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导则范文

时间:2023-12-04 18:03: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导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导则

篇1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开发建设;规划控制

Abstract: Taking the Linping city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oes the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on the city public spac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planning control elements and the government control measures.

Key words: city public spac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planning control

中图分类号:F54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城市公共空间是属于公共价值领域的城市空间,其核心功能为承载城市各类公共活动,提供人与人的公共交往以及人与自然的交流对话场所,也是人们认知、体验并使用城市的最主要领域。

1.背景

临平新城是杭州市重点推进建设的20大新城之一,于2010年7月正式启动。根据余杭区“十二五”规划,临平新城将建设成为区域性商业文化中心,进而积极推动全区金融贸易、商务办公、会议会展、大型购物、休闲娱乐等方面的产业升级转型。作为一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商务汇聚之城,临平新城开发办从项目启动阶段,就引入城市发展的最新理念,不仅关注单体建筑,对于建筑之间的空间——城市公共空间的品质更是倾力打造。

临平新城的产业定位决定新城公共空间的核心价值在于生活性、文化性和生态性。作为城市的客厅和舞台,临平新城公共空间兼顾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具有文化底蕴的人文景观、以及优美的自然景观。上述三者相辅相成所创造出的公共空间,不仅能够使城市品质得到提升,而且能够陶冶市民的性情,使市民素质得到提高。鉴于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性,临平新城组织编写了《公共空间系统专项规划》,对迎宾路两侧的公共空间进行了重点规划,并在此基础之上,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开发建设进行了研究与探索,提出规划控制要素和政府管控措施,取得了系统性的成果。

2.规划元素的掌控

2.1控制元素科学分类

单个地块的空间形态是整个公共空间规划体系的落脚点,因此临平新城公共空间规划体系构筑的基础是对于每个地块之中相关规划元素的掌控。基于上述规划体系,临平新城对城市公共空间相关规划元素进行了提炼,并系统梳理,将其分为活力要素、效率要素和风貌要素三大类。

活力要素旨在完善功能,通过满足不同人群在公共空间的多样化需求,从而吸引人流,集聚人气;效率要素重在优化布局,通过对不同功能空间之间起承转结的合理安排,形成便捷高效的人流动线;风貌要素意在彰显形象,通过对城市容貌的引导和控制,在保留单个项目创作空间的同时,塑造大尺度的连续的特有韵律。

2.2表述方式合理优化

公共空间的高品质塑造是临平新城城市设计的目标,而前文所提到的公共空间控制元素也必然通过城市设计分图则的形式加以表现。但是不同于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目前不具备法律效力,无法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法定依据,这也为落实城市公共空间体系,控制相关规划元素带来了一定困难。

目前,余杭区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对地块开发的控制和审批大多采用控规分图则的方式,在控规分图则上,包含了通常控规所需要控制的要素。而临平新城合理优化,在编制新城控规分图则的过程中,充分融入了前文所述的各类公共空间控制元素,以图示为主,文字为辅,将抽象的指标和设计要点转化成空间方位和具象要素,探索出了一套相对规范、简洁、通俗的公共空间设计语言和符号,在实现对城市公共空间的有效引导和控制的同时,体现了规划的严肃性。同时,不同地块公共空间要素控制的侧重点不尽相同,也兼顾了建设的不确定性和灵活性。

3. 规划管理的保障

3.1统筹兼顾的管理导则

为确保规划管理的科学性,新城开发办正着手开展《临平新城规划建设管理导则》的编制工作。此项管理导则作为新城规划管理人员必备的工具手册,适用于临平新城范围内各项新建及改(扩)建、临时建设工程,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管理导则》将首先强调对城市公共空间开发建设的强制控制,并从土地使用与地块出让,建筑容量控制,建筑边界控制,建筑设计和景观控制,基地绿化和交通组织控制等方面进行阐述。例如,在建筑设计与景观章节,要求在两个地块之间设置空中连廊或地下空间统一开发的地块,遵循“先建优先”的原则,即先建造的建筑预留通道位置,后建造建筑与之沟通,避免规划初衷因建设时序的差异而无法落实。

另一方面,《管理导则》也将侧重于对城市公共空间开发建设的政策引导,并将出台一系列针对二级开发商的激励机制。例如,容积率奖励政策,导则将明确某些类别的公共空间,如空中连廊,下沉式广场,对公众开放的屋顶绿地,全天开放的半室外公共廊道等,都可以在容积率计算时享受减免的奖励。此外,专项基金的设立也将有助于调动在建项目业主参与公共空间开发建设的积极性。由于一些地块在《管理导则》正式之前就已经出让,且其项目方案已获得审批认可,但已通过审批的方案未能与新城规划公共空间体系相呼应。针对上述情况,如果新城要求开发商调整方案,使之充分融入新城公共空间的规划要素,且对方愿意配合,那么临平新城开发办将给予开发商一定数额的货币补贴。

3.2量体裁衣的设计审查

《管理导则》是为新城不同地块公共空间的规划建设制定了一套通用的考量标准,但在建筑设计阶段,不同的人对导则中同一条款的理解都可能会有所不同,为了应对这种情况,临平新城特别出台了“双审查”制度。

所谓“双审查”制度,就是指对临平新城范围内的达到一定规模的新建及改(扩)建项目或是重要的景观节点项目,在方案设计完成后,先由新城组织内部审查,再交由专家审查。

无论是内部审查还是专家审查,都将把涉及公共空间三大要素的设计内容作为权利审查的对象。有赖于已开展的前期工作,凭借不同地块空间要素的控制图则,加上《管理导则》,使规划管理阶段的设计审查有据可依。而“双审查”制度则是从更人性化的角度出发,通过交流探讨的形式,在充分尊重单体建筑空间形态的同时,为其与新城公共空间体系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对于项目公共空间的设计审查来说,“双审查”制度的实质是基于传统“行政许可”的补充,临平新城通过这样一个“法定程序”的设定,来保证规划管理中这种“非行政许可”的否决权。

4. 结语

目前,国内各大城市通过提升城市品质来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成为广为采用的城市营销策略。在这种背景下,临平新城顺应时展,通过建设高品质的城市空间、优化城市环境来吸引高素质人才,带动城市综合实力提升。

篇2

【关键词】空间句法 轨道站点 公共空间 导则研究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注:该项目为北京工业大学第12届科技基金立项项目 项目编号: ykj-2013-10419

引言

北京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地铁站点的可达性特征使得站点临近区域在集散区域内客流增大的同时也产生了资源的积聚效应,而北土城站站点周边公园、广场等公共空间众多,却缺乏应有的城市空间活力。

因此,城市轨道交通介入原有城市空间所带来的城市更新与站点周边公共空间的重塑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本文旨在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区域的公共空间层面,从站点区域的功能属性、公共空间的物理属性、人的行为特征等方面来研究城市外部空间形态,对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公共空间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思考。

1. 北土城站站点周边城市公共空间分析

1.1 站点概况

1.1.1 规划范围

此次调研地点位于地铁8号线和10号线的换乘站――北土城站及其周边公共空间,占地面积约130公顷。北土城站周边以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北中轴景观大道广场等开放空间为主,辅以居住、办公、商业等功能用地。站点东北方向为在建的奥体文化商务园区,西北方向为中华民族园。

1.1.2 周边区域条件

北土城站是地铁8号线和10号线的换乘车站,且位于北京中轴线上,是北京传统轴线和现代轴线的过渡地带,作为奥运公园的门户和序幕,是北京交通区位的重要交通节点。周边用地以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广场等开放空间用地为主。

1.2 空间调研情况概述

1.2.1 公共空间分布特征

北土城站周边公共空间主要为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中华民族园(南区)、北中轴景观大道、公交总站和沿街带状防护绿地。用地内的古城墙文化、民族文化、奥运文化丰富多彩。

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利用率较高,人流较集中。而北中轴景观大道广场利用率较低,活动人群较少。中华民族园(南区)处于暂时关闭状态。

1.2.2 空间肌理特征

用地整体建筑密度较低,尤其以东北地块最为明显,为在建的奥体文化商务园区。以北土城站为中心,形成东西和南北向的大面积十字形开敞空间。东西向为带状的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南北向为北中轴景观大道(广场)及带状绿化,具有良好的视线通廊。

建筑以板式居住建筑为主,局部存在少量大体量现代公共建筑。南北向道路、广场形成了强烈的轴线空间。由于用地内建筑围合感不强,所以街巷肌理较为混乱,但绿化空间较为充足。

1.2.3 使用人群特征

根据用地内公园、广场等大型公共空间的功能性,其服务人群特征为:遗址公园主要服务于周边居住区居民的日常活动,中华民族园以游客为主,而北中轴景观大道处于周边居民和游客的混合使用模式,但以居民日常使用为主。上班族对区域内的公共空间利用率极低,主要在办公区域内活动。行人交通目的性较强,主要分布于交通干道沿线。四类人群混合使用的公共空间较少,以站点周边为主。

1.3 Space Syntax分析结果

1.3.1 街道整合度分析

北土城站点周边以北土城东路、北土城西路和站点南边的北辰路的整合度为最高。说明其拓扑平均深度较低,人流较易到达,可达性强。因此,此三条街道内的公共空间应作为优化设计的重点。

1.3.2 街道选择度分析

北土城站点周边以北土城东路、北土城西路的街道选择度为最高,站点南边的北辰路和安定路较高。而且,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也具有较强的吸引穿越交通到达站点的潜力。

1.3.3 站点所在街道相对深度分析

北土城站点周边以北土城东、西路和北辰路深度值最浅,有利于经济等社会生活的开展。其次,站点四周用地内深度值较为平均,个别地方存在较深区域。因此,在优化设计中,应努力降低站点周边公共空间的深度值,从而提升其可达性。

1.4 空间现状问题总结

1.4.1 线状城市公共空间

(1)局部步行交通系统可达性低

(2)部分站外步行交通系统可辨识性低,行人易产生迷失感

1.4.2 面状城市公共空间

(1)空间利用不充分,无法满足多元需求

(2)空间设计趣味性及观赏性较差,缺乏活力

1.4.3 文化氛围的营造

(1)多元文化(民族文化、古城墙文化、奥运文化等)氛围缺失

(2)中轴路――北辰路街景界面缺少“中国气质”,应加强其轴线秩序和文化氛围

2 北土城站站点周边城市公共空间优化策略研究

在城市设计层面,轨道站点周边公共空间优化设计导则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2.1线状公共空间

即站点出入口与城市街道的空间关系研究。具体包括空间的可达性、可辨识性、建筑围合界面等方面的指导性原则:

(1)沿街建筑立面整洁,尽量保持风格的整体统一,有底商的路段避免占据人行步道空间;

(2)道路两侧除了要有行道树之外,宽度足够的路段人行道两侧还应有丰富的绿化景观;

(3)人行步道要有硬质铺装且平坦无破损,人行道和人行天桥的地面及墙体应整洁,无商业设施。

本设计中以北辰路街道设计为例:

