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模式范文

时间:2023-12-04 18:02: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课程模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体育课程模式

篇1

论文摘要: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等方法,通过对近几年来我院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我院公共体育课程培养目标明确、工作思路清晰,改变了旧的教学课程模式;课程设置与课程结构得到了一定完善;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得到加强;体质健康得到一定提高;课程体现了“以生为本、因材施教、重在健康”的教育理念。同时发现体育课程内容有待进一步丰富;师资教学水平有待提高;场地设施不足等。是制约我院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因素。

1前言

自2005年以来,公共体育教学部以教育部相关文件和学院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立足我院师生及场地设施现状,对公共体育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制定了公共体育课程人才培养方案、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大纲,初步建立了“以生为本,重在健康”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模式。本文试图分析“新大纲”实施四年来,本次课程改革取得的成效与存在问题,以便总结经验,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修订教学大纲,进一步完善“以生为本,重在健康”的体育课程模式。

2学校体育工作开展现状

2.1培养目标

通过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我院加强了课程改革及学科建设,确立了我院学校体育工作目标。学校体育工作目标定位为培养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观念,要求学生掌握一至二项锻炼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并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健康的体魄,为今后扎根西部、服务山乡打下良好的基础。

2.2工作思路

为实现培养目标,我院公共体育教学部制定了如下工作思路:抓好体育课程教学与改革,帮助学生掌握身体锻炼的技能和方法;抓好群众性体育活动,营造良好的课外体育锻炼氛围,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帮助他们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抓好学生竞技体育活动,带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加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与宣传工作,加深学生对身体健康与体育锻炼的关系的理解。

2.3体育课程现状

课程设置方面:大一开设体育基础课,大二开设体育选项课,大三开设体育选修课。课程结构方面:努力打造以体育健康理论教学为基础,体育运动技术教学为主体,课外体育锻炼与校外活动以及运动训练为辅助,努力构建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理论与实践、康复与保健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方面:开设有田径、球类、武术、健美操等。

2.4学生体育锻炼现状

(1)从学生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调查结果显示:我院大学生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水平处于良好状态,为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奠定了认识基础。(2)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调查显示:“兴趣爱好”是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动机,说明广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魅力具有浓厚的兴趣,为体育锻炼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学生体育锻炼的方式调查结果显示:和同学一起锻炼占52%,排第一位,老师指导下进行占36%,排第二位。调查发现大学生喜欢自由、排斥束缚。和同学一起进行体育锻炼没有紧张压迫的感觉,同时排除独自一人锻炼的孤独感,培养了与他人交往和沟通的能力,是大多数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方式。(4)大学生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调查显示:每周进行1—2次锻炼的占69%,3—4次的为28%,5次以上的仅为3%,与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的要求相差甚远。(5)学生不愿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调查显示:认为场地设备差的学生占45%,排第一位,我院地处山区城市,运动场地的面积受到一定地理环境的限制,加之运动设备有待更新,场地设施有待完善,是阻碍我院学生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6)大学生喜爱和经常参加的体育项目调查显示:喜欢篮球运动的占52%,排第一位,其次为羽毛球占35%。篮球是我院重点课程建设项目,场地设备较为齐全,能够满足学生的课余运动需要,加之山区省份篮球运动开展得较为普及,所以喜爱篮球运动的学生较多;排在第二为的是羽毛球,学生喜爱羽毛球运动是因为这项运动受场地设备的限制较小(这里的羽毛球运动是大众体育概念的运动,可以不需要正规球场和球网)运动量也不大,适合普及开展。

2.5我院学生体质状况

对近几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分析显示:(1)我院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高,但平均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我院学生身体匀称度不理想,生长发育水平和营养状况不好,且分布不平衡,身体形态评价指标中正常体重率只有45.46%,其中男生仅为43%。(3)我院学生呼吸系统机能不好,肺活量体重指数指标测试成绩不及格率高达20.22%,同时性别、年级差异显著,男生不及格率高于女生尤其突出。(4)我院学生心血管机能较好,台阶试验测试优秀率为43.67%,良好率为43.29%,及格率达99.75%。(5)身体素质评价指标中,我院学生立定跳远平均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学生下肢爆发力不好,立定跳远优秀和良好率不高、多数处于及格水平。男生握力体重指数测试结果显示我院男生学生肌肉力量良好;坐位体前屈测试结果显示我院女生柔韧素质优秀率、良好率分布不平衡,好的多数集中于开设有舞蹈课程的系,如音乐系、初教系。

3我院公共体育课程改革主要成效

通过课程改革,努力实践“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初步建立起“以生为本,重在健康”的公共体育课程模式。

3.1修订了《公共体育教学大纲》

我院以往公共体育教学大纲是从专科体育教学大纲经初步修订而成,因以往的修订没有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且均是由一人独立完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及我院教学条件和生源质量的不断变化,原有的教学大纲已不能适应现在公体课教学的需要。我院通过改革制订了新的《公共体育教学大纲》,为实现公共体育人才培养目标奠定了基础。新修订的公共体育教学大纲在总体上突出了以下特点:(1)对我院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基本目标从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以及师范生技能目标五个方面进行较为科学的定位。(2)新大纲转变了教育思想,更新了教育理念。在教育观念上注重了学生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加强了体育和保健基础理论知识教学,突出了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的培养,尽可能体现高师公共体育课教学的特点。(3)新大纲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确定课程内容的基本出发点,根据学生特点和学校实际教学条件,在力求内容丰富多彩的基础上,注重课程内容对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实效性,满足学生爱好及兴趣发展,有效地调动了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2初步建立了“以生为本,重在健康”的课程模式

体育教学模式的转变体现在体育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课程管理以及学生的学习评价等方面的变革。经过近几年的建设,改变了我院旧的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新课程主要体现在一个“转变”即体育普修课向体育选项课转变;一个“延伸”即体育必修课向体育选修课延伸;两个“为主”即以身体练习为主,理论学习为辅;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活动为辅。四个“结合”即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必修与选修相结合。课程评价方面:充分体现以下特点:(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注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2)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3)注重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培养。该评价体系包括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和学生学习的评价,对教师的评价主要通过专家、领导评价,同行评价和学生评价几个途径实施;对学生体育学习过程的评价主要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任课教师评价等实施。在对学生学习评价中,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充分利用评价的激励作用,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自觉地进行体育锻炼,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3.3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组织有序

成立学校体育指导中心,负责群众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定期举行田径运动会、迎新杯篮球赛、欢送杯足球赛、体育活动节等大型群众性体育活动营造良好的课外体育锻炼氛围,成立了篮球协会、足球协会、乒乓球协会、羽毛球协会、棋类协会等体育社团,并对体育社团进行业务指导,引导各社团积极组织各种体育活动,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3.4体育竞技活动有所提高

组队参加省大学生飞利浦足球比赛、贵州省三人制篮球比赛、贵州省大学生运动会,参加遵义市组织的各项体育比赛等,在参与省市举办的各种体育竞赛中,我院学生敢打敢拼,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08年省大学生田径锦标赛我院获非专业组团体总分第五的好成绩,有效地带动了学生锻炼的热情。

4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

4.1挖掘民间传统体育,丰富教学内容,改善场地器材不足的现状

体育教学是以促进学生生长发育,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促进学生掌握科学健身方法等为主要内容。但现有的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主要以竞技体育项目为主,或者没有太大的变化,学校体育教学内容既不符合学校体育教学的目标,也不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应付考试的学习心态。

