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通家校合作路径范文
时间:2023-12-04 18:03: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如何打通家校合作路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0月27日,湖北省监利县程集镇黄鳝养殖基地。农民胡先伟围着池塘,忙活着自己的百余口黄鳝网箱。
“全家都依赖这东西活命呢。”遇到收工的规劝,他憨笑一下,“还真饿了”,而后又围着池塘转悠着。直到老天隐去所有亮色,他才回家,扒拉一碗饭,又坐在门前,望着池塘出神。
从10月末直到来年春节是黄鳝的销售旺季。胡先伟一家五口人的衣食,都在这些黄鳝网箱里。
“塘里有问题没?”长江大学教授杨代勤走来,见他独自发呆,就一屁股坐在门槛上。
“好着呢。”胡先伟看是杨代勤,倏地充满生机,“全盼着新繁育的苗子,早点卖个好价钱。”
打通源头创新:从断种到育种
沙岭村的农民没有想到,柳江红真的搞出了名堂,而且是不小的名堂。
2009年7月,监利县红城乡沙岭村,科技示范户柳江红家中,杨代勤和湖北省水产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马达文,兴奋地踱着步子。这两个饱经风霜的水产专家,正沉浸在幸福和喜悦中。
“黄鳝人工繁殖非常成功。”“我看有很好的推广价值。”“批量生产不成问题。”……两人不停地交换意见。确实,经过一千个日日夜夜,柳江红黄鳝优质种苗人工繁育的成功来之不易。
回首往昔,柳江红坦陈:“后悔过……没想过放弃是骗人呢,只是真的放不下。”“幸亏坚持住了,多亏了杨教授的指导。”柳江红很朴实。
柳江红口中的杨教授正是杨代勤。在江汉平原上,养殖黄鳝赚了大钱的农民,都知道杨代勤,都知道他是“黄鳝博士”。
“不要谢我,我还要感谢省科技厅。”杨代勤摆摆手,“没有省厅的支持,我可能早就泄气了。”
早在2004年,杨代勤就琢磨着人工繁育黄鳝。那时,整个湖北黄鳝养殖数量坐着火箭攀升,短短3年从一两万口飞至两百万口。“青、草、鲢、鳙‘四大家鱼’,产量占湖北水产的60%,但附加值不高,有的一斤卖不出一元钱,农民不愿养。”杨代勤道出了黄鳝等“名优水产”养殖数量激增的缘由。
本地的野生鱼苗,早已不能满足产业需要,农民就从周边省份引进。运费高不算,长途运输使黄鳝发病率大大提高。“最惨的时候,黄鳝病害占70%,50%-60%死掉。”监利海河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监事长杨一斌称,“市场的刺激,使养殖规模不断扩大。黄鳝存在断种危险。”
然而,雌雄同体使黄鳝人工繁育成为世界性难题。没有谁能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杨代勤在此攻关一波三折。由于找不到“开口食”,繁育的幼鳝无法生存,竞全部死掉。
“我几乎崩溃了。两年时间,幼鳝长不大,都饿死了。我不知怎么办。说实话,那段日子,我不愿再搞繁育了。”杨代勤的脸色凝重了许多。在他心里,这段岁月或许留下了难言的滋味。
“我要放弃时,省科技厅支持了30万元,相关负责人找到我说,水产源头创新会持续支持。这是以往从未有过的。这不单单是钱的问题,而是给了我坚持的勇气。”在杨代勤的叙述中,湖北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重点之一――加强农业科技源头创新,增强产业发展后劲,在水产业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杨代勤说,虽然黄鳝人工繁殖的路线走通了,但抱卵率低一直是制约因素。下一步,他的课题组将在提高繁殖效率、降低苗种生产成本上下工夫。
在湖北省委、省政府制定的《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行动计划》中,重点支持一批团队开展品种选育,加强上下游衔接,提高源头创新的针对性赫然在目。如今,湖北计划在鄂州、孝南、潜江等地建设10家小龙虾苗种繁育基地,实施武昌鱼、鲫鱼等主要养殖亲本更新换代工程。
感到搞水产科研不再孤单,杨代勤找到了水蚯蚓作为开口饲料,黄鳝人工繁育由此成功。“存活率在95%以上,生长速度是普通黄鳝的20倍。”胡先伟活跃起来,“按杨教授的方法,我在7月繁育的两克幼鳝长到了三两多。如今。政府每口网箱补贴40元,大家都忙着黄鳝的人工繁育了。”
打通养殖环节:从不规范到世博餐桌
胡先伟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2007年,湖北省黄鳝健康养殖和优质苗种繁育基地落户程集。在他脑袋里,从那时开始,太阳升上了天空。一切阴暗角落将不复存在。
按照“一县一产业一基地”的思路,在改革的第一个年头,湖北就开始布局百家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在随后的日子里,这个水产大省,云集了百位首席科学家,数百位科技特派员。
杨代勤深感,科技资源配置方式在湖北已不同往日,“现在是以企业为主体,高校科研人员参与,着眼产业链条解决问题”,这就迫使高校科研人员扎根基层,为产业服务。正是在这股潮水中,过去不规范的养殖方法,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杨教授成了黄鳝基地的首席科学家。用不规范喂养催生黄鳝的现象没有了。”养了10年黄鳝,胡先伟终于扬眉吐气,“去年纯收入有10万元,今年肯定不止这个数!”
由于胡乱喂食,全国黄鳝养殖曾经遭遇重创,价格一路跳水还少人问津。
胡先伟所在的程集,当时一下子被吸入了黑洞中。“一半以上的养殖户亏损。好的年月里,累死累活,收入不过两三万元,全家人吃饭都成问题。”
“创新要素向水产积聚,说来容易做来难。”监利县程集镇党委书记朱姝,曾因养殖环节的瓶颈苦恼过太长时间。监利科技局局长、副局长,则屡屡慨叹“水产管理主要靠水产局,一时搞不清科技如何发力”。
监利,这块养殖了20年黄鳝的土地,因为养殖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的出现,把首席科学家与农户捆绑在一起。这打通了水产业的利益链条,为科技主管部门找到了抓手。
在杨代勤的叙述中展示了这样一个循环链条:科研人员若要不断获得项目,就要把科研与水产基地、水产产业的主要技术需求结合;农户有问题,找科研人员解决;科研人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进科研,反过来用在基地示范上,以期获得新项目。
“基地成立前,我也给养殖户讲课,但来不来、何时来都由自己决定。也听说养殖户会胡乱喂食,有时会说说,有时不说,一切仅此而已。毕竟这与我的科研项目没有直接关系。”杨代勤认为,“科研人员没有以前自在了”,黄鳝养殖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的成立要求他必须与农民的联系更紧密,因为“技术目标的完成及成果转化应用,关系到科研人员获得多少经费”,科研人员必须“深入地头满足养殖户需要”。
“科学喂养和不规范喂养的鳝鱼,外形上就不同,一个苗条,一个矮墩墩。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提高了,胡乱喂养的鳝鱼没人买了。”在胡先伟看来,“水产搞不好是一个灾难。监利的鳝鱼产业,到了讲求质量的时候了。”
开展水产良种工程,加强名特优品种养殖技术,湖北集合60所大学、科研院所、企业创建了“长江中游水产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推十大名特优品种和十大健康高效养殖模式,在洪湖、监利、潜江、仙桃……养殖环节讲科技
已刻在养殖户心底。
胡先伟代之以自豪:“监利黄鳝不再困惑了。我们的鳝鱼,通过了检验,今年上到了世博会的餐桌!”
打通增值路径:从薄利起早到黄金产业
“刮风下雨到处跑,幸好这样的日子过去了。”坐在自家门槛上,胡先伟拉扯着杨一斌,“再坐一会儿吧。”
“哈哈,30岁的小伙子还怕跑路,五六十岁还活不活?”杨一斌略有调侃,“不过,没头没脑闯市场,真不是好法子。”
杨一斌50余岁,在十里八乡知名度颇高。还在2005年的时候,他已组织程集养殖户建立了水产养殖协会。
“大伙起早贪黑地忙,到头来挣不了几个钱。我们协会帮着做做技术咨询,管不了大用。”杨一斌承认,政策规定协会不能和经营沾边,于是乎,黄鳝销售让中间商赚了不少,“我们不知还能做什么,打破头也想不出来。”
当他得知湖北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时不以为然,但听说措施之一是创建扶植水产专业合作社时,不住拍着大腿,“找到了!”而后不久,养殖协会摇身一变,又成立了监利海河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在缺乏细分行业龙头企业的县市,专业合作社对于养殖户的组织至关重要,与建设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培育龙头企业一样,是“整合资源、建立体系”的要求,湖北省科技厅在此有一个统筹的考虑。
“养殖户知道养殖,不知道市场在哪里,但我们知道。以前不懂政策,闲着没办法。如今,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咱插手经营没顾虑了。”杨一斌拍拍胡先伟,“小伙子,在家等着数钱吧。”
“多亏了合作社。有了良种选择,咱的种苗比其他地方好,又省了流通的开销,每公斤黄鳝比别人能高五六块钱,还卖到了国外。这是以前不敢想的。”胡先伟回过头,望着屋里跑动的孩子,眼里全是笑。
胡先伟所在的程集,农民收入分为农业经济、打工经济和水产养殖经济三块。当地农民算过一笔账:一亩水稻,好年景时收入不过千元,扣除成本,所剩无多,不好时要赔钱;打工的,抛妻弃子,流落外乡;唯有水产,一个人能干几个人的活,但因物流不畅、产品加工滞后,迟迟难成气候。
湖北从水产中找到了解决之道。繁育新品种,加之省去中间商的“盘剥”,在胡先伟眼中,“黄鳝产业”已从相对薄利变为了“黄金产业”。但在杨一斌看来,利益链条上,监利仍需要补全龙头企业一环,“哪怕只是流通环节的牵头企业,也便于养殖户按照统一的标准养殖,按照统一的品牌销售”。
距离监利1小时车程,潜江市华山水产公司,董事长漆雕良仁很悠然。他坐在家中,欧美的经销商已赶来,商谈甲壳素和氨基葡萄糖盐酸盐的买卖。
“这些产品的原材料是占小龙虾70%的虾壳。以往,虾壳大多被丢弃,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通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我们的项目被列为湖北省示范工程,获得湖北省重大科技专项的支持。这对于提升产品附加值无疑是一个信号。一吨氨基葡萄糖盐酸盐能卖到20万元,比卖小龙虾的价格翻了好几番。”
篇2
对于众多的中间制造商,创新如何实现?论其难度,绝对是一个史无前例的挑战。然而,2015年以来,中国制造业持续低迷,生存举步维艰,身为产业链上的重要参与者,中间制造商只有化被动为主动,创新求变才能拨云见日,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
如果你以前从没有思考过创新,那么在政策驱动下该有所行动了。
不专注,就没有话语权
很多从事中间配套的制造企业可能会说:我能创新吗?我有创新的实力和空间吗?