(1)强化街景界面的中国气质,强化人工建筑界面的齐整统一的轴线秩序。保持北高南低、平整有序的景观轮廓线。强化轴线对称格局,界面统一临街檐口高度,界面统一色彩。

(2)恢复与强化轴线上的重要结构性视觉要素,强化自然图画的城市公园气质,保持对称绿化格局,软化两侧街景界面。

(3)北土城南段强化轴线东西使用功能和建筑空间形态的对称布局,北段强化轴线东西对称的公园布局。凸显南北街景的不同气质和不同图底肌理。

2.2面状公共空间

即站点周边500m半径范围内行人能够到达的休闲广场、公园、绿地、街角广场、停车场等空间研究。具体包括可达性、安全性、便捷性、绿地绿化率、夜景观设计等指标要求:

(1)在空间尺度适宜的情况下,设置小型的林荫广场,或者儿童游玩设施,增加街道活力;

(2)在社区周边的街角空间,增加必要的休憩设施,并结合植被绿化等软质空间,从而为周边居民,特别是老年人增加宜人的休闲空间;

(3)设置足够的休憩设施,增加具有趣味性和参与性的环境,提供私密、开放、安静、热闹等不同特点、多样的可达性休憩场地;

(4)在公共建筑围合的街角空间,若空间尺度较大,可设置喷泉、水池、开放草坪、健身场地等丰富的广场空间,并注意加强与周边街角形成的视觉对景关系。

本设计中以安贞路广场和街角空间设计为例:

安贞路广场:

(1)将废弃的停车场改造为居民日常健身活动场所,满足周边居民的生活需求和安贞医院看病者休憩、娱乐等功能;

(2)广场内宜采用颜色较为鲜艳的硬质铺装,植被宜选择高低不同的植物进行人工造景,从而营造丰富的景观层次,以满足广场上人群和行人视线审美要求。

2.3文化氛围

即站点所在区域的周边公共空间应具有的文化气质,包括空间秩序、地域性文化小品的表达等内容。

(1)在中轴线上,通过绿化植被、构筑物、铺地等形式的对称布局,保持其中国气质和轴线秩序;

(2)增加其空间可达性及安全性,保证居民、游客的健身、游览、休憩等基本功能需求和重大节日的聚集活动场地;

(3)以人工植物造景为主,选择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植物,营造丰富的景观层次,以满足广场人群和道路行人视线的审美要求。

3.结语

本文通过对城市设计理论的研究学习,找到量化分析城市公共空间形态结构的理论和方法――空间句法(Space Syntax),并通过对北京市北土城轨道站点周边公共空间的实际调研,寻求问题的影响因素,结合量化分析结果对其公共空间形态及行人使用行为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寻找其关联性所在,通过对分析所得的各项问题进行梳理,找到其症结所在并提出相关优化建议,借此改善北土城站周边城市公共空间质量,充分发挥轨道站点的区域带动作用,提升站点周边城市公共空间的使用效率,创造出宜人的城市步行环境。限于笔者的学识与精力的局限性,文章中部分内容在范围上与深度上还有待深入研究, 行文中不免有不足与疏漏之处,敬请广大专业人士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徐璐 徐建刚 . 空间句法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以南京市河西地区空间结构分析为例 [J].现代城市研究,2011(04):42-48.

2 杨滔 . 空间句法:从图论的角度看中微观城市形态[J].国外城市规划,2006(03):48-52.

3 郭湘闽,刘长涛. 基于空间句法的城中村更新模式――以深圳市平山村为例[J]. 建筑学报,2013(03).

篇3

关键词:城市设计; 控制性详细规划; 图则管理 ;城市精细化管理

Abstract:Since the system of compensated use of land was established in 1998, along with the deepening of market economic reform, investment subject has emerged diversified trend. Starting from the misunderstandings and deficiencies of traditional urban design,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demand on refined management of substance space form of the cities in our country, this paper analyzed and discussed the reason why legal regulatory plan can’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urban refined management, put forward an operating path that combines regulatory plan with urban design guidelines, and also discussed the technical compiling system and practice path to plan type urban design from intentionality urban design.

Key words:urban design; regulatory plan; plan management;urban refined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5)-03-23(8)

1 引言

“细微之处见精神”,细节决定城市管理的水平和成效。1991年《城市规划法》确立了控制性详细规划①的法定地位,控规作为规划管理部门的管理文件,直接指导着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同时,城市设计项目的实践数量日渐增加,其中大多起着城市展望与宣传作用,其操作性和实践性一直深受垢病。近年来,一些发达地区的城市发展从外延式用地扩张为主转向城市内部更新和追求城市品质提升为主,给我国城乡规划管理提出了精细化管理的变革要求,为城市设计进入规划管理提供了契机。因此,如何将城市设计与城市精细化管理结合在一起,将城市设计管理细致化和标准化,是本篇文章论述的重点。

2 城市设计的既往效用

2.1 传统城市设计的定义

城市设计自80年代引入我国后,90年代初开始起步,到90 年代末期,城市设计与我国城乡规划体系逐渐融合,并深入城乡规划各阶段和规划管理的过程中。2000年后业界开始对城市设计的反思。其间有很多学者提出过城市设计的概念,最早是吴良镛于 1983 年提出,“城市设计广泛地涉及到城市社会因素、经济因素、生态环境、实施政策、经济决策等”;王建国认为“城市设计从广义看,就是指对城市生活的空间环境设计”;邹德慈认为“而城市设计是战术性的、微观的、三维的,以形体环境为主,设计性和指导性的”。郭恩章②、孟建民③、马武定④及中国大百科全书⑤等对城市设计亦有描述。本文取《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指确定一个城市的活动与目标的总体空间布局,使其具有吸引力并使人感到赏心悦目。城市设计复杂过程中在于以城市的实体安排与居民的社会心理健康的相互关系为重点。通过对空间及意象的处理,创造一种物 质环境,既能使居民感到愉快,又能激励其社区精神。”因此,传统城市设计的定义大多是描述性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对具体物质空间的设计而使人们生活环境品质得以提升并延伸到精神诉求。

2.2 传统城市设计的效用

2.2.1 以往城市设计的功效之一:解释与展望

目前,城市设计项目多为寻求城市局部或整体的视觉品质,起到对城市发展未来蓝图式的展望作用,其形成的空间效果为二十年甚至是五十年之后。同时城市设计也起着给无相关专业背景又参与决策的政府行政领导和市民解释各个层面规划的实际建成效果的作用。其间效果图公司如雨后春笋一般蓬勃发展,各地的规划展示馆里经常见到类似的效果图和动画宣传片。一些城市设计根本不考虑实际操作性,经常出现尺度超级夸张的设计,力求“高标准”、“国际化”,以满足政府行政长官的 “好大喜功”。更为严重是掀起“炒作之风”,追求国际咨询⑥和名人效应,炒作设计理念,夸大设计成果。其缺乏实践操作性、缺乏项目实施的考虑导致城市设计最终沦为“图上画画、墙上挂挂”的结局。

2.2.2 以往城市设计的功效之二:招商与宣传

大多数新区、滨水区开发、旧城改造的城市设计项目同时肩负着为城市招商和宣传的责任。各个城市的规划展览馆中放置最多的是为城市设计的模型、动画和效果图,以城市未来几十年后的终极蓝图作为招商宣传的基础。同时,经常有“乱提口号”和“盲目跟风”的现象,在各地的城市设计中“形象工程”泛滥、盲目追求“高”“大”“全”,大广场大马路营造气势,缺少使用功能,不解决实际问题;大拆大建、破坏旧城格局的“大变样”工程宣传领导政绩但最终破坏了城市风貌的现象更是司空见惯。

2.3 传统城市设计的误区原因探讨

上世纪90 年代中后期,在高速城市化的推动下,我国城市设计实践迅速增多,城市中心区设计、景观道路设计、文体博览中心规划设计、广场设计、滨水区设计、科技园区设计等类型众多的工程项目大量涌现,城市设计人员面对如此量大面广的设计任务,往往抱着一种急功近利的态度,重编制轻管理,导致城市设计出现若干极端化倾向。

2.3.1 相关法规中城市设计缺乏法定地位

1991年《城市规划法》颁布,提出“在编制城市规划的各个阶段都应当运用城市设计的方法”,这是从城市规划角度对城市设计作用最直接、最权威的一次表述。2006 版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和 2008 年出台的《城乡规划法》甚至对城市设计基本未涉及,通篇未提。也就是说,城市设计的成果只能作为行政管理的“参考文件”,并不具有法律效力。2008 年的《城乡规划法》进一步强调了城乡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这意味着城乡规划将从一种技术手段逐渐转向一种政策性手段,城市设计应该考虑公共政策的诉求。

2.3.2 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编制“两张皮”

城市地段分别编制控规和城市设计的做法比较普遍,但其结果往往出现城市设计和控规“两张皮”的现象,无法在具体操作中将二者有效结合。规划管理部门在实际的管理操作过程中既感到控规对城市空间形体的控制过于粗放和空泛,控制不足,同时又认为城市设计成果过于直观具体,限制过多,且无技术规范和技术指导规划的引导和制约,成果往往是感性的,控制要求很难度量,使规划管理无从下手,缺乏实施操作可行性。城市规划和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永远没有“完工的一天”。在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中,投资主体走向多元化,投资渠道复杂化,控规和城市设计“两张皮”的现象不利于城市精细化管理。

传统控规是土地市场经济的产物⑦,只解决基本的城市规划管理,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需求。在快速城市化时期,我国的城市建设主要依据控规进行管理,“一书两证”有效解决了城市建设的土地经济性和基本建设质量控制。而控规单纯的“指标管理”缺乏对城市空间形态的探讨和研究,无法对具体城市空间和建筑组群形态进行控制。导致了城市空间的同质化发展,“千城一面”的城市建设忽略了城市品质与地域个性的营造。尤其是旧城更新和对风貌有较高要求的新区建设,独特的空间形态需求无法通过传统控规进行控制。

很多县市为了达到较好的城市建设效果,专门成立了规划委员会,针对具体建设风貌一事一批,但是实际上这种制度设立正反映了传统控规对于城市精细化管理诉求的不足;此外,最后的效果取决于行政长官的个人审美与专业水平,而不是基于对城市风貌研究的科学性。

2.3.3 城市设计成果和规划管理体制的结合度弱

城市规划管理从根本上说是行政管理行为,由于城市设计在我国建设阶段的法律地位尚未确立,从编制到审批都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所以编制的方法、内容、深度没有定论,有关部门也无法审批,城市设计的技术成果在规划管理上面临着“无法可依”的窘境。

最为关键的是,规划管理过程中城市设计的成果很难使用。目前大多数城市设计成果多为城市终极状态的蓝图,建筑形式直观具体,其对城市公共空间的控制大多为美学的空间最优效果,主要关注城市空间的物质属性,对于其社会经济性、分期建设阶段及城市开发实施操作主体等未加实际考虑。例如,城市大多数区域将转换为具体出让地块由开发商进行建设,规划管理部门无权要求其具体的建筑和空间设计按照城市设计成果进行建设。因此,城市设计与规划管理的衔接不够,城市设计成果对于空间的控制意义需要重新审视。

2.4 国内外对于将城市设计作为空间管理手段的探索与尝试

国内经济发达区域的城市管理已经有城市形态精细化管理的尝试,已有将城市设计融入控规管理制度的实践。深圳市早在 1998 年出台的《深圳市规划管理条例》中,就将城市设计的内容、主管部门、审批程序和作用等内容作为单独一章进行了规定,并于 2001 年进行了修订,融入法定图则的内容。武汉市 2008 年出台的《武汉市城市设计编制技术规程》明确了城市设计的编制技术要点。《上海控规成果规范》(2011年8月)探讨了城市设计成果的法定化及控规中附加图则管理的思路和方法。2006年杭州编制的《杭州市色彩规划研究》从宏观、中观、微观多尺度研究城市色彩的控制和引导方法,并能够与规划体系相互适应、相互沟通,也是城市风貌精细化管理的探讨。

