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范文
时间:2023-04-07 06:42: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应收账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应收账款 现状 解决方案
一、 应收账款综述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因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等业务而形成的债权,它是伴随着商业信用的产生而产生的,合理的应收账款对于企业扩大经营规模、提高销售量和市场占有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应收账款又是许多企业财务管理的薄弱环节,企业资金在这方面的流失和沉淀量很大,对其管理的有效性决定着企业生产经营是否顺利进行,能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从财务管理的角度看,应收账款管理是一种营运资金的管理,良好的应收账款管理可以创造出企业的现金流入量和加速企业资金周转,降低企业资金成本。企业一系列经营活动中,资金对于企业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必须加强对应收账款科学、有效的管理,提高应收账款质量。
二、企业应收账款成因分析
1.企业防范意识薄弱,缺乏风险防范意识
企业进入市场初期,为了尽快打开销售局面,事先没能做深入调查,对应收账款风险进行正确评估的情况下,采取和客户签订短期的、一定赊销额度的销售合同来吸引客户,争夺市场。只重视账面的高额利润,而忽视了被客户拖欠所占用的大量流动资金难以收回会给企业带来风险等一系列的问题。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在基本建设领域,施工单位为了中标,而建设单位资金不能按时到位,甚至长期拖欠,从而形成呆账、坏账。
2.市场竞争所造成的应收账款不上不下现象
在市场竞争条件下,竞争机制作用迫使企业以各种手段来扩大销售。在产品价格、质量水平、售后服务等大致相同的情况下,要吸引顾客,允许顾客推迟付款是一个不错的方式。由于顾客可以从赊销中得到好处,因此更愿意购买企业产品。出于扩大销售的竞争需要,企业不得不以赊销或其他优惠方式招揽顾客。从而形成了应收账款。为提高市场占率,生产厂家除发动“价格战”争夺顾客以外,还通过降低赊销信用的标准争夺批发商和零售商。
3.企业内部控制监督不严格,管理机制不合理
现在大部分企业为了调动销售人员的积极性,往往实行职工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浮动挂钩的工资形式,却忽略了产生坏账的可能性,未将应收账款纳入考核体系。因此,业务部门为了达到考核的目标,只关心销售任务的完成,采取赊销等手段强销商品,而不管应收账款是否能收回,使应收账款大幅度上升。而对于这部分应收账款,一些企业却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要求有关部门和经销人员积极催收,造成账面资金短缺,导致应收账款大量沉积下来,给企业经营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影响企业的发展和再生产的正常进行。
4.经营者法制观念淡薄,自我保护意识薄弱
经营者在扩大销售业务时,观念的薄弱主要体现在下面两个方面:一方面在销售货物提供劳务时,经营者为了扩大销售业务,不按《合同法》规定的条款签订合同、协议,造成发生合同纠纷无法可依;另一方面,不按合同、协议规定归还到期债务是负债方的一种违法违约行为。但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和干扰以及诉讼的成本效益反差等原因,使一些企业尝够了讨债难的苦果,宁愿坐视应收账款变为呆账、死账,也不愿低声下气催要欠款及至诉诸法律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致使企业间相互拖欠不断上升,债务链、三角链越结越紧,难以自拔 。
三、强化应收账款管理的途径
我们都知道,企业要想管理出色,就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收账款管理政策。在制定了这一政策之后,如何来加强其力度呢?企业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 强化应收账款管理的可行途径
1.做好客户的信誉调查
企业在赊销以前对客户进行信誉调查,对企业是有利的。企业由此可以判定和该客户能否进行商品的交易;做大还是做小;每次的信用额度控制在多少比较好;采用什么样的交易方式是最好的,付款方式是什么 ;付款期限是什么时候,保障措施是什么等等。
企业如何对客户的信誉程度进行调查呢?一般情况下,客户的信誉程度主要体现在:客户的品德好不好,能力怎么样,资产如何,是否有担保,条件怎么样等。如何知道对方的这几个方面情况呢?可以从几方面来获得。
(1)财务报表。财务报表是最理想的信息来源。但是要注意报表的真实性,是否真实,属实,所以,最好是采用近期通过审计后的财务报表比较可靠。通过计算资产流动性,付款能力的比率就可以来判断以上几点是否有利于企业提高应收账款投资的决策。
(2) 核查其信用评价,可以通过信用核查报告来核查。可以从银行,媒体,金融机构处获得一些信用资料。也可以向客户所在的信用部门,工商部门,税务部门咨询,来了解该企业的资金情况,税金缴纳情况,现状和未来趋势等。看看是否该企业有不良记录,由此可判定该企业的品德。
(3)商业交往信息。企业的每一客户都会同时拥有多个供货单位,企业可以通过与同一客户有关的各供货企业单位来交换信用资料,例如往来时期长短,信用条件以及客户支付货款的及时程度。
对以上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评定后,企业就可以对客户的信用程度进行判断,并对每一客户确定相应的信用等级。当然,信用等级不会终身不变,所以,最好每一年对其做一次全面审核,以便知道客户的最新变化。对于不同信用等级的客户,企业在销售时就要采取不同的销售策略和结算方式。
2.加强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工作
企业在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有些方面做得不是很细致,比如说账龄分析表的编制等。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做好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工作:
(1)了解客户付款的及时程度,做好记录。记录工作包括企业对客户提供的信用条件、付款时间,信用等级变化等,企业只有掌握了这些信息,才能采取相应的对策。
(2)检查客户是否突破信用额度。企业要检查对客户提供的每一笔赊销业务是否有超过信用期限的记录,并且要注意检查客户所欠下的债务有没有突破信用额度。
(3)关注客户已到期债务的增减,以方便好联系客户及时付款。
(4)企业要采用稳健性原则,对坏账损失有一定性的事前预算估计,制定一系列防止坏账损失的准备制度。
(5)编制账龄分析表,检查应收账款的实际占用天数,以次知道有多少欠款还在信用期内,估计有多少欠款会造成坏账,如果要大部分超出期限,企业则应该检查一下其信用政策。
(二)建立坏账准备金制度
不管企业采取如何严格的信用政策,但是,只要是存在着商业信用的行为,那坏账的损失就是不可避免的。坏账损失不仅仅是增加了费用,而且减少了可以运用的流动资金。企业要根据会计制度的规定,对可能增加的坏账损失进行估算,提取建立弥补坏账损失的准备金。在现在这个商品经济中,企业之间的商品交易大部分都是建立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以赊销的形式实现的。商业信用的发展致使企业之间由于赊销而产生的应收账款越来越严重。很多企业就是因为盲目的赊销使得应收账款逐渐增加,坏账、呆账升高,致使最后无法经营。大量的国内国外的案例都表明应收账款给企业带来危机的能力是无法估量的。
合理的应收账款对于企业扩大经营规模,提高销售量和市场占有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企业为了扩大产品销路,提高产品销售收入,多多少少都有一定的商品赊销,商品的赊销形成了应收账款,从而增加了企业经营的风险。另一方面,由此可能产生的应收账款中的呆坏账增多,若长期得不到改善,会使企业的资金流枯竭,最终因资金困难险入尴尬境地。激烈的市场竞争也是导致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企业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制定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法,做好应收账款的预防、监督、回收工作,来保证应收账款的合理占用水平和收款安全,尽可能减少坏账损失,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企业更要重视应收账款的掌控和分析,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杉,徐秀珍.应收账款成因及其防范措施,会计之友
[2]陈信元主编,现金及应收款项―应收账款,财务会计
篇2
(一)应收账款过度地占用了企业正常的生产运营资金
在企业商品销售额不断上升的过程中,应收账款会一直和销售额之间保持着一定的比例关系,在销售额不断上升的情况下,应收账款也会随之增长,这就导致了应收账款占据了过多的生产经营营运资金。销售收入增长会使得企业的账面利润得到大幅度提升,但是却并不意味着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提升,也并不一定会给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扩大带来足够的现金流入。如果企业经济实力薄弱的话,应收账款的增加反倒会给企业带来负面的影响。我国很多企业目前呈现出的发展态势就是大面积的亏损,资本结构严重不合理,负债比率过高,企业之间的债务拖欠情况比比皆是。应收账款本质上是一种建立在商业信用基础上的短期借款,当企业之间的不诚信行为泛滥的时候,应收账款变为难收账款,很多企业在这种情况下还在鼓吹负债经营有理的说辞,导致商业信用体系濒于崩溃。由此可见,应收账款融资首先存在着资金占用过度、债权呆滞、难以回收的问题;其次还给企业创造了极大的寻求其他融资渠道的动机,这也是应收账款融资的直接导因。
