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育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2-04 18:02: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青年教育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彝族传统道德是彝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其脱胎于原始社会,成熟于奴隶社会。在几千年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对彝族人民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彝族的思想观念及言行都根深蒂固地受其价值的制约和影响,即使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彝族传统道德对彝族青年的成长仍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着重探讨彝族传统道德在青年教育中的功能和作用。
一、彝族传统道德的内容
纵观彝族的传统道德,可以看出彝族无论在家庭生活,还是社会生活中都有着较为丰富的道德实践活动和道德传统。
(一)遵从家支
遵从家支被彝族视为一种重要的道德信念。家支是以父系血缘为基础,由父子连名制的谱系为纽带而联结起来的政治伦理性组织。彝族伦理的最大特点就是以家支为单位,所有社会组织都以家支为中心,如格言“根靠的是树木,人靠的是家支”,“蛤蟆生存靠水塘,猴子生存靠树林,人类生存靠亲友,彝族生存靠家支”。家支内除共同祭祀外,彼此间有义务互相资助、保护,遇有人困难,家支内其他人要给予救济,绝不让其沦为乞丐。如家支成员杀人或被杀,家支就要视其情况,或为其赎罪,或为其血亲复仇等。但如果你违背了家支的法规,也将受到家支的严励惩罚。彝族有格言:“想家支想得流泪,怕家支怕得发抖”可见,在凉山奴隶社会中,各阶级都力图依靠家支来维护自己的利益,进而维护家支、依靠家支来保障自己的利益,并把这视为重要的道德观念。
(二)尊敬长者
由家支衍射出来的道德价值观中,首先是尊敬老者的价值观。彝族社会以“苏易”为中心,强调晚辈对长者的服从。在彝族心目中,只有到了一定年龄,德才兼备,顾全大局,为了整个家支的利益,不计较个人得失,促进群体联系的人才配称为“苏易”。彝族社会由于通过血亲凝聚而成的家支制给“苏易”以特权,所以“苏易”的地位一经形成就不可能再动摇。为了维护家支制,彝族的一切言行都必须符合尊敬“苏易”这一中心,如格言所说:“飞鸟不可无鹰统管,群兽不可无虎统管,人间不可无君长”。彝族路上遇到老者,须下马侍立,长者入室,须让其上座,这种以老者为中心,强调晚辈对老者的尊重、孝道,以达到以老为之,老少和睦的道德价值观,千百年来,就是彝族社会维系整个民族的纽带。
(三)团结友爱
在彝族的道德范畴中,人与人的友好相处、遵守礼节、为人真诚、殷勤是其重要内容之一。彝族格言:“黑心讨厌者,到处是敌人;懂礼卓识者,到处是朋友”。由于生存于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历史经验,彝族人民的团结友爱不断得到强化并形成了彝族社会淳朴善良的道德风尚,这方面彝族的格言也很多,如:“不会处事的朋友变敌人,会处事的敌人变朋友”、“忠实跟亲戚,亲戚尊重我;忠实跟家族,家族尊重我;忠实跟朋友,朋友就爱我”。从这些格言,我们可以看出彝族对朋友间真诚、友好相处的重视,以及交往中重感情、讲义气等。这些对于一个民族的团结、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四)勤劳节俭,吃苦耐劳彝族人民居住在高寒地区,自然条件差。正是在这恶劣的环境中,彝族人民养成了吃苦耐劳、热爱劳动的习惯和道德风尚。如格言所说:“头年不耕作,二年显饿相”,“劳动不出汗、籽粒不饱满”,“善于除灵驱鬼,疾病压不倒;善于管理事物,纠纷压不倒;善于耕种放牧,天荒压不倒”。这些格言都表现了彝族人民在贫困的生活和险恶的环境中,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精神和顽强的性格。彝族人民认为,只有勤劳才能有收获,才能取得生存的物质资料,才能过上美好的生活,勤劳勇敢历来受到人们的赞美,而那些贪图利益,好吃懒做的人则要受到嘲弄和鞭苔。
二、彝族传统道德的功能
彝族传统道德在彝族人民的道德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彝族传统道德之所以一代一代能够传下去,这与彝族的道德功能有很大的关系。笔者认为彝族传统道德在彝族社会中有教育的功能、维护家支行为准则的功能、凝聚力的功能等。彝族传统道德的这些功能,在彝族社会起到了帮助人们分清善恶,追求真善美,稳定彝族社会的重要作用。
(一)教育功能
彝族传统道德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教育功能,通过道德教育,使青年一代明辨是非、分清善恶。彝族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一是通过让小孩背诵家谱祭祀祖先,给小孩讲英雄故事,神话、传统等等。英雄人物的故事主要是讲本民族英雄人物的仗义、勇敢、正直;神话故事主要讲支格阿龙的聪明、智慧、勇敢。二是通过祭祀活动进行道德教育。祭祀活动是一种宗教活动,通过祭祀活动歌颂自己祖先的丰功伟绩,宣扬祖德、传播祖名。三是通过婚丧嫁娶和其他大型活动。这种场合往往是各家支竞赛的机会,谁能把家支谱系和祖先的业绩讲得系统、生动、娓娓动听,他就会被认为是聪明的,而倍受人们的尊敬。彝族在解放前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对青年的教育,就是通过以上形式进行从而达到对青年一代实施道德教育的目的。
(二)维护家支行为准则的功能
彝族特别强调对社会道德与行为标准的遵守与维护,可以说,这是达到一个家支、一个社会有序的先决条件,也可以说是家支和社会的有力支柱。如果谁违反了家支的道德规范,如娶了不同等级的女子,或嫁了不同等级的男子,做了有辱家族的事,偷窃、杀人等等,都将受到家支的严厉惩罚。彝族在祭祀祖先、家支大会以及“德古”调解纠纷时,常常讲述祖先的道德规范,而这些道德规范,对每个彝族青年来讲许多都是能倒背如流的。每个人都明白,如果违反了这些道德规范,轻的受到谴责、赔偿,重的开除家支,甚至处死。但每个人也都明白,只要遵守家支的道德规范,就是沦为乞丐,家支也不会抛弃你。你若有困难,家支就给予帮助;受欺侮,家支会为你报仇。可见彝族传统道德是着重个人与家支双方相互联系的道德规范,是一种维护家支利益的途径。
(三)凝聚力的功能
彝族格言:“亲家听到就跑,家支听到就来”。正是在这种道德规范的教育下,无论走到何处,彝族认同的就是家支。彝族家支由众多个体家支构成,作为一个以父亲血缘为纽带,并以一定血缘关系为连接的共同体,彼此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和血浓于水的亲情,所以每个家支成员都会自觉地站在家支的立场上,维护家支的利益,无论在生产还是在生活方面,家支内部都共同协作,团结互助,以保持本家支的延续和发展。如果家支里有人死亡,只要是本家支的,再远他都会主动来帮你料理后事。如果你出现人命案,或急需一笔钱,即使是陌生人,只要是本家支的,他都会慷慨解囊,资助你。在彝族传统道德中,他帮助你,他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是他作为家族一员的责任。如果你到了异地,只要能背熟家谱,指出自己在这一血缘链条中所处的环节,并让对方相信,你们是同一家族的,他就会杀猪宰羊,热情款待你一番。
三、彝族传统道德对彝族青年一代的影响
在彝族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看待彝族传统道德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有许多彝族青年认为,彝族传统道德中,陈旧的东西太多,应完全抛弃,因为它压抑了彝族现代化腾飞的翅膀。更多的彝族青年则认为,对于传统的东西应一分为二,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纵观彝族传统道德,我们不难看出,对整个彝族社会起稳定、支柱作用的彝族传统道德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仍有其积极的一面,当然也有其消极的一面。
积极的方面 主要是彝族以家支为中心,倡扬服从家支的道德观念,在彝族历史上对于维护民族的团结和社会的稳定、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在这种道德观念影响下,彝族人民重人情、亲故里、团结友爱、尊老敬长、吃苦耐劳。即使在今天,彝族人民这种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的世代相传的美德仍然深深地影响着青年一代,构成了当今一代彝族青年随和、忍让、宽容的民族性格和积极向上、不折不挠的民族精神,同时也使彝族青年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仍然保持着亲密团结、互助互济的集体主义道德情操。这一切都为彝族地区的腾飞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许多来自农村的彝族大学生谈到:他之所以能读大学,主要是靠家支的支助;如果没有家支,家里经济能力差,就不可能念上大学。不足方面 由于彝族过分以家支为中心,什么都必须服从家支的道德观念,这对彝族青年的发展有许多不利方面:
1.以家支为中心的道德观,使有的青年产生对家支的过分依赖感,并养成一种听命于家支的观念。这种道德观念,通过社会舆论、个体内心信念以及习惯来干涉青年行为,使青年淡化自我意识,维护家支利益。其结果是有的彝族青年,为了家支的利益,置生命于不顾,打架斗殴,影响了社会治安。还有的青年,为了家支的利益,不得不娶或嫁一个自己不爱的人等等。更有一些农村青年,在价值取向上以背家谱、讲祖宗三代的故事为荣耀,不学无术,走亲串户,游手好闲,从而缺乏面对现实、竞争求存、勤劳致富的意识。
2.过分对“苏易”的遵从,使彝族青年缺乏民主、平等以及开拓的意识。“唯君长之命是听”,使许多彝族青年一切听从长者,长者可以操纵和代替下一代作出决定。这种不平等的思想,影响了青年个性的成长,易使青年养成不图变革的惰性心理,对陈旧的东西不愿抛弃,对新事物难于接受。这种观念在农村使人们满足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吃饭靠粮食,穿衣靠羊子”的自然经济生活;而在城镇,“苏易”已不再是德高望重、谈古论今的老者,而是“领导”的代名词。有的彝族青年只愿做领导而不愿做学问,在他们眼中,仍旧是一个学有所长的专家不如一个乡长、县长。
篇2
我校校风的第一条就是“以德立身”。这里所说的“德”是广义的“德”,包涵有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礼仪道德等全面的道德修养,对于一个人来说,礼仪道德可以说是既经常接触使用,又能通过短期的学习培养而收到“立竿见影”效果的。然而,在校园仍有许多不知礼、不守礼、不文明的行为,还有许多与青年学生的礼仪修养、与精神文明建设极不和谐的现象。可见,对青年学生进行社交礼仪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社交礼仪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必需,而且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强烈要求。
