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历史虚无主义范文
时间:2023-12-04 18:02: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历史虚无主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民族自豪 自信心 民族虚无主义 盲目排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民族自豪感,是一个民族对自己生活国度的自然环境、伟大成就和历史文化语言传统等无比热爱而产生的光荣感,是一个民族在其前进道路上,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困难,创造美好未来,使自己的祖国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一种坚定信念。培养民族自豪感,能够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尊精神,也能增强民族的自信与自强精神。历史与现实都证明,一个国家与民族取得的成就越辉煌,这个国家与民族每一个人的认同感就越强,他们的爱国心与凝聚力就越强。反过来,当一个民族人感到耻辱与落后的事情越多时,这个民族人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就会越低。我们中华民族近代百年耻辱,以及现当代一些腐败落后的人与事会一定程度上降低民族自豪感,像时期汉奸比侵略军还多以及现在的崇洋、国家感淡薄等现象都是这种影响的结果。所以,在当代中国,重塑民族自信,增强每一个人民族自豪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其重要的内容。
1进行民族成就教育
每个民族对待自己的历史和现实的社会成就的愉悦情感,是民族自豪感的直接感触。世界上每一个民族之所以能走到今天,一般都经历过艰难困苦。而每当回首自己民族所取得的一切历史和现实的社会成就,又是那么令人欣喜和感慨万千。在每个民族所取得的历史和现实的社会成就里,都凝结着这个民族无数的梦幻和理想、跋涉和苦斗、胜利和成功。因此,每个民族的历史和现实的社会成就,最能够激起这个民族的神圣自豪感。一个民族的历史和现实的社会成就,体现在这个民族世代开发和装点的壮丽山河之中,祖国的壮丽山河能够激动心灵的美感,产生对祖国壮丽山河的自豪感;一个民族的历史和现实的社会成就,体现在祖国物质生产的进步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之中,飞速发展的生产和人民地位的提高,使人们体会到作为这一民族成员的幸福;一个民族的历史和现实的社会成就,体现在这一民族精神世界的充实和精神面貌的变化之中,人们总是为自己民族精神生活的高尚、精神境界的崇高而感到自豪;一个民族的历史和现实的社会成就,体现在这一民族对世界的贡献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之中,巨大的贡献和崇高的国际地位,使民族的每一个成员都因此而感到自豪。
2树立高度的民族自信精神
民族自信是指一个民族对自己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及其发展的信心。这种信心是建立在理性认识基础上的。当代大学生应当坚信,中华民族曾经创造过辉煌,也必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再创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改革是中华民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民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济建设、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迅速发展。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我国国际影响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我们取得的伟大成就举世瞩目。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3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倾向
民族虚无主义倾向,首先,表现为民族自卑感。对自己民族和国家有片面、消极的自我认识和评价,认为本民族的一切东西都是落后的,其他民族的都是先进的。其次,表现为崇洋。对外国盲目崇拜,对祖国妄自菲薄,崇尚西方的一切。面对西方世界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状况缺乏分析和鉴别。第三,表现为“全盘西化”。全盘西化论是一种彻底的民族虚无主义理论,认为现代化就是西方化,而西方化就必须全面、配套、彻底地把西方的科学技术、政治制度、价值观念移植到中国来;中国文化传统是一个不能区分精华和糟粕的不可分割的整体,要打破就要全面否定。这些民族虚无主义思想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是唯心主义历史观和形而上学思想方法的表现。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绝不允许把我们学习资本主义社会的某些技术和某些管理的经验,变成了崇拜资本主义外国,受资本主义腐蚀,丧失社会主义中国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4反对盲目排外主义
盲目排外是排斥一切外来的文化和影响,全盘否定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东西。这是一种孤立、保守和排外的思想,是愚昧无知和顽固守旧的表现,是封建社会闭关锁国的产物,是狭隘的民族排外主义。它严重阻碍各民族之间互相学习和互相帮助。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主张对外交流、取长补短,盲目排外也为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在高新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国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只有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创造的一切文明,才能发展中国。
篇2
关键词:大学生 民族精神 培育 高校
民族精神研究一直得到学术界的关注,自党的十六大提出“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以来,社会各界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民族精神是一种精神状态和精神力量,是一个民族普遍表现出来的精神活力和个性特征,是普遍尊奉的有利于社会进步和民族团结的社会信念、价值追求和道德风尚,是为本民族成员所认同和遵循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的综合体现[1]。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点人群。大学生的精神面貌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关系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得失。大力弘扬和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是高等学校的一项神圣的使命,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具有特别的意义和功效。
一、弘扬和培育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必要性
1.社会的转型呼唤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一个清醒的民族要居安思危,一个成熟的国家必须未雨绸缪。我们国家正在经历从传统的农业文明过渡到现代的工业文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历史性转变,特别是在我国加入了WTO之后,借着工业产品的“入侵”,西方社会各种意识形态、精神思想逐渐渗透到大学生的头脑中。这样的一种发展势态,正在逐渐打破我国原有的社会平衡,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精神状态处于失衡的边缘。正如汪晓红在《简论重振民族精神》一文中谈到,“不少人……流失了我们民族应有的激情,流失了对祖国的情,对民族的爱,对正义的追求,对真善美的向往,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使我们的民族精神的光彩蒙上了阴影: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市民主义……像传染病似的四处蔓延,侵蚀着人们的思想和灵魂。……总之,人们日益深切地感受到了精神方面的危机。”[2] 在文化方面,许多人盲目崇拜西方文化,呈现贬低中国传统文化的倾向,民族虚无主义思想也曾一度泛滥。弘扬传统文化,批判民族的虚无主义,增强大学生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就得弘扬民族精神,培育民族精神。大学生承载着国家赋予的历史使命,是未来社会建设的生力军,肩负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任,要解决他们精神上的困惑与迷茫、价值取向上的偏失,就要求对其开展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教育,弘扬民族精神,使他们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2.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适应环境、改造世界的长期发展历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为该民族大多数成员认同的积极与进步的思想品格、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以及道德规范的统称,是一个民族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把握民族精神的时代意义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和谐社会的美好愿望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德国的思想家马丁・路德曾经这样说: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公民的文明素养。[3] 能够支撑一个国家文明进步,不仅在于科学技术的力量,还有一种向心力、凝聚力的精神作为后盾,这就是民族精神。
青年兴,国家兴,青年强,国家强,青年有希望国家就有希望。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坚力量。在这个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世界上,国家之间的竞争不单纯是某一方面的竞争,而是综合国力的较量。中华民族能否在残酷的竞争中依然立于世界民族之列,依赖于包括民族精神在内的综合国力的强弱。大学生是民族精神的载体,他们的精神风貌是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他们体现了民族未来的发展方向,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有利于我们固守中华民族精神的阵地。在这新的历史时期,在大学生中培育和弘扬爱国主义、自强不息的精神,不仅顺应了历史潮流,而且是中国的国情使然,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对国际竞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
3.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有助于克服其民族精神弱化的倾向
