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资源的区别范文
时间:2023-12-04 18:05: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与资源的区别,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 实现
中图分类号:D996
文献标识码:A
全球气候变暖是重要的环境危机,并成为影响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问题。自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发达国家率先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索取了大量的自然资源,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是当前温室气体逐步上升的主要贡献者。基于过去近160年历史累计二氧化碳排放的现实,以及发达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与雄厚的资金等因素,国际社会形成了“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该原则充分认识到全球环境系统的整体性、不可分割性及其相关联性,倡导为保护地球环境整体利益,无论是南方国家还是北方国家都对国际环境保护承担义务。但是,由于各国所处的阶段不同、国情不同、对环境污染的历史责任不同,提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承担的责任是有区别的。该原则追求国际环境保护秩序中的平等,体现的是一种不同于过去形式的新的实质公平,其在国际环境法律文件中的广泛运用有利于各国之间的国际合作,实现全球环境保护一体化。
一、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的基本内容
从20世纪70年代前后在一些全球资源保护的国际法文件中开始萌芽以来,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相继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里约宣言》等国际环境法律文件中得到确认,并在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是指由于地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导致全球环境退化的各种不同因素,各国对保护全球环境负有共同但是又有区别的责任。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是国际环境法上的一项重要的原则,是各国在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协作中达成的共识。该原则包括共同的责任和有区别责任两方面:
其一,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首先强调的是责任的共同性,即在全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相互依赖性的基础上,世界各国都负有保护全球环境和参与环境共治的义务。它要求所有国家真诚合作,团结一致,共同应对人类环境问题的挑战。共同的责任意味着共同的环境与资源、共同的问题与挑战、共同的目标与行动。
其二,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从全球环境中获得的好处是不平衡的,即发达国家对造成全球环境保护问题应负有主要责任。而且,由于南方国家与北方国家在能力上的差别,提出了有区别的责任。有区别的责任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发达国家率先采取行动的义务而发展中国家享有宽限期的权利;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新的和额外的资金;发达国家促进、便利和资助发展中国家获得无害环境的技术和专有技术的责任;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采取行动便利所有申请加入世贸组织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以及转型期经济国家加入世贸组织。”
二、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的法理基础
对正义的不懈追求是法学最崇高的理想和价值目标,也是推动法不断进化的最强大的动力。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的理论支持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分配正义理论。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和《政治学》中从中庸的角度对“应得”的正义思想作了深入分析:分配正义和矫正正义。根据亚里士多德的正义观,分配的正义是指根据每个人的功绩、价值来分配财富、官职、荣誉。他认为:“在荣誉、财富以及合法公民从有份的东西的分配中实行数量相等和比值相等原则。”因此,其分配正义实现方式有两种选择:“其一,依据平等原则来分配,不管参与者的需要、能力、贡献等条件,一律分与相等的东西。这是一种数量上的平等。另外一种就是依据公平原则来分配,考虑参与者的需要、能力和贡献等不同的条件来分配。这种分配方法追求的是比值的平等。”而矫正的正义,即对任何人都一样看待,仅计算双方利益与损失的平等。亚里士多德的平等—即矫正公正是较多与较少之间的适度,“所以矫正的公正也就是得与失之间的公正。”
亚里士多德的矫正正义与分配正义的初衷都是建立在“公正”、“合理”的基础上的。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综合考虑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现实情况,并依据历史责任事实而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就义务进行分配,该原则一种表面上不平等,而实质公平的正义原则。尽管亚里士多德的正义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极强的阶级性,但是,亚里士多德的分配正义观正是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的理论根基。
三、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在实践中对分配正义的体现
篇2
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在多边应对气候变化公约难以有实质性进展的同时,各国纷纷通过国内单边措施作为解决减排温室气体的工具,同时推行低碳经济,碳足迹评价正是发展低碳经济的一个举措。①为此,一些国家和地区已在相关企业和机构开始了碳足迹评价工作,并逐步建立起科学的计算方法与体系,碳标识②,一种将产品的生命周期中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标识出来的方法应运而生。碳标识可以为消费者提供绿色消费向导,通过碳标识,消费者可以直观获取产品的碳足迹和碳信息,从而选择更低的碳排放商品。英国是全球最早对产品推出碳标识制度的国家。英国政府为应对气候变化专门资助成立了碳信托有限公司。该公司于2006年推出了碳减量标识制度,鼓励英国企业使用碳标识,行业协会也在会员企业中积极宣传与推广。英国政府设立的碳信托有限公司和英国环境食品与乡村事务部共同委托英国标准协会(BSI)研究制定碳标识的标准,2008年,英国标准协会等机构联合了《产品与服务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评估规范》(PAS2050),在此基础上,英国碳信托有限公司与英国节能信托共同开发了以规范碳足迹与碳减排信息传递为目标的碳标识条例,即《商品温室气体排放与减排声明践行条例》。[1]德国碳足迹试点项目于2008年7月推出,在环境部的主持下,该项目还开展了产品碳足迹测量方面的国际标准方法研究。法国环境与能源管理署拟订了碳标识的推动策略,法国标准协会(AFRON)拟订了碳标识的操作指南及碳测算方法。同时,法国政府鼓励零售商对碳足迹进行核算,签发了零售商和贸易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规定。欧盟委员会积极推出新的规则,对生物燃料的碳足迹评价做出规定。法国国民议会于2010年7月12日通过了一项名为新环保法的环境法案(France’sGrenelle2Law),其中第85条强调,应通过标记、标签、张贴或任何其他“合适”的方式告知消费者产品及其包装的碳含量,以及这些产品生命周期内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影响,该法案将于2011年7月1日开始试运行,期限至少一年。[2]在亚洲,日本鼓励各公司自愿推出产品碳标识。2008年7月31日,日本经济产业省设置“碳足迹制度国际标准化(ISO化)国内应对委员会”,以应对国际标准化组织拟订之规范。2009年4月开始试行碳标识制度,以自愿标准。截至2011年2月,日本碳标识制度涉及的产品碳标识计划种类已扩大至94类,广泛涉及农产品、轻工和部分机电产品。[3]韩国、泰国紧随其后,纷纷推出碳标识计划。
