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2-04 18:02: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程与教学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新课程 物理概念教学
物理学是人类科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教育的目的(培养目标定位)是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物理课程的三维培养目标是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五个基本理念是:理念一: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理念二: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理念三: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理念四: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重科学探究;理念五:注重评价改革导向,促进学生发展。
物理教学按教学的内容及其特点来划分大致可以分为物理现象的教学、物理概念的教学、物理规律的教学、物理实验的教学、物理习题的教学等五大类型。通常物理概念的教学是在现象教学的基础上进行的;物理规律的教学是在物理概念的教学基础上进行的;物理实验的教学、物理习题的教学则是为物理现象、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教学服务的,其中物理实验更多的是用于演示或再现物理现象以及用于验证物理规律,而物理习题教学的主要目的有以下三个:一是巩固相关物理知识,二是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分析物理问题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三是渗透思想方法。
本文简介笔者在物理概念的教学中通常采用现象归纳引入概念法、概念理解辨析法、类比法、反面教材法等方法。
一、现象归纳引入概念法
所谓现象归纳引入概念法,就是在物理现象的分析与归纳的教学基础上,引导学生引入并建立相关的物理概念。例如密度的教学,通过学生对比分析几种不同种类的金属小球的异同点(具有相同的体积、不同的质量、质量与体积比不同)、几个大小不同的同种金属的异同点(体积不同、质量不同、质量与体积比相同),引导学生建立物质密度的概念。又如在电功率概念的教学中,通过与速度的类比以及机械功率的类比再进行分析归纳不同用电器消耗电功的特点(快慢与大小),从而引入并建立电功率的概念。
二、概念理解辨析法
物理概念的教学要求我们不但要在现象教学的基础上引入并建立物理概念,还要求我们在概念的教学中,让学生既掌握概念的内涵又理解概念的外延。概念理解辨析法就是通过具体概念辨析事例来理解概念的外延与内涵。例如在密度的教学中,通过学生对物体的密度与物质的密度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以及二者的不同点的辨析来加深对密度这一概念的理解与正确掌握。
物体的密度与物质的密度的相同点:(1)二者定义方法相同,都采用比值定义法。(2)二者都不能根据ρ=m/V进行纯数学讨论,说成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3)不同的物质,一般有不同的密度但也可能有相同的密度(如煤油与酒精密度相同、冰和蜡的密度相同);不同的物体,一般有不同的密度但也可能有相同的密度(如我们可制成密度相同的空心铜球与空心铁球)。
物体的密度与物质的密度的不同点:物体的密度与物质的密度的定义方法虽然相同,但二者有本质的区别,不能混为一谈。二者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1)物质的密度是物质的特性,而物体的密度不能反映物质的性质,不是物质的特性。(2)物质的密度值在一定的物态和条件(温度)下具有确定性与唯一性,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物态(固态、液态、气态)和条件(温度)下其密度不同,例如水的密度是1.0×103㎏/m3,0.9×103㎏/m3,0.6㎏/m3,而物体的密度值具有可变性。例如说到铝的密度,那就有确定的值即2.7×103㎏/m3,但用铝这种物质可以制成千奇百怪、形态各异的铝制物体,其铝制物体的密度可能等于2.7×103㎏/m3也可以小于2.7×103㎏/m3。当铝制品是实心体时,它的密度才等于2.7×103㎏/m3,当铝制品是空心体时,它的密度将小于2.7×103㎏/m3。空心体空心部分的体积越大,其体密度越小。(3)物质的密度是指某种单一纯净的物质的密度,而物体的密度则可能是多种物质构成的结合体或混合体的密度。例如常见的合金,则是由几种不同的金属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配制而成,其密度随各种金属在合金中所占比例的不同而不同。再如盐水的密度,它既不等于盐的密度也不等于纯水的密度,而是介于盐的密度和纯水的密度之间,即大于水的密度而小于盐的密度,其密度值随盐和水在盐水中所占比例的不同而不同。根据这一原理人们可以配制成不同密度的盐水。(4)可以根据物质的密度来鉴别物质,但不能根据物体的密度来鉴别物质。
物体的密度与物质的密度之间的联系:当纯净的物质构成实心物体时,物体的密度才与该物质的密度相同。
三、类比法
类比法就是通过对概念的类比引入概念、理解概念。如压强概念的教学。
用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可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路程与时间的比值越大,物体速度越大。
V=S/t物体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叫速度。
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可反映物体的某种特性。质量与体积的比值越大,物质的密度越大。ρ=m/v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叫该物质的密度。用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可反映压力作用效果。
压强: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符号:P;物体单位面积所受的压力叫压强P=F/S,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越大,压强越大。
四、反面教材法
篇2
关键词:迷思概念;小学科学教学;概念转变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9-0086-03“迷思概念”来自科学教育中建构主义理论取向,是指某一特定科学概念组织中,对某事物或某现象所持有的一些有别于目前科学所公认的想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对某些科学知识存在理解偏差或混淆,极容易形成迷思概念。笔者对小学《科学》(3~6年级)教学中产生的迷思概念进行了诊测,从而分析小学迷思概念的成因和转变策略。
一、 小学《科学》(3~6年级)中迷思概念的诊测
诊测包括问卷和访谈。诊测问卷由选择题和填空题组成,包含教科版3~6年级《科学》教材(教学)中34个易出现“迷思”的概念以及相关的日常科学概念,并选取了135名小学6年级学生实施问卷调查及访谈。所选取的诊测概念如下表1:
选取这些知识点的主要依据是《小学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教材及教师用书、期末测试题中易错的知识点及科学教师的建议。问卷测试后统计了被试各自的选择题、填空题、总分的得分及得分率。选择题平均得分率为47.7%,填空题为30.0%,问卷题目平均得分率 40.7%。可见总体上来看小学生对《科学》教学中科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不容乐观。针对问卷测试结果中典型的的迷思概念,笔者随机抽取若干被试作了访谈。通过问卷诊测和访谈总结了小学科学中迷思概念的特点和成因,并对转变迷思概念的教学策略做了初步探讨。
二、小学《科学》教学中迷思概念的成因
小学《科学》教学中迷思概念的成因可概括为三点:学生前认知的影响;日常生活经验和各类大众媒体的影响;科学教材和教师教学的影响。
1.学生前认知的影响。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总是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来构建对新知识的理解。在正式学习某些概念前, 儿童已经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体验形成了个人的“前概念”。前概念有时能帮助他们理解新概念,而有时则会产生负面作用, 妨碍新概念的建立。前认知中相关知识的缺失也能很大程度地影响学生对新概念的理解。例如本研究的问卷关于光的传播路径的题,有 86.7%的被试认为光在水中是沿曲线传播的。访谈中笔者发现他们受到生活中“折射现象”的干扰,但他们前认知中没有“折射”这一概念,由于前认知的局限导致了迷思概念。
2.日常生活经验和大众媒体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通过直接观察和感知已经从大量的生活见闻和自然现象中获得了不少科学的知识,这些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新事物和新概念的理解。问卷中有个题目:“胖子和瘦子拔河不相上下,哪个说法正确?”这个题目仅有50.4%的学生认为胖子瘦子力气一样大。访谈中笔者了解到部分被试都认为胖子用力大,因为生活中一般胖子力气都比较大。这就是日常生活中的直觉经验对科学概念理解的影响。大众传媒也是误导小学生形成迷思概念的一个“罪魁”。我们生活在媒体时代,电视、互联网、报刊杂志等成为迷思概念产生和传播的重要渠道。例如,在一些环保宣传类节目中都能看到,每当讲到“白色污染”时就会呈现出一片白茫茫的垃圾,这样很可能让小学生把“白色污染”的概念误解为所有白色的垃圾。可见,大众媒体传播过程中画面呈现形式、陈述方式的不恰当会导致小学生迷思概念的形成。
3.《科学》教材和教师教学的影响。科学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科学》教科书的知识呈现形式也是学生迷思概念的成因之一。科学教科书总体上来说是适应学生认知特征和心理特征的,但对于某些学生来说可能在某些章节上会出现学习困难。若科学教师不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以学生前认知为起点调整知识呈现顺序并选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就可能会导致迷思概念产生。教材编写也是影响学生的科学概念形成的因素,如教材内容的选择和知识的呈现顺序,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如果教师不注重学生现有认知,并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一味地照本宣科,也可能导致学生概念理解不深刻从而产生迷思概念。
三、促进迷思概念转变的教学策略
1.探究式教学。科学探究是当前科学教学改革中大力倡导的一种教学方式,也是新课改积极倡导的理念。探究式教学是指教师在理解“科学探究”基本精神的基础上,在自由创设的、有结构的、能促进学生认知与情感发展的教学情境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主动获取科学知识和发展探究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我国新的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在加拿大科学教师写的教案中我们可以发现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一般包括三个部分:学生要学习的科学概念;学生要发展的探究能力;学生要获得的应用能力。在科学教学中所有的探究活动都应指向核心概念,以学生现有概念为起点设计探究方案,让学生在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并观察、收集资料、得出结论和交流的过程中建构科学概念。
2.POE策略。所谓POE是Prediction-Observation-Explanation(预测-观察-解释)的简称,该策略通过诊断学生的迷思概念来促进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的概念。具体来讲包括三个步骤:第一,让学生对实验或事件中可能发生的现象、结果做出预测。第二,让学生观察实验或事件,记录下结果。第三,让学生对自己预测和观察到的不一致(冲突)做出解释,并力求调和冲突。POE策略可广泛运用于科学概念教学中,能促进学生理解掌握科学概念,有效预防迷思概念的生成。
3.基于学生前概念的NN三步教学模式。纳斯伯姆和挪威克提出:让学生尝试解释某事件,引起概念冲突发现矛盾事件,然后引导和鼓励学生调整认知,建立科学概念。我国学者将其归纳为NN三步教学模式,在科学教学中也可采用这种方法:第一步,揭示并重视学生头脑中的前概念。教学实践中教师可运用问卷调查、访谈、实验等方式使学生暴露前概念。第二步,创设情境,引发认知冲突。认知冲突是指人们原有认知与新感受到的事件或客体之间的对立性矛盾,学习者需对新信息与原有认知做出调整才能解决冲突。引发认知冲突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教师直接呈现错误概念,二是通过小组讨论时个体的不同观点来引发。第三步“鼓励评价”。鼓励评价是指鼓励学生大胆地对新的观念进行阐述和评价,组织学生进行总结与交流。
4.概念图法。概念图是由美国诺瓦克在20世纪60年代开发的一种能形象表达命题网络中一系列概念含义及其关系的图解。概念图的理论基础是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他认为有意义学习是以符号代表的新概念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概念建立实质性的关系。概念图中节点代表概念,连线代表概念之间的关系。概念图能引导学生将新学习的概念和原有的概念进行沟通,它强调从事物的关系中把握概念本身。例如下面是关于宇宙空间与动植物关系的概念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清楚明确地知道:地球自转导致昼夜交替,昼夜交替影响动植物的生活,白天能够看到太阳,白天里由于太阳影子的变化移动形成“太阳钟”等。这个图清晰展现了各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便于我们系统地理解和掌握科学概念。
总之,如何在科学教学中促进学生迷思概念的转变是新课程理念下科学教学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对科学教学来说意义重大。小学科学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学生的已有认知为基础,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优化使用教材、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认知的同化与顺应,实现学生迷思概念的预防和转变。
参考文献:
[1]孙建新.新课程化学“迷思概念”的研究和教学对策[J].教师论坛,2006,(6).
