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传承非遗文化范文
时间:2023-12-04 18:05: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青少年传承非遗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伊斯坦布尔宣言》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多样性的熔炉”和“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每一个民族和群体保护了自己本土文化的独特性,也就是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性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同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深深地根植于民俗民间艺术文化中,承载着民族情感、道德传统、民族特征,是一个国家和城市的内在精神基因和根基,是凝聚和延续精神文明的土壤与血脉。
然而,在现代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负载着丰富的民间口头文学、掌握民间艺术和技能的艺人日益减少,使民族“文化记忆”中断的概率增加,使传之已久的口头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被遗忘、遭损坏、乃至消失的危险境况。这种情况,无疑已成为每一位精神文明工作者的心头隐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和标志,只有植根于人民才有生命力,只有与青少年结合才会有希望。因此,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青少年学生群体中的传播和教育,对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操,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6月21日,“我们的节日——端午”海淀区“青少年非遗大课堂”端午展示活动在海淀区西玉河小学举行。端午节传统文化展示活动在西玉河小学开展已久。学校多年来一直秉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将传统节日教育纳入到学校的教学活动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加深学生对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的了解。今年是学校第9次开展端午节集中展示活动。活动中,同学们用粽子制作、旱地龙舟赛、传统剪纸、服饰走秀、中华酒文化介绍、中华传统医药文化展示、茶艺表演等多种活动充分展示了中华端午文化的魅力。
在观看完表演后,孩子们纷纷表示,要小手拉大手,携手护非遗!
非物质文化遗产色彩斑斓
海淀区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在市区发展的有机更新中,不仅注重科技创新带来的高度辐射力,还从精神文明层面着手,注重增强文化遗产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注重发挥文化遗产对城市精神的塑造力,以及对社会和谐的调和力。
多年来,海淀区一直致力于加强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从而凸显特色文化风貌,塑造城市之美,提升城市之神。
如今,海淀已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目前统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有190多项,其中入选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50多项,近30项进入北京市级名录,7项入选国家级名录。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涵盖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美术等全部十个类别,是弥足珍贵的文化瑰宝。如“扑蝴蝶”是海淀苏家坨镇后沙涧村一带流传至今的一个民间舞蹈项目,最早出现在南宋江浙地区。海淀扑蝴蝶源于1894年慈禧太后60大寿庆典上的一次民间歌舞表演。西北旺“少林五虎棍”创建于光绪24年,是西北旺皇会中的一堂会,经过15代相传,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五虎棍以少林武术为基础,包含套路棍、摆阵、引阵、打阵、破阵等,械斗形式不一,时而单打独斗,时而对打群斗。“花样空竹表演”集游戏性、娱乐性、健身性、竞技性于一体,能锻炼四肢、健脑益智、舒筋活络、增强心肺功能和身体协调性,如今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面人郎面塑”艺术集美术、雕塑、服饰、化妆及造型艺术为一体,每创作一件作品就需付出艺人的智慧与心血,因此具有较强的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并对研究老北京民俗民情具有一定的参考和研究价值。“曹氏风筝工艺”融民间文化、宫廷艺术、南北扎制技术的精华于一体,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拟人化的“扎燕”更凸显了北京特色。
大手拉小手 携手护非遗
近年来,让非遗走进青少年课堂一度成为被关注的话题。针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画院艺委会副主任李延声曾建议,应增强全社会的非遗文化保护意识,尤其应将非遗文化保护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播和弘扬。
作为全国先锋科技聚集地的海淀,这次也勇争潮头、敢为人先,在北京市率先开展了“青少年非遗大课堂”系列活动。
早在2011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施行,这一法律框架性地对非遗在教育和宣传等方面的问题做了规定,对非遗建构传承模式具有指导意义。同时,也为海淀区开展非遗在青少年中传承的教育模式,提供了很好的政策背景。海淀区文明办经过调查研究,最终确定“青少年非遗大课堂”活动为2012年海淀区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教育模式之一,计划全年陆续在西二旗小学、西玉河小学等10所学校,开展皮影文化课堂、端午文化课堂、曹氏风筝文化课堂等活动项目,以普及讲座、实地参观、动手实践、观摩演出等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扩大非遗感染力和影响力,还将在今年10月开展非遗大课堂成果集中展示活动。
同时,为了在演出内容、形式创新上下功夫,增强非遗项目的时代感和凝聚力,海淀区文明办正积极与文化委、教工委等有关单位协调,尝试将传统技艺和动漫、影视等产业相结合,推陈出新,以“大手拉小手、携手护非遗”为主题,让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在孩子们的手中发扬光大。
篇2
关键词:醒狮文化;传承困境;建议
醒狮是融武术、舞蹈、音乐等艺术形式为一体的传统民俗文化。在岭南地区,每逢节庆盛典必有醒狮表演助兴,醒狮文化发挥着凝聚民间乡村社群邻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白云区醒狮民俗文化氛围浓厚、群众基础广泛,全区近乎各个村镇及合作社都有自己的醒狮队伍。目前,白云区醒狮文化面临着传承发展的困境,需要深入研究探讨醒狮文化传承发展的新路径。
一、关于白云区醒狮队伍基本情况的调查
(一)醒狮队伍及训练场地状况
目前,白云区醒狮队伍数量众多、成立时间较长,但多为民众自发组织,缺乏专门的训练场所及经费。调研结果显示,白云区内共有 64 支醒狮队。其中,村镇及合作社集体所有的狮队数量达 28 支,占比 43.75%;民众自发组织的狮队数目共 34 支,占比 53.12%。在场地方面,其中 59 支狮队没有设立专门的训练场地,占比达 92.18%,其训练多分散在祠堂、公园、闲置厂房等地进行固定训练;另外的 5 支狮队没有固定训练场地。在成立时间方面,大部分狮队已成立 20 年以上,个别狮队已成立 70 年以上。
(二)狮队成员年龄结构状况
狮队成员年龄结构分布不均,成员以中年人为主,青少年占比较低,呈年龄断层趋势。调研结果显示,白云区内醒狮队成员的年龄分布集中为 30 岁以上,占比达 42%;18 岁以下成员占比仅 25%,狮队中年人占主要部分,青少年成员人数明显偏少。近年来,各个学校狮队也开展醒狮文化特色课程创新,如醒狮操、醒狮文学课、醒狮故事、醒狮游戏、醒狮绘画等,学校狮队也开发了挂饰、摆件等文创产品,以吸引更多的青少年了解醒狮艺术。
(三)狮队表演内容
由于狮队历史悠久,大部分狮队所拥有的道具基本齐全,其中醒狮服饰较多;狮队收藏的历史资料也较为丰富,多为相关新闻报纸杂志记载的老照片、音像,还有记载醒狮活动的家谱、族谱等。醒狮表演场合多为传统节庆活动,参与比赛及商业演出的狮队较少。白云区内的醒狮队伍每年的演出场次大多在 10 至 30 次,狮队的表演场合主要为庆典、民俗活动,其表演内容在遵循传统礼仪与表演套路的同时也进行创新。在节庆表演中,狮队遵循着丰富的醒狮礼仪如民俗礼仪、迎宾礼仪、神庙礼仪、祭祖礼仪、访亲礼仪等。醒狮队伍所流传的民俗语言为故事传说、行话和对联,如“醒狮贺岁”“岁岁平安”新春拜年语,还有在商业开张时用语“锣鼓一响、黄金万两”等。狮队表演套路,主要为传统采青及踩梅第5期总第 150期花桩,单狮、双狮、群狮表演兼而有之,多数狮队具备表演高难度套路技巧的能力。
