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管控措施范文

时间:2023-12-04 18:02: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内部管控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内部管控措施

篇1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管控;必要性;不足;措施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4-0-01

一、强化财务管理的重要意义

面对社会的飞速发展,事业单位高效的财务管控显得格外重要,其在单位寻求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车轮作用。财务管控的效果直接关系着员工的积极性,关系着单位在工作人员内心的形象,也关系着单位的发展脚步。

(一)强化财务管控,有利于更好补充会计法律制度的空白

法律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层面,其作用往往是强制性的,无法渗透到事业单位具体环节细微之处。财务管控在法律制度之外发挥着重要的补充调整作用,其要求管理工作人员在业务素质及职业操守方面达到一定的标准,以此满足财务工作本身的具体要求。

(二)强化财务管理,有利于充分保证会计目标的实现

事业单位运行过程中,会计能否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能否及时高效的完成工作任务,都需要良好的职业素质做保障。因此,强化财务管控,引导会计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促使其尽快弥补不足,改正错误,进一步提升专业素质,才能使会计发扬高度的责任感,确保信息的可靠性,减少决策的失误,从而尽快的实现工作目标。

(三)强化财务管理,有助于及时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

当前,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信息的地位越来越高,其作用越来越明显,财务管控工作相应的更为严格。这就要求,事业单位必须完善自身的财务管控机制,保证自身财务会计信息的客观真实性,使自身适应社会政策的具体要求,谋求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新时代背景下事业单位财务管控存在的问题

科学高效的财务管控是事业单位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管控水平还存在提升的空间。所以,我们应当直面目前还较为突出的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控问题。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控制度落后,不利于事业单位发展

首先,事业单位的规章制度得不到很好的落实,致使制度与事业单位管理无法衔接,甚至出现抵触现象;其次,事业单位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存在懒散心态,在工作中敷衍做事;再次,出现突发状况时,已有的规章制度无法很好的解决财务问题,因此,管理措施在制定时欠缺周全的考虑,无法发挥管理效果。

(二)管理组织不健全,影响管理工作效率

首先,事业单位各个部门的职能划分不科学,可能存在很大的重合,导致矛盾丛生,导致事业单位领导财务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常常阻碍财务管控进程,制约事业单位发展步伐。其次,很多事业单位领导都将大部分时间放在应酬上,不能及时更新事业单位财务管控知识,无法体会事业单位方针规章制度的可行性,这也是导致管理工作效率降低的重要原因。

(三)会计来源频出纰漏,影响会计业务能力

很多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是通过各种私人关系进入事业单位从事会计工作的。因此,其往往不具备专业的会计知识,其业务水平也不是很高,严重影响了财务工作的开展。同时,加之这样的用人方式,往往导致职业道德较低的人进入事业单位,更是缺乏自律意识,会计自身的业务能力更是无法提升,阻碍事业单位财务管控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控水平的措施

事业单位财务科学合理管控是事业单位谋求发展的重要战略。因此,我们在发现事业单位财务管控存在的问题后,应当果断采取措施,积极应对,确保事业单位财务管控目标的及时实现,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控体系。

(一)将财务管控写入企业文化,使其具备一定高度

事业单位财务管控是事业单位的一种经济监督方式,具有积极可行的现实价值,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因此,事业单位内部应当将财务管控制度落实在企业文化之中,使其具备一定高度,在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发挥出总括性的指导作用。这样,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就会对财务工作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并努力执行好各项财务管控制度,大力配合财务管控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实际工作中,领导可以采取召集讨论会或个别谈话的方式,分析当前事业单位财务管控工作的形势,使工作人员发表对财务管控工作的看法和意见,以便及时改变思路,确保财务管控工作的全面落实。

(二)提高财务管控人员素质,确保审计工作良性开展

财务管控工作不是一项单纯的机械性的工作,其融合了很多领域的技能,比如财务、会计、职业道德理论、法律、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也要求财务工作人员具备一定的沟通、管理、组织能力等。因此,如今的经济发展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管控工作人员要具备较为全面的知识储备和能力,以顺利应对财务管控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准。

在实际工作中,事业单位可以也可适时组织培训,对更新的相关知识进行学习,用知识武装本领,用知识指导业务。因为,知识储备全面过硬,才能更好的进行财务管控实践活动。同时,事业单位领导亦应当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观看相关廉政教育片,时刻警醒他们要廉洁自律,对自身的工作树立责任心,公正感。

(三)呼吁对财务法律制度进行完善,为事业单位财务管控亮起绿灯

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应当根据《会计法》及其他法律法规,制定更加具体的业务规范和操作指南,以增强事业单位财务管控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另一方面,事业单位也应当着重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为蓝本,建立健全更为适合自身发展的财务管控规章制度,形成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外部保护,事业单位规章制度为内部保护的局面,使财务管控工作能够在双重保护下全面铺开,使其更好的为事业单位财务管控工作服务。

在实际工作中,事业单位有必要号召会计工作人员着重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因为,财务管控工作是一项具备严格要求的工作,这种严格体现在对工作人员的挑选上,对工作的监督上,更体现在对管控效果的实现与否上。毕竟,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控工作总是与法律责任挂钩,违反财务管控工作的原则和相关制度,必然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四)积累运用科学工作方法,提高财务管控工作质量

事业单位财务管控工作的出发点是强化内部财务管控质量和效率,以便平衡各项财务收支工作,落脚点则是努力完成事业单位社会效益目标和经济效益目标。因此,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对于财务管控来说显得非常必要和重要。事业单位的财务管控不应只是纠结于违法犯罪的金额,而应当考虑财务工作在定位点上发挥了多少作用,有无改进的必要和可能。

在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一定要秉承“科学良好的方法,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捷径”的观念,在工作中善于摸索和总结经验,在利用科学的工作方法后,往往会事半功倍。另外,事业单位在管理层面可以建立沟通机制,鼓励员工及时与领导沟通交流,对审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汇报给领导,实现及时妥善解决。只有将服务与监督有机融合起来,才能使财务管控更加切实的体现自身价值。

(五)科学设置财务管控系统,独立行使财务管控职能

健全财务管控机构、加强财务管控监督是营造守法、公平、正直的内部环境的重要保证。独立性是财务管控的最大特点。因此,这就为财务管控有效发挥监督作用提供了更好的空间。事业单位财务管控必须按照其自身特点建立并完善财务管控机构及审计组织,配备具备专业素质和良好职业道德的审计工作人员,使审计主体得以巩固。

在实际工作中,审计机构与财务部门不得受同一上级机构的领导;将财务部门与纪检监察部门的职责划分清楚,使其各自发挥对事业单位不同方面的监督职能;纪检部门负责人不得兼任财务机构负责人。当然,在体现独立性办公的同时,也需要其他各部门的通力协作,协作性与独立性是完善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的双重保障。双重保障实现充分融合,发挥各自的作用,才能使事业单位财务管控水平实现大幅度提升,从而推动事业单位的全面发展。

四、结语

面对新时代的经济背景,事业单位必须充分认识财务管控的战略意义,高度重视财务管控工作,积极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体系,完善事业单位各种管理制度和机制,落实“以人为本”管理理念,提升事业单位核心竞争力,最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奇.论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目标[J].科技咨询导报,2007(17).

[2]彭光琴.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目标与实现[J].才智,2010(34).