一、社交礼仪教育有利于青年学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的心理氛围,促进青年学生的身心健康。
任何社会的交际活动都离不开礼仪,而且人类越进步,社会生活越社会化,人们也就越需要礼仪来调节社会生活。礼仪是人际交往的前提条件,是交际生活的钥匙。
青年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环境的变化,自我意识有了新的发展,他们十分渴望获得真正的友谊,进行更多的情感交流。青年学生一般都远离家乡父母,过着集体生活或初次独立处于社会之中,与其他人处在平等位置,失去了以前那种对父母的“血缘上的”、“无条件的”依赖。因此,通过人际交往活动,并在交往过程中获得友谊,是适应新的生活环境的需要,是从“依赖于人”的人发展成“独立”的人的需要,也是青年学生成功地走向社会的需要。事实上,在学校期间,能否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渴望友谊和情感交流是青年学生心理的一个重要特点。但也有不少青年学生却不同程度的表现出“自我封闭”的倾向。时常出现“孤独寂寞”、“没有朋友”的情绪体验。产生这种情况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较为普遍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友谊,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没有真正走出早期人际交往中形成的“依赖他人”、“不平等的”人际交往模式,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表现出“依附于人”、“利用他人”、“个人中心”、“求全责备”等倾向, 偏离友谊“无私、平等、尊重”的根本原则;另一方面是缺乏社交的技巧,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也不善于了解他人的情感和思想,缺乏共同的兴趣和爱好等,因而导致人际交往受挫或交际范围狭窄。长期发展的结果就是感到孤独寂寞,缺少朋友,形成一些心理障碍,不利于心理健康发展。让青年学生学习社交礼仪的基本规范和知识,帮助青年学生掌握交往技巧,积累交往经验,在交往过程中学会遵循相互尊重、诚信真挚、言行适度的原则,就能很快与交往对象接近,使他们觉得你是熟悉他们、理解他们、尊重他们。
实践表明,良好的人际交往有助于提高青年学生的自信和自尊,降低挫折感,缓解内心的冲突和苦闷,宣泄愤怒、压抑和痛苦,减少孤独、寂寞、空虚等。这些都是十分有益于青年学生身心健康,而且也会使青年学生最大限度地避免不良情绪的产生,产生了的不良情绪则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排遣。
同时,社交礼仪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让青年学生学习和掌握社交礼仪的基本知识和规范,他们就能凭借它去顺利地开启各种交际活动的大门,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这样,不仅是形成良好的社会心理氛围的主要途径,而且对于青年学生个体来说,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心理保健功能。
二、社交礼仪教育有利于促进青年学生的社会化,提高社会心理承受力。
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而社交礼仪教育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因为,礼仪是整个人生旅途中的必修课。任何一个生活在某一礼仪习俗和规范环境中的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该礼仪的约束。自觉地接受社会礼仪约束的人,就被人们认识为“成熟的人”,符合社会要求的人。反之,一个人如果不能遵守社会生活中的礼仪要求,他就会被该社会中的人视为“惊世骇俗”的“异端”,就会受到人们的排斥,社会就会以道德和舆论的手段来对他加以约束。 青年学生堪称“准社会人”,还不是真正的社会人。他们有一种强烈地走向社会的需要,同时又普遍存在一些心理困惑,比如,走上工作岗位后如何与领导、同事打交道,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何进行自我形象设计,如何尽快地适应社会生活等社会交往问题。然而青年学生的社会心理承受力直接影响到交际活动的质量。一个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力人,在交际活动中遇到各种情况和困难时,都能始终保持沉着稳定的心理状态,根据所掌握的信息,迅速采取最合理的行为方式,化险为夷,争取主动。相反,一些缺乏良好的心理承受力的人,在参加重大交际活动前,常会出现惊慌恐惧,心神不定,坐卧不安的状况,有的在交际活动开始后,甚至会出现心跳加快,四肢颤抖,说话声调不正常的现象。那么,对青年学生进行社交礼仪教育,让青年学生掌握符合社会要求的各种行为规范,不仅满足青年学生走向社会的需要,更好地促进青年学生社会化;而且,还可以培养青年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会心理承受力。
三、社交礼仪教育有利于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目前,在很多学校中存在着这样的现象:青年学生学的是高层次的道德规范,实际行为上却往往达不到基础道德的水平。这是与社交礼仪教育的缺乏分不开的。因为,礼仪是一种社会规范,是调整社会生活成员在社会中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社会规范主要包括法律规范和非法律规范两大类别。礼仪是一种非法律规范,它主要包括道德规范、宗教规范、习俗、共同生活准则等。其中,道德规范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因为,它是从社会生活中概括提炼出来的一种自觉的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个人的内心信念来维持的。社会礼仪反映了人们在共同生活、彼此交往中最一般的道德关系,是保证交往活动顺利进行和社会生活正常秩序的重要因素。社交礼仪是一门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的学科。对青年学生进行系统的礼仪教育可以丰富他们的礼仪知识,让他们明确地掌握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礼仪规范,并指导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如何按照社交礼仪规范来约束自己行为,真正做到“诚于中而行于外,慧于心而秀于言”,把内在的道德品质和外在的礼仪形式有机地统一起来,成为真正名副其实的有较高道德素质的现代文明人。
四、社交礼仪教育有利于对青年学生进行人文知识教育,提高青年学生的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指通过人文学科的教育去塑造和培养。塑造青年学生的内在品格和修养,也就是塑造青年学生具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和高品位的文化境界。人文教育有明显的教化功能。它作用于人的情感状态,影响和改变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个性等,最终目标是教会青年学生学会与他人相处,学会做文明人。现在一般认为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在文学、艺术、历史文化、哲学、伦理等学科中。而社交礼仪教育涵盖了中国民族的文化教育和道德教育。可见,社交礼仪教育更能直接地教会青年学生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做文明人。因此,《社交礼仪》课应完全可以纳入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之列,作为青年学生的必修课,在全校推广和普及,这有助于青年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五、社交礼教与有利于强化青年学生文明行为,提高文明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篇3
论文摘要:教师威信对学生和自身的成长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青年教师是小学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科任教师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实施者,其有无威信、威信大小,关系着整个小学阶段素质教育的质量。小学青年科任教师要努力加强自身修养,以才树威、以德立信、以学促威、以爱弘信,树立和弘扬崇高的威信。
小学是漫漫人生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小学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小学生的成长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威信是教师人格魅力中最闪光的部分。小学青年科任教师树立崇高的威信,对促进自身的成长发展、培育学生的综合素质基础、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教师威信的本质与特点
所谓教师的威信,是指教师在学生、家长、同行、领导等人群中的声望与信誉,是教师的人格受到尊重和热爱,教师的言行得到信赖的一种状态。威信本质上是一种心理现象,是学生、家长以及同行对教师个体在尊重、爱护、影响基础上的一种敬佩、信服、支持的精神感召力量。教师威信的形成,是主、客观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观条件是指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这是威信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客观条件是指影响教师威信形成的外部因素,包括教师的社会地位、教育行政机关和学校领导者对教师的态度以及学生家长对教师的态度。
教师威信具有层次性、累积性、互动性的特点。层次性是指教师威信影响面、影响的持续时间、影响力的大小有程度的差别,在不同年龄学生中有不同表现,小学低年级学生侧重于兴趣和情感方面,中、高年级学生则侧重于教师的态度与思想品质、业务水平、教育能力、广泛的科学文化兴趣等方面的综合评价。累积性是指教师树立威信需要长期积累,经历由量变到质变、由习惯到自然的过程。互动性是指教师威信对师生双方具有交互影响的作用。有威信的教师对学生的成长进步具有很强的激励、示范作用,也有助于教师进一步坚定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信心。
二、青年科任教师树立较高的威信是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青年教师是小学教师队伍的中坚,教学任务重,从教时间短,迫切需要树立威信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青年教师与学生年龄差距小,思想解放,接受新事物快,性格开朗,兴趣广泛,易于与学生沟通,具备了建立自觉威信的良好条件。科任课尽管对学生的升学没有硬约束,但科任学科大多是一些实践性科目,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这为建立威信提供了可能。