(二)应收账款的存在直接导致企业承受更高的经营风险
在应收账款支持增加、账龄不断增长的过程中,企业应收账款坏账的可能性将会越来越大,这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潜在风险因素。在国际市场上参与竞争的企业犹是如此,因为他们难以及时获得国外客户准确的信用评估状况,导致卖家风险大幅度上涨。笔者在调查研究中发现民营企业、三资企业和乡镇企业的商业信用是比较好的;而银行信用也是前途光明一片的,很多国际上的大银行都已经选择在我国国内开始分支机构,近年来崛起的外资银行也正如火如荼地发展着,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也在这种巨大的金融业压力之下提升了自身的银行信用。以上种种说明了我国已经具备应收账款融资的初步条件,但是要全面开展应收账款融资还不可行,笔者认为可以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首先试行,在取得成功经验之后在推向全国。
(三)企业缺乏对买家足够的信用评估手段,难以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
我国国内上没有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在信用评估的时候难以找到足够的公开企业信用资料,所以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职能依靠经验来判断赊销对象的还款能力并确定赊销金额,这样的做法必然潜藏着巨大的风险。目前我国国内企业在应收账款风险管理上存在着如下问题:第一,很多企业没有明确的应收账款管理目标,在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增加了应收账款管理风险;第二,应收账款管理没有落实到相应的责任部门,在出现问题的时候财务部门和市场营销部门通常相互推卸责任,赊销规模也大多都主观臆断。
二、我国企业应收账款融资的工具分析
目前来看,我国企业应收账款融资主要通过以下工具和渠道开展:应收账款质押、商业汇票贴现,这两种融资方式的价值重心都体现在应用应收账款进行融资之上。应收账款质押过程中卖家的信用依然是第一还款资金来源,买家的信用知识对卖家信用的一种保证和支持,仅仅可以作为第二还款自己来源;企业可以针对具体的某一笔应收账款进行质押操作,质押后的应收账款并没有实现债权的转移,买家依然需要确认,在必要的时候需要企业提供其他的一些担保条件,从而减低资金风险,应收账款质押建立在担保法的基础上,主要适用于应收账款期限较长而企业贸易往来又不是很多的情况下;商业票据贴现同应收账款质押一样也以卖家信用作为第一还款来源,买家信用作为第二还款来源,贴现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买卖双方的信用状况,以此核定信用额度,在信用额度内资金可以循环使用,贴现后的债权并没有转移,买家需要确认,承兑人也需要提供一定的担保条件;商业票据贴现的法律依据在于票据法,它主要适用于和大型国内企业具有频繁贸易往来的国内贸易。
应收账款作为一种重要的融资方式具有成本低、风险小的特点,是企业可以选择的一种理想的融资渠道。应收账款质押的成本蛀牙包含了支付给信贷机构的费用和留置金两个部分。商业票据贴现的成本则主要体现在贴现利息上,其计算公司可以表达为票面面值*贴现天数*贴现率/365。在将应收账款的融资成本和其他渠道的融资成本进行对比的时候我们可以发现应收账款融资的资金成本是比较低的,尤其是在大量融资的情况下,应收账款融资的优势更加明显。
篇3
[关键词]应收账款;商业信用;收账管理
应收账款是商业信用的产物,是企业因销售产品、提供劳务,应当向供货单位收取的款项,是由于赊销而形成的企业的债权。应收账款的形成增加了企业风险,现在用户拖欠企业账款者越来越多,账款回收的难度也越来越大,直接影响企业营运资金的周转和经济效益。因此,为了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必须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
一、应收账款的形成原因
(一)扩大销售,增加企业的竞争力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情况下,企业除了自身产品的价廉物美外,采用强有力的销售手段是非常重要的。赊销作为一种主要的促销方式,由于它对供需双方都具有较大的吸引力,而被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广泛采用。
(二)商业信用是应收账款存在的前提
商业信用是商品买卖交易双方采取赊购而以延期付款方式提供的信用。在商品买卖交易中,企业间保证一定的商业信用关系,就能把握住自身建立起来的市场。商业信用允许客户在一定信用期内付款和享受一定的信用优惠,一方面给企业扩大销售带来了便利,另一方面也使企业应收账款增加。
(三)减少库存,降低存货风险
企业持有产成品存货,要追加管理费、仓储费和保险费等支出。相反,企业持有应收账款,则无须上述支出。因此,当企业产成品存货较多时,一般都可采用较为优惠的信用条件进行赊销,把存货转为应收账款,减少产成品存货,节约相关的开支。
(四)销售和收款的时间差距
商品交易在销货和收款时间的不一致,也会导致应收账款的产生。这是结算手段落后造成的,这不是应收账款商业信用的本质。只有以市场竞争手段为目的而产生的应收账款,才属于商业信用应收账款。
二、应收账款问题存在的现状
(一)我国企业应收账款比重大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出于自身的需要或客观的原因,往往采取赊销的办法对外销售产品,提供劳务。但是,企业应收账款数额太大,又不能及时收回,会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甚至将会导致企业破产倒闭。根据有关部门调查,我国企业应收账款占流动资金的比重为50%以上,远远高于发达国家20%的水平。
(二)企业在应收账款的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1、销货前对客户信用状况调查不够,应收账款不断增加
许多企业在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还没有充分调查了解情况,为了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竞争能力,增加销售收入,就一味地增加赊销额,致使许多赊销款项无法及时收回。
2、对应收账款的账龄没有及时分析,导致企业风险增大
许多企业对应收账款的账龄没有及时分析,大量陈账、呆账常年挂账,造成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同时对挂账时间很长的应收账款也没有采取相应措施,以致在债务人破产或死亡,收款凭证资料丢失或损失,或当事人离职情况不明等情况下,使应收账款成为坏账。
3、应收账款催收费用大量增加
有些企业在催收应收账款时,没有坚持效益优先的原则,因催收方法和程序不当造成催收的费用大量增加,因而也增加了企业的管理费用。
三、应收账款管理应采取的几项措施
(一)全面核算应收账款的成本
企业有了应收账款,就有了坏帐损失的可能。不仅如此,应收账款的增加还会造成资金成本和管理费用的增加。企业要充分认识和估算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机会成本和坏帐成本。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收账款信用政策
信用政策也称之为应收账款政策,就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客户不同的信用情况制定企业合理的信用政策,这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政策。对不同资信客户不同对待。应收账款赊销效果的好坏,依赖与企业的信用政策。有关调查表明,真正的赊销风险不在于客户而在企业内部。只有制定出一套合理的信用政策,才能防范坏账于未然。信用政策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条件、收账政策和信用期限。
(三)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监督管理
企业在应收账款业务发生以后,要对应收账款的回收实施监督管理,确保应收账款能按时回收。应收账款的监督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确定合理收帐程序
收帐管理包括收帐程序和讨债方法。收帐程序一般为:信函通知,电话传真催收,派人面谈,诉诸法律,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一般不要。讨债方法:对于信誉一向良好的客户,在去电发函的基础上,再派人去沟通,尽量争取在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增进友谊的良好氛围中妥善解决账款拖欠问题;对于濒临破产的客户,则应及时向法院。
2、建立应收账款清收责任制
企业要针对应收账款管理中经常出现的状况,以制度的形式将债权责任明确下来,以规范有关人员的行为。主要做法是:把客户的欠款明确分工到个人;明确规定各人的职权范围,不能。
3、利用计算机管理
电子计算机应用于应收账款的管理就能迅速准确地提供所需的各种信息,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为了及时得到这些信息,我们可以事先将各分类账上的应收账款数据全部储存到计算机内,这样就能够随时得到汇总反映的余额试算表。
(四)强化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
1、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要努力形成一整套规范化的对应收账款的事前控制、事中扩展、事后控制程序。成立以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共同管理的机制。
2、对客户进行跟踪、监督