二、碳标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作为一种市场化的应对气候变化手段,碳标识所起的主要作用就是通过向消费者披露产品或服务的碳足迹以及相关知识的宣传,塑造低碳消费模式,继而激励企业的生产模式和技术向低碳化转变。其对国际贸易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是毫无疑问的。一方面,它能使消费者更清楚准确地了解有关产品或服务碳足迹的真实信息,纠正错误的传统观念,使真正的低碳产品和服务在国际上得以推广,从而有利于在消费端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另一方面,碳标识认证制度也使企业更清楚准确地了解自身的碳足迹,并激励它们采取减排措施不断降低自身的碳足迹。例如,英国碳标识公司针对每一个经过认证的企业都会提出具体的减排建议,如果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的碳足迹在获得认证后两年内未降低,那么该企业的碳标识将会被取消。[4]此外,消费者不断提升的低碳消费需求也会对生产商构成强劲的减排动力。当然,碳标识对国际贸易也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一方面,在其他情况大致相同的条件下,更长距离的提品,则意味着更多的“碳足迹”,因此,推行碳标识规范认证必然会促使本土贸易与进口贸易相比取得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产品通过空运所产生的碳足迹远远超过陆运,而通过陆运产生的碳足迹又远远超过海运,因此,西方传统的海运强国有可能因碳标识在国际层面的推广而获得更大的国际竞争优势。此外,使用低碳技术的产品与服务的碳足迹必然远远低于其他同类产品与服务,因此在温室气体排放承担强制减排义务的发达国家由于在低碳技术方面领先,其国际经济交往中将会取得明显的竞争优势。同时,碳标识的推广也会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由于资金和技术的弱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大都仍然以粗放型模式为主,因而其出口的产品也大都属于能源密集型产品。一旦碳标识在全球范围得到普及推广,即使是自愿性的标识,也会给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出口造成很大冲击,形成事实上的贸易壁垒。此外发达国家消费者的环保意识比较强,如,根据欧盟委员会2009年发起的一项调查表明,有72%的欧盟消费者认为将来应强制性地要求使用碳标识来标明产品的碳足迹。[5]在信息足够充分的情况下,他们更愿意购买碳足迹较低的产品和服务,即使其价格比同类产品和服务更高。碳标识的出现无疑为他们提供了信息方面的保障,从而使得他们能够将自己的消费价值取向付诸实践,最终的结果势必造成能源密集型产品市场份额的日益萎缩。
三、应对气候变化公约下碳标识认证的合法性思考
(一)气候变化公约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1994年3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称UNFCCC)正式生效,这是国际社会致力于处理气候变化的第一个公约,但并没有规定强制性的温室气体减排义务。为了加强UNFCCC的法律约束力,各缔约方于1997年签署了一份补充协议《京都议定书》。根据该议定书的规定,附录1缔约方(主要是指工业化国家及一些转型中的经济体)在初期阶段的总体温室气体排放降幅不应低于5%。同时,还规定了不同国家具体减排指标。③对于附录1国家来讲,为了履行《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强制减排义务,要在国内采取减排措施。《京都议定书》允许这些国家采取非常灵活的国内政策,可能采取的措施包括碳税或能源税,补贴、能量效能标准、生态标识、政府采购政策以及灵活的程序等,[6]P408但这些措施应该如何执行、合法性的标准等在议定书内并无明确规定。对于各国运用单边措施与贸易的关系问题,UNFCCC第3条第5款做了原则性的规定:“为应对气候变化而采取的措施,包括单方面措施,不应当成为国际贸易上的任意或无理的歧视手段或者隐蔽的限制。”这种原则性的规定可以作为对于单边贸易措施是否合符《公约》要求的衡量标准,但由于《公约》只是框架性的原则规定,具体操作起来是有难度的。[7]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指的是由于地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导致全球环境退化的各种不同因素,各国对保护环境负有共同的但是又有区别的责任。按照共同责任的要求,各国不论大小、强弱、贫富,都负有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义务。但每个国家的义务在具体承担上根据一定因素而有所区别。区别责任主要根据各国对环境退化不同的历史和现实责任以及各国在应对环境退化和改善环境方面技术和财力等的不同而进行的区分。对于“区别责任”的承担,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分歧。而“有区别”的责任如何界定,也没有形成一个共同接受的标准。首先,发达国家不肯明确承认其在全球环境问题上负主要责任;其次,对于区别的主体也有分歧,发达国家认为不能按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简单分类来决定责任的承担,发展中国家也应当有区别。发展中国家认为,发达国家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起来的,发达国家的碳排放是一种“奢侈排放”,有别于发展中国家的“生存性排放”和“发展性排放”,理应负担主要的减排义务。[8]发达国家还应承担为改善环境以非商业条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贷款、转让无害环境技术,以补偿发展中国家因发达国家历史上对环境破坏遭受的损失。
UNFCCC第3条和《京都议定书》第10条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肯定了在保护和改善全球环境方面,所有国家负有共同的责任,但是各国承担的责任并不完全相同。UNFCCC第3条第2款第1项规定:“各缔约方应当在公平的基础上,并根据他们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的能力,为人类当代和后代的利益保护气候系统。因此,发达国家缔约方应率先对付气候变化及其不利影响。”气候变化的国际公约之所以确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应承担有区别的责任,是维护环境正义的必然要求。发达国家应为其对环境损害的历史积累承担责任,同时该原则还反映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客观事实,是发展公平原则的具体体现。
(二)单边推行的碳标识认证有违“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篇3
【关键词】: 绿色建筑;建筑技术; 建筑设计
Abstract: Green building is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development tren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of green building, making the whole people should be aware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reen buildings and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architects should be the basis of theoretical understan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buildingdesign theory.