篇2

关键词:供电企业 内部控制 作用 完善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企业内部控制(以下简称内控)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而言,需要加强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对于我国电力企业而言,投资较大,资金非常密集,这位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管理带来了一些问题,下面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并就如何完善其内部控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一、电企内部控制上的问题

(一)经济上

我国目前大多数国企(包括供电企业)基本上都是由高层独断经营,缺乏对市场的有效把握,同时在财务审计和控制上方面也缺乏透明度。对于财务控制而言,分为会计和审计两种。内部财务控制有助于企业生产经营,内部审计是内部会计控制的辅助。因此由于电企内部审计的监督不完善,造成了国有企业的资源浪费,也使得企业发展方向不明,由此而影响了我国与电企相关的其他行业的发展。

(二)组织上

电企作为大型国有企业,对国民经济有着绝对的话语权,它的发展也时刻影响着其他行业,如煤炭产业、钢铁产业等等。我国有着丰富的资源,如煤炭、森林、土地,但是由于电企在组织上的内部控制不足,规避风险意识淡薄,造成了经济发展上的投入较高,产出却很低的现象。

(三)政策上

我们国家电力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发展的步伐比较缓慢,虽然近年来在内容和结构上都有比较大的进步,但是体系整体上看来,还不够完善。随着西方企业的传入,全球化的步伐越来越快,我们国家电力企业经营也越来越面临大的挑战。在所有权和经营权上,企业内部股权问题上都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如今北上广深等大城市的经济迅猛发展,电企的作用不可磨灭。然而对于二三线城市而言,电企的发展却显得滞后。这与电力企业的奖惩不严、政策规范偏颇有很大的关系,同时内部控制不到位也是很主要的因素。

(四)人才培养方面

人力资源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国家的竞争往往是科技的竞争,教育的竞争,人力资源的竞争。我国许多地方电企存在着观念落后、内部控制执行力度不到位等问题。有些电力企业管理层在战略意识上不够重视,有时只是注重短期利益,由此错过了内部控制的长远发展。有时管理层只是将内部控制当成了查错、防作弊的工具。而且,内部控制实施目标也不够明确。而内部控制的真正有效利用在于权力制衡、优化企业发展,也能够促进企业内部自我约束。同时也能够使企业更有效合理运营,优化资源配置。因此电企的长远发展需要吸引更加优秀的人才,对内部控制进行更好的实施。然而我国的应试教育培养的人才却过于重视理论,缺乏实际经验,由此而限制了电企的发展。

(五)制度因素

制度是使一个企业的各种规范能够有效执行的良好保障。由于电企对于内部控制制度完善不力,从而陷入人员分离不到位、决策无标准的怪圈。当企业自身出问题时,没有制度可查,也没有制度可以依据,处理的方式方法也不够得当。一旦企业出现财务问题,各节点反馈不及时,很可能会造成严重的损失。这也是在组织上出现的问题。

(六)企业宣传力度问题

电企作为大型国企,电企的各个部门一应俱全,而在众多部门当中,宣传部门是重中之重。宣传部门起着宣传电力企业文化、传达政策等作用。电企的口号“地球一小时”,最终却只是成了口号。知道的人非常少,执行上也是很不到位。在企业方面,节省电力资源能够有效降低成本;而对于广大居民来说,电企的宣传口号应该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企业内部控制的作用

在内部控制的实践中,我们知道内部控制能够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合法性以及合理性进行有效的监督,同时还能够对企业的资产及信息安全进行有效管控,从而提高企业运行,以保证企业长远发展。而供电企业作为我国基础产业,对我国经济的稳定起到有效的保障作用。国家作为供电企业的最大股东,对电力企业有着殷勤的期待。因此电企内部控制的作用不可小觑。电企内部控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电企作为国有企业以及自身发展的需要

上面也已经提到,作为大型国有企业,电企的资产中,国家资产占了很大一部分比重。国家每年向包括电力企业在内的许多大型国企注入资金,作为电企的股东,国家有责任也有义务要求电企在经济发展和管理上有所进步。因此,在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和企业自身文化建设上,国家设定了一系列的考核指标,而电企的内部控制在完成这些指标过程中起着具足轻重的作用。另外,电企的内部控制对于防止企业资源浪费,避免经济损失,降低生产成本,有着很重要的影响[4]。

(二)有助于电企在新型经济条件下更好更快发展

当前的经济发展趋势是全球化越来越明显,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自2000年我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以来,电力企业为了适应全球化发展,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国家对于电力企业的影响力正在逐渐减弱,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在适应电企的发展需要。自此,电企完善内部控制作用,以加快企业国际化和信息化的步伐,从而实现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三)是现代化企业对电力企业的必然要求

内部控制是一个企业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因此对一个企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当然,对我国的国有电力企业也不例外。内部控制对我国电力企业的改革有着很大的影响,能够帮助电力企业实现较好较快发展,同时对企业的自身约束和激励也起着很大的作用。此外,在现代化的经济发展表明,没有制度的约束,会造成经济犯罪高发。因此,电力企业的内部控制,对防范经济犯罪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三、电企内部控制的完善

(一)对电力企业进行结构改革

国家“十五”规划指出,国家要逐渐打破电力行业的垄断现象,通过自由市场竞争来实现电企在产权方面的改革。因此,电企应该对产权进行改革,明确企业所有者。改变电企现状,从而促使有效制度的建立。此外,电力企业应明确公司为法人治理结构,从而明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只有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才能让电力企业各司其职,更好更快的发展。

(二)强化企业风险意识

电企作为大型国有企业,有着坚实的后盾,但并不意味着能够在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电企的发展不应该但但仅限于眼前,而应该考虑长远方面的发展。通过增强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保证自身做大做强。如今,市场份额已经越做越小,单纯依靠规模已经行不通了。电力企业自身应该制定出合理的内部控制体系,并对内控体系进行良好完善,在执行上也需要加大力度。电企自身内控核心不仅仅包括规范,还应该涉及到一系列指标,以及完善和监督等措施,从而保障电力企业自身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同时,电企在防范风险方面,还需要树立防范风险意识。这需要企业自身建立风险评估和管理,强化员工风险意识,尤其是财务管理部门。电力企业还要进行企业的经常性检查,从而确保风险防范意识文化在整个行业的渗透。

(三)加强企业自身有效监督

在一个企业当中,完善的信息管理体系,能够确保企业对个人的职务、任务的全方位了解,同样对组织上的有效沟通也非常重要。电企要完善并加强内部控制,需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从而能够保证才、管理等方面信息能及时到达员工的手中。类似的,企业也可以通过对互联网技术的引用,来实现信息的及时共享。除此之外,企业还可以加强自身内外监督,强化常规管理,建立有效责任制等等,从而保障监督和信息的有效实施和利用。

四、结束语

电企的长远发展靠内部控制,完善的内部控制有助于电力企业的发展,反过来讲,则可能会不利于企业发展,例如像企业的经济方面、管理方面等等。所以当电力企业内控不足时,开展有效的内部控制则变得特别重要。本文从电企自身问题、内部控制改善措施入手,为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一个可行性的规划,以期待我国电力企业能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王栋梁.供电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财经界(学术版),2014(17)

[2]徐红梅.蓝田供电局物资管理的内部控制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4

[3]王霞.浅议供电企业内部控制的作用及完善措施[J].财经界(学术版),2013(22)