遵义地区的民间传统体育内容丰富,在体育课教学中,利用民间传统体育自然资源来扩充体育课程资源,把一些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易于开展的民间传统体育进行创编,制定规则,让学生自编游戏或舞蹈动作,并进行自我练习,教师注意鼓励并帮助参与编导和练习,帮助制定游戏规则,培养学生探究、主动、合作的能力和发挥学生自主练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

4.2对课堂教学进行分层次、分组教学,因材施教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现在我院体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师的教学管理、教法、组织、创新能力不够,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不尽相同,对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力度不够;学生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差,对学生身体素质的练习不够,或不能做到区别对待。还没有真正让每个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都得到进步,从而影响了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运动技术水平、体质状况、教学内容、学生人数等,可以采用分层次、分组教学,更有效地实施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和教学方法,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有效地解决了课堂上学生“吃不饱”和“吃不了”的两个相对现象。采用分层次分组教学又能充分发挥和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让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如在篮球教学中,根据学生不同技术水平进行分组教学技术好的学生进行教学比赛,对差的学生进行技术练习。这样可以树立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还能让学生尽量展现自己的才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4-3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教学科研水平

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师都是从专科层次转变过来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理念还停留在专科层次水平,教师的实际能力还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学习的需要,跟不上课程建设的时代要求。

新课程改革对教育提出新的要求,也给了教师新的机会,为加强教师业务学习,学校每年派教师外出进修,以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同时,加强教研室建设,明确教师学科方向,正确处理好体育专业课与公共体育课的关系,从学校到教师都要树立起两方面都要抓、都重要的观念,不能顾此失彼。

4.4充分开发体育课程资源

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不足,课程资源缺乏。我院现有的体育场地随着体育馆的竣工,得到了一定改善但任然不能满足教学及学生体育活动的需要。体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学生能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前提条件,因此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大力开发灯光体育场馆的建设,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运动空间和运动时间,给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供良好的条件。同时,努力建设好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的课程,如越野跑、定向越野、健美操、武术、民间体育等,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以缓解场地设施不足的问题。

篇2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出现,体育课程模式开始发生着快速的变化。我国的体育教育水平的提高与体育课程的基本理论教学方式密切相关。虽然近年来,体育课程的基本理论教学方式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本篇论文主要从对体育课程基本理论教学方式研究出发,探讨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下一步发展,旨在建立一个受学生欢迎,适用于时展的体育课程。

关键词:体育课程;基本理论;改革;趋势

随着《体育基本理论教程》的出F,为当前的体育课程教学翻开了一个新的篇章。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教学方法过于枯燥,教学内容过于陈旧,另外由于缺乏专业的教师,师资力量不是十分雄厚,在枯燥无味的课堂上学生很容易失去上课的乐趣,因此体育基本理论教程的出现,为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乐趣和终身体育教育的意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体育基本理论模式的重要意义

根据《体育基本理论教程》,教师可以在较短的时间里面向学生传输许多体育理论知识,比如一些运动的常识、身体保健或者是体育的人文等实用性、科学性的理论知识。通过这些知识的传达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体育文化的素养,同时对于改变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观念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每一门课程都具有自己的教学任务,体育课程的教学任务尤为重要,不仅要教会学生了解基本的专业知识,还要引导学生通过锻炼和实践来强健体魄,提升自身素质。体育基本理论模式的出现为实现体育课程的教学任务提供了理论支持,对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另外,体育基本理论模式对于改变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按照课本的内容去传达知识,学生在被动的位置上接受知识的传播,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无法真正的融入到课程中来,在新的模式之下,学生教师可以将理论知识的课程进行减少,尽量的开展课外的活动带领学生通过户外的活动和同学之间的协作了解课堂的内容。在这种体育教学模式的引导之下,教师改变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增加学生学习体育课程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当前体育课程教学的现状

虽然受到体育课程基本理论模式的影响,许多的学校在体育课程教学上发生了改变。但是受制于客观因素的影响,当前的体育教学模式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一些学校在体育课程教学上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

由于我国的体育课程教材没有系统的教学体系,一些学校在体育教材的选择上往往学则普通高校教材,在运用这些教材时,缺乏自己的教学特点。由于普通体育教材不能适用于每一个学校的现状,同时也就不利于学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大多数学校的学生,尤其是一些高校的学生来源较广,有的来自于城市,有的来自于农村,受到生长环境的影响,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也就不一样,另外由于学生的学习成绩的不同,学生在进入学校时往往会因为成绩较差产生自卑心理,在学校进行体育学习时也就会产生排斥心理。这些学生自身的原因的存在也就照成了一些学校在进行体育课程教学时存在困难。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普通体育教材无法适用于每一个学校,当这些学校在对体育课程教学目标进行确认时,也就存在阻碍。因此,当学校确定教学目标时,要根据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的不同,结合学生专业和未来就业的需要制定相应的体育教学目标,根据制定的教学目标,带领学生进行锻炼,强化身体素质,增加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增加学生的自信心。这样的体育目标不仅有利于完成学校要求的教学目标,还有利于学生将来走向社会面对生活中的挑战能够拿出坚强的意志和强健的体魄在世界占有一席之位。

2.一些学校在体育课程的教学上缺乏自己的特点

一些学校的体育课程模式只是简单的对别的院校的教学模式进行基础操作的删减,甚至于有的学校在体育教学模式上是完全的照搬别的院校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情况不仅在一些高校中出现,甚至于一些中小学校也存在着这样的情况。一些学校在进行体育课程教学时,只注意制定与课程教材相一致的课堂标准,将学习的大纲与学习的进度相结合,甚至于用一样的考核标准去对待每一名学生。这样的教学方式只会抹杀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和学习每一门课程的天性。在我国很少有学校能够拥有一套适合自己的体育教学模式,产生这样现状的原因不仅是因为高校在制定体育教学模式时忽视自身的特点,缺乏系统的教学管理,还由于一些教育管理部门对学生体育课程的忽视。因此,我们再此呼吁社会上得一些学校在建立体育课程的教学模式时要结合自己学校的特点进行确定教学模式。比如如果是中学学校要对学生的一些基本体育技能进行锻炼,以基础的体育技能锻炼为主巩固学生的身体素质,在加以一些趣味的体育活动进行课堂的教授,培养中小学生从小学习体育课程的兴趣,增强中小学生的体魄;在对高年级的学生进行体育课程教授时,比如一些高职或者大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和学习专业的特点进行确定学习的内容,制定教学的模式和教学目标。比如,一些文职专业的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会长期的坐立在电脑跟前,教师在进行课堂学习时要针对这一情况,引导学生建立定期训练的习惯,不能长时间的坐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对学生日后的生活习惯产生重大的影响。

3.一些学校在体育教学发那个面缺乏教学资源

由于国人的身体素质不是均衡,尤其是现在科技十分发达,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出了写作业,就是看电视、玩手机,不会主动参与到锻炼中去,另外由于一些学校在体育器材和场地,乃至教学的器材上都是十分的匮乏,让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无法伸展拳脚,学校的教学资源不能满足学生对于体育教育的追求,另外由于我国学校的层次不同,每个学校的体育教师的能力也就不同,还有一些学校的体育教师是其他科目的教师兼任,教师疲于课堂教学,也就很难有精力去做好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虽然每个学校都在不停的发展以适应于时代的需要,但是受制于师资力量的影响,一些学校在体育教学上无法达到期望的教学目标,体育教学目标无法实现,教师的考核就会受到影响,在得不到应有的工资待遇时候,教师就会丧失教学的积极性,从而影响体育教学的质量。

