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存在的问题范文
时间:2023-12-04 18:01: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设计存在的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城市规划;个性化;规划设计;城市发展
1 搞好城市规划的重要性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它的出现极大地推动区域内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我国一些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出现供水紧张、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不足等问题,有的问题己成为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障碍。我国属于城市化的后起国家,应避免重蹈城市化先行国家曾付出过沉重代价的覆辙。这就要认真研究,着眼于跨世纪的可持续发展,搞好现代城市规划与管理。在以往的城市管理中。往往以单纯片面的经济增长指标,作为考核和评价政府政绩的主要标准。于是,政府在完成各项经济指标的过程中,无暇顾及城市经济、社会、生态、人文、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导致城市管理处于较低层次状态,这样的管理模式与现代城市是不相适应的。 因此,建立科学有序、先进高效的城市管理新模式己刻不容缓。
2 城市规划应考虑的原则
2.1 人性化原则
尺度与空间是城市人性化的重要体现。随着城市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与人的关系己从面对面直接交流转变成通过高科技信息手段的间接交流。邻里交往逐渐贫乏,互不关心,原本亲密的团体环境关系被弱化。建立高品质的城市交往空间可以通过环境与行为间的相互贯通与影响,使人们获得亲切、舒适、愉悦、有活力的心理感受,增加人们的交往空间,缩短心灵距离,增加生活体验;增强相互理解,在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情趣,提高人们的文明行为,减少由人情冷漠产生的道德与犯罪问题。城市设计应充分考虑人的活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并把满足这些活动的要求作为出发点和最终检验标准。
2. 2 文化性原则
当前国内建筑与城市设计中盲目照搬国外建筑创造的现象较普遍,这显然与和谐社会的思路相悖。针对这种现象,在规划设计中不仅要积极主动吸收国外城市建设的优良部分,更重要的是吸收国外城市发展中优秀思想。如注重建筑单体与城市整体协调发展的思想等。将建筑创作问题放在宏观城市社会背景下考虑。所以,在建筑创作中强调人、建筑与环境协调的观念是很必要的。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的保护设计成为城市设计的重要内容,它们具有极高的艺术魅力。而且能反映当地的地方特色与风格,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能充分反映时代的连续性。每一地区在自然环境、历史传统、地域气候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城市设计应寻找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差异与特征,突出特色。以形象特征、空间层次、结构关系结合具体城市土地使用功能,探求区位与地段的差异。对文化层次的探求,也是对社会人际生态的一种文化表现的探求。文脉的延续性与历史街区的保护相辅相成,城市空间设计是要恰当把控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以及社会景观,如社会风俗、风土人情、街市面貌、民族气氛等,这些都是形成城市特色的因素,同时也是反映城市最活跃、最有生命力的一面。
2. 3 生态化原则
现代城市的发展、人工环境的无序膨涨使自然环境和历史遗存受到了史无前例的破坏,所以纵观这几年的建筑规划界、议论最多的就是“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生态的城市设计就是要以人为中心,以尊重自然和历史文脉为准则,合理配置和利用资源,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表现在城市设计的具体方法上。就是控制建筑的容量,合理地解决动、静态交通,增加绿化开放空间面积,保护和继承历史文脉,组织完善的步行系统与城市公共空间,使人生活在一个环境优美的生态型的城市之中。
2.4 市政设施先行原则
市政设施就是指为城市居民提供服务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设备等。包括城市道路(含桥梁)、城市轨道交通、供水、排水、燃气、热力、园林绿化、环境卫生、道路照明、工业垃圾医疗垃圾、生活垃圾处理设备、场地等设施及附属设施。这些工程是关于整个城市的基础设施,事关人们的基本生活,是整个城市顺利运行的关键。需要将这些先行规划,做好整个城市的规划。
3 .1 盲目拔高城市的定位
主要表现有:盲目争建国际化大都市;盲目争建中心商务区;盲目追求高层建筑;盲目建设大量城市雕塑。这些盲目的做法其实是城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成熟的表现。
3.2规划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不少城市只编制了城市总体规划,近期建设规划,缺乏指导和安排城市有序建设的有力措施和政策。城市建设没有依据,操作性不强,从而造成城市规划建设局面混乱。另外,许多城市的控制性规划、详细性规划、城市设计及其它系统专业规划覆盖面不够,规划体系建立地不够完善。
3 .3 缺乏地方特色
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建设还存在一种怪现象,城市不问大小,规划地区不问东西,都强调“大绿地、大草坪、大水面、隔离带、大广场”等口号。一提口号,给人的感觉往往是都是那么几句内容也差不多。但实际上,全国各个地方干差万别,大城市和小城市面临的情况也各不相同,所以各地的城市规划也应该因地制直,突出特色,如北京故宫、江南园林,避免千城一面。
4 认真把好规划关
(l )规划设计对于城市建设与未来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是否优化,如何优化规划设计等取决与城市规划设计者本身的专业水准。因此,抓好设计单位的资质审定,优化设计方案,对于提高城市整体规划水平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这个角度来说,城市规划设计单位及设计者对本城市的规划发展规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 )抓好方案的审核和确定。审核一般项目的设计方案,主要审核规划设计总平面图和建筑方案设计图。特别是影响主干道城市景观的项目不管大小都要严肃认真地把关,确保了城市主干道规划设计格调的一致性。
(3 )抓好设计单位的市场选择,引进竞争机制,逐步放开规划设计市场,鼓励引进高资质、高等级规划设计单位参与城市基本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
(4 )在规划管理中认真把好规划评审关。对重大基本建设项目和成片建设项目都按照技术规范组织严格的规划设计方案评审,确保城市总体规划的基本要求能在规划方案中真正得到落实。如住宅小区项目、公共绿地项目以及主干道街景观项目,在规划设计完成后都组织专家和相关单位进行认真严格的评审,并提出评审修改意见,使这些项目的规划设计按照详规的要求,更趋于完善。
5 结束语
城市规划设计是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是一项科技性、综合性、专业性极强的工作,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的规划应该从总体出发,以其独特的城市理念,合理的方案设计引导城市快速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城市道路;设计;横断面;以人为本;绿化
一、城市道路设计的基本要求
(一)顺畅、安全
安全问题是国内任一行业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在城市道路设计中应不断提高安全意识,城市道路设计应具有客观合理性,交通安全得到有效控制,社会才能和谐。此外,道路及交通管理水平可通过行驶在道路中上的车辆速度得到客观反映,为保证道路上的行驶车辆安全顺畅,还要对交叉道通科学管理,明确道路性质并采取立体交叉方式进行合理布置。
(二)环保性
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机动车数量不断增加,这也是各大城市不断出现环境质量日益降低、交通日益产生拥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因此在城市道路设计过程中,要采取诸如道路采用降噪路面、将隔音屏加装至桥梁等重要位置及在道路两侧增加绿化面积等较为适宜有效的环保措施,才能明显降低道路对环境产生的各种污染。
(三)经济性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城市道路建设不只
是保证施工质量,还要在相同条件下使工程施工造价尽量降低,进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在道路设计过程中,要认真参考交通流量及性质等不同特点,对城市道路现状及公共设施布局进行综合考虑,结合地形实际情况对线路与断面型式进行合理选取,在保证较高车速的同时还要确保具有较大交通量的主干路通行顺畅。而部分道路由于对交通具有集散作用,可降低一定标准,使工程投资成本得到明显节约。
二、城市道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城市道路布局缺乏合理性
在进行道路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工作者并未将其同城市全局性规划进行关联,造成道路设计成品同城市全局性道路布局很难进行良好的匹配,进而导致城市全局性道路布局缺乏合理性,对道路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造成了严重的制约。在我国,对于城市道路设计、规划的关注大都聚焦于占有少数比例的主干道路和立交上,使得道路承受的压力愈加严重。既造成交通分流存在显著的问题,又造成行人的交通危险系数上升。
(二)横断面设计缺乏合理性
在我国,对于城市道路设计、规划的关注大都聚焦于道路工程方面,在交通工程方面却并未给予应有的关注。正是由于此种问题的存在,造成道路设计缺乏合理性。特别是在横断面的设计方面,更是问题突出。横断面设计缺乏合理性的问题,大都通过下述几项内容呈现:
1、在道路节点的最大允许通过量、最大允许行车速度的确定方面并未给予足够的关注;
2、将相关设计规范照搬照抄到本工程项目当中,而并未依据实际情况对最大允许行车速度、最佳单排道路宽度、道路允许并行车道数量等加以深入剖析;
3、在隔离带布局、景观布局以及公共汽车站点布局等方面并未进行全局性考量。
(三)道路设计并未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道路设计并未坚持“以人为本”的问题反映在下述几个方面:
1、在道路设计的过程中,很少将社会群众的想法纳入考量;
2、在道路设计的过程中,通常由最高层决策者独自决定,造成道路设计并未做到民意化、公开化;
3、在道路设计方面并未施加足够的限制,造成社会群众对于道路设计的信心严重下降;
4、道路设计方案中涉及到大量的文物古迹迁移,造成文物古迹受到十分恶劣的破坏;
5、道路设计方案的实施造成大范围生态植被的砍伐,使得生态环境受到十分恶劣的影响;