的确,创新是有条件的。资金很重要,但永远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和君咨询集团合伙人方辉认为:关键是企业必须尊重产业发展的规律和产业演进的趋势,作出应对性的变革,而创新的核心是企业面对客户的需求时,如何提出有价值的解决方案。
如今,在产业链迅速集中化的过程中,产业快速变动、快速兼并重组的趋势尤为明显。而此前,大量中间制造商,陷入困境的原因就在于战略上太“贪”,采取多产品、多元化发展战略,为不同产业和细分行业客户服务。
方辉认为,依靠专业化而生存才是永恒的产业道理。因为专业化需要集中企业的优势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而管理专业化能实现产品规格、技术都更加专业,因而可以带来竞争对手无法复制的产业利润和专业化比较优势。
与上下游对接创新体系
在转型过程中,中间制造商所涉足的生产作业环节,比如研发、生产、物流、制造,尤其是研发,要与下游厂商形成对接。
这带来的变化是,原来你是独立的管理主体,现在则变为战略联盟的管理协约和协同。
举个例子,在物流方面,为了优化物流,从事配套服务的企业可以将自己的工厂围绕主机厂商建立产业园区,在同一个区域内布局,这样能缩短运输距离,同时在人员上也建立相应的管理对接。只有建立产业无缝对接,才能实现自身升级。
对待上游供应商,则应该将自己定位为如主机厂商一样的主导角色,要对供应商进行选择,并建立自己的产业生态,使供应商成为潜在合作伙伴,同时对它进行管理以及业务上建立协作机制。
“总之,建立战略联盟,实现共同的产品创新和生产体系的对接,是一条可行的路径。”方辉如此总结他的核心思路。
打造一体化的协同机制
从本质上来看,中间制造商的创新需求必须结合下游客户,也就是主机厂商,而主机厂商本身具有创新的意愿,需要满足它的下游客户,也就是终端用户,终端用户才是整个产业链的“创新源”。
然而,终端创新源在信息传递和业务传递的时候会发生衰减,因而方辉认为,中间制造商必须建立整套情报体系,而主机厂商本身也要建立用户信息,使原材料供应商和设备供应协同研发,形成一体化创新、一体化打通。
对于这种一体化创新的思路,一位电子信息行业的资深人士同样赞同。
在他看来,如果仅凭研发人员关起门来做研发,不触摸市场需求,形成的产品或者服务就是无效供给。在一体化创新的框架下,形成跨部门、跨公司、多伙伴等协同机制,才能进行开放合作性的创新。
将触角延伸到“创新纵阵”
长期以来跟着客户,而非用户去成长,是多数中间制造商的惯性做法。
对此,这位业内人士认为,在新技术和新产品方向上,中间制造商应该有更多的触角。可以利用互联网接触终端用户,也可以将自己的触角伸到更大的“创新纵阵”中去。比如:美国硅谷就是一个创新的高地,因为硅谷的创新环境涵盖了极其广泛的生态圈,不仅有著名高校的人才,而且有研究机构的专家,还有极具创新能力的创业公司等。
进入更强的创新纵阵中,如果你能有幸成为苹果的供应商,那当然有着绝好的成长空间。哪怕仅仅成为苹果创造的产业链上的一环。
而事实上,无论是制造环节,还是市场环节,抑或是营销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创新的空间。
比如在市场环节,此前获得终端用户的信息很难,三四年前,所有的品牌商都需要依靠渠道商将产品推向市场,自建渠道的能力很弱。但如今,电子商务及社交媒体的兴起,让所有企业直接碰触消费者都变成了可能。
这时候,中间制造商不单是制造的角色,同时也需要了解终端用户,让用户对产品作出反馈,而现在的传感器、物联网以及大数据分析,已经不仅改变了制造环节,同时也具有更大的可能性,使用户的信息反馈到更上游的产品设计和开发。而这些,都有创新的可能。
篇3
关键词:概念验证;科技创新;启示
中图分类号:G321;F124.3文献标识码:A
國家评估中心2019年首次的《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19年度报告》显示,我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遇到的瓶颈之一,是满足转化需求的高质量科技成果不足,且研发脱离市场。据移动新媒体“知识分子”专业文章测算评估,若美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为50%的话,我国高校仅为6%,发展潜力巨大[1]。
2000年以来,美国、欧盟积极从国家创新战略高度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通过在研究型大学等兴建概念验证中心,或实施概念验证计划,大力推动具有应用潜力的基础研究从实验室走向市场,获得显著成效。这些实践对提升我国及北京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供给质量,解决基础研究和产业发展脱节问题,从源头上减少科技和经济“两张皮”现象,具有积极而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概念验证的内涵
概念验证是将研究人员的创意或成果转化为可初步彰显其潜在商业价值的技术雏形,并对那些不具备商业开发前景的设想加以淘汰[2],从而增强研究成果对风险资本的吸引力,提高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例如,微软2019年的研究报告显示,因实施成本太高或市场需求不明确等原因,30%的物联网项目在概念验证阶段即遭淘汰。
就实际操作所需的环节看,概念验证主要包括原理或技术可行性研究、原型制造、性能测试、市场竞争分析、知识产权保护策略等[3]。
从纵向即技术创新链而言,技术创新可至少分为研发(发明)、概念验证、工作样机、工程化及生产线、产品生产5个阶段,而“死亡之谷”包括第2、3、4阶段[4]。显然,概念验证处于基础研究与技术成熟商业化之间比较靠前的环节,它既是技术创新链的一个阶段,又是跨越“死亡谷”的第一步,更是科技成果转化亟须突破的“最初一公里”。
二、美欧概念验证发展概况及效果
(一)美国
为推动概念验证工作,概念验证中心首先在美国研究型大学兴起。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于2001年建立全美第一个高校概念验证中心——冯·李比希中心,麻省理工学院在2002年跟进成立德什潘德中心。如今,美国以高校为主已建立了近40家概念验证中心。
高校概念验证中心的发展得到了美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美国政府于2009年、2011年分别了《美国创新战略:推动可持续增长和高质量就业》和《美国创新战略:确保我们的经济增长与繁荣》,将创建大学概念验证中心,作为加速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路径。2017年9月,美国商务部宣布,向多家非营利组织、高等教育机构和创业集团提供总额超过1700万美元的支持,用于创建和扩大以集群为重点的概念验证和商业化计划,以及早期种子资本基金[5]。
麻省理工学院德什潘德中心是美国高校概念验证中心的突出代表,自2002年成立至2019年底,累计为该校超过125个初期技术项目商业化提供至少1700万美元的资助,为400多名师生和研究人员提供支持,共有100多位“催化剂”导师和其他来自企业或创业团体的人士,无偿为技术研发者提供技术商业化方面的指导和服务。近30%的项目通过成立公司实现了产业化,这些企业累计吸引了8亿美元后续投资,资本放大效应高达47倍[6]。
(二)欧盟
欧盟委员会欧洲研究理事会(以下简称“欧研会”)成立于2007年12月,主要负责实施原始创新计划,支持前沿学科和交叉学科研究,以及新技术和新兴领域的开拓性探索[7]。2011年,欧研会实施了概念验证计划,并设立概念验证基金予以保障。
概念验证计划专门针对研究成果市场化前的初始阶段,不支持基础研究的扩展研究以及商业示范应用项目。每个入选项目资助金额最多15万欧元,执行期限不超过18个月,主要用市场化可行性研究、知识产权布局、成立创业公司初始费用等[7]。
概念验证基金资助列入概念验证计划项目的年度预算,由2011年的1000万欧元,增长至2019年的2500万欧元。截至2019年底,已资助了约1000个项目[8]。2017年12月,欧研会邀请第三方对概念验证基金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评估报告显示:概念验证项目在专利申请、许可协议、研究合作与合同、咨询、新创企业、公共服务、争取其他资助等诸多方面取得了增值。其中,42%的概念验证项目至少完成了1项专利推广,而更多技术则在新创企业或者与中小企业合作中得到应用;获得概念验证基金支持的项目,后续也更加容易得到其他渠道如私人或者风险投资者的研发资助[9]。
三、美国概念验证中心典型运作模式分析
概念验证中心是旨在填平基础研究与产品开发之间“死亡谷”的创新服务机构。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冯·李比希中心和麻省理工學院的德什潘德中心的运作模式较具典型性。
(一)资金支持
德什潘德中心的资助对麻省理工学院的所有院系师生开放。中心每年用于支持大学早期科技成果商业化的拨款项目可分为点火资金和创新资金,申请者获得资助的累计金额不超过20万美元。点火资金每笔不超过5万美元,周期为1年,主要用于新点子的实验探索和概念验证;成功后可继续申请创新资金,追加的资助不超过15万美元,以确保经过概念证明的研究成果的商业价值。
(二)创业咨询
冯·李比希中心和德什潘德中心都拥有实力雄厚的创业导师顾问团。这些咨询专家都具有不同技术专业背景和丰富新创公司或风险公司经营经验,多与企业和投资方等保持良好关系。作为学界和商界之间的桥梁,他们参与项目遴选,为受资助的项目提供创业咨询,促进科技成果供需双方建立密切合作关系[10]。
(三)教育培训
概念验证中心常常通过创设教育课程、开展讲座和研讨、举办学术会议或论坛等方式,帮助师生理解、识别和熟悉科技成果转化流程以及可能遇到的风险问题,为可能的初创企业发展做必要准备。例如,“创新团队”是麻省理工学院独特的课程,向学生传授科学和技术商业化的全过程,主要关注如何判断一项处于早期阶段技术的商业潜能,参加课程的投资人也有机会从中选择值得资助的对象[10]。
四、在京高校设立概念验证中心的可行性
从美国实践看,高校概念验证中心的建立和发展需要一定条件,主要包括:技术、人员、资金、设施、“验证”出口等[11]。北京地区高校曾孕育出过紫光、同方、方正、未名生物等一批知名企业,也最有条件和责任在概念验证中心建设和开展概念验证活动中先行探索。
从成果来源看,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中,北京地区高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获奖数量接近全国高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数量的40%。2018年,中国高校获国内职务发明专利授权19.4万项[12],是除企业之外职务发明的最大贡献者;同期北京地区高校职务发明授权量和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在全国高校的比重均在5%上下。这说明一方面北京地区有丰富成果或“新概念”可供“验证”,另一方面也表明北京地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依然有较大上升空间。
从人员看,2018年,北京地区普通高校研究生在校人数为31.7万人,占全国的11.6%;研发人员数量为8.59万人,占全国的8.7%。此外,北京地区还聚集了全国一流的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这为开展概念验证活动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智力资源。
从资金看,政府非常重视增加对高校科技的投入。2018年,北京地区高等院校研发经费支出为215.9亿元,占全国高校的比重为14.8%。更重要的是,政府部门已经认识到并愿意为开展验证活动提供经费支持。例如,北京市海淀区已宣布将提供专项资金支持本区高校、科研院所建设概念验证中心及开展概念验证项目。
从实验设施看,北京地区高校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数量约占全国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的四分之一。同时,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囊括了本地区882个国家级、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4.65万台套仪器设备,可以向社会开放共享。这些为开展概念验证提供了充足的物质保障。
从“验证”出口看,最直接的方式是就地进入大学科技园或其他孵化器。例如,上海市拟采取具体措施推进大学科技园参与高校科技成果的概念验证和成果熟化。北京拥有国家级和市级的大学科技园40多家、孵化器超过100家,10余家高校成立了技术转移办公室。这都为概念验证后的成果提供了众多的接纳通道。
五、启示与建议
近几年,国家先后修订或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法〉若干规定》《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北京市也新颁布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这些政策法规主要集中在收益分配、价值评估、人员身份等科技成果转化后端,而对科技成果转化前端的关注度不够或效果不佳。美欧对科技创新思想及成果进行概念验证的探索实践,对我国克服科技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的“短板”问题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一)央地协同开展概念验证探索
一是加强规划引导。国内概念验证中心建设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2018年以来,西安、北京、上海先后建立起全国屈指可数的几家。2019年10月,北京市海淀区支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建立了全市首家概念验证中心,目前已筛选出一批概念验证项目,并初步打通了概念验证、创业孵化和股权投资的链条,为概念验证活动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有益探索。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北京应尽快形成成熟经验和模式向全国推广。建议国家科技、教育、产业部门和北京市合力统筹谋划,将在京高校、科研院所设立概念验证中心列入“十四五”时期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部(院)市合作规划。北京市应将概念验证纳入《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功能建设规划》,进行科学合理布局。通过概念验证中心尽可能早地识别出那些具有商业化前景的项目,催生出有助于解决经济社会重大问题的科技成果。同时,既要防止一哄而上,有名无实,也要克服畏难情绪、裹足不前,还要避免重复建设,考虑差异化布局发展。
二是创新支持路径。借鉴国外经验,对概念验证中心建设及实施概念验证的项目资金,前期由政府予以“兜底”保障。建议由科技部和北京市共同设立概念验证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开展概念验证活动,同时考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对“概念验证资助项目”进行支持的可能性。此外,还应积极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如鼓励本校投入、私人捐赠、民间基金会支持等。
(二)采取灵活多样的组建方式
从国外发展历程来看,概念验证中心首先在研究型大学工学院兴起,随后扩展到研究机构和社会组织。建议结合实际情况,灵活组建概念验证中心:在依托单位上,既可以由某一所大学独立组建,也可以几所大学联合组建,也包括在科研院所和社会组织组建,同时鼓励校企共建;在具体运作上,可支持成立“民非”等实体机构,也可采取资助计划等非实体形式;在功能发挥上,既可由政府主导,也可由高校和科研院所主导;在服务内容上,既可以是综合服务类型,也可以聚焦特定专业领域;在服务范围上,可以面向本校本单位,也可以面向特定区域如优先覆盖“三城一区”或良乡、沙河高教园区等。
(三)培育科技成果转化创新生态
篇4
[关键词]大学生 创业素养 培育
[作者简介]李彦军(1979- ),男,内蒙古赤峰人,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副院长,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校教育管理;季卫兵(1979- ),男,江苏张家港人,南京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副主任,副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外社会思潮与思想政治教育。(江苏 南京 210094)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4年度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基于德育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项目编号:JGLX14_024)和2012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多元现代性境遇与文化强国建设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2SJD72001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6-0091-02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学生创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无钱、无权、无势的“三无”大学生凭着知识和激情挤进创业大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建设创新型国家等战略的实施,对高校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这种境遇下,以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和创业素养等为基本内涵的大学生创业教育逐渐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关注点。培育大学生的创业素养是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核心,只有回归高等教育使命,才能正确理解创业素养培育的本义,才能真正促进广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大学生创业素养的现状
“素养”具有涵养、素质、习惯等内涵,大学生的创业素养不仅包括大学生的创业能力,还包括其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实践等。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素养的现状如下:
1.创业意识较为薄弱。近年来,尽管相当比例的大学生在参与问卷调查时均表示有“想创业”的冲动,但真正致力于创业的大学毕业生比例却很低。由麦可思研究院的《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2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2.0%,而西方发达国家这一比例一般在20%左右。究其原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学而优则仕”等价值取向,封建社会推崇的“重农抑商”思想,至今仍对人们的理想追求和职业选择具有深刻的影响。在这种文化影响下的学生更多地关注自身如何适应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如何通过努力工作实现升职加薪,却很少去考虑如何通过创业提供就业岗位。
2.创业动机较为功利。创业当然是要以经济效益为直接目标,这也是驱动大学生创业的最重要因素,但经济效益不应成为大学生创业的唯一驱动源。大学生创业行为在激发经济活力的同时,也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新气象、新理念。大学生的创业行为不应仅停留在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层面,而应兼顾社会效益,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餐饮、广告、咨询等服务业是目前大学生创业项目的首选,服务业的投资成本小、技术含量较低、入门容易,但这些创业项目却不能很好地体现大学生的专业优势、文化优势。此外,创业实践也是自我认知、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过程,大学生应更加注重经验积累,为今后的事业奠定基础。
3.创业技能较为单一。创业是一项涉及经济运行、法律法规、人际交往、安全生产等诸多方面的复杂工程,不仅需要创业者具有一定的专业背景知识,更需要具有适应社会、领悟政策和实干巧干的能力。当前,大学生创业者除了本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外,对于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宏观走势、地方政府的创业扶持政策与工商管理办法、企业自身运行发展中的管理等知识还较为欠缺。这一方面与大学生创业者尚处于经验积累阶段有关,另一方面也与高校和地方政府缺乏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有关。
4.创业规划较为迷茫。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对自己向往的领域的发展方向认识不清,对创业缺乏系统思考和科学布局。对大多数有创业意愿而尚未付诸行动的学生来说,“创业”只是成功的代表符号,对于创业需要的条件,自己所具备的条件等并无明确的定位。青岛大学2011年针对全校开展的创业调研中,对于“您对创业的预期”选项,近一半的学生选择“只作过渡打算,没有明确预期,走一步算一步”;希望将创业项目做大甚至发展成上市企业的学生虽然占50%左右,但其中绝大部分人仍不了解企业上市的过程及意义。
二、培育大学生创业素养的基本要求
高校在对大学生创业教育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许多经验。但近来大学生创业热潮正逐步趋于平缓,学生的创业激情正随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而减退。在新形势下,高校必须明确培育大学生创业素养的时代要求,掌握大学生创业素养培育工作的核心要义。
