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2-04 18:01: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家校合作教育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 幼儿家庭教育 家园合作
一、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
(一)幼儿园教育
幼儿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包括了幼儿园教育、幼儿家庭教育与幼儿社区教育。前者属于正规机构内教育,后两者属于非正规机构内教育。作为正规学校教育的幼儿园教育是整个幼儿教育的核心,属于学校教育体系。并且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肩负着重要的作用。幼儿园教育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标与任务,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与监督下,结合社会的需求,由幼儿园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活动。
(二)幼儿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包括了两方面的层次,一是在家庭教育中既有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也有子女对父母的教育;二是只有父母对子女的教育。然而在幼儿阶段我们所说的家庭教育主要是第二层次的家庭教育,也就是狭义的幼儿家庭教育,主要指在家庭生活中,父母(或其他年长的家庭成员)对年幼的孩子(三周岁至六七周岁)进行教育和施加影响。所以幼儿家庭教育更具有灵活性、针对性、和连续性等优点。
父母对幼儿的教育并不受时间、地点等客观因素的限制,父母可灵活对其进行教育,并且教育的内容也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这样幼儿掌握的知识更为牢固。父母是孩子最亲密的人,对幼儿有较深入和细致的了解,这使得父母能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个性特征,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这是幼儿园的集体教育所无法比拟的。
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实施教育,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有不同的教育要求,幼儿随着在幼儿园中班级的升高,必须遵守的规则越来越多,学习的时间越来越长等,这些都需要幼儿去一一适应和调整,这样才能适应并在新的环境中愉快生活。而幼儿家庭教育则不然,幼儿的家庭生活条件在一般情况下不会有太大变化,教育者始终是父母,教育过程不会中断,有着特殊的连续性。在这个熟悉的环境中,幼儿与父母有较为稳定的亲子关系,幼儿并不需要度过适应期,在熟悉而稳定的环境中幼儿易于巩固已有的良好品德行为,形成良好习惯。可见幼儿家庭教育在幼儿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二、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的关系
在幼儿的整个发展过程中,无论是正规的幼儿园教育,还是非正规的幼儿家庭教育都起着关键的影响作用,他们是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的,幼儿园教育要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与影响,就必须重视探讨幼儿同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之间的联系。同样,幼儿家庭教育要想能从根本上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也需要得到幼儿园教育的指导与帮助。
(一)幼儿园教育对幼儿家庭教育起到指导作用
幼儿家庭教育具有极强的封闭性、随意性和片面性,这些不利因素将会制约幼儿的健康发展。而幼儿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其教育性质决定了自身教育具有较强的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和科学性。许多父母在进行家庭教育时。会感到在面对孩子不听话的举措中常常束手无策。这就是因为他们对教育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念并不了解,没有从理论的角度科学的把握教育的原则、方法等。幼儿家庭教育对幼儿发展是重要的,并且也伴随在幼儿的整个发展过程中,但同时必须要得到幼儿园教育的指导与帮助,这样才能使其尽力保证做到科学、合理。
(二)幼儿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幼儿家庭教育的发展方向
幼儿园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教育目的是根据我国的教育方针和幼儿的年龄特点确立的。并且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确立在一定程度上还反映了社会的发展需求。幼儿家庭教育的目的,具有随意、灵活和针对性的特点,但父母在制定幼儿发展目标时,仍不能脱离幼儿园教育的发展目标的要求,否则幼儿将会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这对幼儿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会使幼儿无法在社会中生存。幼儿家庭的教育目标,是与幼儿园、社会紧密联系,互相配合,保持教育的一致性,这样才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活泼地成长。
(三)幼儿家庭教育对幼儿园教育具有反作用力
幼儿园教育要想能获取到高质量的教育效果,就必须得到幼儿家庭教育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幼儿家庭教育的目标是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紧密相连的,这就决定了两者的教育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致性和相关性,幼儿家庭教育如果能积极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就可以使幼儿园教育得以顺利开展,使幼儿所受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较好的保持了其完整、连贯性,并可取得较为显著的教育成效。
三、家园合作共育的策略
家园合作是幼儿园与家庭相互合作、交流,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为目的教育形式。可见。家园合作是一种双边互动活动,幼儿园与家庭对幼儿教育都应该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
(一)幼儿园多开展亲子活动
亲子活动是促使家长直接参与幼儿园活动最为有效的活动形式。亲子活动有助于增强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沟通,并进一步加对深彼此间的相互理解。是幼儿园与家长进行交流的重要渠道之一。通过参与亲子活动,家长可以了解到幼儿的发展情况,并对幼儿园的教育情况有所了解,这样可以让幼儿在家中所授教育与幼儿园的教育保持一致,有助于保证幼儿知识的系统、连贯。
亲子活动可以加强家长与幼儿的情感交流,在开展亲子活动时,幼儿园可与家长交换意见确定双方都认为有意义的活动内容,这激发了家长的主动积极性,家长从被动参与的位置转换到主动参与的位置,能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幼儿存在的问题,并扩宽幼儿园教育的视野,给幼儿园教育带来更多、更广的信息。
(二)幼儿园和家长应经常进行沟通,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
篇2
关键词:家校合作互动 事实现状 措施分析