[2]任英杰.Internet环境下改善迷思概念的策略探究[J].远程教育杂志,2007,(4).
[3]陈化来.科学课堂教学中迷思概念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科技创新,2010,(9).
[4]丁邦平.探究式科学教学:类型与特征[J].教育研究,2010,(10).
[5]刘占兰.加拿大小学科学教育对我们的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06,(12).
[6]任英杰.促进小学生“迷思概念”转变的POE策略及案例分析[J].基础教育研究,2008,(2).
[7]李高峰,刘恩山.前科学概念的进展研究[N].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
篇3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0-0147-01
基础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对提升全民素质,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一方面顺应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及时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的要求和趋势。新课程改革对高师化学教育专业师资的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为此如何应对基础教育新课改的需要,提高“化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为学生将来从事的化学教育教学工作提供理论知识支撑和技能保证,一直以来都是高师化学教育中研究的热点问题。可以说“化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未来基础教育化学教师的素质,进而关系到中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改革和发展。
一、构建课程群,加强与中学化学教学的对接
我们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理念为导向,从教师职业持续发展的专业要求和化学师资培养规格出发,构建了以化学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技能训练为主,以中学化学实验研究、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学观摩为辅,以教育见习、实习为落脚点的“三位一体”课程体系,并在课程体系中分层次、分阶段、有针对性地强化教师职业技能和专业教学技能的培养。
具体做法如下:第一阶段通过理论课教学使学生掌握化学课程改革与课程标准、化学教材设计及内容建构、化学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以及化学学习策略及其实施等基本知识,从理论上引导学生“入门”,并注意从多角度渗透新课改教育理念。第二阶段通过教学设计、采用微格实训室、学生分组说课、模拟课堂讲课、演示中学化学实验等多种实践教学形式,从教学技能培养训练上教学生“上手”。第三阶段深入中学去见习和实习,从而使理论联系实际,并巩固和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检查学生教学技能的强弱和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反馈,以提高“化学课程与教学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通过三个阶段的分层次教学,使“化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体系中的专业必修课与专业选修课相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进而使学生的教育能力、教学能力得到同步发展,使学生毕业后能达到新课程改革对化学教师的全新要求,大大缩短学生从教的适应期。
二、实施“认知―体验―实践”三层次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从教能力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 对化学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使“化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适应新课改理念对基础教育化学师资培养的需要,依据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理论, 针对“化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理论性、实践性和师范性的特点,我们构建了“认知―体验―实践”三层次的教学模式。
认知过程就是学生通过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活动,掌握“化学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化学教学的基本技能,引导学生深入领会化学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和理念。体验过程就是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积极创设特殊情景,通过学生对他人的“亲身经历”来进行感受和体验,引导学生主动对所学理论知识进行消化吸收,获得相应的认识,促进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并积累相关的教学经验。实践过程就是学生依据所学的理论和技能,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教学实践活动。例如我们在讲授化学教学设计这一章时,首先是学生通过教师的讲授掌握化学教学设计的理性要素、基本层次、环节和原则。然后,再通过学生观摩听课、分析化学教学设计典型案例等来总结出一些简单教学过程的构思和谋划,体验教学设计的理念、步骤和精髓,领悟化学知识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即内化理论知识,产生情感体验。最后,再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以课时为单位进行教学设计。这样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程学习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从教能力。
三、改革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化学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具有很强理论性、实践性与师范性的课程。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其教学方法虽然经历了多年的改革与实践,但仍与基础教育改革不相协调,而教学方法作为课程实施中十分关键的因素,直接影响着教学目的的实现、教学质量的高低。那么,寻求一种从教学理念上彻底突破的新教学方法,提高本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推动学生综合素质与学生教学教研能力的提升,以应对新课改的需要,培养出合格的中学化学教师,是现阶段高校化学教育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为此我校根据“化学课程与教学论”的知识结构和内容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在理论课程的教学中,我们改变教师一讲到底的方法,采用任务驱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将教学内容分解为能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完成的教学任务,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这样就把抽象的理论知识融入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便于学生接受,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将理论知识载体化、技能训练场景化,采用工作过程模拟化的教学方法,按照中学化学课堂的教学过程来组织训练学生的教学技能和试讲操练,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从教素质。
四、创设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篇4
【关 键 词】 童心教育;学校;课程建设;实践研究
【作者简介】 李强,湖北省数学特级教师,武汉市政府专家津贴获得者,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武汉市学科带头人,武汉市中小学优秀校长,湖北省武汉市教育学会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副理事长。梁涛,湖北省特级教师、湖北名师、武汉市教育界名师、武昌名师、享受武汉市政府专项津贴、湖北省学术带头人、武汉市学科带头人,2009年组建“武汉市梁涛名师工作室”。
中图分类号:G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15) 25-0073-06
上世纪80年代至本世纪初武汉小学进行了四轮教育教学改革,我们取得的经验是:(1)学校确立以儿童发展为本位的童心教育哲学,引领学校变革;(2)扭住课堂40分钟不放松,构建高效轻负的多元化的童心课堂教学范式;(3)以教师为课程建设主体,创建以学科建设为基元的开放、自立、独立的特色学术研究团队,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师团队文化;(4)以“色彩德育纲要”为主线,将德育活动纳入序列化主题课程建设。
“十一五”期间我们以学科重建为主线的高效课堂建设与研究取得进展,但随着课改深入,课改中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浮出水面。我们感到:一是课程分科化使课程内容与儿童心理需要及生活经验相分离;二是教学的同步性,制约学生个性化、个别化发展;三是教学时空封闭和固化,违背了儿童成长和学习活动规律。以上问题和矛盾只有通过新一轮课改寻求解决。为此“十二五”期间我们将“童心教育理念下学校建设与实践研究”作为研究的主攻方向,通过学校课程整体改革,解决以上问题,进行一场静悄悄的课堂革命。
一、重心前移,变课程管理为课程领导
1. 转变职能,明确校长,行政团队,教师的课程领导权责
学校的课程领导首要是校长的课程领导,校长作为学校的最高领导者和灵魂人物,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发挥引领、发起、推动组织的作用,同时激发和带领学校行政团队成员成为课程的领导者。
学校行政团队的权责是通过建立相应的组织制度,有效地调动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开发,并赋予其课程参与的权利,使学校领导和教师共同组成多面的课程领导结构,打破学科课程分块式管理,从统整优化的大课程视域,进行课程执行引领,各自发挥课程领导的权责,有效推进学校课程的实施。
教师是课程建设的主体。教师在课程建设与实践中具有自主参与课程规划设计、课程选择、开发课程资源及参与课程评价等权利。学校应倡导教师以课题课程研究和自我发展为宗旨,通过自愿组合而形成非固定化、非行政意义的组织团队,激发教师对课程研究和个人发展的热情和创造智慧及主动性投入,让教师感到这是自己的选择。在活动指向、内容、方式等方面由教师决定,学校行政组织给予包括活动经费的支持,为其提供展示自己研究成果的平台和条件。
立足年级教研组学科课程研究,并开展跨学段学科纵向课程研究,以大学科课程观为理论基础,进行课程统整优化,改变学科年级教研组封闭,缺少创新活力的局面,形成大学科、大教研的格局。
2. 创新学校组织,发挥学术团队对课程的引领力和研究力
围绕学校课程变革的改革,学校现行组织中纵向的学科层制式的高重心,自上而下的上下层关系,从功能效率发挥的角度,需要进行横向结构的变革,形成组织结构扁平化和各组织间关系网络化的新组织结构形态。通过重建学校组织机构,让教师群体参与校本课程建设和有效实施中。
(1)成立课程专家指导委员会
基于学校课程建设,学校成立以专家为主体的课程指导委员会,对校本课程建设作指导培训。学校建立专家信息库,根据学校课程改革和发展需要,从大学研究机构、教研部门中聘请课程和教学专家、学者和教研员作为校专家指导委员会成员。其职责是,一是负责审议课改方案,进行科学论证;二是负责课程论学习培训;三是参与课程实践指导及实验评价。学校先后聘请华师大陈佑清教授、华科大李伟教授、湖北大学叶显发教授、教科院李光杰主任来校作专题报告和现场指导。
(2) 成立学校课程发展学术委员会
建立“学术引领――学术领导――学科自主”课程管理体制,设立学校课程跨学科学术研究联盟,将学校职能部门、教研组、教师自主性、学术团队以及全体教师有机整合起来。
课程发展学术委员会是课程最高决策机构,负责研究讨论学校课程总体规划方案,讨论和审议学科课程方案,决定学校课程改革发展方向以及研究成果评选和推举。