业务部门从赊销过程一开始到应收账款到期日前对客户进行跟踪、监督,以确保客户正常支付货款,维护与客户的良好关;同时也会使客户感觉到压力,一般不会轻易推迟付款,极大地提高应收账款的回收率。
3、建立应收账款帐龄分析和预警制度
财务部门每季度对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帐龄、明细账等情况进行不少于一次的分析,并提报企业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同时提出追偿意见。每年度终了应进行全面清查,核对应收账款的明细账和总账,与对方单位核对金额,做到帐实相符。
4、建立应收账款坏帐准备制度
不管企业采用怎样严格的信用政策,只要存在着商业信用行为,坏帐损失的发生总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企业要遵循稳健性原则,对坏帐损失的可能性预先进行估计,积极建立弥补坏帐损失的准备制度。
参考文献
[1]郭美清.浅析应收账款的管理[J].中国总会计师,2008(02)
篇4
关键词:应收帐款 管理 降低 经营风险
1.对加强应收帐款管理的认识
企业的流动资金随着商品(劳务)或劳务购销业务的进行,以“货币—商品(劳务)—货币”的形态,一次又一次地循环周转。如果销货款能及时结算收回,流动资金能保持良性循环周转,组织商品(劳务)流转次数多、批量大,企业的经济效益必然会稳定增长。如果销货款不能及时收回或出现大额拖欠,商品(劳务)资金在向货币转化过程中沉淀,导致不能及时变现,企业就无法继续组织大批量商品(劳务)流转,加重费用负担,企业就会很难承受。
1.1忽视应收帐帐款的时间价值。一般情况下,企业都会极力促使商品(劳务)资金快速变现周转,以便赚取更多的利润。但当前有些企业对应收帐款长期拖欠造成的隐形损失,决策者和当事人认识模糊,对应收帐款的发生、拖欠多习以为常,更没有认识到应收帐款的时间价值,使应收帐款回收艰难而贬值,甚至变成坏帐。企业按短期银行贷款利率计算,应收帐款每年以10%~12%的速度贬值,短期贷款按季付息,6~7年应收帐款数与企业为其所付贷款利息累计数基本相等;如果再加上由于这部分商品(劳务)资金沉淀后减少商品(劳务)流转额,失去的利润数就更惊人。
同时,应收帐款还存在降低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夸大企业经营成果,加速企业的现金流出,延长企业营业周期,增加应收账款管理过程中的出错概率等负面影响。
因此,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我们要充分重视应收账款管理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积极予以解决,加快资金循环,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和企业效益,最终保证企业健康发展。
2.产生应收账款的主要原因
2.1由于市场运营不规范,市场竞争激烈,工程竣工(或商品完工)后,工程尾款和质量保证金难以按时收回。特别是一些长期拖欠款,不仅收回难度大,也容易产生坏账损失。
2.2企业缺乏应收账款管理风险意识,催讨方式较为单一,缺乏利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权益。
2.3对应收帐款管理责任部门不清,认为只是财务部门的事情。与客户对帐不及时,只限财务部门与对方企业对账,没有实行业务员应收款实时核帐。考核制度不合理,约束机制不健全,只对财务部门进行考核,其他相关部门没有进行相应责任的考核。缺乏有效的企业内部监控等管理制度,没有充分利用企业内部信息资源共享,企业间、部门间相互督办、管理脱节。
2.4结算不及时,造成财务账面无反映的隐性应收款,无法及时跟踪催讨而带来风险。
3.应收账款管理应对措施
3.1抓制度建设
首先应建立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信用政策是应收账款管理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账政策三个方面。信用标准是企业同意向用户提供商业信用而提出的基本要求。通常以预期的坏账损失率作为判别标准。信用条件是指企业要求用户支付赊销款项的条件,包括信用期限、折扣期限和现金折扣。信用期限是企业为用户规定的最长付款时间,折扣期限是为用户规定的可享受现金折扣的付款时间,现金折扣是在用户提前付款时给与的优惠。提供比较优惠的信用条件能增加销售量,但也会带来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坏账成本、现金折扣成本等额外的负担。收账政策是指信用条件被违反时,企业采取的收账策略。企业如果采用较积极的收账政策,可能会减少应收账款成本,减少坏账损失,但要增加收账成本。如果采用较消极的收账政策,则可能会增加应收账款成本,增加坏账损失,但会减少收账费用。在制定收账政策时,应权衡增加收账费用与减少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和坏账损失之间的得失。合理的信用政策应把信用标准、信用条件、收账政策结合起来,考虑三者的综合变化对销售额、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坏账成本和收账成本的影响。
同时,要制订相关应收帐款管理流程及相关制度。主要内容:建立往来核对制度、建立内部督办制度、建立仓库对账制度、建立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制度、建立完善的账务处理体系、计提坏账准备标准、建立考核机制。完善合同条款及合同管理制度,在签订合同时要反复推敲合同条款,对竣工计价时间、方式及工程款结算的违约条款、应承担的经济责任填写清晰。合同一经确定,严格按照合同规定执行;再次,加强工程管理,依法清理工程拖欠款。
3.2抓日常监控
公司在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有些方面做得不够细,比如说,对用户信用状况的分析,账龄分析表的编制等。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工作:一是做好基础记录,了解用户(包括子公司)付款的及时程度,基础记录工作包括企业对用户提供的信用条件,建立信用关系的日期,用户付款的时间,目前尚欠款数额以及用户信用等级变化等,企业只有掌握这些信息,才能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二是检查用户是否突破信用额度。企业对用户提供的每一笔赊销业务,都要检查是否有超过信用期限的记录,并注意检验用户所欠债务总额是否突破了信用额度。三是掌握用户已过信用期限的债务,密切监控用户已到期债务的增减动态,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与用户联系提醒其尽快付款。四是分析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平均收账期,看流动资金是否处于正常水平,企业可通过该项指标,与以前实际、现在计划及同行业相比,借以评价应收账款管理中的成绩与不足,并修正信用条件。五是考察拒付状况,考察应收账款被拒付的百分比,即坏帐损失率,以决定企业信用政策是否应改变,如实际坏账损失率大于或低于预计坏帐损失率,企业必须看信用标准是否过于严格或太松,从而修正信用标准。六是编制账龄分析表,检查应收账款的实际占用天数,企业对其收回的监督,可通过编制账龄分析表进行,据此了解,有多少欠款尚在信用期内,应及时监督,有多少欠款已超过信用期,计算出超时长短的款项各占多少百分比,估计有多少欠款会造成坏账,如有大部分超期,企业应检查其信用政策。
加强对隐性应收款的管理力度。要加强对已完工未结算的工程的管理,从源头控制隐性应收款的形成,杜绝人情干扰;从过程控制应收帐款,财务部门对应收帐款进行督办、催讨。建立应收账款的对账及风险预警机制。特殊情况发生时,要及时启动法律程序催讨。
3.3抓收帐管理
收账管理包括如下两部分工作:一是确定合理的收账程序,催收账款的程序一般为:信函通知、电报电话传真催收、派人面谈、诉诸法律,在采取法律行动前应考虑成本效益原则,遇以下几种情况则不必:诉讼费用超过债务求偿额;客户的债款额不大,可能使企业运行受到损害;后收回账款的可能性有限。二是确定合理的讨债方法。若客户确实遇到暂时的困难,经努力可东山再起,企业帮助其渡过难关,以便收回账款,一般做法为进行应收账款债权重整:接受欠款户按市价以低于债务额的非货币性资产予以抵偿;改变债务形式为“长期应收款”,确定一个合理利率,同意用户制定分期偿债计划;修改债务条件,延长付款期,甚至减少本金,激励其还款;在共同经济利益驱动下,将债权转变为对用户的“长期投资”,协助启动亏损企业,达到收回款项的目的。如客户已达到破产界限的情况,则应及时向法院,以期在破产清算时得到部分清偿。针对故意拖欠的讨债,可供选择的方法有:讲理法、恻隐术法、疲劳战法、激将法、软硬术法。
4.通过加强应收帐款管理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我们努力加强应收款的管理,成效初步显现。
4.1应收帐款管理制度化。为加强应收账款管理,防范坏账风险,我们制定了《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办法》,办法对日常应收账款管理及考核进行了规定。从《办法》起,各企业财务部已按《办法》规定提供应收账款账龄分析月报给企业领导班子,纳入常态管理。
4.2及时进行坏帐处理。企业及时进行了应收账款清理,坏帐处理,同时申请税前列支坏账损失。
4.3充分实现企业内部信息资源共享。我们将陈欠款明细,提供给所属企业,便于在客户联系新业务项目时帮助催讨。
4.4加强源头管理。对工程预算账款及工程完工未结算情况一并管理,避免长时间因拖欠工程款,出现隐性应收款项,给企业造成损失。由市场部负责按月提供业务承接月度报表给企业领导班子,让企业高层领导重视、督促对已完工未结算的工程,进行及时结算,避免形成应收账款。
5.对加强企业应收帐款管理的思考
在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我们认为,要加强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和监控,改善企业整体财务状况,解决好应收账款回收问题,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5.1强化审计监督的职能。按财务管理内部牵制原则,由负责经营质量管理的专职会计配合各企业财务部门,负责对营销往来的核算和监控,对每一笔应收账款都进行分析和核算,保证应收账款账账相符,同时规范各经营环节要求和操作程序,使经营活动系统化规范化。定期或不定期对各企业进行财务稽核和内部审计,防范因管理不严而出现的挪用、贪污及资金体外循环等问题降低风险。
