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主要特征范文
时间:2023-12-04 18:02: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美术主要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949年以来,由于中国音乐界对音乐理论教育加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理论研究得到深入发展。在对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研究过程中,重视从实践中积累经验,改造研究成果,对于其基础问题,例如对范畴的研究,却是模糊而有偏差的。为了促进理论研究的发展,进而建立起适合中国声乐发展的艺术体系,音乐界开始将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范畴问题提上研究日程。
二、当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范畴的显现
(一)以母语为背景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始终追求词曲相合。生动的歌词能传达歌曲的思想内容、引起听众共鸣,与歌曲表情达意相辅相成。汉语具有声、韵、调的旋律特征,因而中国民族声乐在创作上要充分结合汉语语言特征,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在演唱上则要注意发音的准确,保证歌词和旋律的完美结合。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从产生到现在,在创作和演出过程中始终坚持以母语为背景,这也是对中国民族声乐艺术进行范畴界定的最基本一点。
(二)以民族地方特色或综合音乐风格为特征
“音乐风格”体现着艺术家创作的个性特点和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从中华民族音乐风格总体来看当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范畴,主要包含两方面风格特质:一方面,受中国民族地方音乐或者综合音乐风格的影响形成的“演唱风格”。这种演唱风格体现着中国民族声乐独特的发声技巧和表演方式,直接体现着我国民族声乐对民族民间唱法的传承。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创作风格”上。作曲家在创作中多使用传统音乐风格或者是在传统音乐风格上进行发展,这种风格是中华民族声乐艺术的共性,但作为区别于别国音乐的一种特性而存在,体现了中华民族声乐艺术的气派。
(三)以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审美为标准
观众的审美标准会随时代变迁发生一定变化,但又始终保有相对的稳定性。对唱法的研究,要从观众的审美出发,研究满足观众审美需要的音乐艺术风格,具有群众基础才有发展的动力。传统民族声乐艺术在几千年的中国古代美学观念影响下,具有独特的审美标准,注重“声、腔、气、韵”的和谐统一。而传统民族唱法在吸收了西方唱法之后所形成的现代唱法,则是建立在传统和现代结合的审美观念上,不但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还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符合当代群众的审美标准。
(四)母语性、风格性、审美性结合的艺术范畴
当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在文化的滋养中已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传统民族声乐艺术,已具有发展的形象和内容,更加艺术化。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具有母语性、风格性和审美性统一的特点,随着时代变迁而进步,进行着发展转型,我们要用动态和包容的心态对待当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新表现。
三、当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主要美学特征
(一)情感美学特征
声乐艺术的魅力主要来自声和情两个因素。声,即演唱者运用歌唱技巧;情,则来自歌唱中对情感的传达。情,是人由内而外传达的一种精神美,在声乐艺术中占主导地位。音乐艺术的情感美表现在“词情”、“曲情”和“声情”三方面。“词情”使词作者赋予歌词的情感状态,声调的起伏和扬抑都能辅助情感表现;“曲情”是运用旋律、节奏等协助表现情绪,体现音乐作品的情感内容;“声情”则是表现在演唱者对歌曲的情感把握,“声情并茂”是中国古代就有的美学思想,也是中国传统声乐艺术的美学法则之一。演唱者运用其娴熟的演唱技巧再融入真切的演唱情感,才能协调、准确地表达歌曲情感,使音乐更具感染力和传播力。
(二)创造性美学特征
声乐艺术是综合性的艺术,吸收了多种音乐艺术的相关产物,并融合了中西方的不同音乐元素,具有创造性的特点。当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创作态度,不断吸收新元素进行改进,呈现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与外来声乐艺术和谐共存的良好局面。当下的中国声乐艺术的舞台呈现出多元化和包容性,传统与现代民族声乐艺术、西洋美声与通俗声乐艺术都能在这个舞台上得到充分展现。在对传统、外来音乐艺术的包容中进行吸收与创造,让多种元素充分发挥其不同特色的美,使得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创作获得更多令人惊喜的表现手法而更加完整和谐。具有创造性的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在传统与现代音乐艺术的审美观念的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
(三)现代性美学特征
艺术的现代性特征是对艺术依托于社会而言的。音乐艺术的美离不开其对社会的深刻表现。在时代变迁的洪流中,声乐艺术需要符合社会成员的意识需要,随社会而向前发展,而在追求时尚的同时,中国音乐艺术又保持着一定的传统特征,表现出传统与时尚辩证统一的特点。从目前中国声乐艺术舞台来看,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在表现形式、装扮制作等方面都十分时尚,但这种时尚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符合中国观众的审美要求,能被更多观众接受、青睐。当代中国声乐艺术将民族特色与现代特色的结合统一,带给群众审美享受,具备传统与现代共存的美学特征。
篇2
关键词:学习情境 技法 观察 赏识教育