中图分类号:C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c)-0200-01
1 家校携手互动的必要性、重要性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纷至沓来的各种信息,刺激着孩子的感官,同时也对孩子的心理、思想、举动等起着负面影响。为此,家校之间的合作互动显得更为重要,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去寻求孩子的发展方向,探索孩子的教育方式策略。
(1)家校合作互动是教育的呼唤。在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新时代,各方面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因此,近年来,全国非常重视综合素质教育,尤其在启蒙教育方面显得更为突出。在教育教学方式改革的今天,提出了学校教育要走向现代化、走向未来、走向创新。在该形势下,我们的教育教学不再是局限于课堂教学,必须探索社会、家庭的支持和配合,这在新课改高效课堂教学方案中已经明确提出。因此,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与合作显得非常重要,在目前教育中建立“家校合作”已成为当今时代学校教育的呼唤。
(2)家校合作互动有利于激励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家校相互沟通,相互协作,将在教育教学中发挥更大的效能。当学生感到老师和家长在为本人的学习而共同努力时,他会因此而受到极大的鼓舞启发,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激发出成就感,并将其转化为积极进取的实际行动。
(3)家校合作互动有助于促进孩子方方面面的养成。家校合作互动可优化学习和教育环境,因为家长的爱好、知识和能力都会直接影响孩子的人生观、事业观、进取观等。从而通过家校之间合作互动弥补时空间隙,使孩子的学习始终处在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中,促进孩子方方面面的养成。
(4)家校合作互动有助于强化教育效果。家庭和学校作为孩子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力量,尤其在数学等学科的教育教学中,基本形成合力,相互配合和支持,增强了教育效果。曾经一位教育家说过:“如果孩子所处的家庭没有很好的素养,那怕学校在教育中付出多大代价和努力,都不会达到圆满的效果。”
2 家校合作互动的现实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随着教育的发展改革,人们逐步认识到,在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家庭和学校在教育教学中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两个因素,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如人双眼、禽两翼,缺一不可。随着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完善,使我们认识到:单一的课堂教育已不适合学生成长需要,家庭参与教育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尤其是家校间的合作互动教育,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近年来,尽管家庭、社会、学校对家校合作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已经得到普遍认可和提高,但在具体的家校合作实施过程中却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1)教育责任的推诿扯皮。部分家长观念模糊,认识不清,甚至对孩子的教育责任全部推给学校,认为孩子的教育无论好与坏,完全由学校负责,家长没有任何关系。而实际当中,学校却无力承担起这个“负全责”的重任,家长却丧失了对孩子的教育机会。
(2)家长期望过高,过分求成。部分家长由于学历低,感到生活压力大,为了改变命运,将压力与危机感转移到孩子身上,对孩子要求过严过死,一味地要求孩子考高分。
(3)有些家长不注意生活习性。在工作、生活中不注意一举一动,家庭矛盾、社会怨气、朋友嫉妒等不良行为经常在孩子面前发泄、暴露,这对于青少年孩子的心理健康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3 家校合作互动对提高教学效果的见解
3.1 树立家校合作互动的新理念
当前由于部分家长的理念认识不到位,对孩子的学习、生活往往了解甚少。家校之间缺乏一个经常的合作互动关系,往往是孩子在学校出了问题或有特殊事才与家长联系,这样低层被动的联络成了家校联系的重要方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以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家校之间的合作互动不断减少。家校之间的正常合作互动因缺少规范化的保障,而流于形式,缺少实质性的合作交流。在家校合作互动关系中,比重较大的是低层次、临时性和单向的家校互动关系,而新颖的教育理念树立的是全面性、多层次、可持续的家校合作。为此,教育工作者应该认识到家校合作互动的局限性,积极树立家校合作互动的新理念,不断拓宽家校合作的途径,从多个层面,建立家校间的教育合作互动网络,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共同来抵制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真正发挥家校合作互动的影响力。
3.2 重视家庭教育在家校合作互动中的作用
有位著名教育家曾说过:“教育教学成功的主要因素在于家庭环境,家庭因素几乎是两倍社会与学校两方面教育的之和。”学校的教育成绩要感动家长。作为教育者要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必须先要得到学生家长的支持和信赖。有位心理学家指出:“帮助学生的最有效途径是帮助家长。”为此,在日常的工作中,学校要关注引导家长要牢固树立时尚的教育理念,了解时尚的教育方式,增强家长素养,特别是要重视家校之间的合作交流,提高家庭教育在家校教育中的比重,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3.3 要做好家校长期合作互动关系
虽然部分学校与家长构建了教育合作互动关系,但在实施过程中会感到缺乏有效的影响力,很难实现家校之间的长期合作交流。这说明建立合作交流只是其中一部分,保持经常密切的合作互动是更为重要的。鉴于此,要从以下两个层面考虑做好家校合作。
(1)学校对家庭的影响情况。作为合作互动关系之一的校方,在合作交流中应该有所影响,但如何将该影响适用于服务对象,使家庭在学校的影响下形成长期有效的交流合作。该影响力的产生,不只是依靠校方单方面的服务,同时对家长的心理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2)建立家校合作互动关系,要有一个建立信誉度与认同感的过程,这个情感的建立必须要家长对学校提供教学等方面的服务水平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掌握,特别是对教师自身信誉、实力的了解掌握和深化认识。
3.4 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维一体的合作互动
古人云:“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在社会,学生在各种实践中锻炼自己,展示自己的才能和意志品德。在一个家庭,家长作为榜样,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生活习性和意志品德;在学校,学生在老师的教导下,通过多方面学习来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和意志品德;学生在日常行为习惯和意志品德的养成教育中,家校的友好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为此,老师的教育教学方法、家长的榜样、社会的环境三者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宝和.更新观念加强家校合作[J].甘肃教育,2002(2):7-8.
[2] 申瑞芝.家校合作培养合格人才[J].北京教育:教学版,2002(6):12.
