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品的存储方式范文

时间:2023-12-04 18:02: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化学品的存储方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化学品的存储方式

篇1

[关键词] 危险化学品;管理;化工科研单位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18. 049

[中图分类号] F2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18- 0077- 02

危险化学品是具有杀伤、燃烧、毒害,以及放射性等物理、化学特性,容易造成人员伤亡等社会危害的物品[1]。在化工生产企业中,往往离不开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管理以及应用,对于石化企业中的科研单位来说,试验及研发使用的化学药品在数量和种类上年年都有增多的趋势。这些化学品的种类繁多,不免就涉及到诸多的危险化学品[2],如果对于危险化学品的管理模式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就会对科研人员的身体健康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对于危险化学品的管理不仅要依靠安全管理部门的检查和监督,更要引起每一个科研人员的重视,日常使用过程中要进行严格管理。

下面就针对北京化工研究院的危险化学品的特点和其管理方式进行分析。

1 北京化工研究院危险化学品特点分析

危险化学品目前在北京化工研究院分为3类,一是剧毒化学品,这些化学品具有非常剧烈毒性危害,包括人工合成的化学品及其混合物(含农药)和天然毒素。北京化工研究院目前使用到的此类剧毒化学品大约有14种,其中包括4种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二是较低制毒性的危险化学品。三是易制毒易腐蚀的危险化学品。后两类化学品在北京化工研究院,常用的主要有硫酸、盐酸等10种。北京化工研究院的这些危险化学品一般都从外面试剂公司购买。所以在危险化学品的管理上,从源头购买的量的大小到日常使用过程中的管理,以及不再使用后的回收处理都非常重要。

2 北京化工研究院危险化学品管理措施分析

2.1 加强危险化学品的认识及防护

对于危险化学品,首先要加强科研人员对危险化学品的认知,并引起足够重视[3]。比如大家可能都知道硫酸的危险性,但是说到丙酮,可能大家只知道其极度易燃,就很少有人知道,对健康方面的危害: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出现乏力、恶心、头痛、头晕、易激动。重者发生呕吐、气急、痉挛,甚至昏迷。对眼、鼻、喉有刺激性。口服后,先有口唇、咽喉有烧灼感,后出现口干、呕吐、昏迷、酸中毒和酮症。并且还有慢性影响:长期接触该品出现眩晕、灼烧感、咽炎、支气管炎、乏力、易激动等。皮肤长期反复接触可致皮炎。所以,首先要全面了解危险化学品对人体健康,对环境的危害。那么定期举行与危险化学品有关的宣传,在实验室放置危险化学品相关的图书、卡片,使科研人员深刻了解和掌握了这些危害,才能对有可能产生的这些危害进行有效的防护。首先,加强实验室管理,严格执行实验室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在使用危险化学品时,要在通风橱、排风设备下进行,保证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从而降低人体接触的危险化学品的浓度[4]。其次,在实验室使用危险化学品的个人也要做好防护措施,选用合适的防护用品,比如护目镜、口罩、手套等减少与危险化学品的接触程度,从而把危险降到最低。最后,万一发生使用危险化学品引起的问题,科研人员要采取具体的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漏应急处理等多方面的知识,争取把危害降低到最小。

2.2 对危险化学品管理采取登记注册制度并实施入库锁定制度

北京化工研究院在危险化学品的管理上,从购买、使用到存储都非常重视。所以,需要购买危险化学品时,需要由科研人员填写剧毒化学品、易制毒化学品登记表,需要明确填写危险化学品的名称、用途、规格、数量、具体使用人、使用地点、联系电话等信息。未经安全保卫部门审核、公安机关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准购买或者接收危险化学品。经过安全保卫部门审核、公安机关批准购入北京化工研究院的危险化学品,会放入特定的危险化学品箱内,并由使用的科研人员用指纹锁定。之后,再由库管人员放置在危险化学品库进行锁定。如果科研人员要使用该危险化学品,那么首先在危险品库管人员处登记使用日期和使用量,再由库管人员打开危险化学品库,科研人员使用指纹打开危险化学品存储箱,领走需要使用的危险化学品进行使用。使用完成后,定期归还到危险化学品库并锁定。这些方法只是从传统的角度最大限度地对危险化学品的使用进行了管理。

目前,基于PDA的石油化工危险化学品管理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已经有了一定进展,使用该系统对危险化学品进行管理,科研人员可以再PDA端随时查询到危险化学品的成分、组成信息、危险性概述、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漏应急处理、操作处置与储存、个体防护、理化特性、稳定性和反应性等相关特性和急救知识,从而可以为科研人员能提供相关的知识储备和行为指导。这不仅有助于石油化工行业的危险化学品的管理,也可以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5]。

2.3 对危险化学品回收及空瓶进行管理

目前北京化工研究院对危险化学品的存储和使用都做了严格的管理,在危险化学品的回收方面,也接洽了对应的危险化学品处理公司,由该公司定期对北京化工研究院危险化学品的废液、空瓶进行回收处理。但是,规定是定期处理,必然就有在科研人员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液,与其他化学品反应后的产物等等物质,这些化学品也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危险化学品公司上门回收之前,科研人员要把废液回收到专门的废液瓶内,并标注上具体的名称,放置在特定的储存柜中,同时要注意不要把容易反应的化学品放在一起。对废液和空瓶在危险化学品公司处理之前的管理也非常重要。

总之,化工科研单位危险化学品的管理是单位安全环保中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化工科研单位必须对危险化学品的管理有足够的重视,在不断掌握本单位使用的危险化学品的危害性的同时,定期对危险化学品的危害及应急措施进行培训和演练,根据现代化的手段和方法提升危险化学品管理的方式方法,尽最大可能消除危险化学品带来的安全隐患,从而保证化工科研单位的科研顺利有序的开展。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实施GHS手册[S].2013.

[2]李守珍,许风秀.加强实验室中化学药品的管理[J] 中国环境管理,2002(1):42.

[3]林严.加强实验室剧毒化学药品的管理工作[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12):73-74.

篇2

关键词 地铁车辆段 杂品库 设计研究

中图分类号:U279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地铁车辆段是负责地铁车辆的运用检修场所,具备对列车及其他相关系统设备进行清洁保养、维护、修理及列车救援的功能,也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所需物资的存储、管理、运输、配送的基地。车辆段应设物资总库,物资总库承担地铁系统材料、配件、设备和机具及劳保用品的采购、存放、发放任务和管理工作。《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第27.7.5条规定:“不同性质的材料和设备宜按分库存放设计;存放易燃品的仓库宜单独设置,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设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及《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的有关规定”。由于运营组织的需要,独立存放危险品的库房有可能同时存放需要另行集中的物资,因此该库房的名称有多种,如杂品库、杂品库、特种材料库、危险品库、易燃品库等。本文研究的杂品库主要存放易燃品(危险品)及其他特殊材料场所。

1车辆段常用危险品的种类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中常用危险化学品按危险特性分为8类: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和腐蚀品。车辆段常用危险品清单如表1所示。

表1:车辆段常用危险品清单

通常,危险品按一周左右的使用量进行储存,如不受用地限制,条件允许可适当增加库房面积,以储备更多运营希望储备的危险品能供给车辆段一周左右的使用量,若库房面积足够,条件允许,可适当增加储存量。

2设计原则

各地车辆段运营要求的危险品存储不近相同,运营需要储备的危险品数量并不大,种类及数量也相对较少。从方便物资管理的角度看,车辆段设置杂品库,更有利于车辆段危险品的管理,从法规规范的要求看,轨道交通车辆段设置杂品库成为必须。

危险品储存安排取决于危险品分类、分项、容器类型、储存方式和消防的要求。危险品的储存量及储存安排必须根据《常用化学危险品储存通则》要求进行。

危险品存放的杂品库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火灾危险性分类为甲类,耐火等级为二级以上。杂品库属甲类仓库,与车辆段内各类建构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范》相关要求控制。

3杂品库设计

根据《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第十四条第五款规定,生产、储存、装卸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工厂、仓库,建设单位应当向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请消防设计审核,并在建设工程竣工后向出具消防设计审核意见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请消防验收。消防审查一般有两个重点审查内容:一是单体建筑设计是否满足规范,二是单体在车辆段总图位置是否满足安全距离及消防的要求。

杂品库单体设计相对简单,设计更需要注意该库房在总图上的位置。本研究中杂品库防火间距表汇集了规范中所有防火间距的要求,考虑杂品库位置时,务必逐条核查,避免消防审查无法通过。

危险品储存安排需分类、分项、分容器类型、储存方式和火灾的扑救方式,因此,杂品库可以设置如下房间:

乙炔瓶间:用于存储易燃的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如乙炔、丙烷、丁烷、液压石油气等。

易燃液体间:用于存储酒精、丙酮、汽油、油漆溶剂等。由于易燃液体品名较多,易燃液体间可能分为若干分间,采取品名定义的方法。

氧气瓶间:用于存储氧气瓶及难燃制冷剂。

因氧化剂需独立存放,设置独立的氧气瓶间是合理的,但因运营需要存储的氧气瓶数量较少,单独设置房屋面积有所浪费,故可考虑与难燃或不燃物质同库存放,采用隔离存放的形式。当前能用作制冷剂的物质有80多种,按照化学成分,制冷剂可分为五类:无机化合物制冷剂、氟里昂、饱和碳氢化合物制冷剂、不饱和碳氢化合物制冷剂和共沸混合物制冷剂。其中车辆段列车空调维修需有一定储备的制冷剂为环保型制冷剂R407C或类似产品,属不燃物质,液化气体类。可与氧气瓶贮存在同一房间。

其他存放间:用于存储固态易燃品或其他可燃品。

习惯上运营更希望采用品名作为房间名称。按此品名定义房间名称时,主要采取隔开存放的形式,房间面积相对较小,如:乙炔瓶间,氧气瓶间,制冷剂存放间,油存放间等。

4小结

杂品库是车辆段内防火安全最重点关注的场所,对相关危险品及运营需求的充分了解是本研究的前提。法规规范从“避免起火爆炸”和“着火后减少损失及危害”两个方面限制该库房的设计,对该库房的空间及位置、建筑材料、门窗形式、通风采暖、电气甚至存贮安排等有着全方位的要求。在设计时除了要满足最新法规规范,同时结合运营部门需求考虑房间命名,结合地形房屋布局,不断完善杂品库设计。

参考文献

[1] GB 50490-2009,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S].