(四)当前面临的发展困境
白云区醒狮文化发展面临的困境,主要体现在发展资源不足、资金和场地缺乏、青年传承人才匮乏以及交流活动少。白云区狮队由于多为自发组织建立,资金来源大部分以自我筹措为主。据调研结果显示,狮队的资金来源以村镇补贴、宗亲帮助、商演收入为主,还有狮队比赛奖金。但以上资金对于狮队的日常开支如训练服装、道具购置,人员劳务费、交通运输费等支出近乎杯水车薪,各个狮队经常面临入不敷出状况。经费不足成为各狮队面临的最大难题,严重制约着狮队的稳定发展及年轻一代队员的培养。此外,大部分狮队普遍都缺少专业的训练场地,只能“见缝插针”地利用村里的公共空间进行训练,不利于醒狮队员们专业水平的提高。
与此同时,白云区醒狮传承人群面临着年龄断层问题。醒狮文化对青少年的吸引力较低,许多青少年更热衷于玩游戏、看电视等,对醒狮文化传承意愿低。区内区外各狮队切磋交流机会较少,白云区内狮队表演主要集中在庆典与民俗活动,多局限于区内的表演,受众有限,社会关注度不高。目前对醒狮文化仍持有较高兴趣的是儿童、老年人和部分醒狮爱好者。
二、对白云区醒狮文化传承发展的建议
(一)加大资金投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相关部门应设立醒狮文化传承发展专项基金,制定醒狮保护相关政策规定。针对各狮队经费不足问题,当地政府应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可设立醒狮文化传承发展专项基金,实行专款专用管理。专项基金一部分可下拨至各镇街,以确保各镇街狮队每年能够获得专项保护经费用于狮队基本的设备购置、正常排演等支出;另一部分可用于修建专业的醒狮馆或训练基地,完善训练场地登记使用等制度,以改善醒狮员的训练条件。此外,应对醒狮发展进行长期规划,制定相关保护办法,联动各个相关部门,如教育部门、文化部门、旅游部门、工会及企业等社会团体,整合各部门资源,为醒狮传承保护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推动醒狮文化持续稳定发展。
(二)发挥学校培育传人的阵地功能
为解决醒狮队伍传承人群断层、青年传承人匮乏的困境,应联动区内中小学、职校乃至大学高校,结合各个学校长期发展规划,有针对性地设计醒狮进校园课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应以培养传承醒狮文化观念为立足点,将醒狮文化纳入课堂教学、课外活动,通过开设趣味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接触、了解醒狮文化。例如创编醒狮操,将其融入每天的课间操中,提升学生的醒狮兴趣。也可开设开设相关的选修课程如醒狮传承班、醒狮文学课、醒狮音乐课、醒狮绘画课等,培养学生对醒狮表演艺术的认同感,引导青少年传承发扬优秀非遗文化。
三、结语
醒狮表演艺术具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展示了力与美相融合的艺术魅力,既发挥着强身健体、锻炼毅力的功能,也具有凝聚族群、联络同好、培养生活美学观念,有利于弘扬自强不息民族文化精神。当前,醒狮文化传承面临着诸多难题,应与时俱进,转变发展思路,联动多方力量,利用新媒体手段拓展宣传与传播。这样才能逐步破解醒文化传承困境,继承与发展醒狮文化。
参考文献
[1]杨晓坤 , 代继盟 , 林宵 , 于娇.新时代下传统舞狮的传承发展与问题[J].中国民族博览,2019(06):27-28.
[2]张盈.“非遗”文化“再包装”的问题思考——以湛江遂溪醒狮舞文化运作为例[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8,37(07):94-97.
篇3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文化;活态传承;工匠精神
早在2006年,及教育部就已经将9月定为每年的“传承月”,希望通过该手段能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在学校学生中的宣传教育。江阴作为长江三角洲发达地区,政府及文化部门积极响应,多次尝试将本土的传统手工艺带进校园,采用不同的形式开展校园活动,因其形式丰富多彩,展出作品颇具特色又精致少见,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校园文化的方式传承逐渐体现了其可行性和必要性。
1 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传承现状分析
近年来,江阴市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精神的活动开始逐步地走入校园,长泾实验小学就开众学校之先河,率先推出了“口袋书”文化,这些“口袋书”只有扑克牌大小,刚好可以装入学生的衣服口袋,十分的便携,内容丰富,涵盖了《衍纸》《剪纸》《超轻粘土》《发禄袋》等校本教材。[1]校长濮亚娟表示,在近几年教学教改期间,学校发现孩子们对这些传统手工艺十分感兴趣,但是由于能力有限,所以存在着一定的探索障碍。恰恰是这几年,基础教育体系中,劳技课越来越淡出人们的视野,没有一个合适的课程体系,多数都是通过购买现成的材料进行简单操作,学生觉得无趣,老师也觉得没有意义,加上偶尔还被语数外常规课程占用,孩子们能锻炼动手能力和思考创新的机会少之又少。于是长泾实验小学的领导班子思考着将传统手工艺和劳技课结合起来,编写了一套具有非遗特色的校本教材,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
传统的课本,学生在接受程度上存在着不足,甚至有些学生刚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角色转换并不到位,因此对常规书籍存在抵触心理。长泾实小在编写教材时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于是推出了这些模块化,主体化,图文并茂的彩色印刷的口袋书,这些小册子包含了作品赏析,学生作品展示,制作过程,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学生在课堂有限的时间中无法获取的知识,都能从小册子上找到答案。编写“口袋书”体现了长泾实验小学劳技课的地方特色,也引领了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基础教育校园文化的潮流。然而,这只是长泾实小劳技课具有地方特色的一个小小缩影,学校致力于挖掘地方文化,引导学生把自己成长的环境每一处都作为学习的场所,把蚕种场,叶飞园艺,张大烈民俗文化作为实践基地,还阶段性地邀请传承地方手工艺文化的民间艺人匠人到学校来,聘请他们作为学校的校外辅导员,让每个学生能参与进来,希望通过努力,在培养学生对乡土文化自豪感的同时,培养和开发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将本土传统文化“活态化”传承。江阴市长泾镇在传承本土传统手工艺的体验中培养中小学生的劳动品质,从小树立起工匠精神,不失为一举两得。
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本土传承与实现途径
2.1 基础教育阶段的“参与性”传承
江阴作为连续几年的百强县之首,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呈现了“低龄化”的趋势,青少年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的机会越来越多,甚至连能掌握吴语方言的青少年队伍也在逐渐萎缩,教育要从娃娃抓起,除了现有课程资源,大量的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没有得到有效的关注和开发,这就需要学校在课程教学外组织学生深入本土非遗文化生存的环境采风,融入环境,理解背后蕴含的文化因素,让他们从了解到认同,进而传承,使非遗发展延续的纽带在基础教育中得到良好的延续。
在不久前刚落下帷幕的第一个非遗纪念日里,南闸街道文化服务中心就在南闸实验学校举行了工艺《百寿图》非遗传承进校园系列活动。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传承应当是一种“活态化”“可持续”的传承,在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其实现途径主要要突破三个方面:一是结合学校办学理念,形成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将传统文化的传播与现有课程相结合。其次基础教育阶段还是以最终的升学为目标,因此将传统文化的校园传承融入学生的教育、活动中去的同时,不能增加老师和学生的额外负担。最重要的一点是构建多元化的实施渠道,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以一个文化形态再现者的角度主动地理性地去亲近传统文化。
2.2 高校教育阶段“专业化”传承
专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已被纳入了学科建设规划之中,一方面可以培育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人才,另一方面还能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相关课程也逐步被高校纳入公选课,素质拓展课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的博士点硕士点陆续通过审批,可见国家在培养复合型非遗保护的管理人才上不遗余力。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的传承传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媒体的更新换代推动着文化本身的更新再造,高校应当利用好数字化技术和网络平台,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库,合理架构,为静态型数据到动态化转变奠定基础。