篇3
关键词:家校合作;方法模式;关系沟通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10-0113-01
利用常规探索性老师与家长合作模式,对转化家长教育心理层次是有效,但要真正达到联系目,学校和老师还应注意下面几个方面。
一、家校合作模式是多标准化多角度来呈现的
1.老师与家长之间一对一地沟通与进行工作方式,这种方式对密切家校联系,实现家校同步教育有着十分重要作用。老师作为指导者,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发展规律,根据不同指导对象,采取不同指导策略,有针对性地、分阶段地进行指导,此方式适应每个学生与家庭具有全面性特点。这包话家庭访问、个别交谈、家校联系册、家长咨询、电话联系以及书信,特别是书信,此方式是指老师与家长用写信、便条进行书面沟通方式。此沟通方式有利于老师对有特殊需要家长进行个别指导,有利于老师、家长双方对那些不方便当面交谈问题进行交流,形成共识指导形式,此沟通具有自由和随机特点。
2.多个老师或多个家长这是集体方式,对普及科学教育学生知识,转变家长教育观念,帮助家长认识学生家庭教育重要性,指导家长为学生健康成长创设良好家庭教育环境有效的途径。这包括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长开放日、家教经验交流、提供学生资料。
3.无论是老师在任何地方见到家长,都要灵活掌握交谈技巧及说话艺术。把家长当成朋友放在平等地位上,不易向家长告孩子状,只要及时地向家长汇报孩子进步,如果幼儿老是犯错误也是先肯定孩子进步,再提出希望,这样就会取得家长信任和支持。利用电话形式开展家教指导工作,针对性强,能迅速、及时地指导家长解决问题,电话联系可以不受时间、地点限制,方便老师与家长沟通,加深了老师与家长的感情,对学生的思想同时也会有积极作用的。
二、农村中学家校合作的几种常规模式
一是老师进行家庭访问。一般情况下,普访能比较详细地了解学生校内外表现;随访是发现苗头,即时与家长联系,做到有问题及时解决;定期访是对有问题学生跟家长商定定期联系,互通情况,随时督促教育。家庭访问能具体个别地针对学生情况,解决实际问题,能促进家校联系,最大作用在于能改变家长在教育子女问题上依赖心理。
二是学生家长来校访问。能充分发挥家长教育子女主观能动性,同时也适当地减轻老师工作压力。
三是召开学生家长会。根据学校工作进程,一般期中、期未考试结束或举行大型活动之前,召集家长,沟通情况。因为时间有限,双方只能肤浅地了解面上情况。
四是电话谈访。随着通讯事业日趋发达,老师与家长有情况可随时用手机电话联系,便捷快速,但也受时间限制,通信费用很高。
每一至二周进行一次家校联系卡填写,在校表现可采用学生自评、小组长初评,最后班主任根据小组长初评及其他任课老师意见作出评定。在家表现也可采取学生自评,家长评定方法进行。根据我们实践表明,此种联系方法是老师和家长了解学生近期表现情况最有效方法,值得提倡。
常规性联系确能了解学生在校内外表现,也容易掌握部分学生个性心理特征,能改变一些家长在教育子女问题上完全依赖学校、依赖老师心理状态。但对老师而言,学生面广,工作费时。要更深入地了解学生内心需要,单靠这条途径很难达到目,为此,老师与家长合作模式必须拓宽、加深。
三、要建立家校合作模式先要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认识
1.现在的农村有不少家长还没真正认识到自己就是教育者,这就需要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认识,让家长积极担负起教育者责任,这样才能形成合力。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一些家长,他们往往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把一切都交给老师们了,自己只要给孩子吃好、穿好、住好就行。至于教育,那是老师们事。所以,我们应首先转变家长这种不正确观念,通过交谈、讲座、书面联系、向家长推荐一些谈家教重要性文章等方法,使他们认识到家庭教育重要性,从而慢慢地担负起教育孩子重任。
2.要使家庭教育真正成为学校教育有效补充,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必须做到目标一致,观念一致。孩子眼睛就像照相机,每天都拍下了父母形象。家长道德修养,言行举止都会给孩子以潜移默化影响。然而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今天,仍有少数家长只盯着学生分数。为此,我们在家校联系时,就要努力改变家长分数观念,通过家长学校培训、各种机会谈话等,把学校培养目标、办学思想、教育观念等灌输给家长,提高他们认识,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步调一致。
综上所述,老师与家长联系目是让家长了解学校、班级近期教育内容,孩子成长教育氛围让老师了解孩子在校外情况,以便正确地把握学生个性、心理特征,共同教育好孩子。在沟通老师和家长思想过程中,可以尽力克服家长依赖、应付心理,做到彼此了解,相互支持、互相威信,共同研究教育措施。同时,也可以增进和培养相互间情感,把师生之爱和亲子之爱融为一体,同心协力,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和谐。只有让家长从你说每句话,你写每行字里都感觉到你是信任他,是有一定能力与作用,家长才会尽力的合作。
篇4
家庭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基础。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才这一极其细微而复杂的任务。建立家长委员会是引导家长树立教育子女的正确思想和观念,掌握优教优育的知识和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通过凝聚家长力量为学校工作取得更大支持提供渠道。中学家长委员会积极协调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实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效力,构建和谐教育环境,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班级家长委员会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
然而,近几年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被淡化,有的学校的家长委员会纯粹是个形式,甚至有的学校从形式上把家长委员会撤消了!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中学,家长委员会的地位常常被忽视,究其原因,有以下五点: 首先,作为家长委员会的重要参与方学校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或无暇顾及,或看不到家长委员会在构建和谐校园,推动教育和谐中的重要作用而固执地坚持旧的思想和做法。其次,家长委员会的功能定位仍然以向社会解释介绍学校工作为主,家长们常常以"被告知"的形式获得学校信息,家长的行动很被动,无法发挥共同教育学生的积极作用。再次,家长们对当代教育理念的认识和教育改革发展的水平了解甚少,与学校的教育工作很难契合。第四,处于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人口呈外流趋势,人员流动性强,家长素质参差不齐,又存在沟通上的不畅通,家长委员会工作的实效性被迫打了折扣。第五,高校毕业生所面临的严峻就业形势推动新一轮"读书无用论"在初中家长中产生负面影响,是不争的事实。