小学美术写生课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因为它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爱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欲望,还能够进一步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提高学生观察力、创造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切实可行的写生教学,是值得美术教师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写生课不同于传统技法教学,立足于学生全面发展,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多年的美术课教学实践中,我认识到儿童写生课内容应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必须坚持趣味性、启发性和创造性相结合,并遵循儿童成长规律,激发学生对写生课的兴趣和信心。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不能仅仅简单对学生进行技法训练,而忽视学生感情创造性的发挥,要放开束缚,让孩子在艺术世界里自由徜徉。
一、创新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学习兴趣,可以激发学生无穷无尽的探索学习的动力,有了学习兴趣才会产生表现的欲望。一旦有了艺术学习锲而不舍的精神,会不断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效果,激发艺术潜能。
在写生课教学中,面对写生物,如花瓶、水果等,由于孩子们从小到大对这些东西很熟悉,认为没有什么好表现的,教学效果便大打折扣。加上写生课有一定的死板性与枯燥性,如果写生物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对静物更不会仔细观察,更谈不上抓不住其特点,研究其表现手法了。
上课前可布置学生从家里带苹果和花瓶来,课上让学生说出不同水果的特点,比较谁的花瓶漂亮、花纹与瓶子的形状有什么不同。甚至可以安排一个吃水果的环节(只有回答了问题才可以吃),给学生一个主动观察事物、比较事物的动力及空间,让写生课“活”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就能引导小学生带着趣味和动力去观察,去体验,去表现,学生有了兴趣,创作能力得到释放,创作的作品就会丰富多彩。
二、创新观察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1、整体――局部的观察方法。在写生中,有的学生画的不像或画面没有整体感,原因是学生急于动笔,画时没有认真观察、分析写生对象,没有抓住写生对象的本质特征,容易被局部的细节所吸引和误导。
如我在教六年级“美丽的风景”一课时,先给学生放映一些风景图片,特别是学生在家乡喜闻乐见熟悉的风景,让学生先观察这组风景整体的色彩是什么色调、主题物是什么、在画面中的什么位置,以及其它景物的大小位置。要告诉学生画面中的小狗、墙上的宣传标语都不是要急于观察分析和表现的对象,要总结物体的位置大小,比例――色调――局部色彩造型及纹理关系,通过这样一个观察的过程,使学生理解什么是正确的观察方法,从而为下课时“风景写生”课奠定良好的基础。
2、同类色中找变化。不管是静物写生还是景物写生,小学生都存在平涂、分析、概括等能力较为薄弱等问题,再加上头脑中形象贮存量少,绘画知识贫乏,所以导致不容易发现特点的情况。如果从同类色入手,同样颜色的物体比较,儿童就很容易发现要画物体的特点。如讲授静物写生时,一组梨子都是黄色的,近处的和远处的、左边的和右边的有什么区别,颜色有什么微妙的变化,先让学生观察后回答,最后教师作总结,通过观察、比较,让小学生在认知领域内逐步掌握色彩的变化,降低写生物的难度,让色彩成为学生简单易学的绘画语言,在不断的自我创造中体会到色彩变幻无穷的魅力。
三、创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1、借助辅助教具。写生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尽快了解写生物的主要特征,有必要运用一些辅助教具。但每一种写生物所需要的辅助用具也是不一样的,又有其灵活性。如:“动态中的人物”一课中,为了让学生了解人物活动时的姿势,课前让每个学生做一个活动的纸人,学生做纸人的过程就是一个了解、掌握的过程。课上让每个学生摆出人在活动时的各种姿态,学生还可以直观生动的了解人在活动时的动态。“给自己画张像”一课,为了把老师的主要特征明显化,我运用多媒体电脑制作了一个课件,课件中有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界明星人物的漫画像,夸张而简捷的表现方法使学生倍感兴趣,进一步加深
了对“抓住物体的主要特征”这一概念的理解,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画人物就是要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来画才能画象。这就是辅助用具的魅力所在。实践证明,正确、合理的写生教学方法可以促进儿童各种能力的激发培养。因此,在写生教学中超重视并加强教学方法的研究,以创新为前提,创造开放、多彩、充满活力的课堂,让学生获得个性发展的空间,只有这样,小学美术写生课教学的价值才能得以充分的挖掘和展示。
2、内挖智慧潜能。在现代社会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写生课教学是运用、绘画语言进行的创作活动。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智慧和技法的创作,完成自己的作品,往往只满足于现状。在这个基础上,要根据孩子的心理特征,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作力,引导他们在画好物体后,展开自己想想的空间,再进行加工创作,创作出有自己独特风格和独到思想的作品,使小学美术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让写生课延展为创作课。
四、注重赏识教育,提高育人水平
篇3
在绘画活动中,运用情绪激励法、观察分析法、演示想象法等。用最直观的演示方法帮助幼儿找到目标。让幼儿以角色身份完成作品,使美术活动游戏化。让幼儿扩大选择图形的范围,学会运用图形组合的方法表现物体的基本特征。主要学会以下几点:
1、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2、通过多种形式的美术活动,使幼儿体验到美术活动的乐趣,提高 <BR><P></P>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3、学习观察生活,了解生活,提高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作力,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