高校不仅要维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要思考如何在传统文化的平台上提出创新,高校有着大量的优秀学术研究群体,可以凭借学力量作为支点,推广传统文化的传承,让更多人关注到传统文化,认可传统文化。
“活态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会随着传承人的离世而消失,[2]这一特殊性要求高校教育阶段的非遗传承突破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校开辟资金通道,鼓励师生田野调查,深入传统文化的发源地调研一线资料,丰富原有课题成果,近年来,不断有各地的高校开展“非遗周”、“非遗行”等一系列活动,并成功申报了一大批以非遗为主题的教科研课题,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其次落实校内外学术讲座与学术研究,增强师生和民众的非遗文化传承认同感,如江阴学院的师生联合当地政府相关文化部门拍摄了数量可观的非遗数字纪录片,在非遗的传承与保护上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学校教育是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只有广大学生支持传统文化的传承,才能有发展的动力和支撑。
3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手艺“工匠精神”的当代校园培育
溯本追源,我国的工匠文化源远流长,历代能工巧匠对于历史的文明创造功不可没。作为一个以实用技术见长的民族,我国的丝绸与瓷器早在千年以前就享誉海内外,这无不体现着每个领域工匠的高超技艺,这些精湛的技术同样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西学东渐近代工业化的迭起,半自动全自动工业制度逐渐替代了传统手工艺制度,大量优秀的传统工匠技艺走向衰败甚至失传。
3.1 搭建培育“工匠精神”的实践性平台
受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的影响,现代学徒制逐步被引入我国职业教育模式,为培养学生往高精尖技能的方向发展,这对“校企结合”的联合办学机制的诉求更为迫切。纵观本土校园的教学硬件,往往困难重重,资金不到位,设备陈旧,管理体制的缺陷等等原因让学生失去了更多实践技能培养的机会。拿高校来讲,学生更多的时间花在了做精致的PPT,演练如何在众多专业老师面前侃侃而谈,或是用充满视觉刺激感的展板,数万字的长篇大论赢得成绩册上一个漂亮的分数,我们的学生不能只有伶俐的口齿和良好的表达能力,他们需要有善于发现的大脑和忙于执行的双手,校园为培养的是能工巧匠,不是空洞的演说家。从这个层面上讲,切实有效的搭建实践性操作平台,在推动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同时也培养成功成熟的技能操作能手,这是一条必须经历的道路
3.2 培养具备合格“工匠精神”的师生队伍
在很多西方发达国家,品牌企业各技术部门中薪酬最高的,往往不是管理层,而是老技术工人,他们甚至可能没有大学文凭,但是论经验和解决实际状况的能力无人可及,而这些个体化的知识和积淀无法从课本中汲取。因此政府和学校应当支持鼓励工匠们走进校园,长期与各专业建立起实际性的合作,引领工匠精神的示范,与专任教师及学生建立严密的团队,从自身专业,传统艺术工艺特点结合现代化发展趋势,不断突破,同时,应当从职业技术认证的角度思考,强化职业资格认证,提高职业水准和职业荣誉感。对手艺与匠艺的尊重,既保护了传统手工艺技术又同时提高了其社会地位,让师生在社会和学校大环境的鼓励和倡导下有序地组织起来,在自己所归属的领域持续创新。
3.3 弘扬“工匠精神”与工匠作风的校园氛围
精神教育只有通过体验才能产生感受,通过每年固定的宣传日发动讲座组织学生进行纪录片的观看仅仅是对以非遗传统手工艺为载体的工匠精的了解,只有这些还是不够的。学校和教育部门应当同心协力将这些技能或手艺拼纳入教学教育中,强调“学技能,练技能,比技能”。工作与学习中强调工匠作风,踏实肯干、认真细致。带动工匠精神更多的是强调一种学习钻研的态度,指导学生们自发的组成小组,“一带一”,“一带多”的形式形成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的小团队,求精求实的开展学习和工作,把从传统匠人那里带来的优秀品质传播在校园里。作为学校的领导层更应该看到这样的启示与力量,以真切的工匠精神引领工作,以务实的工匠作风开创事业,传播校园正能量。
4 结语
几经反思,在国家大力宣传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以及工匠精神的信仰,背后更多的是时代竞争带来的劣势,提到中国,人们无不联想到廉价劳动力,作为世界人口大国,却无法生产出质量过硬的产品,还随之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究其根本,是外在制度的不完善以及内在精神世界的匮乏。民间技艺,民间美术等民间文化是传统精神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它在民众的精神世界里连接着过去和未来,随着社会的推进,年轻的一代对于经过历史长河淘洗沉淀的传统文化态度越来越淡漠。传统收工技艺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是历经无数劳动者磨练之后的民族文化精髓,是人民群众心手相连的艺术,守住传统文化,才能守住维系族群发展的核心动力。校园是指引社会新生力量的圣地,未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及传统优良精神的传承延续,责任重大,我们还在践行的路上。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数字化,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微电影
一、数字化传播概况
数字化传播形式,范围广内容丰富,即为通过媒体方式进行文字、图像、音乐、影像等组合的传播。例如新媒体、短视频、直播、AR技术、纪录片、微电影等。纪录片作为数字化传播的常用手段,具有思路简单清晰,纪实的特点。现代纪录片传播就是把传统风格的事物“消化”,用风格平实的剪辑风格去阐述剧情,有节奏,有风格,有思想地介绍人们所遗忘的历史文化和历史故事。中国纪录片前后经历了一百多年的电影发展简史历程(图-1)。从最早1905年的由中国人拍摄的《定军山》纪录片《到农村去》,再到1983年《话说长江》发展到中期的中国人民反抗压迫的纪录片《农奴》一直延续到1991年《望长城》和《沙与海》,为中国文化纪录片影视产业新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真正地使文化类别纪录片产业融入了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纪录片艺术表现真实作为创作本质,并以专业的制作方式对素材的加工和运用,进行艺术展示。所以不难看出纪录片是以真实故事作为拍摄核心。新媒体本身应该是被称为一个数字化的新媒体。清华大学的熊澄宇的张教授认为:“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在今天网络基础上又有延伸,无线移动的问题,还有出现其他新的媒体形态,跟计算机相关的。这都可以说是新媒体。”就是微电影(microfilm),即微型影视电影,又称小型微影。微电影的“微”和纪录片的“实”非常适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和传播,由此可知,微电影和记录片作为优秀的传播媒介,能达到极好的成效和功能。
二、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
1.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具有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但在继承和传播上仍存在问题:从宣传上来讲,人们对于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不足,没有推广导致关注度不够。例如桂林市兴安县的华江瑶族刺绣,它的宣传方式还停留在口口相传,以及较少新闻的报道,没有数字化的影像来作为非遗传播的杠杆,传统文化正在不断地丢失。从文化上来讲,传承人的缺乏,以及非遗文化受到现代文化的不断冲击是文化缺失的主要原因。以川县阳氏石雕技艺传承人为例,这种延续了四百多年的家族式非遗,因为石雕工作辛苦且粉尘较大,没有年轻人愿意拜师学艺。从阻碍上来讲,没有广泛的群众的参与,没有国家的大力扶持,自身魅力不够大,并缺乏文化的保护机制。例如国家级的广西非遗“桂剧”,全靠着十余名七旬以上的老人来进行表演,服装、道具妆容全部都由老人们自己负责,“桂剧”作为广西非遗的地方特色剧种濒临灭亡。总而言之,数字化形式传播方法面对宣传问题、文化问题以及阻碍问题时,使用微电影的记录传播方法是有效的处理方式,不单单体现在微电影作为媒介的优秀记录功能,更是以其易于传播,通俗易懂的特点来面对大众。
