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工程职业定位范文

时间:2023-12-04 18:03: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制药工程职业定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制药工程职业定位

篇1

DOI:10.3969/j.issn.1674-7739.2015.05.023

专业是大学的基础元素,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是学校发展的基础。专业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通常是以质量计划为主线,以过程管理为重点,按PDCA工作程序(戴明环)循环进行。PDCA工作程序包括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四个阶段,周而复始不停运转,对应不同时期的质量改进活动。因此,作为高职院校开展教学工作的基本单元的专业,其质量计划设计决定了高职专业的品质。

一、质量计划的逻辑起点:专业设置与规模调整

专业设置是专业建设的首要环节,是教育与市场之间“服务”与“依靠”关系的具体体现。从本质上看,专业设置的过程是调节学校功能与社会需求之同互动关系的过程,集中体现着社会科技、产业的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因此专业设置必须考察其是否符合市场要求。

首先,高职院校要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方向。要通过行业交流、企业走访、劳动市场调研等渠道,了解各行业的就业状况和人才需求变化,判断和预测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及时地、动态地调整专业方向。其次,高职院校要根据产业规划调整专业结构。如果高职院校参照产业规划来调整专业结构,就能紧紧抓住产业的发展趋势,使学校的专业走向与产业发展趋势同步,从而使人才培养适应产业结构动态调整带来的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再次,高职院校要根据产业周期调整专业规模。参照产业周期来调整专业规模,就能在数量和质量上有的放矢地培养人才,使人才培养规模与行业需求相对应。

二、质量计划的定位关键:人才培养与目标规格

我们的人才规格定位是否准确科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首先,我们可以看毕业生的流向,即毕业生能否做到首岗适应、多岗迁移、可持续发展;其次,我们可以看企业层面的参与程度,看这些参与的企业是不是主导产业的主流企事业。[1]我们要突显以就业性要求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这是高职专业设置建设的基本定位。一个适当的培养目标一定是一个可以落实的培养目标,这不仅表现在目标的定位合理,也表现在其要求是明确清晰而不是含混模糊的。

现在人们对高职培养高技能人才已有共识,问题在于:一是如何把握高技能人才的定位。技术是在生产实践经验和科学原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方法和技能的体系,其要旨是对自然或社会进行具体控制和改造,要回答的是“做什么事”、“怎样做事”和“事情做出来有什么用”。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有助于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动作活动方式或智力活动方式,而高技能实际上是智力技能的高层次,是借助一定的知识、技术原理在头脑中以合理的程序进行完善化与自动化的活动方式。因此,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主要表现在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教材的开发、教学活动的设计、设备与设施建设、鉴定与评估、教学手段运用等紧紧围绕“双证”来进行,使专业课程的学习与相应专业领域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得有机结合在一起。二是如何把握某个专业具体化、个性化的培养规格要求。由于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是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和社会生产力的具体操作者,具有较为明确的职业定向性和针对性,因而不同专业还要根据各类专业的具体情况进行职业分析,以明确其具体的知识、能力结构和职业素质要求,并将各专业培养目标进一步具体化、个性化。

三、质量计划的工程核心:课程体系与教学改革

专业建设的核心就是课程体系的建设。要衡量专业建设的水平,首先看其能否建有一套高水准的课程体系,即学校为培养人才所确立的目标以及据此目标所选择和组织的课程内容、教育教学活动的系统。高职教育是一种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教育,其课程体系自然也有着明显的高职特点:一是以工学结合为路径;二是以社会、企业的需求为出发点;三是以学生的就业生存与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高职教育的课程改革主要是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的改革,教学改革实质是教学模式的优化设计,因此课程体系与教学改革要围绕以下五个方面来设计:①目的:形成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技能的职业素质为主,兼顾培养可持续发展、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②路径:基于工作过程场景为联系载体;③主体:由学校专业教师团队协同企业行业团队共同开发制定;④内容:集成体现职业岗位要求和职业标准、经过教育和行业认证的教学标准、教材、课件、教辅参考、实训指导、评价考核体系为一体的课程教学包;⑤建设水平:具有行业、专业领先的课程成果(如省级以上精品课程、教学成果奖等)。在具体落实过程中,下面两个环节不可缺少:

首先,要成立专门的专业指导委员会。由行业企业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与专业教师一起来制定课程体系,一些与专业无关的且又不涉及基础知识的课,可以考虑删掉,要突显以务实性要求来建设课程。高职专业课程的设计,要体现综合化、模块化的现代职教课程理念,从职业分析向工作过程分析转变,以此为依据来筛选、组织教学内容。换言之,既强调现实性,又重视前瞻性;既强调课程功能性,又重视课程的针对性,努力做到课程开发讲实际、课程实施重实用、课程管理抓实践。因此,开发课程要讲求实效,要强化课程开设的综合效应和应用效应。[2]例如,公共课以“必需、够用”为度,主要发挥知识性、工具性两个功能,淡化理论推导过程,注重培养学生对理论成果的应用能力,注重教学内容的精选和更新;专业课以“必知、必会”为度,体现职业针对性,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组合课程内容或教学模块,注意把握时代特征,对内容相关联而又有交叉的课程,应进行适当综合;实训课以“先进、实用”为度,根据专业方向进行定向开发。

其次,要突显以综合性要求来评估专业。高职专业评价标准应该是多样的、综合的,既有学术标准又有实践标准,既有学校标准又有社会标准。高职教育应强调在坚持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基础上,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建设标准与评估标准的统一,同时坚持评估标准的综合性和评估主体的多元化。[3]高职的专业及其课程设置,主要面向高新技术产业,对于技术领域的活动项目往往是最新的,加之高技术变化快的特性,使传统的分析方法难以适应,必须由高职院校的课程专家、教师赴现场考察,直接与行业专家、企业管理者、技术工作人员共同分析各项活动的性质与类别,然后归纳出较为详细的人才培养规格――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并以此作为课程设置的依据和相应的课程内容选择,这样作出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对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才更为有效和合理。

衡量一个专业建设质量的终极目标就是要看这个专业能否提供一批好的产品,包括:学生规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创业成功模范、在职教育规模、科技发明技改成果转换,以及是否获得独资、控股、参股合作拥有的、与专业相关的品牌企业的认可。因此,从逻辑起点、定位关键、工程核心三大角度,有助于实践性阐释高职院校专业质量保障体系质量计划设计要素及其保障措施。

说明:本文系课题项目“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质量保障体系研究”(项目编号:沪评研201409)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杨应崧,李静,杨秀英,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内涵诠释及理论向度――以高职专业教育为例[J].上海城市管理,2014(6):76-77.

篇2

并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提出调整药学类专业职业教育结构的对策。

【关键词】药学类专业职业教育结构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4C-0136-04

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和制约,其中最主要的是受到经济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制约。合理的专业结构有利于提高职业教育与经济对接程度,有利于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效益。笔者试在药品行业背景下探索药学类专业职业教育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药学类专业职业教育结构的现状

(一)专业结构的层次、形式、种类

职业教育领域目前已经存在中职和高职两个层次的药学类专业职业教育,且全日制教育、函授教育、岗位培训等不同的教育形式并存,尚无本科以上层次。教育部2004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中,设置的药学、中药两个专业归属于医药卫生类。相关的专业还有生化制药技术、生物制药技术、化学制药技术、中药制药技术、药物制剂技术、药物分析技术、食品药品管理类、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药品质量检测技术、药品经营与管理、保健品开发与管理11个,分属于生物技术类中的制药技术与食品药品管理2个亚类。2010年,教育部对中职学校专业目录进行了调整,将原来分散于加工制造类、医药卫生类、农林类等与药品相关的专业按行业分管的原则全部归口于医药卫生类,从而更加凸显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行业指导性。至此,药学类专业职业教育基本形成了以药品生产、药品质量检测、药品经营管理及药学服务四大专业群为主体,并逐渐向食品监管渗透的结构格局。显然,这一结构与药品行业组织结构(见图1)基本适应,同时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分管业务逐渐向食品质量监管领域扩展的现状相适应。

(二)专业布点

目前,我国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点45387个,生物与药品类有1282个,占总专业点的2.82%;医药卫生类1684个,占总专业点的3.71%。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分三批确定示范院校建设单位及重点建设专业,在409个重点建设专业点中,生物与药品类专业点16个,占3.91%;医药卫生类专业点15个,占3.67%。截至2009年,全国药学类专业院校342所,其中高职院校114所,医药类院校15所,医学类院校28所,卫生护理类院校7所,专业点626个。中职学校药学类专业布点情况目前尚难统计。但从就某一经济不发达地区有18所卫生职业学校,几乎所有卫生职业学校都设置有药学专业,仅药剂专业就有4个示范专业点等情况看,中职药学类专业可能布点过多。

二、药学类专业职业教育结构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的分类结构与职业岗位任务性质相脱离