青年科任教师威信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于打牢小学生科任学科基础、培育综合素质乃至终生的发展具有奠基作用;第二,科任教师授课任务涵盖班级多,与学生接触面广,影响面大;第三,青年科任教师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处于事业的起始阶段,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其有无威信、威信高低,对教师本人的成长和事业的推动具有重要作用;第四,青年科任教师确立了崇高的威信,有助于形成对本学科经久不衰的教研动力,保持对教育事业旺盛的工作热情,进而会对学校凝练办学特色、提高知名度、扩大声誉,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青年科任教师树立威信的策略
小学科任教师威信的形成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教师本人的智能、信誉、勤学和爱心具有决定性意义,青年科任教师需要具备卓越的才能、高尚的品德、勤学的态度、真挚的情感,才能树立并弘扬崇高的威信。 以才树威:教师的才能,是成为学生心目中理想教师的重要因素。知识渊博、教学得法,敏锐的观察力、强烈的感召力等等,无疑会受到学生的欢迎。科任青年教师良好的艺术修养、蓬勃的外在气质、精深的专业知识、生动的课堂讲授、多彩的学科活动是小学生产生敬佩感的重要源泉,是家长、同行和学校领导产生信赖感的重要条件。青年科任教师要深入钻研新课标,实践新课程理念,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形成各具特色的教研风格,着力塑造学术权威形象,努力打造智能品牌。
以德立信:品德是人的本质的表现,是吸引学生的基础。爱党爱国、敬业奉献、公正无私、待人真诚、明理诚信、以身作则、谦虚谨慎、言行一致的品格,是成为学生和家长心目中的理想教师、同行心目中的最佳伙伴、领导心目中的优秀助手的重要条件。青年科任教师要努力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法律法规,培育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师德,对自己要严于自律、自尊自信,对学生要宽严有度、言出必行,对同行要虚心请教、乐于助人,对领导要尊重信任、全力配合,着力塑造诚实守信形象,努力打造信誉品牌。
以学促威:终身学习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也是扩大和深化教师威信的重要途径。在信息爆炸的当今时代,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渠道极大拓展,加之各种业余特长辅导班的举办,学生发展音乐、美术、体育等素质的途径不再限于学校教育,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化身、真理的代言人,这要求青年科任教师必须增强忧患意识,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站在学科前沿,努力学习各门知识和专业技能,不断拓展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着力塑造终身学习形象,努力打造勤学品牌。
以爱弘信:教师热爱事业、爱护学生、关爱同事、爱戴领导,是形成和弘扬教师威信的情感基础。亲其师方能信其道。青年科任教师要爱生有方,尊重爱护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针对学生的特点,善于用“爱”作桥梁、靠“爱”做动力,循循善诱、诲人不倦,通过无私的爱感染和矫正家庭关爱的缺失、配合和补充班主任和其他科任教师关爱的遗漏,以爱弘信,使学生信服、家长信任、同行信佩、学校信赖,着力塑造爱心大使形象,努力打造爱心品牌。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发展
随着社会对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国家对高职教育的扶植力度不断加大,对高职院校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建设高素质的教育,必须有高质量的教师。从长远发展来看,青年教师是支撑教育的主力军。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是一项关系到教育工作全局和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
一、当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队伍的特点
1.规模较大。大多数高职院校中的青年教师比例超过50%。如,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有专任教师370余名,仅2005年初就在武汉集中招聘了100名硕士毕业生;沈阳职业技术学院的青年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近70%。
2.年龄接近。80%以上的青年教师出生于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这批青年教师年龄差距小,学习、工作、结婚、评定职称等几乎都集中在同一时段。
3.教龄短。80%以上的青年教师集中在2002~2006年期间进入高职院校工作。教育部自2003年开始对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自2004年对高职院校办学条件进行监察并实施红黄牌办法,各高职院校受到来自校内办学和校外评估、监察的压力,进而大规模招聘新教师,改善师生比例。
4.岗位意识模糊。80%以上的青年教师是由于就业的原因进入高职教育行业,并不是有强烈的职业教育理想而选择高职教师岗位。
二、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工作压力较小,行业稳定,工作条件与环境较优越,因此,高职教师岗位成为了许多大学生和研究生就业的首选。然而,高职院校普通教师的收入相对来说并不高,特别是一些青年教师,迫于社会经济发展大环境与个人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出现政治方向迷失、价值观扭曲、事业心不强等现象,仅仅把从事教育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厌倦或鄙视本职工作。有的甚至因为自己的情绪在课堂上散布一些有悖于社会主义事业的错误言论,误导学生,严重违反教师的职业道德。
教师的行为是具有显著的示范性和教育性的,而青年教师大部分刚从大学毕业就进入高职院校工作,没有过多接触社会,缺乏一定的社会历练,个人修养及工作能力等方面都是在工作中慢慢发展的。因此,部分青年教师因缺乏完善的师德修养和精神风貌,在政治态度、工作作风、言谈举止、仪表着装等方面难以成为学生的表率。有的青年教师不能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有的放矢地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工作,对学生批评指责较多,尊重爱护不足。更有甚者,说一套做一套,言行背离教师尊严,对学生产生了极坏的影响。
近几年全球经济危机和萧条等负面因素,使一些青年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重视物质利益,专注于自己的私人业务,不安心本职工作,忽视集体教学活动的重要性,缺乏集体意识与合作精神。
三、采取积极措施,加强师德建设
首先,高职院校推行的人事制度改革必须与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教师的根本利益原则相结合;必须与激发教师的主人翁精神、落实教师的主体地位和教学的中心地位原则相结合。教师的物质利益、精神利益、政治利益有了切实的保障,教师才能安居乐业,敬业奉献,才能有师道尊严,才能有高尚的师德。
其次,高职院校教师管理的政策要有积极的导向作用,要避免因政策导向带来教师重数量轻质量、重资历轻贡献、重科研轻教学等问题,“一把抓”“一刀切”的做法注定会影响工作绩效,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区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尤为重要。
第三,高职院校应结合高职特点、高职教师工作的特点、本校教师队伍师德状况,制定本校教师职业行为规范,从教师师德的基本要求抓起,切实落实师德建设任务。师德规范必须明确具体、精细周密、可操作性强,既要有正面的引导,也要制定师德行为若干“不准”,明确师德的底线;既要有统一的要求,也要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
另外,要将师德修养列为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尤其关注新上岗教师、非师范类专业的教师、外聘教师的培训问题。每一个教师在个性特征、学术素养、道德修养、阅历经验、自律意识等方面各有差异。因此,可以通过开展各种活动,特别是竞赛活动,给青年教师展示自己的机会;通过开展“一帮一、一对红”“导师带徒”活动,加以正确的引导,使青年教师开阔视野,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强化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师德建设既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工程。因此,必须建立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必须健全师德建设的监督机制和考评机制,对师德方面暴露出的问题及时加以纠正和解决,将考核结果作为评选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评定职称、晋升工资、推优表彰的重要依据,对师德表现不佳、严重失范的要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篇5
【关键词】青少年;话语模式;道德教育
任何教育方案或策略的有效与否都是基于对受教育者发展状况的全面了解和正确理解,青少年的道德教育也概莫能外。话语作为道德教育者向受教育者传递信息的载体和桥梁,对道德教育的有效性有着重要影响,因为话语的运用策略往往直接影响到教育关于道德的解释与说服力。但教育的话语策略若缺乏对青少年话语发展特点的充分了解,就极易使教育话语陷于独白而难以与青少年的话语产生共鸣,从而降低道德教育直击青少年心灵的能力。因此,研究青少年的话语模式,尤其是处于我国经济、社会、文化深刻变革与发展中的青少年话语模式,不仅对于时代性极强的道德教育非常必要,而且对于道德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话语模式:人们解释世界的一种简化程序