6、道路设计将关注的重点过多的置于施工速度方面,对于道路设计质量并未给予足够的关注,使得人、财、物、料等资源存在显著地浪费现象。
三、城市道路设计的改进措施
(一)城市道路平面设计
平面设计也是城市道路设计中的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更是易于被设计人员
实际工作中所忽视,诸如设计的城市道路为弯曲形状等常见情况时,道路转弯半径的确定,一般是在设计时根据道路红线或道路原来线路形状进行确定。转弯半径由此确定具有相对流畅的线性,但认真对比设计规范,可发现设计规范中针对道路平曲线都具有十分详细的要求。所以,城市道路在平面设计时,应严格遵照设计规范与标准进行,并结合城市道路形状及周边实际进行综合考虑。
(二)注重横断面设计
注重横断面设计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和路缘带等均是市政道路横断面的重要构成要素,将上述要素加以科学性配置对于道路横断设计具有十分显著的意义。科学的横断面设计需要将下述问题加以考量:
1、将最大允许通过量、最大允许行车速度纳入设计标准范围,在坚持“最大程度合理使用土地”的原则下,确定科学的单排车道宽度;
2、针对道路当前的和潜在的通行状况加以剖析后,应将原车道数量加以修改;
3、将各种道路数量、道路宽度以及配到设施的比例加以合理化确定,使其达到最优;
4、提升关于环保、交通安全的关注,针对隔离带以及绿化区的结构、布局等加以调整。
(三)提升“以人为本”原则的贯彻力度
开展城市道路设计工作时,应将前沿理论和实践经验加以充分融合。充分考虑目标设计所在地区的经济基础和所在地区在整体环境中所承担的功能,为其进行清晰的地位界定,明确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发展方向和意图。市政道路设计应秉承“稳定性、权威性”的理念,严禁多次修改的现象发生,否则将造成城市建设出现严重的漏洞。道路设计应紧密围绕实际情况开展,以基础工作为起点,依照实际情况的变化开展动态性研究,确保道路设计做到科学性、可行性。此外,应在道路设计中将发现的问题加以规整。并以此为基础,对道路设计规范加以健全和完善,做到设计规范的可操作性。
(四)城市道路绿化
随着国内不断加快的城市现代化进程,人们对城市生活中的生态环境也具有
非常高的要求,而建设生态化城市是城市道路绿化的一项重要目标。在道路设计的实际过程中,设计人员容易忽视道路绿化,这是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城市道路使用后对质量控制产生重要影响,并难以实现降噪防噪效果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城市道路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对绿化问题予以综合考虑,主要应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有机结合道路美观性及使用功能。设计人员应结合城市道路实际特点对
其性质进行区分,同时还应结合道路使用者类型进行分类研究,以利于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方式进行绿化。道路绿化一直被认为是城市道路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功能上具有遮荫避暑、装饰、防噪降噪、空气净化及视线诱导等明显优点,所以在设计过程中应结合城市环境实际情况、道路等级及功能等多方面的特点,设计规划应力求规范合理,以保证道路与周边建筑景观风格结合的更为自然统一。
二是行驶车辆受绿化的诱导作用比较明显。车辆在城市中主干路及快速路中
行驶通常都具有较快的速度,所以基于驾驶员心理而言,更需要通过合理的视线诱导,才能有效提高行车安全。因此,可将高大树种及树木种植在道路外侧弯道及凸形竖曲线道两侧,进而实现比较明显的视线诱导作用。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 路灯设施;设施管理;设施维护;路灯监管
中图分类号 TU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61-0224-0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路灯设施的建设、管理和维护工作都随着时代的变化,在不断变化着工作内容和形式。而为了有效的解决路灯在日常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加强路灯设施管理和维护是必备的手段。
1 我国路灯建设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由于各种产权的设施分头管理,缺少统一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使路灯设施被盗窃、损毁现象严重,许多设施功能得不到正常发挥,社会反响强烈。
1.1 路灯建设和管理缺乏一个统一的规划
在我国,无论是大中城市还是小城镇的路灯建设和管理都缺乏一个统一的规划,也就导致城市的路灯建设和管理不规范。在路灯的建设过程中,因为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划,使得“一路一灯”的现象普遍存在,而且路灯的外观着色各不相同,极易造成视觉混乱,影响城市外在容貌。要知道,现下随着经济和文化的飞速发展,人们的审美水平不断提升,对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市容作为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方面,在现下人们整体审美标准提高的情况下,是需要从各个不同角度和层面来进行美化的。而路灯作为一个城市基础性设施,分布城市的每个角落,需要统一的规划来促进合理建设和管理,从而为美化市容作出必要的贡献。
1.2 路灯管理多头化,导致路灯维修不及时
在我国的路灯管理工作中,存在最为麻烦,也是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路灯多头管理问题。城市功能照明和景观照明分口管理,而功能照明又分别由市路灯处、道桥处、开发企业等不同部门管理,而同一布局各类的路灯可能分属多个不同的部门管理。例如,小区的灯有的是市路灯处管理,有的又是由开发商管理;道路路灯也要区分是属市路灯处管理的,还是属于在建单位管理的未交接工程。这样具体分属不明确的路灯设施多头管理的状况,为群众反应路灯坏损和不明问题制造了很大的麻烦,致使路灯的维修工作不及时,给人民的日常夜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1.3 路灯监管方式落后,设备和电缆盗窃严重
现下尽管路灯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是对其的监管方式却跟不上路灯数量和质量的发展速度。在大部份城市对于路灯的监管,还是采用落后的人工巡查和群众反应方式。实践证明,定期的人工巡查会给盗窃路灯设施和电缆的不法分子留下监管漏洞,从而导致路灯设备和电缆盗窃严重的现象出现。而群众反应在路灯的监管过程中,拥有一定的滞后性,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路灯维修工作的不及时,从而给人们的夜间出行带来极大的不便。
1.4 设施管理不到位,给社会带来不安定、不和谐因素
在经济发展新的上升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设施的增长幅度大、速度快。基于各种原因的设施管理不到位,都会给城市环境带来影响,给社会带来不安定、不和谐的因素。
2 加强我国路灯设施建设管理的措施
路灯是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是每个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必备条件。针对我国路灯设施管理与维护的现状,有关部门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采用有效办法,以保证城市健康而稳定的发展。
2.1 根据不同的地区要求,制定统一的路灯设施建设和管理规划
路灯建设和管理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划标准,会给城市的路灯建设造成混乱不堪的局面。学过哲学我们都知道,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做到根据不同情况分析,从而得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所以针对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人民的生活水平、城市的发展着重点的不同,城市的路灯建设也要做到因地制宜,即根据城市的具体要求采用不同的建造和管理方法。例如,在路灯建设过程中,对路灯具体规格选择和颜色的确定没有一定的要求,而只是对路灯的实用性能更加的注重。那么路灯建设时对路灯的选择就更加的偏重于实用性能强的。所以在路灯的具体建设过程中,必须建立统一的规划,从而确定整个城市的路灯分布情况和确定路灯的隶属单位,以促进路灯的有效建设和管理。
2.2 采取有效措施,规范路灯管理部门
城市路灯设施管理多头化是加强路灯管理和维护最急需解决的问题。而针对这一问题,主要就是要靠有关部门,将路灯设施管理和维护的责、权、利统一。可以将市路灯处划归到地方管理,并与道桥、排水等设施管理实行同样模式。也可以将其作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直属单位,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其进行统一的计划管理、业务指导与考核。规范城市路灯管理多头化现象,需要政府加大路灯设施管理力度,从各个不同的管理部门出发,对其管理职能和管理水平进行了解和把握,然后量职分权,从而从管理的源头促进路灯建设、管理和维护工作的有效进行。
2.3 建立路灯远程监管系统,以加强路灯监管
路灯监管在路灯的管理和维护的正常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为了更进一步的加强对已有路灯进行有效管理和维护,有效的、系统的、严密性高的监管方法是必备的基础性设施。要知道,现在人工化巡查监管方式是极不方便的,就算平时按时定点的巡查,还是会给不法分子留下巡查空白区,从而给不法分子提供了盗窃公共财产的条件。另外,在节假日更是会因为巡查人员巡查工作的停止,而出现更为严重的路灯设备盗窃现象。所以建立自动化的路灯远程监管系统是顺应时展,顺应城市化建设和顺应路灯规范化管理的必然要求。而现下,计算机产业的飞速发展,各种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为路灯的远程监管系统的建设创造了有力的条件。
2.4 探讨城市建设新理念,倡导城市管理简单化
对于城市道路上的照明设施不应过分强调外观效果,应以简洁、统一为建设原则,突出其夜间照明功能。除风情区、大型广场、商业区等特殊区域外,尽可能推行设施简单化、统一化理
念,使全市路灯设施具有整体性、一致性。 营造城市基础设施整体景观,便于设施运行维护管理。
3 总结
总之,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加快,人们对夜间的照明状况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而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变化的生活需求,路灯设施的建设更是从单一的功能性照明,发展出了景观照明,以美化黑暗中的夜。而城市的路灯建设是促进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一个基础性建设,也是在夜间营造安全出行环境的一个有力保障。路灯作为城市的基础性施设,在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路灯建设数量越来越多,使用范围越来越广,路灯设施在其管理和维护方面也暴露出了不少的问题,需要有关部门加以重视和解决。
参考文献
[1]郑兴.城市路灯节能措施与绿色照明[J].科技传播.