家长委员会的建设对于学生的各方面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于初中班主任与家长的合作,可以整合和协调对学生最具影响力的两个教育环节。初中班主任与家长合作主要是指初中班主任与家长之间为了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而采取的一致性教育。初中班主任与家长的合作,可以整合和协调对学生最具影响力的两个教育环节--家庭和学校的力量,使学校和家庭能各自发挥独有的教育优势,形成有效的综合力和协同力,促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实现主动和谐健康的发展。班主任既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实践者,也是开展家校合作的组织者,家校合作的质量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在家校合作中的积极作用。初中班主任与家长合作的意义初中生正值青春发育期,是人身心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这一阶段中的生活经历与环境教育对初中生日后的成长和发展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家庭和学校作为中学生教育过程中的两种主要的教育力量,如果能相互支持和配合,最终则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合作可以促进初中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决不是学校单方面可以完成的,必须得到广大初中生家长以及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只有在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的情况下它才能顺利实现。合作可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和教育环境。所以学校和家庭必须重视家长委员会建设的重要作用。
篇5
【关键词】大学体育 教学团队 探索 建设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已经面临大众化的趋势,在这种趋势带领下,做好高校教育也是必要的。大学体育也不例外,作为大学课程中的必修公共课,大学体育教育与学生的身心健康息息相关,根据时下的情况,建设一支完善的大学体育教学团队是保证大学体育教学质量的基础,以培养优秀的高素质学生为团队的责任,将大学体育教学团队的建立做到最快最好,对当前体育教学团队的现状进行分析,掌握团队建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大学体育教学团队指的是体育专业的老师或者是教授公共体育课的老师在学校建立的、以发展教学任务为基本要求,在团队之间的共同合作下,提高教学质量,共同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学群体。大学体育教学团队的建立除了要有基本的要素,还要以扩展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要任务,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创造新型的教育模式,提升教育理念方针,改进教学发展的问题,从而达到更加优质的教学。
一、建立团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现阶段我国部分大学体育教学团队都有教学团队缺乏沟通,教学团队之间缺乏合作的问题,只做到了建设一个体育教学团队,没有认识到大学体育教学团队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一个团队的合作直接影响到大学体育课的教学质量。现阶段大学体育教学团队大多缺少凝聚力和协调性,是团队,但是不合作。学校应该及时组织开展团队之间的会议,集中大家的想法,针对大学团队建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召开讨论分析,打破从前松散的教学团队,改变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发生。这种进步有助于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能够从一定意义上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提升教师团队的合作力,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
二、建立大学体育教学团队的过程
(一)制定完善的教学目标
团队之间开会商议制定一套完善的教学方法,制定共同的准确的教学目标,以学生为主的前提下,完成教学任务,为提升大学体育教学的进步而努力,充分认识新教学改革体制下的目标。每学期开始前,团队组织召开制定教学目标的会议,每位老师都谈自己的想法,吸取大家的意见,打造优秀的教师团队。无论是科研还是教学,都要鼓励团队中的每位成员热情参与,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建立完善的团队制度
在建立团队时,团队成员应该共同协商一份教学团队的制度,在不断的实践中改正制度的不完善,每位团员要严格按照制度实施教学,互相监督,打造优良的制度环境。在思想方面禁止团队之间“拉小群体”的现象出现,思想要统一和谐。学校也要采取定期的培训提升教师的基本素质和专业素质,为打造一支优秀的队伍做努力。还要注意完善团队之间的奖惩制度,该奖励的奖励,该惩罚的严惩不贷,有利于约束教师的行为和提升教师的积极性。
(三)公平评选团队带头人
评选出合适的团队带头人,可以选择择优上岗制、轮流上岗制或者评选制。在团队中选择一个大家认可的带头人,从带头人的各个方面进行考核和综合评价。评选团队带头人应该有利于为各级教师树立榜样,形成榜样力量,这也有助于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在带头人的带领下,带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加强团队之间的互相比拼。
三、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
团队成员之间都有共同的教学目标,那么,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也很重要,团队中的教师无论是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等都会有一定的差距,很多时候会出现不合作的现象。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应该做到,团队之间要互相信任,年轻教师遇到问题要请教老教师,相互支持,共同合作。教师之间互相帮助,互相指出对方有什么问题,在学术方面进行互相交流,共同进步,为打造一个良好的合作氛围而努力。
四、建立完善的评价制度
大学体育教师团队的建立也离不开学生们的意见和建议,建立完善的评价制度有助于老师从学生的评价中吸取意见,从而对教学问题做出改善,也可以组织学生对教师团队做出整体评价,好评最多的老师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教学方法,老师们互相传授经验,互相借鉴,共同进步。
篇6
关键词:小学教育;家校合作;现状;策略
家庭和学校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两大场所,当学生在学校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在家庭中也得到了良好的熏陶时,才能够确保学生获得健康的成长。但从目前我国小学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状态来看,较多学生和家庭之间存在着严重的脱节情况,很难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因此,对小学教育中家校合作问题进行研究十分的重要,能为学生的健康学习与成长提供有利的基础。
一、小学教育中家校合作现状分析
1、合作能力不足,效果不佳。目前我国小学教育中的家校合作还处于初步实践阶段,并没有足够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因而存在着家校合作能力不足的情况,很难对学生的学习起到积极影响,且家校合作仅停留在学校的单方面灌输中,学校总是以自己角度出发考虑问题,指定家长辅助孩子执行相关计划,家长只能被动的接受学校的安排并进行一定的配合,这样被动式的合作形式很难发挥家校合作的积极作用。这是目前我国小学教育家校合作中存在最明显的问题,也是家校合作效果不显著的关键因素。2、合作范围小,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目前我国小学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现状来看,仅停留于对学生成绩方面的合作中,对于学生心理素质、品质素质、成长教育及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教育都存在着严重不足的情况。为了确保学生拿到高成绩,学校和家长将全部的合作时间都放到了学生成绩的提升中,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机械的学习,不具备为人处世、与人相处的能力、素养、品质等,这对于孩子而言会构成心灵上的致命伤害。3、合作方式单一,缺乏有效的家长指导教育。目前我国小学教育家校合作中,严重存在缺乏实际经验的情况,因而合作方式仅停留在单一的层面中,使得家长引导教育的作用并未发挥出来。目前合作方式一般停留在“家长会、家长联系薄”方式中,借助的都是国外的家校合作经验,与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并不相符,这样一味模仿不去分析我国的教育实情,很难取得良好的家校合作效果,这也是导致我国小学教育家校合作问题重重的原因之一。同时就目前实施的家长会及家长联系薄等单一方式而言,也不具备科学的规则与制度,成员间并没有相互沟通的意识及习惯,学校和家长之间如果没有特殊情况的出现也不会去积极联系,使得现有的机构并不能发挥出应用的作用。
