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发展趋势范文
时间:2023-12-04 18:02: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会计电算化发展趋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 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状况却不尽如人意,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 会计电算技术的使用在总体上还处于低层次水平。在采用了会计电算化手段的企业中,有半数以上的企业仍然是采用传统的“核算型”财务软件,主要是用电脑代替人工从事会计核算工作。其软件主要是一些软件公司早期开发的部门级会计信息系统,也有一些是自行开发的核算软件,采用“管理型”和“决策型”财务软件的企业较少。这样,会计信息系统的启用并不能对企业管理带来实质性改善。
1.2 会计信息系统的作用发挥不充分。在一些启用了“管理型”或“决策型”会计信息系统的企业中,由于管理环境跟不上,或软件使用人员的知识技能跟不上,致使对会计信息系统的使用不充分。软件中的会计核算功能部分能被使用,但财务管理和决策分析功能部分的使用率很低。
1.3 会计软件发展模式的局限性。目前,我国有许多会计软件开发公司,各家公司都强调突出自己的会计软件开发模式和特点,造成大部分会计软件相互不能兼容,使用方法上也存在差异,给用户带来不便。
1.4 会计电算化人才严重遗乏。一方面,财会队伍中的部分人员知识老化,学习会计电算化知识积极性不高,短期培训很难取得明显效果。另一方面,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生数量有限,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复合型人才更是供不应求,直接影响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开展。
1.5 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差。财务上的数据往往是企业的绝对秘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目前,我国不少地方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安全性,保密性重视不够,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许多安全隐患。一些会计电算化的具体操作者未能按照一定程序操作,导致会计资料的丢失或错误的出现;会计档案形成和保管过程中存在风险。
2 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也已紧跟大企业的脚步,开始配置财务软件实行会计电算化,在实行会计电算化中应当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2.1 搞好手工会计向会计电算化的转换工作。相比大型企业而言,中小企业的会计工作往往是不规范的。因此,在从手工帐向电算化的过渡过程中,作好相关的转换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尤其需要强调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改进相关会计制度。从手工会计转向电算化时,一般应当对原有企业的财会制度进行修改或者重新制订。二是作好数据的转换工作。无论从存储安全性、取用快捷性上还是从进行相关分析报告的需要上考虑,将历史数据输入新的电算化的会计系统都是十分必要的。
2.2 培养复合型的会计人才。我们企业要真正做到会计电算化,就要造就一大批既能够精通计算机信息技术,又专于财务管理知识,能够熟练地进行财务信息的加工和分析,满足各方对财务信息的需求的“会计一计算机一管理”型的复合型人才,促进会计电算化的顺利发展。
2.3建立健全完善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完善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是会计电算化高实施的前提,内容主要包括:
(1)人员管理制度。主要是对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人员的任职资格进行规划并划分职责。
(2)操作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操作规程、操作权限、操作记录、代码设计标准、管理制度及内部制度。
(3)数据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数据输人输出的管理、备份数据的管理、存档数据的管理和保密规程。
(4)系统维护制度。主要包括系统维护任务,系统软件硬件的维护、系统维护权限的规定、机房管理制度和软件修改的手续。
2.4 会计电算化系统文档资料、会计档案管理。会计电算化系统开发的全套文档资料,视同会计档案保管。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档案管理主要是指打印出的各种帐簿、报表、凭证、存贮会计数据和程序的软盘及其他存贮介质,系统开发运行中编制的各种文档以及其他会计资料。
3 随着会计电算化产生的快捷、高效日益为众人所知,财务软件也以惊人的速度普及和发展,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以下几个方面阐述。
3.1 会计电算化将向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一体化方面发展。目前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方向是实现对企业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一体化管理。在这种发展趋势下,传统意义上的会计电算化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在全面企业管理中的财务管理模块,原有的单一财务软件已不能满足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企业管理材料的采购、销售、存货的管理到会计核算、应收应付账款的管理,以及企业固定资产、流动资金和成本费用的管理,财务分析预测等实现一体化,进而实现对整个企业资源的规划,所以,将现有的财务账务系统、成本分销系统、报表、资金管理系统等软件实现数据转换接口,保障各软件系统内部的数据方便进行交换与重组,实现财务业务信息一体化。
3.2 电算化会计将向管理会计电算化发展。在我国,管理会计的应用并不广泛,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分析手段的落后。管理会计是以财务会计为基础、以数理统计方法为手段的,面向企业内部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信息的管理活动过程。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碰到大量的数据需要分析、归类,还会涉及到较为复杂的计算。因此。许多企业往往主观上希望通过管理会计解决一些决策与控制问题,但客观上显得有些力不从心。由于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有着紧密的联系,管理会计的许多资料来源于成本会计,因此,如能解决成本核算软件的通用性问题,将有助于管理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3.3 财务软件的开发将实行统一的标准。现在单位使用的财务软件是各自向软件开发商购买的,甚至有的软件开发商还别出心裁地搞出各自的特色,结果使会计电算化所用财务软件比较混乱,就是同一行业的不同单位使用的财务软件也不尽相同。不同的财务软件的数据接口、使用方法的不一样,导致了报表汇总、数据查询、数据传输的不方便。从国外情况看,在某些会计电算化搞得好的国家,基本上是通过行业会计协会制定统一的财务软件标准,甚至某些国家就直接通过政府行政手段规定哪些行业必须使用哪种财务软件。这样国家有关经济管理、监督部门就可以很方便地通过网络进行财务检查、专用和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分析,单位也可以利用网络及时地进行财务报告的传送等。
3.4 电算化会计将向知识处理、智能型方向发展。计算机应用经历了数值计算和数据处理两个阶段,现在正向知识处理的新阶段发展。作为会计电算化这门新兴学科,需要在传统会计的基础上与计算机科学、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等多种学科相互渗透,研究和发展其自身的新的理论和新的方法。会计电算化有四种模式电子数据处理EDPS、会计信息系统AIS、管理信息系统MIS、决策支持系统DSS,如何有效地把它们结合起来应用,是会计电算化发展的方向。
篇2
会计电算化 趋势
一、会计电算化的内涵
会计电算化,是电子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应用的简称,就是把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化数据处理工具和以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数据库以及计算机网络等新兴理论和技术应用于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中,以提高财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进而实现会计工作的现代化。
会计电算化改变了会计核算方式、数据储存形式、数据处理程序和方法,扩大了会计数据领域,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改变了会计内部控制与审计的方法和技术,因而推动了会计理论与会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完善,促进了会计管理制度的改革,是整个会计理论研究与会计实务的一次根本性变革。从表面上来看,会计电算化只不过是将电子计算机应用于会计核算工作中,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会计核算的速度和精度,以计算机替代人工记账。会计电算化决不仅仅是核算工具和核算方法的改进,它必然会引起会计工作组织和人员分工的改变,促进会计人员素质和知识结构的提高,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解放会计人员的时间和精力,促进会计职能的转变,推动会计理论和会计技术的进步,提高整个会计工作水平大幅度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会计理论和实务的方方面面都将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
会计电算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一方面,国家、地区和行业主管部门要制定一系列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发展规划、技术标准和工作规范并颁布实施,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组织开发各行业适用的、具有多层次和类型的系列会计软件、审计软件,并对其合法性、正确可靠性进行评审,同时还要进行其他大量而艰巨的会计电算化宏观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备基层单位要进行大量而复杂的会计电算化的配套管理工作,主要是提高企业领导及其他管理人员的现代化管理意识,在整个企业管理现代化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做好会计电算化的长期、近期发展规划和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重新调整会计及整个企业的机构设置、岗位分工,建立一系列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管理要求。还要修改扩建机房,选购、安装、调试设备,自行开发或购买会计软件,培训会计电算化人员,进行系统的试运行等等工作。以上所列的各项工作必须做好,否则电算化会计系统将不能正常工作,有损于会计电算化的整体效益并使其不能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会计和企业管理现代化将无法实现。
二、我国会计电算化的总体发展趋势
我国会计电算化的总体发展趋势我国会计电算化的总体发展趋势应经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即会计核算电算化——财会管理或企业管理计算机化一一决策支持计算机化。我国原来的会计工作基本处于手工和半手工状态,会计人员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被束缚在会计 核算等事务性工作上,财务管理工作则没有时间或很少去做。因此会计只能提供事后核算资料且简单粗糙,管理水平低下,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面对市场经济和繁重的核算工作双重压力,企业领导和会计人员迫切要求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