(3)巩固已有学术团队,倡导名特优教师组建学科或跨学科的以课程研究实践为主的新教师团队。
学校已有学术团队:语文中心组,数学专家室,名优班主任工作室,名师工作室,《童心教育》期刊编辑部等,发挥以教师团队功能和作用进行学校课程建设与开发实践研究。
3. 建立奖励性课程管理机制
(1)进一步完善学校“教、学、研、训”为一体校本研训制度。
(2)建立学校教育研究成果发表会制度,设立“教师学术”休假制。
(3)制订科研奖励条例。设专项基金,用于资助教师学术著作、教材、论文等出版和成果奖励。
二、重绘学校课程图:从“学校课程规划”到“行动研究方案”
学校课程建设是实现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基于国家课程政策赋予的权责,以课程理论、学校哲学为背景,以学校现状及发展愿景为基础,我们制订了“武汉小学十二五学校课程建设与发展规划” 。“课程规划”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课程背景:当下学校课改面临的问题机遇与挑战;第二部分,课程理解:吸纳中外课程理念,从不同视域理解课程,建构课程的意义,突破同质化、固化课程思维,建立多元的课程理解,即①课程即文化;②课程即经验;③课程即对话;④课程即创造;⑤课程即视界;⑥课程即发展;第三部分,课程建设:规划的主体部分,包括①课程建设目标;②原则;③理论参照;④建设路径;⑤课程设置;⑥课程安排;第四部分,课程领导:创新学校组织架构,变课程管理为课程领导;第五部分,课程愿景,即校长、教师、学生、专家,以及家长和社会人士对学校课程建设期待。
学校“十二五”课程发展规划,如何有效实施助推学校发展,我们的做法是将学校课程规划转化并列入“武汉小学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课题规划指南”中学校重大课题――“小学童心教育理念下学校课程建设与实践研究”(申报并被纳入武汉市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重点课题)。在市规划办及专家指导下我们制订了课题研究方案,开题后在广泛吸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对《方案》中课题核心概念、课程理论依据和学校课程结构以及行动研究策略等方面进行较大的删减、修改甚至重写,使其更具有“操作性”和实施的可能。
1. 理清课题核心概念
(1) “童心教育”理念
武汉小学将现代儿童教育理论与学校文化传统和教育实践相嫁接,创生出学校教育哲学。该哲学理念主张以“尊崇童心”为教育逻辑的起点,让教育回归儿童本真,即尊重儿童天真、纯朴、活泼的生命自然状态,创造一个充满爱,富有童趣、自由、和谐的教育环境,把属于儿童的生活和童年的幸福还给儿童。在教育行动上,我们倡导“珍视童心,崇尚真爱;顺应童心,张扬个性;引导童心,启迪心智;融入童心,教学相长”的理念,并将师生 “童心教育精神家园”的建设作为共同的教育愿景和追求。
(2)童心教育理念下的学校课程
基于国家课程改革政策赋予的权责,以“童心教育理念”为贯穿――以“儿童、知识、社会”作为学校课程统整优化的思路,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为课程建设的支柱,以对学科课程的改造与重建和对校本课程自主创建为基本路径策略,以儿童学习力和人格教养发展为课程设计目标,对学校三级课程进行校本化、生态化、活动化、生活化的改造和创建,以此彰显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课程文化。
童心教育理念下的学校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对国家和地方课程,我们采取学科改造和整合的路径和策略进行,这种改造和重建是在一定的国家课程政策的空间下进行的,因而下一步在学科课程校本化改造基础上将向课程生态化改造方向推进。
学校课程建设的重点是校本课程(即童心课程)建设。童心课程建设是以教师为主体的自主创建和家长、学生和社会自愿者参与创建相结合的。童心课程以儿童为中心,以童心为课程创建的根,从校本化、生态化、生活化、活动化等特征上,创建不同类型的丰富多彩的童心课程系列。
2. 重构学校课程
(1)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一体化重构(图一)
(2)童心课程创建(图二)
3. 课程研究理论参照
(1)建构主义课程观
派纳在其《课程理解》一书中指出:建构主义倡导应当根据学生的认知表现和教学目标,建构一种师生共同建构,不断发展的“演进式”课程,在这种课程背景下,关于“学习”基本假定是:①学习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②学习所涉及的概念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不断精细化;③学习有主观和个别性;④学习具有情境性和脉络性;⑤学习具有社会性,它是一种社会互动过程;⑥学习具有情意性;⑦学习课题同学习者的发展与需求,具有关联性;⑧学习受到学习者发展程度的影响;⑨学习包含先认知。
(2)基于“学力”中心的课程结构理论。
日本学者佐野良五O根据学力要素构想出精致的学力结构图(图示)
基于这个观点,课程的整个框架可有以下三层结构:生活能力课程、基础学力课程和发展性学力课程。(见图示)
这三层课程又可以区分为“学力形成”与“人格形成”两大部类。“学力形成”的部类可以区别为培养“发展性学力”课程(个性课程)和培养“基础学力”的课程(个别化课程)。培养“基础学力”课程,同“学力基础”课程(生活能力课程)一起,构成了“人格形成”的部类。其中基础学力课程连接着“学力形成”与“人格形成”两个方面,起着纽带作用。
(3)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加德纳认为人具有多元智力,在《多元智能》一书中描述了人类的七种智力: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肢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内省智力,自然观察智力与生存智力。
多元智能理论首先打破了人的认知是一元化的、唯一可量化的理论假设,倡导课程的多元设计,鼓励学生多元化发展,并相信每位学生具有多种智力;其次,课程设计强调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发展思考的重要性,而不是机械式记忆;再次,在课程教学中打破学科壁垒。设计跨学科的单元,采取多学科教师合作教学;最后,多元智能理论倡导真实评价。
(4)施瓦布探究课程思想
施瓦布探究型课程思想呈现了一个探究型课程的基本范式,这种探究型课程范式要求:①转变实验室功能取向,由传统的实验验证到真正的实验探究,由被动跟随到主动引导课程发展,提供一个处理问题和获得数据的困难的真实的经历;②渗透怀疑的精神;③创建探究性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不是知识接受者,而成为知识的主动学习者和探究者,教师不是知识的讲授者,而成为探究活动的指导者;④原始科学论著作为课程内容;⑤用探究的方式叙述;⑥用探究的方式诱导。
4. 课程研究原则、路径及策略
(1)课程研究原则
① 统整优化原则。学校在课程建设中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纳入一个动态、统合的整体课程系统中,突显学校对国家和地方课程校本化选择以及教师与学生对教材“在学科课程校本化改造重建”中平等互动的创生作用,通过校本课程自主创建彰显学校教育哲学及办学特色。
②适切调控原则。在课程建设中对课程目标、内容、方式、资源等要素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改造创生以满足适应学生发展需要,提高课程实施质量效率。
③民主对话原则。课程建设规划应以民主对话为前提基础,拒绝闭门造车,应是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家长以社会人士代表共同参与课程建设,展开不同层面的广泛深入对话。
④继承创新原则。
(2)课程研究的路径
①学科重建。我校强调以学科为本位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改造。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学科知识相关联系,对主体教材或各种资源进行取舍、优化、重组、补充,通过内容的选择、对比、整合,达到课程内容及结构的改造和优化。如多种版本教材实验,对教材进行主题性重构研究,跨学段联动学科教研等,建立大学科观。
②学科整合。以社会生活经验为切入点,以主题性问题为课程建设驱动,打破学科壁垒和界限,找寻学科课程内容的交集点与整合点,使不同学科教师进行跨学科协作研究;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方式,对相关课程进行实践式,融合式的合作教学。
③自主创建。以儿童为本位的童心课程创建,从儿童的兴趣、生活经验需要和学校已有的课程资源出发,从学科知识中心课程走向儿童本位的经验课程,是对学科课程的各种拓展和创造。童心课程突出儿童本位是以儿童现实的直接经验、需要和动机、兴趣以及心理发展为核心,强化文明教养和情感教育,促进儿童经验学力生长和人格发展。
(3) 课程教学田野研究策略
“扭住课堂四十分钟不放松”是我校课堂教学“高效轻负”的秘密。而支撑高效课堂的是我校特色常态课堂教学研究和教师“草根式”研究,即“功在课前,充分预设――探在课堂,大胆实践――思在课后,反思重建”。重建以课程为主的课堂教学文化,使教师实现从“课堂教学观”向“课程教学观”的转变。具体课程教学研究策略归纳如下几种:
①课堂观察:组织教师在既定的专题背景下,置身课堂教学现场,开展有序的课程教学观察活动,在与自我教学实践比照反思过程中,丰富自己课例经验。
②教学重建:与研究的伙伴开展同课同构、同课异构、异课同构、同课联构等课程教学实践,为达成教学目标,在课程专家和“伙伴”团队的引领、建议下,对课堂进行二度或多次重建。在教学重建时结合具体的教学课例对教学的目标、过程、方法及结构进行调整与重建。
③课例反思:通过观摩课堂现场、课堂录相或课堂实录(文字)等多种形式,对各种课例进行微格分析,并提出诊断性意见,不断提升教师对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的自觉和反思力。
④模拟演课:为验证和检验课程教学预设有效性和操作性,以团队成员或部分学生为教学对象,进行实战性课堂模拟演练,使执教者和受教者获得真实的课堂体验,以增强执教者的教学和课堂应变能力和“受教”教师对“学习中儿童”的角色理解,使以后的教学更具针对性。
⑤动态测评:课题研究期间,学校将针对学校课程教学质量及学生的学习情态等方面,定期开展动态测评。主要采用笔试、口试、问卷调查、量表评估等多种形式及时诊断评估“学校课程建设”中的问题与成效。
⑥圆桌对话:围绕课程教学与创建的相关专题,开展由校长、行政、课程专家、教师、学生、家长代表组成的多边圆桌对话,听取不同层面人士的意见、感受和建言,寻求推进学校课改的理解和支持,及时调整、改进研究策略,深化推进“学校课程”建设。
⑦微课设计。
三、重心下移,上下联动,开展多域、多向、多式、多群的学校课程建设与实践研究
1. 倡导开放、多元、生态、田野式的课程实验研究
课题研究的重点直指学校课程教学前沿,研究的重点聚焦“学校课程校本化改造或创建与高效童心课堂重建的实践研究”。开题一年多,我们以“敢为人先,创新超越”的实验精神推进学校课程改革与创新,使课题研究呈现出多域、多向、多式、多群的校本研究格局。
多域指研究关注的领域和切换的时空场域多。在课程研究中,我们将研究的目标内容课题化、学科课题化、微课题化,最后落实到实验教师对研究的内容进行志趣化、个性化的选择、取舍、融合。在校《课题指南》指导下,团队、伙伴及个人主持申请承担各级各类小课题有多个。研究的问题直指课题教学中的真问题、实问题、小问题。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中,学校作为场域的存在是课程活动和研究的重要场所。如何对学校课程进行判断和理解?如何解读学校场域中的知识问题?如何关怀学校场域中的儿童的整体生命的存在?这些问题只有在学校场域中,在学科研究的场域或跨学科场域中转换,进行互联互动才能寻找答案。
多向指课程研究的方向路径。“条条道路通罗马”,我们主张课程研究的路径并非唯一,,鼓励实验教师自探新路。在对学校课程建设和校本化改建中,我们选择的基本路径是学科重建、学科整合和自主创建。
多式指在学校课程校本化改造与创建中,一是借鉴吸纳中外课程研制理论成果,二是从具体操作层面(研制的过程、步骤)引发对学校课程研究实践的审视与思考。通过移植运用和改造创新等多种方式,从而形成学校课程研究经验与模式。在众多的课程研制模式中,我们选择“泰勒原理与目标模式”、“斯滕豪斯的程序原则过程模式”、“劳顿的文化选择与情景模式”、“施瓦布的‘事态意识’与实践模式”、“保罗・弗莱雷为代表‘主体意识’与批判模式”。我们想通过对这5种课程研制模式移植和改造式学习,与学校课改实践相结合,探索出我校课改经验模式。
多群是指学校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多人群、多群体参与其中。课程建设与实践的主体是教师和由名特优教师组建的14个学科和跨学科教师学术团队,此外课程专家、家长志愿者、社会人士以及学生也以各自不同方式(个体或群体)参与课程创建中,在学校课改中扮演重要角色。特别是我们的家长志愿者,投入了很多时间与精力,奉献了智慧与真情。
2. 基于学校课程校本化改造与创建经验个案举隅
(1) 数学学科课程校本化改造:基于课程目标下的课程资源优化与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
数学学科课程校本化改造,主要在“基于学科课程目标下课程资源优化与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层面展开。李凯老师在执教《作垂线》一课教学中,对课程的改造经验是:
以教材中教学知识点,引入整合学习者的经验、社会生活等资源进行加工优化和课程资源的重建,重建要遵循连续性、顺序性、整合性三原则,即直接性陈述课程要素,强调后继内容,以前面内容当基础加强课程内容横向联系。在教学智慧课堂有效重建策略上,基于问题发现与挑战,采取层层推进、分层揭示的策略。将孩子的已有的知识经验融入比较、操作、发现、内省、自主学习呈现情境,从而建构新的知识经验。整个教学内容在学科课程目标驱动下,重建课程资源,将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经验的过程趣味化、分层化,目标检视评价课程教学,反思总结。
(2) 语文学科课程校本文化改造:基于单元重建的阅读整组教学实践研究
语文单元整组教学是语文学科课程校本化改造、重建有效童心课堂的主要方略。对教材的处理采取主线贯穿、内优外连、重建单元结构和逻辑关联,统整优化教学内容。在熊春萍老师执教的《人物描写一组》单元教学中,以“感受人物形象,领悟并运用描写方法为主线,将《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临死前的严监生》和《“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名著片段教学内容进行取舍,优化、重组,体现教材“读中学写,学以致用”的教材编写意图。在教学设计上进行板块式建构,各教学板块间打破教材原有的学科线型封闭编排逻辑,从“学以定教”的认知逻辑对课程教学进行板块式教学重建。
篇5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电子技术 教学改革
《电子技术》是一门与生活、生产紧密联系,实践性、操作性、社会性和思想性都很强的课程,是职校电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它可帮助学生提高生活能力,学习基本的生产劳动技术,培养良好的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职业观念。这门课程对于贯彻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使学生成为高素质劳动者或初中级电类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课堂教学形成了复习、新课内容、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的结构链,如果课堂教学以讲授为主且每一环节很少变化,将会束缚教师的创造力和学生的思维。我从教学实际出发,就课堂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教学内容的添加和删减
职业教育是以全面素质教育为基础,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我们需要在掌握了素质本质的基础上,根据课程目标要求来选择课程内容[1]。目前职校学生都是中考成绩处于后半段的学生,大多数是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他们知识基础薄弱,对理论课缺乏兴趣。而教材基本上是参照大学同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强调知识的理论性、系统性、完整性,理论过深。如果按部就班地使用教材,就会出现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的景象。要改变这些,我们必须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删减或添加。
1.删除繁琐的理论推导和用处不大的理论知识。
在教学中,教师常需要进行理论推导,一些繁琐的推导对学生而言难学且不实用,我们可以把这部分内容删除,直接把结论告诉学生。如数字电路中有各种触发器电路,在生产实践中,学生只需要掌握各类触发器的触发条件和引脚使用即可,不需要懂原理,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把内部结构和原理略去不讲。又如场效应管的工作条件和结论我们可以给学生作定性分析,而结构原理可以忽略。再如放大电路的图解分析法,可以让学生合理选择静态工作点,正确选择电路参数,直观、全面地了解放大器的工作情况。但是图解分析法比较麻烦、费事,在生产实践中几乎用不上,因此我们可考虑把图解分析法删去。
2.添加实用知识和技能。
职业教育的教学要以职业实践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应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比如在二极管伏安特性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添加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可以让学生熟悉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掌握电路的连接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电子技术的应用范围很广,涉及通讯、测量、计算机等各个领域,其课堂教学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扎实的基础。因此《电子技术》的教学应拓展一些相近或相关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给学生留下联系多种知识的“接口”,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创造更广阔的空间。
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原则是在一定的教学目的下人们对教学过程客观规律的能动认识和反映。教学的科学性原则要求教学方法应是符合教学目标和内容要求,以及学生心智特点的最优化方法[2]。职校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起点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组织教学、设计教法,让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获。职业教育的对象的智力类型主要是形象思维,他们可以成为技术型、技能型、技艺型专家[3]。职业教育的教学强调情境教学,尤其强调学生在情境中“做”的行动[4]。《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探究式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环境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1.激发兴趣引入新课,引导学生自学探究。
激发兴趣引入新课是指教师的课堂导入,自学探究是指教师提示后的学生活动,这一环节起着影响全局、辐射全课的作用。一堂课开始时教师的引入就像一块无形的“磁铁”,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两分钟,但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地进入自学探究阶段。在“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教学中,我第一次授课时采用了传统方法教学,即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一堂课下来,教学效果不佳。经过反思,我认为今后再上同样的内容,应尝试探究式课堂教学。以下是我第二次上“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课的具体教学过程:准备实验二极管、电阻、电流表与电压表的测试电路,用该电路测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结果发现正、反向电阻差异很大。怎么解释这个现象?学生把这个现象与电阻对比,发现二极管的电阻与纯电阻相比差异很大,这样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调动了起来。问题提出后,为了使学生的思维方向相对集中,我引导学生认识问题的实质。上述问题的实质是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是非线性的。教师是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导师,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使他们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教师解疑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学生自学探究是学中有探,探中有学。一般问题均可以在边学边探中自行解决,不理解或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可以合作探究。合作探究可以是这三种形式:一是生生合作探究。即让同桌学生就相关疑难问题相互启发、相互研讨;二是小组合作探究。三是大班集体探究,即抓住中心议题或关键性问题,让学生各自发表见解,集中解决难点。在以上的“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教学中我采取小组合作探究和大班集体探究相结合。合作探究能促进学生思想情感交流,培养团结协作精神,构建民主和谐气氛,形成良好个性品质。在学生合作探究时,教师要干什么?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做巡视指导工作,不断点拨,强化学生的合作探究。
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学生举一反三。
这一步既巩固探究成绩,又检验探究效果,其作用在于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首先,教师要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合作探究情况,简要归纳、概括讨论要点,掌握什么方法,理清什么概念,明白什么道理,几句画龙点睛的话,就给学生以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交待。然后,要求学生运用自学和讨论探究获得的知识,举一反三,解决类似或相关的问题。
4.激励评价,注意反思。
这是探究式课堂教学活动继往开来的一步,其作用在于进一步让学生牢记探究的方法,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把学习探究变成生活的一大乐趣。这一步激励评价可以由教师进行,也可以让学生自评、互评,大家总结,教师补充。另外,教师要把局限于课堂的时间与空间扩大到课堂之外,引导学生到图书馆、阅览室,到社会生活中去探究。不给学生更多读书、动脑、动手、实践、探究的机会,怎能培养出更多有思维有能力的创造型人才?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不可能一下子获得整个系统知识,在探究知识过程中采用的方法也不可能都是科学的。为此,学生们在课堂探究结束后,必须反思自己学习的行为和所获取的知识。通过反思,让学生把思维过程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找到科学的探究方法,探究规律,提高自主探究能力。
探究式课堂教学是否能取得实效,归根结底是由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来决定的,同时只有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才能改变课堂教学沉闷的现状,让课堂充满生机。
三、教学手段多样化,提高课堂效率
学校为每个教室配备了投影仪、幻灯、电脑,实验室配备了实验仪。完备的教学工具要求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教师合理地使用各类教学工具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否则会导致课堂教学不理想甚至失败。如在上“电子元器件的识别”这一课时,我一开始较多运用实物投影投放电子元件,发现教学效果不好,原因是电子作品都比较微小,学生也看不清投影,后来改为用PPT演示照片,由于是平面图,学生缺乏立体感,讲解后到实验室并不能很准确地辨认出实物。后来再次上这部分内容时,我在教室给学生分发实物,结合PPT进行讲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又如在上焊接这部分内容时,我先按照书上的环节讲授焊接的方法、步骤与注意事项,学生不能很快掌握要领。后来我从网上下载了焊接的视频放给学生看,给学生以直观印象,然后让学生到实验室练习,学生掌握得较好。
总之,《电子技术》这门课比较抽象,如果任课老师照本宣科,绝不可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通过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合适的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改革,我们才能不断研究,不断探讨,不断地提高《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邓泽民,陈庆合.职业教育课程设计[M].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篇6