三、体育教学模式的下一步发展趋势

受体育教学基本理论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在进行体育课程教学时,首先要对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方式进行创新,教师可以在专业知识教学时增加阅读与提问的环节,让枯燥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得充满活力。这样不仅可以改变体育理论知识教学课堂的气氛,也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加深学生学习知识的印象,从而发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另外在进行理论知识教学时,教师要注意把握理论知识学习的分量,尽量将理论知识的学习占到全面体育课程教学的十分之一,当然体育教师也可以学习其他课程教学的特点可以通过布置课堂作业的方式进行专业理论知识的传达,使学生不仅可以再课堂上,也可在课余的时间掌握理论知识。在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教师便可以采取考核的模式对学生进行考核,考核的方式可以多样化。比如,在一个学习阶段结束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知识问答,通过抢答,轮答的方式加深学生对于体育理论知识的印象,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进一步增加学生学习体育理论知识的兴趣,增加学习的热情。

在体育课程的教学中,优秀的体育教师也起倒着重要的影响。学校要加强对于体育教师的管理,培养素质高尚体育教师。由于体育课程的特殊性,对体育教师专业知识的要求是十分高的,体育教师不仅要掌握体育专业知识,还要对生物科学,人体学和生理学进行涉猎。当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碰到方方面面的问题时,都能够迎刃而解。

除此之外,体育课程的传授不仅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努力,学校也要在政策,设备和场地方面给予支持。体育课程的创新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只有鲜明的理论知识进行引导,才能建立一个全新的体育课程教学新模式。

四、结语

受到当前新形势的影响,体育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为了更好的适应时代的要求,学校在体育课堂的管理上要进一步创新,转变思想,将体育课程教学放在当前教育任务的重要位置。运用学校的优势,丰富体育课堂的管理理念,增加师资力量的投入,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为主要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寿根,谢斌."素质本位"高职体育课程模式的实践探索[J].职教论坛,2008;

[2]林涛.现代高职体育课程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现代职业教育,2016;

[3]丁勇春.福建省高职体育课程模式的现状调查与对策[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3(4):421-424. DOI;

篇3

论文关键词:高校,体育课程模式,本科生,人本主义

2002年8月国家教育部颁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全国高校体育课程迎来新一轮改革的热潮,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体育课程模式成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方向。

1 学生本位课程模式

学生本位体育课程模式又称为人本主义课程模式,源自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是以学生为本,以欢迎学生,尊重学生,了解学生,发现学生,引导学生,提高学生为目标。其特点是:课程要尊重学生的本性和要求,并与学生生活及现实社会问题联系起来。

1954年,美国学者哈伯特塞伦( Herbert Thelen)首先提出学习方式(Learning style)概念。随后出现的学习方式概念多种多样的,较为公认的观点将学习方式视为“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时基本的行为和任职的取向”。传统的教育管理制度限制和束缚了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多元选择与创造性。教学不注重过程只重结果,教师只看学生的成绩获分数,不管学生的素质与水平,这往往束缚了学生在学习上的发展。新的课程改革强调改变陈旧的学习方式,倡导建立具有“学生主动参与且乐于探究,师生交流与合作”特征的学习方式。

学生本位课程应该首先考虑学生的需要与兴趣,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其目的是要让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学生本位的课程理念的内化,以及与外显的教学行为相结合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增加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兴趣感,成功感,适度降低焦虑感,避免出现厌倦感,善于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智慧。因此:学生本位课程模式可以定义为,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从学生角度出发进行课程教学的模式。

2 高校本科生学生本位体育课程模式

高校本科生学生本位体育课程模式的目标是他们体育学习的自我实现。在这个过程中,体育教师要给本科生提供多样的自我实现机会,来满足他们的需要和兴趣,应该让他们掌握基本的体育运动知识、技术和技能。使他们在自由的、机会均等的条件下,体验成功,自我实现。体育教师要为培养本科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创造有利条件,不断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要求他们在自己喜爱的基础上积极参与一些体育活动,发展形成的终身体育意识。

3 高校本科生学生本位体育课程模式的内容

根据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高校体育课学习的内容划分为五个学习领域: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确定了高校体育课内容的框架和选取原则。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各高校应精心选择本科生喜爱、又能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有利于他们终身体育发展的项目,保证他们在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上能够学有专长。

3.1 增加高校本科生对体育学习内容的自主选择

让高校本科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选择适合自己兴趣爱好的学习内容,有利于学生课程本位的体现和学习积极性的发挥,学生本位体育课程模式在高校的实施,就是增加本科生对体育学习内容的选择权。例如,同一年级的本科生,在学期开始时,让他们申报自己喜欢学习的体育项目,根据他们报的项目和学校体育教师的情况,体育教研室按他们的性别和所选项目进行编组,体育教师分组和分项目制定教学计划,进行分组、分班教学。

3.2体育教师对高校本科生设置具体的学习目标

高校本科生体育课程学习的结果主要表现在其身体体能、技能、兴趣、爱好、良好心态、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发生的积极变化,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对本科生设置具体的学习目标。例如:在“运动技术”和“身体健康”学习方面,体育教师要明确规定本科生预期结果。在“运动参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学习方面,主要依靠本科生的心理感受和体验,以及游戏、长跑、健身操、登山等身体运动来实现。要让本科生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身体练习活动中努力获得成功感,进而形成良好的心理情感定势。

3.3高校本科生学生本位体育课程模式的评价

高校本科生学生本位体育课程模式的评价应以人为本,以尊重本科生的人格为前提,注重他们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自尊和自信,淡化他们之间的评比,帮助他们学会与课程目标和自己的过去进行比较。客观的了解和评价自己。在体育学习评价过程中,把本科生的学习态度、情意表现和合作精神、体能知识与技能纳入学习成绩评定的范围,也可让他们参与评价,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整个评价过程只强调本科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经验体验,是一种开放性的评价。评价采用的方式有:自评、互评、教师评等。

自评:让本科生自己对自己做出一个正确评价。如通过上体育课,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体验成功,自我实现的过程中,自己的目标实现了多少?程度如何?做出客观评价,注重发挥本科生的主观能动性,争强创新能力。

互评:开展同学间相互评价,包括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等,注重培养本科生的观察力、判断力。

教师评定: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确定的范围和原则,结合本学校的具体情况和本科生特点进行具体评定。如在每学期开始,教师可根据课程标准确定的范围,测量本科生身体的各项指标,学期末再测量一次,相互比较,根据本科生自评、同学间互评,教师评价,最后体育教师给出总成绩。

4 高校本科生学生本位体育课程模式的实施途径

国家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实现以学生为本的‘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项目、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三自主教学形式,营造生动、活波、主动的教学氛围;要进一步完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使学生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至少掌握两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有效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在当今高校体育教学中,传统的学科本位的体育思想已经被打破。本科生需要的是竞技运动项目本身,而不是项目的竞技性,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根据本科生的需要开设出一些新运动项目。例如:国内一些高校根据其附近的自然地理环境开设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和定向运动等走出校园的运动项目。从这几年的运动实践来看,这些项目的开设符合本科生对体育运动项目的需求,既贴近本科生的生活,又锻炼他们的身体,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

5 高校本科生学生本位体育课程模式的意义和存在问题

高校本科生学生本位体育课程模式倡导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以本科生为主体,重视其兴趣和爱好,从而大大提高了本科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他们学习和掌握体育知识;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的氛围,便于本科生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在建立以高校本科生学生本位体育课程模式的前提下,通过网上选课及对所选的课程和任课教师进行评价,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教与学互动。综观国内一些高校的实践现状,如何将其优势与体育学科的系统性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在高校体育的教学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激发本科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培养他们终身体育的意识的目标,仍值得研究。此外,采用高校本科生学生本位体育课程模式,需要大量的运动场地和体育师资,如何解决目前高校现有的体育教师及场地设施与需求之间的矛盾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潘少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8-89.

