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监督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2-04 18:03: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务监督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财务监督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公有企业;财务总监;制度

中图分类号:F23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2-0097-02

一、财务总监制度概述

财务总监即首席财务官,简称为CFO,是指由企业的所有者或全体所有者代表决定的,体现所有者意志的,负责对企业的财务、会计活动进行全面监督与管理的高级管理人员。财务总监制度则是指,在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以及多层次管理的治理结构下,由企业所有者在企业内部所建立的、旨在保障所有者利益和实现公司资本保值增值并由特定专业人员、机构、制度和措施等因素有机组成的财务监督与管理机制的总称。财务总监制度在西方国家公司治理中是一种占主流地位的管理体制。财务总监们以全新的财务理念,积极、主动、深入地参与企业决策过程和战略管理,按国际化事业来创建先进、实效的财务管理系统,维护合理的资本结构,使股东财富最大化。国外对财务总监制度的研究侧重于财务总监技能方面,即财务总监应具备的能力。财务总监肩负着对企业财务运行进行全过程监控的职责,企业的财务总监管理和控制所有的会计、财务与审计职能,并直接向董事会报告。企业财务总监履行所有的财务职能,不但要对财务活动的合法性、真实性、有效性等进行监督,而且还要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合规性、真实性、可比性、一致性等进行监督。公有企业财务总监,作为内部监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随时掌握有关组织活动的特定信息,采取灵活多样的直接手段促使契约得到高效而低成本的履行,对公有企业经理人员偏离契约的行为进行纠正,以避免更多的因问题引发的成本的增加,从而能够确保公有企业所有者财富最大化目标的实现。财务总监制度是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一环,财务总监是企业经营管理层的重要成员,参与企业管理。

二、建立公有企业委派财务总监制度的重要性

(一)维护所有者权益

企业委托制是现代公司的一个重要的组织特征。公司治理结构的提出,在于现代股份公司的法人产权制度是一种典型的资产委托制,从理论来说,公司治理所要解决的是由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所造成的人问题。委托理论主要研究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市场参与者的经济关系即委托关系,以及激励约束机制问题。所谓委托关系,詹森和麦克林(Jensen and Meckling,1976)认为:它是“一个人或一些人(委托人)委托一个人或一些人(人)根据委托人利益从事某些活动,并相应地授予人某些决策权的契约关系”。委托关系的实质是企业所有者放弃了对企业的直接经营权,委托自己挑选的人进行经营。并设计一种机制或合同,能给人提供某种刺激和动力。使其按有利于委托人的利益、目标去努力工作。委托人并向人支付报酬。

委托关系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随着企业规模、范围不断扩大,企业股东人数与管理者的增加,尤其是企业管理本身日趋复杂化、专业化,资本所有者完全控制企业经营活动越来越受到自身精力、专业知识、时间、协调能力等限制,资本所有者(委托人)就会把企业财产的实际占用、使用和处置权委托给专业经理阶层(人)行使,并执行监控企业的职能,这就出现了委托的契约关系。由于现代企业是复杂的多层次组织,在各个层次之间,也存在着委托关系。从根本上说,导致委托关系产生的根源在于委托双方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当委托人委托其他人来处理某项事务比自己亲自处理能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同时。人也能从接受委托中获得比从事其他活动更多的收益,委托关系就会产生。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在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中,股东大会拥有最终控制权,董事会又有实际控制权,经理拥有经营权,监事拥有监督权。这四种权利既相互制约,又共同构成公司内部治理结构,这种治理权力来源于以公司出资者所有权为基础的委托关系。

所有权和经营权之间的关系应是互相制约、互相促进、互相保证的,所有者有必要对经营者实施适度的监管。这种监管首先体现在对经营者的选择;其次是对经营者的重大经营决策、财务决策的审定和制约。在两权关系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所有者主体缺位和经营者行为失控并存。经营者的行为未受到应有的制约,由此导致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种种腐败。因此,规范和约束经营者的行为,关系到企业改革的成败,关系到现代企业制度能否建立和发展。

(二)防止了国有和集体资产流失

在我国,广义的公有资产是指我国境内和境外的,产权属于全民和集体所有的一切财产,它是全民所有的全部财产和债权的总称。公有资产管理,实质上是对属于国家和集体的财产实施财产所有权的管理。其特征主要有:

1 产权性

国有资产管理是对国家和集体拥有所有权的财产和债权进行管理。从法学角度来看,财产所有权包括对资产占用、使用、收益和处置等权利。

2 服务性

国有和集体所有资产管理以服务为宗旨,主要目的是优化公有资产配置,保证公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维护公有资产所有者、经营(占用)者的合法权益,巩固和加强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的骨干作用,推动社会生产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更好地为改革服务。

3 综合性

公有资产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经济管理工作,一方面要依据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促进公民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总目标;另一方面,则要承担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任务,起到调节经济的杠杆作用。加强公有资产管理对维护国家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是公有资产保值增值、优化公有资产的配置、提高公有资产的使用效益的根本保证,是理顺产权关系,完善公有资产运行机制的客观要求。

没有实行财务总监制以前,有些法人代表权力过于集中,缺乏制约机制,出现了一些惊人的国有资产流失现象。实行财务总监制度后,杜绝了此类现象的发生,保护了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保障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如江苏农垦推行财务总监收到的监督成效有:(1)严格控制贷款和担保事项,清理内部借款,降低了财务风险。自推行财务总监制已来,江苏农垦系统银行贷款由2007年的18.25亿元下降为2001年的13.45亿元。同时,坚持审慎原则,坚决不为无产权关系的企业担保。(2)积极参与投资论证,控制投资风险。由于投资新项目需要财务总监的审批,改变华了过去滥投、乱投的现象,投资收益率有了明显的上升,2006年投资收益率为2.4%,2007年投资收益率为13.3%。(3)压缩成本费用。财务总监根据企业财务计划和实际经营的需要,控制企业不合理的费用支出。在管理费用方面,采取精简机构、费用包干的方法,5年来管理费用下降了20%,在财务费用方面,成立了厂内结算中心,充分盘活结算中心的沉淀资金。同时,加强资金的计划管理,做到所属资金勤借勤还。

(三)发展与完善了大中型企业总会计师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

财务总监制度吸收了总会计师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的财务管理与监督职能,弥补了总会计师在职责权限上的局限性和内部审计制度滞后性的缺陷。此外,企业的监事会虽然也是监督机构,但其职能主要是事后监督,人员也并非专职,而财务总监则是对企业的整体财务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专业专职监督。

篇2

[关键词] 制造业;财务管理;思考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18. 015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18- 0022- 02

1 制造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其健康发展对我国经济具有重大的意义。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制造业是我国主要就业渠道之一,也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同时,由于资金的循环过程是企业生产过程的体现,加强该过程的财务管理工作,直接影响到企业管理层的战略决策的准确性。而财务管理对企业资产各种形态变化的价值管理贯穿于整个资金循环的过程中,因此财务管理在制造业企业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另外,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其在企业管理中的职能上,它的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始终引导着企业生产经营的种种方面,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最有力的支持,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健康发展。最后,财务管理还作为一种风险管理活动,贯穿于制造业企业生产全过程。众所周知,风险存在于企业的内部经营活动和外部市场中,为了避免以及降低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风险,需要通过合适的财务管理活动来采取合理的措施规避风险。