核算电算化基本是模仿手工操作,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范围、数据和质量并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因此对满足企业现代化管理要求并迅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并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同时,核算电算化所节省的人工成本、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所产生的效益并不足以抵消建立并使用该系统的投人。因此,核算电算化只是整个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准备阶段,其好处是为建立以管理为重心的、网络化的、完整的会计或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财务和企业管理计算机化是会计电算化最有意义的战略决战阶段,建立并实际运行以管理为重心的、网络化的、完整的会计或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将显著提高企业财会管理水平,会计电算化长期的、隐含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大量地迸发出来,在这个阶段将实现财会和企业管理现代化。此时会计电算化已融人到整个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洪流之中,可能称其为会计及企业管理信息化、计算机化等。
建立并实际运行该系统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其关键是①会计和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系列软件的开发完善;②会计和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的迅速提高,建立成型的管理模式;③企业领导等管理人员的现代管理观念的建立和巩固;④做好会计电算化和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配套改革工作;⑤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等等。
这个阶段的系统必然是网络化的。会计核算的众多子系统已经使单台计算机功能发挥到了极限,并且只能使用在较小的单位。而以管理为重心的会计信息系统或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其数据收集和信息使用不可能在同一地点、单位和部门,该系统数据处理的及时性、复杂性要求必须使用计算机网络、必须在最大范围内实现最大限度的数据共享和数据的综合利用。这不仅包括企业内部各单位和部门,也应该包括其开户银行、税务局以及指定的会计师或审计师事务所。
篇3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现状;发展趋势
在会计电算化中主要是以计算机为主,计算机的应用主要是运用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主要是利用电子计算机代替记账、算账、报账以及代替人脑完成相应的工作,并对相应的会计信息进行分析、预测、决策等,这是一个包含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以及会计科学的一门边缘性科学,这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对于会计数据而言具有重大的变革,对其发展也具有重大的影响。
一、会计电算化概述
所谓会计电算化技术在会计信息数据处理过程中以电子计算机为媒介,应用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对会计实务领域的数据进行处理,它是一种简称。其本质就是指应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为的记账、报账、算账等工作,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保证在工作的过程中降低相应的误差。它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主要包括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会计科学等,它是时代的产物,对于促进我国会计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
在传统的会计工作中,工作人员会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会计核算等事务中,这些工作都是基于手动和手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会计核算的高效性,对于财务管理工作更加没有时间去做。这样的会计工作只能够为后续工作提供简单的数据核算,其管理水平较低,不能够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面对市场不断发展的需求,单位管理人员迫切要求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会计电算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目前的状况,改变了会计核算的形式、数据储存形式、处理方法和程序等内容,这样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对于改变会计内部控制以及审计方法和技术,这是一次重大的变革,对于促进我国会计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从表面来看,会计电算化就是利用计算机相关技术,代替了人为的一些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的工作效率,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以及劳动强度,但是事实上不止如此。该种变革不仅改进了会计核算工作中的使用工具,同时还对相应的核算方法进行了改进,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会计事业的发展,对于从事会计行业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比较有效地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解放了工作人员的时间和精力,促进了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这对于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该种变革在经济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保证了会计核算的及时性。电子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能够比较迅速的处理相应的数据,其工作量相当于几个人几天的工作量,所以采用电子计算机能够高效地减轻工作人T的工作量,提高其工作效率。因而可以确保会计核算的及时性。二是,保证了会计核算的正确性。在传统的会计核算过程中,多数都是人为进行核算,所以在核算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但是应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只需要按照相应的程序进行核算,就能够保证核算的准确性,减低核算过程中出现的误差。使用电子计算机可以确保会计信息的正确性。三是,充分发挥会计的职能作用。所谓会计职能主要是包括对经济活动的反应和监督。由于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能够以极密集的方式存储会计信息,反映过去和保持相应的记忆,这种方式大大提高了会计行业的记录功能,能够为其他部门提供丰富的会计信息。电子计算机在会计行业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工作的效率,同时也能够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如代替了记账、算账、报账等繁杂的工作,能够比较有效地发挥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四是,能有效地防止造假作弊现象的发生。电子计算机在会计行业中的应用,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会计软件,必须具有相应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保密性,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会计数据信息的有效处理,保证会计数据信息的安全性,此外,还应当规定,相应的工作人员只能使用,不能对程序进行相应的修改。
三、会计电算化的现状
目前,在中国会计电算化具有了较大的发展,并培养了大量的会计人员,其相应的会计电算化试点也在不断增加,其涉及面越来越广,影响越来越深,但是部分地区存在的一些问题不容忽视:
1.认识有偏差
有些人认为会计电算化只是单纯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由手动变成了非手动,大量的重复劳动释放出来;也有人认为花费了大量的精力、资金,并没有收到有效的结果,得不偿失;还有人认为会计电算化是会计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些的趋势还有等到以后再图打算。这些存在的偏见,并没有对会计电算化产生足够的了解,没有深入了解会计电算化的真正意义,从而在行动上存在消极态度,导致工作人员不重视,没有进行专业培训,还没有相应的经费投入。
2.软件适应性差
会计电算化软件在会计行业中的应用,绝大多数只是考虑如何将一个单位的会计工作做好,而并没有考虑如何更加快捷、方便地为财政、银行、税收等与会计相关的部门提供丰富的资料,由此说明该种会计软件存在适应性差的特点,应变能力较差,限制了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3.专业人才缺乏
长期以来会计电算化人才不足的问题一直成为限制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的重大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也是促进我国会计电算化快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一些中小城市中,多数财会人员基本上不会操作微机,更谈不上对软件的维护、设计。在中国虽然有些不少部门进行了培训,但是从时间上、单位日常事务中等诸多因素制约着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四、会计电算化的应对策略
1.转变认识
为了促进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应当使单位领导和财会人员认识到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使这些人转变相应的观念,使他们了解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促使广大的财会人员从繁琐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会计电算化能够比较及时、系统、全面地反应会计信息,有利于单位领导及时掌握财务信息,从而使领导能够及时调整相应的政策,从而促进该单位的发展,进而促进会计电算化在单位中的应用。
2.会计软件开发
会计软件在会计电算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环节,只有加大对会计软件的开发、评审以及验收,才能够比较有效地促进会计软件系统在会计电算化中的应用,才能够保证会计数据的准确性、清晰性,这样就能够促进财会人员更加容易接受这些件的使用。同时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还应当在软件系统中开发相应的管理系统和防止病毒破坏软件,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数据的安全性,保证会计工作中售后服务的质量。
3.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
为了提高会计电算化在单位中的应用,在中国的发展,必须重视对会计人员的培训。由于会计人员对会计专业比较熟悉,但是对于计算机硬件、软件以及数据库理论知识的掌握还比较缺乏。所以提高会计人员对程序设计语言的了解,并将该项工作作为重要内容,这样就能够比较有效地提高会计人员的能力。了解会计电算化中常用的一些软件,熟悉其工作原理,具备开发会计核心的一些软件,从而促进会计电算化在单位中的应用和发展。
五、电算化会计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所以会计环境也在网络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会计行业中应用计算机技术能够比较有效地提高会计行业的工作效率,保证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对于单位财务部门而言,也能够优化资源管理,实现数据信息的共享。即使单位外部网也可以通过相应的途径或方法访问相应的服务,在此过程中能够比较有效地保证数据信息的安全性,从而推动单位经营和管理信息都以电子方式运行,使得单位运行中管理对象、管理流程都成为可以计算的活动,这样就能够实现单位经营的数字信息化,对于单位的经营而言也是一种变革。所以,为了促进会计行业的发展能够适应单位的发展,必须促进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会计行业在单位的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不断推动单位的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六、结语
综上所述,现在正处于一个以计算机为手段的信息技术时代,为了适应这个时代的需求,会计行业必须进行改革,促进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做到与时俱进,加强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促进我国会计行业的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白红莲.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4:103-105.