国外因为起步较早,城市设计相关制度、政策以及实践在欧美发达国家都比较成熟。英国、美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都有比较成熟的城市规划体系,城市设计作为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参与城市规划管理,对城市的开发建设进行控制。

英国的城市设计在规划管理中与开发控制是一体化的。规划管理部门根据开发控制和城市设计控制的具体要求制定地块规划要点,而法定规划只是作为控制的策略依据之一。英国城市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参与了城市规划的管理,直接作为依据对城市开发建设进行控制。

美国的城市设计在规划管理中以城市设计导则(Urban Design Guidelines)为依据,以区划法为依托,通过设计审查制度对城市的开发建设进行控制。美国的城市规划体系包括综合规划、区划、土地细分、场地规划、设计审查等。城市设计必须与综合规划保持一致,主要以城市设计政策(Policies)、方案(Plans)和导则(Guidelines)的形式出现,并且借助区划这一载体以设计审查的方式实施。因此,城市设计在美国规划体系中是作为必要的辅手段对城市开发建设进行控制和引导。

欧美国家城市设计制度对我国的有效借鉴:(1)城市设计虽然没有法定地位,但是可以借助法定规划的平台进行实施;(2)应当重视城市设计的公共政策属性,在编制中对城市设计导则的制定尤为重要;(3)城市设计面向管理,需要健全配套制度,对自由裁量权进行有效监督和约束。

3 现实的解决途径:“控规+城市设计导则”的技术管理体系

综上分析,传统控规无法满足不同地域、不同区域城市形态精细化管理的需求,而以展望、解释与宣传为特质的意向性城市设计又无法与规划的实际管理过程相结合,本章节探讨如何通过“控规+图则式城市设计”共同引导地区发展的技术体系来完善城市形态精细化管理。

3.1 实施城市形态精细化规划管理的目标和主要思路

城市形态精细化管理重点在于明确的编制目标和对象、规范和管理体制相衔接的规划成果形式、以及注重运作机制中的城市设计成果参与。作为城市规划管理核心的控规,将控规与城市设计导则结合是对规划管理的深化和细化,其意义在于通过与管理层的结合与反馈,将其逻辑判断和感性创作的结果形成有效的管理语言――城市设计导则,从而实施对城市形态环境的有效控制,使其成为提升城市品质的最有效手段。通过法定的图则控制和城市设计导则引导来完善精细化管理的技术体系。图则式城市设计定义:“城市设计导则是城市设计项目的核心内容,是以控规为管理平台,将城市设计的内容根据不同控制区域细化研究后的图则化成果,便于一张图管理。”导则是城市设计与城市建设管理的指南,是城市设计参与城市建设管理的重要途径。

3.1.1 实施精细化规划管理的目标:明确以“控规+城市设计导则”共同引导地区空间建设的技术体系。

控规编制除了按照《城乡规划法》及各地规范的要求完成相关内容外,还在成果中增加了城市设计导则方面的内容,尤其是在地块控制图则中增加了城市设计控制要素,并将地块所有的控制要求转译成规划设计条件,以便于城市设计内容的操作执行。

具体来说,“控规+城市设计导则”是指地块控制图则在传统控规图则的基础上,增加城市设计导则控制要素,将用地与建筑布局、公共空间(景观视廊、街道界面、节点、空间分割等)、地块内外交通组织、市政公用设施布局、三维空间效果等全部专项在地块的同一套图纸上表达出来,并通过条文形式描述对建筑色彩、材料、屋顶形式、立面细部等的控制要求及实施管理的相关政策等内容,将城市设计的技术成果转化成具体的规划设计条件,提高城市设计在规划管理中的可操作性。

3.1.2 实施精细化规划管理的思路:编制与管理结合量化、城市设计图则编制专业化

城市设计编制与管理结合量化:在编制中对城市设计导则的制定尤为重要,翻译为管理语言便于量化进行管理。力求城市地块“一张图管理”,完善规划技术标准,从“控规指标”管理向“控规+城市设计导则”管理转变。

城市设计图则编制的专业化:明确不同区域对于城市设计编制重点的不同要求;强调城市设计的核心本质在于城市公共空间的控制;区分不同开发对象对于地块控制的深度区别。

3.2 从意向性城市设计走向图则式城市设计的实践

3.2.1 旧区更新类实践

(1)对于地块信息的综合管理和控制

由于历史的演变,旧城中地块产权情况十分复杂,规划中需要考虑产权情况及拆迁安置的政策差异带来的不同改造方式和不同的改造开发的时序,因此,需要对地块的现状和规划情况进行综合的地块信息管理和控制。以项目组在贵州黔西南州兴义市旧城更新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控规+城市设计导则”采取了同一地块四张图的规划管理文件方式(地籍现状图、地块控制图则建筑设计控制图、平面布局引导图),分别从控规指标、土地产权、设计导则和景观风貌几个方面进行控制,依据图则指导每个地块的开发建设,保证规划内容有很强的可实施性和良好的风貌控制力。

(2)基于产权联建的渐进式改造的图则控制

国内的旧城区在很长时间内大多是整个城市的中心城区,承担着地区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职能,其中的建筑、道路和空间一直在进行自我更新和演变,尤其是中西部的中小城市,政府对于居民密集区域无力进行大片的搬迁和改造,可采取业界一直探讨的以居民自建和联建为主的渐进式改造更新方式。但是,该模式对于规划的控制管理水平要求较高,需要对于当地的建造方式、居民居住习惯、家庭组成方式等社会问题有深刻的认知,需要对建筑的样式、界面的控制、开放空间等建筑风貌有经济造价可行性、居民易于理解性和实践操作性强的控制。以项目组在贵州兴仁县所作的旧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规划中创新性的提出居民联建的模式,对于地块的现状模式和规划的开发模式、平面组合方式、空间组合方式规划成果作出规划管理手册,将每个地块的指标和控制体系对应地块编成手册,这样管理者只要对号入座,就能够很好地针对每个地块提出控制体系,为规划局在管理上解决很大的难题。

(3)基于建筑风格和界面空间的重点控制

旧城区见证了整个城市的发展脉络,其建筑风格和街巷空间仍旧有传统的历史价值,规划需要进行统一考虑。因此,对于旧城区精细化管理需要在控规法定化控制的基础上,要考虑其建筑风格和传统空间等城市风貌的塑造。以项目组在浙江安吉递铺芜园以北旧城改造城市设计为例,在图则设计中,建筑控制引导要素包括了屋顶形式、立面开窗形式、建筑元素与构件、建筑材料、建筑组合方式、建筑绿化等,采取“红、绿、蓝”卡⑨管理体系进行控制。在建筑色彩中也进行了颜色基调控制和特殊控制要求的规定。在《兴义市旧城更新控制性详细规划》项目中,由于黔西南州是苗族和布依族自治州,对于建筑风格有特殊要求,因此,图则控制中将屋顶、正墙面、山墙面、门窗、廊、雨蓬、栏杆、广告牌都做出了建筑细部深化控制的建议和规定,以指导下一步的建筑设计。对于有商业界面的建筑,特别将广告标识在建筑的顶部、中部、基座、底部的不同要求和形式以及独立设置的规定在图则中明确,便于规划管理在实施建设中明确提出地块的引导条件。

(4)关于经济测算实施操作的综合图则指引

在“控规+城市设计导则”的操作过程中,为增加规划的实践操作性,精细化规划编制并非只是对空间形态的控制,而是在深入现状调查和土地经济分析的基础上对开发方式、开发强度、商业模式、用地布局、形态控制手段等综合的图则控制。以项目组在江苏南通海安县旧城区更新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规划从土地综合盘整和地块市场开发的角度入手,综合考虑现状容量、拆迁安置政策和保证开发商成本利润率可行的情况下,结合地方土地一级整理和二级开发的政策和条件,给出地块的土地出让价格供政府参考决策。同时,根据土地经济测算来计算可行的规划容积率,为指标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可靠依据。在此基础上,规划提升地块价值,地块的开发时序策划非常关键,这对于政府的资金筹划和盘整至关重要。规划制定了控规图则、国土的拆迁测算办法、地块招商指标手册⑩,从地块拆迁整理、地块国土招商出让、地块开发条件、城市设计导引等一系列工作促进城市的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开展。

3.2.2 新城开发类实践

(1)功能区管理单元控制导则

很多新城都是有主题设计意向,但是如果没有细分图则,其设计工作根本无法完成。对一个城市整体风貌的控制需要对中观层次的分区控制进行落实。功能区管理单元控制导则的重点在于城市风貌的主题、公共界面的控制和枢纽交通节点的处理在单元板块进行落实。以项目组在象山东陈区块沿海南线城市设计为例,导则对沿街建筑连续界面、非连续界面、绿化界面、城市连接线、地面和空中人行通道等进行明确控制,对视线通廊和天际线给出指引和建议,并对建筑风格和景观塑造提出区域发展目标。

(2)对于公共空间的控制和引导,塑造高品质的城市环境

新城建设精细化规划编制重点体现为公共空间统筹和公共设施设计的精细化。土地一旦出让,开发主体多元化必将造成开发在公共地带难以协调,例如地铁、地下空间的连接、绿化连接的处理、公共交通或者共享设施的设计等等,必须依据城市设计图则,把这些要素绑定在控规中落实。徐家汇的地下空间改造了30次以上,上海五角场区域地下空间也在不停修改,这都是没有相关职能部门或者开发主体协调的原因!以项目组在泉港区行政中心区城市设计为例,除了明确整体空间形态外,对交通枢纽空间、滨水空间、主要街道空间、步行系统、开敞空间通道和视线通廊等公共空间提出详细的城市设计指引;并对建筑高度、体量和布局提出控制要求,以良好的生态、景观环境提升土地开发的价值。地块城市设计导则规定了组团公共空间界面、步行路径、城市广场连接线、公共人行通道,提供良好的步行环境和营造热闹的商业氛围。

(3)对于街道家具的控制,细化

公共空间的控制包括对环境艺术和街道布局等公共设施的控制,城市设计导则应该强化对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共环境设施的详细设计,如公交车站、通道、休息场所、坡道、街桥、公共厕所、公用电话亭、垃圾桶、座椅、灯具及其他服务设施等,以体现地方文化,塑造独特的公共感知空间。项目组根据地方文化特质,进行街道家具的设计,以期在下一步的建设中体现城市风貌。

4 结语

在新一轮城市化的演进过程中,发达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对于规划建设精细化管理的需求日益加强,且对精细化管理下的规划编制有不同的诉求和管理路径。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性大工程,本文提出“控规+城市设计导则”的图则式城市设计,意在摈弃传统城市设计的误区,探讨从意向性城市设计走向图则式城市设计的精细化规划管理的路经。

注释:

① 以下简称控规。

② 郭恩章等人在《美国现代城市设计考察》中谈到“现代城市设计是以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为目标的综合性城市环境设计”,“城市设计也是一种社会干预手段,政策性较强,其重要组成部分往往体现为公共性的行政管理过程,如制订公共政策,进行建设管理等”。

③ 孟建民认为:城市设计是一种以满足城市人的生理、心理要求为根本出发点,以提高城市生活的环境质量为最高目的,对城市的营造巨细皆兼的整体性创造活动。

④ 马武定认为:从规划管理的角度而言, 我们之所以需要有城市设计, 并不是城市设计代表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或理念, 而是因为城市设计作为一种方法和手段。它既是设计城市、创造更高的城市质量和处理城市问题的思想方法, 又是使城市规划得以深化和具体化, 更便于操作管理的表达方法和手段。

⑤ 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城市设计的定义:对城市体型环境所进行的设计。一般是指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为近期开发地段的建设项目而进行的详细规划和具体设计。

⑥ 典型的光环效应,也作晕轮效应,最早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德华・桑戴克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他认为,人们对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总体印象常常以偏概全,也作“光环作用”。

⑦ 《城乡规划法》第三十八条 在城市、镇规划区内以出让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前,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出让地块的位置、使用性质、开发强度等规划条件,作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组成部分。未确定规划条件的地块,不得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

⑧ 此处地区指县域、市域范围。

⑨ 红色为禁止采用形式、绿色为要求采用形式、蓝色为建议采用的形式。

⑩ 本手册共收录入2012 年海安县经营性用地供应计划的土地25 宗2549.4 亩; 其中7 宗为安置房地块,18 宗为上市地块。

参考文献:

[1] 马武定. 走向与管理接轨的城市设计 [J].城市规划,2002,(9).

