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特色范文

时间:2023-12-04 18:03: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课程特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体育课程特色

篇1

摘要本文运用逻辑思维等方法,分析高校开发体育课程资源过程要注重特色课程为发展高校特色兴校目标服务、并分析高校在挖掘体育课程资源方面要注重的基本因素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校特色体育课程资源

学校特色是高校发展方向定位,特色是学校内涵发展主要方向的体现。它是以特色项目、特色课程,尤其是特色的人为载体,学校特色中最具有价值,学校特色的本质在于创造优质的教育,即优化学校教育资源配置,基于学校的特点和特长 创设具有个性特征的教育环境和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出学校教书育人的主功能。特色学校的“特色”是其学生在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道德素养、个性发展等方面显现出来的不同于其他学校、更有利于学生整体全面发展的办学特色,是一种强大的文化自觉和自信,是素质教育成果的全面展示[1]。

一、特色课程与特色体育课程

特色课程是指学校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为本校学生开发的区别于传统课程的教学内容。它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和鲜明的能力特征。特色课程的开发是学校办学自的充分体现。特色体育课程的建设是为特色学校分发展服务的,是学校特色课程的一部分。高校特色校本体育课程开发充分贯彻“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时念,突出健身与休闲娱乐功能,大胆引进时尚体育运动项目, 大力开发休闲娱乐课程, 积极改造民间、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极大地丰富了新时期高校体育课程体系。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在高校教育环境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员工为主导,在学校有形体育物质环境和无形的学校体育环境共同形成的,具有大学特色健康的生活氛围。校园体育文化塑造着学校的形象,良好的校园形象是无形的资产和成功办学的标志, 它不仅在校园内产生带动作用,对本地区乃至国内外都可产生知名影响,显示出校园体育文化的巨大辐射力。体育课程的设置在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带动作用,是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的基石和催化剂[2]。

二、特色体育课程资源要满足高校广大多数学生锻炼需求,具有广泛参与性和项目的多元性

现代的高校特色体育课程内容的多样化与体育课程的个性化设置相辅相成, 形成了健身与竞技、传统与新兴、民族与国际、休闲与娱乐等内容为主的多层次课程新体系。课程设置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与未来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 使这些具有健身价值教育价值及休闲娱乐价值的运动项目,构建成具有当代特色的高校体育课程新体系。同时,校中形成和推动了具有和谐人文精神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目前, 我国高校中的特色体育课程大体有以下几类:1) 引进时尚运动项目课程: 拉丁舞、街舞、体育舞蹈、瑜伽、形体健美等。(2) 新兴休闲娱乐课程:野外生存、定向越野、户外拓展、轮滑、攀岩、垂钓、飞镖、极限运动、击剑、门球、高尔夫等;(3) 民间游戏、民族传统体育改造项目课程:角斗士运动、武术、中国式摔跤、舞龙、舞狮、腰鼓、踢毽子、秧歌等;(4) 国外武技课程:拳、跆拳道、柔道、空手道、自由搏击等;5) 文化益智课程:围棋、象棋、国际象棋等; (6) 人文关怀下的弱势群体( 病、残、胖、弱等学生群体) 保健课课程:健身气功、太极拳、有氧运动等,深受当代大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正逐步进驻高校体育课堂,充满浓厚人文关怀的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丰富和发展了高校体育文化生活[3]。

三、特色体育课程资源的确立要遵循国家教育部门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

在体育特色课程资源的挖掘中,要充分考虑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所获得的体育能力在终身体育锻炼中的可行性和实用性,课程内容与项目的选择要倾向于趣味性强、简单易学、方便实用、锻炼效果好的体育运动。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不同选项课程的开设应力求达到促进学生身体、心理等各方面健康发展的目的;在课程内容、教学手段方法及评价体系上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真正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众所周知,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人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体育教学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志并不是看学生上体育课期间身体素质提高多少,而是看学生接受体育后是否强化了体育意识和健康意识,是否养成了自我锻炼身体的习惯,这是高校体育教学的根本。

四、开发特色体育课程资源应依据本地区的经济和学校的经济条件相符

目前很多高校开设了特色体育课程,如以职业特点来选择体育课程特色,以区域地理位置,人文特色为体育特色资源的特色课程,北京体育大学开设中国传统养生的健身气功等武术课程,如西安工业大学学校的传统为主的特色体育课程的建设,还有以季节资源特色的体育特色课程,如夏天游泳,冬季阳光体育课程特色课程资源等。在选择特色体育资源时一定要依据本地区高校的经济实力和学校的经济条件相符合。在专项项目设置上,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结合学校场地、器材,以及师资队伍状况,充分挖掘学校体育资源,尽可能多开设具有时代性、实用性和文化底蕴厚实的体育运动项目,以便更多的学生能够选到自己真正喜爱的项目。要充分利用空气、阳光、水、江、河、湖、海、沙滩、田野、森林、山地、草原、雪原、荒原等条件,开展野外生存、生活方面的教学与训练,开发自然环境资源,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因此,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自然资源,注重开发拓展类项目,丰富体育课程内容[4]

五、体育特色课程资源开发要立足提升高校本地区以及全国高校中的品牌效应

提升高校的软实力。学校体育无论是个体还是集体的行为,都是在不断的竞争和比较中体现自身价值的。一方面通过不断发展自身来体验对自身过去不断否定意义上的提高,这是自身比较的结果;另一方面,在与他人的比较与竞技中,体会到自我力量的强弱,从激发斗志或彰显实力。在开设体育特色课程资源时要充分的利用体育场馆设施的有有利条件,满足学生追求时尚的理念、张扬自我的要求,使他们接受体育、参与体育、享受体育成为可能。并且在此基础上大力挖掘体育竞技性,由此来主导学校用来作为外树形象、内增活力手段的措施,培育一支与学校宣传目标相匹配的体育竞技队伍。太原理工大学通过以人为本、文体为舟、承载德智、全面发展的特色模式,将学校的传统优势,篮球和武术两个体育项目为特色优势,创立了一只高水平的运动队伍,提升自己在全国高校的知名度,并且将大力发展校内的体育文化活动,举办了名校篮球邀请赛,并由中央电视台全程直播,彰显了太原理工大学的办学实力,展示了学校的文化底蕴[5]。

六、特色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要注重区域性特点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区域间、民族间在经济水平、文化背景、教育资源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国家课程很难全面顾及不同地区的教育需求,即使是在同一区域,不同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条件也各不相同。由于地域、气候、经济、文化、城乡等差异都影响教学内容的选择,致使部分教材内容成为“摆设”,无法进行实际教学或不适应当地的教学。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借助校本课程开发这个平台,以地域文化为基础,分析文化形成的背景及内涵,选择或挖掘整理地区体育内容,要因地、因时、因季节气候变化,筛选或改造出适合本地实际的体育资源,突出地域性特色,来补充教材内容。从地域的教育性出发,合理设置课程内容,体现地域文化,每个地方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均保留着诸如节日、风俗、方言等的传统文化,有的底蕴十分深厚,开发这些具有强烈地方特色的文化,让学生发现在自己的周围有如此的文化底蕴,发现在家乡的建设中人与人的良好关系及劳动者的智慧,并由此而产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从地域的教育性出发设置合理的课程内容,使学校的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更具特色,生命力更强[6]。

基金项目:黄石理工学院校级科研项目(11yjr62B)。

参考文献:

[1] 王立强.培育学校特色 打造特色学校[J].上海教育.2010(6).48.

[2] [3] 王能干,李吉远.高校和谐人文校园体育文化与特色体育课程构建[J].搏击•武术科学2007.8.

[4] 郭孝平,黄国龙.高校特色体育课程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09.5:48-49.

篇2

关键词:大学公共体育;课程建设;特色发展

我院历经十六年的发展和积累,办学理念有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最近学院提出了“创建特色学院”的办学目标,各学科都在围绕“特色建设”努力开展工作,促使大学公共体育课程的特色建设也加快了步伐,几年来,我院在体育教学、体育竞赛、硬件设施及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勇于实践,不断探索,在“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原则下,根据学院发展的整体思路,创建出属于自己的大学体育课程特色。

一、我院大学公共体育课程的特色建设

(一)课程定位

本课程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为指导,坚持“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原则,遵循学校体育教授的体育知识技能服从于当前社会条件下大众参与体育锻炼和运动休闲的重要内容的指导方针,以满足大学生健身为目的,服务于社会体育,这也符合我们国家由体育竞技强国向体育健身强国转变的战略调整方向。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结合我院的场地、设施条件,选择普及面广、安全性强、能满足学生健身需求的有特色的教学项目。

高校体育课程既是一个人学校体育的终点,又是一个人成为社会体育一分子的起点,我们作为高校体育教师肩负着为社会体育发展培养中坚和骨干的重任,大学阶段不仅要强健学生的身体素质,更要促进其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使其具有完善的人格,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建设人才奠定坚实的身心基础,要培养学生具备社会需要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其走进社会后仍能持续参与体育活动,成为身心健康的社会公民和家庭成员奠定可持续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着眼于大学生身心可持续发展,着眼于和社会体育有机衔接,培养学生长远的、可持续的健身能力,养成终身体育习惯。

(二)教学目标

大学生思想活跃,接受新生事物快,闲暇时间相对充裕,通过体育教学,努力使学生掌握两到三项运动技能,使其至少在一个项目上形成体育爱好,进而养成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加强科学的健身理论教学,使学生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和体育卫生保健常识,能够结合自己的年龄和身体素质状态制定科学的健身计划,奠定坚实的科学体育健身的理论基础,会参与多种形式的健身项目,养成终身体育习惯,最关键是要引导学生激发自己内在的参与体育锻炼的需求,内因才是起决定性的因素。

(三)特色教学

1.开设有特色的运动项目进行教学,紧跟大众健身发展的前沿,针对男女生不同的体育兴趣和健身需求,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比如深受女生们喜爱的NIKE炫舞,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有氧健身操课程可以开展,如广场舞、尊巴舞、有氧拉丁健身舞等,而不再是仅仅教授一些健美操规定套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自觉地参与健身。当然,每年搞一两次大型的炫舞活动只能起一个推动普及的作用,虽然也通过课堂教学进行了普及,但真正的目标应该是象广场舞那样形成一个经常自发开展锻炼的常态,一周有三到四次,每次大概一小时的组织锻炼,并且定期都有内容的不断更新,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真正的健身氛围,达到健身目的,同时促进教学相长。

继续通过课堂教学推广普及极限飞盘项目教学,此项目是在国内刚刚兴起的运动项目,才进行两个学期的推广教学,便已经深受一部分男生的喜爱,通过已经举行的两次极限飞盘比赛来看,我们发现学生的不同运动兴趣点,很有一部分同学平时对篮球、足球不感兴趣,根本玩不好,但是玩极限飞盘却上手很快,找到了运动的自信心和运动特长,在课余时间也能自觉出来运动健身。我们希望通过二――三年的推广教学不断总结,先解决学生的技术问题,再解决战术打法的问题,然后把比赛形式再拓宽,比如:飞盘掷远赛、掷准赛、勇气赛、花式飞盘赛、高尔夫飞盘赛等,逐步形成特色,最终达到使学生像经常打篮球、踢足球那样自觉组织参与飞盘运动的锻炼习惯。

