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学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2-04 18:02: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线上教学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给研究生讲授抽象概念对于任何一名教授来说都是一个挑战,特别是那些已经是护理人员的学生,实践经验使他们专注于具体的临床问题而不是护理专业的哲学基础。在线学习环境不像面对面学习所自然形成的教与学的行为,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期望学生深入研究有关护理理论基础的抽象和复杂问题,就增加了教授的工作难度。在面对面授课时,教授可以理解学生的非语言交流,确认他们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在不同步的情况下讨论抽象概念时,因为教授不能在学生遇到难以理解的概念时给予及时反馈,因此,无论是学生个体还是一个群体,他们都难以在知识的构建方面达到更高的水平。
我校硕士护理专业通过在线和面授两种形式授课,由同一位教授通过这两种方式讲授高级护理理论。帮助远程学习的学生掌握在传统课堂上大部分学生经过刻苦学习才能掌握的内容是一个挑战,在这个挑战的激励下,教授联合其他对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有着共同兴趣的同事,对面授和在线环境下发生的情况进行研究比较。
同一门课程在两种不同的学习环境或两种不同的条件下平行授课,为研究数字学习环境如何影响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间的互动、以及学生理解抽象的复杂概念达到要求水平的能力提供了一个机会。课程本身的特性和学生多年来在掌握知识内容方面所经历的困难,使研究新的学习环境对教师行为和学生学习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比较两种授课方式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数量和质量。我们研究了两种学习环境下教授的作用以及学生参与的频率和详情,以确定行为方式和知识构建是否会因讲授模式不同而不同,学生是否会对课程所阐述的复杂主题表现出相似的理解水平。我们把知识的社会建构作为研究学生参与情况的理论基础。知识的社会构建认为,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辅导员、以及学习者与内容之间是在以前的学习和经验、新的理解的基础之上进行互动(Peters, 2000; Prawat & Floden, 1994; von Glaserfeld,1993; Vygotsky, 1978)。
课程
“高级护理理论”为护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大部分的学生会早早选修。该课程开设的目的是向学生介绍一些当前引导护理知识的发展的原理和理论,这就要求学生把抽象的概念联系并运用到护理知识的探讨和实践中去。
所有学习“高级护理理论”的学生均已获得护理学士学位,且大部分在本科阶段也已学过了护理理论课程,所以对他们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抽象概念的期望高于本科生。大部分学生至少已有两年以上的注册护理师从业经验,他们在日常临床实践中可能没有用到太多的抽象概念,可是他们在专题讨论中却引用了许多的专业经验。
在这两种学习环境下,该教授都采用了知识的社会建构方法(Peters, 2000)。硕士生将大量个人经验和专业经验带到他们的学习中,教授的做法就是在面对面和在线环境下提供帮助和指导,鼓励学生与教授、他们的同学及阅读材料进行互动,以构建他们自己的知识,并将其应用到专业实践中。
该课程每周组织一次讨论,主题与要求阅读的材料有关。面授课程是每周一次,一次三小时,学生在上课时和老师见面,教授希望学生在课上完成布置的阅读作业。上课期间,老师每隔一段时间用PPT讲一小段课,学生在每次讲课后都有机会进行讨论。另外还要求学生之间、学生与教授之间进行互动和辩论,结合他们的阅读和经验形成新的理解,这种理解有助于学生把正在学的概念用于实际工作。对于在线课程,学生阅读相同的材料,教授以提问和评论的形式进行每周的讨论,不提供任何预先准备的说教性材料。学生通过在线和非同步讨论板进行互动,他们要在对阅读材料进行讨论的基础上与同伴和教授交流,对内容及其应用有一个更好的理解。课堂参与情况会被打分。
每堂课最多有20个学生,主题包括护理认识论与本体论、知识的发展与分析、理论的类型与层次、概念与概念的发展、理论的发展、后现代主义理论、理论分析与评估、事实及实践。
这两种学习形式的作业包括短文,以检查以前课上对特定话题的讨论;期末论文是学生选择与护理和课程相关的概念进行分析。在两种形式的学习中,教授都会对学生的作业给予大量反馈,并且与学生见面或亲自打电话,这些学生正在努力达到课程要求的理解和分析水平。
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同一个教师通过面授和在线形式,讲授相同的研究生课程时师生互动的数量和质量,具体地说,就是研究教授在两种环境下促进讨论的作用、分析学生们在这两种讲授模式中参与的频率和内容。
文献综述
许多研究者已对在线讨论中反映出的辩证思维进行了研究(Bullen, 1998; Gunawardena, Lowe & Anderson, 1997; Henri, 1992; Kanuka & Anderson, 1998)。另外,还有许多远程教育和面对面教育比较研究方面的文献,主要是基于学生成功的评估尺度、学生态度或整体满意度等方面的研究。
然而,对面授和在线课程讨论的内容进行分析和比较,或对同一课程通过面对面和在线方式授课进行直接比较的文献仍然缺乏。Ryan, Carlton & Ali(1999)曾对硕士护理专业学生面授学习和在线学习的感受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学生在内容、参与互动、教师准备工作和交流方面对课堂学习的评价明显偏高;基于网络学习的学生其技能高于其他学生;辩证思维和完成作业的时间并没有明显的差异。
自20世纪80年代在线讨论出现以来,通过分析参与者在线讨论的内容,来分析在线课程和评价专题讨论的水平是很平常的事。因为技术改变了面对面环境下典型的互动,人们对通过在线讨论实现的认知水平和人与人之间交互的方式一直很关注(Lapointe & Gunawardena, 2004; Lee & Busch, 2005; Marra, Moore & Klimczak, 2004; Murphy, Mahoney, Chen, Mendoza-Diaz & Yang, 2005)。
根据建构主义者学习理论,我们如何建构知识取决于我们已有的知识和各种经验((Kanuka & Anderson, 1998; Vygotsky, 1978)。同时,协作学习是建构式学习的核心(Maor, 2003; Schellens & Valcke, 2006)。社会建构主义是分析在线行为的一个很有用的方法,因为在一个虚拟的团体里,知识的共建是一个预期结果,可以通过分析记录内容进行评价。
建构知识并正确评价其在真实世界中的应用,对于研究掌握护理理论课程内容是非常有用的,它将为参与者今后的实践奠定基础。运用类似社会建构主义这样一个框架,使远程教育者能够评估在线讨论对于改变和提高参与者的理解所具有的效果(Gunawardena, Lowe, & Anderson, 1997)。虽然文献中有关在线讨论记录的内容分析很多,但对面对面互动和在线互动进行系统比较的却很少。
方法
研究资金来自于大学教学/学习补助项目,并获得该大学伦理审查委员会的批准。学生应邀参与研究,在线学生则征求其同意,对他们的帖子进行分析。
那些拒绝或没有回应的帖子从资料中删除。面授学生征得他们同意进行课堂录音和记录,研究助理是唯一知道每堂课哪个学生同意被录音和记录的人,对于那些不同意的学生则忽略不计。学习和讨论新内容的九堂课的记录被用于分析教授和学生的行为。
教授的行为