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话语无处不在,甚至成为了社会生活的核心部分,而且,不同的社会群体总是使用不同的话语模式。何为话语?不同的话语定义,就有不同的话语分析方法和不同的关注对象。按照语言学的解释,话语“是一种隐匿在人们意识之下,却又暗中支配各个群体不同的言语、思想、行为方式的潜在逻辑”[1]。根据结构主义的解释,话语具有特定的实践功能。比如福柯认为:“话语意味着一个社会团体依据某些成规将其意义传播于社会之中,以此确立其社会地位,并为其他团体所认识的过程。”[2]人们在使用话语时,总是通过内部调整将某种程序与意义赋予某种事物,使话语表现出很强的意识形态功能,因此,我们可以借助分析话语的主体、目的、方式等来理解说话者的话语所隐含的历史实践蕴涵。综而言之,话语是一种价值化和功能化的特定语句单位,是不同说话实践领域中包含的特定价值的文化意识载荷系统,是价值化、功能化、包含主体命义、社会指向和历史规定性的思想载体。从结构上来讲,“话语是由两个相互依存的部分组成的,一是话语内容,也就是言语者表达的核心内容或主观意思;二是话语形式,也就是言语者借以表达思想的形式。简言之,话语是语言和意义的结合体。”[3]正因为如此,主体在使用语言表达意义时,往往因主体、语境等因素的影响,表现出较为固定的格式或套路。我们把这种包括内容(尤其是独特词汇)和形式在内的话语表达惯式称为话语模式。詹姆斯•保罗•吉(JamesPaulGee)将话语模式解释为一种理论:“话语模式是简化的,而且往往是不自觉的、想当然的关于世界运作方式的理论”,“是我们关于‘典型’或‘正常’事物的‘最初想法’或想当然的设想。”[4]由此可以看出,所谓话语模式,事实上是人们不自觉地用来认识世界、认识他们在世界中的经验的解释框架或程序。这种解释框架之所以是简化的,是因为人们使用它只是试图捕捉一些主要信息和背景细节,或者说是通过强调某些重要信息而舍弃一些细节,以帮助自己理解复杂的现实。所以,话语模式虽然是“理论”(解释),但不需要完整、完美或一致。既然主体的话语过程总是蕴含着其对社会、秩序、他人等的某种合理化的解释程序,那么话语模式就既包括主体针对某种社会内容如何使用话语表达、使用何种话语表达,也包括主体对传递给自己的某种社会信息话语如何反应或如何解释。因此,给予和获取信息就不再是话语的唯一功能。比如在日常社会生活中,人们参加不同的社会群体、文化和机构时,话语的使用无处不在,并且话语模式往往与使用者的身份、活动性质、价值倾向等紧密相关。这个过程实际上表现出了话语的两个密切相关的功能:支持社会活动的开展和社会身份的确定,维持不同文化、社会群体和机构中人的归属。也正因为如此,话语促进着交流,同时也可能导致不同群体间的交流障碍。
二、话语模式:表征青少年的社会发展
不同的社会群体会用不同的话语程序解释世界。根据詹姆斯•保罗•吉的研究,话语模式和人们的“立场与策略”息息相关,因为“话语模式中嵌入了关于什么是‘适当的’‘典型的’或‘正常的’假定,它们彻彻底底是关于立场与策略的”[5]。也正是这种“立场与策略”表明了话语主体的态度、价值取向、行动指向等。这说明,话语模式与人们的社会心理、行为倾向等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正是因为如此,话语模式其实已经超越了话语的交际功能而具有特定的发展意义,所以,青少年的话语模式必然表征着青少年群体的发展特点。首先,青少年的话语模式总是伴随着其特有的社会心理结构。青少年无论从生理角度还是从心理角度讲,都有着与其他社会群体相异之处,但更为突出的相异是青少年群体有其独特的社会文化特点。从话语角度而言,他们有着自己的社会文化语境和话语模式,且这种话语模式不仅仅表现在话语范围、话语内容和话语方式的独特上,更重要的是,它表明青少年对社会、对世界有着自己的解释“理论”或程序,有着自己的“立场与策略”,而这种立场与策略支配着青少年的社会心理发展与行动选择,表现着青少年特有的社会交际活动或过程。根据荷兰语言学家冯•戴伊克的研究,话语模式“既表明人们的理解,又反映人们理解的方式”[6]。这就是说,青少年的话语模式实际上也反映着青少年的思维方式或其理解世界的方式,换言之,青少年在使用其话语模式时其实也总是伴随着青少年特有的社会心理结构和行动方式。因此,话语模式特点可作为青少年发展的重要表征。其次,话语模式对青少年的发展有着独特的影响力。有研究者认为,就社会生活中的人们来说,任一群体总是归属于某一话语群体,作为某个话语群体中的人们用语言和非语言资源做事情的社会活动过程的惯习,话语模式必定承载着该话语群体长期积淀的历史、文化、风俗、人情、习语和价值标准。所以,不难理解,如果青少年话语群体的成员遵从了这些标准,他的言行就可以被该话语群体接受,这个青少年个体也就具备了在该话语群体中生存的本领。因此,青少年话语模式与这种宏观语境息息相关,这里的宏观语境从另一个角度讲,实际上就是青少年特有的社会文化语境。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社会文化语境通过话语范围、话语基调和话语方式三个变量体现出来,实现了对语境中人们的话语模式或者说解释程序的规约,由此使进入此语境中的人们有了特定的社会行动、角色关系和语篇的构型方式。而且,青少年的话语模式又不仅仅是由文化所给予的,相反,它处于一种动态的建构过程中。正如贝泽曼(Bazerman)所指出的:“话语模式不只是形式,它是生命的形式,存在的方式,是社会活动的框架,是学习的环境,是意义构建的场所。话语模式塑造我们的思想以及我们相互的交际,它是我们创造交际活动熟悉的场所,是我们用来探索陌生领域的指路灯。”[7]因此,青少年的话语模式事实上并非简单的语篇类型,而是一种表征和推动青少年发展的社会交际活动和过程。总之,青少年因其共性而体现出特定的话语文化特征,这对青少年个体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归属和规约功能,同时因其主体性的发挥与创造,也总是保持着自己文化语境的更新,创造着自己的话语模式。
三、话语分析:青少年道德发展研究的独特社会学优势
尽管关于青少年发展的心理学等研究成果为道德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基本的科学依据,但一般性的群体道德发展规律并不能有效地支持特定社会文化时期青少年道德教育进行有针对性的话语系统建构。当下经济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我国社会文化更加多元和多样,这体现在话语模式上则是新语境的营造和新话语解释的构建。因此,研究新时期我国青少年的话语模式,理解其隐含的意识形态特征和对世界的特有解释程序,对于我们更为客观、准确地理解青少年的道德发展具有独特的理论优势。首先,话语分析已成为社会研究的切入点。西方的话语研究兴起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话语研究开始是对西方传统的语言学特别是句法理论的一种挑战和补充:即语言理论不能不包括语言的使用情况,语言研究必须关注现实中的语言活动。除这种以语言学为背景的话语研究传统之外,西方还有从哲学、历史、文化研究的角度与语言研究进行交叉的传统。今天,这两种不同传统有着相互结合的趋势,形成对西方社会反思和批判的更加广义的话语研究形式。它们从不同的层面揭示话语的特性、特征或规律,包括语言行为理论、Grice的会话合作原则、会话分析、礼貌原则、关联理论、社会语言学、民俗交际学、传播学、后殖民话语理论、批评话语分析、话语心理学、论辩话语研究、叙事学、修辞学和文体学等。受西方话语研究学科拓展的影响,自20世纪末期开始,国内在多个领域引入话语研究范式,但总体而言主要集中于语言学领域,如外语教学、媒体语言等。随着国内话语研究的不断深入,近些年来开始扩展到社会文化领域。比如,在2006年、2007年、2009年召开的三届“当代中国新话语”国际会议就将“话语/语篇(discourse)”理解为“语言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是“社会实践的形式”,认为话语的变化是中国社会变革的一个内容并且对社会变革产生作用。在这个意义上,话语成为研究中国社会变革的一个领域、一个主题、一个切入点。这已成为国内学界在话语研究方面的一个共识。其次,话语模式研究必将为揭示青少年的社会发展提供全新的视角和路径。毋庸置疑,人们的社会实践总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变革而发展变化的,既然“话语不仅仅是人们言说的过程和结果,更是人们行为的过程和结果。由此可推知,话语是一种有特定目的和结果的社会实践形式……它同时也是一种思维方式”[8]。那么基于这种共识,将话语作为研究的中心,用以理解和揭示青少年的道德等社会发展问题,必将为我们研究青少年提供一种全新的社会学视角和研究路径,因为青少年话语必然也蕴含着其独特的社会实践和思维特性。与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学研究相比,研究青少年话语的独特优势在于,它为我们从文化和社会实践角度更好地了解和理解青少年的道德发展开辟了一条重要路径,同时也为我们解释青少年的道德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角度,从而为我们有效开展青少年道德教育提供新的切入点和有益的参考。然而,综观国内相关研究,专门针对青少年的话语研究并不多见,2009年出版的一本《青少年汉语口语中话语标记的话语功能研究》算是少见的专门研究青少年话语的著作,但其考察的是青少年自然口语中话语标记的话语功能,属于纯语言学的研究。至于从社会实践角度研究青少年的话语,并在此基础上探讨青少年的道德发展状况及其规律,至今尚属空白。最后,话语分析为我们更为清晰地理解不同青少年群体和个体的思想道德发展状况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长期以来,对于青少年的道德发展研究,人们一直依赖于认知和行为研究模式,可测量和可观察性是这一研究模式有效实现的基本前提,因这种研究模式的信度和效度会受到研究对象所处研究情境的影响。所以,随着社会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如何更为客观有效地揭示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青少年群体和个体的道德发展情况,急需研究方法的突破。根据笔者的研究,青少年总是因所处生活环境和社会交往的不同而形成自己的语境和话语社团,青少年群体和个体因社会归属需求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执行着特定的话语模式,而话语背后也总是隐含着群体文化对青少年个体道德发展的影响。因此,对青少年的日常话语进行分析,不仅为我们更好地理解青少年个体在不同情境下的道德意识发展提供了独特的研究手段,而且也是我们透视其道德意识之群体文化来源的有力工具。所以,话语分析实际上是为我们研究处于复杂情境中的青少年道德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社会学探究方法。尽管青少年的道德表现最终体现在行为上,但在青少年付诸行动之前,其道德的发展变化又往往流露于其不同形式的日常话语之中。因此,通过话语分析研究青少年的道德发展不仅是可能的,而且对于预测青少年的道德发展也有其独特的社会学优势。
四、青少年话语模式研究的道德教育意义
