态”的野生种,而是经过千百年人工改造选育,即不断转移基因创造的新品种。国内外数亿人口多年食用转基因食品并未发现对身体健康产生损害;全球每年种植亿万公顷转基因作物,没有发现破坏生态环境,反而使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同传统食品相比,有些转基因食品甚至比非转基因食品更安全,比如说非转基因玉米,往往会因为虫害而诱发产生赤霉菌毒素造成人和动物的感染,而转基因抗虫玉米则不会有这种情况发生。

2.转基因食品在美国有争议。美国是转基因食品的发源地,转基因技术水平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也是世界上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最广泛的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全力进行转基因技术开发并促其商品化,转基因食品以惊人的速度向全球扩散。星联转基因玉米是美国Aventis公司为用于喂养家畜和工业用途而开发的,并未经获准作为供人用食品而销售。但是2000年9月市场上却发现一些厂家生产的供人食用的玉米饼等食品中含有这种转基因成分。虽然公司和美国政府斥巨资迅速从市场上召回相关食品,但仍有几十名消费者称自己因食用了这种玉米薄饼而出现了起疹、腹泻、呕吐和发痒等症状。星联事件使食品生产厂商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转基因食品生产也被认为是充满风险的产业。“星联”事件使美国人对转基因食品风险的认知产生了很大影响,并促使美国FDA考虑加强对其管制。2001年1月,FDA了“有关生物工程食品上市前通知的建议”,建议通过立法强制要求制造商在将转基因食品投放市场之前120天通知FDA,并向公众公布有关信息。虽然这一建议转变为立法还有待进一步磋商,但是转基因食品所体现出的影响巨大、难以控制、难以计量的现代社会的风险特征,必然会对现有的食品安全保护制度提出政策制定的新思路产生影响。

篇8

[关键词]西部中小企业;融资

冲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6-0023-02

一、西部中小企业特点

1 西部地区国有中小企业数量少,生产效率偏低

我国《中小企业促进法》根据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划分中小企业。实践中把职工人数少于300人的企业定义为中小企业。据《陕西日报》报道,2005年陕西省共有中小型企业lI万户,占全省工业企业总数的99.8%,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分别占全省工业企业总数的75%、50%和40%。但是与东部地区相比较来说,相差还是很悬殊。2005年最新公布的《东西部中小企业发展结构比较研究报告》中指出,在数量上东部地区占全国的64.2%,西部地区占全国的11.41%;而中小企业的工业总产值东部地区占全国的74.51%。西部仅占7.04%。这说明东部中小企业平均生产规模比较大,大约是中部地区的1.58%,西部地区的1.78倍。所以说西部地区产值比重要比西部中小企业数量更加低。反映出了西部地区中小企业生产规模有限,生产效率较低,企业经济效力相对低的事实。

2 西部地区中小企业生产技术落后,企业成长缓慢

2005年12月公布的《2005年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报告》中明确指出,在最具有成长性的前500家企业中,东部地区共有389家,占77.80%,西部地区有49家,占9.80%,地区间的差距竟然高达1:0.13。并且,西部地区的服务业、教育产业所占的比重相对来说也较低,在电子通讯、生物工程等领域内知识型、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还是很有限,中小企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工艺流程、技术设备落后;技术管理人才匮乏、管理水平不高;缺乏勇于创新的能力;生产的产品档次低、市场竞争能力有限。

3 西部地区中小企业扩大了劳动就业,增加了地方政府财政收入

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提供了大约75%的城镇就业岗位,安置了农村2~3亿剩余劳动力。据调查表明:2005年,陕西省中小企业从业人员约145万人,占全省工业企业职工总数的75%。近年来,在西部农业化经营的推进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在西部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由于国企改革与调整,也会释放出大量富余人员。因此,西部地区众多的中小企业,恰恰可以吸收大量的就业人口,其中不乏有许多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这样既缓解西部地区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增加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又保持社会经济的稳定、健康、和谐发展。