1.应回归大学教育本质。以培育大学生创业素养为主要内容的高校创业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著名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认为,大学教育的基本职能之一是“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青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①创业一直是人们追求生存、实现生命意义的重要途径,大学作为保存、创造和传播人类文明的重要机构,本身就有义务将创业的理想追求与实现手段作为文化遗产传递给学生,并在传承中实现嬗变与跃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曾指出:“应该把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②因此,大学生创业素养的培育应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回归大学教育本质。
2.应顺应科教发展要求。20世纪后半叶,以电子信息技术为牵引,生物技术、能源技术、空间技术等领域的科技革命在世界范围内风起云涌,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与思维方式。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特征是将知识作为社会发展的资源,知识将逐步成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基于科学技术对现代社会发展的独特功能,我国政府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和知识创新的基地,承担着培养高素质人才,推进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在当前条件下,高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培育大学生的创业素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因此,面对新的历史条件,高校必须进一步转变办学思路,将大学生创业素养的培育有机融入优化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教育改革中。
3.应着眼学生自主发展。美国著名的行为科学家麦格雷戈于1960年提出“人性假设论”,认为人性的本质在于“自我实现”。个人自立及自我确证是人全面发展的最高体现。大学生的自主发展可以理解为摆脱了对外界事物的依赖后,对自我发展目标的自主选择及实现过程。大学教育的核心在于引导广大学生准确认知所处的外部社会环境和自身发展条件,并通过自主设定发展目标,实现个人在社会中的价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价值追求。创业的本义在于社会个体通过整合或优化资源,创造出更多更大更好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是社会成员主动适应社会、引领社会发展的高层次劳动方式。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又迫在眉睫,大力倡导高校毕业生投身创业大潮是破解发展瓶颈的重要出路。因此,培育大学生的创业素养,既是高校提高人才质量和就业层次的重要举措,也是广大学生更好实现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的重要途径。
三、培育大学生创业素养的基本路径
大学生创业是一种新的实践成才模式、新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渠道,尚处在不断发展完善的阶段,其规律性和成功运作模式尚在不断探究之中。笔者认为大学生创业素养的培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予以尝试:
1.确立创业教育地位。培育大学生创业素养的目标是什么?通过创业素养的培育要使广大学生了解什么,掌握什么,获得什么?对于这些大学生创业素养培育的本质问题,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员长期以来都没有对其形成比较明确的共识。创业教育的出发点不是要求每位学生将来都能从事创业活动,而是要使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目标和创业追求,从而使部分学生创造创业成功的可能。此外,由于教育活动的特殊性,大学生群体的创业素养培育工作的成效往往具有滞后性。因此,我们不能完全以功利主义的态度来期待大学生创业素养培育工作能在短期内产生良好的效果,而必须将其作为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切入点,使其成为高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2.普及创业基本知识。大学生创业的基本知识既包括一般创业知识,如创业的基本手续、基本政策和制度等,也应该包括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创业群体的相关创业知识,特别是各级各部门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的诸多优惠政策,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保护法》等专门法律的颁布,不仅标志着中国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逐步走上法制轨道,也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必要的法律保护依据。另外,基本的市场经济常识、经济管理知识和市场营销策略也应成为创业基本知识的一部分。此外,有必要将大学生创业素养的培育与大学生人生理想教育、日常学生社团工作的指导、毕业生就业指导、毕业生走向社会前的预备知识教育等结合起来,通过融合式的系统化教育,帮助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和远大的奋斗目标。
3.实施日常创业指导。结合大学生实际,开展经常性、系统性的创业指导是培育大学生创业素养的基本路径之一。一是要组织开展好创业计划大赛。创业计划书是大学生创业的起点,举办创业计划大赛的目的不仅是为了直接促成几个学生公司的产生,更重要的是通过创业计划引导全体学生形成创业意识、创业能力。二是要积极推进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建设。创业孵化园是大学生模拟创业实践的重要平台,高校应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参照市场规则,为学生进行创业探索提供场地、设备等必要支持,使广大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创业环境中领悟创业真谛,积累创业经验。
4.完善创业助推体系。大学生创业素养的培育,不仅需要高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而且还需要打通高校与企业的联系。一是要将企业教育资源引入大学生创业素养的培育之中,通过举办“企业家走进学子”讲座、举办企业文化展示活动等形式,扩大学生对企业生存发展状况的了解,为其创业提供第一手的材料。二是要加强产学研合作,让广大学生参与到校企合作项目中,并让学生在其中感知知识创新创造与技术发明转化的全过程,为今后的创业活动积累现场经验。
[注释]
①(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3.
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08.
[参考文献]
[1]刘亚琼,于晓楠,任士霞,等.大学生创业意愿现状调查报告[N].青岛科技大学报,2011-03-22.
篇5
关键词:微信;社交电商;模式
移动互联网时代有着太多不可思议。微信在2011年1月11日开始使用,在五年多时间里推进了传播领域和电商领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流量为王的时代,微信成为诸多试水电商创业领域者的首选平台,这不仅代表了一种新的人际传播方式,更深刻地改变着产品销售模式。
一、微信传播与社交电商的关系
近年来,基于微信、微博平台等迅速发展起来的社交电商,代表着新型消费模式的到来。社交平台集聚了一大批活跃的人才,相互交流共同成长。社交电商是基于一定的社交平台,先促成相互"认知",继而实现产品销售,且复购率、转化率都相当高,这对用户网络购物流程有颠覆式的改变。以微信为例,在朋友圈发出产品信息,好友下单购买,支付成功后发货,流程和传统电子商务基本一致。
微信何以成为产品交易的平台呢?微信传播有着传统媒体传播无法超越的优势,这些优点促其成为电商卖家的"新宠"。
第一、微信传播互动性强、针对性高,是优秀的信息推广渠道。微信是社交平台,互动性是与生俱来的特质,随时随地都可以与用户实现交流互动。微信必须相互加为好友才能互通信息,这就决定了这个平台的群体针对性,也因为如此,基于微信平台的传播成为属于"许可式"营销,这种营销方式针对性较强。
第二、微信传播成本低廉,曝光率高,裂变式传播速度快。一般情况下,传统媒体和互联网等平台都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成本进行广告宣传,而目前微信的所有功能却均不收取使用费。卖家基于微信台开展信息传播,不需要花费昂贵的营销费用,仅需支付少量的网络流量费。微信朋友圈还具有转发功能,"蝴蝶效应"在朋友圈很明显,他能在短期内让一条有爆点的信息传遍朋友圈。微信的裂变式传播速度远超传统媒体。
第三,微信传播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传播成为可能。在传统电商销售模式中,信息传递对时空有要求,且被用户拒绝的可能性很大。人们对社交平台的依赖性比较强,每天都会主动查阅社交平台信息,这就让传播无处不在。
除上述优点以外,基于微信平台开展社交电商活动存在一些弊端,主要表现在:缺乏第三方监管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售后服务取决于卖家诚信度,电商交易辅助软件偏少智能化程度不够。
二、有效开展基于微信平台的社交电商
当下,微信用户对朋友圈卖货的行为普遍比较反感,究其原因,主要是卖家并未深入了解微信平台的本质,其营销方式和平台本质背道而驰。微信是生活的一种方式,追求的是人与人之间在生活工作方面的互动。微信功能在不断完善过程中都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牢牢抓住用户需求的"牛鼻子"。但是在微信平台上存有很多卖家,他们不从用户需求出发,将微信平台当做纯正的电商平台,采用暴力刷屏的方式传播产品信息,污染了朋友圈,降低了传播内容的质量。有效开展基于微信平台的社交电商主要途径如下:
(一) 从传播者角度看,要明确营销定位
媒介都有其自身属性,属性不同所产生的传播效果将截然不同。了解微信平台的属性,是传播者提高传播效果的第一步。微信是社交平台,是信息传播渠道,并不是电商平台,这是所有传播者都必须要明确内容。一切违反社交原则的营销,其可持续性发展都是非常值得商榷的。明确定位再出发,这是做好社交电商的前提和基础。
(二) 从传播内容看,要注重内容营销
微信传播内容是多元化、多形式,要提高传播效果就要增强内容的可读性、有用性。没有内容的社交平台仍达不到预期传播效果。内容营销大有学问,但在社交电商领域核心关键词是对话和互动。在社交平台,对话就是服务,服务能带来销量。如何提高内容营销的效果,可以采用如下方法:
1.与用户建立良好关系。用好微信朋友圈的评论功能。若要认识陌生人,请不要吝啬自己的评价,多给潜在陌生用户评价,当有深度有笑场的评价持续一段时间后,潜在陌生客户就默默地给你回评,此时,就已经打通了与潜在陌生客户的联系,继而实现产品销售。
2.传播正能量信息。微信营销的本质其实是自媒体人,社交平台销售的不仅仅是产品更多是人品。传播内容除了产品之外,还应该有意识的塑造正能量的自己。这就说明,暴力刷屏显然对于塑造正能量的自己是不可取的。为此,产品信息和生活、工作密不可分。要让陌生人了解一个卖家,卖家除了展现自己的产品外,还必须展现自己的各方各面,尤其是优秀的品质。
3.让产品内容有厚重感。单单传播产品信息是无法满足用户对信息的需求。用户在朋友圈转发一则文章,是因为这篇文章与其在精神上产生了共鸣,满足了精神需求。同样,微信朋友圈的产品文案要基于产品信息又要高于产品信息,让产品变得更加有灵性,尤其是要赋予产品之外的价值观或精神诉求。用户想要购买的不仅仅是产品,而是产品背后更重要的东西。
(三) 从受者角度看,要树立用户思维。
对于社交电商而言,必须解决流量问题和转化率问题。首先,通常情况下,微信流量的增加是非常缓慢的,需要日积月累。尤其是有效流量的获得,更加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其次,有效转化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有流量无转化,这就成了黄婆卖瓜自卖自夸。如何提高社交平台的销售转化率,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同时解决流量和转化率的方法主要有:
1.将线下用户转化为线上用户。微信朋友圈是相对私密的空间,其粉丝多是同学、同事、朋友,那么,一个陌生人如何才能开心地加你为好友,显然,只要找到人与人之间的纽带这个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参加各种线下活动,可以认识很多陌生人,这些陌生人就成为了朋友圈的粉丝,比如参加各类公益活动,举办线下产品试吃活动。
2.尝试用有影响力的人影响力。影响力的人指的是有公信力,在某个圈子里已经是"网红",由他来推介你的不同之处,从而达到影响人的目的。
3.建立一批具有刚需的微信群。微信群是增加流量的一个渠道,但是粘性不强的微信群等于摆设,无法实现流量的转化。对于微信群而言,最核心的关键词应该是"刚需",一个具备刚需的群,它的活跃度相对来说会高。什么叫刚需,简单举个例子:一个群里面都是宝妈,他们的话题就是围绕育儿,每个宝妈都会遇到各种问题,一旦一个信任度高的群出现,宝妈就会形成一个互助的组织。
三、结语
篇6
文章围绕夯实专业能力、塑造工匠精神、增强开放协同、促进全面发展四个角度,阐释了“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具有的价值特征,并在此基础上从构建发展战略和政策机制、变革教育体制和育人机制、创新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构支撑平台和服务体系等方面提出了“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的推进策略,以期为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提供借鉴,促进“互联网+”时代创新创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价值特征;推进路径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我国在线教育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6XJA880004,项目主持人:南旭光)、2016年度重庆市决策咨询与管理创新项目“重庆市‘互联网+’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发展机制创新及政策研究”(项目编号:cstc2016jccxAX0008,项目主持人:南旭光)和重庆市教育委员会2016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互联网+’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及模式选择研究”(项目编号:16SKGH208,项目主持人:张培)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升级调整及结构性改革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加之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正迈入“互联网+”新时代。毋庸置疑,“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耦合升级必将成为我国经济最重要的新增长极和最大的创新创业空间,特别是总理于2015年3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订“互联网+”行动计划,且国务院于同年7月《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新一轮基于“互联网+”背景的创业浪潮正在形成。与此同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被视作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重要的动力引擎之一。得益于党在十之后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做出的重要部署,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探索也呈现出向纵深发展的良好态势。毋庸置疑,“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我国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挑战。《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①。《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也要求“健全创业人才培养与流动机制”,其后教育部颁布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则明确将“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主要任务与举措之一。然而,尽管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在各方推动下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但其针对性和实效性依然难如人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还有待健全。究其原因,本文认为,这是对“互联网+”时代创新创业活动的特点及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特征认识不透,对其内在逻辑把握不清,对如何“打通阻碍创新人才培养系统的教育壁垒,推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体制的改革”②的实施路径尚不明晰所致。基于此,本文试图回答这些问题,并对“互联网+”时代创业教育的办学实践提供路径参考,促进“互联网+”时代创新创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一、“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特征
不得不承认,任何教育理念或教育改革的推出都是基于问题导向的,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现实针对性。当前,一方面,我国经济遭遇到传统产业下行的压力,以创新创业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提升经济发展活力、再造新经济发展动力引擎、加快形成新动能迫在眉睫;另一方面,全球范围内都见证了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的快速推进,“互联网+”作为一种发展范式全面渗透和改造着传统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不仅催生了难以估量的新生市场需求,还借由其强力的互动耦合性和互联互通性引导产业爆发式增长。这些不仅为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了需求侧的巨大动力并引发新一轮创业,也为创新创业教育供给侧改革提供了巨大空间。所谓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试图影响人的创业行为的教育”③,是现代教育理念的特殊本质及规律与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需求耦合后的反映,承载着人们一定的价值倾向和价值选择并具有导向性、前瞻性和规范性的特征,其本质是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培养从事创新创业实践所具备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创业能力、综合素质和心理品质等,使受教育者形成积极、正确的价值取向。在“互联网+”时代,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取向是什么呢?对这个问题的判断性陈述,相当于对这个时代创新创业教育的“纲领性定义”。本文认为,“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目标应该顺应这个时代对“开放共享、跨界融合、互联互通、颠覆性或破坏性创新”的呼唤,让受教育者在“自我实现”基础上实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成为具有开创精神和竞争能力的社会变革参与者。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让创新创业成为一种学习方式、生活方式、文化、态度,让创新创业教育在受教育者身上烙下以下价值特征:
1.夯实专业能力是“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作为“包含知识、技能、行为、态度与价值观等在内的一个复杂的综合体”,能力是实现人类之所以存在和发展的根基之所在。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目的在于引导受教育者形成包含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等在内的“能力综合体”④,内蕴其中的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创新性和能动性。所谓专业能力,就是劳动者从事所在职业或岗位工作所必需的能力,是个体赖以生存的核心本领。作为个体能力结构中的客观存在,专业能力强调“专业”的应用性及针对性,在遵循能力递进的原则并把握职业成长规律和逻辑的基础上,更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实际上,学界对专业能力的认识不仅强调对环境适应的个人属性,还从社会建构性的角度强调它是在专业实践群体中涌现出的一种属性,蕴含着争夺“所有权”以及“合法性”的努力。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创业教育中,要通过智能软硬件、互联网应用、大数据处理等技术手段和工具的学习应用,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帮助其形成应对未来职业发展要求和社会现实需要的“关键能力”。这不仅能提高大学生解决复杂问题和应对社会多元挑战的能力,更能够有效激发个人或集体的潜力以及运用个人或集体智慧冲破种种发展瓶颈的能力。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真正夯实专业能力,并将专业能力运用到专业实践、资源获取、跨界融合、创业行动中去,从而在“实践场域”通过感知、模仿、练习、内化等,将隐性知识转化为自身的“立身之本”,进而彰显精神能量、创新思维和专业智慧。
2.塑造工匠精神是“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为适应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新人才观,“工匠精神”被重新提出。所谓“工匠精神”,原意指工人对生产、制造、加工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它代表着一种对卓越品质的追求,呈现出一种专业能力和专业实践下持续创新的精神,映衬出一种受人尊敬的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从实践观看,“工匠精神”就是工匠所具有的专业精神、职业态度及人文素养⑤,其内涵除了持之以恒的信念、严谨细致的坚守、注重细节的品质、精益求精的追求,还包括一丝不苟的专注和敬业乐群的态度,从而与人生观及价值观紧密相连。当前,在“互联网+”时代,不管是德国版的“工业4.0”还是中国版的“中国制造2025”,都趋向于智能化制造、服务型制造、柔性化生产、个性化定制、参与式创新等,深刻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特征,激发出整个社会的创新、创业激情,促进从传统的要素驱动加快向创新驱动转型。因此,“工匠精神”在更大程度上代表着新的生产理念、创新创业理念、社会共识与社会心理表达。所以,在“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中,必须注重让学生动手参与创新、创造,并鼓励他们在“做”的过程中追求极致。也只有在他们的亲身经历中,才能磨炼出“工匠精神”所指向的内生性品质。创新创业的过程就是一个解决复杂实践问题、开拓发展路径的过程,其中隐含着“工匠精神”的生成路径,从而可以真正让“工匠”专心于技术创新,产生创新创业的强大驱动力,促进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健康发展。
3.增强开放协同是“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互联网+”及其所推动的产业变革,不仅为未来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更会直接或间接地推动就业、创业、创新方式的变革。这是因为:一方面,“互联网+”其实就是“创新2.0时代”,以其用户创新、大众创新、开放创新、协同创新等特点促使经济发展模式朝着开放经济、共享经济、创新经济加速迈进,推动新业态、新模式、新技能的不断涌现;另一方面,“互联网+”时代我国教育的改革发展方向必然会呈现这样一种价值取向,即通过“互联网+”驱动人才培养,变信息技术利用的“工具”为教育与社会耦合联通的“范式”⑥,而且“开放化”与“协同化”将显著成为教育发展的外部特征。这也就意味着,“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创业将是一种全新的开放式创新创业模式,增强开放协同意识和能力也就成为关键。为此,各类学校应主动适应科技创新、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需要,更加注重开放协同,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其能够将不同人群、不同机构、不同资源整合到自己的创新创业过程中,从而形成协同效应。由此可见,“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必须突破现有的教育模式,破除校园教育相对封闭以及与社会发展相互隔离的状态,把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机制作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着力点和支撑点,推动校际协同、校企协同、校社协同、校政协同、校家协同等,集聚内外部多元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要素与资源,形成一种多元主体相互沟通、优质资源相互共享、创新文化相互融合的良好的协同环链,形成协同、互补、共生的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环境。
4.促进全面发展是“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为社会培养创新创业者是这个时代的需求,也是各类院校的新使命。尽管学术界和实务界对创新创业教育目的有不同认识,但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业精神、实践能力的社会公民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功能。⑦本文认为,“互联网+”时代创新创业教育的终极目标应为促进“全人发展”,充分激发潜能、培养完整个体。一方面,“互联网+”对创新创业教育所产生的影响,不仅是教育理念革新、教育形式重构、教育内容和学习方法变革,更主要的是对具有“跨界、融合、开放、共享”思维的未来劳动者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学生应具有包括良好的协作沟通、诚实守信、批判思维、竞争意识、风险承担、职业规划以及专业技能等在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另一方面,“互联网+”给学习者提供了更大的个人发展舞台,也提供了自我实现的综合杠杆。在此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的直接目的在于唤醒学生潜在的创新创业意识,使他们可以积极、自觉地认识、经历、体验个人价值,从而最大程度地实现自我价值。因此,以“全人发展”作为“互联网+”时代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目标,既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又体现了“互联网+”时代对人才的诉求方向,还顺应了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直接凸显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在价值,与“互联网+”所蕴含的逻辑内涵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当然,“互联网+”时代创新创业教育的最高价值或许还可以更进一步,即让创新创业教育成为育人工作常态和基本教育形态,从“社会目标”的高度去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二、“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的推进策略
“互联网+”时代与以往传统行业相比,在创新创业活动方面有一些明显不同,比如:“互联网+”时代的创业与创新、创投密不可分;创业与最新科技联系紧密,对创新性要求高;创业产业链长、衍生性强;创业与多样化的商业模式相联系;创业创新以户为导向,而非以生产为导向;等等。这就决定了“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不可走传统的模式,必须基于上述四个方面的价值特征进行创新并实施以下推进策略:
1.构建发展战略和政策机制。创新创业具有很强的环境依赖性和根植性,创新创业精神和意识蕴含于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之中。一个创新能力较强的国家,其社会所呈现出的创新精神、创造力、企业家精神等必然是创新创业教育对年轻人潜移默化影响的结果,与该国发展战略、政策制度具有显著正向关系。美国是最早在校园内推行创业教育的国家,已经形成了一个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完备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从而为一大批创新创业人士的涌现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土壤。从欧盟《行动计划:欧洲创业议程》等系列文件来看,创新创业教育在其整体发展战略和政策制定过程中也占据了重要位置。我国曾经在科技发展和创新突破方面领先于世界上其他国家,但如今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却明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还无法满足“互联网+”时代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尽管近年来在政府重视下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但仍然因“孤岛化”“悬浮化”“片段化”等而无法形成合力,在实施过程中面临不少阻力,制约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我国应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内在组成部分,并将其融入终身教育或终身学习发展战略、经济增长战略、科技创新战略以及教育发展战略之中,将其视为保证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动力和竞争力的“基础性工作”,构建涵盖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以及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所有层次和类型的终身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从小学、中学阶段开始,就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意识和能力。同时,要增强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投入,建立广泛的社会参与机制,充分利用全社会的力量自下而上地形成重视创新创业、参与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从而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互联网+”时代社会变革的有效对接和发展。
2.变革教育体制和育人机制。纵观以创新著称的国家或区域,其取得的发展成就肯定不是政府制造出来的,也不可能产生于僵化的体制之下。它们除了完备的政策支持体系外,还拥有良好的教育体制与文化环境。只有自由的创新体制才能激发不同的创新观点,形成良好的创业氛围。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国或区域的教育系统自组织形态的一个子系统,必然受制于社会各子系统的作用和影响,但凡遵循了创新创业教育自身的运行规律并理顺了涉及多方面的运行机制,便会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由此而言,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应从变革教育体制和育人机制入手。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一种基础性技术,不仅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创新驱动战略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实践因素,而且它所推动的创新性跨界融合正处于爆发期,其蕴含的创新活力和应用潜力也正被加速释放。利用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耦合从而颠覆这些行业,不仅成为可能,还成为一种趋势。所以,“互联网+”也正引发一场推动传统校园教育变革和重构的变革,基于新模式、新产业、新业态发展需要的教育体制正在择机而生,教育的重心正在“由教学向学习转移,由说教向创造性探究转移”⑧,教育的目标也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倾向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事实上,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要求各层级及各类型的创新创业教育相互协同,打破目前的割裂状态,在学校、政府和社会之间形成育人合力,特别是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与社会创新创业教育相互衔接、有效沟通,以开放、合作、共享的方式推动形成多元协同发展的教育机制,开展多样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共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专业能力、创意理念和可持续发展潜能的创新人才。
3.创新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创新创业教育是将创新教育、创业教育以及专业教育有机结合之后而形成的具有广谱性、一体化的教育形式,旨在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互联网+”时代教育的责任要从“学校时代”的国家层面回归到“学徒时代”的学习者身上,而且学习者将对自己的学习和教育享有更多自由并承担更大责任。⑨这种回归的实质在于响应时代呼唤,解放和发掘学习者自身所具有的自组织能力及自我成长动力,这就需要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时着力创新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首先,创新作为一种内在动力支撑创业的发展,而创业则是创新的外在表现形式和行动的具体化,这就要求从整体上把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推进创意、创新、创业相互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将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关注转向到对自我价值及全面发展的实现上来,真正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其次,创新创业教育要高度重视以“做中学”为主要推进路径,在“知行合一”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开展在各类真实环境中解决真实问题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推动创新创业教育、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强调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挖掘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的相关潜力,更加注重学生参与校内外专业实践的质量,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专业实践技能。第三,创新创业教育并不等同于“商业创业教育”,而是为多样性和异质性的学生群体设计的一种跨学科合作学习的过程。要着力构建“人文通识+学科专业+跨学科交叉”为主线的课程体系,有效增进不同学科知识的融合,优化知识结构,获取涵盖几乎所有领域学科的理念、知识、技能和方法。当然,创新创业教育不能代替教育的全部,其根本目的也并非只是创新创业,还必须强调道德教育、同情心和责任感的培养,把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引向为人类谋福祉这一方向来,以塑造学生的完美人性。
4.建构支撑平台和服务体系。创新创业具有鲜明的社会属性,在“互联网+”时代则更需要多元主体的协同互动和多维范畴的社会支持。第一,需要建构一个由各级各类学校、政府、行业企业、社区、基金会、媒体等利益相关者组成的创新创业教育共同体,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在学校内部实现“学校—学院—学生”多层级有效协同,在外部则吸纳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走向专业化、体系化、广谱化、整体化,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提供支撑性环境。第二,学校和教育者要建立一个多学科交叉的“互联网+”创新创业体验学习平台,建构开放、多元、专业、灵活的学习环境,引领学生广泛参加服务性社会实践,帮助学生参与相关素质训练,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利用创业思维与行动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第三,要成立各种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中心等,不仅在政策、资源、制度方面保证创新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还要研究开发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方式,开展创新创业研究和商业理念及商业模式创新的探索,建立科学的效能评价指标体系等。第四,要积极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构建并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动创新创业服务企业的发展,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天使投资等股权投资,并通过建立各种形式的政府引导基金,建立完善的“教育+孵化+投资+服务”的新型创新创业平台,支持优质的专业化的创新创业服务人才快速聚集。另外,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面临的最现实挑战,可能是专业师资队伍的缺失以及如何使其他学科领域的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产生热情并广泛认同,为此,可以集合创业家、实业家、投资家、高管人员、研究者等共同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实践,并通过学科交融的模式重组组织架构与职能,促进全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
三、结语
我们必须重新认识“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所具有的价值特征,这是“创新2.0时代”对教育创新诉求的一种具体形式,其重要意义在于能够明晰当前时代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变革的方向。如果我们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仅仅止于政策执行和课程建设层面,而不从内在逻辑上深入思考并创新实施路径,那么创新创业教育只会流于形式,无法真正回应“互联网+”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内在本质诉求。事实上,不管是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明显激增,还是为保持经济健康稳定发展而大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都要求我们深刻把握“互联网+”与经济社会耦合发展的内涵和模式,紧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要求,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加速调整存量、做优增量,释放创新创业教育的活力,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创新驱动发展的坚强支撑。
作者:南旭光 单位: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党政办公室
[注释]
①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36号)[Z].2015-05-04.
②杨刚.创客教育:我国创新教育发展的新路径[J].中国电化教育,2016(3):12.
③杨晓慧.创业教育的价值取向、知识结构与实施策略[J].教育研究,2012(9):73.
④杨洁.能力本位:当代教师专业标准建设的基石[J].教育研究,2014(10):80.
⑤胡冰,李小鲁.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对理性缺失下培育“工匠精神”的反思[J].高教探索,2016(5):86.
⑥南旭光,张培.“互联网+”时代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与实现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6(8):9.
⑦徐小洲,倪好.社会创业教育:哈佛大学的经验与启示[J].教育研究,2016(1):144.