Key words: green build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rchitectural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8 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1-0020-02
高速发展的经济使得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已经成为21世纪国际关键词。对于我国高速发展的城市来讲,高密度和高强度的建设活动,使城市生态景观快速发生变化,城市生态系统和外部环境进行着大量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越来越多的建筑学专家呼吁舒适、健康、环保、节能的“绿色建筑”。目前社会上对于“绿色建筑”的理解十分模糊,特别是建筑产品本身方面又没有一个可以量化的标准,这样造成社会上“绿色建筑”“生态建筑”“绿色社区”等概念漫天飞。而实际上绿色社区绝不是多种点花,多种点草,或挨着绿化带、公园、水域,用了某种新材料就是“绿色”的。这些只是普通住宅的升级版,虽然能给住户带来生活品质提高,但距离真正的绿色还有差距。绿色建筑理论研究的推进,社会实践的逐步跟进以及新闻媒体的广泛追踪报道,在短时间内成为建筑领域的热点。现在就我对绿色建筑和传统建筑的区别做一个简单的理解。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 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其核心内容是尽量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并尽可能采用有利于提高居住品质的新技术、新材料。
一、绿色建筑的三大标准
1、所采用的建筑材料是“绿色”的。例如采用新型轻质保温复合型墙板,杜绝了粘土砖,保护了土地资源,符合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
2、设计和建造的住宅产品是“绿色”的。在设计方面,做到安心设计和舒心设计,保持住宅抗震性、耐火性、防水性、防犯性、电气及燃气设施安全性、高龄群体方便性、环境的健康性等性能让社区居民安心;保证住宅的隔热保温性、日照及通风性、防噪降噪性、环境和谐性等性能让人舒心。
3、住宅的建筑过程和使用全过程是“绿色”的。在住宅的建造过程中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减少人工因素的影响,使住宅产品的质量得到了有效保证。
二、绿色建筑与传统建筑的五大区别
1、绿色建筑充分利用自然,如绿地,阳光,空气,注重内外部的有效联通,其开放的布局较封闭的传统建筑的布局有很多区别。同时也使室内环境品质(即空气质量,温度、湿度舒适感,自然光照明,隔噪音等等)大大提高。
2、绿色建筑尊重当地自然,人文,气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此没有明确的建筑模式和规则。避免了传统建筑 “千城一面”的建筑形式。如陕西当地的部分教授、专家对部分窑洞重新进行了改造,改善了通风条件,最大限度地吸收阳光,充分发挥了窑洞本身的节能效果,造就了冬暖夏凉的自然环境,可以称之为富有地方特色的绿色建筑。
3、传统建筑就是一种商品,建筑的形式往往不顾环境资源的限制,片面追求或盲目迎合市场,这往往是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背道而驰的;而绿色建筑则被看作一种全面资源节约型的建筑,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可再生的能源、土地、水和材料的消耗,产生最小的直接环境负荷。
4、传统建筑尽管采取节能设计,但综合能耗仍居高不下。绿色建筑因广泛利用可再生能源而极大地减少了能耗,甚至自身产生和利用可再生能源,有可能达到“零能耗”和“零排放”的建筑。
5、绿色建筑过程中,对整个过程都注重环保因素。它不仅讲究建材的绿色环保和本地化,以减少长途运输所引起的能耗和污染,而且它还在建筑整个生命周期包括建材生产到建筑物的设计、施工、使用、管理及拆除回用等全过程使用最少能源及制造最少的废弃,以循环经济的思路,实现从被动地减少对自然的干扰转到主动创造环境丰富性,减少对资源需求上来。
三、绿色楼盘建筑应具备四大特征
1、“省”。目前房地产建设速度很快,但是否节能却很少考虑,从而造成了资源能源消耗很大。要做成“节能住宅”,应符合“四节一保”的标准,即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保。
2、“好”。目前很多楼盘都注重外表,在外立面,造型方面下了很大功夫,相对而言对楼盘的内在品质做得不够,我们应该强调“由内而外”的美,从老百姓的居住角度考虑,从楼盘的品质上多下功夫。
3、“长”,就是长寿。我们提倡“百年建筑、精品住宅”,不仅讲究建筑结构的寿命,更要讲功能寿命,在规划设计中长远考虑,努力延长房屋的使用寿命。
4、“全”,即功能要全。要有必要的交通环境和配套设施,不仅满足居民的居住需求,还要满足购物、医疗、教育、休闲等多方面的需求。
建筑设计师在绿色建筑推广和应用中,承担了依法设计、学术引领和影响社会的责任。因此,建筑设计师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时,在技术选择上应从以下几方面出发:
首先,设计成果来源于自然。项目在规划选址,总图设计阶段应充分利用自然界的物理条件,日照、通风、地形、气候等等条件与技术方法的适宜性;并应留有一定的发展余地和发展空间。其次,建筑设计的本质应在于它对区域环境文化,生存文化,社会文化和历史文化的反映。最后,全寿命周期设计,应从全球环境与资源出发,应用经济可行的各种技术和建筑材料,构筑一个依从建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体系。
绿色建筑在中国的发展生机勃勃,人们对发展绿色建筑的必要性和意义开始有了一定的理解。然而,绿色建筑在中国的兴起还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和障碍。我们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的既有经验,不能简单机械地把绿色建筑当做是技术的堆砌品。我们应该立足于本土建立绿色建筑,选择可行的绿色建筑设计策略,因地制宜,积极适应建筑立地的环境条件。让全民都有绿色建筑的意识,让他们知道绿色建筑与传统建筑的根本区别。
参考文献
[1]王建声,苏晓慧,魏保立;关于推动绿色节能建筑市场化的思考 [J]工程建设,2007.01
[2]陈晓红,李惠强,李华;实现可持续建筑的几点思考 [J]工业建筑,2006.04
篇4
备好课是上好一堂的前提,备课时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基本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每个重要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内涵指事物的本质属性,外延指与它相关的对象范围。例如“梅雨”这个概念,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夏初梅子黄熟时,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连绵阴雨叫“梅雨”,还要使学生理解梅雨的成因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完整的“梅雨”概念,应包括梅雨的时间、地点、成因、天气特点、名称由来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利弊等。
二、讲解透彻