[2]陈衍科.浅谈城市路灯设施规划与施工管理[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3]过灵芝,楼纪洋.城市路灯照明节电监控系统的构建[J].科技信息.
[4]王金华.石家庄:城市精细化管理对策研究[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篇4
关键词:市政工程;排水;设计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 TU99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对市政道路建设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如果道路路面存在非常严重的积水,就会使得车辆在行驶途中打滑,甚至失控,这样就给交通安全带来各自安全隐患,同时路面如果积水时间过长,会在一定程度上给路基带来不良的影响,如果情况严重,会使得路基整体遭到破坏。因此,必须重视市政工程中的排水问题。
二、市政排水工程设计要点
排水工程是随着城镇工农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而逐步建立起来的,主要内容是排除生活、生产污水及雨水。排水系统是指排水的收集、输送、处理和利用,以及排放等设施以一定方式组合而成的整体。下面就排水系统设计要点进行分析:
1.污水管道系统设计要点
污水管道系统平面设计时应充分结合竖向规划和以上一层次排水专项规划作为指导。若在缺乏竖向规划和排水专项规划的情况下,应了解现状周边区域的地面标高;确定污水管道布置形式,主干管、干管、街道支管的位置和流向,并确定中途泵站、总泵站、污水处理厂及出水口位置。在一般情况下,城市地形多倾向水体,可将主干管沿河敷设,干管垂直于等高线布置,尽量设在集水线上。在地形平坦的地区,为减少平行于等高线的横支管过长,应适当减少相邻干管的布设距离。污水干管与主干管应尽量避免和障碍物相交,如遇特殊地形时,应考虑特殊措施,并应在设计图上表明。
2.雨水管道系统设计要点
雨水管道系统平面设计时应充分结合竖向规划和以上一层次排水专项规划作为指导。若在缺乏竖向规划和排水专项规划的情况下,应了解现状周边区域的地面标高;应充分利用地形,就近重力流排水水体,当地面标高低于河流的洪水位标高时,出水口需设置雨水泵站;应充分利用道路边沟排水,以减少雨水管道的长度;雨水总干管对于雨水管排水设计,作为城市主干道的雨水排水管网应合理加大管径和坡度,便于周边的雨水排水管渠能顺利接入。
三、在市政工程水排水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市政排水设计与城市其它功能不协调
以某市位于新区内的滨江道路为例,该区与内江相邻,内江河流由北向南流入大海,市政规划的给排水设施在该市行政文化教育中心。该市 50 年有一次 3.82 米的位,20年有一次 3.63 米的位。该市新区地势从南、北到中间依次降低,北部比南部稍高,中间地形比较平坦没有太大起伏。因此,该市滨江道路的防洪设计应该是南北高程为 4.5~6.4 米之间,中间道路高程为 4.2~6.1 米之间,但是该市的道路竖向规划,无法保证道路高程,而该市的排水设计又不符合防洪要求,在新区规划的行政文化教育中心缺少雨水排涝泵站,该区规划的排水方式几乎全是重力流方式排放。如果该市是重力流排水方式,市政设计排水管的底高程必须高于该市内江实测最高 3.9 米,只有这样暴雨期和内江涨潮时的道路排水才会无阻。但是该市道路设计高程低于内江的最位,使该市给排水设计不能达到无论何时该区排水通畅的要求。
污水管设计不合理
如果原污水提升泵站的设置不合理,会影响污水管的埋深;如果污水管的埋深不合理,整个规划区内污水管网的竖向高程就无法保证,这样极容易造成城市污水不能顺利排出的现象。城市原污水提升泵站应设置在该城市绿化区附近,这样可以减少工厂污水对该城市污水管周围居民的污染。在我国城市,市政给排水
设计中的污水排放设计还普遍存在只片面考虑对城市的影响,而缺乏市政污水排放设计的技术、城市的地质条件、经济等各方面的综合考虑。
雨水管设计不合理
市政雨水管网设计时,市政道路两侧的雨水预留接口往往偏小。根据城市汇水区域特点,由于城市规划建筑系数较大、绿地率较小(特别是工业区),则使场地项目汇水区域总体径流系数偏大,即 Ψ 取值实际比市政雨水管网设计时偏大;由于场地项目汇水区域的重现期(1~5 年)取值往往较市政设计重现期(0.5~3年)要大,即 P 取值实际比市政雨水管网设计时偏大;则造成场地项目汇水区域计算的雨水设计流量(Q=qΨF)偏大。这也是为什么市政雨水管网往往“不堪重负”的主要原因。
市政排水设计编制延误,未确定因素
在市政道路规划过程中,往往存在道路建设已迫在眉睫,而市政工程给排水设计的编制还未有定案或者还在修改,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市政给排水设计不能与城市道路设计同期进行、同期施工,两个工程各设计各的,道路建设先施工,市政给排水后设计再施工,这样的规划方式极容易造成市政给排水设计不能与城市道路建设相符合,造成市政给排水设计不能按设计施工,中间不得不修改设计,最后使市政给排水的设置不合理,无法满足城市给排水的要求。
相应市政道路排水设计的建议
1.在路基排水设计方面进行优化
(一)要掌握各个排水设施具体的使用条件,并根据布置要求以及构造形式等将其设置在路基的不同部位;
(二)要提前对水文地质进行调研,此工作要做在进行排水设计之前,同时还要大量收集相应的当地雨水材料;
(三)要正确理解市政道路综合排水设计的具体含义,同时协调好排水工程和其他项目工程的工作,农田水利方面的问题要重点考虑;
2.在路面排水方面进行优化设计
雨水以及从周围汇集来的水,都会先接触到道路的路面,这样的话,就需要对路面积水进行及时地排除,如果不进行及时的排除,道路表面将会出现“水膜”的现象,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因为受到水垫层的影响,路面就失去了抗滑的功能。因此,想要使得路基具有相应的稳定性能,并且对路面积水进行及时的处理,路面的使用寿命同时也相应的延长,就要在设计路面排水时进行合理的优化设计。目前对城市道路的排水系统进行设计优化时,一定要对路面内部排水投入足够的重视。通常在路面内部结构当中采取的排除自由水的方式有路面边缘以及排水基层两种排水系统。
3.在绿化带排水方面进行优化设计
在市政道路的设计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绿化带的设计。在现实的施工过程中,普遍都会使用碎石盲沟来解决绿化带的排水问题。
采用透水性较弱的粘土来对中央绿化分割带在进行填筑,其填筑厚度为30厘米,使得水不会渗入到路基里面,同时对水流进行引导,并把水流引导到避免绿化分隔带的中央位置,修筑碎石盲沟到这个位置,同时盲沟顶的标高要和土路既定的标高大概相同,分水岭采用两个窨井的中点来代替,用纵坡把水流分到两侧,这样可以方便水的流动,把水下渗的时间最大化的缩短。还有就是,可以选择设置型号为D230的混凝土横向支管到在窨井的位置,把碎石盲沟和窨井进行连接,采用百分之一的坡度对盲沟中的水进行引导,通过引导水流入到窨井当中,通过这样的办法来进行排水,所取得的效果是非常可观的。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政排水的设计跟城市道路设计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因此我们在设计城市排水工程时要跟道路设计相结合,同时要采用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并且要不断的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进行探索优化排水设计的方法,这样才能使得市政排水设计具有更加明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参考文献:
[1]刘仲鸾. 探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J].科技创新导报. 2013(18)
[2]张广臣. 室外给排水管道工程设计分析[J].科技与企业. 2012(22)
[3]何佩璊,谭琼. 调蓄池在城市雨水管理中的应用[J].四川建材.2012(05)
篇5
1.人们对工程施工管理的认识不到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总体来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也带动了工程建设行业的飞速发展。如今,工程建设行业已经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应的工程建设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当前的情形下,人们对工程建设管理的认识不到位,普遍存在着重视技术、忽视管理的现象。许多建筑单位片面的追求经济效益,重视技术水平的提高,把施工管理当作是“耳旁风”,重视力度不够。这就造成了无法发挥建筑施工人员、资源等优势的现象,从而大大加剧了工程建设质量不合格的情况,使安全隐患处处存在。
2.我国工程建设管理体系不健全
工程建设管理体系的不健全是制约工程管理水平高低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工程建设对工程管理方面的人才要求越来越严,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需求也逐渐的增加。但是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我国当前的工程管理体系还是不健全、不完善,工程建设行业内部也没有形成相关的管理组织和机构。因此,在工程建设的管理过程中,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是相当的缺乏,人才培训和技术相对比较落后。这些不仅影响了工程建设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也大大的阻碍了工程建设行业在市场中的信誉度和竞争力。同时。也制约了我国建筑行业的扩大。
二、我国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问题产生的原因
1.工程建设技术方面
在我国的工程行业,它的分工是比较细致的,而且劳动力比较集中,人员多。对于工程建设管理而言,具有人多、分散、工作繁杂等特点。为了尽早让我国的工程建设达到国际化水平,就必须将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手段引入到工程建设行业。因此,必须要保质保量的将施工设计图纸进行存档,使其能够快捷、方便的进行信息的查询。在当前,我国工程建设的信息化水平还是比较低,发展进度比较缓慢,和国外的信息技术水平相比差距还比较大,这也就严重制约了工程质量的建设。
