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设施改善范文
时间:2023-12-04 18:05: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共服务设施改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成都温江 公共服务 设施规划 重要性 现状 发展
前言
在成都温江各级政府按照“科学规划、统一标准、统筹实施、保障有力、推进有序”的原则,建立健全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进工作机制,促进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与城乡发展相适应的倡导政策下,进一步完善全区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构建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城乡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格局已然成为了成都温江公共服务事业发展的蓝图。至今为止,成都温江的工服务设施规划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达到了较好的效果,各项工作也在井然有序的进行中,但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过程中还是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在这样的形势背景下,本文选择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重要性、成都温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现状和成都温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发展等方面对成都温江公共服务工作展开一番探究。
一、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重要性
公共服务设施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社会发展以及国民生活水映的重要反映指标。其涵盖领域从教育发展到社区福利,从社会文化到体育事业。而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无论是对提高城市公共服务水平的发展还是在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上都有着重要意义,是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惠及民本、改善民生的根本途径,而这也成为了许多地区实现城乡一体化,实现地区全面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具体言之,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重要性在地区建设上,可以促使城市建设管理更为的有成效,使得社会保障更为的完善,在区域文化建设上,有利于城乡文化的发展,使得文化建设更为的繁荣,在区域卫生服务上,使得城乡服务更加的全面,在区域教育事业建设发展上,使得城乡的教育更为的均衡。
二、成都温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现状
从具体的调查情况和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从成都温江公共服务工作被列入重点来抓开始,无论是试验区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还是在普及推广的时期里,温江区城乡公共服务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但同时还有待进一步提升,还存在几个方面发展的不足。在城乡教育、卫生、文化、环境、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方面的财政投入,且呈现逐年递增趋势,极大地改善了城乡公共服务的面貌,提升了城乡公共服务的水平。以财政安排的教育经费为例,2006年19227.4万元,2007年29513.68万元,2008年30206.89万元,财政投入极大增长,有效地改善了城乡办学条件。第一,虽然在过去的供服务设施规划中,成都温江公共服务事业无论是在人力、物力还是在财力上的投入都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不足之处也是十分的明显,那就是在面对城乡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全面上还是欠缺较大,发展不够平衡,力度也还有待加强;第二,虽然成都温江公共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的加强和提升,但公共服务的极大需求还要加强进步。据统计,目前温江就仅仅在地产项目的开发就远远超过了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速度,甚至部门的公共服务设施还极度的落后,从而导致在地产开发建设的速度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第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规划虽然不断完善,但在支撑保障体现以及良性的运转上还有待提升。在近些年中,温江区出台的《关于构建新型村级治理机制的实施意见》等措施对温江区提升城乡公共服务水平以及实现城乡公共服务的常态化发挥着指导性的作用,但是其执行力和发展程度却不尽如人意,这也是在未来发展中需要提高的地方。第四,在成都温江区被列为全国统筹城乡改革实验区建设以来,温江区通过推行“三个集中”、“六个一体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措施,使得该地区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和建设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温江区公共服务的政府职能虽然在不断的转变,但是面对基本的民生要求的满足还要不断的拓展深度。
三、成都温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发展
针对成都温江公共服务设施当下的发展现状的调研情况,就当下温江区在公共服务设施中存在的问题,要想解决当下的问题,做出相应的调整是必不可少,从而保障成都温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平稳、快速发展。要想使得温江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合理有效的发展,首先,要统一思想、深入改革。只有在思想统一了,才能保证各级政府在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和建设中能够将各项设施有效的执行下去,才能在社会各个阶层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维护和投入到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中去。其次,在具体的措施执行以及实际行动上,第一,要建立健全组织机构,确保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有序推进。针对过去在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中出现的诸如政策执行不到位,部门职能不明确,工作进行效率没保障,出现问题没法及时有效调整等问题,我们应该在温江区就公共服务工作建立统筹兼顾、一致管理的部门,只有这样才能合理的解决在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工作中出现过的问题,从而保证温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以及建设的快速发展,确保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有序推进;第二,要不断的优化完善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布点规划,确保公共服务设施合理的布局。在近些年温江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建立过程中,公共服务设施布点规划基本呈现出较富裕地区布点密集、发展薄弱的乡村地区以及城乡接壤地区的公共服务设施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布点也相对稀薄。第三,制定标准化、系统化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从而确保公共服务设施的规范化和统一化。在当下的发展规划建设中,温江区的各个地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样式标准各一,没有统一的标准,也导致使用中损耗较大,因此要想做到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不断进步,那么精细统一化、标准化的规划建设势在必行。除此之外,深化完善公共服务统筹机制,确保公共服务高效配置。加大人们对公共服务设施的认识度以及参与度等措施也是对公共服务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语
温江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与发展可谓是任重而道远,通过上文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重要性、成都温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现状和成都温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发展等方面对成都温江公共服务工作展开的一番探究,我们不难发现:只要在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和发展的道路上,我们保质保量的将各项工作井然有序的开展出来,那么温江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和建设一定能够拥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 张莹莹,杨剑.温江区向卫星城转变过程中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研究城市 建设理论研究 2012年第39期
[2]许跃辉.欧洲公共服务创新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3] 张应良.重庆市农村公共服务发展研究[J];重庆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篇2
关键词:公共服务设施布点
Abstract: The distribution of urban public services and facilities planning is a very important part of urban planning,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the Longyou city planning practice,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of a detailed analysis of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and setting standards for the classification and matching onthe distribution of the facility site and the scale are discussed and recommendations.
Keywords: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distribution.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背景及概念
当前,随着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城市规模迅速扩大,社会各界对公共服务事业日益重视,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满足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有序推进城市建设,促进地域平等与社会公平,就需要推出切实可行的规划来指导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此外,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种类多,而且建筑的形体和立面也比较丰富而多样。可以创造出具有地方风貌的城市景观,最能反映出城市的精神风貌和城市特色。
公共服务设施,涵盖的内容很广,根据相关标准,公共服务设施包含行政管理、文化、体育、教育、医疗、商业、金融、社区服务、绿地、市政公用和其他等11 类。在进行“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布点规划”的时候,为了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并不需要把所有的公共服务设施都纳入规划,可以根据城市具体情况,将新近结合城市、社区建设提出的重点设施、以前缺少针对性规划的设施,以及现状缺口矛盾较突出的设施作为重点。龙游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布点规划里讨论的重点集中在教育设施、公共文化设施、公共体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四个方面。
龙游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布点规划旨在结合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要求,统筹规划和安排各项公共服务设施,努力构建布局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相互衔接的现代化公共服务设施体系,从而全面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现状概况
1、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现状
教育设施:现状城区有中学6所,小学6所。城区中学生总数为11272人,其中高中生为4664人,初中生为 6608人,生均用地25.2平方米。城区现有党校、教师进修学校、电教中心(内设电大、电视中专、树人学校)、职校等,总用地约6公顷。。
文化娱乐设施:主要有龙游电影院、文化馆、图书馆、工人文化馆、文化科技中心和青少年活动中心总用地约4公顷。
体育设施:现有县体育馆一座,占地0.67公顷,位于太平西路。
医疗卫生设施:城区现有综合医院两所。县人民医院,占地3.24公顷,床位300张;县中医院,占地1.58公顷,床位160张;另有妇保院、肿瘤医院、骨伤专科医院、卫生防疫站、药品监督所各1所。
存在的问题分析
(1)、各类设施数量偏少,结构体系不合理。目前,龙游县城区各类设施总量少,许多设施建于八、九十年代,与龙游作为浙江省生态文化旅游城市的目标极不相称,也无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的需求。
(2)、空间布点不均衡。城区中心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基本能满足居民需要,城东、北片设施非常匮乏,布点不均衡,现有设施不仅大大超过其服务半径标准,同时也增加了设施的负荷和城市交通的压力。
(3)、各类设施用地紧张、规模小、扩容难。由于历史等原因,城区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建规模普遍不高,老城区尤显突出。这些设施的空间的需求进一步增多,现有用地规模已不再适应发展的需要,亟需扩大用地规模。
龙游县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水平较落后,文化娱乐、体育等社会公益性设施建设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还没有形成代表龙游城市形象的公共服务中心,而且公共设施对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也与城市地域中心职能不相符。
三、布点规划的要点
与县域总体规划相衔接,规划范围为城市总体规划用地范围所包含的172.80平方公里,以中心城区为主。包括县城建成区,龙洲街道、东华街道、小南海镇、詹家镇的部分村庄,分为城西片(老城区)、城东片、城北片三个片区。
1、规划定位
龙游县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要与龙游县的城市性质相适应,与城市人口规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相符合,要适应现代生活需求,能改善城市环境。通过规划形成具有地域特色、功能多样、富有地方历史文化特色的公共服务设施系统,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方便广大居民生活,促进龙游最佳人居环境的建设。
2、技术思路
(1)、以方便居民使用为根本要求
公共服务设施布点规划时,需兼顾行政体系边界、规划体系边界的划分,以及服务半径的要求。以社区居民能够方便使用为最终目标。以行政体系的社区划分为主,规划形成城区级(中心城市)为基础——片区级(城西片、城东片、城北片)为主体——社区级(阳光社区等7个社区)为重点的三级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体系。能更好地方便片区的街道参与规划实施推进。
(2)、综合考虑差别配置标准
建设标准是设施的重要规划属性,规划中需要考虑确定各类设施的配置标准。公共服务设施一般都有各自主管的职能部门,在确定标准的时候,需要将不同标准进行综合,不同口径进行折算;充分考虑不同来源标准的要求,结合龙游实际条件适当取值。
(4)突出重点的同时,综合考虑远近期
在设施配置时,首先要解决的矛盾是“无”,然后是“不足”。在设施缺口大的地区,受空间资源条件限制,一般先按较低标准配置,远期有条件再按较高标准配置。在龙游城市的规划实践中,在人口密集、土地紧缺的老建成区,考虑近期保留,远期实施的布点提前进行规划控制,防止空间资源流失为其他用途。
四、布点选址与规模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布点,基本要求在于设施的合适选址和规模达标。在进行各类设施的规划选址的时候,确定需增配的设施数量、规模、服务范围后,依此寻找合适的土地空间资源。部分新增设施在已有规划上有选址的,则可以顺利完成选址落地;若以前没有对应规划,就需要在一定范围内寻找合适的土地空间资源。有一部分会随着新址选点或功能不再需要,成为闲置资源,应充分调动闲置资源,安置合适的其他公共服务设施。