[2]田桂芹.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经济研究导刊,2014,03:131-132.
篇4
1.知识经济要求发展会计电算化。在知识经济下,要求信息高速的传递,信息科学技术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各单位要提供更为标准、及时和相关的信息,以利于知识经济下投资者的决策,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将是确定无疑的,也只有如此才能满足知识经济对于会计信息的需要。
2.时代进步需要会计电算化。在现代化大生产中,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随之会计的计算方法更为复杂,计算量更大。显然,在这样的条件下,传统的手工核算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会计工作必须实现会计电算化。
3.管理的现代化需要会计电算化。在管理信息系统中,会计信息系统处于中枢地位。如不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那么管理所需的大量会计信息就需手工操作,降低了管理信息系统的效益,实行会计电算化,大量的会计信息无需手工操作,有利于推动各单位管理手段的进步。
二、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
1.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历程
(1)实验科研阶段。1983年以前,我国的电算化基本上属于这一阶段,这一阶段也可以称为缓慢发展阶段。在这一时期,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主要是处在理论研究和实验准备阶段。在此期间,我国会计电算化主要是进行工资核算的单项会计业务核算,且缺少与之相匹配的各种汉化的工具软件,专业人员也不够完备。1979年长春一汽大规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施,是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2)自发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大致从1983年到1989年左右。这一时期正是新技术革命浪潮遍及时期,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达到了。然而,在此期间我国会计电算化在理论、经验、人员培训等方面还很不成熟,大部分单位采用自己开发的会计软件处理会计业务,造成了许多盲目性、低水平重复开发现象的存在。为此,我国开始进行了会计电算化的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研究工作,也开始进行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工作。1989年12月,财政部颁布了第一个会计电算化的法规性文件《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试行)》。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事业开始沿着一条规范化的道路前进。
2.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状况
(1)我国的会计软件正由简单的以事后核算为主的会计核算系统向综合的管理信息系统转变。会计软件由简单的数值计算发展到全面数值核算进而到具有人工智能的会计信息系统阶段,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通过财政部评审的会计软件有40余种,加上各省财政部门认可并使用的,总计达200多种,已经出现了一系列的实用、高效、商品化程度较高的会计软件。
(2)我国现有的会计电算化水平仍处于低水平状态。具体表现为:首先传统的手工帐与会计电算化处理手段两种核算形式仍在相当多的单位中并存,真正实现甩帐的单位并不多,会计核算效率低。其次会计软件管理功能开发不足或没有开发,且多数单位虽采用了具有管理功能的会计软件但只应用了其中的一些核算功能,相当一部分的管理功能则处于闲置状态,系统资源浪费极大。
我国会计电算化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方法。①树立电算意识,转变观念。实现会计电算化,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客观要求;实现会计电算化,可以提高本单位的经营管理水平。②加强基础工作建设。关键是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对商品化软件包的评审、会计软件功能、会计电算化培训等建章建制,以规范会计电算化的开展和保证会计软件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③加大培养“复合型”人才力度。拓宽会计人员的知识面,加大会计电算化培训工作的力度。避免培训工作只流于表面,华而不实。④加强会计软件的管理。首先要加强会计数据的保护。除了要设置用户权限、用户口令外,在一些重要部门还应考虑声音监测、指纹辨识等高科技手段。要实行专机专用、专机专管,对数据定期手工备份,防止数据丢失。
三、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
1.获得普遍推广和应用,大范围的信息处理网络得以建立。电算化信息处理从形式上看是信息处理手段的变化,实质上却是生产方式的转变,是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因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这种网上处理、传载信息以及上网使用的方式是知识经济下的最为普通的财务信息的生产与消费方式。绝大多数的公司对外提供财务信息都是通过网上的在线服务方式,财务信息不上网的公司会处于筹资劣势,将缺乏竞争力。
2.信息处理和分析专业化、智能化。由于信息处理和分析专业性较强,需要专门的人才,因此,要求我们的高校多培养出既懂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同时也要求企业的会计专业人员不仅要精通本专业业务,还要熟悉计算机,具有上机处理基本业务核算工作的能力,掌握一般性故障排除方法和纠错方法;计算机专业人员除应有本专业知识外,还应有财会专业知识,了解会计核算工作,通晓会计数据流程。他们都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日新月异的计算机知识和应用技术,以不断满足电算化会计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形成复合型人才。这些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较高的培训费用,而在硬件上的投入也是一笔不菲的支出。
3.与管理会计系统相结合,促进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完善。从发展的眼光看,企业应同时建立两个子系统并予以有机结合,以便运用财务会计资料,建立适应管理需要的会计模型,使电算化会计从核算型向管理型发展,从而推动整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建立和完善。
4.面对WTO、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冲击,企业应重新定义新经济时代生存、发展的全新规则。以前那种缺乏前瞻性、国际可比性、闭关自守的会计信息,已经跟不上国际形势的发展。因此必须建立一套具有透明度、更加可靠,并具有国际可比性的国际财务管理模式,这种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的提出与推行,将对传统会计观念、会计理论、会计实务等产生重大影响,并将彻底改变中国原有财务软件的形象,推动我国会计电算化理论的发展,提高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综合实力。
我国会计电算化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缓慢发展到迅速普及,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也应该看到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所以,我们要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要不懈努力,锐意进取,采取各种方法、政策解决这些问题,以促进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并使之日益成熟完善。21世纪,将是一个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崭新的会计电算化时代。
篇5
一、当前会计电算化在高校会计工作中的应用
(一)会计电算化在高校会计工作中的特点
⒈会计数据处理准确、及时,会计账务处理集中自动化
高校会计工作的基础是会计核算, 它主要通过填制凭证、算账、汇账、报账为高校会计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会计电算化越来越受到各大高校的重视,运用会计电算化对会计资料进行预测、分析,为高校会计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信息,提高了工作效率。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与发展改变了手工记账方式下会计数据的处理方法。会计电算化应用后,规范了高校会计工作,提高了会计工作的质量,会计数据处理更准确、及时。
会计电算化是高校会计工作现代化的必备条件,运用会计电算化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工作,充分发挥了会计电算化对高校会计工作的作用,提高了高校会计工作水平。
⒉实现了对会计资源的共享
会计电算化在高校会计工作中的应用体现了对会计资源的共享。现在高校大多为综合性大学,实行的是多校区管理,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为高校财务处各管理科室和各校区财务室之间会计信息的交流提供了方便。
⒊高校建立了新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
实行会计电算化后,会计事项处理的无纸化和无形化加大了高校会计工作的风险性,所以必须加强会计电算化系统下的内部控制制度。会计电算化实现后,建立了新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
(二)会计电算化在高校会计工作中的作用
⒈会计电算化应用后,选择好的会计软件,能及时、准确、快速查询各种会计数据
高校是一个庞大的综合系统,会计核算工作是很繁重的, 但又是必不可少的。以前在手工记账条件下,高校会计人员的工作压力是很大的。应用会计电算化后就不一样了, 选择如:复旦天翼、用友等优秀的会计软件,只要有满足会计查询条件就能很快查到会计数据、会计科目余额、发生额,查询会计记账凭证等等,满足了高校会计人员查询各种会计数据的要求。高校会计人员在需要时,可随时从计算机中查询到明细账,了解各部门的费用支出情况,使会计核算得以顺利实现。
⒉充分发挥了会计信息系统的管理功能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高校会计工作也趋向多元化, 高校经费已从国家统一拨款, 改为除了人员经费还是国家拨款外,其他大多要自筹的形式。在保证高校教学质量的前提下,为保证高校各项工作正常运转, 高校会计人员必须密切配合高校会计工作,对会计数据进行分析、预测, 将会计数据变为有用的会计信息,完成多渠道筹集资金和有效使用资金、解决高校办学经费缺口大的问题,使教学科研及行政管理工作顺利开展。高校会计人员要发挥会计电算化的优势,密切配合高校会计工作,将会计数据变为财务信息,充分利用好会计信息系统的管理功能, 使高校会计电算化的重心从会计核算逐步转向会计分析、财务规划及预测决策、资金运用与效益的评估等方面。
⒊进一步加强高校会计工作的一系列管理功能
会计电算化加强了高校会计工作的管理功能,实现了对会计数据的备份、恢复以及重建,保证了会计资料的完整。应用会计电算化后,高校会计工作实现了对会计岗位的合理分工,提高了会计工作的质量,并且其安全性、可靠性及保密性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会计电算化为高校会计工作提供了快捷方便的前提条件,实现了新的飞跃。