由此可见,财务管理对于制造业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要促使制造业良好的发展,加强财务管理刻不容缓。而制造业财务管理中存在哪些问题,应该如何有针对性地加强制造业企业的财务管理是目前制造型企业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在分析制造业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制造业财务管理的主要对策。

2 制造业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资金管控不力

制造业企业目前在我国发展非常迅速,并且由于制造业的生产特性,其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现金来维持生产,而有些制造业企业的生产周期较长,这就导致了企业手中掌控的现金也越来越多,资金规模也越来越大,因此需要加大对制造业企业资金的管控力度,但是目前大多数的制造企业并没有充分建立起完善的企业资金控制制度,企业资金的管控问题也就日益突出。以制造业为例:随着企业业务的增长,企业拥有现金量增多,但是企业现金的管控力度并没有随着现金拥有量的增多而加强,资金的管控执行力度不够。目前很多企业在销售的时候采取的是赊销的方式,资金的管控力度不强就导致了很多赊销的应收账款没能及时地回收,会给企业造成现金短缺的隐患。另一方面,受大环境影响,我国制造业企业目前发展迅速,很多企业开始投资的步伐也在加快,投资决策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也比较普遍,部分企业对基础设施、设备、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投入管理不到位,由于投资不科学导致的企业经济损失逐渐增加,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2.2 财务管理中预算意识薄弱

财务管理活动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预算管理,预算管理主要是对企业未来的经济活动在事前进行良好的规划,通过一系列控制手段来指导企业未来的生产经营计划,并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动态地修正最初的计划,以达到计划目标的完整实现。但是由于目前制造业企业财务人员没能充分认识预算工作的重要性,预算管理在企业中施行得并不普遍,严重影响了预算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目前在我国,制造业企业预算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对预算工作认识比较片面,很多制造企业认为预算仅仅是财务部门的工作,预算仅仅是对财务数据的汇总计算,由于认识片面,生产部门等其他部门很少参与预算的编制,致使预算的数据并不能反映企业整体信息,企业管理者不能获取准确的信息,难以实现企业资源的有效配置。②预算目标不明确。一些制造企业忽略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片面强调高速发展,致使预算成为一种空想,无法真正保障企业当前生产经营发展需要;或者企业编制预算过于重视短期目标而缺乏长期考虑,致使短期目标与长期发展不相符。③预算编制机制不健全。在企业中普遍存在重编制轻执行的情况,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没能对预算结果及时地进行修正。

2.3 企业财务监督制度不健全

财务监督指的是一系列的方法对企业的整个财务活动及其效益进行监督的一种活动。从现实的角度来看,财务监督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具有着重要的地位,是企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目前在我国制造业企业中财务监督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财务监督不到位,企业普遍忽略了财务管理的监督作用,这种普遍上的认识也就导致了财务在对企业的监督过程中很难发挥有效的作用,财务监督不到位。另外,我国制造业企业财务监督体制也不健全,有的单位虽然制定了一部分的财务监督制度,但是只限于报销费用和审批等基本方面,没有建立起一个健全财务监督体制。在许多关键部门没有形成严格监督程序,致使企业效益水平严重下降。企业很多部门对内部控制存在一定的误解,没有建立起规范的操作程序,财务监督作用发挥不力。同时企业对于财务监督的执行力度尚还不够,许多领导者对监督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监督者的风险意识也不强。财务监督并不是仅仅依靠财务部门的努力就能够完成的,目前许多企业的财务监督是由财务部门单打独斗来完成的,而由于缺乏适当的授权使得财务部门在对企业财务监督的过程中障碍重重,对一些可能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并且予以解决。

3 改进制造业财务管理的主要对策

3.1 建立健全的资金管理体系,加强资金的管控力度

对于制造型企业而言,资金是企业的命脉,制造型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就是对资金的管理。对此,①制造型企业的领导者应该在当前全新的经济环境形势下,强化现金管控的意识,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现金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重视资金管理的长期增值性与短期计划需要的相结合。根据生产、投资需要来制定资金的筹资计划,做好资金预测应对资金缺口的难题,确保企业资金的流动性与偿债能力。②建立起全面的现金流控制体系,保证资金管理的规范化、程序化与制度化,包括日常生产经营的资金需要计划、编制日常的现金流结算表和建立起现金流预警系统,在现金流转的各个环节实施控制,保证现金在企业内部顺畅流通,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避免闲置和浪费。中石油下属的青岛公司通过加强企业资金的预算管理,加强资金的风险控制,减少了应收账款坏账的比例,同时利用金融工具等一系列手段增加了企业闲置资金的盈利能力,从预算、风险和盈利3个方面加强了企业资金的管控力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企业带来较大的收益。

3.2 建立健全的预算管理体系

首先,制造型企业要充分认识全面预算的重要作用,提高全面预算管理意识。尤其对重点环节应该着重加强预算。另一方面企业的各个部门也要认识预算管理的重大意义,积极协调各个部门参加预算管理工作,确保生产经营过程中每个环节能够相互衔接。其次,要明确正确的预算目标,制造企业在确定预算目标时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避免眼高手低或是目标定制过低,阻碍企业发展,确保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最大化。最后要加大预算的执行力度,改变重编制轻执行的理念,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动态地保证企业的预算目标保质保量的完成。中冶海外工程有限公司根据其自身的战略规划以及对管理目标的需求分析,形成了一套包含完整的预算管理体系,形成预算目标下达、预算编制、预算审批、预算生效、预算调整、预算执行控制、预算差异分析、预算考评等完整的一个闭环系统,真正实现事前控制、规范控制、全面控制、自我控制的预算体系,促进管理更加规范和提高了工作效率。

3.3 加强企业财务监督制度的建设

要发挥财务监督在制造企业中的作用,首先要健全财务监督法规的建设。目前对财务监督种种的理解误区就是源于并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对财务监督进行界定与规范。①建立健全的财务监督法规,从立法上明确财务监督的重要性,端正以往人们的思想,对于发挥财务监督的作用具有重大的意义。有了完善财务监督法规的支撑,才使得加强财务监督建设有法可依,可更好地促进财务监督作用的发挥。②在内部要健全企业的财务监督体制。要想发挥财务监督的作用,首要的是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财务监督管理办法,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风险控制制度,促使财务监督工作更加标准化、合理化和程序化。建立严格的内部审计程序,定期对财务监督制度的建设以及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③要内外部监督相结合。一个良好的财务监督体制不仅仅是只包括内部监督体制,同时也需纳入外部监督体制。内部财务监督有时候无法保持独立客观的监督视角,引入外部监督体制,其在监督的过程中更能保持一种客观独立的视角,可以作为企业内部财务监督的一种补充。通过外部监督能够最大限度地确保企业资产的完整,保证财务监督职能的发挥。

主要参考文献

[1]屠伟明.我国制造企业财务管理问题与对策[J].当代经济,2012(4).