二、小学教育中增强家校合作的有效途径分析
1、增强共育意识,明确家校责任。为了确保家校合作的实效性,必须要让学校和家长都具有充分的共育意识,让双方都明确自己对学生成长及教育中需要担负哪些责任,这样双方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的互动与配合,毕竟学校和家长有共同教育目标,那就是让每个学生都真正的成才。因此,要让家长和学校都明确意识到合作的必要性,这样在双方意识的引导下才能够确保家校合作的顺利推进。而想要达到点,需要学校及老师改变自己高高在上的态度,要充分的尊重家长,明白家长对学生教育的重要性,确保教育的统一性。同时,老师要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从生活、学校两个角度着手来开展教育;而对于家长方面,则需要意识到自己言传身教对于学生的影响,要善用积极的言传身教来引导孩子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2、合理利用多方力量,提高家校合作能力与效率。家校合作并不是只需要家长进行学习,还需要学校方面的积极配合与参与,确保家校合作方式的科学性。因此,学校要善于运用多种方式来帮助家长完成对孩子的教育,比如:家长讲座,向家长反馈学生在学校各方面的表现,帮助家长搜集不同阶段孩子容易出现的各种生理、心理问题,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确保学生的快乐成长。同时,教育机构应该积极对家长进行指导与资金支持,使家长对孩子的指导更具针对性。此外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家长热线,一来能更好的支持家长的教育,二来能对教育知识进行更好的宣传,让家长更透彻的了解孩子的心理,引导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相信通过这样良性的循环之后,家校合作的教育作用会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3、加强对多元化联系渠道的运用。针对目前小学教育中家校合作随意性强的弊端,可以通过召开家长会的模式来增强家校的沟通,分析学生学习及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家校可以互换学生在家中及学校中具体表现的记录,有利于家校更具针对性的纠正学生生活及学习中处在的问题。同时,现代社会中各种网络交流手段非常频繁,家校可以通过QQ、微信、微博等方式来对某些问题进行及时讨论,及时制定合理的教育方式,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小学教育中家校合作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理论知识、实践经验都比较匮乏,需要从增强共育意识,明确家校责任,合理利用多方力量,提高家校合作能力与效率,加强对多元化联系渠道的运用等方面着手,全面提升家校合作的实效性,促进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
作者:陈林 单位:甘肃省陇南市文县桥头学区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职业院校;思想政治;协同教育
一、家庭协同学校在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
家校协同教育是职业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必然选择。家校协同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本质要求,家庭的参与能够使学校更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并针对性地做出教育决策。家校协同教育是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的现实需求,是重视家庭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地位的外在w现;家校协同教育是增强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能够使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教育合力,进而改善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家校协同教育是职业院校教育目标实现的必然选择,是职业院校教育制度改革的内在要求,是提升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现实选择,是学生社会化的需求。
二、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家庭协同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存在的主要问题
家校协同教育理念出现在职业教育中的时间并不长,实践经验缺乏,导致当前家校协同教育在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实施中存在一定问题。一是家校协同教育不被重视,多数院校将思想政治教育放在了边缘位置,受关注程度不高;二是家校系统教育的沟通不畅,尤其是传统教育思想的存在使得学校与家庭之间并未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和渠道,忽视了与家庭保持沟通的重要性;三是家校协同教育存在教育真空问题,互相配合与沟通不足;四是家校协同教育存在合作层次较低的问题,职业院校缺乏计划性、平等性、互动性、连贯性的沟通协同,家长会是最常用的沟通方式。
2.原因分析
首先,在职业院校中,学生的职业技能教育被放在了首要位置,这导致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被忽视;其次,家校协同机制和信息交流沟通平台的“失位”是导致沟通不畅的重要原因,家校协同教育中无法明确各自权利义务关系;再次,在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家庭与学校之间教育目标的非对称性是引发教育真空的现实原因;最后,学校、家庭、学生各方角色认知错位是导致合作层次较低的基本原因。
三、优化家校协同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分析
1.强化认知,优化载体,搭建多元化沟通平台
国家对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要求院校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加强学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因此,学校需充分发挥信息网络资源优势,搭建家校协同教育的多方位交流沟通平台,比如开通网上家长学校、开发家校协同教育APP软件等。在网络资源基础上建立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沟通路径,促进德育主体之间互动式、自由式的沟通。
2.整体规划,构建家校合作机制
从家校协同教育的本质解读来看,其是一种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重要模式,在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从家校协同教育的影响因素来看,对家校双方思想政治教育责任定位不明晰,家庭参与教育的意识缺失,学校与家庭在家校协同的主动意识上不强,因此职业院校需要从整体上规划,构建家校协同教育的合作机制。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发挥在家校协同教育机制构建中的引领作用,学校发挥在家校协同教育中的主导地位,以合适的模式引导成立家长委员会,发挥家长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为职业院校培养人才提供保证。