另外今年新来的体育教师是体育养生专业,我们也计划把更多的导引养生功法引入课堂,满足不同学生的体育兴趣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养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针对大学生群体,很多人对体育养生还带有偏见,认为那是老年人的专利运动项目,不适合自己,其实适度运动才真正有利于改善生命质量,动静结合才是养生之道,而不是年轻人喜欢的剧烈运动,社会上的养生功法名目繁多,良莠不齐,我们也希望通过体育养生课程的开展,传授规范有效的养生功法,拓展学生的健身项目,满足一部分体质本来就比较弱的学生健身需求,使他们增强体质,强健身心。

同时,也探索把更多的传统体育项目逐步引入课堂,如跳绳、空竹、毽子等,这一类项目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又安全,趣味性也强,有着比较广泛的群众基础,很多项目学生打小就玩过,只是现在这些传统体育项目也与时俱进,玩的花样更多了,如果真的想玩好就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更需要有恒心和毅力,这样不仅达到了健身效果,激发创新热情,形成了运动特长,还找回了童年的乐趣。今后可以举办一些单项的挑战极限赛,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找到实现自我价值、证明自己能力的途径。

继续加强集体项目的教学,如篮球、足球等项目,老的教学内容必须赋予新的教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尊重这些团队项目本身的特点和规律,以及学生处于业余阶段的事实,更新教学理念,在加强最基本的、最实用的技术教学的基础上,必须重点通过课堂的教W比赛去强化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全局观,克服单打独斗现象,教师要认真的参与到教学比赛中,对学生在技战术运用方面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战术意识的养成不是靠在战术板上讲讲就可以解决的,必须通过加强课的小结来实现,首先要使每个人找到自己在场上的位置,然后清楚自己在这个位置上进攻和防守时的不同职责,知道如何与周围的同伴协作,要树立球队的中场核心,强调对中场的控制,教师要用心的培养其自信心和开阔的视野,必须让他得到全队的认可,要通过课后小结使大家清楚地知道整节课的表现,不足在哪里,如何改进,整体比上次课有否进步,不能直接就宣布下课,真正达到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团队协作的教学目的。

2.多举行各单项的竞赛,尽量突出集体项目的竞赛,以赛促教,以赛促练,以赛带动推广,提高影响力,鼓励走出去参加竞赛和交流活动。毕竟年轻人都有好胜不服输的个性,都希望表现出自己的特长。鼓励学生以社团的形式加强对外体育交流参与竞赛,重点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全局观,培养学生乐观向上、尊重对手、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格。

3.具体教学进度安排方面,突出最实用的基本技术,要围绕运动项目本身的特点和规律,规范基础动作,增加练习时间,变换练习方法,每节课不宜安排太多练习,重在掌握住,多开展课堂教学比赛,并以此促进学生对基本技术的重视,最终以培养团队配合意识和大局观念目标,引导学生不仅会参与锻炼和比赛,还要使学生在战术层面上会欣赏和评价高水平的比赛。

4.重视一些小众运动项目的n外辅导。如健身房的健美锻炼,我院的健身房规模不大但器械全面,足以满足一般的健身练习,经过六年的带动培养,从只有老师去练到现在已经有一批男生经常性的自觉进行健美训练,人员比较分散,来自各个年级专业的都有,已经形成一个传、帮、带的良性循环,训练自觉、刻苦,很多学生都收到了很好的训练效果,人变得健壮有型了,更自信了,最重要的是真正养成了健身习惯,更有两人毕业后到健身房做了健身教练,收入可观,把自己的爱好发展成了很好的谋生手段。再如篮球社、舞蹈社和轮滑社等,学生都能自觉组织锻炼,应进一步的加强支持和指导。

5.教学评价。体育成绩的评定,以往的教学评价只是简单的技术和体能指标,完全不能衡量学生一个学期的进步程度和学习态度,必须重视学术的课堂表现,重视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是促进学生加强锻炼的一个压力因素,必须严格执行。考勤与课堂表现占20%,身体素质占30%,课堂教学内容考核占50%,并且这部分成绩里还包含10%-20%技术评定。

6.师资方面,要求一专多能,向全面教学型发展,根据学院的青年骨干教师提高计划,鼓励教师进修学习;加强现代科学健身理论的学习,向学生传导正确的健身理念;在运动技能方面,每个人都要结合自身优势,有计划的学习一些新项目,尽力做到互补。

(四)教学科研

鼓励老师们立足教学开展教学研究,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加以研究和解决,通过教学实践去检验,实现从实践到理论,再用教学实践去验证科研结论的良性循环,培养科研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力争产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参加高层次的科研项目,以便更好的知带教学和服务社会。

二、建议

1.加强信息化大数据管理,把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成绩进行统计,便于通过大数据分析研究,为体育科研打下坚实的数据基础。

2.尽量增设不同项目专长的体育老师。

3.尽快出台科研奖励办法,提高老师进行教育科研的积极性。

4.增加室内运动场的建设。

5.完善体育器材管理,设立专门的器材保管人员,一是避免丢失,加强维护,二是为学生课外活动借器材提供方便。

6.大力支持学生创办社团,为社团的发展提供资金、师资、场地、器材的支持。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天津体育院校;水中健身特色课程;实践研究

         水中健身是人类为了达到促进健康、增强体质、促进伤病康复、塑造体形或休闲娱乐等目的,利用水环境的特点,在水中进行的各种形式的锻炼活动。【1】2001年水中健身项目由日本引入中国,天津体育学院在全国高校中第一所开设该课程,至今已有11年的时间。为这个新兴健身项目在高校的广泛开展奠定了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从而促进了水中健身项目在我国的普及与推广。

1.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文献数据库收集了相关的文章和资料,准确把握了水中健身在我国开展的情况和发展趋势,为水中健身在高校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依据。

1.2专家访谈法:采用实地访谈和电话访谈方式,收集汇总有关专家、教练员对水中健身项目发展特点和发展趋势方面的观点。

1.3问卷调查法:对天津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与管理系和体育艺术系的2007级至2009级已修完该课程的学生发放问卷共240份。回收率100%,有效率98%。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开设水中健身课程的意义

水中健身活动十分符合现代大学生的生理及心理需要,它能培养大学生的韵律感、节奏感,增强有氧代谢能力,全面提高身体素质,促进学生们参与体育锻炼,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拉开了帷幕,教育改革必将推动体育院校课程做出相应的变革,使竞技化倾向淡化,而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面对上述情况,体育院校课程设置必须适应新时期教育和社会的需求,增加一些安全、不易造成运动伤害、有效促进健康提高体质水平的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最重要的教育基本建设任务之一,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 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和天津体育学院教学管理有关文件精神,积极深化教学改革,对水中健身课程进行了改革实践。

2.2课程开展情况

2.2.1学生情况

自2001年我院在社会体育与管理系开设水中健身课程起至今,同届开课班级人数从25人增加到123人;由原来的1个教学班,增加到10个;开设专业由原来的社会体育专业,又新增了旅游管理专业、体育舞蹈方向、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等。

2.2.2师资力量情况

我院已经形成了一支有国家高级考官1名;高级水中健身教员2名、中级水中健身教员2名、初级水中教员1名,具有游泳、舞蹈、健美操、花样游泳等专项组成的教学团队。

专家建议,开设水中健身课程普通院校教师应具备游泳、健美操专项技能。体育类院校教师应具备游泳、健美操、花样游泳等专项技能和知识。

2.2.3水中健身课程的教学环境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院水中健身活动可以开展深水和浅水教学。浅水场地水深在1.2-1.4米之间,深水教学在1.8-2.0米之间。

我院根据水中健身课程不同内容配备了相应的器材设备。如表1

                         表1      水中建身课程器材配备情况

教 学 内 容

器   材

设  备

水中健身操(浅水)

 

健身棒、浮板、手蹼、哑铃、阻力手套

音响、扩音设备、

水中健身操(深水)

 

健身棒、浮板、手蹼、哑铃、阻力手套

视频播放设备

 

 

浮力腰带、水中手蹼、水中脚蹼

 

 

水中游戏

 

水球、浮板、浮漂、救生圈

 

 

水中康复

浮板、软垫子

经专家讨论得出,普通高校和健身俱乐部以浅水教学为主,体育院校可以结合自身实际在浅水教学的基础上,增设深水教学。

 2.2.4课程设置改革

现行水中健身课程大纲内容包括水中健身操、水中游戏、水中康复。其中以水中健身操授课为主。随着对课程不断地理解和深入研究,课程设置也发生了变化。学时由原先的32学时增加到现在的54学时,课程由原来的限制选修课增设了专业必选课、专业选修课、专项课、社团课等内容极大地丰富了课程的学时和形式。(见表2)

2.2.5教学方式的改革

通过课程的学习,即要求学生掌握水中健身的基本技能,又要求掌握基本教学能力。同时结合教学特点,培养学生水中健身练习的组织策划能力,根据水中健身参加者的年龄、职业、身体健康状况等进行健身内容的设计;掌握水中健身操、水中康复、水中游戏等活动的组织与指导方法。最后采用学历证书教学紧密结合资格证书(水中健身教员)教学的方式,这样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高其上岗就业的能力。

由于水中健身操练习内容、形式多样,所以在教学学时数中占有较高比重。也是水中健身课程中的重要授课和考核内容。在成套动作的教学过程中应紧密结合练习的目的来设计动作。分为①以健身为目的成套动作设计。②以表演为目的的成套动作设计。③以比赛为目的的成套动作设计【2】。

                               表2   课程设置改革情况

 

学   校

开课时间

学时总数

课程定位

天津体育学院

2001年

32学时

限制选修课

2003年

36学时

限制选修课

2009年

36学时

专业必修、选修课,社团教学

2011年

54学时

专业必修、选修课,专项课,社团教学

2.2.6教学评价形式和方法

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重点考核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尝试着对考核形式进行改革。由原来个人方式以作业和创编成套水中健身操进行实际展示的考核形式,变为针对不同专业、水平学生的特点,以团队合作方式创编具有一定场景、内容的集体形式,附图解说明并进行实际展示的考核形式。这样,学生通过考试掌握的不只是书本知识与简单的技能,还增长了开展与指导水中健身活动的实际能力与经验。

为此,自2007年至今水中健身课程结课后,都要对学生进行课程反馈调查。调查中发现,学生对两种考核形式都乐于接受,但以健美操、舞蹈专业的学生更愿意采取集体形式进行考核。学生认为这种形式更能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发挥专业特长,并且更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经过专家研究指出,普通高校开展水中健身课程考核形式以随堂、个人考核方式为主;体育类院校则侧重培养学生创编能力和指导能力为主,以集体团队形 式为考核形式。