研究青少年的话语模式,概括而言也就是分析青少年讲什么、怎么讲及其背后的社会文化根源,这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为客观地了解青少年如何解释道德等社会现象和问题,而且有助于我们更为准确地理解青少年在解释道德观念等价值类的东西时是以何种思维方式展开的、其如何建构自己的道德世界等。毋庸置疑,这对于我们有针对性地改进青少年道德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话语模式研究是青少年道德教育话语系统建构的理论前提。话语是道德教育的基本载体和形式,如何组织和建构话语系统不仅关系到道德内容的呈现方式,更关系到教育关于道德等价值问题的解释说服力,关系到道德教育对青少年受教育者道德发展的影响力。青少年道德教育的话语系统建构过程,就是“运用各种新方法,对许许多多的东西进行再描述,直至一个新的语言行为格局被创造出来,使正在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动心并加以采纳”[9]。然而,道德教育无论想通过话语系统的建构创造何种语言行为格局,被青少年采纳的前提是必须要被青少年了解、理解,进而认可。毋庸置疑,这种语言格局愈是符合青少年解释世界的话语程序,愈能和青少年的社会文化语境相衔接,也就愈能与青少年产生话语上的共鸣,使青少年更容易理解,同时也更愿意接受,由此,教育所要传递的“关于道德的观念”才有可能更顺利地被认同并转化为青少年的“道德观念”。相反,教育的语言格局与青少年的话语程序相去甚远,则必然导致青少年的话语理解困难,难以激发青少年对教育话语所蕴含意义的兴趣。因此,道德教育的话语系统建构必须建立在对青少年话语模式充分了解和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提高教育语言格局设计的科学性和针对性,也就是说,青少年的话语模式研究应该成为道德教育话语研究的有机构成,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青少年的话语模式研究对于道德教育的话语系统建构具有前提和基础作用。尤其是在当代社会文化日趋多元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道德教育能否在众多影响青少年道德发展的话语源中表现出真正的话语权威和影响力,关键在于教育话语能否最直接、最有效地直击青少年的心灵。深入、系统地研究青少年的话语模式无疑能有效揭示最易使青少年“动心”的那些词汇、修辞、策略以及其“动心”的过程与方式,从而为教育话语的“动心”策略提供最重要的话语编码依据。其次,话语模式研究有助于增强教育者与青少年沟通的有效性。正如前文述及的,话语尽管是交流的工具,但因其具有的社会文化特征也会使主体间由于语境不相融、意义表达方式相去甚远而使话语双方的沟通产生障碍。就道德教育者与青少年的话语沟通而言,概莫能外。其实,教育话语所载的意义并不会自然而然地被青少年接受、认同,更遑论内化为自身的观念系统,而是在教育者与青少年进行有效交流的过程中实现意义的转化和内化。在众语喧哗的当代,将特定的道德观念强加于人的说教式的道德教育方式已很难奏效,教育话语必须成为教育者与青少年间的一种“回应性互动”,才有可能成为对青少年产生实际影响的话语源。这一点落实到教育实践过程中,表现为教育者与青少年之间必须实现话语上的有效沟通,才能进而实现观念上的迁移;从另一个角度讲,就是要求教育者在对话过程中进行有效的说服,以促成青少年对道德观念的认同。那么教育者如何才能赢得青少年在话语上的积极回应并进行有效的互动呢?毋庸置疑,教育者只有在了解青少年的话语模式并理解青少年话语背后的意义建构方式和特点的基础上,才能有针对性地采用相应的话语策略,与青少年进行语境上的有效衔接。另外,从青少年道德心理结构的自我建构角度讲,教育者的有效引导实际上是根据青少年的话语脚本进行有目的的启发和诱导,帮助青少年通过内心话语格局的改变来实现心理结构的有益建构。因此,深入系统的话语模式研究,可以为教育者提供与青少年进行话语融通的理论和语料根据,使教育者能最直接地找到与青少年的话语共识通道,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二者的积极话语互动。其实,在传统的道德教育中,教育者之所以常常陷入独白式的教育话语中,原因就在于不了解青少年的话语模式,致使话语沟通不畅,难以唤起青少年的话语共鸣,致使青少年与教育者之间产生障碍。可见,研究青少年的话语模式已成为改进道德教育者的教育话语技巧的题中应有之义。再次,研究青少年的话语模式可以为开拓其他道德教育载体和教育传播途径提供科学依据。道德教育除了系统的学科式教育教学形式外,其最大化教育影响的实现还依赖于其他各种教育活动形式的开展及其效果的实现,即需要开拓更多的教育话语载体和传播途径。在信息传播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这一需求显得尤为迫切。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文化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文化多元化的过程也是话语模式多元化的过程。这也意味着影响青少年道德发展的话语源亦呈现多元化趋势。这一不争的事实要求青少年道德教育必须正视自己面临的严峻挑战,即主流道德教育之于青少年的话语影响力面临被其他话语主体削弱的危险。道德教育必须根据时代的发展积极拓展话语传播渠道和载体,构建能够对青少年产生实质性影响的话语传播格局。毋庸置疑,这种传播格局的有效构建绝不是教育者一厢情愿的过程,其中的任何一种方式都必须能够成功进入青少年的语境,对青少年产生话语吸引力,才能对有效教育话语格局的构建有所贡献。因此,各种教育话语载体和途径的研究与设计都离不开对青少年话语发展规律的研究。尤其是在当代社会文化日趋多元的背景下,青少年的话语发展也反映出明显的时代特点,更加分化的话语社团和文化语境使青少年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等在具有群体共性的同时还有更多和更明显的差异性。只有深入研究和掌握青少年的话语差异性发展,才能保证教育活动的话语设计更具针对性,更符合青少年的需求和口味,使青少年在教育活动中因体会到话语的归属感和身份感而产生参与的积极性。最后,问题话语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把握青少年的道德发展动向和问题,从而对道德教育策略和内容进行及时的调整和补充。如前所述,青少年的话语模式发展与其社会心理和行为的发展紧密相连,研究青少年话语模式的发展能够有效地揭示青少年道德观念的发展状况,尤其是对青少年某些问题话语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及时把握青少年的道德发展动向和问题,了解出现这些问题的文化根源或影响因素。这不仅可以帮助道德教育针对青少年道德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动向进行教育策略和内容上的适时调整和补充,更重要的是对青少年在这些问题上的话语立场与策略的研究,能够为道德教育因势利导地帮助青少年重塑对世界的解释程序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支撑。近些年来,青少年在道德发展方面出现的许多新问题、新情况已引起教育者们的重视,但遗憾的是,目前仍然缺乏针对性强且能收到实效的教育应对策略。究其原因,在于策略的研究主要还是由教育论教育的单向研究,对青少年道德问题话语及其背后的立场与策略的探究明显不足,以致道德教育在进行策略调整引导青少年重塑其解释程序时,针对性不尽如人意,难以通过话语与青少年产生思维方式上的共振,也就产生不了促使青少年积极建构自身道德心理结构的真正推动力。
综之,在话语渠道和话语主体多元化的当今时代,道德教育若要对青少年产生真正的话语影响力,成为影响青少年道德成长的真正话语主体,就必须在系统研究和了解青少年话语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科学建构教育话语格局。只有在研究青少年话语的基础上真正理解青少年,教育者才能借助话语桥梁进入青少年的世界;只有当教育话语能够成功进入青少年的语境,实现与青少年的无障碍式沟通时,教育才有可能在话语互动中触动青少年的心灵。
作者:刘丙元 单位:山东省青少年研究所
[参考文献]
[1]胡学常:《文学话语与权力话语———汉赋与两汉政治》,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1页。
[2]王治河:《福柯》,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59页。
[3]但昭彬:《话语权与教育宗旨之共变》,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页。
[4][5]詹姆斯•保罗•吉:《话语分析导论:理论与方法》,杨炳钧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72-73、86页。
[6]冯•戴伊克:《话语心理社会》,施旭冯冰编译,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26页。
[7]Bazerman,Charles.TheLifeofGenre,theLifeintheClassroom.InWendyBishop&HansOstrom(eds.).GenreandWriting.Portsmouth:Boynton/CookPublishers,Inc.,1997,P.19.
篇6
论文摘要: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高校青年体育教师教学艺术风格形成进行探讨、分析.高校体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校青年体育教师则是承接大学生、体育教育与高等教育的中间力量.影响高校青年体育教师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主要有主观和客观两大因素.而高校青年体育教师教学艺术风格形成需要经历:“模仿性教学—独立性教学—创造性教学—形成教学艺术风格性教学”四个逐步递进的阶段.
1前言
体育教学艺术是高度个性化的,是通过教师个人的教学行为体现出来的,尊重教学艺术的个性,实质上是对教师独特劳动的尊重体育教学艺术风格是教师在一定的体育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在长期的体育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独具个性的教学思想、教学技能技巧和教学风度的稳定表现。体育教学艺术风格具有独特性、稳定性、发展性等特点体育教师的教学艺术风格是体育教学理论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体育教师教学风格的构成因素及各因素的特点不仅仅对教师自身教学活动有重要影响,而且对所教授的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m青年体育教师对高校体育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探讨高校青年体育教师教学艺术风格具有重要意义.
2高校青年体育教师的特点
2.1高校青年体育教师优势明显
目前进人普通高校聘任体育教师的绝大多是各个体育院、系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他们的优势、特点非常明显.具体表现在:(1)年轻(25-28岁);干工作充满热情;对领导分配的工作任务能坚决执行,并设法完成;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的能力强;(2)具有少量的教学经历.在通过本科阶段的教育实习,以及研究生期间的教研活动,使这批青年教师对实际教学具有相关阅历和认识;(3)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由于在硕士研究生期间,科研能力得到了系统的培养,而且有相当部分学生有协作导师完成省级课程、甚至国家级课题的经历.(4)专业技术和专业理论知识处于最佳状态.由于受到扩招后的就业压力,在对相关专业的理论进行更深人学习的同时,他们还要坚持技术训练,以求面试时使用.