2.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的调查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数字化形式的传播过程中,需要进行何种方式的数字化形式传播也是需要进行数据调查的,针对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中受到青少年或大学生的关注较少,多数人说不上几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手工技艺。对此进行了市场调研,其中调查对象以18-25岁的100名年轻人展开。分析调查数据图表(图-2)发现大多数年轻人更喜爱喜欢数字化的形式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例如网络、小视频、微电影、纪录片等形式进行学习,大多数年轻人更希望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微电影形式来获得更好的学习和观看体验,以微电影或者纪录片的形式所纪录的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能更好的用数字化的形式进行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并且更能被年轻群体所接受,因此在数字化传播形式上,选择微电影或纪录片的传播方式更适合非遗的实际需求或应用。
3.广西非遗微电影案例分析
以《侗听》微电影为例,这部微电影以侗族大歌为主题,将其作为核心进行介绍,通过视频风格,传统音乐,镜头语言,丰富的文案和当地人民实际演唱的活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潘萨银花的采访,对她以歌声对侗族大歌传承的故事的进行概述,讲述她为一千多个学生教唱侗族大歌的故事,侗族人民唱歌作为他们生活的一种方式,以声音模仿大自然,以侗族大歌人数众多来表达震撼的感觉,以侗族小歌歌唱年轻男女谈情说爱,并有相思情歌、麻雀歌、蝉之歌作为代表等两三百首歌,将侗族大歌的音乐,故事情节,人文情怀分析,用较少的时间来展现民族的文化风采。通过分析这部《侗听》微电影,得出非遗微电影制作的大致流程图(图-3),通过对其流程进行梳理,分析其重要特点。①非遗调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研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在剧本创作,分镜头绘制以及拍摄计划传承人访谈等都需要在前期的调研工作中完成,非遗的田野考察更需要一些较为特殊的资料,例如:家族故事,民族特色语言,祖上传说等一些区别于传统调研的资料。针对不同非遗类型所做出的前期准备,非遗的类型多种多样,针对这些不同的非遗来进行的拍摄方法及所运用的拍摄手法,声音语言及画面感的颜调等,都有一定的差异性。②非遗拍摄:非遗的拍摄是前期准备工作完成后进行的步骤,在确定剧本、分镜头拍摄计划之后完成的重要步骤,在非遗的拍摄中基本包含五个类别:人、景色、物体、声音和饮食。非遗的纪录片中选取主要拍摄对象,并根据其原有特征来使用不同的拍摄手法进行拍摄,例如侗族大歌,该非遗对象最主要的部分即为人和声音,在针对人物以及声音类别的对象拍摄时,人物的面部特征,嘴唇,神态,或以故事性为主题通过声音引出人物,引出故事的发放往往多被采用于纪录该形式的方法,对不同非遗对象使用最表现其特征的拍摄手法以及镜头语言能使成片效果更加丰富。③声音语言:声音语言也是非遗纪录片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一般我们将声音分为三个部分:原始音频、配音音频、配乐音频。原始音频的使用在特定场合下所纪录的声音能够极大的还原其真实性,并引人入胜,例如歌声,乐器声和人声,自然声和特定场景下进行活动的声音。配音音频一般为专业配音员进行配音或拍摄人物的画外音及旁白。配乐的选择则直接决定视频整体质量的高低,“合适的配乐”将更能凸显视频风格及沉浸感,例如年味为主题的纪录片对接为喜庆欢快的配乐,制作工艺类通常是较有节奏感配乐,而故事性纪录片配乐好比循序渐进的配乐。配乐音频还包含拟音师所作出的音频,模仿视频中所需要的特定声音等,对声音语言的掌握将抓住观众的听觉感受,丰富听的“美感”。④视频调色:画面的颜色将直接影响到观众对于视频的最直接的感受,眼睛是最主要的用于感知外在颜色变化的器官,非遗记录片的调色也将最直接的影响观众的观看体验。对于画面的颜色最基本的区分即为暖色和冷色两个色调,暖色多用于饮食文化、室外晴天等,冷色多用于室内、冬天、金属等,对画面协调而不同的冷暖变化,将提高画面的丰富程度,也是提升画面质感和补充画面效果的重要手段。这部微电影使观众在短时间内对侗族大歌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基本概念,且让侗族大歌在《侗听》这部微电影的情感表达得到发挥,让微电影中的传播优势能得以体现,这也是适应时展所需要的表达。(1)微电影流程案例应用以《中山国青铜器》这部微电影为例进行流程分析,使用非遗为电影的制作流程图为拍摄方法进行梳理,首先前往非遗调研,确定拍摄对象,后进行微电影的剧本创作,准备拍摄设备、资金、摄制组、拍摄计划并确定该非遗微电影的拍摄地点,并进行实地考察。在中期拍摄期间完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具体内容的拍摄,在《中山国青铜器》微电影中,突出表现为非遗传统制作技艺具体流程,并拍摄成片中所需的空镜头,根据非遗文化的梳理具体组成微电影的大致顺序。在后期剪辑中最先进行拍摄素材的整理,对素材按照剧本需要的风格进行剪辑,并对音频进行处理,例如;配音(低沉),背景音乐(传统),音效(环境声:蝉鸣鸟叫)等,最后进行字幕制作和非遗微电影成片的调色。(2)案例的一致性分析在个人微电影《中山国青铜器》的拍摄过程中有与《侗听》非遗微电影中有较多相似的流程,详细分析如下:①拍摄方法,在拍摄方法的选择上,两部微电影都使用了人物类特写,以及面部表情刻画,分别体现在《侗听》中老者在进行歌唱时,对老者详细进行了歌唱表情的刻画,歌唱欢快歌曲、悲伤歌曲、劳作类歌曲等,不同歌曲在老者进行歌唱时的面部表情被刻画下来,表现在镜头内。体现在《中山国青铜器》这部为电影中的则是传承人认真对待青铜器具花纹的刻画,在详细刻画的过程中,汗滴流下,将此画面表现为工艺的繁琐、困难及人物神态刻画。人物神态的特写拍摄都是能重要体现人的美感,认真的态度,通过画面展现人物的喜怒哀乐,流泪、流汗等,这些丰富的表情都能触动观众内心,并提升画面效果。②故事性记录,两部微电影都使用了故事性记录的方法,从《侗听》微电影中通过侗族歌声引出故事,从一位老者的身上不断作出故事的体现,并穿插以访谈、歌声、故事,通过故事性记录的方法不仅贯穿整部微电影,也让视频变得更加整体,有故事,有看点。在《中山国青铜器》则体现为从历史中引出故事,中山国青铜器由位于赵国和燕国之间,后迁都灵寿。一句话引出之后的传承人故事,两部微电影都使用了故事性记录的方法,并分别由传承人讲述自己的故事,这也是微电影中较为重要且具有说服性的方法。③传承人访谈,两部微定影中出现了传承人访谈的较多镜头,传承人访谈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不仅体现在影片的效果上,通过解说词和旁白进行故事性说明或旁白说明都不具备说服性,而由传承人本人访谈过后,能得到其从业多年的心得体会,而不同于普通剧本和解说词,其具有一定的人物色彩和特殊意义。(3)镜头应用镜头的应用作为视频类中最基本的操作方法,能体现出高水准与低水准的区别,因此拍摄镜头的语言也是拍摄技巧的重要方法,在拍摄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根据不同的拍摄主题则选择不同的景别和镜头,长镜头、短镜头、空镜头都是最为基本的拍摄方法,特写镜头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拍摄中的重中之重,例如,通过拍摄特写镜头来展示其工艺的复杂性和专业性,这里以《中山国青铜器》中的特写镜头举例(图-4),特写镜头也包含与人物特写等,增强其细节体现,不仅将细节放大,也增强了非遗的传统魅力。
结语
篇5
关键词: 大学生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创造力、想象力和智慧的结晶。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的独特思维方式是捍卫国家文化和维护国民文化身份的基本依据。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发扬中华民族精神,发展我国先进文化,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作为一国的高等人才,是社会文化传承的优秀群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应该在保护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界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界定为:“是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展现、表达、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制品和文化空间;各社区、各群体为适应他们所处的环境,为应对他们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也为他们自己提供了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由此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二是表演艺术;三是社会实践、仪式礼仪、节日庆典;四是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五是传统手工艺。
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分析及保护原则
