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基本原理知识点范文

时间:2023-12-04 18:01: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学基本原理知识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育学基本原理知识点

篇1

关键词:独立任务型课程;模块化;课程过程考核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5)04011204

课程考核方法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是高校教学过程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高等工程教育很多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其知识体系由相互近似独立的工程任务组成,且设计、分析和计算的原理也不相同。这些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分段逐步实现的过程,成绩评定不是一个简单的标准考试的结果,应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结合不同的教育经验,形成以多模块、多形式、多手段的进程性的过程评价为主的考核评价体系,并在教学中不断指导学生,创造问题情景,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判断和分析。通过课程评价督促教师纠正教学方法,调整学习的方向和方法, 进而更好地达到人才培养目标。文章基于课程与教学课程基本原理中的过程考核原则,以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为例,研究了独立任务型课程模块化过程考核评价的方法。

一、课程考核评价研究概况和基本原理

(一)研究概况

关于中美大学在课程考核方式上的差异,南京财经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陈棣沭等对此进行了系统对比,他认为中国各大学课程评价方法多采用标准化考试,而美国

则更注重过程性考核,并将其成绩纳入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中[1]。美国也曾认为标准化考试是课程评价的最佳方法,但标准化考试使用了20多年后其弊端逐渐暴露[2]。为此,20世纪30年代美国教育学家泰勒经过了8年的

教育研究,提出了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的4条原则[3],构建了当今美国及西方国家从小学到大学课程教学设计的基本准则。其中,泰勒的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中第4条给出了课程教学的过程评价方法。20世纪70年代,教育学家欧・桑迪在泰勒课程原理和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现代课程评价的7条原则[2],其核心是通过引导和刺激,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激励其自主学习,强调自我评价,同时,在考核评价手段上注重多样化,在教学进程中采用观察等方法,发现学生的创造力,考察其认识、感悟及应用能力

。目前美国各大学的学生考核方式无不受泰勒和欧・桑迪等教育学家课程考核评价原理的影响。对于中国应用型工程技术学院,德国教育经验值得学习。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久富盛名,德国职教界明确将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作为其主要目标,具体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大能力。考核标准围绕知识、技能、素质,构建课程考核标准, 体现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理念[4]。

(二)任务型课程过程考核评价方法

基于泰勒课程原理,课程考核即课程评价。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考核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育效果,以及反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学问题[5-6]。目前中国各高校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是通过期末课程结业标准化考试来评价本学期的教学效果,存在反馈滞后的问题,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极为不利。同时,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题型固定、答案统一,禁锢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发挥[7]。

课程考核实质上就是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具备钢筋混凝土梁、板、柱等构件承载的力学行为的分析能力,并基于分析进行工程结构设计。工程设计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是结构设计逐步选优的过程,没有绝对统一的答案,因此需要培养学生运用不同方法和手段解决具体工程结构设计的能力。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是土木工程专业重要的工程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课程,主要包含钢筋混凝土梁和柱构件的承载、构造和耐久性的设计基本原理,具有多个模块工程设计任务型的知识点群。各模块之间的知识体系前后继承性不强,相对独立。因此,该课程知识点具有模块化特点,配合模块化教学模式,其考核方式分模块、分阶段、分类别进行,其目的是使教学工作的重点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培养之上,使学生在掌握结构设计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增强自主独立的工程设计和分析能力,真正实现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二、课程考核模块划分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结构设计基本原理,进而进行各类钢筋混凝土结构梁、板、柱等构件的承载设计,具体包括结构材料的选择、构件截面的尺寸设计、截面配筋设计。基于课程由不同工程设计任务组合而成的特点,按不同预定完成任务,将模块具体划分如下。

(1)结构材料性能和结构设计基本原理模块主要知识点主要包括:钢筋和混凝土的材料性能及选用原则荷载、材料强度的取值方法和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三个方面。

该部分知识点作为课程后续的梁、柱等设计的基础知识,将为这些构件设计提供材料力学性能和结构设计方法,因此考核重点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础理论,以及与其相关的土木工程材料力学性能的基础知识。

(2)钢筋混凝土梁构件截面抗弯、抗剪和抗扭设计原理模块的主要知识点包括: 钢筋混凝土梁在弯矩,或剪力,或扭矩作用下截面破坏过程;构件承载力截面设计的基本假定和设计原理;构件承载力设计和梁结构的构造要求三个方面。

该模块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结构材料性能、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掌握梁的构造设计方法,利用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等相关力学理论和混凝土梁试验研究成果,分析梁截面破坏过程,构建钢筋混凝土梁极限承载力理论计算模型,掌握梁构件的承载力计算方法,同时应用这些方法,进行钢筋混凝土梁构件截面的配筋设计和截面承载能力验算。该部分重点考核学生是否具备钢筋混凝土梁承载的力学行为的分析和工程设计能力,同时,考虑到专业知识的迁移和延伸,着重考核学生的专业知识综合应用能力,重点是将钢筋混凝土梁设计的基本原理拓展到实际的工程结构(框架结构,连续梁,简支梁、悬臂梁结构)应用中。

(3) 钢筋混凝土设计原理模块的主要知识点包括:钢筋混凝土柱构造设计要求(材料、截面、钢筋);

轴心受压构件正截面的破坏过程和特征及承载力计算方法;

偏心受压构件破坏过程和特征及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

偏心受拉构件正承面载力和斜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

对称配筋条件下,柱的承载力设计五个部分。

该模块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熟练掌握结构材料性能和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进行柱的构造设计,利用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相关理论,以及混凝土柱试验研究成果,分析柱的截面破坏过程,构建钢筋混凝土柱极限承载力理论计算模型,掌握柱构件在轴心、偏心受压条件下,以及对称与非对称条件下的承载力计算方法,同时运用这些方法进行钢筋混凝土柱构件截面设计。重点考察学生是否具备钢筋混凝土柱承载设计的能力和对该类工程问题的分析能力。

(4)钢筋混凝土梁构件正常使用阶段挠度和耐久性的设计原理,以及预应力混凝土梁设计原理模块,主要考核构件截面在长期和短期荷载作用下截面刚度和变形控制设计;构件截面裂缝宽度的验算方法和环境侵蚀对构件承载能力的影响;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预应力损失、预应力设计和构件承载力计算方法及构造要求。

该模块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结构材料性能和结构设计基本原理,理解和掌握构件正常使用的设计方法,利用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相关理论,学会构建钢筋混凝土梁正常使用阶段截面刚度理论计算模型,掌握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要求,通过对预应力结构施工工艺、承载设计原理的理解,掌握预应力结构设计方法。是否具备预应力梁结构的设计能力是考察的重点。

三、考核方式和标准的设计

基于模块化教学改革的要求和独立任务型课程模块化过程考核评价的基本原理,该课程考核评价引入了分阶段、按模块、多手段的考核模式,最终目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学生“能力”培养,真正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同时,解决教与学的偏差、教学信息反馈滞后问题,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最终实现进程性模块化课程过程考核评价的设计。该评价方式和标准的设计主要包括各模块考核评价的要点设计和课程考核成绩评定方案设计两部分。

(一)模块考核评价要点

教学模块1包括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础理论和结构材料力学性能,主要为其它模块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提供理论支撑。该部分知识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因此其考核要点是专业基础概念和基本原理。为了便于学生综合应用相关课程(土木工程材料,材料力学等)知识,理解和掌握结构设计基本原理,考试中增加混凝土材料组成和制备、钢筋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的基本知识。该部分考核以书面闭卷形式为主,题型主要有名词概念、简答、钢筋混凝土工程材料问题分析。

教学模块2、3是该课程的重点教学内容,主要培养学生工程问题综合分析、工程设计和创新思维能力。由于该部分理论性和工程应用性强,而且每一个知识点具有明确的工程设计目的。因此该模块考核可根据工程设计的特点,采取以灵活多样的开卷(工程问题分析、研究、工程设计计算)考试为主,以试验研究、工程设计大作业、结构设计大赛、结构问题研究为辅进行考核,其目的是考查学生对工程(梁、柱)设计理论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工程实践分析和创新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其中工程设计作业、工程设计大赛和梁柱的试验等辅考核,由课题组教师指导,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通过设计作品展示、试验设计和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大赛、研究报告等形式,较好地激发学生对结构分析和设计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由于教学模块4教学知识点体系内容多,通过单一试卷考试不能全面反映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因此,该模块考核以具体工程项目中预应力梁设计为背景的大作业形式为主,全面考核学生进行新型结构研究和创新实践的能力。

