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践观的内涵和意义范文

时间:2023-12-04 18:02: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学实践观的内涵和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学实践观的内涵和意义

篇1

一、深刻认识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学习实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思想的重大举措,是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是推动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迫切需要。全体教育局干部要统一思想认识,把学习实践活动摆在重要位置,切实增强学习实践活动的自觉性、主动性。

二、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进行动员和部署。教育局始终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为加快教育科学发展的一次重要机遇和强大动力,超前准备,精心谋划,从2月初开始着手调研和制定方案,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行了初步动员,提出了明确要求。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就是要用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武装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头脑,使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增强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新的实践、推动教育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本领,

三、教育局开展学习科学实践发展观活动第一阶段活动

教育局机关和直属学校校长参观人福药业和宜化集团活动是次大调研活动。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思想的重大举措。同时也是教育局开展学习科学实践发展观活动第一阶段活动。这次活动有着重大意义。

组织教育局机关及局直教育系统各级干部,党员干部的科学发展意识不断增强,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不断提高。但同时也应该看到,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从整体上理解得还不够全面、不够系统;科学发展观作为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要真正成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还需要长期的反复学习和实践,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科学发展观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在我们工作中还没有完全落实到每一个领域、每一个环节。教育的改革发展离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我们一些干部还需要进一步充实推动科学发展必备的知识,提升科学发展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在局机关、直属二级单位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就是要把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不断引向深入,把先进的思想理论转化为强大的精神动力,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不断开创全市教育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三、教育局开展学习科学实践发展观活动第一戒段活动之一------大调研---教育局机关和直属学校校长参观人福药业和宜化集团完全符合建设精品的活动要求。

篇2

【关键词】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实践

一、提纲的中心内容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哲学诞生的重要标志,在哲学发展史上居于重要地位。恩格斯称它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提纲》论述的中心内容是实践问题,马克思完成了对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的批判,确立了辩证唯物主义或者说实践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也就是科学的实践观,并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实践观的内涵,运用科学实践观揭示了唯物史观一系列的基本观点。这些都标志着哲学与旧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的彻底决裂,在科学实践观基础上建立起了一种崭新的哲学体系框架。

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阐释的实践观

第一,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思想的局限性。他指出“从前的一切旧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在此,马克思明确的揭示了旧唯物主义的缺陷是不了解实践的意义,旧唯物主义由于割裂了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看不到实践对人的认识的作用,必然对事物的认识只是直观的、相似的反映,而不能把事物看作是被人们改造过的对象,没有看到实践在认识事物,检验理论上的作用。因而,它不能说明理论的本质。马克思将实践引入认识论,并表明了这样一个基本观点:认识来源于实践,理论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才能证明、区别真伪。因此马克思的结论是:“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及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第二,马克思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注意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旧唯物主义由于割裂社会生活与实践的关系,必然看不到实践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然对社会的认识,只是一种纯客观的、经验的直观,而未把人类社会看作是实践活动的过程,没有看到实践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因而,它不能认识社会的本质。马克思通过将实践引入社会生活领域表明了这样一个基本观点,既生产实践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首先,社会的起源,基础是物质实践。劳动创造了人,同时也创造社会,没有物质生产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其次,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是实践,物质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是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它制约着人类的其他活动,政治、法律、道德、宗教、科学、艺术都是这样。再次,社会规律的形成离不开实践。自然规律、社会规律都具有客观必然性,但各有特点,社会规律离不开人的参与既人的各种实践活动,对社会规律的认识也离不开人的实践。

第三,关于人的本质,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无。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旧唯物主义由于割裂了人与实践的关系,必然看不到实践对人的本质的作用。必然对人的人是只是一种抽象的生物学的理解,而未把人看作是实践中的各种社会关系的产物,没有看到实践对人的本质的作用,因而不能说明人的本质。马克思通过将实践引入人的问题,表明了这样的一个基本观点:人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才能生存、发展,才能证明、实现其本质。首先,人的实践活动,是对象化的社会活动。人要生存,就必须时时刻刻从事实践活动,人作为主体,是能动的社会存在物。社会活动是人的本质对象化的活动,在社会活动中,必然表现为作为活动主体的人与他人形成的各种关系。因此,对人的本质的理解,只能从其对象化的社会活动,也就是实践中寻求。其次,人是实践内容,是多样化的社会活动。人的实践活动包括经济、政治、思想、教育、文化活动一集一切生活活动等。这样多样性活动的总体结果,表现为个人与他人的各种关系,既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社会关系的总和就是外化了的人的本质的全部内容。最后,对人的本质及其人性的考察,必须置于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社会实践中。

第四,实践是历史的本质。马克思指出,“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旧唯物主义由于割裂了人类历史与实践的关系,必然看不到实践对人类历史的作用,总是用抽象的人性论、人到注意去说明社会历史,因而不能说明人类历史的本质。马克思通过将实践引入历史表明了,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一部人类历史就是一部人类物质生产实践的发展历史,没有物质生产实践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历史及其发展。马克思划时代的贡献就在于他跳出了抽象人性论的理论陷阱,从历史的实践出发,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认为两者正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达到了辩证的统一。正是实践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实现了由低到高的发展,从而构成了人类历史。

总之,《提纲》在哲学的行程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的中心思想就是阐明实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决定性作用,它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在哲学中的核心地位,标志着哲学同旧哲学的决裂,一种崭新的哲学体系在科学实践观基础上建立了起来。

三、马克思实践观确立的意义

综观《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全文可以看出,马克思以实践的观点贯穿全文,从实践角度说明自然观、历史观、认识论和人,也就是说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运用与认识论、自然观和社会生活,第一次全面地批判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不彻底性,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和抽象的人本主义,简要地阐发了新世界观包括唯物史观的重要原理和核心观点,奠定了新世界的理论基础。同时,马克思还说明了哲学的性质和功能,初步赋予新世界观以实践性特征。让我们更加去了解了实践的含义,更好的去在实践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实践是我们理解哲学体系的金钥匙,是我们认识和把握世界的工具和手段。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不仅是一种理论,也是一种实践活动,具有实践意义。如果不从主体实践活动的视野出发,不运用实践思维方式,就不能正确地理解哲学中的自然、社会规律和人的本质,所以把握实践的内涵不但是我们不断深入解读的需要同事也是基于现实的需要。从现实意义上说,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更离不开马克思实践理论的指导。马克思哲学的实践观关注的是“改造”而不是“解释”,所以社会注意国家要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构建社会注意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要求我们每个人立足人类现实生活,从实践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思维方式的指导下亲身投入到中国特色社会注意现代化事业的建设队伍中去。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大学 科学精神 教育 培养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4.221

十九世纪初,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里曾写道:“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当前,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已成为世界第一,中国大学生所代表的市场潜力日益庞大。由于大学大规模的扩招和扩建,盲目升格办学层次,脱离实际,贪大求全,忽视了大学内涵的优化,忽视了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使得近年来关于教育途径和方法的争论从没停止过。因此,在大学教育中,弘扬科学精神,已成为摆在高校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科学精神内涵初探

科学精神是一种敢于坚持科学思想的勇气和不断探求真理的意识。

1.坚持精神。我们之所以觉得科学成果宝贵,并不只是因为它能够对人类社会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并以此来造福人类,还因为在科学成果当中,有着科学家们的艰辛付出与不懈追求。从科学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坚持不仅仅是科学态度与精神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科学家们最为宝贵的一种精神品格。

2.求实精神。求实即不带有成见和偏向性的,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认识事实。客观唯实、追求真理是科学精神的首要要求。简单来说,科学必须要追求真理,不能够盲从潮流和迷信权威,也不能够把偶然性当成必然性看待,更不能把局部看成全体。在进行科学的探究过程中,我们需要尽可能地摒除各种会引发偏见的因素,充分尊重事实并追求真理。

3.独立精神。从根本上来讲,独立精神是所有进行科学活动主体的一项必须要具备的基本要求。就针对于科学家来说,要求其必须要有独立的客观精神。而针对于社会来说,就要求其必须要具备民主精神。在科学的发育过程中,民主是其中最不可缺少的一项社会环境,也是其实现发展进步的一个必要条件。

4.创新精神。所谓的创新,其实指的就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来依靠自己的智力,去发现和掌握一些现阶段还没有被知晓的知识,并对其加以运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科学精神的本质要求其实就是开拓创新。

5.怀疑精神。如果我们从科学理论的发展角度来加以分析的话,那么就可以看出,科学知识和理论之间始终是在不断发展的。所以说,我们需要用一种开放并且客观的心态,来正确看待科学。缺乏怀疑精神,容易导致盲目轻信。

此外,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在现代社会,科学研究还离不开科学家之间的合作,科学越来越成为科学家们的一项共同事业。因此,合作精神随着科学综合性的不断增强而愈显突出。

二、对大学科学教育的一些思考

随着新一轮高等教育的大发展,我国的大学规模也变得越来越壮大。但什么叫大学?什么是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大学之大究竟指什么呢?从根本上说,教育不仅是传授灌输知识的一个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心灵再造和新型拓展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大学教育的最高目标就是培养起一批能够转移社会风气、承担社会责任并且具有较强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的知识分子,并不只是培养出各行各业的专家。

科学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要实现“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人”这一总体目标。科学素养不进包括了科学知识与能力,同时也包括了科学过程与方法以及科学态度与精神。

其中,科学精神是科学素养的灵魂和核心。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良好体现,科学素养在整个大学文化系统中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大学生本科阶段虽然掌握了相关专业知识,但是其对于科学精神的实际理解相对来说还比较缺乏,并且普遍缺乏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思维的训练。大学生对科学精神的理解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历史的、现实的、制度的以及整体文化氛围的影响。在时下的市场经济大潮中,急功近利和极其浮躁的利益心态导致大学校园内的管理企业化、教学机械化、学术研究行政化、教师浮躁化、学生功利化。这些都不利于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只有在良好的制度和文化氛围中,科学精神才能得以发扬光大。