在硕士教育这一层面,我们没有找到公开发表的教授行为评价标准,因此,我们进行了内容分析来鉴别教授的一般。研究人员分别把教授对讨论的贡献进行编码,并对教授的行为逐一归类,类别的名称通过小组内磋商确定,可信度的确定以记录中相同信息分配相同的行为编码为基础(见表1)(此表在本篇文章的下半部分,见下期)。教授的行为被编码,然后计数。字数用于确定教授对每堂课全部贡献的百分比。虽然计数和行为没有明确考虑结构主义的影响,却表明是促进学生知识构建的有用的方式。
学生的行为
基于社会建构理论,Gunawardena 等人(1997)开发了一种工具――“交互分析模型”(IAM,知识建构编码表),在有上课过程的记录情况下,用于分析知识的社会建构。在分析学生行为过程中,我们依次阅读了每一个帖子和记录,采用Gunawardena等人的模型,对各个阶段进行了分析,以语言施事行为(或章节中所含的完整信息)为分析单元 (Rourke, Anderson, Garrison & Archer, 1999; Schellens & Valke, 2006)。
对单独句子的分析证实,一个太小的单元不能全面的理解模型中的理论结构。正如Schellens & Valke所指出的,运用完整信息的优势在于它体现了参与者所选择的分歧。每一个学生/教授的信息,不管它是在线课程的一个帖子,还是面对面课堂上的一个评论,都被用于Gunawarde(1997)等所概括的各个学习阶段的分析。在一些情况下,我们可用单个阶段的编码来对多个句子或段落进行编码。
然而,许多帖子包含多个段落,而且论述了不同的主题。因此,我们通常对同一个帖子或记录分配两个或多个阶段编码。信息必须在宽泛的讨论背景下进行评价,因为知识的社会建构需要一个接着一个的互动。例如,提出和探究不同观点需要有一个初步的表述以消除分歧。每个记录由两位研究人员进行编码,以确保评价的可信度。在编码过程中出现的分歧,研究人员之间可以进行讨论和协商直到达成共识。
每堂课有九个记录被编码,用于评估每个学生学业上的进步。知识建构被研究人员确定为适宜的标准,用来评估学生最高层面的抽象思维能力。Gunawardena(1997)等人的模型是在一个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的,旨在开发分析互动行为的方法,以反映参与者能否对知识社会建构中的在线讨论做出贡献。它主要包含五个阶段:1)信息的分享/比较;2)提出和探究不一致的观点;3)磋商和(或)共建知识;4)对提出的观点进行检验和修订,或共建;5)达成共识、阐述和应用新构建的知识。每个阶段都有若干个子阶段,可用于编码说明。然而,由于这五个阶段的评价可信度最高,因此本研究只介绍对它们的分析。
为了证明学习是有效的,学生在每学期取得进步的时候,他们似乎应该在知识构建的更高水平上有所贡献。除了对教授和学生对课程的贡献进行定性分析外,帖子的字数和数量也被统计,以确定在线参与者是否表现出不同的水平和不同的参与频率,学生表现出知识构建的每个层次的次数也被记录下来。一般而言,计算参与者在知识构建每个阶段的贡献的策略,使得比较在面对面和在线两种方式下讨论的数量和质量的差别成为可能。 (未完待续)
中央农广校;李萍 译
篇2
论文关键词:建构主义创新思维课堂教学
建构主义认知学习理论是指导中学课堂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理论依据.特别是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对于指导课堂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着}一分重要的意义.学习小是山教师把知识简单的传递给学生.而是山学生自己建构的过程.学习小是被动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提取、贮存、转换、运用的过程.这种建构是无法山他人代替的.这一现代认知学习理论是我们当前鼎力倡导的创新教育的基石.
如们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教育思想.让学生亲身体验、感悟知识的产生、形成、发展、迁移的过程呢以“曲线与力一程”教学设计为例.依据建构主义的学习观.通过创设认识冲突、问题探究与问题讨论、概念创新、创新练习教学“八环”模式.使学生主动吸收信息.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1创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教师在教学中能恰当设置认知冲突,运用认知矛后.力一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笔者在“曲线与力一程”这堂课的J隋境引入过程中提出了一个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问题:“地球绕太阳作周期性的运动.它的运行轨迹是什么应如何描述这一轨迹”悬念设置.
同学们对此立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接着用“几们u板”演示了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迹.同学们从演示中目睹了地球绕太阳运动形成的轨迹这一曲线(椭圆).即动点按一定的规律运行就形成了曲线.产生了第一次认知冲突.感悟了知识形成的背景.接着应用多媒体的技术.提示平而上的点按一定规律运动形成曲线.点在平而上对应唯一坐标及其变化的内在本质.是两坐标的约束关系.即力一程.在此再次创设认知冲突:“点的变化形成曲线.与坐标的变化形成的方程有们关系呢”这就是所要研究的课题—曲线与方程.这样既创设了认知冲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感.又使学生明确了学习目的.为后续的学习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2设置问题研究,强化学生自主学习
为使学生史为有效的建构知识,教师要提出适当的问题以诱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给子学生解决问题的自.刺激学生的思维.提升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为使学生探究规律.教学第一阶段可以设置二个并列问题供学生进行研究其相与_关系:
<1)H.角坐标系中:一,一01''''内解与曲线上第一、二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2)过点八(2,0)平行于,轴的H_线乙上的点与力一程一:一2的解;(3)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与力一程,一:的解.
以上二个问题经学生研究后.提出各自的见解"锻后形成一致的结论.明确曲线与力一程的关系中可能出现的二种情形.这样设置可以达到二个目的:}1)学生通过研究、观察.初步领悟曲线与力-程问题的几种可能的情形;(2)培养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3)培养学生运用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去发现问题的能力.
3设置问题讨论,促进师生相互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问需要针对某些具体问题进行探索与交流,交换各自对问题的认识.这样既有利知识的形成.又能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当教学进行到第二阶段时又提出问题:曲线C上的点的坐标与力一程:一,一(nf}解为坐标的点之问的关系有几种可能情形在前-阶段独立研究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山讨论一段.相与_交流.锻后在学生的发言和教师诱导下.问题归于理性化和条理化.将问题的结论逐步旱现在学生而前.山学生将力一程与曲线的关系归纳成下列四种情况:
}1)曲线上},lU点},lU坐标}Tn妇都满足力一程f}x,y>一。.同时满足力一程f}xny>一。的点都在曲线上;(2)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满足力一程厂:.妇一。.但满足厂:.,)一(n点小全在曲线上;(3)曲线上的点的坐标(:.,)小全满足力一程fCx}y一。·但满足力一程fCx,y)一(0f}J点都在曲线上;(们曲线上的点的坐标}x,y)小全满足力一程fCx}y一。.满足力一程fCx}y一(0f}J点小都在曲线上.