(二)课程考核成绩评定方案的设计

基于该课程考核要点,并结合阶段模块化教学改革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题型设计。在考试题型设计中,工程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案、思路和工程设计计算作为重点题型,考核学生是否能够善学善用,运用所学工程设计原理,进行独立思考、解决和分析工程问题。在考核评价过程中,鼓励学生提出具有创新性的、探讨性的观点,并在分值上给予体现,同时,工程问题论述分析题的评分标准要基于工程设计原理,允许有不同见解的答案,评卷时应着力关注试卷的分析问题和计算推导,以及不同方案的比选过程。具体题型设计和考核评定标准如表1。

研究性试验、构件设计作业,竞赛、研究报告100小组考核100全过程

平时平时出勤(20%)、作业(40%)、课堂笔记(20%其检查4次)、互动问题回答(课堂活动和小组互动20%)100全过程

总成绩平时(10%)+考试(60%)+研究型(30%)100

四、结语

(1)课程教学过程考核和考核手段多样化是目前国内外高等教育课程考核评价的主要方法和趋势。

(2)课程考核评价模式的改革要结合课程特点,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思想,因地制宜进行系统设计,实现课程教学和评价一体化的改革。

(3)对于独立任务型课程,采用分阶段、按模块、多手段的过程考核模式符合现代课程过程评价改革的理念。参考文献:

[1] 陈棣沭,韩婧.大学课程考核方法之比较分析[J].教育与现代化,2009,29(2):91-96.

[2] 韩锋.美国评价学生的七项标准[N].山东教育,2001,19:124.

[3] (美)劳拉夫.泰勒.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M].施良方,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23.

[4] 张海容.德国职业教育对我院高职教育课程考核模式的启示[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10,4(3):41-44.

[5] 黄亚红,曹弋.对当前大学课程考核模式改革的思考[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0(2): 67-68.

篇2

关键词:应用创新型人才;“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教学改革;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1(a)-0000-00

Abstract: The course of concrete structure principle is an important professional course in the civil engineering major. After analyzing the course characteristics and current teaching situation, this paper surrounds the target of training applied innovative talents, conducts in-depth research and discussion for the existing problems from the aspects of optimize teaching contents, improving teaching methods, examination assessment methods and enhancing practice teaching. It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is course’s teaching quality and the actual effect.

Key words: Applied and innovative talent; Concrete structure principle; Teaching reform; Course construction

一、教学改革的背景与意义

当前高等教育的结构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样性,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多样化人才已成为了共同的选择和普遍趋势。为此,我国专门提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太原理工大学作为一所理工科优势明显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是教育部61所首批入选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实施高校,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责任。针对土木工程专业的本科生教育,在新形势下如何培养素质高、能力强、满足企业所要求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是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所面临的主要任务。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必修专业基础课,内容覆盖了土木工程专业下属的建筑工程、岩土工程、结构工程、道路桥梁工程、工程管理等专业方向,在整个人才培养中发挥着承接专业知识启迪实践应用的功能,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教育质量。其教学质量对于培养土木工程应用型高技术人才,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2,3]。但从太原理工大学及全国其他高校的教学现状来看,学生普遍存在着理论脱离实际的倾向,实践动手能力较差,缺乏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破解这一难题,急需根据《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知识体系的认知规律,结合我校土木工程专业的特点,对其教学改革进行探索与研究。

二、课程的特点与教学现状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主导课程,以结构力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土木工程材料等课程内容为基础,具有理论性、综合性、实验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其基本理论涵盖了材料性能、结构设计方法、构件承载能力计算及裂缝、变形与耐久性的验算,还涉及到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基本知识。教学内容跨度广、难度大,存在着“七多”,即概念多、公式多、系数多、符号多、构造规定多、教学环节多,且其文字内容叙述多[4,5]。因此学生在学习时往往觉得很难,做题时难以入手。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以教师为主体地位,采用课堂授课的方式,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面临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教学观念缺陷。由于采用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一味地被灌输知识。这种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和重复练习,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极大的压抑和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2)教学资源匮乏。该课程的内容非常丰富,且涉及到很多的规范和工程实践,难度比较大。在师资力量方面,目前大多数教师是博硕士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任教,缺乏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和锻炼机会,动手实践能力相对较弱,加之教学方式单一,直接影响到了该课程的授课效果。

(3)教学考核落后。由于考试方式主要采用闭卷形式,考核内容大多围绕课本知识,套用各种公式。而学生多以“应试”为学习目的,只是在短时间内集中强化式记忆,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显然,这种类型的考核方式达不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意识的教学目的。

因此,在明确该课程的特点和规律后,为了适应新时期对土木工程卓越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迫切需要改革和完善该课程教学体系,根据知识的结构体系和认知规律,既注重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讲授,又努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与理论的能力,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

三、教学改革的方法与手段

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这几个基本方面着手,对该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研究和改革探讨,以期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贯穿“授之以渔”的思想,提高其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具体描述如下:

(一)教学内容改革

(1)理论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强化知识体系的完整、系统和科学性,教学内容以混凝土结构中的基本构件(轴心受力构件、受弯构件、受扭构件、偏心受力构件和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截面设计为主线,每部分都划分成“原理、设计、验证”三部分,让学生系统掌握它的受力破坏机理、计算基本假定、计算模型、计算公式以及构造设计要求。通过这样的讲解模式使学生思路清晰,搭建起易于掌握的可塑性知识框架,构建了应用知识进行技术创新能力。

(2)试验部分:改变传统教学中陈旧的演示试验模式,即教师对已浇筑好的构件进行加载,通过破坏现象来分析其原因。采用让学生直接动手参与,记录现象并进行思考,培养他们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如梁的抗弯试验,对于方案的设计、构件的浇注、以及从加载到破坏的过程,学生来参与,最后验证试验结果和现象是否与预期相同。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创造性思维方法,进一步认识和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综合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改革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给学生摆明现象、提出问题,然后老师来回答疑问。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后,发现学生更愿意接受互动参与式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师应从学生对知识的认知程度上入手,全面调动其参与性,联系相关的知识点,力争达到实现融会贯通。具体如下:

(1)将工程案例穿插到教学过程中,如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工程现场录像,都是很好的素材。把解决工程问题作为学习的动力,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明白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相互关系,在什么场合使用以及如何使用。此外,在教学时教师应先提出学习的目标和任务,分析和总结知识内容的特点,设置疑问、对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避免学生在学习时漫无目的,耗费大量时间却效果不佳。

(2)该部分教学内容多且与现行规范、规程等联系比较强,应在分析该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各种教学方法的特点等后,确定有哪些适于多媒体教学和传统的板书。引入大量的图片、动画、工程现场录像等到课堂中来,如清楚直观地展示梁、柱、楼盖等构件的钢筋形式、位置、数量、搭接方式,甚至还可以采用视频跟踪,让学生了解并熟悉一栋建筑的整个施工过程。这样学生会在学习时产生亲切感和亲临感,有利于掌握基本概念,提高整体教学效果。此外,随着工程建设的需求和发展其内容和知识还在不断地更新。教师要及时将学科的发展动态和自己的科研成果来不断填充教学内容,使所授课的知识紧跟学科发展前沿,开阔学生的视野。

(3)考核方式改革。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减少其仅靠考试前快速突击就可取得好成绩的弊端,以更加真实合理的方式地来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如综合考量到平时作业、布置任务的完成情况、课程设计和笔试环节,真正激励学生平时的认真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四、结论

通过作者自身的教学钻研与经验探讨体会,深刻认识到《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是一门理论与实际密切相联的学科,各知识点环环相扣,且涉及专业学科面的范围非常广。教师应从本课程的认知规律和学生的求知特点来寻找突破口,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培养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为方针,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紧贴实践,缩小从理论到实践的距离,找到学生易于接受的最佳方式,将基本技能、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真正的融入到教学工作中去,达到既提升学生知识水平的同时,又拓展了其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东南大学等. 混凝土结构上册,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4.

[3] 刘素梅, 徐礼华.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课程双语教学实践与总结[J]. 高等建筑教育, 2015, 24(3):112-116.