[2]杨文轩,杨霆.体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5-46.

[3]魏勇.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实效性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9):1251-1253.

[4]曹卫.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学观[J].体育科学,2004,24(3):69-72.

篇4

【关键词】职业高中教育 自主合作学习 实践与思考

自新课标实施及教学改革以来,校园里犹如“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逐步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喜人态势。理论和实践同时表明:在学校教育中,要积极开展以小组合作为基本形式的教学活动,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益、优化教学结构、提升能力素养、培养良好品质、挖掘学生潜能、促进实践创新等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重大意义和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能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基铺路。然而从现实中发现,合作学习的运用存在两大局限性:一是诸如语数外等课程教学中能够普及应用,而音体美课程教学中则应用范围不广;二是从后者教学的有限应用来看,还有着进一步挖潜增能的巨幅空间。

一、在职高体育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活动的重要意义

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非常有利于改善职高生的心理发展状态。众所周知,高中学龄的青少年大多出生于独生子女家庭,再加之生长于不同以往的社会时代环境,他们普遍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的“90后”特质,因而对他们来说,无论是目前还是将来,最缺少的或是最需要的内在元素,并非积极进取的意识,也不是创新实践的精神,而是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合作思想与实实在在的合作共进行为,而合作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和时尚主流。由此可见,在职高体育课程中开展合作教学可谓是“功在当前,利在千秋”的大好事。二是在合作中不断增强职高生的成功信念。职高生有着不亚于普高生的聪明智慧,只是由于历史原因被迫进入职校,因而他们普遍地自卑而自贱。如果在体育课程合作学习中看到自己为小团队甚至班级作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则能帮助他们切身感受到自己的高效和高能,并有效增进同学之间的良好关系,让他们不断地重拾信心和勇气,这无疑是积德行善之举。三是为职高生提供更为广阔的自由空间,使得他们在自主合作中更好地学会观察分析和探索创新等能力,更好地培养竞争意识,并在提高职业技能、完善个性发展和形成良好品质等方面,为他们创设有利的锻炼环境,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

二、在职高体育课程中开展合作教学模式的实践运用

实践证明,在职高体育教学过程中,开展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模式不受时空、形式等条件的限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需要,灵活地运用于课内外教学活动中的方方面面。一是应用在课堂教学中的准备阶段。课堂学习内容开启之前,往往要安排一些趣味性较强的游戏热身运动,比如两个人背靠背夹气球走的游戏,这就要训练和考验两者之间的相互协作能力,必须是背靠力量的把握和走动的速度同时做到恰到好处,有一方不够努力就会由失衡而失败。二是应用在课堂教学中的基本环节。比如在篮球训练或者比赛运动中,控球后卫、得分后卫、小前锋、大前锋和中锋等角色所发挥的作用并不是均衡的,特别在小组合作比赛中,还要配备裁判员和计分员等场外角色,由此而引发的得分率和关注度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某些成员从小组利益出发,必须自觉作出“自我牺牲”,并努力配合他人协同作战。如果人人都要自我表现、抢功得分,则小组比赛必败无疑。三是应用在课堂教学中的收尾之际。体育训练是一项体能消耗较大的运动,每次课堂结束之前,执教者都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从中放松身心和恢复状态,或者集体组织,或者以小组为单元,合作开展一些表演性的文体活动。此事看起来简单易行,但也离不开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否则就不会取得放松恢复的良好效果。除此,课堂教学之外的各类体育性活动,同样离不开学生之间互相协作的精神和行为。

篇5

关键词: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模式;整体需要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2)06-0105-03

Abstract:Throug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experience and rational analysis,on the basis of defining the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of the overall need, the paper reviews and reflects the mode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of regular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since new China. The mode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lacks of the whole attention to needs, affects the promotion of teaching quality and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Therefore, from the view of the overall need, a new mode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s constructed, which has a positive realistic significance on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Key words:regular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mode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overall need

收稿日期:2012-05-15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金资助(09YJA88006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11BTY041)。

作者简介:于晓东(1963- ),男,江苏大丰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课程与教学论。

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体育部,江苏 南京 210044

Sports Department,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njing,210044 Jiangsu, China

个体需要、社会需要是课程研制的重要取向,课程设计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需要的整体把握。然而,建国以来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模式既未能全面关注个体需要,也未能很好地考虑社会需要,影响了体育教育教学质量与学生体育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为此,从整体需要的视角出发,构建体育课程的新模式,对深化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 整体需要的内涵与外延

需要反映着某种客观的要求和必要性,是个体的和社会的客观要求在人脑中的反映。整体的需要包括个体需要和社会需要[1]。

1.1 个体需要

认为,人的需要包括生活需要、精神(享受)需要、发展需要[2]。这在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有所体现:“在一个新的社会制度下,通过有计划地利用和进一步发现现有的巨大生产力,在人人都必须劳动的条件下,生活资料、享受资料、发展和表现一切体力和智力所需的资料,都将同等地愈益充分地交给社会全体人员支配”[3]。不仅如此,这三种需要又是有层次的,马克思认为:[3]“在现实世界中,人有许多需要,但人的衣食住是第一需要。” 当人的生活需要得到满足后,才有可能追求精神需要与发展需要。

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也分为三个基本层次,依次是:基本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心理需要(包括归属关系和爱的需要及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满足一个人独特潜能的需要),认为人的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但任何一种已有的需要并不因为其他层次需要的发展而消失,只是在此过程中出现了优势需要的变化[1]。

根据上述两种理论,我们将个体需要由低到高概括为:基本需要(生活需要)、精神需要(心理需要)、发展需要(实现需要)。

个体需要对课程实施效果与结果具有重大影响,因此,个体需要理应成为课程开发的重要取向。

1.2 社会需要

从空间维度来看,社会需要是指个体所在社区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的发展需要;从时间维度来看,社会需要不仅指社会生活当下的现实需要,而且还包括社会变迁后的未来需要[4]。

在建国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学校体育的社会需求主要体现在体质上,“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口号便是见证。在当今,学校体育的社会需求主要体现在体质及体育骨干上,前者有“每天锻炼一小时,努力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为证,后者是《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的需要(对于接受过十余年体育正规教育的普通大学生来说,没有理由不成为社会大众体育的积极分子、主力军)。

应当指出的是,社会需要与个体需要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从总体看,社会需要难以等同于个体需要,但在某些方面二者可能是相似的、甚至是吻合的。

杜威把教育看作是学习者和社会及其文化背景两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史密斯等人把课程变革视为一项社会工程;G·Gay则把课程研制看作是社会性事业,主张不能把课程从社会问题中分离出来而把它视作存在于真空中完全独立的实体[4]。实际上,人是社会的人,学生现在及其将来都要生活于社会之中,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学生不断社会化的成长过程。因此,社会需要理应成为课程开发的重要取向之一。

2 整体需要视角下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模式的回顾与反思

回顾建国以来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发展历程,其基本模式可归纳为三种:“大一统模式”、“二段式模式”、“三自主模式”[5]。

1956年、1961年、1979年颁发的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大纲,按运动项目分门别类地列出了若干教学内容,讲究多而全,要求什么都要教、什么都得学,这就是所谓的大一统模式,其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与身体素质。然而,由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少、枯燥的内容多,因此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导致了样样学、样样不精的结局。由此看来,这种课程模式强调的是基础需要,忽视了心理与精神需要、发展与实现需要。