三、大学科学精神的培养

1.教育学生投身实践,身体力行。科学精神的培养,往往是需要建立在科学实践基础上的。所以说,学校需要及时为大学生来提供更多的活动机会与方式,并进一步加强实践与实验教学,确保其能够在不断的实践当中获得锻炼与体验,并进一步在实践中培养其对科学的领悟与运用能力,以及进行科学推理的能力。此外,要求教师必须积极鼓励学生,让他们参与到各种形式的科学活动当中去,并充分了解与认识科学研究的各个过程与不同阶段,以此来对科学研究的各种方法有一个有效掌握,帮助学生形成一个正确的科学价值观。

2.把握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科学作为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虽重要,但不是全部。一般地说,科学精神是关于“事实的知识”,解决“是与非”,回答“是不是真”的问题。人文精神是关于“价值的知识”,是对“价值”和“善”的追求,解决“善与恶、美与丑”,回答“应当怎样”的问题。高等教育所要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求其必须能够掌握比较专业的科学知识,以及拥有较高的问题解决能力,同时还要求其必须要体现人文关怀的世界观,具备相应的职业道德。在教育过程中,我们提倡科学教育的人文化和人文教育的科学化。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两个基本要点:第一,对于价值取向来说,要求其必须要对科学的整体价值有一个充分的重视,并且要求科学教育必须要定向于人。第二,对于课程方面来说,要求其必须要开设沟通科学和人文的相关课程,不仅要进行知识传授,同时也要讲解科学方法,突出科学文化精神在这个过程中的传播与养成。

3.树立科学信念,崇尚科学理性。科学精神是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在教育中必须教育学生必须要对客观规律有一个足够的尊重,并且要把其对于客观规律所产生的科学认识,来作为人们的基本行动指南。在进行科学精神的培养教育中,科学史的教育尤为值得一提。科学史是国际上相对较新的一门学科,在我国,这个学科还不太为人所知。科学史讲述的是科学的发展历程,在推进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方面,科学史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科学史是实现文理学科之间有效联结的一座重要桥梁,其不仅仅是文科学生进行科学知识学习,并且掌握科学精神的一个理想途径,同时也是理工科学生进行历史意识培育的一种重要方法。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已经有许多的高校开始在大学生中开设了科学史课程。

4.教材的改革。传统的教材通常是科学知识的传授为主的,并且其所看重的往往是结果, 而不是过程。相对于智慧开发而言,更看重的是其是不是真的符合标准答案。这种教材往往会对学生自身创造性的培养与发挥造成不小的限制,并很容易导致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怀疑精神得不到有效激发。因此,如果说我们不能对这种教材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改革。最终还是会导致学生自身科学精神的缺失。作为一种精神境界,科学精神是需要我们对其进行长期培育的。在实际的培养和教育过程中,这种科学精神的强化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只有对其进行不懈的探索,才能真正有效改善他们的精神风貌,并进一步使之成为先进的知识与文化研究者和知识的传播者。

5.掌握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方法来源于科学实践活动,科学方法有综合归纳法、数学方法、实验方法、观察方法、社会调查法等,它的意义更在于回归应用于科学实践活动之中。一个完整的科学认识过程,往往要经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及再回归到实践等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与之相应的科学方法。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特别是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等横向学科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科学研究方法,为人们的科学认识提供了强有力的主观手段的认识工具。

6.营造校园的科学氛围。对于科学精神来说,科学知识和科普文化是其最主要的两种表现形式。通过对科学知识的有效掌握,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对于科学精神的认识。高校需要通过运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各种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并且要求这些活动必须要以科普为主题,以此来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引导与启发,得到更加丰富的科学精神熏陶。

参考文献:

[1]郭志明,韩文秀.中国大学要培育现代科学精神[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2]黄民成.论培育大学生科学精神[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1).

[3]庞学铨.走向一流大学的基础――重建现代学术制度[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

[4]陈琴,庞丽娟.论科学的本质与科学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2).

[5]易显飞,林慧岳.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现状的实证分析[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5(2).

篇4

关键词:新课程;实践活动;家庭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4-0140-02

课外实践活动在一线教师眼中往往成为一块“鸡肋”,许多老师把课外实践活动作为课堂探究之余的调料,布置一些使一节公开课看起来好看一些的课外任务,至于课后的研究活动,由于活动需要教师与学生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就很少有人真正在做。我们认为主要是教师对课外实践活动认识不足,没有真正的被教师和学生重视起来,缺少必要的指导措施,从而导致了课外实践活动成为一种走过场的形式。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的有效措施有许多,我们在结合以前教研活动的基础上有如下一些建议。

一、建立家庭活动基地,体验生活科学

家庭是学生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学生甚至是家长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家庭生活中度过。因此,建立家庭活动基地,可以弥补常规科学课堂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足,实现了人人参与、人人发展、人人都能享受成功的教育价值。它不局限于课堂教学,强调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动态生成,也大大改善了各个年级段科学课堂教学的效果,使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发展。此外它还促使学生从生活中寻找资源、素材,体验生活科学。在家庭活动中参与科学活动,学生并没有感到科学是那么的深不可测,而是和他们非常的亲近。有了家长们的密切配合,学生们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都能较顺利地得到解决,更多地使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可以很好地改变孩子们一有空就看电视、玩电脑的单一不良兴趣。为孩子准备一部几百元的显微镜去研究花草、昆虫,总比为孩子买一部几千元的平板电脑有意义。通过研究家庭中的实践基地,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科学问题,并在这基础上进行课外科学实践,调动了学生的热情,并积极地整理、加工、提炼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进而不断完善自己的科学探究能力。

二、主题活动生本化,以“兴趣”激发“创意”

“生本化”即以学生为本,是建立在人本主义教学观的基础上的一种教育价值取向。“生本化”是以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发展为核心的教学价值追求过程。具体体现为:充分尊重学生在科学课外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强调实践活动中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努力赋予课外实践活动以学生生命的意义。如,教学“做一个生态瓶”一课时,教师在教学生态群落的概念后,引出了我们来创建一个生态群的任务,在这里让学生自己来设计一个生态瓶,交流讨论后再修改,明确制作要求后,课后让学生自己去制作。在交流中,教师要做的是充分尊重学生的创意,帮助引导学生适当修改自己的计划。在接下去的活动里,就完全依靠学生们自己了,事实上学生们在自己浓厚的兴趣下,都积极地准备了活动所需的材料。学生活动的积极性是高的,他们自主活动的能力是教师所预想不到的,在活动的交流阶段,教师要做的就是做好客观评价,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我们在评比活动中,在实验室开辟场地让学生放置自己的生态瓶,供同学们参观欣赏,还让学生们自己评比做得好的10只生态瓶。为了充分地激励和培养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兴趣,教师下意识地把学生们制作的生态瓶以照片形式记录,在学校网站展示。学生的活动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实践活动中学生有了乐趣,活动就能顺利开展。我们科学教师最怕的就是布置的课外活动学生没有去实践,只是应付性地去草草了事,这是最大的悲哀。有了兴趣,教师在这里做好引导工作,使学生有了明确方向,更有利于活动开展。学生在活动中的兴致高涨,很有创意的发明了“家庭分类垃圾桶”(获惠州市中小学生“壳牌美境行动”比赛二等奖),设计“保护红花湖,清除薇甘菊”活动方案(获惠州市中小学生“壳牌美境行动”比赛二等奖)。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完成了学习任务,提高了生活能力,并且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教师在活动里起到的不是教书匠的作用,而是活动的引导者、参与者和欣赏者,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活动成果,才能使学生制作、创造的欲望不被扼杀掉。这是多好的创造原动力啊!

三、紧密结合课堂,灵活运用教材

篇5

关键词:科学哲学主义;库恩;拉卡托斯

中图分类号:B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069(2016)24-107-2

0引言

作为科学哲学历史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库恩和拉卡托斯分别提出了不同的科学发展模式,这两个模式有其发展动力和内涵。尽管他们对于哲学科学发展的真正历史还有距离,但却推动了科学哲学的发展,引领人们领略到科学哲学理论内在的规律和本质,强化了对于科学哲学主义理论的认知。

1从本体论视角比较库恩和拉卡托斯的科学哲学主义理论

1.1科学哲学主义理论内容的比较

库恩提出的范式理论与拉卡托斯提出的科学研究纲领理论有其共性,也有其不同。库恩是基于波普尔朴素证伪主义之上,对其进行了批判性的继承;拉卡托斯的科学哲学研究纲领理论,则更为清晰化、细致化和规范化。

1.1.1库恩范式科学哲学理论的内容

库恩范式理论是其科学哲学体系中最为核心的内容,要了解库恩的科学哲学思想,必须首先了解范式理论;而了解范式理论就要先了解范式与“科学共同体”的概念和关系。“科学共同体”是同一个领域的科学研究者的团队集体形式,他们对于该领域内的问题有接近的理论基础和兴趣,范式是与“科学共同体”互为前提的关系。范式理论是“科学共同体”共有的信念,它在科学研究者进行科学实践时起到了引领和趋同功用。范式的这种信念支撑了“科学共同体”的理论认同,范式为该领域的科学研究者提供了科学研究的空间范畴,为科学研究实践的纵深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我们同时应当看到,这种范式一旦存在理论结构上的缺失,就会使这一领域的科学研究实践偏离真理的轨道。

1.1.2拉卡托斯提出的科学研究纲领理论的内容

拉卡托斯建构了科学研究纲领理论,其学术背景是批判理性学派和历史主义学派的结合,涵盖了波普尔和库恩的合理研究要素,被称之为“精致的证伪主义”。其科学研究纲领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①硬核结构。它是科学研究纲领理论的基石,是科学研究纲领理论的根本部分、不可否定的核心部分。②保护带区域。它是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理论的辅部分,主要用于应对硬核的质疑和批判,它通过对假说进行调整的方式或者用新的假说替代原有假说的方式,化解质疑,保护硬核。③启发法。有正面启发法和反面启发法两种,一种是正面地引导科学研究者进行某项工作,一种是从反向告诉科学研究者不能够去做些什么,从而避免硬核被否定。

1.2科学哲学主义理论特征的比较

1.2.1库恩的范式理论的基本特征

库恩对科学动态发展模式的问题有自己的见解。它在科学动态发展模式中,阐述了科学是如何发展的、科学是如何进步的等问题,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在波普尔的基础上进行批判性的传承,将科学进步的理论进行总结,认为科学进步的脉络可以归结为:前科学时期—常规科学时期—科学危机时期—科学革命时期—新常规时期—新科学危机时期,显示出一个初始到完善、从成熟到衰退的过程。