篇3
实施方案
xx地区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生活的汉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回族等10余个民族,各民族相互“大杂居、小聚居”的生活环境基本形成,各民族之间互学、互助,交流、交融,维护了良好、和谐的生活环境。为深化地区嵌入式居住环境,根据我局工作实际,制定以下方案。
一、主要目标
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坚持把民族团结作为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促进各族人民相互嵌合,通过政府引导、群众主动、设施完善等途径,着力改善各民族居住环境,共建团结、和谐、包容、美丽的新时代居住生活环境。
二、具体方法和措施
结合住建行业特点,发挥在规划、设计、房地产业监管、城镇障性住房、农村安居富民等优势,促进各民族互助、互融、团结、互助。
(一)深入挖掘当地民族特色元素。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挖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特色、民族俗文化、特色饮食、生活方式等,通过规划、设计赋予生活社区、村庄鲜明的特色民族融合文化元素,满足各民族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牵头科室:规划局
配合科室:房产科、安居富民办
(二)配套完善生活服务设施。完善城乡居住小区、村公共服务设施(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娱乐、休闲)和各民族生产生活特需(婚丧嫁娶、割礼、乃孜)服务设施场所。
牵头科室:城建科
配合科室:规划局、房产科、安居富民办
(三)加快推进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结合年度棚户区改造任务完成情况,有计划、有步骤推进棚户区改造工作,分配安置房采取民汉搭配的方式,通过引导,形成各民族杂居的生活环境。
牵头科室:棚改办
配合科室:房产科、规划局
(四)积极推进老旧住宅区综合整治。改善老旧小区供排水、供热、供暖、供气、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满足各民族生产生活的服务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牵头科室:城建科
配合科室:房产科、规划局
(五)引导和鼓励开发建设特色住宅小区。引导和鼓励开发商开发建设居住环境良好、配套设施完善的居住小区,按嵌入式居住要求进行销售,有效引导小区内各民族居民形成嵌入式居住形态。
牵头科室:房产科
配合科室:规划局、城建科、建管科、审图办、质监站
(六)适当控制保障性住房分配比例。按照嵌入式居住要求,分配已建成的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各民族基本住房条件,做到应保尽保。
牵头科室:保障办
配合科室:规划局、房产科
三、保障措施
(一)规划引领。指导各县市在编制生活区各项规划时应合理配置和布局嵌入式居住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在确定居住区规划条件时,要明确满足各民族婚丧嫁娶、牛羊宰杀、公共厕所等生活需求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内容,并明确配建规模和控制要求。
(二)重视设计。住宅小区建筑设计要充分考虑各民族居住习惯和实际需求,在色彩造型、户型结构等方面考虑满足各族群众不同特性需求。特别时在普通住宅小区开发设计阶段,要严格把关,调动开发企业的积极性,开发建设符合各族群众生活习惯的高标准住宅小区。
(三)强制条款。未达到嵌入式居住要求的施工图审查不予通过;未按规划完成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的不予规划竣工认可,不予工程质量竣工验收备案,不予办理房屋登记,对擅自变更嵌入是居住规划条件和设计方案的单位和个人依法进行查处。
(四)强化考核。各县市在实施安居富民工程和危房改造时,将落实嵌入式居住纳入检查考核要求;在打造整村推进及新划宅基地时要严格落实嵌入式居住要求。
篇4
2012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加快推进农村科技创新,增强农产品供给和保障能力。其中,农村基础设施规划方法创新是农村科技创新的重要部分,基础设施的改善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有力支撑。科学的基础设施规划,可以有效落实国家政策,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
一、农村基础设施的“三生”分类
(一)现行农村基础设施分类的弊端
目前农村基础设施的分类主要沿用城市基础设施的分类体系,即安全与防灾、给水、排水、电力、电信、道路、广播电视、环卫设施、绿化、文体活动、室外场地等。这种分类体系一方面造成了农村基础设施规划内容的繁琐,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容易遗漏关键项目;另一方面,由于各专项规划缺乏整合,规划的可实施性很差。此外,农村基础设施沿用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方法,较少关注和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如:农业仓储设施,农业的生产空间、农村生态防护林等,难以满足农村发展的需要。
(二)农村基础设施的“三生”分类
从发展历程来看,农村经历了原始农村、传统农村、现代农村的演变,在其发展过程中,“生产、生活、生态”始终是三个稳定的核心,农村基础设施也可以从这三个方面来划分。
农业生产是农村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农村的基本功能。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工业和第三产业也逐渐发展起来,但农村第二、三产业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局限性,大部分农村仍以农业为主。生产设施是指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它们的主要作用在于支撑农业发展,实现产业升级,将现代文明引入农村。
乡村聚落作为农村人口的集聚空间,具有为农村居民提供安全的生产生活场所,提供就业、医疗、教育保障,提供农业文化,以及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场所的功能,农村的生活设施主要承载以上功能。
生态功能指土地和土地上的生物构成的生态系统,具有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对污染物的治理功能和对生态的保育功能。生态基础设施可以保证农村的良好环境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农村基础设施的“三生”规划原则
(一)区域统筹,以城带乡
政府应承担行政区内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任务,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应该对区域内乡镇村庄进行统筹安排。避免农村基础设施重复建设,防止城乡基础设施布局混乱,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作用。
(二)注重效益,门槛限制
我国自然村庄中人口规模偏小的较多,达不到规模效应。如果居民点太分散,也无法实现应有的效益。对政府来讲,基础设施建设好做,然而维护的费用很高。忽视规模效益和维护费用盲目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将会出现设施无法正常运转、资源浪费的情况。
(三)节约成本,精简内容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充分立足现有设施进行改造,防止大拆大建,落实“节水、节地、节能、节材”的“四节”方针。
三、农村基础设施的“三生”规划内容与指标
(一)生产设施规划的内容和指标
生产基础设施包括:道路交通设施、能源通讯设施、产业服务设施。生产设施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小类(详见图1),规划内容和指标详见表1。
需要说明的是,规划的要点具有可扩充性,可在分类框架下加入新的规划要点,以适应不断发展的规划要求。目前农村优质能源比例低,规划若考虑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在“能源通讯设施”中可以加入“其它”类,将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沼气等)归入此类。在实际规划中,要制定具体的要点和指标。
规划指标多是建议值,可以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如产业特点不同的村庄,生产设施指标的数值也不相同。以生产设施中的道路设施为例:运输业为主的村庄,村庄干路、支路的相对要求较宽;旅游型村庄,对外联系要方便,村庄干路要顺畅,同时要围绕干路配置合适的停车场地。
(二)生活设施规划的内容和指标
生活基础设施的内容主要包括:供水配套设施、安全防灾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具体可分为几个小类(详见图2),规划要点和指标详见表2。
生活设施规划应遵循重要性次序原则。生活基础设施种类较多,建设周期长,投入资金大,应优先安排生存型的基础设施。如给水配套设施、安全防灾设施;发展型的设施次之,如公共服务设施。
实际操作中,应根据不同地域农村的灾害特点,有针对性地选取相关的防灾类型并制定防灾措施。如北方部分地区有风灾、雪灾,南方地区多洪涝,应增补相关要点和指标。
因为不同村庄的自然情况、人口规模、经济能力差异很大,如果简单地按统一标准要求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必然使规划陷入教条而无法实施。公共设施的需求等次可以根据不同的经济情况、人口规模找出有规律的对应关系。规划可以根据村庄的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数据,测算公共服务设施的适配等级,选取合适的公共服务设施项目。
(三)生态设施规划的内容和指标
生态基础设施包括:排水配套设施,环境改善设施,生态保育设施,具体内容见图3,规划指标见表3。
生态保育设施规划特别要注意利用村庄的植被、河道、农田,提高村庄生态环境质量,发挥其生态、景观等多种功能作用。要加强绿化和村庄与自然的有机联系,防止不适用于农村的城市型绿化,如绿化可与庭院经济结合,改善村庄环境,增加农民收入。
四、基于“三生”理念的规划案例
野田村概况:野田村位于扬州江都市丁沟镇东南部,距离丁沟镇约10.0km。村域东、南与郭村镇接壤,西与麾中村相连,北与麻村相邻。全村东西长约2.8km,南北宽约1.3km,村域总面积约3.32k㎡,由两个自然村组成。
(一)生产设施规划要点
生产设施规划原则要与农村产业发展阶段相适应,野田村目前仍以种植业为主要产业,但发展方向不明确,土地利用效率低。通过对野田村的特色产业进行研究,结合产业特点和村民生产需求,规划侧重以农业为主的生产设施和生产空间。村庄电力和电讯问题已基本解决,但对生活用能的关注度不够,规划从新能源角度提出了建设建议。另外,规划拟对村庄主要道路进行拓宽。(具体要点见表4、图4)
(二)生活设施规划要点
规划遵循重要性次序原则,优先安排生活基础设施中的给水配套设施、安全防灾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次之。
供水配套设施:村庄自来水普及率达80%。自来水普及率有待提高,水质有待改善。目前野田村由镇自来水厂供水,实行间断供水以降低运行费用,水质水压难以满足居民生活及工业生产需求,建议野田村的供水远期并入江都市区域供水系统。
安全防灾设施:就目前的灾害情况来看,野田村的灾害类型有火灾和水灾两种,目前缺乏必要的消防和排涝规划。在村域范围内确定消防取水点,改造给水工程,增加消防水池和消火栓等设施,还需结合农业灌溉设施进行排涝建设。
公共服务设施:根据村庄的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测算公共服务设施的适配等级。目前野田村理论上建议配备的服务设施包括:幼托、小学、养老院、文化站、中学、银行。江都市的规划是做大做强各镇中心小学,片区中心小学维持现有规模,不扩大发展,所以村级规划范围内可不考虑中、小学的建设。除去中小学,野田村的幼托、文化站、养老院、银行均可在远期规划。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总指标建筑面积按每千人1000~2000㎡计算,根据该村人口数,其公共设施的面积可控制在2300~4600㎡之间。其中经营性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总指标按每千人200~600㎡计算。(详见表5、图5)
(三)生态设施规划要点
排水配套设施:村庄离市区污水处理设施较远,可考虑近期自行建设污水处理设备,在村内推广小型、实用的污水处理系统。远期江都市各镇联建污水处理设施,而野田村排水设施将结合江都市污水管网进行布置。
环境改善设施:生活垃圾将实行分类袋装化,逐步改变目前垃圾处理方式,远期野田村的垃圾将并入丁沟镇垃圾处理系统做统一处理。
生态保育设施:建设沿村庄公路两侧林带,保护基本农田;对自然水体进行环境整治和保护,疏通河道;鼓励村民对住宅空间及周围进行绿化。(详见表6、图6)
五、结语
农村基础设施的“三生”分类,旨在加强规划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并将在规划中易忽略的内容(如产业配套设施、生态设施)纳入农村基础设施的规划体系。“三生”分类的农村基础设施规划实践有待进一步验证和完善,但“三生”协调分类的规划方法将对农村规划提供有益的参考。
说明:本文受“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子课题《村庄整治规划关键技术研究》(2006BAJ05A07)和内蒙古科技大学建工学院课程建设项目资助。
参考文献:
[1]王悦,袁中金,刘明.农村基础设施“三生”分类的探讨[J].小城镇建设,2010(2).
[2]方明,邵爱云.新农村建设村庄治理研究[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王珍子.现阶段新农村建设规划困境及建议[J].广东农业科学,2009(7).
[4]苏杨,程红光,马宙宙.农村聚居点环境问题及十一五期间对策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6(6 ).
[5]张泉.村庄规划[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6]方彭.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指导原则初探[J].建筑学报,2006(11).
篇5
杭州市萧山区位于中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在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不断提升的同时,为解决现实中的公共配套设施配建矛盾,本文根据《杭州市城市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基本配套规定》和萧山区实际,结合《杭州市萧山区北干西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对公共配套设施的配置标准、配置实践,对控规层面的公共配套设施布局进行系统研究,以期能够清楚把握规划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城市公共配套设施布局的规划导向转变和规划方法改进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公共配套设施; 社会公平
ABSTRACT: The urban functions have been improved rapidly in terms of quantities and qualities.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market economy, however, the most of the codes for the allocating of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in urban planning set up in the era of planned economy are no loner suitable for the current situations with the diversity of the beneficial. Applying marketing principle simply is prone to market failure which will lead to the lost of social justice. Realizing the trend of social and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many cities in China have been trying to create new models of distributing public facilities in the processes of urban planning.
Xiaoshan, one of the districts of Hangzhou, is located in the coastal area of East China. As it is an economically developed area, the urban size has expanded dramatically these years. To allocate the public resources evenly and justly, a set of codes have been set up to meet the demanding of new situations in Xiaoshan from 2008. The purpose of the essay is to explore the planning effectiveness by applying the new codes in a relatively developed area. It consists of five parts which are the definition of social justice in city, the context and existing issues, the primary characteristics of local area, the basic standard of codes and the analysis for a typical unit in the system of local regulatory plans.