篇3

一、讲清基础知识,做好巩固知识的准备。

我们要从基本知识入手,基本知识包括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概念。教师要教会学生准确地掌握所学的这些基本知识,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中深钻教材,吃透教材和大纲,不但要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且要弄清楚各原理和概念的外延部分,全面系统地教授知识。

概念是构成思想品德课体系的细胞,概念的教学是学习其他基本知识的基石。教师必须讲清概念,才能使学生较好地掌握其他基础知识点,正确领会和应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概念教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例如,在讲八年级下册第七课第二框《财产留给谁》时,要讲清楚“遗产问题”,就必须依次弄清以下概念:(1)财产所有权;(2)被继承人;(3)遗产;(4)继承人;(5)继承权;(6)法定继承;(7)遗嘱继承;(8)遗赠。这样,学生才能对“遗产问题”有全面清晰的认识。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教师所传授的每一知识都应该有根有据,不能用“大概”、“差不多”等模棱两可的语言,也不能把有争议的东西教给学生,否则,就会给学生造成对知识的混乱不清,不利于对知识的掌握与巩固。

二、加强复习、练习,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复习能使我们学到的知识得到及时巩固,避免遗忘。复习的过程,是整理知识的过程,也是练习知识的过程。通过整理和练习,使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得到巩固。正如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所说:“所教的科目若不常有适当的反复与练习,教育便不能够达到彻底的境地。”教师在教授每一堂课时都应准备相应的、充足的练习,使学生经历从一般练习,到重点练习,再到精练这一过程。最终,教师对练习过程中学生普遍做得不好、出错率高的题要高度重视,反复强调,从而达到夸美纽斯所说的“彻底的境地”。

同时,要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想法。有的学生一上完课,就把书本一丢,万事大吉不管了。他们认为思想品德课是“轻工业,投资少,见效快”,是一门“冲刺性的学科”。平时既不预习,又疏于练习,临到考试,背一阵就完事,如此,记忆得不到巩固,知识掌握不牢靠,是很难获得好成绩的。

在九年级第六课第一框《人民当家做主的法治国家》的教学中,通过练习,我发现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对依法治国四个基本要求的地位混淆不清,既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哪个是前提、中心环节、关键、必要保证搞不准确,不能一一对号入座,于是,我采用简表形式,帮助学生将知识回炉,理清头绪,使之条理化,一目了然,即: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立法——前提有法必依——守法——中心环节执法必严——执法——关键违法必究——追责——必要保证

通过又一次的对比练习,学生的记忆得到深化,消化理解了知识点,达到了通过复习练习来巩固所学内容的目的。

三、灵活运用知识,达到巩固知识的效果。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也只有在灵活运用中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所掌握的知识灵活运用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使知识在运用中升华和巩固。也只有这样,才能在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步产生兴趣和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把方法教给学生,而不能光教学生死记硬背条条模框框。

思想品德课中的基本观点是经过理论证明和实践检验的,是真理性的认识,是我们判断是非的标准,是我们分析问题的依据。在教学中,如果将基本观点和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分析,巩固知识的效果会很好。

例如,青年人李某说:“我将来不准备继承父母的遗产,故我也不赡养父母。”这个说法对不对呢?学生一般都能说出“不对”这个结论,但要巩固知识,关键是运用有关的观点来进行具体、正确的分析。解决这个问题要运用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及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的知识点。首先,义务是公民必须履行的责任,虽然它是以公民的自觉性为基础的,但要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现,公民不履行法定义务,是违法行为,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不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是不行的。其次,将来不继承父母的遗产,不能成为不赡养父母的理由。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每个人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父母尽了抚育子女的义务,年老后就有享受子女赡养的权利;子女享受了父母抚育的权利,就应在成年后尽赡养父母的义务。否则,就是只享受权利,不尽义务,这就与我们所学的基本观点相悖,因此,李某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

篇4

    电子信箱:xmlig@126.com      

    [摘要]本文以地理教学为例,阐述了教学行为由“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变的必要性及怎样实现“用教材教”的教学行为的基本观点,着重阐释了“教什么”及“怎样教”的观点。论述了新课程理念下地理学科教学的基本内容应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态度等四大内容,并从“抓住主干,分类施教”、“教师示范,引导自学”和“引导创新,多元评价”三个方面,说明了教学行为由“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变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教教材;用教材教;基础内容;教什么;怎么教

    问题的提出

    我省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已经一年多了,在这段时间里,我与厦门市及全省各地地理同行进行了多次交流,从地理教学的角度讲,感触最深的一点就是广大地理教师普遍反映“课时不够”,往往一个模块的教学时数(36学时)用完时,还有相当一部分教材内容没有讲完。而且许多课标中的要求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尤其是学生的学习意识、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选择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由于许多教师没有真正领会高中新课程理念,没有遵循“依据课标、基于学情”的教学原则,仍然沿续“教教材”的老办法,而没有实施“用教材教”的教学行为所致。

    一.为什么要使教学行为由“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变

    所谓“教教材”,就是依据教学大纲,忠实传授教材内容的教学行为,其特点是对教材内容做细致地梳理,到位地传授,尽可能做到“滴水不漏”,教材的观点就是“真理”、“权威”。虽然教师在教学中也讲究启发、讨论,也讲究师生活动,但当学生的观点与教材的观点不一致时,只能以教材的观点为标准观点,甚至对某个问题的表述都要以教材的文字表述为依据,即所谓“以本为本”,其实质是压抑了师生的创新精神。目前,全国大多数地区仍然使用统一的教材,仍然与考试大纲一道成为高考命题的依据,故此种知识立意的教学行为仍然占据主流地位。

    所谓“用教材教”,就是依据课标、基于学情,借助教材的学习素材,忠实地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发展目标的教学行为。在此种教学行为中,教材只是一种学习工具,教材内容只是帮助学生实现三维发展目标的一种载体,并不是要求学生将教材内容全部掌握,教材也不能成为高考命题的依据。随着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推开,各种版本的高中教材纷纷上市,为各地市、各学校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同时,伴随着高中教学使用教材版本的多样化,高考只能依据课程标准而不是某个版本的教材来命题。

    就“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的区别而言,从知识容量看,教学大纲的目标主要是“双基”的目标,重在知识点的规范,课标的目标则是包含“双基”在内的三维目标;教学大纲规范的学习内容没有赋予学生选择的权力,在其指导下的教学行为很容易导致“教教材”的教学行为,而课标中的学习内容的总量大大超过了教学大纲所规范的知识容量,其中大量的选修模块和新教材(无论是必修教材或是选修教材)中呈现的大量学习素材(如丰富的案例),赋予了学生极大的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力。从知识的呈现方式看,原来的材更多地是以学科为中心的编写思路,知识体系比较完整,前后章节的逻辑性较强,文字表述多以结论性的表述为特征。例如人教版高一下册5.2《农业的区位选择》一节,教材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大方面的气候、地形、土壤、市场、交通运输、政策等六个要素逐一详细地阐述各要素及其变化怎样影响农业区位的选择,并给出了相当完整的“权威”结论。在课程标准指导下的新编高中地理教材,则地理学科理论为背景,以课标“三维发展目标”为核心的编写思路,体现“问题解决”特色,用大量的案例、图表,及少量的文字叙述呈现地理知识,很少或没有直接给出现成的结论性知识,试图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图表等学习素材自己悟出隐含其中的地理基本原理。例如《高中地理必修2》(人教版)第三章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通过“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变迁”案例和一些图表,以及一系列活动讨论题,间接地“告诉”学生有哪些因素怎样影响某个地区的农业区位选择,而没有直接地阐述各因素是如何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其意图是让学生通过研读案例,从中自己悟出地理原理,并用自己的语言加以归纳表述,老师的作用仅仅是帮助学生实现这个学习过程并达到课标所规定的三维目标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种教科书与其说是“教材”,不如说是“学材”。由此,教师如果不加选择地用“教教材”的教学行为去实施,必然出现“课时不足”的尖锐矛盾,同时也就不可能实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的。所以,在课程标准指导下的教学行为必须是“用教材教”。

    二.怎样实现“用教材教”的教学行为

    为了实现由“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实质性转变,教师必须考虑两大问题。其一是“教”什么,其二是怎样“教”。

    1. “教什么”的思考

    作为教师,应教给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态度),并将这些基础内容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已有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应深入思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深刻涵义,认真分析课标中规定的内容及其所达到的要求在教材中是如何体现的?还可补充哪些内容?同时应将哪些内容从课堂教学中删减去?