2.3课程实践成果

2.3.1建立水中健身课程的基本模式

天津体育学院积极研究大众游泳教学方面的改革与创新,将系统的水中健身课程体系引入高等院校教学中,并于2001-2002学年度第二学期率先在全国高等院校中开设了《水中健身》课程,成为全国第一所开设此课程的院校。经过3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和摸索,探索出水中健身课程的教学模式,随后全国其他院校纷纷效仿开设了此门课程,为这个新兴健身项目在高校的广泛开展奠定了基础。

2.3.2编写教材和讲义

开展水中健身教学的初期,国内没有任何关于水中健身活动的资料,只能借鉴国外资料作为水中健身活动的理论参考和依据,编写了《水中健身》的第一本讲义。为使我国水中健身教学能够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我院与北京体育大学合作于2007年共同编写了第一本适合高校水中健身教学的教材——《水中健身》。填补了国内高校水中健身教材的空白。基于水中健身课程的组织形式和教学特点,建议今后教材的建设将传统的纸质教材和多媒体教材结合起来配套建设。

2.3.3 培养人才、建立基地

朱笛教授是我国水中健身项目的创始人之一,自2001年中国游泳协会举办首届水中健身教员培训班至今,一直担任历届培训班的教学组长。为中国游泳协会培训水中健身教员700余人,其中涉及全国57所高校教师210人,占到总培训人数的30%。经过调查发现,其中体育教师占25.3%,普通高校教师占12.3%,其他学员多来自健身俱乐部等健身行业。

在中国游泳协会支持下, 2007年我院正式挂牌成立水中健身培训基地。从2008年开始每年举办一届水中健身教员培训班,为天津、北京等周边地区培训水中健身教员100余名,均获得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水中健身初级教员的资格证书。现已在天津、北京、深圳、湖北等地学校、俱乐部从事水中健身教学、训练工作。

根据培训情况看,体育院校开设水中健身课程师资相对充足,而一般高校及健身俱乐部的师资力量远远不足,不能满足开课需要。专家访谈后指出,为了能够满足水中健身较远的需求和质量,除了要对参加中国游泳协会举办的教员培训外,建议增加举办水中健身教学经验交流座谈会和通过派教师、教练员观摩进修的学习方式加强水中健身教员业务的学习。

2.3.4积极配合开展工作

水中健身教学团队积极协助和配合中国游泳运动管理中心,于2006年编制完成水中健身竞赛规则,并应用于前二届水中健身比赛中;2011年新编全国比赛规定动作的设定方案也被中国游泳协会所采纳,并且还认真完成了规则的修订工作。课题组成员担任了各届全国比赛的总裁判长、裁判员、教练员等组织管理或业务工作,为将水中健身活动成果推向全国充分利用竞赛杠杆的调节机制起到了重要作用。

2.3.5改革成效

通过11年的教学实践探索,水中健身课程从理论构建、专著出版、课程内容的丰富多彩到考核形式的改革,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2009年还被批准为院级精品课,同年《天津体育学院开设水中健身课程的研究与实践》还获得国家体育总局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4.1天津体育学院水中健身课程的开展填补了我国水中健身项目发展的多个第一,为水中健身项目在我国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4.4.2天津体育学院水中健身课程通过多年的教学和实践探索,在教学方式、考核方式以及课程设置等方面已经形成既有自身特色的的运行机制。

4.3.3天津体育学院水中健身课程实践成果和经验,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支持。为高校开展水中健身课程提供可行性的结论。

4.4.4通过全国水中健身教员的培训,培训了一大批高校体育教师,使之成为我国高校水中健身活动推广和提高的主力军。为推动水中健身在全国高校发展奠定了基础。

4.2建议

4.2.1举办高校《水中健身》课程交流研讨会,交流各高校在开展水中健身课程中的经验,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活动形式和比赛形式。

4.2.2高校可以根据各自学院的实际情况增设水中健身课程,课程设置要紧密结合专业特点开展,可以作为专业课的补充内容;也可以是体育公共课的普修课程、选修课程或是全院任意选修课程;还可以是以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为目的的社团课等形式。

4.2.3随着高校参加全国水中健身比赛的人数增多,推动了水中健身项目的开展和普及,建议今后高校组比赛与群众性比赛分开举办,将在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中单独设立水中健身项目比赛。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数字媒体技术;特色专业;课程体系: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11—0066—04

数字媒体以其高效优质的信息制造与传播能力,推动媒体从形态、属性到内容产生巨大变革,全面渗透到人们的文化生活中,彰显出主流强势媒体的姿态,展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魅力。以文化创意为核心、技术创新为动力,以计算机游戏、影视动画、网络娱乐、虚拟现实等为具体代表形式的数字内容产业正在全球蓬勃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具有先导性、战略性和支柱性的新兴产业,是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型,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发展数字内容产业急需高素质的数字媒体专业人才。通过研究借鉴国外高校数字媒体专业的教育状况,我国诸多高校新增开设了数字媒体专业。为了推进高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紧密结合,教育部从2008年起实施了针对紧缺专业人才培养的“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计划,在全国高校择优建设、优先发展一批国家特色专业,为国家培养紧缺专业人才。该项计划引发了高校对特色专业建设内容和方法的广泛讨论。课程体系构建是特色专业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数字媒体技术特色专业的建设过程中,正确拟定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充分利用自身的办学优势,在深入调研数字内容产业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广泛吸纳用人部门对人才培养意见的基础上,面向人才培养目标,邀请国内外高校教授和产业专家共同研究培养计划,构建与数字内容产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特色鲜明、操作性强、能有效服务特色专业建设的课程体系。回顾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剖析课程体系的结构和内容,分析课程体系的演变特征,总结课程体系的实施经验,凝练形成有效的课程体系建设观,对于继续推进特色专业建设工作的改革和创新,推动特色专业的持续稳健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 正确拟定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

为了使课程体系能够在人才培养中有效发挥作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形成专业特色,拟定了以下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1 紧密结合数字内容产业对紧缺型人才的需求

深入调研我国现阶段数字内容产业的现状,了解数字内容产业对紧缺型人才需求的具体内容。既充分尊重现状,又理性、适度地前瞻构建课程体系的结构和内容。使得所培养的人才,既能掌握现阶段数字内容产业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又具有推动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的潜能和知识储备。

2 充分利用自身办学优势

客观审视办学环境,了解自身办学优势,扬长避短,充分利用自身办学优势进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将学科优势和专业特长,结合进课程体系的内容中,体现在课程体系的实施上。

3 保持课程体系内容的先进性

不断跟踪数字内容产业的技术变革,分析数字内容产业的演化趋势。充分了解国内外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培养的动态,及时调整课程体系的内容,始终保持课程体系的先进性。在强调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同时,把数字内容产业的前沿知识介绍给学生。

4 推动人才培养的特色形成

面向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特色,设计与特色培养相适应的课程科目、教学内容、实践项目,形成方向鲜明、结构合理的课程群。建设与特色培养相适应的教学资源,探索与特色培养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促进形成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

5 强调课程体系的操作性

充分了解生源情况,结合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基础,构建课程体系的内容。厘清课程科目知识内容之问的循序渐进关系,建立层次分明的课程体系结构。通过有序组织,推动层次递进的课程教学。结合师资建设情况,及时更新课程科目,革新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式。

二 面向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特色设计课程体系内容

通过调研现阶段我国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借鉴吸纳国内外高校培养数字媒体人才的经验,结合自身的办学优势,拟定了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即“围绕我国现阶段数字内容产业对数字媒体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培养学生的数字内容作品的设计、制作和技术创新能力为核心,通过与国内外企业和高等院校的紧密合作,突出特色和个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较高文化艺术修养,理论基础扎实,工程技能娴熟,专业方向明确,技能特长鲜明,适应性强,善于合作,能够熟练运用数字媒体技术手段进行数字内容作品的设计与制作,具有创新和研发数字内容产业新技术能力的复合型工程人才”。

面向上述人才培养目标,设计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结构和内容如图1所示。课程体系采用矩阵式的结构,其特点是以课程群为知识结构单元,形成层次分明的组织形式。在课程体系结构上,垂直方向自底向上分为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等几个层次,循序渐进地构建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技能路线。课程体系强调宽厚的基础培养,以此实现“理论基础扎实”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多种类型课程的层次之间,设计了课程实验、技能专题实训、综合项目实训和集中就业实习等相应的实践教学内容,递进培养学生的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实现“工程技能娴熟”的工程型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体系结构上,水平方向自左向右是以网络游戏、计算机动画和虚拟现实为专业方向的并行课程群。学生在研修了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之后,选修专业方向课程,从而兼顾人才培养的共性和个性,实现“专业方向明确,技能特长鲜明”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 推动课程体系演化,促进特色形成

在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建设过程中,为了保障人才培养的有序高质运行,结合不断改善的教学环境和动态演变的人才需求,审视课程体系的实施效果,修订课程体系内容,推动课程体系的良性演化,先后产生了4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课程体系。版本1为专业筹备期间提交给专家论证的课程体系。版本2是在2007年首批入学的学生培养中执行的课程体系。两年之后,对版本2课程体系修订产生了版本3。版本4是在2011年第一届学生毕业,人才培养完成了一个完整周期之后修订所得。以下通过数据,对比分析4个版本课程体系的演变特征,直观阐明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特色之间的关联关系。

1 调准文艺和理工课程融合的尺度

数字内容产业是基于深厚文化艺术底蕴,融合先进科学技术的创意产业,迫切需要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素质兼备、工程技术特长鲜明的复合型人才。利用华中科技大学学科齐全,在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等一级工程学科上的优势,开设文艺和理工课程,并逐步摸索调准文艺和理工课程融合的尺度。表1显示了4个版本课程体系中文艺和理工两类课程的比例。通过逐步调整两类课程的比例,探索出一套能有效地对理工类学生进行文化艺术素质教育的课程科目、教学内容和实施手段,满足了“文理融合、工程技术见长”人才培养特色的要求。

2 构建层次分明的体系结构

人才培养讲究循序渐进,欲速则不达。层次分明的课程体系不仅有利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知识和能力结构,而且有利于教学的组织实施。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核心、专业方向几个层次的课程构成。表1显示了4个版本课程体系中不同层次课程的学分比例。通识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的学分总和保持高于50%,符合“重素质,厚基础”的人才培养特色要求。专业基础、专业核心和专业方向课程的比例形成金字塔结构,并逐渐增加了它们的学分总和,从而有利于实现“专业方向明确,技能特长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

3 强化实践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含有课程实验、技能专题实训、项目创作实践、企业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环节。表1显示了实践教学学分比例的演变情况。实践教学的学分比例在不断提高,目前稳定在1/3左右,以此加强学生的工程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实现“工程技能娴熟”的人才培养特色。