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的主流倾向积极健康,但当代大学生成长在新旧体制转换的变革时期,在价值观念多元化、社会经济结构多样化时代,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的培育遇到困难,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出现了弱化的倾向。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产品大量地复制,不断地超越国界,发展中国家的思想体系、价值体系、民族文化与信仰受到动摇,年轻叛逆的大学生热衷新奇文化,中华民族精神在悄然的蜕变。21世纪是一个信息的社会,各种文化通过快捷的网络传播到世界的各个地方,虽然在互联网上可以感受到各种文化的熏陶,享受人类创造的文明,但是网络中存在的“异质文化”给高校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大学生的思想活跃,可塑性大,求知欲强,但是涉世不深,对传统与现实缺乏深入的了解,易于冲动,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培育其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再从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来看,积极健康向上是主流,但在全球化的文化大潮中,大学生表现出不良的思想倾向,主要表现为:爱国主义表面化,同时也缺乏一种民族使命感;缺乏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大学生在缺乏辨别真伪的能力中去接受新奇事物容易被不良的“西方文化”侵蚀,产生民族虚无主义;向往西方丰厚的物质待遇,只顾追求物质利益,生活富裕了,不再提倡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这些既给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带来困难,同时又给高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提出新的课题。
浑厚的民族精神是造就知识和文化人的重要源泉,克服其民族精神弱化的倾向,弘扬和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是其成长的必然要求,大学生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更需要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这是全面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二、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途径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这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的综合,反映了这个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民族前进的方向、前途,民族成员的思维、行动,无不受着相对稳定的民族精神的规约和引导。一个民族只有达到先生所说的“文化自觉”,自觉地从变幻莫测的时代要求、生存环境和民族的根本性长远利益出发,才能全面地正确地把握本民族精神的现实状况与未来发展。“文化自觉”源于教育,源于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扬。高校是文化的前沿阵地,是思想观念交融和碰撞最激烈的地方,是最容易受到外来文化侵袭的领域。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阶段,是未来社会建设的生力军,他们的精神风貌代表了一个民族的发展状态,因此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是时代赋予社会和高校的一项艰巨的任务。
1.发挥高等学校课堂教学的作用,特别将“两课”教学作为主要渠道,充实德育课程的内容,强化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的教育。
民族精神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教育,它是一个长期漫长的过程,应该贯穿在整个高等教育的过程中。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各民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积淀与升华。高等院校开展民族精神教育首先就要积极开设中国革命史、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思想史等课程,使学生能够了解中华民族的过去和现在,预测中华民族的未来,从而提高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对整个中华民族的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
高等学校除了通过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历史等课程来培育和弘扬大学生民族精神之外,其最关键的因素是高校的“两课”教学。“两课”即是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那么,“两课”教学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走在时代的前列,在全球化背景下应该根据党和国家关于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具体要求和最新指示,把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作为大学教育中重头戏给予高度的重视。“两课”教学中要有意识地突出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扬,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对大学生进行中华民族精神教育。任何一项教育,任何一种精神的培育不可能仅依靠一两门课程就能够顺利完成,它需要其它课程的配合,需要非“两课”教师的支持,要求高校的各个部门、全体教师形成一股不可抗拒的合力,共同努力造就新一代的大学生。
2.加强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耳濡目染,引导大学生塑造民族精神。
校园文化是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在特定的校园环境中创造的与社会和时代密切相关且具有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生存环境,它对人格的塑造、学生精神追求的引领有着重要的意义。[4] 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主要包括课外文化活动、校园文化环境和校园精神三个部分,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活动不仅充实大学生生活而且还能够影响其民族精神和高尚人格的养成;校园文化环境却是一门无形的课程,具有超强的渗透力量,它能够让学生自觉地去感受、体会,最终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校园的精神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核心,它是在学校文化的长期积淀中形成一种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它以高雅的气息和内储的价值观念改变着大学生的行为和习惯。文化的影响非常深远,在大学生中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就应该首先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育人的环境,以文化为载体,结合大学的实际情况,无形地悄然地染指他们的心灵。
3.搭建社会实践平台,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提升大学生民族精神。
实践出真知,民族精神也是在人们众多的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生是一个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扬也需要他们积极地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充分利用广博的社会资源。课堂和校园的功效极其有限,民族精神的教育要延伸到学校之外的实践空间中去,利用当前国内弘扬民族精神的大环境,调动一切积极的因素,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实践平台,给大学生提供锻炼自我的契机,让大学生在青年志愿者服务、社区服务及其“三下乡”等实践活动中感悟课堂之外才能掌握的道理。只有深入群众,体会生活,感触世界,了解社会,才能够感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和广大人民艰苦创业的动人画面,从而增强大学生对民族未来的信心,提升对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总之,民族精神是民族的支柱,是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之源,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既是国情的使然,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特别是在这个关键的历史时期,全球化浪潮冲击着每个国家,西方的思潮侵袭着每个大学生的心灵,在大学生中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是时代要求。只要高校的教育能够立足于现实,认清社会形势,群策群力从各个方面保证为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形成提供条件,年轻的大学生们就会在他们的心灵中扎下中华民族精神的根基。
参考文献:
[1]陈勇.民族精神研究综述[J].道德与文明,2004,(1):72-73.
[2]汪晓红.简论重振民族精神[J].山东社会科学,1990,(4):86.
篇3
人才培养目标使培养对象和培养层次更加明确,是毕业生就业去向更加清晰,另外也规定了学生在毕业时所应掌握的是知识和能力。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必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培养技技能过硬,又有人文底蕴的人才,在这里重点强调,当前社会人才必须具有开放的全球化视野,良好的自学与总结能力。总之,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的人次培养模式要求大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广阔的人文知识和较高的人文素养。
2.构建高素质的“双融通”师资队伍
高职院校教师人文素养的质量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质量。双融通的教师队伍有别于高职院校教师目前强调的“双师”队伍。这里所讲的双融通的师资队伍应该将自身专业知识与本人的人文修养融为一体,除了“授业”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实现“传道”和“解惑”。只有将人文价值融入到专业教学中,教师才能使自身的感悟、认知和理解对学生产生影响,学生才能不止于知识层面,真正到达“觉悟”的境界。
3.完善的教学内容,构建科学课程体系
必须优化人文素质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适度加大人文类课程的课时数,重点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使三者教学课时达到平衡,形成公共必修、公共选修、专业必修和专业选修的科学安排,力争使人文类课程占毕业总学分的30%-50%。努力使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丰富化,课程体系科学化。
4.科学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率