在地理教学中,讲解概念必须注意概念的完整性。在讲解地理概念时,要根据本学科特点,充分运用景观图、课本插图等具体图像使学生在获得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感性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各种逻辑思维的方法,比较、分析、综合和概括,区别事物和现象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逐步由具体的地理表象形成抽象的地理概念,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进一步理解地理事象的规律性。皮亚杰的知识结构理论指出,学生是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在生动的生活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对一些抽象的概念,为避免照本宣科,笔者采用实地观察方法,带领学生到室外实地考察,先观察地理事物的外部特征,再综合分析,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形成概念的内涵。如教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这一概念时,带学生观察校园里的香樟树、“碧螺春”茶树、广玉兰树等,并与梧桐树、柳树、水杉树比较,了解到前面这三种树木的叶子革质、有光泽、呈椭圆形,并且终年常绿。“常绿阔叶”为它们共同特有属性。它们都是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树,由这些树木构成的森林即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再让学生自己判断梧桐树、枫树、马尾松是不是常绿阔叶树种?这样学生对常绿阔叶林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就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1.帮抓关键词
表达概念内涵即地理事物本质特征的往往只有几个词语。教师要帮助学生抓住关键词,分析疑难点,如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这一概念,学生对“物质”并不难理解,“宇宙间”却难以确定。笔者指出,地球存在于宇宙空间,是天体。但是在地球大气圈以内的物质只能说是地球上物质,不能说是天体。教师只要讲清地球大气顶部是宇宙空间与地球的界线,学生就容易明白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星际物质、运行中的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等都是天体。而停在发射架上的人造卫星,或是降落到地面的流星体即陨星就不是天体。在教学环境合理容量这个概念时应抓住“最适宜的人口”这个关键词。
2.归纳总结
对内容较多、表述较长的地理概念进行归纳、提炼,分层次、多角度地理解。如自然资源的概念,完整的表达是“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如果对这一句话进行归纳、转换,就是下列的两个属性:自然属性、客观性,天然存在,没有经过人类加工;经济属性:有用性,在当今经济技术条件下能用于生产和生活。两个属性缺一不可。这样转换,自然资源的内涵就一目了然。例如,闪电和地震虽然有自然属性,蕴涵巨大能量,但在目前的经济和技术条件下并不能用于生产和生活,所以它们不属于自然资源。例如高中地理教材中“自然资源”和“能源”两个概念及其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自然资源不全是能源,因为有的自然资源能够提供能量,而有的自然资源不能提供能量。如阳光是自然资源,也是能源,而耕地、铁矿石是自然资源却不能直接提供能量,因而不是能源。从能源获得的途径分类。能源有的是一次能源,有的是二次能源,一次能源是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因而属于自然资源,而二次能源是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而来,因而不属于自然资源,如阳光是能源又是自然能源。而煤气是能源却不是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因此不是自然资源。
3.类比地理概念
明确了单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后,为了达到准确运用的目的,还必须搞清概念间的几种关系。
(1)关于近似概念
如天气和气候,国土和国土资源,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雨林,水资源、水力资源和水利资源、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的合理容量等都属近似概念,很容易混淆。又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土地次生盐碱化是学生容易混淆的概念。只有从本质特征即内涵上区分,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才能确定适用范围。例如降水和降雨,都表示大气中水汽凝结降落到地面这一现象。不同点是降水指从云雾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和固态水,而降雨即从云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水。可见降雨只是降水的一部分,仅指液态水即雨水。所以在描述气候特征时,如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1000mm左右,用的是“降水量”;河流的补给形式之一是“雨水”即降雨,二者不可调换。
(2)关于矛盾概念
外延相反的概念叫矛盾概念。如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寒流与暖流,重工业与轻工业,等等。这类概念必须从内涵入手,找出差异再分析外延上的相反性,确定“矛盾”,才能正确区分。如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是一对矛盾概念。可再生资源是在人类历史时期内不断更新生长、循环再生的资源;在人类历史时期内不能重新出现的即是非可再生资源。二者的差异便是“人类历史时期内能否重新出现”这一时间尺度,也是导致外延相反的主要原因。根据这一标准分析,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例如煤炭、石油及各种金属矿产等,而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等都是可再生资源。
(3)关于包含关系的概念
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城市环境三个概念,都表示人类生存的环境。但地理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社会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创造的人工环境;城市环境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干预最强烈的地区,人口多、房屋密集、交通拥挤是最大的特点。可见三个概念中,内涵最丰富的是城市环境,外延最大的是地理环境。要区分这类概念,应在确定内涵的基础上,根据内涵大外延小,内涵小外延大的原则分析彼此间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4)关于概念的广义和狭义