4 执行方式多样化

充分利用自身条件,开发企业可用师资,遵循三三制师资建设原则,组建多样性的师资队伍,获取多样性的知识来源,形成多样化的执教方式。表1显示了学院全职老师、从其他学院和高校外聘来的老师和来自产业界的老师执教的学分比例情况。多样性的执教方式保障了课程体系的实施效果,实现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有利于培养“适应性强,善于合作”的人才。

四 创新课程体系实施方法,保证人才培养效果

课程体系需要通过良好实施才能充分发挥作用。为了强化实施效果,采取的具体措施有:

1 持续进行课程内容更新和教学资源建设

数字内容产业是日新月异的创意产业,必须通过持续的课程内容更新和教学资源建设,才能保持知识内容的时效性和先进性。通过自编讲义,引进英文原版教材,改编企业培训教材,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从产业实际作品和科研项目成果中抽取素材,剪裁后形成教学案例,建立共享案例库。邀请来自产业的专家共同拟定专题技能实训、项目实训和就业实习的内容。

2 坚持教学方法改革

除了课堂讲授之外,大力推动演示教学、案例教学、现场教学、专题讲座、研究启发式教学、项目型教学。推动教与学的互动,进行教学方法讨论,引导学生进行项目作品交叉剖析和评价,指导学生进行新技术的探索和研发,营建生动活泼、求实上进的教学氛围。

3 强化实践教学

建立多样化、层次性的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实践教学的方法和途径,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建立包含实验指导书、实验报告、成果案例等内容的成套实验教学资源。建立联合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建立学生到企业或实践教学基地实习的有效机制。由企业自带项目来学校,全真模拟企业生产的过程和形式,进行毕业设计训练。

4 注重校企合作教学

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和大学进行合作,外聘教师进行课程讲授、专题培训和前沿讲座。将企业引入教学,协同进行课程实验和实训。建立由学院专职老师和企业老师构成的毕业设计双导师制度。有计划、有步骤、有尺度地推动企业定制式的人才培养机制,在校企紧密合作中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无缝接轨。

5 推动学生自主学习

数字内容产业是一个十分强调创意和创新的产业,自由创意的培养十分重要,为此在实施选修课程和创意实践课程的教学中,大力推动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辅助指导的模式。建立了“数字内容作品自主创作实践工作室”,学生自主管理,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参与项目创作或作品大赛。创作成果和大赛作品,可按相关规定折算为学分,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创意、自觉创新的求知习惯。

6 跟踪评估实施效果

通过学生调查、专家监督、合作高校和企业反馈等多种形式,跟踪评估教学体系的实施效果。不仅对每门课程进行独立评估,还对课程群和教师课程组进行综合评估。关联分析评估数据,推动教学的纵深融合,促成课程群建设产生大于简单叠加的教学效果。通过用人单位跟踪了解学生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与产业要求之间的差距,优化调整课程体系。

通过有效的实施,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以2011年第一届55名毕业生为例,其中13人在国内攻读研究生,10人出国攻读研究生,5人在国企就业,3人在三资企业就业,17人在私营企业就业,4人自主创业,3人因申办出国延滞就业。一次就业率达到了95%。在数字媒体技术特色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中形成了“发挥优势,培育特色,注重内容,强化实施”的课程体系建设观,满足了现阶段人才培养实践的需求,促进了人才培养特色形成,产生了良好的人才培养效果。

参考文献

[1]肖永亮.美国的数字媒体学科发展[J].计算机教育, 2006,(51:47-50

[2]沈琦,于学军,张丽,等.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特色专业复 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理 论),2010,(8):162.163

[3]李俊龙,林江辉,胡锋.对高校如何开展特色专业建设的认识 和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8,(4):59-61

[4]张灵,禹奇才,张俊平.专业特色建设的几个基本问题Ⅲ.中国 大学教学,2012,(9):28-30

篇5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可见,校本课程的开发已成为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

在校本课程原则指导下,我校拟开发 “积极心理教育”特色课程,践行学校尚善教育理念。着眼学生个性发展需要,满足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促进师生身心健康发展,起到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整合和补充作用。

一、课程背景

我校学生是珠三角新型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新农村学生,学生主要来自农民家庭、农民企业家庭和拆迁补偿家庭,有少数是外来务工子弟。他们有着城市认同的强烈需求,但又摆脱不了农村生活习惯和文化影响。他们特别需要有人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形成健康积极的人生观。

我校的团体心理辅导已具有一定的区域影响力。从2002年起就对农村初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干预进行实践探索,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的尝试,至今已自主开发团体心理辅导课程。在高校心理专家的指导下,学校开展大中小型团体心理辅导共达170多期,初步形成了有本校特色的团体心理辅导课程体系。

二、课程内涵

(一)尚善教育

我校“尚善”的内涵包括以下三层含义。

第一层:崇善――懂得做人善。像许海、许铭先生一样,从善、行善,宽容、善待他人,善待自己的爱心美德。

第二层:修善――懂得做事善。像许海、许铭先生一样,勤奋拼搏,发挥潜能,积极进取、实现自我,超越自我,追求完美的善。

第三层:创善――善教善学。学校为师生搭建平台,在德育管理、教学管理上让师生充分发挥所长,形成乐教、乐学、善教、善学的氛围。

我们的“尚善”教育既是一个理念,也是一种手段、一个过程,是我校追求的愿景。

(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教育”是一切从“积极”出发,用积极的内容和途径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用积极的过程诱发积极的情感体验,用积极的反馈强化积极的效果,用积极的态度塑造积极的人生的一种理念。

“弘扬人类美德,激发积极情感”是我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它以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和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品质,使每个人实现自我并超越自我,保持生命生活的最佳状态。这与我校“尚善”的教育理念是一致的。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我校践行“尚善”教育理念的重要助推剂。

我校“积极心理”特色课程的构建,是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思想,以“系统化、层次化、多元化”为策略,以“学生、教师、家长心理潜能激发”为目标,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抓手,以“团体心理辅导+个性辅导”为手段,建立我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以此践行我校“尚善”的教育理念,创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品牌学校。

三、课程意义

构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特色课程,践行尚善教育理念,有利于激发学生、教师、家长的潜能,促进学生、教师、家长三位一体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培养师生的感恩之心、从善之心,帮助他们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从而形成更健全的人格。有利于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提升其品牌价值,为其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四、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构建系统全面、层次分明、重点突出、针对性强的校本课程体系;激发师生心理潜能,使之形成崇善、修善、创善的品质和校园文化氛围;打造富有凝聚力的学生团队、教师团队和家长团队,实现学校管理水平、教育科研水平、学校内在凝聚力的大幅度提升。

(二)具体目标

构建“三二六”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打造一支积极向上、业务精良、一专多能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

开发一批团体心理辅导案例;

转化一批学习焦虑学生。

五、开发措施

(一)开发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实现“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开展

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围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师生心理潜能激发”的目标、“团体心理辅导”的手段,拟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方面开发和完善。

1.课程目标体系

心理素质是个体整体素质的基础,学生心理素质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一般不同年级学生在智力方面是有差别的,即获得知识有多有少;一般不同年级学生在个人经历方面也是有差别的,即初中新生都有“中小过渡现象”,初二年级学生有“八年级现象”,初三年级学生有“升学择业现象”。因此,我们在初中三个年级里构建如阶梯式上升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在初中各年级依据学生不同的心理特征来实现不同年级的教育目标。

初一年级目标:认识自我――积极的自我感觉、自我概念和自我分析。

初二年级目标:悦纳自我――积极的自我评价、自我接纳和自我完善。

初三年级目标:超越自我――积极的自我突破和自我创造。

2.课程内容体系

学生课程是核心内容,由“三二六”板块构成。

“三”――三个台阶,即初一、初二、初三三个年级。

“二”――两种类型,即全员参与的普及课程,可供选择的个性化课程。

普及课程,写进学校课程计划安排表,全体学生都必须参与,如每周一节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每月一次的大型团体心理训练等。

开展个性化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心理状况、学习能力和兴趣选择不同主题的心理辅导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如同质人群的小组团体辅导。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张适合自己发展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表”。

“六”――六大模块,即智慧、勇气、爱心、正义、克制、卓越。

3.课程实施体系

为有效落实课程开展,实现课程的预期效果,我们从“四大课型”和“四种形式”两方面实施课程。

四大课型分别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团体心理训练课、心理主题班会课和学科渗透课。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课堂采取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情景剧等活动形式进行,最大程度地预防学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及行为问题。每周每班1课时,专职心理教师授课。

开设团体心理训练课,以年级为单位进行,打造教师团队、家长团队和共同体团队,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团结合作精神。每月每年级两个课时,专职心理教师授课。

开设心理主题班会课,主要指导学生在情、意方面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每周每班1课时,班主任授课。

开设学科渗透课,全体科任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挖掘教材中蕴藏的适用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有机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心理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种形式“如下:

以情境为载体的校内团体心理训练和社会情景下的团体心理训练;

以内容为载体的不同群体的主题团体心理训练;

以对象为载体的主题式督导团体心理训练(包括单一人群和复合人群);

以规模为载体的团体心理训练(包括年级大型团体训练、班级团体训练和小组团体辅导)。

通过不同情境、不同人群、不同主题、不同规模等的全方位的团体心理辅导体系,让全体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4.课程评价体系

对课程的评价。制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标准》。评价内容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目标要求科学、合理、细致,具有教育和发展功能;内容要符合学校办学思想和育人目标,体现学校的学校特色,体现学生发展的多元化、生动化;实施要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对教师的评价。在全体教师绩效考评中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内容。评价内容包括“五有”:有课程目标,有课程计划,有科学可行的教学设计,有实施方法,有评价办法。

教务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核实工作,纳入月常规检查、期末终结性考核,成绩优秀者评先、评优优先。建立教师心理成长档案,追踪教师个人心理健康水平发展。

对学生的评价。采用多元评价的方式,即学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含第三方访谈)等形式进行,同时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学生最终得分=心理健康活动参与(60%)+其他活动参与(20%)+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20%)。学生得分折合登记入学生心理成长档案。

5.课程管理体系

组织管理:成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课程计划管理:依学校的课程目标和师生情况确定课程内容。

课程实施管理:强化动态管理,根据课程实施情况,适时调整或删减;有机地运用预设和生成策略。

教材管理:由教务处统筹管理,包括教师用书和各种道具器材。

人员管理:制定《许海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方案》,明确课程的操作、交流、奖励、监督等制度,激发师生参与课程建设的热情。

课程评价管理:建立和完善课程评价制度,每学年修订一次校本课程,以不断改进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二)建设团体心理辅导的阵地,搭建积极心理搭建教育大舞台

建设校内团体心理辅导主阵地。在原有心理场室基础上,升级、改造场地场室,清晰划分功能。

建设校外团体心理辅导阵地。与户外拓展培训基地合作。户外拓展基地提供了校内无法比拟的自我挑战环境,能进一步实现学生潜能的激发。

引进先进的心理测量工具、统计分析软件。引进一套先进的、科学的、适合学校心理辅导的专业心理软件,满足大规模的测试、测量并及时反馈的需要以及个人信息动态更新的需要。

开发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网络平台。该平台有选课功能、咨询功能、自测功能和讨论功能。