2.2高校青年体育教师不足突出
2.2.1独立教学经验相对不足
高校青年教师成长历程往往比较顺利,经过大学教育或研究生教育走上工作岗位,从一个校门走进另一个校门,虽然各方面素质都比较高,但多数没有经过上岗培训,对教学法、心理学知识了解不够.虽然有本科阶段的教学实习与研究生阶段的助教活动,但这些都是在相关指导教师和导师的协助下完成的,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进行教学几乎没有.当真正独立面对教学对象、或者一些教学事件时,会举措不定.
2.2.2独立进行科研历练相对缺乏
高校青年体育教师求学过程中,常年将精力集中在体育专项技术练习,以及教学、训练理论深人学习上,导致其他文化知识的欠缺,也使得体育教师大多数科研能力较弱.在本科学历比例偏大的体育教学部门,青年体育教师整体科研水平都会偏低,因为体育本科教育中,是以技能培养为主,而科研能没能得到系统训练,部分硕士学历的青年体育教师,求学期间不同程度的参与过科研,但那些大部分是协助的角色,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科研体育教研活动都要经过一个“理论—实践—理论”的过程.传统型的体育教师中大量存在着重实践经验而轻理论指导的倾向,这种倾向影响和制约着体育教师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2.2.3“但求无过”心态,易随波逐流
高校青年体育教师常年将精力集中在体育专项技术的学习、教学、训练上,导致其他文化知识的欠缺,同时也形成了简单、直接的处事习惯在处理除专项技术问题之外的许多情况下,特别是在有些争议的事件上,青年体育教师多变现出随波逐流.随波逐流思想追求“但求无过”,大大遏制了青年体育教师的创新能力.
2.3高校青年体育教师教学艺术风格形成的影响因素
一名青年体育教师只有经过较长时间艰苦的教学艺术实践,才能逐步走向成熟,形成自己的教学艺术风格.其成因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
2.3.1主观方面因素
主观因素,主要包括教师的文化素养、心理品质及在教学艺术上的追求精神.其中,教师的主观追求是形成体育教学艺术风格最为活跃的因素,它带动着其他因素进人积极的教学艺术的创造活动过程中.市场经济大环境影响下,青年体育教想要尽快、尽短期内形成自己的教学艺术风格,就必须在体育教育实践中努力培养自己成为敬业爱岗、以身作则、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好教师,而且要在观念层面上确立合乎时代要求的文化价值取向,需要青年体育教师在主观上为自己营造一个积极进取的成才氛围.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必须具有乐教爱生的崇高品德,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人格境界.通过孜孜不倦的学习,逐渐完善自己的教学风格,锲而不舍,以崇高的人格影响学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既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学艺术风格形成的出发点。
科研的过程,也是青年体育教师教学艺术形成不可或缺的重要过程.青年体育教师应具有客观辩证的认识观、正确的价值观、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及体育教育事业的敬业精神,而这一切都能通过科研活动表现出来.科研的过程还是磨炼意志的过程,更是创新的过程以科研促进青年体育教师的学习动力,通过不断勤奋学习更新体育教育观念,从而为自身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2.3.2客观方面因素
客观因素,主要包括时代要求、体育教学内容和学生状态等,这些对体育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具有一定制约作用.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人,高校体育教育发生了很大变化,突出表现在办学思想上由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高校体育教育目标日趋多元化,学生对体育的需求亦日趋多元化高等体育教育的转轨客观上要求青年体育教师坚定为素质教育服务的方向.高等教师市场化机制不断渗透,高校教师流动的增加,职业竞争也随着增加,要求青年体育教师要在尽饮.尽短的时间里形成个人的教学艺术风格.
3高校青年孜学艺术风格的形成过程
3.1模仿性教学阶段
作为青年体育教师,对自己的每一节课的教学行为都要进行积极的反思.青年体育教师开始教学时,一般是模仿套用别人的教学方法、语言等教学经验.该阶段突出的特点是,模仿成分多,创造性成分很少.这一阶段在研究生学习的助教助研过程中已经基本完成,而且大部分是继承所在学校及导师的特点.
3.2独立性教学阶段
青年教师从毕业到走上自己的教师岗位后,即开始独立教学,独立面对教学对象.这一阶段基本上摆脱了模仿的束缚,能够独立地完成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如备课、上课、课外体育指导等,能够将别人成功的经验通过吸收消化变成自己的东西,并开始意识到创造适合自己的教学艺术风格.这一阶段是运用所学技术、理论知识进行独立思考,是运量创新教学的前奏,在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3.3创造性教学阶段
创新教学不是标新立异,也不是异想天开,而是在总结大量的独立教学实践经验,合理运用体育教学理论,达到质的飞跃.在该阶段青年体育教师成为教学艺术的自觉追求者,其创造性在教学中不断表现出来,突出表现在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效果的优化、教学效率的提高上.青年体育教师这种独立创造性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出现,并逐渐呈现稳定状态时,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就进人一个崭新的高度.
3.4形成独特的体育教学艺术风格阶段
经历了“模拟性教学”、“独立性教学”、“创造性教学”三个阶段不懈努力后,青年体育教师教学艺术风格已基本成形.在本一阶段,独特教学艺术风格形成阶段,更多是完善部分教学细节娜经过这一阶段后,青年体育教师教师将成为体育教学艺术的创造者,教学艺术风格在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上都有独特的稳定表现,教学带上了浓厚的个性色彩,教学内容和形式完美地结合起来,成为真正在体育教学艺术、乃至灵魂创造者.至此,该教师体育教学艺术风格走上成熟,教学和艺术浑然一体.
4高校青年体育教师教学艺术风格形成的重要性
高校青年体育教师肩负着向下一代大学生传递体育文化,包括体育卫生保健知识,体育锻炼方法、技能的重任.因此,青年体育教师除了不断扩展知识面,提高专业水平之外,还要努力钻研体育教育临界学科(体育教学心理学、体育美学、运动生理学等),能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电化教学技术、CAI多媒体技术等),熟练掌握教育科学研究基本理论和方法,尽快、尽早的形成自己的教学艺术风格,为未来的体育教育事业加砖添瓦
5建议
5.1青年体育教师要勇于创新
体育教育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二者都是在创造中完成的.在教学实践中,青年教师要大胆创新,要敢于对传统的、陈旧的、不与时俱进的事物进行完善和取缔.在学校体育结构、内容、方法、形式等方面探索最优化的教育和教学方式,灵活地、创造性地应用学校体育科学理论,打造自身体育教学艺术风格.
篇7
1.1 拓展训练定义
拓展训练是一种体验式训练,它不是简单的体育加娱乐,而是对传统灌输式教育的一次全面提炼,通过学员在活动中亲自参与来获得个人体验和感悟,然后在培训师的指导下,学员共同交流,分享个人体验,提升自我认识。拓展运动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对青少年认识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心,改善自身形象;克服心理惰性,磨练战胜困难的毅力以及改善人际关系,更为融洽地与群体合作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拓展运动的特点决定了其在青少年教育中开展的可行性
一方面,拓展训练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室内室外均可,主要以自然环境为依托,需要简单且能保证安全的器材,采取专门设计的具有挑战性的课程,让学员通过训练项目,经历心理挑战的锻炼,自己教育自己;另一方面,拓展运动还具有很好的趣味性和开放性。它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学员,激发学员的参与热情,让学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并民主地对面临的问题发表看法,使学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游戏,在游戏中享受快乐,在快乐中得到感悟,在感悟中得到知识。青少年容易接受新事物,而且根据拓展运动的特点,决定了其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的可行性,也为学校体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素材。
2. 拓展运动对青少年的教育意义
2.1 拓展训练有强身健体益智的功能
拓展训练是一种需要体力和智力的运动。与学校进行的普通体育课程相比,拓展训练具有趣味性、灵活性和开放性等普通体育课所不能比拟的特点。
2.2 拓展训练能挖掘青少年个人潜能和提高自我意识
拓展训练中设定了许多看起来是很危险的内容,使参与者感到压力的活动,甚至有些活动看起来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但是这不是单纯追求惊险感觉的活动,而是要求学员充分发挥个人能力和利用现有资源,在个人或团队的协作和帮助下去完成任务。通过项目使学员克服心理障碍,增强自我控制能力,建立自信心,增强判断能力。在克服了一个个困难的课题之后,体验到了由于达到了目标的喜悦而转化来的强烈成功感,从而真正认识了自己,在自己身上找到了自信,也就是自我概念的提高。
2.3 拓展训练有助于增进青少年的团队协作意识
在现代社会中靠一个人打天下的时代早已过去,成功需要合作,需要团队中的每个成员积极默契的互相配合。拓展训练中有很多需要团队协作才能完成的项目,这些项目能让青少年在参与中体会到团队对协作的重要性。有些青少年一直认为团队就是力量是一句空洞的话的口号,可当完成一次拓展运动活动后,才真正知道什么是团队,什么是团队精神,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经过大家共同努力就能获得成功。青少年参与的训练将成为他们终生难忘的经历,让青少年更深刻地体验个人与团队之间、下级与上级之间、成员与成员之间唇齿相依的关系,从而激发青少年拼搏创新的动力,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
2.4 拓展训练能改善青少年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由于交往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关系,它主要表现人与人之间在交际过程中关系的深度、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等心理方面联系的程度。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处理好人际关系也体现着人的知识和修养,人际关系状况关系着青少年的成长和成才。拓展训练设计了许多改善人际关系的项目。通过训练,青少年能够了解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增加青少年的与人沟通能力。
篇8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度
[中图分类号]D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5)12-0041-03
“维度,又称维数或视角,是对某一事物的概念或实现的条件的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判断、说明与评价。”[1]高校青年教师是提升高校综合实力的中坚力量,更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力军。从价值和时代维度分析高校青年教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并从方法维度准确把握提升高校青年教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这对促进高校青年教师健康成长,巩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及对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进步具有重要作用。
一、高校青年教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维度
按照哲学的基本观点:价值产生于社会实践,是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评价,是“表示物的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等等的属性”。高校青年教师是教师群体中最具活力的新生力量,高校青年教师在工作生活中能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行动导向,对促进高校青年教师个人成长、对发挥高校青年教师教育载体作用及对整个社会的和谐进步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一)有助于促进高校青年教师健康成长