4 西部地区中小企业产业结构矛盾突出

西部中小企业产业结构上,大部分企业集中在建材、冶炼、采矿、采煤、建筑、运输等行业,其比重占到80%以上,而在教育产业、电子通讯、生物工程、航空技术等高科技领域的知识型、科技型企业较少,再加上有一部分企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工艺设备落后,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现象严重。企业产品结构上,西部中小企业的产品都是以初加工、粗加工为主,产品拥有高附加值、高科技、高市场占有率的名优产品不多。

5 典当融资――西部中小企业融资新渠道

典当,指当户将其动产、财产权利作为当物质押或者将其房地产作为当物抵押给典当行,交付一定比例费用,取得当金,并在约定期限内支付当金利息、偿还当金、赎回当物的行为。典当行的服务对象是以中小企业为主,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不受地域的限制,典当行作为具有融资功能的特殊工商企业,门槛低、手续简便而且典当行分布广泛。据统计,截至2005年底,陕西省共有典当行54户,注册资本50096万元,当年共发生典当业务7248笔,同比增长6.6%;典当总额50975.4万元,同比增长170.7%;利税总额963.2万元,同比增长53.5%;实现净利润465.4万元,同比增长35.6%;上交税金497.8万元,同比增长53.2%;在数量、规模、典当总额、经济效益、经营设施和管理水平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提高。

二、西部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1 西部地区中小企业自身积累不足

西部地区中小企业资金自我积累意识较差,一方面,是由于企业经营者自我垄断意识太强,缺乏企业长期经营理念,在利润分配上“只看眼前”;另一方面是折旧率过低,无法满足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我国长期以来在计算折旧时只考虑设备的有形损耗,而忽视其无形损耗,因此造成中小企业折旧资金较少,企业缺乏足够的资金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2 银行贷款依赖性强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尤其是西部地区中小企业融资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依赖于银行贷款。而垄断信贷资金高达80%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却将其发展战略定位在“大行业、大企业”,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存在着许多限制,再加之因为风险的存在,西部中小企业接受担保也比较难。抵押难以及企业本身所有制的影响,导致来自银行贷款的数量也越来越有限。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对中小企业发展较好、信用担保机构较多的地区调查。结果发现中小企业因无法落实担保而被拒贷的比例为23.8%,再加上32.3%因不能落实抵押而被拒贷的,拒贷率达到了56.1%。可以想象,在中小企业发展状况一般甚至较差、信用担保机构较少的地方,拒贷率将会更高,中小企业的融资难状况将更突出。

目前,西部国有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把贷款的绝大部分都投向了国有企业。西部省区也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技术创新资金支持系统和信贷担保体系,银行担心信用问题所引起风险,不愿将资金投给西部中小企业。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和成都分行提供的资料显示,川、贵、云、藏、陕、甘、宁、青、新西部9省区,到2003年6月末金融机构的存差已扩大到3500多亿元,大量资金从西部流向了东部,9个省区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乡镇企业短期贷款仅占短期贷款总额的6.52%。

篇9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RD1区;PPE68/GST融合蛋白 表达

0引言

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研究报告指出,由于艾滋病蔓延及结核杆菌耐药菌株的产生,使结核病的流行日益盛行.结核病的快速准确诊断,是全球控制结核病的重要措施.Rv3873编码的PPE68蛋白是结核分枝杆菌(MTB)PPE蛋白家族的一员,它可能与结核分枝杆菌抗原变异和逃避免疫机制有关,具有重要的免疫学意义,是一种免疫优势抗原[1].我们克隆表达并纯化PPE68蛋白,以期待进一步研究其免疫特性,评价其是否可作为结核诊断试剂的候选蛋白.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结核分支杆菌标准株H37Rv由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所提供;结核患者血清抗体由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所提供;E.coli JM109,质粒pGEX4T1由本室保存. pfu DNA聚合酶, dNTP,核酸相对分子量标准DL2000,Marker VI均购于天为时代有限公司;限制性内切酶BamHI,EcoRI,蛋白质分子质量标准均购于晶美公司; T4 DNA连接酶购于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质粒微量抽提试剂盒、硝酸纤维膜素滤膜、DAB试剂盒购于西安宝信生物有限公司;胶回收试剂盒、EB(溴化乙锭),琼脂糖、DAB试剂盒、溶菌酶、丙烯酰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SDS(十二烷基磺酸钠),二硫苏糖醇(DTT),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均购自成都溶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GST融合蛋白纯化试剂盒购自上海杰美基因公司;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羊抗人IgG购自北京中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其余试剂均为国产或进口分装分析纯级产品.