5.2对应收账款实行终身负责制和第一责任人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即使企业第一责任人因工作调动,仍然按此原则,必须由原第一责任人协助原企业应收账款的催讨、直至催收到位。谁经手的业务发生坏帐,无论责任人是否调离该公司,都要追究有关责任。同时对相关人员的责任进行了明确界定,并作为业绩总结考评依据,严格考核。
5.3随时对预收账款进行清理,加强对隐性应收款的管理力度,从源头控制隐性应收款的形成,及时反映在财务帐面上,便于管理、催讨。
5.4改进内部核算办法。在细分市场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销售业务,如与欠公司货款往来单位发生的兑销业务,产品退货,逾期质保金等,分别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与程序以示区别,并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
5.5不断健全、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要形成对应收账款产生、跟踪落实、款项结清全过程闭环管理。
篇5
应收账款发生后,企业除了积极催收以外,还应尽量想办法利用它。目前,西方国家流行一种应收账款转让的方法,其实质就是利用应收账款进行融资,它在直接有效地规避应收账款所带来的风险的同时,可以迅速地低成本地筹集企业所需的资金,开辟了企业融资的新渠道,这种融资新途径,对于我国企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应收账款转让的时机
应收账款作为企业特有的一种债权,企业的一种财务资产,可以进行转让。在转移权利的同时,又转移了风险,还可以通过转让来融通企业经营需要的资金。
二、应收账款转让的利弊分析
(一)企业适合时宜地转让应收账款,既避免了风险又融通了资全,可以化被动受制为主动出击,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其好处主要表现为:
1、通过转让应收账款,可以迅速筹措到短期资金,以弥补临时性短缺,且这种融资无需增加企业负债。而通过转让加速资金周转带来的收益又可弥补交付的融资费用,其实际成本往往低于银行贷款。
2、由于应收账款的及时变现,清除了坏账隐患,减少了信用调查及应收账款的开支。
3、通过转让应收账款,可以利用机构及保收商的优势去收回账款,使应收账款的变现工作做得比公司职员更及时,更有效。
(二)然而,利用应收账款融资也存在一些不利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利用应收账款融资往往会减少企业的既得收入,而且如果企业信贷信誉很低,机构或保收商可能索取较高的利率。
2、机构或保收商通常都要对企业提出一些额外的要求,如企业应对客户拖欠应收账款负责,应收账款无法收回时企业应承担相应的损失等。
三、应收账款转让的具体方式及其特点
利用应收账款转让融资主要有两种方式,即以应收账款为抵押借款和应收账款让售。
(一)应收账款抵借应收账款抵借是指持有应收账款的企业与信贷机构或商订立合同,以应收账款作为担保品,在规定的期限内企业有权以一定额度为限借用资金的一种融资方式。合同明确规定信贷机构或商借给企业资金所占应收账款的比率,一般为应收账款的70%-90%不等,借款企业在借款时,除以应收账款为担保外,还需按实际借款数据出具标据,如果作为担保品的应收账款中某一账款到期收不回来,银行有权向借款企业追索。
抵借方式的特点:1、是一种循环的自我清偿的贷款,在会计意义上是短期借款;但在财务概念中却可以是长期借款;2、抵押方继续保留应收账款的权益,同时也要承担坏账的责任。
(二)应收账款让售应收账款让售是指企业将应收账款出让给信贷机构,筹集所需资金的一种方式。企业筹措的资金是根据销售发票金额减去允许客户在付款时扣除的现全折扣信贷机构收取的佣金以及在应收账款上可能发生的销售退回和折让而保留的扣存款后的余额确定。扣存款占的比例由双方协商确定,一般为10%左右。应收账款让售后,假若出现应收账款拖欠或客户无力清偿,则企业无需承担任何责任,信贷机构不能向企业追索,只能自己追索或承担损失。
让售方式的特点:1、让售方式相当于一种销售行为,要确认损益;2、让售既转移了收款权利,同时也转移了坏账风险。
四、应收账款转让的财务成本
应收账款转让作为一种企业融资方丈,与负债相比它的筹资成本低,财务风险小,是一种理想的融资渠道。
应收账款让售的资金成本包括支付给信贷机构的费(这是对机构由于应收账款风险的转嫁而进行的补偿)和留置金两部分。应收账款让售的资金成本K1为:
K1=支付的费/(应收账款面值-支付的费-留置金)
与应收账款让售相对应,对于应收账款抵押贷款融资,其资金成本包括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应收账款的变现费用、应收账款所带来的坏账损失以及由于使用借款所要支付的利息。在这四项资金使用成本中,前三项都是在进行应收账款让售融资时不会发生的。其中,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指应收账款若变现投入生产领域而给企业所带来的收益,这部分收益由于资金被应收账款所占用而无法取得,因而将其归入负债融资的使用成本中。应收账款变现的费用指企业为了应收账款能够收回所支付的各种收账费用,如差旅费、诉讼费等。坏账损失,指应收账款因收不回而给企业带来的损失。若用公式表示,那么抵押贷款融资金成本K2为:
K2=(机会成本+应收账款变现费用+坏账损失+利息)/应收账款面值从应收账款让售的资金成本与抵押贷款融资的资金成本两相对比中,可以看出,应收账款让售的资金成本较低。特别是在融资量很大的情况下,企业要从资本市场上拆借到所需的资金,就必须支付比少量融资高的利率,此种情形之下,应收账款让售融资的优势更加明显。
五、应收账款让售的会计处理
由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应收账款让售不仅可以迅速地融资,加速应收账款变现,而且与负债融资相比,其筹资成本低,财务风险小,是一种值得借鉴的融资方式。那么,在应收账款让售中应如何进行会计处理呢?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第125号公告中,对应收账款让售的一些会计问题做出了指导。
(一)会计确认应收账款作为一种财务资产,其让售必须满足FASB第125号公告规定的三个标准:
1、让售方放弃对应收账款未来经济利益的控制2、被让售方既可以是固定的受让人,也可以是有资格作为专业主体的机构(如信贷机构)。无论何者将其进行抵押或交换企业都无约束的权力3、通过双方权利与义务的协议,让售方不再保留下列权力:在应收账款到期前,以相同的条件以及固定的或可固定的价格重新购入或赎回账款。
篇6
关键词:应收账款;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一、应收账款现状及形成原因
据专业机构统计分析,我国企业应收账款占流动资金的比重为50%以上,远远高于发达国家20%的水平。企业之间相互拖欠货款,特别是在宏观经济环境偏紧的条件下,客户受大气候影响,资金短缺、拖欠债权企业账款的现象时有发生。
(一)市场经济大环境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商业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为了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地位,大量采用赊销方式,延长信用期,扩大赊销范围,造成应收账款日益增多。再有,企业之间“三角债”、“债务链”等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成为我国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沉重包袱,严重制约着经济的正常发展。
(二)企业经营观念尚未转变
1、一些经营者片面追求高收入、高利润,盲目赊销,忽视了对资金的流动性管理,忽视了资金作为企业经营“血液”的作用。应收账款的增加,减缓了资金的流动,久而久之,造成资金流枯萎,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
2、相关职能部门的责任不明确,考核不到位。在一些企业里,对营销部门的工作重心,一方面是开拓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采取销售额作为考核经营部门的指标,销售额与营销业绩挂钩的考核办法,使得营销部门只抓市场和销售,对销售回款则不重视。财务部门与销售部门在客户的欠款、回款信息方面未及时沟通,因此造成各部门的责任不明确,周而复始,应收账款数额也就居高不下。
3、收款考核制度尚未建立和完善。一些企业仅仅根据销售额指标考核营销人员业绩,而不考虑回款情况,造成销售人员为了追求好的销售业绩、获得高额奖励,盲目向客户推销,制造大量销售的假象,而不考虑坏账的风险,使企业经济效益受损。
二、应收账款对企业的影响
(一)降低了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加速现金流出。没有现金流入的挂账销售收入势必产生没有现金流入的销售业务,各种流转税的上缴、年内所得税预缴、股东年度分红都占用了企业的流动资金,久而久之必将影响资金的周转。另外,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和回收成本也会加速企业的现金流出。
(二)形成坏账损失,影响企业经营业绩。坏账是企业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的应收账款。由于发生坏账而产生的损失,称为坏账损失。企业对发生的坏账依法处理后,作为企业的一项经营发生的管理费用可冲减企业利润。
(三)夸大了企业经营成果。在以权责发生制为记账基础的前提下,发生的当前赊销全部记入当期收入,但企业的账上利润的增加并不表示能如期实现现金流入,从而虚增了账面上的销售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企业经营成果,增加了企业的风险成本。