2.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
要做到正确认识并科学保护非遗,前提是必须了解其特征,一般认为有下述五大特征。
2.1.1无形性。
非遗是依赖于人的思维的存在,是无形的、抽象的文化思维,并会随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而变化,如风俗、仪式、表演技艺等,所以究其本质,它是无形的。因此,一方面它无形可感,而不像物质文化遗产那样是有形可感的物质,另一方面它随着人们观念的变化而变化,而不像物质文化遗产那样具有稳定性。可见,非遗在传承上的特点必然是通过人的活动进行,而不能是通过物。
2.1.2多元性。
《公约》里关于非遗概念的界定和其所包含的五方面内容等,都表明非遗具有多元性,形式丰富灵活,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或同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乃至在不同的传承人身上,表现出来的形态都是各不相同的,这是非遗的魅力所在。
2.1.3活态性。
非遗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一种活的文化。它们的文化内涵不是通过物,而是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并传达给受众。这种“活态”充分表现在非遗的口头传说和表述中,也体现在风俗礼仪、表演艺术和传统工艺技能等遗产中。
2.1.4传承性。
非遗具有被人类群体或个体一代代享用、继承或发展的性质,它的传承也是无形的、抽象的,是一种人类对精神文化的传承,传承的载体与对象是分离的,通过人与人的精神交流来传承,如观念传递、口述、身体示范等形式。非遗是活态的人类文明遗产,是人类不断创新和叠加的历史文化记忆。所以,对这类遗产就不能只用博物馆法静态记录和保存,而应该用切合遗产发展和更新规律的动态方法与时俱进地传承和发展。
2.1.5社会性。
非遗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不能脱离人类社会和社会生活,是人类的认知力、创造力和群体认同力的集中体现。非遗产生和传承直接表现在人类的具体实践过程中,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性具有过程性特点,是人类实践过程的展现。
2.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的原则
非遗是人类的特殊遗产,其保护要根据对其特征的认知,遵循一定的原则。
2.2.1原真性原则。
我们要保护的是原生的、真实的、本来的历史风貌,不能扭曲或遗漏,要保护它所遗存的全部历史文化信息。因为在实际操作中,非遗保护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外力造成的损毁或缺乏科学的保护技术,而是人们思想的偏差,如为了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或者政绩而使用一些错误的做法,导致造假或过度开发,就像现下泛滥的“伪民俗”等。坚持本真性原则可以帮助人们树立对非遗价值的正确认识,继而有效地防止“伪民俗”、“伪遗产”等占用宝贵的保护资源。
2.2.2活态保护原则。
不能把非遗从它所处的环境中单独分离出来保护,比如改变其生存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或是使传承人离开他所处的原生环境,我们要让其在原生环境下继续生存发展,要为非遗特别是传承人营造一个更宽松也更适合其成长的生态环境。
2.2.3以人为本原则。
非遗因其“无形”,所以对它的保护,首先是对其传承者的保护;同时也离不开创造和传承这一遗产的群体对它的保护。《公约》明确指出,要“努力确保创造、保养和承传这种遗产的群体、团体,有时是个人的最大限度的参与,并吸收他们积极地参与有关的管理”。这种保护是全社会的、经常性的,必须通过教育,尤其是对青少年的教育,认识到非遗保护的重要性。另外,还要加强科研和管理人才的培养,努力完善相关理论,提高保护技能。
3.大学生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
3.1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现状及局限
高校是进行高等教育的主要阵地,是人才培养的摇篮,也是文化传承和发展创新的重要平台。高校本应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头羊的作用,研究非遗文化,提高保护技能,培养从事非遗保护的人才。但是到目前为止,高校尚未认识到这个责任的重大意义,因此未对大学生的非遗教育给予应有的重视。
从高校专业设置来看,与非遗保护相关的专业没有纳入现行的本专科教育体系。从课程设置来看,高校很少开设非遗教育类课程,即使少数开设此类课程的高校,一般也是作为选修课,由于没有科学的教学目标和方法,教学效果差强人意。从师资队伍来看,由于非遗保护没有作为一个学科固定下来,高校没有相关专业开设和高级人才的培养,因此专业从事非遗教学和研究的师资严重不足;即使有教师愿意研究,也因它是属于冷门、偏门,难以得到应有的重视,故而对引起并提高教师的研究积极性是极为不利的。从课堂外教育来看,如果没有系统的专业和课程教育,那么利用学生活动的方式让更多大学生认识并了解非遗及其保护的知识将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渠道,但事实上很少有高校组织与非遗保护有关的学生活动,就算有此类活动,也缺乏一个长效机制把活动固定下来,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3.2大学生参与非遗保护的意义
3.2.1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文化自觉。
大学生应该是全面发展和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的群体,其别不能缺乏人文素质的培养,而非遗教育有助于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培养他们的文化自觉。非遗内涵丰富,包含广博的传统文化知识,包含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包含着我们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等,对于大学生人格修养的形成、审美能力的培养、文化品位的提高和人文素质的增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2.2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提高爱国热情。
非遗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我们的民族精神,展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高校应充分利用非遗方面的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鼓励大学生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传统,提高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2.3培育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
非遗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是劳动人民在长期共同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传承下来的,体现着我们民族的精神和文化,非遗文化本身也体现着一种创造力。学习非遗知识能帮助大学生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提高能力,从而做到厚积薄发。创新源于知识的继承和积累,故而非遗知识的学习对于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都是有帮助的。
3.3大学生参与非遗保护的方法
3.3.1组建相关学生社团。
学生社团是目前情况下学生参与非遗保护的重要形式,也是最有效的方式。高校应积极创办相关社团,并给予其师资、财力等方面的支持,组织培养大批学生参与到保护非遗的大军中。这样既有利于非遗的保护,又能带给学生高质量的课余生活。比如常州某学院成立忆江南文化社,其主要活动之一就是研究常州非遗的保护和发展,社团组织学生与非遗传承人面对面接触,亲身到现场体验非遗的魅力,并在大学生中进行非遗知识宣传。
3.3.2在校园内进行宣传。
高校校园是一个很好的宣传阵地,可以在校园内加强宣传,让更多大学生了解非遗知识,更热爱本民族传统文化,形成文化自觉,积极参与非遗的保护工作,成为保护非遗的生力军。校园宣传的常规方式是使用海报、校园网、校报校刊等,还可以邀请专家举办相关讲座,或者举办专题展览,展览时甚至可以邀请非遗传承人到校园进行现场展示,还有的非遗项目和传承人可以到高校开课进行技艺传授。比如常州某职业技术学院就举办过此类展览,展示非遗的相关知识内容和学生的调研成果,图文并茂,在现场还准备了传统技艺类的非遗项目的体验,宣传效果显著。学院还举办了常州非遗保护的专题讲座,邀请了虎头鞋传承人来校传授学生传统的虎头鞋制作技艺,宣传效果显著。
同一地区的高校之间也可以加强校际交流,成立校际的非遗保护工作的专门组织,比如学生非遗社团联合会等,组织学生定期交流,共享研究成果,举办沙龙、辩论会或比赛,在交流中进一步增强对非遗的认识。比如常州市的非遗博物馆设立在常州大学图书馆内,供市民免费参观,常州各大高校相关社团就可以此为活动基地,积极开展校际交流与合作。也可以联合各校的力量,在常州市高校内举办非遗知识巡展,或协助政府部门做好相关宣传工作。