[2] 刘宛. 设计管理制度 [J].城市规划,2003,(5).

[3] 姚燕华,等. 精细化管理背景下的广州市重点地区城市设计实践[J].规划师,2010,(11).

篇4

关键词:总体城市设计;行动规划;襄阳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及自然地域特征受到较大的影响,当今的城市早已不再是自然环境中的“翠碧镶金”,而日益发展成为连绵相接的“钢筋混凝土森林”。自然生态保护所能带来的远期效益,在急功近利的开发模式面前,完全处于下风,很多城市环境因此变得愈加槽糕。在这种情况下,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城市进行了总体城市设计的编制工作。然而,“虽然整体城市设计的编制数量、内涵在持续拓展,但是在实施管理层面的应用却依然含糊”。并且,在我国各城市开展的总体城市设计工作并没有统一的理论系统和设计框架,不同的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或者编制单位在摸索过程中形成了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项目成果,实施效果也不相同。

1.总体城市设计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代城市设计实施过程中存在出来的问题主要包括:

1.1与总规互动不足。总体城市设计与总规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和互动,导致一些总体城市设计成果难以有效地融入城市总体发展目标和战略中,未能充分发挥总体城市设计对总规的补充完善乃至引导作用。

1.2系统性要素的分解落实不足。

一些总体城市设计成果缺乏基于系统性城市设计要素的分解落实过程,常常导致总体城市设计成果难以得到有效落实。

1.3微观转译不足。

由于总体城市设计属宏观尺度的城市设计,且与下层次详细规划及局部城市设计之间缺乏有效的转译路径,导致总体城市设计成果难以有效转化为规划设计要求,对具体规划建设的指导意义不大。

1.4特色落实不足。

一些总体城市设计的成果过于泛化,缺乏指向性和针对性,也缺乏一些基于城市空间发展特色及需求的专题性课题研究。

通过对总体城市设计的实施困境及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发现导致上述问题产生的实质在于总体城市设计设定的目标与实施方法供给之间存在落差,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过于关注空间形态,对总体设计的综合性特点考虑不足,难以对城市实际需求做出有效回应。总体城市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空间发展框架和保有城市发展特色,而城市特色是城市物质形态特征、社会文化和经济特征的综合反映和集中体现,因此总体城市设计缺乏对城市综合、系统的基础研究,容易局限于对物质空间设计本身的分析研究,对城市整体形象策划关注较少,而无法对城市特色的多方面实际需求做出回应,导致城市特色丧失,城市景观风貌定位不准,进而导致其对城市特色的打造表现出“有心无力”和“口号化”。

(2)系统化不强,工作内容庞杂,成果繁琐泛化。总体城市设计缺乏明确的工作流程和完善的工作框架,不同工作阶段缺乏核心要素提炼,工作成果内容庞杂,研究系统性不强,工作重点不清晰;同时也缺乏一些基于城市特色和需求的专题性课题研究,以及针对地域特征的实施和控制内容,造成编制成果内容泛化,实施性较差。

(3)实施性不强,缺少与城市建设工作的衔接。总体城市设计成果实施主要是对设计要素的设计引导和空间管制,并以设计导则形式表达。但偏向控制与管理的城市设计成果,其本质上不在于获得最好的设计,而在于避免最坏及不良的设计,这本身是一种相对消极的管理方式,其核心是“控制”。设计成果本身对于在近期推动实现城市特色目标的作用有限,而缺乏行动计划或对行动计划的重视不足,造成政府管理部门无法利用总体城市设计积极主动地引导城市建设。

2总体城市设计特征

行动规划作为一种新兴的规划项目类型,强调对规划实施的行动安排,具有时效性、直接性、综合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与传统规划侧重终极蓝图的空间合理性相比,它更注重对规划实施过程的考虑,并强调实用性和公众参与,能够将传统规划所确定的内容进行落实。基于行动规划理念的总体城市设计,与传统的总体城市设计工作相比,主要有以下3个特点。

2.1内容的综合化

内容的综合化是指拓展设计内容,针对品牌建设、活动策划、建设计划等进行总体城市设计。总体城市设计往往担负挖掘城市空间特色、打造城市品牌形象的任务,而单纯地针对空间系统进行设计,很难完成这一任务。因此,总体城市设计需要跳出传统的空间设计思维模式,对设计工作的内容进行拓展,将城市品牌推广、休闲活动策划、文化内涵提炼、市民公众参与等内容囊括进来,在宏观和策略层面对城市特色系统进行总体设计,使之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

2.2过程的系统化

过程的系统化是指围绕核心要素开展工作,突出不同阶段的目标和工作重点。基于行动规划理念,总体城市设计要明确工作流程,建立完善的工作框架,强化不同阶段工作之间的衔接关系。同时,在不同阶段有重点地选择需要实现的目标,围绕能实现目标的设计核心要素开展工作,并根据对城市特色目标的支撑程度,适当增减研究内容,突出不同研究阶段的工作重点,最终有效地完成阶段目标。同时,总体城市设计的实施是长期的过程,其成果也始终处于未完成状态和不断的修改中,因此需根据实施效果的不断反馈,对设计重点及成果内容进行不断修正。

2.3明确的行动计划

明确的行动计划是指城市总体设计需强化近期行动规划研究,形成空间设计、项目落实、阶段划分相结合的实施管理手段。基于行动规划理念的总体城市设计以空间发展目标为核心,侧重于空间与项目安排,有效地落实规划设计构想,形成对各项行动进行综合协调的有效保障机制,强化政府公共投资对城市发展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城市近期建设规划需要在空间上整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提出的各类建设项目,近期行动规划的重点和难点也在于此。同样,总体城市设计层面下的近期行动规划,其研究重点为对实现远期发展目标的项目提出相应的开发时机和时序,以及将城市设计的目标与要求落实到空间上的具体项目的方式。

3襄阳市总体城市设计实践

襄阳为中国著名古城,是以居住、传统商业、旅游服务和文化休闲功能为主生态城市。但襄阳内部的建设却特色不足,未能给居民和游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现阶段空间特色的核心问题为:缺乏古城文化特色;古老的城建限定了城市的空间边界,而城市空间的框架和脊梁却还未形成;城市特色建设缺少统一引导和管理。

3.1 综合考虑城市发展需求,拓展总体城市设计内涵,为打造襄阳特色提供有力支撑襄阳总体城市设计基于行动规划理念,同时关注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在“魅力古城”既有品牌的基础上,提出建设“精致古城”,突出城市特色的核心价值;建立未来襄阳人居特色的总体城市框架和价值标准,作为城市发展的长期控制引导手段;开展近期行动规划,提出达到设计目标的途径及策略,将总体城市设计与城市近期的实际建设工作结合起来,形成可操作的城市建设项目计划。

3.2城市设计不仅仅是对城市空间形态的整体把握,还包括对襄阳的总体策划、功能设计、价值标准设计,以及面向实施操作的近期行动规划、面向公众的宣传计划等,从而建立一套城市空间特色价值标准。并针对襄阳的特点,在传统空间设计的基础上提出了“格局整理”“城市功能优化”“交通系统梳理”“公共生活引导”“古城美化”及“文化品牌提升”六大策略,统筹安排古城品牌策划、市民公共活动及城市重点地区开发建设。

篇5

一、老年住宅景观空间的设计原则

一个好的景观空间,应该是能让老年群体感觉环境舒适且安静,能很好地与志同道合的人交流,能满足不同需求的锻炼且还需要有一定的文化氛围。所以,老年人户外活动空间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功能多样性原则

根据不同个性的老年群体的需要进行合理安排,让空间中既有大的、热闹的群体活动空间,又有小的、安静的私人独处空闻。做到在一个整体的空间环境里大小分区、动静分区和公共私密分区。

2、安全性原则

任何一种为人所用的场所、物件、设施保证安全是设计最基本的原则。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的衰退,在公共的空间环境中,一般人可以使用的东西,对于老年人而言有时或许存在障碍和安全隐患。

・道路安全

绝大多数老年人喜欢散步,需有专门的行走道路,尽量采用斜坡,避免台阶,而斜坡的坡度不应该超过百分之五,活动空间需要畅通、易到达。且道路材质要具防滑、无强烈反光等特质。

・设施安全

老年人对外界的刺激、危险感知能力不灵敏,有时即便感受到了危险也很难第一时间离开现场,所以各类娱乐、保健设施在设计上应该注意提供视觉、听觉、触觉甚至嗅觉上的刺激和引导,同时应是安全和易于使用的,设施的尺寸也应该符合老年人的人体工程学,确保其安全性。

・空间心理安全

老年人的休闲空间,特别是交往空间,其空间领域性宜采用半封闭的可防卫空间,使他们易于“控制”活动场所,消除过度的防卫感。

3、保健性原则

除了满足与外界交流的需要,更需要满足老年人健身的需要。利用可释放人体所需要的负离子等的保健植物,为老年人量身打造生态的保健型环境。在园林设施上,可以多放置活动强度不大的健身设施。

4、醒目性原则

设计一些不同特征、不同风格、不同层次的空间环境以及在各个路口设置一些带有色彩、声音变化等具有特色的标识来提醒老年人对空间感的识别。

5、文化性原则

景观设计可以结合地方的民族风情、文化历史来突出地方的特色,通过赋予空间不同的文化意义满足老年人怀旧心理的需要。

二、老年人住宅景观空间设计

1、集体活动空间设计老年集体活动空间主要是以娱乐健身为主的动态空间,如中老年在傍晚跳广场舞和交谊舞,武术爱好者练习武术、太极拳,定期开展的文化交流活动等。这一空间要求场地较大、地面平坦,同时光线充裕,视野开阔,在这些场地的周围应有一些小亭、走廊、座椅等便于休息的设施,最好有大面积的树荫供人乘凉。