(三)实行会计电算化在高校会计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⒈大多数会计人员对会计电算化知识的掌握比较肤浅
在高校会计工作中,高校会计人员大多数只知道简单的会计软件操作,会计电算化知识掌握肤浅,一旦遇到问题就束手无策、无从解决,既降低了工作效率又浪费了工作时间。虽然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和发展把高校会计人员从繁重的算账、报账工作中解脱出来, 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财务管理方面,但目前高校存在重视账务处理功能、 忽视管理功能的情况,很多高校的会计电算化工作仍停留在账务处理阶段,会计软件的功能还没有全面开发、利用,会计信息没有得到充分合理的使用,没有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对高校会计工作的作用。
⒉没有实现从“小财务”到“大财务”的转变
当前,大多数高校实行了会计电算化,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却不尽如人意,局限在会计核算、工资核算、学生收费系统、报表的自动生成等方面,实质上只实现了计算机代替原来的手工操作,没有发挥会计电算化的真正作用。只重视形式上的会计电算化操作工作而不抓实质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工作,不能有效发挥会计电算化在高校会计工作中的积极作用。高校会计人员应在会计工作中对会计信息进行加工和分析,由重视监督转变为重视效益,并要加大高校会计工作的管理力度,实施学校的发展目标,为学校教学科研建设事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经济环境,为广大师生科学研究提供有力的经济保障。
⒊缺少会计电算化复合型人才
会计电算化应用后,高校会计人员专业知识的薄弱日益表现出来。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发展对高校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掌握会计专业知识、国家政策法规、相关的行业会计制度,还要掌握相关的计算机知识、财务软件的使用技术以及维护保养知识。但目前单一型的会计人才较多, 复合型会计人才较少, 这已成为高校快速发展会计电算化的障碍。
⒋原来手工记账条件下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逐渐体现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来规范会计电算化工作。目前高校虽然已建立了会计电算化制度,但还不够完善,会计电算化基础管理薄弱、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同时,受高校会计人员结构、职业道德、素质等问题的影响,高校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的隐患。如何加强高校会计内部管理,建立完善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是目前高校会计电算化面临的重要任务。
(四)对高校会计工作中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的对策
⒈必须更新知识,转变观念
高校会计人员应适应形势需要,努力掌握新的会计工作方法,切实提高自身的素质,积极参与会计电算化工作,制定会计电算化发展规划,提高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水平。只有全面实现会计电算化,才能适应我国会计制度的改革和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⒉必须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改善会计电算化的运行环境
(1)要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运算速度快、存储量大的特点,使会计电算化在高校会计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制定高校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 制定各岗位的工作职责,明确会计数据备份制度, 制定病毒防治制度,确保会计电算化的安全高效。(2)要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的优势, 提高会计软件管理型的功能,完善会计管理信息系统。
⒊必须加强培养会计电算化复合型人才
随着会计电算化在高校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对高校会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会计人员既要熟练掌握会计专业知识,又要掌握相关的会计电算化知识,能够将会计电算化知识全面应用到高校会计工作中去,充分利用好财务软件,使会计电算化发挥最大优势。因此,要积极引进高水平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充实高校会计人员队伍。目前,高校需要一批既懂会计业务操作又熟悉会计电算化知识,能解决高校会计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复合型会计人才。只有这样, 会计电算化工作才能进一步健康、快速地发展,高校会计工作才能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⒋高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更加完善
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制度是指高校建立起的一整套健全高校会计电算化的内部管理制度,可为杜绝舞弊或欺诈发挥应有的作用。高校应该建立起一整套符合不相容会计职务相分离原则的内部控制制度,同时还应建立起会计岗位轮换制度,以加强和完善会计、计算机系统的各部门和人员的管理和控制。
二、高校会计电算化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加强会计电算化基础工作的管理,为高校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目前,会计电算化正朝着科学、系统、全面的方向发展。我们必须加强高校会计电算化的基础工作,改进高校会计工作传统的管理方式,强化会计电算化在高校会计工作中的应用。
高校会计人员应具备扎实的会计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样就能更好地应用会计电算化对会计日常事务进行处理,为进一步编制财务报告提供可靠的依据。随着会计电算化的发展,高校会计人员必须结合会计岗位的工作特点,熟练掌握会计电算化软件的使用方法和会计软件的维护知识,保证会计信息和财务管理的安全可靠,为高校的发展提供财务管理保障。
(二)拥有大批会计电算化复合型人才,使其发挥出最大的效能
高校要加强复合型会计人才的培养,使会计人员既掌握扎实的会计理论和会计知识技能,还对计算机知识有深刻的了解, 快速、周到、全面地掌握会计电算化的系统知识,培养出对会计电算化接受能力强的、既懂会计业务知识又有一定计算机水平的复合型会计电算化人才。时刻关注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这样才能加快会计电算化进程,提高会计电算化水平。
(三)高校会计电算化向网络化方向发展
在21世纪,互联网已渗透到高校的每个领域,会计电算化向网络化方向的发展将给高校会计工作带来一次质的飞跃。高校通过互联网和校园内部局域网建立一个相对快捷开放、实时方便的信息交流系统,为财务处和校内各部门之间,高校与外界之间保证畅通的信息交流提供了便利。例如,南通大学财务处开通了校内局域网络“南通大学财务处高级财务管理平台”,各部门单位可以通过这个财务网络系统查询本部门的经费使用情况, 各位老师也可利用这个查询系统查询自己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另外,这个系统还有工资查询的功能,方便了教职员工。
高校信息网络的建设使会计作为控制系统的本质日益显现出来,极大地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利用效率。会计信息收集、加工和利用的手段发生了变化,从广度和深度上极大地扩展了会计报告的信息内容。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高校会计电算化向网络化方向的发展提供了保证。
篇6
【关键词】会计 电算化 发展趋势 方法策略
会计行业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素质备受社会关注,人们也对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等不良现象的出现进行舆论监督。会计电算化在企业应用中的作用效果明显,它对企业会计信息的搜集、分析、归纳整合等内容的处理上避免了误差瑕疵。在科技时代迅速发展的同时,我国企业电算化的发展趋势也在不断波动。其中必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面对会计电算化的不足之处,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举措。
一、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分析
(一)会计电算化专业工作人员的大量缺乏
会计电算化需要专业的人员操控执行,而一些中小型企业会计的业务能力相对较弱,在上岗前接受的计算业务职能培训知识趋于形式化,会计电算化人才不能满足会计电算化技术的使用需求,进而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能力不强。目前我国企业对会计工作人员的上岗要求、对会计电算化人员的业务能力标准执行不严格,导致会计人员不能灵活地运用操控软件进行信息处理的状况发生频繁,在工作上很容易造成信息数据丢失等严重问题。企业自身要首先为自己负责,在聘用会计电算化方面的工作人员时,要注重考核是否具备会计业务和计算机技术的双重工作能力,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因会计电算化专业工作人员的水平差,给企业带来的工作损失。
(二)会计电算化技术管理机制不健全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软件系统更新速度较快,企业对会计软件的不及时更新应用制约着会计工作的有效完成。会计软件自身存在很多弊端,由于网络技术的强大发展,很多网络病毒的入侵就会导致会计电算化软件不具备一定的安全系数。再者,会计电算化的使用范围不具备宽泛性,随着地区发展的速度决定电算化的普及程度。在我国东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迅速,企业运营会计电算化的举措实现的相对完善。而对于我国西部发展速度相对逊色的地区,企业对会计电算化技术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进而在应用上也相对怠慢。这样一来,由于地区发展速度的影响,导致会计电算化在地区企业的运用范围不宽泛。
二、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
(一)运用和推广范围不断扩大
经济时代引领社会向前发展,我国企业间的技术较量也愈加激烈。各个企业间开始追寻电子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这样可以减少因人员失误带来的信息失真先现象。随着企业对会计电算化重要性的认识,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会计信息网络化处理系统的建立和完善,促使这项技术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和推广。企业间对最新技术的熟练运用,实现了企业信息全面化管理,成为了促进企业发展的关键步骤。会计电算化自身带有的精准性和高效性特点,为会计工作人员带来了巨大的工作便捷条件,加快了企业工作效率的速度,其资源的共享性也加强了企业间的交流合作,在企业发展战略上互相促进学习。在真正意义上帮助了我国企业在技术处理上的创新和发展,实现信息管理效率与速度的统一。
(二)会计电算化技术水平的完备