(四)影响企业营业周期。不同期限逾期的应收账款的存在,使营业周期延长,影响了企业资金循环,使大量的流动资金沉淀在非生产环节上,致使企业现金短缺,严重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
(五)增加了应收账款管理过程中的出错概率。企业面对庞杂的应收款账户,如果不能及时了解应收款的动态情况以及应收款对方企业详情,造成责任不明确,应收账款的合同、合约、承诺、审批手续等资料的散落、遗失有可能使企业已发生的应收账款该按时收的不能按时收回,该全部收回的只有部分收回,能通过法律手段收回
的,却由于资料不完整而不能收回,直至到最终形成企业资产的损失。
三、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一环,而应收账款管理又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所以说应收账款的管理与控制是企业运营过程中必须重点关注与加强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那么,要管理好应收账款,就要发现当前这项工作中最常见的问题。
(一)没有树立正确的应收账款管理目标。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忽视了企业的现金流量。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企业管理者的考核过于强调利润指标,而并没有设置“应收账款回收率”这样的指标。利润最大化不应是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如果以利润最大化作为目标,可能会导致对风险的忽视和企业长远利益的牺牲。应收账款管理的总目标应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理念,不能忽视资金的良好周转。
(二)会计监督比较薄弱
1、没有建立应收账款台账管理制度,没有对应收账款进行辅助管理或者仅按账龄进行辅助管理。许多企业仅仅是在其资产负债表的补充资料中按账龄对应收账款的数额进行简单的分类,平时则没有对应收账款进行辅助管理。在企业回款好的情况下,基本能满足需要,但在企业回款不畅的情况下就无法满足管理的需要了。
2、没有建立应收账款定期清查制度,长期不对账。由于交易过程中货物与资金流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以及票据传递、记录等都有发生误差的可能,所以债权债务的双方就经济往来中的未了事项进行定期对账,可以明晰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而现实中有的企业长期不对账,有的即便是对了账,也没有形成合法有效的对账依据,只是口头上的承诺,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3、未建立坏账核销管理制度。有些企业对没有收回的应收账款长期挂账,账龄甚至多达十余年,而这部分资产其实早已无法收回。
(三)没有建立完善的客户信用制度。营销过程中对客户资信的调查和管理对应收账款的回收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但该公司在商品销售过程中,往往在未弄清客户的资信程度的情况下,就急于和对方成交。这样虽然使公司销售额在不断攀升,但是反而会出现少赚钱或赚不到钱,甚至赔本的现象。例如,未对客户进行详细的资信调查,就给对方发货,待付款期限到时,对方无力付款,经调查才知该公司濒临破产,早已资不抵债了,结果给公司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使公司的经营状况陡然下滑。
(四)缺少应收账款管理的直接责任者。应收账款的直接责任者并不仅仅指个人,还包括相应的部门。很多公司的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没有专人负责,没有建立一套合理的管理制度和程序。一方面是在向客户赊销产品或收回欠款的同时,没有专人对其应收款项进行及时增添或勾销。产生欠款后,催收工作没有具体的措施,一般是由产品销售人员负责催收,而销售人员的精力往往顾不过来;另一方面财务人员对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不够详细,这样一来就不能及时发现问题,提前采取对策,尽可能减少坏账损失。另一个主要原因是没有明确由哪个部门来管理应收账款,没有建立起相应的管理办法,缺少必要的内部控制,导致对损失的应收账款无法追究责任。
(五)成本控制不精细。应收账款是一种短期投资行为,是为了扩大销售提高盈利而进行的投资。而任何投资都是有成本的,应收账款投资也不例外。这就需要在应收账款所增加的利润和所增加的成本之间作出权衡。只有当应收账款所增加的利润超过所增加的成本时,才应当实施赊销;如果应收账款赊销有着良好的盈利前景,就应当放宽信用条件增加赊销量,否则就减少赊销量。那么,与之相关的成本是一定要相应增加的,这就要求必须全面地计算与之相关的付现成本和机会成本。目前,我国很多的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基本上还是粗放式的管理,没有真正确立成本效益对比分析的精细管理办法。
四、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措施
(一)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应收账款赊销的效果好坏,依赖于企业的信用政策,事前控制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是加强应收账款事前控制、提高应收账款投资收益的重要措施。信用政策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账政策三部分内容。
1、信用标准。这一标准决定了企业应收账款的质量。不能过严或过松,权衡收益与风险,严松适度。符合企业信用标准的客户,就给予赊销,反之就拒绝赊销。
2、信用条件。信用条件是指企业接受客户信用订单时所提出的付款要求,包括信用期限、折扣期限及现金折扣率。
3、收账政策。其措施通常分为三个步骤:一是对拖欠、拒付账款的客户今后不再提供赊销;二是通过信函、电话、传真或派人催收欠款;三是通过法院裁决。
(二)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1、认真做好赊销对象的资信调查。企业应广泛收集有关客户信用状况的资料,并据此采用定性分析及定时分析的方法评估客户的信用品质。客户资料可通过直接查阅客户财务报表或通过银行提供的客户信用资料取得,也可通过与该客户的其他往来单位交换有关信用资料取得。在实际中,通常采用“5C”评估法、信用评估法等方法对已获资料进行分析,取得分析结果后应注意或减少与信用差的客户发生赊账行为并对往来多、金额大或风险大的客户加强监督。
2、制定合理的赊销方针。企业可借鉴西方对商业信用的理解,制定适合自己的可防范风险的赊销方针。
3、建立赊销审批制度。在企业内部应分别规定业务部、业务科长等各级人员可批准的赊销限额,限额以上须报经上级或经理审批。这种分级管理制度使赊销业务必须经过相关人员的授权批准,将其控制在合理的限度内。
4、强化应收账款的单个客户管理和总额管理。企业对与自己有经常性业务往来的客户应进行单独管理,通过付款记录、账龄分析表及平均收款期判断个别账户是否存在账款拖欠问题。如果赊销业务繁忙,不可能对所有客户都单独管理,则可侧重于总额控制。信用管理人员应定期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收款期、收款占销售额的比例以及坏账损失率,编制账龄分析表,按账龄分类估计潜在的风险损失,以便正确估量应收账款价值,并相应地调整信用政策。
5、建立销售回款一条龙责任制。为防止销售人员为了片面追求完成销售任务而强销盲销,企业应在内部明确追讨应收账款不是财务人员而是销售人员的责任。同时,制定严格的资金回款考核制度,以实际收到货款数作为销售部门的考核指标,每个销售人员必须对每一项销售业务从签订合同到回收资金全过程负责。这样就可使销售人员明确风险意识,加强货款的回收。
(三)建立应收账款台账管理制度。财务工作处于企业中枢地位,财务工作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为了降低应收账款,财务部门要制定各种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以防范资金风险。
1、做好基础记录。财务部门和销售部门应分别做好各自的基础记录,包括企业对用户提供的信用条件、用户付款的时间以及目前尚欠款数额等情况,并进行定期的核对。
2、密切监控应收账款回收情况。财务部门可通过编制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定期对应收账款进行清理,密切监控应收账款回收情况。
3、加强合同管理,对债务人执行合同情况进行跟踪分析,防止坏账风险的发生。
(四)建立清收应收账款的专门小组,落实奖惩责任制
1、成立由公司经理领导的,由各业务部门共同组成的应收账款清收小组,明确清收小组各成员的职责。对到期的应收账款,应当及时提醒客户依约付款;对逾期的应收账款,应当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催收;对重大的逾期应收账款,可以通过诉讼方式解决。
2、企业应落实内部催收账款的责任,将应收账款的回收与内部各业务部门的绩效考核及其奖惩挂钩。每季度按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奖惩兑现,年终汇总,按“谁经办、谁收款、谁拿奖”的原则,及时考核、及时兑现,让经办人员得到应有的奖励。对于造成坏账损失的业务部门和责任人员,企业应当按照内部管理制度扣减其奖励工资。
3、对于原经办人离开本单位的,接手人应承担该款项的清收工作,成为责任人。
(五)加强往来款项管理,做到债权、债务明晰,积极做好陈账清理工作。债权债务账目不清是陈欠款清理难度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要积极加强往来账的签认工作,做到往来款项清晰,债权债务单位明确。
(作者单位: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毕飒.浅谈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对策[J].消费导刊,2007.8.