对于有高差地势的处理手法:坡道优于台阶,最大程度地实现无障碍通行。如条件限制必须设台阶,至少应设三级台阶,过少则容易为老人所忽视而发生危险。设计上应重视空间底面(地面、水面或草坪绿地等)的处理,对肌理、质感或色彩的选择应使不同区域间易于区分,有助于老人识别地点,提高对空间尺度感的把握。

2、小群体空间设计

由于性格和爱好的不同,有的老年人喜欢与三五好友一起聊天、学习交流。例如有的喜欢切磋棋艺,有的是花鼓戏爱好者,有的则交流牌技等。这一类型的空间不宜太大,一般以容纳4到6人为宜。要求夏季阴凉,冬季阳光充足,空间有相对的独立性,能够不被外界干扰且有一定的安全感。

3、私密静态空间设计

有的老年群体喜欢在安静的环境独处,有的则爱在特定的环境下缅怀过往,所以在园林中设置私密静态空间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一类型的空间最好设置在风景优美且安静的场所,结合人文景观,四周要有灌木遮挡,与人流较多的集体空间应有适当的距离,避免产生环境污染。

4、亲子娱乐空间设计

不少家庭是三世同堂,老年人肩负着照顾下一辈的责任,所以,有不少的老年人是带着小孩游玩。亲子娱乐空间即当结合老年人活动空间和儿童活动空间的特点,设施上易多放置适合儿童游玩、锻炼儿童动手能力的安全设施,色彩易明快,并适当配置老年人锻炼的设施。在设施的周围,要设计高度不同的座椅,适合老年人和儿童休息,座椅视野要开阔,方便老年人观望和照顾小孩。

5、园艺活动空间设计

在国内外,有不少社区会专门设计一个供老年人动手的园艺活动空间,它不仅仅可以让老年人得到应有的体力锻炼,同时还可以拥有收获自己的劳动成果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此空间适宜封闭或半封闭空间应有足够的座椅以及放种植工具的地方。

6、步行空间设计

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特征,散步和慢跑是较为常见的锻炼方式,所以,为老年人量身设计一个步行空间尤为重要。首先在步道的尺度上,一般要求至少在1.5米以上,确保步行者与轮椅能并排通过;路面应保持清洁干净,最好采用防水防滑防光反射的材质,防止地面路滑;老年人的记忆力、空间辨识感、视听能力都在逐渐衰退,方向识别感差,因此,在道路节点处(如景观节点、道路尽端处)应提供适量的标志性物体,使老人易于识别。标志物可以是形态具有特色的植物景观或装饰物,或者路标牌等明示性标志;一个富于变幻的有趣味的步行路线将缩短对道路实际长度的感受,使老人的行走感受更愉悦。而一条过于长直单调的步行线,则显得枯燥乏味,易催生老人的疲惫感。

7、坐息空间设计

老年人的户外活动不只局限于运动,户外休息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让老人休息、愉悦聊天、观赏的好场地能给老人带来安慰与欢乐。这样的休息空间可以是在树叶茂密的阴凉之处,或者户外建筑的屋檐廊架下。若是携带小孩,则应该临近小孩的娱乐场所,以便更好地照看小孩。休息之处要保持通风,但是不要在风口,保证有充足的阳光,座椅靠背要设计合理。观赏之景可模仿中国古典园林中“步移景异”的手法,使得景观灵活化,不仅可以使得老人有参与大众的愉悦感,也可为喜静型的老人腾出一个半私密的空间。

8、“被动式”空间设计

・老人于室内可观望室外花园或绿植、水景景观等,也称为“借景景观”

老人于居室内向外观望,只需付出最小的努力就能满足对外交流的需求。因此,在进行外部空间环境的设计时,在思考如何使人们更好地主动参与到室外环境之余,还应考虑到弱势老年群体的被动使用需求。比如一些宅前的花园景观等,老人虽然并非时常步入其中,但可发现他们喜欢驻足,静静欣赏。

・充分利用现有景观

通过尺度宜人的空间环境的营造,使周围的植物或构筑物能够被充分利用起来。如在景色适宜的场地设置座椅、遮蔽物、围栏等,这一环境中的大部分事物都属于被动的利用,但可以形成良好的静坐休闲空间,丰富了老人的室外休闲活动场所。综上所述,我们对适合老年人活动的环境景观空间类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对应用于各种空间的景观元素采用适老化设计。文中所诉的适老景观空间类型是我司在长期的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经过研究、归纳、总结得出的。

参考规范:

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公园设计规范》,CJJ 48-9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3《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 75―97,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篇6

关键词:城市设计,城市规划,建筑设计

1城市设计的涵义与内容

1.1城市设计的涵义

《中国大百科全书》给城市设计(Urbandesign)下的定义是:“城市设计是对城市形体环境所进行的设计。一般指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为近期开发地段的建设项目进行的详细规划和具体设计。城市设计的任务是为人们各种活动创造出有一定空间形式的物质环境,内容包括各种建筑、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等方面,必须综合体现社会、经济、城市功能、审美等各方面的要求,因此也称为综合环境设计。”城市设计是介于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的一种设计。相对于城市规划的抽象性和数据化,城市设计更具有具体性和图形化,但是它又不等同于具体的建筑设计,它的研究范畴仅局限于城市形体环境的层面。城市设计的目的在于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城市景观和城市整体形象的艺术水平,创造和谐宜人的生活与工作环境。

1.2城市设计的具体内容

城市设计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城市总体空间设计;城市典型要素空间设计(中心广场,商业街道,居住区,滨水区等);旧城保护与更新空间设计;城市交通设计;城市环境保护设计;城市生态防护圈设计;城市景观设计;城市地下空间设计;城市环境设施与建筑小品设计等。

2现代城市设计的基本特征

1)创作性是城市设计的重要特征。城市设计要实现具体的三维形态框架的建构,它必然是一个创作过程的产物。城市设计的创作过程是设计者逻辑思维、形象思维与创作灵感交织,而形象思维则是城市设计的主要思维。城市设计的创作需要有城市设计的基本技巧,精通城市职能、形体及三维空间关系的处理。2)强调以人为本。即以具体的活生生的人为根本出发点,满足人的需求,以人的心理与生理行为为依据,关注城市空间设计的场所感、归属感,追求舒适和有人情味的空间环境。3)以城市意象为依据。城市设计中强调对城市历史、地理、文化背景进行分析,对其提供有生命力的城市机理延续;要求分析城市的地形、地貌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城市地理位置的优劣势,与周围交通系统的联系。城市意象空间正是人对以上各类客观因素的综合反映。4)综合应用多学科知识。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建筑学、风景建

筑学密切关联,而且还涉及社会学、经济学、生态学、环境心理学、法学和城市管理学等学科。城市设计是这些相关学科在城市物质环境设置、使用和体验这一结合点上的综合体现。借助多学科知识,城市设计追求空间形式上的统一与完美,综合效益上的最佳与优化,社会生活上的和谐与协调。5)时间和空间的统一。只有空间而没有时间的环境是没有活力的。现代城市设计在使环境美达到具体化与视觉化的设计中,除了使用传统的三维环境视觉理论外,还在大范围内把人的时间运动与空间环境视为统一系统,将时间和空间概念从建筑范畴运用到城市环境设计中。

3城市设计的原则

1)表现的原则。即城市设计要反映城市的本质和内涵,要强化城市区别其他城市的地方特色,要形成有个性特色的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景观,使它们成为城市的典型识别标记。2)相互协调的原则。即城市和自然之间、城市各部分之间、城市建筑群之间要相互协调。另外,要协调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关系,保证生态效益的充分发挥;协调保护与建设、景观与生态、投入与产出的多重关系。3)有机秩序的原则。这是“宇宙结构的真正原则”,生物是这样,城市也是这样。城市设计要为城市社区建立一种有机的秩序,包括物质秩序和社会秩序;城市设计必须在城市规划指导下进行设计,要严格执行城市规划法规。

4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区别和联系

4.1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区别

1)追求效益不同。城市设计主要追求环境效益。城市规划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者的平衡发展。

2)出发点和关注点不同。城市设计强调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以人的生理和心理行为为依据,关注具体的城市生活与工作环境。而城市规划是以物质环境为出发点,作为城市建设管理的依据而制定的硬性控制指标,关注是城市整体的协调发展,它较少涉及与人的感性和活动相关的环境场所问题。可以说关注人还是关注物是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分水岭。

3)形态维度不同。城市设计是城市三维空间的环境设计(如建筑群体空间布局、开放空间和环境设计、建筑小品空间布置和设计等)。而城市规划是城市二维空间的总体安排(如用地规划、道路两侧平面安排等)。因此二者表现出不同的形态维度

)工作属性不同。城市设计工作属性属于艺术创作,强调环境人文因素,容纳历史积淀,铺垫地区文化,表现时代精神,并结合人的感知经验建立起具有整体结构性特征、易于识别的城市意象和氛围(如城市意象、室外空间、街墙界面、整体材质色彩等)。而城市规划工作属于技术经济规划,以城市建设法规为指导,注重各类技术经济因素(例如交通容量、功能分区、用地开发强度、建筑高度、密度、容积率等数据)。

5)工作成果不同。城市设计工作成果图文并茂,图纸、文本、导则在其中起重要作用,且具有一定的实施操作弹性,并附有具有三维直观效果的表现图纸。城市规划工作成果偏重文字性的法律条款、政策、方案,图纸是次要的。

6)参与人员不同。城市设计主要由建筑师和城市设计专家承担。城市规划是各种专家(如经济学家、社会学家、规划学家、地理学家等)共同合作的结果。

4.2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联系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紧密结合、密不可分。城市设计的三维空间景观的塑造与城市规划的平面布局是一种互为条件、相互制约的关系。城市规划在涉及城市的用地布局、路网结构、市政设施等诸方面的同时,必然包含了对城市空间特征塑造的思考,没有“纯二维”的规划,而且规划的思想观念和意图也必须最终反映在城市三维空间中才能得以实现。

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所要研究的对象都是人们所处的城市,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它们都以创造一种良好的、有序的生产、生活环境为目的,都要综合协调各项城市功能,安排城市各项用地,组织好交通和安排好各类工程设施,都要研究城市的社会发展,考虑城市的历史文脉等。可见,它们之间交叉、重叠的领域涵盖了城市建设系统各个方面,两者统一于一个完整的规划过程之中。规划的平面布局图,也是城市设计进行城市三维空间环境塑造的基础依据和前提。另一方面,对城市空间的塑造与安排,又可反馈回来对平面布局进行完善、补充和调整,从而使两者都趋于更加合理化。

5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区别和联系

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是整体环境与个体形象的关系。两者在设计的规模、尺度和层次上是不同的。城市设计主要解决的是城市的面和线问题,它属于城市整体环境设计。建筑设计主要解决的是城市的点的问题(单体、群体建筑在城市都是一个点),它属于城市个体元素设计。建筑设计虽然也要考虑环境效果,但一个良好的城市形态环境更多地取决于城市设计的效果而不是建筑设计的效果。城市设计以多重委托人和整个城市人民作为服务对象,更多反映公众利益和意志。建筑设计一般以单个委托人作为服务对象(大型公共建筑除外),主要取决设计者本人和委托人的目标价值取向。