篇3

危险品首先是一种商品、一种货物,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的定义,凡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在运输、装卸和储存保管过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防护的货物均属危险货物。

随着我国物流经济与港口贸易的快速发展,以及石化、危化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港口仓储成为危险品装卸、中转的主要形式,在危险品仓储领域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由于行政因素、历史因素以及管理缺陷,港口仓储尤其是堆场成为危险品物流管理的薄弱环节,极易引发安全事故,造成重大经济、人身、社会、生态,甚至是政治损失与影响。天津港“8.12”危险品爆炸事故就是由危险品集装箱堆垛燃烧爆炸引起,目前已造成165人死亡,8人失联,直接经济损失700亿元,再一次为我国港口危险品仓储安全管理敲响了警钟。

2我国港口危险品仓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行政审批多头,安全标准多样

因为危险品仓储的专业性、危险性,国家对危险品仓储的监管力度远远高于其他货物仓储。但总体上,我国危险品仓储监管仍比较混乱,尤其是在港口危险品仓储方面,存在行政管理多头、安全标准多样的问题。

(1)审批多头。为规范危险品管理,国务院在2011年新修订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进_步明确了安监、消防、公安、质检、环保、交通、卫生、工商等各行政部门的职责,港口危险品还涉及海事和海关部门,要求共同做好危险品安全管理工作。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造成了多头审批、各自为政、层次繁多、程序复杂的审批局面,不仅增加了企业管理成本,也给审批环节留出了寻租空间。以天津港肇事单位瑞海国际(以下简称瑞海)为例,其《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经营许可证》律)港经证(ZC-543-03)号及《港口危险货物作业附证》都是由天津市交通委(以下简称交委行政审批局审批,而天津市交委的港口审批部门与天津港在2003年以前还是同一家行政单位(天津港务局。由于经营权审批主体和权力的不唯让瑞海钻了政策的空子。

(2)标准多样。多个监管部门的多种规章和标准,不仅大大增加了企业的管理成本,而且留给企业“钻空子”的空间。比如危险品仓储用地,企业虽然按照安监部门的要求间距建设了仓库,可国土资源部门认为该间距会浪费土地资源。在应急演练方面,安监部门要求企业定期进行应急演练,但是演练中灭火泡沫液无法回收,当地海事部门会因水体污染对应急演练持反对态度。我国行业安全标准由不同的政府部门负责,彼此缺乏统筹和沟通,存在标准重复、标准矛盾的现象。而且从目前来看,我国的安全标准体系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空白也还很多。

2.2政企不分,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

2003年11月15日,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交通部等部门关于深化中央直属和双重领导港口管理体制改革意见的通知》,经天津市委批准,天津港务局实行政企分开,行政职能转交天津市交委,天津港务局转制为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据目前公开报道的资料,天津港规建部批复了瑞海的规划建设,而天津港规建部为天津港集团的下属部门,属于企业体系。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行政审批的主体是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规章委托的组织,而不是其他自然人、法人和组织。企业显然属于经营性法人,像天津港这种行政事业单位转制为国企之后,从法律上来讲是不具备行政审批权的,其对瑞海规划建设的审批就属于违法审批。天津市规划、建设和环保等政府部门才拥有对瑞海公司的行政审批权。

2.3企业唯利是图,违规作业

经调查,瑞海的危险品在存放等多个环节,都有违规之处。瑞海仓库存放规划显示,氰化钠可存放量为24t而据媒体报道,爆炸现场被证明有700t氰化钠。2013年5月4日,天津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的批复中,允许瑞海的区域作业范围是集装箱货场重箱区、面积1.8万m2,用来存放危险品,中转仓库为3117.81m2,允许用来存放烧碱。而熟悉瑞海的工作人物流技术2015年第34卷11月刊(下半月)津市交管局批复的危险品存储位置-集装箱货场重箱区。

按照《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未将危险化学品储存在专用仓库内,或者未将剧毒化学品以及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其他危险化学品在专用仓库内单独存放的,都将受到相应处罚。而调查发现瑞海存储的全是出口的危险品,且集装箱是露天存放的,也没有分类规划危险品存放区域。

根据安监总局下发的《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库存危险化学品应保持相应的垛距、墙距、柱距。垛与垛间距不小于0.8m,单一品种存放量不能超过500kg,总质量不能超过2t。而瑞海危险品堆垛之间的距离在0.4m至0.5m,—次装箱的危险品重量在6至30t。

另外,根据相关规定,危险品的仓储场所要求大中型仓库与周围公共建筑物、交通干线、工矿企业等的距离应在1000im以上。瑞海严重违反这条红线,与最近的小区不足600m,且该小区建成在前。

2.4监督部门失管失查,放松或放弃监管

天津市交委作为天津港危险化学品经营管理行业主管部门,对危险化学品经营业务负有审批、监管等职责,有关责任人员未认真履行职责,违规发放经营许可证,对瑞海公司违法违规经营活动监管不力。

天津市安监局和滨海新区安监局作为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部门,对辖区内企业特别是危险品经营企业的安全生产负有监管职责,有关责任人员监管不力,对瑞海公司存在的安全隐患和违法违规经营问题未及时检查发现和依法查处。

滨海新区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作为辖区各类建设项目的规划管理部门,对辖区内企业经营危险化学品仓储业务规划负有审批职责,有关责任人员明知瑞海公司经营危险化学品仓储地点违反安全距离规定,未严格审查把关,违规批准该公司的危险化学品仓储业务规划。

天津新港海关有关责任人员在危险品进出口监管活动中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对瑞海公司日常监管工作失察,对其违法从事危险品经营活动未及时发现并查处;给不具备资质的瑞海公司开辟绿色进出关通道,放纵瑞海公司从事违法经营活动。

(天津港集团)公司作为港区企业管理单位,对辖区内经营企业负有安全生产监管等职责,有关责任人员疏于管理,对瑞海公司存在的安全隐患和违法违规经营问题未有效督促纠正和处置。

2.5基础设施落后,技防水平滞后

以瑞海国际为例,我国港口危险品仓储由于周转时间快、便于装卸等原因,多采取露天堆场和简单仓库,出于成本的考虑,绝大部分没有自动化监测、报警、灭火系统,更不用说建立信息系统。从目前披露的细节来看,瑞海国际爆炸事件在起火阶段是人工报警,而当值班人员发现火情时火势已经蔓延,错过了最佳的处置时机。

另一方面,救援方迟迟得不到危险品的种类、位置、数量等信息,虽然主要是因为企业管理混乱、违规作业,但另一层面也暴露了企业信息系统数据存档与容灾能力的不足,尤其是与海关、安监等监督部分的数据备份与共享没有建立,滞后了救援,也影响了事故调查。

3加强港口危险品仓储管理的主要措施

3.1理顺行政管理渠道,规范安全标准和审批环节

(1)建立全国统一的危险品仓储营运许可制度。审批主体必须是国家行政机构和法律规定的履行审批权力的组织,各审批主体之间审批职能明晰,审批权限唯一。在统一审批条件的前提下,简化审批程序,实行安监、消防、环保、规划等部门的联合审批。

(2)整体统筹,片区化、集中化。大中城市和人口密集区的港口危险品仓储审批应片区化、集中化,由市政规划部门与港口管理部门根据城市功能区划与港口发展规划整体统筹,最大限度避免低事故伤亡和生态危机。

(3)统一设立监管标准。各管理和监督部门负责出台本部门的建设及监管标准,加强协调与沟通,标准之间不能交叉,不能矛盾。同时,借鉴国际成熟经验,使标准体系更加完善、详尽,切实规范行业建设、生产、管理、运营的方方面面,做到无死角、全覆盖。

(4)严格准入门槛。建立企业资质审核与考评制度,将企业收入、诚信、纳税、环保、人员素质等纳入审核范围,对于不达标企业不予准入或续签。

3.2政企业分开,绝对杜绝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沿海港多由当地港务局改制而来,原本履行行政管理与审批职能,现在履行企业职能。因改制时间不长以及专业封闭、连带关系复杂等特点,很多港口还保留着部分行政管理与审批职能,政企没有完全分开,这就客观上存在着自我审批、甚至形成“独立王国”的风险。必须坚决剥离港口的行政审批职能,港口内企业的危险品仓储建设审批全部由交委、安监等行政部门审批,港口作为经营性实体和法人只负责管理、经营。

3.3强化企业专业化、规范化建设

加强企业内部安全管理,是危险品仓储企业的立身之本、经营之道,也是重大社会责任。

(1)建立严格完善的管理制度。为保证危险品仓储的安全,企业需要依据危险品管理的法律和规定,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所储存的危险品的特性,制定严格的危险品仓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并具体落实到责任人,严格履行登记、备案、报告的法律和行政义务。

(2)严格出入库制度。危险品入库时,仓库管理人员要严格把关,认真核查品名、标识,检查包装,清点数目,细致地做好登记,重点危险品要实行双人收发制度。危险品出库时,仓库管理人员除要认真核对品名、标识、数目外,还要认真登记提货人,详细记录危险品的流向。

(3)严格货位和堆垛秩序。危险品的储存方式、数量必须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选择合适的存放位置,妥善安排相应的通风、遮阳、防水、防湿、温控条件,根据危险品的性质和包装合理确定堆放垛型和垛的大小,要有合理的间距,消防器材和配电箱周围禁止堆货或放置其它物品。

(4)规范装卸作业流程。在保管和装卸作业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和操作规程,合理选用装卸器具,对包装不符合作业要求的要妥善处理、再行作业。保管人员要定期检查危险品品种、数量和相关设施,及时清扫库场,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严格限制闲杂人员进库。