3.3.3面向社会进行宣传。
大学生要尽己所能,走出校园,面向全社会大力宣传非遗知识,可以依靠自身的科技文化优势,用现代的方式保护和发展。可以利用自己的学科优势,把非遗保护和所学的专业知识相结合。比如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可以建设专门的网站进行宣传;经济类专业和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可以把某些非遗项目开发成商品进行市场化推广,利用市场的力量让非遗项目发扬光大;传媒类专业的学生可以把非遗项目摄制记录下来,也可以举办相关的微电影比赛等,帮助非遗资料的发掘和保存;食品类专业的学生可以帮助某些非遗传统技艺类产品进行改进和推广;文学类专业的学生可以撰写相关文学作品,等等。
3.3.4与学生实践相联系。
高校可以建议学生选择非遗保护类的暑期社会实践项目,或由学校出面牵头组织一批学生进行这个项目的实践。学生可以对学校所在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考察,从而更深刻地了解当地文化。也可以回自己家乡进行实践,了解家乡的非遗项目及保护现状,深入发掘各地区尚未被发现的非遗资源,最后撰写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或论文等。一旦形成长效机制,大学生的参与就可以成为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非遗普查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减轻政府负担,更好地普及非遗知识。
高校还可以把非遗知识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传统文化等现有课程,使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有机地结合,学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更系统更深入地了解非遗。
综上所述,在充分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基础上,大学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积极参与到非遗保护工作中去,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最适当的传承,保护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王文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论文集[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2]康保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11)[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3]刘魁立,张旭.非物质文化遗产精要[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篇6
1.有利于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民俗文化是地域文化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发展、人口流动和环境变迁,地域性民俗文化逐渐消失,出版作为文化积累的一种有效形式,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走进书店,有关民间艺术、民间文学、民俗风情旅游类的图书琳琅满目,这是一些地方出版社重视民俗文化出版资源开发的结果。湖北拥有灿烂辉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独具风格的民俗文化,将此类文化资源变为出版资源,可以让更多的读者了解湖北民俗的方方面面。以孝感的孝文化为例,先后出版的图书包括《董永传说》“孝感(孝南)民俗文化丛书”等。这些图书的出版被著名剧作家沈虹光认为是“抢救民俗文化遗产,功德无量!”可见,开发民俗文化出版资源,就是以编辑出版为手段,以图书为载体,挖掘地方文化的精髓,实现对地方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扩大其传播影响力。
2.增强出版产业内容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早在20世纪初,中国民俗文化就成为文化出版的一个重要源头,为出版产业提供丰富的内容资源。民俗文化种类繁多,形式多样,既有朴实的物质民俗,也有丰富的精神民俗。以《湖北民俗志》为例,它分为劳动生产、经纪商贾、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岁时节令、、医药卫生、民间文学、民间语言、音乐舞蹈、戏曲曲艺、民俗工艺、名胜古迹,共13编,每一编下面又分为若干个大目和子目。对出版业来说,这些类目蕴含着丰富的选题资源,搜集、整理和出版这些资源,可以增加图书选题的多样性,繁荣文化出版市场。另外,即使是相同的出版内容,变换一下出版形式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天津人民出版社2012年推出“中国民俗文化丛书”,该套丛书以内容广、价格低而受到读者的欢迎。随后,2014年吉林出版集团又推出“流光溢彩的中华民俗文化(彩图版)”系列丛书,将我国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图文并茂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3.推动“中国元素”走向世界文化市场
在全球化的今天,具有地方色彩的民俗文化在世界文化市场中具有突出的价值。纵观这几年的图书版权贸易,中医、保健类传统文化图书一直是版权输出的主打品种。例如,在2014年第21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上,鄂版图书《禅意东方》《新编家庭中医疗法大全》等传统优势类图书与反映现当代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的图书并驾齐驱,成为输出内容题材的主力军。我国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条件,各地区各民族都拥有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元素。在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的进程中,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不再局限于某地某人,而是能转化为文化资本进入全球的文化市场[1]。因此,对民俗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打造有中国特色的民俗文化产品,有助于推动“中国元素”走向世界文化市场。
二、大数据对民俗文化出版资源开发的影响
1.大数据理念的力量
民俗文化出版利用大数据的关键,是如何从海量的民俗文化资料库中发现价值,寻找隐藏于其中的市场前景,将大数据转化为可向受众传播的知识信息产品。基于大数据的民俗文化出版,不仅可将某些“小众需求”的民俗文化内容推送给特定读者,还可以根据读者需求定制某些特定内容,更好地实现营销与内容相关联。长久以来,我们对待民俗文化的态度重在保护,比如抢救民俗文化遗产、保护本土民俗事象等。然而从长远来看,只有将保护与创新相结合,文化与科技相融合,才能真正实现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大数据改变了信息的搜集、储存和传播方式,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市场转化率,因而能够最大限度地传播信息和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一方面,出版机构可根据大数据分析的结果进行市场预测、选题策划和营销,将大数据转化为出版生产力,从而实现按需出版;另一方面,对民俗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来说,大数据为其提供了了解用户的机会,可以帮助他们更精准的为公众传递信息和提供服务。
2.大数据技术的支撑
众所周知,大数据的价值在于通过数据采集与分析获取有用的信息。因此,大数据的分析方法以及大数据技术的支撑对获取最终信息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很多省市都开始注重地方特色文化的信息化存储与开发,建立了很多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库。无论是出版者还是民俗文化拥有者,都必须明确原始数据的采集与存储是开发民俗文化出版资源的基础,如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利用才是资源开发的关键。大数据分析技术包括数据挖掘、可视化处理、预测性分析、语义搜索和数据管理等,除大数据分析专家以外,普通人一般会选择借助第三方数据分析系统来完成分析任务。例如,“开卷在线(B/S)全渠道数据查询分析系统”,用户通过浏览图书信息及销售数据,即可一站式完成市场信息的调研。该系统为编辑的前期市场调研与选题策划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参考信息,可以启发编辑的选题思路、印证选题的合理性、指导选题的后期策划,还可以通过查看各渠道榜单及不同渠道之间的对比数据,来了解不同渠道的销售特点、消费者的接受态度等[2]。