美国城市规划师伊·沙里宁曾经说过:“通常做设计是要将一栋房子置于周围的环境中;将周围的环境置于一个城市规划中。建筑师在设计单体或群体建筑时,必须考虑建筑的大环境和开发地盘红线内的小环境问题。”这段话清楚地说明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城市规划的有机联系。这种有机联系体现了城市空间形态(城市设计解决的问题)和建筑空间形态(建筑设计解决的问题)的连续性。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住宅建筑设计 空间分离

纵观住宅设计与建设现状,存在着一些问题:

1 过去的住宅设计受所谓的造价标准限制,只能搞雷同化的标准设计,造成雷同化的建筑、雷同化的居室、雷同化的产品,使生活变得单调,冷漠,不能适应当代居民的需要。

2 与居住行为脱节。片面理解住宅的面积指标,忽视了居住行为的基本空间尺度和面积的实际使用效率,造成居住空间的不合理配置,使居住行为不能有效地展开。

3 缺乏弹性和选择性。不同时期住户对空间的使用有不同的要求与选择,僵硬呆板的空间划分阻碍了生活质量的提高,造成空间的不合理使用。

4 难以实现住户参与。定型元素的排列组合主要是在设计者进行方案设计时运用的。设计完成了,组合就结束了。住宅一旦建起来,变化就停止了。然而人的需求,特别是个性需求,却不会停止变化,需求的变化需要空间和实体的变化来适应。但在现在的体系化设计中小规模的空间和构件是定型的、标准的、不易变的。

1住宅建筑设计

一是居住功能多元化。当前,住宅从过去主要-蠢逼生存功能向同时重视发展功能、享受功能过隘,住宅不但是一个生存空间,同时也是发展空间。住宅除了必须具备的基本生存条件之外,凡要设计供住户及其子女读书学习、艺术培养、,靠亘写书、健身锻炼、文化娱乐等空间以及功臣能,使各自得到舒适享受、视觉享受、感觉享受的条件。

二是住宅设计要求精品化。要摒弃那种照套图阵亡车旧设计手法,通过深入的市场调查,对各类,住宅设计进行对比研究,多方面应用科技成果,设计出价值更高的精品。

三是住宅设计要有超前性和弹性。普通住宅应参照国家小康型示范小区设计导则进行设计,并在套型、功能、环境、配套设施等方面适当超前,预留可以调整、改造的余地,做到二三十年不落后,四五十年可改造。住宅由于居住者年龄、家庭成员的变化,或由于变换居住者,应在必要时可对室内,布局、分隔灵活调整:也可以两套合一套,三套变两套。

四是居住空间设计多样化。从平面空间设计向三维空间设计发展,根据市场需求,适当设计复式、跃式、错层以至跃复式合体、三层错层式等住宅模式,使居住空间更活,适合不同消费对象的爱好。

五是住宅设计的科技应用集成化。新科技的发展、推广应用已由单一性逐步向集成化发展,住宅设计也应适应这趋势。

六是住宅设计走向信息化。应适应知识经济浪潮的发展,多掌握技术信息,包括设计理论、市场信息、设计科技、政策导向,不断更新知识,设计出具有创新价值的住宅。

2套型的功能空间分离

居住水平的提高,反映在居民功能上的一大特征,就是功能空间专用程度的提高,功能空间的专用程度越高,功能的使用质量也就越高。

1.公私分离,就是把家庭生活空间分为私密区和公共区,把卧室、工作室、专用卫生私密性要求高的房间划分为私区,把起居室、餐厅、厨房、公用卫生间、门厅等划分为公区。按公私分离原则进行生活行为单元组合设计。

2.餐寝分离、居寝分离。将用餐功能从卧室分离出来,同时又将起居功能从卧室分离出来。

3.起居、进餐、就寝分离。在面积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优先考虑设置专用的餐厅。也可将用餐空间附带在起居空间内,或附带在厨房内形成餐室厨房,也可附带在门厅内。

3平面布局的多元性、变异性和差异性

居住者层次不同,审美意向和价值取向不同,家庭结构不同,对住宅要求就不同;同一居住者在不同时期对空间的使用也有不同的要求与选择。因此在住宅设计时除了提供丰富多样的套型平面外,同时也要求住宅的平面布局能适应这种变异性和差异性。"部分灵活 "的单元大开间虽有固定的厨房、卫生间、入口和单元的形状但可划分成不同的平面布局,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在考虑每套住宅内部的灵活与多样性的同时,也可以考虑 "套 "与 "套甚至 "层 "与 "层 "之间的灵活性。在套与套之间的适当部位预留足够尺寸的墙洞,必要时可打通,或在适当部位楼板可以抽掉,形成跃层式住宅,以解决住宅套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落后的现象。

4提高厨房、卫生间功能质量

厨房应按家庭炊事行为合理设计灶台、案台、洗涤台、冰箱、排油烟机等的位置。根据洗、切、烧的操作过程,厨房的台面呈 L形及 П 形柜式布置较合理。并要求有足够长的台面能置放如电饭煲、微波炉等这些家电。厨房设备应满足人体工效学原理及炊事操作流程,炊具、料具、储藏等易清洁,使用方便并整齐美观。卫生间应随套型面积不断的扩大也相应增加。如建筑面积超过 100m2时,设两个卫生间比较理想。一般卫生间有浴缸、座便器、洗脸盆、洗衣机四大件,如家里人多最好是将洗脸、洗衣同浴厕二者之间用隔断分开。暗卫生间应有换气扇等换气设施,使之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厨房、卫生间、设备、设施、管线等二次施工安装、装修的管线置于本层楼板上,二次施工原则上不影响邻居。厨房卫生间设计应充分考虑改造的可能性。

5小区室内外环境

人们在生理上的需求得到满足以后,心理需求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如居住房间的领域感、安全感、私密感;居住环境的艺术性、"人情味 "或高情感等。创造环境,就是要在建筑内外创造具有大自然热点的、舒适、健康、有益于人们活动的空间,特别是在公共活动空间中,布置有艺术性的绿化、水面、座椅、交谈的场所。在总图设计时尽量避免外部空间的呆板划一,努力创造一个活泼、生动有机的室外空间。其次是环境设计,多考虑一些人际关系、邻里交往的需要,设置必要的公共活动场所和交往空间。在绿化设计时,应根据树的不同科目,

不同形状,不同色彩,不同的季节变化进行有效搭配,来增加绿化的层次感;用水面、绿地、铺地来划分地面,配置小品、雕塑,布置桌、椅,使绿地真正融入人们的生活。同时还要强调各空间的可达性。使人们不仅在交通上顺畅、安全、方便、易于接近,而且可使人们易于参加各种活动。与自然有良好的结合,充分利用地形,开辟视线走廊,在城市空间中创造自然环境之美,增加空间的场所感,给人以亲近自然的倾向。此外,在多样化、省地、节能、采用轻质高强材料减轻自重方面也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创造一个真正高质量、高技术、高情感的居住环境。

篇8

【关键词】 城市设计 边缘型 高新园区 误区 对策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设计走上规划舞台,城市设计观念逐步被普遍接受。人们逐渐认识到通过城市设计可以理解、改造、管理和经营城市,城市设计的作用愈发凸显。

1.1城市设计的概念及目的

长期以来,对于城市设计的定义,专家和学者一直都有不同的说法。如沙里宁对城市设计的定义:“城镇设计基本上是一个建筑问题[1]”;培根(E.Bacon) 指出:“城市设计主要考虑建筑周围或建筑之间, 包括相应的要素,如风景或地形所形成的三维空间的规划布局和设计[2]”;胥瓦尼( H.Shirvan)下的定义:“城市设计是处理物质环境质量的那部分城市固化过程, 也就是说, 它是环境的物质和空间设计[3]”。而比较权威的说法是《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GB/T 50280-98)》(1998, 国家技术监督局、建设部联合)中明确城市设计的定义为:对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所作的整体构思和安排, 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

综合以上认识,城市设计内涵丰富,是对城市物质空间以及建筑形态上的一种引导控制,同时也是对文化、经济和社会总体协调的政策设计。

1.2产业园区类型

依据产业园区与城市空间的发展关系,将产业园分为如下三类:边缘型、城中型、拓荒型。其中边缘型园区处于城市边缘或城市,有较大的发展余地,这样既有利于开发区依托高校科研密集区发展,又有利于促进城市边缘区建设。如日本关西科学城、天津华苑产业区、深圳市高新区等 [4]。本文提到的长沙高新区信息产业园和济南大学科技园服务外包产业园都是边缘型开发区,依托大城市周边优秀的自然、人文、教育和公共设施资源快速发展。

2 研究对象简介

长沙高新区信息产业园规划区总用地964.21公顷,主要以林地、水面、耕地、村镇建设用地为主。基地四周被高速路及城市道路围合,东为雷锋大道、西为绕城高速、北为黄金大道、南为岳麓大道。基地内河流、水面、湖泊众多,其中渔婆塘水库在基地中心位置。未来发展将要求本区成为:区域级商业商务服务中心、地区级专业服务中心、信息技术转化应用中心、光伏产业集群区、综合服务配套中心。

济南大学科技园服务外包产业园位于大学科技园中部海棠路以西,马鞍山与徕佛山围合的山谷中,总用地约209公顷。基地内现状以农田为主,地形较为平缓。规划目标和定位:未来建成山东省及区域内服务外包产业最集中、技术最先进、资源最丰富、政策最优惠,面向世界的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基地。推进全国服务外包产业升级的示范区;引领山东服务外包品牌效应的先导区;提升济南服务外包生态特色的试验区。

3 边缘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城市设计问题的探讨

3.1 问题剖析

城市设计是以人为中心的从整体环境出发的规划设计工作,其目的在于改善城市的整体形象和环境景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它是城市规划的延伸和具体化,是深化了的环境设计[6]。许多城市设计项目是由于项目组织方、项目设计团队、政府管理部门、项目施工方之间不断博弈,最后得出相互磨合甚至妥协的结果,因此在这里面经常有一些程序上不合理、设计规范上球的问题,这需要我们在工作中需要细心体会。以前文所述两个边缘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例,这类城市设计往往有以下几点问题。

1)定位过高、与周边产业园形成竞争关系

规划设计定位是项目最基本的议题。而许多项目组织方和管理者存在着超前、求大、求全的思想,忽视了项目自身特有的区位、环境、资源等支撑条件。例如济南市城市东部的齐鲁软件园已经率先形成规模和品牌,而作为城市边缘区域的济南大学科技园服务外包产业园定位为面向世界的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基地,这显然不现实。同时就环渤海湾地区来说,国家2009年批准的北京、天津、大连等“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均比济南具有更大的发展优势和潜力。长沙高新区信息产业园项目所在的岳麓山科技园以电子信息产业、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产业、新材料技术产业为主。而湖南省内截至2011年已有长沙、株洲、湘潭、益阳四个国家级高新区,临近省份湖北省截至2012年已有武汉、襄阳、宜昌、孝感四个国家级高新区,这些国家级高新区均涵盖光电子、信息技术等产业,产业结构部分重合,形成相互竞争关系。

2)现状基础设施薄弱,配套设施亟需改善

边缘型高新园区处于城市边缘或城市,优点是土地充足、拆迁量小,但基础设施薄弱的缺点也显而易见,道路建设及地块内“七通一平”等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