[4]梁美霞.电力企业内部控制的作用及完善[J].现代商业,2013(08)

篇3

关键词: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具体措施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4-0-01

一、医院财务内部控制概念及特点

医院财务内部控制是医院有针对性的政策与程序,其针对的对象是医院财务业务,通过对内部控制的建设有效保证业务过程、资产安全性、医院财务会计资料真实合法性的保证过程以及错误与舞弊防止、发现、纠正的过程。

医院财务内部控制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它是以国有法律和制度为保证,用一整套科学的管理手段和独立的核算方法,以查错防弊和保护安全为目标,渗透于医院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保证医院资产安全完整和会计信息准确可靠。

二、当前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财务内部风险控制系统不健全

目前医院尚未建立完善的内部风险评估系统,缺乏风险评估技术人才。医院对业务的风险控制还是过多的依靠人为的检查监督。人为的财务内部控制,如保险业务与会计的稽核、日常业务的检查等,虽然能够起到降低一定业务风险的作用,但人为控制成本太大,而且还容易发生疏漏;医院对风险的评估与识别缺乏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近些年来,医院在风险评估方面进行了多方的积极探索,但与国外财务内部控制体制相比,医院财务风险识别、评估的方法与手段还是比较落后。

2.财务内部控制文化尚未真正形成

良好的财务内部控制文化是财务内部控制地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有益补充,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弥补制度设计方面的缺陷。但是医院对财务内部控制的认识不足,没有形成良好的内部控制文化氛围,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医院部分基层管理人员未真正地理解与掌握内控的内涵,医院管理人员只是简单地理解为国家法律规章制度实施细则具体化,甚至把财务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会计检查、管理等同起来,尚未形成自觉的行动。

3.财务内部控制的独立性不够

医院财务内部控制是促进医院风险防范能力及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的重要途径。财务的独立性决定了医院内部控制的水平,独立性是指内部审计人员独立于他们所审查的活动之外,一个人或机构能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工作,独立性是内部控制的本质属性,只有坚持内部控制工作的独立性,才能真正发挥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监督职能。但是,目前部分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不具有独立性,内部人员审计自己的账,容易造成舞弊现象的存在,导致医院财务风险加大。

三、完善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具体措施

1.构建有效的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信息系统

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信息系统是医院财务内控的有效保障,信息系统使财务人员综合素质普遍提高,同时提高财务数据使用价值,进而提高医院经济效益管理能力。借助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现代化手段构建有效的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对医疗活动各阶段产生的财务数据进行综合管理,进一步提高医院信誉,从而增加了医院的无形资产,为利益相关者提供全面的、可靠的财务信息,使得医院的财务管理效率进一步提高。

2.全面提高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人员的综合素质

医院财务内部控制政策、程序的贯彻执行,依赖于有较高医院财务业务素质的员工。因此,全面提高医院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乃是当务之急。医院需要通过科学严密的人力资源管理,为财务内部控制管理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条件,同时,财务人员也要积极参加业务培训,主动提升自身业务能力,有计划、分步骤的对财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对财务人员的职业教育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和防范化解风险,另外要建立和完善医院财务人员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

3.提高医院财务内部审计督促整改的力度

医院属于事业型单位,但是其财务成本的复杂性不言而喻,医院内部审计的目的绝不仅为了发现医院财务问题,而且还要督促对现存问题的整改和落实。这一点在医院特别重要,特别是对那些屡查屡犯的问题要着中加大处罚力度。医院的内部审计监督力度急需加强,可以推动医院内部审计外部化,将一些高度专业化的审计工作委托给专门会计职业组织,如会计师事务所,充分发挥这些组织的独立性和专业性特点,以实现对这些受托审计业务的监督评价。

医院财务内部控制是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需要加大对内部控制的建设,改变以往不重视的思想,加快对财务内部控制人才的培养,促使医院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苏红.对医院实行全成本核算管理的探讨[J].财会研究,2011(12).

[2]常淑英,王治.医院成本核算管理现状初探[J].华章,2011(20).

[3]刘洪玲.加强医院的财务管理的有效措施[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1(05).

[4]魏家攀.管理会计在医院中的应用研究[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14).

[5]曹沛玲.浅谈新时代下医院财务管理创新[J].现代经济信息,2011(14).

篇4

监督对内部控制有着重要作用,它影响着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执行情况。一些投资管理公司通过内审部门进行监督,这样以来,监督者和被监督者属于同一个团体,不能有效的发挥监督机制的作用。监督机制应该具备独立性,缺乏健全的监督机制就难以保证其公平性,对企业的发展不利。

2加强投资管理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措施

2.1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企业内部控制包括日常业务管理、人事管理、信息管理及特殊业务管理,只有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保证企业管理质量。由于受各种因素的而影响,一些投资管理公司存在着制度执行率低、责权不统一等问题,这就需要企业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给管理工作提供正确的执行依据,然后进一步加强监督力度,将内部控制工作落实到实处。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要坚持相互制约、有效性、独立性这三项原则,其中相互制约原则是指企业内的各部门要明确责任、互相监督,有效性原则是采用合理的手段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效果,独立性原则是保持企业内部控制机构的独立性。依据这三项原则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立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制度,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2加强风险管理工作

投资管理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着各种风险,为了避免风险的发生,企业要做好风险防范工作,严格控制每一个环节,进行全面性管理。首先,企业要加强内部员工的培训,让他们学习风险识别、风险控制、风险评估等相关知识,提高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使其树立正确的风险管理观念。其次,要制定各项风险管理政策,健全监督机制,加强企业部门之间的沟通,使各部门相互合作、相互监督,进一步做好风险管理工作。

2.3优化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机构的建设

企业要有条不紊的运营,首先要优化内部管理机构,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公司内部,高层管理人员负责经营决策,是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发起者。企业内部控制直接关系着经营决策的准确性,一些企业只注重企业经营决策的制定,而忽略了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这样以来,容易导致财务风险,有可能给企业带来一定损失。会计管理人员在做好财务控制工作的同时,也要不断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让其他人能够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使财务控制工作有效进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面临的竞争风险日益加剧,为了降低竞争风险,企业必须要优化内部管理机构,保证企业管理质量,不断提高自身应对风险的能力。

3结束语

篇5

关键词:煤矿财务管理 内部控制 原则方法 分析研究

前言

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与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相关的经济活动日益频繁,更加成熟的内部控制体系逐步形成,这包括相关企业为达到经营目标对各种资源进行了充分有效的利用,并在企业的内部实施了各种程序、方法和计划等。就煤矿企业而言,将内部控制导入其财务管理工作中,可以对企业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1、煤矿财务管理导入内部控制分析

1.1、导入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煤矿企业一方面因利润空间被不断增加的煤炭成本所挤压,而煤炭成本包括人工成本与煤炭资源获取成本;另一方面煤矿企业的安全问题除了井下作业之外,井上部分也有许多违法乱纪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形象。针对这两方面的问题,不管是从个人的角度还是从企业整体的角度而言,都需要对内部控制的导入作进一步的加强,使内部控制的理念能够在各个管理工作中得到充分的应用。

1.2、导入内部控制的结合点

煤矿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涉及到财务部门、相关财务工作人员、企业主要负责人、相关的管理层人员等,而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与企业内部的财务工作人员对煤矿财务管理工作的支持、理解与认识程度息息相关。因此,导入内部控制需要企业的管理层和全体工作人员来共同实施,从而有效控制相关目标并贯穿煤矿企业经营的生产始终。