通过以上分析归纳.这样学生对曲线与力一程的各种可能的情形已经有清楚的了解.而日_这种了解是建立在学生主动对信息的吸收和处理的基础上.这种对知识的自主建构.与老师灌项力一式相比史真实史深刻.教学效果史佳.
4创设知识背景,促使学生进成概念
对概念的传授.旧的教学模式和和是先将概念H_接和盘托出.然后一次又一次练习巩固反复说明要点.这种旧的教学力一法虽然也会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概念.但这是“少、慢、差、费”.后果是掩盖概念的合理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合理的做法应是向学生提出问题:“以上四种情形中.你认为哪一种最有研究价值”囚为有了前文所述的一系列铺垫.学生已经具备了对信息的批判能力.一致认为:C1}最具有研究价值.让学生给C1}情形的曲线与力一程给出确切的定义.已是水到渠成了.这样处理使学生完成了对外界信息的吸收、研究、整理、归纳、理解.即对知识的自主建构的过程.学生小仅理解了新的知识.而}I_对新知识进行了分析、检验和批判.其创造力又一次得到提升.也获得了一次成功的体验.
5设置理性练习,促使学生知识迁移
篇3
【关键词】生物教学,概念图,制作,应用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人教版实验教科书《生物》的必修模块中,在单元测试题中频繁出现“画概念图”的习题。这是我国八次课程改革以来,概念图第一次以习题的形式出现在教材当中。这充分说明概念图在高中生物学科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推行,更多的专家学者开始关注概念图的研究。在本文中作者尝试结合生物教学实际,探讨概念图及其在生物教学的若干应用。
1.什么是概念图
概念图是一种用节点代表概念、连线表示概念间关系的图示法。是一种用于组织和表征知识的有用工具,通常是将有关某一主题不同级别的概念或命题置于方框或圆圈中,再以各种连线将相关的概念和命题连接,形成关于该主题的概念或命题网络。这种把概念之间的意义联系以科学命题的形式有机地联系起来的空间结构图,叫做概念图,概念图是一种有效教与学的策略,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利用概念图组织教学也是必然趋势之一。
2.概念图制作的一般方法
概念图主要包括节点、连线、连接词和层次4个基本要素。节点是置于圆圈或方框中的概念;连线表示节点概念间的意义关系;连接词是置于连线上的两个概念之间的意义联系词;层次是用来显示概念之间的等级关系的,关键概念置于顶层,一般概念位于其次,依此类推。概念图制作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2.1 确立概念图包括的范围。
围绕主题,找出十至二十个与主题相关的概念,并列举出来。可以把概念写在卡片上,便于移动,在绘制概念图的时候根据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放在适当位置。
2.2 确定关键概念的排序。
挑出核心概念以及与之相关其他概念,含义最广、最有包容性的概念放在图的顶端。将其余的概念一层一层的排放在列表上。
2.3 初步拟定概念图的立体结构。把概念按层级依次排列,将每一对相关的概念用连线连结,并在线上标明二者的关系,使同一领域及不同领域中的知识通过某一相关概念而连接起来。在这一步骤中,教师提供必要的疑难辅导,引导帮助学生形成概念图框架。
2.4 修改与完善。建立初步的概念图以后,随着学习的逐渐深入,学习者对原有知识的理解会加深和改变。同时,新的概念也会不断产生,可以将其添加到已有的概念图中,形成概念网络,所以概念图应不断地修改和完善。
3.概念图在教学中的应用
3.1 建立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以概念图代替知识框架图进行复习,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实现知识的归纳和迁移。比如,“种群和群落”和“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是生态学的核心内容,是高中生物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这部分内容出现了一系列的概念,如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种内斗争、竞争,等等。它们之间的层数从属关系很容易混淆。在复习过程中,不妨先让学生尝试构建概念图,接着让学生对自己构建的概念图进行补充、调整,然后师生共同讨论,对概念图作进一步的补充、完善,最后形成较为完善的概念。
3.2 补充传统的测评方式。
传统的评价方法常常只能考查学生的离散知识,而概念图却可以检测学生对概念的整体把握,可以检测学生的知识结构以及对知识间相互关系的理解程度,还可以检测学生对新知识的领悟和归纳等能力,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或提供一个核心概念,以任务驱动,要求学生自己绘制概念图;或在阶段性或终结性试题中出示概念图,让学生分析、解决问题。
4.结语
教学实践表明,概念图作为一种可视化的表征知识的工具,适合生物学的教学过程,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协同合作能力,真正改变了学生对生物学课程那种“纯理论性、死记硬背”的观念,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工具。
参考文献
[1] Joseph.D.Novak D.B.Gowin: Learning How to Learn[M].NewYorkandCambridge,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4.