2.工程建设管理方面
在我国,工程建设自从实施项目管理以来,已经逐渐的形成了一个新型的组织管理模式。但是在实行过程中,这种管理模式还达不到预想的效果,施工的任务不能有效地完成,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最终的预期效果犹如“纸上谈兵”。管理水平无法落到实处,何谈整体效益,这也就制约了工程质量的建设。
三、工程建设施工管理对工程质量影响的解决措施
1.建立健全工程建设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只有《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这一项规范,而且颁布的时间比较久,已不适合当今工程建设行业管理的参考依据。这里的相关制度还是比较少,内容不够完善,执行力度也比较弱。因此,我国要建立健全工程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且要落实到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这样才能给我国的工程管理提供必要的依据。与此同时,要将专业化的工程管理推广开来,制定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和专业化管理水平。以便确保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能够顺利的进行,从而逐渐的接近国家建筑行业的水平。
2.人员解决措施
做任何一份工作,人员的管理都是做好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在工程建设行业中,要做到这样两点。(1)沟通能力在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问题,这时就需要建筑管理人员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这是工程管理过程中最有效的办法。只有通过相互之间的沟通,才能解决问题,才能缓解工作人员的压力和负担,才能真正的做好一切为员工服务的目的。(2)协调建设工程内部的人际关系必须根据相关的规章制度来办事,做好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强化教育培训,使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我们要责任到人,加强内部人员之间相互协作、相互沟通,促进工程施工质量的建设。
3.加强对工程管理的重视
在信息化发展的时代,管理手段主要表现在思想管理上,并且逐步的走进了建筑行业。虽然工程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施工的整体效益,但是人们的认识程度不够。因此,必须加强对施工管理的重视,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的提高施工员工的管理水平意识,使他们懂得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工程施工不能脱离信息网络,要将信息网络引入到管理过程中来。以便提高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有效地优化管理的内容和程序,合理的控制管理成本和质量的安全,提高施工管理效率。
4.安全解决措施
工程管理是根据建筑单位的条件、施工的条件等相关单位的运行,通过采取有效地管理方式和手段来保证工程的整体效益和目标的。(1)构建责任制由于工程行业施工规模、施工难度比较大,难以进行有效的、合理的管理。所以,我们就要将生产关系进一步简化,使管理层次相互减少。在项目工程管理中,实行相应的管理要素,针对不同的管理项目、不同的人员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2)加强安全文明施工在工程的实践中,经常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国家很重视这样的事情,这样的事情在建筑行业中出现的几率也是非常大的。因此,工程行业要加强安全文明管理,尽可能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要进行相关的补救措施,预防同样的事件再一次发生,确保施工的质量。
四、结语
篇6
关键词:工程造价;控制;项目
工程造价是指进行某项工程建设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工程造价是一个广义概念,在不同的场合,工程造价含义不同。由于研究对象不同,工程造价有建设工程造价,单项工程造价,单位工程造价以及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等。
一、工程造价控制现状
1)项目决策阶段存在的问题
在建筑工程项目决策阶段,需要承担和完成的工作有明确项目投资数额、质量标准、进度要求等,但令人遗憾的是,诸多施工企业对这一阶段工作完成的并不圆满,在许多大型工程项目之中,都曾出现过因盲目决策而造成大量投资浪费、资金损失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诸多施工单位并不亲自参与决策阶段工作,一般都是委托给设计单位,请他们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投资估算,但设计单位往往对本阶段工程量并不是很清晰明了,所以直接导致其作出的投资估算准确性不高;另一方面部分建设单位为了谋取私利,为了所报项目能够顺利通过审核,不惜采取一些不正当手段达到目的,比如事先与设计单位私下沟通,要求其在投资估算时故意低估等,这种做法严重影响了估算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2)项目设计阶段存在的问题
众所周知项目设计阶段所能控制的投资量是非常大的,能够占到整个工程投资量的70%左右,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工程设计的质量对工程造价有决定性影响,因此做好项目工程的设计至关重要,但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造价弊病,具体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首先技术和经济结合的不够紧密,设计人员在对工程方案进行选择和设计的过程中,一般都是按照设计任务对项目进行设计,对工程造价控制方面的问题却完全不予考虑,片面认为那是经济技术人员的事情,自己只要做好设计本职工作就好,殊不知工程造价人员其实通常都不懂得工程设计方面的专业技术知识,对工程概况及现场情况了解的也不够全面、彻底,所以双方工作一旦衔接不够紧密,不能及时沟通和交流,就很容易造成工程造价失控;其次设计深度不够,由于设计人员在实施项目设计的过程中,没有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的考虑、分析及预测,结果导致设计出现缺项、漏项及前后设计不衔接的问题,给施工单位施工造成很大麻烦,不得不追加投资,最终造成工程造价远高于预计的工程造价。
3)招投标阶段存在的问题
招投标阶段出现的问题有很多,但是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a.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着暗箱操作、不公平竞争的行为,少数人士倚仗自身权势,将工程建设项目以不公平的手段进行交易,导致出现很多人情工程、关系户等,这无疑会致使工程造价超出正常控制范围之内,除此之外,部分施工单位为了谋取私利,一味的、盲目的要求追加工程费用,这种做法显然会给国家带来巨大损失,影响招投标的公正、合理性;
b.招标工程中存在任意压价的行为,有些建设单位为了压低建设资金,利用僧多粥少这一状况,开始动一些歪脑筋,想方设法使个别施工单位通过低价中标,而在真正施工的时候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不惜偷工减料或是在材料上以次充好,结果给工程质量埋下极大质量隐患。
4)施工阶段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材料的管理方面,材料费用大概占据整个工程造价的60%~70%,因此抓好材料的管理是很关键的,但是当前诸多施工企业似乎并没有认识到材料管理的重要性,存在材料管理方法陈旧落后,采购时机不恰当等等不良现象,不仅如此,由于当前建筑市场鱼龙混杂,给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在采购材料的过程中在价格上做手脚,或者是直接采购一些质量不达标的材料,以此谋取私利;其次部分工程监理人员在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理的过程中,没有秉持认真、负责的态度来开展工作,对一些现场工程量问题没有严加核实便签证认可,或是对出现的小的施工问题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这些做法无疑都为工程质量埋下了隐患。
5)竣工阶段存在的问题
工程竣工之后,部分建设单位只是简单的在施工图上盖上竣工章作为竣工图,却忽视了一个很明显的问题,那就是将设计变更内容和工程量反映到竣工图中,这种工作上的疏忽很容易导致结算时将竣工图工程量和变更签证工程量重复计取,进而导致建设单位经济利益受损。
二、做好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应该着重采取的有效措施
1)做好项目决策阶段造价控制
首先做好决策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调查工程所在地地质情况、水电路状况等,同时造价人员对工程相关材料进行深入、仔细、准确、全面的研究和分析,以此提高投资预测的科学性及准确性等;其次做好方案优化,这就要求工程造价人员要具备相关设计专业知识,熟悉工艺技术方案等,以此运用动态方法分析、选择出最优化方案,最终实现资金的节约。
2)做好项目设计阶段造价控制
做好项目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要着重抓住以下几个关键点:首先在设计方案上下工夫,建设单位要加强对设计单位设计作品的审查,力争使设计方案达到最优化,技术上做到先进、可靠,经济上实现节约、合理等,坚决秉持重施工、轻设计的理念;其次加强设计监理,将监理工作引入设计阶段,对设计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可有效提高设计质量、效率等,最终达到对设计造价的有效控制;最后积极推进新技术、新成果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3)做好招投标造价控制