1.3、内部控制的原则和方法

内部控制原则包括合法性原则与全面性原则,其中合法性原则指的是煤矿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必须与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企业规章制度、企业实际情况等相符,要避免与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出现冲突,否则内部控制就会失去约束力影响煤矿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运作;全面性原则指的是煤矿财务管理的相关制度在制定的时候必须全面有效,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以及销售等。另外,煤矿财务管理的工作准则必须约束所有的工作人员,包括普通会计工作人员与最高管理者。

内部控制方法包括岗位制的明确和预算管理的落实,其中岗位制的明确指的是煤矿企业对财务管理进行内部控制的时候,需要对每一个工作人员的职能作一定的明确并规定企业负责人的职能;预算管理可以事前预测煤矿企业的整个经济活动,从而更好地控制整个生产活动并节约资源和资金。因此,相关的预算人员必须分工明确实行责任制,确保突出重点、全面兼顾、保证收支平衡等。

2、煤矿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1、投资理财意识未正确树立

就目前而言,煤矿企业的投资理财意识并未正确树立。这主要是因为很多的煤矿企业并未对财务管理工作做到真正的重视,但财务管理工作并不单单设计会计部门自身义务和权责,还涉及到报表、数据和其他的各项经济活动等。

2.2、片面化的管理体系

就目前而言,煤矿财务管理体系的完整程度仍需要不断的提高。这主要是因为煤矿企业在长期经营的过程中,对产量与效益的提高最为重视却忽略了系统研究内部财务管理和项目投资等。煤矿企业也没有完整的管理准则与体系去分配资金和其他财务工作,往往都是单纯记录原始会计数据和财务信息,并未掌握各项财务数据或者系统地收集、整理与分析财务信息。

2.3、素质较低的财务人员

就目前而言,煤矿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仍需要不断的提高,而素质较低的财务人员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财务管理的工作水平,而财务管理基础也受到财务人员素质的直接影响。

3、提高煤矿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措施

3.1、内部控制内容要严格

煤矿企业内部控制内容必须严格有效,在企业的资金投资前需要询问相关的专业人员从而确定方案,而在煤矿企业的投资过程中需要进行全程的分析与控制,并对方案进行及时的调整。

3.2、内部控制机构要合理

煤矿企业需要有相关的内部控制监督机构设立,即集中财务骨干成立相关的监督部门定期检查与评估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分开会计管理和会计核算并对相关的管理人员作一定的增加。

3.3、内部控制制度要健全

煤矿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需要健全和长效,可以通过进一步完善约束手段和激励措施,并对有效评估作进一步的加强从而查漏补缺实现常易常新。具体来说,就是煤矿企业可以设立评价机构分析与评定内部控制控制制度执行的情况,而评价等级分为“劣”、“惩”、“优”等。

3.4、财务人员素质要提升

煤矿企业的财务人员需要进行集中培训工作,并通过一系列的选拔和考核调离那些不符合相关要求的人员,并与财务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进行充分的结合,从而整合优化煤矿企业的各个部门并明确各个部室的职责权限与管理范围。此外,煤矿企业的内部控制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对财务人员的价值观与综合素质作充分的考虑,建立起一支责任心强、作风硬、业务精良的财务管理团队。

4、结语

企业想要持续生存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内部控制制度则是企业制定出的一系列程序和政策。煤矿企业通过多内部管理的进一步加强,可以使企业顺应外部的环境发展从而不断不断壮大和丰富。随着煤矿财务管理的不断开展,其相关的分析和研究程度也在不断加深,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就需要将内部控制导入煤矿财务管理中,使财务管理工作能够更好地运行并促进煤矿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6

一、加油站内部控制系统的建立

各石油销售企业可按以下原则建立具体的加油站内部控制体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及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并结合加油站的实际情况;能够约束加油站所有工作人员,任何个人都不得拥有超越内部会计控制的权力;涵盖加油站各项经济业务及相关岗位,并应针对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管理各个环节;保证加油站的机构、岗位的合理设置及其职责权限的合理划分,坚持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确保不同机构和岗位之间权责分别、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二、批准控制

加油站一般发生的都是正常的经济业务,因此,可采用一般批准方式,授权给加油站经理和其他管理人员,由他们根据既定的经营策略和预算、计划、制度等标准,在授权范围内行使批准权。这样做,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能保证经济活动的灵活性和主动性。加油站还涉及一些例外经济业务,包括大客户让价谈判、大额费用支出、收取银行汇票、商品盘点盈亏、资产报废处置、跨地域经营及临时停业等。这些例外经济业务无章可依,因此,对这些业务,必须采取特别批准方式,由上级管理部门直至总经理,专门研究后作出决定。加油站的财务收支批准系内部控制的关键,可由加油站提出申请或计划,财会部门审核后报分管领导批准。这里,批准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多数经济业务需经两次或两次以上相互联系的批准才能完成。后一次批准既是对前一次批准的认可,又是对前一次批准形成的经济业务的进一步监督和控制。若每次负责批准的人或部门相互独立,则更能强化批准控制的功能。

批准控制应注意:所有人员不经合法授权,不能行使批准权;例外经济业务不经上级部门批准,不能执行;经济业务一经批准,必须按照已批准的方案予以执行。

三、会计控制

1.确保收入完整。石油销售企业对加油站成品油的销售往往都有一整套的控制方法,保证了加油站主体收入的完整。然而有些加油站还具有洗车、修车、租赁、便利店等经营业务,要保证这些收入的完整,就必须做到:一是要求所有的非主营业务必须与经营者签订经营合同,标明收入实现方式和额度;二是要求加油站在收取非主营业务收入时一律开具收据或者发票,同时要鼓励和宣传顾客索取所有业务票据;三是建立非主营业务收入的核准制度,财务人员每月实地核准或者各加油站交换检查核准。

2.防止应收账款形成。大量应收账款会造成企业资金周转不灵或形成债务负担。加油站应收账款往往是大单客户造成的,要防范应收账款的形成,就应该对商品销售的全过程进行控制。要采取事前控制的方法,在加油站为大单客户建立信用等级,选择信用良好的老客户进行交易,对于月底结账的单位用户要事先签订付款协议,确保货款收回。财务部门还要采取事中控制,每月要结合商品盘点对加油站的机器起止数、发票、客户油卡、商品台账、销售报表等多项内容进行稽核检查,及时、完整确认销售收入。

3.商品流通费控制。加油站对商品流通费的控制主要采取预算控制的方法,财务部门应根据制定的费用开支标准,采取“零基预算”的方法编制加油站费用预算,并通过与加油站经理签订目标责任书的方式明确责任,纳入指标考核体系。同时还要规定开支限额,限额以上的费用需经过审批手续。财务部门还应按月度将费用实际发生情况与预算进行对比,找出实际与预算偏差的具体原因,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使费用控制在预算指标之内。

4.建立严密的原始凭证制度。主要有三项:一是规范凭证格式及传递程序。加油站的每一笔经济业务,都必须填制或取得凭证,并按照规定的程序传递。这样,一旦某项经济业务出现问题,就会在制作、传递凭证过程中及时被发现,凭证即成为追究责任的依据。二是所有原始凭证都要预先依次编号,以便查证。三是对所有原始凭证,无论是自制的还是外来的,在入账之前必须经过认真审核,以保证每项经济业务入账的正确性及合法性。