有些概念,由于时间、空间范围不同,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教学时应抓住概念的时间、空间差异找出“广”和“狭”的原因,确定适用范围。如水资源,广义水资源是指水圈内水量的总体;狭义水资源仅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不包括海洋水、大气水。这样,从空间范围看,“广”和“狭”非常明显,同样道理可区分广义农业和狭义农业、广义沿海和狭义沿海。在运用以上方法进行概念教学时,应坚持“理论必须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教给学生有用的地理知识,在学生形成概念时,不仅要使学生背诵概念的词义,而且要使他们会论证、会运用这些概念。教师设计一些习题,在分析概念后及时练习,这样既可检查学生对概念理解是否完整、准确,又可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三、通过联系消化概念培养能力
篇5
论文摘要: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文明的发展,水利工程的运用已经越来越熟练,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取得了许多令世界都瞩目的成就,但是我国目前的国情显示,人口的急剧增长,经济的发展和水资源的污染给水资源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所以我们不得不深思,当前的水利工程该如何向资源性经济靠拢。
1 工程的介绍
1.1 水利工程施工
水利工程的产生有两个目的,消除水害和利用水资源。从水资源的利用来讲,其可用的范围非常的广泛,例如,防洪,发电,供水等多种服务。其建设也是多方面的,坝、堤、进水口、渠道、溢洪道等不同类型的建筑物,每一项服务都是与人们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
1.2 水利工程的特点
水利工程是以消除水害为主要目的而产生的,其主要特点有:
1.2.1 规模大,工程复杂 水利工程一般规模大,工程复杂,工期较长。工作中涉及到天文地理的等自然知识的积累和实施,从中又涉及各种水的推力,渗透力等专业知识和各地区的人文风情和传统。水利工程的建筑时间很长,需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准备和筹划,人力物力的消耗也大。例如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
1.2.2 综合性强,影响大 水利工程的建设会给居民带来很多好处,消除自然灾害。可是由于兴建会导致人与动物的迁徙,有一定的生态破坏,同是也要与其他各项水利有机组合,吻合国民经济的政策。为了使损失和影响面缩小,就需要各个专家和工作人员细心揣摩,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达到经济和社会环境的最佳组合。
1.2.3 效益具有随机性 每年的水文状况或其他外部条件的改变会导致整体的经济效益的变化。
1.2.4 对环境有很大影响 水利工程大的变动,改变了原本的社会环境,对江河,湖泊等自然面貌同样有影响,甚至会改变当地的气候和动物的生存环境。这些有利也有弊。
2 资源水利的介绍
2.1 资源水利的产生
中国,水资源的压力越来越大:工业,生活用水量急剧增加,水质整体下降;水资源的污染严重,生态遭到破坏;水的存量已经难以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水利工程已经不能像以前一样的建设和发展,应当顺应社会的发展,资源型水利就是在水利工程已有的基础上,将水和各种资源合理的分配和优化。
2.2 资源水利的特点
2.2.1 经济、节约 资源型水利就是在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上产生的。大体有三种途径,对现有资源的合理分配;节约用水和加强水的再利用;在水利工程的基础上合理增加淡水的供给。
2.2.2 采用新制度,新体系 与传统的水力资源管理不同,新的资源水利提出了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强调资源的管理和优化,不再以工程措施为主了,现在是资源优化为主要措施创建新的体制。
2.2.3 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 21世纪环境永远是第一角色,资源水利的提出得到了各界的赞同,就是因为其满足了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强调了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重要性。
3 水利工程与资源水利的区别与联系
3.1 水利工程与资源水利的区别
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可以理解为传统水利工程与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水利的不同。水利工程重视工程数量,工程建设和工程措施;源水利重视工程质量,工程管理和非工程措施。
篇6
【关键词】概念 教学前概念 生物学教学
伴随着2011 年版《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的出台,“概念”这个名词频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概念是对事物的抽象或概括。生物学概念是生物学课程内容的基本组成。因此,生物学教师应重视概念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如何开展概念教学,让学生准确而灵活地掌握概念,夯实生物学基础呢?笔者谈谈自己的做法,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参考。
一、课前,下足功夫,积累经验,摸清前概念
科学教育的目的不是要以科学概念或理论代替日常观念或以前的知识,而是要让学生意识到,在一定的情境里科学观念比他们原有的观念或以前的知识更加有效。这里的“观念”就是概念。学生在学习任何概念性知识之前,都有前概念。正确的前概念是学习概念的良好基础和铺垫,可使学生尽快地掌握新的概念和知识结构。片面或错误的前概念会成为概念学习的障碍,错误的前概念如果得不到及时矫正,将会使学生形成错误的思维,阻碍科学概念的建构。
奥苏贝尔曾写道:“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的所有内容简约成一条原理的话,我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有的内容。弄清了这一点后,进行相应的教学。”因此,课前教师如果下足功夫,运用多种方式摸清学生的前概念,将有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促使学生实现概念的生成和转变。
二、课中,创设情境,传授方法,理解概念
1.创设情境,引发冲突。由于课前做足功夫,所以课堂上笔者经常会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论及自己的思想,利用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前概念,激发兴趣,引发认知冲突,激励他们在情境中将自己存有的前概念向科学概念转变,实现对科学概念的构建和深刻理解。例如,在讲授《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一课时,课前已知道学生所理解的环境就是生存空间。因此,教学过程中,笔者特意创设以下问题情境:我们现在都坐在教室里,请同学们说说影响我们的环境有哪些?我们身边的同学、老师会不会影响到自己?教室里的空气中有我们看不到的细菌、病毒等,它们会不会也影响到我们呢?环境仅仅是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地方吗?