药品是特殊商品,这是定位药品行业特殊性的基本依据。按行业工作任务划分,药学类专业职业教育主要面向药品的生产、经营、服务三大领域培养人才。这三大领域的工作任务的性质特征差异显著,但流程上是相互衔接的系统。在人才的职业素质结构上,三大领域人才的职业素质要求和标准均有所不同。随着行业分管范围的变更,这三大领域在不改变工作性质的基础上,拓展到了化妆品、食品、保健品及功能性食品等产品大类。

职业岗位工作任务的同质性是职业教育专业内涵定位的主要依据。根据药品行业的特点,药学类专业首先分化的是生产类、经营类、服务类、检验类四大专业群,并以此为基础,根据工作对象的不同再进一步细分为不同的专门化方向,从而建立起合理的专业类别结构。这种思路在2010年修订的中职学校专业目录中有所体现。如原有面向药学服务领域中医疗机构培养医院药学人才的药剂专业,在专业内涵上已经调整为面向药品营销、临床调剂、药品物流三个专门化方向;药物制剂生产从药剂专业分化出来,归口于与药剂专业平行的制剂技术专业;药品检验则归口于药品食品检验与管理专业。然而这种分化虽有意义但并不彻底,中药制药与药物制剂专业仍各自独立,并平行设置;而化学制药、生物技术制药、发酵工程等专业虽同属药品生产领域,但在行业中却是原料药生产环节,流程上与制剂相互衔接,工艺、技术却与制剂完全不同。专业目录中却将生物制药技术与发酵技术归类为生物技术制药,化学制药与药物制剂归类于制药技术,中药制剂又归口于中药制药。而高职的专业设置自2004年颁布以来,没有进行过任何修订,却由于行业职业分化、发展以及职业院校内部专业拓展的需要,每年均有目录外专业通过审批,使高职药学类专业数量越来越多,结构上也更加混乱。专业交叉过多,模糊了专业目标的定位,分散了教学资源,并不利于学校凝聚核心力量,集中优势打造专业特色和品牌的建立,不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

(二)管理体制成为制约专业结构变动的“瓶颈”

职业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特殊类别,对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等方面的影响更加敏感。就医药行业而言,管理体制对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制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人才结构的离散性制约专业门类的充分发育与布局。医药行业中暂且不考虑“医”的部分,单就“药”字而言,业内人才结构及其定位标准呈现三条主线:一是药师系列职称晋升线,在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医疗机构、药品检验机构中均有重要作用;二是执业药师线,《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强制实施,使具有执业药师资格的人员在药品经营企业中得到足够的重视,但在其他类型的机构中,持证人员的价值并没有体现出来;三是以原归口劳动厅管辖的职业资格等线,俗称“考工”,是目前药学类专业职业院校毕业生获得双证的主要渠道。然而,在同一行业甚至同一工作领域,这三条线都是各自独立而没有交集的。

按行业法规规定,药品生产、经营企业需要配置执业药师。然而,从要求设置执业药师的关键岗位任务来看,对监管生产环节与监管药品应用环节的执业药师的职业素质要求有极其重要而显著的差异,执业药师证书难以涵盖实际工作任务的要求。但目前实行执业药师全国统一考试,是以“大药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为依据的,从而使所有获证的执业药师用同一个专业模子铸就,制约了职业院校药学类专业的充分发育而难与市场需求相适应。高职的药学专业、原来中职的药剂专业在原来的目标市场人才需求数量极度萎缩的情况下仍有大量的学生报考,但毕业生就业却大量向药品生产、经营领域分流是其典型特征。

从职称结构来看,只医药卫生系列有完整的职称晋升路线,但在时间节点上仍然存在难题。大专毕业生需从药士考起,工作1年后方可报考药师,工作5年后可以报考执业药师;中专生工作1年后方可报考药剂(中药)士,5年后可以报考药师,7年后才能考执业药师。且不说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才流动速度逐年加快的现代社会,相关专业的学习能否为毕业生5年甚至7年后考试贮备足够的知识,但毕竟这些专业毕业生有机会能够进入到晋升的主航道。而其他专业则不然。事实上,药品经营领域,特别是药品零售门店日常工作需要药师的监管,面向药品经营企业培养人才的药品营销专业的毕业生以及面向生产领域培养人才的制药专业的毕业生均不能报考药师职称,因而不能进入职称晋升渠道。药师这一职业与职称等级发生了混淆,窄化了药师的职业内涵,使药师的职业素质定位更多地偏向药学服务领域,对药品生产与药品经营领域的业务支撑力不足。同理,为培养生产、经营领域人才服务的其他药学类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在职称晋升方面也难以进入药师系列职称晋升的主航道,从而逐渐脱离特殊行业管理的范围。入门时的各种职业工种证到目前为止,只有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和技师,但实际晋升路线却由于职业准入制度与职业资格标准的不统一、不规范等问题,处于有路却走不通的状态。人才晋升无门反过来影响相关专业的招生,制约专业规模的发展从而制约专业结构的合理布局;药师与执业药师分属卫生系统与药品行业分管,更令职业学校对专业目标的定位无所适从。

2.行业准入制度的不健全使职业教育“双证”融通无门、无根。长期以来,医疗机构药学工作的最低“门槛”是药剂(中药)士,通过统一考试获得药师这一初级职称后,开始进入药师系列职称晋升轨道。这是药学(或药剂)、中药专业设定专业培养目标,构建课程体系的重要依据。

然而,随着医疗机构药学工作产、购、存、销模式逐渐向购、销、控模式转移,除药品合理应用监测的“控”的岗位对人员职业素养提出较高要求外,其他三个环节在职业能力方面的要求并未改变。但医疗机构药学人才需求却出现了数量萎缩而学历层次提高的人才高消费现象却是不争的事实。在社区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机构,极缺药剂人员。笔者对某一地区100多个乡镇卫生院的调查显示,部分地区整个县10多个乡镇卫生院只有一名甚至可能没有符合医院药剂工作上岗资格的人员,常规的药剂工作全部由医、护、卫等专业人员轮流替代上岗。这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直接导致医疗机构药学工作水平低下,同时又间接地影响着职业教育的发展。相关专业人员下不去、留不住,专业的目标、层次结构与市场需求相背离。

此外,目前与药品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只有医药商品购销员、中药调剂员和中药商品购销员三个工种。但在上岗资格上,除“关键岗位必需配备执业药师”、“从事药品相关工作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等原则性规定外,大多数岗位对从业人员的资格并没有明确规定。食品监管领域更是因为尚未形成稳定的工作模式,相关人员的职业素质与从业资格无从确定。职业资格没有确定的“门槛”,就难以与学历证书实现“双证”融通。而职业标准不定,专业培养目标界定的培养目标、规格定位也没有依据,则难以规划合理的专业目标结构与课程结构。显然,相关专业的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是相当模糊的,定位的依据也是不充分的。

(三)经营管理理念对职业院校内部专业布局的影响

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必须考虑校内外两个方面的压力,校外压力主要是人才的需求状况,校内的压力来自自身的资源状况。这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一是根据自身现有的资源考虑学校的专业品类与布局结构,让“长”者更长,打好特色牌;二是根据市场需求,集中主要力量拓展专业品类,打好结构牌。从经营的角度而言,这两种思路无好坏对错之分,也不乏各自成功的案例,关键在于职业院校自身的理念、目标愿景与工作思路的定位和决策。但这些因素决定了职业院校内部的专业品类与布局,并决定职业院校内部资源的配置与投向,最终影响职业院校的生存与发展。

三、药学类专业职业教育结构调整的对策与建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调动行业企业积极性、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和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四项发展任务,并对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具体要求,从而为药学类专业的结构优化创设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宏观专业结构的调控

笔者认为,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优化,首先根植于行业人才结构的优化。人才培养是职业教育为社会经济最直接的服务,并间接地影响着行业工作质量及发展。近年来,药品、食品危机事件频繁发生,不能否认与从业人员的素质密切相关。随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业务领域向食品监管领域的拓展,行业结构已经开始发生变化,也必然带动人才结构调整的需求。

由于药品类专业毕业生的职业领域分别归口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部,并与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密切相关,因此,结构的调整首先在宏观上需要政府部门的相互协调,特别是要改变作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承担行业人才规划职能的局面。具体做法如下:

1.定位于特殊分管的行业从业人员入职起点的设定。可以借鉴卫生职业人员的管理办法,按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性质对药品类专业人员实施分类管理(见图2)。并在此基础上界定各类入职人员的职业素质标准。

2.建立与职业岗位任务相适应的人才层次结构。药师是一个有着极其丰富的职业内涵的概念,从其本意而言,凡是从事与药品相关工作的人员都可以称为药师。但目前无论药学系列职称,还是执业药师考试,其标准都是在“大药学”的理念指导下形成的考核评价体系,并不利于架设合理的人才层次结构。因此,建议政府部门协调,在从业人员入职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具体岗位的工作责任大小、工作难易程度以及工作范围宽窄等要素,对同类人员的层次结构予以定位,从而架设合理的人才层次结构。

(二)微观结构的改造与优化

职业院校是专业微观结构改造与优化的主体。具体的工作又可以分为以下两个层面:

第一,院校层面,主要任务是根据院校内外部资源状况、行业发展趋势以及同类院校的竞争态势,对本院的专业品类结构进行布局调整,架构细分程度与行业职业分化程度相协调、课程体系与职业岗位群的要求相适应并覆盖适当宽度的职业岗位群需求的专业结构。与此同时,根据专业群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和校内实训基地,以在最大程度上实现资源共享,使投资效益特别是实训基地建设的投资效益最大化。

第二,院校及教师层面,主要任务是对课程内容结构与教学实施计划进行调整,关键点是解决中、高职教育的衔接问题。笔者认为,中、高职课程的衔接可以从宽度和深度两个维度予以定位。具体工作需考虑两个着眼点:一是同一层次某一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课程门类之间的横向联系,不同门类课程形成的课程体系结构才能构成完整的、面向一定宽度的职业群需求的职业能力培养系统。而且在纵向的深度方面,这些课程的内容应按专业培养的综合目标形成相对稳定的、三位一体的课程架构(见表1)。与此同时,高职课程体系可以在课程门类上比中职课程体系的课程门类有所增加,从而形成中、高职课程体系之间的宽度的差异。二是不同层次之间,依据行业职业结构与人才结构设置的课程体系中,同一专业的课程门类可能是相同的,但同一课程中的教学内容应在宽度与深度上进行取舍。例如,在职业分类大典中药物制剂工的内涵过于宽泛,直接针对该工种设计的药物制剂技术课程就可以在具体工作岗位任务上进行取舍,而使中、高职形成无缝对接。同理,对于同一课程中的同岗位任务,在深度的设计方面可以考虑中职定位于执行;高职定位于理解并解释执行的意义,且能够解决一定的问题。以配液岗位为例,中职可以定位于能够熟练执行生产指令及岗位标准操作法配制规定质量规格的溶液,而高职就应该能够审核执行的规范性以及会分析该岗位可能出现的质量不合格问题,并能够恰当地解决该问题。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结构调整是解决职业教育体制与机制问题的关键。专业结构的调整是一项系统工程,特别对于药品行业人才结构发育并不充分,而行业分管特征又极其明显的专业领域,政府部门无疑在人才结构规范性调整方面应负有更多的责任。而职业院校则需从自身内部考虑专业布局、课程结构、教学内容结构等微观层面考虑中、高职教育的衔接问题。只有合理的人才架构以及以此精心设计的专业门类结构、层次结构及课程结构与教学结构,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药学类专业职业教育的质量,也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王屹等.结构调整——职业教育攻坚之路[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屠群峰.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建设专业布局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版),2009(36)

篇3

 

关键词:协同创新;培养模式;制药工程;人才培养质量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明确提出了“以协同创新引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1]的要求。协同创新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是高等学校新时期重要的办学战略和办学理念,已成为当前形势下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专业学位教育是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培养高素质、高质量、应用性、专业性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协同创新视角下如何构建有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各创新主体参与研究生培养的积极性,推动高校研究生教育健康有序发展和研究生培养质量稳步提升是目前高校研究生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制药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医药工程领域任职资格关系密切的专业性学位,其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各高校人才培养类型、生源和教学条件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且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又与特色课程建设相辅相成。本项目充分结合我校制药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现状,从协同创新角度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途径进行探索,以期能够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1专业学位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模式的内涵

 

协同在英文中由collaboration,cooperation,synergy等表述,中文是齐心协力、互相配合的意思。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Peter Gloor认为,协同创新是“由自我激励的人员所组成的网络小组形成集体愿景,借助网络交流思路、信息及工作状况,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从这个论述看,协同创新核心是资源协同,本质是创新,通过系统内部资源与要素的有效汇聚或同步联合及集体行为,结果产生1+1>2的效应。在高校中,协同创新就是高校与高校、企业、研究院及地方政府共同分享优质资源,实现教育与科技进步相结合的协同机制[2]。由协同各方以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职业为背景,共同制订研究生培养模式及标准,共同培养出高质量、高标准的创新型人才。

 

2专业学位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模式的构建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制药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依托本校的生物学、化学、工程图学及药学优势学科,立足自身实际,从目标定位及实现方略等诸多方面着手,通过跨学位、跨学科、多元化导师、跨组织间的协同培养,设计和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人才培养模式。

 

2.1跨学位间的协同培养

 

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在培养规格及培养目标上是不同的,因而在课程设置、导师组成、论文要求等环节两者有显著差异,这就要为两种学位的研究生分别开设不同课程,即使是同一门课程也应因类型不同而异。专业学位研究生更应注重课程内容的宽泛性、务实性和实践性,形成以职业能力为主的知识结构。许多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课教学与学术学位研究生是一起进行的,课程内容过于学术化。但调研发现,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共同上课,能够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就读收获[3]。基于此,在课程设置方面,将专业学位的课程设置分为专业知识、实用技能和人文素养3个模块。专业知识是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选取制药工艺与工程、药剂学、药物合成过程模拟与优化课程,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共同开课,两种学位研究生各有自己的优势和偏重,他们相互沟通协商、交叉融合、资源共享,则可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知识结构,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创新思想;实用技能单独开课,增加实践(验)教学课程的比重,在授课过程中采用专题研讨、团队学习、实践观摩、模拟训练等形式,系统培养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基本技能。

 

2.2跨学科间的协同培养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学科间的交叉融合,鼓励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药学、化学、工程图学、生物学学科范围内,选修实践(验)技能课程和与本专业相关的课程,如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医学实验技术、绿色催化过程与工艺课程等,这样能够吸收其他学科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以此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灵活掌握相同问题不同分析方法、不同问题相似的分析方法的应用技巧。鼓励学生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会议和项目研讨,了解学术前沿,在共享的学术资源中,达到知识的转移和提升。

 

2.3多元化的导师协同培养

 

导师队伍是影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我校《工程硕士(制药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提出了明确要求: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和工作量,能体现学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具有先进性、实用性。这要求导师需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从2013年起,采取了如下措施:第一,鼓励导师参加实践项目,进入大型药企进行实践训练,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实践性课题和问题教学,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加强应用型导师队伍建设;第二,构建多维度导师团队,让不同学术背景、知识结构、研究方向的导师形成协同创新团队可以克服单一导师指导方式的程序化、单一化;第三,建立“专业导师+企业导师”联合指导制度,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有一定教学能力的制药企业高级技术人才担任校外导师,协助专业导师共同负责研究生论文的选题及其相关的工程设计、技术改造、实验研究和论文撰写等环节的指导工作。

 

2.4跨组织间的协同

 

突破高校独立式培养,跨组织协同创新培养研究生。当今科技创新的新范式是大学与企业、研究机构发挥各自能力优势整合互补资源,实现各方优势互补,加快技术推广应用与产业化[4]。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探索校校协同、校企协同、校地协同、校所协同等协同的创新培养模式。合作模式主要有:(1)单向交流合作。受我校制药工程专业自身办学层次与水平所限,向山东大学、济南大学等学校派送学生,进行校校协同人才培养。(2)地域教学联合。处于同省的济宁医学院、滨州医学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等高校形成联合培养共同体,可互推免试研究生、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开放实验室等。(3)产学研联合培养。制药工程专业本身就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无论在研究生的基础理论学习、专业实践环节还是学位论文的选题环节,都要突出其实际应用、注重综合培养和工程实践能力的特点,确立校企协同办学的理念。通过产学研合作渠道,研究生在合作单位至少要进行一年的项目开发与创新实践,熟悉生产流程,了解产业对最新科学技术的应用需求,使“大学内在发展逻辑和社会需求在协同发展中寻求共赢的过程[5]”。近几年,我校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在泰安市京卫制药厂、齐鲁制药厂等建立了人才培养基地,进行产学研合作办学,现在研究生与企业联合申报国家专利及专著10余项,联合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实现校企互惠,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得以提高。

 

3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质量评价和质量保障体系

 

3.1培养质量评价

 

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要充分考虑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的客观需求,这样评价体系才能发挥良好的导向作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注重知识应用和技术创新,强调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培养质量评价主要表现为以下几部分:(1)专业基础方面,主要包括课程设置是否按培养目标指定和课程考核成绩;(2)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包括研究生实习表现、校内实践课程成绩及学位论文开题、阶段性汇报、中期考核成果、学位论文答辩等;(3)组织管理能力,主要包括实习过程中对药品生产相关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能力。其具体指标及权重分配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

 

3.2研究生培养模式质量保障体系

 

根据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模式的实际,形成学校、二级学院两级管理机制,一是对教学环节建立质量监控机制,使主要教学环节的实施过程处于有效控制状态,各教学环节有明确的质量要求,建立质量监控机制;二是对实践环节进行监控,制订相应的考核机制和学业标准;三是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时掌握毕业生就业去向和就业质量,以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等,作为质量改进旳依据。

 

为保障培养质量,各院系从横向、纵向角度进行科学的梳理,从利益分配机制和导师团队协同机制着手创新管理,以实现统筹和优化配置校内外科研、教学等资源,形成有利于协同创新长效机制。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制药工程专业依托协同创新,通过跨学位、跨学科、多元化导师、跨组织协同培养研究生,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构建和实践,为保障培养质量,建立了相应的质量保障体系。从近两年的培养质量评价结果来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一直是个难点,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从“点”出发,力求对高校制药工程领域专业学研究生“面”上的培养有所帮助,推进制药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Z].2012-03-15.