3)规划管理不到位,实施效果打折扣

目前我国的规划管理已经逐步走上正规化、法制化的轨道,管理人员也呈专业化、高学历化发展,但是在城镇化浪潮中规划管理无论从方式上、制度上还是具体管理者上看,还是有很多瑕疵。具体从长沙与济南两个项目来看,边缘型城市新区的管理和控制力度比主城区相对松懈。两个规划文本中都提到了城市设计的管理控制机制,强调城市设计介入城市规划管理的目的是对建设行为进行更有效的管控。这种控制过于结构性的和原则性,强调的是对城市总体结构、空间系统、总体风貌等宏观体系的把握和控制,而忽略了城市空间的具体引导,如建筑风格、色彩、高度、景观廊道、街道界面、开放空间等。而这些空间上具体引导往往是城市规划管理者需要掌控的重要内容。

3.2 对策与建议

针对边缘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城市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提高项目系统性和可行性

规划中应注重项目运作可行性、重视分期发展,使项目开发形成连动的规模效应。近期开发和远期发展相结合,从整个规划区综合考虑,包括路网、绿地、建筑布局,以利于滚动开发,分期建设,紧跟时代变化发展。

2)提高城市设计的法律地位

从实际项目来看,我国城市设计还是缺少政策的支持和法律地位的明确,同时市民的公共参与也不足,在2008年颁布实施的《城乡规划法》中,城市设计不是法定规划,因此在实际项目操作中,城市设计经常成为华丽的招商文件或者挂在墙上的效果图。建议在政府层面应重视城市设计作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参考和前置要素,明确城市设计的法律性质和法律地位,保障城市设计的有利推行。

3)充分利用城市边缘资源、提升项目支撑力

边缘型高新园区周边往往有大型高校园区、城市新区以及其他类型的产业园区。城市设计中应统筹考虑区域内的各种行政、公建、居住、教育、文化娱乐等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和商业竞争,利用外部资源,特别是高校优质的教育文化资源,形成对项目可行性的有力支撑。

4)城市设计控制导则细化

由于具体城市规划项目管理的控制需要,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各管理单元提出城市设计控制性导则可以有效提高城市设计在城市规划管理中的实际效用。城市设计导则的具体内容应当包括:确定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确定土地使用强度管制区划和控制指标(如建设高度布局、建设密度分区等);确定绿地系统的发展目标及总体布局,给出各级绿地指标和分布形态;对城市风貌要素、重要公共空间的设计原则及规定性控制。

4 结语

在城市化规划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市设计作为城市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项目中具有空间、形态、开发时序的引导与示范的双重作用。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设计的作用将越来越突显,在城市规划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沙里宁. 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 顾启源, 译[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6:341

[2] 培根. 城市设计. 黄富厢, 朱琪, 译[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9:121

[3] 刘宛. 城市设计的范畴及要素[J]. 城市规划汇刊, 2003(1):76-80,96

[4] 哈米德·胥瓦尼. 都市设计程序. 谢庆达, 译[M]. 台北:创兴出版社, 1979:91

篇9

在人类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已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环境心理学属于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一个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就系统论的观点看,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统一的,二者都对人的行为发生重要影响。本文用环境心理学的理论为指导,对二者的有机接轨做一些探索。

关键词:

风景园林;设计;环境心理学;空间环境

1环境心理学的内涵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一个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又称人类生态学或生态心理学。环境心理学之所以成为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应用研究领域,是因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社会环境中的人的行为,而从系统论的观点看,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统一的,二者都对行为发生重要影响。把环境、行为关系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着重从心理学和行为角度,探讨人与环境的最优化。

2环境心理学在国内外研究应用简况

在园林刚萌芽时,我国的园林设计就非常重视人居环境的和谐,园林名著《园冶》就是一部系统地论述如何营建和谐的人民居住环境的巨著,中国的《风水学》也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揭示了环境给人的心理作用;西方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到70年代初期,由于环境恶化、自然资源减少,科学家、心理学家更加重视环境对个体心理、行为的影响,纷纷研究与环境心理学有关的课题。由于环境问题的心理学研究仍然滞后。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完全摆脱强烈的人类中心主义和功能主义。心理学保持并合法化了这样一种世界观,即个体是与环境相分离的。

3用环境心理学指导园林要素设计

3.1园路。

园林道路系统引导人们方便的到达各个景区、座位区或观赏区。园林道路设计时蜿蜒环绕的穿过不同景区的小路,环绕整个山林的旅游观光车道,以及不易攀登的栈道。

3.2水。

无水不成园,水为园林之魂,古代造园家顺应自然,因地制宜,构筑自然生动的山水景观,水的设计在园林景观中成为空间的视觉焦点,水环山而流从而起到引导的作用。水作为视觉对象,有丰富的视觉层次。灵活的组织点线面式水景,构成三维空间增加层次感。达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空间效果。

3.3建筑。

建筑的高度、色彩、材质和形态对游客的心情会带去较大影响。周围建筑如若太低矮狭小,会使得周围空间显得逼仄,通常居住近的人交往频率高,容易建立友谊。在建筑设计的时候采用围合形式的邻家小院,这种空间形式不仅仅能增进住户之间得友谊,还能让人有一定的安全感。

3.4植物。

在设计中利用植物的不同色彩、质地、形状和味道来创造四季的景观,例如道路的转弯,地形的高差,不同的景点区域等,用植物的变化来引导人群;同样利用植物来创造小尺度的空间,起着分隔空间的作用。3.5小品。小品在园林设计中起到点景或划分景区的作用。同时也起到过渡和引导的作用,设计小品时紧扣主题,满足人交往需要及符合个体尺度的小品,增加园林空间的趣味性。

4用环境心理学指导园林空间布局设计空间设计效果。

园林设计的目的是从人的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创造安全、舒适、宜人、保护个人领域和富有关感的环境。园林设计中应尽可能的满足不同人群的心理需求,划分出公共、半公共、私密、半私密的空间,以满足人的多样化活动。在保持原有的自然状况下,包括它的原始植被状况,随山就势,因势利导。体验园林带来的“幽”。在尊重基地条件下,对整个园林进行空间功能的设计,使各分区景观具有以下空间特性。

4.1景点游览区。

从入口的广场设计开始,较大面积的空地,需要满足人流得集散、表演、集会、庆祝等组织的大型活动提供场所。通常情况下,人喜欢看别人活动。当你看别人时,有相当部分的被看者也在看你。

4.2观赏游览区。

运用多种的游览方式私密性强的散步道,露天的水路,游览路以及穿梭在林中栈道和塔楼增加人们游览的视线,加强了人们的视觉冲击力,游览的时候将人们带进封闭,半封闭,开敞等各种空间(这中空间是靠不同的植被的群落,道路的有机分割,各种构筑物的和谐统一塑造而成的)让人们回味无穷。

4.3安静休闲区。

巧妙的运用景墙的遮挡,植被的空间组合(乔木,灌木和地被植物的有机构成)有序的营造适合人静心养神的安静休闲区域,设计中将亭子或凳椅放在角部或边界明显处,因此凸出或凹进的角部,如L形长凳和花池,特别吸引人就座休憩或面对谈话。设计能移动的座椅可成组灵活布置,有利于群体交往。

4.4体育活动区。

宽敞的露营区由植物围合形成半密闭空间,优点是与外界有视线交流,而空间形式仍较密闭,不致有人贸然闯入,有较强的限定感。开敞式空间视线通透,围合感不强,可以利用高差或地面材料划分来限定空间,但至少有一面(最好是背后)作封闭处理,使人不致过分分散精力。私密幽静的散步道、骑游道、刺激的攀爬运动场所,以及滨水的野外探险、露营、跑步场地等合理地布置在一起让人充分体验运动养生的乐趣。

5结语

人对环境的心理感受作为依据融入设计中。环境即“周围的境况”,相对于人而言,环境可以说是围绕着人们并对人们的行为产生一定影响的外界事物。以人为本,合理细化功能组织,使空间布局自由流畅、富于变化,同时各空间元素具有内在的有机衔接,让园林景观更加人性化。

参考文献:

[1]林玉莲,胡正凡编.环境心理学

[2]克莱尔.库珀.马库斯(美),卡罗琳.弗朗西斯著,俞孔坚,孙鹏,王志芳译.人性的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扬.盖尔著(丹),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扬.盖尔,拉尔斯.吉姆松著(丹),汤羽扬等译.公共空间公共生活.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篇10

关键词:保障性居住小区;户外环境;设计

20世纪后半期是全球有史以来城市化最集中的时期,住房问题一直是很多国家共同面临的话题。其中,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更是各国政府关注的重点。近几年,保障性住房是我国住房建设的热点,政府不断推进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进程,加大投资力度,住房建设逐渐开始规范化、标准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文化素质、审美情趣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眼光也越来越挑剔,对居住小区户外环境的要求也更高了。保障性住房的对象多为城市中低收入人群,受经济条件限制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此类人群活动范围较小,多以在居住的小区内活动为主,使得居住小区户外环境设计尤为重要。另一个方面,由于开发商在建设过程中尽量降低成本,重量轻质的现象时有发生,小区的户外环境设计手法简单粗糙,造成小区的使用人群对小区不能产生归属感,大片的所谓的公共空间被遗弃,小区失去了活力。

为此,本文展开对深圳市保障性居住小区典型案例梅山苑的户外环境调查研究,借鉴国外成熟经验,针对环境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建议,希望对我国保障性居住小区户外环境设计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 深圳市梅山苑小区项目调研

深圳市梅山苑小区项目是深圳市1997年所建的安置性保障住房,位于福田区下梅林梅山路,占地12万O,主要居住人群为深圳本地户籍的低收入居民。小区内建有30多栋多层建筑,周边配套完善,交通便利。2005年,梅山苑在住宅产业化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融入了节能、节水、节材、绿色环保的“四节一环保”的绿色节能理念。

1.1 道路及停车

道路是居住区的主要构成框架。一方面,它起到疏导居住小区交通、组织居住区空间的功能;另一方面,好的道路设计本身也是居住小区内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调研发现,梅山苑小区内道路组织不顺畅,经常堵塞,主要原因是小区的停车位数量不能满足小区内部停车的需求量。作为建成时间较长的保障性住房社区,最初在进行园内道路规划时,并未充分考虑到停车空间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经济水平的普遍提高,大多住户目前已拥有私家车,而且车辆的保有数量还会持续上升。小区内建筑多为多层,没有配套设置地下停车场,地面停车位难以满足小区的停车需求,许多车辆只能占用小区的主要道路两侧、消防车道、篮球场和绿地,虽然梅山苑社区旁边的综合服务楼配有多层停车库可供住户停车,但由于其收费要比地面停车位贵很多,加之交通不便利,许多住户都不愿意停在那里,宁可占用小区内的公共道路空间。

1.2 公共空间及环境设计

公共空间应该以整体的环境意识进行设计创造,保证住户与其所处的空间环境配合默契。公共空间为居民的户外生活提供了展示的舞台,自发性、必要性、社会性的活动就可能在那里自然而然地发生。

由于梅山苑居住小区当时的规划建设受土地、资金等条件限制,为追求较大的建筑面积,户外用于公共活动的环境空间设计很少。在小区园内中心位置有一个由几栋多层住宅楼围合而成的活动场地,这也是小区内唯一可供居民集中游玩、休憩的场所。调研期间发现确有不少居民在此活动,但场地上缺少休息的椅子,只有大片空旷的活动场地,功能分区不明确。想晒太阳的老人或者带孩子游玩的居民只能倚靠在大树下的石制花坛边。另外,居民也反映,傍晚广场音乐活动时段,活动中心周围的住宅居民常因噪音扰民而与活动人员多次发生纠纷。调研还发现,小区内还缺乏公共厕所、晾晒衣物空间、非机动车辆摆放设置等便民服务设施,小区内的垃圾桶设置无固定位置,卫生环境差,休闲娱乐配套设施也不能够满足居民需求等。