4、运用各种线条和块面大胆地表现在生活中感受过的物体的基本形象和主要特征,大胆地按自己的意愿画画。
篇4
关键词:高中 美术 教学 造型 结构 个性 创新 因材施教
素描造型艺术是创造不同类型的形体艺术,是研究主观世界一切物象造型规律的学科,在美术常规教学实践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是一切绘画的基础,同时它也被看作一门独立的艺术,因为一件好的素描作品本身就是一件优秀的艺术品。它要求学生对客观事物进行艺术的再创造,而这种“再创造”就是艺术。艺考生培训担负着为高等艺术院校培养学员的任务,学生的专业辅导课就是我们的阵地。在三年的学习中,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安排和实施,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因为学习绘画,提高学生的造型水平并不是凭空创造,而是要学生能将自然形体转变为艺术形体,这种本质和美感的表现就是素描造型艺术的主要特征─―形体的特征。而要表现这一特征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表现、整理与概括的能力。对学生的训练应有层次、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不可操之过急,只有打好艺术造型的基础,才能实现培养学生较好的观察能力、造型能力以及良好的审美能力与创新意识的育人目标。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方法
整体的观察事物,初学者最易犯的毛病是从局部入手,以致造成包括比例、结构、明暗、空间、透视等方面的错误。所以教师要及时引导他们学习方法,善于总结经验避免学生少走弯路。系统、科学的培养学生的素描认知力、观察方法,明确素描表现的具体法度。正确的观察方法,体现了一个画者的艺术修养,也是画好一张素描的首要前提,它甚至决定了一个从事造型艺术家的未来。正确的观察方法,首先要解决透视问题,用透视的眼光观察物体,掌握透视的变化规律,以及物体固有联结─―结构问题。在教学中更要遵循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先可摆较简洁、对象较少的静物训练学生的观察力、认知力,让学生在单纯中发现丰富的内在变化:如何构图,处理画面上的空间关系,把握画面的细节特征等;而后逐渐过渡到复杂的组合体、多角度地训练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加强画面的组织能力,对画面中体现美感的东西进行重点描绘,集中感受对象鲜明的特征,对无关紧要的细节加以舍弃,避免学生见啥画啥,重点不突出的弊病,让学生较顺利地走入美术的殿堂。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
结构素描是以研究和表现形体的结构为宗旨,主要以线的形式来表现形体的穿插及构成关系,而明暗素描主要采用明暗法,依靠空间透视原理(近实远虚、近大远小)来表现形体在空间中的诸多因素,主要特征是以明暗调子来控制形体的结构关系、透视关系和空间关系,这两种素描没有本质的区别。素描规则告诉我们,没有不讲结构的造型艺术,也没有不注重结构的素描,结构是各种体系素描的命脉,点、线、面、质感、量感是素描的要素。我们从事的高中美术教育针对的是高等艺术教育的目标,一般遵循一套既定的程式。从内容上分有:静物几何形体石膏分面像石膏人像真人肖像的练习;从教学手段上分有写生、临摹和默写等方法上的训练,来锻炼学生手、眼、脑的协调性,从而形成一个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达到基本绘画技法与美学观念的统一。
三、培养学生的个性意识和创新意识
个性是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对艺术的领悟,是独特地运用美学法则的表现,但个性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独创性的作品,对干初学者在学习素描时,临摹某某的作品,甚至像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摹写,可以说这是正常现象。但在其今后的学习发展过程中,不可一味地摹仿,要勇于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古人所说的“似我者死”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在绘画作品中“不可无我”即是在作画时不可无情。
高中美术生的教学是走“写实”的道路。三年里,在教师平常的示范教学中,学生或多或少地学习了教师的作画风格,这易造成全班学生的画一个样,这也许间接地扼杀了许多学生的艺术灵气。齐白石老人不是曾告诫自己的弟子:“学画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个中意味不言而喻。教师应更多的重视学生自我价值的表现,注意培养学生个性化的表达思维方式,因材施教,在掌握基本的造型规律后,根据学生的喜好引导其自由发展,力争在班上形成百花齐放的艺术氛围。这样才能对学生在高中阶段乃至未来的发展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
要注意的是学生的作画个性是不能强制产生的,是其内在成长起来的,是其自我的必然反映,我们在教学中应融会贯通,灵活教学,因材施放,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块肥沃的土壤中生长出不同的花木来,使艺术界更加绚丽多彩。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独立创作能力
美术的学习、创作是一个对学生独立性要求很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强调独立思考,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不可被动地刻画对象,人云亦云,同时在素描训练中寻求简练合情合理地表现见到的物体或人物,以达到形神兼备,丰富而又洗炼,严谨而又生动。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应采取长期作业与短期作业齐头并进、各光源前提下作业相互结合;并且要在其间安排构图作业,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和想象力,使学生懂得画面的构成,培养其表现整个画面形的能力。
我们高中素描基础教学任务之艰巨可想而知,既要根据实际情况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审美能力的培养,也要提高其扎实的造型能力和对现实的表现力,同时还要提高教师自身更广泛的兴趣和爱好,来融入到平时的教学中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