目前高职院校在人文教育的方法上仍然是“灌输”、“说教”和“训练”等较为传统的教学方法。使本就抽象、空洞、无力的人文知识素养显得更为乏味。学生不应该被动的“听、记、被”,而应该促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培养人文素养,在对高尚的人文理想和人文精神理解基础上,发自内心的批判和抵抗如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虚无主义等堕落的人文意识。教师应该采用人文方法,通过直觉、体验和内省三种形式来实现。以发自内心“原始”的潜意识进行由穿透力的洞察来感知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同学们通过自身亲身经历,运用观察、感受、实践、探究达到对对认知、情感、行为和认识的深度体察、感悟。通过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认识、自我矫正、自我完善、自我提升实现内省,在学习专业知识同时,提升自身素养。
5.营造浓郁的人文氛围
篇4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青年;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214-01
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内涵解读
(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含义及产生背景
后现代主义思潮是20世纪中叶兴盛于西方世界的一中文化思潮,他最早出现在建筑学中,后来这个概念被广泛运用到文学、艺术、哲学、社会学等领域中。它是完全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对这些和精神价值取向进行批判和结构的一场文化运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的扩张、文化工业的兴起,是文化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大众消费品,这加速了后现代主义的传播。
(二)后现代主义的理论特征
后现代主义并不是一个完全独创性的思潮,是与多种社会思潮和流派交融的结果。后现代主义吸取了社会批判理论、法国结构主义、法国存在主义等相关流派的观点,整合出自己的文化思潮特征:(1)反对理性和传统。否定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以来,以理性为根本原则的文化运动主旋律,反对惊险的以来形成的文化传统。(2)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和主体性。后现代主义的代表性观点―自我和主题理论。后现代主义作品消解历史,使得历史―自我的生成关系自动断裂,从而消解了自我的历史性与时间性,自我只是存在于现时的瞬间存在。后现代主义甚至直接消解自我,造成自我的破碎和零散化,自我不是一个 具有人格、感情和感觉的“自我”而存在,而是一堆散乱的、毫无秩序的木块而已。后现代主义“既没有个体的主体,也没有集体的主体,人只是历史的产物。”
二、后现代主义思潮对青年的影响
(一)后现代主义思潮对青年的积极影响
后现代主义对现代资本主义的结论和批评,也有助于青年加上对资本主义本质的了解,对列宁“两个必然、两个决不会”观点的理解和支持,作为一种思想趋势,其反传统、反权威等思想在世界大范围发展传播,作为多元化思潮的一分支,后现代主义思潮涵盖了政治、经济、哲学、社会、文化、艺术、宗教、伦理、道德、生态、未来趋势等多方面内容,知识范围广博,使得青年学生开阔了眼界,促使他们具有更加理性的现实思考,也唤醒了青年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对于青年的个性彰显提供精神支持,有助于青年的个性培养。所以,后现代主义思潮对青年的积极影响是不可磨灭的。
(二)后现代主义思潮对青年的消极影响
后现代主义倡导个性解放、绝对自由等等观点,高扬精神自由,容易误导青年走向绝对虚无,形成性格叛逆。后现代主义强烈的渗透着怀疑主义、虚无主义、无政府主义等等,导致青年的人生理想信念缺失,价值观偏离。盲目地追随着后现代主义,以至于他们对什么事都抱有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他们放弃了自己以前所要追求的崇高理想。不追求、不思索、麻木不仁,这在他们的学习工作中有充分的体现,现在好多大学生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六十分万岁”,这也是后现代主义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后现代主义思潮反传统、反理性、反主体性,也导致了极端个人主义、自我中心主义、享乐主义的产生。如在和别人相处的过程中,自私自利,首先考虑的就是自己的利益,自己的实惠; 出了什么问题,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来推卸自己的责任,丝毫没有责任意识。所以后现代主义带来的消极影响不可忽视。
三、应对后现代主义思潮对青年消极作用的对策
(一)正确看待后现代主义思潮,坚持哲学的地位
青年因为其根底薄弱,涉世未深,学识尚浅,当他们面临复杂的社会思潮理论观点时,往往应接不暇、不知所措,还没有来得及进行分析和消化时就接收下来。这样就造成部分青年学生对自身和社会历史都缺乏一个辩证的认识,因此对当代社会思潮常常从好奇心出发,抱着强烈的求新意识。这种新奇感最初有很大的盲目性,表现为接受快、崇拜多,分析批判不够。所以需要我们用正确的哲学观点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坚持哲学的地位,“以不变应万变”。用辩证的、科学的眼光来看待后现代主义,吸取其精华部分,坚决抵制腐朽的、错误的思想文化。
(二)重视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
辩证法常说,内因是事物的决定性因素,外因对内因的发展也起重要作用。所以在培养和引导青年正确的思想的时候,也要注意外因的作用,忠实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
(1)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构建校园文化高雅氛围
大部分青年都生活在学校环境之中,所以,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构建校园文化高雅氛围是应对后现代主义对青年消极影响的有效对策之一。对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中学生的影响,就要注重努力营造层次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提高大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体的主导。通过这些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自我教育。
(2)关注家庭教育的渗透,创建社会和谐氛围
篇5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关键是要抓住育人这个中心,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观念。在当前社会变革的环境下,思想道德在多元化价值观的冲突中受到严峻挑战。“一方面,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正义感、责任感成为广大学生的道德价值的主流;另一方面,道德虚无主义、反道德情感也不乏存在。”校德育就是要教学生学会做人。
二、明荣知耻,辅导员在高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最基层
辅导员直接从事学生管理和教育工作,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最基层的教育工作者。基层德育工作应当着重加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注重实效性。传统的灌输、说教方式面对复杂多变的新情况作用有限。大学生的自主自立意识逐渐增强,对外界事物具有一定的评价能力,觉得如今的多元化思想都有其合理的成分,而且在分辨不清时就迅速接受,不可避免会出现思想道德的扭曲发展。辅导员应当深刻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采用切实有效的方式,正确引导学生的价值取向,让他们构筑抵御诱惑的坚固防线,规范自己的行为,无论在求学期间,还是进入工作岗位,都能够坚定善恶、是非、美丑之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二,加强针对性。学生在校求学,由入学到毕业要经过数年时间,由于社会环境及个人发展的不同,将经历不同的思想变化,与此同时,也将遭遇不同的思想碰撞,产生各种各样的思想道德方面的问题。辅导员与学生密切接触,可以针对不同阶段、不同学生的需求,将新生教育、学业指导、心理咨询、就业咨询和服务等工作内容纳入到整个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教育体系中,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体现在大学生成长的各个环节,激发他们培养和提高自身道德素质的自觉性。
三、校园文化,辅导员是高校隐性思想道德建设的营造者
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可以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有利的外部条件,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了机会和条件。辅导员在隐性思想道德建设中,一要抓法律法规、校纪校规,营造遵纪守法的正气环境;二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加强交际沟通能力,营造愉悦的人际交往环境;三要在心理健康的促进、心理危机的干预、对贫困学生的人性化关注等方面下力气,营造和谐的心理环境;四要在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就业信息的及时获得与就业市场的顺利进入等方面营造良好的人生指导氛围。为学生在校期间提供一个和谐的生活、学习环境,把校园和工作、学习环境努力建设成最有利于大学生锻炼、成长和促进其全面发展的环境。
四、先己后人,辅导员是高校思想道德建设的实践者
辅导员作为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者,既是思想道德实践的示范者,又是思想道德理论的传道者。首先,辅导员本身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他们应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观,增强自身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把个人的理想、奋斗融入学校、国家的发展中,树立爱岗、敬业、育人、奉献的人生价值观念。只有本身具有高尚的道德,才能够在行为上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认真检视自己,成为思想道德的模范。
其次,辅导员必须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只有经过对理论知识的深入研究,才能够更加有效地指导实践。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道德的指导者,其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更加突出和重要。提高辅导员自身的道德理论水平,学生才会在钦佩的同时,乐于与辅导员接触,接受教育,进而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才能保证道德育人的实效。
再次,辅导员还要履行教育工作者的研究职责。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简单生硬,除了说教就是不求甚解的灌输,已经不适应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变化。高校的思想道德建设要求辅导员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创新工作方法,与时俱进。
五、以人为本,引导大学生在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主体作用
篇6
关键词:思政课教师 文化自觉 维度 自主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6(a)-0145-03