篇3

【关键词】高等学校;财务监督;研究

财务监督作为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职能,在加强高校财务管理,提高高校资金的使用效率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建立和完善高校内部财务监督是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目前高校财务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财务监督的认识不足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国家实施高等教育项目越来越多,对高等教育投入资金的金额也越来越大,如何使这么多的项目真正的发挥作用,提高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率,成为当前高校财务监督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很多高校的领导层对财务收支情况普遍重视,但是对财务监督工作没有给予充分地重视,各种财务监督的手段难以发挥效果,财务监督工作难以有效展开。

2.财务监督人员的素质难以使用工作的需要

当前,高校的资金来源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使用、核算方式的多样化,对高校财务监督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很多高校财会人员受传统财务管理观念的影响,对新理念、新方法的理解和掌握不够。同时,个别财会人员存在学习能力不强,工作的积极性不高等现象,难以适应当前高校财务监督工作的要求,造成新的财经制度不能得到有效执行,财务监督工作推进缓慢,影响了高校开展财务监督工作的效果。

3.相关的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的高校大部分是由国家投入资金保障运行的,因此,高校在接受国家有关部门的财务监督、财务审计的同时,还要在校内建立起一套内部控制制度,以加强对高校财务资金的收支、分配、考核等方面的监督和管理。但是,从实际的执行情况来看,很多高校的财务监督制度尤其是内部控制制度还不完善。

4.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能没有充分发挥

由于领导的不重视,造成高校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主要表现在内部审计机构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财务管理部门的附属机构,内审部门的负责人由财务机构的人员兼任,内部审计成为了一项摆设;审计的内容侧重于事后审计,事前、事中的审计监督工作不到位;内部审计的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程度不够,等等。

二、加强高校财务监督工作的意义

1.保障高校财务工作正常开展

当前,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很多问题,如资金使用随意性大、效率不高等问题,都可以通过加强财务监督来实现。通过建立有效的财务监督工作体系,不仅可以对财务核算体系进行完善,而且可以提高高校财务工作的透明度,更全面的反映高校的管理情况、经营情况,避免了一些不利于高校发展问题的发生。

2.可以提高高校资金的使用效率

严格的财务监督管理机制,可以对每一笔资金的使用建立档案,确保资金收支的平衡,事项资金使用效率的最大化,比如差旅费的报销办法,集中采购办公用品的管理办法,进行招标采购设备的管理办法等。对于大额资金的支付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者联签制度,任何个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或擅自改变集体决策。

3.加强高校财务监督机制可以促使高校财务人员廉洁自律

对高校财务加强监督,可以使高校财务人员加强自身的自律性,在工作的过程中秉持清正廉洁、勤勉尽责。此外加强和完善财务监督机制,也便于及时发现财务管理中的问题,从而进行快速高效解决,把财务隐患和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保障了高校的整体利益和全社会的利益。

4.加强财务监督可以更好的维护高校良好形象

高校自古以来就在人们心中处于比较神圣和重要的地位,被称之为象牙塔,加强对其的财务监督,可以促使高校财务管理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有效维护了高等学校及其教师在人们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三、加强高校财务监督的对策

1.提高高校管理层对财务监督工作的认识

提高高校管理层对财务监督工作的认识,是做好高校财务监督工作的基础,也是提高高校财务监督工作水平的重要保障。一是高校的各级管理人员要对国家有关的财经纪律、规章制度进行认真学习,做到严格依法办事、依法行权;二是要增强高校领导的财政监督意识,学校可聘请相关专家进行财政讲座,让校领导认识到财政监督的重要性,从而加强和重视这方面的工作;三是各级财会人员要自己管得住自己,警惕思想上的滑坡、精神上的沦陷,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微慎独、勤于自省,做到遵纪守法,绝不出现私设小金库、账外套取资金等行为的发生。

2.建立完善的财务监督机制

建立完善的内部财务监督机制是做好财务监督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加强制度建设势在必行,而且财务制度建设工作做的扎实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遂平的高低,为此高校必须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再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修改校内财务制度,比如校内分配制度、经费审批制度、校内专项资金管理制度等,力争使财务制度更好的为财务管理服务,达到约束和规范校内经济秩序的目的。

3.增强财务管理工作的外部监督

所谓加强外部财政监督,主要指加强政府相关部门和人民群众对高校财政管理的监督,这样便于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透明化和公开化,首先高校财务部门要和审计、纪检部门做到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对于高校内部工作人员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及时进行检查和处理;其次要加强群众监督,高校在进行财务经济活动时,可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积极引导群众进行监督,从而实现财务经济工作的透明、公开和公正。只有把政府有关部门监督和群众监督有效结合起来,才能最有效的发挥财务监督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财务;财务监督;审计

一、充分认清财务监督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企业发展的要求明显提高,财务监管应急事项增多,服务协调需求上升等,给出资人财务监管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新的要求。切实做好经费使用管理中的监督工作,确保经费使用依法、安全、廉洁、高效,我们应充分认识到:

第一,财务监督关乎企业的稳定和发展。经费使用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企业的全面建设与发展。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经费投入越来越大,对经费使用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充分认识经费是企业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维护财经政策、法规和纪律的贯彻执行,确保企业经济的良性运行,企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第二,财务监督促进企业反腐败工作和廉政建设。近年来,不断推进经费管理改革,健全完善制度,强化监督检查,提高保障效益,取得了显著成效。一些严重违反财经纪律问题和经济案件的现象必须引起各级的高度重视,切实把经费监督纳入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之中,发挥财务监督的作用,以强硬的手段约束和惩治这些行为。

第三,财务监督提高经费使用效益。经费使用管理涉及各级各部门,情况复杂;存在的问题,既有长期以来未能解决的难点,也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情况;在财经监督上还存在着模糊认识,监督与被监督的意识不强,主动监督与接受监督的自觉性不高。加强经费监督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各级各部门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采取有效措施,对各单位的经费效益进行跟踪检查分析,发现问题督促改正,规范经费管理秩序,加强财务监督,控制约束财务活动,促进企业财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发挥宏观指导作用让财务工作从总体上把握企业财力运行的全局,科学使用资源,实现统筹安排、顾全大局、讲求效益,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二、严格执行财经制度,规范财务监督法规体系

企业财务的相关法规是进行企业财务监督的基本依据。实施财务监督,必须掌握政策,正确划清各种政策界限,把握财务监督方向,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第一,严肃财经纪律和财务法规。各级各部门必须认真执行国家相关财务法规,严肃财经纪律。财经监督检查要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当前要重点查找和纠正擅自改变财务标准制度,虚报冒领、截留挪用经费物资和隐匿拖欠上缴经费等问题。财务部门要坚持原则、秉公办事、铁面无私,严格审查各项经费收支结算,严密报销手续,杜绝虚假发票、笼统发票和乱列开支等现象,严格控制和监督经费收支活动,堵塞各种漏洞。

第二,切实落实监督检查制度。经费使用管理监督的检查工作由财务部门配合企业有关职能部门共同组织实施,每年应当抽查一定数量的单位和项目。从经费计划分配开始,直查到使用末端。既要盯住管钱管物的,又要盯着花钱用物的;既要查钱的来源,又要查钱的流向和钱变物后的用途。注重检查实效,采取普遍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的方式。既可以垂直检查,也可以组织力量交叉检查或单位之间互相检查。使财务活动正常地有秩序地连续不断地进行,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第三,严格贯彻经费使用管理内控制度并按计划保障。按照责权统一、有效分解的原则,合理配置经费使用管理权力,坚持管事与管钱分开,计划拟制与执行分开,业务承办与审核分开,做到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凡是不符合上述要求的,必须在岗位设置和工作分工上做出调整。严格落实岗位轮换制度,对在同一岗位任职或分管同一方面业务时间较长的人员,要定期进行交流或者轮换。明确经费使用管理的“”,各部门必须按照规定的开支范围使用各项经费,不得擅自变通,不得侵占、截留或挪用。制定企业内部牵制制度首先必须明确控制目标,要找到控制点,即容易产生错弊而需要控制防范的环节,如审批、核对、审签、结算、记账等等,以达到纵向(即在同一部门内不同岗位、上下级之间的相互牵制)与横向(即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应由不同部门分别处理,使一个部门的记录受到另一个部门的牵制)的有机结合。其次,要实行企业重大经济活动联签制度。企业在明晰产权关系后,应明确各级所有者与经营者的责任与权利,建立健全集体决策机制,特别是企业重大的贸易、投资活动必须有财务人员参加,经集体研究分头把关。再次,加强企业内部稽核工作。内部稽核从广义上讲应该包括内部审计机构对整个企业财务活动的审查及财务部门内部的日常审核。