三、大数据视角下民俗文化出版资源开发的内容
出版资源是出版产品形成过程中可利用的各种社会资源,包括人才、信息和物质资源[3]。本文所探讨的出版资源主要是指信息资源。由于民俗文化范围广泛、种类繁多,有关民俗文化的信息资源非常可观,这里根据湖北省民俗文化的特点和优势,选择了四种类型的出版资源来展开论述。
1.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湖北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丰饶的荆楚大地孕育出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这些民俗遗产是当今社会文化发展的一笔宝贵财富。近年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名录体系日益完善,理论研究和数据库建设初见成效。目前,湖北省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4项、国家级名录80项(106个项目保护单位)、省级名录312项(466个项目保护单位)、市(州)级名录903项、县级名录2815个项目,涉及民间文学、民间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技艺、美术、医药等。较有代表性的有秭归端午节、鄂州雕花剪纸、云梦皮影戏、恩施摆手舞、荆州花鼓戏、大冶石雕、天门糖塑、武当山庙会、嫘祖信俗、潜江草把龙灯、巴东民间历法、松滋烟茶礼俗等,这些非遗资源为文化出版提供了丰富的图文音像素材。无论是荆楚文化、三国文化,还是屈原、诸葛亮等名人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每一项都蕴含着巨大的开发潜力,都可能成为图书选题的对象。然而目前,出版市场上选题雷同、内容重复的现象比比皆是,这说明文化资源开发能力不足,文化活力未得到充分发挥,文化市场还有待进一步优化。尤其对地方出版社来说,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资源是其重要的选题资源,应该用富有创意的内容和形式来展现其独特之美。比如,吉林出版集团就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汇集起来,对其深入挖掘和边缘探索,编排出34本“流光溢彩的中华民俗文化(彩图版)系列丛书”,内容涵盖民间节日、饮食、民居、技艺、美术、礼仪、传说、音乐、武术等。
2.民俗文化旅游类出版资源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与旅游热相对应,旅游类图书也出版市场上大放异彩。根据亚马逊中国2014年11月的数据显示,游记图书是近三年旅游类图书排行榜的榜首。可见,一个地区的旅游升温往往能成为旅游类图书的新宠,比如的骑行热就带动了以为主题的旅游类图书大量问世,出现《慢骑中国》《飞行骑:笨鸡走川藏》等[4]。现在有很多地区将民俗文化与旅游结合起来,形成独具特色的风情旅游。此类旅游需要对当地的民俗文化有一定了解,这在某种程度上刺激了大众对民俗文化信息的需求,出版社在这块领域是可以深入挖掘并有所作为的。湖北被称为“千湖之省”,既有美不胜收的山水风光,也有深厚独特的人文韵味。近十年,湖北103个县市区共诞生了136个文化品牌,包括以“中国书法名城”“中国孝文化之乡”“中国编钟之乡”为代表的20多个国字号文化名城和文化之乡。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更是将8个市(州、林区)的多种自然景观与人文资源融为一体,诞生了十大核心景区,包含武当山、明显陵、长江三峡、古隆中、荆州古城、昭君故里、曾侯乙墓编钟、龙船调等诸多令人心动的文化旅游符号[5]。这些传统符号或品牌在现代化环境下可以转化为资源优势,以新的载体形态在文化市场发挥新的魅力。
3.少数民族出版资源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湖北有53个少数民族,人口达283万,占全省总人口的4.68%。全省过万人的少数民族有土家族、苗族、回族、侗族、满族和蒙古族6个。湖北有1个自治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个自治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土家族是湖北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恩施土家苗族是土家族的重要聚居地和巴土民族文化的诞生地,这里有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歌谣,有吊脚楼、风雨桥等民族建筑,有哭嫁歌、摆手舞等民族歌舞;有南戏、傩戏等地方戏曲以及牛王节、女儿会等民俗事象,这些具有鲜明特色的巴土文化资源,不仅是湖北少数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也是出版文化体系中不可缺少的构成元素。不少出版社以此为选题,打造出多个图书品牌。例如,湖北人民出版社和云南人民出版社先后推出“巴土文化丛书”第一辑和第二辑,内容包括巴人源流研究、巴地域研究、长阳名人传略、长阳土司源流研究、土家族撒叶儿嗬等,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除学术研究性质的出版,少数民族教育出版和大众出版也有一定的市场。目前,恩施不少学校已把民族民间文化纳入教学内容。如百福司民族小学,每周有一个下午是土家语课程,帮助当地青少年了解土家族的历史文化[6]。作为教育的配套,少数民族语言类教材和教辅资料是出版社的又一突破口。
4.数字化出版资源
篇7
一、美育是首都教育的亮点
十八届三中全会为学校美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如何用实际行动落实《决定》精神,实现文化强校、文化强教、文化强国的目标,成为首都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艰巨而伟大的任务。
在首都学校教育中,艺术教育承担了美育的重要任务,其育人功能日益凸显。学校教育环境、教育内容、教育形式与目标越来越多地蕴涵美的要素、蕴涵教育民主的内容,更多的学科广泛借鉴和结合艺术教育的真、善、美进行教学,使学生科学与人文素养得到同步提升。伴随着经济发展和国力提升,首都学校艺术教育的规模与水平已位居全国前列。校内外、课内外的学生艺术社团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自主选择的学习方式激活了学生个体的生命动机,平等的交流活动孕育了理解与包容,展演和比赛培育了竞争与合作意识。伴随着社会大课堂的扩大、文化的普及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美育的开展也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和水平,出现了家庭美育、学校美育和社会美育并举,艺术小舞台连接起社会大舞台的可喜局面,美育成为了首都教育的亮点之一。
《决定》将教育领域的改革描述为“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强调要综合改革,拓展教育改革的范畴,这意味着教育将向更加注重教育规律,注重现行模式的创新转变。虽然,首都学校的美育工作取得了许多成果,但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学校美育离各方面的要求仍然存在差距。在深入学习体会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过程中,我们结合首都学校美育的发展,针对当前学校教育中对美的感知力、想象力以及创造力教育欠缺的实际状况,深入探讨美育对和谐社会发展、对人类文化发展以及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对当前学校美育工作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二、学校美育面临的问题
在我国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学校美育并未完全被看作是个体和社会不可或缺的部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学校中的美育仍处于可有可无的境地,美育工作在学校教育中仍是薄弱环节,不能满足新时期广大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需求。从美育的长度、宽度、高度等不同角度看,还不能符合首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现代化教育的要求。
(一)长度问题:忽视立美习得养成
学校美育的长度,泛指美育的科学发展,以及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长远影响,对此问题认识的不同,导致不同的教育效果。有人认为美育是德育的一部分,是实现德育的工具和辅助手段,在强调美育与德育之间的联系时却忽视了二者的区别和美育的独立性。还有部分人对美育存在狭义理解,认为美育只是艺术教育的范畴,定义其为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技能、技巧的培养,从而将美育的功能缩小和降低,没有在塑造新型文化品格和健全人格这一更高的层面上来认识美育的意义。在落实审美观念的同时忽略了“立美”的存在价值,没有把审美认识的形成与立美实践辩证统一地来看待,造成重视艺术教育的短期收益而忽略长远价值,重视艺术教学的审美认知积淀,而忽视艺术活动的立美习得养成。这些都表明学校美育所存在的长度问题。