1.2.2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的理论特征

拉卡托斯继承了波普尔的动态科学发展模式以及库恩的科学动态发展模式,并增加了科学动态发展的进化阶段和退化阶段的交替发展内容。其中科学发展的进化阶段,是拉卡托斯表述的第一个阶段。他认为,科学新问题的出现是对原有的科学研究纲领的完善和优化,而不是根本性的否定。科学发展的退化阶段,是拉卡托斯表述的第二个阶段,这是指当保护带的调整或辅助条件的假设都无法保护硬核时,原有的科学研究纲领不得不否定和创新,这也是科学动态发展过程中的危机时期,进入了科学的退化阶段。新旧纲领的替换,是拉卡托斯表述的第三个阶段,它是用新的科学研究纲领替代原有的科学研究纲领,这必然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其前提是旧有的科学研究纲领已经对新的问题无法适应和调整的状态下而产生的,这就使科学实践活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循环过程。

2从认识论视角比较库恩和拉卡托斯的科学哲学主义理论

2.1科学进步观的比较

在科学进步的领域之内,库恩的范式理论和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理论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库恩的范式理论认为,范式是“科学共同体”的一种共同信念;拉卡托斯却认为,科学的进步是由于经验的不断累积而生成的。

2.1.1库恩的科学进步观点

库恩的范式理论认为,范式是“科学共同体”内心中的共同信念。科学并不存在进步的问题,而是“科学共同体”内部信念的改变问题,是一种心理因素。他对科学进步的态度表现为不认同继承或者发展之说,他引用了格式塔转换这个概念,认为新旧范式之间并不存在相联性,只是“科学共同体”对于外部世界认识的改变,当范式无法解决某一问题的时候,可以选择使用其他的范式工具。

2.1.2拉卡托斯的科学进步观点

拉卡托斯认为科学存在内在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在其科学研究纲领理论中,他认为科学是经验不断累积而导致的进步。尽管这种观点还有待商榷,但我们也看到,科学发展的本质在于人类对外部世界的不断认识和认识能力的不断增强。

2.2科学真理观的比较

2.2.1库恩的实用主义真理观

在真理观态度上,库恩所创立的范式理论蕴含有实用主义的思想。他将范式作为“科学共同体”解决现实问题的工具,这便是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的。他对真理的态度也建立在不可知论的基础上,并具有浓厚的心理学概念。他的实用主义真理观有一定的局限性,他不认为真理客观存在,而认为真理存在于“科学共同体”中科学研究成员的心中。因此,库恩并不注重对真理的追求,而侧重于对科学实践者心中的范式感知。

2.2.2拉卡托斯的经验主义真理观。

在科学研究纲领理论之中,拉卡托斯以经验作为科学研究纲领理论的基础。他认为,科学研究纲领的真理以外部经验的真假为前提。即如果外部经验是真实的,则科学研究纲领的理论也是真理;而如果外部经验是虚假的,则科学研究纲领理论就不是真理。也就是说,在拉卡托斯的认识中,认为任何理论都以经验为前提,与库恩的范式理论的唯心主义观点迥然不同。

2.3认识方式的比较

库恩的范式理论的认识方式,是在科学实践者达成科学共识的前提下建立的理论,在这个前提下才能称为科学理论;而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理论则认为,在经验不断累积并且不断地有预想的空间理论,才能够被称为科学理论,他注重的是量变到理论质变的过程。

3结语

综上,库恩提出的范式科学哲学主义理论与拉卡托斯提出的科学研究纲领理论,都是科学哲学发展史上不可缺少的学说内容,他们是以前理论的批判性传承,具有不同的历史地位。对于这两种科学哲学理论的比较和辨析,可以使我们更清晰地了解科学哲学和科学史的发展,有助于我们依循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来研究科学史,并深入认识科学哲学观理念和思想。

参 考 文 献 

[1] 王有全.拉卡托斯纲领与经济学方法论[J].商业时代,2011(27). 

[2] 申宁.浅析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J].科技创业月刊,2011(2). 

[3] 斯洪桥.析《淮南子》天人同构的内涵及其理论价值[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 

[4] 周文华.论科学划界的标准[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2). 

[5] 曾三侠.论范式的两种建构[J].滁州学院学报,2010(1). 

[6] 阮春晖.宋明儒学中的异端之辨[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 

[7] 王鑫.解析库恩范式[D].曲阜师范大学,2012. 

篇6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自然体系的物质利用、能量平衡和资源消耗等方面的影响越来越大。在工业社会初期,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提高经济和财富的增长来达到社会的发展,随着后工业时代的来临,人类日益面临着不平衡发展和环境恶化带来的后果。为了能更好的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好的发展,缓解经济发展的压力,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在其发展方式和路径上更倾向于“文化”:即人类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环境的改善、生态的优化、资源的节约利用、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科学发展之上。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重大战略意图。指出:我们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包括科学文化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及思想体系,这是实现我国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社会是一个各尽其能,尊重诉求,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社会。她要求把治国理论的视野拓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人发展的各个方面。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社会的经济要高度的发达,而高科技是经济的高度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科技促进生产力的提高和财富的增加是一种良性的循环模式。因此世界上的各个国家都在争先恐后地发展高科技,促进自己国家的经济发展。特别是面对当今跨世纪的历史时刻,在国际国内形势处于重大发展变化的历史阶段,我们要深刻地认识和把握科学技术对社会的持续发展繁荣所起的重要作用。同时,科学作为认识人类,认识世界(包括人自身)探索未知的一种实践的一种实践和精神活动方式及其成果,构成了人类文化的重要部分。科学不仅作为一种经济力量有力的推动着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而且作为一种文化力量有力推动着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通过大力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使科学的思想意识,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技术,科学实践活动,科学精神和科学行为大众化来促进科学文化的传播可以起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双重历史使命。通过科学与社会主义在文化上紧密的结合建造一个社会知识基础和平台来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好转、社会的全面和谐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这对于振奋民族精神,提高全民素质和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2科学文化的含义

文化是指人类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从事实践活动和精神活动的方式,以及由这些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成果,包括形成的制度,规范和风俗习惯的总和。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包括人自身),探索未知的一种实践的和精神活动方式及其成果,构成了人类文化的重要部分。科学文化是最近对人类文化进行研究过程中所思考的一个新概念。通俗的说就是指社会大众对科学的需求和消费现象,是科学的思想意识,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技术,科学实践活动,科学精神和科学行为等等的大众化。一般我们把科学文化指做知识智力意义上的文化,它首先是一种超越民族、地域的文化,是一种以科学技术为主要特征的、不断更新进步的泛世界文化。其次它是以自然界为指向、基于严谨的科学知识、规范的科学方法、理性的科学思想而形成的文化体系。科学文化作为一个有机的综合体,其对人类发展的真正意义在于科学的广泛普及、技术创新机制的运转,以及科学理性精神在社会整体文化中的高扬。从科学文化的内涵让我们认识到了科学不仅作为一种经济力量有力的推动着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而且它还作为一种文化力量有力的推动着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全面的科学文化应包括器物层面,制度层面和观念层面三个方面。器物层面的科学文化表现为科学的物化成果;制度层面的科学文化表现科学的社会建制;观念层面的科学文化表现为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从文化学或从文化论的高度来研究科学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有助于超越狭隘的科学观,树立一种新的科学观,从而更加全面而深刻地理解科学的根源、动力、目的、意义和价值。

3我国加强建设科学文化的紧迫性

在当今社会科学文化的力量已成为改造世界,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力量,是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用科学文化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将科学文化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既是中国未来的发展大计,同时也是迅速适应国际竞争环境的当务之急。

但由于我们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要实现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达到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建设起完善的社会主义民主,以实现教育,文化,科学,技术的发达,都将是一个长期的奋斗过程;人们的旧思想,旧习惯也长期落后于社会存在;特别是难以抗拒的大自然的严重天灾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困扰也是不能摆脱的;同时,由于我们现处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之中,以及我们的社会主义暂时还属于初级阶段,这就从总体上而言,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水平还不会太高。另外,在科学文化普及的方面,由于我们的许多工作,宣传的方法还主要依靠报纸书刊等,用影视作品来反映科学文化方面的素材少之又少。其思想基点也仅停留在宣传,普及一般科学知识的层面上,科学文化宣传的力度远远低于社会发展的程度。当今封建文化和迷信行为还有发展的趋势也是国民科学素养水平低的一个表现,这也说明了我国社会还缺乏科学的文化氛围。以上的种种原因都说明了目前我国科学文化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社会政府部门和各界人士应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来促进科学文化的加速发展。

4进一步加强科学文化建设的建议

(1)提高13亿人的科学文化素质迫在眉睫。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物质生活改善,人们谈到科学文化素质就认为随着人们科学文化知识的增长,公民的文化素质会自然而然地提高。这种想法对吗?据调查显示,我国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的变化与经济的快速发展相比是不对称的,由此可以看出科学文化素质是不会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而自动提高的。由于缺乏科学的世界观,当今一些富裕起来的人竟热衷于迷信愚昧活动,反科学,伪科学活动也时有发生,这也跟缺乏科学的世界观有关,同样的有人认为科学文化素质会随着人们科学文化知识的增长而自动提高的说法也是错误的。人们所具有的一定或较高的文化程度乃至专业技术水平与科学精神,科学世界观是不能自动划等号的。在现实社会中有不少受过高等教育的党员干部和知识分子成为邪说的痴迷者,就是很好的例证。从上面的事实说明了我们应把提高我国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提到日程方案里,加大培养提高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的力度。

(2)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不断提高全国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教育科学文化发展水平和民族综合素质的竞争教育的职责之一就是要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人才和知识,提高公民的素质。要高度重视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对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优先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文化和人才支撑。

(3)为科学文化的发展提供需要的文化氛围。

广泛的利用社会宣传,新闻宣传,网上宣传,手机短信等多种宣传形式,深入宣传创建科学文化的重要意义。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让科学文化大众化,更接近人民群众。让群众切身感受到科学文化带来的新变化和利益,能够自觉自愿的参与到创建科学文化的活动中来。

(4)让科学文化走出象牙塔顺应中国社会文化产业发展潮流。

为发展科学文化,科学文化战线也将密切关注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在2002年1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了《中国文化蓝皮书——2001—2002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这本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上海交通大学联合编撰的中国第一本代表国家水准的文化发展蓝皮书对文化产业形势的分析与预测告诉我们,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中国下一阶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要不断的从社会文化中吸取营养的,它们两者是相互借鉴和渗透的。将科学文化融入顺应到中国文化是未来文化发展是主要趋势。

(5)进一步加大科学文化的普及力度。

中国现在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巨大变革中,它不仅表现在对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改革,而且更为深刻地推动了我国社会文化的变迁。由于目前科学文化的传播还不是很完善,而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发展也是急需科学文化来支持的,因此目前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强科学知识的普及和科学文化的实施力度。即通过宏杨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思想和科学观念,推广与应用科技成果,传播科学理论,传授科学方法和实用技术,宣传科技精英人物、推动科研活动机制对整个社会机制的促进,评价当前科学技术,尤其是前沿科学领域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成果等方面来加大科学文化的普及力度。通过加大普及力度来提高全社会的整体科学文化的发展水平,来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邹海林,徐建培.科学技术史概论[M].北京:科技出版社,2005.