总之,美术教学是一个立体的教学过程,中间很多内容和经验都要靠平时去积累去总结和反思,以上几点是我的一些浅见,尚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还需要提高。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回归 新课程 学习兴趣 个性发展 魅力
自《美术课程标准》开设“综合、探索”领域后,可喜的看到美术教师在学科教学中体现“整合”方面做的努力,但为了体现这一新理念,不恰当的“整合”,一味地追求课堂形式,会让人觉得牵强附会,失去美术学科本来的特色。
艺术大师毕加索说:“我曾经像拉斐尔那样作画,但我却花了终身时间去学习儿童那样画。”曾观摩一位德高望重的特级教师上课,想象中应是华丽精美、异彩纷呈,然其陈式却无异于随堂,可就在这看似朴素平淡中却尽显功力,游刃有余,课堂时时爆发出开心的笑声,与会者和学生像被一块强大的磁铁牢牢吸引,全身心的放松、投入其中。课后教师感言大师和我们的不一样,那就是“天然去雕琢,清水出芙蓉”,至今如咀橄榄,回味无穷,启迪着我们课堂教学。
一、彰显教师魅力,激发美术学习兴趣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而教师个人魅力是学生上好美术课的前提,也是对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一个重要因素。
美术是门有魅力的学科,教师以自身的“身教”与“言传”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名优秀的美术教师要真正游刃有余的驾驭课堂,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过人的教学智慧,独特的教学艺术,风趣的教学语言。唯有此,学生喜欢上你,才喜欢上了美术课。
曾示范过一节低段课教学,将《贴树叶》别具匠心、人性化的改为《树叶“变、变、变”》,一石激起千层浪,树叶会变?是魔叶?学生瞪大眼睛,非常好奇,教师煞有其事口中念念有词,真的耶,学生惊叫!小小树叶真神奇,投影仪上一会变老头,一会儿变小孩,一会变小兔,孩子兴奋极了,课堂激活了,教师自身激活了,师生在快乐和谐的课堂气氛中神采飞扬……
学生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教师变成了“平等中的首席”,教师成了课堂的参与者、学习的合作者、积极的旁观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无一不彰显了教师的人格魅力。
二、关注学生需要,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自身存在的潜能是巨大的,每个人只要相信自己的潜能,而且不断开发自己的潜能,人人都能成功。
美术是多样化的艺术,正因为美术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包容,不苛求标准答案。由于学生个性的差异,在知识的理解与表现中会参差不齐。在学生的造型活动中,尊重他们的个性,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发展美术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既可以选择写实的手法,也可以进行夸张、变形;在色彩上可以按客观实际去再现,也可按主观意识去表现。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思路有利于学生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创造出风格各异、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
教师的评价语言不仅是对各个学习环节和内容的一种引导,更是学生有效学习的一种方法。在作品评价时,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充分理解和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潜能,运用一些受学生们欢迎的富有感彩的评语:“色彩太美了”“线条很流畅”“想法真独特”……有针对性地进行鼓励和引导,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个性的张扬,在看似幼稚杂乱的图形和线条中发现他们的才华,体会他们的情感。
三、关注学习主体,自由生成情感体验
新课标实施后,课堂也呈现出了万紫千红的缤纷色彩,授课的形式多样化了,课堂气氛更活跃了,但是,亦有些教师为了追求诸如课堂气氛过于强调学生参与而忽视了对美术本质的理解和把握,忽视了美术本身的感悟和体验。
“留白”,原指中国画中为了画而构图需要和主题思想为表达,对画面空间进行有效分割而留出的空白,是一种虚空传递的意境。美术教学亦可借鉴“留白”手法,运用于课堂。
1. 为探索“留白”,查阅资料是自学一种方式,特别是欣赏课,涉及的一些新知识,学生完全可以通过查阅自行解决,教师再讲授只会显得多余,美术资料的查阅有它的特殊性。教师从中年级开始,指导学生怎样查找资料,对高年级学生可以列出查阅提纲,这种在教师指导下查阅工作会使学生积极性提高,使探究力良好形成。
2. 体验“留白”。美术课上常常给学生欣赏,读作品的时间很少,赏析作品一带而过,学生无法静下来仔细品读,感受作品色彩、线条、明暗、笔墨、结构、布局等因素,因此欣赏中要多留一点时间,让学生充分感受体验,感受色调或明亮暗淡,表情或宁静或躁动,笔致或飘逸或沉厚,格调或质朴或华丽等等,默默与作者心灵对话,思维尽情飞扬,纵有千言万语,抑或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让课堂和心灵对话成为一种习惯,使学生沉睡的潜能得不到充分释放,这样的课才具生成,达到不教之教之效果。
四、突显学科特征,回归美术本来面目
篇6
【关键词】有趣 夸张 漫画 体验 创新 实践
一、研究背景
漫画是一种具有特殊魅力的绘画艺术形式。调查表明,大多数初中生每天花在课外阅读上的时间平均仅仅为30分钟左右,许多学生课外阅读的是娱乐和休闲类书刊,其中喜欢卡通漫画故事的比例为39%。所以,我们认为孩子们的世界是一个卡通、漫画的世界,但他们对漫画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感兴趣和临摹上,没有创新,没有想象。因此,本文旨在引导学生如何于时尚文化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锻炼其观察力、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给他们广阔的创作空间。
二、课堂教学设计路径
欣赏――欣赏和分析熟知的人物形象,体会漫画幽默的表现方法,感受创作肖像艺术活动的乐趣。
了解――了解肖像漫画的造型特点,学会用夸张变形的方法创作肖像漫画,掌握简单易学的漫画表现方法,尝试漫画的创作。
体验――通过对人物五官特点的细心观察,尝试用概括、组合、替代等方式体会肖像漫画的创作过程。
应用――通过同学互动、原型创作,尝试发现生活中不同的人物形象特征,体会发现人物形象使用不同表现形式、不同工具带来的变化。
创造――人物肖像夸张再创造:通过收集肖像漫画资料、交流、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方式研究和创作肖像漫画。