1992年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提出了“基础课”加“选项课”的二段式模式[6](倘若加上三、四年级的体育选修课,可称为三段式模式。然而选修课是基于运动项目的选修,选修必定选项,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选修课仍在二段式模式的范畴内),即大学一年级开设基础课,学练不同的运动项目与身体练习;二年级开设选项课,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运动项目进行学习;三、四年级开设选修课,根据选修学生的个好组织教学。由此看来,这种课程模式尽管顾及到了心理与精神需要以及基本需要,但社会需要还是没有得到重视。

2002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提出了三自主的课程模式,即学生具有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自由度[7]。由此看来,这种课程模式重视心理与精神需要,忽视了基本需要以及社会需要。

综上所述,建国以来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模式缺乏对需要的整体关注,或多或少地存有片面性,影响了体育教育教学质量与学生体育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3 整体需要视角下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模式的构建

根据上述需要理论,结合我国现有的体育课程模式,我们将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计为四种类型:生活生存类课程、情意个性类课程、发展实现类课程、社会服务类课程。生活生存类课程取向于生活需要与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情意个性类课程取向于心理与精神需要;发展实现类课程取向于发展与实现需要;社会服务类课程取向于社会需要。

3.1 生活生存类课程

生活生存类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掌握生活与生存所需的(基本)技能,增强生活与生存所需的(基本)体质。

这类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由教师根据课程目的及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其主要内容可包括以下几方面:1)身体素质练习;2)定向越野;3)攀岩;4)游泳;5)登山;6)防身术;7)终身体育锻炼的基本手段(受客观条件限制较小的运动项目),如:太极拳、武术、瑜伽、健身操。

在内容的组织上,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某些项目作为不同的教学单元,而把身体素质练习及某些易实施的项目穿插到各个单元中;也可以将身体素质练习作为主线贯穿于教学的始终,而将其他选用的项目分阶段搭配其中。

生活生存类课程是基础性的,是中小学应当着力实施的,因此这类课程在高校不宜开设过长,以一学期为宜。

3.2 情意个性类课程

情意个性类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培养与发展学生的情意与个性,满足学生的心理与精神需要。

情意个性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应是学生喜爱、感兴趣的项目,如: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跆拳道、拳击、散打、橄榄球、草坪高尔夫、轮滑、滑板、健美、形体、街舞、艺术体操、交谊舞、国标等。学校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创造条件提供更多的项目供学生选择。

现行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了“激发运动兴趣”的基本理念,认为“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8]由此看来,情意个性在中小学体育课程中是十分受重视的,因此高校情意个性类课程也不宜开设过长,以一学期为宜。

3.3 发展实现类课程

这类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特长,使其达到一定的“专业”水准,体验“成就感”,实现自我价值。

发展实现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当是学生有发展愿望且有一定基础的项目。一般说来,学生对此类课程内容的选择与情意个性类课程内容的选择大致相同,从这个意义上说,情意个性类课程为发展实现类课程作了良好的铺垫。

尽管高中新课程中有“注重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9]的基本理念,尽管大学期间已有情意个性类课程的铺垫,但大部分同学仍是“专而不长”的,而且自我发展与实现理应是大学生的重点追求,因此发展实现类课程的授课时间不宜过短,以一学年为宜。

3.4 社会服务类课程

尽管上述三类课程的着眼点是个体需要,但也或多或少地体现了社会需要,因此,社会服务类课程的着眼点是其他类课程没有关注或关注得不够的社会需求。上述三类课程在体质、情意、技能等方面关注得较为充分,某些方面基本满足了社会需要,但就社会大众体育骨干的培养而言,某些方面仍显欠缺,应进一步拓展、补充。

社会服务类课程可按主题或专题进行设计,在已有课程学习的基础上,提供多种课程供学生选择,如:裁判法课程、教练员课程、竞赛管理课程、社会体育指导员课程、体育新闻课程、体育产业与营销课程等。

按照《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有关规定,将上面提及的三类课程开设成必修课较为合适,而将社会服务类课程开设成选修课较为妥当。

社会服务类课程可采用培训的形式开设,学时可长可短(视具体课程及其内容而定),修完一期且合格即给予相应的学分。

对于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而言,充分考虑体育课程教学的社会需要,对大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也是大学公共体育课程区别于中小学体育课程较为显著的特征。然而,这一点恰恰是长期以来我们所忽视的。

4 结语

4.1 建国以来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模式缺乏对需要的整体关注,影响了体育教育教学质量与学生体育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4.2 从整体需要的视角架构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模式,对深化体育课程改革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4.3 新模式中的各类课程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只是各类课程的着眼点与侧重点不同而已,实际上,每一类课程都能不同程度地达成《纲要》中规定的不同目标。

参考文献:

[1]叶奕乾,祝蓓里.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42-43.

[2]袁定金.需要理论与当代经济问题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0,(6):6.

[3]《马恩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0:326.

[4] 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84-185.

[5]孙国民,于晓东.大学体育课程的“过程-目标偏向融合模式”[J].北京体育大学报,2004,(11) :1526-1528.

[6]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Z].中国学校体育,1993,(2):6.

[7]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Z].中国学校体育,2002,(6):5.

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模式;构建

作者简介:谢微(1983-),女,湖南涟源人,江西中医药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与训练;席艳辉(1977-),男,江西高安人,江西r业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运动训练。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32-0060-05

高等职业教育占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为我国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机组成。截至到2015年,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达1341所,在校生数1048万人,占高等教育在校生数的41.2%[1]。由于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类型,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将工作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因而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否则将无法适应工作需要。故而基于“职业发展”创新高职体育教学,大力推动体育教学改革和创新,不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为学生未来就业和职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是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探究的紧迫课题。

我国高职教育相比于普通高等教育起步较晚,在体育教学中过多的采用普通高等教育的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导致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过度强调运动技能的学习和竞技能力的提升,而高职毕业生较多从事实践一线的工作,这就不需要其具有较强的运动战术能力,而需要职工身体健康少生病或不生病,因此在高职院校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既能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职业体能又能使学生掌握预防职业病的锻炼方法,从而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当前,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教育理念和实践探索逐步深入,但在真正实施中还存在一定偏差,特别是在课程编制和内容选择方面尚存不足,没有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形成特色办学,照搬教学大纲,学生参与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大,所以如何构建一个行之有效的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模式是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模式构建的意义

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模式是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思想的具体反映和体现,是随着社会化大生产、大分工带来的工作环境的复杂性、职业的多样性和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技术的高智能、高强度和岗位工作的高竞争性、快适应性的现实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模式。其内涵是在普通体育课教学的基础上专门结合职业工作特点而开设的,突出职业实用性需要的体育教学,目的是通过教授学生职业实用体育知识与方法,期望消除职业身心疲劳,防治职业病,增进身心健康,培养顽强的意志品质。

随着社会经济改革的深入和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分工日益细化,尤其是以互联网、高新技术企业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大量涌现,在为社会提供大量工作岗位的同时,职工也面临着高压力、高强度工作的问题,这就需要职工不但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高心理素质还应具备强健的体魄,以适应社会化精细分工对岗位的要求。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正是根据这一社会需求,对学生可能从事的对口职业进行针对性体育教学,注重职业的连贯性和实用性,指导学生锻炼体魄,为今后从事相应工作打下基础。

二、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模式构建原则

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本着终身体育的理念,以学生未来从事职业特点为导向,在构建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模式时遵循以下原则:

(一)终身体育性原则

终身体育是从生命开始到结束,以整体化、体系化为目标,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不同环境中持续地参加体育锻炼从而强健体魄,提高生活质量。终身体育不是练习某一特定的体育项目“从一而终”,也不是片面的学校体育教学,而是学生在学校和脱离学校教育后的一个完整的现代体育教育思想,体育锻炼伴随终生。