任何文化现象都离不开对文化的觉醒与自知,高校思政课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思政课教师肩负着国家意识形态的教育与传播的重要责任,他们的文化自觉意识不仅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对所学课程的接受程度,同时也直接影响学生树立什么样的文化意识及价值观的形成。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文化自觉具有重要的社会责任与意义。
对于文化自觉,先生的观点是国内学术界普遍认可的观点。先生认为:“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这个定义包含了三个方面的意义:一是对该民族文化传统的“自知之明”;二是该民族文化传统与他民族文化的关系;三是新环境下对文化的“自主能力”。基于以上分析,认为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文化自觉应该具有三个维度。
1 民族文化传统自觉
何为传统,美国社会学家希尔斯在其权威性著作《论传统》中对“传统”的三个特性作了揭示:一是“代代相传的事物”,既包括物质实体,亦包括人们对各种事物的信仰以及惯例和制度;二是“相传事物的同一性”,即传统是一条世代相传的事物变化链,尽管物质实体、信仰、制度等在世代相传中会发生种种变异,但始终在“同一性”的锁链上扣接着;三是“传统的持续性”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保持了“传统”所具有的所有特性。但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特别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受到了来自他内部的质疑,以至于出现了反文化传统的事件发生:首先是,把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看作是历史的包袱,是中国落后的根源。其次是建国后的。最后是改革开放后的全盘西化思潮的出现。即使这样,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依然保持的“传统”所具有的魅力,传统不是历史,它不会成为过去。传统的载体是文化,只要文化存在,传统就不会消亡。传统“她使代与代之间、一个历史阶段与另一个历史阶段之间保持了某种连续性和同一性,构成了一个社会创造与再创造自己的文化密码,并给人类生存带来了秩序和意义”[1]因此,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就是在了解这个民族的传统。
高校思政课教师不仅是国家意识形态的宣传者,也是文化的传承者、实践者。他们的教学实践不仅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也是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建设应是不断‘温故而知新’的过程,是时时回望文化‘典祖’的过程;从个体的角度,每个人一出生即已生活在传统的‘掌心’中,传统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无法摆脱的‘命定’。由于文化传统关联着人们的文化情感、文化记忆和文化习惯,如果缺乏对文化传统预制力的深刻自觉,那么,当代文化建设实践不仅会陷入‘无根无据’的漂泊状态,还会与社会大众的文化观念和文化心理产生隔阂而难以取得真正的实效。”[2]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民族文化传统自觉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对民族文化传统的高度自觉,就不能肩负起自身的岗位责任和社会责任。
人的成长是在“生物基因”与“文化基因”的共同作用下实现的,大学生的成长同样离不开这两种基因,而且“文化基因”对他们的作用更为重要。“如果说‘生物基因’使人成为人的自然力量,那么,‘文化基因’则可以被恰当地称为使人成为此人的文化力量。正是‘生物基因’和‘文化基因’的共同作用,才使人既保有人的共性,又秉持人的特性。”[3]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工作目标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每一个人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也正是在这种“文化基因”的作用下实现的。因此,对民族文化传统的认知与自觉是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必备素养,他们对民族文化传统的高度自觉是使大学生受到民族文化基因侵染的保障。
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民族文化传统的自觉,必须注意避免教条主义的发生:一是把文化传统作为教条而进行“继承”;二是为了民族文化传统的保存而放弃与多元文化的交流,使民族文化传统丧失鲜活的生命力。
2 全球化背景下价值观自觉
在地球已经变成村落的今天,保持文化自觉的关键是价值观的自觉。文化自觉的背景是多元文化并存与相互碰撞,没有文化的多元就无所谓文化自觉。在文化体系中,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所有文化的外在表现,无不体现了价值观的内容,它渗入于外物、行为、语言等各方面,没有价值观的植入,所有文化都不能称其为文化,所有一切事物只是没有灵魂的驱壳而已。因此,价值观自觉是文化自觉的核心、灵魂。
目前,多元文化与价值观冲突与困惑是我国大学思政课与道德教育遇到的一个文化事实。文化的冲突与碰撞自1840年始就成为近代以来中国社会遇到的主要问题,如何解决这种冲突与碰撞也成为几代仁人志士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在历史的发生过程中,不同时代提出的解决方案迥异,“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朝代更迭、文化运动等都没有解决这一难题,至全球化的今日,这一问题更为突显,可见文化的冲突与碰撞是人类历史的不同时期都会遇到的问题,关键在于这种冲突与碰撞给各时代人所带来的影响有多大。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的冲突与碰撞影响到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个人,文化冲突与碰撞的实质是如何处理该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关系问题。所应采取的态度,不是要改变自己的文化形态以适应其他文化形态,而是在这种文化冲突与碰撞中不迷失自己的文化认同,这就需要高度的价值观自觉,这种价值观自觉并不是抱残守缺,而是能够对各种文化形态有正确的判断,即不是坚持民族主义,也不是坚持民族虚无主义,即不是全盘西化,也不是唯我独尊。张岱年先生指出:“文化的核心在于价值观,道德的理论基础也在于价值观。”对于高校思政课教师,坚持高度的价值观自觉,是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冲突与碰撞的过程中,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没有高度价值观自觉的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文化冲突与碰撞的过程中,会使自己迷失于多元文化的冲突与碰撞,对学生的指导也会出现负面效应。
文化自觉其实质是价值认同。中国在传统社会的价值观认同是自由状态,在经历了外来入侵之后,价值观认同又出现了自卑状态,现在认识到了价值观认同应该有的自觉状态,但这种价值观自觉是建立在对民族文化传统认同与社会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基础之上的。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价值观自觉一方面来自于民族文化传统的认同;另一方面也来自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对民族文化传统的认同,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基础与前提,也是对学生进行文化自觉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思政课教育工作的基础,没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就会使教学成为苍白的说教,思政课教师自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的保障。
3 文化的“自主能力”自觉
文化的“自主能力”是指在新的历史环境下,在社会转型时期,适应新环境所需的文化选择的自主能力与自主地位,文化创新是其重要体现。
历史发展到21世纪,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发展,尤其在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历史转型时期,这是中国历史所没有经历过的。在传统中国,文化处于自由状态,世界中心、天朝上国的文化自信,在经历了坚船利炮的攻击后,看到了世界的发展,文化的自卑心理使自近代以来一直在不断向西方学习,有时甚至丧失了自己对几千年文化传统的认同。新的历史时期重新开放国门时,文化的“自主能力”自觉显得尤为重要。
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是民族发展的历史机遇,“中国现代化的启动无论我们愿意还是不愿意,都无法摆脱其植根的文化土壤(传统),而这块土壤的悠久与曾经辉煌、独立与系统,使其产生了极大的惯性和文化的拉力,”[4]他使我们在面对世界先进国家和不同文化形态时,必须立足于这种文化土壤,吸取营养,做出文化自主选择。
当今社会,文化的功利性、低俗化、主流意识的被边缘化、传统被弱化等倾向日益凸显,这种现象在大学校园也不能幸免,如何使大学生对这种文化的负面效应具有抵抗力,关键在于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的形成与培养,更多地来自于生存环境与学校教育的熏染。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文化“自主能力”自觉意识无形中对大学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文化“自主能力”自觉表现为:第一,教学过程中的文化立场与观点。高校思政课教师所具有的文化立场与观点直接体现了在新形势下文化选择的自主能力与自主地位,教师是否站在民族的高度认识各种文化现象,做出正确的判断,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文化选择。第二,对国际国内形势分析的正确视角。高校思政课所肩负的使命就是对学生进行世界观教育与政策教育,所涉及的领域从思想、道德、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形势等各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这其中的任何一部分都涉及到对人类历史与现实的形势分析,具有正确的分析视角,不仅影响教学的效果,也直接影响学生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思维能力的培养。第三,文化创新能力。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文化创新能力,不是体现在创造一个文化产品,而是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文化创新意识与精神,这种文化创新能力不仅会使教学过程丰富新颖,精彩纷呈,而且也会在教学的设计中启发学生思维,感染学生情感,提高教学效果。
在全球化条件下的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文化自觉是保持中国特色的首要前提,没有文化自觉,中国的发展会迷失方向;没有文化自觉,高校思政课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也会迷失方向。提高文化自觉,是这个社会发展的必须。
参考文献
[1] 孝通.论文化自觉[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37.
[2] (美)爱德华・希尔斯.论传统[M].傅铿,吕乐,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15-21.