三、课堂教学设计思考与实录
1.感受漫画。这一环节通过学生“看――议――画”的过程引入,展开课题。主要通过两个环节:
(1)教师自画像导入。通过教师自我介绍,寥寥数笔展现简单生动的自画像,引发学生对漫画的探求欲。
(2)儿时歌谣漫画的回忆。教师选取了耳熟能详的口诀漫画“丁老头” 帮助学生回忆其绘画的特点,通过“诵读歌谣――教师引导――学生试画”的渐进过程,加深学生对漫画的认识。
2.美的感受。重点赏析《! ?》-丰子恺、《父亲碗里有了肉》-王复羊、《园艺大梦》-几米。
在这一环节中,通过几件漫画作品的欣赏,引导学生感受美,体验漫画的特点与乐趣。对丰子恺的作品《! ?》,教师引导设问:“作品描绘了什么内容?”学生讨论发现:“小男孩看见心爱的小鸟死了,很伤心。”“鸟笼敞开着,希望小鸟飞起来。”教师进一步设问:“请根据漫画表现的内容,为其取一个适合的题目。”学生讨论热烈,很快得到各种画题:“小鸟怎么了”“飞翔”“笼中鸟”。
对作品《父亲碗里有了肉》,教师通过与油画《父亲》的比较,引导学生从作品的异同中发现漫画的侧重点及表现意义。该作品揭示了当时社会上许多农民的现实问题,让观者陷于深深的思考,也感到了一种超前的忧患意识和生命存在的力量。
3.肖像漫画初体验。这一环节是在学生了解漫画的基础上进行肖像漫画的认识与体验。通过熟悉的明星肖像赵本山、崔永元、奥巴马的欣赏,发现肖像漫画与现实生活中人物的差别,感受特点,通过猜一猜、想一想、观察讨论肖像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有效的肖像漫画初体验。
4.学学画画――肖像漫画的深入学习。随着学生对肖像漫画认识体验的加深,他们积聚了越来越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这一环节中应着重对表现肖像的方法与途径进行学习引导。(1)符号化的语言。在肖像漫画的表现中,如何把复杂的肖像变成简单易表现的有趣漫画呢?符号化语言即运用方、圆、三角等几何形把比较复杂的表现对象提炼、简化,完成肖像漫画创作。在教师示范的基础上,加入学生游戏接力画。教师提供五官资料,引导学生观察五官特点,并给出几个基本形符号,由各组同学依次画一个五官,直至完成肖像。然后,比一比,哪组肖像最夸张有趣。最后,学生自评、互评,发表不同的看法,体会符号化意义。(2)夸张与变形。用符号化的语言降低了绘画的难度,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要想把肖像漫画表现得更生动有趣,还必须解决另一个难题:夸张与变形。我们具体以明星姚明为例,通过“分析――示范――总结”,帮助学生掌握方法要领。 设计意图:a通过观察照片,分析人物的主要特征;b课件分步展示夸张变形的过程,帮助学生抓住肖像的典型特征,明确变形的方法步骤。(3)借代与联想。这一环节是对肖像漫画基本画法的拓展与延伸。通过对动植物等的观察,借用其局部特征表现人物形象,达到夸张变形的目的。
5.应用与创作。通过以上师生互动、学习,我们掌握了一些简单易用的表现方法,在这一环节中,要尝试让学生进行漫画创作,感受艺术创作活动的乐趣。
练习的具体设计:为同学画一幅有趣的肖像漫画。
篇7
幼儿大班美术教学计划画.为了提高幼儿的绘画兴趣与水平,为了让幼儿有充分展示的机会,发展幼儿形象思维,大胆想象,勇于创新,本学期教师将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社会活动情感体验主题活动幼儿实际水平和生活经验选择切实可行的题材.主要目标:
喜欢参加多种美术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的美术活动,使幼儿体验到美术活动的乐趣,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创造性地表现.
引导幼儿欣赏感兴趣的绘画作品,培养幼儿初步发现周围环境和美术作品中美的能力.
引导幼儿欣赏作品的造型色彩构图感受对称均衡美初步学会正确评价美.
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想像解释他人的美术作品,交流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并学习用语言动作表情绘画等多种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像.
启发幼儿利用多种绘画工具和材料,运用不同技能表现自己独特的思想和感受,体验创造的乐趣.
引导幼儿用色彩和线条表现感受过或想像中的物体的动态结构和简单情节,运用各种线条和块面大胆地表现在生活中感受过的物体的基本形象和主要特征,大胆地按自己的意愿画画.
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敏感性学习根据画面需要,恰当地运用各种颜色表现自己的情感注意深浅冷暖颜色的搭配.
指导幼儿学习在画面上主体突出,合理布局.
具体实施措施:
在绘画活动中,运用情绪激励法观察分析法演示想象法等.用最直观的演示方法帮助幼儿找到目标.
让幼儿以角色身份完成作品,使美术活动游戏化.
让幼儿扩大选择图形的范围,学会运用图形组合的方法表现物体的基本特征.
为了提高幼儿的绘画兴趣,教师的绘画示范程序要从易到难,指导时充分注意群体的个别的需要,为幼儿设置小步递进的阶梯.
树立以幼儿为主的意识,让幼儿大胆作画,达到《幼儿园规程》中所提到的:激励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在更大范围内发展幼儿的创造思维能力,不断提高幼儿审美及表现美的能力.
教学进度:
我的梦想,云彩,小水滴的新居,会动的,有趣的线描画,航天飞机
幼儿大班美术教学计划二
一、情况分析
绘画是孩子的一种天性,也是一种爱好,孩子的家庭背景不同,能力水平也有很大的差异.有的不那么喜欢动手画,有的孩子画的总是那些,绘画水平高低不等,这就更需要我们教师做积极正确的指导,根据幼儿的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教学方法.并给幼儿以绘画的自信,寓绘画于游戏中,重视对幼儿作品的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提高幼儿绘画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学期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通过各种形式,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提高学习兴趣.
3.学习通过观察生活、了解生活,并通过绘画、手工等美术活动提高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4、能大胆运用各种线条和色彩去表现在生活中感受过的物体的基本形象和主要特征,能大胆地按自己的意愿画画.
5、能大胆地通过各种艺术手段表现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独特感受.
6、学习运用各种工具材料大胆地进行手工活动,对手工活动有兴趣,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手工活动.