1.2方法

基因组DNA提取参照文献[2]的方法稍加修改后进行.根据GeneBank中Cole等[3]报道的结核杆菌H37Rv株Rv3873基因序列设计引物. 引物序列: P1: 5′ATA GGA TCC ATC ACC ATG CTG TGG CAC3′; P2: 5′TAT GAA TTC CAT TAC GGG AGC TCA CCA GT3′. 引物P1及P2的5′末端分别引入BamHI和EcoRI酶切位点(用下划线表示).

上述引物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合成.Rv3873基因的PCR扩增以结核分支杆菌H37Rv基因组DNA为模板,反应条件为:94℃预变性5 min;94℃变性1 min;59℃复性1 min;72℃延伸2 min;72℃ 5 min共30个循环;72℃继续延伸5 min.反应结束后取5UL扩增产物于8 g/L琼脂糖凝胶中电泳检测结果.将PCR产物及载体pGEX4T1用限制性内切酶BamHI和 EcoRI分别进行双酶切后用胶回收试剂盒回收.用T4 DNA连接酶将回收后的目的片段与载体在16℃连接过夜.取连接反应物5 UL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氯化钙法制备[4])JM109,取转化菌液200 UL涂布于含氨苄青霉素(50 mg/L)的LB固体培养基上,37℃培养过夜.随机挑取阳性转化子培养并提取质粒DNA进行酶切及PCR鉴定.将鉴定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保种菌液送至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进行测序.挑取含有重组质粒的JM109单菌落37℃振摇培养过夜,以1∶100转种于含有氨苄青霉素(50 mg/L)的LB液体培养基中,继续振荡培养至OD600为0.6时,加入IPTG至终浓度1 mmol/L,诱导表达4 h. 同时用JM109菌和含空载体pGEX4T1的JM109菌作对照. 取菌液1 mL离心,PBS洗涤3次后用PBS重悬菌体,加入溶菌酶(10 g/L)至终浓度为10 mg/L,室温放置30 min,反复冻融,12 000 r/min离心5 min分别取上清和沉淀加入1×SDS上样缓冲液,煮沸5 min后,进行SDSPAGE.大量诱导表达蛋白,方法同前,处理菌体分为上清和沉淀,每克沉淀重悬于2 mL含8 mol/L尿素的0.1 mol/L TrisCl (pH 8.5)中,室温静置30 min,离心,转移上清,以透析法除去蛋白样品中尿素,透析后的样品于-20℃保存[4].按照GST亲和层析柱所提供的方法纯化融合蛋白.将上述纯化产物和JM109对照菌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后转移至硝酸纤维素膜上,50 g/L脱脂奶粉4℃封闭过夜,加入结核患者血清(1∶100), 37℃孵育过夜, TTBS洗涤3次, 加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人IgG (1∶500), 37℃孵育1 h, TTBS洗涤3次, DAB试剂显色.

2结果

2.1重组质粒pGEX4T1Rv3873的鉴定

用PCR方法以MTBH37Rv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扩增,经8 g/L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得到约为1125 bp的DNA条带,与预计目的基因片段大小相符,而空白对照未扩增出条带(图1)分别用EcoRI和BamHI对重组质粒pGEX4T1Rv3873进行单酶切,均见一约3775 bp片段,比空质粒双酶切约大1125 bp;用BamHI和EcoRI对重组质粒pGEX4T1Rv3873进行双酶切,见与空质粒和PCR产物等大约4900 bp和1125 bp两个片段;对酶切正确的重组质粒进行PCR扩增鉴定,扩增出约为1125 bp的目的片段(图2).重组质粒经测序,结果显示,重组质粒所含目的基因片段与GenBank中报道的结核分支杆菌H37Rv株Rv3873基因序列同源性为100%,表明pGEX4T1Rv3873重组质粒构建成功.