篇4
(20XX——20XX学年
第X学期)
(本文档共
【
6
】页/【
2273
】字)
单位
姓名
20XX年X月
高二下学期物理
线上教学和返校开学的教学衔接计划
一、指导思想
结合此次线上空中课堂和科任教师直播教学内容和以及本班学生掌握情况,致力于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物理教学体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物理素养,为孩子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物理基础。
二、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高二年级学生基础薄弱,物理思想不够深刻;然而,高中物理定量问题较多,考试题目的思维量较大,能力要求也较高。因此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只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概念和规律外,对大多数学生应定位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加强对物理思想与基础知识的训练是工作重点。积极检查督促学生完成相应的基础过关。
本班现有学生X人,其中男生X人,女生X人。经过本学期为期几周的线上“空中课堂”和科任教师线上直播教学,根据学生平时上交作业和家庭作业上交情况来看,有的同学对语文的兴趣较浓,基础知识和能力掌握较好,能主动学习,但有个别学生自制力较差,无论是听课还是作业都不够认真,甚至出现应付的情况,由于线上教学老师不在身边,家长也有自己的工作要做,个别情况下不能及时陪同孩子观看空中课堂,这就导致拉大了学生之间掌握知识情况的差异。
三、教材分析
高二本学期期采用的教材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二物理选修3-1和选修3-2》。这一部分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物理情景和物理过程的能力,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动手能力、逻辑思维的加强以及自然唯物主义人生观的培养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教学目标及教学任务
(一)
认真学习《高中物理教学大纲》,深刻领会大纲的基本精神,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基本出发点,使每一个学生在高中阶段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和进步,是每一个教师的基本职责,也是搞好高中物理教学的基本前提。
(二)
认真钻研教材内容,深刻体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注意研究学生的思维特点、学习方法以及兴趣爱好等因素。要依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和科学选择教学方法。特别注意在高二学习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切忌要求过高、死记硬背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要逐步地纠正学生在初中物理学习中的不良学习习惯和思维方法,要切合实际的以我们的学生现阶段的基本情况为主。
(三)
对高二学生来讲,物理课程无论从知识内容还是从研究方法方面相对于初中的学习要求都有明显的提高,因而在学习时会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要经过一个从初中阶段到高中阶段转变的适应过程,作为教师要耐心地帮助学生完成这个适应过程。首先要积极培养和保护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其次要注意联系实际,为学生搭建物理思维的平台。第三,要注意知识与能力的阶段性,不要急于求成,对课堂例题和习题要精心选择,不要求全、求难、求多,要求精、求活。同时要强调掌握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强调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这是能力培养的基础。
(四)
加强教研研究,提高课堂效率。要把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使学生科学地认识和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方面,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形成科学世界观。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
(五)
本学期开始要重视实验,重视实验能力培养。实验探究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能再现知识的发现过程,对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方式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学校的物理实验仪器为主,给学生做课堂实验,让学生相信物理,相信知识的正确性。
五、开学安排
(一)
对“空中课堂” 讲过的知识运用课堂时间进行回顾复习,不放过任何一个知识点,使学生对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复习巩固,还未掌握的知识达到掌握的状态,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为后续教学工作的展开打好基础。
(二)
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利用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以测试的方式了解学生在线上教学阶段对每一课每一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加强指导,严格要求。
(三)
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对学生多一些宽容,以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们,对学困生多鼓励,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在“空中课堂”线上教学活动中未掌握知识而产生的消极心理,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
(四)
严格执行教务处的集体备课制度,提高集体备课质量,制定教学进度。为实现给全体学生奠定一个扎实的物理基础提供合理的时间保证。
(五)
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加强对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细化每一章每一节的教学要求,明确课时分配及每一节课的课时目标。对每一节课的重难点内容作更深入的分析、探讨,确立突破的方法和途径。加强对各种课型的研究,尤其是探究课。
(六)
充分开发教学资源。加强实验教学,能充分利用实验室提供的器材,利用身边资源开发有价值的小实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感性认识。搜集多媒体素材,制作课件,提高教学容量与效果。
(七)
精选习题。针对每一节课的课时目标,精心选择典型习题,做到知识点与习题的对应。分类编排课堂例题、课外巩固习题、小练检测题、章节复习题。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过程。
(八)
强化作业批改。通过作业批改督促学生端正课外学习的态度、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规范学生的答题。为课时目标的确定和分类教学指导提供依据。
(九)
着力培养。对优生要多给予思想上的帮助,使之树立热爱集体、热心为大家服务的思想,鼓励他们大胆工作,并提供发挥他们想象力、创造性的机会,肯定他们的成绩,让他们把科学的学习方法传给大家,达到全体同学共同进步的目的。
(十)
篇5
下面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给出阅读示范,教会学生读书
在教学中,教师可有意识、有目的地向学生传授阅读的方法,教会学生“读”课本,帮助他们发现数学教材中语言文字的“魅力”,理解数学符号的含义,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做好示范,发挥组织者的引导作用。比如在讲“三角形概念”这节内容时,可在引导学生阅读三角形概念的同时,提醒他们注意几个关键词句:“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并思考:为什么要要求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可不可以将三条线段写成三条线?这样边读边思考问题,既可以加深他们对概念的理解,又为他们以后“自读”提供了示范。
二、列出阅读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
初一起始年级阶段教师要格外重视阅读习惯培养,充分发挥教师的阅读示范作用,让学生逐步养成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形成较规范的阅读方法。值得注意的是:防止学生的阅读流于形式,抓不住关键,教师可有计划地选择部分内容,设计分层递进式的阅读提纲,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解读,效果颇佳。
例如,学习“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这一节时,可列出如下提纲:
(1)阅读课本中的定理及逆定理,想一想怎样用几何图形和语言表述它们?
(2)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有什么性质?
(3)定理或逆定理中所提出的“距离”相等是什么意思?
列出提纲后,可以在教材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学生先进行一般性阅读;然后再将关键知识点所涉及的内容与已有旧知识进行对比,展示差异要点;最后再启发他们去回读,去思考,从而拓展学生头脑里原有的认知结构,实现知识的螺旋式上升。
三、进行反馈练习,巩固阅读效果
教学尝试中,笔者发现:有些时候尽管学生读了,想了,但他们仍是一知半解,为什么呢?究其原因主要是缺少了阅读之后的辨别练习。
我们知道,练习是形成数学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将学生易混淆的概念,易犯的错误考虑进去,设置一个个练习“陷阱”,让学生辨析,有助于学生准确形成数学概念,正确理解知识内涵。
篇6
关键词:慕课;思政课;混合式教学
一、高校思政课混合教学模式概述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理念