5.建立详实的备查账和记录程序。加油站备查账可以反映企业会计账簿有无对企业提供比较重要的会计信息。建立备查账薄及明确备查账的记录程序,要充分考虑加油站规模大小、业务量多少以及管理人员数量及业务水平等因素。

参考文献

篇7

我国经济的主要来源是国有经济,如果我国想要更快的发展,那么就必须保证国有经济发展的合理性和健康性。但是,在当今国企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如内部控制较差,核心竞争力不够等;还有会经常出现由于监督不到位导致的违规违法,虚假报账的情况;这些问题极其不利于国有企业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就更需要将内部控制机制完善,让其进入到国有企业内部中去,改善国企内部控制环境,让国企更好的发展。

二、我国国企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国企在内部控制时,存在许多的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源头就是产权界定不清楚,企业治理时内政化突出。虽然国企在内部控制时已有相应的控制机制,但因为控制机制的不完善,所以常常会出现很多问题;在管理时,国企无论是管理水平还是管理效率都比较低下,内部控制也存在僵化现象,究其根本是国企治理模式模糊不清,而这些往往会导致内部控制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一)内部控制环境差

1、管理人员结构不合理,领导层面素质不高

国企内控时,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其效果,人员结构的不合理以及领导素质不够高都是很重要的因素;虽然经过改革,国企已经变成了股份制公司,但它的背后依旧是国家在管理;领导者是内部实施时的决策者,对内控的实际效果影响很大,很多的管理者不但自身素质达不到内控的需要而且还对企业的内部控制不闻不问,自认为在进行决策的时候会有相关的程序来解决。更有甚者将内部控制简单的理解为手册或制度;正因为这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导致企业内部控制达不到实际需要。

2、激励机制缺乏,市场风险防范意识不足

现在已经有很多的职业经理人加入国企,并且也得到了国企的重视,但是当经理人取得很好的成绩之后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激励,这样十分影响经理人的工作积极性;考核机制的不合理会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一个企业的发展,从长远来看这是不利于企业发展的。在大部分国企的意识中,国企属于国家不会倒闭,所以他们没有其他企业的市场风险防范意识,在这方面对于国家依赖太多,在没有国家的干预下,国企就大大的弱于其他企业,所以在规避风险方面,缺乏自主规避风险的意识和手段。

(二)内部控制环境不健全

1、行政体制管理国企

现在我国国企依旧是行政体制来管理,本身行政管理就有很多不足,例如:管理效率低下、监督不透明,这也直接造成国企发展缓慢;造成这种情况主要因为:首先,我国还没有制定标准来满足国企的内部需要,内控时指导标准缺乏;其次,由于我国长期的计划经济,使得企业需要根据政府的指示来管理,这给企业内控造成很大的影响,行政管理很明显;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后,国家仅仅只是出资,但国企和政府还没有完全的分开,改革不够彻底。

2、外部监督不到位

现在我国国企监督不到位,导致企业内部控制的作用无法发挥出来;而且好多国企现在甚至没有监督措施,很多国企都没有重视到这些,倒是会费力的去解决由于监督不到位而产生的副作用,这样做治标不治本,费时费力,导致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应用。

三、国企内部控制措施的完善

(一)让国企内控环境得到重视

目前,国企内控环境得不到控制是非常常见的现象,只有让他得到重视,国企才能快速发展;需要注意的是董事会并不是一个摆设,必须让其尽到应有的义务;企业领导者的素质需要很大的提高,就像之前说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企业的发展;还有我们必须明白我们的经营目的是啥,只有抓准核心去做,才能帮助企业达到目标;最后交流也是十分重要的,不单单只是公司内部,这样可以提高内控效率。

(二)内部的监督和管理

由于我国国企内部控制方面本身就存在很多的问题,所以在内控时要要注意适度,确保企业更好的经营发展;内控的形式尽量多样化,不仅仅是持久性和日常性,独立和临时的也是可以的,如果能结合起来当然是最好的。还有,我们需要提高内部审计的实际力度,现在这方面国企还比较差,在很多情况下都需要依赖着政府;所以我们必须要重视内部控制,避免国企内部行政化色彩强烈,当然国家在内部审计方面也必须重视。

(三)完善内控体制

现有的体制从总体来看存在着很多的缺陷,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不能将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完全的分开,这样会导致内控制度无法发挥其正常的作用,也可能会让一些人员以权谋私、滥用职权、独断专行等等,最后国企内部失控面临倒闭;所以我们应该建立并完善国企的内控制度,这对于社会和政府而言都是相当重要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企的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分开就势在必行了,不然内控制度再完美也达不到应有的作用。

篇8

关键词:施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财务管理;措施分析

1.前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深化,各级政府和企业都投资重金到房地产、基础设施等工程中,我国施工企业迎来了黄金发展期。但由于受到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我国施工企业面临的形式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①建筑市场供需严重失衡;②建筑市场秩序较混乱,结构不合理;③施工企业内部人员整体素质偏低。财务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核心问题之一,直接关系到企业正常运作甚至生死存亡,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必须在财务管理中放入大量心血[1]。

2.施工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现状

随着上世纪70年代,国外一些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传入我国,在一定程度上大大优化了我国企业的管理结构和效率。但是毕竟由于政治经济体制存在差别,西方的管理模式与我国存在些许水土不服的现象,而且我国很多企业在内部财务控制上还存在一些不成熟。经过总结归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施工企业在财务控制认识上存在一些错误

对于任何施工企业来说,财务管理及控制是一个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工作,在很多实例中,很多企业往往对事后控制严格把关,投入过多精力,而在事前、事中的控制中手段、效果几乎可以忽略。例如:企业对结果的核算和分析作为重点工作,发现问题再一步步分析原因及应对策略。然而这样就会使财务管理和控制失去事前预测和决策参考价值,对事中的监控作用也几乎消失殆尽。

(2)施工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控制存在一定的难度

施工企业有着本身特点,例如:很多施工项目复杂,应用到的材料种类多,价格差异大;新技术和新材料的推广应用速度快;容易出现一些意外情况等。此外,施工企业的活动具有很大的流动性和分散性,生产周期较长,露天和高处作业项目较多,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这对审计工作带来很大的挑战,定量分析和预算编制较难统一。

(3)施工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控制执行力不够

目前,施工企业一般会将财务管理交由独立部门控制,但很多管理人员不能达到相关标准。而且企业的管理人员也普遍存在重视是生产和开发,轻视经营和管理的趋势,将财务管理看作是财务部门自己的事情,而且有些高层领导对财务事件进行越权处理。这样就大大削弱了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作用。更有甚者是一些领导和财务管理部门互相串通,导致内部财务控制体系名存实亡[2]。

3.施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原则

(1)相互牵制原则

一项较大的经济活动一般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门去完成,且这两个部门能够相互制约,属于横向关系。此外,在纵向关系中,至少也要经过互不隶属的两个及以上的岗位或环节,这样才能形成相互牵制的局面,从而有效减少了错误决定的发生率。目前主要分离的职责包括授权、执行、记录、保管和核对等。

(2)协调配合原则

在构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时,需要各个部门人员的通力合作与相互配合,业务流程井然有序和衔接紧密,减少部门之间的矛盾和内耗。在财务管理中,由于涉及到的部门较多,各单位要积极配合,尽可能减少中间环节,因为中间环节越多,办事效率会越低,出现差错的几率也会越大。