 

[2]李经民,段春争,刘冲.依托协同创新机制的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7(33):44-45.

 

[3]张东海,陈曦.研究型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状况调查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1,32(2):83-90.

 

[4]宫新栋,杨平,王元纲.协同创新环境下高校在研究生工作站产学研合作中的校色定位[J].江苏科技信息,2018(5):60-62.

篇4

关键词 高职 生物制药工艺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9-0009-02

生物制药工艺是一门涉及生物学、医学、生物技术、化学、工程学和药学等学科基本原理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通过学习本门课程应掌握各类生物药物制造的工艺技术基础理论、原理、工艺过程和制剂技术及其质量控制;各类生物药物的来源、结构、性质与临床用途。因此,生物制药工艺是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并在生物制药相关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一门专业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覆盖内容颇广,对高职高专的学生来说,学习起来具有相当的难度。笔者通过二轮的教学实践,深感要使学生很好地掌握这门课程,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并突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特色,在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和方法上有许多要改革和探索的地方,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讨论。

一、准确定位课程,明确课程目标

生物制药工艺是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主干课程,讨论的重点是各类生物药物的原料来源及其生物学特性、活性物质的结构、性质、制备原理、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生物药物生产的中下游技能。因此,本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从事生物药物生产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产品性能特征,完成在药物制备过程中的生物转化任务,或能分析工艺技术文件,正确使用相关仪器设备,对制备产品的质量进行初步控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及终身学习能力,为发展各专门化方向的职业能力奠定基础。根据此培养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课程标准,要与本科院校的大纲有区别,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上突出职业特色。

二、针对职业岗位,协调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

生物制药工艺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和生物药物的质量管理与控制;第二部分为抗生素药物;第三部分为生化药品;第四部分为生物制品。考虑到各部分的难度不同,学生的知识背景及工作出路,同时兼顾其他课程知识点的重复,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主次分明,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同时避免与其他课程的重复。教学内容的选取原则是针对职业岗位,适应生物制药行业企业发展及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打破传统的以理论为基础的课程体系,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根据生物制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需求、前后课程的衔接、技术领域或岗位(群)任职的要求,并结合相关的生物制药生产企业用人标准来选取内容,兼顾理论和技能,既要注重支撑培养学生岗位职业技能的理论教学内容,更要注重学生技能培养的实践性教学内容,同时注意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

在近两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在教学内容上作了一些尝试性的改革。例如:第二部分抗生素重点讲解青霉素,包括其结构性质、生产工艺及影响发酵产率的因素,而其他三类抗生素采取课堂提问与讨论、课堂练习与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式交替进行,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学习效果不错。对于第八章现代生物技术在抗生素工业中的应用,采取学生课后自学的方式,不占用课堂时间,因为本章内容是一些较前沿的知识,对于培养研究型人才的本科院校需要大力关注,而对于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对高深的前沿知识只需了解即可,所以在本章节的处理上采用了课后自学的方式,有兴趣的基础好一些的同学可以去学习。整本教材涉及发酵方面的知识尽量少讲,侧重在下游技术与工艺,因为同时开设了一门发酵工程的课程,在发酵工艺方面有很多相同的知识点,所以为避免重复,本课程讲授的重点放在下游生物制药技术。

三、选用合适的教材,加强教材建设

我们曾使用过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齐香君主编的《现代生物制药工艺学》教材。该教材为使学生对生物药物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第一次尝试将抗生素、生化药品、生物制品放在一个系统中介绍,这是跟其他版教材不同的地方,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同时也注重反映现代生物制药工艺的新成果和新进展。教材的编排结构清晰,工艺典型,每一类药物举出代表性的例子,重点较突出。应该说作为一本本科生的教材使用是不错的。但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在高职高专院校生物制药专业使用此本教材,并不是最合适的。首先,教材内容偏多。我们的理论课时是48学时,在此学时内要讲完全书的内容,并让学生理解透彻是有难度的。其次,教材部分内容偏深,学生难以理解。比如,第八章现代生物技术在抗生素工业中的应用,第十九章单克隆抗体等章节,理论较深奥,知识比较前沿,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对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来说也没有必要。再次,典型工艺中,关键工序的基本原理没有讲解,对于本科院校学生来说理论基本功扎实,自学能力强,理解起来没有太大问题;但对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来讲,由于他们的培养定位不同,一些基础课程的理论学得不深不扎实,有的甚至没有学过,因此很多工艺原理理解不透,实践时出了问题也没办法分析和解决,同时由于不懂,学习兴趣和热情锐减,极不利于教学。如果每一步都进行详细地讲解,课时又不够,影响整个教学进度。

鉴于以上原因,迫切需要一本适合高职高专教学目标和特色的生物制药工艺教材。教材要求理论知识易于理解够用为度,注重实践知识,紧密结合现代生物制药的发展趋势,侧重典型药物的工艺流程和关键工序、生产中的影响因素的探讨,不涉及高深的理论知识和上游技术。目前,我们课程组已经组织老师自编了教材,将作为校内教材试用,并在使用过程中修订完善。

四、创新教学模式,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

《生物制药工艺》属于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技术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应紧紧围绕典型生物药物的制备过程。因此,在教学模式设计上,应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针对生物药物实际工作岗位群进行设计,根据工作任务的难易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对于较简单的任务如“MS培养基的配制及灭菌”,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对于比较复杂的任务如“谷氨酸的制备”,设计“项目导向”教学模式。后续的专周实训中,适当穿插“岗位模拟”形式授课。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达到“教、学、做”的有机融合,充分体现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

为了加强职业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不断摸索、改进,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任务驱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演示教学、师生角色互换、教师现场点评等,旨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同时,适当引进生物制药教学仿真软件,结合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形象生动地将工艺原理以及设备内容结构特点动态展现出来,利用教学仿真软件与多媒体教学的有机结合,在工艺教学过程中形成理论知识与形象感受交叉互动,从而使课堂气氛活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强化实践环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其实验课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改善教学硬件条件,保证教学质量,应加大对其实验环节的设备投入。要加强校内实训设备与环境的建设,大力拓展校外实习基地,使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有机结合起来。实践课的教学与设置要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并体现生物制药工艺的特色。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现有的实验教材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实验选择上没有体现生物制药工艺学的特色,有些甚至不属于本课程的实验,比如碘值的测定,酸价的测定等应是药物分析课程的实验更为恰当;二是与生产实际结合不够紧密。生物制药工艺是一门与大生产密切相关的学科,对于职业院校来说,学好本门课程是非常必须而且实用的。因此实验课应尽量与工业大生产结合,模拟工厂大环境,做一些对将来工作有指导作用的实验。

要教好生物制药工艺这门课程,教师的素质至关重要,师资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高低。生物制药工艺涉及的内容多,知识更新快,要上好这门课程就要求教师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宽泛的知识体系,对教师要求较高,因此,师资队伍建设十分重要。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建议学校成立课程小组。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多,知识面涉及广泛,每个教师不可能把全部内容都掌握得很好,一人承担这门课程有相当的难度,不可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如果成立课程小组,其中的每个成员都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不少学校已经实行了课程小组的教学形式。实践证明,学生反馈回来的效果很好,达到了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此外,按照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建议学校有计划地安排老师下企业学习,利于老师在授课过程中能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结合起来,给学生讲有用的知识,避免空洞的理论说教。

以上仅是笔者在二轮教学实践中的几点想法,具体实施及成效还有待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完善和检验。总之,2l世纪是生物技术产业的大发展时期,并由此而拉动该领域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大发展,生物制药行业的发展及就业的需要,都促使我们对现行的《生物制药工艺》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必须适时进行改革,才能满足生物制药行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邹祥,胡昌华,刘雪梅.生物制药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N].微生物学报,2006,33(1):166~168.