2.抓关键字,把握概念。概念中的关键字、词,既是理解概念的关键,也是与易混淆的概念可以区别之点。分析关键字有利于帮助学生抓住概念特征,理解其含意,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遇到概念的关键字、词时教师可故意提高声调、音量和放慢语速,屏幕显示也可用特殊符号标识出来,给予醒目提示。
3.绘概念图,理清概念。概念图可以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生物学新教材很注重引导学生学会绘制概念图。例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这一节的练习中,要求就生态系统的组成图解补充完善;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一节的练习中,要求对植物结构层次的概念图补充完整;“细胞的生活”一节中,要求用恰当的形式表现染色体、DNA和蛋白质之间的关系;“开花和结果”一节中要求对花的结构的概念图补充完整等等。
在本校七年级教室的“学习园地”里,每逢第一学期末都会举办一次“生物概念图展”,展览的是该班学生在学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后绘制的概念图。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重点,又是难点,为了突破难点,笔者一改以往的方法,在探究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后,要求学生把它们的相互关系用图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回收的作品中发现,学生都能突出这两个生理过程的区别和联系,而且都有理有据地发表自己的“研究结论”。下面是本校2009届的一位学生“发明创造”的,当时被同学们评为最佳创作奖的一种构建形式及设计者的推荐说明稿。
1.突出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2 .简洁、清晰、明了,便于记忆。
4.运用对比,区别概念。对比就是将一些相近的或关系密切的概念进行不同形式的比较。通过对比,可以使概念更加清晰,易于区别。例如,“传染源”和“病原体”,“细菌”和“噬菌体”这些概念学生较易混淆,不易区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来弄清这些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使两概念的区别一目了然。
三、课后,创造机会,增强兴趣,巩固概念
篇7
目前的体系里的收益内容单纯的计量那些能够在市场中运作的,但是运行活动带来的生态等内容,不管是入或者是出都不能够得到有效地体现,就会使得单一收益和综合要素之间存在矛盾。目前林业运作机构实行的核算内容,是结合单位会计体系以及事业会计制度和基建会计制度分别设计的,其是用在专门的经济活动中的,重视到是各自使用,单独的设立账户,分别归集费用和计算成本,分别编制会计报表,从而使林业经营单位需分为基本业务、天保经费和公益林项目等3个方面独立核算,分别形成不同的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和报表体系,造成一个会计主体、多种会计核算方法并存的局面。因为不具备中和的会计内容,导致林工单位在核算上存在非常大的区别,比如科目内容存在差别,处理措施存在差别,报表内容存在差别,造成会计政策和会计报告体系在不同林业企业之间不统一、不可比。
通过上面的叙述,我们得知林业的会计核算在具体的运作中面临非常多的不利现象,导致的后果也是非常恶劣的。首先,消耗的森林资源价值不计入木材成本,一方面由于资源无价使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成本虚低,利润虚增。其次,用于弥补森林资源消耗的客观性成本补偿却要向国家寻求财政扶助得以解决。一头是总体财政不真实的提升,而另一头确实资源的不断降低。这实质上是混淆了作为补偿的物质消耗与新创造价值之间的关系,进而使得机构之间的利润分配无序,也导致了国家在宏观价格、财政、税收政策上的失误。第二,考虑收益的时候不分析其生态以及社会等内容,环境资源、环境质量的消耗不计成本。首先,林业机构为了获取利润,就会将产品等放到首要位置上考虑,进而忽略了人们生存所必须的生态等要素,这就会在无形中使得生态受到影响,而且环境也不断的变差。其次,林业生产者(单位)必然对经济效益低而生态社会效益高的营林生产活动以及对林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带来的社会负效益问题无意顾及,由于资源不断不断的变少,许多生态等的问题就随即发生了,进而使得总体运作无序,整体效益变低,导致林业发展不合理。
通常是分成商品形式的以及公益性质的。它们有着非常显著的区别,因此核算的时候要结合其独特性进行。第一种带给我们的是木材等物品,它们可以经由市场来体现出。而它们在砍伐之前的时候也相应的具备生态等效益,结合生态的思想,相关机构要保证维护生态合理的基础之下来确保产品充足,这主要是由于纵观林业的历程,由于其运作不合理而导致的恶劣的后果并不少见。这样对商品林的会计核算除了计量其产品货币收益、经济成本外,还应将森林资源消耗的价值计入木材产品成本,同时计量森林资源的生态、社会功能价值,而其生态环境成本集中表现在环境破坏的损失上。而后一种属于不获利的,它有着非常显著地特征,它的产出被划在公用物品之中,而且它们以不可见的生态等要素贡献给我们。所以,它的价值是无法按照上述内容那样反映出的,应该经由政府活动进行反映。
以往的林业核算体系在运作的时候,只是单纯的计算在市场上能够体现出的货币内容,不过像是运作内容带来的生态等效益其并未体现,对外在的内容不分析。因为生态效益远远的胜于其经济要素,更加凸显林业会计核算需要从生态理论角度考虑。林业的前进要想确保三要素的综合,就应该将生态当成是关键的内容,主要是由于只有必须确保生态合理有序,能够为我们带来非常洁净的气体,能够涵养水分,能够确保水土有效等等的一些功效,才可以确保其经济性等能够得以存在,假如生态发生了问题,那必然导致资源受到影响,此时经济以及社会要素该怎样的分析呢,所以对林业生态相关的要素都要放进核算内容里。(本文作者:孙春华 单位: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财务部)
篇8
关键词: 项目教学 实训 高职教育 区别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涌现出许多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诸如模块教学、项目教学、互动教学等。项目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符合高职教育以能力为本位的特征,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在开展项目教学的过程中却出现了重技能轻理论的现象,甚至完全放弃了理论知识的学习。由于单纯强调技能训练,项目教学部分或完全等效于实训课程,失去了培养综合职业能力的作用。
一、教学目标的区别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劳动组织形式的不断变革,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改变。从简单要求员工掌握技能逐渐转变为具备岗位综合职业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和专业外能力,如图1所示。其中,专业能力指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专业外能力由可迁移的、跨职业的方法及社会能力组成,包括归纳总结、文档处理、语言表达、团队协作、组织管理等能力。
图1 综合职业能力的构成
实训课程多采用集中训练方式,针对某一专业技能开展定向练习与考核。通常与职业技能资格认证相结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传统教学模式下实训与课堂理论学习相互配合,在训练技能的同时实现对知识的验证。由于学生不了解所学知识在实际工作岗位中的应用,因此常常出现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通过实训,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专业技能,但往往与职业岗位要求存在偏差。在归纳总结、文档处理、语言表达、团队协作、组织管理等方法和社会能力培养上,实训课程几乎没有作用。