KEY WORDS:public facilities;social justice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研究背景
公共配套设施与居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随着住房由计划经济下的产物向市场经济下的“商品”的特性的转变,围绕商品住宅开发的配建公共设施的纠纷与摩擦日益增多。原来的诸多公共设施配套标准规范源于当时的计划经济时代,较好的指导了当时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公共设施开发建设主体与使用主体的多元化需求,原有的配置标准难以适应当前新的形势需求。
当前政府职能也经历着由“经济建设型”向“公共服务型”的职能转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将政府对经济社会事务的管理责权明确界定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四大职能,其核心就是“公共服务”。同时,总理在2005年十届人大三次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把“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作为政府改革的方向之一,将公共服务推向了新的高度。
城市规划作为公共服务型政府提供公共政策与公共服务的重要依据与手段,其最本质的价值与最根本的作用,就是要在市场与政府的互相抗衡中,发挥应有的“规范、协调、监管、服务”作用,以实现公共利益的公平与公正【5】。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主题正引导城市规划逐步走向“和谐规划”,其核心是“以人为本”,故顺应社会经济变化趋势和发展要求,国内很多城市都在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改进公共配套设施规划的思路,积极探索“以人为本”满足社会公平的公共配套设施体系。
2、社会公平公正
我国近些年的快速发展,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但也产生了日益严重的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公平问题。在城市规划建设领域,主要表现在住房、教育、医疗、就业、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及各类社会保障设施等方面。其中公共配套设施的均等化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之一,目前公共服务均等化已经成为中国理论界的热点话题,但关于城市规划与社会公平的相关研究视角较为单一,多集中在规范及城乡统筹政策支持等方面【2】。
社会公平包含公民参与经济、政治和其他生活的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分配公平,其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类型的公平:程序公平和结果公平。程序公平认为,公平的要义就是“程序公正、机会平等”;结果公平更倾向于社会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的相对平均分配。建立在“机会均等”基础上的“程序公平”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建立在对人类自身“生存权尊重”基础上的“结果公平”是社会和谐和均衡发展的基本保障【1】。
城市规划作为引导和控制城市发展、调节和分配城市公共资源的公共政策,理应兼顾程序公平和结果公平,合理配置城市空间资源,充分发挥其资源配置和空间协调的公共政策功能,注重“规划公平”;构筑公平的城市空间,实施公共配套设施均衡布局的规划策略,避免居住空间分异现象加剧,构建区域公平的公共设施体系。
城市公共配套设施分为两类:城市公共设施和城市配套服务设施。城市公共设施是城市总体层面上的公共服务设施,主要指市级的行政办公、大型医疗保健、音乐、会展等设施。城市配套服务设施,即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套建设的公建项目,如托幼、中小学等【5】。
公共配套设施的规划一直是城市规划工作的重要内容,国家与地方均有相应的配置标准与规范。但由于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及区域发展差异,城乡一体的、体现区域统筹、区域公平的配置标准尚没有。面对当前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务实地思考公共配套设施配置的均等化,以满足公众的社会公平需求,本文从公平公正的角度,在结合萧山发展实际的基础上,探讨了公共配套设施的合理配置问题。
3、公共配套设施配置现状及存在问题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将公共设施分为8类,分别为行政办公、商业金融业、文化娱乐、体育、医疗卫生、教育科研设计、文物古迹、其他公共设施。而《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公共服务设施按照使用功能分为: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用和行政管理及其他八类设施,每一类都与居民每天的生活密不可分。1994年版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对住区配套公共设施提出了明确的设置标准和要求。但当时配套要求明显反映出计划经济的特征,如“粮站”、“副食品店”、“浴室”等。
后来建设部适时启动了对1994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局部修订工作,于2002年,其中公共服务设施按照三级配置,即居住区(3-5万人)、小区(1-1.5万人)和组团(1000-3000人),各级按照千人指标的要求相应配套各类公共设施。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房地产开发制度的引入,以及地区发展差异,情况发生了较大变化【4】。存在主要问题如下:
(1)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居住区开发规模大小不一的问题。自房地产开发制度引入以来,达到居住区规模的商品房开发项目较少,规划管理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就是开发建设单元和居住区规模结构不一致,导致公共设施无法按照相应等级的内容进行配置,出现缺、少、小的问题,不能有效构筑“公平”的城市空间。
(2)配套公建规模变化的衔接问题。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变化,教育设施布局的思路已经从当时的强调服务半径演变为目前更加重视的规模化经营;《规范》当时界定组团规模的重要依据是与居委会的管辖规模一致,而随着社区(规模一般5000人左右)概念的引入,社区作为社会管理的最基本单元,将承担越来越多的社会服务和管理职能,社区居民管理委员会的规模有扩大的趋势。
(3)配套公共设施的生存和管养问题。三级配置公共设施的办法一定程度上有内容重叠的问题,使得多级配套的部分公共设施难以生存和管养,其居住区级和居住小区级中常有一级的配套公建处于衰落的状态。
(4)配套公共设施管理制度的衔接问题。配套公共设施涉及教育、文化、体育、民政、卫生、商贸、园林等多部门,而原标准未涉及复杂多头的条块关系和管理制度。
(5)配套公共设施的内容完善和标准提高问题。城市的快速发展引起了配套公建需求的一系列变化,社会的老龄化问题日益显现,现有社区老年配套服务设施十分缺乏,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费不能随经济社会发展相应增加,导致社会救助和社会服务保障范围狭窄、标准低。
4、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合理化配置对策
(1)标准制定――规划依据
为解决现实中住区公共设施配建不均等矛盾,体现社会公平的公共设施配置原则,很多城市都在根据本地区的实际,积极改进公共设施配套思路。杭州市为合理进行城市级公共设施和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设置,满足居民日益提高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求,参照建设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年版),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和相关专项规划,制订了《杭州市城市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基本配套规定》。
主要内容包括:对城市公共设施体系进行分级(分五级,分别为市区级、片区级、居住区级、居住小区级和基层社区级)和分类设置;对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中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商业、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用、行政管理等设施的设置进行修编;对公益性设施、经营性设施进行分类,并采用控制性指标和指导性指标区别控制;增加新旧区的差别化配置等条款,以结合实际,更好地体现公共设施服务的均等、公平性。
规定了新的发展条件下不同级别公共设施的配置要求,按照合理的服务半径,采取集中布局的原则,形成各级中心,无关设施不得侵占;对与市民生活联系密切、易受市场行为侵蚀的公共设施进行强制性配套,规划实施后,可以实现居民得到相对公平、全面的服务。
(2)规划编制――规划落实、体现
公共配套设施主要在城市总体规划层面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进行落实。
城市总体规划层面主要通过各专项规划对规划区范围内公共配套设施进行空间布局、规模控制,包括教育、体育、卫生、文化等专项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各专项规划,落实城市空间要素、体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而公共服务设施主要在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来具体落实用地和各项指标。规划依据《杭州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规定》的要求,强化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控制,特别是那些与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密切相关的设施,如养老院、老人活动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小区级绿地与体育活动设施等,在规划中对这些设施的用地和建筑规模、项目内容和设置要求全面、细致的给予明确,而且列入强制性内容,以规划建设区域“公平”的公共设施体系。
(3)管理实施――实施保证
规划部门应当根据控规提出的规划条件以及附图,作为制定土地出让、划拨方案的法定依据。土地使用性质、使用强度以及其他规划设计条件,应当作为土地使用权出让、划拨合同的组成部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规划设计条件。
针对刚性与弹性的不同程度,规划管理将控制内容分为强制性、规定性、引导性三个程度进行管理控制。
①强制性内容包括“六线”(即道路红线、绿线、蓝线、紫线、公益性公共设施橙线和城市黄线)中的定性、定量、定位控制,街区主导属性、街区总建筑面积、街区净用地面积、单元建筑限高控制、特定意图区的控制,是实施中必须严格遵守的内容,纳入法定文件加以严格控制。其中公益性公共设施涉及城市整体生活水平和公共利益的设施,包括基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会福利、行政管理等设施,是保证社会公平的重要部分。
②规定性内容包括街区居住人口、街区高度分区,街区公共绿地规划、地块使用性质、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建筑限高、交通出入口方位、住宅套密度,是规划实施中应遵照执行的内容,纳入管理文件加以严格控制。
③引导性内容包括一般地区的城市设计导向,地块规划的用地可变性、适建高度、地下空间利用导向等内容,是规划实施中宜执行的内容,纳入管理文件加以引导控制。
④通过特定意图区城市设计所提出的有关建筑空间形态的控制要求,以及通过编制地下空间控制性规划所提出的有关地下空间建设控制要求,分别按强制性内容、规定性内容和引导性内容纳入控规的相应内容进行管理控制。
5、实例研究――杭州市萧山区北干西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
5.1项目概况
随着《杭州市萧山城区分区规划(2003-2020年)》及相关专项规划的编制完成,为进一步完善、优化城市功能与空间布局,合理配置各级公共配套设施,更好地体现公共设施配置的社会公平原则,结合萧山城区规划管理单元划分规划(图1)、综合交通路网调整及上版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了萧山区北干西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
北干西单元在《萧山城区规划管理单元划分规划》中属于北干中区,位于萧山城区中西部,紧邻杭州市滨江区,用地面积233.33公顷。
5.2现状存在问题
(1)农居安置问题
单元内存在部分待开发、在开发、无规划的农居用地,分布较乱,既防碍单元用地价值的提升,又影响周边区域的城市建设发展。规划需对不同开发状态的农居用地提出合理的布局,高标准、高质量的进行安置区规划,使整个单元的用地功能和谐,达到土地利用的最大化,并促进与周边区域的协调发展。
(2)各项公共设施的合理配置问题
①现状中学基本满足要求,但小学、幼儿园配置不足,且小学、幼儿园用地面积不足,服务半径不能满足基本需求,无法体现教育设施的社会公平性,随着单元用地的开发建设,教育配套需要相应跟进。
②现状有农贸市场1处,另有一处净菜超市在建设中,参照800m服务半径要求,存在设施简陋、规模偏小、服务半径不足等问题,无法适应现代居民生活要求。