当代计算机技术发展的速度和趋势,带动了相关技术的产生和应用。很多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上施行网络信息化操作,对企业相关大量信息化数据库的管理提供条件。网络控制避免了人为控制的操作失误几率发生的可能性,对数据资源的安全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保障。再者,由于企业信息处理的繁琐性质,企业信息的分析处理程序难度大。这就需要极具高专业水平的人员执行管理工作,这就要求企业对专业人员加强培训等方面的投入。会计电算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在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带来的企业顾虑,随着信息技术的革新发展,信息的分析处理工作愈加全面化。技术水平的完备程度无论如何都离不开人为因素的辅助作用,机器永远存在着固定模式的缺陷。这就要求企业在充分利用会计电算化的同时加强对专业人员的培养,促进其他部门电算化管理,构建一个属于企业自身管理下的信息操控系统。
(三)操作功能和信息处理的多元化
首先会计电算化是一个较为完备的会计信息分析处理系统,可以节省员工工作时间,提升工作效率。软件逐渐向其他功能扩展服务的趋势,为企业的管理职能和范围的扩大提供了基础条件。计算机的操作功能注重多元化发展,提高管理事前预测功能,以便于企业人员及时对企业突发状况做好处理措施的方案制定。除此之外,会计电算化面向加强企业间的互动交流模式形成方向发展,改变计算机软件的固定机械化,赋予电算化系统交流沟通的职能。网络化数据库管理职能的运用,对会计电算化操作职能和信息处理发展趋势的多元化提供了有力的资源保障。
三、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对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发展趋势的简要分析得知,会计电算化的快速健康发展,是企业实现良好运营模式的重要前提。企业要注重自身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员工对专业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运用。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特点,对会计电算化的功能及软件进行合理开发和操控。当下企业必须认清的道理是:会计信息化发展趋势是当今社会下的主流方向。要在财务管理及企业聘用人才培养上做好充分策略研究,全面提升会计电算化的整体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袁秀梅.会计电算化目前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西部科技,2005(19).
[2]白红莲.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4).
篇7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会计事业
一、会计电算化的含义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并用电子计算机作为工具替代手工记账、算账、报账等,实现对会计信息的收集、整理、输出、分析、预测、决策等,它是一门融合了现代会计技术、现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集会计学、信息学、计算机学、管理学等学科知识为一体的综合性边缘学科。会计电算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以计算机为主体的当代电子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也就是说是运用会计软件完成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的会计工作过程。广义的会计电算化使指与实现会计工作电算化有关的所有工作,包括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与应用、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会计电算化的宏观规划、会计电算化的制度建设、会计电算化软件市场的培育与发展。
会计电算化的出现与发展,使会计核算方式、数据处理程序和方法有了很大改变,它优化了会计信息质量,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同时也改变了会计内部控制与审计的方法和技术,推动了会计理论与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完善,促进了会计管理制度的改革,是整个会计理论研究与会计实务的一次根本性变革。会计电算化是将电子计算机应用于会计核算工作中,以计算机替代人工记帐,减轻会计人员的繁重工作,提高会计核算的精确度。然而,会计电算化改变的不仅仅是会计核算的方式和技术,还引起了会计工作组织和人员分工的改变,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也同时需要会计人员素质和知识结构的提高。会计电算化是一个变化、发展和创新的过程。会计电算化已经成为会计发展史的一个里程碑,它对会计及会计工作都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二、我国会计电算化的产生与发展
(1)初始发展阶段。在国外,会计电算化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4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第一次运用计算机计算职工工资,开始了利用电子数据解决会计实务的新征程。而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相对于国外起步较晚,发展较慢一些。我国会计电算化起步于二十世纪70年代,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首先进行了会计电算化的试点工作。随后,召开了以总结工作经验和成果为目的的 “财务、会计、成本应用计算机问题研讨会”。会上提出了把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称为“会计电算化”的这一概念,标志着会计电算化在我国的起步,同时也加快了会计电算化在我国会计应用的步伐。
(2)自发发展阶段。1983年至1986年这个阶段,是会计电算化的自发发展阶段。这期间,会计电算化在全国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当时,计算机在国内市场上的大量涌现,推动了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开展。大量的公司在此期间纷纷开发新技术,研制新软件。但由于当时我国计算机在经济管理领域中还处于初级阶段,会计电算化工作也缺乏相应规范的政策与制度,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开展难见成效,进程缓慢。至此,我国开始总结会计电算化的实践经验与教训,逐步开展理论研究工作,培养全方位发展人才。
(3)稳步发展阶段。 1987年至1996年是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稳步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我国财政部和中国会计学会号召全国大力开展加强会计电算化的管理工作,会计电算化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与运用。同时,会计电算化也走向了制度化,组织化的发展道路。各地各企业都制定了规范的制度与措施,使会计电算化工作有了制度上的保障。不仅如此,会计电算化也取得了技术上的支持。财务软件市场和产业初步形成,由于认识到会计电算化在今后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大量企业都购买或自行开发会计财务软件,实现了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的新局面。这阶段,在大中专院校的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开设和人才的培养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4)创新提高阶段。1996年至今是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创新提高阶段。这一阶段,由于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大量开展以及在全国的大力推广,会计电算化市场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各软件公司也逐步壮大,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国外与国内的软件公司争相开发新产品、新软件,以立足于国内市场。目前,财务软件用的最多的当属用友软件,而用友软件也在不断的开发创新,满足会计工作的新需求。此阶段的会计电算化的人才培养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会计电算化方向设立的研究生、博士生正逐年增多。
三、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会计电算化已经基本普及,应用范围较广,多数的企业都采用了电算化核算方式。提高了会计质量与水平,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为企业的经济管理提供了重要支持。但总的来说,还存在以下方面的不足:
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各企业的实际情况有所不同,导致会计电算化应用范围小,普及率较低,致使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不平衡,一般是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效益越好的企业,会计电算化水平越高。东部发达地区大多数企业都实现了企业会计电算化,而西部地区却普及率不高。
目前,会计电算化方面的人才严重缺乏,现有的人才并不能满足当前的市场需求。实行会计电算化的企业需要的既要懂会计知识,也要懂计算机知识。而目前,这种复合型人才供不应求,一些经过培训的电算化人员虽懂得一些计算机专业的知识,但却不能灵活的掌握与运用会计数据分析与预测。
商品软件市场的发展有限,缺乏高层次高质量的财务软件。目前,市场上的财务软件不管是哪一种类型,其信息采集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大部分软件在使用方法上存在巨大差异,兼容性差,给用户带来很多不便。而有些企业的开发者为了自身利益,不顾现实需求,盲目开发,造成软件功能低,版本升级更新困难。
会计电算化管理体系不够健全。目前,我国的企业缺乏严格而有力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与措施,我国颁布的有些法规过于死板,阻碍了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许多单位领导及个人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不够重视,缺乏相应的监管力度。从而使会计电算化管理体系出现一些问题,反而效率与质量得不到提高。
会计国际化进程问题欠缺思考。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剧,电子商务与信息网络的高速发展,资金流转迅速,竞争激烈。企业为自身发展,应加强产品更新,技术改造。而依照当前我国的会计软件水平,很难与国际接轨。
四、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完善与趋势
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虽取得巨大的进展,但通过以上问题的分析,我们会发现我国的会计电算化还不容乐观。我们应该做出更大的努力,完善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同时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为企业经济发挥出重要作用。