篇7
社会道德事件的特点
(一)从涉及范围上看,具有广泛性在人类发展史上,一切道德体系的作用性质及其变化,都源于社会经济关系及其变化。社会经济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决定了道德领域的对立和斗争,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引起了道德的变化。目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的转型时期,人们的生存环境的变化带来价值取向的变化,人的自我内省与观照瓦解于对利益与物欲的沉溺与追逐,道德的权威与合理性受到极大的挑战,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带来了广泛的消极影响,道德事件涉及面之广令人堪忧:如公共生活、市场环境、经济交往、职业活动、家庭婚姻、网络生活等。具体表现为:诚信缺失、假冒伪劣、、行贿受贿、挥霍浪费、吸毒贩毒、赌博盗窃、警匪勾结、、坑蒙拐骗、家庭暴力、食品安全、煤矿矿难、醉酒驾车、学术腐败、网络欺诈、网络暴力等。社会道德事件波及面之广,必定带来强烈的公众情绪化反应,道德的权威与合理性也将被弱化,甚至抛弃。(二)涉及内容上看,具有复杂性(综合性)所谓综合性,是指社会道德事件涉及的内涵构成具有综合性、多样性和交叉渗透等特征。从表象上看,人们似乎把社会道德事件以其聚焦点不同而把他们分成交通问题、食品安全问题、人身安全等等,但实际上,大量的社会道德事件涉及的内容是复杂的,如“三鹿奶粉”事件、“彭宇事件”、“天津许云鹤案”的影响已经超出了事件本身,它直指国人的道德底线,它考验政府的行政能力,它暴露出部门立法的弊病。可以说,许多社会道德事件往往交叉渗透盘根错节,我们都不能单独解读某一个事件。所以问题的解决又必须着眼于具体问题,从多方入手,来应对道德事件带来的社会影响。(三)从影响深度上看,具有深刻性社会道德事件对人们思想的触动较大,它深刻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态度和行为动机。一方面,社会道德事件本身会引起人们的思考和反思,对自身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强烈触动。如从“小悦悦事件”发生后网民的关注度和论坛发帖就可以看出,从斥责路人的“人性冷漠”到追问“什么原因导致小悦悦悲剧”,进而不断地反思挖掘道德缺失原因,最终立足于人性与价值的大讨论。因她的死引发的讨论和思考,仍在继续。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看到,因为有关部门对社会道德事件应对不及时和不公正,加上相关媒体不负责任的炒作、夸大,使公众全局观念、集体观念和社会责任感被淡化,甚至造成了一些人的思想道德在一定程度上的蜕化和堕落。所以,在社会道德事件面前,人们的思想会变得越来越复杂,行为动机会变得越来越多样化,这也是社会管理乃至学校教育面临的境况越来越复杂的缘故之一。
社会道德事件对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主要影响
(一)思想道德认知弱化与偏差道德认知即对现实道德关系和道德规范的认识,包括道德印象的获得、道德概念的形成和道德思维能力的发展等。它表现为人们对是非、善恶、美丑等行为准则以及执行它的意义的认识。道德认知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史无前例的转型期,且经济全球化趋势和互联网发展也使本土文化直接面临世界各种他文化的冲击。社会转型、经济转轨、价值多元化不仅弱化了大学生道德认知,也是造成当前社会道德事件的主要原因。在社会和个人面前,大学生越来越关注“个人”,对自我发展和个人目标表现出执着的态度,相反对道德价值信仰的终极目标越来越淡漠,甚至人生价值选择出现了错误的倾向,在实际生活中荣辱不分、是非不明。据调查表明,在很多高校1/2的人认为,目前社会道德生活状况是假恶丑多于真善美,而认为真善美多于假恶丑的人不到1/10。还有2/5的人是摇摆人,认为“现在有很多事情使人说不清楚是好是坏”。(二)道德情感体验的矛盾性道德情感是指人们按照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他人或自己的思想言行时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道德情感是人类独具的高级社会性情感,又是与人的非理性因素之一情感机制结合最牢的一种道德意识。它们可能表现为积极的、肯定性的情绪反应,如:道德自豪感、尊严感,利他行为后的愉悦感,也可以表现为否定性的,但同样是积极的情绪反应,如:羞愧感、内疚感等;在对道德事件的关注和评价中,高尚与卑鄙同在,深刻与浅薄并存。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责任感、正义感、良心在当代大学生中有精彩的展现,而那些道德虚无主义、反道德的情感在当代大学生中也存在;既有多数的大学生以为国争光为最大的幸福,以帮助他人为最大的快乐,也有极少数的学生以投机钻营、奢侈浪费为荣,以损公肥私、损人利己为乐,两极分化严重。(三)道德实践困惑道德实践困惑是指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道德观,在应用于实践中时,因其与现实生活的冲突或矛盾而引起公众怀疑或反思的情况。根据“社会道德事件”引发的道德争议,我们可以清晰地感觉到在大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道德困惑,对“社会道德事件”的道德评价上出现了双重甚至多重标准。如不少大学生说起道德头头是道,慷慨激昂,可一到行动时,就找借口推脱,他们虽然欣赏赞美高尚,但并不想拥有高尚,不少大学生赞成“见义勇为”、“拾金不昧”,却不能将它完全变为自己的行动,认识和实践的差异相当明显。可见,任何一种现实生活中的观念、行为、现象,都可能获得一定道德观念的支持与肯定,而同时又会受到另一种价值标准的否定或批判。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往往会感到茫然不知所措,陷人困惑与迷失中,并产生了强烈的心理冲突。
篇8
【关键词】意义世界 价值观 成己 成物
意义世界的形成源于人类生活的内在矛盾,经过自我感觉、自我体验、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我塑造、自我反思和自我超越七个过程,是人类主体性和价值标准不断彰显、提升的辩证发展过程。价值观在意义世界中占据重要地位,价值观的确立是大学生走向其意义世界的一条重要路径。竞逐物质利益、大众文化牵制于人、伦理隐退、道德失范、个体自戕等现实状况,是面向意义世界的大学生价值观构建所依托的严峻现实背景。
相关概念
意义。“意义”是哲学视域下的抽象概念,源于成己与成物的过程。成己即成就自己,表现为认识与改变自我;成物即成就世界,表现为认识与改造世界。成己与成物的过程总是涉及不同对象以及人类自身的多样活动,使意义的呈现具有条件性和相对性,由此形成意义的二重基本形态:理解—认知关联式的意义与目的—价值关联式的意义,二者相互关联,前者侧重意义的理解之维,后者侧重意义的价值之维。
从纵深角度分析,认识自己与认识世界、改变自己与改变世界是意义之源中成己与成物的实质内容。成己是理解—认知关联式的意义,其关键问题—“是什么”,这是一种现实的存在,涉及事物的性质与规定、事物符号的内涵等;成物是目的—价值关联式的意义,其关键问题—“意味着什么”,涉及广义上的美与丑、利与害、善与恶等,将问题引向理想的当然①。此外,成己与成物还关联着“应当做什么”和“如何做”的问题。由此,成己与成物共同构成了意义的理解之维与价值之维的内在相关性。
从意义的表现形态分析。成己关切的是自身为何而在,用自己的反思、体悟、感受等形式思悟自身的存在意义;成物则指向思想境界或精神世界,集中体现于对理想的追求与使命的意识,进而上升到知行统一的现实化。总之,处于认知关系中的成己之意义与可理解性相联,处于评价关系中的成物之意义更多地包含价值内涵。
意义世界。意义是成己与成物共同指向意义世界的二重形态,亦即认识自己和认识世界、改变自己和改造世界。“物”与“人”紧密相连,正是“物”的实在性才展示了“物”对于人的独立性,成物是在知与行的历史展开中生成意义的本体论依据;成己则以人自身的认识和成就为指向,扬弃本然形态以获得社会的品格。
构成意义的成己与成物都以认识自己和认识世界、改变自己和变革世界为具体的历史内容,意义世界在这种成己的内在本体与成物这种外在的规范系统的统一下为意义世界的生成提供了互补的担保,成己无成物的范导就会流于任意、偶然,甚至失去自觉的品格;成物离开了成己则会偏向抽象、形式,进而失去现实的生命力②。正是成己与成物两者既追求内在的意义世界,又始终关注世界之在与人自身存在的意义,重视意义世界的外在形态,才进一步赋予了意义世界的价值内涵。
价值观。价值是主体在时间过程中,客体的属性、作用、存在及其变化与主体务须一致、相适应的性质和程度。价值观则是一套稳定持久的信念结构,具有评价性、规范性、禁止性,是行动和态度的指导,是一种区分好坏美丑、正谬的充满情感的观念系统,价值构成了价值观的根本性内容。
当前大学生意义世界之域下的价值观现状
生命价值观现状。很多大学生在生命价值观上注重奉献,合理索取,但在金钱观上,一部分大学生受近年来流行的暴富心态影响,开始朝“钱”看,变得功利化,把金钱当作成功标志的学生不在少数,有人成天沉浸在买彩票中大奖的幻想中,傍富的心理日益严重。
性价值观现状。在李颖(2011)所作的一项关于大学生性价值观的调查中,发现认同度按高低排序为:情感维系、体验需求、方式满足、利益获取、行为认可。高校性教育尚处于初级阶段,大学生性价值观的发展不稳定,恋爱动机、婚前、择偶标准、恋爱态度等方面都和传统的婚恋观相悖,高校性教育的缺失正成为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政治价值观现状。政治价值观有以下几种取向:思想政治教育取向、价值观取向、政治文化取向。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在政治价值观上存在着多元化的倾向,分为政治知识、政治立场、政治认同、政治宽容、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关注程度六个方面。从历史发展角度考察,当前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呈现多元化趋势,大学生的政治知识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丰富。从实证调研分析角度考察:在政治知识方面,大学生政治知识水平良莠不齐,政治认识不够深刻,对理论的精神实质理解不够,对于政治安全的认知存在一定偏差;从政治立场上看,当前大学生政治立场具有稳定性与波动性并存的特点;在政治认同方面,社会政治的复杂性,社会上的一些不合理的现象让大学生感到困惑和苦恼;在政治宽容角度上,由于与社会生活脱节,其中掺杂了政治理想化的成分,成为政治宽容度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政治关注层面看,倾向于关注与其切身利益相关的社会问题。此外,我国高校教育中,还没有专门的政治价值观教育课程,而更多地被涵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