篇7
关键词: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改革;新使命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普及,使得远程教育的学历补偿作用逐渐淡化,其终身学习功能日益凸显;互联网在线教育的迅猛发展,使得远程学习者有了更多的选择;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迫使现代远程教育技术不断更新;远程学习者对证书的单纯诉求逐渐转向对知识更新的需求……上述的多种变化,既是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环境之变,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面对这些变化,现代远程教育必须在技术、服务、教育质量等方面做出回应。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作为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基石,在新形势下,其发展既面临挑战,也迎来机遇。因此,公共服务体系必须重新定位,改变固有的管理、服务、技术与经营模式,适应新的挑战,建设新一代的公共服务体系,为现代远程教育发展和终身学习社会建设服务。
一、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环境变化给公共服务体系带来的挑战
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始建于2001年,全国性的公共服务体系主要有三家,分别是奥鹏、弘成和知金,其他还有依托各省市区广播电视大学建立起来的地方公共服务体系[1]。在过去的十多年,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生态环境环境出现巨变,生态环境的巨变给远程教育的基石———公共服务体系带来挑战。
(一)国家教育政策之变带来的挑战
教育部在2014年10月《中国高等教育评估报告》,结果显示中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经超过36%,有望在2020年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超过4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增长,预示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已然普及。这样的形势变化给现代远程教育发展带来挑战,过去远程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扮演高等成人学历教育的角色,对社会个体进行学历补偿教育既是远程教育的使命,也是其公共服务体系的主要任务。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之后,学历补偿教育开始弱化,而社会个体对提升自身职业技能、促进自身知识更新、保持自身专业转行所需的学习能力以及发展个人兴趣爱好等需求不断增加,这就要求现代远程教育必须从过去的学历补偿教育向非学历性质的继续教育转变,其公共服务体系也必须在服务模式上发生改变[2]。2014年11月,国务院启动中国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明确提出到2020年,中国要建立现代化的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及多元录取的招生体制,促进考试招生制度的公平化与科学化,着力构建各级各类教育的衔接机制并逐步确立互认体系,最终构建终身学习社会所需的“立交桥”。国家在考试招生制度领域的改革,不仅是针对高考改革的,还是一个考试招生的综合改革,最终目标是确立各类教育模式、学习模式及招生模式的互通,共同为终身学习社会建设服务。由此,远程教育在过去的发展定位需要在新形势下发展改变,远程教育作为一种技术手段或学习模式必须与其他的教育体系、教育模式衔接互认,这也给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此外,2014年年底,国务院加快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建立现代化的职业教育体系,积极促进产学研融合,着力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学习能力强的技术人才。职业教育体制的改革不单是职业教育领域的事情,更是触及整个教育体系,比如,在决定中要求打通中等职业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通道以及职业教育发展与继续教育发展的衔接问题。这些具体的体制、机制变化给远程教育发展也带来挑战,远程教育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在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中广泛使用,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体系的融合,形成大职教观与体系,势必也给远程教育发展带来形式、内容上的变化,其公共服务体系也必须适应这样的变化与挑战。
(二)现代远程教育体制改革带来的挑战
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开展远程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在这个通知中,国家决定启动开放大学建设,建设电大、成教与远程教育的学分互认及学分银行制度,形成新的自考、成人教育考试招生体系。按照这个改革的方向,当年教育部就先后批准北京、上海、江苏、广东、云南等5所地方电大及中央电大更名为开放大学。国家开放大学及地方5所开放大学的先后成立,打破电大教育的固有格局,对现代远程教育及其公共服务体系带来巨大的冲击。众所周知,远程教育的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与电大教育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如目前最大公共服务体系———奥鹏系统,就是中央电大与中国卫星通信集团、TCL集团共同建设管理的。电大系统向开放大学转变,既是远程教育本身改革的趋势,也是其公共服务体系走向多元化的体现。2014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事项,取消或下放近70项由行政部门审批的事项,其中就包括取消通过互联网实施远程教育的行政审批。这就意味着以后网络远程教育的发展,除了最早试点的68所高校,其他的大学、互联网企业、教育企业均会获得远程教育办学资格,进一步激活远程教育的竞争市场。由此,依靠试点建立起来的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在今后大量高校、互联网公司、教育企业进入市场的情况下,其优势势必不复存在,迫使其做出改革,当然这也是其发展的一大机遇。
(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挑战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在2015年年底的报告显示,我国网民的数量、互联网普及率、智能手机用户的规模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位。截至2015年11月,我国网民数量突破7.5亿,智能手机用户突破6.58亿,互联网的普及率超过58.9%[3]。互联网、智能手机如此庞大的用户群体,使得各类网络应用程度发展迅猛,各类互联网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渗透到人们的社会、经济及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面对信息技术的如此巨大变化,这为教育的信息化提供有力的支撑条件,比如,慕课、泛在学习、翻转课堂、微课、混合学习、移动公开课等各类新型远程学习模式层出不穷,这既给远程教育的发展带来挑战,也给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带来冲击。信息技术始终是公共服务体系的基础,公共服务体系必须依赖于信息技术才能发展与更新。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下,在线教育产业发展势头迅猛,2014年的营业额超过1000亿元,有学者预计,到2020年将会突破2500亿元,在线教育企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将会成为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真正对手,公共服务体系必须敢于挑战并做出变革。
二、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新使命的改革路径
目前,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建设等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各项教育改革正如火如荼,公共服务体系应该顺应时代要求,成为人们终身学习的主要手段,也算是其使命感的一种历史回归。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公共服务体系为终身学习服务,这既是其历史责任,也是其持续发展的动力。公共服务体系的这种变化,既是时展之变,也是自我革新的路径。从其职责意义上看,如果我们能够将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转变成终身学习的公共服务体系,如此,其转变就走向成功。为了促成这种变化,公共服务体系必须有新的使命感。
(一)更新理念
公共服务体系最早是为远程教育试点高校提供学习支持服务的,协助这些高校开展学历补偿教育,现在要将这种学历补偿教育转化为“为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为人们终身学习服务”,因此,更新服务理念是第一步要做的。经过15年的发展与建设,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已经有了一个较为完备的服务体系,具备较为成熟的管理及运营模式。当然,这种成熟的体制及服务,在变革的过程中可能会成为创新的羁绊。当然,任何的改革及转变是个较为艰难的过程,但需要改革魄力。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就公共服务体系而言,其革新的条件已经具备。因为公共服务体系经过多年的发展,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以及众多的深入基层的学习服务中心,其优势相较于在线教育机构是明显的,可以完成单一院校不能完成的事情。此外,公共服务体系还有巨大的技术研发、资源开发的团队及经验优势,既有自身特色的支持服务理念,也有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及资金支持[2]。这些改革条件和优势已然具备,只需要转变发展、服务理念,其优势就可以及时转化为革新的动力,能够大大促使其革新的步伐。
(二)丰富内涵
内涵是任何服务体系不可缺少的,作为远程教育的公共服务体系,其要想做到持续发展,质量是其核心内容。教育质量对于任何学习者、任何教育模式均是个永恒的话题,学习者对于其学习的满意度是衡量公共服务体系的最终指标。因此,在新的形势下,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要以完善其学习中心服务质量为核心,开展常态化的服务质量评估,积极研发新一代的远程教育教学与管理平台,积极创新各类新的学习模板,开发各类适应学习者需要的新型学习资源,推进学习过程的信息化。例如,当前的O2O学习模式、慕课学习模式,可以运用到公共服务体系改革中,创新其学习机制与架构,从而吸引更多的学习者。
(三)扩展范围
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除了可以为远程学习、在线教育提供学习支持服务之外,在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下,还可以积极扩展其服务范围,在市场中与其他的学习平台开展竞争。比如,积极参与到社区教育中,为社区公共服务体系提供学习支持服务;积极参与到行业教育中,为行业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支持;为职业教育的信息化服务;打通远程教育与成人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教育、函授学历教育的衔接渠道,构建公共服务体系的学分银行;利用自身的第三方优势,寻求与政府、企业、行业合作的机会;积极介入到在线教育中,与在线教育企业开展竞争。无论如何,公共服务体系作为一种支持平台,其可以与不同的教育类型、教育模式、教育主体、学习者建立多种交叉性的服务组合。
三、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新使命的正确定位
(一)做政府想做的事
政府作为公共产品的主导者,对于教育领域而言,政府不可能每一件事情都能事无巨细,这无疑为公共服务体系提供机会。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作为独立的第三方,与学习者、高校或教育企业是分离的,可以扮演政府的角色。具体而言,第一,打造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生态环境及规范化的管理服务平台,形成国家自主知识产权品牌的远程教育支持服务体系;第二,将公共服务体系打造成构建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技术支持平台,形成遍布全国城乡、社区的开放式学习网络体系;第三,在整合各类优质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推进学习超市、学分银行建设,为社会个体公平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学历与非学历教育的衔接体系;第四,利用自身优势,参与在线教育竞争,并为在线教育企业提供或建立行业性规范,以促进在线教育的发展。因此,这就要求公共服务体系在理念上要开放多元,在服务上要提高质量,在模式上要建立独立的第三方供应体系,在技术上要打破各类知识之间的隔阂以及整合知识的碎片化,为个体的社会化学习提供一站式导航。
(二)做一家高校或教育企业难以做到的事
可以说,世界上再优秀的大学,口碑再好的教育企业难以创建所有的学科,也难以保证所有的知识供给,因为没有一个综合性的大学能够保证其所有专业、学科是最优的,也没有一家教育企业能够保证其所提供的学习资源是最好的。如何解决这个“学科、专业或知识的有限性”问题呢?公共服务体系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平台,可以有效弥补高校学科、教育企业知识资源的局限性及单一性问题[5]。具体而言,第一,通过公共服务体系打造与高校、教育企业互动的第三方平台来解决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学习成果互通的机制,扩展所有高校、教育企业在学科、知识资源上的共享服务,学习者无须通过学校,只需要登录公共服务体系的账号平台就可以选择其感兴趣的最好资源来进行学习。第二,建立公共服务体系规范教育市场的体制与机制,当前在线教育、远程学习的市场比较混乱,比如,招生乱、学费恶性竞争、市场无序、考试及毕业论文管理混乱等问题。这些问题不是一家高校或一家教育企业能够解决的,高校与高校、高校与教育企业之间没有互通机制,无法协调解决这个问题。而政府也很难掌控,政府只能在政策上做出调节,无法替高校、教育企业解决这些实际乱象问题。因此,公共服务体系可以在这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因为是独立的第三方定位,可以衔接与高校、政府、教育企业之间的关系,统一规范市场标准如招生、毕业、学费等,如此,这些市场乱象就迎刃而解。
(三)做学习者想做的事
在终身学习社会中,学习者始终是任何教育模式、教育类型的主体,为学习者提供优质的、个性化的学习资源与体验是极其重要的。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最大优势是资源、研发及服务优势,在转型过程中,这种优势可以继续发扬光大。具体而言,第一,整合各类学习资源,建立泛在学习模式。通过与高校、教育企业建立合作联盟,也可以仿照国外建立MOOC中国联盟,将各种可学的、优质的资源规范整合起来,供学习者自主选择。第二,更新学习支持服务。在远程教育中,公共服务体系在学习支持尤其是师生互动上,往往会局限于一校、一课的师生互动。而在其新使命转型中,对于学习者的提问,任何教育不再局限于学校、课程,只要有能力解答的,均可以回答学习者的提问。第三,建立统一的、综合的学习者社交平台。这种社交平台打造的目的是为学习者提供学习者支持,为此,可以建立互通式、主体化的学习社区,打通高校与高校、高校与教育企业之间的师资壁垒,给学习者创造一个综合式的学习服务体验,帮助学习者获取最好的学习支持服务。
参考文献:
[1]郭炯,等.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运行现状的调研[J].开放教育研究,2010(3):110-115.
[2]陈庚.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新使命[J].中国远程教育,2015(9):46-50.
[3]贾芳,张强.函授教育中网络教育资源的共享与整合[J].继续教育研究,2016(1):88-90.
[4]陈立勇.开放大学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基于集聚学习支持服务理念[J].天津电大学报,2015(3):31-34.
篇8
Abstract: Ningxia Polytechnic as a national demonstrativ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it made active exploration and reform in the aspects of higher vocational training target, major setup, curriculum system and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teaching resources, teaching process, admissions system, evaluation mechanism, teacher training, industry guidance, and collectivize school-running joint etc., and explored the way and method of the joint of medium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practice.