招投标造价控制过程中要紧抓以下几个关键点:
a.要加强对招投标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以此确保招投标阶段的公开、公平及公正;b.在定标过程中,要始终秉持让招投标双方都有利可图的原则,在评标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合理低价中标,还要综合考量投标单位的实际情况,例如其社会声誉、施工能力、设备状况、业绩等是否达标,在此基础之上,力争选择一个既能降低工程造价成本,又能保证工程按质按时完成的中标单位;c.努力提高评标人员的业务素质及能力,同时对标的编制质量予以严格控制,这样做最显著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压标或低价抢标情况的出现。
4)做好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首先要加强对项目的成本控制与管理,一方面要做好施工项目的经济核算工作,通过对比分析等方式,科学合理计算出人工、材料等方面的费用,尽量用最少的资金办最多的事,以此取得较佳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还要加强对材料的管理和存储,坚决避免浪费或偷工减料现象的发生;尽量优化施工工艺,提高施工技能,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加快施工进度;做好对机械的保养及成本控制,力争使其发挥最大工作效率;其次把好材料价格关,材料作为工程造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它的把关对控制工程造价有重大意义,为此项目采购员在采购材料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建筑市场的考察,货比三家,以使材料购买能达到最佳性价比。
5)做好竣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竣工阶段要着重注意的一点就是做好竣工资料的整合,其中包括竣工图、结算书、会议纪要、往来书信等,尤其要做好竣工图的审查,现场监理和业主要切实履行好自身职责,做好现场勘察核实,看是否与实际施工状况保持一致,一旦发现偏差,要坚决予以及时纠正等。
三、结语
要对建筑工程造价实施有效的控制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需要掌控好方方面面的问题和因素,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工程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切实秉持科学施工、尽量节约的理念,就一定能够最大限度的控制好工程成本。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建设工程;施工成本;管理;问题;措施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the main problems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construction cost this management measures.
Key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 Construction cost; Management; Problem;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设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指在项目成本在成本发生和形成过程中,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人力资源、 物资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 监督 、调节和限制,及时预防 、发现和纠正偏差从而把各项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的预定目标之内,以达到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效益的目的。
一、建设工程施工成本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成本控制职责不清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成本控制目标要通过施工生产的组织和实施过程来实现,其主体是施工企业和所有生产人员。 但是,一些企业对工程成本管理的认识存在误区,将成本管理的责任归咎于财务部门,认为技术人员只负责技术和工程质量,施工管理人员只负责施工生产和工程进度,材料管理人员只负责材料的采购、 点验和发放 。看似分工明确、 职责清晰,实际情况却是没有整体意识,有分工没合作。 一方面经营人员片面为追求中标随意降低工程报价,技术人员为创造精品工程擅自提高建造标准,生产组织人员为赶工期盲目增加人员和设备,另一方面财务人员也仅满足于成本核算,对成本超支或结余的实际原因未与技术人员沟通,进行深入剖析。
2、缺乏完善的责、 权 、利相结合的奖惩机制和制度
无论是管理层,还是施工作业层,均应把责、 权、 利有机地结合,做到奖惩分明,只有这样可以使项目部 、作业队成本管理工作健康有序发展,有利于实施成本管理,才能达到目标成本指标。 由于项目部 作业队的个别岗位权、 责、 利没有一一对应,有时出现只有责,而没有权和利的关系,缺少考核优劣的标准,造成项目部 、作业队内部管理人员及员工干多干少一样,干好干坏一样,出力不出力一样,奖惩不明 、不公、 不到位 。极大地打击和挫伤有关职员的工作积极性,给项目成本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损失。
3、技术与经济的有机结合缺乏
一些企业成本核算属于粗放型管理,技术人员不参与成本管理,也缺乏经济观念 施工组织设计与成本预算不挂钩,往往只考虑技术上的可行性,没考虑经济上的合理性 。财务人员也普遍不懂施工生产的特点,无法配合技术人员完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成本预算与现场实际出入较大 目标成本无法实现动态调整,一些企业的财务人员还对新技术、 新方法、 新材料的引入心存顾虑。 对引进新技术、 新方法、 新材料增加的投入与日后节约的支出之间无法作定量的经济分析,不理解通过技术优势来取得经济效益的道理。
4、成本核算粗放
周详的成本预算和科学的成本分析,是企业控制成本的依据和促进企业挖掘潜力、节约消耗的重要手段 。但是,一些企业的成本管理主要依靠财务决算,往往由于决算核算的时滞,反映在财务账面的成本失控已是既成事实。 只能在发现偏差的基础上研究下一步对策,但不能有效地预防和避免可能出现的偏差,无法发挥成本管理事前控制的作用。 此外,一些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较落后,多凭经验和粗略的定性评价来处理问题,不能及时收集和处理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反馈的数据信息,不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和查找成因,也不能随时预测后续工程的成本数额。
5、合同管理不严谨
施工企业全部的生产经营活动,都必须根据工程承包合同来进行,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合同履约的过程。 但实际操作中,有些施工企业缺乏对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正确认识,普遍存在合同意识淡薄、 合同条款不明确或不完备引发纠纷、 缺乏对违约责任的具体约定、 合同履行过程中随意变更等问题。
二、建设工程施工成本管理措施
1、 组织措施。成本管理战略是施工企业一向都比较重视的, 无论在程序还是形式上都要求完善, 但是很多企业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难以贯彻执行,常常虎头蛇尾。所以施工成本的管理不仅是专业管理人员的责任, 也是企业全员的义务, 例如: 工程计划和工作流程图进行认真的编制等。领导亲自莅临现场对工程进行指导, 对基层的深入使其责任落实到个人, 是每一个员工的任务和职能都清晰明了。常用的组织措施有工作计划的制定和工作流程的确定,采购规划做好等,只有将各个生产要素进行了优化的配置和加强了动态管理才会避免一些因为预备工作不足而造成的损失,导致施工成本大大的增加。我们不能不承认组织措施是其他措施的前提和保障,只要运用好就会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在此就体现了项目经理的重要性, 所以项目经理的选用要求德才兼备, 公开进行选拔, 竞聘上岗, 只要其分工明确并抓执行情况, 实施一定的奖惩, 方可形成落实组织措施的一条龙。
总之, 施工成本的控制需要每一个人都有主人翁的意识, 遵循各种规章制度, 有序的进行操作工作, 在提高业务水平的同时,进一步加深了对成本控制的认识, 直接产生的经济效益立竿见影。
2、建立有效的责、 权、 利相结合制度
在施工过程中,各部门 、各班组负责成本控制责任同时,负有成本控制的权力,同时定期接受成本控制业绩的检查和考评,实行有奖有罚及时兑付。 真正做好责、 权、 利相结合的成本控制,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3、经济措施
作为成本管理人员, 不仅要制定出资金的使用计划和相应的目标,还要对可能出现的成本管理风险进行分析和防范。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成本管理直接负责人要对各种资金的支出做好计划和控制, 包括准确地记录、 收集、 整理、 核算等,如有设计变更还要做好账目的删减, 工程款也要及时的结算。奖惩制度要严格的兑现, 让经济效益和成本控制紧密相连,定期的对施工成果进行数据分析,如果未完的工程还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使得成本增加,就要着重这些问题采取措施来最大程度的降低费用, 由此可见, 成本管理不仅是财务人员的事情,是众多工程人员共同的事情。