篇5

关键词: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工作过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0036-02

化工原理是我校制药、化工等专业的职业技能课,它主要介绍化工类型生产过程中各种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和与其相关的过程设备,它需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知识,具有应用面广、实用性强、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它能帮助学生树立牢固的工程观念,培养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在创新人才培养中,承担着工程学科与工程技术的双重教学任务[1]。由于化工原理课程研究内容极为广泛,化学工程学科中除了反应过程以外,其他物理过程都是本课程涉及的范畴,化工原理课概念多、公式多、计算多,章节间缺乏衔接,是学生历来反应难学的课程,所以化工原理课程改革势在必行[2]。

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改革是培养市场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新思路。我们针对目前化工操作生产一线的实际情况和从业人员的岗位需求,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对高职化工原理课程进行课程开发[3-4]。本文对化工原理课程的设计理念与思路作简要论述。

1化工原理课程的设计理念

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专业为宗旨"的教学理念,紧密结合制药行业、化工企业实际需要以及学生特点等,由工作任务确定教学项目,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5]。

1.1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项目化课程结构。

《化工原理》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理解常用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及基本工艺计算,掌握典型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操作方法及选用方法,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单元操作中的一般性技术问题,具备生产一线工艺设备管理和维护保养的初步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职业岗位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课程的内容设计打破了原来学科体系的框架,以不同单元操作为载体,将相关的管理技术、设备维护、工艺操作和工艺评价合理整合,以职业实践活动为主线,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建立基于化工原理工作过程,以真实的工作任务或产品为载体的"项目化"课程结构。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相统一,充分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特点。

1.2坚持校企合作,进行课程开发。

改革以往单一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设计理念,利用校企合作基地的有利条件,与企业专家共同开发课程。由企业一线的工程师和我系教师建立专家指导委员会,按照工作过程序化知识与技能,知识技能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按照化工原理的实际生产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校企合作企业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知识技能。岗位工作职责清晰,工作任务目标明确,确保职业能力与课程内容对接,专业和岗位对接。

1.3坚持行动导向要求,注重实践操作技能。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首先系统的讲解基础理论知识,然后再进行实验教学,理论与实践并没有紧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而且大部分高职学生不愿意进行纯理论的抽象思维,而偏重于对可视事物所进行的动手实践与操作训练。他们更希望动手,不喜欢理论[6]。因此,从生源情况和教学目标出发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本实训室向学生开放六套演示实验,教师在指导过程中不断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他们进行观察和分析,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通过演示实训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了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实训教学中,除常规实训外,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动手安装、调试、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体现"做中学、学中做"。

另一方面,由学院牵头建立固定的校外教学实习基地,河北诚信有限责任公司和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等,根据教学需要,随时下厂见习,并且和企业建立了"厂中校"的合作模式,可以边理论边实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养。

1.4关注学生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改变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而是以"学"为中心,重视学生的学习权,把学生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通过对每个学习工作任务的评估,使学生不断自我更新和自我完善,掌握终身学习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只单纯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还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通过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理解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具有积极的进取精神、团结协作、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环境保护意识。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共处,为将来从事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作打下基础。

2化工原理课程的设计思路

2.1清晰课程定位,开发化工原理课程标准。

化工原理课程的设计应该紧紧围绕化工操作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展开,以职业能力为主线,通过岗位调研和工作任务分析确定课程目标定位。经过广泛调研和企业专家论证,确定化工操作阶段对应的岗位有:设备维修、过滤设备操作、蒸发操作、蒸馏操作、吸收操作、干燥操作、仪表操作、分析检验等。充分分析这些岗位技术操作人员所应该具备的技能、知识、素质结构,确定化工原理课程应该达到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课程定位,课程标准的开发应紧密围绕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和职业技能标准的要求。通过案例分析、分组讨论、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综合应用,使学生熟悉化工操作的基本流程,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掌握工作的具体方法。

篇6

与其他类型工程建设相比,医药工程建设具备极强的专业性,并且综合性相比较而言非常强。可以说GMP规范中心指导思想是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设计出来的,而并非检验出来。如在医药工程项目建设中需要按照功能与相应的原则进行规划设计,这样才能够达到相应的要求,保证生产设备能够合理的配置。在医药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将企业内部的文件作为项目建设的标准,严禁抄袭。就当前医药工程项目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医药工程项目设计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这么几点。首先,医药标准不能满足医药工程设计的需要。即使我国在2008年的时候根据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了《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医药工程部分)》和国家标准GB50457-2008《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医药工程管理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最近,在我国相关医药工程设计协会组织有关单位编写的标准也已经进入到了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即使当前我国在医药工程设计管理已经做出了相应的努力,但是,就目前而言,医药工程项目设计仍旧不能满足医药工程建设发展的需要。在分析相关文件的过程中发现,其中仅仅只有部分内容涉及医药工程项目设计。正是由于医药工程项目设计不具备与之相匹配的设计标准,导致在医药工程项目设计的过程中随意性较大,进而给管理增加了难度。其次,工程设计人员交流不具规范性。在医药工程项目设计的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工程,设计特征并不相同,进而也就导致了工程人员设计目标产生一定差距。也就是说在整个项目工程设计的过程中,根本没有根据医药工程项目设计的要求来实行,同一个项目在设计的过程中存在差异。再次,工程建设专业分类中没有将医药工程单列为一个专业,例如发改委系统从工程咨询行业来讲在31个专业中无医药工程专业,而是将医药工程并入化工专业。建委系统管理专业分类中,14个专业中根本没有医药工程专业,只是将化工制药专业中归入化工石油工程类别。从以上可以看出医药工程没有被列为一个工程专业,这就造成从事专业的工程咨询、工程管理类型的服务性企业极少。最后,医药工程建设领域管理人员缺少。制药工程专业设置较晚,1998年教育部设立制药工程专业,该专业属新兴学科,因此,在课程设置、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在国内尚未形成完善的模式和经验,属于高校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其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还在不断的研究和探索之中,使得现在制药工程专业人才缺少。医药工程并不具备与之相对应的专业,因而也就缺乏这方面的管理人员。而这必然会影响医药工程项目设计效果。

2加强医药工程项目管理的措施

在针对医药工程项目管理存在问题的过程中,要想医药工程项目建设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那么在项目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加强管理,促使设计项目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

2.1完善医药工程建设标准

从《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医药工程部分》所列标准中了解到,当前医药工程建设标准仍旧有一大部分处于待定状态,完成建设的只有15%,而正在编制的有10%。针对医药工程建设标准的这样一种状态,需要不断加强人力、物力的完善这方面的建设标准。在编制的时候可以联系相关的部门与协会共同单参与完成。从各个组成企业与事业单位中抽离出优秀的人才,并将人才进行划分,根据不同的划分小组将工程建设标准的任务分配下去。而在此过程中必须明确一点就是,在医药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在高校确立与之相应的专业。根据医药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促使学校人才培养能够与建筑市场处于相互匹配的状态。这样才能够应对市场中关于人才缺乏的尴尬问题。当然,针对医药工程建设,相关部门应当予以必要的政策支持,并充分考虑医药工程建设的特殊性,进而为医药工程建设提供必要的咨询服务。

2.2转变管理理念,制定科学的设计管理制度

在医药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设计管理在其中的重要作用重新定位,在整个项目建设的过程中树立全局管理的意识。这样就可以实现对工程的全过程、全动态的管理。而这样一种管理就可以为工程建筑施工营造一种安全美观的建筑施工环境。工程设计管理伊始就要对整个管理阶层进行一些组织结构的调整,让传统的管理理念得到创新,尤其在工程设计时,要积极的与各个专业的工程设计人员进行配合,多交流,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应当从全局出发,严格审核程序,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最大限度降低风险。对于医药工程设计管理而言,即使该行业法律所发挥的作用由政府代为管理,并且还具备行业自身属性,但是监督工作的事实具有一定的广泛性。为了让设计管理激活整个工程施工的规范性,进而形成有利于我们的建筑行业的市场需求,这就需要建筑行业建立自我的管理和自我监督的制度,形成专业的管理团队。

2.3提高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与专业技能

对于一项工程建设而言,管理人员在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在影响,而且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在实施的过程中属于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工作。管理人员在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具备专业的管理技能与相应的职业道德,才能够在实际管理工作开展中获得良好的效果。从建筑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就可以了解到,管理工作始终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从施工图纸到工程设计资金等各方面,从一般性法律常识到专业的管理,都需要管理人员具备与之相匹配的职业组织能力,而这些都是专业管理人员所具备的能力。在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还应当应用自己的专业对管理中的突发事件进行处理,以免发生不良影响。由此可见,提高管理人员职业道德与专业技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3结语

篇7

[关键词]职业院校;就业指导;全程化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1-0172-02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大学毕业生数量激增,教育部公布的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从2011年至2015年分别是660万、680万、699万、727万、749万,其中高职高专的毕业生约占一半左右。大学生就业变得越来越难,大学生就业指导在高校中变得愈发重要。我校高度重视全程化大学生就业指导,根据学生和专业特点,提升学生核心就业能力,促进就业。

一、推进职业引导,强化职业能力

1.迷茫在大学生中泛滥成灾

费杨[1]围绕“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现状”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发现,40.18%的被调查群体经常对前途感到迷茫。于娜娜[2]对大学生学业进行规划调查,发现64.7%的大学生缺少对职业目标的主动思考和规划,46.33%的大学生对专业和将来从事职业的关系“不是很清楚”和“不清楚”。足见大学生迷茫成灾。职业生涯规划不但影响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更影响未来前程。这样,全程和系统化的就业指导就变得愈发重要。

2.职业定位

就业工作全程化首先要求学生进行职业定位,即确定学习者将来要从事的职业。职业定位越早越易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职业定位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积极性和主动性,避免了盲目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容易达到 “一万小时定律”,更易成才。古代师承教育大多在学习者小时候就确定了职业方向;德国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对学习者未来职业进行了引导分流。[3]