三、进一步完善财务监督机制,不断加大财务监管力度

当前,企业财务监督法律依据分散于各分项财经法规制度中,没有全面、系统、统一的财务监督法规,而且,受某些单位本位主义倾向的干扰,标准依据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必须以新的思维构建符合企业财务发展实际的财务监督体系,实现依法理财、科学理财的目标。

第一,财务监督是财权正确行使的重要保证。一是要形成多边监督合力。在相关领导的统一指导下,充分发挥财务和审计部门的监督作用,畅通民主监督渠道,形成上下联动、内外衔接的立体监督网络。财务部门要加强经常性的监督检查,适时组织专项整治;审计部门要加大对财权运行各个环节的监督力度,扩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覆盖面,拓宽财务公开的范围,丰富财务公开的内容。二是要完善情况通报制度。近年来,部队财务监督力度不断加大,对发现的问题和整改情况及时进行了通报和反馈,这项制度要继续坚持并不断加以完善。要丰富通报形式,现在主要是以口头和文件的形式通报情况,今后也可以在有关会议上进行通报,可以搞单项情况通报,也可以搞综合情况通报,通报的重点是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要反馈整改情况,对通报的问题,限期整改到位;一时难以整改的,有关部门要制订整改计划,并定期反馈情况。要适时跟踪回访,对问题的整改情况,要利用一定的形式进行“回头看”,增强财务监督的权威性,维护财务监督的严肃性。三是要严格落实责任追究。责任追究是财经管理活动的最终屏障,要追究决策失误的责任。现在是吆喝的多、真正落实的少。对决策失误造成经济损失的,主管领导应承担主要领导责任,分管领导要承担直接领导责任,这在以后要成为一种常态,重大投资项目要实行终身责任追究制度。要追究违纪违法的责任。对违反财经纪律的当事人,不能该处理的不处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也不能摘什么“从严从重”,该承担什么法律后果就承担什么法律后果。要追究失职失察领导的责任,对违反财经纪律的问题,既要处理当事人,也要追究失职失察领导的责任。如果财经管理综合考评不达标的,单位主要领导应做出相关说明。

篇5

内容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委托关系逐渐形成,为了保护所有者利益的财务监督应运而生。有效的财务监督可以调节委托双方的利益冲突,实现有效财务监督的关键问题在于财务监督主体的职责履行,这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财务监督主体的道德。本文从企业财务监督主体道德培植的目标机制、激励机制、监督机制、评价机制、惩戒机制以及完善职业道德教育体系、提升财务监督主体伦理思辨能力、优化财务监督社会环境、建设廉洁文化等方面着手,阐述了企业财务监督主体道德培植的机制与路径。

关键词:财务监督主体 道德培植 机制 路径

监督即对现场或某一特定环节过程进行监视督促和管理,使其结果能达到预定的目标。财务监督是代表所有者利益对经营者的生产经营活动或业务活动进行的观察、判断、建议和督促。监督需要建立在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之上,没有双方利益的矛盾,也就不会产生和存在监督,财务监督正是为了解决委托矛盾而产生的。按照马克思的经典理论,主体是参加一定的实践,进行改造世界和认识世界活动的人,那么财务监督主体是指所有者或代表所有者利益的人或人格化的组织或单位。

企业财务监督主体道德培植机制

(一)目标机制

要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监督主体道德建设的总体目标,按阶段对其进行分解、跟踪和调节,使之达到预期效果。首先,要分地区、分阶段、分岗位制定具体的分目标和若干具体方案以及分解落实的计划,从而形成科学的纵向衔接、横向关联、纵横沟通的目标网络体系;其次,要通过道德建设内容划分和建设手段的配合运用,主要环节的监督检验以及其他形式的有机结合,尽量保持道德建设的最佳状态,及时排除外界干扰,消除道德建设与目标的偏差;最后,要研究制定对管理系统和管理者目标完成情况的检验标准与程度,实行定期评估、奖惩兑现。

(二)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企业制度中一种积极的约束,它在一定程度上加大财务监督主体自身目标和企业目标的融合,从而有效地激发财务监督主体的行为。为了保证财务监督主体的独立性,企业财务监督主体的报酬应由企业所有者支付,而不是人支付;同时为了调动财务监督主体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他们的报酬结构应该包括固定工资和收益分享两部分,固定的工资确保财务监督主体稳定的收入来源,而收益分享可以促进他们关注企业业绩。同时,在激励机制的设计中应当注重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同时对财务监督主体进行职业评价,并进行备案、联网登记。

(三)监督机制

监督机制对财务监督主体来讲是一种被动的约束,只有将激励机制与监督机制有机结合,才能够更有效的激发财务监督主体的行为。在监督机制的设计中,应注重微观监督与宏观监督相结合的原则,构建融注册会计师审计、公司间并购市场等监督形式于一体的监督机制。应出台相关法规,促使股东投票机制得以充分发挥其功能,增加经营失败、财务监督失效的成本;逐步形成财务监督主体的竞争机制,使所有者能够在市场上找到合格或者优秀的财务监督主体。

(四)评价机制

完善的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是实现有效财务治理的前提,而有效的激励和监督的前提是正确合理的业绩评价。应该建立科学的财务监督主体绩效评价机制,注重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引入资本保值增值率考评企业的短期效益,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末所有者权益现值÷期初所有者权益;引入所有者权益价值指标考评企业的长期效益,在进行比较时可以与本公司历史水平、目标水平比较,也可以与同行水平进行比较。同时,要注意保证评价机构的独立性,执行评价的费用和报酬应有所有者支付。此外,为了避免人和财务监督主体合谋粉饰企业财务报告,可以在评价机制中引入财务监督主体职业能力评价的相关内容。

(五)惩戒机制

惩戒机制是对财务监督主体的不良行为记录等方面实施相关的惩戒措施,也是一种被动的外部约束机制;建立惩戒机制是规范财务监督主体行为的重要举措之一。在构建惩戒机制的过程中要注重行为惩戒和职业惩戒相结合的原则,增加财务监督主体的违规成本。要加强对财务监督主体的检查,但更关键的是要对检查中发现的违纪问题进行处罚,杜绝查而不纠、查而不惩的情况。同时,对违规财务监督主体的惩戒不仅是对具体违规行为做出相应的惩戒,还应该视情节轻重,考虑吊销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进行备案等职业惩戒措施。