混合式教学来源于上个世纪末国外出现的混合式学习理论,最初适用互联网公司的内部员工培训,以提高企业员工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最后这种教学方法引起学者关注,广泛应用于学校教育教学中。目前学者关于混合式教学的定义,主要包括三种:教学模式或传输媒介的混合;教学方法的混合;网络教学与线下教学的混合。2003年,国内学者何克抗教授首次提出并应用“混合式教学”概念,并开始在国内教育教学领域推广应用。目前国内学者将混合式教学普遍定义为传统课堂和在线教学的结合,实现优势互补和协作联动。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承继传统教学优势的基础上,融合了网络在线教学的优点,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全新的改革思路与方向。其在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思政课的教学目标,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实现了线下课堂教学以及线上网络教学的互补,不单纯依靠传统课堂教学,而是借助课堂与网络两个平台,让学生在合作沟通中实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提升了教学效果。相比较思政课传统课堂教学的知识灌输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手段而言,以慕课平台为基础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境、问题,选择合理化的教学方式,有效解决问题,进而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从教学资源上,慕课平台可以有效整合思政课的相关教材资源、实践资源以及网络资源,可以采取视频、音乐、图片、图表等多种形式,有效拓展了教学内容的广度与深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传统课堂教学时间短、内容讲解不深入的不足。从效果评价上,慕课可以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线上综合评定,最终产生系统化的课程效果评价结果。通过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信息的实时采集,能够帮助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差异性,提升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
(二)高校思政课混合教学模式类型
本文论述的高校思政课混合模式是指将线下课堂教学与线上慕课教学进行深度融合,根据线上教学与线下课堂的结合时间,可以将其分成两种不同的类型。首先,线上线下同时进行。该种类型指的是线上教学以及线下课堂教学在相同的时间点展开教学。这种方式通常将手机客户端作为载体,线上内容不仅包括了教师上传的课程教学内容以及任务,还包括了学生课程签到、在线讨论、问卷调查、课程反馈等诸多模块。在线下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也可以利用手机客户端,在线上完成相应的功能,进而实现线上教学以及线下教学同步开展;其次,线上与线下课堂教学时间不同。线上教学主要利用慕课平台课程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内容,学生通过线上慕课平台能够对课程内容有初步的了解,线下课堂教学则主要是教师针对课程课前预习中表现出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学生课后根据自身喜欢的内容,完成线上学习。在这种类型中,线上教学与线下课堂教学之间形成了一种彼此补充以及相互融合的关系,有助于提升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
二、基于慕课平台的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主要环节
本文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作为研究对象,探究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有效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包含了学生线上课程预习、课堂深入教学、课后巩固反思三部分环节,主要是合理引导学生有效应用网上资源以及线下课堂教学熟练地掌握各种核心理念,通过课后线上+线下对知识巩固反思的进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第一、线上课程预习。教师将课程内容设计成视频资料、阅读材料上传到网络课程平台,这些课程内容包含课程的教学任务、难点、重点等相关内容,使得学生能够了解本节课程的基本内容,对知识点有初步了解,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动机。学生预习完课程内容以后,视频资料中会有测试环节,针对学生对本节课程的掌握情况进行系统的测试,教师按照学生测试的结果可以掌握学生的课程预习情况,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哪些难点问题和知识漏洞,从而有助于提升教师线下课堂授课的针对性与专业性。第二、课程深入教学。学生所开展的线上课程预习活动能够为线下课堂教学深入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教师通过对学生难点与知识漏洞的梳理,对教案进行合理化设计,凸显学生不明白或者是还没有掌握的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可以针对课程内容进行讨论,实现知识在不同个体之间的迁徙,进而实现知识的二次外化提取。授课前,教师可以设置诸如:道德的含义指的是什么、你对社会主义道德的理解等这类问题,然后由学生自主搜集相关的资料。课堂上,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系统化讲解,学生针对具体的问题阅读课前搜集的相关文献,并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交换看法,完成协作探究活动,将相关知识用于新情境当中,有效解决相关问题。课程结束后,教师要求学生将课程讨论的结果以论文的形式上交,实现知识的二次外化提取。第三、课后巩固反思。该阶段可以分成线上与线下两个方面的内容。线上部分,教师在网络平台中集中展示学生课前预习测试中表现出的问题,并交由学生对课前预习问题进行修改,加深学生对于知识漏洞的梳理,从而形成全面的知识体系。线下部分,教师针对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有效利用课程内容对其进行系统化分析,使得学生能够在书写论文、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迁徙和应用。此外,教师还需要对学生课程学习情况以及效果进行调查,可以采用学生互评以及自我总结的形式,搜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升课程教学的效果。
三、基于慕课平台的高校思政课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举措
(一)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基于慕课平台的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助于实现社会教育功能以及学生之间的融合。在慕课平台上可以实现不同主体之间的互动交流,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获得学生思想动态。为全面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在设定教学目标的时候,教师需要从学生的个人发展需求出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大纲的具体内容,选择合理化的教学内容,应用专题教学方法,以问题导向性专题教学作为核心,按照不同知识点之间所具备的逻辑关系将整个知识体系划分成不同的知识模块。同时,为了全面整合资源,教师需要按照教学内容对教学信息资源进行广泛的搜集工作,比如经典文献资料、课程教学视频等内容。按照教学资源制作课件与教案,加强课程教学效果。
(二)优化教学互动渠道
为了加强课程教学效果,高校思政课程混合教学模式要实现线上慕课平台与线下课堂教学的有效结合,实现二者之间的优势互补。线下课堂教学模块包含了课堂知识讲解以及小组讨论等相关环节,教师负责对教学知识进行系统化的讲解,针对线上慕课教学存在的共性问题,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解答疑难问题。针对个别学生存在的个性问题,教师可以利用慕课平台对学生进行线上指导,保证所有学生的疑难问题都能够得到解决。
(三)转化教学语言风格
混合教学模式的有效性不单单与教学内容的有关,还和教师教学话语有着很大关系。教师在传统课堂教学中通常会采用教材式的语言,表现出一定的政策性与学术型,对学生理论理解能力要求高,比较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离。由此可见,教师在编制慕课课件的时候需要注重语言风格的转变,构建一套与学生生活更加贴近,丰富而又生动的话语体系,有效地提升教学的感染力与形象化。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内在需求出发,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使用更加富有时代特色,幽默而又通俗的语言开展日常教学工作,将一些抽象化的概念采用生动的语言加以诠释,保证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课程内容,真正走入学生的内心深处。
篇7
【关键词】物理教学;学生;概念;规律
在中学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如果能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形成清晰的物理概念并且准确的掌握物理规律,这不仅能够促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充分发展,还是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的核心问题。教学中物理概念的形成和规律的掌握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的特殊复杂的认知过程。通过物理知识的教学,能够使学生形成物理概念和掌握物理规律,并不是被动地、简单地从教师或者教科书上接受一些概念和规律的内容,而是通过教学让学生的大脑深处发生一系列极其深刻、极其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
一、物理教学中学生形成物理概念和规律的重要性
物理概念是指反映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的某种思维形式,思维形式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定律、原理、定理、法则和公式等。物理概念同时还是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变化发展的规律性反映。从另一种程度上来说,在一定条件下物理规律揭示了某些物理量之间间接存在的、必然的联系。