(二)因地制宜原则

高职院校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不能搞“一刀切”、“一锅煮”。各院校的体育设施、师资力量、专业设置等情况各不相同,应根据地区特点,结合学校实际办学条件、专业设置情况开展教学。同时还应注重课程设置的灵活性,根据不同院系、专业和学生特点,扩充体育项目,丰富学生选择。

(三)系统性原则

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绝不是“东一棒槌、西一榔头”的体育项目,课程模式的构建要根据培养目标确立教学目标,进而在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课时分配和教学评价上做到规范、有序、科学、具体,从而使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在结构上衔接紧密,具有可操作性。

(四)实用性原则

随着工作岗位对职工身体素质要求要来越高,职工身体素质下降与岗位所需职工身体素质的矛盾日益突出,如医务工作者和公交司机工作中突然晕倒,银行工作者颈椎病高发等问题屡见报端,一旦病发不仅影响个人健康而且极有可能对工作对象造成危害。职业实用性体育的突出特点就是实用性,在设置课程内容时一定要结合学生未来所从事职业的特点,有针对性施教,从而让学生奠定好良好的身体素质。

三、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模式的构建

(一)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设置目标

根据《全国高等职业(专科)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试行)》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工作的要求,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目标分为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

运动参与目标使学生积极参与其职业特点相关的身体素质锻炼,基本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具有制定个人锻炼计划和欣赏体育文化的能力。运动技能目标使学生熟练掌握两项以上职业实用性体育锻炼手段和方法,提高专业运动能力并了解常见职业性疾病的成因与预防,了解体育康复的方法。身体健康目标使学生结合今后从事职业特点掌握职业体能锻炼方法提高身体素质,能测评自身健康状况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心理健康目标使学生通过参与体育锻炼克服心理障碍,调节自身情绪,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提高职业抗压能力。社会适应目标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体育道德,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1.模块化教学理论。任何学科的建立都要求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模式的构建也必须遵守科学性和系统性的规律。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以模块化教学理论为依据,模块化教学是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训练为核心的一种教学理论,不但重视知识的传授,更重视知识的应用,要求教师要精选教学任务,提前做好准备,介绍内容要讲究艺术性,评估时尊重学生成果[2]。高职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专科人才为主,模块化教学是以技能训练为主,不仅重视知识的传授,更重视知识的应用,这也与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类型要求相吻合。

模块化课程的设计路线主要是对课程的解构和重构。一是基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进行课程解构,具体包括明确专业目标和确定职位要求能力标准[3]。二是基于职业岗位能力导向进行课程重构,具体包括确定教学基本内容,根据专项能力划分模块,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

2.项群训练理论。不同的运动项目具有不同的价值。田麦久教授提出的“项群训练理论”将体育项目分为两大类:体能类与技能类。体能类包括快速力量型、速度型以及耐力型,技能类包括准确型、唯美型以及隔网、格斗、同场对抗型[4]。每个类型对应着不同的体育项目,而且对学生所需智力与非智力的要求、主要素质以及对锻炼者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高职院校课程设置应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充分利用不同运动项目的职业价值,结合学生所学专业以及将来要从事的职业类型,有针对性地组织课程内容,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

(三)高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内容设置

职业工种多种多样,对职工身体素质需求不尽相同,各项体育运动对体质的影响也各有差异,如何选择体育教学内容使实际教学效果充分体现社会所需职业体能特点,显得尤为重要,结合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构建原则,本文认为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原则[5]为:(1)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职业实用性体育知识水平和运动能力。(2)教学内容能达到职业所需的身体素质和体能要求。(3)教学内容与职业所需身体素质相近或相似。(4)教学内容能强化和预防职业所需某些惯用身体部位对人体造成的不利影响。根据以上原则我们认为确定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内容应考虑以下三方面:(1)工作姿势:站姿、坐姿、走动、间歇移动、身体工作部位。(2)工作性质:体力劳动、脑力劳动、脑体混合劳动,动作速度、神经紧张程度、身心承受负荷。(3)工作场所:室内、室外或两者兼具。

结合高职实用性体育教学培养目标,依据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原则和综合考虑教学所涵盖的内容要素,尝试制定了高职院校部分专业的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内容,详见表1。

(四)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模块化组织

以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为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目标,并结合模块化教学对课程的解构和重构要求,把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设计为运动参与模块、通识体育模块、职业身体健康模块、职业专项技能模块、终身体育模块。运动参与模块设计的目的是按照国家和学校相关体育法律法规要求使学生完成体育课学习任务,产生学习兴趣。基础体育模块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般身体素质练习方法及了解大众化运动项目的规则和战术要求。职业身体健康模块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与岗位相关的体育健康知识、职业病预防和自我健康测评方法。职业专项技能模块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职业体态与社交礼仪,学习防护自身安全技巧,培养顽强协作的团队精神。终身体育模块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基本掌握一组体育运动项目动作技术,能组织编排比赛、懂裁判法。根据模块划分,我们以会计专业为例设计了具体的实用性体育课程内容,详见表2。

表2中,上课环节是模块化教学中根据专业和岗位要求对课程的解构,每门课程解构成理论、主要素质、主要技能三部分。项目是模块化教学中对课程的重构,以运动参与、基础体育等五个学习模块为框架分别填充相应项目。同时随着体育学科的发展和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项目可以按照各模块的要求重新填充组合,这样就使模块化教学课程设计可以做到及时更新,与时俱进。

同时五个学习模块中各项目从运动参与――通识体育课教学――三大球、网球、羽毛球――体育保健――体育健身――防卫术、体态与社交礼仪――运动参与来看,它们是一组闭合路径,每个项目中的授课内容固定,学生可采取小组形式依次轮转学习,并结合课外体育锻炼,以达到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的培养目标,详见图1[7]。

(五)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评价

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实行多元化的动态教学评价模式,在学生入学初期建立学生体育发展档案,在每学期初、期中、期末考核教学目标所要求的学习内容并做记录,动态分析阶段性教学效果,找出课程内容的不足并提出下阶段目标,多元化要求反应学生的体能、生理、知识、态度和技能,通过多元和动态的监测,把教学目标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起来,以达到提高学生职业体能和技能的教学目的。

高职院校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教学是一种社会需求,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开设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应依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将体育教学和学生所学专业、和将来要从事的职业特征紧密结合。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教学内容设置以岗群特点和身体素质要求对专业工作类型进行区分,采用模块化教学的方式以运动参与、基础体育、职业身体健康、职业专项技能和终身体育五个模块对学生进行教学,实行多元化动态教学评价模式,突出强调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的针对性,使体育教学更加具体化更具可操作性,以此来提高“准职业”人的健康水平,从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练玉春.教育部职成司司长建议:“三种情况应报考高职”[N].光明日报,2016-07-04.

[2]周旭,金祥宇.模块式教学在高职汽车构造课程中的应用[J].辽宁高职学报,2010(6):43-44.

[3]江文,唐俊.中高职专业课程体系衔接模式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4(32):183-185.

[4]田麦久,等.项群训练理论及其应用[J].体育科学,1990(6):29-35.

[5]徐志刚.高校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内容的构建[J].体育学刊,2008(7):74-75.