7、通过欣赏名画家的代表作,欣赏民间工艺品,欣赏和评价同伴中的美术作品,感受作品的美,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
三、具体工作安排
第一周
《我们班的老师》线描画
《小蜘蛛织网》
线描装饰画
《向日葵》线描画
第二周
《京剧脸谱》线描装饰画
《小猪的婚礼》
创造想象画
《下雨天》想象画
第三周
《我喜欢的民族服饰》
线描装饰画
《树》
线描画
《拖鞋》线描装饰画
第四周
《秋天的树林》线描画
《未来的车》
创造想象画
《海底总动员》
创造想象画
第五周
国庆休息
第六周
《种子粘贴画》拼贴画
《七彩小伞花》水彩线描画
《美丽的秋天》想象画
第七周
《向日葵》水彩线描画
《美丽的秋天》
线描画
《小蝌蚪找妈妈》创造想象画
第八周
《我最喜欢的动物》线描画
《巨人》
线描画
《我最喜欢的动物2》线描装饰画
第九周
《大家来锻炼》想象画
《线条想象画》
创造想象画
《图形想象画》想象画
第十周
《我喜爱的运动》想象画
《彩色蜗牛》
线条装饰画
《青花瓷》线描装饰画
第十一周
《年画》想象画
《神气的动物》
线描装饰画
《画大熊猫》线描画
第十二周
《贴福字》手工
《美丽的鱼》线描装饰画
《美丽的鱼》线描装饰画
第十三周
《树》线描画
《向日葵》
线描装饰画
《七彩花瓶》水彩线描画
第十四周《心愿树》想象画
《马路上的汽车》线描画
《美丽的花园》线描画
第十五周《漂亮的围巾》线描装饰画
《美丽的大鱼》线描装饰画
《树的衣裳》想象画
第十六周《剪窗花》手工
《漂亮的蚂蚁小姐》线描装饰画
《剪窗花2》手工
第十七周《降落伞》水彩线描画
《会变的嘴巴》想象画
《降落伞2》线描画
幼儿大班美术教学计划三
一、幼儿现状分析:绘画是孩子的一种天性,也是一种爱好,孩子的家庭背景不同,能力水平也有很大的差异.燕庄小学幼儿大班共有幼儿51人,有的不那么喜欢动手画,有的孩子画的总是那些,绘画水平高低不等,这就更需要我们教师作积极正确的指导,根据幼儿的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育方法.并给幼儿以绘画的自信,寓绘画于游戏中,重视对幼儿作品的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培养幼儿的绘画的兴趣,提高幼儿绘画的表现力及审美能力.
二、培养目标
1、能从生活出发观察生活、热爱生活,并会描述生活中常见的动物或事物.注重幼儿艺术思维能力的培养.老师作用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
2、能在玩中学,学中玩,在游戏中发挥孩子们的想象与潜能,并能用线条、颜色来表达自己的所想、所感,用绘画表现出来.
3、熟练掌握油画棒、水彩笔、剪刀等材料、工具的使用方法.注重幼儿自身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去思维去发现.
4、熟练掌握用油画棒在作品上大面积涂上底色,注重幼儿构图技能的培养,充分体现自我创造能力.
5、在了解本班幼儿发展情况下,注重幼儿的经验积累,开展多种活动方式、方法,加强幼儿与老师、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学习.增强幼儿之间的友谊与合作能力,发展交往能力.
6、注重幼儿美术兴趣的培养.通过活动,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培养幼儿参与兴趣.
三、具体措施
1、重视美术活动内容的整合性,探究性,选择性,开展以主题活动为主的美术活动.
2、从本班幼儿实际情况出发设计绘画内容,并及时调整计划.
3、设计好每次的绘画内容,并提前做好相应的教具和范画.
4、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方法,加强自身的素质,做好幼儿的榜样.
5、利用空余时间找一些美术书来学习或观摩他人的美术活动,学习新经验,汲取她人的长处,弥补自身的不足.
6、不仅让幼儿学到绘画上的技能,更要加强幼儿作画习惯和养成.