那么如何进行职业定位呢?首先,学习者应依据所学专业进行就业方向分析,找出对应的职业,再根据职业特点、要求,结合自身优劣势进行SWOT分析,确定未来职业。其次,针对学生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系统化、全程化就业指导。以我校中药专业为例,服从志愿的学生进校就可进行专业调整,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家庭环境等来确定自己是否学习中药专业。当专业确定后,便可确定未来职业。中药专业学生毕业去向为医院、药店药房、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药品检验机构等,从事中药调剂、中药购销、中药生产、药品检验、医药销售等工作。老师指导学生根据自身优劣势、兴趣爱好、家庭环境等因素进行SWOT分析,决定从事中药药剂师、医药商品购销员、中药调剂员、中药材种植员、中药材养殖员、中药材生产管理员、中药液体制剂工、中药固体制剂工或医药代表等具体工作。入学即进行职业定位,能使学生在整个大学生活都在职业目标引导下学习。

二、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职业目标确定了,那么学校如何培养呢?职业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是专业建设,根本任务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加强专业基本建设和专业内涵建设。

我校自2011年开始分别在制药企业和相关院校及毕业生中广泛开展社会人才需求分析和岗位能力调研。通过充分调研分析,确定了中药专业职业岗位、岗位工作任务及与岗位对应的学习领域,借鉴工科职业教育模式,紧扣中药企业、行业生产特点,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开发。充分开展和企业合作,创新了实习、实训与具体岗位零距离对接的“校企结合,‘一体两翼三段三岗’”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以强化职业能力培养、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的、符合职业资格标准和岗位需求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重视理论学习和实验实训有机结合,利用中央财政支持的校内生物制药实训工厂等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高仿真生产实训,对接行业企业岗位需求。

三、全方位就业指导,提升就业能力

提高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效果,必须创新工作思路,拓宽指导渠道,加强管理水平。

1.全员参与,构建就业指导全程化

我校秉着“就业指导工作渗透到教学全过程”理念,推进就业指导“全员化”工程。全体教职员工从新生入学抓起,根据市场需求、就业动向及时调整、合理设置就业指导内容;从新生入学教育专业介绍开始,强化学生专业思想,指导学生立足专业实际,规划职业生涯,展望职业未来,合理安排大学生学习,直至找到适合工作。

2.搭建就业指导交流平台,“产销”一体

(1)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做好“产品”营销工作

我校高度重视大学生“产销”工作。通过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建立系统就业指导培训体系,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方式, 联合高校、企业等企事业单位搭建就业指导平台,对我校大学生进行职业指导,达到“产销”一体化。

(2)搭建信息化职业指导交流平台

就业指导工作必须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建立信息化职业指导平台。我校针对现在大学生人手一部智能手机,喜欢看网页、玩微信、刷微博和QQ空间的现象,开展信息化职业指导教育、职业咨询工作。通过学校就业指导网站、微信、微博、QQ空间等渠道就业指导信息;通过微信、微信群、QQ、微博、电话等交流平台,及时进行交流沟通,实现针对性、个性化指导。

3.模拟面试,造就实战经验

经过多年经验探索,我校就业指导团队发现,实现对学生有效指导最关键的是通过实践形成就业实战经验。我校不仅重视学生专业知识技能、求职面试技巧的培养,更重视经验与实战。我校大胆改革就业指导课,引入模拟面试考核方式;定期组织专业班级模拟面试;不定期邀请企业到校举办招聘会;每到求职季,更是大规模举办校园招聘会,让学生真正体会求职经历,锻炼胆量,增强心理承受力,总结求职经验和技巧,使学生终生受用。

四、企业顶岗,实习就业一体化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顶岗实习是“2+1”教育模式,即在校学习两年,第三年带薪到专业对口的指定企业实习。通过企业顶岗实习,建立实习就业两条通道。药学类专业要全面实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实践教学模式,就需要与多家企业、院所建立稳定的顶岗实习基地。[4]我校药学系广泛开展企业调研和毕业生就业追踪工作,积极拓宽合作网络,通过审查企业资质,根据岗位需求筛选出规模、信用较好的企业,充分利用药品经营企业和生产企业的丰富资源与条件,在校企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建立稳定顶岗实习和就业基地,确保学生实习就业。顶岗轮岗期间,学生在药品生产、检验、管理、营销等岗位习得经验;企业通过员工式培养,择优录用;学校通过企业和学生的信息反馈,改革课程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实现实习就业一体化。

五、因材施教,促进升学、入伍、创业

就业工作的核心是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通过培养学生自立、自主、自强的意识和创业意识挖掘学生潜力,提升学生素质,提高社会竞争力。我校指导学生根据志向、兴趣,结合学习成绩、家庭情况等,选择升学、工作、入伍、创业等。指导学生理解什么是就业能力、如何培养就业能力等问题,明确职业方向,规划职业生涯,认识自身优势,发掘自身潜能。

六、分享交流,角色转变

学校每年开展优秀毕业生与在校生座谈会。在校学生从大一开始就接受职场熏陶,通过师兄师姐的实例宣传,分享就业经验和职业体会,促使他们尽早思考职业发展问题,有意识地培养职业发展能力和就业能力,尽快学会以人为鉴,体会未来人生道路,完成从学生角色到职业角色的转变。

总之,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全面系统的社会化工程。我校通过指导职业定位、促进职业规划、强化专业内涵、提升教学水平、完善就业指导服务、拓宽就业渠道等方式全程化进行大学生就业指导,全面提升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就业。

[ 参 考 文 献 ]

[1] 费杨.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构建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0):49-50.

[2] 于娜娜.以职业为导向的大学生学业规划探索[J].2011(2):36-40.

篇8

关键词:职业院校;物联网;定位

2009年8月,温总理在无锡调研时,提出了把“感知中国”中心设在无锡、辐射全国的构想。2010年3月,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任务。

2010年教育部号召高校建立物联网专业学科,全国已经有近700所本科院校向教育部申报物联网相关专业,目前已经有67所本科院校建立了“物联网工程”或“传感网技术”等专业(评审基本条件为“211”以及拥有博士站的重点大学)。产业发展,人才先行。物联网开启了新的产业革命,数万亿元规模的应用市场需求必然需要百万计的各类多层次的物联网工程技术、产品维护及应用人才。职业院校应该根据产业需求,积极推进“物联网”相关专业建设。针对中职、高职、技师学院等职业院校,应该深入研究本层次物联网专业人才所应具备的知识、素质和能力,制定出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1 物联网

1.1 物联网的美好生活

场景1:下班了,用手机短信发送一条短信,就能让空调开始预先调整温度,让浴缸放好洗澡水,检测冰箱内的食物份量,如不足则通过互联网,自动下订单要求超市按照当天的菜谱送货。场景2:你在逛超市时,随意的将电池、口香糖等小件商品放入口袋,看到喜欢的运动鞋就换上,拿上了果汁、面包等各类商品后,就直接可能走出超市出口。此时扫描系统已将你随身携带的商品记录下来,并在你的电子账户上扣去了款项。

1.2 物联网简介

2005年11月,国际电信联盟(ITU)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报告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其目标就是让万物开口说话。其本质体现为:第一,具有互联网特征,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具有识别与通信特征,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第三具有智能化特征,由原来的人与人通信,扩展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通信。其实与互联网相比,物联网实际上只是多了一个底层的数据采集环节,大致是四类数据的采集:电子标签显示身份,传感器捕捉状态,摄像头记录图像,GPS进行跟踪定位。

1.3 物联网的典型案例

国外成功典型案例:美国一个偏远小镇种植橘子,普经一度因橘子染病,而大大影响收成。后来果农在每棵橘子树上安装数据采集器,将温度、干燥等数据汇总到PDA上,然后由PDA发送给研究机构,最后由研究机构分析数据,找出了问题所在,随后将问题及解决方案发送回果农手中,果农甚至不需要了解这些数据的意义,就很快地解决了这一次橘子危机,在此物联网的作用凸现无遗。国内成功典型案例:温州天正集团的带网线端口智能电表,能收集电表的运行状况,通过电表上的网线端口与通讯网络连接,使用户在手机、电脑上就能接收和查看电表信息。

1.4 物联网发展

物联网的发展需要经历四个阶段:2010年之前电子标签和传感器被广泛应用在物流、销售和制药领域;2010-2015年实现物体互联;2015-2020年物体进入智能化;2020年之后物体进入全智能化。在规模性、流动性条件的保障下实现4A(Anytime、Anywhere、Anyone、Anything)化通信。

2 物联网涉及的重要技术

物联网实现了对物体的智能识别、跟踪、定位、监控和管理,他由传感器(SENSOR)/摄像头、无线射频(RFID)、无线传感网(WSN)、全球定位系统(GPS)、互联网(INTERNET)等构成。在物联网的体系结构中,支撑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射频识别(RFID)技术、传感器技术、传感器网络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