    ⑴对基础知识的认识

    首先,以地理学科的基本理论为背景,依据高中课标,选取那些能支撑学生自主学习地理的地理学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数据,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内容。例如,地图经纬度、等值线图的基本原理,地球运动、大气运动、地壳运动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水(包括陆地水、海洋水)、地壳物质、生态系统物质的循环运动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影响人类生产(包括工业、农业、交通与通讯等)生活(包括人类聚落、人口发展变化等)的自然和人文因素的知识结构,影响各种资源形成、开发利用的主要因素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各种自然灾害形成的基本原理以及可持续发展观的基本原理等。而对于那些通过查找地图或文字资料就很容易查到的地理事实材料(除特别基础的、非记不可的以外),尤其是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变化的人文地理数据等“是什么”或“有什么”的材料;以及那些虽然是地理学科重要原理,但却远离学生已有经验、只是地理专业人员必备的内容(特别是当前学术界尚有较大争议的),不作为地理课堂教学内容。

    其次,依据“生活化”、“社会化”、“现代化”和“综合化”的原则,对所选取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通常以当地社会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当前世界关于地理学的热点问题(如印尼地震引发印度洋沿岸海啸、厦门PX项目上马与不上马的争论)、地理与政治、历史学科交集的问题等为基本素材,以案例的形式补充到课堂教学中去。例如,我在教学中把厦门引进PX项目的争论作为案例与地理必修3中产业转移、必修2中工业布局、城市功能分布等内容结合起来,指导学生对PX项目的上马与否进行利弊分析,并提出自己建设性的意见(给市人大的提案)。这种用教材教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地理综合思维的水平,培养了学生不唯书、不唯上(当时市委市政府坚持要上PX项目)的创新思维能力,增强了学生热爱家乡、报效祖国的情感,较好地实现了课标的要求。

    ⑵对基本技能的认识

    根据地理课标,选取那些能支撑学生自主学习的地理学基本技能,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内容。归纳起来大致有读图分析技能、获取和解读信息的技能、调动和运用知识的技能、描述和阐释事物的技能、论证和探讨问题的技能等几个方面。

    读图分析主要包括经纬线网的判读、等值线图的判读、反映地理事物动态变化的过程曲线图(通常是横坐标表示时间,一个或多个纵坐标表示一个或多个地理事物;也有三角坐标图、极坐标图等形式)、地形剖面图、单个或组合形式的经济统计图表、反映多项地理事物内在联系的信号纲要式的网络框架图等的判读分析。至于一些过于专业化的专业地图(如地质图等)判读则不纳入课堂教学范畴。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主要指从各种地理图表或文字材料中分析判读出有价值的地理信息。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利用教材或补充材料中的相关图表文字,指导学生分析判读地理信息,而不能直接给出结论性的知识,因为它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例如,我在上必修2《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一节时,课堂引入是让学生发现教材中4.2图的疏漏。其用意有两个,其一,让学生站在企业家的角度思考问题,建构工业区位因素的框架,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这在第三章农业区位因素学习时已有类似的尝试。在实际课堂上学生指出了缺少资金、技术,但将“工人”改为“劳动力”是在我的启发下完成的(启发:工业生产单靠工人就能完成吗?)。其二,让学生再次认识到教材并非绝对无误的权威,仅是我们学习的重要资源,强化学生挑战权威的意识。

    调动和运用知识的技能是重要的地理教学内容,只有结构化、网络化的知识才可能是有序的知识,才易于根据需要被调动和运用来解决问题,也就是形成知识的迁移。因此,形成地理认知结构是形成知识迁移的重要前提,在课堂教学中尤其应重视这一点。

    描述和阐释事物,是指对地理事像的科学描述和解释。这要求学生对地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内涵必须真正“吃透”,深刻理解,然后用自己的话重新组织表达出来。当然,对地理专业术语不能含糊其词。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分解地理基本原理所隐含的基本要点,并指导学生分析各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使书面表达具有更加严密的逻辑性,即使外部地理知识结构内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这是一项相当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最容易被师生忽略的内容,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⑶对基本方法的认识

    相对于一般的学习方法,地理学科有其独特的学习规律和思维方式,掌握和运用好这种学习规律和思维方式,即学会了地理的学习方法。常用的地理学习方法主要包括地理比较法、综合分析法、图文转换法、图图转换法、特征归纳法、地图记忆法、信号纲要法、案例分析法等。此外,如何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从繁杂的文字图表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如何在众多的教辅练习中选择适合自己实际的习题进行必要的操练,如何针对自己存在的问题进行阶段性的小结复习,如何提出有价值的地理问题,如何进行考前复习等,都应成为地理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而且既要有专题的指导,又要经常性地融入“双基”的教学中。例如我在进行必修2如何判别工业布局主导因素时,采用了这样的案例教学。案例:“不同工业部门的生产成本一览表”

  工业部门

原料运输费用

产品运输费

原料购置费

技术研发费

劳动力费用

其他费用

A

40%

10%

20%

5%

8%

17%

B

10%

50%

13%

7%

8%

12%

C

5%

5%

15%

60%

5%

10%

    讨论:A、B、C三类工业布局的主导因素分别是什么?并请学生列出ABC三类工业部门中常见的工业。

    该案例的设计体现了“分析工业的区位因素”课标要求,体现了教师对指导学生如何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示范作用,实践证明学生比较顺利地理解了生产成本中运费成本对形成主导因素的原理。在课堂上师生共同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尝试问题探究,注意引发学生间不同思维的交流、思想火花的碰撞,让学生感悟自己对问题学习的障碍所在,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行富有针对性的讲解。我要求所有学生追求“做一题会一片”的学习境界,为了帮助学生达到这一目标,我在教学中常常与学生一起将已经做过的题目进行改造,如换个条件或对某个条件加以限制,换一种条件表示方式,换个研究地域等,然后让学生在新的问题情境下再次尝试解决老问题,使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得到提升。

    教师将自己研究问题的方法融入教学是培养学生基本方式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我将自己精选后的各地高考试题的问题隐藏起来,让学生根据题目的背景材料,自己选择发问角度,自己尝试命题,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们所提出的问题往往是高考命题者始料不及的,也常常是我意想不到的。我坚信“能提出问题,就已经把问题解决了一半”的理念,我在向学生提出我事先设定的问题和该题原先的问题后,充分肯定学生中富有创意问题,并对学生提问中所暴露出的问题给予适度的点评,收到了一石多鸟的效果。为了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这些年来,我坚持在平时的考试中,出一道让学生依据所给背景材料自己命题、自己作答,取得了较好成效。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对地理“双基”掌握的情况,更要关注学生对地理的基本学习方法掌握的情况。只有掌握了基本方法,才可能形成地理知识的迁移能力,才能实现由“教”到“不教”的转变,从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力。这恰恰是学生终身受用的重要财富。

    ⑷对基本态度的认识

    从某种意义上说,态度决定一切,没有科学的学习态度,是不可能学好地理的。学习态度主要包括学习兴趣、学习毅力、科学严谨、探究精神、合作精神等方面的内涵。它是一种内在的学习心理倾向,不是一种知识,因此,它不可能被“传授”,教师只能通过教学行为去感染和熏陶学生,使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的学习态度。例如,教师可通过直观教学、激励策略、自身的教师人格魅力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感受合作探究的乐趣和信心的重塑;可通过辩论和研讨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地理科学的严谨性和逻辑性;通过宽容和欣赏学生的观点,促进其自主学习的意识。

    2.“怎么教”的思考

    作为教师,应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紧紧围绕帮助学生实现“三维发展目标”这个核心来组织教学。要实施“用教材教”的教学行为,必须抓住几个关键问题重点突破。

    ⑴  住主干,分类施教

    许多教师在确定一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时,往往是从学科中心、教师中心的角度去考虑的,他们把学科的主干知识(包括基本技能)当作教学重点,把自己从学科角度考虑的那些比较抽象、逻辑关系较为复杂的主干知识当作教学难点,而且往往这些重难点都是从教参中“参考”出来的。熟不知教材和教参是全国统一的,而各校各班的学生却是千差万别的。如果教师在确定重难点时,不考虑学生的实际,就难免出现低效教学。有些主干知识虽然重要,但学生完全能够通过自学解决问题的,就不应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来处理。教学难点的产生除了学科知识本身较抽象或复杂外,也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很大关系。同样的知识对甲校的学生是难点,但对乙校的学生可能就不是难点。因此,“用教材教”必须首先从地理教学的基本内容(如前所述)中,筛选出地理学科主干知识,其次,根据自己所教学生(注意:不同学校的学生有较大差异)的已有经验和学习力,将上述主干知识划分为学生通过完全的自主学习能够基本掌握的知识、学生难以通过自主学习加以掌握的知识、介于前两者之间的知识等三类,将后两类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

    ⑵教师示范,引导自学

    从同一单元的内容中,选取一个典型案例重点剖析。通过教师的示范,指导学生学会从案例中,从教科书的相关文字与图表中获取有价值的地理信息,分析筛选出相关的地理基本原理或规律,用自己的语言,科学地、规范地进行文字表述。然后,再让学生自主地去剖析与此相关的另一个案例。例如,《高中地理必修2》(人教版)第三章中关于农业地域的形成,用了“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等4个案例来间接地阐述农业地域形成及发展变化的基本原理和农业生产的特点(地域性和周期性)。教师可根据需要选取一个(例如澳大利亚混合农业)案例,去示范性地分析隐含其中的上述地理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分析、讨论这些基本原理如何解释其他相关案例。此外,教师还可将当地农业生产的资料以问题讨论或案例的形式,适当地补充到课堂教学中,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既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同时也为课堂讨论、合作探究提供了时间上的保障。