项目教学是在建构主义指导下产生的一种比较理想的行动导向教学方法,特别适用于工程类专业课程教学。它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的实施,以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项目制作,自主地学习知识,独立地训练技能,进而达到课程的能力目标要求。项目教学不仅注重技能训练,更重视专业知识学习。学生不是在课堂上被动接受知识,而是在与实际工作环境相同或近似的教学环境中通过完成项目获得,以此实现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设计与组织的区别
实训课程主要强调技能掌握,因此教学设计和组织相对简单,一般采用教师演示、辅导、学生独立练习的形式。基于建构主义的项目教学与使用传统模式开展教学的实训课程相比存在很大区别,主要表现为三个中心的改变,即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教材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习环境为中心。进行项目教学设计时,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1.项目教学设计
教学项目是以工作任务和行动过程为背景,对课程中的目标表述及学习内容进行教学论及方法论转换后形成的小型主题学习单元,它是项目教学设计的基本单位。教学项目以课程能力目标为依据,与实际工作岗位中的具体工作任务和工作流程相对应。也就是说,教学项目蕴涵的知识和技能来源于对应的工作任务,实施步骤则由对应的工作流程决定。
2.项目教学组织
项目教学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和尝试。在项目教学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信息收集、方案制订、项目实施、信息反馈及成果评价整个过程,成为活动的中心。教师的工作主要是拓展学习资源及创造学习环境,明确学习任务,指导学生通过讨论等方式进行学习。
三、考核方式的区别
实训考核通常采用上机操作形式,主要检查学生对技能的掌握情况。项目教学除了考查学生动手能力之外,还要对知识的学习与运用、归纳总结、文档处理、语言表达、团队协作、组织管理等能力进行检查,因此考核形式更复杂。项目教学可使用文档提交、动手操作、成果演示、知识问答、教师评价、组员互评等多种形式,分别对项目完成各个阶段进行考核,并最终给出综合成绩,以实现对学生能力的全面检查。
四、结语
项目教学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了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项目教学不是放弃理论学习,而是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边做边学、学做一体,实现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的有机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与强调单一技能训练的实训课程有本质区别。
参考文献:
[1]张建伟,陈琦.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J].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6.
篇9
关键词:水利;工程;资源;水利
中图分类号: S2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2-0189-1
1 工程的介绍
1.1 水利工程施工
水利工程的产生有两个目的,消除水害和利用水资源。从水资源的利用来讲,其可用的范围非常的广泛,例如,防洪,发电,供水等多种服务。其建设也是多方面的,坝、堤、进水口、渠道、溢洪道等不同类型的建筑物,每一项服务都是与人们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
1.2 水利工程的特点
水利工程是以消除水害为主要目的而产生的,其主要特点有:
1.2.1 规模大,工程复杂 水利工程一般规模大,工程复杂,工期较长。工作中涉及到天文地理的等自然知识的积累和实施,从中又涉及各种水的推力,渗透力等专业知识和各地区的人文风情和传统。水利工程的建筑时间很长,需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准备和筹划,人力物力的消耗也大。例如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
1.2.2 综合性强,影响大 水利工程的建设会给居民带来很多好处,消除自然灾害。可是由于兴建会导致人与动物的迁徙,有一定的生态破坏,同是也要与其他各项水利有机组合,吻合国民经济的政策。为了使损失和影响面缩小,就需要各个专家和工作人员细心揣摩,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达到经济和社会环境的最佳组合。
1.2.3 效益具有随机性 每年的水文状况或其他外部条件的改变会导致整体的经济效益的变化。
1.2.4 对环境有很大影响 水利工程大的变动,改变了原本的社会环境,对江河,湖泊等自然面貌同样有影响,甚至会改变当地的气候和动物的生存环境。这些有利也有弊。
2 资源水利的介绍
2.1 资源水利的产生
中国,水资源的压力越来越大:工业,生活用水量急剧增加,水质整体下降;水资源的污染严重,生态遭到破坏;水的存量已经难以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水利工程已经不能像以前一样的建设和发展,应当顺应社会的发展,资源型水利就是在水利工程已有的基础上,将水和各种资源合理的分配和优化。
2.2 资源水利的特点
2.2.1 经济、节约 资源型水利就是在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上产生的。大体有三种途径,对现有资源的合理分配;节约用水和加强水的再利用;在水利工程的基础上合理增加淡水的供给。
2.2.2 采用新制度,新体系 与传统的水力资源管理不同,新的资源水利提出了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强调资源的管理和优化,不再以工程措施为主了,现在是资源优化为主要措施创建新的体制。
2.2.3 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 21世纪环境永远是第一角色,资源水利的提出得到了各界的赞同,就是因为其满足了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强调了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重要性。
3 水利工程与资源水利的区别与联系
3.1 水利工程与资源水利的区别
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可以理解为传统水利工程与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水利的不同。水利工程重视工程数量,工程建设和工程措施;源水利重视工程质量,工程管理和非工程措施。
3.2 水利工程与资源水利的联系
3.2.1 水利工程是资源水利的基础 从另一种角度来说,资源水利是在水利工程的基础上发展的。最初,人们建立水利工程是希望解决洪涝灾害、干旱灾害等自然灾害,这些灾害导致人们在经济和身心上都遭到了巨大的损失。
但是随着经济的一步步发展,水资源的匮乏和污染变成了如今迫在眉睫的灾害,所以如何在原本水利资源合理分配,以及恰当管理中对水资源采取有效地措施来达到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资源水利的概念就应运而生了。资源水利正是在工程水利的基础上强调资源的优化和管理的分配,投入新的体制和改革,使资源达到高效的保护,强调了整个经济调控中的重要位置,从而发展和强壮起来的。资源水利的管理如果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取决于合理科学的制度和严密的抉择,这样才能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吻合。