(三)组建教师培训团队,提高“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执行力

构建“2+28+n”的团体辅导教师队伍模式。即以2个专职心理教师为核心,28个班主任为主体,n个科任教师、高校专家、外校骨干、家长等各方面的社会人士为支持力量的队伍。

构建“六步走”教师培育计划。“六步”即问题清单、目标导向、专家引领、校本培训、伙伴互助、共同体支持。同时通过行动研究――“问题+方案+行动+结果+反思”的螺旋式循环研究过程培训师资队伍。

(四)提炼精品项目,打造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影响力

把“三二六”课程体系打造成为精品课程,充分开发师生的心理潜能,促进师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充分彰显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办学特色。

六、开发保障

(一)组织保障

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该项目的总体推进和组织落实,全程跟踪指导项目实施,保证整个项目科学、有序地推进,提升项目实施效果。

成立创建工作执行小组。主要职能如表1所示。

(二)制度保障

建立计划、总结、交流制。制定项目总规划,把项目建设列入学校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中,定期交流、互相借鉴。

建立指导、监督制度。教学部门每学年要安排专题指导、检查,指导、监控教师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具体工作情况,做出科学的评价。开课情况将在评选优秀教研组与备课组时做重要参考。

建立激励制度。把校本课程教师的工作考核纳入到日常考核与期末考核之中;有关校本课程的相关资料学校给予优先办理;担任校本课程的教师,参加评优、评先、晋级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作为评选校级骨干教师和优秀课的优先条件。

七、总结

以上是我校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体系的主要做法。可见,开发校本课程,需要做到如下几点。

第一,要结合当地生活实际选择对学生实用的、具备研究基础的课程,确定课程目标。其次,要规划和建立校本课程的活动场室,作为活动开展的场所。

第二,要成立校本课程开发管理中心,专门负责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管理。校本课程开发管理中心有三个职能,一是全面统筹校本课程开发的各项工作;二是协调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的课时设置;三是设置各种管理和奖励制度,激发课程教师的积极性。

第三,校本课程的开设和实施。根据校本课程的性质,可以设置普及课程和个性化课程。普及课程即写进学校课程计划安排表,固定时间上课。个性化课程即学生根据自己的心理特点、学习能力和兴趣,选择不同主题的课程,满足适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篇6

关键词:专业特色;课程体系;化学工程与工艺;电化学工程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化学工程专业成立于1962年,是国内最早建立的电化学工程专业之一。1999年我国大学本科专业目录调整,原多个化工类专业(含电化学工程)统一合并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但各大学中的该专业侧重方向与特色不同。我校保留了原来的“电化学工程”方向与特色,并被教育部认定为第三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在特色专业的建设过程中,面对宽口径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既要开设核心化工课程又要保持电化学工程专业方向的课程。2008年修订培养方案时,我们将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分为“化学工艺”与“电化学工程”两个专业方向进行课程设置。对“化学工艺”专业方向的学生按“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规范要求构建化工课程体系进行培养;而对于“电化学工程”方向,探索以满足专业规范中核心知识要求为前提,依据专业特色的需要,通过以知识点为标准(不拘泥于课程名称)协调专业规范要求与专业方向的关系,构建彰显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2012年修订培养方案时,我们在系统地分析总结前期实践效果的基础上,形成了新培养方案。本文重点介绍了我们构建与“电化学工程”专业方向对应的课程体系的一些做法,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之作用。

一、面向国家需求的专业特色定位与培养目标

专业特色是特色专业的灵魂,特色定位准确与否直接决定了特色专业建设的成败。首先,专业特色的定位要以长期形成的办学理念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积累为基础。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电化学工程”方向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深厚积累,培养了大批我国电化学工程领域的中坚力量。20世纪80年代,本专业王纪三教授的“发泡镍电极”技术,带动了我国电池行业的技术进步,胡信国教授的“一步法无氰电镀铜”工艺引领了电镀行业降低污染的技术革命,因此获得了国家发明奖。当前,传统石化类资源的日趋紧张及环境污染压力,已成为限制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研发新型能源与电镀清洁生产新工艺,是国家能源、环境的重大战略需求,特色专业责无旁贷要担当起此方面人才培养的重任。我们认为,特色定位不能脱离化工领域及化工学科,要根据国家对人才需求现状和发展趋势,充分发挥自己已经积累的特色基础和教学资源优势,有效利用外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和发展机遇进行定位。基于此,哈工大“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特色方向确定为化学电源和电化学表面处理,与电池及电镀行业对应。

本专业毕业的学生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及较高的科学素养;(2)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3)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理论基础知识,了解学科前沿及最新的发展动态;(4)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5)具有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实践技能,具有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产品研究、设计、开发以及组织管理的能力;(6)熟悉本专业领域相关的发展方针、政策和法规。

二、基于专业特色的内涵和建设目标,明确课程设置的原则

专业特色是指充分体现学校办学定位,经过长期办学实践逐步积淀形成,优于其他学校相关专业的独特、稳定和具有鲜明个性特点并为社会所承认的专业风格。开展专业特色建设,旨在促进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与社会需求的紧密联系,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多类型和紧缺型人才的需求。通过专业特色建设,探索专业建设实践,丰富专业建设理论,形成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专业建设思路与人才培养方案,形成该专业建设内容的相关参考规范,对国内同类型专业建设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优化是专业特色建设的核心内容,而课程体系的设计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础,是完成特色型人才培养的保证。课程体系构建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明确其应具有的知识结构进而设置相应课程,形成结构合理能满足专业特色需要的课程体系。我们认为满足专业特色的课程设置应遵循如下原则:

1.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课程设置上要处理好宽基础与专业特色的关系,注重理学基础教育,既要满足特色的要求,又要为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和继续学习打好基础。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课程的有机结合,拓宽学生知识和视野,使学生在科学基础、人文素养、专业素质和能力等方面同步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坚持在满足“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规范要求前提下彰显专业特色的原则。依据专业特色的需要,以知识点为标准,构建融会贯通、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应以学生为本,不但要有与专业特色要求知识结构对应的课程体系,还要通过增加选修课的方式,构建与专业规范完全对应的课程体系,以满足本专业方向学生的自主选修。同时注意设置反映行业与产业形成的新知识、新成果、新技术和学科发展的课程。

3.加强实践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原则。单独设置与实践教学及创新意识培养对应的课程,注重理论课与实验课的衔接与相互补充。增加实验教学比重,及时将教师的相关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使我校的强势科研力量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并通过设置产学结合与创新类课程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意识。

4.促进本科教育国际化的原则。保证学生四年外语不断线。在通识教育阶段基础上,参照国外同类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和建设系列化专业教育双语课程,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三、以满足专业规范基本要求为前提,构建彰显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显著特征之一是多样化,但多样化不是随意化,不能没有基本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专业规范就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框架与规定,我们不能背离专业规范中的基本要求去追求所谓的专业特色,遵循专业规范而不拘泥于规范的专业特色才能日益彰显。专业特色总体上呈现多样性特征,而专业规范体现了统一性的特征,专业规范中的人才培养基本规格,核心知识领域等质量要求标准是统一的,这是专业本身具有的特征。要协调好专业规范的统一性与专业特色多样性的关系,以满足专业规范基本要求为前提来彰显专业特色。我们以“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规范中要求的知识点为标准,围绕“电化学工程”知识结构的需要构建课程体系。基本做法如下:

1.在通识教育方面,强化数理基础,数学类课程278学时、物理课程177学时,人文与社会科学基础课177学时,公共外语课200学时(前两学年完成公共外语课后,大三开设双语课有“化工热力学”、“电化学测量”等,大四开设“表面工程”、“新型化学电源”、“电动车能源系统”双语课,保证四年外语不断线),还设有文化素质讲座、全校任选课等;针对行业、学科发展的需求,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通过知识点不重复介绍来压缩相应课程的学时,设置与电化学工程知识结构对应的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为拓宽专业基础,将“工程制图基础”、“化工传递与单元操作”、“化工热力学”、“化工综合实验”、“专业导论课”、“化工安全概论”、“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电工与电子技术综合实验”、“高分子材料”、“新能源概论”、“无机材料制备方法”等定为学科基础课。按教学目标重组突出专业特色的主干课程体系,把“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工传递与单元操作”、“化工热力学”、“电化学原理”、“电化学测量”、“化学电源工艺学”、“电镀工艺学”10门课程作为专业主干课。

2.以知识点为标准,通过必修与限选课来满足专业规范的基本要求。“电镀车间设计”、“化学电源设计”为实践类必修课,同时设有“化工机械与设备”专业选修课,以此涵盖化工设计的知识点;“化学反应工程”与“电化学反应工程”2门课限定为至少二选一,另外在10门专业主干课程中,包含了电极过程动力学、催化、反应器等内容,满足了反应工程知识点的要求。我们增加了选修课门数,并以知识点不重复介绍为原则压缩每门课程的学时,具体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设置了“结构化学”、“化工设计”、“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化工分离工程”等化学、化工类课程及“材料分析测试方法”课程,使学生具备专业规范要求的化工知识体系,为有志于在化工行业就业及出国、考取外校研究生的学生打好基础;第二类是设置了“新型化学电源”、“固体电化学基础”、“电动车能源系统”、“绿色能源”、“电极材料结构表征”等课程,供希望从事电池行业的学生选修;第三类是设置了“化工设备腐蚀与防护”、“表面工程”、“电化学加工技术”、“涂装技术”等课程,供准备从事电镀行业的学生选修。从知识点看,既满足了“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规范的要求,又构建了适合专业特色的电化学工程知识结构体系。同时,不但满足了学生的就业要求,还为学生职业发展和继续学习奠定了基础。

四、发挥学科优势,设置加强实践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

本专业依托的哈工大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并建有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后流动工作站,2012年哈工大的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排名进入全国评估前八名。多年来面向国家、国防重大需求,形成了本学科的优势特色。在应用电化学方向上,产学研特色突出,多项原创性成果为企业创造了显著的效益。与本专业建立长期稳定的科研、教学合作关系的企业有十几家,为产学结合的学生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校化工学科在“211工程”、“985工程”的支持下,形成了科研、教学硬件大平台,为学生的科研训练、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等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在软硬件方面,对电化学工程的专业特色方向建设起到了保障和促进作用。另外,本专业正在逐步加大科研设备和科研实验室等资源向学生开放的力度,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较早进入实验室,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在具体的科研活动中培养实践、创新能力。在专业实验内容上,鼓励教师将适合于实验教学的科研成果转化、更新为课程教学内容,有利于将最新的学科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

在实践教学与创新意识培养方面,对于基本技能、方法类实验,与四大化学相关的实验课为132学时、与化工基础相关实验72学时,与专业方向对应的实验课100学时。特色专业是面向行业培养人才,在产学结合上,设置“国内外专家讲学”学科基础课,还要求讲授专业课的教师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启发科研思路。专业定期从合作企业中邀请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来校为学生进行课堂教学或讲座,聘请具有教学经验的高级工程师参与本科教学活动;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设置了“大一年度项目”、“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创新实验课”、“创新研修课”,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至少完成2个学分,可通过选修创新研修课、创新实验课、参加大一年度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科知识竞赛、发表研究论文、申请专利等方式获得。

自1999年本科专业目录调整后,我们围绕协调专业规范的统一性与专业特色多样性的关系上,进行了各方面的努力与探索,构建了面向国家需求的化学工程与工艺特色专业课程体系。作为特色专业建设,我们今后要为实现培养具有前瞻性、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人才的目标而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 赵祖平. 以专业特色建设促专业发展——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行政管理专业为例[J]. 中国高教研究,2012(3):104-106.