提高会计电算化普及程度,对其予以高度重视。虽然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已基本普及,但还有一些地区和企业没有应用。其次,企业及个人也应该充分认识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单位领导应全面认识会计电算化,作出正确决策,制定相应制度,促进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大力加强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人员的知识水平与业务水平。人才是会计电算化的核心,人才对于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至关重要。只有培养既具有会计知识和计算机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才能满足市场的不同需求。
完善商品化会计软件市场,提高会计软件质量。由于目前我国的会计软件参差不齐,种类多样,我们应该努力改善会计软件的质量,满足用户的需求。让会计软件向智能化、专家系统方向发展。
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制度与政策,加强会计电算化管理体系。会计电算化要拥有配套的法规,符合会计准则与制度,才能满足其一致性与安全性,为其提供制度保障。企业还应采用新的管理手段,制定与组织新的管理办法,向管理一体化方向发展,使会计电算化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积极调整我国的会计政策、法律法规,使会计电算化能够加快国际化进程,与国际接轨。
会计电算化的最终目标—“网络财务”。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跨国公司等新的经济组织出现,需要企业改善其经营管理方法与策略,以应对目前的态势。所以这就必然要求会计软件的网络化。这就是“网络财务”。的确,“网络财务”将成为会计电算化发展又一座里程碑。所谓“网络财务”是基于Internet技术,以财务管理为核心,业务管理与财务管理一体化,支持电子商务,能够实现各种远程控制和事中动态会计核算与在线财务管理,能够处理电子单据和进行电子货币结算的一种全新的财务管理模式,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财务的实行,将会改变财务会计工作的空间与模式,有利于信息多元化,会计核算及在线财务管理,以取得更大的经济利益。
五、结束语
我国会计电算化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缓慢发展到迅速普及的过程,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也应该看到存在的不足与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而且与国外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为此,我们要总结经验与教训,进行深入探讨,要积极努力,勇往直前,运用各种方法、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以推进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使其愈加成熟与完善。大力发展培养复合型人才,培养开发计算机软件的人才,提高会计人员的电算化水平,培养一批既懂计算机知识又懂会计知识的人员,加大对会计人员的管理力度,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水平。会计电算化人员要为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也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会计电算化制度中的一些法规和条例,以保障会计电算化的制度化。为了完善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加速其向国际化迈进,我们也要吸取国外的一些先进经验,不断总结、进步,争取早日与国际接轨。
一个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崭新的会计电算化时代即将到来。21世纪的会计应是一个革命的会计电算化系统,而不是一个在原有基础上修修补补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应当是在现代会计模式基础上,利用国际上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设计全新的、符合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会计电算化,并能为今后企业经济管理事业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黄亦平.高级会计电算化[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2]孙莲香.财务软件实用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篇8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化
一、引 言
“会计电算化”这一概念是1999年4月,深圳市财政局与深圳金蝶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在深圳举办的“新形势下会计软件市场管理研讨会暨会计信息化理论专家座谈会”上提出的。随之,有关专家在理论上和实务上讨论最多的是关于会计电算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研究。本文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利用发展的观点,采用新方法和设计理念去重新审视会计电算化模块的设计和开发,针对于新的形式下,讨论了实施ERP的重要性。
二、 会计电算化的含义
会计电算化的含义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和会计思想的迅速发展,以ERP为核心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是以提高企业管理效益为目的,企业管理首先始于企业管理战略规划,从这个塔尖开始自上而下地组织管理方案。因此,我国的财务软件应该从核算型、核算管理型直接向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方向发展。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概念: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简称 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以科学的企业管理思想为核心,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采用数据库、网络、通讯等工具,利用人力、计算机软件、硬件及其他设备等资源,对企业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信息进行收集、加工、传递、使用,以实现企业管理多层次化的要求。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简称会计信息系统(Accounting Informationsystem)是由凭证单元、账簿组织,报表体系,记账方法和账务处理程序所组成的一个信息系统,各个组成单元在加工处理数据过程中有机结合为一个整体,完成对会计数据的收集、加工处理、存贮、检索和传递。会计电算化(Computerized accounting)是业务流程合理化,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的一种管理工具。它主要由人、计算机或计算机网络,以及运行在计算机或计算机网络中的软件系统三大部分组成。ERP(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是基于企业价值链管理的现代管理信息系统,它集成企业的物流、价值流和信息流于一体。它的基本思想是将企业的运营流程看作是一个紧密联系的供应链,它包括供应商、制造工厂、分销网络和客户等。它的目标是充分协调企业内外部资源,确立企业全面竞争优势。ERP 系统是个比较完整的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包括分销、制造、会计、质量控制、售后服务、人力资源、运输管理等系统。通过以上概念可以看出,ERP 和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关系密切,或者说 ERP 是基于信息化基础上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一般认为,会计电算化是我国在会计领域中使用电子计算机的通俗说法,会计电算化工作包括电算化会计制度的建立、电算化会计人才的培养、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和使用等。在新的形式下,我们所讨论的会计电算化实际上就是会计核算基础上的会计信息化。
三、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其目标是通过会计与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是网络技术)的整合,对会计基本理论和方法、会计实务、会计教育等多方面均进行全面发展,进而据以建立满足现代信息管理要求的开放的会计信息系统。从 1978 年财政部拨款给长春一汽进行会计电算化试点以来,会计电算化在中国已发展了20多年,从手工记账到电器化,引发了一场会计技术革命,其积极作用不可小视。主要表现在:
1.会计软件的应用减轻了会计人员手工记账的工作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运用会计软件的转账、核算等自动功能,降低了误差,提高了准确度;
3.培养了一批既懂计算机又懂会计的复合型人才,使得我国会计电算化向规范化、商品化、通用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4.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了经验,推动了企业管理软件市场的发展。
但是,随着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信息管理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在:
1.传统会计信息系统是企业内部的信息“孤岛”.生产、采购、库存、销售、人力资源、财务等部门都有自己的管理子系统。但彼此孤立,没有与会计信息系统很好地衔接起来;
2.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与企业外部的信息系统隔离,没有成为社会系统的一部分,所有的商务交易还是要通过手工方式先开据纸张单据,然后再输人电脑.这在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商业环境中越来越不适应;
3.传统会计信息系统是人工会计信息系统的模拟,没有很好地利用计算机的特点,也没有触动现行的会计规则;
4.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滞后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的管理决策、预算、投资、生产决策会因信息不能充分及时地传递而使决策延误;
5.传统会计信息系统是封闭的系统,缺乏信息共享机制,而现代经济发展要求会计信息高度透明和会计信息资源高度共享。
出于这些原因,在深圳举行的“首届会计信息化理论专家座谈会”,理论界首次提出了“从会计电算化到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方向。会计电算化仅仅是以计算机技术取代了人的大部分劳动。是手工会计下纸张、笔墨、算盘等落后的技术手段的简单替代,有人将其称为“手工会计系统的仿真”或“仿真手工”。而会计信息化不仅考虑到信息技术本身的运用,更多考虑的是信息技术对会计的影响,包括会计信息内容、质量的变革。会计信息化也不再是会计技术手段的简单替代或电子计算机的延伸,而是由此引发的对现行会计规则(如会计假设、会计原则)的挑战,以及对传统会计理论与方法的整合。从宏观上说,会计信息化属于企业信息化中经营管理信息化和决策信息化的一个方面,它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财务信息资源的深化开发和广泛利用,服务于企业管理决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因此,在目前传统的会计理论与实务正经受着以国际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巨大冲击,而现行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又落后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情况下,适时提出会计信息化,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会计进行重构与结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实施 ERP 的必要性及其完善