3.注重方法,提升家庭教育的实效性与科学性
职业院校必须注重家校协同教育的方法,通过途径、方法的革新来凸显家校系统教育的正能量。结合学校、家庭、学生的实际情况召开家长会,开设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就学生问题与家长进行深入、持续的沟通交流。院校发挥电话、书信等传统家校协同教育方法的优势,建立与家庭的常规沟通模式。此外,开发家校协同教育网上通道,利用网络加大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力度。
4.多方配合,创造良好的协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借助信息网络技术,家校协同教育可以突破以往信息不通畅、沟通不及时、交互难进行的时空限制,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有效联通创造极为便利的条件。同时,还要创造良好的职业院校思想政治家校协同教育环境,在优化德育环境的同时实现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篇8
一、家校协同开展心育存在的问题
⒈家长、教师对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足
我曾对本校部分学生家长,进行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况调查。调查发现,大部分家长认识到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但认识与行动存在差距。无论是与教师的谈话或是在日常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家长很少涉及或没有涉及孩子的心理健康。从参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看,大部分家长缺乏参与意识,没有认识到参与是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或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专业人员的事情,是学校的任务,自己只管孩子的吃、穿、住。有的家长甚至认为孩子一上了学,就把教育孩子的责任一股脑儿地全推给了学校,从思想上放松了对孩子的教育;不仅如此,他们还会把家长参与看作是学校推卸责任、是学校无能的表现。
在对数十名教师进行的调查中发现,有个别教师认为“与家长保持一定的距离会工作得更好”,认为“后进生主要是因得不到家长的关心”“家长让孩子看电视太多了”“觉得家长不关心他们的孩子”“放弃了父母的职责”。有个别教师认为,家长一般受教育程度较低,文化素养差,心理健康教育又是新生事物,家长并不太了解,学校若组织家长参与心育麻烦太多,简直是自讨苦吃;或认为家长跟教师在教育问题上存在不同的见解和期望,很难达成一致的意见。另外,一些学校认为搞心理健康教育只要建个心理咨询室或辅导室应付上级检查,在硬件上作文章,根本谈不上与家长合作;或只由个别教师面向少数心理有问题的学生,要与这些家长联系;或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化,热衷于编家长读本、讲概念,搞形式主义。
⒉实践中家校协作心育的误区
(1)目的不明,活动简单化。在实践中,一些教师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归于家长,认为是家教不好。或者将家长会家访等家校协作形式看做是向家长告状的好机会,很少与家长协商解决问题。反之,家长也会有这种行为。有了这样一道屏障,双方根本无法平等地进行沟通合作。另外,学校开展的活动少有心理教育色彩,与班队活动协同;或在家长学校活动时什么都讲,没有专题。
(2)活动缺乏针对性,流于形式。学校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没有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目标笼统而空洞,内容庞杂而无序。往往是班主任认为必要时就进行,许多是有了问题才想起家长。即使是已经开展的活动,也往往没有计划、活动记录和总结 ,在活动时间上时断时续,只是围绕几个大的时期如期初、期末、节假日等进行,就是健康教育板报和小报也是几个月才出一期,家长学校好几个月才组织一次活动,随意性、盲目性强,家长所获得的也只是一些规劝性的知识和技能,很难迁移到日常家庭教育中。
(3)以学校为中心,双向交流少。许多学校在实践中采用简单的灌输方法,仅仅把书报杂志上一些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文章摘抄到黑板、宣传栏或小报上,算是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家长会几乎成了报告会――基本上是教师讲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或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家长只是接收器。这种单向交流,处处以学校为中心,只考虑到学校的需求,效果可想而知。
⒊专业人员匮乏,部分教师专业技能有待提高
家校协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教师。目前,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无论从规模还是业务水平,都不能与现实的需求相适应。专业教师相当匮乏,一所学校专职教师一般为1名,而需要服务的学生达几千人。部分教师尽管接受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理论知识的训练,有较扎实的理论功底,但由于教育教学经验不足,还基本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有的教师仓促上阵,缺乏科学基础知识,容易误导学生,造成不良影响;有的教师只是讲授心理学知识,并要求学生上课记笔记、划重点,在对家长进行辅导的时候也是如此,这种重知识轻体验的授课反而加重了学生负担。另外,部分教师自身心理健康水平令人担忧……优秀师资的欠缺,是家校协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瓶颈。
二、国内外开展家校合作的方法
⒈国外如何开展家校合作
当今世界各国已普遍认识到,青少年儿童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努力是难以完成的,需要社会各方面,尤其是家庭的通力合作。家校合作成为一些发达国家的学校所采取的主要形式。美国学者按家长在学校合作中担任的角色分为三类:
(1)家长作为支持者和学习者。家长以这种角色参与的家校合作方式主要有:家长学校、家长会、家长小报、家庭教育咨询、家校书面联系、电话联系和个别家长约见等。
(2)家长作为学校活动的自愿参与者。这类家校合作的方式主要有:家长报告会、课外辅导、家长帮助指导职业实习和特殊技能训练等。
(3)家长作为学校教育决策参与者。家长参与决策的具体合作方式有:家长咨询委员会、教师-家长会、家长出任校董事会成员等。
⒉我国开展家校合作的实践
在我国,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形式主要有三种:
(1)传统的“家长会”。根据学校工作日程安排,一般在开学、期末 考试 结束或举行大型活动之前,召集家长到校,沟通双方的情况。
(2)近年来兴起的“家长学校”。其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家长了解家庭教育对孩子学习的重要性,为家长提供一些教育孩子的知识和技巧。
(3)家访。一般情况下,学校会将普访、随访和定期访问结合。家访可以具体个别地针对学生情况,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家校联系,其最大的作用在能够一定程度上促进家长对教育子女的主动性。
三、家校协同开展心育策略
⒈协调组织机构,促进家校协作升华 为巩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果,必须建立专门的组织协调机构。因为家庭和学校建立有效联络时,仅仅依靠教师个人的力量可能很难达成目标,需要学校从制度方面对合作加以保障与鼓励。