学术价值观现状。对于高校这一开展学术科研活动最主要、最具代表性的学术机构来说,各大学所倡导的学术价值观没有得到应有的澄清和强化,常处于一种失语或缺失的状态。有的学习态度不端正,考试伺机舞弊,写论文就谋求抄袭甚至雇佣。综合起来有如下表现:学术核心价值观缺损、学术价值观淡化、学术价值观模糊化。③
工作价值观现状。进入21世纪,中国与世界的经贸日益频繁,由于当前的大学生是80后、90后为主的新一代群体,工作价值观上呈现多元化态势,追求实利、趋高拒低,职业理想重新趋向保守,有较强的求稳意识,倾向于谋求一份稳定的工作,功利化实用主义盛行。有调查显示,在职业选择上63.5%的大学生考虑待遇,72%的大学生考虑发展空间,71%的大学生考虑单位性质,说明了部分大学生在择业时有明显的功利倾向性;在工作地区的选择上,有23.8%的大学生不愿意到西部和基层就业,说明部分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和奉献意识偏弱。
意义世界之域下大学生价值观的重建对策研究
从高校层面探析重建对策。首先,应当优化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环境。需要大力推进社会生产力发展,为先进的价值观念奠定良好稳固的社会经济基础;加强法制与道德建设,规范大学生价值观的养成;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因为大学生价值观的确立,校园文化是重要的载体之一。其次,应该继承创新,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大学生。要求传承“仁义礼智信”,借鉴西方的自由、平等、正义、责任,开创开放包容、独立自主、发展创新、可持续发展等具有发展特征的新型价值观。最后,要深入开展价值观自我教育,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调查、公益劳动、帮贫扶贫活动,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成就感。
实证性的价值观重建对策。实证性是有针对性地重建大学生的价值观。其一,对于性价值观的形成,应当注重性教育,把握好恰当的时间,注意性别、专业的差异性,学校和教师辅导员应增加对大学生生活的关心度。其二,对于政治价值观的重建,应充分利用好辅导员队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综合运用灌输法、谈心法、熏染法、激励法、调试法、比较法、提升法、规范法、体验法等具体方法进行政治价值观教育。其三,对于学术价值观的重建,应该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同时加强自我教育,使大学生自觉地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调适和自我改正,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其四,对于工作价值观的重建,应加强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坚持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结合专业课程,渗透职业价值观教育;提高就业指导服务的质量,丰富就业指导服务内容;健全相应的职业价值取向激励机制。
结语
在意义世界下,当前的大学生没有实现成己与成物的统一,多维的价值有所缺失,主要表现在:金钱观念趋向功利化;性价值观虽然多元但迷失于道德与责任的矛盾中;政治立场、政治认同、政治宽容这三个方面不稳定,易受外界干扰;学术价值观堕落,诚信意识大打折扣;工作的选择上趋于功利性,贪图一劳永逸的职业。因此有针对性地培养大学生面向意义世界之域下的价值观是切实可行的,通过引导与自我反省,大学生最终能克服虚无主义的价值理想,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和真善美的统一。
【作者单位:浙江海洋学院心理教育中心】
【注释】
①杨国荣:“何为意义—论意义的意义”,《文史哲》,2012年第6期,第25~31页。
②杨国荣:“意义世界的生成”,《哲学研究》,2010年第1期,第64~65页。
篇9
关键词:文化帝国主义 语言教育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所有的文化都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反过来也影响其他文化。”而西方处于主导性优势地位,凭借其强大的媒体和文化产业优势,呈现出明显的文化帝国主义,对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文化造成巨大冲击。在此背景下,培养文化自觉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理应引起高校教育的高度重视,本文仅从当前高校语言教育的层面进行审视讨论。
一、文化帝国主义的界定
文化帝国主义的基本思想来源于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汉斯・摩根索在《国际纵横策论:争强权,求和平》中说,“它的目的,不是征服国土,也不是控制经济生活,而是征服和控制人心,以此为手段而改变两国的强权关系。”伊曼纽尔・沃勒斯坦认为,在世界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世界观是在政治、经济上居于双重主导地位的中心国家的世界观,世界体系发展的最终可能性归宿是建构一个相对平等而且民主的体系。文化帝国主义被广泛应用,但如何定义文化帝国主义,在学术界还存在一定争议,大体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认为帝国主义文化霸权是为经济服务的,而另一方则相反,认为经济强势为最终的文化侵略服务。笔者从文化安全的角度讨论文化帝国主义,在政治体系中观察文化帝国主义,更倾向于认为,文化帝国主义是西方发达国家借助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向发展中国家输出其价值观、行为准则、意识形态、行为规范、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度,对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活进行系统地渗透和重塑,以减弱帝国主义扩张的阻力,实现对发展中国家人民灵魂的附庸化。经济全球化为文化帝国主义的扩张提供了条件和可能性,文化帝国主义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更深层次的意义诉求,为非发达国家的文化提出了一个现实而且严峻的文化安全问题。
二、文化帝国主义的当代表现――以美国为例
美国具有强烈的文化霸权欲望和“大国使命感”,前苏联解体后,中国自然成为美国文化帝国主义的主要目标,对我国国家意识形态和民族文化价值观形成了严峻的挑战。首先,以对外教育文化交流等形式进行精神输出。对外教育和文化交流是美国政府达到其外交目的的一种特殊手段,这种外交的实质是传播信仰和交换文化价值观,是思想观念的输出。美国的精神输出除著名的富布赖特项目外,还有国际访问者项目、图书项目、对外英语教学和宗教渗透等;其次,以国际信息项目进行价值输出。美国向来注重对外宣传其价值体系,成功摸索出了集媒体、外交、公关、广告、军事和人道主义援助等各种手段于一体的总体宣传模式,凭借其发达的电影产业和出版业,利用电影电视剧和出版物宣传其价值观,这些文化产品既是商业的摇钱树,又是政治的传声筒;第三,利用互联网开展思想输出。互联网是美国文化帝国主义的另一重要阵地,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和技术优势占领了互联网的制高点,当今互联网上90%的信息是英语信息,中文信息仅占10%,语言的霸权意味着信息和文化的霸权,互联网的平等性随之消失,演变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政治模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向中国的单向渗透,潜移默化地反对和消解社会主义价值观,影响和改变着中国人尤其是以大学生为代表的青年人的价值判断。
美国的文化帝国主义具有力量强势性、手段现代性、方式隐蔽性、渠道多样性的特点,在高校语言教育中,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有意无意地配合了这种霸权,母语教育的淡化和外语教育的过度强化,对当代大学生民族认同感产生了深刻的负面影响。
三、文化帝国主义视域下的高校语言教育辩证审视
1.高校语言教育的现状与批判
民族文化是通过该民族语言传承的,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符号,文化的核心是语言,它是拒斥文化霸权主义的前提条件。从民族认同的文化角度审视高校语言教育现状,不难寻查出大学生民族精神淡化的蛛丝马迹。
(1)高校外语教育现状。首先,忽略母语的“全员外语教育”;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外语学习本无可厚非。但是,当某一种非母语的语言工具通过教育途径作为全民工具时,就是教育偏差了。当前,英语课程是所有高校的必修课,学习至少两年。“英语四级”“英语六级”成为大学生的必须,而其目的往往只有一个:就业;其次,简单化的“外语淘汰制”。中考、高考、硕士、博士、晋级等等,几乎所有考核选拔均需要考核外语水平。这是另一个出现偏差的现象。究其所以,英语作为一种标准,对于考核选择来说简单易行而已;第三,追求时尚的“汉英混杂”。英文缩写大量出现在官方媒体和学术作品中造成大学生在使用母语时汉英混杂,在网络作用下,迅速蔓延成为一种时尚,更有甚者,在中国召开的学术会议要求必须全部用英语发言,对母语的轻视程度可见一斑。
(2)母语教育的现状。当前各级教育对母语的重视程度都呈下降趋势,外语和母语有着同等重要甚至超过母语的地位。高校的外语是必修课,但是,除了师范院校和综合院校中文相关专业开设了大学语文课,大多数高校其他专业不开设大学语文课。在就业压力下,很多高校以各种理由取消或缩减大学语文课程,部分高校仅仅以“应用文写作”之类的课程替代大学语文,应付教育管理部门的检查。即便少数开设大学语文的学校,也多设为选修课或者公共选修课,只能对极少数大学生进行教育。此外,在开设大学语文课的学校,教学内容也多局限于文学的工具性和审美性上,很少关注语文所代表的文化价值和人文价值。造成这种现状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对语文所蕴含的文化价值的充分认识,认识还停留在文学层面和工具层面上,必然导致学校和大学生的双重不重视。