③集中绿地、小区体育设施明显不足,无法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求。
④医疗卫生、商业金融设施相对缺乏。
⑤现状无养老院,社会福利设施缺乏,规划应按照标准配置。
⑥停车场地、公共厕所缺乏。(图2)
(3)绿化、景观的合理保护、利用问题
规划单元内河道水系众多,纵横交错,给规划提供了很好的生态环境。北侧紧靠北塘河及其绿化景观带,因此,规划宜结合大区域环境,合理利用、保护现有自然生态资源,从而有效提升整个区域的环境质量和土地价值。
(4)文物古迹的保护问题
本单元涉及市级文保点北海塘的保护问题,规划需要根据保护要求划定保护紫线,合理保护历史文脉,体现可持续发展原则和社会公平中的代际公平。
综上述,现状主要存在公共设施布局不均衡、新区公共设施配套不足、公共设施内部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需要在规划中予以落实解决,以体现公共配套设施的公正、公平。
5.3规划应对
5.3.1规划定位与发展规模
(1)职能定位为萧山城区西部以人居和商务办公为主,和谐发展的城市新区功能单元。
(2)发展规模:单元总用地面积233.33公顷,规划确定水域等非城市建设用地面积13.73公顷;城市建设用地面积219.60公顷。 可容纳居住户数约为1.4万户, 4.2万人。
5.3.2总体布局
(1)规划结构
规划形成“一心二带三区”的总体结构(图3)。
一心指结合轨道交通站点、配套公建形成的居住区公共中心;
二带指依托北塘河、济民河滨河绿地形成的两条生态景观带;
三区以道路、河道、绿化带为分隔,结合公共配套,规划形成三个居住小区:荣星西、湖滨花园、万寿寺。
(2)用地布局
①居住用地
规划按照居住区、居住小区和基层社区三级用地结构进行规划布局,包括荣星西、湖滨花园、万寿寺3个居住小区。规划对荣星村农民安置采用“就地安置”原则,延续了其享有城市中心区公共资源的公平性,安置用地主要分布在金惠路两侧。规划商住用地为金瑞大厦和德圣城品华庭沿金惠路地块(图4)。
②公共设施用地
为了体现公共配套设施的在空间配置上的公平合理性要求,公共设施规划根据市区级、片区级、居住区级、居住小区级和基层社区级五级进行配套,从配置规模、数量、位置等方面进行均等化、公平性布局(图5)。
①市区级公共设施
主要为商务办公、行政办公、贸易咨询用地,沿金城路两侧分布,服务的对象是面向全区。
规划迁建万寿寺至原址南侧,结合绿地布局,保证了部分人信仰场所的公平需求。
②片区级公共设施
社会福利设施按照市区级、片区级二级配置,在老龄化快速增长的同时,有效保证了老年人的正常生活需求,体现了社会公平:
片区级――养老院:包括生活起居、餐饮服务、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健身。可结合公园和医院综合设置,参照北京20%的老龄化指标,估计5%老人需要。规划养老院1处,300床,不足122床在钱江文化单元统筹解决。
③居住区级公共设施
居住区级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主要有初级中学3所,为金山学校、规划初中、西兴中学;另有农贸市场2处,荣兴农贸市场、德圣城品华庭净菜超市。中学结合规模测算,以就近就学为基本原则布局;农贸市场结合居民出行半径合理布局,尽量满足居民的基本公平需求。详见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表。
④居住小区级公共设施
居住小区级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主要有小学、幼儿园和小区体育设施。
规划小学2所为城北中心小学、规划小学;幼儿园3所,根据实际情况,幼儿园按照11生/百户进行配置,满足服务半径需求,体现了公平原则。
小区体育设施结合小区公园设置,需要设置的体育设施项目包括室外羽毛球场、交谊舞场地、集体舞场地、老年活动场地、溜冰场、游泳池、游泳馆、体育馆。规划小区体育设施用地3处,分别位于荣星西居住小区、湖滨花园居住小区、万寿寺居住小区。
规划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处,服务半径500米。每处服务人口约2.5万。
⑤基层社区级公共设施
规划社区服务中心7个。基层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主要有: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养老设施(建筑面积不低于20平方米/百户)、社区体育健身点、物业管理用房,按每2000户居民为一个基层社区,配置上述基层社区级公共设施,其中社区服务中心建筑面积不低于每百户30平方米,总面积不小于525平方米。
在进行较大范围的成片开发时,居住区级以下(含居住区级)的公共服务设施的位置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可在其服务范围内作适当调整,但其项目数量、用地面积或建筑面积均不得小于规划图则中的规定,以有效保证公共设施配置的量的要求,体现公平。
6、结语
在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的今天,公共服务设施的作用已经从满足居民基本生活所需到不断丰富和拓展, 更多的肩负了改善城市投资环境、营造城市形象、兼顾社会公平性和满足多层次需求的责任【3】。原来的诸多标准规范源于当时的计划经济时代,较好的指导了当时的公共设施建设;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公共设施开发建设主体与使用主体的多元化需求,原有的配置标准难以适应当前城市建设发展要求,已不能较好地体现社会公平与公正理念。
杭州市萧山区位于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在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不断提升的同时,为解决现实中的公共设施配建矛盾,本文根据《杭州市城市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基本配套规定》和萧山区实际,结合《杭州市萧山区北干西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标准、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配置实践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顺应社会经济变化趋势和发展要求,积极探索“以人为本”满足社会公平的公共设施配套体系,以保障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相对超前性和对规划建设的贴切指导性。
[1] 冯雨峰。程序公平兼顾结果公平――城市规划师社会公平观[C]。规划师,2010(5):76―79。
[2] 丁元竹 促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宏观经济管理,2008(3):24―26。
[3] 胡纹,等。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新思考[A]。重庆建筑,2007(4):25―26。
[4] 周岚,等。探索住区公共设施配套规划新思路[A]。城市规划,2006(4):34―37。
篇6
关键词:和谐杜会;大都市区;公共资源;公平
中图分类号:F2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8)11-081-04
作者:钱志红,四川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黄超,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四川,成都,610031
一、研究背景及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了大都市全面发展与扩张时期,都市化现象的出现对城市公共资源的配置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在市场化改革的推动下,城市公共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呼声日渐高涨,希望通过公共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最终提高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公益服务的能力。在此观念的影响下,城市基础设施,公共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都得到飞速发展,城市公共资源配置的效率快速提升。然而城市大发展的同时,社会矛盾也日益突出,城市社会阶层分化和空间分异日益明显。城市资源的发展与配置在结构上,空间分布上,使用权限上都存在效率与公平的对立和某一方面的缺失。市场化保证了公共资源配置的效率,但是却失去了公平,严重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
从城市化和都市化发展的历史实践来看,由于公共资源占有和配置的不公平,导致了很多城市病,如城市空间不平等,贫民窟和城市低收入人群的迅速边缘化,城市空间隔离,环境设施,基础设施建设和享有的不平等。典型的例子如美国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贫民窟问题的形成和加剧,拉美国家都市化过程中的城市高级住区和消费景观占有的不平等。美国的贫民窟问题导致了白人和黑人贫民的强烈的社会冲突。拉美的都市化过程中,强势群体占有了城市中环境和设施相对优越的区域,并形成了周围区域隔离的堡垒式高级住区,加剧了社会排斥和贫穷的恶性循环。
在国内很多城市和大都市区,也存在着相似的情况,城市发展形成了严重的区域分割,空间隔离、空间分异迹象明显。如北京,城市形态沿袭历史的空间界定,有“东富西贵,南贫北贱”的说法,其他很多城市和都市化程度很高的区域都存在着类似的情况。富人区占据了城市中环境优美和条件优越的区域,享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增加自己的效用。而贫民区缺乏健康保健、基础教育和社会保障,社会秩序混乱,与富人区形成了天壤之别。未来的一段时间将是城市化和都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如果不对已经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解决的办法,可能使问题加速发展,导致社会矛盾的尖锐化。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提出了可行的对策方案,希望对解决问题有所帮助。
二、都市区公共资源概念及特征
都市区公共资源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行政职能的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利用国有资源、政府投资,或凭借国家赋予的垄断职能、政府信誉,拥有、控制或掌握的公益性、垄断性、专有性的资源,包括城市空间和城市功能载体的各种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有形资源包括城市土地、交通运输、给排水、邮电通讯、动力设施,环境保护等城市基础设施、市政公营设施。还包括教育、医疗、图书馆,娱乐休闲等社会资源。无形资源包括政府提供一系列公共服务和政策制度,主要包括政府的产业布局政策、投资导向政策、财政税收政策,城市发展策略和规划。其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一)社会公益性。都市区公共资源、公共服务的社会公益性是指其效用是在全体都市区居民中分配的,是为了增强全体居民的社会福利的,是为了全体居民的公共利益的。
(二)层次性。都市区公共资源的层次性是指公共资源配置中既有满足高收入阶层和群体的高级公共服务和设施,也有满足低收入群体和阶层的一般公共服务和设施。层次性具体体现在公共资源、公共服务的建设规模、建设质量、设施配套程度。
(三)空间限制性。空间限制性是都市区公共资源的层次性特征在地理范围上的具体表现。公共资源其所产生的效用范围是有限,只有在效用覆盖范围内的居民才能享受到它提供的效用。空间可达性差,为了享受公共资源产生的福利,必须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这称为旅行成本。只有当公共资源产生的效用或好处大于旅行成本时,人们才愿意享用公共资源提供的好处。
(四)经营性。公共资源由于具有非排除性和非竞争性,必须由政府来提供。但是在特定时期内,政府掌握的公共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而社会需求却是巨大的。为了满足对公共资源的巨大的消费需求,同时克服政府供给能力的缺陷,需要加强各种公共资源的市场化经营,增强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公益服务的能力。
三、大都市区公共资源空间配置规律、模式和原则
(一)公共资源空间配置的聚集性与扩散性
资源的空间配置不仅具有聚集性,而且具有扩散性,两者相互对应,相互联系。聚集效应、聚集经济和外部性的存在的存在是资源配置产生空间聚集的根本原因,资源空间配置的扩散是由聚集不经济引起。
资源空间配置具有的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是资源空间配置的基本规律,也可以说是市场规律在资源的空间配置时的基本表现。资源的聚集是为了获得聚集效应和规模经济,当资源积聚产生不经济时,资源的空间配置就由聚集向扩散转变。当资源由聚集状态向扩散状态演进时,并不是绝对的扩散和分散,而是在新的区域和中心又形成了新一轮的聚集。资源的空间配置就是在聚集和扩散两种状态之间轮流演进,从而导致了产业和资源配置的流动。
资源空间配置的聚集和扩散规律,从根本上说是资源配置的市场性规律,市场机制中的竞争、协作、效率是其聚集和扩散的根本原因。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城市的公共资源一直都由政府部门以行政审批的方式配置,以计划方式运营。这种资源配置方式虽然缺乏市场效率,但是能够更大限度地确保社会公平的实现。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公共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成为一个潮流。
(二)公共资源空间配置的“单中心”、“多中心”模型