高校青年教师大多数出生于改革开放前后的70至80年代,他们与时代共成长。在改革开放剧烈的历史变迁中,他们有着不同的成长经历,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巨大变革对他们的生活影响程度也不尽相同,迥异的人生成长经历塑造了他们不同的价值观念:有人积极向上,对工作生活充满热情,相信自己是命运的主宰者;有的人随遇而安,认为未来社会充满太大的变数,听之任之是最理想的工作生活方式。不同的人生成长经历使他们形成不同的世界观,不同的世界观使他们形成的不同价值判断,进而影响个人的全面发展。价值观是人们认定事物或辨别是非的一种思维或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符合社会发展及个人身心成长的价值观,高校青年教师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能够让他们身心愉悦,在工作生活中保持充沛的精力和快乐的心情,作为学校的新生力量,高校青年教师年轻的活力也会给整个校园带来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力量。因此,促进高校青年教师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青年教师健康成长及整个学校的良性运行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二)有助于发挥高校青年教师教育载体作用
高校青年教师作为教育的主导力量,本身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客体,高校青年教师作为受教育客体时,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辨别何种传输方式和手段最适于价值观的传播,在自己作为价值观传播主体时有效加以运用。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承载着国家和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高校青年教师与大学生年龄差距较小,容易走进学生的内心,高校青年教师渊博的学识,丰富的求学经历也容易让学生产生崇敬之情,所以高校青年教师群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直接决定着当代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效果。
(三)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信息技术得到迅猛发展,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形态及文化观念。借助信息网络传播平台,各种思想和思潮开始不断渗透到国内,充斥着大学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特别是西方的“普世价值”说、等社会思潮,对我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可避免地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当代高校青年教师和大学生群体普遍社会阅历不深,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面前,很容易迷失方向,加之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在这一时期集中显现,部分高校青年教师对当今社会发展产生批判心理。从职责来看,高校青年教师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力军,从社会成员构成来看,高校青年教师本身就是当代中国青年群体中的重要成员,他们本身就是中国建设的重要力量。如果高校青年教师思想产生动摇,将影响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在高校青年教师群体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使之成为自身的行为准则,对促进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具有重要价值。
二、高校青年教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维度
(一)青年教师时代特点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
这一时期成长起来的高校青年教师由于家庭生活环境存在较大差异,性格上或是积极阳光、或是努力奋进、或是浪漫洒脱,但无一例外都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时代,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走上教师岗位,将理想转变成现实,成功实现了人生角色的转变,因此他们相信知识改变命运,相信自我塑造、自我拼搏是一切成功的动力源。但在改革浪潮的洗礼中,不同环境会造就他们不同的世界观,或偏执的、或激进的,或温和的,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会对他们的成长产生不同的影响。高校青年教师尤其是“80后”的高校青年教师正是国家推行计划生育的第一代,他们多是家中的独生子女,尽管每个家庭生活环境有着很大的差别,但他们都受到了来自长辈的万般宠爱。他们有较强的爱国情怀和爱国意识,同时,崇尚自我,追求个性独立。如果在价值观教育与引导过程中出现偏差,很容易对他们产生偏执的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晶,是引领中国走向富强的价值核心,促进高校青年教师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青年教师的发展意义深远。
(二)利益主体多元化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
改革开放后,我国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渐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代替,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一的、整体性的利益结构逐渐被打破,利益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价值观是受社会存在制约的社会意识,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不同利益主体往往会表现出不同的价值观。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分工的扩大,人们从事职业越来越多样化,所属利益群体也有着显著的差别,人们的价值观呈现多样化趋势。高校青年教师涉世未深,面对社会上纷繁复杂的价值取向很容易迷失方向。促进高校青年教师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扎根于内心,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始终树立坚定的信念信仰,这是时代所需,更是一个国家发展所需。
(三)社会不良现象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合
市场经济讲求自由平等、公平竞争意识,具有一定的道德合理性,但是理想中的市场经济不可能完全成为现实,特别是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处于不断建立与完善过程中,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虽然国家采取宏观形式进行调节和控制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仍然无法完全克服其弊端,导致部分人能够通过投机倒把、巧妙钻营等方式获得大量利益。高校青年教师处于人生奋斗的关键期,在经历了艰辛的努力仍然没有获得理想成绩时,往往会产生动摇原有价值理念的想法,加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的影响,很容易接受社会不良价值观,这就需要促进高校青年教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高校青年教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维度
高校青年教师是高校发展的中坚力量,作为青年群体中的重要成员,高校青年教师本身就是中国建设的重要力量。能否在高校青年教师群体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到整个国家及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根据高校青年教师特点,本文从尊重个性差异、深刻领会内涵实质等方法维度探析了高校青年教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
(一)尊重差异、凝聚共识
1.选择适合青年教师特点的价值观培育方式。目前高校青年教师是高校中的中坚力量,旺盛的生命力使他们对工作生活中的各种事情都充满积极参与意识,针对青年教师这一特点,在创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时,一定要融入实践内容,让高校青年教师在实践中评价、把握并最终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在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价值观时,通过组织青年教师参与社会实践方式,引导青年教师在实践中去感受,从而达到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在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价值观时,可以从日常工作着手,尊重青年教师在高校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调动其积极性,使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工作中感受到自由、平等、公正等意识。
2.有针对性给予特殊青年教师辅导和帮助。现阶段受社会大环境、个人特殊经历等因素影响,一些高校青年教师很难将自身的发展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到一起,认为国家的概念在工作与生活中体现得并不明显,以至于产生对国家观念的倦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或“冷眼旁观”或“嗤之以鼻”,在针对这些青年教师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绝不能放任不管,一定要将其列为重点关注对象,在深入探析其产生倦怠思想根源上下功夫,结合实际,以足够的诚心和耐心去帮助他们,使其全面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深化理解,融于实践
1.引导高校青年教师深入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实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个人、社会和国家三个价值层面,而三个层面之间是有层次的、逐步推进的。按照价值目标划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分为最终和具体两个目标的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实现终极目标而表现出的现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目标就是“以人为本、共同富裕、公平正义”。高校青年教师只有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实质,才能真正将其融于内心。
2.科学确立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者定位。在培育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不能仅将目光定位在如何让高校青年教师消极的理论学习和被动的接受这一视角,而应通过加强理论探讨和研究,让高校青年教师积极主动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家、社会、工作及人生成长的重要意义和价值,通过积极引导高校青年教师主动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主动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代性、民族性和创新性意义,并将其融入内心。
(三)持之以恒,常态化教育
1.建立制度约束机制。制度一经确立,它能强制性地约束或保障人们按照已经规定好的章程去行使,最终保证目标实现。高校青年教师群体存在着较大的个性差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个体价值观相碰撞或冲突时,如果随教师个性发展,有可能产生偏离或背离情况,要运用常规性制度去约束,避免个体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象的发生。
2.建立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通过满足人们各种需要的条件,从而激发人们工作的动机,使之产生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过程。”[2]对于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青年教师,要给予一定的物质或精神上的奖励,以此激励高校青年教师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他律走向自律自觉。例如,对于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青年教师可采取一定的奖金或福利的薪酬激励。
3.建立典型示范机制。要树立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楷模,通过树立榜样和楷模形式,使高校青年教师群体在生活中工作中找到价值观树立的方向和目标。在具体操作中,可通过网络推动、组织推动或活动推动等形式把工作中积极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青年教师的闪光点变成“闪光面”,最大限度的发挥典型示范效应。