在审视当前高校语言教育时,我们应该看到这样一个现实:当西方发达国家处心积虑地利用各种途径推广他们的价值观和文化时,我们自己却主动地强化了外语本身的文化熏陶作用,淡化了本民族语言的人文价值和文化培养。这是一个很值得深思的问题,是一个教育问题、文化问题、政治问题和国家非传统安全问题。
2.外语过度教育对大学生民族认同的现实危害
民族认同是共同体成员对共同体自然及文化倾向性的自觉认可与共识,是一种文化认同,个人的民族认同一旦出现偏差或者淡化,必将影响其国家认同,形成“脱域”。民族认同的重要表现是对本民族语言的态度,事实上,人们在接受和使用一种语言的同时,必然而且已然在接受着隐含在这种语言当中的文化,也即是其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
(1)外语过度教育冲淡母语意识,造成大学生民族认同感淡化。不论外语的实用价值大小,外语只能是第二语言,当第二语言的地位超过了母语或者与母语等同时,必然形成“母语转移”,作为民族最重要的文化符号的母语发生“转移”,民族认同感就失去了关键内容,民族的精神向心力将大大减弱。几年前某外国语高校学者身份提出的更换中华民族图腾“龙”的事件,否认文化帝国主义存在和“英语霸权”的学者几乎都是外语专业的,已经为这一论点提供了有力证明。
(2)强大的外语学习压力易造成大学生诚信意识缺失。汉语和英语是属于两个完全不同语系的语种,在学习了作为母语的汉语的同时学习英语难度大,在强大的体制性要求下,大学生考试作弊就有了某种必然性。近年来,曝光的难以计数的大学生“英语四级”考试作弊事件,为这一观点提供了有力的注脚。笔者在辽宁省十所高校所做调查显示,61.13%的大学生表示自己“曾想过作弊”或者“作弊过”,应该引起教育者的足够重视。
(3)英汉混用引领错误“时尚”,促进文化自卑。现实生活中,对于大多数大学生来说,英语的交流意义并不大,实用性并不高,这是毋庸置疑的客观存在。追求时尚感、显示自我和应付考试是大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动力,必将造成大学生价值观的偏差,同时促进文化自卑感的蔓延,进而淡化民族认同感。另外,超强的外语学习压力必然消弱包括汉语在内的其他专业课程学习程度,不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不利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大学生民族认同感的淡化会造成大学生的民族虚无主义倾向,直接副作用于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的培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关注的文化问题。
3.高校语言教育的辩证
对高校外语过度教育的批判是基于文化自觉的审视和辩证,在经济和文化全球化势不可挡的当代,需要用高度的文化自觉审视我们的语言教育尤其是外语教育。坚守母语、保卫母语并不意味着排斥吸取外来语。我们必须在承认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对语言教育进行审视:首先,语言本身就是不断发展的,会随着时代的进步淘汰旧的内容和形式、接纳新的内容和形式。第二,现代汉语是在自身发展和吸取其他语言过程中形成的,其中大量正在使用的词汇本来就是舶来语。第三,不可否认,历史和经济决定了英语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之间交流的第一通用语,语言是可以而且应该相互借鉴的。这种认识本身就是对以语言为重要特征的文化的自觉。
在全球文化不断以各种形式相互交流、碰撞的当代,进行语言教育是融入世界民族之林的必然选择,也是学习世界各民族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英语霸权背后的文化帝国主义,必须站在捍卫民族文化安全的高度,对民族文化进行高度的自觉,树立起必要的文化自信,坚持母语的主体地位绝不动摇,既要学习各民族的先进文化,更要向其他民族宣传推广我们的民族文化,正如先生所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才是文化全球化的题中之义。“美人之美”不能替代“各美其美”,尤其是不能“不知自美”“自毁自美”,我们要反对的是过分强调英语的不可替代性,对英语进行过度教育,我们要强调的是母语教育的根本性,而不是否定语言教育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汉斯・摩根索,卢明华等译.国际纵横策论:争强权,求和平[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
[2][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尤来寅等译.现代世界体系.第1卷.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篇10
关键词:大学校园文化;人格塑形;中国传统知识分子
一、大学校园文化新质及形成原因
(一)大众化
美国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指出,高校的入学率占同龄人的15%以下为精英阶段,15%-50%之间为大众化阶段。我国2002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即为15%,2007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2 700万人,毛入学率23%。据此,我国高等教育自2002年就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
在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背景下,大学的办学体制、办学模式、办学层次多元化。相应的,大学教师、学生组成以及师生关系等发生了变化,大学校园文化也因此呈现出新的内容。在精英教育阶段,校园文化明显具有精英文化的精神特质。高校教师是崇高道德与神圣知识的化身,他们固守精英理想,追求人格独立和学术自由,传播人文精神。在某种程度上,他们被当成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大学生则被誉为“天之骄子”。进入大众教育阶段,一批办学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一流大学总体上仍延续了精英文化。而办学形式的多元化导致许多大学尤其是新兴大学具有文化产业的特征,即办学市场化、商品化。如收费入学制度使师生关系有了买卖关系的性质,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绝对权威者和神圣的授道者。大学校园文化逐步从神坛走向平民化、市俗化,与社会经济的紧密联系程度空前。
(二)市场意识
我国现行的市场经济体制给大学校园文化增添了异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全新思想和灵活机制,为大学生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大文化氛围,带来了先进的思想观念,如人才观、公平观、竞争观、效益观。但其负效应也同时进入大学校园文化。如与计划经济时代相比,传统的国家职能受到削弱,个人的民族归属感在一定程度上被消解,从而使一些大学生淡化了国家意识和爱国情感;中国传统的“唯义无利”“利义并举,以义为先”的观念被打破,“唯利是图”“以利为先”的思想大行其道,追求财富和富裕的生活被社会肯定,追求商业价值、追求感官享受的价值观、人生观也被众多大学生欣然接受;个人主义价值观念逐渐淡化了理性关怀和集体观念,只追求经济而忽视道德、只追求物欲而缺乏精神不再是大学校园里罕见的现象。
(三)西方思潮
大学校园作为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主阵地,其校园文化以宽容的姿态迎来了西方各类社会思潮。这些思潮以其异于中国现行政治经济体制、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其先进的哲学、社会思想吸引了广大大学生。这在一段时期极大地丰富了大学校园文化,使其更具现代意识、世界眼光以及包容性。但其消极影响不容忽视。“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等政治思想的渗透和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现实,使校园文化中出现了政治信仰迷失的苗头。其次,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使校园文化增添了市场意识的同时,也使个人意识愈加突显。而盛行于当代的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传入校园,再度强化了个人意识的内容。极力突破传统局限,乐于吸收外来新思想,张扬个性,突显个体甚至崇拜个人主义是其主要特点。
(四)虚拟
截至2007年底,我国网民数量已达2.1亿人。其中,约2 000万在校大学生的80%以上都是网民。在网络世界中,大学生们找到了更加广阔自由的天地。
同时,网络虚拟世界的产生,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使大学校园文化增添了“虚拟”的特质。“网友”“网恋”“网游”“网婚”“电子宠物”等名词成为大学校园文化时尚的标记,其实质是现实生活在网络中的虚拟化。它具有隐秘、娱乐、虚假等特征。网络是大学生重要的娱乐工具,在网络中进行的恋爱、结婚,绝大多数仅是供娱乐消遣的游戏;对照现实生活,虚假性是网络世界的一大特点,网名、匿名信息的、网络行为都是如此,当然它不排除某些信息的真实性。
二、上述内容对大学生人格塑形的影响分析
(一)大众化校园文化对大学生人格塑形的影响
大学校园文化的大众化特点,是相对传统大学的精英文化而言的。一方面,它表现为与当代社会经济的紧密联系和高校开放式的办学态度。如许多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设置等方面都主动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并积极与地方企业行业深度合作。校园文化的大众化也使大学不再是封闭的“象牙塔”,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空间得到最大限度的延伸,其社会经历和社会经验相对更加丰富。这无疑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锻炼他们的意志,丰富他们的情感,从而有利于加快其人格完善的进程。