实施 ERP 的必要性及其完善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面临如此冲击和挑战,再加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内外环境的压力下,企业若要到达预期的市场占有率和预期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就必须在产品的质量、性能、交货期、价格等方面具有自己的优势。在当今市场的大环境之下,提高竞争力的主要方法就是加强管理,在管理方法、模式、手段和工具方面进行切实可行的改革。ERP 系统是现代企业大型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的典型代表,它除了充分体现先进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充分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企业资源的集成外,更重要是能充分体现现代化管理思想与方法的综合运用。我国广大企业应用 ERP 的根本目的在于学习、研究和应用国外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和方法,建立起一套新的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企业管理模式。企业应用 ERP 过程中一定要花大力气促进企业管理现代化,努力实现企业管理水平和生产力水平的跨越式发展。大量的研究与实践已经充分表明,ERP 作为一种现代企业管理的思想和方法与社会生产关系和社会生产制度没有直接关系,因此,大力推广应用 ERP,并使其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乃是世界各国企业所共同追求的目标,不受任何国界、国情、厂情的影响和限制。事实上,推广应用ERP就是有效地促使我国企业管理朝着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的一种具体方法和途径。ERP 项目是一个企业管理系统工程,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工程或者是企业信息化建设工程,这是因为整个管理系统不但基于ERP、系统工程和信息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的思想、原理和方法,而且还从本质上充分地体现了企业应用 ERP 与开展企业管理创新、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必然关系。因此ERP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了。
五、结 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给予以后对会计电算化进行研究有了启示,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通过对成本模块利用作业成本法的改造,对电子报表模块的完善和对发展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会计信息系统的探讨,弥补了目前的 ERP 模块的不足,对今后会计电算化下的系统模块设计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是由于篇幅和本人知识的有限,不可能涉及到会计电算化下所有模块的设计,需要本人和后来学者在以后的学习中做出进一步分析与研究。
参考文献:
[1]郑淑艳:企业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实施中的风险管理.中国会计电算化, 2004 年 10 期
[2]秦少卿:会计电算化发展中的问题及建议.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 年 3 期
[3]崔春玉:浅淡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农业与技术, 2004 年 3 期
[4]王光荣:会计电算化对内部控制的影响.中国会计电算化, 2004年 11 期
篇9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管理信息系统会计改革发展趋势
随着新千年新世纪的到来,新技术革命的浪潮遍及全球,微电子技术的进步使微型计算机大量涌现,并得到广泛应用。信息革命成为新技术革命的主要标志和核心内容,人类社会正在进入"信息时代"。会计电算化已经使广大会计人员切身体会到它在信息处理方面的精确性和效率。而未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远程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应用,将会对以采集、处理和报告与企业财务活动相关的信息为主要职能的传统会计学科形成最为直接、最为深刻和最为广泛的革命;将形成对会计系统结构、会计方法、会计实务等多方面全方位的挑战。
1目前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的主要特征
(1)我国的会计核算制度已经进行了建国50年来从未有过的重大改革,这使会计核算方法更加科学合理、更加适应国际国内市场经济和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的需要,和国际会计惯例更加接近,会计界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也迅速发展,这代表了我国的会计理论与会计核算方法的科学化、国际化发展进程。
(2)电子计算机日益深入地应用于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中,使会计数据储存方式、会计核算手段和方法、会计部门的机构设置、岗位分工以及会计人员的素质、会计内部控制的方法和措施、所提供会计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企业财会管理水平等方面都将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这代表了会计数据处理技术和处理工具的科学化、现代化进程。
(3)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审计法、经济合同法、企业法、会计通则、会计准则及会计法实施细则等一系列与财会工作有关的制度、法规、条例的实施,代表了会计工作的法制化进程。
(4)注册会计师事业的迅速发展,使对会计工作的社会审计监督体系逐步形成,记账、会计软件市场等会计社会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完善,代表了会计工作的社会化进程。
目前我国会计工作的科学化、法制化、国际化、社会化进程已经开始,许多重大的改革措施已经实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些变化代表了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其实质就是在逐步实现我国会计工作的现代化。而会计电算化正是实现会计工作现代化的最主要内容,是目前我国会计工作实现全面现代化的一项起先导作用的关键性工作。
2会计电算化的深层含义
会计电算化,是电子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应用的简称,就是把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化数据处理工具和以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数据库以及计算机网络等新兴理论和技术应用于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中,以提高财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进而实现会计工作的现代化。
会计电算化改变了会计核算方式、数据储存形式、数据处理程序和方法,扩大了会计数据领域,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改变了会计内部控制与审计的方法和技术,因而推动了会计理论与会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完善,促进了会计管理制度的改革,是整个会计理论研究与会计实务的一次根本性变革。从表面上来看,会计电算化只是将电子计算机应用于会计核算工作中,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会计核算的速度和精度,以计算机替代人工记账。实质上,会计电算化决不仅仅是核算工具和核算方法的改进,它必然会引起会计工作组织和人员分工的改变,促进会计人员素质和知识结构的提高,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解放会计人员的时间和精力,促进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推动会计理论和会计技术的进步,提高整个会计工作水平大幅度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会计理论和实务的方方面面都将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
3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
3.1国外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现状
国外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①单项会计核算业务电算化;②会计综合数据处理的全部电算化;③建立了网络化的、以管理为重心的会计信息系统或企业管理信息系统;④建立了会计或企业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和专家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是以计算机存储的信息和决策模型为基础,协助管理者解决具有多样化和不确定性问题的,以进行管理控制、计划和分析并制定高层管理决策和策略。据统计,美国1983年,55%的新程序是用于管理控制、计划和分析,用于核算的仅占45%,这说明国外已进入了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和应用阶段。
国外的会计软件主要是面向市场的销售分析和预测系统、供货发票系统;面向生产的成本计算和分析系统、存货控制系统、应收几款管理系统;面向人事管理的雇员住处系统、工资系统、劳动力资源会计系统;面向现金管理的现金收支系统、支票核对系统;面向采购管理的采购与验收系统、应付帐款系统、固定资产核算系统;面向财务管理的财务报表系统、年度财务计划系统和预算控制系统等。3.2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至今已20多年,基本上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即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的“缓慢的自发发展阶段”和80年代末至今的“有组织的稳步发展阶段”。
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会计软件产业,通过国家级评审的会计软件已达30多个,通过省级评审的会计软件也有200多个,据1992年底财政部调查,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单位约占被调查单位的20%左右,但地区、部门行业之间发展很不平衡,有的地区和部门已达50%以上,可有的才刚刚开始会计电算化工作。在已开展会计电算化的单位中,大部分单位开发和应用的是部分会计核算子系统,其中尤以工资、帐务、报表子系统为主,单机应用为主,只有很少的单位全部会计核算工作实现电算化并彻底甩掉手工记账。