(5)建立应急预案。当危险品库遇到紧急情况时,要有处置预案,包括汇报情况、现场紧急处理、人员疏散、封锁现场、人员分工等。应急处理指挥人员要有相关的专业知识,能熟练掌握操作技能。

3.4明确监管部门职责,提高监管水平

(1)提高监督管理水平。明确各监管部门的职责和权限,杜绝交叉、重复,同时完善监管规范,纵向到边、横向到底,扭转执法不严、监督不到位的局面。

(2明确地方政府责任。地方政府应该为域内企业负总责,要让地方政府感受到监管责任与压力,担当起维护社会利益和人民人身财产安全的责任。

(3)发挥社会监督作用。要充分发挥媒体舆论监督作用,善于调动社会各方力量,让安全监管更“接地气”

(4)加大企业违规成本。“谁审批、谁负责”由监督部门作为执法主体,处罚程度要远远大于违规收益,从而使企业不敢违规、不愿违规。

(5)调动企业责任。政府应大力推动和倡导可持续发展战略。牵引社会、企业、自然环境三者互利互促,给予优秀仓储企业、绿色仓储企业政策优惠和财政减免,从而现实企业利益、社会利益、生态利益良性互动,使企业自觉自愿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3.5引入高新技术,加强技防能力

目前,信息技术尤其是物联网、大数据、云存储技术迅猛发展,可以更好地为危险品仓储的发展保驾护航。

(1)建立信息管理系统。为危险品货物安装电子标签,存储有危险品的存放位置、库存数量、生产企业名称、生产时间、危险品化学性质、化学成分、存储方式和要求、安全运输注意事项、突发事件处置方法等,同时通过与企业局域网建联的手持式无线数据读取仪,将危险品性质和紧急事故应对方法等信息传输到企业管理数据库中,管理者对信息进行统计、分类,以便迅速了解该危险品的数量、存放位置、存储状态等信息。通过手持式无线数据读取仪对货物进行扫描,实时查询危险品货物库存情况,通过管理系统和危险品的性质,对其进行分区管理,同时利用手持式无线数据读取仪定期对仓库危险品进行全面盘点,分析和掌握库存危险品动态。

(2)防灾报警系统。通过信息系统了解危险品的生产时间、有效期限、产品标准等信息,一旦发现环境条件不符合安全存放标准,系统会自动报警干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通过各种温湿度、声光、烟雾、空气成分等传感器,实时掌握库区各种技术参数,一旦有指标超出警戒值,便会自动报警,并实施干预。

关监管部门的信息系统相联并同步更新数据。比如,海关能实时掌握企业的报关数据及出入库数据,消防能实时掌握企业的火情、视频数据,交委实时掌握企业危险品存储和出入库数据,等等。这一方面避免了企业违规报关、违规操作,同时也为应急救援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数据备份是指建立危险品仓储企业“黑匣子”,采取云存储的方式将关键数据实时备份在异地数据库或监督部门数据库,在重大事故发生后仍能记录和还原事故经过及关键企业数据,方便救援和调查。

篇4

关键词:化工工艺设计;安全管理;识别;控制

化工工业品具有非常高的经济价值和重要的工业地位。化工工业分为大化工和精细化工。大化工包括石油裂解、石油裂化和煤化工等。精细化工品包含医药中间体、催化剂和各种助剂、农药、染料、涂料(包括油漆和油墨)、颜料、试剂和高纯物、信息用化学品(包括感光材料、磁性材料等能接受电磁波的化学品)、食品和饲料添加剂、黏合剂、日用化学品等。化学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致使化工品合成的化工工艺成为很多化工行业工作者探究的问题,探究如何让化工工艺设计更好地提高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的水平。

1化工工艺设计的概论

1.1化工工艺设计

化工工艺设计是为了完成目标产品及产量,在运用现有的技术和条件或者对现有的技术和设备进行升级然后组成的一条完整生产工艺路线。化工工艺设计是全面的、完整的一条生产路径。但是化工工艺设计中也存在很大差别,主要分为两种:大化工工艺设计和精细化工工艺设计,二者的区别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精细化工产品生产量小,大化工产量大,例如:生活中常见的化工厂,年产量通常在几十万吨,一些大的化工厂年产甚至能达到千万吨级别;而精细化工品合成的产品年产多在百吨千吨左右。②精细化工生产存在间歇性,大化工生产具有持续性,例如:炼油厂可能会几年如一日的不间断进行石油炼化,而精细化工品合成因其产量小、技术更新换代快、产品种类繁多等因素所以生产会存在间歇性。③精细化工的工艺路线长,大化工的工艺步骤相对较短,例如:像煤化工中的水煤气生产,只要经过脱硫脱碳制气三个步骤就可以得到水煤气,而精细化工品合成一般都有十几步合成步骤,一条工艺路线做完至少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④精细化工产品的附加值高,大化工的产品附加值相对较低,例如:化肥厂的产品就是化肥,而化肥只能用来提高粮食产量,但精细化学合成的产品会被添加到医药、化妆品和各种助剂中,这样就会使其具有更高的附加值。精细化工品合成主要就具备这几种特点,归纳这些特点的目的是为精细化工品合成达成化学应用这一目标做准备。

1.2化工工艺设计中的安全管理

化工工艺设计中的安全管理是对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安全进行管控和治理,从而确保生产的安全进行,这其中就包括:物料安全管理、用电设备安全管理、管道及输送设施安全管理和反应发生装置安全管理等。物料安全管理包含:原料和产品存储、易燃易爆存储及使用、有和腐蚀品的存储及使用;用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包括:电动机、搅拌器、排气扇和干燥器等;管道及输送设施的安全管理包括:流体输送管道、气力输送管道和公用工程管道等。反应发生装置包括:反应釜、精馏塔、搅拌釜等。

2化工工艺设计中安全管理危险的识别

2.1化工工艺设计中工艺路线的危险因素识别

化工工艺设计中的工艺路线是整个设计的指导思想,所以在进行工艺路线的设计和推导时必须确保路线符合化工科学理论,同时路线必须具有可操作性,路线中的各个步骤必须安全可靠,同时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只有确立良好的科学的工艺路线才能确保整个工艺的成功。目前主流的做法是在项目立项初期,由化工行业协会组织专家,与建设方、设计方共同进行“项目工艺安全可靠性论证”,在论证过程中,识别工艺路线的危险因素。根据论证建议,修改工艺设计,最终获得“工艺技术安全可靠,生产过程安全风险可控,可以按照核准规模进行项目建设和工业化生产”的论证结论。依据《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目录》与《第二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目录和调整首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中部份典型工艺的通知》,也可以辨识工艺路线是否属于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从而根据“通知”中的具体工艺,辨识工艺路线中的危险因素。

2.2化工工艺设计中物料的危险因素识别

化工工艺中的物料品类多样,数量多少不一,几公斤到几十吨不等,但是这些物料在存储和使用时都要做到安全第一,物料的安全管理危险因素要根据物料的本身性质可以确定为以下几点。状态:对于固体稳定物料可以进行合理的叠放,液态物料则不可以进行叠放;易燃易爆:此类物料必须单独存储,同时控制存储数量和密度,适量降低存储密度,注意不与禁忌物同库存储,注意建构筑物的泄爆,从而确保安全;有:存储时必须远离厂前区,取用时必须做到双人管理,帐、卡、物一致,确保使用安全;腐蚀品:包装是否符合存储条件,取用时防护用具必须佩带整齐。除此外,整个存储区需配备专业安全人员管理,备齐消防设施,做好日常巡查,为此才能做好物料安全存储。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1〕95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第二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名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3〕12号)辨识危险化学品,并按照“通知”中的要求,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进行辨识,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和设施。

2.3化工工艺设计中用电安全的危险因素识别

用电安全是化工工艺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问题,用电安全的危险因素主要有用电设备、电源开关和输电线路三方面。用电设备:配备的设备要符合国家规定的生产使用标准,保证设备的防静电、防水等性能正常;电源开关:电源开关选择疏通性能好,符合安全要求,不会产生电火花等危险;输电线路:工业用电的线路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确保线路不会过载过热,及时检查线路老化等。同时,需确保在爆炸危险区域内(气体或粉尘)的用电设备,根据爆炸危险介质的情况,选用符合的防爆电机或防爆电器。

2.4化工工艺设计中管道及输送设施的危险因素识别

化工工艺设计中物料的主要运送方式为管道运输;管道运输过程中的危险因素有:管道材质无法满足物料的腐蚀要求、管道壁厚无法满足物料的输送压力、管道尺寸无法满足物料的流量要求、高温或低温管道的柔性设计、管道的振动或脉动、蒸汽管道的水锤现象等。所有的输送设施必须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巡检,确保生产现场的输送设施运转正常。压力管道必须满足国家规范,并按照要求进行报备报检报验、定期维护等工作。

2.5化工工艺设计中反应发生装置的危险因素识别

化工工艺设计中反应发生装置是核心设施,反应发生装置的危险程度也最高,因为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的吸收和放出,这对反应发生装置也是一种考验,反应发生装置的危险因素识别包括:反应器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温度;反应器的耐腐蚀性;反应器的供热或冷却能力;反应器的温度、压力、液位等的监控设施;反应中催化剂添加过程的监控与急停;反应中止剂的紧急添加等。这些都是识别反应发生装置的一些危险因素,所以为了化工工艺的顺利进行必须确保反应发生装置的安全。