经济措施实施的流程一般是制定资金使用计划,对造成目标进行风险分析并制定防范性措施, 复核工程计量和付款账单,对工程进度和支出进行跟踪控制,如果实际支出和计划出现偏差, 积极采取纠偏措施, 经常或者定期的向建设单位提交投资控制和问题报告, 最后审核和落实工程变更加宽和竣工结算款。
4、技术措施
技术措施不仅对解决施工成本管理过程中的技术问题是不可缺少的,对纠正施工成本管理目标偏差也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运用技术纠偏措施的关键 ,一是要结合项目的规模、 性质复杂程度 、现场条件 、人员素质和设备情况等,设计多套不同的施工方案 , 二是倾听现场工作人员的意见, 对不同的施工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 。在实践中,要避免方案只有先进性,而没有可行性 , 也要避免仅从技术角度选定方案而忽视对其经济效果的分析论证 。例如市某商住楼 A幢工程,项目经理部自项目开始就制定了完备的施工技术措施,并认真的做好了各项工序的技术交底工作,其项目管理有别于其它工程的地方突出表现在以下两方面:其一,在基础阶段,由于有地下室在开挖土方时必须进行深基坑的开挖,设计方要求采用桩基进行边坡支护,但这不仅影响工程进度,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工程造价
项目经理部技术组依据当地的地质特点,提出了逐级放坡外加浆砌整毛石挡土墙进行处理的方案 , 在业主支持下经专家论证通过和设计方认可后予以实施 工程施工进度提前了近一个月,不仅减少了费用的支出,降低了工程成本 ,同时还为业主节约了140多万元的投资 ,得到了业主的称赞和经济奖励。 其二,在进行每次混凝土浇捣过程中,增设两名工人专门负责混凝土表面的清理和找平工作,以便提高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 。这看似一项简单的工作,似乎还增加了费用,但对日后降低整个工程的施工成本起到良好的作用:一是工程完工后表面的建筑垃圾清理比较轻松,一般采用高压水枪就可将原本很难清理的建筑垃圾予以清理, 减少了人工费的支出;二是由于混凝土表面平整度好,节约了对二次装修水泥砂浆找平层的工程量,人工费、 材料费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三是由于混凝土表面平整度好,工程观感质量好,验收能顺利通过而不用二次整改,这无形中也节约了很大一笔开支。
5、合同措施
成本管理是以合同为依据的, 并且贯彻于整个施工过程, 所以从合同谈判到终结, 合同措施很重要。在进行合同谈判时要尽量的选择适合工程规模和性质以及特点的合同结构模式, 对于影响到成本和效益的因素都要一一细细的考虑,尤其是潜在的风险,采取必要的风险对策还是很有必要的。最后就是在合同执行期间, 注视对方的合同执行情况, 关注自己的合同履行情况, 在寻求合同索赔的机会, 防止被对方索赔。合同措施除了以上的几项之外,还要从全局出发对合同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进行分析。
合同措施的运用需要从两个方面加以考虑 , 一方面是内部分包合同, 要公平公正, 甲乙双方的权责利要明确, 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另一方面和业主的合同, 在执行过程中认真研究合同条款, 寻找变更索赔点, 以争取最大的索赔, 以此增加收入。合同措施做好施工记录很重要, 各种文件图纸要保存好, 为工程索赔提供依据。
篇8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通设计;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97文献标识码: A
1城市道路性质分级
城市道路是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市居民的日常活动息息相关。理想的道路在满通运输和出行需要的同时,还会带给人们美的感受。我们在进行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时,要在全面分析城市交通现状和未来城市交通发展的基础上,先对每一条道路的性质进行界定,再确定道路的功能和等级。城市道路按道路性质分为两种道路。
1.1交通性道路。交通性道路是主要用来解决城市各类用地分区之间的交通联系,以及解决通向对外交通口岸和交通枢纽之间联系的道路。其特点是,机动车辆往返频繁,行车速度高,以机动车交通为主,车道宽、人流少、沿线大型公共建筑不多,道路线型要求确保行车速度。
1.2生活性道路。生活性道路是用来解决城市内各区之间居民生活活动服务的道路。其特点是:以客运和人行交通为主,一般行车速度较低,道路断面上侧重人行道的宽度及公交停车站的场位,道路两侧布置有为居民生活服务的各类设施、公共建筑和停车场。
2城市道路交通设计的相关要求
2.1必须要对城市的道路交通需求进行满足
毋庸置疑,城市道路交通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对城市的基本交通需求进行满足,其不但要将道路本身的交通性能进行体现,同时还需要将整个城市的生活性以及观光旅游性进行体现。因此在进行城市道路交通设计的时候,一定要依照城市的典型特点进行,以能够和现代城市发展密切相连。
2.2对道路线型设计实施优化
城市道路交通设计主要就是对道路线型进行设计,其不但直接影响到道路的使用质量,同时还会影响城市交通运输状态,因此对城市道路交通型性进行优化设计,其是提高城市交通运输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基础保障。另外城市道路交通的优化设计,还能够和整个城市的自然景观进行有机融合,从而体现出整个城市和居民的良好生活状态,为人们创造良好的视觉效果。其中在进行城市道路交通线性优化设计中,较大半径的圆弧曲线能够取得更好的道路交通线性优化设计,因此可以尽量采用对较大道路圆曲线设计。
2.3注重对城市景观特色进行反映
城市道路交通设计不应该单单只对道路需求进行满足,还应该对城市景观特色进行一定的体现,以能够实现城市道路交通和景观的结合发展,构建独具城市特色的道路交通设计风格,其不仅能够实现城市道路和风景的自然融合,还能够设计出和当地风景相得益彰的道路交通系统。
3城市道路交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在国民经济处于较低发展水平时期,人们对交通设施的要求偏低,因此长期以来我国的道路交通规划设计理念是以机动车为主,主要考虑交通特性和车流量问题,多从宏观角度考虑问题,几乎不考虑人的感受。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开始重视人对交通、道路、城市规划等方面的感受,进而对城市道路规划和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用功能成为最基本条件,更加关注道路的舒适性和便捷性,强调城市规划的观赏功能。因此,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也要跟上时代步伐,在达到基本的行车功能前提下,还要使人、车、路、环境和谐共存,满足城市居民对交通环境精神层面的追求,营造更加人性化的城市环境。在科技高度发展的当今社会,人性化已成为各种设备、设施以及管理方法所共同追求和发展的方向。因此只有在城市道路交通设计中充分体现人性化这一理念,才能更好地提升城市的文明程度,进而对全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均起到推动作用。
4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改进措施
4.1注重实现道路的节能降耗设计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节能降耗要求也随之加大,因此在城市道路交通设计中也应该对其节能降耗需求进行满足。可从以下几点开始实施:
(1)细化道路分类标准。依照道路节能降耗要求中的公交优先和绿色交通要求,需要对其目前城市道路分类标准进一步进行细化,可以在城市主干道上对开发区、轨道交通、小城镇以及旅游景观主干道进行分类定义,同时可以定义商业步行街,为了能够对自行车的出行进行保障,可以定义自行车交通体系,设置自行车专用道。
(2)公交车专用道设计。现今对于道路设计和公交专用道设计,往往做不到同步进行,因此在道路设计中,往往所注重的只是大小车道设计,却往往没有考虑到公交车专用道需求,最后也只能在道路建成之后,才进行公交专用道设计,造成了巨大的资金、成本浪费。所以在进行道路设计的时候,一定要综合考虑公交专用道设计,实现公交车和社会车辆的分道行驶,提高公交车交通运行速度,方便居民出行。
(3)步行交通系统设计。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已经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同时对商品的需求量也在逐渐增加,因此各种商业街和步行街出现越来越多,对于这些区域来说,应该将机动车交通全部分离出去,设置步行交通系统,其不但能够满足人们的购物、休闲需求,同时还能够欣赏城市旅游景观。
4.2研究道路交通的供需平衡
现代城市交通需要更合理,更科学地利用土地资源,要摒弃以往通过持续建设道路的方式来满足城市扩张所带来的交通需求。这就要求道路交通规划部门和有关设计人员充分做好调研工作,真正了解城市的交通供需矛盾所在,尽量通过修缮、拓宽干道以及增加支路等方式来改变现有的交通拥堵现状,尽可能地利用城市有限的土地资源。因此全城的道路交通规划需要从宏观角度来统筹规划,才能满足各方交通需求。
4.3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为了刺激国内经济发展,大力倡导基础设施建设,城市道路建设也是其中重点发展的对象,因此要牢牢抓住这一历史机遇,通过道路修筑和修缮等方式,促进城市交通的良性发展,有效提高城市路网密度,提升城市面貌,进而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
4.4全方位提高城市道路功能
首先,要提高道路服务意识,增强路边的各种标识设施建设;其次,在规划设计道路时,确定道路服务的主体;最后,尽量通过较小的修缮和改进工程来提升道路的使用功能。
4.5确定合理的交叉口间距与行人过街形式。
(1)交叉口间距与调头方案。一条道路上的交叉口数目越多,交叉口间的间距越小,交通事故率越高;交通出行时间越长,出行延误也会相应增加。城市道路上交通事故发生次数与交叉口接入数目成正比。
(2)行人过街横道设计。为了确保行人横向交通的安全、快捷、方便,尽量减少乃至完全消除市民因过街不便而冒险违规横穿马路现象的发生,主要道路交叉路口与路段最好选择人行天桥或人行地道的立交方案。
结束语