关键词: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实践中探索;中高职衔接
Key words: Ningxia Polytechnic;exploration in the practice;the joint of medium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1-0303-02
0 引言
2013年4月12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教育部教学改革创新工作视频会议”作了《全面推进中高职教育衔接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讲话,她指出:下一阶段教育改革创新的主要任务是寻找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突破口,那就是中高职衔接。鲁昕强调,中高职衔接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需要,重在系统地培养职业技能人才,有助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中高职衔接工作要以制度、体制、机制、学制和招生制度改革为基础,以课程体系构建为重点,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
宁夏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形成以农业和畜牧业为特征的传统产业结构。宁夏地区需要应用性专门人才的行业主要是:农业、水利、林业、能源、信息产业、交通、通讯、旅游等。需要的专业主要是:畜牧兽医、生物应用技术、市场营销、电子应用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财会、商务英语、旅游服务、能源化工、农业经营管理、机电一体化技术等。根据宁夏应用型人才需求的现状,宁夏应用性人才主要是通过中、高等职业院校来培养。宁夏职业技术学院是隶属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的高职院校,办学类型涉及高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远程开放教育,在多年办学中,学校一直致力于几类教育的协调发展,特别是在中职和高职教育衔接贯通、协调发展方面,不断探索实践,积累了经验。
1 探索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采用中、高职“3+2”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指的是本校中职(宁夏农业学校)与专业对口的高职(宁夏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办学,学生两次入学,分阶段学习。前两年在中等职业学校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列入中等职校的招生计划,后三年在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列入普通高校的招生计划。学生在中等职业学校学习两年后,由本校高等职业院校进行毕业或结业性质的考试,成绩合格者,不再参加高考,直接进入高等职业院校继续学习并参加一年或半年的顶岗实习,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后,经考试成绩合格者,获得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文凭。宁夏职业技术学院与宁夏农业学校在服务面向和专业设置上,农牧类专业和装备制造类专业相交,而且也是各自发展的重点,学校对他们的培养目标定位是:紧跟宁夏产业发展需求,中职教育以培养面向农业、工业企业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技能操作型人才,高职教育强调以培养面向农业工业企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使中高职教育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上既有其层次上的差别,又能体现其协调发展一致性,以此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不同层次职业教育人才的需求。
学院目前有机电一体化技术、物流管理、设施农业生产技术、生物制药技术、畜牧兽医、园林技术六个专业和中职打通培养,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由分管校长召集相关专业中职和高职任课教师,邀请行业企业,共同完成培养方案制定,既分阶段又相互衔接,各取所需,节约了教学资源,保证了培养质量。
2 构建中高职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体化办学的实践中,培育了一批在自治区起引领示范作用的专业。在中高职协调发展过程中,构建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根据不同阶段的培养目标要求,系统构建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由浅入深:中职课程重基础,强应用,让学生初步建立职业概念;高职课程重实践,强创新,鼓励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工作场景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实践性。中高职协调发展,专业有效衔接起关键作用。我们首先规范中、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依据当地的实际岗位需求,通过对当地各农村产业进行广泛的市场调查,与当地经济发展导向相结合,研究制订了设施农业技术、畜牧兽医、农产品保鲜加工、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等九个专业学科,23个专业,形成了以畜牧兽医、设施农业生产技术、农产品保鲜加工3个自治区骨干专业为核心,以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农业经济管理、园林技术、观光农业经营等10个骨干专业为重点的专业建设格局。
在课程和教学内容的衔接上,中职的专业教师和行业企业技术人才全程参与中、高职衔接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共同探讨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就业岗位和在中、高职两个阶段应具备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构建课程体系,确定教学内容,制定相互衔接的课程标准,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顺序和实施路线,既要避免中、高职课程内容的重复,又要拓宽和加深课程内容,真正实现课程内容衔接的连续性、逻辑性和整合性。文化基础课程注意中、高职层次知识点的有机融合,以适应其渐进性学习和终身教育的需要,中职阶段注重基础素质教育;高职阶段注重学生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全面培养,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行模块教学模式、应用案例教学、模拟教学、情景教学等方法,将职业规范、职业道德融入课程中,把职业资格培训内容纳入课程建设中,实现了中高职教育资源共享。
3 打造中高职一体化师资队伍
根据培养计划的要求,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将中高职教师进行合理配备,中高职教师互兼互聘,中高职领导良性流动,强化了干部的管理能力和实践经验,提高了办学层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措施:提高中高职教师的业务水平,引进一批高学历的人才,充实教师队伍;完善教师培训、进修制度,加强中高职教师培训力度,切实提高师资队伍的知识能力结构和学历结构;制定教师进修培养条例,鼓励教师通过进修、自学等获取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技术等级证书,在培训中,把提高实践教学能力放在重要位置上;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要求中高职教师熟悉并参与企业的技术、组织和管理工作,学习生产第一线的新技术、新方法。
共建兼职教师资源库,使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能工巧匠、工程技术人员为中高职教育共享。借助国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共享资源库建设项目,学校对已有的职业教育网络资源平台进行整合,把职业培训、技能鉴定、中职教学资源、高职教学资源进行按类整合,依托校园网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4 创建宁夏农业职业教育集团
职教集团是一种由多个成员主体自愿结盟、资源共享、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组织方式,它以专业和行业为纽带,以国家骨干示范职业院校为核心,以相关职业院校为成员,联合行业、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相关组织,推进校企合作、城乡合作、区域合作与校校合作。职教集团化办学是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创新形式。如何优化资源配置使有限的教师资源发挥最大效能,在教师培养上调动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业的积极性,一直是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核心问题,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针对这一问题行之有效的解决方式。资源共享是集团化办学的主要特征,基于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的管理与指导,使学校和企业都成为办学主体,以互惠共赢为原则,以各自承担相应责任为基础,建立起结构性的伙伴关系,集团内教师资源的无障碍共享成为可能,校企之间、校校之间、中高职之间师资的互补和有计划流动成为必须。
为促进宁夏职业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加速构建高标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开放办学和多元办学,宁夏职业技术学院组建了“宁夏农业职业教育集团”,中高职和行业、企业共同参与,职教集团的组建是实施职教体制创新、依托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实现了中高职学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了高水平技能型人才培养链。在职教集团下,中高职与企业、行业共同统筹规划中高职教育办学方向,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课程设置,重点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特色专业,采取“订单式”培养模式,实现高水平技能型紧缺人才的阶梯式培养,提高毕业生“双证书”通过率和“双师型”教师达标率,在推进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实现规模和联动发展中发挥了日益显著的作用。在“宁夏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的引领指导下,学院与23家宁夏农业龙头企业和其余百家企业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十一五”期间订单培养学生2117名,驻场教学、开办“晓鸣禽业班”、“金河乳业班”等冠名班,形成校企合作的创新亮点。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在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中做了一些实践探索,但是与新形势下社会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还不适应,特别是增加贯通培养专业数量、招生规模还很有限,招生的形式相对单一,还没能够在宁夏推广。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将继续实践,在推动宁夏中高职协调发展过程中,积极与政府主管部门沟通协商、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共同推进职业教育环境改变,形成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之间和谐发展。高职院校要明确现代职业教育的内涵,更新人才观念,转变发展方向,健全办学机制,创新培养模式,要在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中发挥探路者的作用,从而使中高职教育走上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王寿斌.中高职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福建教育(职成版),2012(02):12-14.
[2]中高职衔接专题研究报告[R].中国高职高专网,2007(07).
[3]邵天行.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河南职业技师院学报,2009(03).
[4]黄鑫,金盛.关于国内中高职衔接研究之述评[J].职教论坛,2011(08):38-41.
[5]教育部.200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N].中国教育报,2007(07).
篇9
【关键词】高职;订单班;现代学徒制;路径;探析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深度广度决定着职业教育发展的走向,决定着职业教育的品质和内涵。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就要探索建立紧密联系职业院校和现代企业的、体现职业教育规律的校企合作的有效机制。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在探索中国特色的校企合作机制方面无疑具有开创性意义,而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理应选择校企合作最紧密的订单班来进行试点与突破。
1 订单班培养模式与现代学徒制要素的对比
1.1 订单班培养模式的四个特点
订单班是校企合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产物。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订单班也经历从无到有、从浅层合作到深度合作的过程转变。最初的订单班,用人单位主要是预定毕业生,人才培养全权委托学院进行。后来发展到零学费订单班,企业全额提供学生三年上学学费,如天津力神班、宁夏扬农瑞泰班、广东德善班、宁波博曼特班。其特点有四个:
1)冠名企业订单培养,包学生安置,学生毕业后进入企业工作。
2)企业全额提供学生学费,有的还设立奖学金,奖励优秀学生。
3)学生轮岗与顶岗实习在企业完成。
4)零学费订单班一般实行“2+1”的人才培养模式――前两年在学校学习,最后一年在企业进行轮岗与定岗实习。实习期间公司严格遵循师徒制的培养制度,在熟悉企业生产环境、掌握相关设备性能的基础上,安排学生进入对口工作岗位,指定专门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实训指导教师,实行一对一现场指导,最终使学生的技能水平达到企业要求。
1.2 现代学徒制的四个要素
《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对中国特色现代师徒制的定义为“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即双主体、双导师制,具体要素有四个:
1)招生与招工一体化。学生成为职业院校学生的同时也成为合作企业的员工,具有双重身份,接受双重教育与培养。
2)实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应签订合作协议,职业院校承担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企业通过师傅带徒形式,依据培养方案进行岗位技能训练,真正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
3)校企共建师资队伍――“合作企业要选拔优秀高技能人才担任师傅,明确师傅的责任和待遇,师傅承担的教学任务应纳入考核,并可享受带徒津贴。试点院校要将指导教师的企业实践和技术服务纳入教师考核并作为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重要依据。”
4)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指导合作企业制定专门的学徒管理办法,保证学徒基本权益;根据教学需要,合理安排学徒岗位,分配工作任务。”“试点院校和合作企业共同实施考核评价,将学徒岗位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纳入考核范围。”
1.3 订单班培养与现代学徒制的区别
1)现代学徒制下的学徒具有职业院校学生与企业员工的双重身份。这是一个划时代的改变。订单班学生严格意义上不具备双重身份。
2)现代学徒制凸显了职业院校、企业的双主体育人地位和作用。企业在培养职业人才中的义务和权利更加明晰,职业教育的天平因为企业砝码的加重变得平衡起来,不再失衡。
3)现代学徒制凸显了职业院校教师和企业师傅的双导师作用。企业能工巧匠在职业人才培养中占有与职业院校教师同样重要的一席之地,在学徒的职业技能培养中有了用武之地。
4)现代学徒制有利于企业在培养职业人才中充分发挥作用,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结构会更趋合理,培养质量会更高。
2 为什么要实现订单班培养向现代学徒制培养的转变
2.1 订单班培养作为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重要形式仍需改进
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重要形式,在这一模式下,职业院校和企业之间不再是松散的随机的合作,而是一种稳定的较为深入的合作,但它还有改进的空间。企业的办学主体地位未得到确认和凸显,企业作为重要一极的育人作用发挥得还不够。传统意义上的师傅带徒弟制有许多经验可以总结与继承,但它受到时代的局限,效率较低,不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由职业院校专门培养职业人才的方式经过持续的校企合作的实践与探索,终于发现最好的实训基地与实训室原来在企业,最应该学的前沿的专业技术技能掌握在企业生产一线的师傅手中,最先进的工艺流程在现代企业的生产流水线上。企业的合作程度直接决定着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规格与培养质量。怎么办?能够实现换代升级更优化的只有选择实行双主体、双导师培养人才的现代学徒制了。
2.2 现代学徒制是借鉴中外职业人才培养经验的创新设计
现代学徒制实行职业院校与现代企业双主体培养职业技术人才,发挥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双导师的作用,学徒既能在职业院校学到系统的文化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又能在现代企业掌握生产一线需要的技术技能,可以实现成批量系统培养。与传统作坊式的师傅带徒弟相比,与职业院校一个主体独肩大任培养人才的捉襟见肘相比,无疑具有更大的优势。中国曾经的行业办学的经验和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无一不启示我们,是时候应该向现代学徒制培养方向大胆迈进了。
3 从订单班培养向现代学徒制转变学校、企业该取何途径如何着力