在物理教学中形成准确的物理概念的重要性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第一,物理概念是物理学最基本的内容;第二,物理教学的关键就是能让学生掌握好物理概念;第三,物理概念的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
中学物理的框架主要是以为数不多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概念为主体而构成的一个完整物理的体系,物理学科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了物理基本概念、物理基本规律和物理基本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物理学科的基石是基本概念,物理学科的中心是基本规律,物理学科的纽带是基本方法,所以在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好物理规律也显得尤为重要。
二、如何让学生形成物理概念和掌握物理规律
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能够形成物理概念、掌握好物理规律,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向学生介绍一些感性材料来让学生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这种教学方法是让学生形成概念和掌握规律的基础。其次,在学生逐步形成物理概念、开始掌握物理规律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科学的、抽象的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阶段,这是教学中学生形成概念和掌握规律的关键。最后,学生要对相关的物理问题进行抽象的总结,得出结论后,还要用学生理解所学的物理概念和规律来强化概念的形成和规律的掌握。
三、形成物理概念的过程
物理概念的学习是学习其他物理知识的基础,它不单单是一个孤立的知识点,同时还是物理定律和物理规律之间的桥梁,只有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才会在之后的学习中形成一套物理学习方法。例如:在奥斯特电流的磁效应的课堂教学中,第一阶段,老师先通过磁铁吸铁钉和带电玻璃棒吸纸屑对比,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对比实验,来引入物理概念。第二阶段,老师用提问题的方式来让学生思考,学生通过思考,在脑海中形成初步的电流磁效应的物理概念。第三阶段,在老师的指引下,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来明确物理概念。
例如,学生通过将小磁针放在直导线的上方和下方,通电后观察小磁针N极的偏转方向,改变电流的方向,重做实验,发现相反的规律;最后将小磁针放在不通电的导线上、下方时发现小磁针不偏转。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所做的实验现象,得出了初步的实验结果,通电周围存在某种东西可以控制影响小磁针的偏转方向。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总结得出了电流磁效应的概念: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电流磁场的方向与导线上电流的方向有关。在这样的物理教学中,学生通过自己思考再观察、观察再思考的思维模式,在大脑中形成了一个明确的物理概念,在这个过程中也达到了巩固物理概念的目的。
四、掌握物理规律的过程
掌握物理规律,首先要学会描述物理过程,知道怎样去描述物理量和物体所处的状态。
例如,在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教学中,老师创设三个教学情境,情境1:质量为m的物体自由下落时,经过高度h1处速度为v1,下落至高度为h2处速度为v2,不计空气阻力,分析此过程中机械能的变化。情境2:质量为m的物体自由下落时,经过高度h1处速度为v1,下落至高度为h2处速度为v2,不计空气阻力,分析此过程中机械能的变化。学生分析这两个情境时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不受空气阻力即是一种理想的状态、都是自由下落即重力都做功了。同一个学生根据不同的物理现象也会得出相同的结论,相反,有些学生观察同一种物理现象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这就需要学生对这些物理现象进行思考,把感官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认识。学生通过分析上述两种情境中物体运动状态改变前后的机械能变化,发现运动状态改变了,动能和势能都有变化,但是机械能的总量不变。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了这样的物理规律,在老师的指引下,学生可以用准确的语言总结出准确的物理规律。
篇8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处理
本课是人教版高中数学第二册的内容。笔者根据对教材的理解,紧扣大纲设计了导入、概念形成、观察总结、探索、练习和作业等几个教学步骤,旨在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平面概念和基本性质等知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让学生理解平面的概念,掌握平面的画法、表示法。
2、掌握平面的基本性质1、2。
[能力目标]使学生了解立体几何研究的对象及方法,在初步建立空间的概念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情感目标]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有根有据、实事求是等严肃的科学态度和品质,并从生活实际中逐步培养学生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教学重点:1、平面概念的理解。
2、掌握平面基本性质中的两条性质及其作用。
4、教学难点:平面概念的理解;平面基本性质的两个性质的理解。
5、教具:多媒体、直尺、三角板、纸板等
三、教学设计
(一)总体思路
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积极性总不怎么高,教师要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备课非得花心思不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观察生活实际中的图形,举实例归纳规律,通过讨论、挑战,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掌握规律和应用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始终关注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与提高,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的热情,注重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交流,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发言。
(二)教学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师:初中几何中我们认识了哪些几何图形?
生:直线、线段、射线、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圆、长方体、圆柱、球、平面等。
请学生举出生活中一些平面的例子:如黑板面、桌面、墙面等。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平面的图片:“海平面”、“冰天雪地”等。
[设计说明]为了成功组织教学,教师在新知识导入的情境创设方面要做一些努力。通过提问和图片展示,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自然进入新课。
2、概念解剖分析,形成定义
(1)平面的两个特征:①平的(无厚度)②无限延展(无边界)
几何里的平面是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它和直线一样,是无限延展的,常见的桌面、黑板面、平静的水面都是平面的局部形象。
(2)平面的画法:常用平行四边形表示平面。
通常我们画出直线的一部分来表示直线,同样地,我们也可以画出平面的一部分来表示平面,当我们从适当的角度和距离观察桌面或黑板面时,感到它们都很像平行四边形。因此,通常画平行四边形来表示平面。
(3)表示方法:一般用一个希腊字母α、β、γ……来表示,还可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顶点的字母来表示如平面ABCD,平面AC等。
练习1、判断下列各题的说法正确与否,在正确的说法的题号后写”对”,否则写”错”.
一个平面长 4 米,宽 2 米; ( )
平面有边界;( )
一个平面的面积是 25 cm 2;( )
点A在平面的边缘上;( )
一个平面可以把空间分成两部分. ()
桌面就是一个平面 ; ( )
直线比平面长 ; ()
三角形ABC是一个平面;( )
练习2:
一条直线将平面分成 部分,一个平面将空间分成 部分。
[设计说明]通过类比点拨,形成概念,体现观察、抽象归纳的过程。通过练习来巩固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3、引导观察现象,总结规律、应用规律
讨论1:当一直尺的边缘上任意两点放在平的桌面上时,可以观察到什么现象,并归纳出一般性结论。
基本性质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这个平面内。
性质1的作用:判定直线是否在平面内的依据。也可用来判断一个面是否是平的。
应用举例:1.修路工人在修路时用直钢管在路面两端来回拉动,使路面平整。
2.木工在检查木板面是不是平的,通常用直尺沿各个方向靠近板面。如果不管怎么靠,中间都不出现缝隙。这块板面就是平的。
思考:1如果一条线段在平面内,那么这条线段所在的直线是否在这个平面内?
2如图,直线a与平面α有一个公共点A,且直线上另一点B在平面α外,那么直线a是否在平面α内?为什么?若要直线a在平面α内,需要对条件作怎样的修改。
讨论2:要使一辆自行车停放在光滑的地面上,需要几个支撑点,从而得出一般性的结论。(多媒体进行演示).
讨论4:过一个点可作多少个平面?两个点呢?三个点呢?
基本性质2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不共线的三点A、B、C的平面通常记作平面ABC。
基本性质2的作用: 确定平面的依据。
应用举例:1.一扇门用两个合页和一把锁就可以固定了。
2.拍照片时照相机是用三脚架固定的。
[设计说明]该环节通过观察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讨论归纳得到平面基本性质和作用,再应用举例。
练习3:
经过三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吗?
经过空间四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吗?
如果一条直线不在平面内,那么它与平面的公共点最多有几个?
给你三个平面,你最多能把空间分成几部分?