为此,学校应成立专门的协调机构,逐步形成从上到下的行政领导、主要负责人、家长委员会三方指导体系。行政领导负责抓具体协调工作,协调各方,齐抓共管,统一领导,形成合力;主要负责人实行指导与管理结合、扶持与检查并重的工作方针,保证家校协同发展有序,措施有效,目标明确,方案落实;家长委员中的专家、学者、家长代表负责调查反馈合作情况,通过举办培训,经验交流等方式,推动家校的有效协作,保证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
⒉从家庭教育入手,提高家长自身素质
(1)开办家长学校,举办系列讲座,传播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以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为家庭、学校的协作打好基础。家长学校授课内容主要涉及:如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等,既从学校工作出发,也从家长的实际需要出发,做到有计划、有针对性。参加讲课的有专家学者,也有学校的领导、教师,还有家长本人。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举行大型心理健康讲座以及经验交流会,给家长提供相互学习的平台。另外通过参观学生作品;召开小型家长座谈会,共同研究个别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2)形成家访制度。学校要求班主任每学年对学生普访一次,对学生存在的缺点和问题,主动从学校、教师的角度承担责任,不埋怨家长,不指责学生,和家长学生一起分析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学生进步。
(3)加强宣传和咨询,让家长和社会更多地了解并关注学校教育,形成积极参与教育的协作氛围。利用学校板报、广播、家庭教育小报等,指导家庭教育。请家长走进校门,参与学校活动,了解学校,重新认识学校,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如我校(湖南省通道县第四中学)每年上半年举办亲子趣味运动会;6月举办学生综合展示活动;下半年举办“读书节”,亲子共读书并交流分享活动;开展“英语节”,请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活动,体验教育,增强亲子感情。
⒊挖掘社区教育资源,整合拓展教育功能
社区教育是时展的客观要求。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更包括社区的、家庭的正规的、非正规的一切教育过程。实施家校合作,客观上必须进行教育空间的拓展,开展全程、全员、全方位的社区教育,让每个学生、每个家长,随时随地都有学习的机会,随时都能感受到“教育场”的作用,从而提高家校协作的成效。社会的教育资源丰富多彩,如图书馆、文化馆、体育场、公园等文化设施,各类工厂、机关、部队。还有社会上各种文艺人才、英雄人物、离退休干部、教师等都是教育的重要力量。
学校主动挖掘并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把家长学校与各种形式的社区活动联系起来,加强指导与引导,整合与拓展教育功能,努力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大环境。
篇9
我是一名教师,也是一名高中学生的家长,从社会身份上而言,我兼备教师和家长双重角色。因此,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有切身的体验和感受。在多年的教育历程中,我深深感受到家校合作在孩子成长成才教育方面的重要性。今天,我想站在家长的角度,谈一谈作为家长如何主动积极地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教育的一些做法和心得。
一、家庭与学校沟通,创设目标一致的教育环境
学校是孩子接受教育的主战场,学生每天的大部分时间要在学校度过,因此,学校是孩子成长最重要的场所。同时我们也知道,家庭是孩子从小到大生活的地方,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是影响孩子成长成才教育的另一处最重要的场所。可以说,这两处都很重要的场所如果在教育行为上出现不一致的情形,那么教育目标就会偏离,教育效果就会打折,教育质量难以提高,从而影响学生的发展。因此,高效的教育应该是家校行为一致、目标一致的教育,这就需要在家校之间架设一条沟通的桥梁,创设目标一致的家校教育环境。
传统的家校沟通,往往通过家长会、教师家访等形式展开,由于次数有限,往往沟通不足,并且主动权往往在学校方面,家庭往往处于被沟通的位置,缺少主动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家校合作教育的合力。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发展,各种电子、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平台的普及,为家校沟通提供了便利条件。家庭和学校可以通过多种信息渠道保持沟通,如很多学校都有“网上家长学校”这一网络平台,很多班级建立了班级QQ家长群。作为家长,既可以通过手机短信和班主任保持沟通,也可以在群里关注班级的各类信息,了解孩子在校状况,从而及时解决孩子在学习上、思想上出现的各类问题。
二、家长和孩子沟通,建立畅通无阻的教育心理
或许有人问:家长和孩子还有不够畅通的家教关系?孩子还能不听父母的话?回答基本是肯定的。独生子女的家庭模式,宠爱溺爱的教养方式,让很多孩子从小就形成了我行我素、乖张跋扈的个性;而日新月异的信息化社会,也让孩子们的知识、思想、行为常常领跑于家长的认知,让家长始料未及。于是做家长的往往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玩什么、做什么。然而孩子毕竟是在成长中,他们的行为需要家长去引导,因此,家长要关心了解自己的孩子,多和孩子沟通交流,及时解决孩子在学习上、心理上的问题。
记得我的孩子在读小学六年级时,曾经有一段时间特别厌学。他不想写作业,每当我对他进行说教,他就梗着脖子跟我顶撞:“为什么你们大人不用写作业?为什么你们可以看电视、上网?为什么吃苦的都是我们孩子?”儿子只看到妈妈现在的“甜”,却不知这“甜”也是无数的“苦”后换来的。于是,我用一个晚上的时间让他“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我的童年在农村长大,虽称不上苦难,但也足够曲折和艰苦。我娓娓道来的诸多辛苦,在儿子看来是那么的不可思议,他渐渐地不再做声。从那以后,他明白了“幸福不是从天降”的道理,安心学习了。
可见,良好的沟通可以让孩子明白事理,激发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家长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家长一定要多关心孩子,细心观察了解孩子,同时也要注意方式方法,以免孩子反感误解,引发逆反。
三、家长和教师沟通,形成信任支持的教育氛围
父母和教师都是孩子的人生导师,都肩负着引导孩子成长的重任,他们的目标必须一致。孩子在成长历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性格迥异、教育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师,因为种种原因,他们会对不同的教师持不同的接受态度,或喜欢,或排斥,或讨厌。有的甚至会将对教师的态度迁移到对该教师所教学科的态度上,造成严重的偏科。曾经有一个学生,大概五六年级时,因为数学经常错题,被某一数学教师批评,从此对数学教师反感,对数学反感,数学成绩一落千丈,直至初中、高中,她也没走出这一怪圈。成年后的一次相遇,谈及此事,她还甚是唏嘘,后悔当初的无知和任性。可见,师生关系的不和谐、孩子的主观任性,受影响的最终还是孩子自己。
因此,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对老师出现抱怨和抵触,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听之任之,甚至只听孩子一面之词,对老师抱有成见。家长要耐心地倾听孩子的表述,理智地帮孩子分析,更要设法与老师交流沟通,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商榷教育方式方法,取得共识,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我是一个家长,我的孩子也经常会和我交流他们的老师,诉说他们的逸事,评论老师的长短,交流对老师的看法。当然,有褒有贬。每当这时,我要做的先是聆听,再是引导。我让孩子明白,我们无权去改变老师,也无力去改变现状,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顺应和适应不同的老师。这也是我们将来走上社会、适应社会的必须。所以,每当孩子在我面前抱怨老师的不是,我总是尽力维护老师的形象和威信,努力引导孩子站在老师的角度看问题、想问题。