经过上述对比可以看到,在零学费冠名班的合作中,企业全额出资学生学费,设立奖学金,企业的投入不可谓不大,企业的诚心诚意令人感动。零学费订单班培养模式和现代学徒制相比,两者之间的核心要素似乎已很接近。但是,接近不等于相同。在向现代学徒制的实质转变中,校企双方仍需要相向而行,加大实质性合作力度,发挥各自优势,尽到各自职责,携手培养学徒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使其成为企业需要的合格人才。
3.1 校企双方要提高对实施现代学徒制的认识
3.1.1 现代学徒制是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的创新设计
校企合作是职业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在这一道路上,由一般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到零学费订单班,合作的层次越来越高,但与国际职业教育成功的发达国家相比,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现代师徒制培养实行校企双主体培养人才,实行职业院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双导师制,学生既接受学校老师的系统知识培养和技能培养,又接受企业师傅的岗位技能培养,这样的学生最适应企业的需要,这样的模式是体现职业教育规律的创新设计。
3.1.2 致力于人才培养储备是现代企业赢得未来的根本
“春江水暖鸭先知”,企业在需要什么样的员工问题上最具发言权。科技的竞争、管理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当然,企业需要各种各样的不同层次的人才,但毫无疑问企业最有资格和实力对自身需要的一线劳动者进行技能培养。从事培养的师傅只要挑选企业富有工作经验技术能力强的员工即可。订单班的学生明天就是企业的一线员工,现代学徒制学徒已然就是企业的员工,我的员工我做主,有眼光的企业当然应该全力以赴,参与到决定企业未来的员工培养中来。
3.1.3 校企合作的紧密程度决定人才培养的质量高低
实践证明,培养企业需要的职业技术人才只靠职业院校是远远不够的。职业院校有培养理论知识的优势,但也有弱势。弱势表现在:其一,职业院校的教学设备和企业的生产设备之间不完全一致,有一定差距。生产设备常常代表最新技术,代表最新工艺。教学设备更新换代的步伐往往慢于企业一线的生产设备。其二,职业院校教师的职业技能与企业一线的师傅或技术人员的技术技能水平不完全一致。企业有技术技能领先的师傅和现代化的设备,在岗位技能更新与培养方面占明显优势。只有理论研究优势、技术技能优势、设备设施优势三者融合起来,实现校企深度合作,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现代职业人才。
3.2 落实学徒的企业员工身份是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前提和基础
现代学徒制的基础是“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这一点非常重要。办了招工手续才是现代学徒制意义上的学徒,不办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学生。办不办招工手续效果大不一样。办了招工手续,企业就会按员工对待,更加重视其后续培养。在单纯的订单班培养模式下,学生毕业后才进入企业成为其中一员,企业对其培养的重视程度则可能不够。所以,订单班培养要更上层楼,就要实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促成合作企业在合作之初就为学生办理招工手续,按照合同规定履行企业应尽的培养义务。
3.3 校企双方要签订现代学徒制合作协议并忠实履行职责
在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校企双方要就合作进行周密协商,制定详细的合作协议书。协议内容应包括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教材选定或开发、师资确定、教学计划安排、实训计划、顶岗轮岗安排、考试考核方式等方面做出详细规定,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特别是合作企业要确定专门部门机构负责现代学徒制培养事项。要选拔优秀高技能人才担任师傅,明确师傅的责任和待遇,师傅承担的教学任务应纳入考核,并可享受带徒津贴。现代学徒制培养的校企合作要贯穿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校企又要各有侧重,发挥优势,优势互补。
3.4 企业要制定《学徒培养标准》与《学徒管理办法》
实行现代学徒制培养的企业有一个对学徒培养如何定位的问题,这个定位必须准确。如果仅仅定位为给生产一线培养操作工,则技术含量低,培养标准低,工资待遇低,工作简单重复。这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无疑缺乏吸引力,其潜能不能充分开发与发挥,人生价值得不到充分实现,既是人才的浪费,也不利于其安心工作岗位。对企业来说,人不能尽其才,就意味着跳槽与流失,这当然不是企业所希望的。所以,学校和企业要把现代学徒的培养准确定位在“企业未来技术技能操作的骨干力量、基层管理层的骨干力量,优秀者可以培养为企业技术设计与开发人才、工艺技术革新人才或管理中坚”。要打通人才成长的上升通道,给员工以脱颖而出的机会与希望。当然,这样定位并不意味着他们学徒生涯结束就不用去一线车间干活。他们不但要去,还要表现出色,才能逐渐培养委以重任。切忌片面追求利益利润至上,把员工不分学历层次,一律按廉价操作工对待。要制定《学徒管理办法》与《学徒培养标准》,明确学徒的权利与义务,明确师傅带徒弟的时间段与空间节点即什么时段带、在什么地点带,要培养哪些技能,要达到什么标准。企业要与职业院校沟通协商一致,学徒在企业的表现与成绩评定和毕业证挂钩,与学徒享受的企业待遇挂钩。
4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的实践与思考
4.1 医学专业“三一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实践
4.1.1 运用社会资源办好医学专业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新建的地方高职院校,医学专业开办之初可以说是白手起家,一穷二白,没有办医学专业的经验,没有现成的专业师资和专业设备。但经过短短8年的发展,医学专业不但实现从无到有,而且实现从弱到强。2011年护理专业成为省级重点专业;2012年护理专业4名学生代表陕西省参加全国高职院校护理技能大赛囊括一、二、三等奖;近年来护理专业学生参加国家护士资格证考试通过率高达98.95%;医学院现有学生5300多人,占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总数的44.2%。所有办学难题的破解,其实都归功于学校和当地医院的合作,可以说医学专业的整个发展过程都充分调动和运用了当地的社会医学资源。医学专业课师资缺乏,聘请当地知名医院主任医师、副主任、主治医师上课,或聘请其它医学院校教师上课;学生护理技能大赛评委,同样邀请医院权威人士担任;学院医学生实习基地、附属教学医院设立依托当地医院;学生临床实习、就业首先考虑合作办学医院。几年互惠互利紧密合作的结果,医院把大型医疗仪器设备甚至大客车都捐赠给了医学院。
4.1.2 积极试点推行“三一制”人才培养模式
不仅如此,医学院还积极探索改革,试点“学院建病房、医院设课堂”的“三一制”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第一学年在校内进行基础课学习;第二学年到教学医院进行专业课学习,由医院选定临床经验丰富的中高级职称医生为学生上课,学生边上理论课边临床实践,真正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我们称这种班为“医院班”;第三学年学生进入实习单位完成临床实习。同时,教学医院为每名学生确定一名专业导师,探索开展“导师制”培养。充分利用教学医院资源,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得到职业熏陶和能力训练。目前,该模式合作办学医院发展到4家,有7个“医院班”,学生人数近400人。实践证明,该模式培养出的学生与学习阶段全程安排在学校的学生相比职业素质更加过硬,职业能力形成更早,能力更强。因为,他们在工作一线经见得多,他们是“师傅”带出来的。
4.2 校企合作的思考
4.2.1 校企合作的关键在于校企双主体、双导师作用的充分发挥
校企合作从简单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中,既经历了“剃头挑子一头热”的长时间的尴尬,也有貌合神离的轰轰烈烈,有时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现代学徒制”力图实现现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的名副其实,企业不但向职业院校量身定做人才,而且企业也是亲自参与量身定做工序的重要工匠。实际上不论是哪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完善的方向都应该放在校企双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校企双导师作用的充分发挥,有分量的实实在在的校企合作才会结出丰硕的果实,培养出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类型。
4.2.2 现代学徒制试点要严格管理规范运作树立声誉
我国职业教育办学实践中受到诟病最多的是放羊式的企业实习,学生在企业里只做不学,沦为企业的廉价劳动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启动现代学徒制,人们很容易把它与“企业廉价劳动力”联想在一起。建立起良好的声誉,是我国现代学徒制改革不可忽视的基础性工作。无论是哪一级的现代学徒制试点,都应有专门的管理部门进行规范性审核与管理。无论是职业院校还是企业都要选择信誉良好的合作对象,管控好质量,为现代学徒制建立起良好的声誉。职业院校要选择科技含量高的大中型现代企业进行合作,选择技术技能要求相对较高的岗位和工种进行现代学徒制合作培养。
要打造技术转型升级的有竞争力的现代企业,企业必须有一支稳定的技术技能骨干力量。技术技能骨干力量培养最靠得住的途径就是自己参与培养,要靠技术技能留人,靠待遇留人,靠感情留人,要使员工因为其人生价值在企业得以充分实现而选择长期留在企业奋斗发展。现代学徒制就是要为有科技含量的企业培养一支技术技能骨干队伍,有长远眼光的企业肯定会选择积极参与到这一决定企业未来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来。如果说零学费订单班培养模式离现代学徒制培养仅有一墙之隔,职业院校要做的就是积极主动,努力寻求合作企业拆掉这堵墙。
4.2.3 要积极试点“现代学徒制”也要进行多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
前述我院的零学费订单班与现代学徒制相比,区别主要在于未完全落实招生和招工的一体化,但订单班的学生毫无疑问会在学习结束后成为企业的员工。为了促进校企合作再上层楼,按照现代学徒制的必备要素,校企双方当然应该落实学徒的学校学生与企业员工双重身份。这个门槛虽然高,但有利于双方后续的紧密合作,没有企业会把自己员工的培养培训不当回事。我院“三一制”医院班的校企双主体、双导师作用发挥较好,但与现代学徒制相比,也未做到招生与招工一体化,毕业的学生在有的合作医院实现了全部安置就业,有的医院择优录用了一部分毕业生。
紧接着问题就来了。现代学徒制的制度设计很好,但只有大中型企业有参与现代学徒制培养的实力和资格,这样就要允许大中型企业“养而全用”即参与培养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全部成为自己的员工,用多少培养多少;也要允许“养而不全用”即企业从参与培养的现代学徒制人才中择优而用,其余的奉献社会。这样未直接参与现代学徒制培养的企业才有机会搭顺风船录用到这类人才。这种“养而不全用”暂且可称做“准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在实际运行中应该积极进行现代学徒制试点,但更要实行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并存。百花齐放,才能春色满园。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后发地区;新型工业化;后发优势;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F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5)05-0122-06
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和实体经济的虚弱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一个内在原因,危机爆发后,发达国家面对虚拟经济的疲软转而将目光投向工业制造业,大力发展实体经济,进入“再工业化”发展阶段。随着欧美发达国家“再工业化”进程加快,高端制造业不断回流;其新兴经济体利用资源要素成本优势,吸引传统制造业向发达国家本地转移,这种形势对我国工业发展形成双重挤压。总理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第十届大会(2013)上指出,中国将实施创新驱动,优化产业结构,立足国情走新型工业道路。根据张一民(2004)、韩江波、龚唯平(2012)、韩斌(2014)、李鼎(2014)等人的研究,新型工业化的“新”主要体现在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工业化与产业结构调整的融合、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融合、工业化与可持续发展的融合,其核心在于注重技术进步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实现工业经济的赶超。技术进步是新型工业化的关键。关于技术进步的方式,理论界有不同的讨论,归纳而言无非两种:模仿学习和自主创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否就意味着要求全国各地都以单一的自主创新方式实现技术水平的提高呢?我们认为不然,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协调,而新型工业化又是一个漫长过程,不同地区技术进步的方式可以有所选择,对应的新型工业化的路径也应因地制宜。对于后发地区,其新型工业化的路径该如何呢?本文以经济欠发达地区广东梅州为例,试图阐述有关观点。
一、后发地区新型工业化路径选择的理论依据
2014年下半年,经济学界十年前有关后发优势和后发劣势的争议再次被掀起,争议的核心在于我国经济目前是可以继续发挥后发优势还是遇到了后发劣势。支持后发优势的学者认为,我国在不进行制度改革的前提下先低成本地模仿学习欧美发达国家的技术所带来的经济增长可有过去30多年的高增长率得以证明,而反驳者质疑过去的这种高增长的可持续性,认为遇到了后发劣势。因此,前者认为中国应该先将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再进行制度改革,后者则认为应该先进行全面的制度改革,打好基础再发展经济,以免后发劣势的出现。对于这个问题,本人认为,应该以辩证的、动态的视角看待之。例如具体到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对于经济欠发达(或落后)的后发地区,短期来看,其新型工业化过程应该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以低成本模仿学习技术的方式充分发挥其后发优势,充分积累资本要素;而长期来看,应该在引进、学习外来技术的同时,注意培育自主创新能力的制度,待到该区域技术水平与发达地区不存在较大差距时,就要开始注重技术的开发和创新。我们可以基于张巍钰(2014)的有关经济增长的s模型加以推理论证。
图-1中k为人均资本存量,g为经济增长率。图-1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某一经济体,随着人均资本存量的增加,经济增长速度分两个阶段变化:当该区域人均资本存量较少时,经济增长会随人均资本的增加呈加速增长,呈现规模报酬递增特征,这期间称为经济起飞阶段,对应图-1中p点前凸向横轴那段曲线;当人均资本存量达到某一水平(p点,即拐点对应的k值)时,经济增长速度达到极大值,继续增加人均资本存量时,经济增长速率会开始递减,对应图中凹向横轴那段曲线。出现拐点的原因是原来尚未利用的人力资源基本开发完后,经济增长速度会遵循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而随人均资本存量的增加而递减。可见,一个经济体的快速发展期往往是短暂的,其具体时间长短取决于该区域待开发劳动力资源的数量及开发速度。
图-1中的S型增长曲线还有一个特征,即经济增长会达到极限状态,当遇到极限状态时,如果还一味的引进、模仿,忽视技术和制度的革新,势必会出现后发劣势,如图-2所示,经济增长达到n点后,随着人均资本存量的增加会出现停滞。相反,如果当经济增长达到极限(n点)后,该区域能变后发优势为以自主创新为主,提升技术水平,则该经济体可以迎来经济新一轮的起飞期(如图-3所示)。
可见,后发地区新型工业化过程中,短期内,可以通过承接发达地区的工业产业发挥其后发优势,这有利于该地区资本总量的积累,为工业经济的长期发展打下基础,但这期间,政府不能忘记提供培育企业家精神的沃土。从长远来看,随着资本的积累,当遇到经济增长的停滞期时,为了能迎来工业经济的再次起飞阶段,该区域需充分发挥企业家精神,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以防后发劣势的出现。而实现这种转变的因素在于技术水平的差距,随着后发地区与经济发达地区技术水平差距的消失,就应该高度警惕后发劣势的出现,注重自主研发、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增加创新性投资,同时努力营造有利于孕育企业家精神和提升技术水平的宏观环境(易先忠、张亚斌,2006)。
二、广东梅州工业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一)广东梅州工业发展现状
1.总体发展状况。梅州市地处粤东北山区,是广东省欠发达地区。近年来,梅州工业大刀阔斧地淘汰落后产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工业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3年完成工业增加值241.24亿元,同比增长1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60.82亿元,同比增长15.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2.62亿元,同比增长14%,增速在全省排第13位,比全省(8.7%)和全国(9.7%)平均水平分别高5.3和4.3个百分点;全市完成工业投资89.89亿元,同比增长21.2%。从轻重工业看,发展特点表现为重工业快于轻工业发展,重工业实现增加值64.91亿元,同比增长10.6%;轻工业实现增加值59.79亿元,同比增长6.7%,重工业增长速度略快于轻工业3.9个百分点。
2.行业及空间布局。从行业布局来看,梅州工业涵盖烟草、电力、建材、电子信息、机电制造、矿冶加工、陶瓷、制酒、食品加丁、新能源、新材料、新电子和新医药等行业,其中前六种是梅州当前六大支柱产业,陶瓷、食品加工(酿酒)等为优势传统产业,还有以新材料、新能源和新医药为主的新兴产业。
从空间布局来看,梅州各县(市、区)的工业经济发展各有特色,梅江区主导发展机电和电子信息产业,梅县区主导发展电力、电子信息、建材和装备制造业,五华县主导发展酿酒、制药、汽车零配件、机电和工艺品加工业,平远县主导发展机械制造、建材、矿产(稀土等)和酒业,蕉岭县主导发展建材和食品加工业,大埔县主导发展陶瓷和电力产业,丰顺县主导发展电声产业,兴宁市主导发展机电、金属制品、电力、工艺、纺织服装和酒业。梅州园区经济发展也较迅速,全市现有9个工业园区,其中:经省认定并享受省产业转移政策的有2个,为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和东莞石碣(兴宁)产业转移工业园;纳入省产业转移园管理并享受省产业转移政策的1个,为东莞塘厦(平远)产业转移工业园区;拟依托原有国家审核公告的经济开发区并正在申报纳人省产业转移园管理、享受省产业转移政策、纳入省产业园统计考核范畴的3个,分别为广东海珠(丰顺)产业转移工业园、广东番禺(五华)产业转移工业园和广东梅州蕉华产业转移工业园;拟向省申报享受省产业转移政策范畴的县级工业集聚区3个,分别为广州增城(梅县)产业转移工业园、广州南沙(蕉岭)产业转移工业园和广州海珠(大埔)产业转移工业园。