3化工工艺设计中安全管理危险的控制

传统的化工工艺设计中对安全管理的控制主要体现在化工生产环节的安全控制、化工生产中对危险因素的监管控制和化工生产安全观念。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的化工工艺设计中对安全管理的控制也要发生重大改变。网络信息和新闻媒体的高速发展,使得工厂的整体实力变得透明化;多媒体讲解和推演系统的运用让化工生产中的安全意识深入人心;电子监控和报警装置的运用,让化工生产中的危险因素更容易被发现;综合以上三点可以看出,新背景下的化工工艺设计中对安全管理的控制主要在化工生产环节。化工生产环节的最核心的部分是化学反应部分,根据化学反应时能量的变化,可分为吸热和放热两种反应类型;根据化学反应的速度,可以分为慢速反应和快速反应;还有的反应会产生大量气体。所以在化学反应进行时对其反应速率进行控制就成为控制反应安全的关键,控制住反应速率就能控制住放热速率,控制住反应速率也就能控制住放气速率,进而就能控制住反应发生装置内的温度和压力,这样就能防止反应器因高温高压产生物理爆炸。目前在化工生产环节的安全控制也有了很多新型的技术和替代手段,最常用的新技术包含:离子分离技术、催化剂技术、提纯技术和精准复配技术等。气体离子拆分为精细化学合成带来非常大的助力,例如:在精细化学的有机合成中进行硝基还原时需要高纯度的氢气,之前的工艺就是通过分离提纯尾气、再进行压缩,这种方式得到的氢气纯度不高且非常危险,而气体离子拆分技术通过对甲烷气体进行拆分得到高纯度氢气,既能提高产品纯度又能保障相对的生产安全。在使用催化剂的生产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反应速率不可失控,要有随时切断催化剂进料的安全措施,并保证反应中止剂可以随时进入反应系统。提纯技术的应用,要时刻关注其工艺安全性,尤其是针对提纯后目标产品的燃爆性、毒腐性等因素,配备必要的安全措施和设施,保证提纯工艺的安全可靠性,尤为重要。复配工艺的发展,也提高了原始工艺的本质安全,同时减少了投入,为工业化生产带来良好的推动作用。

篇5

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和决策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安全生产年”为主题,深入开展“三项行动”和“三项建设”,切实抓好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确保我办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工作目标

认真开展安全生产“三项行动”,确实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管理,不断推进“安全生产年”目标任务落实。加大安全生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治理,促进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强化安全生产监管监察;狠抓隐患排查治理,切实加强和解决安全生产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全社会安全意识,提高广大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技能素质。通过开展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和基础管理,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坚决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三、工作范围、内容要求

(一)安全生产“三项行动”的对象范围是,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

(二)安全生产“三项行动”重要内容。

1、开展执法行动的主要内容:对以下行为进行排查登记,上报区安监局,并协助区级部门进行执法行动:

(1)无证或证照不全从事生产、经营、建设的;

(2)违反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规定,违法违规进行项目建设的;

(3)瞒报生产安全事故的;

(4)重大隐患隐瞒不报或不按规定期限予以整治的;

(5)不按规定进行安全培训或无证上岗的;

(6)拒不执行安全监管指令、抗拒安全执法的;

(7)其他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

2、开展治理行动排查安全隐患的主要内容:

(1)安全生产工艺系统、技术装备、监控设施、作业环境、劳动防护用品配备不符合规定要求的;

(2)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和危险物品的存储容器、运输工具完好率不达标及不按规定进行检测检验的;

(3)受自然灾害威胁而未落实防范措施的;

(4)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不健全、责任不明确、措施不落实、整改不到位的;

(5)应急救援队伍、装备不健全,应急预案制订修订演练不及时,以及自救装备配备不足、使用培训不够的;

(6)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使用、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缴纳等经济政策落实不到位的;

(7)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

3、开展宣传教育行为的主要内容:

(1)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增强全民安全法制意识;

(2)宣传安全发展的理念,推进安全文化建设;

(3)宣传推广安全生产工作的典型;

(4)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科技周”等集中宣传教育活动;

(5)加强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抓好新进人员安全教育,强化全员技能培训。

(三)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排查治理具体内容:

1、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

(1)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完善和执行情况,特别是企业法定代表人和分管安全生产责任人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情况;

(2)企业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立、完善和执行情况,重点检查特殊行业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3)隐患排查治理情况。是否建立了定期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是否认真进行了隐患排查,安全生产专项行动查出的隐患整改情况;

(4)安全投入保障情况,人员培训情况,夜间和节假日干部值班情况;

(5)重大危险源监控情况,罐区等重大危险源安全设施设备(液位、压力、温度报警和可燃气体泄漏报警)是否齐全,监控责任和措施是否落实到位,安全操作规程是否得到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储罐进出物料和切水操作是否有专人监控;

(6)应急管理情况。是否制定应急预案、是否进行定期演练、应急救援器材设施是否完备,是否采取了事故状态下防止清净下水外排污染的措施。

2、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

(1)销售危险化学品的企业是否存在超许可经营范围现象,是否严格执行“一书一签”(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化学品安全标签)制度。

(2)销售剧毒化学品的企业是否落实查验、登记剧毒化学品购买凭证、准购证、剧毒化学品公路运输通行证、运输车辆安装的安全标示牌的规定;是否落实储存场所防盗、“五双”(双人收发、双人记账、双人双锁、双人运输、双人使用)制管理、人员资质等规定。

(3)加油(气)站的设备、设施和周边安全距离是否符合规范要求;人员是否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后上岗;卸油、加油、检修等重要环节是否建立了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并认真执行;是否编制了科学的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是否配备了必要的应急器材。

(4)新建加油(气)站建设项目的设立安全审查、安全设施审查情况;设计和施工单位的资质情况;安全设施竣工验收情况;试运行方案备案、安全措施制定和落实情况。

(5)销售氯酸钾的企业和单位是否建立了并严格执行了流向登记制度。

(6)危险化学品充装单位特别是液氯、液氨、液化石油气、液化天然气、汽油、柴油、航空煤油、腐蚀品、剧毒溶剂充装单位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建立和执行情况;充装车辆资质、安全状况查验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严禁超量装载规定执行情况;操作人员取得上岗证的情况。

(7)危险化学品单位证明资料不齐全、检验检查不合格、罐体内残留介质不详和存在其他可疑情况的罐车禁止充装危险化学品规定的落实情况。是否向驾驶员和押运员说明充装的危险化学品品名、数量、危害、应急措施、生产企业的联系方式等内容,是否向押运员所押运的危险化学品信息联系卡。

四、时段划分

“三项行动”要贯穿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全年安全生产工作始终,同步部署、同步检查推进。同时要结合安全生产规律特点,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

(一)生产经营单位自查阶段。

各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按照“三项行动”的内容要求,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工作,针对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措施,严防事故发生。

(二)全面排查和治理隐患阶段。

要全面开展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对辖区内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开展拉网式安全隐患排查,摸清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和部位,建立工作档案,按照职责分工制定安全隐患整改目标责任书,跟踪治理和逐项整改,限期消除安全隐患。

(三)巩固成果阶段。

各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要继续深化安全生产“三项行动”,认真落实防火、防爆、防尘、防静电、防冰雪灾害、防冻裂泄漏,切实消除事故隐患,将“三项行动”开展情况于月30日前报安监办。

五、工作要求

篇6

摘 要 目前我国对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已建立一套相对比较完整的管理体系,法律、法规、条例及国家标准各层次的规范、技术要求已十分明确。但核电厂危险化学品的应用存在“品种多,数量少;隐患多,分布广”的特点,给核电厂危化品安全管理带来一定的复杂性。本文以“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我公司)危险化学品的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实践出发,指出核电厂危化品管理的突出隐患,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分析危险化学品在核电厂使用过程中的主要风险和对策以及日常管理经验的应用, 希望可以为其他核电企业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核电厂 危险化学品 隐患排查 安全管理对策

近年来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事故频发,造成大量人民群众伤亡,给国家和企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如2013年吉林宝源丰禽业液氨爆炸事故,死亡120人,直接经济损失1.8亿元;2015年天津瑞海公司危险化学品库爆炸事故,死亡173人,经济损失68.66亿元,并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在国际社会引起巨大反响。天津危险化学品库爆炸事故之后,中国安监总局立即向全国下达开展危险化学品运输、存储、生产型企业开展全面检查的通知,要求在行业内进行全面整治。这些事故的发生和国家有关危化品专项整治工作的部署情况充分说明了危险化学品应用存在巨大危险性,以及加大危险化学品隐患排查、完善危化品管理和监督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然而核电不同于传统的化工行业,其危险化学品的应用特点决定了安全管理存在更为复杂的特殊性。安全风险与化工企业相比存在更多的不确定性。以下介绍了我公司危险化学品的隐患排查整治、管理制度和安全规程建设中的管理实践,并浅析核电企业在危化品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核电同行危险化学品管理提供些许参考。

一、核电厂危险化学品应用特点

与化工厂一般仅涉及该企业核心业务的危险化学品种类这一特点形成明显的区别,核电厂危险化学品种异常混杂,这一特点决定了危险化学品在安全、应急、环保等方面的管理工作相对要求不明定,管理重心不够突出。这主要是由于核电厂的危险化学品相关的辅助系统繁冗,所使用的危险化学品品种繁多,如水处理系统、蓄电池系统所需的强酸碱,发机电氢气冷却气系统、机械加工所用的易燃易爆压缩气瓶、取水系统的杀菌化学试剂、电气、机械设备使用的大量油和冷却油、以及品种繁多的机械除垢剂清洁剂(易燃液体)等。危险化学品品种繁多意味着风险类型更加复杂,不同危险化学品之间产生理化冲突的可能性增大,核电厂作为集电气、机械、机重、高空等各类安全风险管理于一体的管理架构,这一特点对危险化学品储存和使用等各环节的安全管控均带来更大的难度。

由此可见核电厂危险化学品应用最大的特点是“品种多,数量少;隐患多,分布广”,在大大宗危险化学品潜在引起泄漏、火灾、爆炸等风险的同时,部分少量品种繁多、性质剧烈的危险化学品同样存在成为重、特大事故的源头。因此核电厂危险化学品的隐患排查任务要紧紧抓住这一核心特点,防控措施要周密完善,既要严防大宗危险化学品隐患,也要密切关注零星分布于库房、车间品种繁多的少量危险化学品。