    ⑶引导创新,多元评价

    在新课程理念中,教材只是一种课程资源,教师和学生也是课程资源,教材中的观点不再是真理的化身,学习问题的解决,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参考教材和网络上的相关资源,以及其他学生的问题思路,自主地处理各种信息资源,自主地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在此过程中,学生将遇到“如何发现问题”、“如何提出问题”、“如何解决问题”等一系列挑战,将遇到“如何处理独立思考与他人合作的关系”的挑战。学生在处理这一系列矛盾的过程中,他们的“双基”、“方法”及“情感态度”都将得到升华。对教师而言,应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不仅在课堂上,也可在课堂之外的网络上,对于学生提出的不同于教材、不同于教师的观点,教师要宽容,要帮助学生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观点。尤其是人文地理中的许多问题很难有唯一的正确答案,就是不同教师之间也难有完全一致的结论,因此只要学生的结论符合地理学的基本原理,对某个问题的论证能够自圆其说,就应该给予肯定,要坚持多元评价,不要片面追求答案(结论)的标准化、统一化。

    结束语

    由于思维定势的影响和外部环境的干扰,教学行为由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转变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相当艰巨的过程。教育理念没有真正转变,教学行为是不可能有实质性的转变,特别是课标中某些要求难以在高考评价中得到体现的现实,更给这种转变增加了难度。因此,只有当广大教师将落实课标要求、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作为唯一的教育目标时,现代教育行为才可能得以普及。作为人民教师,我们期盼着这一天的早日到来。

    [参考文献]

    ①《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概论》远方出版社2006年3月  高思刚 主编

    ②《试论学生与课程实施的关系》《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第2期  刘启迪

    ③《简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第1期余文森

    ④《“教育生活化、生活课题化”的实践》《全球教育展望》2002年第3期 王少君 张雅林

    ⑤《地理教学中构建建构性学习环境的策略》《地理教育》2002年第5期  李钢

    ⑥《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李钢

    ⑦《谈如何“说课”》《福建教学与研究》(中等教育文科版)2006年第1期  李钢

    ⑧《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教学设计》《福建教育》2007年第7、8期合刊 李钢

篇5

一、教学是一门艺术,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本条件

没有做充分准备就上讲台授课的教师,充其量是为完成教学任务,根本谈不上驾驭课堂的能力,那么,真正做到哪些才算是备好了一节课?

1.要备起点。所谓起点,就是新知识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的生长点。起点要合适,才有利于促进知识迁移,学生才能学,才肯学。起点过低,学生没兴趣,不愿学;起点过高,学生又听不懂,不能学。

2.要备重点。重点往往是新知识的起点和主体部分。备课时要突出重点。一节课,首先要在时间上保证重点内容重点讲,以它为中心,引导启发学生加强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做到重点突出,才能使整堂课有灵魂。

3.要备难点。所谓难点,即数学中大多数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难点和重点有时是一致的。备课时要根据教材内容的广度、深度和学生的基础来确定,一定要注重分析、认真研究、抓住关键、突破难点。

4.要备疑点。即学生易混、易错的知识点。备课时,要结合学生的基础及实际能力,找准疑点,充分准备。

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发挥学生本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创造最佳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克服本身的缺点,教育学生向最优的方向发展;而不应当根据教师自己的喜好和固有的教育模式,去限制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不要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而要创造适合学生最优发展的教育。

1.了解学生,分析学生。教师要认真了解分析学生,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性格、兴趣爱好、身体状况等,这样才能全面客观地认识学生。

2.发现问题,掌握兴奋点。教师通过对学生的了解和分析,掌握学生阶段性的和暂时性的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并常与学生交流,发现问题,从学生中掌握第一手材料。做到勤学、勤问、勤走、勤看、勤想,这样才能设计出适应学生发展的教育方法。

三、优化课堂教学

我的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有以下几个特点:1.适当增加学生的思维容量。2.重视教学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3.把发问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4.及时进行课内练习。为在课堂教学中提供一种轻松愉快和生动活泼的环境。

篇6

关键词:夯实基础 实验教学

备考虽没有捷径,但如果复习方法科学,思路清晰,方向明确,则效率定会倍增。高三阶段的生物学教学,虽然没有新知识的学习,但我们要进行大量的知识回顾,生物必修和选修共五本书,复习内容多,任务重。在复习教学中怎样才能提高时效,提升学生的各种能力,以适应灵活多变的高考题呢?笔者就以下几个方面粗略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一、夯实基础,注重知识的系统化

仔细分析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课本基础知识是高考的第一依据,找不到偏题、怪题,但基础题却数见不鲜,所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仍是复习的重点,这三基不扎实是学生失分的第一原因。因此,我们在复习中应紧扣课本,夯实基础,注重让学生能清楚地复述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并能对重点的概念、原理和观点进行分解和综合,搞清它的内涵和外延,掌握其准确含义。除此之外,在复习过程中,老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梳理教材各章节的知识体系,实施知识的重新有效整合,即把知识连成线,铺成面,织成网,以体现知识之间的因果关系和整体性。基本方法就是:先看课本目录,理清课本的主要内容,其次看章节,分单元,理清单元知识点和各小节知识点,并引导学生以知识树的形式构建知识结构,把各章节之间的衔接搞清楚,通过知识的归纳、整合和拓展,理清知识的脉络,分清知识的主干与侧枝,揭示重点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比较、分析、总结同类型知识的差异之处,达到知识的系统化。比如,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掌握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概念、发生条件、场所、过程﹙包括反应式﹚、应用、意义及二者的转换关系,从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两个方面构建知识网。

二、重视两个“准确”的训练,是提高成绩的可靠保证

高考试题常常通过图文信息相互转化的形式来考察学生的能力,因此,教师在平时复习的过程中坚持渗透两个“准确”的训练,可使学生多得分。一是准确绘制图形、图表和曲线的训练。一轮复习过程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准确说出各章节的结构图、模式图、流程图及关系图等所包含的生物学含义,并能正确画出相关曲线图。对图形的绘制要求规范、准确、严密,不可草率、马虎。比如许多学生在写遗传图解有漏写和误写符号的情况,像这类失误,教师在每次练考后对出现的错误及时纠正,并引导学生翻开课本找正确答案,这样加强训练,高考就会减少不必要的失分。二是强化学生生物学语言表达“准确”性的训练。近几年高考题目趋向简洁,减少了书写量,但其中蕴含的信息量并没有减少,在平时的复习和练考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从题干中“咬文嚼字”获取信息的能力。要求学生做到:审题一定要认真仔细,注意题干中的已知条件和出题者的思想意图;再者要多读题,告诉学生如果本题需要十分钟完成,读题和审题就要花费一半以上的时间,读懂后再下笔;对于简答题,在不会答的情况下,尽可能用题干的语言,充分利用已知条件,进行思考,变成答案。答题时力求做到重点突出,条理清晰,逻辑性强,生物学术语的表达要准确无误,并具有完整性。

三、突出实验教学,加强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学科,高考实验题考察较好地体现了能力要求。主要内容包括观察实验、实验分析和实验设计等形式,学生在此容易失分,因此高三生物复习教学中还要加大力度关注实验教学部分,重视实验过程,理解实验程序。参照《考试大纲》中所列的实验复习,可以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每一个实验的基本要素:实验目的、实验要求、实验用品、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过程的分析、实验讨论、实验方案的评价等,并注重对教材中所列实验基本方法的总结,强化训练学生运用恰当的语言对实验结果作出科学描述和解释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降低失分率。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相关基本理论的复习与记忆,因为答好实验题的前提是扎实掌握好高中生物学基础知识,因此切不可让学生舍本求末,盲目陷入实验题海战,忽视相关理论的复习。

四、关注四个方面的关系,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篇7

论文关键词:案例教学 保险学 运用

论文摘要:保险学课程是一门实务性很强的应用课程,案例教学是保险学讲授的重要手段之一,正确运用案例教学法能够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案例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基础和前提,保险学案例的选择应当具有针对性、代表性、生动性、时效性和导向性。从教学实践来看,案例教学的效果取决于教学准备、教学方式、教学讨论、教学总结这一系列重要环节。

案例教学是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讨论和讲解,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理论和技能的教学方法和过程。在案例教学中,既可以通过分析、比较各种各样的案例,从中抽象出某些一般性的结论或原理,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拓宽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保险学》是金融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同时,它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课程,相应的实践性教学主要是案例教学。从笔者的教学实践来看,案例教学是保险学讲授的重要手段之一,正确运用案例教学法能够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一、案例教学在保险学教学中的必要性