2.1 RFID技术

可识别高速运动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也无须人工干预,可以在各种恶劣环境中工作。例如:身份识别(中国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公共交通管理(不停车收费ETC)等。

2.2 传感器技术

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有温度传感器、红外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等。例如:全自动洗衣机、红外夜视探测、人造卫星的遥感遥测等。

2.3 传感器网络技术

大量的静止或移动的传感器以自组织和多跳的方式构成的无线网络,其目的是协作地感知、采集、处理和传输网络覆盖地理区域内感知对象的监测信息,报告给用户。例如:小区安全监控,灭绝危险或珍贵动物的跟踪监护等。

2.4 网络通信技术

是指通过计算机和网络通讯设备对图形和文字等形式的资料进行采集、存储、处理和传输等,使信息资源达到充分共享的技术。例如:GPRS(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等。

3 浙江省物联网产业现状

当前,中国“十二五”规划已经明确提出,发展宽带融合安全的的下一代国家基础设施,推进物联网的应用。物联网将会在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家居、环境与安全检测、工业与自动化控制、医疗健康、精细农牧业、金融与服务业、国防军事十大领域重点部署。浙江在智能电网、节能减排、安防监控、环境监测等领域的物联网应用都取得了良好效果。智能电网的本质是能源替代和兼容利用,它在开放的系统和共享信息模式的基础上,整合系统中的数据,优化电网的运行和管理。比如远程抄表计费、远程电路通断控制、线路损耗监测管理、盗电监测、高频数据采集、分布发电监控和管理等。浙江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建设以杭州为核心、嘉兴和温州两翼为支撑的产业集群”。物联网的感知、网络、应用的不同层面,都需要大批元器件。温州特别是乐清会成为具有核心技术的物联网关键元器件、生产设备提供者。我们应该立足区域经济,及时跟踪社会的热点及时调整专业,挖掘新的可能发展的变业空间。针对区域物联网技术发展,打造物联网需要的各层次人才。

4 物联网专业对人才的需求

物联网产业链主要包括:芯片制造、传感器制造、设备制造、网络服务、软件开发、集成商、服务商等若干环节。

由上表可以看出,物联网的发展除了需要具有高端知识的顶级人才以外(所占比例较少),物联网成果的规模化生产、市场化推介、项目应用、应用系统集成、二次开发与应用服务等,还需要数以百万计的初中级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承接。而各级职业院校的学生就可以承担起物联网产业链中生产和应用领域中最为庞大的产业基础型技能型人才集群。

5 物联网专业培养定位

物联网是一个多学科交叉、应用复杂的专业领域,因此在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可以选择不同方向来进行人才培养。物联网专业人才可以从以下四个方向培养:物联网感知设备方向(电子设备知识、数字和模拟电子知识、嵌入式开发知识等);物联网通讯方向(计算机网络和通讯相关知识,通讯系统的运行维护与管理,通信设备的安装、调试和故障排除);物联网开发和集成方向(物联网相关知识,系统工程开发和集成);物联网管理和服务方向(物联网知识、IT技术、管理知识)。

职业院校物联网专业应定位在物联网的应用、使用维护上,稍高水平的最好能够协助实现二次开发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以应用型、维护型,具备二次辅助开发设计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为目标的物联网专业。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工程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具有良好的学习和工作态度,具备基本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可以较系统地掌握物联网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技能,具备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传感技术等信息领域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能够从事智能交通、智能楼宇、智能家居、智能物流、智能电力等物联网产业相关行业的系统集成、技术支持、工程设计与施工调试、嵌入式产品开发等工作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职业院校物联网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从事传感器与RFID生产、应用与测试,嵌入式系统编程,标准配置套件集成,物联网组网及典型行业SOA应用服务外包,物联网网络组建、系统配置、管理和维护,物联网应用系统软件开发,物联网软硬件产品销售,计算机及网络产品的技术服务等岗位工作。

6 物联网专业打造

物联网技术专业在高校的名称是“物联网工程”,那么在高职院校可以称为“物联网工程应用技术”,在中职学校则可以称名为“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物联网专业主干技能性课程包括:物联网行业知识、物联网技术基础、电工电子基础、数字电路、单片机、嵌入式系统及应用、传感技术与应用、RFID及应用、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管理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实用组网技术、可视化程序设计、物联网组建与管理、网络工程导论、就业项目实训(物联网综合案例)等,偏重于应用性和实践性。

职业学校可以尝试在相关专业(网络应用、自动化)中引入部分物联网专业课程,通过引导、积累经验,为物联网专业全面铺开后打下坚实的基础。也可以走校企业合作一体化之路,由面向学科办专业改为面向物联网行业岗位技能需求办专业,及时把握物联网应用的实际情况,并通过提供社会科技服务作为学校和社会的纽带,创学校和企业互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郎为民.初识物联网.《电信快报》,2011年第1期.

[2]陶冶.对浙江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思考.《科技视窗》,2011年第2期(总第366期)上,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课题(2010Z52),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3]谭立容,周波,刘豫东.物联网主体岗位群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辽宁高职学报》,2011年第6期.

[4]张铎.物联网应用之未来超市篇.《物联网事》,2011年4月第2期总第29期.

[5]姜腊林,王静,徐蔚鸿.网络工程专业物联网方向课程改革研究.《计算机教育》,2011年10月10日,第19期.

[6]李可学.高职院校物联网应用工程专业建设若干关键节点浅析.《福建电脑》,2010年第11期.

篇9

[关键词]政校企联动 实训实习基地 五三型

[作者简介]林燕(1973- ),女,浙江德清人,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实验实训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职教学管理。(浙江 宁波 3151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校企合作双主体视角下实践教学管理研究”(课题编号:KT2011215)、2012年度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高校实验室工作会项目“校企文化的融合与延伸――特色实验室文化内涵构建研究”(项目编号:Y201229)和2010年度宁波市服务型教育重点建设专业“医药产销人才培养专业群”二级项目“校外实习基地建设”(项目编号:Y02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6-0155-02

实训实习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养成职业素养的重要场所,是高职院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也是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校企合作进行产学研的切入口。近年来,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我校”)在不断探索和改革实训实习基地建设过程中,通过政校企三方联动,构建“教学、培训、科研、服务和校企合作”五位一体的实训实习基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五三型”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的基本观点

1.“服务型”是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的最终目标。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为经济社会服务。2005 年宁波市政府提出要“构建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服务型教育体系”。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就是强化教育的服务功能,提高教育的服务水平,增强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持、智力支撑和优质的学习服务,实现与经济社会的和谐联动发展。因此,充分发挥基地优势,为学生谋求利益、为企业产生经济效益、为地方经济服务,最终实现“三服务”,是基地建设要实现的最终目标。

2.政校企合作是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的重要保障。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离不开政府保障和企业支持。《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指出,“要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厂校合作,不断改善实训、实习的条件。”2008年度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预审标准也要求学校“与企业行业紧密结合,逐步建立起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教育要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与地方产业发展相对接,与企业合作是服务经济的重要渠道。因此,政府搭台,校企合作无疑是建立服务型实训实习基地的重要载体。

二、“五三型”实训实习基地的基本结构

“五三型”实训实习基地着力通过政校企三方联动,以政府支持、学校自建或校企共建相结合的方式,建立药学类高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以教师、工程师为主、实验师为辅的相互合作、相互配合的“三师队伍”;以提高质量为根本,深化基地内涵,着力搭建“五个平台”:人才培养平台、培训平台、零距离就业平台、校企文化融合平台、产学研合作平台。通过五个平台的构建,将教学、培训、科研、服务及校企合作等“五个方面”有机结合,最终做好“三个服务”,即服务学生、企业、地方。

三、“五三型”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途径

1.政校企三方联动,多形式创建实训实习基地模式。根据实训、实习及就岗就业等不同阶段的要求,兼顾校企双方利益,通过学校自筹资金建设、校企共建、政府资助建设等方式多形式创建实训实习基地。一是根据岗位设置,自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其中,实训车间根据医药生产企业基本工艺,突出重点岗位群操作,合理布局车间岗位;检测中心根据医药生产企业的检测中心要求,建成理化测定和仪器分析两部分,并结合学校的教学需要,适当放大教学空间,有利于学生进行单岗位操作训练和多岗位操作流程的学习。

二是通过校企共建,补充和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以“课堂进车间”和“车间进校园”的形式,在校内外建立实体性实训基地作为教学补充。在这里企业员工、学校老师是指导老师,学生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完成不同阶段的实训或实习。利用校内场地,分别与多家企业合作建成“实验药店”“联合实验室”,以及药品质量在线控制基地、中药炮制中心、药用植物基地等。这些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立,较好地弥补了我校实训平台的不足。

三是结合专业特点,选择合适的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按照专业培养目标与企业岗位群对应的原则,把学生安排到相应的实习基地进行实习。学校提供指导性实习计划,企业带队教师按照实习计划要求,指导学生完成教学实践。