[设计说明]利用教具(纸板),让学生演示问题4的结果,具有“挑战极限”的意境,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和探索。
4、反馈信息,巩固加深
学生小结:1、平面的概念、平面的画法及表示方法。
2、平面的基本性质1、2的理解。
作业布置:1、第70页1、7
2、预习“平面的基本性质3”
[设计说明]让学生自己对本节课进行回顾总结(教师补充),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
四、课后反思
数学教学的基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要以教材为载体,调动学生主动探索的积极性,再现知识发生的过程,加深学生对概念规律的本质认识,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总结概括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篇9
[关键词]高中生物 概念教学 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080113
生物概念是人类对生物现象和生物本质的认识。掌握好生物概念,是掌握生物理论知识的基本前提,是学好生物学科的基本条件。对整个生物学科而言,生物概念犹如基石一般重要。因此,作为教师,我们不但要重视生物概念教学,更要掌握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下面笔者浅探高中生物教学的一些策略。
一、演示实验,增强概念的直观性
生物概念高度的抽象性是学生学习生物概念时遇到的最突出的困难,倘若教师能够在概念教学中有效解决这个难题,变抽象为直观,会让概念教学的有效性大大提升。在进行概念教学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演示实验,以直观的实验引入概念,帮助学生轻松地理解概念、掌握概念、运用概念。例如,在讲解血液时,很多学生
总是搞不清楚
“血清”和“血浆”的概念,为了帮助学生解决这个思维难点,笔者在课堂上现场给学生演示提取新鲜血液中纤维蛋白的实验,通过这样一个直观的实验呈现,使学生直观地认识到“血清”和“血浆”的本质区别(是否含有纤维蛋白),从而顺利抓住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概念。
二、立足生活经验,挖掘概念教学资源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或多或少都会通过一定的感性认知获得一些日常概念,而这些概念对学生形成科学的生物概念会有一定的帮助。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在开展生物概念教学时,要立足生活,挖掘生活中的生物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由生活经验的初步概念逐渐向科学的生物概念过渡。例如,在讲遗传和变异的概念时,笔者让学生回忆自己与父母拥有哪些相似的性状;在讲渗透作用的概念时,让学生思考妈妈在腌制白菜或者萝卜之类的蔬菜时为什么会出现很多水的现象;等等。立足学生的生活经验讲解生物概念,不仅可以拉近学生与生物科学的距离,同时因为有了生活前概念的铺垫,也可以让概念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比较概括,把握概念的关键特征
在学习生物概念的过程中,抓住概念的关键特征是掌握概念的关键一步。然而,在学习概念时,概念的关键特征和无关特征往往是同时出现的,无关特征越明显,学生越容易陷入概念认识的误区,造成概念理解上的混淆。因此,教师在进行概念教学时,要努力突出概念的关键特征,而通过比较的方式来突出概念特征无疑是最好的方式。例如,DNA复制、转录、翻译这三个概念,就可以利用比较的方式从模板、发生场所、原料、产物和意义这五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和概括。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抓住各个概念的关键特征,避免相近概念之间的混淆,同时还能在对比中找出概念之间的联系,增强知识的系统性。
四、针对练习,巩固概念理解
在学习概念时,通过练习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来改变概念的非本质属性,可以有效突出概念的本质属性,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概念,这也是教师进行概念教学时必不可少的步骤。例如,在讲“硝化细菌”的概念时,笔者提出了几个问题:硝化细菌属于真核生物还是原核生物?硝化细菌由哪些结构组成?硝化细菌的遗传物质是什么?硝化细菌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进行繁殖的?硝化细菌的新陈代谢属于什么类型?它在同化作用的过程中所储存的能量来自哪里?通过以上这些不同角度和方向的针对性练习,可以让学生了解硝化细菌概念的本质,深入掌握概念。
五、制作概念图,实现概念系统化
篇10
多媒体课件出示一组平行线。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平行与垂直,用你敏锐的眼睛观察,这是一组什么线?
生:平行线。
师:如果在这组平形线上添加两条直线,与它们相交,围成一个四边形,可能会是什么图形呢?
生1:有可能是长方形。
生2:平行四边形。
师:大家都有了想法,想不想动手试一试?用小棒代替直线,在这组平行线上摆一摆,看你能围成几种不同的四边形。(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学生将有代表性的四边形在黑板上展示出来。)
【评析】执教老师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参与到研究对象――图形的构造与生成中来,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动手操作之前,先进行想象、猜测,先思考后操作,减少了操作的盲目性,有利于空间观念的培养。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在两条平行线上添加两条直线,围成了这么多不同的四边形。(指第一个图形)这位同学添加的两条直线刚好也是一组平行线,这样就围成了一个什么图形?
生:平行四边形。
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在一组平行线上添加另一组平行线。)大家还记得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吗?
生: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就是平行四边形。
师:(指着第二、三个图形)添加两条直线,围成的四边形还有可能是什么图形?
生:长方形、正方形。
师:(指着第四、五个图形)这两位同学很有意思,两根小棒随便一摆,创造了一个新的图形,你们认识吗?
生:梯形。
师:(多媒体课件演示在一组平行线上添加两条不平行的直线,并不断变化添加的两条直线的位置,构成不同的梯形。)看来,在一组平行线上添加两条直线,围成的四边形可能是我们学过的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还可能是一种新的四边形――梯形。(板书课题:认识梯形。)
【评析】一开课,教师紧紧抓住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和梯形的联系,从四边形这个整体入手进行操作演示,既复习了旧知,引出新知,又使学生直观感知了梯形的特征及其与其他四边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为新知的学习和建构奠定了基础。
二、探究特征,建构概念
(一)探究梯形的特征
1.观察比较,初步发现。
多媒体课件呈现学生围成的3个梯形。
师:观察这些梯形,它们和我们学过的平行四边形相比,有什么特征?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生1:我发现梯形有四条边、四个角。
师:有四条边、四个角,说明梯形是一种什么图形?
生1:四边形。(师板书:四边形。)
生2:梯形有一组对边平行,有一组对边会相交。
师:请你指出哪一组对边平行,那一组对边会相交。(生用手比划。)会相交,也就是不平行。另外两个梯形也是这样吗?请你来边比划边说一说。(板书: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
【评析】对于梯形特征的发现,教师没有局限于让学生单纯地观察梯形,而是引导学生将梯形与平行四边形进行对比观察,充分发挥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新知学习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学生在图形“异”与“同”的比较中把握概念的本质属性。
2.呈现变式,深化认识。
师:有时候平行线的位置还可能是这样的。(多媒体课件出示3组平行线。)
师:如果要在这几组平行线上添加两条直线围成梯形,两条直线可以怎么摆呢?
生:摆成八字形。
师:摆成八字形,添加的两条直线会是什么样的位置关系?
生:不平行。
(多媒体课件演示在3组平行线上分别添加两条不平行的直线,围成方向、形状、大小不同的梯形,并抽取出来。)
师:这些图形七倒八歪的,你确定它们也是梯形吗?为什么?
生:因为它们都是有一组对边平行,有一组对边不平行。
师:(多媒体课件演示把上面3个梯形旋转成水平方向的梯形,果然是梯形。)看来一个图形是不是梯形跟它的方向、位置和大小没有关系。
【评析】在观察标准图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呈现变式图形,学生进行观察辨析,既强化了新知,又透过现象抓本质,对概念的理解更全面、更深刻。
3.归纳概括,形成概念。
师:到底什么样的图形是梯形呢?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生:有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而且还要是四边形。
全班学生读课本上梯形的概念。
师:课本和我们说的有点不一样,它没有说“另一组对边不平行”,是课本说得不够完整吗?