保险学课程主要介绍基本的保险理论、保险合同的基本原则以及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方法等内容,其专业术语和基本原理比较繁杂,而且是一门实务性很强的应用课程。虽然保险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但对于在校学生而言,保险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是非常抽象的,如果在授课过程中仅凭教师课堂上进行理论讲解,学生往往不能充分理解这些概念,更谈不上能够将保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案例教学把学生关心的现实问题拿到课堂上来,并让学生亲自参加讨论和分析,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比如,在讲到近因原则时,如何在众多的原因中判定近因在理论上是非常枯燥的实务问题。笔者在近因原则教学中,有意识地增加了许多案例,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这一原则在实践中的指导意义。再比如,讲人身保险的有关内容时,给学生提供一些涉及其自身利益的案例,比如人身意外伤害险案例、健康保险案例等,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得浓厚了,课堂气氛也活跃了。

案例教学法可以促进教与学的双向交流,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体,不利于师生的交流,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分析、老师点评的方式使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加,学生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并能得到教师的及时指导;另外,教师通过学生提出的观点可以发现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从而在今后的教学中制订更为细致的授课方案和计划。

案例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去思考相关的原理,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案例中的实际问题,学生有了自己思考和倾听他人意见的机会,思维和判断能力在案例分析和讨论中逐步得到提高。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学生可以锻炼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讲解保险学基本原理或内容时,结合案例分析,通过对各类典型案例的分析和讲解,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保险学的基本原理,加深对基础理论、专业理论的掌握,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运用,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保险学教学中应当加大案例教学的比重,以提高教学效果。

二、保险学教学中的案例选择

1.案例应当具有针对性。教师首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精心选择案例,巧妙设计问题。案例一定要和所要教学的术语、原理或内容紧密相关,有利于学生更直接有效地理解和巩固教学内容。例如,在讲解“保险利益”这个概念的时候,案例应当直接与之相联系,并能让学生区分“保险利益”和“保险金”这两个概念。案例的针对性还表现在案例应当直接与所要讲授的知识点相联系,而不宜涉及过多的知识点,否则会扰乱学生的注意力,造成思维上的混乱。

2.案例应当具有代表性。案例应当能代表某一种社会现象,具有同类案例的共性;或者对于案例所提出的问题,学生存有不同的观点,而这些观点往往代表一部分人的观念和看法。一个恰当的案例,不仅应当有利于学生理解课堂教学内容,还应当引导学生去思考和分析现实当中的类似问题,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案例的结论在很多情况下是开放性的,这样能够引发学生在课下做更深刻的思考。

3.案例应当具有生动性。案例应当来源于现实生活中与大学生联系紧密的一些案例,以便开展深入的讨论。比如,在讲解人身保险时,可选择与大学生人身风险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人身保险的各个种类;再比如,在讲授保险合同的内容时,引导学生分别从自身和保险公司两种角度展开讨论,有助于学生全方位学习和理解保险合同的主体、客体以及保险条款等诸多细节内容。

4.案例应当具有时效性。在保险学教材或案例汇编资料中都给出了保险课程的很多案例,但由于更新速度较慢,很多案例缺乏时效性,甚至得出的结论也存在问题。自2009年10月1日起,中国施行修订之后的新《保险法》,相比于原《保险法》,新《保险法》在很多方面都有大的修订。比如,人身保险合同的受益人和被保险人往往不是同一人,在某些特定情形下,二者的利益不无冲突。如果受益人谋求个人私利,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保险公司该不该赔?原有《保险法》规定,此类情况下保险公司不承担赔付责任。这对于无辜的被保险人显然有失公平。新《保险法》进行修改完善,规定此种情形下,实施非法行为的受益人丧失受益权,但保险公司不因此免除保险责任,被保险人的利益仍然受到保护。如果教师在案例教学中,简单地借用以前的案例,又没有根据新《保险法》对原有的分析结论作出解释或补充,很容易误导学生。

5.案例应当具有导向性。中国保险市场主体的无序竞争仍然较严重,国民的保险意识也还不强,关于保险的各种纠纷大量存在。在案例教学中,一些老师往往选择反面案例进行分析和讲解。从帮助学生理解的角度来说,这无可厚非,然而,过多地采用反面案例很容易产生负面的影响。事实上,中国保险业由于起步较晚,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还有待进一步规范,保险业的诚信建设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再加上社会公众对保险的认知比较欠缺,很多人对于保险还存在偏见甚至是反感。在案例教学中,反面案例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学生对保险业形成根深蒂固的成见,进而影响学生对保险业的认识和学习的积极性。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应当把正面案例与反面案例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帮助学生理解保险学的基本原理,还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正面引导,帮助他们理解保险的本质。

三、案例教学组织与实施的应用心得

1.教学准备。教师在教学前的充分准备是案例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教学之前,教师应当对于教学案例的内容以及案例所涉及到的理论知识点有充分的把握,对保险实务的发展变化和相关法律法规的更新有充分的了解。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对于信息量丰富或者比较复杂的案例,教师应把选择好的案例在课前发给每一个学生,要求他们熟悉案例内容,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归纳发言要点,为教学讨论做好铺垫。  2.教学方式。对于保险学课程,教师应当强调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的有机结合。强调案例教学,并不意味着放松理论教学。在教学方式上,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案例教学有利于加深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重在突出教学的目的与应用,而理论教学是案例教学的基础和前提,不掌握理论就无法开展案例教学。保险学课程必须要先掌握一些基本的理论、概念和方法,然后才能进行实务性的学习。例如在讲述保险的基本原则时,案例中必然会涉及到保险利益、近因、推定全损等基本概念,如果学生对这些概念都不理解,教师很难组织案例分析。

3.教学讨论。案例教学的实质是开放、互动,强调学生的高度参与。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是保证案例教学效果的关键环节。教师应当把更多的时间和机会留给学生,讨论主要在学生中进行,但教师绝不是旁观者,教师始终应当发挥主导作用。第一,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提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教师所提的问题要围绕教学内容,做到少而精。问题过于宽泛则学生的讨论比较散乱,不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控制,也不利于学生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知识的掌握。考虑到不同的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不同,案例提问还要有层次性,由易到难,逐渐深入。第二,教师和学生要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讨论气氛。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思考,积极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并结合分组讨论、角色模拟等形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例如,在结合一些案例讲解保险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时,就可以采用角色模拟的形式。第三,教师应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允许他们发表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开放式的讨论更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而且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开放性思维。第四,教师应当通过各种巧妙的提问,引导学生围绕中心问题进行讨论,力保讨论沿预期的方向进行。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及时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解答学生提出的疑点问题,并对讨论中暴露出的问题及时修正,把讨论引导到正确认识的轨道上来。对于学生争论较大的问题,即使是一些社会敏感问题,教师也应认真分析,不能避重就轻,更不能不回答。第五,教师要把学生从对案例本身的讨论引导到对一般性问题的讨论,并归纳出一般性的理论观点或结论,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学总结。讨论结束后,教师应及时总结要点。阐明案例分析讨论中所运用的理论知识,总结讨论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在此基础上指出需要进一步深入思考的问题。为了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还应要求学生完成一份书面的案例分析报告,通过重新审视案例的讨论过程和解决方案,学生对于课堂的教学内容能够加深理解。教师自身也应当总结本次讨论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何宏庆.保险学案例教学模式初探[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0,(1).

[2]严继莹.保险学案例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1).