为了保证城市交通合理、有序的可持续性发展。必须从城市交通系统的内在机制及其与外部环境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出发来进行合理的交通管理规划。具体而言,应从城市结构与土地利用、城市交通结构、城市交通网络的完善与充分利用三个层次,从供给和需求量方面解决问题。因此,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是城市总体规划中重要的环节。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也就显得十分必要而之切。而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的编制与实施,有利于提高我国城市整体管理与文明水平,适应国民经济和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城市建设;管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G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4-0196-01
城市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实体,也是一个社会综合体,它作为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集结了大量社会物质财富、古今文明与人类智慧,同时也集中了当代人类的各种矛盾,而这些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政府管理机构向公众提供服务的重要窗口和领域,因此,我们需要通过科学的管理制度来保障城市的良好发展。
一、城市建设管理的作用
城市建设管理的优劣对城市的健康、有序发展起着制约作用。因此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和可行的制度,努力做到管理网络无盲区、管理内容无空白、管理范围无死角,抓住城市建设管理这个关健,不断提高和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使城市更具魅力和吸引力。
就大多城市而言,在原先城市基础的建设之上,我们也在用崭新的理念来管理这座城市。其中实行城市绿化亮灯工程,拆除上百万平方米的违法建筑,可以使城市建设管理上一个新的台阶,而且通过开展优秀卫生城市、旅游城市、园林城市、文明城市等群众性创建活动,广大市民的环境意识、文明程度都大为增强,从而为城市管理创造了良好的群众基础,也为进一步搞好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另外,也为改变城市面貌,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二、我国城市建设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城市建设管理的观念落后
城市建设的观念与当前城市发展的阶段并不十分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城市建设规划的意识淡薄。出现诸如“规划是纸上工程,建设是形象工程,管理是虚无工程”这类规划跟着建设走的怪象。比如,“重建设轻管理”、“先建设后管理”、“重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重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的观念还未真正扭转过来,城市管理还未摆脱传统管理的模式和框框,造成一些“安全小明小区”不安全、环境脏、乱、差的状况。
第二,城市建设与经济建设相对立。因没有正确处理好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导致在行为上把城市建设与经济建设对立起来,忽略了城市辐射功能的发挥,忽视了城市建设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领导干部对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缺乏经营城市的理念,短视城市管理的作用和价值。
(二)城市功能不健全
城市功能可以从两个层次来理解: 基础功能和价值功能。
首先,基础功能主要体现在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这是城市价值功能发挥作用的必然条件。由于我国经济相对落后,用于城市建设的资金相对匮乏,个别费用也未能及时到账,严重妨碍了我国城市建设的进度,致使在我国的城市规划中,没有合理的规划布局,缺乏健全完善的公益设施建设。例如,城市建设道路不通,时而有交通拥堵的现象发生;暖电力管道建设不合理,要经常开挖修理等等,上述现象导致了城市建设的进度停滞不前。
其次,价值功能是指城市在经济系统中的经济地位和价值体现。价值功能直接影响城市资源的配置效率,影响资源在城市的聚集。如果城市的价值创造能力不强,一方面会使资源的有效配置,产生浪费,同时也就缺乏对资源进一步聚集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也使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成为“空中楼阁”,缺乏必要的物质支撑。
(三)城市建设的管理体制不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各方面以飞快的速度向前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然而,我国多数的城市建设管理模式均处在初级阶段,很难对城市建设的总体布局进行综合管理。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规划单位、使用单位及施工单位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各自为政,其间不可避免的造成了设计保守、脱离实际等现象的发生。另外,我国现行的城市建设管理大多停留在静态、滞后的层面,没有跟上时代的形式作创新的调整,无法满足市场经济日益变化的扩张需求。
(四)城市建设的监管体制不健全
由于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起步晚,对于城市建设体制的探索和建立也比较晚,所以相关的监管法规不够完善。这一方面是由于其他原因引起的,如政府城建部门职能的不明确引起相关监督条款适用的模棱两可,以及政府主导下自己监督自己的不合理等;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我国先受到计划经济思想影响,后来又过于追求经济增长,对城建监督本身还不够重视,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并没有完全跟上。
三、解决我国城市建设管理问题的措施
(一)提高重视程度,做好长远规划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发展的蓝图,应该充分发挥城市规划对城市各项建设进行综合指导的作用,使之成为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重要依据和手段。与此同时,要有一定阶段内相对稳定的目标,又要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适时进行调整和补充。城市规划与城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互为依据,相辅相成,要切实搞好两者的衔接。城市建设要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城市新区的建设和旧城区的改造,都要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配套进行房屋,各项市政公用和生活服务设施的建设。
(二)不断完善城市功能
完善城市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一是发展城市,二是发展经济,三是重视政府市政信息化的推动作用。具体来讲,使城市较快地聚集资源,回避和化解旧城的社会矛盾,完善城市的基础设施,用新区建设带动改造的办法提升城市竞争力;提高市内商务基础设施质量。引导会展业有序竞争、协调发展,提高市内商务基础设施质量,展现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在国内、国际的知名度。多方筹集建设资金,加大城市基础设施竞争力;各个城市在推进城市化的工作中,一定要结合各个城市的具体情况,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坚持科学的态度,根据城市的规模和职能,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真正能够通过城市信息化建设,达到完善城市管理目的。
(三)健全城市建设的规划体制
由于城市建设对政治、经济、生活等社会各个方面的巨大影响,以及与众多不同背景、不同身份的人的不同方面的利益息息相关,所以一个完善的全面、系统的规划体制是我们所需要的。只有全面、系统的规划,才能保证城市建设本身的正确性,才能让城市建设成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四)落实城市建设的监管法规
由于城市建设管理在各个方面都在所难免的会涉及到一些具体的执行问题,比如执法人员的行为、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以及相关部门工作之间的配合以及衔接等。因此,要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法制建设的力度,构建一整套完善的城市管理法律法规体系,而且这些具体执行问题的合规性,都需要依靠监督来完成,也只有不断的强化建设管理活动的合规性监督力度,才能更好杜绝令行不止、扯皮推诿等不良行为的出现。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建设管理作为一项综合性的工程,不仅是政府市政的主要职能,也是政府为确保城市功能高效运转及有序运行的调控行为,更是城市现代建设不可缺少的关键因素。因此,只有结合现状,不断探索,才能与时俱进地适应新形势下城市建设管理的需求,改善城市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从而促进城市建设的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占芳.谈城市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建筑,2013.