1、单中心模式以中心城市为主导的发展阶段,城市公共资源的配置向中心聚集,城市的软硬件投资、政策资源、基础设施布局向中心靠拢。城市政府提供的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的辐射范围比较小,主要是集中城市中心区域,中心区域以外的地方和居民很难享受到公共资源的效用,城市公共资源的配置呈现单极发展的趋势。单中心模型的城市,其公共交通也比较落后,只有一些放射状的交通线连接着城市的,中心 区域以外的居民要消费公共产品,存在一定的旅行成本,这抑制了中心区域的居民进行消费的欲望。
2、多中心模式当城市集聚式发展达到一定阶段,中心城区的功能有向外扩散的需求,这一需求表现为在郊区形成多个具有社会经济资源独立性的核心,与中心城共同承当城市的总体功能,形成都市区次中心。中心城市和郊区次中心相互发展,共同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共同进行公共资源的配置和提供,他们的辐射范围比单中心阶段要大许多,其覆盖范围比单中心阶段要大得多。郊区次中心和都市中心之间有便捷的交通,这极大地减少了都市区居民消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旅行成本。
(三)公共资源空间配置原则
公共资源配置不仅涉及到各个相关群体的利益,同时由于其具有的一些典型特征,在进行资源配置时必须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才能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
1、效率与公平相协调原则在进行公共资源配置时,既要考虑效率目标的实现,又要不能损害公平目标的实现,兼顾效率与公平。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公共资源选择在“何地”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区域公众对其的需要,从而获得较高的投入产出比,达到提高区域社会整体福利、改善区域投资环境与优化区域资源空间配置的目的。另一方面,还应充分考虑到区域经济发展的地域空间公平,为不同地方的区域公众提供平等的消费地方公共品的机会和条件。
2、中心和相协调原则都市区由中心,郊区次中心和三部分构成,三个部分在空间上的组合共同构成了都市区域。城市公共资源配置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促进中心和协调发展。因此,在进行公共资源配置时,要考虑到中心和次中心以外的区域对公共物品和服务的需求,使其在三个地方得到合理配置。如果不考虑中心之间的协调发展,对任何一方的偏颇与忽视都会导致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和低效率。
3、政府决策与公共选择相结合原则公共资源区位选择及配置既可以由地方政府来决策,也可以由相关利益主体通过区域性政治程序如投票、协商等公共选择过程进行决策。政府决策具有决策时间短、效率高的优势,但政府在了解区域公共产品需求方面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问题,会带来决策效率损失等问题。利益主体通过政治程序进行的地方公共资源区位选择决策能够反映多数人的需求,从而容易获得广泛的政治支持。
四、大都市区公共资源空间配置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城市资源配置中的人口分布、结构因素
一个区域的人口数量大,其对公共资源、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量就大。在人口数量大、资源和服务需求量大的地方政府应相应地增减其分配和布局的总量,尽可能地保证公共资源能够在社会各个阶层和群体中公平地分配。
人口结构也会对公共资源、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产生巨大影响。一般来说,在收入水平较高阶层和群体聚集的区域,其对高层次的公共资源、公共服务设施需求较大,而对低层次的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需求较低。因此政府在配置公共资源时应将其纳入考虑范围。
未来的人口变动趋势也是政府在进行公共资源、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和空间配置时一个必须要考虑的因素。政府在编制公共资源、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规划时不但要考虑现在的人口数量、人口结构,还必须要考虑未来一个较长时期内的区域人口变动趋势。
(二)城市资源配置中的居住空间形态因素
城市居住区是城市的基本单元,是城市经济社会生活的全部缩影。城市发展的历史,尤其是城市居住空间形态变迁的过程对城市公共资源、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起着重要的影响。
城市居住带构成的城市居住空间分布状况直接关联着城市公共资源、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分布状况。具体来说,一是城市居住带是城市基本组成单位的主要分布区域,城市居住带的空间形成过程实际上就是城市基本组成单位的不断生成过程;二是城市居住带的禀赋特征直接关联着城市公共资源、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数量和结构。在城市旧居住带地区城市公共资源、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与周边单位设施资源共享程度较高,其文化教育和安全保障设施配置状况较好。
(三)城市资源配置中的城市规划因素
城市规划包括一个城市的土地利用政策和功能分区。合理的土地利用控制政策,在保证城市居住空间合理分异的同时,能确保城市不同收入阶层的居民享有不同的城市文明,能共享城市的教育、健康、娱文化乐等公共服务设施;能提供多种舒适、环保、廉价的交通出行方式,使低收入阶层的居民也能享受工作、生活出行的便利。
城市规划中的功能分区直接影响到城市公共资源在空间上的配置。城市功能区一旦形成,将会对各种资源在功能区的聚集起到强大的促进作用,加快各种资源在功能区范围内的聚集速度,内在原因就是资源聚集存在巨大的外部经济性,以及可能会得到的政策支持。城市功能区内的资源聚集具有比较大的同质性,这就会导致同一公共资源在城市区域内空间配置的失衡。
(四)城市资源配置中利益集团的博奕
新出台的《城市规划编制方法》明确指出了城市规划是政府调控城市空间资源、指导城乡发展与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保障社会公平、保障公众安全和公众利益的重要政策之一。公共政策在制定的过程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利益团体、强弱势群体的博弈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城市规划过程也是如此。城市规划的最后形成,所有利益相关者经过利益博弈最后形成的多方相互妥协的利益分配格局在政策和法律中的反映。
利益集团为了自身的利益,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式向相关部门施加影响,希望制定的规划能够更多地体现自己的意图,保证集团利益的实现。但是彼此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力是不尽相同的。其影响力取决于自身所处的社会地位、成员、声望、财力、组织性、领导力、内部凝聚力以及所用策略等因素。强势群体他们在社会地位、社会声望、组织资源、集团组织性、策略等方面相比弱势群体具有比较优势,他们在城市规划的形成过程当中能够对其施加更大的影响力。弱势群体的情况则刚好相反,他们在同强势群体的利益博弈中完全处于劣势。
五、促进都市区公共资源优化配置的政策建议
(一)都市区空间的多中心重组――公共资源多中心化配置
都市区公共资源不均衡主要是由于都市区的单中心化造成的。由于公共资源本身的有限性,大量的公共资源聚集在城市中心区域,都市区的不能享受到公共资源配置的效应。为了解决公共资源空间配置的非理性聚集现象,必须通过都市区空间的多中心重组――公共资源多中心均衡化配置来实现其最大效应。从国际上看,跳出“单中心”发展“多中心”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已成为一种趋势。具体措施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随着郊区城市化的发展,逐渐将都市区的发展重点放到郊区,在大都市区周围建设若干卫星城,作为疏散中心城市人口和产业的后方基地。利用地价、税收、福利等经济杠杆,鼓励人口和产业外移。
2、在都市区“次中心”,通过建设良好基础设 施、提供良好充分的就业机会、快捷顺畅的交通以及全面的公共资源和服务配套设施的建设,建设独立性较强的现代化新城,从而实现都市区的“多中心”格局。
(二)增强都市区公共资源配置的空间可达性
大部分公共资源、公共服务设施是具有特定物质形态,对它的消费,都要求空间上的接近。另外一部分无形的公共资源的消费,还要求机会和权利上的平等,要求每个人都能有制度性权利的公平。空间可达性主要有两个方面:
1、空间阻隔的可达性改善。可达性是克服空间阻隔的难易程度,如果某一地到其他地方的空间阻隔大,则该点的可达性差:如果空间阻隔小,则该点的可达性好。为了达到空间阻隔的可达性改善,我们必须注意公共资源空间配置的合理布局;增强公共资源的交通网络通达性,减少交通阻隔,建设完善的交通网络体系。
2、制度性权利的公平享受,实现发展和参与机会的平等。对于非物质形态的公共资源的空间配置,我们要注意使都市区的居民都能享受到公平的制度性权利。同具体物质形态的公共资源一样,对制度性权利和资源的公平享受,必须要保证都市区居民有平等的机会和通达的渠道来享受到公共资源的效应。
(三)加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应
城市规划是都市区公共资源空间配置的具体措施,也是其最后的管理和执行计划,因此必须从城市规划层面来进行把关,促进都市区公共资源空间配置的优化和合理性。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各项公共资源、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和建设要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分类指导。都市区空间范围巨大,区域内各个中心和地域情况不尽相同,而且其地理位置、资源设施条件、居住人口数量、人口结构与未来人口的变动趋势等因素差异较大。因此不同区域和地域的公共资源、服务设施规划应因地制宜,根据不同服务设施的服务半径,设立分级规划标准,并详细规定各类公共,资源、公共服务设施的用地规模和建筑面积。
篇7
关键词:新农村;公共健身;服务设施
引言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和《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贯彻落实和实施,在全国掀起了全民健身热潮,新农村健身活动的开展关系到全民健身纲要实行的质量和进度,公共健身设施的建设是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推广的关键,也是考量全民健身活动开展效果的一个标准。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显得尤为突出,而其中农村问题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全民健身计划在小康社会中能否顺利推进与逐步实施,关键也在农村。农村体育发展缓慢,农民参加健身活动受到限制,我国的全民健身计划很难实现,更难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健身”的目的。农村公共健身服务设施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全民健身事业的未来走势,也体现着农村体育发展前进的步伐。因此,要进一步推进农村体育的发展,提高农村公共健身服务能力,农村健身设施的建设俨然成为农村体育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农村公共健身服务设施的现状
公共健身服务设施是指由国家投资或筹集社会资金兴建的,用于开展社会健身活动,满足广大群众进行体育锻炼的健身器材、体育场、球场等体育活动场所。本文研究的是农村范畴内的公共健身服务设施。公共健身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是农村全民健身计划实行的基础,要进一步改善农民体质与健康状况,提高农民身体素质,科学合理的公共健身设施必不可少。全民健身活动的普及和开展为公共健身设施遍及农村创造了条件,国家对于全民健身的需求给予大力的支持,但近年来农村健身的迫切要求与体育场地设施不足与不适的矛盾就日益突出,公共服务体系的服务能力也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健身需求。新农村公共健身设施的建设作为新农村全民健身的基础性建设,是农村体育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障。公共健身设施是农民健身的物质基础,可以为农民提供多样的健身需求,既可以丰富生活,也可以促进农村体育的发展。目前,公共健身设施的数量和公共健身设施的种类满足不了农村居民的需求,一方面农村公共健身设施建设明显不足、从数量情况反映公共体育设施较缺乏;另一方面农村公共健身设施种类单一,多样化的需求必定要建设多样化的健身设施,从需求情况反映公共健身设施种类缺失,分布不均衡无法满足当地居民的多样化需求。鉴于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都应该享有基本的公共体育服务待遇,但是由于城乡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存在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差异,整体表现为农村地区的公共健身服务供给不足,农村公共健身设施数量缺失、配置单一化、现有设施布局不合理与现有设施管理不到位等等问题。
二、农村公共健身服务设施存在的问题