企业财务监督主体道德培植路径

(一)完善职业道德教育体系

建立一支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财务监督队伍,完善职业道德教育体系势在必行。要注重财务监督道德的学校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要从会计等相关专业的学生抓起,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使他们在走向工作岗位之前就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风范。要注重财务监督道德的职业资格入职教育。在取得财务监督职业资格证书时,要开设财务监督课程,在该部分考核合格后,才能颁发职业资格证书,使财务监督职业资格具体化、人格化。要注重财务监督道德的继续教育。财务监督主体的职业道德教育,应贯穿于他们的整个职业生涯之中,在组织继续教育时,注意业务知识和职业道德教育并重。

(二)提升财务监督主体伦理的思辨能力

人的选择中既有积极的价值也有消极的价值,但这些价值都会于无形中渗透到人们的行为之中,使人们做出的选择倾向于某些方面。人们对行为的选择过程就是伦理思辨的过程。一般来说:“选择高尚的动机,一般就会导致高尚的行为;反之,就会导致不良甚至邪恶的行为。”所以,培育企业财务监督主体的道德伦理,首先要提高其思辨能力,以使其能够更加合理的把握自己的行为。拉尔夫•波特将道德分为定义、价值、原则和忠诚四个方面,将其用于财务监督主体道德伦理思辨时,定义表现为财务监督中的控制事件,如筹资、投资等具体决策活动;价值即财务方面的价值观,如企业财务监督的目标等;原则则是运用的伦理原则,它用来帮助进行行为选择;忠诚是服务的对象,忠诚是最为重要的,冲突往往发生在忠义的权衡之上。所以,培育财务监督主体道德伦理,必先培养其忠诚度,必须以国家、企业的整体利益为中心,这样才能耦合多种不同的价值判断,避免道德伦理冲突。

(三)优化财务监督的社会环境

财务监督主体既生活在企业财务领域,也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中,其职业道德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和干扰,社会、心态、风气、风尚对财务监督主体冲击很大,因此,营造出高品质的财务监督主体的职业道德,优化财务监督行为的社会环境尤为重要。首先要在行业中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念,坚持诚信的用人原则,并对用人机制实施监督。具有良好职业判断力的财务监督人员是行业的宝贵资源,这种资源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在聘请财务监督人员时,首先选择的应该是有诚信的人,是一个有良好职业记录的人,而不能以是否配合作为选择标准。同时还要重视舆论作用,在财务领域要形成正确的社会舆论,净化职业道德建设的外部环境,并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形成财务监督环境的软约束和硬约束双管齐下,从而为财务监督营造出纯洁、透明的大环境,使财务监督主体得到道德情操的陶冶和道德修养的内化。

(四)建设廉洁文化

廉洁文化是廉洁的理论和行为方式及其相互关系的文化总和,是凝结在行为中的知识、信仰、理念、制度及与之相对应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的总概括。廉洁文化通过企业财务监督主体队伍的价值导向、制度建设、文化活动等方式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在行业内部形成荣耻价值判断。企业文化是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体现,建设财务监督主体廉洁文化,有助于强化他们的道德观、责任感等思想认识和精神,而这些正是企业有效运行和节约成本的有效途径。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是企业财务监督主体道德培植的一项重要工作,可以使财务监督达到“无制而自治”的效果。

(五)提升财务监督主体的道德修养

职业道德是一种非强制性的,是以内心力量起作用的社会规范。财务监督质量的高低,财务监督信息的真实性,财务监督对协调委托关系作用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财务监督主体本身的道德修养。因此,财务监督主体必须在职业生涯中对自己的思想品质、思想意识方面进行自我锻炼、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把履行财务监督职责转变为自觉遵守的道德修养,而要实现这种道德修养的提升,就需要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约束和相关激励机制的保障。企业财务监督主体要“慎能、慎欲、慎微、慎省”,要把国家、社会公众和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时候,不损害国家和他人利益,在一个人单独处事、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自觉地遵守道德准则;在微除、小处自律,从微处小处着眼,积小德成大德。企业财务监督主体要采用“自我解剖法、自重自省法、自律慎独法”等加强自我教育,对本职工作进行自我批评、自我解剖、自我反省,随时警醒、告诫自己,警钟长鸣,认真找出自己的缺点、差距,敢于做到是非观、价值观、知行观的自我斗争,以崇高的职业道德理念、信念激励自己、教育自己,逐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

(六)构建财务监督主体道德的整体系统

构建财务监督主体道德的整体系统首先要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即道德的准则、行为及其意义的认识、理解和掌握,它是财务监督道德系统的前提和首要环节。没有一定的道德认知,就不可能形成良好的道德的行为和习惯,财务监督主体道德也就无从谈起;其次,培养高深的道德情感,即财务监督主体依据一定的职业道德标准,对现实的道德关系和自己或他人的道德行为等所产生的爱憎好恶等心理体验。没有高深的道德情感,就很难进行财务监督主体道德的提升;再次,要树立坚定的道德信念,即对道德义务具有强烈责任感和对职业的理想目标的坚定信仰,这是道德的核心内容。一旦树立坚定的道德信念,他就不仅会无比热爱本职业,还会增强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意识,从而以实际行动来履行自己的义务,做好本职工作;最后,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即财务监督主体在职业道德规范的指引和约束下所具备从事财务监督职业时始终自觉遵守规范的行为习惯。它不仅是道德系统的重要环节,也是终极目标。只有当财务监督主体在做本职工作时把职业道德当成是一种自觉的行为习惯时,财务监督工作才能真正实现无为而治。从而实现自律与他律的统一,实现财务监督主体的职业自由。

(七)开展丰富多彩的财务监督主体道德建设活动

首先要充分认识当前形势下加强财务监督主体道德系统建设的必要性、艰巨性、紧迫性和长期性,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好各项工作,加大对财务监督主体道德的宣传教育力度,注意发挥网络媒体的宣传作用和舆论的监督作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如开展职业道德模范评比,举办职业道德演讲、论坛、征文、展览及知识竞赛等活动,把握正确的宣传导向,唱响主旋律,弘扬正气。

其次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及时发现,总结和推广财务监督主体道德建设的新经验,探索财务监督主体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和实现形式,努力营造道德建设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郝艳敏.国有企业财务监督机制的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2

2.刘树清.多元化投资主体企业财务监督研究―上市公司财务监督现状及改进建议[J].理论界,2009.7

3.李敬国.论国有企业的财务监督机制与制度设计[J].经济师,2008.8

4.乔世震.最新《企业财务通则》讲解与应用[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篇6

1.公司财务监督的基本理论

财务监督是事业单位、机关、企业以及其他经济组织,通过组织财务活动来事前指导、事中控制以及事后评价各项生产经营业务活动工作。财务监督的范围主要分布在股东大会与董事会之间、董事会与经理班子之间以及经理班子与其下属的部处科室和子公司之间。从广义上来说,财务监督的内容可以简单概括为资金流的合规性、合法性以及合理性。由于财务监督的涉及面非常广泛,因而其监督方式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特点,主要包括股票期权、业绩报告与分析、考核指标体系、审计、人员控制、内控制度建设以及资金管理模式的整体规划等,其中资金管理模式的整体规划是公司财务监督的重要方式。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绝大多数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均比较低,普遍存在资金“体外循环”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公司的资金管理模式比较落后。例如,我国一家大型航空企业集团,由于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将集团内部的许多车间和分厂都划分成了独立的核算单位,并且向每个核算单位发放了银行帐号,集团的资金分散在各个核算单位的账户上,最终导致资金分散且账面和账户资金出现不统一的情况。这样的资金管理方式连基本的资金集中掌握都无法做到,更谈不到资金的高效使用。面对各种各样的资金管理模式,公司应该充分集合自身的实际特点,选择科学合理的资金管理模式,充分保证公司的资金流得到有效控制。如中海油目前在资金管控上就做了大胆尝试,借助财务公司的平台将资金集中统一管控,利用闲时资金进行一些短期理财投资,真正用好每一分钱,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当然,投资增值活动的开展,更要有一套严密的内控制度把关,以防范投资活动的高风险。财务的监督职能,不光在资金领域,还更广泛的体现在其他领域,如成本管理领域,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认识到产品设计在产品成本管理当中的重要性。相同的产品,如果有一个好的设计,便可以大大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相反的,产品设计不好,则会大大增加制造成本。