2.2融合蛋白表达和纯化含重组表达

质粒pGEX4T1Rv3873的E.coli JM109经IPTG诱导后,能够表达1条约为Mr 63 000的融合蛋白条带,其中PPE68约为Mr 37 330, GST约为Mr 27 000,凝胶扫描分析融合蛋白占菌体总蛋白的40%.该蛋白存在于裂解菌体的沉淀中,说明该蛋白主要以不可溶的包涵体形式表达.空菌和空载体组未见此蛋白条带.纯化后的蛋白经薄层扫描分析融合蛋白纯度可达85%以上(图3).纯化蛋白在约Mr 63 000处出现明显杂交信号,而JM109对照菌在该处未出现杂交信号(图4).

3讨论

找到结核分支杆菌的特异性抗原,对于结核病的诊断及开发新疫苗均具有重要意义.RD1区是BCG减毒传代过程中最先缺失的一段区域,它与结核分枝杆菌毒力相关,因为该区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能被宿主免疫系统高度识别,目前大家对结核分枝杆菌诊断试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RD1区,RD1区一共编码9个蛋白,PPE68是由位于该区的Rv3873所编码[5].研究表明PPE68能够被T淋巴细胞所识别,激发出强烈的细胞免疫,刺激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诱导大量IFNγ产生,可以认为PPE68是除esat6和cfp10以外的第3种重要的免疫优势抗原.由于编码Rv3873,cfp10,esat6的3个基因相邻, 有学者称, 这3个基因形成的基因簇在结核分枝杆菌中编码了的一个新的传输系统,这个新的功能单位与宿主免疫系统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这种功能单位不仅仅存在于RD1区,同时也存在于其他跟PPE蛋白家族相毗邻的类esat6和cfp10蛋白的基因簇[6].

我们通过设计MTB Rv3873特异性引物,用PCR方法从MTBH37RvDNA库中扩增出目的基因Rv3873,序列测定与Genbank完全一致.为使融合基因得到高效及稳定的表达以及考虑到纯化工作,我们选择了pGEX4T1作为表达GST融合蛋白的原核高效表达载体,它带有强的tac启动子,构建的表达载体中,SD序列下游是GST基因,目的基因接在GST下游,因此表达产物为带有GST的融合蛋白即PPE68/GST.这种表达系统可以克服转录和转录后水平对外源基因表达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表达的PPE68/GST融合蛋白便于通过GST亲和层析纯化,从而获得了纯化的PPE68,用结核患者血清进行Western Blot试验,证实所获得的融合蛋白PPE68/GST可以与患者血清发生反应,提示PPE68可作为结核病诊断用特异性抗原,为进一步研究它在血清诊断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Voskuil MI,Schnappinger D, Rutherford R,et al. Regulation of the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J]. Tuberculosis,2004,84:256-262.

[2]Whipple DL,leFebver RB,Andrews RE Jr,et al.Isolation and analysis of restriction endonucleas disgestive patterns of chromosomal DNA from mycobacterium paratuberculosis and other mycobacterium species[J].J Clin Microbiol,1987,25:1511-1515.

[3]Cole ST,Brosch R,Parkhill J,et al.Deciphering the biology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from the complete genome sequence[J].Nature,1998,393:537-544.

[4]黄培堂,王嘉玺,朱厚础,等译.分子克隆实验指南[M]. 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96-99,1256-1259.

篇10

“人造骨”整形正当红

2000年初,美国加州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率先把“人造骨”移植体推向市场。这种形状类似绝缘小导管的移植体由聚四氟乙烯制成,与人体的亲和力比较强。人体自身的细胞和组织可以在中空的开口内生长,管状植入体既有利于固定,除去也非常容易,具有实心植入体所没有的优点;即使移植后效果不够理想,一个小手术就可以把它取出来,所以非常适用于那些对造型美感要求严格的各种面部整形手术。

“人造骨”可插入面部、鼻部或颈部皮肤下的软组织内,在临床运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研究报告表明:“人造骨”使人们的皮肤更加饱满,皱纹消失了,看上去充满生机。

目前,最常用的人工骨骼由氢磷化合物制作,它的化学分子式与骨骼一样,但却不像真骨骼那样具有多孔结构,在结实程度上也比不上真骨骼,植入最长寿命仅为10年。"骨骼中毛孔的作用十分重要," 美国CCACS研究中心主任斯乔文博士解释说,"它们是血液流动的通道,而且可有效降低骨骼重量并增大骨骼强度。同时,毛孔也提供了一种长期植入人造骨骼可借鉴的方法:如果真骨骼能在植入的人工骨骼的毛孔中生长,那就大功告成了--两者自然地结合在一起,不会再出现连接处损坏的现象。"