四是取得政府支持,加大基地建设投入力度。通过申报各级项目,获得各级政府的资金资助,相继建立生物医药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药剂生产和检测、生物制药实训基地,化学制药实训基地,生物制药实训基地等多个实习实训基地。同时基地的设施设备得以增加,校内的实训条件更加完善。

2.以提升服务能力为根本,着力深化实训实习基地内涵。一是优化教学环节,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充分利用实训实习基地,将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设计为“226”模式。即在校内实训基地完成两个月实训,在校外实习基地完成两个月教学实习,再通过双向洽谈,到企业进行六个月的就岗就业实习。通过三个阶段的循序渐进,学生实现初步掌握实践操作技能、具备应职应岗能力,到最终完成就业选择三部曲。

二是点面结合,提升实践教学质量。面即面上普及,是面向全体学生,以掌握基本操作技能为主的课堂内实训,分课程单元训练和专业综合实训,要求每位学生都要完成并掌握。点即重点突出,是以提高和创新为目的,将实践操作技能与课堂外职业技能大赛相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三是构筑“三师”队伍,增强基地服务功能。实践教学团队是基地对内对外服务的主要力量,也是基地建设的重要内容。团队由教师、工程师和实验师组成,面对不同的学员拥有三种不同身份:面向学生是教师,面向员工是培训师,面向企业是工程师。因此,鼓励教师和实验师利用寒暑假进企业锻炼,真正参与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实际进行教学,也真正能起到培训师和工程师的作用。此外,聘请企业工程师作为校内实训兼职教师和校外实习指导老师,积极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使人才培养更加符合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

四是文化融合,提升校企合作内涵。一方面,在校内实训基地注入企业文化元素。通过基地物质文化的展示、环境的影响,营造仿真的药品生产、经营和管理氛围,使其具有医药行业的职业性;将医药生产、经营、管理理念,以及医药行业对产品质量标准及人员素质要求,结合在实训基地各项操作规程、管理规范中,使其形成特定的制度规则;逐步成为基地教师、学生以及技术人员的行为规范,使医药企业的职业性内化于实训基地刚性规则。另一方面,在实习基地,学生积极参与企业活动,带去校园文化,为企业文化注入新鲜血液。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融合,提升了校企合作的内涵,也为实现学生与员工、教学与生产“零距离”过渡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五三型”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成效

1.资源共享,搭建了“五个平台”。一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行业企业培养高素质人才搭建平台。通过与大企业稳定进行订单培养、与小企业采用灵活多样的合作模式,充分利用校外实习实训场所,实现校企双赢。另外,针对大部分企业没有订单培养的需要,我校以“集散式培养”方式与企业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由学生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进行两个月的专业综合训练,形成一定的岗位操作技能,再到实习基地进行两个月的教学实习,经过学校老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形成初步的应职应岗能力,再通过双向洽谈会,企业和学生相互选择就业与择业。

二是实现资源共享,为师资培养和职工培训搭建平台。实训实习基地的建立,使学校双师培养“536”工程得以有效实施,构建了以教师、工程师为主,实验师为辅的实践教学师资团队。学校利用基地条件对教师进行设备操作和各类精密仪器培训,提升教师操作技能,并利用全国高职高专“药品生产及质量控制技术”骨干教师培训基地,为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搭建平台。同时,我校先后与多家企业合作举办培训班,为行业企业职工培训提供有利场所。

三是提升实践能力,为学生实现零距离就业搭建平台。学校不仅与企业合作举办各类职业技能大赛,而且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省、市各项职业技能大赛,搭建展示专业技能的平台,激发广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使学生职业技能得到提高。有的学生在技能大赛后直接被企业录用,学生就业渠道更加宽广。

四是融合校企文化,为实现文化育人搭建平台。文化融合是校企合作的核心内容。通过基地物质文化展示、环境布置,将医药企业职业性内化于基地的刚性制度,并进一步影响基地成员的行为和思想,形成一种柔性准则;在这一柔性准则的长期熏陶过程中,逐步形成医药类特色实训基地行为文化;进一步使学生感受对企业、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理解作为一名医药人的责任和使命,成为一种类企业精神文化。通过校内实训基地的类企业文化建设,将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精髓内化于学生的行为中,从而达到文化育人的目的。

五是实现优势互补,为促进产学研合作搭建平台。充分利用基地设备和人力资源,为校企合作进行科研和技术服务搭建平台。学校利用基地的仪器设备,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2.互惠互利,实现了“三个服务”。一是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以能力培养为出发点,将校内实训、校外实习以及学生就岗就业实习有机结合,使学生逐步养成职业素养、具备应职应岗能力,实现了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为学生合理定位实训实习岗位,服务于学生的目的。

二是基地不仅是校企进行人才培养的合作平台,还是学校双师素质教师实践和企业职工培训的教育平台,是校企进行产学合作的技术平台,也是校企共同搭建的文化平台,实现了以资源共享为原则,使基地成为校企双方共同阵营,服务于企业的目标。

三是利用基地优势,为行业和企业培养更多符合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利用基地师资和设备资源为企业转化新技术、新方法,推动企业的发展,使基地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更好地发挥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功能。

[参考文献]

[1]胡晓军.探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实训实习基地建设[J].职业教育研究,2009(1).

[2]侯宝丽,李莎.打造新型高职院校实训实习基地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0(1).

[3]林燕.校企双主体视角下“四个融入”实践教学管理模式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 2012(6).

[4]林燕.基于校企文化融合的高职院校实验室类企业文化内涵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3(10).

[5]潘菊素,夏积仁.论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中宁波高校校企合作的联动发展[J].教育与职业,2011(5).

篇10

关键词: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实施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6C-0069-04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指在教育理论指导下,根据特定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培养活动的具体方案。

一、诊断

(一)基本情况

江苏省南通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南通卫生高职校”)高职药学专业是江苏省职业教育特色专业,为南通地区医药产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目前使用中的人才培养方案共3个版本:2010年版,2012年版、2013年版。

(二)“临床诊断”

1.诊断方法。

望――观察。考察三个版本的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可知,其人才培养目标始终定位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需要,熟练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和药学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能从事药品生产、经营、使用等岗位一线工作的技术技能人才。”从整体上评价,该培养目标主要存在两个问题:(1)与类似专业或不同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大同小异;(2)缺乏人才培养的区域性特色。

闻――听取。通过调研学校近5年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发现,在传统学科体系框架下设置的课程体系仍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1)课程结构相对单一,学科间缺少交叉融合,内容重复且更新不及时;(2)课程缺乏创新,服务地方或行业的特色课程偏少;(3)选修课程占比较小,留给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发展的时间偏少。

问――询问。利用定期召开的药学专业指导委员会,有针对性地就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征询各企事业专家意见。专家表示,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是一项系统工程。但如何让企业真正参与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特别是培养计划、课程设置、教学资源配置、教学模式改革、培养途径拓展等具体工作中,真正把专业和行业结合起来,还需狠下一番功夫。

切――“把脉”。药学专业对学生实践技能要求很高,虽说在现有人才培养方案中已开设了包括理论课实验、集中性见习、顶岗实习等实践课程,在学时或学分比例上都已达到甚至超过教育部的有关要求,但从总体上看,依然存在片面追求数量;实践环节还是以认知性、验证性基础实验教学为主,设计性、综合性、创新型实践教学偏少;尚未根据地方、行业、岗位(群)所需技能,形成围绕并支撑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等问题。

2.诊断结果。

综上所述,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存在问题如下:(1)培养目标定位不够清晰;(2)课程体系设计不够合理;(3)校企合作程度不够深入;(4)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完善。

二、施治

(一)明确培养目标

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不仅仅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更要从医药行业实际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科学定位。目前,江苏省多所高职院校都设有药学专业,如何让毕业生在众多求职、就业者中脱颖而出,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两点。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起点是“合格+特色”。强调“合格”,不求全优;强调“特色”,不求全才。高职教育不是生产“标准件”的教育,不能像工厂一样按照一个模子生产出统一规格的人才,应实施个性化教育,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在达到教育层次最低限度要求的基础上,让学生挖掘出自身潜能,发挥自身优势。

2.人才培养应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近年来,随着南通市交通发展,区位优势提升,南通市医药产业正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医药专业人才需求缺口,特别是偏生产型的工艺技术员、实验员和技术管理类的医药专业人才。另外,2011年初《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版GMP)已正式颁布实施。南通市所有医药企业将面临挑战,因为在新版GMP认证过程中企业需要增加更多的药品质量控制及管理人才。相关卫生职业院校理应“立足南通,服务南通”,按照南通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滚动修订培养方案,确立培养目标,打破“就业难”和“技工荒”的尴尬局面,真正实现校企人才的“产销对路”。

(二)优化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构建人才培养方案的关键内容,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高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要素。目前,药学专业技术领域(见图1)主要有药学服务、药品生产及药品经营与管理。本着“以就业为导向”,“必需为准、够用为度、实用为先”的原则,[1]探索形成“专业平台课+专业方向课”具有职教特色的课程体系(见图2),在此基础上围绕基本素质、基础技能、专业技能、拓展能力,适时减少必修课程,增设选修课程,加强实践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