另一方面,大众文化的平民化、世俗化、庸俗化也渗透到大学校园文化中。这在缺乏精英文化积淀的新兴大学里表现尤为明显。在大众化的大学校园文化背景下,个体的气质、性格、能力、兴趣、爱好、需要、理想、信念趋向大众化。如高职院校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首要目标,强调实用和高就业率,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再是精英文化下为国为民、追求完美人格的崇高理想,而是以功利的价值观为标尺,以对就业或职业是否有利作为学习的出发点;学生的需要、兴趣、爱好也发生变化,阅读量的极度萎缩、对知识的渴求度降低是其中重要的表现。上世纪70年代末,大学生对北岛、舒婷的诗可以脱口而出,80年代,弗洛伊德、尼采和萨特是大学生的必读,而90年代末至今,大学生阅读量急剧减少,阅读内容也从经典文本逐步过渡为时尚、休闲、娱乐杂志等通俗读物,“哈韩”“哈日”成为广大学生的时尚追求;大学生们常常自称“没有信仰”,时常对前途感到困惑和迷惘,实用、功利的价值观冲淡了他们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和追求崇高理想的精英意识。
(二)市场意识对大学生人格塑形的影响
从积极的方面看,校园文化中的市场意识促使在校大学生较早接触和了解社会,掌握行走于社会的基本技能,避免从校园走向社会产生心理问题,从而有助于人格正确塑形。同时,市场意识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在市场意识的引导下,大学生明晰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竞争法则,理解到“勇往直前”“天天向上”“PK”的现实意义;他们知道将面临残酷的市场的选择,于是开始重视自身能力的培养,自觉地提高综合素质,增强意志力,提升品质,突显个人气质。
从消极的方面看,市场意识对大学生人格塑形影响集中表现为:大学生的兴趣、爱好、需要、理想、信念趋向功利化和实用化。从个人利益出发的思想普遍,大部分学生一切以有用性和功利性为标准;他们不重视思想,不敢承担对社会的责任;部分大学生的人生理想变得物欲化,没有积极的人生目标,生活变得颓废而毫无朝气;受功利观影响,人际关系变得淡漠或虚假;勤俭节约不再受到广泛推崇,部分大学生花钱大手大脚,追逐时髦、相互攀比。
(三)校园文化中西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人格的影响
大学校园文化中传播的西方社会思潮给大学生人格带来了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后现代主义所具有的批判否定精神和异质多样的文化意向,有利于唤起大学生们对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中非主流一面的注意,提示他们辩证地看待社会现象。90年代末至今,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风靡各大高校并被解读为后现代主义,就是明显的例证。另一方面,后现代主义的无政府主义、个人主义、虚无主义,冲击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不少当代大学生存在信仰危机。有的对的科学性持怀疑态度;有的人没有远大的理想,精神空虚,厌学、厌世,表现为逃课、酗酒、谈恋爱、泡网吧等;有的放弃了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放弃了道德原则、真诚原则。他们过分强调自我价值,只想到集体、国家和社会应该为自己做什么,而很少想为国家和社会做些什么;一些大学生只注重能力培养、物质利益的追求而忽视道德情感培养,等等。这些消极因素严重影响大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对当代大学生人格的正确塑形极为不利。
(四)校园文化的“虚拟”特征对大学生人格的影响
网络成为当代信息传播的主渠道,它促成了全球信息以最快捷的方式在最大限度上的共享,也使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迅速接轨,盛极一时的文化快餐、学术超人、山寨文化以及“做俯卧撑、打酱油、躺猫猫”等网络用语,迅即传入校园,使广大大学生得以密切地接触和及时地了解社会,丰富其社会阅历,培养其道德、价值判断能力。这对于大学生人格塑形具有积极作用。
但网络的虚拟世界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个性心理等产生十分广泛和深刻的负面影响,尤其易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障碍和道德的弱化。长期处于网络中虚拟交往的幻觉中,大学生往往在心理上对网络产生强烈归属感和依赖感的同时,对现实感到厌倦与冷漠,逐渐自我封闭,严重的可能发展为“网络自闭症”。他们将无法进行正常的人际沟通,从而难以了解他人和自己,促进个性的完善。从根本上说,这种消极性还在于影响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网络是一个隐蔽而又缺少监督的世界,它在张扬人的个性的同时也令人的劣根性暴露,造成大学生道德观念紊乱,道德判断能力下降。思想道德素质居于人格要素的中心位置,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状况将直接影响其健全人格的发展。
当然,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西方思潮的涌入和传播以及网络的盛行,并非单一而是共同作用于大学生的人格塑形。如市场意识引导下的功利观、大众文化下的实用价值观以及西方思潮影响下的个人主义,有某些相通的本质和相似的表现。正是上述各种社会文化背景相互作用,共同给当代大学校园文化带来了新的内容:大众化、市场意识、个体意识以及虚拟特征。这些新质给大学生的人格塑形产生了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对于积极影响,我们应加以鼓励并正确引导,让它最大限度地发挥健全大学生人格的重要作用。对于一般的消极影响,我们应加以理性的评判,因势利导,将其逐渐减少或消除。
理想和信念是人格内涵的重要指标,它对于人格的其他因素如气质、能力、性格、需要、动机、意志、情感等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指导作用。积极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是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表现。面对部分当代大学生信仰迷失、没有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的状况,我们应高度重视并探索改变的途径。
三、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一脉相承的人格追求对大学生人格塑形的启示
中国传统知识分子2000多年来,一直不懈追求完美人格的塑造。孔子认为,士应“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孟子认为“(士)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中庸•二十》上也有“修身以道”“修身以道立”之说;屈原亦言“纷吾既有此内美兮”。“据于德”“修身”“独善其身”“内美”,归根结底,都是古代知识分子完美的人格理想,他们在追求完美人格的历史长河中,孜孜以求,一脉相承。
从理想、信念方面看,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得志,泽加于民;……,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在儒家文化的浸染下,他们有着与生俱来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胸怀国家社和民族大义,深情关注或直接间接参与国家、社会发展变革;他们悲天悯人,同情弱小,关心百姓疾苦,有着浓郁的人文价值关怀。
从气质、性格看,深得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精髓的知识分子的气质可用“刚健中正”四字表示,即道德高尚、仁慈亲和、彬彬有礼、忠贞弘毅、和而不同。今天仍在沿用的“儒士”“儒商”,即指深谙传统文化、气质温文尔雅、道德品行高尚的文人或商人。此外,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追求人格独立,出现了许多像“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摧眉折腰侍权贵”的文人,表现出高雅与傲骨的气质。
从兴趣、爱好方面看,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在济世情怀之外,还讲究高雅情趣的追求。他们注重精神生活的充实和提高,反对沉湎于物欲私利之中;他们附庸风雅、吟诗作赋,琴、棋、书、画无一不通;他们以文人雅士的闲情逸致,追求清高、旷达、超脱、飘逸的生活情趣和审美理想,或寄情山水,或将对自身人格修养的理想化为艺术创作。
当代大学生即是或即将成长为现代知识分子。今天,大众文化几乎占据着社会和大学校园主流文化的地位,传统文化的雅趣在大众文化的扩张面前步步败退。在这种形势下,作为现代知识分子,我们应认真审视当下文化,继承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优秀品质以及他们不懈追求完美人格的崇高精神,引导广大大学生从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求被商业意识等冲击失落的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在五千年华夏文明中建构富有现代意识的精神家园,从而使大学生不仅具有全球意识、创新精神和国际竞争力,还具有社会责任感和高雅文化品味。至此,大学生的人格得以逐步完善,他们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也将为社会和文化的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帮助更多的人完成人格的正确塑形。
参考文献:
[1]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moe.省略/edoas/website18/38/info1205466246320338.省略/download/manual/statisticalreport13th.pdf
[3]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 [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