关键词:翻转课堂;高职语文;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3-0118-02
语文是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提高道德素养和增强人文精神的重要工具,是各学历阶段都不可忽视的课程,高职语文也不例外。当前,社会用人单位对高职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均提出了较高要求,口语交流、语言理解和公文写作等能力对毕业生的就业有着及其重要的影响。
一、高职语文的教学现状
高职语文是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为适应社会进步,满足高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高职语文也不断进行着深化改革,以期提高学生语言表述的能力,增强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提升生存与发展能力奠定基础。高职教育阶段的语文教育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形成较强的语言沟通能力、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道德情操、合作的团队意识和健全的人格魅力等,特别是在未来职业环境中具备良好的较好的交流沟通能力和人文素养。然而,当前高职语文的教学现状教师多以理论知识的讲解为主,注重对课程知识的灌输,仅在口语表达环节与学生有所互动,忽视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也忽视了学生个性差异以及发展的需要,多数高职院校的语文课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缺少创新性和改革性,拘泥于单一的实践教学和理论知识传授,偏离社会和用人单位需求,尤其以下两点问题亟待解决。
1.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缺乏以学生为主教学模式。高职语文课堂多数采用传统的教学讲授方式,由教师传授和讲解理论知识为主,忽视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缺乏互动式和训练式的授课方式,学生很少直接参与教学过程。在课堂中,学生一般没有提问的主动权和参与机会,教师则主宰课堂及整个教学过程,事实证明传统的教学讲授方式已经不适合现代的高职教育发展需要。
2.教学与社会应用脱节,缺乏针对性和情景性。高职语文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通识课,教学目的不仅是对知识的接收和理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将知识转化成为自身的一种职业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然而当前高职语文教学内容不能与社会需求相接轨,纯理论的讲授脱离企业岗位技能的训练。教师往往注重完成教学任务,缺乏职业技能培训,仅介绍知识、方法和技巧,而缺少学生实践训练关键环节。因此,高职语文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切合现实岗位的需求,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职业适应性,是当前高职语文课改面临的关键点。
二、翻转课堂和微视频资源
近年来,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理论的不断更新,以及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混合式教学(B-Learning)、翻转课堂(The Flipped Class)、在线学习(Online learning)及云课堂(Cloud classroom)等新的教育教学模式不断涌现。教育部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1]。信息技术教育与教学过程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大趋势。
1.翻转课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作为传统教学和网络自学优势互补的一种创新型教学模式,为教与学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受到了高校教师的广泛关注。2011年,加拿大的《环球邮报》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评为影响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变革[2]。翻转课堂的理念最早由美国科罗拉多州伍德兰帕克高中的两位老师提出,其基本思路是:把传统的学习过程翻转过来,让学习者在课外时间完成针对知识点和概念的自主学习,课堂则变成老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主要用于解答疑惑、汇报讨论,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3]。这一模式对传统教学中“课上讲授、课下作业”的教学过程进行了颠覆安排,实现了教师以导为主,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实现个性化学习,推动了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学习意识的发展,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
2.微视频资源。实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是开发微视频学习资源,供学生在课前与和课后自主学习。微视频是阐述课程教学内容中重要知识点的视频片段,录制时长一般不超过10分钟为宜。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视频学习资源制作的方式越来越简单和便捷,教师也更容易制作和使用微视频资源。学生可以在课内外对课程知识点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反复观看,保证了学生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相应的学习,也可以有效提升了学习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微视频学习资源便于网络传输和下载,能在多种终端设备上播放,为学生充分利用空闲时间随时进行学习和巩固提供了可行性。
三、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语文教学模式构建
高职语文课堂改革依据上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而开展。即教师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开发微视频学习资源,为学生布置课前任务,让学生通过观看微视频进行自主学习来掌握重点知识;课堂内开展多种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讨论、思考来解决疑难问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以此同时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等。教学模式实施具体流程如下:
1、课前准备。通过调研社会及企业人才素质需求,分析高职语文课程特点,结合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设计了口语交际、文学赏析和实用写作三个课程教学模块;采用任务驱动法设计各模块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环节,选取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人、事、物作为教学案例,如文学赏析中国学研读选用了12条孔子经典语录等;将传授的知识点蕴含到任务中,以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和人文素养。
2、资源开发。微视频是辅助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资源。因此,资源设计应该突出自主性、情景性和开放性,尤其注重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情景设计。学习资源包括文本文档、授课PPT、视音频文件、图片和网络链接等多种素材,创设职场学习情景,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寻找问题和方法;本课程分别设计了口语交际模块10个、文学赏析模块12个和实用写作模块8个微视频,涵盖了课程中80%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内容;同时,还为每个微视频学习资源附上了任务要求和辅助资源,包括学习任务清单、学习资源利用手册、微博公告栏目和扩展资源链接等,形成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微视频资源包。
3.课堂学习。课堂教学的关键是师生角色的转变。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推进者和指导者,学生由传统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体[2]。教师一般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以便于小组协作与讨论、难点抢答、成果展示和评价交流等。团队小组的组建需考虑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差异,最大可能的实现优势互补。小组在接收到情景任务后,查阅电子资料和图书、探讨疑难问题和分析问题等,以讨论交流的形式对任务进行解析和探究,分析解决方法和步骤,最终提出解决任务的方案或创作作品等,尤其对口语交际模块强调听说训练的学习内容,师生角色转变和小组式协作学习等教学方法的应用将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利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4.学习评价。在学生自主学习及课堂内容小组协作学习的整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给予一定的引导和帮助,而且还要监督每位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过程,通过过程观察、成果作品等对每位学生给出学习评价结果。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整体了解,进而也有利于教师对课程教学目标、设计和教学过程进行调整和优化,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为了检验翻转课堂及微视频学习资源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成效,本课程精心设计了一套多方位、多元化和全过程的教学评价体系,由资源利用评价、课堂参与评价、平时成绩考核和综合成绩验收等环节组成,不仅教师参与评价,而且也需要由各小组或者小组成员进行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还需要留意学生课后活动中知识的运用能力进行考察,推动学生参加与之相关的职业技能大赛,将成绩纳入评价体系。
高职语文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构建以自主和协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等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是为数不多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课改有利于学生对高职语文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微视频资源的利用激发了学生课程学习的兴趣,使得学生的学习观念从“要我学”到“我要学”逐步转变。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教学过程中翻转课堂虽然将学习的掌控权给了学生,目前高职学生仍然存在着不擅于提问和主动性不强等弊端,直接影响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有待于教师和学者进一步探索,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深入学习。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EB/OL].[2012-3-0630].http:///zong_he_870/20120330/t20120330_760603.shtml.