3.3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发展方向
(1)已开展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先进地区和部门,应尽快完善会计核算系统,彻底甩掉手工记账工作,做好会计电算化的配套改革工作,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移工作重心,为进一步开发和使用会计或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作好准备。同时,尽快提高会计电算化的普及率,使尚未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单位早日赶上来。
(2)从单机应用向计算机网络系统发展,提高计算机应用的档次,便于数据传输汇总,为进一步开发和使用网络化的会计和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做好准备;并为将来联成更大的计算机网络打下基础,便于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以发挥会计电算化的总体效益、社会效益。
(3)抓紧开发以管理为重心的会计信息系统或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软件,进而使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从核算系统向管理信息、系统发展,进行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战略决战。核算电算化后,摆在企业管理者面前的迫切问题是如何加强经济活动的事前计划、预测和决策、事中管理控制、事后分析评价,切实将企业财会管理水平从手工状态提高上来。
3.4我国会计电算化的总体发展趋势我国会计电算化的总体发展趋势应经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即会计核算电算化——财会管理或企业管理计算机化一一决策支持计算机化。我国原来的会计工作基本处于手工和半手工状态,会计人员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被束缚在会计核算等事务性工作上,财务管理工作则没有时间或很少去做。因此会计只能提供事后核算资料且简单粗糙,管理水平低下,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面对市场经济和繁重的核算工作双重压力,企业领导和会计人员迫切要求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
因为我们有基本现成的会计核算模式,而财务或企业管理工作则比较复杂且没有成型的模式,会计核算的输入/输出数据比较规范且容易组织,我们已形成一套固定的会计核算过程和方法,所以设计并实现电算化会计核算系统比较容易,因此只能先搞核算电算化。
但核算电算化基本是模仿手工操作,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范围、数据和质量并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因此对满足企业现代化管理要求并迅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并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同时,核算电算化所节省的人工成本、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所产生的效益并不足以抵消建立并使用该系统的投人。因此,核算电算化只是整个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准备阶段,其好处是为建立以管理为重心的、网络化的、完整的会计或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主要是:①系统中存储了管理所需的会计核算基础数据;②解放了会计人员的时间和精力,使他们有条件逐步实现工作重心的战略性转移;③积累了宝贵的会计电算化工作经验;④使会计电算化人才迅速地成长起来。
财务和企业管理计算机化是会计电算化最有意义的战略决战阶段,建立并实际运行以管理为重心的、网络化的、完整的会计或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将显著提高企业财会管理水平,会计电算化长期的、隐含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大量地迸发出来,在这个阶段将实现财会和企业管理现代化。此时会计电算化已融人到整个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洪流之中,可能称其为会计及企业管理信息化、计算机化等。
建立并实际运行该系统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其关键是:①会计和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系列软件的开发完善;②会计和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的迅速提高,建立成型的管理模式;③企业领导等管理人员的现代管理观念的建立和巩固;④做好会计电算化和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配套改革工作;⑤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等等。
这个阶段的系统必然是网络化的。会计核算的众多子系统已经使单台计算机功能发挥到了极限,并且只能使用在较小的单位。而以管理为重心的会计信息系统或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其数据收集和信息使用不可能在同一地点、单位和部门,该系统数据处理的及时性、复杂性要求必须使用计算机网络、必须在最大范围内实现最大限度的数据共享和数据的综合利用。这不仅包括企业内部各单位和部门,也应该包括其开户银行、税务局以及指定的会计师或审计师事务所。
这个阶段的系统必须是以管理为重心的。这决不仅仅是会计帐簿和报表数据的总括分析,而其管理和分析的原始数据必须直接来源于生产经营的各基本环节,如材料仓库、每道生产工序和每个销售人员,因而是最明细和详尽的。因此,完整的、以管理为重心的会计信息系统必须与整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共同规划、统筹设计。这样的系统与以往开发的核算系统不是并列的,而是以其核算功能为内核、以管理功能为重心;该系统不是以会计职能而是以业务类型来划分其子系统的。
会计电算化的高级发展阶段是建立并实际运行会计或企业决策支持系统,这个阶段是以管理为重心的会计信息系统或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自然进化或更高级的发展阶段,象国外那样用它来辅助解决那些数据不规范、变化因素多、具有不确定性的高级会计或企业管理决策问题。
参考文献
1薛云奎.手工会计的技术特征及其对电算化会计的局限[J].会计研究,1997(11)
2邱寒.会计软件设计如何适应现代审计的要求[J].会计研究,1998(4)
3葛家澍.迎接21世纪密切关注国内外财务会计的新动向[J].会计研究,1999(1)
4王治安,向显湖.面向21世纪的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J].经济学家,1999(2)
5李国良.互联网对财务会计的影响[J].北京财会,1999(11)
6赵伟.加入WTO对我国会计信息产业的影响与对策[J].中国会计电算化,2002(7)
篇10
【关键词】电算化会计;网络会计
一、网络会计对现行会计的影响
1.网络会计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在网络环境下,任何物理距离都将变成鼠标距离,企业集团利用网络可对所有的分支机构实行数据的远程处理、远程报账、远程报表、远程审计远距离财务监控,也可很方便地掌握和监控库存,销售点经营等业务情况;同时通过网络对下属分支机构实行数据处理和财务资源的集中管理,并可将众多的财务数据进行集中处理,集中调配资金,节约费用开支,拓展财务管理的空间。电子商务把会计信息系统逐步融入到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加强了企业各种不同信息之间的沟通和利用。
2.网络会计对财务信息的影响。在桌面财务管理模式下,信息载体数据主要是纸质页面和键盘数据,而网络财务下信息无纸化变成网页数据,可供相关使用者随时取用,结算支付电子货币化。电子货币的动用提高了结算效率,加快了资金周转,降低了企业的资金成本,提高了企业管理效率。网络会计改变了会计单一的、封闭的核算模式。用户经授权后就可根据需要从网上直接获得集中管理的信息并共享使用。
3.网络会计对财务数据的影响。网络财务下的会计核算从会计电算化的事后静态核算转变为网络会计的事中动态核算。一方面使财务数据的收集、加工和处理都能实时进行,甚至还可以双向交流;另一方面使原来以附表、附注形式披露的财务信息不再只是会计报表的补充。财务数据的处理实现了实时跟踪功能,信息使用者可通过上网访问企业的主页,随时掌握企业最新财务信息,使企业管理者随时获取本企业及相关企业的有关财务指标,进行分析比较,及时做出正确预测及决策。
4.网络会计对信息获取的影响。电子商务要求企业把大量的信息存储于中心数据库中,从而改变了会计封闭的、单一的核算模式。用户经授权后就可根据需要从网上直接获得集中管理的信息并共享使用。同样,财会部门也可将财务信息在内联网或者外联网页上予以,并把相关信息传递给银行、税务和证券交易所等机构。在计算机网络中,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获取相关会计信息,并可对这些信息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使信息的获取过程具有交互性,如自己建立索引,若按报表项目建立索引,就相当于根据自己的需要生成一个简化的财务报告;若按部门建立索引,就可获得企业的分部报告,若按时间建立索引,就可以获得各个时期的财务报告。
二、电算化会计必然要走向网络会计
1.建立电子商务网络。网络会计必须有先进、可靠的电子商务网络作为技术支撑,其网络平台主要有:因特网、内联网、外联网以及其他一些通讯网,如固定或者移动电话网、分组交换机、数字数据网和桢中继等数据通讯网。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使企业在利用Internet寻找潜在贸易伙伴、完成网上交易的同时,也将自己暴露于风险之中。一是泄密,未授权人员非法侵入企业信息系统,窃取企业的商业机密,从而侵吞企业财产或出卖商业机密换取钱财;二是恶意攻击。网络黑客的蓄意破坏或者病毒的感染,将可能使整个系统陷于瘫痪。
2.购置网络财务软件。电子商务不仅需要电子商务网络作为物质基础,而且还要有功能强大的网络财务软件来支持网络会计的运行。网络财务软件不同于传统的网络版财务软件,它除了能够满足单一会计主体的工作需要外,还应具备移动办公、电子商务和集团应用等方面的功能。①网络财务软件解决了企业的协调业务。从内部协同来看,网络财务软件使得财会部门的预算控制、资金准备、网上支付和网上结算等工作与业务部门能够协同进行;从外部协同来看,网络财务软件使得企业的网上催款、网上询价、网上保险和网上报税等项工作能与其他企业和社会部门协同进行。②网络财务软件能够支持电子货币流通。电子商务要求在网上进行支付结算,同时支付过程又是电子商务的关键环节和最终目的。
三、网络会计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1.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在网络会计环境下,尽管信息传递的无纸化可以有效避免一些由于人为原因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但仍不能排除电子凭证、电子账簿可能被随意修改而不留痕迹的行为。会计信息在网上传递过程中,随时可能被网络黑客、竞争对手非法截取并恶意篡改,同时,病毒也会影响信息的安全性和真实性,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财务信息保密性。企业的财务数据是企业的重要商业机密,在网络传递过程中,有可能被竞争对手非法截取,导致不可估量的损失,另外未授权人员非法侵入企业信息系统,窃取企业的商业机密。
- 上一篇:网络安全应急管理预案
- 下一篇:体育学科课程标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