二、核电厂危险化学品隐患排查

(一)准备工作

要实施核电厂危险化学品系统性的隐患排查,确保危险化学品管理的合法、合规性,首先需要熟知国家有关危险化学品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其次要求对于核电厂危险化学品管理构架要做到了然于胸,厘清核电厂在危险化学品的采购、运输、储存、使用、报废各个环节的行政、技术管理手段,这样方能有针对性的开展合法、合规性排查。

1.掌握、熟知国家、部门、地方规章制度、行政法规。

危险化学品法律、法规阐明了安全监督管理要求,明确了法律职责,在保障危险化学品风险有效受控,防范重特大生产事故方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须不折不扣加以贯彻和落实。核电厂安全管理部门、涉及危险化学品管理的相关部门均应熟知、掌握与本厂有关的危险化学品管理规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作为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最高级别法律文件,核电厂应组织危险化学品监督、管理的人员定期进行培训、考核,并逐条查验本厂的落实情况;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区的温湿气候、地质水文、洋流季风等均存在较大的差异,而这些因素均会影响危险化学品在生产、运输、储存、使用、报废处置等个环节的安全决策,且危险化学品在各行各业应用十分广泛,故在法律法规的执行过程中,也要密切关注部门、地方颁布的规章制度、行政法规,尤其各地方环保部门的规定可能各不相同,在日常管理当中要仔细甄别,不可主观臆断。

2.厘清国家危险化学品相关标准和技术文件。

标准和技术文件是实现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目标的具体保障,与其他行业标准相同,按标准化对象,危险化学品可分为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和工作标准三类,但由于危险化学品由于其理化性质决定的特殊性,我国在管理当中针对工业用量大、风险高的危险化学品制定单行管理或技术标准,针对每一项危险化学品品名还普遍使用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进行管理。危险化学品标准、分类举例如下:

由于核电厂危险化学品“品种多、数量少;隐患多、分布广”的特点,涉及到的上述标准、技术及技术文件也错综复杂,作为承担核电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部门应厘清相关标准之间的关系,熟知本电厂所有危险化学品相关的管理、技术、工作标准,结合本厂所涉及的危险化学品理化属性、危险等级,做出一个清晰合理的分类。方能在风险排查中做到有的放矢,不出现重大岔错。此外在行业或企业当中如有更严格的标准或安全规范,核电厂也应择善而从,最大程序地降低风险。

(二)危险化学品隐患排查方法

1.采取系统化排查和单项排查相结合。

危险化学品隐患排查应结合核电厂危险化学品使用特点,有针对性、统性地全面开展隐患排查,以防患于未来。排查工作开展之前,建议成立危险化学品专项整治工作小组,安排化学部门先梳理核电厂涉及的全部危险化学品清单,按化学属性不同予以分类,并查明储存或在线使用数量等信息。各部门则可按危险化学品的管控不同环节以及其属性分类两条路线收集电厂所有相关的危险化学品法律、法规和标准,以备后用。具体的排查手段如下:

一是对照法规、条例和国家标准开展危化品管理系统化排查。

(1)重新辨识重大危险源,依据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逐项核查危险化学品中所有品名其数量或单元内总量是否达到构成重大危险源标准,及时更新重大危险源登记、备案信息,重新评估其监测、监控措施。

(2)逐项排查危险化学品库房设计是否符合按其理化特性所需的设计规范,包括危化品的防火等级是否满足当下防火设计规范,库房内的温湿度、通风状况是否符合要求。

(3)国家对剧、易制、易制爆品的购买、运输、储存、使用等活动有一系列许可、备案制度,排查核电厂当前这些危险化学品名录,厘清库内储量,现场使用量及分布等;并确认相关报备工作渠道是否畅通。

(4)国家对毒害品、腐蚀品、易燃易爆品(包括易燃易爆液化气瓶)三类危险化学品制定专门的储存、养护标准,对照标准全面排查库内储存的合规性,排查内容包括防火、环保、库房通风和温湿度、堆垛方式等,以及确定是否按规定建立日常及定期检查制度、出入库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范、应急防护用品及设施的配置情况等。

(5)全面梳理和排查核电厂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包括程序是否涵盖危险化学品在购买、运输、储存、使用和报废各个环节的安全管控措施,建立闭合管理手段,确保危险化学品管理百无一漏。

二是核电厂危险化学品名录中所有危险化学品开展逐项排查。

为防止出现个体上的疏漏,核电厂还应对所应用的所有危险化学品开展逐项排查。排查依据有:a)某品种化学品单行的标准,适用于工业用量大、风险高的危险化学品,如工业氢、工业硫酸、溶解乙炔等;b)国际或国家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文件(MSDS或CSDS)。单行标准和安全技术说明书对照参验,确保风险排查疏而不漏。

2.采用“矩阵法”达到风险全面排查的目的。

隐患排查思路,可用“矩阵法”来实现风险全面排查的目的,这也是我公司在天津危化品爆炸案后的专项整治工作应用的方法。排查中采用的“矩阵法”方法示意图如下:

危险化学品个体存在巨大的安全风险,各种属性不一的危险化学品在共用、共存中又产生更为复杂的交叉风险,“矩阵法”主要目的是为捋顺综合性风险和个体风险之间的关系。从危险化学品设计、采购运输、储存、使用和报废各个阶段的行政管理要求的贯彻和依据危险化学品属性、理化特征采取的危险源控制手段和防护措施落实两方面入手,使两方面排查工作做到统筹兼顾,相互参校。该方法可以保证危险化学品排查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出现纰漏。

(三)核电厂危险化学品可能的重要隐患

1.设计和管理方面隐患。

核电厂作为国家环评、安评控制要求最为严格的企业之一,其危化品相关系统、设施在设计之初一般不存在明显的缺陷,但危险化学品法规、标准更新迅速、性质温和的化学品代替品推阵出新,核电厂应特别关注合规性升级和新产品的更新。主要出容易出现的问题有:

(1)由于国家标准的更新,部分危险化学品库的设计等级已不符合当下标准。包括库房的建筑物等级,防火防爆,探测报警、泄爆面积等技术参数;

(2)报废处置流程不畅通,主要原因并非来自于公司未建立该制度,而是目前国家和地方出于对环境安全的顾虑,在回收废弃危险化学品方面存在诸多限制;

(3)国家有关易制、易制爆品方面的管控要求容易在一线作业现场出现失控,如车间内随意临时储存上述类型危险化学品。

2.现场具体安全措施落实方面。

核电厂现场广泛分布、诸多品种的危险化学品,容易在应用过程中产生如下安全隐患:

(1)库内的共存性不满足,现场使用缺乏数量跟踪、防盗防丢失措施,以及使用过程安全措施未落实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要求;

(2)有毒易爆气体场所,窒息性气体场所未设置探测仪表;

(3)现场的泄漏应急处置物资和设施配置不齐全,应急预案制定不完善等。

三、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和良好管理实践

(一)落实安全管理职责,确定主体安全责任,制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

危险化学品的风险不仅产生于其应用中的各个环节,同时与核电厂多数部门的生产活动息息相关,核电厂采购、仓储、安全质量、消防、化学、运行、维修、技术等在险化学品购买、运输、储存、使用、报废等环节全部或部分承担了相关的生产活动。核电厂应厘清各部门在危险化学品活动中的职责和分工,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或程序应明确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对危险化学品的工作流程和安全操作规程做出清晰的描述。

危险化学品的职责应包括确购买运输许可证办理、信息报备、出入库管理和日常巡查、防火防盗、定期专项检查、安全防护用品及应急装备和设施等;安全操作规程应包括厂内运输、接收入库、现场使用、系统输送过程中的防泄漏、防静电、防腐蚀、防中毒、防火防爆等技术措施等。

(二)加强隐患排查和日常检查制度建设

危险化学品风险要素极其繁冗复杂,核电厂危险化学品隐患排查和日常检查工作应建立常态化机制,切忌走马观灯,人浮于事,排查范围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建立危险化学品隐患排查和日常检查指导文件,使排查、检查工作兼顾全面性、可操作性,这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指导文件内容应包括法律法规合规性情况,设计、管理与术标准的落实情况,个人防护用品及应急设施的配置和功能等。具体来讲,隐患排管理更侧重法律法规落实、设计管理方面的缺陷、安全操作规程等方面;日常检查由主要针对储存、使用等过程中具体技术细节和参数要求的落实,落实危险源的有效控制手段,如库房通风及温湿度、应急防护用品的有效性、货物包装严密性等。同时日常检查制度频率和范围不可随意确定,我国针对危险的质量安全检查周期有最低要求的限制,核电厂的日常巡视检查制度应不低于国家标准。好的隐患排查和日常检查制度在危险化学品宏观管理和细节控制两方面做到统筹兼顾,巨无细漏。

(三)侧重重大危险源、剧、易制、易制爆品的安全管理

重大危险源由于其本身具有巨大危险性,一旦产生事故可能造成灾难性后果,而剧、易制、易制爆品则由于其具备严重的潜在后果,如果管理失控则可能引起重大社会安全问题。核电厂应将这这些危险化学品作为风险管控的重点对象。前者管理重点在于落实监测控制手段、制定防范事故缜密细致的技术措施、事故应急预案的制订;后者更强调出入库及使用的合法性、日常管控中的防盗措施,核电厂应制定符合国家法规且周详的程序以规范此类危险化学品在申请人员、现场作业人员手中的收发、应用和转流过程;剧、易制、易制爆品在作业现场不应随意临时储存和放置,库内储量应定期实施盘点,严格按国家、地方的有关条例、规定落实这些危险化学品相关的信息报备制度

核电厂构成重大危险源的贮存地或在线系统还应制作危险警示牌、醒目的重大危险源信息周知牌,信息牌上要标注现场的限制数量、安全注意事项、应急处置方法等信息,便于现场风险管控。尚未构成重大危险源但贮存或在线使用数量大的危源化学品虽然不用报备,但仍有采取以上措施的必要性。