(3)成本效益原则

成本效益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企业的本质是将利益最大化。由于各个企业在规模、构建、业务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其成本效益控制办法也会有所不同。但是企业的内部成本和企业效益之间要设置一个比例,如果内部控制成本超过该比例,则需对控制体系进行调整。

(4)整体结构原则

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包括环境控制、风险评估、活动控制、信息沟通和监督等内容,涵盖了所有部门,这对其整体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实际构建中,我们不光要设置每个子控制系统的目标,还要使这些目标具有一致的方向性。

4.施工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措施优化分析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需要有如上图1所示的主要特征。目前,我国建筑市场秩序不太规范,很多企业采取“低价中标”策略抢占市场,拖欠工程款现象严重,企业利润锐减等,而且施工企业内部诸如管理组织结构不合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发展滞后等问题。这些因素都严重制约了施工企业的健康运行及良性发展。现在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以下几个施工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优化措施。

(1)构建科学的财务管理模式

随着国企改革步伐的日益加快,作为核心问题之一的企业财务管理也面临一些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已成为主流趋势。面对这种情况,各个企业采取“两权、三层次”财务管理模式已成为必然,即企业投资者和经营者对财务有直接管理权;股东会、董事会和经理(财务部门负责人)按照不同的管理层次划分如下表1所示的具体事宜。

(2)健全以资金管理为中心的财务管理制度

目前,我国很多施工企业存在资金不足现象,这也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短期内无法改变。资金充裕量直接影响企业的运行风险,也是财务管理制度的核心。综合来看,施工企业的资金管理模式有以下几种:

①统一管理模式。其本质是由企业最高决策机构对资金进行统一的管理、支配和调度,这是一种高度集权的管理模式,有助于降低资金分散问题。该种模式要求企业有着及时通常的信息提供和反馈通道,此外企业规模是一个制约因素,适合中小企业采用[3]。

②内部银行模式。其本质是将银行结算与企业管理结合,以内部银行作为结算中心实行工程定额、目标以及包干的核算。其主要作用包括:明确经济责任和利益,有利于节约资金;责任会计制度可保证内部结算的顺利;加强各部门价值观念,将事后控制转化为事前控制。

③财务公司模式。目前市场上存在很多专门为企业集团提供金融服务的财务公司,该类公司具有法人资格,拥有独立的运营机制,其目标是通过管理企业的资金供应来为企业创造利益。这种模式可以有效避免来自企业内部的很多干扰因素,使资金的使用更加规范化和透明化,也是目前大型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发展方向[4]。

(3)建立多样化的筹资机制

企业筹资主要为了满足企业发展对资金的需求,传统的筹资方式主要有吸引直接投资、银行贷款、发行股票和债券等。由于目前我国金融改革力度不断加大,企业资金筹资的渠道和方式也在不断发展完善,这对促进企业的发展是极其有利的。在此背景下,我们应当建立多元化的筹资机制,保证企业资金的充裕。目前较为新颖的筹资手段有以下两种:

①可转换公司债券。其本质是兼具股票和债券双重功能的金融工具,指的是公司债券持有人可以在是适当情况下按照企业的规定将其兑换成公司股票,转换价格按照公式(4-1)进行。其主要优点是不用资产抵押,企业负担较小。我国证券市场经过几年发展目前基本框架已经形成,同时具备了可转换债券的发行条件[5]。

转换价格=债券面值转换率(4-1)

②发展融资租赁。它是一种特殊的筹资形式,其主要有以下优点:1.能使企业较为迅速获得资产形成生产能力;2.融资租赁方式的限制较少,手续简单;3.在租赁协议中,规定很多风险由出租人承担,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企业风险。但该方式也有缺点,例如租赁成本较高等。

(4)建立全方位的投资机制

投资也是企业筹集资金的重要方式之一,所以积极开拓企业的投资渠道也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建立投资机制时,要遵循以下原则:①协调好企业自身条件和宏观环境的关系,包括政治、经济、法律、技术环境等的分析,也要正确认识到证券发行者的信用水平、资产实力、发展前景等;②处理好企业内部投资和外部投资的关系[6]。

5.结束语

财务管理是控制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核心环节,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正常运行和发展。由于目前我国乃至全球经济发展处于低谷期,目前很多施工企业都存在或多或少的资金困难局面。面对这种现实,各类企业更应该重视财务管理,增强应对资金困难的实力,为企业的更好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单位:中铁九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周鲜华,刘亚臣.大型建筑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案例研究[J].建筑经济,2010,01(12):35-36.

[2]梁志坚,蒋华,吴建军.浅论coso内部控制框架下施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J].现代商业,2008,14(08):28-29.

[3]吴倩,陈隆宇.建筑施工企业材料采购环节内部控制设计[J].财会通讯,2009,17(20):14-15.

[4]罗俊.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2,04(06):46-47.

篇9

【关键词】全面一体化 管控体系 运行机制 构建方法

1.企业内部管控理论发展概述

企业内部管控理论是在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其本质上是企业内部控制深入到企业管理系统层面上的一种更广范畴上的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概念最早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准则委员会在其1949年的《内部控制:协调组织的各种要素及其对管理者和独立公共会计师的重要性》中提出,是指一个企业为保护资产完整、保证会计数据正确和可靠、提高经营效率、贯彻管理部门既定决策,所制定的政策、程序、方法和措施。1994年,该委员会在《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中进一步提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为实现营业效果和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及合法合规目标提供合理保证,并通过相关人员实施的一种过程。

关于企业内部管控的定义,我国学者胡彦杰等给出了相当完善的解释:是指大型企业总部或管理层为了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在发展壮大过程中,通过对下属单位或部门采用分层级管理控制、协调分配资源、控制经营风险等策略,使企业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达到最佳运作效率的管理体系[1]。即:内部管控是企业为确保战略目标的实现和生产经营活动的有效运行,在企业内部采取的一系列管理和控制措施的总称,是企业实现自我调节与约束的一种核心机制,其在企业管理系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

在企业内部管控模式方面,美国学者迈克尔·古尔德[3]提出了最具代表性的“集团管控三分法”理论,他将集团公司对下属企业的管控分为战略导向型、财务导向型、操作导向型。他提出:企业在选择具体管控模式时,可以是投资管控型与战略管控型相结合;也可以是操作管控型为主,隐含战略管控型的影子。同时,企业也要根据下属单位业务不同采取差异化的管控模式[4]。我国学者葛晨提出了四种母子公司管理与控制模式[5],即:资本控制型、行政控制型、参与控制型和平台控制型。张兴福等将母子公司管理模式划分为集权管理、分权管理和统分结合管理三种模式[6]。

2.企业内部管控体系建设实践探索

2.1构建企业内部管控体系的必要性

综上可以得出,企业内部管控体系是企业为保证战略决策的贯彻执行,促进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以及经营目标的实现,所形成的一系列规范化和系统化的管理控制方法、措施、程序的完整体系,该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取决于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本身并融入生产经营和管理全过程[7]。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经营环境日趋复杂,现代企业在生存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不确定性显著增加。在此背景下,传统粗放式的管控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企业科学发展的要求。为确保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性和效率性,现代企业必须更加注重管理创新与变革,唯有站在整体运营的角度,面向生产经营全过程,遵循现代管理理论,综合应用标准化、信息化的管控手段,快速建立一套“覆盖全面、系统协调、规范有序、运作高效”的内部管控体系,才能有效抵御风险、应对挑战,实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因此,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管控体系,持续提升企业内部管控能力,既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更是企业有效应对复杂形势的客观需要。