篇7

[关键词]课程改革 体育 交流展示 教学模式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现阶段,初中体育课更加需要学生之间的交流展示,初中体育课教学的教与学,相辅相成同等重要。没有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就没有良好的教学成果。“教”能影响“学”,“学”更能为“教”保证效果。这种相互作用最理想的结果是“教学相长”,。教学实践中,大量的案例生动地诠释着这种“教学景象”。几年来,我们开展了教学六模块的课堂模式探索。从这几年的体育教学来看,我觉得这一教学模式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要求,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能有效地避免体育课上教师和学生一些消极因素,让体育课堂焕发了勃勃生机。

一、交流展示的前提

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一个学生要想有好的交流展示结果,自学是必不可少的,有自学就必然有感悟。自学感悟就是一个自主发现问题、自主探究问题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自主性的学习体育过程。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学习方式参与学习,比如“学”,学生可以看着学、跟着学、琢磨着学,还可以和同学结对子学;学习既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去练习,也可以借助现成的辅助资料,还可以请求他人帮助等。总之,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自学感悟阶段的任务是通过查阅、观看资料,分析、归纳、感悟,明确动作要领,掌握基础动作路线,形成对动作泛化现象,并对自学中遇到的困惑和疑难做好标记。此环节的最大亮点就是充分激发了学生的自学潜能,激发了课堂活力。学生通过自学,预知动作的重难点,在听老师点拨时更有针对性,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打造出了高效课堂。学生经历了由未知到知之、由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之后,从内心体会到了学习、成功的快乐和幸福,学习兴趣得到了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得以养成,自学的能力得以提升。

二、交流与质疑

古人曾经说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爱尔兰一位剧作家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仍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交流质疑过程就是思维火花相互碰撞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相互交流、相互提高的过程。此环节,学生交流收获,讲解疑难,有效地实现了“兵教兵”。

质疑交流在教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它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是突破重点、难点的主渠道。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各小组成员可将自学感悟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在小组交流时提出来,让小组其他成员为其讲解。值得注意的是,对有争议的问题可以各抒己见,进行充分的讨论,组内解决不了的,可以跨组交流。为了使交流合作不流于形式,教师必须做好指导工作,对学生有全面的了解,安排好体育骨干学生。如:要求组长合理分配交流任务、交流顺序;给身体条件基础薄弱和性格内向的同学提供更多的机会,其他同学适时点拨、拓展,避免有学生游离于交流之外;针对不同学生的学情,尽可能在第一时间内找到可以帮助他们的同伴,从而达到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效果,实现“以强带弱,以弱促强,共同发展,整体提高”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中,对共性的问题适时进行讲解。这样老师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学情,适时点拨;另一方面可发现他们独特高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并加以推广。

三、交流展示的升华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成功,都渴望得到同学们的肯定和赏识,无论学生的认知、心理情感和行为表现如何,品尝成功的喜悦可以令学生心情愉悦,并由此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性,获得深入学习的动力。“展示升华”阶段就是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张扬个性、被人赏识、体验成功的平台。就展示的内容来说,既包括对基本知识的展示,也包括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展示,是综合素质的张扬和提升。展示的方式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丰富多彩的展示活动,既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也使知识得到深化、能力得到提高、情感得到升华。

交流展示教学模式虽然尊重了学生的个性,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让体育课堂充满了活力。但如何把握交流展示教学模式。我觉得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一、学生在体育教师提出问题,或自我发现问题后,首先运用已经掌握的各种学习方法尝试自我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除解决问题外,还要准备将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清晰地和合作学习中其他同学交流展示学习思路,进行群体判断、综合,取长补短,得出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从而推动小组整体学习的进一步深入。

二、有教师在评价时只要学生敢说、敢做,一律赞赏有加,不置可否。这种现象背后隐藏着许多的危机,可能将教师的作用淡化。教师在小组展示交流教学中应更注重使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与传统教学相比,小组交流展示教学不仅要评价教学效果,更注重对小组的合作、学习过程的评价;不仅要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注重对合作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人文精神进行评价;不仅要评价小组行为,更注重对学生个体行为进行评价。使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才能让展示交流教学走向成功。

三、提炼学生们所学到的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反思问题解决的过程,给成果作出评价。这种评价不仅要评价学习成果,也要评价学习过程,要考虑这个问题与以前所遇到的问题的共同点与不同点,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概括和理解新知识的应用情境,而且,在学生们评价自己以及他人的表现时,他们同时也在对自主学习和合作性问题解决活动进行反思,这对于高级的思维技能的发展来说是很有意义的。

总之,课程改革就是要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强调让每一个学生的每一面均有发展,具有个性特长,实施交流展示教学则能更好地再让学生了解自己、展示自己、评价自己,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时期,在身体锻炼的黄金时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医学类院校;教学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研究对象:辽宁省医学类院校体育教学现状

抽样原则:根据辽宁省医学类院分布城市的差异,从中心市到边缘市,从发达市县到远郊市县各选取几个市做为调查范围,在此基础上根据学校种类和学校性质的不同,各抽取若干医学类院校作为调查对象主体。

抽样对象:辽宁省医学类院校的部份重点院校,普通院校,学校分布在辽宁省市区,展开问卷调查、访谈调查、实地观察。

调查对象:辽宁省医学类院校领导、教育主管部门领导、体育教师和学生。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通过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及网上检索等查阅有关体育教学、体育教学改革、学校体育管理、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等相关的论文150篇、相关书籍(20本)。通过对文献资料的阅读、整理归纳、做为本研究的理论依据。

1.2 调查法

1.3 访谈法

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就体育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如何搞好辽宁省医学类院校体育教学、发展医学类院校体育教学的特色等相关问题与辽宁省医学类院校体育教师、体育教育主管部门领导(5人)、体育教师(23人)进行访谈。其中对专家、教授、领导、体育教师的访谈每人持续10到30分钟;对学生的访谈每人持续5到10分钟。(访谈纲领见附录4)。访问时间为2012年12月1日至2013年1月30日。

1.4 问卷调查法

问卷1 主要针对校领导

调查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管理,领导参与体育教学管理情况,调查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学纳入体育教师考评态度,调查保障学校体育工作的措施、方法。调查对体育教学的监督情况,体育教学科研开展情况等。发放问卷20份,发放回收时间为2012年10月至12月。发放的主要对象为体育教研组长、教务负责人、团委老师、行政负责人。

问卷2 主要针对学生

调查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项目;调查学生喜欢的体育课组织形式,调查学生认为制约体育教学的主要因素,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学生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满意度,运动场地与器材是否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对体育教师的能力要求,体育保健课程是否开设等问题。发放问卷260份,发放到5个学校,发放、回收时间为2012年12月至2013年1月。

问卷3 主要针对体育教师

调查体育教师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课程设置以及教学的主要内容、体育教学的主要方法、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体育科研情况、接受知识能力更新培训的机会以及对自己职业的认可度,调查体育教师认为制约学校体育教学发展的主要因素,调查体育教师理论课的现实状况和保健知识的介绍,发放问卷40份,具体发放为体育教师在教研组的现场填写,发放对象为被调查的各个城区,采取均匀发放,发放回收时间为2012年10月至12月。

问卷效度检验

根据本研究的内容与目的,遵循体育科研方法、社会学研究方法关于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了专家评价问卷调查,对问卷的初稿征询了专家、学者的意见,进行了8人次的问卷效度评价,其中学校体育理论专家5名,体育社会学专家2名,管理学专家1名。其中,具有教授职称的2名,副教授职称6名。

从专家调查结果来看,调查内容有效,能反应出需要调查的问题,问卷具备有效性。

问卷信度检验

为了检验问卷信度,对被调查的对象进行了重测法,计算了两次调查的相关系数,从而证明了调查结果的可信性具有显著的实际意义。

问卷的回收状况

教师问卷发放40份,回收问卷4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37份,有效回收率92.5%;学生问卷共发260份,回收问卷257份,回收率98.8%,有效问卷为251份,有效回收率为96.5%;领导问卷共发20份,回收问卷18份,有效问卷16份,回收率90%,有效回收率80%。