参考文献:
篇9
高血压病是常见的严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一种心血管疾病,近几年的临床实践发现,高血压发病年龄日趋减小,也就是高血压有年轻化趋势。目前治疗高血压主要从调整不良生活方式以及药物治疗两方面着手,药物治疗是把血压降至正常的重要手段。但据Inter Asia在我国抽样调查35~47岁高血压患者资料显示,血压控制率仅为8.1%。[1]由于本病病程长、控制难、服药时间长,不易根治,多需终身服药是本病防治的难点,其原因除医生正确诊断与治疗方案外,患者是否有良好的服药依存性,按医嘱及时足量服用降压药物是能否取得理想降压效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患者在住院期间多数能遵守医生确定的治疗方案接受治疗,并能认真地服从医护人员实行的各项措施,特别是在用药方面执行力是最高的,但是病情好转出院后的中青年患者院外用药存在极为严重的问题,直接影响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康复。现将我们对中青年高血压患着的不同心态采取的健康教育对策总结如下:
1 针对病人不同心态有的放矢实施教育,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取得病人的信任,共同建立一种指导—合作—共同参与型的护患关系,使病人乐于接受护士传递的信息并深信不疑
由于患者主观感受疾病的危害越高时,采取遵医行为的可能性越大,所以护士要了解患者对高血压病的态度和信念,清楚患者的想法和影响病人治疗的因素,有针对性的帮助患者充分认识到治疗的目的和意义,以及遵医服药的重要性,调动患者自身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其依从性。
1.1 我行我素、满不在乎型。存在此种想法的病人多数年纪较轻,平均年龄在三十五岁左右,平素身体健康,症状较轻微,不影响生活娱乐。认为医护人员是危言耸听,夸大其词,对服药控制血压及疾病发展没有充分的认识,此种病人潜在的危险更大,极易发生心、脑、肾等多种脏器的并发症。对这种病人要讲解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及对健康的危害,引起病人的足够重视。年轻病人对知识的理解接受能力较好,可以向他们详细讲解心脏血管的解剖生理在身体中的重要作用,使病人迅速改变观念,主动接受治疗。
1.2 自暴自弃、精神颓废型。平素身体健康的人,一旦发现自己得了这种终身性疾病,认为自己的一生没指望了,整天唉声叹气,郁郁寡欢,对治疗预防不积极。此时要提醒他们对父母,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并介绍病愈病例,鼓励他们互相交流感受,使他们对治疗、预后充满信心。
1.3 焦虑恐惧型。病人过于注意自身疾病,感到自己患了不治之症,每天小心翼翼,这类病人多数在四十五岁左右,身兼多重角色,思想负担重,顾虑重重。对这类病人,首先要做好亲属的思想工作,请他们积极配合,共同关心开导病人,使他们感受到温暖与被尊重,介绍经过按时服药、适量运动、饮食控制等积极治疗后症状消失,血压控制理想的病人,通过真实病例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
1.4 工作狂型。这类病人多是人到中年,事业有成,对工作认真负责,对自己的身体满不在乎,即使出现症状也不休息,经常忘记吃药。对这类病人要指导亲属督促其吃药、休息,反复讲解,实例举证,只有保护好自己的身体,才可以更多更好的工作。这些病人多数在领导岗位,要注意教育方式、语气、态度等,做到既达到教育目的又提高护理满意度。
2 根据患者生活情况和个性化的原则,寻求对患者最佳的药物和剂量,医护合作,共同加强用药指导
中青年患者大都有一定的医学保健知识,在服药过程中常自我诊断,当情况好转时就擅自停药或减少剂量,这样会大大影响治疗效果,有时甚至会增加抗药性或产生药物不良反应。故医护人员应通俗、简明、肯定的说明各个药物的服用时间、用法、用量及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药物的停止时间等,要告知患者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多数靠药物维持,且多需终生服药,在无检测血压的情况下,切勿擅自停止治疗,以免发生严重的心、脑、血管并发症。
3 丰富健康教育内容,使病人乐于接受。
高血压患者要保持平和心境,避免生气,激动和过于劳累。做好健康教育,要同时调动患者家属的积极参与,使患者自觉地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提高对自身疾病的认识,正确理解治疗方案,打消顾虑,并取得家属配合,支持和监督患者依存性接受治疗,同时要告知患者和家属不能随意听信广告、宣传和一些所谓新药,避免服药后产生不良影响,同时要指导患者合理的饮食、生活起居和各种功能训练,帮患者谨遵医嘱规范性用药,达到各种药物治疗的最佳时限,保证院外中青年患者的用药安全。
4 全程教育模式
由于高血压药物治疗是一个长期甚至终身过程,健康教育要延续到病人的生命全过程。所以医护人员必须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患者入院时要帮助患者熟悉环境,稳定情绪,是他们有安全感、信任感,从而建立平等、朋友般的护患关系,并留下病人的详细通讯地址、电话,为预防联系不到病人,还要留下联系人的详细地址、电话,出院时给予详细的书面指导,出院后定期电话指导,必要时家访,可定于出院后一,三,六个月,以后每半年一次,解答患者出院后出现的问题,定期询问服药和血压控制的情况。这样不仅提高了健康教育效果和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也增加了病人对医院的信任,扩大了医院的知名度。
服药依从性是评价患者是否按照医嘱进行治疗的一项重要指标,它的高低直接影响高血压患者的治愈率和控制率。[2]因此,加强医护人员对患者服药依从性的认识和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临床工作中护士不应过分强调患者如何去做,而应重视通过医患、护患之间的互动关系调动病人的主动性,最终提高患者的血压控制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总之,通过对出院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的分析,并针对性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服药的依存性,从而帮助病人树立正确的态度,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最大程度地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青少年 法制教育 必要性
青少年犯罪(已满14岁,未满18岁的)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近几年来,我国的青少年犯罪所占比例逐年上升,犯罪复杂化、低龄化、群体化日趋明显。因此,如何进一步做好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使教育成果落到实处,从而减少青少年犯罪,是学校、尤其是我们中职教育学校法制教育工作必须认真探讨的问题。在我校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教师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法制教育并不单纯是向学生宣讲法律知识、法律条款,要真正做好学生的法制教育工作,就必须从青少年犯罪的特征及法制教育的心理机制层面上来把握其实质,并探讨相应的实施办法。
一、青少年犯罪的特征
由于青少年的生理、心理都与成年人有很大的差别,生理、心理的特点决定了青少年犯罪有以下的特征
1、盲目性
由于青少年年龄偏小,自身识别能力低下,对事物的美丑、善恶、是非缺乏鲜明的标准与界限,认识上常常模糊不清,甚至是非颠倒,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且青少年的冒险欲、模仿欲和无穷的好奇心导致他们极易受到来自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往往是稀里糊涂、自以为是地就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2、突发性
青少年犯罪往往没有明显的动机或明确的作案目标,没有预谋和准备阶段,常常是在某种偶然事件的诱发和特定情境的刺激下突然起意,或因一句话、一件小事发生口角,感情一时冲动,顿生犯罪念头并立即实施,即所谓头脑一热,感情一冲动,说干就干,根本不考虑行为的后果。
3、纠合性
团伙犯罪在青少年犯罪中占相当大的比重,而这些团伙中绝大部分是不固定的,而是临时纠合,这种纠合性与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征是一致的。他们的心理、生理未完全成熟,缺乏生活的独立性和充分的自信力,由于年龄相近、心理水平、志趣爱好及价值观大体相同或相近,他们就很容易走到一起,拉帮结派,而一旦犯罪,就往往成为团伙犯罪。
二、扼制青少年犯罪重在预防,法制教育成为必要的预防手段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专门场所,又是塑造人格的地方,所以学校的教育对预防青少年犯罪、尽可能将犯罪控制在不危及社会根本生存条件这一社会可以容忍的层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我们多年的法制教育工作及与学生沟通的经验得出,法制教育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做好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工作:
(一)改善法制教育内容
1、法律知识灌输与行为训练相结合,从法制教育的心理学目标出发,对广大青少年来说,法律知识的学习是为提高法制素质,最终形成法制性格特征服务的。所以法律知识的灌输要有针对性,要避免过分繁琐和复杂,并要强调进行相应的行为训练,开设法律常识课、进行法知律识讲座、观看法制宣传的影视节目等等。
2、法制教育、德育和心理教育有机结合,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使学生形成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性格。坚强的意志是产生坚强法制意志的基础,而良好的性格应包括对法律的态度和法制化的行为方式。德育的基本内容之一就是爱国守法,与法育相辅相成。因此,法育、德育和心育三者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我们应将这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全方位进行教育,全员参与教育。我们要在学校的方方面面(教学的全过程、校园环境、学生管理等方面)、社会的方方面面(家庭环境、社会氛围、大众传媒等方面)渗透法育、德育和心育。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我们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发现,学生中违法行为的产生不少与自控能力不强有关,他们常常因为不能抵制诱惑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所以,坚强意志的培养在法育中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开展各种活动,并注意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培养他们良好的意志品质从而形成坚强的道德意志的法制意志。而良好的意志品质又应该是在道德和法制行为训练中产生的。
(二)创新法制教育途径
对学生进行的法制教育,不能单纯的讲解法律条款、进行法律识讲座、观看法制宣传,还必须要遵循青少年心理内化的规律,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法制教育的教师,要帮助他们把外部的法制规定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实现青少年的心理内化,现用道德内化的心理规律对法育的心理机制解释如下:
知、情、意、行这一模式把法制规定内化的过程概括为:法制认识(知)、法制情感(情)、法制意志(意)、法制行为(行)四个环节。
第一、法制认识(知)是对法律、法规等的认识过程,理解和掌握法制知识,知道如何按法办事。承认并接受法律规定并认识自己应该依法办事,能够用所掌握的法律知识评判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是否合法。
第二、法制情感(情)和法制意志(意)是对法制行为产生情绪、情感体验的过程。守法是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违法时产生痛苦的情感体验,这样就产生了法制情感。情、意是由知到行的中介,并具动力和调节机制,只有伴有明显的情绪体验,并用意志力量来调节我们的行为,才能使守法坚定不移,违法的行为不会发生。
第三、法制行为(行)是法制内化的归宿,同时也是提高法制认知,培养法制情感,锻炼法制意志的最终检验手段。我们在法制教育的实践中深深地体会到,只有把知、情、意、行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切实取得法制教育的效果。
(三)改革法制教育形式
避免单纯说教、降低强制性,从而减少青少年的抵触心理,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动机,培养情感,诱导学生注意到自己的违法行为对别人、对家庭、对社会的负面影响,逐步培养青少年忌罪如仇,养成依法办事的行为习惯。
总之,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全社会要共同关注青少年的犯罪问题,实行对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的全方位综合治理,充分利用各种手段,不断改善社会风气,消除各种消极影响,从而达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目的。
参考文献:1、李黎《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新疆社会科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