[2] 周嘉,蒋玉龙,任俊彦等. 复旦大学微电子学专业特色的挖掘与拓展[J]. 中国大学教学,2012(4):35-36,60.

[3] 张灵,禹奇才,张俊平. 专业特色建设的几个基本问题[J]. 中国大学教学,2012(9):28-30.

[4] 徐定华,关勤,楼盛华. 论高校专业规范与专业特色的内涵及关系[J]. 中国高等教育,2010(8):57-58.

[5] 杨新海,徐宗宁,付保川等. 高校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的路径探析[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2):17-19.

篇7

关键词:计算思维;师范;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群,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10-2389-03

计算思维[1]培养是当前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个新兴理念,与传统的知识本位教育理念有着较大的差异,它在强调知识、能力的同时,着重于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即实现“知识—技能—思维”的共同提升。这种理念目前正在渗透到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建设中,为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建设提供有利的理论依据,并希望通过这一理念的指导,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大学计算机通识课程的学习来实现的。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虽然对计算思维培养的要求一致,但对信息技术素养与技能的要求不一样。如理工类学生需要有较强的程序设计能力、侧重计算机结构及网络与通信,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等素养;医药类学生需要有一定的程序设计能力,侧重多媒体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医学成像及处理技术医学信息分析与决策等素养[2]。因此在课程体系构建方面应符合专业、行业需求,各不相同,各具特色。

高等师范学校大学计算机通识课程学分数有限,根据教育部的建议,一般必修课为3学分,通常由1-2门课构成,外加部分选修课学分。在通识课程学分有限的情况下,构建什么样的大学计算机通识课程群(课程体系),才能满足信息时代培养师范生的需求,即在培养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与方法的同时,做到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达到适合教师职业的需求。

1 师范生信息技术素养需求

师范生是未来教师队伍的生力军与骨干,为适应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的教学需求,需要有较好的计算思维,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多媒体辅助教学应用能力、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设计与制作能力,具有一定的程序设计能力与计算机软硬件知识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能辨识自己的信息需求;2)能了解完整的信息和智慧决策之间的关系;3)能有效地陈述信息问题、表达信息需求;4)能有效查找可能有用的信息资源;5)能制定妥善的信息检索策略;6)能使用印刷方式及高科技方式存储信息资源;7)能评估信息的相关及有用程度;8)能有效组织信息使之能具有实用性;9)能将新信息组合成为自己原有知识的一部分;10)能将信息应用于批判性思考及解决问题。

2 课程群的含义

群的概念来自于数学,群是一个非空集合,*是它的一个(二元)代数运算,如果元素的集合如果满足以下4个条件就称为群:1)封闭性:群内任意两个元素或两个以上的元素(相同的或不同的)的结合(积)都是该集合的一个元素。2)结合律:虽然群元素不一定要求满换律,但必须满足结合律,即对群中任意元素a,b,c都有(a·b)·c=a·(b·c)。3)单位元素:群内存在一个单位元素e,它和群中任何一个元素的积都等于该元素本身。4) 逆元素:对群中每个元素a在群中都有元素a^(-1),叫做a的左逆元,使 a^(-1)·a=a·a^(-1)=e。

课程群是指把具有相关性或一定目的的不同课程编排到一起,组成一个“群”,进行系统地学习和教授。课程群不是一组课程的“集合”,是有序的课程系列,是一体化、完整的“知识—技能—思维”培养方案,包括具体实施步骤与方法。课程群具备的特征是:1)以能力培养与思维养成为核心;2)以知识点为元素;3)群中各个课程的知识点之间具有封闭性,即任意两个知识点之间的结合产生的新认知都属于本课程群研究范围;4)满足结合律,即课程群的任意知识点之间的结合,产生的新的认知结果都类同。同时课程群的知识点之间还具有连贯性、递增性、发展性。

3 一体化课程群的教学目标

一体化课程群的教学目标,主要包含计算思维培养、师范技能培养2个方面的内容。

3.1 计算思维培养

在计算思维培养方面,加强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运用计算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师范学生必须具有良好的使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有为改进教学而积极学习和使用各种信息工具的思维意识,并能付诸行动;善于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在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时能创造性的完成任务。同时,有利用信息的传递与获取为个人教育教学以及更大范围的教育或社会发展服务的愿望。

3.2 师范技能培养

在师范技能培养方面侧重以下2点能力的培养。

1)在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方面,增强使用计算机的基本能力的培养。师范学生需要扎实的信息技术知识。有较好的信息技术知识做支撑,很多理论知识就能很好的在实践当中运用起来。信息技术知识应该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一是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如计算机原理、网络原理、多媒体技术原理、信息传递及接收与控制原理;二是熟悉信息技术的发展史,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三是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基本操作技能,能排除简单的故障;能够熟练使用信息技术硬件,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掌握网上学习资源的搜集方法,熟悉计算机和网络以外的其它信息技术知识。

2)在综合设计与分析能力方面,增强理解计算机系统,熟练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师范学生要有较好的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能够为了解决问题而确认自己所需获取的信息是什么,能制定获取信息的几种策略,概括起来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信息系统的基本操作能力;二是各种软件的使用能力;三是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力,主要是通过教育网扩宽协作范围、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学科知识的学习和研究的能力。

4 一体化课程群构建

按照培养的要求,教学计划是一系列包含教育成分的教学活动构成的系统,课程是成系列的,是面向专业能力逐渐养成的,是包含“知识—技能—思维”培养的一个课程群。融入计算思维培养理念与师范特色的计算机通识教育课程群如图1所示,该课程群包括通识教育必修、通识教育核心、通识教育选修3个层次的课程。该课程群以培养计算思维、师范生信息技术基本技能与素养为核心,围绕这2个核心设置课程,使课程成为一个“知识—技能—思维”的培养体系,为相应学科及专业的学习打好基础。

在一体化课程群构建中,通识教育必修课程用于奠定信息技术基础;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构成信息技术与专业教育融合的主干,实现对师范专业技能核心知识体系的基本覆盖;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用于完备课程体系,实现对核心知识体系的完整覆盖与延伸,兼顾学科的发展。师范特色的大学计算机基础一体化课程群的知识点、思维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如表1所示。

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在操作技能上重点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办公软件、网络基础等知识,为后期运用Word文档编写设计教案、运用Excel进行教学成绩与评价统计、运用PowerPoint设计教师演示文稿、运用网络搜集教学资源打下基础。在计算思维上重点培养使用计算机进行问题求解的基本方式与计算环境的理解。随着入校学生信息素养的不断提升,信息技术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将不断迁移,逐步将学习内容转为多媒体技术与应用,重点加强师范生信息技术多媒体素材与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制作的基本技能培养。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在操作技能上重点培养学生掌握多媒体素材的基本理论、多媒体素材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技能,编写设计教案、设计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在计算思维上重点培养问题求解的核心思路和基本技术与方法;通过小规模的应用系统设计与实现,领悟应用系统级的问题求解方式。运用现代教学理念,培养教学设计中专业知识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基本方法与思维模式。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在技能上重点培养学生掌握程序设计理论与方法、数据库的基本理论与实践;补强计算机硬件知识、网络多媒体软件制作与开发技能。在计算思维上重点培养问题求解的核心思路和算法;设计与实现小规模的应用系统,领悟应用系统级的问题求解方式;培养数据分析与信息处理基本方法与思维模式。

大学计算机通识教育必修课、主干课、选修课3者之间相辅相承,逐层递进,对原有知识内容进行取舍,紧紧围绕计算思维与师范技能培养2个核心组织知识点、展开教学,使所学的知识点支持培养的2个核心目标。从计算机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到小规模的应用系统开发,从个体计算环境的认识到系统级的问题求解思维的形成,组成一个完整的一体化课程群。

5 结束语

师范专业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群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及信息素养,是一种基础性、技能性、素养性的课程体系。课程群从计算思维与师范技能的角度出发,通过计算机基础知识、多媒体技术与应用、信息化教学设计、程序设计基础等知识的学习,增强学生对计算环境的认识、掌握面向典型计算环境的问题求解方法;使学生在对计算机本身及其应用方式有一个全面了解和理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具有根据专业的应用特征了解或掌握应用系统级或计算机系统级问题求解方法的能力与素养。

参考文献:

篇8

土木建筑计算机课程体系土建特色人才

高等学校的计算机教育有两类不同的范畴:一类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科教育――计算机专业教育;另一类是对全体大学生的计算机普及教育。目前,在国内外计算机专业教育的研究工作相对比较成熟。在国际上,ACM/IEEE-CS不断推出计算机学科课程设置的最新方案,在国内中国计算机学会、全国高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清华大学出版社联合的《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China Computing Curricula 2002,简称CCC2002)是国内相关研究工作的总结。但是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育问题,国外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寻,在国内,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和清华大学出版社于2002年成立了“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课题研究组”,经过多年的对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实践和经验、条件基础和社会需求的研究和总结,相继提出了课题报告《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4》(China Fundamental Computing Curricula 2004,简称CFC2004),CFC2006,CFC2008[5],成为指导全国各类高校办学的重要文件。CFC2008是在CFC2004和CFC2006的基础之上,经过对近年来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总结,由课题小组提出的最新研究报告,它重新编写了本科院校课程体系参考方案,提出了各类专业(包括理工、农林、医学、财经、文史法哲、艺术和师范类等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参考方案,提供了各类专业学生学习的计算机课程,列出了每门课程的要求和内容,以及与之相应的实践环节。在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的问题上我们国家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但是我们也看到,虽然CFC2008提出了各类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参考方案,但是它在学科划分上还是比较笼统,对于要求彰显本校办学特色的各类高校来说,其课程体系设置还需要研究更详细的方案。同时,计算机科学技术与应用技术飞速发展,各种新技术、新应用不断涌现,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出现新的变化和新的要求,因此,对于办学特色鲜明的学校来说,如何有效地设置和动态地调整计算机课程,研究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要求,是当前各类高校需要研究的一个课题。本文主要研究讨论土木建筑类大学计算机课程体系的设置与要求问题,目的是为了彰显土建特色,为社会培养所需的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计算机应用型土建类人才提出一点建议。