1、农村公共健身基础设施缺乏农村作为健身设施主要以全民健身路径设备、乒乓球台、篮球架三种为主,场所种类贫乏,数量有限;健身器材主要集中于全民健身路径器材(如踏步机、爬杆、压腿器、扭腰器、滚轮、单杠、双杠等)、球类器材(如篮球、乒乓球等)两大类,其中全民健身路径器材中踏步机、单杠、双杠配置率最高,部分器材布局存在不合理现象。我国政府已经对群众体育健身设施加大了投资,但主要集中在城乡阶层,对最缺乏、最需要的广大农村的投资还远远不够。现阶段农村均无大型体育馆,公共体育设施较少,而且条件简陋,只有部分农村配备了健身路径。农民参加体育锻炼大多是在自家庭院、公共活动中心、山林河畔、村头路边等非正规体育场所,农民群众进行体育活动的场地设施偏少,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需求。当前我国农村人均体育活动场地面积根本达不到农民日常体育活动的基本需求。设施和器材也十分短缺,数量和质量上都存在极大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体育的发展。2、农村公共健身设施的利用率低农村公共健身设施利用率不高,主要表现为:一是公共健身设施的社会开放度不够。农村学校体育设施的开放程度不足,设施条件陈旧。由于农村学校体育设施作为学生上课场地,怕被校外人员损坏,都会在放学后关门,能够对农民开放的很少。二是大部分公共健身设施没有专人管理,又长期处于闲置;部分健身器材在户外环境下出现生锈或损坏的情况,不能得到及时的维修和保养。三是公共健身设施存在缺失使用说明、没有使用说明和使用说明被毁坏的问题,降低了公共健身设施的利用率。主要是负责该地区的体育管理部门责任落实不到位,体育组织管理部门的责任意识淡薄导致农村公共健身设施不能充分发挥健身功能,并且损坏的公共体育设施对农村居民正常健身活动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3、农村公共健身人力资源匮乏社会体育指导员配备不到位。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配备都达不到要求。政府对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建设以及培养没有足够重视,导致社会体育指导员及其协会严重缺乏,很多健身活动站都无法配备一名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农村健身活动中心不健全,相应的健身指导人员的技术培养始终处于停滞状态,指导能力十分薄弱。无论是从事政府体育管理的人员、学校体育教师、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还是参与健身活动人群的数量,农村均低于乡镇,并远远落后于城市。农村体育人力资源从根本上制约农民科学健身,也是限制农村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4、农村居民的健身意识不强目前农村居民整体缺乏体育价值观念,对体育的发展态度淡漠,无法营造一个良好的体育发展环境,也没有把健身视为促进健康、改善体质的重要方式。农村在健身观念出发点上就有很大的偏差,他们认为体育锻炼纯粹是一种玩耍,从事了繁重的体力劳动的同时就是锻炼身体,并且不知道过度的劳动和不正确的发力动作,会对身体造成伤害,这些错误的认识长期得不到正确的引导,一时间很难扭转。加上政府相关部门缺乏体育活动的组织和宣传,也没有在培养农民体育锻炼的意识上起到广泛的积极性作用,农民体育参与意识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的激发。
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公共健身服务设施发展的对策
1、加快农村公共健身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健身环境,加大农村体育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力度,尽快形成覆盖农村的健身公共设施网络;目前农村全民健身活动的资金来源非常有限,最主要还是依靠政府的拨款,对于本来就贫困的农村来说政府的经费投入太少,根本起不到实质作用。国家应该加大对农村的资金投入,并扩大多渠道资金投入。应加大农村体育彩票公益金在体育健身方面的支出以及比重;加强农村全民健身工程的专项建设,把健身器材送到农民身边,扩大全民健身服务在农村的覆盖范围,保证全体农村居民享有全民健身体育公共服务设施,实现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加大公共健身设施的规模和资金投入,丰富健身设施的种类,提高健身设施的功能性和针对性。扩展健身活动区域,设立更多的农村活动中心,同时增设维修保养健身设施的服务站,努力构建布局合理、覆盖农村的公共健身设施网络,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多样性的健身需求。2、提高农村公共健身设施的利用率应加大公共健身设施的社会开放力度、提高公共体育设施的利用率、完善管理上的监督机制。充分利用现有健身设施,延迟学校内设施的对外开放时间,例如周末和假期,促使学生以及家庭成员得到更多的健身机会。充分利用公共场所和适宜的自然区域建设全民健身活动基地,由村委会组织专业人员对健身设施的使用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开展丰富多彩的健身活动,强化设施的使用功能。健身器材科学、合理化的使用尤为重要。使用不当或常年无人维修,器材损坏影响正常使用,平时对器材的保养与及时的维修是器材使用寿命的保障,器材的使用时间增加,才能更好的利用器材。各种健身器材的使用配合相对应的技术动作,才能起到更好的锻炼效果。3、加强农村公共健身服务人力资源的培育、完善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管理体系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和群众体育活动骨干队伍的培训力度,一方面,聘请专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管理并建立相关机制。培养有潜质的农村体育指导员,从而能够长期为群众提供全民健身科学指导服务。另一方面,将农村健身服务作为体育院校学生的教育实践的平台,又能使农村健身服务得到快速的发展。通过一些权威的机构来给农民讲解正确的健身观念,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长时间科学有效的带领人们走出健身误区,使农民真正在健身中得到益处。公共健身设施的管理应该从实际出发,从根本上做到有效的管理,地方政府在全民健身中应把相应的权力下放到健身人群中,由农民自发组织、自行管理。农村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前提下,应该制定适合居民活动的健身计划,促进农村居民更好的进行健身活动。完善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管理体系,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体育组织机构为骨干、农村社区活动站为辅助、群众性健身组织为基础的农村健身组织服务体系。建立专业的体育组织管理队伍,健全农村各级体育工作制度,统筹发展,日益改进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管理体系。4、引导农民提高参与健身的意识和自觉性强化农村健身的宣传和教育,不断引导农民提高参与健身的意识和自觉性。农民在新农村建设占主导地位,是体育设施建设能够真正推行发展的决定力量。因此,农民原有的生活习惯与观念要从根本上改变,要用由内而外的自发性方法引领他们进入一种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中。政府应加强学习科学健身教育力度,开展广泛的健身宣传活动,组织以娱乐为目的的健身活动,资金鼓励参与长期从事健身的村民。从农村学校的体育教育出发,从小培养科学锻炼身体,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以学生为中心,并扩展带动家庭成员。加大农村医疗组织机构对农村病患的健康意识培养,从切身利益出发,激发参与健身活动自主性。最终,使农民从排斥到尝试,从好奇到喜欢,从兴趣到热爱,不断养成科学的健身习惯,树立正确的健身观念、运动意识,彻底消除健身误区,达到终身体育的目的。
四、小结
篇8
在西方国家的相关研究中,城市公共服务(UrbanPublicServices)和城市公共设施(UrbanPublicFacilities)意义基本相同,均指由政府直接或间接提供并为所有人共享的服务和设施。[3]基于空间分布差异性特征,可分为三类:(1)非定点设施服务,如警局、消防局、街道环卫站等,社区居民获得此类服务不一定要到达设施所在位置才能得到;(2)定点设施服务,如学校、图书馆、医院、公园、体育场馆、公交和地铁站点等,这类服务需要居民达到设施所在地才能得到;(3)网络设施服务,如供水、污水、电力、街道等,此类服务呈网状覆盖城市建成区。[4]其中的定点设施服务具有效益随距离增加而衰减的特点,其非均质空间分布导致服务的差异性和不公平性,是相关研究关注的重点之一。广州市的家综有自身的场地与设施,可以将其视为定点服务设施。西方对公共服务设施的研究由来已久,最早起源于19世纪下半叶出现的“公共环境改良实践”[5]。二战后,西方国家的公共服务设施的研究经历了从强调地理空间的均等,到注重供给的经济效益,以及到20世纪末以来对不同人群的公平性的关注的转变。[6]研究的视角从地理空间的均等逐渐过渡到社会的公平和公正。[7]在实证研究方面,一般是先获得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分布数据和可达性数据,然后将经济社会属性不同和对公共服务设施需求情况不同的居民的空间分布情况与公共服务设施的可达性数据进行整合,从而对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情况和公平性进行评价。
如Nicholls以地理信息技术(GIS)为平台,对德克萨斯州Bryan市的公园系统的可达性和公平性进行了综合测量。[8]国内的研究,如陶海燕等对广州市海珠区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空间可达性展开了研究。[9]梁颢严等在对公园绿地空间分布合理性进行评价的时候,将空间可达性作为公园服务能力的两项关键指标之一。[10]综上所述,可以发现公共服务设施的可达性是对其空间分布的公平性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可达性是人文地理学评价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的关键概念,也是我国政府对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评价的重要原则。[11]Hansen首次提出了可达性的概念,将其定义为交通网络中各节点相互作用的机会的大小。[12]Kwan将可达性分为个人可达性和地方可达性两类,前者是反映个人生活质量的一个指标,后者是指某一区位“被接近”的可能性。[13]可达性的计算与三个要素有关:(1)交通成本,一般以两地间的交通时间或交通距离作为计算依据;(2)端点区位吸引力,指提供某种可达的能力;(3)端点区位需求量,指对某种可达的需要量。[14]可达性的计算方法也有很多种,主要有缓冲区分析法(BufferZone)、最小邻近距离法(MinimumDistance)、吸引力指数法(GravityIndex)、行进成本法(TravelCost)等。
那么家综的可达性应如何评估呢?在对家综的可达性进行计算的时候,需要考虑其特殊性。一方面,家综作为实体,具有场地和一些公共服务设施,居民可以来到中心获得咨询、休闲、阅读、文娱活动以及个案与小组活动等服务。以往的研究多采用最小邻近距离法,侧重对直线距离的计算,考虑到交通路线和工具具有复杂多样性,难以准确反映家综场所的可达性,因而本研究在对家综可达性的探究中将以社区居民到达家综的交通时间作为衡量标准。另一方面,家综所提供的服务并不局限在场所里面,家综工作人员会深入到社区提供一些扩展,以更好地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有着双重特性的家综在分析其服务的空间分布的时候,不能局限于中心的可达性,同时也应当考虑家综工作人员对服务范围的扩展,这也反映出了中心扩展服务的可达性。因此,从概念上说,可达性可以进一步区分为“聚集可达性”与“扩散可达性”两个衡量指标。本文对家综的可达性分析将包括两个方面:(1)社区居民到达家综所耗费的交通时间,即聚集可达性;(2)家综扩展服务的空间分布,即扩散可达性。
二、可达性与公共服务空间分布模型
(一)林和街简介林和街位于广州市天河区西部,面积共3.8平方公里,地处广州市中轴线上,中信大厦、火车东站、天河飘绢(羊城新八景之一)等广州市的标志性建筑坐落于此。东面以猎德涌为界与石牌街为邻,南经天河路绕体育东路至天河北路与天河南街接壤,西临广州大道,北至禺东西路上瘦狗岭分水线,下转广园东路与沙河街、兴华街、五山街相接,位于广州市的商务、金融、外事中心区域,也是广州市高尚住宅和特色人居环境住区。林和街街内三横(广园东路、天河北路、天河路)三纵(广州大道、体育东路、天河东路)的主干道,加之广州火车东站、火车东站公交总站、广州地铁一号线,共同构成一个立体交通网络,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其中天河北路被誉为“广州的华尔街”,有6家外国银行以及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进驻。街辖内有众多高档的写字楼、商场和住宅区,人口密集,道路和交通发达,经济活跃,是广州市重要的经济金融中心地区。林和街辖有润和、花生寮、禺东西、德荣、侨庭、雅康、紫荆、天寿、天河北、恒怡、天誉、华新等12个社区居委会以及1个撤村改制公司———林和润杨经济发展有限公司。