篇8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意识

兴趣是创造的动力、成功的先导;兴趣是创新的启动器,也是创新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兴趣会促使你产生注意力、思考力、想象力,会吸引你身心愉快地投入到创新活动中去,主动积极地追求、探索、想象和创造。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我们不妨创设情境教学或者巧设疑问。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兴趣吸引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创造,就要勤于积累各方面的素材,巧于设计问题情境,善于驾驭语言技巧,将引人入胜的寓言、幽默的故事、生动活泼的奇闻趣事、漫画、图片等通过电化教学手段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每节课都有新鲜感受,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为此,这就要处理好灵活与死板的关系。

1.灵活。所谓灵活就是指能够联系实际,对学过的知识活学活用,这就要求我们走出教材的小圈子,尽一切可能的将所学的原理和现实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懂得其实政治就在现实生活中,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有可能带着愉快、高涨的情绪去克服一切困难,执着地去探求。只要教师充分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去启发诱导,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一定能使学生爱学习,促使学生产生创造意识。

2.死板。所谓死板,就是指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一定要将这些准确的全面的把握:必须把课本上的原理、概念、定义全部记得清清楚楚,背的越熟越好,哪些是世界观,哪些是方法论,什么是认识,什么是权利义务,什么是正义感,都需要一字不落的记住。

只有结合了这两项,才能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学生有兴趣了,也学起来轻松自如。

二、在巧妙设疑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实质上就是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巧妙地提出问题,有了疑问,学生就会积极思考,这时教师就要承担授业、解惑的责任了。

先让学生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通过引导,激励学生去寻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当学生得到成功喜悦的同时,创造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发展。要鼓励学生质疑,向教师提问题,有问才有学。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而不是单纯地被动地思考教师提出的各种问题。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结合社会实际和学生自身的认识情况优化课堂结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上下功夫。这样既有助于课堂的教学目标,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关注时事,联系实际

政治课堂教学是苦涩无味的,在时事教学中,教师们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运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来参与课堂教学,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长此以往,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时代性是政治课的生命力,时事材料是学生理解教材理论的重要纽带,因此要注重教育学生平时多关注时事,及时从报刊杂志、电视、网络上了解最新的信息,并动用课本上的知识分析纷繁复杂的时政知识,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理论联系实际这一原则得到真正贯彻实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教会学生学习政治课的方法

1.学会读书。要教会学生学会读书,把厚书读薄,老师可以将重点勾画给学生,凡是勾了的就背,不勾不背,缩小的学习范围,学生就会有兴趣,也提高了学习效率。

2.提高阅读速度。刚开始时可以让学生走马观花的阅读,慢慢重复多次,就会提高阅读的速度。

篇9

关键词:教育学理论;数字化课程;课程建设

数字化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属于教育技术的范畴,但它并非仅仅通过计算机技术就能解决,而更多地需要教育学理论的指导。教育学理论揭示教育现象的一般规律,能为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提供思路、方法或途径。但教育学理论不是死板的教条,“它随着研究对象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吐故纳新———扬弃过时的部分,生发新的内容”[1],哪怕是最新的教育实践都可以从中获得启发。过去的数字化课程开发往往存在技术研发与教育内涵脱节的问题;只有在科学的教育学理论指导下进行数字化课程开发,才能更好地适用于教与学,发挥最佳的教育传播效果。笔者在参与《课堂内外》杂志社“电子书包”的研发实践中,发现教育学理论中有不少观念、学说、原理和模型对数字化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具有诸多启示,能够为教育数字出版编辑在数字化课程的程序设计、内容制作、编辑流程等方面提供颇有价值的指导。

1教育发展观树立开发理念

1.1教育现代化观念明确了数字化课程开发的意义

教育现代化包括观念层面的现代化、制度层面的现代化和物质层面的现代化。观念层面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前提和核心,渗透于教育现代化的各个方面,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终身教育观和公平教育观。数字化课程开发从中得到的启示分别是:内容建设应该基于学习者的视角,以学习者为中心设计课程;利用信息技术,通过数字媒体和网络平台为学习者构建移动学习环境,完善终身学习的条件;通过数字化课程开发丰富教育资源,依托开放共享的互联网络,减小因资源分配不均形成的教育水平地域差异。课程现代化是教育物质层面现代化的核心。数字化课程既是一种现代化教学的手段,又是现代化教学内容,也是教学内容的一种新型载体。因而,数字化课程“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就构成了课程现代化的工具层面”[2]。首先,它要求课程结构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其次,它需要教学方法、手段和设备的现代化。一方面,数字化课程的开发本身就是一种课程资源生产,从“课程即教学内容”的观点出发,数字化课程开发的实质就是生产供师生使用的教与学的内容。萨缪•鲍尔斯(SamuelBowles)和赫伯特•金蒂斯(Her-bertGintis)认为“课程即文化再生产”,而数字化课程就也是数字形式的文化产品。另一方面,教育数字化直接引发了传统教育方法、手段和设备的革新。因此,数字化课程的开发承担着课程现代化的任务,它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教育现代化的规模和速度。

1.2信息化、知识经济与教育变革观念证明数字化课程开发的价值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正在明显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信息社会带来教学模式的巨大变革,课堂教学突破了传统方式,多媒体的引入为课堂教学带来探索空间。知识经济是一种信息化、网络化、创新型的经济,它必将对教育的改革提出全新的要求,同时也为教育的革命性变化提供前所未有的机会和条件,特别是对网络教育、创新教育、个性教育、综合学科教育和教育的国际化提出了要求并提供了可能[3]。此外,教育还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教育教学的变革,例如近年来网络幕课、视频微课和翻转课堂等的兴起就是很好的例证。数字化课程开发与传播的目标和价值之一,是它通过教育的数字产品引发人类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人们合理使用媒介和网络,养成良好的数字化学习习惯,提高数字化学习的效率。数字教育的继续发展,必然使得教育和学习超越时空限制,让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成为可能,促进全面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2课程论和教学论揭示开发方法

2.1泰勒原理解决课程内容遴选的问题

拉尔夫•泰勒(RalphW.Tyler)经过8年的研究(1934-1942),最终在其《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1950)一书中,把课程理论归结为从事课程编制活动必须回答的4个问题:(1)学校应力求达到何种教育目标;(2)如何选择有助于实现这些教育目标的学习经验;(3)如何为有效的教学组织学习经验;(4)如何评估学习经验的有效性[4]。泰勒原理的编制过程可以简约为如下模式:确定教育目标—选择学习经验(教学内容)—组织学习经验—评价学习结果。泰勒原理对开发数字化课程内容的启示是按照怎样的步骤遴选课程内容。编辑人员首先要明确课程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然后进行内容的收集,科学设计内容的组织构架方式,最后检验内容的效用。泰勒原理旨在促使课程开发的所有环节紧紧围绕“目标”进行:确立目标、根据目标选材、为实现目标进行编排、检验是否实现目标。这正如传播学发展到较高阶段之后重视对“反馈”和“传播效果”的考察。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播提倡碎片化,学习者接触的教育内容应该是精细化的。“课堂内外电子书包”所设计的“同步学习”板块,把学科同步课程全部打散细化为单个知识点。碎片化既方便数据库管理与信息调用,也方便学习者各个击破地学习知识。这种内容开发的首要问题是编辑人员如何从丰富的资源中选择内容,按照怎样的顺序来组合内容和设计教学环节。如果利用泰勒原理加以思考,编辑人员的思路就会明朗起来。因此,在正式进行内容开发之前,编辑和教育专家、一线教师必须进行充分的交流,由教育工作者给出专业的目标和编排意见,指导编辑人员编制出课程的内容框架和逻辑。

2.2赫尔巴特学派教学理论解决课程内容划分问题

赫尔巴特(J.F.Herbart)从目的与手段出发构建了他的教学理论体系,为后人提供了一种关于教学的解释框架,提出了著名的四阶段教学理论,即:清楚、联想、系统和方法理论。这个理论被赫尔巴特的弟子席勒(TurskenZiller)、赖因(WilhelmRein)等人补充和修正,发展为五阶段,即准备、提示、联想、概括和运用。五段教学法后来风靡世界,尽管现在称之为传统教学法,但它“注意运用心理学于教学,重视系统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对教学过程的阶段划分体现了教学过程一般规律,便于教师编制教案,使课堂教学有序可循”[5]。因而,赫尔巴特学派的教学理论非常值得在数字化课程内容建设和程序开发中作为基本参照步骤,指导编辑人员按图索骥。在形式上,“课堂内外电子书包”中的“同步学习”板块主要通过文字来呈现课程,同时在必要位置插入图片、音频或视频。从内容和形式上看,该部分课程的教学资源比较丰富,但摆在编辑人员面前的关键问题是按照怎样的步骤呈现已经圈定的教学内容。如果参考赫尔巴特学派的五段教学法,我们就可以把所选的教学内容分为5种类型,即:预习类、引入类、讲授类、总结类和练习类,然后将5类内容依次排列或呈现。从教学过程来看,这个数字化课程的组织形式自然而然就有了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2.3程序教学模式解决程序设计基本原则的问题