[2]黄顺基.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美)阿伽西.邬晓燕,科学与文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张居安,李秀珍。西方文明史.[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5]刘冰,李正风.自然辩证法参考读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篇7

关键词:实践育人;内涵;对策

一、实践育人的内涵

“教育之本,在于育人”,我国始终把育人作为教育的出发的和落脚点,要做好育人这篇大文章,靠理论知识的灌输和间接经验的传授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在实践上着力。实践的观点是哲学的基本观点,其认为,实践是人类在一定社会组织中,有目的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通过实践,人们不仅能够改造客观物质世界,而且也能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获得新的知识和思想;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育人是实践观的生动体现。通常说来,青年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成熟与社会化加速时期,其正确而完整的认知形成依赖于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相结合,单纯的理论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只是认知形成的一个阶段,是对间接经验的吸收,不能形成完整的认知体系,要使青年学生的理论认知转化为行为自觉、价值判断,甚至内化为理想信念,必须通过实践锻炼。在实践中,青年学生要直面现实问题,运用已有的理论储备,进行判断和选择并付诸行动,因此实践不仅可以使青年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应用与巩固,而且能使青年学生获得新的知识,实现个体的知识、能力和人格的全面发展,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

通过对实践及其与育人关系的把握,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实践育人不单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手段,而是高校为完成育人目标,遵循青年学生特点及成长规律,以青年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取的理论知识和间接经验为基础,以开展与学生专业发展和成才成长密切相关的综合性实践活动为途径,以引导大学生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和全面成长成才为基本目标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①,同时也是一种教育理念。

二、实践育人的新挑战与新问题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实践育人工作,在教育部等七部门于2012年1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国民教育全过程,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②。然而,面对新形势、新挑战,高校实践育人存在诸多薄弱环节,与党和国家的要求还有差距。

1.育人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冲击原有实践育人模式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持续深入发展,各类思想观点、社会思潮、价值观念不可避免地涌入我国,与我国原有的文化进行交锋与碰撞,造成社会文化领域的多元化。在我国话语体系尚未形成和巩固的时期,西方文化占据强势地位,深刻影响着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特别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极大扩展了青年学生获取信息的范围,使西方思想和文化更为便捷地渗透。在这种西方话语体系强烈冲击的大背景下,原有的实践育人模式不能很好的应对这种思想争锋,进而在与各种思潮的斗争中削弱了话语主动权。

此外,当代青年学生思维活跃,个性张扬,对社会生活中的新思想、新观点反应迅速,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功利心也强,且富有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这就促使他们的思想行为表现出较强的自主性特点。他们容易对灌输教育产生反感,对原有的育人模式产生冲击。

2.工作开展不扎实,活动化倾向严重

在现有高校管理模式下,不少高校办学出现功利化倾向,重点关注招生、考研、就业等“硬指标”,而忽视青年学生道德品质、人文素养等“软指标”,因而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性和深远的现实意义认识不足,将其简单化;还有少数高校认为实践育人只是大学生教育的辅助形式,根本没有必要专门组织人力、物力、财力,没有必要占用教学时间。

在工作开展过程中,有不少高校将实践育人工作当作“面子工程”来对待,不能够将实践育人工作纳入育人体系统筹考虑、细致落实。更有甚者,将实践育人简单的等同于启动仪式、参观学习,红旗一舞、照片一拍、新闻一发就草草了事,育人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引起了青年学生的反感。

3.缺乏顶层设计和安排,实践制度保障不到位

制度保障不到位首先表现在高校对实践育人的资源供给不充足上,教育经费、实践场所、课时安排得不到保障,导致实践育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其次,高校缺乏对直接从事实践育人工作的教师、辅导员等的专业技能培训,这使他们对实践育人途径、方法,以及实践育人的重要地位一知半解,无法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再次,由于实践机会特别是校外实践机会有限,参加实践往往成为了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特长生等少数人的专利,多数学生无法参与其中。最后,多数高校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实践育人评价体系,许多学生对实践成果应付了事,学校也无法对实践效果形成正确的评价。

高校缺乏与家长的联系、沟通、宣传,导致家长的育人理念仍旧传统、保守,不太了解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没有对青年学生进行适当引导,没有发挥协同育人的作用。此外,整个社会未达成实践育人的共识,多数单位仅对招收大学生做实习生,充当廉价劳动力比较感兴趣,对其在育人中的责任不明晰。家庭和社会的缺位导致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实践育人体系无法构建。

三、实践育人的路径探究

1.更新实践育人理念

成功的教育实践需要先进的教育理念引导,要提高实践育人工作的时效性就必须更新实践育人理念,以全新的视角审视和谋划实践育人工作。

首先,要由灌输教育理念向渗透教育理念转变。实践既包括生产实践、科学实践,还应包括精神实践、生活实践、交往实践,要改变现有只注重生产实践和科学实践教育教育的思维方式,将实践育人拓展到精神实践、生活实践、交往实践等更多领域,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样才能帮助青年学生实现全方面的发展。

其次,要加大对实践育人内容的全面延展,实现实践内容的全面化。进一步加强对青年学生生涯规划、就业、勤工助学的指导和引导,将培养青年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了解、认知、服务社会的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认真抓好;着力发展青年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全面素质,开设创业教育、就业教育、挫折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安全教育,使他们在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过硬的生存发展本领前提下,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全面发展,能够在踏入社会后迅速适应新的岗位。

最后,要实现从单一育人到开放育人的转变。加强家庭、学校、社会之间的互动,在育人目标上争取一致,在育人方法上争取互补,形成多方共同参与的实践育人格局;同时要加强青年学生自我教育在实践育人中的重要作用,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巩固育人成果。要加强校际实践育人经验的交流,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共建;吸收国外优秀实践育人方法与模式,丰富、完善育人手段。

2.拓宽实践育人渠道

实践育人工作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在巩固和提高“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和志愿服务等品牌工作的同时,努力体现创新性、时代性,增强实效性,大力拓展育人渠道。

针对当代青年学生心理问题易发多发的情况,要拓展心理领域的实践育人工作,将心理健康教育寓于实践育人体系中,鼓励大学生投身个人和集体的心理实践。让大学生自己去开展心理活动,既给了大学生展现自我的平台,也是一次心理健康教育的机会,使得心理健康知识由外化向内化转变,大学生内心快速成长,心理素质显著提高。

针对科技领域领域人才竞争愈加激烈的现状,要不断开拓科技领域的实践,以激发青年学生创新意识,提高青年学生创新能力,鼓励青年学生创新实践为重点,在场地提供、导师推荐、资金支持、政策保障等方面给予青年学生支持,是更多学生参与到科技创新实践中去,形成理论研究、科技竞赛、交流共享、转化提升四位一体的科技创新实践格局。

针对互联网快速发展并极大改变了青年学生生活、交流方式现状的问题,要整合多方资源,集中技术和内容优势,加大网络空间实践育人力度。探索发起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线上实践活动,降低活动参与门槛,鼓励更多青年学生通过网络参与“微实践”。

3.完善实践育人机制

要从领导机制、保障机制、管理机制、考评机制等方面着手,着力构建系统化的实践育人工作体系,促进实践育人工作良性发展。

第一是要完善领导机制。实践育人工作单靠单一部门推动很难取得实效,需要多部门联合,形成党委领导,学工、团委、教务等部门联合参与的领导体系,保证各部门的有效衔接和全校上下的统一,不断提高领导效率。

第二是要完善保障机制。将实践育人工作经费纳入学校年度预算,建立专门账户,保证开展实践育人活动的宣传、交通、食宿、奖励、劳务等必要开支,为实践育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经费保障;加强与企业等社会各方的合作,建立多样化的社会实践基地,为实践育人工作开展提供稳固的载体;注重教师队伍建设,选拔责任心强,专业能力突出的教师参与到实践育人工作中,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其对实践育人工作规律和方法的把握。③

第三是要完善管理机制。要建立定期培训机制,通过线上与线下的结合,在实践前对青年学生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指导让青年学生了解实践活动的目的和要求,掌握实践活动的各项技能,提高实践的意识;在实践过程中对青年学生试试跟踪,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帮助他们不断优化实践方案;在实践后要帮助青年学生对实践工作进行必要的梳理,形成有切实成果的实践报告。

第四是要完善考核评估机制。坚持以学生为本,从实践育人活动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专业技能、创新能力等是否起到积极作用来考察。就大学生参与实践育人活动的情况考核评估,要坚持结果收获与过程体验相结合,既看到大学生实践报告等成果,也要注意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坚持学校评价与实践基地评价相结合,不仅依据学校指导教师的考评结论,而且要充分考虑实践基地的意见,实现两位一体的评价系统,综合鉴定大学生的实践育人成果。④此外,学校应把考评结果作为奖学金等各种先进评比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挥考评的激励作用。

[注释]

①秦川.对高校大学生实践育人机制的反思与重构[C].长春:吉林大学, 2009.

②黄蓉生.构建高校实践育人长效机制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 3012, (3): 36-37.