篇7
关键字:应收账款信用政策偿付能力坏账管理
正文:应收账款是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而形成的债权,具体说来是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或代垫的运杂费等。随着国家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企业间的激烈竞争,应收账款做为企业的一种商业信用和促销手段,被企业广泛采用。
应收账款是商品流通发展到一定程度,为了保证流通过程的顺利实现的产物,具有不可避免性;另一方面,应收账款的大量存在,会影响流通过程的顺利实现。应收账款既是流通顺利实现的保证,又是流通顺利实现的障碍。
其次,应收账款是企业市场竞争和商业信用的产物,是企业拥有的、经过一定期间才能兑现的债权,它具有资产的某些属性。其一,在应收账款的持有时间内,会丧失部分时间价值;其二,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还可能因为债务人的破产等原因而无法收回,形成坏账,其影响程度取决于应收账款的规模,规模越大,负面影响越大;同时也取决于应收账款账龄的长短,账龄越长,坏帐风险越大。
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加速它的周转,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能更好的发挥应收账款的商业信用作用。
一、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
1、来源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如在家电行业,由于产品更新换代非常快,如不及时将库存“消肿”,日后就有可能变得一文不值。为提高市场占有率,生产厂家除发动“价格战”争夺顾客以外,还通过降低赊销信用的标准争夺批发商和零售商。
2、内部清理欠款工作职责不清。有些企业对债权资产的风险性认识不够,认为企业只要从财务的角度实现了收入,即大功告成,以完成产值收入的多少论英雄,货币资金的回收工作与任何部门和个人均无直接利害关系,造成各部门对“清欠”工作都抱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
3、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债务纠纷的意识不强。在现实生活中,通过诉讼程序寻求债权保护的道路的确比较艰难。从、受理、调查取证、开庭审理到判决、裁定与执行有一个时间过程,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此外,个别地区“地方保护主义”作怪,作出损害债权人利益的判决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使许多企业缺乏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信心和勇气。
二、有效管理应收账款的方法
1、加大资信调查力度。从源头扼制“应收账款”的大幅度增加和坏账的形成,建立客户企业资信档案,做好应收账款的事前控制,就是要对客户的信用资质进行评估,制定出一套合理的信用政策,防范坏账于未然。信用标准是企业评价客户等级,决定是否给予或拒绝客户信用的依据。企业在制定或选择信用标准时应考虑三个基本因素:其一是同行业竟争对手的情况。在市场竞争中,如果对手很强,企业就必须采取相对竞争对手来说较低的信用标准,反之,信用标准可以相应严格一些。其二是企业承担违约风险的能力。当企业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就可以以较低的信用标准提高竟争力,争取客户,扩大销售,反之,应选择较高的信用标准以降低违约风险的程度。其三是客户的资信程度。企业必须对客户信用等级做出判断并决定是不是给予客户优惠。
2、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企业应根据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市场环境、不同的销售、合作对象,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制定出不同的信用期间、信用标准和现金折扣政策,尽量为缩短企业的平均收款期、为减少企业坏账损失创造条件。一旦企业决定给予客户信用优惠时,就需要考虑具体的信用条件。信用条件就是指企业接受客户信用定单时所提出的付款要求,主要包括信用期限、折扣期限和现金折扣。
3、实行“应收账款“回收责任制。“应收账款”形成的决策者和主要经办人就是回收债权的责任人。必须改变回收债权工作仅仅是财务部门职责的错误认识,应将“应收账款”的货币资金回笼情况一并纳入产值完成情况的业绩考核之中。如果责任人不能将其完成产值所形成的债权收回现金,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4、建立“应收账款”的内部报告制度和风险管理系统。财务人员应当按照“应收账款”形成时间的长短,定期编制《企业应收账款风险评估一览表》,以便让决策层和相关部门准确、及时、全面地掌握企业“应收账款”的现状,有针对性地制定欠款催收政策。
、做好“应收账款”的定期对账和债权确认工作。“应收账款”的相关责任人应定期与债务方对账,请对方在对账清单上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予以确认,其作用有两个:一是防止“清欠”人员与债务方有关人员恶意串通,故意拖欠款项的支付与收取,等到债权方将其列入坏账予以核销之后,再用现金清账予以瓜分。二是定期让债务方确认“应收账款”金额,这是最终通过法律手段寻求债权保护的起码要求。应收账款的对账工作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总账与明细账的核对,二是明细账与有关客户单位往来账的核对。
三、做好应收账款的分析工作
应收账款的分析工作是对应收账款的风险程序进行分析,必要时采取一定的措施,以降低应收账款的风险程度。在工作中,我们可以借用存货管理中的ABC分类管理法对应收账款进行分类分析。
(1)根据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进行分类:一类客户是基于将在赊销期间的贷款看成是从企业获取的一笔无息或低息贷款的想法而赊销,这一类客户往往会想尽办法延长付款时间,从而很大程度上加大了企业应收账款的成本,这类应收账款划分为A类。应重点管理。二类客户是因资金暂时周转不灵,以资产抵押或担保赊销产品而产生的应收账款,由于购销双方签订的抵押或担保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当付款日期来临时,可以根据合同规定收款或拍卖抵押物以收回应收账款,因此这类应收账款安全性较好,可以划分为B类进行管理。三类客户是由于销售产品和收款时间上的差异而形成的应收账款。这类应收账款是时间差造成的,属于真正的应收账款,一般情况下,客户收到货物后会很快付款,安全性很好,可以划为C类,不对它进行重点管理。
(2)根据应收账款的账龄进行分析:一般情况下,应收账款账龄越大,收回的可能性越小,而发生坏账的可能性则越大。企业可以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将账龄最长,风险最大的应收账款划为A类,而将账龄最短,风险最小的应收账款划为C类,其余则划为B类。
(3)根据应收账款的比重进行分析:应将在应收账款中所占比重较大的客户划分为A类,较小的客户划分为C类,其余的为B类。
从上述分类分析可知,无论是从风险角度、账龄角度、还是比重角度,A类应收账款安全性小,风险大,管理人员应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到A类应收账款上,对其进行详尽分析,划定合理的收账政策,尽快回收:同时也不能放松对B、C类应收账款的管理,尽可能缩短应收账款的周转期,加速资金周转。
四、建立健全坏账准备金制度
l、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应收款项进行全面检查,预计各项应收款项可能发生的坏账,对于没有把握能够收回的应收款项,应当计提坏账准备。
2、应收账款坏账准备金制度的建立,无论企业采取怎样的信用政策,只要存在应收账款,坏账损失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而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坏账损失进入管理费用。那么,坏账损失的承担是企业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3、估计坏账损失主要有四种方法:A、余额百分比法:它是根据会计期末应收账款的余额乘以估计坏账率得出当期应估计的坏账损失,据此提取坏账准备金。B、账龄分析法:它是根据应收账款入帐时间的长短来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C、销售百分比法:它是根据赊销金额的一定百分比估计坏账损失的一种方法。D、个别认定法:它是对某笔账款分析确定风险后决定坏账损失金额的一种方法。
4、在确定坏账准备金的计提比例时,企业应当根据以往的经验、债务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等相关信息予以合理估计。对己确认的坏账的应收帐款并不意味着企业放弃了追索权,一旦从新收回,应及时入账。
篇8
关键词:应收账款 审计 隐患 舞弊
一、引言
为了尽快与国际会计的发展方向相一致,2007年我国推出了新会计准则,并在新准则中对应收账款的管理进行了系统的解释和阐述。应收账款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以赊销的方式对其他单位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劳务,而应向对方单位索取的经营款项。它是企业流动资金的重要构成。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单位为了抢占市场,提高产品的销售量和销售收入,保证市场份额,确保自身的流动性资金的长期稳定而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赊销的经营方式。其实,赊销在国际上已经成为一种主流趋势,在欧美国家信用支付方式占到了所有交易的百分之八十。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信用支付必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应收账款随着企业赊销的行为而产生,它在企业整个的资产结构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而应收账款的收回往往直接涉及到企业的损益,因此,在对企业进行审计时,审计人员要对应收账款加强重视,因为它的准确性将直接影响到审计工作的真实与公允。审计人员对于企业应收账款的审计存在很多程序,笔者认为,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程序便是函证程序。在现实的审计工作中,函证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本文将就函证问题进行探讨。但首先,我们先要明确应收账款的审计目标。