一、当前计算机科学与应用技术在土建领域的发展形势,对人才的一般与特殊要求,现有人才状况。

众所周知,计算机科学技术与应用技术从其诞生之日起,一直是飞速发展,其应用也遍及社会的各个领域。在各个行业,专业技术与计算机科学技术及应用技术相结合越来越普遍,技术划分越来越细,水平越来越高。以土建领域为例,计算机的应用由过去的主要参与数据分析,到现在的辅助设计,辅助施工,数据处理,办公自动化等,为土建领域的技术革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计算机在土建领域的应用有以下一些特点:

1.全面参与土建领域的各项工作。土建领域的工作有很多,但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即设计、施工、销售和维护,以CAD、PKPM、SAP2000等为代表的制图和结构分析软件在项目设计工作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极大的提高了设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以广联达、求实等为代表的数据处理软件,在项目设计、施工管理、房屋销售和维护的工作中,提供各种数据预算,为项目设计、施工管理、房屋销售和维护提供了依据;以CAD、PHTOSHOP、3DMAX等为代表的图形处理软件为项目的设计、宣传销售等项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OFFICE办公自动化软件,全面参与项目的各种文档的建立,数据处理等项工作,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总之,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土建的各个领域。

2.计算机的应用在土建领域继续深化。虽然当前计算机的应用在土建领域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各种专业软件不断涌现,但和人们的期望相比,显然还有差距,各类软件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一些工作中计算机的应用还很薄弱,这些问题都促使了计算机在土建领域的应用继续深化,例如结构分析类软件是土建工作中应用最早,技术相对成熟的软件,但它在可视化、数据交换方面,还需要改进。所以在土建领域计算机的应用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3.土建领域计算机的应用涉及计算机的众多技术。由于土建工作的特殊性,所以计算机在土建领域应用中涉及到计算机的众多技术,具体有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数学计算和办公自动化技术等。

4.计算机在土建领域的应用未来发展前景广阔。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与应用技术及土建领域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土建领域的应用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当前在土建领域和计算机应用有关的热门课题就有(1)土木与建筑工程中面向对象建模技术;(2)结构分析与计算过程的可视化技术;(3)施工过程中的计算机技术;(4)应用软件集成技术;(5)多媒体技术在土木与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等。

由于计算机在土建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也对从事土建领域工作的专业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他们必须在计算机知识方面达到一定的水平,才能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具体的要求是一般的工作人员应该在计算机图形处理、数据库、多媒体、网络、数学计算和办公自动化等方面了解基本的知识和工作原理,掌握基本的操作,在某一方面结合自己的工作有所专长;特殊的工作人员应该为研究人员,他们应该为计算机在土建领域的应用做出自己的贡献,他们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在计算机的某一个分支中成为专业级的人员,所以他们必须要学习更多的计算机知识。

大学是培养各类专业人员的摇篮,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学习内容与应用脱节是当前大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这就造成了社会急需人才的短缺,尤其是复合型人才的短缺,当前对于计算机应用有所专长的土建类人才是土建领域急需的人员。

二、在计算机应用领域普通的应用型人才与特殊的研究型人才对计算机知识和能力方面的要求

计算机的应用遍及社会的各个领域,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都已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每一个生活在当今世界的人都要主动或被动地接受计算机的教育,社会也急需掌握了计算机知识的各类人才。那么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计算机知识和能力都有那些基本要求呢?这大致可以按需求分为两种类型,普通的应用型人才和特殊的科学技术研究型人才。对于普通的应用型人才在计算机知识和能力方面应该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基本操作。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应该包括计算机的硬件、软件的基本知识;计算机多媒体的基本知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计算机安全的基本知识、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等。基本操作应该包括计算机及其主要设备的基本使用与维护,网络的基本操作等。

2.掌握计算机常用软件的应用,会应用这些软件解决工作中的一些问题。计算机常用软件主要是指办公自动化、图形处理、多媒体以及杀毒、上网等大众常用软件。工作人员应该结合自己的工作需要能应用其解决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

3.掌握某一种或几种专业软件的应用。专业领域的计算机应用往往都具有特殊性,一般使用的都是专门开发的软件,这些软件极大的提高了专业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所以要求专业人员必须熟练掌握。

4.掌握专业信息搜集的能力。网络现在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学习的有力工具,专业人员必须掌握利用网络辅助专业工作的能力。

5.具有促进专业软件开发和表达诉求的能力。计算机软件的功能是由用户决定的,用户的需要是计算机科学发展的动力,也是计算机在专业领域中发展的动力,专业人员在计算机的使用过程当中,应具有根据使用的体会和技术发展的需要,通过相关渠道,表达自己的诉求,促进计算机应用的发展的能力。对于专业领域特殊的科学技术研究型人才,他们是计算机在专业领域应用和发展的骨干,对于这一部分人员,他们的计算机素质要求要更高一些,除了应该具有上述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之外,还应该在计算机应用的某一领域具有计算机高级专业人员的水平,对于计算机最新的科学技术有所了解,对于计算机在专业领域的应用具有前瞻性。

三、彰显土建特色的各专业计算机课程体系设置方案与教学内容探讨

办学特色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一所大学经过长期的努力形成的一种校园文化,对于一所综合性大学来说,形成一种特色是至关重要的。做为土木建筑类大学,土建就是其最重要的特色,各方面的教学活动都要围绕着这个特色来进行,计算机的教学活动也不例外。但是我们也必须考虑到各专业性质的不同,要求的不同,学时的限制,学习条件的限制,学生基础的限制等客观因素,对教学活动做出合理科学的安排,因此本人对于土木建筑类大学计算机教学提出以下建议:

1.根据专业的特点划分不同的学习模块。综合性大学往往办有很多专业,各专业之间对掌握计算机知识的要求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因此对于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应该根据专业的特点划分不同的学习模块,让学生能根据专业的需要学到有用的计算机知识。

2.每一个模块划分出三个层次。三个层次分为基础层次、专业层次和综合实践层次。基础层次主要学习一些计算机基础性课程;专业层次主要是结合专业需要学习一些计算机知识和专业基础软件;综合实践层次主要是根据社会需要,结合实际问题,学习应用计算机知识和专业软件解决实际问题。

3.加强选修课、培训班、讲座等教学活动。大学的专业课程设置,学时分配往往受到国家教委专业设置规定的限制,灵活性很小,而当今社会对人才计算机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在规定课程中难以满足学习的要求,因此加强选修课、培训班、讲作等教学活动,是解决大学计算机知识学习的重要方法。

4.重视实践课,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投入。实践课是培养各种应用型人才的最好教学方式,计算机应用的学习也不例外,学校应该针对专业需要,多开设一些计算机应用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课程,并加大这方面的投入,使学生能尽快的掌握实际应用的本领。

在模块划分方面,可以以院系为基础,合并学习内容交集较多的院系,设置计算机学习课程,合理有效地利用教学资源。但在综合实践层次的课程设置上,则必须以专业的需要设置学习课程,打破模块的限制。

在教学内容设置方面,基础层次可以安排计算机文化基础、CAD基础、3DMAX基础、PHTOSHOP等课程;专业层次可以安排C语言程序设计、VF数据库设计、SQLserver、MATLAB、建筑CAD及其它各计算机和专业软件课程;综合实践层次应该以安排实践课程为主,同时各专业可以根据专业的需要安排专业软件的学习和实践,例如:土建类专业可以安排结构分析类软件、预算类软件的学习与实践;电子类专业可以安排电路图设计类软件的学习与实践等。

选修课、培训班、讲作等教学活动是大学辅助教学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它不受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学时的限制,可以紧跟当前应用形势,讲授最新的应用技术,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培养特殊的研究和应用型人才。当前,可以通过选修课、培训班开设一些计算机实用课程,例如建筑三维动画、JAVA程序设计,网页设计、实用PHTOSHOP、实用3DMAX等应用热门课程,通过讲座讲授专业领域最新的计算机应用技术。

大学是人才培养的基地,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是大学办学的宗旨。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土木建筑领域急需要的是具有一定计算机应用水平的土建类人才,所以做为土木建筑类大学,就要尽快适应当前的这种形势,改革自己的教学体系,加强计算机教育,为社会培养所需的土木建筑类人才。

参考文献:

[1]柯长仁,蒋俊玲.计算机教学在我院土木工程专业培养中的改革探讨[J].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2009(11):487-489.

[2]李永梅,孙国富.构建土木专业自主型计算机教学体系[J].高等建筑教育,2011,20(6):85-88.

[3]代晋,余文芳.对土木工程类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建设的探讨[J].消费导刊,2007(5):184-185.

[4]任爱珠.土木工程计算机技术新进展及研究热点[J].土木工程学报,1996,29(6):53-59.

篇9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该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和能力要求;然后结合湖南城市学院的定位和特色,提出了具有我校特色的专业培养目标;最后根据实践总结了课程体系确立的原则,提出了符合我校特色的新课程体系。

关键词:课程体系;培养目标;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湖南城市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开办历史短,各高校办学背景不同,专业教师对该专业的理解各异,使得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人才定位、培养目标成为相关专业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例如,在文、理、工的性质上,究竟应该偏重哪一方面?学生走向社会后究竟应该主要扮演信息资源组织和管理的角色还是信息系统开发和设计的角色?各高校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各不相同,严重地困扰着该专业培养目标的贯彻执行。该专业课程体系不合理,没有专业特色,培养出的学生难以胜任相关工作,学生就业困难,势必影响该专业的生存和发展。

1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

据调查,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从事工作的岗位,首选“信息系统的管理与维护”,占回答者总数的71.7%,说明社会对本专业的期望岗位是从事信息技术应用的相关工作;“数据库管理”、“信息资源管理”和“信息分析研究及竞争情报”排在其后,这些职位是利用信息管理基本知识,对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分析、处理以及提供工作,这些工作构成了企业信息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而对“信息战略规划”和“信息系统集成”的选择不高,分别为25.0% 和16.3%,这些工作岗位属于领导整个单位信息化建设的高级职位,有的单位称为CIO并设置了这一岗位。CIO不仅需要扎实的知识储备,还需要工作经验的积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很难担此重任。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主要培养具有如下能力的高级人才:

(1) 针对企业所面临的挑战,提出基于信息技术/信息系统的组织和管理解决方案的能力(系统分析员、CIO);

(2) 具有信息系统应用与开发的能力,包括管理系统和信息系统分析、设计、编程的能力(系统程序员);

(3) 具有信息管理的能力,包括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实施管理、信息系统评价等能力(系统管理员);

(4) 具有科学研究的能力(理论研究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能具备上述4种能力中的一种即可。

2符合湖南城市学院特色的培养目标

(1) 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的程序员或管理员

培养熟悉管理软件的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开发、测试、维护全过程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我校突出“城市”主题,围绕“城市”的规划、建设、经营、管理、文化等领域,培养与城市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级技术型人才,服务城市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建设数字城市。因此,我们开设了“城市建设管理信息系统”方向,具体研究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建筑工程合同与招投标管理、工程造价管理、财务管理、房地产营销与策划信息管理、小区物业管理等。