篇8

关键词:科学 教学 实验

我们的“科学”处在向“理性”转化的教学时代,从概念到研究,都需要实验教学引领下进行,这样的活动使我们的教师知不足而思进,又让我们的教师领悟到自然教学的深邃内涵。实验教学,作为一门与自然接触最为密切的自然科学,与科学实践有着紧密的联系,也与当地社会生产活动的实践有着普遍的联系。

一、实验选题――亲临现场,亲手采集

科学的发展与进步,往往是由人们的强烈好奇心和丰富想象力所引起的,还要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兴趣与爱好来决定实验开发的方向,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科学的乐趣,把学生带出教室走向大自然和社会,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极好的活动形式。因此,我们实验教学体系是否具有先进性、适用性、乡土性,其意义远远大于实验条件是否具有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

“江南水乡”的水体科学,是我们实验科学研究课题。这样成果和数据是最具说服力的。不同于我们在网络、在书籍上所查到的干枯呆板的数据,这样的数据更贴近于我们自己,更让我们确信我们身边少得可怜的水资源究竟被污染到一个什么令人痛心的程度!活动就发生在我们身上,活动的结果就是我们的劳动成果,这样的成果,我们难道还有理由去怀疑它吗?我们难道还有理由去它吗?这样的结果,我们难道还不能说服其他人,还不能打动它们的心灵吗?

二、实验策略――必须行动,我们能行

实验室教学是“生成的”而不是“给定的”,是“多样的”而不是“同一的”,是“异质的”而不是“均质的”,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是“变化的”而不是“僵化的”。切身的行动证明我们也行;自己动手,用科学的方法;实际行动,环保我们也能做到。

历史上,从防洪排涝的角度规划河网,近年来,内水系沟通整治、水系调整等专项规划为科学依据,化验水样在相关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所得的数据均在实验室里由专门的试验仪器上获得。每个步骤都是严谨求实,科学完整的。活动本身不仅把“用科学的方法去实践环境保护”的理念准确深刻地传达给大家,而且深深地打动大家的心灵,因为它让我们知道了怎样才能实践环保。

三、创新策略――背负责任,树立理想

实验教学目的是为了实现科学发明创新的任务,一个有价值、有创意的自然课题的产生,取决于学生对各种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的细心观察,取决于学生对观察到各种现象的疑惑与不解,取决于学生对“解惑”做出的一系列努力。

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于500立方,远低于人均1000立方米的国际临界值。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对5.3万公里的河段进行调查,水污染不能灌溉的约占23.3%,水质合乎饮水标准仅占14%。这次切身实际的“水体考察及体验”活动,激起我们绿色的梦想。我们要根据生态江南水乡的定位,突出“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工作目标,突出生态治水,着力推进镇村河道沟通整治。沿着这一崭新的思路深入研究下去,可能会导致从教育理论到实践的一系列重大突破。不仅增强学生的科研意识,还培养了他们的钻研精神和对生活中各种现象的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杨耀坤.科学发现论[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2.夏基松.历史主义科学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6

篇9

关键词:科学;意识形态;文化;宗教

对科学的理解是当代科学哲学的任务之一,因为真实的科学并不是我们常识中所认识的科学。我们可以直观一朵花是什么,但是科学却不存在一个类似的实体。我们可以把某些物质的、可感知的东西称为科学,如牛顿的手稿、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出版物等等,但这只是科学的某种体现或它理论化形态,我们还不能说这就是科学本身。科学知识只是某种类型的可见形态,理解科学更需要认识科学的社会历史本性。

一、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

将科学视为意识形态,实际上是把科学视为一种历史存在的人类意识,它不同于曼海姆对意识形态的经典定义。说科学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就是因为科学与人类社会历史具有某种内在的联系,这与说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相类似。目前,将科学看作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已经得到许多学者的认可,①但是科学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特点尚需作出必要的说明。

科学之所以可以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看待,首先是因为科学是对现实世界的认识,是关于客观世界的“意识”。科学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乃至整个的世界观。现代科学的每次重大的统一,都必然伴随着观念上的重大变革。科学本质上是关于自然的认识,是对自然的研究,是关于自然的观念,这是科学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或精神生活最本质的方面。“科学被专门建立起来,是为了直接地解释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所有现象的本质的、最主要的方面。”②在科学这一意识形态中,对人类认识任务的解决成为首要的使命,而科学知识的取得又是与人类社会的物质关系和生产需要分不开的。科学从最初的对自然秘密的探究到它成为一种理论成果、再转化为改变我们生活的力量,它带给我们生活各方面的深远影响是不容置疑的。从最初对对自然的好奇,到后来逐渐给予我们一种新的自然界的图像,一种我们看待自然界乃至整个世界的观点,以至改变了我们的整个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

科学的发展带来的并不只是具体认识的改变,而且是人对整个世界看法的改变,因此也必然地引起包括宗教思想在内的意识形态的深刻嬗变。从另外一种意义上,科学也会演化出意识形态,科学本身也包含了意识形态的因素。对此,哈贝马斯(J. Habermas)等法兰克福学派成员作出过深入的研究。但正如宗教中孕育了科学一样,基于科学实践而产生的某种意识形态(如唯科学主义)也是科学的副产品,是属于“科学文化”的范畴。正因为科学的应用可以带来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并在不同的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之间造成利益上的矛盾,因此对科学的不同态度就会成为一个“意识形态”问题。哈贝马斯从否定的意义上理解意识形态,他认为,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技术会产生消极的政治效应。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实现了对自然的统治;科学技术作为意识形态,则实现了对人的统治。他不像其先辈霍克海默、马尔库塞等人那样认为科学技术从来就是意识形态,而是强调只有在现代社会中,当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时,它才履行意识形态职能。③哈贝马斯不把科学技术产生消极的社会作用归结为社会环境,而认为科学产生的消极的社会作用完全是由科学技术本身造成的:“这种意识形态的独特成就就是,它能使社会的自我理解同交往活动的坐标系以及同以符号为中介的相互作用的概念相分离,并且能够被科学的模式代替。同样,在目的理性的活动以及相应的行为范畴下,人的自我物化代替了人对社会生活世界所作的文化上的既定的自我理解。”④

科学还与其他人类精神创造活动相互依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当代学者伊安·巴伯认为,“科学是一项真正的人类事业,它具有人类从事的其他活动的许多特征。”⑤同人类其他文化形式相类似,科学不但具有实用的、功用的一面,同时它也有超越性、创造性的一面,即可以从科学活动中获得人的自由。首先,从历史来看,科学与宗教、哲学、伦理、文学艺术等处于一种相互渗透又相互区别的关系中。从科学知识的萌芽期开始,科学与宗教、神话、寓言教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科学的古代形态。即使是在今天,科学与各种不同的知识形态、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仍然构成了科学科学知识系统生存和发展的动力。爱因斯坦曾经描述过信仰因素在科学探索中的重要作用,说明了宗教与科学在当代构成了一种特殊关系。科学活动是需要信念的,这种信念既包括对科学功能的社会性信念、科学对人类社会的正向价值、科学价值的世俗性的认可,也包括了某种对自然(自然的美、自然的秩序、自然的统一)的惊异和敬畏,这种情感在在某种意义上具有了宗教性。科学家所体验到的宗教情感,并不必然是对某种宗教教条或宗教神学的认可,因为科学信念首先是以自己的科学实践活动为基础的,这一切都没有取消科学事业的独立性。科学说明不同于宗教的教条或神学理论,相对于这些文化体系,科学为人类提供了一种“客观的说明”,这是我们对科学的基本信念。

科学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处于不同的关系之中,即“自然科学的概念内容没有被归因于某种经济基础:归因于经济基础的仅仅是它们的‘目的’和‘材料’。”“自然科学与与经济基础的关系,不同于其他知识领域和信仰领域与经济基础的关系”。⑥科学只能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科学与经济基础之间不是直接的“反映”关系,这说明科学与宗教等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具有质的区别。

二、作为文化的科学

英国学者斯诺(C. Snow)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两种文化的概念,他认为,科学文化(scientific culture)“不仅是智力意义上的文化,也是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⑦。也就是说,科学不仅代表了一种智力活动及其成果,而且也具备和人类学家视野中的文化现象一样的性质与特征。斯诺提出这样的观点,主要是基于大学里从事人文与自然科学的两种知识分子在文化上 日益严重的隔阂与对立。造成这种文化分裂的原因是深刻而复杂的,有些渊源于社会历史,有的是个人经历所造成的,还有的则是由于不同种类的精神活动本身的内在动力的差异。⑧在斯诺看来,科学是“表征人性的本质和才能”的,“对自然界的好奇心以及对思维的符号系统的运用,这正是最珍贵、最人性的两种人类本性”。⑨也就是说,文化是体现人的“本性”、与人的存在和发展有关的活动和现象,因而科学可以毫无疑义地看作是人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这里,我们可以意识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家族相似性”。科学之所以表征了人的本质和才能,首先体现在它是一种对待经验的成功方式:科学活动是按照某种程序进行的,它把以前已经完成的东西不断地再合并为一个不断生长的结构,这就是我们称之为科学的文化或传统。⑩在斯诺看来,科学文化是累积的、组合的、共意的,它体现着自己的过去,必然要穿越时间而进步;而另一种(人文)的文化则具有另外存在方式,它们是非累积的,是独一无二的,从彼此之间的关系上看不出内在的进步。

科学对人类社会存在的巨大影响,改变了人的自然生存条件和社会生存方式,这是科学之为“人的科学”的本质方面。科学本身涉及的层面之广以及科学的影响之深都只能用文化或文明这样的总体性概念来描述。科学知识社会学(SSK)注重探索和展示社会因素对科学知识的生产、变迁和发展的作用,并从理论上对这种作用加以阐述。英国学者巴里·巴恩斯(B. Barnes)认为,科学是文化的一部分,而且现在它成了文化的一个高度分化的要素。这种文化的变迁具有自身的连贯性、科学的不同分支具有潜在的文化内聚性、在某个特定的时期科学同事群体界定他们认为什么可算作是科学知识的方式,等等。11科学知识社会学研究进一步消除了科学研究中的本质主义和简单化观念,深入探讨了科学活动所具有的人的内涵和性质。这种倾向与某些研究者把科学看作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具有相通之处。他们注意到了科学的传播和影响过程的确可以从“文化变迁”的角度给予研究和理解,然而不能将科学最后认定为是同某种风俗、民俗完全相同的东西。巴恩斯还认为“理论是人们创造出来的一种隐喻”,“凭借它便可以把类似文化模式中的有用要素,转变为并重新组织成令人费解的事件的东西。”12总之,科学知识社会学否认理性、客观性和真理的普遍标准,认为理性、客观性和真理等概念的内容,是由具体的社会群体的有局限的文化规范决定的