二、应收账款的审计目标
审计工作的核心关节是确定审计的目标,确定目标后在根据目标制定一系列相应的程序和方法。应收账款的审计目标应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逾期仍未收回应收账款的情况
审计人员要对被审计单位应收账款账套中应收款的应收期限加以留意,查处是否存在逾期仍未收回的应收账款,查询相关原因以及逾期的时间有多长等等。
(二)逾期应收款的催收情况
应收账款如果出现逾期,被审计单位应当采取相应有效的催收措施以保证款项的及时收回,例如派相关人员前去债务单位了解经营情况并进行催收、发出催款通知书;在催收无效之后,债权单位又是否按照相关的法律程序对对方单位予以等等。
(三)逾期款造成的坏账情况
当单位对逾期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冲做坏账时,应当附有准确的依据,例如证实对方单位已破产的文件或者相关部门的仲裁意见等,并对单位相关的责任人追究其相应的责任。审计人员在审计时要对此类情况加以留意。
(四)计提坏账的情况
对于经济往来较为频繁的单位,应当计提坏账准备。审计人员要对被审计单位的坏账计提情况进行考核,判断其计提坏账的方式和方法是否合理,计提的金额是否准确。因为坏账的计提情况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当期损益。
(五)债权的效力情况
审计应收账款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确定其债权的效力。这就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确认。首先,债务人是否依然存在,例如该企业是否已经破产或者被注销;债务人是否死亡;债务人营业执照是否被吊销等。再者,考核该债券是否符合民事诉讼法律的相关规定,是否受到法律的保护。
三、应收账款审计中经常存在的问题
(一)应收账款上下年度随意结转现象严重
很多企业在处理应收账款时,会选择在本年度结束时,将应收账款余额随意分解或合并至下年度新账的某个或者几个账户之中,而不进行必要的账务处理程序,这实际是一种违法乱纪行为。举例说明:某企业将招待费五千元未计入相关费用类科目,而直接计入 “应收账款”明细项目。到下年结转新账时,又将此科目余额合并至“在建工程”。通过此举合并,使应收账款科目余额中再无此项记载,直接使该部分费用“飞越”了两个年度,巧妙地将招待费这样的纯费用类支出转为企业的基建成本。
(二)利用“应收账款”科目转移资金
当前,纵观我国各类企业,不难发现,其中很多企业为了达到转移资金的目的,将企业自有资金或商品以“外借” 或“销售”的形式直接转移至第三方企业,通过某种“里应外合”,将企业资金或商品挪作他用或内部人员私分。举例说明:年终,某企业为给职工谋取福利,以外借的形式将本企业的五万元资金汇往外地某商场,实际是为了换取购物券发给企业领导和职工。多年之后再将已计入“应收账款”科目的该笔款项做坏账核销。
(三) 坏账准备计提金额不准确,坏账准备核销制度尚不完善
按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当前我国企业应采用备抵法进行坏账准备的计提工作。在备抵法之下,企业应按照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的一定比例进行坏账准备的计提,并将此部分数额计入“资产减值损失”账户。然而,实际中,很多企业虽然采取备抵法,但是却存在着随意扩大计提比例和计提范围的问题,多提“坏账准备”,以多列支“资产减值损失”。通过此做法,达到变相的偷逃税费的目的。与此同时,很多企业的坏账准备核销制度尚不完善。在核销坏账损失时不严格按手续办事,很多财务人员未经批准擅自对坏账损失进行核销,或者不按照规定标准确认坏账,要么将应确认为坏账的应收账款长期挂账,要么将预计可收回的款项确认为不可收回的坏账损失,造成资产不实的现象。
(四)销售人员做“猫腻”
销售人员做“猫腻”,主要是指其利用工作便利条件和手中职权,将已收到的“应收账款”不及时入账或推迟其入账时间,利用时间差挪作他用,甚至据为已有的现象。这些违规销售有人员难以被发现,常常周旋于其所在的企业与买方单位之间,利用时间差将收取的款项存于银行或用于个人经营活动,以谋取私利。
四、应收账款审计的注意事项和审计关键点
(一)对被审计企业要加强审查其经营活动中的销货往来情况
应收账款主要用于核算企业在运营中的销货往来情况。对此,审计人员应加强对被审企业的关联企业的审查工作。另外,关于销货事项的当期应收账款合计数额应该小于等于企业销售额和其对应的相关税费金额。同时,审计人员还应对被审计企业的整体运营和销售情况进行相关了解和调查,重点审查被审企业的应收账款发生额与企业当期销售额之间的关联,尤其是要重点审查发生额较大的经济业务情况。具体方法有两个,详见表4-1。
表4-1 如何审查被审企业应收账款与销售业务之间的关联
(二)强调被审计单位内控制度的建立健全工作
如今,内控制度已然成为大部分单位内部管理首要关心的问题。各个单位都不约而同的加强自身的内部控制制度,使生产和经营的每个步骤和程序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保证财务信息的可靠性与可用性,因此被审计单位几乎所有的经营活动都涵盖在内控制度管理之下。但是,各个经营单位的内控制度却参差不齐,执行力度和经营效果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审计人员应着重了解和分析被审计单位的内控管理制度的完备性和合理性,考察内控制度贯彻的水平,客观的分析被审计单位管理活动的被执行程度。
(三)利用替代审计程序辅助审计
通常,对应收账款进行审计多会选择向被审单位的关联企业进行往来函证。但是,函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证明应收款项业务的存在和被审企业账务记录的真实性,却也在同时可能存在被审企业与被函证的关联企业之间相互串通和勾结,不易被查处。另外,倘若出于“成本效益”原则的考虑,函证程序的运用可能存在不充分,函证可能无结果或结果并不可信,应收账款余额的真实性难以被有效确认。对此,笔者建议,在函证前应综合考虑该笔应收账款进行函证的必要性,对其实施函证是否确实有效。倘若权衡之后认为不适合函证的应收账款关联业务,可以在实际中采用有针对性的“分析性复核”,或者“抽查凭证”等程序替代函证。
参考文献:
[1]姜葵,胡成玉. 浅谈应收账款舞弊陷阱的识别[J].审计月刊. 2011(21)
[2]秦燕.企业应收账款的审计方法探讨[J].财经界,2010;2
[3]曹晨,薛莹.应收账款舞弊行为及对策[J].中州煤炭,2011;2
[4]邵黎红.往来账款错弊的主要表现及审计方法[J].审计月刊,2009;17
篇9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之一,它不仅对经济增长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而且对民生问题也意义重大,是我们应该始终关注的经济增长动力。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规模小、结构简单、适应性强,但其各项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思想落后、资源配置效率低下、风险预防意识弱,这使得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应收账款周转缓慢,资金回收困难,呆坏账数额大,造成现金流量不足、周转不灵,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具体来说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1.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内部控制是防范风险,提高企业整体效率的有力的保证。企业应该严格按照信用标准和信用政策的规定,控制企业赊销业务的发生。发生的应收账款应当及时记账、清理、催收,并定期与对方对账核实。经确定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应及时处理。在实际工作当中,许多中小企业在进行信用销售前缺少必要的内部控制,并不对客户的信用等级和资信程度进行严格的审查,信用销售往往取决于行政干预或领导者的主观爱好,应收账款的管理制度形同虚设。
2.资信等级评定方法落后
许多中小企业盲目、被动地采取传统的“5C”法,即通过品格(Character)、资本(Capital)、偿付能力(Capacity)、抵押品(Collateral)、周期形势(CycleCondition)五方面评定客户资信,而忽略5C法对中小企业的适应性。还有很多中小企业为了占领市场,不加选择地将产品赊销给客户,对客户的信誉程度、付款能力、财务状况等缺乏必要的科学分析和评估,使企业的应收账款平均收款期延长、资金占用数额增大、坏账比率增大、资金流转不畅,给企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3.目标定位不准确导致盲目赊销
中小企业通常把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并把它作为考核企业领导绩效的重要指标。这就容易造成一种误导,销售人员易为了提高业绩,盲目抢占市场,扩大商业信用,大量业务采取赊销方式,追求高收入、高利润,忽视长远利益,最终导致企业流动资金周转不灵。而且迫于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往往出现“买人情跑销售”的现象,赊销业务只增难减,企业现金流量困境越来越严重。
4.催讨账款困难重重
一是企业之间相互拖欠货款现象比较严重,造成正常流动资金被大量的应收账款所挤占。又没有强有力收款措施,企业坏账比率大幅上升,已经超过企业所能承受的坏账率。二是目前缺少政府对中小企业完备的法律支持体系,且司法程序烦琐,对中小企业法律咨询服务也跟不上,中小企业利益得不到保证。在企业遭遇恶意拖欠账款时,因为法律诉讼的成本费用高、裁定执行效果不好,难以用法律手段捍卫权利。无奈之下或者求助于民间的“讨债机构”通过一些不合法的方式强行要债,或者转而靠拖欠其他企业账款弥补漏洞,形成恶性循环,企业的问题解决不了,还给社会带来不安定的因素。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综合来看,造成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效率比较低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收集能力低
应收账款管理的效率高低与否,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对客户资信等级的评价的正确性。而中小企业的这种客户信息的搜集能力往往达不到正确判断的要求。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中小企业人才缺乏,未构建自己的信息机构,且相关业务人员素质不高。再加上能承担的成本相当有限,其自身获得信息能力非常弱;另一方面,是企业外部原因导致的。政府缺乏专门负责中小企业信息统计的机构,缺少对企业基本信息,诸如生产规模、财力状况、资信信息等的了解,以至中小企业缺乏从外部了解合作企业的渠道。