程序教学是20世纪50年代具有全球性影响的教学改革运动。斯金纳(B.F.Skinner)通过动物实验建立了操作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并据此提出了程序教学论及其教学模式。程序教学理论认为,学习是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教学的目的就是提供特定的刺激,以便引起学生特定的反应。程序教学中,学生通过选择、填空或解答问题,对系统呈现的问题或表述做出操作,程序在每一个操作之后及时反馈,学生马上得知学习的结果,然后依次进入下一步的学习,直到学完所有阶段的课程。程序教学原本就是通过教学机器来呈现程序化教材而进行自学的一种方法。在经历过以程序教学、广播电视教育和多媒体教学等为代表的电化教育阶段以及以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教育和数字校园等为代表的数字教育阶段之后,第四次教育革命正在向智慧教育阶段转变[6]。程序教学模式始终作为一种基本的教学模式为现代化课程提供思路支持。对于数字化课程的开发而言,程序教学的基本原则,即小步子、积极反应、及时强化、自定步调和低错误率原则,为课程的内容开发和程序设计提供了最基本的原则性指导。小步子,要求数字化课程的最小单元必须碎片化,将学生的学习过程设计为小步骤进行;积极反应,要求程序在学习者进行操作之后,立刻向用户显示反应———这一原则特别适用于UI设计,用户操作行为之后程序是否有所反馈和如何反馈,直接影响用户后续的操作和对程序使用的黏度;及时强化,要求课程内容讲练结合,做到同步测评;自定步调,要求设计程序时多采用非线性方式,方便学生根据自身水平有权限地选择性学习———这既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考虑,也是因材施教的要求;低错误率,要求评价反馈(练习)的难度应当适中或偏低,让学习者保持程序学习的信心。

2.4掌握教学模式,解决讲-练内容关系的问题

长期以来,在数字化课程的内容开发中,编辑人员对讲授内容的呈现与提供测评内容的关系上常常存在疑惑,即:讲授内容和测评内容在比例上如何设计,在组合上如何安排。布卢姆(B.S.Bloom)的“掌握学习”模式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思路。“掌握学习”就是在所有的学生都能学好的思想指导下,以集体教学为基础,辅之以经常、及时的反馈,为学生提供所需要的个别化帮助以及所需要的额外学习时间,从而使大多数学生达到课程目标所规定的标准[7]。因此,教师要为掌握而教,学生要为掌握而学。而保障学生达到掌握程度的重要因素,是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的教学评价———形成性测验。按照掌握学习教学模式的要求,数字化课程每呈现一个最小单元的知识点,就应该配套提供测评内容。编辑人员把课程分解为一系列学习单元,并针对每个单元按照目标编制简短的形成性测验,以诊断学生对本单元学习内容掌握的广度和深度。这样,学习者每学习一部分内容,就可以及时获得测评机会。如果评价良好,说明掌握了知识,学习者可进入下一阶段学习;如果评价不合格,则说明知识掌握不到位,学习者就应在本阶段继续学习。学习进度的晋级与保持,由系统根据测评分数控制。形成性测验可以使学习者确认自己完成教学目标的情况,及时调整学习活动。已达到目标的学生能够获得成功的满足感,积极地参与下一单元的学习;未达标的学生可以了解自己有哪些基础知识或能力未能达标,以便明确努力方向,及时矫正。开发者可以借鉴游戏通关升级的方式来设计数字化课程的推进程序,这样符合掌握学习教学模式理论的要求。

2.5“做中学”理论解决技能与知识同步训练问题

杜威(JohnDewey)从“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与改造”出发,提出了“做中学”的理论。过去的传统班级授课教学缺乏“做中学”环节,其原因不排除受到教学条件限制,仅仅基于教室中的黑板、桌椅和书本,确实难以过多地开展“做中学”。如今,在数字化课堂环境中,数字技术、数字媒体和数字化课程为广泛开展“做中学”教学提供了可能。“做中学”后来发展出“动手做”。法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乔治•夏尔帕(G.Charpak)倡导的“动手做”科学教育计划,在法国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8]。可见,现代化课程的研发非常值得参考“做中学”理论,尤其是自然科学类数字化课程的开发。“做中学”中“学”的对象既包括操作技能,也包括知识、思维、素养和能力。做中所学,不是简单的技能学习,更是通过技能的操作,掌握知识、训练思维、提高判断能力。数字化课程需要充分利用自身条件,将课程内容转化为可操作的交互式设计,并将知识融入技能当中。实际上,杜威并没有把个人的直接经验与人类间接经验对立起来,而是看到了个人直接经验的局限性,在强调使儿童最终获取较系统知识的同时,又能在学习过程中顾及儿童的心理水平[9]。例如,中小学实验性课程“科学”、物理和化学学科当中的实验课程,都非常适宜借鉴“做中学”理论,利用程序引导学习者动手动脑,让他们在探究活动中体会学习的乐趣,从现象中发现规律、掌握知识。因此,课程编辑人员必须深刻理解学科知识,研究如何将学习内容嵌入到“做”的每个环节。

3教师作用论阐明开发中的人机关系

在师生关系当中,关于教师的作用,我国学者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主导”作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想弥补了教师或学生中心论、主客二元对立论思维的不足。当计算机教学引入课堂教学之后,尤其是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语境下和在用户中心论的影响下,有人认为教师的作用可以被弱化,教师可以被教学机器、教学程序和数字化课程所代替。正如早期有学者认为借助自动化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指导或调节学生学习过程方面的功能被加以编码,以便其在时间和空间上能被移走或被延伸,并根据需要加以复制。的确,教育技术的最初理念之一是替代教师,然而,我们今天知道,替代教师这件事不会发生[10]。教育学理论中的教师作用论告诉我们,在数字化课程的开发过程中,编辑人员决不能试图通过信息技术或智能媒体去替代教师。例如在班级智能教学系统中,教师扮演着为学生提供外部学习资源的角色。一切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包括预习资料、学习资料、复习资料和练习资料都存储在数据库中,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时因需调取———甚至这些资料都已经按照既定教学过程和组织形式进行了科学的编排。即便如此,数字化课程的教学效果同样需要教师的智慧和劳动,例如引起学生的注意,在了解学生的前提下选用“先行组织者”(先于学习任务呈现的引导性材料),灵活地收集学生的反馈并适当迁移等。学生自主地运用智能技术进行学习,但“并不排斥教师的指导,教师的指导可使学生的学习少走弯路,提高学习效率,更好地实现目标”[11]。因此,在进行数字化课程内容建设和程序设计时,需要为教师利用数字化课程教学创造条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强调用户体验,注重交互效果,倡导以用户为中心,很容易确认学习者是中心,而忽视了教学媒体以外的教师。在数字化学习当中,教与学的双方同时构成用户主体。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姬建峰.教育学理论的开放性品质[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4):103-107.

[2]陈旭远.论课程现代化的四个层面与时序模式[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6):96-100.

[3]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4]拉尔夫•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罗康,张阅,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

[5]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172.

[6]钟晓流,宋述强,胡敏,等.第四次教育革命视域中的智慧教育生态构建[M].远程教育杂志,2015(4):34-40.

[7]徐继存,赵昌本.现代教学论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15.

[8]郝志军.当代国外教学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124.

[9]张斌贤,王晨.外国教育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359.

[10]加涅RM,韦杰WW,戈勒斯KC,等.教学设计原理[M].王小明,庞维国,陈保华,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83.

篇10

关键词:培训基地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课程设计

0 引言

铁路的建设发展十分迅速,每年都招进一批退伍专业军人,到铁路就业。为此进行二年的岗前培训。虽说他们是高中毕业,但实际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基础教学也有不少困难。《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系统性、实践性较强,内容广泛课时偏少的课程,在有限时间内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好掌握好《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为专业课打好基础,要求教师课程设计要合理。

1 因材施教

根据学生的特点,对铁路当前发展知之甚少,讲诸论时教师要准备充分,让学生了铁路的现代化的发展,如电气化铁路、高速列车、磁悬浮列车、办公自动化……等。这些现代化技术都离不开《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让学生知道学习这门课的重要性、必要性。老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鼓励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将来投身铁路建设的热情,用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创造未来美好生活。

2 理论联系实际用已知学未知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中,有的知识概念难以理解,例如:P型半导体中以空穴导电,这个原理同学们难以理解,老师举一例,教室前排有一个空位,同学逐一前移座位,空位就会移到后排,空穴同理。

3 确立每章每堂课的重点、难点、删繁就简

例如:《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技术章节,放大器是重点,“负反馈在放大电路中的作用”这一节是难点。老师要求学生掌握,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基本电路,基本公式。在难点上老师帮助学生总结,判断负反馈电路类型的方法,“串联、并联看输入,电压、电流看输出”。这样学生易懂好记,有助教学质量的提高。

4 注重教学手段的运用,提高教学质量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中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教师制作多媒体逼真的模拟课件,帮助学生摆脱认识障碍和困惑。例如:组合逻辑电路编码器、译码器的分析,在黑板上讲学生不易理解,使用模拟课件学生易懂易会。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中的电磁互感知识点,其中电磁感应的认识,互感线圈同名端的判断。是这一节的难点,教师要借助教具和仪表,做实验演示,加强直观教学。

另外为加强学生知识巩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安排学生在实验室自己动手,在实验室中,选器材、设计实验方法,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证明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