英国科学家、哲学家波拉尼(M. Polanyi)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科学的文化内涵,他论述了科学知识是一种“个人知识”。他指出,科学从具体的知识上升到普遍的知识,成为人类的智慧或审美活动的过程,但这一过程是一个矛盾重重、曲折艰难的过程:“认知任何一项自然科学知识都少不了认知者在某种程度上内居于研究对象之中的行动,这种亲密的内居行动呈现一个连续的进展过程——这过程恰恰指向被誉为史学独特的研究方法的‘完全内居’(fullest indwelling)。”13自然科学要成为人类内在的知识、普遍的知识,不是依赖于它作为某种结论和实际效用的力量,而且还要依赖于整体的精神演变过程或态势。波兰尼认为,“整个人类感觉世界——智力、道德、艺术、宗教理想——都是被人类生存和成长于其中的文化遗产之构架所激活的。”14如果没有其他文化的制约,科学的发展将人类带向一个“不可预知”的未来。波兰尼认为,在科学上没有纯粹的事实,“科学也不仅仅是事实的集合,它是一套基于自身科学诠释而存在的事实体系”;“只有在一个传统信仰与价值的复杂系统之内,人们才能从事科学研究,并将之代代相传,这就好比在整个社会生活中,传统是不可或缺的。”15波兰尼通过他的研究揭示了科学研究活动与人类其他活动之间“人类学意义上”的一致性,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看,科学的文化生成过程与其他文化资源所采用的过程并无重大区别。

在文化视野中,科学事业是向其他文化形式或意识形态开放的。正是由于科学的文化性质,科学可以在不同层面上与宗教文化发生关系,表现出在相容甚至互补,又矛盾甚至冲突的复杂关系。既然宗教与科学都是人类的文化活动,那么二者之间就会必然存在着共同之处,存在着可以对话的通道,存在着互诠的可能性;同时二者之间的比较也显示了它们在思维方式、影响层面、文化性质上,都存在着很大区别。无论如何,科学的作用是历史地形成的,是不会被完全解构的,正如普利高津在《确定性的终结》中说的,断言时间之矢仅仅是现象学的或者是主观的,皆属荒谬。16科学改变的不但是外在的世界,而且是人的精神世界,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改变。在这种意义上,科学可称为一种真正的文化。

三、结 语

科学虽然从内容上体现的是关于自然的知识,但是科学体现的是人的目的和手段,所以科学不是外在于人的绝对存在物,科学不但是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还体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因此,科学现象并不是一种自然现象,而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前苏联学者拉契科夫(П. Рачков)从三个不同的视角对科学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一,首先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本质联系的一种基本形式,这种认识提供了预见事件的可能性,是人们合理行动的基础。第二,科学还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和相对独立的社会体系,这个体系把科学家组织起来,为认识客观规律和应用这些规律服务。第三,科学还是一种社会实践的力量,这种力量将科学成果体现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中,并且使得因人们的行动符合客观规律而得到发展。17这实际上是从动态的、联系的、系统的角度看待科学的——因为科学与人的社会活动密不可分,纯粹知识形态的科学不可能解释科学活动的实际影响和意义。拉契科夫说明了科学作为一种社会实践力量及其与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关系”的联系,从而深刻地说明了科学的社会本性。科学具有巨大的文化影响力,当代科学的发展不但改变了人的思维方式,也意味着当代科学精神发生了重大变化,18这种变化也必然会对科学与宗教的关系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关系是在历史中形成的,也将在历史中不断地被超越。

 

① 参见曾国屏:《当代自然辩证法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0页。

② 拉契科夫:《科学学——问题·结构·基本原理》,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第24页。

③ 参见刘放桐:《新编现代西方哲学》,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82页。

④ 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63页。

⑤ 伊安·巴伯:《科学与宗教》,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95页。

⑥ R. K. 默顿:《科学社会学》(上册),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6-28页。

⑦ C. P. 斯诺:《两种文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9页。

⑧ C. P. 斯诺:《两种文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21页。

⑨ C. P. 斯诺:《两种文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60页。

⑩ 参见C. P. 斯诺:《两种文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120页。

11 参见巴里·巴恩斯:《科学知识与社会学理论》,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第68页。

12 巴里·巴恩斯:《科学知识与社会学理论》,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第71-72页。

13 迈克尔·波兰尼:《科学、信仰与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3页。

14 迈克尔·波兰尼:《科学、信仰与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5页。

15 迈克尔·波兰尼:《科学、信仰与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7、190页。

16 伊利亚·普利高津:《确定性的终结——时间、混沌与自然法则》,第3页。

篇10

关键词:伊恩・哈金;客观性;科学哲学

中图分类号:N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46(2013)02-0067-07

库恩通过对历史的研究建立了范式理论,但导致了相对主义,使科学实在论与合理性面临危机,也使当代科学哲学陷入一个二难困境:一方面,想要无视历史的质询,回到传统的科学观已成为不可能;另一方面,既有的对待历史的方式又使科学哲学陷入相对主义而难以自拔。如何摆脱这种困境,就构成了伊恩・哈金(Ian Hacking)推理风格思想的出发点。

一、客观性与历史

客观性,长久以来被视为与历史无关的概念。按照通常的用法,客观性往往与某些形而上学的概念相伴随,“客观实在”、“客观真理”等说法已成为习惯性的表述。在这种说法的背后透露出这样一种观点,即我们现在认为客观的东西,是对经验背后的某种理念的和先验的东西的反映。达到客观性,意味着对这种真理或实在的把握。

这样一种对客观性的理解,往往预设了一个前提,即将原初的经验作为人人共有的完全中立的东西。在这一共同基础之上,人们如果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归纳,就可以达到对实在的认识。如逻辑实证主义者所言,他们要“探求一种中立的形式化系统,一种消除了历史语言痕迹的符号系统以及一个总的概念系统”。[1]他们所用的方法,是对语句进行逻辑分析,将其还原为经验所能直接给予的东西。在这里,历史的视角从未真正进入。

卡尔・波普可以被视为第一个将历史的视角引入客观性的哲学家。他指出,归纳的方法在科学的发现中从未真正起作用,科学发现的逻辑是通过假说―演绎的模式进行的,而科学的发展正是通过旧的假说被证伪而实现。由此,他将进化论模型引入到科学的发展模式中来,科学的进步正是通过大量就的假说被淘汰而实现。然而,波普在当下的科学之外预设了一个超历史的“世界3”,科学的发展最终是为了达到或接近这个目标。因此,波普的科学发展模式是目的论的。对波普而言,那个最终的超历史的“实在”才具有真正的客观性。

对库恩而言,我们的经验从未具有中立的性质,所有的观察都具有理论负载,从而都是主观的。于是,问题不再是我们如何从共同的基础出发达到共同的结果,而是不同的主体间如何达成一致的结论。正如罗蒂所言,“世界不说话,只有我们说话。惟有当我们用一个程式语言设计自己之后,世界才能引发或促使(cause)我们持有信念”[2]然而,我们如何才能从那个纯粹主观的世界中抽身出来,和共同体之间达到一致的结论?库恩一贯的含糊性使这个问题难以获得明晰的解答。面对这个问题,社会建构主义者将“修辞”、“权力”等社会因素引入科学,虽然为这个问题提供了一种解答,但实际无异于将科学等同于主观任意,完全抹杀了科学的客观性,这样的牺牲是巨大的。原因在于,在考察科学建构活动的过程中,他们致命地忽略了历史对我们行为的制约作用。

作为波普的后继者,拉卡托斯开辟了一条路,即通过对科学史的理性重建,为科学找回客观性的标准。拉卡托斯将科学史划分为内史和外史。内史是理性的历史,通过进步的研究纲领战胜退化的纲领而发展。进步的研究纲领保证了科学的客观性与合理性。但拉卡托斯是失败的,他的历史是规范性的,他把不符合其理论的案例都归结为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他的理论根本不能帮助我们对现在的理论做出任何判别。根源在于,他在历史之外预设了一个大写的理性,以此来保证科学的客观性。历史,对他而言只是逻辑过程的者。

受实用主义的影响,在伊恩・哈金(Ian Hacking)看来,我们并没有外在的方法评价自己的传统,客观性、合理性都是内在于历史的。哈金所试图做的,是从历史本身的发展中挖掘出我们的客观性得以成立的机制。也就是说,我们的科学今天之所以具有客观性,是历史发展出的一套规则保证的。我们在历史活动中逐渐形成了达成共识的机制,从而保证了科学的客观性。这样一种历史,必定不同于拉卡托斯那种单纯理论的历史,而是实践的历史。“历史不是关于我们所想的,而是关于我们所做的。”[3]操作层面是更为基本的,我们的概念和理论都是在实践中生成的,我们的思维方式也同样在实践中得以塑造。因此,只有在复杂的人类行动和实践的历史中,才能自我演化出一套成熟的保证机制。

二、客观性与推理风格

要考察客观性的历史,从而为科学找回根基,就需要用一种新的方式看待历史。哈金由此走向了福柯。福柯曾在“什么是启蒙”一文中两次提到“我们自身的历史本体论”,意在指出我们在历史中对自己的构造(constitute ourselves),对我们之所说、所思、所做进行批判。[4]

根据福柯的观点,历史塑造了我们现在行动的界限。福柯通过考古学的方法,考察了我们的概念体系构造的历史。我们时代的概念体系正是通过福柯的知识、权力和伦理三条轴线在历史中不断自我构造而成的。今天的概念体系会继而规定我们未来的思考与行动的可能性空间。显然,这种构造并不仅仅是通过理论或语言,而是在我们的具体的实践中得以塑造。“名称并不是仅仅作为声音和符号而单独其作用。它们在一个包含实践、制度、权威、内涵、传说、类比、记忆和幻想的巨大的世界中其作用”[5]这种构造并不是像康德那样依赖人类共有的、永恒不变的先天结构,而是人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在历史中塑造而成的,是人的自我构造。