2.公司财务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

(1)监督体制不完善且监督力度不足。在我国,企业的财务监督并没有明确的制度与法规保障,企业中财务部门的定位通常只是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使得财务部门的监督职能无法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从而使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受到极大的影响。同时,监督体制的不完善直接导致了监督力度不足,相关监督部门缺乏良好的风险意识,往往无法充分意识到潜在的风险,如某些长时间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增加的连续性活动,就可能是公司长期存在的问题与风险,但这些问题往往比较隐蔽,不易被发现。长时间疏忽,就有可能导致公司经济方面的严重损失。(2)公司财务监督人员的意志比较薄弱。作为一名合格的财务监督人员,首先应该肩负起维护公司利益不被侵犯的重任,换而言之,财务监督人员必须秉持廉洁奉公的思想态度,坚决抵制诱惑、拥有超越常人的意志。这些对于常人而言,确实是非常困难的,在巨大的诱惑面前,想要坚决抵制是需要很大勇气的。部分企业由于缺乏严格的把关,导致某些意志薄弱人员加入到公司的财务监督行列,当这些人员受到贪污人员的诱惑时,往往会与他们同流合污,最终造成公司的资金亏空。(3)财务监督制度中存在许多可操作性差的环节。通常情况下,公司的财务监督制度中,往往存在着诸多可操作性差的环节,比如现场验收,该环节是在理论中不断强化财务监督的职能,在理论上有效防止虚假业务的发生,但是由于验收制度、职责及权限的不明确,使验收工作有名无实。同时在实际工作中,由于验收的货物量大且内容复杂,造成验收工作开展比较困难,因此就更需要集思广益,破解验收难题,真正建立起符合实际、科学合理且便于操作的验收方法,最大限度的规避风险。明确验收职责与方法,真正让验收工作落到实处,使验收人员明白如果自己监督不力,会承担什么责任与后果,从而增强监督的积极性。同时只要按照制度规定履行了验收职责,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也能合法保护验收人员的权益。

3.关于如何进一步完善公司财务监督的有效措施

3.1不断完善企业道德建设

要想使我国的公司财务监督得到进一步完善,首先必须不断完善企业道德建设。一个企业除了需要重视经济效益以外,还应该充分注重精神文明的建设工作,只有当企业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时,才能够获得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进一步完善公司财务监督的根本在于自我道德的约束[1]。而一个企业的道德观是所有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道德观的集中体现,尤其是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他们拥有着最高的权利,因而他们的每一个决策都直接关系到公司的利益,公司的决策人员就是整个公司的引导人,他们的言行举止对于各个层面的执行人员以及基层工作人员具有良好的带动作用,决策人员是否能够严格恪守职业道德,不仅关系到他们的修养问题,同时还关乎到公司的兴衰存亡问题。因此,只有公司的全体人员都严格恪守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才能充分保证公司的健康发展。

3.2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要想使我国的公司财务监督得到进一步完善,还必须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如果缺乏合理有效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无疑会使资金的审批、下拨以及运营等业务流程出现混乱,从而使得整个管理过程模糊不清,出现管理漏洞,增加风险,因此,企业必须建立并不断完善内控制度和流程,将各项漏洞风险关进制度的牢笼里。内控制度、流程的制定与设计,要以基层为根基,中层来协调,顶层战略设计与监督管理,最终使公司在周密严谨的内控管控下规范运转,让各项工作有制度可遵循,有标准可参照,有规范流程引导。

3.3积极推行财务总监制度

要想使我国的公司财务监督得到进一步完善,切实执行财务总监制度无疑也是有效措施之一。公司的财务总监是由公司董事会决定聘请的,其主要职责是在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之下,严格检查被监督单位的经济活动和财务状况,充分保证公司各项经济活动和财务状况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使投资者的利益得到有效保护,并确保公司经理人员能够实现任期内的所有目标。具体而言,积极推行财务总监制度的优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有财务总监负责对公司的各项重大经济支出项目进行严格审查,能够有效避免公司资金的流失。第二,财务总监必须参与公司经济计划和业务预算等重大活动,能够在源头进行监督,防患于未然。第三,由财务总监负责公司财务管理制度,能够使公司各法人、相关利益主体以及治理主体在财务管理上的权利受到限制,从而能够有效避免权利过于集中而造成经济失控的现象。第四,财务总监职业明确,拥有参与公司经济决策的权利,监督过程贯穿于各项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大大增加了监督的力度[3]。例如,某国有企业在建立财务总监制度之后,在财务收支管理标准方面对企业的筹资、投资、收入分配以及日常经营活动,实施了监督控制,取得了良好的财务监督效果。

篇7

一、集团财务监督体系的主体、客体和内容

(一)由于这个工作是目前集团基础中的重要部分,所以确定好监督体系的主体是首先需要完成的工作

目前是由三种不同的主体定位:

1.董事会作为财务监督的主体。这种就是公司将财务监督的工作委托给董事会,然后费用的承担就由董事会中的股东或者说集团内部承担,这样的话可以有效的降低企业将工作委托给人的费用。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可以提高公司相对应的经营效率,加大公司对其他方面的投入,有利于公司的全面发展,所以这个主体是很必要的。

2.经理阶层作为财务监督的主体。这个经理层是比董事会第一个层次,但又比一般的管理层面高一级。因为这个层级的主要任务就是执行董事会下达的决策,然后将此决策下放到每一个管理层,将工作细化,提高工作效率。这个层级做监督主体是一个不错的决定,因为它是承上启下的组织,可以接触到上下两个层级的不同工作,可以对工作的分配作出决定,然后对下一级的工作进行相对应的监督。

3.基础阶层作为财务监督的主体。这个阶层是和每一个职工联系最密集的一个主体,它可以将工作细化到每一个职工身上,也是承接经理层下放任务的主体,可以对每一位职工的工作进行监督。

这三种不同的主体,在每一个层级上面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对不同的工作不同的群体进行监督。

(二)集团财务监督的客体

1.对筹资的监督。筹集的资金,对于企业来说是最重要的资金来源,有利于企业开展有利于集团发展的活动,所以对其的监督也是非常重要的,避免筹集资金的来源不明和挪用筹集资金的情况出现。资金的来源明确是很重要的,如果非法来源将会导致工资都受到牵连,所以这方面的监督是企业目前最重要的任务。