(二)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可达性林和街家综向林和街全体居民提供长者、青少年、家庭、新广州人、义工、劳动就业、临终关怀等7项服务。中心的服务、办公场地为600多平方米,各功能室完整,内设个案室、小组室、多功能室、志愿者室、舞蹈室、偶到区、庇护室等。本文将从两个方面探究林和街家综的可达性。1.家综场所的可达性:聚集可达性为了更加直观反映社区居民对家综场所的可达性,本文将以到达家综所需时间为衡量指标,这里的所需时间是指居民通过任何交通方式,包括步行、乘坐交通工具等到达家综所耗费的时间。通过对家综工作人员的访谈和社区的实际考察,将各个社区到达家综所需时间给予了近似的描绘(见图1)。从图1中可以发现,随着直线距离增加,居民到达中心所需的时间也就越多,家综场所的可达性也随之降低。只有花生寮社区和天誉社区的西边部分因为临近广州大道得以享受便利的交通而稍有特殊性。最远的禺东西社区达到家综所需时间是40到50分钟之间,因而其可达性在整个街区中是最低的。据工作人员说,禺东西社区的居民相较其他社区的居民来的次数也少一些,但是若中心举办的活动有吸引力的话,那边的居民也会过来;去年暑假的时候举办的活动就有不少小朋友是来自于禺东西社区。如图1所示,林和街的地理空间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有四个社区(侨庭社区、雅康社区、华新社区、德荣社区)是向南凸出的,而家综更是位于“南方的南方”,使得近一半居民需要半个小时才能到达中心,这无疑限制了家综的服务范围。同时因为家综发展历史较短,大部分社区居民对其并不了解,如果其场所的可达性较差,那么也就无法有效提高家综的社会认可度。2.扩展服务的空间分布:扩散可达性社会工作注重从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来看待问题,所以社工会深入到社区之中提供公共服务。在社区中举办活动,也有助于社区居民之间的相互认识,提升社区居民对社区的了解度,同时相对于一直待在中心,会更加有助于提高居民对社工的知晓度。本文将家综工作人员在中心场地之外所提供的服务称为扩展服务。扩展服务有助于扩大家综服务的空间范围,提高居民接受家综服务的可达性。通过对扩展服务分布范围的分析,可以判断家综提供的服务是否覆盖到每一个社区,在整个街区范围内是否达到基本均等的提供。根据家综工作人员所提供的资料,可以计算出各个社区的扩展服务量。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林和街家综扩展服务的社区分布并非是均衡的,其服务量在各社区的分布从高到低排列如下:德荣、恒怡、天河北、侨庭、雅康、华新、天誉、花生寮、紫荆、天寿、润和、禺东西(见图2)。从图2中可以看出,家综中心位于华新社区和德荣社区的交界处,德荣社区成为服务量最大的社区有其地缘优势也有人口结构的原因。因为该社区为一个老社区,老年人较多,对服务有着较大需求,并且闲暇时间相对较多。但是华新社区的服务量却只排在第六,显得奇怪。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华新社区的商业性广场大厦居多,居民住宅性楼房相对较少;二是华新社区居民中日韩籍人口较多,使得扩展服务的开展受限。依据图1,可以发现天誉社区的可达性多介于半个小时至四十分钟之间,相较紫荆社区、天寿社区并不具有地理上的优势,但是其服务量却大于这两个社区;甚至相对中心更为偏远的花生寮社区的服务量也高于紫荆社区和天寿社区,同样也显得奇怪。通过对天誉社区的观察,发现该社区的主体部分是广州体育学院,相较其他社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高校可以为社区活动提供志愿者一类的人力资源,同时也有一些场地资源可以和社区居民共享,因而花生寮社区因受高校的辐射影响,其服务量仅次于天誉社区。禺东西社区的聚集可达性相较其他社区是最低的,自然影响了该社区的扩展服务量,这应当引起社工的关注。而且该社区居民的经济和居住条件相对较差,贫困家庭偏多,从公平性角度来看,社区的服务需求更大。这一服务供求不均衡状况需特别予以注意。可见,家综中心及其社工虽已注意到利用扩散可达性来弥补聚集可达性不足的局限,但由于场地、人力等资源限制,效果仍欠理想。尤其是最北端的禺东西社区的供求不均衡状况尤为突出,无论是聚集可达性还是扩散可达性都极低。
(三)公共服务空间分布模型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作为由政府购买,第三方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措施,是公共服务类型中的一种。结合对林和街家综可达性分析的结果,为更好地实现公共服务在空间分布上的公平性,本文尝试提出公共服务空间分布模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人口特征、需求分布和可达性。首先,应当充分了解社区的人口特征。在进行公共服务场所的选址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人口构成在不同社区之间和社区内部的分布差异。常用于区分不同人群的指标有户籍、年龄、健康、学历、职业、收入等。公共服务提供方应当结合社区的人口资料,合理地选择适合本社区的人群区分指标,如有的社区以老年人为主,有的以外来人口为主,有的以工厂工人为主;并通过绘制社区人口特征图,了解不同社区和社区内部的人口特征差异。相较于普通人群,值得注意的是位于边缘社区的群体,他们因社会经济地位偏低往往被边缘化,应当考虑到所提供的公共服务在空间上的分布是否和这些边缘群体相契合,在多大程度上,公共服务对于他们而言具有易接近性。其次,结合社区的人口特征确定需求的分布情况。在进行公共服务场所的选址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还应当充分考虑不同社区和社区内部对公共服务的需求量和需求类型及其迫切性。如华新社区对服务的需求量比较小,恒怡社区对服务的需求量相对则比较大,德荣社区的需求量最大,等等。不同的社区或者社区内部的需求类型也可能会不同,如德荣社区以老年人康乐服务需求为主,天誉社区以高校学生社会融合需求为主,等等。因而在提供公共服务时,应当考虑到不同的需求类型在空间上的分布,以更好地针对居民的需求。此外,还需要考虑的是居民对不同类型公共服务的迫切程度。社区居民的需求往往是多种多样的,但其需求的迫切性也有差异,因而需要了解社区居民对各种类型的公共服务的需求迫切性如何,从而提升单项服务的边际效益和公共服务的总成效。公共服务提供方应当通过多种社会调查方法全面了解社区的需求类型和需求量,并在社区人口特征图基础之上,绘制社区需求分布图。最后,全面衡量公共服务的聚集可达性和扩散可达性。如前所述,聚集可达性是指到达提供公共服务场所的相对难易程度,主要通过所耗费的交通时间来测量。扩散可达性是指公共服务的扩展分布情况,主要通过描绘公共服务的数量、类型以及迫切性在空间上的扩展分布情况来测量。扩散可达性是对聚集可达性的补充,是公共服务提供方为了实现服务的均等化而做出的努力。由此可见,公共服务的可达性与到达目的地所耗费的交通时间成负相关关系,与对社区居民需求的满足成正相关关系。在社区人口特征图和社区需求分布图的基础之上,公共服务提供方可以通过上述关系来衡量其公共服务的可达性。
三、小结与讨论
篇9
关键字:城中村改造、混合居住
Abstract: the current guangzhou overall "three old" reconstruction project, involving a large villages live the collapse of the community and reconstruction, in the villages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mixed residential pattern active, is to avoid living differentiation aggravate, realize community safety, prosperity and floating population to solve the low-income housing, safeguard social strata, harmonious coexistence the important means. This paper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step sand village reconstruction as an example, through to each class division, community function live composition,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sharing, public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and community cultural model,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rebuilding the villages inside the city of mixed residential community planning methods.
Key word: city village reconstruction, mix to live
中图分类号:C91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混合居住模式的提出
混合居住模式指不同收入阶层居民和不同职业、文化背景的群体,以自己的实际购买力为前提,共同居住在不同价位梯度的居住型房地产产品的混合功能区内,和谐相处、优势互补,共同生活的居住模式。
混合居住模式的提出主要源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因各社会阶层收入水平不同而形成的居住分异。为避免因居住分异而产生的贫穷家庭集中、住宅高密度、设施匮乏等居住环境问题,以及失业率、犯罪率、社区活力丧失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美国HUD(美国住房和城市建设部)尝试改变过去集中建公共住房的做法,采取分散的方法,把将要开发的公共住宅单元划分成的小组团,分散在现有的中高收入阶层邻里中,或是将公共住宅和商品住宅结合起来开发,从而形成混合居住模式。
2.广州市城中村改造中的居住分异问题
当前,广州市正在大力推进市区“三旧”改造工作的深入开展,牵涉到大量城中村居住社区的解体与重构。在大大改善居住环境及城市景观的同时,这一进程也加剧了不同社会阶层的居住分异问题。
2.1空间分离的加剧
城中村特殊的居住环境包容了多样化的居住人口,除村民自身外,还包括外来务工者、小商贩、普通白领等不同收入、教育层次的居民,从而形成高度混合的居住社区。现行城中村改造方式简单化的将居住环境划分为村民集中安置区和商品房融资区,一方面驱赶了外来租住者,另一方面形成不同阶层居民的空间分离,加剧了社区的居住分异。
2.2社区活力的丧失
城中村高度混合的功能既造成居住环境的混乱与日益恶化,但同时也是社区的活力之源。现行改造方式往往忽视社区商业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导致居住生活不便、缺乏就业岗位等种种问题,社区缺乏活力。
2.3公共交往的缺失
城中村改造后,村民安置区和商品房融资区多采取封闭式管理。由于缺乏必要的公共空间,导致居民公共交往的缺失。
3.沙步城中村改造的混合居住模式探讨
3.1城中村概况
沙步位于广州市黄埔区南岗街西部、广深公路南北两侧,是广州市“三旧”改造138条重点村之一,改造范围内用地面积为162.85公顷,现状村户籍人口约9千人,外来租住人口约4万人。
3.2混合居住模式的构建
3.2.1居住阶层的多样化
沙步城中村现状居民除本地村民外,还包括周边开发区产业工人、公司职员、商业从业人员等租住人口,其中租住人口达到常住人口的4倍。改造方案在满足村民安置以及改造融资的前提下,还应充分考虑该部分人口的安置问题。
根据广州市“三旧”改造政策,村民户均安置居住面积达到约280平方米/户。改造方案在满足村民居住要求后,将余下部分作为村民出租公寓开发建设,一方面满足外来人口的租房要求,另一方面可保障改造后村民的收入来源。另外,村民安置后剩余土地在满足融资需要后,可结合国家保障性住房要求进行保障性住房建设,可采取政府统筹、村民自主开发后与政府分成的方式,也可采取由开发商建设、政府回购的形式,从而满足周边中低收入居民的居住需求。
由上,通过对改造区内居民阶层的细分和针对性设计,可充分保持改造后社区居住阶层的多样化。
3.2.2社区功能的多样化
沙步社区处于连接广州开发区东区、西区的咽喉地带,广深公路沿线现状商业氛围浓厚。改造方案沿广深公路两侧集中布置社区物业和融资商业,将其打造为片区商业服务中心,作为服务于南岗、夏园街道生活区以及周边产业区的配套服务中心,进一步强化广深公路沿线商业环境。社区内部则可根据居民的生活需要,设置菜市场、小超市、理发店等多种便民商业设施。
通过商业功能的引入,一方面为村民提供了长期盈利的优质物业保障,另一方面则为社区中低阶层为主的居民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避免了单一居住功能社区的活力衰落问题。
3.2.3“大混合、小集中”的居住空间布局
混合居住模有利于不同阶层居民的和谐相处、优势互补,但高度混合的居住环境,也会因各阶层不同的居住生活习惯和群体意识而形成社区矛盾和管理混乱。沙步改造方案将村民安置区、出租公寓区、融资住宅区分别组织为相对集中的居住组团,并通过公共使用的开放空间和公共设施相联系,从而形成“大混合、小集中”的社区组织模式,在充分尊重各群体自身特点的前提下,保障社会各阶层的和谐共生。
在居住空间的布局上,村民安置组团位于现状村民居住区内,顺应村民长期以来的居住生活习惯;中高端商品住宅组团位于社区中部,满足该阶层居民对生活环境品质和服务设施水平的要求;出租公寓及中低端住宅临近地铁站和主要城市干道,贴合该阶层居民的公共交通出行方式。
沙步城中村混合居住模式示意图
3.2.4公共空间及公共服务设施的共享
改造方案将主要公共服务设施沿改造区中部山体游园集中布置,作为社区共享的公共服务区域;各居住组团按照广州市相关标准和服务半径要求设置居住小区级配套公共服务设施,满足全区使用需求。
公共空间的设置充分考虑不同组团的共享性。其中社区级公共活动中心结合公共服务中心设置于社区中部,组团级公共空间设置于相邻居住组团之间,形成层级丰富、联系紧密的公共交往活动空间。
沙步城中村公共空间及公共服务设施分布示意图
3.2.5社区文化的塑造
社区文化是增强社区凝聚力的关键。改造方案首先立足于对地段文脉的延续和传承,对祠堂、庙宇、家塾等历史建筑视保存现状分别采取保留、修缮、复建等措施进行保护,结合风水塘、历史街道等要素形公共空间,并保留传统文化活动,打造社区独特的历史人文内涵。
改造后,外部城市文化的引入势必对社区整体意识形成冲击。规划在社区公共服务中心设置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并充分利用各处公共空间增强居民文化交流,逐渐形成以地方文脉为内涵、城市多样性文化协调发展的社区共同文化意识。
3.3小结
通过以上对沙步城中村改造方案中混合居住模式的探讨,归纳城中村改造中构建混合居住模式的规划策略如下:
(1)通过对社区居住阶层的细分和针对性规划设计,保证社区居民阶层的多样性;
(2)通过“大混合、小集中”的居住组团布局方式,既满足不同阶层居民混合居住的要求,同时保证其居住环境的相对独立性;
(3)通过共享公共空间及公共服务设施,强化各阶层居民的交往和联系;
(4)通过商业服务等多种功能的引入,增强社区活力,保障中低阶层居民的就业需求;
(5)通过对社区地方文脉的保留和新型城市文化的培育,塑造社区的共同文化意识。
4.结语
城中村本身即有一定的混合居住形式,居住环境的“混杂”既是其问题之源,也是其活力之源。城中村改造在改善其居住条件及城市景观的同时,还应该通过对各阶层居住分区、社区功能构成、公共服务设施共享、公共交往环境营造以及社区文化塑造的探讨,构建混合型居住模式,形成宜居、和谐的新型城市居住社区。
参考文献
[1]田野.转型期中国城市不同阶层混合居住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肖刚.从对立排斥到和谐共生:广州科学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路[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广东省出版集团,2006.