(四)合理规划危险化学品使用的类型和数量,降低安全风险

鉴于核电厂盘根错节的危险化学品种类和性质,给现场安全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在日常应用故应尽可能减少危险化学品的类型和名目,在满足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已有的化学品或与已有危险化学品理化特性相近的品名,以降低风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其次应尽可能考虑在满足生产前提的条件下使用理化性质温和、风险管控容易的危险化学品。如以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为例,一些机组使用液氨作为二回路系统PH值的碱性调节剂,而不是其它机组普遍的氨水和吗啉。但液氨性质猛烈,具有爆炸、中毒风险,社会上以液氨为肇因的重特大生产事故也屡见不鲜;尽管液氨作为碱性调节剂从PH值调节的效率和持续效果角度来看更为优质一些,但与之产生的潜在后果相比较,这些优势并不足以称道。故经排查公司当机立断在相关机组上采取工艺变更手段,以废止液氨的使用,从根本上排险这一危险化学品的重大风险。

其次在生产条件允许下,核电厂应千方百计废止剧的使用,尽可能减少易制,易制爆品的使用数量和频度。如剧五氧化二矾在制氢过程中作为催化剂可以增加制氢效率,但其在核电厂的使用势必给剧的管理带来巨大的压力,核电厂可考虑采用以下两种方式废除五氧化二矾的使用,其一:以稍多牺牲一些电力损耗为代价而摒弃使用五氧化二矾;其二:直接废止制氢系统,采取从地方制氢企业输供的方式获取氢气,该方法不但排除了五氧化二矾带来的剧毒风险,同时也避免了制氢系统运作过程中带来的爆炸风险;但相应地当然也应制定地方制氢企业在供氢作业中的运输、传输环节的安全风险控制手段。

(五)解决废弃危险化学品的报废处置问题

废弃危险化学品的报废处置流程一直是困绕核电厂的重要问题,一些由于从业人员安全、环保意识不强,存在随意堆放、丢弃和倾倒危险化学品的现象,给人身安全和周边环境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但随着我国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环保管理力度的逐渐加强,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企业应将员工和群众的人身安全、周边环境保护作为责无旁贷的社会道德责任。采取措施解决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处置问题,从而使危险化学品从采购、储存、使用以及处置四个阶段形成风险的闭合管控。

对于核电厂废弃危险化学品处置,其中最大的一部分为电厂用量最大的硫酸或氢氧化钠,两者可通过中和反应进行内部消化,从而达到无害化处理的效果。而对于其它不能通过中和反应予以处理的危险化学品则应通过外方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回收、处置。然而目前国家和地方对危险化学品的回收处置存在较多限制政策,核电厂应在了解本地和回收厂所在地当局有关报废危险化学品政策之后,严格落实审批程序,并严密采取防止废弃化学品运输、接收过程中的泄漏措施之后方可实施回收。由于受废弃危险化学品回收、处置企业在业务范围上的限制,不同类型的危险化学品可送往不同的省份或企业进行回收处置。

(六)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建设和管理创新手段的应用

危险化学品的管理绝不仅限于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日常安全巡视,核电厂只有制订缜密周详的管理流程,使其在“购买―出入库―储存使用―报废―废弃处置”这一循环当中形成闭合的管理体系,方能确保危险化学品管理有效受控,实现长治久安。一套完善周密的危险化学品制度至少应考虑以下内容:购买、运输手续的办理,安全职责的落实,入厂手续有实物稽查与核实,接收手续办理,厂内运输、装卸等环节的安全检查,建立健全出入库台帐的管理,制订日常安全规定和安全操作规程,每日巡查制度和区别于每日巡查的定期安全监督检查制度、运作有效的废弃危化学品报废处置手段、落实强制性安全评价以及外部支持性的安全评价等。

除了管理制度建设,核电厂也应集思广益,尽可能采用创新管理手段,方便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降低危险化学品应用中的安全管理成本和精力投入,从而实现安全管理效率和风险管理最优化。以我公司为例,在管理创新方面的举措有:宏观方面优化化学系统的设计,合理配置危险化学品的品种和数量等;小处方面,在日常管理中使用标明了危险化学品特征和分类的二次标签,便于现场直观的风险辨识,即使非从事化学相关的人员也能轻易判别其风险类型和风险等级。因此危险化学品创新应用应从管理和实用出发,“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逐渐提升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

四、结语

核电厂危险化学品品种繁杂,特点突出。为了解决好危险化学品安全问题,一方面应充分利用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加强合规性排查,建立危险化学品标准化管理制度,从根本杜绝诸如泄漏、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危险源日常管理,做到巨细无遗,方方面面满足技术标准,甚至达到比标准更高的企业管理要求,确保每一种危险化学品的理化特征、共存性、储存和使用实施规范化管理。作为主管理电力企业生产安全工作的主管部门,安全管理工作不可偏心偏重,确保危险化学品安全方面足够的资源和人力投力;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也应开阔思路,采取创新手段不断促进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曾明荣.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构建[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04.

[2] 张丽,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7.12.

[3] GB 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准编号(国标/国家标准类).

篇7

关键词: CO 减排 吸收 利用

CO是造成“温室效应”,导致地球气候变暖,破坏大气环境的主要污染物。同时CO又是一种重要的工业资源,随着能源的日益紧张和大气环境的恶化,把其作为“潜在的碳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富集并安全贮存燃料燃烧释放的CO,是一种迅速大量削减其排放量的有效手段。

1.CO的来源及对环境的影响

CO的来源可分为自然来源和人为来源。自然来源为来自地球内部的释放,以及大自然生态的排放:至于人为来源,是经由人为活动所造成者,其中以燃烧化石燃料为主。CO为无色无臭无毒、不可燃的气体,也是所谓的温室气体之一。CO具有吸收地球长波辐射的能力,含量过高导致地球环境的温度升高。

CO是造成“温室效应”,导致地球气候变暖,破坏大气环境的主要污染物。地球温室效应会使得气温骤升,将导致全球的气候变异,并会造成:海面水位上升;降水量增加;对森林、农业、生态系统等造成极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必须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

2.CO的减排

简单来说,降低CO的排放量可以从三方面来着手:一是节约能源。目前使用的能源本身含有大量碳元素,在使用后会产生大量的CO排放问题,若能节约能源使用即可减少CO的排放;二是使用低碳能源及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即在必须使用能源的情况下,能够使用低碳能源,例如再生能源、核能及天然气;三是CO的固定与去除,使用物理储存、化学分离及生物固定等方法去除和固定已经产生的CO。

全球每年因燃烧化石燃料而排放的CO达到200亿吨左右,由化石能源燃烧产生的CO总量约占温室气体总量的82%。其中化石燃料发电厂烟道气是CO长期稳定集中排放源,其所排CO量占总排放量的大约30%,因此应当成为减排CO的重点。分离烟道气中CO的方法一般有物理吸收法、化学吸收法、薄膜法、化学吸附法几种。

2.1物理性处理CO技术

物理性处理CO技术主要可分为储存法、吸附法及蒸馏法。

储存法又可以分为海洋存储法和陆地存储法。海洋存储法依据现行发展出的注入技术可区分为浅海域注入方式、中深度海域注入方式、深海释放方式、干冰倾倒方式、CO化合物等五种技术。陆地存储法是在地下用气槽储置CO。

吸收法是采用有机化合物作为吸收溶剂吸收CO。由于溶液的酸性气体负荷与酸气分压成正比,故适宜于处理高含CO的烟道气。属于这一类的溶剂有很多,有冷甲醇、多乙二醇醚、N-甲基吡咯烷酮、碳酸丙烯酯、磷酸三丁酯和环丁砜等。环丁砜通常是和醇胺配成混合溶液使用的。

低温蒸馏法是通过低温冷凝分离CO的物理过程,一般是将烟气多次压缩和冷却后,引起相变从而分离烟气中的CO。主要用于从油田伴生气中分离提纯CO,然后将其注入油井循环使用。

2.2化学性处理CO技术

化学性处理CO技术主要可概分为固定化、化学吸收、吸附、薄膜分离及CO重组等几大类。

化学固定技术主要可分以碳酸盐化合物形式进行CO固定处理及利用海水碱度提高处理固定CO两类。前者利用某些组成中含有氧化镁、氧化钙成分的矿石,当其与CO进行化学反应时,其氧化镁、氧化钙成分与CO结合,以形成碳酸镁和碳酸钙盐类。后者以添加碳酸钠方式来提高海水碱度,进而提高CO被吸收溶解于海水中的吸收量。

化学吸收法是利用CO与吸收剂在吸收塔内进行化学反应而形成一种弱联结构的中间体化合物,然后在还原塔内加热富CO吸收液,使CO解吸出来,同时吸收剂得以再生的方法。一般常用于化学吸收法的溶剂为醇胺及氨气(或氨水),其中胺类主要有一级醇胺(如MEA)、二级醇胺(如DEA、DIPA)及三级醇胺(如MDEA)。除了以醇胺做CO吸收剂之外,还可以用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镁、热碳酸钾溶液(BV法)等碱剂作为烟道气中CO的吸收。化学吸收法分离回收CO的特点在于:(1)技术工艺成熟,应用广泛;(2)回收后CO纯度高,可达99%左右;(3)设备占地比较庞大,投资较大;(4)CO回收成本相对较高。

化学吸附法系将含有CO的烟道气通过吸收塔,利用与吸附剂接触的方式达到去除CO的目的。常见的吸收剂有沸石、活性炭及分子筛等,其中以分子筛吸附最具有代表性。若以设备费、电费及蒸汽等支出费用观点言,吸附法较适用于中小规模的CO吸收。

薄膜分离法包括反渗透、超过滤、微过滤、渗析、电渗析、过膜蒸发及气体的膜分离等。膜分离过程就是使混合物中各组分在压力差、浓度差或电位差的作用下,通过特定的界面――“膜”进行传质。