2.对公司投资的监督。企业筹集到的资金就是用来进行投资的,扩大公司的规模,同时获得丰厚的利润。所以对于公司提出的关于投资的可行性的计划的监督是重中之重的,计算相关的风险,防止黑暗的投资,让投资透明化且利益化,保证公司和公司职员的基本收入。选择好正确的方式方法,降低投资的风险,在一定的成本投资下获得最大的利益。

3.对收益和分红进行监督。这一项无疑是所有员工和股东最关心的问题,也是这个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所有的筹资和投资的活动都是为了这种收益和分红。利益分为近期和远期,这两者都是企业应该控制的,所以应该兼顾这两者。然后就是在分红上面,不能让股东独吞相关的利益,要保证每一位员工的工资合理,股东的分配比例合理,保证公司运行的基本资金的保留。

二、完善监督体系的遵循的原则

(一)保证监督的全面性

在实行监督的工作过程中,要保证监督到企业内部工作的每一个步骤,不仅仅是总公司或者某一个分支进行监督,二是要对所有的和本企业有关的各个企业的各项工作。而且监督的主体要全面落实自己的工作,不是只涉及到财务部的监督主体,其他部门也要配合该工作,做到从整体上全面贯彻监督制度,实现监督的全面性。

(二)明确监督的重要性

企业的发展所包含的阶段,进行预算,作出投资决策,同时保证监督等方面。但是该公司的发展也是分轻重缓急的,监督的工作应该贯彻到发展的全过程,而且没有停止的那一刻,从企业发展的第一步开始,直至公司进行结算或者倒闭的最后一刻。

(三)保障监督的成本效益

当然监督工作,最好的方式就是将工作交与方,让方全权。但是有些企业可能存在资金困难或者分配上存在问题,这时候就要考虑监督的利益性。只要可以达到目标,采用的手段不同或者存在一定的限制也是可行的,只要保证监督工作的完成即可。

篇8

【关键词】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一、卫生系统财务管理的作用

财务管理工作在医疗卫生单位中处于重要地位,是对资金筹集、分配、使用等业务进行计划、组织、执行和控制等工作的总称。面对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卫生系统要以优质、高效、低耗赢得市场份额,建立一个标准化的、全面的医院财务管理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良好的现代化财务管理有利于医疗卫生单位拓宽筹资渠道,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速资金流转,降低服务成本,从而减少患者医疗负担,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缓解医患矛盾,保证单位各项事务的顺利完成,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二、卫生系统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观念问题。过去,医疗卫生单位的各项支出由国家财政担负,没有资不抵债、破产、倒闭的风险。现在新医改方案提出要“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明确政府、社会与个人的卫生投入责任”,同时“基本医疗服务价格按照扣除财政补助的服务成本制定,体现医疗服务合理成本和技术劳务价值”。实际上,这就在医疗卫生市场引入了竞争机制,要求财务管理工作中也必须加强风险意识。(2)风险防范意识不够。我国已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多年,很多行业的观念已经能够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但医疗卫生单位因其特殊性质还存在很多过时观念,缺乏风险意识就是其中之一。如果医院不注重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就会处于劣势地位,非常不利于自身的健康发展。(3)财务预算问题。医院预算是为了实现医院既定的经营发展目标,通过编制医疗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等预算,并以医院内部控制来保证决策所确定的最优方案在实际工作中得到贯彻执行。很多医院在财务管理过程中,较为重视对资金应用的管理,从而忽视了财务预算工作,致使医院财务预算呈现形式化、表面化的问题。(4)财务监督问题。医院各个科室、部门对资金的使用都应该在财务部门的监督下进行的,但是在新形势下,部分医院的财务管理人员财务监督意识薄弱,财务部门与其他的科室或部门也缺少良好的沟通,财务部门并不能有效地发挥财务监督作用,对资金的去向与应用成果了解不详,致使医院的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影响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

(1)转变财务工作重心,更新理财观念。单位领导层在做决策前应参考相关财务数据,考虑财务预算,鼓励财务人员从财务角度提意见;领导不能过分干预财务工作,要给予财务部门充分的自,使财务人员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财务部门也要了解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不能只是简单的发放工资和简单记录账目,还应以战略发展的全局角度制定单位预算,进行财务分析,为领导层决策提供全面、有效的财务依据,实现财务与业务、业务与业务的有效协同。(2)加强卫生系统的风险防范意识。对此,可以借鉴企业财务管理经验,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运用管理会计的原理,进行财务风险预测和分析,收集财务经营风险的有关信息资料,充分利用现有的财务会计报表、工作统计表和科室成本核算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反应医院的经营成果、资金使用效果和负债能力。财务人员应具有主动精神,运用各种先进的技术分析方法,提供准确、有效、及时的财务指标。医疗卫生单位应利用自身优势拓宽筹资渠道,医疗卫生单位财务部门应认真分析各种资金来源的风险和成本,合理确定资本结构。(3)强化医院预算管理。首先,要更新预算管理观念,使预算管理成为全局性财务管理行为和理念,通过硬性的制度安排使财务预算的编制与执行成为一种规范。其次,正确处理好需要与可能的关系,分清轻重缓急,把有限的资金安排到最需要的地方,坚持勤俭办事的原则,开源节流,增收节支,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果。最后,注重预算编制的可控性和可操作性,加大预算执行的分析、评价和监督的力度。(4)强化医院财务部门的监督管理功能。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加强权限管理,实施全责监控,逐步完善会计核算体系,健全财务监督管理机制;加强财务制度建设,确保财务工作有法可依,依法理财,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正确处理以法监督与以权监督,重点监督与一般监督,经常性监督与专项监督,以及监督与服务的关系,对各项支出、特别是重大开支实施跟踪问效,加强财务监督和内部控制机制,规范经济行为,确保资金安全。

参 考 文 献

篇9

关键词:物流 企业 财务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物流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为物流企业不断减少物流成本、促使物流价值最大化,从而获得最大的利润。在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的不断运行当中,一些问题逐步反映出来,本文针对现代物流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做一浅析。

一、现代物流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物流企业融资渠道受限

企业数目多、企业所在地域分散、企业规模小是现代物流企业的突出特点,这就使得现代物流企业融资的需求数量大,单笔物流融资金额较小,所需资金分散,并且流通周期短、突发性大。这要求国家金融机构需要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其贷款进行审核和发放等,给现代物流企业贷款业务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2、企业资金使用率低

在现代物流企业融资情况受阻的前提下,提高物流企业本身资金的使用率成为现代物流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中。然而现代物流企业本身资金的使用率却普遍较低,一是当前物流企业没有在流动资金使用上给予充分利用资金结算时差及资金支付等方面的时差异来提高现有资金的使用率;二是物流企业不动资产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现代物流企业可以利用各种手段盘活企业的良性不动产,并且通过不动产的融资来获取物流企业发展所必须的资金需求,从而提高现代物流企业资产的使用率。

3、物流企业财务监督管理粗放

由于物流企业经营区域大多是跨区经营,而且跨度很大,企业下属的分支财务管理机构极为分散,企业内部组织结构较为复杂,会出现财务管理基础薄弱,财务核算规范不统一,不按章办事等情况。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复杂,主要有:物流企业对下属分公司的财务监察管理不够、控制力度不足,财务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不到位;企业内部现有的核算和内控体系不合理,致使企业独立核算单位各自图利;财务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既会管理又懂财务的财务人员寥寥无几;物流企业对其下属分公司的财务监督管理的方法不科学等等。