四、教学安排
月份
周
教学内容
9月份
第一周
柳树、松树等多样的树
第二周
各种形状、颜色的花,如盆花等
第三周
动物:小毛驴、乌龟、刺猬
第四周
组合画(涂底色)折纸:蝉、帆船
10月份
第一周
交通工具:公共汽车、火车、轮船
第二周
航天军事:火箭、坦克、飞机
第三周
风景:田野小路、凉亭台阶、水边
第四周
组合画(注重底色)折纸:鱼鹰、飞机
11月份
第一周
建筑:各种小房子、楼房、宝塔
第二周
小昆虫:毛毛虫、瓢虫、蝴蝶、小鸟
第三周
人物:站立、轮滑、组合
第四周
组合(自然风景人物)折纸:马、桃子
12月份
第一周
动物:小熊、鱼、孔雀
第二周
人物动作:放风筝、划船
第三周
卡通人物:巫婆、小丑、外星人
第四周
篇8
关键词:幼儿美术;创新意识;兴趣体验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2-0246-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22.160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这样阐述了的幼儿教育活动:幼儿的教育教学是幼儿的积极参与,不是被动的接受教育,在幼儿园的教学当中,教学的内容必须与幼儿兴趣相结合,必须和幼儿的接受能力相吻合。因此,当我们在教学中,发现自己的教育教学与实际情况有出入时,就要研究问题的根源,正确掌握幼儿年龄阶段目标和幼儿近期发展情况,来制定适合自己的教学任务,尤其是在幼儿美术教学的环节当中,而要在教学中达到这一要求,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幼儿美术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兴趣
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常常有这样的现象,孩子举着铅笔说:“老师,我不会画!”当孩子说不会画时,是孩子不能把生活中的相关体验和绘画融合起来,不知道怎样用绘画符号表达具体的形象。此时,教师可以创设一系列的问题情景,鼓励幼儿回忆事物具体的形象的主要特征,或让幼儿仔细观察具体的形象的细节,帮助他们唤醒相关的体验,引导幼儿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大胆地用绘画符号来表达。比如,有一次美术课,我教孩子们画《乘汽车》。里面有众多的人物,孩子不知道怎么画。我先让他们回忆自己坐公交车的经历,然后出示了许多坐在公共汽车里的照片给他们看,他们明白了,“哇!就是要画坐车的人啊!”孩子们高兴地开始画了。有的孩子画了男人,有的画了女人。有的还画了烫卷发的女人,穿花裙子的小孩等。站着的人要抓吊环,所以抓吊环的那只胳膊比另一只胳膊长了很多。有的孩子只画了大大的脑袋,身子是一个圆或方块,胳膊和腿只用一条线表示。虽然画面显得不“合理”,但他们却对自己的画赋予了无限的童稚之美,对自己的表现力充满了信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
二、理解幼儿的美术,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很多孩子十分喜欢绘画,其实他们在正规的美术教育启蒙之前就已经开始了画画的经历,在墙壁上、被单上、地板上创作了许多“得意”之作,他们画天画地画自然,画人画物画宇宙,无所不画,就是这些他们所喜欢的东西,才是幼儿的画笔之所在。幼儿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心在想世界,然后用自己的笔去描摹眼中看到的、心中想到的世界,他们认为世界万物就是那样的,而在我们成人的眼里,世界好像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所以有的教师就不理解幼儿的作品,经常性地否定幼儿的美术作品,有的甚至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殊不知幼儿用一种独特的目光去观察着周围的世界,把它们画在纸上。幼儿的发育还处在初级阶段,他们在生理、心理上的机制尚不完善,所以画出来的艺术形象往往具有他们的主观色彩,理性的客观的成分很少,这正是幼儿画的天性所在之处。在一定程度上说,正是他们的这些幼稚的天性,在他们的作品中所展示的内容是成人望尘莫及、意想不到的。因此教师应珍惜和爱护幼儿的这一特征,不要抹杀他们的艺术细胞,应遵循幼儿自身的发展规律,充分理解幼儿天真的心理,科学合理地激发幼儿潜在的兴趣,使幼儿在美术学习活动中得到良好的教育。幼儿美术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工程,不可能一朝一夕能实现完成的,我们在培养时务必要制定长远的完善的教学计划,来实现我们的目标。幼儿美术兴趣的培养,还要注重他们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如果没有创新能力,那他们只能在原地踏步,没有进步,这样是不会有所发展的。
三、放手让幼儿自由创作,真正体验成功的快乐
幼儿画画之前并没有想着用哪种技巧或是完成什么作业,他们只不过是通过绘画学会了一种跳跃的、灵动的、感性的思维方式。美术技巧对幼儿期的绘画来说意义不大,关键是他们高兴或悲伤的情感能否在绘画中得到宣泄,更应该注重他们审美意识的培养和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如孩子们画《快乐旅行团》这幅画时,除了画上了旅行的人,还把自己认为美好的东西全加了进去,有的孩子甚至画了三个太阳。但每个孩子说起自己的画来却都头头是道,眉飞色舞,这时我们不能说画的乱了。捕捉生活中的形象,画出眼中的世界和心中的激情,这样还可以培养出具有美术才能的儿童。有位版画家曾说过:“有了生活,孩子就有了快乐。有了生活,艺术就有了常青树。”
篇9
一、关于默画训练
默画有两种,一种是全凭记忆、想象作画;另一种是速写的派生物,即默写。
默画与速写不同,默画有其自身的规律和价值。速写强调概括、简练;默画则强调记忆、印象。由于人的记忆、印象往往是简约、笼统的(与速写的特征近似),故传统美术教学很自然地抓住速写和默画的共性,但是,默画与速写及写生之间的差异却被掩盖了。美术是视觉艺术,这是它的基本特征。这就使人产生一种错觉,认为画画以写生为主,默画是辅助。致使许多学生一直不把默画作为必修课,认为可有可无。这也是默画作用一直没有得到充分挖掘的主要原因。我们应看到默画独特的艺术价值。从美术史中得知,西方众多的艺术大师都具有很强的凭记忆默画的能力,他们留给后人大量的记忆画、默画手稿,证明了默画能力在其一生创作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在我国传统美术理论中,历来强调画家要“胸有成竹”、“意在笔先”。在民间美术,如:剪纸、画像石、壁画等艺术创作中,其艺术手法也几乎都是先采用目识心记的默画,然后再进行意匠加工而成。近现代艺术,则更注重艺术语言的多样性,也就要求艺术家具备更强的想象、设计、默画能力。那么,加强学生的默画训练,通过默画水平的提高来增强其艺术想象力,使之跟上时代的步伐,便是摆在高校美术专业教师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
默画训练是一个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需经过长期反复对客观事物观察、记忆、描绘才能有所收获。默画最重要的作用是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其可以摆脱自然对象的束缚而自由地重组画面。同时也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形象记忆能力、概括能力。默画具有写生所不能替代的独特功能,与其它艺术技法相比,它是一种宝贵的强有力的潜能。它将基础训练引向艺术创造层面。提高默画能力的方法很多:可在画动态速写时增加默写成份;可在画静止对象时经过全面观察后凭记忆作画;可将日常生活中印象较强烈的景物如写日记一样默画出来;可默画各种形式的创作草图、初稿等。默画训练的形式也是多样的:速写、素描、水彩、油彩等。