[2]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篇7
关键词:CDIO;教学改革;C#程序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27-6776-02
Exploration on Project Teaching Innovation of C# Programming Course Based on CDIO Concept
QIN Gui-ying
(Changzhou Institute of Mechatronic Technology, Changzhou 213000, China)
Abstract: AS a kind of advanced engineering education concept and talent training mode,CDIO has made good effect in the training of the students' engineering occupation quality, practical skills, teamwork spirit and innovationability.Based on CDIO concept,this article proposes some concrete measures for teaching innovation from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teaching organization, teaching methods, curriculum evaluation,according to c# Programming course characteristics and existing problems in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
Key words: CDIO; teaching innovation; C# Programming
《C#程序设计》是软件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理论综合性高、应用实践性强,主要培养学生的扎实基本功与实践开发技能。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由于理论授课与实践教学分离、实践内容缺乏整体设计、实践环节脱离企业软件开发环境等因素,教学效果一直不理想,更导致作为一名软件开发人员必备的基本素质,如: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沟通技巧、团队合作精神等没有得到有效的培养和锻炼,难以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和企业需求。下面,根据CDIO工程教育理念,谈谈对《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改革。
1 CDIO工程教育模式介绍
CDIO(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运行Operate)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它以产品研发的全过程为主线,以项目任务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构造虚拟的工程职业环境,将对学生的工程基础知识、个人专业技能、职业素质的培养结合在一起,形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和科学、多样的考核评价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以主动的、实践的方式开展自主学习,通过项目训练促进能力培养,以项目考核实行过程监控,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工程意识,实现“做中学”的教学目标。
2 基于CDIO理念的《C#程序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
根据该课程实践性强、工程化的特点,以CDIO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从教学目标、教学组织、教学方法、评价体系四方面进行改革,构建该门课程新的教学模式。
2.1 调整课程教学目标,适应工程应用要求
教学目标与工程应用紧密结合,方能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按企业软件开发人员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态度,设定该课程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人际协调能力、产品、过程及系统构建能力。包括:基础知识学习能力、知识获取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工程分析和系统掌控能力、及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因此,在该课程教学中,应以开发项目为目标,重视基本理论和应用方法,强调团队合作,淡化内容和语法细节,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提高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 合理安排教学组织,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本课程主要使学生学习C# WinFrom应用程序开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掌握C# WinForm主要控件、等窗体开发技术,通过SQL Server数据库以及Visual 等开发工具掌握Windows应用程序开发的基本知识结构。按照CDIO理念,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将教学内容整合在适当的实践项目中,构建如图1所示的项目化教学过程。下面以开发“即时聊天工具”项目为例,介绍“控件应用”模块教学的C-D-I-O四个阶段。
1)构想阶段:注重工程技术原理和应用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较宽的工程基础理论,掌握基本用法。即宽口径厚基础。首先与学生一起对项目进行功能需求分析,并提出完成项目任务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和具备哪些能力。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查阅各类控件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何向窗体添加控件、如何设计控件常用属性、如何给控件添加代码等,使学生构建基础知识框架,丰富工程基础理论,扎实基本技能,为实现以项目训练促进能力培养奠定基础。
2)设计阶段:注重培养学生兴趣、潜能、工程意识和工程素养,营造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环境。采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实行项目小组负责制,每组选出一名组长,由组长分派具体工作任务。如:该项目包含用户登录、注册、查找/添加好友等多个窗体,组员分工完成各窗体界面的分析和设计,最后以小组讨论的形式确定整个项目界面的设计方案,并形成《项目工作任务书》,明确每个人干什么、干多少、完成时间等,以达到约束彼此工作进度和提高工作绩效的目的。项目实施中,组内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任务,人人都能为团队贡献自己的力量,既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学习兴趣,锻炼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避免了相互抄袭现象。另外,组与组之间的比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3)实施阶段:主要锻炼学生对子任务的实现能力、项目合作意识和对整个系统的掌控能力。各小组成员按《项目工作任务书》的要求实现界面设计,包括控件的添加、布局、属性设计及代码设计。教师则根据任务推进进度开展能力培养和知识的教学引导工作。实施过程中,为保证项目按计划进度推进,师生之间可以交流,通过集思广益,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沟通能力,也能使知识掌握得更准确、更深刻。另外,组员之间的互相配合,也使学生的大局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得到培养,为学生今后从事软件开发奠定基础。
4)操作阶段:此阶段的主要目的是验证、改进现有的项目,提高系统性能。包括项目的测试、装配、模拟等。各子任务实现后,由组长带领组员对整个项目界面的设计进行整合,并对项目进行应用、测试,对项目运行出现的问题,通过小组讨论或教师启发,由学生自己分析错误原因并找到解决方法,加深对相关知识的正确理解。项目按要求实现后,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进一步拓展系统功能,如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丰富界面内容,或实现一些个性化设计,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2.3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采用基于项目学习的探究式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方式,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结合起来,构建“工作过程完整”的教学过程。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采取“教、学、做”一体化的小组学习方式,小组接受项目任务后,在老师的引导下,拟定项目实施计划,并以小组为单位,自我执行项目管理,并采取自查、互查、老师检查等方式检查工作成果,并进行总结和评价。教师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要通过项目驱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并指导学生合理安排工作进度,合理分工合作,定期交流,分享学习收获和实践成果,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做中学、做中教”。具体教学过程:1)课前,教师针对各知识点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设计教学案例、学生查找相关概念的资料;2)课中,教学形式多样化。如:教师讲授、分组讨论、案例练习、经验分享、成果演示等;3)课后:学生按《项目工作任务书》协作完成工程项目实践或大作业。
2.4 构建以素质考核为主的综合评价体系
由于在CDIO教学模式中,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因而考核应该基于项目学习对学习效果的评价标准,注意过程考核,才能维持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考核内容要涵盖知识、素质、能力、过程和成果等方面,方式必须形式多样,灵活科学,如采用组内互评,自评、工作日志、答辩等方式。本课程的评价体系如图2。
3 总结
基于CDIO理念的《C#程序设计》教学模式,借助真实的工作任务,使学生在合作构建工程项目的过程中,提升工程基础知识、个人、人际团队和工程系统四个方面的能力,改革后的新教学模式转变了理论授课与实践环节分离、实践教学与企业环境脱节等问题,满足企业对软件开发人才的培养需求。
参考文献:
[1] 王伟冰.基于CDIO理念的新机械制图教学模式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2] 钱哨.C# WinForm实践开发教程[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1).
[3] 查建中.论“做中学”战略下的CDIO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3).
[4] 阎守华.CDIO模式下电路与电子技术课程教改的探讨[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9(5).
[5] 焦明连,董春来,周立.CDIO理念下大地测量学基础教学改革的实践[J].测绘科学,2009(6).
篇8
关键词:心理健康;低年级;新课改
新课程教育改革是中国素质教育的重要表现,在不断输入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同时,反复强调学生是教学主体,教师应当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综合能力,使学生逐渐成长为适合当下快节奏信息化时代所需求的全能型人才。然而,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学校却往往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只片面重视文化课程,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号,依旧是应试教育体系。长此以往,学生在高强度的学习生活中逐渐累积的心理压力与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心理状况令人担忧。因此,课程改革不仅是文化课的改革,也是心理健康课程的改革。
一、心理健康课程的重要现实理论意义
近年来,学生因承受心理压力较大、打架事件屡见报端,而出现这种事件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差或有极端倾向思维,归根究底,是学校、家庭、社会对心理健康课程的忽视,致使学生出现问题时,不能够第一时间得到解决,不断累积最终导致了这种悲剧的发生,而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于当下教育事业的现实意义。
新课程教学改革不断强调,教育应当以人为本,要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而学生的个人情感和生活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需要被广泛关注。当应试教育随着历史的车轮被逐渐淘汰,素质教育登上教育事业的舞台时,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应该被作为学生心理调节、加强学校德育教学工作的重要课程。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和教学,逐渐帮助学生树立一定的心理疏导意识,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能够自行疏导,不断调节自己的内心,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在健康心理的基础上,成长为祖国所需要的“四有”人才,更加符合这个时代的需求。
与此同时,小学教育教学阶段是学生成长学习的基础阶段,通过这个阶段的学习,在文化上,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在劳动上,学生能够动手实践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德育方面,学生对于是非观念有了一个最基本的概念和判断标准。而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疏忽,则使得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教育上出现了问题,学生对于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存在误区,很多学生甚至认为心理健康课程是心理有疾病的人才需要的课程。由此可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心理健康课程的重要实际基础意义