4、企业财务信息的有效性不足

目前企业财务信息的采集和获取,仍然依靠传统的上报手段,即使采用相应的财务管理软件,也只是单一的报表信息系统,对财务管理监督检查难以做到及时的跟踪,所以,物流企业财务人员受种种因素的影响,经常使财务信息核算不准、财务报表缺乏真实性,造成最终的财务报表无法显示下属企业经营实际状况。

二、现代物流企业财务管理应对措施

1、不断拓宽融资渠道

考虑物流企业经济发展的需要,针对企业融资难的实际问题,现代物流企业要积极拓宽企业的财务融资渠道,不断为物流企业的发展、经营与竞争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融资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必要的财务手段,可以针对融资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1)根据企业实际,适时引进外资。自从我国经济对外开放以来,国际间经贸合作深度逐步加深,现代物流企业应根据企业实际,创造机遇引进外资,用扎实的管理模式来吸引更多的国外投资资金,同时,国家也应为物流企业创造条件吸引国外资金的引入,通过国际交流,与国外洽谈合作项目,以此来解决物流企业资金的空档,与此同时,还能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先进的财务管理方法。

(2)国家政策支持。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支持,国家有关管理单位,应适当的放宽物流企业资质审批条件,积极推广物流行业中得先进企业上市,促进物流行业的发展。

2、提高企业现有资金使用率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物流产业作为市场服务行业的主导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适应市场的实际需要,正在经历着由传统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向现代化物流行业发展。现代物流企业内部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资金使用率低下,提高现有资金使用率成了现代物流企业的当务之急。首先,物流企业可以首要提升流动资金的流通效率,流动资金是现代物流企业很重要的现金资本,物流企业需要充分利用费用结算时差,充分利用当前电子商务的便利条件,及时回笼流动资金,合理运用浮游资金。其次,对物流信息资源进行充分整合,减少资源浪费。

3、不断强化财务监督管理模式和力度

物流企业要想全面提高财务管理水平,需要从企业内部入手,不断加强加强财务监督管理职能,不断完善物流企业的内部财务监控制度,专人专管,使之行之有效。首先,要加强对物流企业管理人员的监控,以制度的形式约束其行为,落实财务管理责任,明确权利和义务。与此同时,构建企业财务监督组织机构,合理调配财务管理人员,为实行财务监督管理做好准备。其次,不断完善和捋顺物流企业财务管理部门的组织机构,建立现有资金调度管理和财务核算管理部门,对物流企业的流动资金运转进行约束,提升资金使用率。

4、引进先进的财务信息化管理软件,加速物流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进程,从而提高会计数据的有效性

信息化、网络化和自动化的信息系统对于物流企业来说尤为重要,可以实现跨区域之间的快速信息传递。现代物流企业应积极吸纳先进的财务信息化管理软件,根据各自物流企业的实际情况,对财务管理软件进行完善,形成一套适用于自己物流企业的工具。信息系统的建立,应便于物流企业财务数据的收集、汇总、计算,用先进的量化条件满足财务数据有效性的要求,使企业能够根据数据所反馈的信息,适时作出正确的决策,实现物流公司管理体系与财务管理体系的相互融合和统一。

参考文献:

[1]张四晋.浅论我国物流企业的财务管理[J].财经界(学术版).2010(09)

[2]丁兆梅.现代物流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市场.2010(19)

篇10

(一)相关财务制度未完善,财务工作未规范

目前,诸多中等专业学校过度重视学校的招生和教学质量而忽视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所以财务内部制度未完善,相关的财务工作也没有根据国家财会制度和相关的规范来进行。因此,在财务制度主要存在的问题便是以下几点:第一,中等专业学校的内部财务监督尚未健全。没有建立健全中等专业学校内部控制体系,虽然某些学校建立相关的财务制度,但是这类财务制度的主要作用便是应对上级部门的检查,并没有太多的实际作用。第二,没有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来严格执行相关工作。原始凭证的审核程序不规范,报销混乱的状况频繁发生等,进而对中等专业学校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产生严重的影响。

(二)财务监管存在缺陷,制度未健全以及财务透明度低

对中等专业学校是否能够健康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因素的便是财务监督管理和制度的完善程度。诸多中等专业学校的内部控制体系尚未完善,财务管理也没有形成较好的运行系统,同时也没有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来监督学校的财务。此外,由于部分事项的检查频繁,那么对学校的整体的财务经营状况和资金的使用渠道的监督便减少。根据监督初始目的所知,其具有突然性和应付性,但是这类监督往往是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而且中等专业学校的资金主要来自于国家相关部门的拨款,也有部分来源于企业的捐助,但对于资金的使用上学校的独立性和运行性较高,因此可以其财务监督管理存在较大缺陷。

(三)相关财务人员从业水平较低,没有正确树立财务管理意识

目前,诸多中等专业学校没有科学合理配置专业的财务人员,某些现有财务人员也没有掌握过硬的财务专业知识和财务技能。比如,某些人员专业不是会计或者财务管理,也没有经历过专门的财务培训和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及其没有充足掌握专业知识理论和严重缺乏相关的实际经验,这是和中等专业学校所预期标准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提高相关财务工作的整体能力者已经是较为严重事情。

二、提出对中等专业学校财务管理方面所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完善科学有效地财务管理制度,严格规范财务工作

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可以促进中等专业学校有效实施财务政策和贯彻相关财务方针。因此中等专业学校需要有效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清楚的认识到中等专业学校是属于事业单位,因此在建立健全学校内部财务管理体系和制定相关财务方针时,需要遵守《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相关的法律制度和结合本校的实际状况,从而建立起较为严格财务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现金管理制度,财务收支出管理规则,财务相关票据审核制度等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同时也需要建立相关配套财务约束机制,使得中等专业学校在进行执行相关财务工作的时候得到严格的规范,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损失。第二,相关财务人员必须掌握专业财务知识和熟悉各类的相关财务方面的法律法规,都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来进行财务工作,从而提高中等专业学校的财务管理水平。

(二)健全中等专业学校财务监督制度,提高财务透明度

中等专业学校需要设立独立于任何部门的监督机构,使之对于中等专业学校全部的财务活动进行有效地监督。改变传统财务思维,将“先支出再审核”转变为“先审核再支出”,将财务监督由事后的不定期的部分监督检查转变为事前,事后的整体性的监督和指导,同时也需要做好学校平常的审计工作,及时发现相关问题,并向上级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这样有利于完善学校内部财务管理制度,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以及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最后还需要做好财务预算管理知识的宣传工作,以便于统一管理和强化预算分析。

(三)建设出一支优秀的财务管理队伍,增强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意识

人员素质的提高有助于促进团队整体的发展。第一,需要加强对财务人员从业素质的教育,使得具备优秀的从业道德和掌握专业知识技能,从而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第二,不断对会计人员进行培养,由于当前经济形势较为复杂多变,导致出台诸多相关财经类的法律法规,那么这边要求财务人员不断去学习和熟知新的法律法规,避免出现违反法律的行为。此外,还需注意对财务人员以绩效为主的多方面,多层次的考核。健全学校相关财务人员的考核机制,有助于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而且,财务人员必须熟悉和清楚的知道财务工作并不是局限于财务会计的记账,编制等,还应当将其有效的运用到中等专业学校的各个方面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