1.3 绿化景观

住宅小区的绿化是为居民创造安静、卫生、安全、舒适、美观的居住环境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要充分考虑绿化景观的使用、景观、经济功能。

梅山苑保障性居住小区的绿化,一方面由于低成本的开发思路,设计品质水平较低,绿地率低,种植植物种类单一;另外,因为规划时缺乏对居民行为活动规律和心理需求方面的了解,景观设计只停留在“环境即绿化,绿化即景观”的认识层面上,细部设计不够深入,只重视空间形式、规模及视觉感受等,往往采取集中绿地。小区绿化景观内的铺地也是根据几何形式与想象的方式进行铺设,没有考虑到人们行走路径易于通达的交通便利因素,形成一种设计浪费,影响小区的环境品质。

1.4 缺少无障碍设计

深圳是个年轻的城市,典型的年龄分层明显,很多在深圳居住的老人都是来帮子女照看孩子的。梅山苑小区中的老年人多属于这种群体,他们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自己的住房及周围的环境中度过的,调研的梅山苑保障性居住小区中户外环境活动空间缺少无障碍设计的人性化考虑,很多老人住户的买菜车、推着孩子的婴儿车在路面有高差的地方,无法正常推行的事情时常发生。

2 中国香港、新加坡保障性住房户外环境设计的成熟经验

在保障性居住区户外环境设计方面,中国香港、新加坡有很多成功的建设经验,对于改善我国保障性居住区环境建设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通过专业的对比与学习,可以探索适合我国保障性居住小区户外环境设计的成功之路。

香港可谓东南亚乃至世界重要的金融贸易中心,与深圳毗邻,弹丸之地拥有世界第三的人口密度,在解决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方面创造了成功的案例,为居民提供了人性化的室内外空间的香港公屋广受赞誉。香港自20世纪50年代起开始实行公屋制度,经过60多年的探索发展,在各方面都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经验。香港公屋设计遵循寸土寸金、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公屋所有的空间都垂直叠加,集住宅、交通枢纽、商业中心、休闲中心等功能于一体。公屋大多在30层以上,其底部的裙房具有商业、交通、娱乐功能;裙房屋顶多设计成类似天台花园的邻里交往空间,结合地形创造的小型园林可以调节微气候,同时附置各种功能性的景观小品和体育活动设施。局部架空是香港公屋整体建筑的最底层常常采用的形式,围合起来的部分设置幼儿园、养老院、超市等辅助用房,架空部分则成为交通或活动空间,有着很高的使用效率。

新加坡的公共住房被称作组屋,新加坡全国80%以上人口的居住问题都是通过主屋解决的,因结合良好的绿化为居民提供优质的居住环境,获得了世界的认可。“花园城市”的概念是新加坡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随着城市的不断成熟发展,要建设“花园中的城市”是整个新加坡提出的新口号,创造一个集生活、工作与休闲于花园中的城市国家。立体绿化是新加坡造景中的最独特手法,将横向的绿化的应用范围推广到纵向视角,可用在墙体、围栏、屋顶、道桥等处。组屋内的小区主要是通过建设屋顶花园来实现立体绿化,使居住在高层的居民不必到组屋底层也能感受绿化环境。连廊系统设计也是新加坡组屋室外环境设计的一大特点,根据居民的出行布置连廊体系,保证邻里间的楼宇与附近公交车站的候车亭顺畅联系,居民在雷雨天气可以正常出行,在艳阳高照的天气下又成为人们喜爱的遮阳通道。组屋小区内的步行道设计很少使用踏步,在有高差的地方通常会设置坡道。

3 借鉴与启发

保障性居住小区的建设是现代城市建设的一个部分,必须建立在人与自然协调、追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因此,保障性居住小区的室外环境设计要从多方面综合考虑,综合人工要素、自然环境要素、空间要素,真正做到景为人所用的开放活动空间,为小区住户提供和谐交融的理想场所,令整个生活社区温馨而有活力。针对梅山苑保障性居住小区户外环境设计出现的问题,汲取香港公屋和新加坡组屋在低收入住房建设中的成熟经验,提出一些关于保障性居住小区户外环境设计的建议。

3.1 高容积率低密度的开发模式

高层住宅的单位成本相对多层及小高层最低,同时,高层住宅带来了城市居住人口的集中,而集中的居住模式有利于集约化布置停车场,提高其使用效率。建议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设置地下停车场,方便住户停车。另外,可采取地面停车空间与休闲空间相结合的方式设置,每两三个地面停车位之间以绿化隔离,这种做法可以满足绿化要求的前提下对车主停车及寻找车位提供方便,并且在停车位空缺状态下也能形成住户聊天、休闲活动的空间。对于小区内的运动场地,可提供夜间限时停车服务,分时段开放,以缓解住户夜晚回家太晚,无处停车的问题。

3.2 争取更大的户外活动场地,空间设计注重人性化、功能可变性

底层架空有利于户外环境的改善和外部空间的塑造。同时,架空底层有利于楼栋住户的空气流通,改善住区内整体小气候环境,方便居住小区视觉景观的组织,提高住区内视野空间等有利因素。根据居民日常生活的需要,可将住宅建筑底部架空部分分区域改为公共厕所、会所健身、停放非机动车辆、会所活动室等既具有遮阳避雨功能又可交往、活动的休闲场所。

除了建筑底层架空,易于接近的、具有良好通达性的屋面公共场所也可以充分利用,将屋顶平台进行环境绿化,拓展为活动场地。这种向高空间争取发展绿地的方法,使城市土地得到多层次、立体的复合利用。在香港公屋、新加坡组屋等公共住房中,屋顶平台作为活动场地的例子也屡见不鲜,几乎已经成为惯例。屋面空间也可以作为晾晒衣物与食品的最佳场所,既能得到充足的日晒,还可以保障住户使用的安全性,对避免破坏小区底层环境的整体性也有益处。

对于休闲空间设计,场地与交通干道的分割可以使用树木、矮墙等进行隔离。明确空间的功能在于为不同居民休憩、娱乐、健身、集会等需求提供活动场所,深入研究不同人群的活动特点,合理规划不同活动区域,配置必要的活动设施。动态活动区地面铺装尽可能平坦、防滑、无障碍,可以进行球类、舞蹈等活动,为了防止噪音污染,可种植高大乔木以及连廊控制声音的传播;静态活动区应采用软铺装地面,以草地为主,位于较安静区域,有优美的景观朝向。考虑适当的阳光和阴影设置座椅,配合树荫、遮阳设施等,供人们在此进行观望、晒太阳、聊天及其他娱乐活动。针对人的心理来改善设施的设置,将居民引入小区公共空间,为丰富人们的交往活动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的活动场地既要有相对的独立性,不受过多的干扰,还要和儿童活动区有方便的联系和视觉上的通透,使老年人活动区和儿童活动区形成一个互补式的整体,便于独自活动又相互娱乐、相互照顾。

居住小区的休闲广场应交通便利,位于住区的中心位置,广场内不应设置过多的固定设施,功能除了承接居民的运动需求,也可满足住区内定期组织的社区活动与讯息宣传、商业售卖活动。

3.3 提高绿地的实用性

居住小区的绿地,不仅是公共绿地,还包括宅间绿地、道路绿地等,小区内各种绿地都有其自身特有的无法取代的生态功能和环境功能,而任何一种绿地的不足,都将使局部绿化环境恶化,从而影响整个小区绿化环境质量。要做到“步移景异、抬头见绿、推窗见花”,只有均衡地考虑各种绿地比例,科学地规划组织,才能创造出真正优美的环境。

保障性居住小区的绿化种植可考虑采用草本、藤本、灌木、乔木相结合的方式,根据植物季相和色彩变化,适当增加水体面积,减少单一种类、纯草坪大面积集中布局模式。绿地铺设应尊重基地与周边交通的现状,可以通过适当的植物栽培来限定与划分空间。建议多采用本土植物,考虑植物的季节性与多样性,避免种植带刺及根茎易露出地面的植物。积极利用场地进行综合立体绿化,拓展绿化空间,增加绿色生物量和绿化覆盖率,扩大居住小区多位的自然因素,提高整体绿化质量。道路绿地的铺设要保证合理引导住户方便、安全到达住区,不要设置过多转折,造成交通障碍。同时也不要过于接近建筑,影响住户的休息。

3.4 “以人为本”的无障碍设计

住户在居住小区内的大部分活动都是通过步行来完成的,所以住区步行道路设计的好坏与住户生活息息相关。在遇到追求美观和追求无障碍设计相违背的情况下,应该着重以人性化的原则考虑无障碍设计。例如,错落有致的地面景观虽然非常美观,对于普通人也构不成行走的威胁,但是这对于生理弱势群体却存在潜在的危险,所以应该避免这样的景观设计。小区内步行道路系统的铺设应合理化,保证路面平坦、稳妥,不宜采用卵石铺装。同时还要注意路面铺筑要防滑,符合人体行走的工程学;竖向变化不宜过大,且应避免台阶;道路及各出入口有高差处应设置平缓坡道。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区域,应设置多重的防护栏、警告标志及照明设施。厕所、座椅、垃圾箱等园林小品的设置要尽可能使轮椅使用者容易接近并使用,而且其位置不应妨碍视觉障碍者的通行。可建立小区遮盖步行道体系,整合底层架空空间,避免车行系统对步行的交叉干扰。只有从人的需求出发,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在重视实用性的同时,兼顾观赏性和经济性,才能真正提高保障性居住小区的绿化环境质量,为居民创造优美、舒适、安宁的理想居住环境。

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已经成为现代住居的热点话题,在有限的土地划拨面积上,积极改善居住小区内户外环境,集约用地将是当今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保障性居住小区并不意味着标准降低、档次降低,虽然户外环境设计会受到容积率、经济因素等条件的影响,但是通过设计部门的努力,还是可以为居住者设计出良好的户外环境。扬盖尔(Jan Gehl)曾在《交往与空间》中提出一个观点,即“尽管物质环境的构成对社会交往的质量、内容和强度没有直接影响,但规划人员能影响人们相遇以及观察和倾听他人的机遇。”由此可见居住小区户外环境设计对提高居住区活力的重要性。同时,作为建设部门也要不断向更高的建设理念攀登,既要在满足住宅建设基本要素的基础上提升环境要素,又要充分考虑使用者生理、心理、社会道德等多层次的需求,创造出健康舒适、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性居住小区户外环境。

参考文献:

[1] 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琳・弗朗西斯.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M].俞孔坚,孙鹏,王志芳,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 朱建达.小城镇住宅区规划与居住环境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3] 刘家麒.香港住房的室外环境[J].中国园林,1997.

[4] 汪利娜.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演变及思考[J].现代城市研究,2009.

[5] 郭兰.日常生活视角下的住区外部公共空间[J].南方建筑,2013.

[6] 刘赞玉.新加坡组屋居住环境设计分析[J].中国园林,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