篇10
[关键词] 城镇化;巨型居住区;初探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巨型居住区”出现的历史必然
1.1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居住社区建设的迫切“还债”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建设迅速发展,城市化率由初期的不足20%上升到目前的40%以上,预计未来20年还要保持每年0.8-1个百分点的增长速率,达到60%左右的水平。同时,我国的住房建设也是伴随着城市化的加快而逐渐步入正轨的,由于改革开放之前国家经济政策重生产而轻生活,住房建设欠债非常多,城市居民普遍生活在拥挤、设施简陋、没有现代物业服务的住房内。改革开放后,住房开发建设也是逐步迈开步子的,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逐渐形成有效的住房市场,截至到目前,住房建设还有很多历史的“债”要通过大量的建设去偿还,每年的建设量都保持平稳的增长态势。所以,一方面是城市化的大背景,一方面是住房市场的蓬勃发展,最终催生了“巨型居住区”这种能快速“还债”的开发形式。
1.2大城市城市人口疏解的带来“郊区化”客观需要
与国外的许多大城市一样,我国的大城市也面临着中心区密度过高、交通、工作和生活环境条件急需改善的现实问题。改造后的老居住区一方面成为新的密度得到降低、环境得到优化的新社区,一方面大量的居住用地用于城市的商业开发。所以,老城区有限的空间和大量需要迁出老城区的原住民,两方面共同作用成为了位于城市周边的“巨型居住区”的又一个现实需求。
1.3市场经济作用下城市圈层结构的影响结果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日臻成熟、城市的空间布局也越来越多的摆脱计划经济的影子。在“退二进三”产业布局政策的指引下,大城市市中心的工业搬迁至郊区甚至更远的地方,城市中心让位于能够提供更高地租的现代服务业,随着服务业的发展,核心地区地价上涨,高昂的房价只有少数中产阶级才能承受,而大量的居民只能选择外迁至低房价的郊区,从而带动了郊区巨型居住区的产生。
1.4交通设施的发展为巨型居住区的出现提供可能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快速发展的时期。以公交导向为目标的城市交通系统建设已经逐渐成为共识,公共交通的发展提高了城市交通的通勤效率,为大城市缓解了部分交通压力。同时,以北京、上海、广东以及南京等特大城市为代表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也为大流量的快速交通通勤提供了可能,这些都为离城市中心区较偏远的“巨型居住区”居民的出行提供了设施保障。
现阶段“巨型居住区”发展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2.1就业-居住不均衡
2.1.1现象分析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城市空间结构中居住与就业两个核心变量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早在1960年代、Kain(1968)提出的“空间错配假设”(spatial mismatch hypothesis)就对工作岗位和职工居住地在数量和质量上的空间不匹配进行了阐述,其后,就业-居住均衡概念在新城开发运动中逐渐明晰。一般认为,就业-居住均衡是指在一个城市的所有区域内,就业集中地附近有足够的房屋满足职工居住,反之亦然。同时,该区域的房屋价格以及其他特征应当符合当地职工。高比率的就业-居住失衡往往伴随着步行和自行车出行比率的降低和临近郊区就业中心高速公路的拥堵。宋金平、王恩儒等(2007)指出,随着郊区化的大规模开发,北京出现了居住与就业空间错位问题,并造成了低收入阶层通勤时间和经济成本的增加,导致交通拥堵、社会隔离等社会问题。类似的,广州南部新城番禹的华南板块巨型居住区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一方面已经住进来的居民多是工作在广州的,每天产生大量的钟摆式交通,另一方面,这块开发初期被普遍看好的居住社区由于没有周边就业机会的相应植入,所以在住房市场上并没有表现出相应的竞争力,没有成为预想的“广州新中心居住社区”。
同时,由于我国的城市化发展速率很快,很多新兴的“巨型居住区”往往是在城市郊区的村庄基础上建起来的或者甚至就包含着“城中村”。很多情况下,这一变化过程中并没有解决原村庄中农民“失地”后“失业”的问题,从而造成了另一个层面的就业-居住不均衡现象。由于这些农民不同于普通城市职工,他们往往没有相应的知识与技能,依靠自己的力量难以找到稳定的工作,所以又会衍生出复杂的社会问题。
2.1.2原因探究
这种就业-居住不平衡的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这些巨型居住区没有能跟城市的功能很好的结合,只规划了居住功能,而没有把其他的城市功能纳入进来,从而造成社区内居民要忍受长距离通勤或是在社区周边难以解决就业的问题。从国外发展的例子看来,单纯的居住社区的郊区化必然会带来就业-居住不平衡的问题从而产生大量的通勤交通。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郊区化”,国外的城市后期普遍出现了面向区域的“多中心化”的过程,城市的功能从老城逐渐疏解到城市周边,形成新的城市功能中心,并依托这种核心功能发展成为新城。巨型居住区解决就业-居住平衡问题的出路之一,就是依托这种新的城市功能中心来发展。因为就业-居住平衡问题不仅是一个量上的平衡,还是一个结构上的平衡问题,所以只依托某一个产业或者企业集聚是不能满足庞大的居住社区多元的就业需求的,需要依托功能发展较完备的城市新中心或者新城才能解决。
另一方面,规划中的严格的功能分区的强化是带来这一问题的又一原因。1933年的《雅典》强调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功能的分区,但随之带来的实践证明城市是一个有机整体,过于强调功能分区会破坏有机体之间的联系,第一代卫星城即“卧城”的开发就是典型的教训。所以1977年的《马丘比丘》中提出了混合功能区的理念。同样,我认为,“巨型居住区”虽然作为一个概念值得研究,但是在实际的规划和开发过程中,不易过分的强调居住社区的“巨型”完整性和独立性,应该把城市功能尽可能的融入其中,使其最后的形态更接近于一个只是居住功能比例较大的多功能城市片区。
2.2公共服务设施不足
2.2.1现象分析
公共服务设施不足或发展不利是很多巨型居住区发展受到制约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像我们课堂上讲到的三个例子,方庄是原有的公共服务设施已经难以满足现在的需要,从而导致了其衰败;望京是由于规划预期建设的公共服务设施一直没有得到有效实施,使整个居住社区的功能难以达到最初的设计定位标准,从而造成其市场竞争力的减弱;而万柳作为成功的例子,正是得力于其周边丰富的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和社区内部服务设施的配套落实,才能吸引对社区公共服务要求相对较高的精英人群。
2.2.2原因探究
造成公共服务设施不足的现象同样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因为有些巨型社区的选址过于跳出城市现有的大型公共服务设施辐射范围,造成图书馆、体育场、影剧院、商业中心等服务设施不足。因为这些服务设施是城市总体规划层面布局的结果,往往是与其他城市功能结合布置的,不是通过一个巨型社区通过一朝一夕的带动和投资就能完成的。所以,巨型社区的选址布局仍然要与城市的功能中心规划布局相结合,才能保障市属大型公共服务设施的方便可达。
另一方面,对于社区内部的服务设施,目前这类设施的开发建设依然沿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居住小区规划的模式,主要集中于居住区规划指标体系层面,即公共服务设施应“建什么”,“建多少”的需求变化问题。对影响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具有同等重要作用的供给方式与供给能力问题——即“谁来建”和“怎样建”,包括建设责任与建设主体、用地获取、资金筹措等问题亦应给予足够的关注,过分强调由开放商负责的统一建设,事实证明,这种做法是有缺陷的,因为除了私人物品之外,如果再要求房产开发商承担其他各种物品的建设,不仅与理不通,而且因为开发商节省成本和逐利的本性,效果一定不会好。所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想保证公共服务设施的合理建设,还要按照其经济属性来操作。
2.3交通问题
交通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由于就业-居住不平衡产生的城市尺度上的大流量的钟摆通,造成居民上下班交通的困难和城市交通系统的拥堵。比如方庄社区的例子。其产生原因主要是上面所讲到的居住社区与城市功能中心布局不协调,造成远距离通勤,而无法在内部产生就业通勤。
二是居住区及周边尺度上的居住区对外交通出行不便的问题,典型的例子如望京居民的“出门难”,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居住区布局没有很好的考虑城市的交通系统,周边的交通组织没有与城市交通规划很好的结合。
三是居住区内部尺度上的交通不畅问题,同样是以望京为代表,由于部分居住小区把居住区内部的过境交通私自封闭为小区内道路,造成居住区内部的通行不便。同时,这种状况也为本来已经是一个巨型城市斑块的居住区过境交通带来了不畅。就其原因主要是管理混乱问题和道路系统规划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
对“巨型居住区”规划的建议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巨型居住区”作为现阶段我国特大城市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是有其历史必然的,并且还会继续发展。但是其存在的问题又是很尖锐的,把其中的根源总结起来,大概有下面两个方面:
“巨型居住区”作为城市快速建设和郊区化的合理现象,却没有与城市“多中心”发展的规律很好的结合,新建的居住社区脱离城市的其他功能,过于纯粹,从而产生无法保障职住平衡、公共服务设施不足等突出问题。
“巨型居住区”的规划建设没有摆脱旧的单纯“居住区”规划的思路,重设计轻实施、重指标轻落实,没有及时的调整为市场经济的开发模式,没有与其他规划和公共政策有效的结合,从而造成诸如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不力、内部交通混乱及其他管理模式方面的问题。
针对这两面的问题和前面的讨论,简要提出如下对策:
3.1强调规划衔接
与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战略规划和其他涉及城市未来宏观发展方向的规划充分衔接,使巨型居住区的选址能够配合城市未来的多中心发展方向。
结合交通规划使居住社区内部及周边交通与城市交通很好的衔接。
3.2紧抓市场规律
按经济属性公共服务设施可以分类为社会公共产品、社区公共产品和共有资源、专营行业产品、私人产品。一个比较合理的方式是从明确各种公共物品的产权关系入手,按照“使用者付费”的原则,由各种设施建设的责任主体各自分担相应的建设费用,即:政府应该是社会公共物品的出资者即建设主体;居住区的全体物业所有者应该是社区公共物品与共有资源的出资者即建设主体;专营部门如燃气、供电部门等应该是自然垄断物品的出资者即建设主体;开发商或其他投资者可以是私人物品的投资者即建设主体。当然,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以及经济主体的多样性,有些设施的产品性质可能是混合的,即兼有几种产品的特点;同样,有些设施的建设主体也可以是多元的,即由多种类型的出资者共同参与一些设施的建设。
3.3改变管理模式
打破原来街道、居委会管理的权限障碍,改变原有居住小区组织管理模式,形成与巨型居住区规模和功能相匹配的新的社区管理模式,从“巨型”居住区向“巨型”居住社区过渡,形成对社区稳定和发展有效的管理体制。
结语
“巨型居住区”问题虽然只是现代社会问题的冰山一角,但它是与百姓生活、工作、出行等日常行为关系最密切的。因此,在国家快速发展、城市急剧膨胀大背景下,解决好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国计民生,也关系到社会和谐。而在规划设计上做到合理、可行、可信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首要环节。
参考文献
1.Kain J F. Housing segregation, negio employment,and metropolitan decentralization ,Quarterly Journal Economics.1968
2.宋金平、王恩儒等,北京住宅郊区化与就业空间错位 地理学报 2007.7
3.孟繁瑜、房文斌城市居住与就业的空间配合研究城市经济 2007.6
4.孙斌栋、潘鑫、宁越敏 上海市就业与居住空间均衡对交通出行的影响分析 城市规划学刊 2008.1
5.肖秀明 居住与就业同步的新中心 房地产导刊 2004.9
6.彭岩 对大型居住区配套公共设施供给与管理问题的深入探讨 城市 2008.10
7.杨震、赵民 论市场经济下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方式 城市规划 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