(2) 城市建设信息系统的程序员或管理员

培养能在城市基础地理信息、城市测绘、城市规划、市政工程、国土资源管理、交通、农田水利等领域,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有关的应用管理软件开发、信息系统维护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与我校的定位相吻合,我们拟开设“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方向,主要从事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维护,提供地图编辑、属性数据管理、分析与辅助决策相关业务以及输出地图、打印报表、三维建模等方面的功能。可应用于城建、规划、国土管理、测绘、农业、林业、电力、电信、交通、城市管网、资源管理、环境保护、旅游、水利、航空和军事等所有需要地图处理行业。

毕业生可以去城市规划设计院、建筑设计院协助规划师、建筑师从事CAD工作,设计、开发、管理、维护相关信息系统,对地理信息、规划信息、建设信息、各种管理信息等进行收集、分析、加工、存储与查询等工作。

3建立符合湖南城市学院特色的课程体系

本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原则包括:面向就业市场;与“通才教育”相适应;突出专业特色;课程设置要动态调整;积极吸收国外先进教育教学理念、课程体系。本专业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非常强,但限于篇幅,本文不详述实践课程体系。理论课程体系如表1。

其中,城市管理模块和城市建设模块是二选一的,作为本专业的两个培养方向。可以看出,我们减少了部分传统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概论性理论课程,而增加了与工作密切相关的领域性课程。城市建设模块的具体设置如表2。

4结束语

我们根据湖南城市学院的定位和优势学科情况,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服务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应用型人才,针对本培养目标,进行课程整合、教学内容提炼,从而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对理工科院校,特别是有土建类专业的高校具有较大的推广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苏术锋. 本科二类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定位与建设[J]. 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2007,(5).

[2] 何永刚,黄丽华,戴伟辉. CISC 2005的学科贡献[J]. 现代大学教育,2006,(5).

[3] 龙朝阳,成博. 从社会需求看专业建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信息技术课程设置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2007,(6).

[4] 何永刚,黄丽华.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研究综述[J]. 情报杂志,2007,(8).

[5] 陈维军,李杰. 企业信息化调查及其对信息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的影响[J]. 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2007,(7).

篇10

[关键词]农村学校体育;课程内容创新;体育课程标准

[作者简介]黄永飞(1971―),女,江西寻乌人,赣南师范学院体育学院讲师。(江西赣州341000)

教育家先生曾说:“健全人格,首在体育。”体育在培养健全人格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在学生的成长中处于重要的地位。目前,农村学校学生人数占据着学生人数的大部分,从全国来看,农村中小学占全国中小学总数的89%,学生人数占学生总数的74%[1]。因此,无论是从提高全民素质和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层面,还是从发展农村学校体育,关注农村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调查研究表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中小学还有12%以上的学校没有开设体育课。究其原因,除了缺少体育教师外,运动场地和器材严重缺乏是重要的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缺乏。因而,要改变这种局面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去创新,改革并创新一些适应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的地方体育课程教学内容。

一、根据农村学校条件改革体育课程教学内容

体育课程内容是指根据体育课程目标从各种直接和间接经验中选择出来的体育课程教学素材。从2001年9月始,新体育课程标准在全国试行。新体育课程标准没有规定统一的教学内容和统一的大纲。在运动场地和体育器材缺乏的情况下,如何根据农村学校的现有条件来创新农村学校体育课程内容,提高新体育课程标准在农村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实施,是农村体育课程资源创新的重要目标。我国地域分布广,东西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教育事业发展更是不平衡。农村学校所处地域不同、办学条件和学生的发展基础等情况也不相同,其拥有的体育课程资源的数量、性质和结构等也不同。如果一味追求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统一,就很难完成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新体育课程标准没有规定统一的教学内容和大纲表明国家认同不同地域的农村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丰富多样性,鼓励把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资源创新成丰富的体育课程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村学校的体育课程资源创新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综合以上因素,面对农村学生人数多,运动场地和体育器材紧缺,体育课程内容匮乏的现状,结合农村学校条件改革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是十分重要的。

在传统的学校体育教学中,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多采用竞技性体育项目,学校体育课程采用竞技性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爱好,因而形成学生喜欢体育,但却害怕上体育课的事实,而且农村学校因为运动场地和器材的缺乏,使很多竞技性体育项目在体育课程教学中无法实施。这种体育教学既不利于学校体育为学生身心健康服务的目标,也不利于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因此,改革原来以竞技化项目为主要教学内容的课程体系,建立更具适应性和灵活的课程内容是新体育课程标准的理念。过去,体育场地、竞赛规则一并采用国际通用标准,只是简单地“拿来”,并未从学生的特点考虑改革创新。农村学校体育条件与国际规定的条件要求相差甚远,无法满足体育教学需要。教师总是认为学校条件差而不很好地去开展教学,学生也很难在这样的规则要求下获得体育学习的成功。作为体育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深刻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以学生为本,遵从学生的个体差异,从地域和学校条件的差异出发,积极大胆地对原有的课程内容进行改革创新。

调查研究表明,多数农村学校简易田径场地尚有保证,绝大多数学校都有简易的篮球场[2]。根据现有场地条件,体育教师可以对一些教学条件进行改革创新。有简易田径场,对田径项目可以进行异化,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简易的场地,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教学,以发展跑的能力,我们可以运用形式多样的变向跑、短距离跑的趣味性项目、跨越障碍跑,这些内容都可以用简易的场地进行;发展跳的练习,我们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学生自制简易的器材,编制稻草跳绳、单脚跳等练习;关于投掷的教学内容,过去通常是投铅球、铁饼,我们可以改革成沙包投准。改革后这些项目既可以开设又和学生的日常玩耍项目结合起来了。对有简易篮球场地的农村学校,在进行篮球教学时,鼓励大多数同学参与,我们可以把运球改革成多人传球投篮;或者由于学生年龄、身高特点,学生投篮难以成功,我们可以改革成用更轻的排球投篮。再把简易的篮球场地改革成可以进行排球运动的场地,发挥场地多种功能的效益。改革、创新教学内容,改革评价体系,使体育教学内容与生活中的活动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学生兴趣的提高,有利于学生运动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农村学校体育的开展,真正实现学校体育为学生健康服务,为培养健全人格服务。

二、结合农村当地自然地理资源创新体育课程内容

农村自然环境优美,有着宽阔的平原、湖泊、丘陵等。这些天然的地理资源有着永远开发不完的体育课程资源。如宽阔的平原,老师可以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放风筝,要求学生自制风筝,锻炼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学生亲身体验,能够体验到成功。还有湖泊,老师可以开设与生活紧密相连的水性练习,如在水中的漂浮、救生和求生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遇险时的生存能力,真正跟日常生活相连,让学生终身受益。另外,在丘陵地带,可以开设登山项目,登山是一项很好的运动,它锻炼学生的意志。老师可以设计不同的情景登上山顶,如设计成军队作战的情景,分成不同的团队,谁先到目的地谁就是胜利者。冬天冰天雪地是北方农村学校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学校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一条件设计不同情景的冰雪体育运动教学项目。在情景中学习,既可以使学生得到身体锻炼,又能对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

三、结合地方特色体育文化创新校本课程内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国家鼓励开发创新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以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提高对各民族的适应性,为培养多层次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服务。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有相对的聚集地,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具有浓郁民族风情和地域特点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不仅构成了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而且经过长期的文化积淀,演绎出丰富多彩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文化。各民族、或区域的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是各地农村学校体育课程内容的重要资源,对这类资源的创新不仅能丰富体育课程内容,而且能极大地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因而其具有重要的创新价值。如具有地域特色的赣南客家民系聚居地,在屋檐下小孩子们游戏的踢毽子、跳房子、滚铁环等游戏项目以及喜庆节日里的舞龙舞狮[3]。这些项目在当地倍受农村朋友喜欢,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促进了人们的健康。又如,别具一格的踩高跷,它技艺性强,形式活泼多样。山东高跷常叠起三层,上层人踩在下层人的肩上照常行进。京津一带的高跷,用单脚跳;少数民族的踩高跷,系着本民族的服饰,表演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各地高跷,都已形成鲜明的地域风格与民族色彩。这些项目的特点是对场地、设施要求不高,教学器材可以教师和学生一起来制作。同时,这些项目又是跟农村群众的日常活动联系紧密,是很好的健身项目,它对教学设施要求不高,如果将地方民间特色的传统体育资源挖掘、整理、加工,将是独具特色的校本体育课程资源。对这些具民族特色的农村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创新,不仅有利于农村学生对当地农村传统体育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将带动农村体育的发展,有利于新农村体育文化的发展和建设。

创新具有地方体育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首先是学校要认同教师对体育课程的改革,一方面组织教师学习有关体育校本课程创新的理论,促使教师切实明确校本体育课程创新的需求与特点;另一方面学校可以适当聘请当地传统体育项目的能手来校指导,从实际操作层面上来提高教师对校本课程传统体育项目的理解和掌握。在校本体育课程资源的创新过程中,我们要始终贯彻以下理念。一是全面挖掘和理解掌握当地民族体育运动项目的内容和实践过程。二是要尊重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需求,校本体育课程创新要体现以生为本的思想,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需要,更要关注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校本体育课程的学习中来。三是要体现师生的个性追求。校本体育课程创新要同时满足学校、教师、学生和社会的多元需要,其创新过程既要体现教师的主体性,渗透教师的个性人格、意志、情感和价值观,发挥出教师的独特作用。同时,又要注重学生身心发展的共性与个性。四是要注重校本体育课程的不断更新和完善。校本体育课程的创新是一个民主、开放和不断更新与完善的过程,着眼于学生和教师的持续发展,我们不能把校本体育课程只停留在按部就班的操作教学,而是要不断地挖掘传统体育项目的文化价值,不断地改革和发展它,使之真正成为教师、学生喜欢并能从中受益的农村校本体育课程教学内容。

总之,开发创新出更多更丰富的农村学校体育课程教学资源,实现学校体育的教学目标是农村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农村校本体育课程内容的创新主要依赖于老师,老师是课程内容创新的主体。教师要有敢于创新的精神,要主动为改善教学条件想办法,要有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创新校本体育课程教学内容,需要的体育器材主要依靠自制。农村学校体育普遍存在器材紧缺、经费紧张的事实,因此教学器材需要老师亲自制作和发动学生共同制作。农村学校进行特色化、多元化的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创新具有农村地方特色的校本体育课程,实施体育课程创新,发挥农村体育课程教学的个性和学习自由,是激发农村学校体育课程活力的根本。作为学校管理部门要制定激励和鼓励措施,使老师热心于农村校本体育课程的创新工作。农村学校体育课程只有根植于广阔的农村生活土壤之中,立足于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课程资源,农村学校体育才能得到发展和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晋裕等.学校体育史[M].海南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