[2] 黛茜,傅小坚.城市规划管理的现状及改进建议[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
篇10
[关键词]城市园林;园林设计;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2-0175-01
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在不断加快,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人类从城市建设中经认识到,面对当今城市面临的生态失调的环境危机,城市园林化已逐步提高到人类生存的高度,不少城市提出了“城市与自然并存”、“城市自然化”的口号,现代城市园林立足点,已经不再局限于花草树木所创造的美的感受,而在于对现代城市生态建设的需要。
一、城市园林绿化设计存在的问题
1.1 城市园林总体规划缺少设计师的参与
城市的总体规划对于这个城市的市貌与格局、景观特征都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同时,它对于整个城市的设计水平有着非常直观的体现。一个城市的总体规划被确定了之后,很难在这个既定的基础上进行大的改变,只因为它需要消耗太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目前而言,城市的总体规划对于道路、景观、建筑规划是比较重视的,但有关园林绿色建设却往往忽略了。这也是为什么城市园林设计师不能够像建筑师与城市规划师一样参与到城市总体规划中。正因为这样,包括以人为本在内的功能效益与生态环境优化的设计理念难以实现。城市园林绿化设计师的意见被忽视,于是真的在进行城市园林绿化设计的时候,便只能够根据现有的城市规划来进行,这样一来,想要真的保护好城市原本的地形特征以及生态环境便很难了。
1.2 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不够
市花市树是一个城市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树种,它们往往观赏价值高,在本地区的园林绿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一味地栽种市花市树追求所谓乡土树种、地方特色的现象,会导致城市绿化景观极其单调,反而因此缺乏生气和地方特色。我们不能一味地通过增加植物种类或景观类型,甚至盲目地从外地引进物种以试图丰富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并不等同于物种丰富度,因为如果在城市的每一块绿地上都尽可能地增加植物种类,就整个城市范围来说,物种的总量并没有增多,而景观多样性反而减少了。物种多样性高也不一定表示生态系统最稳定,景观多样性高也可能意味着生境破碎化。
1.3 盲目追求景观,忽视城市园林的实用性
受经济条件和观念的制约,许多城市对园林在城市文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尤其是在城市环境保护中的战略地位与功能,认识不足,一味去追求大,求气派,不从园林的自身功能和市民需求出发,却盲目追求景观,忽视城市园林景观的实用性和生态效益。很多城市在园林建设上,往往片面追求眼前利益、暂时利益,而把城市绿化放在次要的地位。
1.4 不注重植物景观的配置设计
城市的绿色主体是园林绿地系统,这些有生命的绿色植物,在城市中具有不可替代和估量的效益。城市园林绿地分为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和其它绿地5 大类型,每一类绿地都有其特殊的功能,它们的功能不尽相同,规划设计手法与建设也必然应有所差异。然而,在现代城市的绿化建设中,不注重绿地的实际位置与周边环境、混淆不同绿地的实际功能的情况时有发生。在城市中建设的大量公园绿地中,有些绿地仅仅着眼于城市空间的大尺度,而忽视了城市绿地满足市民休闲游乐的功能;有的地方,城市开敞空g是越拆越多了,可供市民聚集活动的场所却相对越来越少,需要加以关注。
二、城市园林绿化设计完善的办法
2.1 让城市绿化设计师参与到城市规划
对于一个城市的总体规划而言,园林绿色规划便是它的重要基础。在进行城市的总体规划的时候,往往会涉及到关于城市绿化预留地的问题。对于城市园林绿化设计师来说,这恰恰是他们最擅长的东西。因而,在城市规划的团队里面加入城市绿化设计师,是十分合理的,其目的也是为了让城市的总体规划更加科学。在这个基础之上,对园林进行设计的时候,生搬硬套设计方案并不是什么好的办法,只有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设计,才能够真的让城市的绿化建设更上一层楼。设计师可以充分利用城市缘由的植物群落,减少引进外来物种需要适应环境的问题。想要让城市变得更加美观,因地制宜的规划才是最好的设计思路。
2.2 保护和维持生物多样性
为保护和维持城市的生物多样性,首先,对于城市中的那些生态环境敏感区,要切实地加以保护、恢复和维持。通过生态廊道将城市中的人工和自然园林绿地连接成网络,构建人工复合生态环境系统,确保城市的生物多样性。其次,要按照建设生态园林的标准,规划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为此,可以采用乡土草种、花种、树种,因地制宜,增加城市生物多样性。就园林绿地中的植物栽植而言,乔、灌、草的植物配比是否合理、是否更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园林绿地是否能真正满足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等基本生态功能,是真正实现园林绿化技术生态转型的关键。
2.3 园林设计要以人为本,关注园林的实用性
城市的主体是人,城市园林绿地是为人服务的,而非仅仅为美化而兴建。它的真正意义在于为居民提供一种休闲、生活及工作的环境。是防灾还是遮蔽,是收获还是休息,或是科普教育等,园林绿地建设的目的要明确。模仿自然景观、自然植被及自然环境,把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充分发挥其使用功能。防止“为美化而美化”,防止把城市绿地当作花园来做的错误做法,只有这样的城市绿地才最具有活力和生机。因此,只有城市园林绿地的生态化,人与自然才能和谐相处,才能实现满足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需求。
2.4 植物景观的配置设计应因地制宜,灵活运用
园林绿地建设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至关重要,生态化是园林绿化的发展方向,要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考虑局部与整体、人与环境相协调、生态效益最大化等原则,综合考虑园林绿地的生态、社会和经济三大效益,推广生态园林模式,搞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设优质高效的城市园林绿地,为美化和改善人居环境服务。植物景观的配置设计应根据绿化材料的特性、绿化场地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具体而言,材料可以列植、群植、孤植,或充分考虑空间结构的合理利用,使乔、灌、花、草搭配错落有致,给人一种自然群落的视觉。同一材料造型不同,效果不同,应注重材料整形修剪的研究。通过造型增加差异感,以较少的种类获得较多的景观效果。应充分考虑空间结构的合理利用,使乔、灌、花、草搭配错落有致,给人一种自然群落的视觉。
三、结束语
一个城市的园林绿化设计,在施工之后最终呈现出来的便是这个城市的市貌与景观特征,对于城市的形象有着密切的关联。想要做好城市的园林绿化设计,一定要让设计符合城市的特征,并且要做好城市园林绿化设计的创新工作。城市园林绿化设计应该是科学的、人性的,它最终的目的是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提升城市形象,这是最基本的原则。
参考文献
- 上一篇:社保基金投资收益现状
- 下一篇:隧道工程的优缺点