二、关于想象力培养
想象力是人脑对已存的形象重新组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当画家在头脑中模拟各种形象、线条、色彩、等因素的搭配,并展开联想时,便是在运用想象力;当动画、设计专业的学生,或音乐家、文学家、科学家在他们的大脑中运用各自专业知识做类似画家一样的思维时,也是在运用想象力。
想象力在人类科学、艺术实践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如:在牛顿、爱因斯坦、爱迪生等科学家的伟大发现和发明创造中,在文学家创作的传世名作中,在艺术大师留给后人的艺术瑰宝中,无不闪耀着人类的想象力之光辉。人们熟知的米开朗基罗的《西斯厅天顶画》、籍里柯的《梅杜萨之筏》,我国的《敦煌壁画》、《永乐宫壁画》等,都是极具超常想象力的艺术佳作。一切艺术活动,从某种角度说,就是人类发挥自身想象力的一种活动。因此,艺术品就必然以想象力为主要特征。
人的想象能力是有差异的,但通过训练、培养是可以改变、强化的。每一个艺术专业的学生都应该主动地运用、挖掘自己的想象力,使想象的内容更清晰、具体,使想象的范围更广阔。实践证明,默画训练是一种最佳的途径,因为默画的特点极有利于启动画者的想象力。当默画时,人们便摆脱了客观对象的束缚,舍去了表面繁杂的细节,抓住了对象的主要特征,同时,大脑中储存的各种图像会自然地涌现出来,此刻画者很容易进入一种自由的联想状态,进入形象搜索、选择、综合的脑力劳动之中。这是一种复杂的高级思维过程,也可以说就是想象力运用锻炼的过程。如果经常大量地重复这种过程,想象力肯定会不断地得到培养和强化。想象力即然是一种思维能力,就必与多方面的因素相关。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是很重要的。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应对生活经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知识有所了解,还应加强逻辑思维的训练,生活情趣的培养。应尽量拓宽我们的知识面,知识面开阔则会使想象力形式更为丰富,会使自身在某个领域内的发达想象力很方便地应用到另外一个领域。没有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感知经验,想象力的延伸就会受到局限。
但是,知识又不等同于想象力,知识只是激发想象力的前提。有的人虽然知识很多,但思想僵化,观念陈旧,不能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反而成了知识的奴隶。故而,我们还应不断地更新观念,解放思想,养成善于运用锻炼自身想象力的习惯,使大脑的想象区处在一种积极的兴奋状态。惟有这样,我们的想象力才能得到不断的挖掘。
总之,无论是默画训练还是想象力培养,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创造力。默画训练与美术学生的想象力培养直接相关,想象力又在创造力中具有关键性作用,那么,我们就只有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才能培养出具有创造力的优秀的艺术人才。
篇10
不论什么课程的知识,兴趣永远都是很重要的,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有很多。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及时指导学生的心理需求,这样就能够准确地给予学生教导。小学生的创造力很强,思维也很活跃,对各种事物的好奇心比较强,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现在,知识的来源方式很广泛,老师的单一讲解已经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了。小学生的问题比较多,想象力比较丰富,在他们的意识中,更愿意将绘图作为一种游戏,都希望自己可以采用丰富多彩的绘图方式将自己心中的思想展示在图画当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尽量了解他们的心理特征,最大限度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及时鼓励学生的丰富想象,包括他们的绘图出现“造型夸张”,老师也要包容,尝试着理解他们的思想。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借助美观的教学工具,再加上形象的讲解来感染学生,这样一来,就可以使得学生将自己的美术作品也变为美术道具进行自己的美术演示,急于表现自己的欲望就会使得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同时,还可以借助其他方式进行教学,就像讲故事、比赛等等,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美术知识,提高自己的美术绘图兴趣。
2采用多媒体设备,调动学生的创造力
媒介的使用可以带给人们感觉的形象化,进而将这种感觉用一种形象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说媒介在艺术创作和表现当中是至关重要的。现在,多媒体设备已在教学中广泛使用。但是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有很多老师依旧采用传统的教育方式,媒介也是比较古老的,也就是所谓的“老师+书本+黑板”,在他们的意识当中,美术就是老师画图,学生进行模仿,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制作课件。但事实并非这样,就像在小学四年级《好人好事连环画》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使用多媒体的教学软件Flash设计了一个好人好事的动画,让学生通过自己真切的看和听,认识连环画的主要特征,这样也有效激发学生的创作能力。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课本的主要内容,再采用多媒体设备进行丰富教学内容,但是如果在教学中,只是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脱离课本和其他知识渠道,就会限制学生的创造能力,取得的效果并不好。
3用自己的想象创造美的事物
创造并不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前提还是遵照艺术准则的,这样才能称为创造。就像在上《泡泡飞呀飞》这节课时候,笔者让学生亲自到操场吹泡泡、观察泡泡、描绘泡泡。这种亲自实践的方式,学生的想象更大胆,超越了简单的模仿,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去创作,充分展示艺术的灵魂。不过一会儿,一幅内容丰富的泡泡图就展示在人们的眼前,每个学生的想象都不相同。让笔者更惊奇的是,学生具有这么强的创造力,创作的美术作品具有如此丰富的内容。(本文来自于《时代教育》杂志。《时代教育》杂志简介详见)
4结语
- 上一篇:化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 下一篇:腐蚀性化学品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