CO重组法是利用化学反应,将CO重组成为不同的化学品。目前大致可分为触媒重组法、电化学重组法等。触媒重组法主要是将CO转化成各种有用的化学品。电化学重组法是以外加的电流、电压,将CO分解、转化,以降低CO的排放并获得所需的化学品。

2.3生物性处理CO技术

微生物CO固定技术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类。

(1)CO固定源的扩大:如沙漠绿化、植树、森林保护、贝类大量养殖、珊瑚保育再生等。

(2)利用微生物固定CO:利用微细藻类及光合成菌类固定CO。

(3)利用球石藻等固定CO。

3.CO的用途

CO用途广泛,是人们生产生活中经常用到的物质。

作为致冷剂:广泛用于食物、饮料的冷却、冷冻及低温保存和输送;用于原子炉冷却;低温粉碎、冷嵌、金属低温处理;配管的冻结检修;医疗方面的低温手术,等等。

作为惰性气体:保护电弧焊,焊条上可不用焊药,焊丝可以是连续的,不仅可节约焊丝,而且可提高劳动生产率;作为灭火剂,可以扑灭电气设备等多种场合的火灾;作为冲洗剂,可以清除很多物质上的污物而物体不被破坏;作为杀菌剂,与其它气体混合使用,可杀死许多种细菌;作为阻氧剂,等等。

作为化学试剂:为含碱废水的pH值调节剂;制造碳酸盐、合成碳酸酯、制造尿素、制造一氧化碳、水质处理,等等。

此外CO在生物化学、农业、化学工业及油田三次采油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陈长虹,鲍仙华.全球能源消费与CO2排放量[J].上海环境科学,1999,18,(2):62-64.

[2]费维扬,艾宁,陈健.温室气体CO2的捕集和分离[J].气体净化,2005,5,(2):1-4.

篇8

关键词:化工物流 危化品 现状 趋势

一、化工物流行业发展背景

根据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社会物流总额和物流业增加值分别达125万亿元和2.7万亿元;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约为18%左右;我国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7%左右,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约为16%左右,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发展和发展方式转变。同时,据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化工行业的发展情况亦呈现整体良好发展局面。

在上述背景下,化工行业日益注重物流及供应链管理对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本文将简要分析化工物流发展中的主要特点,并就基本趋势进行展望。

二、化工物流发展中主要特点

(一)危化品仓储集中度逐渐提高

在我国主要沿海经济区的化学工业园区周围,现代化专业码头和化工物流园已经成为园区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上海市金山区即重点建设了漕泾化工物流园区和亭林综合物流园区两大物流园区,同时附带若干专业物流中心和仓储基地。同时,上海、天津、常州等地危化品交易市场的建立,也都有相应的仓储设施与之匹配。天津市已有4个危险化学品交易市场,专门从事危化品集中交易、专业储存、统一配送。上海、江西等地先后成立了危化品集中交易专业市场。

(二)信息化辅助化工物流管理水平上台阶

目前,国内大型石化企业基本都在依托信息化管理平台来提升化工物流的管理水平。典型而言,中国石化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面向中国石化的化工销售物流业务,覆盖了化工销售分公司本部、华北、华中、华东、华南区域分公司及外部承运商、仓储服务商等单位,涵盖了物流订单生成、运输委托、发运、运输、卸货、入库、出库、配送回单、物流费用结算等一系列业务,通过物流计划管理,物流订单、收发货、费用结算等运行管理,物流分析和综合展示等功能,为化工销售分公司全面掌握化工产品物流动态、实现物流精细管理、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快速响应市场提供了高效支撑。

(三)国内散化海运方面技术突破并实际运营

2010年7月26日,上海中化思多而特船务有限公司所属船舶“紫丁香”轮圆满完成由上海亨斯迈聚氨脂有限公司托运的国内第一个内贸航次二苯甲烷异二氰酸脂的散装海运。由于该类货物品质管控的高难度和人员防护的特殊性,船舶管理公司上海傲兴国际船舶管理有限公司派遣了经验丰富的海务船长随船,对运输及装卸作业进行了全程监控和指导。该货物内贸船运的成功填补了国内散化海运在散装液体异氰酸脂(MDI/TDI系列产品)方面的技术空白,也为国内各化工巨头在托运此类货物时增加了散装海运的选择。

三、国内化工物流发展趋势与展望

(一)基于大部分化工品的危险属性,政府应全方位加强化工物流监管

危险品物流的各项作业分属于不同的部门管理,其安全管理要受到公安、消防、交通、环境及卫生等部门的监管。过去由各有关部门制定的众多政策法规很难适应和满足现代危险品物流发展的需求,有的甚至还互相矛盾,使危险品物流企业无所适从。

政府应从宏观角度规划出风险最小的危险品运输网络,并建立快速应急机制,以便在事故发生时快速处理,使损失降至最低,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危险品物流企业在政府规划设计的危险品物流网络内,通过加强对危险品物流操作的管理,选择优化的危险品运输路径和操作方式,从经济效益的角度使企业的成本降到最低。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建立危险品物流管理体系,使危险品物流既能符合企业的经济效益,又能兼顾社会效益。

(二)罐式集装箱将有望发展成为化工物流的标准运输方式

与传统槽车运输方式相比,罐式集装箱具有安全、环保、经济、灵活、高效等特点,是实现液体化学品“门到门”运输及多式联运的有效工具和载体。以罐式集装箱为运载单元可以在化工物流领域有多种形式应用,如利用集卡开展“门到门”陆运服务,开展特定大客户的长距离铁路运输,进行化学品国际或国内多式联运,罐式集装箱租赁等。

罐式集装箱的上述基本特性、可以灵活展开的运营形式,以及我国化工物流市场的巨大潜力,决定了罐式集装箱将在未来我国化工物流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逐步取代槽车、包装桶等传统运输载体。如同集装箱成为干散货的标准运输方式一样,罐式集装箱也将发展成为化工物流的标准运输方式。

(三)安全管理始终是化工供应链管理的重点

危险化工产品供应链的环节具有动态性、复杂性、群体性,在发生重大事故时,往往导致严重后果。根据业内专家统计分析近年的化工事故案例,按事故发生次数占比划分:工艺34. 45 % 、施工作业18. 49 % 、检修12. 61 % 、储存8. 40 % 、清理7. 56 % 、试生产或调试4. 20 % 、运输装卸1. 68 % 、气体充装1. 68 % 、未知10. 92 %。由此而言,化学品的安全隐患存在于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只有在生产、分销、物流、船舶码头及仓储等环节建立统一开放的安全管理体系,才能尽可能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国内诸多企业在进行此方面的工作努力,以形成防范事故风险的协同效应。中化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推进化工供应链全过程管理,安全管理整体水平显著提高。目前,该公司在制定了危化品、易制毒化学品、剧毒化学品、化学品经营安全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已对137种化学品建立起分销HSE管理方案,由剧毒、高毒、有毒、易制毒化学品等危化品、消耗臭氧层物质、化武类产品向常规化学品全面拓展。南通千红仓储企业,是长江沿线专业从事散装液体化工品和液化石油气的中转基地。为确保仓储安全,他们建立和完善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并通过了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再认证。

(四)化工物流企业专业化运营模式亟待形成

据有关资料显示,大多数国内化工物流企业收益85%来自基础,诸如运输管理和仓储管理等,增值服务及物流信息服务等的收益只占15%。也就是说,大多数国内化工企业还是以物流为名义的运输企业或仓储企业,还属于传统物流内涵的储运企业。和其他行业物流一样,化工物流也是围绕甲方的外包需求而产生和发展的,继而化工物流的专业化运营和化工品的生产、流通特点密不可分。比如化工品的生产组织很主要的一种形式是化工工业园簇群式发展,那么在这种模式下以生产商和经销商为中心,以管廊为物流通道,将园区内特定的化工产品的区域供应商和制造厂商紧密的连接在一起,提供的无缝隙供应链解决方案,实现各方的低成本运营目标就是化工物流特有的一种专业化运营模式。

另外,化工生产企业属于连续制造流程企业,生产在时间上空间上连续进行。原材料连续投入、产品连续产出,中间无中断,除定期的设备检修及意外事故外,生产线不停工。连续流程制造一般只生产某一种或固定的几种产品,除非进行大的工艺改进,否则不能改变产品的类型、工艺参数及原材料类型。

参考文献:

① 中国物流学会.2011年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会会议纪要.

② 孔凡涛.危化品仓储“大而全”渐成气候[N].中国化工报,2009(09)

③ 曾意.国内危险品物流现状调查[J].市场周刊:新物流,2007(05)

④ 志欣.危险品物流发展对策分析[J].市场周刊:新物流,2009(04)

⑤ 王多宏.危险品货物第三方物流运作管理探讨[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9(20)

⑥ 王清华.罐式集装箱在我国化工物流领域的应用[J].集装箱化, 2010(11)

⑦ 马杰,宋建池.近8年我国化工事故统计与分析[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9(09)

⑧ 潘杰.做化工供应链上的安全舞者[N].中国化工报.2011(01)

篇9

关键词 HAN;阻隔防爆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O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3-0101-02

HAN技术,简称为容器阻隔防爆技术,一直是世界各国长期以来研究的重要课题,旨在解决危险化学品储运容器的防爆问题。HAN阻隔防爆技术1991年首先用于海湾战争中,主要在飞机、坦克、装甲运输车等的油箱内安装HAN阻隔防爆装置,解决了这些装备油箱遇到枪击起火爆炸的问题。由于其独有的本质安全特点,国内许多安全专家倾向于从军事领域转向工业和民用领域。

2002年开始,我国在江西南昌、广东汕头等地的加油站试点应用HAN阻隔防爆技术,取得成功。

2005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颁布《汽车加油(气)站、轻质燃油和液化石油气汽车罐车用阻隔防爆储罐技术要求》(AQ3001-2005)行业标准,旨在规范和指导HAN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目前,该项技术广泛应用在加油站、油库、炼油厂、化工厂、油罐车、铁路运输槽车、军机、军舰等方面,已被实践证明是安全、可靠的,并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2006年版的《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中对HAN阻隔防爆装置的使用做了强制条文规定,用来解决过去加油站遗留的距离民用建筑安全间距不足的问题。