3.2.2 资源水利是水利工程的最终道路 (1)对资源水利的整体认识。首先我们要对资源水利的内涵进行整体的认识,简单的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讲解,把节约和保护水资源放在突出位置;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和优化配置;善法规,树立对经济的全局意识。目前的经济是效益型经济,走集约型发展之路是世界的潮流,资源水利就是个典型。例如西部大开发的南水北调政策。西南的雨水充足却存在浪费现象,西北区水资源匮乏连灌溉都很紧缺,南水北调是节约用水,合理分配管理水资源的典范。(2)资源水利是基于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实施可持续利用的需要。水是自然资源,虽是可再生的,但却不是无止境的,目前就人口增长的速度和水资源遭到污染的程度,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极限只有12%-40%之间,而且部分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已经到达极限了,难以新增供水。(3)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经济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种市场经济的涌现,水资源的开发日益社会化,但是目前短缺的现在很容易导致经济社会主体的恐慌,影响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所以对灾害的有效控制下,要将资源水利推广。(4)人们的生活水平的需要。在水资源的使用中,生活用水占了很大一部分,城乡间、部门间、地区间的水资源的冲突越发明显,而水资源的治理远远赶不上人们的污染步伐,人们渴求采取各种有用的措施,将水资源的管理合理化,优先配置化。
4 结语
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保证,防止洪涝灾害已经远远超过了我们对水利工程的期望,对水资源的合理管理和分配,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才是基于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资源水利是水利工程的最终道路。
参考文献
[1] 周彦凯.浅谈资源水利[J].河北水利,2009,(06).
[2] 张丽君.对资源水利的特征及内涵初探[J].石河子科技,
2007,(02).
[3] 赵文谦.水利工程的环境问题与对策[J].四川水利,1996,
篇10
关键词: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对策
设施农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具有高效益、高投入等特点。近年来,在国内外发展的速度很快,引起了专家学者和全社会的热切关注。
1 设施农业与传统农业区别
设施农业在产品供应、生产条件、生产方式都与传统农业有所不同。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第一,设施农业可以充分地利用太阳的光热能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第二,设施农业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传统农业中受到资源和外界因素的影响,加强了资源集约的有效利用,提高了农业系统的生产力,增加了产品的产出量,提早了产品的上市时间,满足了市场的需求。第三,设施农业打破了传统农业中季节和地域限制因素,具有高产量、无污染、高效益等特点。
2 国内设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的设施农业基本上都是以农民自主投资的方式发展,小型设施居多,所以,在发展的规模上很难突破。
2.1 规模小、科技水平低
国内的设施农业发展规模小,科技水平较低,国外设施农业采取的发展路线是“高投入、高产出”的模式,这与国内相比正好相反。国内温室的设施结构简单、规模小、水平低,对环境的控制能力也很低。多数设施是面积较小的日光温室,大型温室还没有广泛应用,落后的温室设施阻碍了国内设施农业生产向规模化和集约化的发展。
2.2 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国内的设施农业管理水平不到位,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在国内的温室中还没有建立起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大部分温室在运营机制和管理体制上都是按照计划管理方式和经济体制操作。设施农业发达的国家在拥有先进技术和实施的基础上,还有一套完善的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管理机制。在国内,依然以粗放的管理手段和经验为主,高效、权威的管理机制仍未建立,经营方式主要以个体农户为主,进而导致机构庞大臃肿,管理效率低下,并且在管理方式上非常混乱,严重地浪费了温室能源,产生运行管理费用高等问题,影响了温室发展和产品利益。
2.3 设施机械化程度低
设施栽培的机械化程度很低,在综合设施技术中设施农业机械是最薄弱的环节,制约着设施技术的发展。由于设施农业机械的配套水平低下,因此,导致机械生产无法推广。设施生产中仍以人力为主,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特别在低矮的大棚中,设施机械还是空白,现有的设施机械结构大,在边角地带根本无法作业,导致生产效率低。
3 国内设施农业发展对策
3.1 加强设施农业的科学技术研究
科学技术研究的目的就是提高设施农业的科技含量。首先,要开发适合不同地区、不同环境的新型温室,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其次,研发配套的设施技术及装备,提高农业机械的作业水平。最后,研发温室的各种先进技术,减低温室消耗,节约成本。对于研究产品的后加工处理技术,有助于提高产品走向国际市场,要科学选择研究新品种,改变依赖进口品种的局面。
3.2 提高设备自动化控制水平
目前,国内现有的温室都处于半自动和人工控制的状态,为提高生产率,应大力发展自动化控制的温室。自动化控制温室主要包括自动化生产和环境控制,温室自动化控制技术是多方位的综合性技术手段,应向综合化、网络化等方向发展,进而推动设备农业发展。
3.3 加大农村设施农业的发展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设施农业将发挥巨大作用,对农民增收、结构调整、生产力等将有重大的影响。但从总体来看,农村的设施发展水平很低。由于农民的收入低,购买力差,导致设施装备的水平低,因此,阻碍了农村中设施农业的发展。对于农村基层的技术人员和农民,应普及推广生产科技知识,组织专家到生产一线进行指导,抓好科技的示范建设。发展设施农业已成为农村势不可挡的趋势。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国民经济和人民水平的不断提高,设施农业的发展应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技术和设施体系,实现大规模的商品化生产。文中分析了设施农业与传统农业区别,并根据实际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对国内设施农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对策。总之,设施农业的发展在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中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新形势下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环境污染整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