2.2企业内部管控体系实践探索及成功经验

在此背景下,业内外众多知名企业积极探索内部管控体系建设与实施。如海尔集团主要采用“OEC(Overall Every Control and Clear)管理法”,基于目标分解和日清控制系统构建内部管控体系,实现对企业生产经营的有效管控。联想集团从“战略、组织和业务”三个层面构建内部管控体系,系统强化对企业文化、客户及员工、品牌资源、财务等方面的整合与管控。黑龙江电力公司将精益规范管理融入到生产经营各环节,以标准化、信息化为手段,构建无缝衔接的全面精益管控体系。

总结分析上述企业内部管控体系建设实践可以得出以下可供借鉴的经验:

2.2.1部管控模式选择方面

企业内部管控包括“经营管控、制度管控、业务管控”等多种模式。这些模式本身没有优劣之分,企业应依据自身“发展阶段、经营规模、战略规划、业务布局、管理状况、资源禀赋”等实际情况,寻找强化内部管控的切入点,在此基础上选择符合自身需求的内部管控模式。

2.2.2内部管控体系构建方面

企业内部管控体系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环境搭建、模式导入、流程设计、制度建设、文化培育、资源整合”多方面工作。企业应加强总体规划与系统设计工作,坚持统筹兼顾,形成“上下贯通、横向联系、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2.2.3内部管控体系运行方面

企业内部管控体系的高效运行,还依赖于一系列配套运行机制的构建做支撑和保障。企业应持续推进机制体制创新,构建依法治企长效机制,完善监督和激励机制,营造健康进取的文化氛围,畅通内部信息沟通和传递渠道。

3.全面一体化管控体系的概念及运行机制

3.1全面一体化管控体系的概念与特征

企业全面一体化管控体系是指面向生产经营全过程,基于企业高效运行的目标,遵循现代企业管理理念,运用标准化、信息化技术来构建“覆盖全面、系统协调、规范有序、运作高效”的企业内部管理体系[4]。

企业全面一体化管控体系具有以下特征:1)整体性。企业全面一体化管控的对象是“环境、资源、技术、文化”等诸多要素结合而成的有机整体,其整体功能的实现不是单个功能的简单叠加,而是要整体考虑所有要素,依据现代管理理念和企业自身特点,通过“相互作用、协调统一”的管控活动进行管理。2)全面性。企业全面一体化管控体系覆盖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全过程,目标是通过全过程、全方位的管控最大程度防范企业风险,提升规范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3)适应性。企业全面一体化管控体系的构建基于企业内部环境,该体系的运行情况受内部环境制约和影响,同时管控行为亦对内部环境产生影响。4)动态性。企业全面一体化管控体系需要根据企业自身“发展阶段、经营规模、战略规划、业务布局、管理现状、资源禀赋”等实际情况的变化,适时进行优化调整[5]。

3.2企业全面一体化管控体系的总体框架

本文以某电力公司为例,通过调研挖掘自身运营特点和管理现状,在此基础上构建企业全面一体化管控体系。通过调研发现,该公司目前仍存在内部管控效率低下的问题。企业发展对内部管控的精细化、集约化和规范化需求急切,过去粗放式的管理模式不再适应环境变化和发展需要。要求企业必须改善管理规范化、提高生产经营抗风险水平、增强综合竞争能力,达到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在借鉴国内外管控体系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公司自身特点和管控需求,在企业内部构建全面一体化管控体系,结果如图1所示。

构建企业全面一体化管控体系需要以规划与计划为行为指南,以组织、制度与流程为行为边界。利用上级单位文化的影子效用,在综合管控的整体调度下,通过信息化应用平台支撑企业的运行。

规划和计划都是指公司为未来一段时期生产经营方面制定的目标及实现措施,两者差别在于周期的不同。某电力公司属于产业型企业,计划质量的高低发挥着全局性的作用,也是内部管控合理性的先决前提,因此需要战略管理部门牵头,各部门协同配合,共同协商公司的长期规划和短期计划。组织、制度与流程指公司管理机构设置、责权分配、规章制度、工作标准和业务流程等。作为内部管控的依据,组织、制度和流程旨在为研发、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开展提供运行环境和基础。某电力公司所属的上级集团拥有完善的企业文化,为研发、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开展营造良好的内部氛围,也为实施全面一体化管控提供坚强的思想保障。综合管控指规范和约束公司研发、生产和经营活动的一系列管控措施。主要包括经营管控、制度管控、业务管控和辅助管控。经营管控是指制定、分解及落实公司战略规划、综合计划和经营业绩指标,并对“人、财、物”实施集约化管理。制度管控是指通过组织、制度与流程体系建设并监督执行来规范公司研发、生产和经营活动。业务管控是指根据市场需求设计产品/业务体系与策略,基于业务过程整合配置关键资源,调节产品结构与产能,提升研发、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等。辅助管控是指配合经营、制度和业务管控实施的信息管理、内部审计、风险评估、监督评价、纪检监察和企业文化建设等。管理信息化应用系统指基于关键数据资源整合与挖掘构建的,可支撑公司研发、生产、经营和管理相关工作的各类信息化应用系统,如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协同办公系统(OA)、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PLM)、财务管理系统、生产管理系统、决策分析系统等。

3.3企业全面一体化管控体系运行机制

为支撑和保障“企业全面一体化管控体系”的有效运作,结合某电力公司的自身特点建立了以下配套运行机制。

(1)风险预警机制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就是要及时发现研发、生产和经营活动过程中的风险,实现风险管理成本最小化。综合运用事前、事中、事后控制方法。事前控制中通过自评、相关方评审、专家评审等措施提高风险评估的全面性。通过制定应对措施,明确责任人保证事前控制的有效进行;事中控制中通过多方面、多角度的监控进行风险动态评估。事后控制时必须要定期跟踪项目计划的成果与质量,确保风险带来的错误及时被消除。

(2)诊断分析机制

企业在前进发展的道路上必定会遭遇大量的挫折与失误,成功的企业往往能够不断审视自身的缺陷,并且以强大的执行力去更正之。因此有必要定期实施企业诊断措施,以部门层级为对象,通过结合内外部联合纠察,分析部门前一周期的问题、提出后一周期的纠正措施。各部门之间进行成果梳理与共享,促进经验交流。具体采取“现状分析、措施制定、执行落实、成果推广”的四步推进,紧密围绕公司研发、生产和经营活动,查找不足、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推进执行。

(3)跟踪管控机制

在企业内部动态跟踪研发、生产和经营活动全过程,实现“计划-执行-检查-改进”的闭环管理。具体围绕研发、生产和经营活动,按年、季、月、周不同周期制定相互衔接的计划体系,以最小周期进行检查反馈,实现计划的动态跟踪与管控。

(4)监督评价机制

通过基于过程的有效监督和评价,为实现公平、公正的考核奠定基础。事实证明,完善的制度必须包含科学有效的监督制度,一方面可以促使机构高效运行,另一方面起到激励员工的作用。根据某电力公司的隶属产业型企业的特征,具体可以采取围绕研发、生产和经营活动各项计划的执行情况,从时间、质量、成本等多维度进行客观评价,为绩效考核提供重要参考,最终实现基于过程的动态考核。