1 HAN阻隔防爆技术的机理

众所周知,油品燃烧发生爆炸必须同时具备三个要素,即助燃物、可燃物及着火源,只要切断一个要素燃烧爆炸就不会发生。

抑爆原理:抑爆材料叠层中的网眼组成蜂窝状结构,把装填容器的内腔分成许多细小的隔室,遏制了火焰的传播。同时,这种蜂容结构在单位体积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以迅速吸收掉燃烧释放出来的绝大部分热量,使燃烧反应后的最终温度大大降低、反应气体的膨胀程度大为缩小,容器的压力增高不大。抑爆材料因而具备良好的抑爆性能。

基于HAN技术的产品能够有效的抑制物质发生爆炸、消除静电,因此,使用抑爆材料组装的油罐车在运输中可以减少液体的晃动程度,具备不磨损容器内壁、所占容器容积小的优点,从根本上解决了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的储运安全问题,同时也起到了减少空气污染,有利于环保的作用。

2 HAN阻隔防爆材料介绍

铝合金抑爆材料是由特殊铝合金组成的一种网状结构材料,按一定密度方式填充在盛装有易燃、易爆液体的容器中。当该容器中的空气与其装载的液体、蒸汽混合达到或超过爆炸极限时,如遇到明火、静电、撞击和雷击等,可以有效抑制容器发生爆炸。

铝合金抑爆材料可应用于燃料运输车、流动加油车、机场加油车、飞机、船艇等运输工具的油箱和油罐抑爆,也可应用于各种存储汽油、柴油、丙酮、香蕉水等瓶体或罐体的抑爆,极大地提高了各种运油运气、储油储气设备的安全系数。

3 HAN阻隔防爆技术的典型应用

3.1 HAN技术在撬装式加油站的应用

采用HAN技术的爆橇装式加油装置由阻隔防爆地上储罐、卸油泵、加油机、自动灭火器组成。阻隔防爆的储罐位于地面上,加油机在储罐两侧。储罐内放置多个隔舱板,可将其分隔成多个舱室,用于储藏不同的油品。在每个舱室设有阻隔防爆的油气回收装置,每个舱室的底部有清洗通道,通道连接有排污阀。

此外,在储罐内设有竖井。竖井有四个立柱,由中孔板构成的护筒填充有阻隔防爆材料的单元体。储罐清洗时,可将护筒和阻隔防爆材料单元体一起取出。储罐底部还设有清洗通道,沉淀槽连接有排污阀,储罐内的杂质、油污很容易被排出。

通过应用“阻隔防爆橇装技术”,保证了加油站环境的安全环保,能够解决储运容器和装置因意外因素引发的爆炸,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3.2 HAN技术在成品油运输上的应用

HAN阻隔防爆技术被国家批准试点以来,采用HAN技术改造了数百辆运油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有数据统计分析,成品油运输中因静电、交通事故、维修造成的事故总数占95%。安全管理伴随着科学技术进步进一步提高,采用新的安全技术推动了以人为本和效率的安全生产管理。

因此,HAN技术在运输油罐车上的应用,体现的防爆作用非常显著。

4 HAN阻隔防爆技术优点

4.1阻浪、阻隔

采用HAN技术的运油车液体晃动高度仅是普通运油车的1/40,有利于汽车转弯时保持平稳;其油面上方空间被阻隔,其燃烧速度仅是普通运油车的1/30,即使着火,也比较容易灭火。

4.2消除静电

采用HAN技术的运油车在装卸、行驶中不会因静电积聚产生放电火花。

4.3防爆作用

采用HAN技术的运油车空间被安全保护,即使撞击、枪击也不会发生爆炸。

4.4减少轮胎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由于浪涌现象妨碍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大大减少,实施HAN技术改造后的运油车三年只需换两次轮胎,而没有实施HAN技术改造的运油车二年则需要换三次轮胎。

以上技术的优点减少了运油车安全事故的95%,因此,HAN阻隔防爆技术是成品油运输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

5 HAN阻隔防爆技术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HAN阻隔防爆技术不仅能够保证危险化学品在储运过程中的本质安全,还可以抑止油气挥发,节省能源,带来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HAN技术的防腐蚀特点可以减少漏油,延长容器使用寿命。另外,运油槽车实施HAN技术改造后对轮胎保护效果明显。没有实施汽车运油槽车HAN技术改造前,运油车在起步、转弯、刹车状态下轮胎磨损非常严重,应用该技术后,原来一般两年三换轮胎变成现在的一年一换。初步测算,仅此一项,一辆运油车一年就能节省万余元费用。

据最新研究报告显示,饮用水污染的主要责任者是采用地埋式油罐的加油站。

采用HAN阻隔防爆技术改造的加油站,将地埋式油罐改为地上阻隔防爆橇装加油装置,从而避免油品渗漏引起的地下水污染,抑制油气挥发带来的大气污染。

实践证明,HAN技术装置能最大限度地阻止油气污染,保护环境,符合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

6 HAN阻隔防爆技术的应用局限性

6.1增加固定资产投资

目前的价格在3300元/m3,一个加油站按照两个汽油罐改造就是30万元,确实是一笔不少的投资。

6.2 影响油品质量

对于一些对油品品质要求苛刻的高档轿车,安装了质次价廉的HAN阻隔防爆材料,可能会影响油品质量。

综上所述,基于HAN技术研发的产品,能够解决危险化学品储运容器因意外因素引发的爆炸,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HAN技术的成功推广和应用,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环保作用,对提高危险化学品安全储运工作,缩小与国外先进技术水平的差距,保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成品油安全储运与HAN阻隔防爆技术-HAN技术.

[2]油品储运装置阻隔防爆技术研究.中国安科院危化品安全技术研究所.

篇10

纺织品所用的纤维有三种:天然纤维(棉花、羊毛等)、纸浆与化学品反应生成的纤维质纤维(醋酸纤维、人造丝等)和石化原料制备的人造纤维(聚酯纤维、尼龙纤维、丙烯酸类纤维等)。天然纤维和纤维质纤维的生产从净化和卷曲处理开始。纤维相对均匀后,几股扭在一起,通过高速纺锤纺成纱线。最常见的织物生产技术是编织,即在织布机上将一组纺线和另一组纺线交织而成。编织之前,纱线要先浸泡上浆料,以防止擦毛或磨损。另一种织物生产技术是针织,也是把纱线交织而成。织物成形后是湿法处理步骤,他们有可能会产生污染,可以从不同工序入手消除,其中最关注的是脱浆(用加酶或不加酶的热水洗涤以去除除浆料)和洗涤(用碱性溶液去掉杂质)过程。染色是一个有污染问题但必不可少的湿处理过程。染料的种类繁多,如何选择取决于要染色的纤维、希望达到的不褪色程度和可用的颜色。由于明亮的颜色和高质量的纤维是人们所追求的,染料一般都含有金属、硫化物和其他可能对生态系统具有潜在危害性的成分。要完成织物的生产,还需要经历多道工序,其中包括通过化学处理以提高织物的抗污能力和通过机械处理以最优化织物的结构与外观。

2潜在的环境问题

2.1固体残余物

在纺织工业中,固体残余物是问题最小的。其中,最显眼但并非很重要的固体残余物也许是库房里进货过多而堆积如山的衣物,他们的质量加起来往往超过工厂产生的废钢的质量。

2.2气体残余物

废气排放是这个部门一个主要的潜在问题。在美国,2001年纺织工业排放的废气主要含3种化学品。甲乙酮和甲苯在排放中占的比例最大,其来自涂层操作中溶剂的挥发;甲醇在排放中占第三位,来自使用聚乙烯(乙烯醇)上浆操作时的排放。所有这些排放物以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为主,是潜在的烟雾制造者。

3部门前景

3.1发展趋势

与其他部门一样,纺织工业也在采用大量污染防治技术来解决自身的环保问题。这些努力的第一个成果是提高了能量效率,降低了用水量,并使水的再循环率上升。在上浆、染色和涂层工艺中,少用有问题的化学品。此外,减少硬纸板、草垫等可能产生固体废料的材料用量工作也在进行之中。本质上讲,这些令人想要的潜在变化都是定性的——他们减少了资源的使用量,但没有明显改变生产工艺。尤其在减少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排放方面,做的工作很少。这个部门第一个转变将会是利用再生资源生产高质量的均质纤维。带来这种转变的最可能的方式是应用生物技术。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技术将能够生产更好的动植物纤维、更均质的兽皮和更坚固的纤维素。第二个转变有可能是在加工机械中广泛采用计算机辅助控制。这种方法目前尚处于发展初期,但具有很大潜力,可以精确测量和控制工艺流体,实时监控编织或印花缺陷,使用激光精确裁剪衣服和其他产品等。许多这类技术现在就可利用,但在很多情况下资金紧张构成了启动障碍。纺织业发展最迅速的是采用电子技术制造衣服和织物,使其增加许多特性,不过在很大程度上仍处于试验阶段。一般来说,这种方法是在织物中添加金属粒子、金属丝或电子元件。可以很简单,例如引入银粒子增加抗菌特性;也可以挺复杂,例如,将衬衫设计成能监控病人的生命征兆,并能通过添加无线电话有求救功能。其他产品想法包括能播放MP3音乐的夹克和能够监测盗贼及火灾的地毯。不是所有这些想法都是可行的,但有些是有希望实现的。

3.2前景展望

在绿色世界里,高科技制造技术的广泛应用将带来高的能量效率,大大改进水利用效率和有效消除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另外,服装工业也将转向使用安全的生物技术来生产面料。在这个新时代,衣服将会主动或被动的提供许多新的特性。

(1)热调解衣服,其含有许多能够存储能量的微囊体,在热的时候吸收热量,冷的时候通过结晶放出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