3.梅州市工业化阶段判断。综合钱纳里、库兹涅茨和霍夫曼等经济学家的理论,我们对国家或地区工业化阶段的判断可通过人均GDP、一产在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就业结构水平和城市化水平这4个核心指标来衡量。围绕这四个指标,结合相应标准,可以把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发展大致分为3个阶段:一是工业化初期阶段。人均GDP是在1265~2520美元;一产在经济结构中占有20%以上的比重;适龄人员大量在一产就业;城市化率低于40%。二是工业化中期阶段。人均GDP在2520~5040美元;一产在经济结构中占有20%以下的比重;二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城市化率在40%~50%。三是工业化后期阶段。人均GDP是在5040-9500美元;一产在经济结构中占有15%以下的比重;三产就业比重高;城市化率在50%~60%。
2013年梅州全市生产总值为800.01亿元,人均GDP2477.71美元;农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为48%;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为20.6%:36.2%:43.2%;年末常住人口430.7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98.12万人,城镇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46%。按照钱纳里等经济学家的理论,可以判定梅州市目前仍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的末期。动态地看,梅州市工业化阶段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向工业化中期阶段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需要持续多长时间,取决于梅州市“十三五”期间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进程。
(二)梅州工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1.工业发展环境偏差,基础设施薄弱。梅州工业发展的硬环境和软环境都偏差,制约着梅州新型工业化发展。梅州市乃粤北山区城市,地处偏远,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发达地区落后。近年来虽然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但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区位优势不明显。特别是随着武(汉)广(州)、厦(门)深(圳)等高速铁路的开通或建设,揭阳潮汕国际机场的建成使用,全省山区市及粤东地区交通越来越发达,梅州交通滞后的问题更为明显。通讯方面主要体现在网络商务环境不够完善、规范和安全,这制约着梅州电子商务的发展,影响着丁业信息化发展。
梅州市软环境欠佳主要体现在:个别部门领导和公务人员思想认识和服务意识不到位,职能转换滞后;行政服务中心作用局部缺失;个别部门权力上收,增加了办事成本和办事难度,有违规办证现象,给安全生产埋下了严重隐患;个别部门及丁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机制不完善;一些部门对信用环境问题未予以足够的重视;整体融资环境有待优化;技术创新服务机构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全市企业家精神的培养有待加强。尤其是政府诚信问题,在工业园和县(市、区)的走访过程中,他们大多都反映一个问题,即政府承诺给予企业优惠政策的补贴一直未能兑现。
2.产业层次偏低,工业结构欠佳。目前,梅州市基本处于工业化初期,产业发展水平较低,传统初加工行业比重高,高新技术行业少,产业链短,工业结构有待优化。梅州市的工业结构仍是以资源型工业为主,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快。就6大支柱产业而言,卷烟行业因受到国家政策的严格控制,发展规模和产品销售均受到一定限制。电力、建材、矿产加工等产业均属资源依赖型产业,产业关联度低,资源消耗大,对相关产业的带动能力不强,难以支撑起整个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电力、建材行业还受到资源、运输、环保和同行业竞争以及国家产业政策的多重压力,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电子信息行业属高新技术产业,但刚刚起步,2013年该行业实现的总产值仅88.68亿元,比重只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10.5%,且大多为元器件生产,企业规模小,缺乏龙头带动,因而生产集中度不高,附加值低,短期内尚未能形成气候。
3.传统工业产业转型滞后,新兴产业发展缓慢。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等鲜明特征,而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根本要求。梅州市的水泥、电力和陶瓷等传统工业产业的企业生产设备相对落后,大部分企业仍采用手工和半自动化生产手段,且这些企业的节能降耗的压力不断加大,面临转型升级。但近年来这些工业产业的企业转型升级滞后,如我市的建材(水泥)行业虽然经过了几年的“阵痛”,但至今仍未完成广东省分配下来的淘汰立窑落后产能的指标。主要原因有转型资金短缺、融资难,高技术人才匮乏,用工困难等。另外,梅州市新兴产业的发展较为缓慢。据调研得知,近几年市政府大力培育的新材料、新能源和新医药等新兴行业发展非常缓慢。如梅县的广东省粤电集团有限公司(广州)的风力发电项目还在洽谈中;五华的新能源及可再生资源项目仅有创盛工贸建成投产;大埔的新能源太阳能光伏发电、紫晶光电光伏发电项目至今未落户建成等。
4.企业信息技术运用滞后,缺乏高级信息化人才。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技术水平的高低,主要看产业技术中的信息技术含量。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是新型工业化的必由之路。资料显示,目前梅州市工业企业信息技术运用方面与新型工业化要求尚有较大差距。以主导产业之一装备制造业为例,梅州市装备制造企业传统设备占主导地位,生产部门的设备趋于老化,严重制约了生产效率的提高;企业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低,许多企业没有全部实现设备的网络化与管理系统的信息化,严重阻碍了企业信息化进程;在制造信息技术应用方面,集光、机、电检测技术为一体的快速成型制造技术(RPM)在我市的装备制造企业很少运用;相当一部分企业的电子商务系统平台建设还是空白。管理信息化技术应用也处于起步阶段,多数企业尚未涉及ERP企业资源计划管理,对于深层次的决策支持系统DSS、业务流程重组优化系统尚未应用。另外,梅州市工业企业缺乏高级信息化人才,特别是高素质的信息化管理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缺乏,现有人才流失现象依然存在,人才缺失导致企业在信息化工作方面无法深入开展。
5.创新人才匮乏,研发能力较弱。梅州市人才总量相对不足,高层次优质创新人才匮乏。2013年梅州市工业企业中工程技术人员仅占职工总数的6.5%,其中高级职称仅占1.8%,且呈下降趋势,大多数工程技术人员年纪较大,知识更新机会少,尤其是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等新兴产业人才几乎是空白,复合型人才和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领头人更为稀少。由于创新人才的缺乏,梅州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2013年全市高新产品产值仅为40多亿元,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地区,甚至低于韶关、清远和云浮等山区市。大中型企业技术开发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由2002年的1.1%降至2013年的0.87%,呈逐年下降趋势。梅州的产业多数是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这些产业对技术、劳动力的素质要求都不高,进入门槛低,附加值较低,如木制品加工、工艺品、陶瓷、家具、电声等。而且大部分中小企业都缺乏科研攻关能力,许多产业发展缺少技术支持,依靠以低成本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为竞争优势,只能以少量的自筹资金维持简单的技术改造,难于实现“脱胎换骨式”的根本性转变。
三、梅州新型工业化的路径选择
从梅州工业经济发展现状来看,梅州虽属经济发达省广东所在地区,但其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和工业经济发展水平均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下,属我国经济后发地区,还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依据前面的理论分析,在这场全国范围的新型工业化大发展的潮流中,对于后发地区梅州,其发展工业化的总体路径是:在初始阶段应当充分利用后发优势,主要以技术引进、学习和模仿创新为主实现产业结构升级;随着经济总量的增长,技术水平的提高,应慢慢地从以学习、模仿为主过渡到为以自主创新为主,在这一过程中,要重视技术创新体制的建设,从而为技术创新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具体地,梅州在经济总量增加到一定程度(至少要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上)前,尤其在技术水平与珠三角地区还存在较大差距前,主要要注重增加生产性投资和模仿性投资,集中力量通过模仿、学习先把蛋糕做大。可以通过有选择地承接经济发达地区转移出的工业产业链,把产业链引入工业园区后,通过发挥产业集群知识、技术外溢的作用,提高梅州整体工业技术水平。此期间,梅州可学习的空间较大,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企业管理水平。比较自主研发而言,这种模仿学习也是为经济总量小的后发地区以最小成本“做大蛋糕”的最好方式,这就是后发优势的体现。下一步,随着梅州工业经济总量水平的提高和与发达地区技术差距的缩小,其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梅州开始有自主创新的资本和基础,此时就应该开始注重创新性研发资本投资以提升后发地区经济整体竞争力,这也是水到渠成的转变。在两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均要注重工业信息化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图-4所示)。
四、推进梅州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战略措施
(一)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新型工业化提供保障
紧紧抓住海西经济区发展政策中的国家公路运输枢纽规划、广东省振兴粤东西北地区决定中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推进这两个机遇,加快建设高速公路、快速铁路、水路、公路等为重点的区域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以“两高一场”为重点,加快打通经潮汕平原的出海通道、经赣南闽西的出省通道;抓好济广高速公路建设,推进梅平、东环高速公路等工程建设,谋划建设大丰华高速公路;推动梅汕高铁建设,谋划梅州至龙岩高铁,接通杭广高铁,构建珠三角与海西区的联动大通道。通过建立开放的交通体系、经济体系,逐步把梅州建设成为粤东沿海向内陆腹地拓展的桥头堡、交通枢纽、门户城市。此外,还要完善梅县机场服务功能,培育航线、增加航班,并推动机场迁建工作,力争2024年前把机场迁出中心城区;规划建设市区至广梅园产业转移园的快速干线,促进机场、高铁和高速公路互连互通;推进梅州城区及各县(市、区)中心枢纽汽车站、物流中心等枢纽站场建设,提升交通物流产业发展的水平。
同时要进一步改善投资软环境,继续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效率,主要做法有:开展对管理职能和审批事项的逐项审核;优化行政审批流程,改革审批制度,全面推行即办制和重大项目代办制;大力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认真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规范办事程序、办文流程和办会规格,提高政府工作质量;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严格执法程序;积极营造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政府切实带好头,在政策和各项承诺上,绝不失信于民,有效加强和提升信用程度,以诚实守信来塑造良好信誉。积极建立企业信用记录备案制度、企业信用评估体系和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二)围绕产业转型升级,调整优化工业结构
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型产业创新培育,调整和优化梅州工业结构。调整工业结构要遵循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发展与淘汰并重、加快技术进步、各行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统筹考虑政策导向、发展趋势、未来目标,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进一步研究论证产业定位、发展重点和推进措施。主要的对策:一是不断壮大优势传统产业,延伸产业链,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工艺,用信息化和新技术改造优化升级烟草、电力、水泥、稀土、陶瓷和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将梅州市的产品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将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二是创新培育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等新兴产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要把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攻方向,在发挥现有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的前提下,防止产业同构、结构性过剩;三是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企业组织结构,加大产业内部重组力度,建立专业化分工体系,积极引进和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形成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高效率的企业组织结构。
(三)借招商引资和园区建设,发展“丰华兴梅”产业集聚带
积极引进国内外行业领军企业以及资源节约型、科技创新型、生态环保型的大型、特大型工业项目。充分发挥梅州列入省委省政府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总体部署和国家发改委振兴原中央苏区的发展规划的政策优势,主动承接沿海产业梯度转移,加大项目推介力度,以“丰华兴梅”产业集聚带为重点,打造加工贸易产业优势承接平台,力争在集群式产业承接上取得突破。
高标准规划建设“丰华兴梅”产业集聚带,坚持统一规划、错位发展,依托广州全面帮扶,聚焦产业与项目,以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为核心,以梅县、兴宁、五华、丰顺工业园区为重点,发展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和重要支撑。坚持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培育主导产业,统筹推进蕉华工业园和各县(市、区)工业园(集聚区)建设。各县(市、区)要以县城为依托,规划建设特色工业园区(集聚区)。具体的做法有:一是要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二是要科学确定工业园区产业规划,积极推进“产业集聚”,充分考虑上、中、下游项目的衔接,发展循环经济;三是要突出招商引资,推进落户项目规模见效益;四是要拓宽用地渠道,优化供地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鼓励节约集约用地;五是要建立健全园区管理机构,配好领导班子,理顺体制机制,给园区更加灵活、自主、开放的配套政策与高效廉洁的优质服务。
(四)坚持扶优扶强,实施分类指导
梅州经济基础与广东其他地区比,较为薄弱,财政资金紧缺,故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过程中,无法做到各行业面面俱到,应该在行业布局上坚持扶优扶强,在传统和新兴产业中挑出发展基础好和具有资源优势的行业实施分类指导:一是重点突破两大优势支柱产业: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两大类行业。在装备制造中主要突破机电和汽配;在电子信息行业中主要发展电路板和电声行业,努力打造丰顺百亿电声产业集群;二是优化升级三大重要传统产业:建材、陶瓷、农产品加工;三是创新培育三大绿色新兴产业:新材料(主要是稀土)、新能源(LED和再生能源)、新医药。在这些行业中对发展有一定规模、效益好且与国家可持续发展政策相吻合,节能减排效果好的行业龙头企业重点扶持。在空间布局上打造一园一特、一县一基地。园区发展方面,实施以电子信息为特色的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园带动以汽配、五金电器、再生能源等为主的五华和以机电为特色的东莞石碣(兴宁)产业转移园,并辅之丰顺经济开发区,打造“丰华兴梅”产业集聚带;各县工业产业发展方面,打造大埔陶瓷基地、丰顺电声基地、(五)扩大招商引资,为新型工业化注入新鲜活力
(五)坚持低碳经济理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生态环境是梅州的重要资源优势,梅州已成为全省首个省市共建的生态文明(林业)示范点、全省首个宜居城市建设示范点,初步形成了宜居城市格局,绿水青山已成为梅州发展的一笔宝贵财富,并将成为后发优势和发展潜质。新型工业化过程,梅州要坚持低碳经济的理念,以清洁生产、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建立和完善节能监察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严把建设项目节能环保准入关;要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加强对污染源的环境监管;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落后产能;加强重点用能企业、重点排污企业、环保企业的清洁生产的认定和审核工作;建立鼓励企业自觉实施清洁生产的长效机制,加强清洁生产审核。梅州还要大力倡导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积极推动企业之间、产业之间、园区内部的循环链建设。积极开展以矿产、建材行业“三废”回收利用和低品位矿、共伴生矿利用为主的资源综合利用,促进形成资源循环开发、综合利用的集约开发模式。针对梅州的特色资源,可考虑充分利用长寿乡的优势,大力支持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
- 上一篇:电气及其自动化学科评估
- 下一篇:消防安全演习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