4.企业全面一体化管控体系的构建方法及途径

4.1加强组织领导,做好顶层设计

在企业内部,领导的意志和作为往往决定着企业未来的走向。因此有必要加强体系建设工作中组织领导,成立专项工作小组,明确责任要求,将工作落到实处。另一方面需要管理层站在企业全局和战略发展的高度,统筹规划和设计管控体系整体框架,建立健全管控体系运行和保障机制。通过研究制定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责权清晰的体系建设行动计划,确保体系建设扎实有序推进。

4.2弘扬内控文化,营造良好氛围

把建设和弘扬上级集团企业文化的工作融入管控体系规划和建设全过程,充分发挥文化的导向、约束、凝聚和激励作用。分别从精神、行为和制度层面出发,通过交流、培训、宣贯等多种方式,将企业文化要素融入管理制度、工作标准、考评体系之中,贯彻到研发、生产和经营活动过程中,营造团结和谐、自我约束、奋发进取的工作氛围,实现企业文化与管控体系建设和运行的深度融合与互相促进。

4.3完善制度流程,优化运行机制

采用标杆对照、DMAIC模型等方法和工具,持续推进制度梳理、流程改进和流程再造,不断健全和优化“科学、完备、管用”的管控制度和流程体系。在管控制度和流程体系的基础上,以风险预警、诊断分析、跟踪管控和监督评价为核心,着力构建运转有序、执行有力、协同高效的管控体系长效运行机制,切实支撑和保障管控体系运行。

4.4突出管控重点,提升管控效益

以公司年度综合计划执行落实为主线,以“人、财、物”为重点,着力强化面向研发、生产和经营活动的经营管控和业务管控,同时有序推进行政管控和辅助管控,通过多种管控措施的联动实施,快速提升管控体系的整体效益,最终实现全面管控效果。

4.5后续研究及实践探索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企业需要加快核心竞争力建设,以做专做精做大做强主营业务。为此,应确立适合自身特点和发展要求的全面一体化管控模式,在上级单位的统一领导下,强化内部管控,提升整体管理水平。

(1)明晰管理界面,统一规划部署,以管理提升活动为抓手,结合经营诊断分析工作,推进机制体系创新,引导构建企业全面一体化管控体系,形成企业各管理部门之间的联动。

(2)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将先进的内部管控理论与已有管理基础相结合,选择适宜的管控模式,构建符合实际的全面一体化管控体系,建立配套的全面一体化管控运行保障机制,将内部管控融入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逐步增强综合竞争能力、促进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彦杰,陈宏辉.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企业集团管控模式的选择[J].时代经贸,2013(6),42-43.

[2]雷国平.关于集团管控体系建设的思考与建议[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6).

[3]张玲,吉富星.中央并购重组过程中集团管控的研究[J].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1),73-76.

[4]王紫燕.浅析集团管控模式的选择[J].中国外贸,2013(2),110-111.

[5]葛晨,徐金发.母子公司的管理与控制模式:北大方正集团,中国华诚集团等管理与控制模式案[J].管理世界,1999(6),190-196.

[6]张兴福,王侃.企业集团母子公司管理模式和管理控制初探[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23(1).

篇10

【关键词】 民航航空 导航信号 影响 措施

一、民航航空导航信号影响因素

在民航航空运行过程中,利用导航信号进行方向和运行路线的指引,但是在实际信号处理过程中,无线电航空导航干扰信号的存在,导致基本运行路线出现了偏差。这其中,无线电干扰主要包括中频干扰、交频干扰以及互调干扰。其一,在干扰项目研究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信号原本传输效果良好,但是当其信号在本振差频出现后,就会存在干扰问题。其二,在信号受到交调干扰影响后,整体传输质量也会受到制约,主要是由于指数模共振的基站,在信号发射过程中受到了干扰。其三,互调干扰主要是指在实际信号接收和应用过程中,存在很严重的信号丢失以及信号质量不良的问题,甚至会出现信号被阻断的通信现象。

1.1民航航空信号影响因素之内部干扰信号

在民用航空机场内部,实际管控结构和飞机管理要求都比较细化,针对一些大型国际机场,航班的密度和数量非常大,在同一时间的飞机流量不容小觑。为了进一步提升空中管制的实际效果,要在通信导航台的管控基站内部,进行集中的项目和设备管控。但是,机场内部的无线电设备以及非无线电设备都或多或少会影响信号的传输,对其产生干扰作用。内部干扰信号的主要来源就是机场内部的无线电设备、雷达计算机管控设备、监控录像设备等。

1.2民航航空信号影响因素之外部干扰信号

在对外部干扰信号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主要分为以下五点。第一,广播干扰信号产生的影响。对于广播电商业务来说,最大的特征就是大功率发射设备。多数的广播电视台的地址都会选择在高山上,其频段一般都会维持在连续工作状态。其中,民航导航系统的整体频段主要集中在74.6MHz到75.5MHz之间,而广播电台的频段在76MHz到85MHz之间,两者的频段较为接近,正是基于此,可能会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一定程度的干扰。第二,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医疗设备以及一些大型工业设备也会对其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干扰,主要是设备中的杂辐射以及谐波,对民航航空信号的有效传递产生相应影响,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一般而言,谐波干扰中,50Hz即为基波结构,100Hz则为二次谐波,而150Hz则为三从谐波或者是更加高次的谐波,由于医疗设备等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利用的是直流供电系统,就会产生相应的谐波分量,最终影响到航空信号的振动以及控制效果。第三,电力系统传输干扰,主要指的是电力传输过程中出现的间隙放电以及电晕效应等,特别是对于高压输电线传输,载波控制是非常主流的方式,这样导致民航信号受到一定的干扰和影响。第四,移动通讯产生的信号干扰,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使用移动电话已经成为社会常态,而其中的大功率结构能借助功率发射改善服务质量,但是由于而定功率较高,信号在发送过程中,噪声功率增大的同时,也对民航的安全运行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民航航空信号的管控措施

在应对信号干扰问题时,相关技术人员要针对具体问题进行集中处理和管控,提高不同信号的实效性。首先,要建立健全外部电磁设备的检测技术,确保其能对广播电台的检测力度以及监测环节进行集中处理。只有及时纠察干扰源,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真正践行大功率措施,以保证相关设备的具体参数和信号结构贴合实际需求。其次,技术人员要高度重视内部电磁检测问题,保证设备内部电磁环境较为完整,设置使用以及管理要求要贴合实际需求,减少互调产生的不良干扰。特别要注意的是,针对于同频段的天线,要设置一定的距离,减少互调干扰问题,积极落实部门检测机制,从而一定程度上提高整体部门监督和管控要求。特别要注意的是,对于新安装的相关设备,管理人员要结合实际需求,建构系统化且完整度高的对策,集中进行有效检验,减少不良干扰体,保证部门检测项目的综合质量。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对民航航空导航信号进行集中管控的过程中,要结合实际需求,积极落实有效的管控措施和管理要求,切实维护飞机的安全运行以及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利益。在实际工作中,要提高对监督力度和管控要求,为民航航空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 考 文 献

[1] 李建英.外来信号对航空导航通信安全的干扰[J].安全与健康(上半月版),2015,14(08):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