传统的应试教育使得很多学校片面强调升学率,为提高学校升学率,不断加重学生的个人负担,并占据学生本应该有的音乐、美术、体育等相应被认为“不重要”的课程,使得很多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出现了不适应学校环境、逃避学习的现象,甚至在长时间的学习压力下,产生了自卑的心理倾向。这其中有一部分心理问题是暂时的,在不断的成长过程中会逐渐被遗忘或纠正,而有些心理问题却伴随学生的一生,对学生的影响巨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学生个人的心理调节能力,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积极调试心理来应对各种客观因素带来的负面情绪,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实际基础意义。
小学生生理、心理发育都尚不完全,沉重的课业负担使得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逃避、厌恶学习的现象,如果不能进行及时的开导,不仅会影响学生日后的学习发展,对于学生自身的成长而言,也存在非常严重的问题。长此以往,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将不断下降,不愿与人沟通,学习困难,心理承受能力脆弱,容易走极端。在与人交往方面,如果没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学生很容易通过互联网接触到良莠不齐的信息,形成自私自利的尖锐性格,无法正常与人交往,尤其是当下的独生子女中,这种现象更为突出。除此之外,小学生对情绪的自控能力是相对比较薄弱的,很容易产生愤怒、嫉妒、仇视、恐惧等负面情绪,如果不能够及时开导,很容易引发后续矛盾,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都存在极大的威胁。而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和实施得到预防和缓解,让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中正确面对自己的问题,有一个缓解和解惑的过程,不断自我调节,最终形成正确的、积极的心理思维。
三、总结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于培养学生个人心理素质,提高学生自控能力,帮助学生塑造积极乐观的处世态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对于基础教育教学的小学教育而言,更是如此。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个学校也应该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结合当地的不同环境,不同程度地重视起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于学生的重要意义,积极地开展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过各种能够落到实处的有效途径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始终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并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所处的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特征开展不同的活动,做到对症下药,药到病除。与此同时,还应该与社会、家庭等多方相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动向,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做到早发现早开导,及时帮助学生健康发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从整体上提高学生个人的心理素质,为培养新型人才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物理概念 创设物理环境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0.071
物理教学中常听到教师抱怨,学生学得不活,只会死记硬背,遇到实际问题就一筹莫展。究其根源在于教师在概念教学之初没有让学生充分地感受概念获得的全过程。因此,学生在解决物理问题时就无法做到举一反三,灵活应对。实际上,学生只有掌握好物理概念,才能正确理解物理事实,掌握物理规律和原理,才能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准确牢固地建立起物理概念,是物理基础知识教学的重要环节。
一、物理概念的引入
对于枯燥的物理概念教学来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很重要的。笔者认为要培养学生的物理概念学习兴趣,主要在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直观教学内容、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物理概念,然后将学生对物理概念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最终使物理概念变成学生头脑中的概念。
概念的引入这一环节的核心是教师要为学生学习物理概念创设必要的物理环境,提供一定的感性认识。概念学习的思维基础是学生头脑中的感性认识,只有学生对相关的物理现象及其特征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归纳,才能形成属于自己知识体系的物理概念。
在物理概念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使学生明白原有概念的局限,从而让学生了解引入新的物理概念的缘由。例如对于“密度”这一概念的引入,教师可以利用一些体积相同、材料不同的物体,让学生先猜测它们的重量和质量,然后用手分别试一下轻重。进而,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相同的试管内倒入相同质量的不同液体,比较它们的体积,这样,通过比较就能使学生明确:物质的体积和质量不成正比。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提出疑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根据物体的色、味、重量等来辨别它们的特征,但对于两种色、味、重量相同的物体,有什么办法来区别它们呢?”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便能发现物体的新特征,从而加深头脑中对于单位体积质量的理解,这样,教师便轻松地引入了密度这个概念。
二、物理概念在学生知识体系中的构建
物理学是借助“物”来求“理”的学习过程。物理概念是物理现象和物理事实的本质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理性反映。因此,为了帮助学生形成物理概念,教师首先要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感性材料,像为学生列举现实生活中实例、观察实物、示意图、做实验等等,让学生对物理现象先有自己的认识,然后教师再指导学生分析、比较、综合所观察到的现象的共同特征,最后共同总结出物理概念的内涵,进而引出物理概念涉及的规范定义及公式、单位等等。例如,对于物体运动速度这个概念的形成的引入,教师可以从现实生活的实例出发,如在进行游泳比赛或赛跑,运动员的运动快慢是人们最关注的问题。因为谁是运动最快谁就是冠军。那么,在场的观众是如何知道谁最快的呢?裁判员又是以什么为标准确定参赛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呢?对此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引导学生归纳并做小结。一般来说,指出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通常用以下的两种方法:1.如果物体运动的时间相同,就可以比较物体运动的路程长短,路程长则运动快;2.如果物体运动的路程相同,就可以比较物体运动的路程长短,路程长则运动快。通过比较两种的方法,使学生明白物体运动快慢与运动的路程和通过的路程所用的时间两个因素有关,从而便能轻而易举地引出速度的概念了。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教师帮助学生形成物理概念的前提是学生首先获得丰富的、助于形成相关概念的感性材料,能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即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能总结出物理概念的内涵。如果教师在让学生观察物理现象后直接给出相关概念的定义,不仅学生不能充分地理解相关物理概念的定义,还会影响学生今后的物理学习。
三、物理概念的理解
学生头脑中一个物理概念建构起来后,教师要恰当地引导学生理解这一概念,并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只有这样,学生对概念的掌握才是牢固的,才能在今后的学习中灵活应用。因此,要是学生深刻理解物理概念,教师要做出以下努力:1.引导学生抓住概念的本质及其规律。学生在理解了物理概念并在头脑中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物理概念体系后,就必须能准确把握住概念的本质。这就需要教师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事物的方法,并做好演示工作,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物理现象的逻辑体系,并建立属于自己的物理概念体系。2.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的真正内涵。物理概念都有自身确定的内涵,教师只有指导学生理解了物理概念的真正内涵,才能使学生详细的地、深刻地理解所学习的物理概念。3.引导学生辨明概念之间的异同之处。在初中物理学习内容中,有些概念非常相似,但本质意义却有着天壤之别。在具体的教学中,就需要教师既注意引导学生把握某一概念的本质内涵,又要注意让他们明确概念之间的联系,通过发现彼此之间的联系的教学方法来为学生讲清这些概念,让学生明确相似概念的异同之处。这对于帮助学生掌握物理概念有巨大的帮助。
四、物理概念的巩固
篇10
作为基础教育中的审美教育资源和基本方式,音乐课程的改革在此背景下也得以不断向前推动。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音乐教育得与失的总结,以及对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音乐教育新思潮的消化与吸收,都在这次改革中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迹。多年来,音乐教育在配合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树立正确的审美情趣、掌握适当的知识和技能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音乐课在学校课程安排中的地位也不断得到巩固和加强,成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另外,自2006年起,近三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中有两届在亚洲国家举行,其中2010年在北京举办的“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成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届世界音乐教育者的交流盛会。以此为代表的国际音乐教育交流与合作所产生出的新成果,逐渐在影响着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发展。
我国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的焦点,集中在研制课程标准、开发新教材以及师资培训三个方面。其中,教材是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的载体,同时也是教师开展教学和组织学生活动的最主要材料。教材改革也因此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中心环节。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新一轮中小学教材实验工作的展开,以教材为对象的研究也成为近几年基础教育领域的热点课题。
一、中小学音乐教材的概念
“教材”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概念,对于教材的定义,有多种解释。《教材论》一书的作者曾天山先生将中外不同的教材概念总结为十六种,这十六种定义均是从教育学的角度提出的。其中有教育学工具书中的定义,有中外教育家的解释、也有西方课程理论不同流派的界定,等等。从目前最新的研究资料来看,教材的定义大致可以从以下四种不同的角度来认识。
(一)词条类定义: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写的最新版《现代汉语词典》对教材的解释是:“有关讲授内容的材料,如书籍、讲义、图片、讲授提纲等”。2、《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对教材的定义是:“根据一定学科的任务,编选和组织具有一定范围和深度的知识和技能体系。它一般以教科书的形式来具体反映。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一切教学材料。它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刊、辅导材料以及教学辅助材料(如图表、教学影片、唱片、录音、录像磁带等)。教科书、讲义和讲授提纲是教材整体中的主体部分”。
(二)课程理论定义:1、“从层面上看,广义的课程有三层含义:一是总体的课程规划,或者说课程设计、课程设置;二是分学科的课程标准,或者说是教学大纲;三是课程内容,也就是各学科的教材”。按照这一说法,教材就是课程的内容。2、教材是“以一定育人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方式为基本成分而分门别类组成的提供给学生认识世界的规范化、程序化、具体化的育人媒体。”3、“教材包括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科书、讲义、挂图和图册、实验手册、教学录音带、教学录像带、教学电影等。教材中最主要的、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学生使用最多的是教科书,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谈到的教材就是指教科书。”
(三)著作权定义:“教材仅指课本,……与教材有关的,是教材系列作品。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其一,从媒介的角度来看,除了以印刷出版物形式存在的课本之外,尚有以幻灯片、投影胶片、录音带、录像带、光盘、软件等形式存在的课本。其二,指以印刷出版物的形式存在的课本之外与课本有关的印刷出版物,比如教参、教学手册、练习册、单元测验、复习资料、图表、习题集等”。