篇10
关键词:小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
家校合作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开展阶段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通过家校合作这种方式,建立于家庭与学校之间沟通的桥梁,家长和学校能够及时的了解学生在学校或在家中的具体情况,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和教学质量。然而,在实际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却存在诸多问题。新课程教学改革已经深入到我国教育事业的各个阶段,学生的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了重视,但是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内容中的地位依旧很低,得不到广泛的重视和关注,更无法顺利开展家校合作,实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学目标。那么,如何才能够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应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呢。
一、正确认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相对于文化课程教学而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特别的课程,它是以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思想观念,健康的心理素质为基础的,使得学生能够拥有与文化素质相符合的心理素质,从而达到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的目标。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两大基础特征。
1、不定时性
环境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对于小学生而言,所处的环境几乎可以分为校园和家庭两大板块,因此,校园环境和家庭环境就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存在不定时性,要时刻以学生为观察对象和主体,了解学生所处的具体环境,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入手,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合作就能够
2、不定点性
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具体的教学课程,而是在教学开展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个人具体情况,随时随地的开展活动,通过家校合作的方式,可进一步扩大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范围,及时针对学生个人存在的问题对阵下药,及时发现及时纠正。正因为小学健康心理教育的两大基本特征,更应当重视小学健康心理教育中家校合作的比重,充分利用家校合作,发挥家庭对于学生健康心理塑造培养的重要作用,以帮助教育教学事业的教学成果最大化。
二、如何开展家校合作策略
1、沟通交流第一位,积极促成合作观念
在当下的教学氛围中普遍存在一定的教学误区,家长认为将学生交给学校就完成了任务,剩下的教学任务都应该由学校来完成,并且过于追求学生的个人成绩,而忽略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对于情感的需求和渴望。同时学校方面则普遍认为学校的主要职责是教学解惑,帮助学生完成学业的地方,对于学生的个人心理健康问题应该是学生在家庭中完成的。这种错误的思想观念造成在小学阶段,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得不到重视,学生的个人问题无法得到及时解决。因此在开展家校合作时,首先应当与家庭进行沟通交流,积极促成合作观念,保证两者之间能够就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达成一致的意见和重视程度,并通过电话、短信、家访等方式,就学生的异常现象与家长进行沟通,为两者之间的交流合作打好基础。
2、增强活动第二位,提高学生自信心
在已达成沟通交流合作的基础上,学校要经常开展家长会等交流活动,一方面是可以更加直观的让家长了解到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具体情况,另一方面,是可以使教师和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在学校的基本教学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教学活动,从各方面提高家长和学校双方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达成教学目标的同时,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解决由于心理问题的因素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下滑,注意力不集中,自卑等问题。
3、加强实践教学活动,提高教育质量
很多学校虽然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却存在理论与实际不相匹配的问题,即在实际调节学生心理情绪等方面不具备相应的专业性指导功能,通常只是通过班主任或者任课教师、家长进行谈话调节。而在调节指导的过程中,则反复提及学习,在无形之中加重了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得学生无法得到有序的心理调节。因此,在开始实际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时,要增强教师及家长自身的专业性,根据学生所处的不同年龄阶层的整体特征再结合学生个人的具体情况,对学生展开辅导教育,要多研究探讨相关的教学实践活动案例,能够主动自发的感受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积极的采取相应的应对及解决措施,提高教育质量。
4、以学生为根本主体,开展活动
新课程教学改革中明确指出,学生是新时代课堂的教学主体,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也是如此,心理健康教育归根结底是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的教学辅助手段,因此,要始终以学生为根本主体,小学生年龄很小,对于事物存在一定的敏感性,因此,在实际开展教学活动时,要充分重视学生主体的重要性,可针对小学生的具体情况组织相应的游戏教学、娱乐教学等,只有让学生快乐的、主动的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中来,才能从根本上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三、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教育正处于学生一生教育中的基础阶段,应当更加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应当积极主动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实现家校合作,共同面对。同时要注意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对症下药,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教育质量。
作者:陈奕汀 单位:重庆市大渡口区钢花小学
参考文献:
- 上一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优势
- 下一篇:街道消防安全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