然而,哈金所要做的并不是像科学史家达斯顿(Lorraine Daston)那样考察客观性概念演变的历史。(Daston,L.&Galison,P.,Objectivity, New York: Zone Books,2007.)哈金试图揭示的,是我们的知识得以成为客观的那个空间。就像福柯在《词与物》中对于知识型的考察一样,在这样一种空间中,知识才能成为知识,我们的一切概念、行为才具有了某种可能性。哈金的“推理风格”(styles of reasoning)思想,正是这样一种关于可能性空间的理论。所有的语句、对象和标准都唯有在一个推理风格内部才有意义。在推理风格之外,从来都不存在一个唯一正确性的标准。正如古德曼所言,“我们被拘囿于对所有描述对象进行描述的方式之中。由此看来,我们的宇宙与其说是由一个或多个世界构成的,倒不如说是由这些方式构成的。”[6]也就是说,作为我们认知对象的世界本身不是先于我们的认识而存在,而是我们的认识方法所形成的结果。

对福柯而言,我们的思想、语言和行为都是历史塑造的产物;对哈金而言,科学活动得以客观地进行和维持,则是推理风格充分发展的产物。一种推理风格的出现可以被视为一种断裂,是一种新的可能性空间的突现。哈金认为,在推理风格的初期,由于发展还未成熟,可能会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干扰,就像社会建构主义者所言,磋商、利益、修辞等各种因素充斥其中。但是,一旦一种推理风格发展成熟,就可以不受任何社会因素的扰动,从而达到一种绝对的客观性“当我说客观性的时候,我主要想声明科学中发现的真理完全就是真的,独立于我们所想或我们发现它的方式。”[7]24

然而,这并不是说科学的发展是必然的,就像一列行驶的火车,有其固定的轨道。如果是这样,就仍难以摆脱科学发展的目的论的模型。面对这个问题,哈金认为,科学发现的客观性并不必然意味着发展的必然性。一方面,我们处于一定的概念网络与物质条件之中,这是一个使科学研究的结果得以被证实的可能性空间。这样一个空间的发展,一个我们得以提出问题的领域的发展是偶然的,会受到各种社会偶然因素的影响。但另一方面,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在成熟的推理风格内,我们对特定问题的解答则是必然的和客观的,不会受到任何社会心理因素的干扰,是一种新的实证。“相对于我的社会建构主义的朋友们,我宣称对关于自然世界既存问题的回答和我们没有任何关系。”[8]由此,哈金在科学发展的偶然与必然之间找到了一种平衡。然而可以看到,哈金的这一思想本身却是难以证实的。

这样,对哈金而言,客观性不再是一个静态的反映过程的产物,而是一个经过历史的发展所达到的结果。客观性,在这里具有了某种生物学的隐喻,就像是一株株花草,从突现,到生根发芽,直至最后的成熟。而它的根,则深深地扎在人类社会实践史的土壤之中。

三、推理风格的塑造

哈金对于推理风格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受益于科学史家克龙比(A.C.Crombie)的工作。克龙比通过对科学史地深入研究,在他三卷本的《欧洲传统中的科学思维风格》一书中总结了欧洲科学的六种思维风格,即数学的(mathematical)、实验测量的(experimental)、假说模型的(hypothetical)、分类的(taxonomic)、统计的(statistical)和历史传承的(genetic)。[7]7克龙比对科学进行划分的依据在于它们的研究客体和推理方法。哈金认为克龙比的第二种风格(实验测量的风格)与第三种风格(假说模型的风格)相结合,又形成了一种新的思维风格,即实验室风格。这样,在我们今天现存的就是这七种思维风格,它们在现实中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

鉴于篇幅所限,本文以概率统计风格为例对推理风格发展成熟的过程做简要说明。克龙比书写了科学史,从中概括出欧洲科学的六种思维风格。而哈金则把这种分析扩展到人类的社会史,从中解读出推理风格发展的社会历史过程。哈金认为,推理风格由出现到成熟的过程会受到各种社会文化因素的塑造。概率统计风格的出现和人口普查密切相关。从1821年开始,随着统计数据的出版,统计风格开始大量引入自己新的语句,形成了自己的研究客体,最后发展成为一个成熟自治的体系。当风格发展成熟时,就不再受到任何社会文化的影响,甚至会成为一种中性的工具。[9]概率推理风格这种理性工具,不仅是在科学史中形成,而且还被人类人口普查等社会实践所塑造。

1. 新的可能性空间

一个领域要想成为科学的,首先应该是可证实的,也就是说应该有共同体公认的可检验程序。推理风格首先是为科学语句确立了一个可被判定为真或假的可能性空间,只有在这个空间内,语句才有意义,才可能被判定为真或假。哈金认为,推理风格的形成实际上会引入一类新的语句。随着风格的发展,新的语句也会不断被引入。

概率统计起源于1660年左右,一种“内部证据”观念的出现使得概率统计的真理观念成为可能。不过,就统计而言,大量的统计语句都是在大概1821之后被引入的。在此之前,大多数的统计语句都是不存在的,这首先是因为当时并没有相应的推理程序与审查方法,所以也就无从判定它们的真假。例如,说“1817年符腾堡(Württemberg)的国民生产总值相当于1820年的7630万克朗”是没有意义的。在当时并没有相应的程序来对国家总产值进行统计,所以根本无法判定其真值。

也就是说,有了相应的推理程序,一类语句才能被引入并成为科学的。哈金的这种做法是在将证实的方法历史化。[9]新的科学语句的引入以及语句的真值是与推理程序或者说证实方法直接相关的。是推理风格使命题具有了真假性(truth or falsehood),一个命题只有在其推理风格内才能成为真或假。“如果实证性是由一种推理风格引起的,可能性的范围依附于这种风格。那么除非那种风格存在,否则他们就不会成为具有真假性的候选项。”[10]167。在没有相应的推理风格或证实程序之前,命题是没有意义的,既不真也不假。随着风格的发展,新的语句会不断被引入。随着风格的成熟,对命题的判定也越来越精确,越来越可以排除主观因素的干扰并最终达到真正的实证。可以看到,哈金这里谈论的“证实”,明显不同于逻辑经验主义的证实。作为新经验主义者,对哈金而言,证实总是相对于共同体而言的,是在推理风格内部伴随着一定的证据观念和证实标准的引入而确立的。因此可以说,这里的证实具有推理风格的相对性,它的实现有赖于推理风格的扩张。

2. 新客体的引入

推理风格确立了一种新的证实,使科学语句具有了真值。然而,推理风格并非仅仅是一种方法或认识形式,而且还包括这种方法所揭示的客体。也就是说,科学研究的客体本身也是在推理风格之中引入并最终稳定下来的。

对于概率统计风格而言,最常用的研究对象恐怕要属“总体”(population)了。18世纪数据的出版以及人口的点查引进了大量的统计语句,人们开始总结出一些类似定律的语句,例如“犯罪的数量是恒定的;而不同种类犯罪的相对比例也是相同的。”[11]人们迫切需要理解这样一种统计的稳定性。人类的特征与行为中是否也有类似于物理学中的定律和常量?早在19世纪初,高斯和拉普拉斯就得出了误差定律,即对对象的测量中测量结果的分布呈一种钟形曲线。此后误差定律主要被用于天文学的测量中对于测量结果的误差分布的描述。但在1844年,凯特勒(Quetelet)宣布,大量人类特征的分布也具有类似于天文测量时测量结果的正态分布曲线。也就是说,大量人类个体的特征量是服从正态分布的。由此,他把在天文学中对实在的星体进行测量的误差定律引入到了对生物和社会现象的描述,认为它们也服从正态分布,我们可以通过平均值和标准差来描述它们。

在哈金看来,凯特勒实际上是引入了一类新的客体,即由平均值和标准分布所描述的总体(population)。[9]这类总体的“发现”,有赖于误差定律的扩展性的应用。所有以往的研究总体,如苏格兰人或者农民、工人等等,开始被能用钟形曲线所描述的总体所取代。服从误差定律的总体成为了统计风格的研究客体。于是,服从这种分布不再只是巧合,这类总体成了世界的本来模样。然而,而在凯特勒之前,这类总体从未被揭示。我们甚至可以设想,如果没有误差定律的影响,我们或许会有另一种客体。我们用另一种方法去揭示属于它的规律,这丝毫不影响关于它的科学的客观性。

对于理论实体的实在性问题,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争论不休。然而他们却都忽视了在实际的科学实践中客体是如何被引入并稳定下来的,因此哈金把他们作为推理风格的副产品而予以摒弃。对于哈金在《表征与干预》中所论证的“实验实在论”,在2007年在台湾进行的第四场演讲中,哈金指出,他只是“利用关于科学实在论的猛烈的争论作为一个挂钩,在上面悬挂我对于实验的诉求”,并且“我怀疑实在论(合理性)的争论是重要的”。详见Ian Hacking, Scientific Reason, Taipei: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Press,2009:p.146-152。[10]189科学研究的客体本身就是我们在认知实践中引入的,是我们的认知形式所揭示的。正如劳斯所说,“我们参与世界的日常方式展示了一种风格,这种风格本身就是对什么是存在的解释,对世界事物的解释。”[12]我们现在称为“实在”或“客体”的东西,总是在一定的认知形式的才能呈现出来。它们同样是我们自我构造的历史的产物,它不会先于推理风格而成为科学的客体。