(二)宽度问题:艺术教育的丰富性被削弱
学校美育最根本的任务是培养学会审美的一代新人,它承担着建设和谐社会的重任,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必须将普及和提高并重。艺术是人类文化的一种基本表现形式,艺术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并通过具体行为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梦想,都有机会进入平衡、综合、有序的艺术学习和审美活动之中,可以说这是美育宽度的基本内涵。在艺术教育实践中,美育的宽度受到当前学校艺术教育课程和课外活动现状的制约。这主要表现在,从课程体系上我们延续了历史上的美术和音乐两门课程,缺少艺术课程的丰富性,舞蹈和戏剧等艺术门类没有真正进入课程体系,使得当前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的艺术教育水平差距拉大,满足不了师生不同的文化和精神需求,制约了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同时,艺术教育中的课内外艺术活动还显得不够丰富多彩,活动的载体和形式创新不多,学生参与面不够广阔,还是少数有特长的学生的展示舞台。
(三)高度问题:艺术课缺少美育的要素
这是美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中华文明有“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的乐教传统,孔子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思想是美育追求的最高境界。“成于乐”不仅是指艺术带来的快乐,更重要的是指人格的完善和人类的最高追求,那就是自我实现的满足,这就是“以美储善”的含义。如果仅把艺术活动、比赛获奖看作是美育的追求,片面重视艺术比赛的成绩,就会忽视大多数学生艺术萌芽的播种与发展。片面重视教师的艺术表演和“做课”水平,就会忽视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能力,或者把美育看作是纯精神的追求,都会降低美育的水准。例如,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教学随意性和无序性,危及着教学质量,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只能让学生学会几首歌而没形成真正的音乐素养,学生中音盲、谱盲、乐盲的产生,无形中就降低了音乐学科的教学水准,阻碍了学生艺术审美能力的形成与人文品德素养的提高,喜欢音乐而不喜欢音乐课的现象正是由此而来。只有把立美教育与审美教育有机结合,完善美育课程体系,才能让学生“在艺术活动中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进而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
三、学校美育的新起点
学校美育的主体是艺术教育,在开齐开足学校艺术课程的前提下,如果没有完善的艺术课程计划,追求美育的任何发展都是不可能的。笔者认为,要以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学校文化课程三者的互为支撑,形成学校艺术教育课程的全新框架。
(一)完善艺术学科教学
1.强化立美教育。立美和审美是辨证的统一。仅把美展示给学生,而不告知美的原因的行为,不能称之为完全和完善的教学。学生的艺术学习是用一种先会后知的方式进行的,既先立美后审美,先实践后认识,先刺激后反映,先操作后评价,动手与动脑交替作用,循环往复。学校应该探索“先会后知”“操作内化”式的立美艺术教育体系。高度重视艺术教育与智力发展的相关性,从立美—审美的哲学、心理学角度,探索一种适合未来人才发展的学校艺术教育途径。
2.重视艺术启蒙和兴趣培养。在艺术教育发展中,启蒙和兴趣的培养对于学生持续自主的艺术学习至关重要。应该说,这是学生进入艺术学习的关键。我们应该在小学音乐课上根据“关键期”的理论逐渐扫除音盲、谱盲、乐盲的现象,小学无学习基础,中学就面临无米之炊境况。无播种就没有成长,无启蒙就没有养正,学生只有通过操作的完成方能走进艺术、亲近艺术、学习艺术。因此,必须加强艺术学科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特别是强调课堂上有序的双基教学内容,以此增进学生基本的审美能力,使学生能够跨进艺术学习的门槛。我们应该把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非遗文化传承作为中小学艺术教育启蒙的重要内容。在课堂教学和课外社团活动中,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工作,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丰富艺术学科课堂内容。
(二)完善活动课程
有活动而无活动课程的现象制约影响美育教学的效果。为使艺术教育成为终身有意义的学习,我们应该科学有序地开设美育学科课程、活动课程、校园文化课程,由此构成艺术教育的课程体系。
1.创设活动课程。当前,学校艺术教育课程还仅限于课堂教学部分,课外、校外的艺术活动还没有真正进入课程视野。活动课程是以学生活动的动机兴趣为中心的课程类型,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课程,让学生开阔视野,发展个性特长,增进身心健康,更通过选择性学习获得自主学习的乐趣,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自信心得到增强,为一生的幸福发展奠基。如首都部分学校以金帆艺术团为依托形成的金帆文化,所开设的活动课程就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2.推进课内外一体化艺术教学。艺术课教学是艺术教育的主渠道,被称为第一课堂。教师授课时不能忽视学生的课外艺术学习经验,要在培养兴趣的同时,强化学生艺术双基能力的有序性发展。学校的艺术社团活动被称为第二课堂,在活动中评价学生艺术水准的同时,要注重训练和表演中的人文体验与社会性发展。中华民族一向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学习传统,推崇实践性学习与知识性学习并重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做学习的主人。第二课堂有利于补充课程设置的不足,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才符合艺术教育的完整性。
(三)拓展学校文化资源
艺术教育承载着民族文化的血脉,它构建着学校师生的精神家园,而不是学校的门面和标签。学校文化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学校的校歌、校徽、校训、校服、文化宣传、校风等都是课程的内容,大都与美育相关,它是学校文化发展的软实力,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拓资源,发展学校文化课程,是学校美育的重点和新的增长点。同时,学校文化应与社会各类文化系统相交融,形成互相依存、相互助推之势,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多年来,首都学校艺术教育已经积淀为一种崇尚的美学精神,为学校和社会留下了丰厚的精神财富,但还需要不断充实其内涵,拓展其资源,真正形成丰富而充盈的美育之势。
(四)创新美育评价机制
在新形势下,我们需要创新艺术教育评价机制,逐步建立学生艺术素养评价制度、学校艺术教育评价公示制度和艺术教育年度报告制度等。
1.建立学生艺术发展评价常模。目前,我们还没有建立起学生艺术学习能力档案,教师授课难以实现因材施教,更难以将艺术基础学习提高到文化自觉的高度。课堂教学完成的是教材内容,课外训练完成的是比赛曲目,这都和学生的发展需求有差距。所以,要尽快实施评价性学习,为每一个学生建立完整的课内外艺术学习能力档案,教师凭此来备课授课,开展问诊式教学,学校凭此档案来检查学生审美和人文素美的提升幅度,评价艺术学科教师的工作业绩。
积极探索建立动态性评价、激励性评价、发展性评价机制。新的评价机制要能够在真实的情景下,动态评价学生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知识能力,避免以往的艺术考评制度主要是以测验为核心的静态评价。同时,新的评价机制还要促进艺术教育与各学科的整合和融合,让美的追求成为学生一生的习惯和动力之源。
2.完善艺术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名师指路不如自己开悟。”目前35岁以下的青年艺术学科教师已逐渐成为教学主体,他们不乏学识却缺少艺术教育实践经验,缺乏教师文化的视野与教师文化的自觉建构意识。当前,要采取各种办法促进艺术教师专业发展,激励他们在个性品质、价值观、思维方式、职业态度和行为上发生变化,能够准确地把握艺术教育的功能、特点和规律,避免出现艺术社团常以竞赛水平为标准、艺术课堂教学审美和人文体验不全、学校开展活动而无活动课程的行为,因为这些问题都将阻碍学校美育和学生艺术素养的可持续发展与道德品位的养成。要积极推行新课程倡导的教育民主观,把教师、学生及家长列为课程的建构者而不是被动的执行者,共同打造具有生命活力的学校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