生:不是,因为课本说了“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师:“只有”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
师:对!课本这样说更简洁。(板书:只有。)
【评析】从梯形是“有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过渡到“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学生经历了两次抽象概括,并在对话、修正、完善的过程中建立了梯形的概念,形成了对梯形全面、准确的认识。
4.判断辨析,固化表象。
(1)联系生活:生活中你在哪些物体的表面见过梯形?
生1:有梯形的积木。
生2:梯子上也有梯形。
生3:一些凳子的表面是梯形。
师: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表面是梯形的物体,请看大屏幕。(多媒体课件呈现足球门框侧面、大坝横截面、音响侧面、梯子正面等典型材料。)
【评析】教师引导学生从“形”的角度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发现梯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了学生的数学眼光,从而加深了对梯形特征的认识。
(2)判断:下面哪些图形是梯形,哪些不是,为什么?
【评析】在概念教学中,教师除了从正面揭示概念的内涵,还适当地运用了反例突出概念的本质属性。在这一教学环节,学生通过对正例与反例的辨析、判断,拓展了概念的外延,加深了对概念内涵的理解,巩固了对梯形的认识。
(二)认识梯形各部分名称、画高
1.梯形各部分名称。
师:和平行四边形一样,梯形各部分也有它的名称。(多媒体课件演示在上面判断题中的6个梯形上分别标出底和腰。)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梯形的两底平行,腰则不平行。
师:你发现了平行的一组对边是梯形的底(板书:底),不平行的对边是梯形的腰(板书:腰)。
师:梯形有两条底,为了区分,我们把比较短的底叫做上底,把比较长的底叫做下底。(板书:上底 下底。)
【评析】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梯形的底和腰的特征,同时掌握它们的含义,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画高。
师:你能找到梯形的高吗?
学生在梯形学具上比划。
师:你能画上去吗?
生尝试画梯形的高。
师:这位同学是怎么画的?
生:从上底向下底画垂线。
师:这位同学的画法告诉我们,两底之间的距离就是梯形的高。你还能找到别的高吗?
学生在梯形学具上比划。
师:这说明梯形的高有多少条?
生:无数条。
师:是的。在从梯形的两底上的任意一点向对边画一条垂线,都是梯形的高。你会画吗?试一试,在练习纸上画出梯形的高。(学生独立画高。教师巡视,展示学生画出的梯形的高,全班进行评议。)
【评析】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的画平行四边形的高的经验,放手让学生互教互学梯形的高的画法,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培养了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三)认识直角梯形、等腰梯形
师:在梯形的大家族中,有的梯形很特殊,你们发现了吗?(多媒体课件出示图形。)
生:第2个梯形比较特殊,因为它有一个角是直角。
师:有直角的梯形我们把它叫做直角梯形。这里还有直角梯形吗?
生:⑦号是直角梯形。
师:还有哪个梯形也比较特殊?
生:⑥号梯形也比较特殊,它的两条腰一样长。
师:两条腰一样长的梯形,我们把它叫做等腰梯形。你还能找到别的等腰梯形吗?
生:①号是等腰梯形。
【评析】教师再次利用辨析、判断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的特殊性,使学生经历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对概念的学习层层深入。
三、拓展应用,发展空间观念
师:我们认识了四边形中的新成员――梯形,还认识了直角梯形、等腰梯形。下面请你们发挥想象,我们来玩一个图形魔术,好不好?
多媒体课件出示下列图形。
师:这里有什么图形?
生: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师:如果让你从中选择两个图形任意交叉摆放,使重叠部分是梯形,你会选择哪两个图形呢?
生1:我会选择长方形和三角形。
师:长方形和三角形能够重叠出梯形吗?我们来试一试。(多媒体课件演示:拖动长方形和三角形,使它们重叠,同时不断旋转三角形的位置。)
师:这位同学的想象力很丰富,说得好。还有谁想说?
生2:还有正方形和三角形。
生3:我觉得还有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
多媒体课件演示,证实学生的猜测。
师:同学们,你们为什么都选择了三角形呢?是利用了它什么样的特点?
生:利用了三角形没有一组平行的边的特点。
师:很好!利用了三角形相邻的两条边相交,也就是不平行的特点。那么,你们又是利用了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的什么特点呢?
生:利用了它们的对边平行的特点来作为梯形的底。
师:你们太厉害了。图形魔术继续变,如果把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交叉摆放,会重叠出什么图形呢?
生1:可能是长方形。
生2:可能是平行四边形。
多媒体课件演示。
师: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交叉摆放,重叠出来的部分有没有可能是梯形呢?怎样摆放,重叠的部分才会是梯形?请利用你们手上的学具摆一摆。(生动手操作。师巡视指导,最后进行展示交流。)
生:(上台展示,指着平行四边形的两条邻边)用这两条边做梯形的腰,把长方形摆上去,就可以重叠出梯形。(转动长方形)这也是梯形。
师:你为什么想到用两条相邻的边做梯形的腰呢?
生:因为对边是平行的,所以邻边才不平行。
师:两条邻边相交,就不平行,用它们作为梯形的腰,确保了重叠出来的图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就一定是梯形。你能够依据梯形的特征来思考。太棒了!
【评析】拓展环节的练习设计具有开放性、层次性和趣味性,充分发挥了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辅助教学作用。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让学生在想象、推理、观察、操作与交流中经历思辨的过程,巩固了对梯形特征的认识,同时渗透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联系与区别,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总评】
《认识梯形》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课教师在执教该内容时,注重突出以下几点:
一、把握知识联系,着力于概念系统的重构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认知的发展不是一种数量的简单积累过程,而是认知结构不断重新建构的过程。本课教学没有把对梯形的学习单独割裂出来,而是站在概念系统的高度处理教材、设计教学活动。无论是新知的引入,还是对梯形特征的探究,教师都将梯形置于四边形这个大的概念系统中,引导学生发现梯形和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从而深刻地把握梯形概念的本质,初步实现概念系统的重新建构。
二、遵循认知规律,注重学生亲历概念的形成过程
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课中,教师先通过动手操作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到新图形的构造与生成中,进而利用丰富典型的直观材料引导学生在对比观察、发现概括、辨析应用中亲历概念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不断修正和完善对梯形这一概念的认识。执教老师注重以问题为导向,将操作、观察等感知活动与想象、辨析、判断、概括等内在思维活动相结合,引导学生边思考边操作,使学生由直观到抽象地建构梯形的概念。
三、培养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是小学数学几何教学的重要任务。心理学研究表明:空间观念是在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是多种感官协同活动的结果。在本课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参与数学活动,同时发挥直观与操作、想象与推理在学生形成几何概念以及空间观念中的作用,组织学生围绕核心问题进行观察、操作和有条理的思考、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使具体事物的形象在学生的头脑中得到全面的反映,从而获得清晰、深刻的表象。
四、巧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