(四)教学论定义: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主要渠道,它对教学活动起着规定和制约的作用,既规定了教师教什么也大体制约着教师怎么教;既规定了学生学什么也大体制约着学生怎么学。”
从以上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教材在概念界定上较为宽泛,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解释,在表现形式方面所包含的范围也有较大差异,但其中最为核心的要素是教学材料、“育人媒体”。
根据上述观点,我们可以尝试着为中小学音乐教材下定义。中小学音乐教材是为了实现学校审美教育目标,将音乐学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加以序列化、规范化、具体化编排的教学材料。中小学音乐教材在概念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中小学音乐教材包括所有有形的和无形的教学材料,有形的如教科书、教学录音带、录像带、讲义、歌篇、参考书、教师手册、多媒体教学软件等,无形的如师生的音乐体验、音乐技能方面的经验等。狭义的中小学音乐教材仅指中小学音乐教科书(包括纸质及其他媒介形式的学生用课本)。我们通常所说的是狭义概念。
二、中小学音乐教材的属性
哲学上将事物固有的特性称为属性,属性有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之分。各种属性都要在与其他事物的相互关联中得到体现。我们可以从以下九个方面来认识中小学音乐教材的属性。
(一)人文科学属性
人文科学“是以人类自身为学术研究的中心,以人自身的发展和完善作为精神探索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属”的科学,其主体是文、史、哲三大学科,还包括美学、艺术学、语言学、伦理学、文化学、宗教学等分支学科。音乐隶属于人文科学中的艺术学范畴。人文科学的特性——如民族性、时代性、文化传承性、阶级性等——在音乐中都有所体现。从教育的角度看,任何中小学音乐教材都具有一定的政治、社会、文化背景,这一点与同属人文科学中的语文、政治、历史、地理、外语以及艺术(舞蹈、戏剧、美术等)等学科教材相同。因此,中小学音乐教材具有较强的人文学科的属性。
(二)教育科学属性
教育科学基本属性在任何学科教育中都有体现。教材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材料,中小学音乐教材是基础教育领域中美育的主要教学材料之一,它在编制过程中必须符合教育科学的一般规律,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
(三)音乐课程载体属性
从性质上看,音乐教材首先是音乐课程的形式和载体。音乐课程中的学科性质与价值、课程目标、教学要求等在音乐教材中都有所关联,教材集中展示音乐课程的内容。有什么样的课程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教材与之相适应,有什么样的课程目标,也相应地产生与之配套的音乐教材。由于不同的国家、民族、地区对课程的认识和理解的不同,各国的音乐教材也千差万别,各具特色。例如,我国香港地区有的音乐教材十分注重基础知识体系的完整性,音乐知识被当作课文来编写,其他音乐教材资源如歌曲、器乐曲等都是知识的“副产品”。日本现行的中小学音乐教材十分注重器乐教学,从一年级学简单的节奏性乐器(如响板、三角铁、铃鼓等打击乐器),到三年级加强旋律性乐器(如竖笛、口风琴等)的教学,再到五六年级的合奏训练,器乐教学的系统性非常突出。
同一国家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也会由于其教育观念上的不同而要求产生与之相匹配的教育载体,音乐教材也必然会有阶段性的差异。以我国中小学音乐教材为例,20世纪初期我国在引进现代教育体制之初,音乐教材中大量的内容反映的是富国强兵的爱国主题,这与当时的历史状况、教育思想密切相关。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于“左”的思想观念影响,针对当时所谓的教材“三脱离”现象(脱离政治、脱离生产、脱离实际),教育主管部门做出了“在全日制的中小学中,适当缩短年限,适当提高程度,适当控制学时,适当增加劳动”的指示,在当时编写的教材中出现了许多贴近政治、反映生产实际的歌曲内容。我们可以通过一本1958年出版的初中音乐课本的目录管窥一下当时的情形。
不难看出,这时期教材选择的歌曲全部都与生产劳动实践有关。作为课程载体,教材如实地反映了那一时期“左”的课程观念和要求。
20世纪80年代,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姚思源教授在全国第三届音乐美学座谈会上作了题为《音乐审美教育应当是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核心》的发言,呼吁“音乐审美教育应当是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核心”,并提出“必须精选艺术品作为学校音乐教育的演唱、演奏和欣赏的教材”。
2001年出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将审美教育作为音乐教育的核心,提出了十条理念: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2.以兴趣爱好为动力3.面向全体学生4.注重个性发展5.重视音乐实践6.鼓励音乐创造7.提倡学科综合8.弘扬民族音乐9.理解多元文化10.完善评价机制。在这一指导思想影响下的教材所呈现的面貌又有着新的时代特点。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八年级上》的选材及编排为:
第一单元 百卉含英
唱歌
茉莉花
音乐欣赏
茉莉花
好花红
牡丹之歌
玫瑰三愿
绒花
梅花三弄
配乐朗诵
二月兰
音乐活动
对花
第二单元 梨园撷英
唱歌
唱脸谱
音乐欣赏京剧《铡美案》选段
越剧《梁山伯与祝
英台》选段
豫剧《花木兰》选段黄梅戏《天仙配》选
段打虎上山
音乐活动
第三单元 管弦和鸣
认识乐器
音乐欣赏 查尔达什舞曲
梦幻曲
西西里舞曲
那波里舞曲
单簧管波尔卡
音乐故事 舍赫拉查达
音乐欣赏 在中亚细亚草原
对号入座
第四单元 神州大地(4)——茂密的森林
唱歌
森林之歌
音乐欣赏
大森林的早晨
小设计
音乐欣赏
山林之歌
山林
北方森林
音乐活动
第五单元 环球之旅(4)——大洋洲采风
唱歌
剪羊毛
音乐欣赏 理发师
哈卡·马努马努
拉卡拉卡
学吹竖笛
第六单元 夏日泛舟
唱歌
夏日泛舟海上
音乐欣赏 太阳岛上 六月——《船歌》仲夏夜之梦
雷鸣电闪波尔卡
配乐朗诵 荷塘月色
学吹竖笛 夏日泛舟海上
音乐夏令营
(四)音乐学科知识体系属性
教材都有独立的学科知识属性,音乐教材也承载着音乐学科的知识体系。从已有的各种形式的教材来看,由于音乐课程观的不同,对音乐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也有着不同的做法。在以唱歌为主要内容的教材中,往往强调的是学生在歌唱方面的发展,并不总是把学科知识作为关注的对象,特殊情况下,有一些教材甚至也不把歌唱技能的训练做系统化处理,歌曲的选择只是从题材内容上加以简单分类和排序,这样自然也无暇顾及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现代意义上相对成熟的教材大都不忽视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科学性以及教学上的可操作性,音乐知识体系也因此成了中小学音乐教材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有了它,就可以正确而顺利地从事相关的音乐活动;有了它,就可以掌握音乐艺术的规律;有了它,也才能开阔我们的艺术视野,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音乐学科知识体系包含的内容较为广泛,在中小学音乐教材中常见的有:音乐基础理论知识、音乐史学知识、音乐文学知识、音乐体裁与结构知识、音乐表演知识、音乐创作知识、音乐风格与流派知识等等。由于音乐学科知识体系所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而中小学阶段音乐课堂教学受到时间上的限制,因此学科知识在中小学音乐教材中需要以一种合理的方式加以选择、编排、展现。在普通中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中对音乐知识体系的要求绝对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专业音乐院校的做法,它有着自己的对象、目的和要求。教材的音乐知识体系属性要求博大精深的音乐知识体系在转化为具体教学材料之前需要经过“瘦身”,而教学时数、教学目标以及所选择的具体音乐作品是音乐知识体系“瘦身”的条件和通道。
(五)音乐符号系统属性
音乐教材是由一种特殊的符号系统组织起来的。音乐教材中通常提供了师生教学活动必要的歌曲、器乐曲等乐谱材料,这些谱面材料不同于一般的文字或图片,是一种特殊的记录音符的符号系统。乐谱作为符号系统,也不同于美术中的画面,它用来记录声音的高低、长短、轻重、快慢以及丰富的表情达意功能。视觉上的可观赏性仅仅是它的表层特征,更重要还在于它具有音乐上的暗示作用。与其他学科教材相比,这种对声音的暗示与关联是音乐教材最显著的特点。
在教材的音乐符号系统属性中,最引人瞩目的就是谱式问题。
在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材中,采用两种谱式:简谱、五线谱。两种谱式都有其独特的地方,汪培元先生在20世纪50年代就说过:“简谱比较大众化,容易推行。五线谱是比较完善的记谱法,也是提高音乐水平所必须的”。两种谱式同时也都具有不便之处。简谱直观上看不出音高变化,遇到较宽音域时,代表音符的阿拉伯数字上下加点过多容易导致视觉上的混乱。另外,记录多声部音乐有一定限度,例如记录带钢琴伴奏的歌曲谱时就不如五线谱醒目。五线谱知识系统相对繁琐,在教学中若处理不当,容易使教师和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在中小学音乐教材中,简谱和五线谱都有一定的使用面和适用面。我国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针对使用何种记谱法一直存在争议。争论中有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是力主弃用简谱。1940年《修正初级中学音乐课程标准》中规定:“曲谱必须完全用五线谱,绝对不许用简谱。”20世纪80年代初,著名音乐家贺绿汀先生多次呼吁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推广五线谱,认为“现在全世界都用五线谱,唯独我们用简谱,这在国际文化交流方面也是有严重障碍的。”第二种意见是力主弃用五线谱,全部改用简谱。这种观点在1950年之后逐步抬头,近年来时有反覆。有人片面地提出依据中国的国情,中小学音乐教育只能教简谱,认为“从普及音乐教育的角度出发,使用简谱有明显的优越性。”第三种是两种谱式混用,但在以谁为主上情况较为复杂。例如1982年颁布的《全日制五年制小学音乐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中规定:“小学以学习简谱为主,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学习五线谱。”1988年制订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音乐教学大纲(初审稿)》规定:“学习五线谱和简谱。凡有条件的学校应教学生学习五线谱,条件不足的也可学简谱,但要努力创造条件学习五线谱”。
2000年试用修订版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与2001年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表述的较为中性,均认为各地可以根据情况自行选用。
“乐谱是记载音乐的符号,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工具”。关于谱式问题,本文作者的观点是:从教学规范性上看,应当提倡以学习五线谱为主,这是学生能够系统、深入学习、理解音乐必不可少的途径。另外,由于许多音乐出版物以简谱形式刊行,也应当在初中阶段的教材中集中安排简谱知识介绍,并安排一定量的读谱练习以及学习提示,以便让学生能够结合已学知识,通过一年左右的时间学习了解和掌握简谱知识,并能够进一步学习以简谱记谱的音乐作品。
(六)音乐教学工具属性
音乐教材与一般图书的不同点在于它独特的目的性。音乐教材具有传播音乐知识、培养学生音乐才能的作用。它常常被视为是音乐教育过程中的一种教学工具。正如前苏联教育专家祖耶夫所说的那样,“一方面,教科书是绝大多数学生获得知识的最重要的源泉,是教育内容的体现者。……另一方面,教科书又是一种最重要的教学手段。”上一节中所引用的对教材的教学论定义也道出了教材的教学工具属性:“既规定了教师教什么也大体制约着教师怎么教;既规定了学生学什么也大体制约着学生怎么学。”
对新的课程标准音乐教材加以考察可以发现,许多教材都在内容编写上加入了教学方法一项。这些方法有的采用科达依、奥尔夫等系统化教学法理论的理念加以具体化,有的是某个单项教学内容的操作提示。例如在人教版、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中经常见到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音点或乐谱片断“画旋律线”、“画图形谱”等练习,实际上这是一种帮助学生掌握旋律线条以及蕴涵其中的音符高低、节奏疏密、情绪起伏等知识点的有效途径。再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新世纪的新一代》歌曲教唱环节,设计了随标记在乐谱中的拍手、三角铁等小图标作节奏伴奏的练习。这样的练习有三个目的:一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休止时值,作节奏填空;二是帮助学生掌握乐曲结构,因为拍手和三角铁的图标分别代表歌曲的两个段落;第三,让学生理解不同的节奏变化与段落划分之间的关联,由此产生乐曲分析的基本概念,为随后几册中的段落划分做好理论上的铺垫。由此可见,教材不仅具有呈现知识内容的载体属性,还同时具有提示教学方法的工具属性。
音乐教材的教学工具属性还体现在通过对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的编排,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一种教学顺序。例如,西方音乐基础理论在教材中的一般编排顺序是:从认识音符与休止符开始,再到认识谱号、变音记号、调号,再认识调式、音阶、调的各种关系,认识节奏、节拍,了解横向的旋律与纵向的音程、和弦,了解速度、力度、表情等各种记号,了解和声的一般常识,了解乐句、乐段以及曲式结构的一般常识……等等。这样的编排对师生的教学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其本身不仅是教学内容,同时也是教学工具。
(七)音乐实践活动属性
与其他人文学科相比,音乐学科的突出特点在于课堂实践操作层面上具有相对系统化的训练方法与手段。音乐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形成都要通过大量的音乐实践活动来完成。音乐教材中应当配合教学内容安排一定量的活动用以巩固知识技能的学习,同时也通过安排一定数量的活动使得学生在交往、合作意识上、在审美体验的积累上获得足够的练习机会。
(八)音乐民族风格属性
民族性是人文学科共有的特点之一,音乐学科也不例外。民族风格属性也是中小学音乐教材的重要一环。音乐教材中的民族性特点往往通过作品的选择、主题的编排、背景知识的介绍、教科书的设计等方式加以展现。
(九)音乐多元文化属性
中小学音乐教材的多元文化属性可以从两方面来认识,一是从课程观念发展的角度来认识,二是从音乐教材内容安排的角度来认识。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课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