3. 自我辩护

推理风格引入了自己的语句以及语句所描述的客体,然而,它们如何能成为客观的?客观性不在于语句对客体的符合,而在于成熟推理风格内部的自治。

自凯特勒之后,服从误差定律的总体已成为实在的研究客体。但是在凯特勒那里,数据和模型之间只是非常粗略地相符。我们怎么能确保我们对于总体的描述是准确而“真实”的?我们何以能知道我们的结果是“客观的”?在20世纪30年代,耶日・奈曼(Neyman)等人发展出了一套假设检验及参数估计的理论,用于对抽样总体的平均值、标准差或相关系数等参数的判定和估计。“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s)的方法是奈曼在1934年提出的,它可用于对参数落在的区间进行估计,这样就可以通过筛选而确保统计结果的准确性。但是,所谓“置信区间”并不是确定一个参数的范围,参数的值一定在这个区间之内。而是先要确定一个置信度(或置信水平),然后在给定的置信度之下去估计参数落在的区间范围。置信度是一个“概率”,用来表示参数落在置信区间内的概率。也就是说,我们是在用概率检验概率。其它的检验理论,如假设检验也是如此。我们对于统计数据的比较、模型的取舍等等,本身也都是用概率的方式进行的。

正是这样一种统计检验与估计的方法,为统计风格提供了一个可以进行比较的主体间的平台。也可以说,它们为统计风格提供了一套公开的证实理论。虽然这些语句的应用会有不同,但是当我们说到“95%的置信水平”或“5%的显著水平”时,我们对它们的意义具有了共同的理解。这样,检验语句就可以使我们对统计数据和模型的处理进行主体间的比较,我们可以对于参数的确定与假设的取舍做出一致的决定。甚至现在我们可以不用人的参与,而只是用一套电脑软件,就可以对统计数据进行客观地分析。这就是统计风格的客观性。

统计风格是自治的,它的检验程序仍然是以概率统计的方式进行的,它不需要任何外在的判定。“在它的领域内,它自己规定判定真值的标准”。[7]21哈金称之为推理风格的自我认证(self-authentication)或自我辩护(self-vindication)。推理风格之所以是客观的,是因为它获得了命题的真。而对于哪些命题能被判定为真,如何判定,又都是推理风格自己规定的。这是一个循环。虽然其它推理风格的自我辩护形式不同于概率统计风格,但是成熟的推理风格都存在这一循环。正是这样一个循环保证了科学的稳定性,并使得推理风格免于外部的驳斥。哈金认为,推理风格只会因失去外部社会的支持而被丢弃,而绝不会被驳斥掉。所谓“真理”就是在自我辩护的体系中生成并稳定下来的东西,推理风格就是对它唯一的判定。

那么,这样一种循环会不会陷入相对主义呢?哈金认为不会,其理由主要有两点:第一,一个命题的真值,是可以通过适用于它的那种推理风格得以实证性地判定。对于成熟的推理风格,这种判定是明确的。第二,判定的结果不会因推理风格的不同而发生改变。一个命题只能相对于一种特定的推理风格而成为“真或假”,才有可能被判定。相对于其它的推理风格,这种命题是没有意义的,无从判定它是真还是假。不会出现一个命题相对于一种推理风格为真,相对于另一种推理风格为假。“在我们将它们带入存在以前,我们的风格和我们的真理都还不存在。”[9]科学的命题一开始就处在特定的领域之内,在这个领域中,推理风格就是对它最原初的判定。更进一步说,推理风格是本体论的,或者说是元认识论(meta-epistemology)[10]9的,在推理风格之内我们才能进行科学认识活动。客体、命题和真理观念本身都根源于其中,在其中生成的就是真的,不需要也不会有其它外在的判定。“一种推理风格,一旦在适当的位置,就不相对于任何东西。它不决定客体真理的标准。它就是标准”[9]这就是我们在历史形成的客观性。哈金甚至认为,这丝毫无损于客观性本身的威严,因为它是我们历史的产物,是在我们的历史中塑造而成的。我们只是从历史中追溯客观性的起源与根基而已。如果说有所差别的话,只是远观和近取的差别。

然而,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就会发现,相对主义的问题仍然存在。正如马特・库什(Martin Kush)[13]指出的,我们在现实中是很难区分一个命题是错的,还是没有在合适的推理风格中进行判断。而要解决这个问题,除非我们获得一颗超出所有推理风格和超历史的“上帝之眼”。否则,二者的混淆就是不可避免的。另一方面,哈金对于推理风格的标准缺乏明确的界定,也使得他的学说带上了一定的模糊性,很容易给相对主义留下机会。比如,在同一领域和西方科学对立的民族科学是否可以作为另一种推理风格?在什么意义上可以说推理风格仍然维持着其同一性?这些问题都十分值得探讨。

四、结 语

如何填补作为认知者的我们与被认识的世界之间的鸿沟。逻辑经验论预设了一种形而上学的前提,即理想的科学方法使科学达到无偏见性、客观性、规范性、数学化等等,从而填补上了这一鸿沟。然而,所有这些消解“知识的主观偏见”的做法最终却都会以另一种认知主体的形式出现,即另一种“主体设置的客观性认知概念”(epistemic conceptions of objective subject-positioning),因为所有这一切都是通过“普遍的方法论规则”过滤而得到的。“一种客观的方法、立场、态度或安排被提出来填补这一鸿沟。但在作为认知者的我们与“超越”我们对其表征的世界的鸿沟之间,任何这样一种提议(作为一种主体设置的形式)发现对象被坚定地置于我们的一方。”[14]这种做法也类似于奎因称之为“语义上行”( semantic ascent),即把“所谈论之物”转变为对“对物的谈论”的讨论。如科学理论的客观性问题,“语义上行”进入一种元层次,只问这些客观性所属理由,这些理由是否真的是好理由,而不问这些客观性与对象的关系。传统科学哲学就把这组好理由归结为“普遍的方法论规则”,但这些方法论规则的可靠性如何得到保证,逻辑经验论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只是把它视为先验的普遍法则。库恩把客观性归结为范式的共识,但范式共识何以能够保证这种客观性,库恩语焉不详。而社会建构论则完全撕下了客观性这一面纱,直接用主体去规定客观,社会去决定自然,从主体的角度去填补这一空白。因此,社会建构论也没有摆脱“语义上行”的困境。所有这些观点都使客观性成为无根之木,关键原因在于它们都脱离了科学的实践与历史去考察科学的客观性问题。哈金则从科学实践的历史中为科学找到了独立于个人的客观性机制。或者换言之,他将科学的客观性或一致性由个人扩展到整个的推理风格。科学的发展不再是个人的主观的建构,而是整个推理风格共同见证的结果。

不过,哈金的认识论还没有跳出传统科学哲学的康德主义框架。他对传统科学哲学的扩展主要有两点:(1)把科学哲学的关注点从认识论与方法论转向本体论,即关注主体的认知风格对客体的建构,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他并没有跳出康德主义;(2)与康德不同,哈金并没有把这种认知风格视为先天的,而是认为它们是人类科学史发展史的沉淀,这一点上,他跳出了康德主义的巢臼。上述两点是哈金推理风格的主要含义。但哈金主要以克龙比的科学思想史为依据,克龙比的编史学是内史和非断裂的,这显然和哈金的推理风格思想相冲突,结果使他的推理风格思想带有明显的局限性,如用自我辩护技术将社会建构的因素完全排除掉,以保证科学的“客观性”。这显然是过于夸大了历史的制约作用,也使哈金最终退回到了一种内史和外史的潜在划分,并且带有传统真理对应论与表象主义的特征。一方面,处于现实社会中的推理风格不可能完全摆脱社会的影响,社会因素应被理解为一种积极的参与建构的因素;另一方面,一定范围内偶然性因素的存在应作为发展的推动力而被接纳,而不是完全排除。造成这些的主要原因在于哈金缺少唯物辩证法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训练,无法给客观性的历史之根源给予充分的说明2011年8月5日在台湾大学的修齐会馆,蔡仲曾在与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苑举正教授就哈金的思想进行了交流。苑教授曾在2007年邀请哈金访问台湾大学。哈金教授在台湾大学期间,进行了一系列讲座。事后,苑举正教授把哈金的演讲编辑成册,由台湾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英文版著作,Ian Hacking. Scientific Reason.(Taipei: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Press,2009)。哈金2009年获得Holberg International Memorial Prize,在颁奖会上,本书成为他的演讲的主要内容。苑举正教授曾给柯文谈到了这样一种看法:哈金属大器晚成型的哲学家。哈金当年与拉卡托斯同在剑桥求学,并且是很好的朋友。拉卡托斯到英国后,只花了10年的时间,就成为科学哲学界极具影响的人物,原因在于拉卡托斯在匈牙利所接受的教育的背景。哈金由于缺少这种背景,真到90年代中期才开始崭露头角,才开始思考科学的历史性问题,但深度显得不够,研究主题也显得过于庞杂。,这也是当前科学哲学所面临的一个主要困境。客观性的历史之根,也是当代“科学实践文化研究”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拉图尔、皮克林、哈拉维与莱恩伯格(Hans―Jorg Rheinberger)等人从科学实践中异质性文化要素的辩证法出发,探索着科学事实的历史生成性问题,这种研究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方法上,已经远远超出康德主义,进入了新自然辩证法见柯文,“让历史重返自然――当代STS本体论研究”,载《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年第5期。蔡仲、肖雷波,“STS: 从人类主义到后人类主义”,载《哲学动态》,2011年第11期。。这方面的工作值得我们重视。

参考文献

[1] 陈波,韩林.逻辑与语言――分析哲学经典文选[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201.

[2] 罗蒂.偶然、反讽与团结[M].许文瑞,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5.

[3] 伊恩・哈金.表征与干预[M].王巍,孟强,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14.

[4] 杜小真.福柯集[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539.

[5] Hacking, Ian. Inaugural lecture: Chair of philosophy and history of scientific concepts at the Collège de France[J]. Economy and Society , 2001(1):1-14.

[6] 纳尔逊・古德曼.构造世界的多种方式[M].姬志闯,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3.

[7] Hacking, Ian. Scientific Reason[M].Taipei: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Press,2009.

[8] Hacking, Ian.How Inevitable Are the Results of Successful Science?[J]. Philosophy of Science,2000(67,supplement):58-71.

[9] Hacking, Ian. Statistical Language, Statistical Truth and Statistical Reason: The Self-Authentication of a Style of Scientific Reasoning[A].E. McMullin. The Social Dimensions of Science [C] New Brunswick: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1992.

[10]Hacking, Ian. Historical Ontology[M].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2.

[11]伊恩・哈金.驯服偶然[M].刘钢,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191-192.

[12]约瑟夫・劳斯.知识与权力[M].盛晓明,邱慧,孟强,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