1.5 数理统计法

根据研究最终目的,在统计过程中对一些所需要的数据进行了必要统计处理。同时根据问卷的性质和数据的特性,对调研问卷获取的数据利用EXCEL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作为分析、撰写的依据。

2 研究步骤:

第一步,提出问题确定研究的方向,第二步,搜集整理文献资料,和导师进行一定程度的探讨,第三步,确定研究题目,撰写文献综述;第四步,编制专家问卷,对问卷进行效度检验;第五步,对问卷进行修改,确定正式问卷;第六步,

发放并且回收问卷。具体步骤见下图:

篇9

一、自主性体育活动课模式的基本理念

传统的体育活动课模式既然不受学生的喜爱,那么改革活动课模式势在必行,应以课程改革为促进剂、剂,明确健康第一的真谛,充分发展学生参与活动的自主性。把活动的自主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体现自我,发展个性,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自主性体育活动课模式应具备的条件

1.要有良好的活动环境

体育运动首先是身体的运动,学校体育,学生是活动的主体,青少年的激情表露,就会产生发自内心的欢笑声,呐喊声,这种声浪势必会影响安静的学习环境。学校运动场地的建设,最忌的就是在教室周围。因此,学校的运动区与教学区应有一定的距离,并具有封闭性能。学生在这样的运动环境中活动,无所顾忌,没有心理负担,对身心的发展起着积极地影响。另外,具有封闭性能的运动区,还可解决学生活动时的管理问题,学生进入这样的运动区后就不会随意地进入教学区或教室。不论参与何种运动或观赏比赛或散步,都会自觉不自觉地遵守活动要求,优化了体育活动课的管理。因此,良好的运动环境,是自主性体育活动开展的保证。

2.要有观赏性的运动竞赛

自主性体育活动,给学生留了活动的自主空间,没有强制,没有压力,没有心理负担。但对有些不喜欢运动的学生而言,就等于放弃了活动的机会。因此,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全民健身的参与能力,为培养学生对体育竞赛具有欣赏能力,在体育活动课中,有计划地安排具有观赏性的运动竞赛,无疑能起到调节活动氛围的作用,使那些不喜欢运动却喜欢观赏运动的学生参与,或对本不欣赏但却在激情奔放的叫好声、助威声的吸引中不由自主地参与观赏,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观赏竞赛的兴趣和能力。

3.要有全民健身理念作支撑

人是有个性差异的,对体育运动的认识、兴趣、喜好,差异性很大。一堂体育活动课,几百人的参与,运动场地、器材是否能满足学生,这对自主性体育活动课开展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影响。就目前而言,众多学校体育场馆的建设基本上仍是按竞技项目设置的,特别是田径场中央的足球场浪费现象严重。因此,对运动场地的布局,器材的设置,有必要重新组合。特别是新课程的实施,学校体育的理念应随之更新,传统的学校体育竞技化观念要转变。场地、器材的布局和设置,应以学生喜好的运动项目为主,并以全民健身理念作支撑,引进全民健身活动器材,设置健身长廊,健身路径等。

三、结束语

自主性体育活动课模式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激发起学生参与运动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积累终身体育和全民健身活动的能力。

自主性体育活动课模式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调节学生的心理感受和应变能力。培养学生对竞技运动的欣赏兴趣和能力,对提高国民的竞技体育欣赏水平,促进竞技体育市场化、商业化有着积极的意义。

篇10

关键词:课程改革 高校体育教学 素质教育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以及新课改的实施,对于高校体育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体育比较其他的学科而言具有特殊性,再加上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使得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因此,必须认识到及时的采取措施解放教师的思想、转变教学观念,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改进和完善教学组织形式在教学中日益重要。

一、高校体育教学必须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体育审美素质

高校体育教学中要实施素质教育是体育教学发展的需要,那么,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学生的体育审美素质呢?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组织形式,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起来教学。完善教学组织形式,可以帮助更好的实施课程标准,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兴趣爱好和技能水平,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根据学生上课的表现情况,对待不同的学生合理的使用教材进行教学。同时,还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的全面素质得到不断提高。同时,在体育教育中不仅要实施素质教育,还要培养学生的体育审美意识,要让学生能够感知与体验、欣赏和表达体育的美,提高学生鉴赏体育美的能力。首先要让学生先了解体育项目的基本知识、动作技巧、规则要求。在体育教学中,除了教会学生如何增强体质和掌握技术,提高技能之外,还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发展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亲身体验动作美与表现美。

二、在体育教学中,注重学生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体育中的基本技巧和基本技能,还要注重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的灵魂,学生只有具备创造性思维,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发散性思维是一种最具开拓性的创新思维,同时也是创造性思维最重要、最关键的思维形式。随着高校体育教学不断改革和发展,在教学中引发疑问,提供思考的机会可以鼓励学生打破常规,保存和形成一定的新思维。合理的引发疑问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在学习中敢于质疑,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民主、轻松、快乐的教学环境中主动积极地学习,大胆提出新假设和新幻想,发表自己的看法。没有问题就没有探究,合理的引发疑问可以使课堂更加生动活泼,从另一个角度讲,也可以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锻炼,促进学生从不同的层次,不同角度,不同的方位进行思考,以实现从多方面、多角度和多方位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一点,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创新环境,鼓励大胆质疑和探究的学生,保护学生的独特见解,并为学生的立异思想做好指导和保护,让学生在学习中大胆提出新假设和新幻想,发表自己的看法,鼓励形成创造性思维。

三、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加强器材设备及师资力量的建设,完善教学组织形式

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由于财力上的不足,导致体育器材严重缺乏。再加上受商品经济的影响,体育师资力量的严重不足。对于学校而言,体育工作的管理体制还没有得到完善,缺乏宏观的管理目标,以及微观的管理意识,使得学校的教学组织形式还不科学。要做好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必须要加强器材设备及师资力量的建设,在学校能够承受的范围内适当的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从几个方面同时出发:向上级申请适当的拨款,学生再根据自己的能力适当的捐款筹钱,再借助社会的力量,争取社会的赞助,通过这几个方面解决器材的设备问题。此外,教学级领导必须稳定教师队伍,适当的提高体育教师的待遇,尊重体育教师的劳动,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另外,教师要不断丰富教学手段完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的全面素质得到不断提高。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为教学提供了发展的空间,但在综合运用教学方法的过程中也要积极引进各种辅助手段进行教学,教师应将学生的特点与自己优势进行综合,从更大的程度上优化教学,使高校体育教学模式不断的创新和发展。

四、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注重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要改革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思想和意识。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成功在于拼搏”,培养高校学生养成主动运动的好习惯,这也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只有培养了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才能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促使学生形成主动参与锻炼的好习惯。首先,必须教学生掌握体育锻炼中的一些基本的技巧和手段,帮助学生从思想上加深对体育锻炼的正确认识,让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对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重要性。正确的认识是学生培养终身锻炼意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主动锻炼重要保证。另外,还可以利用体育学生热情活泼的特点,加强学生自身在某些体育项目上特长的引导。除了让学生了解自己运动项目的健身价值,还教会他们锻炼的一些技巧和方法,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总之,高校体育教学是一门具有特殊性质的学科,由于新课程理念的提出,高校体育教师必须充分的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中,要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完善教学组织形式,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楼晓娟.“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影响[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S1)

[2] 常青.把全民健身、终身体育融入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之中[J].辽宁体育科技.2001(03)

[3] 梅茂荣,罗建萍.以人为本,健康第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目标探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