于是在今年,世界各国先后公布了一系列新型元素,逐步升级了“人造骨”及其移植技术。

“骨”世界六大新鲜元素

第一元素:生物降解泡沫骨架

最近,多伦多大学的生物医学专家约翰・戴维斯和他的同事利用经过改造的生物降解泡沫材料,成功地研制出了微孔人造骨。

首先,他们用生物降解泡沫材料为病人按照需修补部位做了一个骨架模型,模型上布满了无数个与人体软骨组织类似的微孔,然后在微孔中植入骨骼生长细胞。这种人造骨骼模型一旦被植入人体,其中的骨骼生长细胞可按骨架方向生长并形成新骨,从而达到修补骨骼的目的。

第二元素:计算机订制“陶瓷骨”

日本大阪OSU公司与大阪产业大学合作,开发出一种多层多孔结构的金属陶瓷材料。这种材料实际上是高温烧结的多层多孔碳化钛,其多孔结构的空隙率为50 %,比重比最轻的金属镁还要轻。研究人员认为,这种多层多孔的碳化钛是人造骨骼的最好材料。

用陶瓷制造骨骼是依靠X线来确定骨骼尺寸和形状的,精确度可达到0.1毫米。然后再将要替换的骨骼形状输入计算机,计算机根据骨骼形状将其分割为几部分,再自动制作出所需骨骼,之后还会在骨骼上钻一些小孔,这样便于手术医生将新骨骼与病人的旧骨骼连接起来。通过计算机系统为患者专门订做的“陶瓷骨”,完全适合面部整形患者的个性需要。另外,由于这种人造骨骼所用的材料与人体骨骼非常相似,因而会让植入者感到更加舒适。

第三元素:磷酸钙骨胶原复合骨

Cerasorb是德国curasan公司自行研制的人造骨骼再生材料,它由骨骼的基本成分――钙和磷酸盐组成,具有良好的生物兼容性,在很多美容整形手术中,使用这种材料可以维持空间、形成骨架,它的沉淀矿物质还可以促进骨质生长,并且在新的骨质形成时被完全吸收,没有疾病的污染,不会刺激植入部位发炎,减少了手术的危险和患者的疼痛。

日前,日本物质和材料研究机构公布了Cerasorb的升级版人造骨骼,它由磷酸钙和有机成分骨胶原组成,其强度与弹性均接近于真正的骨骼。把它移植到缺损部位,破骨细胞能把人造骨骼吸收,而骨芽细胞能在其周围生长出新的骨骼。在狗身上做的实验表明,大约3个月就可以再生出新的骨骼来。不过这一科研成果目前还处在动物实验阶段,尚需进行实用化研究开发,才能达到临床应用水平。

第四元素:骨髓细胞体外再生骨

日本奈良县立医科大学教授高仓义典使用骨髓细胞在体外再生骨骼获得成功。

在移植手术实验中,科学家先从患者骨盆的髂骨中抽出骨髓液,再提取其中的间叶干细胞培养两周,然后把它涂抹在陶瓷制人工关节的表面,在激素等的诱导下成长为成骨细胞,并吸收钙质。培养大约一个月,人工关节便被再生骨骼所覆盖。对需做四肢关节整形的移植手术而言,使用它不会发生排异症状,两名女性患者术前行走困难,但目前已可在室内自由活动。

第五元素:羟基磷灰石等离子喷涂骨

2003年,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崭新的人造骨骼制备方法――羟基磷灰石等离子喷涂法。它是在已有的金属钛复合材料表面,用高温等离子火焰喷涂上一层几十微米厚的羟基磷灰石,它既保持了金属钛材料的强度和韧性,也保持了羟基磷灰石的生物活性。这种涂层克服了一般简单植入再生骨所带来的生物机体排异性,实现了良好的生物兼容性,能够很好地为成骨细胞所接受。

第六元素:激光三维点铸金属钛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