2.日常管理不规范,风险防范意识不强
中小企业应收账款总额居高不下,坏账比率不断上升,主要是企业内部各项制度不健全,风险意识弱。有的企业未建立应收账款管理责任制度。财会部门与销售部门责任不明确,缺乏沟通,销售和财务信息不连贯,出现问题后部门之间互相推诿。另外考核制度不合理。目前,大部分中小企业为了扩大销售,实行销售人员工资总额与销售额挂钩的做法。这促使销售人员为了个人利益,只关心销售任务的完成,采取赊销、回扣等手段强销商品,忽略之后的收款工作,而这部分销售额成为坏账的风险极大。应收账款日常实际管理工作也不规范,未建立客户档案或档案不全、未按实际情况制定信用标准、平时不进行账龄分析等许多管理缺陷都导致应收账款管理效率低下。
3.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小企业为了避免被淘汰的厄运,必须寻找自己的竞争优势,尽可能地扩大市场份额。但中小企业因为规模小,品牌信用低等因素,销路拓展能力有限,企业往往希望借助赊销业务来扩大销售量,提高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出于低成本生产的考虑,产品研发少,技术含量低,质量不稳定,买方单位出于谨慎起见,倾向于采用“试用”的购货方式,即没有问题再付款,这种方式毫无疑问增加了企业的赊销业务,造成了企业赊销业务只增不减的困境。
4.法律维权意识薄弱
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债务纠纷的意识不强的问题。既有客观也有主观方面的原因。客观来说,从、受理、调查、取证、开庭审理到判决、裁定与执行有一个时间过程,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主观方面,个别地区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使许多企业缺乏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信心和勇气,遇到不合理、不合法的呆坏账只能“忍气吞声”。总起来说,中小企业通过诉讼程序寻求债权保护的道路比较艰难。
三、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政策建议
1.强化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
由于中小企业的规模比较小,限于成本的约束,一般情况下不可能设立专人或专门部门管理应收账款,但在企业的内部控制中可作为与财务、销售等平级的独立内容来认识和对待。对应收账款实行责任制管理,各个企业根据所在行业的特点制定计划,详细地做成计划表单,下发到相关负责人,明确权与责,加强销售业务人员的责任心和风险意识,落实收款责任。还要严格应收账款核销制度,对每笔应收账款都做到清晰明确,进行准确的账龄分析,对因质量、数量、交货时间、合同纠纷等没有得到处理的应收账款单独设账管理,并计提坏账准备,强化内部控制,为应收账款的管理奠定坚实基础。
2.保证信息沟通顺畅,优化资信评定手段
企业只有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科学管理,才能降低企业因赊销而产生的经营风险,最大程度地保证经济利益的实现。评估客户信用品质的五个方面:品质、能力、资本、抵押和条件,虽然在中小企业适用过程中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基本思路是可以借鉴的。首先应该保证企业内部销售和财务人员的信息沟通顺畅,按时记账,及时反馈。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建立企业自己专门的信息机构,提高相关业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改进客户信用等级评价体系,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对企业信息质量的要求。同时,还要学会巧妙寻求社会和政府的保护,为企业应收账款的实现增厚缓冲垫。
3.正确定位企业发展目标,加强风险防范意识
中小企业应该改变只看到眼前利益忽略长远利益,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思想意识,也应该注重企业价值最大化。要充分认识应收账款的坏账风险,认识其危害性,不能只是为了获得市场份额而盲目扩大赊销量。应该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确定正确的信用标准和信用条件,在赊销形成应收账款时,一定要谨慎,降低经营风险,加速企业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4.加强应收账款事后管理
篇10
关键词:内部控制;失控;赊销;坏账
一、企业内部控制现状
组织的发展随着业务流程由小到大,伴随着企业的内部控制要求就由简单演变到复杂,很多企业对于内部控制依然过度依赖人和企业硬性制度,过度依赖管理结构与流程的细分,往往只向程序的标准看齐,着重于形式,从而使企业内部控制达不到预期效果,并且建立成本也非常高,导致众多企业在法律没有强制要求的情况下,将内部控制简单化处理,才出现了实施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给不法分子机会钻内部控制不完善环节的空子,给企业带来本可以控制或可避免的损失。企业管理的各个流程均需要内部控制,众所周知,内部控制的程度取决于管理层的认知水平,信息系统会帮助管理者提高认知水平进步空间,做内部控制的载体,可以说,信息系统如何设计的内部控制,企业就如何进行各部分的业务管理。如今大部分的企业均采用信息系统来管理企业,不仅仅对财务一部分进行严格的控制管理,相关联部门例如销售、采购、库存等部门也会进行内部控制的设计与实施,不仅仅对管理层相互间的约束进行内部控制,对各部门基层人员也会进行控制。
在生产销售型企业中,对赊销引起的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尤其重要,尽管目前已经有部分企业关注这一环节的内部控制,但是面对激烈的商业市场竞争,销售人员或者相关管理人员只关注销售业绩和经营成果,采取各种手段销售促销,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缺失或失控失效仍然普遍存在。收不回款或者坏账过多,会造成本利皆无的惨重损失,赊销收款的内部控制缺失或者不完善是企业财务的一个恶性肿瘤,危机企业生命。
二、案例展示与分析
针对销售及应收账款环节的内部控制,以下两个案例从不同侧重点反映出应收账款内部控制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家公司的销售员业绩平时挺不错,但爱好赌博,手里吃紧就对货款动了心思。从客户手里收到货款不及时上报,扣除部分供自己使用,金额逐渐增加,为了方便挪用公款,便登记注册了一个皮包公司以公司的名义与原公司的客户谈生意,私刻了任职公司的发票专用章及客户专用章。三年间这位销售员利用职务之便共与十几家公司签订购销合同,挪用货款共计234万元。当财务发现他签订的合同上的合同专用章与可提供给公司队长的合同专用章不一样,并且货款与他上交的金额不符,经核实后方发现其中的违法行为。
上述小案例可以看出公司存在严重的内部控制缺失问题,销售合同签订与管理对账,货款确认与催收,合同与实物的管理均有问题使得销售员可以长期挪用货款而没有被发现。销售与收款同时由销售员负责虽然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但财务人员应及时认真对账,与客户沟通,监督控制销售人员,并给予不法行为严厉的惩罚。
对于集团企业,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应更为谨慎、周全。山东的新华制药上市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有9家子公司,经事务所内控审计查出其下属的新华医药贸易的鲁中分公司、工业销售部门、商业销售部门等分别向同一客户授信,导致整体授信额度过大。医药贸易内部控制制度规定对客户的授信额度不超过它的注册资本数额。不仅如此,还出现未授信的发货现象,影响最大的是对欣康祺医药有限公司及其存在担保关系方形成的大额应收款6.07亿,后期经核实,欣康祺长期将医药业做成金融业,上游赊购拿货后低于市场价现销给下游,将现金投入期货市场获取收益,期货的风险导致其资金链断裂。2011年度,新华制药对欣康祺共计提了近5亿的坏账准备,造成的重大经济损失。
在集团企业中,这样的内部控制失控情况很容易出现,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重要客户的信息一定要掌握,分析各个子公司报表及时发现问题,不仅要设置各个客户的信用级别,站在母公司角度,对子公司共同客户的授信程度要单独考虑,母子公司沟通显得极为重要。
三、销售及应收账款内部控制措施
财务信息化帮助财务人员将日常繁琐的销售业务应收账款记账通过软件清晰明了的记录下来,客户数量再多也可以通过查询功能挑出关注的相关信息,做到主动了解款项收回情况及是否超过授信额度发货等。ERP的应用同样给予销售人员,仓库人员相关权限查看客户的付款信息和发货信息。所有业务系统操作,分系统相关联,实现整体信息化,透明化。
针对我国目前企业销售及收款环节所体现的问题来看,企业应结合实际情况,全面梳理销售业务流程,完善销售业务相关管理制度,明确销售、发货、收款等环节的职责和审批权限,严格按照权限程序办理销售业务,定期检查分析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控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销售及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
一是识别目前企业在销售及收款环节的内控缺失及缺陷,必要时请专家进行企业内部控制的审查。识别之后才能进行有效分析,制定销售利润最大化,收款风险最小化的整改计划。
二是对销售环节应加强市场调查,合理确定定价机制和信用方式,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销售策略,健全客户信用档案,对新客户和境外客户要建立严格的信用保证制度。重大销售合同订立应吸收财会法律等专业人员参加,建立合同专用章保管制度,不可以盖在空白合同上,销售部门按经批准的销售合同开具销售通知。
三是对收款环节应严格考核,实行奖惩。做到不相容职务相分离,销售人员催收记录往来函电要妥善保存,财会部门办理资金结算并监督款项收回。确保会计记录、销售记录与仓储记录核对一致。制定专人通过函证等方式定期与客户核对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等往来款项。
四是编制科学可行的销售计划和预算方案,约束控制销售活动。既要预算到各部门,也要预算到各人员。预算和实际相比较,可以促进各部门协调合作,保持销售收入和成本与计划之间的平衡,评估业绩的完成情况,实行预算执行考核制度。
参考文献:
[1]俞海芳,基于财务信息化的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制度案例比较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